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靜慮品
云何菩薩靜慮波羅蜜多?嗢柁南曰:
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如是九種相名略說靜慮。謂九種相靜慮,名為菩薩靜慮波羅蜜多。一者、自性靜慮,二者、一切靜慮,三者、難行靜慮,四者、一切門靜慮,五者、善士靜慮,六者、一切種靜慮,七者、遂求靜慮,八者、此世他世樂靜慮,九者、清淨靜慮。
[解]云何菩薩靜慮波羅蜜多?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如是九種相,名略說靜慮。靜慮有九個相貌,名為菩薩靜慮波羅蜜多,那九種呢?一者、自性靜慮。二者、一切靜慮。三者、難行靜慮。四者、一切門靜慮。五者、善士靜慮。六者、一切種靜慮。七者、遂求靜慮。八者、此世他世樂靜慮。九者、清淨靜慮。
uddānaṃ
pūrvavad veditavyaṃ.
3.2.6.1.自性靜慮
云何菩薩自性靜慮?謂諸菩薩於菩薩藏聞思為先,所有妙善世出出間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毘缽舍那品,或雙運道俱通二品。當知即是菩薩所有靜慮自性。[解]菩薩的自性靜慮是什麼意思呢?自性就是別,就是靜慮波羅蜜多本身不同於其他波羅蜜多,有特別的地方,就是自性,他自己的體性、相貌不同於其他波羅蜜多。
1)你想要得靜慮波羅蜜多,對於菩薩藏要聞思為先,就是先要聞思,然後才可以成就靜慮波羅蜜多,所以聞思是道前方便。
2)聞思成就以後,還要成就所有妙善的世間心一境性,所有妙善的出世間心一境性。妙善是讚歎心一境性是非常好的,非常微妙,世間的一切法所不能及。世間的心一境性是妙善,出世間的心一境性更是妙善,比其他的事情重要。妙善,就是我們要有願,願意成就靜慮波羅蜜多,要有這個願。若有什麼願,就做什麼事,沒有這個願就不會做這件事,而這裡說的妙善,就是我們要發動這個願,這件事最好。出世間的心一境性,出就是超越的意思,出世間的靜慮是超越世間靜慮。
3)心正安住,你能安住於心一境性這裡,正是好的意思,能好好的努力安住在心一境性這裡,就成功。心一境性有兩種,一類屬於奢摩他,另一類屬於毘缽舍那。而止觀雙運這一部分是通於止也通於觀。這樣分共有三種。當知即是菩薩所有靜慮自性,菩薩的靜慮自性就是這些。妙善的心一境性,或者屬於奢摩他品、毘缽舍那品,或是屬於雙運道俱通二品。這就是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的自性。
tatra
katamo bodhisattvānāṃ. dhyāna-svabhāvaḥ.
bodhisattva-piṭaka-śravaṇa-cintā-pūrvakaṃ yal laukikaṃ
lokottaraṃ bodhisattvānāṃ kuśalaṃ cittaikāgryaṃ citta-
sthitiḥ śamatha-pakṣyā vā vipaśyanā-pakṣyā vā
yuga-naddha-vāhi-mārgaṃ tad-ubhaya-pakṣyā vā. ayaṃ
bodhisattvānāṃ dhyāna-svabhāvo veditavyaḥ.
3.2.6.2.一切靜慮
云何菩薩一切靜慮?謂此靜慮,略有二種。一者、世間靜慮,二者、出世間靜慮。當知此二,隨其所應,復有三種。一者、現法樂住靜慮,二者、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三者、饒益有情靜慮。
[解]云何菩薩一切靜慮?
1)謂此靜慮略有二種差別。一者、世間靜慮,就是沒有解脫生死苦的凡夫,如果對於欲能放下的話,也可以成就這樣的禪定,就叫做世間靜慮。二者、出世間靜慮,超越世間的靜慮,就是禪定裡面有般若波羅蜜,能夠除滅一切的煩惱,所以超越世間。世間靜慮裡邊沒有般若波羅蜜,他不能夠除滅煩惱,雖然得到高深的禪定,還沒能夠圓滿地解脫世間的大苦,還是要在世間裡受苦的,所以叫世間靜慮。唯有學習般若波羅蜜,能超越世間的苦。
2)當知這兩種靜慮,統合起來說,還有三種的不同。那三種呢?一者現法樂住靜慮。二者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三者饒益有情靜慮。
3)第一種叫現法樂住靜慮,現就是現在,法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這個生命體。樂住,就是在現在的生命體裡面,有非常令你滿意的樂,你能夠安住在這快樂裡面,就是在這身體裡面,不須要假借外緣,有快樂。現法樂住靜慮,不是將來、也不是過去,是現在。現在你能夠努力修學禪定成功,身體裡面有快樂。
4)二者、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這個人有大悲心,雖然得到現法樂住靜慮,他還感覺到世間上一般的人,在那裡迷惑顛倒受很多的苦,我要去教導他們離苦得樂。
5)三者、饒益有情靜慮,就是他能夠廣大地利益一切眾生的禪定。和前面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有什麼差別呢?就是你若成就菩薩等持功德靜慮,才能饒益一切有情。如果你沒有成就,你就不能利益眾生。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ānāṃ sarva-dhyānaṃ. tad dvi-vidhaṃ
draṣṭavyaṃ. laukikaṃ lokottaraṃ ca. tat punar yathā-yogaṃ
tri-vidhaṃ veditavyaṃ. dṛṣṭa-dharma-sukha-vihārāya
dhyānaṃ bodhisattva-samādhi-guṇa-nirhārāya dhyānaṃ
sattvārtha-kriyāyai dhyānaṃ.
若諸菩薩所有靜慮,遠離一切分別,能生身心輕安,最極寂靜;遠離憍舉,離諸愛味,泯一切相。當知是名菩薩現法樂住靜慮。
[解]1)現法樂住靜慮
菩薩能放下世間的塵勞,安住在一個寂靜的地方,努力地修行,他成就很多的靜慮、很多禪定的功夫。這禪定的內容是怎麼個情形呢?
