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菩薩地-初持瑜伽處-3.覺分持-2.如是學-7.智慧品

3.2.7.智慧品
云何菩薩慧波羅蜜多?嗢柁南曰: 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 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 如是九種相,是名略說慧。謂九種相慧,名為菩薩慧波羅蜜多。一者、自性慧,二者、一切慧,三者、難行慧,四者、一切門慧,五者、善士慧,六者、一切種慧,七者、遂求慧,八者、此世他世樂慧,九者、清淨慧。
[]云何菩薩慧波羅蜜多?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 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如是九種相,是名略說慧。菩薩成就的智慧有九個相貌,名為菩薩的慧波羅蜜多。那九種呢?一者、自性慧。二者、一切慧。三者、難行慧。四者、一切門慧。五者、善士慧。六者、一切種慧。七者、遂求慧。八者、此世他世樂慧。九者、清淨慧。
uddānaṃ pūrvavad veditavyaṃ.

3.2.7.1.自性慧
云何菩薩自性慧?謂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簡擇諸法,普緣一切五明處轉。一、內明處,二、因明處,三、醫方明處,四、聲明處,五、工業明處。當知即是菩薩一切慧之自性。
[]云何菩薩自性慧?自性,就是此一法所特有的相貌,不共於他法的。這個菩薩有大智慧,能夠覺悟一切所知境的真實相。能悟入,就是還要悟入,或者正在悟入。下面說已經悟入,悟入什麼呢?一切所知的境界,對於所知的境界,能夠觀察、分析,這是世間、這是出世間、這是慈悲喜捨、這是六波羅蜜、這是四諦,這是苦,怎麼怎麼地,集、滅、道怎麼怎麼地,能簡擇諸法。簡擇諸法指什麼說呢?就是菩薩能普遍的觀察一切五明處的道理,他那個智慧能在這裡活動。哪五明呢?一、 內明處,二、因明處,三、醫方明處,四、聲明處,五、工業明處。內明處,這就指佛法。因明處,因明就是宗因喻,就是顯示真理的方法,用宗因喻來建立你所要說的事情,所要表達所宣揚的真理。醫方明處,醫方,就是眾生有病,要給他醫療,要有方法,這些事情也是智慧,要知道病,要知道葯,因病施葯,這些都是智慧。聲明處,聲明裡面也很多,其中就是文學,文學也是一種智慧。工業明處,譬如說造房子就是工業,造機器、種田,也是工業處。前面說的這個五明,加上前面說能悟入,及已悟入在內,這是一切慧的體性。
a)謂能悟入一切所知等者:約俱生慧,名能悟入。約引發慧,名已悟入。
a1)約俱生慧,就是沒有學習,與生俱來,生來就有這個智慧,這個智慧是能悟入。能悟入指俱生慧說。約引發慧,就是經過努力的學習,所成就的智慧。就是在你的俱生慧的基礎上,經過學習,又引發出來更殊勝的智慧。已悟入一切所知簡擇諸法,這是指修得慧。前邊是生得慧。窺基大師解釋,能悟入一切所知是無分別慧,已悟入一切所知簡擇諸法就是後得慧,分別的智慧。或者說是,能悟入一切所知,就是緣第一義諦的智慧。已悟入一切所知簡擇諸法,這是後得慧。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a prajñā-svabhāvaḥ. sarva-jñeya-praveśāya ca sarva-jñeyānupraviṣṭaś ca yo dharmāṇāṃ pravicayaḥ paṃca-vidyā-sthānāny ālaṃbya pravartate adhyātma-vidyāṃ hetu-vidyāṃ cikitsā-vidyāṃ śabda-vidyāṃ śilpa-karma-sthāna-vidyāṃ ca. ayaṃ bodhisattvānāṃ prajñā-svabhāvo veditavyaḥ.

3.2.7.2.一切慧
云何菩薩一切慧?當知此慧,略有二種。一者、世間慧,二者、出世間慧。此二略說,復有三種。一、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二、能於如所說五明處及三聚中,決定善巧慧,三、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
[]什麼叫做菩薩的一切慧呢?一切慧是很多,所有的慧都包括在內。現在給它分類一下,就是一切慧裡面分兩種,一者世間的智慧,二者出世間的智慧。
1)什麼叫世間的智慧呢?約深淺來說,世間和出世間,世間是凡夫境界,出世間是聖人的境界。凡夫的境界,也是各式各樣的情形,總而言之,就是有名有義,有能詮的名,有所詮的義,在這上引起分別,有種種的戲論,就叫做世間慧。就是你沒得聖道的時候,這些虛妄分別的境界都叫世間慧。就是佛教徒學習佛法,也開始用功修行,但是還沒得聖道,這時候的智慧,也叫做世間慧。我現在修四念處,修我空觀,修法空觀,也叫做世間慧,因為沒得聖道,還在戲論的境界裡面虛妄分別。
2)出世間的智慧,就是超越世間的智慧。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離一切名言相,進步到離一切戲論的境界,就是證悟真如,叫做出世間的智慧。
3)世間慧和出世間慧,統一起來,把它合為一,又分成三種智慧。一、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二、能於如所說五明處及三聚中,決定善巧慧,三、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就是這位菩薩的大悲心、大智慧,能做出來一種非常好的事情,什麼事情呢?教化一切眾生,使令他們能成就三乘聖道,有這種智慧。義利怎麼講呢?現在得到的功德,就是這一生的努力,你成就佛法的功德叫義。來生得到佛法的功德叫做利。或者說是得的福德叫義,得的智慧叫做利。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ānāṃ sarvā prajñā. sā dvi-vidhā draṣṭavyā. laukikā lokottarā ca. sā punaḥ samāsatas tri-vidhā veditavyā. jñeye tattvānubodha-prativedhāya. paṃcasu ca yathā-nirdiṣṭeṣu vidyā-sthāneṣu triṣu ca rāśiṣu kauśalya-kriyāyai. sattvārtha-kriyāyai ca.

