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4日 星期六

菩薩地-初持瑜伽處-3.覺分持-1.所學處-4.成熟


3.1.4.成熟
云何成熟?當知成熟略有六種。一者、成熟自性,二者、所成熟補特伽羅,三者、成熟差別,四者、成熟方便,五者、能成熟補特伽羅,六者、已成熟補特伽羅相。
[]怎麼叫做成熟?當知成熟略有六種不同。一者、成熟自性。二者、所成熟的人。三者、成熟的差別。四者、成熟的方法、方便。五者、能成熟的補特伽羅。六者、已成熟補特伽羅的相貌。
tatra paripākaḥ katamaḥ. paripākaḥ samāsataḥ ṣaḍbhir ākārair veditavyaḥ. svabhāvato 'pi paripācya-pudgalato 'pi paripāka-prabhedato 'pi paripākopāyato 'pi paripā caka-pudgalato 'pi paripakva-pudgala-lakṣaṇato 'pi ca.

3.1.4.1.成熟自性
云何成熟自性?謂由有善法種子及數習諸善法故,獲得能順二障斷淨,增上身心有堪任性、極調善性、正加行滿;安住於此,若遇大師、不遇大師,皆有堪任、有大勢力,無間能證煩惱障斷、所知障斷。
[]成熟的體相是什麼?什麼叫做成熟?
1)由於這個眾生內心裏邊有善法的種子,有修學聖道的善根,有這樣的種子。種子就是功能,修學善法的功能。他內心裏面有功能,就容易接受佛法,修學聖道。有善法種子,若遇見佛法的時候,就能相信佛法,還能夠數數地修習這些聖道。
a)由有善法種子等者:此中善法種子,謂即本性住種性。數習善法,謂即習所成種性。
a1)此中善法種子,謂即本性住種性,就是他的本心裏面本來就有這種善法的種子。數習善法,謂即習所成種性,就是遇見佛法以後,他有信心,數數地修學善法。
2)內心裏面有善法種子,凡夫自己不知道。數習諸善法,這是自己能知道的事情;數數地、一次又一次地學習佛法、修學聖道,就是常常這樣做。這樣做的結果,會出現什麼事呢?就是獲得能順二障斷淨,成就能隨順兩種障礙的消除,就是煩惱障、所知障這兩種障礙。由於常常地學習佛法,就把這兩種障礙消除。消除以後,使令內心清淨,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三業清淨。有煩惱障、所知障的時候,三業不清淨,現在消除這兩種障礙,內心清淨,就是能順二障斷淨。這不是說已經斷除煩惱,就是現在身口意的程度,能隨順這件事,使令你的增上身心有堪任性,增上在這裏就是幫助的意思。因為你常常地學習佛法,就能幫助你的身心有這種能力,有堪能性。有什麼能力?就是能順二障斷,能隨順這件事,想要斷這個煩惱的時候,就有這樣的能力能斷煩惱。
3)你的身口意極為調柔、良善,這種功能性。就是這個內心,叫它修奢摩他的止,它就能寂靜住;觀一切法無我,就能作如是觀,這就叫做調柔。現在因為常常地學習佛法,使令你的身心、幫助你的身心有這樣的能力。什麼能力呢?能斷一切煩惱,有這樣的能力。這是經過長時期的學習,才有這樣的成績。
a)有堪任性、極調善性者:謂如下說諸根成熟、善根成熟,如次配釋應知。
a1)有堪任性、極調善性者這兩句話什麼意思呢?下面的文說到諸根成熟,還有善根成熟這兩句話。這兩句話,就是有堪任性、極調善性的意思。諸根成熟就是有堪任性;善根成熟就是極調善性。或者,什麼叫做有堪任性呢?就是極調善性。有堪任性就是有這樣的能力,他有能力負這個責任,能做好這件事。是什麼呢?極調善性,就是他的身口意非常得調柔,就是智慧的力量強,煩惱的力量輕微。誰是不調善?就是內心的煩惱。內心的煩惱貪瞋癡它不聽你招呼,就是不調善。現在,極調善就是和煩惱相違反的戒定慧非常有力量,叫做極調善。這樣的極調善性,這樣的堪任性,就是長時期的學習佛法所成就。
4)正加行滿,這句話也是形容極調善性。就是你努力地修行,這個功德達到圓滿的程度,就是可以得聖道,再一剎那就入見道位,就可以得無生法忍,叫做加行滿。你的用功修行,達到這個程度叫做滿。如果說是努力地修行,還沒能達到得無生法忍的程度,就是沒有滿;還有所不足,就是不滿。
a)正加行滿者:此即菩薩最上成滿。菩薩住於此住中,諸菩薩道皆得圓滿,菩提資糧極善周備故。
a1)菩薩最上成滿,就是達到最高尚的程度。譬如說加行位暖、頂、忍、世第一,到忍位、世第一的時候,就是最上成滿。菩薩安住在這個程度裏邊,諸菩薩道皆得圓滿,有在等覺菩薩的味道,諸菩薩道皆得圓滿,六波羅蜜的功德都圓滿。菩提資糧極善周備,無上菩提的因,好到極點,都是周備圓滿的程度。這個地方應該說是在加行位圓滿的這個時候。
5)安住在加行圓滿的這個程度的時候,若是遇見佛陀、或者是不遇見佛陀,都有這個能力,有廣大的力量。無間能證煩惱障斷,中間沒有其他的間隔叫做無間。能證煩惱障斷,就是能夠成就把愛見的煩惱消滅;無間能證所知障斷,就得無上菩提。所以這裏說正加行滿,應該包括兩個意思:一個是見道位、一個是究竟無上菩提的位次。
tatrāyaṃ paripāka-sva-bhāvaḥ kuśala-dharma-bīje sati kuśalānāṃ dharmāṇām āseva-nānvayād yā kleśa-jñeyāvaraṇa-prahāṇa-viśuddhy-anukūlā kāya-citta-karmaṇyatā kalyatā samyak-prayoga-niṣṭhā yatra sthitāḥ śāstāraṃ vā āgamyānāgamya vā śāstā-raṃ bhavyo bhavati pratibalo 'nantaraṃ kleśāvaraṇa-prahāṇaṃ vā sākṣātkartuṃ jñeyāvaraṇa-prahāṇaṃ vā.

譬如癱痤熟至究竟無間可破,說名為熟。又如瓦器熟至究竟無間可用,說名為熟。又如眾果熟至究竟無間可噉,說名為熟。如是由有善法種子,及數修習諸善法故,獲得能順廣說乃至正加行滿,無間能證二障清淨,說名成熟。如是名為成熟自性。
[]1)癱瘡,痤就是腫瘤,熟至究竟的時候,就不必再等待,可以動手術,可以破它。無間,間就是還有其它的事情,需要等一等,間隔一下,現在不需要間隔。這個癱痤就叫做熟。譬喻現在用的功夫達到這個程度,可以斷煩惱這個癱痤。
2)又如碗、盆這些瓦器,用火把它燒熟,燒到最究竟的時候,也不必再等待,就可以用,這時候就是這個瓦器熟了,表示現在修學的程度到圓滿的程度。
3)又如很多的這些果,成熟到究竟的時候,不用等待,拿過來就可以吃,說名為熟。可以說是你得初歡喜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第十地,乃至到佛。現在不應該說佛,就是說菩薩,說十地菩薩,說名為熟。
4)前面說的這個譬喻,和再前面說的自性,是由於你內心裏有善法種子,及數修習諸善法的原因,獲得能順二障斷盡,廣說乃至正加行滿,無間能證二障清淨,叫做成熟。如是名為成熟自性。
tadyathā vraṇo yadā paripāṭanāya niṣṭhāgato bhavaty anaṃtaraṃ pāṭanārhaḥ. sa paripakva ity ucyate. ghaṭa-ghaṭī-śarāvādi ca mṛnmayaṃ bhāṇḍaṃ yadā paribhogāya bhavaty anantaraṃ paribhogārhaṃ. tadā paripakva ity ucyate. phalāni vā āmra-pana-sādīni yadā paribhogāya niṣṭhā-gatāni bhavaṃty anantaraṃ paribhogārhāṇi. tadā pakvānīty ucyaṃte. evam eva kuśalānāṃ dharmāṇām āsevanānvayād yāsau samyak-prayoga-niṣṭhā anantaraṃ viśuddhaye saṃvartate. sa paripāka-svabhāvaḥ.

3.1.4.2.所成熟補特伽羅
云何所成熟補特伽羅?謂所成熟補特伽羅,略有四種:一者、住聲聞種性,於聲聞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二者、住獨覺種性,於獨覺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三者、住佛種性,於無上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四者、住無種性,於往善趣應可成熟補特伽羅。諸佛菩薩於此四事,應當成熟如是四種補特伽羅,是名所成熟補特伽羅。
[]云何所成熟補特伽羅?謂所成熟的補特伽羅,略有四種不同。
一者、住聲聞種性,就是這個眾生,內心裏面有屬於聲聞的無漏種子。這個人在佛法裏邊就是可以用聲聞乘的聖道教化他,應可成熟聲聞的果位。
二者、住獨覺種性,就是這個眾生,有獨覺乘的種性。這樣的人,於獨覺乘的佛法,應可成熟補特伽羅。
三者、住佛種性,這個眾生是能成佛,這個人就用佛法應可以成熟他的無上菩提。
四者、住無種性,就是他也沒有聲聞種性,也沒有獨覺種性,也沒有佛種性,沒有無漏種性的人。只有可以教化他人間的善法、天上的善法。他若能肯接受的話,可以從三惡道裏面解脫,往到人間、天上的善趣,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一共有四種補特伽羅應可成熟。另外有一個叫不定種性,就是這個人的內心裏面也有聲聞種性、也有獨覺種性、也有佛種性,不是定一種種性。這樣的人,學習聲聞乘的佛法也可以,學獨覺乘的佛法也可以,他學一佛乘的佛法也可以。加起來就是有五種人,現在只說四種,不定種性就合在這三種裏邊,所以沒有說。諸佛菩薩有大智慧有大慈悲,對於這四種人會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於此四人,為他們宣說這四種佛法的事,他們應當可以成熟。如是四種補特伽羅,是名所成熟的補特伽羅。
tatra paripācyāḥ pudgalāḥ samāsataś catvāraḥ. śrāvaka-gotraḥ śrāvakayāne. pratyeka-buddhagotraḥ pratyekabuddhayāne. buddhagotro mahāyāne paripācayitavyaḥ. agotra-stho 'pi pudgalaḥ sugatigamanāya paripācayitavyo bhavati. bodhisattvānāṃ buddhā-nāṃ ca bhagavatāṃ ity ete catvāraḥ pudgalāḥ eṣu caturṣu vastuṣu paripācayitavyāḥ. evaṃ paripācya-pudgalataḥ paripāko veditavyaḥ.

3.1.4.3.成熟差別
云何成熟差別?謂此差別、略有六種。一、諸根成熟,二、善根成熟,三、智慧成熟,四、下品成熟,五、中品成熟,六、上品成熟。
[]怎麼叫做成熟的差別?就是他相信佛法,在佛法裏面用功栽培善根,有各式各樣的情形。謂此差別,略有六種不同。一是諸根的成熟;二是善根的成熟;三是智慧成熟;四是下品成熟;五是中品成熟;六是上品成熟,分這麼六種。
tatra paripāka-prabhedaḥ katamaḥ. samāsataḥ ṣaḍ-vidhaḥ. indriya-paripākaḥ. kuśala-mūla-paripākaḥ jñāna-paripākaś ca mṛdu-madhyādhimātraś ca paripākaḥ.

