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

菩薩地-初持瑜伽處-3.覺分持-1.所學處-5.菩提品


3.1.5.菩提
3.1.5.1.自性
3.1.5.1.1.二斷、二智
云何菩提?謂略說二斷、二智,是名菩提。二斷者:一、煩惱障斷,二、所知障斷。二智者:一、煩惱障斷故,畢竟離垢,一切煩惱不隨縛智,二、所知障斷故,於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
[]云何菩提?就是兩種斷和兩種智慧,就是菩提。
1)什麼叫做二斷?一、煩惱障斷,二、所知障斷。煩惱障,就是愛煩惱和見煩惱,斷除這兩種障礙。所知障斷,能障礙所知,這也是一種障,要斷掉它。
2)兩種智慧是那兩種呢?
一、愛見的煩惱斷滅以後,就是究竟的遠離一切的污染,使令心清淨。凡夫愛煩惱、見煩惱,隨逐你的心而不捨離,是繫縛著你。現在這位修行人,一切煩惱不隨逐、繫縛這位菩薩。
二、所知障斷是什麼呢?就是於一切所知的境界,沒有障礙。於一切所知境界,煩惱障斷掉,所以是無礙;所知障斷故,所以是無障。這個時候所成就的智慧,叫無礙無障智。煩惱障斷,就是根本智;所知障斷,就是後得智。
a)略說二斷二智等者:大菩提果義說為二:謂斷及智,顯二殊勝,故說是別。攝大乘論說,有彼果斷分,彼果智分,如彼廣釋二殊勝義應知。
tatra bodhiḥ katamā. samāsato dvi-vidhaṃ ca prahāṇaṃ dvi-vidhaṃ ca jñānaṃ bodhir ity ucyate. tatra dvi-vidhaṃ prahāṇaṃ. kleśāvaraṇa-prahāṇaṃ jñeyāvaraṇa-prahāṇaṃ ca. dvi-vidhaṃ punar jñānaṃ yat kleśāvaraṇa-prahāṇāc ca nirmalaṃ sarva-kleśa-nir-anubaddha-jñānaṃ. jñeyāvaraṇa-prahāṇāc ca yat sarvasmiṃ jñeye apratihatam an-āvaraṇa-jñānaṃ.

3.1.5.1.2.三智并諸習氣
復有異門,謂清淨智、一切智、無滯智、一切煩惱并諸習氣,無餘永害。 遍一切種不染無明,無餘永斷,是名無上正等菩提。一切煩惱并諸習氣,畢竟斷故,名清淨智。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名一切智。界有二種,一者、世界,二者、有情界。事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即此有為、無為二事,無量品別,名一切品。謂自相展轉種類差別故;共相差別故;因果差別故;界趣差別故;善、不善、無記等差別故。時有三種。一、過去,二、未來,三、現在。即於如是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如實知故,名一切智。無滯智者,暫作意時,遍於一切,無礙速疾無滯智轉,不由數數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
[]1)還有不同的門,不同部分的解釋。謂清淨智、一切智、無滯智、一切煩惱并諸習氣,無餘永害。一切煩惱并諸習氣,只是說愛煩惱和見煩惱。遍一切種不染無明,普遍在一切種類的事情上,有不染污的無明的活動,是另一種煩惱。二乘人的愛煩惱、見煩惱,是有染污的。不染無明在二乘人來說是不染污的,沒有剩餘的,永久的斷滅,是名無上正等菩提。
a)一切煩惱并諸習氣無餘永害者:此顯如來非唯煩惱障斷,并彼相似習氣,亦復永害。謂諸如來或於動轉、或於瞻視、或於言論、或於安住,似有煩惱所起作業,多不現行,是名如來永害習氣,如建立品說。
a1)這裡表示如來非唯煩惱障斷滅,不但是這一種。并彼相似習氣,亦復永害,就是這種習氣和煩惱相似,但是它是煩惱的習氣,不是煩惱。這個習氣亦復永久的把它斷掉。謂諸如來,或者身體的動轉,或者在看什麼事情,或者佛正在說法的時候,或在入定的時候。似有煩惱所起作業,就是和煩惱相似的習氣,煩惱所生起的行動。多不現行,雖然是很多,但是佛是都滅掉,沒有煩惱習氣的現行。是名如來永害習氣,如建立品說。
b)遍一切種不染無明,無餘永斷者:攝大乘論頌云:法界中有十不染污無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此說一切種不染無明,應準彼釋。言不染無明者,謂即法執無明,不染二乘,故名不染。
b1)攝大乘論頌云:法界中有十不染污無明。圓成實性的清淨法界,有十種不染污的無明,就是對治十種無明的關係,故安立十地,每一地斷除一種無明。這裡說不染污的無明,應準彼來解釋。言不染無明者,謂即法執無明,二乘有這樣的無明,但是不是染污,叫做不染。
2)一切的愛煩惱、一切的見煩惱,并愛煩惱、見煩惱的熏習的氣氛。就是常常執著有我、我所的話,斷我、我所的煩惱,還有我、我所的習氣,就是阿羅漢有這個事情,其他的煩惱也都有相似的習氣。這裡面說佛一切的煩惱和一切煩惱的習氣,究竟的斷滅,叫做清淨智,就是根本智。
3)於一切界,就是一切的世界,有情的世界和器世間;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事,一切緣起的事情。有凡夫的事情,也有聖人的事情。一切品,這個事,還有各式各樣的品類的不同。佛的智慧,在一切界裡面,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中,是無障礙的活動,叫做一切智。
3.1)分兩種界,有世界,有有情界。世界,是眾生居住的地方。有情界,就是在這個世界上居住的有情。
3.2)事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有為是有生滅的,無為就是無生滅的。
3.3)即此有為事和無為這兩種事情,有無量的差別,叫做品。就是每一法的自相,但是展轉,就有變化的時候,種類就有差別。有自相有差別,共相也有差別。因差別,果也有差別。三界五趣、六趣或者五趣也是有差別。有善、有不善、有無記等差別故。
a)善、不善、無記等差別故者:此中等言等取漏、無漏等諸門分別應知。
3.4)時間有三種不同,一個是過去的時間,未來的時間,現在的時間。
3.5)即於如是一切界,一切世間,一切有情界。一切事,一切有為事,一切無為事。一切品類的差別,還有一切時間,你能夠有真實的智慧,見到諸事的真實相,叫做一切智,這個應該是根本智。
4)什麼是無滯智?暫時心裡面一動,普遍於一切世界,一切有情界,這一切法,沒有障礙。速疾的,無滯礙的智慧,就現前。不由於對於這件事,要數數的作意思惟才知道,就靠一個作意,就能普遍的了知一切法。
aparaḥ paryāyaḥ śuddha-jñānaṃ sarva-jñānaṃ asaṃga-jñānaṃ ca sarva-kleśa-vāsanā-samudghātaś cākliṣṭāyāś cāvidyāyāḥ niḥśeṣa-prahāṇam anuttarā samyak-saṃbhodhir ity ucyate tatra savāsanānāṃ sarvakleśānāṃ sarvataś cātyantaṃ ca prahāṇād yaj jña-naṃ. tac chuddham ity ucyate. sarva-dhātuṣu sarva-vastuṣu sarva-prakāreṣu sarva-kāleṣu yaj jñānam avyāhataṃ pravartate. tat sarva-jñānam ity ucyate. tatra dvau dhātū loka-dhātuḥ sattva-dhātuś ca. tatra dvi-vidhaṃ vastu saṃskṛtam asaṃskṛtaṃ ca. tasya ca saṃskṛtā-saṃskṛtasya vastunaḥ apramāṇaḥ prakāra-bhedaḥ sva-lakṣaṇottarottara-jāti-prabhedena sāmānya-lakṣaṇa-prabhedena hetu-phala-prabhedena dhātu-gati-kuśalā-kuśalā-vyākṛtādi-prabhedena. tatra kālas tri-vidhaḥ atīto 'nāgataḥ pratyutpa-nnaś ca. ity etat sarva-dhātukaṃ sarva-vastukaṃ sarva-prakāraṃ sarva-kālaṃ jñānaṃ sarva-jñānam ity ucyate. tatrāsaṃga-jñānaṃ yad ābhoga-mātrād eva sarvatrādhiṣṭhi-taṃ tvaritam asaktaṃ jñānaṃ pravartate. na punaḥ-punar ābhogaṃ kurvato nānya-traikābhoga-pratibaddham eva taj jñānaṃ bhavati.

