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2日 星期四

菩薩地-初持瑜伽處-3.覺分持-3.能修學-2.菩薩功德

3.3.2.菩薩功德
3.3.2.1.初嗢柁南
云何菩薩所有功德?嗢柁南曰:
希奇、不希奇、平等心、饒益、報恩、與欣讚、不虛加行性。
[解]由於你修菩提分法有所成就,成就菩薩的功德。成就什麼功德呢?
嗢柁南曰:希奇不希奇,平等心饒益;報恩與欣讚,不虛加行性。
uddānaṃ. āścaryaṃ cāpy anāścaryaṃ sama-cittopakāritā pratikāras tathā śāstiḥ syād avaṃdhya-prayogatā. 

3.3.2.1.1.甚希奇法
謂諸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覺乘勤修學時,應知有五甚希奇法。何等為五?一者、於諸有情,非有因緣而生親愛;二者、唯為饒益諸有情故,常處生死忍無量苦;三者、於多煩惱難伏有情,善能解了調伏方便;四者、於極難解真實義理,能隨悟入;五者、具不思議大威神力。如是五種菩薩所有甚希奇法,不與一切餘有情共。
[解]謂諸菩薩對於他所希望成就的無上正等覺乘這條大道,他很精進的在修學聖道的時候。應該知道他成就五種甚希奇的功德。何等為五?
1)一者、於諸有情,就是於諸有情、這一切流轉生死的愚癡凡夫。非有因緣而生親愛,菩薩對於他,沒有理由而生親愛,就是有慈悲心、有慈愛心。
2)二者、唯為饒益諸有情故,這位得無生法忍的聖者、這位菩薩,唯獨是要饒益諸有情故,要利益他們、要廣多的利益眾生的緣故。常處生死忍無量苦,他長時期的留在生死的地方;生死裡面有很多苦惱,菩薩能容忍、能忍受這件事,這也是希奇、也不容易。要在苦惱的地方教化眾生,這是要大慈悲心。
3)三者、於多煩惱難伏有情,對於那一個眾生,心裡面有很多的煩惱,不容易調伏的眾生,這個煩惱不容易調伏。善能解了調伏方便,這位菩薩能善巧的知道調伏的方法,可以溶化他的煩惱,使令他得聖道,菩薩知道這個方便,知道這個法門的,這也是很希奇、很不容易的事情。
4)四者、於極難解真實義理,對於極難理解的勝義諦的這個道理,能隨悟入,他能夠學習智慧、能隨順通達、悟入。
5)五者、具不思議大威神力,得聖道的聖者,得禪定比較容易。就算是在未到地定裡得無生法忍,但是他想得初禪很容易,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禪八定、滅盡定都能得到。得定以後修神通,神通也就現前。是有大威德的神力,這也是希奇的事情。
如是五種希奇的事情,只有菩薩才能成就,不與其他一切有情共有的,其他的有情是沒有的。
a)不與一切餘有情共者:除此菩薩,所餘一切若凡若聖諸有情類皆非共有,是故說名甚希奇法。
a1)除此菩薩,所餘一切若凡若聖諸有情類不是共同有這件事。是故說名甚希奇法。這些甚希奇法也就是有大智慧和大慈悲心才能成就的,有的人有智慧、慈悲心薄也不行,有的人有慈悲心、但沒有大智慧,這個希奇法也不成就。
paṃceme bodhisattvasyāścaryādbhutā dharmāḥ anuttare samyaksaṃbodhi-yāne śikṣamāṇasya veditavyā. katame paṃca. niṣkāraṇa-vatsalatā sarva-sattveṣu. sattvānām evārthāya saṃsāre 'prameya-duḥkha-sahiṣṇutā. bahu-kleśānāṃ dur-vineyānāṃ ca sattvānāṃ vinayopāya-jñatā. parama-durvijñāna-tattvārthānupraveśaḥ. aciṃtya-prabhāvatā ca. ime paṃca bodhisattvānām āścaryādbhutā dharmāḥ asādhāraṇās tad-anyaiḥ sarva-sattvaiḥ.

3.3.2.1.2.不希奇法
又諸菩薩成就五種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何等為五?
[解]又諸菩薩成就五種不希奇的事情,而名成就甚希奇法,這個不希奇,但是還是希奇。也是五種。何等為五?
paṃcemāni bodhisattvasyānāścaryāṇi. yaiḥ samanvāgato bodhisattvaḥ āścaryādbhuta-dharma-samanvāgata ity ucyate. katamāni paṃca.

謂諸菩薩以因利他苦,即為自己樂;是故菩薩恒遍受行因利他苦。是名菩薩成就第一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解]1)樂利他苦
菩薩本身見到第一義諦成就無分別智,能夠遠離一切苦,但是有慈悲心的關係,他要利益眾生,因利益眾生而有苦,菩薩就認為這是快樂的事情,這個希奇就在這裡。在眾生的世界受苦,這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不厭煩而感覺到快樂,這就是希奇。因為他有這樣的思想,所以這個菩薩恒遍受行,長時期的、普遍的接受這件事,他就能修行利益眾生的事情,這些苦、他接受。接受的原因,因有智慧和禪定、一個止、一個觀。因為這一切的苦惱都是言說法性,言說法性是自性空的,所以他就入於第一義諦,就沒有事,就不苦。這就叫做菩薩成就第一不希奇的事情,而名為成就甚希奇法。
a)以因利他苦者:謂諸菩薩修十一種利有情業,由彼所生種種憂苦,是名因利他苦。義如忍品中說。
a1)謂諸菩薩修十一種利有情的事業,由彼所生的種種的憂苦,是名因利他苦。十一種苦在忍品裡有解釋,戒品裡也有。
yad bodhisattvaḥ para-hita-hetukena duḥkhena sukhātmaka eva san kṛtsnaṃ para-hita-hetukaṃ duḥkham abhyupagacchati. idaṃ bodhisattvasya prathamam anāścaryaṃ. yena samanvāgato bodhisattvaḥ āścaryādbhuta-dharma-samanvāgata ity ucyate.

又諸菩薩雖善了知生死過失、涅槃功德;而樂普令有情清淨,即為己樂。是故菩薩為淨有情增上力故,誓受生死。是名菩薩成就第二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解]2)樂受生死
又諸菩薩雖然有大智慧,了知生死的過失,生死裡面有很多苦惱的事情。若入於第一義諦的時候,這些戲論、過失的事情都沒有,只有大自在的境界。這個菩薩知道這件事,但是他歡喜普遍的教化一切有情,叫他們身口意都清淨,遠離惑業苦這些虛妄的境界。若這樣做,這是一個快樂的事情。知道生死有過失、涅槃是有功德,但是他不到涅槃那裡。是故菩薩為淨有情增上力故,我要清淨有情,這樣殊勝的大悲心的力量故,決定在這裡忍受生死苦。是名菩薩成就第二不希奇法,而名為成就甚希奇法。
punar aparaṃ yad bodhisattvaḥ saṃsāra-doṣa-jño nirvāṇa-guṇa-jña eva ca san sattva-pariśuddhi-priyas tenaiva ca sukhātmakaḥ sattva-pariśuddhim evādhipatiṃ kṛtvā saṃsāram abhyupagacchati. idaṃ bodhisattvasya dvitīyam anāścaryaṃ pūrvavat.

又諸菩薩雖善了知默然樂味;而樂普令有情清淨,即為己樂。是故菩薩為淨有情增上力故,恒勤方便為說正法。是名菩薩成就第三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解]3)樂說正法
又諸菩薩雖然是通達默然的樂味,就是入定、入真如三昧,那個默然的三昧樂的味道。而樂普令有情清淨,即為己樂,他就不享受那個默然的樂味。是故菩薩為淨有情增上力故,恒勤方便為說正法,他以精進為方便,為眾生宣說佛陀的正法。是名菩薩成就第三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a)雖善了知默然樂味等者:此說無礙解住菩薩應知。謂於甚深寂靜解脫不生喜足入勝進故,於諸法中起智加行宣說法故。如住品說。
a1)此說無礙解住菩薩應知,無礙解住菩薩是第九地,善慧地的菩薩。善慧地菩薩成就四無礙解。謂於甚深寂靜解脫不生喜足,甚深寂靜就是真如三昧的境界,那種解脫自在的境界不生喜足,就是不滿足,還要繼續的向前進。對於諸法中,諸法就是有為法和無為法中,或者佛所宣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中,起智加行,就是在奢摩他裡面發動大智慧的境界,為眾生宣說正法。如住品說。
punar aparaṃ yad bodhisattvaḥ tūṣṇīṃbhāva-sukha-rasa-jña eva san sattva-pariśuddhi-priyas tenaiva ca sukhātmakaḥ sattva-pariśuddhim evādhipatiṃ kṛtvā sattvānāṃ dharma-deśanāyai prayujyate. idaṃ bodhisattvasya tṛtīyam anāśaryaṃ pūrvavat.

又諸菩薩雖積集六波羅密多所有善根;而樂普令有情清淨,即為己樂。是故菩薩為淨有情增上力故,以淨意樂施諸有情;然不希求施果異熟。是名菩薩成就第四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解]4)樂行淨施
諸菩薩雖然積集六波羅蜜多所有的善根,這個善根他都能積集很多很多。而樂普令有情清淨即為己樂,他還是歡喜普令有情得涅槃的清淨、教化眾生這件事是非常快樂。是故菩薩為淨有情增上力故,那就是大悲心、般若的力量。以清淨的意願,就是無所得的智慧,還是這樣來教化眾生的。他這六波羅蜜的善根已經積集很多,但是還繼續的修布施波羅蜜多,他並不希求我做這個布施,希望能得到滿意的果報,他沒有這個心。因為他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觀察都是無所得的,無眾生可度,亦無法可說。是名菩薩成就第四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a)以淨意樂施諸有情者:迴向無上菩提意樂,名淨意樂。即以如是意樂行四攝事,令諸有情能種善根,是名施諸有情。
a1)迴向無上菩提意樂,也就是迴事向理的意思,無上菩提者諸法如也。用這樣的意願、用這樣的慈悲心來修行這四攝的事情,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令諸有情能種善根,是名施諸有情。
punar aparaṃ yad bodhisattvaḥ ṣat-pāramitopacitaṃ kuśala-mūlaṃ sattva- pariśuddhi-priyas tenaiva ca sukhātmakaḥ sattva-pariśuddhim evādhipatiṃ kṛtvā sarva-sattvānām āśayataḥ samutsṛjati. na ca punas tasya samutsargasya vipākenārthī bhavati. idaṃ bodhisattvasya caturtham anāścaryaṃ pūrvavat.

又諸菩薩以利他事為自利事;是故菩薩恒現受行一切有情利益之事。是名菩薩成就第五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解]5)恒現利他
得了聖道的人,無所得的智慧非常的純熟。他在利益眾生的時候,同時無所得的智慧現行,無差別,沒有自己和他人的分別。所以利他事,也就是自利事。他常常的顯現出來、示現出來受行一切有情利益之事,他接受這個重任,荷擔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是名菩薩成就第五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punar aparaṃ yad bodhisattvaḥ para-kārya-sva-kārya eva sarva-para-kāryārtha-kriyāsu saṃdṛśyate. idaṃ bodhisattvasya paṃcamam anāścaryaṃ. yena samanvāgato bodhisattvaḥ āścaryādbhuta-dharma-samanvāgata ity ucyate.

3.3.2.1.3.其心平等
又諸菩薩由五種相,當知普於一切有情其心平等。何等為五?
[解]諸菩薩由五種相貌,當知菩薩普於一切有情,其心是平等的,沒有貧富的差別。何等為五?
paṃcabhir ākārair bodhisattvaḥ sarva-sattveṣu sama-citto veditavyaḥ. katamaiḥ paṃcabhiḥ.

一者、菩薩最初發心,願大菩提,如是亦為利益一切諸有情故,起平等心。
[解]1)菩薩最初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他是願、希望能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這個時候是為自己,沒得聖道的時候,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常常現前的。除非特別的作意修無我觀,我相不現前。初發心的願大菩提,自己願意得無上菩提,如是亦為利益一切眾生而得無上菩提的,願一切眾生得無上菩提,這就是起平等心,自他是平等。
a)菩薩最初發心等者:謂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時,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如發心品說。此即願自及他同證無上菩提,名平等心。
a1)謂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的時候,起正願心是建立無上菩提心,求菩提就是菩薩行,就是開始行菩薩道。在心裡面有這樣的願,然後又表達出來。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他希望自己決定,在生死流轉裡面,無上菩提願不容易不退轉,所以加個決定,就是決定不退轉的意思。
a2)能作有情一切義利,這是得無上菩提的時候,一切功德圓滿,他有這個堪能性,能作一切有情的義利。若沒得無上菩提,也能作有情的義利,但是有所不足,有的能作、有的不能作。成佛了的時候才是具足這個堪能性的。
a3)畢竟安處究竟涅槃,也就是決定度化一切眾生安住在究竟涅槃這裡,就是解脫一切生死苦。及以如來廣大智中,涅槃是理,同時也希望一切眾生成就無上菩提,就是廣大智慧。這是發心品的文,此即願自及他同證無上菩提,這叫做平等心。
prathamena bodhāya cittotpāda-praṇidhānena. tathā hi bodhisattvaḥ sarva-sattvānām arthe samaṃ tac-cittam utpādayati.

二者、菩薩於諸有情,住哀愍俱平等之心。
[解]2)第二種平等是什麼呢?菩薩於諸有情,住在哀愍俱平等心,就是哀愍一切眾生。現在菩薩平等的慈愍一切眾生。
a)於諸有情住哀愍俱平等之心者:此顯菩薩於其無苦無樂、有苦、有樂一切有情,修四無量慈、悲、喜、捨,故作是說。如供養親近無量品廣釋應知。
a1)這是說,在眾生裡面有三類的眾生,一類眾生無苦無樂,他沒有不如意的事情,但也沒有什麼快樂的事情,平平的這一類。第二類的眾生是有苦,第三類眾生是有樂。眾生有這三類,這三類就包括一切有情。菩薩發無上菩提心行菩薩道的時候,對這三類眾生平等的修四無量慈悲喜捨,故作是說。如供養親近無量品廣釋應知。
anukaṃpā-sahagatena cittena sama-citto bhavati.

三者、菩薩於諸有情,深心發起一子愛俱平等之心。
[解]3)菩薩對一切有情,深心,就是很深重的心,發起來一子愛,對一切無量無邊的眾生的愛就像愛一個兒子那樣,沒有偏心,那麼平等的慈悲心。
bodhisattvaḥ sarva-sattveṣv eka-putraka iva prema-sahagatena cittena sama-citto bhavati.

四者、菩薩於從眾緣已生諸行,知是所想有情事已,知一有情所有法性,即是一切有情法性;以法平等俱行之心,於諸有情住平等心。
[解]4)前面深心發起一子愛俱平等之心,這是在事相上說的;第四是在理性上說。
1-菩薩他從眾多的因緣已經現行的諸有為法中,他知道這一切法都是虛妄的、畢竟空寂的,在諸行上能這樣通達,知是所想有情事已,就知道所想的一切有情。在菩薩的慈悲心裏面,現出一切有情來,菩薩觀察這一切有情,也都是言說法性、畢竟空的。在法是這樣,在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法和有情是平等的。這是法和眾生是平等。
2-在一切眾生裡面,在法性上也是平等。一有情的法性,也都是言說法性;即是一切有情的法性,也都是言說法性,也是平等的。
3-觀一切法是平等的,觀法平等是智慧,智慧和他的心在一起活動,所以叫做法平等俱行之心。於諸有情住平等心,就是以法平等的心,於諸有情住這樣的平等。在一切法是平等,在一切有情也平等,一切有情與法都是平等。
a)知一有情所有法性等者:有情法性,唯是諸行,此說菩薩法緣慈等無量應知。
a1)有情法性,唯是諸行,諸行就是心行,就是心的分別。有情的法性,就是有情的心的分別境界。有情的分別心的境界,都是畢竟空寂。此說菩薩法緣慈等無量應知,法緣慈,就是以佛法觀察一切眾生不可得,但是色受想行識而已,普遍地慈悲這一切有情。
bodhisattvaḥ sarva-sattveṣu pratītyasamutpanneṣu ca sarva-saṃskāreṣu sattva-saṃjñeti viditvā bodhisattvo yā ekasya sattvasya dharmatā. sā sarveṣām iti dharma-samatānugatena cetasā sarva-sattveṣu sama-citto viharati.

五者、菩薩如於一有情行利益行,於一切有情行利益行,亦復如是。以利俱心,於諸有情住平等心。由此五相、是諸菩薩於諸有情其心平等。
[解]5)前面是說心平等,底下說是度化眾生的行動也是平等的。菩薩於一有情行利益的事情,做這件事來利益這個眾生,於一切有情行利益行,也是這樣子。用利益的行動,這樣的慈悲心,於諸有情安住在平等,而沒有厚薄的差別的。菩薩對於眾生的平等的慈悲心,有這五種相貌。
a)於一有情行利益行等者:此說菩薩住慈愍觀,遍於親怨中三品一切有情,平等平等行利益行應知。
a1)此說菩薩住慈愍觀,遍於親怨中三品,菩薩和眾生之間的關係,有這三種差別。一個是親,彼此間有親愛關係的。一個是有怨的,菩薩於一切眾生沒有怨,但眾生於菩薩有怨。另外一種,也無親、也無怨,是一個中庸性的心情,所以是有這三品,這三品包括一切有情。菩薩對於這三種有情平等平等行利益行應知。
yathā caikasya sattvasyārtham ācarati tathā sarveṣām. evaṃ hi bodhisattvo 'rtha-kriyā-sahagatena cetasā sarva-sattveṣu sama-citto viharati. ebhiḥ paṃcabhir ākārair bodhisattvaḥ sattveṣu sama-citto bhavati.

3.3.2.1.4.能作饒益
又諸菩薩由五種相,於諸有情能作一切饒益之事。何等為五?一者、說授正命以為饒益。二者、於不隨順能引義利所作事業,說授隨順以為饒益。三者、無依無怙有苦有貧,善能為彼作依怙等,以為饒益。四者、說授能往善趣之道,以為饒益。五者、說授三乘,以為饒益。
[解]又諸菩薩由五種相,於諸有情能作一切饒益之事。何等為五?
1)菩薩饒益眾生有五種,第一種是宣說教授正命的道理,以為饒益眾生的一件事。
a)說授正命以為饒益者:謂授淨戒,遠離非法貪求利養,以聖慧命清淨自活,名授正命。此有五種勝利之相,如有尋有伺地說。
a1)謂授淨戒,就是菩薩授與眾生清淨戒法。清淨戒法是什麼呢?遠離非法貪求利養,這是不合道理的貪求利養,遠離這件事。要合法的得到利養,不要用非法的、罪過的行動去貪求利養。
a2)以聖慧命清淨自活,以聖慧命,用無所得的智慧來清淨自己的身口意,要這樣生活。不違犯佛所制定的戒律,也不犯國家的法律,在這樣的情形下去得到財,這也就可以名之為正命。但是這個地方說聖慧命,要加上佛法的般若波羅蜜、無所得的智慧。雖然有所得或者無所得,在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下是無分別的,這叫做正命。這個地方說,這樣有五種勝利之相。如有尋有伺地說。
2)第二個饒益之事是什麼呢?就是不隨順能引義利所作事業。能引義利的所作事業,但是你這件事做的是不能隨順能引義利所作事業,就是做的這個事情是有罪過的,得不到義利的。說授隨順以為饒益,而菩薩對於這樣行動的眾生,教授他:你要隨順能引義利這樣的佛法來利益你。
3)第三種能作饒益之事。無依無怙,或者是小孩子沒有父母,也可以說無依無怙;或是老了,沒有兒女,也可以說無依無怙。總而言之,本身心裡面很痛苦,特別貧窮,這樣的人。而菩薩能為他去作兒女、或者是為他作父母,為他作依怙,來利益他,這是一個作饒益之事。
4)第四個是菩薩說授能往善趣之道,就是能往人天善趣之道,這就是要做諸善法。菩薩能教授他相信因果,不做惡事,是能往善趣之道,以為饒益。
5)第五個,菩薩能教授他一佛乘、聲聞乘、緣覺乘,三種佛法,來利益眾生。所以也是能作饒益之事。
paṃcabhir ākārair bodhisattvānāṃ sattveṣu sarvopakāra-kriyā veditavyā. katamaiḥ paṃcabhiḥ. samyag-ājīva-vyapadeśopasaṃhāreṇa. vilomeṣu ca kṝtyeṣv arthopasaṃhiteṣv anulomopadeśopasaṃhāreṇa. anāthānāṃ ca duḥkhitānāṃ kṝpaṇānām apratisaraṇānāṃ sanātha-kriyayā. sugati-gamana-mārgasya vyapadeśopasaṃhāreṇa. yāna-traya-vyapadeśopasaṃhāreṇa ca.

3.3.2.1.5.現報他恩
又諸菩薩由五種相,於其有恩諸有情所現前酬報。何等為五?一者、安處有情,令學己德。二者、方便安處,令學他德。三者、無依無怙有苦有貧,隨力隨能作依怙等。四者、勸令供養諸佛如來。五者、令於如來所說正法,受持讀誦書寫供養。
[解]又諸菩薩由五個相貌,對於有恩的諸有情所,現前能夠酬報、能報恩。何等為五?
1)一者、安處有情,就是有恩的這個有情,現在有很多問題,菩薩能用佛法來安處他。怎麼安處他呢?令學己德,教授他學習他的這些道德的事情。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就是學習佛法、學習戒定慧。
a)安處有情令學己德者:此顯菩薩同事攝事,故作是說。
a1)這顯示菩薩同事攝,就是教眾生作如是功德,菩薩自己也作如是功德,就叫同事攝事,故作是說。令學己德,就是同事攝的意思。
2)二者、方便安處,菩薩也能善巧方便的安處;安處就是度化的意思,就是把他安置在一個安樂的地方。令學他人的功德,前面是令學己德,這時候是令學他德。
a)方便安處令學他德者:謂彼有情若有聲聞、獨覺種姓,即於聲聞、獨覺乘中而正安處。若有如來種姓,即於無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處故。

a1)那位有恩的有情,他的身口意裡面,有聲聞種性、有獨覺種性。他以前並沒有在佛法裡面熏習過;但是他的身口意裡面,從無始來就有聲聞種性、有獨覺種性,有涅槃的善根。就即於聲聞、獨覺這樣的佛法裡面,把他安置在這裡。安排他、勸他發出離心,修學四諦聖道,修學辟支佛道。若是這個有恩的有情,他的身心裡面有佛性,菩薩即於無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處,勸他發無上菩提心,修學六波羅蜜。
3)三者、無依無怙、有苦有貧,無依無怙、有苦惱、有貧窮的這種眾生,菩薩隨自己的因緣、隨自己的力量、隨自己的能力,也為他作依怙,使令他免除種種的苦惱。
4)四者、勸令供養諸佛如來,這也是報恩的行動,勸他供養佛。
5)五者、令於如來所說正法,令這個眾生對於佛所說的正法,能夠受持、還能夠讀誦。受持,有的論上說是溫習的意思,常常地溫習,就能讀誦。然後,也可以書寫,布施給他人學習。也可以供養經論,香華供養,也可以這樣栽培善根。
paṃcabhir ākāraiḥ sattvā upakāriṇo bodhisattvasya pratyupakāreṇa pratyutthitā bhavaṃti. katamaiḥ paṃcabhiḥ.ātmānaṃ guṇaiḥ saṃyojayaṃti. para-guṇādhānāya prayoktāro bhavaṃti. anātheṣu duḥkhiteṣu kṝpaṇeṣv apratisaraṇeṣu sattveṣu sānāthyaṃ kurvaṃti. tathāgatān pūjayaṃti. tathāgata-bhāṣitaṃ ca dharmaṃ mukhena vā lekhayitvā vā dhārayaṃti taṃ ca pūjayaṃti.

3.3.2.1.6.常欣讚處
又諸菩薩,於五種處常當欣讚。何等為五?一者、值佛出世,常得承事。二者、於諸佛所,常聞六種波羅蜜多菩薩藏法。三者、於一切種成熟有情,常有勢力。四者、能於無上正等菩提堪任速證。五者、證菩提已,諸弟子眾常和無諍。
[解]又諸菩薩於五種處,有五個地方,常當欣讚。何等為五?
1)值佛出世,遇見佛出現世間,你就有機會常得承事於佛,為佛做事,恭敬供養。
2)常到佛這個地方來,於諸佛的地方,常聽聞佛說六種波羅蜜多,這是菩薩法藏,發大悲心,廣度眾生的法門。
3)於一切種成熟有情,對於一切種,就是各式各樣的法門、各式各樣的情況去栽培善根,使令善根得成熟的有情。一切種成熟的有情,有的人是由拜懺而成熟,有的人靜坐得成熟、有的人讀誦經典得成熟,各式各樣的法門。菩薩對於這種有情,常有力量來利益他、饒益他。
a)於一切種成熟有情等者:成熟方便有二十七,名一切種。由此方便,令諸有情六種成熟差別圓滿,名有勢力。成熟品中廣釋其相。
4)這個菩薩能於無上菩提堪任,有這種能力,能很迅速地得無上菩提。他是到十地菩薩,能堪任速證。
5)得無上菩提已,諸弟子眾大家常是和合無諍,沒有糾紛。這是佛菩薩的智慧,能安立種種的方法,使令弟子隨順這個方法學習,就不諍。就是六和敬的意思。
paṃcemāni sthānāni bodhisattvena nitya-kālam āśāsitavyāni bhavaṃti. katamāni paṃca. buddhotpādārāgaṇatā. teṣām eva ca buddhānām aṃtikāt ṣaṭ-pāramitā-bodhisattva-piṭaka-śravaṇaṃ. sarvākāra-sattva-paripācana-pratibalatā. anuttarasamyaksaṃbodhi-prāptiḥ. abhisaṃbodheś ca śrāvaka-sāmagrī.

3.3.2.1.7.不虛加行
又諸菩薩由五因緣,於諸有情能作不虛饒益加行。何等為五?謂諸菩薩,於諸有情先欲求作利益安樂,於諸有情利益安樂如實了知,無顛倒覺。如是一切,如前供養親近無量品中所說,應知其相。
[解]又諸菩薩由五因緣,於諸有情能作不虛饒益加行。就是這個饒益加行,能令你成就真實的功德,就是不虛。像我們用有所得的心,做一點善法,得人天的福報,福報來以後,享受完就沒事;以前發心做的善事,現在等於零,就是虛妄。若是你能在佛法僧裏面發菩提心,能夠學習般若波羅蜜,能做這個功德就是不虛;就算是你先得到人、天的果報,但是功德沒有結束,一定能得聖道、能得無上菩提,就是不虛。這就是要發無上菩提、發出離心,才能得到這樣的不虛。如果你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又沒能發出離心,就是求世間的榮華富貴,目的就是為求人天的果報,所有做的功德都是虛妄的、不真實的。何等為五?
1)謂諸菩薩於諸有情,先欲求作利益安樂;先,就是一開始的時候,菩薩想要為眾生做些利益的事情、做些安樂的事情。安樂,就是你現在的苦惱的問題,得到解決,心裏面得到安樂;利益,一定是要在思想上,有所改變,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將來會得到利益。如果只是生活上得到改善,思想上還願意隨時都會放逸做種種有罪過的事情,那是沒有利益的,你得不到利益。
2)對於諸有情的利益安樂,真實的能夠了知、沒有顛倒覺。菩薩對於眾生利益、安樂,如實的了知,無顛倒覺;或者是對於眾生得到利益安樂,眾生得到如實了知無顛倒覺。
3-5)如是一切,如前供養,親近無量品中所說,應知其相。
a)能作不虛饒益加行等者:供養親近無量品說:若諸菩薩具五種相,眾德相應,能為善友所作不虛。與此義同。此中且舉初二,略無後三,故指前說,應知其相。
paṃcabhiḥ kāraṇair bodhisattvasya sattveṣv avaṃdhyo 'rtha-kriyā-prayogo bhavati. katamaiḥ paṃcabhiḥ. ihabodhisattvaḥ ādita eva sattveṣu hita-sukhaiṣī bhavati. tacca hita-sukhaṃ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aviparyasta-buddhir bhavati. iti sarvaṃ pūrvavat veditavyaṃ tad-yathāpūjā-sevāpramāṇa-paṭale.

3.3.2.2.第二嗢柁南
復次嗢柁南曰:無顛倒加行,退墮與勝進;相似實功德,善調伏有情。
uddānaṃ. samyak-prayogaḥ. hāniś ca. viśeṣa-gamanaṃ tathā. pratirūpāś ca. bhūtāś ca guṇā. vinayanaṃ tathā.

3.3.2.2.1.無顛倒加行
謂諸菩薩有五加行,當知普攝一切菩薩無倒加行。何等為五?一、隨護加行,二、無罪加行,三、思擇力加行,四、清淨增上意樂加行,五、墮決定加行。
[解]菩薩的功德也還是從凡夫菩薩開始說,不是說已得聖道的菩薩,凡夫菩薩有五種修行方法,就是努力地修行、努力地用功。加,只有增加,而不減少,就是努力精進。說有五種努力修行的情況,應該知道它能夠普遍地包括一切菩薩沒有錯誤的修行方法。什麼樣的情形說為五呢?下一、隨護加行。二、無罪加行。三、思擇力加行。四、清淨增上意樂加行。五、墮決定加行。五種加行,凡夫菩薩乃至到聖位菩薩都在內,不單指凡夫菩薩說的。
paṃcabhiḥ prayogair bodhisattvasya sarva-samyak-prayoga-saṃgraho veditavyaḥ. katamaiḥ paṃcabhiḥ. anurakṣaṇā-prayogena. anavadya-prayogena. pratisaṃkhyāna- bala-prayogena. adhyāśaya-śuddhi-prayogena. niyata-patita-prayogena ca.