3.1.4.3.1.諸根成熟
諸根成熟者:謂壽量具足、形色具足、族姓具足、自在具足、信言具足、大勢具足、人性具足、大力具足。此依身果異熟具足為所依故,堪任發起勇猛精進,修諸善法,於勤修集一切明處,心無厭倦。
[]什麼叫做諸根成熟呢?謂壽量具足,這是一種。第二種是形色具足、族姓具足、自在具足、信言具足、大勢具足、人性具足、大力具足,一共是八種。這八種功德的具足,是根據什麼說的呢?此依身果異熟具足而說,這個身體是個果報,果報也叫做異熟。熟是異時而熟,前生造的業,今生才成熟,是異時而熟,變異而熟。身體的這個果報具足這八種功德,具足這八種功德為所依故,就是它作一個依止、依賴、依靠。有這樣的八種功德的依止,就能發動勇猛精進地修諸善法,就是修學聖道。於勤修集一切明處,精進地修學、積聚一切智慧的境界,就是五明處,你內心裏面不會厭煩,也不會感覺到疲倦,就是有這個能力。如果這八種功德不具足,壽量不具足、形色不具足、族性不具足、自在不具足、信言不具足、大勢不具足、人性不具足、大力不具足,修學五明處,會感覺到有困難。所以身果異熟具足有這樣的功德的時候,修學聖道,心裏面不會感覺太難,不會厭倦。這是諸根具足,說到八種具足。
tatrendriya-paripāko yā āyur-varṇa-kulaiśvarya-saṃpad ādeya-vacanatā maheśā-khyatā manuṣyatvaṃ mahotsāhatā yām āśraya-paripāka-phala-saṃpadam āgamya bhavyo bhavaty ātaptānuyogāyā-parikhinna-mānasaś ca bhavati sarva-vidyā-sthāna-samudāgamābhiyogeṣu.

3.1.4.3.2.善根成熟
善根成熟者:謂性薄塵垢為所依止。性於諸惡不善法中,心不樂入;諸蓋輕微,尋思薄弱,柔和正直,隨順而取。
[]什麼是善根成熟?
1)謂性薄塵垢為所依止,性就是心,薄者少也,塵垢就是煩惱。就是污染的煩惱,在你內心裏面很少;為所依止,作一個基礎。
2)因為內心裏面煩惱少,內心對於各式各樣有罪過的事情,叫做諸惡,這個有罪過的事情是不好,就是有過失,能令我們墮落三惡道,這樣的事情。心裏面不歡喜到那裏邊,不歡喜做惡事。若是煩惱重的話,就是歡喜做惡事,做惡事的時候心情歡喜。煩惱少,就表示內心裏面有智慧,有清淨的功德;清淨的功德和罪惡的事情,它不相合,所以不歡喜做惡事。
3)諸蓋輕微,就是貪欲、瞋恚、昏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還有疑蓋。在內心裏面也是輕微,不是那麼多。尋思薄弱,就是散亂心不是那麼強。柔和正直,內心裏面調柔,但是是有正知正見。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就是隨順佛法,而決定這件事、做這件事。
a)柔和正直隨順而取者:謂善淨戒及正直見,是名柔和正直。善思法義無惑無疑,遠離二路逮得升進,是名隨順而取。
a1)什麼是柔和正直?謂善淨戒及正直見。這個人的內心很良善,能持戒清淨。持戒清淨叫做柔和;持戒清淨也還是與煩惱的輕微有關係。煩惱若是特別多的話,持戒就困難,也還就是不柔和。現在說柔和就是煩惱輕微,所以能夠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正直見,就是有正知正見。相信因果,相信有世間的因果、有出世間的因果,心裏面不敢做惡事,心裏面有向上的意願,想要得聖道,有這樣的意願的人,就是正直見。內心裏面有佛法的智慧,所以叫做正直。
a2)善思法義無惑無疑,善者能也;他能夠專精思惟佛法的真理,對於佛教的真理,不疑惑這件事,認為是真實不虛。遠離二路,就是兩條路,不知道走哪條路才對,就是疑惑的意思。若專精思惟,智慧增長,就知道怎麼決定而不會有疑惑。逮得升進,就能使令你的程度進步。是名隨順而取。取,就是拿到,當然是功德而不是過失。成就功德,當然是用智慧來成就。而什麼叫做智慧呢?就是隨順佛法,就叫做智慧,所以隨順而取。前面的諸根成熟,應該是果;善根成熟是因。由因而有果;有果以後,又繼續會有這樣的因。你有這樣的八種具足,而後又能栽培這樣的善根。
kuśalamūlaparipākaḥ katamaḥ. yā prakṛtyā mandarajaskatāyām āgamya prakṛtyaivā-sya pāpakeṣv akuśaleṣu cittaṃ na krāmati. mandanivaraṇaś ca bhavati mandavitar-kaḥ ṛju-pradakṣiṇa-grāhī.

3.1.4.3.3.智慧成熟
智慧成熟者:謂具足正念,為性聰敏,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解善說惡說法義,能受能持,能正通達。具足成熟俱生妙慧。依此妙慧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令其心究竟解脫一切煩惱。當知此中諸根成熟故,解脫異熟障;善根成熟故,能解脫業障;智慧成熟故,解脫煩惱障。
[]前面善根成熟裏面也是包括智慧,但是現在這裏特別地把它提出來。什麼是智慧成熟?
1)具足正念,就是這個人,眼耳鼻舌身意遇見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心裏面有正念。正念,就是排斥一切染污的事情,使令內心保持清淨。
2)為性聰敏,內心裏面遇見什麼事情,很敏捷,不遲鈍。
3)有所堪任,有大勢力,他有能力修學善法,而修學善法的時候是有力量的。
4)能解善說惡說法義,他能了達什麼叫做善,什麼叫做惡。有人發表什麼樣的言論,他聽的時候,知道這個說的是善,知道說的是惡。什麼叫做善、什麼叫做惡,他能分辨,這就叫做智慧。能解善說惡說法義這句話,應該是聞慧。具足正念,為性聰敏,有所堪任,有大勢力,這是說他前一生帶來的智慧。他今生用這個智慧聽聞佛法的時候,這是真理,這不是真理。他會有這樣的見地。
5)能受能持,應該說是思慧。就是通達什麼是善說、什麼是惡說之後,他能受持這個善說,能接受這個善說,使令它不失掉。就是經過專精思惟以後,他的智慧進步,能受持佛法。
6)能正通達,這是指修慧;就是歡喜靜坐,能通達第一義諦。
7)這一段是重說前文。具足成熟俱生妙慧,就是具足正念乃至到有大勢力。雖然還沒有學習,但是他內心裏面已經具足成熟的俱生妙慧,就是與生俱來的智慧。具足正念,為性聰敏,有所堪任,有大勢力,這是與生俱來的妙智慧。依此妙慧為基礎,他就有這種能力,有什麼能力呢?能解善說惡說法義,能受能持,能正通達,有這種堪能性,有這樣的大的力量。你有聞思修的三慧,你的力量就廣大起來,能使令你的內心究竟地解脫一切煩惱。只有聞慧、思慧,還達不到這裏,一定要有修慧。有修慧的時候,使令你的力量廣大起來,能究竟地斷除一切煩惱,就是得聖道。這是智慧成熟的相貌。
8)前面這三種善品:諸根成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這是說出來成熟的差別。現在簡要地把它的要義說出來。
8.1)當知此中諸根成熟故,解脫異熟障。成就這八種功德,就是解脫果報的障礙,就不會到三惡道;而在人間,你的果報能隨順修學佛法沒有障礙。
8.2)善根成熟故,能解脫業障。善根成熟的時候,性薄塵垢,性於諸惡不善法中,心不樂入,諸蓋輕微,尋思薄弱這些事情。就不會做錯誤的事情,不會造大罪過。
8.3)智慧成熟故,解脫煩惱障。智慧成熟的話,就是聞思修三慧成熟,所以他能斷除煩惱障。
jñāna-paripākaḥ katamaḥ. smṛtimāṃ bhavati medhāvī pratibalaś ca bhavati subhāśita-dur-bhāṣitānāṃ dharmāṇām arthasya ājñānāyodgrahaṇāya dhāraṇāya prativedhāya. saha-jayā prajñayā samanvāgato bhavati yāṃ prajñām āgamya bhavyo bhavati prati-balaḥ sarvato 'tyaṃtaṃ sarva-saṃkleśāc cittaṃ vimocayituṃ. tatrendriya-paripākena vipākāvaraṇāt vimukto bhavati. kuśala-mūla-paripākena karmāvaraṇād vimukto bhavati. jñāna-paripākena kleśāvaraṇāt vimukto bhavati.

3.1.4.3.4.品成熟
下品成熟者:謂二因緣下品成熟:一者、未久修習諸根、善根、智慧成熟因緣,未極增長;二者、串習下劣因緣。中品成熟者:謂即於此二種因緣,隨一闕減,隨一具足。上品成熟者:謂二因緣俱無闕減。
[]1)下品善根的成熟,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要有兩個因緣具足,你的下品善根就成熟。那兩種呢?
一者、未久修習,沒有長時期地栽培善根,諸根成熟因緣、善根成熟因緣、智慧成熟的因緣。未極增長,栽培也是栽培,但是沒有繼續不斷地栽培,使令它有極圓滿的增長,就是小小地栽培。
二者、串習下劣因緣,串習就是不斷地這樣學習,但是學習得不殊勝。就是不歡喜學習佛法,在佛法裏面的程度,一定是很低劣。因為不學習,就不明白什麼是佛法,所以是你一定是很下劣;就是很輕微地栽培一點善根,對於佛法是信,人家說我也相信,但是忽然間有人說佛法是迷信的時候,就疑惑,他心裏面就不決定;所以他對佛法的信心也很薄弱,信戒聞捨慧都是小小的,所以叫下劣,就是力量很小,叫做下劣。劣者就是沒有力量,力量小,叫下劣。我長時期地是信佛、也學佛,但是總是小小的、小小的,這就是劣;沒能夠久修習佛法,未久修習諸根成熟因緣、未久修習善根成熟因緣、未久修習智慧成熟因緣。雖然深入地學習佛法,但是時間很短,熏習的還是很淺,所以這是下品的善根的成熟。
2)中品善根成熟是什麼樣子呢?謂即於此兩種因緣裏邊,隨一有所不足。譬如我是串習上品的因緣,這個就是串習下劣因緣不具足;或者說我是久修習諸根成熟因緣、善根、智慧成熟因緣,就是中品。隨一闕少,隨一具足,具足其中的一個就是中品的成熟,就是初開始栽培信戒聞捨慧以後,又繼續地栽培,善根增長,叫中品善根的成熟。
3)上品善根成熟是什麼樣子呢?積極地、久久地栽培,而且不是下劣,當然善根就到上品。是什麼程度呢?就是接近得聖道的邊緣,可以得無生法忍,可以得初歡喜地,叫做上品。初開始叫做下品,再少少地能有進步,或者一生、或者二生繼續地栽培善根,就叫做中品;但是沒有達到得聖道的邊緣,叫做中品;達到了就是上品。
mṛdu-paripāko katamaḥ. dvābhyāṃ kāraṇābhyāṃ mṛduḥ. adīrgha-kālābhyāsataś cen-driya-kuśalamūla-jñāna-paripākahetoḥ aparipuṣṭaḥ nihīnatvābhyāsataś ca. madhyaḥ paripākaḥ tayor eva dvayoḥ kāraṇayor anyatara-vaikalyād anyatara-sāṃnidhyāc ca veditavyaḥ. adhimātraḥ punaḥ paripākaḥ ubhayor anayoḥ kāraṇayor avaikalyād veditavyaḥ.