3.1.5.1.3.百四十不共佛法等
復有異門,謂百四十不共佛法、及如來無諍願智、無礙解等,是名無上正等菩提。百百四十不共佛法者:謂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四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一切種妙智。是諸佛法建立品中當廣分別。
[]1)還有不同的立場,約數目來計算,佛有一百四十種不共法,及如來無諍三昧,願智三昧、四無礙解等,是名無上正等菩提。
a)無諍願智、無礙解等者:此中等言,等取六種神通,如前威力品中已說。攝大乘論頌云:能滅諸有情,一切惑無餘,害煩惱有染,常哀愍歸禮。此顯如來無諍不同聲聞。又有頌云:無功用無著,無礙常寂定,於一切問難,能解釋歸禮。此顯如來願智勝聲聞等。又有頌云:於所依能依,所說言及智,能說無礙慧,常善說歸禮。此顯如來四無礙解。如是諸頌,無性攝論有釋應知。
a1)此中等言,等取六種神通,如前威力品中已經說。攝大乘論,能滅諸有情一切惑無餘,這個頌是顯如來的無諍三昧,不同於聲聞、緣覺的無諍三眛。聲聞人的無諍三昧,就是自己的行為,不引起眾生的煩惱,不令眾生在我身上,因為我的行動、因為我的語言,而引起煩惱,叫做無諍三昧。諍就是煩惱,無諍,就是沒有煩惱。但是攝大乘論上這個頌,佛的無諍三昧是能滅諸有情一切惑無餘。聲聞人的無諍三昧是要得四禪八定的大阿羅漢,才能修這個的法門,但是只是說不因為他會引起眾生的煩惱,只是這樣而已;現在佛的無諍三昧?能滅一切諸有情的一切煩惱。就和聲聞的無諍三昧不同。害煩惱有染,就是滅除他的煩惱、有染污的。常哀愍歸禮,有煩惱污染的眾生,佛常哀愍他們。成就這樣無諍三昧的人,我歸命敬禮。
a2)又有頌云:無功用無著,無礙常寂定,於一切問難,能解釋歸禮。此顯如來的願智三昧超過聲聞人。無功用無著,就是佛的大智慧,在發生作用的時候,不須要有功用,不須要特別動心。佛的這個智慧,於一切法無所執著。無礙常疾定,佛的智慧也是無障礙,誰障礙佛的智慧呢?就是自己的煩惱障和所知障,能障礙他的智慧,現在沒有這些煩惱的障礙。佛的心,常是寂滅,在禪定裡面而不出定,這也和聲聞不同。
於一切問難,能解釋歸禮,對於眾生提出一切的難問的問題,佛都能為他解釋。這樣的佛陀我歸禮。這是顯示如來的願智三昧勝聲聞等。
a3)又有頌云:於所依能依,所說言及智,能說無礙慧,常善說歸禮。此顯如來四無礙解。於所依能依,所依就是法無礙辯,佛的教法是所依。義無礙辨,義是能依,也就是法是能顯,義是所顯;又是法是所依,義是能依。所以於所依能依,就是所依的教法,能依的義理。所說言,就是語言。眾生種族不同,有不同的語言,都能通達,叫做所說言。用各式各樣的語言,為眾生宣說法,為眾生宣說義,就叫做智慧。能說無礙慧常善說歸禮,具足四種無礙辯,他能宣說一切佛法,這就是無礙智慧,這樣的佛陀我歸禮。此顯如來四無礙解。
2)佛具足百四十不共佛法,謂三十二大丈夫相,加上八十隨好,還有四個一切種清淨,再加上十種智慧力量,再加上四無所畏、再加上三念住、再加上三不護、再加上大悲、再加上無忘失法、再加上永害習氣、再加上一切種妙智,就是一百四十不共法。一百四十不共佛法,在建立品裡面當廣分別。
aparaḥ paryāyaḥ catvāriṃśad-uttaram āveṇikaṃ buddha-dharma-śātaṃ yā ca tathāga-tasyāraṇā praṇidhi-jñānaṃ pratisaṃvidaś ca. iyam anuttarā samyak-saṃbodhir ity ucyate. tatredaṃ catvāriṃśad-uttaraṃ buddhadharmaśataṃ. dvātriṃśan-mahā-puruṣa-lakṣaṇāni aśītir anuvyaṃjanāni catasraḥ sarvākārāḥ pariśuddhayo daśa balāni catvāri vaiśāradyāni trīṇi smṛtyupasthānāni trīṇy arakṣyāṇi mahākaruṇā asaṃpramoṣadhar-matā vāsanāsamudghātatā sarvākāra-vara-jñānaṃ ca. eṣāṃ ca buddha-dharmā-ṇāṃ vibhāgaḥ pratiṣṭhā-paṭale bhaviṣyati.

3.1.5.2.最勝
如是菩提名為最勝,七種最勝共相應故,由是因緣,於諸菩提,最為殊勝。云何名為七種最勝?一者、所依最勝,二者、正行最勝,三者、圓滿最勝,四者、智最勝,五者、威力最勝,六者、斷最勝,七者、住最勝。
[]菩提有聲聞菩提、有緣覺菩提、有佛菩提,佛的菩提是最殊勝的。什麼原因呢?佛的菩提有七種,是最殊勝的功德,與佛的清淨心相應故,勝過聲聞菩提、緣覺菩提,所以叫做最勝。云何名為七種最勝?一者、所依最勝。二者、正行最勝。三者、圓滿最勝。四者、智最勝。五者、威力最勝。六者、斷最勝。七者、住最勝。
tatreyaṃ paramā bodhiḥ saptabhiḥ paramatābhir yuktā. yeneyaṃ sarva-bodhīnāṃ paramety ucyate. sapta paramatāḥ katamāḥ. āśraya-paramatā pratipatti-paramatā saṃpatti-paramatā jñāna-paramatā prabhāva-paramatā prahāṇa-paramatā vihāra-paramatā.

