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菩薩地-第二持隨法瑜伽處-1.菩薩相品

1.真實諸菩薩相品
云何真實諸菩薩相?嗢柁南曰:真實諸菩薩,五種相應知;自性依處果,次第攝五轉。謂諸菩薩有五真實菩薩之相;若成就者墮菩薩數。何等為五?一者、哀愍。二者、愛語。三者、勇猛。四者、舒手惠施。五者、能解甚深義理密意。如是五法,當知一一各有五轉。一者、自性。二者、依處。三者、果利。四者、次第。五者、相攝。
[]怎麼叫作真實的菩薩相貌?真實諸菩薩,有五種相應該知道;自性、依處、果、次第、攝,由這五種相就現出菩薩的相貌。就是很多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有五種相貌都是真實的,這五種真實的相。如果這位補特伽羅,成就這五種相,就入於菩薩的數目。何等為五?一者、哀愍。二者、愛語。三者、勇猛。四者、舒手惠施。五者、能解甚深義理密意。這五種相,應該知道每一法、每一個相,又有五種相現前。轉,就是現起的。那五種呢?一者、自性。二者、依處。三者、果利。四者、次第。五者、相攝,這五種。
svabhāva adhiṣṭhānaṃ phalānuśaṃsa anukrama-saṃgraheṇa ca. paṃcemāni bhūtasya bodhisattvasya bodhisattva-liṅgāni. yaiḥ samanvāgato bodhisattvo bodhisattva iti saṃkhyāṃ gacchati. kata māni paṃca. anukaṃpā priyavāditā vairyaṃ mukta-hastatā gaṃbhīrārtha-saṃdhi-nirmocanatā ca. ime punaḥ paṃca dharmāḥ paṃca-parivartena veditavyāḥ. svabhāvato 'dhiṣṭhānataḥ phalānuśaṃsataḥ anukramataḥ saṃgrahataś ca.

1.1.自性
1.1.1.哀愍
應知此中哀愍,自性略有二種。一、在意樂,二、在正行。在意樂者,謂諸菩薩於諸有情利益意樂、安樂意樂,是名哀愍。在正行者,謂諸菩薩於諸有情,如所意樂隨力隨能身語饒益,是名哀愍。
[]應知此中哀愍,眾生在生死裡流轉,有很大的苦痛,我們對他們要生哀愍心。哀愍的體性是什麼樣子呢?自性就是它的體性。此法的體性和他法的體性不一樣。唯獨此法有這樣的體性,所以叫作自性。哀愍的自性略有二種,第一、在意樂,二、在正行。哀愍的體性有二種,從這二種來解釋哀愍的自性。
1)在意樂者,菩薩對於有情有利益的意樂、有安樂的意樂。
1-安樂意樂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眾生的生活有所不足,感覺到苦惱,菩薩面對這樣的有情、這樣的眾生,就願意他生活得到滿足、得到身心安樂,身也安,心也快樂,希望這樣,就是滿足他生活上所需要的,令他心情安樂。
2-利益意樂是什麼呢?是在思想上說,就是這個人生活的問題解決,但是他思想的貪瞋痴在活動,這不是吉祥。需要再給他大智慧,他從此以後就再也不敢做惡事,只能做善事而不做惡事,發慈悲心願利益一切人,這樣就叫作利益意樂。若只是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思想的問題我沒看見,那不是菩薩。是名哀愍。
2)哀愍的自性有二種,一個是在意樂,只是在內心的歡喜,內心裡想要這樣,這是一種自性。第二種自性是在正行者,什麼叫作在正行者?這些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對一切有情的苦惱。
1-如所意樂,就是菩薩隨順他內心的歡喜。如,就是同於內心的歡喜,就是如他內心的歡喜。
2-隨力隨能,隨福德的力量,隨智慧的能力;力和能,就是福、慧。隨這個菩薩自已的福慧的能力。
3-身語饒益,內心裡面有這個意樂,然後表現在身、語上來利益眾生,不是但有心,他也是事實上要做這件事,所以在正行。這個行為是合乎佛法的道理,不是世間上的道理。叫作哀愍。
4-為什麼生活困難?就是造了很多貧窮的業,為什麼這樣呢?沒有智慧、沒有慈悲心,若是內心裡面有哀愍心,常做利益眾生的事情,會貧窮嗎?不會,所以生活困難的原因,就是沒有慈悲心。所以現在菩薩利益眾生的時候,要改變他的思想,不要發惡心傷害人,要常常同情眾生的苦難,利益眾生,有這樣的慈悲心,就不會貧苦。
tatrānukaṃpāyāḥ svabhāvato dvividhaḥ. āśaya-gataḥ pratipatti-gataś ca. tatrāśaya-gataḥ hitāśayaḥ sukhāśayaś ca bodhisattvasya sattveṣv anukaṃpety ucyate. pratipatti- gataś ca svabhāvato 'nukaṃpayā yad āśayo bhavati bodhisattvaḥ sattveṣu. tad eva yathā-śakti-yathā-balaṃ kāyena vācā upasaṃharati.

1.1.2.愛語
愛語自性,謂如前說,若慰喻語、若慶悅語、若勝益語。當知如前攝事品說。
[]愛語的自性什麼?前面已經說了。前面怎麼說的?若慰喻語、若慶悅語、若勝益語。當知如前攝事品說。
1)若慰喻語,就是他有一些不快樂的事情的時候,應該去安慰他,叫他消除不快樂的事、消除不快樂的心情,叫作慰喻語。
2)若慶悅語,就是他有一些滿意的事情,要去祝賀他,令他歡喜。慰喻語、慶悅語這是一般的人情話,人情上的事情。
3)若勝益語,就是令他得到殊勝利益的法語,讓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還要自淨其意。不要做惡,要做善,還要清淨其心,做這三件事,就是勝益語。能令他得到殊勝利益。但是這件事人都不歡喜,若慰喻語、慶悅語他歡喜,若說勝益語,就不歡喜,這是在前面〈事品裡面說過。
tatra priyavāditāyāḥ svabhāvaḥ pūrvavad āmodanī saṃmodanī upakarā ca vāg

1.1.3.勇猛
勇猛自性,謂諸菩薩剛決堅固,無所怯劣,有大勢力。
[]勇猛自性、勇猛的體性是什麼呢?
1)謂諸菩薩剛決堅固,剛決堅固是什麼呢?就是要斷煩惱、要成就六波羅蜜無量無邊出世間的善法。要成就這件事,就會遇見很多的困難,而他內心裡面剛決堅固,不管有什麼困難,都不變動,決定要這樣做、決定要做這件事。剛決堅固,就是意願非常的堅固。
2)無所怯劣,什麼困難他都不怕,一定要把這件事做成功。
3)有大勢力,身口意裡面、色受想行識裡面、眼耳鼻舌身意裡面,有很大的力量。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學習佛法,有智慧認識到這裡,知道這件事可以成功,並且非常有意義,一定要這樣做,沒有第二條路。他看到這條路是安樂自在的,其他事情都不是好事情。這裡面包括智慧,也有精進波羅蜜。而這個力量,這是一生一生地栽培,今生栽培這麼多,來生栽培這麼多,長時期地一生一生地栽培,力量愈來愈大,所以有大勢力。
veditavyā. tad-yathā saṃgraha-vastu-paṭale. tatra sattvaṃ dhṛtir alīnatvaṃ ca yad balaṃ bodhisattvasya. ayaṃ vairya-svabhāva ity ucyate.

1.1.4.舒手惠施
若諸菩薩廣大施性、無染施性,是名舒手惠施自性。
[]1)若諸菩薩廣大施性,就是沒有怨、親的界限,布施的時候,要利益眾生的時候,沒有這個人是我的怨家、這個人是我親愛的人,沒有這個分別,這就是廣大。
2)無染施性,無染,是不執著。對於親愛的人也不愛著,對於怨家也不恨。心裡面沒有這愛、憎的有所得的煩惱,所以叫作無染施性。
3)是名舒手惠施自性,舒手,就是伸手,我這個手伸開,布施給別人,或者是財布施、或者是法布施。
tatra yā bodhisattvasyodāra-dānatā asaṃkliṣṭa-dānatā ca. ayaṃ mukta-hastatāyāḥ svabhāvo veditavyaḥ.