3.1.4.4.成熟方便
云何成熟方便?當知此有二十七種。一者、界增長,二者、現緣攝受,三者、趣入,四者、攝樂,五者、初發處,六者、非初發處,七者、遠清淨,八者、近清淨,九者、加行,十者、意樂,十一者、財攝受,十二者、法攝受,十三者、神通引攝,十四者、宣說正法,十五者、隱密說法,十六者、顯了說法,十七者、下品加行,十八者、中品加行,十九者、上品加行,二十者、聽聞,二十一者、思惟,二十二者、修習,二十三者、攝受,二十四者、降伏,二十五者、自成熟,二十六者、請他成熟,二十七者、俱成熟界。
[]方便,也當個方法講,也當個行動講,我採取成熟善根的行動,實際上來做這件事,叫做成熟方便。怎麼叫做成熟方便呢?當知此有二十七種。一者、界增長,二者、現緣攝受,三者、趣入,四者、攝樂,五者、初發處,六者、非初發處,七者、遠清淨,八者、近清淨,九者、加行,十者、意樂,十一者、財攝受,十二者、法攝受,十三者、神通引攝,十四者、宣說正法,十五者、隱密說法,十六者、顯了說法,十七者、下品加行,十八者、中品加行,十九者、上品加行,二十者、聽聞,二十一者、思惟,二十二者、修習,二十三者、攝受,二十四者、降伏,二十五者、自成熟,二十六者、請他成熟,二十七者、俱成熟。
tatra paripākopāyaḥ katamaḥ. sa sapta-viṃśati-vidho veditavyaḥ. dhātu-puṣṭyā varta-māna-pratyayopasaṃhārataḥ avatarataḥ rati-grahaṇataḥ ādi-prasthānataḥ (anādi-pras-thānataḥ) śuddhi-dūrataḥ śuddhy-āsannataḥ prayogataḥ āśayataḥ āmiṣopasaṃhārataḥ dharmopasaṃhārataḥ ṛddhy-āvarjanatayā dharma-deśanayā guhya-dharmākhyānato vivṛta-dharmākhyānataḥ mṛdu-prayogato madhya-prayogataḥ adhimātra-prayogataḥ śravaṇataḥ cintānato bhāvanataḥ saṃgrahaṇato nigrahaṇataḥ svayaṃkṛtataḥ parādh-yeṣaṇataḥ tad-ubhayataś ca.

界增長者:謂本性善法種子具足為所依止,先來串習諸善法故,後後位中善法種子轉增轉勝,生起堅住,是名界增長。
[]1)什麼是界增長?就是你的本心裏邊有無漏善法的種子,這個種子你是具足,以此為所依、為基礎。你過去世不斷地學習佛法,不斷地熏習學習佛法故。後後,最初學習過佛法,後來又繼續地學習佛法,就是不斷地再學習佛法。內心裏面就栽培善法的種子,而這個種子不斷地栽培、不斷地熏習,輾轉地增長、輾轉地有力量。生起堅住,是名界增長。
a)生起堅住者:善法現前,是名生起。得無退失,是名堅住。
a1)什麼是生起?因為修學善法、修學佛法,這是第一步。我對於佛法有信心,這就叫做善法現前。譬如說學習佛法以後,我肯受戒,我肯持戒清淨,就是善法現前。或者我肯靜坐、學習禪定、學習般若波羅蜜,這都叫做善法現前。什麼是堅住?成就這樣的善法以後,就不失掉。現在信戒聞捨慧,生起而不失掉,就叫做堅住。善法的現前,是靠學習善法熏習的種子;由種子而生現行,才有善法的現起,是名界增長。
tatra dhātu-puṣṭiḥ katamā. yā prakṛtyā kuśala-dharma-bīja-saṃpadaṃ niśritya pūrva-kuśala-dharmābhyāsād uttarottarāṇāṃ kuśala-dharma-bījānāṃ paripuṣṭatarā paripu-ṣṭatamā utpatti-sthitiḥ. iyam ucyate dhātu-puṣṭiḥ.

現緣攝受者:謂於現法中無倒說法,無倒受持,如理修行,法隨法行。當知界增長,由先世因現在成熟。現緣攝受,由現在因現在成熟。
[]2)現緣,就是現在的因緣、現前的因緣,能幫助你成就善法。攝是取的意思,把他拿過來。受,就是領納在心裏面不失掉。就是現前的因緣幫助你栽培善根,就是叫做現緣攝受。
2.1)什麼是現緣攝受?就是在現前的境界裏邊,不顛倒地宣說佛法,不顛倒地受持佛法,要隨順佛法的道理,用功修行,就是改造自己。修行是什麼呢?就是改造自己的內心,使令心清淨,叫它沒有煩惱的污染,叫做修行。所以若是修行的時候,就是在第六意識裏面修止觀,那才是修行。如理修行,就是修無常觀、修無我觀、修不淨觀、修唯識觀、修一切法畢竟空觀,能夠使令內心裏不斷地增長智慧,能消除貪瞋癡的煩惱,這叫做如理修行。法隨法行,學習佛法、隨順佛法去做,就叫做修行。能夠無倒說法,無倒受持,等於是學習佛法。如理修行,法隨法行,就是學習以後,內心裏面又用功修行。一個解、一個行,就使令你不斷地栽培善根,叫做現緣攝受。前邊是界增長,為什麼界增長呢?因為現緣攝受,你的善根種子就增長;因為增長,就會進一步的有現緣攝受;他們是互相支撐、互相成就的。
2.2)界增長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前一世栽培過這個善根,到今生的時候,前世栽培的善根成熟,所以就會生起善法。現緣攝受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前生栽培善根,所以現在才能有現緣攝受。現在不斷努力地栽培,就不斷地進步,也就是現在就成熟。
a)如理修行法隨法行者:力種性品說:云何菩薩法隨法行,當知此行略有五種:謂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語意業無倒隨轉、正思、正修,乃至廣說。此應準知。
a1)力種性品裏面說:云何菩薩法隨法行,當知此行略有五種不同,如所求,能夠如你的意求法、學習佛法。如所受法,學習以後,在你內心裏面就會得到、會接受你所學習的佛法。這兩種,一個是求法、一個是受法;求法是屬於聞慧、受法是屬於思慧。身語意業無倒隨轉,這就是修慧。求到佛法以後,你的身業、語業、意業,這三業沒有顛倒,就是消除錯誤的染污,隨順所學習的佛法去活動。正思,聞慧以後要有思慧,思慧以後要有修慧。乃至廣說,就是佛所開示的這件事不要做,佛開示這件事可以做,你隨順佛教,這樣用功修行。
tatra vartamānapratyayopasaṃhāraḥ katamaḥ. dṛṣṭe dharme aviparītā dharma-deśanā. tatra cāviparīta-grāhitā. yathāvad dharmānudharma-pratipattiś ca. tatra dhātu-puṣṭeḥ pūrvakeṇa hetunā vartamānaḥ paripāko nirvartate. vartamāna-pratyayopasaṃhārato vartamāna eva hetur vartamāna-paripāko veditavyaḥ.

趣入者:謂得淨信增上力故,或有在家遠離惡行,受持學處;或趣非家遠離諸欲,受持學處。
[]3)什麼叫做趣入?這位佛教徒對於佛法僧有清淨的信心,而這個信心是有力量的關係,所以他就進步。但是這裏邊分兩種。第一種就是在家的佛教徒,能夠遠離十種惡行,就是十不善業;能夠接受佛法的戒律,能夠安住淨戒,就是三皈五戒是所學處。或者這位佛教徒離開煩惱的家,到沒有煩惱的地方來,到寺院裏邊來;解脫世間的欲,也是學習戒,這是出家的戒。這兩種都叫做趣入,就是他能夠有信心而能持戒。戒是修行的開始,修行的基礎,名之為入。
tatrāvatāraḥ katamaḥ. śraddhā-pratilaṃbham adhipatiṃ kṛtvā āgārikasya duś-carita-viveka-ṣikṣā-pada-samādāpanam. anagārikāṃ vā pravrajitasya kāma-viveka-śikṣā-pada-samādāpanaṃ.

攝樂者:謂依出離眾苦行跡、及依遠離欲樂自苦二邊行跡,於佛善說法毘奈耶真實聖教深生愛樂。
[]4)什麼叫做攝樂?
4.1)謂依出離眾苦行跡,依在這裏當學習講,就是學習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他的目的是想要解脫生死大苦。苦是人的感覺,有樂受、有苦受、有不苦不樂受。出離眾苦,不但是出離苦惱的感覺,樂受、不苦不樂受也都在內。樂受也是苦、不苦不樂受也是苦;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苦,想從這裏面解脫出來,這就是願的意思,他有這樣的願望,有出離的願望。出離眾苦,就是苦果和苦因,就是苦諦、集諦;要修學道諦才能從眾苦裏面解脫出來,解脫出來就是滅諦。所以這兩個屬於行,滅諦和道諦,一個行因、一個行果。這樣,他有願、他還有行,就是修四念處。跡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人從這裏走過以後,有走過的痕跡。苦集滅道,是佛菩薩的經驗之談,所以叫做跡。攝樂就是這個人學習苦集滅道四諦,發願出離生死大苦,開始修學四念處。
4.2)依遠離欲樂自苦二邊行跡,前邊是修學聖道,這一句話還是說持戒,學習佛的戒法。遠離欲樂、遠離自苦,就是修學中道,就是四念住,也就是八正道。這兩邊的行跡,遠離苦樂這兩邊,這樣地用功修行。
4.3)這位佛教徒,由於自己不斷深入地學習佛法,開始修學四念處,遠離苦樂兩邊;對於佛所說的法和律,就是真實的聖教,深深地生歡喜心。生歡喜心從兩方面說:一方面是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對於佛法有歡喜心;第二是經過自己努力修學四念處,使令自己進步了,所以對佛的真實聖教,深生愛樂。如果你真能夠修四念處,就是修止觀,使令自己的煩惱逐漸地輕微,智慧增長,自然是對佛法深生愛樂。於佛善說法毘奈耶真實的聖教,這是真實能解脫苦,真實能得涅槃,不是虛妄的,所以叫做真實聖教。前邊第一個是趣入,兩種佛教徒,一個是在家、一個是出家。第二攝樂,不管是在家佛教徒、出家的佛教徒,同樣是有這兩種行跡,學習四聖諦;學習四聖諦,就是修學四念處。及依遠離欲樂、離自苦,對這兩方面都遠離,內心裏面就是修四念處。就是前面這兩位佛教徒,在攝樂這個階段是進一步地用功修行。
a)謂依出離眾苦行跡等者:此中二種行跡,謂即四種聖諦及與無罪歡喜處戒,如次配釋應知。
a1)此中是兩種行跡,就是四種聖諦,這是一種行跡;第二種就是無罪,就是這樣學習沒有過失,令你心裏面生歡喜;沒有過失,心情就是歡喜;就是處於戒,你把你的身口意安住在戒裏邊,心情會歡喜,這是一種行跡。
rati-grahaḥ katamaḥ. yā sarva-duḥkha-nairyāṇikīṃ ca pratipadaṃ kāma-sukhātma-klamathāṃta-vivarjitāṃ ca sukhāṃ pratipadam āgamya svākhyāte dharma-vinaye śāsane 'bhiratiḥ.

