3.3.能修學
3.3.1.菩提分法
云何菩薩菩提分法?嗢柁南曰:慚愧、堅力持、無厭、論世智、正依、無礙解、資糧、菩提分、止觀、性巧便、陀羅尼、正願、三摩地有三、法嗢柁南四。
[解]云何菩薩菩提分法?菩提是果,分是因,是無上菩提因。嗢柁南,就是簡略的集取它的要意,來布施給學習的人。嗢柁南曰:
慚愧堅力持,無厭論世智;正依無礙解,資糧菩提分。
止觀性巧便,陀羅尼正願;三摩地有三,法嗢柁南四。
uddānaṃ. hrī-dhṛty-akhedatā caiva śāstra-lokajñatā tathā samyak syāt pratisaraṇaṃ tathaiva pratisaṃvidaḥ. saṃbhāro bodhipakṣyāś ca śamathaś ca vipaśyanā upāya-kuśalatvaṃ ca dhāraṇī praṇidhānatā. samādhayas trayo jñeyā dharmoddāna-catuṣṭayam. iti.
3.3.1.1.慚愧
云何名為菩薩慚愧?當知慚愧,略有二種。一者、自性,二者、依處。言自性者,謂諸菩薩於罪現行,能正覺知我為非法,內生羞恥,是名為慚。即於其中能正覺知,於他敬畏,外生羞恥,是名為愧。菩薩羞恥本性猛利,況復修習,如是應知名為菩薩慚愧自性。言依處者,略有四種。若諸菩薩於所應作不隨建立,而生羞恥,當知是名第一依處。若諸菩薩於不應作隨順建立,而生羞恥,當知是名第二依處。若諸菩薩於覆己惡,而生羞恥,當知是名第三依處。若諸菩薩於自所生惡作有依,隨逐不捨,而生羞恥,當知是名第四依處。如是應知名為菩薩慚愧依處。
[解]云何名為菩薩慚愧?當知慚愧,略有二種。第一個是自性,就是慚愧本身的特性,也就是它的別性。二者、依處,就是生起的地方,它從什麼地方會生起慚愧心呢?
1)言自性者,很多的菩薩,菩薩有凡有聖,聖位的菩薩當然是有慚愧心,凡位的菩薩有問題。
1.1)對於自己的身口意,有罪過的事情活動出來,能正確的知道,我現在的身口意有污染,這是不合道理,自己就生出羞恥心,這就叫做慚。這樣情形,就是第一是失正念,第二有罪過現行,第三能自覺知,第四內生羞恥,是名為慚。
1.2)即是於自己的身口意裡邊有過失、有罪過,能正覺知的時候。對於他人,那些三業清淨有功德莊嚴的人生恭敬心,生畏懼心,我不如人家。看見外邊有道德的人,自己心裡面生羞恥,這叫做愧。內生羞恥叫做慚,外生羞恥叫做愧。
1.3)發無上菩提心,修行菩薩道,想要得無上菩提廣度眾生的這位菩薩,他的羞恥心,本性猛利,就是與生俱來,慚愧心就是很有力量,很勇猛,很銳利的,就是有力量的。何況在這個基礎上,又能夠修學止觀,他的慚愧心是更有力量。有力量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能夠改正自己,能夠改變自己的行為,使令自己的罪過不現行,這個慚愧會有這個力量。若說這個人有慚愧心,但是他還一直的有罪過,就是沒有慚愧心。前面這樣解釋,我們就應該明白,這是菩薩的慚愧自性,慚愧的特別的意義。
2)言依處者,就是依止此處,在這個所緣境,在這個境界上生起慚愧心,略有四種。
2.1)若諸菩薩,於所應作不隨建立,而生羞恥:當知是名第一依處。
若諸菩薩,這應該是凡位菩薩,於這個情形下應該作這件事,比如說應該坐禪,我不聽、我不遵守這個規矩。而生羞恥,心裡感覺到羞恥,我這事不對,當知是名第一依處。這是於所應作而不作,這是生羞恥的地方。
a)於所應作不隨建立者:謂即不作應作。於所應作不為隨順依處,不能引發後後諸勝善法,是名不隨建立。
a1)不去作應該作的事情,於所應該作的功德事情,他不隨順這個因緣去作這件事。不能引發後後,就是後來、後來無窮無盡的這些諸勝善法,你不能夠引發出來。不能引發,這叫做不隨建立。不隨順因緣來成就殊勝的功德,我沒有這樣做,我生羞恥心。
2.2)若是諸菩薩,對於一件有罪過的事情,是不應該作,但是我就隨順這個因緣,就作這個罪過的事情,這個時候,菩薩自己生羞恥心,當知是名第二依處。
a)於不應作隨順建立者:謂即作不應作,於不應作為隨順依處,引發後後勝不善法,是名隨順建立。
2.3)若諸菩薩,對於我有罪過的事情,把它隱藏起來,怕別人知道。覆者,蓋也。把它蓋上,叫你看不見,而生羞恥,當知是名第三依處。
2.4)若諸菩薩於自己所生出來的罪過的事情,惡作,就是不高興、厭惡,不高興自己所作的事情,自己作了就後悔。或是說,就是自己作了有罪過的事情,於自所生的惡作。有依,披尋記上有解釋。隨逐不捨,作了罪過的事情,作了一次,還要作第二次,還要第三次,一直的不棄捨,隨順這個因緣作惡事,而生羞恥心,當知是名第四依處。這就是你應該知道菩薩慚愧的依處,有這四種不同。
a)於自所生惡作有依等者:攝異門分說:言有依者,謂由四依,制立超越一切惡戒諸毀犯故。於此有依若有毀犯,而生惡作,名自所生惡作有依。不能速疾如法悔除,是名隨逐不捨。
a1)攝異門分說,什麼叫做有依?謂由四種依,制立一切清淨的戒法,超越一切的惡戒諸毀犯故,四依是指什麼說的呢?若諸菩薩於自所生惡作有依,隨逐不捨,而生羞恥,就是於此有依若有毀犯而生惡作,名自所生惡作有依。有依指什麼說的呢?指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這四種依,因為要有這四種依,我們出家在僧團裡面才可以修學聖道,才可以修學戒、定、慧。這樣,若諸菩薩於自所生惡作有依,應該就是犯了所受的戒。隨逐不捨,也不懺悔,而生羞恥,是名第四依處。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ānāṃ hrīvyapatrāpyaṃ. tat samāsato dvividhaṃ veditavyaṃ. svabhāvataś cādhiṣṭhānataś ca. avadya-samudācāre ātmana evāpratirūpatāṃ viditvā bodhisattvasya lajjā hrīḥ tatraiva pareṣāṃ bhaya- gauravāl lajjā vyapatrāpyaṃ. sā punar lajjā bodhisattvasya prakṛtyaiva tīvrā bhavati. prāg evābhyastā. evaṃ svabhāvato bodhisattvasya hrī-vyapatrāpyaṃ veditavyaṃ. adhiṣṭhānaṃ punaḥ samāsataḥ caturvidhaṃ. bodhisattva-karaṇīyasyānanuṣṭhāne yā lajjā. idaṃ prathamam adhiṣṭhānaṃ. tathā bodhisattvākaraṇīyasyānuṣṭhāne yā lajjā. idaṃ dvitīyam adhiṣṭhānaṃ. tathā bodhisattvasyātmanaḥ praticchanna-pāpatāyāṃ yā lajjā. idaṃ tṛtīyam adhiṣṭhānaṃ. tathā bodhisattvasya sva-kaukṛtye samutpanne sa-pratisaraṇe ānuṣaṃgike yā lajjā. idaṃ caturtham adhiṣṭhānaṃ. evam adhiṣṭhānato veditavyaṃ.
3.3.1.2.堅力持性
云何菩薩堅力持性?當知此性,略有二種。一者、自性,二者、依處。言自性者,謂能禁制染污心性,不隨煩惱自在行性,堪忍苦性,種種眾多猛利怖畏雖現在前而正加行無傾動性,性勇相應,能正思擇,是故得成堅力持性,如是名為堅力持性自性。如是菩薩堅力持性,略說應知有五依處。一者、會遇生死輪轉種種大苦所化有情種種邪行;二者、為益諸有情故誓受長時生死流轉;三者、遭遇異論朋黨諍競難詰,及處大眾宣揚法義;四者、誓受一切菩薩所應學處;五者、聽聞廣大甚深難思議法。是名堅力持性依處。
[解]菩薩的堅力持性是什麼意思呢?當知此性,簡略的說,有兩種,一者、自性,二者、依處。
1)什麼是堅力持的自性?就是這位菩薩,發無上菩提心,有慚愧心,又怎麼樣呢?
1.1)能禁制染污心性,就是無量劫來的煩惱,這個貪、瞋、癡的染污心,因為有慚愧心,他就能禁制這個染污心叫它不活動。
1.2)你這個慚愧心,這個菩提心,不隨順貪、瞋、癡的煩惱去活動。原來沒有發無上菩提心,沒有學習佛法,無慚愧的時候,煩惱是很自在的,沒有人去管制住自己的煩惱,這個煩惱自由自在的活動,願意貪就貪,願意瞋就瞋,完全不講道理的,就是煩惱自在行性。現在有慚愧心,有無上菩提心,就不隨順煩惱自在的活動,要控制它。
1.3)堪忍苦性,有慚愧心,想要修學聖道,那能完全令你滿意呢?所以,對於不如意的境界要堪忍,忍受這一點。
1.4)各式各樣很多很猛利的恐怖的事情,雖然是現在前,還是按照佛陀的法語努力修行,不動搖,不怕這些事情。這是初發心學習佛法的人的相貌。
a)謂能禁制染污心性等者:種性品說:種性菩薩,乃至未為白法相違四隨煩惱若具不具之所染污,性與如是白法相應。若被染污,如是白法皆不顯現。乃至廣說。何等名為種性菩薩白法相違四隨煩惱?謂放逸者,由先串習諸煩惱故,性成猛利、長時煩惱,是名第一隨煩惱性。又愚癡者、不善巧者,依附惡友,是名第二隨煩惱性。又為尊長、夫主、王賊及怨敵等所拘逼者,不得自在,其心迷亂,是名第三隨煩惱性。又資生具有匱乏者,顧戀身命,是名第四隨煩惱性。此染污心及與煩惱,應準彼釋。忍品中說:菩薩安受眾苦忍,名堪忍苦。怖畏有五,一、不活畏,二、惡名畏,三、死畏,四、惡趣畏,五、處眾怯畏,是名種種。即於種種復多差別,是名眾多。逼切身心,是名猛利。菩薩於此能正思擇,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名正加行無有傾動。
a1)種性品說,種性菩薩,乃至未為白法相違,就是黑法。黑法是什麼呢?就是四隨煩惱。種性菩薩還沒有為四隨煩惱,或者是具足的四種煩惱之所染污,或者是不具足,只有其中的一二。種性菩薩的那一念心與白法相應,與清淨法相應,與善法相應,不與惡法相應。若是他那一念心,被煩惱所染污,清淨法就不現前。乃至廣說。
a2)何等名為種性菩薩白法相違四隨煩惱?謂放逸者,就是不控制自己的心,內心的煩惱自由的活動叫做放逸。由先串習諸煩惱故,由無始劫以來連續不斷的煩惱在活動。所以,心裡那個煩惱的體性變成猛利、長時煩惱,是名第一隨煩惱性。放逸者,是自己內心的問題,不能夠怨別人。
a3)第二隨煩惱是什麼呢?指愚癡者,就是沒有智慧。不善巧者,遇見什麼事情不能善巧的用智慧觀察。自己沒有智慧觀察又怎麼樣呢?又親近惡知識,惡知識令他做種種的壞事,是名第二隨煩惱性。第一是自己內心的問題,第二是外緣也不好。
a4)又為尊長,他有尊長,就是身份比他高,對他有影響的人。夫主,就是女人的丈夫。另外是國王,國王有力量,他會影響你。賊,土匪也有力量。及怨敵等,及你有怨恨的敵人。所拘逼者,為尊長所拘逼,為夫主、王、賊及怨敵等所拘逼,控制你。不得自在,你不能自主,你非得聽他的。其心迷亂,這時候自己又沒有智慧,淪陷在這樣的情況裡面,自己內心就迷亂,是名第三隨煩惱性。這個第三隨煩惱性有可能是自己也知道不對,但不能自拔。
a5)又資生具有匱乏者,資養你的生命所需的因緣有匱乏、有缺乏。顧戀身命,就是愛著自己的生命,就要維護自己生命的存在,就會去做惡事,是名第四隨煩惱性。現在這段文裡面染污心,謂能禁制染汙心性不隨煩惱自在行性,應準照前面種性品這段文來解釋。
a6)忍品中說,菩薩安受眾苦忍,什麼叫安受苦忍呢?就是來到佛法裡面修學你所修學的各種法門的時候,會有些辛苦的事情,這些事情叫做安受苦忍,叫做堪忍苦。
a7)怖畏有五,一、不活畏,不能生活,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有所不足、生活困難。二、惡名畏,名譽不好也有恐怖,別人說你的壞話,就使令名譽不好,自己有恐怖。三、死畏,死的恐怖,害怕死。四、惡趣畏,恐怕到三惡道。五、處眾怯畏,在大眾裡面有所怖畏。是名種種。即於種種還有很多的不同,是名眾多。很多的恐怖逼迫你,逼切就是傷害你的身心,叫做猛利。菩薩遇見這件事情,能有大智慧來觀察這件事,不會因為這些事情使令自己的精進停下來,名正加行無有傾動。
1.5)菩薩為什麼這樣無有傾動呢?菩薩的內心勇猛,與勇猛相應,就是不恐怖、我不怕這些困難,他的性格是這樣。能正思擇,這是智慧,他有大智慧觀察這件事,就把這件事化解,就不恐怖。所以,菩薩就能成就堅力持性,有堅定的毅力能保持他的意願不變。如是名為堅力持性自性。
a)性勇相應等者:成就精進波羅蜜多種性相,是名性勇相應。成就慧波羅蜜多種性相,是名能正思擇。
a1)成就精進波羅密多種性相,是名性勇相應。就是精進波羅密,就是擐甲精進,不恐怖。成就慧波羅密多種性相,是名能正思擇,能正思擇就是智慧。一個精進波羅密,一個慧波羅密多。是故得成堅力持性。
2)如是菩薩堅力持性,略說應知有五種依處。
2.1)第一,菩薩遭遇到生死輪轉種種的大苦所化有情,就是在生死輪轉裡面,很多的眾生受生死輪轉種種大苦。這些有情有各式各樣罪過的事情,菩薩遇見這些事情的時候,他的菩提心不退,堅力持,這是第一種。
2.2)第二,菩薩發無上菩提心要度化眾生,為了利益諸有情故,誓受長時生死流轉。誓是決定的意思,決定要忍受長時期在生死流轉的大苦。
2.3)第三,遭遇異論朋黨諍競難詰,遇見異論,就是不同於佛法的邪知邪見的這些異論。朋黨,就是有那麼一夥人。諍競難詰,他和菩薩有諍、有難詰,提出來種種不同的意見來難問菩薩,菩薩也是堅力持。菩薩在大眾裡宣揚正法的時候,心裡面也沒有怖畏。
2.4)第四,菩薩決定受一切菩薩所應學處,就是要接受一切菩薩所應學的經律論,這位菩薩也決定這樣做,學習無量無邊的佛法。
2.5)第五,聽聞廣大甚深不可思議的,第一義諦的這些佛法。是名堅力持性依處,菩薩堅力持性依這五處而建立。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dhṛti-balādhānata. sāpi dvividhā draṣṭavyā. svabhāvataś cādhiṣṭhānataś ca. kliṣṭacittasaṃniyacchanatā kleśavaśānanuyāyitā duḥkhādhivāsana-śīlatā vicitra-prabhūtodriktair api bhaya-bhairavair āmukhaiḥ samyak-prayogāvikaṃpanatā prakṛti-sattva-yogāt pratisaṃkhyānād vā dhīratā. itīyaṃ dhṛti-balādhānatā svabhāvato veditavyā. asyāḥ khalu bodhisattvānāṃ dhṛti-balādhānatāyāḥ samāsataḥ paṃcavidham adhiṣṭhānaṃ veditavyaṃ. vicitraḥ saṃsāra-duḥkhopanipāto vicitrā vineya-kṛtā vipratipattiḥ. dīrghakālikaḥ sattvānām arthe saṃsārābhyupagamaḥ. paravādibhir ākalanānuyogo mahatyāṃ ca parṣadi dharma-deśanā. sarva-bodhisattva-śikṣāpadābhyupagamaḥ. udāra-gaṃbhīra-dharma-śravaṇaṃ ca paṃcamam adhiṣṭhānaṃ veditavyaṃ.
3.3.1.3.心無厭倦
云何菩薩心無厭倦?當知菩薩由五因緣,普於一切正加行中心無厭倦。一者、菩薩性自有力,故無厭倦。二者、菩薩即於如是無厭倦心,數數串習,故無厭倦。三者、菩薩方便攝受精進勇猛,能正隨觀前後所得展轉殊勝,故無厭倦。四者、菩薩成就猛利增上妙慧正思擇力,故無厭倦。五者、菩薩於諸有情猛利悲心極哀愍心,恒常現前,故無厭倦。
[解]云何菩薩心無厭倦?當知菩薩有五個理由,普於一切的法門,要努力的修行、學習的時候,心裡面不厭倦。
1)第一個理由,菩薩的心性,本身就是有力量,就是他的心力和體力都是特別強,所以若是到佛法裡面,這些廣大的境界,他心裡面不厭倦。
a)菩薩性自有力者:此說精進種性力應知。
a1)此說精進種性力應知,精進力其實就是勇猛的力量,這分兩個部份,一個是體力,一個是心力。因為,菩薩久遠以來栽培很多福德智慧,所以他的精進種性力特別強。
2)第二個,菩薩即於如是無厭倦心,一次又一次地相續不斷的學習佛法,做利益眾生的事情,他對這件事勝任愉快。
3)第三個,菩薩善巧方便,他已經成就無厭倦心,他的智慧繼續栽培。攝受,就是栽培的意思。栽培精進勇猛這件事。菩薩自己反觀自己久遠以來,就是用他的定慧隨觀,隨順過去的事乃至到現在的事,就是前後,觀察這個情形。所得展轉殊勝,就是從久遠以來善巧方便的栽培展轉殊勝,他的身心的勇猛無厭倦展轉殊勝,比以前更殊勝。所以他就不厭倦的栽培。
a)能正隨觀前後所得展轉殊勝者:此即攝受精進勇猛方便。由觀前後所證差別展轉殊勝,令心欣樂,勇猛精進故。
a1)此即攝受精進勇猛方便。他看事實功不唐捐,以前栽培過,所以現在有這樣的成就。我現在繼續栽培,將來還會更殊勝。所以他歡喜的這樣栽培。
4)第四,菩薩成就猛利、增上,猛利就是勇猛,增上也就是有力量。是指什麼說的呢?微妙的智慧的正思擇力,微妙的智慧善於觀察,遇見什麼樣的因緣他會觀察,觀察的時候,就生出智慧。所以這件事很難辦,但是菩薩沒有厭倦的心。這是智慧特別強。
5)第五,菩薩對於受苦惱的有情,菩薩的悲心非常的猛利,有極大的哀愍心,恒常現前,所以就沒有厭倦。有智慧的關係沒有厭倦,有悲心的關係也沒有厭倦。常常的栽培自己也就不厭倦。菩薩由這五種因緣,普於一切正加行中心無厭倦。主要就是不斷的栽培,就使令自己的身心勇猛,沒有厭倦。
tatra paṃcabhiḥ kāraṇair aparikhinna-mānasatā bodhisattvānāṃ sarva-samyak-prayogeṣu veditavyā. iha bodhisattvaḥ prakṛtyā balavāṃ bhavati yena na parikhidyate. punaḥ saivākhinna-mānasatā anena punaḥ-punar-abhyastā bhavati yena na parikhidyate. punar upāya-parigṛhītena vīryāraṃbhena prayukto bhavati yena paurvāparyeṇa viśeṣaṃ samanupaśyan na parikhidyate. tīvreṇa ca prajñā-pratisaṃkhyāna-balena samanvāgato bhavati yena na parikhidyate. tīvraṃ cāsya bodhisattvasya sattveṣu kāruṇya-cittam anukaṃpā-cittaṃ satata-samitaṃ pratyupasthitaṃ bhavati yena na parikhidyate.
3.3.1.4.善知諸論
云何菩薩善知諸論?謂諸菩薩於五明處名句文身相應諸法,從他善受,言善通利。即於如是諸法妙義,或從他所善聽善決,或自專精善擇善思。如是知法知義菩薩,於法於義為不忘失,恒常精勤,不捨加行。又為了知所餘新新後後法義殊勝差別,雖復聞思已到究竟;而由此故,漸次成熟,於此法義,獲得淨信。由是行相,當知菩薩知諸論智無量圓滿,無有顛倒。
[解]云何菩薩善知諸論?
1)謂諸菩薩對於五明處,就是文字,文就是字,名也是字,句也是字。由字組織成名,由名組織成句,就成為一本書。身就是體,名句文都有它的體相。相應諸法,就是文字相應,用文字來表達一切事情,五明處都是這樣。從他善受,菩薩初開始的時候就是要低頭,從別人那裡努力的學習。言善通利,在名句文這方面,他能夠通達無礙。
a)言善通利者:謂大音聲若讀、若誦。如聲聞地說應知。
a1)大音聲的讀或是誦,就叫做言善通利。讀誦對文義就容易通達,所以叫做言善通利。
2)前面從他善受,言善通利是聞,下面是思。這位菩薩對於從他善受,言善通利的諸法,法就是文句。文句所詮釋的就是妙義,就是即於如是的文,即於如是的義。或從另外一位善知識那裡聽他講解,很善巧的思惟決定。這就是要從善知識那裡善聽善決。或者自己用功,不是聽人講解。自己專心的用功,善於決擇,善於思惟觀察。這位知道法,知道法所詮的義的菩薩,為求不忘失法不忘失義,恒常精勤,不捨加行,常常地努力用功學習、思惟。
a)於法於義為不忘失等者:能正憶念,名不忘失。於聞於思長時串習,是名不捨加行。
3)又為了知所餘新新後後法義殊勝差別,雖復聞思已到究竟;而由此故,漸次成熟,於此法義,獲得淨信。由是行相,當知菩薩知諸論智,無量圓滿,無有顛倒。
又為求了知所餘的,前面學習多少,聞思多少,只是一部份,還有剩餘的、其他的。新新,以前沒有學,現在才開始學,這些都是屬於新的。後後法義,就是時間上說後後,或者是今天以後、明天以後,這個月以後,這個年以後,法義的殊勝的差別。雖然你聽聞的已到畢業,思惟也到一個階段,由於你不斷的聞思,對法義就漸次成熟,純熟。對於所學習的法義能成就清淨的信心。由前面不斷的聞思要到究竟,漸次成熟得到淨信,由是行相,當知菩薩知諸論智,就是通達五明處的智慧,很多都圓滿成就,不會在所學習之中,有錯誤。
a)又為了知所餘新新後後法義等者:修相所攝,是名所餘,望前聞思名所餘故。於修相中,觀察法義展轉殊勝,是名新新後後法 義殊勝差別。菩薩為欲了知此故,雖如前說,言善通利,聞已究竟;或復善能決擇,思已究竟;不於聞思而生喜足,由此修相,能證新新後後法義殊勝差別,漸次能令智慧成熟。於此法義證澄清性,是名淨信;當知此信,證淨所攝。
a1)前面是聞思,這個地方指修慧說的,是名所餘;望前聞思,名所餘故,修是聞思以後的事情。於修相中觀察法義展轉殊勝,是名新新後後法義殊勝差別。新新後後,分兩種,一個是一樣一樣的不同,這是一種解釋。第二個解釋,就是一個法義,聞的時候是一樣,思的時候一樣,修的時候又一樣,就是一切法無我這個義,聞思修都不一樣,內心裡的認識它有深淺,所以也可以說叫新新後後法義殊勝差別。
a2)菩薩為欲了知此故,雖如前說言善通利聞已究竟,或復善能決擇思已究竟,不於聞思而生喜足,菩薩有這麼多的多聞,有這麼多的專精思維,心裡還沒有滿足。由此修相能證新新後後法義殊勝差別。漸次能令智慧成熟,於此法義證澄清性,是名淨信。當知此信,證淨所攝。這樣,證淨應該是得聖道。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śāstra-jñatā. iha bodhisattvena paṃca-vidyā-sthānāny ārabhya nāma-kāya-pada-kāya-vyaṃjana-kāya-pratisaṃyukto dharmaḥ parataḥ sūdgṛhīto bhavati. vacasā ca su-paricitaḥ. tasyaiva ca dharmasyārthaḥ parato vā su-śruto bhavati. svayaṃ vā su-vicintito bhavati sv-abhyūhitaḥ. evam api ca dharma-jñenārtha- jñena bodhisattvena tasyaiva ca dharmasyārthasyāvismaraṇāya prayogo na nirākṛto bhavaty anyasya cābhinavābhinavasyottarottarasya dharmārtha-viśeṣasya jñānāya. śruta-cintā-niṣṭhā-gatenāpi cānena kālāṃtara-kṛtaḥ paripākaḥ prasādaḥ tasmin dharme cārthe ca pratilabdho bhavati. ebhir ākārair bodhisattvasyāpramāṇā paripūrṇā aviparītā ca śāstrajñatā veditavyā.
3.3.1.5.善知世間
3.3.1.5.1.如所應知
3.3.1.5.1.1.有情世間
云何菩薩善知世間?謂諸菩薩普於一切有情世間,如實了知如是世間,極為艱險,甚為愚闇。所謂雖有生老及死,數數死生,而諸有情於老死等上昇出離,不如實知。
[解]怎麼叫做菩薩善巧的通達世間上的事情?
1)謂諸菩薩普遍的對於一切有情的世間,如實了知,真實明白世間是什麼情況呢?這個世間是極為艱險,艱者難也,險是危險,很難很苦惱的地方。第二個相貌就是愚闇,世間上的人都是很愚癡沒有智慧的光明。所說的一切有情都有生、都有老、有病、有死亡,而且這件事沒完,數數死而又生、生了又死,苦惱的境界很多,所以叫做艱險。所以叫做愚闇,這些有眼耳鼻舌身意,為萬物之靈的這些有情,對於老死等苦惱的事情不是很生疏,但是從這些苦惱的境界上升到安樂的地方,不知道?出離這個老死的境界也不知道?所以叫做愚癡。
a)如是世間極為艱險等者:謂諸有情生老及死,數數死生,名極艱險。於老死等上昇、出離不如實知,名甚愚闇。言上昇者,謂依世間道趣生上界地故。言出離者,謂依出世間道出離一切界地故。
a1)謂諸有情生老及死數數死生,名極艱險。於老死等上升出離不如實知,名為愚闇。言上升者這句話無麼講呢?謂依世間道趣生上界地故,謂隨順世間上的智者,也有一些方法,進趣生到上界。上界,就是天界、色界、無色界,生到那兒,就不像欲界這麼苦惱。言出離者,由依出世間道,佛所宣說的聖道就是出世間道,出離一切界地故,能從三界九地超出,解脫生死大苦。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loka-jñatā. iha bodhisattvaḥ sattva-lokam ārabhyaivaṃ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kṛcchraṃ batāyaṃ loka āpanno yad uta jāyate 'pi jīryate 'pi mriyate 'pi cyavate 'py upapadyate 'py atha ca punar amī sattvāḥ jarā-maraṇasyottari niḥsaraṇaṃ yathābhūtaṃ nā prajanaṃtīti.
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有諸穢濁,濁世增時,無諸穢濁,濁世減時。謂依五濁。一者、壽濁,二者、有情濁,三者、煩惱濁,四者、見濁,五者、劫濁。
[解]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有諸穢濁,身業、語業是穢,意業是濁。濁世增時,三業污穢在增長的時候。無諸穢濁,濁世減時,就是穢濁的事情,逐漸的減少的時候。穢濁是根據五種濁來說,第一個是壽濁,第二個是有情濁,第三是煩惱濁,第四見濁,第五是劫濁。
punaḥ sattva-lokasyaiva kaṣāyotsada-kālatāṃ ca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niṣkaṣāyānutsada-kaṣāya-kālatāṃ ca yad uta paṃca kaṣāyān ārabhya āyuṣ-kaṣāyaṃ sattva-kaṣāyaṃ kleśa-kaṣāyaṃ dṛṣṭi-kaṣāyaṃ kalpa-kaṣāyaṃ.
如於今時,人壽短促,極長壽者不過百年,昔時不爾,是名壽濁。
[解]2.1)如於今時,人壽短促,極長壽者,不過百年。昔時不爾,是名壽濁。
tad-yathā etarhy alpaṃ jīvitaṃ manuṣyāṇāṃ. yaś ciraṃ jīvati. sa varṣa-śataṃ.
如於今時,有情多分不識父母,不識沙門,若婆羅門,不識家長可尊敬者,作義利者,作所作者,於今世罪及後世罪不見怖畏,不修惠施、不作福業、不受齋法、不受淨戒,昔時不爾,是名有情濁。
[解]2.2)怎麼叫做有情濁呢?就是如於現在的時代,眾生多分不認識他的父親,他的母親。不識沙門、若婆羅門,沙門是通於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婆羅門是在家人,相信梵天的這些人。這些人雖然不都是佛教徒,但是他們有高尚的理想,不是唯欲是圖、唯利是圖的人,但是社會上的人,不知道這件事情。不識家長可尊敬者,家裡邊的主人,他也是不知道,也就是不尊重的意思,這是家長是可尊敬的,應該尊敬他實在是對的。他是為所有人作義利的,這種人對大眾有利益,為大眾利益服務的人,應該加以尊敬。於今世罪,就是現在你若有這樣的行為,就有罪,殺、盜、淫、妄的事情現在就有罪。後世罪,你做這種事情不但現在,將來還會有罪過的。不見佈畏,他不感覺到這是可佈畏的事情,就是要造罪。不修惠施,別人有什麼困難,他不會援助他們。不作福業,也不會做一些將來能得到可愛果報的事情,也不受齋法,也不受淨戒。過去的時代不會這樣,現在才這樣,就是有情的思想和行為有很多的罪惡,所以叫做有情濁。
a)作義利者等者:謂若教利益者、教安樂者、引利益者、引安樂者,是名作義利者。隨所生起諸事務中而為助伴,是名作所作者。
a1)教利益者,就是教導你做有利益的事情,就是做善法,做善法對於自己有利益。教安樂者,遠離苦惱的境界叫安樂。不要做惡事就是安樂,做善事就叫做利益,這個人是可尊敬的。引導你做利益的事情,引導你做安樂的事情。教是開示,教導你以後,還引導你做這件事,是名作義利者。隨順那個人引導你、教導你,生起各式各樣的利益事、安樂事,還為你做助伴,做的時候不是你一個人做,他為你做伴共同的來做這件事情,就叫做作所作者。
b)不修惠施等者:為莊嚴心、為助伴心、為資瑜伽、為得上義而行布施,名修惠施。造作能感欲界可愛生業,名作福業。受學近住律儀,名受齋法。受學苾芻、近事律儀,名受淨戒。翻彼應知此所說義。
b1)為莊嚴心,我們的心都是貪瞋癡的煩惱這個是不莊嚴,要是我們能布施、能修惠施,心裡面就有功德莊嚴。為助伴心,心裡面有功德為伴,而不是與煩惱的罪過為伴,因此而修惠施。為資瑜伽,為幫助自己修止觀能夠相應而修惠施,就是祝願的意思,做這樣的功德加以迴向。為得上義而行布施,為了成就更殊勝的功德而修學布施,就是叫做惠施,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行布施。
b2)做這件事,有一種力量能使令你招感欲界可愛果報,做這種事情就叫做福業。能感得欲界果報的業,就是散亂心,只要是散亂心所做的功德,都是屬於欲界。
b3)受學近住律儀,近住,近阿羅漢住,就是受八關齋戒,受八關齋戒的人應該住在寺院裡面,早晨受八關齋戒,然後修學四念處,也是修止修觀,這樣得大功德,所以叫做近住,能夠受持學習近住的律儀就是八關齋戒,這叫做受齋法。
b4)受學苾芻近事律儀,近事律儀戒就是優婆塞、優婆夷戒,這叫做受淨戒。翻彼應知此所說義,就是把前面這一段話翻過來,就知道這裡面說:不修惠施、不做福業、不受齋法、不受淨戒,這句話的意思就明白。
tad-yathaitarhi sattvā yadbhūyasā amātṛjñā apitṛjñā aśrāmaṇyā abrāhmaṇyā na kula-jyeṣṭhāpacāyakā na artha-karā na kṛtya-karāḥ na iha-loke na para-loke avadye bhaya-darśinaḥ na dānāni dadati na puṇyāni kurvaṃti na upavāsam upavasaṃti na śīlaṃ samādāya vartaṃte.
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習非法貪、不平等貪,執持刀劍、執持器仗、鬥訟諍競,多行諂誑詐偽妄語,攝受邪法,有無量種惡不善法,現可了知。昔時不爾,是名煩惱濁。
[解]2.3)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習非法貪,要是佛教徒能夠不違犯佛法的戒律,也不違犯國家的法律,這樣去求財不算是非法貪。非法貪,就是不合法,歡喜做種種惡事,欲滿所願,就是非法貪,不平等貪。執持刀劍、執持器仗,鬥訟諍競,彼此相鬥,或者拿著器仗拿著刀劍來鬥,或者語言上的諍論。多行諂誑,多數的諂誑,表面上很客氣,實在心裡面是欺誑。詐偽,就是欺騙說謊話。攝受邪法,成就很多有罪過的事情。有無量種惡不善法,現可了知,昔時不爾,是名煩惱濁。
a)有情多分習非法貪等者:攝事分說:於諸惡行深生耽著,名非法貪。即由此貪,不能令意正行善捨、無記捨中,是名不平等貪。言執持刀劍等者,此顯身不善業。言鬥訟諍競等者,此顯語不善業。言攝受邪法者,此顯意不善業。如是一切惡不善業,及能起彼所有煩惱差別無量,總說名無量種惡不善法。
a1)攝事分說,對於罪過的事情,殺盜淫妄的事情,深深的歡喜做這些事情,這就是非法貪。因為常常做一些罪過的事情,就不能使令自己的心正行善捨,不能夠很好的修學止觀,不能修學聖道。捨怎麼講呢?就是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住性叫做捨,就是在定裡面明靜而住,不須要特別的加功夫,它就能任運的相續明靜而住,就叫做捨,這就是善捨。這個人因為有非法貪,就不可能修學聖道,修學七覺支。不能令意正行無記捨,無記捨是什麼呢?不是於諸惡行深生耽著,有時候心裡也沒有貪瞋癡。也不是修學聖道令心裡沒有貪瞋癡,但是心裡面也沒有貪瞋癡,所以沒有善也沒有惡,叫做無記。可是心裡面沒有貪瞋癡也是不錯,也可以說是捨。因為,於諸惡行深生耽著的關係,這兩種捨都辦不到了,叫做不平等貪。
a2)言執持刀劍等者,拿著刀、拿著劍、拿著仗,就是要打人、要殺人,這是身表現出來的不善業。言鬥訟諍競等者,語言上的不善業。言攝受邪法者,此顯意不善業。你拿著刀劍、拿著器仗,和人鬥訟諍競,當然意就在這裡邊,所以意也就成就很多罪過的事情,所以叫做攝受邪法。如是一切惡不善業,及能起彼所有煩惱差別無量,總說名無量種惡不善法。
tad-yathaitarhi yadbhūyasā adharma-rāgāś ca viṣama-lobhāś ca śastrādāna-daṇḍādāna-kalaha-bhaṇḍana-vigraha-vivāda-śāṭhya-vaṃcana-nikṛti-mṛṣā-vāda-mithyā-dharma-saṃgṛhītāḥ anekavidhāḥ pāpakā akuśalā dharmāḥ prajñāyaṃte.
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為壞正法、為滅正法,造立眾多像似正法,虛妄推求邪法、邪義,以為先故。昔時不爾,是名見濁。
[解]2.4)如於今時,就是現在這個時候的眾生,多數為了破壞佛的正法,為了把佛的正法完全的消滅。這個時代的眾生心裡面的貪瞋癡太重,若是修學佛的正法,防礙他的貪瞋癡,所以就破壞正法,消滅正法,令他的貪瞋癡無障礙的活動。所以他就安立很多與佛的正法相似的法,虛妄推求,就是用邪智慧來推求,推求什麼呢?邪法、邪義。能詮的名言叫做法,所詮的叫做義,但是這個法和義,都是不符合佛法的緣起道理,不符合勝義,稱之為邪法、邪義。他發動這件事情用心就不正確,用心就是邪的,所以叫做以為先故。昔時不爾,是名見濁。
a)造立眾多像似正法者:攝事分說:若於非法生是法想,顯示非法以為是法,令他於中生正法想,如是法教實故、諦故,非是正法,而復像似正法顯現,是故名為似教正法。乃至廣說有多差別。此應準知。
a1)攝事分說,這個有情對於非法生起是法的想法。他有種種的邪智慧,很善巧,說出來的語言,寫出來的文章,能令你相信非法就是法,使令別的人對於他說的邪法,生起這是正法的想法。別人對於他所說的法,認為是真實、很正確,一點也沒有顛倒,所以叫做實故、諦故。他說的不符合佛法緣起的正義,但是像似正法顯現出來,是故名為似教正法。乃至廣說有很多的差別相貌,此應準知。
tad-yathaitarhi sad-dharma-pralopāya sad-dharmāntardhānāya sad-dharma-pratirūpakāṇi prabhūtāni prādurbhūtāni mithyā-dharmārtha-saṃtīraṇā-pūrvikāṇi.
如於今時,漸次趣入饑饉中劫,現有眾多饑饉可得;漸次趣入疫病中劫,現有眾多疫病可得;漸次趣入刀兵中劫,現有眾多互相殘害刀兵可得。昔時不爾,是名劫濁。是名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
[解]2.5)什麼叫做劫濁呢?就是這個時代不好,漸次趣入饑饉中劫,生活困難,現有眾多饑饉可得,糧食不夠。現在這個時代,漸次的趣入很多的病痛,醫生沒有辦法治療,現有眾多疫病可得。這個時代漸次進入刀兵劫,就是戰爭,現有眾多互相殘害刀兵可得。昔時不爾,是名叫做劫濁。是名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
tad-yathaitarhi durbhikṣāṃtara-kalpa-samāsannāni. pracurāṇi durbhikṣāṇy upalabhyaṃte. rogāṃtara-kalpa-samāsannāś ca. rogāḥ pracurā upalabhyaṃte. śastrāṃtara-kalpa-samāsannāś ca. pracurāḥ śastrakāḥ prāṇātipātā upalabhyaṃte. na tu tathā pūrvam āsīt. evaṃ hi bodhisattvaḥ sattva-lokam ārabhya lokajño bhavati.
3.3.1.5.1.2.器世間
又諸菩薩,如實了知諸器世間破壞成立,如器世間破壞成立差別而知。
[解]又諸菩薩如實了知諸器世間,世間稱之為器,就像蘋果、橙子、梨放在一個器裡面,有情也在這個世間上居住,這個世間就是個器世間。破壞成立,這個器世間有時是破壞,有時是成立,如器世間破壞成立差別而知。
a)如器世間破壞成立差別而知者:此如意地中說外分若壞若成應知。
punar bodhisattvo bhājana-lokasya saṃvarta-vivartaṃ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yathā bhājana-lokaḥ saṃvartate vivartate ca.
3.3.1.5.1.3.八種觀相
又諸菩薩於其世間、於世間集、於世間滅、於能往趣世間集行、於能往趣世間滅行、於其世間愛味、過患及與出離,皆如實知。
[解]1)又諸菩薩,對眾生居住的世間,就是苦惱的世界,這是苦的觀察,觀察它是苦。
2)於世間集,就是愛見煩惱能集成很多的苦惱。
3)於世間滅,就是涅槃,滅除世間集,滅除這個世間,就是滅諦。於能往趣世間集行,世間的集是愛、見煩惱,就是用一個愛,也可以表示出世間集。
4)於能往趣世間集,就是愛前面的受,就是因受而有愛,受向前進的時候就是愛,這是世間集行。
5)於能往趣世間滅行,這樣向前進就能達到沒有世間的苦集,就是道諦,就是戒定慧,修學出世間的戒定慧,就能滅除世間的苦集。所以,世間是苦觀,於世間集是集觀,於世間滅是滅觀,於能往趣世間集行就是觀受緣愛,於能往趣世間滅行是出世間道,這一共是五個。
a)於其世間於世間集等者:此中世間,通說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如其次第四諦所顯。於道諦中,略復有二。一、世間道,名能往趣世間集行;二、出世道,名能往趣世間滅行。
a1)此中世間通說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苦不但是指正報,色受想行識是苦,所居住器世間也是苦。集不但是集成我們的正報,也集成世間的依報,所以通說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如其次第,四諦所顯。於道諦中略復有二:一、世間道,名能往趣世間集行。二、出世道,名能往趣世間滅行,就是戒定慧。
6)於其世間愛味,味是所愛,味是苦味,但是感覺到美,所以還是愛著,這是集諦。
7)過患,由愛味不斷的招感生死苦,就是苦諦。這是重說集諦和苦諦。
8)出離,應該是滅諦和道諦,加起來就是八種觀。菩薩對於世間的苦集滅道,都如實的通達無礙。
a)於其世間愛味過患等者:攝事分說:於諸行中觀察愛味時,能善通達諸行愛味所有自相。即於諸行觀察過患時,能善了知三受分位過患共相。謂於是中甚少愛味,多諸過患。如是了知愛味染著多諸過患共相應已,於所愛味一切行中,隨所生起欲貪煩惱,即能除遣、制伏、斷捨。彼說諸行,即此世間,由說世間諸行攝故。彼說諸行愛味所有自相,當知即是欲貪煩惱。由於諸行觀察愛味、過患、出離,是故於彼皆如實知。
a1)攝事分說,於諸行中,諸行通於正報,也通於依報,這些事情都是因緣所生法,都是遷流變化,所以叫做行。觀察愛味時,於觀察內心愛煩惱的時候,就能夠善巧的通達諸行中的愛味所有的自相。
a2)在諸行觀察過患的時候,觀察生死流轉老病死境界的時候,能善巧的了知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分位,就是遇見這個境界有這個受,遇見那個境界有那個受,分位不一樣,但是過患都是苦惱,過患是共相。共相究竟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於此諸行之中,有愛但是非常的少,但是苦惱過患是最多的。這樣觀察的時候,通達愛味的染著,樂味很少還多諸過患。
a3)共相應已,對於所愛味的境界,這一切的諸行諸法之中,這樣觀察的時候,愛味甚少苦惱實多,就會除遣愛味,就能制伏愛味,能斷捨這個愛味。除遣愛味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制伏,就是修不淨觀能制伏這個愛,然後修無我觀、修畢竟空觀,是斷捨愛味。
a4)彼說諸行,即此世間。攝事分裡面所說的諸行,這一段文所說的世間。由說世間諸行攝故,所謂器世間或者有情世間,這是屬於諸行這一類事情之內的。彼說諸行愛味所有自相,當知即是欲貪煩惱。由於諸行觀察愛味過患出離,是故於彼皆如實知。菩薩能夠這樣的觀察,所以能如實的了知。因為,菩薩能如實了知,也就是靜坐的時候修止觀,常這麼觀察,所以就能了知。
punar bodhisattvaḥ lokaṃ ca loka-samudayaṃ ca loka-nirodhaṃ ca loka-samudaya-gāminīṃ ca pratipadaṃ loka-nirodha-gāminīṃ ca pratipadaṃ lokasyāsvādam ādīnavaṃ ca niḥsaraṇaṃ ca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3.3.1.5.1.4.世間勝義
又諸菩薩,如實了知眼乃至意諸無色蘊,四大造色成士夫身,唯有爾所假名人性。於中所有想,或我、或有情,此唯有想。於中所有自號言說,我眼見色,廣說乃至我意知法,此亦唯有自號言說。於中所有世俗語言,謂此長老有如是名,如是種類,如是族姓,如是飲食,如是領納若苦若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盡其壽量邊際,此亦唯有世俗言說。菩薩於此皆如實知。由諸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流轉差別、若器世間流轉差別、若八種相觀世間義、若諸世間所有勝義、,是故說名善知世間。
[解]又諸菩薩,如實了知,眼乃至意,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是有色,就是四大造色所成的。意裡面,也就是受想行識無色的四蘊,所以色受想行識五蘊,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是一個色一個心,就是由無色的蘊,由有色的四大所造的色法,這兩種組成的身體,眾生就是這麼多的東西組成,給他一個假名字叫做人。這就是人、士夫的身蘊,另外沒有什麼東西。
1)在色受想行識五蘊裡邊,所有的思想是什麼呢?或我想、或有情想,我或有情唯獨是有這樣的思想而已,並不是有我的體性,也不是有有情的體性,只有一個名字。
2)在這個唯有想裡邊,這個叫做眼耳鼻舌身意,這是受想行識,這是地水火風這些假名言,我想、有想這些事情。所有自號言說,自就是各別的名字,各別的名號。有了名號就可以用語言來表示。我眼見色,我是個想,眼見色也但是個想,就是我眼見色,我耳聞聲,廣說乃至我意能知道法,這樣都是字號,都是言說,另外沒有其他的體性。
a)眼乃至意諸無色蘊等者:謂從眼識乃至意識,及彼相應心所有法,是名諸無色蘊。四大種色及所造色,是名色蘊。如是色無色蘊,假說以為有情自體,是名成士夫身。
a1)謂從眼識乃至意識,及彼相應心所有法,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這些心所有法,這叫做無色蘊。四大種色及所造色,四大種堅、溼、煖、動,的地水火風,及所造的這些色法,叫做色蘊。如是色無色蘊,就是是假立名字,說這是有情的身體。是名成士夫身。
3)在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色受想行識,這些有情、或者我,這些所有的。都是世俗上的語言,世間人安立的假名字,彼此的溝通思想,作如是如是的語言。謂此長老有如是名,這位年紀很大的人,他有這個名字。如是種類,這個人是種田的,這個人是經商的,這個人是沙門、婆羅門。如是族姓,他的父親、他的祖父是作什麼。如是飲食,他們日常生活裡面有這樣的飲食。如是領納若苦若樂,他這樣的生活,內心裡的覺受是這樣的,或者有的時候苦惱,有的時候快樂。如是長壽,這個人的壽命這麼長。如是久住,久住世間,活兩萬歲,或者一百歲。如是盡其壽量的邊際,這也只是世間的言說。菩薩於此也真實的明白這件事。
a)於中所有世俗語言等者:謂於有情自體,假施設有八言說句,是名世俗語言。由此隨念六種略行。一者、呼召假名,二者、剎帝利等色類差別,三者、父母差別,四者、飲食方軌,五者、興盛衰損,六者、壽量差別。建立品中釋此差別應知。
a1)謂於有情自體假施設有八種言說句,是名世俗語言。由這八種言說,隨你內心的意念,可以合成六種行,是什麼呢?一者、呼召假名,彼此招呼,沒有名字不能招呼。二者、剎帝利等色類差別,說這個人是剎帝利、這個人是婆羅門,這個人是經商的,這個人是種田的,他們的形相有差別。三者、父母差別,父母不同,各有各的父母,所以不同。四者、飲食方軌,如是飲食,這個人歡喜吃這個,那個人歡喜吃那個。五者、興盛衰損,就是領納若苦若樂,興盛的時候心情好一點,衰損的時候心情苦惱一點。六者、壽量差別,就是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盡其壽量邊際。建立品中釋此差別應知。
4)由諸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是惑業苦的流轉的差別;若器世間的流轉差別,有成住壞空的差別。若八種相觀世間義,苦集滅道那八種相的觀察世間義。若諸世間所有的勝義,就是世間沒有真實義,就是勝義。是故說名善知世間。
punar bodhisattvaḥ cakṣur yāvan mano 'rūpiṇaś ca skandhāṃś cāturmahābhautikaṃ ca puruṣasya samucchrayam etāvan manuṣyatvam ity ucyate. tatra yā saṃjñā ātmā vā sattvo veti saṃjñā-mātram evaitat. tatra yā pratijñā ahaṃ cakṣuṣā rūpāṇi paśyāmi yāvan manasā dharmān vijānāmīti pratijñā-mātram etat. tatra yo vyavahāra ity api sa āyuṣmān evaṃ-nāmā evaṃ-jātīya evaṃ-gotra evam-āhāraḥ evaṃ-sukha-duḥkha-pratisaṃvedī evaṃ-dīrghāyur evaṃ-cirasthitikaḥ evam-āyuḥparyaṃta iti vyavahāra-mātram evaitad iti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iti hi bodhisattvaḥ sattva-loka-pravṛttiṃ ca bhājana-loka-pravṛttiṃ ca aṣṭākāra-lokopaparīkṣārthaṃ loka-paramārthaṃ ca yathā- bhūtaṃ prajānāti. tasmāl lokajña ity ucyate.