1.1.5.能解甚深義理密意
若諸菩薩四無礙解,及即於彼無倒引發正加行智,是名能解甚深義理密意自性。
[]1)這些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當初發無上菩提心,然後精進學習佛法,見第一義諦以後,開大智慧,成就四無礙解的智慧:義無礙解、法無礙解、辭無礙解、辯說無礙解。第九地菩薩才成就四無礙解。
2)及即於彼無倒引發正加行智,四無礙解是成就的果。即,就是它的因。即於彼無倒引發,於彼四無礙解,無倒引發。需要修戒定慧,修無相、無功用的這種高深的菩薩道,才能無顛倒地引發出來四無礙解。能引發者,就是正加行智,無倒地引發四無礙解的正加行智。
3)正加行智,就是在得四無礙解之前,那些修行,那些殊勝的功德力。若是在初地,就是得聖道,前面的煖、頂、忍、世第一就是無倒的加行智。但是現在的四無礙解,是很高的境界,得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乃至到七地、八地都是引發四無礙解的正加行智。而四無礙解都是聖人殊勝的功德,要特別精進地努力,才可以成就。
4)是名能解甚深義理密意自性。能解甚深義理,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能夠通達它。密意,就是不可思議。甚深義理是不可思議,能夠通達那個體性,就是要有四無礙解,才能通達,這也是菩薩的一個條件。
a)若諸菩薩四無礙解等者:菩薩所修菩薩四無礙解,菩提分品已說其相。由此善能宣說正法,於諸法中起智加行,名即於彼無倒引發正加行智。
a1)菩薩所修學聖道成就的四無礙解,在前面菩提分品已經說四無礙解的相貌。若成就四無礙解,就能夠善宣說正法,宣說正法的能力就夠了。
a2)無倒引發正加行智,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於諸法中起智加行,於諸法中,就是三十七道品乃至六波羅蜜,或者是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在這裡也能夠發起智慧的加行。四尋思、四如實智、六波羅蜜,這些都是起智加行。名即於彼無倒引發正加行智,就是能引發四無礙解的正加行智。有了這個智慧才能引發出來四無礙解。
catasraḥ pratisaṃvidaḥ tāsām eva cābhinirhārāya samyak-prāyogikaṃ jñānam ayaṃ bodhisattvānāṃ gaṃbhīrārtha-saṃdhi-nirmocanatāyāḥ svabhāvo veditavyaḥ.

1.2.依處
1.2.1.哀愍依處
當知菩薩哀愍依處,略有五種。何等為五?一、有苦有情,二、惡行有情,三、放逸有情,四、邪行有情,五、煩惱隨眠有情。
[]當知菩薩哀愍依處,哀愍眾生苦,從什麼地方現起呢?略有五種。何等為五?一、有苦有情。二、惡行有情。三、放逸有情。四、邪行有情。五、煩惱隨眠有情。這五種依處,就是對這五種人發哀愍心的意思。
tatrānukaṃpāyāḥ paṃcādhiṣṭhānāni katamāni paṃca. duḥkhitāḥ sattvā duścarita-cāriṇaḥ pramattāḥ mithyā-pratipannāḥ kleśānuśayitāś ca.

那落迦等所有有情,皆為苦受連綿相續逼切而轉,如是名為有苦有情。
[]1)什麼是有苦有情呢?那落迦等,翻作苦器,在那個地方受苦,就是地獄。地獄裡面所有的有情,完全是為苦受,為苦惱的感覺,連綿不斷,一直相續。逼切而轉,苦惱一直逼迫他。切,是逼迫的意思。轉,就是在那兒生存,一直逼迫你,在苦惱裡面生存,就是逼切而轉。這叫作有苦有情,這指地獄說。等,畜生、餓鬼、人間的眾生也有很苦的,也應該包括在內。
nārakān sattvān upādāya yeṣāṃ keṣāṃcit sattvānāṃ duḥkhā vedanā prābandhikī saṃtati- samārūḍhā vartate. ime te sattvā duḥkhitā ity ucyaṃte.

或復有情,雖非定苦;而多現行諸身惡行、諸語惡行、諸意惡行,於諸惡中喜樂安住。所謂屠養羊豬雞等不律儀輩,如是名為惡行有情。
[]2)什麼叫作惡行有情呢?或復有情,他的生活情況雖然不是決定苦惱。但是他的行動,多數是現出來這種惡行。什麼呢?諸身惡行、諸語惡行、諸意惡行,三業都是惡。什麼惡行呢?對於造惡行的這種事情,歡喜在這裡頭住,住在惡行裡面。例如所說的屠殺所養的羊、所養的豬、所養的雞等,他養這個來屠殺。不律儀輩,就是不善良的這些人。如是名為惡行有情,就是以殺為職業,有的是以盜為職業的,這是惡行。
ye punar nāvaśyaṃ duḥkhitāḥ. api tu bahulaṃ kāya-duścaritam adhyācaraṃti vāṅ-mano-duścaritam adhyācaraṃti. tatra cābhirata-rūpā viharaṃti. ime sattvā duścarita-cāriṇa ity ucyaṃte. tad-yathā aurabhrika-saukarika-kaukkuṭika-prabhṛtayaḥ.

或復有情,雖非定苦及行惡行;而於諸欲,耽著受用,常樂安住種種俳優歌舞笑睇以自娛樂,所謂一類受欲塵者,如是名為放逸有情。
[]3)什麼叫作放逸有情呢?或復有情,雖然不是決定苦惱,也不是做很多惡事。對於色聲香味觸的欲,他很染著,執著就是要享受欲。常歡喜安住在各式各樣的俳優,就是唱戲的。有唱歌、有跳舞,在那兒嬉笑。睇,就是小小的斜視,不是正視。以自娛樂,過這樣的生活來娛樂自已。就是所說的有這一類的眾生,他們就是要享受欲塵,就是受五欲樂,享受這件事。放逸有情就是指這類的人說。
ye punar nāvaśyaṃ duḥkhitāḥ na duścarita-cāriṇaḥ. api tv adhyavasitāḥ kāmān upabhuṃjate naṭa-nartaka-hāsaka-lāsaka-prekṣaṇika-parā viharaṃti ātmopalāḍana-parāḥ. ime sattvāḥpramattā ity ucyaṃte. tad-yathā tad-ekatyāḥ kāmopabhoginaḥ.

或復有情,雖非定苦行惡放逸;而依妄見,修行種種苦解脫行。謂捨諸欲,於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如是名為邪行有情。
[]4)或復有情,雖然不是生活很苦、雖然不是作種種惡、雖然不是放逸。
1-他作什麼事情呢?而依妄見,依當歡喜講,他歡喜自己的邪知邪見,思想不正確。
2-修行種種苦解脫行,他修行各式各樣的苦惱的解脫行。修種種的苦行,認為這樣就可以得解脫,若是受苦,就是消罪。事情是這樣嗎?受苦就解脫嗎?不是,要斷煩惱才能得解脫。不是說受苦就能得解脫,受苦還不能解脫,要斷煩惱才能解脫。因為生死的苦以煩惱為根本,所以應該斷煩惱,要努力地修學戒定慧斷煩惱,苦才停下來。若不斷煩惱,只是吃苦頭,繼續不斷的苦,繼續會來。不修學佛法,能得正見嗎?不能得正見的。
3-謂這類的人,是怎麼回事呢?就是他也不在這世間上享受欲。於惡說法毘奈耶中,於有罪過、有邪知邪見的人,他說出來一切事;好像也有道理、也有法、也有律。而在那裡面出家,就學習他的惡說法、惡毘奈耶,做這個事情,認為很好。這就叫作邪行有情。
ye punar nāvaśyaṃ duḥkhitāḥ na duścarita-cāriṇā nāpi pramattāḥ. api tu dṛṣṭi-vipattim āśritya duḥkha-vimokṣāya patipannāḥ. ime sattvā mithyā-pratipannā ity ucyaṃte. tad-yathā kāmān utsṛjya durākhyāte dharma-vinaye pravrajitāḥ