云何菩薩隨護加行?當知此復略有五種。一者、隨護聰叡,謂由俱生智,速疾攝法。二者、隨護正念,謂由此正念,隨所攝法,持令不忘。三者、隨護正智,謂由此正智,於所持法善觀察義,正慧通達。遠離隨順聰叡正念覺慧退分諸因緣故;習近隨順住分勝分諸因緣故。四者、隨護自心,能善防守諸根門故。五者、隨護他心,能於他心正隨轉故。
[解]1)隨護加行
云何菩薩隨護加行?當知此復略有五種。
1.1)一者、隨護聰叡,聰叡就是你的智慧,耳聰目明,前五根也很正常,主要是第六意根有智慧。隨順種種好的因緣,要保護你的聰明、智慧,或者說,你有智慧應該隨順種種因緣來保護你的功德、成就。我們的智慧有二種:一個是俱生智、一個是修得智。這裡面聰叡是指那種智慧說的呢?是指俱生智說,就是與生俱來的智慧,生來就有這樣的智慧,這叫作聰叡。什麼叫作隨護呢?速疾攝法,生來的智慧這麼好,你要趕快地學習佛法,把這個佛法裝在你心裡面愈多愈好,所以叫作攝。速疾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人命是無常的,現在就要學習。
a)隨護聰叡等者:聰明叡哲,是名聰叡。攝異門分說:言聰明者,謂與引發慧相應故。言叡哲者,謂與俱生慧相應故。或復翻此。今於此中,且約俱生慧相應,釋名聰叡,是故說言由俱生智速疾攝法。
a1)聰明叡哲,名聰叡。叡哲還是智慧,聰是耳聰、明是目明,就是表示智慧高。攝異門分說:言聰明者謂與引發慧相應故。引發慧相應是什麼意思?就是你的耳朵聰,你可以聽人講解,從這裏可以開智慧;你的目明,自己閱讀也可以開發智慧,所以叫做引發慧。俱生慧是生來的,引發慧是後來又學習增長的智慧。聰明表示有引發慧。
a2)聰明是引發慧,叡哲是俱生慧。或者翻過來,聰明是俱生慧,叡哲是引發慧。
今於此中且約俱生慧相應,釋名聰叡,是故說言由俱生智速疾攝法。這是生來的智慧也有高低的不同,但是速疾的攝法,就是後來又繼續的學習,那也是隨各種因緣。現在說隨護聰叡這裏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就是隨你俱生慧,繼續增長你的智慧,使令你的三業清淨、增長功德,這是隨護聰叡。
1.2)隨護正念,就是隨順你的因緣,常能保持正念。隨護正念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學習佛法的人,要利用你的正念,用正念作什麼呢?隨你的因緣所攝集的佛法,攝者取也,把它取過來,是用心把法學習到心裡面來。持令不忘,持就是不要放鬆,繼續放在心裡面,不要忘掉所學習的佛法叫作正念。通常說內心清淨叫作正念,現在這裡不是這個意思,就是溫習的意思,常常溫習所學習的佛法,什麼叫作溫習呢?就是數數憶念所學習的佛法,要常常憶念,就能夠攝持不忘。速疾攝法是聞慧,隨護正念就是思慧,就是常憶念所學習的文、所學習的義,常常憶念。
1.3)怎麼叫做隨護正智?謂由此正智,就由前面聞慧、思慧得來的智慧,這是修所成慧,不是俱生慧。
1-於所持法善觀察義,能夠把所學習的佛法攝持不忘,有法就有義,法是文句,文句裡面有義,怎麼樣善觀察義呢?有二個意思:一個是從文句上思惟它的義,這句話、這段文說的是什麼,要把它搞清楚。第二個意思要找一個所緣境去觀察,說這個人在罵我的時候,觀察這個罵是虛妄、是不可得。隨護正念如果說是思慧,隨護正智應該說是修慧;或者說隨護正念包括在聞慧裡面,隨護正智裡面有思慧、也有修慧,這麼講也可以。修慧就是學這段文,然後心裡面觀察自己的色受想行識是虛妄的,是如幻如化的、如夢中境、如水中月,就是有而不真實,觀察它是自性空的,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就是這樣觀察,就是善觀察義。
2-觀察是因,正慧通達就是果,常常地這樣觀察你就明白,智慧逐漸地深刻、逐漸地明瞭。正慧,是依據佛陀的正法引起的智慧。正念也是隨護,用正念來保護你的功德不失掉,或是說保護正念時時地現前叫作隨護正念。隨護正智,也是保護正智不失掉,就是用正智常常觀察所學習的文義,叫作隨護。
3-現在正念、正智是不牢固的,很容易就失掉,所以彌勒菩薩告訴我們要保護它,叫它不失掉。遠離隨順聰叡正念覺慧退分諸因緣故,隨順是什麼呢?就是隨順染污的因緣,失掉我們的正智,現在菩薩告訴我們遠離,遠離隨順退分諸因緣,令你墮落、令你染污的因緣要遠離。聰叡正念覺慧退分諸因緣故,這是我們本身成就的功德,但是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地方,有很多令你聰叡正念覺慧失掉。退分,退者失也,這些諸染污的因緣要遠離,這樣你的速疾攝法、隨護正念、隨護正智能繼續地栽培、繼續地增長,就會有成就。
4-習近隨順住分勝分諸因緣故,習是一次又一次地、不斷地重覆。什麼事情要不斷地重覆呢?近就是親近,親近什麼呢?隨順住分勝分,就是你隨護正念、隨護正智、正念覺慧叫它安住不失,叫它逐漸地增長、逐漸地殊勝。是指能幫助你正念覺慧不失掉,而又逐漸地成長的這些因緣,要親近它,要和它接近,要和它隨順,不要遠離這些因緣,這樣你的隨護正念、隨護正智逐漸地,就有得聖道的希望。
a)遠離隨順聰叡正念覺慧退分等者:謂由聰叡及與正念相應所有覺慧,說名聰叡正念覺慧。若有隨順彼慧退分因緣,由此正智能令遠離。若有隨順彼慧住分、勝分因緣,由此正智能令習近。此中退分及與勝分因緣,如下自說順退分法、順勝分法應知。
a1)謂由聰叡及與正念相應所有覺慧,這是由學習佛法所成就的智慧,說名聰叡正念覺慧。假設這個人隨順彼正念覺慧失掉的因緣,失掉的因緣是什麼因緣?是退分因緣,隨順退分因緣,隨順這些雜染因緣。由於隨順這些雜染因緣,你的正念覺慧就沒有。若是正慧有力量,會知道這使令我退失正念覺慧,我就遠離這些因緣,就是你的正智若有力量,能令遠離這些退失善法的因緣,你會遠離它。
a2)若有隨順彼慧住分勝分因緣,你的正智能令你親近這些好因緣。此中退分及與勝分因緣,如下自說,順退分法、順勝分法應知。
1.4)因為這樣成就正念、正智,然後就能夠善巧地防守諸根門故,防守就是保護,保護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使令它清淨、不染污。根就是門,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做門,外面雜染的東西也會進來,清淨的因緣、清淨的功德善法也會進來,所以是門。但是要保護只許可清淨善法功德可以進來,雜染的、有過失、有罪過的事情不准進來,這叫作能善防守諸根門故,這樣就是開始修行。速疾攝法和隨護正念這是學習,隨護正智就是開始修行。隨護自心,是用所學習的佛法令自己的心清淨,修行開始,要先保護自己。
1.5)第五個隨護他心,隨順因緣要保護別人的心,也要清淨。能於他心正隨轉故,有善巧方便能對別人的思想,能夠隨順如來的法語,也能夠轉染成淨,就是教化眾生,就是先清淨自己,然後教化眾生。
tatra bodhisattvaḥ anurakṣaṇā-prayogena medhāṃ rakṣati yena sahajena jñānena dharmāṃ laghu-laghv evodgṛhṇāti. smṛtiṃ rakṣati yayā smṛtyā udgṛhītāṃ dharmāṃ dhārayati. jñānaṃ rakṣati yena jñānena dhṛtānāṃ dharmāṇām artham upaparīkṣate. samyak ca prajñayā pratividhyati. medhā-smṛti-buddhi-hānabhāgīya-nidāna-parivarjanatayā. sthiti-vṛddhi-bhāgīya-nidāna-pratiniṣevaṇatayā ca. sva-cittam ārakṣati indriyāṇāṃ gupta-dvāratayā. para-cittam ārakṣati samyak para-cittānuvartanatayā.

云何菩薩無罪加行?謂諸菩薩於諸善法無倒熾然,無量無間,迴向菩提。
[解]2)什麼叫作無罪加行呢?
1-這些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對於諸善法,就是很多有功德的事情,在凡位的菩薩,當然就是三十七道品,要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些善法。六波羅密也通於自行、也通於他行。
2-對於這些善法,不要錯誤,修四念處不要搞錯,修六波羅密也不要搞錯。這個地方就是要深刻地、真實地學習佛法,才能無倒,不然的話就不懂。於諸善法,就是佛為我們開示的修學聖道的這一切法門,要經過認真的學習,不要搞錯叫作無倒。
3-熾然,就是火燃燒得很盛,這句話表示修行人修學善法的時候很猛利、很精進不懈怠,這樣修學善法。
4-無量,修學善法的時候是無量的,一定要究竟圓滿達到阿羅漢的境界,一定要得無生法忍廣度眾生,齊成佛道。一方面學習的智慧也應該是無量,而你去修行有成就也應該是無量。
5-無間,修行的時候不要間斷。迴向菩提,所有用功修行目的是得聖道。菩提,就是聲聞菩提、緣覺菩提、無上菩提都是菩提。修學聖道目的是迴向菩提,迴轉原來我我所的私心,轉變向於無上菩提,就是為得無上菩提而修學這個法門,這樣的迴向菩提,這裡面也就是不顛倒,能一直這樣子向前進,就不會有過失。
tatra bodhisattvasyānavadyaḥ prayogaḥ kuśaleṣu dharmeṣv aviparītaś cottaptaś cāpramāṇas ca satataś ca bodhi-pariṇamitaś ca.

云何菩薩思擇力加行?謂諸菩薩即此一切在勝解行地,應知其相。
[解]3)什麼叫作菩薩思擇力加行?
1-思擇力加行,就是心裡面以奢摩他為依止,在那裡觀察思惟,就是內心的思擇。思惟、觀察,就是思擇。而這個思擇是有力量的。譬如說現在有貪心、有瞋心,這件事從無量劫來就是這樣,它也是有力量能夠造生死業,現在我們想要得聖道,要把凡夫的貪瞋痴的煩惱消滅。沒有力量的思惟觀察可以消滅煩惱嗎?一定要有奢摩他的幫助,然後修毗缽舍那觀是有力量的思惟觀察,最低限度要到未到地定,進一步得初禪以後,這力量是大的。什麼叫作定?就是心的力量大,用這個有力量的寂靜的心、明靜而住的定力去思惟諸法無常、苦、空、無我,思惟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的,這樣努力修行。
2-隨護加行是說到從開始用功修行的次第。無罪加行是說到前面的隨護加行,不可以有過失的。第三思擇力加行,還是不出前面這句話於諸善法無倒熾然,無量無間,迴向菩提,不出這個範圍,但是這裡面特別指出來,即此一切在勝解行地,這指出來這修行的相貌的範圍。
3-云何菩薩思擇力加行?謂諸菩薩即此一切,就是前面說的這些,前面隨護加行都在內,一直到無罪加行。在勝解行地,勝解行地前面就是資糧位,勝解行地就是加行位,而說勝解行是什麼意思?就是這個時候有禪定的功夫,就是有奢摩他,也有毗缽舍那。這個時候,在奢摩他裡邊的毗缽舍那,是有強大的力量所以叫作勝。解,就是毗缽舍那通達諸法實相。勝,主要的原因是奢摩他成就,心有力量。有毗缽舍那以奢摩他為依止,觀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都是畢竟空寂,時常這樣修修奢摩他、毗婆缽那,就從原來的虛妄分別的境界,逐漸地轉染成淨、向前進,所以叫作行,向前進步,但還不是聖人,所以叫作在勝解行地。
4-應知其相,應該知道前面這麼多的修行,用思擇力修行的時候,就是勝解行地這個範圍修行的相貌。這樣就是能調伏煩惱,你的戒定慧有力量,煩惱沒有力量,你止觀的力量能調伏煩惱,能達到這個境界。
pratisaṃkhyāna-bala-prayogaḥ punar asya sarvasyām adhimukti-caryā-bhūmau draṣṭavyaḥ.

云何菩薩清淨增上意樂加行?謂諸菩薩即此一切在淨勝意樂地及行正行地,應知其相。
[解]4)這是入聖位。前面勝解行地就是煖、頂、忍、世第一。云何菩薩清淨增上意樂加行?清淨就是能斷煩惱,煩惱是染污的,有煩惱心不清淨,能斷多少煩惱,給個名字叫做清淨。增上意樂,就是強大的意願。強大的意願就是二種意願:一個是自己成就聖道的意願非常強,第二個有大悲心、慈悲心,願度一切眾生,也是意樂。
1-云何菩薩清淨增上意樂加行?很多的菩薩,即此一切在淨勝意樂地,就是前面說的聞思修的智慧,乃至隨護加行、無罪加行、思擇力加行。這些事不是在凡位,不是在資糧位,也不是勝解行位,是到了得無生法忍以後,入聖位。淨勝意樂地,就是初歡喜地,就是清淨,沒有我執,斷了我、我所的分別,斷了一少分法執,叫淨,到佛的時候才究竟清淨。勝,就是前面的增上。這個時候,他有清淨很有力量的無上菩提的願,大慈大悲廣度眾生的願,就是這個時候叫做清淨增上意樂加行。謂諸菩薩即此一切在淨勝意樂地,就是已經入聖位。
2-清淨增上意樂加行,不只是初歡喜地,同時行正行地也是在內的。所以什麼叫做清淨增上意樂加行?你應知道就是由淨勝意樂地、行正行地,都是清淨增上意樂加行。
a)淨勝意樂地及行正行地者:極歡喜住,名淨勝意樂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種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名行正行地。如地品說。
a1)極歡喜住,名淨勝意樂地。極歡喜住就是極喜地,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叫做極歡喜住。因為在凡夫的時候,有一個長時期的學習佛法,還要長時期的修學止觀很辛苦,但是得無生法忍以後,見到第一義諦,得到殊勝的智慧,所以心裡非常歡喜。淨勝意樂地就是指極歡喜住說,住就是他得到無分別智,能安住在第一義諦。
a2)增上戒住就是第二離垢地,第三發光地就是增上心住,第四焰慧地以上那三個地,就是三種增上慧住。三種增上慧住:一個覺分相應增上慧住,就是三十七道品。第二種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就是苦集滅道四諦,這也是智慧。第三種是緣起相應增上慧住,就是十二緣起,一切法都是因緣生起的,這也是智慧。這三種增上慧住,這是第四、第五、第六地。
a3)有加行,就是努力的修行,煖、頂、忍、世第一叫做加行位。煖頂忍世第一是內凡,內凡之前是資糧位。資糧位是學習佛法的時候,學習什麼是戒,什麼是定、慧,就這麼用功學習。學習的時候有可能沒有修止觀,也可能修止觀,但是不及格,不算數。若是這時候開始修奢摩他,奢摩他裡修毗缽舍那有點成就,這時候叫做加行位。但這個時候的加行位是凡夫境界。攝大乘論說修四尋思,四如實智。四尋思是煖位、頂位,四如實智是忍位和世第一,煖、頂、忍、世第一,是四個位子,前二個是四尋思,後二個是四如實智,這時候還是凡位。見道得無生法忍以後,這時候就是聖人,才名之為聖。而現在這裡說有加行,不是前面煖頂忍世第一那個加行,是得無生法忍以後,還要繼續努力的修行,一直到第七地,都是有加行有功用。
a4)加行和功用怎麼解釋?什麼叫做加行?就是有功用的意思。有功用就是有加行,功用怎麼講呢?功就是努力的意思,努力的用功就叫做加行,努力的用功,就叫做功用,功用就是加行。
a5)但是現在這位修行人,是無相住。無相住什麼意思呢?就是他有清淨的無分別智和第一義諦相應,就安住在第一義諦。無相住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都有無相住,但是無相住的時間少,有相住的時間多。就是安住在第一義諦的時間不多,其餘的時間還是在其他的境界裡安住。到第六地的時候,無相住多,有相住少,安住在真如的時間多,有相住的時間少。到了第七地時,完全是無相住。雖然是與第一義諦相應,但是他心裡面要加行、要功用,還是要有一點作意,才能與第一義諦相應。
現在這個文就是極歡喜住名淨勝意樂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種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名行正行地,這個範圍、分際是這麼劃分的,這叫行正行地。行正行就是成就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根本智,也有後得智。還有大悲心,般若的智和大悲心這樣修六波羅密,同時也自己修行,也廣度眾生,這叫做正行。如地品說。
śuddhādhyāśaya-prayogaḥ śuddhādhyāśaya-bhūmau draṣṭavyaḥ.

云何菩薩墮決定加行?謂諸菩薩即此一切在決定地、決定行地、到究竟地,應知其相。如是五種菩薩加行,普攝一切無倒加行。
[解]5)前面還是不決定,到這時候才算決定。前面說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在無相住與第一義諦相應,本來是很殊勝,但是心裡還要作意,不叫做決定。要到第八地菩薩以上,心裡不需要作意,這個時候是安住第一義諦,這時候叫做決定,決定不退轉。云何菩薩墮決定加行?墮當入講,入於決定加行。謂諸菩薩即此一切,就是前面隨護加行,聞思修這些事。凡位的人要聽聞佛法,入了聖位到第八地以上的人,還是要聞法、思惟、修行,當然是高過我們凡位的人,也高過下位菩薩的境界。在決定地,就是前面說的這些修行方法,現在是超過前七地,到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就名之為墮決定加行。決定地是第八地,決定行地是第九地,究竟地是第十地。應知前面說的聞思修是在第八、九、十地的程度。前面說的這五種菩薩加行,普遍的包括一切菩薩的無倒加行,凡位的菩薩乃至聖位到第十地菩薩,所有他們的修行都包括在內。
a)決定地決定行地到究竟地者: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名決定地,此地菩薩墮在第三決定中故;無礙解住,名決定行地;最上成滿菩薩住,名到究竟地。亦如地品中說。
a1)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第八地菩薩以上,他的無分別智安住在第一義諦的時候,不需要作意,心裡面完全是無分別住,這時候叫做決定地。從第八不動地以後的菩薩,入於第三決定中故。
a2)有三種決定,第一種安住種性決定者,謂諸菩薩住種性位,便名為墮決定菩薩。住種性位,就是一般的生死凡夫,還不一定是信佛的人,但是他的色受想行識裡有佛種性,有佛性,這就叫種性決定。為什麼稱之為安住種性決定?這位菩薩有佛性,若遇見殊勝的佛法僧三寶時,決定能証無上菩提。
a3)第二種發菩提心決定者,謂有一類諸菩薩眾,已於無上正等菩提起決定心。就是發菩提心的意思,凡夫發菩提心,還是不能決定,就是得無生法忍以後,成就無分別智,安住在第一義諦,這時候叫做發菩提心決定。這是法性發菩提心,不是一般的虛妄分別的時候發菩提心,所以這叫做發菩提心決定。因為他發菩提心決定以後,繼續向前努力修行,一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所以叫發菩提心決定。  
a4)第三種是不虛修行決定者,謂諸菩薩己得自在,就是他能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心裡得大自在,這世間上一切虛妄相對他沒有影響,沒有壓力,心情自在。普於一切利有情行,利益無量眾生,隨這位第八地以上菩薩的心之所欲,能度化一切眾生的,所以叫不虛修行決定。現在這裡說此地菩薩墮在第三決定中故,就是八地、九地、十地菩薩屬於第三不虛修行決定。 
a5)無礙解住,就是第九地,成就無礙解,他沒有語言的問題,一切眾生都有語言,這位菩薩通達一切眾生語言,是第九地菩薩,他能決定修學無上菩提,廣度眾生。
a6)最上成滿菩薩住,就到究竟地的菩薩,名到究竟地。亦如地品中說。
niyati-patita-prayogo niyatāyāṃ bhūmau niyata-caryā-bhūmau niṣṭhā-gamana-bhūmau ca draṣṭavyaḥ. evam ebhiḥ paṃcabhiḥ prayogair bodhisattvasya sarva-samyak-prayoga-saṃgraho bhavati.

3.3.2.2.2.順退分法
又諸菩薩順退分法,當知有五。何等為五?一者、不敬正法及說法師。二者、放逸懈怠。三者、於諸煩惱,親近執著。四者、於諸惡行,親近執著。五者、與餘菩薩校量勝劣,起增上慢;及於法顛倒,起增上慢。
[解]順退分法,這種因緣能破壞你的戒定慧,使令你退下來,這樣的因緣有五種,何等為五?
1)一者、不敬正法及說法師,就是不恭敬正法,正法是什麼呢?就是教、理、行、果。教: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教是文字。理:是文字裡所詮釋的道理。行:是依教和理安立的種種法門,這些法門不管是什麼法門,都有教,都有理。果:依各式各樣的法門去修行而後得成証果。教、理、行、果四種都是正法。我們對這四種正法,沒有恭敬心。對於說法師也沒有恭敬心,認為他也不是有修行的人,有什麼值得恭敬,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就是順退分法之一。
2)二者、放逸懈怠,放逸就是放縱自己的貪瞋痴去活動,不肯把它轉變過來叫做放逸。懈怠,就是提不起力量來修學聖道。但是做其他塵勞的事情倒有興趣,修行的事提不起勁來,沒有力量。懈怠就是不能修善,放逸就是不能斷惡。這也是菩薩順退分法,如果已經成就戒定慧也容易失掉。
3)三者、於諸煩惱,親近執著。內心貪瞋癡的毒蛇,毒蛇是我好朋友,我願意和它常在一起,所以叫親近。說是毒蛇你把它驅逐出去,不可以,它是我的朋友,不能同它遠離,這叫執著,這樣也是順退分法。
4)四者、於諸惡行,親近執著。前面說煩惱只是在心裡,惡行就是煩惱活動出來,造種種的罪過。造了罪自己還感到歡喜,親近就是歡喜,歡喜我造的罪造的很高明。執著就是有善知識來呵斥你,你還不同意,我做的很對,你不要管我。
5)五者、與餘菩薩校量勝劣,這個菩薩程度稍高一點,常常修止觀有一點成就,對教義的學習有點成就,與別的菩薩見面的時候,和自己較量,較量勝劣。是你比我高?是我比你高?感覺我的程度比你高,就是起增上慢。起增上慢的人是用真實心說的,他不是說謊話。這是約人說,就是我比你用功,高尚,起增上慢。及於法顛倒,起增上慢,就是自己沒得念佛三昧,認為得念佛三昧,就是在法上顛倒,你認識的不對,這是約法。
paṃca ime bodhisattvasya hānabhāgīyā dharmā veditavyāḥ. katame paṃca. agauravatā dharme dharma-bhāṇake ca. pramāda-kausīdyaṃ. kleśāsevādhivāsanatā. duścaritāsevādhivāsanatā. tad-anyaiś ca bodhisattvaiḥ saha paritulanābhimānatā dharma-viparyāsābhimānatā ca.

3.3.2.2.3.順勝分法
又諸菩薩順勝分法,當知有五。何等為五?謂與前五黑品諸法,次第相違,應知其相。
[解]又有菩薩應該學習的,就是順勝分法,就是你能隨順這樣的法門去學習,能令你進步,所以這是勝分,當知也是有五條。何等為五?這五種勝法,和前邊所說的五種黑品,就是有過失的那一類的諸法,那五個次第是相違反的,你就應該白明就是聖法的相貌。
paṃceme bodhisattvasya dharmā viśeṣabhāgīyā veditavyāḥ. te punar eṣām eva paṃcānāṃ kṛṣṇa-pakṣyāṇāṃ dharmāṇāṃ yathākramaṃ viparyayeṇa veditavyāḥ.

3.3.2.2.4.相似功德
又諸菩薩略有五種相似功德,當知實是菩薩過失。何等為五?一者、於其暴惡毀犯淨戒諸有情所,由是因緣,作不饒益。二者、詐現種種具足威儀。三者、於順世間文辭咒術外道書論相應法中,得預智者聰叡者數。四者、修行有罪施等善行。五者、宣說建立像似正法,廣令流布。
[解]又諸菩薩略有五種相似功德,就是與功德相似,它不是功德,這五種事情,你若做,實在是有罪過的事情。何等為五?
1)第一個菩薩有過失的事情,就是對於那個有暴惡的心,由這樣的心毀犯清淨的戒體,諸有情所,就是暴惡毀犯淨戒的諸有情,菩薩對於這個眾生,是怎麼個態度呢?由於這個有情,暴惡毀犯淨戒,以此為因緣,菩薩對於這個眾生不發慈悲心,反倒做一些不利益的事情。
a)其暴惡毀犯淨戒諸有情所等者:戒品中說:於諸暴惡犯戒有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由彼暴惡犯戒為緣,方便棄捨,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其義應知。
a1)戒品中說:於諸暴惡犯戒有情,懷嫌恨心,嫌也是恨,恚惱心也是恨,嫌應該是譏嫌他,恚惱就是內心裡面很憤怒。菩薩對於這個暴惡犯戒的眾生,因為他暴惡的犯戒,以此為因緣,菩薩就有一個藉口,那就是方便,棄捨這個暴惡犯戒的眾生,不做對他有利益的事情,菩薩若這樣做的話,就是犯輕垢罪,就是有所違越,就是違犯佛陀的教誡,違越佛陀的教誡,這是有意的這樣做,就是染污的,就是有過失的,若無心,那不算犯,就是非染違犯,其義應知。
2)第二個詐現種種具足威儀,詐是欺詐,就是欺騙,他內心裡面有意的欺騙人,怎樣欺騙呢?現出來各式各樣的很完善的威儀。
a)詐現種種具足威儀者:謂為誑他,恆常詐現諸根無掉、諸根無動、諸根寂靜,由是令他謂其有德,當有所施、當有所作。如聲聞地說應知。
a1)就是為了欺騙別人,常常的詐現諸根無掉。諸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無掉,掉也是動。諸根無動,動也是掉,但是重覆,應該是有不同的意義,或者這個人在走路的時候,就像有禪定的人那麼走路似的,雖然走路也是動,但是動中有靜的味道,這是諸根無掉。諸根無動是他坐在那裡,經長時間,他的身體都不動,叫做諸根無動。諸根寂靜。
a2)由於他諸根無掉,諸根無動,所以使令他人,就認為這個人是有修行的人,有戒、定、慧,這是良福田,應該對他有所作,為他做些什麼什麼事情來修福。在聲聞地裡有說。詐現種種具足威儀,從表面上看,這也是功德,但事實上,他是欺騙,所以這個功德不是真實的功德。
3)第三,就是對於順世間的文辭,世間的文辭,就是文章寫的好,這是世間人所喜好,所以叫做順世間。咒術,就是得禪定的人,可以說咒,也能夠有靈驗,也可能沒有靈驗。外道書論,世間上其他宗教的書論。相應法中,就是世間文辭相應法中,咒術相應法中,外道書論相應法中,說這位菩薩,對於世間的文辭、世間的咒術和外道書論很有研究,世間的人認為這個法師了不起,這個人是有大智慧的人,得預智者聰叡者數。或者,智者就是對這些有研究,或者是他為人教授這些事情,也有很多優越的地方,就叫做聰叡者。就是世間人對這些事情,有智者,有聰叡者,在佛法中的發菩提心的菩薩也參加到他們的智者數、聰叡者數裡面。這也是一個相似的功德,不是真實的功德。
4)第四,就是這個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所修行的施等波羅密多,不符合佛法的真義,而是有過失的,也就是相似的功德,而不是真實的功德。就是從動機上,從這件事的結果來看是有罪過的,表面上看,這個人布施,應該是功德,這不一定。
5)第五這位菩薩很有智慧,能夠從佛法以外,建立和佛法相似的正法,不是佛法,但是和佛法相似,流布到各地方,很多人跟你學習這件事,使令人不能夠栽培善根,不能修學聖道,所以這也是有罪過的事情,不是真實的事情。
paṃceme bodhisattvānāṃ guṇa-pratirūpakā bodhisattva-doṣā veditavyāḥ. katame paṃca. raudra-duḥśīleṣu sattveṣu tato nidānam apakāra-kriyā. kuhakasyeryāpatha-saṃpatti-kalpanā. lokāyatair mantrais tīrthika-śāstra-pratisaṃyuktair jñātra-pratilaṃbhaḥ paṇḍita-saṃkhyā-gamanatā ca. sāvadyasya ca dānādikasya kuśalasyādhyācāraḥ. sad-dharma-pratirūpakāṇāṃ ca rocanā-deśanā-vyavasthāpanā.