若諸菩薩,於離言說法無我性,或於真諦將欲覺悟,或於真諦正覺悟時,或於真諦覺悟已後,所有妙慧最勝寂靜明了現前;無有分別,離諸戲論;於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總相,究達一切所知邊際;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順入中道。是名菩薩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
[]1)這是有智慧的人,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這個智慧有所緣境,緣的什麼境界呢?離言說的法無我性。言說法性,還有離言說的法性。現在說這個法無我性,是離言說的。
1.1)法無我性這句話,也是言說。就是佛菩薩的大智慧,為這個離言說法性,假立種種的名言來表達。離言說的法性,眾生是根本是不懂,也非要假立名言不可,不假立名言,眾生還是不明白。假立名言,叫做法無我性,就是離言說法性,也要假借名言來表達。言說法性,當然眾生日常生活就是言說法性。現在這個地方,這個智慧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他是通達離言說法性,能通達離言說的法無我性,於一切法你能覺悟無自性性,叫做法無我性。什麼叫做無自性?言說法性,就是假借名言表示這件事,這個事情非如言說有自性故。
1.2)離言法性的依他起是怎麼一回事?說因為我們在言說法性上面虛妄分別的時候,薰習,在阿賴耶識裡薰習種子。虛妄分別是誰?就是你的心,主要是第六識,要通過前五識這樣分別,裡面有執著,執著這件事。你用執著心這樣虛妄分別,就薰在阿賴耶識形成種子。眼一見也是薰習,耳聞,眼耳鼻舌身意一動就是薰習種子。種子一動就變現一切法,根身器界,這就是依他起,依他起是這麼來的。簡單的說:由遍計執薰習成種子,由種子變現出來依他起。
1.3)若是我們現在學習佛法,我不薰習種子。如何?我觀察一切法是空無所有的,我不執著,畢竟空寂是智慧,這個智慧成就,再不為虛妄境界所迷惑,心裡就不動。這樣說,依他起是可以不現,可以轉變。我們現在現出一個毒蛇的像,就是你瞋心的薰習,有這個果報。我用無所得的智慧和慈悲心來薰習這一切法,就沒有毒蛇這件事。覺悟言說的一切法是無自性,是畢竟空的。但是依他起、圓成實是聖人的無分別智境界,不可否認,它是有的。
1.4)第二個性,無自性性,你不可以否認那件事。無自性,是言說法性是畢竟空的。至於離言法性還是有的,你不能說沒有。法無我性,你要通達一切言說法都沒有真實性,都是畢竟空的,就是無我。離開一切言說法,言說法是畢竟空的,遠離一切虛妄分別的戲論,那時候就契入圓成實的境界,是離分別相的,離一切戲論相的,你能這樣證悟的時候叫做法無我性。無自性是畢竟空,還有一個性,還是宛然而有。依他起還是宛然而有的。若諸菩薩於離言說法無我性,你對這裡能夠證悟,就叫做智慧。就是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前面這句話是標,下面詳細解釋。
2)或於真諦將欲覺悟,真諦就是法無我。法無我這個地方沒有欺誑性,也就是圓成實性,就是第一義諦。將欲覺悟,就是佛教徒修四尋思、四如實智的時候,將要明白,就是還沒有明白,這個時候,就是還沒見道,沒入聖位,在入聖位之前,入聖位之前是什麼境界?就是加行位,在加行位的時候,有煖、頂、忍、世第一。
3)或於真諦正覺悟時,就是你在加行位的時候,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常常的靜坐,就是於法無我性,這時證悟,就是四如實智,觀察一切法的,名、義、自性差別,都是畢竟空的,都是虛妄分別,這時候,你就證悟。
4)或於真諦覺悟已後,或者這個時候,你已經見道,已經開悟以後。分三個階段,一個將欲覺悟一個階段,正覺悟時是一個階段,覺悟已後,這三個時間。
4.1)所有妙慧,就是將欲覺悟的所有妙慧,正覺悟的時候所有妙慧,覺悟以後的所有妙慧,這個妙慧是什麼回事?
4.2)最勝寂靜、明了現前,明了現前,應該說是正覺悟的時候,是在奢摩他裡邊,所以那個慧,最殊勝的寂靜。明了現前,而智慧在寂靜中現前,就是覺悟法無我的那個智慧,現前。
4.3)無有分別,這個時候,觀察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沒有名言的時候,你還能分別嗎?自然心裡無分別。離諸戲論,就是遠離一切我的執著、法的執著。我們所有的執著都是畢竟空寂,沒有那麼回事,但是我們執著是真實有,所以叫做戲論。
4.4)於一切法悟平等性,這個時候,於一切法,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乃至到這是涅槃、這是菩提、這是佛、這是眾生,這一切都是無所有的,都是畢竟空寂的。平等,就是所緣、能緣都是平等,所緣不可得,能緣也不可得,叫平等。
4.5)入大總相,這時候你的無分智現前,就契悟法無我性。與法無我性合而為一,所以叫做入大總相。法無我是一切法的總相。每一法有每一法的相,是別相。這個法無我是一切法的平等相,所以叫總相。
4.6)究達一切所知邊際,這個時候,你究竟的通達一切所知的邊際。邊際,就是到了最後,沒有剩餘的,還有所不知,沒有這回事。
4.7)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遠離增益,增益是什麼?就是我們看見的這些境界,都是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這個法是畢竟空,無有少法可得。但是我們認為是有,是真實的,就是你增加上去,那件事本身是什麼也沒有,你執著,就是增加。損減是什麼呢?就是離言的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是離言性,但是我們看不見,不知道,我們就說沒有這回事。它有,因為我們不知道有,沒有的我們認為是有,所以有增益、有損減。增益是一邊,損減是一邊。順入中道,我們遠離這兩邊以後,你就真實的、正確的契入法無我性的中道。你不能思惟它是有,也不能思惟它是無,兩邊你都遠離。是名菩薩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這就叫做菩薩經過資糧位、加行位、到見道,能於所知的真實,就是法無我性。隨覺,隨順覺悟,通達他的真實義的智慧,現前、成就。
a)或於真諦將欲覺悟等者:此中妙慧,有三位別。一、於真諦將欲覺悟,此即無漏加行慧。二、於真諦正覺悟時,此即無漏慧。 三、於真諦覺悟已後,此即無漏後得慧。言真諦者,謂即法無我性真實義相。又復妙慧,即是菩薩四如實智。於真諦將覺悟時,說此四如實智最勝寂靜明了現前,無 有分別,離諸戲論。以於勝解行住上忍轉時,趣現觀心有如是相故。聲聞地說:上忍生時,其心寂靜,雖似遠離,而非遠離。又於爾時,非美睡眠之所覆蓋,唯有分明無高、無下奢摩他行。今說菩薩上忍轉位,最勝寂靜明了現前,準彼應釋。於真諦正覺悟時,說此四如實智於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總相。謂入法無我時,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假說自性, 平等平等如實通達故。此法無我,名大總相,遍一切法皆同一味故。於真諦覺悟以後,說此四如實智究達一切所知邊際,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順入中道。住品中說:四如實智,始從勝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未極清淨。由是當知,四如實智,地前、地上一切位有,是故此中作如是說。
a1)此中妙慧有三位別,這裡說的覺悟真諦,覺悟就是智慧。這個智慧有三位別就是有三個階級的不同,那三個呢?
一、於真諦將欲覺悟,此即無漏加行慧。真諦就是法無我性,這位禪師在修止觀的時候,對於法無我性將要覺悟的時候。覺悟應該說有四個階級,初開始聽聞法無我性的時候,是聞所成慧,由文字上的覺悟,這是第一個階級。第二個階級是思所成慧,就是閑居靜處專精思惟法無我性。第三個階級就是修止觀,前面聞所成慧、思所成慧都是沒有禪定。第三個階級開始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第四個階級就得無生法忍,這是另一種分法。現在這裡是說三種分法,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不算在內,就是將修所成慧和得無生法忍統合起來分成三個階級。第一階段是於真諦將欲覺悟,就是對於法無我性將要覺悟。得無生法忍之前,這個覺悟不是聞、思兩種智慧的覺悟,這是將要證悟法無我性。這個時候,這是無漏加行的智慧,就是煖、頂、忍、世第一,叫做加行位。前面聞、思的智慧是資糧位,準備的階段。加行位這時候,就是努力的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觀,還沒有成為聖人,他的智慧還是有漏並不是無漏。在這裡說是無漏加行慧,只是給他一個好名字,稱為無漏。稱為無漏是說他有堪能性,這個加行慧,煖、頂、忍、世第一,有這殊勝的能力,能得無漏的智慧,所以叫做無漏加行慧。無漏就是沒有煩惱,清淨覺悟第一義諦的智慧,名為無漏慧。因他能得無漏慧,就稱之為無漏加行慧。
a2)二、於真諦正覺悟時,對於法無我性正覺悟的時候,就是一念相應,這時候,他斷除我執、法執的戲論分別。就是無自性,一切言說法性都是畢竟空。我們無始劫來都是執著真實有,就叫法執。現在把這執著消滅,只是消滅一部分。正覺悟的時候,此即無漏慧。這個智慧是斷除煩惱,是清淨無漏,也可以名為根本無分別智。
a3)三、於真諦覺悟已後,對於法無我性覺悟以後,無分別智成就以後。此即無漏後得慧,得無漏智以後,又得一個智慧。這個智慧是有分別的智慧,和根本無分別智同是無漏的。因為你得到根本無分別智,就使令你的後得智也清淨,不污染,也沒有煩惱,所以叫做無漏的智慧,但這個智慧是有分別的。
a4)前面說的妙慧有這三種分別。慧是能覺悟,而真諦是慧所覺悟的。真諦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法無我性,真實的義相說。真是讚歎的意思,讚歎法無我是畢竟空。諸法無自性,是真實,不是虛妄。什麼叫做真實?譬如說:言說法性。語言文字所表達的一切道理,不真實。也就是對言說法性的不真實,說離言法性的法無我性是真實。諦的意思,也當作真實,也當作不顛倒,他是真實、不顛倒所以名為真諦。這指一切言說法性都是畢竟空寂。你思惟言說法性都是畢竟空寂,空而又不空,是為真實義相,就指它說叫做真諦。
a5)又復妙慧,即是菩薩四如實智。前面所分的三個階級,是有道理和根據的。什麼根據呢?這個妙慧即是菩薩四如實智。就是菩薩在加行位到忍位的時候,加行位有四個階級,煖、頂、忍、世第一。煖、頂這兩個位次是四尋思,到忍位以後修止觀,這個觀就是四如實智,是真實的智慧。通達所觀境,所觀察的是一些言說法性畢竟空寂,這就是真實的,決定無疑的境界。尋伺的時候,心裡還在推求是空?到煖位以後,所修的毗缽舍那觀就沒有疑惑。言說法性是畢竟空觀察沒有蛇可得,這就是四如實智,四就是,名、義、自性、差別。這四方面都是假名安立畢竟空寂,沒有真實義。
a6)於真諦將覺悟時,法無我性將要覺悟的時候,這句話就是說在忍位以後所修的四種如實智。四如實智現前的時候,是最勝寂靜、明了現前。那時你的智慧就增長,奢摩他的止也有力量,是最殊勝的寂靜。寂靜的同時心裡還是明了的。奢摩他的止,也是寂靜也有明,心裡面沒有動亂即是寂靜,但是這時候比較深刻。這時候也可能是未到地定,也可能是四禪。假如說這位菩薩,這時得色界四禪,在四禪中修四尋思、四如實智。這時的最勝寂靜就是第四禪。如果得初禪,這時候的最勝寂靜是指初禪。如果也還沒得初禪,就是未到地定。無有分別,這時沒有我執法執的這種分別。有這樣的分別就是戲論,執著是真實的,執著真實這是個錯誤。沒有修止觀的人,就是在這執著真實裡面活動。離諸戲論,執著真實,就叫做戲論,要遠離這些戲論。
a7)以於勝解行住,勝解行住就是加行位。就是資糧位聞思的智慧,對於教義的學習,達到勝解的程度,能達到不可動搖的程度,才可以稱為勝解。上忍轉時,超過煖頂到忍位的時候,忍有下忍、中忍、上忍。煖位是下忍,頂位是中忍,忍位是上忍,可見超過資糧位,在加行位的時候,超過煖位、頂位,這時候叫做上忍。在上忍轉時,轉者起也,就是現前的意思,這時修法空觀達到這個程度,這時候趣現觀心有如是相故。趣者進也,向前進。忍位向前進是世第一位,世第一位向前進是見道位。現觀,就是見道,就是無分別智現前證悟法無我性,就是現觀。現在是說你在忍位還沒見道,很努力的向前進。那時修止觀的時候有這個相貌,就是最勝寂靜明了現前,有這個境界。
a8)聲聞地說:上忍生時,其心寂靜。你達到上忍的時候,其心寂靜。你修奢摩他的時候,心非常寂靜不動亂。雖似遠離,這時候遠離就是心裡離一切分別。雖然好像是無分別,沒有所緣境,遠離就是沒有所緣境。不與萬法為伴侶,伴侶就是所緣境。不修止觀的人,心都是有伴侶的,心一動就有所緣境,有所緣境一定有能緣的分別心,能緣和所緣他們是不分離的,這叫做伴侶。我們修止的時候要有所緣境的,不能說遠離的。但是進步到煖位的時候,觀察所緣境是空無所有的,所緣境是什麼?就是你自己的分別,不是真實有個所緣境,為你的心所觀察。你的所緣境是你內心的分別,你若不分別就沒有這件事。所以是似遠離,似就好像,似是相似。好像是聖人,不與萬法為伴侶了,好像是那樣。而非遠離,還沒有、不是遠離所緣境,還未能達到這個程度。因為見道的時候才達到遠離,而現在還沒見道,但是你念念觀察所緣境不可得,心裡沒有所緣境。久了就好像沒有所緣境,但是還是有。 
a9)又於爾時,就是雖似遠離,而非遠離的時候,也就是你修止觀的時候。非美睡眠之所覆蓋,非在這裡指不是。什麼叫做睡眠?什麼叫做美睡眠?這句話是譬喻,來形容止觀的相貌。睡眠就是作夢,你是睡眠但是作夢,這表示有分別,雖然睡眠但是有分別。美睡眠,睡眠沒有夢,就是睡眠的時候不分別,沒有分別心,就是失掉所緣境。所以現在這個修行人雖似遠離,而非遠離這時的境界,心裡面也很寂靜,心裡明了現前,就沒有美睡眠的境界,不是美睡眠。美睡眠就是失掉所緣境,但是也沒有分別,沒有這個境界的覆蓋。就是靜坐的時候有明了性,沒有失掉明了性,若失掉明了性,那就是睡眠。那就是美睡眠的境界,美睡眠的境界是個錯誤,就障礙你的止觀,也不是止、也不是觀,非美睡眠之所覆蓋,沒有這個覆蓋。
a10)唯有分明,這時候你沒有其他的分別心。這是在說什麼境界?只有心裡面還很分明。無高無下的奢摩他行,就是不昂不低。這是思惟無相的境界,思惟無相的境界就叫做不昂。不思惟有相的叫做不低。思惟無相而於無相還不執著,是不昂,就是不高,昂就是高。也不思惟一切相就是不低。無高無下奢摩他,奢摩他有智慧,所以這時候第一義諦能現前,因為它裡面有智慧。見第一義諦,不是奢摩他而是毗缽舍那是智慧。但是他因為又修奢摩他又修毗缽舍那;修毗缽舍那又修奢摩他的時候,止裡面有智慧;智慧裡面有止。這時候第一義諦現前,可能得聖道。怎麼叫做思惟無相?就是思惟一切相都是寂滅相,無相可得,那是觀的意思。
a9)今說菩薩上忍轉位最勝寂靜明了現前,應該按照聲聞地的意思解釋。於真諦正覺悟時,就是說此四如實智於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總相。這兩句話是含義是相同的。謂入法無我時,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假說自性平等平等如實通達故。這兩句話就是一句話,就是你悟入法無我的時候,就是得到法無我的無分別智的時候,就悟入法無我。於一切法離言自性,離言自性就是依他起和圓成實,主要是指圓成實說。假說自性平等平等,離言自性和假說自性是平等平等。離言自性是有真實性的,假說自性是畢竟空的。凡夫境界,認為假說自性不是假說,是真實性。離言自性,好像沒有這回事。這樣說就有增有減。對離言自性認為是無,假說自性執著是有。現在學習這樣的佛法以後,我們要離開這個無、也離開這個有。無和有都要離,所以叫平等平等。所以如實地通達,如實地明了。此法無我,名大總相,就是一切法的總相。一切法的總相就是法無我。什麼叫做大總相?就是遍一切法都是一個滋味,無差別的平等性。
a10)於真諦覺悟以後,於真諦就是法無我性,覺悟以後,這句話是說什麼呢?此四如實智究達一切所知邊際,就是究竟地通達一切所知的邊際,就是法無我性。法無我性是究竟的第一義諦,究竟的邊際。遠離增益損減二邊,假說自性我們認為是真實的,叫做增益邊。對於離言自性,我們認為沒有這回事,就叫做損減。增益是一邊,損減是一邊。順入中道,遠離二邊的時候,就悟入中道,法無我性就是中道。
a11)四如實智的範圍是很廣的。從勝解行住,就是從忍位、世第一這裡開始,叫勝解行住。你這樣做,還沒成就,叫做行。你成就叫做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這是第七遠行地,他用功修行的時候,要加行、要努力地修行,這樣加行才有功、才有用,但是,是無相住。什麼叫無相住?就是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就是沒有我執的相,也沒有法執的相。從初地到六地,入觀的時候,心裡面是無相。到第七地的時候,就是沒有出入定的分別,一直是無相住,心裡面沒有我執、法執的相。六地以前,有出入定的分別,有時入定修觀,有的時候出定就不修觀,所以出定以後就有相。出定以後任運我執,不是分別我執,俱生的我執、法執,他還是有,但他是聖人,但是他出定的時候,還是有這個。要到第七地以後,就是無相住,沒有出入定的分別,但是他和第八地以後有分別,八地以後是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第七地還是有加行、有功用的境界。未極清淨,他那四如實智還沒極圓滿清淨。到第七地,都是無相住,還沒極清淨,四如實智還沒極圓滿。從住品中那一段話,可以知道,地前也有四如實智,地上也有四如實智。一切位都是有這四如實智的。是故此中作如是說。
yā bodhisattvānām an-abhilāpyaṃ dharma-nairātmyam ārabhya satyāvabodhāya vā satyāvabodha-kāle vā satyābhisaṃbodhād vā ūrdhvaṃ prajñā parama-praśama-vyupasthānā nirvikalpā sarva-prapaṃcāpagatā sarva-dharmeṣu samatānugatā mahā-sāmānya-lakṣaṇa-praviṣṭā jñeya-paryaṃta-gatā samāropāpavādāṃta-dvaya-vivarjitā madhyama-pratipad-anusāriṇī. iyaṃ bodhisattvānāṃ tattvānubodha-prativedhāya prajñā veditavyā.