3.3.1.5.2.如所應轉
3.3.1.5.2.1.於身等業
復次,菩薩若見年德俱尊勝者,能正奉迎,敷座延坐,敬問禮拜,合掌慇勤,修和敬業。若見年德俱相似者,能正問訊,酬對歡慰,以軟美言共興談論,不依等慢而自格量。若見年德俱卑劣者,隨力隨能,勸修勝德,顯實少德,覆實多過,終不舉發令其恥愧,亦不輕陵,令心退沒。知有希求若財若法,終不背面,亦不顰蹙,不譏誤失,不蔑退榮。
[解]1)由自離慢
1.1)復次,菩薩若看見年歲也很高,道德也很殊勝,年德都是尊勝的人,你應該好好的歡迎這個年德俱尊的人。敷座延坐,給他安排一個座位,請他坐。然後敬問他身體健康否?還加以禮拜,合掌慇勤,修和敬業,應該這樣做。
1.2)若見年德俱相似者,與自己相似,也是能正問訊他,和他酬對、歡慰,很歡喜的談話。以柔和的很好聽的語言,和他談論。不要自己想:我還不如你嗎?不要用這種高慢心、比量心和他談話。
a)不依等慢而自格量者:攝事分說:或復於等謂己為等,令心高舉,故名為慢。此說等慢,其義應知。
a1)攝事分說:或復於等,謂己為等。自己說:我和你一樣,你並不比我高。你若這樣,心裡面就是高了,故名為慢。此說等慢,其義應知。
1.3)若見年德俱卑劣者,這個是不如你,要隨你的智慧力,隨你因緣的可能性,要勸他修學勝德,多栽培戒定慧。顯實少德,這個年德俱卑劣的人,還是有多少功德,你應該把他的功德顯示出來、讚歎他。覆實多過,這個年輕人有很多過失,要隱藏起來,不要講。和他在一起從始至終的談話,不要舉發他的過失,令他心裡面感覺羞恥,感覺慚愧。也不要輕視他,使令他小小的道心都退沒。或者談話的時候,他可能有所表示向你有所求。求什麼呢?或者向你求財,或者請你布施他佛法,或者世間上的知識。終不背面,那麼多的時間內,你不要背著他的面,就是不要不睬他。亦不顰蹙,也不要憂愁不樂的樣子。不譏誤失,那個人有錯誤、有過失,不要譏諷他。不懱退榮,他從榮耀的事情退下來,不要輕視他。
a)顯實少德覆實多過等者:謂彼年德俱卑劣者,雖實少德,而能為顯揚,終不輕陵令心退沒。雖實多過,而為覆藏,終不舉發令其恥愧。
a1)謂彼年德俱卑劣者,雖然他的功德、他的優點不多、少少的,但是你還是讚歎他,終不輕慢他,令心退沒。雖實多過而為覆藏,終不舉發令心恥愧。
punar bodhisattvaḥ vṛddhatarakaṃ guṇa-prativiśiṣṭatarakaṃ dṛṣṭvā samyak saṃbhāṣayaty utthāyāsanenopanimantrayaty abhivādana-vandana-pratyutthānāṃjali-sāmīcī-karma pravartayati. tulyaṃ vā punar vayasā guṇaiś ca dṛṣṭvā samyag ālapati saṃlapati pratisaṃmodati ślakṣṇair madhurair vacana-pathaiḥ. na cānena saha-mānam āśrityātmānaṃ paritulayati. hīnaṃ vā punar vayasā guṇaiś ca dṛṣṭvā śaktyā guṇ'ādhānam ārabhya protsāhayati. bhūtaṃ cāsya guṇaṃ sv-alpam apy udbhāvayati. bhūtaṃ ca doṣaṃ praticchādayati. na vivṛṇoti yenāsya syān maṅku-bhāvaḥ. na cainam avamanyate. nāpy arthikaṃ kenacid dharmāmiṣeṇa taṃ jñātvā vimukho bhavati bhṛkuṭīkṛtaḥ. nāpi cainaṃ skhalite 'vahasati. nāpi vinipatitaṃ paribhavati.
於是一切劣等勝品諸有情類,若見彼時,先意慰問,讚言善來,無倒安處,能正隨力攝以財法。雖處尊勝,而於有情終不乖戾,不自珍奇,亦不憍傲。所攝有情,縱懷資給,有病無病終不棄捐,身業語業無不隨順。若識不識一切等心,為友為朋,無怨無隙。於無依怙一切有情,隨力隨能作依作怙,不託異門發他憂苦,令彼須臾住不安樂。若有因緣須現談謔,稱理而為,非不稱理。雖遇情交極相親密,年事斯等無乖隔者,亦不共談匪仁言論。終不於他久懷忿恨,設復暫起,不斥其諱。若復為他身語訾辱,或善思擇,或依正法,或省己過,而自開解,不譴於他。其心安靜,而不輕躁。身語意業,起必審詳。普能遠離十四垢業,藏隱六方。遠四惡友,攝四善友。如是一切,應知具如尸佉絡迦契經中說。
[解]2)由攝受他
2.1)像前面這情形,或者是劣,不如自己的。等,和自己平等的。勝品,是超過自己的。這些諸有情類,分這麼三類。若有因緣和他會遇的時候,你要先開始,要在他的心意之前,就先慰問他,讚歎他:你來的好。無倒安處,來了,你要很好的安排他在一個地方坐下來。能正確的隨自己的智慧力,用財、或者用法來利益他。
2.2)雖處尊勝,雖然自己的身份很高、很尊勝,而對於有情終不乖戾,終究不依老賣老那種乖戾的態度。不自珍奇,不要對自己很珍貴,不要現出很奇怪的態度。亦不憍傲,雖然你的身份很尊勝,但是不要憍傲。
2.3)所攝有情,所饒益的眾生,就是所攝授的有情。縱懷資給,要放開自己的心懷要幫助他。那個人是有病,或者是無病,決不要棄捨他,要誠意的饒益他。菩薩自己的內心是慈愍的,表現出來的身業和語業,沒有不隨眾生轉。若識不識,對於所教化的眾生,或者是認識,或者是不認識,所有的人都平等的對待他們。為友為朋,友就是互相愛護、愛護心,愛護他們。為朋,朋也是友,朋是同明相照,兩個月亮都是光明,你放一段光明給我,我也放一段光明給你。這樣,為友是感情,維持一個良好的感情。朋是智慧,感情裡面有智慧,就和一般人不同。就是用智慧、用感情,平等的愛護一切眾生。無怨無隙,不怨恨任何人,彼此間也沒有仇隙。
a)所攝有情縱懷資給者:此說菩薩如法御眾。以憐愍心現作饒益,於己以法所獲如法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與眾同用故。
a1)這說菩薩要如法的教導眾生,用慈悲心來饒益眾生。在自己這方面,是合法得到的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和大眾共同的享用。
b)身業語業無不隨順者:此顯菩薩於有情心性好隨轉,故作是說。
b1)此顯菩薩於有情心性好隨轉,歡喜隨眾生的心意去做事情,故作是說。
2.4)對於沒有依怙的一切有情,就是沒有人照顧的有情,隨自己的力量,隨自己智慧的能力,能作依作怙,給他們作一個保障,愛護這一切人,照顧這一切人。這時候因緣不足,不託異門,不會假託其他的方便驅逐他,令他心裡面憂苦,令彼須臾那麼多的時間心情不快樂,不要做這種事情。若是有這種情況出現,須要表現談謔,說一些笑話,但是這個笑話稱理而為,要合乎道理,不是不合道理。
a)不託異門發他憂苦者:此顯不託餘緣。謂自不能相續饒益,方便發遣故。
a1)此顯不託餘緣,不假借其他的因緣,就是隨便的說一句謊話就把他推掉。這個時候,菩薩因緣不夠不能繼續的利益對方,怎麼辦呢?不能滿他願,就是方便的說一句話把他驅逐,菩薩不這樣做。
2.5)菩薩發無上菩提心,行菩薩道的時候,雖然遇見一個眾生和你非常的情交,很真誠的和你交往,特別的和你親近。或者是彼此的年歲,或者彼此間做什麼事情、各式各樣的關係,沒有什麼不合道理的地方,也不能和他在一起談一些不合道理的言論。
a)亦不共談匪仁言論者:此顯菩薩常說愛語應知。
2.6)菩薩和所教化的眾生,有的時候有些不如意的事情、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心裡面不是很久,很快就消失。假設這時候暫時的因緣,有一點事情,有一點不愉快,不會呵斥對方不歡喜聽的話。假設菩薩為對方,或者身體表現出來毀辱菩薩,或者語言上毀辱菩薩,那時候怎麼辦呢?或善思擇,善巧的觀察這句話。或依正法,來思惟這件事應該怎麼做。或省己過,或反省自己是不是有不對的地方,而自開解,不呵斥對方。
2.7)菩薩的心,不管遇見什麼安樂的境界、或者不快樂的事情,他的心裡面寂靜住,而不輕躁、不浮動。菩薩自己的身業、語業、意業的活動,一定是很審慎安詳,不輕易隨便的浮動。菩薩的身語意業在活動的時候,能普遍的遠離十四種污穢的事情,六方也能藏隱,遠四種惡知識,攝受四種好朋友。前面說的這麼多的菩薩處理事情的時候,應知具足如尸佉絡迦契經中說。
a)普能遠離十四垢業等者:契經中說:夫人以四事為勞,當識知。何謂四?一、為好殺生,二、為好盜竊,三、為婬邪行,四、 為喜妄語。又說:有四事或往惡道。何謂四?一、為欲,二、為怒,三、為癡,四、為畏。又說:有六患,消財入惡道,當識知。何謂六?一、為嗜酒遊逸,二、為 不時入他房,三、為博戲遊逸,四、為大好伎樂,五、為惡友,六、為怠惰。今此總說十四垢業應知。契經又說:東面為父母,師教宜南面,西面為子婦,朋友位北 面,奴客執事下,沙門梵志上。如彼長行廣釋其義。由有居士善生子拜謁六方,佛為化導,故作如是密意宣說,是名藏隱六方。又四惡友、四善友,亦如經說,應知 其相。彼經亦名佛說善生子經,佛為彼說而得名故。
a1)尸佉絡迦契經中說,人以四種事應該知道這是很辛苦的事情。何謂四?一、為好殺生,歡喜殺害眾生,這是一個苦惱的事情。二、為好盜竊,歡喜偷人家的東西,佔人家的便宜。三、為婬邪行,這是個罪過的事情。四、為喜妄語,歡喜說謊話。這四種事是不對的,是苦惱的事情。
a2)又說:做四種事情到三惡道。何謂四?一、為欲,欲的事。二、為怒,忿怒。三、為癡,是愚癡,加起來就是貪瞋癡。四、為畏,就是恐怖的事情。
a3)前面兩種四,加起來就是八,這下面又說六患,加起來就是十四垢業。又說有六種患,這六種事情能消費你的財,使令你能入惡道,你應該知道。何謂六?一、為嗜酒遊逸,歡喜飲酒,不務正業到處走,放逸而不務正業。二、為不時入他房,到別人的房間、不看時間。三、為摶戲遊逸,搏戲就是賭搏。四、為大好伎樂,就是歌舞的事情,歡喜這個事情。五、為惡友,就是做惡友的事情,就是與惡人為友。六、為怠惰,就是不想要做正事,懈怠、懶惰。今此總說十四垢業應知。
a4)尸佉絡迦契經上說,東西南北四方,東面是屬於父母,師長教導應該是在南面,西面為子,婦、朋友是北面,奴客執事是下方,沙門梵志是上方,這是六方。如彼尸佉絡迦契經中,長行廣釋其義。
a5)這部經也有緣起,就是有在家居士名字叫善生子,他相信的宗教是拜六方。佛為化導這位長者子,就是把這六方變成是父母、師長,這樣拜父母、師長,是有意義的,故作如是密意宣說,藏隱六方原來是這樣意思。又四惡友四善友,也如經上所說,應知其相。彼經亦名佛說善生子經,佛為彼說而得名故。
tathā sarveṣām eva hīna-tulya-viśiṣṭānāṃ sattvānāṃ pūrvābhilāpī ca bhavati ehi-svāgata-vādī samyak-pratiśāmakaś ca samyag-dharmāmiṣābhyāṃ yathāśaktyā saṃgrāhakaś ca. nāpi sattveṣu kuṭila-gāṃbhīryo bhavati na garvitaḥ kenacid evocchraya-viśeṣeṇa. yathopāttaṃ sattvaṃ sarvopakaraṇair api nādhyupekṣate glānaṃ vā svasthaṃ vā ānulomikena ca kāya-vāk-karmaṇā. yathā saṃstutaṃ tathaivāsaṃstutaṃ. sarvaṃ mitraṃ sakhaś ca bhavati vigata-pratyarthikaḥ. sarveṣāṃ cānāthānām apratisaraṇānāṃ sattvānāṃ yathāśaktyā yathābalaṃ cārthakriyāṃ karoti. na ca kenacit paryāyeṇa pareṣāṃ duḥkha-daurmanasyam upasaṃharati kaccid eṣāṃ muhūrtam apy asparśa-vihāro bhavatv iti. etam eva pratyayaṃ kṛtvā parihasann api paraiḥ saha yukta-parihāso bhavati nāyukta-parihāsaḥ. asatya-vacanāni ca na kathayaty api niratyayaiḥ parama-visraṃbhopagatair vayasyakaiḥ. na ca ciraṃ pareṣāṃ krudhyati. kruddho 'pi ca pareṣāṃ na marmāṇi kīrtayati. paraiś ca kāyena vācā vāhataḥ san pratisaṃkhyāya dharmatāṃ vā pratisaraty ātmānam eva vā aparādhikaṃ paśyati. citta-sthiraś ca bhavaty acapalaḥ. sthiraḥ kāya-vāṅ-manaḥ-pracāraḥ. caturdaśa-mala-karmāṃtāpagataś ca bhavati. ṣaḍ-dig-bhāga-praticchannaḥ. catuḥ-pāpamitra-vivarjitaḥ. catuḥ-kalyāṇa-mitra-parigṛhītaḥ. etac ca yatha-sūtram eva sarvaṃ veditavyaṃ.
3.3.1.5.2.2.於現利事
或為現法利益事義,財位相應,起策具足,守護具足,平等養命。於諸世間工巧業處,皆得善巧,無諂無幻,性不誑他。於罪現行,深懷慚恥。正行具足,尊重正行,守護正行。
[解]1)自利攝
1.1)或為現法利益事義,佛教徒為現法利益的事情,現法是生活的這些事情。財位相應,或者說你現在有這麼多的財富,和你的身份相稱。你一個月賺很少錢,但是你有很大的財富,就不相稱。起策具足,就是發動一件事情能有很好的計劃,這是智慧,你具足。守護具足,得到財富時,也能守護,不會失掉。平等養命,你得到的財富來養你的生命,要平等,要相稱,就是量入為出。
a)或為現法利益事義等者:此說菩薩現法自利。自他利品中說:菩薩以如正理工巧業處士夫作用積集財物,即於如是所積財物知量受用。與此義同。
a1)此說菩薩現法自利,就是在這個環境裡面,做這樣的事業,來維持自己的生存。自他利品中已經說過。菩薩有合乎正理的工巧業處,有各種專業知識,或者是種田,或者是經商,或者是造房子,或者做各式各樣的機械。士夫作用積集財物,就是由自己的體力、由專業知識,積集各式各樣的財物。即於如是所積財物知量受用,要知道量,不可以很氾濫的受用。與此義同。
1.2)菩薩於諸世間上的工巧業處,各種專業知識,皆得善巧,都有這種智慧。菩薩的心非常的誠實,而不諂誑,不欺誑人,沒有幻化迷惑人的事情。他的心性就是不欺誑人。
a)於諸世間工巧業處等者:此顯菩薩如現自利,能現利他,故作是說。
1.3)菩薩有的時候,失掉正念,也會做錯誤的事情。有了這樣的事情,深懷羞恥。正行具足,戒一定是具足清淨,也學習定慧,這些正行具足。尊重正行,對戒定慧的正行非常的有尊重心。守護正行,守護自己的戒定慧,而不毀犯。
dṛṣṭa-dharma-hitārthaṃ vā bhoga-pratisaṃyuktam ārabhya utthāna-saṃpanno bhavati ārakṣā-saṃpannaḥ sama-jīvī ca. laukikeṣu ca śilpa-karma-sthāneṣu kauśala-prāptaḥ. aśaṭhaś ca bhavaty amāyī vā na para-vaṃcana-śīlaḥ. hrīmāṃś ca bhavaty avadya -samudācāreṣu. cāritra-saṃpannaś ca bhavati tad-gurukaś cāritrarakṣakaḥ. nikṣiptasya viśvāsena para-draviṇasya na drogdhā bhavati. upāttasya parata ṛṇasya na visaṃvādayitā bhavati. dāyādasya ca na parivaṃcayitā bhavati.
有所寄付,深可倚信。於他財物,無所規度。舉貸他物,終不違捍。分所共財,平等無矯。共知真寶,賣者不識,稱寶酬價,無枉毫釐。於世時務令儀軌範,為益世間,辯正機捷。 於所應作彼彼事中,他正來求,皆為助伴。敦質無動,不託餘緣。善營事業,非為不善。若為帝王,以法治世,不以非法,不好責罰。若御大眾,勸捨惡戒,令修善戒,成就八種賢聖語言。謂於所見,問答言見;於聞覺知,問答言知;於所不見,問答不見;於所不聞不覺不知,問、答不知。菩薩成就如是等法,如其世間正所應知,如其世間正所應轉,於彼一切皆如實知,是故名為善知世間。
[解]2)利他攝
2.1)其他的朋友,或者是財物寄存在他這裡,深深的可以相信。於他人的財物,不打妄想,說這個人的財物寄存在我這裡,想個辦法把它改變。若是向他人借錢,終究不會違背原來的誓言。這個財是大家共有的,現在要把它分開的話,平等的來分這個財,而不會欺罔對方,不會欺騙對方。這個寶,大家都知道,這是真實的珍寶。可是出售這個寶的人,他不知道這是寶。菩薩要買這個東西的時候,相稱那個寶的真實價錢給他,不欺騙那個不識寶的人,不欺騙他一點兒,何況多呢?
2.2)對世間上,這個時代的事情,令自己表現出來的威儀合乎軌範,而不是不符合軌範的。為了利益世間的眾生,對這些事情辯解的時候,非常的敏捷,不遲鈍。
2.3)對於自己所應該做的各式各樣的事情裡面,自己熟悉的這種事情。別的人來求菩薩幫助,菩薩就會發心來幫助他,成就這件事。無論什麼因緣、什麼情況,他的忠厚、誠實,不動搖。不假借其他的事情改變自己誠實的作風。菩薩善巧的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業,不會做一些有過失的事情。
a)於世時務令儀軌範等者:意地中說三種世事。一、語言談論,更相慶慰事;二、嫁娶賓主,更相飲噉事;三、於起作種種事中,更相營助事。如是一切,名世時務。於所尊敬,應起奉迎,敷座延坐,敬問、禮拜、合掌、殷勤,修和敬業,是名令儀軌範。菩薩為欲饒益他故,於此一切所應作事,言辭辯正,進止機捷。
a1)意地中說三種世間事:一是語言談論更相慶慰的事情,就是有吉祥的事情,祝賀的事情,更相慶慰的事情。二是嫁娶賓主更相飲噉的事情。三是於起作種種事中更相營助的事情。世俗務就是這三種事情說。於所尊敬,應起奉迎、敷座延坐、敬問禮拜、合掌殷勤、修和敬業,是名令儀軌範。菩薩為欲饒益他故,於此一切所應作的事,言辭辯正,動靜都很敏捷。
b)敦質無動不託餘緣者:此顯於恩有情知恩知報。於彼來求,常行質直,不以諂誑而推謝之,故作是說。
b1)此顯於有恩的人,知道恩,知道報。於彼來求常行質直,常真實,不以諂誑而推謝之,故作是說。
2.4)若是菩薩這時候,做國王時,以十善法或者佛法來統治世間,不以非法、罪過的事情,不喜歡責罰眾生。
2.5)若是菩薩這個時候統理大眾的話,他是勸導大眾棄捨惡戒,教他們修學善戒,作種種功德。
2.6)菩薩成就八種賢聖的語言,那八種呢?就是所看見的事情,別人若問你看見沒看見?他見了就說見。對於菩薩是聞覺知了,別人問你:聞覺知沒有?答言知,也照真實的情形回答。於所不見,問答不見;於所不聞不覺不知,問答不知。這就是八種賢聖語言。
2.7)菩薩成就這麼多的善法,如其世間正所應知的,如其世間正所應轉,就是正所應作的事情。於彼一切皆如實知,是故名為善知世間。
a)如其世間正所應知等者:如說有情世間流轉差別,若器世間流轉差別、若八種相觀世間義、若諸世間所有勝義,是名正所應知。於勝等劣諸有情類,身語意業無倒隨轉,是名正所應轉。
a1)如說有情世間流轉的差別,若器世間流轉的差別,若八種相觀世間義,若諸世間所有的勝義,就是一切法都是假名沒有真實義,是名正所應知。於勝等劣諸有情類身語意業無倒隨轉,都是很誠實的、很恭敬的、沒有高慢心,來應對諸有情,是名正所應轉。
ratnaṃ vā ratna-saṃmatam upādāya yāvat kārṣāpaṇe 'pi saṃmūḍhānāṃ na vipralaṃbhayitā bhavati vipralobhyaināṃ. tathā laukikīṣu vyavahāra-nītiṣu lokānugraha-kāriṣu paṭur bhavati. teṣu ca teṣv artha-karaṇīyeṣu parair āyācitaḥ san sahāyībhāvaṃ gacchati na vikaṃpate nānyenānyaṃ pratisarati. su-saṃprayukta-karmāṃtaś ca bhavati na kuprayukta-karmāṃtaḥ. rājyaṃ vā punaḥ kārayaṃ dharmeṇa kārayati nādharmeṇa. na ca daṇḍa-rucir bhavati. dauḥśīlyāc ca mahā-jana-kāyaṃ vyāvartayitvā śīleṣu samādāpayati. tathā āryair aṣṭābhir vyavahāraiḥ samanvāgato bhavati. dṛṣṭe dṛṣṭa-vāditayā. śrute mate vijñāte vijñāta-vāditayā. adṛṣṭe 'dṛṣṭa-vāditayā. 'śrute 'mate 'vijñāte avijñāta-vāditayā. ity ebhir evaṃbhāgīyair dharmaiḥ samanvāgato bodhisattvaḥ yathā loke vijñātavyo yathā loke vartitavyaṃ tat sarvaṃ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tasmāl lokajña ity ucyate.
3.3.1.6.修正四依
云何菩薩修正四依?謂諸菩薩為求義故,從他聽法,不為求世藻飾文詞。菩薩求義不為求文而聽法時,雖遇常流言音說法,但依於義恭敬聽受。
[解]菩薩要怎麼樣來學習正確的四依法?
1)諸菩薩學習佛法的目的,是為了希求勝義,所以從他聽聞佛法,並不是希求世間美妙的文辭。菩薩為求勝義,不求文釆而聽聞佛法的時候,雖然有的時候遇到常流言音,就是一般性的語言,沒有文釆,這樣的言辭說法。這個時候菩薩的內心是怎麼樣呢?是但依於義,只是尊重所求的勝義,尊重所說的勝義,而恭敬的聽受他所說的法。
tatra kathaṃ bodhisattvaḥ caturṣu pratisaraṇeṣu prayujyate. iha bodhisattvaḥ arthārthī parato dharmaṃ śṛṇoti na vyaṃjanābhisaṃskārārthī. saḥ arthārthī dharmaṃ śṛṇvaṃ na vyaṃjanārthī prākṛtayāpi vācā dharmaṃ deśyamānam artha-pratisaraṇo bodhisattvaḥ satkṛtya śṛṇoti.
又諸菩薩如實了知闇說大說,如實知已,以理為依,不由耆長眾所知識補特伽羅、若佛若僧所說法故,即便信受,是故不依補特伽羅。如是菩薩以理為依,補特伽羅非所依故,於真實義,心不動搖,於正法中,他緣匪奪。
[解]2)又這位菩薩學習佛法有一段時期,所以能夠如實的了知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真實的通達大小乘佛法以後,還是以理為依,以理為準,依是準的意思,依也有愛好的意思,愛好勝義之理。不會因為這個人年紀大、他老了,這個人名望很高,補特伽羅就是這個人。這個人是誰?或者是佛,或者是佛弟子,所說法故,即便信受。所以不依據補特伽羅來作憑準,來作準則。以理為依,這就是依法不依人。
a)如實了知闇說大說者:於聲聞乘不了義說,是名闇說。於大乘中了義宣說,是名大說。前說菩薩於法正思,如實了知默說、大說,譯文少別,然義實同。
a1)於聲聞乘不了義說,是名闇說。闇說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聲聞乘的出世間的聖道,這一部分的佛法,是佛為這一類的眾生說一部分的道理,沒有完全說,沒有全部的說明白,所以不了義,還有的地方不明了,是名叫闇說。就是一部分說了,一部分還沒說,所說的道理沒有完全明白,所以叫做闇。
a2)於大乘中了義宣說,是名大說。在大乘佛法裡面,是完全的說明瞭了;生死的緣起、涅槃的緣起,完全說明白,這是究竟圓滿的佛法,是名叫大說。在這一段文的前面說,菩薩於法正思,是如實的了知默說大說。這裡叫闇說大說,翻譯的文句少少的不同,然義實在是一樣的。
2.1)這位有大智慧的菩薩,是以佛法中的真理做他的尊重處、所尊重的。說法的人不是他所依據的、所依信、所相信的。這位菩薩,因為尊重勝義,所以對勝義、真實義,他能夠用很多的精神時間思惟觀察,能達到心不動搖的程度,就是信心堅定,心裡不動搖。在佛的正法的真實義,其他的因緣不能影響他,他是決定無疑。依法不依人,就是佛、菩薩、阿羅漢,乃至其他的這些人,都可以宣揚佛法。但是,有的是不及格,菩薩不能完全相信。
a)於真實義心不動搖等者: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善正思惟、善正籌量、善正觀察。由是為因,無惑無疑,遠離二路,逮得昇進,是名於真實義心不動搖。於佛善說法毗奈耶深生勝解,不為外道異論之所引奪,是名於正法中他緣匪奪。
a1)於真實義心不動搖這句話怎麼講呢?於一切法離言自性,依他起和圓成實是離言的,那裡面沒有名相,所以不能用語言文字思惟分別。善正思惟,依他起也就是緣起,圓成實當然是法性,對這兩部分的佛法善正思惟。這位有智慧的菩薩,善者能也,他能夠正思惟,初開始學習的時候就是聞所成慧,就是依文也依義,就是佛說的法句和裡面的義,這樣思惟觀察。到思慧的時候,亦依於文、亦不依文,那時候智慧高了。若到修所成慧的時候,他是大自在的境界。逐漸的由淺而深的進步,這樣思惟觀察。或者這樣分別,善正思惟,通一切法的共相。善正籌量,就是能正思惟、籌量諸法的別義。善正觀察,就是諸法的甚深義。前面思惟、籌量都是淺義,善正觀察就是深義。
a2)由於他能夠善正思惟、籌量、觀察的因緣故,所以對於離言自性無惑無疑,遠離兩條路;若是兩條路的時候,走到這裡,心裡面就疑惑。遠離二路,就是遠離疑惑。逮得升進,這時候就成就無疑惑的境界,進步到這個程度。是名於真實義,心不動搖。
a3)對於佛所宣說的法,佛所宣說的毗奈耶,甚深的生起深刻的勝解。勝解,就是決定性的認識,而不動搖。對佛法的認識達到這個程度,就是外道的異論不能引奪他對佛法的信心。是名於正法中他緣匪奪。
punar bodhisattvaḥ kālāpadeśaṃ ca mahāpadeśaṃ ca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prajānan yukti-pratisaraṇo bhavati. na sthavireṇābhijñātena vā pudgalena tathāgatena vā saṃghena vā ime dharmā bhāṣitā iti pudgala-pratisaraṇo bhavati. sa evaṃ yukti-pratisaraṇo na pudgala-pratisaraṇaḥ tattvārthān na vicalati. apara-pratyayaś ca bhavati dharmeṣu.
又諸菩薩,於如來所深殖正信,深殖清淨,一向澄清淨,唯依如來了義經典,非不了義。了義經典為所依故,於佛所說法毘奈耶不可引奪。何以故?以佛所說不了義經,依種種門辯本性義,猶未決定,尚生疑惑,非了義故。若諸菩薩於了義經不決定者,於佛所說法毘奈耶,猶可引奪。
[解]3)又諸菩薩於如來所,就是於佛陀本身和佛陀宣說的正法深殖正信,很深刻的成就正信。什麼意思?就是有大智慧,若是智慧不夠,信就容易動搖。由慧而生信,能夠深悟第一義諦,叫做深殖正信。深信究竟是什麼意思?就是表示這個信是清淨,就是沒有疑惑。什麼叫清淨?一向澄清,就是全部的都是清淨。他唯獨是相信佛陀的了義經典,不是那個不了義經,不了義經是佛方便說的,所以唯依如來的了義經,不依不了義。因為他長時期的學習、思惟、修止觀,所以對佛說的了義經為他所相信的,對佛所說的法毗奈耶,就是不可引奪。
a)於如來所深殖正信等者:此顯菩薩已得證淨,故作是說。攝事分說:於能說者、於沙門義、於同法者、於能證得沙門助伴所有淨信,深固根本,於餘生中亦不可引。無虛誑故,名澄清性。義應準知。
a1)這一段文的大意顯示菩薩已經證悟第一義諦,他內心清淨。所以說深殖正信、深殖清淨、一向澄清。攝事分說,於能說者,就是這位菩薩對於宣揚佛法的人。於沙門義,就是所說的,就是八正道,所說的就是聖道。於同法者,就是同修勝行的人、同梵行的人。同梵行的人是什麼呢?就是這個人經過長時期的修止觀,已經證得沙門義,成就八正道,彼此間的關係都是同學。對說法者、對沙門義、對同修聖道的同梵行者,所有的淨信,甚深的堅固像大樹的根本,是不可動搖。不但是現在他的信心堅固,就是捨掉這個生命到第二生、第三生以後,對佛法僧的信心也是不可動搖。沒有虛誑,什麼叫虛誑?就是虛妄分別。證悟聖道以後,心裡有無分別智,沒有虛妄分別的過失,所以叫澄清性。義應準知。
3.1)什麼原因這樣呢?因為佛所說的法裡面有兩類,一類是了義經、一類是不了義經。而不了義經,以各式各樣的立場來說明本性的道理,或者說世俗諦和聖義諦的道理。因為是不了義,佛隨順眾生的根性而這樣宣說的。根性不是大智慧的根性,佛就未能夠圓滿的宣說,所以所說的不是決定。學習佛法的人,學這樣的不了義經,心裡面也有些疑問,因為佛沒有說到圓滿的地方。若諸菩薩於了義經不決定者,不決定信,對佛所宣說的不了義經,他的信心還沒決定,遇見更殊勝的真理,他的心就會動搖。
a)依種種門辯本性義等者:謂所說法,或蘊相應、或界相應、或處相應、或緣起相應、或處非處相應、或念住相應,如是等類,名依種種門辯本性義。於如是法,或時說有、或時說空,是名猶未決定,尚生疑惑,非如了義經說非有空故。
a1)就是佛為眾生所說的法,或者說五蘊,五蘊苦、空、無常、無我。或者十八界相應,或者是地水火風空識。或者十二處相應的法門。或者說緣起相應的法門。或處非處相應,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就叫做處。如果善因得惡果、惡因得善果,就非處,是不合道理。或者四念住相應、四正勤、四如意足,這些法門。如是等類名依種種門辯本性義,界是個法門,處又是個法門,各式各樣的法門,所說的道理。
a2)對宣說的法門,有的時候說是有,有的時候又說空,有的時候說我是空的、法是有的,沒有說決定怎麼樣,尚生疑惑。大乘佛法的究竟了義的法門,就說非有也非空,就是決定。非有怎麼講?就是言說法性是非有的,但是在我們凡夫的思想,認為那是有的。我們凡夫看不見緣起義,也看不見圓成實性,就不知道有那件事。但是現在佛說:非空,是有這件事的。簡單的說,就是小乘佛法不圓滿,大乘佛法是了義。
punar bodhisattvaḥ tathāgate niviṣṭa-śraddho niviṣṭa-prasāda ekāmtiko vacasy abhiprasannaḥ tathāgata-nītārthaṃ sūtraṃ pratisarati na neyārthaṃ. nītārthaṃ sūtraṃ pratisarann asaṃhāryo bhavaty asmād dharma-vinayāt. tathā hi neyārthasya sūtrasya nānā-mukha-prakṛtārtha-vibhāgo 'niścitaḥ saṃdehakaro bhavati. sacet punar bodhisattvaḥ nītārthe 'pi sūtre 'naikāṃtikaḥ syād evam asau saṃhāryaḥ syād asmād dharma-vinayāt. punar bodhisattvaḥ adhigama-jñāne sāra-darśī bhavati na śruta-cintā-dharmārtha-vijñāna-mātrake.
又諸菩薩於真證智,見為真實,非於聞思但識法義,非真證智。是諸菩薩如實了知修所成智所應知者,非唯聞思所成諸識所能了達。如實知已,聞如來說最極甚深所有法義,終不誹毀。是名菩薩修正四依。
[解]4)又諸菩薩於真證智,真就是真諦,就是法無我義,就是圓成實性,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的證智,證悟第一義諦的智慧見為真實,諸菩薩的真證智才見到這是真實。若沒有成就證悟第一義諦的智慧,總還是虛妄分別、流轉生死,那不是真實,還是要流轉生死。若成就這個智慧,就入聖道,得大安樂自在,所以是真實的。
4.1)成就證智的時候,不是初開始學習佛法的程度,停留在聞思的程度,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的程度是什麼程度?就是認識有能詮的名、有所詮的義,在這裡面去思惟分別。不是離名言相,證悟第一義諦的智慧境界,所以不是真實。因為聞思的時候,假設是發出離心,向於聖道,但是還沒能證悟聖道,就是凡夫境界。若是成就修所成慧,有有漏、有無漏,從有漏到無漏的時候,證悟第一義諦,這是聖人,這個時候才有真證智。如果只是停留在聞思,那不是真實的境界。但是聞思還不具足,那又怎麼樣?
4.2)是諸菩薩如實的了知修所成的智慧所應該通達的,是什麼?不是唯獨聞思所能成就,就是聞思這兩個方法的修學,所成就的那麼多的智慧所能明白的,就是修所成智所通達的是超過聞思所能了達的。如果你能夠不斷的精進,也從聞思進步到修所成慧,通達勝義,這樣如實知已。這時候聽佛說的聖義諦,是最甚深甚深的所有法義,決定不會誹毀佛所說的勝義的,因為他的智慧高了,能信解,所以能信受奉行,而不會誹謗。這就叫做菩薩所修學的正四依。
sa yad bhāvanāmayena jñānena jñātavyaṃ na tac chakyaṃ śruta-cintā-vijñāna-mātrakeṇa vijñātum iti viditvā parama-gaṃbhīrān api tathāgata-bhāṣitāṃ dharmān śrutvā na pratikṣipati nāpavadati. evaṃ hi bodhisattvaḥ caturṣu pratisaraṇeṣu prayujyate. evaṃ ca punaḥ suprayukto bhavati.
依正四依善修習故,略顯四量,謂所說義、正理、大師修所成慧真實證智。又諸菩薩一切四依為所依止,精勤發起正加行故,於出要道明了開示,無有迷惑。
[解]5)這位有智慧的菩薩,隨順佛的正四依,而能夠努力的修習。你能夠這樣努力的學習,達到佛所說的標準了,略顯四個標準。謂所說義,這是個標準,就是依義不依語。正理,就是依法不依人。大師,就是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修所成慧真實的證智,就是依智不依識。這四個標準。
a)略顯四量等者:謂義為量,不依文故。正理為量,不依補特伽羅故。大師為量,不依非了義經故。修所成慧真實證智為量,不依聞思但識法義故。
a1)以義為標準,不依文字。正理為量,就是依法不依人。大師為量,就是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修所成慧真實證智為量,聞思但識法義故,不能夠證悟勝義諦。
6)又諸菩薩,一切時處修學聖道的時候,以四依為所依止,你不遠離這個範圍,隨順四依學習佛法。不懈怠、專精的、精進的發動自己努力修學聖道。對佛為我們宣說的出要之道,出離生死的法要,就是聖道。你能明了無疑,沒有迷惑,就能夠出離生死苦。
a)於出要道明了開示者:三摩呬多地說:六種順出離界,能超恚等諸過失故,名為出離。於出離時正可憑仗,故名為依。由是當知,此出要道,即彼六種順出離界。又彼地中亦說四依,與此少別,次第亦異,應勘彼知。
a1)三摩哂多地說:六種順出離界,是那六種呢?無相觀、無我觀、四無量心。你能修慈三昧就超越恚、瞋恚、忿怒。慈、悲兩個三昧,超越恚尋伺、害尋伺。喜能超越嫉妒障礙。捨棄捨這些貪瞋癡的煩惱。無相三昧,超越一切相。無我,超越一切我慢,就入於無我、入於第一義諦。超越這麼多的過失故,名為出離。
a2)修學出離的聖道的時候,於出離的時候,正可憑依,那是很好的四依作你的憑仗,依止它,你就可以出離。修學出離的聖道的時候,要隨順這四依的法門,要依義不依語、依法不依人,乃至依智不依識,所以叫做依。
a3)從三摩哂多地那一段文看,這裡說的出要道,可以知道即彼六種順出離界。三摩哂多地也說前面說的四種依,和這裡小小有點分別,次第也是不同,你應該找那段文對照一下就知道。
tatraiṣu caturṣu pratisaraṇeṣu samāsataḥ caturṇāṃ prāmāṇyaṃ saṃprakāśitaṃ. bhāṣitasyārthasya yukteḥ śāstur bhāvanāmayasya cādhigama-jñānasya. sarvaiś ca punaś caturbhiḥ pratisaraṇaiḥ samyak-prayoga-samāraṃbha-gatasya bodhisattvasyāvibhrāṃta-niryāṇam abhidyotitaṃ bhavati.
3.3.1.7.四無礙解
云何菩薩所修菩薩四無礙解?謂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異門、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法無礙解。又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異相、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義無礙解。 又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釋詞、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詞無礙解。又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品別、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辯無礙解。
[解]1)怎麼叫做菩薩所修學的,菩薩的四無礙解呢?
1.1)謂諸菩薩於一切法,世出世間的一切法,或者是佛所說的無量無邊的修多羅。一切異門,就是一個法門從各式各樣的門去理解,所以叫異門。盡所有性,就是世俗諦,說一切緣起法。如所有性,就是勝義諦。一切法、一切異門,是非常的廣博。簡要的說,不出二諦,不出盡所有性、如所有性。這位菩薩能夠成就修所成的智慧,這個智慧對於一切法、一切異門的盡所有性、如所有性,通達沒有滯礙,通達無礙。而這種智慧是不退轉的,當然是得聖道以後,是名菩薩法無礙解。
a)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者:此顯菩薩無礙解住,普於一切說法所作皆如實知。如住品說。
a1)此顯菩薩無礙解住,無礙解住什麼意思?就是第九善慧地。十地菩薩才成就四無礙解的。這位第九地善慧地菩薩,普遍的於一切佛所說的一切法、所作,皆如實知,無量無邊的法門所表達的意義皆如實知,沒有無知的地方。如住品說。
1.2)又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異相,裡面所說的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的無所滯礙的智慧,無退轉的智慧,是名菩薩義無礙解。前面是法無礙解,能詮的文句叫做法。義無礙解,就是文句所詮的義,所詮的義能夠無礙解。
1.3)又諸菩薩於一切法,就是佛說的一切的法門。一切釋辭,解釋佛說的一切法的那些言辭。那些言辭也就是盡所有性如所有性這兩大類。而菩薩對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的釋辭,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能夠成就這個智慧,是名菩薩辭無礙解。這都是約已得聖道的菩薩說,沒得聖道的菩薩是不在此例。
1.4)又諸菩薩,於佛說的這一切的法門,一切的品類的差別,也還是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辯無礙解。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catasro bodhisattva-pratisaṃvidaḥ. yat sarva-dharmāṇāṃ sarva-paryāyeṣu yāvadbhāvikatayā yathāvadbhāvikatayā ca bhāvanāmayam asaktam avivartyaṃ jñānam. iyam eṣāṃ dharma-pratisaṃvit. yat punaḥ sarva-dharmāṇām eva sarva-lakṣaṇeṣu yāvadbhāvikatayā yathāvadbhāvikatayā ca bhāvanāmayam asaktam avivartyaṃ jñānam. iyam eṣām artha-pratisaṃvit. yat punaḥ sarva-dharmāṇām eva sarva-nirvacaneṣu yāvadbhāvikatayā yathāvadbhāvikatayā ca bhāvanāmayam asaktam avivartyaṃ jñānam. iyam eṣāṃ nirukti-pratisaṃvit. yat punaḥ sarva-dharmāṇām eva sarva-prakāra-pada-prabhedeṣu yāvadbhāvikatayā yathāvadbhāvikatyā ca bhāvanāmayam asaktam avivartyaṃ jñānam. iyam eṣāṃ pratibhāna-pratisaṃvit.
若諸菩薩依是菩薩四無礙解,應知獲得無量最勝五處善巧。一、蘊善巧,二、界善巧,三、處善巧,四、緣起善巧,五、處非處善巧。菩薩由此四種行相,於一切法,自能妙善現正等覺,亦善為他無倒開示。此上無有自能妙善現正等覺,況善為他無倒開示。
[解]2)若諸菩薩依是菩薩四無礙解,能夠成就這四無礙解,
2.1)應知獲得無量的最勝的五個地方的善巧智慧。一、蘊善巧,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二、界善巧,是十八界善巧。三、處善巧,十二處善巧。四、緣起善巧,就是十二緣起。五、處非處的善巧。
2.2)菩薩由此四無礙辯的行相,於一切法也就是盡所有性、如所有性,菩薩自己的智慧,能夠妙善的、很好的現正等覺,能如實的覺悟一切法的真實相,平等的覺悟,這是他自己成就的智慧,也善能夠為眾生無顛倒的開示,不會把法講錯。此上無有自能妙善現正等覺,況善為他無倒開示?
a)於一切法自能妙善現正等覺者:此顯自能成熟佛法,到究竟地。增上意樂善清淨故,是名妙善及現等覺。無上菩提,是名現正等覺。
a1)此顯自能成熟佛法到究竟地,就是菩薩自己的修行能成熟佛法,就是成就一切種智,到究竟圓滿的地方,成佛。初得無生法忍以後、初地以後,那個殊勝的大智慧、大慈悲的境界,就是增上意樂,能達到清淨的境界。是名妙善及現等覺,妙善是讚歎現正等覺是妙善。什麼叫現正等覺?就是成無上菩提。
etāś catasro bodhisattva-pratisaṃvido niśrityāprameyaṃ bodhisattvānāṃ paṃca-sthāna-kauśalaṃ veditavyaṃ. skandha-kauśalaṃ dhātv-āyatana-pratītyasamutpāda-sthānāsthāna-kauśalaṃ ca ebhiś caturbhir ākāraiḥ sarva-dharmā bodhisattvena svayaṃ ca sv-abhisaṃbuddhā bhavaṃti. pareṣāṃ ca suprakāśitāḥ. ata uttari svayam abhisaṃbodho nāsti. kutaḥ punaḥ pareṣāṃ prakāśanā.