3.3.2.2.5.真實功德
又諸菩薩略有五種真實功德。何等為五?一者、於其暴惡毀犯淨戒諸有情所,由是因緣,起勝悲心。二者、本性成就具足威儀。三者、於佛所說淨妙真實若教若證,得預智者聰叡者數。四者、修行無罪施等善行。五者、開示正法,遮滅一切像似正法。
[解]又諸菩薩略有五種真實功德。何等為五?
1)一者、於其暴惡毀犯淨戒諸有情所,就是這樣的壞人,煩惱很重,他毀犯淨戒。菩薩若是遇見這樣的眾生,由於他犯戒的因緣,發起強大的慈悲心,他由暴惡心犯戒,將來也是有後患的,菩薩能發心來度化他,救護他,而不會做不饒益。
2)二者、本性成就具足威儀。前面是沒成就殊勝的聖德,但是詐現虛偽的形相,現在這裡,真實的功德是本性成就,就是他的本心,原來的虛妄分別心,由於長時期的修學戒定慧,他成就這樣的威儀,有真實的功德顯現出來這種清淨的威儀,而他沒有欺騙人的用意,所以那不是有罪過。
3)三者、於佛所說淨妙真實若教若證,就是對於佛所說的清淨微妙真實的法義,或者是教,或者是證。教,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語言文字的淨妙真實;證,就是依教修學聖道,成就了,或者是得初果乃至四果,或者得無生法忍。這樣,得預智者聰叡者數,這個人不是凡夫了,他可以參與到聖人這個數內,範圍內了。
a)於佛所說淨妙真實等者:聞所成地說:云何淨?謂三清淨性。一、自體清淨性,二、境界清淨性,三、分位清淨性。云何妙?謂佛法僧寶名最微妙,墮最第一施設中故。云何真實?謂真如及四聖諦。此應準知。
a1)聞所成地說,怎麼叫做清淨呢?這個清淨有三種不同的體性。一、自體清淨性,就是它本身就是清淨,自體清淨性是什麼呢?就是真如法性,第一義空,這是本來是清淨的,沒有惑業苦的染污,所以本身就是清淨的。二、境界清淨性,環境是清淨的,這指什麼說的呢?就指佛所宣說的聖教,就是經律論,這是佛菩薩所宣說的妙法,它本身也是清淨性,為什麼稱之為清淨呢?若是隨順佛宣說的法語修行,能令你身清淨、口清淨、心清淨,能令你三業清淨得成聖道,所以它就叫做清淨。三、分位清淨性,分,就是這一件事的全部,但是可以分成幾部分,或者若在時間上前後分別有不同的階段,這叫做分位。
a2)現在這裡說分位清淨,就是我們由境界清淨的學習,就是學習佛法,學習戒定慧的時候,你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或者是得無生法忍、得初地、得二地、得三地、乃至第十地,就是分位清淨。這個清淨,就是你斷煩惱,斷見煩惱,斷愛煩惱,斷煩惱障,又斷所知障,使令你心裡面清淨,叫做分位清淨。
a3)這樣清淨就是分三種,自體清淨性,就是眾生無我,和法無我的真如,這是第一義諦,這是清淨。這個清淨,不管你修行不修行,都具足這個清淨。境界清淨性,要佛菩薩出現世間才有這件事。分位清淨性,就是你要在佛法裡面努力,你才能成就,你不肯努力,還是流轉生死的凡夫境界。
a3)云何妙?妙就是好,什麼是最好的呢?謂佛法僧寶,就是佛是最好,就是無量功德圓滿的人;法,就是佛所說的法。功德圓滿的佛稱之為寶。法寶,語言文字的法有很大的作用,所以也稱之為寶。但是不是指這個說,是指佛、菩薩所證悟的涅槃是法寶。教、理、行、果,這是法寶。僧寶是說依據教法,修學聖道,已經得成聖道的人,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有無漏的戒定慧,雖然這個身體是臭皮囊,但是裡邊有無漏的戒定慧,所以稱之為寶。在家居士,優婆塞、優婆夷,若修學聖道得初果,得無生法忍,就是他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有無漏的戒定慧,也叫做寶。
a4)謂佛法僧寶名最微妙。這是最好的,就是裡邊有聖道,佛是圓滿,法也是圓滿的,僧是有聖道才可以名之為寶。墮最第一施設中故,墮就是入,或者是繫屬,它是屬於最殊勝的施設中故。一切法本來沒有名字,就是這個世間上的智者,給它安立一個名字,叫做施設。一般的事情,都不見得是殊勝的,唯有佛法僧這個名字施設的是最好,因為的確是它最清淨莊嚴,其他的有漏的事情都不是那麼清淨,所以不是殊勝的。
a5)云何真實?就是真如理及四聖諦,它是真實。就是不虛妄,不欺誑,叫做真實。世間上的事情,這些榮華富貴的事情,是人所歡喜的,就算你得到榮華富貴,還是心情多諸苦惱,所以那個不是真實的美好。現在佛法裡面說到真如,說四聖諦,如果你能夠學習,它真實令你能夠離苦得樂,這是不欺誑人的,所以叫做真實。
a6)若是你能見到真如理的時候,你就是聖人,你會成就清淨、微妙的智慧,它不欺騙你。四聖諦,苦、集、滅、道,也是,若肯努力的學習,能令你離苦得樂,而不欺騙你。這一段文是聞所成地說的。這裡這一段於佛所說淨妙真實應該按照聞所成地那一段文解釋。
4)第四種修行無罪施等善行,你修行沒有過失的,就是有功德的,這些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些善行,這是真實的功德。從兩方面來決定它,是有功德,是有過失,第一就是你做這件事的動機,表面上是不知道的。第二個,做這件事的結果,是對人有利,是對人有害?從這裡來決定,是有功德,是有罪過。現在說修行的無罪,就是你的動機良善,是為了利益人,事實上那個人也得到利益,那麼你就是有功德。
5)第五個真實的功德,就是你為眾生宣揚佛的正法。遮滅一切像似正法,就是破除、破壞這個像似的正法,使令它不要流行,不要障礙眾生。
paṃceme bodhisattvasya bhūtā bodhisattva-guṇā veditavyāḥ. katame paṃca. raudra-duḥśīleṣu sattveśu viśeṣeṇa kāruṇya-cittatā. prakṛtyā īryāpatha-saṃpannatā. tathāgata-praṇītenāgamādhigamena jñātra-pratilaṃbhaḥ paṇḍita-saṃkhyā-gamanatā ca. anavadyasya dānādikasya kuśala-gatasya kriyā. sad-dharmasya ca prakāśanā sad-dharma-pratirūpakāṇāṃ ca pratikṣepaṇatā.

3.3.2.2.6.無倒調伏所化有情
又諸菩薩略於十處,無倒調伏所化有情。何等十處?一者、遠離惡行處,二者、遠離諸欲處,三者、專精無犯、犯已能出處,四者、密護一切諸根門處,五者、正知住處,六者、離憒鬧處,七者、於遠離處、遠離一切惡尋思處,八是、遠離障處,九者、遠離一切煩惱纏處,十者、遠離一切諸煩惱品諸麤重處。
[解]又諸菩薩簡約的說有十個地方,能夠無倒調伏所化有情,就是調伏眾生的煩惱,能令他們得大智慧。調伏所化有情是你的目的,怎麼樣來調伏他呢?是無倒,不要搞錯,不要有過失,不要顛倒的教化眾生。何等十處?
1)第一個是遠離惡行處,什麼叫做惡行?就是有罪過的行為,就是十種惡法,殺、盜、淫,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貪欲、瞋恚和邪知邪見。就是遠離十種惡行的境界。
2)第二個遠離諸欲處,就是修學梵行。若只是遠離十種惡行,還沒能離欲,就是欲界的善法,沒做十惡,不會到三惡道,就在欲界人天,得到一些福樂,欲界這個地方,是一個很危險的地方,也不是一定好的地方。遠離諸欲,修梵行,可能會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就是要得定,才能離欲。
a)遠離惡行處等者:施設遠離不善業道,是名遠離惡行處。施設遠離習非梵行及與歌舞、伎樂等事,是名遠離諸欲處。
a1)施設遠離不善業道,施設就是用種種名言為人宣說,叫做施設,施設什麼?為人宣說什麼事情?遠離不善業道,就是遠離身三、口四、意三這些罪過的事情,是名遠離惡行處。如果你為人宣說遠離習非梵行的事情及歌舞伎樂的事情,就是遠離諸欲處。
3)遠離惡行處,遠離諸欲處,這是沒有出離心,沒有想得涅槃,只是不要墮到三惡道,就是為這些人宣揚這兩種法門,下面第三種,就是要有出離的心,想要得聖道的人,他一定要受戒,最初發心的時候,心裡面專一修學聖道,使令三業清淨,而不毀犯淨戒,這是專精無犯。犯已能出處,偶然的因為愛煩惱,見煩惱沒有斷,所以也會失掉正念,也會犯戒的,犯已又能從犯戒的罪垢中解脫出來,還復清淨。
4)四者、密護一切諸根門處,這是修學止觀的人,現在有事情要到聚落,有事情從寮房裡邊到別人的寮房,這時候沒有靜坐,但是他密護一切諸根門處。密就是很嚴密,一點沒有漏洞,他的這一念心裡邊,是念念能觀照這一念心,叫它不要染污,時時的保護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在一切時,一切處,使令它不要染污。
5)五者、正知住處,長期的密護一切諸根門,再進一步就是正知住處,就是心裡面,老是明明白白的清淨不犯。在雜染的境界裡面,心裡面就是清淨,安住在正知,你這個明了性,老是清淨,就叫做正知。若修止觀的時候,正知有別的意思,就是你現在要知道,我現在是不是離開所緣境?我現在要昏沉嗎?我現在心裡散亂嗎?要注意這件事,叫正知。現在這裡說的正知,就是長時期的密護一切諸根門以後,好像自己不需要特別的注意,自然心裡面清淨,就是有力量,自然心裡清淨的,叫正知住處。
6)六者、離憒鬧處,就是遠離令你心裡面散亂的熱鬧的地方,憒就是心裡面亂,那個熱鬧的地方就是有很多的雜亂的境界,雜亂的相貌,雜亂的聲音,令你心亂的那個地方,遠離這個地方,你就不分神,你在那個地方可以修奢摩他的止,可以修毗缽舍那觀,若在這個憒鬧的地方就不行,沒到那個程度。要找一個好的地方,寂靜處,在那裡用功,是離憒鬧處。
7)七者、於遠離處,就是離憒鬧處。遠離一切惡尋思處,惡尋思是什麼?就是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欲界的人都有這種尋思。初禪的時候,也是有尋思,是清淨尋思,和欲界的尋思不同。現在遠離一切惡尋思處,在寂靜處住,但是心裡面還有惡尋思,所以遠離一切惡尋思,心裡不要有欲尋思,不要有恚尋思,不要有害尋思,指心清淨,心裡面寂靜的意思。
8)八者、遠離障處。
a)遠離障處者:障有二種,一者、依內,二者、依外。聲聞地中廣辯其相。施設無障,是名遠離障處。
a1)障礙有兩種,障礙是什麼呢?就是障礙你修學聖道,你想要修學聖道,但是有障礙,你不能修,想要修學聖道,就要遠離這個障,這樣才可以,這有兩種,一者、依內,二者、依外。聲聞地中廣辯其相。施設無障是名遠離障處,就是你一定要安排沒有障礙,這樣才可以修學聖道。
a2)一者、依內,就是依你的色、受、想、行、識就是內,在內裡不要有障,指什麼說呢?就是要修福,先一生要修福,如果你前一生沒有修福,今生要修福,修福有什麼好處呢?就是隨時你有需要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隨時能得到這些,你的生活就沒有困難,修學聖道就比較容易,所以,要修福,這是修學聖道的一個助緣。
a3)修學聖道還有一個問題,比如說貪心,偶然的有一點貪心,它不障礙你,若是貪心很重,修學聖道有困難,要修止觀的時候,很重的貪心來了,你不能調伏,不能調伏就不能修。貪心有兩種,一個是很重的貪心,一個是雖然不重,但是長時的有貪心一直的在那活動,修止觀有困難。貪心這樣,瞋心也是,邪知邪見也是一樣。這樣的貪瞋癡,它是障道,障礙你修行。所以,我有煩惱,我立刻的調伏,叫它逐漸的輕微。若想要修學聖道,一方面要修點福,一方面要調伏內心的煩惱,這是依內。
a4)第二是依外,依外是什麼呢?聞思修三慧,第一個是聞,要靠別人的教授教誡,這是外邊,若是沒有善知識教授教誡,修學聖道是困難的。若本身是法行人,還要準備經書,沒有經書還不行的,這就是外邊。外邊還有離憒鬧處,要有寂靜處,就是那個地方不喧鬧,白天也好,黑天也好,沒有什麼聲音來打你閒岔才可以,也沒有打擾你的事情,也不那麼多的潮濕。所以是依內、依外,這兩部份都沒有障道因緣,這就是遠離障處。
9)九者、遠離一切煩惱纏處。
這個無倒,沒有顛倒的調伏所化有情,就是要這樣做,遠離一切煩惱纏處,怎麼遠離一切煩惱纏處?修奢摩他的止,使令煩惱能不動。纏是煩惱活動出來,像毒蛇似的纏繞著你,不得自在,。
10)十者、遠離一切諸煩惱品,諸麤重處。
麤重是什麼,就是煩惱的種子,遠離煩惱的種子,就要毗缽舍那觀。修毗缽舍那觀,這樣才能得聖道,最後這兩個加起來就是修止觀。前面煩惱纏,纏是煩惱的現行,麤重是煩惱的種子,麤重是無堪能的意思,就是不調柔、不堪能,煩惱一出來的時候,你就不能修學聖道,沒有這個能力,它不調柔。要長時期的修止修觀,止觀力量強大,能制服煩惱,能制服煩惱的現行,也能破除煩惱的種子,就得聖道。
11)怎麼樣教化眾生?就是十個次第。第一個教他修學十善法,不要作惡事,進一步的修離欲。第三,專精無犯,犯已能出處,這就是出家。第四,密護一切諸根門處,這是修道前的方便,修止觀的道前方便。五者,正知住處,就是時時的保護這一念心令它清淨。第六是離憒鬧處。第七者,於遠離處,遠離一切惡尋思處,這是現在。八者,遠離障處,這個關乎到宿世的事情。九者,遠離一切煩惱纏處。十者遠離一切諸煩惱品諸麤重處,正式的修止觀,這個時候,可以斷除見煩惱,也可以斷除愛煩惱。
daśasu sthāneṣu samāsato bodhisattvā vineyāṃ sattvān samyag eva vinayaṃti. katameṣu daśasu. duścarita-viveke. kāma-viveke. āpatty-anadhyācāra-vyutthāne. indriyair gupta-dvāratāyāṃ. saṃprajānan vihāritāyāṃ. saṃsarga-viveke. praviviktasyāsad-vitarka-viveke. āvaraṇa-viveke. kleśa-paryavasthāna-viveke. kleśa-pakṣa-dauṣṭhulya-viveke ca.

3.3.2.3.第三嗢柁南
復次嗢柁南曰:諸菩薩受記,墮於決定中;定作常應作,最勝最為後。
uddānaṃ. vyākṛtir niyatau pāto hy avaśya-kāryam eva ca sātatya-karaṇīyaṃ ca prādhānyaṃ paścimaṃ bhavet. 
 
3.3.2.3.1.授菩提記
謂諸菩薩略由六相,蒙諸如來,於其無上正等菩提,授與記別。何等為六?一者、安住種性未發心位。二者、已發心位。三者、現在前位。四者、不現前位。五者、有定時限,謂爾所時當證無上正等菩提。六者、無定時限,謂不宣說決定時限,而與授記。
[解]很多的發菩提心的菩薩,簡要的說有六個相貌。蒙諸如來,蒙有恭敬的意思,就是得到,得到諸佛於其無上正等菩提授與記別,就是告訴你,什麼時候得無上菩提。
何等為六?
1)第一個,就是這個補特伽羅的色受想行識裡邊有佛性,種性就是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因。就是本來就有這佛性,成佛的因。未發心位,你心裡面有佛性,但是這個階段,在這個時候,沒有遇見佛法的時候,你還沒有發菩提心。所以,為你授記的一個原因,你要有佛性才可以,這是第一。
2)第二個,是有佛性的這個人,遇見三寶以後,沒有什麼業障、障礙,他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心有兩種,一個就是凡夫,遇見佛法的時候,感覺到成佛這件事非常偉大,就在心裡面建立這樣的意願。應該是經過長時期的思惟觀察,現在這個人,學習佛法以後,想要做阿羅漢?做辟支佛?想得無上菩提?也要經過考慮,深細的思惟觀察,經過一個時期的考慮,然後決定,我要成佛,這就是凡夫的境界。已發心位,心這個字是願的意思,就是發願,建立這樣的意願。
3)三者、現在前位,就是這個時候,佛顯現在你的面前,也就是你顯現在佛的面前,這個時候蒙佛為你授記,就是你現在發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修六波羅密,將來你會得無上菩提,現在前位為你授記。
4)四者、不現前位,你沒有在佛前,但是佛為你授記。
a)現在前位等者:蒙諸如來親面對前而為授記,是名現在前位。與此相違,是名不現前位。
a1)你得到佛親自的顯現在你的面前,為你授記,授者與也,與你這一段話,告訴你。是名現在前位。你不在佛的面前,佛也為你授記。
5)第五個相貌,就是有一個決定的時間,到這個時候,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譬如說,佛為彌勒菩薩授記,現在我們是減劫,到這個減劫完了,就是增劫,增劫到人壽無量歲,然後就減回到八萬歲的時候,彌勒菩薩成佛,就說出來時間。謂爾所時,就是說有那麼多的時間,經過那麼多的時間,當證無上正等菩提,你得一切種智,得無上菩提。
6)第六個授記的相貌,沒有決定的時間的限制,就是佛為你授記的時候,沒有說一定要經過多少時間,你才成佛,所以是不定時限。這是授記有這六種差別。
ṣaḍbhir ākāraiḥ samāsataḥ tathāgatā bodhisattvam a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vyākurvaṃti. katamaiḥ ṣaḍbhih. gotra-stham anutpādita-cittaṃ. tathotpāditaṃ cittaṃ. saṃmukhāvasthitaṃ. viparokṣāvasthitaṃ. parimitaṃ kālam iyatā kālenā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hotsyata iti. aparimita-kālaṃ vyākaroti na tu kāla-niyamaṃ karoti.

3.3.2.3.2.墮決定數
又諸菩薩略有三種墮於決定。何等為三?一者、安住種性,墮於決定。二者、發菩提心,墮於決定。三者、不虛修行,墮於決定。
[解]又諸菩薩,就是有凡位的菩薩、有聖位的菩薩,就是有很多的菩薩,簡要的說有三種菩薩入於決定的數,就是他是不可以改變的,就是決定是這樣。何等為三?第一種決定叫做安住種性墮於決定,二者、發菩提心墮於決定,三者、不虛修行墮於決定。
traya ime bodhisattvasya niyati-pātāḥ. katame trayaḥ.

安住種性墮決定者:謂諸菩薩住種性位,便名為墮決定菩薩。何以故?由此菩薩若遇勝緣,必定堪任證於無上正等覺故。
[解]1)種性
1-謂諸菩薩住種性位,他現在的這個程度是安住在種性位。種性位,就是在他的虛妄分別心裡面有成佛的種性,就是有佛性,就叫做種性。種性應該說有兩種:一種是真如為種性,這是無為法。第二種是有為的種性。有為的種性,譬如說現在相信佛法的人,他從佛法的學習上,感覺到生死是苦,如果真實的感覺到生死是苦,一定是願意出離生死,從生死的苦裡面解脫出來,應該會有這樣的意願。第二個情形,眾生都是苦,我應該發大悲心廣度眾生,欲令一切眾生一起的解脫生死苦,得三乘聖道,得無上菩提。如果你有這樣的意願,內心裡面有這樣的意願,這就叫做佛性。這樣的分別心,這是屬於如理作意,很高尚的意願,這樣的作意是有為法,這也叫做佛性。
2-現在這裡面,就是指這個有為,希望自己也成佛,希望一切眾生也成佛,這樣的意願和行為叫做住種性。住種性,就是不是學習來的,沒有經過佛法的學習,原來就有這樣的種性,有這樣種性的人,就可以稱之為墮決定菩薩,他是決定可以作菩薩,可以成佛。
3-什麼理由呢?
因為這位菩薩若是遇到佛、法、僧這個殊勝的因緣。佛、法、僧若出現世間的時候,是一切眾生修學聖道的最勝因緣。他若遇見佛、法、僧這種好的因緣,這位有種性的菩薩決定堪任。堪任就是能的意思,就是這個人力量很大,他的體力很大、他的心力很大、他的智慧力量很大,有很多殊勝的條件,他能夠勝任這件事,能作好這件事。他能證於無上正等覺,他能成就一切種智。現在這裡說他能發無上菩提心,他能得無上菩提,所以就稱之為墮決定菩薩。
gotra-stha eva bodhisattvo niyati-patita ity ucyate. tat kasya hetoḥ. bhavyo 'sau pratyayān āsādya niyatam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oddhuṃ.

發菩提心墮決定者:謂有一類諸菩薩眾,已於無上正等菩提起決定心;此後乃至證於無上正等菩提,無復退轉。
[解]2)發心
1-發菩提心怎麼叫做墮決定呢?就是有一類的很多的菩薩,他現在在佛法裡面修學聖道的時間,或長久,或者不是很久,但是他的程度已經到達已於無上正等菩提起決定心。決定心,也就是決定的願,也就是決定的智慧。於無上正等菩提,他建立決定成就的意願,是不退轉,就是他已經見到第一義諦,不會再退下來,就是所謂證法性發心,勝義菩提心的意思。若是在凡位的時候,他雖然發無上菩提心,心裡面有見煩惱、有愛煩惱,世間上的色聲香味觸還能動其心的話,那他還不決定。這裡面是說已經得極喜地的菩薩,所以他能夠決定。
2-在資糧位的菩薩、勝解行地的菩薩,這兩位菩薩都還是凡夫菩薩。資糧位的菩薩,還沒能夠準備好,他還沒能夠成就勝解行,他的煩惱也還和一般人一樣,隨時會活動,這就是不及格。勝解行位的菩薩,他因為在佛法裡面的學習,有多少戒、定、慧,能調伏煩惱,但有的時候也不能調伏。若到極喜位的菩薩,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他內心裡面的止觀和戒、定、慧是決定能調伏煩惱,煩惱不能勝伏他的戒、定、慧。所以這個時候,他趣向於無上菩提的願力是不可動搖,所以叫做起決定心。所以決定心也就是決定願,他這個願不可動搖,也是他成就見第一義諦的般若的智慧,他有這個智慧與第一義諦相應,所以能決定。
3-成就極喜地的時候,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他以後還要繼續用功修行,還有很多的事情要辦,煩惱只是除掉一部分,其他的一切的功德只成就少分,繼續要努力地用功修行。就是由初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四地,乃至到第十地,乃至到佛,所以叫做此後。就是從得無生法忍以後,繼續修學六波羅蜜,乃至到究竟圓滿成就無上菩提,這條道路他是不會退。他現在是極喜地,雖然沒有圓滿,但是不會向後退的,所以就叫做發菩提心墮決定。
a)發菩提心墮決定者等者:此中發菩提心,謂證法性發心,非依世俗發心。顯揚論說:證法性發心者,謂如有一,已過第一劫阿僧企耶,已證菩薩初極喜地,已入菩薩定無生位,已如實知無上菩提及菩提方便,已悟自身將近、等近大菩提果,證解自他悉平等故,得大我意,已至不住流轉寂滅菩薩道故,得廣大意。由如是故,於大菩提願不退轉,是謂證法性發心。此義正同。
a1)初開始發菩提心是世俗發菩提心,可能在資糧位的時候發菩提心,也可能是在勝解行地發菩提心。發菩提心這件事應該數數的發,不是發一次以後就不發。可是這兩類菩薩發菩提心都沒有見第一義諦,都算是世俗發菩提心。此中發菩提心,謂證法性發心,證當如實了知的意思,就是他知道的很真實。要自己成就無分別智,破除煩惱的黑暗的時候,這是如實了知,就是真實的明白,也就是你成就見第一義諦的智慧,證悟第一義諦,所以叫做證法性。這個時候他建立的無上菩提願,就叫做證法性發心。非依世俗發心,不是沒得清淨的般若,還是根據自己的有所得的心,感覺世間是苦,應該發心成佛,這樣的發心那叫世俗發心。你還沒能夠消滅你內心的虛妄分別,可是也發很高尚的意願,叫世俗發心。
a2)顯揚聖教論說,證法性發心者,就是有一個人在佛法裡面修行,已過第一劫阿僧企耶,就是無數大劫。已證菩薩初極喜地,從初開始相信佛法,這是世俗發心,經過資糧位、勝解行的這個階級,這個時候就是一大阿僧祇劫,這是第一阿僧祇劫。再進一步,就入於第二阿僧祇劫,這個時候就是初歡喜地。他進一步成就聖位的菩薩的初,第一個位子,第一個階級,就是極喜地。已入菩薩定無生位,入也就是證的意思,就是證悟菩薩無生法忍,這個無生法忍是不退轉的,所以稱之為定。
a3)已如實知無上菩提,這位菩薩得到般若的智慧,也是真實的知道無上菩提是第一義諦。及證悟無上菩提的方便,就是六波羅蜜,也就是三十七道品。
a4)這位菩薩已經覺悟他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將近大菩提果,不會經過很久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初歡喜地。初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燄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應該到第七地,或者是包括八地、九地,一共九位菩薩都可以說是已悟自身將近大菩提果。
a5)已悟自身等近大菩提果,應該是第十地菩薩。從第八地是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第八地菩薩就開始這樣。但是這個境界,無加行就是無功用,無功用、無相住,入於這個境界,還沒有圓滿。由八地到第九地,由第九地到第十地,第十地還是無功用、無相住的境界。但是這個時候第十地菩薩無功用、無相住,和佛的境界就差那麼一點,第十地再進一步就是佛地,這個時候稱之為等近大菩提果,就和佛的境界相等,但是還差一點,就是和他相鄰近。這樣,已悟自身將近大菩提果,由初地到第九地;等近大菩提果,就是第十地。
a6)已悟自身將近、等近大菩提果這個人,有什麼特別呢?就是證解自他悉平等故。他真實的通達自己和他人,也就是一切眾生、一切菩薩、一切佛,大家都是平等無差別。真如理性上看,彼此都是無差別的,不管你修行不修行,大家都是無差別的境界。
a7)得大我意,大我就是真如,在真如這上面,沒有彼此的界限。這是我的,那是你的,這是在世俗諦上的分別。現在在第一義諦的真如上,彼此沒有界限的,佛與一切眾生在真如上觀察是沒有界限的,所以這個真如是大我。
a8)這位菩薩已經到什麼境界呢?不住流轉,流轉就是惑業苦流轉生死,由惑而有業,由業而有苦,這是在生死裡不斷地流轉這樣,這是凡夫境界。不住流轉,就是菩薩有無漏的戒定慧,流轉這件事已經消除,表示這位菩薩已經成就般若波羅蜜。不住寂滅,寂滅就是惑業苦清除,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就是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的境界。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以後,再不現身在三界裡面度化眾生,永久地在寂滅境界裡面休息,就是住於寂滅。現在菩薩也到這個境界,但是有大悲心的原因,不安住在寂滅,還是現身說法、廣度眾生。
a9)不住流轉是般若成就,不住寂滅是大悲心成就。無漏的無分別的般若和大悲心,這是菩薩道。一定是般若和大悲心統一、具足,這才是菩薩所走的道路。這樣,他成就般若而又成就大悲心,這就是廣大意。因為超越凡夫,也超越二乘,有大悲心。就是這個大悲心叫做廣大意,也就是那個大我意。那個大我,也就是包括兩個意思:一個是般若,見第一義諦是大我;一個是大悲心廣度眾生、齊成佛道,叫做大我。
a10)由於這位菩薩的程度達到這麼高、這麼圓滿的境界,所以對大菩提願,就是圓滿無上菩提的這個意願不退轉,不會退下來的。所謂證法性發心就是這樣意思。這段文是顯揚聖教論二卷二十頁說的。現在這裡說的發菩提心墮決定,就是和顯揚聖教論說的證法性發心是相同的。
punar ekatyo bodhisattvo niyataṃ cittam utpādayati a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na punas tasmāt pratyudāvartayati yāvad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te.

不虛修行墮決定者:謂諸菩薩已得自在,普於一切利有情行如其所欲,隨所造修,終無空過。於此三種墮決定中,依於最後墮決定位,諸佛如來授諸菩薩墮決定記。
[解]3)修行
1-怎麼叫做不虛修行墮決定呢?謂諸菩薩已得自在,就是不住流轉、不住寂滅,成就這樣菩薩道的菩薩。普於一切利有情行,他普遍地對於佛所宣說的利益一切有情的這種菩薩道,分兩部分:如其所欲,這是願,所欲就是他的願望。隨所造修,就是行。一個願,一個行。他有所願,終無空過,不是只是發願而不能兌現。隨所造修,他若計劃好了,而這樣去做的時候,終無空過,絕不會白做的,一定是有實際的成效的。就是發願,也不是空發願,有所造作;就是修行六波羅蜜、廣度眾生這樣的菩薩行,也不會白做的,也不會徒勞的,所以叫不虛修行墮決定。
2-於此三種墮決定中,依於最後墮決定位。你若在佛法裡面這樣用功修行,達到這個程度,諸佛如來授諸菩薩墮決定記,就開示你,你決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什麼什麼劫中,在什麼什麼的國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墮決定記。
a)不虛修行墮決定者等者:此說決定地、決定行地,名墮決定。由決定地菩薩,蒙佛覺悟勸導,引發無量分身妙智,得十自在,是故此說已得自在。又決定行地菩薩,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意樂清淨,是故此說普利有情。
a1)此說決定地,就是第八地;因為這個時候是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所以叫做決定。七地以前,還是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就是心裡面還要作意,觀察一切法畢竟空寂、無分別相,要這麼觀,要思惟、分別,有加行、有功用。到第八地以後就不是,第八地以後無分別住,就是入於無相;於無相的真如相應的時候,心裡面離一切分別。若離一切分別,任運地就從第八地到第九地,到第十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此說決定地,這是第八地。決定行地,就是第九地。這兩位菩薩叫墮決定。
a2)由決定地菩薩,就是第八地菩薩。蒙佛覺悟,由初地到第七地都是證悟真如的境界,可是到第八地無功用相應的時候,就要入涅槃。這時候,十方諸佛就不同意他入涅槃,蒙佛覺悟,十方諸佛要開示他。勸導引發,就勸導他:你不應該入涅槃,你當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你發了廣大願,要普度一切眾生,你這個願還沒滿,你不要入涅槃。
a3)引發無量分身妙智,這個時候勸他發無上菩提心、廣度眾生,他就能在十方世界現身說法、廣度眾生,所以引發無量的分身,就是他的化身。到第八地菩薩這個時候,有他的報身,就是無量功德莊嚴的身體,那是報身。現在在十方世界教化眾生,他又化現各式各樣的身體。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那就是分身,也就是化身。而這些事情,都是由無分別智生起的後得智,這都是妙智。
a4)得十種自在,由第八地菩薩開始得十種自在。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業自在、生自在、願自在、勝解自在、神變自在、智自在、法自在。第八地菩薩成就十種自在,但是到成佛的時候,十自在才圓滿。決定地菩薩就是第八地,第八地也成就這十種自在,是故此說已得自在。
a5)又決定行地菩薩,就是第九地菩薩,雖然他已經無相、無功用住,但是他功德還沒有圓滿,還要繼續地修行。繼續修行,就是利益一切有情、安樂一切有情的這個意願特別的清淨。安樂意樂和利益意樂,這是兩種願。用我們凡夫的境界來解釋,安樂意樂,就是菩薩他的慈悲心希望眾生感覺生活快樂、沒有苦惱,能離苦得樂。利益意樂是什麼呢?菩薩希望眾生能有智慧、能遠離一切惡法、成就一切善法,因為這樣才能得到利益。怎麼樣才能得到安樂呢?自己不要再做惡事,你要多做善法。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你若這樣修學善法,你會得到利益,就是真實得到安樂。所以,決定行地菩薩,利益一切有情的意樂、安樂一切有情的意樂,非常的清淨,就是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是故此說普利有情。
punar bodhisattvo vaśitā-prāptaḥ sarvāṃ sattvārtha-caryāṃ yathecchati yathārabhate tathaivāvaṃdhyāṃ karoti. ta ete trayo niyati-patitā bhavaṃti. gotra-stha-niyati-pātaḥ cittotpāda-niyati-pātaḥ avaṃdhya-caryā-niyati-pātaś ca. tatra paścimaṃ niyati-pātam ārabhya tathāgatāḥ niyati-patitaṃ bodhisattvaṃ vyākurvāṇā vyākurvaṃti.

