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菩薩地-第二持隨法瑜伽處-2.分品

2.分品
在家出家二分菩薩,有幾種法正修學時,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嗢柁南曰: 二分諸菩薩、初事業善修、善巧、饒益他、迴向最為後。謂諸菩薩或在家分或出家分差別轉時,略有四法,當知令此在家出家二分菩薩,正勤修學,速證無上正等菩提。何等為四?一者、善修事業;二者、方便善巧;三者、饒益於他;四者、無倒迴向。
[]第二持隨法瑜伽處,持隨法也就是依法,依法修行,依法修行止觀,有這種堪能,所以叫做持,這一品叫做分品。
1)在家的菩薩,出家的菩薩這兩種菩薩,有幾種法門是這兩類菩薩努力修學的時候,能夠迅速的得無上菩提呢?嗢柁南曰:二分諸菩薩,初事業善修;善巧饒益他,迴向最為後。
2)謂諸菩薩或在家分或出家分,分這麼兩部份,差別轉時,就是不同的情況顯現在世間,簡要的說有四個法門,當知令此在家出家二分菩薩,正勤修學,速證無上正等菩提。怎麼說這四種呢?一者、善修事業。二者、方便善巧。三者、饒益於他。四者、無倒迴向。
uddānaṃ. sukṛtakarmāṃtatā kauśala-parigraha-pariṇāmanaṃ ca paścimaṃ. gṛhi-pakṣo vā pravrajita-pakṣe vā vartamānasya bodhisattvasya samāsataś catvāro dharmā veditavyāḥ. yeṣu gṛhī pravrajito vā bodhisattvaḥ śikṣamāṇaḥ kṣipram evā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te. katame catvāraḥ. sukṛta-karmāntatā kauśalaṃ parānugrahaḥ pariṇamanā ca.

2.1.別辨其相
2.1.1.善修事業
云何菩薩善修事業?謂諸菩薩於六波羅蜜多決定修作,委悉修作,恒常修作,無罪修作。
[]怎麼叫做菩薩善巧的修作很多的事業呢?謂諸菩薩於六波羅蜜多決定修作,他決定來修行這六波羅蜜多。委悉修作,就是很詳細的、很深入的修六波羅蜜。恒常修作,恒常就是不間斷,常常的修六波羅蜜。無罪修作,修波羅蜜多的時候,沒有過失,這樣的修作六波羅蜜多。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sukṛta-karmāṃtatā. yā pāramitāsu niyata-kāritā nipuṇa-kāritā nitya-kāritā anavadya-kāritā ca.

2.1.1.1.決定修作
云何菩薩於施波羅蜜多決定修作?謂諸菩薩現有種種可施財法,諸乞求者正現在前,有恩無恩、有德有失,無有差別,要當施與。若人非人、若諸沙門、若婆羅門、及餘世間,無有如法能令施心有所傾動。
[]云何菩薩於施波羅蜜多決定修作?他決定修施波羅蜜呢?
1)謂諸菩薩現在就有各式各樣的可以布施的財,可以布施的法。向他求乞的人,正好現其面前。什麼樣的人向他乞求呢?有的人對菩薩有恩的,也是有無恩的。有的人有道德,有的人就缺少,有過失了。這些差別不同的人,在菩薩心裡面是平等的,無有差別,決定布施他們。
2)受施的人這個人是人間一位人補特伽羅,或者非人,不是人,可能是鬼神世界的。沙門和婆羅門,沙門是出家人,婆羅門是在家人。及餘世間,其他世界的世間的人,不是屬於人、非人、沙門、婆羅門。菩薩這樣布施的時候,沒有人能夠如法的使令菩薩的施心有所傾動,有變化的。
a)若人非人等者:謂生人趣得人種類,是名為人。若生餘趣那落迦傍生及與鬼趣天龍藥叉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呼洛迦等,是名非人。如顯揚論說生在人中希求魔梵而修行者,是名沙門若婆羅門。若魔若梵,名餘世間。如〈攝異門分〉說。
a1)這個人做人的功德,來生又生到人,生到人類中來,他得的果報體和人是同一類的,這叫做為人。若生餘趣那落迦、傍生及與鬼趣、天龍、藥叉、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呼洛迦等,是名非人。如顯揚論說。他是生在人間,可是和一般人想法不同,他是希求魔梵,他希望能作魔王,他希望能作梵天王,動機是這樣,也要來修行,這個叫做沙門,婆羅門。若魔若梵,這些人是其他世間的眾生。如攝異門分說。
kathaṃ bodhisattvo niyata-kārī bhavati yad uta dāne. iha bodhisattvaḥ saṃvidyamāne deya-dharme yācanake samyak pratyupasthite apakāriṇy upakāriṇi vā guṇavati doṣavati vā avaśyaṃ dadāti. nāsya dāna-cittaṃ kasyacid vikaṃpayituṃ samartho bhavati manuṣyo 'manuṣyo vā śramaṇo vā brāhmaṇo vā kaścid vā loke saha dharmeṇa.

2.1.1.2.委悉修作
云何菩薩於施波羅蜜多委悉修作?謂諸菩薩,現有種種可施財法,諸乞求者正現在前,一切施與,無有少物,於諸有情而不能捨。於內身命,尚能惠施;何況外物?
[]云何菩薩於施波羅蜜多委悉修作?就是很完備的、很詳細的、很深刻的修施波羅蜜多。謂諸菩薩現在有種種可布施的財,可布施的法,這些乞求的眾生,正現在菩薩面前。這麼多的人來乞求,菩薩每個人都布施。菩薩對於眾生的布施,不會有一點東西,於諸有情,我不願意布施。對於自己內裡面的生命,還能夠布施給眾生,何況身外之物。
kathaṃ bodhisattvo nipuṇakārī bhavati yad uta dāne. iha bodhisattvaḥ saṃvidyamāne deya-dharme samyak pratyupasthite yācanake sarvaṃ dadāti. nāpy asya kiṃcid yad aparityājyaṃ bhavati sattvebhyaḥ ādhyātmikam api vastu. prāg eva bāhyaṃ.