3.3.1.8.菩提資糧
云何菩薩菩提資糧?當知如是菩提資糧,略有二種。一者、福德資糧,二者、智慧資糧。此二資糧廣分別義,如前所說自他利品,應知其相。又此福德智慧資糧,菩薩於初無數大劫所修習者,應知名下;若於第二無數大劫所修習者,應知名中;若於第三無數大劫所修習者,應知名上。
[解]怎麼叫菩薩的菩提資糧,就是聖道的資糧呢?資糧是因的意思。資糧是譬喻的意思,就是你要到遙遠的地方,要攜帶一些資糧,才能到所欲到的地方。若沒拿資糧,就不能到你所要到的地方。所以上面說資糧,就是要到無上菩提,要有資糧。就是因,由因而得果。
1)當知如是菩提資糧,略有二種。一者、福德資糧。二者、智慧資糧。成無上菩提的時候,就是福慧圓滿,就是由福德資糧、智慧資糧所成就,所以這是因。
2)這兩種資糧,廣分別它的義,如前所說的自他利品,就會明白資糧的相貌。
a)此二資糧廣分別義等者:自他利品中說:云何為福?云何為智?謂略說福,即是三種波羅蜜多。一、施波羅蜜多,二、戒波羅蜜多,三、忍波羅蜜多。智唯一種波羅蜜多。謂慧波羅蜜多。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應知通二分。一者、福分,二者、智分。乃至廣說。如是名二資糧廣分別義。
a1)自他利品中說:云何為福?云何為智?謂略說福即是三種波羅密多,一是施波羅密多,二是戒波羅密多,三是忍波羅密多,這三種是福德資糧。智慧資糧只有一種,謂慧波羅密多。其餘的精進波羅密多、靜慮波羅密多,通於福德資糧、也通於智慧資糧的。精進的修福,精進的修慧。在靜慮波羅密多裡也可以修福,也可以修慧,所以是通於二種的。一者、福分,二者、智分,乃至廣說。如是名二資糧廣分別義。
3)又此福德智慧資糧,菩薩於初無數大劫,就是資糧位和加行位,這個時候所修的福德智慧資糧是下品,因為還沒得聖道,所修的資糧還是有所得。若於第二無數大劫,就是從初地到第七地。所修習的兩種資糧是屬於中品的,這都是聖人的境界,超過資糧位、加行位,但是還有共於二乘,不能完全超過二乘。若於第三無數大劫,就是從第八地到第十地的境界,所修的福德資糧。佛地不在內,這是說因。超越凡夫和二乘,能達到佛的境界,所以這是最上品的。下品的資糧是有所得,雖然學習般若波羅密是無所得,但是還是有所得的戲論。到中品的資糧,有無所得的智慧、也有慈悲心修學二種資糧,但是慈悲心還不夠廣大,是有般若的成分,還沒有圓滿。到上品的資糧的時候,這個時候的般若波羅密和大悲心平等無二,所修的兩種資糧是上品。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a bodhi-saṃbhāraḥ. sa dvidhā draṣṭavyaḥ. puṇya-saṃbhāro jñānasaṃbhāraś ca. tasya punar dvividhasyāpi saṃbhārasya vistaravibhāgo veditavyaḥ. tadyathā sva-parārtha-paṭale. sa punaḥ puṇya-jñāna-saṃbhāro bodhisattvasya prathame kalpāsaṃkhyeye mṛdur veditavyaḥ dvitīye madhyaḥ ṭrtīye adhimātro veditavyaḥ.
3.3.1.9.菩提分法
云何菩薩於三十七菩提分法精勤修習?謂諸菩薩依止菩薩四無礙解,由善方便所攝妙智,於三十七菩提分法如實了知,而不作證。是諸菩薩普於一切二乘理趣三十七種菩提分法,皆如實知。謂於聲聞乘理趣及於大乘理趣三十七種菩提分法,皆如實知。於聲聞乘理趣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如實了知,如聲聞地、如前所說,一切應知。
[解]怎麼叫菩薩所修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他怎麼樣精勤修習呢?
1)謂諸菩薩依止菩薩的四無礙解,就是成就四無礙解之後,就是得無生法忍以後。由菩薩的善方便所攝的妙智,善方便就是般若波羅密,學習般若波羅密,才有善方便,才能成就四無礙解的智慧。
1.1)這時候有四無礙解的智慧,對三十七菩提分法,你是真實的了知,也就是真實的那樣修行,但是不作證。
a)由善方便所攝妙智等者:謂諸菩薩處於生死,彼彼生中修空勝解,善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是即能得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方便,名善方便所攝妙智。義如真實義品中說。三十七菩提分法為遍知因,由是能得斷遍知果,是名作證。菩薩不爾,於其生死不斷生死,名於三十七菩提分法如實了知,而不作證。
a1)謂諸菩薩處於生死彼彼生中,若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還是肉身菩薩,還沒能夠超越三界,所以還是在生死裡。但是他有清淨的聖道,不會到三惡道。除非由他的慈悲心,也可以去,就不是業力使令他到三惡道。彼彼一生一生裡面修空勝解,就是正見,也就是擇法覺支,也是八正道裡面的正見,就是言說法性是畢竟空的。就是一切法都是自心所現,都是畢竟空寂的,無有少法可得。等到這言說法性,觀一切法空的智慧,達到一個高水平的時候,再觀一切法是唯心所現、是如幻如化,就是依他起。
菩薩在生死流轉的時候,觀察生死的境界都是畢竟空,也就是這樣觀察。
a2)因為有空的智慧,就是般若波羅密,善能夠成熟一切佛法,能成熟無量無邊的佛法,也就是一切種智,也善能成熟一切眾生的三乘聖道,能自利、也能利他。是即能得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方便,因能得果,因就是廣大的方便。這樣說,善方便就是因,所攝妙智就是果。
a3)這個道理如真實義品中說。三十七菩提分法為遍知因,三十七菩提分法就是般若波羅密。由是能得斷遍知果,能斷一切煩惱障、一切所知障,智菩提、斷菩提圓滿就是佛,到果地的時候叫作證。
a4)菩薩因地的時候不作證,菩薩在生死裡流轉,觀一切生死都是空無所有,但是他不斷滅這個生死,還保留色受想行識的身體,在這裡繼續的學習佛法,繼續的廣度眾生,而學習佛法亦無佛法可學、亦無眾生可度。叫做於三十七菩提分法,如實了知,而不作證。若是作證,就把生死滅掉,就入於無為的境界,就是作證。他雖然證悟第一義諦,但是他不安住在第一義諦那裡,繼續的現身說法、廣度眾生、學習佛法,所以叫不作證,就是保留這個色受想行識的身體,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還在十方世界廣度眾生。
1.2)是諸菩薩普於一切二乘,就是小乘、大乘。大乘佛法的理趣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小乘理趣三十七種菩提分法,菩薩都真實的了知通達無礙的。謂於聲聞乘理趣及於大乘理趣三十七種菩提分法,皆如實知,這是解釋前面那句話。
1.3)菩薩於聲聞乘的理趣的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如實了知,像聲聞地在菩薩地之前所說的,應該那樣知道。
a)如聲聞地如前所說一切應知者:聲聞地說菩提分修,於三十七菩提分法廣釋修相應知。
kathaṃ ca bodhisattvaḥ saptatriṃśatsu bodhipakṣyeṣu dharmeṣu yogaṃ karoti. iha bodhisattvaḥ catasro bodhisatta-pratisaṃvido niśrityopāya-parigṛhītena jñānena saptatriṃśad bodhipakṣyāṃ dharmān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na caināṃ sākṣātkaroti. sa dvividhenāpi yāna-nayena tān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śrāvaka-yāna-nayena ca mahāyāna-nayena ca. tatra śrāvaka-yāna-nayena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tad-yathā śrāvaka-bhūmau sarvaṃ yathā nirdiṣṭaṃ veditavyaṃ.
云何菩薩於大乘理趣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如實了知?謂諸菩薩能於其身住循身觀,不於其身分別有性,亦不分別一切種類都無有性。又於其身遠離言說自性法性,如實了知,當知名依勝義理趣,能於其身住循身觀,修習念住。若諸菩薩隨順無量安立理趣妙智而轉,當知名依世俗理趣,能於其身住循身觀,修習念住。如於其身住循身觀,修習念住,如是所餘一切念住,所餘一切菩提分法,當知亦爾。
[解]2)怎麼叫做菩薩於大乘理趣的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如實了知呢?
2.1)謂諸菩薩能於他自己的身體,安住在智慧裡觀察這個身體。循就是普遍的觀察這個身體。第一個是觀空,不在所緣境這裡分別他是有體性的。因為它是唯心所現,在心這方面來看,是宛然而有色受想行識。可是在身那方面來看,它是沒有體性的。離開心的分別,色受想行識本身的體性,是沒有。我們這個身體就是我們的分別心所顯現出來的東西。為什麼會現出這麼一個身體?因為這是業力。無明緣行、行緣識。你的業力使令你心作如是觀,你的業力使令你的心作如是分別。所以心這樣分別,就現出這樣的影像。他是心所變現,但是與你的業力有關係。所以這分別心與行有關係,與無明有關係。所現的東西是畢竟空寂的,但是還好像真實有。
2.2)若修止觀的時候,就改變,就是不無明緣行、不行緣識。這時候觀察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個行影響我們的心作如是分別,知道這一切境界是分別心所變現的,它本身是畢竟空寂的,沒有所分別的義,觀察是無義,所以是不於其身分別有義,不分別它是有體性的。
2.3)前面說不於其身分別有性是遍計執,遍計執通通都是空無所有的,但是也不分別一切都沒有。因為阿賴耶識的業種子,就是業,業力變現一切法,還是因緣有。亦不分別一切種類都無有性,就是依他起、圓成實。
2.4)又於其身遠離言說自性法性,這句話就是前面那句話,比前面說得詳細一點。言說,就是內心的分別。遠離言說分別所現的自性法性。言說所現的,就是言說所說的、分別心所現的,這一切的自性法性如實了知,如實了知非要入聖位才可以。若是沒入聖位的時候,只是根據聖言量這樣分別,根據佛說的緣起的真理,有多少信心作如是觀而已,還不能如實了知。遠離言說自性法性,就變成離言法性,如實了知。
2.5)你能這樣觀察,就叫依勝義理趣,就是遍計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這三自性的勝義理趣。能於其身住循身觀,修習這個身念住。
a)不於其身分別有性等者:謂不如言分別有身自性,以彼假說自性無事無相故。亦不分別一切都無所有,假說所依非都無故。如是於身遠離增益實無妄執,及離損減實有妄執,是名於身遠離言說自性、法性如實了知。
a1)謂不如言分別有身自性,就是你不要隨順言說分別,有身自性。言說上有身自性,分別上有身自性,凡夫是這樣。現在修學聖道的時候,要不隨順凡夫的習慣,所以不如言說分別,有身自性。以彼假說自性無事無相故,言說就是假說,假說的說這個人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受想行識,是無事,沒有那件事,是沒有相的,沒有相也就沒有分別,就能達到無分別境界。
a2)亦不分別一切都無所有,假說所依非都無故,就是依他起,依他起不是沒有的,它還是如幻如化的有。如果沒有依他起,就沒有因果。
a3)若這樣學習、思惟,我們就會於身遠離增益實無妄執,實在是沒有。心所變現的,言說所分別的色受想行識這個身體,實在是沒有體性的。實在是沒有,我們認為是有,就是增益,這個妄執是增加上去,現在能這樣觀察學習,增益的執著就沒有。及離損減實有妄執,實有是什麼?就是依他起和圓成實。損減,就是不承認有,就是損減實有妄執。現在我們這樣學習,能遠離損減實有妄執。什麼是損減實有?光線不好,看見有條蛇盤在那裡,我就承認那裡有條蛇,不承認那裡有繩,就是損減實有妄執。佛菩薩說,你看錯了,那裡沒有蛇,是繩。你若相信佛菩薩的話,就是遠離損減實有妄執。學習佛法以後,通達一切法是緣起有,不是妄執有,就是遠離損減實有妄執。但是初開始修觀的時候,要先修空觀,就是執著的這一切法,無有少法可得,都是畢竟空寂。是名於身遠離言說自性法性,言說自性根本沒有,叫遠離,這時候是真實的了知,也是明白非有也非空。
2.6)若發無上菩提心的諸菩薩,隨順就是無上菩提心是能隨順的,所隨順的就是無量安立理趣。無量,是讚歎安立理趣是很廣大無邊的意思。安立理趣,就是佛的大智慧施設的一切法門。安立,是施設的意思,或者是宣說的意思。理趣,趣當作往講:你到什麼地方叫作趣。理,就是第一義諦,是所往的地方、所要去的地方。或者說是安立,就是種種名言的法門,叫作安立理。若能夠修學這樣法門就能到第一義諦那裡。這樣安立理趣,是這個法門的作用,安立這個法門,若是我們能夠發心學習,就能成就聞思的智慧叫作妙智,就是成就聞思的智慧,來隨順這個法門修行,就是修止觀。成就這個智慧在奢摩他裡面用功修行叫作妙智而轉。
2.7)這裡說的安立理趣妙智而轉,當知名依世俗理趣。世俗理趣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有名言的都是屬於世俗。有能詮的名,有所詮的義,在奢摩他裡面這樣思惟,觀察一切都是名言,沒有真實義,叫作世俗理趣。
2.8)能於其身住循身觀修習念住,能以自己的色受想行識為所緣境,來觀察都是名言的分別,沒有真實的色受想行識。念是明記不忘,住就是安住不動,就是奢摩他的止。念是把所學習的法門,分明地顯現在心裡面,就是修毗缽舍那觀的意思。觀,是慧,慧要依止念才能現起,所以說念。有觀也有止叫作念住。前面說修勝義諦,就是修空觀,這裡說是依世俗理趣就是修假名觀。
2.9)前面這二大段,這位修行人以身為所緣境,這樣普遍地觀察修習四念住。身念住是這樣子,所餘的受心法念住也是這樣子。所剩餘的四正勤、四如意足、及至七菩提分、八正道分,這一切菩提分法,也是這樣有勝義、也有世俗,有這二種觀察的法門。
a)當知名依世俗理趣者:世俗有三。一、世間世俗,二、道理世俗,三、證得世俗。世間世俗者,所謂安立宅舍、瓶盆、軍林、數等,又復安立我、有情等。道理世俗者,所謂安立蘊、界、處等。證得世俗者,所謂安立預流果等彼所依處。如決擇分說。依此三種世俗理趣,說名隨順無量安立理趣。
a1)世俗有三種的不同:一、世間世俗,二、道理世俗,三、證得世俗。世間世俗什麼意思呢?世間上的事情,這是宅,就是居住的地方。這是舍,是客人來住的地方。這是瓶、這是盆、這是軍隊、這是樹林、這是一、二、三、四、五的數等等,安立這些名言。這些名言不需要問理由,自古以來展轉地傳習就是這樣。世間的世俗裡邊,又會安立一種名言,叫作我,這叫作有情,那是無情,安立這些名言。
a2)道理世俗怎麼講呢?有智慧的人、博學多聞的這些人,安立五蘊、十八界、十二處等,安立這些事情,這裡面是有道理的。色受想行識名之為蘊,是積聚的意思,只是這麼多的事情積聚起來名之為補特伽羅,其中沒有我可得,這樣安立蘊。安立十八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乃至意識,這十八種法皆名之為界,就是一切法都是由種子現行而有,它不是自然有,就是由這些道理才安立這個界。處,就是內六入處和外六入處,是識的生長處,內根和外境能生出識來。識也是因緣有的,不能稱之為我。所以叫作處等,這是道理世俗。
a3)由於佛陀安立的蘊、處、界,眾生這樣學習,一切法都是因緣有,是無我的,能夠這樣學習,能夠這樣修行,就得預流果。這就叫作證得世俗者,就是從生死大苦裡面解脫,可以得聖道。預流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乃至辟支佛道到佛的境界,都是證得世俗者。聖人的依止處,就是大般涅槃,就是涅槃,無上菩提。這些事情都是假藉名言來表示這件事,所以也名為世俗。這三種世俗如抉擇分說。依此三種世俗理趣,說名隨順無量安立理趣。
kathaṃ ca bodhisattvo mahāyāna-nayena saptatriṃśad bodhipakṣyāṃ dharmān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iha bodhisattvaḥ kāye kāyānudarśī viharaṃ naiva kāyaṃ kāya-bhāvato vikalpayati. nāpi sarveṇa sarvam abhāvataḥ. taṃ ca kāya-nirabhilāpya-svabhāva-dharmatāṃ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如是菩薩於身等法,不分別苦,不分別集,不分別此所作斷滅,不分別此得滅因道。又即於此遠離言說自性法性、若苦法性、若集法性、若滅法性、若道法性,如實了知。當知名依勝義理趣,修菩提分為所依止,緣諦修習。若諸菩薩隨順無量安立理趣妙智而轉,當知名依世俗理趣,緣諦修習。
[解]3)這位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於身等法,就是身受心法,就是苦諦。
3.1)不分別苦,修止觀的時候,觀察這個苦是不可得,就是這些身受心法、色受想行識,這一切境界都是假名安立,沒有真實性。所觀察的苦沒有真實性,能分別的智慧也不可得,叫作不分別苦。也就是等於言說法性是自性空,自性空所以無分別,就是這樣修觀,觀這個苦不可得。
3.2)不分別集,集就是愛、見煩惱。愛、見煩惱也是因緣有,也都是言說法性,也都是自性空,所分別的集不可得,能分別的心也不可得,所以入於無分別境、無分別智。
3.3)不分別此所作斷滅,這是修滅諦的止觀,就是把苦也滅、集也滅,而這些事情,都是言說法性自性空的,無所滅、無所斷,能分別的智慧也不可得,叫作此所作斷滅。
3.4)不分別此得滅因道,苦集的息滅,是因為修學聖道、修學止觀、修學戒定慧,才能夠息滅這個苦集、才能有滅。滅是果,滅的因就是道,就是戒定慧,也是名言安立,也是畢竟空寂,所以也是無所分別,這是在苦集滅道上作如是無分別觀。
3.5)前面四諦都說不分別,分別停下來叫作不分別,這是在能觀察的智慧上說的。下面又即於此遠離言說自性法性,是約所緣境說。它的含意是無差別,但有能所之別。又這位修行人於此苦集滅道上面遠離言說自性,就是沒修止觀的人不知道這一切法只是內心的分別、只是言說的境界,沒有真實義。現在學習佛法以後,就不再受言說法性的欺騙,就是不執著言說自性是有,觀察它是畢竟空寂的,所以叫作法性。遠離言說自性法性?就是觀察一切法離言說相,也是無分別的。
3.6)前面,於此遠離言說自性法性是總說。底下是別說的,若苦的法性就是畢竟空寂、若集的法性也是畢竟空寂、若滅的法性也是畢竟空寂、若道的法性也是畢竟空寂。經過聞思修的修行,到這個時候,程度提高、進步,真實地明白無分別的境界。當知名依勝義理趣,這就是依據,也是隨順的意思,隨順勝義的理趣,就是圓成實性。按照這個止觀法門來修菩提分,這就是菩提分。依止,隨順的意思,隨順這個法門來觀察四諦,這樣修學止觀,這屬於勝義諦。
3.7)若諸菩薩隨順佛陀無量的安立緣起的理趣,就能成就智慧,隨順這個智慧去修止觀就叫作妙智而轉。這樣用功修行應該知道是隨順世俗諦的道理,一切法都是假名,沒有真實義,叫世俗理趣。這樣緣苦集滅道來修習止觀,但是假名。
iyam asya pāramārthikī kāye kāyānupaśyanā smṛty-upasthānaṃ. saṃvṛti-nayena punar bodhisattvasyāpramāṇa-vyavasthāna-naya-jñānānugataṃ kāye kāyānupaśyanā smṛty-upasthānaṃ veditavyaṃ yathā kāye kāyānupaśyanā smṛty-upasthānam evam avaśiṣṭāni smṛty-upasthānāny avaśiṣṭāś ca bodhipakṣyā dharmā veditavyāḥ. sa naiva kāyādīn dharmāṃ duḥkhato vā vikalpayati samudayato vā. nāpi tat-kṛtaṃ prahāṇaṃ nirodhataḥ kalpayati. nāpi tat-prāpti-hetuṃ margataḥ kalpayati. nirabhilāpya-svabhāva-dharmatayā ca duḥkha-dharmatāṃ samudaya-dharmatāṃ nirodha-dharmatāṃ mārga-dharmatāṃ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iyam asya pāramārthikī bodhipakṣya-bhāvanā-saṃniśrayeṇa satya-bhāvanā bhavati. saṃvṛtyā punaḥ apramāṇa-vyavasthāna-naya-jñānānugatā bodhisattvasya saty'ālaṃbana-bhāvanā draṣṭavyā.
3.3.1.10.止觀
此中菩薩即於諸法無所分別,當知名止。若於諸法勝義理趣如實真智,及於無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智,當知名觀。
[解]1)自性
1.1)這裡面說到三十七菩提分法,說到苦集滅道。菩薩即於這些諸法是沒有分別,因為言說法性都是畢竟空的;所觀察的義是空的,能觀察的智慧也不可得,就能達到無所分別的境界。達到無所分別的時候,這時候叫作止。初開始學習止觀?或者用出入息做所緣境,把這個心安住在出入息這裡無分別叫作止。或者用地水火風作所緣境,心安住在所緣境上離一切分別叫作止。現在這位菩薩,觀察一切法都是名言,名言是不可得的,在無所得的境界上安住不動,叫作止。和初開始學習止觀的止是不一樣,初開始學習止觀所緣境是事;因緣所生的事相上作所緣境。現在這裡面說:即於諸法無所分別。這是畢竟空寂的理性,在理性上明靜而住叫作止,義有深淺的不同。
1.2)若是這位菩薩修止觀的時候,對於言說法性的一切法、離言法性的一切法,能這樣觀察的時候,這是若於諸法勝義理趣。如實真智,觀察遍計執是畢竟空,圓成實是離一切相,能通達真實的智慧,這是勝義理趣。及於無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智,這是依他起的無量無邊的假名法一切法。假名,就是識,一切法是內心的分別,就是識義。識可是有無量無邊的差別。無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智,就是通達一切法但是名言、通達一切法只是內心的分別、一切法以心為自性。如果這樣觀察思惟成就的妙智,這叫作觀。這叫作世俗諦的觀察,前面是勝義諦的觀察,這二種合起來,名之為觀,一個假名觀就是唯識觀、一個是無相的空觀。
tatra yā bodhisattvasyaiṣā dharmāṇām evam avikalpanā. so 'sya śamatho draṣṭavyaḥ. yac ca tad-yathābhūta-jñānaṃ pāramārthikaṃ yac ca tad-apramāṇa-vyavasthāna-naya-jñānaṃ dharmeṣu. iyam asya vipaśyanā draṣṭavyā.
此中菩薩略有四行,當知名止。一、勝義世俗智前行;二、勝義世俗智果;三、普於一切戲論想中無功用轉;四、即於如是離言唯事。由無有相、無所分別,其心寂靜,趣向一切法平等性、一味實性。由此四行,是諸菩薩止道運轉,漸次乃至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智見圓滿。
[解]2)差別
2.1)前面說止觀的自性,什麼叫作止?什麼叫作觀?簡單地說出來它特有的意義,這就是它的自性。下面說它的差別,無分別中還有差別義,觀裡面也有差別義。這裡邊菩薩所修的止,概要的說有四種止行,這四種行合起來都叫作止。
2.1.1)勝義世俗智前行。勝義,就是一切法無相叫作勝義。加一個世俗,還是有名言的,因為初開始用功修行,不能離開名言,離開名言不能修觀,也不能修止。智前行,智是在止之前要作如是觀,叫作智前行,就是先修觀而後修止。
a)勝義世俗智前行者:此顯止行以毗鉢舍那而為上首,故作是說。
a)這句話的意義顯示修止的時候,以毗缽舍那的觀為上首,就是為前,就在止之前,要先修觀。所以文上說勝義世俗智前行,若想要修止,先要修觀。先修觀?先觀一切法是寂滅相,勝義就是一切法寂滅相,一切名言不可得,先作如是觀。
2.1.2)勝義世俗智果。
修觀以後就修止,修止的時候呢?就是止在勝義諦的寂滅相,在這裡寂靜住。而這止的境界是前面智的果。因為修勝義的觀察的時候,由於智慧的力量使令你的止進步,所以止是智的果。在修止觀,有的時候先修觀而後修止,修止以後又修觀,修觀以後又修止。也可以說止在觀之前,也可以說觀在止之前。因為它們是止而後觀、觀而後止,一直是這樣修止觀,所以說那一個在前面都是符合事實。若是先修智而後修止,止就是智的果;若先修止而後修智,智就是止的果。
a)勝義世俗智果者:此顯於所緣境精勤修習毗鉢舍那,而非一向。還捨觀相,復於所緣思惟止行,故作是說。由爾所時,於所緣境不捨、不取,此止行轉是彼觀果。
a1)這文的大義是表示,於所觀察的境界,以言說法性為所緣境,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就是當前這個境界。精勤修習毗缽舍那觀,觀察它就是心所變現的影像,它不是真實的,我們執著真實這個完全是畢竟空寂,一直這樣觀察。
a2)作如是觀的時候,不是一直這樣觀,觀察一個時期,就把這個觀棄捨。棄捨觀察以後又怎麼辨呢?復於寂滅相的所緣境,思惟止行,就是憶念這所緣境,心裡面離一切分別、離一切妄想,所以說勝義世俗智果。
a3)由於這位修行人那麼多的時間內對於所緣境上不棄捨;不棄捨有二個意思,就是一直憶念所緣境,初開始修止觀的人,憶念這個所緣境不棄捨,數數憶念所緣境,若棄捨所緣境,就沒止,就是打妄想,所以不要捨,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修止觀的人程度高了,沒有所緣境,沒有境作所緣的,好像是棄捨所緣境,實在不是,根本就沒有這回事,所以叫作不捨。觀察色受想行識是名言安立,是畢竟空寂。這句話的意思是有色受想行識,我觀察它沒有,就叫作捨。現在不是,觀察根本沒有色受想行識,所以不捨,沒有色受想行識可捨叫作不捨。
a4)不取,這個時候無色受想行識的時候、無眼耳鼻舌身意的時候、無一切法的時候是離一切相的,沒有法可取著,也沒有法可捨,這個時候叫作奢摩他止的觀行現行,是前面勝義世俗智的果,這個止是觀的果。
a5)這裡邊還有一個分別,奢摩他沒成就的人,只可以說是如理作意。先觀察那麼多的時間以後,然後修奢摩他的止,修止修一會兒,然後又修觀,可以這樣,止觀是有前有後的。可是這位修行人成就奢摩他以後,最低限度是末到地定,更殊勝一點應該是色界四禪。這時候沒有修毗缽舍那觀,只是在所緣境那裡不捨不取,無分別住,這時候就是奢摩他的止。然後又修觀,修觀的時候止還在那裡,並沒有失掉,所以叫作止觀同時。修觀可能觀五分鐘、或者是半小時,然後又修止。又修止的時候,就是心裡面無分別住,安住在不捨不取的所緣境那裡無分別住。無分別住的止,修觀的時候還在那裡,不修觀這個止是現前,有這樣的差別。
2.1.3)普於一切戲論想中無功用轉。
這個時候止而後觀,觀而後止,這樣修的時候。普於一切戲論想中,就是沒修行的人,在戲論裡邊生活、在虛妄分別裡面生活,就叫作一切戲論。一切戲論指言說講,想是內心,你有言說,一定有內心,想為先故說,所以先有想而後有些戲論。有戲論就是決定有戲論想,就是一定有虛妄分別。虛妄分別裡邊,我們可能容易誤會,作種種的議論,心裡面種種的妄想叫作戲論想。這裡面包括這個意思,可是另外有個有所得的執著叫作一切戲論想。有所得的執著,在唯識上講,就是言說法性,我們認為是真實的,這都是戲論。現在這位修行人勝義世俗智果,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對於一切戲論想中無功用轉,沒有這些虛妄分別,一切戲論想的功用沒有,就是破除煩惱的意思。無功用轉,一切戲論想都不活動,就是心裡面是清淨。
2.1.4)即於如是離言唯事,初開始學習止觀,也可以觀一切法空,但是這樣觀,一切法還是不空的。因為我們只是學習這樣觀而沒有作用,所以虛妄的境界還是現前。但是現在普於一切戲論想中無功用轉這個人的止觀是很深,所以這個時候遍計執是畢竟空寂,言說法性自性空。依他起還在那裡,依他起是離言的唯事,也是離言說相,只是事,沒有虛妄分別在裡面。
2.1.4.1)由無有相無所分別,其心寂靜。依他起還是有相,一切清淨的功德、染污的業力都有相。現在這個人普於一切戲論想中無功用轉的時候,依他起不現行,因為什麼呢?無所分別,心裡不分別。一切戲論想皆不現前的時候,無分別智現前,心裡面沒有分別,一切相也都沒有。要是心有分別,就有相,有相就表示有分別,心裡無分別,一切相就不現前,心裡分別就有相,心裡沒有相就是無分別。這個修行人,普於一切戲論想中無功用轉的時候,一切相就不現前,原來是觀察言說法性自性空,這樣修止觀的時候,最後到了這境界,依他起也不現,因為無分別,依他起是心的分別所現。所以,由無有相無所分別,無分別所以沒有相,其心寂靜,這時候這個修行人他的心裡面與勝義諦,與法無我性,與真如相應,沒有一切虛妄分別,所以其心寂靜,這是無分別智的境界。
2.1.4.2)趣向一切法平等性、一味實性。這樣勝義世俗智前行,勝義世俗智果,普於一切戲論想中無功用轉,這是逐漸來的,所以趣向一切法平等性。做如是觀的時候,觀察言說法性是畢竟空,就是逐漸逐漸的深刻,止也向前進步,觀也向前進步,向前進叫做趣向。向前進到一切法平等性,就是言說法性和離言法性平等平等。一味實性,就是無差別的境界,遍一切一味相的真實體性,這是真如現前。
2.1.5)由於菩薩成就這四種止行,行就是心,四種止,止是什麼?止就是你的心,觀也是你的心,由這四種行成就。其心寂靜,趣向一切法平等性一味實性,應該是見道的境界,初地的時候。是諸菩薩止道運轉,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到佛。漸次乃至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智見圓滿,觀察過去世、未來世的一切法叫做智,觀察現在的一切法叫做見,或者說在奢摩他裡叫智,在毗缽舍那叫見,就是定慧圓滿。到成佛的時候,定慧圓滿。
tatra bodhisattvasya samāsataḥ catur-ākāraḥ śamatho veditavyaḥ. pāramārthika-sāṃketika-jñāna-pūrvaṃgamaḥ pāramārthika-sāṃketika-jñāna-phalaṃ sarva-prapaṃca-saṃjñāsv anābhoga-vāhanaḥ tasmiṃś ca nirabhilāpye vastu-mātre nirnimittayā ca nirvikalpa-citta-śaṃtyā sarva-dharma-samataikarasa-gāmī. ebhiś caturbhir ākārair bodhisattvānāṃ śamatha-mārgaḥ pravartate yāvad anuttara-samyaksaṃbodhi-jñāna-darśana-pariniṣpattaye samudāgamāya.
此中菩薩略有四行,當知名觀。謂即四行止道前行,於一切法遠離增益不正執邊,遠離損減不正執邊,及與隨順無量諸法,差別安立理趣妙觀。由此四行,是諸菩薩觀道運轉,漸次乃至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智見圓滿。是名略說菩薩止觀。
[解]2.2)此中菩薩略有四行,當知名觀。
2.2.1)第一種是什麼呢?就是前面那個四行是止道,它在觀之前,先修止,在止裡面修觀。先修止,止道是前,就是在觀之前先修止。
a)謂即四行止道前行者:此顯觀行以奢摩他而為上首,故作是說。
a1)這顯示觀是要以奢摩他為最重要。奢摩他在前,而後修觀。故作是說。
2.2.2)於一切法遠離增益不正執邊。於言說的一切法,要棄捨執著言說法是真實的這種偏執,這個虛妄分別。這虛妄分別,認為言說法都是真實有的;實在是沒有,你說真實有,就是增加上去,所以叫做增益。不要增益,原來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不要增加,遠離增益的執著。增益有什麼不對呢?是不正執邊,它是錯誤的執著,它是邊而不是中道。邊就是不正、錯誤。它不符合諸法的真實相,要棄捨這增益。凡是言說,或者說是唯心所現,唯心所現和言說意思是一樣。心裡面分別,才有言說,所以,言說和內心的分別都是有執著的。心裡分別有執著,說出的話也都有執著。而這個執著本來是沒有的,你執著它是有,就叫做增益執。怎麼能遠離增益執呢?就是時時地觀察言說法性是自性空的。要做如是觀,就是心裡要這樣想,這個言說法性是沒有真實義的、是畢竟空寂的。常常這樣思惟、觀察,叫做遠離增益不正執邊。
2.2.3)遠離損減不正執邊。損減是什麼呢?只是執著言說的一切法是真實有,另外沒另外什麼也沒有。這樣就否定依他起,所以是損減。也沒有見到圓成實,也不承認這件事,所以都是屬於損減邊。
2.2.4)及與隨順無量諸法差別安立理趣妙觀。這是無執著的依他起性。隨順無量的諸法差別的安立理趣,緣起法是無量無邊的,從地獄乃至到佛的境界,都有無量無邊的緣起的道理的。這個文一共是三種觀,第一種於一切法遠離增益不正執邊,觀察言說法性是畢竟空,觀察遍計執是畢竟空。第二種,遠離損減不正執邊,就是觀察圓成實性離一切相的境界,不能否認圓成實性。第三種,及與隨順無量諸法差別安立理趣妙觀,這是依他起的無量無邊的因果緣起法,是如幻、是宛然而有的。
2.2.5)由此四行,這是菩薩修毘缽那觀的運轉,就是要做如是觀,這是三種觀。這個觀就逐漸地增長,一直到無上菩提定慧圓滿。是名略說菩薩止觀。
tatra bodhisattvānāṃ samāsataś catur-ākāraiva vipaśyanā veditavyā. etac-catur-ākāra-śamathapūrvaṃgamā sarvadharmeṣu samāropāsadgrāhāṃtavivarjitā apavādāsadgrāhāṃta-vivarjitā apramāṇa-dharma-prabheda-vyavasthāna-nayānugatā ca vipaśyanā. ebhiś caturbhir ākārair bodhisattvānāṃ vipaśyanā-mārgaḥ pravarṭate yāvad anuttara-samyaksāṃbodhi-jñāna-darśana-pariniṣpattaye samudāgamāya. itīyaṃ bodhisattvānāṃ śamatha-vipaśyanā samāsa-nirdeśataḥ.
3.3.1.11.方便善巧
云何菩薩方便善巧?當知略說,有十二種。依內修證一切佛法,有其六種;依外成熟一切有情,亦有六種。
[解]怎麼叫做菩薩的方便善巧呢?就是沒有這件事,但是菩薩的大智慧把它建立起來,這樣能成就自己的聖道,也能夠教化一切眾生,得三乘道果,所以叫做方便善巧。當知略說有十二種差別。依內修證一切佛法,有其六種。內就是菩薩自己修止觀,他的聖道的漸次成就一切佛法,有六種差別。依外成熟一切有情,外就是眾生。成熟一切有情也有六種不同。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ānām upāya-kauśalaṃ. tat samāsato dvādaśākāraṃ. adhyātmaṃ buddha-dharma-samudāgamam ārabhya ṣaḍvidhaṃ. bahirdhā sattva-paripākam ārabhya ṣaḍvidham eva.
3.3.1.11.1.依內修證一切佛法六種方便善巧
云何依內修證一切佛法六種方便善巧?一者、菩薩於諸有情,悲心俱行,顧戀不捨;二者、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三者、菩薩恒於無上正等菩提所有妙智,深心欣樂;四者、菩薩顧戀有情為依止故,不捨生死;五者、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為依止故,輪轉生死,而心不染;六者、菩薩欣樂佛智為依止故,熾然精進。當知是名菩薩依內修證一切佛法六種方便善巧。
[解]云何依內修證一切佛法六種方便善巧?
1)第一個方便是菩薩對於一切流轉生死大苦的有情,菩薩有悲心。悲愍心和菩薩的心同時活動,叫俱行。菩薩關心一切眾生的苦,不能棄捨一切眾生,這是菩薩本身具足的功德。
2)第二種方便善巧。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一切行是什麼?就是生死凡夫這些惑業苦的境界。如實遍知,如其真實相能普遍地通達。
a)於一切行如實遍知者:謂能了知若因若果生死行故。
a1)眾生在生死裡頭,有因果的差別。因也是行,果也是行,都是遷流變化的。變化裡邊都是如幻如化的,也可以說是言說法性都是畢竟空,叫如實遍知。
3)三者、菩薩恆於無上正等菩提所有妙智,深心欣樂。第一句是菩薩的悲心;第二句是說菩薩的智慧,能如實遍知。第三句說菩薩長時期地對於佛所成就的無上菩提,所有的微妙的智慧,很深刻地喜樂佛陀的大智慧,這是上求佛道。
4)四者、菩薩顧戀有情為依止故,不捨生死。前面說顧戀不捨,是不捨眾生;現在是說菩薩自己悲愍有情為依止故,因此不捨生死。菩薩自己不棄捨生死,還在生死裡面陪伴一切眾生。
5)五者、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為依止故,輪轉生死,而心不染。菩薩不棄捨生死,在生死裡流轉,如何不被生死的染污法所染污呢?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故,就是知道這一切行都是言說法性,是畢竟空寂,雖然在生死流轉,但是心裡不受世間一切行染污。為什麼不受染污?因為他觀察沒有這麼回事,所以能不受染污。阿羅漢沒有這麼觀察;他觀察是無常的。觀察無常,還是有。
6)第六個善巧方便,菩薩因為欣樂佛智,對佛智非常地尊重,尊重佛的智慧,為依止故,因此熾然精進,菩薩廣大的精進在學習佛法。廣度眾生,同時也學習佛法。當知是名菩薩依內修證一切佛法六種方便善巧。
adhyātmaṃ buddha-dharma-samudāgamam ārabhya ṣaḍvidham upāya-kauśalaṃ katamat. yā bodhisattvasya sarva-sattveṣu karuṇā-sahagatā apekṣā yac ca sarva-saṃskārṣeu yathābhūta-parijñānaṃ yā cānuttara-samyaksaṃbodhi-jñāne spṛhā yaś ca sattvāpekṣāṃ niśritya saṃsārāparityāgaḥ yā ca saṃskāreṣu yathābhūta-parijñānaṃ niśrityāsaṃkliṣṭāsya saṃsāra-saṃsṛtiḥ yā ca buddha-jñāne spṛhāṃ niśrityottapta-vīryatā. idam adhyātmaṃ buddha-dharma-samudāgamam ārabhya ṣaḍvidham upāya-kauśalaṃ veditavyaṃ.
3.3.1.11.2.依外成熟一切有情六種方便善巧
云何依外成熟一切有情六種方便善巧?一者、菩薩方便善巧,能令有情以少善根,感無量果;二者、菩薩方便善巧,能令有情少用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三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憎背有情,除其恚惱;四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處中有情,令其趣入;五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六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已成熟者,令得解脫。
[解]云何依外成熟一切有情六種方便善巧?
一者、菩薩方便善巧,能令有情少少地栽培一點善根,就能招感無量無邊美妙的果報。
二者、菩薩方便善巧,能令有情不須要用很多的力量、不是很辛苦,就能夠引攝廣大無量的善根。
三者、菩薩方便善巧,對於佛法不高興、憎惡佛法、厭棄佛法的有情。菩薩能有方便善巧能除滅他內心的恚惱。
四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處中有情,就是對於佛法也不是憎背,但是也不相信,處在中間,信不信之間。菩薩善巧方便教化他,能令他相信佛法。趣入,就是對於佛法有信心,就是在佛法裡面能栽培信、戒、聞、捨、慧,就是來到佛法裡面。
五者、菩薩方便善巧,已經相信佛法,能在佛法裡邊栽培信戒聞捨慧的人,菩薩能方便善巧的教化他,令他再繼續地在佛法裡面栽培,使令善根成熟。什麼叫做成熟?就是能得聖道。有堪能性得聖道,而還沒得聖道。
六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已成熟的人,令得解脫。就是你的善根都成熟,想要得聖道、得解脫,還要菩薩來方便善巧地教化才行。
tatra katamad bahirdhā sattva-paripākam ārabhya ṣaḍvidham upāya-kauśalaṃ. yenopāya-kauśalena bodhisattvaḥ parīttāni kuśala-mūlāni apramāṇa-phalatāyām upanayati. tathā alpa-kṛcchreṇa vipulāny apramāṇāni kuśala-mūlāni samāvartayaty upasaṃharati. tathā buddha-śāsana-pratihatānāṃ sattvānāṃ pratighātam apanayati. madhya-sthān avatārayati. avatīrṇāṃ paripācayati. paripakvāṃ vimocayati.
云何菩薩方便善巧,令諸有情以少善根感無量果?謂諸菩薩方便善巧,勸諸有情捨微劣物,乃至最下唯一麥少團,施鄙穢田乃至蠢動傍生之類,作是施已,迴求無上正等菩提。如是善根,物田雖下,由迴向力,感無量果。
[解]1)令以少善感無量果
怎麼叫做菩薩方便善巧令諸有情,以少善根感無量果呢?謂諸菩薩方便善巧,勸諸有情捨微劣物,布施出來很少的、很劣的,不是很殊勝的東西。乃至最下唯一麥少團,麥少團是什麼?就是用麥作的飯,在鍋裡面炒,炒熟,弄成一團。施鄙穢田,施捨給鄙穢的境界、一個人。乃至蠢動傍生之類,你施捨一個人、或施捨佛法僧,乃至到蠢動傍生之類,就是畜生。你布施給他,做這樣的布施以後,願以此功德得無上菩提。這樣的善根,你施捨一個麥少團而已,或乃至布施給蠢動傍生之類,這兩方面,布施的物、和接受你的物的田,都是很卑下的。因為迴向無上菩提的力量,將來得的果報就是不可限量。
a)施鄙穢田者:謂如下賤、貧窮、乏少財物飲食等諸有情類,名鄙穢田。
kathaṃ ca bodhisattvaḥ sattvānāṃ parīttāni kuśala- mūlāny apramāṇa-phalatāyām upanayati. iha bodhisattvaḥ yatkiṃcit sattvaṃ pratyavaram api vastv aṃtaṭaḥ saktu- prasṛtam pratyavara eva kṣetre pradāpayaty aṃtataḥ tiryagyoni-gate 'pi prāṇi-bhūte. dāpayitvā cā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pariṇamayati. evaṃ tat kuśala-mūlaṃ vastuto 'pi kṣetrato 'pi parīttaṃ tac ca pariṇāmanā-vaśenāpramāṇa-phalatāyām upanītaṃ bhavati.
云何菩薩方便善巧令諸有情以少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謂諸菩薩方便善巧,若有信解受邪齋戒,乃至一月都不食等,諸有情類;為說八支聖齋戒法,令其棄捨最極艱辛,感非愛果,受邪齋戒,勸令修學無極艱辛,感大愛果,受正齋戒。
[解]2)令以少力攝廣大善
云何菩薩方便善巧令諸有情以少功力,能引發出來無量的善根?
2.1)說正齋戒
謂諸菩薩方便善巧,若有眾生不相信佛法,信解外道的教義,接受外道的老師的教導,那樣的齋戒。什麼叫做齋戒?就是不吃飯,一個月都不吃飯。諸有情類,這樣的有情。菩薩為這個眾生說佛法中的八支聖齋戒法,使令那個邪知邪見的眾生,棄捨最極艱辛,一個月不吃飯也很辛苦,這樣修苦行,將來得到的果報也並不是可愛的果報。你這樣受邪齋戒,菩薩勸令棄捨這個邪齋戒。勸令修學無極艱辛,修學佛法的八關齋戒法沒有那麼辛苦,將來感得大愛果,受正齋戒。
a)為說八支聖齋戒法者:一、離損害他命,二、離損壞他財,三、離非梵行,四、離妄語,五、離歌舞、伎樂、塗冠香鬘,六、離昇高大床,七、離非時飲食,八、離諸酒眾放逸處,是名八支聖齋戒法。為欲勸彼有情修離惡行及離欲行而宣說故,此亦名為近住律儀。義如決擇分說。
a1)一、離損害他命,二、離損壞他財,三、離非梵行,四、離妄語,五、離歌舞伎樂塗冠香鬘,六、離升高大床,七、離非時飲食,八、離諸酒眾放逸處,飲酒的地方是放逸處。是名八支聖齋戒法。離欲行就是離非梵行;其他的是離惡行,殺、盜,這都是惡行。為欲勸彼有情修離惡行、修離欲行而宣說八關齋戒,此亦叫做近阿羅漢住的律儀,這個道理在決擇分有解釋。
kathaṃ ca bodhisattvaḥ sattvānām alpa-kṛcchreṇa vipulāny apramāṇāni kuśala-mūlāni saṃjanayati. iha bodhisattvo mithyā-māsopavāsānaśan'ādy-adhimuktānāṃ sattvānām āryāṣṭāṃgam upavāsaṃ vyapadiśati. tasmād vicchandayati kṛcchrād aniṣṭa-phalād upavāsāt. tasminn akṛcchra-samādāne mahā-phale copavāse samādāpayati.
若諸有情修自苦行,精勤無懈,起邪方便,欲求解脫;為說中道,令離二邊,使其趣入。
[解]2.2)說中道行
若是有很多的有情,修學苦行,誰叫他修苦行?沒人叫他修苦行,他自己要修苦行。修苦行修得很認真,一點不懈怠。他修那苦行,是屬於邪方便,不是正方便。以此邪方便想要解脫生死苦。這是妄想的境界。菩薩善巧方便地教化這個眾生,為說中道。中道就是八正道。使令遠離二邊,一個是樂邊、一個苦邊,使其趣入聖道。
tathā ātma-klamatha-yogam anuyuktānāṃ mokṣa-kāmānāṃ mithyā-prayuktānāṃ sattvānām madhyamāṃ pratipadam aṃta-dvaya-vigatāṃ vyapadiśati tasyāṃ cāvatārayati.
若諸有情求欲生天,起邪方便,投巖赴火,斷飲食等;為其宣說無倒靜慮,令彼獲於現法樂住,逮得當來無諸艱苦、與喜樂俱、生天勝果。
[解]2.3)說正靜慮
若諸有情希求生到天上去,想要享天福。怎麼樣能夠升到天上享天福呢?他發動一些不合道理的行動,什麼呢?從高巖上跳下來,或者赴到火裡邊,或者斷飲食等這些事情。菩薩為這樣邪見的眾生宣說沒有錯誤的色界四靜慮,令彼獲於現法樂住,就是現在就可以得四禪的,就能夠獲得將來沒有艱苦的、與喜樂在一起,升到色界天的勝果。
tathā svarga-kāmānāṃ sattvānāṃ mithyā-prayuktānām agni-praveśātaṭa-prapātānaśana-sthānādibhiḥ samyag-dhyānaṃ dṛṣṭa-dharma-sukha-vihārāya cāyatyām akṛcchreṇa sahaiva sukhena saha saumanasyena svargopapattaye vyapadiśati.