由諸如來以三十二大丈夫相等,莊嚴其身,故名所依最勝。由諸如來自利、利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義利,利益安樂,而行正行,故名正行最勝。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四種圓滿,謂:戒圓滿、見圓滿、軌則圓滿、淨命圓滿,皆悉成就,故名圓滿最勝。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四無礙解,謂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訓詞無礙解,辯說無礙解,皆悉成就,故名智最勝。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如前所說,六種神通,皆悉成就,故名威力最勝。由諸如來無上無等,一切煩惱、習氣永斷,及一切所知障永斷,皆悉成就,故名斷最勝。由諸如來,多住無上無等三住,謂聖住、天住、梵住,故名住最勝。
[]1)由諸如來以三十二大丈夫相來莊嚴他的身體,此身體是一切功德的依止處,故名為所依最勝。
2)由於佛能夠自利功德最極圓滿,又能廣利一切眾生,能夠令眾生得到利益,得到安樂,佛能利益無量眾生、又能安樂無量眾生。佛的大慈悲心,哀愍世間多諸苦惱,所以令諸天人獲得義利。出世間的聖道,叫做義利。利益安樂,就是世間法的利益安樂。佛為了利益眾生而行正行,能行六波羅蜜,廣度眾生,故名正行最勝,這是聲聞、緣覺所不能及。
a)如來自利、利他等者:自利、利他略有十種,義如自他利品中說。言利益者,謂諸善行。言安樂者,無損惱行。言哀愍者,謂如有一,由諸善行,無損惱行,哀愍於他,如攝異門分說。如是一切通化非化一切有情,是故說言利益安樂無量眾生。言義利者,謂能證得沙門果利,超越一切生死大苦。此中唯說天及人者,彼有勢力能了其義,修正行故,如攝異門分說。如來於此為令獲得出世義利,及與世間利益安樂,是故說言令諸天人獲得義利,利益安樂。
a1)自利利他略有十種,義如自他利品中說。利益和安樂有什麼不同呢?利益,就是你修學善法,令你得諸功德。安樂,就是沒有惡事,不做惡事,不損惱眾生。什麼是哀愍?就是由諸善行和無損惱行,用這樣來哀愍眾生,如攝異門分解釋。如是一切的功德通於化一切眾生,非化一切眾生,有的眾生已經成熟、還有的眾生沒有成熟,就是有化,有沒有化的。是故說言利益安樂無量眾生。
a2)言義利者,謂能證得沙門果利,就是出世間的聖道的義利。義利就是能超越世間的生死大苦。這段文說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義利、利益安樂,唯說天人,就是天和人能有這個智慧力,能明白佛所說的道理,能了其義。能明了以後,就肯做,肯這樣修諸功德。如攝異門分說。
3)由於四種圓滿佛具足,沒有人比這四種圓滿更高尚,也沒有人與這四種圓滿是相等,所以無上無等是讚嘆這四種圓滿。什麼是四種圓滿呢?謂戒圓滿,佛所持的戒,是圓滿具足清淨。見圓滿,佛的大智慧圓滿。軌則圓滿,佛來度化眾生,他的行住坐臥,都能為眾生做軌範,非常圓滿。淨命圓滿,佛不會有邪命的事情,所以佛的淨命圓滿。這四種圓滿都成就,故名圓滿最勝。
4)由諸如來無上的四無礙解,無等的四無礙,那四種呢?謂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訓詞無礙解,辯說無礙解。法無礙解和義無礙解應該是不分離,法是能詮顯,義是所詮顯,但是分開來說呢?就是法無礙解就變成文字,佛能通達無量無邊的文句無障礙。義所顯達的自相、共相,無量無邊的道理,這也是一種無障礙的境界。訓詞無障礙,訓詞就是講說法無礙,義無礙的言詞。言詞,因為眾生有無量無邊的族姓不同,所以言詞也就不同,佛都能夠通達無礙。辯說無礙解,就是利用無量無邊的言詞,來辯說法無礙,義無礙這個大智慧境界,皆悉成就故名智最勝。
a)無上無等四無礙解等者:四無礙解一一差別,如菩提分品中釋。又說菩薩由此四種行相,於一切法,自能妙善現正等覺,亦善為他無倒開示,此上無有自能妙善現正等覺,況善為他無倒開示,由是當知四無礙解說名無上。又復如來超餘菩薩所修四無礙解,故名無等。
5)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如前所說,六種神通,皆悉成就,故名威力最勝。
6)由諸如來無上無等,一切煩惱、習氣永斷,及一切所知障永斷,皆悉成就,故名斷最勝。
7)由諸如來,多住無上無等三住,謂聖住、天住、梵住,故名住最勝。
yat tathāgato dvātriṃśatā mahā-puruṣa-lakṣaṇaiḥ su-lakṣita-gātraḥ. iyam asyāśraya-paramatety ucyate. yat tathāgataḥ ātma-hitāya' para-hitāya bahu-jana-hitāya bahu-janasukhāya lokānukaṃpāyai arthāya hitāya sukhāya deva-manuṣyāṇāṃ pratipannaḥ. iyam asya pratipatti-paramatety ucyate. yat tathāgato niruttarābhir apratisamābhiḥ catasṛbhiḥ saṃpattibhiḥ samanvāgataḥ śīla-saṃpattyā dṛṣṭi-saṃpattyā ācāra-saṃpa-ttyā ājīva-saṃpattyā pratipannaḥ. iyam asya saṃpatti-paramatety ucyate. yat tathā-gato niruttarābhir apratisamābhiḥ catasṛbhiḥ saṃvidbhiḥ samanvāgataḥ dharma-pratisaṃvidā artha-pratisaṃvidā (nirukti-pratisaṃvidā) pratibhāna-pratisaṃvidā ca. iyam asya jñāna-paramatety ucyate. yat tathāgato niruttarābhir apratisamābhiḥ ṣaḍbhir abhijñābhiḥ samanvāgataḥ yathā pūrva-nirdiṣṭābhiḥ. iyaṃ tathāgatasya prabhāva-paramatety ucyate. yat tathāgataḥ sa-vāsana-sarva-kleśa-prahāṇena nir-uttareṇā-pratisamena jñeyāvaraṇa-prahāṇena samanvāgataḥ. iyam asya prahāṇa-paramatety ucyate. yat tathāgataḥ tribhir niruttaraiḥ apratisamair vibāraiḥ tad-bahula-vihārī āryeṇa vihāreṇa divyena brāhmeṇa. iyam asya vihāra-paramatety ucyate.

當知此中,空、無願、無相住,及滅盡定住,是名聖住。四種靜慮,四無色定,是名天住。四種無量,是名梵住。於此三住中,如來多住四最勝住。謂於聖住中,多住空住,住滅盡定住。於天住中,多住無動第四靜慮住,於梵住中,多住大悲住。由是如來晝夜六時,晝三夜三常以佛眼觀察世間,誰增、無減,我應令誰未起善根而種善根,廣說乃至我應令誰建立最勝阿羅漢果。又諸如來所依最勝故,名大丈夫。正行最勝故,名大悲者。圓滿最勝故,名大戒者及大法者。智最勝故,名大慧者。威力最勝故,名大神通者。斷最勝故,名大解脫者。住最勝故,名多安住、廣大住者。
[]1)當知此中,空住、無願住、無相住這三三昧及滅盡定住,這二個都叫做聖住,都是聖人的清淨心所安住的境界。色界天的人,是住在四種靜慮的,無色界天的人,是住在四無色定裏面,是名天住。慈悲喜捨這叫做梵住,是梵天王修成這四種無量,所以叫做梵住。
2)於此三住中,如來多住四最勝住。謂於聖住中,佛是住在空三昧裏面,還住在滅盡住裏面。於天住中,多住無動第四靜慮裏面,第四靜慮是無動。因為初禪有尋思、二禪有喜、三禪有樂,都是動,也有災難,有水火風的災難,到第四禪,沒有這些事情,所以叫做無動。於梵住中,佛是多數住在大悲住裏面。
3)佛住在三昧裏面,晝三時、夜三時常以佛眼,觀察世間一切眾生。誰是善根增長,誰的罪過減少。我應令誰未起善根而種善根,廣說乃至我應令誰建立最勝阿羅漢果。
4)又諸如來所依最勝故,名大丈夫,就是特別有作為的人。
4.1)正行最勝,就是有大悲心。自利的功德圓滿,廣度眾生,由大悲心所推動,所以正行最勝,又名為大悲者,大慈悲心。
4.2)圓滿最勝,就是戒圓滿、見圓滿、軌則圓滿、淨命圓滿,名大戒者,就是佛的戒非常的圓滿。大法者,佛能夠圓滿第一義諦,所以名為圓滿最勝,名為大法者。
4.3)智慧最殊勝,就是四無礙解,名大慧者,就是大智慧的人。
4.4)威力最勝,就是六種神通,所以又名為神通者,大神通的人。
4.5)斷最勝,斷除一切的煩惱,名大解脫者。解脫煩惱,一個是解脫煩惱,還有煩惱的習氣,還有遍一切法無染污,這是三種煩惱。有染污的無知的煩惱,與不染污的無知的煩惱。染污的無知,是屬於愛煩惱和見煩惱;不染污的無知,分二種,一個是習氣、一個是遍一切法有無染污的無知。斷最勝,就是這三種煩惱完全的清除,所以是大解脫者。
4.6)聖住就是空、無願、無相三三昧,多住於空三昧裏面,還有滅盡定也屬於聖住,還有天住、梵住。佛多數安住在空三昧,多安住在色界第四禪,多安住在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悲無量,不是說其他的不安住。佛所住的地方,不管是在那一個住,境界都是廣大、不可思議的。
tatra śūnyatānimittā-praṇihitavihārā nirodhasamāpatti-vihāraś cārya-vihāra ity ucyate. catvāri dhyānāny ārūpya-samāpattayaś ca divyo vihāra ity ucyate. catvāry apramā-ṇāni brāhmo vihāra ity ucyate. tasmāc ca punas tri-vidhād vihārāc catvāraḥ paramā vihārā yair vihārais tathāgatās tad-bahula-vihāriṇo bhavaṃti. āryād vihārāc chūnyatā-vihāro nirodhasamāpattivihāraś ca. divyād vihārād āniṃjya- caturtha-dhyāna-vihāraḥ. brāhmād vihārāt karuṇā-vihāro yena tathāgatas triṣ-kṛtvo rātrau triṣ-kṛtvo divase ṣaṭkṛtvo rātriṃ-divena buddha-cakṣuṣā lokaṃ vyavalokayati ko vardhate ko hīyate (kasyān-utpannāni kuśala-mū---vistareṇāgra-phale 'rhattve pratiṣṭhāpayāmīti.) tatrāśraya-paramatayā tathāgatā mahā-puruṣā ity ucyaṃte. pratipatti-paramatyā mahā-kāruṇikā ity ucyaṃte. saṃpatti-paramatayā mahā-śīla-mahā-dharmāṇa (ity ucyaṃte. jñāna-paramatayā) mahā-prajñā ity ucyaṃte. prabhāva-paramatayā mahābhijñā ity ucyaṃte. prahāṇa-paramatayā mahā-vimuktā ity ucyaṃte. vihāra- paramatayā mahā-vihāra-tad-bahula-vihāriṇa ity ucyaṃte.