初發處者:謂即最初於可厭法,深生厭離;於能成辦真實理義,如實了知有勝功德,而創趣入,名初發處。非初發處者:謂已趣入補特伽羅,現成熟時,常不捨離諸佛菩薩;諸明了處轉轉明了。由此成熟,轉轉增進。
[]5)什麼叫做初發處?就是最初發出離心的時候,於可厭法,就是於色受想行識、於眼耳鼻舌身意、於三界,都是苦,這是可厭惡的。深生厭離,對色聲香味觸的欲,知道他是苦,深深地生出來厭離心,這是一種智慧的行為。於能成辦真實理義,對於自己修學四念處,能成辦真實理義,就是無漏的戒定慧和諸法寂滅相、涅槃,這是真實的理義。真實地明白它有殊勝的功德,一個是從文字上的學習,明白這件事;一個是從止觀裏面明白這件事。而創趣入,創是開始,開始入於無漏的戒定慧裏邊、開始入於諸法寂滅相、諸法畢竟空、無我無我所這個地方。得聖道、得無生法忍的這個時候、這個境界叫做初發處。
a)於能成辦真實理義等者:趣證三菩提果,名能成辦真實理義。於彼所證及得方便,如實了知有勝功德,故發正願猛利趣入。於此處所最初發心,名初發處。
a1)趣證三菩提果,名能成辦真實理義。趣就是向前進,向前進步到什麼地方呢?就是得無生法忍,證悟三菩提的果。就是初得無生法忍,初開始成就無分別智、後得智這個果,叫做能成辦真實理義。你有無分別智,就證悟如如理。
a2)於彼所證及得方便,修止觀得無生法忍,對於你所證悟的這個寂滅相,及得證寂滅相的方便,就是無漏的戒定慧,也就是八正道、也就是六波羅蜜。如實了知它是有殊勝的功德。
a3)故發正願猛利趣入,因為知道它是有殊勝的功德,所以勇猛心就來了,就建立這個菩提願。猛利地趣入,就是特別地勇猛、向前進,努力地修學四念處、努力地修學佛法。對於無漏的戒定慧、佛所善說的法、毘奈耶真實聖教這裏深生愛樂,這個時候包括證悟第一義諦的時候叫做發心。
6)什麼是非初發處?
6.1)就是已得無生法忍、趣入第一義諦的那位菩薩;現在就已經成熟,就是得悟第一義諦,得入初歡喜地,得無生法忍。他是恆常不捨離諸佛菩薩,總是願意親近佛,與諸大菩薩共為伴侶,共為同學。這有兩種情形,一種是,他一入定,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來者即諸法如義,那這就是見佛;但這是法身佛。他有這個能力,自然也能見應化身的佛。他禪定的力量夠,也可能會到佛的世界;這個身體多數是沒動,但是心裏面已經到十方世界見佛,這叫做常不捨離諸佛菩薩。
6.2)諸明了處轉轉明了,這是五明。五明裏邊就是內明,看經論上的意思,得無生法忍以後,應該是廣學佛法、也廣學一切世間法。在沒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也分兩種情形,一個是廣學佛法、也廣學世間法;一種是只是學習佛法,世間法暫時不學。得無生法忍以後,是遍學一切法。所以,諸明了處轉轉明了,就是很多的這些智慧境界,就是五明,都是所學習的地方,都是開發智慧的地方。因為得入聖道以後,又有禪定的功夫,他學習一切法的能力特別強,和凡夫不同,所以轉轉明了,現在展轉地、深入地明了,明了的更深刻。由此成熟轉轉增進,就是這樣,最初得入無生法忍之後,就是得入初歡喜地。初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就是展轉地進步,深入地成就一切功德,所以叫做非初發處。就是由初發處進步到二地、三地、四地,不是初發心的那個境界,就是更進步。
a)現成熟時等者:此中成熟,謂已成熟。現能趣入正性離生,名現成熟。義如聲聞地說。是即菩薩最初證得極歡喜住。住此位中,引發大願,隨於一切在所生處,常不遠離諸佛菩薩,與諸菩薩常同一味意樂加行。由是因緣,彼諸善根轉復明淨。義如住品中說。此所說義,準彼應釋。言諸明了處者,謂即五種明處應知。
a1)上面說是現成熟,實在是已經成熟,因為已得無生法忍。現在就能夠進步到正性,正性就是法性;入到諸法寂滅相這裏,就是遠離一切苦惱,叫做離生,名現成熟。義如聲聞地說。明白一點說,就是這位菩薩最初開始證入到十地裏面的第一地極歡喜住,到這個境界。
a2)安住在初歡喜地,能夠建立大願,這是和凡夫發菩提心不同,這是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境界。隨於一切在所生處,隨他不管是在什麼地方,常是不遠離佛、不遠離這些大菩薩,總是親近諸佛,親近無量諸佛。和諸位大菩薩常是同一法味,主要是第一義諦,彼此是無差別相。有內心的清淨意樂的境界,也表現出來普度眾生的這種功德,所以叫做加行。
a3)由於不離佛、不離諸菩薩,常有清淨增上的意樂,又修行六波羅蜜,廣度眾生;由此因緣,彼諸善根轉復明淨,就是又進步,智慧也增長,所以叫明淨。義如住品中說。這裏面說常不捨離諸佛菩薩,諸明了處轉轉明了等,準彼四十七卷二十二頁所說的解釋。言諸明了處者,就是五種明處。
tatrādi-prasthānaṃ katamat. ya eva tatprathamataḥ saṃvejanīyeṣu dharmeṣu saṃve-gam āgamya nyāyārtha-pratipādane cānuśaṃsāṃ viditvā avatāraḥ. idam ādi-prasthā-nam ity ucyate. anādi-prasthānaṃ katamat. yā avatīrṇasya pudgalasya paripācyamā-natāyāṃ vartamānasya bodhisattvebhyo buddhebhyaś cānadhyupekṣām āgamya vivṛtānāṃ ca sthānānāṃ bhūyo-bhūyaḥ uttāna-kriyām āgamya uttarottara-paripāka-gamanatā.

遠清淨者:謂由懈怠、或由違緣,經極長時、或經多生、或經多劫,方能清淨。近清淨者:當知一切,與此相違。
[]7)什麼叫做遠清淨?就是他相信佛法,受持學處,或者在家菩薩,或者出家菩薩;他懈怠,不精進。或者他也是精進用功,但是有不順於聖道的障礙因緣,不能堅持。所以經過極長遠的時間,或者是經過很多生,或經多劫,他才能夠得無生法忍,才能清淨。
8)什麼叫做近清淨地?就是和前面遠清淨相違。他不懈怠,精進,也沒有遇見障礙的因緣;就是遇見障礙的因緣,障不能障,所以不是很久,就得聖道。
a)遠清淨者等者:謂諸菩薩勝解行地所有一切增上意樂,名不清淨。從淨勝意樂地以上,所有一切增上意樂,方名清淨。義如增上意樂品說。此說清淨,義應準知。
a)勝解行地的時候,就是資糧位、加行位這二個位次的時候,所有的一切的增上意樂;雖說發道心,但是沒有得無生法忍的時候都不清淨。淨勝意樂地就是得無生法忍以後;所有一切增上的意樂,無漏的戒定慧、無漏的根本智、後得智出來,才名清淨。義如增上意樂品說。此說清淨,義應準知。
tatra viśuddhi-dūratā katamā. yat kausīdyaṃ vā āgamya pratyaya-vaidhuryaṃ vā mahatā dīrgheṇa kālena prabhūtair janmāntara-parivartaiḥ kalpa-parivartair vā bhavyo bhavati viśuddhaye. etad-viparyayeṇa viśuddhy-āsannatā veditavyā.

加行者:謂為獲加行者,謂為獲得自勝義利,猛利樂欲為所依故,或怖當來墮諸惡趣,或怖現法他所譏毀,於諸學處常勤護持;無間所作、殷重所作。
[]9)什麼叫做加行?
9.1)加行者,就是努力修行的人。這位菩薩為了成就自家的聖道,就是無漏的戒定慧的成就。猛利的樂欲,他願得無生法忍的這個願,非常得勇猛,非常得有力量,以這個願為行的所依處,由願導行。
9.2)或者這位修行人感覺自己沒得聖道,煩惱賊還在心裏面活動,有可能會到三惡道,有這個恐怖。或怖現法他所譏毀,因為在自己用功的時候,心裏面有煩惱賊,不知道什麼時候這煩惱賊就活動出來,被人看見,就有人譏嫌自己,所以害怕現法他所譏毀。害怕自己有污點,為他人所譏毀、為天神所譏毀、為鬼神所譏毀、為四眾的有志同梵行的人所譏毀故。
9.3)或者是為獲得自勝義利,於諸學處常勤護持;或怖當來墮諸惡趣、或怖現法他所譏毀,於諸學處常勤護持,就是精進地要護持,持戒清淨。
9.4)於諸學處常勤護持是戒,無間所做,殷重所做就是定慧,就是修奢摩他和毘缽舍那,就是努力地修止觀。前面是為得聖道,後面就是怕到三惡道,有三惡道的恐怖。或怖現法他所譏毀,就是惡名畏,怕名譽不好。於諸學處常勤護持;無間所作、殷重所作,就是無間、殷重地修學止觀,這叫做加行。為獲得自勝義利這是願,而這個願是特別勇猛的。然後,或者害怕到三惡道,三惡道的怖,惡名怖,所以於諸學處常勤護持,無間所作、殷重所作,這是加行。
tatra prayogaḥ katamaḥ. yā svārtha-prāptau tīvra-cchandatām āgamya vinipāta-bhayaṃ vā amutra dṛṣṭe vā dharme parato 'yaśo-bhayam āgamya śikṣā-padeṣv anupālanā sātatyakāritā satkṛtyakāritā ca.

意樂者:謂於諸法正觀察忍為所依故,於佛善說法毘奈耶不可引奪;於他所證深生信解,信有功德為所依故;於三寶所、及於獲得自義利所,深信無動。
[]10)什麼叫做意樂?
10.1)於諸法,就是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蘊、處、界諸法。正觀察的時候,就是遵循佛的聖教,修止觀;修止觀的時候,心裏面安住不動名之為忍。這句話就是前面無間所作、殷重所作。為所依故,為所依止故。
10.2)對於佛所善說的法和律所建立的信心,是不可引奪;其他的力量不可以動搖他的。對於佛菩薩所證悟的第一義諦、無量功德、定慧力莊嚴的事情,深深地生起信解心。
信有功德為所依故,相信佛說的法、毘奈耶,如法地學習、修習止觀是有功德的。你有這樣的信心為所依故。
10.3)對於佛法僧三寶的地方,及於獲得自義利,我現在還沒得聖道,但是我相信我能得聖道。這樣的信,深信無動,不動搖,自己有這個信心。
tatrāśayaḥ katamaḥ. dharmeṣu yā samyak-saṃtīraṇā-kṣāṃtim āgamyāsmād dharma-vinayād asaṃhāryatāyai pareṣāṃ cādhigame 'bhisaṃpratyayaṃ guṇa-saṃbhāvanām āgamya yā triṣu ratneṣu svārtha-prāptau cāvicalā śraddadhānatā.

