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菩薩地-第二持隨法瑜伽處-3.增上意樂品

3.增上意樂品
云何菩薩增上意樂?嗢柁南曰: 智者於有情,有七相憐愍;十五勝意樂,作十事應知。
[]第二持隨法瑜伽處增上意樂品,持是堪能的意思,堪能隨法就是隨順第一義諦。瑜伽處,瑜伽就是修止觀,修止觀的境界。增上意樂品,意樂在這裡有願的意思。增上意樂品就是很勇猛,增上是勇猛的意思,就是這位菩薩的菩提願是特別勇猛。這一品裡面就說菩薩的增上意樂。云何菩薩增上意樂?嗢柁南曰:智者於有情,有七相憐愍;十五勝意樂,作十事應知。
uddānaṃ. vātaslyaṃ sarva-sattveṣu saptākāraṃ hi dhīmatāṃ paṃcadaśāśayās teṣāṃ daśa kṛtya-karā matāḥ.

3.1.七相憐愍
謂諸菩薩於諸有情,深心發起七相憐愍。以諸菩薩具憐愍故,名善意樂極善意樂。何等名為七相憐愍?一者、無畏憐愍,二者、如理憐愍,三者、無倦憐愍,四者、無求憐愍,五者、無染憐愍,六者、廣大憐愍,七者、平等憐愍。
[]很多的菩薩對於具足一切煩惱;見煩惱、愛煩惱都具足的眾生,發起來七種不同相貌的憐愍心。誰是能發起的呢?是深心,菩薩有深心能發起七相憐愍。他怎麼能夠發起來七相憐愍呢?因為諸菩薩的內心裡面有憐愍心,所以他能發動,這七相憐愍就叫做善意樂,也叫做極善意樂。何等名為七相憐愍?一者、無畏憐愍。二者、如理憐愍。三者、無倦憐愍。四者、無求憐愍。五者、無染憐愍。六者、廣大憐愍。七者、平等憐愍。
a)名善意樂極善意樂者:此中意樂,通說勝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由是差別,名善極善。
a1)這裡邊說意樂,和一般說意樂有不同的地方。這裡說意樂範圍很廣,通說勝解行地的意樂。勝解行地,就是未入聖道的時候,沒有得無生法忍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煖、頂、忍、世第一。這個時候他有勝解行。再向前進一步,就是初極喜地,乃至到究竟地,就是到第十地。由於這個意樂通攝凡位和聖位,由於有這樣的差別,所以這正文上就說善意樂、極善意樂。善意樂,就是勝解行地叫善意樂;入聖位以後,就是極善意樂,所以叫做增上意樂。
saptākāraṃ bodhisattvānāṃ sattveṣu vātsalyaṃ pravartate. yena vātsalyenopetā bodhisattvāḥ kalyāṇāśayāḥ parama-kalyāṇāśayā ity ucyaṃte. saptākāraṃ vātsalyaṃ katamat. abhayaṃ yuktaṃ akhedaṃ ayācitaṃ anāmiṣaṃ vistīrṇaṃ samaṃ ceti.

謂諸菩薩於諸有情,非怖畏故而起憐愍,現行隨順身語意業,適可其心利益安樂:是名菩薩無畏憐愍。
[]1)這些大菩薩也就是前面說的勝解行地的菩薩,乃至入十地菩薩,這麼多的菩薩對於有煩惱的有情並不是害怕、怖畏,而發起這個憐愍心。憐是哀憐,愍是悲傷;就是觀察眾生貪瞋癡的活動,感覺到很可憐。我們心裡面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煩惱隨時會動。這些大菩薩對我們起哀愍心,是哀愍我們,來利益我們、安樂我們,不是怕我們。
1-勝解行地的菩薩就是煖、頂、忍、世第一的菩薩,外凡位資糧位的菩薩,也把他算在勝解行,但實際上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稱勝解行,就是他對於佛法的理解程度很高,對於佛法的用功修行也有程度,和資糧位不一樣,和不修止觀的人、放逸的眾生不一樣。他是修奢摩他的止,也修觀,而且在內心裡面出現與聖人相似的戒定慧,有這樣的境界。他看見眾生那種可憐的境界發出來憐愍心,但是眾生會疑惑:他害怕我。所以有這種疑惑,現在是否認這件事,這是無畏憐愍。
2-憐愍的相貌是怎麼樣呢?就是這位菩薩表現出來的行為,身語意業非常地柔和。隨順,對於眾生說什麼話,他都是隨順你的意思,好像他害怕你似的。
3-隨順的身語意業是什麼情形呢?適可其心,就是契合你的心情來利益你、來安樂你,令你心情安樂,令你得到利益,令你出不善處、安立善處,這是利益。解除你的憂惱,令你心情得到安慰,這是安樂利益。因為菩薩的動機是利益你、安樂你,而表現出來的身語意行也都是隨順的,所以眾生容易誤會:他害怕我!說現在不是,是無畏憐愍。是名菩薩無畏憐愍,這是第一個憐愍。
na hi bodhisattvaḥ kasyacid bhayād vatsalo bhavati. ānulomikena kāya-vāṅ-manas-karmaṇā samudācarati manāpena hita-sukhena ca.