3.1.5.3.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
又諸如來略有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何等為十?謂薄伽梵,號為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言無虛妄,故名如來。已得一切所應得義,應作世間無上福田,應為一切恭敬供養,是故名應。如其勝義,覺諸法故,名正等覺。明謂三明。行,如經說止觀二品極善圓滿,是故說名明行圓滿。上升最極,永不退還;故名善逝。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一切品類染淨相故,名世間解。一切世間唯一丈夫,善知最勝調心方便,是故說名無上丈夫調御士。為實眼故,為實智故,為實義故,為實法故。與顯了義為開導故,與一切義為所依故,與不了義為能了故,與所生疑為能斷故,與甚深處為能顯故,令明淨故,與一切法為根本故,為開導故,為所依故,能正教誡教授天人,令其出離一切眾苦,是故說佛名天人師。於能引攝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遍一切種現前等覺,故名為佛。能破諸魔大力軍眾,具多功德,名薄伽梵。
[]簡略的說,一切的佛有十種功德所立的名號,按照他的功德來安立他的名號。這是略說,若是廣說,佛有無量無邊的名號。隨順十種功德,來憶念佛的名號,這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法門。何等為十?謂薄伽梵,號為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
1)什麼是如來?就是言無虛妄,佛從成道那一天開始,乃至到最後入涅槃,所說的話都是真實不虛,所以叫做無虛妄。如,他說的話和所表詮的道理是一致的,沒有說錯。他說的一切話,都是從誠實中來,所以叫做如來。佛為一切眾生說法,都是真實不虛。
2)什麼是應供?
2.1)已得一切所應得義,就是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最後成佛的時候,已經得所應得義,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都成就。前面百四十種不共佛法,都成就。佛的大慈悲、大智慧、大神通,這一切都成就,所以叫做應。
2.2)應作世間無上福田,佛能夠做世間一切眾生的無上的福田,沒有人更高過佛。能為眾生作福田,能生福像種田地,種上各式各樣的穀,各式各樣的這些事情,都能令你有所收獲。
2.3)應為一切恭敬供養,佛得一切所應得義,所以應為一切眾生恭敬供養,能得無量無邊的福德,所以叫做應。這三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按佛的本身無量無邊的功德說;後二種解釋,約利益眾生說的。
3)什麼是正等覺?如其勝義,如就是無差別,是相同,彼此是相同的。諸法的殊勝的道理,它是怎麼樣,佛就怎麼樣的能夠認識它,叫如其勝義。不像我們凡夫,有些虛妄的境界,不能如其勝義。這樣能覺悟一切法,覺悟圓成實性,覺悟依他起性,覺悟遍計執是畢竟空,所以叫做正等覺。覺悟圓成實,是一切法平等性;覺悟依他起,一切法是有差別,有染污的依他起,也有清淨的依他起,這是佛的後得智;覺悟圓成實,就是佛的根本智。
4)明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指佛的大智慧,三種明就是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明,就是眾生過去從無始劫來的生命的情況,都已經過去。天眼明,就是能夠觀察未來的生命的情況。眾生肉眼無所知,有的人就武斷說,人死就斷滅,就是有斷滅見。若是有天眼明的話,就會知道未來的生命,還有各式各樣的情況,並沒有斷滅,能破除斷見。若是由宿命明,能通達過去生命的情況,都是無常,能破除常見。漏盡明,得成聖道有圓滿的智慧,斷除一切煩惱,成為聖人。漏盡明就是沒有斷見、也沒有常見,安住中道,名為漏盡明。佛這三種明極善圓滿,不是聲聞、緣覺菩薩所能及。行是什麼呢?如經說止觀二品。內心裏面,安住不動,叫做止。觀,智慧的觀察。這兩類是行。佛這兩種行,都能夠圓滿成就。
a)明謂三明等者:聞所成地中說:當知為顯於前後中際,斷常二邊邪執、現法涅槃愚痴,沙門、婆羅門無明性故,建立三明。攝異門分釋:行圓滿,謂有二行:一者、行行,二者、住行。住,謂四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此中唯說止觀二品,即彼住行,所攝應知。
a1)聞所成地中說:當知為顯於前後中際,把時間分成這三個階段,前際就是過去,後際就是未來,中際就是現在。在前後中際這裏面,有斷常二邊的邪執。於未來不明白,就有斷邊的邪執;對於過去不明白,就有常的執著。於現法涅槃愚痴,有的眾生不相信有凡夫、聖人的差別,認為凡夫的境界,吃飽就是涅槃;或者是得到色界定,得到無色界定,就是涅槃,這都是愚痴的境界。執著常,執著斷,執著現法涅槃,這都是愚痴。誰有這種愚痴呢?就是世間上的沙門和婆羅門有這種愚痴。建立宿命明、建立天眼明、建立漏盡明,破除這三種愚癡。
a2)攝異門分釋:行圓滿,謂二種行。一者、行行,第一個行是約因說的,這樣做,以後有所成就,這是德行。第二住行,住這一種德行,指什麼說的呢?四種增上心法,心也叫做定,就是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也名為現法樂住,修學色界定成功,但是並沒有升到色界天,還是在人間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功夫,就叫做現法樂住,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有色界四禪的樂,這就叫止行。前面行行,就是指觀說。
5)什麼是善逝?上升,就是向上去,逝就是去。到什麼地方去呢?是向上去。人升到天上,就是向上去,如果沒有修學佛法,還會掉下來,就不是好,不是善逝;如果到阿羅漢、辟支佛、到無餘涅槃那裏,是比人間天上好的多,但是沒有大悲心,廣度眾生,還是有所不足,不是那麼圓滿,也不名為善逝。若是超過阿羅漢、辟支佛,有大悲心,到極圓滿的境界的時候,這時候叫做善逝。最極,最極高的地方,永久也不會退下來的。
6)什麼叫做世間解?佛是能夠善巧的通達世界是怎麼回事?及一切有情界是怎麼回事?世界裏面也有很多的品類,有情裏面也有很多的品類。譬如阿彌陀佛國是清淨的世界,我們居住的地方叫做五濁惡世,這是污穢的世界,世界有染淨的不同,其實還有很多的差別。有情的世界,也有很多的差別,就是三惡道,一種情形;人間是一種情形;天上又是一種情形。一切品類都有染淨的相貌的不同,你都能夠通達,就叫做世間解。
世界也是眾生的共業所招感,他本身也是沒有體性。眾生的果報,也是由業力招感,都是一種苦惱的境界。眾生的果報,眾生居住的世界,都是苦諦,是集諦所造成,這件事,佛是能夠知道,能通達無礙,所以叫做世間解。
7)什麼叫做無上丈夫調御士?一切世間,就是十法界裏面。唯一丈夫,唯獨這一個大人。善知最勝的調心方便,我們的心有很多的污染,有很多的煩惱,有很多的不圓滿的地方,須要用佛法來調,使令它清淨,使令它有廣大的道力,就須要調心的方法,方便就是方法。什麼是最殊勝的調心的方便呢?就是佛法。唯獨這一個人,才能通達,就是佛陀。無上丈夫,就是沒有人能高過他。他有什麼能力呢?他能調御,御像駕車,說是我們現在這個心就是個車,你能調它,就像你能駕車似。
8)什麼叫做天人師?