或復有情,雖非定苦廣說乃至非修邪行;而或具縛或不具縛為諸煩惱之所隨眠。謂正修行賢善異生及諸有學,是名煩惱隨眠有情。是名菩薩所有哀愍五種依處。由此依處、由此所緣,哀愍而轉。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5)或者另外又有一類的眾生,雖然不是決定生活很苦,廣說乃至也不是修苦解脫行。
1-這一類的眾生也有很多的差別,一就是具縛,就是他的愛、見煩惱都沒能動,還是具足的。或不具縛,或者他滅除多少的煩惱,就是不具足。為諸煩惱之所隨眠,但是具縛、不具縛,內心裡面還有很多煩惱的種子,潛藏在心裡面。
2-這種人是誰呢?是怎麼情形呢?謂正修行賢善異生,這是佛教徒,出家以後,來到佛法裡面肯學習佛法,肯修學四念處,正修行就是修四念處。賢善異生,這個人是尊重戒定慧的,是好的,但是還沒能得聖道,所以叫作異生。
3-及諸有學,但是後來這個眾生有進步、精進,得見地,得初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或者得無生法忍。但是還沒有圓滿,所以叫作有學,還要繼續地學習,包括修行在內。以無貪瞋痴的戒定慧來斷貪瞋痴,叫做有學。
4-是名煩惱隨眠有情,這個眾生他有煩惱。煩惱隨眠,表示煩惱不活動,它眠伏在那裡。像人在屋子裏睡覺,外面看不見他。他也有煩惱,但是煩惱在阿賴耶識裏,在心裡面隱藏。這種人你毀辱他,他也不煩惱;讚歎他,他也不煩惱,他的煩惱不動,所以叫做眠。表示這是有修行的佛教徒。分這麼二類:一個是異生,一個是有學。
5-這是五種的依處,由有苦有情乃至到煩惱隨眠有情。是名菩薩所有哀愍的五種依處,就是依這五種境界來解釋它的依處。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由這五種依處,由此所緣,他的大悲心、哀愍心,觀察這五種眾生。哀愍而轉,菩薩有哀愍心現前,遇見這些眾生他就生哀愍心。若是他修止觀,在禪定裏也如是生哀愍心。除此,無有若過若增,依處就是這麼多。
a)謂正修行賢善異生等者:謂隨信行或隨法行補特伽羅趣向諦觀而未見諦,名正修行賢善異生。從預流果乃至阿羅漢向,名諸有學。如是釋訶具縳耽不具縳應知。」
a1)隨信行,就是你說什麼他就相信,他就按照你的話這麼做。這真實是佛教徒,他遇見的也真實是善知識,他這樣繼續修行可以得聖道,他因信而得聖道,隨順信心用功修行而得聖道。
a2)或隨法行,也是聽聞佛法,或者自己讀書,重視自己內心的觀察思惟,而不是一味的只是聽人說的,而這個人得聖道,就是隨法行的補特伽羅。隨信行,一直到初果;隨法行,一直到初果。隨信行這個人,不自己深入觀察,相信別人的話。運氣好,他遇見的真實是善知識,所以也能得聖道。隨法行是靠自己的智慧,也是聽經聞法的。
a3)這樣的補特伽羅趣向諦觀,初開始用功,他的意願是想要見諦,見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想要見到第一義諦而得聖道。這時候是趣向,還沒有見諦,這時候還沒能見到苦集滅道四諦,還沒見道。但是心裡面是向那個方向,所以是趣向諦觀。四諦是所緣境,觀察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雖然觀,但是智慧還沒清淨,還沒能見到四諦。名正修行賢善異生。這是煖、頂、忍、世第一這個時候。
a4)從預流果,就是從隨信行,隨法行繼續用功,到了初果。到初果是聖人,但是還沒有到無學,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一共這是六個人,諸有學就指這些人說的。這段文就解釋前面說的具縛或不具縛,沒見諦以前的修行人就是具縛,後邊的初果乃至阿羅漢向,就是縛不具足,有一部分消滅。
ye punaḥ sattvā nāvaśyaṃ duḥkhitā vistareṇa yāvan na mithyā-pratipannāḥ. api tu sakala-bandhanāś ca vikala-bandhanāś ca kleśaiḥ. ime sattvāḥ kleśānuśayitā ity ucyaṃte. tad-yathā ye ca samyak-prayuktāḥ pṛthagjana-kalyāṇakāḥ. ye ca śaikṣāḥ. anukaṃpādhiṣṭhānaṃ bodhisattvānāṃ yenādhiṣṭhānena yenālaṃbanenānukaṃpā pravartate. nā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1.2.2.愛語依處
當知菩薩愛語依處,亦有五種。何等為五?一、正言論語。二、正慶悅語。三、正安慰語。四、正廣恣語。五、如理說語。如是廣辯,應知如前攝事品說。是名菩薩所有愛語五種依處。由此依處、由此所緣、愛語而轉。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當知愛語也有依處,也有五種的不同。
1)何等為五?為什麼說是愛語呢?有五個理由,一個是正言論語,就是愛語。說這樣的話,對前面的人有真實的利益,所以叫做愛語。二、正慶悅語,三、正安慰語,四、正廣恣語,五、如理說語。這五種語是愛語的依處,依此五語名之為愛語。這上面說的愛語的五種依處,若要廣解釋它,要知道如前攝事品已經解釋過。
2)菩薩所有的愛語就是這麼多。由這五種處,會生出來五種的愛語。這五種愛語,也就是你的愛語的所緣境界。愛語而轉,轉是現前的意思。除了前面說的,不會再有超過,或者加幾句的,就這麼多。
a)正言論語等者:開示諸法法門愛語,開示無倒法相愛語,開示無倒訓釋諸法言辭愛語,開示無倒法句品類差別愛語,是名正言論語。菩薩若見有情妻子眷屬財穀昌盛而不自知如應覺悟以申慶悅,或知信戒聞捨慧增亦復慶悅,是名正慶悅語。安慰種種驚佈愛語,是名正安慰語。於他有情一切資具少希欲中一切所作及以正至少希欲中廣恣愛語,是名正廣恣語。如理宣說所攝愛語,是名如理說語。如是一切皆如攝事品說。
a1)開示諸法法門愛語,開示無倒法相愛語,開示無倒訓釋諸法言辭愛語,開示無倒法句品類差別愛語,是名正言論語。這四種就是四無礙解。
a2)開示諸法法門愛語,譬如華嚴經、法華經、般若經也是法門,涅槃經、解深密經、楞伽經都是法門。這些開示諸法法門就是愛語,這就是法無礙辯。
a3)開示無倒法相愛語,就是義無礙辯。無倒法相就是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這是一種理論,所以叫做義無礙辯。
a4)開示無倒訓釋諸法言辭愛語,為眾生開示佛法,開示的是沒有錯誤的。但是,是怎麼開示的呢?訓釋諸法言辭,就是講解法義的時候所用的言辭。無倒訓釋諸法的言辭,這也是愛語。這是辭無礙辯。
a5)開示無倒法句品類差別愛語,就是所開示的:一個法、一個義,用什麼開示呢?用言辭。誰能開呢?就是你的智慧,開示無倒法句品類差別,這就是智慧。這是智無礙辯。正言論語就是這個意思,就是四無礙解,或者四無礙辯,這就是正言論語。
a6)菩薩若見有情的妻子、眷屬,兄弟姐妹等,若見有情財穀,就是他的財富,他所經營的都是很茂盛,就是所謂財丁兩旺。但是那個補特伽羅不知道。菩薩就隨其所應來覺悟他、祝賀他。這是一種。
a7)或者是他在佛法上的學習,信很殊勝,他的信心很深刻、有戒的功德,有聞、捨、智慧的功德,這五種都是很增上。菩薩也說出他的功德來祝賀他。是名正慶悅語。
a8)或是眾生有種種的恐怖,心情苦惱,菩薩就來安慰,安慰種種驚怖愛語解除他的恐怖,令他的心安下來,是名正安慰語。
a9)對於那個有很多財富的人,你雖然財富很多,但是我少希欲,很少的希求,並不要很多。一切所作,能夠少欲知足,那這個人所作的是非常的清淨高尚。
a10)及以正至少希欲中廣恣愛語,正是第一義諦,至就是到第一義諦,這是聖人。他到了第一義諦就沒有煩惱,所以叫做正至。少希欲中,前面凡夫能夠少欲知足,非常難得,聖者更是少欲知足。他也不是太希求,不希求很多。有生命的存在,就是要有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來支持。所以不能說完全無所求的。
a11)菩薩要廣恣愛語,恣是恣其所求,就是隨你的意,要什麼都可以,都能滿足你。菩薩對這個人也都是加以讚歎,說一些悅意的語言,就是廣恣愛語。菩薩心量很廣大,不管是程度高,程度低的人都恣其所欲,隨你願意要什麼,菩薩都能滿足你。是名正廣恣語。
a12)如理宣說所攝愛語,你說的話是屬於如理宣說,就是都是合道理的話,沒有非法的語言,都是智慧的語言。是名如理說語。如是一切皆如攝事品說,前面這一段文攝事品裏都說過。
paṃcemāni bodhisattvānāṃ priya-vāditāyā adhiṣṭhānāni. katamāni paṃca. samyag-ālapanā samyag-ānandanā samyag-āśvāsanā samyak-pravāraṇā nyāyopadeśaś ca. teṣāṃ punaḥ pravibhāgo veditavyaḥ. tad-yathā saṃgraha-vastu-paṭale. ebhiḥ paṃcabhir adhiṣṭhānair ebhir ālaṃbanair bodhisattvānāṃ priyavāditā pravartate. nā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1.2.3.勇猛依處
當知菩薩勇猛依處,亦有五種。何等為五?謂即如前菩提分品所說菩薩堅力持性五種依處,當知此是菩薩勇猛五種依處。由此依處、由此所緣,勇猛而轉。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當知菩薩的勇猛,依什麼處而現前的呢?也是有五種。何等為五呢?勇猛的依處有五種,就像前文菩提分品裏所說的,菩薩堅力持性有五種依處,當知此是菩薩勇猛五種依處。
1)一者、會遇生死輪轉,種種大苦,所化有情,種種邪行。菩薩所教化的眾生,在生死裏流轉,受種種的大苦。這個有情思想有問題,造作種種的不合道理的事情。菩薩遇見這種難化的眾生,心裡堅定不移,還是要度化他。這是一種勇猛依處。
2)二者、為益諸有情故,誓受長時生死流轉。因為眾生是在生死裏流轉受苦,還是不容易度化的,但是菩薩為了饒益眾生,他決定在生死裏流轉教化眾生,這也是勇猛的依處之一。
3)三者、遭遇異論朋黨諍競難詰,及處大眾宣揚法義。遇到異論,就是不同思想的人。朋黨,不是少數人,一個團體那麼多人。諍競,互相辯論。難詰,我問你,你問我。及處大眾宣揚法義,在大眾裏宣揚法義的時候,遇見不同思想的人,同你辯論、難問。這也是一個勇猛依處。
4)四者、誓受一切菩薩所應學處,一切菩薩所學處,這位菩薩也決定學習。很多的大菩薩所學的境界非常的廣大無邊,而這位菩薩也決定都學習。