1.1)遠離一切分別,這就是靜慮的一個相貌,他內心裡面沒有這貪瞋癡的分別。沒得靜慮的人,心裡面不是貪、就是瞋、就是愚癡各式各樣的分別。現在這位菩薩得到現法樂住靜慮,入定以後,心裡面沒有貪瞋癡的分別。這些雜亂的妄想完全沒有。
1.2)第二個相貌,能生身心輕安,生命體分兩部分,一個是身、一個是心。身就是眼耳鼻舌身,前五根是身,心就是第六意識。在身體裡面、在心性裡面,都有輕妙的安樂。身也有安樂、心也有安樂。眼耳鼻舌身前五根的安樂,就是前五識有所覺受。心的安樂,就是第六意識感覺到安樂。
1.3)有輕安樂的時候,心裡面還是寂靜的,不動亂,最極寂靜。
1.4)遠離憍舉,一般的凡夫得到禪定以後,心裡遠離一切分別,身心有輕安樂,又最極寂靜,另外還有個相貌,就是高慢,瞧不起任何人。現在這個菩薩遠離憍舉,雖然成就那麼高深的禪定,超越很多人,但是心裡不高慢。憍者高也,舉也是高。
1.5)離諸愛味,沒得禪定的人在欲上有愛味。若得到禪定的時候,就超越欲的感覺,愛著禪定的輕安樂。現在這位菩薩不是,一方面沒有高慢心,同時對這些事情也不是愛著。
1.6)泯一切相,這位菩薩得到現法樂住靜慮的時候,心裡還有一個特別地、不共於凡夫的境界,心裡面沒有一切相的境界。凡夫得到禪定,愛著這個禪定,心裡面有禪定的相貌分別。我們的分別心一動,就有所分別的相。有能分別、有所分別的相。要有所分別,才有能分別;有能分別,一定有所分別的相。譬如說貪心現起來,一定有所愛的境界出現,能貪愛的心,和所愛的境界為伴侶,這樣才能活動。現在這位菩薩,他這個明了性的心沒有所緣的相,這是不可思議,不容易做到。初學靜坐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沒有所緣境的時候,奢摩他的止很難學習,不可能學習奢摩他。要有所緣境,那個所緣境,就叫做相,就是有相。現在這位菩薩得到禪定以後,心裡面離一切相,這不是凡夫境界。當知是名菩薩現法樂住靜慮,現法樂住靜慮的相貌就是這樣子,這個不是凡夫得的四禪的境界。在阿毗達磨論上說,現法樂住靜慮,就指色界四禪說的,但是這個地方是超越這個境界的。
a)遠離一切分別等者:謂諸菩薩依諸靜慮,觀一切事遠離一切言說自性,唯有諸法離言自性,心正安住,是名遠離一切分別。於自所證定無疑惑,是名遠離憍舉。能捨彼樂,還生欲界,是名離諸愛味。思惟無相,聖住所攝,是名泯一切相。
a1)就是這些菩薩依諸靜慮,依就是在的意思,就是在諸靜慮,心在禪定裡面,觀一切事,就是一切的因緣生法,或者生滅變化的這些,都叫做事。凡夫也是觀這些事情,眼、耳、鼻、舌、身、意就觀察色、聲、香、味、觸、法這一切的事情。菩薩也是這樣觀,有什麼不同呢?有不同,遠離一切言說自性。凡夫說話,而說話的條件就是要有名句,你才能說話。如果沒有名句,我們不能說話。我們說話要依靠內心的思惟,內心思想,才能說話,而思想一定要有名句才能思想。名句、思想、說話這些事情,它就是表達這一切事的相貌。觀一切事的事,樹這是一件事,我們立出個名字叫樹,用這樹的名字表達那個樹這件事。就是這裡有很多名句來顯示這件事,我們的心裡面就種種分別,這叫做言說自性。言說所表達的個別的情況叫自性。每一件事,有個別的體性、相貌,叫言說自性。這都叫做分別。現在這位菩薩觀一切事遠離一切言說自性,他心裡面沒有這些言說,這些各式各樣的分別都沒有,都沒有這些事情。這時候,他的了別性的心,也可以說他的智慧,與一切事接觸的時候,離一切分別。遠離一切言說自性,就是遠離一切分別,心裡面不動、不分別這是樹、這是大海,一切分別都不起,不動。這時候不是什麼也沒有,還是有一切法,但都是離言說、離分別,不分別。看見高山的時候,心裡面沒有高山的名句,沒這分別。唯有諸法離言自性,心正安住,他那明了性的心,正就是很好地,很好地安住在那裡不動,就是這個遠離一切分別,這就叫做定。
a2)這位菩薩成就這樣的禪定之後,對禪定裡面所證悟的這些境界,心裡面沒有疑惑,一點疑惑也沒有。因為學習禪定之前,他長時期地學習過佛法,就是通達一切法的緣起的道理,他知道離言自性是怎麼回事,言說自性怎麼回事,他也明白。所以現在證悟到這個境界的時候,心裡沒有什麼疑惑。若是我們沒有學習過佛法,也是努力地修禪定,現出來這個境界,心裡不知道怎麼回事的時候,東想西想,你就會有疑惑。而這位菩薩沒有疑惑的時候,是名遠離憍舉,這就是沒有高慢心。這裡面有什麼差別呢?言說這個範圍內所詮顯的一切事情都是畢竟空的。你作如是觀,它是自性空。你不作如是觀,它也是自性空,彼此是平等的。凡夫和聖人,在這上面是平等的,所以他沒有高慢心。
a3)他在禪定裡面,有非常廣大的安樂、自在。現在這位菩薩因為有大悲心,他能棄捨這個快樂、安樂,還回到我們這個世界來。這個世界上人都是有欲的,所以叫做欲界,有欲的這個世界是很痛苦的,所以菩薩不棄捨我們。他有這樣高深的現法樂住靜慮,可以生到天上,或者佛世界都可以,但是他還到我們這個世界來,他不棄捨我們,所以還生欲界。這叫離諸愛味,就是對他所成就的現法樂住他不愛著,他還願意來救護我們,這叫離諸愛味。
a4)思惟無相,他心裡面思惟觀察無相的境界。相,就是名言安立的這一切事情,都是有相的,這些都是畢竟空寂的。但是他修禪定,能令他的心無分別,所以他心能離一切相。若是我們沒有佛法的智慧,心裡面取著這個相,心就不能離相,心也就不能無分別。這位菩薩有這個智慧,能把這些相都觀空,心裡面就無分別。這個境界不是凡夫的,是聖人的境界,聖人才能安住在這裡。是名泯一切相。
tatra
yad bodhisattvānāṃ sarva-vikalpāpagataṃ kāyika-
caitasika-prasrabdhi-janakaṃ parama-praśāṃtaṃ manyanā'pagatam
anāsvāditaṃ sarva-nimittāpagataṃ dhyānam. idam eṣāṃ
dṛṣṭa-dharma-sukha-vihārāya veditavyaṃ.
若諸菩薩所有靜慮,能引、能住種種殊勝、不可思議、不可度量十力種姓所攝等持。如是等持一切聲聞及獨覺等,不知其名,何況能入。若諸菩薩所有靜慮,能引能住一切菩薩解脫、勝處、遍處、無礙解、無諍、願智等共諸聲聞所有功德。當知是名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
[解]2)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
2.1)發無上菩提心,要修學聖道的時候,先要得現法樂住靜慮,就是先要成就色界四禪。在色界四禪裡,修學四念處、修學八正道。從這裡逐漸地修行,就能引發出來種種殊勝、不可思議、不可度量的十力種性所攝的等持。色界四靜慮是有漏的禪定,但是一定要經過它,然後才能成就出世間聲聞的三昧,或者菩薩的三昧,到佛的境界,都從這裡出來。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在色界四禪裡面成就無上菩提的,雖然色界四禪是有漏的,但是它非常重要,所以稱之為禪門,從這裡能引發出來更殊勝的功德,沒這個門不可以。
2.2)能引,就是開始用功修行,逐漸地就能成就殊勝的禪定。得到這禪定以後,安住這裡再不會退轉,叫能住。能引或者能住的種種,是各式各樣的,殊勝的,不可思議,成就那功德,你不能用言語去議論,不能用你的心去思惟,是非常地高深。不可度量,不可以去揣度。那究竟是什麼呢?十力種性所攝等持,十力就是佛的境界,就是佛所成就。種性有聲聞種性、有獨覺種性、有佛種性,這三種種性。現在是說所成就的靜慮是佛種性所攝,就是佛所成就的禪定。等持,就是靜慮,你在四靜慮裡面繼續修行,可以成就佛所成就的禪定。佛所成就的禪定,就是法空性,法無我性。
2.3)如是等持,一切聲聞及獨覺等,一切的阿羅漢及辟支佛所不能知,它的名字都不知道,何況那個境界?更是不知道。何況他還能夠證入呢?更是不能,就是超越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能引等持,就是不共於阿羅漢和辟支佛的禪定。
