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4日 星期四

菩薩地-初持瑜伽處-3.覺分持-2.如是學-5.精進品

3.2.5.精進品
云何菩薩精進波羅蜜多?嗢柁南曰:
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 如是九種相名略說精進。謂九種相精進,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多。一者、自性精進,二者、一切精進,三者、難行精進,四者、一切門精進,五者、善士精進,六者、一切種精進,七者、遂求精進,八者、此世他世樂精進,九者、清淨精進。
[]云何菩薩精進波羅蜜多?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如是九種相,名略說精進。謂九種相精進,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多,一者:自性精進,二者一切精進,三者難行精進,四者一切門精進,五者善士精進,六者一切種精進,七者遂求精進,八者此世他世樂精進,九者清淨精進。
uddānaṃ pūrvavad veditavyaṃ.

3.2.5.1.自性精進
云何菩薩自性精進?謂諸菩薩其心勇悍,堪能攝受無量善法,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熾然無間無有顛倒,及此所起身語意動,當知是名菩薩所行精進自性。
[]云何菩薩自性精進?
1)就是這麼多的菩薩,他的內心非常的勇猛,行菩道的時候,不感覺難,悍也是勇,勇悍就是非常地勇猛,無所畏懼。這個勇猛心大概的分類就是二種:一個是堪能攝受無量善法,就是有能力承辦,攝受就是承辦,承辦無量無邊的善法。什麼叫做精進?就是你做這個善事能做得成功,叫作精進。這一件善事作成功,然後繼續作善事,都能作成功。能承辦無量的善法,這叫做精進,這叫做勇悍。
2)他能夠攝受無量善法,能夠利益安樂無量無邊的有情。對於眾生的安樂,感受上沒有苦惱,能令眾生有這樣的安樂。利益,眾生的身口意能夠清淨,有大智慧、有佛法的正知正見,就叫做利益。菩薩行菩薩道,要安樂一切有情,要利益一切有情。
3)熾然無間,就是成就善法,成就利益安樂一切有情,那種大菩提心非常的旺盛。熾然,就是旺盛,勇悍的心非的旺盛,不間斷的。無有顛倒,堪能攝受無量善法、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的時候,沒有錯誤。及此所起身語意動,就是攝受無量善法、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的時候,所起的身語意動,當知是名菩薩所行精進自性。
a)云何菩薩自性精進等者:此中自性,由二相顯。一、由意樂,二、由加行。言意樂者,謂心勇悍,乃至無有顛倒。由心勇悍,能熟自佛法,是故說言攝受無量善法。能熟他有情,是故說言利益安樂一切有情。言加行者,謂此所起身語意動,此即前說精進意樂。身語意三有所造作,是名為動。
a1)此中,有二個相貌來顯示這個自性精進,一、由意樂,就是內心的意顠;二、由加行,就表現出來的行動。言意樂者,謂就是菩薩心裡面非常勇猛,無所畏懼,乃至無有顛倒,其心勇猛堪能攝受一切善法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熾然無間無有顛倒,就是這一段文,由於你非常的勇猛,不怕困難,成熟你自己的無上菩提,是故說言攝受無量善法。你的勇猛心修學一切善法,能成熟一切眾生,是故說言利益安樂一切有情,這都是說內心的意樂。言加行者,謂此所生起的身語意的三業的行為。前面說精進意樂,由意樂發動身語意,這三方面有所造作,有了行動,是名為動,這就是加行。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asya svabhāva-vīryaṃ. yo bodhisattvasya cittābhyutsāho 'prameya-kuśala-dharma-saṃgrahāya sattvārtha-kriyāyai. uttaptaś ca niśchidraś cāviparyastaś ca tatsamutthitaś ca kāya-vāṅ-manaḥ-parispandaḥ. ayaṃ bodhisattvasya virya-svabhāvo veditavyaḥ.

3.2.5.2.一切精進
云何菩薩一切精進?謂此精進,略有二種。一者、依在家品精進,二者、依出家品精進。當知依此二品精進,各有三種。一、擐甲精進,二、攝善法精進,三、饒益有情精進。
[]什麼叫做菩薩的一切精進?這一切精進有兩種不同。那兩種呢?第一種是依於沒有出家,還是在家的佛教徙,也一樣地要精進地學習佛法,廣度眾生。二者、依出家的佛教徒,精進地修學佛法,廣度眾生。分這麼兩類,就包括一切精進。在家、出家,是說精進的人,約人說的。我們應該注意,依此二品精進的不同,各有三種精進。那三種呢?擐甲精進。二、攝善法精進。三、饒益有情精進。三種不同,是約法說。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asya sarva-vīryaṃ. tat samāsato dvi-vidhaṃ veditavyaṃ. gṛhi-pakṣāśritaṃ pravrajita-pakṣāśritaṃ ca. tat punar ubhaya-pakṣāśritam api tri- vidhaṃ veditavyaṃ. saṃnāha-vīryaṃ kuśala-dharma-saṃgrāhakaṃ sattvārtha-kriyāyai ca.

3.2.5.2.1.擐甲精進
云何菩薩擐甲精進?謂諸菩薩於發加行精進之前,其心勇悍,先擐誓甲,若我為脫一有情苦,以千大劫等一日夜,處那洛迦不在餘趣,乃至菩薩經爾所時,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假使過此百千俱胝倍數時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我之勇悍,亦無退屈。於求無上正等菩提,非不進趣;既進趣已,勤勇無懈;何況所經時短苦薄,是名菩薩擐甲精進。若有菩薩於如是相菩薩所有擐甲精進,少起勝解,少生淨信;如是菩薩尚已長養無量勇猛發勤精進大菩提性,何況菩薩成就如是擐甲精進。如是菩薩,於求菩提饒益有情,無有少分難行事業,可生怯劣難作之心。
[]1)菩薩的擐甲精進是什麼意思呢?擐當著字講,著什麼呢?甲,是古代的軍隊,和敵人作戰的時候,要戴上盔甲,能保護自己的安全。這樣,勇猛的心就能發動出來。甲是個譬喻,在法上怎麼樣講呢?就是發勇猛的願:我要精進地學習佛法。
2)擐甲精進的意義,是說諸菩薩於發加行精進之前,發者動也,發動加行,加行就是採取行動,勇猛的行動發作出來,叫做加行。現在這個加行是指精進說,精進的行動發出來,叫發加行精進。之前,這行動發動之前,就是還沒有精進。那個時候,這位菩薩的心非常地勇猛,我不怕困難,所以叫勇悍、勇猛。先擐誓甲,先著誓的甲。誓,你發這樣的願是決定不退。現在是說,要勇猛地修學聖道,先要發勇猛的願。
3)這個願怎麼發?菩薩自稱為我,為解脫一個有情的生死大苦。以千大劫等一日夜,一千個大劫,成、住、壞、空是四個中劫,這四個中劫合起來就是一個大劫。二十個增減算是一個住劫,其他的三個劫也可以作相等的來計算。一千個大劫,時間很長。等一日夜,就和一日一夜相等。一日一夜就是一千個大劫。這樣的一日一夜計算起來,有一千個大劫。這麼長的時間,居住在地獄裡面受苦這麼長的時間,不是在其他的五趣。經過那麼長的時間,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一日夜算是一千大劫,這樣計算起來要到三大阿僧祇劫的時候,這麼長的時間在那裡受苦,而能成就無上菩提。
4)假使還要超過前面這個數目,超過多少呢?百千俱胝倍數時劫。俱胝,就是億。但是印度的算數,億有三種,有十萬為億、百萬為億、千萬為億,有這麼多算法不同。就算是千萬為億,就是百千億,超過前面的數目百千億的倍數時劫,那麼長的時間,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我之勇悍,亦無退屈。受這麼長的苦,他的勇猛的心不退下來。這麼長的時間,他的勇猛心還沒退下來,還是希求無上菩提,並不是說休息,不進趣無上菩提。既然發了無上菩提心,進求無上菩提,發這個大願以後。他精進勇猛,不懈退。何況菩薩得無上菩提的時間沒那麼長,所受的苦也沒有那麼多。是名菩薩擐甲精進。
5)假設另外有一位菩薩,對於有這樣相貌的菩薩的所有的擐甲精進少起勝解,另外一個菩薩對此菩薩的擐甲精進少起勝解,少少地發起深刻的信解。勝解,就是他對於這件事的認識非常有力量,勝解也就是智慧。少生淨信,由於有勝解,所以也就會有清淨的信心。信是從智慧建立的。所以有勝解,也就會有信心。少起勝解、少生淨信的這位菩薩,尚且已經能夠長養,養就是長,長就是增長。增長無量的勇猛,就是很大的勇猛心,沒有恐怖。發勤精進大菩提性,他就會建立;勤就是精進,精進趣求無上菩提的願,他也會發這個願。他只是對那位菩薩的擐甲精進,少起勝解,少生淨信而已,就能夠長養無量勇猛發勤精進大菩提性。何況那位菩薩自己成就這樣的擐甲精進呢?他的功德有多大呢?發擐甲精進的這位菩薩,對於希求無上菩提,利益一切眾生的這種大事情,在他心裡面,不感覺有小小的一點難行的事情,不感覺到有難這件事。若感覺難,心情就會怯劣,就有點恐怖,就沒有力量,這件事不能做。現在這位菩薩沒有這回事,他不感覺有什麼難做的事情。這是有擐甲精進的話,就不感覺求無上菩提饒益有情有什麼困難。
a)長養無量勇猛發勤精進大菩提性者:此中大菩提性,謂即精進波羅蜜多種性應知。
a1)此中大菩提性,就是指精進波羅密說的,擐甲精進是無上菩提的因。
tatredaṃ bodhisattvasya saṃnāha-vīryam. iha bodhisattvaḥ pūrvam eva vīryāraṃbha-prayogād evaṃ cetaso 'bhyutsāha-pūrvakaṃ saṃnāhaṃ saṃnahyati. saced aham eka-sattvasyāpi duḥkha-vimokṣa-hetoḥ mahā- kalpa-sahasra-tulyai rātriṃ-divasair naraka-vāsenaiva nānya-gativāsena yāvatā kālena bodhisattvā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ṃte. tenaiva koṭī-śata-sahasra-guṇitena kālenāham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āsādayeyaṃ. tathāpi cotsaheyaṃ. na nānuttarāyaḥ samyak-saṃbodher arthena prayujyeyaṃ. na ca prayukto viryaṃ sraṃsayeyaṃ. prāg eva nyūnatareṇa kālena tanutareṇa ca duḥkhena. idam evaṃ-rūpaṃ bodhisattvasya saṃnāha-vīryaṃ yo bodhisattvaḥ evaṃ-rūpe bodhisattvānāṃ saṃnāha-vīrye 'dhimukti-mātrakaṃ prasāda-mātrakam apy utpādayet. so 'pi tāvad bodhisattvo dhīro 'pramāṇasya bodhāya vīryāraṃbhasya dhātuṃ paripoṣayet. prāg eva bodhisattvaḥ īdṛśenaiva saṃnāha-viryeṇa samanvāgataḥ syāt. na ca punas tasya bodhisattvasya bodher arthe sattvānām arthāya kiṃcid asti duṣkaraṃ karaṇīyaṃ karma. yatrāsya bodhisattvasya saṃkoco vā syāc ceṭasaḥ duṣkaraṃ vā kartuṃ.

3.2.5.2.2.攝善法精進
云何菩薩攝善法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為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加行;能成辦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
[]云何菩薩攝善法精進?攝就是積集的意思,積集無量無邊的善法,這件事非常地精進。怎麼叫做菩薩的栽培無量無邊的善法的精進呢?謂諸菩薩所有的精進,能為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密多加行,就是努力地實踐六波羅密,就叫做精進波羅密。六波羅密的加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位菩薩他能夠成辦施波羅密,能成辦戒波羅密、忍波羅密、精進、靜慮、慧波羅密多,能成就六波羅密,就叫做加行,這也就叫做攝善法精進。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ānāṃ kuśala-dharma-saṃgrāhakaṃ vīryaṃ. yad vīryaṃ dāna-pāramitā-prāyogikaṃ dāna-pāramitā-samudāgamāya yad vīryaṃ śīla-kṣāṃti-vīrya-dhyāna-prajñā-pāramitā-prāyogikaṃ prajñā-pāramitā-samudāgamāya.