若諸菩薩於五明處決定善巧,廣說如前力種性品,應知其相。及於三聚中決定善巧,謂於能引義利法聚,能引非義利法聚,能引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皆如實知。於是八處所有妙慧,善巧攝受,能速圓滿廣大無上妙智資糧,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2)若諸菩薩於五明處決定善巧,就是他學習五明,他學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到決定善巧通達的程度,廣說五明的事情,如前面力種性品說,就可以知道它的相貌。你於五明處善巧,還要於三聚中決定善巧通達,這樣智慧才成就。什麼叫三聚呢?謂於能引義利法聚,義利在這裡的意思就是能得聖道,得聖道的義利。能引義利法聚,就是修三十七道品、修四尋思、四如實智,它有堪能引發出來聖道。四念處是法聚,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乃至六波羅蜜,都是法聚。它不是單獨一個法,它是多法集合成一個法門,所以叫法聚。能引非義利法聚,就是你做這件事,它叫你在生死裡流轉,不能得聖道。非義利法聚,就是貪瞋癡的這些事情,無明緣行、行緣識,這些事情。能引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就是這件事,能引非義利,還非非義利,這樣的法。皆如實知這三類法,你都能夠真實地通達無礙。在這八種境界裡面,一個五明處,一個三聚,加起來就是八處。所有妙慧,八處所有的智慧,五明也是妙慧,對三聚的決定通達的智慧也是妙慧。善巧攝受,你有這種善巧的智慧,學習它而能成就,叫做攝受。能迅速地圓滿廣大無上的妙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資糧,資糧就是因也,就是得無上菩提的因,你若通達這八處,你就成就無上菩提的資糧。很迅速的可以得無上菩提。
a)謂於能引義利法聚等者:此中三種法聚,如其次第,能令有情墮三聚定。謂正性聚定、邪性聚定、不定聚定。是名能引義利,乃至能引非義利非非義利。
a1)此中三種法聚,如其次第,使令這個有情落在三聚定裡面,那三聚定呢?謂正性聚定,正性就是法性,就是得聖道,得聖道的這一類,這一類的決定不退轉。邪性聚定,這一類法聚不能得聖道,在生死苦海裡面流轉。不定聚定,就是不決定,也可能得聖道,也可能還在生死流轉。是名能引義利,乃至能引非義利非非義利。
paṃcasu vidyā-sthāneṣu kauśalaṃ vistareṇa pūrvavad veditavyaṃ tad-yathā bala-gotra-paṭale. trayaḥ punā rāśayaḥ arthopasaṃhitānāṃ dharmāṇāṃ rāśiḥ anarthopasaṃhitānāṃ dharmāṇāṃ rāśiḥ naivārthopasaṃhitānāṃ nānarthopasaṃhitānāṃ dharmāṇāṃ rāśiḥ.

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有十一種,如前應知。即於彼位所有妙慧,當知是名饒益有情慧。
[]3)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有十一種不同。如前應知,前面的精進裏面也有這十一種,戒品裡也有十一種。即於彼位所有妙慧,當知是名饒益有情慧。
ity eteṣv aṣṭāsu sthāneṣu prajñāyāḥ kauśala-parigrahaḥ mahāntaṃ niruttaraṃ jñāna-saṃbhāraṃ paripūrayaty anuttarāyai samyak-saṃbodhaye. sattvārtha-kriyā punaḥ pūrvavad ekādaśa-prakāraiva veditavyā. teṣv eva sthāneṣu yā prajñā sā sattvārtha-kriyāyai prajñā veditavyā.