2.4)下面所說的能引功德,是共於阿羅漢。若諸菩薩所有的靜慮,能引、能住一切菩薩的解脫勝處,就是在色界四靜慮裡面,繼續的用功修行,還能成就菩薩的八解脫。八解脫的名字:內有色想觀色解脫,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內無想觀色解脫。內有想就是色界定,內無想就是無色界定。還一個淨解脫身作證,淨解脫身作證就是色界第四禪,在色界第四禪觀察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的光明變化,成就叫淨解脫身作證,這是第三個。加上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這七個,再加上滅受想定解脫。
2.5)八勝處,就是成就八解脫以後,你要繼續地修八勝處。就是內有想觀外色少勝處,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內有想觀外色多勝處。第三個是內無想觀外色少勝處,這是第三個。第四個,內無想觀外色多勝處。少和多有什麼不同呢?少就是觀察眾生日常生活所用的資具的色,有淨、不淨。觀外色,就是山河大地,一切眾生世間,一切器世間,這是非常廣大的。有這兩種不同,稱之為少、稱之為多。內有色就是在色界定裡面作觀,內無色就是在無色界定裡面作觀,無色界定裡面是沒有色的。這一共是四個。另外加上青黃赤白的光明,就是八個。
2.6)十遍處,觀地水火風和青黃赤白,空遍處,識遍處。觀這樣的光明遍一切處,觀青色的光明遍一切處、黃色遍一切處,青黃赤白的光明遍一切處。也是要在禪定裡面作這樣的修行。已經得禪定以後,繼續用功修行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
2.7)四無礙辯,法無礙辯、義無礙辯、辭無礙辯、樂說無礙辯。菩薩為眾生說法,也是要修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才能成就各式各樣的辯才。
2.8)無諍,也可以說無諍三昧,也是要這樣修行才成功。諍是煩惱,菩薩能作這樣的如是觀:我不要眾生因為我而起煩惱,叫無諍三昧。
2.9)願智三昧,就是眾生有時候學習佛法,對於菩薩或者阿羅漢提出一個問題,阿羅漢不知道怎麼解答,怎麼辦呢?他要心裡想:我希望我能明白這件事,回答他的問題。然後就入色界邊際的第四靜慮。邊際什麼意思?就是究竟的,究竟的色界第四靜慮。修禪定成就色界四禪,但是還沒圓滿,這個功德你不能成就。要長時期的入定,入、住、出訓練自己達到色界第四禪的圓滿的程度。這時候,這位阿羅漢或者這位菩薩,若有什麼問題問他,他就先入這個定,入定以後從定裡出來,知道怎麼回答。由於你這個願:我要回答這個眾生的問題。由此願而引出來的智慧,就是要入色界第四靜慮才可以。前面說的這些功德,就是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無礙解、無諍、願智等,這種功德是與聲聞等人所共有的功德。當知是名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
tatra
yad bodhisattvānāṃ dhyānaṃ
vicitrāciṃtyā-pramāṇa-daśa-bala-gotra-saṃgṛhīta-samādhi-nirhārāya
saṃvartate. yeṣāṃ samādhīnāṃ sarvaśrāvaka-pratyeka-buddhā
api nāmāpi na prajānaṃti kutaḥ punaḥ samāpatsyaṃte.yac ca
bodhisattvavimokṣābhibhv-āyatana-kṛtsnāyatanānāṃ
pratisaṃvid-araṇā-praṇidhi-jñānādīnāṃ guṇānāṃ
śrāvaka-sādhāraṇānām-abhinirhārāya saṃvartate. idaṃ
bodhisattvasya dhyānaṃ samādhi-guṇābhinirhārāya veditavyaṃ.
菩薩饒益有情靜慮,有十一種,如前應知。謂諸菩薩依止靜慮,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於有苦者,能為除苦;於諸有情,能如理說;於有恩者,知恩知惠,現前酬報;於諸怖畏,能為救護;於喪失處,能解愁憂;於有匱乏,施與資財;於諸大眾,善能匡御;於諸有情,善隨心轉;於實有德,讚美令喜;於諸有過,能正調伏,為物現通,恐怖引攝。如是一切,總名菩薩一切靜慮。此外無有若過若增。
[解]3)饒益有情靜慮
菩薩饒益有情靜慮,這是能饒益一切眾生,有十一種不同,像前面戒品那裡已經說過。
3.1)就是這些菩薩有大悲心,依止靜慮,就是入定以後,心在禪定裡面。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就是一樣一樣的事情。眾生做這樣事情,做那樣事情,這些事情不是有罪過的事情。能引義利,能引發出來對眾生有現在的義,有將來的利。有世間的功德,又有出世間的功德,這叫義利。與作助伴,這些事業對眾生是有利益的,所以菩薩與作助伴,幫助他成就這件事。菩薩來幫助眾生作種種有益的事情。
3.2)眾生作種種事情,其中一樣事情,就是有苦,有所不足就是苦,要作這個事情解決這個問題。菩薩幫助他做這件事,能令他除苦。
3.3)菩薩入禪定裡面,能為一切眾生如理的宣說佛法,能契機,還要契理,而不會違背佛法的真義,說一些不合道理的佛法。
3.4)菩薩得到這麼多的功德之後,菩薩以前沒有成功的時候,還在流轉生死的時候,或者是來到佛法裡修學聖道的時候,你對他有恩。菩薩知恩知惠,菩薩這時修學聖道成功,知道某一個眾生對他有恩。恩是在心上說,惠是在行動上說,對菩薩有所惠施,你有幫助他。現前酬報,這時候菩薩住在禪定裡,知道那一個眾生以前對他有恩惠,他就酬謝這個人。。
3.5)眾生有很多恐怖的事情,菩薩入禪定的時候知道,也去救護他,令他遠離怖畏。
3.6)喪失財貨、財富,或者他的地位失掉,或者他恩愛的人有什麼嚴重的問題,心裡面憂愁。菩薩就是能解他的憂愁。
3.7)這個眾生有所缺乏,生活困難。菩薩入在禪定裡面知道,然後布施他資財,解除他的生活困難。
3.8)對於這大眾,沒有人為他們做導師,沒人為他們做輔導。菩薩在禪定裡知道,能為大眾做輔導。
3.9)一切有情對菩薩有所求的時候,菩薩能善巧地隨順他所要求,來滿他所願,但是合道理。不合道理的事情,菩薩還是不做的,所以善隨心轉。
3.10)眾生學習佛法,他真實有道德,不是虛偽的,菩薩也會讚歎這個人,令他心歡喜。
3.11)眾生有過失,造這樣的罪過,將來要受苦,所以菩薩也能很正確地來調伏他的煩惱,使令他開大智慧。但是有的眾生不聽菩薩的話,菩薩叫他做善事,他不肯做,他一定要做惡。菩薩會現神通來恐怖他,你若做這件事,你要下地獄。這樣引導他不要墮落。如是一切總名菩薩一切靜慮,就是菩薩在禪定裡面來救護眾生、饒益眾生。在這之外,再沒有。你不能超過這個數,不能增加。
sattvārtha-karmaṇi
dhyānaṃ bodhisattvasyaikādaśākāraṃ pūrvavad veditavyaṃ.
yad dhyānaṃ niśritya bodhisattvaḥ sattvānāṃ kṛtyeṣv
arthopasaṃhiteṣu sahāyībhāvaṃ gacchati. duḥkham apanayati.
duḥkhitānāṃ nyāyam upadiśati. kṛtajñaḥ kṛtavedī
upakāriṣu pratyupakāraṃ karoti. bhayebhyo rakṣati.
vyasana-sthānāṃ śokaṃ vinodayati. upakaraṇa-vikalānām
upakaraṇopasaṃhāraṃ karoti. samyak pariṣadaṃ parikarṣati.