當知此復略有七種。一、無動精進,一切分別、種種分別、根本煩惱、少分煩惱、一切異論、一切苦觸,不傾動故。
[]攝善法精進他有個別不同的相貌,此攝善法精進有七種不同。那七種呢?當知此復略有七種。
1)第一種就是叫做無動精進,就是不搖動、無動搖。怎麼叫做無動精進呢?一切分別、種種分別、根本煩惱、少分煩惱、一切異論、一切苦觸,他遭遇這件事的時候,心裡面不動搖。
2)一切分別,於一切法有所得的分別,不管遇見什麼所緣境界,都是有執著。我們有所得的執著心,普遍一切處。
3)種種分別,就是各式各樣的分別,這個是如意的分別,這個是不如意的分別,這是可愛的分別,這是可憎的分別。這時候起高慢心的分別,起疑惑心的分別,起我、我所的分別,就是各式各樣的分別。種種分別,以一切分別為基礎,以一切分別為依止。因為先是有所得,而後起可愛的分別,起可憎惡的分別。如果觀察一切法無所得,種種分別就不能建立,就不能生起。
4)根本煩惱,就是貪瞋癡,這是三毒。少分煩惱,就是隨煩惱,隨煩惱是根本煩惱的等流性的東西。譬如說:昏沈、掉舉這也是煩惱,但是比根本的煩惱輕微。少分指輕微。有輕、重的不同,重的煩惱叫根本煩惱,輕的煩惱叫少分。第一段是分別,第二段是煩惱,先有分別而後才有煩惱。一切異論,異就是不同於佛法的這些思想,就是外道的異論。一切苦觸,就是與苦惱接觸,你就苦惱,很多的苦惱的事情來苦惱你。
5)一切分別、種種分別,心裡面不動搖。根本煩惱、少分煩惱,也不能動搖你。對於佛法的思想,是他所歡喜、所學習的。不同於佛法的異論,他不動搖,不會對外道的道理他生歡喜心。受一切苦的時候,心裡面不動。因為,他有無所得的智慧,所有的事情不動搖他。
a)無動精進等者:真實義品中說: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如實知已,達無少法及少品類可起分別。唯取其事,唯取真如。是即此說一切分別、種種分別無動。戒品中說:又於一切犯戒因緣根本煩惱、少分煩惱忿恨等生,亦不忍受。是即此說根本煩惱、少分煩惱無動。所得大乘勝解,不可引奪、不從他緣,由是能摧一切外道異論,是名一切異論無動。他怨害苦、一切事苦皆能堪忍,是名一切苦觸無動。一切事苦如忍品說應知。
a1)真實義品中說,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如實知已,什麼叫離言自性?言自性,言說,就是說話,也就是文句,但是裡面有義,就是有言,有義。或者說有文,有義。言裡面有義,言是能詮顯的。裡面的義是所詮顯的。有能詮、有所詮。我們的習慣就執著言所詮顯的那個義有真實性,就是言自性。譬如說,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這都是言,都是文句。文句裡面有義,我們執著他們都是有真實性的,叫做言自性。但是現在佛告訴我們,能詮的文詮顯所詮顯的義,是不真實的。所以,所詮顯的不可得,能詮顯的名句也不可得。這個時候,這境界是沒有言說的,是離言說的。愚癡的凡夫執著名所表達的義是真的,這叫遍計執。現在是離言自性,就是沒有遍計執,就是依他起和圓成實,是聖人的境界,不是凡夫境界。真實能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就是已經得無生法忍以後的這些聖人。
a2)他就會明白,沒有一點東西,及少品類可起分別。凡要假借言說來表達的通通都叫做言說自性,也是假說自性。這些事情都是空無所有的,沒有一點是有真實性的,都是無所得的。達無少法,法就是有名有義這一切法,就是言說法,假借名言所詮顯的這些事情都叫做法,這些法都是空無所有,沒有真實性。品類,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有很多的品類,有很多差別。這是色法,這是心法,這是善法,這是惡法,各式各樣的。這是有為法,這是無為法,這是真如,這是涅槃,有過去,現在,未來,各式各樣的很多的品類。這些通通都是空無所有。所以達無少法及少品類可起分別。根本沒有這件事,你就不起分別。我們若是明白: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我心裡不分別。這句話是假名字,假名字也不可得,所以心裡面不分別,沒這回事情。
a3)唯取其事、唯取真如,沒有名言的時候,就是無分別智現前。若真實的了達以後,你的無分別智現前。無分別智契合唯取其事,就是依他起。唯取真如,就是圓成實。這時候,無分別智同依他起、同真如是無分別的境界相應,沒有遍計執。取字應該當契合講,就是契合離言的依他起,離言的圓成實,這是無分別境界。這一段文就是這裡說一切分別,種種分別,不傾動。
a4)戒品裡面說,凡夫違犯所受的戒,是什麼因緣呢?就是以煩惱為因緣而犯戒。什麼煩惱呢?是根本煩惱,就是貪瞋癡的煩惱。另外就是少分的煩惱,就是隨煩惱,隨煩惱裡面有忿、恨、惱、覆、誑一共有十種。持戒清淨的這位菩薩,心裡面有煩惱現前的時候,他不忍受。正念現前的時候,煩惱就不現前,就不忍受。戒品這句話和這裡也是一樣的,這裡也是說根本煩惱少分煩惱無動。
a5)所得大乘勝解,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在大乘佛法裡面多聞熏習如理作意,時間久,就得到勝解。對於第一義諦、假說自性、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離言自性這些道理,世俗諦和第一義諦,你能有深刻的認識。不可引奪,其他的不同思想的人不能夠動搖你對佛法的勝解,不能奪取,把你的思想改變一下。不從他緣,在大乘佛法裡面若是成就勝解的話,不會隨順其他人的胡說八道,不會隨順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若是我們沒有得到勝解,就不行。由於在大乘佛法裡面得到勝解,不但不會受他的迷惑而且還能夠破壞外道的異論、能破斥他,你有這個智慧。由是能摧一切外道異論,就是一切異論不傾動故,能有這個能力。
a6)他怨害苦、一切事苦,皆能堪忍,是名一切苦觸無動。他怨害忍,你和那個人有怨,他要來傷害你,可是不會小小的傷害。一切事苦,就是其他的種種因緣的事情。種種的因緣,假設出家的菩薩要乞食,自己的衣服、飲食、 臥具、醫藥,供身的一切的雜物,都是要乞求來,你向人乞求的時候,就會遇見一切不如意的事情,你都要忍。行、住、坐、臥,又是老、病、死的事情,心裡面都能夠容忍這件事。為什麼能容忍呢?因為通達一切法空的智慧,所以能容忍。這件事就是要修學聖道,要修奢摩他、毘婆舍那才可以。是名一切苦觸無動。一切事苦,如忍品說。
tat punaḥ samāsataḥ saptākāraṃ veditavyaṃ. acalaṃ sarvakalpavikalpa-kleśopakleśa-para-pravādi-duḥkhasaṃsparśair avicālyatvāt.

二、堅固精進,是殷重加行故。三、無量精進,能現證得一切明處故。四、方便相應精進,所應得義無顛倒道,隨順而行故,平等通達故。
[]1)堅固精進,就是精進攝集一切善法的時候,非常地堅固,不可動搖。他要布施的時候,任何人不能破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時候都是很堅固的。殷重加行怎麼講?謂能周備加行故,周備加行是什麼意思?就是全面的加行,戒也是加行、定也是加行,戒、定、慧都有加行。六波羅蜜我都有加行,不只是布施波羅密,也不只是戒,也不只是忍辱,也不只是修奢摩他,我還有毗缽舍那,就是全面地,還圓滿地加行。這樣,成就的功德圓滿,所以是堅固而不可動搖。
2)無量,就是不可限量的意思。怎麼叫做無量精進呢?能現證得一切明處故,就是你能夠成就很廣大的智慧,所以你的精進是不可限量。一切明處,前面說過,有內明、因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成就很多的智慧,所以你的精進是不可思議。
3)方便相應精進,方便,就是得聖道、得果的前方便。在修因的時候,還沒得聖果,就是你所希望成就的那件事還沒成就,你現在就開始修行他的方便。而這個方便和你所得的果是相應的,所以叫方便相應精進。怎麼叫做方便相應精進?所應得義,無顛倒道,隨順而行故。
3.1)修學聖道的時候,你自己有一個目標,有一個計劃;我想要成就什麼,這個是我所應該成就的,所應該得到的。總相的說,無上菩提是所應得義。但是在這裡的意思,是你所應成就的義,就是無顛倒道。
3.2)無顛倒道,顛倒就是愚癡,不顛倒就是智慧,就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無顛倒的道。道,就是通達無礙,若有障礙通不過去,不能稱之為道。只有般若波羅蜜於一切法無障礙。無顛倒的聖道就是般若波羅蜜,就是所應得義,所應得的無顛倒的般若波羅蜜。
3.3)隨順而行故,隨順般若波羅蜜的義去修行。如果從聞思修來說,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成就般若波羅蜜。聞思修就是隨順般若波羅蜜而行。聞所成慧,進一步的成就思所成慧,由思所成慧進一步的成就修所成慧,就得般若波羅蜜,所以叫隨順。這樣說,聞思修就是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的,叫方便相應精進。隨順你所得的義,那個修因的方便是相應的,這就叫做方便相應精進, 隨順而行。如果你所修的與你所應得義不相隨順,就不叫方便相應精進。
3.4)平等通達故,你要有這種智慧能通達這件事,就是隨順而行。平等怎麼講?就是真實義。如我能夠修止觀的時候,我也發願求生阿彌陀佛國,這樣和念佛法門就是相隨順沒有障礙,這樣叫做平等通達。方便相應精進,所應得義,無顛倒道,隨順而行故。這個是指正行,主要的修行的功課。平等通達,是其他的,不是你的功課的正行,其他的事情。但是你若能平等通達,也同樣有這種功能。叫做方便相應精進。我們通常說,學習般若波羅蜜這是聖道,辦一般慈善事就不是聖道。辦一般的慈善事業也是聖道,但是你要有平等通達的智慧,這一般的社會的慈善事業,也是般若波羅蜜。就是你要有平等通達的智慧,就可以。
a)隨順而行等者:能引義利,名隨順行。不緩不急,殷重修作,是名平等。無倒了知,是名通達。
a1)能引義利,就是你做這件事能令你得到義利。得福名之為義,得智慧名之為利。現在得到的功德叫做義,將來也能得到功德叫做利,這麼解釋也可以。就是我們做這件事不是無益苦行,能引義利,能引發出來功德,就叫做隨順行。你在作功德的時候,也不要太緩慢,也不要太緊急,中庸之道,這樣殷重的修作就叫做平等。對於那件事你沒搞錯,你明白地很正確,沒有搞錯,就叫做通達。
gāḍhaṃ satkṛtyaprāyogikatvād. aprameyaṃ sarvavidyāsthānasamudāgamapraty-upasthānatvāt. upāyayuktaṃ prāptavyasyārthasyā-viparīta-mārgānugatatvāt samatā-prativedhāc ca.

五、無倒精進,為欲證得能引義利、所應得義,願所引故。
[]沒有顛倒的精進,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心裡面有願,想要成就能引義利,所應得義。所應得義,就是所引的義利。有能引、有所引,能引就是戒、定、慧,由戒、定、慧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就是為欲證得能引義利,由能引義利,就能成就所引的義利。你有這樣的願,由這樣的願來引導你去精進,就是無倒精進。你的願若是非常的正確,由這個願引出來的行也就沒有顛倒。
samyag-vīryam arthopasaṃhitasya prāptavyasyārthasya prāptaye praṇihitatvāt.

六、恒常精進,是無間加行故。
[]恒常,就是長時期的精進。是無間加行故,就是不間斷的努力作功德,就叫做恒常。如果有間斷,就是不恒常精進。
pratataṃ sātatya-prayogitvāt.

七、離慢精進,由勤精進離高舉故。
[]遠離高慢心,就是心裡面精進不懈怠,這樣作功德而心裡面沒有高慢心。就是我很精進的用功,你們都懈怠,我就容易有高慢心。現在菩薩很精進勇猛地作功德,但是也沒有高慢心。因為是修無我觀的關係。
vigata-mānaṃ tena vīryāraṃbheṇānunnamanāt.

由此七種攝善法精進勤加行故,令諸菩薩速能圓滿波羅蜜多,疾證無上正等菩提。由此精進,是能修證、能成菩提一切善法最勝因緣,餘則不爾。是故,如來以種種門,稱讚精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由此七種攝善法的精進勤加行故,勤就是一次又一次地這樣努力的作功德。令諸菩薩速能圓滿波羅密多,疾證無上正等菩提。這樣的常精進,使令這位菩薩迅速地能圓滿彼岸的功德。彼岸的功德是什麼呢?就是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或者是速能圓滿波羅密多就是到彼岸,是第一義諦說。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是大智慧。由於你能這樣精進的關係,就能修證,能成無上菩提,無上菩提是由一切善法最勝因緣所成就。就是精進是一切善法成就的因緣,一切善法是能成就無上菩提的因緣。所以,佛陀在很多的修多羅裡面,以各式各樣的立場來稱揚讚歎,精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懈怠是不能成就的。
ity ebhiḥ saptabhir ākāraiḥ kuśala-dharma-saṃgrahāya vīryāraṃbha-prayogo bodhisattvānāṃ kṣipraṃ pāramitā-paripūraye 'nuttara-samyak-saṃbodhi-gamanāya saṃvartate. yataś ca sarveṣāṃ bodhi-karakāṇāṃ kuśalānāṃ dharmāṇām evaṃ samudāgamāya vīryam eva pradhānaṃ śreṣṭhaṃ kāraṇaṃ na tathānyat. tasmād vīryam anuttarāyai samyak-saṃbodhaye iti nirdiśaṃto nirdiśaṃti tathāgatāḥ.

3.2.5.2.3.饒益有情精進
云何菩薩饒益有情精進?謂此精進,有十一種,如戒品說。彼說尸羅,此說精進,當知是名彼此差別。
[]云何菩薩饒益有情精進?饒益有情精進有十一種那麼多,前面戒品說過。彼戒品裡面有十一種饒益有情的尸羅。這裡是說精進,就是十一種精進饒益有情。這是彼此的差別。至於內容,都是一樣的。
sattvārtha-kriyā-vīryaṃ punar bodhisattvānāṃ veditavyam ekādaśa-prakāraṃ. tad-yathā śīla-paṭale. yat tatra śīlam uktaṃ. tad iha vīryaṃ vaktavyam. ayaṃ viśeṣaḥ.