2.1.1.3.恆常修作
云何菩薩於施波羅蜜多恒常修作?謂諸菩薩,於修惠施,無有厭倦;恒常無間於一切時,隨有所得,即隨惠施,無所吝惜。
[]云何菩薩於施波羅蜜多恒常修作?謂諸菩薩,於修惠施,無有厭倦,心裡不厭煩這件事,也不感覺疲倦。菩薩修布施波羅蜜多的時候,是無間斷的,於一切時間,隨有所得,即隨惠施,他不會慳吝。
kathaṃ ca bodhisattvaḥ nitya-kārī bhavati yad uta dāne. iha bodhisattvaḥ aparikhidyamāno dānena satata-samitam eva sarva-kālaṃ yathotpannaṃ dānaṃ dadāti.

2.1.1.4.無罪修作
云何菩薩於施波羅蜜多無罪修作?謂諸菩薩遠離如前施品所說諸雜染施,修行所餘無雜染施。如是菩薩、於施波羅蜜多能善修作。
[]云何菩薩於施波羅蜜多無罪修作?做功德的時候,他不會造罪。謂諸菩薩遠離如前施品所說諸雜染的布施,修行所餘無雜染施,這是前面施品說的。如是菩薩於施波羅蜜多能善修作。
a)遠離如前施品所說諸雜染施等者:施品中說:菩薩若知種種內外施物於彼眾生唯令安樂不作利益,或復於彼不作安樂不作利益,便不施與。若知種種內外施物於彼眾生定作利益,不定安樂,或復於彼定作利益,定作安樂,即便施與。是名略說菩薩應施不應施義。此說雜染及無雜染如應當知。
a1)施品中說:菩薩若知種種內外施物於彼眾生唯令安樂不作利益,內施物就是生命,外邊的施物就是這一些財富的事情。於彼眾生唯令安樂,施給他以後,能令他的生活安樂。不作利益,沒能對他作有利益的事情,有利益的事情,就是他能開智慧,相信因果不作惡事,就是利益。
a2)或是內外物施捨給眾生,但是對於眾生也沒有安樂的好處,也沒有利益的好處,在思想上也沒能得到智慧,在生活上還是苦惱,菩薩就不布施他。
a3)若知種種內外事物,於彼眾生,定作利益,能令他在思想上開大智慧。不定安樂,在生活上,沒有什麼改善。或復與彼,定作利益,定作安樂,又能利益,又能安樂,即便施與。是名略說菩薩應施不應施義。此說雜染及無雜染如應當知。若是布施眾生,使令他污染,他會去作惡事,就是污染,若不污染,那個布施是有意義。
kathaṃ ca bodhisattvaḥ anavadya-kārī bhavati yad uta dāne. iha bodhisattvaḥ yat tat saṃkiṣṭaṃ dānaṃ varṇitaṃ dāna-paṭale. tat saṃkliṣṭaṃ varjayitvā asaṃkliṣṭaṃ dānaṃ dadāti. evaṃ hi bodhisattvaḥ sukṛta-kārī bhavati yad uta dāne.

如於施波羅蜜多能善修作,如是於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如其所應當知亦爾。是名菩薩由四行相,於其六種波羅蜜多。決定修作,委悉修作,恒常修作,無罪修作。
[]如於施波羅蜜多能善修作,如是於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如其所應當知也是能這樣, 隨其所應,為他修戒波羅蜜多,修忍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靜慮波羅蜜多,慧波羅蜜多。四種相貌修六種波羅多,就是決定修作,委悉修作,恒常修作,無罪修作,這樣的利益眾生。
yathā dāne evaṃ śīla-kṣāṃti-vīrya-dhyāna-prajñā-pāramitāsu yathā-yogaṃ veditavyā eta eva catvāro ākārāḥ niyata-kāritā nipuṇa-kāritā nitya-kāritā anavadya-kāritā ca.