3.3.2.3.3.定所應作
又諸菩薩略有五處定所應作。若不作已,終不堪任證於無上正等菩提。何等為五?一者、發菩提心;二者、於諸有情深生哀愍;三者、熾然精進,四者、於諸明處方便修習;五者、無有厭倦。
[解]又諸菩薩簡要的說,有五個地方決定應該做。若是你不肯做這五件事,或者做的時候還沒有做圓滿。已有圓滿的意思。那你無論是怎麼樣情形,到最後還是不能得無上菩提。何等為五?
1)一者、發菩提心,這件事你一定要做。這個世俗發心,就是我們應該做。若不發菩提心,不能名之為菩薩。戒品也提到,你能夠受菩薩戒,怎麼知道你得菩薩戒呢?就是你發菩提心。和尚為你授戒的時候,你若發菩提心就得菩薩戒。如果沒發菩提心,這個戒還沒得。不只是菩薩戒,你若沒有發菩提心,終不堪任證於無上正等菩提,你想成佛這件事是不能的,所以要做這件事。做這件事,初開始只是感覺到一切眾生很苦,我要發願廣度眾生,就了不起,但這個心念要常常的發。若是繼續不斷地學習佛法,你的智慧增長,就會成就般若波羅蜜,這個時候發菩提心又進一步;就是由資糧位到加行位,由加行位到見道位,就證法性發心。
a)發菩提心者:此說菩薩最初發心。由此發心,為諸菩薩行加行持。如種性品說應知。
a1)這個不是說證法性發心,就是在資糧位,初開始來到佛法裡面,只是對於佛法有點信心,又繼續地歡喜學習佛法,內心裡面的智慧逐漸地增長,逐漸地思惟、觀察,這個時候才知道發菩提心。最初發心,這就是世俗發心。
a2)由於你有這樣的菩提心,也就是有這樣的意願,這個意願會發生作用,發生什麼作用呢?只要你這位菩薩有這樣的菩提心,這個菩提心就能夠為行加行的持。持就是有堪能的意思,能軌範你,使令你繼續向前走。能導引你去行菩薩道,你有這個願。最初發心是願菩提心,加行就是修六波羅蜜。而六波羅蜜的菩薩道,是由發心導引的。若是沒有發願,那你不能行菩薩道。為什麼可以稱之為菩薩道呢?你一定要發菩提心。我做這件事,為利益一切眾生、得無上菩提,有這樣的願,這叫做菩薩道。為諸菩薩行加行持。這在種性品已經說過。
2)二者、於諸有情深生哀愍,這個就是悲心。對於一切眾生在惑業苦裡面流轉,深生哀愍。於諸眾生深生哀愍,也是常要如理作意,要這樣思惟。
a)於諸有情深生哀愍者:此說菩薩修習大悲。由如來說菩薩菩提,悲所建立故。
a1)此說菩薩修習大悲,這個菩薩將來得無上菩提,是由大悲心建立,這是很高的境界。不是說那個乞丐生活有困難,我對他生慈悲心,這叫做哀愍,不是這樣意思。
3)三者、熾然精進。熾然,也有廣大的意思,廣大的精進。你若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發大悲心,就會遇見困難。遇見困難,心裡沒有事,和沒有困難一樣,所以叫做熾然精進。
4)四者、於諸明處方便修習。怎麼行菩薩道?於諸明處方便修習,就是有五明:內明、因明、醫方明、工巧明、聲明。行菩薩道你需要內明,是要通達佛法。醫方明,就是要能夠治療眾生的病。工巧明,是能做一切事業的;譬如說發明這些機器,能造房子,能種田,這都是工巧明。就是有各式各樣的事業,做這些事情能普度眾生、能利益眾生的。方便修習,你若有這樣的方便,方便是智慧,種種的智慧來學習這些明處。明是智慧。這些地方能令你增長智慧,用這個智慧來利益眾生、饒益有情的。你要做這些事情,不然你怎麼樣普度眾生呢?
5)五者、無有厭倦。就是你不要懈怠,還是要精進地普度眾生、利益眾生的。雖然這個事情難辦,眾生也難以教化,但是你心裡面不厭煩。
paṃcemāni sthānāni bodhisattvasyāvaśya-karaṇīyāni bhavaṃti yāny akṛtvā bodhisattvo 'bhavyo '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oddhuṃ. katamāni paṃca. prathamaś cittotpādaḥ sattveṣv anukaṃ panottapta-viryaḥ sarva-vidyā-sthāneṣu yogyatā akhedataś ca.

3.3.2.3.4.常所應作
又諸菩薩於其五處,常所應作。何等為五?一者、於不放逸,常所應作;二者、無依無怙有苦有貧諸有情所,常應為作依怙等事;三者、於諸如來,常應供養;四者、常應遍知有失無失;五者、一切所作若行若住諸作意中,大菩提心恒為導首。如是五種是諸菩薩常所應作。
[解]又諸菩薩對於五種境界,應該常常的去作。何等為五?
1)一者、於不放逸常所應作。就是常常的要覺悟自己,不要放逸。什麼叫做不放逸?就是你不要放縱自己的貪瞋癡。若貪心來了,要控制它,要消滅這個貪心。瞋、癡等一切煩惱,要消滅它,叫它不要活動,要消滅這些煩惱,叫做不放逸。
2)二者、無依無怙有苦有貧諸有情所,就是沒有依、沒有怙,有苦惱的有情。有苦惱的人,你能夠有辦法解決它,就叫做有依。這個人思想上很苦惱,沒有辦法能解除,叫做無依。說這個人生活困難、貧窮,不能解決,叫無怙。依、怙對苦、貧來解釋。通常說,沒有父母叫無依無怙,解釋比較狹窄。就是有苦而不能出苦的人,叫做無依。有貧而生活困難的人,叫做無怙,這樣解釋會寬一點。諸有情所,這樣的眾生,有苦有貧、無依無怙。常應為作依怙等事,你要發慈悲心,為這有苦有貧的眾生作依怙,能解除他的苦惱、能解除他的貧窮。這是應該作的事情。
3)三者、於諸如來常應供養。已得無上菩提的人,你常應該去供養,作種種香花的供養,各式各樣的供養。這裡面應該包括學習佛法在內。
4)四者、常應遍知有失無失。你常應該遍知,不是一部分。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常常要反省自己,觀察自己:我的思想上、我的行為上,是有過失?是沒有過失?常常要思惟這件事。我若有過失的時候,我要想辦法把它改正過來。
a)常應遍知有失無失者:謂諸菩薩,於攝善法戒勤修習時,略於六心應善觀察;及於饒益有情戒中,當正觀察六處攝行。決擇分中廣辯其相。有失、無失,如彼應知。
a1)謂諸菩薩於攝善法戒,就是修學眾多的善法,在勤修習的時候。簡要的說,分六種差別,你從這六方面來觀察自己是有失?是無失?修善法是關於自己用功修行成就的功德,饒益有情是利益眾生,在這一方面當正觀察六處攝行,有六種境界,從這六方面來觀察你自己,積集功德。決擇分中廣辯其相。有失無失如彼應知。這裡面說常應遍知有失無失,從攝善法戒的六心和饒益有情戒的六處,從這裡來觀察自己是有過失?是沒有過失?
a2)六心,第一個是輕懱心,就是對於這一切的善法,什麼是善法?六波羅蜜就是善法。六波羅蜜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功德這一方面說,也可以利益眾生這一方面說;現在是約自己這一方面作功德說。你對於這個善法不重視,就叫做輕蔑,輕視善法,不認為作這件事是有功德,這就是輕視。你為什麼會輕視?就是因為沒有勝解,對善法的因果的意義沒有深刻的認識。所以你就輕視這個善法。
a3)第二個是懈怠俱行心,就是懶惰、懈怠,就是不肯作善法。並不是不恭敬,但是就是不歡喜作功德;為別人的利益的事情作一點都不肯,這就是懈怠俱行心。
a4)第三種有覆蔽心,就是五蓋,貪欲、瞋恚、睡眠這些都是蓋。蓋,覆蔽自己的心,把自己的智慧都蓋住。你有貪,叫做有覆蔽心;或者常常有瞋恚,也是覆蔽心。
a5)第四種勤勞倦心,這個人他有善法欲,人家有智慧,我也要有智慧;那個人有福報,我也要有福報,我要努力地去作功德。作得太過頭,身疲、心倦,身體辛苦。身體一辛苦、勞倦,就不能作。如果說身心勞倦以後,不要作這件事,何必吃那麼多苦頭呢?如果這樣想,就有過失。
a6)第五是病隨行心,就是身體有病。有病的時候,沒有能力修學善法,暫時休息也可以,也不算有過失。
a7)第六是障隨行心,就是歡喜說話,常常和人談話。如果和人家討論佛法,能增長自己的智慧,那還可以。如果只是一些無意義的談論,就是空過光陰,還打攪別人,就是有過失。這就是六種心,從這六種心來觀察自己有過失、無過失。
a8)六處攝行,第一個是自己,第二是他人,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就是財衰、財盛、法衰、法盛。財衰,就是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些事情,應該得而不能得,生活困難,這是財衰。財盛,就是衣服、飲這一切的你很豐滿、很豐富。法衰、法盛,就是於佛法不能夠聞,也不能思惟,也不能修學止觀,就是法衰。法盛,就是能夠聽聞佛法、能學習佛法,而也能夠專精思惟,也能夠修學止觀,使令自己在佛法上很有成就。若是我作這件事能令你發財,但是使令自己的聞思修不能成就,就是法衰,菩薩不應該作這件事。如果說我本身的佛法很盛,聞思修都能夠作,我自己學習佛法,法盛,我叫他人發財。叫他人發財也是好事,但是因財而令法衰,也不應該作這件事。
從這裡思惟,可以知道什麼叫做有過失?什麼叫做無過失?
5)五者、一切所作,就是不管你做什麼事,不管你是布施,持戒,忍辱,拿一杯水供佛也好,或者燒香也好,禮拜也好,或者為別人做種種事情也好。或者是在走路,或者是不走路,坐在那裡。各式各樣的作意中,作是生起的意思,譬如現在修奢摩他,但是應該要修毗缽舍那,你要作意才把毗缽舍那生起,在你心裡面才能建立起來。你現在修毗缽舍那,可是應該修奢摩他的時候,你要作意,就是要把奢摩他的作意建立起來,叫做作意。不管你是修福也好,修慧也好,利益自己的事情也好,利益他人的功德也好,大菩提心恒為導首,就是為得無上菩提。我要供佛一杯水,我在佛那燒一支香,現在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華嚴經、法華經,為什麼要念?為得無上菩提,以這個作前導。要這樣,常常的使令大菩提心現行,要常常這樣作。這五樣事情,菩薩常應該作,常常應該作,你不應該不作。
paṃcemāni bodhisattvasya sthānāni sātatya-karaṇīyāni. katamāni paṃca. apramādo bodhisattvasya sātatya-karaṇīyaṃ. anātheṣu sattveṣu duḥkhiteṣv apratisaraṇeṣu sānāthya-kriyā. tathāgata-pūjā. skhalita-parijñā. sarva-kriyā-cāra-vihāra-manasikāreṣu bodhi-citta-pūrvaṃgamatā bodhisattvasya paṃcamaṃ sātatya-karaṇīyaṃ.

3.3.2.3.5.許為最勝
又諸菩薩有十種法,一切菩薩許為最勝特為第一,建立在於最上法中。何等為十?一者、菩薩種性,諸種性中最為殊勝;二者、最初發心,於諸正願最為殊勝;三者、精進、般若,普於一切波羅蜜多最為殊勝;四者、愛語攝事,於諸攝事最為殊勝;五者、如來世尊,於諸有情最為殊勝;六者、悲愍有情,於諸無量最為殊勝;七者、第四靜慮,於諸靜慮最為殊勝;八者、空三摩地,於三等持最為殊勝;九者、滅盡等至,於諸等至最為殊勝;十者、如前所說所有清淨方便善巧,普於一切方便善巧最為殊勝。
[解]有十種法,一切菩薩都同意這是最殊勝的,是特殊的功德,是第一的。所以自己的身口意常常的成就最勝法,在這個範圍內有所成就。何等為十?
1)一者、菩薩種性,諸種性中,最為殊勝。這是在種性這一方面說。若是在種子的階段,凡夫不能知道;若是它現行,凡夫就可以知道,就看出來。說這個人有菩薩種性,說這個人有聲聞種性,有辟支佛的種性。說這個人只能作人天,他不能修學三乘聖道,這個人就是人的種性和天的種性。諸種性中,就是五種種性:一個人種性、天種性、聲聞種性、辟支佛種性、菩薩種性,菩薩種性就是佛種性。這麼多的種性裡面,最殊勝的就是菩薩種性。因為他能夠廣度眾生、齊成佛道,這是最殊勝的。二乘種性也是很殊勝,但是他只知道自利,而不能夠無窮無盡地普度眾生,他就不是最殊勝。
2)第二種什麼最殊勝呢?最初發心,就是在資糧位的時候發無上菩提心,或者在勝解行地的時候發無上菩提心,就是最初發心。最初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這個最初發菩提心在這麼多的願裡面,它是最殊勝的,因為它是要成佛,這是最殊勝、最高尚的一個願。你若有這個成佛的願,這是總願。其他的,我想要把華嚴經背下來,這也是成佛的願裡面的別義、別相。我想要修止觀,也是很殊勝,但是也是成佛的別願之一。
3)在一切的波羅密裡面,精進波羅蜜和般若波羅蜜最殊勝。什麼道理呢?因為,你布施要精進,布施、持戒、忍辱、乃至禪定、般若所有都需要有精進來推動你去成就這個功德,所以精進很重要。若是懈怠,什麼都不成就。般若是智慧,智慧為前導。我知道這件事有意義,我一定要做這件事,所以般若是很重要。如果沒有智慧,你不知道這件事,你就不會做這件事。
4)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攝事。這四種功德能引導眾生來到佛法裡面栽培善根,都是有功德的,都是有意義的。但是四攝裡面,愛語這件事,於諸攝事,最為殊勝。愛語是什麼呢?所有的有怨的人,或者有親愛的人,都能對他們說愛語。所以這個愛語就是平等地、普遍地引導眾生相信佛法,為他們講解佛法。
5)五者、如來世尊為世、出世間的智者所尊敬,在一切眾生裡邊,佛是最殊勝的。佛的福慧圓滿,一切眾生所不能及,所以是最殊勝的。

6)第六個殊勝是什麼呢?就是對於一切苦惱的眾生有悲愍心。於四無量心裡邊,慈悲喜捨,悲無量心是最殊勝的。因為悲能拔苦,其他所不能及的。
7)第七個殊勝是什麼呢?就是色界四靜慮。第四靜慮於諸靜慮中是最殊勝,因為第一靜慮,心裡面有尋伺,所以就不殊勝。初靜慮裡邊尋伺是什麼?就是不淨觀。寂靜住的心一境性裡邊還有不淨觀,使令他心裡邊不是那麼寂靜。第二靜慮裡邊有喜,第三靜慮裡邊有樂,喜、樂也擾亂他的心不得寂靜。第四靜慮的這位修行人,心裡面也沒有尋伺,也沒有喜,也沒有樂的干擾,所以他就是最殊勝。大阿羅漢,辟支佛,乃至無上菩提圓滿的佛陀都是在第四靜慮裡邊成就,就是因為第四靜慮是最殊勝,最容易成就止觀的功德。
8)空三摩地、無願三摩地、無相三摩地,這是三種等持。三種等持通於有漏、通於無漏。若是為涅槃的門,一定是無漏的三摩地。三摩地裡邊,空三摩地是最殊勝的。小乘佛教的空三摩地就是在三摩地裡邊修無我觀成功,就是成就空三摩地。就是煖、頂、忍、世第一,世第一再一剎那到見道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是空三摩地,就是觀苦諦的無我,在三摩地裡邊,無漏的無我智成功,就是空三摩地。集諦的現觀現前就是無願三摩地。滅諦現觀就是無相三摩地。現在說空三摩地在三摩地裡邊最為殊勝的原因,因為你成就空三摩地,無願三摩地、無相三摩地都容易成就,所以空三摩地是最殊勝的。大乘佛法的空三摩地就是要通達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的。達到這個境界,就是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以後,有清淨增上意樂,以後的種種功德也都容易成就,所以空三摩地最為第一。
9)諸等至,就是色界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就是八個等至。再加上滅盡定,就是九次第定,九個等至。滅盡定於諸等至是最為殊勝的,因為前邊的色界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也都通於凡聖。滅盡定決定是無漏的,所以他是特別殊勝,也是最寂靜的。前面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四空定,第六識還在活動,滅盡定前六識寂靜住。因為這是聖人所成就的定,他一定有無我觀的智慧,所以在大乘佛法來說,末那識沒有我執,所以它是最清淨的,是無漏的,所以勝過前面的八等至。
10)在四十五卷那裡,說到菩薩的方便善巧有十二種,其中的一種善巧方便又分成六種,清淨方便善巧就是最後一種,就是指佛陀從兜率天來到人間八相成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後,為一切眾生轉妙法輪的時候,為一切眾生說法,這叫做清淨方便善巧。佛為一切眾生說法,這個方便善巧普於一切方便善巧中是最為殊勝的。
daśeme dharmā bodhisattvānāṃ pradhāna-saṃmatā yān bodhisattvā agrato dhārayaṃty agra-prajñaptiṣu ca prajñapayaṃti. katame daśa. bodhisattva-gotraṃ sarva-gotrāṇāṃ pradhānaṃ. prathamaś cittotpādaḥ sarva- samyak-praṇidhānānāṃ pradhānaṃ. vīryaṃ ca prajñā ca sarva-pāramitānāṃ pradhānaṃ. priyavāditā sarva-saṃgraha-vastūnāṃ pradhānaṃ. tathāgataḥ sarva-sattvānāṃ pradhānaṃ. karuṇā apramāṇānāṃ pradhānaṃ. caturthaṃ dhyānaṃ sarva-dhyānānāṃ pradhānaṃ. trayāṇaṃ samādhīnāṃ śūnyatā-samādhiḥ pradhānaṃ sarva-samāpattīnāṃ nirodha-samāpattiḥ pradhānaṃ. sarvopāya-kauśalānāṃ viśuddham upāya-kauśalaṃ yathānirdiṣṭaṃ pradhānaṃ.

3.3.2.4.第四第五嗢柁南
復次嗢柁南曰:諸施設建立,一切法尋思;及如實遍智,如是諸無量。說法果勝利,大乘性與攝;菩薩十應知,建立諸名號。
uddānaṃ. prajñapteḥ syād vyavasthānaṃ. dharmāṇām eṣaṇā tathā.
yathābhūta-parijñānam. aprameyā tathaiva ca. deśanāyā phalaṃ caiva. mahattvaṃ. yāna-saṃgra haḥ. bodhisattvā daśa jñeyā. nāma-prajñaptayas tathā. 

3.3.2.4.1.施設建立
謂諸菩薩略有四種施設建立。唯有如來及諸菩薩,能正施設,能正建立;非餘一切若天、若人、若諸沙門、若婆羅門,唯除聞已。何等為四?一者、法施設建立,二者、諦施設建立,三者、理施設建立,四者、乘施設建立。
[解]1)施設建立是什麼呢?就是說諸菩薩為眾生說法,簡要地說就有這四種施設建立。施設就是文句,建立這個道理不能離開文句,要有文句,從文句裡邊表達出來各式各樣的道理,這個道理就表達出來,就叫做建立,就是能詮的名句,能建立種種的道理,但是現在施設建立主要是說能詮種種道理的名言有四種。
2)這四種建立誰能夠做這件事呢?唯獨佛陀有這個能力,及諸大菩薩才有這個能力;諸佛能正施設,諸菩薩能正施設、能正建立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這樣的建立不是其餘,或者是天、或者是人、若諸沙門、若婆羅門,不是這些人能辦得到的。如果是天,或者人、或者沙門、婆羅門聽佛說過這樣的建立,聽諸菩薩這樣說過,他們也能建立,那是隨佛菩薩學習而建立的,不是他們自己有這樣的智慧能建立的。
3)何等為四?一者、法施設建立。二者、諦施設建立。三者、理施設建立。四者、乘施設建立。
catvārīmāni bodhisattvānāṃ prajñapti-vyavasthānāni yāni bodhisattvā eva samyak prajñapayaṃti tathāgatā vā. na tv anyaḥ kaścid deva-bhūto vā manuṣya-bhūto vā śramaṇa-brāhmaṇa-bhūto vā anyatraitebhya eva śrutvā. katamāni catvāri. dharma-prajñapti-vyavasthānaṃ satya-prajñapti-vyavasthānaṃ yukti-prajñapti-vyavasthānaṃ yāna-prajñapti-vyavasthānaṃ ca.

3.3.2.4.1.1.法施設建立
云何名法施設建立?謂佛所說素怛纜等十二分教,次第結集,次第安置,次第制立,是名為法施設建立。
[解]怎麼叫做法施設建立呢?謂佛所說素怛纜等,素怛纜就是修多羅,就是契經。素怛纜是經,等就是律、論。
1)十二分教,這就是法施設建立。
1-契經,是總說,其他就是別說。契經裡邊就是說的佛在世的時候,為眾生說法的時候,說的蘊相應語、處相應語、界相應語,就是蘊處界:五蘊,內六處,外六處和十八界相應語,或者是諦相應語,緣起相應語,四諦十二分教,若加上大乘佛法,就還有六波羅蜜的相應語,菩提分法的相應語,總說就是苦集滅道的相應語,聲聞乘的相應語,辟支佛乘的相應語,乃至一佛乘的相應語,這些叫做契經,總合起來名為契經。
2-應頌,舊譯作重頌,就是把長行裡邊說的,用頌的形式重新地說一遍。
3-授記,佛的弟子,比丘、比丘尼他過世,到哪兒去呢?就是說這些事情,也包括這個人發菩提心,或者將來什麼時候成佛。
4-諷頌,舊譯孤起頌,也是應頌的形式,或者四個字一句,或者五個字、六個字、七個字、八個字、九個字一句,但是孤起頌和長行沒有關係,它是獨立地說出來一段佛法,可是也是和長行相連接的。這是從名句上的形式說的。
5-無問自說,沒有說出來請法人的名字,佛就是為了正法久住,為了度化眾生宣說這個法門,叫無問自說。
6-因緣,就有請法人的名字標出來,因為他請法,而佛說這樣的法門。佛為弟子所制定的戒律,因為某人有不如法的事情,佛就制戒,也叫做因緣。
7-譬喻,譬喻就是這個道理不那麼容易明白,佛說個譬喻使令本來的道理能夠明淨,容易明白。
8-本事,就是說弟子過去生的事情。
9-本生,就是說佛陀過去世行菩薩道種種的事情。
10-方廣,就是專指大乘佛法說的,道理也是很深,事情也都不可思議。
11-希法,舊譯未曾有,就是佛和佛弟子現種種神通的事情。
12-論議,就是佛的弟子聽佛說法的時候,提出種種的問題和佛論議。佛說的聖教裡面分成這十二個部份,叫做十二分教,舊的翻譯叫作十二部,新的翻譯叫十二分教。
2)次第結集,結是和合的意思,結者合也;和合地把這件事做成,和合集成。佛滅度以後,大迦葉尊者招集五百位阿羅漢,在王舍城靈鷲山的七葉窟,那裡結集。怎麼樣叫做結集呢?就是由結集者,佛在什麼地方說這部經唸一遍,其他的大阿羅漢聽見以後,一致地承認這是佛說的,就叫做結集。
3)次第安置,在結集這件事上,比如說這是蘊相應語,這是處相應語,這是界相應語,這是諦相應語,這是緣起相應語,各式各樣的,就是一類一類把它安置在那裡。窺基大師在解釋這一段文的時候,說次第結集是屬於經,次第安置是屬於阿毗達磨,屬於論,次第制立就是毗奈耶。用這三個名句分為經、律、論這三個部份,是名為法施設建立,就是名句的經、律、論。這是按照結集經的時候這麼樣講。但是這上面說佛能施設建立,菩薩也能這樣施設建立,那樣這個次第結集,次第安置,次第制立就不必按照結集經的情形解釋,就是經、律、論裡邊都有結集、安置、制立。
a)次第結集等者:名句文身無倒安立,是名次第結集。聞思修慧無倒成就,是名次第安置。戒定慧學無倒依止,是名次第制立。
a1)不顛倒就叫做次第。次第結集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名句文身無倒安立,要表達這樣的道理,用這樣的文句就合適,就叫做次第結集。如果用這個文句表達這個道理表達得不正確,就不次第。
a2)你學習佛法能夠很正確地學習有成就,由聞所成慧進一步有思所成慧,思所成慧以後,又有修所成慧的成就,這叫做次第安置。
a3)戒和定和慧這三無漏學,就是你能夠沒有錯誤地依止,依止佛說的戒去學習,依止佛說的定去學習,依止佛說的慧去學習。現在聽佛說的戒定慧去學習,就是無倒依止,是名次第的制立。
tatra yā dvādaśāṃgasya sūtrādikasya vaco-gatasyā- nupūrva-racanā anupūrva-vyavasthāna-samāyogaḥ. idam ucyate dharma-prajñapti-vyavasthānaṃ.

3.3.2.4.1.2.諦施設建立
云何名諦施設建立?謂無量種。或立一諦。謂不虛妄義,唯有一諦,無第二故。
[解]怎麼叫做諦施設建立呢?謂無量種,是很多很多。
1)諦施設建立,諦是一種依止佛說的素怛纜而去學習有成就的境界,連佛也在內。佛經過三大阿僧袛劫的修行,最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那清淨智慧的境界就叫做不虛妄義,不是假的。這個不虛妄義只有一個境界是真實的,離開這一諦之外,沒有第二個,只有這麼一個真實義。
a)或立一諦等者:此說非安立諦應知。謂諸法真如名不虛妄義故。
a1)這上面說不虛妄義指什麼說的呢?就是非安立諦,不是安立的名言所表達的道理,怎麼樣才成就這件事呢?就是你要用功修行,還是要依據名言,依據安立諦的佛法去修學,成功,最後你得到一個清淨圓滿的無分別的智慧,智慧所緣的境界就是不虛妄義。不虛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成就這個不虛妄的境界以後,他永久也不會有變化,那個安樂,那個吉祥的境界永久是那樣子,能保持不變,所以叫做不虛妄。
a2)若是成就四禪,得四空定,那個清淨殊勝的定是超過欲界榮華富貴,但是有時間性。有一大劫,有一萬六千年,或者是兩大劫,或者是八萬劫就破壞,就是它不能夠保持不變,就表示它不真實,那是虛妄的。現在你若是得聖道,若得阿羅漢,若得無生法忍,得十地菩薩,到佛的境界的時候,你所證悟的不虛妄義永久不變,所以就是不虛妄。不虛妄是真實的意思,真諦的就是這個意思,永久地安樂自在。
a3)非安立諦是要成就無分別智,那是離名言的境界,說話是名言安立,名言安立不是真實的,那是假的,但是佛所安立的,雖然是假的,還能引導你從這虛妄的境界進趣不虛妄的境界,還是有意義的。
a4)不虛妄義究竟指什麼說的?就是指諸法真如說的。真是讚歎這個如的,說那個如是不虛妄的,是真實的,它不欺騙你,最初說你若成就,是永久地安樂自在,言說安立告訴你,等到你成功的時候也是這樣子,所以是沒有欺騙你,沒有欺誑性。
punar anekavidham avitathārthena tāvad ekam eva satyaṃ. na dvitīyam asti.

或立二諦。一、世俗諦,二、勝義諦。
[解]2)或立二諦。一、世俗諦,二、勝義諦。
1-什麼叫做世俗諦?就是名言安立的,用文字、用言說表達什麼道理,說這是真如,這是涅槃,這都是世俗諦。言說就是內心的尋思,心裡面不思想,你不能說話;所以說你講話,就表示你內心裡面尋思,尋思一定是有名言,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用名,用想,用說所表達的完全都是世俗諦,用語言文字,用內心的思惟分別所安立的通通都是世俗諦。
2-離名言相的時候,是怎麼樣離名言相?凡夫是不能離名言相的,你若修學聖道,修學四尋思、四如實智,修學止觀的時候,長時期地這麼修行,成就無分別智,這時候才能離名言。成就無分別智的時候,無分別智所行的境界。無分別智就是勝義智、勝智。勝智有兩個勝,一個是聖人的聖,叫聖智;一個是殊勝的勝,這兩個智都在內。勝義智所行義故,就是勝義諦,這裡面是由止觀為方便而能成就。
3-所以,世俗諦就是內心的分別,假借種種的名言所說的一切,完全都是世俗諦。勝義諦是離一切名言相,成就無分別智所見的真如,叫做勝義諦。
dvividhaṃ satyam. saṃvṛti-satyaṃ paramārtha-satyaṃ ca.

或立三諦。一、相諦,二、語諦,三、用諦。
[解]3)或立三諦。一、相諦。二、語諦。三、用諦。
a)或立三諦等者:大乘五事中,相即相諦,名即語諦,分別、正智即此用諦。
a1)大乘五事就是相、名、分別、正智、如如,這是五事。五種事裡邊那個相,一切法,每一法都有它的相,比如說我們的色受想行識,識以何為相?識以了別為相。說是色法,一切地水火風色法,色法以什麼為相?以變礙為相,就是每一法都有它的相貌,那個相就是這裡說的相諦。
a2)五法裡面那個名,名是什麼?就是名字,每一法都有它的名字,就叫做語諦。語諦就是要有名,你才會說話,如果沒有名,你不會說話的;所以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你心裡面會思想,你會說話就是因為有名的關係,所以語諦就是指那個名說的。
a3)用是什麼呢?分別、正智。沒得聖道的人,沒有那個智,但是有妄想分別,這妄想分別就是用,你做什麼事情,心裡都要準備,先要想,然後才能做出種種事情來,所以分別心就是作用。正智,就是佛教徒能夠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他得到清淨的智慧,這不是凡夫境界,這個正智也是用。佛菩薩這些聖者為眾生說法都是靠他的智慧,他不是用凡夫的虛妄分別心為眾生說法的,都是用智慧說,就是這智慧有廣大的作用。
a4)相諦和語諦也可以合起來說,名言就是語諦,名言所表示的就是相諦,依據種種相而安立種種的名言。我們凡夫就是兩件事;一個相,一個名,我們凡夫就是在這裡活動。若沒遇見佛法的時候,我們就是種種虛妄分別,流轉生死,若遇見佛法以後,就有正智的作用,有正智就成功。
trividhaṃ satyaṃ. lakṣaṇa-satyaṃ vāk-satyaṃ kriyā-satyaṃ ca.