又諸菩薩於諸有情,非不如理憐愍而轉。謂終不以非法、非律、非賢善行、及以非處,勸授有情,是名菩薩如理憐愍。
[]2)又這些菩薩對於眾生的憐愍是如理的,就是合乎道理的哀憐你。而轉就是這樣地實行這件事,或者轉是現起,現起的憐愍是如理的。
1-這位菩薩從開始到最後,不會以非法、非律、非賢善行及以非處,勸導教授有情。就是以法,以律,以賢善行及是處來教化眾生的,不是非法,非律。
2-法和律怎麼樣解釋呢?簡單的解釋,法就是真理,用佛法的勝義來教導你。律就是你學習佛法以後,實際上要用功修行,滅除你身口意的污染,就是行。以真理來教導你,就是令你解,解以後還勸你修行的。所以,法是解,律就是行。行主要是滅煩惱,就是以解以行,以法以律的解行來教導你。不以非法、非律,與佛法不相應的,就是外道的法律了。
3-賢善行,賢是多的意思,你有很多好的功德的品行。現在說終不以非賢善行、及以非處,不合道理的地方,勸授有情,是名菩薩如理憐愍。
a)不以非法、非律等者:惡說法毗奈耶,是名非法非律。遠離顰蹙,舒顏平視,含笑先言,常為愛語,性多攝受善法朋侶,身心澄淨,是名賢善。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五卷二十三頁)與此相違,是名非賢善行。於彼彼事理有相違,是名非處。
a1)惡說法毗奈耶,是名非法非律,就是不是佛教徒,他若去教導眾生的時候,就是惡說法毗奈耶,是名非法非律。
a2)菩薩以法以律來教導眾生。教導眾生的時候遠離顰蹙,就是他的面容不會皺眉頭。舒顏,就是開顏,就是非常地開朗;眉眼、面相很開展,所以叫做舒顏。平視就是平等地,不會向高處看,或者向低處看,就是正和你的眼睛相對視。含笑就是微笑的意思。先言,先說話,不會說是我等你說話,我才說話,是先說話。表示菩薩沒有高慢心的意思。遠離顰蹙,舒顏平視,含笑先言,就是非常的尊重你,非常的有禮貌的。
a3)常為愛語,常常說令你歡喜的語言,愛是這位菩薩的動機,就是愛護你,是愛心說出來的話,而不是用高慢心同你說話,也不是用瞋心同你說話,是用愛心同你說話的。或者說,說這種語言對你有利益,那也就是愛語。
a4)性多攝受善法朋侶,性就是心,多是廣大,心性廣大,能夠容受,不是說有一點兒他的心就過不去。善法朋侶,就是說菩薩本身有很多的功德,是你的好朋友,他為眾生的善法朋侶。朋是兩個月亮,同明相照,就叫做朋友;你也是光明,我也是光明,我放一段光明給你,你放一段光明給我。侶就是和你為伴,就是你做功德的時候,我為你作伴,我和你合作來成就一個功德,成就善法。
a5)身心澄淨,就是身也清淨,心也清淨;身可以說是表現於外的,以慈悲心和智慧表現在外邊,是身清淨。心裡邊也是慈悲,也是智慧,所以身心澄淨,是名賢善。菩薩自己是這樣子,菩薩也勸導你這樣子,叫賢善行。這個文是在聲聞地已經說過,而菩薩地也這樣講,所以這是通於大小乘的。
a6)與這個相違,以非法、非律、非賢善行、及以非處,勸授有情,就不是菩薩行,就不是哀愍心。於彼彼事理有相違,就是各式各樣的事都不合道理,就叫做非處,就是不合道理的意思。合乎道理,就叫做處。
a7)菩薩和眾生見面的時候,教化眾生的時候,他的態度是這樣。所以一定是勝解行地,在是煖頂忍以後的境界,才能做到這樣的憐愍。因為你修止觀,常常調伏你的心,你的煩惱被調伏,所以會有這些事情。如果不修止觀,你的煩惱隨時會動。
punar bodhisattvasya sattveṣv ayoga-vihitaṃ vātsalyaṃ na pravartate. tad-yathā adharme avinaye asatya-samudācāre asthāne samādāpanatāyai.

又諸菩薩於諸有情如是憐愍,隨其所宜發起一切饒益事業,曾無厭倦,是名菩薩無倦憐愍。
[]3)又諸菩薩於諸有情這樣憐愍的時候,就是前面無畏憐愍、如理憐愍的時候,隨順面前的那個補特伽羅所適合的,發動各式各樣的利益眾生的事情。做這件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但是菩薩從來也沒有疲倦。若是在勝解行地,心裡面有奢摩他的人,他就是有了疲倦,一入定就恢復過來,定能令他解除疲勞。若是入聖位的人,境界更高,智慧更高,那是更不會有疲倦,是名菩薩無倦憐愍。
tathā ca bodhisattvo vatsalo bhavati sattveṣu. yathā teṣām arthe sarvāraṃbhair na parikhidyate.

又諸菩薩於諸有情,不待求請自起憐愍,為作饒益,是名菩薩無求憐愍。
[]4)又諸菩薩於諸有情,不等待他來請求菩薩,菩薩自動地就發起憐愍心,採取行動為他做饒益的事情,是名菩薩無求憐愍。
ayācita eva ca bodhisattvaḥ sattveṣu vatsalo bhavati na kenacid yācitaḥ.

又諸菩薩於諸有情,無愛染心而起憐愍。謂饒益他不祈恩報,亦不希望當來可愛諸果異熟,是名菩薩無染憐愍。亦名菩薩無緣憐愍。
[]5)又諸菩薩於諸有情,沒有愛染心而起憐愍。怎麼叫做無愛染心而起憐愍呢?謂這位菩薩不怕辛苦,做很多事情利益眾生的時候,他心裡面並不希望對方要酬謝我,要感謝我,不求這件事。也不希望,我做了這件事,將來會得到可愛的果報。沒有這種心情的原因,一定是要修空相應的止觀,在畢竟空寂上無有少法可得。若是不修止觀,這是辦不到的,是名菩薩無染憐愍,也叫做無緣憐愍。謂饒益他不祈恩報,就是無染憐愍。亦不希望當來可愛諸果異熟,就是無緣憐愍,緣就是不攀緣,無所求。
anāmiṣa-cittena vatsalo bhavati. na parataḥ pratyupakāraṃ prati paratra vā ripākam iṣṭaṃ pratyāśaṃsatā iti niṣkāraṇa-vatsalo bhavati sattveṣu bodhisattvaḥ.

又諸菩薩於諸有情所起憐愍,唯是廣大而非狹小。言廣大者,謂於一切諸有情所,雖遭一切不饒益事;而不棄捨。菩薩自身寧受非愛;終不以惡欲加於彼,是名菩薩廣大憐愍。
[]6)又諸菩薩於諸有情所起憐愍,唯是廣大而非狹小的憐愍,怎麼叫做廣大憐愍呢?謂於一切諸有情的地方,菩薩大慈大悲饒益眾生,但是也遭遇到不饒益事,眾生還說了很多的壞話來毀辱菩薩,遭遇到一切不饒益的事情。菩薩的慈悲心不退轉,你毀謗菩薩,菩薩還是繼續地慈悲你,而不棄捨你。菩薩自身饒益眾生的時候,寧可是遭受到不可愛的事情,觸惱菩薩的事情,但是菩薩本身終不會貪瞋癡的煩惱動,惡心來了,想要殺害對方來出出氣,是名菩薩廣大憐愍。廣大憐愍就是原諒眾生,不計較這件事,這叫做廣大。
vipulaṃ ca tad bodhisattvasya vātsalyaṃ bhavati sattveṣu na parīttaṃ. tathā ca vipulaṃ bhavati.

又諸菩薩如是相狀如是功德相應憐愍,普於一切諸有情類,平等平等,於有情界無有分限,是名菩薩平等憐愍。菩薩與此七種行相憐愍相應,名善意樂、極善意樂。
[]7)又諸菩薩如是相狀,就是前面說廣大憐愍的相狀。如是功德相應憐愍,還是利益眾生、安樂眾生,與這樣功德相應的憐愍心。普於一切諸有情類,於一切有智慧的、無智慧的、有罪過的、有功德的、有親愛的、有怨恨的,都是平等平等地憐愍眾生。於有情界無有分限,不會分出來這一部份我利益、饒益他,那一部份不要睬他,沒有這件事情,是名菩薩平等憐愍。菩薩與此七種行相憐愍相應:名善意樂極善意樂。
yathaiṣāṃ sattvānām antikād bodhisattvaḥ sarvākā-----raṃ labhamāno notṣrjati ātmānaṃ kāya-priya-ka-- saptākāreṇa vātsalyena yuktā bodhisttvāḥ kalyāṇāśayāḥ parama-kalyāṇāśayā ity ucyaṃte.