a)為實眼故,眼一共有五種,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實眼,就是眼睛的功能非常的強而沒有錯誤,就是他成就五種的圓滿的眼。什麼是實眼?對於一切所認識的境界,真實的顯現出來。所認識的境界,他的真實的相貌,顯現在你的心裏面,就叫做眼。
b)為什麼稱之為天人師?就是他有真實的智慧,能通達諸法的真實相,有根本智,有後得智。實眼和實智是在能觀察的這一方面說。眼和智來對比呢?眼就是指心,心只是有明了性,若心裏面有病,明了性就受到污染,他的功能就有所不足。智慧,也是和心在一起活動的,但是他能通達一切法的真實相,和心的作用又不一樣。比如說現在看見光明,說是用眼睛看見的,實在是心看見的,就是眼識就是心。眼識也是和第六意識同時活動,加起來就是心,心只是能發現這件事,但是對於所見到的事情的裏面的內容的情況,要能正確、沒有錯誤的認識,是要智慧,所以智慧和心有點不同。
c)為實義故,為實法故,是所觀察的,是所認識這一方面說。法,是能詮顯義的文句;義是文句所詮顯的、所顯示的道理。超過凡夫的境界,也超過阿羅漢以上,菩薩的境界,能達到極圓滿的境界,就是天人師。
8.1)實眼是什麼意思呢?與顯了義為開導故,就是把道理顯示出來,是要有你的心,要有你的眼來開導,才能把這個義顯現出來。這裏有一個燈,如果沒有眼睛,你是不能看見這個燈,沒有光明你是看不見,所以須要有你的眼,把這件事開導出來,然後才能認識他,所以叫做顯了。把義顯了出來,就是你心的力量,就是你的眼的力量。世間、出世間的事情,有佛的這個五眼,才能把世、出世間的義開導出來。什麼是開導?沒有這樣的眼的時候,就等於是無明,無明在覆蔽這件事,我們不認識所覆蔽的境界,就被遮障住,但是佛把一切覆蔽的境界都除滅,就開導出來,所以很多的世出世間的道理,都顯現出來,叫做顯了義。與所顯了的義,做開導的作用,先要開導而後才能顯了,這就是眼的作用。
8.2)與一切義為所依故,顯了一切義的時候,須要安立各式各樣的名句,義才能顯示出來。就是佛安立無量無邊的名句,才顯示一切義。義要依無量無邊的名句,才能顯示出來,說與一切義為所依故。就是為實智故,就是佛的智慧,安立種種的名言,一切義就顯現出來。或是另外解釋,一切的義,是由你心安立的,也就是由你分別出來的,世間上一切的事情,是由心想生,由你內心的思惟顯現出來。所以你內心的思惟,是一切義的依止處,這樣講,就是解釋前面為實眼故,就是你的心為一切義的所依。就是佛能通達這個義,所以佛叫做天人師。
8.3)與不了義為能了故,與所生疑為能斷故。這還是解釋實智。就是我們不明白這樣的道理,但是佛能夠明白這些道理,能開導我們這是什麼。與所生疑為能斷故,我們聽聞佛所說法,有的明白,有的還有疑惑,佛能夠為我們所生出來的疑問,能斷我們的所生疑,這是佛的後得智,能斷疑,能為眾生說法。或是另外解釋,與不了義為能了故,佛在佛自己本身的無分別智,能通達第一義諦,無分別境界,那是佛自己的境界,就是根本智。若是為眾生說法,能令眾生通達勝義,就是屬於佛的後得智。
8.4)與甚深處為能顯故,令明淨故。這是解釋為實義。義,有很容易明了,就是淺的道理。甚深義,是不容易明白的,這是什麼呢?凡夫依據文句,依據種種的文言,能明白什麼道理,這都屬於淺薄的;若是離一切名言得到聖道,成就無分別智,才能明白,就是甚深處,那是甚深義。修學聖道,成就無分別智的時候,才能夠顯現出來甚深處、甚深的境界。令明淨故,沒得聖道的時候,我們依據種種的名言,也能明白多少,但是不明淨,因為還有虛妄分別在那裏作障礙。須要經過長時期的修學止觀,若是滅除一切的染污,你的智慧明淨,這個甚深處才能顯現出來,這也是為實義故。
8.5)與一切法為根本故。這是解釋為實法故,或者也可以解釋為實義故。佛為眾生說法,是根據實義,安立一切名言,來開導一切眾生,所以義是言說的根本。名言叫做法,名言是依義而安立,所以義是一切法的根本。
8.6)為開導故,義是名言的根本。名言能開顯實義。根據義安立名言,從名言上,才能明白義。所以名言能開顯法義,名言是開導者。佛根據所悟的第一義諦,安立種種的名言,來開導眾生,這叫做開導。我們若是學習佛法的時候,也可以依義思文,根據他的真實義,來解釋這一段文,所以義也能開導名句,名句也能開導義。為所依故,義為所依,安立名言;名言為所依,通達真實義。實法,就是名言是所依,才能明白真實義。
8.7)佛法就是兩部份,一個是法,一個是義。佛依據法義,來教誡天人,來教授天人,六道眾生裏面,天和人容易明白佛法、容易修成聖道。佛依法義來教導眾生解脫一切生死大苦。佛有這樣的功德,為實眼故,為實智故,為實義故,為實法故,所以佛是天天人的師父。
a)與一切法為根本故等者:攝事分說,由如來出世,有彼教可知,故說世尊為彼根本。又說若有於中生諸疑惑,唯依世尊乃能決了,故說世尊為所依止。此應準知。
a1)本論的攝事分說,佛出世間,演說一切佛法,這時候才有佛教,我們從此可以有所知,可以知道什麼是苦集,什麼是滅道。這樣,佛是佛法的根本。若有疑惑,佛才能為我們斷疑,故說世尊為所依止。
9)什麼叫做佛?
9.1)於能引攝義利法聚,法聚就是語言,或者說是文句,這裏面都是很多,所以叫做聚。若能夠用功學習這些法聚的話呢?能引攝有道義的利益,不是一般苦惱的事情,就是能夠成就功德的法句。
9.2)於能引攝非義利法聚,這樣的語言文字你若去學習的話,若那樣去做的話,能令你成就沒有功德的事情,就是苦惱的事情。
9.3)於能引攝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另外還有一種,它能夠引攝出來、引發出來,也就是能成就也不是有功德、也沒有罪過這樣的法聚。這三類也就包括世、出世間的一切法。這個人對這三類法聚,現前等覺,通達什麼叫義利的法聚,通達什麼叫非義利的法聚,通達非義利、非非義利的法聚,故名為佛,叫做覺,他能覺悟這三種法聚。
a)於能引攝義利法聚等者:當知此約如來一切種智,故名為佛。建立品說,謂諸如來以要言之,於三聚法,現等正覺。何等為三?一者、能引有義聚法,二者、能引無義聚法,三者、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此中能引有義聚法,謂即三乘聖道諸所有法。能引無義聚法,謂彼外道、世間諸所有法。非能引有義聚、非能引無義聚法,謂人天乘諸所有法。
a1)這段是約佛的一切種智說的。種,是類的意思,一類一類的,世間上,人是一類,天又是一類;善法是一類,惡法是一類;世間法是一類,出世間法又是一類,就是有很多的種類,佛都能通達無礙,所以叫一切種智,故名為佛。
a2)建立品說,十方三世一切佛,簡要的來說,一切佛對這三類法,現前平等的都能覺悟。何等為三,一者、能引有義聚法,就是有功德的事。二者、能引無義聚法,沒有功德的事情。三者、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
a3)有功德的事情就是三乘聖道,聲聞、緣覺、佛,這是有義聚的、有功德的事情。因為他成就以後,沒有什麼後患。能引無義聚法,就是彼外道,除了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和世間諸所有法,有的事情也是人所歡喜的,但是最後令你苦惱,所以它能使令你苦惱,不是義聚所有法。非能引有義聚、非非能引無義聚法,就是人間、天上這些善法。這些善法,也不能說它是有罪過,因為做這些善事,也能得到多少安樂;但是也不能說它是功德,因為它終究有一天又失掉,所以又令你失望。
10)什麼是薄伽梵?能破壞很多的魔。魔有很大力量的軍眾,他有力量能破魔。他具足很多的功德,這個人就叫做薄伽梵。
a)能破諸魔大力軍眾等者:謂煩惱魔、蘊魔、死魔、自在天魔,是名諸魔。能破如是四種魔怨,名薄伽梵。又薄伽梵依六義轉:一、自在義,二、熾盛義,三、端嚴義,四、名稱義,五、吉祥義,六、尊貴義。如佛地經論釋,是名具多功德。
a1)煩惱魔、蘊魔、死魔、自在天魔,共四種魔。四種魔,主要就是煩惱魔,我們心裏面有很多的煩惱,它對我們有傷害,所以叫做煩惱魔。蘊魔,就是這個身體的果報,由煩惱所得的這個果報,就是無始劫以來,沒有得果報的業障,都在身體裏面,所以它是個魔。死魔,就是生命結束的時候,對我們也有很大的破壞性。自在天魔,就是欲界頂天,那個人不相信佛教,有破壞佛教的事情,叫自在天魔。
a2)能破如是四種魔怨,名薄伽梵。主要是有般若波羅蜜,有高深的三昧,有大悲心,所以能破這一切魔,叫做薄伽梵。
a3)又薄伽梵依六義轉,有六種功德,名之為薄伽梵。
一、自在義,不自在就是心裏面有煩惱,心裏面有貪心,所貪的境界一變化,心就不自在。若是斷煩惱的時候,心就自在,所以自在義,是斷煩惱的意思,斷一切煩惱,心裏面是自在。
二、熾盛義,就是智慧特別勇猛,有大智慧。