2.1.2.方便善巧
2.1.2.1.舉種類
云何菩薩方便善巧?當知如是方便善巧略有十種。何等為十?一者、憎背聖教有情,除其恚惱方便善巧;二者、處中有情,令其趣入方便善巧;三者、已趣入者,令其成熟方便善巧;四者、已成熟者,令得解脫方便善巧;五者、於諸世間一切異論方便善巧;六者、於諸菩薩淨戒律儀受持毀犯,能正觀察方便善巧;七者、於諸正願方便善巧;八者、於聲聞乘方便善巧;九者、於獨覺乘方便善巧;十者、於其大乘方便善巧。如是一切方便善巧,如前即此菩薩地中,隨彼彼處已廣分別,如應當知。
[]什麼叫做菩薩的方便善巧呢?應該知道菩薩所具有的這樣方便善巧,簡要的說有十種不同。這十種方便善巧是什麼呢?
1)一者、憎背聖教有情,除其恚惱方便善巧。一部分有情憎背聖教,就是他憎恨、不高興佛法,這樣的有情怎麼辦法使令他相信佛法呢?要除其恚惱,先要除滅他內心對於佛法的憎恨,這一方面的方便善巧。
2)二者、處中有情,令其趣入方便善巧。處中,就是對於佛法並不憎背、並不恚惱,但是也不相信佛法,處在中間的這樣的人。菩薩能有方便善巧令其趣入,能教化他,使令他相信佛法。趣入,就是能來到佛法裡面,就是對於佛法有了信心。
3)三者、已趣入者,已經相信佛法的人,使令他在佛法裡面栽培的善根能達到成熟的階段。成熟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他在佛法裡面栽培的信、戒、聞、捨、慧,這樣的善根達到可以得聖道的程度,就叫做成熟。能這樣教化眾生的方法,就叫做方便善巧。
4)四者、已成熟者,這一類的眾生在佛法裡面的修學,已經達到可以得聖道,可以由凡入聖,達到這個程度。雖達到這個程度,還需要佛菩薩方便善巧來教化他,他才能得聖道。得聖道,就叫做得解脫。
1-解脫,就是對繫縛說,在生死裡流轉的眾生,有種種的煩惱,還有各式各樣的貪瞋癡的煩惱。這個煩惱是什麼呢?就是內心的分別。這個時候心裡面有貪心,這個時候心裡面有瞋心,有各式各樣的煩惱的時候,你的心就被煩惱所繫縛住。
2-只要是眾生,心裡面都是有煩惱的,但是煩惱有的時候活動,有的時候不活動。不活動的時候,就好像沒有煩惱似的。這個煩惱不活動的人,若注意煩惱正在活動的人,你才知道煩惱的相貌。那個時候,他的明了性的心、靈明的心被貪心或者瞋心困擾住,不能解脫。煩惱沒有活動的時候,心情比較平和,好像沒有煩惱一樣,但是煩惱的種子,煩惱的潛在的力量還是在你心裡面的,心裡面還是有煩惱。
3-現在說令得解脫,就是煩惱的種子也不繫縛你,你能修學戒定慧把內心裡面的煩惱種子也消滅,那個時候就永遠也不會再有煩惱,就是聖人。
5)五者、於諸世間一切異論方便善巧,佛法在世間,佛菩薩的大智慧也會發表很多的方便善巧的論議,但是非佛教徒也會有各式各樣的論,就是異論,和佛法的議論不一樣,叫做異論。這些異論,佛菩薩也有方便善巧,是什麼呢?佛菩薩也通達眾生不同於佛法的異論,也通達,叫做方便善巧,通達世間的異論。
6)六者、於諸菩薩淨戒律儀,就是佛為菩薩所制定的毘奈耶,淨戒律儀能夠使令你的身口意清淨,不毀犯清淨的律儀,這叫淨戒律儀。佛法的戒律,有優婆塞戒、優婆夷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現在是說菩薩的淨戒律儀,通於四眾弟子,也通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就是通於七眾弟子的,就是菩薩戒。這樣的菩薩戒受持毀犯,怎麼叫做受持菩薩的淨戒律儀?怎麼叫做毀犯菩薩的淨戒律儀?這一位佛教徒對於佛為我們開示的菩薩淨戒律儀,能夠努力的學習。能正觀察,能夠努力地學習,就通達受持、毀犯的差別,這也叫做方便善巧。
7)七者、於諸正願方便善巧,願就是我們的希望。正,就是符合佛法的道理的願;發無上菩提心、修學聖道,這都是正願。於諸正願方便善巧,他也有智慧通達這件事,通達正願。
8)八者、於聲聞乘方便善巧。正願這裡面主要的是說,感覺到人生是苦,在生死裡面流轉不是好事,想要出離生死苦。出離生死苦,你建立這樣的意願,就叫做正願。但是這件事有三種不同:第一種是聲聞乘的方便善巧,就是他沒有大悲心,但是自己願意出離生死得涅槃,這也是有信、解、行、證的不同。聲聞的這樣的方便善巧,肯努力地學習、也肯努力地修行。
9)九者、於獨覺乘方便善巧,這是另有一種人,他也是學習聲聞乘的佛法,但是他有高慢心,他的意願想要在沒有佛、沒有佛法的世間得聖道。
10)十者、於其大乘方便善巧,這位是高過聲聞乘、也高過獨覺乘,他有大慈悲心願意普度眾生齊成佛道,他是屬於大乘。乘就是車,車能夠運輸,能夠從甲地運到乙地,從這個地方運到另外一個地方。聲聞乘、獨覺乘也都有運輸的意思,都是從生死的地方、從苦惱的地方,運到沒有苦惱的涅槃那裡。但是大乘,不但自己到無上菩提,還度化一切眾生到涅槃、到無上菩提那裡,他運載的人多,所以就是大車。就是他的大悲心特別的強,聲聞和獨覺這兩類的人,他的大悲心不是那麼強,所以有大小的不同。像前面說的一共有十種方便善巧,這十種方便善巧裡面的意義應就是如前面的文已經講過。究竟是那一段文呢?即此菩薩地中。隨彼彼處,隨順那段文的意義,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已經詳細地解釋這十種方便。如其所應,你已經學習過,應該知道。
a)隨彼彼處已廣分別如應當知者:此中前四方便善巧,如前〈菩提分品〉說有六種成熟有情方便應知。又說善知諸論。即此第五方便善巧。又〈戒品〉說菩薩戒波羅密多。即此第六方便善巧。又〈菩提分品〉中說:菩薩所修正願。即此第七方便善巧。〈功德品〉說乘施設建立。即此後三方便善巧。
a1)前面的四種善巧,如前菩提分品裡面已經講說。那裡說有六種成熟有情方便應知,那六種裡面就有這四種。
a2)又說善知諸論。即此第五方便善巧。
a3)又戒品說菩薩戒波羅密多,說到戒波羅密多的受持、或者毀犯的差別。即此第六方便善巧。
a4)又菩提分品中說:菩薩所修正願。那裡已經說菩薩正願是怎麼回事。即此第七方便善巧。
a5)功德品說乘施設建立。即此後三方便善巧。
tatra kataṃad bodhisattvasya kauśalaṃ. tat samāsato daśavidhaṃ veditavyaṃ. pratihatānāṃ sattvānāṃ pratighātāpanayāyopāya-kauśalaṃ. madhya-sthānām avatāraṇāya. avatīrṇānāṃ paripācanāya. paripakvānāṃ vimocanāyopāya-kauśalaṃ. laukikeṣu sarva-śāstreṣu kauśalaṃ. bodhisattva-śīla-saṃvara-samādāne skhalit -pratyavekṣaṇā-kauśalaṃ. samyak-praṇidhāna-kauśalaṃ. śrāvaka-yāna-kauśalaṃ. pratyekabuddha-yāna-kauśalaṃ. mahāyāna-kauśalaṃ. eṣāṃ sarveṣām eva kauśalānāṃ pūrvavad yathāyogaṃ tatra-tatrāsyām eva bodhisattva-bhūmau pravibhāgo veditavyaḥ.