3.2.7.3.難行慧
云何菩薩難行慧?當知此慧,略有三種。若諸菩薩能知甚深法無我智,是名第一難行慧。若諸菩薩能了有情調伏方便智,是名第二難行慧。若諸菩薩了知一切所知境界無障礙智,是名第三最難行慧。
[]云何菩薩難行慧?當知此慧,略有三種。
1)知法無我
若諸菩薩能知甚深法無我智,因為凡夫初開始學習佛法,由資糧位,通過加行位,到得無生法忍,這時候不容易。因為凡夫有所得的執著太厲害,你破除這個執著,由凡而聖,這很難,這是凡聖一關,所以叫難行慧。
2)調伏方便
若諸菩薩能了有情調伏方便智,他能明了調伏有情的法門,有這樣的智慧,這個是第二個難行慧。這是大小一關,超越小乘。調伏方便,就是調伏有情的方法,也就是度化眾生的法門,這也是大智慧。這個大智慧,若能夠成就,也是不容易,因為阿羅漢還有所不足。
3)離所知障
若諸菩薩了知一切所知境界無障礙智,了知就是通達,通達一切所知的境界都是無障礙,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因果一關。凡聖一關、大小一關、然後因果一關,到佛的時候究竟圓滿,第三最難行慧。就是,得阿羅漢以後,要迴小向大,要在十方世界親近佛,聽佛說法,也同時在眾生的世界度化眾生。這樣慢慢地才能圓滿這個智慧的,所以這個智慧也不容易。這三種智慧,由凡夫到佛,雖然數目是三個,但範圍是很廣大的。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duṣkarā prajñā. tri-vidhā draṣṭavyā. gaṃbhīrasya dharma-nairātmya-jñānāya duṣkarā sattvānāṃ vinayopāyasya jñānāya duṣkarā sarva-jñeyānāvaraṇa-jñānāya ca duṣkarā.

3.2.7.4.一切門慧
云何菩薩一切門慧?當知此慧,略有四種。謂於聲聞藏及菩薩藏所有勝妙聞所成慧、思所成慧。於能思擇菩薩所應作應隨轉中,及菩薩所不應作應止息中,思擇力所攝慧。及修習力所攝三摩呬多地無量慧。
[]云何菩薩一切門慧?當知此慧,略有四種,那四種呢?
1)謂於聲聞藏,就是發出離心,學習佛法的經、律、論三藏。及菩薩藏,發無上菩提心的經、律、論三藏。所有勝妙聞所成慧,你去學習這兩種三藏,學習這樣的佛法,要有勝妙的聞所成慧,這是聞所成慧。
2)思所成慧,學習以後還要思惟。
3)於能思擇菩薩所應作,就是思慧,它思惟菩薩所應該作的事情,這時候,像戒品裡的攝善法戒,就是修止觀的意思。所應作,你應該修止觀,叫做所應該作的事情。應隨轉,你就隨佛所告誡的,隨順而行,叫做隨轉,這就是修慧。及菩薩所不應該作的事情,就應該止息中。思擇力所攝慧,就是在奢摩他裡面修毗缽舍那的思擇力所說的智慧,這就是修慧。
4)及修習力所攝三摩呬多地無量慧,就是修慧成功以後,得無生法忍的智慧。這叫做「一切門慧,一切功德以此為門,而才能成就。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sarvato-mukhā prajñā. sā catur-vidhā draṣṭavyā. śrāvaka-piṭakaṃ bodhisattvapiṭakaṃ cārabhya śrutamayī prajñā cintāmayī prajñā. pratisaṃkhyāya bodhisattva-karaṇīyānuvṛttāv akaraṇīya-nivṛttau ca pratisaṃkhyāna-bala-saṃgṛhītā prajñā. bhāvanā-bala-saṃgṛhītā ca samāhita-bhūmikā apramāṇā prajñā.

3.2.7.5.善士慧
云何菩薩善士慧?當知此慧,略有五種。一、聽聞正法所集成慧,二、內正作意俱行慧,三、自他利行方便俱行慧,四、於諸法法住法安立無顛倒中,善決定慧,五、捨煩惱慧。復有異門,一、微細慧,悟入所知如所有性故。二、周備慧,悟入所知盡所有性故。三、俱生慧,宿智資糧所集成故。四、具教慧,能於諸佛已入大地諸菩薩眾所聞法義,具受持故。五、具證慧,從淨意樂地,乃至到究竟地所攝受故。
[]怎麼叫做菩薩的善士慧呢?當知此慧,略有五種不同,這五種慧是那五種呢?
1)第一五種
1.1)一、聞正法所集成慧,由聞所集成的智慧。
1.2)二、內正作意俱行慧,就是聽聞佛法以後,心裡面要主動地,要特別努力地,作意思惟。就是你這個智慧,和作意在一起,所以叫俱行慧。這是思慧。
1.3)三、自他利行方便俱行慧,這是修慧。自己用功修行,同時也教化眾生。方便,就是行動的意思。俱行慧,這個慧和你的心也同時活動。
a)自他利行方便俱行慧者:謂於一切所應作、所不應作如實了知,是名方便俱行慧。
a1)謂於一切所應作所不應作如實了知,是名方便俱行慧。這就是修慧。在聞思所成慧,這個時候還沒能利益眾生。就是在修慧的時候才度化眾生。
1.4)於諸法法住法安立無顛倒中,於諸法就是於諸法性。什麼叫法住呢?就是法安立無顛倒。善決定慧,應該是得聖道,才有這個智慧。安立無顛倒中,這不是凡夫能做到的,這是聖人。
a)於諸法法住等者:如其法性,以無顛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如有尋有伺地說應知。
a1)於其諸法的法性,有總、有別。個別的說,色法以變礙為性、受是領納為性、想以取相為性、行以造作為性、識以了別為性,地、水、火、風,堅、溼、暖、動,就是每一法有每一法各別的相貌,叫別性。總性,就是一切法空性。於諸法的法性,如其法性,以無顛倒文句安立,很恰當地來表達這件事,就是無顛倒。如果表達的不對,就是顛倒。此是色、此是受、想、行、識、此是眼、耳、鼻、舌、身、意,此是諸法空相。就是有別、有總的這些法的安立,叫做法住。下面法安立是解釋這法住的意思,如有尋有伺地說應知。
1.5)五、捨煩惱慧,就是你見道以後還要修道。因為見道以後,還有很多煩惱,見道是聖人,聖人也有煩惱。初得無生法忍的人,只是斷一少部分煩惱,還有很多煩惱。所以要繼續地修學聖道,捨煩惱。
2)第二五種
復有異門,善士慧還有一個不同的立場,說出來這智慧。
2.1)一、微細慧,微細的智慧。什麼叫做微細的智慧呢?悟入所知如所有性故,就是你能尊重佛語,依教奉行,你的智慧能契入所知的諸法實相,就是一切法無我性,悟入第一義諦。這個智慧是較微細的智慧。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雖然是凡夫也是這個境界,聖人也是在這裡,但是凡夫心粗,沒有微細的智慧,見一切法的時候有執著,不能悟入所知的如所有性。聖人,就是這位凡夫學習佛法,能逐漸地提升自己,使令自己成就微細的智慧,心不粗,悟入如所有性,就是真如。真如是離一切相,就是第一義諦。要悟入這個真理,你的智慧要微細才能悟入。
2.2)二、周備慧,周遍無所缺少,非常圓滿的智慧,這是什麼呢?悟入所知盡所有性,就是你這個智慧能契入到所知境裡面的盡所有性,一切法都在裏面,叫盡。就是一切的緣起法,因緣生起的一切法不是那麼容易知道的。悟入一切法空性,還可能比較容易。要悟入一切緣起法性,連阿羅漢都不圓滿,都沒能完全知道,到佛的境界,一切種智才可以。
2.3)三、俱生慧,就是與生俱來,生來就有這個智慧。為什麼這個人生來就有智慧呢?宿智資糧所集成故,就是前一生,或前多少生,在佛法裡面有栽培,能集成很多的智慧,這個智慧很殊勝、很有力量,就是從前生帶到今生來,所以今生沒有學習就知道。以此為資糧而成就的智慧,這是俱生慧。
2.4)四、具教慧,就是具足因教而成就的智慧。前面俱生慧,就是生來就有。具教慧,就是生來以後要努力的學習才有這個智慧。這是什麼呢?能於諸佛,其次是已入大地,就是證悟法性的這些大菩薩。在佛那裡聽聞的法義,在大菩薩那裡所聞的法義,他聽聞的法義,他能受持。對這一切聖者所說的法義有信心,由信心而成就的智慧,由智慧所成就的信心,信和慧是不能分開,能具足的受持。因為這個時候,沒有見第一義諦,初開始學習佛法的人,學習很多的經論,不管是怎麼樣的有大智慧,但是你沒見第一義諦,所以是因教而成就的慧。這地方應該包括三種智慧,聞、思、修三種智慧。
2.5)五、具證慧,就是在奢摩他裡面修毗缽舍那觀成功,具者有也,你具足、成就證悟第一義諦的智慧。這個不是因聽聞佛法而有信心,是你自己見到第一義諦而有信心。這個是誰呢?從淨意樂地,就從初歡喜地這個時候,因為他斷煩惱,得法無我的智慧,這時候心清淨,所以是清淨的意樂。意樂也就是意願的意思,自己趣向無上菩提,這是一種願。他有大悲心廣度眾生,他有這種意願。乃至到究竟地所攝受故,究竟地,就是佛。這時候才成就具證慧。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satpuruṣasya satpuruṣa-prajñā. sā paṃca-vidhā draṣṭavyā. saddharma-śravaṇa-samudāgatā pratyātmaṃ yoniśomanas-kāra-sahagatā svaparārtha-pratipatty-upāya-sahagatā dharmāṇāṃ dharma-sthiti-dharma-vyavasthām aviparītām ārabhya suviniścitā prajñā kleśavijahanā ca prajñā.aparaḥ paryāyaḥ sūkṣmā yathāvad-bhāvikatayā jñeyapraveśāt. nipuṇā yāvadbhāvikatayā jñeya-praveśāt. sahajā pūrvaka-jñāna-saṃbhāra-samudāgamāt. āgamopetā buddhair mahā-bhūmi-praviṣṭaiś ca bodhisattvaiḥ saṃprakāśita-dharmārthasyodgrahaṇa-dhāraṇāt. adhigamopetā śuddhāśaya-bhūmim upādāya yāvan niṣṭhā-gamana-bhūmi-parigrahāt.