3.2.十五意樂
當知此中淨信為先,擇法為先,於諸佛法所有勝解、印解決定,是名菩薩增上意樂。如是菩薩增上意樂,當知略說有十五種。何等十五?一、最上意樂,二、遮止意樂,三、波羅蜜多意樂,四、真實義意樂,五、威力意樂,六、利益意樂,七、安樂意樂,八、解脫意樂,九、堅固意樂,十、無虛妄意樂,十一、不清淨意樂,十二、清淨意樂,十三、善清淨意樂,十四、應調伏意樂,十五、俱生意樂。
[]1)當知此中淨信為先,就是清淨的信心你先要建立起來。淨信就是沒有疑惑,對於佛法僧都沒有疑惑。信為欲依,你相信以後,心裡面就會有所求,就會有希望,我也希望這樣。我讚歎佛的時候,我也希望成佛;我讚歎涅槃的時候,我希望能證悟涅槃;我讚歎僧的時候,我也想要得無生法忍。你若有一個願,有一個希望,這個信就好一點,相信是真實清淨、無量功德莊嚴,我也希望能成就,所以說淨信為先。
2)為什麼對佛法有清淨的信心呢?就是因為念的關係。念釋迦牟尼佛: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士、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你的信心就建立起來。
3)我們常常念佛的功德生歡喜心,再進一步念第一義諦,就是要得無生法忍。你為什麼有淨信?就是因為這樣。我念法,念第一義諦的時候,這個心就是破除有所得的虛妄分別的境界。我們的身口意在什麼地方活動?就是在虛妄分別的境界上活動。你為什麼不能到第一義諦那兒?因為你沒有注意這件事。
4)現在若能念八正道的時候,現在就可以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你想得初果嗎?你想要得無生法忍嗎?你有這個意願嗎?
5)你要這樣的念佛、念法、念僧,才對佛法僧有淨信。這個都是聖人的境界,佛也是聖,涅槃也是聖,僧也是聖,不是凡夫境界。什麼叫做增上意樂?就是先要念佛、念法、念僧,對佛法僧有淨信,先要成就這件事。還要做第二件事,擇法為先,擇法就是要學習佛法,要有佛法的智慧。擇是智慧,智慧能觀察、決擇,也就是學習佛法,要修止觀,你成就清淨無我的智慧,叫擇法為先。
6)這兩件事成功,你就會對於佛法,對於無上菩提,你有了勝解,就是有力量的信解,就是你通達佛法的智慧很有力量,叫做勝解。這個有力量的勝解,為什麼會有力量?就是你常常修止觀的關係,常常修不淨觀、常常修無我觀。無我觀常常修它就會有力量。你常常修不淨觀,不淨觀有力量。怎麼知道有力量呢?它能調伏煩惱。煩惱來了,正念一提起來,煩惱就沒有,就表示你能戰勝煩惱,這就叫做有力量。
7)已經得聖道的人他就沒有煩惱,我們沒有得聖道,心裡面有煩惱。但是你的勝解有力量,對佛法常常修止觀,你的不淨觀有力量,你的無我觀有力量,它就能戰勝煩惱,不執著這些事。常常地修止觀,對於佛法的理解就有力量,所以叫做勝解。什麼叫做有力量?能調伏煩惱。
8)印解決定,印就是決定,就是可信的意思。就是你通達佛法僧、通達佛法的勝義、通達苦集滅道、通達一切緣起的真理,你這通達的智慧是決定的,決定無疑,不會是疑惑。這個時候,如果還沒能夠得無生法忍,最低限度是勝解行地。若是進一步,繼續努力,一定是得無生法忍,一定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所以這個地方應該也通於勝解行地,也通於淨勝意樂地,也就是通於十地菩薩,是名菩薩增上意樂。
9)如是菩薩增上意樂,當知略說有十五種增上意樂。何等十五?一、最上意樂。二、遮止意樂。三、波羅密多意樂。四、真實義意樂。五、威力意樂。六、利益意樂。七、安樂意樂。八、解脫意樂。九、堅固意樂。十、無虛妄意樂。十一、不清淨意樂。十二、清淨意樂。十三、善清淨意樂。十四、應調伏意樂。十五、俱生意樂。
a)於諸佛法所有勝解等者:此中佛法,謂即無上菩提及與菩提方便。信他諸佛菩薩而行,是名印解。自內了知真實,是名決定。
a1)這裡說佛法就是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就是一切種智。及與菩提方便,就是證得菩提的前方便,就是由因而得果,因是得無上菩提的前方便。印解是什麼呢?就是你對於佛菩薩的法語,十足的相信,按照佛說的法語去奉行。你繼續這麼修行的時候,進步,斷除煩惱,斷除疑惑了,就得無生法忍,就不退轉,所以自內了知真實,了知第一義諦,這叫做決定。
tatra śraddhā-pūrvo dharma-vicaya-pūrvakaś ca buddha-dharmeṣu yo 'dhimokṣaḥ pratyavagamo niścayo bodhisattvasya. so 'dhyāśaya ity ucyate. te punar adhyāśayā bodhisattvasya samāstaḥ paṃcadaśa veditavyāḥ.katame paṃcadaśa. agryāśayaḥ vratāśayaḥ pāramitāśayaḥ tattvārthāśayaḥ prabhāvāśayaḥ hitāśayaḥ sukhāśayaḥ vinirmuktāśayaḥ dṛḍhāśayaḥ avisaṃvādanāśayaḥ aśuddhāśayaḥ śuddhāśayaḥ su-śuddhāśayaḥ nigṛhītāśayaḥ sahajāśayaḥ.

3.2.1.辨十五相
謂諸菩薩於佛法僧最上真實,起勝意樂,是名菩薩最上意樂。
[]1)對於釋迦牟尼佛和十方三世一切佛。
1-法就是佛為眾生說的緣起法,有緣起甚深、有空性甚深,這都是法;但是這樣的法要假借語言文字才能表達出來,所以還有一個教法。教法和緣起甚深,這裏包括行法;空性甚深是理。教、行、理,如果再加個果,法就是分這四種。這四種法,對我們來說,語言文字的佛法還是很重要的,它比行、理和果是淺薄的佛法,對我們很重要。我們一定假借語言文字的教法去學習,就是聞、思、修,然後才能到緣起甚深、到空性甚深那兒。
2-僧就是已經出家,隨佛修學聖道,已經得聖道的這些出家人。聖人他出家的時候也是凡夫,但是後來得了聖道,他的身口意清淨,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有八正道、八勝處、十遍處,有滅盡定、四禪八定,有種種無漏的戒定慧。
3-最上真實,在真實中它是最殊勝的。最上真實是讚歎佛法僧。
4-這麼多的菩薩,對於最上真實的佛法僧,起勝意樂。心裏面非常歡喜,這樣他也可以修學聖道,也可以發無上菩提心,廣度眾生,都叫做勝意樂,是名菩薩最上意樂。
a)於佛法僧最上真實者:謂佛法僧真實功德,映蔽一切世間外道,說名最上。
a1)謂佛法僧真實功德,映蔽一切世間外道。它的光明廣大,境界一現前的時候,映蔽就是隱蔽。就是把一切世間、外道那些愚蠢的境界都顯現不出來;唯有佛菩薩的功德廣大,顯現出來。說名最上,是超過一切外道。
tatra yo buddha-dharma-saṃgha-ratneṣu bodhisattvasyādhyāśayaḥ so 'gryāśaya ity ucyate.