cittam anuvartate. bhūtair guṇair harṣayati. samyak ca
nigṛhṇāti. ṛddhyā cottrāsayaty āvarjayati. tad etat sarvam
ekadhyam abhisaṃkṣipya bodhisattvānāṃ sarva-dhyānam ity
ucyate. nā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3.2.6.3.難行靜慮
云何菩薩難行靜慮?謂此靜慮,略有三種。若諸菩薩已能安住廣大、殊勝、極善成熟、多所引發諸靜慮住;隨自欲樂,捨彼最勝諸靜慮樂。愍有情故,等觀無量利有情事,為諸有情義利成熟,故意思擇還生欲界,當知是名菩薩第一難行靜慮。若諸菩薩依止靜慮,能發種種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行境界菩薩等持。當知是名菩薩第二難行靜慮。若諸菩薩依止靜慮,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當知是名菩薩第三難行靜慮。
[解]云何菩薩難行靜慮?謂此靜慮,略有三種不同。
1)捨靜慮樂還生欲界
假設這麼多的菩薩,已經成功安住在靜慮裡面,這個靜慮是廣大、是殊勝的、是極善成熟,就入在這個靜慮,能成熟他所覺悟的佛法,在菩薩本身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多所引發,引發出來很多的功德,就是指神通說。諸靜慮住,就是安住廣大殊勝、極善成熟、多所引發有這樣功能的很多的靜慮,菩薩住在這個靜慮裡面。隨自欲樂,住在這個靜慮裡面,隨順自己的欲樂,隨順自己所歡喜的。菩薩有這樣高的成就,但是他棄捨這些最殊勝的諸靜慮樂。為什麼要棄捨呢?他內心哀愍眾生在世界裡邊受苦,菩薩生哀愍心。等觀無量利有情事,平等地觀察很多利益眾生的事情。平等地都觀察,這樣做能利益眾生,那樣做能利益眾生,觀察這些事情。為諸有情義利成熟,他觀察利益眾生的事情是很多。現在這個時候,這一類的眾生,在佛法裡面所栽培的義利,應該是要成熟、成就這樣的殊勝功德,他就來做這件事。故意思擇還生欲界,故意是他自己主動,思惟決擇,還生欲界,他就不到色界天,也不到諸佛世界,他還回到這個眾生的世界來度化眾生。菩薩成就廣大殊勝極善成熟多所引發諸靜慮住,可以隨自欲樂。但是現在棄捨,這件事不容易,所以叫做菩薩第一難行靜慮。
a)極善成熟多所引發等者:謂諸靜慮,善能成熟自佛法故,是名極善成熟。引發無量神通及功德故,是名多所引發。
a1)你住在這個靜慮裡面,繼續地努力修學聖道,能成熟你本身的一切種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夠成就這件事,是名極善成熟。引發無量神通及功德故,是名多所引發。就是他住在這個靜慮,能成就這麼多的功德。
2)能發起餘菩薩等持
菩薩在這個靜慮裡面,能發出來種種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行境界的菩薩等持。菩薩現在能發這個靜慮,是名菩薩第二難行靜慮。這個靜慮也是不容易成就的。
3)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若諸菩薩在這個禪定裡面,很迅速地會成就佛的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第三種難行靜慮。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ānāṃ duṣkaraṃ dhyānaṃ. tat tri-vidhaṃ
draṣṭavyaṃ. yad bodhisattvāḥ udārair vicitraiḥ
suparicitaiḥ dhyāna-vihārair abhinirhṛtaiḥ vihṛtya
svecchayā tat paramaṃ dhyāna-sukhaṃ vyāvartya pratisaṃkhyāya
sattvānukaṃpayā prabhūtāṃ sattvārtha-kriyāṃ
sattva-paripākaṃ samanupaśyaṃtaḥ kāma-dhātāv upapadyaṃte.
idaṃ bodhisattvānāṃ prathamaṃ duṣkara-dhyānaṃ
veditavyaṃ. punar yad bodhisattvo dhyānaṃ
niśrityāprameyāsaṃkhyeyācintyaṃ sarvaśrāvaka-pratyeka-
buddhaviṣayasamatikrāntān bodhisattva-samādhīn abhinirharati.
idaṃ bodhisattvasya dvitīyaṃ duṣkara-dhyānaṃ veditavyaṃ.
punar bodhisattvo dhyānaṃ niśrityā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te. idaṃ bodhisattvasya tṛtīyaṃ duṣkaraṃ
dhyānaṃ veditavyaṃ.
3.2.6.4.一切門靜慮
云何菩薩一切門靜慮?謂此靜慮,略有四種。一者、有尋有伺靜慮,二者、喜俱行靜慮,三者、樂俱行靜慮,四者、捨俱行靜慮。
[解]云何菩薩一切門靜慮?謂此靜慮略有四種不同。
一者、有尋有伺靜慮,這就是色界初禪。尋伺就是修不淨觀,是在未到地定裡修不淨觀,然後成就初禪,所以初禪是有尋有伺靜慮。
二者、喜俱行靜慮,就是二禪,這個時候喜悅的心情很殊勝,這個時候就是沒有尋伺。尋伺修不淨觀,心情不是快樂的。到二禪的時候,不修有尋有伺這不淨觀,心裡面禪定功夫也深,所以叫喜俱行靜慮,就是禪定現前的時候,同時也有喜悅的心情。
三者、樂俱行靜慮,這是第三禪,也不要尋伺,也不要喜,而有樂,有高深的樂同他的禪定在一起。
四者、捨俱行靜慮,就是第四禪,也沒有尋伺、也沒有喜、也沒有樂,所以叫做捨。這個定裡面有捨。
a)謂此靜慮略有四種等者:初靜慮中有尋有伺,是名有尋有伺靜慮。第二靜慮喜根未斷,名喜俱行靜慮。第三靜慮樂根未斷,名樂俱行靜慮。第四靜慮捨相清淨,名捨俱行靜慮。
a1)初靜慮中有尋有伺,是名有尋有伺靜慮。本來已經成就初禪,就是沒有欲,但是他還在修有尋有伺的禪定,就是他離欲界近,還要修不淨觀才能沒有欲。第二靜慮就是把色界初禪的尋伺停下來,這時候心裡面有喜悅。喜根未斷,根當增上講,就是你在色界第二禪裡面,它有強大的力量能令你心裡面喜悅,所以叫喜根沒斷。他還不知道二禪有過失,他還歡喜這個喜,所以喜根沒斷,名叫喜俱行靜慮。第三禪,初禪的尋伺沒有,二禪的喜也沒有,這個時候內心的覺受就是樂,這個樂比喜來得更微妙,第三靜慮樂根沒有斷,他不知道有樂的時候,也有過失,心裡面還愛著這個樂,是樂根未斷,名樂俱行靜慮。色界第四禪的時候,第三禪的樂、第二禪的喜、初禪的尋伺,都棄捨,所以叫捨相清淨。若是有喜、樂、尋伺,就不清淨。棄捨,所以叫捨相清淨,名捨俱行靜慮。這個菩薩有色界四禪,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俱足,所以叫一切門禪,就是這四靜慮是一切功德之門,從這生起許多功德。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asya sarvato mukhaṃ dhyānaṃ.tac caturvidhaṃ
draṣṭavyaṃ. savitarkaṃ savicāraṃ. vivekajaṃ samādhijaṃ
prītisahagataṃ. sāta-sukha-sahagataṃ. upekṣā-sahagataṃ ca.