3.2.7.6.一切種慧
云何菩薩一切種慧?當知此慧六種七種,總十三種。六種慧者,謂於諸諦苦智、集智、滅智、道智、於究竟位盡智、無生智,是名六慧。
[]云何菩薩一切種慧?當知此慧,六種、七種的不同,總合起來就是十三種。
六種智慧,就是對於諸諦,就是苦、集、滅、道四諦,有四種智慧。於究竟位的時候有兩種智慧。加起來是名六慧。在加行位時,就是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修止觀就是觀四諦,就是四種智慧。由加行位再進一步到見道位、修道位,也還是這樣觀察。所以這四種智慧,由加行位到見道、修道,都是這四種智慧。到無學道的時候是究竟位,就是得阿羅漢的時候,所成就的兩種智慧。
1)苦智,就是觀察苦的那個智慧。什麼叫做苦?三惡道就是苦,人間、天上、三界以內,三界無安猶如火宅,都是苦。怎麼樣觀察這個苦呢?就是有四種觀察,無常、苦、空、無我,這四種觀察,就叫做苦諦的智慧。在靜坐的時候,修無常、苦、空、無我,這是觀苦諦。色、受、想、行、識,識是苦的體。迷惑也是識,造業的時候也是識,受苦的時候也是識。惑、業、苦都是識。所以心是非常重要。現在修苦觀,就用這四個方法,無常、苦、空、無我來觀察苦。
2)集智,集就是苦的原因,就是愛煩惱和見煩惱,是有苦的原因。心裡面有愛,心裡面有見,就一定要苦。所以愛、見就是苦的原因,愛、見就是集。修止觀的時候,怎麼樣觀察集呢?就是因、集、生、緣,這四個方法。
2.1)第一個方法是因,愛、見煩惱就是因。你有愛、見,它就會動,就是無明緣行。無明也可以說是愛、見。因為有無明,你就會有行;有愛、有見,就會有行,有愛的行動,有見的行動,這也都是你的心。
2.2)第二個方法是集,集是什麼東西呢?就是你的愛、見一動,也就是你心一動,就在你的心裡面熏習很多的習氣,很多的煩惱的種子,惑、業的種子,熏習在你心裡面。因和集,都是因,但是不同。因指現行,集指現行熏成的種子。因為煩惱的活動能集成煩惱的種子,因為有現行、有種子,就會集成你的苦,所以叫做集。
2.3)第三個方法是生,生是什麼意思呢?你的煩惱活動,熏習煩惱的種子習氣,以後你又愛緣取,愛緣取、取緣有。由愛、取的滋潤,使令煩惱種子的力量增強,這叫做生,因為愛緣取、取緣有,就是愛、取的熏習,使令你的煩惱種子、惑業的種子強大,它能給你果報,這時候叫做生。
2.4)第四個方法是緣,是什麼意思呢?有緣生、生緣老死。生、老死是由你的業力為因緣而成就,就是你的業力給你一個果報,也可能是天上的果報、可能是人間的、或者三惡道的果報,得一個生命體。而這個生命體存在的時候,就是受苦,等到業力結束,就老病死,也結束,棄捨這個果報。這四個,其中的因、集是遠因。愛緣取、取緣有,這叫生,它是近因。由遠因、近因,給你一個生死果報。
3)滅智,觀察滅諦的智慧,怎麼觀察呢?就是滅、靜、妙、離,這四種智慧。
3.1)滅,就是修完奢摩他的時候,要修毗婆舍那觀,就觀察涅槃這個滅,就是把愛煩惱、見煩惱滅掉,我、我所沒有,貪、瞋、癡也沒有,這叫做滅。
3.2)什麼叫做靜呢?愛煩惱、見煩惱是生死苦的因。沒有因,也就沒有生死果,沒有生死苦的時候叫做靜。有苦惱的時候,心裡不寂靜。有煩惱的時候,心裡也不寂靜。就是真如理上沒有惑、業、苦,這叫做靜。
3.3)妙,就是滅和靜,沒有生死的惑業苦,惑業是生死因,苦是生死果。這個時候這個境界非常好,非常的微妙。無色、受、想、行、識,這是什麼境界?這地方稱之為妙。
3.4)離是什麼呢?妙的境界,離開惑、業、苦,永久也不退轉,叫做離。就是涅槃的常、樂、我、淨的境界,永久也不變壞,不會無常的,所以叫做離。這樣用語言文字來讚歎,這是屬於勝義的假名安立。滅、靜、妙、離是勝義諦的假名安立。
4)苦、集是世間的因果、生死的因果。滅是出世間聖道所得之果,涅槃的出世間聖道之果,怎麼樣才能成就呢?道才能成就。什麼叫做道呢?道、如、行、出,用這四個方法的觀察,才明瞭道的事情。道的內容是什麼?就是戒、定、慧。道諦就是兩件事,就是斷惑、證真,它的作用就是把愛煩惱、見煩惱把它斷滅,然後證悟第一義諦。第一個道和第四個出這是屬於證真這一方面的事情。如和行這兩個是屬於斷惑的事情。
4.1)第一個方法是道,證真義路,證悟第一義諦的道路。戒、定、慧,是你能達到涅槃、達到第一義諦的道路。所以要學習戒、定、慧,它是達到第一義諦的道路。戒、定是助緣、增上緣,慧是因緣,慧是直接證悟第一義諦的力量。戒、定能幫助智慧到第一義諦,所以它也是聖道。
4.2)第四個方法是出。道是初開始修學止觀,觀第一義諦。後面出,叫趣真常跡,趣,進趣,到真常那個地方。跡,就是這件事,以前的佛菩薩、一切聖人已經走過的道路。這時候,趣是至、到的意思,他到真常那裡。真常,就是第一義諦,就是涅槃。
前面的道,是開始修學,觀察第一義諦。後面出是成功。這樣說道就是因,出就是果。道是證真義路,出是趣真常跡。這兩個字是在證真這方面說的。
4.3)第二個方法是如,就是如實智,道諦的戒定慧成就真實智、如實智,就是斷除一切不如理的煩惱,叫做如。這是在斷惑這一方面說,這地方說是果。你成就如實智,按小乘佛法來說,就是圓滿無我的智慧,愛煩惱、見煩惱都消除。
4.4)第三個方法是行,是開始修行,開始斷煩惱的時候,叫做行。行就是心,你時時地管住你的心,叫它不要顛倒,顛倒就是煩惱,叫做行。最後成就如實智,一切煩惱都清淨。如、行,這是在斷惑方面說。道和出是在證真方面說的。
4.5)苦智、集智、滅智、道智,每一樣智慧有四個,這叫做十六觀行,就是心裡面做如是觀。煖、頂具足的觀察十六種智慧,但是到忍位的時候,十六種智慧逐漸減少。減少到最後,苦諦有四個,無常、苦、空、無我。最後苦諦這四種智慧,留下來一個,或者歡喜修無常觀,就留無常觀。若歡喜修無我觀,留無我,其他的三個都不要。就是用無我來觀察苦諦。上忍的時候,就是剩下兩剎那,一剎那間就到世第一。世第一就一剎那間,就到見道。煖、頂時間很長。上忍的時候,時間很短,就到世第一。世第一法一剎那間就到見道。到見道的時候,小乘佛法就是初果,大乘佛法就是極喜地。極喜地內容和小乘佛法有點不同。
5)苦智、集智、滅智、道智,是從加行位開始,乃至見道、修道也還是做如是觀。究竟位,就是到無學道的時候,得四果阿羅漢的時候,他成就兩種智慧,一個是盡智,一個是無生智。盡智是什麼呢?就是,苦我已知,集我已斷、滅我已證、道我已修。就是成功,就是把愛煩惱、見煩惱都清除,叫做盡智。
6)無生智,就是這時候永久也不會再有生死。見道、修道都是學位,到無學道的時候,就是究竟位,加起來就是這六種智慧。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sarvākārā prajñā. sā ṣaḍ-vidhā sapta-vidhā caikadhyam abhisaṃkṣipya trayodaśa-vidhā veditavyā. satyeṣu duḥkha-jñānaṃ samudaya-jñānaṃ nirodha-jñānaṃ mārga-jñānaṃ. niṣṭhāyāṃ kṣaya-jñānam anutpāda-jñānaṃ. iyaṃ tāvaṭ ṣad-vidhā prajñā.