3.2.5.3.難行精進
云何菩薩難行精進?謂此精進,略有三種。若諸菩薩無間遠離諸衣服想、諸飲食想、諸臥具想、及己身想。於諸善法無間修習,曾無懈廢,是名第一難行精進。若諸菩薩如是精進,盡眾同分,於一切時曾無懈廢,是名第二難行精進。若諸菩薩平等通達功德相應,不緩不急,無有顛倒,能引義利精進成就,是名第三難行精進。如是菩薩難精進力,當知即是緣有情悲,及與般若能攝之因。
[]云何菩薩難行精進?謂此精進,略有三種。
1)若是諸菩薩無間遠離諸衣服想,無間就是不間斷,就是長相續地作如是觀。
1.1)無間的遠離,遠離什麼呢?諸衣服,就是很多的衣服。諸衣服想,取相分別名之為想。取相就是心裡面與所緣的境界相接觸,認識它的相貌,認識裡面有一個執著,就是對衣服有愛著心。心裡面一直地在思惟這件事。若是詳細說,還是依他起,就是依阿賴耶識為種子而顯現的一切法,是依他起。依他起的法是如幻如化的、不真實的,有而不真實;是如幻有,如夢中境似的。但是,我們的前六識和境界一接觸的時候,有一個所緣緣。這個所緣緣就是我們的第六識所變現的。變現的時候,沒有智慧,不知道是如幻如化的,就認為是真實的。執著衣服是真實的,有愛著心,這叫做衣服想。現在遠離衣服想,觀察心裡面所想的衣服是畢竟空,沒有衣服可想。常作如是觀,叫做遠離諸衣服想,就是破除遍計執。破除遍計執的時候,還有如幻如化的衣服,就是自性空,但是還是宛然而有。所以,無間遠離諸衣服想,就是長時期地修唯識觀,我們心裡面對於衣服有愛著心,這是遍計執。常常觀察它是畢竟空的,無有少法可得,沒有衣服可取著,這叫做無間遠離諸衣服想。諸飲食想諸臥具想及己身想,也是這樣。
1.2)前面這一行文,是修唯識觀破遍計執。修唯識觀就是善法,你對於衣服修唯識觀;於飲食、臥具及己身都修唯識觀,叫做諸善法。這個善法無間修習,不間斷的要修習。
不間斷的修習,有三個意思。就是最初聽聞如是法,在文字上要明白這個道理,這就是聞所成慧。然後要長時期地專精思惟,就是思所成慧。若是修禪定的時候,就是修奢摩他,在奢摩他裡邊再修毘缽舍那觀,就是修所成慧。對於聞思修三種智慧的無間修習從來也不懈怠,不停止這件事,常作如是觀。這是第一種難行精進。
a)無間遠離諸衣服想等者:此顯四種遠離希求之愛,謂衣服愛、飲食愛、臥具愛、有無有愛。聞所成地說:又諸苾芻,顧戀現法身命為依止故,而於衣服、飲食、臥具生希求愛;顧戀後法身命為依止故,而於後有生希求愛;愚於涅槃為依止故,而於無有生希求愛。今說菩薩於彼遠離,尚無有想,況希求愛。
a1)這一段文是開示我們有四種遠離希求之愛,四種不同,那四種呢?謂衣服愛,飲食愛,臥具愛,有無有愛。有無有愛,就是己身想說。
a2)聞所成地說:又諸苾芻顧戀現法身命為依止故,顧戀就是愛著,愛著現在的這個生命,現在這色受想行識,愛著這個身體,這是與生俱來的就是愛。愛著這個身體為依止故,以此為基礎,也就是因為對這個生命的愛著,而於衣服、飲食、臥具生希求愛。因為愛著這個生命,所以就希望這個身體也不要凍著、也不要餓著,有一點苦惱也不可以。所以,就要有衣服、飲食、臥具生希求愛。所以,這衣服愛、飲食愛、臥具愛從那來的呢?原來就是以生命愛為根本,然後才有這個愛。就是愛著這些東西來保護自己的生命。
a3)顧戀後法身命為依止故,前面是現法生命。現在又是顧戀後法生命,就是愛著我將來的色受想行識的生命。身體終究有一天結束,沒有終斷,還繼續有色受想行識的生命。對於那個身體雖然還沒出現,但現在就已經開始愛著。這是顧戀將來的生命為依止故,而於後有生希求愛。現在這個生命叫做現有,現有結束以後,還是有一個生命,叫做後有。對於後有也有一個愛。
a4)愚於涅槃,對於涅槃這件事也不是太明白,所以叫愚。為依止故,因為對涅槃不太明了,聽人說涅槃是個安樂處,所以就是於無有生希求愛。對於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離一切相的、不生不滅的涅槃生希求愛,也愛著;這樣愛就不是涅槃。那個地方是離一切相,也就離一切分別。
a5)今說菩薩,對於這四種愛都要遠離,就是修唯識觀,觀察這些都是畢竟空寂的。若是畢竟空寂,就是尚無有想,況希求愛呢?就是想也不生,愛當然也不起了。修成功,就是無分別智現在前。
2)若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能夠這樣的精進地修唯識觀,觀察這些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的,沒有間斷,常這樣精進修行。盡形壽要這樣用功的。眾同分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有色受想行識,你也有色受想行識;我是人,你也是人,大家都一樣,這叫眾同分。盡這個生命體的壽命,一直是這樣用功修行。所有的時間,早晨起來一直到晚間,初夜也這樣修行;中夜可以休息;後夜還是這樣修行,是名第二難行精進。
3)若是能這樣精進修止觀的菩薩,久了自然會有成就。成就,你們都沒有修行,就我有修行!他會這樣想嗎?不!他平等通達,就是:有修行亦復如是,沒有修行,亦復如是,在第一義諦上無差別,所以平等通達。功德相應,你不會起高慢心,這個是在第一義諦上那個功德,在你心裡面相應,不生高慢心。不緩不急,這位菩薩心裡面與這相應的時候,什麼事情也不緩慢,但是也不那麼急,就是心裡面很平和。無有顛倒,就不會有高慢心,也不會:我有修行!決定沒有這個分別心,不會有這個顛倒。能引義利,你這樣與道相應的時候,就能引發你的定慧,無漏的戒定慧逐漸逐漸地出來,就是義利。精進成就,精進也就成就,不會懈怠,因為這時候煩惱愈來愈少。懈怠是煩惱來的,因為內心裡有煩惱才有懈怠。現在這樣的修止觀,煩惱逐漸減少,你的戒定慧愈來愈強,所以你一直地會精進,就會有這樣的成就,而不會懈怠。是名第三難行精進。
4)這位菩薩具足難行的精進力量,是什麼原因會具足呢?會有這樣難行精進呢?當知即是緣有情悲,你要知道,就是他有觀眾生之苦,他有這個悲愍心,他要發無上菩提心,要努力地先要把自己栽培好,才能夠度眾生。及與般若,有大悲心來推動自己學習佛法、修學聖道;有大悲心同時還有般若的智慧。修唯識觀,這是般若,這是大智慧,能盡形壽不懈怠地修行,能夠有修行還沒有高慢心,平等通達功德相應,這都是般若。有悲愍心裡邊同時還有般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大悲為前導,一切智智相應作意。能攝之因,就是能成就這個精進的因緣。這樣的精進能成就的理由,就是一個悲、一個慧,才成就這樣的難行精進的。
a)當知即是緣有情悲等者:此顯三種難精進力,總能攝受緣有情悲及與般若,名為彼因。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asya duṣkaravīryaṃ. tat trividhaṃ draṣṭavyaṃ. yad bodhisattvo nairaṃtaryeṇa cīvara-saṃjñāṃ piṇḍa-pāta-saṃjñāṃ śayanāsana-saṃjñām apy ātma-saṃjñām akurvan kuśaleṣu dharmeṣu bhāvanā-sātatyena prayukto bhavati. idaṃ bodhisattvasya duṣkaraṃ vīryaṃ. punar bodhisattvas tena tathā-rūpeṇa vīryāraṃbheṇa ānikāya-sabhāga-nikṣepāt sarva-kālaṃ prayukto bhavati. idaṃ dvitīyaṃ bodhisattvasya duṣkara-vīryaṃ. punar bodhisattvaḥ samatā-prativedha-guṇayuktena nātilīnena nātyārabdhenāviparītenārthopasaṃhitena vīryeṇa samanvāgato bhavati. idaṃ bodhisattvasya tṛtīyaṃ duṣkara-vīryaṃ veditavyaṃ.
asya khalu bodhisattvānāṃ duṣkara-vīryasya balaṃ sattveṣu karuṇā prajñā ca saṃgraha-hetur veditavyaḥ.

3.2.5.4.一切門精進
云何菩薩一切門精進?謂此精進,略有四種。一、離染法精進,二、引白法精進,三、淨除業精進,四、增長智精進。
[]怎麼叫做菩薩一切門精進呢?這個一切門精進有四種不同。一、離染法精進。二、引白法精進。三、淨除業精進。四、增長智精進。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asya sarvato-mukhaṃ vīryaṃ. tac catur-vidhaṃ draṣṭavyaṃ. kliṣṭa-dharma-vivarjakaṃ śukla-dharmāvarjakaṃ karma-pariśodhakaṃ jñāna-vivardhakaṃ ca.

離染法精進者,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令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未生不生,已生斷滅。
[]1)離染法精進者,能遠離染法,這也須要精進才能成就。諸菩薩所有的精進有什麼成效呢?由於精進地修學聖道,修學止觀,能令一切的結,結者合也,能令你和苦惱在一起,這個叫做結。縛,就是繫縛,使令你不得自在,你想要怎麼地都不行。隨眠,煩惱有睡覺的時候,表面上好像沒有煩惱,實在它還隨逐你,還在阿賴耶識裡面,隱藏、潛伏在那裡。隨煩惱纏,纏就是煩惱活動出來。隨順種種因緣,煩惱活動出來,也還是四種因緣。要有一個所緣緣引發出來,還要不如理作意,還要有增上緣,因緣、次第緣,四緣生諸法。隨眠是煩惱的種子,隨煩惱纏是煩惱現行活動。菩薩所有的精進是能使令你的煩惱未生不生。未生的時候,就是隨眠的時候,就不生。怎麼樣才能滅煩惱的種子?就是深入第一義諦,才能滅除煩惱的種子。修唯識觀,觀一切法空的時候,能見第一義諦,它就不生。已生斷滅,忽然間失掉正念,貪心、瞋心來了,但是如理作意一現起,活動的煩惱就沒有,都是心的分別,但是你這樣的分別能滅煩惱,你那樣的分別不能滅煩惱。
tatra kliṣṭa-dharma-vivarjakaṃ bodhisattvasya vīryam anutpannānāṃ ca saṃyojana-bandhanānuśayopakleśa-paryavasthānānām anutpādāyotpannānāṃ ca prahāṇāya.

引白法精進者,謂諸菩薩所有精進,一切善法未生令生,已生令住,令不忘失,增長廣大。
[]2)能引發出來清淨功德法,精進有這樣的功效。修學聖道,最初發的願是向於無漏。想要得聖道,就是要得無漏的功德,這個願還是有所得,不是清淨,但是這個願能引動你,引導你向無漏、向出世間、向涅槃、向第一義諦那裡。沒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心總是有所得,所以所成就的功德,還不能說是無漏。就是你得到欲界定、得到末到地定、得到色界四禪,由聖道的願引發出來的功德,它都有向於無漏、向於第一義諦的那種能力,但是這個時候它不是無漏的,因為你煩惱、有所得的心沒有去掉,沒有斷除有所得的執著。但是不斷的努力呢?就會得無生法忍,有無漏的智慧,有無我、我所的智慧、有觀一切法空實相的智慧,這個時候功德就變成無漏,初得無生法忍,功德不是那麼圓滿。所以謂諸菩薩所有精進,一切善法,未生令生,就是修所成慧。聞、思、修的智慧,諸法實相的智慧,欲界定、末到地定、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乃至滅盡定,定、慧逐漸就微妙,善法己經生出來,能令它安住不退。令不忘失,你成就定,可以出定,隨時可以入定,就不失掉。得到諸法實相的智慧,也是,有的時候現前,有的時候不現前,但是隨時正念現前的時候,無漏的定慧就會出來,令不忘失。繼續努力的修行呢?你的定也增長廣大,你的智慧也增長廣大,就不同。所以,精進能令你成就功德。
tatra śukla-dharmāvarjakaṃ bodhisattvasya vīryam anutpannānāṃ ca kuśalānāṃ dharmāṇām utpattaye vīryam. utpannānāṃ ca sthitaye. asaṃmoṣāyai vṛddhi-vipulatāyai yad vīryaṃ.