若諸有情信婆羅門吠地迦咒,妄計精勤受持讀誦,得究竟淨;方便勸令於佛聖教,受持讀誦,思惟其義。
[解]2.4)勸入聖教
若諸有情相信婆羅門教,相信婆羅門的吠地迦咒,他們錯誤的執著,精勤地受持讀誦這個咒,將來就能得到清淨的果報。菩薩就方便善巧地勸令這個邪見的眾生,令於佛說的這些法門,受持讀誦,思惟其義,你才能夠得到清淨的果報的。
punar Vaidika-mantroddeśa-svādhyāya-śuddhi-niṣṭhā-gamanādhimuktān buddha-vacanoddeśa-svādhyāya-kriyāyām artha-cintāyāṃ ca samādāpayati.
又正為他如是如是宣揚開示如來所說甚深空性相應妙法,令彼發生勇決厭離,猛利淨信。但由如是一剎那頃,厭離淨信俱行善心,尚能攝受不可稱數廣大善根;況其相續。
[解]2.5)說甚深法
又菩薩正式地,就是很尊重地,為他人如是如是地宣揚開示,如佛陀所說的甚深空性相應妙法,就是般若經。這樣為他宣說佛法的般若法門,使令那個眾生能發生勇決的厭離心,發生猛利的淨信,對於佛法的淨信。對於生死大苦的厭離心,對聖道的淨信,都是很勇猛的。只是由於你這樣一剎那間,這麼短時間頃,有厭離心、有淨信心。俱行善心,就是厭離和淨信,和你的心在一起活動。這樣子短時間的栽培,尚能攝受,就是能成就不可稱數的廣大善根。況其相續,況且你不只是一剎那,你相續下去多少剎那、或者多少天、多少個月、多少年,你的善根不是更廣大嗎?
punar gabhīrāṃs tathāgata-bhāṣitāṃ cchūnyatā-pratisaṃyuktāṃ dharmāṃs tathā-tathā uttānīkaroti saṃprakāśayati yathā pare śrutvā tīvraṃ ca saṃvegam utpādayaṃti tīvraṃ ca prasādaṃ. tad eka-kṣaṇikam api saṃvega-prasāda-saha-gataṃ cittaṃ vipula-kuśala-mūla-saṃgrahe saṃkhyāṃ gacchati. prāg eva prābandhikaṃ.
又諸菩薩世間所有種種上妙珍寶香鬘諸供養具,起淨信俱增上意樂,於佛法僧勝解供養;亦勸導他,令行如是勝解供養。
[解]2.6)勸行供養
又諸菩薩世間所有的種種上妙珍寶,上妙的香鬘,用這些做供養具。起淨信俱增上意樂,有清淨信心相應的、殊勝的意願。在佛、在法、在僧這裡勝解供養。就是有清淨的觀想來作如是供養,心裡面要作觀想,像前面供養品說。亦勸導他,令行如是勝解供養。
punar bodhisattvo yāni kānicin mālyāni gandha-jātāni loke vividhāni pravarāṇi praṇītāni. taiḥ prasāda-sahagatenādhyāśayena buddha-dharma-saṃgha-triratna-pūjām adhimucyate parāṃś cādhimocayati daśasu dikṣu.
又於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供養佛法僧所,即以如是淨信俱行增上意樂,周匝普緣,深生隨喜;亦勸導他,作是隨喜。
[解]2.7)勸喜供養
又於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供養佛法僧所,即以如是淨信俱行增上意樂,周匝普緣,周匝就是周遍的意思。普遍的觀察,深生隨喜。有十方菩薩那麼樣的供養佛,你深深的生隨喜心、生歡喜心,隨順歡喜。菩薩自己深生隨喜,也勸導眾生作是隨喜。
punaḥ sarvā diśas tenaiva prasāda-sahagatenādhyāśayena spharitvā sarvāṃ triratna-pūjām abhyanumodate parāṃś cānumodayati.
又諸菩薩恒常修習念佛、念法乃至念天;亦勸導他,令修六念。
[解]2.8)勸修六念
又諸菩薩恆常,長時地,不是短時間,修習念佛三昧,念佛、念法、念僧,乃至念天,菩薩也勸導眾生修這六念法門。念佛的功德。如來、應供、正遍知等這樣念佛功德。念法,乃至念天。
a)念佛念法乃至念天者:聞所成地說:於佛法僧隨念之行,名歸依隨念。於趣涅槃行、趣資財行、趣生天行隨念之行,名證隨念。是名隨念六行差別。由是能令心沒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歡喜,是故能攝廣大無量善根。
a1)聞所成地說:於佛法僧隨念之行,名歸依隨念。念佛、念法、念僧的時候,有這樣的觀行的時候,叫做歸依隨念。歸依,是救護義,是請求救護的意思,也有一個恭敬的意思。於趣涅槃行,就是修這個法門的時候,心裡面的意願想要得涅槃。趣資財行,做這件事,我的目的想要發財。趣生天行,做這個功德的時候,我想要生天,享天福。這麼多的隨念之行,名證隨念。一個歸依隨念,一個證隨念。是名隨念六行差別。修止觀的人,一修止、修觀,止觀不相應,心裡面沒,就是失掉所緣境界,叫做沒。若念佛、念法、念僧的時候,或者你這樣修行能發財、能升天,心裡面歡喜心就生起來。正策其心,能警策自己的心,使令生歡喜,是故能攝廣大無量善根。
punar buddhānusmṛtiṃ satata-samitaṃ bhāvayati pareṣāṃ ca samādāpayati. dharmānusmṛtiṃ yāvad devatānusmṛtiṃ.
又諸菩薩意言分別,禮佛法僧,乃至命終時無虛度;亦勸導他,行此禮業。
[解]2.9)勸行意禮
又諸菩薩意言分別,禮佛法僧。禮拜佛法僧的時候,心裡面要有觀想,叫做意言分別。有觀想,就像前邊供養品那樣觀想。從現在乃至到命終的時候,中間所有的時間都不要空過,亦勸導他行此禮業,就是禮拜三寶的功德。
a)意言分別禮佛法僧者:此說菩薩正行供養。義如〈供養親近無量品〉說應知。
punar mano-jalpais triratna-namaskriyayā avandhyaṃ kālaṃ karoti kārayati ca.
又諸菩薩普於十方一切有情一切福業,悉皆隨喜;亦勸導他,作是隨喜。
[解]2.10)勸喜福業
又諸菩薩對十方一切有情所做的一切福業,都發隨喜心、發歡喜心。勸導眾生作是隨喜。
punaḥ sarva-sattvānāṃ sarva-puṇyam anumodate anumodayati ca.
又諸菩薩普於十方一切有情,入廣大悲增上意樂,願以自身皆代彼受一切憂苦;亦勸導他,興此悲願。
[解]2.11)勸具悲願
又諸菩薩普於十方一切有情,都能夠作廣大的悲心的觀想,增上的意樂,有殊勝的意願。菩薩願意代眾生受一切憂苦。也勸導別的人發起這樣的悲願。
punaḥ sarva-sattvānāṃ vipula-karuṇānupraviṣṭenādhyāśayena sarvaṃ duḥkham ātmani saṃpratīcchati. tatraiva ca paraṃ samādāpayati.
又諸菩薩過去現在一切誤失一切違犯,以淨調柔愛樂隨順所學戒心,想對十方佛世尊所,至誠發露,悔往修來;亦勸導他,令行是事。如是數數發露所犯,少用功力,一切業障皆得解脫。
[解]2.12)勸悔所犯
又諸菩薩過去現在一切誤失,就是無心的犯了錯誤。一切違犯,或者有意的犯了戒。依淨調柔愛樂隨順所學戒心,煩惱是剛強的,煩惱不活動的時候,心就調柔。愛樂這個戒、隨順這個戒,學習這個戒。用這樣的心情,心裡觀想:面對十方佛世尊的地方,至誠地、誠懇地發露自己的過失,悔往修來,就是懺悔以前的錯誤,栽培善根,於未來。亦勸導他,令行是事。懺悔的時候,若拜佛的時候,要觀想佛、菩薩在這裡,要作如是觀,功德就廣大。所以,說如是數數發露所犯,少用功力,一切業障皆得解脫。
punar atīta-pratyutpannāni sarva-skhalitāni sarva-vyatikramāṃś ca kalyāṇena śikṣā-kāmānugatena cetasā sarva-dikṣu buddhānāṃ bhagavatām aṃtike pratideśayati. tatraiva ca parāṃ samādāpayati. tasyaivam abhīkṣṇaṃ skhalitaṃ pratideśayataḥ sarva-karmāvaraṇebhyo vimokṣo bhavaty alpa-kṛcchreṇa.
又諸菩薩已具神通得心自在,普於十方佛法僧所及有情處,化作眾多種種化事,攝受無量大福德聚。
[解]2.13)化攝福聚
又諸菩薩已經具足神通,得心自在就是得禪定,色界四禪。普於十方佛法僧所及有情的處所,化作眾多的教化的事情。在十方佛法僧所,化現很多的供養具供養三寶;在十方有情的地方,化作眾多的種種化導眾生的事情,這樣就會成就很多的福德。
punaḥ prabhūtair vicitraiś ca nirmāṇaiḥ sarvadikṣu buddhadharmasaṃghādhiṣṭhānaṃ sattvādhiṣṭhānaṃ cāprameyaṃ bodhisattva ṛddhimāṃś ceto-vaśi-prāptaḥ puṇya-parigrahaṃ karoti.
又諸菩薩恒常修習慈悲喜捨;亦勸導他,作此修習。如是菩薩以少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諸勝妙果。
[解]2.14)勸修無量
又諸菩薩常常入定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三昧,亦勸導他作此修習。如是菩薩以少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諸勝妙果。
punar bodhisattvaḥ maitrīṃ karuṇāṃ muditām upekṣāṃ bhāvayati. tatraiva paraṃ samādāpayati. evaṃ hi bodhisattvaḥ alpa-kṛcchreṇa vipulāny aprameya-phalāni kuśala-mūlāny abhinirharati samudānayati.
云何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憎背有情,除其恚惱,處中住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脫?謂諸菩薩為欲成辦如是四種有情義利。當知略說復有六種方便善巧。一者、隨順會通方便善巧。二者、共立要契方便善巧。三者、異分意樂方便善巧。四者、逼迫所生方便善巧。五者、施恩報恩方便善巧。六者、究竟清淨方便善巧。
[解]3)令除恚惱及趣入等
菩薩要怎麼樣方便善巧,就是智慧,菩薩要什麼樣的智慧,才能夠對佛法憎背的有情,除其恚惱?就是這個有情對佛的聖教不歡喜、憎惡,背就是厭惡的意思,這樣的有情,菩薩用什麼樣的方便善巧的智慧,除滅他對於佛法的恚惱,恚惱是很嚴重的不高興佛法。處中住者令其趣入,對於佛法的態度,也不恚惱,但是也並不相信,在信不信之間,處在這個程度而住者,這樣的人,菩薩能夠善巧方便的教化他,使令他能信受佛法,叫做趣入,趣就是來到佛法裡邊,入就是對於佛法有了信心,就會慢慢的契入佛法裡邊的道裡。已趣入者,菩薩使令他在佛法裡邊,栽培的善根,能夠達到成熟的程度。成熟,就是他栽培的善根,達到一個很高的程度,可以再進一步得聖道,還沒得聖道,但是有這種堪能,叫做成熟。已成熟者,菩薩要什麼樣的智慧方便善巧的教化,使令這一類眾生,善根已經成熟,再加一番的教化,就可以解脫煩惱的繫縛,見到真理得大自在。這一段文的大意,就是說諸菩薩想要成辦四種有情在佛法裡邊栽培的聖道,四種有情,就是於佛聖教憎背有情、處中住者、已趣入者、已成熟者。當知略說這位菩薩有六種善巧方便的智慧,方便就是善巧,為了成就一個目的,一定要有一個方法,利用這樣的方法去實踐,就可以成功,所以方便是方法,也是行動的意思。善巧,就是很好的,微妙的境界,就是方便是個方法,很微妙的方法,叫做方便善巧。那六種呢?一者、隨順會通方便善巧。二者、共立要契方便善巧。三者、異分意樂方便善巧。四者、逼迫所生方便善巧。五者、施恩報恩方便善巧。六者、究竟清淨方便善巧。
kathaṃ ca bodhisattvaḥ pratihatānāṃ ca sattvānāṃ pratighātam apanayati. madhya-sthāṃś cāvatārayati. avatīrṇāṃś ca paripācayati. paripakvāṃś ca vimocayati. atrāpi bodhisattvasya caturvidhasyāpy asya sattvārthasyābhiniṣpattaye samāsataḥ ṣaḍvidha evopāyo veditavyaḥ. ānulomiko vibandha-sthāyī visabhāgāśayaḥ avaṣṭaṃbha-jaḥ kṛta-pratikṛtikaḥ viśuddhaś ca ṣaṣṭha upāyaḥ.
云何菩薩隨順會通方便善巧?謂諸菩薩於彼有情將為說法,先當方便隨順現行軟美身語,亦復現行近施隨轉,除彼於己所生恚惱;彼恚惱除,便生愛敬。
[解]3.1)隨順會通方便善巧
3.1.1)隨順
3.1.1.1)為說正法
3.1.1.1.1)先除恚惱
云何菩薩隨順會通方便善巧?諸菩薩對那個於佛聖教有恚惱態度的,有恚惱思想的有情,將要為他宣說佛教的真理的時候,因為唯有真理,才能使令人開發智慧得大解脫的,所以先說出來要為他說法,就是說法之前還有一些方便善巧的。先當方便隨順,在說法之先,應當有一種方法,隨順那位恚惱有情的心情,隨順他。現行軟美身語,就是柔和的、美好的這個態度、語言表現出來,而這樣的態度,就是隨順他的思想,因為眾生的心情,都是喜順而不喜逆,你隨順他,他心情好一點,你不隨順他,他的心情就不高興。所以先當有一種方便,就是隨順眾生的心情,現出來軟美、溫和的、美好的行動和語言。還要現出來一種行動,就是近,要親近他,和他接近。施,就是幫助他做事情,有所需要的時候,菩薩就會施捨給他,這樣隨順這個方便去行動,叫隨轉。前面說這兩種方便善巧有什麼作用呢?是破除他對於自己所生出的恚惱,對於菩薩所生的恚惱。軟美身語和近施隨轉這兩種方便,能破除他的憤怒。那個人接觸菩薩這兩種方便之後,他的恚惱心就沒有,對於菩薩會生起愛敬心,有愛又恭敬。
tatrāyaṃ bodhisattvasyānulomika upāyaḥ. iha bodhisattvaḥ pūrvam eva tāvad yeṣāṃ sattvānāṃ dharmaṃ deśayitu-kāmo bhavati. teṣāṃ ślakṣṇair madhuraiḥ kāya-vāk-samudācārair upapradānānuvṛtti-samudācāraiś cātma-gataṃ teṣāṃ pratighātam apanayati. pratighātam apanīya prema-gauravaṃ janayati.
愛敬生已,於法起樂;然後為其宣說正法。所說正法,如其所宜,易入易解;應時漸次,無有顛倒;能引義利,堪任難擊。
[解]3.1.1.1.2)次說正法
那位恚惱的眾生,他的恚惱心滅除去了,對於菩薩有愛敬心現出來以後,對於佛法也會生起歡喜心。他生歡喜心之後,菩薩再為他宣說佛法,這樣為他說法。菩薩為他宣說的正法,如其所宜,就能夠和他的根性相應,和他的程度也相應。易入易解,他聽聞菩薩說法的時候,容易悟入,容易了解。菩薩為他說法,有兩件事,一個是文,一個是義。文就是菩薩說法的這個言句,這個語言。義就是語言裡面所顯示的佛法的道理。義容易悟入,文也容易理解,能詮的文,容易了解,所詮的義也容易信受。應時漸次,這個與時間是相契合的,這個時候正合適,現在他生了歡喜心的時候,就是應時,正是符合說法的次第,就是他心容易接受你,這時候再說法比較好。無有顛倒,在時間上說也沒有錯誤,在說法的文義上,也沒有錯誤。能引義利,這樣情形下,他聽你講解佛法以後,能聽進去,不排斥,在他心裡面接受,加以思惟,就會引發出來義利,就是清淨的智慧。堪任難擊,有二方面,在菩薩大智慧的安排,為他這樣教化,使令他能引義利的時候,就是在佛法裡面有了信心,有多少的理解,就能夠抗拒難擊。難就是你相信了佛法之後,他提出來一個不容易解答的問題問你,就是難。你解答以後,他繼續的有問題來問你,就叫做擊,進一步的攻擊你,堪任這件事,你能夠抒解這些難擊的問題。這句話應該是指菩薩說,菩薩是大智慧的境界。若是指受教化的眾生說,就是他要能引義利的程度很高,才能達到這程度。
a)亦復現行近施隨轉者:近謂親近。施謂布施。行如是事,隨彼心轉,是名現行近施隨轉。
a1)近謂親近,就是菩薩主動的去親近他,和他接觸。施謂布施,就是有所需要的時候,菩薩也會布施給他。行如是事隨彼心轉,做這種事情,就是菩薩的慈悲,隨順那個人的心情而轉。名現行近施隨轉,這是度化眾生的前方便。
b)所說正法如其所宜者:謂所說法,稱順眾會,名為所宜。無亂無隱,是名易入易解。無間而說,是名應時漸次。隨順文句或標或釋或廣分別。是名無有顛倒。能生歡喜,是名能引義利。善釋防難,是名堪任難擊。
b1)菩薩所說的法,就是和聽眾的根性的程度相稱,也就是相順。順誰?順眾會,就是集會的很多的人都合適,就叫做所宜。
b2)無亂無隱,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文句,不亂,前後有次第。所說的道理,從那個不亂的文句裡面能表現出來,不是隱藏在裡邊沒有說明白,若是沒有說明白就不容易懂,那個受化的眾生容易悟入,也容易了解。
b3)無間而說,間就是障礙,這裡面沒有什麼障礙,為他說法,就叫應時漸次。就是菩薩先用兩種方便,破除去他的瞋恚心,所以這個時候無間,是名應時漸次。
b4)隨順文句,菩薩說法的時候,這個文句,前後是相順的。或標,說法的時候,先將所要說的道理立出來,先要把這件事立出來。或釋或廣分別,所標的義再把它加以解釋,或者是簡略的解釋,或廣分別,把這個義開往很多很多的義,一類一類的解釋,這叫沒有顛倒。
b5)能生歡喜,菩薩這樣為之說法,能使令受化者生歡喜心,對佛法有信心,有信心,有多少理解,也是有多少智慧,就是義利。
b6)善釋妨難,菩薩善巧的解釋妨難,對於這一段佛法有了疑問,就障礙他對於佛法信心的,所以叫做妨,也就是難,就是不容易明白、不容易信解。現在菩薩善巧的解釋這個妨難,使令沒有妨難,是名堪任難擊。
prema-gauravaṃ janayitvā dharme arthitvaṃ janayati. tata eṣāṃ paścād dharmaṃ deśayati. taṃ ca punar dharmaṃ yathārhaṃ supraveśaṃ gamakaṃ kālenānupūrvam aviparītam arthopasaṃhitaṃ ca deśayati. vimarda-sahiṣṇuś ca bhavati.
於彼有情調伏事中,成就最勝欲作饒益哀愍之心,為現神通,記心顯說如理正法。或勸請他。或為化作種種眾多殊特化事,令彼有情皆悉調伏。
[解]3.1.1.1.3)漸令調伏
菩薩對於那個所教化的有情。調伏事中,前面聽菩薩說法,明白那樣的道理,但是在自己的身口意上能夠表現出來,就不容易。我們內心裡面有貪、瞋、癡各式各樣的煩惱,用佛法的智慧調轉、降伏,不是短時間可以做圓滿,菩薩對於有情,依據佛法的信解加以調伏的時候,菩薩對於眾生做這件事。前面聽聞正法,是解,現在彼有情調伏事,就是行。成就最勝欲作饒益哀愍之心,菩薩對於眾生的解,對於眾生的調伏的修行這件事,菩薩成就最殊勝的悲愍心,就是欲作饒益,菩薩的心總是想要對他好,令他在佛法裡邊有善根的成就,有功德的成就,能夠轉凡成聖,就是來饒益他。饒益是增加的意思,原來沒有信、戒、聞、捨、慧,現在聽聞菩薩的教導,有信、戒、聞、捨、慧,就是饒益。哀愍,他原來沒有信、戒、聞、捨、慧,他就是有我、我所的執著,有貪、瞋、癡的煩惱,這是令自己多諸苦惱的事情,所以菩薩生哀愍心。饒益就是慈,哀愍是悲,慈悲心,菩薩對於教化眾生,能令眾生在佛法裡邊成就解、成就行,菩薩對於眾生成就解行這件事,菩薩有最勝的慈悲心去教導他,沒有私心。前面這一段是說菩薩有殊勝的慈悲心,這是菩薩內心的事情,以下是由慈悲心表現出來的行動,表現出來什麼行動呢?為這個所化的眾生示現不可以思議的神通力。菩薩有六種神通,有種種的神通,這個地方應該是神變的神通,就是神足通。記心,是他心通,就是菩薩入在他心通裡邊,入在三昧裡邊,能夠知見眾生內心的世界,能知道,就能為他說,你思想裡有什麼問題,過去、現在、未來有什麼問題。前面為現神通是身,記心是心,菩薩的心的境界,顯說是菩薩的語言,菩薩用這個語言顯說如理正法,顯現出來,說明佛陀所證悟的真理。正法,就是顯示真理的語言,是佛、菩薩聖人所說的名為正法。菩薩為教化眾生要現神通,也有現他心通的事情,然後為他說法。或勸請他,菩薩若是感覺到這個眾生和我是沒有緣,我不能教化他的,可以請求與他有緣的善知識來現神通,記心顯說如理正法。或為化作種種眾多殊特化事,這個就是解釋前面現神通,就會化作種種各式各樣眾多的特殊化事,很特別、很特殊的教化眾生的事情。 令彼有情皆悉調伏,就是這三個方法,神通、記心、如理的宣說正法,就能令彼有情皆悉調伏,就是對於佛法有信心,也能夠用功修學聖道,這叫做調伏。漸令調伏,就是眾生能夠學習佛法中的戒、定、慧,用戒、定、慧來調伏自己的身、口、意和我、我所、貪、瞋、癡的這些事情。
a)為現神通記心顯說如理正法者:此顯三種神變教授,故作是說:謂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如次應知。
sattva-vinaye paramayā ca kartu-kāmatayā anukaṃpā-cittena samanvāgato bhavati. sa ṛddhyā cittādeśanayā yukta-rūpayā dharma-deśanayā paraṃ vā adhyeṣya vicitrair vā prabhūtaiś ca nirmitaiḥ sattvān vinayati.
若引義利極略諸論,能為廣辯;若引義利極廣諸論,能為略說,令其受持。為作憶念,施其問難。彼既於法能受能持;復進為其廣開正義。
[解]3.1.1.1.4)令能受持
受持,是指佛法中的文、義,這兩方面受持。若是菩薩為所教化的眾生,宣說極略的諸論,或者是文略,或者是意也略,或者是文是很廣,意很略,總之不是文略就是意略。極略的諸論,你若肯學習的話,就能引義利,就是引發出來清淨殊勝的功德。這個菩薩能為所受化的眾生,學習佛法的眾生,能為他廣博的解釋。若引義利極廣諸論,菩薩能為他簡略的解說,能這樣令他學習,受持這樣的文,受持這樣的義。菩薩把略論或者是廣論,幫助他憶念,就是能受持。他既然學習這樣的略論,或者廣論,菩薩有的時候,善巧方便的提出問題難問他,來開發他的智慧。那位學習者,對菩薩所教化的法,能受其義,能持其文,或者能受其文,能持其義。菩薩又能進一步的為他廣開正義,使令原來講解的義更開廣。
saṃkṣiptānāṃ cārthopasaṃhitānāṃ śāstrāṇāṃ pravistaraṇatayā ativistṛtānāṃ cābhisaṃkṣepaṇatayā. tathā uddeśa-dānena anusmaraṇa-paripṛcchā-dānena dhṛtānāṃ codgṛhītānāṃ ca dharmāṇāṃ samyag artha-vivaraṇatayā.
又於趣入遍緣一切三摩地門,能為隨順教授教誡;攝益有情,令修利行。
[解]3.1.1.2)為作教授教誡
又於趣入,從文字上的學習可以明白那個道理,就是由文而義,這叫趣入義。離開文的時候,義是不可得的。第一義諦是離文字相的,所以趣入,就是由有文字趣入於無文字,叫做趣入,這是屬於智慧的方面說。另外,由散亂的境界,趣入到不散亂的境界,三昧的境界,這是定。現在這,這個眾生肯信受佛法,來到佛法裡邊,菩薩能叫他由散亂的境界進步到不散亂的三昧的境界,由虛妄分別的境界達到無分別的境界,都叫做趣入。這個趣入是總相說的。遍緣一切三摩地門,人的根性不同,菩薩為教化眾生的時候,普遍的去觀察一切三摩地門,門就是前方便,就是五停心。多貪眾生不淨觀,不淨觀就是三摩地門。瞋恚的眾生慈悲觀,慈悲就是三摩地門。愚癡眾生修緣起觀,緣起觀就是三摩地門,一共是五停心觀就是五種門。這裡面說,菩薩為了教化眾生,能令趣入於佛法,要遍觀察一切的三摩地門。菩薩觀察它做什麼?就是要為眾生宣說三摩地門。菩薩能為隨順,隨順眾生的不同的根性,與予教授,教這個眾生修不淨觀,教這個眾生修數息觀,教這個眾生修緣起觀,各式各樣的法門,都能隨順眾生的根性,教授他。教誡,這個事情不以做。用這麼多的法門,隨順眾生的根性,來攝化饒益眾生,使令眾生修學聖道的利行。
a)又於趣入遍緣一切三摩地門等者:謂如有貪行者,令修不淨觀;有瞋行者,令修慈愍觀;有癡行者,令修緣性緣起觀;有慢行者,令修界差別觀;有尋思行者,令修阿那波那念;如是名於趣入遍緣一切三摩地門,能為隨順教授教誡。
a1)貪欲心特別強的修行人,令他修不淨觀來對治。瞋心特別強的人,令修慈愍觀。愚痴心強的人,就令他、教化他修學緣性緣起的法門。緣起就是十二緣起,十二緣起究竟是什麼?就是緣性: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就分這麼四種,就是緣起的体性。從這裡面就知道一切法都是因緣有的,由因緣而有。由善因緣有善因緣所生法,由惡因緣有惡因緣所生法,所以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最後還有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有出世間的聖道才能令你的心究竟清淨的。令修緣性緣起觀就開大智慧,破除愚痴。有的人的高慢心特別強,怎麼樣來對治高慢心呢?令修界差別觀。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六界,裡面我不可得,只是地水火風空識而已,有什麼可以高慢的呢?有的人散亂心特別強,想到這件事又想那件事,令修阿那般那念,念出入息就能對治散亂心。如是名於趣入遍緣一切三摩地門,這是一切三摩地的門。想要得定,從這個門進去就可以得定,所以叫做門。這個菩薩用這麼多的法門,隨順眾生的根性加以教授教誡。
sarvālaṃbana-samādhy-avatāra-mukheṣu cānulomikyā avavādānuśāsanyā sattvān anugṛhṇāti. sattvānām artham ācarati.
若諸有情於佛所說甚深空性相應經典,不解如來密意義趣,於此經中,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皆無有事,無生無滅,說一切法皆等虛空,皆如幻夢。彼聞是已,如其義趣不能解了,心生驚怖;誹謗如是一切經典,言非佛說。菩薩為彼諸有情類,方便善巧如理會通,如是經中如來密意甚深義趣,如實和會,攝彼有情。
[解]3.1.2)會通
3.1.2.1)總標所為
1-若是很多的眾生對於佛所宣說的甚深空性相應經典,相應就是文句與義,空性是義,文句是空性相應,用這樣的文句宣揚空性的道理,文句和空性是相應的。而這個空性相應的經典是甚深的。甚深這句話怎麼講呢?凡夫的分別心所不能解。聖人證悟以後才能通達諸法皆空的道理,所以叫做甚深。有深就有淺,淺的空性是什麼?就是語言文字上所說的一切法皆空,這就是淺,我們不需要得聖道,從文字上也可以明白這道理,就是淺。但是你明白諸法皆空,照樣是貪瞋痴煩惱活動,還是凡夫境界,但是從這裡開始你能夠修學戒定慧,你見到離言說相的第一義諦,這是聖人境界,這時候叫做甚深,所以甚深是指聖人說的。於佛所說的、聖人才能覺悟的甚深的空性相應經典,2-這樣的經典,不解如來密意義趣,這個甚深的空性相應經典不是表面上說的那個意思,那裡面有深藏的、沒有說出來的意思,叫密。那個深義在裡面隱藏著沒有說出來,沒有說出來眾生不知道,眾生不解如來密意義趣。義趣,就是佛說這一段話的用意何在呢?叫做義趣。
3-有情對於這部經裡面說的甚深空性相應經典,這部經說一切法皆無自性,一切法沒有体性的。它自身的体性叫自性,每一法都有它自身的体性。現在說一切法都沒有它的自性。皆無有事,自性就是事,它的體性,就是它有那件事,什麼叫做事呢?就是有因緣的時候現起,生起來,因緣被破壞就滅了,就是生滅的事,那就是它的自性。現在說這個自性是沒有的,這個自性的事是沒有的,也就是沒有那件事的生起,也沒有那件事的消滅。說一切法皆等虛空,宣說一切法就像虛空似的什麼都沒有。皆如幻,幻是幻術,幻術所變現的事情。如夢,就像作夢的事情,夢也都是假的。這一段解釋甚深空性相應經典就是說這個道理。
4-那個眾生,聽聞這樣的甚深空性相應經典的道理,如那部經裡面表達的義趣,他不明白,心裡面有恐怖,他就毀謗這部經,說這部經不是佛說的。怎麼辦呢?這個發無上菩提心,有大智慧的菩薩,為了彼有情類,各式各樣的眾生,用方便善巧的智慧,如理會通,就是隨順佛陀的真理來會通眾生的不解,能令他明了。如是經裡面佛陀的深密的義趣,你不懂,我給你會通,令你通達,令你明了,叫會通。
5-菩薩為他解釋,能如實的和會,就是能隨順那個真實義來合會這個道理,能夠不違背正義,能隨順佛陀的正義,把佛陀的正義和你的分別心,叫它和合起來,通達無礙。攝彼有情,又引導他回到佛法的第一義諦這裡,這樣來饒益眾生,利益他。
ye ca sattvā gaṃbhīrāṇāṃ tathāgata-bhāṣitānāṃ śūnyatā-pratisaṃyuktānāṃ sūtrāntānām ābhiprāyikaṃ tathāgatānām artham avijñāya ye te sūtrāṃtāḥ niḥsvabhāvatāṃ dharmāṇām abhivadaṃti nirvastukatām anutpannāniruddhatāṃ ākāśa-samatāṃ māyā-svapnopamatāṃ dharmāṇām abhivadaṃti. teṣāṃ yathāvad artham avijñāyottrasta-mānasāḥ tāṃ ṣūtrāṃtāṃ sarveṇa sarvaṃ pratikṣipaṃti naite tathāgata-bhāṣitā iti. teṣām api sattvanāṃ sa bodhisattvaḥ ānulomikenopāya-kauśalena teṣāṃ sūtrāntānāṃ tathāgatābhiprāyikam arthaṃ yathāvad anulomayati. tāṃś ca sattvāṃ grāhayati.
菩薩如是正會通時,為彼說言:此經不說一切諸法都無所有;但說諸法所言自性都無所有。是故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
[解]3.1.2.2)正會經義
正會經義,就正式的教導他能體會,體解經裡面的義。有初說,有後說。前面說,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皆無有事,無生無滅,這是初說。說一切法皆等虛空,皆如幻夢,這是後說。
3.1.2.2.1)會初說
3.1.2.2.1.1)無自性義
1-菩薩如是正會通的時候,為那個學習佛法的人這麼說,此經不說一切諸法都無所有,你讀這個文,不要誤會,這個經它並不是說這一切諸法都沒有,它只是說一切法所言自性,就是言說的自性;這個言說的自性是沒有的,言說,所言的,所說的;我說這裡有一個大蓮花,這是言說自性;離言說的就不在此內,你不要誤會。但說諸法所言說的自性,言說的一切法是沒有的。
2-是故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就是言說的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皆無自性,就是沒有體性。我說是這個桌子沒有體性,這句話就是這個桌子是無體性,拜凳不在內。這是言說的一切法無自性,另外還有離言說的不在內,離言說的一切法還是有的,不包括離言自性在裡邊。
evaṃ ca punar anulomayati yathā neme dharmāḥ sarveṇa sarvaṃ na saṃvidyaṃte. api tv abhilāpātmakaḥ svabhāva eṣāṃ nāsti. teneme niḥsvabhāvā ity ucyaṃte.
雖有一切所言說事,依止彼故諸言說轉;然彼所說可說自性,據第一義非其自性。是故說言一切諸法皆無有事。
[解]3.1.2.2.1.2)無有事義
1-雖然有一切所言說的事情,你內心裡面思惟,思惟有根、身、器、界,有心、意、識,有佛、菩薩,有這一切法,由你內心的思想,說出來很多的語言文字,或者說是由阿賴耶識變現一切法,這些事情。
2-依止彼故諸言說轉,彼有兩件事:就是依止你的阿賴耶識變現的一切法,這是一個依止。另外依止你的內心,你內心的分別,種種的文句,這樣這個言說才能現起的,就是言說自性它不是孤立的,說言說法性是空無所有的,但是言法性不是沒有因緣的就出來個言說法性,它要有阿賴耶識就是依他起,依他起變現的一切法。另外,就是你內心的心識,就是一個見分、一個相分,你的心、意、識,這樣諸言說轉,還有很多的語言文字說出來、現出來。
3-然彼所說可說自性,然而那個眾生,所宣說出來的,就是可以用語言文字去表達的這一切法的自性,這是色、受、想、行、識,這是眼、耳、鼻、舌、身、意,這是地、水、火、風,這是三十七道品,這是六波羅蜜,這是涅槃,這是無上菩提,這可說自性。據第一義,若根據離言說的自性來說,言說法性都是非其自性,就沒有它的自性。據第一義來說,可說的自性是非其自性,這不是它的自性,就是它沒有自性。
4-比如說我心裡面這樣思惟,或者說是觀想,觀想這個屋子有個大蓮花,水上現出蓮花來,還有葉,這大白蓮花,或者青蓮花、紅蓮花、黃蓮花,青、黃、赤、白的蓮花,有蓮花葉,你心裡面如是如是想,也就是如是如是現出來。現出這個蓮花,它是沒有自性的,沒有自性,為什麼我心裡面想的時候看見蓮花呢?它以心為自性,以心為自性,一切法本身是沒有自性的,是以心為它的體性。一切法以心為體性,離開了心,一切法本身是沒有體性的。據第一義,就是最勝義,根據勝義來說,可說的一切法沒有它的體性,它本身是沒有體性的,是你的心為體性。
5-現在有人毀辱我,我心裡面憤怒,你觀察這個憤怒它的體性是誰?它是你內心的分別為體性,你心裡面不分別,這個憤怒不會生起來的。說有人毀辱我,我不分別,你心裡就不會有憤怒,為什麼有呢?你就是有不如理作意,你不如理的分別,你就會出來憤怒。所以憤怒,以你自己的分別為體性,所以若斷了煩惱的聖人,你去毀辱這個聖人,聖人心裡不動,因為什麼呢?他有這個智慧通達這件事,如幻如夢不是真的,他心裡面不動,所以沒有瞋心,因為他沒有這個分別。
6-是故說言一切諸法皆無有事,所以就是告訴我們說這一切法就是沒有一切法,一切法即非一切法,就沒有這件事。一切法離開心沒有體性,它本身是空無所有的。
7-雖有一切所言說事,依止彼故諸言說轉,這話明白點說,就是要依止依他起,言說法性才能現起的,沒有依他起的因緣生法,言說法性不能現起,為什麼會有言說法性?因為有依他起的關係,才有言說法性,有言說法性的熏習,才能有依他起的,它們互相為因緣的。雖然是這樣,然彼所說可說自性,據第一義諦來對比,互相對視的時候第一義諦它有自性,言說法性無自性。我想這裡有大蓮花,能觀想的心,和所想的蓮花對比起來,那花是沒有自性的,但是你那分別心是有的,和所想的蓮花不一樣,所以這個雖和下面那然是相對應的。所以,一切法都是沒有這件事,那件事都是畢竟空寂的,那個事就是言說所說的事都是畢竟空的。
yady apy etad abhilāpya-vastu vidyate yad āśrityābhilāpāḥ pravartaṃte. tad api yair abhilāpair yat svabhāvam abhilapyate. tad api na tat-svabhāvaṃ paramārthataḥ. tasmān nirvastukā ity ucyaṃte.
一切諸法所言自性,理既如是從本已來都無所有;當何所生,當何所滅。是故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
[解]3.1.2.2.1.3)無生滅義
一切法裡邊,在言說的自性這一面來看,所言自性就是言所表示的一切法。蓮花這是一句話,這句話表示那個蓮花,蓮花就是所言,但這個所言不能離開言,言也不離開所言。理性上既然是這樣說,從本以來那件事就沒有,從開始就沒有。我心裡觀想這裡有大蓮花,我沒有觀想,蓮花也是沒有,觀想有蓮花,這個蓮花也是沒有。從本以來這個本,就是你沒觀想以前的時候就沒有,觀想以後也是沒有,從本以來都沒有。當何所生,有蓮花現起嗎?沒有現起的時候沒有蓮花,現起了也是沒有。當何所滅,我心裡面觀想這屋子有蓮花,我心裡若不想,蓮花就沒有,沒有就是滅了,根本就沒有生起,當何所滅呢?滅也是不可得的。所以做個結論,一切法也沒有生也沒有滅,沒有現起,也沒有消滅的。
a)如實和會攝彼有情者:由彼有情不解義故,於佛聖教心生憎背,菩薩為彼無倒宣說,義無乖諍,是名如實和會。由是能除彼有情類所有恚惱,令處中信,是名攝彼有情。a1)由彼有情不解義故,他不知道一切法空的義,於佛聖教心生憎背,菩薩為他宣說一切法皆空這個義,沒有乖違沒有諍論可說,是名如實和會。由是能除彼有情類所有的恚惱,令處中信,是名攝彼有情就是原來是由不信就恚惱,除了恚惱以後,就變成沒有恚惱,就是處中。處中以後又相信,又進一步,來到佛教,變成佛教徒,是名攝彼有情。
a2)看見蓮花池裡的大蓮花,你說那個蓮花無自性是空的,能相信這件事嗎?那個蓮花,不全是現在第六識分別的,但是那裡面有依他起,不全是言說法性,但是我心裡面,眼、耳、鼻、舌、身、意一接觸,這一部份也是言說法性,就不是那個依他起,這一部份,就是畢竟空寂的。若是不斷的常常的這樣觀想,就把它分成兩部份,就是依他起不在內,我心裡想的這個大蓮花都是畢竟空的,畢竟空就是沒有蓮花池,也沒有蓮花的事情。說我看見一個人來,那個人是他自己的阿賴耶識變現是依他起,但是我看見的這一部份這個人是畢竟空的,就是言說法性畢竟空。
evaṃ ca sati te 'bhilāpyāḥ svabhāvā dharmāṇām ādita eva sarveṇa sarvaṃ na saṃvidyaṃte. te kim utpatsyaṃte vā nirotsyaṃte vā tasmād anutpannā aniruddhā ity ucyaṃte.
譬如空中有眾多色,色業可得,容受一切諸色、色業。謂虛空中,現有種種,若往、若來、若住,起墮屈伸等事。若於爾時諸色色業,皆悉除遣;即於爾時唯無色性清淨虛空,其相顯現。
[解]3.1.2.2.2)會後說
3.1.2.2.2.1)如虛空義
1-舉虛空相
1.1-容受
譬喻太虛空裏有眾多的物質,同時也有色業的活動,就是物質的活動。廣大的虛空能容受一切的色法,和色業的活動。在虛空裏,顯現出來很多種顯色、形色、表色。有種種,是形色。若往、若來、若住,起墮屈伸等事,這就是色業,也就是表色。色法在虛空裏,或者是往,或者是來,或者是住,或者是起。由下而上叫做起,由上而下可以名之為墮,墮也可以當入字講,由前一個形象入於第二種的形象就叫做墮,就是色法在虛空裏的變化就名之為墮。或者是屈,或者是伸,色法的活動的相貌,各式各樣的相貌等事。
a)有眾多色色業可得等者:顯色、形色品類非一,名眾多色。表色動轉,是名色業。下皆準知。
a1)色有二種:一種叫做顯色,即青、黃、赤、白是顯色,長、短、方、圓就是形色。顯色、形色有很多的品類,不是一種,所以叫做眾多色。表色,就是色在活動時,能表示一種意義,所以叫做表色。表色在動轉時,叫做色業。
b)若往若來若住等者:此中種種,隨應配釋諸色、色業應知。
1.2-清淨
虛空相具足容受相和清淨相。什麼叫清淨相?假設在那個時候,虛空裏沒有色也沒有色業,這二種情形都消滅。就在那個時候唯獨是沒有色也沒有色業的体性,只是清淨的虛空在那裡。沒有色和色業的事情,這就是清淨虛空,清淨虛空的相貌顯現出來。
tad-yathā ākāśe vicitrāṇi prabhūtāṇi ṛūpāṇi rūpa-karmāṇi copalabhyaṃte. sarveṣāṃ ca teṣāṃ rūpāṇāṃ rūpa-karmaṇāṃ cāvakāśaṃ datāti tad ākāśaṃ gamanāgamana-sthānotpatana-nipatanākuṃcana-prasāraṇādīnāṃ. yadā ca punas tad rūpaṃ tāni ca rūpa-karmāṇy apanītāni bhavaṃti.
如是即於相似虛空離言說事,有其種種言說所作邪想分別隨戲論著,似色業轉。又即如是一切言說邪想分別隨戲論著似眾色業,皆是似空離言說事之所容受。
[解]2-喻離言事
喻離言事,用虛空來譬喻離言法性的事。離言法性是一種理性,譬如真如理是理性它不是事,不是因緣所生,有生有滅的事,它是無生無滅的理性。但是這地方說事,就是用名言來表示這個道理,所以就屬於事,若是離言的就是理。離言本身也是名言,所以這屬於事。
2.1-言說所行
言說所行,就是名言有名言的活動,有名言的差別相。
2.1.1-如是即於相似虛空離言說事,如是是指前文舉虛空相,現在把虛空的譬喻在法上講出來。即於相似虛空離言說事,就是在和虛空相似的離言法性,離言法性和虛空是相譬喻,虛空和離言法性彼此相似。
2.1.2-有其種種言說所作邪想分別隨戲論著,似色業轉。有其種種言說所作,就在離言法性上有很多的各式各樣的言說所作的。言說,是語言,但也是包含一切的名句。所作,所生起。邪想分別,我們認為言說而生起種種不合道理的妄想分別,或者因為文字、名句而生起種種邪想分別。隨戲論著,邪想分別是什麼呢?言說裏有二件事,一個是文,一個是義,隨著文義作種種戲論的執著。就是心有所得,心有所著,就違背真如的理性,所以所有的言論都是戲論。言說所作,邪想的分別,就是隨順名義上作種種戲論的執著。似色業轉,言說分別,虛妄執著,就像虛空裏色、色業的活動。虛空譬喻離言法性。虛空裏的色、色業轉就譬喻言說所作的邪想分別隨戲論著。
2.1.3-又即如是一切言說邪想分別隨戲論著似眾色業。眾多的種種色、色業在虛空裏,由虛空所容受。現在分別戲論言說法性,皆是似空離言說事之所容受,就是離言說法性容受言說法性,種種的執著都在離言法性那裡容受。言說法性,虛妄執著染污離言法性。似眾色業,在虛空裏活動,對虛空也有點障礙。
a)相似虛空離言說事等者:此中以彼虛空,喻顯離言說事,是名相似虛空離言說事。以彼色業,喻顯邪想分別隨戲論著,是名似色業轉。復以虛空容受色業,喻顯離言說事為分別戲論之所塗染,是名似空離言說事之所容受。
a1)這裡以彼虛空的譬喻來顯示離言法性,這就叫做相似虛空離言說事。以彼色業喻顯邪想分別隨戲論著,是名似色業轉。復以虛空容受色業喻顯離言說事為分別戲論之所塗染,虛妄分別的言說法性染污離言法性,是名似空離言說事之所容受。這段話也就是簡單的說明生死的緣起。下面聖智所行,就是涅槃的緣起,清淨的緣起。
tadā rūpābhāva-mātrātmakam eva pariśuddham ākāśaṃ khyāti. evaṃ tasmiṃn ākāśa-sthānīye nirabhilāpye vastuni vividhābhilāpa-kṛtāḥ saṃjñā-vikalpāḥ prapaṃca-saṃgānugatā rūpa-karma-sthānīyāḥ pravartaṃte. sarveṣāṃ ca teṣām abhilāpa-kṛtānāṃ saṃjñā-vikalpānāṃ prapaṃca-saṃgānugatānāṃ vicitra-rūpa-karma-sthānīyānāṃ tan nirabhilāpyaṃ vastv-ākāśa-sthānīyam avakāśaṃ dadāti.
若時菩薩以妙聖智,遣除一切言說所起邪想分別隨戲論著;爾時菩薩最勝聖者,以妙聖智證得諸法離言說事,唯有一切言說自性,非性所顯;譬如虛空清淨相現。亦非過此有餘自性,應更尋求。是故宣說一切諸法皆等虛空。
[解]2.2-聖智所行
2.2.1-若此時這位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能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成就微妙的聖智,聖人的智慧,不是凡夫的煩惱。破除一切言說,一切名句所生起的不如理作意,邪想的分別,戲論的執著,破除這執著。言說法性是畢竟空,就是觀察思惟一切名言所表達的文、義都是畢竟空寂的,就能破除一切言說所起邪想分別、隨戲論著。這段話主要是說觀,當然應該有奢摩他的止。
2.2.2-那時菩薩以最勝智,最勝聖者當然佛是最殊勝,証悟一切法離言說的真如理。這時若能觀一切言說法性是畢竟空,言說法性本身畢竟空,能觀察的智慧也不可得。彼無故此無,就是圓成實性的真如就顯現出來。証得諸法離言法性的時候,唯有一切言說自性非性,這一切言說自性都是無性,離一切虛妄分別所顯示的真如理顯現出來。顯現出來的當然此處也有依他起,就是清淨的依他起,而不是染污的依他起。
2.2.3-這時候言說法性被除遣、除滅,顯現出來就是離言法性,離言法性的顯現譬如虛空,離一切色相,清淨相顯現出來,這就是得無上菩提。譬如虛空清淨相現是真如理的顯現,真如理顯現就是究竟圓滿的境界,不是過了此法之外還有剩餘、其他的自性,應該更去學習,更去希求,不是這樣。所以說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的。
yadā ca punar bodhisattvair jñānenāryeṇa te 'bhilāpa-samutthitā mithyā-saṃjñā-vikalpāḥ prapaṃca-saṃgānugatāḥ sarveṇa sarvam apanītā bhavaṃti. tadā teṣāṃ bodhisattvānāṃ paramāryāṇāṃ tenārya-jñānena taṃ nirabhilāpyaṃ vastu sarvābhilāpya-svabhāvābhāva-mātram ākāśopamaṃ pariśuddhaṃ khyāti. na ca tasmāt param anyaṃ svabhāvam asya mṛgayaṃte. tasmād dharmā ākāśa-samā ity ucyaṃte.