或立四諦。一、苦諦,二、集諦,三、滅諦,四、道諦。
[解]4)四個諦是什麼呢?一是苦諦,二是集諦,三是滅諦,四是道諦。
1-苦諦,就是我們感覺到很苦惱,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我們能承認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是苦,說五取蘊是苦,不知道。當也不老、也不病,這時候你身體感覺什麼?什麼也不知道;不知道這是苦。佛法中的五取蘊苦就是在色受想行識裏邊,有很多的煩惱種子、罪業種子、很多果報的苦惱種子在這裏,它一發動出來,你就受果報,這就是苦。苦現行的時候,也就是心的分別。苦明白一點說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就是苦諦。
2-色受想行識是我們的果報,果報主究竟指誰?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誰?是你第六識現在的明了心微細的部份,它就是阿賴耶識、它就是苦諦,苦裏面主要就是它,以它為主。但是實際上,若是常常修止觀的時候,你會有更深刻的認識,什麼叫做苦?就是你的分別而已。你能無分別就沒有苦。
3-前五識和苦惱境界接觸的時候,一剎那間你也有點苦受;第二剎那以後,苦惱的境界沒過去,你繼續苦;所以有身受、心受分這兩部份。身受的苦,阿羅漢也是有;就是苦惱的境界的時候,阿羅漢一剎那間他也有苦受,但是第二剎那的時候,他可能就不苦,心受沒有。心受為什麼沒有呢?阿羅漢得阿羅漢道,或者是在未到地定得阿羅漢、或者是在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前三種定,得阿羅漢,沒有入定的時候,前五識也在接觸外面的境界,有點苦的時候,他的忍力比我們強,但是他第二剎那就可以入定,入定他可以一下子到第一義諦、到真諦那裏,就沒有苦。我空真如也就是勝義諦,那裏面沒有苦。表面上他有老苦、有病苦,也可能有各式各樣的苦,天氣冷了、天氣熱了,或者托缽乞食,沒乞到食也可能;這些都是一樣的境界,但是他若入定的時候,就沒有這些事情。第一義諦沒有這回事情,所以他就不苦。
4-從這件事看出來什麼呢?你若是不入第一義諦,在世俗諦裏面分別就有苦,若無分別到第一義諦就沒有苦。所以說什麼叫做苦?就是心的虛妄分別就是苦,苦是逼迫性。
5-第二是集諦,為什麼會苦?就是虛妄分別,虛妄分別就是集諦。根本沒有苦,因為虛妄分別就集聚苦,把苦集聚來。
6-三是滅諦,就是把虛妄分別滅掉,滅除虛妄分別,也沒有煩惱也沒有苦。
7-四是道諦,就是怎麼樣才能滅除虛妄分別的苦呢?就是戒定慧。
caturvidhaṃ duḥkha-satyaṃ yāvan mārga-satyaṃ.

或立五諦。一、因諦,二、果諦,三、智諦,四、境諦,五、勝諦。 
[解]或立五諦。一、因諦。二、果諦。三、智諦。四、境諦。五、勝諦。
a)或立五諦等者:集諦、道諦,是名因諦。苦諦、滅諦,是名果諦。彼能知智,是名智諦。彼所知境,是名境諦。諸聖所證及其能證,是名勝諦。
a1)集諦是苦諦的因;道諦是滅諦的因,所以集諦和道諦叫做因諦,是果之因。苦諦是集諦的果;滅諦是道諦的果。諦是不虛妄的意思、沒有說錯、說得是真實的。佛說:煩惱是苦的原因,這句話說得對、說得正確,所以叫做諦;說苦真實是苦,滅諦、道諦也都是真實的,說得一點也不錯,是真實不虛的,所以稱之為諦。
a2)智諦是什麼呢?就是你知道這是苦、集、滅、道,這就叫做智諦,就是智慧。智慧所知道的境界叫做境諦;就是苦集滅道是所知境。勝諦就是殊勝的境界,什麼是殊勝的境界呢?諸聖所證,就是這一切聖人,初開始由凡入聖,小乘佛法就是初果須陀洹,功德還沒圓滿,但是知道什麼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能證就是他成就無我的智慧,都是特別殊勝的,由初果再進一步是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乃至辟支佛道;大乘佛法是初地、二地、三地乃至第十地,這些人都有勝諦。就是諸聖所證,及其能證的智慧,是名勝諦。
paṃcavidhaṃ satyaṃ. hetu-satyaṃ phala-satyaṃ jñāna-satyaṃ jñeya-satyam agrya-satyaṃ ca. 

或立六諦。一、諦諦,二、妄諦,三、應遍知諦,四、應永斷諦,五、應作證諦,六、應修習諦。
[解]或者是安立六個諦,一、諦諦,二、妄諦,三、應遍知諦,四、應永斷諦,五、應作證諦,六、應修習諦。
a)或立六諦等者:滅、道二諦,是名諦諦。苦、集二諦,是名妄諦。苦應遍知,是名應遍知諦。集應永斷,是名應永斷諦。滅應作證,是名應作證諦。道應修習,是名應修習諦。
a1)滅諦和道諦在四諦裏面它是最真實的,諦中之諦,所以叫做諦諦。苦諦和集諦是凡夫境界,在四諦裏面它是虛妄的、不真實的,我們應該捨妄證真。應遍知諦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指苦諦,應該隨時隨處都要知道這是苦,色受想行識都是苦;你隨時見到一個境界,有如意的事情出現,或者不高興,隨時要認識這都是苦。毀辱我是苦,但讚歎也是苦,隨時要知道。表示出家人修學聖道的時候,隨時不要有妄念,時時地保持正知,應正遍知,就是正知。
a2)集就是我們的虛妄分別,虛妄分別應該息滅它、應該永斷,永斷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修止觀的時候,修奢摩他就能把虛妄分別停止下來,但這個不是永斷,需要修毗缽舍那,毗缽舍那的觀能永斷虛妄分別。毗缽舍那的觀為什麼能永斷呢?毗缽舍那能深入第一義諦、能息滅虛妄分別的種子,把它斷滅後就永久不會再虛妄分別,所以說集應永斷。永斷分兩種:一個是我們能認識的貪瞋痴的煩惱;還有我們不覺知的有所得的煩惱。現在是說若有般若智慧,能把有所得的煩惱也斷掉。
a3)滅就是一切無相的境界,就是無為的境界。學習無為法才能得聖道,只是學習奢摩他還是有為法的境界,因為不能到第一義諦,到第一義諦就是無為的境界,無為的境界就是滅,滅應作證,你應該做這件事。真實的成就無分別智才能同滅諦相應、同第一義諦相應的。
a4)道諦就是戒定慧,所有的佛教徒都有戒,然後應該修定,還應該修慧,修慧主要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初開始應該是如理作意,等奢摩他成就,在奢摩他裏面再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就到第一義諦。修習智慧你才能證滅諦,所以是應修習諦。
ṣaḍvidhaṃ satyaṃ. satya-satyaṃ mṛṣā-satyaṃ parijñeyaṃ satyaṃ prahātavyaṃ satyaṃ sākṣātkartavyaṃ satyaṃ bhāvayitavyaṃ satyaṃ ca.

或立七諦。一、愛味諦,二、過患諦,三、出離諦,四、法性諦,五、勝解諦,六、聖諦,七、非聖諦。
[解]或者是安立七個諦。一、愛味諦,二、過患諦,三、出離諦,四、法性諦,五、勝解諦,六、聖諦,七、非聖諦。
a)或立七諦等者:施設諸行雜染因緣,名愛味諦。施設諸行清淨因緣,名過患諦。諸行清淨,名出離諦。如實正知彼彼法性,名法性諦。於彼觀察而生勝解,名勝解諦。已見諦者,如其法性證無乖諍,是名聖諦。世間愚夫,於彼諸法覺無乖諍,名非聖諦。
a1)施設諸行雜染因緣,名愛味諦。施設就是名言,佛菩薩安立種種名言來告訴我們這些諸行雜染因緣,這一切有漏的有為法,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乃至意識,這些有為法。雜染因緣能染污你,令你不清淨,叫做愛味諦。有愛著心的時候,就叫做愛味;味是執著的意思,滋味很好令你生愛著心。令我滿意的境界,我有愛著心;令你不如意的境界,讓你心裏面忿怒,這也是愛味,那是因為有所得。所以我們所恨的、所愛的都是愛味諦。主要應該說是有所得,佛菩薩的慈悲的語言,告訴我們這些有漏的諸法裏面令我們染污的因緣,就是愛味諦。什麼叫做染污的因緣?深一層的說就是有所得,也就是虛妄分別。
a2)施設諸行清淨因緣,名過患諦。佛菩薩施設的、開示諸行的清淨因緣就是般若波羅蜜,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這樣就是過患諦。過是超過的意思,超過一切過患、超過一切災患、超過一切苦惱,這樣愛味諦是染污;出過一切災患、一切苦惱的,是清淨的因緣,清淨的因緣才能超出一切苦惱,這一定要是般若才能出過,不是積聚很多的財富就能出過苦惱,所以學習佛法很重要,學習佛法是什麼?就是成就你的般若智慧。成就般若的智慧,自然會有戒、有定,這件事就功德圓滿。所以施設諸行清淨因緣主要是般若,名過患諦。
a3)諸行清淨,名出離諦。有為法都是行,行就是動亂,動亂的境界現在是清淨,什麼清淨?諸行的動亂,主要你的心動亂。現在是什麼?在一切有為法裏面,你心清淨,就是與般若波羅蜜相應;這時候名出離諦,就出離一切苦,也就是得滅諦。
a4)如實正知彼彼法性,名法性諦。如實正知,當然是經過止觀的學習,成就無分別的智慧的時候,無分別的智慧是如實的證知一切法性的,不被言說法性所迷惑,就叫做法性諦,法性諦就是第一義諦。
a5)於彼觀察而生勝解,名勝解諦。勝解諦就是因,出離諦就是果。如理作意,或者是在奢摩他裏面的毗缽舍那名為勝解,就是要在所緣境上觀察它是畢竟空寂的,逐漸地這樣學習就會生出有力量的觀一切法空的智慧,這叫勝解。觀一切法空的智慧沒有力量,就是我們現在從語言文字上的佛法,明白一切法是空的,但是這個智慧沒有力量,怎麼沒有力量?貪心來了,智慧不能發生作用,瞋心來了,智慧也不能發生作用,照樣的貪瞋痴,就不是勝解。若是常常修止觀的時候,智慧逐漸有力量,怎麼有力量?貪心來了能消滅,就是智慧有力量;瞋心來了,智慧提起來,如理作意一現起,煩惱就沒有,就是有力量。若是再進一步有力量,根本就不起煩惱,就是聖人。所以勝解是通於凡、通於聖的。但是這裏,應該是屬於聖人的境界。
a6)已見諦者,如其法性證無乖諍,是名聖諦。已見諦者,就是成就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的無漏的智慧的人,就是見諦;大乘佛法就是得無生法忍的人。如其法性證無乖諍,如一切因緣所生法,都是畢意空寂的,見諦的智慧和法性是相應的而沒有乖違,不相衝突,證悟法性的人,心裏面沒有諍、沒有衝突,是相應的,叫做聖諦。
a7)世間愚夫,於彼諸法覺無乖諍,名非聖諦。世間不相信佛法的這些愚夫,還是在貪瞋痴上活動的這些人,於彼一切的色聲香味觸法的法;覺無乖諍,說這是高山,大家都同意這是高山;這是大水,大家都同意是大水,不爭論,所以凡夫的境界是很順。
saptavidham. āsvāda-satyam ādīnava-satyaṃ niḥsaraṇa-satyaṃ dharmatā-satyam adhimukti-satyam āryāṇāṃ satyam anāryāṇāṃ ca satyaṃ.

或立八諦。一、行苦性諦,二、壞苦性諦,三、苦苦性諦,四、流轉諦,五、還滅諦,六、雜染諦,七、清淨諦,八、正加行諦。
[解]或立八諦。一、行苦性諦。二、壞苦性諦。三、苦苦性諦。四、流轉諦。五、還滅諦。六雜染諦。七、清淨諦。八、正加行諦。
a)或立八諦等者:前三可知。三苦為依,流轉三界,名流轉諦。此永滅已,畢竟出離,名還滅諦。三苦流轉,名雜染諦。三苦還滅,名清淨諦。清淨方便,是名正加行諦。
a1)前面的行苦性諦、壞苦性諦、苦苦性諦,這個是大家可以知道。三苦為依,就是有行苦、有壞苦、又有苦苦,只要在生死流轉的人都有這三種苦,沒有一個人能例外的,所以叫做為依,都是生存在這個境界裏面。依就是依止,就是在這裏生存、住在這裏,就是我們居住的地方。這三種苦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境界,我們就在這個境界裏面生存,這是為依。流轉三界,就是從欲界,有時候可能有點善心會到天上去;再能修學禪定,跑到色界、無色界,這都是無常,到時候又從無色界、色界天回到欲界裏面來;可能在人天裏也可能到三惡道,就是這樣流轉。流轉諦就是這樣意思。
a2)此永滅已,畢竟出離,名還滅諦。這就非要遇見佛法不可,遇見小乘佛法也可以,也是能成功的;遇見大乘佛法也是可以,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要努力,懈怠是不行。你要修學戒定慧,要努力斷除虛妄分別,就出離這三苦,叫還滅諦;滅除這三種苦,到第一義諦,就是還。
a3)三苦流轉,名雜染諦。我不相信佛法,或是來到佛法裏不肯用功,這三種苦不能滅,繼續地惑業苦,叫做雜染諦。
a4)三苦還滅名清淨諦。若修學戒定慧,成就般若波羅蜜,三種苦沒有,這叫清淨諦。
a5)清淨方便,是名正加行諦。正是什麼意思?就是你先從聞思修的學習,得到聞思的智慧,這時候叫做正,也就是得正見。得到聞思的智慧之後,你再努力地修行,就是修止觀,叫正加行。這就是得清淨諦,滅除雜染諦的方法,也就是修四念處、修八正道、修三十七道品。
aṣṭavidhaṃ. saṃskāra-duḥkhatā-satyaṃ vipariṇāma-duḥkhatā-satyaṃ duḥkha-duḥkhatā-satyaṃ pravṛtti-satyaṃ nivṛtti-satyaṃ saṃkleśa-satyaṃ vyavadāna-satyaṃ samyak-prayoga-satyaṃ ca.

或立九諦。一、無常諦,二、苦諦,三、空諦,四、無我諦,五、有愛諦,六、無有愛諦,七、彼斷方便諦,八、有餘依涅槃諦,九、無餘依涅槃諦。
[解]前面的無常、苦、空、無我,這就是十六行裏邊,苦諦下的四種智慧。
1)無常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的變動;我現在身體很健康,這是無常;現在有病痛,也是無常的;苦惱也是無常,安樂也是無常;它是變動、靠不住的。微細的觀察,觀察色受想行識剎那剎那地生滅變化,叫做無常諦。
2)苦諦,觀察這一念虛妄分別心就是苦。
3)空諦,色受想行識是沒有我的,這叫做空諦。
4)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也沒有我,叫做無我諦。若修無我觀深入的時候,是有味道的,就是感覺到喜悅,煩惱就會減輕。因為我們很多的貪瞋痴是執著我而生起的。
5)有愛諦,如意的境界自己愛著,這就是有愛諦。
6)六、無有愛諦,愛這個無有,就叫做無有愛諦。為什麼愛無有呢?因為在有上受苦、吃苦頭,就是我這個身體老了,或者是有很多病痛,或者有很多很多的苦惱,就是因為有這個身體,這時候他心裏面有這個想法:我若沒有這個身體,我就會快樂。所以叫做無有愛,愛這個無有。
7)七、彼斷方便諦,就是斷有愛、無有愛的那個方便,就是以佛法的戒定慧斷有愛諦,斷無有愛諦。
8)八、有餘依涅槃諦,這是修四念處成功,斷除見煩惱、愛煩惱,這個時候色受想行識還在;有餘的依,色受想行識叫做依,它還繼續存在叫做有餘。
9)九、無餘依涅槃諦,就是己經斷除愛見煩惱的聖人,又把色受想行識滅掉,入於無生無滅的境界。
a)有愛諦無有愛諦等者:求可愛生,造諸福行,名有愛諦。依無有愛,造諸福行、或不動行,是名無有愛諦。義如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說。斷彼有愛及無有愛二種無明決定勝道,名彼斷方便諦。
a1)求可愛生造諸福行,這種人就是今天在人間有大福德、有大自在,聽說天上的人更好,為求可愛的色受想行識,做很多很多的福業,主要就是要有同情他人的苦難,解除他人的苦難而做饒益他人的事情,自己沒有條件地造諸福行,名有愛諦。
a2)依無有愛造諸福行或不動行,就是他愛著無有,也會造諸福行。我造這些福德的事,希望我將來入於無有的境界;或者是修色界、無色界的禪定。是名無有愛諦。義如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說,在這部經說有愛諦、無有愛諦的事情。
a3)斷彼有愛及無有愛二種無明決定勝道。有愛也是無明、無有愛也是無明,斷除這兩種無明的決定勝道,唯有佛法是決定勝利的;勝利以後,就是決定勝利,不會又失敗。若是修學禪定的人,他將來還會失敗,若是修學般若波羅蜜你是決定勝,不會再失敗,名彼斷方便諦。
navavidhaṃ. anitya-satyaṃ duḥkha-satyaṃ śūnyatā-satyaṃ nairātmya-satyaṃ bhava-tṛṣṇā-satyaṃ vibhava-tṛṣṇā-satyaṃ tat-prahāṇopāya-satyaṃ sopadhiśeṣa-nirvāṇa-satyaṃ nirupadhiśeṣa-nirvāṇa-satyaṃ ca.

或立十諦。一、逼切苦諦,二、財位匱乏苦諦,三、界不平和苦諦,四、所愛變壞苦諦,五、麤重苦諦,六、業諦,七、煩惱諦,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諦,九、正見諦,十、正見果諦。如是等類名菩薩諦施設建立。若廣分別當知無量。
[解]這十種諦,也還是苦集滅道四諦,不過在苦諦裏,說的詳細一點。
1)逼切苦諦,就是你的內心所遭遇到的境界,很苦惱。這個苦惱是逼切,就是你不願意接受也得要接受,它逼迫你,和你不分離,所以叫做逼切苦諦。切,與你接觸了叫做切,或者是如刀在切那樣的苦,來形容苦的相狀。逼切苦諦是總說,財位匱乏苦諦以下,是別別的說明苦諦的相貌。
2)財位匱乏苦諦,是說什麼原因,就是你的財缺少,在這樣的情形下,感覺到苦惱。
3)界不平和苦諦,界就是地水火風,地水火風各有各的性質,各有各的力量。如果是平衡的話,不感覺到苦,若不平衡時,就感覺苦。應該就是老苦、病苦、死苦。  
4)所愛變壞苦諦,你所愛著的境界變壞,不可愛了,可愛的境界沒有了,這時候感覺到痛苦。
5)麤重苦諦,就是引發你各式各樣痛苦的種子,那個種子叫做麤重。麤重的意思就是沒有堪能性,苦惱若是出現的時候,你不可能去修學善法。它叫你造罪是可能的,修學善法困難,所以叫做麤重。而這麤重的苦諦,表面上看不出來。
6)業諦,就是內心裡有所求,而後採取行動,或者是造罪業,或者是造福業,或者造不動業,這叫做業諦。
7)煩惱諦,就是貪瞋痴的煩惱,煩惱的相貌就是使令你內心裡不寂靜。或者是見煩惱,我、我所的煩惱,或者是愛煩惱,貪瞋痴的一些煩惱,這樣的煩惱叫做煩惱諦。煩惱諦和業諦加起來就是集諦,前面的五個就是苦諦,苦諦、集諦。
8)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諦,苦諦和集諦,由集諦為因,在三界裏受苦,流轉生死,很難停下來。如果是遇見三寶,聽聞正法,正是指聖人說的,聖人為我們宣說的道理就叫做正法。聽聞正法,你能遇見佛法僧,聽聞聖人為你說法。如理作意諦,聽聞正法以後,應該隨順正法的道理,在內心裡思惟觀察,所以叫做如理作意諦。聽聞正法是聞所成慧,如理作意就是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在內。
9)正見諦,就是成就正見,就是八正道第一個正見,正見就是成就我空的智慧、法空的智慧,叫做正見,就是見第一義諦,名為正見。
10)正見果諦,初開始入聖道那個時候叫正見諦。入聖道而聖道還沒有圓滿,繼續向前修行,到四果阿羅漢,或者是得辟支佛道,得無上菩提,這個時候就是正見果諦。就是正見最後圓滿的境界,就是滅諦。所以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諦、正見諦,這都是屬於道諦,正見果諦就是滅諦。
11)如是等類,一諦、二諦、乃至十諦,這是菩薩諦建立施設,諦的施設建立有這十種。若是更廣多的分別,就不只是這十種,可以說成無量無邊的。
a)或立十諦等者:此約諸緣起支,中際生已,或趣流轉,或趣清淨究竟,是故建立成此十種。前之七種趣流轉攝,後之三種趣清淨攝。趣流轉中,前之五種,苦道所攝,皆名苦諦;第六,業道所攝,是名業諦;第七,煩惱道攝,名煩惱諦。
a1)這裡面成立十種諦,是約什麼說的呢?是約十二緣起支。十二緣起分為三際,就是前際、中際、後際。前際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在生死裏流轉,若想要明白它的根源,就是無明。我們不知道這一切法是因緣有的,是如幻如化的,是畢竟空寂的。執著有我、有法、有所得,那就是無明的前際。無明它會推動我們的心,有所活動那就是行。行以後,我們思想的活動,受無明、行的影響,所以叫做行緣識。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就是前際。行緣識以後,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這以下就是中際。前際、後際,這是中間。中際生已,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這都是中際。中際就是你的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眼耳鼻舌身意都成就,觸緣受,這就是中際現前。
a2)現前以後,或趣流轉,或趣清淨究竟,就是二條道路。第一條道路或趣流轉,或者是這個眾生沒有遇見三寶,他還是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還是惑業苦的境界,也還是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就是向於流轉那一方面去,流轉生死。
a3)或趣清淨究竟,或者這個眾生遇見三寶以後,觸緣受。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因為遇見三寶,就不同於以前的迷惑境界。觸的時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有明,明相應觸。明是什麼呢?就是般若的智慧。簡單的說,就是無所得的智慧,眼見著色的時候,同時有般若智慧的明和它一起活動,就不執著那件事是真實的,是如夢中境似的,如水中月似的,有而不真實。這是第一個觀,這是假觀。觀察緣起法是自性空,這是空觀。這樣就趣向清淨,就不染污。我們沒有明,沒有般若的智慧和我們的一念心同時活動的時候,貪瞋痴的煩惱就出來。就是這一念心與般若相應的時候就趣清淨,與無明相應就趣流轉。我們從聞慧開始就有明,從聞慧開始不是難事,但是思慧就深了一點,修慧就是更高。逐漸的你就掌握到明,就趣向清淨,清淨就是第一義諦,你向於第一義諦,由初得無生法忍,到最後得無上菩提,就是究竟。
a4)這上面說此約諸緣起支,中際生已,或趣流轉,或趣清淨究竟。就是我們成就眼耳鼻舌身意的時候,我們不要再無明緣行,行緣識,我們應該學習般若。用般若調伏我們一念心,趣向清淨究竟,這叫做或趣清淨究竟。是故建立成此十種,這樣說就是成此十種諦。或趣清淨究竟,就是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諦,九、正見諦,十、正見果諦。
a5)前之七種趣流轉攝,前面七種苦諦是一般凡夫,不相信佛法的眾生,趣流轉,趣者向也,他的心向於生死的流轉。就是不能破壞有所得的執著,不能調伏貪瞋痴的煩惱,不能向於諸法寂滅相,所以是趣流轉攝,是屬於這一類的。
a6)後之三種趣清淨攝,就是聽聞正法如理作意這以下三種,這是趣清淨攝,就是向於第一義諦,向於涅槃。
a7)趣流轉中前之五種苦道所攝,七種諦是趣向流轉,七種諦裏前面的五種是苦道,是屬於苦諦的道路,都是苦諦。苦道,若是沒有相信佛法的人,你的思想,你的識,眼識乃至意識,就以此為道路,就在這些苦的境界裏跑來跑去。若是你相信佛法,用功修行,就是你的聞思修的智慧在這裡觀察思惟,所以稱之為道。
a8)第六業道所攝是名業諦。業道,是你的思想在這裡走來走去,是名業諦。第七煩惱道攝名煩惱諦,就是令你心不安的貪瞋痴,見煩惱、愛煩惱,名煩惱諦。
daśavidhaṃ satyaṃ. aupakramika-duḥkha-satyaṃ bhoga-vaikalya-duḥkha-satyaṃ dhātu-vaiṣamya-duḥkha-satyaṃ priya-vipariṇāma-duḥkha-satyaṃ dauṣṭhulya-duḥkha-satyaṃ karma-satyaṃ kleśa-satyaṃ tathā-śravaṇa-yoniśo-manaskāra-satyaṃ samyag-dṛṣṭi-satyaṃ samyag-dṛṣṭi-phala-satyaṃ ceti. idam ucyate bodhisattvānāṃ satya-prajñapti-vyavasthānaṃ. prabhedaśaḥ punar etad apramāṇaṃ veditavyaṃ.

3.3.2.4.1.3.理施設建立
云何名理施設建立?謂四道理。此廣分別如前應知。
[解]什麼叫做理施設建立?理施設建立和諦施設建立只是名字不一樣,意義還是相通的。通常說二諦,又有說三諦、說四諦,現在說道理,說四種道理。若廣分別,如前面的諦施設建立一樣,也是無量無邊。
a)謂四道理等者: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名四道理。此廣分別,如聲聞地應知。
a1)四道理是什麼呢?
一、觀待道理,就是觀察一切法,都是要待因緣才能成就,所以叫做觀待。觀察這一切法的成就要待因緣,所以這句話就是一切法都是因緣有的,叫觀待道理。
二、作用道理,就是一切法都有作用,眼能夠見,耳能聞,見聞覺知這是作用道理。做善得善報,做惡得惡報,修學聖道就可以得涅槃,它都有作用的。
三、證成道理,觀待道理也好,作用道理也好,都是佛菩薩的法語來証成這件事,不是凡夫可以隨便云云的。
四、法爾道理,因緣生法它就是無常的,有漏法是苦的,一切法都是無我的,是畢竟空的,這是法爾就是這樣。這四種道理大意就是這樣。四種道理廣說聲聞地裏有解釋。
catasro yuktayo yukti-prajñapti-vyavasthānam ity ucyate. tāsāṃ punaḥ pravibhāgaḥ pūrvavad veditavyaḥ.

3.3.2.4.1.4.乘施設建立
云何名乘施設建立?謂聲聞乘及獨覺乘、無上大乘。如是三種,一一各由七種行相,施設建立,是名為乘施設建立。
[解]云何名乘施設建立?謂聲聞乘及獨覺乘、無上大乘,就是這樣的三種不同,就是三界內的一切眾生,要出離火宅的時候,有三種的不同:一種是聲聞的車,一種是獨覺的車,一個是無上大乘。從生死諦到涅槃那裡,所以叫做乘,它能夠度,能從苦惱的生死這裡,運載你到安樂的地方。這是聲聞乘、獨覺乘、無上大乘。這是三種車,這三種佛法,每一種都有七種的行相。行相,行的相貌,行由此至彼叫做行,就和乘的意思一樣。或者行,就是心。你心是能動,其餘一切法是不能動。七種心行的相貌,或者是七種修行的相貌,而這七種行相也都是佛的大智慧建立,施設名言,義就建立起來,是名為乘施設建立。

初聲聞乘七行相者:一、於四聖諦無顛倒慧。二、此慧所依。三、此慧所緣。四、此慧伴類。五、此慧作業。六、此慧資糧。七、此慧得果。當知由此七種行相施設建立諸聲聞乘,無不周備。
[解]1)聲聞乘
初聲聞乘七行相者,
1.1)於四聖諦無顛倒慧,聲聞乘是什麼意思呢?聽聞佛菩薩的法語,而有所覺悟,覺悟什麼呢?苦集滅道四聖諦。苦集滅道的道理聖人才能明白,所以叫做聖諦。無顛倒慧,對於四聖諦的覺悟,就是無顛倒的智慧才能覺悟。聞所成慧是要佛菩薩的慈悲教導,你若肯接受,才能成就聞所成慧,這裡邊有佛菩薩的力量。思慧、修慧,是要你自己努力才能成就。聞思慧都是散亂的境界,修慧是有禪定的功夫,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無顛倒慧就是無漏,就是成就聖道以後,才具足無顛倒的智慧,聞思的智慧還不能說是無顛倒慧。就是你成就無顛倒的智慧,這是聲聞乘的第一個相貌。
1.2)此慧所依,智慧的所依,智慧所依是什麼呢?就是無顛倒慧,也是因緣生法。能生起無顛倒慧的因緣,就是無顛倒慧的所依。你若聽聞正法如理作意,就是無顛倒慧的所依。無顛倒慧是聖人的智慧,聖人的智慧是因緣有的。我們若肯努力的創造這個因緣,我們就可能會成就無顛倒慧,所以要說出它的因緣。
1.3)此慧所緣,無顛倒慧所觀察的境界是什麼呢?就是四聖諦。這是它所觀察的,觀察是苦,苦從什麼地方來的?從集諦來的。什麼叫滅諦呢?苦也沒有、集也沒有,就是滅諦。滅諦是安樂的地方,滅怎麼才能成就呢?就是要道諦。道諦是滅諦現前的因緣,也就是它的所依。
1.4)此慧伴類,無顛倒慧不是孤獨的,它在逐漸的成就的時候,還是有伴侶的,就是三十七道品。
1.5)此慧作業,無顛倒慧有什麼作用呢?它的作業就是斷煩惱,斷除見煩惱,斷除愛煩惱,這是它的作業。
1.6)此慧資糧,什麼是它的資糧?就是它的因,就是聞思修。無顛倒慧是聖慧,成就聖道以後才有無顛倒慧。聖慧的前面就是聞思修,是它的資糧,就是它的因。
1.7)此慧得果,就是涅槃。
應該知道我們佛教徒若是肯成就這七種行相,這七種行相是佛菩薩施設建立的。一切聲聞根性的人,學習佛法由因到果,完全圓滿。
a)此慧所依此慧所緣等者:聲聞種姓,名慧所依。四聖諦教,名慧所緣。菩提分法,名慧伴類。斷諸煩惱,名慧作業。聽聞正法、思惟、修習,名慧資糧。四沙門果,名慧得果。
a1)第二是此慧所依,四聖諦無顛倒慧應該是果,涅槃是果,但是為什麼有涅槃?因為有無顛倒慧,無顛倒慧也是果。此慧所依,披尋記解釋是聲聞種性。就是在一切眾生裏,在補特伽羅裏有一類人,他的虛妄分別心裡,有聲聞種性的無漏種子,就是他的色受想行識裏,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裏,從無始以來,不是經過修行,不是經過栽培,本來就有這種善根,有這種種子,是無顛倒慧的依止處。就是原來你有這個善根,現在修學聲聞乘的佛法得阿羅漢,得無顛倒慧,是以種性為依止的、為因緣的。若沒有那個種性,不能得阿羅漢。
a2)四聖諦的教,就是佛菩薩安立的語言文字,這是無顛倒慧所緣,所觀察的。這樣,若是第一義諦為所緣,就是無分別智;若是四聖諦教為所緣,就是後得智。
a3)菩提分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分,就是以此為伴,逐漸的努力才能成就無顛倒慧。
a4)慧的作用就是在斷煩惱,只要是凡夫就有煩惱,常修四念處,可以斷除、可以息滅這些煩惱。
a5)聽聞正法思惟修習,無顛倒慧以此為因緣才能成就,所以聽聞正法,思惟修習,名慧的資糧。
a6)四沙門果,就是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這就是慧得果。
trayāṇāṃ yānānām ekaikasya saptabhir ākāraiḥ prajñapti-vyavasthānaṃ śrāvaka-yānasya pratyekabuddha-yānasya mahāyānasya yāna-prajñapti-vyavasthānam ity ucyate. caturṣv ārya-satyeṣu yā prajñā. tasyā eva ca prajñāyā ya āśrayaḥ ālaṃbanaṃ sahāyaḥ karma saṃbhāraḥ tasyā eva ca prajñāyāḥ yat phalam. ebhiḥ saptabhir ākāraiḥ śrāvaka-yāna-prajñapti-vyavasthānaṃ sākalyena veditavyaṃ.