淨除業精進者,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令三業皆悉清淨,能攝妙善身語意業。
[]3)所有的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從止觀出來。不修止觀,殊勝的功德不能成就。淨除業精進者,菩薩所有的精進,能使令他的身、口、意都能夠清淨,具足清淨;就是身業也清淨、口業也清淨、意業也清淨,原來不清淨都能夠滅除,淨除業精進消除那些不清淨的業,成就清淨的業。能攝妙善身語意業,攝就是成就,能夠成就非常良好,妙就是好,好的身業、語業、意業;身業有功德莊嚴、語業、意業也有功德莊嚴。
tatra karmapariśodhakaṃ bodhisattvasya vīryaṃ yat trayāṇāṃ karmaṇāṃ viśuddhaye saṃgrahāya kuśalasya kāya-karmaṇo vāk-karmaṇo manas-karmaṇaś ca.

增長智精進者,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集能增聞思修慧。
[]4)智慧精進,在第二個引白法業精進,應該包括在裡面,但是智慧是特別重要,特別提出來說。引白法精進這是通說,淨除業精進、增長智精進就是分別地說出來。菩薩所有的精進,能夠集聚、能夠增長;集聚和增長是什麼呢?就是聞、思、修慧。聞慧、思慧、修慧能使令智慧,漸漸由無而有、由少而多、由小而大、由世間而成為出世間、由不清淨而成為清淨、由有漏而無漏。成就智慧,初開始成就聞思修慧都是很微小的,要逐漸地努力使令它增長廣大,就成功。這四種精進,就叫作一切門,所有的功德都從這裡來的,所以叫作門。
tatra jñāna-vivardhakaṃ bodhisattvasya vīryaṃ yac chruta-cintā-bhāvanā-mayyāḥ prajñāyāḥ samudāgamāya vivṛddhaye saṃvartate.

3.2.5.5.善士精進
云何菩薩善士精進?謂此精進,略有五種。一、無所棄捨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不捨一切欲加行故。二、無退減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如先所受若等若增,發勤精進,隨長養故。三、無下劣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勇猛熾然,長時無間,精勤策勵,心無怯弱、無退屈故。四、無顛倒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引義利,方便善巧所攝持故。五、勤勇加行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於無上正等菩提達進趣故。
[]什麼叫作菩薩善士精進?謂此精進,略有五種不同。
1)一、無所棄捨精進,不棄捨、不要丟掉,這是指什麼說呢?謂諸菩薩所有精進,不棄捨一切的欲的行動,都不要棄捨。
a)不捨一切欲加行故者:不捨一切有情無上正願為所依止,起與利益安樂正加行故。
a1)這位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不棄捨一切有情無上正願,就是願一切眾生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這樣的願,這個願他不棄捨。什麼叫作棄捨?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對於有情的事情,眾生在生死裡流轉,他不管這事,就叫作棄捨一切欲加行故。菩薩不棄捨一切有情無上正願,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得聖道,遠離生死大苦。為所依止,他有這樣的菩提心為基礎、為根本。因為他有這樣的菩提心,所以他就能發動,發動什麼呢?能與眾生利益,能與眾生安樂,作這加行、作這樣的行動、作這件事。與眾生利益,就是開導眾生,開發眾生的智慧。開示眾生,不要做惡事,就是與眾生安樂,你不要做惡,就沒有苦惱,就安樂。正加行故,正是良好的意思,良好的行動,菩薩有利益眾生的行動,有安樂一切眾生的行動。不捨一切有情無上正願,這是願,起與利益安樂正加行,這是行。有這個願就有這樣的行,這就叫作無所棄捨精進,不棄捨一切眾生。
2)二、無退減精進,是無退、無減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如最初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所受,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我從今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這是總願,別願就是我要做什麼事情度化眾生,這就叫作受。以願為依止,而有行動的時候,他這個願和以前一樣,是相等的。或者這個時候他的願又增加,比以前還勇猛。他這種發動不懈怠勤精進的時候呢?勤精進是行動,以前發的願,所受的是願,這個願能夠長養他的精進,而精進的行動也長養他的願,互相增長而不會減少。我以前,發心要作十樣利益眾生的功德,不過我作五樣就好了,五樣不作,就是減。現在他不減少,我以前答應要這樣利益眾生,我一定這樣做,不退減。
3)三、無下劣精進,什麼叫作無下劣精進呢?謂諸菩薩所有精進,勇猛熾然,長時無間。勇猛熾然,就是無上菩提啊。修六波羅蜜,廣度眾生,得無上菩提,這個事情太高深,我怎能辦到這種事情呢?如果有這樣的心情,就是下劣。現在這個菩薩非常勇猛,說無上菩提不容易成功,我非要成功不可。熾然是廣大,勇猛廣大的精進力。長時無間,要三大阿僧祇劫那麼長的時間,他不怕,還能不間斷用功。精勤策勵,他精進勇猛的作功德的時候,常能鞭策自己、警策自己努力作這件事而不懈怠。心無怯弱,心裡面不恐怖,這件事很難作,他不怕,要吃多大的苦頭,我不怕。無退屈故,不會向後退。
4)四、無顛倒精進,就是沒有錯誤的精進,未得無上苦提而行六波羅蜜,就是無下劣精進。但是忽然間我希望到天上享福,貪著人世間或是天上的五欲樂,就是顛倒、糊塗。謂諸菩薩所有精進,他有一個能引義利方便善巧的願所控制著,用這個清淨大智慧的願來控制、來引導、來規律他的精進,來控制他的精進,所以就不會有顛倒的事情。能引義利方便善巧,方便善巧是智慧,這個方便善巧的智慧,能令他引發出世間自利利他的義利。用這個方便善巧的智慧,來攝持他的境界;精進是所攝持,方便善巧是能攝持。方便善巧有什麼好呢?能引義利。能引義利方便善巧,來攝持他的精進,來控制他的精進,叫他不要顛倒。就是這個智慧來引導他,就不會犯錯誤。
5)五、勤勇加行精進,就是精進勇猛的行動。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於無上正等菩提,很迅速地向前進,這叫作勤勇加行精進,而不會向後退的。這五個總名字叫作善士。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asya satpuruṣa-vīryaṃ. tat paṃca-vidhaṃ draṣṭavyam. anirākṛtaṃ sarveṇa sarvaṃ chanda-prayogānirākaraṇatayā. anyūnaṃ yathopātta-tulyādhika-vīryānubṛṃhaṇatayā. alīnam uttapta-dīrgha-kālika-niraṃtara-vīryāraṃbhāyāsaṃkucitāviṣaṇṇa-cittatayā. aviparītam arthopasaṃhitopāya-parigṛhītatayā. uttapta-prayogaṃ ca bodhisattvānāṃ vīryam a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dhāv abhitvaraṇatayā.

3.2.5.6.一切種精進
云何菩薩一切種精進?謂此精進六種、七種,總十三種。云何菩薩六種精進?一、無間精進,謂一切時修加行故。二、殷重精進,謂能周備修加行故。三、等流精進,謂先因力所任持故。四、加行精進,數數思擇種種善品正加行故。五、無動精進,一切苦觸不能動故,亦不轉成餘性分故。六、無喜足精進,少分下劣差別證中不喜足故。菩薩成就如是六種一切種精進,發勤精進故;所以說言:有勢、有勤、有勇、堅猛、於諸善法不捨其軛。
[]云何菩薩一切種精進?這個精進,有六種的差別,還有七種的差別,加起來,就是十三種。云何菩薩六種精進?
1)一、無間精進,一切的時間都是努力精進,修學聖道,弘揚佛法。
a)謂一切時修加行故者:時有三種,一、過去,二、未來,三、現在。如是三種,名一切時。
2)二、殷重精進,就是努力精進的時候,不是只作一樣的功德,不是我只是持戒,我還要修布施、還要精進、還要忍辱、禪定、智慧,多方面的精進,就是周備修加行。就是周備、全面的、圓滿具足地精進。
3)三、等流精進,就是你現在修學佛法,廣度眾生,是由你最初的時候,發無上菩提心為因,由無上菩提心推動你作這件事,而這件事一直是在無上菩提願所任持,就是無上菩提願一直相續下來。在修六波羅蜜的時候,同時也有願的力量,所以叫作等流。等是平等,前後相似叫作等。流,是相續不斷的,發了願以後,你能實際上行菩薩道,就是沒有中斷,願的力量繼續下來,所以叫作等流精進。後來行菩薩道是由願的力量。
a)謂先因力所任持故者:最初發心,是名先因。彼所等流,名所任持。
a1)以前初開始發無上菩提心,就是先因。現在行菩薩道,是無上菩提願的等流,所以就叫作任持。
4)四、加行精進,等流精進就是偏重於願,是讚歎願的力量非常大。加行精進是實際上的行動,什麼叫作加行精進呢?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這樣做,不斷的重複。什麼事情呢?思惟、抉擇各式各樣的善法,心裡面思惟這個善法、思惟那個善法。然後,就這樣努力去做,所以就叫作加行精進。
a)數數思擇種種善品正加行故者:依奢摩他,數數觀察淨行所緣,或善巧所緣,或淨惑所緣,是名數數思擇種種善品。於彼所緣數起勝解,數正除遣,名正加行。義如聲聞地說。
a1)依奢摩他數數觀察淨行所緣,就是這位菩薩成就奢摩他,心裡面很堅定地明靜而住,在奢摩他裡邊,依就當在字講,依奢摩他就是在奢摩他裡邊,就是在定裡邊一次又一次觀察淨行所緣。淨行,行者心也,淨就是清淨你的心,淨行所緣就是五停心。五停心觀是什麼呢?初開始用功修行的時候,先要破除障道因緣;現在我所有的煩惱裡邊,貪煩惱重,先修不淨觀。瞋煩惱重,就修慈悲觀。或者是說愚痴特別重,修十二緣起觀。高慢心很大,修界分別觀。散亂心很大,修數息觀。破除這麼多的障道因緣,就是道前方便。
a2)或善巧所緣,屬於智慧;在奢摩他裡面就是定,定裡邊面修毗缽舍那觀。善巧所緣,就是學習蘊善巧、緣起善巧這些事,就是正式修觀、正式修四念處。
a3)或淨惑所緣,有世間的淨惑所緣、有出世間的淨惑所緣。出世間的淨惑所緣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這個時候能斷煩惱。是名數數思擇種種善品。
a4)於所緣的所緣境作如是觀,或者修不淨觀也是,或者修緣起觀,都是數數地觀察所緣境。但是數起勝解,數數的修觀,勝解就是聞思的智慧,聞思的智慧達到勝解的程度。觀色、受、想、行、識是無我、無我所的,你對於這無我的道理,有深刻的認識,就叫作勝解。或者觀色、受、想、行、識都是緣起的、自性空的,你有深刻的勝解。數數的勝解、數數的作如是觀。數正除遣,你也要一次又一次的除遣,就是把勝解的修觀,把它停下來。就是等於修止,先觀而後止,或先止而後觀,就是止和觀、觀和止數數的這麼樣修習,一次又一次地修習,名正加行。
5)五、無動精進,一切苦觸,修行有的時候也會有疲勞、辛苦,或者有其他什麼煩惱的事情,令你苦惱,而這些不如意的事情,不能動搖你的精進,還是繼續精進地用功。亦不轉成餘性分,不會說是太苦惱的時候,說行菩薩道太難,發出離心做阿羅漢也很好,做辟支佛也很好,不一定要成佛,就是轉成餘。或者也包括退失菩提心,就歡喜還是在人間、或天上享福,就變成人天的善法。就是由大乘的菩薩道,退回二乘的聖道,或者又退回人天的境界。雖然有很多的苦,無上菩提心不動搖,不會退成二乘,也不會退為人天的性分,屬於人天性。分,有不同的各式各樣的情形。
a)一切苦觸不能動故等者:寒熱、蚊蝱等觸,是名一切苦觸。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名不能動。攝事分說:有堅猛者,由寒熱、蚊蝱等所不能動精進故。解深密經說:若諸菩薩捨於大乘相應作意,墮在聲聞、獨覺相應諸作意中,當知是名作意散動。與彼相違,應知無動,由是說言不轉餘分。
a1)寒熱蚊虻等觸,是名一切苦觸。不會因為這樣的因緣,你就不精進,這就叫作不能動。攝事分說:有堅猛者,由寒熱蚊虻等所不能動精進故。或者太冷,或者太熱,或者有蚊虻等,就是飛蟲來咬你,這也不能動搖你的精進,這叫作有堅猛者。解深密經說:若諸菩薩棄捨大乘佛法的相應作意,就是大悲心和般若波羅蜜。墮在聲聞獨覺相應諸作意中,就是沒有菩提心,歡喜出離生死就滿足,那是聲聞獨覺的相應諸作意。當知這就叫作作意散動,就是退失無上菩提心。與彼相違,應知叫作無動,由是說言不轉餘分。
6)六、無喜足精進,少分下劣差別證中不喜足故。少分,不是很多;下劣,不是很殊勝的,各式各樣的所得的功德。不喜足,不歡喜、不滿足。譬如說是我發無上菩提心,但是得末到地定,我就滿足,不修行,就叫作下劣精進。菩薩成就這樣的六種一切精進。發勤精進故,他不懈怠,這樣精進用功。所以說言:有勢、有勤、有勇、堅猛,於諸善法不捨其軛。
a)有勢有勤等者:攝事分說:又由五相發勤精進,速證通慧。謂有勢力者,由被甲精進故。有精進者,由加行精進故。有勇悍者,由於廣大法中無怯劣精進故。有堅猛者,由寒熱、蚊蝱等所不能動精進故。有不捨善軛者,由於下劣無喜足精進故。如是五相,能攝前說六種精進,是故舉說。
a1)攝事分說:又由五相發勤精進速證通慧,很快就會得到神通和智慧。神通就是有定,有定才有神通,是定、慧。謂有勢力者這句話怎麼講呢?由被甲精進故,就是有願,願是甲,你有一個精進的願,由被甲精進故,就叫作有勢力者。有精進者,由加行精進故,就是採取行動。被甲精進是願,有精進是行。有勇悍者,就是對於無上菩提的廣大法,沒有怯劣的心情,不害怕這件事情。有堅猛者,由寒熱蚊虻等所不能動精進故。這些苦事,都不能動搖你的菩提心。有不捨善軛者,由於下劣無喜足精進故。軛是什麼呢?就是牛和馬拉車或者耕田有一根彎彎的木頭架在馬的脖子,把牠套住,牠不能跑出去,牠一定一直拉著車,或者耕田的時候有木頭架在牛的脖子上,這牛就是用力往前拉這犁。軛,現在是指善法說,這個善法就是你不棄捨,一直努力地修學善法,就像那牛、馬駕車的時候,軛套在牠的脖子上,牠跑不了。於諸善法不捨其軛,就是不捨掉一切善法,一直地、精進地、相續不斷地修學善法,而不棄捨一切善法。由於下劣無喜足精進故,就是成就小小的成就,不滿足,我要繼續努力修行。如是五相,能攝前說六種精進,是故舉說。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ānāṃ sarvākāraṃ vīryaṃ. tat ṣaḍ-ākāraṃ ca saptākāraṃ caikadhyam abhisaṃkṣipya trayodaśākāraṃ veditavyaṃ. sātatya-vīryaṃ nitya-kāla- prayogitayā. sat-kṛtya-vīryaṃ nipuṇa-prayogitayā. naiṣyaṃdikaṃ vīryaṃ pūrva-hetu-balādhānatayā. prāyogikaṃ vīryaṃ pratisaṃkhyāya kuśala-pakṣa-prayogitayā. akopyavīryaṃ sarvaduḥkhasaṃsparśair avikopyatayā ananyathā-bhāvopagamanatayā. asaṃtuṣṭi-vīryam alpāvara-mātra-viśeṣādhigamā-saṃtuṣṭatayā. idaṃ tāvaḍ ṣaḍ-vidhaṃ sarvākāraṃ vīryaṃ