5)五者、聽聞廣大甚深難思議法,是名堅力持性依處。聽聞佛說廣大甚深不思議的佛法,他還願意學習,這也不容易。這五種依處,當知此是菩薩勇猛五種依處。由這五種為依處,使令發起勇猛的信願。由此五種為所緣境,他的勇猛心就現前,而不會退縮。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paṃcemāni bodhisattvasya vairyādhiṣṭhānāni veditavyāni. katamāni paṃca. yair eva paṃcabhir ākārair bodhi-pakṣya-paṭale dhṛti-balādhānatā bodhisattvānām uktā. tāny eva bodhisattvasya vairyādhiṣṭhānāni veditavyāni. yair adhiṣthānair ālaṃbanair bodhisattvasya vairyaṃ pravartate. nā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1.2.4.舒手惠施依處
當知菩薩舒手惠施,亦五依處。何等為五?一、數數惠施,二、歡喜惠施,三、慇重惠施,四、無染惠施,五、無依惠施。如是五種,如前施品廣辨應知。由此依處、由此所緣,菩薩舒手惠施而轉。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當知菩薩舒手惠施,也有五種法,作舒手惠施的依止處。何等為五?一、數數惠施。二、歡喜惠施。三、殷重惠施。四、無染惠施。五、無依惠施。這五種依處,如前面施品有廣博的說明,應該要注意的。由此五種依處,由此所緣,這五種處是菩薩慈悲哀愍心所緣的境界。菩薩舒手惠施而轉,菩薩能夠伸出手來,拿出來各種各樣眾生希求之物,惠施眾生,是這樣行菩薩道。除了這個情形,不會再多,再增加什麼。
a)數數惠施等者:隨有所得即隨惠施無所吝惜,不於長時漸漸積集眾多財物然後頓施,是名數數惠施。施前意悅,施時心淨,施後無悔,是名歡喜惠施。應時而施不以非時,自他淨施非不清淨,合儀而施不以非儀,無亂心施不以散亂,是名殷重惠施。不以異意不以憤怒撓濁之心而行惠施,又復不由惡見妄有執取而行惠施,是名無染惠施。不依世間名聲讚頌而行布施,不依於他反報恩德而行布施,不依帝釋魔王輪王自在等果而行布施,是名無依惠施。如是諸義,如施品說應知。
a1)隨有所得即隨惠施,菩薩隨因緣,這時候得到多少財富,即隨時布施出去,不會吝嗇。這位菩薩的思想不是說很多的時間去作生意,漸漸的積集很多的財富,然後一時的布施給眾生,不這樣做,是名數數惠施。
a2)在布施之前,心裡就歡喜、快樂。布施的時候,心裡面是清淨的,而沒有吝惜的過失。布施以後,心裡也不後悔,是名歡喜布施。
a3)這個時候正好我也布施,叫做應時而施。不要在不是布施的時候去布施。自己和他人,在內心的思想上都是清淨的。如果是沒有愛憎的煩惱,就可以說是清淨;或者有般若波羅蜜的相應,是更清淨。布施的時候,你的威儀很正常,不是不威儀。布施的時候,雙手送給他就好一點。如果丟給他,就是不合道理。施捨的時候,心裡面很寂靜住,而不是浮亂,不是動亂的,心裡面不是想東想西散亂,是名殷重的布施,就是很恭敬這回事。
a4)不以異意,不同的意樂,譬如說菩薩饒益眾生的悲愍的心情常常現前的。在布施的時候,用悲愍心的布施,用饒益心的布施,不會中間我不饒益,我改變了。不以異意,就是不改變其心的。但是布施的時候,有一個怨家、仇敵來,菩薩心不憤怒。憤怒撓濁,憤怒一來,使令心就亂,心裡就不清淨。撓者亂也。濁是不清淨。有瞋恨心,心就不清淨。不以憤怒撓濁他的心,他心裡面不憤怒,所以心裡面也就不亂,就清淨,這樣行惠施。  
a5)又復不由惡見,就是邪知邪見,有罪過的思想。妄有執取,就是錯誤的有一個執著,有特別罪過的執著而行布施。殺一個羊,殺一個豬來布施,認為這有功德,就是有執著而行惠施。特別的惡見殺馬、殺羊、殺豬布施,就是罪過。沒有特別的執著,而行惠施,是名無染惠施。
a6)不依世間名聲讚頌,不依就是不求,不求世間的名聲,不求世間的讚頌而行布施。不依於他反報恩德而行布施,也不希求我布施你,將來再酬謝我,再報恩,我不希求這件事而行布施。不依帝釋魔王輪王自在等果而行布施,就是不求好多的布施,將來我做帝釋天王,不求帝釋天王。也不求魔王,欲界頂天的天子,也不求天福。輪王,就是轉輪聖王在人間有權力,有大福德。有大自在的力量,不求這個果報。自在,欲界頂天也叫自在天,色界頂天也叫自在天。是名無依惠施。如是諸義,如施品說應知。
paṃcemāni bodhisattvasya mukta-hastāyāḥ adhiṣṭhānāni. katamāni paṃca.abhīkṣna-dānatā mudita-dānatā satkṛtya-dānatā asaṃkliṣṭa-dānatā aniśrita-dānatā ca. eṣāṃ punar vistareṇa vibhāgo veditavyaḥ. tad-yathā dāna-paṭale. ebhir adhiṣṭhānair ebhir ālaṃbanair bodhisattvānaṃ mukta-hastatā pravartate. nā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1.2.5.甚深義理密意依處
當知菩薩能解甚深義理密意,亦五依處。何等為五?謂於如來所說契經,隨順甚深甚深顯現空性相應緣性緣起,應知是名第一依處。
[]當知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能通達甚深義理的密意,就是甚深義理不容易理解的叫密意,也有五種依止處。由這五種處,你能解甚深義理密意。何等為五?
1)第一個依止處,你在這裡學習,就能夠通達甚深義理密意,那裡呢?就是契經,就是佛所宣說的修多羅。它能夠契理又能契機,這樣的法門,這樣的契經裡邊,它宣說的什麼道理呢?是隨順甚深甚深顯現空性相應緣性緣起,就是宣說緣起法門。佛陀的大智慧,能隨順這個法門,為我們宣說這個甚深的義理的,這個地方說有兩種甚深。
1-顯現空性相應緣性緣起,就是從這樣的文字,從這樣的緣起的法門,可以顯現出來空性相應的法門。空性,也就是我空和法空。顯現出來,表達出來這個空性,於空性相應的緣性緣起,這樣的道理是於緣性緣起相應的。
2-緣起,就是十二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這個十二緣起。緣性,就是緣起裡邊有這樣的緣性,這個緣的體性,就是四種緣,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這四緣叫做緣性。緣起裡面有這四種緣,這四種緣是緣起的體性,就是要有因緣、等無間緣,還有所緣緣,還有增上緣,這四種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所以十二緣起裡邊的內容就是這四種緣,這樣的緣起,是和空性相應。
3-從這樣的緣起,你就會悟入我空和法空的甚深義。應知是名第一依處,講解這樣空性相應緣起的契經,是通達甚深義理密意的第一依止處,你要學習這樣的經論,你才能明白這個道理,就是文字上的明白。
a)隨順甚深甚深顯現等者:甚深有二:一、空性甚深,二、緣起甚深。空性甚深者:謂空自相非定有無,是名甚深空性相應。緣起甚深者:謂緣起支雖實無常苦空無我,而有常我等相相似顯現。有尋有伺地廣辨應知。是名甚深顯現緣性緣起。」
a1)這一節文裡面,有兩個甚深的文句,表示什麼呢?一、空性甚深,我空的道理和法空的道理,是很深微的。二、緣起甚深,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個緣起,它的道理也是很深。
a2)世間上的道理,就是凡夫的肉眼所見的,也不能離開緣起甚深的道理。但是你看見,你不能知道,複雜的關係裡邊有緣起的道理,不容易明白。唯有佛的智慧,才觀察出來,它有個前後的次第,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是佛的智慧說出來這麼一個次第,這不是一般人能明白的。由這個緣起,你能夠仔細的思惟觀察,才能通達空性。這裡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就是第一義空。就是佛智慧的通達,所以叫做甚深,不是一般的凡夫虛妄分別所能知,所以叫做甚深。
a3)空性甚深者,謂空自相,緣起有緣起的相貌,空有空的相貌,所以那個相貌,唯獨它自己有,所以叫空的自相。空的自相,非定有無,也不是決定有,也不是決定無,是名甚深空性相應,用非定有無來詮釋空性的甚深。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解釋,說甚深,就是說聖人所知,叫做甚深。凡夫從文字上也能了解,佛菩薩為我們開示,就是有語言文字,我們凡夫從語言文字上也可以明白空性的道理,這個道理是虛妄分別心所了知的,那個不算深,要經過聞、思、修,成就清淨的無分別智所證悟,叫做深。
a4)空性非定有無,叫做甚深空性相應。非定有,唯識把一切法分為三類: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遍計執性,凡夫的虛妄分別的這一切境界,也就是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空無所有的,根本沒有這麼一回事。第二個法性就是依他起,第三個是圓成實。現在說甚深空性相應這個空性的甚深,是指圓成實說甚深的,但是你要明白圓成實的寂滅相,先要空掉遍計執。
a5)我們執著的這一切法是空無所有的,無有少法可得,我們這個虛妄分別心,所分別的一切境界是無所有的。若常常這樣作如是觀的話,能分別的心也就不起,心若不動,依他起也就不現,這個時候,寂滅相的圓成實現前,叫做甚深。圓成實是離一切相的,這是不能說有。非定有,但是我們凡夫虛妄分別的時候,依他起就現前,所以非定無。聖人證悟圓成實的時候,他也會現出來清淨的依他起,所以也是非定無。就是佛菩薩證悟離文字相的圓成實,但是為了覺悟眾生安立種種名字,我們就從種種文字上也可以作種種的思惟觀察,這就是非定有也非定無,是名甚深空性相應。
a6)緣起為什麼甚深呢?謂緣起支,就是十二緣起,雖然這十二支,這一切法,它是剎那剎那的變異,是無常的。苦就是壞苦、苦苦、行苦。空無我就是即色、受、想、行、識也是無我,離開色、受、想、行、識也是沒有我。離開色、受、想、行、識沒有我,叫做無我,即色、受、想、行、識沒有我,叫做空,這樣的分別出來四種觀行,無常、苦、空、無我。
a7)我們作這四種觀,無常、苦、空、無我四種觀,但是從無始劫來,一切法就是這樣顯現,它相續不斷的顯現出來,也有常的意思。說是無我,但是又有相似的我性顯現,所以而有常我等相相似顯現。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但又相似的有作者有受者,所以這就叫做緣起甚深。有尋有伺地廣辨應知。當知菩薩能解甚深義理密意,要學習經論,才能知道甚深密意。
paṃcemāni bodhisattvasya gaṃbhīrārtha-saṃdhi-nirmocanatāyā adhiṣṭhānāni. katamāni paṃca. ye te tathāgata-bhāṣitāḥ sūtrāntā gaṃbhīrāḥ gaṃbhīrāvabhāsāḥ śūnyatā-pratisaṃyuktāḥ idaṃpratyayatā-pratītyasamutpādānulomāḥ. idaṃ prathamam adhiṣṭhānaṃ.