三、端嚴義,就是他的身體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莊嚴。
四、名稱義,就是他的名稱普聞,十方世界有智慧的人,都知道他。
五、吉祥義,就是十方世界的大智慧人,都稱揚讚歎他。
六、尊貴義,就是十方世界的眾生都是恭敬供養他。
如佛地經論解釋,是名具多功德。能破魔,能具足功德,所以叫做薄伽梵。
teṣāṃ ca punas tathāgatānāṃ daśabhir ākārair guṇa-nirdeśo bhavati guṇānusmaraṇatā ca. katamair daśabhiḥ. ity api sa bhagavāṃs tathāgato 'rhaṃ samyak-saṃbuddho vidyā-caraṇa-saṃpannaḥ sugato lokavidanuttaraḥ puruṣa-damya-sārathiḥ śāstā devānāṃ ca manuṣyānāṃ ca buddho bhagavān iti. tatrāvitatha-vacanāt tathā-gataḥ. (sarva-prāpyārtha-prāptatvāt) anuttara-puṇya-kṣetratvāt pūjārhattvāc cārhan. yathāvat paramārthena sarva-dharmāvabodhāt samyak-saṃbuddhaḥ. tisṛbhir vidyābhiḥ yathā- sūtroktena ca caraṇena vipaśyanā-śamatha-pakṣyobhaya-susaṃpannatvād vidyā-caraṇa-saṃpannaḥ. paramotkarṣa-gamanād (apunaḥ-pratyāgamanāc) ca sugataḥ. sattva-dhātu-loka-dhātoḥ sarvākāra-saṃkleśa-vyavadāna-jñānāl lokavit. parama-citta-damopāya-jñatayā ekasyaiva loke puruṣa-bhūtasya ca prādurbhāvāt anuttaraḥ puruṣa-damya-sārathiḥ. cakṣur bhūtvā jñānārtha-dharma-bhūtatvād vyaktasyārthasya nirṇetrtvāt sarvārtha-pratisaraṇatvād avyutpannasyārthasya vyutpādakatvād utpannasya saṃśayasyocchedakatvād gaṃbhīrāṇāṃ sthānānāṃ vivaraṇāt paryavadāpakatvāt tanmūlatvāt sarva-dharmāṇāṃ tan-netṛkatvāt pratisaraṇatvāt. sarva-duḥkhasya niḥsaraṇaṃ śāsti vyapadiśati samyag deva- manuṣyāṇāṃ. tasmāc chāstā deva-manuṣyāṇām ity ucyate. arthopasaṃhitasya dharma-rāśer an-arthopasaṃhitasya dharma-rāśer naivārthopasaṃhitasya nānarthopasaṃhitasya ca dharma-rāśeḥ sakala-sarvākārābhisaṃbodhād (buddha ity ucyate) . Māra-bala-mahā-saṃgrāmāvabhaṃgād bhagavān.

3.1.5.4.出現於世
3.1.5.4.1.成多佛土多佛出世
或者有多劫,無有一佛出現於世,或有一劫,有眾多佛出現於世。彼彼十方無量無數諸世界中應知同時有無量佛出現於世。於十方界,現有無量無數菩薩,同時發願。同勤修集苦提資糧。若一菩薩,於如是日、於如是分、於如是月、於如是年,發菩提心,願趣菩提。即於此日、即於此分、即於此月、即於此年,一切亦爾。如一菩薩,勇悍策勵,熾然精進,一切亦爾。於今現見此世界中,多百菩薩,同時發願,同修惠施,同修淨戒,同修忍辱,同修精進,同修靜慮,同修智慧,況於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又於十方現有無量無數三千大千佛土,無二菩薩同時修集菩提資糧俱時圓滿,於一佛土並出於世,一時成佛,況有無量無數菩薩,於一世間,一時成佛。又不應言眾多菩薩同時修集菩提資糧俱時圓滿,前後相避,次第成佛。亦不應言一切菩薩皆不成佛。是故當知眾多菩薩同時修集菩提資糧俱圓滿者。於十方面無量數、隨其所淨、空無如來諸佛國土,各別出世,同時成佛。由此道理,多世界中,決定應有眾多菩薩同時成佛。
[]1)或者有多劫,就是很多的劫。分四個劫,成、住、壞、空,成住壞空算是一個大劫。住劫一共有二十個劫,一增一減算是一中劫,就是二十個中劫合起來就是一個住劫。成劫也是這麼多,壞、空都是這麼多。就是成、住、壞、空就是四個二十個劫。八十個中劫合起來名為一大劫。多劫,應該是指住劫說;成劫這個時候,還沒有人在這個世界上住;壞、空,也沒有人在這個世界上住,只有住劫的時候,這個世界上有人住。很長很長的時間內,這個世界上,一位佛都沒有。或者是一個中劫,一共有二十個中劫,二十個中劫,每一個劫裏面,有很多的佛出現在世間,也有這個情形。
a)或有多劫等者:此中多劫,一劫約一世界為論,義顯於一世界如來出現,或有、或無,或一、或多,然多佛出,定不俱時,是故此中論一劫言,謂即世間一成、一壞,名一劫故。
a1)此中多劫、一劫,約我們這一個世界來說。義顯於一世界如來出現,或者有佛出現世間,或者沒有佛出現世間。或者一劫、或者多劫;或者一佛,或者多佛。有很多的佛出現在這一個世界裏面,一定不是同時的。是故此中說一劫言,謂即世間一成、一壞,名一劫故,就是一大劫。
2)彼彼,那個是東方,那個是西方,總而言之十方,有無量無數的世界。因為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應知同時有很多的佛出現在世間。甚麼原因呢?於十方界,現有無量無數菩薩,他方世界的菩薩也發無上菩提心,此世界的菩薩也發無上菩提心。同勤修集苦提資糧,發願以後,精進的用功修學聖道,就是無上菩提的因。若是一位菩薩,在這一天,或者是午前,或者是午後,或者是早晨,或者是晚間,如是分。在這個月,在這一年,發菩提心,願趣無上菩提。即於此日,即於此分,即於此月,即於此年,此世界的菩薩這樣,他方世界也是這樣。
3)如一位菩薩,勇猛精進自己,鞭策自己,勉勵自己不懈怠。熾然精進,就是很顯著的,很勇猛的精進修行。這位菩薩這樣,一切其他的菩薩,也這樣。
4)現在我們可以看的見的,在這個世界上,多少百個菩薩,很多的菩薩,同時發無上菩提願。同時能修布施波羅蜜多,同修淨戒波羅蜜多,同修忍辱波羅蜜多,同修精進,同修靜慮,同修智慧波羅蜜多,同修六波羅蜜。何況於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無量無邊的菩薩修六波羅蜜。此一世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是同時成,同時壞的,叫做一佛世界。
5)又於十方現有無量無數三千大千佛土,不是有兩個菩薩,同時修集菩提資糧俱時圓滿無上菩提,在一個世界出現於世間,一時間成佛。兩個菩薩同時成佛,都不可能,何況是有量無邊的菩薩,在一個世界同時成佛。
a)於一世界一時成佛者:一佛世界,名一世界。定無眾多菩薩同一時分於中現成正覺,由一如來於一三千大千世界,普能施作一切佛事故。
a1)一佛世界,名一世界。定無眾多菩薩同一時分於中現成正覺,為什麼這一個世界沒有多佛在這裏成佛呢?一位佛在這個世界成佛以後,他有能力施作一切佛事。
6)你也不應該這麼說,眾多的菩薩,同時的修集菩提資糧修學聖道,同時的功德圓滿,不能同時成佛,也不是前後相避,不是這樣次第成佛。
7)也不應該這樣說一切菩薩皆不成佛。
8)是故當知眾多菩薩同時修集菩提資糧俱圓滿者,於十方面無量無數的世界,佛菩薩修菩薩道的時候,他知道這個世界他成佛的時候,這個世界沒有佛。他在修菩薩道的時候,也就是莊嚴這個世界,使令這個世界是清淨。虛空是無量無邊的,所以裡面的世界也是無量無邊的,這位菩薩在這個地方成佛,那位菩薩在那個世界成佛,各別出世,同時都可以成佛,不必要躲避。由此道理,多世界中,決定應有眾多菩薩同時成佛的。
a)隨其所淨、空無如來諸佛國土者:謂隨宿昔所修清淨佛土的因緣,於無如來諸世界中,願當獨一現正等覺,與彼有情為作導首,由是說言各別出世。於十方面現有無量無數佛土各別為所依止,由是得有同成佛義。