3.2.6.5.善士靜慮
云何菩薩善士靜慮?謂此靜慮,略有五種。一者、無愛味靜慮,二者、慈俱行靜慮,三者、悲俱行靜慮,四者、喜俱行靜慮,五者、捨俱行靜慮。
[解]云何菩薩善士靜慮?謂此靜慮,略有五種不同。
一者、無愛味靜慮。凡夫若是修禪定,得到初禪的時候,就愛著初禪的味,愛著初禪的喜樂,叫做愛味靜慮。現在菩薩得到初禪的時候,對初禪不執著,沒有愛味。味就是樂味,愛著這樂味,叫愛味。現在,觀察初禪也是因緣生法,苦、空、無常、無我,所以沒有愛味。這無愛味,可能就是無漏的初禪。
二者、慈俱行靜慮,就是在色界四禪裡面,以慈愛的心情,對一切眾生。
三者、悲俱行靜慮,就是在色界四禪裡面,對眾生受苦有悲愍心。
四者、喜俱行靜慮,就是在色界四禪裡面,對眾生離苦得樂,菩薩發歡喜心。
五者、捨俱行靜慮,捨和靜慮同時存在,叫捨俱行靜慮。什麼叫做捨?就是菩薩教化眾生的時候,能令眾生捨掉貪心、捨掉瞋心、捨掉愚癡心。
a)謂此靜慮略有五種等者:三摩呬多地中說:有愛味相應靜慮等定。謂聞初靜慮等所有功德,於上出離不了知故,便生愛味,戀著堅住。與彼相違,名無愛味靜慮。又說四無量定,即此後四靜慮應知。
a1)三摩呬多地中說,有愛味相應靜慮,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補特伽羅,初開始聽善知識的講解,初禪有什麼功德,能遠離什麼苦惱,聽見這個話。但是對於上出離不了知,就是這位善知識開示他初禪有什麼過患,不要愛著,要從那裡面解脫出來,到二禪,這部分他沒聽到。他不知道從初禪裡面出來,到二禪這件事非常好,他不知道這件事,沒聽說過。所以,對初禪就是生愛著心。戀著初禪,很堅定地安住在那裡,不肯出來。如果這位佛教徒修學初禪的時候,他成功,知道初禪有過失,他就不愛著,所以名無愛味靜慮。又聽聞善知識說四無量定,慈悲喜捨四種無量的禪定,即此後四種靜慮應知。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asya sat-puruṣa-dhyānaṃ. tat paṃca-vidhaṃ
draṣṭavyaṃ. anāsvāditaṃ. maitrī-sahagataṃ.
karuṇā-sahagataṃ. muditā-sahagatam. upekṣā-sahagataṃ ca.
3.2.6.6.一切種靜慮
云何菩薩一切種靜慮?謂此靜慮,六種、七種,總十三種。言六種者:一者、善靜慮,二者、無記變化靜慮,三者、奢摩他品靜慮,四者、毘缽舍那品靜慮,五者、於自他利正審思惟靜慮,六者、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靜慮。
[解]云何菩薩一切種靜慮?謂此靜慮,六種、七種,總十三種。
1)一者、善靜慮,就是成就靜慮的時候,心裡面沒有煩惱的活動,就叫作善靜慮。但是並不表示這個人是聖人,因為不是聖人,他是有煩惱,但是煩惱不活動,這是靜慮裡面的清淨。若煩惱活動的時候叫作,愛味靜慮,味著、愛著這個靜慮的時候,叫作味定。如果煩惱沒有動,就是清淨的靜慮,叫作善靜慮。靜慮就有三種不同:一個是善的清淨靜慮,一個是染污的靜慮,一個是無記的靜慮。
2)二者、無記變化靜慮,就是沒有饒益眾生的心情,也沒有染污心,所以是無記。也不能說他是很好,也不能說他壞,叫無記。他能現出來神通變化,這是無記心的靜慮。
a)無記變化靜慮者:決擇分說:為引導他,或為利益諸有情故,而起變化,當知是善。今為簡彼,說餘變化,故是無記。
a1)決擇分說,這位菩薩,在禪定裡面,為引導眾生出離苦海,或為利益諸有情得大安樂故,而發起種種的神通變化,這是善的靜慮,利益眾生,這是善。現在這個文上說是無記變化,為利益眾生而起變化,把利益眾生的變化簡出去,不算數,就說其餘的變化,就是沒有利益眾生的心,也沒有染污心,所以也不能說是善,也不能說是惡,只好說是無記。
3)三者、奢摩他品靜慮。
4)四者、毘婆舍那品靜慮,毘婆舍那是觀。觀有二個意思:一個是,心裡面起貪心、起種種煩惱,你要觀察這貪煩惱、各式各樣的煩惱是不對的,用智慧來滅除煩惱。前面說奢摩他是用止,這是第一個毘婆舍那的意思。第二個意思,雖然心裡面沒有煩惱,但是我觀察禪定的境界,也是因緣所生法是如幻如化、畢竟空寂的,就叫作毘婆舍那品靜慮。成就靜慮以後,又再修奢摩他、再修毘婆舍那的意思。你沒有成就,想要成就的時候,也有奢摩他和毘婆舍那。
5)五者、於自他利正審思惟靜慮,譬如對世間的欲能放下,然後修奢摩他、修毘婆舍那,能得色界四靜慮。有這樣的成就,就是對自己有利,真實有利嗎?不見得,若是沒有修四念處,成就的色界四靜慮是無常的,到時候就破壞,這個利又失掉。所以,要真實的思惟,非要有無所得的觀慧,破壞有所得的執著以後,才能真實得到利益,才能得聖道。你這樣利益眾生,真實對眾生有利益嗎?世間上的戲論境界,眾生也感到滿意,但是愛煩惱、見煩惱沒有破,還要流轉生死,你以前作的利益都是等於零。所以,於自利、於他利要正審思惟,就是在靜慮裡面要有這樣的智慧觀察。從這裡觀察,才知道佛法的殊勝,不這樣觀察,不能夠成就佛法的真義,沒能落實佛法的精神。
6)六者、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靜慮,就是在禪定裡面修神通,修成功,在靜慮裡面引發出來神通有大威力的功德靜慮。這個地方,有共於阿羅漢的神通威力,有不共於阿羅漢的神通威力。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asya sarvākāra-dhyānaṃ. tat ṣaḍ-vidhaṃ
sapta-vidhaṃ caikadhyam abhisaṃkṣipya trayodaśa-vidhaṃ
veditavyaṃ. kuśalaṃ dhyānaṃ. avyākṛtaṃ ca
nirmita-nirmāṇāya dhyānaṃ. śamatha-pakṣyaṃ.
vipaśyanā-pakṣyaṃ. sva-parārtha-samyag-upanidhyānāya
dhyānaṃ. abhijñā-prabhāva-guṇa-nirhārāya dhyānaṃ.
言七種者:一者、名緣靜慮,二者、義緣靜慮,三者、止相緣靜慮,四者、舉相緣靜慮,五者、捨相緣靜慮,六者、現法樂住靜慮,七者、能饒益他靜慮。如是十三種名為菩薩一切種靜慮。
[解]言七種者。
1)一者、名緣靜慮,緣就是所緣的境界,有能詮的名,有所詮的義,義不能離開名,獨自存在,要有名以後,義才顯現。攝大乘論的那句話: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
智於所詮轉,所詮要假藉能詮,才能顯示出來所詮,名句是能詮,名句裡面有義是它的所詮。我們的智慧要通過名言,才能知道所詮的義。離彼能詮,若是沒有能詮的名言的時候,所詮的義就不知道。你的智慧離彼能詮,能在所詮義上轉嗎?這是不可能。若離彼能詮,就沒有所詮,智慧就觀察不到所詮義,所以不能夠離開能詮,於所詮轉。要有能詮才有所詮,智慧才能動。而這個地方,就是在靜慮裡面,要觀察名、語言,就是能觀察,以名為所緣境,名裡面有義,以義為所緣境。合起來就是名、義為所緣境,這個所緣境不是在散亂心裡面,是在靜慮裡面,就是在禪定裡面觀察名的所緣境、觀察義的所緣境。但是這樣深入觀察的時候,就發覺義是沒自性,它離開名言,就不存在,所以它沒有自性,就叫作名緣靜慮。有二個意思:一個有能詮的名,有所詮的義,在禪定裡面這樣觀察叫作名緣靜慮。第二個意思,沒有義,因為所詮的義都是虛妄分別,離開名,所詮的義不存在,就是名緣靜慮。若在三自性,就是依他起自性。
2)義緣靜慮,觀察名所詮的義,一定要有名,而後才有義。有名、有義,而名和義互相觀待成立,這是悟入遍計所執自性的意思,但是這樣說呢?第一義諦是超越名言,名也不可得,義也不可得,這就是見第一義諦,叫作義緣靜慮這是更深一層。
3)三者、止相緣靜慮,以止為相,心裡面離一切分別、無分別住。
4)四者、舉相緣靜慮,就是毗婆舍那觀,不是無分別住,是觀察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
5)五者、捨相緣靜慮,就是需要止,需要舉,那時候就止、就舉,這個時候不要動,就這樣子就好,就叫作捨相緣靜慮。
6)六者、現法樂住靜慮,是指色界四禪成功的人,一攝心就入定,輕安樂就來,有很猛烈的輕安樂。什麼叫作現法?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有色界四禪。
7)七者、能饒益他靜慮。
就是在禪定裡邊,能做一些利益人的事情,而不是用散亂心做。七種加前面六種是十三種,叫作一切種靜慮。包括很多的事情,自利、利他所有的靜慮都在這裡面。
nāmālaṃbanam.