於毘奈耶毀犯善巧,還淨善巧,當知是名第二依處。
[]2)第二個依處是什麼呢?
1-是毗奈耶,就是佛所制定的律,你毀犯了,這件事你能善巧的通達,什麼叫做持,什麼叫做犯,什麼叫做清淨,什麼叫做不清淨,你能善巧的通達,這是一個智慧。
2-還淨善巧,毀犯以後,我還知道怎麼樣能恢復清淨,恢復我的戒,持戒清淨這件事,這樣的也是善巧的智慧。
3-還淨,也能善巧通達的智慧,毀犯,你也通達怎麼叫做毀犯,開、遮、持、犯你能通達。當知這是第二種依處,你能通達甚深緣起的依處,你要能夠知道持戒,你要能持戒,你才能得清淨,你才能悟入法性,如果你若是毀犯而不能還淨,你不能持戒清淨,想通達甚深法性,還是不行,也有困難。
a)於毗奈耶毀犯善巧等者:謂於毀犯還淨,能正了知,是名善巧。」
vinaye vā punar āpatti-kauśalam āpatti-vyutthāna-kauśalaṃ ca. idaṃ dvitīyam adhiṣṭhānaṃ.

於摩怛理迦施設建立無倒法相,當知是名第三依處。
[]3)於摩怛理迦,翻為智母,母是能生的意思,能令你開智慧,就是論藏,前面契經是經,第二就是律,第三就是論,論裡邊善巧施設的文字,是建立不顛倒的法相,就是三自性,是名第三依處。你若能通達這個道理,就會有通達甚深密意的智慧。
mātṛkāyāṃ punar aviparītaṃ dharma-lakṣaṇa-vyavasthānam. idaṃ tṛtīyam adhiṣṭhānaṃ.