又諸菩薩於所受持淨戒律儀,起勝意樂,是名菩薩遮止意樂。
[]2)又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對於所受持的清淨戒法、清淨律儀,淨戒是在心上說的,律儀是心裏面的境界表現於外的境界。起勝意樂,你發起特別的歡喜心,是名菩薩遮止意樂,遮止你做種種的錯誤、犯種種的錯誤。戒能增上定,因為你想要得定,要持戒清淨,它就能幫助你得定。若持戒清淨,修止觀就容易,所以生歡喜心。
bodhisattva-śīla-saṃvara-samādāne yaḥ adhyāśayaḥ. ayaṃ vratāśaya ity ucyate.

又諸菩薩於所修證施、忍、精進、靜慮、般若,起勝意樂,是名菩薩波羅蜜多意樂。
[]3)又諸菩薩於所修證施、忍、精進、靜慮、般若。這地方把戒單獨立一條,其餘布施、忍辱、精進、靜慮、智慧這五波羅蜜,你要發起殊勝的意樂,你若常常思惟這件事,你就生歡喜心。好的果報,是由好的施、戒、忍、精進、靜慮、般若來的,這般若是善法,對你有恩,你常常這樣念。我現在得到有什麼功德,你心裏歡喜;但是我還有很多功德不圓滿,再繼續做,功德更好,你發歡喜心。所以若念法的時候,心裏會歡喜;你會歡喜善法,你也就願意這樣做,所以能夠起勝意樂,是名菩薩波羅密多意樂。
dāna-śīla-kṣānti-vīrya-dhyāna-prajñā-samudāgamāya yaḥ adyāśayaḥ. ayaṃ pāramitāśaya ity ucyate.

又諸菩薩於法無我、補特伽羅無我、甚深勝義諸法真如,起勝意樂,是名菩薩真實義意樂。
[]4)這是第四個真實義的意樂。真實義是什麼呢?就是法無我、補特伽羅無我;一個法無我,一個眾生無我。觀這個補特伽羅我,觀這個色受想行識裏面,沒有常恒住、生死的流轉者,沒有這一個,不可得。
1-法無我、補特伽羅無我,這個是甚深的勝義。超過凡夫的境界,唯獨聖人清淨無分別的智慧的境界,這叫做勝義。這是分成兩個無我,一個法無我、一個補特伽羅無我。
2-諸法真如,就是把這兩個無我統一,無我也是真如,法無我也是真如,補特伽羅無我也是真如。
3-起勝意樂,你要發起殊勝的意樂;你若這樣觀察、思惟成功,你就是聖人。這個就是前面說的般若,你能觀察色受想行識裏面,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識本身也不可得。
我們是由語言文字的增上緣,做如是思惟,當然是在奢摩他裏做如是思惟,這還是一種言說相,假借第六意識的分別、觀察,這樣的觀察、思惟,是屬於觀。
4-但是你也可以修止,修止是兩種止:一個是有所緣境,有一個有相的法做所緣境;如果你觀察補特伽羅無我、觀察一切法無我,真如的境界就是所緣境,就在那裏寂靜住、無分別,你這樣修止、也這樣修觀,等到成功那一天,離一切名言相的時候,得無生法忍,就是離文字相。就是聖人,就是斷煩惱。先斷分別煩惱,要繼續地修行,斷俱生的煩惱,就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第十地。是名菩薩真實義意樂。
5-若是我們學習經論以後,能夠建立得聖道的意願:「我想要得聖道」,你若有這個意願的時候,常常地修法無我、補特伽羅無我的止觀,就和正道相接近,漸漸地接近,就是煖頂忍世第一,一剎那就見道,你不歡喜嗎?所以這樣思惟觀察,就會有菩薩真實義的意樂,生歡喜心。
dharma-pudgala-nairātmye paramārthe dharma-tathatāyāṃ gaṃbhīrāyāṃ yaḥ adhyāśayaḥ. ayaṃ tattvārthāśaya ity ucyate.

又諸菩薩於佛菩薩不可思議神通威力,或俱生威力,起勝意樂,是名菩薩威力意樂。
[]5)又諸菩薩對於佛菩薩的不可思議神通威力,就是佛菩薩六種神通的威力。或俱生威力,就是果報。譬如說今生這樣修行,原來是個凡夫,但是修止、修觀成就,就是得無生法忍,也就是在禪定裏面得到六種神通,這是修得的神通;俱生的威力就是果報上的神通,在十地菩薩來看,第八地得到這種果報。我們在思惟的時候,如果你己經見到真實義,見到法無我、補特迦羅無我,得初歡喜地、得無生法忍,若是念佛菩薩的威力的時候,你也很容易會成就,你不歡喜嗎?這樣,你對於佛菩薩的俱生威力的意樂,就非常歡喜,歡喜就是想要成就,是名菩薩威力意樂。
buddha-bodhisattvānām aciṃtye 'bhijñā-prabhāve sahaje vā prabhāve yaḥ adhyāśayaḥ. ayaṃ prabhāvāśaya ity ucyate.

又諸菩薩於諸有情,欲以善法而授與之,是名菩薩利益意樂。
[]6)又諸菩薩於諸有情,欲以善法而授與之,就是教導他、開示他,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讓他受八關齋戒、受三歸五戒,這樣開導他,是名菩薩利益意樂。你這樣教導眾生,眾生因此而相信佛法,漸漸修行也可以得聖道,你不是很快樂嗎?
sattveṣu kuśalopasaṃhartu-kāmatā hitāśaya ity ucyate.

又諸菩薩於諸有情,欲以饒益而授與之,是名菩薩安樂意樂。
[]7)又諸菩薩於諸有情,欲以饒益而授與之,於諸有情,欲以安樂饒益,各式各樣的功德,使令得到安樂的意樂,就是各式各樣的饒益。或是在家菩薩,給他造房子,令他生活美滿,那也是欲以饒益而授與之。是名菩薩安樂意樂。
sattveṣv anugrahopasaṃhartu-kāmatā sukhāśaya ity ucyate.

又諸菩薩即於如是諸有情所,無愛染心,又於當來可愛異熟,其心無繫,是名菩薩解脫意樂。
[]8)又諸菩薩即於如是諸有情所無愛染心,菩薩對於有情所,沒有染著心,就是你要修止觀。他做一些損惱的事情來傷害你,你不介意,這就是無愛染心。或者他給你什麼供養,你也不愛著,那也叫做無愛染心。你這樣行菩薩道,將來會得到很多的可愛的果報,但你心裏面也無所得,不執著這個事,是名菩薩解脫意樂。
a)即於如是諸有情所無愛染心者:謂於有情欲與利益安樂,非由心有愛染故。
sattveṣv eva nirāmiṣa-cittatā iṣṭe ca vipāke niṣpratibaddha-cittatā vinirmuktāśaya ity ucyate.