財攝受者:謂於一切飲食等物有匱乏者,施與一切飲食等物;或於隨順飲食等物有匱乏者,施與隨順飲食等物。法攝受者:謂或宣說正法,施諸有情;或開顯正義,施諸有情。神通引攝者:謂具神通者,哀愍有情故,或為有情意樂清淨、或為有情加行清淨,增上力故,示現種種神通變化。欲令有情見已聞已,於佛聖教,或當獲得意樂清淨、或當修行無倒加行。彼諸有情,由此神變引攝心故;或有獲得意樂清淨、或有修行無倒加行。
[]11)什麼叫做財攝受?就是用財來引導人修學聖道。於一切飲食等物,有所缺乏,他的生活困難,這位菩薩,就施與一切飲食等物,飲食還有其他的衣服、臥具、住處,這些所餘的資生之具。或者是隨順飲食等物有匱乏,就是不是飲食,但是隨順飲食這些東西有匱乏,施與隨順飲食等物,就是財寶等應知。
12)什麼叫做法攝受?宣說十二部經,十二分教,布施給眾生,開導他們。法中也有義,應該說是經律論。開顯正義,就不是經論,就是他自己隨意地開示,立一個題目,這樣講解佛法,施諸有情。
13)什麼叫做神通引攝?
13.1)就是這位菩薩有神通,得到四禪八定之後,又修神通,有成就。他用慈悲心哀愍有情的苦惱。或為有情意樂清淨,他有神通,為了有情的意樂清淨,就是內心的清淨,主要是你的動機,你的意願清淨。或為有情加行清淨,或者為求眾生的行動,做出來的事情,對人有利益。
13.2)增上力故,就是你有神通,你想要現神通,你現神通的動機是什麼呢?就是為有情意樂清淨、為有情加行清淨,你這個動機有這樣的力量,就表現出來各式各樣的神通變化。你內心裏面的想法,就是希望有情見到你的神通、或聽說你有神通,使令那個有情對於佛法或者能得到意樂清淨、或者能夠修行無倒的加行;你這個神通是這樣作用。
13.3)彼諸有情,由於你現的神變,引攝他心,就是引導他,影響他的內心的思想。或有獲得意樂清淨,他做什麼功德的時候,內心的動機是清淨的,沒有污染,不是為自己。或有修行無倒加行,聽說你現神通,他也就努力地修行。
āmiṣopasaṃhāraḥ katamaḥ. yaḥ sarveṇa sarvaṃ bhojana-pānādi-vikalānāṃ bhojana-pānādy-upasaṃhāraḥ. anukūla-pāna-bhojanādi-vikalānāṃ cānukūla-pāna-bhojanādy- upasaṃhāraḥ. tatra dharmopasaṃhāraḥ katamaḥ. yad uddeśato vā dharmāṇām anu-pradānam samyag-artha-vivaraṇena vā. ṛddhy-āvarjanatā katamā. yā ṛddhimata ṛddhi-prātihārya-vidarśanā sattvānukaṃpayā sattvānām āśaya-śuddhiṃ vā adhipatiṃ kṛtvā prayoga-śuddhiṃ vā ete sattvāḥ prātihāryaṃ dṛṣṭvā vā śrutvā āśaya-śuddhiṃ vā śāsane pratilapsyaṃte prayokṣyaṃte samyag iti. te ca tena prātihāryeṇ' āvarjita-mānasā āśaya-śuddhiṃ vā pratilabhante prayujyaṃte vā samyak.

宣說正法者:謂於獲得自勝義利,若無堪能為說正法,伴助令彼發生正行;若有堪能為說正法,隨順令彼速證通慧。隱密說法者:謂於嬰兒智慧有情,隱覆廣大甚深義法,為說麤淺易可悟入易為方便趣入處法。顯了說法者:謂於廣大智慧有情,已善悟入聖教理者,為其開示廣大甚深道理處法。
[]14)什麼叫做宣說正法?
14.1)這個人為了獲得自家的聖道,想要得無生法忍、想要成就無漏的戒定慧。假設這個時候菩薩沒有能力為他宣說正法,令他得到聖道、令他成就聖道。這個菩薩就和他作伴,幫助他發生正行,幫助他修學聖道。菩薩也不會、菩薩也不能為人說正法,但是他也懂得多少,就和那個人為伴,做個同行善知識,令彼發生正行。
14.2)若是有一個眾生有這種能力,能為眾生宣說正法;這樣,那個人請那個人說法的時候,菩薩應該隨順那個人所說的正法,和這個眾生共同地修學聖道,使令這個眾生很迅速地能得到通慧。通就是慧,無障礙的大智慧。或者是令他同時也得到神通。
15)什麼叫做隱密說法?這個人的智慧就像個嬰兒似的,智慧不大,和嬰兒相似。這個眾生的智慧不夠,就把廣大甚深的教義隱覆起來,就不宣說這樣的佛法。為他宣說麤淺的,不是很深奧的;很容易明白的,容易修行。為他宣說這樣趣入到佛法的勝義裏面的境界;就是容易明白的佛法,為他講解容易明白的佛法。
16)什麼叫做顯了說法?就是這個眾生的智慧廣大,已能夠悟入聖教的道理的人。這個時候為他說法怎麼說呢?就為他宣揚很廣大、又甚深的道理,為他這樣宣說佛法,就是三自性。
tatra deśanā katamā. svayaṃ svārtha-prāptāv aśaktasya sad-dharma-deśanā samyak-pratipatti-sahāya-bhūtā. śaktasyāpi ca kṣiprābhijñatāyai anukūlā sad-dharma-deśanā.
tatra guhya-dharmākhyānaṃ katamat. yā bālaprajñānāṃ sattvānām atyudāra-gaṃbhī-rārtha-dharma-praticchādanatā uttāna-supraveśa-sukhopāyāvatāra-dharma-deśanatā.
vivṛtadharmākhyānaṃ katamat. yā pṛthuprajñānāṃ sattvānāṃ sukhapraviṣṭa-buddha-śāsanā-nayānām atyudāra- gaṃbhīra-sthāna-vivaraṇatā.

下品加行者:謂若遠離無間加行、及殷重加行。中品加行者:謂或遠離無間加行,或復遠離殷重加行。於二加行,隨闕一種。上品加行者:謂無間加行、及殷重加行,二俱相應。
[]17)什麼叫做下品加行?就是不能夠不間斷地用功,就是用功是有間斷的,就是有間的加行。殷重加行,就是很詳細、很深刻地這種用功,叫做殷重加行。下品加行,就是也不是無間加行、也不是殷重加行。
18)什麼叫做中品加行?或者這個眾生不能長時期地精進,或者是他也能夠長時期用功,但是不是那麼周備,不是很周密,不是那麼殷重的加行。這兩種加行,一個無間、一個殷重,隨你缺少哪一種,就叫做中品加行。
19)什麼叫做上品加行?謂無間加行及殷重加行這兩種加行,都能作、能用功。
tatra mṛduḥ prayogaḥ katamaḥ. yaḥ sātatya-prayoga- vivarjitaḥ satkṛtya-prayoga-vivarjitaś ca. madhyaḥ prayogaḥ katamaḥ. yas sātatya-prayoga- vivarjitaḥ satkṛtya-prayoga-vivarjito vā. ity anayor dvayoḥ prayogayor anyatara-vivarjitaḥ. adhimātraḥ prayogaḥ katamaḥ. yas tad-ubhaya-prayoga- saṃprayuktaḥ sātatya-prayaga-saṃpra-yuktaḥ satkṛtya-prayoga-saṃprayuktaś ca.

聽聞者:謂於佛語深生信解,精勤聽聞、受持、讀誦契經等法。思惟者:謂居遠離,樂思惟法,推度其義,解了決定。修習者:謂於止舉捨相,正審觀察為先,深心欣樂,修止舉捨。
[]20)什麼叫做聽聞?就是這個眾生,對於佛法,他的信心很深刻,精勤地聽聞佛法,受持經文的義理,還能讀誦它的文句,受持、讀誦契經等法,受持、讀誦毘奈耶,受持、讀誦阿毘達磨,經律論的佛法,就是學習。
21)什麼叫做思惟?就是這個眾生,遠離喧鬧的地方,到寂靜處,歡喜思惟佛法的深義。推度其義,就是用已經明白的,推度那個不明白的,令不明白也成為明白。解了決定,解了佛法,一點兒沒有疑問,沒有猶豫不決。
a)解了決定者:攝異門分說:言解了者,於所知事作意發悟。等解了者,既發悟已,方便尋求。近解了者,求已決定。
a1)攝異門分說:言解了者於所知事作意發悟。所知事就是蘊、界、處。作意發悟,就是心裏面注意、思惟,能使令有所明了。
a2)等解了者,既發悟已,方便尋求。等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次第。像台階,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向前進,就是有淺有深,分成幾個步驟地向前進,叫做等解了。於所知事作意發悟之後,繼續地用善巧方便的智慧來尋求深義。
a3)近解了者,求已決定。什麼叫做近解了呢?就是對第一義諦靠近,尋求以後,心裏面就決定,再不動搖。
22)什麼叫做修習?謂於止舉捨相正審觀察。止,就是修奢摩他。心裏面這個時候,有很多的妄想,使令心裏面不寂靜,所以要止,就是把這個動亂停下來,叫做止。舉,就是心裏面不十分明了,好像要惛沈,也好像要打瞌睡的時候,這時候應該舉,把這個精神提起來;要修或者是念佛、或者是念經、念咒、修六隨念,這個時候叫做舉。捨是什麼呢?就是心裏面這個時候,明靜而住,很相應,不要止、不用舉。正審觀察,止舉捨是你把動亂的心叫它寂靜住,然後還要正審觀察諸法實相。你先要有這樣的意願,你有這樣的行動,你特別歡喜修止、修舉、修捨。
tatra śrutaṃ katamat. yo buddha-vacanādhimuktasya sūtrādīnāṃ dharmāṇām udgra-haṇa-dhāraṇa-svādhyāyābhiyogaḥ. cintā katamā. praviveke dharma-nidhyānābhṅa-tasya arthābhyūhanā-saṃlakṣaṇāniścayaḥ. bhāvanā katamā. śamatha-pragrahopekṣā-nimitteṣu samyag-upalakṣaṇā-pūrvikā śamatha-vipaśyanopekṣābhyāsa-ratiḥ.

攝受者:謂無染心,以親教師及軌範師道理方便,無有顛倒與作依止。又即於彼發起種種別供事行,謂看病行,給施如法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資生具行,除遣憂愁及惡作行,除遣煩惱隨煩惱行。如是等類,當知皆名別供事行。
[]23)什麼叫做攝受?就是引導他,引導他在佛法裏邊用功有進步,叫做攝受。
23.1)這位菩薩引導那個眾生在佛法裏面用功,第一個注意的地方,不要有染污心,希望他做徒弟,我給他做親教師,就是和尚。或者給他做軌範師,做羯磨阿闍黎、教授阿闍黎。就是以親教師的道理方便、或者軌範師的道理方便,無有顛倒與作依止,不違背佛法、與佛法相應,就是沒有顛倒。如果你不是為了成就對方的聖道,沒有這種意願,就是顛倒。現在是沒有顛倒,自己願意以親教師的身份、或者軌範師的身份,用這樣的道理為方便。與作依止,給他做一個聖道的依止處;你為他做親教師、為他做軌範師,他就可以得聖道,叫做與作依止。
23.2)你收他做徒弟,還要於彼發起種種各別的事情,供給他的事情,這些行動。什麼呢?他若有病,你要照顧他。還要負責他的衣服、飲食、諸坐臥具,要供給他這些事情;但是是要合法的,合法的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所需要的醫藥;還有資生具,飲食、衣服這一切都是資生具。他若有什麼失意的事情,心裏面有憂愁,你要負責給他排遣內心的憂愁。惡作行,惡作就是後悔,做錯事心裏面後悔,叫做惡作。你要做這個給他排遣憂愁之行,要給他排遣惡作之行。他心裏面這個時候有煩惱,有貪、瞋、癡的煩惱,以及惛沈、掉舉這些隨煩惱行。就要修四念處,才能除煩惱,不然不能除煩惱。前面的衣服、飲食這生活的問題解決,剩下來的就是思想的問題,就是要除遣煩惱。前面這一段文所說的話,就是你要攝受他,你要做這些事情。
a)除遣愁憂及惡作行等者:戒品中說:又諸菩薩於處衰惱諸有情類,能善開解令離愁憂。乃至廣說。又說:為貪欲纏所苦有情,開解令離貪欲纏苦。如是若為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纏所苦有情,開解令離疑纏等苦。欲尋思纏所苦有情,開解令離欲尋思苦。乃至廣說。此中除遣憂愁,及與除遣煩惱隨煩惱行,準彼應釋。言惡作者,謂由毀犯淨戒因緣,即便生起五種惡作。亦由五相能正除遣。一一差別,皆如攝事分說。此說除遣惡作,應可準知。
a1)戒品裏頭說:這個菩薩對於有情正在衰惱的時候,能善開解,令他不憂愁,乃至廣說,就是這些惡作行,除遣煩惱隨煩惱行等。
a2)又說為貪欲纏所苦有情,他內心裏面想要發財,這是貪欲纏所苦的有情,開解令離貪欲纏苦。如是若為瞋恚、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還有疑纏所苦的有情,開解令離疑纏等苦。
a3)欲尋思纏所苦有情,欲尋思纏,就是第六意識不與前五識同時活動,開解令離欲尋思苦,乃至廣說,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各式各樣的尋思。
a4)惡作是什麼意思呢?謂由毀犯淨戒因緣,就是所受的淨戒毀犯,即便生起五種惡作,生起五種的後悔。由五種相貌,就是五個方法能除遣這個惡作。一一差別,皆如攝事分說,那裏有講這件事。
saṃgrahaḥ katamaḥ. samyaṅ nirāmiṣacittasya niśrayadānam ācāryopādhyāyanyāyena. pṛthagvidhā paricaryā. tadyathā glānopasthāna-paricaryā-dharmya-cīvara-piṇḍa-pāta-śayanāsanaglānapratyayabhaiṣajya-paricaryā śoka-kaukṛtya-prativinodana-paricaryā saṃkleśaprativinodanaparicaryā. ity evaṃbhāgīyā dharmāḥ pṛthag-vividhāḥ paricaryā veditavyāḥ.