能正顯除意趣難解諸法相義,當知是名第四依處。
[]4)能正顯意趣難解諸法相義,能除意趣難解諸法相義。能正顯,沒有錯誤的,正就是無倒,能夠不顛倒的顯示出來意趣難解諸法相義,諸法相的意趣不容易明白,但是能顯示出來叫你明白。能正除就是意趣難解的諸法相,你有疑問,能除滅你的疑問,當知是名第四依處。
a)能正顯除意趣難解諸法相義者:一切如來密意言義,是名意趣難解諸法相義。即於此義能正顯了能正除遣所化有情隨所生起一切疑惑。義如真實義品中說。
a1)一切如來密意言義,一切佛陀的有深義的言義,言是能詮,義是所詮,能詮所詮裡邊有深密的道理,叫做意趣難解。它文句裡邊的意,不容易明白,這叫做意趣難解。諸法相義,諸法相的義,它是意趣難解,連在一起解釋。
a2)意趣難解諸法相義,有兩個意思。譬如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這一段文就是說這個人,已經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也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就是得聖道。但是後邊又說到佛,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那是什麼意思呢?所以世親菩薩、無著菩薩這些大德的解釋,下面是作證的意思,就是你能夠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你就證悟第一義諦。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可如來說,這話也還是無我相、無法相的。但他說這一段文的用意,就是引證的意思。就是那段文的意趣和前文的關係,是作證意思,但這個事情就是不容易明白,所以意趣難解。這是意趣難解的一個意思。
a3)第二個意思,什麼叫做無我?什麼叫做無我相、無法相?它本身的意,你也不容易明白。要得到清淨的無分別智慧,才能證悟那個道理,所以意趣難解有這兩個意思。能正顯除意趣難解諸法相義。當知是名第四依處。依止此處,可以建立,能夠如實的證知法性的甚深密意。即於此義能正顯了能正除遣所化眾生隨所生起一切疑惑。亦如真實義品中說。
ābhiprāyika-nigūḍha-dharma-saṃjñārtha-vibhāvanatā. idaṃ caturtham adhiṣṭhānaṃ.

於一切法法義釋辭品類差別,當知是名第五依處。由此依處、由此所緣,菩薩能解甚深義理密意而轉。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5)於一切法法義釋辭,這位菩薩對於一切法,什麼叫做一切法?就是法、義、釋辭、品類差別,這四樣。法就是能詮的,義就是所詮的,有法也有義,有義也有法。釋辭就是法義的釋辭,你講解這個法,你也要有一些文句的言辭,你說明法所詮的義,也要有釋辭,也要有言句文辭。品類差別,就是第四種,你利用種種的言辭,把它表示出來法義的品類差別,就是辯無礙解。法是法無礙解,義是義無礙解,釋辭就是辭無礙解,品類差別是辯說無礙解。於法、義、釋辭、品類差別,你能夠無礙解,當知是名第五依處。由此依處,由這五種依處。由此所緣,為你所緣,所觀察思惟。第一是契經,第二是毗奈耶,第三是摩恒理迦,這些經、律、論,能正顯除意趣難解諸法相義是第四依處,於一切法法義釋辭品類差別這是第五依處。由此依處,由此所緣,這五處是建立。如實了知甚深甚深空性緣起的智慧,那個密意意趣,由此依處,才能建立起來。由此所緣,此五種依處也是菩薩所觀察的。菩薩能解甚深義理密意而轉,菩薩能夠通達甚深義理的密意,他這個智慧就現前,叫做轉。這是由此依處,由此所緣而成立的。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sarva-dharmāṇāṃ ca dharmārtha-nirvacana-prakāra-prabhedaḥ. idaṃ paṃcamam adhiṣṭhānaṃ. yenādhiṣṭhānenālaṃbanena bodhisattvānāṃ gaṃbhīrārtha-saṃdhi-nirmocanatā pravartate. nā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1.3.果利
1.3.1.哀愍果利
菩薩哀愍,於諸有情最初能斷怨害嫌恨。菩薩哀愍,普於一切利有情事皆能修作,心無怯劣。於此加行,嘗無厭倦,多住哀愍,能攝無罪現法樂住,及饒益他。
[]1)菩薩哀愍菩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菩薩於諸有情,有哀愍心,這是一開始,你能夠對眾生有哀愍心,就能夠斷滅怨害嫌恨的心情。以前不明白佛法的道理,曾經隨順煩惱的活動,造成很多的仇恨,現在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於諸眾生有哀愍心,就能斷除這個怨害嫌恨,以前彼此間有怨,有恨,造一些罪業,現在菩薩哀愍,對於這些有情生哀愍心。
2)菩薩這個哀愍心是很廣大,普於一切利有情的事情,這些事情對於眾生有所利益,利益意樂、安樂意樂。菩薩都能做到,做這件事不是容易,但是菩薩心情勇猛,不會有恐怖的。
3)對於饒益一切眾生、安樂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採取行動時候,他心情從沒有厭倦過,從沒有說辛苦。菩薩心裡面,常是安住在哀愍心上,能夠成就沒有過失的現法樂住,就是色界四禪,及利益一切眾生。
a)多住哀愍者:此說四無量定應知。
a1)多住哀愍這一句話怎麼講?這位菩薩有四無量定應知,就是慈、悲、喜、捨。慈、悲、喜、捨不是散亂心的思惟分別,是在色界四禪裡面,在初禪裡面修慈、悲、喜、捨,或者在第四禪裡面修慈、悲、喜、捨,所以多住哀愍,就是在色界四禪裡面。能攝無罪現法樂住,能夠成就沒有過失的現法樂住。及饒益他,就是入四無量心三昧,就能饒益眾生。
anukaṃpā bodhisattvasya sattveṣv ādita eva tāvad vaira-prahāṇāya saṃvartate. tathānukaṃpako bodhisattvaḥ sarva-sattvārtha-kriyāsu adīna-manāḥ prayujyate. tasmiṃś ca prayoge na parikhidyate. anukaṃpā-tad-bahula-vihāritā cāsyānavadya-dṛṣṭa-dharma-sukha-vihārāya parānugrahāya ca saṃvartate.

又如世尊所說修慈所得勝利,謂於現身毒藥刀杖不加害等。如是一切菩薩哀愍,皆當了知。是名菩薩哀愍果利。
[]4)又如世尊所說修慈所得勝利,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你會得到殊勝的利益。什麼殊勝利益呢?如果你在禪定裡邊,修慈、悲、喜、捨來利益眾生,你就會得到一種好處,就是現在,這個人的身體毒藥刀杖不能加害,不能用毒藥刀杖來加害這個菩薩。如是一切菩薩哀愍,皆當了知。是名菩薩哀愍果利,對一切眾生有哀愍心的菩薩,能有這樣的功德。
a)如是一切菩薩哀愍者:前舉修慈,此例修悲喜捨,是名一切菩薩哀愍」。
a1)前面用慈三昧作例,修慈悲心,增長慈悲心。用它為例,修悲無量心,修悲、修喜、修捨,修這三個無量三昧,就會有這樣的功德。
ye ca Bhagavatā maitryā anuśaṃsā uktā nāsya kāye viṣaṃ krāmati na śastram ity evam-ādayaḥ. te 'py anukaṃpakasya bodhisattvasya sarve veditavyāḥ. ity ayam anukaṃpāyā bodhisattvānāṃ phalānuśaṃso draṣṭavyaḥ.