2.1.2.2.明作業
如是十種菩薩所有方便善巧,能作五事。謂由前四種方便善巧,令諸菩薩能正安立所化有情於自義利。
[]如是十種菩薩所有方便善巧,能作五種事情。
1)謂由前面十種善巧的前面四種方便善巧,很多的菩薩用這個方法教化眾生的時候。能正安立所化有情於自義利,就是教化所化的眾生於自義利這個地方有成就,不是他義利。
1-自義利和他義利有什麼不同呢?他義利,那個人的利益,是與佛法相對的;就是在煩惱裡面活動所成就的事情,叫做他義利。煩惱所活動的情況,有的時候煩惱的活動造作傷害人的事情,就到三惡道得到一些義利。若是有的時候還是煩惱,但是做一些利益人的事情,就在人間、天上得到一些義利。這兩方面的義利,都叫做他義利,不是自義利。
2-現在菩薩用這四種方便善巧教化眾生的時候,使令眾生於自義利有成就,就是在聖道,出離世間得聖道的義利有成就。出離世間的煩惱的境界,就是三乘聖道:就是聲聞乘、獨覺乘和大乘,在這裡面有成就。就是完全是沒有煩惱的,有清淨的大智慧,永久的安樂自在的。
3-這四種方便善巧是佛陀開示我們的一種方法,所以它能令諸菩薩能正安立,他能用這個方便善巧安立所化有情。安立,或者就是使令他進步到自義利的程度。能夠依據佛菩薩的教導,叫做正。安立所化有情,就是提高所化眾生的程度,達到什麼地方呢?於自義利,使令他成就三乘聖道。令諸菩薩能用這個方法教化所化有情。安立,或者說教化的意思也可以。教化所教化的眾生,使令他們修學三乘聖道,叫做自義利。
4-義利,如果純在善法中說,現在得到的利益叫做義,將來得到的利益叫做利;一個現,一個未,這樣分別。或者說,義是世間的利益,利是出世間的利益。修學聖道的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是聖人的境界。就是先成就世間的利益,再進一步成就出世間的利益。我們常常的修學戒定慧的話,身口意、內心的思想就不會那麼粗暴,就比較調柔,他的貪心輕微,瞋心也輕微。但是這個時候不是聖人的境界,因為內心裡面還有煩惱的,只是沒有發作,所以這個是屬於世間的利益。但是繼續地修學戒定慧的時候,定慧的功夫高深,能消滅內心潛在的煩惱,這個時候就是聖人,就是出世間的利益。所以按時間上說,有現、有未的不同。或者說有世間、出世間的不同。或者得到福德,叫做義;得到大智慧,得到般若的時候叫做利。
etāni punar bodhisattvasya daśa kauśalāni paṃca-kṛtyāni kurvaṃti. pūrvakaiś caturbhiḥ kauśalair bodhisattvaḥ sattvān svārthe saṃniyojayati.

由於世間一切異論方便善巧,令諸菩薩善能摧伏一切異論。
[]2)由於這位菩薩不但是學習佛法,也學習世間的一切異論方便善巧。從經論上看,佛教徒,或者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應該是得無生法忍以後學習世間的異論,不是一開始就學習世間的異論。或者說是有大智慧的人,雖然沒得聖道,但是智慧很高,他的一天有兩分的時間修學聖道,一分的時間學習世間的異論。學習世間不同於佛法思想的這些書論,做什麼呢?這樣學習的結果,諸菩薩善能夠摧伏一切異論,摧伏一切邪知邪見的思想,使令他們改邪歸正。
laukikeṣu sarva-śāstreṣu kauśalena bodhisattvaḥ sarva-para-pravādān abhibhavati.

由於菩薩淨戒律儀受持毀犯能正觀察方便善巧,令諸菩薩不犯所犯。犯已速疾如法悔除;於善清淨菩薩所受淨戒律儀,能善修瑩。
[]3)由於這位菩薩不只是學習定慧,同時也學習戒,所以對於菩薩的淨戒律儀受持、毀犯能正觀察,能夠學習的很圓滿,他能善巧的觀察,有這樣的方便善巧的智慧。學習菩薩的律儀的時候,你就得到一種好處,就是不會違犯所犯的菩薩戒,就不會犯戒。或者說一時的失掉正念,犯了這條戒,但是他會很快的如法悔除,就是依據律法裡面的規定,能夠懺悔,除滅所犯的罪過。對於善清淨的菩薩所受淨戒,善清淨是說菩薩所受的淨戒律儀的功能,你能受持菩薩的戒法,能使令你心清淨、口清淨、身清淨,它有這個作用。所受淨戒律儀,能善修瑩,你有這個能力能很好的使令它清淨、沒有染污。
a)於善清淨等者:善淨意樂,名善清淨。此說菩薩堪能受戒自性功德,由此堪受菩薩所受淨戒律儀。今說由彼方便善巧令戒清淨,名善修瑩。
a1)善淨意樂,意樂就是你的意願,你內心裡邊所希望什麼。沒得聖道的人、也不修學聖道的人,內心的意願多數是染污的。若是發無上菩提心、修學聖道的人,但是沒得無生法忍,你還不能夠那麼樣的完美。現在你學習佛法,常常修學戒定慧,就是善淨意樂,善者能也,能清淨你的意願。清淨的意願,一般的說,最初的時候你建立一個意願,那是一種情形。善淨意樂是說我們的內心與境界接觸,就最初的一剎那,要叫它清淨,叫做善淨意願。現在這裡是說,你若常常地修學戒定慧,善淨意樂,就是最初的一剎那就讓它清淨。所以是善淨意樂,名善清淨。你時時的使令你內心裡面的舉心動念讓它清淨,能與聖道相應,這叫做善清淨。
a2)此說菩薩堪能受戒自性功德,菩薩堪能,堪者能也,你受了菩薩戒的時候,自性功德,就是你自心的功德,你自心要有清淨的功德,你內心清淨。就是你內心裡面的功德,表現於外的以內心為根本。外面表現的很清淨、很如法,內心一定要清淨。
a3)由此堪受菩薩所受淨戒律儀,由於你能夠善清淨,善淨意樂,你就可以受菩薩所受的淨戒律儀。
a4)現在這裡的文的大意,是說由彼方便善巧,就是你受了菩薩戒,也還是常常的要修止觀。這時候就是戒能增上定,定能增上慧,但是慧也能增上定,定也能增上戒,它是互相幫助的。就使令你所受的菩薩戒清淨沒有染污,所以叫做善修瑩。瑩,也就是清淨的意思。
bodhisattva-śīla-saṃvara-samādāne skhalita-pratyavekṣaṇā-kauśalena bodhisattvaḥ āpattiṃ na vāpadyate. āpanno vā yathādharmaṃ pratikaroti. supariśuddhaṃ śīla-saṃvara-samādānaṃ parikaṛṣati.