降伏者:謂深防護自身雜染,於毀犯者,若犯下品,慈心諫誨;若犯中品,慈心訶罰;若犯上品,慈心驅擯。當知此中諫誨訶罰,令彼及餘利益安樂。驅擯一種,若重攝受,令彼及餘利益安樂。若驅擯已不重攝受,但令其餘利益安樂。何以故?餘若見彼毀犯因緣,既被驅擯,便自防護,不起毀犯故。
[]24)什麼叫做降伏?
24.1)就是深刻地防止、保護我身體的雜染;身語意三業都要保護。深防護,就是非常的強烈,持戒的清淨心非常的有力量。假設這個眾生違犯戒是下品性質的,從菩薩戒上看,就是無知,我不知道這樣做是犯戒的,就是下品。菩薩若遇見這樣的眾生,要發慈悲心、發饒益心,利益他人的意思;要諫正他,要教誨他,再不可以犯。
24.2)若犯中品的毀犯淨戒,就是煩惱來了,不能調伏,隨著煩惱,這樣犯戒是屬於中品。菩薩遇見這樣的情形,也要有慈悲心,來訶斥他、來處罰他,不只是教導教導就可以,這就是重一點。
24.3)若犯上品戒,就是不恭敬戒法,對於戒法有輕視,就是輕視佛。這樣的心情犯了戒,就是嚴重。你要發慈悲心,把這個眾生驅逐出僧團。
24.4)當知此中,若訶斥他、處罰他,使令他還有其他的人就能得利益安樂。若處罰他,不要再這樣做,遠離一切過失,就是利益。沒有過失心情就安樂。令他本人得到利益安樂,同時也令其他沒有違犯的人知道這件事,也會得到利益安樂。
24.5)用輕慢心犯戒,這是嚴重的;或者是犯他勝處,這一種情形,就是驅擯,把他驅逐出僧團。如果他肯懺悔,還可以引導他回到佛法來,回到僧團來。使令他再到佛法裏面來得到利益安樂,也使令其他的眾生得到利益安樂。把他驅除出去這個團體以後,再不攝受他。這樣驅擯他,只是令其他的同梵行者得到利益安樂。
24.6)什麼原因呢?其他的人若看見這位有情毀犯淨戒的因緣;既然是被這位菩薩,這個僧的住持,是親教師或者阿闍黎,驅擯;其他的人一看這樣,自己也防護,不要破戒,安住淨戒,不起毀犯,所以也就得到利益安樂。
nigrahaḥ katamaḥ. ātma-gatāṃ saṃkleśārakṣāṃ saṃvidhāya skhalita-codanā mṛdau vyatikrame. avasādanā madhye vyatikrame. adhimātre vyatikrame pravāsanā (---tad- anyeṣāṃ ca.) yā punaḥ pravāsanā punaḥ-pratisaṃharaṇāya. sāpi teṣāṃ cānyeṣāṃ ca hitasukhāya. yā punar-apratisaṃhāryā) pravāsanā. sā pareṣām eva hita-sukhāya. tathā hi pareṣāṃ (pravāsanāṃ vyatikra---valabhyā-vyatikramāya) cetayate.

自成熟者:謂自宣說隨順正法,令諸有情出不善處安立善處。如自所說,亦自修行法隨法行,令諸有情同分隨轉。勿使他人作如是說:汝自不能出不善處、安立善處,云何於他教授、諫舉、為作憶念?他應於汝教授、諫舉、為作憶念。請他成熟者:謂若有餘無量有情,於彼發起上品愛敬;或復有餘善知方便,於說正法已善修學;即應勸請殷勤營助,令其成熟無量有情。俱成熟者:謂具二種:若自成熟;若勸請他,令其成熟。由此所說二十七種成熟方便,當知令前六種成熟差別圓滿。所謂諸根成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下品成熟、中品成熟、上品成熟。
[]25)什麼叫做自成熟?
25.1)這位菩薩自己宣說佛所說的正法;他宣說的時候,隨順佛所說的正法,為什麼為眾生宣說正法呢?使令有情從不善的地方解脫出來,安立善處,生活在好的地方,合乎法律的地方。如自己為人宣說的正法,自己也這樣用功修行,令其他的有情,也和你一樣地這樣修法隨法行。
25.2)不要使令別的人作這樣的說話,你自己都不能夠從不善的地方解脫出來,然後安立在合法的地方。自己這樣糊塗,不能出不善處,你怎麼能對其他的人教授、諫舉他、為作憶念呢?為作憶念,忘記了,你幫助他想起來,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作過什麼功德;什麼地方、什麼時間犯戒,幫助他想起來。你自己都不能出不善處、安立善處,那你怎麼能於他教授、諫舉呢?為他人為作憶念呢?他應於汝教授、諫舉、為作憶念,你自己糊糊塗塗的,別人應該對你這樣子。所以你自己若不能出不善處、安立善處,就不能教導別人。
a)謂自宣說隨順正法等者:當知此顯菩薩同事攝事。攝事品說,云何菩薩同事?謂諸菩薩,若於是義,於是善根,勸他受學,即於此義,於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現受學。如是菩薩與他事同,故名同事。乃至廣說。為顯此義,故作是說。
26)什麼叫做請他成熟?謂若有其他很多的有情,於那個有情發起上品的愛敬之心,特別的恭敬。或者另外有其他的人,善知方便;什麼方便呢?對於為人宣說正法這件事,他曾經學習很多年。你這位菩薩,即應該勸請那位菩薩,殷勤地勸請他,也要幫助他,使令他為大眾宣說佛法,成熟無量眾生的聖道。
a)請他成熟等者:此中略顯由二因緣:一、由無量有情,於他發起上品愛敬;二、或由他善知方便,於說正法已善修學。是故請他營助,成熟無量有情
a1)此中略顯由二因緣:無量有情對他特別恭敬。或者由那一位有情善知方便,於說正法這件事已善修學過;他又能夠學習,又能夠坐禪。所以就請那位菩薩,幫助成熟無量有情的聖道。
27)什麼叫做俱成熟?這兩種都具足。若自己成熟;若勸請他,令其成熟,這兩種都具足。這二十七種成熟的方便有什麼作用呢?當知令前面六種成熟的差別可以圓滿。那六種成熟差別是什麼呢?所謂諸根成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下品成熟、中品成熟、上品成熟,就是令這六種成熟差別得圓滿。
kathaṃ svayaṃ paripācayati. ānulomikaṃ ca dharmaṃ deśayati akuśalād sthānād vyutthāpya kuśale sthāne pratiṣṭhāpanāya. yathāvādī ca bhavati tathākārī. dharmānu-dharma-pratipannaḥ. sva-sabhāgānuvartī. yenainaṃ pare naivam. tvaṃ tāvat svayaṃ nākuśalāt sthānād vyutthitaḥ kuśale ca sthāne pratiṣṭhitaḥ kasmāt tvaṃ tatra paraṃ samādāpayitavyaṃ codayitavyaṃ smarayitavyaṃ manyase. tvam eva tāvat paraiś codayitavyaḥ smarayitavyas samādāpayitavyaḥ. kathaṃ param adhyeṣate. yasyāṃtike sattvānām adhimātraṃ ca prema-gauravaṃ niviṣṭaṃ bhavati. yaś copāyajño bhavati dharma-deśanāyāṃ suśikṣitaḥ. tam adhyeṣate vyāpārayati paripākāya. ubhābhyām ābhyāṃ samastābhyāṃ sva- parādhyeṣaṇā-kṛtaḥ paripāko veditavyaḥ. ity anena sapta-viṃśati-vidhena paripākopāyena sā ṣaḍ-vidhā paripāka-prabheda-saṃpad veditavyā. indriya-paripākasya kuśala-mūla-paripākasya jñāna-paripākasya mṛdu-madhyādhimātrasya ca paripākasya.

3.1.4.5.能成熟補特伽羅
云何能成熟補特伽羅?謂略有六種菩薩,住菩薩六地,能成熟有情。一者、勝解行菩薩住勝解行地。二者、淨勝意樂菩薩住淨勝意樂地。三者、行正行菩薩住行正行地。四者、墮決定菩薩住墮決定地。五者、決定行正行菩薩住決定行正行地。六者、到究竟菩薩住到究竟地。住無種性補特伽羅,於往善趣而成熟時,有數退轉、有數應作。安住種性補特伽羅,於往三乘而成熟時,無數退轉、無數應作。
[]1)云何能成熟補特伽羅?能令人成熟善根,這就是約做師長的人說的。有六種菩薩能為人師,住菩薩六地,能成熟有情的道業。那六種呢?
一者、勝解行菩薩住勝解行地。就是資糧位和加行位加起來叫做勝解行;他是安住在這個身份,安住在這個程度。
二者、淨勝意樂菩薩住淨勝意樂地。淨勝意樂,就是他內心特別清淨,而且是有大力量,心有力量,那樣的意樂菩薩。意樂,也有願的意思。你有什麼意樂,就是有什麼願的意思。他有清淨的殊勝的意願的菩薩,是初歡喜地,他是安住在無漏智裏邊的境界,所以叫做淨勝意樂地。
三者、行正行菩薩住行正行地。第三種是行正行菩薩,是住行正行地。淨勝意樂地就是初地;行正行地就是從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這都是行正行菩薩。行正行菩薩住行正行地,住在這個地方。
四者、墮決定菩薩住墮決定地。這是第八地菩薩,決定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去廣度眾生的時候,一定是把眾生得度,所以叫墮決定菩薩住墮決定地。
五者、決定行正行菩薩住決定行正行地。決定行正行菩薩就是九地,住決定行正行地,他住在這個地方。
六者、到究竟菩薩住到究竟地。就是第十地菩薩,連佛也都在內,到究竟圓滿的地方。
a)略有六種菩薩住菩薩六地等者:地品中說:勝解行住名勝解行地。極歡喜住名淨勝意樂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種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名行正行地。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名決定地,此地菩薩墮在第三決定中故。無礙解住名決定行地。最上成滿菩薩住、及如來住,名到究竟地。此說菩薩六地一一差別應準彼知。
a1)地品中說:勝解行住名勝解行地。什麼叫做地?就是大悲心和大智慧和合起來名之為地。這個地能生出萬物來;菩薩有大悲心、有大智慧,無量功德由此中生,所以叫做地。大悲心、大智慧名之為地。
a2)極歡喜住名淨勝意樂地,就是得無生法忍。
a3)增上戒住,就是第二地,離垢地叫做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就是第三地發光地。三種增上慧住,就是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就是七遠行地。名行正行地。
a4)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名決定地,就是第八地菩薩。此地菩薩屬於第三決定。有種性的菩薩,這是第一個種性決定;第二是發心住菩薩,就是初得無生法忍,這是發心決定;第三個決定就是第八地菩薩,叫墮決定地菩薩。度化眾生的時候,決定是把眾生度化。
a4)無礙解住名決定行地,就是第九地菩薩。
a5)最上成滿菩薩住、及如來住,名為到究竟地,十地菩薩和佛名為到究竟地。
2)住沒有種性的補特伽羅,因為沒有三乘無漏種子,所以只能在人天裏面活動;佛菩薩教化他,為他說人天善法,能往善趣而成熟之。有的時候不作善而作惡,就從人間、天上跑到三惡道,退轉。就算是修善法來到人間、天上,但是這個事是無常的,到時候果報享完就結束,所以還要繼續再作功德。得無漏戒定慧成功的人,沒有這回事,因為他所成就的無漏功德是不可破壞。
3)有聲聞種性、有辟支佛種性、有佛種性的這種人,往聲聞乘、往辟支佛乘、往佛乘而得聖道。這件事,他不會常常地會退轉,終究會到不退轉成功。也不會像人天善根的眾生,得到的人天的功德,到時候無常就結束,還要再做才可以。
a)於往三乘而成熟時等者:此中成熟,如應當知,唯說中品及與上品。若中品熟,不往惡趣,是故說言無數退轉;若上品熟,得般涅槃,是故說言無數應作,義如下說。
a1)此中成熟,這裏面說的往三乘而成熟者;唯說中品及與上品。若中品熟,不往惡趣,是故說言無數退轉。中品的栽培善根,不往惡趣;他不會做錯誤的事情,不會有嚴重的罪過,所以不會到惡道,是故說言無數退轉。
a2)若上品熟,得般涅槃,是故說言無數應作。修學無漏的聖道,就能得不退轉;如果修人天善法是有退轉的、靠不住。
tatra paripācakāḥ pudgalāḥ katame. samāsataḥ ṣaṭ. bodhisattvā ṣaṭsu bodhisattva-bhū-miṣu vyavasthitāḥ sattvān paripācayaṃti. adhimukti-caryā-bhūmi-sthito bodhisattvo 'dhimukti-cārī. śuddhy-adhyāśaya-bhūmi-sthito bodhisattvaḥ śuddhy-adhyāśayaḥ. caryā-pratipatti-bhūmi-sthito bodhisattvaḥ caryā-pratipannaḥ. niyata-bhūmi-sthito bodhisattvo niyata-patitaḥ. niyata-caryā-(pratipatti-bhumi) -sthito bodhisattvo niyata-caryā-pratipannaḥ. niṣṭhā-gamana-bhūmi-sthito bodhisattvo niṣṭhā-gataḥ. tatrā-gotra-sthānāṃ pudgalānāṃ su-gati-gamanāya paripākaḥ punaḥ-punaḥ pratyāvartyo bhavati punaḥ-punaḥ karaṇīyaḥ. (gotra-sthā---- yaḥ.)