a1)謂隨宿昔所修清淨佛土的因緣,在成佛之前叫做昔,那時候你做種種功德的時候,來祝福、來莊嚴這個世界。於無如來諸世界中,這時發願:只有你一位菩薩在那裏成佛,為那個眾生作領導者。由是說言各別出世,於十方面現有無量無數佛土各別為所依止,就是住處。因此,可以同時在十方世界成佛,而不是在一個世界成佛。
tatra prabhūtair api kalpair ekasyāpi buddhasya prā durbhāvo na bhavati. ekasminn eva ca kalpe prabhūtānāṃ buddhānām utpādo bhavati. teṣu ca teṣu ca daśasu dikṣv a-prameyāsaṃkhyeyeṣu lokadhātuṣv aprameyāṇām eva buddhānām utpādo veditavyaḥ. tat kasya hetoḥ. saṃti daśasu dikṣv aprameyā-saṃkhyeyā bodhisattvā ye tulyakāla-kṛta-pranidhānāḥ tulya-saṃbhāra-samudāgatāś ca. yasmiṃn eva divase pakṣe māse saṃvatsare ekena bodhisattvena bodhi-cittaṃ praṇihitaṃ. tasminn eva divase pakṣe māse saṃvatsare sarvaiḥ. yathā caika utsahito ghaṭito vyāyacchitaś ca. tathā sarve. tathā hi dṛśyaṃte 'smiṃn eva loka-dhātāv an-ekāni bodhisattva-śatāni yāni tulya-kāla-praṇidhānāni tulya-tyāgāni tulya-śīlāni tulya-kṣāṃtikāni tulya- vīryāṇi tulya-samādhīni tulya-prajñāni. prāg eva daśasu dikṣv an-antā-paryaṃteṣu loka-dhātuṣu. buddha-kṣetrāṇy api tri-sāhasra-mahā-sāhasrāṇy a-prameyā-saṃkhyeyāni daśasu dikṣu saṃvidyaṃte. na ca tulya-saṃbhāra-samudāgatayor dvayos tāvad bodhisattva-yor ekasmiṃ loka-dhātau buddha-kṣetre yugapad-utpatty-avakāśo 'sti. prāg evā-prameyā-saṃkhyeyānāṃ. na ca punas tulya-saṃbhārāṇāṃ krameṇānuparipāṭikayā utpādo yujyate. nāpi sarveṇa sarvam an-utpāda eva yujyate. tasmād daśasu dikṣv a-prameyā-saṃkhyeyeṣu yathā pariśodhiteṣu tathāgata-śūnyeṣu te tulya-saṃbhārā bodhisattvā anyonyeṣu buddha-kṣetreṣūpapadyanta iti veditavyaṃ.

3.1.5.4.2.成一佛土一佛出世
決定無有一佛土中,有二如來俱時出世,何以故?菩薩長夜起如是願,隨令增長。我當獨一於無導首諸世界中,為作導首,調伏有情,令脫眾苦、令般涅槃。如是長夜所起大願,隨令增長,攝受正行,得成滿故。無二如來,於一世界,俱時出現。又一如來,於一三千大千佛土,普能施作一切佛事,是故第二如來出世無所利益。又一如來,於一佛土出現於世,令諸有情成辦自義,極為熾盛,極為隨順。何以故?彼作是思:一切世間唯一如來,更無第二。若於此土,化事已訖,或往餘方,或入滅度。我等何從當修梵行?我等何從當聞正法?發起深厚欲勤精進,速修梵行。速聞正法。若一佛土多佛出世。彼於所作,不能速疾。故一佛土,一佛出世,令諸有情,成辦自義,極為熾盛,極為隨順。
[]1)決定無有一佛土中,有二位如來俱時出世。何以故?發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蜜的這個菩薩,長夜,就在眾生的世界,眾生世界就是長夜,都是無明的境界,在這裏面起如是願,他建立這樣成佛的一個誓願。他已經知道他要在那個世界成佛。隨著他發願,這件事就決定。增長,在這兒就是決定的意思。菩薩在發願的時候,說他當獨一一個人,在沒有佛的世界。導首,就是佛,沒有佛的那個諸世界中,在那裡成佛。在那裡度化眾生,使令眾生調伏煩惱,解脫眾苦,使令他入於第一義諦。如是長夜所起大願,使令他決定這件事。攝受正行得成滿故,有願,他就廣作六波羅蜜的正行,慢慢的就功德圓滿。不會有二位佛,在一世界、同時出現的。
2)又一如來,普遍地有這個能力,在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做種種的佛事,度化眾生,這一位佛足可以勝任這一切事,再出現一位佛,就是多餘,無所利益。
3)又一如來,於一佛土出現於世的時候,他能夠善巧地教化眾生,能成辦他的聖道,叫做自義。極為熾盛,這件事做的非常圓滿,是非常的殊勝。極為隨順,而這個受教化的眾生,也決定能隨順佛陀的教導,而這樣用功修行。
a)極為熾盛,極為隨順者:自他利品中說:菩薩於諸有情,種種眾多利益事業,自有力能及善安處,所化有情,彼於自事隨順而作,如是乃名隨其所欲,所作成辦,乃至廣說菩薩要俱二事,方於有情,所作利益,名為熾勝,名為隨順。此說如來當知亦爾,唯極究竟是其差別。
a1)自他利品中說:菩薩對於眾生,有種種的眾多利益眾生的事業。菩薩有能力現身說法,度化眾生,也能善巧地安排所教化的眾生。所教化的眾生,隨順他個人的根性,修學聖道這件事,也能隨順菩薩的教導,能修學聖道。在眾生這一方面,能隨順菩薩的教導;在菩薩那一方面,能夠善巧地作種種的事業利益眾生,這是兩方面。這樣才叫做隨菩薩所欲,他的大悲心,大智慧的所欲。所作成辦,他所要作的事情,一定把這件事情作成功。乃至廣說菩薩一定具足這兩件事,就是菩薩有能力作教化眾生的事業,這是一件事;也能令眾生,能隨順菩薩的教導,這又一件事,這兩件事。方於有情,所作利益,名為熾勝,名為隨順。這裡說菩薩這樣,佛也是這樣,不過是其中有差別,佛是究竟圓滿,菩薩還不究竟,這是它的差別。
4)什麼原因是這樣呢?佛菩薩所教化的人,心裡面這樣思惟,一切世間唯有一位佛,更無第二位佛在這成佛。這位佛在這個世界教化眾生的事業,若是圓滿的話,或者到別的世界教化眾生;或者入於第一義諦,捨應歸真,不現身說法。我等何從當修梵行?就是這個世界就沒有佛,我隨順那一位佛的教導,修學聖道呢?就沒有人教導我。我等何從當聞正法?我們隨哪一位佛菩薩來聽法?這世界沒有佛、也沒有菩薩。這樣思惟以後,就是佛菩薩還在這裡,他心裡面就發動起來,深厚的欲勤精進,特別的、勇猛的精進。速修梵行,趕快地修學聖道,還有老師教導我。速聞正法,我要趕快地聽佛菩薩說法。
5)假設這一個世界,有很多的佛,在這裡出現世間的話。受教化的眾生,心就懈怠,不勇猛,不會積極地用功。所以一個佛世界,只有一位佛出現世間,這樣來教化眾生,使令他成就聖道,極為熾盛,極為隨順。
tad anena paryāyeṇa bahu-loka-dhātuṣu buddha-bāhulyam eva yujyate. na caikasmin buddha-kṣetre dvayos tathāgatayor yugapadutpādo bhavati. tat kasya hetoḥ. dīrgha-rātraṃ khalu bodhisattvair evaṃ praṇidhānam anubṛṃhitaṃ bhavati. yathāham ekaḥ apariṇāyake loke pariṇāyakaḥ syāṃ. sattvānāṃ vinetā. sarva-duḥkhebhyo vimocayitā. parinirvāpayiteti. yasyaivaṃ dīrgharātraṃ praṇidhānam anubṛṃhayataḥ samyak-pratipatti-parigṛhītam ṛdhyati eva tat. punaś ca śaktaḥ ekas tathāgatas tri-sāhasra-mahā-sāhasre ekasmiṃ buddha-kṣetre sarva-buddha-kāryaṃ kartum. ato dvitīyasya tathāgatasya vyartha evotpādaḥ syāt. bhūyaś caikasya