由於正願方便善巧,令諸菩薩能證當來一切所愛事義圓滿。
[]4)由於這位菩薩有智慧,他建立正願,就是在佛法裡面發無上菩提心、能夠修學佛法、修止觀這些事情。由於你有正願,所以使令諸菩薩能證當來,證就是成就,能夠成就,不是現在,是將來。一切所愛樂的事情都能夠圓滿的成就。事義圓滿是果。願能導行,你有這樣的意願,就會向前進修學聖道,修學聖道就屬於行。由行而得果,就叫做所愛事義圓滿,就是願、行、果。行、果要有願的領導,才能成就的,所以先應該有正願。
a)能證當來所受一切事義圓滿者:謂自證得無上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是名一切所愛事義圓滿。
a1)這位菩薩不斷地精進修學聖道,他自證得無上菩提,他自己成就一切種智。成就一切種智之後,能作有情一切義利,他才能夠成辦一切眾生的聖道的義利。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他能夠有力量自己修學聖道,也有力量教化眾生。初得無生法忍就是初地,然後二地、三地、四地、乃至第十地都是菩薩,超過第十地之上就是佛。現在這文上說,你成佛以後才有能力教化一切眾生得聖道,唯有佛能圓滿的教化一切眾生的。
samyak-praṇidhāna-kauśalena bodhisattvaḥ āyatyāṃ sarvābhiprītārtha-paripūrim adhigacchati.

由於三乘方便善巧,令諸菩薩於諸有情,隨其種性根及勝解,說相稱法、說順正理。
是名十種方便善巧,令諸菩薩能作五事。由此五事,能令菩薩現法當來一切事義,皆得究竟。
[]5)由於這位菩薩對於三種佛法都能方便善巧的學習,有這樣的智慧。這樣子就能使令諸菩薩對於一切眾生隨其種性根及勝解,他為眾生宣揚佛法的時候,能隨順那個眾生的種性、隨順眾生的根性、隨順眾生的勝解,為他宣說佛法。
1-隨其種性,是說眾生心裡面有這樣的無漏的善根。不管你相信佛法、不相信佛法,你內心裡面本來就有這種善根,叫做種性。說這個人的種性是聲聞乘,這個人的種性是辟支佛乘,這個人的種性是成佛的種性,有三種不同。
2-根,就是你接觸佛法以後,你在佛法裡面栽培的善根;信、戒、聞、捨、慧,或者是信、進、念、定、慧,這就是善根。種性,你還沒有修行以前,你就具足。根,是你相信佛法以後,已經栽培成就的功德。種性和根有點不同。
3-勝解,可以作兩種解釋:就是你原來還沒有相信佛法,但是你對於這件事,你有特別的知識。或者醫藥,或者是對於法律,或者對於建築,各式各樣的知識,也叫做勝解。這是一種解釋。其次是對於佛法,你在佛法裡面你有勝解,或者你在小乘佛法裡面有勝解,或者是在大乘佛法裡有勝解。在佛法裡面也有各式各樣的法門,你對某一種法門有勝解,某一種法門沒有勝解,這是也是各式各樣的差別的。
4-現在這位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時候,這位菩薩對於聲聞乘、辟支佛乘、或者是大乘,都是學習到圓滿的程度,所以為眾生說法的時候能夠說相稱法,與你的種性、與你的善根、與你的勝解相適合,能相應的佛法。
5-說順正理,眾生的種性和根性和勝解是各式各樣的,菩薩為他宣揚的佛法也不一樣,但是其中有一樣就是說順正理,為他宣說的佛法一定是合乎佛法的真理的,和佛法的正理是相契合的,不會違背佛法的。為什麼這位菩薩能達到這個程度呢?就是因為他對於三乘佛法都能夠有方便善巧的智慧,通達無礙的關係。
6)是名十種方便善巧,如果菩薩能夠通達無礙的話,就使令諸菩薩能夠成辦五種事情。若能做這五事,能令菩薩現法一切事義皆得究竟、能令菩薩當來一切事義皆得究竟。現法,就是現在的眼耳鼻舌身意,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裡面,你就能夠有這種能力令一切事義皆得究竟。或者是將來這一切事義皆得究竟。就是看這位菩薩的善根,他的六波羅蜜的功德的深淺,功夫的深淺。
yānatraya-kauśalena bodhisattvaḥ yathā-gotrendriyādhimuktīnāṃ tad-upamā-gamaṃ dharmaṃ deśayati. anukūlāṃ yuktiṃ vyapadiśati. evam evābhir daśabhiḥ kauśalair bodhisattvaḥ paṃca kṛtyāni karoti. yair asya paṃcabhiḥ kṛtyaiḥ sarvaṃ kṛtyaṃ paripūrnaṃ bhavati dṛṣṭadharma āyatyāṃ cārtham ārabhya.