又如幻夢非如顯現,如實是有;亦非一切幻夢形質,都無所有。如是諸法,非如愚夫言說串習勢力所現,如實是有;亦非一切諸法勝義離言自性,都無所有。由此方便悟入道理,一切諸法非有非無,猶如幻夢,其性無二。是故宣說一切諸法皆如幻夢。
[解]3.1.2.2.2.2)如幻夢義
1-前面說如虛空義是會合圓成實性的真如,如幻夢義就是依他起。又譬喻幻術師變幻的境界,又如人作夢裏面的境界,並不像夢裏顯現的境界真實是有那回事,這是虛妄的。也不是說一切幻夢的形質的事一點都沒有,還是有那種幻化的事,如夢的事是有,只是不真實有。這二句話,一個是非有,一個是非無。
2-這一切法也是這樣子,不同於沒有修學聖道的人,言說串習勢力,從無始以來眾生就是有言說的。人間的人,天上的人都是有言說的。言說串習,就是不間斷的,連續的熏習,一直的有言說。勢力所現,勢力就是常常的說話,說話就表示內心的思惟,內心思惟,然後說出來語言,它就熏習種子,在阿賴耶識那邊熏習種子。種子成熟,得到適當的因緣時,它就會發生作用,或者現出人的境界,現出天的境界,或者現出三惡道的事情。如實是有,前面的非如貫下來,就是不是真實有。言說串習勢力,幻現出來的一切法,它也不是自然有,是熏習而有,但不是真實。內心裏思惟,說出來種種的語言,表現出各式各樣的事,這些都不是真實有。
3-前面是非實有,下面是非無。在勝義那個殊勝的境界,是聖人無分別智所觀察、所証悟的境界,那境界是離言自性,也非都沒有。
4-由如幻、如夢的譬喻為方便,使令我們可以覺悟到諸法畢竟空,又不是空,這樣的道理。這一切諸法也不是有,也不是無。就像幻術師的幻術似的,也像人做夢似的。幻夢的体性,不能說它決定是有,也不能說它決定是無的。所以就這樣解釋,這樣宣說,做這樣的譬喻,使令我們容易明白。
tad-yathā māyā na ca yathā khyāti tathāsti. na ca punaḥ sarveṇaiva sarvaṃ nāsti tan māyā-kṛtaṃ. evaṃ na caite dharmā yathaivābhilāpa-saṃstava-vaśena khyāṃti bālānāṃ tathaiva saṃvidyaṃte. na ca punaḥ sarveṇa sarvaṃ na saṃvidyaṃte pāramārthika-nirabhilāpyātmanā. te cānena naya-praveśena na saṃto nāsaṃta ity advayā māyāvat. tasmān māyopamā ity ucyante.
如是菩薩,普於一切諸法法界,不取少分、不捨少分、不作損減、不作增益、無所失壞。若法實有、知為實有;若法實無,知為實無;如其所知,如是開示。當知是名菩薩隨順會通方便善巧。
[解]3.1.2.3)結顯正知
這位菩薩不懈怠,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學聖道,所以普遍的於一切染淨法中,或者是一切法的法性,法界即法性。一切諸法,應該是依他起,法界即法性就是圓成實,依他起是如幻如化,如幻夢的,但是我們不知道是如幻夢,認為是真實的,就是遍計執。現在這位菩薩修學聖道成功,在法、法性不取著少分,也不棄捨少分。依他起和圓成實不損減,不能否認這件事。遍計執是畢竟空寂的,不執著是有,所以不作增益。不損減也不增益,對於諸法就不會有錯誤,不會破壞法性。怎麼叫做無所失壞呢?若法是真實有,圓成實、依他起是真實有,就知為實有。若法實無,就知為實無,遍計執實在是沒有,也通達它是沒有。菩薩能這樣通達三自性,也這樣的為眾生宣揚。當知是名菩薩隨順會通方便善巧。
a)不取少分不捨少分等者:於實無事離有相取,是名不取少分。於實有事離無相取,是名不捨少分。不於實有起損減執,是名不作損減。不於實無起增益執,是名不作增益。遠離增減所有過失,是名無有失壞。〈真實義品〉廣顯彼失壞相應知。
a1)言說法性是畢竟空的是實無,遠離執著為有的執著,不執著是有,有相的執著遠離。這是長時修止觀,慢慢的才能改變過來,是名不取少分。依他起和圓成實是真實有的,遠離了沒有的執著,是名不捨少分。不於依他起和圓成實起損減執,是名不作損減。言說法性實在是無,不要執著是有。但是在凡夫不修止觀的人,染污的依他起、遍計執一直是顯現的。依他起和圓成實是不顯現的,雖然是真實有,但是不顯現;遍計執是畢竟空的,但是顯現出來。這是顛倒的境界,現在能長時期的修止觀,能改變過來,是名無有失壞。第三十六卷的〈真實義品〉,很廣博的顯示出來失壞的相貌。
evaṃ hi bodhisattvaḥ sarvasmāt dharma-dhātor na kiṃcid utkṣipati na ca kiṃcit pratikṣipati nonī-karoti nādhikaṃ karoti na vināśayati. bhūtaṃ ca bhūtataḥ prajānāti. tathaiva ca saṃprakāśayati. ayaṃ bodhisattvasyānulomika upāyo veditavyaḥ.
云何菩薩共立要契方便善巧?謂諸菩薩若見有情求飲食等十資身具;即便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及諸沙門婆羅門等,廣說如前,乃至若能受持淨戒;如是我當隨汝所欲,施飲食等諸資身具,如其不能,我不施汝。
[解]3.2)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怎麼叫做菩薩共立要契的方便善巧呢?要契,要者求也。眾生有所求,菩薩也有所求,彼此的有所求大家都同意。我也同意你的所求,你也同意我的所求,大家都同意遵守信用,說的話算數,就是叫做要契。而這個要契是菩薩和眾生共同立的一個合同,而這是菩薩度化眾生的方便善巧。
3.2.1)於施資具
謂諸菩薩若見眾生求飲食等十種資具,十種資具在第二卷,第一食,第二飲,第三乘,第四衣服,第五莊嚴具,第六歌笑舞樂,第七香鬘塗末,第八什物之具,第九照明,第十男女受行。菩薩若看見諸有情,求飲食等十種資身之具,生活所需。菩薩就和這個眾生定個合同。你們要求這十種資身具,我可以滿足你們,但是有條件,就是要知道父母的恩。要對父母恭敬供養,對諸沙門婆羅門也能恭敬供養。這樣我就可以給你們十種資身具。前面已說,這裡不多說。乃至,中間後一段就略去沒有說,就是要造罪時要生恐怖心,再也不敢做。要能受持清淨戒,還能受齋持戒。你若能做到這個程度,若肯這樣用功的話,我當隨順你所欲,我就布施你們這十種資身具。如果你不能知父母恩,供養恭敬等等,若不能這樣做,我不施汝十種資身具。眾生向菩薩有所求,十資身具;菩薩向眾生有所求,要知父母恩、恭敬供養等等。如果你能辦到,菩薩也能辦到,如其不能,我不施汝。
a)及諸沙門婆羅門等者:等言,等取家長可尊敬者、作義利者、作所作者。如前善知世間中說。
b)廣說如前等者:有尋有伺地說:於今世後世所作罪中見大佈畏。行施作福,受齋持戒。此中廣說如彼應知。」
b1)有尋有伺地說:於今世後世所作罪中見大佈畏。造了罪心裡有恐怖心。行施作福,歡喜布施,做很多的福業。受齋持戒,同時還能受齋過午不食,還能持戒。此中廣說如彼應知。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a vibandha-sthāyī upāyaḥ. iha bodhisattvaḥ bhojana-pānādi-daśa-kāya-pariṣkārārthikānāṃ sattvānāṃ vipratibandhenāvatiṣṭhate. sacen mātṛjñā bhavatha pitṛjñāḥ śrāmaṇyā brāhmaṇyā vistareṇa pūrvavad yāvat sacec chīlaṃ samādāya vartadhve evam ahaṃ yuṣmākaṃ bhojana-pānādīn kāya-pariṣkārān yāvad-artham anupradāsyāmi. anyathā na dāsyāmīti.
如是菩薩,若見有情來求種種田事、宅事、諸闤闠事、王事、域事、財事、穀事、或有來求諸工業處、及諸明處,或有來求共為朋友,或有來求共結婚媾,或有來求共作邑會,或有來求助營事業;菩薩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所說;如是我當施汝田宅,廣說乃至助營事業。
[解]3.2.2)於施田等及作助伴
如是菩薩,若見有情來求種種田事,眾生到菩薩這裡向菩薩有所求,求種田的這些事,求菩薩幫幫忙。宅事,種田是能生產,宅是住處。我沒有房子,請菩薩給我房子住。諸闤闠事,闤闠不是各別的一個、二個房子,是很多人居住的地方。如造一個城市計劃,造一個現代都市。為國王做事,或者一個地區裏做福業的事;或者發財的事;或者種什麼田、生產什麼穀的事情。或者有眾生到菩薩這兒來求菩薩幫忙工業的事,如造房子是工業,或者是其他種種的工業。很多的專業知識的事,向菩薩有所求。或者有眾生來求菩薩和他做朋友,或有來求共結婚媾,或有來求共作邑會,這個地區成立一個會,我們每星期天坐禪。或有來求助營事業,或有其他的事,請菩薩幫忙。菩薩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所說;如是我當施汝田宅,廣說乃至助營事業。這就是訂立一個合同。
tathā kṣetra-vastu-gṛha-vastv-āpaṇa-vastu-rājya-vastu-deśa-vastu-dhana-vastu-dhānya-vastv-arthikānāṃ tathā śilpa-karma-sthāna-vidyārthikānāṃ tathā tena saha sakhyārthikānām āvāha-vivāhārthikānāṃ ābhakṣaṇa-saṃbhakṣaṇārthikānāṃ kṛtya-sahāyārthikānāṃ ca sattvānāṃ kārya-vipratibandhenāvatiṣṭhate. evam ahaṃ yuṣmākaṃ vistareṇa yāvat kṛtyeṣu sahāyībhāvaṃ gamiṣyāmi sacen mātṛjñā bhavatheti pūrvavat.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有諸愆犯、或被舉訟,或作種種不饒益事,為他所拘,將欲刑縛,斷截撾打,毀辱迫脅,驅擯流移,或他所執、欲捶縛賣;菩薩爾時隨能隨力,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方便救汝,令脫斯難。
[解]3.2.3)於脫厄難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有諸愆犯,愆犯,以下犯上,犯了違法的事,造罪。或者造罪以後,被人舉發到法庭打官司。或做很多傷害人的事。你傷害人家,被人家逮捕了捉住。將欲刑縛,斷截撾打,毀辱迫脅,是驅逐你,把你流放到苦惱的地方,或者是被人家捉起來,就是要打你,或者把你賣給別的人。菩薩此時看見這個眾生有這樣的苦惱,就同他又訂個合同,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方便救汝,令你脫離這個災難、苦惱。
punar bodhisattvaḥ aparādhiṣu sattveṣu parair vadha-baṃdhana-cchedana-tāḍana-kutsana-tarjana-pravāsanāyopātteṣv ādhamana-bandhaka-vikrayāya copātteṣu vipratibandhenāvatiṣṭhate śaktaḥ pratibalaḥ. sacen mātṛjñāḥ pitṛjñā bhavatha vistareṇa pūrvavad evam ahaṃ bhavato 'smād vyasanād vimocayiṣyāmīti.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遭遇種種王賊水火人及非人不活惡名,諸怖畏等;爾時菩薩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方便救汝令免斯畏。
[解]3.2.4)於救怖畏
又諸菩薩若見眾生遭遇到種種的苦惱事情,什麼事情呢?王的佈畏,或者賊的佈畏,或者水、火、人、非人的佈畏,非人就是鬼神。或者不活,沒有飯吃,生活困難的佈畏,或者惡名的佈畏,諸佈畏等。爾時菩薩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善巧方便的救護你,使令你沒有這個恐怖。菩薩肯這樣來救護眾生,但是有條件,就是你要孝順父母等等。
punar bodhisattvo rāja-corodakāgni-manuṣyāmanuṣyājīvikāślokādi-bhaya-bhītānāṃ sāttvānāṃ vipratibandhenāvatiṣṭhate. sacen mātṛjñā bhavatha pūrvavad vistareṇaivam ahaṃ bhavato 'smād bhayāt paritrāsyāmīti.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欲所愛會,求非愛離;爾時菩薩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遂汝所願,令所愛會及非愛離。
[解]3.2.5)於遂求願
你有所求能滿你所願。又諸菩薩若見有情欲所愛會,眾生想要與所愛的人集會。求非愛離,或者怨家在一起很苦惱,希望求菩薩幫忙,把非愛遠離。爾時菩薩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滿足你所願望,令所愛的人能集會,令非愛的人遠離。
punar bodhisattvaḥ priya-samāgama-kāmānāṃ cāpriya-viyoga-kāmānāṃ ca sattvānāṃ vipratibandenāvatiṣṭhate. sacen mātṛjñā bhavatha vistareṇa pūrvavad evam ahaṃ bhavatāṃ priya-samāgamam apriya-vinābhāvaṃ copasaṃhariṣyāmīti.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為疾所苦;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救汝病苦,令得安樂。彼諸有情既為菩薩如是立要,於諸善品速疾受學,於諸惡品速疾除斷;菩薩皆能遂其所願,當知是名菩薩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解]3.2.6)於救病苦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為疾病所苦惱,看醫生也看不好,就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救汝病苦,令得安樂。那些苦惱的眾生和菩薩立了契約,於諸善品速疾受學,眾生感覺到菩薩肯幫忙,就趕快的聽菩薩的教導。於諸惡品速疾斷除一切惡法,菩薩皆能滿你所願,當知是名菩薩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punar bodhisattvaḥ ābādhikānāṃ sattvānāṃ vyādhitānāṃ vipratibandhenāvatiṣṭhate. sacen mātṛjñā bhavatha vistareṇa pūrvavad evam aham bhavato 'smāt vyādhi-duḥkhāt parimocayiṣyāmīti. te ca sattvā evaṃ vibandha-sthitasya bodhisattvasya laghu-laghv etasmiṃ kuśala-samādāpane pāpa-prahāṇe ca yathākāmaṃ karaṇīyā bhavanti. ayaṃ bodhisattvasya vibandha-sthāyī upāya ity ucyate.
云何菩薩異分意樂方便善巧?謂諸菩薩與諸有情立要契已,彼諸有情於上所說彼彼事中,不如所欲速疾修行;菩薩爾時於如上說彼所求事,皆不施與。唯為利益彼有情故,非餘意樂而不施彼。如是於其諸厄難處、諸怖畏處,欲所愛會,求非愛離,病苦所惱,諸有情類,權時棄捨。唯為利益彼有情故。非異意樂而棄捨之;非異意樂而不救拔。如是菩薩於諸有情方便現行剛捍業時,唯為利益,非餘意樂;漸令餘時,如其所欲,斷除諸惡,修學諸善,是故方便權時棄捨。
[解]3.3)異分意樂方便善巧
異分意樂方便善巧,就是內心裡的意樂,和表現出來的行動不一樣,但是這也是菩薩教化眾生的方便善巧。怎麼樣是菩薩的異分意樂方便善巧呢?
3.3.1)於立要契諸有情所
1-不施所求
謂諸菩薩與諸有情立要契已,合同已經簽字,但是那個有情對要契上所答應的,要做什麼功德的事,並不隨順菩薩所說的條件很快的去做,或者不做。答應要知父母恩,要孝順父母,但是不做這件事。菩薩爾時於如上說彼所求事,你不滿足菩薩所開的條件,菩薩也不滿你所願,皆不施與。而不施與其願,不滿足他的願,菩薩的心還是利益他的意思,不是要傷害他。並不是有其他的不懷好心,不布施他。
2-不救難等
如是於其諸厄難處、諸怖畏處,苦惱的境界,苦惱的地方,恐怖的地方,欲所愛會的要求,求非愛離的要求,病苦所惱的要求,諸有情類不能滿足菩薩所說的條件,要孝順父母等,不做這個事,菩薩權時棄捨,要暫時棄捨你,不滿足你的所願。菩薩暫時不滿眾生願,表面上的行動好像菩薩不慈悲,但是菩薩的內心還是利益他。不是有傷害他的意思,不是有其他傷害的心情,而不救護眾生.
3-總明方便
這位菩薩對於苦惱的有情方便現行,菩薩的智慧、慈悲,方便的現出來這種行動,剛捍業時,就是剛強不救護眾生的事情,拒絕眾生的要求,表面上是這樣,但是菩薩的內心還是要利益眾生,不是其他傷害眾生的意樂,菩薩還是不棄捨眾生,逐漸的教這一位眾生,在其他的時間裡面,能隨順菩薩的希望,斷除種種罪過修學諸善,眾生能隨順菩薩的教導,修學很多很多的善法,是故方便權時棄捨。
ye punaḥ sattvā evaṃ vibaṃdha-sthāyino bodhisattvasya yathā-parikīrtiteṣu vastuṣu na laghu-laghv eva yathākāmaṃ pratipadyaṃte. teṣāṃ bodhisattvaḥ yathā-parikīrtitair vastubhir arthikānāṃ tāni vastūni nānuprayacchati hita-kāmatayā. na cādātu-kām'āśayo bhavati. vyasana-sthān bhitān priyāpriya-saṃyoga-visaṃyoga-kāmān vyādhi-duḥkhārtān sattvān yāvat-kālam adhyupekṣate hita-kāmatayā. nopekṣaṇāśayo bhavati nāparitrāṇāśayaḥ. te ca sattvā evaṃ niṣṭhura-karmaṇā pratipadyamānasya bodhisattvasya na tv āśayataḥ apareṇa---karaṇīyā bhavaṃti pāpa-prahāṇāya kuśala-mūla-samādāpanāya ca.
若諸有情於菩薩所,雖無所求,亦無眾難,廣說乃至無諸病苦,而與菩薩先為親厚;菩薩於彼隨宜勸導,斷諸惡法,修諸善法。所謂令彼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廣說乃至於淨尸羅隨順受學。若彼有情雖蒙菩薩如是勸導,故肆輕躁而不奉行;菩薩爾時自現憤責,唯欲利益,非憤意樂。於諸所作,悉現乖背,唯為利益,非背意樂。或於一類,現與世間不饒益事,唯為利益,非損意樂。如是菩薩於諸有情現外所作,與內意樂,相不同分;由是因緣,方便安處,令彼有情漸斷諸惡,漸修諸善。是故菩薩如是調伏有情方便,名為菩薩異分意樂方便善巧。
[解]3.3.2)於先親厚諸有情所
1-隨宜勸導
若是有這樣的眾生對菩薩什麼都不求,亦沒有很多困難、苦惱的事情,廣說乃至無諸病苦,而這個眾生和菩薩,在過去什麼時候是親厚關係的人。菩薩也對彼隨其所宜而勸導,斷諸惡法,修諸善法。所謂令彼知父母恩,恭敬供養,這就是善法,廣說乃至於淨尸羅隨順受學,也能夠學習戒,持戒清淨,這是隨宜勸導。
2-現異分相
要是那一個,以前和菩薩有親厚關係的人,雖然現在得到菩薩各式各樣的勸導教化,但是那個眾生還是故意的、有心的,肆就是放肆、放縱自己,輕躁就是浮動,心老是不安,而不奉行菩薩的教導,這個時候菩薩怎麼辦法呢?菩薩就主動現出來憤怒、呵責,但是菩薩的心是慈悲心要利益他,並不是有憤恨的心情,那是假的方便示現的。菩薩對於那個眾生是故肆輕躁做種種惡事,菩薩完全表現出來不同意,菩薩現出來的乖背行為,內心裡面是慈悲利益眾生,沒有棄捨眾生的心。或者菩薩對於這一類,以前有親厚關係的眾生,反倒做一些不利益他的事情,在菩薩內心還是慈悲,利益這個人的,並沒有傷害他的意樂。
a)或於一類現於世間不饒益事等者:戒品中說:菩薩見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惡,於諸有情無有慈愍,專行逼惱。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若廢、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又說:菩薩見劫盜賊奪他財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執為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於彼有情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逼而奪取。由是當知此所說義。
a1)戒品中說,這個大菩薩,看見那個眾生有增上威力,很有權力。增上宰官,就是在政府裡面有地位的人。上品暴惡,菩薩看見這個眾生他的暴惡是最上品的、最厲害的。什麼叫做上品暴惡?就是增上增上宰官那個人,對於諸有情沒有慈愍心,專做一些苦惱眾生的事情。發大悲心的菩薩看見這個眾生,做了這種傷害眾生的事情,發動對這個眾生有憐憫心,這個人就要下地獄。菩薩對於這個眾生就發生利益他,叫他修學善法將來不要到三惡道。
a2)隨菩薩的因緣,力量有多大,隨這力量所能做到的,把這增上宰官罷免,叫做若廢,若黜就是降低他的權力。菩薩這樣做,對於菩薩所受的菩薩戒並沒有違犯、並沒有犯戒,能生出來很多功德。這個增上增上宰官,被菩薩這樣做了以後,他就沒有條件再去傷害眾生,所以利益很多人,那麼多的人也不受他的苦惱,他本人也不能再做惡,所以菩薩這件事做的有功德。
a3)又說:菩薩見劫盜賊奪他財物,這是劫盜賊。什麼叫劫盜賊呢?就是奪取他人的財物,或是大眾僧的財物。窣堵波物,佛塔的財物。取多物已執為他的所有。縱情受用,放縱他的貪瞋癡,受用所偷來的財物。菩薩見已也是起憐愍心,於彼有情發生利益安樂意樂,發起利益這個人,令他得安樂的意樂。隨力所能逼而奪取,把那偷盜的財物奪回來。由是當知此所說義。
3-結
如是菩薩對於諸有情,顯現在外邊行動做的事情,與菩薩內心裡面的慈悲心的相貌不一樣,內心裡面是慈悲,外邊做的事情是對眾生不歡喜,由於菩薩的大悲心,善巧方便的因緣,能夠把眾生安處在良好、善良的地方,令彼有情漸漸的斷滅一切惡事,漸漸的修學諸善法,是故菩薩如是調伏有情方便,名為菩薩異分意樂方便善巧。
ye ca sattvā nāpy arthino bodhisattvasya nāpi ca vyasana-sthā nāpi vistareṇa yāvad vyādhitāḥ. te cāsya saṃstutāḥ sa-praṇayāḥ. tān api bodhisattvaḥ tasmiṃn eva kuśala-mūle samādāpayati yad uta mātṛjñatāyāṃ vistareṇa yāvac chīlaṃ samādāyānuvartanāyāṃ. ta evaṃ bodhisattvena samādāpyamānāḥ saced vikaṃpanena na pratipadyaṃte teṣāṃ bodhisattvaḥ kupitam adhyātmakam upadarśayati hita-kāmatayā. na cāśayataḥ kupito bhavati. kṛtyeṣu vaimukhyam upadarśayati hita-kāmatayā. na cāśayato vimukho bhavati. tad-ekatyam apy asyānarthaṃ laukikam upasaṃharati hita-kāmatayā. na cāśayataḥ anartha-kāmo bhavati. visabhāgo 'sya bodhisattvasya teṣu sattveṣu tasyāś ceṣṭāyāḥ sa āśayo bhavati. tena ca tāṃ sattvāṃs tasmiṃ pāpa-prahāṇe kuśala-samādāne ca saṃniṣṭhāpayati. tasmād iyaṃ sattva-vinayopāyo bodhisattvasya visabhāgāśaya ity ucyate.
云何菩薩逼迫所生方便善巧?謂諸菩薩或為家主,或作國王,得增上力,於自親屬、於自臣民,能正教誡。如應告言:諸我親屬、諸我臣民,若於父母不知恩報,廣說乃至毀犯戒者;我當斷其常所給賜衣服飲食,或當捶罰,或我親屬當與乖離,或我臣民當永驅擯。立一善巧機捷士夫,於彼事業常令伺察。由是因故,彼諸有情怖畏治罰,勤斷諸惡,勤修諸善。彼於修善,雖無樂欲;由是方便,彊逼令修。是故名為逼迫所生方便善巧。
[解]3.4)逼迫所生方便善巧
云何菩薩逼迫所生方便善巧?
1-如應告誡
菩薩這個時候是一家之主,或作國王,得增上力,拿到無上的權威。家之主,於自己的親屬之人;做國之王,於自己的臣民。他有這個大智慧,能夠正確的教導他們。怎麼教導呢?如其所應,依程度的深淺,來告訴他說:諸我親屬,這麼多都是我的親屬,這是家之主的人說的話。諸我臣民,這是國之王說的話,這麼多的我的臣民。我的親屬或者我的臣民,若對於父母不知報恩。廣說乃至毀犯戒者,做種種惡事,我怎麼處理這件事呢?斷其常所給賜,常就是日常我要給你的,現在我斷了不給,常所賜給的衣服飲食中斷停止這件事。或者嚴重的要打你,或者處罰。或者屬於我的親屬,你們不能持戒不孝順父母,那我就和你們乖離,不在一起住。或者是我的臣、我的民,你不孝順父母,乃至不持戒,那我就永久的驅逐你們。
2-方便伺察
這一個或者是家主或是國之王,委派一個善巧機捷士夫,就是有善巧的智慧非常敏感的人,不是遲鈍的人。對於你的臣民,或者是親屬做什麼事情,常令他去觀察。伺察,偷偷的觀察你,看你們做什麼事情。
3-結
由於菩薩有這種威力,有這種智慧,有這種大慈悲的原因。彼諸有情害怕菩薩來治罰他,精勤的斷滅這種惡法,斷滅身三、口四、意三,這些諸惡,勤修諸善。那個眾生對於修善法的事不歡喜,雖然不歡喜,由於菩薩做國王、做家主他有這個權力,用這個善巧方便強逼他使令他修學善法,是故名為逼迫所生方便善巧。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āvaṣṭaṃbhaja upāyaḥ. iha bodhisattvaḥ svāmibhūto vā rāja-bhūto vā ādhipatya-prāptaḥ svaṃ vā parijanaṃ svaṃ vā vijitam evaṃ samyaganuśāsti. yo 'pi mama parijano vā vijito vā amātṛjño bhaviṣyati vistareṇa yāvad dauḥśīlyaṃ samādāya vartsyati. tasyāham ucitaṃ vā bhakt'ācchādanaṃ samucchetsyāmi vārayiṣyāmi vā tāḍayiṣyāmīti vā sarvasvād vā viyojayiśyāmi sarveṇa vā sarvaṃ pravāsatāṃ prāpayiṣyāmīti. tatra ca karmaṇi--- pauruṣeyāṃ viniyojayati. te ca sattvās tasmāṃ mahato daṇḍa-karmaṇo bhītāḥ pāpaṃ ca prajahati kuśalaṃ samādāya vartante. akāmakā api tena balāvaṣṭaṃbhena saṃniyojyaṃte kuśale te sattvā anenopāyena. tasmād ayam avaṣṭaṃbha-ja upāya ity ucyate.
云何菩薩施恩報恩方便善巧?謂諸菩薩,先於有情,隨力多少施作恩惠;或施所須,或濟厄難,或除恐怖,或會所愛,或離非愛,或療病苦,令得安樂。彼諸有情深知恩惠欲報德者,菩薩爾時勸令修善,以受報恩。告言:汝等非餘世財來相酬遺,為大報恩。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廣說乃至受持淨戒;如是乃名大報恩德。菩薩如是於諸有情先施恩惠,勸讚修善,名大報恩;由此方便,令他於善精勤修學。是故名為施恩報恩方便善巧。
[解]3.5)施恩報恩方便善巧
1-云何菩薩施恩報恩方便善巧?諸菩薩先主動的對於眾生,隨菩薩自己的力量,或者多或者少,施作恩惠,就是對於眾生布施他,生活所需或者什麼,就是對眾生有恩惠。是什麼恩惠呢?或布施他生活所需,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或是救濟這個眾生在苦難中,或者土匪難,或者大地震,或者是風災、水災各式各樣的厄難。或者你有什麼恐怖,菩薩能除滅你的恐怖。或者幫助你能與所愛的人聚會。或者幫助你遠離怨家。或者為你治療病苦,令你得到身體健康的安樂。
2-那個有情深深的知道,菩薩對他有恩、有惠,想要報答菩薩的恩德,怎麼辦呢?菩薩這時對那個想要報恩的眾生,勸他說:你就修習善法,就是我接受你的報恩。菩薩對於受恩惠的眾生說:你們這些受恩惠的人,不要拿世間的財來送給我,你以為這就是大報恩,你們不要這樣想。世財就叫餘。怎麼辦呢?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廣說乃至受持淨戒;如是乃名大報恩德。
3-菩薩度化眾生有這樣善巧方便,先對眾生施恩惠,後來你就修學善法,你不知道修善,我勸你、讚歎修善的功德大,就叫做大報恩。由於菩薩有這樣的善巧方便,使令眾生於善法精勤的修學,是故名為施恩報恩方便善巧。
a)或施所須等者:此中種種,如前共立要契方便善巧中說。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a kṛta-pratikṛtika upāyaḥ. iha bodhisattvena yeṣāṃ sattvānāṃ pūrvam evopakāraḥ parīttaḥ prabhūto vā kṛto bhavati dānena vā vyasana- paritrāṇatayā vā bhaya-paritrāṇatayā vā priyāpriya-saṃyoga-viyogopasaṃhāraṇatayā vā vyādhi-saṃśamanatayā vā. teṣāṃ kṛtajñānāṃ kṛtavedināṃ pratyupakāra-kāmānām aṃtikād bodhisattvaḥ kuśala-samādānam eva pratikārato yācate saṃpratīcchati. na kīṃcid anyal lokāmiṣam. evaṃ cāha. ayam eva me bhavatām aṃtikān mahā-pratyupakāro bhaviṣyati saced yūyam eva mātṛjñā bhavatha pitṛjñā vistareṇa yāvac chīlaṃ samādāya vartadhve kṛtasya pratikṛtaṃ kuśala-samādānaṃ parataḥ pratyāśaṃsati. tena copāyena parāṃs tatra kuśale samādāpayati. tasmād ayam upāyaḥ kṛta-pratikṛtika ity ucyate.
云何菩薩究竟清淨方便善巧?謂諸菩薩安住菩薩到究竟地,於菩薩道已善清淨;先現往生睹史多天眾同分中。無量有情,如是念言:某名菩薩,今已生處賭史多天眾同分中;不久當下生贍部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願令我等當得值遇,非不值遇,隨是菩薩所生之處,願令我等亦當往生。如是為令無量有情生正欲樂,為多修習此欲樂故。
[解]3.6)究竟清淨方便善巧
究竟清淨方便善巧,就是能學習佛法得聖道,能得涅槃就是究竟清淨,其他的方便善巧,都只是修善斷惡的事。前面的方便善巧都是前方便,而不是究竟的清淨,什麼是菩薩度化眾生究竟圓滿的清淨方便善巧呢?
3.6.1)現生睹史多天
1-謂諸菩薩安住菩薩到究竟地,這是說菩薩安住於般若波羅蜜,大悲心廣度眾生,這樣逐漸六波羅蜜的功德到究竟地時,就是到第十地等覺菩薩的時候。於菩薩道已善清淨,對於菩薩的般若波羅蜜,無相的大悲心,已經成就很高的程度,很清淨。到這個程度的時候,菩薩應該怎麼做呢?先,最先。現往生,現出來往生到睹史多天眾同分裡面,睹史多天有很多的天人,這時候菩薩和他們一樣,到那個天去住。
2-那時候很多的眾生,心裡面這樣憶念:某某名菩薩現在已經往生到睹史多天眾同分中在那裡住。在那住有什麼特別呢?不需要很久,四王天是五十年一晝夜,忉利天是一百年一晝夜,夜摩天是二百年,睹史多天是人間四百年,它那裡是一晝夜。這樣活四千歲,就是那麼多的時間,不久當下生贍部洲,再下來就成無上菩薩提。很多的眾生知道是這樣,就發願:希望他成佛的時候,我們能夠和他見面,不是說他成佛,但是我跑到三惡道。隨順這個菩薩往生的地方,願令我等也就往生到他那個地方。菩薩能到睹史多天那兒去住,就能令無量的眾生,生起這樣好的意願,發心去見佛就是很好的意樂。欲樂就是意願。菩薩生到這裡,目的也就是為了很多的眾生,都能修習這個欲樂,都歡喜去見佛。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a viśuddha upāyaḥ. iha niṣṭhā-gamana-bodhisattva-bhūmi-sthito bodhisattvaḥ su-viśodhita-bodhisattva-mārgaḥ Tuṣite deva-nikāye upapadyate. amuko bodhisattvaḥ Tuṣite deva-nikāye upapannaḥ sa nacirasyedānīṃ Jaṃbūdvīpe '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hotsyate. taṃ vayam ārāgayema na virāgayema. tasya ca bodhisattvasyāṃtike asmākaṃ janma bhaved ity aparimita-sattva-samyak-chanda-jananārthaṃ chanda-bahulīkaraṇārthaṃ.
又是菩薩從睹史多天眾中沒,來下人間,生於高貴或族望家,所謂王家、若國師家。棄捨世間上妙欲樂無所顧戀,清淨出家。令諸有情起尊敬故。
[解]3.6.2)現生王家出家
又這位菩薩從睹史多天,大眾之中息沒,下到人間來,生於道德高尚的人家,或者這個族姓,名望很高地位很高,很多人都很尊重他。那是誰呢?所謂國王的家或者是國王老師的家,菩薩生到這裡,又把世間上妙欲樂棄捨,不愛著這些世間上妙欲樂,離開欲樂,清淨的出家修學聖道,這樣做是幹什麼?又是選擇高貴或族望那裡投生,結果又棄捨,這樣能令眾生起尊敬心。
punar bodhisattvaḥ Tuṣitād deva-nikāyāc cyutvā ucce vā mate vā kule upapadyate yad uta rāja-kule vā purohita-kule vā. tathodārāṃ kāmān utsṛjya niṣkrāmati sattvānāṃ bahu-mānotpādanārthaṃ.
又現誓受難行苦行。為令信解苦行有情,捨所樂故。
[解]3.6.3)現受難行苦行
又出家的時候,現誓受難行苦行,現,是現出來。誓,是決定。要受這個難行苦行,這個苦行你不容易做,但是菩薩能做,為什麼這樣做呢?為令信解苦行的有情,棄捨苦行的事,他歡喜修苦行。
punar duṣkara-caryām abhyupagacchati duṣkara-caryādhimuktānāṃ sattvānāṃ vicchandanarthaṃ.
又證無上正等菩提。令餘有情,於所同趣菩提解脫,欣殊勝故。
[解]3.6.4)現證無上菩提
菩薩修苦行,後來又不修苦行,就是要修八正道,思惟緣起的道理證悟無上菩提。對於其他的眾生,於所同趣菩提解脫,對於菩薩也修無上菩提,眾生也修無上菩提,這樣發歡喜心,他能成佛我也能成佛,歡喜仰慕這個殊勝的境界,就是無上菩提。
punar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te tad-anyeṣāṃ sattvānāṃ bodhi-vimukti-sāmānyopagamana-paritarṣaṇārthaṃ.
又證無上正等覺已,未為有情即說正法;待梵天王躬來啟請。為諸有情於正法所,起尊敬故。作是念言:當所說法,定應殊妙。故今梵王希望世尊,說是法故,躬自來請。
[解]3.6.5)現待梵王請說
又菩薩證了無上正等覺已,還沒有立刻為有情宣說正法,宣說緣起的正法,為什麼不立刻為眾生說法呢?等待梵天王親自來啟請,然後再為眾生說法,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為了讓諸有情,對佛的正法發起恭敬心,這恭敬心怎麼生起的呢?眾生這樣憶念說:菩薩當要所說的法,一定是特別的微妙。所以現在梵天王那麼高貴,也來請法。希望世尊,說是法故,躬自來請,這表示法的尊貴。
punar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 Brahmādhyeṣaṇāṃ pratīkṣyate. na tāvat sattvānāṃ dharmaṃ deśayati.
又以佛眼觀察世間。勿使有情作如是謗:但由梵王躬來啟請,敬梵王故,宣說正法;非於有情,自起悲心,乃是為他之所激發,非自能了機宜可否。為欲壞彼一類有情如是邪執,先以佛眼觀察世間,然後為轉無上法輪,一切世間所未曾轉。如是更復宣說正法,制立學處。是名菩薩究竟清淨方便善巧。由此所說方便善巧,更無有餘方便善巧,在於此上若過若妙;是故說名究竟清淨。
[解]3.6.6)現以大悲觀察
1-又,菩薩成佛以後,以佛眼觀察世間眾生的根性,不要使眾生這樣毀謗佛,怎麼毀謗呢?成佛之後為眾生說法,是因為梵天王躬來啟請,佛恭敬梵王故,宣說正法。佛不是對於眾生有悲心,不是於有情發起悲心而為說法。是梵王這麼高的身份來請激發他的心,才為眾生說法。不是佛自己有智慧能夠了知眾生的根性,可不可以說法,不是這個意思,眾生會這麼想。佛成佛後為了想破壞彼一類有情這樣的執著,先以佛眼觀察世間的根性,然後為說無上法輪,一切世間的眾生,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妙法。
就是這樣更復宣說正法,制立學處,就是還要制立戒,學處就是戒。
a)又以佛眼觀察世間者:〈菩提品〉說:如來晝夜六時,晝三夜三,常以佛眼觀察世間誰增誰減?我應令誰未起善根而種善根?廣說乃至我應令誰建立最勝阿羅漢果?(陵本三十八卷三頁)其義應知。
a1)佛是晝三時、夜三時,晝夜六時觀察眾生的根性誰增誰減,或者是善法增惡法減,或者惡法增善法減,我應令那一個人,未起善根而種善根。
b)然後為轉無上法輪者:〈攝事分〉說:由五種相轉法輪者,當知名為善轉法輪。乃至廣說世尊轉所解法,置於阿若憍陳如身中。此復隨轉置餘身中,彼復隨轉置餘身中。以是展轉隨轉義故,說名為輪。正見等法所成性故,說名法輪,其義應知。
b1)然後為轉無上法輪者:〈攝事分〉說:由五種相轉法輪者,當知名為善轉法輪。乃至廣說世尊轉所解法,置於阿若憍陳如身中。此復隨轉置餘身中,憍陳如又轉法輪置餘眾生身中,把佛法放在心裡面,你要能接受的時候,修學止觀就是你也在轉法輪,法輪動了就能破惑證真,也能夠和阿若憍陳如一樣的還能再轉法輪,彼復隨轉置餘身中。以是展轉隨轉義故,這叫輪。法輪的內容就是八正道,所成性故,這叫做法輪。其義應知。
2-菩薩能夠示現成佛,教化眾生為宣說無上法輪,這是究竟清淨的方便善巧,由此所說方便善巧,沒有別的方便善巧能夠超過這個,若過若妙;是故說名究竟清淨。
a)宣說正法制立學處者:此中正法,謂即十二分教,學處,謂即三無漏學應知。
teṣāṃ sattvānāṃ dharma- gauravotpādanārthaṃ. nāvara-mātrakam etad dharmākhyānaṃ bhaviṣyati yatredānīṃ Brahmā dharma-deśanāyai svayaṃ bhagavaṃtam adhyeṣata iti. punar buddha-cakṣuṣā lokaṃ vyavalokayati. Brahmādhyeṣite 'nena dharmo deśito Brahma-gauravāt. para-vyāpāritena na svena sattveṣu kāruṇya-cittena nātmana eva pratirūpatāṃ viditveti. tad-ekatyānāṃ sattvānām evaṃrūpasya mithyā-grāhasya prahāṇārthaṃ. punar dharma-cakram apravartita-pūrvaṃ loke pravartayati. tathā dharmaṃ deśayati śikṣāpadāni ca prajñapayati. ayam ucyate bodhisattvasya viśuddha upāyaḥ yasmād upāyād anya upāya uttari atikrāntataraś ca praṇītataraś ca nāsti.
如是菩薩所說六種若略若廣方便善巧,能除憎背聖教有情,所有恚惱;處中住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脫。除此,無有若過若增。是名菩薩方便善巧。
[解]如是菩薩所說六種,前面說的這一共是六大段。若略若廣方便善巧,能除憎背聖教有情,所有恚惱;處中住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繼續的栽培善根,善根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脫。除此,無有若過若增。是名菩薩方便善巧。
itīdaṃ ṣaḍvidham upāya-kauśalaṃ bodhisattvānāṃ samāsavyāsanirdeśataḥ pratihatānāṃ sattvānāṃ pratighātāpanayanāya madhya-sthānām avatārāya avatīrṇānāṃ paripākāya paripakvānāṃ vimocanāya. iti nāsty ata uttari nāsty ato bhūyaḥ. idaṃ bodhisattvānām upāya-kauśalaṃ.
3.3.1.12.妙陀羅尼
3.3.1.12.1.別辨相
云何菩薩妙陀羅尼?當知如是妙陀羅尼略有四種。一者、法陀羅尼,二者、義陀羅尼,三者、咒陀羅尼,四者、能得菩薩忍陀羅尼。
[解]怎麼叫菩薩的微妙的陀羅尼呢?當知如是妙陀羅尼簡要的說,就是有四種不同。一者、法陀羅尼。二者、義陀羅尼。三者、咒陀羅尼。四者、能得菩薩忍陀羅尼。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ānāṃ dhāraṇī. samāsataś caturvidhā draṣṭavyā. dharma-dhāraṇī artha-dhāraṇī mantra-dhāraṇī bodhisattva-kṣāṃti-lābhāya ca dhāraṇī.
云何菩薩法陀羅尼?謂諸菩薩獲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此力持聞未曾聞,言未溫習未善通利,名句文身之所攝錄,次第錯綜、次第結集無量經典,經無量時,能持不忘。是名菩薩法陀羅尼。
[解]1)云何菩薩法陀羅尼?就是說諸菩薩獲得、成就這樣的念慧力持,就叫做陀羅尼。陀羅尼,就是持,能攝持,就是兩件事,一個是念,一個是慧。由念的力量能攝持,由慧的力量能攝持,這就叫做陀羅尼。菩薩所得的陀羅尼,他的念和慧,能攝持所念慧的東西,永久也不會失掉,就是死掉以後來生他還是能記得住的。由於菩薩有不可思議念慧的力量,就能攝持住,不失掉。
1-聞未曾聞,我聽聞沒曾聽聞的佛法。言未溫習,言就是字,一個字、一個字,這些的文句。以前沒學習過,現在學習,這叫聞未曾聞。
2-學習以後,但是我沒有溫習。什麼叫溫習?溫有思惟的意思,習就是數數的,一次又一次的做這件事。現在未溫習,沒再重新溫習。學習以前沒有學過的佛法,學習以後沒有溫習。
3-未善通利,經的文句,裡面的道理,能詮顯的文句,裡面有所詮顯的義。一個文、一個義,就不通利,不是那麼順,不是那麼熟悉。
4-在這樣的情形下,你的陀羅尼發生作用。陀羅尼是什麼?就是所念慧的,念是指文說,有文有義,那裡面文句是什麼?裡面義是什麼?你能念。能念是什麼?就是能夠明了的現前。它的文句,文句裡面的義,很分明的在你心裡面現前,這就叫做陀羅尼。
5-現在是說,你曾經學習過,但是沒有溫習,沒能善通利。指什麼說的?名句文身之所攝錄。文就是字。名,或者一個字就是一個名、或者兩個字、三個字才是一個名。或者很多的名,再組織成為一個句。很多句就是一篇文章。名句文身之所攝錄,佛在這個世界,為我們宣說佛法,也是要用名句文身表達真理。所以,所攝錄是什麼?就是真理,就是義。
6-次第錯綜,錯是排列的意思,一行一行的排列起來的意思。綜就是有條理,不是混亂的排列,就是有次第,一行一行很次第的排列。佛說的用名句文身來宣揚真理,它是一章一章的、一品一品的,次第排列的很有條理,叫次第錯綜。
7-次第結集,佛在世的時候,隨順種種因緣,在什麼地方、在什麼時間,為眾生說法。佛滅度以後,佛弟子就結集起來。結集,結者合也、集者成也。或者約人說,就是集聚很多的佛教徒,最初是五百阿羅漢,大家集合起來,把佛說的經、律,把它編集起來,就是次第結集。說這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按三十七品,前後有次第,也都是按照次第,六波羅蜜也是有次第。就是每一個法有次第的把它編集起來。
8-這樣的情形,無量經典就結集成;次第錯綜也好,次第結集也好,佛說的法是很多,小乘佛法,大乘佛法經典。這個菩薩能夠獲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此力持,聞未曾聞,所持的就是所學習的這些佛法,這些佛法無量的經典,他都學習過。
9-經過很長的時間,他也不忘。這個情形最低限度要有禪定,才有這種能力。譬如;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有四無量心三昧,有這樣的功夫的時候,他常常有正念。若是已經得聖道,更不可思議。這就叫菩薩法陀羅尼。
tatra dharma-dhāraṇī katamā. iha bodhisattvaḥ tad-rūpāṃ smṛti-prajñā-balādhānatāṃ pratilabhate yayā śruta-mātreṇaivānāmnātān vacasā aparicitān nāma-pada-vyaṃjana-kāya-saṃgṛhītān anupūrva-racitān anupūrva-samāyuktān apramāṇān granthān apramāṇaṃ kālaṃ dhārayati.
云何菩薩義陀羅尼?謂如前說。此差別者,即於彼法無量義趣,心未溫習未善通利,經無量時,能持不忘。是名菩薩義陀羅尼。
[解]2)怎麼叫菩薩的義陀羅尼呢?