七種慧者,謂法智、類智、世俗智、神通智、相智、十力前行智、四道理中正道理智。[]七種智慧,法智、類智、世俗智、神通智、相智、十力前行智、四道理中正道理智,一共是七種。
1)法智是什麼?其實就是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四聖諦的法的智慧,法智是觀欲界的苦、集、滅、道。
2)類智是什麼?就是觀察色界、無色界的智慧。色界、無色界的四諦和欲界的四諦道理是一樣的,相類似的,所以叫類智。又有一種說法,是觀現在的苦、集、滅、道的智慧,叫法智。過去的、未來的,我們不現見,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事情還沒有也不能見到,但是過去、未來也和現在一樣,是相似的,叫類智。另外一種講法,觀察這十六種觀行,叫做法智。能緣的、能觀察的,亦復如是,叫類智。
3)世俗智是什麼呢?就是有能詮的語言文字,有所詮顯的道理。有能、有所,這就是世俗智。無能、無所的時候,就是第一義智慧。
4)神通智,在色界四禪裡面修神通成功,才有神通智。但是聖人、大阿羅漢,和非佛教徒所得的神通不一樣。
5)相智,就是一切法相的智慧。
6)十力前行智,就是佛的十種智力智慧。十種智力在發生作用的時候,先出現智慧,用智慧來觀察。這十種智慧,每一樣都不一樣,但是其中相同的,都是以智慧來活動,叫十力前行智。十力前行智,就是十種智力,就是佛的智慧。窺基大師解釋,十力智力前方便智,想要成就佛的十種智力,先要有個方便智,才能得到。方便智,就是觀一切法空的智慧,是十種智力的方便智。因為十種智力是觀一切緣起法的差別相,怎麼樣度化眾生,這都是因緣的差別相。先要有觀一切法空的智慧,再進一步學習佛法,才能成就佛的十種智力。
7)四道理中正道理智,四道理,就是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
7.1)觀待道理,世間上一切法,都是要待因緣才能成就的,沒有因緣,沒有這件事。
7.2)作用道理,譬如說,眼睛能看,這是個作用。眼耳鼻舌身意,能見聞覺知一切法,這是個作用。修學聖道,能斷惑證真,這是作用。
7.3)證成道理,修學佛法,若講出來一個道理,要有佛的聖言量作證成。不然,你說的話沒有人相信的。
7.4)法爾道理,就是佛出世也好,不出世也好,這個道理是沒變化。
a)謂法智類智等者:於內共了、現見所知諸義境界無漏之智,是名法智。於不共了、不現見所知義境無漏之智,是名類智。依世間慧,如來為諸眾生隨其意解、隨其隨眠宣說妙法,名世俗智。如顯揚論說應知。言相智者,謂於法相能正了知通達之慧。法相有三,一者、 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解深密經一切法相品廣釋應知。深密經二卷一頁)十力作業,智為前行,是名十力前行智,由是說言處非處智 力乃至漏盡智力。餘文易知。
a1)於內共了,或者指佛教徒叫做內,非佛教徒叫做外。是佛教徒共同都能明白的這件事。是什麼呢?就是現見所知,就是現在你就知道色受想行識,是諸義境界。無漏智慧,就是已經斷煩惱,聖人所成就的苦智、集智、滅智、道智,是名法智。
a2)於不共了,你也不知道、我也不知道,這個是不現見的智慧。譬如過去的事情、未來的事情,我們不現見。我們現在是欲界的人,色界天、無色界天,我們不現見,就不知道。對於不現見所知義境,你也能通達無礙,那個無漏的智慧,叫類智。
a3)世俗智怎麼講?依世間上的智慧,世間人的智慧就是,有能詮的語言文字,有所詮顯的意義,這樣才能明白。如來為諸眾生隨其意解,隨眾生的心所能明白。隨其隨眠,隨他內心裡煩惱的程度、煩惱是厚是薄,他的意解的智慧是深是淺。這是佛的境界才能夠這樣相隨順,宣說妙法,宣說出世間的聖道。這上面這句話就是顯揚聖教論解釋的。
a4)相智,謂於法相,一切法都有它的體相,能夠正確的通達的智慧,了知其相、通達其義的智慧。所知的法相有三,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
一者、遍計執相,普遍地執著所知相。所知相,就是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的,但是我們認為是有,執著是真實的,這就是遍計所執相。我們的內心時時地執著這名言的一切法是真實的,所以遍計所執。
二者、依他起相,他就是因緣,就是依據因緣才現起。因緣是什麼?就是種子,主要是自己的一念心,這一念心是依據阿賴耶識的種子現起。譬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是阿賴耶識種子變現。阿賴耶識它先變現一切法,變現一切法的時候,這是所緣緣。這個所緣緣,由於有作意心所,就把識的種子就動起來觀這一切法,才有眼識乃至意識。眼識乃至意識觀這一切法的時候,阿賴耶識所變現的一切法也是如幻如化的、不真實,但是我們六轉識一見到就執著是真實,就不是依他起,這就變成遍計執。
三者、圓成實相,就是圓滿成就真實的體相,就是一切法畢竟空,就是我們的心的虛妄分別,所虛妄分別的是畢竟空的,能虛妄分別的心也就沒有。這個時候,所現的諸法寂滅相,不管修行不修行,它本來就圓滿成就,真實的,都是真實的。遍計所執是虛妄、是畢竟空的。依他起也是虛妄的。離一切分別相、離一切戲論,這個時候第一義諦、諸法寂滅相是真實的,真實相是本來就具足,所以叫做圓。不是你創造的,所以叫成,本來就成就的。你通達這三種法相的智慧,叫相智。通達法相的智慧,就是四如實智。這地方從加行位到見道位的聖人的智慧。解深密經一切法相品廣釋應知。
a5)十力作業,十力的作業,就是佛菩薩教化眾生的時候,作業,就是有這個行動的時候,是智為前行。十種智慧,不管是那一種,都是智慧前行,都是用智慧,是名十力前行智。這樣十力前行智,就是佛智慧。
sapta-vidhā punaḥ dharma-jñānam anvaya-jñānaṃ saṃvṛti-jñānam abhijñā-jñānaṃ lakṣaṇa-jñānaṃ daśa-bala-pūrvaṃgamaṃ jñānaṃ catasṛṣu ca yuktiṣu yuktijñānaṃ.

3.2.7.7.遂求慧
云何菩薩遂求慧?當知此慧,略有八種。一、依法異門智,所謂菩薩法無礙慧。二、依法相智,所謂菩薩義無礙慧。三、依法釋詞智,所謂菩薩釋詞無礙慧。四、依法品類句差別智,所謂菩薩辯才無礙慧。五、菩薩一切摧伏他論慧。六、菩薩一切成立自論慧。七、菩薩一切正訓營為家屬家產慧。八、菩薩一切善解種種王正世務慧。
[]云何菩薩遂求慧?當知此慧,略有八種。
1)一、依法異門智,法是什麼?就是涅槃,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是聖人的境界,是佛的境界。我們凡夫怎麼樣才能悟入呢?異門,有各式各樣的門,從門而入、因門而入。依法異門智,就是我們學習各式各樣的門,才能悟入這個法。各式各樣的門就是智慧,每一種門都是智慧,由這個門、由這個智慧,才能悟入第一義諦。這是總說,但在這裡,法是指語言文字。所謂菩薩法無礙慧,這地方這個法就指名言說,一切言說都是法,語言文字是法,世間的染污法也可以在內,出世間的清淨法也是在內。清淨法,就是佛菩薩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對這樣的法,你能通達無礙,那個智慧。語言文字的法,這也是第一義諦的門,你要通達無礙。
2)二、依法相智,就是佛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你能通達它的法相的智慧。什麼叫法相智呢?所謂菩薩義無礙慧,就是語言文字的法所詮顯的義,你能通達無礙的智慧。法無礙慧是能詮顯的,依法相智是所詮顯的。一個是能詮,一個所詮。是兩種智慧。
3)三、依法釋辭智,就是菩薩解釋法相的言辭無障礙的智慧,或者用英語來講,或者用漢文講,或者用梵文、巴利文、用日文、用德文,一切眾生的語言文字,佛菩薩無障礙。通達一切眾生的語言三昧。
4)四、依法品類句差別智,這個法有品類,這個法是屬於清淨的品類,或者染污的。世間法、出世間法,這個品也不一樣。每一品裡面又有類別。這是善、這是惡、這是無記,這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各式各樣的品類。品類裡面有很多的文句。這些差別,你都能通達無礙的智慧。依法品類句差別智,就是所說的菩薩的辯才無障礙的智慧。依法品類句差別,是智慧所通達的,智是能通達。
a)依法品類句差別智者:於一切法一切盡所有性、如所有性,名法品類差別。思擇諸法四句等別,名句差別。
a1)在一切法裡面,分兩類,第一類是盡所有性,第二類是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可以約事來說,如所有性約理說,分這麼兩類。盡所有性可以說世俗諦,如所有性就是勝義諦。這是品類的差別。你能觀察品類裡面有差別,四句的差別,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就是差別。譬如說如來,眾生是來而不如,眾生在六道輪迴裡面,來來去去的,有時候到天上,有時候到三惡道去了,有來有往,而不如,而不能通達一切法是如。阿羅漢如而不來,他入無餘涅槃的時候是如,但是他不在六道裡來回。菩薩是如而又來、來而又如。佛是不可思議境界,可以說是非如非來。
5)五、菩薩一切摧伏他論慧,就是菩薩能摧伏他論,摧伏邪知邪見的這些人,有這種智慧。他這個智慧能摧伏他論,能降伏、能破壞一切邪知邪見的虛妄分別,有這樣廣大的智慧。
6)六、菩薩一切成立自論慧,菩薩為眾生說法,或者和外道辯論的時候,能成立佛法中的真理。成立自論,自己的佛法的正義的議論,智慧的議論,有這樣的智慧。
7)七、菩薩一切正訓營為家屬家產慧。一切是廣大的意思,能正訓家屬,他有大智慧訓導家裡面的這些眷屬,教訓他們。營為家產,他也能夠經營世間上生活所需這些資產,有這種智慧。
a)菩薩一切正訓營為家屬家產慧者:此中偏說在家菩薩。謂於家屬能正訓誨,及於家產能正營為故。
a1)此中偏說在家菩薩,所以這地方說家屬、家產的事情。謂於家屬能正訓誨,對於他家屬裡面的人,他能夠用佛法的大智慧來教誨他們。及於家產能正營為故,家裡面的事業財產,他也能如法的經營。這也是一種智慧。
8)八、菩薩一切善解種種王政世務慧,菩薩還有廣大的善解,種種的王政,就是國家的政治的事情。菩薩也通達這各式各樣的政治的智慧,這是屬於世間的智慧。
a)善解種種王政世務慧者:此中王政,謂即事王。世務,謂餘營農、牧牛、商賈、計算、書數、雕印種種工巧業處應知。
a1)此中王政,謂即事王,就是為國王辦事,也就是為人民服務。世務,其餘的營農,耕田的事情,還有牧牛的事情,還有商賈就做生意的事情,還有計算書數雕印種種工巧業處的智慧,應知。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vighātārthika-prajñā. sā aṣṭavidhā draṣṭavyā. dharmāṇāṃ paryāya-jñānam ārabhya bodhisattva-dharma-pratisaṃvit. dharmāṇāṃ lakṣaṇa-jñānam ārabhyārtha-pratisaṃvit. dharmāṇāṃ nirvacana-jñānam ārabhya nirukti-pratisaṃvit. dharmāṇāṃ prakāra-pada-prabhedam ārabhya pratibhāna-pratisaṃvit. sarva-para-pravādi-nigrahāya bodhisattvasya prajñā. sarva-sva-vāda-vyavasthāna-pratiṣṭhānāya ca prajñā. gṛha-tantra-samyak-praṇayanāya kulodayāya prajñā. rāja-nīti-laukika-vyavahāra-nītiṣu ca bodhisattvasya yā niścitā prajñā.