arthālaṃbanaṃ. śamatha-nimitta-pragraha-nimittālaṃbanaṃ.
upekṣā-nimittālambanaṃ. dṛṣṭa-dharma-sukha-vihārāya
parārtha-kriyāyai ca dhyānam. itīdaṃ trayodaśākāraṃ
bodhisattvānāṃ dhyānaṃ sarvākāram ity ucyate.
3.2.6.7.遂求靜慮
云何菩薩遂求靜慮?謂此靜慮,略有八種。一者、於諸毒藥、霜雹、毒熱、鬼所魅等種種災患,能息、能成咒術所依靜慮。二者、於界互違所生眾病能除靜慮。三者、於諸飢饉大災旱等現在前時,興致甘雨靜慮。四者、於其種種人非人作水陸怖畏,能正拔濟靜慮,五者於乏飲食墮在曠野諸有情類,能施飲食靜慮。六者、於乏財位所化有情,能施種種財位靜慮。七者、於十方界放逸有情,能正諫誨靜慮。八者、於諸有情隨所生起所應作事,能正造作靜慮。
[解]怎麼叫做遂求靜慮呢?求,是所希望的事情;遂,是成就的意思,能夠滿足你所希求的事情,這樣的靜慮。謂此靜慮,略有八種不同。
1)一者、於諸毒藥,就是有人用毒藥害人;或者下霜、下雹;或者是毒熱,熱得很厲害;或者鬼所魅等。魅,山裡面魑魅魍魎這些怪物,有的時候做一些害人的事情,就是災患。這些災患對於我們人都有傷害,但是,我們希望能夠消除這些災害,現在你有辦法能息滅這些災害。能成咒術,能息滅災患,是要咒術,念咒的時候,就能息滅這個災害。要以靜慮為所依,念出這個咒,就能夠有這個作用。所以這個靜慮是能成就你的咒術的作用。咒術是能消除毒藥、霜雹、毒熱、鬼魅等種種災患,但是它要靠靜慮才能成就,不是散亂心。他加持這個咒,叫他發生作用,是有條件的,你要符合他的條件,比如說我們念大悲咒,念大悲咒是有條件,你要於諸眾生發大悲心,要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你要發這個願。要誠心發願,要真實發大悲心,這時候念大悲咒就符合他的條件,就有效。本身要能有禪定,或者是聖人、是佛,說一個咒,然後加持這個咒,就是賜與這個咒的力量。你依照他的條件,念這個咒就有效;你違背這個條件就無效。
a)能成呪術所依靜慮者:謂彼呪術能息種種災患,以此靜慮為所依止,故說靜慮能成呪術所依。此中呪術,謂即呪句、明句。發心品說:若餘眾生為欲息滅疾疫災橫,所用無驗呪句、明句,菩薩用之尚令有驗,何況驗者。此應準知。
a1)謂彼咒術能息種種的災患,以此靜慮為所依止,為這個咒術所依止,故說靜慮能為成咒術所依。此中的咒術,謂即咒句、明句。咒也是一句一句,咒句。明句怎麼講?佛菩薩說咒的時候是放光明的,在光明裡面說咒。若其他的眾生,他用這個咒滿足他的願,沒有靈驗。發無上菩提心的人,修六波羅蜜的功德特別殊勝,所以他用它就能有驗。何況有靈驗、何況有效驗的咒,更是有效驗。此應準知。
2)二者、於界互違,界就是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就是四大,互相違反。地和水互相違反,水和風和火互相違反的時候就有病,所生的重病。你得這個定的時候,能治病。
3)三者、於諸饑饉、大災旱等現在前時,這種事情出現的時候,你能夠興致甘雨靜慮。你一入這個定,能夠得到甘雨,一下雨,五穀豐登,大家生活問題解決。
4)四者、於其種種,各式各樣的,是什麼呢?是人,在水裡面或者陸地,做些恐怖的事情;非人就是鬼神,鬼神也在水裡面或者在陸地,做種種怖畏的事情。這位出家人,成就這個靜慮,他一入定,能救護人的怖畏,拔濟這些佈畏,使令人不怖畏。
5)五者、於乏飲食,就是沒有水,沒有飯菜,是墮在曠野裡面,沒有飯吃、沒有水飲這些諸有情。他一入定,能給你水飲、能給你飯菜,解決你生活的困難問題。
6)六者、於乏財位所化有情,就是沒有錢,生活困難,這樣的有情是菩薩所教化的。他一入定,能布施你種種的財,或者布施種種的飲食、衣服、臥具,或者是布施金銀財寶。
7)七者、於十方界放逸有情,他入定以後,能夠教誡放逸的人。
8)八者、於諸有情,隨其所宜,應該發起來所應該做的事情,做這個事情能利益諸有情,有這樣的需要。這位有禪定的人,他入定以後,就能夠造作這件事。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asya vighātārthika-dhyānaṃ. tad aṣṭa-vidhaṃ
draṣṭavyaṃ.
viṣāśani-viṣa-jvara-bhūta-grahādy-upadrava-saṃśamakānāṃ
siddhaye mantrāṇām adhiṣṭhāyakaṃ dhyānaṃ.
dhātu-vaiṣamya-jānāṃ ca vyādhīnāṃ vyupaśamāya dhyānaṃ.
durbhikṣeṣu mahā-rauraveṣu pratyupasthiteṣu
vṛṣṭi-nirhārakaṃ dhyānaṃ. vividhebhyo bhayebhyo
manuṣyā-manuṣya-kṛtebhyo jala-sthala-gatebhyaḥ samyak
paritrāṇāya dhyānaṃ. tathā bhojana-pāna-hīnānām
aṭavī-kāṃtāra-gatānāṃ bhojana-pānopasaṃhārāya
dhyānaṃ. bhogavihīnānāṃ vineyānāṃ bhogopasaṃhārāya
dhyānaṃ. daśasu dikṣu pramattānāṃ samyak-saṃbodhanāya
dhyānaṃ. utpannotpannānāṃ ca sattva-kṛtyānāṃ
samyak-kriyāyai dhyānaṃ.