2.1.3.饒益於他
云何菩薩饒益於他?謂諸菩薩依四攝事,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能與一分有情利益;能與一分有情安樂;能與一分所化有情利益安樂。是名略說菩薩所有饒益於他。廣說如前自他利品,應知其相。
[]云何菩薩饒益於他?
1)菩薩發無上菩提心,大悲心非常的勇猛,他就是要利益一切眾生,怎麼樣利益一切眾生呢?菩薩利益一切眾生是有方法的,就是依四攝事,依可以當學習講,就是學習這四種事來引導眾生。攝是引導,用這四種事來引導眾生學習佛法,所以叫四攝事。這樣就可以饒益於他。哪四種事呢?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種事。
2)布施,這裡主要是指財的布施,也包括法的布施。用財的布施來饒益眾生的時候,和眾生建立一個良好的感情。建立良好的關係之後,就可以為他宣說佛法;宣說佛法,叫做愛語。宣說佛法的愛語,使令眾生相信佛法、通達佛法,勸導眾生修學佛法,修學聖道,叫做利行,就是有利益的行動。我們若做世間的善法,我們也會得到利益,但是若沒發菩提心的時候,不名之為利行。因為你做這個功德也能得到好的果報,但是這件事是無常的。若學習佛法栽培的善根不是這樣,在佛法裡栽培善根,修學戒定慧,修學聖道,你得到利益是永久無窮無盡的,所以叫做利行。這是說菩薩用財布施與眾生建立了友誼關係,然後為他說愛語,講解佛法,然後勸他修學聖道。同事,菩薩叫你修學聖道,菩薩自己也修學聖道。
3)菩薩用這四種方法教化眾生的時候,不是完全如意的,有的眾生接受菩薩的教化,有的眾生不接受。接受這一方面是怎麼情形呢?有的眾生他的理智高一點,菩薩能給他作利益的事情。什麼叫做利益?就是改變你的思想,就是令你有智慧通達什麼是善、通達什麼是惡,通達什麼是世間的善法、什麼是出世間的善法,他接受這樣的教導。他以後,就不做那些有損害的事情,於人有損的事情不敢做,就是菩薩與一分有情的利益。這樣子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4)第二種,這一類的眾生沒有智慧,你給他錢他能接受,你給他智慧他不接受,這就叫做能與一分有情安樂。能令他生活上的問題得到解決,他這個事接受。但是他的思想還是貪瞋癡的活動。所以能與一分有情利益,這是有智慧的眾生能夠接受佛法的思想;能與一分有情安樂,這一類的眾生不接受佛法,你給他世間的利益他同意。
5)能與一分所化有情利益安樂,這一類眾生不同,菩薩所教化的有情,你給他利益他也接受,給他安樂他也接受。前面是說菩薩用這四種方法教化眾生的時候,情形就是這樣,菩薩能這樣利益眾生,這是簡略的說這樣子。
6)這裡是略說,若詳細的解說,前面有個自他利品,那裡面說的比較詳細,應知其相。
a)能與一分有情利益等者:此中初二有情,但言一分,不言所化,當知此說不住種性有情。與下一分所化有情有別。前說所調伏界無量當知此名所化有情於彼一切授與善法。名與利益。授與饒益,名與安樂。
a1)前面這是三種有情,第一個一分有情利益,第二個一分有情安樂。只是說一分有情怎麼怎麼地,沒有說是菩薩所化。這兩個有情,你應該知道是說這個眾生心裡面沒有種性,就是沒有出世間聖道的善根的人。與下面能與一分所化有情,有一個所化的文句,是有差別的。前面有五無量,五種無量裡面有一個所調伏界無量,你應該知道就是這裡說的所化有情,是所教化的眾生,那是有善根的人。
a2)於彼一切授與善法,對於那麼多的眾生,能給他善法,不要做惡事,要修學善法,這就是授與善法。若是給你三皈五戒、又要修學十善法,就叫授與善法。授與善法,叫做利益,你得到利益。給你一些生活所需,叫做饒益,這叫做安樂。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a parānugrahaḥ. iha bodhisattvaḥ catvāri saṃgraha-vastūni niśritya dānaṃ priya-vāditāṃ artha-caryāṃ samānārthatāṃ ca tad-ekatyānāṃ sattvānāṃ hitam apy upasaṃharati. sukham apy upasaṃharati. hita-sukham apy upasaṃharati. ayaṃ bodhisattvānāṃ parānugrahasya samāsa-nirdeśaḥ. vistara-nirdeśaḥ punaḥ. pūrvavad veditavyaḥ. tad-yathā sva-parātha-paṭale.

2.1.4.無倒迴向
云何菩薩無倒迴向?謂諸菩薩三門積集所有善根,即善修事業、方便善巧、饒益於他。去來今世一切攝取,以淳一味妙淨信心,迴求無上正等菩提。終不用此所集善根,希求世間餘果異熟,唯除無上正等菩提。
[]怎麼叫做菩薩無顛倒的迴向呢?
1)謂諸菩薩由這三種門,從三方面積集的善根。三種門是什麼呢?就是善修事業,前面解釋就是六波羅密。方便善巧,就是十種方便善巧。饒益於他,就是現在這個四攝。這三種門:從善修事業積集的善根,從方便善巧積集的善根,從饒益於他積集的善根。
2)去來今世一切攝取,去就是過去世你善修事業、方便善巧、饒益於他;來是將來,將來的時候你也善修事業、方便善巧、饒益於他;今世就是現在,也是有這三門的積集善根。這麼多的三門積集所有善根,一切攝取,完全的把它統一。
3)以淳一味妙淨信心迴求無上正等菩提,淳是精淳,沒有其他的污染夾雜在裡面,所以叫做淳。一味,就是全是清淨的。妙淨信心,這是不可思議清淨的信心。妙有個好的意思,妙者好也,也就是清淨的意思。淳一味妙就是清淨的意思,清淨的信心。不清淨的信心是什麼呢?就是我歡喜世間上的榮華富貴,你有這樣的信心的話,在這裡說就是顛倒的迴向。或者我不歡喜人間,我歡喜天上的富樂,在這裡說也叫做顛倒的迴向。
4)現在你沒有這樣染污的迴向,你有這樣的出世間的聖道的信心,迴求無上正等菩提。迴者轉也,迴轉的意思。這個地方可以兩個意思講:一個是我做這個功德的時候,我並不停留在這裡,我迴轉這個功德做這個用途,就是求得無上正等菩提,願以此功德:就是善修事業的功德、方便善巧的功德、饒益於他的功德,用這個功德求得無上正等菩提,做這個事情。一個解釋,就是和淳一味妙淨相違反的,就是做很多的功德,我希望我將來享受人間的富貴,我做這樣的迴向。這樣說就是不迴轉。一般人的思想,就是歡喜世間的榮華富貴,現在我做佛教徒,相信佛法,我轉變這個思想,我不求人間的富貴,我希望得無上菩提,這叫做迴,迴者轉也,迴求無上正等菩提。
5)終不用此,終,從開始到最後我的內心都是這樣子,是怎麼樣呢?不希望用我現在做的功德,將來得人間的榮華富貴,我不歡喜這樣。現在我不做這樣的迴向,我希望得無上菩提,得聖道。為什麼我們要得無上菩提呢?得無上菩提有什麼好呢?有什麼好?為什麼我們做利益人的事情,我們用這個功德求無上菩提、求得聖道,我不願意得人間的富貴呢?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6)得人間的富貴,求人間的富貴有一個問題,是我們的思想,我們認為人間的富貴心情快樂,我們拿到這個富貴的時候心情快樂,就是這樣。但是真實快樂嗎?不見得快樂。就是內心的貪瞋癡還在,你做功德的時候也是貪瞋癡造的,你享受果報的時候還是貪瞋癡。若有貪瞋癡的時候,遇見的一切境界不會完全如意的,一定還有敵人。有敵人的時候,敵人來攻擊你,你一定要報復。你若是殺害敵人的時候,又造罪,將來還要到三惡道。所以願意得人間的富貴,就是你還有機會你會造惡。
7)若是想要得無上菩提、得聖道,得三乘聖道的時候,心裡面沒有貪瞋癡。沒有貪瞋癡的時候,不管是遇見什麼境界,不會做惡事。聖人和凡夫不同的地方,就是聖人無論如何不做惡事,你怎麼樣傷害他,而這個聖人沒有煩惱,他不會做惡事,所以他永遠不會受惡果報,永久是清淨自在。但是凡夫不是的,不如意他就要造惡,所以他將來一定要受惡報。
8)終不用此所集善根,希求世間餘果異熟。餘果就是得無上菩提其他的果報,異熟就是果報。我不願意得其他的果報,我只願意得無上菩提。唯除無上正等菩提,無上菩提是我所希求的,其他我不希求。無上菩提是得非常圓滿的聖道。
a)去來今世一切攝取者:謂一切時,於彼善根攝受增長串習成性故。」
a1)謂一切時,時間只有三種:一個是過去,一個是未來,一個是現在。所以這一切時間,於彼善根攝受增長,對於善法的成就,你不會錯過機會,栽培這個善法。攝受,一定是在這個機會來成就這個善根。成就以後,不是就做一次,還要繼續地做這樣的善事,使令這個善根增長,力量能夠廣大。串習,就是不斷地來學習這件事,一直地來栽培善根。栽培善根,最後成性故,成不退轉性,就再不退轉。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pariṇamanā. iha bodhisattvo yatkiṃcid ebhis tribhir mukhair upacitopacitaṃ kuśala-mūlaṃ sukṛta-karmāṃtatayā kauśalena parānugraheṇa ca tat sarvam atītānāgata-pratyutpannam a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ghana-rasena prasādena pariṇāmayati. na tasya kuśala-mūlasyānyaṃ phala-vipākaṃ pratikāṃkṣati nānyatrānuttarām eva samyaksaṃbodhiṃ.