3.2.7.8.此世他世樂慧
云何菩薩此世他世樂慧?當知此慧,略有九種。謂諸菩薩於內明處,能善明淨,善安住慧。於醫方明處、因明處、聲明處、世工業明處,能善明淨,非安住慧。一切菩薩即用如是於五明處善明淨慧,以為依止,於他愚癡、放逸、怯弱、勤修正行所化有情,如其次第示現、教導、讚勵、慶慰慧。
[]云何菩薩此世他世樂慧?此世樂和他世樂,是智慧的作用。你若有智慧,現在也很快樂,將來也很快樂。怎麼叫做菩薩的此世、他世樂慧呢?當知此慧,略有九種不同。哪九種?五明處善明淨慧,這是五個,示現一種,教導一種,讚勵一種,還有慶慰一種,這四種智慧。加起來就成九種。
1)謂諸菩薩於內明處,內明就是佛法的世、出世間的緣起的道理,這個境界。能善明淨,能夠努力地通達無礙,沒有疑問。善安住慧,就是你學習佛法能達到不退轉,不會再失掉。我們現在若學習一部經論,若不常溫習就忘,或者今生沒有忘,死掉以後也忘。
2)於醫方明處、因明處、聲明處、世工業明處,對於這件事也能通達無礙,但是不是屬於安住慧。此四明處,唯是世間,不是出世間的聖道。菩薩對於這四種明處的相貌,能通達無礙,叫善明淨。對於這件事,不是那麼的歡喜,也不執著,所以叫做非安住。
3)一切菩薩即用如是的五種明處善明淨慧以為依止,就是你學習到五種明處的智慧以後,你內心裡面有這樣的成就,叫做依止。於他愚癡、放逸、怯弱、勤修正行所化有情,愚癡是一種,放逸是一種,怯弱是一種,勤修正行是一種,這是四種所化的眾生。愚癡,就是對佛法沒有信心,不明白佛法的緣起的道理。放逸,這個人對佛法,也學習很多,但是這個人他不肯修行,放縱自己。怯弱,總感覺我不行,我不能修學聖道。第四種的人,不愚癡、不放逸、不怯弱,他能努力地修學聖道。所教化的眾生有四種差別,這位通達五明處的菩薩,對前面說的所教化眾生的次第。示現,這個人愚癡,菩薩可能現出神通來教化他,也可能是無量無邊的無礙辯才,開導他的愚癡、破除他的愚癡。教導,這個放逸的人,菩薩教導他:你放逸,要下地獄的。教導他不可以放逸。讚勵,就是這個怯弱的人,對於自己沒有信心:我不能修學聖道。菩薩就讚歎:你是有善根的人,只要你自己有信心,你會成就的。讚歎他、勉勵他,讓他用功修行。慶慰慧,就是勤修正行的人,菩薩生大歡喜,就是安慰他、讚歎他。前面五明處,這是菩薩通達佛法也通達世間法,法的差別。後面這四種智慧,是約所教化眾生來說。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ehāmutrasukhā prajñā. sā nava-vidhā draṣṭavyā. adhyātma-vidyāyāṃ suvyavadātā supratiṣṭhitā prajñā. cikitsā-vidyāyāṃ hetu-vidyāyāṃ śabda-vidyāyāṃ laukika-śilpa-karma-sthāna-vidyāyāṃ suvyavadātā no tu pratiṣṭhitā prajñā. tām eva su-vyavadātāṃ paṃca-prakārāṃ vidyāṃ niśritya yā bodhisattvasya pareṣāṃ vineyānāṃ mūḍhānāṃ pramattānāṃ saṃlīnānāṃ samyakpratipannānāṃ yathā-kramaṃ saṃdarśanī samādāpanī samuttejanī saṃpraharṣaṇī ca prajñā.

3.2.7.9.清淨慧
云何菩薩清淨慧?當知此慧,略有十種。於真實義,有二種慧。謂由盡所有性,及如所有性,取真實義故。於流轉義,有二種慧,謂取正因果故。於執受義,有二種慧。謂顛倒、不顛倒,如實了知故。於方便義,有二種慧,謂一切所應作、所不應作,如實了知故。於究竟義,有二種慧,謂雜染如實了知雜染故,清淨如實了知清淨故。如是菩薩五義十種差別淨慧,當知是名最勝淨慧。如是菩薩極善決定無量妙慧,能證菩薩大菩提果。菩薩依此,能圓滿慧波羅蜜多,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云何菩薩清淨慧?當知此慧,略有十種不同。
1)真實義,有兩種智慧。第一個是由盡所有性,就是一切緣起法,由於通達緣起法。如所有性,一切法寂滅相,真如的智慧。如所有性可以說是真實義,盡所有性怎麼也可以稱之為真實義?若通達盡所有性,從這裡可以進取真實性,進取第一義諦。若是沒有盡所有性,很難通達如所有性。譬如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這是有漏法的境界,真如是無漏無為。從什麼地方趣入諸法寂滅相的真如呢?要從色受想行識這個地方,要從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從這裡趣入第一義諦。不能夠遠離一切有為法,直接悟入無為法。所以,學習盡所有性,就能取得如所有性。
2)於流轉義有二種慧,謂取正因果故,這是生死的緣起。前面於真實義有二種慧,應該是指清淨的緣起。眾生在生死裡流轉,菩薩於此義有兩種智慧,謂取正因果故。就是菩薩能夠認識,取是認識、通達的意思。通達它的正確的因果義,什麼是三惡道的因果?什麼是三善道的因果?他能夠正確地認識,這就是智慧。認識這樣的因果,就可為眾生開示:你不要做錯這件事,就可以不到三惡道。
3)於執受義,有二種慧,謂顛倒、不顛倒,如實了知故。執受是什麼意思?執就是執著,受就是領受。他所領受的,他很堅固的執著,不肯棄捨。顛倒迷惑的眾生,他執著有我、我所,是很堅固的。菩薩教導這類眾生,叫他棄捨我我所,不容易。若是已經接觸佛法,深入地學習佛法,得到勝解以後,要轉變他的信仰,這也不容易。執著他所領受。菩薩對於這方面也有兩種智慧,謂顛倒、不顛倒,如實了知故。就是眾生的顛倒迷惑、我我所執是很堅固的,菩薩能如實了知。不顛倒,就是相信佛法的眾生,他能夠深入地學習佛法,又能夠修四念處,身不顛倒、口不顛倒、心也不顛倒,思想不顛倒、行為不顛倒,菩薩是真實地知道,菩薩有這樣的智慧,教導、教化眾生的時候,有顛倒、不顛倒的差別。菩薩教導眾生的時候,開示他什麼叫做顛倒、什麼叫做不顛倒,如實了知地教導眾生。
4)於方便義有二種慧,謂一切所應作、所不應作,如實了知故。方便,就是學習佛法以後,能夠採取行動。行動是得果的前方便。菩薩在這方面也有兩種智慧,就是這件事是應該這樣做,也如實地了知;這件事是不應該做,也如實地了知。什麼叫做「如實了知呢?就是這件事應該做,我就能做,叫如實了知;是應該做,但是不肯做,不是如實了知。這件事是不應該做,但是還是要做,就不叫做如實了知。若有我、我所的執著,它就要顛倒,明知道不對,還是要做。
5)於究竟義,有二種慧:謂雜染如實了知雜染故,清淨如實了知清淨故。究竟,就是通過前面的方便,現在成功,滿足自己的願望,叫做究竟義。在這方面,菩薩也有兩種智慧。謂雜染如實了知雜染故,這件事是不清淨,能夠真實地知道是雜染。譬如說作功德,應該是善法;但是用有所執著的心、有所得的心做功德,裡面就有染污。這是很微細的事情,但是菩薩能如實了知。清淨如實了知清淨故,菩薩修學聖道以無所得為方便,做種種功德利益眾生,這是清淨的。你真實知道它是清淨的,不容易!說那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前一位善知識要他到一個國王那裡去學習佛法。像前面這五雙,就是菩薩的五種智慧;每一種有一雙,就是五義十種差別,當知是名最勝淨慧。
a)當知此慧略有十種等者:決擇分說:慧波羅蜜多有五清淨。一、通達諸相清淨,二、通達緣起清淨,三、通達教導清淨,四、通達士用清淨,五、通達證得清淨。此說五義,如次應知。
a1)決擇分說:慧波羅蜜多有五清淨:
一、通達諸相清淨,相有遍計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你能夠通達而沒有疑滯,就叫做清淨。第一段是真實義,是通達諸相清淨。
二、通達緣起清淨,第二段流轉義,通達緣起清淨。
三、通達教導清淨,第三是於執受義,就是菩薩教導眾生的智慧清淨。
四、通達士用清淨,第四是於方便義,方便義就是修學聖道。修學聖道是眾生的道心的作用。
五、通達證得清淨。這裡說這個五義,如其次第,應該知道。
6)這位有清淨慧的菩薩,對於一切法極能善巧的決定,這是不可限量的大智慧。有這樣智慧的人,堪能證悟菩薩的無上菩提果。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能這樣學習,就能圓滿慧波羅蜜多,能夠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的。
a)極善決定無量妙慧者:若諸菩薩已入大地,已善通達菩提自性,已善通達菩提方便,彼所有慧自內所證,不從他緣,名善決定。
a1)若諸菩薩已入大地,已入大地就是十地菩薩,都是聖人。已善通達菩提自性,己善通達菩提方便,般若是從因說,菩提是約果說。菩提的自性,是果上的自性;已善通達菩提方便,就是方便是菩提的因,菩提是果。彼所有慧自內所證,彼菩薩所有的智慧,就是因中的智慧、果上的智慧。不從他緣,這是要自己用功才能成就的,不能夠借重他人的力量。聞所成慧是借助外緣,思慧和修慧要你自己努力才能成就的,所以不從他緣,名善決定。聞慧的時候,不能說善決定。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viśuddhā prajñā. samāsato daśavidhā veditavyā. tattvārthe dvi-vidhā yāvad-bhāvikatayā yathāvad-bhāvikatayā ca tattvārthasya grahaṇāt. pravṛtty-arthe dvi-vidhā samyag hetutaḥ phalataś ca grahaṇāt. upādānārthe dvividhā viparyāsā-viparyāsa-yathābhūta-parijñānāt. upāyārthe dvi-vidhā sarva-karaṇīyā-karaṇīya-yathābhūta-parijñānāt. niṣṭhārthe dvi-vidhā saṃkleśasya ca saṃkleśato vyavadānasya ca vyavadānato yathā- bhūta-parijñānāt. itīyaṃ bodhisattvānāṃ paṃc'ākārā daśa-prabhedā prajñā viśuddhā paramayā viśuddhyā veditavyā. itīyaṃ bodhisattvānāṃ suviniścitā cāprameyā ca prajñā mahā-bodhi-phalā yām āśritya bodhisattvāḥ prajñā- pāramitāṃ paripūryā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ṃte.