如聲聞乘七種行相施設建立,其獨覺乘,當知亦爾。
[解]2)例獨覺乘
如聲聞乘是這樣,七種行相施設建立。獨覺乘呢?當知和這一樣,也是這七種行相。七種行相為什麼別立名字叫獨覺乘呢?因為他的願,他是要出無佛世得辟支佛道,所以就和聲聞乘不同。獨覺乘,初開始發心時,心裡高慢。他的意思是,你們都是要聽佛說法得聖道,我發願將來得聖道的時候,出無佛世,無師自悟,我比你高。也還是要見佛聞法,善根栽培到更高的境界的時候,出無佛世,無師自悟。
yathā śrāvaka-yāna-prajñapti-vyavasthānam evaṃ pratyekabuddha-yāna-prajñapti-vyavasthānaṃ.

無上大乘七行相者:一、緣離言說事,一切法中所有真如無分別平等性出離慧。二、此慧所依。三、此慧所緣。四、此慧伴類。五、此慧作業。六、此慧資糧。七、此慧得果。當知由此七種行相施設建立,無上大乘無不周備。
[解]3)無上大乘
聲聞乘、獨覺乘不是無上,就是還有高過他們的佛法。無上大乘,就是沒有人更高過他,也一樣有七種行相,那七種呢?
3.1)緣離言說事,前面聲聞乘就是於四聖諦無顛倒慧,這地方緣離言說事。
1-離言說事,就是依他起的這一切事,就是阿賴耶識所變現的根身器界,這一切的因緣生法。這一切法的本身是沒有名字的、沒有名句的,叫做離言說的事。
2-離言說事也是因緣生法,為什麼是因緣生法?就是前生熏習,你的愛煩惱、見煩惱,無明緣行,行緣識,就是這樣現出來一切法,這一切法都是苦惱境界。
3-一切法,就是離言說事。離言說事裏所有的真如,這些事是因緣生法,都是有剎那生滅變化的,那裡邊有一個離一切相的真如,就是理性。真,就是真實不虛妄。誰真實不虛妄?就是如,如是真實不虛妄。如是什麼呢?就是一切法的寂滅相,譬如,色自性空,無所有,不可得,就是如。受想行識,也是因緣生法,是寂滅相,寂滅相也是如。就是色的如,受想行識的如無差別,所以叫做如。若有差別就不算是如,一切因緣生法是有差別的,但是因緣所生法裏的如是無差別的。如是真實不虛的,因緣生法是虛妄的。因緣生法有生、有滅、有變化,不是真實的。
4-所以說一切法中所有真如,真如是無分別平等性出離慧所能夠證悟的。真如本身是無差別的,所以叫作無分別,也需要成就無分別平等性的智慧,才能證悟真如的真理、才能出離一切虛妄的境界;出離我的虛妄、出離一切法的虛妄,證悟我空真如、法空真如,也就是證悟真如。
3.2)此慧所依,就是無分別平等性出離慧,以誰為依止而成就?就是以誰為因緣而成就?就是眾生內心裡面有佛性,為出離慧的所依。
3.3)此慧所緣,就是真如。
3.4)此慧伴類,出離慧的伴類,就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通於大小乘。
3.5)此慧作業,就是斷煩惱,斷煩惱障、也斷所知障。
3.6)此慧資糧,就是聽聞正法,如理作意這些事情,聞思修慧、戒定慧都是資糧。
3.7)此慧得果,就是無上菩提。
無上大乘七種行相,這是佛菩薩所施設的、所建立的。無上大乘裡面的因果的事情都周備具足、無所缺少。
a)緣離言說事等者:諸法無我,名一切法所有真如。性離言說,亦名離言說事。緣此所生法無我智,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假說自性,平等平等不起分別,從所知障而得解脫,名無分別平等性出離慧。大乘種姓,名慧所依。方廣法教,名慧所緣。諸覺分法,名慧伴類。能斷二障,名慧作業。多聞思修,名慧資糧。無上菩提,名慧得果。
a1)諸法無我,就是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就是一切法的真如。什麼是真如?就是言說法性自性空所顯示的離言境界,就是真如。性離言說,是沒有文字。亦名離言說事,離言說事是依他起。真如是寂滅相;言說事,這些名言戲論都是寂滅,就是真如。諸法無我,是沒有遍計執性,顯示出來真如是圓成實性,亦名離言說事,就是依他起都是寂滅相。
a2)緣此所生法無我智,就是緣真如就會有無我智現起。什麼叫作無我智?就是觀一切事,通達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小乘佛法就是一切法無我,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就叫作空。若學習中觀論這個法門的時候,一切因緣生法自性空,就叫作空。緣此所生法無我智,觀察一切法所有真如性離言說,亦名離言說事,就叫作法無我智。這個時候圓成實性的真如,離遍計執,也是離言說事,離言說事也是寂滅相。
a3)一切法有二種自性:一個是離言自性、一個是假說自性。離言自性,依他起和圓成實是離言自性。假說自性,它是以言說為自性,也就是以分別心為它的自性。離言自性我們看不見,凡夫初學習佛法,修學聖道的人,沒有證悟無生法忍的時候,不知道、看不見這個真如,所以就認為沒有離言自性。假說自性本來是自性空的,我們認為是有。現在有和無有都是平等地無所有。離言自性也是平等,言說法性也是平等,離言自性與言說自性是平等。平等平等,這就是法無我智。於離言自性、假說自性都不起分別。不起分別,就叫作平等。
a4)不但斷煩惱障,從所知障也得解脫。於一切法有所得,就是所知障。能夠修無我慧,有所得息滅,所以從所知障而得解脫,名無分別平等性出離慧。
a5)出離慧的所依是什麼呢?大乘種姓是慧所依。就是心裡面有佛性,這也就是出離慧的所依,出離慧的因緣,名慧所依。
a6)方廣法教,就是大乘佛法的十二分教,這個是智慧所緣。若是文字的佛法,是聞所成慧所緣。修所成慧的無漏慧,就是第一義諦為所緣。
a7)修無我觀的時候,修大乘四念處的時候,要觀察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這樣觀察的時候,它也是有伴類,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以它為伴。
a8)這樣修法空觀,也是包括我空觀,我但有言說,它沒有實體,所以也是言說法性,能斷煩惱障,也能斷除所知障,所以這是慧的作業。
a9)多聞思修,名慧資糧,能廣博多聞、能專精思惟、能在奢摩他裡面修學聖道,這就是慧的資糧、慧的因緣。由此因緣而得此慧,而成就諸法無我慧,這是慧資糧。a10)無上菩提,名慧得果,最後圓滿的時候,就是佛的智慧,這是出離慧所得果。

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及諸菩薩,所有無倒施設建立,若曾所作、若當所作、若今所作,一切皆由如是四事。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解]4)結
過去的佛,未來、現在的一切諸佛。及諸菩薩,也是過去、未來、現在諸菩薩。這些佛、菩薩為教化眾生,無倒施設建立前面這幾種施設。若過去所作的施設建立,若將來所作的施設建立,若現在所作的施設建立。一切時、一切處,皆由如是四事安立這幾種施設。除了這麼多的施設之外,不會還有超過的,還有增加多少,沒有這回事情。
nirabhilāpyaṃ vastv ālaṃbanīkṛtya sarveṣu dharmeṣu yā tathatā nirvikalpa- samatā niryātā prajñā. tasyā eva ca prajñāyā ya āśraya ālaṃbanaṃ sahāyaḥ karma saṃbhāraḥ tasyā eva ca prajñāyā yat phalaṃ. ity ebhiḥ saptabhir ākārair mahāyāna-prajñapti-vyavasthānaṃ veditavyaṃ. atītānāgata-pratyutpanneṣv adhvasu ye kecid bodhisattvāḥ samyak-prajñapti-vyavasthānaṃ kṛtavantaḥ kariṣyaṃti kurvaṃti vā punaḥ sarve te ebhiś caturbhir vastubhiḥ. nā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3.3.2.4.2.四尋思
又諸菩薩為得四種如實遍知,於一切法起四尋思。何等為四?一、名尋思,二、事尋思,三、自性假立尋思,四、差別假立尋思。如是四種若廣分別、應知如前真實義品。
[解]又諸菩薩為得四種如實遍智,為了成就四種如實遍智,在這裡的情形是果的意思。為得如是果,於一切法起四尋思是因,由如是因才能得如是果。何等為四?一、名尋思。二、事尋思。三、自性假立尋思。四、差別假立尋思。這四尋思若廣分別,應知如前面真實義品所說。
catvārīmāni bodhisattvānāṃ sarva-dharmāṇāṃ yathā-bhūta-parijñāyai paryeṣaṇā-vastūni. nāma-paryeṣaṇā vastu-paryeṣaṇā svabhāva-prajñapti-paryeṣaṇā viśeṣa- prajñapti-paryeṣaṇā ca. eṣāṃ ca vibhāgo veditavyaḥ tad-yathā tattvārtha-paṭale.

3.3.2.4.3.四如實遍知
又諸菩薩略有四種,於一切法如實遍智。一、名尋思所引如實遍知,二、事尋思所引如實遍知,三、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知,四、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知。如是四種若廣分別,應知如前真實義品。
[解]又諸菩薩略有四種,於一切法如實遍智。尋思,就是推求、觀察的意思,於唯識的第一義諦推求、觀察,叫作尋思。如實遍智和尋思有什麼不同呢?尋思是推求、觀察,心裡面還沒有決定。四如實遍智,經過推求、觀察,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心裡面是決定。決定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言說法是畢竟空,決定這樣,沒有疑惑。
1)一、名尋思所引如實遍智。什麼叫作名呢?就是一切法的名字。,這個名字也是言說,言說本來是沒有的,是世間的智者安立這叫作水、山、樹,所有的一切法都有名字。在推求、觀察的時候,一切的名言是內心分別成立的,名言本身是無自性,如果內心不思惟觀察,沒有這樣分別,名字是不可得的。一切名字都是由內心的分別安立的,它本身不能自已存在,所以它是自性空。由於這樣的尋思,時間久了,就引發出來、就成就真實的智慧,遍一切法、遍一切名都是這樣,都是內心的分別。
2)二、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事是什麼呢?就是名言所顯示的境界,也可以說是義。名言所顯示的境界,也是內心的分別,名所詮的義,都是無自性的,都是內心的分別。這樣的推求、觀察,就知道那件事,也是自性空。為什麼?我們看見好像有呢?就是內心的分別,並不是真實有這件事。有繩子盤在那裡,但是我們看上去,看不見繩子,看見是蛇。蛇,是一個名字,名所詮顯的那個蛇的體性,就叫作事。其實蛇是沒有的,但是我們看見那裡有蛇,那表示什麼?就是我們沒有智慧的時候,把繩子看成蛇。就是智慧不夠的關係,把依他起的事,都看成遍計執。遍計執的蛇,完全是沒有的,我們執著的完全是沒有。執著有什麼關係呢?就是貪瞋痴的煩惱時常出來。若是能夠觀察那是繩子,不是蛇,你的智慧增長,不看見蛇,只看見依他起如幻如化,這煩惱就不起。這時候心裡面對於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毫無疑問,就是如實遍智。
3)三、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是事。事的自性,就是色以變礙為性,識以了別為性。自性,那個體性是內心分別出現、是假立、是虛妄的安立,是內心的分別,不是真實有這麼回事。
4)四、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一切的差別不同,這個房子是這樣、那個房子是那樣,這個高山是這樣樣、那個高山是那樣,是常、是無常,是有見、是無見這些事情,都是內心安立的,它本身是自性空的。所引如實遍智,這個地方分兩層;遍計執是一層、一個依他起是一層。也可以分三層,另外還有個圓成實。而現在修止觀的時候,第一層就是先破遍計執、先觀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這也是沒有的,依他起還是有。但是初開始修觀,先觀遍計執是自性空,就是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那個繩子是有,只是沒有蛇。而這樣去思惟觀察的時候,原來名言安立的一切法,也就是內心分別安立的一切法。蛇本來沒有,是你內心的分別,說有蛇,所以蛇是你心分別安立的,為什麼會安立個蛇呢?就是光線不好,表示智慧不夠,沒有智慧看這虛妄、如幻如化的一切法,認為都是真實的,所以現在這樣思惟觀察,什麼叫作唯心所現?這個地方表示出來。如是四種若廣分別,應知如前真實義品。
catvārīmāni bodhisattvānāṃ sarva-dharmāṇāṃ yathābhūta-parijñānāni. nāma-paryeṣaṇā-gataṃ yathābhūta- parijñānaṃ vastu-paryeṣaṇā-gataṃ yathābhūta-parijñānaṃ svabhāva-prajñapti-paryeṣaṇā-gataṃ yathābhūta-parijñānaṃ viśeṣa-prajñapti-paryeṣaṇā-gataṃ yathābhūta-parijñānam. eṣām api vibhāgaḥ pūrvavad veditavyas tad-yathā tattvārtha-paṭale.

3.3.2.4.4.五無量
又諸菩薩於五無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何等為五?一、有情界無量,二、世界無量,三、法界無量,四、所調伏界無量,五、調伏方便界無量。
[解]又這個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應該是入聖位的菩薩,對於五種無量,他能夠發起一切善巧作用,就是一切有智慧的作用,其實就是勸化一切眾生發心修學聖道。五無量是什麼呢?第一種無量就是有情界無量,第二種是世界無量,第三種是法界無量,第四所調伏界無量,第五是調伏方便界無量。
a)能起一切善巧作用者:成熟有情方便善巧總有六種,如前菩薩方便善巧中說,是名一切善巧作用。
a1)佛菩薩度化眾生,能令有情的善根成熟,成熟有情的善根,是菩薩的方便善巧,菩薩用方便善巧的智慧,能為眾生栽培善根,能令善根得成熟,能令解脫。總有六種的差別,如前菩薩方便善巧中說,是名一切善巧作用。
a2)第一種是諸根成熟,就是由於菩薩的善巧方便的教化,使令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沒有障礙,就是解脫報障。報障就是一個果報,像忽然間有這樣的病痛,忽然間有那樣的苦惱,就是報障。能解脫報障這句話,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沒有這些苦惱的事情。第二個意思,這些不健康的事情也會出現,但是不障礙,叫做解脫報障。
a3)第二種是善根成熟,就是解脫業障。就是無論什麼樣的情形,不會做錯事。若做錯事,就是會造罪,就還有業障。
a4)第三種智慧成熟,就是解脫煩惱障,解脫煩惱得聖道。
a5)後三種是下品成熟、中品成熟、上品成熟。
paṃceme aprameyā bodhisattvānāṃ sarva-kauśala-kriyāyai saṃvartaṃte. katame paṃca. sattva-dhātur aprameyaḥ. loka-dhātur aprameyaḥ. dharma-dhātur aprameyaḥ. vineya-dhātur aprameyaḥ. vinayopāya-dhātuś cāprameyaḥ.

云何有情界無量?謂六十二諸有情眾,名有情界。如前意地,已具條列。若依相續,差別無邊。
[解]1)怎麼叫做有情界無量呢?情就是虛妄分別,他有心意識,三界的心、心所法都是虛妄分別。有心、心所法就叫做有情。這個有情的世界,有情這一類是很多的,有多少呢?分六十二類諸有情眾,這就叫做有情界。六十二種在意地已經一樣一樣都列出來。若是觀察它的相續,什麼叫做相續?就是這個身體、這個果報、這個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不是斷滅的,前一個色、受、想、行、識滅,後一剎那色、受、想、行、識又出現,這樣叫做相續,不是中斷的。所以若依相續的生命上看,此生命、彼生命的不同,就不只是六十二諸有情眾,那是無量無邊的太多,所以叫做有情界無量。
a)如前意地已具條列等者:有情種類有六十二,此如意地中說。依有情身一一相續,應知彼彼差別無邊。
catuḥṣaṣṭiḥ sattva-nikāyāḥ sattva-dhātus tad-yathā manomayyāṃ bhūmau. saṃtāna-bhedena punar aprameyaḥ.

云何世界無量?謂於十方無量世界,無量名號,各各差別。如此世界,名曰索訶,此界梵王,名索訶主。如是一切,皆當了知。
[解]2)怎麼叫做世界無量呢?謂於十方無量世界,這虛空是沒有邊際的,在虛空裡面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每一個世界都是有名號的,各各都是不一樣的。像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名字叫做索訶。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梵天王,就是指初禪天的梵天王,他的名字叫索訶主,他是這個世界的主,所以世界叫做索訶。。每一個世界都是不一樣的,世界的相貌不一樣,世界的名字也是不一樣。有的世界是殊勝莊嚴,有的世界比較不是那麼殊勝莊嚴,有勝有劣,有粗有細,也有凡夫世界,也有聖人的世界,各式各樣的這些世界,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如影像那樣,如水中月,如夢中鏡,都是不真實。
daśasu dikṣv aprameyā aprameya-nāma-loka-dhātavaḥ tad-yathā Sahā nāmnā loka-dhātuḥ yasya nāmnā Brahmā Sahāpatir ity ucyate.

云何法界無量?謂善不善無記諸法,如是等類差別道理,應知無量。
[解]3)云何法界無量?謂善不善無記諸法,這個法是指名言說,這是善法,這是不善法,這也不是善也不是不善,是無記的一切法,這個名言有無量無邊,這是有漏法,這是無漏法,各式各樣。如是等類差別道理,應知無量,所以叫做法界無量。
kuśalākuśalāvyākṛtā dharmāḥ prabheda-nayenāprameyā veditavyāḥ.

云何所調伏界無量?謂或有一種所調伏界。一切有情可調伏者,同一類故。
[解]4)云何所調伏界無量?
4.1)在無量的有情界裡邊,有一種是佛法所調伏的眾生,表示有的眾生是不接受調伏的,他不相信佛教,一類的眾生是接受佛菩薩的教化的,就是所調伏界。在無量的有情裡邊,有一類的有情,是可以接受佛菩薩的教導,調伏他的煩惱,這些所調伏的眾生,雖然也有差別,但是同屬於可調伏的一類的,這是一種。
syād ekavidho vineyas sarva-stattvā vineyā iti kṛtvā.

或有二種所調伏界。一、具縛,二、不具縛。
[解]4.2)或所調伏的眾生分兩類,一是具縛的,二是不具縛的。
a)具縛不具縛者:一切異生,是名具縛。從預流果乃至阿羅漢向有學聖者,名不具縛。如顯揚論說。
a1)一切的異生,異生就是眾生都有煩惱,但是煩惱和煩惱不一樣,業也不一樣,受果報不一樣,惑、業、苦都是不一樣,所以叫做異生。就是每一個眾生都有不同的煩惱,不同的業力,因此而受不同的果報,這就叫做異生。若是入聖道,叫做同生,大家都是通達一切法無我,智慧也是相同,將來都得到寂滅性,通達諸法寂滅相的果報,得涅槃都是相同的。所以眾生是異生,是名具縛。具縛就是他雖然能接受佛菩薩的教化,但是現在還沒能斷煩惱,見煩惱、愛煩惱所有的煩惱都具足。
a2)修學四念住,成就須陀洹的時候,就是斷見煩惱,一部份煩惱不具足。從初果到阿羅漢向,這樣多的聖人,斷除多少煩惱,就是煩惱不具足,還有煩惱,但是一少份。若是得阿羅漢,就不在這個範圍內。如顯揚論說。
syād dvividhaḥ. sakala-bandhano vikala-bandhanaś ca.

或有三種所調伏界。一、鈍根,二、中根,三、利根。
[解]4.3)或有三種所調伏界。一、鈍根,二、中根,三、利根。善根,就是信、進、念、定、慧;信、戒、聞、捨、慧也可以。
1-善根鈍,什麼叫做鈍?就是於所知事遲鈍的理解,他思惟觀察這件事,比較慢,非常的慢,不是說他不懂,但是他的智慧慢,遲鈍的理解,所以叫做鈍根。
2-中根也是對於所學習的佛法,比鈍根好一點,但是還不如利根,所以是中間。
3-利根就是對於所學習的佛法,他很迅速的就理解,智慧的活動很迅速,而且還能夠有廣大、深刻的思惟,能很迅速的得聖道、得解脫,所以叫做利根,那麼分這麼三種不同。
syāt trividhaḥ. mṛdv-indriyo madhyendriyas tīkṣṇendriyaḥ

或有四種所調伏界。一、剎帝利,二、婆羅門,三、吠舍,四、戍達羅。
[解]4.4)或有四種所調伏的眾生界,那四種呢?一是剎帝利,剎帝利翻田主,就是指統治階級說。二、婆羅門,翻淨行,就是這個人讀書很多,有高尚的意願,有高尚的思想,是想要得涅槃的,或者是在家,或者是出家,但是不是佛教徒。三、吠舍,這是指商賈說的,做生意的人。四、戍達羅,就是農民這一類的人。這四類的人也都可以接受佛教。
caturvidhaḥ. kṣatriyo brāhmaṇo vaiṣyaḥ śūdraś ca.

或有五種所調伏界。一、貪行,二、瞋行,三、癡行,四、慢行,五、尋思行。
[解]4.5)或有五種所調伏界,那五種?一是貪行,二、瞋行,三、癡行,四、慢行,五、尋思行。
1-貪行,行就是心行,就是心在活動叫做行。貪心的活動很厲害,這個人貪心為什麼會那大呢?就是他前多少生,一直的這樣熏習,所以今生他的貪心很大,一種很卑劣的境界,他感覺也很可愛,何況特別勝妙的呢?一個是長時的有貪心,一個是貪心本身有力量,這叫貪行者。
2-瞋行,瞋行就是瞋恨心,瞋恨心為什麼會那麼大呢?也是他前多少生一直的這樣熏習,小小的一點不如意,就會勃然大怒,叫做瞋行。
3-癡行,就是愚癡,不明白一切法都是因緣所有的,我不知道色、受、想、行、識裡面是無我無我所的,這叫做愚癡。這樣癡行,只有明白佛法,能夠學習佛法,還能夠修止觀,愚癡就輕一點。
4-慢行,慢就是高慢,瞧不起別人,你常常這樣做,將來你得的果報,也會笨,被人瞧不起。慢,就是看見一個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也生高慢心,或者是看見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也生高慢心,你還是不如我,這就是慢。
5-尋思行,尋思是什麼呢?就是遇見什麼事情,他不是在表面上就相信,他要內心思惟,就是深入的推度這件事,觀察思惟這件事,這叫做尋思行。而尋思行,也就是散亂,因為這個不是修止觀的觀察。但是這裡邊是說什麼呢?就是妄想特別多,而且特別有力量。尋思也包括前面說的貪行、瞋行、癡行,我們說有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應該屬於貪行、瞋行、癡行這一類。現在這個尋思是說普遍,遇見什麼事情,他不輕易的就這麼決定,要經過思惟觀察的,就叫做尋思行。
a)五種所調伏界等者:此中五種補特伽羅,聲聞地中廣顯其相應知。
paṃcavidhaḥ. rāga-carito dveṣa-caritaḥ moha-carito māna-carito vitarka-caritaś ca.

或有六種所調伏界。一、在家,二、出家,三、未成熟,四、已成熟,五、未解脫,六、已解脫。
[解]4.6)或有六種所調伏界。一、在家。二、出家。三、未成熟。四、已成熟。五、未解脫。六、已解脫。
a)在家出家等者:處家白衣受用五欲,營構俗業以自活命,是名在家。若持出家威儀相貌,棄捨俗境,受持禁戒,如法乞求,清淨自活,是名出家。如顯揚論說。未得善根資心相續,不能現法證見諦理。不得現法下中上乘所證寂滅,名未成熟。與此相違,名已成熟。亦如顯揚論說。
a1)處家白衣,處者居也,就是在家的這個白衣,穿白色衣服的人,就是在家人,這個在家人是幹什麼的呢?受用五欲,受是承受,用是財富。受用五欲,就是這種人積聚很多的財富,就去享受五欲。就是在社會上做種種的事,積聚很多財富,然後就是享受,就是做這種事情的人。營構俗業,營就是造作,構者謀也,他造作很多的事情,在那裡計劃,做這個事情可以發財,做那個事情可以發財,就是營構世俗的這些發財的事情,叫做營構俗業。以自活命,積聚很多的財,這樣來活命,就是做這個事情的人,是名叫做在家。
a2)如果是保持出家人的威儀相貌,行住坐臥的威儀和在家人不一樣,剃髮,著袈裟。棄捨俗境,棄捨在家人受用五欲,營構俗業,這些事情都棄捨。受持禁戒,受戒,而後能夠保持,受持不犯,清淨他的身心。如法乞求,就是依據佛所開導的方法,乞求衣、食、住所需的事情。清淨自活,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活命,而不去貪財,自己不生產。是名出家。如顯揚論說。
a3)未得善根資心相續,或者還是在家,或者已經出家,但是沒能夠得,得者成就,善根,就是信、戒、聞、捨、慧,就是戒、定、慧,沒能學習戒,也沒能學習定,也沒能學習慧,沒有這樣栽培的話,善根不成就。資心相續,信、戒、聞、捨、慧;信、進、念、定、慧,這些善法,你若常常的學習的話。資心相續,資者蓄也,儲蓄,這個善根成就以後,儲藏在你心裡面,相續下去,你繼續的熏習,它的力量繼續增長,有希望得聖道。你沒有這樣學習佛法,沒有學習戒、定、慧,沒能資心相續。
a3)不能現法,就是不能在現在的生命體,這個法就是色、受、想、行、識,現在的生命體裡邊。證見諦理,你能覺悟諦理,你成就無分別智,就見到諸法寂滅相。這件事不能辦到,不能現法證見諦理。
a4)不能現法證見諦理,這句話是通說的。不得現法下中上乘所證寂滅是別說,就是分別下、中、上乘,聲聞乘是下,緣覺乘是中,菩薩一佛乘是上,就是這三種佛法裡面,所證寂滅都辦不到。凡夫的心情就是向外攀緣,貪著色、聲、香、味、觸的欲。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人,不貪著外邊的色、聲、香、味、觸的欲,但是他貪著禪定的欲,愛著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在這裡住,還是有所著,還是有所得,還是有我、我所,還是有愛、見、慢的煩惱。現在學習佛法的時候,不向外攀緣,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如水中月,如鏡中相,是自性空的,只是一個言說而已,由內心有分別,才有名言出來,只是內心的分別。一切法都是心的分別,現在心裡若不分別,觀一切法都是自性空的,心裡無分別,就是離一切相,叫做寂滅。你成就無分別智,安住在寂滅相上,這件事就圓滿。
a5)下中上乘所證寂滅,凡夫滿意可意的色、聲、香、味、觸,但是這裡面有苦惱,使令你貪、瞋、癡活動,然後造業。造罪業的時候,跑到三惡道,造福業就是在人天,修不動業在色界、無色界天,但是那個地方也不是永久的。現在佛法裡面觀這一切法都是心的分別,本身是畢竟空,本身都沒有體性的,而且是無常的,是假的,它有欺誑性,我現在不受它欺騙,心裡面悟入寂滅相,到這個時候就沒有貪、瞋、癡的煩惱,也不會到三惡道,也不在人天,超出三界。這個時候,你還是有色、受、想、行、識,有眼、耳、鼻、舌、身、意的,但是都是如幻如化的。
a6)你若願意入於寂滅相,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識乃至無意識,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到諸法寂滅相那裡住也可以,就是阿羅漢入無餘涅槃。若有大悲心,你還是在色、聲、香、味、觸這個地方,還有色、受、想、行、識,保留這個生命體,在這裡寂靜住,也還是寂滅相,但是保留這個色、受、想、行、識,可以度化眾生。只是離一切相在那裡住,這是無餘涅槃,若有大悲心,還回到世俗諦這個地方來教化眾生,但是菩薩這個時候,觀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的,還是寂滅相。但是這一位佛教徒懈怠,不肯栽培善根,那這件事就辦不到,名未成熟,善根不成熟。
a6)與這個地方不一樣,他很努力的栽培善根,栽培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接近得聖道的時候,這叫做已成熟。未解脫和已解脫有什麼不同呢?就是善根成熟,但是還沒得解脫,還需要見佛聞法修學聖道,這一生這個人可以得阿羅漢,但是他現在還是凡夫,不是聖人,這個時候,就叫做未解脫。得阿羅漢,叫已解脫。
ṣaḍvidḥaḥ. gṛhī pravrajitaḥ aparipakvaḥ paripakvo 'vimuktaś ca vimuktaś ca.