1.3.2.愛語果利
菩薩愛語,於現法中斷語四過。所謂妄語、離間、麤惡、及以綺語。由此愛語,於現法中能自攝受,能攝受他,安隱而轉。菩薩愛語,於當來世,其言敦肅,言必信用。是名菩薩愛語果利。
[]1)菩薩愛語,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對於一切眾生都歡喜說愛語。他修愛語,有什麼好處呢?就是於現在這五蘊身中,他能斷滅語言的四種過失,那四種呢?所謂妄語、離間、麤惡、及以綺語。
2)由於這位菩薩有這樣愛語的功德,愛語就是為眾生,出不善處,安立善處的法語,當然也可說佛說的一切經論,都是佛菩薩的愛語。於現法中能自攝受,你不要說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常能說愛語的話,就是現在的生命體裡面,你能自己保護你自己,也能保護其他的人。得到愛語的保護以後,是什麼樣的情形呢?就是安隱而轉,就是身和心都很安隱的這樣生存下去。如果你不說愛語,說妄語,說離間語、說粗惡語,說綺語的時候,你心就不安。怎麼叫做能自攝受呢?就是你得到安隱而住。攝受就是保護的意思。
3)前面於現法中是現在,這個是指後法,就是將來。因為你現在不說妄語,離間語、粗惡語、綺語,將來世其言敦肅,你說話的時候有威力,而特別清淨,令人恭敬。言必信用,你將來的時候,一說話別人就相信,就照你說的話去做,用就是施行的意思,就是照你的說法去做那件事。是名菩薩愛語果利。
a)能自攝受等者:不為自害攝受饒益,是名能自攝受。不為他害而為饒益,是名能攝受他。不受彼不善業所生身心憂苦,是名安隱而轉。
a1)能自攝受這句話怎麼講呢?因為你不說妄語,離間語、粗惡語、綺語的關係,不會給自己造成傷害,不但是這樣,而且還能攝受饒益,還能引來很多利益的事情,能自攝受就是這麼意思。不為他害,而為饒益,也會利益別人的,是名能攝受他。
a2)這位菩薩因為斷語四過的關係,他不會接受罪業所生起身心憂苦,心憂身苦都滅除,是名安隱而轉。
priya-vādi bodhisattvo dṛṣṭe dharme caturvidhaṃ vāg-doṣaṃ vijahāti mṛṣā-vādaṃ paiśunyaṃ pāruṣyaṃ saṃbhinna-pralāpaṃ ca. sā cāsya vāg ātmānugrahāya parānugrahāya pravṛttā bhavati. dṛṣṭa eva dharme āyatyāṃ ca priyavādī bodhisattvaḥ ādeya-vacano bhavati grāhya-vacanaḥ. ity ayam bodhisattvasya priyavāditāyā phalānuśaṃso veditavyaḥ.

1.3.3.勇猛果利
菩薩勇猛,於現法中能離一切懶惰懈怠,心常歡喜;能受菩薩淨戒律儀,受已終無毀犯退屈;能正堪忍,攝受自他。於當來世一切菩薩所起事業,稟性堅固,凡所造修若未成辦,終無懈退。是名菩薩勇猛果利。
[]1)菩薩的大悲心裡面也有勇猛的意願,什麼叫做勇猛?就是於現在這個生命體中,能離一切懶惰懈怠,勇猛精進,懶惰懈怠就沒有,不懶惰、不懈怠。你精進用功,就會有成就,心情就歡喜。這個人有資格可以受菩薩戒,他受完以後,不會再犯戒的,就退回來,他不會,他能正確的堪忍受菩薩淨戒的。受了菩薩的時候,就是行菩薩道,所以他也能夠饒益,攝受是饒益,饒益自己、饒益他人。
2)於當來世一切菩薩所起事業,稟性堅固,他若做什麼事情,堅定不移。這位菩薩受了菩薩戒的話,他辦他所計劃的事情,要做這個功德,做那個功德。若是這個計劃造的功德還沒有圓滿,他不會懈怠退回來。是名菩薩勇猛果利。
dhīro bodhisattvaḥ dṛṣṭe tāvad dharme sarveṇa sarvam ālasya-kausīdyāpagato bhavati pramudita-cittaś ca. bodhisattva-śīla-saṃvara-samādānaṃ karoti. kṛtvā ca na viṣīdati. ātmānaṃ ca paraṃ ca kṣāntyā anugṛhṇāti. āyatyāṃ ca sarva-bodhisattva-kṛtya- samāraṃbheṣu prakṛtyā dṛḍha-samāraṃbho bhavati. nākṛtvā vinivartate. itīme bodhisttvānāṃ vairya-phalānuśaṃsā veditavyā.

1.3.4.舒手惠施與能解甚深義理密意果利
當知菩薩舒手惠施,能解甚深義理密意,所得果利如威力品,惠施威力、般若威力,差別應知。是名菩薩舒手惠施、能解甚深義理密意二種果利。是名菩薩五相果利。
[]當知菩薩舒手惠施,菩薩能伸手把自己的東西惠捨給其他的人。能通達甚深義理密意,這是你所得的果上的利益。如威力品裡面說惠施的威力,般若的威力,它們的不一樣。是名菩薩舒手惠施,能解甚深義理密意,二種果利。是名菩薩五相果利。
a)如威力品惠施威力等者:威力品說布施四相,般若四相,是名差別應知。
a1)威力品說布施四相,般若四相,是名差別應知。布施有四種威力,般若也有四種威力。布施的四種相貌,謂諸菩薩修行惠施,能斷慳吝,這是第一個相貌。施所對治,是名第一,這個慳吝也是布施波羅蜜所對治,就沒有慳吝,這是一種威力,一種相貌。
a2)你這個布施,能為你得無上菩提的因緣。依此布施波羅蜜引導眾生來信佛,能有這功德。能作布施攝事,成熟有情的善根,叫第二。
a3)布施時候有三時的喜悅,在布施之先,內心就快樂。在布施的時候,心裡面沒有慳吝、沒有高慢、沒有一切煩惱,所以心裡面清淨。布施完了的時候而不會後悔。施先、施後、施中這三時中,心裡面常常的歡喜快樂。以自饒益,你常常歡喜就利益自己。布施還有一種功德,你是常常饒益他人,能除他飢渴,別人的飢渴能除去,寒熱也能除去,就是現在一般的布施有這種能力。種種疾病,所欲匱乏,怖畏眾苦,以饒益他,這是第三個威力。布施,心常歡喜,利益自己,也能夠破除他人的飢渴寒熱,種種疾病,那是做個醫院,大家來那治病,把病治好,以饒益他,能利益他人。
a4)現在能夠行布施,於將來世在在生處,不管生在什麼地方,恆常富樂,常是很豐富的,很快樂的。得大祿位,做了首相,得很多的財富,得大朋黨,得大眷屬,是名叫做第四。
a5)諸菩薩具足妙慧,成就般若的智慧,你能夠熄滅無明的干擾,無明是慧所滅除的,這是般若的第一相。
a6)即此般若,能作自己菩提資糧,你在佛法裡面成就聞、思、修的智慧的時候,這個智慧能做無上菩提的資糧,就是因。
a7)能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攝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般若是菩提的資糧,你有般若,你能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能夠攝事成熟眾生的善根。
a8)於所知事如義覺了,能引廣大清淨歡喜,以自饒益,現在解釋第三。於所知道的事情,如其本義而能夠明達,能夠覺悟。能引廣大清淨歡喜,對於所知道的事情,你都能夠知道,就能夠引發出來廣大清淨的歡喜心,這樣的清淨的歡喜心對自己有利益的,所以以自饒益。普為有情,稱理說法,你有智慧,能為一切眾生宣說佛法。令其獲得現法當來,利益安樂、以饒益他,是名叫第三。
a9)由是因緣,攝諸善根、能正所作;於當來世、能證二障離繫。由於你前面,有這麼多的智慧的功德,攝諸善根,你就能栽培很多的善根。能正所作,能夠調整你所做的事情,不做錯誤的事情。於當來世能證二障離繫,將來你能夠證悟,煩惱障、所知障都熄滅,沒有煩惱的繫縛,及所知障離繫也能成就。是名第四。是名般若威力四相。此外無有若過若增。是名法威力。
mukta-hastatayā gaṃbhīrārtha-saṃdhi-nirmocanatāyāś ca phalānuśaṃsā veditavyā. tad-yathā prabhāva-paṭale dāna-prabhāve prajñā-prabhāve ca. ayam eṣāṃ bodhisattva-liṃgānāṃ phalāi uśaṃsaḥ.