又諸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菩提,其心專注曾無變易,是名菩薩堅固意樂。
[]9)又諸菩薩對於自己將來會得無上菩提,對於這件事專注,其心專注第一義諦;諸法如就是無上菩提,專注諸法如,心裏不變易,不會有退大取小這些事情。是名菩薩堅固意樂。
a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yā cittaikāntikatā dṛdhāśaya ity ucyate.

又諸菩薩於諸有情饒益方便、於大菩提趣證方便、無顛倒智俱行勝解,是名菩薩無虛妄意樂。
[]10)又諸菩薩於諸有情於可憐的眾生,饒益方便,利益眾生的法門,方便就是法門。於無上菩提,能證悟無上菩提的法門。無顛倒智俱行勝解,你能成就沒有過失的智慧,通達饒益眾生的方便、通達大菩提的趣證方便。這個智慧在這個地方用功修行,有勝解、有決定的勝解,而不猶豫的。是名菩薩無虛妄意樂,就是你真實能利益眾生,你就會得無上菩提,你不會白辛苦的,所以無虛妄意樂。
sattvārthopāye bodhy-upāye aviparīta-jñāna-sahagatādhimuktir avisaṃvādanāśaya ity ucyate.

又諸菩薩勝解行地,所有一切增上意樂,是名菩薩不清淨意樂。
[]11)又諸菩薩勝解行地,就是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所有一切增上意樂,是名菩薩不清淨意樂。那個時候還沒斷煩惱,所以心裏面還有煩惱的種子,還是不清淨的意樂,雖然是意樂,但是不清淨。
adhimukti-caryā-bhūmau yo 'dhyāśayo bodhisattvānāṃ. so 'śuddhāśaya ity ucyate.

又諸菩薩從淨勝意樂地乃至決定行地,所有一切增上意樂,是名菩薩清淨意樂。
[]12)又諸菩薩從淨勝意樂地,淨勝意樂地就是初極喜地,他己經開始斷煩惱,所以給它一個名字叫做淨。乃至決定行地,決定行地就是第九地。所有一切殊勝意樂,是名菩薩清淨意樂。這時候能斷煩惱了,所以叫做清淨意樂。
śuddhāśaya-bhūmim upādāya yāvan niyata-caryā-bhūmer adhyāśayo bodhisattvānāṃ śuddhāśaya ity ucyate.

又諸菩薩到究竟地,所有一切增上意樂,是名菩薩善清淨意樂。
[]13)第八地是決定地、第九地是決定行地;現在諸菩薩到究竟地,就是到第十地。所有一切增上意樂,是名菩薩善清淨意樂。第十地菩薩,他斷的煩惱是更多,所以又名為善清淨意樂。前面只是說清淨意樂,這個地方又加個善字,第十地是這樣。
niṣṭhā-gamana-bhūmāv adhyāśayo bodhisattvānāṃ su-śuddhāśaya ity ucyate.

又諸菩薩不清淨意樂,是則名為應調伏意樂,由此意樂應思擇故。
[]14)又諸菩薩不清淨意樂,是則名為應調伏意樂。就是勝解行地的修行,還不是那麼好,所以你要努力地調伏你的煩惱,有這樣的意願。由於你的不清淨意樂,你心裏面還有所得,有我執的有所得、法執的有所得,所以應該繼續努力地修觀察、思惟,破除去有所得的染污。這叫由此意樂應思擇故。
tatra yaḥ aśuddhādhyāśayaḥ. sa eva nigṛhīta ity ucyate pratisaṃkhyāna-karanīyatayā.

又諸菩薩清淨意樂、善清淨意樂,是則名為俱生意樂,由此意樂性成就故,於所依中善安立故。
[]15)又諸菩薩清淨意樂、善清淨意樂,就是由初地以後,叫清淨意樂。是則名為俱生意樂,修四念住的時候,就會得果報,由初地到第七地,那是第二阿僧祇劫;第八地以上是第三阿僧祇劫,這是得果報,所以叫做俱生。從初歡喜地的時候,名為清淨意樂。清淨意樂這個時候,見到諸法如,得到法身;善清淨意樂,就是第十地是善清淨意樂,是名俱生意樂。就說小乘的初果,他死掉的第二生,前生得到的清淨無我智慧不失掉,與生俱來的;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也是這樣,所以都是俱生意樂。
1-由此意樂性成就故。為什麼叫做俱生意樂呢?由此意樂性成就故,在你心裏面成就、不失掉。
2-於所依中善安立故。在你的色受想行識裏邊,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善者能也,能安立而不退轉,所以叫善安立故。
3-初果沒有隔陰之迷,而說有隔陰之迷,是得初果那一生有隔陰之迷。就是你這一生能得初果,可是你現在還沒得初果,你這一生有可能有隔陰之迷,前一生的事情你不知道。若是這一生你會得初果,你一定會遇見佛法,你會去修四念住,得初果,就算你沒得二果,壽命到死掉。第二生有可能是到天上,也可能是在人間,但是前生的事情知道,你不會迷惑。所以這上面說由此意樂性成就故,在你心裏面成就、不失掉。
4-於所依中善安立故。你的色受想行識是所依,就是你的成就的功德,以色受想行識為依止,善安立故,能在那裏安立、不退,而不會退轉的。
a)由此意樂性成就故等者:不由思擇習所成性,名性成就。云何習所成性?謂由數習諸善法故,於自所依異熟識中,積集諸善堅住不忘成滿究竟,即由此義,名善安立。
a1)不需要再去思惟、決擇,不需要觀察、不需要修習。不由思擇習所成故,思擇就是習,不需要思擇、修習去成就的,本來就成就,所以叫做性成就,就是不退、不失掉。前生修學的功德,這一生能現前;現前可能也有點差別。譬如前生是初果、或者是二果,今生再來這個世界的時候,前生成就的功德,可能到三歲才現前、或者四歲、或者五歲,也可能很早就現前。不需要思擇、修習,就能現前,所以叫做性成就。
a2)云何習所成性?謂由數習諸善法故,數習就是你精進地一次又一次的這樣修止觀,諸善法就是修四念處。於自所依異熟識中,以你自己的依止,就是你的阿賴耶識。你的阿賴耶識是你的所依止處。積集諸善,堅住不忘,不斷地重覆,修四念住,積集很多的善法;善法修得很堅住不忘,很堅定安住在那裏,不忘失。成滿究竟,那個力量,成就圓滿,達到究竟的程度。即由此義,名善安立,就是你自己栽培。
a3)你若修學聖道,證到無我的智慧的這些功德,在你的心裏面成就,就不退,不失掉呢,初果以後也不退轉,得無生法忍以後,也是不退轉。但是功德並沒有圓滿,還要繼續地栽培的。所以修學聖道成就的功德和有漏法的栽培不一樣。
yaḥ punaḥ śuddha-suśuddhāśayaḥ. sa sahajāśaya ity ucyate prakṛty-ātmatayā āśraya-susaṃniviṣṭatayā ca.

