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因明入正理論-1.總述要義

1.總述要義
1.1.
能立與能破 及似唯悟他 現量與比量 及似唯自悟
sādhanaṃ dūṣaṇaṃ caiva sābhāsaṃ parasaṃvide|
pratyakṣam anumānaṃ ca sābhāsaṃ tv ātmasaṃvide||
[呂澂]1)「能立與能破」:凡成立一種理論無非為兩方面:一,讓別人了解,這叫「悟他」;二、使自己了解,這叫「自悟」。用什麼悟他呢?就是能立與能破。 「立」:成立。自己有什麼主張,用正確的理由加以證明,於是自己的主張成立了,這叫「能立」。 「能立」是通過語言實現的,因為欲表示自己的主張必須通過語言。不同意別人的主張,也要拿出理由來進行反駁。反駁有兩種方式: (一)用自己的理由反駁敵論; 二;指出敵論自身的理由不充分或有錯誤。總括這兩種反駁謂之「能破」。這也要通過語言來實現。
2)「似」:即「似能立」與「似能破」。能立與能破中,有的是真的能立與能破,也有的是假的能立與能破。單說這個「似」字,即似是而非的意思。「似能立」與「似能破」就是假的能立與假的能破。這是不能悟他的,但論者的主觀願望還是想悟他,因而作為論證格式還是可以提出來的,所以《頌》說: 「能立與能破 及似唯悟他。」這樣,悟他便包括四種格式: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
3)「唯悟他」:能立與能破的語言都是用來叫別人理解的,所以是悟他。如《頌》說: 「能立與能破,……唯悟他。」 「唯」:只是。 「唯悟他」:只用來悟他。這裏的「他」主要指敵論者。但印度人在辯論時,除立敵雙方外還有中證人,這個「他」也包括中證人。
4)「現量與比量,及似唯自悟」:這後兩句不是用語言表示的,而是存在於思維面的,所以是自悟。印度學者一般認為,思維是用一定工具來求得知識的過程。他們稱此為「量」 (Pramāṇa)。量,丈量、量度,此地用「量」字即借其這種意思。
5)「量」分為「現量」與「比量」。現量是明顯的、現前的,如眼看、耳聽。現量一般指人的感覺。由感覺而得到的知識是從現量得來的;由感覺而得到的知識本身也叫現量。以現量為起點,思維進一步展開活動就到了比量,即以看到、聽到的為基礎,而推及未看到未聽到的,叫比量。比即比度、比較,也可叫推論、類推。從現量到比量,這段過程是很長的,但現量與比度乃是這長過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環節(關於現量與比量,在後面第五部分中還要講到)。現量、比量都是個人的認識活動,即用來給自己了解的,所以都是自悟。這裏也有真的偽的,因而也包括四義:現量、比量、似現量、似比量。這些都是用來自悟的,所以《頌》說:「現量與比量 及似唯自悟。」
6)《頌》中說能立與能破屬於悟他,現量輿比量屬於自悟。其實這也不能機械地理解。悟他、自悟是指論證的目的而言;能立、能破、現量、比量則是指論證的過程與思維的過程而言,因此這裏必然要有交錯的關係。
---現量---自悟(感覺)
---比量---自悟(思維)
---比量---悟他(用語言說出來,此即能立與能破)
能立與能破也屬於比量裏悟他的那部分;比量並非完全屬於自悟。

1.2.總攝
如是總攝諸論要義。iti śāstrārthasaṃgrahaḥ||
[呂澂]1)「如是」:如頌所說。
2)「總攝」:總的包括《大疏》(窺基《因明入正理論疏》,以下凡引此書均簡稱《大疏》): 「總攝者,以略貫多。」
3)「諸論」:主要指此論,但也包括其他講因明的論著。《大疏》: 「諸論者,今古所制一切因明。」
4)「要義」:主要指此論的中心意義(此論有兩門八義),同時也指一切因明論著的中心意義。

5)以上是總的論述,是綱領性的。接下去便提出八義來詳細解釋。不過解釋的次序與頌文不完全一致。開頭講「能立」,跟著講「似能立」,再次講「現量」、 「比量」、 「似現量」、 「似比量」。按頌文的次序,講完「能立」便應接著講「能破」,講完「似能立」便應接著講「似能破」,但論主未按這種次序講,而是把「能破」與「似能破」放到最後。論主所以要這樣變動,主要是為了講解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