2.2.明攝一切
世尊所有為在家分或出家分諸菩薩說所應學法,當知一切此四所攝。謂善修事業、方便善巧、饒益於他、無倒迴向。是故如是善修事業、方便善巧、饒益於他、無倒迴向,諸菩薩眾親近鄰逼難得難證無上菩提。當知過去未來現在所有菩薩,或在家分或出家分精勤修學,於其無上正等菩提曾當現證,一切皆由如是四法。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1)世尊所有為在家分或出家分諸菩薩說所應學法,當知一切此四所攝。所有,佛為眾生說法、為菩薩說法,所有的這些佛法。為在家分的菩薩或者是出家分的菩薩,就是菩薩分兩部分:一個是在家的菩薩,一個是出家的菩薩。佛為這兩類的菩薩,為諸菩薩宣說所應該學的佛法。我們應該知道這麼多的菩薩所學的佛法,就這四種全面的統攝,都包括在內。哪四呢?謂善修事業、方便善巧、饒益於他、無倒迴向,就這四種。這四種包括佛為一切菩薩所宣說的、所學習的佛法。
2)是故如是。是故,就是所以。如是,這個在出菩薩、出家的菩薩,就是這樣。善修事業的功德、方便善巧的功德、饒益於他的功德、無倒迴向的功德。能夠修學這樣所學的善法的這些諸菩薩眾,這樣修行的時候,親近鄰逼,就是親近無上菩提,就一直地向無上菩提那裡接近,這叫親近。你親近這四種法,這四個門栽培善根,常接近這四種法,與這四種法相親近而不遠離。鄰逼,就是這樣你的善根、你的功德越來越多。鄰者近也,逼近,逼也是近。和誰相接近呢?和難得難證的無上菩提相接近,你就是接近要成佛。難得難證是讚歎無上菩提,無上菩提的功德太高深,不容易得,不容易證。證是無分別智,得是有分別智,從這兩方面來讚歎無上菩提。
3)當知道過去的所有菩薩,未來、現在所有的菩薩,這麼多的菩薩裡面,或者是在家分,或者是出家分。有的菩薩歡喜出家做比丘,有的菩薩還是優婆塞、優婆夷,表現於外的相貌有在家、出家的分別。但是這兩類菩薩都是要精勤修學。精勤,精進勇猛而不懈怠的修學聖道,在家菩薩也是這樣子,出家菩薩也是這樣子。這個在家菩薩也可能是凡夫菩薩,也可能是聖位的菩薩;出家的菩薩也可能是凡夫,也可能是聖人,都是通於凡聖,但是總而言之是精勤修學。於其無上正等菩提曾當現證,或者曾,就是過去已經證悟無上菩提,或者是當來,或者是現在證得無上菩提,一切都是由這四種門而得無上菩提的。離開這四種法,不可能還有第五法,或者增,超過了,或者再增加一點,就是這麼多。
ye ca kecid Bhagavatā gṛhiṇāṃ vā pravrajitānāṃ vā bodhisattvānāṃ śikṣā-dharmā vyapadiṣṭāḥ. sarveṣām eṣv eva caturṣu saṃgraho veditavyaḥ. sukṛta-karmāntatāyāṃ kauśale parānugrahe pariṇamanāyāṃ ca. tasmād evaṃ sukṛta-karmāṃtasya bodhisattvasya kuśalasya parānugraha-pravṛttasya pariṇāmakasya evaṃ duśprāpā. duradhigamā ca bodhir āsanna-samāsannā veditavyā. atītānāgata-pratyutpanneṣv adhvasu ye kecid bodhisattvā gṛhi-pravrajita-pakṣeṣu śikṣamāṇāḥ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dhavanto 'bhisaṃbhotsyaṃte 'bhisaṃbudhyaṃte ca. sarve ta ebhir eva caturbhir dharmaiḥ. nā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2.3.校量勝劣
又諸菩薩或在家分或出家分,雖復同於如是四法正勤修學;而出家者於在家者甚大殊異,甚大高勝。所以者何?
[]又諸菩薩,或者是在家分,或者是出家分,雖然一樣的在這四種門這裡正勤修學,是依佛聖教精勤的修學六波羅密。可是出家菩薩和在家菩薩有很大的不同,出家菩薩比較高尚,功德特別殊勝,是在家菩薩所不能及的。它的原因是什麼呢?
evam api ca caturṣu dharmeṣu samyak prayukto gṛhī pravrajito vā bodhisattvo bhavati. api tu gṛhiṇo bodhisattvasyāṃtikāt pravrajitasya bodhisattvasya su-mahāṃ viśeṣaḥ su-mahan nānā-karaṇaṃ veditavyaṃ.