1.4.次第
云何五相如是次第?謂諸菩薩先修哀愍攝受有情,於彼顧念,欲作饒益。次修愛語,為彼有情出不善處安立善處,宣說正理攝受教誨。次修勇猛,於已趣入諸有情類。若諸有情起諸邪行,種種煩惱變異事中,皆能堪忍。為不棄捨安住種種正行邪行諸有情故。是諸菩薩修勇猛已;一類有情,以財攝受,能令成熟;一類有情,以法攝受,能令成熟;一類有情,以財以法二種攝受,能令成熟。是故菩薩次後修習舒手惠施,能解甚深義理密意。當知是名菩薩五相前後次第。
[]五種相的前後次第,為什麼是這個樣子呢?
1)謂諸菩薩一開始行菩薩道的時候,先要修哀愍心,用哀愍心來攝受有情,攝受就是引導,引導有情在佛法裡面栽培善根,用哀愍心來引導他們。哀愍怎麼修呢?就是對於那個眾生能夠顧念,能夠注意他們的情況來照顧他們,就理解他們的情形,想要作一些利益他們的事情。
2)愛語,怎麼修呢?為了利益彼有情,使令他們從有過失的地方解脫出來,居住在有功德的地方。怎麼樣能令眾生出不善處安立善處呢?宣說正理,菩薩用慈悲心為眾生講解佛法的因果的真理。攝受教誨,用佛的正法來引導他們,教他們不要做惡事,引導他們學習善法,教誨他們不要做惡事。
3)對於已經相信佛法的有情,他相信佛法,但是他還是可以做惡事、這些有罪過的事情。種種煩惱變異事中,各式各樣的煩惱,這個煩惱又去做各式各樣的惡事,今天做這個惡事,明天做那個惡事,有變異的。皆能堪忍,菩薩引導他們來到佛法裡面來,結果相信佛法也還做種種惡事,這個菩薩心裡面能堪忍這件事,他不會說:我不度眾生,他不會這樣子。勇猛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菩薩這個大悲心很勇猛,他不棄捨,他們來到佛法裡面做種種功德,菩薩不會棄捨他們。菩薩這個勇猛心,就是不棄捨種種邪行諸有情,繼續的要教導他們的。
4)是諸菩薩修勇猛心以後,一類的有情,一部份的有情以財攝受,菩薩能用財繼續引導他們栽培善根,使令善根栽培的越來越成熟。另一類的有情以般若法門來引導他們,般若法門很迅速的就得無生法忍,所以能令成熟。有一類的有情,也用財攝受,也用法攝受,用這兩種來引導他,能令他的善根成熟。所以這些諸菩薩以後所修習的叫舒手惠施來引導眾生,菩薩這樣做,菩薩自己能通達甚深的義理密意。當知是名菩薩五相前後次第。
a)起諸邪行等者:謂如暴惡毀犯淨戒,是名起諸邪行。如是邪行當知種種煩惱變異所作令改本性,由是菩薩深生憐愍,故能堪忍。為不棄捨彼有情故。由彼有情於佛聖教已正趣入,說名安住種種正行。然於一時煩惱所媚暫起毀犯,復名邪行。
a1)有的眾生性格非常的暴惡,他就毀犯戒法,毀犯淨戒,這就是眾生起諸邪行。這個邪行做種種惡事,是由你內心的種種煩惱的變異所作。菩薩能夠發慈悲心叫他們改變這種惡行,由是菩薩深深的生出憐愍心,所以他們相信佛法還做惡事,菩薩心情也就接受這件事,而不會不發慈悲心棄捨他,所以叫做故能堪忍。為不棄捨彼有情故。由彼有情於佛聖教先已趣入,以前由於菩薩的教導,他們已經相信佛法,說名安住種種正行。這個眾生能行種種正行,他不會做放逸過失,可是以後又一段時間,這個煩惱又嚴重,被煩惱所蠱惑,暫時的又會做很多惡事。復名邪行。
kaś caiṣām anukramaḥ. pūrvaṃ tāvad bodhisattvo 'nukaṃpayā sattvān anugṛhṇāti. teṣu ca sāpekṣo bhavaty artha-kāmaḥ. tataś cākuśalāt sthānād vyutthāpya kuśale sthāne pratiṣṭhāpanāya yuktiṃ bhāṣate grāhayati vyapadiśati. avatīrṇeṣu ca sattveṣu sattva-vipratipattiṣu ca kleśa-viprakṛtāsu vividhāsu vimarda-saho bhavati pratipatti-vipratipatti-sthitānāṃ sattvānām anutsargatayā. sa evaṃ dhīraḥ ekatyān sattvān āmiṣa-saṃgraheṇa paripācayati. ekatyān dharma-saṃgraheṇa. tad-ekatyāṃs tad-ubhābhyāṃ dharmāmiṣa-saṃgrahābhyāṃ. ayam eṣāṃ paṃcānāṃ bodhisattva-liṃgānām anukramo veditavyaḥ.

1.5.相攝
問:菩薩五相,六到彼岸,何到彼岸?攝何等相?答答:菩薩哀愍,當知靜慮到彼岸攝;菩薩愛語,尸羅般若到彼岸攝;菩薩勇猛,進忍般若到彼岸攝;菩薩所有舒手惠施,當知即施到彼岸攝;菩薩所有能解甚深義理密意,靜慮般若到彼岸攝。
[]問:菩薩這五種相,五種功德,六種到彼岸的功德,那一個到彼岸?賅攝那一個相貌呢?
1)答:菩薩修學哀愍心的時候,在六波羅蜜裡面是屬於第五靜慮波羅蜜多所攝。
a)菩薩哀愍當知靜慮到彼岸攝者:由四無量,名為哀愍,故說靜慮到彼岸攝。
a1)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叫做哀愍,故說靜慮到彼岸攝。就是在初禪裡邊,二禪、三禪、四禪裡邊修四無量心的,所以是屬於四靜慮所攝。
2)愛語是那一個波羅蜜所攝?愛語是尸羅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所攝。
a)菩薩愛語尸羅般若到彼岸攝者:依慰喻語,若慶悅語,故說尸羅到彼岸攝。依勝益語,故說般若到彼岸攝。
a1)菩薩為眾生說慰喻語,說慶悅語,這兩種語言,這是屬於戒律。如果菩薩為眾生說殊勝的利益的語言,就是出世間的聖道的語言,故說是般若到彼岸所攝。
3)菩薩的勇猛心,在六波羅蜜裡面屬於那一個波羅蜜呢?屬於精進波羅蜜,屬於忍波羅蜜,屬於般若波羅蜜所攝。菩薩所有舒手惠施,當知即施到彼岸攝;菩薩所有能解甚深義理密意,菩薩對於能解甚深義理密意這個功德,是屬於靜慮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到彼岸所攝。
4)如是真實菩薩五種相貌,當知一一皆有五轉。所謂自性、依處、果利、次第、相攝。已廣分別,應如實知。
a)菩薩勇猛進忍般若到彼岸攝者:由有力思擇,故說般若到彼岸攝。餘文易知。
a1)由有力思擇,由於你內心裡面有力量的思惟觀察,所以屬於般若波羅蜜多所攝,餘文易知。

paṃcemāni bodhisattva-liṃgāni ṣaṭ paramitāḥ. āsāṃ ṣaṇṇāṃ pāramitānāṃ katamayā pāramitaya katamad bodhisattva-liṃgaṃ saṃgṛhītaṃ. anukaṃpā dhyāna-pāramitayā saṃgṛhītā. priya-vāditā śīla-pāramitayā prajñā-pāramitayā ca saṃgṛhītā. vairyaṃ vīrya-pāramitayā kṣāṃti-pāramitayā prajñā-pāramitayā ca saṃgṛhītaṃ. mukta-hastatā dāna-pāramitayaiva saṃgṛhītā. gaṃbhīrārtha-saṃdhi-nirmocanatā dhyāna-pāramitayā prajñā-pāramitayā ca saṃgrhītā. evam imāni paṃca bodhisattva-liṃgāni paṃca-parivartena veditavyāni. svabhāvato 'dhiṣthānataḥ phalānuśaṃsato 'nukramataḥ saṃgrahataś ceti. Bodhisattvabhūmāv ādhāre 'nudharme yoga-sthāne prathamaṃ bodhisattva-liṃga-paṭal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