3.1.4.6.已成熟補特伽羅相
云何已成熟補特伽羅相?謂諸聲聞先已串習諸善法故,若時安住下品成熟,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品加行,猶往惡趣;非於現法證沙門果;非於現法得般涅槃。若時安住中品成熟,爾時便有中品欲樂、中品加行,不往惡趣;於現法中證沙門果;非於現法得般涅槃。若時安住上品成熟,爾時便有上品欲樂、上品加行,不往惡趣;於現法中證沙門果;即於現法得般涅槃。
[]怎麼叫做已經成熟的補特伽羅相?
1)就是很多屬於聲聞種性的人,過去的時候已經連續不斷地學習佛法的原因。若是這個時候,這位聲聞人停留在下品成熟的階段。什麼叫做下品成熟呢?就是那個時候,內心裏面對於佛法的學習,有下品的歡喜心,就是初開始對於佛法的歡喜心,那個歡喜心不是很有力量。他有這樣的欲樂,也就是他對於佛法的信心不是很強;開始做功課,也是下品的加行,不是很深刻的。因為他對於佛法的信心不是很強烈,用功修行也並不是那麼樣的有很深的程度,不能調伏他的煩惱,不能決定不做惡事,所以雖然是相信佛教,但是他還可能到三惡道。他不能在現在這個時候用功修行得入聖道。不能得聖道,所以現在也不能夠入涅槃,入涅槃要到阿羅漢的境界才可以。
2)若是這個時候,這位聲聞人,能安住在中品的成熟的程度,爾時便有中品的欲樂,就是對於佛法的信心。中品加行,也是中等的用功修行。中等的用功修行,達到什麼程度呢?不往惡趣,他是決定不做惡事,所以不到惡趣。決定不做惡事,也就是能調伏煩惱。因為做惡事是由煩惱發動;能不做惡事,就是能調伏煩惱;能調伏煩惱,所以不做惡事,也不往惡趣。在現在的生命體裏面,能成就聖道。中品的加行,能調伏煩惱、修四念處,能夠成功,能得證初果或者是二果。但是他不能現在得四果,若得四果就可以入涅槃。
3)若是這位聲聞種性的佛教徒,能夠安住在上品成熟的階段。爾時便有上品欲樂,那個時候就有最強烈的對佛法的信心,有上品的加行,很勇猛地用功修學四念處,決定不到三惡道。於現法中就得沙門果,即於現法得般涅槃,就能入無餘涅槃。初品就是不能調伏煩惱,中品能調伏煩惱,上品能入涅槃,有這麼多的不同。
tatra paripakvapudgala-lakṣaṇaṃ katamat. śrāvakaḥ pūrva-kuśalābhyāsād yadā mṛdu-pāka-vyavasthito bhavati mṛdu-cchando bhavati mṛdu-prayogaś cāpāyān api gacchati na ca dṛṣṭe dharme śrāmaṇya-phalam adhigacchati (...bhavati) sa madhya-cchandaś ca bhavati madhya-prayogo na cāpāyāṃ gacchati dṛṣṭe ca dharme śrāmaṇya-phalaṃ prāpnoti. no tu dṛṣṭe dharme parinirvāti. adhimātre paripāke sthitaḥ adhimātracchando bhavaty adhimātraprayogaś ca na cāpāyāṃ gacchati dṛṣṭe dharme śrāmaṇya-phalaṃ prāpnoti. (dṛṣṭe ca dharme) parinirvāti.

如說聲聞,獨覺亦爾。何以故?道與聲聞同種類故。而此獨覺與諸聲聞有差別者:謂住最後有最後所得身,無軌範師。宿習力故,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究竟斷滅一切煩惱,證阿羅漢,故名獨覺。
[]如前面所說的聲聞人成熟的相貌,獨覺的人也是這樣。為什麼他們是相同的呢?獨覺乘的人修學聖道的情況,和聲聞人是一類的,同是學習苦集滅道四諦,同是學習苦空無常無我,同是修學四念處。既然是相同,為什麼稱之為獨覺呢?還是有不同的地方。與諸聲聞有差別的地方是什麼呢?就是他的願不同。獨覺乘的人,願意最後得道的時候,生在無佛、無佛法的世界;他有這樣的願,就和聲聞人不同。住最後有,就是這個生命體叫做有,這個有是最後的邊際,在此有之後再沒有這個生命體。所以住在最後有的時候,最後所得的身體,就要得辟支佛道。得辟支佛道的時候,是無軌範師,沒有為他做軌範的師長,就是他沒有老師,他能無師自悟。沒有老師,怎麼能得聖道呢?就是過去生中,他學習佛法的力量非常得強,修學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所以今生也自然就能修習,不用師父,他就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也能這樣修行,也能修無我觀。修這個四念處成功,究竟地斷滅一切愛見的煩惱,沒有剩餘,證入無生的境界,故名為獨覺,沒有老師,所以叫做獨自一個人可以覺悟聖道。
pratyekabuddhas tathaiva veditavyaḥ. yathā śrāvakaḥ. tat kasya hetoḥ. tulya-jātīyo 'sya mārgaḥ śrāvakaiḥ. ayaṃ tu śrāvakebhyaḥ pratyekabuddhasya viśeṣaḥ. paścime bhave paścima ātmabhāva-pratilaṃbhe anācāryakaṃ pūrvābhyāsa-vaśāt saptatriṃśad bodhi-pakṣyān dharmān bhāvayitvā sarva-kleśa-prahāṇam arhattvaṃ sākṣātkaroti. tasmāt pratyekabuddha ity ucyate.

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名下品成熟;住淨勝意樂地,名中品成熟;住墮決定到究竟地,名上品成熟。
[]前面說聲聞人有三品,獨覺也是有三品,現在說菩薩也有三品。
1)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的時候,叫做下品成熟,就是他能夠栽培資糧,進一步地修四加行,這時候叫做勝解行地。有勝解、有勝行,能夠通達第一義諦、能夠修學六波羅蜜、修四加行,這時候叫做下品成熟。
2)住淨勝意樂地,意樂也就是對於佛法有信心。有信所以也就有願,就是他有殊勝的意願,願得無上菩提、願度一切眾生,他有這樣的殊勝的意願。但是這個心,沒有愛見的污染,所以是清淨。這樣,就是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才成就清淨的勝意樂。沒得無生法忍之前,在勝解行地的時候,也是有勝意樂,但是不清淨。現在得無生法忍之後,有清淨的勝意樂,這個時候叫做中品成熟。
a)住淨勝意樂地名中品成熟者:此說中品成熟應非唯住淨勝意樂地;住行正行地,亦此攝故。下說住中品成熟盡第二無數劫邊際故。今未具說,然義應知。
a1)此說中品成熟應該不是只是住在淨勝意樂地,就是不只是住在初歡喜地。住行正行地,就是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叫做行正行地。也屬於淨勝意樂地。
為什麼要這樣講?因為本論在住品中,住中品成熟盡第二無數劫邊際故,就是遇見燃燈佛的時候,是第二阿僧祇劫的邊際。現在沒有詳細說,可是有這樣的義,應該知道。
3)上品成熟的菩薩是怎麼個情形?就是已經安住在入於決定地,就是第八地。到究竟地,就是通過第九地達到第十地的時候,名上品成熟。
bodhisattvaḥ punar adhimukti-caryā-bhūmi-vyavasthito mṛdu-paripāko veditavyaḥ. adhyāśaya-śuddho madhya-pākaḥ. niyato niṣṭhitaś cādhimātra-pākaḥ.