3.2.6.8.此世他世樂靜慮
云何菩薩此世他世樂靜慮?謂此靜慮,略有九種。一者、神通變現,調伏有情靜慮。二者、記說變現,調伏有情靜慮。三者、教誡變現,調伏有情靜慮。四者、於造惡者,示現惡趣靜慮。五者、於失辯者,能施辯才靜慮。六者、於失念者,能施正念靜慮。七者、制造、建立無顛倒論、微妙讚頌、摩怛理迦,能令正法久住靜慮。八者、於諸世間工巧業處,能引義利饒益有情,種種書算、測度、數印、床座、傘屧,如是等類種種差別資生眾具,能隨造作靜慮。九者、於生惡趣所化有情,為欲暫時息彼眾苦,放大光明照觸靜慮。
[解]云何菩薩此世他世樂靜慮?謂此靜慮略有九種。
1)一者、神通變現,能現出來種種的神通,使令眾生得到調伏,能相信佛法。
2)二者、記說變現,前面神通的變現是屬於身業,記說變現是屬於意業,就是他有宿命通,一入定的時候,能知道這個眾生過去生栽培過什麼善根,你煩惱的輕重,你現在的心情歡喜什麼,他都能清清楚楚地,他能記別,記就是說,能夠說你這些事情。就能調伏你。
3)三者、教誡變現,因為知道你過去栽培過什麼善根,以前的煩惱的情形怎麼樣,也知道你現在的情形怎麼樣,就能夠隨其所宜教誡教授,為你說法,能變現種種的事情,能調伏有情的靜慮。
a)神通變現調伏有情靜慮等者:聲聞地說三種神變教授。一、神境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誡神變。此說三種變現調伏有情,如彼應釋。
4)四者、於造惡者,你若有定,能現出來將來要受惡報,墮落惡道。
5)五者、於失辯者,本來這個人有辯才,但是失掉辯才。這位菩薩入靜慮,能布施他辯才,能教他恢復辯才。
6)六者、於失念者,念是記憶,明記不忘叫做念。現在他忘了,叫做失念,記憶力衰退。這位菩薩有這樣的靜慮,發生這個作用,能布施你正念,你又恢復。
7)七者、制造建立無顛倒論微妙讚頌摩怛理迦,這個菩薩有這樣的靜慮,這個靜慮有什麼作用呢?能制造、建立無顛倒論,能寫出來無顛倒、沒有錯誤的佛法的理論,微妙地讚頌佛法的功德這樣的論。摩怛理迦是論,就是能令你有智慧,叫智母。能這樣造論,使令佛法能夠久住世間。
8)八者、於諸世間工巧業處,就是很巧妙的一種事業,這種事情能引出來很多的義利,對眾生有義利,能令你解除生活的困難,能令你得到智慧,能相信佛法這些義利,對於眾生有利益。種種的書算、測度、數印、床座、傘屧,如是等類種種差別。書是什麼?就是書法,書法家,就是字寫得非常好。算,類似會計師。測度,這個地方要造一個橋,要怎麼測;造一條路,怎麼樣先策劃一下。數和算差不多,也是能計算。算是屬於口業,數是屬於意業,有這個差別。印就是刻圖章、刻字。你的工巧業是製造一個床,製造一個座,製造個傘。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穿的鞋裡面,加一部分,女人穿高跟鞋,後邊高的那部分就叫做屧。如是等類種種差別不同的東西,能資生眾具,總而言之,能幫助我們生存需要的這些眾具。這位禪師在這靜慮能造作這些東西。
9)九者、於生惡趣所化有情,為欲暫時息彼眾苦,放大光明照燭靜慮。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asyehāmutrasukhaṃ dhyānaṃ. tan nava-vidhaṃ
draṣṭavyaṃ. ṛddhi-prātihāryeṇa sattvānāṃ vinayāya
dhyānam. ādeśanā-prātihāryeṇānuśāsti-prātihāryeṇa
sattvānāṃ vinayāya dhyānaṃ. pāpa-kāriṇāṃ
apāya-bhūmi-vidarśanaṃ dhyānaṃ. naṣṭa-pratibhānānām
sattvānāṃ pratibhānopasaṃhārāya dhyānaṃ. muṣita-
smṛtīnāṃ sattvānāṃ smṛty-upasaṃhārāya dhyānaṃ.
aviparīta-śāstra-kāvya-mātṛkā-nibandha-vyavasthānāya
sad-dharma-cira-sthitikatāyai dhyānaṃ. laukikānāṃ śilpa-
karma-sthānānām arthopasaṃhitānāṃ sattvānugrāhakāṇāṃ
lipi-gaṇana-nyasana-saṃkhyā-mudrādīnāṃ
maṃca-pīṭha-cchattropānah'ādīnāṃ ca vicitrāṇāṃ
vividhānāṃ bhāṇḍopaskarāṇām anupravartakaṃ dhyānaṃ.
apāya-bhūmy-upapannānāṃ ca sattvānāṃ
tat-kālāpāyika-duḥkha-pratiprasraṃbhaṇatāyai
raśmi-pramocakaṃ dhyānaṃ.
3.2.6.9.清淨靜慮
云何菩薩清淨靜慮?謂此靜慮,略有十種。一者、由世間淨,離諸愛味清淨靜慮。二者、由出世淨,無有染污清淨靜慮。三者、由加行淨,清淨靜慮。四者、由得根本淨,清淨靜慮。五者、由根本勝進淨,清淨靜慮。六者、由入住出自在淨,清淨靜慮。七者、捨靜慮已,復還證入自在淨,清淨靜慮。八者、神通變現自在淨,清淨靜慮。九者、離一切見趣淨,清淨靜慮。十者、一切煩惱所知障淨,清淨靜慮。如是靜慮、無量無邊,能得菩薩大菩提果。菩薩依此圓滿靜慮波羅蜜多、能於無上正等菩提、速疾已證當證今證。
[解]云何菩薩清淨靜慮?謂此靜慮,略有十種。
1)一者、由世間淨,就是超越欲界定和未到地定,成就色界四禪,叫做世間淨。為什麼稱之為淨呢?成就色界四禪,你能遠離愛著,味就是執著的意思,愛著這個滋味。在欲界裡邊生存的人,對於欲有愛著,現在成就色界四禪的時候,遠離欲界的愛味,沒有欲,所以色界四禪,稱之為清淨的靜慮。欲是染污,沒有這樣的染污,所以叫做清淨靜慮,這是一種解釋。第二個解釋,成就色界四禪,對於色界四禪有愛著,還是叫做愛味靜慮。這樣,也可以說是清淨,就是沒有欲界的欲,也可以稱之為清淨。但是對於禪有愛著,清淨中還有個不清淨,可是成就這種禪的人,有的時候也不愛味,叫做淨禪,有愛味叫做味禪。這兩種禪都是有漏禪。沒有欲界的欲,叫離諸愛味,對於自己所成就的禪也沒有愛味,這兩種意都有。
2)二者、由出世淨,成就色界四禪,在禪裡面修四念處,就破除禪的愛著,對於禪沒有執著心,也沒有我的執著,就是愛見煩惱都清除。這個時候,這個人所具足的色界四禪,叫做出世淨。為什麼稱之為淨呢?因為沒有愛,沒有見的染污。有我、我所的執著是染污,對於禪有愛著也是染污,愛見的染污沒有,所以叫做出世淨的清淨靜慮。
3)三者、由加行淨,成就色界四禪,叫清淨靜慮。成就禪的時候,一定有一個因,禪是果,由因而得果。這個由因而得果,因就是加行,就是你成就欲界定,你想要成就色界四禪,你要努力,在欲界定為基礎修未到地定,未至定是得色界初禪的加行。成就欲界定之後,就是九心住後邊的等持,這個候時要努力的修未到地定,未至定就是加行。由如是加行,才成就色界四禪。這個加行,是比欲界定更高,程度更高深,所以也稱之為淨。又有一個意思,未到地定本身還有欲,成就未到地定,還是有欲的,不應該說它是清淨,但是說它是清淨的原因,就是它能成就色界初禪,它能令你成就色界初禪,色界初禪是沒有欲的,是清淨的,所以它也名之為淨。
4)四者、由得根本淨,就是你,加行,特別努力的修未到地定,沒有白辛苦,現在得到根本淨。根本,不但指色界四禪,應該包括無色界的四空定也在內。根本的意思,就是它是個門,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它能為一切出世間無量的功德的門,所以叫做禪門。根本是能生的意思,它能生出來無量無邊的功德。