1-義陀羅尼就和前面法陀羅尼一樣。
2-此義陀羅尼和前面法陀羅尼不同的地方在那裡呢?即於彼法陀羅尼裡面,那個文句裡面,有無量的義趣,這一段有一個義趣,下面一段又有一個義趣,很多的義趣。心未溫習,你心還沒能再思惟,你以前學過,但是現在沒有再溫習,義和文句,不善通利。但是經過很長的時間他不忘。是名菩薩義陀羅尼。
a)云何菩薩法陀羅尼等者:顯揚論說:若欲略說陀羅尼相者,謂諸菩薩成就字類通達,於名句文身如意自在,得如是種類念持之力。由念力故,隨一字中,而能顯示、分別、開演一切種染淨之義。(顯揚論三卷五頁)此說法陀羅尼及與義陀羅尼,應準此釋。
a1)顯揚聖教論解釋陀羅尼,若想要簡略的說明陀羅尼的相貌的話,就是諸菩薩成就字類通達,即對於名句文。類,字與字都是一類的就是廣大、無量無邊的文句,這一方面他有智慧,他通達這個文句。什麼叫字類通達?就是菩薩對於名句文身、文句,得到如意的自在,他能隨意的運用。這個菩薩成就、獲得文字種類的念持力量,他能明記不忘,能攝持住而不失掉。
a2)什麼叫名句文身如意自在?就是由明記不忘的力量,隨你舉出那一個字來,可以顯示出來,可以分別,可以開演。顯示出來是略,分別就是廣。能夠略、也能夠廣,開演一切種染污意,一切種的清淨意,能這樣講解。你有什麼疑問,他也能夠解答,所以叫開演。這就叫成就字類通達,這就叫於名句文身如意自在,這就叫陀羅尼。此說法陀羅尼及與義陀羅尼應準照顯揚聖教論說的去解釋。
tatrārtha-dhāraṇī katamā. pūrvavat. tatrāyaṃ viśeṣaḥ. teṣām eva dharmāṇām apramāṇam artham anāmnātam aparicitaṃ manasā apramāṇaṃ kālaṃ dhārayati.
云何菩薩咒陀羅尼?謂諸菩薩獲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災患諸咒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驗,第一神驗,無所唐捐;能除非一種種災患。是名菩薩咒陀羅尼。
[解]3)云何菩薩咒陀羅尼?所謂諸菩薩獲得等持,等持就是定,應該是得色界四禪,或者加上無色界的四空定。若是修四念處斷煩惱,就是無漏的等持,就是無漏的三昧。由於這位菩薩有高深的禪定,禪定是自在的。
1-所以由這個自在的禪定的力量,你成就這個禪定,你能加持,加被就是加持,加持這個章句,說的這個咒,能給它力量,授與這個咒力量,叫這個咒發生作用,能除有情災患。為什麼這個咒的章句有這種作用?因為那個菩薩有禪定能加持的關係,這個力量從菩薩三昧的力量加持來的,若沒有這個力量,你說的咒沒有用,就是他有這個力量才能成就的。
2-他加持那個章句,就使令那個章句悉皆神驗,完全都有靈驗。神驗,神就是不可思議的意思,它那個功能不可思議。第一神驗,是最殊勝的神驗。他念這個咒來祝福眾生這是一件事,若別的人沒得禪定也學習這個咒,他也叫它有神驗,就看那個菩薩加被的力量,這是一回事。無所唐捐,就是他說這個咒的時候,就是有作用,不會徒勞,沒有作用,能滅除去不是一種;很多種的災患都可以消除。是名菩薩咒陀羅尼。
tatra mantra-dhāraṇī katamā. iha bodhisattvaḥ tadrūpāṃ samādhi-vaśitāṃ pratilabhate yayā yāni mantra-padānīti-saṃśamanāya sattvānām adhitiṣṭhaṃti. tāni siddhāni bhavaṃti parama-siddhāny amoghāny anekavidhānām ītīnāṃ saṃśamanāya. iyam ucyate bodhisattvasya mantra-dhāraṇī.
云何菩薩能得菩薩忍陀羅尼?謂諸菩薩成就自然堅固因行;具足妙慧。 獨處空閑,寂無言說,曾無有物,路而行,知量而食,不雜穢食,一類而食。常極靜慮;於夜分中少眠多寤。於佛所說得菩薩忍諸咒章句,能諦思惟。
[解]4)能得菩薩忍陀羅尼
4.1)標能得因
1-怎麼能夠得菩薩忍呢?這個菩薩發無上菩提心修學戒定慧的時候,達到自然這個程度,不用勉強,很任運的就能出現這個境界。什麼境界?堅固因行,內心裡面的戒定慧很堅固,就是很難破壞的,叫堅固。但這個堅固是什麼程度呢?是屬於因而不是得果,得果就得菩薩忍,還沒得菩薩忍。因行,因中的德行,這裡面有很多的功德,其中重要的就是具足妙慧,不可思議的智慧。智慧就是聞思修。聞慧不感覺有什麼了不起,思慧就好一點,到修慧的時候,這個力量、功能、作用就強大。這裡具足妙慧是屬於修慧。
a)成就自然堅固因行等者:此顯勝解行補特伽羅,於勝解行住中經初無數大劫修行圓滿,故作是說。攝大乘論頌云:清淨增上力,堅固心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世親釋云:堅固心昇進者,謂發牢固心,起增進行。牢固心者,應知所發大菩提心,諸惡友力不能令捨。增進行者,應知現在及生生中,善法常增,終無退減。此說成就自然堅固因行,義應準知。四如實智無闕現前,是名具足妙慧。
a1)此顯勝解行補特伽羅,這個因行是勝解行的程度的人。什麼叫勝解行?勝解、勝行就是有智慧,有強大的智慧,他能深刻的理解第一義諦,理解這說法性是畢竟空的意思,他能這樣解,而也能這樣修行,就是在奢摩他的止裡面也能作如是觀,觀一切法空,叫作勝解勝行。住中,在這個程度的時候。這個勝解行住要多少時間才能圓滿的成就呢?經初無數大劫,這是第一個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圓滿這個勝解行住,能達到這個程度。所以叫謂諸菩薩成就自然堅固因行,具足妙慧。
a2)清淨增上力,堅固心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這是攝大乘論的頌。世親菩薩解釋攝大乘論的頌。清淨增上力,世親菩薩的解釋是,善根力及大願力,因知所治不能降伏。因為有善根,這個人前生在佛法裡有栽培過,栽培過他就是有善根,他今生來的時候,因為宿世的善根,他就感覺到,現在這個身口意有貪瞋癡的煩惱,想要心裡面清淨,所以叫清淨力。但是我的煩惱不能調伏,怎麼辦呢?只好出家,這叫善法欲。出家以後修學聖道,就把煩惱調伏。因知所治不能調伏,就是所對治的,我想要消除我內心的煩惱,但是我不能調伏。增上力怎麼講?就是有大願力,因知常值諸善知識,就是由那個願力,發無上菩提心的關係,你就能遇見善知識。誰是善知識?佛菩薩是你的善知識,你能遇見佛菩薩。
a3)堅固心昇進者,謂發牢固心,叫做堅固心。昇進就是起增進行。牢固心怎麼講?你應該明白,就是你發的大菩提心,有惡知識來破壞你,你不會退失菩提心,還是有無上菩提心,就叫牢固。增進行是什麼意思呢?應知道你現在,及這一生、又一生、又一生中,你戒定慧的善法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增長,你的戒定慧不會向後退,就叫做增進行。如果你具足這四個條件,清淨力、增上力、堅固心、昇進心,就是第一個阿僧祇劫開始。現在瑜伽師地論這段文,成就自然堅固因行這個道理,應該準照世親釋就可以明白。
a4)具足妙慧怎麼講?四如實智無闕現前,是名具足妙慧,四如實智就是名、義、自性、差別,觀察都是唯心所現,都是畢竟空寂的。這四如實智無闕,沒有闕少,你努力的用功修行都具足,是名具足妙慧。
2-成就自然堅固因行具足妙慧的這個修行人,是怎麼一個情形呢?這個人獨處空閒,單獨他一個人在空閒的地方住,不和其他的人同住。寂無言說,他住在那地方用功修行,心裡面沒有虛妄分別。無言說,就是無分別,說話一定是心裡面要分別,才能說話的。曾無有物,他修四如實智,觀一切法,言說法性都是畢竟空的,無有少法可得。他的心見一切法的時候,不取相,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所以叫無,就是心裡面無所得的意思。見路而行,他這個心就是與第一義相應,第一義就是路,就是道路,他修止、修觀,止也止在第一義上,觀也觀第一義,以第一義為道路,在這裡不斷的努力向前進步。
a)獨處空閑等者:此中為顯得第一義,內心寂靜,是故作如是說。不樂雜住,居遠離處,是名獨處空閑。為除定難,不多言論,是名寂無言說。於求財者深修厭毀;於諸城邑交遊等處,了知其初、了知過患、了知出離,亦能了知趣出離行;如是能得內心寂靜。如思所成地說。由是此說曾無有物,見路而行。
a1)這段文的意思顯示成就因行、具足妙慧的這個人,顯示他心裡面在第一義那裡相應。內心寂靜,與第一義相應的時候,不是止就是觀。沒有一切虛妄分別的戲論境界,所以內心寂靜,所以就是這樣講。
a2)不樂雜住,他不歡喜和其他的人在一起住。居遠離處,他居住在遠離憒鬧的地方,叫做獨處空閒。為除定難,不多言論,能障礙你得禪定的事情就是多話,歡喜說話,障礙你得禪定,所以叫定難。現在這位修行人消除定的困難,所以不多言論,不說話的,是名寂無言說。
a3)於求財者深修厭毀,雖然是出家修行,生活所須還是要的。我偏著重於這件事,那就得常常要作法會。現在這位具足因行、具足妙慧這個人,深深的不高興這件事情,深深的厭惡這件事,不高興去求財這件事。
a4)怎麼求財?你就得要同人連繫,到城邑裡、到聚落裡面,同這個人聯絡,同那個人聯絡,就是這樣在城邑裡交遊。而這件事,就是有所求。有所求者,欲也,就是有欲。了知其初,能夠成就堅固因行具足妙慧,就是了知其初,就是了知求財,去同人家打交道,於諸城邑交遊這件事,這就是生煩惱的開始。你同人來往,煩惱就從這裡開始。初就是因緣,令你生煩惱的因緣,就是從交遊這裡出來的。
a5)了知過患,求財,這是有過患,從這裡眾多因緣複雜的變化,令你苦惱。你要知道那地方是一個過患,障礙你得聖道的,令你苦惱。
a6)了知出離,這個人知道出離這一切煩惱的境界,心裡面沒有欲,不去求財,心裡面過得去就好了,心裡面就沒有煩惱,沒有煩惱那個寂靜無為的境界,是應該要努力的地方,是了知出離。
a7)亦能了知趣出離行,趣者向前進,出離惑業苦,就是戒定慧,就是八正道。如是能得內心寂靜,你若能這樣子,了知其初,了知過患,了知出離,了知趣出離行,內心才能寂靜,就是滅除煩惱。這段文就是思所成地上說的。
3-不到城市同那些有錢的人打交道,衣食住怎麼辦?要知量而食,不要貪多。不雜穢食,不吃那些有污穢的東西。一類而食,就是簡單,非常簡單。常極靜慮,這種人長期用功修行,一定是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禪,靜慮是色界四禪,常常達到這個境界,每一天除了經行以外就是入定,就是修止觀。於夜分中少眠多寤,夜間的時候幹什麼?睡眠很少,多數是覺寤的,多數在修止觀的。於佛所說得菩薩忍諸咒章句,能諦思惟。什麼叫能得菩薩忍陀羅尼?就是念這個陀羅尼能令你得無生法忍。他得禪定,對於佛所宣說的,能令你得菩薩無生法忍的諸咒章句,能夠深刻的思惟觀察。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bodhisattva-kṣāṃti-lābhāya dhāraṇī. iha bodhisattvaḥ svayaṃ pragāḍha-hetu-caritaḥ prajñāvāṃ pravivikta-vihārī vācam apy anudīrayan darśana-patham apy anāgacchan kenacit saha tathā mātrā-bhojī asaṃkīrṇa-bhojī eka-prakārāśana-bhojī pradhyāna-parataḥ alpaṃ rātrau svapan bahu jāgran yānīmāni tathāgata-bhāṣitāni bodhisattva-kṣāṃti-lābhāya mantra-padāni
其咒詞曰:壹胝‧密胝‧吉胝毘‧羼底‧缽陀膩‧莎訶。即於如是咒章句義,審諦思惟籌量觀察。彼於如是咒章句義如是正行,不從他聞,自然通達;了知如是諸咒章句都無有義。是圓成實,但唯無義,如實了知此章句義,所謂無義。是故過此,不求餘義。齊此名為妙善通達咒章句義。
[解]4.2) 正顯通達
4.2.1)於咒章句
1-這得菩薩忍的陀羅尼是什麼樣呢?其咒詞曰:壹胝‧密胝‧吉胝毘‧羼底‧缽陀膩‧莎訶。這就是得菩薩忍陀羅尼。先把這個陀羅尼標出來。
2-即於如是咒章句義,得禪定的這個人,在禪定裡面就對咒的章句義審諦思惟,很認真的思惟這個義。思惟它能詮的詞句,思惟章句裡面的義叫籌量。觀察,就是由有文字入無文字,這樣觀察。這位修行人,對於章句裡面的義,就按照這個義修行止觀。
3-他不須要從別人去聽聞,自然會通達。不從他聞,可以做兩個解釋。一個解釋,就是他以前學過佛法,現在按照他所學的去修,不須要再去向誰學習。第二個解釋,就是他也可能是請一位善知識來講解陀羅尼義,也可能在禪定裡面去見那一位善知識,聽他講解,但是他同時觀察這個境界是畢竟空寂,親近的善知識,這是如夢境界,如幻如化的。跟一位善知識學習佛法,你若通達這個道理的時候,無有善知識可得,也無法可得。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自然通達,就是任運的,你那個智慧能通達諸法實相。
4-了知如是諸咒章句都無有義,你就知道壹胝‧密胝‧吉胝毘‧羼底‧缽陀膩‧莎訶,這是不可得的境界。也沒有字、也沒有句、也沒有義可得。是圓成實,你若能這樣通達,就是圓成實,就是真如義。但唯無義,沒有義可得也就沒有文可得。如實了知此章句義,所謂無義。這個咒的章句,能令你得無生法忍,你要有這個智慧通達。
5-我們對教義的學習不夠,加上修止觀的功夫也不夠,用執著心來念大悲咒,雖然也還是有功德,這就是我們不夠程度。圓成實、真如義就究竟圓滿,超過這個境界,沒有餘義可求的。到此為止,你就是妙善通達咒的章句義。
tad-yathā iṭi miṭi kiṭi bhikṣāṃti padāni svāhā ity eteṣāṃ mantra-padānām arthaṃ cintayati tulayaty upaparīkṣate. sa eṣāṃ mantra-padānām evaṃ samyak pratipanna evam-arthaṃ svayam evāśrutvā kutaścit pratipadyati. tad-yathā nāsty eṣāṃ mantra-padānāṃ kācid artha-pariniṣpattiḥ. nirartha evaite. ayam eva caiṣām artho yad uta nirarthatā. tasmāc ca paraṃ punar anyam arthaṃ na samanveṣate. iyatā tena teṣāṃ mantra-padānām arthaḥ su-pratividdho bhavati.
彼於如是咒章句義,正通達已;即隨此義,不從他聞,自正通達一切法義。謂於此義如是通達,一切言說所說諸法自性之義,皆不成實;唯有諸法離言自性,是自性義。彼於諸法此自性義,正通達已;過此,更無餘義可求。由於此義善通達故;獲得最勝廣大歡喜。
[解]4.2.2)於一切法
1-標隨無義
那個菩薩,對這個咒的章句義正通達已,正就是善巧的,通達這個咒的章句義是無義以後,就隨順這個無義、真如義,不從別人去聞,自正通達一切法義,亦復如是,其餘的一切法也都是這樣,都是無義的,無義亦無句。法義不可得,法句也不可得。這是超越一切戲論。
2-釋離言性
謂於此義如是通達,於這個無義怎麼樣通達呢?一切言說所說諸法自性之義,皆不成實,就是你要通達一切的語言文字所表達的諸法自性的意思,說這個樹,這是一個句,這是言說,所表達的那個樹的意思、樹的自性是不成立,都是不成立、不真實的,都是畢竟空的。言說法性都是畢竟空的意思,你要通達這個意思。唯有諸法離言自性,言說法性是畢竟空,就沒有言說法性,唯有諸法的離言的自性,也是無分別的義自性,那是真如的自性。這是在語言文句上這樣表示,可是你真實通達這個意思,是無分別。
3-那位禪師對於言說諸法的畢竟空寂,離言說性的自性義,正式通達以後。超過這個境界,更沒有別的義可以希求的,就是究竟圓滿。由於這位禪師肯這樣用功,少欲知足、獨處空閒,才能夠達到這個程度,能夠通達諸法無義,獲得最勝廣大歡喜,成就最殊勝的歡喜心。
a)如是諸呪章句都無有義等者:謂此章句都無有義可起分別,但唯無義即是彼句圓成實相,此約證成道理名圓成實。義如解深密經說。通達此故,隨順通達一切言說所說諸法自性之義皆不成實,唯有諸法離言自性是自性義;亦如諸呪章句都無有義,但唯無義是圓成實。
a1)有這個義,你在這個義上起分別,現在沒有義,就不可以生起分別。但唯無義即是彼句圓成實相,就是真如義。這一段文說的話,是約這個修行人斷惑證真的時候,見到真如義叫做圓成實義。義如解深密經說。
a2)若通達這個咒的章句義是無義,隨順這個章句的無義,也就能通達一切言說所說諸法的自性皆不成實,也都是無義的。唯有諸法離言自性是自性義,亦如諸咒章句都無有義,用咒章句的無義來通達一切法的無義,由一切法的無義通達咒章句的無義。但唯無義是圓成實。
b)獲得最勝廣大歡喜者:此說證入極歡喜住應知。
b1)此說證入極歡喜住應知,就是十地菩薩的初歡喜地,就是達到這個境界,所以叫廣大歡喜。
sa teṣāṃ mantra-padānām arthaṃ samyak pratividhya tenaivārthānusāreṇa sarva-dharmāṇām apy arthaṃ samyak pratividhyati svayam evāśrutvā parataḥ. evaṃ ca punar arthaṃ pratividhyate. sarvābhilāpaiḥ sarvadharmāṇāṃ svabhāvārthāpariniṣpattiḥ. yā punar eṣāṃ nirabhilāpya-svabhāvatā. ayam eṣāṃ svabhāvārthaḥ. sa evaṃ sarva-dharmāṇāṃ svabhāvārthaṃ samyak pratividhya tasmāt param arthaṃ na samanveṣate udāraṃ ca tasyārthasya prativedhāt prīti-prāmodyaṃ pratilabhate.
由是菩薩得陀羅尼,當言已得此陀羅尼章句所立菩薩勝忍,得此忍故;是諸菩薩不久當得淨勝意樂,已依上品勝解行地勝忍而轉。當知是名菩薩所有能得菩薩忍陀羅尼。
[解]4.3)明已得忍
由是菩薩得到這個陀羅尼。怎麼叫得陀羅尼?應該這麼說已得此陀羅尼章句所立菩薩勝忍,這叫得陀羅尼。得了這個忍,是諸菩薩不久當得淨勝意樂,就是初歡喜地。不久當得淨勝意樂,就是現在還沒得,不過距離現在的時間不是很久會得淨勝意樂。現在是什麼程度呢?現在是已依上品勝解行地勝忍而轉。煖是下忍,頂是中忍,忍是上忍。依上品的勝解行地勝忍而轉,到這個程度,這個忍已經現行。轉是現行的意思。當知是名菩薩所有能得菩薩忍陀羅尼。能得忍陀羅尼,這個陀羅尼能得忍。
a)不久當得淨勝意樂等者:極歡喜住菩薩住時,一切勝解諸隨煩惱皆悉永斷,離隨煩惱淨勝解轉,即此名為淨勝意樂。勝解行住菩薩,雖依上品勝解而轉,而未得名淨勝意樂。由是說言不久當得。
a1)極歡喜住菩薩住時,菩薩現在修行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一切勝解諸隨煩惱皆悉永斷,勝解就是修止觀,觀言說法性是畢竟空的時候,這樣隨煩惱就斷掉。因為一切的隨煩惱是以我們執著言說法性是有為基礎,現在勝解觀言說法性是畢竟空的,能生煩惱的基礎沒有,所以諸隨煩惱皆悉永斷,不生起。離隨煩惱淨勝解轉,就是沒有煩惱,清淨的勝解就現行。即此名為淨勝意樂,這就是初歡喜地。解行住菩薩雖依上品勝解而轉,而未得名淨勝意樂,還不是初歡喜地。所以說不久當得淨勝意樂,只是能得忍,而還沒得淨勝意樂。
tena bodhisattvena pratilabdhā tāni dhāraṇī-padāny adhiṣṭhāya bodhisattva-kṣāṃtir vaktavyā. tasyāś ca lābhāt sa bodhisattvo nacirasyedānīm adhyāśaya-śuddhiṃ pratilabhae. adhimātrāyām adhimukti-caryā-bhūmi-kṣāṃtau vartate. iyaṃ bodhisattvasya bodhisattva-kṣāṃti-lābhāya dhāraṇī veditavyā.
此中菩薩法陀羅尼、義陀羅尼、若過第一無數大劫,已入清淨勝意樂地;所得決定堅住廣大。從此以下,或以願力,或依靜慮,雖有獲得;而不決定,亦不堅住,亦不廣大。如說法義二陀羅尼。咒陀羅尼,當知亦爾。能得菩薩忍陀羅尼,如前所釋,即如是得。
[解]5)所得差別
5.1)前三陀羅尼
1-舉法義二陀羅尼
此中菩薩法陀羅尼、義陀羅尼,這兩個陀羅尼,已經超過第一阿僧祇劫,這時候這位菩薩證入清淨的勝意樂地,就是初歡喜地。這個已入初歡喜地的菩薩,所得的法陀羅尼和義陀羅尼決定堅住廣大,而不退轉。廣大,和真如理相應所以是廣大,無有限際。從初歡喜地以下,就是沒得初歡喜地,還在煖頂忍的時候,禪定的功夫也很深,有大悲願力,或以靜慮的力量,雖然也能得到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因為你有禪定的關係,你也會有這個陀羅尼,但是那個時候不是決定的。什麼叫不決定?就是不堅住,就是容易退,還可能會退,還可能會失掉。那時候沒有與真如相應,還是有所得的境界,不是很大的。
a)或以願力等者:謂由願力,常值諸善知識,從他聽聞一切法義,名以願力。攝大乘論頌云:清淨增上力。此即彼一分攝,如世親釋應知。修習止觀,自正審思一切法義,名依靜慮。
a1)謂由願力常值諸善知識,從他聽聞一切法義,就是從善知識聽聞法義,這叫做願力,從善知識聽聞一切法義的時候,你得陀羅尼。攝大乘論頌云:清淨增上力。此即彼一分攝,清淨增上力就是這個時候所得的法陀羅尼、義陀羅尼的力量,不夠廣大,不夠堅定。如世親釋應知。修習止觀的時候,你自己努力的審思一切法義,就叫做依靜慮。靜慮是止,在止裡面觀一切法,叫審思一切法義。
2-例咒陀羅尼
前面法陀羅尼、義陀羅尼,過了第一無數大劫的時候,就是極喜地,所得的決定堅住廣大。若是沒入初歡喜地,在歡喜地以下,就是不決定、也不堅住、不廣大。咒陀羅尼也是這樣。你若得無生法忍,你的咒陀羅尼是決定、堅住、廣大,沒有得無生法忍,就不大。咒陀羅尼例同於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叫例咒陀羅尼。
5.2)後一陀羅尼
後一陀羅尼,就是能得忍陀羅尼。能得菩薩忍的陀羅尼如前面所解釋,即如是得陀羅尼。
a)如前所釋即如是得者:通達諸法離言自性是自性義,過此更無餘義可求,是名如前所釋。由是菩薩得陀羅尼,當言已得此陀羅尼章句所立菩薩勝忍,是名即如是得。
a1)通達諸法離言自性是自性義,一切法以離言自性為自性。過此更無餘義可求,是名如前所釋,就指離言自性所說的。由是菩薩得陀羅尼,當言已得此陀羅尼章句所立菩薩勝忍,是名即如是得。
tatra dharma-dhāraṇīm artha-dhāraṇīṃ ca bodhisattvaḥ prathamasya kalpāsaṃkhyeyasyātyayāc chuddhādhyāśaya-bhūmi-praviṣṭo labḥate niyatāṃ sthirāṃ udārāṃ ca. tataḥ punar arvāg labhate praṇidhāna-vaśena vā dhyāna-saṃniśrayeṇa vā. na tu niyatāṃ na sthirāṃ nodārāṃ. yathā dharmārtha-dhāraṇī evaṃ mantra-dhāraṇī veditavyā. bodhisattva-kṣāṃti-lābhāya tu dhāraṇī yathaiva vyākhyātā. tathaiva labhyate.
若諸菩薩具四功德,方獲如是諸陀羅尼,非隨闕一。何等名為四種功德?一者、於諸欲中,無所貪著。二者、於他勝事,不生妒忌,不嫉他榮。三者、一切所求,等施無悔。四者、於正法中,深生忻樂。忻樂法者,於菩薩藏及菩薩藏摩怛理迦,深心愛樂。
[解]6)能得功德
若諸菩薩具四功德的時候,方獲如是諸陀羅尼,不是隨這四個你缺一個,就是沒成就。何等名為四種功德?
一者、於諸欲中,無所貪著,在色聲香味觸裡面你沒有欲,這一定是要得禪定。
二者、於他勝事,不生妒忌,對於別人有榮譽的事情,超越一切人的事情,你沒有妒嫉心。不嫉他榮,不妒嫉別人的榮耀,能隨喜這件事。
三者、一切所求,等施無悔,其他的眾生向你有所求,能平等的布施,心裡面不後悔。
四者、於正法中,深生忻樂,對第一義諦的正法深深的心裡面歡喜愛樂,心裡面歸依法,就是心裡面常希望成就顯現第一義諦,叫深生忻樂,生歡喜心。忻樂法者,對於勝義諦愛樂的人,於大乘的法藏,及菩薩藏摩怛理迦,就是論,能生智慧,而這些地方都是顯示第一義諦的文句,也是深心歡喜,因為你從別的地方得不到第一義諦的。
a)於菩薩藏及菩薩藏摩怛理迦者:十二分教方廣一分名菩薩藏。即此論議名菩薩藏摩怛理迦。
a1)這十二分教裡面,方廣是十二分之一,這叫做菩薩藏。論議,論藏裡面顯示第一義諦的問答,就是摩怛理迦。
etā punaḥ sarvā dhāraṇī bodhisattvaḥ caturbhir guṇair yukto labhate nānyatama-vikalaḥ. katamaiś caturbhiḥ. kāmeṣv anadhyavasito bhavati. para-samucchrāyeṣv īrṣyāṃ notpādayati. anīrṣyur bhavati. sarva-yacita-pradaś ca bhavaty ananutāpya-dāyī. dharmārāmaś ca bhavati. dharma-rato bodhisattva-piṭakam ārabhya piṭaka-mātṛkāyām āramate.
3.3.1.13.所修正願
云何菩薩所修正願?當知此願、略有五種。一者、發心願,二者、受生願,三者、所行願,四者、正願,五者、大願。
[解]怎麼叫做菩薩所修行的正願?正,當良好講,良好的誓願。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沒得聖道的菩薩,在資糧位的時候,發很多的大願。一種情形是得聖道以後,發很大的誓願。這裡應該通於這兩種情形的。當知菩薩所發的願、所建立的意願,簡略地說,有五種願。一者、發心願。二者、受生願。三者、所行願。四者、正願。五者、大願。
katamad bodhisattvasya bodhisattva-praṇidhānaṃ. tat samāsataḥ paṃcavidhaṃ draṣṭavyaṃ. cittotpāda-praṇidhānam upapatti-praṇidhānaṃ gocara-praṇidhānaṃ samyak-praṇidhānaṃ mahā-praṇidhānaṃ ca.
若諸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菩提最初發心,是名發心願。
[解]1)發心願
假設諸菩薩,對於菩薩自己所想要成就的無上菩提,最初開始的時候,建立這樣的願,希望能得無上菩提,這就叫做發心願。一般平常的人也都有願,想要做醫生、想要做會計師,這都是願;但是,那是世間生活上的事情。現在這裡是想要成佛的願,這是非常高尚的願,所以名之為正願。這個發心願是總說,就是得無上菩提,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圓滿,所以是總說的願。
tatra prathama-cittotpādo bodhisattvasyā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cittotpāda-praṇidhānam ity ucyate.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往生隨順饒益有情諸善趣中,是名受生願。
[解]2)受生願
若諸菩薩希望將來的時候,往生到另一個地方去,因為這個生命體不能常在,結束以後,生到什麼地方去呢?這就是願。凡夫隨業流轉,心裡面想要生到天上,不一定能去;願意再來人間,也可能不成就。就是隨你的業力到那個地方,不一定能隨願。菩薩他的大悲心很堅強,他所做的功德也非常的廣大,沒有做罪過的事情,所以,他能夠隨他的希望、隨他內心的歡喜,到什麼地方都能滿願的。現在這位菩薩他想要到什麼地方去呢?他希望到利益眾生的地方去,能隨順他的菩提心、隨順他的慈悲願,能廣大地利益有情,到那個地方能做好這件事。那地方是什麼地方呢?諸善趣中,就是非常令你滿意的地方,或者是在人間、或者是在天上,在這個地方能廣大地利益眾生的,所以叫做隨順諸善趣中。是名受生願,受是領受,也就是得到、獲得一個新的生命。但是,菩薩也能到惡趣中,到畜生的世界、到鬼的世界去利益眾生的,就是惡趣。現在這裡說諸善趣中,表示不是惡趣。菩薩若到善趣中,能夠利益無量眾生;若到惡趣中,利益的眾生比較少。因為什麼呢?因為惡趣的眾生不容易教化;善趣的眾生可能性高一點,能接受菩薩的教化。接受教化這件事,若是從兩方面說,也能夠表示出來到善趣中的意義。我們善趣中的眾生,身體的苦惱性不太多,他叫我們修學善法,我們這個身體,只要內心的思想接受這個善法的教導,就有可能會做得到;叫我們不要殺害生命,修學戒定慧,我們有可能會做得到。但是若到惡趣中,就算是他同意接受菩薩的教導,但是他的身體很困難。他修學善法很難。
āyatyāṃ sattvārthānukūlāsu sugaty-upapattiṣu praṇidhānaṃ bodhisattvasyopapatti-praṇidhānam ity ucyate.
若諸菩薩,願能無倒思擇諸法,願於境界修無量等殊勝善法,是名所行願。
[解]3)所行願
若諸菩薩,還有一個不同於一般凡夫的思想活動。是什麼呢?願能無倒思擇諸法,他希望能夠沒有錯誤地思惟、觀察一切因緣生法,也就是希望有智慧,觀察一切事物沒有錯誤。不顛倒,顛倒是錯誤的意思,世間上的一切事情都是虛妄不真實的、是畢竟空的;但是你認為是真實的、不是空的,就是錯誤。現在菩薩有這樣的願,希望我不要那麼愚癡迷惑,我要開大智慧,能夠正確地觀察一切法的道理。這是一種希望。無倒思惟思擇諸法,有解的意思;這一句願於境界修無量等殊勝善法,有行的意思。願於境界,希望我能夠在一切因緣所生法的境界上,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觸的色聲香味觸法,這都是境界。修無量等殊勝善法,能夠修行無量無邊地、特別殊勝地、有功德的事情。叫做所行願。所行,能行的是心,心在所行的境界上活動,叫做所行願。觀察一切法,也是所行,修學無量功德也是所行。現在這裡是說菩薩發這樣的願:我願這樣,我希望我能夠無倒思擇諸法,我希望我能夠修學無量等殊勝善法。有這樣的願,這叫做所行願。
a)願能無倒思擇諸法等者:於一切法,信解離言法性真如,起無分別無相心住,是名無倒思擇諸法。普於一切蠢動有情修習慈悲喜捨俱心,於一切行修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於其涅槃修勝利想,於佛法僧波羅蜜多修習隨念,是名修無量等殊勝善法。
a1)於一切法信解離言法性真如,這位菩薩發這樣的願,希望在一切法上,一切法就是因緣所生法,信解離言法性,我能相信、我能通達。信解什麼呢?離言法性。沒有名言的真理,在真理上是沒有名言,我能相信這樣的道理。相信,是因為通達的關係。
a2)起無分別無相心住,前面的信解離言法性真如,是經過學習,心裡面通達這件事,對這件事也生歡喜心。然後又做什麼呢?起無分別無相心住,這就是修止觀,由前面的信解而後修止觀。在內心裡面發起無分別、無相的心住。無分別,姑且可以說是止,無相就是觀。一切因緣生法都有相,都有不同的體相作用,我們在觀察的時候,就是有分別。若是觀察一切法無相的時候,心裡面就無分別。這樣的無分別,是在法性上無分別,法性是無相的;這裡面有止、也有觀,在這裡面安住不動。信解離言法性真如,這是解;起無分別無相心住這是行,就是修止觀。是名無倒思擇諸法,這就叫做沒有顛倒的觀察。
a3)普於一切蠢動有情修習慈悲喜捨俱心,蠢就是蟲子在蠕動的相貌,就是普遍地對於微細的眾生乃至廣大的眾生,修習慈悲喜捨俱心。這個菩薩願意對一切的眾生修習慈悲喜捨相應的心。這個心和慈悲喜捨在一起活動,所以叫做俱心。
a4)於一切行修無常想,也應該是在三摩地裡邊作如是觀,觀察一切因緣生法都是有變動的,所以叫無常想。
a5)無常苦想,又觀察思惟世間上的一切有為法,它無常的變動,就會令你心裡邊苦惱。無常為什麼會苦呢?什麼叫做無常?就是由無而有、由有而無,這就叫做無常,就是變動。我原來沒有苦惱的事情,現在有了,由無而有,所以心裡苦惱;原來我很安樂的,安樂的事情沒有,由有而無,所以這是苦惱。因為由無常,所以是苦惱的,這是修苦想。
a6)苦無我想,因為若苦惱的時候,你不能夠改變它,叫它不苦,就表示你沒有自在的力量,你不能主宰這件事。不能主宰就表示是無我。
a7)於其涅槃修勝利想,涅槃就是惑業苦的生滅變化完全消除,就是不生不滅。於涅槃修勝利想,它有殊勝的功德,沒有生死流轉的苦惱,得大自在,所以叫勝利想。
a8)於佛法僧、波羅密多修習隨念,隨念就是隨順佛陀的法語去念佛、念法、念僧,叫做隨念。如果你不學習佛法、不學習經論,也就不知道怎麼樣念佛、念法、念僧。波羅蜜多,就是六波羅蜜多。念如是法,修習隨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波羅蜜多,心就清淨。這樣,慢慢地就可以轉凡成聖。所以應該修隨念。是名修無量等殊勝善法。
samyag-dharma-pravicaya-praṇidhānam apramāṇādi-kuśala-dharma-bhāvanā-viṣaya-praṇidhānaṃ bodhisattvasya gocara-praṇidhānam ity ucyate.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攝受一切菩薩善法,攝受一切所有功德。若總、若別所有正願,是名正願。
[解]4)正願
若是這位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希望將來能夠攝受,攝受就是成就的意思。經過學習、修行,而後成就,成就什麼呢?一切大菩薩他們的無量功德。菩薩他發這樣的願,成就無量菩薩的功德。攝受一切所有功德,成就很多的功德。若總、若別所有正願,總就是包含一切的功德。別,就是其中個別的功德。所有的這些殊勝的大願,是名正願。
a)攝受一切菩薩善法等者:菩薩為欲熟自佛法,是故攝受一切菩薩善法。為欲熟他有情,是故攝受一切所有功德。戒品中說攝受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彼廣釋應知。
a1)菩薩為了想要成熟自己無量無邊的功德,就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叫做熟自佛法。一切菩薩善法,總而言之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位菩薩也願意成就,所以叫做攝受一切菩薩善法。
a2)攝受一切所有功德是什麼呢?菩薩有慈悲心,無論什麼時候,不忘記一切眾生,想要成熟一切眾生的功德,度化一切眾生,願意他們也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是故攝受一切所有功德。第一句是自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第二句是能令一切眾生得三乘道果。就是一個自利、一個利他來解釋這兩句話。戒品裡面說:攝受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正好是這兩句的意思。如彼廣釋應知。
āyatyāṃ sarva-bodhisattva-kuśala-saṃgrahāya sarva-guṇa-saṃgrahāya ca samāsato vyāsato vā praṇidhānaṃ bodhisattvasya samyak-praṇidhānam ity ucyate.
菩薩大願當知即從正願所出。此復十種。若諸菩薩願於當來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養無量無邊如來,當知是名第一大願。
[解]5)大願
菩薩所具足的大願,應當知道即從正願開發出來的。這又有十種的不同。
5.1)供養諸佛
若諸菩薩想要在將來,以一切種上妙供具,特別高尚、特別微妙的供養具,供養無量無邊的佛陀。當知是名第一大願,是供養諸佛。因為菩薩親近諸佛,聽佛說法,開大智慧,特別地感念佛的恩德。
mahā-praṇidhānaṃ punar bodhisattvasyāsmād eva samyak-praṇidhānād veditavyaṃ. tat punar daśavidhaṃ. ayatyāṃ sarvākārāprameya-tathāgata-pūjopasthānatāyai prathamaṃ praṇidhānaṃ bodhisattvasya mahā-praṇidhānam ity ucyate.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攝受防護諸佛世尊所有正法,傳持法眼,令無斷壞,當知是名第二正願。
[解]5.2)護持正法。
1-若諸菩薩想要在將來攝受防護諸佛世尊所有正法,攝受是自己成就,學習佛說的正法,希望自己成就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三明、六通、八解脫、乃至四無礙辯,無量無邊的功德;自己成就,這叫做攝受。防護諸佛世尊所有正法,這樣就是名句的佛法,在世間上流行普利眾生的時候,菩薩發心來保護佛陀的正法,使令它不要中斷,所以叫防護諸佛世尊所有正法。若是自己成就:願於當來攝受諸佛世尊所有正法,是證法;防護諸佛世尊所有正法,就是教法。
2-怎麼叫做攝受防護呢?傳持法眼,菩薩發大悲心,有大智慧,弘傳、受持佛的正法。佛的正法是大智慧境界,所以就是眼。因為有眼的人,知道這是一個危險的道路,這是安全的道路。能使令自己不要走到危險的道路,能夠走平安的道路,這是眼的作用。佛法也是能令眾生開大智慧,遠離一切惡法,修學一切善法,所以叫做法眼。令無斷壞,使令佛陀的法眼在世間上流行,能夠相續不斷地教化眾生、饒益眾生,不要中間滅亡。由於有這樣的教法,若能去學習、修行,也就有證法。當知是名第二大願。
buddhānāṃ ca bhagavatāṃ sad-dharma-parigrahārakṣaṇatāyai dharma-netrī-saṃdhāraṇāya mahā-praṇidhānaṃ.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從睹史多天宮降下,如前乃至入大涅槃,當知是名第三大願。
[解]5.3)示現出世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從睹史多天宮下降,如前乃至入大涅槃,這應該是法身菩薩所能辦到的事情。法身以上的菩薩,也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薩,希望將來從睹史多天宮降下到人間來,前面說過。降下來,就是要入母胎、住胎、出胎,乃至出家,降伏魔王,然後成道,轉法輪這些事情,乃至到最後入大涅槃。當知是名第三大願。
a)從覩史多天宮降下等者:此顯諸佛菩薩俱生威力故作是說。威力品中廣釋其相應知。
a1)從睹史多天宮,就是兜率天。此顯諸佛菩薩俱生威力,就是與生俱來,就是化身的力量。故作是說,所以從睹史多天降下。不是無而忽有的化身,要有父親、有母親,要住胎多久,出胎以後,由幼童乃至到長成以後,這就是他的俱生威力。威力品中廣釋其相應知。
Tuṣita- bhavana-vāsam upādāya pūrvavad yāvat parinirvāṇāya mahā-praṇidhānaṃ.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行一切種菩薩正行,當知是名第四大願。
[解]5.4)攝受善法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行一切種菩薩正行,很廣大無邊際的一切種的菩薩正行,一切的六波羅蜜廣度眾生的正行,當知是名第四大願。
a)行一切種菩薩正行者:行品中說:菩薩始從勝解行地,乃至最後到究竟地,於此一切菩薩地中,當知略有四菩薩行。何等為四?一者、波羅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此應準知。
a1)行品中說:菩薩始從勝解行地,乃至最後到究竟地。勝解行地就是資糧位、加行位,然後就十地菩薩到佛的境界,叫到究竟地。於此一切菩薩地中,就是菩薩的位次裡面,當知略有四菩薩行。何等為四?一者、波羅密多行,就是行六波羅蜜廣度眾生。二者、菩提分法行,就是三十七道品的修行。三者、神通行,有廣大的神通度化眾生。四者、成熟有情行,就是所利益的一切有情,怎麼樣的善巧方便度化眾生。此應準知。
bodhisattva-sarvākāra-samyak-caryā-caraṇatāyai mahā-praṇidhānaṃ.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普能成熟一切有情,當知是名第五大願。
[解]5.5)成熟有情
前邊是約菩薩的德行說,這一段約所度化眾生說的。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普遍地能夠成熟一切有情,成熟一切有情之前,就是菩薩為眾生栽培善根,善根雖然是栽培,但是還沒有成熟,菩薩還要繼續地行菩薩道,度化眾生,使令他的善根得成熟。得成熟,就是有得聖道的堪能性,叫成熟一切有情。當知是名第五大願。
a)普能成熟一切有情者:成熟品說:所成熟補特伽羅略有四種。一者、住聲聞種性,於聲聞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二者、住獨覺種性,於獨覺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三者、住佛種性,於無上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四者、住無種性,於往善趣應可成熟補特伽羅。此應準知。
a1)成熟品說:所成熟補特伽羅略有四種不同:一者、住聲聞種性的補特伽羅,怎麼叫做住聲聞種性呢?就是你用聲聞的解脫法門度化他,他的善根就成熟。二者、住獨覺種性,什麼叫做獨覺種性呢?為他說獨覺的解脫法門,聽聞這樣法門,他能夠善根得成熟的人,就叫做住獨覺種性。三者、住佛種性,有佛性,對於無上、最高的,沒有再比它更高的,用這樣的佛法來度化他,他能得成熟。四者、住無種性,沒有種性,就是沒有聲聞種性、也沒有獨覺種性、也沒有佛種性;這樣出世間的善根他都沒有,叫無種性。就是要他修學善法,不要到三惡道,來到人天的世界。這就是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普能成熟一切有情,就是這四種不同。
sarva-sattva-paripākāya mahā-praṇidhānaṃ.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一切世界皆能示現,當知是名第六大願。
[解]5.6)遍作佛事
若諸菩薩他希望在將來的時候,在一切世界,虛空是無量無邊的,虛空裡面有無量無邊的世界,菩薩發這樣的心,在一切的世界裡面,都能示現作佛事,廣度眾生。是名第六大願。
a)一切世界皆能示現者:諸佛世尊有四種化,遍十方界功能無礙,是名一切世界皆能示現。四種化者,一、未成熟有情令成熟故,作菩薩行化。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故,於三千大千世界百拘胝贍部洲中,同於一時方便攝受如來之化。三、即為彼所化有情作聲聞化。四、即為彼所化有情作獨覺化。如決擇分說應知。
a1)菩薩的大悲心,有四種教化眾生,普遍在十方世界,菩薩這個大悲心的功能沒有障礙,在十方世界都能夠教化眾生。是名一切世界皆能示現。四種化是什麼呢?一、未成熟有情令成熟故,這個眾生是栽培善根,但是善根還沒成熟,不能得解脫。為令未成熟有情善根能得成熟故,菩薩現作菩薩形來教化他。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故,已經善根成熟這樣的人,菩薩希望他能夠得聖道的解脫,於三千大千世界百拘胝瞻部洲中,這麼廣大的世界裡邊,同在一個時間內,菩薩能現出善巧方便,攝受如來之化,就是示現成就佛身來教化眾生。三、即為彼所化有情作聲聞化,或者是現聲聞身來教化他。四、即為彼所化有情作獨覺化,現獨覺身來教化這個眾生。如決擇分說應知。
sarva-loka-dhātu-saṃdarśanāya mahā-praṇidhānaṃ.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普能淨修一切佛土,當知是名第七大願。
[解]5.7)淨修佛土
若諸菩薩又發一種願,希望將來能夠普遍地清淨莊嚴一切佛世界,當知是名第七大願。
a)普能淨修一切佛土者:佛有三身,謂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由是佛土亦有三別,謂法性土、受用土、變化土,是名一切佛土。
a1)佛有三種身體,那三種呢?謂自性身,就是清淨法身,第一義諦。受用身,就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後,佛能受用廣大法樂,能有這種作用。變化身,應該說三種不同:一種是他受用身,就是法身菩薩見佛聞法得大受用,法身菩薩所見的佛,就是他受用身,也可以名為圓滿報身。第二種是勝應身,他受用身也可以說是勝應身,但這個地方有一點差別,就是法身菩薩所見的受用身,不是肉身菩薩所見的。法身,就是到第八地的菩薩,棄捨肉身,得無漏的法身所見的佛,就是他受用身,這也是化身。第二種,佛來到人間教化眾生的時候,這叫做化身。而這個化身,菩薩看見的就是勝應身,就是特別殊勝的化身,不是那個老比丘相。如果你只是看見老比丘相,就叫劣應身。所以這樣說起來,是三種化身。另外,佛也可能現出來一個菩薩身、現一個比丘身,佛在世的時候,常化現一個比丘去教化眾生,也叫做化身。這樣加起來就是四種化身。
a2)由於佛身有三種不同,所以佛居住的世界也有不同。那三種不同呢?謂法性土,也就是第一義諦。受用土,就是唯佛與佛才能究竟圓滿的那個世界,才能受用那個世界,菩薩所不能知的。變化土,就是佛的廣大神通所變化的世界,叫做變化土。就是佛來到人間的時候,凡夫肉眼看見就是這麼個世界,但是有特殊的因緣,這個世界就是佛世界,而不是五濁惡世,就是佛的變化身所居住的變化土。天台智者大師多說出一個方便有餘土,就不是人間的這個世界,就是得阿羅漢的人,或者菩薩沒得到法身的時候,但是有相同於阿羅漢的道力的時候,也能到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不是法身菩薩所見的那個受用土,就是凡夫的世界和法身菩薩的世界,中間有一個世界,叫做方便有餘土。若加上方便有餘土,就四個世界。如果不加上這個,就是三個世界。三個世界,方便有餘土就是攝在受用土裡面。是名一切佛土。
buddha-kṣetra-pariśodhanāya mahā-praṇidhānaṃ.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一切菩薩皆同一種意樂加行,趣入大乘,當知是名第八大願。
[解]5.8)同趣大乘
若諸菩薩願於將來的時候,一切菩薩皆同一種意樂加行。菩薩有凡位菩薩、有聖位菩薩。凡位菩薩有資糧位、加行位的不同;聖位也有十地菩薩的不同。現在這位菩薩發願,願於當來一切菩薩皆同一種意樂加行。意樂,就是意願,就是大悲心。加行,由大悲心發出來的神通作用,廣度眾生,叫做加行。此菩薩有此菩薩的意樂加行、彼菩薩有彼菩薩意樂加行。現在這位菩薩發願,一切菩薩都同一種意樂加行,就要到第八地菩薩以上,才能有這個境界。趣入大乘,就是趣入第一義諦,圓滿無上菩提的境界。當知是名第八大願。
sarva-bodhisattvaikāśaya-prayogatāyai mahā-praṇidhānaṃ.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所有一切無倒加行,皆不唐捐,當知是名第九大願。
[解]5.9)功不唐捐
這位菩薩又發這樣的願,希望將來所有一切的無倒加行,能如理作意,修學戒、定、慧的這些修行的功德。皆不唐捐,都不會白辛苦,都能有成就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你心裡有所得,做的功德就不能得無上菩提,若是學習般若波羅蜜,通達無相,能修學無相的止觀,它能趣入聖道,就不白辛苦,當知是名第九大願。
avaṃdhya-samyak-prayogatāyai mahā-praṇidhānaṃ.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當知是名第十大願。
[解]5.10)速證菩提
這也就是總說:希望將來能很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剎那間和無量劫是不二相,是名為速證無上正等菩提,是名第十大願。
anuttara-samyaksaṃbodhy-abhisaṃbodhāya mahā-praṇidhānaṃ.