若時菩薩住下品成熟,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品加行,猶往惡趣。此盡第一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極善清淨覺品善法,當知一切皆未相應。若時菩薩住中品成熟,爾時便有中品的欲樂、中品加行,不往惡趣。此盡第二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覺品善法,已得相應;極善清淨覺品善法,未得相應。若時菩薩住上品成熟;爾時便有上品欲樂、上品加行,不往惡趣。此盡第三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極善清淨覺品善法,當知一切皆悉成就。今於此中性淳厚故,極猛盛故,能有上品廣大果故,大勝利故,名為熾然。不轉還故,不退墮故,常勝進故,名為無動。菩薩地中最無上故;當知說名極善清淨。
[]1)若時菩薩住下品成熟的時候,爾時便有下品的欲樂、下品的加行,這位菩薩還有可能會到三惡道。此盡第一無數劫的邊際,就是第一阿僧祇劫的後邊。又熾然、又無動的極善清淨覺品的善法,還沒有成就。這位菩薩沒有與這樣的清淨法相應,就是沒得無生法忍。此中覺品善法,就是三十七道品。
2)若時菩薩住中品成熟,爾時便有中品的欲樂,就是中品的信心。中品加行,中品的努力修行。不往惡趣,他不會到三惡道。中品成熟就是得無生法忍以後。此盡第二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覺品善法,已得相應,就是到第七地。極善清淨的善法還沒有成就;就是第八地以上的境界。
3)若時菩薩住上品成熟;爾時便有上品欲樂,就是上品的信心,上品的加行,不往惡趣。此盡第三無數劫邊際,就是到第十地菩薩。熾然無動、極善清淨覺品善法,當知一切皆悉成就。
4)什麼叫做熾然呢?今於此中性淳厚故,這個菩薩在第二品成熟、第三品成熟裏面,性淳厚故,因為已經證悟無為法,得了無為法心裏面清淨,也比較寬厚,就是心不動。他證悟第一義諦的時候,有為法的境界不能動搖他。所以叫做淳淨寬厚。極猛盛故,能有上品廣大果故,大勝利故,所以叫做熾然。
a)今於此中性淳厚故等者,謂性成就淨勝意樂,名性淳厚。一切善法不由思擇熾盛現前,名極猛盛。由是因緣,在在生處受增上生,於彼生中超餘種類,是名上品廣大果。又復成就無量威力神變,名大勝利。
a1)謂性成就淨勝意樂,就是這個聖人的內心裏面成就內心的清淨,有廣大、離相的慈悲願,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叫做淨勝意樂,所以叫做性淳厚。
什麼是極猛盛?一切善法不由思擇,就是六波羅蜜、無量無邊利益眾生的善法,不需要特別地思惟觀察,就很顯著地,這一切善法就現前;一方面用於求無上菩提,又能夠迴向一切眾生。名極猛盛。性淳厚,就是與第一義諦相應的意思。極猛盛,就是六波羅蜜現前。
a2)由於他無量功德常時時地現前,由是因緣,或者生到人間,此處彼處、或者生到天上,此天彼天,各式各樣的地方。受增上生,他能領受增上的眾生的生命,就是或者生天上也特別得殊勝;來到人間他的果報也特別殊勝。於彼生中超餘種類,這位菩薩到天上也好、來到人間也好,他的功德、他的果報,在那一類的眾生裏面,他總是更殊勝,超過其餘種類的眾生。是名上品廣大果。極猛盛,是說善法的現前特別殊勝。能有上品廣大果,就是在在生處受增上生,於彼生中超餘種類,增上果就是廣大果。
a3)這位菩薩在那個時候,又能成就無量無邊的有威力的神變,叫做大勝利。可見是得四禪,才能有神通的威力。
5)什麼是無動?這位菩薩的意願非常地堅定,如果這樣的意願建立,他就不會轉還,不會忽然間又變,我不發願。不會退墮到二乘的地位,更不能退為凡夫。他常能向前進步,進步到更好的境界。在菩薩地裏面,這位菩薩是最高尚。不轉還,不退墮,常勝進,能夠無動,所以叫做極善清淨的善法。
a)不轉還故等者:攝事品說:言無動者:謂此菩薩意樂淨故,隨所獲得,隨所積集,所有善法,皆無退轉;於當來世,能無退減。如是菩薩,隨所經歷彼彼日夜,隨所過度彼彼自身,所有善法,如明分月,唯增無減。此中三義,準彼應釋。
a1)攝事品說:謂此菩薩意樂淨故,就是這位菩薩內心的意願是特別清淨的,就是他得無生法忍,能與第一義諦相應的關係,所以心裏面清淨。得無生法忍之後,他還繼續地做種種功德,隨他所獲得的功德,隨他所積集的功德,就是所有善法,不會再退失掉。當時不退轉,到未來世的時候,這個善法也不退減。在他的生命體上,隨著時間也逐漸逐漸地有變化。所有善法,如明分月,月有黑月、有白月,明分月就是白月。他的善法只有增,而不減少。這裏的不轉還故,不退墮故,常勝進故,就是準照彼說。
b)當知說名極善清淨者:增上意樂品說:又諸菩薩到究竟地,所有一切增上意樂,是名菩薩善清淨意樂。由是當知,極善清淨非下地有,故最無上。
b1)增上意樂品說:又諸菩薩到究竟地,就是由初淨勝意樂地,就是初歡喜住,初歡喜地,達到第十地的時候,叫做到究竟地。在這中間所有一切的增上意樂,是名菩薩的善清淨意樂。由是當知,極善清淨非下地有,下地是沒有,初地不如二地,二地不如三地,乃至第十地。第十地名為極善清淨意樂。
tatra (mṛdu- pāka)-vyavasthito bodhisattvaḥ mṛdu-cchando bhavati mṛdu-prayogaḥ apāyāṃś ca gacchati. prathamakalpāsaṃkhyeya-paryaṃtataś ca sa veditavyaḥ. uttap-taih acalaiḥ suviśuddhair bodhipakṣyaiḥ kuśalair dharmaiḥ sarvair eva visaṃyukto bhavati. madhya-pāko bodhisattvaḥ madhya-cchaṃdo bhavati madhya-prayogaḥ. na cāpāyāṃ gacchati. dvitīya-kalpā-saṃkhyeya-paryaṃtataś ca bhavati. uttaptair acalaiś ca bodhi-pakṣyaiḥ kuśalair dharmaiḥ saṃyukto bhavati. suviśuddhair visaṃyuktaḥ. adhimātra-pāka-sthito bodhisattvaḥ adhimātra-cchando bhavaty adhimātra-prayogaś ca. (na cāpāyāṃ gacchati. tṛtīyāsaṃkhyeya)-paryaṃtataś ca bhavati. uttaptair acalaiḥ suviśuddhair bodhipakṣyaiḥ kuśalair dharmaiḥ samanvāgato bhavati. tatra prakṛtigha-na-tvād ujjvalatvād adhimātramahāphalatvān mahānuśaṃsatvāc cottaptā ity ucyante. apratyāvar tyatvād (--- tvād) acalā ity ucyante. bodhisattva-bhūmau niruttaratvāt su-viśuddhā ity ucyaṃte.

當知此中,若財攝受所作成熟、若神通引攝所作成熟、若隱密說法所作成熟、若下品加行所作成熟、若唯聽聞所作成熟。如是五種所作成熟,若於長時修習彼法,尚為下品;況於少時修習彼法。其餘一切成熟因緣所作成熟,當知皆有三品道理。謂若於彼下品修習,成下成熟;中品修習,成中成熟;上品修習,成上成熟。此下中上三品成熟,當知一一復有三品。於下品中,有下下、下中、下上三品成熟;於中品中,有中下、中中、中上三品成熟;於上品中,有上下、上中、上上三品成熟。如是等類諸佛菩薩成熟有情,當知展轉差別道理,有無量品。此中菩薩,由前所說成熟因緣,為欲成熟自佛法故,精勤修集諸根成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下品成熟、中品成熟、上品成熟。又欲令他諸有情類補特伽羅,乘三乘法而出離故,往善趣故,修集如是六種成熟。
[]1)當知在這裏邊成熟的情況不一樣,有下品、有中品、有上品。
1.1)若是這位菩薩用財來接引那個眾生,使令那個眾生在佛法裏面栽培一點善根。
1.2)若那個眾生,是因為看見菩薩現神通而相信佛法;用神通引導他來到佛法裏面栽培一點善根,所作成熟。
1.3)若這個眾生是因為那位菩薩的隱密說法,就是把甚深廣大的佛法沒有講,就說一些淺顯的佛法,就這樣引導他相信佛法,而他在佛法裏面栽培一點善根。
1.4)他相信佛法以後,在佛法裏面栽培善根,是下品加行;他不肯多努力,小小地用點力量,小小地拿出一點時間栽培善根。
1.5)若是這位眾生聽聞佛法,有一點信心,但是只是這麼一聽聞所作的善根成熟。如是五種所作的善根的成熟,就是前面說的財攝、神通攝,隱密說法所作成熟,下品加行,唯聽聞所作成熟,這五種所作的善根。假設這位眾生,長時期地這樣接受菩薩的財攝受、神通的引導、隱密的說法、下品的加行、唯聽聞所作成熟;常時期地這樣栽培善根,這個人還是屬於下品,何況是少時間修習彼法栽培善根呢?當然是更是下品。下品這是用這五種,就是二十七種裏邊的五種。
2)二十七種差別裏邊,把五種挑出去,剩餘的就是二十二種。一切成熟的因緣所作的善根的成熟,當知皆有三品道理,都有上中下品的不同。佛菩薩為他栽培善根的時候,他是下品的修習,沒有多努力,沒有數數地修學聖道,就成下品的成熟。中品的修習,成中品的成熟。上品修習,成上品的成熟。就看自己用的努力是多少。除掉的那五種的情形,就是修一點福德而已,修慧修得很少。剩下的二十二品,和那五品是不同。但是努力少,也還是下品。中品修習就成中品成熟;上品修習就成上品成熟。
3)前面說下中上這三品的裏面,一一中還有三品不同。於下品中,有下下、下中、下上三品的成熟。下品成熟,就是沒有多栽培,只是栽培一個時期,栽培一點信戒聞捨慧,就是屬於下品。於中品中,有中下、中中、中上三品成熟。中品,是數數地栽培善根,今生也栽培善根,來生也栽培善根,來生也栽培善根,可能不只是一生、二生、三生這麼栽培。中品善根的栽培,就是接近得聖道,而沒得聖道;但是他超過下品的栽培成熟。上品成熟裏邊的這個分際,就是他可以得聖道,可以得涅槃,他的善根達到這個程度。於上品中,有上下、上中、上上三品成熟。
4)前面說的這些差別,諸佛菩薩來到世間教化眾生,用種種善法來成熟眾生的善根。當知展轉差別的道理,有無量品那麼多的不同。二十二都有三品,三品裏還有三品,這樣數目也是不少,所以有無量品。
5)此中菩薩,由前面所說的成熟因緣就有下中上的不同。現在這個菩薩想要成熟自家的聖道功德,特別地精進而不懈怠,修集諸根的成熟、善根的成熟、和智慧的成熟、還有下品成熟、中品成熟、上品成熟的差別。
6)又菩薩還有大悲心,想要教化其餘的眾生,學習聲聞、辟支佛、佛法,出離生死的緣故,往善趣故,修集如是的六種成熟。
tatra yaś cāmiṣakṛtaḥ paripāko yaś ca ṛddhy-āvarjanajo yaś ca guhya-dharmākhyāna-jo yaś ca mṛdu-prāyogiko yaś ca śruta-mātra-kṛtaḥ paripāka ity eṣa paṃca-vidhaḥ paripākaḥ (dīrghakālābhyāsād) apy eṣāṃ kuśalānāṃ dharmāṇāṃ mṛduka eva bhavati. prāg evetvara-kālābhyāsāt. tad-anyais tu sarvaiḥ paripāka-kāraṇaiḥ paripākasya tri-prakāranayo veditavyaḥ. mṛdukenābhyāsena mṛduko madhyena madhyaḥ adhimā-treṇādhimātraḥ paripāko veditavyaḥ. tasya ca mṛdu-madhyādhimātrasya paripākas-yaikasya tri-prakāra-nayo veditayaḥ. mṛdukasya mṛdu-mṛduko mṛdu-madhyo mṛdv-adhimātraḥ. madhyasya ca madhya-mṛduko madhya-madhyo madhyādhimātraḥ. adhimātrasyādhimātra-mṛdur adhimātra-madhyo 'dhimātrādhimātraḥ. ity evaṃbhāgī-yottarottara-prabheda-nayenā-pramāṇaḥ paripāka-prabhedaḥ sattvānāṃ buddhabodhi-sattva-kṛto veditavyaḥ. tatra bodhisattvaḥ ebhiḥ paripākakāraṇair yathā-nirdiṣṭair ātmanaś ca buddha-dharma-paripākāyendriya-paripākaṃ kuśala-mūla-paripākaṃ jñāna-paripākaṃ mṛdu- madhyādhimātraṃ ca samudānayati para-sattvānāṃ ca para-pudgalānāṃ ca yāna-traya-niryāṇāya. ādhāre yoga-sthāne Bodhisattva-bhūmau ṣaṣṭhaṃ paripāka-paṭal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