3.2.2.能作十事
如是菩薩十五妙善增上意樂,隨一切地,以要言之,能作十事。何等為十?
[]如是菩薩,就是兩種菩薩:一個勝解行地的菩薩,一個是十地菩薩。這兩種菩薩總計起來有十五種妙善,極良好的增上意樂,是特別有大力量的意願,也包括歡喜的意思。這十五種增上意樂是做什麼用的呢?它會有什麼作用呢?就是隨順勝解行地和十地,隨這一切地。以要言之,提要說明它的作用,它也能作十種事情。
a)隨一切地者:謂諸菩薩勝解行地,淨勝意樂地,行正行地,決定地,決定行地,到究竟地,名一切地。彼菩薩眾所有意樂能作所作隨應當知。
a1)謂諸菩薩勝解行地,還是說煖、頂、忍、世第一。淨勝意樂地,就是初極喜地。行正行地,就是從第二地到第七地,叫做行正行地。決定地,就是第八地。決定行地,是第九地。到究竟地,就是第十地。說就是這麼多的地,就叫做一切地。彼那麼多的菩薩所有的增上意樂,能作所應該作的事情,隨其所應應該明白。這十種事是什麼情形呢?
ity ebhir bdhisattvāḥ paṃcadaśabhiḥ kalyāṇair adhyāśayaiḥ sarva-bhūmi-gataiḥ samāsato daśa krtyāni kurvaṃti. katamāni daśa.

謂諸菩薩最上意樂,能於三寶,修一切種最勝供養;普於一切菩提資糧,為最第一。
[]1)謂諸菩薩最上意樂,最殊勝的意樂,是什麼呢?這麼多的菩薩對於三寶是特別的尊重,所以能夠修行一切種,就是很多的、最殊勝的供養,就是財供養,或者是法供養這一類的。作供養有什麼好處呢?供養三寶是無上菩提的資糧,其他的功德也可以作資糧的,但是供養三寶在一切菩提的資糧裡面是最殊勝的。
agryāśayena ratna-pūjāṃ sarvākārāṃ prayojayaṃti sarva-bodhi-saṃbhārāṇām agrya- bhūtāṃ.

又諸菩薩遮止意樂,能於所受淨戒律儀,命難因緣,亦不故思犯於所犯。設有所犯,疾疾悔除。
[]2)又諸菩薩遮止意樂,就是不違犯戒律;戒所禁止、不要做的事情,他能夠依教奉行。能於三師之前所受的清淨戒律儀,就是有生命的危險;我若持戒,我可能會死掉,也不故意的在心裡面作意毀犯所受的戒法,也不犯戒的。寧可死,也要持戒清淨。假設失掉正念,犯了戒。很迅速地要懺悔,除滅這個犯戒的罪過,來恢復清淨。
vrat'āśayena bodhisattva-śīla-saṃvara-samādāne jīvita-hetor api na saṃciṃtyāpattiṃ āpadyaṃte. āpannāś ca tvarita-tvaritaṃ pratideṣayaṃti.

又諸菩薩波羅蜜多意樂,能於善法常勤修習無放逸住,常住最勝無放逸住。
[]3)又諸菩薩波羅密多的意樂,就是思惟波羅密多的功德生大歡喜心。這樣思惟之後,會做出什麼事情呢?能於六波羅密的善法常勤,就是精進的修習,修習這六波羅密多。無放逸住,不會這個時候懶惰,不去學習六波羅密多的功德。因為你常思惟,知道善法的功德殊勝,也會知道自己有所不足,自然地會修六波羅密多。若是平常不思惟善法的功德,不思惟六波羅密的功德,就是做一般的散亂的妄想,就不知道善法的功德,也不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那你能修學善法嗎?所以這位菩薩是長時期的安住在最殊勝的無放逸住,不放逸,精勤地修學六波羅密多的功德。
pāramitāśayena kuśalānāṃ dharmāṇāṃ bhāvanā-sātatya-kriyayā apramāda-vihāriṇo bhavaṃti paramāpramādavihāriṇaḥ.

又諸菩薩真實義意樂,能為有情以無染心流轉生死,不捨涅槃增上意樂。
[]4)又諸菩薩常思惟、觀察真實義,因此而生歡喜心、生勇猛心。做什麼事情呢?能夠發大悲心教化一切眾生,在生死這個地方是無染污心流轉生死,就是你能夠證悟真實義。證悟真實義的時候,就通達生死的世界都是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寂,就與真實義相應,這個心就清淨,所以無染污心在生死裡流轉度化眾生,有這種作用。
不入涅槃增上意樂,入涅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入於第一義諦的時候,滅掉色受想行識。這個身體是臭穢,有老病死的身體。我們消滅愛煩惱、見煩惱,這個臭穢的身體就沒有。菩薩發大悲心證悟真實義,身體是清淨的,不是我們這個老病死的身體。那個身體也是可以悟入第一義諦的時候,一念不生,也可以不現起。但是現在這位菩薩有大悲心,你不可以棄捨它,要保留這個身體,就是不入涅槃,不入於不生不滅的地方。你若證悟真實義的時候,也能辦到這件事,就是不入於不生不滅的地方,他有這樣的增上意樂。
a)以無染心流轉生死等者:由諸菩薩於其生死如實了知,故無染心流轉生死。由於涅槃不多願樂,故不速疾入般涅槃。義如〈真實義品〉中說。
a1)由於諸菩薩對於生死,在三界裡面又生又死,多數是在欲界和色界。如實了知,真實的通達生死的境界是如幻如化的、是畢竟空寂的。故無染心流轉生死,所以他能夠沒有染污心流轉生死。若是我們不能通達一切法是畢竟空,心有所執,執著有這些可愛的、可憎的事情,在生死裡流轉是有染污心才能流轉的。菩薩不是,他常修畢竟空觀,畢竟空觀就沒有可愛、也沒有可憎這件事,所以在生死裡面流轉,心還是清淨。
a2)由於涅槃不多願樂,就是菩薩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菩薩是在世俗諦這個世界裡。在這個世界的地方,他觀察世俗諦都是畢竟空寂的、是如幻如化的、無有少法可得的,這個地方就是涅槃。所以對於棄捨世俗諦,到第一義諦無餘涅槃,不多願樂,不是有很多的歡喜,所以大悲心不退轉。故不速疾入般涅槃,所以不會像阿羅漢速疾的入般涅槃,不會那樣。義如〈真實義品〉中說。
tattvārthādhyāśayenāsaṃkliṣṭāś ca saṃsāre sattva-hetoḥ saṃsaraṃti. avinirmukta-nirvāṇādhyāśayāś ca bhavanti.