或有七種所調伏界。一、輕毀,二、中庸,三、廣顯智,四、略開智,五、現所調伏,六、當所調伏,七、緣引調伏。謂遇如是如是緣,即如是如是轉變。
[解]4.7)或有七種所調伏的眾生界,第一種是輕毀。二、中庸。三、廣顯智。四、略開智。五、現所調伏。六、當所調伏。七、緣引調伏。緣引調伏怎麼講?謂遇如是如是緣,這個人遇見這樣的因緣,各式各樣的因緣。即如是如是轉變,就隨順這個因緣。
a)輕毀中庸等者:於佛聖教憎背有情,是名輕毀。於佛聖教處中有情,是名中庸。若彼所化,廣說方解,名廣顯智。略聞即解,名略開智。
a1)於佛聖教憎背有情,就是對於佛所宣說的聖教,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憎背,不歡喜,棄捨而去就叫做背,這樣的人是名輕毀,他內心裡面輕視佛法而又毀謗佛法。
a2)中庸是什麼呢?就是對於佛法,也不輕毀,但是也不相信,叫做處中的有情。
a3)廣顯智怎麼講呢?就是所教化的眾生,需要廣博的為他宣說佛法,他才能夠信解。
a4)簡略的聽聞一些佛法,他就明白、信解,叫略開智。
a5)現在可以教化,他就能調伏煩惱悟入聖道。
a6)當所調伏,現在不能教化,要等待一個時期,將來能夠相信佛法。
saptavidhaḥ. pratihato madhya-sthaḥ vyaṃjita-jñaḥ udghaṭita-jñaḥ tadātva-vineyaḥ āyati-vineyaḥ pratyaya-hāryaś ca vineyo yādṛśān pratyayān labhate tathā-tathā pariṇamati.

或有八種所調伏界。謂八部眾,從剎帝利乃至梵眾。
[解]4.8)或有八種所調伏界,謂八部眾,就是八個部份,那八種呢?就是從剎帝利這裡開始,乃至梵眾,就是梵天。第一個是剎帝利。第二婆羅門眾。第三長者眾,是有道德的人。第四是沙門眾,就是這一些出家的外道。第五是四大天王眾,這不是人間的人,東南西北四大天王眾。第六是三十三天眾,就是須彌山頂,有三十三天眾。第七夜摩天眾,高過三十三天,叫夜摩天眾。第八就是梵天眾,就是色界初禪的三天。欲界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可以包括在這裡邊。
aṣṭavidhaḥ. aṣṭau parṣadaḥ kṣatriya-parṣadam ādiṃ kṛtvā yāvad brahma-parṣat.

或有九種所調伏界。一、如來所化;二、聲聞獨覺所化;三、菩薩所化,四、難調伏,五、易調伏,六、軟語調伏,七、訶擯調伏,八、遠調伏,九、近調伏。
[解]4.9)或有九種所調伏界。
1-一、如來所化;二、聲聞獨覺所化;三、菩薩所化。
a)如來所化等者:決擇分說有四種化。一、未成熟有情令成熟故,作菩薩行化。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故,於三千大千世界百拘胝贍部洲中,同於一時方便攝受如來之化。三、即為彼所化有情作聲聞化。四、即為彼所化有情作獨覺化。此說三種所化,準彼應知。
a1)決擇分說有四種教化。
一、未成熟有情令成熟故,這個眾生的善根沒有成熟,要教化他,令他的善根成熟,佛現一個菩薩身形,來教化他,這是一種。
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故,於三千大千世界百拘胝贍部洲中同於一時方便攝受如來之化,這是現佛的身相教化眾生,這是一種。
三、即為彼所化有情作聲聞化,所教化的眾生看見有一個阿羅漢來為他說法,這叫聲聞化。
四、即為彼所化有情作獨覺化,現個獨覺身來教化眾生。此說三種所化,準彼應知。
2-四、難調伏,這個人教化他不容易,他可以調伏,但是難一點。五、易調伏,容易教化。六、軟語調伏,就是柔和的語言、良好的語言教化他,他就能相信佛法的。七、訶擯調伏,這個眾生用強硬的語言訶斥他、驅逐他,他能得調伏。八、遠調伏,就是這個眾生要經過很久遠的時間,才能相信佛法。遠,就是約時間說,也是距離聖道遠,要經過很久的教化,才能夠得聖道。九、近調伏,這個人不用很長的時間,就能夠接受佛法,得入聖道。
a)遠調伏近調伏者:聲聞地說遠補特伽羅、近補特伽羅,如彼別釋應知。
navavidhaḥ. tathāgata-vineyaḥ śrāvaka-pratyekabuddha-vineyaḥ bodhisattva-vineyaḥ kṛcchra-sādhyaḥ akṛcchra-sādhyaḥ ślakṣṇa-sādhyaḥ avasādanā-sādhyaḥ dūre vineyaḥ aṃtike vineyaḥ.

或有十種所調伏界。一、那落迦,二、傍生,三、琰摩世界,四、欲界天人,五、中有,六、有色,七、無色,八、有想,九、無想,十、非想非非想。如是略說品類差別、有五十五。若依相續差別道理、當知無量。
[解]4.10)或有十種所調伏界。
一、那落迦,就是地獄的眾生。
二、旁生,就是畜牲的世界。
三、琰摩世界,就是鬼世界,那裡還有個鬼王,就是閻羅王。
四、欲界天人,欲界的人和欲界的天。
五、中有,就是死有和生有之間有個中有,在這個地方的時候,在這個階段的時候,也能接佛菩薩的教化。
六、有色,欲界、色界這兩個世界的眾生都是有色的。
七、無色,就是無色界天的人,他沒有這個物質的身體。
八、有想,就是欲界天、色界天,除了無想定都是有想的,乃至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處天都是有想。
九、無想,就是色界四禪裡面,無想天的無想,欲界的人悶絕,也可以是無想。
十、非想非非想,就是無色界天第四層叫做非想非非想。非想就是沒有粗顯的思想,非非想,但是還有微細的想。如是略說品類差別,分十科,加起來是五十五種。若依他的身體的差別的相貌的道理,當知是無量無邊。
daśavidhaḥ. nārakaḥ tairyagyonikaḥ yāmalaukikaḥ kāmāvacaro divya-mānuṣyakaḥ āntarābhavikaḥ rūpī arūpaḥ saṃjñī asaṃjño naivasaṃjñīnāsaṃjñī ca. ayaṃ tāvat prakāra-bhedena paṃcapaṃcāśad ākāraḥ.

問:有情界無量,所調伏界無量,有何差別?答:一切有情,若住種性不住種性無有差別,總名有情界無量;唯住種性彼彼位轉,乃得名為所調伏界無量。
[解]1-問:有情界無量,就是眾生的世界是無量無邊的多。所調伏界無量,佛菩薩教化我們,就是宣說無量無邊的法門來調伏我們,我們也是有情界,也說是無量。前面說有情界無量,這又說所調伏界無量,這兩種有情界有何差別呢?
2-答:一切有情,就是還沒有接受佛菩薩的教化的時候,這些有情不管是所調伏的有情、沒有調伏的有情,都叫做有情。
3-所調伏界的有情一定是有種性,就是有三乘的種性,或者是聲聞種性,或者是辟支佛種性,或者是佛的種性。沒有種性的人,叫不住種性。這兩類人都叫做有情,所以是無差別的,總名叫做有情界無量。這樣表示有情界無量是住種性的有情、不住種性的有情,都包括在內。
4-唯獨是在有情界裡邊,有一部份的人具足三乘聖人的種性;他具足種性的關係,佛菩薩的慈悲教化,他才能夠到佛法裡面來。到佛法裡面來的時候,就是有凡位、有聖位的不同;有容易接受教化的、有不容易接受教化的;有下根、有中根、有上根的不同。按小乘佛法來說,當然有賢位,有五停心,有四念住,有總相念、別相念的差別。入聖位以後,又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不同。在大乘佛法裡面,也有凡位、有聖位的不同。
5-住種性的有情接受佛法以後,彼彼位轉,就是一個一個地,各式各樣的程度,就是在那個程度那裡發心學習佛法,修學聖道。他在外凡位,他在內凡位,他在見道位、修道位,不同的階級,不同的程度,在那個地方修行,這叫彼彼位轉。若具足這樣的資格,乃得名為所調伏界無量,這就不同於有情界無量。他沒有接受佛法的教化的時候是無差別的,都是凡夫境界;接受以後,就有差別。其中一個總相的說明,就是有住種性、有不住種性的差別。
apramāṇas tu saṃtāna-prabhedena veditavyaḥ. tatra sattva-dhātu-vineya-dhātvoḥ kiṃ nānākaraṇaṃ. sattva-dhātur aviśeṣeṇa sarva-sattvā gotra-sthā agotra-sthāś ca. ye punar gotra-sthā eva tāsu-tāsv avasthāsu vartaṃte. sa vineya-dhātur ity ucyate. vineyopāyaḥ punaḥ pūrvavad yathā-nirdiṣṭo veditavyaḥ. so 'pi cāprameyaḥ prakāra-bhedataḥ.

云何調伏方便界無量?謂如前說,當知此中亦有無量品類差別。
[解]5)怎麼叫做調伏方便界無量呢?謂如前說的所調伏的眾生是無量的,當知此中調伏的方便,調伏眾生的法門,亦有無量品類差別。
a)謂如前說等者:如前已說所調伏界、若依相續差別道理,當知無量,此亦應爾。又所調伏界有多品類差別,調伏方便亦有眾多品類可得。如《顯揚論》具顯應知。
a1)如前已說所調伏界,若依相續就是果報,果報的相貌的差別是無量無邊的。佛為他們宣說調伏的法門也應該是無量的。又所調伏界有多品類差別,調伏方便亦有眾多品類可得。如顯揚論那裡有詳細的說明。

問:何故總說此五無量,如是次第?答:以諸菩薩專精修習饒益有情,是故最初說有情界無量。是諸有情依於處所可得受化,是故第二說世界無量。是諸有情在彼彼界,由種種法或染或淨差別可得,是故第三說法界無量。即觀如是有情界中,有諸有情有所堪任,有大勢力,堪能究竟解脫眾苦,是故第四說所調伏界無量。要由如是方便善巧,令諸有情究竟解脫,是故第五說調伏方便界無量。是故說言菩薩於此五種無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
[解]6)問:何故總說此五無量,如是的次第呢?
6.1)答:第一是有情界無量,排在最前面。有什麼理由呢?以諸菩薩,就是那麼多的菩薩。專精修習饒益有情,教化饒益有情這件事,是他唯一的努力所學習的事情。這個發菩提心的凡位的菩薩不是平常人,他在發無上菩提心以後,稱之為菩薩。發菩提心不是那麼輕易地能發無上菩提心的,他是經過勝解,就是深入地學習佛法,他有很深刻的大智慧,感覺到眾生苦,感覺到佛法是唯一的能解脫眾生苦的法門,所以他是從他的內心裡面經過多久時間的學習佛法,然後經過多久的時間內心的觀察,而後決定發無上菩提心。那個時候,他就是要發心度化一切眾生。發這樣的菩提心之後,他學習佛法,自己用功修行的時候,完全是為度化眾生而修行的,那也是饒益有情的意思,所以可以說專精修習饒益有情。這個有情非常重要,所以先說這個無量。
6.2)第二個說世界無量的理由是什麼呢?是諸有情依於處所可得受化,他要居住在一個地方,才能得到佛菩薩的教化。他若沒有處所,沒有地方住,就沒有辦法教化。按照惑業苦的流轉的道理來說,有正報就有依報,有色受想行識,有這個生命,一定會有住處,所以一定有一個世界。有世界,但是以正報為主,所以是先說有情界無量,次說世界無量。
6.3)是諸有情在彼彼的世界居住的時候,有正報、有依報,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聲香味觸法。這樣由種種法,他的正報和依報怎麼成就的呢?就是各式各樣的法,各式各樣的法也還是語言文字這些法,無量無邊的名言,所以叫做法。或染或淨,或者是善心,有良好的、良善的內心的思惟,思惟種種名言。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你有種種的名言,然後由內心的良善的動機做種種的思惟,採取種種的行動,所以就有你的正報、有你的依報。或者是你內心的思想不是那麼良善,要傷害他人,這樣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造種種的罪業,就有染污的事情,不是那麼美好的正報和依報。所以由種種法,或染或淨,差別可得,不同的事情就出來。這裡說染淨應該就是善惡,或者是罪業、福業、不動業都包括在內。是故第三說法界無量,這個法也是很多。
6.4)即觀如是有情界中,誰觀呢?就是佛菩薩,以大悲眼來觀察如是有情界裡面。有諸有情有所堪任,就是有的眾生他有所堪任,能夠勝任這件事,修學聖道這件事他能做。為什麼呢?有大勢力,他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有很大的力量,他能勝任這件事,可以發菩提心修學聖道。堪能究竟解脫眾苦,他有大的力量,應該是他的色受想行識裡邊就是有聖道的種性,經過佛菩薩的教導,他能接受佛菩薩的教化,慢慢地聞思修,那個力量就更增長廣大,所以堪能究竟解脫眾苦,他有這個能力,能夠究竟地、圓滿地解脫一切的苦惱。眾苦是果,能滅除因,苦惱的果報也就解脫,是故第四說所調伏界無量。
6.5)這位有情有所堪任,有大勢力,堪能究竟解脫眾苦,這只是說一部份,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要由如是,決定需要佛菩薩為他施設的方便善巧,施設苦集滅道的四諦、三十七道品、十二緣起、六波羅蜜,各式各樣的方便善巧。令諸有情究竟解脫,這些清淨無上的增上的教法才有這種能力,令諸有情究竟解脫,是故第五說調伏方便界無量。所以宣說菩薩對於這五種無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能發起智慧的作用,就是能令你解脫煩惱障、業障、報障,使令你的善根由下品成熟到中品成熟,由中品成熟到上品成熟,就得聖道,這個作用就是這樣。
ta ete abhisamasya paṃcāprameyā bhavaṃti. tat kasya hetoḥ. iha bodhisattvo yeṣāṃ sattvānām arthe prayujyate. sa prathamo 'prameyaḥ. taṃ punaḥ sattvān yatra-sthān upalabhate. ayaṃ dvitīyo 'prameyaḥ. tān punaḥ sattvāṃ teṣu-teṣu loka-dhātuṣu yair dharmaiḥ saṃkliśyamānāṃś ca viśudhyamānāṃś copalabhate. sa tṛtīyo 'prameyaḥ. tebhyaś ca sattvebhyaḥ yāṃ sattvān bhavyāṃ śakya-rūpān atyaṃta-duḥkha-vimokṣāya paśyati. sa caturtho 'prameyaḥ. yaś copāyas teṣām eva sattvānāṃ vimokṣāya. sa paṃcamo 'prameyaḥ. tasmād ete paṃcāprameyā bodhisattvānāṃ sarva-kauśala-kriyāyai saṃvartaṃte.

3.3.2.4.5.說法果利
諸佛菩薩為諸有情宣說正法,當知有五大果勝利。何等為五?一者、一類有情,聞佛菩薩說正法時,遠塵離垢,於諸法中法眼生起。
[解]諸佛菩薩為諸有情宣說正法的時候,這個正法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宣說這樣的佛法有什麼好處呢?當知有五很廣大的果。什麼叫做大果?就是勝利,就是殊勝的利益;這個不是世間上令人苦惱的榮華富貴的利益,而是出世間的聖道的利益,說有五種不同。何等為五?
1)一者、一類有情,是全部的眾生裡邊的一類。聽佛菩薩說正法的時候,遠塵離垢,於諸法中法眼生起。
a)遠塵離垢等者:攝異門分說:塵謂已生未究竟智,能障現觀有間、無間我慢現轉;垢謂彼品及見斷品所有麤重。今永無故,名遠塵離垢。又復塵者,所謂我慢,及見所斷一切煩惱;垢謂二品所有麤重。於諸法中者,謂於自相、共相所住法中。言法眼者,謂如實現證唯有法慧。此應準釋。
a1)在攝異門分解釋遠塵離垢。什麼叫做塵呢?謂已生未究竟智,就是智慧現前,但是還沒圓滿。就是指加行位的人,煖、頂、忍、世第一的人,這個時候有奢摩他,有毗缽舍那觀。這樣在奢摩他裡邊,修毗缽舍那觀的時候,他的智慧現前。譬如說修四念處,主要是無常觀和無我觀,他內心裡面深深地認可是無我,不執著色受想行識裡面有我。若常常修止觀的時候,注意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我的煩惱先出來,貪瞋癡是後來。在煖、頂、忍的時候,無我的智慧出來。煖就是溫暖,現在有點溫暖。原來都是有我的境界,現在出來無我的智慧。這還不是聖人,這還是賢位。所以已生未究竟智,無我的智慧是出來,但是沒圓滿,只是這樣。
a2)能障現觀有間無間我慢現轉,塵什麼時候出現呢?就是在已生未究竟智這個時候,已經有無我的智慧,不圓滿的無我的智慧,或者換一句話叫做相似的無我的智慧。聖人有無我的智慧,煖、頂這個時候有無我的智慧,和聖人的智慧相似,所以叫做相似的無我的智慧。究竟就是聖人的無我智,到阿羅漢的時候,那是究竟。
a3)塵就是我慢現轉,就是我慢。我慢它有什麼作用呢?能障礙你的現觀現起。現觀就是諦現觀,就是見到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它能障礙真實的無我智慧現前,它障礙的相貌是有間無間,有的時候有幾剎那,我慢現起,又滅了;又幾剎那又現出來,就是有間。有時候無間,就是相續不斷地我慢現行。
a3)我慢現轉,加行位,煖、頂位的時候,這時候奢摩他成就,在奢摩他裡面有毗缽舍那觀。這個有修行的人,有奢摩他的止,或者是得未到地定,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修無我觀。他自己用功修行的時候,我現在得到奢摩他,有這個境界,我現在能修無我觀,就這樣想,就是我慢現前。或者是與別的補特伽羅見面的時候,一看就知道你這個人沒有修行,他知道:你這個人這樣。我慢也會出來。但是他是有間無間,他還是非常敏感,立刻就知道:我有我慢是不對。他能反省自己。
a4)能障現觀,障礙我們現觀,就是修無我觀。現觀有兩種:就是得須陀洹果以後的現觀,那是無漏的現觀。沒得須陀洹以前,在賢位,在加行位的時候,也叫現觀,這個現觀是相似的現觀。就使令這個現觀,你這個清淨的智慧不圓滿,我慢的塵染污你的止觀。就在你的已生未究竟智那個時候有我慢出來,我有修行,你不如我,就是這樣的心情,這就叫做塵。這個是有修行的人,有止觀的功夫,他那個我慢你表面上可能看不出來,沒有那麼粗,它比較微細一點。這是說塵,是指我慢說。我慢,就是有我的執著,然後遇見因緣就高慢。有我慢,一定是有我執。
a5)垢指什麼說的呢?垢就是彼我慢那一類的。及見道的時候,就是無我智完全現前,成就清淨的無我智,就是無漏的無我的智慧現前的時候,見道的時候,他所斷的煩惱。簡單的說:身見、戒取、疑,斷這三種煩惱,不止三種,還有其他的。譬如薩迦耶見,身見就是我見。還有邊見,就是常見和斷見。薩迦耶見、邊見、還有戒禁取見,戒禁取是外道他們立出來種種的戒條。還有其他的思想,譬如說見取見,執著這個都是清淨的,能得解脫的,就叫做見取見。薩迦耶見、邊見、戒禁取見、見取見,還有邪見。他愛著他的思想,叫做貪;別人說他是邪知邪見,他不高興,那叫做瞋,這都屬於見所斷的煩惱。
a6)麤重就是種子,就是這些煩惱的種子,就是我慢品的種子,和其他的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些的種子,加貪、瞋的種子,這叫做垢。塵是現行;垢是指種子說。
a7)現在這位修行人,到須陀洹果,入聖位。前面還是屬於賢位,加行位,現在到見道位的時候,得初果須陀洹。這個時候,塵和垢永久都沒有。這樣,初果聖人的見道所斷的煩惱的現行叫做塵,見道所斷的煩惱的種子叫做垢。得到初果的時候,塵也沒有,垢也沒有,所以叫做遠塵離垢。
a8)又再重新解釋,塵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所說的我慢。有高慢心出來,這是我慢。及見所斷一切煩惱,就是煩惱的現行都叫做塵。垢謂二品所有麤重,就是我慢和其他煩惱的種子。而這些都是分別起的,因分別而起的煩惱。俱生的煩惱不在內,你得初果以後,俱生的煩惱,我慢還有。我慢,有分別起的,有俱生的。所以這個我慢,那是聖人的煩惱,聖人還有我慢。
a9)於諸法中,謂於自相共相所住法中,自相,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就是這一切法,每一法裡面都有自相,都有共相。自相就是別相,此法不同於彼法的相貌,叫做自相。共相,大家都一樣,都是無常的、都是無我的,這就是共有的相貌。於諸法中,就是於諸法相中。於自相共相所住法中,這個相在哪裡呢?在法上面,所以法是相之所住。
a10)法眼怎麼講?謂如實現證唯有法慧,如實就是真實,他得到這樣清淨的智慧,看見一切法沒有我,看見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裡都沒有我,真實的。現證,就是你的智慧現前,就知道一切法是無我的,那個智慧就叫做法眼。要按照攝異門分的來解釋。
paṃceme buddha-bodhisattvānāṃ sattveṣu dharma-deśanāyāḥ vipulāḥ phalānuśaṃsāḥ veditavyāḥ. katame paṃca. tad-ekatyāḥ sattvā tasmiṃn eva sad-dharme deśyamāne virajo vigata-malaṃ dharmeṣu dharma-cakṣur utpādayaṃti

二者、一類有情聞佛菩薩說正法時,得盡諸漏。
[解]2)第二個大果勝利。就是有一類的眾生,聽佛菩薩說正法的時候,他得盡諸漏。是我聽法的同時,就是盡了,就是滅了諸漏,一個見煩惱、愛煩惱,就是得阿羅漢道。應該包括當時沒盡諸漏,後來繼續修行的時候得盡諸漏,應該包括這個意思在內。
tad-ekatyāḥ sattvāḥ deśyamāna eva sad-dharma āsrava-kṣayam anuprāpnuvaṃti.

三者、一類有情聞佛菩薩說正法時,便於無上正等菩提發正願心。
[解]3)三者、一類有情,聞佛菩薩說正法時,便於無上正等菩提,發正願心,發無上菩提心了。遠塵離垢得初果,得盡諸漏就是阿羅漢道,在小乘佛法裡面得這兩種利益。大乘佛法有情,聞佛菩薩說正法時,便於無上正等菩提,發正願心。發就是建立的意思,建立非常高尚的菩提願,所以叫做發正願心。當然這個地方應該是屬於世俗發心,就是我們虛妄分別,常常起貪瞋癡的這一念心,從這一念心裡面發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這就是從污泥裡面生出一支蓮花。
tad-ekatyāḥ sattvā a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cittam utpādayaṃti.

四者、一類有情聞佛菩薩說正法時,證得菩薩最勝法忍。
[解]4)四者、一類有情,聞佛菩薩說正法時,證得菩薩最勝法忍。證得或者說是成就,成就菩薩的最殊勝的法忍。第四個大果勝利,可能這個人已經發無上菩提心,發無上菩提心,這時候聽佛說法,又進一步得最勝法忍。最勝法忍,應該包括得無生法忍。就是前面聞佛菩薩說正法時,發無上菩提心,這是資糧位。下面得最勝法忍,應該是加行位,就是煖、頂、忍這個時候,有奢摩他、毗缽舍那的觀,能夠觀一切法空,這個時候心裡面得到忍,也包括無生法忍在內。如果說這個人沒有發無上菩提心,聽佛說法的時候就得最勝法忍,也可能是這樣子。
a)證得菩薩最勝法忍者:此說上品勝解行地勝忍應知。由能通達一切言說所說諸法自性之義皆不成實,唯有諸法離言自性是自性義。此通達已,過此更無餘義可求,是故說名最勝法忍。
a1)最勝法忍指什麼說的呢?指上品的勝解行地勝忍應知。大乘佛法裡面,也可以用煖、頂、忍、世第一來表示他的修行的相貌。煖位就可以名之為下品忍,頂位就是中品,忍位就是上品忍,不說世第一。世第一是一剎那就過去,再一剎那就是見道,到初歡喜地,就是無生法忍。所以這個地方,最勝法忍是指什麼?就指上品。為什麼稱之為最勝?就是超過煖、頂,到了忍位,這是最殊勝。這個聖人就指這個時候說。
a2)最勝法忍究竟是什麼樣的相貌?因為在煖位和頂位的時候,叫做四尋思;到忍位以後,叫做四如實智。四尋思,就是在那裡推求、觀察,還沒有決定,諸法是空的嗎?還有這麼一個意思。到忍位以後是決定,諸法是畢竟空的,就是他通達一切言說所說諸法,用語言文字,也就是內心的分別說的諸法。自性之義皆不成實,能詮的語言文字和所詮顯的道理,能詮的文、所詮的義,有文、有義,所詮的義是沒有,是你內心分別出來的,你內心若不分別就沒有那件事。所以就在你內心分別的時候,那個義的自性是沒有的,它自己是沒有。如果你所分別的義有自性的話,你不分別它也有。所以若是由分別才有的時候,那個有是沒有體性的。
a3)唯有諸法離言自性是自性義,這個就是依他起,就是阿賴耶識所變現。唯有諸法離言自性,那一個部分是沒有名言的。我們第六識所變現的,我們給它安立很多的名言,這一部分是畢竟空的。但是阿賴耶識所變現的那一法是沒有名言的,是離言自性,那是有體性的,但是不是我們執著的那個體性。我們執著認為是真實的,阿賴耶識所變現的也是如幻如化的。幻化是有,但是不真實,和我們第六識所變現的,就是遍計執所執著的這個境界還是不一樣。那個時候的境界是無分別的,沒有名言心裡就不能分別。
a4)這個地方有兩個相貌,一個是第六識所觀的這一切是畢竟空寂的,是自性空的。離言自性,阿賴耶識所變現的,那個是有,是如幻有。遍計執這個是自性空,而阿賴耶識所變現的依他起是如幻有;即空、即假。唯有諸法離言自性是自性義,也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依他起的如幻有,再就是圓成實。如幻有也不可得,因為它是依他起。你若是滅除你的種子,依他起是從種子來的;種子沒有,依他起也沒有。攝大乘論說,什麼叫依他起?就是識,識是依他起。什麼叫做識?就是這個了別性,你這個分別心,它是依他起。遍計執是誰?誰能遍計?也就是它,它來遍計一切法,但是所遍計的法是畢竟空的。
a5)若修止觀的時候,可以分一個次第:就是先觀遍計執是畢竟空的,無有少法可得。觀察色受想行識無有少法可得,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一切法都是無所有,是畢竟空。這樣能夠調伏你的煩惱,再觀依他起是如幻有,先空次假,先觀空、後觀假。你超過這個境界,就是超過遍計執的畢竟空、依他起的如幻有、加上圓成實的離一切分別相。更無餘義可求,更沒有其他的道理,佛法說的道理就是這麼多。是故說名最勝法忍,你達到這個程度,心裡面就有忍力,就是煩惱不能動搖你,所以叫做最勝忍。
tad-ekatyāḥ sattvāḥ paramāṃ bodhisattva-kṣāṃtiṃ pratilabḥaṃte śruta-mātra eva tasmiṃ sad-dharme.

五者、一類有情聞佛菩薩說正法已,受持讀誦,修習正行,展轉方便令正法眼久住不滅。如是五種當知名為諸佛菩薩所說正法大果勝利。
[解]5)另外有一類眾生聽佛菩薩說正法以後,他能夠受持讀誦。
1-受持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能夠不忘。聽聞的佛法,常常的要憶持不忘。憶持不忘,就是要不斷地溫習才可以。受持不忘,然後就是也要讀誦它的文句。這樣,受持是指文裡面的義,常常要溫習、思惟;然後還要讀誦那個文,文也不要忘。
2-一類有情,聞佛菩薩說正法已,這是聞所成慧;受持讀誦,是在文上思惟義,就是屬於思慧。修習正行,這就是修慧。就是修奢摩他、也修毗缽舍那這個時候,這個時候能夠調伏煩惱。前面的聞慧一點也不能調伏煩惱,思慧小小的可以調伏一點,但是還不是很大。到修慧,修習正行,修習法隨法行的時候,這時候有力量,能調伏煩惱。
3-展轉方便什麼意思?就是你自己能聽聞正法、受持讀誦、修習正行,你也應該收徒弟,教你徒弟也聞思修,由聞而思,由思而修。徒弟再收徒弟,也還是聞思修。令正法眼,久住不滅,使令佛菩薩說的正法長時期的在世界上流傳,不要斷滅。
4-令正法眼,久住不滅,要具足聞思修。具足聞思修,這樣的展轉的令正法久住。又能夠聞,又能受持讀誦,又能修習正行,要有修慧,這個時候展轉方便,令正法眼,久住不滅。在這告訴我們,到什麼時候你才開始弘揚佛法?要達到這個程度,你就是要到勝解行地,要達到這個程度才弘揚法佛。為什麼呢?一個是你學習佛法的時間多。第二,常常的修止觀,你對於法的認識會深刻一點。如是五種,當知名為諸佛菩薩所說正法大果勝利。這五種,小乘佛法佔兩種,大乘佛法說三種:第一種發菩提心,第二種得最勝法忍,第三種就是聞思修慧具足,能令正法久住不滅。
deśitaś ca sad-dharmo buddhair bodhisattvaiś ca uddeśa-svādhyāya-saṃpratipatti-pāraṃparya-yogena dharma-netryāḥ cira-sthitikatāyai saṃvartate. itīme paṃca deśanā yāḥ vipulāḥ phalānuśaṃsā veditavyāḥ.

3.3.2.4.6.七大乘性
諸菩薩乘與七大性共相應故,說名大乘。何等為七?一者、法大性。謂十二分教中,菩薩藏攝方廣之教。
[解]諸菩薩乘,乘就是車。車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它能夠運載,從甲地運載到乙地,就是從凡夫地能運載你到聖地,由凡而聖,它有運載的作用。修學十善,做種種功德,它沒有運的意思,不能使令你轉凡成聖,它沒有乘的意思。現在這裡面,是有乘的意思,小乘佛法也有乘的意思,大乘佛法也有乘的意思。但是大乘佛法這個乘,要有七種大相應,也就是具足七種大,才可以說是大乘佛法。何等為七?
1)一者、法大性,謂十二分教中,菩薩藏攝方廣之教。十二分教,就是通常說的: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俱成十二分教。十二分教裡面就是全面的佛法分成十二分,是從佛的語言文字的教導上說。十二分裡面有一分就是方廣,方者法也,廣者大也,就是法大。法大性,就是方廣之教,就是指菩薩藏說,發無上菩提心所學的大乘佛法。藏是含藏的意思,文裡面有義,義裡面也有文。就是由語言文字的施設、安立,裡面表達大乘佛法的義,所以文裡面有義。如果沒有文句的時候,你能明白義嗎?沒有文,就沒有義了。但是義中也有文,就是佛菩薩他證悟勝義諦,他依據勝義諦施設種種的名言,所以義裡也有文,所以叫做藏。法大性指菩薩藏說的,菩薩藏裡面也包括小乘佛法的。
saptemāni mahattvāni yair yuktaṃ bodhisattvānāṃ yānaṃ mahāyānam ity ucyate. katamāni sapta. dharma-mahattvaṃ tad-yathā dvādaśāṃgād vaco-gatād bodhisattva-piṭaka-vaipulyaṃ.