復次,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世尊彼彼素怛纜中處處散說;今於此中攝在一處,略說應知。謂佛所說素怛纜中,所有施波羅蜜多乃至慧波羅蜜多,或標、或釋,彼皆於此,或自性施,廣說乃至或清淨施,趣入、攝受,如其所應,皆當了知。如是所餘,如所宣說戒,乃至慧趣入攝受,如其所應,亦當了知。
[]1)復次,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世尊在彼一部經、彼一部經,各式各樣的經裡面,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分散的這麼解釋六種波羅蜜多。現在,就是在這裡把諸經中說的六波羅蜜多,把它聚會在一處,說其大意,你應該知道就是這樣意思。
2)佛所說的各式各樣的經裡面,所有的施波羅蜜多,乃至慧波羅蜜多。彼彼素怛覽中,說六波羅蜜多的時候,或者是先標出來,然後再加以解釋。表示可能標而沒釋,可能釋而又沒標。
3)彼素怛覽中或標、或釋六波羅蜜多,全部的都屬於這裡所說的。這裡說的就是: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九大段。或者是屬於自性施,廣說乃至最後是清淨施,九種布施。這九種布施,就是把諸經中說的施波羅蜜完全統攝。趣入,就是諸經中說的施,都趣入到這裡說的施;這裡的施波羅蜜,攝受一切經中的施波羅蜜。如其所應,你去讀一讀諸經中說的施波羅蜜,和這裡面說的施波羅蜜,一對照你就知道。
4)前面只說到施,還剩下來其他的沒有說,就是如所宣說,所餘的沒宣說的,就是前面所說的戒乃至慧,也是和施波羅蜜一樣趣入、攝受。如其所應,也是這樣就知道。
sa khalv eṣa ṣaṇṇāṃ pāramitānāṃ teṣu teṣu sūtrāntareṣu bhagavatā vyagrāṇāṃ nirdiṣṭānām ayaṃ samāsa-saṃgraha-nirdeśo veditavyaḥ. yasmiṃs tathāgata-bhāṣite sūtre dāna-pāramitā vā yāvat prajñā-pāramitā vā uddeśam āgacchati nirdeśaṃ vā. sā svabhāva-dāne vā yāvad viśuddhe vā dāne 'vatārayitavyā. saṃgrahaś ca tasyā yathā-yogaṃ veditavyaḥ evam anyeṣāṃ śīlādīnāṃ prajñāvasānānāṃ yathā-nirdiṣṭānām avatāraḥ saṃgrahaś ca yathā-yogaṃ veditavyaḥ.

又諸如來為菩薩時,所行一切菩薩行中所有無量本生相應難行苦行,當知一切與施相應,依止於施。如說其施,如是戒、忍、精進、靜慮、慧相應,依止戒、忍、精進、靜、慮慧,當知亦爾。或唯依施,廣說乃至,或唯依慧,或雜依二,或雜依三,或雜依四,或雜依五,或雜依一切六波羅蜜多,皆應了知。
[]1)又諸如來在菩薩的時候,行菩薩行,有很多的本生,就是過去生中的事情。相應,完全是屬於過去世的,是與難行苦行相應,不容易做到的苦行。當知一切與施相應,當知那裡的難行苦行裡邊,與施相應的,就是相合。菩薩依止於施,行諸苦行。這攝一切行,現在攝布施行。
2)如前面這一段說的是布施難行苦行,如是還有其他的難行苦行:戒、忍、精進、靜慮、慧相應的這些苦行。也是依止這些其餘的五波羅蜜而行難行苦行。
3)菩薩沒有成佛的時候,那一個時期,在那個地方,為教化那一類的眾生。唯獨是依止施波羅蜜行苦行。廣說乃至或唯依慧,就是戒、忍、精進、靜慮,乃至或唯依慧而行苦行。或者那一個時候、在那個地方、為那一類的眾生,依止兩種波羅蜜多行苦行。或雜依三,三種波羅蜜多和合起來行苦行。或雜依四、或雜依五、或雜依一切六波羅蜜多,行菩薩行,皆應了知。
yāni ca tathāgatānāṃ bodhi-sattva-caryā-janmā-prameyāṇi jātakāni duṣkara-caryā-pratisaṃyuktāni tani sarvāṇi dāna-pratisaṃyuktāni dānam ārabhya veditavyāni.
yathā dānam evaṃ śīlaṃ kṣāṃtiṃ vīryaṃ dhyānaṃ sarvāṇi prajñā-pratisaṃyuktāni prajñām ārabhya veditavyāni. kānicid dānam evārabhya kānicid yāvat prajñām evārabhya kānicid dvaya-saṃsṛṣṭāni kānicit traya-saṃsṛṣṭāni kānicic catuḥ-saṃsṛṣṭāni kānicit paṃca-saṃsṛṣṭāni kānicit sarvā eva ṣaṭ pāramitā ārabhya veditavyāni.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菩薩為證無上正等菩提果故,精懃修集,是大白法溟,名大白法海。是一切有情、一切種類圓滿之因,名為涌施大寶泉池。又即如是所集無量福智資糧,更無餘果可共相稱,唯除無上正等菩提。
[]1)如是六種波羅蜜多,菩薩為了證悟無上菩提果故,精進地修集無上菩提的因:六波羅蜜。是大白法溟,六波羅蜜多,菩薩這樣精勤地修行,是一切清淨法中最偉大的、最殊勝的。名大白法海,菩薩修行這六波羅蜜多,是一切清淨法的積聚處,一切清淨的菩薩行都集匯到這裡來。是一切有情、一切種類圓滿之因,名為涌施大寶泉池,就是這些六波羅蜜多,像一個水泉似的,它從那裡邊湧出來很多的珍寶。菩薩從六波羅蜜多裡面,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
a)是一切有情一切種類圓滿之因者:謂此六種波羅蜜多,能令無種姓一切有情皆往善趣,及令有種姓一切種類乘三乘法而得出離,由是名為圓滿之因。隨其所應,令諸有情皆得成熟故。
a1)菩薩修行菩薩行六種波羅蜜多的時候,能令無種性的一切有情,沒有出世聖道善根的人,能教化這個無善根的眾生皆往善趣,都不到三惡道,都在人天裡面享受富樂之果,有這個作用。
a2)菩薩修六波羅蜜多,能令有出世善根的眾生,出世善根就是一切種類裡邊,乘三乘法,這個人是聲聞種性、這個人是獨覺種性、這個人是佛種性。菩薩修六波羅蜜多,能令這三種有出世善根的人,學習三乘法而得出離生死大苦。因此由這兩個理由說這句話:一切有情、一切種類圓滿之因。六波羅蜜這個大白法,是一切有情、一切種類圓滿之因。隨你的根性所相應,都能夠使令你的善根成熟。
2)前面是說因勝,現在說果勝。又即如是所修集的無量福、無量智資糧,資糧是因的意思。更沒有其他的果與此資糧相稱、相適應。誰能與他相稱呢?就是無上菩提才能與六波羅蜜多的功德相稱,修六波羅蜜多就能得無上菩提。
ābhiḥ ṣaḍbhiḥ pāramitābhir anuttarāyai samyak-saṃbobhaye samudāgacchaṃto bodhisattvā mahā-śukla-dharmārṇavā mahā-śukla-dharma-samudrā ity ucyaṃte sarva-sattva-sarvākāra-saṃpatti-hetu-mahā-ratna-hradā ity ucyante. asya punar eṣām evam apramāṇasya puṇya-jñāna-saṃbhāra-samudāgamasya nānyat phalam evam anurūpaṃ yathānuttaraiva samyak-saṃbodhir iti. Ādhāre yoga-sthāne prajñā-paṭalaṃ caturdaśam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