云何菩薩七種精進?一、與欲俱行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數於無上正等菩提,猛利欲願,隨長養故。二、平等相應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令隨一根本煩惱及隨煩惱、不染污心,亦不纏心。由此精進,能令菩薩於諸善法等習而住。三、勝進精進,謂諸菩薩若為隨一根本煩惱,及隨煩惱、染心、纏心,為斷如是諸煩惱故,精進勇猛如滅頭然。四、勤求精進,謂諸菩薩勇猛勤求一切明處,無厭倦故。五、修學精進,謂諸菩薩於所學法,如應、如宜,普於一切法隨法行,能成辦故。六、利他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於如前說十一種相,應知其相。七、善護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起正加行,善自防守;若有所犯,如法悔除。如是菩薩十三種精進,名一切種精進。
[]云何菩薩七種精進?
1)一、與欲俱行精進,欲就是願,願意精進,願與精進同時活動叫做與欲俱行精進。什麼是與欲俱行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各式各樣的精進。數於無上正等菩提,數就是數數的,不斷的重覆,一次又一次的,在精進時候與無上菩提猛利的欲願在一起。隨長養故,因為有願,精進修六波羅蜜時候,它就特別猛利。願也猛利,行也猛利,猛利的欲願能長養菩薩道,菩薩道也長養願,它們互相饒益這叫做與欲俱行精進。
2)二、平等相應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都有相同的作用,能令隨一根本煩惱,根本煩惱就是特別強烈的煩惱,它是一切煩惱的根本,能引發出很多的煩惱,所以叫做根本煩惱。隨一,根本煩惱不是一種,主要是貪、瞋、癡,隨那一個根本煩惱現行,活動。隨煩惱,是輕微的煩惱,它也是由根本煩惱流出來的,根本煩惱隨順不同的因緣就現出輕微的煩惱。如靜坐時昏沈,昏沈是煩惱,它是愚痴煩惱的等流性;或者靜坐時掉舉,掉舉是貪煩惱的等流性。貪、瞋、癡都有輕微的等流性,就叫隨煩惱。不染污心,根本煩惱那一種出來活動,或者隨煩惱那一種出來活動時,就染污了心,使令心不清淨。現在這位菩薩所有的精進,能令根本煩惱、隨煩惱不染污心,煩惱不染污,就是不現行。亦不纏心,輕微一點的,正念一提起來就沒有了,但有時正念提起來它還是干擾你。現在菩薩精進的力量大,煩惱不纏縛心,叫它不要活動就能不活動,就是精進的力量大,也就是止觀的力量大。由此精進,由於有這樣的力量,能使煩惱不活動、心清淨。心裡沒有煩惱時,就能令菩薩對於很多的善法能平等的修習而住;若是有煩惱時,想要做種種功德,它作障礙,就不能等習而住,不能安住在平等,什麼樣的功德我都能做,一定要心裡沒有煩惱才可以。所以,先說菩薩的精進,令心清淨,然後才能做種種善法,都能做得很滿意。
a)平等相應精進等者:此中精進遍不定心及定心位。不定心位,由能念防護意,不令起貪、起瞋、起癡,是名能令隨一根本煩惱不染污心。於定位中,由能取彼貪欲蓋等諸隨煩惱為過患想,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能令蓋纏未生不生,已生除遣,是名能令隨一彼隨煩惱亦不纏心。由是能令菩薩住正念知及平等捨,是名於諸善法等習而住。
a1)這裡面的精進,普遍於不定心及定心,兩個階級裡面都有這種精進的。不定心位,就是奢摩他沒有修成功,心裡面散亂不能明靜而住,這是不定心位。這個時候也有這個精進。沒有得定,我怎麼使令煩惱不活動呢?由能念防護意,這個念能夠憶念正法,不忘失。若有這樣的功夫,也就能夠防護、保護你的心,不為煩惱賊所侵犯;能防護、能防止、能保護內心的清淨。不令起貪、起瞋、起痴,就是根本煩惱能叫它不現起,就是念心所的力量,心裏面若起貪、起瞋、起痴,起種種煩惱的時候,若轉變所緣境念佛,它就不念貪;思惟經文的義,貪瞋痴就不活動。所以它能夠防護意,使令你不起貪、不起瞋、不起愚痴。雖然沒得定,也能使令你內心清淨的。這方法就是你要善用念心所。是名能令隨一根本煩惱不染污心。
a2)這是於定位中,修禪定的時候,不是說已經得定,是在學習止觀、學習奢摩他毗婆舍那的時候。前面是能令內心清淨,用念心所的力量可以辦到,現在修定的時候怎麼樣能令心清淨呢?它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這位修止觀的禪師,能取到彼貪欲等蓋,就是五蓋:貪欲、瞋恚、昏沈睡眠、掉舉惡作、疑。取就是拿到,拿到貪欲等蓋諸隨煩惱的過患想,蓋的煩惱若現行是有過患,使令禪定不能夠成功,奢摩他不能成功、毗婆舍那也不能成功,也就不能得聖道,三惡道就隨著你後面,隨時可能到地獄去,到惡鬼道、畜生世界去。這樣思惟蓋有這個過患,取得這樣的觀想。修止觀的時候,同時這樣作觀:我若不滅除這些蓋就有很多過患。從順障法淨修其心,順障法是什麼?就是放逸,我不控制這一念心,隨順這些障礙的事情去活動,就是順障法。障就是自己的煩惱,自己的煩惱障礙自己的止觀不能成就,應該消除這些障礙,但是我隨順障礙,就是放逸。現在我不隨順障礙,不隨順煩惱活動,用止觀的力量清淨、莊嚴我的心,使令心不染污,淨修其心。能令蓋纏未生不生,使令這個蓋,蓋就是纏,未生的不生,若是已經生的就除遣,這個地方就是五停心觀。用五停心觀的方法破除這些蓋障,未生的不生,已生的除遣,是名能令隨一彼隨煩惱亦不纏心。前面沒得定的人,也就是不修定的人,他的方法就是轉移所緣境,心就清淨。修止觀的人怎麼樣讓心清淨呢?觀察煩惱的過患,這樣使令心清淨,能知道煩惱的過患,實在是智慧,是名能令隨一彼隨煩惱亦不纏心。
a3)由於能夠這樣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能夠觀察這些蓋障的過失,不要走錯道路,能夠這樣做,繼續這樣修行,能令菩薩住正念、正知及平等捨。正念,是不忘所緣境,數數地憶念所緣境,就能安住在所緣境,明靜而住,就是奢摩他成功。正知,在奢摩他裡面修毗婆舍那觀,叫正知。若能夠破除蓋障,正念、正知就現前,因為沒有障礙。
平等捨是什麼呢?靜坐的時候,昏沈、散亂,就是不平等。也不昏沈,也不散亂,就叫平等。現在心裡面也不昏沈也不散亂,心裡面寂靜住,明靜而住。但是很容易就散亂,很容易境界就失掉,這個時候要注意地保護它,叫這個境界相續地明靜而住,要特別注意才可以,若不注意就沒有。這時候還沒到捨的境界,到捨的時候就不需要保護,任運地相續下去,叫做捨。七覺支的捨也就是這個捨。所以,若能夠破除蓋障,於順障法淨修其心,心能正念、也能正知、也能平等捨,就達到這個境界。就是止也能成就,觀也能成就,是名於諸善法等習而住。這樣,正念也是善法,正知也是善法,平等捨也是善法,若成就正念、正知、平等捨,就會生出來很多的功德都能成就,若是止觀沒有成就,其它一切殊勝的善法都不能成就。
3)三、勝進精進,有強大力量叫勝,有這麼大的力量向前進,所有的障礙不能障礙叫勝進精進。謂諸菩薩若為隨一根本煩惱及隨煩惱,染心纏住纏縛你的心,這位菩薩不願意煩惱留在心上來染污心,我心裡面有煩惱,我不喜歡,要把這個煩惱賊驅逐出去。正念沒有力量的話,心有煩惱的時候,隨順煩惱去,就是我們沒有這個精進。現在這位菩薩為斷如是諸煩惱故,精進勇猛地修學止觀,要滅這個煩惱。如滅頭然,心裡面有煩惱火出來,就像我的頭上起火似地,要趕快把它消滅。
4)四、勤求精進,不懈怠尋求,要有所求,不努力能得到嗎?謂諸菩薩勇猛勤求一切明處,就是一切的智慧,就是五明,內明、因明、聲明、工巧明、醫方明。求智慧這件事不是那麼容易,你要無厭倦,不厭煩,不疲倦,要精進地求才能得到。斷煩惱也要精進,求智慧也是要精進。
5)五、修學精進,謂諸菩薩對於所學的法,如應、如宜,宜也是應,就是契合的意思。契合我的心情,我歡喜這樣,就是契機。還要契理,應和宜,就是一個契機、一個契理。如果只是契機就可以,不合道理的事情我也歡喜,可以做嗎?不可以。所以,要契機還要契理,契理還要契機。這樣這件事才有意義。普遍地對於一切的法隨法行,完全都能成辦,都能夠成功一切法隨法行。法隨法行怎麼講呢?有兩個解釋,頭一個解釋法是涅槃,隨法是八正道。八正道不是涅槃,但是隨順涅槃。所以,若學習八正道,就能到涅槃那裡,叫做法隨法行。第二個解釋,法是佛陀的所教導、所教示,佛所開示的一切正法就叫做法。隨法,就是隨順佛的教導修行,這樣就叫做隨法。一切是什麼?一切時、一切處,都能夠法隨法行。因為精進,你就能成功。
a)普於一切法隨法行等者:法隨法行略有五種。謂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語意業無倒隨轉,正思、正修。力種性品廣說其相。是名一切法隨法行。
a1)法隨法行有五種不同,謂如所求,就像你所求的,求這個字有願、有行,合而為一叫做求。有願,還有行動,這樣求法。願意學習華嚴經這是一個願,還要行,事實上去求,或者自己閱讀,或者請人講解,就叫做求。
a2)如所受法,受是領納在心。心裡歡喜而學習,完全學習畢業,就是如所受法。如所求、如所受,就是聞所成慧。
a3)以後又怎麼的呢?學習好了,然後要按照你所求的佛法,你所受的佛法,要實際上修行,隨順你所求、所受的法,這樣用功、這樣修行。身語意都是這樣,不要搞錯。
a4)正思,就是學習佛法以後,還要到寂靜的地方專精思惟。專精思惟有什麼好處呢?就是以前學習的時候不大明了,現在因為思惟就明白,能令你增長智慧。已經明白的,更會深入地明白而不忘失。這樣地專精思惟,就是在聞所成慧的程度上又進一大步。進了一大步以後,就容易成就修所成慧。
a5)正修,前面力種性品已經學過。是名一切法隨法行。
a6)力種性品那個地方說是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有四種不同。
第一、奢摩他,由九心住開始: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九心住是欲界定,但是不可以停留在這裡,要進一步到未到地定,才算是奢摩他成功。若再進一步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更好。裡面就是以最低限度未到地定成就,才叫奢摩他。
a7)第二、毗婆舍那,就是觀察苦集滅道四諦、觀察十二緣起、觀察世俗諦、勝義諦,就是要有所緣境觀察。你要修奢摩他,要修毗婆舍那,是各別修,譬如靜坐前半小時修奢摩他,過半小時修毗婆舍那。修毗婆舍那的時候,奢摩他沒有了。為什麼奢摩他沒有?因為你那奢摩他就是在欲界定,心裡面一思惟觀察的時候,奢摩他的力量沒有,就是心裡面散亂的境界。修奢摩他的時候,也沒有毗婆舍那,所以是各別修。
a8)但是若進一步成就未到地定的時候,在未到地定裡修毗婆舍那,那是怎麼情形呢?未到地定初開始成就不自在,不是那麼純熟。不純熟的時候,在未到地定裡修毗婆舍那,未到地定也可能失掉。未到地定的定是比欲界定強,但也不是太有力量。要繼續的修使令未到地定進步,但是還沒到色界初禪。若在定裡面修毗婆舍那,未到地定沒失掉,還在。這叫定慧雙修,止觀雙運。修毗婆舍那的時候,止還在,它還是有力量的,這時候叫做有修奢摩他,同時也修毗婆舍那,這是第三個境界。若是你的未到地定純熟自在,或者是達到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那更是殊勝。是在定中修觀,定內修觀。定內修觀在根據攝大乘論上講:前及此法流,皆得見諸佛。此法流,就是在禪定裡面修觀,就是得無生法忍。前,是得無生法忍之前。得無生法忍之前最低限度要有未到地定,也可能是初禪。在此法流和此法流之前的時候,得未到地定、初禪的時候,在這裡面修止觀的時候,才能見到佛。第四是樂修奢摩他毗婆舍那,我歡喜修奢摩他毗婆舍那,這個地方和前面有什麼不同呢?前面修奢摩他又修毗婆舍那,那是開始,止觀雙運還沒能夠成功,修到什麼程度呢?任運的就相應。修奢摩他到未到地定,就有輕安樂,到色界初禪,更是有殊勝的輕安樂。初開始在定裡邊修毗婆舍那,不會因為毗婆舍那而有輕安樂,只是奢摩他的輕安樂,你要繼續不斷的修毗婆舍那觀,就是修四念住,身受心法不可得,達到一個程度的時候,毗婆舍那也會引起輕安樂,這個時候叫做止觀雙運。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叫做樂修奢摩他毗婆舍那。正修有這四個階段,謂諸菩薩於所學法,如應如宜,普於一切法隨法行皆能成辦。得聖道,就是在這個時候得,就是樂修奢摩他毗婆舍那的這個時候,得聖道。就是奢摩他毗婆舍那能達到任運自在的程度。什麼是自在?入、住、出都很自在。我願意入就入,願意住就住,願意出就出。謂諸菩薩於所學法,先要學,然後你才能夠法隨法行。
6)六、利他精進,這是利益眾生精進,就是饒益有情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的精進,如前面所說,就是戒品裡面說的,饒益有情戒有十一種相。現在利他精進,就是那十一種相。
7)七、善護精進,你善能保護你的精進。什麼叫善護精進呢?謂諸菩薩所有的精進,起正加行,起正加行就是精進。能發動,正是良好的,就是隨順佛教,隨順佛所開示的法語,這樣努力的修行,叫做正加行。善自防守,你還能夠保護你的精進,不要傷害你的精進。因為功德沒有圓滿嘛,有的時候會有錯誤,有所違犯,你隨順佛所開示的儀軌,去懺悔,能除滅這個罪過。如是菩薩十三種精進,名一切種精進。
a)起正加行善自防守等者:如說具足成就五支所攝不放逸行。一、前際俱行不放逸行,二、後際俱行不放逸行,三、中際俱行不放逸行,四、先時所作不放逸行,五、俱時隨行不放逸行。於戒品中別釋其相。依彼後二不放逸行,此說起正加行善自防守。依彼初三不放逸行,此說若有所犯,如法悔除。
a1)如戒品說的具足成就五支,具足這五支,你都不缺少,你都能夠安住不犯,就叫做成就。這五條所說是不放逸行,不放縱自己。沒有得聖道,心裡都有煩惱,煩惱你能用正念控制,這就是不放逸。若放縱它,正念就沒有,就是煩惱活動,就是放逸。這五條是什麼呢?
一、前際俱行不放逸行,前際就是以前,就是過去。俱行不放逸行,我過去的時候,我也是如法的精進,不放逸。若在精進的時候,有時候有犯錯誤,發露懺悔。
二、後際俱行不放逸行,後際就是今天以後,就是未來。未來的時候,我在學習聖道,修學止觀,教化眾生這些事情,我也不放逸。如果有錯誤,我也如法的發露懺悔。
三、中際俱行不放逸行,就是現在,以前、以後的中間就是現在。我在用功修行的同時,我也決定不放逸。如果有錯誤,決定發露懺悔。這是說前際、中際、後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若有錯誤,發露懺悔。
四、先時所作不放逸行,先時所作就是在你採取行動之前,這件事你還沒做,但是要做,先就心裡發願,決定保持清淨不放逸,要有這樣的願,這叫做先時所作不放逸行。
五、俱時隨行不放逸行,就是在採取行動,現在開始做這件事,是同時的,所以叫俱時。隨行不放逸行,隨你在用功修行的時候,一定保持身心清淨,我不放逸。
a2)這五條不放逸行,在戒品裡面,一條一條的解釋它的相貌的。依彼後二不放逸行,就是先時所作不放逸行、俱時隨行不放行,指後兩個不放逸行。這裡的文就是起正加行、善自防守,這兩句話就指戒品說的後二不放逸行。依彼初三不放逸行,就是前面的前際、後際、中際不放逸行。此說若有所犯,這裡的文說若有所犯如法悔除,就指前面那三種說的。前面是五支,這裡就是這兩句話。
yena samanvāgato bodhisattvaḥ ārabdha- vīryaḥ sthāmavāṃ vīryavān utsāhī dṛḍha-parākramo 'nikṣipta-dhuraḥ kuśaleṣu dharmeṣv ity ucyate. sapta-vidhaṃ punaḥ chandasahagataṃ bodhisattvasya vīryaṃ punaḥpunar a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tīvra-cchanda-praṇidhānānubṛṃhaṇatayā. sāmya-yuktaṃ bodhisattvasya vīryaṃ yad anyatamena kleśopakleśenāsaṃkliṣṭa-cetaso 'paryavasthitasya yena vīryeṇa bodhisattvaḥ kuśaleṣu dharmeṣu tulyocita-vihārī bhavati. vaiśeṣikaṃ vīryaṃ bodhisattvasyānyatamenopakleśenopakliṣṭa-cetasaḥ paryavasthita-cetasaḥ tasyopakleśasya prahāṇāya yad ādīpta-śiro-nirvāṇopamaṃ vīryaṃ. eṣakaṃ vīryaṃ bodhisattvasya sarva-vidyā-sthāna-paryeṣaṇatayā. śikṣā-vīryaṃ bodhisattvasya teṣv eva paryeṣiteṣu dharmeṣu yathā-yogaṃ yathārhaṃ dharmānudharma-pratipatti-saṃpādanatayā. parārtha-kriyā-vīryaṃ bodhisattvasya pūrvavad ekādaśa-prakāraṃ veditavyaṃ. ātmanaḥ samyak-prayogārakṣāyai skhalitasya ca yathā-dharma-pratikaraṇatāyai vīryaṃ saptamaṃ bodhisattvasya. itīdaṃ trayodaśākāraṃ bodhisattvasya vīryaṃ sarvākāram ity ucyate.