3.3.14. 三三摩地
云何菩薩空三摩地?謂諸菩薩觀一切事,遠離一切言說自性,唯有諸法離言自性,心正安住。是名菩薩空三摩地。
[解]1)別辨相
1.1)空三摩地
三摩地三種,第一種叫作空三摩地。什麼樣叫作空三摩地?就是很多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應該己經修成功奢摩他,以前長時期地靜坐、修止觀成就奢摩他,在奢摩他裡邊觀一切事,遠離一切言說自性。什麼叫作奢摩他成功?最低限度成就未到地定,就可以名之為奢摩他成功。
1-謂諸菩薩觀一切事,就是在奢摩他裡面觀察一切事。事是什麼?就是依他起,就是因緣所生的一切法。
2-遠離一切言說自性,這一切事本來是沒有言說的,沒有言說的話,人與人的思想沒有辦法溝通,所以非要假立名言不可,世間的智者假立種種名言,人與人之間才可以談話,可以做事情。而佛陀來到這個世間教化我們,也是在佛法裡面安立各式各樣的名言。我們要學習這個名言,根據名言來思惟、分別、臆想。現在這個菩薩觀一切因緣所生法,遠離一切言說自性。就是因為言說,而內心裡面有思惟分別,因內心裡面思惟分別,就現出來種種的相貌。譬如心裡面有貪心的時候,心裡面有個貪的相貌出來;而瞋心的時候,心裡面憤怒,心裡面有個憤怒的相貌;心裡面有高慢心、有疑惑心、有各式各樣的煩惱,心裡面就現出這個煩惱的相貌。
3-我修慈悲喜捨、修種種的觀,也是言說自性。或者我現在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心裡思惟無我就有個無我的相貌出來。執著有我也有個相貌,都叫作言說自性。言說所詮顯的相貌叫作言說自性。遠離一切言說自性,言說所詮顯的相貌,是無相、是沒有體性的、是畢竟空寂所以叫作遠離。在你沒修空觀的時候,或者修的不成功的時候,不能說言說自性是畢竟空寂的,而會認為言說都是真實的。
4-唯有諸法離言自性,在奢摩他裡面,在未到地定裡面,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裡邊作如是觀的時候。觀言說自性也就是內心裡面虛妄分別的境界,都是無所有的,這個時候是什麼境界?就是離言的自性,就是離一切名相、離一切分別的境界。這個時候在無分別的境界上,心正安住,心在那安住不動。有兩種:一個是依他起、一個是圓成實。這個時候是名菩薩空三摩地。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a śūnyatā-samādhiḥ. iha bodhisattvasya sarvābhilāpātmakena svabhāvena virahitaṃ nirabhilāpya-svabhāvaṃ vastu paśyataḥ yā cittasya sthitiḥ. ayam asyocyate śūnyatā-samādhiḥ.
云何菩薩無願三摩地?謂諸菩薩,即等隨觀離言自性所有諸事,由邪分別所起煩惱,及以眾苦所攝受故,皆為無量過失所污;於當來世不願為先,心正安住。是名菩薩無願三摩地。
[解]1.2)無願三摩地
1-怎麼叫作無願三摩地呢?謂諸菩薩,即等隨觀離言自性所有諸事,等隨觀的等,可以當作平等講,所有一切都包括在內。等是差別的意思,是不平等,有等級的、有多的、有少的、有上中下,各式各樣的也還是一切的意思。就是在一切法上,都能夠隨觀離言自性,隨順佛陀的法語、隨順佛陀的教導,也就是隨順聞思修的智慧,觀察這個離言自性,離言自性就是依他起。
2-所有諸事,就是惑業苦,就是內心的煩惱再加上煩惱的業力,由業力所得的果報,就是這一切法,而這一切法明白地說是什麼?就是內心的分別,以阿賴耶識為種子所生諸識。就是一切分別心、就是惑業苦:惑是也你的心、業也是你的心、苦也是你的心,都是你心的分別。觀察這一切法是離言自性所有諸事,因為這一切事本身是沒有名字。沒有名字,就不能說,所以叫作離言。
3-離言自性所有惑業苦的這些事情,是怎麼來的呢?就是由於貪瞋痴分別的邪分別:由愛分別、非愛分別、愛非愛分別就生起貪瞋痴的煩惱。由這個煩惱再生出來種種的行動,由行動然後得種種果報。及以眾苦,就是眾多的果報。所攝受故,所有諸事是什麼?就是惑業苦所組成的這些東西。攝受,在這裡可以當作組成講,就是惑業苦所組織成的這些東西。
4-皆為無量過失所污,煩惱也是有過失,煩惱所造出來的所有業力也都有過失,所得的果報也都有過失。很明顯的就是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所有很多的過失。為這些過失所污染,這東西都是令我們苦惱的:煩惱起來也是苦惱、造罪的時候也是苦惱、得的果報還是苦惱。
5-於當來世不願為先,現在惑業苦己經造成事實,老病死的身體就在這裡,不能把它丟掉,沒這個能力,除非得聖道就可以。但是我現在發願於當來世不願為先,我將來再也不歡喜這些東西。心正安住,在奢摩他裡邊作如是觀,然後住在這裡不要動,是名菩薩無願三摩地。
a)由邪分別所起煩惱等者:真實義品中說:又諸愚夫,由於如是所顯真如不了知故,從是因緣,八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乃至廣說。隨應當知此所說義。
a1)真實義品中說,又諸愚夫,就是沒有智慧、沒有戒定慧都是愚夫。由於如是所顯真如,因為你對於所顯的真如,就是菩薩得到根本智把真如顯現出來,但是我們沒有得根本智,所以對菩薩所顯現的真如,不明白、不了知、不知道什麼叫作真如,因此而有八種分別的現起。八種分別,能生出來三種事情。三種事出現以後,就是能現起有情世間及器世間。有情世間,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器世間,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山河大地這些器世間。乃至廣說。隨應當知此所說義。
a2)八種分別是什麼?三種事是什麼?第一個是自性分、第二個差別分別、第三個總執分別、第四種是我分別、第五個我所分別、第六個愛分別、第七個非愛分別、第八個俱相違分別,加起來是八種分別。自性分別、差別分別、總執分別能生什麼事情?分別戲論所依、分別戲論所緣的事情。我分別、我所分別能生什麼事情呢?能生我見及我慢的事情。愛分別、非愛分別、俱相違分別能生貪瞋痴的事情。有了分別戲論所依,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分別戲論所緣的事情,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能生我見、我慢也就能生出來貪瞋痴的煩惱。這些惑業苦的事情都是我們所不歡喜的。
apraṇihitaḥ samādhiḥ katamaḥ. iha bodhisattvasya tad eva nirabhilāpya-svabhāvaṃ vastu mithyā-vikalpa-samutthāpitena kleśena duḥkhena ca parigṛhītatvād aneka-doṣa-duṣṭaṃ samanupaśyato yāyatyāṃ tatrāpraṇidhāna-pūrvakā citta-sthitiḥ. ayam asyāpraṇihitaḥ samādhir ity ucyate.
云何菩薩無相三摩地?謂諸菩薩,即正思惟離言自性所有諸事,一切分別戲論眾相永滅寂靜,如實了知,心正安住。是名菩薩無相三摩地。
[解]1.3)無相三摩地
1-什麼叫作菩薩的無相三摩地?謂諸菩薩,即正思惟,也就是在三摩地裡面這樣思惟觀察離言自性所有諸事,所有諸事就是依他起,就是一切分別戲論的眾相,就是一個能分別的識:有能分別、有所分別的眾相。所分別的眾相,本身是沒有自性,它是依內心的分別為自性、為體性的。現在在奢摩他裡面觀察一切分別戲論是畢竟空寂。滅了分別戲論,由分別戲論而現的諸相也都不可得,就是能分別不可得,所分別也不可得,就是永滅寂靜,是已得聖道,才能有這個境界。這個時候沒有生、也沒有滅所以叫作寂靜。這個時候眾相永滅,所以叫作無相。而眾相的不現前是分別心不分別,眾相才寂滅。如實了知,表示得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安住在離一切相這裡,所以心正安住,是名無相三摩地。
2-無相三摩地,相是什麼?就是心所分別的一切相。有所分別的心,就有能分別的。有所分別的境界,就有能分別的虛妄分別。能分別的就是虛妄分別心,有能、有所這就是相。現在能夠在奢摩他裡邊觀察所分別的相是無自性、是空無所有的。就沒有所分別,也就沒有能分別。所分別無,能分別也沒有。這就叫作一切分別戲論眾相永滅寂靜,是經過觀察而後沒有這些分別戲論,眾相永滅。經過觀察,就是觀察到第一義諦,這時候無能、無所,寂滅,這個時候叫作無相三昧。是名菩薩無相三摩地。
ānimittaḥ samādhiḥ katamaḥ. iha bodhisattvasya tad eva nirabhilāpya-svabhāvaṃ vastu sarva-vikalpa-prapaṃca-nimittāny apanīya yathābhūtaṃ śāṃtato manasikurvato yā citta-sthitiḥ. ayam asyocyate ānimittaḥ samādhiḥ.
問:何故唯立三三摩地,無過無增?答:法有二種。謂有、非有;有為、無為,名之為有;我及我所,名為非有。於有為中,有無願故;可厭逆故;當知依此建立無願三摩地。於無為中,願涅槃故;正樂攝故;當知依此建立無相三摩地。於非有事,菩薩不願;亦無無願。然於非有,菩薩如實見為非有。依此見故,當知建立空三摩地。
[解]2)總料簡
2.1)明建立
1-什麼理由只是唯獨地建立三個三摩地,沒有多、也沒有增加呢?答:這個法有二種不同,我們分別心所對面的就叫作法。有二種不同:一個是有、一個是非有。什麼叫作有呢?有為法和無為法叫作有。我們在有為法、無為法上執著有我、我所,這只是虛妄分別,是沒有體性的叫作非有。
2-在有為法中,指惑業苦說。有無願故,這裡面有個無願,有我們不歡喜惑業苦的流轉、生死的苦惱。可厭逆故,有惑業苦是可厭惡的,我們應該拒絕,不接受這件事。當知依此建立無願三摩地,就是依照這個建立無願三摩地,從有為法來建立無願三摩地。這是要在修學三昧才成立三摩地。
3-在無為法裡面,就是涅槃。我們歡喜成就涅槃、不歡喜惑業苦。正樂攝故,這個涅槃正是我們所歡喜的這一類法裡面。當知依此建立無相三摩地,就是依無為法來建立無相三摩地,這樣說,有為法是我們所厭逆的,無為是我們所歡喜的。所歡喜的是建立無相三摩地,不歡喜建立無願三摩地。
4-於非有事,我及我所這件事,菩薩對此事沒有歡喜心,也沒有一個無願的意思,也沒有願,也沒有無願。然而我們於非有,我及我所這個地方,菩薩如實見為非有,它是非有就見它是非有,這叫作如實。依此見故,就是依據你見我、我所是無所有的,就建立空三摩地。小乘佛法的空三摩地指什麼說呢?空三摩地就指無我、無我所說,叫作空三摩地。現在大乘唯識裡邊說:言說法性自性空,遠離一切言說自性,唯有諸法離言自性,是名空三摩地。
kasmāt punar eṣām eva trayāṇāṃ samādhīnāṃ prajñaptir bhavati. nā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dvayam idaṃ sac cāsac ca. tatra saṃskṛtam asaṃskṛtaṃ ca sat. asad ātmā vā ātmīyaṃ vā. tatra saṃskṛte saty apraṇidhānataḥ prātikūlyato 'praṇihita-samādhi-vyavasthānaṃ. asaṃskṛte punar nirvāṇe praṇidhānataḥ samyag-abhirati-grahaṇato 'nimitta-samādhi-vyavasthānaṃ. yat punar etad asad eva vastu. tatra bodhisattvena na praṇidhānaṃ nāpraṇidhānaṃ karaṇīyam. api tu tad asad ity eva yathābhūtaṃ draṣṭavyaṃ. tac ca darśanam adhikṛtya śūnyatā-samādhi-vyavasthānaṃ veditavyaṃ.
如是菩薩於此三種三摩地中,精勤修學,於是建立如實了知。於餘行相三三摩地,如實悟入;安立理趣,如實悟入;修習理趣,如實了知。謂於其中,諸聲聞眾,精勤修學及圓滿證。
[解]2.2)辨了知
1-了知這個三摩地,就是用功修行才能了知三三摩地。如是菩薩於此三種三摩地中,精勤修學,不懈怠,對於大乘佛法裡面建立三三摩地,經過長時的修學,真實地證悟了、如實了知,這是自乘。下面是於餘乘。
2-於餘行相三三摩地,就是大乘佛法之外,還有小乘佛法所說的三三摩地的行相。另外有不同於大乘說的行相的三三摩地,這我們也應該知道的。如實悟入,應該知道三三摩地的道理,應如實地悟入。怎麼樣悟入呢?分兩部份:一個是安立理趣,如實悟入,就是用名言安立三三摩地的道理應該明白。從名言上要通達什麼叫作空三摩地?什麼叫作無願三摩地?什麼叫作無相三摩地?安立理趣是名言上安立,就是教法要明白。修習理趣呢?是由安立理趣的通達,然後修學止觀。如實了知,也是真實地悟入,就是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得到三三摩地。
3-這裡面說餘行相的,如實悟入;安立理趣,如實悟入;修習理趣,如實了知。究竟指什麼說呢?謂於其中諸聲聞眾,就是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只有出離心的聲聞這些佛教徒。他們精進用功修學的三摩地,最後達到圓滿地證入三三摩地。
a)於餘行相三三摩地等者:諸聲聞眾所修所證三三摩地與菩薩別,名餘行相三三摩地。彼之行相、安立理趣、修習理趣,如三摩呬多地中廣釋其相,隨應當知。
evaṃ hi bodhisattva eṣu triṣu samādhiṣu yogaṃ karoti. evaṃ ca vyavasthānaṃ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tad-anyākārān api trīn samādhīn yathābhūta-vyavasthāna-naya-praveśena bhāvanā-naya-praveśena ca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yeṣu śrāvakāḥ śikṣaṃte samudāgacchaṃti ca.
3.3.1.15.四法嗢柁南
復有四種法嗢柁南。諸佛菩薩欲令有情清淨故說。何等為四?一切諸行皆是無常,是名第一法嗢柁南。一切諸行皆悉是苦,是名第二法嗢柁南。一切諸法皆無有我,是名第三法嗢柁南。涅槃寂靜,是名第四法嗢柁南。
[解]嗢柁南有兩種翻譯:一種翻譯是印,一種翻譯是集施。集施就是積聚少略的文字,能含藏很多的法義,布施給學習的人,所以叫集施。這裡說有四種法的布施,四種法的布施從那裡來的呢?佛菩薩的大悲心,想要教化眾生,希望他們的身清淨、口清淨、心清淨,所以說出來這四種法嗢柁南。何等為四?
1)一切諸行,行是遷流義。一切諸行就是一切有為法,都是有遷流義,都是在變化的。皆是無常,都是在變化中相續下去,而不是常住不變的。這是諸佛慈悲為我們說的第一個法印。
2)一切諸行皆悉是苦,是名第二法嗢柁南。一切諸行都是苦惱的,我們在苦惱中希望得到如意的快樂,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3)一切諸法,法就是有為法、無為法都可以名之為法,比前面的諸行所含的法義廣泛很多。皆無有我,有為法你作不得主的,無為法裡邊也沒有我,也是不能夠主宰的。是名第三法嗢柁南。我是一個主宰的意思,我要作主,我要說了算,我願意這樣,就這樣子,這是不可能的;無常、苦來干擾你,你不能夠作主的。
4)涅槃寂靜,前面三法印,這是一切有為法都是這樣,一切有漏法都是這樣。只有修學聖道以後,得到涅槃,內心裡面沒有煩惱的動亂,這時候可以永久的安樂住,是名第四法嗢柁南。
catvārīmāni dharmoddānāni yāni buddhāś ca bodhisattvāś ca sattvānāṃ viśuddhaye deśayati. katamāni catvāri. anityāḥ sarva-saṃskārāḥ iti dharmoddānaṃ. duḥkhāḥ sarva-saṃskārā iti dharmoddānaṃ. anātmānaḥ sarva-dharmā iti dharmoddānaṃ. śāṃtaṃ nirvāṇam iti dharmoddānaṃ.
3.3.15.1.名嗢柁南
諸佛菩薩多為有情宣說如是法相應義,是故說名法嗢拖南。又從曩昔其心寂靜諸牟尼尊,於一切時展轉宣說,是故說此名嗢拖南。又此行跡能趣大生,亦復能趣出第一有,是故說此名嗢拖南。
[解]1)第一義-相應
諸佛菩薩出現世間教化眾生,為眾生說法,多數是為有情宣說如是法相應義,就是這四法印。相應,就是互相隨順。譬如說一切有為法就是無常是相應義,一切有漏法痛苦是相應義;一切有漏法都是苦惱的,所以叫做相應義;一切法是無我相應義,一切法:有為法、無為法,與無我義是相隨順的;涅槃寂靜是無為法,無為法裡面與寂靜相應。是故名法嗢柁南。就是以相應義名嗢柁南,嗢柁南是相應的意思。
2)第二個義-寂靜
曩昔,就是很久以前,從久遠以來,在佛法裡面修學聖道有成就的人,心裡面都寂靜。心裡面寂靜就是沒有煩惱,沒有煩惱也就沒有一切的苦惱,惑業苦都息滅,心裡面是寂靜的。諸牟尼尊,很多的修學聖道成就得心寂靜的人,牟尼就是寂靜,這裡邊主要是佛陀是這樣,辟支佛和阿羅漢也都達到這個程度。這麼多的聖者,在一切時為眾生展轉的宣說此義,所以說叫做嗢柁南。寂靜義叫做嗢柁南。
a)其心寂靜諸牟尼尊者:諸牟尼尊一切煩惱戲論永滅,證大涅槃, 是名其心寂靜。
a1)諸牟尼尊他們內心是寂靜的,為什麼會寂靜呢?他們內心裡面所有的煩惱戲論都已經消滅。有煩惱的人,心裡面不靜。煩惱的相貌就是能令你的心動亂,就是有煩惱;沒有煩惱的人,心裡面不亂、也不動。戲論是什麼呢?是所說的話都沒有道理,就叫做戲論;說話的時候,一定是經過內心的思惟,然後才能夠有戲論的語言發表出來。所以語言是戲論,內心的思惟分別也是戲論,因為也沒有道理。現在這位聖者由於修學戒定慧,把煩惱永久的滅除,證悟不生不滅的真理,是名其心寂靜。
2)第三義-行跡
又此行跡,跡是足跡,在道路上走路的時候,走過去以後,道路上就有你走過的足跡,所以叫做行跡。這指什麼說的呢?就是前面的無常、苦、無我、寂靜這四法印,是諸佛菩薩的經驗之談,他們這樣修學成功,而說出來的這種法語。就像人走路走過去的痕跡,所以叫做行跡,也就是四法印。能趣大生,如果你能夠隨順四法印修學聖道的話,你就會有很廣大的成就,能得無生法忍,能夠得無上菩提,所以叫能趣大生。亦復能趣出第一有,若是你沒有大悲心的話,也能按照這四法印修習,能超出三界。非非想天在三界裡邊是最高的,所以叫第一有。就是能超出三界,得阿羅漢。這樣說,亦復能趣出第一有,是指小乘佛法的聖者說;能趣大生,是大乘佛法的聖者。是故說此名嗢柁南,所以說行跡就是嗢柁南。
etat-pratisaṃyu---dharmam udīrayaṃti buddha-bodhisattvāḥ sattvānāṃ. tasmād etāni dharmoddānānīty ucyaṃte. purāṇaiś ca śānta-mānasair munibhir uditoditatvān nityakālam uddānānīty ucyaṃte. mahodaya-gāminī bhavāgrāc ca gāminī pratipat tasmād uddānānīty ucyaṃte.
3.3.1.15.2.辨四種法
3.3.1.15.2.1.諸行無常
云何菩薩等隨觀察一切諸行皆是無常?謂諸菩薩觀一切行言說自性,於一切時常無所有。如是諸行常不可得,故名無常。又即觀彼離言說事,由不了知彼真實故,無知為因,生滅可得。如是諸行,離言自性有生有滅,故名無常。
[解]云何菩薩等隨觀察一切諸行皆是無常?
1)以正觀察
1.1)總觀無常
1.1.1)無性無常
諸菩薩在禪定裡邊,觀察一切有為法。有為法假立各式各樣的名言,然後我們根據名言,就會有種種的議論。議論名言所詮的義,有能詮的名言,有所詮的義。這個所詮的義,就是言說自性。於一切時常無所有,這位菩薩觀察一切名言所詮的自性,不論在什麼時候,都是畢竟空寂的,是沒有的。言說所詮的義是沒有的。你常能這樣觀察,如是諸行常不可得。所詮的義不可得,能詮的名言也是不能安立。這樣能詮、所詮就是諸行,一切時都是無所有的,這就叫做無常。這就是觀一切法空的意思,就是法無我觀。無性無常,就是沒有體性的,常是沒有體性的。
1.1.2)生滅無常
菩薩修法空觀,又在奢摩他裡邊觀察彼依他起性是離言說事。離言說事就是依他起,依他起也是本性空,是因緣有。但是這個道理,沒有學習佛法的人,還是不明白。由於這個人,不能通達這些因緣生法是如幻如化的,如夢中境,是畢竟空的真實義。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可以說是真實義。在真實義品又說到世間極成真實、道理極成真實、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這都叫做真實。那個真實義你不明白,不明白有什麼問題呢?因為你不知道,就是糊塗、就是無明,無明的時候,就是造很多生死的業力,就有果報,就有很多的苦惱,惑業苦的現前。就是無知為因,由於你的無明煩惱為因,造作出來很多的業力和苦惱的果報,這些事情一出現的時候,就有生有滅可得。生滅可得,就是從言說法性來觀察,一切法都是內心的分別,心有剎那滅故,一切法也都有剎那滅,就有生滅可得。如是諸行,就是惑業苦。這些惑業苦本身是沒有言說的自性,是畢竟空寂的。但是心變現的一切法,是剎那生、剎那滅的,所以叫做無常。前邊是約遍計執說無性無常,這上面說依他起是無常的。
a)又即觀彼離言說事等者:諸有為法離言自性,是名離言說事。由不了知此唯事故,起邪分別;由是因緣,墮諸世間生死相續,是名無知為因,生滅可得。
a1)諸有為法離言自性,就叫做離言說事。由於我們沒有學習佛法,不知道這是如幻如化的、不真實的,本性也是畢竟空的。不了知,我們就作種種的虛妄分別。種種虛妄分別,就是由於你最初的無明,而又起貪瞋癡的各式各樣的煩惱,就叫做邪分別。由於虛妄分別的關係,我們就落於諸世間的生死相續中。根本沒有生死的,由於虛妄分別,就變現虛妄的境界,就是有生、有死。是名無知為因,生滅可得。
kathaṃ ca bodhisattvaḥ sarva-saṃskārāṃ anityataḥ samanupaśyati. iha bodhisattvaḥ sarva-samṣkārāṇām abhilāpya-svabhāvaṃ nityakālam eva nāstīty upalabhyānityataḥ sarva-saṃskārāṃ paśyati. punar aparijñātasya bhūtataḥ tasyaiva nirabhilāpyasya vastunaḥ aparijñāta-hetukaṃ udaya-vyayam upalabhyate. nirabhilāpya-svabhāvāṃ sarva-saṃskārān anityataḥ samanupaśyati.
又諸菩薩,觀過去行,已生已滅,由彼諸行無因可得,亦無自性,是故觀彼因性自性,皆無所有。觀現在行,已生未滅,由彼諸行因不可得,已與果故;自性可得,猶未滅故;是故觀彼自性是有,而無有因。觀未來行,未生未滅,由彼諸行有因可得,未與果故;無有自性,猶未生故;是故觀彼唯有因性,而無自性。
[解]1.2)別觀四相
1.2.1)依三世觀
1-過去
又諸菩薩在奢摩他裡邊,也這樣觀察,過去的時候也是惑業苦的境界;那些境界,在時間上說,是已經現起,已經消滅,過去不存在,叫已生已滅。怎麼說過去行已生已滅呢?由於過去的,你內心的虛妄分別;虛妄分別裡邊,可以分為兩類,一個是因,一個是果。因是什麼呢?就是在創造的時候是因,受果報的時候叫果。可是在時間上來說,因已經過去,所以無因可得。在時間上說,你受的果報也過去,在現在沒有,所以是無自性,沒有那件事。所以菩薩在禪定裡邊,觀察過去的因性不可得,自性也不可得,都沒有。但是過去的時候是有。
a)觀過去行已生已滅等者:由已生故,因已受盡,是故說言無因可得。由已滅故,自性受用已盡,是故說言亦無自性。
a1)由已生故,因為那件事已經現前。因已受盡,現前的時候,是經過你內心的,無論什麼事情,只要它現前,是經過你內心的受,就是你內心接受那件事,作種種分別,在創造的時候,就成為因,但是這個因現在來說已經盡了,已經沒有,是故說言無因可得。由已滅故,由於過去,在創造的時候,也沒有白辛苦,會得果報,那果報現在也是滅,怎麼知道是滅了呢?自性受用已盡,就是那件事出現在你心裡面,心裡面有覺受。什麼叫做果報?內心的感覺,就是果報。你感覺快樂是果報,感覺苦惱也是果報。你以前造的善業,後來得了善報,這個善報也要通過你心的分別。感覺到滿意也叫做受,如果說你做惡事,得了惡報,就是內心裡面感覺到苦惱。而那個感覺,它不常住的,有時間性,在時間上說現在已經過去,就是沒有果報的那件事。這是觀察過去的生滅。
2-現在
觀察現在行已生未滅,就是有為法的事情,現在還存在,還沒有息滅。觀察現在的事情,怎麼樣觀察呢?現在這個諸行,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也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遷流變化的果報。這個果報不是自然出現的,是因為以前做了因,由那個因的力量,出現現在的諸行、果報。可是這個因,就是那個力量,已經給你一個果報,現在酬勞你一個果報,那力量就結束,所以那個因是沒有。但是那個因的力量給你果報,那個果報現有還在,所以叫自性可得,這個果報還沒有完全消失,還存在。果報,一個正報一個依報,正報就是你這個身體,眼、耳、鼻、舌、身、意,你這個色、受、想、行、識的果報,再加上你的眼、耳、鼻、舌、意所面對的色、聲、香、味、觸、法,這也是你的果報。這些事情現在還在,你還正在享受。所以菩薩在禪定裡面,觀察現在的一切法,觀察那個果報還存在,就叫做有,給你果報的那個因,已經沒有。
a)觀現在行已生未滅等者:由已生故,因已受用,是故說言因不可得。自性受用未盡,是故說言自性可得。
a1)由於這個果報已經出現,這個果報是由因來的,因在出現的時候,就是創造因的時候,是經過你內心的覺受、分別去造作,這件事已經過去,已經受用,是故說言因不可得。那個因給你的果報的體性,現在正在享受,正在使用它,還沒有消失,所以未盡,這樣觀察,過去世的,因也不可得,果也不可得。現在世的因不可得,果報還是在的。
3-未來
觀察未來,將來的事情,將來的眼、耳、鼻、舌、身、意,將來的色、受、想、行、識,那個果報還沒出現,也沒有滅可得。觀察未來,是有因而無果,就是你已經創造那個因,就是那個業力你已經創造,所以是由彼諸行有因可得。將來的色、受、想、行、識,已經有因,就是你創造的業力,你現在發無上菩提心,天天修止觀,你將來就會要得法性身。這個法性身還沒出現,但是你修止觀的功德的業力有了。未與果故,那個因還沒有給你果報,果報還沒出現,就是果報的自性還沒出現,是故觀彼唯有因性,而無自性,還沒有果報的事情。這樣,觀察過去,觀察現在,觀察未來,各有各的別意,不是完全一樣的。
a)觀未來行未生未滅等者:由未生故,因未受用,是故說言有因可得。既未有生,亦未有滅,由此未滅自性未受,是故說言無有自性。
a1)由未生故,由於你那果報還沒有出現,那個因給你的果報,你還沒能受用。或者是說,你在創造的時候,你是受用,但是那個果報沒出現,這一部份還沒受用,是故說言有因可得。既然沒有果報的出現,也就不能說果報息滅。由此未滅自性未受,是故說言無有自性。
so 'tītāṃ saṃskārān utpanna-niruddhāṃ samanupaśyati. teṣāṃ naiva hetum upalabhate nāpi svabhāvam. tasmāt teṣāṃ naiva hetuto nāpi svabhāvato vidyamānatāṃ samanupaśyati. pratyutpannān utpannāniruddhāṃ samanupaśyati. teṣāṃ hetuṃ nopalabhate datta-phalatvāt. svabhāvaṃ punar upalabhate aniruddhatvāt. tasmāt teṣāṃ svabhāvato vidyamānatāṃ samanupaśyati no tu hetutaḥ. anāgatān saṃskārān anutpannāniruddhān paśyati. teṣāṃ hetum upalabhate adatta-phalatvāt. no tu svabhāvam anutpannatvāt. tasmāt teṣāṃ bodhisattvo hetuto vidyamānatāṃ paśyati. no tu svabhāvataḥ.
菩薩如是見三世中分段諸行相續轉已;等隨觀見一一剎那有為諸行,皆有三種有為之相。於剎那後,復有第四有為之相。即於此中,前剎那行,自性滅壞。無間非先諸行剎那自性生起,正觀為生;諸行生已,即時未壞,正觀為住;此已生行,望前已滅諸行剎那自性別異,正觀為老;從此諸行生剎那後,即此已生諸行剎那自性滅壞,正觀為滅。
[解]1.2.2)依剎那觀
依剎那作觀,就是最短的時間內,觀察它的道理。
1.2.2.1)別辨相
這位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這樣就像前面說的,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有三世的不同。其中是一段落,一段落的,有過去的諸行,相續到現在的諸行相續,未來的諸行,這三世一段落一段落的諸有為法,相續不斷的現前,轉這個字當現前講,或者當變異講也可以。前面說分三世,這是一個粗略的觀察,現在又詳細的去觀察,就是微細的觀察,等隨觀見,不管是過去,是未來,是現在,一樣的觀察它的一一剎那,有為的諸行的差別,皆有三種有為之相,一一剎那,都有三種有為相可得,一剎那有三種有為相的差別。有為相一共有四種,在一剎那間就有三種,三種以後又有第四種,一共有四種有為相。
1)正觀四相
1-就是在這個微細的觀察之中,前一剎那的有為行,前一剎那的色、受、行、識,前一剎那的眼、耳、鼻、舌、身、意,自性滅壞,它那個體性,一剎那間就沒有,但是一剎那間又現起,這個生滅是這樣微細的,剎那間自性就滅壞。無間,前一剎那和後一剎那中間是沒有間隔的,沒有間隔是什麼情形呢?非先諸行剎那,不是前邊一剎那的諸行,是又有一個諸行,剎那間,那個諸行現起來。前一剎那諸行,和後一剎那諸行是不一樣的,所以後一剎那諸行,非先一剎那諸行,可是其中也有相同的意思,都是剎那間自性生起。正觀為生,就是這個一剎那間,這個體性現起,這就叫做生。在禪定裡邊,非常正確的觀察它剎那間現起,這叫做生。
2-色、受、想、行、識的諸行,一剎那間現起以後,沒有立刻就破壞,就叫做住,觀察它叫做住,這樣說住和生是同時的,同一剎那。
3-此一剎那已經現起的色、受、想、行、識,已經現起的眼、耳、鼻、舌、身、意,望前,對望前邊,一剎那間已滅的諸行,那個已滅的諸行的剎那自性,是不一樣,後一剎那現起的諸行,和前邊已滅的剎那諸行,對觀起來是有別異,是不一樣,就這一點別異就叫做老,這樣說,生、住、老就是一剎那,都在一剎那上說的,這一剎那,就有三有為相,就具足三有為相。
4-從此,就是前面說這個生、住、老,諸行生起的剎那後。即此已生諸行剎那自性滅壞,就是現前的諸行一剎那間又壞,又沒有,也是在禪定裡面,觀察這叫做滅。前面是三相,加這個滅就是四相。前面說一剎那後,會有第四有為之相,和這個是相合的。
sa evaṃ triṣv adhvasv avyavacchinnāṃ saṃskāra-saṃtatiṃ pravartamānāṃ dṛṣṭvā ekaikasmiṃ saṃskāra-kṣaṇe trīṇi saṃskṛtasya saṃskṛta-lakṣaṇāni paśyati. kṣaṇād ūrdhvaṃ caturthaṃ saṃskṛta-lakṣaṇaṃ samanupaśyati. tatra pūrva- saṃskāra-kṣaṇe svabhāva-vināśānantaraṃ yaḥ apūrva-saṃskāra-kṣaṇa-svabhāva-prādurbhāvaḥ. sā jātir iti paśyati. utpannasya yas tat-kālāvipraṇāśaḥ. sā sthitir iti paśyati. taṃ pūrva-niruddhaṃ saṃskāra-kṣaṇa-svabhāvam apekṣya tasyotpannasya yad anyatvam anyathātvaṃ vā. sā jareti paśyati. tasmāj jāti-kṣaṇād ūrdhvaṃ tasyaivotpannasya saṃskāra-kṣaṇasya yaḥ svabhāva-vināśaḥ. sa vyaya iti paśyati.
菩薩觀此已生剎那諸行自性,即是生住老之自性;不見生等別有自性。如實觀見生剎那後,即此生等諸行剎那自性滅壞;無別有性。如是四種有為之相,總攝諸行。
[解]2)觀唯諸行
1-菩薩在禪定裡面,觀察這個已現前的剎那諸行,一剎那間的色受想行識的自性,即是生的自性,即是住的自性,即是老的自性,一剎那就具足這三個自性、這三件事。
2-菩薩作如是觀的時候,不見生住老;離開色受想行識,不見另外有它的体性。離開諸行,另外沒有生住老的体性的。
3-如實觀見,就是真實的沒有錯誤,在禪定裡面,心的力量強,就不會有錯誤,如實的、真實的看見生剎那後,就是生住老諸行,一剎那間,又完全滅壞。無別有性,這個滅壞,也不是離開諸行的滅壞,另外有一個滅可得。
4-前面說生住老滅的四種有為之相,能總攝一切的有為法,都是剎那剎那的,都有這四種相的差別。
a)前剎那行自性滅壞等者:諸行生滅,唯一剎那,以彼纔生無間滅故。然於中間前後相續新新生起,愚夫不了,妄執實有生住異滅,或復妄執離諸行外別有自性。菩薩正觀則不如是。於此剎那行續前剎那生正觀為生,由是了知生無常義。即此剎那生有諸行自性可得正觀為住,由是了知住唯假說非實有義。若此剎那生望前剎那諸行自性變異正觀為老,由是了知老觀待有假施設義。即此剎那生無間諸行自性滅正觀為滅,由是了知滅無常義。又復正觀生住老滅,唯是諸行分位差別,非離諸行別有自性。由是應知,諸佛菩薩唯於諸行說無常義。
a1)一切有為法的生和滅是兩個相貌,但是只是指這一剎那說,唯是一剎那。因為彼有為行纔生起,沒有間隔就滅壞,一剎那生一剎那間就滅。前一剎那、後一剎那,就在這剎那之間,有前一剎那後一剎那的不同,但是前後是相續的。新新生起,一切法的現前都是新的,沒有舊的。一剎那生就滅,又一剎那又生起就是新的。第二剎那不是前一剎那,假設又是前一剎那諸行再現起,就是舊的。如果前一剎那生起它沒有滅,經過一剎那一剎那,就是有舊,現在不是。現在一剎那生起就滅了、沒有,第二剎那又現起是新的,就是新新生起,都是新的現起。
a2)愚夫,不學習佛法的人,不修止觀的人,或者說是沒得聖道的人,都算是愚夫。愚夫不明白一切法的生滅是新新的生起,錯誤的執著有真實法之生起,有真實的住,有真實的異、滅,認為都是真實的。
a3)或復妄執離諸行外別有自性,錯誤的執著離開色受想行識的這些諸行以外,另外有一個生住異滅的自性。
a4)菩薩正觀則不如是,發無上菩提心修學聖道的菩薩,在禪定裡面的觀察,沒有這種執著,和愚夫的思想不一樣。菩薩於這剎那間現起的諸行,前一剎那生的一切法滅,後一剎那又生起,和前一剎那的諸行相續,觀察一切法是一剎那間現前,正觀為生。從這裡看出來這個生並不是真實的,它不是常住的,一剎那間就滅。
a5)即此剎那生有諸行的自性可得,正觀為住,它沒有壞,就叫做住。從這裡可以知道這個住是方便說的,不是真實有一個住,就是一剎那生的諸行它現時沒有壞,假名為住。離開了這個義,另外沒有一個真實的住的義。
a6)這位菩薩在禪定裡面觀察,此剎那生對望前剎那生的諸行自性就有變異、有點不同,正觀為老,由是了知老觀待有假施設義,從這裡可以知道老是觀待的意思,後一剎那和前一剎那相對待,有點不同,就名之為老,假施設的名義。
a7)由這剎那生、沒有間隔的諸行的自性滅了,一剎那間就滅了,正觀為滅。由是了知滅也不是常的,這一剎那間又現起。
a8)又有一個意思,觀察生住老滅這四種相貌,只是色受想行識的分位的差別,不同的階段立不同的名字而已。非離諸行別有自性,不是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有生住老滅的体性。由是應知諸佛菩薩唯於諸行說無常義,就是在諸行上的變化說無常義,不是離開諸行,另外有生住老滅的事情。
sa yatsvabhāvam eva tam-utpannaṃ saṃskāra-kṣaṇaṃ samanupaśyati. tat-svabhāvām eva tasya jātiṃ sthitiṃ jarāṃ ca. na paśyati tad-anya-svabhāvāṃ. tasmāc ca kṣaṇād ūrdhvaṃ ya eva tasya saṃskāra-kṣaṇa-svabhāvasyāpagamaḥ. sa eva teṣāṃ jāty-ādīnām iti yathābhūtaṃ paśyati.
以要言之,二分所顯。一者、有分所顯。二者、無分所顯。此中世尊依於有分,建立一種有為之相;依於無分,建立第二有為之相。住異二種,俱是諸行有分所顯,建立第三有為之相。
[解]1.2.2.2)出要義
1-前面說的生住老滅,在文句上說很多,現在從道理上,提出它的綱要來表示它的道理。二分所顯,分兩部份的道理就把它說明白。一者、有分所顯,就是生,它是屬於有,在生之前沒有生,就是無,現在有分顯示出來的就是生的相。二者、無分所顯,就是滅,這一剎那間諸行沒有,就是滅、就是無,來顯示它的相貌。
2-在這個意義上,世尊依有分,建立一種有為之相,就是生。依於無分,建立第二有為之相,就是滅。住異這二種屬於那一個呢?俱是諸行有分所顯,完全是前面第一個,屬於有分所顯,雖然有點變化,還是在有的範圍。住和異合而為一,就是三,和前邊一個有分、一個無分,一個生、一個滅,加起來就是三個。住異就是建立第三有為之相。或者說就是說是異,生、異、滅。
a)建立第三有為之相者:住、異二種總合為一,建立第三有為之相,以俱有分所顯故,由是應知餘處說三有為相義。
a1)住異二種總合為一,建立第三有為之相,依俱有分所顯故,因為這個住異都是屬於有分所顯。由是應知餘處說三有為相義,餘處不說有四相,只是說三,就是生異滅。那就是把住合在異裡邊。
tāny etāni catvāry api saṃskṛta-lakṣaṇāny abhisamasya saṃskārāṇāṃ samāsato dvayāvasthā-prabhāvitāni. bhāva-prabhāvitāny abhāva-prabhavitāni ca. tatra bhagavatā yo bhāvaḥ. tad ekaṃ saṃskṛta-lakṣaṇaṃ vyavasthāpitaṃ. yas tv abhāvaḥ. tad dvitīyaṃ saṃskṛta-lakṣaṇaṃ vyavasthāpitaṃ. sa ca bhāvas teṣāṃ saṃskārāṇāṃ sthity-anyathātva-prabhāvita iti kṛtvā tṛtīyaṃ saṃskṛta-lakṣaṇaṃ vyavasthāpitaṃ.
此中菩薩觀一切時,唯有諸行;除此更無生住老滅恒有實物,自性成就。何以故?諸行生時,唯即如是諸行可得;無別有餘生住老滅。如是諸行住老滅時,唯即如是諸行可得;無別有餘生住老滅。
[解]2)決擇所觀
再微細的解釋生住異滅。
2.1)依自他教
2.1.1)顯自
1-自他教是什麼意思?這裡邊這個生住異滅的事情,菩薩觀察在一切時,不管是什麼時候,都只是有一個色受想行識而已,只是有一個眼耳鼻舌身意而已。除了這個色受想行識的諸行之外,沒有生住老滅的真實自性可得,就是自教,就是菩薩本身的所學習的佛法的道理是這樣子,這叫自教。什麼原因這樣說呢?
2-諸行生時,這一切的色受想行識現起的時候,唯即如是諸行可得,還就是這麼多的色受想行識可得。無別有餘生住老滅,除此諸行,另外沒有其他的生住老滅可得。如是諸行住老滅的時候,唯即如是諸行可得;無別有餘生住老滅。前面是顯自,就是顯示佛法的正義叫做自。
a)諸行生時等者:雖諸行生生相可得,住老滅相亦復可得,然唯諸行自性所顯,是故說言唯即如是諸行可得。除此更無生住老滅恆有實物自性成就,是故說言無別有餘生住老滅。如說諸行生時理既如是,諸行住老滅時,當知亦爾。
a1)雖然諸行的現起,就是生相可得。諸行也有住、也有老、也有滅的相可得。雖然有生住老滅相的現前,可是唯是諸行的体性顯現的。是故說言唯即如是諸行可得。除此更無生住老滅恒有實物自性成就,是故說言無別有餘生住老滅。如說諸行生時理既如是,諸行住老滅時當知亦爾。都是無自性的,生住老滅是無自性。
tatra bodhisattvaḥ saṃskāra-mātraṃ sthāpayitvā na tasya jātiṃ na sthitiṃ na jarāṃ nānityatāṃ sarva-kālaṃ dravya-svabhāva-pariniṣpattitaḥ paśyati. tat kasya hetoḥ. saṃskāra-mātram ut padyamānam upalabhate nāsyānyāṃ jātiṃ na sthitiṃ na jarāṃ nānityatāṃ. saṃskāra-mātram eva ca tiṣṭhaj jīryad vinaśyad upalabhate na tasya jātiṃ sthitiṃ jarām anityatāṃ ca.