tathāgatasya loka utpādāt sattvānāṃ evārtha-karaṇa-prasiddhiḥ pracuratarā bhavati pradakṣiṇatarā. tat kasya hetoḥ. teṣāṃ evaṃ bhavati. ayam eva kṛtsne jagaty ekas tathāgato na dvitīyaḥ. asmiṃ janapada-cārikāṃ vā viprakrāṃte parinirvṛte vā nāsti sa kaścid dvitīyaḥ. yasyāsmā-bhir aṃtike brahma-caryaṃ caritavyaṃ syād dharmo vā śrotavya iti viditvābhitva-raṃte ghanatareṇa cchanda-vyāyāmena brahma-carya-vāsāya sad-dharma-śravaṇāya ca. buddha-bahutvaṃ tu te upalabhya nābhitvareran. evam eṣām ekasya buddhasyot-pādāt svakārtha-kārya-prasiddhiḥ pracuratarā ca bhavati pradakṣiṇa tarā ca. tatra sarva-buddhānāṃ sarvaṃ sama-samaṃ bhavati nir-viśiṣṭaṃ sthāpayitvā catvāri sthānāni āyur nāma kulaṃ kāyaṃ ca.

3.1.5.5.差別
一切如來、一切功德平等、平等,無有差別。唯除四法,一者、壽量,二者、名號,三者、族姓,四者、身相。一切如來,於此四法,有增減相,非餘功德。又非女身,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一切菩薩,於過第一無數劫時,已捨女身。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曾不為女。一切母邑性多煩惱,性多惡慧。非諸稟性多煩惱身,多惡慧身,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如是無上正等菩提,如說自性,應如實知。如說最勝,應如實知。如說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應如實知。如說出現,應如實知。如說差別,應如實知。
[]1)一切佛、一切的功德,都是平等、平等的,此佛與彼佛平等,彼佛與此佛也是平等的,彼此間是沒有差別。什麼是一切功德平等平等?就是百四十不共佛法,及如來無諍三昧和願智三昧,和無礙解等,這一切功德,佛、佛都是平等,沒有高下。
2)唯獨除掉這四種事情有點不同。一者、壽量,佛出現在世間教化眾生,此佛的壽量和彼佛的壽量,不一定是相同。二者、名號也不同。三者是族性還是不同。四者是身相也不一樣。無量無邊的佛出現在世間教化眾生,在這四種方面是有增減,有多少的不同。其他的功德都是平等的。
a)唯除四法等者:如來壽量住捨自在,故有差別。如來族性或生婆羅門大國師家,或生在剎帝利大國王家,故有差別。容色形貌是名身相,隨同分生故有差別。
a1)佛的壽量,佛要願意住世間就能住世間;佛若願意棄捨走了、就可以走了,他是自在的,和凡夫不同,所以是有差別。若有度化眾生的因緣,佛就繼續住在世間;如果沒有因緣,佛就走了,這個地方有點差別的。
a2)如來族性或生婆羅門大國師家,或生在剎帝利大國王家,這是族性有差別。
a3)佛到這個世界教化眾生,佛的這個身相和所教化的眾生,有相同的情形,所以也就有差別。佛若出現在天的世界,和天的眾生和人間的眾生相不同,所以佛若出現天上世界那是又一樣。世界與世界的眾生不一樣,佛的身相也就不同。
3)又非女身,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什麼原因呢?菩薩有三大阿僧祇劫,超過第一阿僧祇劫的時候,菩薩就不再受女身。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從來不會有現女身。
a)於過第一無數劫時者:謂超勝解行地,已入淨勝意樂地。
a1)勝解行地,是初阿僧祇劫,現在過第一阿僧祇劫,就是過勝解行地。已入淨勝意樂地,就是得無生法忍,就是入聖位菩薩。入聖位菩薩的時候,決定不是女身。就是女人出家修學聖道,她如果得初果,若死掉,第二生一定是男人。
4)一切母邑性多煩惱,性多惡慧。非諸稟性多煩惱身,多惡慧身,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什麼原因這樣子呢?因為一切女人的心裡面煩惱多。性多惡慧,女人也有智慧,但是慧是惡慧。非諸稟性多煩惱身,多惡慧身,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彼煩惱、惡慧,於所依中性成就故。所依就是身體,在身體裡面成就惡慧、成就煩惱。
5)如是無上正等菩提,如說自性,應如實知。如說最勝,應如實知。如說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應如實知。如說出現,應如實知。如說差別,應如實知。
第一段說無上菩提的自性,應如實知。如說最勝,第二段就是七種最勝,應如實知。如說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應如實知,這是第三科。佛出現世間,這是第四科,應如實知。如說差別,這是第五科,應如實知。
ity eṣāṃ caturṇāṃ dharmāṇāṃ hrāsa-vṛdddhyā vilakṣaṇatā buddhānāṃ. na tv anyena kenacit. na ca strī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te. tat kasya hetoḥ. tathā hi bodhisattvaḥ prathamasyaiva kalpāsaṃkhyeyasyātyayāt strī-bhāvaṃ vijahāti bodhi-maṇḍa- niṣadanam upādāya na punar jātu strī bhavati. prakṛtyā ca bahu-kleśo duṣprajñaś ca bhavati sarvo mātṛ-grāmaḥ. na ca prakṛtyā bahu-kleśa-saṃtānena duṣ-prajña-saṃtānena śakyam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oddhuṃ. evam iyam anuttarā samyaksaṃbodhiḥ svabhāvato 'pi yathānirdiṣṭā yathābhūtaṃ veditavyā. paramato 'pi guṇa-nirdeśānusmaraṇato 'pi saṃbhavato 'pi viśeṣato 'pi yathā-nirdiṣṭā yathābhūtaṃ veditavyā.

又此菩提為不思議,超過一切尋思道故。為無有量,無邊功德所集成故。為無有上生成一切聲聞,獨覺及與如來諸功德故,是唯佛所證菩提,最上、最尊、最妙、最勝。
[]又此無上菩提是不可思議,用尋思去思惟,是思惟不來的,超過這個境界。佛的無上菩提是沒有量、沒有邊的功德所組成,沒有更高過它的。一切聲聞人的功德、一切獨覺人的功德、一切佛的功德,都是由佛的無量無邊的功德,所發起來、所成就。是故唯佛所證菩提,最上、最尊、最妙、最勝。
a)最上、最尊、最妙、最勝者:此中最上,結無有上。最尊,結無有量。最妙,結不思議。最勝,結前七種最勝。
api tv acintyaiva sarva-tarka-mārga-samatikrāntatvāt. aprameyā aprameya-guṇa- samuditatvāt. anuttaraiva ca samyak-saṃbodhiḥ sarva- śrāvaka-pratyekabuddha-tathāgatānām abhinirvṛttaye bhavati. tasmād eṣaiva bodhir agrā śreṣṭhā varā praṇītā.
iti Bodhisattva-bhūmāv ādhāre yoga-sthāne saptamaṃ bodhi-paṭal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