3.2.5.7-8.遂求精進,此世他世樂精進
菩薩所有遂求精進,此世他世樂精進,如忍應知。其差別者,彼說堪忍,此說菩薩精進勇悍。
[]7-8)在九種精進來說,就是遂求精進是第七種,二世樂精進是第八種。菩薩的所有遂求精進,遂就是成就,你所求的成功叫遂求。此世樂他世樂的精進,如前邊說忍品裡邊,和這說的意思一樣。遂求精進有八種,就是遂求忍有八種,二世樂的忍有九種,這裡的兩種和前面一樣。其差別的地方是什麼呢?彼說堪忍,叫遂求堪忍,此世他世樂堪忍,此說菩薩精進勇悍。
vighātārthika-vīryaṃ cehāmutra-sukhaṃ ca bodhisattvānāṃ vīryaṃ kṣāṃtivad draṣṭavyaṃ. tatrāyaṃ viśeṣaḥ. yā tatra kṣāṃtiḥ seha vīryam abhyutsāho vaktavyaḥ.

3.2.5.9.清淨精進
云何菩薩清淨精進?謂此精進,略有十種。一、相稱精進,二、串習精進,三、無緩精進,四、善攝精進,五、應時修習精進,六、通達眾相精進,七、不退弱精進,八、不捨軛精進,九、平等精進,十、迴向大菩提精進。
[]云何菩薩清淨精進?謂此精進略有十種。一、相稱精進。二、串習精進。三、無緩精進。四、善攝精進。五、應時修習精進。六、通達眾相精進。七、不退弱精進。八、不捨軛精進。九、平等精進。十、迴向大菩提精進。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asya viśuddhaṃ vīryaṃ. tat samāsato daśavidhaṃ veditavyaṃ. anurūpam abhyastam aślathaṃ sugṛhītaṃ kālābhyāsa-prayuktaṃ nimitta-prativedha-yuktaṃ alīnam avidhuraṃ samaṃ mahā-bodhi-pariṇamitaṃ ceti.

若諸菩薩,或為彼彼諸隨煩惱極所逼切,為斷彼彼隨煩惱故,修習種種相稱對治。謂為對治諸貪欲故,修習不淨;為欲對治諸瞋恚故,修習慈愍;為欲對治諸愚癡故,修習觀察緣性緣起;為欲對治諸尋思故,修習息念;為欲對治諸憍慢故,修界差別。如是等類是名菩薩相稱精進。
[]1)相稱精進
1.1)若諸菩薩,或者是為彼彼,就是一樣一樣的諸隨煩惱,隨煩惱就是輕微的煩惱。但是根本煩惱,也名為隨煩惱的,所以是輕重兩個都包括在內。極所逼切,煩惱現前的時候,使令這位菩薩心情很苦惱。為斷彼彼隨煩惱故,修習種種相稱對治,所對治的煩惱和能對治的法門,彼此是相稱的,相適合的。如果不相合,你不能對治。
1.2)個菩薩有貪欲的煩惱,為對治貪欲的煩惱,就修習不淨觀。修習不淨觀,正好能對治貪煩惱,所以,是相稱的精進。為欲對治諸瞋恚故,修習慈愍。修慈愍心,就能對治內心的瞋煩惱,就不瞋怒。為欲對治諸愚癡故,修習觀察緣性緣起。什麼叫做愚癡?就是不明白一切法是緣起的。現在對治這個愚癡,就得修習這個觀察。修和習有什麼不同?初開始叫做修,繼續不斷的修就叫做習。修習什麼?觀察什麼?觀察緣性緣起。緣起就是十二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都是緣起的,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緣性是什麼呢?就是緣起裡面的道理。就是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十二緣起裡面,多數是指增上緣說的,也包括因緣、次第緣、所緣緣。觀察緣性緣起,就能對治內心的愚癡,就會開智慧。為欲對治諸尋思故,修習息念。你想要對治內心的散亂,尋思是散亂的意思。不尋思,就是不散亂。用息作所緣境,常常的憶念這個息,心裡面就不散亂,能對治散亂。為欲對治諸憍慢故,憍是自己高大起來,叫憍;慢是瞧不起別人。修界差別觀,就能對治憍慢,就不高慢,人人都是平等。如是等類,是名菩薩相稱精進。
iha bodhisattvo yena yenopakleśenātyarthaṃ bādhyate. tasya-tasyopakleśasya prahāṇāyānurūpaṃ pratipakṣaṃ bhajate. kāma-rāgasya pratipakṣeṇāśubhāṃ bhāvayati. vyāpāda-pratipakṣeṇa maitrīṃ. moha-pratipakṣeṇedaṃpratyayatā-pratītyasamutpādaṃ bhāvayati. vitarka-pratipakṣeṇānāpāna-smṛtiṃ. māna-pratipakṣeṇa dhātu-prabhedaṃ bhāvayati. idam evaṃ-bhāgīyaṃ bodhisattvasyānurūpaṃ vīryam ity ucyate.