又諸菩薩威力意樂,能於聖教覺受淳淨上妙法味。復能於修,起堅固想,欣樂多住;不唯聞思,便生喜足。
[]5)又諸菩薩對於佛菩薩的法的威力、不可以思議的神通的威力、大福德的威力,生歡喜心。諸佛菩薩的威力,是佛菩薩聖道所成就的果。若是你常思惟佛菩薩有這樣的威力,你就會願意也成就佛菩薩的威力,那你就得要努力地用功的修行。
1-你若有這樣的意樂,就能對於佛所說的教法,能夠聞思修,你就能夠享受到淳淨的,就是特別清淨的、沒有煩惱,上妙的法味。原來是得到禪定以後會有輕安樂,超過禪的法味、禪的輕安樂,那是聖人的境界。這是說你對於佛菩薩的威力生歡喜心,你就會努力地修學聖道。就是你常做這樣的思惟,生歡喜心,就會做這件事。如果心裡面常在生死的五欲裡面執著,就不知道這件事,就很難修學聖道。
a)能於聖教覺受淳淨上妙法味者:〈三摩呬多地〉說:有四正法,攝持正教。何等為四?一者、遠離。二者、修習,三者、修果,四者、於聖教中無有乖諍,乃至廣說。此中聖教,應準彼釋。由修奢摩他、毗缽舍那,如實通達聖教法義,無有乖諍,名能覺受淳淨上妙法味。
a1)三摩呬多地說,有四種正法能夠攝受正教、能夠住持正教。怎麼叫做四種呢?第一種是遠離,就是遠離喧鬧的地方,到寂靜處。二者、修習,到那個寂靜的地方幹什麼呢?修學止、修學觀,就是修奢摩他、也修毘缽舍那。三者、修果,你常常的修奢摩他和毘缽舍那,終究有一天你有所成就,煩惱障、所知障都消滅,就是得聖道,這叫修果。第四種,於聖教裡面沒有乖違、沒有諍論。沒有諍論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隨順聖教修學戒定慧,有成就以後,為眾生說法的時候,你說的和佛說的一樣。你要隨順佛也這麼說苦集滅道,諸法是緣起的,是第一義諦。佛這麼說,你也這麼說,這樣名句的教和所詮的義和佛說的一樣,沒有乖違,所以也沒有諍論。你得聖道,收的徒弟也跟你這樣學,他去為眾生宣說佛法的時候亦復如是。就是師和弟子所說的佛法都是一致的,而沒有乖諍。
a2)第一種是遠離,第二種是修習。遠離是一個修道的大環境,然後自己用功修學止觀,用這樣的方法就能夠攝取第一義,成就無所得的智慧。成就聖道,你能夠宣揚佛法,能令佛法在這個世界上住持。所以攝持,第一個是攝取,第二個是住持。怎麼樣能攝取呢?就是要遠離和修習,你能夠證悟第一義諦。修果以後,然後於聖教中無有乖諍,能夠使令這個言說的佛法在世界上得以住持,住持而不變。乃至廣說。這裡說又諸菩薩威力意樂,這個聖教,你要準照那個文上說的解釋。
a3)你開始的時候是從文字上通達聖教,再進一步,由修奢摩他、毗缽舍那,如實通達聖教法義,就是進一步,深一層的通達法義。應該是達到離文字相的境界。你能如實的通達聖教法義,不會與第一義諦相違反,為人宣說的時候也沒有違反,這就叫做能覺受淳淨上妙法味。
2-前面說你常思惟、觀察佛菩薩的威力,生大歡喜,就能夠依教奉行,得入聖道。得入聖道之後,又能夠於修發起堅固想。修有兩種:第一種,就是奢摩他裡面修毘缽舍那觀,這是一種。第二種,修觀以後斷惑證真,得成聖道,也叫做修。修,通凡、通聖。若在凡夫的時候,成就奢摩他,成就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入定的時候,這個境界也是不容易破壞的。欲雖然不能破壞你,但是見能破壞你,常見、斷見、六十二種邪知邪見能破壞你。所以成就禪定的人,他可能有邪知邪見的,還是不堅固。若是進一步在禪裡面修毘缽舍那,斷除煩惱障、所知障,這個時候沒有能破壞,任何的事情不能破壞,所以那是不退轉於無上菩提,不退轉於第一義諦,這個時候是特別堅固的、不可破壞的。
3-欣樂多住,就是歡喜常在這裡住,常在第一義諦這裡住。在這地方住,無煩、無惱,沒有一切的戲論,離一切戲論,這時候非常的歡喜。這樣的修行人不會只是對於佛法有聞所成慧、有思所成慧,他就知足,不會這樣,還可能會退轉。現在達到修所成慧,到聖位的時候,是非常圓滿、非常清淨的地方。
a)於修起堅固想欣樂多住者:謂作是思:修習定心,得定自在,能正對治一切漏有漏法不為漏有漏法之所勝伏,是名於修起堅固想。由是於修欣樂多住。
a1)這個修行人心裡面這樣思惟。修習定心,就是修奢摩他,修奢摩他得未到地定,然後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叫這個心明靜而住,不散亂也不昏沉。長時期這樣修行,你就會得定自在,就是得到色界的四靜慮。得到四靜慮的時候,入定、住定,住在定裡面,或從定裡面出來,入、住、出都是很自在,要入就入,要住也可以住,要出可以出。這是表示什麼意思呢?有人得了定以後,忽然間入定不自在,你想入有點困難。這是一種。
a2)第二,在禪定裡面還有愛、見、慢、無明的煩惱,愛這個禪的輕安樂。見,或者是有常見、有斷見,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高慢心,我得禪定,你們都沒得,你們還不如我,我成就這樣殊勝的禪定。無明,不知道這也是因緣生法,是畢竟空寂的,還不知道這些事。你若有愛、見、慢、無明,定就不自在。現在這位佛教徒,能夠在定裡面修四念處,能破除這些煩惱,心得自在,所以修習定心,得定自在。
a3)因為在禪定裡面,觀察身、受、心、法是畢竟空寂的,觀察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在禪定裡面,這樣的修毘缽舍那觀,有個特別的作用,什麼呢?能正對治,能夠很巧妙的,能夠對治,就是消滅一切漏有漏法。漏有漏法是什麼呢?有漏法,就是三雜染,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生雜染就是有漏法。煩惱雜染、業雜染,就是漏。或者說,漏,單指煩惱雜染說;業雜染、生雜染,是有漏法。
a4)有漏法有兩個意思,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就是生雜染,色受想行識它能生出來煩惱。我們的色受想行識裡面、眼耳鼻舌身意裡面能夠流出來貪瞋癡的煩惱,各式各樣的煩惱,所以叫做漏。所以色受想行識,這個果報體能夠流出來煩惱,所以它就是有漏,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我們的色受想行識怎麼來的?還是由煩惱來的。我們有煩惱,有煩惱雜染、有業雜染,所以就得這麼一個果報。
a5)什麼叫做有漏法?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是有漏法。什麼叫做漏呢?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流出來很多煩惱,流出來很多的業障。總起來說就是三雜染,或者就是惑業苦。你在禪定裡面修四念處能對治三雜染,把惑業苦全面地清除。
a6)成就這樣的定自在,在定自在裡面修四念處,就不會為漏、為有漏法之所勝伏,不會被它降伏,你能降伏它、能消滅它。所以我們消滅漏、有漏法,就是一個清淨的真如的境界,這叫做修起堅固想。因為有這樣的功德,所以他歡喜在這裡面住,而不歡喜虛妄分別這些事情。
prabhāvādhyāśayena ghana-rasaṃ ca śāsana-prasādaṃ pravedayaṃti. bhāvanāyāṃ ca sāra-saṃjñinaḥ spṛhā-jātā bahulaṃ viharaṃti. na śruta-mātra-cintā-mātra-saṃtuṣṭāḥ.