二者、發心大性。謂有一類,於其無上正等菩提,發正願心。
[解]2)第二個發心大性,什麼叫做發心呢?謂有一類,於其無上正等菩提,發正願心。發無上菩提心,就是他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廣度眾生的。
cittotpāda-mahattvaṃ tad-yathā ekatyaḥ a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cittam utpādayati.

三者、勝解大性。謂有一類,於法大性,生勝信解。
[解]3)第三個勝解大性,什麼叫做勝解大性?就是有一類的大乘佛法的學者,他於法大性的學習,不斷地學習,就建立我空的勝解、法空的勝解,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他建立這樣的信解,就是智慧,但這個智慧不是聖慧。他對於佛法的學習,加上修止觀,他這時候成就對於佛法的信解,就是決定不移動,任何的外道、其他的非佛法的學者怎麼樣辯論,不能動搖他對於佛法的信解,就是決定不動搖,這時候叫做信解,叫做生勝信解。勝就是有力量,不可以動搖。前面初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若對於佛法的學習不是那麼樣的深刻,就不一定;他也有信解,但是不是那麼有力量。所以第三是進一步,發無上菩提心以後,就要學習佛法。學習佛法學習到這麼一個程度,叫做勝解大性,就是通達我空、也通達一切法空的智慧。
adhimukti-mahattvaṃ tad-yathaikatyaḥ tasmiṃn eva dharma-mahattve adhimukto bhavati.

四者、增上意樂大性。謂有一類已過勝解行地,證入淨勝意樂地。
[解]4)什麼叫做增上意樂大性?就是有一類的菩薩這個時候已經超過勝解行地的程度。證入淨勝意樂地,就是斷除分別煩惱,分別我執、分別法執,這個時候見到第一義諦,見到法空的道理。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見到畢竟空,這個時候有殊勝的意樂,有殊勝的意願,這就是初歡喜地。
adhyāśaya-mahattvaṃ tad-yathaikatyaḥ adhimukti-caryā-bhūmiṃ samatikramyādhyāśaya-śuddhi-bhūmim anupraviśati.

五者、資糧大性。謂福德資糧,智慧資糧,修習圓滿,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解]5)什麼叫資糧大性?前面淨勝意樂地是初歡喜地,初極喜地,現在資糧大性應該是二地已上,由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乃至到第十地。資糧,說是你到一個很遠的地方,去的時候要帶著資糧,才能夠到達你的目的地。如果沒有帶資糧,馬上就有困難。資糧,糧就是飲食。你不能一天就到你的目的地,要經過一百天,或者是一年,這一年的生活費用你要帶好,然後你才向前走,這時候你才沒有困難。現在從凡夫地發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到無上菩提那裡,你要有資糧。以什麼為資糧呢?謂福德資糧,智慧資糧這兩種資糧。約六波羅蜜來說,般若波羅蜜就是智慧資糧,前五波羅蜜就是福德資糧。或者精進、靜慮波羅蜜通於福,也通於慧,這麼說也可以。總而言之,一個是福德資糧,一個是智慧資糧。修習圓滿,福德資糧也圓滿,智慧資糧也圓滿,這時候你才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才能成佛,所以這是資糧大性。阿羅漢和辟支佛,準備的資糧不需要那麼多。若是想得無上菩提,資糧是要廣大。
saṃbhāra-mahattvaṃ yasya puṇya-saṃbhārasya jñāna-saṃbhārasya samudāgamād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te.

六者、時大性。謂經於三無數大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
[解]6)時大性。謂經於三無數大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聲聞乘的學者最長是六十劫,辟支佛乘的學者最多是一百劫,現在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三無數大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勝解行地要一阿僧祇劫,從初地到第七地一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又一個大阿僧祇劫,所以總計是三個無數大劫。
kāla-mahattvaṃ yena kālena yais tribhiṣ kalpāsaṃkhyeyair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te.

七者、圓證大性。謂即所證無上菩提。由此圓證菩提自體,比餘圓證功德自體,尚無與等;何況得有若過若增。
[解]7)第七個大是指什麼說的呢?謂即所證無上菩提,這就是圓證大性。由於你圓證無上菩提,福德、智慧無量功德莊嚴都圓滿。這個菩提的本體,就是無量功德,積聚無量功德為自體。比餘圓證功德自體,其他的,辟支佛和阿羅漢他們所成就的功德。尚無與等,他們不能和佛菩提相等。何況得有若過若增,何況還有誰能夠超過無上菩提,能比它的功德多呢?
samudāgama-mahattvaṃ saivānuttarā samyak saṃbodhiḥ. yasyātmabhāva-samudāgamasyānyaḥ ātmabhāva-samudāgamaḥ samo nāsti. kutaḥ punar uttari kuto bhūyaḥ.

當知此中若法大性、若發心大性、若勝解大性、若增上意樂大性、若資糧大性、若時大性,如是六種,皆是圓證大性之因。圓證大性,是前六種大性之果。
[解]當知此中若法大性,就是所學習的。若發心大性,這是開始修行。若勝解大性,就是資糧位,也應該包括加行位。若增上意樂大性,就是初歡喜地。若資糧大性,就是從二地到第十地。若時大性,三大阿僧祇劫。如是六種,皆是圓證大性之因,都屬於因。圓證大性,最後得無上菩提,是前六種大性之果。
tatra yac ca dharṃa-mahattvaṃ yac ca cittotpāda- mahattvaṃ yac cādhimukti-mahattvaṃ yac cādhyāśaya-mahattvaṃ yac ca saṃbhāra-mahattvaṃ yac ca kāla-mahattvaṃ. itīmāni ṣaṇ mahattvāni hetu-bhūtāni samudāgama-mahattvasya. tat punar ekaṃ samudāgama-mahattvaṃ phala-sthānīyam eṣāṃ ṣaṇṇāṃ veditavyaṃ.

3.3.2.4.7.具攝大乘
有八種法,能具足攝一切大乘。一者、菩薩藏教。
[解]有八種事情,能圓滿地含攝一切大乘佛法。前面說七種大性,這裏說有八種法,具足攝一切大乘。它的不同在那裏呢?前面的七種法,它的重點是說大的意思;這裡八種法是說乘的意思。
1)第一種菩薩藏教,就是佛為發菩提心的菩薩所宣說的佛法,這就是菩薩藏教。
aṣṭāv ime dharmāḥ sarvasya mahāyānasya saṃgrahāya saṃvartaṃte. bodhisattva-piṭaka-deśanā.

二者、即於如是菩薩藏中,顯示諸法真實義教。
[解]2)前面是說能詮顯的文字、語言,叫做教;第二就是它所詮顯的。即於如是菩薩藏中,語言、文字的佛法,它顯示諸法的真實義,就是所詮顯的真實義。所詮顯的真實義,若據唯識的經論來說,就是三種: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這是所顯示的諸法真實義。
a)顯示諸法真實義教者:如真實義品廣說應知。
tasmiṃn eva ca bodhisattva-piṭake yā sarva-dharma-tattvārtha-saṃprakāśanā.

三者、即於如是菩薩藏中,顯示一切諸佛菩薩不可思議最勝廣大威力之教。
[解]第三種法是什麼呢?即於如是,就是前面的一個教、一個義;這是菩薩藏裏面所顯示出來的;這是誰呢?是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所顯示;這是說出來顯示這樣教義的人。而這樣的佛法有這樣的威力、佛菩薩也是有這樣的威力。不可思議的最殊勝廣大威力之教,是由佛菩薩宣揚,所以特別有廣大的威力,而所宣說的法裏面,也有最勝廣大的威力之教,所以稱之為法光明。就是佛說這個法就是光明,佛說布施波羅蜜就是光明,乃至般若波羅蜜也是光明;有大威力的境界,能令你轉凡成聖、能令你發無上菩提心,得無上菩提,這樣的教義有這麼大的威力。
a)不可思議最勝廣大威力之教者:如威力品廣說應知。
a1)威力品說一共有三種威力:聖威力、法威力、俱生的威力。聖威力就是佛菩薩的六種神通,那是聖人的威力;那是說得到色界四禪,在四禪裏面成就六波羅蜜,是聖人的境界。凡夫也能有威力,但是那是有漏,不在此例。第二種就是法威力,就是佛所宣說的六波羅蜜、這一切佛法也有威力。這上面說一切諸佛菩薩不可思議、最勝、廣大威力,這是聖威力。佛菩薩所宣說的最勝廣大威力之教,就是法威力。第三個俱生的威力,就是佛在前若干多少劫,所修的無量無邊的福德,今生得果報的時候,就是俱生威力、不可思議境界。
tasmiṃn eva ca bodhisattva-piṭake yā buddha-bodhisattvānām aciṃtya-paramodārā prabhāva-saṃprakāśanā.

四者、於上所說如理聽聞。
[解]4)第四個法是什麼呢?於上,就是前面說的這三種,還是佛所說的這樣廣大、威力的教義;如理聽聞,如佛所說的教義能夠聽聞,能聽到這樣的教法。
tasya ca yad yoniśaḥ-śravaṇaṃ.

五者、如理思為先,趣勝意樂。
[解]5)第五個法是什麼呢?就是你聽聞佛所宣說的威力之教,能夠隨順、不違背教義專精思惟。前面如理聽聞是聞所成慧,這裏如理思,就包括思所成慧,也應該有修所成慧在內。如理思有二種情況:第一個沒得奢摩他,你如理作意;第二個是已經成就奢摩他,在奢摩他裏邊如理作意,就是修慧。為先,就是你先要做好這件事,成就聞所成慧之後,再做好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這兩件事。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呢?趣勝意樂,向前進叫做趣,趣者往也;就是到那個地方去。到什麼地方?就是勝意樂;前面講過增上意樂,就是得無生法忍,就是你目的為得無生法忍而專精思惟、如理作意。這個趣勝意樂,就是向那個地方,也就是你有這樣的願力。趣有願的意思,希望能得殊勝的意樂。
a)趣勝意樂者:增上意樂,名勝意樂。當知此中,淨信為先、擇法為先,於諸佛法所有勝解印解決定,是名菩薩增上意樂。如增上意樂品說。
a1)增上意樂,名勝意樂。增上就是勝的意思,就是很殊勝的、很有力量的意樂,所以叫做勝意樂。究竟勝意樂是什麼意思呢?你應該明白,這裏面所說的意樂是淨信為先,你先要有清淨的信心;為先,就是先要具足清淨的信心。清淨的信心,淨是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沒有疑惑,對佛法完全沒有疑惑、沒有猶豫叫做淨信;這是淺白膚淺的解釋。什麼叫做深刻的信心呢?就是對於言說建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你對於這個法有深入的觀察、思惟,你證悟,是的,是畢竟空。那叫做淨信,這是斷煩惱,所以這個是淨信。
a2)擇法為先,擇法是什麼呢?擇法是清淨無漏的智慧、通達諸法實相的智慧。前面說: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的。你要有這樣的智慧證悟這件事,叫做擇法;擇是智慧。淨信和擇法有什麼不同呢?淨信就是忍可這件事。應該是最初由煖、頂、忍、世第一的學習,忍可這是畢竟空。你有這個信心,繼續地修止觀;這一天證悟,就是擇法。擇法就是有無分別、清淨無漏的智慧,見到這個道理,而能夠忍可。淨信為先,擇法為先,你要具足這兩個條件。
a3)於諸佛法,就是對於佛法,佛法指什麼說的呢?就是一切種智是名為佛法,還有一切種智的方便,這兩種法所有勝解,這也就是第一義諦。對於佛法的第一義諦,成就勝解,就是有力量的覺悟、有力量的智慧通達。就是你有淨信、還有擇法,然後對於第一義諦有勝解。印解,印是可信。解是通達,通達而信,而且是決定的、不可動搖的、就是沒有猶豫,若有猶豫就是不決定。但是這裏面是指無漏的境界。
a4)菩薩增上意樂的內容就是這樣,意樂有勝解的意思,勝解裏面有淨信、決擇的意思。前面這幾句話,淨信為先、擇法為先就是增上意樂品的話。
a5)如理思為先,剛才說分兩種,一個是沒得奢摩他的如理思、一個已經成就奢摩他的如理思;就是一個思慧、一個修慧;加上前面的如理聽聞,就是聞、思、修三慧。這個還是在勝意樂之前、增上意樂之前,還沒得增上意樂。但是是由你的聞思修而得增上意樂。就是你有聞思修為先,就到增上意樂那裏。
yoniśaś-cintā-pūrvakam adhyāśayopagamanaṃ.

六者、趣勝意樂為先,入修行相。
[解]6)趣勝意樂為先,入修行相,就是已經到增上意樂,就是得無生法忍,初歡喜地。入修行相,到增上意樂,這時候就初歡喜地,就是在第一義諦那裏修行,是無相修;不是有相修。我們現在肯發心、也不怕高寒、也不怕冷,修學聖道;但是你心裏面有我執、也有法執,這是有相。但是若是得無生法忍以後,通達補特迦羅我不可得,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的、法也不可得,沒有我相也沒有法相,這是無相修,就是入於無相修行的程度,這是得無生法忍以後。趣等於是個願的意思,我有願:我常常在聞思修用功,心裏面就是願到增上意樂那裏;願意到增上意樂,但還沒去,若入修行相這時候就到勝意樂這裏來,就是能夠悟入第一義諦。
adhyāśayāpagamana-pūrvakaś ca bhāvanākāra-praveśaḥ

七者、入修行相為先,修果成滿。
[解]7)悟入第一義諦、悟了圓成實性,這時候能夠無相修,一直地由初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到十法雲地,叫修果成滿。由於聞思修的努力,這時候所得到的果圓滿。
a)入修行相等者:住品中說:又諸菩薩勝解行住,於菩薩無相修,當知發趣。極歡喜住、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慧住,於菩薩無相修,當知獲得。初無相住,於菩薩無相修,當知圓證。第二無相住,於菩薩無相修,當知清淨。無礙解住、最上成滿菩薩住,於菩薩無相修果,當知領受。當知此中,從初發趣乃至清淨,是名入修行相。最後領受,是名修果成滿。
a1)住品中說:又諸菩薩勝解行住,於菩薩無相修,當知發趣。勝解行住就是資糧位和加行位,即資糧位過去,煖、頂、忍、世第一這個境界。有殊勝的智慧,能這樣修止觀;這樣聞、思、修的有相修,當知是向菩薩的無相修那裏,向無生法忍那裏。
a2)極歡喜住就是初歡喜地;增上戒住,就是第二地,離垢地;增上心住,就是第三地,發光地;增上慧住,就是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加起來就是六地。菩薩能夠斷除執著、斷除有所得的分別,於我不可得、於一切法也不可得,就是真如。菩薩證悟真如的時候,真如就是無相修,沒有我執的相、也沒有法執的相。沒得無生法忍以前,還有我執、法執,就是相。現在證悟無生法忍以後,即歡喜地以後,開始證悟無相的境界,當知己經成就無相修。從初歡喜地到第六現前地,這六位菩薩成就無相修。
a3)極歡喜住、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慧住是四個住;這四個住對於無相修已經獲得。這個無相住,應該是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從第七地以後都是無相住,第七地是初無相住。無相修是修什麼?就是修我相不可得、法相不可得,就是我空觀和法空觀;當知是圓滿的證得。這是第七遠行地。
a4)第二無相住,就是第八地。這個時候,無相修也無加行、也無功用;所以這個無相修是清淨。前面初無相住,還有加行有功用,所以它不算是極清淨。
a5)無礙解住,最上成滿菩薩住,這是第九地和第十地菩薩。於菩薩無相修果,當知領受無相果。前六地菩薩對於無相修圓證,但是沒有圓證無相住;到最上成滿菩薩住,這時候於無相住圓滿地成就,所以稱之為果。當知此中從初發趣乃至清淨,從初發趣應該是勝解行位,第八地以上是清淨,是名入修行相。最後領受,就是第九地和第十地,是無相修的果,最後圓滿的境界,叫做修果成滿。
bhāvanākāra-praveśa-pūrvikā ca

八者、即由如是修果成滿,究竟出離。如是菩薩勤修學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解]8)第八法是什麼呢?即由如是由修而得果,到第十地圓滿,究竟出離煩惱障和所知障、究竟出離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解脫了。像前面說的八法,菩薩能這樣努力地修學,能放下障道因緣,就能證悟無上菩提、得一切種智。
bhāvanā-phala-pariniṣpattiḥ. tasyā eva bhāvanā-phala-pariniṣpatter atyaṃta-nairyāṇikatā. evaṃ hi bodhisattvāḥ śikṣamāṇā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ṃte.

3.3.2.4.8.十種菩薩
何等菩薩勤修學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當知菩薩略有十種。一、住種性,二、已趣入,三、未淨意樂,四、已淨意樂,五、未成熟,六、已成熟,七、未墮決定,八、已墮決定,九、一生所繫,十、住最後有。
[解]何等菩薩勤修學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能證無上菩提的菩薩,一共有十種不同。一、住種性,就是他現在可能都不信佛,但是他的身口意裡面,他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有佛性,這就叫做住種性。二、已趣入。三、未淨意樂。四、已淨意樂。五、未成熟。六、已成熟。七、未墮決定。八、已墮決定。九、一生所繫。十、住最後有。
ke punas te bodhisattvāḥ. ya evaṃ śikṣamāṇā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ṃte. te samāsato daśavidhā veditavyāḥ. gotra-sthaḥ avatīrṇaḥ aśuddhāśayaḥ śuddh'āśayaḥ aparipakvaḥ paripakvaḥ aniyati-patitaḥ niyati-patitaḥ eka-jāti-pratibaddhaḥ caramabhavikaś ceti.

此中即住種性菩薩發心修學,名已趣入。
[解]1)住種性和已趣入這兩位菩薩的名稱怎麼樣解釋呢?住種性有佛性的這位菩薩,遇見佛法僧,就相信佛法。他一方面學習,一方面修行。他發無上菩提心,然後學習佛法,也修止觀,這時候叫做已趣入,就是發無上菩提心叫做已趣入。
tatra gotra-stho bodhisattvaḥ śikṣamāṇaś cittam utpādayati. so 'vatīrṇa ity ucyate.

即已趣入乃至未入淨意樂地,名未淨意樂。
[解]2)那位菩薩已經發無上菩提心,肯學習佛法,也可能修學止觀,叫已趣入。乃至未入淨意樂地,但是那位菩薩修行的功夫,修行的程度還沒能夠達到淨意樂地,就是勝意樂,還沒有得無生法忍,這位菩薩就叫做未淨意樂。若得無生法忍,可以稱之為淨意樂。
sa eva punar avatīrṇo yāvac chuddhāśāya-bhūmiṃ nānupraviṣṭo bhavati tāvad aśuddhāśaya ity ucyate.

若已得入,名已淨意樂。
[解]3)若這位菩薩修學止觀,已經悟入第一義諦,叫做已淨意樂,有清淨的意願。
praviṣṭas tu śuddhāśayo bhavati.

即淨意樂乃至未入到究竟地,名未成熟。
[解]4)這位菩薩雖然得無生法忍,但是還沒到究竟地,就是第十地,所以名字叫做未成熟。這樣,未成熟的範圍很廣。
sa eva punaḥ śuddhāśayo yāvan niṣṭha-gamana-bhūmiṃ nānupraviṣto bhavati tāvad aparipakva ity ucyate.

若已得入,名已成熟。
[解]5)若已經到究竟地,叫做已成熟,就是到第十地,他的善根成熟。
praviṣṭas tu paripakvo bhavati.

未成熟中,乃至未得入決定地決定行地,名未決定。
[解]6)未成熟,他的善根還沒到第十地,應該從初地開始都沒到第十地。乃至未得入決定地,決定地就是第八地,他能夠證悟言說法性是畢竟空,悟入圓成實的時候,再不會退,所以叫做決定地。第八地是決定地,第九地是決定行地,就是善慧地。未決定是這個意思,沒到第八地、第九地。
sa punar aparipakvo yāvan niyata-niyata-caryā-bhūmiṃ nānupraviṣṭo bhavati tāvad aniyata ity ucyate.

若已得入,名已決定。
[解]7)若是他已經入第八地、第九地,名字叫做決定地。這個不是在表現於外的行為上說的,是在內心說。他內心與第一義諦相應,就安住不動,叫做已決定。
praviṣṭas tu niyato bhavati.

已成熟中,復有二種。一者、一生所繫。謂此生無間當證無上正等菩提。
[解]8)已成熟中,還有兩種不同。一者、一生所繫。謂此生無間,當證無上正等菩提。這位菩薩到第十地,再進一步就是善根成熟,得無上菩提,所以這個時候還沒得無上菩提,所以一生所繫,這一生把你綁住。再過一生,就可以成佛,這一生不行,所以一生所繫。也就是這一生與下一生,他們是緊連結的,中間沒有間隔,第二生一定得無上菩提的。
sa punaḥ paripakvo dvividhaḥ. eka-jāti-pratibaddho yasya janmano 'nantaram anuttara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hotsyate.

二、住最後有。謂即住此生,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解]9)住最後有,就是等覺菩薩。謂即住此生,就是這一生,他能證無上正等菩提,謂即此生就是住最後有。現在的彌勒菩薩在天上叫一生所繫。彌勒菩薩來到人間的時候,這一生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caramabhavikaś ca yas tasmiṃn eva janmani sthito '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te.

如是如說從初種性,廣說乃至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十種菩薩,於菩薩學能正修學。此上更無能正修學、若於中學、若如是學。非如所說諸菩薩上,更有菩薩,於菩薩學,能正修學。
[解]像前面說的十種菩薩,如說從初種性,廣說乃至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十種菩薩,對於菩薩所應該學習的,他能正行,能努力地修學。在這個菩薩之上更沒有能正修學的菩薩。若於中學、若如是學。非如一般人所說,在菩薩上面還有菩薩,更有菩薩,於菩薩學,能正修學,這位菩薩就是最高的菩薩。
a)若於中學若如是學者:自他利等七所學處,名於中學。如前自他利品乃至菩提品廣說應知。最初定應具多勝解,乃至應住無倒教授教誡,方便所攝身語意業,名如是學。如力種性品說應知。
a1)自他利等七所學處,有七個所學處,就是在那裡面學。這七個所學處,第一個是自利處、第二個是利他處、第三是真實義處、第四威力處、五成熟有情處、六成熟自佛法處、七無上正等菩提處,就是這七種處,如前自他利品乃至菩提品廣說應知。
a2)最初定應具多勝解,菩薩學習佛法的時候,最初發心的時候,應該具足很多的勝解。乃至到你這位菩薩,應該安住在無倒教授、無倒的教誡那裡。方便所攝身語意業,方便所攝就是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你行四種方便引導眾生的時候,你會有身業、有語業、有意業,有這樣的功德,這就叫做如是學,如力種性品說應知。
ta ete gotram upādāya yāvad anuttarāyāḥ samyaksaṃbodher daśa bodhisattvā nirdiṣṭāḥ. ye bodhisattva-śikṣāsu śikṣaṃte. teṣāṃ nāta uttari śikṣā vidyate. yatra śikṣeran yathā ca śikṣeran. na ca ebhyo yathā-nirdiṣṭebhyo bodhisattvebhya uttari bodhisattvo vidyate. yo bodhisattva-śikṣāsu śikṣeta.

3.3.2.4.9. 建立名號
如是所說一切菩薩,當知復有如是等類無有差別隨德假名。所謂名為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成就覺慧,最上照明、最勝真子、最勝住持,普能降伏,最勝萌芽。亦名勇健,亦名最聖,亦名商主,亦名大稱,亦名憐愍,亦名大福,亦名自在,亦名法師。如是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無邊菩薩,當知乃有內德,各別無量無邊假立想號。
[解]1)如是所說一切菩薩,當知復有如是等類無有差別隨德假名。
1-所謂名為菩提薩埵摩訶薩埵,這是通稱。菩提薩埵,就是希望能夠得菩提的有情,就是聲聞菩提、緣覺菩提、菩薩菩提,二乘菩提也在內。所有的菩薩都名為菩提薩埵摩訶薩埵。
2-成就覺慧,這位菩薩修行得無生法忍,就會成就覺慧,覺悟諸法實相的智慧,覺悟真如的智慧、空性的智慧,覺悟眾生的智慧。
3-最上照明,他這智慧是最殊勝,就是這個明、這個智慧能夠證悟甚深空性,叫最上照明。你若照見空性,也就能照破三界的無明,所以叫做最上照明。
4-最勝真子,最勝就是佛,菩薩是最勝的佛的弟子,他學習佛法現在能夠破無明,見法性,他是真實是佛的弟子。就是他照見甚深空性,清淨的智慧才現起,所以叫做最勝真子。
5-最勝住持,你能夠住持你自己成就的功德,無漏的戒定慧不失掉,那是最殊勝的。他得無生法忍以後,有能力弘揚佛法,住持言說的佛法,有這個能力。
6-普能降伏,就是他能夠降伏他的煩惱,初得無生法忍只是斷掉一部份的分別煩惱,俱生的煩惱還沒斷,但是他能夠降伏一切的煩惱。
7-最勝萌芽,就是他成就無分別智,對無上菩提來說就是萌芽,這個萌芽是最殊勝的,所以叫「最勝萌芽;他也能教化眾生發無上菩提心,所以也叫做最勝萌芽。
8-亦名勇健,就是他成就的最勝的法性的菩提心,是勇健,是不可屈服的,是不退轉的,勇健和住持的意思有相同的意思。這位得無生法忍的菩薩煩惱不可以屈服他,他能夠住持而不失掉的,所以叫做勇健。煩惱不能屈服他,他能屈服一切煩惱,所以他是勇健。
9-亦名最聖,這個菩薩也可以稱之為聖,就是他由凡位達到聖位,就是最好的,最吉祥的聖者。
10-亦名商主,就是他能在十方諸佛那裡學習佛法,獲得很多的法財,佛法的智慧他能成就,也能為一切眾生宣揚佛法,所以叫做商主。商主,是做生意賺錢的意思,現在菩薩能在十方諸佛那裡學習無量無邊的佛法,能為一切眾生宣揚,就是從那裡得到,到這邊來輸出;有輸入,也有輸出,所以叫做商主。
11-亦名大稱,這個人發無上菩提心學習佛法,他的名稱也是廣大的。
12-亦名憐愍,菩薩對於眾生的苦惱有憐愍心。
13-亦名大福,菩薩有廣大的福德,因為他的慈悲心廣大,所以福德也大。
14-亦名自在,他學習佛法,成就般若的智慧,心裡面不為這些煩惱所迷惑,所以叫做自在。
15-亦名法師,他是自己以法為師,學習聖道,他不是聽別人說才修學聖道。
2)這樣的名字在十方沒有邊際的諸世界裡邊,無邊菩薩有這麼多的名字。當知乃有內德,內指心說,他在佛法裡面栽培的善根,各式各樣的功德,這是布施的功德、持戒的功德、忍辱的功德,乃至很多很多的功德,內德各別是無量無邊的,隨德就是立出來種種名號,各別的名號。
a)無有差別隨德假名等者:此中種種假名,通說一切等類菩薩,隨彼彼德立彼彼名,非依內德各別建立,由是說言無有差別。
a1)這裡頭這麼多的名字,是通說一切菩薩都有這個名字,都可以這麼講。隨那位菩薩有那樣的功德,就立那樣的名字。內德裡邊是各別的,說這個人以戒德立名,那個人以慧德立名字。現在不是以內德差別的功德建立名字的,立出這個名字,哪一位菩薩都可以這麼稱呼,所以沒有差別。
teṣāṃ punaḥ sarveṣām eva bodhisattvānām abhedenemāny evaṃbhāgīyāni gauṇāni nāmāni veditavyāni. tad-yathā. bodhisattvo mahāsattvaḥ dhīmān uttamadyutiḥ jinaputraḥ jinādhāraḥ vijetā jināṃkuraḥ vikrāṃtaḥ paramāryaḥ sārthavāho mahāyaśāḥ kṛpālur mahāpuṇyaḥ īśvaro dhārmikaś ceti. teṣāṃ punar daśasu dikṣv anaṃtāparyaṃtesu loka-dhātuṣv aparyantānāṃ bodhisattvānām aprameyāḥ pratyātma-gatāḥ saṃjñā-prāptayo veditavyāḥ.

若諸菩薩現前自稱我是菩薩,於菩薩學不正修行;當知是名相似菩薩,非真菩薩。若諸菩薩現前自稱我是菩薩,於菩薩學能正修行;當知是名真實菩薩。
[解]3)若是有的菩薩就在大眾的面前,現前是大眾的面前,自己就這麼說:我是菩薩摩訶薩。雖然當著大眾自己說自己是菩薩,但是他對於菩薩應該學習的佛法,不努力地修行,這個菩薩就是與菩薩相似而已。因為你若不修行,內心的煩惱不能調伏,你的大悲心就不見,你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些功德都不見,你還號名為菩薩?這不都是假名字嗎?不真實,不是真實的菩薩,你的六波羅蜜不現前,你的煩惱你不能調伏,你怎麼能自稱菩薩呢?
4)假設這一類菩薩也是對大眾說:我是菩薩否?是菩薩。這位菩薩對菩薩所應學習的聖教,有教法、有行法,教、行、理。教法是語言文字的佛法,我可以學習;行法是六波羅蜜,或者是止觀,你也能這樣修行;理法,你能證悟第一義諦,能這樣的話呢?就是於菩薩學能正修行,努力地就這樣做,當知是名真實菩薩,他是真實菩薩。若這個時候只是學習教法,對於行我沒做,理也沒做,那麼你少分是真實菩薩,你多分是相似菩薩。教、行你都能學習,就多分的真實菩薩,少分的相似菩薩。如果說是教、行、理,我都能夠成就,你是真實菩薩。
tatra ye bodhisattvā bodhisattvā sma iti pratijñāyāṃ vartaṃte. na ca bodhisattva-śikṣāsu samyak pratipadyaṃte. te bodhisattva-pratirūpakā veditavyāḥ. no tu bhūtāḥ. bodhisattvā sma iti pratijñāyāṃ vartaṃte samyak ca ye bodhisattva-śikṣāsu śikṣaṃte. te bhūtā bodhisattvā veditavyāḥ. Bodhisattvabhūmāv ādhāra-yoga-sthāne bodhisattva-guṇa-paṭalam aṣṭādaśamaṃ samāptaṃ. samāptam ādhāra-yoga-sthān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