若諸菩薩,非唯成就始業初業所有精進,謂為住心教授、教誡,非不亦由串習加行、積習加行,是名菩薩串習精進。
[]2)串習精進
若諸菩薩,不是唯獨是成就始業、成就初業的精進,就叫做精進,那樣是不夠。要串習,串是連續不斷,你要連續不斷的精進,才能成就的。為什麼要精進呢?為住心,安住其心,使令它不散亂,使令它明靜而住,目的是要得定。所以,我請師長來教授我住心的方法,要師長來教誡我,來警告我,不可以這樣做。得到師長的教授教誡,這就是始業初業,但是這就夠了嗎?不可以。學習師長教授教誡的住心法門,你還要串習,連續不斷的學習,而且還要加行,還要努力的修行才可以。積習加行,努力了七天,還不夠,還要再七天,再七天,積聚你的學習,繼續不斷努力。這樣努力修行,才能成功。是名菩薩串習精進。
a)非唯成就始業初業所有精進等者:聲聞地說:謂有二種初修業者。一、於作意初修業者,二、淨煩惱初修業者。云何於作意初修業者?謂初修業補特伽羅,安住一緣,勤修作意,乃至未得所修作意,未能觸證心一境性。云何淨煩惱初修業者?謂已證得所修作意,於諸煩惱欲淨其心,發起攝受正勤修習了相作意,名淨煩惱初修業者。此說精進,於彼二種隨應當知。從他聽聞相應所緣種種方便,名為住心教授教誡。聲聞地說:初修業者,雖於相應所緣境界勤修加行,而有諸蓋數數現行,身心麤重。由是因緣,不能令心速疾得定。由是此說非不亦由串習加行、積習加行。
a1)聲聞地說,謂有二種初修業者,這裡面說始業、初業,就表示有兩類不同,就是兩類的初業,兩種初修業的人,初開始修行的人,那兩種呢?一、於作意初修業者,二、淨煩惱初修業。云何於作意初修業者?作意,警覺自己的心。我們心的活動,要有作意心所,心才能活動,不然它不動。若不如理作意,就生出貪心。如理作意,生出智慧。就是作意,控制這一念心。現在這地方說作意是什麼呢?是指未到地定說。你常能夠控制這一念心,來整理它,來修正它,達到未到地定,叫做作意。這是初修業者,謂初修業補特伽羅,初開始修禪定的這個人,要選擇一個所緣境,把心住在那裡,安住一緣。勤修作意,安住在所緣境上以後,要精進的修行作意,常常觀察這一念心,叫它不要放逸,安住在所緣境。安住在所緣境,就是常常憶念所緣境,心裡面就不會散亂,不會掉舉,就沒有雜念。你要精進的警覺這一念心,一直的憶念所緣境,這樣做就成功。你這麼做,今天也做,明天也做,一直到你還沒有得到未到地定,都叫做初修業者。你沒能夠接觸到定的境界,就是沒有得未到地定,都叫做初修習。如果是以初禪來說,就是修七種作意。初開始是了相作意,就是初修作意,屬於初修業瑜伽師。第二個是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這五個作意,叫做已習行瑜伽師,第三個瑜伽師叫做已度作意瑜伽師,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由七種作意去得到初禪,得到初禪的時候,叫做加行究竟果作意,叫做已度作意瑜伽師。這是修定的時候這麼說。
a2)云何淨煩惱初修業者?謂已證得所修作意,就是你已經成就未到地定,或者成就初禪,達到這個程度。這個時候你得初禪,不想得二禪、三禪、四禪,現在就想要清淨你的煩惱,想要從你心裡面排除一切的煩惱。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就和前面修定的時候不同,你就要發動,攝受就是成就,或者說學習,學習正勤修習了相作意。了相作意是什麼?就是要明白四念處,就是身、受、心、法這四個,四個所緣境,這就叫做淨煩惱作意的初修業瑜伽師。初修業瑜伽師先要學習,有善法欲,想要斷煩惱,這個時候叫做初修業瑜伽師。達到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就是內凡位,這個時候叫做已習行瑜伽師。得到初果,叫做已度作意瑜伽師,名淨煩惱初修業者。
a3)這裡說的精進,兩種是屬於那一種?若諸菩薩,非唯成就始業初業所有精進,謂為住心教授教誡。這個就是頭一種。於作意初修業者,就是這一種,不是淨煩惱。從別的人聽聞到相應所緣,種種方便,就是你現在是貪煩惱,要修不淨觀。你是瞋煩惱修慈愍觀,你的我慢很高,修界方便,叫做相應所緣種種方便,名為住心的教授教誡。
a4)聲聞地說:初業者雖於相應所緣境界勤修加行,而有諸蓋數數現行。你雖然是歡喜靜坐,但不是貪欲蓋,就是瞋恚蓋,再不然就是昏沉睡眠蓋,再不然就是疑惑。你有這些事情,怎麼辦呢?諸蓋現行,身也粗重,心也粗重。由是因緣,不能令心速疾得定。什麼叫做心粗重?坐那裡,不是昏沉就是散亂,就是心粗重。身粗重呢?心裡面昏沉散亂,打瞌睡完了的時候腿疼,就坐不住,就要起來,叫身粗重。身的粗重,心的粗重,如果被排遣以後呢?輕安樂就來,就是得定。得定的時候,身體完全不同。感覺輕,好像有若無的樣子,就是沒有粗重。由是此說非不亦由串習加行,積習加行,這樣你才能成功。
iha bodhisattvo na ādikarmika-tat-prathama-karmika-vīryeṇa samanvāgato bhavati. yad uta citta-sthitaye 'vavādānuśāsanyā. nānyatrābhyasta-prayogo bhavati paricita- prayogaḥ. idaṃ bodhisattvasyābhyasta-vīryam ity ucyate.

若諸菩薩亦非唯有串習加行、積習加行,為住其心教授、教誡;然此始業初業菩薩,於此加行,不緩加行,無間加行,殷重加行,是名菩薩無緩精進。
[]3)無緩精進
若諸菩薩,亦非唯有串習加行、積習加行,不是只有這兩種加行就成功。為了使令心得定,要學習你的教授教誡,只是有串習加行、積習加行還不夠。然此始業初業菩薩、於此加行,還要努力的學習不緩加行。什麼叫做不緩加行呢?無間加行、殷重加行,是名菩薩無緩精進。無間加行,就是不間斷。殷重加行,就是周備的用功,是名菩薩無緩精進。
a)於此加行不緩加行等者:聲聞地說:云何名為不緩加行?謂無間方便、殷重方便勤修觀行,乃至廣說。此應準知。謂即於此串習加行、積習加行無有緩慢故。
a1)聲聞地說:云何名為不緩加行?聲聞地說;云何名為不緩加行呢?有無間的方法,無間的行動、有殷重的行動,勤修觀行,乃至廣說。這一段文,應該按照聲聞地的道理,我們才明白,謂即於此串習加行、積習加行,無有慢緩故。你能夠無間加行、殷重加行,但是還是有事情要做,如有病要看醫生,師父有事情命令你去做事,你也不能不去做,怎麼辦呢?你還要做這個事,做事的時候,心裡面還掛念著,我趕快把這件事做好,我去靜坐,要有這樣的心情。
na cāpi bodhisattvaḥ abhyasta-prayogo bhavaty avavādānuśāsanyāṃ citta-sthitim ārabhya. api tv ādikarmika eva sa bodhisattvaḥ tasmiṃ prayoge aślatha-prayogo bhavati sātatya-sat-kṛtya-prayogitayā. itīdaṃ bodhisattvasyā-ślathaṃ vīryam ity ucyate.

若諸菩薩從師長所,或自多聞力所持故,無倒而取,為住其心,發勤精進,是名菩薩善攝精進。
[]4)善攝精進
什麼叫做善攝精進?這麼多的菩薩從師長那裡,繼續不斷的學習精進法門。或者自己博學多聞,憶念力非常的強,能攝持很多的菩薩道精進法門。從師長所學習的佛法,能夠沒有顛倒,沒有錯誤。所學習的也正是師長所教授的,沒有誤會,自己多聞力所持的,也都是很正確的。從師長所學習的佛法,或者是自己多聞力所持的,總而言之,為了把自己的心,安住在佛法上,不能遠離佛法,而努力的精進,是名菩薩善攝精進。
a)從師長所等者:謂如善達修瑜伽行諸瑜伽師之所開悟,即如是學,於法、於義不顛倒取,無有我慢,亦不安住自所見取,無邪僻執,是名從師長所無倒而取。義如聲聞地說。如說從師長所無倒而取,如是從自多聞無倒而取,當知亦爾。
a1)謂如善達,菩薩學習佛法的時候,能如,能契合,善巧通達修瑜伽行的事情。瑜伽,就是止觀。很多善達瑜伽行的諸瑜伽師,開示令你明白怎麼樣修止觀,如他所開悟,這位學習的菩薩就按照善達修瑜伽行諸瑜伽師所開悟的這樣學習,而不違背師長所教授。
a2)於法於義,善達修瑜伽行的瑜伽師,教授你時,是有法,有義。法是能詮顯義的,義是文句所詮釋的,一個能詮,一個所詮。不顛倒取,處在學位的這位菩薩跟師長學習法義的時候,能夠不顛倒取,不會搞錯,止應該怎樣修?觀應該怎麼樣?他能如師長所教授的,不會有距離。這就是聽聞師長所教授的,不要有妄想,心裡寂靜住,就不容易起誤會。
a3)什麼叫做不顛倒取?就是無有我慢,有我慢時就會顛倒取。自己感覺博學多聞,我很有修行,你不如我,若以這樣心情聽聞師長的教授,就容易顛倒取。現在這位菩薩無有我慢,沒有這個心情。我慢,不是憑空的有高慢心,他對佛法有學習過,因為自己用功,心裡有仗勢,我就高起來,這叫做我慢。菩薩無有我慢,他自己有自己的見地的,但是現在跟師長學習時,不安住在自己的思想,他把自己的思想隱沒,然後一點沒有成見的聽師長的教授。無邪僻執,自己沒有錯誤的執著,是名從師長所無倒而取。在聽師長的教授的時候,把這些事情統統都放在一邊,自己的心完全是明靜而住的聽師長教授,就是無倒而取。然後你可以再把自己的意見拿來觀察思惟。
a4)菩薩地這段文的義如聲聞地說的。如說從師長所無倒而取,自己多聞或是閱讀經論,也應該是有這樣的態度,才能無倒而取。
punar bodhisattvaḥ gurūṇām aṃtikāt svayam eva vā bāhuśrutya-balādhānatayā a-viparīta-grāhitayā citta-sthitaye vīryam ārabhate. itīdaṃ bodhisattvasya su-gṛhītaṃ vīryam ity ucyate.

若諸菩薩無倒取已,於應止時,能正修止;於應舉時,能策其心;於應捨時,能正修捨。是名菩薩應時修習相應精進。
[]5)應時修習相應精進
5.1)善攝精進的大意,你要不斷的攝取修止觀的知識,要不斷的豐富你的止觀的知識。這位菩薩,不懈怠、很精進,從師長所或自多聞力所持故,學習到很多的修止觀的方法,而且沒有犯錯誤。然後,實際上來實踐他所學習的止觀的方法,怎麼樣來修止觀呢?心裡面散亂、掉舉,這個時候應該修止,能正確的修止。或者是用奢摩他的方法,或者用毗婆舍那的方法來修止。
5.2)修止的時候,心有的時候不及,有時候過頭,修止應該把妄想停下來,但是修過頭,就失掉所緣境,心就沈沒,就是輕微的昏沈。沈沒和昏沈有點差別,昏沈就是比較重的昏沈,說沈沒是輕微的昏沈。輕微的昏沈,自己不知道,不容易知道是昏沈,而重的昏沈自己知道,我剛才打瞌睡,輕微的不知道。昏沈的時候、沈沒的時候,你應該振作,把自己的精神振動起來,能夠鞭策自己不要懈怠,把精神振作起來,或者修止、或者修觀,應該這樣。
5.3)於應捨時,什麼時候叫捨呢?就是這個時候止也修得很相應,修觀都很相應,就是這樣下去。怎麼叫做止相應呢?就是心裡面明靜而住,心裡面沒有昏沈,心裡明了,寂靜住,這時候很好,不要再加上其它的事情,就繼續這樣下去就好,所以叫做捨。捨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明靜而住叫做捨,一個是明靜而住,不要再去加上止、加上觀,就是多餘的。你明靜而住相續不間斷的,很相應的這樣下去,就要修捨,不要再加上止、加上觀,不要這樣做。應時,那個時候應該修止、那個時候應該修舉、那個時候應該修捨,就是應時,那個正相應的時候,這樣修習相應精進,就叫做應時修習相應精進。
punar bodhisattvaḥ evam aviparīta-grāhī śamatha-kāle śamathaṃ bhāvayati. pragraha-kāle cittam pragṛhṇāti. upekṣā-kāle upekṣāṃ bhāvayati. idam asya kāla-prayukta-vīryam ity ucyate.