當知一切出家菩薩,於其父母、妻子、親屬攝受過患,皆得解脫。在家菩薩則不如是。
[]1)你應該知道一切的已經出家的菩薩比丘、比丘尼,於其父母、妻子、親屬攝受的過患,攝受就是愛著。你在家的時候,父母愛你,你愛父母,還有其他的親屬,互相愛著的這個過患。出家的菩薩沒有這個事情,沒有愛著的過患,你就很多的時間修學聖道,皆得解脫。在家菩薩,還在家裡面,不能解脫愛著的過患。所以這一點,在家菩薩不如出家菩薩。
tathā hi pravrajito bodhisattvaḥ parimukto bhavaty ādita eva tāvan mātā-pitṛ-putra-dārādi-kaḍatra--parigraha-doṣāt. aparimuktas tu gṛhī veditavyaḥ.

又復一切出家菩薩,於為攝受父母親屬,營農商賈事王業等種種艱辛遽務憂苦,皆得解脫。在家菩薩,則不如是。
[]2)又復一切出家的菩薩,對於為攝受父母,為你供養父母,愛父母,愛親屬,你怎麼樣來做這件事呢?要營農,或者是營商、賈,做生意,或者事王,就是在政府裡做事,就是社會上各式各樣的行業。種種艱辛遽務憂苦,各式各樣的事情很辛苦。遽務,那個事務很忙,你時間都不夠用,你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內心裡面有憂愁苦惱。出家菩薩沒有這件事,所以解脫這一切的憂苦。在家菩薩一定要做這些事情,你修學聖道的時間就被佔去,所以你的功德不能和出家菩薩相比。
punaḥ pravrajito bodhisattvaḥ parimukto bhavati tasyaiva parigrahasyārthe kṛṣi-vāṇijya-rājapauruṣyādi-parikleśe vyāsaṃga-duḥkhebhyaḥ. aparimuktas tu gṛhī veditavyaḥ.

又復一切出家菩薩,一向能行鉤鎖梵行。在家菩薩,則不如是。
[]3)又復一切出家的菩薩,就是所有的菩薩完全都是這樣,叫做一向。是什麼呢?能行鉤鎖梵行,他能修學聖道,聖道就是戒定慧。戒就是這樣就是清淨的,這樣就是犯戒,你不可以違犯,就像一個鉤、像一個鎖似的把你控制住,你一定要修學梵行。在家菩薩他沒有鎖,他的空間是自由的,我今天願意這樣子就這樣子,願意那樣就那樣子,他是自由的。這樣你的聖道就有所不足。
punaḥ pravrajito bodhisattvah ekāṃta ---brahma-caryaṃ śaknoti carituṃ na tu gṛhī bodhisattvaḥ.

又復一切出家菩薩,普於一切菩提分法速證通慧,隨所造修彼彼善法,皆能疾疾到於究竟。在家菩薩,則不如是。
[]4)又復一切的出家的菩薩,普遍地對於六波羅密、對於三十七道品。菩提分,菩提是果,分是因,由因而得果。一切的聖道的因果法。速證通慧,因為你出家,你的時間很多都去修學聖道,所以你清淨、口清淨、心清淨,很快地就能夠得神通,就能夠成就般若波羅密,很快地就會成就聖道。隨你內心的努力,你所造修,所努力的修行的,不管是哪一個法門,你都能很快地達到圓滿的境界。在家菩薩,哪有時間修學聖道呢?
punaḥ pravrajito bodhisattvaḥ sarveṣu bodhi-pakṣyeṣu dharmeṣu kṣiprābhijño bhavati. yad-yad eva kuśalam ārabhate. tatra-tatraiva laghu-laghv eva niṣṭhāṃ gacchati. na tu tathā gṛhī bodhisattvaḥ. 

又復一切出家菩薩,安住決定清淨律儀,凡所發言眾咸信奉。在家菩薩,則不如是。如是等類無量善法,當知一切出家菩薩於在家者,甚大殊異,甚大高勝。
[]5)由於一切出家菩薩安住決定清淨律儀,他的身口意是安住在決定清淨的戒法裡面,不可以違犯。因為你本身有嚴格的戒來軌範你,你有這樣的功德。不管是宣揚哪一個法門,宣說佛法的時候,大眾都會信奉你的法語而這樣做,相信你的法語。奉,就是依據你的法語這樣做。在家菩薩一定要開緣,你說出來的話就沒有這種威力。如是等類,前面說是這五類。無量善法,很多的功德。當知一切出家菩薩於在家菩薩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出家的菩薩的功德是高勝過在家菩薩的。
a)安住決定清淨律儀者:於戒波羅密多決定修作,無罪修作,是名決定及與清淨。
a1)於戒波羅密多決定修作,這個不能開緣的,你一定要這樣受持清淨。無罪修作,不可以犯戒,若犯戒就是有罪,不可以犯罪,這樣修學聖道。是名決定及與清淨。

punaḥ pravrajito bodhisattvaḥ pareṣāṃ vrata-niyame sthitatvād ādeya-vacano bhavati. na tu tathā gṛhī bodhisattvaḥ. ity evaṃbhāgīyair dharmaiḥ su-mahad-antaraṃ gṛhi-pravrajitayor bodhisattvayor veditavyaṃ. Bodhisattvabhūmāv ādhāre 'nudharme yoga-sthāne dvitīyaṃ pakṣa-paṭal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