又諸菩薩以理推求生等實物,亦不可得。如是推求不可得者,謂若離彼色等諸行,別有生法;是即應如色等諸行,自體有生。如是此生,亦應有生。如是即應有二種生:一者、行生。二者、生生。如是行生與彼生生,為一?為異?若言一者,計生實有,即為唐捐。言別有生,是實物有,不應道理。若言異者,如是即應非行生生。是行生生,不應道理。如說生相,如是廣說住老滅相,當知亦爾。
[解]2.1.2)簡他
又諸菩薩在禪定裡邊修觀的時候,推求這個道理,佛告訴我們生住異滅沒有自性可得,菩薩修止觀的時候也觀察到生住異滅是沒有真實性。它的真實性是不可得的。
2.1.2.1)略辨四相
1-菩薩這樣觀察生住異滅是沒有自性可得的。這裡邊就表示不同意見的人,有不同思想的人,還是執著諸行之外有生住異滅的自性可得。這是說一切有部的思想,認為一切有為法的生住異滅,有為法是有為法,生住異滅另外有它自己的体性的。本論的作者不同意,所以這裡面加以破斥。謂若離彼色等諸行,就是這一切有為法,遠離有為法,別有生住異滅的法。是即應如色等諸行,自體有生。色受想行識等有為法,每一法有它的体性。生住異滅若有体性的話,也應該如有為法,也有体性。如是此生,亦應有生,這個生住異滅的這個生,它也應該有体性現起來。
2-如是即應有二種生:一者、行生,二者、生生。行生,行就是有為法,有為法現起,有一個力量能令有為法現起,這個生叫做行生,就是所謂的大生。二者、生生,是能生起行生的這個,叫做生生,行生是大生,能生一切有為法,但是大生也有它的体性。它的現起是誰的力量呢?是生生,就是小生。它自己有了体性,它又能使令大生的体性現前。
3-如是行生與彼生生,它們兩個的關係是怎麼情形呢?它是一?是異呢?一就是兩個生是一体的,異就是各有各的体性,是別異的。若這樣說,行生和生生是一,離開生生沒有行生,離開行生也沒有生生的,它們是一体的。如果你要執著這樣,你執著這個生是有真實体性的,這樣的執著就沒有用。怎麼知道計生實有即為唐捐呢?生生是小生,行生是大生。大生它不能自己現前,它要由小生的力量使令它現前。這樣說呢?大生是所生,生生是能生。有能生,有所生。而你這樣講法,認為它們是一体的,能生、所生是一体,那麼大生能生一切有為法的時候,大生是能生,有為法是所生,也有能所,它也應該是一体的。小生生大生是一体的,沒有別体。大生生一切行、生一切有為法也應該是一体。若是一体的話,你就不應該說離開有為法另外有大生,就不對。是一体就是離開大生沒有有為法,離開有為法另外也沒有大生。你執著大生有實体性、實有,就是白說。你執著離開有為法另外有一個大生,它是有真實体性,這就不合道理。
4-如果你改變主意,又說行生和生生是各有各的体性,這樣就是小生生大生,各有各的体性的,不是統一的,那麼大生生一切有為法的時候,也應該各有体性。小生生大生是各有体性,大生有大生的体性,小生有小生的体性,這叫做異。這樣說,大生生一切有為法的時候,也應該各有体性,即一切有為法、色受想行識也有它的体性,大生也有它的体性,應該是這樣。這樣這個道理才平等。這樣說,有為法它有体性,就不需要大生來生一切法。如是即應行生是大生,有為法就不是大生所生。它自己有体性。你執著有為法自己不能生,要大生來生,這就不合道理,和你自己的思想有矛盾。
a)如是即應非行生生等者:謂若生相與行異者,是則生相應非從諸行生;然是行生,故不應理。
a1)小生、大生,有自己的体性,一切有為法也是有它的体性,各有各的体。這樣,諸行應該不是從生相生出來。是則諸行應非從生相生,應該這麼倒過來。你言是生相所生,這是不合道理。
5-就是前面說到生相這樣子。下面住相、老相、滅相也是這樣。這個生相是有二生相,有是一、是異,這樣來辯論,如是住老滅相當知也這樣辯論。
yuktyāpi ca bodhisattvo vimṛśann etaṃ jāty-ādīṃ dravyato nopalabhate. evaṃ ca punar vimṛśaṃ nopalabhate. saced rūpādi-saṃskāra-vinirmuktaḥ anyo jāti-dharmaḥ syāt sa yathaiva rūpādika-saṃskāraḥ svātmanā utpadyate. tathaiva so 'py utpadyeta. evaṃ sati dve janmanī syātāṃ. yac ca saṃskāra-janma yac ca jāti-janma. tatra saṃskāra-janma tasmāj jāti-janmanaḥ ananyad eva vā syāt. anyad eva vā. yadi tāvad ananyad evaṃ saty apārthikā jāti-dravya-kalpanā. anyā jātir dravyato 'stiti na yujyate. atha ca punar anyad evaṃ sati saṃskāra-janma-jātir na bhavati. saṃskāra-janma-jātir iti na yujyate. yathā jātir evaṃ sthitir jarā vināśaś ca vistareṇa veditavyaḥ. saced vināśo nāma svabhāvato dharmaḥ pariniṣpanno 'syātmotpadyeta nirudyeta vā. yadā ca vināśa utpannaḥ syāt. tadā sarva-saṃskārair niruddhair bhavitavyaṃ syāt. evaṃ sati alpa-kṛcchreṇa nirodha-samāpannasyeva citta-caitasikānāṃ dharmāṇām apravṛttiḥ syāt.
謂若滅法別有自性,是實成就,即應此滅有生有滅。若滅生時,一切諸行皆應同滅。如是即應少用功力,如入滅定,諸心心所一切皆滅。若滅滅時,一切諸行雖皆已滅,復應還生,以滅無故。是故言滅有生有滅,不應道理。
[解]2.1.2.2)別廣滅相
1-若是說生住異滅這個滅,也是有真實体性的,是真實成就的体性的,它有体性的法,也應該有生相有滅相的不同。
2-滅這個作用它有体性,它若現前的時候,一切諸行皆應同滅,一切諸行都沒有。這樣說滅有這麼的大的作用,修行人不必特別用功修行。就如入滅定,諸心心所一切皆滅,就是前六識通通滅。若按滅盡定,第七識執著我這件事也沒有。
3-若滅滅時,一切諸行雖皆已滅,還應該現起。因為什麼呢?因為滅沒有,所以一切諸行還會現起來。現起來,得聖道的人,現在聖道也沒有。是故說這個滅,它是有体性的,這個体性有時現前,有時不現前,這樣執著是不合道理的。
tasya ca punar vināśasya nirodhān niruddhair api taiḥ saṃskāraiḥ punar eva bhavitavyaṃ syād vināśa eṣāṃ nāstīti kṛtvā. ato vināśa utpadyate nirudhyate ceti na yujyate.
又善男子或善女人,於一切時恒有實物自性成就,觀為假有,而能修厭離欲解脫,不應道理。與此相違,是應道理。由此行相,是諸菩薩如實了知一切諸行皆是無常。
[解]2.2)依修厭等
1-又善男子、善女人,就是相信佛法的男人、女人,來到佛法裡面學習聖道的時候。在一切時,就是一切有為法,它的生住異滅,在一切的時間,不管是生住老滅,就包括一切的時間。你若認為生住老滅是真實的東西,它是自性成就的東西,這些修行人就勉強的觀察它是假有的,觀察生住老滅是假有的,而能夠修厭離法,厭離生死是苦,遠離這個欲,希望從欲裡面得解脫,這件事就不可能, 和諸法真實相相衝突,而能夠得解脫是不可能。你的思想和諸法的真實相是衝突的,這樣是不能得解脫。
2-與此相違,就是一切法沒有真實性,離開有為法,另外沒有真實的生住老滅。一切有為法也沒有真實性。這樣修止觀的時候,按照法的真實性,它是無常的、是無我的、是畢竟空的。它本身是這樣,你就作如是觀,就合道理。就是不執著生老滅是真實有,這樣修厭離欲是有可能的,這才合道理。
a)於一切時恆有實物自性成就等者:此說生住老滅應知。
a1)此說生住老滅應知,此是說生住滅相有真實性的意思。
3-由於這樣的行相,就是一切有為法的相貌是這樣,都是不真實的,所有生住異滅都是不真實的。是諸菩薩如實了知一切諸行皆是無常。修行人作如是觀,是法的真實相,就能成功,能得解脫。如果不符合法的真實相,是不能得解脫的。
na ca punaḥ klaputrasya vā kuladuhitur vā sarva-kālāstitāṃ ca dravya-satāṃ svabhāva-pariniṣpattiṃ ca prajñapti-satāṃ paśyato nirvid virāgo vimuktiś ca yujyate. ato viparyayeṇa tu yujyate. ity ebhir ākārair bodhisattvaḥ sarva-saṃkārā anityā iti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3.3.1.15.2.2. 諸行皆苦
又諸菩薩,觀無常行相續轉時,能為三種苦所依止。一者、行苦,二者、壞苦,三者、苦苦。如是菩薩如實了知一切諸行皆悉是苦。
[解]1)又諸菩薩,觀一切有為法都是有變化的,變化的有為法是相續轉時,相續不斷的現前。生存的時候,前一剎那和後一剎那是相似的;但是死了以後,一剎那死了,一剎那又現前,還是相續現前,但是不相似,總之是相續。相續現前時,是無常的境界,它是令我們滿意的東西嗎?不是。有三種痛苦,依止此相續相現前,在相續無常的境界,現出來三種苦惱。那三種呢?一者、行苦。二者、壞苦。三者、苦苦。
2)行苦,也不感覺苦惱,也不感覺快樂,但是這時候的相續轉,就是色受想行識相續的現前。行,是流動的意思,是有變動的,但是是相續的。這時候在內心裡是不苦也不樂的。但是有為法相續轉裡面,儲藏著壞苦和苦苦的能力在行苦裡。行苦裡有壞苦的能力,也有苦苦的能力,所以它隨時就變成壞苦,隨時也可能變成苦苦,是這樣的境界。就像駕的車,裡邊有很大的毛病,現在還可以正常的在公路上運行,隨時它的毛病會爆發,忽然間就停火,所以叫做行苦。
3)壞苦,如意的境界被破壞,這時心裡痛苦。如意的境界存在的時候,我們不感覺痛苦,但是它隨時會被破壞,破壞的時候,如意的境界沒有,心裡面苦惱。另外,如意的境界存在時,怕它失掉,要保護它,也很辛苦。
4)苦苦,是不如意的境界出現,使令心裡痛苦。感覺痛苦是一個苦,為什麼說二個苦呢?就是能令你苦有因緣,那因緣也是苦,所生的也是苦,所以是二個苦。
5)如是菩薩,如實了知一切諸行皆悉是苦。若不學習佛法,苦苦我們知道,壞苦不大明白,追求如意的事就是追求壞苦,不知道行苦是苦。行苦明白的說,譬如天上的境界,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那麼高深禪定的境界也都屬於行苦的範圍,並不是令人真實滿意的地方。相信佛法以後,若能認真的學習經論,也能在日常生活中作如是觀,也就會對苦苦、壞苦、行苦認識。
tāṃ punar evam anityāṃ saṃskārāṃ prabandhena vartamānād bodhisattvaḥ tri-prakārāyā duḥkhatāyāḥ. san---paśyati saṃskāra-duḥkhatāyā vipariṇāma-duḥkhatāyā duḥkha-duhkhatāyāś ca. evaṃ hi bodhisattvaḥ sarva-saṃskārā duḥkhā iti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3.3.1.15.2.3.諸法無我
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有為無為一切諸法,二無我性。一者、補特伽羅無我性。二者、法無我性。於諸法中補特伽羅無我性者,謂非即有法,是真實有補特伽羅;亦非離有法,別有真實補特伽羅。於諸法中法無我性者,謂於一切言說事中,一切言說自性諸法,都無所有。如是菩薩如實了知一切諸法皆無有我。
[解]1)凡夫的佛教徒,資糧位有時也可能會知道,有時也會迷惑、不知道;加行位迷惑的時候較少,也能認識到這件事,但是還不是真實,要入聖位以後才能如實的了知。了知什麼呢?有為無為一切諸法,因緣生法就是有為法,與有為法相反的就是無為法。有為法和無為法就包括一切法,一切法就分這麼二類,這二類法裡有什麼事呢?二無我性,有為法也是無我,無為法也是無我。我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能主宰。我可以控制它,一切諸行皆是苦,我可以控制它叫它不苦。佛法說不能主宰的。
2)補特伽羅,翻成數取趣,數數的得果報。得到一個果報以後,這果報又失掉,再得果報。得到果報它不會永久的,失掉又再去得果報,數數的得果報,就在這境界上執著有我,執著有個主宰的力量。現在佛法說無我,不能主宰的,可以分成二部分:你的思想發生行動的時候,有多少自由,我歡喜做這個事我就做;我不歡喜做,我就不做,你可能有這種自由。但得果報時沒有自由,你歡喜是這樣,不歡喜也是這樣,受果報時,一點也不能主宰。
3)法無我性,補特伽羅是約眾生說,現在約一切法來說。約色受想行識來說;約色聲香味觸法來說;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一切法來說,都是沒有主宰性。
4)於諸法中補特伽羅無我性者,就是在色受想行識裡,執著有個補特伽羅的我,這個我是沒有的,什麼道理呢?非即有法,是真實有補特伽羅;有法指色受想行識說,即色受想行識是真實的補特伽羅我,不是這樣,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亦非離有法,別有真實補特伽羅,也不是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有一個真實不可破壞的我。離開身體另外沒有我,在身體這裡也沒有我。
a)謂非即有法等者:有尋有伺地說:若即於蘊施設我者,是我與蘊無有差別;而計有我諦實常住,不應道理。又說若蘊外餘處者,汝所計我應是無為,不應道理。若不屬蘊者,我一切時應無染污,又我與身不應相屬,此不應理。由彼所破,應知此所說義。
a1)有尋有伺地說:若即於蘊施設我者,也就是前面即有法是真實有補特伽羅這句話。若是你的思想執著色受想行識裏可以安立一個我,這樣,這個我和色受想行識的蘊是沒有差別的,因為你就是在色受想行識上說有我,所以這個我和色受想行識無差別。但是你執著我是諦實,諦實就是真實,不是虛妄的,是常住的。真實的含意是永久存在的,不可破壞的。執著我是這樣,與色受想行識的諸蘊就有差別。色受想行識諸蘊不是真實的,它是可破壞的,很明白的它是有老病死,不健康,也會死掉的,不是常住的。所以,在那上面執著有常住的我,這是不合道理。所以應該說,即色受想行識我,這件事是不能成立的,因為它和我的定義不符合。
a2)有尋有伺地又說,在色受想行識五蘊之外,在其他的地方有個我,這個我不在色受想行識這裡,在另外的地方。這樣說你執著的我應是無為法,不是有為法。無為法沒有生老病死,我們的身體有生老病死,也有貪瞋癡的煩惱,有很多的煩惱,很多的業障,很多的痛苦。現在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有我是無為。這樣執著有我,那是不合道理。因為那樣就沒有老病死嗎?不可能是這樣,沒有貪瞋癡的煩惱嗎?所以是不合道理。
a3)要是你執著這個我不繫屬於五蘊之內,這個我在一切的時間,都應該是沒有染污的。因為繫屬於蘊,色受想行識和我是相繫屬的,有關係的,若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沒有我,離開我也沒有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裡的苦樂都和我有直接關係,就是互相繫屬了。現在說不繫屬於色受想行識,我一切時應無染污,沒有貪瞋痴的煩惱,因為色受想行識裡有很多的問題。最明顯的常常有病,它和色受想行識沒有關聯,那我是沒有病的,就沒有病苦,也沒有煩惱,一切時應無染污。真是那樣嗎?你感覺你很清淨嗎?這是不合道理。
a4)若是你說這個我不在身體裡,是在其他地方像虛空似的,就和身體不相繫屬。譬如說身體被人打死了,我不在這裡,在別的地方不受影響,是那樣的嗎?所以我與身不應相繫,這也是不合道理。由於那一段文破斥有我論的道理,應知這裡所說的道理,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
5)於諸法中什麼叫做法無我呢?謂於一切言說事中,就是語言,有各式各樣的名句。言說事中,言說所表達的一切事,在這裡一切言說自性諸法,都無所有。言說一定和我們的思想有直接關係。心裡不思想是不能說話的,所以言說自性也就包含思想、思惟分別的自性也在內的。這些自性都無所有,心裡面所想的都是無自性。心裡所想的也就是語言所說的,所說的這些事都是沒有的。菩薩能這樣如實的了知,這是要經過長時期止觀的陶鍊、止觀的熏習。不斷的鍛鍊,不斷的觀察思惟,你的智慧會增長,智慧增長到一個程度時,就真實的見到諸法無我義。
punaḥ sarva-dharmāṇāṃ bodhisattvaḥ saṃskṛtāsaṃskṛtānāṃ dvividhaṃ nairātmyaṃ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pudgala-nairātmyaṃ dharma-nairātmyaṃ ca. tatredaṃ pudgala-nairātmyaṃ. yan naiva te vidyamānā dharmāḥ pudgalāḥ. nāpi vidyamāna-dharma-vinirmukto 'nyaḥ pudgalo vidyate. tatredaṃ dharma-nairātmyaṃ. yat sarveṣv abhilāpyeṣu vastuṣu sarvābhilāpa-svabhāvo dharmo na saṃvidyate. evaṃ hi bodhisattvaḥ sarva-dharmā anātmāna iti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3.3.1.15.2.4.涅槃寂靜
又諸菩薩觀一切行,先因永斷,後無餘滅,其餘畢竟不起不生,說名涅槃。當知涅槃,其體寂靜,一切眾苦,畢竟息故;一切煩惱,究竟滅故。
[解]1)標相
1.1)於真實
1-又諸菩薩觀一切行,主要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這樣的有漏法,這個有漏法是我們得的果報。先因永斷,果報不是原來的,是以前有個因,有因是什麼?就是你的惑、業。這樣,就是苦諦、集諦,一個愛煩惱、一個見煩惱加上業。你能修學戒定慧,修無我觀,把愛煩惱、見煩惱都斷了就不會再造業,就是先因永斷。永斷,表示裡面有定也有慧才能永斷,如果只有定沒有慧,是暫時的,不能永斷。
2-後無餘滅,我現在的色受想行識還在,眼見色、耳聞聲一切都正常,但是以後就沒有,色受想行識沒有,壽命結束,再也沒有有漏的色受想行識現起。先因永斷的時候是有餘涅槃,後無餘滅是無餘涅槃,有漏法沒有剩餘完全消滅。
3-其餘畢竟不起不生,這是以後,先因永斷是你修學聖道成功,到有餘涅槃,等到後來壽命到了,色受想行識一剎那滅,再一剎那入於不生不滅,就是有漏的色受想行識滅。其餘一切的有漏的事情,完全不生不滅,不生也就不滅,不會再現起來。其餘畢竟不現起,而沒有現行起種子也是沒有的,所以不生不起現行,也沒有種子,這就是不生不滅的真如的境界,這就是涅槃。
4-前面是解釋涅槃不生不滅的名稱,下面是說涅槃的體性,我們應當知道涅槃的體性是寂靜的,就是真如理,就是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不生不滅的涅槃的體性是寂靜的,為什麼寂靜呢?為什麼不寂靜呢?就是有苦惱有煩惱的時候,就不寂靜。心裡有煩惱不寂靜,心裡有苦惱的時候也不寂靜。現在因為你修學戒定慧,斷除色受想行識的苦惱,一切眾苦畢竟息故,究竟息滅,所以真如理性上沒有戲論,一切煩惱究竟息滅,所以才寂靜。
yaḥ punar eṣām eva saṃskārāṇāṃ pūrvaṃ hetu-samucchinnānāṃ paścād aśeṣoparamas tad-anyeṣāṃ cātyaṃtam anabhinirvṛttir aprādurbhāvaḥ. idam ucyate nirvāṇaṃ. tac ca śāntaṃ kleśopaśamād duḥkhopaśamāc ca veditavyaṃ.
如是未得清淨增上意樂菩薩,未見聖諦諸聲聞乘,雖於涅槃發起勝解,如是說言涅槃寂靜;而於涅槃,未如實解,未能如實正智見轉。然彼亦有如理作意。
[解]1.2)於勝解
1-於勝解,就是修因的時候。前面說涅槃其體寂靜,為什麼寂靜呢?眾苦畢竟息,煩惱究竟滅,這時候是究竟的寂靜,這個寂靜的涅槃,成功的人是這樣。未得清淨增上意樂的菩薩,他還沒成功,清淨增上意樂的菩薩就是初歡喜地的菩薩,大乘佛教徒。清淨增上就是他的無分別智,也就是戒定慧特別有力量,清淨增上的境界現前,心裡面歡喜,意樂也就是特別歡喜,他也有慈悲心,所以叫做意樂。這樣的菩薩,未得清淨增上意樂的菩薩還在凡位,就是在加行位的菩薩。
2-未見聖諦諸聲聞乘,就是發出離心,也修學四念處,也修學戒定慧,但是還沒能見到諸法無我義,未見補特伽羅無我性,這樣的諸聲聞乘的佛教徒。
3-雖於涅槃發起勝解,他們雖然對於我空真如,法空真如就是涅槃,他們在資糧位,進一步加行位的時候,發起勝解。他能夠努力的發起,有力量的認識,有力量的智慧。什麼叫做有力量的智慧?就是深入的觀諸法實相,深入的觀察我不可得,法不可得,叫做勝解,就是有力量的智慧,智慧有力量能觀我空、法空,這叫做勝解。
4-這樣程度的人,深入的觀察色受想行識不可得,也可以向人講解,涅槃是寂靜的。我不可得,這個不可得的境界,沒有愛煩惱,沒有見煩惱,也沒有色受想行識可得,這就是寂靜,但這是一個言說,說涅槃寂靜。對於那個真實,聖人所證悟的不生不滅,還沒能真實現前,無分別智還沒成就,未如實的解悟,他沒能真實的無分別智慧現前,正智見還沒有現前,轉就是現前。然彼亦有如理作意,但是他本身還是有一點成就,就是如理作意。能隨順我空真如、法空真如的真理去觀察思惟,他這個作意是有的,也就是有勝解。
evaṃ ca tāvad an-adhyāśya-śuddho bodhisattvaḥ adṛṣṭasatyo vā śrāvakayānīyo nirvāṇam adhimukto bhavati. evaṃ cābhidadhāti. śāntaṃ nirvāṇam iti. na cāsya tasmiṃ nirvāṇe yathābhūtāvagamo yathāvaj-jñāna-darśanaṃ pravartate. asti tv eṣa yoniśo-manaskāraḥ.
譬如王子或長者子,生育已來,未出王宮長者內室;王及長者,各為幼童假作種種諸戲樂具,鹿車、牛車、馬車、象車,而賜與之。爾時王子及長者子,用為嬉戲,歡娛遊佚,即於如是假所造作鹿牛馬象,發起真實鹿想、牛想、馬想、象想。
[解]2)舉喻
2.1)車喻
2.1.1)舉事
2.1.1.1)第一時
1-譬如王子或長者子,王子是譬喻大乘佛教徒,長者子是譬喻小乘佛教徒。生育已來,就是降生以後,出娘胎以後,這是譬喻,法上來說是什麼意思?就是大乘佛教徒發無上菩提心,小乘佛教徒發出離心,這叫做生育已來。
2-王子和長者子雖然是生育,但是還沒有出王宮,也沒有出長者的內室,這話什麼意思?就是沒有了脫生死,你是發無上菩提心,你是發出離心,但是你還沒有了脫生死,還不是聖人。
3-國王和那個長者,每個人為那個小孩子,假作種種諸戲樂具,為他們做玩具,什麼玩具?就是鹿車、牛車、馬車、象車,而賜給他們。這法上應該怎麼解釋呢?幼童就是,你發無上菩提心那一念好心,發出離心那一念好心。假作種種諸戲樂具,就是方便安立種種言說的佛法,用語言文字的佛法為你講解,這是涅槃,這是有餘涅槃,這是無餘涅槃,這是無住涅槃,這是自性涅槃,這四種車就是表示四種涅槃。這四種涅槃就是語言文字安立的涅槃,你發無上菩提心,告訴你:一切法本性空是自性涅槃,若修學聖道成功是有餘涅槃,等到有漏的色受想行識沒有,就是無餘涅槃,發大悲心是無住涅槃。而賜與之,是為他這麼講說。
4-爾時王子及長者子,這兩類佛教徒,用為嬉戲,歡娛遊佚,就是學習言說的佛法經、律、論。即於如是假所造作鹿牛馬象,發起真實鹿想、牛想、馬想、象想,認為是真實的這句話怎麼講呢?從文字上的學習,這只是文字,並不是真實是涅槃,但是他們由資糧位到加行位,修止觀的時候,觀察色受想行識我不可得。譬如從十二緣起來說,你觀察的時候,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這是什麼境界?就不只是文字上的事情,有一點接近涅槃的境界,但不是涅槃,修行人在這個有滅則生滅的時候,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如果觀大乘佛法,一切言說自性都是畢竟空的,一切因緣說法都是自性空的,一下子到第一義諦,這時候他心裡想,這就是涅槃,實在還不是。所以這時候發起,真實鹿想、牛想、馬想、象想,就是他很容易會這樣觀想,由這樣的觀想,還沒能得無生法忍、得初果,還沒能得初歡喜地。
tad-yathā rāja-putro vā gṛhapati-putro vā rājñā gṛhapatinā vāntargṛhe saṃvardhitaḥ syāt. tasya ca dahrasyaiva kumāra-bhūtasya tena rājñā gṛhapatinā vā kṛtrimakā mṛga-rathakā vā gośva-rathakā vā hasti-rathakā vā upasaṃhṛtā bhaveyuḥ. sa ca rāja-putro vā gṛhapati-putro vā taiḥ krīḍan ramamāṇaḥ paricārayans teṣv eva kṛtrimeṣu mṛgeṣu mṛga-saṃjñā syāt kṛtrimeṣu gośveṣu hastiṣu hasti-samjñā syāt.
後於一時,王及長者,各知其子漸已長大,諸根成熟,讚說真實鹿、牛、馬、象。爾時王子及長者子,聞父讚說,作是念言:今者父王及父長者,將非讚說我等所有鹿牛馬象四種車耶?
[解]2.1.1.2)第二時
1-前面是第一時還在凡位,後於一時,這個修行人,不管是大乘佛教徒、小乘佛教徒繼續用功修行的時候。王及長者,就是大乘佛教徒所看見的佛,小乘佛教徒所看見的佛,各知道他的弟子,漸已長大,是什麼呢?就是他的信進念定慧,他在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就是他的信進念定慧,漸漸長大,比以前殊勝。諸根成熟,信進念定慧,各式各樣的善根比以前成熟,成熟就是有得聖道的堪能性,叫做成熟,但是還沒得。
2-讚說真實鹿、牛、馬、象,這時佛給弟子讚歎,就是說般若經,就是讚說真實鹿、牛、馬、象,真實的涅槃的境界,你現在修止觀,還是影像的境界。
3-這時候大乘佛教徒、小乘佛教徒,聽佛讚說般若波羅蜜的境界,心裡面就這樣想,今者父王及父長者,是不是讚歎我們現在修止觀的時候,止相應的境界,觀相應的境界呢?是這樣意思,這是心裡面想,不是吧?是嘛?心裡面猶豫的境界。
athaikadā sa rājā vā gṛhapatir vā svasya putrasya vṛddher anvayād indriyāṇāṃ paripākād bhūtānāṃ mṛgāṇāṃ varṇaṃ bhāṣeta. bhūtānāṃ yāvad dhastināṃ varṇaṃ bhāṣeta. tasya punaḥ rāja-putrasya vā gṛhapati-putrasya vā taṃ varṇa-vādaṃ śrutvā evaṃ syāt. eṣām ayaṃ rājā gṛhapatir vā asmākaṃ mṛga-rathakānāṃ yāvad dhasti-rathakānāṃ varṇaṃ bhāṣata-iti.
復於後時,王及長者知子轉大,從內宮室引出外遊,示其真實鹿、牛、馬、象。時彼見已;內自發生如實慧解,此為實義鹿車、牛車、馬車、象車。父於長夜,嘗為我等讚說斯事;然唯我等以無智故,於不如實唯彼相似、唯彼影像。發起真實鹿等勝解。由是因緣,於先勝解,追起羞愧。
[解]2.1.1.3)第三時
1-復於後時,就是他繼續用功修行的時候。王及長者,就是佛陀知道他的弟子,善根又增長廣大。從內宮室引出外遊,就是從生死的境界到第一義諦,從房子出來到第一義空這裡來,小乘也是真如,大乘也是真如,引出外遊就是見第一義諦。
2-示其真實鹿、牛、馬、象,這時候佛陀為他開示,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得,就是說般若經,這是真實的。
3-這個時候他的弟子,無分別智出現了,內自發生,就是他自己常修止觀,某一天靜坐,無分別智出來,見第一義諦。此為實義鹿車、牛車、馬車、象車,這是真實是涅槃的境界。
4-弟子得了無生法忍,得了初果須陀洹以後,稱佛為父,佛陀在長夜,我們在有生死的時候,在我們沒得聖道的時候,嘗為我等讚歎涅槃的境界。然唯我等以無智故,我們只是沒有智慧,對於那不是真實的只是相似的,那件事的影像,發起真實鹿等勝解,認為這就是涅槃。由於現在真實證入第一義諦,所以對於過去在加行位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勝解,追起羞愧,回頭想實在很慚愧,那時候還是一個相似影像的境界,怎麼能說是第一義諦,發慚愧心。
athāpareṇa samayena sa rājā gṛhapatir vā svaṃ putraṃ bahir āgārān nirvāsya bhūtān mṛgān tasmai upadarśayet yāvad bhūtān hastina upadarśayet. tasya tāṃ dṛṣṭvā tasmiṃ samaye pratyātmaṃ pratyavagamo yathābhūta utpadyeta. ime te bhūtārthikā mṛga-rathakā vistareṇa yāvad dhasti-rathakā yeṣām asmākaṃ pitā dīrgha-rātraṃ varṇaṃ bhāṣitavān. asmākam eva tv ayathābhūte 'rthe tat-pratirūpa-mātrake tat-pratibiṃba-pratibhāsa-mātrake adhimokṣaḥ pravṛtta iti. tena pūrvakeṇādhimokṣeṇāritīyeran.
如是宮室,喻於生死。其所生育諸幼童子,喻未證得清淨增上意樂菩薩,及未見諦諸聲聞乘。父,喻諸佛及已證入大地菩薩。先為假作鹿牛等車,喻為宣說涅槃麤相。
[解]2.1.2)合法
2.1.2.1)於初所說
1-如是宮室,幼童沒能出王宮,沒能出長者室,那是譬喻:還在生死的境界沒得聖道。
2-其所生育諸幼童子,喻未證得清淨增上意樂菩薩。只是發無上菩提心而已,但還沒得無生法忍。及未見諦諸聲聞乘,也就是在資糧位和加行位的聲聞乘弟子。
3-父,國王和長者是他的父親,那是譬喻諸佛及證入大地的法身菩薩。
4-先為假作鹿牛等車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譬喻:佛為弟子宣說涅槃,就是宣說苦集滅道,那個麤相,什麼叫麤相?就是言語所表達的涅槃境界,就叫麤相,要得無分別智證入不生不滅那是微細。
evam eva saṃsārāntargṛha-saṃvṛddhānām aśuddhāśayānāṃ bodhisattvānāṃ adṛṣṭa-satyānāṃ ca śrāvakāṇāṃ putra-sthānīyānāṃ pitṛ-kalpair buddhair bodhisattvaiś ca mahā-bhūmi-praviṣṭair nirvāṇa-pratyakṣa-darśibhis teṣāṃ bodhisattvānāṃ śrāvakāṇāṃ ca purato nirvāṇasya yathā-dṛṣṭasya varṇo bhāṣitaḥ.
次為讚說真實鹿等,喻佛菩薩自現證見真實涅槃。如其所見,於彼菩薩及聲聞前,讚說涅槃真實功德。所餘,喻彼既聞是已,但用隨順音聲覺慧,於涅槃德長夜勝解。
[解]2.1.2.2)於次所說
1-其次佛為讚歎宣說真實鹿等,就是宣說離言說相的涅槃境界,這是喻佛菩薩自己現證的真實涅槃,那是無分別智真實見到的境界。
2-如佛菩薩自己所見,於彼菩薩及聲聞前,讚說涅槃真實功德。其他,譬喻佛的弟子聽佛說是法已,佛教徒初開始聽佛說法的時候,隨順佛的音聲而生起的覺慧,這個智慧是因聞佛說法而成就的,初開始是聞慧。若說到勝解呢?應該有思慧、修慧,就是隨順佛的音聲去思惟觀察,而得到的智慧,用這個智慧於涅槃德長夜勝解,就是於身受心法,也就是於色受想行識,觀察他是無我無我所,觀察他是自性空,這樣觀察還沒有得聖道,所以是長夜,雖然是在生死裡,但是有力量的智慧,能深入佛法實相的觀察。
taiś ca tan nirvāṇaṃ guṇato ghoṣa-mātrānusāriṇyā buddhyā dīrgha-rātram adhimuktaṃ. yadā punas teṣāṃ saṃbhāra-paripāka-vṛddher anvayāc chraddhāśayānāṃ ca bodhisattvānāṃ dṛṣṭa-satyānāṃ ca śrāvakāṇāṃ nirvāṇe pratyakṣa-jñānam utpadyate.
若於是時資糧成熟,漸次增長成淨增上意樂菩薩。見諦聲聞,於真涅槃生現證智;即於爾時,發生自內如實慧解。如是涅槃,一切聲聞獨覺所證,諸佛菩薩先所讚說,我等先以愚夫覺慧,於不如實唯彼相似、唯彼影像,發起真實涅槃勝解。由是因緣,於先勝解,追生羞愧。依止於後,如實勝解。
[解]2.1.2.3)於後所說
1-若於是時,最初成就聞慧,或者有思慧、修慧,這裡面是可以這麼解釋,這個時候資糧成熟,就是因,修因的境界,如前面聲聞地說的安住境界、修根律儀、修覺寤瑜伽、於食知量、正知而住,這些定慧的資糧。這些定慧資糧你不斷的修習,達到成熟的境界。漸次增長,還是資糧成熟這句話,逐漸的你的戒定慧的資糧增長。成淨增上意樂,這個時候忽然間,這一天成就清淨增上意樂菩薩,就是見第一義諦。
2-見諦聲聞,聲聞也見到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就是得初果須陀洹。於真涅槃生現證智,知道這個道理。在這個時候,從自性裡面出現如實的智慧。一切聲聞獨覺也證入這個涅槃的境界,這個涅槃也就是諸佛菩薩先所讚揚宣說的。
3-我等先以愚夫覺慧,於不如實唯彼相似,於涅槃相似而已,似涅槃不生不滅的無我義的影像,發起真實涅槃勝解,這是增上慢的境界。由是因緣,於先勝解,追生羞愧。後來真實見道得無生法忍,得初果須陀洹,這是真實的勝解,以真實勝解為依止,繼續的修學聖道。
tadā teṣām api yathābhūtaḥ pratyavagama utpadyate. idaṃ tan nirvāṇaṃ sarva-śrāvaka-pratyekabuddhānāṃ yasya buddha-bodhisattvair varṇo bhāṣitaḥ. asmābhis tu pūrvaṃ bāla-prajñatayā na yathābhūtam adhimuktam. asti tu tad asya prat rūpakam. asti pratibhāsa-mātrakaṃ te tena pūrvakenādhimokṣeṇaritīyaṃte paścimaṃ yathābhūtādhimokṣaṃ niśritya.
又如病者往大醫所,為除病故,求隨順藥。得已,常服。彼於是藥,深生勝解、深生愛樂、唯見為實。由是因緣,先病除愈。復起餘病,應服餘藥。
[解]2.2)藥喻
2.2.1)出有病者
2.2.1.1)不了藥病
又如有病的人,就是有見煩惱、愛煩惱的人。往大醫所,世間的醫叫做醫生,佛陀也名之為醫,但是大醫。能夠醫療你的煩惱病,能令你得涅槃,所以是大醫。為了除身心的病故,希求隨順健康消除病苦的藥,就是請佛說法的事情。得了藥以後常常的服用,就是聞法以後常常的用功修行,常常的修四念處觀。彼於是藥,那個佛教徒對於佛所說的四念處、三十七道品的佛法,深深的生起很有力量的,聞思修的勝解。深生愛樂,對於佛法深深的歡喜,唯見佛說的法是真實的。由於聽佛說法,又能努力的修習止觀的因緣,所以以前煩惱障的愛煩惱、見煩惱的病除愈。復起餘病,又有所知障的病,應該服用大乘佛法的法藥。
a)先病除愈等者:此中先病,喻煩惱障。此除斷已,猶有所知障在,喻如餘病。應依大乘方能出離,由是喻言應服餘藥。
a1)此中先病,喻煩惱障。煩惱障除斷以後,猶有所知障在,喻如餘病。應依大乘方能出離,由是喻言應服餘藥。這是不了藥病,就是這個病好了,還不知道有餘病。
tad-yathā kiṃcid vyādhitaṃ puruṣaṃ kaścin mahā-vaidyaḥ tasya pratyupasthitasya vyādheḥ praśamāyānulomikair bhaiṣajyair upatiṣṭhet sa ca vyādhita-puruṣo dīrgha-kāla-pratiniṣevaṇāt teṣāṃ bhaiṣajyānāṃ tad-adhimukta eva bhavet. tad-ārāmaḥ. teṣv eva sāra-darśī bhavet. atha tasya vyādhita- puruṣasya sa ca pūrvako vyādhiḥ tayā bhaiṣajyāsevayā vyupaśāmye---pūrvo vyādhir anya-bhaiṣajya-sādhyaḥ prādurbhavet. atha sa mahā-vaidyaḥ pūrvakasya ca vyādheḥ praśamaṃ paścimakasya cotpādam anya-bhaiṣajya-sādhyaṃ viditvā
爾時大醫知先病愈,後病復生,更須餘藥;勸捨前藥,令服餘藥。時彼病者愚癡無識,於前所服深生勝解,起所宜想,不肯棄捨。
[解]2.2.1.2)不聽勸捨
爾時大醫知煩惱障的病好了,所知障的病又升起,更須餘藥;勸捨前藥,令服餘藥。時彼病者愚癡,沒有智慧,於前所服的深生勝解,這個人就是沒有佛性的眾生,認為這個法是最合適的不肯棄捨。
taṃ ca pūrvakaṃ bhaiṣajya-prayogaṃ pratikṣiped anyaṃ cānulomikaṃ vyapadiśed bhaiṣajyaṃ bālo vyādhita-puruṣaḥ pūrva-bhaiṣajyādhimuktaḥ teṣv eva pathya-saṃjñī.
時大良醫,為其宣說前後藥性;於現所病,前藥匪宜,後藥為勝。時有病者,雖聞是語;不生勝解,猶未深信良醫所言。
[解]2.2.1.3)不信醫言
時大良醫,為其宣說前後藥性,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有多少差別的。你現在所知障的病,用小乘佛法來對治,是不合適的,要學習大乘佛法才算是殊勝的。時有病者,雖聽聞這樣的話,心裡面就不感覺興趣,不明白。他不能深信佛陀所說的話,不肯迴小向大。
yenaiva mahā-vaidyena tāni pūrva-paścimāni bhaiṣajyāni vyapadiṣṭāni.
如是病者,喻諸凡夫菩薩、聲聞,為煩惱病之所執持。大良醫者,喻諸如來。其良藥等,喻為宣說若上上勝及以上極,若深深勝及以深極,若劣若勝及以勝極,法教正教教授教誡。彼雖聞已;不能悟入,不生勝解,不能修行法隨法行。
[解]2.2.1.4)合法
1-如是病者,前面說這個病者,指什麼說的呢?指凡夫的菩薩,凡夫的聲聞這兩種根性的人,這兩種根性的人有什麼病呢?為煩惱病之所執持,他那一念明了性的心,為愛煩惱、見煩惱所控制。
a)為煩惱病之所執持者:法執無明,名煩惱病。能礙所知,名所執持。此中通說凡夫菩薩及不定性聲聞,於大菩提性有堪能,未斷彼障,故作是說。
a1)法執無明名煩惱病,這是指後面的病。法執無明,大乘佛法來說,唯識經論的意義,小乘佛法沒有斷法執,法執就是無明,不能通達第一義諦,名煩惱病。能礙所知,你的法執無明,能障礙你不得一切種智,名所執持。此中通說凡夫菩薩及不定性聲聞,於大菩提性有堪能,他有佛性,但是有無明所知障。有無明所知障的時候,就是未斷彼障,他還沒能修大乘的止觀,沒斷所知障,故作是說。
2-大良醫者,喻諸如來。其良藥等,喻為宣說若上上勝,上是一句,上勝是一句,及以上極是一句,這是三句。若深是一句,深勝是一句,及以深極,這也是三句。法教正教教授教誡,小乘法教,大乘法教都是正教,佛陀的大慈悲、大智慧,教授弟子、教誡弟子,那個佛教徒雖然聽聞以後,但是不能明白,不能生出深入諸法實相止觀的勝解,不能按照大乘佛法修法隨法行。
a)若上上勝及以上極等者:十二分教,是名正教。於中方廣一分菩薩法教,唯為菩薩發心者說。齊至第一無數大劫,望聲聞乘,名上、名深,上根攝故,難可知故。齊至第二無數大劫,說名上勝及以深勝。齊至第三無數大劫,說名上極及以深極。菩薩學處,依諸善友教授教誡。戒定慧三,如次說名若劣、若勝及以勝極。
a1)十二分教,就是長行、重頌等十二分教,這都是佛菩薩聖者所說的正法,叫做正教。十二分教裡邊有方廣那一部分,是屬於大乘法教說的。方廣那一部分的佛法,唯獨為大乘根性、有佛性的菩薩,發菩提心的人,為他們宣說。
a2)齊至第一無數大劫望聲聞乘,就是這位菩薩還沒超過第一無數大劫,第一阿僧祇劫還沒超過,在這時候所聽聞的佛法望聲聞乘名上、名深。這是在第一阿僧祇劫的時候,叫上叫深,這個時候是屬於上根攝故,聲聞緣覺就不是上根,這是不容易明白的,所以稱之為上,稱之為深。
a3)齊至第二無數大劫,菩薩這個時候超越第一阿僧祇劫,到第二阿僧祇劫的時候,這時候聽聞的法教,聽聞的佛法稱為上勝,及以深勝。
a4)齊至第三無數大劫,這個時候所聽聞的佛法叫上極,及以深極。菩薩學處,就是所學習的佛法。依諸善友,隨順佛菩薩為善友,佛菩薩的教授,佛菩薩的教誡。所教授的戒定慧,所教誡的戒定慧這三個,如次說名若劣若勝及以勝極,若劣指戒說,若勝指定說,勝極指智慧說。
evam apy ucyamānas tena saṃmukham. apathyāny etāni pūrvakāṇi bhaiṣajyāni paścime vyādhāv iti na pratyayeta tasmin. na tasya vacanam abhiśraddadhyāt. evam eva tad-upamās te bālā bodhisattvāḥ śrāvakāś ca veditavyāḥ. ye vyādhita-puruṣa iva kleśa-grastā mahā-vaidyasya tathāgatasyottarād uttaratarām uttaratamām uttānād uttānatarāṃ gaṃbhīrād gaṃbhīratarāṃ gambhīratamāṃ hīnād udārām udāratarām udāratamāṃ dharma-deśanāṃ samyag-vyapadeśam avavādānuśāsanīṃ nāvataraṃti nādhimucyaṃte na pratipadyante dharmasyānudharmaṃ.
諸有淨信菩薩、聲聞,於佛所說不生疑惑。乘佛所說,喻如一切支具圓滿妙莊嚴車無上法乘。如善御者,隨所行地,隨所應到,疾疾進趣,無所稽留。
[解]2.2.2)結有淨信
1-有清淨信心的菩薩、有清淨信心的聲聞,大小乘的佛教徒。對於佛所宣說的佛法,他沒有疑惑。沒有疑惑,不是說一般的疑惑,是要得入聖道的人,真實的如實了知第一義諦,這時候心裡面沒有疑惑,是這樣境界。
a)諸有淨信菩薩聲聞者:此中淨信,謂即淨信意樂應知。
a1)此中淨信,謂即淨信意樂應知。就是得聖道的人,得初歡喜地的菩薩,或者是得初果的聲聞人。他對佛所說的法是不生疑惑,這是因為有智慧的關係。
2-於佛所說的佛法不生疑惑,什麼樣子呢?乘佛所說,乘應該是修止觀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相信。相信佛所說的法。是什麼樣子呢?喻如一切支具圓滿妙莊嚴車,譬如就像一個車,這車支具都具足,有車廂、有車輪、也有車軸,就是各部分的零件完全都具足的,都是圓滿的,這個車非常的微妙莊嚴。在法上怎麼說呢?就是無上法乘,佛所宣說的大乘佛法,叫無上,非常殊勝的佛法。對於這個相信佛說的大乘佛法,而他能夠隨順佛教、修習止觀,就是上車,你就開始坐這個車。如果你還沒有修止觀,還不能說你乘這個車。
a)一切支具圓滿妙莊嚴車無上法乘者:攝事分說:處所圓滿、教導圓滿、正行圓滿、資糧圓滿為所依止,應知建立人天四輪。乃至廣說如是四種天上諸天人中諸人所有止觀勝妙車輪,隨有所闕,其車不轉。此說一切支具圓滿妙莊嚴車,如彼四圓滿義應知。
a1)攝事分說,處所圓滿、教導圓滿、正行圓滿、資糧圓滿為所依止。處所圓滿主要是說,這個地區有佛法流行,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有佛教徒在這個地方住。這個佛教徒在這裡能宏揚佛法,這是一個好的環境。教導圓滿,這個佛教徒有堪能性能教導你佛法。正行圓滿,這個佛教徒得到了圓滿的教授,就能夠如法的修學聖道、修學戒定慧、修學止觀。資糧圓滿,就是安住淨戒、修根律儀、覺寤瑜伽、於食知量、正知而住這些。資糧圓滿,當然你修止觀的時候它就容易成就。為所依止,這四種圓滿作你修學聖道的依止處,你有這麼一個基礎。
a2)應知建立人天四輪,你應該知道,在人間或者在天上,有這四種圓滿的建立,在這地方,你就可以乘車。乃至廣說如是四種天上諸天、人中諸人,所有止觀勝妙車輪,你修止、修觀,這個車輪就具足。若是你的地方、處所也不圓滿,也不行,教導也不圓滿、正行也不圓滿、資糧也不圓滿,隨有所闕,你這個車就不能動,就不能修止觀。這裡說一切支具圓滿妙莊嚴車,就是如彼攝事分所說的那四種輪,應該這麼解釋。
3-如善御者,對於佛所說的佛法有淨信的菩薩、聲聞,在佛法裡面能乘圓滿車、如法的修學止觀,譬如善御者,就是會駕車的人。隨所行地,你駕這個車,隨你所走的道路。隨所應到,隨你應該、你要到什麼地方去。疾疾進趣,你會很順利的向前進。無所稽留,不會有障礙阻礙你,這地方不能走、這個車開不動,沒有這回事。
a)隨所行地等者:菩薩行中安立十地,於地地中漸次進趣,乃至究竟,是名隨所行地、隨所應到。於其中間無有厭倦,不生喜足,是名疾疾進趣,無所稽留。
a1)菩薩道裡面安立十地,就是已入聖道、得無生法忍的人,初歡喜地乃至最後法雲地,這就是所行地。於地地中漸次進趣,從一地至一地漸次的向前進乃至到究竟,到最後是如來地,是名隨所行地,隨所應到。行地,指因說,到是果說。由初地開始用功、繼續地修學聖道就是因,到二地就是果。二地以後繼續修學聖道又是因,到了三地又是果,乃至到第十地、到佛地。在這中間,你沒有厭倦。為什麼不厭倦、不疲勞、不厭煩呢?因為有奢摩他和毗缽舍那,所以心裡面有法樂,他沒有厭倦。雖然有多少成就,但是沒有滿足。是名疾疾進趣,無所稽留。
tatra śrāddho bodhisattvaḥ śrāvako vā na tasmin tathāgata-bhāṣite vimati-saṃdeham utpādayati. sa punaḥ sarvāṃga-pariṣkāra-su-samāyuktam ivājanya-rathaṃ taṃ tathāgata-bhāṣitaṃ dharma-ratham abhiruhya kuśala iva sārathir yāvati tena bhūmir gantavyā bhavaty anuprāptavyā. tāṃ laghulaghv eva gantā bhavaty adhandhāyamānaḥ. Bodhisattvabhūmāv ādhāre yoga-sthāne saptadaśamaṃ bodhipakṣya-paṭal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