若諸菩薩於其種種止、舉、捨相,入、住、出相,能善了知,能無忘失,能善通達,無間修作、殷重修作,是名菩薩通達眾相相應精進。
[]6)通達眾相精進
若諸菩薩於其種種,有止相、有舉相、有捨相,這叫種種,各式各樣的。入、住、出相,這時候是入,這個時候是住、這個時候是出。入,就是由散亂到寂靜,由不修止觀,入到修止觀的時候。住,是安住在止觀的時候。出,就是從止觀裡面出來。這叫做於其種種的止舉捨相,種種的入住出相,能善了知,你自己完全是明明了了的知道,知道現在是應該止、應該舉、應該捨,應該入、應該住、應該出,能善了知。能無忘失,你對於這件事,到什麼時候應該怎麼做,這些方法,你不忘失。能善通達,你知道這個時候應該修止、這個時候應該修舉、這個時候應該修捨、這個時候應該入、應該住、應該出,你能夠通達這件事。無間修作,不間斷的修止、舉、捨、入、住、出。殷重修作,就是周備的意思。是名菩薩通達眾相相應精進。
a)於其種種止舉捨相等者:聲聞地說:云何止相?謂有二種。一、所緣相,二、因緣相。云何舉相?謂由淨妙所緣境界,策勵其心,及彼隨順發勤精進。云何捨相?謂由所緣令心上捨,及於所緣不發所有太過精進。今說菩薩於此三相能善了知,於諸定地諸行相狀善取、善了,能入諸定,是名入相。又復善取、善了諸行相狀,隨其所欲能住於定,於三摩地無復退失,是名住相。若於入定諸行相狀不復思惟,於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定地不同類法作意思惟,出三摩地,是名出相。義如三摩呬多地說。今說菩薩善取彼相,能無忘失,於彼種種證得心一境性,是名能善通達。謂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識故。如解深密經說。
a1)聲聞地說云何止相?止相有兩種,一是所緣相,就是所緣境,修止一定要有所緣境,把你的心安住在所緣境上,這是止的方法。找一個與你相應的所緣境,把心安住那裡不要動,這是一個止相。二、因緣相,就是觀,能為止做因緣,能幫助你。
a2)什麼叫做舉相?現在精神就是振作不起來,就是打瞌睡,振作不起來,怎麼能叫它振作呢?就是由清淨微妙的所緣境界,你去憶念淨妙所緣境界,來鞭策自己、勉勵自己,舉相就出來。什麼叫淨妙所緣境界?就是佛、法、僧。觀佛像,心裡面精神愉快,精神就來,叫淨妙所緣。或者是某一部份的經論,對於你特別相應、特別歡喜,一念經文的時候,精神就來。或者那一位大德是你所恭敬、尊重、讚歎的,你若思惟他的事情,精神就來,也不沈沒,不昏沈。淨妙所緣境界為主要的一部份,但是另外其它就是隨順的一部份,隨順這件事,譬如說金剛經你是歡喜的,但是白紙黑字的金剛經,文字就在那裡寫著,那個本子就是隨順的。或者說是其他的誰,他在念金剛經,他的聲音很妙,從那微妙的聲音上來聽金剛經,那個音聲也是有隨順的作用,這叫做舉相。
a3)云何捨相?謂由所緣境,或者是用出入息做所緣境,或者是用光明做所緣境,或者用水做所緣境,或者用風做所緣境,隨你個人的歡喜。令心上捨,你緣所緣境的時候,使令你的心達到很高的一個捨的境界。這個時候,你的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會發動一個太過頭的精進,太過頭的精進就有可能會破壞你的捨,所以你不要發太過頭的精進,它就能安住上捨,這時候就叫做捨。若是這個時候正是相應的時候,你若是加強止、加強舉,就過頭,過頭就破壞這個捨,所以這時候不要發動。
a4)現在這一段文是說菩薩對於止、舉、捨三相,能善巧的通達,什麼叫做止?什麼叫做舉?什麼叫做捨?能夠明白。於諸定地,很多的定的境界,按照所緣境來說,你用息做所緣境也是定地,用水、或者用光明、地、水、火、風、青、黃、赤、白都是所緣境。諸行相狀,止也是行,觀也是行,止、舉、捨都是行,入、住、出都是行。善取,就是能夠取到,我現在願意止,止就會現前,願意觀,觀就會現前。若是我們不熟悉的時候,想要止,止不來,想要觀,觀不來,就不叫做善取。善了,也明白現在這是什麼。能入諸定,因為善取、善了,所以自然是能入定,要止就止,要觀就觀,它就入定,叫做入相。
a5)又復,你能善取、善了諸行相狀,隨你所歡喜的,能住於定。前面是入,是開始由散亂而寂靜,現在能住,是相續的寂靜住。你住在那裡,就不會跑掉,能於三摩地不復退失, 是名叫做住相。
a6)怎麼叫做出呢?就是若於入定的諸行相狀,就是你心裡面安住在所緣境這裡,你若不復思惟的時候,入定的諸行相狀不復思惟,不思惟所緣境,就出定。現在是在定地的時候,你想要出定,先在心裡面想,我要到什麼地方講經,一想這個事,就和定地相違。屬於於不定地的分別體相所攝,和定地不同類,就是散亂境界,定地是不散亂的境界,散亂和不散亂是不同類。作意思惟,能令你的心生起來,我現在在入定的時候,這個心是安住在那裡,安住不動,現在忽然間起一個心,我要去廁所,這叫作意,有各式各樣的情形。出三摩地,從定裡面出來。怎麼叫做出定?就是你思惟與定地不同類法作意思惟,就出定。什麼叫入定?你能憶念思惟所緣境,就入定。義如三摩呬多地說。
a7)現在這一段文說的菩薩善取彼相,善是善巧,就是智慧。善也當能講。善取其相,能取彼的相貌。能無忘失,就是你的念心所很強。於彼種種證得心一境性,種種的所緣境,你能成就心一境性,心安住在一個境界上,而不變動,就是入定。
a8)能善通達這句話怎麼講呢?謂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三摩地就是定,所行影像就是在定裡邊,心是能行,行於所行的影像。唯是其識,那個影像是以你的心為它的體性,離開你的心沒有那個影像可得,所以叫做唯是其識故。如解深密經說。
punar bodhisattvaḥ śamatha-pragrahopekṣā-nimittānāṃ samādhi-sthiti-vyutthāna-nimittānāṃ copalakṣaṇā-saṃpramoṣa-prativedhāya sātatya-kārī bhavati sat-kṛtya-kārī. idaṃ bodhisattvasya nimitta-prativedha-vīryam ity ucyate.

若諸菩薩聞說種種最極廣大、最極甚深、不可思議、不可度量菩薩精進,不自輕蔑,心不怯弱,不於所有少分下劣差別證中,而生喜足,不求上進,是名菩薩不退弱精進。
[]7)不退弱精進
若諸菩薩聽人說,種種,是各式各樣。最極是廣大,沒有比他更廣大。最極甚深,沒有比他更深奧的。這個境界是不能思惟、議論,也不可以度量、推測。這樣最極廣大的菩薩精進,最極甚深、不可思議、不可度量的菩薩精進,這是大菩薩精進。菩薩有這麼大的精進,我不輕視我自己,說我辦不到,要說我也能辦到,不會自己輕視自己。心不怯弱,心裡面不恐怖,不要說這件事我沒這能力,要說我也能。不會於少分證中、下劣差別證中,小小的得一點功德,你心裡生歡喜,不會小小的境界就滿足,就歡喜,而不希求向上進步,是名菩薩不退弱精進。
punar bodhisattvaḥ paramodārāṃ parama-gaṃbhīrān aciṃtyān aprameyāṃ bodhisattvānāṃ vīryāraṃbha-nirdeśāṃ cchrutvā nātmānaṃ paribhavati. na saṃlīna-citto bhavati. nāpi cālpa-mātrakeṇāvara-mātrakeṇa viśeṣādhigamena saṃtuṣṭo bhavati. nottari na vyāyacchate. itīdaṃ bodhisattvasyā-līna-vīryam ity ucyate.

若諸菩薩於時時間密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正知而住,於如是類等持資糧,能攝受轉,即於其中熾然修習,於能引攝無倒義利,於一切時勤加功用。,是名菩薩不捨軛精進。
[]8)不捨軛精進
8.1)若諸菩薩於時時間,不懈怠時時的精進。密護根門,很嚴密的保護眼耳鼻舌身意的清淨,不要染污它。飲食知量,不要吃太多,但也不能吃太少。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初夜不睡覺、後夜也不睡覺,心裡時常明明了了的覺寤瑜伽,明明了了的修習止觀。正知而住,不管什麼時候,到聚落裡往來,或是在寺廟中,從藏經樓到講堂,從講堂到禪堂,各地方往往來來,時時的保護內心清淨。從早晨起來一直到晚間休息,中間一直保持正知而住,心裡念念保持清淨。密護根門、於食知量、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珈,這些都是修等持的資糧。等持,就是修止觀,修止觀以此為因,若能這樣做,靜坐的時候妄想會少。密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勤修習悎寤瑜珈,這些你都沒做,靜坐會妄想多,修止修的不相應,修觀也修的不相應。於如是類,一樣是一類。等持資糧是什麼東西呢?是你修止觀的因緣,資糧者因也。
8.2)能攝受轉,能夠攝受成就這個資糧,能密護根門、於食知量、能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攝受就是拿過來,這個方法你能拿過來照這樣做,就可以成就修止觀的資糧。就在日常生活中,熾然修習,很勇猛的修習止觀,愛惜光陰。於能引攝無倒義利,就是你能修習等持的資糧,有了這個資糧就能常修止觀,止觀能引攝無顛倒義利,能得禪定、得無生法忍、能得三明六通、無上菩提,就是無顛倒義利。於一切時勤加功用,在一切時間內,一次又一次很努力的用功修習止觀,而不懈怠。於能引攝無倒義利的等持,於一切時勤加功用修習止觀,是名菩薩不捨軛精進,就是一直不棄捨這個善法。軛就是車前面有個轅,把馬放在轅那兒,再用一塊夾板套在馬的脖子上,馬就沒有辦法跑出去,一直會拉著車不可。現在這裡說:一切善法就叫做軛,善法放在身口意上面,一直不棄捨這個善法,像馬拉車脖子上被套住,沒有辦法離開。初發心的人修學聖道,很難修學聖道,不容易做這件事,佛就安排安住境界。就是遠離很多放逸,要密護根門,於食知量,吃飯知量,要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你若是飯量適當,睡眠就會減少,長時期保持正知而住,靜坐就容易有成就。
punar bodhisattvaḥ kālena kālam indriyair gupta- dvāratāṃ bhojane mātra-jñatāṃ pūrvarātrāpararātraṃ jāgarikānuyuktatāṃ saṃprajānaṃ-vihāritām ity evaṃ-bhāgīyāṃ samādhi-saṃbhārāṃ samādāya vartate. teṣu codyukto bhavati. aviparītaṃ cārthopasaṃhitaṃ sarvatra-yatnam ārabhate. itīdaṃ bodhisattvasyā-vidhuraṃ vīryam ity ucyate.

若諸菩薩發勤精進、不緩不急、平等雙運;普於一切應作事中,亦能平等、殷重修作,是名菩薩平等精進。
[]9)平等精進
若諸菩薩發勤精進的時候,先要學習佛法,開始行動,精進用功,不要太緩也不要太急,就是合乎中庸。平等雙運,本來是止觀雙運,也可多方面解釋,就是安排的功課表要契合。經行也適當,靜坐也適當,叫平等雙運。或靜坐的時候,有止有觀,有觀也要有止,止觀平等雙運。普於一切應該作的事中,也要恰當平等。殷重修作,就是全面都安排的很適當,是名菩薩平等精進。
a)平等雙運者:此說奢摩他、毗鉢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即此說名雙運轉道。聲聞地中顯示其相應知。由此成辦一切神通所作,名於一切應作事中,亦能平等殷重修作。決擇分說,此名速疾神通清淨故。
a1)止觀平等雙運境界是很高,高到什麼程度?就是在這時得無生法忍,小乘佛教在這時得初果。就是止觀兩種和合平等雙運,得聖道在這時候。即此說名雙運轉道,止也在運作,觀也在運作,這條道路是這樣向前進住到聖人的境界。聲聞地中顯示其相應知。由此成辦一切神通所作,一切應作是指什麼呢?是指神通說,就能成辦一切神通所作的事情,名於一切應作事中亦能平等殷重修作。是說你已得到禪定,又想得神通,在這裡可得神通。這是殷重修作。決擇分說這意思,叫做速疾神通清淨故。是說得了神通後,發生作用時候是很迅速的。如果你能夠止觀雙運,達到這個程度,很快就能得神通、得聖道,就在這時候。
punar bodhisattvaḥ nāti-līnaṃ nāty-ārabdhaṃ vīryam ārabhate. samaṃ yoga-vāhī. sarveṣu cāraṃbha-karaṇīyeṣu samaṃ sat-kṛtya-kārī bhavati. iyaṃ bodhisattvasya sama-vīryatety ucyate.

若諸菩薩一切精進有所為作,無不皆為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迴向大菩提精進。
[]10)迴向大菩提精進
若諸菩薩一切的精進是有所作為,早晨起來靜坐,乃至午前、午後,一直到晚間,一切時間。完全都是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想要得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就是佛的種智,是名菩薩迴向大菩提精進。
punar bodhisattvaḥ sarva-vīryāraṃbhān abhisaṃskṛtān a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pariṇamayati. idaṃ bodhisattvasya samyak-pariṇamitaṃ vīryam ity ucyate.

如是最初自性精進,乃至最後清淨精進,皆得菩薩大菩提果。菩薩依此所有精進,圓滿精進波羅蜜多,能於無上正等菩提,速疾已證、當證、今證。
[]如是最初自性精進,乃至最後清淨精進 ,這十種精進都是為了成就無上菩提的果報。菩薩依此前面那麼多的精進,能圓滿你的精進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圓滿,能於無上正等菩提,很快的過去世的菩薩已證,將來菩薩就是當證,現在菩薩就是今證。
ity etat svabhāva-vīryādikaṃ viśuddha-vīryāvasānaṃ ca bodhisattvānāṃ vīryaṃ mahā-bodhi-phalaṃ yad āśritya bodhisattvā vīrya-pāramitāṃ paripūrya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dhāḥ abhisaṃbhotsyaṃte abhisaṃbudhyaṃte ca.
Bodhisattvabhūmāv ādhāre yoga-sthāne dvādaśamaṃ vīrya-paṭalaṃ samāpt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