又諸菩薩利益意樂、安樂意樂、解脫意樂,能於一切饒益有情所作事業,精勤修習,雖常修習而無厭倦。
[]6)又諸菩薩常心裡面思惟利益意樂、思惟安樂意樂、思惟解脫意樂,這樣他心裡面就會出來一件事,就是做這種事情對於眾生有利益的,不會因為我做這件事使令他苦惱。對於眾生有利益的事情,菩薩不懈怠,精勤地做這件事。雖然長時期的用功修行,但是心裡不疲倦。為什麼不疲倦呢?勝解行地應該是他得到禪定,做事情的時候也應該可能有疲倦之感,但是做完的時候他就入定,立刻就恢復,所以不會有厭倦的問題。到十地菩薩,要比勝解行地是更殊勝。所以雖常修習而無厭倦,也表示這位菩薩有大悲心。
hit'āśayena sukh'āśayena vinirmuktāśayena ca sarvākārāsu sattvārtha-kriyāsu prayujyaṃte. prayuktāś ca na parikhidyaṃte.

又諸菩薩堅固意樂,能於種種熾然精進、廣大精進,發起安住無緩加行、無斷加行。
[]7)又諸菩薩堅固意樂,能於種種熾然精進,熾然就是勇猛的意思。是各式各樣利益眾生的事情、自己用功修行的事情,能勇猛的精進。廣大的精進,就是他內心的境界與第一義相應的時候,稱之為廣大精進。他這樣會發動起來安住無緩加行,安住在無緩加行,不緩慢的加行。無斷加行,不間斷的加行。這也就是所謂熾然精進的意思。
dṛḍhādhyāśayena uttapta-vīryā vipula-vīryāḥ samāraṃbhā viharaṃti. na ślatha-prayogāḥ. na cchidra-prayogāḥ.

又諸菩薩無虛妄意樂,能於所引彼彼善法,速證通慧,不於少分下劣薄弱差別證中,而生喜足。
[]8)又諸菩薩無虛妄意樂,就是饒益眾生、利益眾生,於無上菩提努力地精進,修學六波羅密,這是無虛妄意樂。他能於所引發出來的各式各樣的善法,就是利益眾生的方便和成就無上菩提的方便,這些善法,他能努力地這樣用功修行,會很迅速地證悟廣大的神通和廣大的智慧。這位菩薩不會在他用功的時候,成就少分的功德、成就下劣的功德、成就薄弱的功德,他不會到這裡就感覺到滿足。
avisaṃvādanādhyāśayena kṣiprābhijñā bhavaṃti teṣuteṣu kuśala-dharmābhinirhāreṣu. na cālpa-mātrakeṇāvara-mātrakeṇa hīnena viśeṣādhigamena tuṣṭim āpadyaṃte.

又諸菩薩應調伏意樂,能引俱生意樂。
[]9)又諸菩薩應調伏意樂,能引俱生的意樂。應調伏意樂,就是勝解行地的意樂,也就是不清淨的意樂。這個意樂不感覺到滿意,所以他應調伏意樂,能這樣做。俱生意樂就是清淨意樂、善清淨意樂。清淨意樂就是前九地菩薩,善清淨意樂就是第十地菩薩,這都是聖人。就是勝解行地的意樂,要努力的改善它,就是得初歡喜地。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就成就俱生意樂。
nigṛhītenādhyāśayena sahajādhyāśayam ākarṣaṃti.

又諸菩薩俱生意樂,能於無上正等菩提速疾趣證;能與天人作諸義利利益意樂。
[]10)又諸菩薩證悟十地的境界,就是俱生意樂。到第十地的時候,再努力地用功的時候,能於無上正等菩提速疾趣證,就成佛。諸菩薩俱生意樂,能成就無上菩提,同時也能夠與天人作諸義利,就是天上的眾生、人間的眾生,為這兩種眾生作諸義利,為他們造作得三乘道果的果利,成就這樣的利益意樂。三惡道不提它,因為三惡道成就三乘聖道不容易,人間的人、天上的人比較容易,所以只說天人。
sahajena punar adhyāśayena kṣipram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te arthāya hitāya sukhāya deva-manuṣyāṇāṃ.

應調伏意樂即不清淨意樂,俱生意樂即清淨意樂、善清淨意樂,故不別說。
[]應調伏意樂,就是不清淨意樂;俱生意樂就是清淨意樂和善清淨意樂。所以這裡面沒有說到不清淨意樂,也沒有說到清淨意樂、善清淨意樂。但是說到應調伏意樂,就是說不清淨意樂;說到俱生意樂,就是說到清淨意樂和善清淨意樂。這三種意樂沒有說,沒有說也就是說了,故不別說。

3.2.3.遍攝一切
世尊所有為諸菩薩,於彼彼處種種宣說施設開示增上意樂,當知一切即此十五意樂所攝。是故過去未來現在妙善意樂諸菩薩眾,於其無上正等菩提曾當現證,一切皆由如是所說十五意樂;除此,無有若過若增。如是菩薩十五意樂,能得最大菩提果利;是故菩薩依此意樂,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佛陀所有的為一切菩薩於彼彼處,在各地方,種種的宣說施設的開示,這是增上意樂,為眾生說的增上意樂各式各樣的。我們應該知道佛在各處說出種種的增上意樂,都不超過這十五種意樂。所以過去的妙善意樂的諸菩薩眾、未來的、現在的妙善意樂的諸菩薩眾,他們對於無上菩提的曾當現證,曾就是過去已經證了,或者將來證無上菩提,或者現在證無上菩提,一切皆由如是所說十五意樂。除此十五種意樂之外,就不會再超過這裡,再增加多少。如是菩薩十五意樂,能得最大菩提果利,得無上菩提。是故菩薩依此意樂,速證無上正等菩提,所以應該學習十五意樂。

tatra ye kecid Bhagavatā bodhisattvānām adhyāśayā ākhyātāḥ prajñaptāḥ prakāśitāḥ teṣu-teṣv adhikaraṇeṣu. teṣāṃ sarveṣām ebhir eva paṃcadaśabhir adhyāśayaiḥ saṃgraho veditavyaḥ. tasmād atitānāgata-pratyutpanneṣv adhvasu ye bodhisattvāḥ kalyāṇair adhyāśayair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dhavanto 'bhisaṃbhotsyaṃte abhisaṃbudhyaṃte. sarve ta ebhir eva paṃcadaśabhir adhyāśayaiḥ. nā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evam ete paṃcadaśa bodhisattvādhyāṣayāḥ mahā-phalānuśaṃsāḥ. tasmāt tān niśritya bodhisattvo '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dhigacchet. iti Bodhisattvabhūmāv ādhāre 'nudharme yoga-sthāne tṛtīyam adhyāśaya-paṭal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