5)五者、由根本勝進淨,就是你成就根本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不應該停留在這裡,你要繼續努力的向前進,這叫做勝進。向前進,就是修四無量心,你得到色界四靜慮,四空定的時候,還應該修習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現在這裡應該不止於此,很多的功德,都可以在禪裡面修,所以叫做勝進。
6)六者、由入、住、出自在淨,得到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無色界的四空定,但是你未必是入、住、出都是自在的。自在就是無障礙的意思,初開始成就,不那麼自在。要入還不是那麼容易,要在禪定裡面住,有時候也還住不住,要出定,有的時候想出定還出不來,就不自在,就是有障礙。要時時的訓練自己,就是常常入定,常常的住,常常出,時時的訓練,入、住、出都會自在。已經成就上面這八種功德,還要常常的訓練它,使令它無障礙,所以叫清淨,叫做自在。
7)七者、捨靜慮已,就是從靜慮裡面出來以後,復還證入這個靜慮,這叫做自在淨清淨靜慮。這段文和前面有什麼不同呢?譬如說是你成就非非想定,從非非想定裡面出來,入無所有處定,入、住、出,從無所有處定裡面出來,入識無邊處定,出來以後入空無邊處定,空無邊處定出來入色界第四禪,入、住、出,從第四禪裡面出來,再入第三禪,這樣入二禪、入初禪,就是逆其次第,這樣入、住、出。前面由入住出自在淨清淨靜慮,是你得到初禪,不斷的入初禪,住、出,然後再入、住、出在初禪裡面,在初禪裡面不斷的入、住、出。得到二禪也是要不斷的入、住、出,三禪、四禪都是這樣。現在第七是逆,前面入、住、出,是由淺而深,現在是由深而淺。
8)八者、神通變現自在淨,在禪裡邊修神通成功,有神通的時候,也時常的要訓練自己,他在色界四禪裡邊現神通,變現出來的事情是自在的,願意怎麼示現就怎麼示現。
9)九者、離一切見趣淨,在這十種禪裡邊,第一,由世間淨,離諸愛味清淨,這是世間禪。第二由出世淨,無有染污清淨,這是出世間的禪。由第三以後,一直到四、五、六、七、到八,都可以說是世間禪。第九以下,就是屬於第二,由出世淨,無有染污清淨,就是無漏。離一切見趣淨,在禪邊面離一切見,對凡夫來說,我見是一切見的根本,由我見,然後才有邊見,或者是斷見、或者是常見、戒取見、見取見,這些見。在禪裡面修無我觀,就是遠離一切執著,我、我所見,常、無常見、一切見取,使令你的禪就清淨。
10)十者、一切煩惱所知障淨,前面是見,底下是煩惱。見有深淺,煩惱也有深淺,這是說兩種煩惱,一個煩惱障,一個所知障。就是在禪裡面修四念處,能破除煩惱障,又破除所知障,這時候使令你的禪是清淨,這叫做清淨靜慮。煩惱障破除,和阿羅漢是相等的。破除所知障清淨,那是佛的境界。所以從開始的世間禪乃至最後到佛的境界,這叫做清淨靜慮。這樣的十種靜慮裡邊的禪是無量無邊的,這個禪有什麼作用呢?能得菩薩大菩提果,就是一切種智,無上菩提。菩薩沒有成佛的時候,就是努力的學禪,就依據這十種圓滿靜慮波羅蜜多。對於所要成就的無上菩提,能很迅速的,過去已證,未來的是當證,現在就是今證。
a)謂此靜慮略有十種等者:決擇分說此十清淨。一、清淨清淨,二、無漏清淨,三、根本方便清淨,四、證得根本清淨,五、自在方便清淨,六、住自在清淨,七、引發神通自在清淨,八、成熟有情自在清淨,九、降伏外道自在清淨,十、無上離繫清淨。當知是此所說略義。
a1)決擇分說這十種清淨禪,是什麼意思呢?
一、清淨清淨,由世間淨,離諸愛味清淨靜慮。由世間淨,就是你遠離欲界的欲,這是一個清淨。成就色界初禪裡邊,有種種的輕安樂,你對於初禪的輕安樂也不愛著,又一個清淨,這兩個清淨不一樣。
二、無漏精進,由出世淨,無有染污清淨靜慮。這是出世間禪,這是無漏,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這時心清淨。漏就是煩惱的意思,無煩惱清淨。
三、根本方便清淨,由加行淨,清淨靜慮。根本的前方便也是清淨,就是未到地定。
四、證得根本清淨,由得根本淨,清淨靜慮。就是證得根本清淨,最初修未到地定成功,進一步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所以你就證得根本清淨。
五、自在方便清淨,由根本勝進淨,清淨靜慮。就是入、住、出的自在,不是自然來的,你要採取行動,常常的訓練,常常入、住、出,常常入、住、出。然才能得到入、住、出的自在清淨,所以第五是自在的前方便,就叫做勝進。就是由根本勝進淨清淨靜慮,就是常常的入、住、出來訓練自己。
六、住自在清淨,由入住出自在淨,清淨靜慮。前面是勝進,來訓練自己入住出,最後成功,就是安住在入住出自在的清淨禪裡邊。
七、引發神通自在清淨,捨靜慮已,復還證入自在淨,清淨靜慮。
八、成熟有情自在清淨,神通變現自在淨,清淨靜慮。你有這種堪能,教化眾生,能令眾生的聖道得成熟,你有這個能力。
九、降伏外道自在清淨,離一切見趣淨,清淨靜慮。這是降伏外道自在清淨,外道他主要的問題就是見,有邪知邪見。你能離一切見,所以能降伏外道。
十、無上離繫清淨,一切煩惱所知障淨,清淨靜慮。這表示無上,沒有比它更高尚的,什麼境界呢?遠離煩惱障的繫縛,所知障的繫縛。決擇分這一段文,是這裡的十種禪的略意,要意。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asya viśuddhaṃ dhyānaṃ. tad daśa-vidhaṃ
draṣṭavyaṃ laukikyā śuddhyā viśuddham anāsvāditaṃ
dhyānam. akliṣṭaṃ lokottarayā śuddhyā viśuddhaṃ
dhyānaṃ. prayoga-śuddhyā viśuddhaṃ. maula-śuddhyā
viśuddhaṃ. maula-viśeṣottara-viśuddhyā viśuddhaṃ dhyānaṃ.
praveśa-sthiti-vyutthāna-vaśitā-viśuddhyā viśuddhaṃ
dhyānaṃ. dhyāna-vyāvartane punaḥ-samāpadana-vaśitā-viśuddhyā
viśuddhaṃ dhyānaṃ. abhijñā-vikurvaṇa-vaśitā-viśuddhyā
viśuddhaṃ dhyādaṃ. sarvadṛṣṭigatā pagama-viśuddhyā
viśuddhaṃ dhyānaṃ. kleśa-jñeyāvaraṇa-prahāṇa-viśuddhyā
ca viśuddhaṃ dhyānaṃ. ity etad dhyānam aprameyaṃ
bodhisattvānāṃ mahābodhi-phalaṃ yad āśritya bodhisattvā
dhyāna-pāramitāṃ paripūryā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dhavantaḥ abhisaṃbhotsyaṃte abhisaṃbudhyaṃte
ca. Bodhisattvabhūmāv ādhāre yoga-sthāne trayodaśamaṃ
dhyāna-paṭal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