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

菩薩地-初持瑜伽處-1.種性品

Morning Walk
如是已說獨覺地。云何菩薩地?嗢柁南曰:
初持,次相、分、增上意樂、住、生、攝受、地、行建立最為後。
有十法具攝大乘菩薩道及果。何等為十?一者、持,二者、相,三者、分,四者、增上意樂,五者、住,六者、生,七者、攝受,八者、地,九者、行,十者、建立。
[]獨覺地已經宣說過,菩薩地裏面的內容是什麼呢?嗢柁南曰:初持次相分,增上意樂住,生攝受地行,建立最為後。用這十種法,具足地該攝全面的大乘菩薩道的內容。菩薩道,道就是因,說它的因,和說它的果,完全包括在這十法裏面。哪十種呢?第一個是持,第二者是相,三者是分,四者是增上意樂,五者住,六者生,七者攝受,八者地,九者行,十者建立。建立是最後邊的,分這麼十大段。

云何名持?謂諸菩薩自乘種姓、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是名為持。
[]什麼叫做持呢?持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發無上菩提心的這些人,
a)自乘就是他所學習的佛法,因為佛法分三乘:聲聞乘、獨覺乘,或者菩薩乘。菩薩乘就是發無上菩提心,他本身所學習的佛法。乘就是車,能夠運行,就是從凡夫地運行到無上菩提,它有這樣的功能,所以叫做車、叫做乘。聲聞乘、獨覺乘,也是車,就是它能運到無餘涅槃。種性,就是因的意思,種也是因,性也是因。就是最初能夠發無上菩提心,是因為在內心裏面,有因的關係。用原來的話,就是種性,就是有因。而這個因,本來具足的,不是因修,創造而有,本來就有這種因。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一定是在他內心裏面有這樣的種性,有這樣的因。
b)最初發心,他有這樣的因,遇見佛法的時候,才能夠發無上菩提心,這是第二義。
c)一切菩提分法,發無上菩提心,就是願。由願而導行,就是他能夠修行六波羅蜜,無量無邊的功德。菩提,就是無上菩提,分就是因,無上菩提是果。無上菩提果的因,說三十七道品也可以,說六波羅蜜也可以。發心以後,就會有這樣的修行。一個是種性,一個是發心,一個是菩提分法,這三法,這就叫做持。

何以故?以諸菩薩自乘種姓,為所依止故,為建立故,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自乘種姓,為諸菩薩堪任性持。
[]什麼原因這三法名之為持?
1)種性為什麼名之為持?
a)自乘種姓,因為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自乘種性就是他一佛乘的種性,就是這個菩薩是有佛性。通常說有佛性,和這裏說有佛性,有一點差別。通常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就是說真如為佛性。真如理是無為法,是無生無滅的,離一切相,是佛智慧所相應的境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指無為的理性名為佛性。現在這裏說佛性,不是指無為,是有為的。有為法不同於無為法的地方,就是有生有滅,它有剎那生滅的不同。這個有為的佛性、有生滅的佛性,不是由聞熏習而有,是它本來就是有的,這樣的叫自乘種性。
b)為依止故,就是它能作依止,為誰作依止呢?為發菩提心做依止。為什麼能發菩提心呢?當然是我們遇見佛菩薩,佛菩薩為我們說法,我們心裏面受到感動,應該發無上菩提心,發大悲心救度眾生。本論又多加上一個理由,就是因為在內心裏面有佛性,所以能夠發菩提心。所以內心裏的佛性,是發無上菩提心的依止處;如果沒有佛性,是不能發無上菩提心。
c)建立是什麼呢?就是你內心的佛性,能建立無上菩提願。無上菩提願是所建立,內心的佛性是能建立。論依止,內心的佛性是所依止,發無上菩提願是能依止。
d)有所堪任,有大勢力,這個菩薩自乘的種性,內心的佛性,有所堪任,有大勢力。堪者能也,就是有這種能力,有很大的力量。堪任就是大勢力,大勢力就是堪任。沒有表示出來的時候,叫做堪任;表示出來,叫做大勢力。內心裏面的佛性是有大力量,什麼是大力量?能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是這個力量發作出來,能使你成就無上的正等菩提,就是一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e)是故說彼自乘種性,為諸菩薩堪任性持。因為這位菩薩內心的佛性能作依止、能建立、有大力量、有大勢力、能證無上菩提,所以就說這佛性,是諸菩薩發無上菩提心、得無上菩提的堪任性,有這種能力。持,在這裏說,堪任性就叫作持,就是有這個能力叫做持。內心裏面有佛性,這佛性就能保持住,你能發無上菩提願,能得無上菩提,有這種能力,叫做持。持,就是內心裏面這個無漏的佛性,有因緣的時候,能夠使令你發無上菩提心,能夠修六波羅蜜,能得無上菩提,有這個作用,叫做持。
f)什麼是持?任持。任持怎麼講?就是這個人做這件事,他有能力擔負這個重任,就是能力的意思。無上菩提是你的種性,你有無上菩提的種性,就是有無上菩提因。內心裏有佛性,能夠做這件事,能任持這件事,什麼事?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的修行,這兩件事,你有這個能力。

以諸菩薩最初發心為所依止,為建立故,於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於六波羅蜜多,於福德資糧、智慧資糧,於一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學,是故說彼最初發心,為諸菩薩行加行持。
[]2)因為諸多的菩薩摩訶薩,最初遇見佛,發無上菩提心。此菩提心為所依止,就能夠建立施、戒、忍、精進、靜慮、慧,六波羅蜜多。發無上菩提心以後,這菩提心為依止,就能夠建立、實踐六波羅蜜。無上菩提心是所依止,六波羅蜜是能依止。無上菩提心這個發心是能建立,六波羅蜜是所建立的、所成就的。
a)什麼是施?能破裂慳吝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故名為施。心裏面有慳吝的過失,現在發無上菩提心,修施波羅蜜的時候,能破掉內心的慳吝,慳吝是因,貧窮是果。有布施的因,將來得果報的時候就會有廣大的財位,就是大的福德。資糧也是因,就是它能為無上菩提作因。
b)什麼是戒?能息滅惡戒、惡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為戒。戒波羅蜜能破除惡戒,惡戒就是十種惡法,就是犯戒就變成惡戒。惡趣是惡戒的果報,就是到三惡道受苦。能取得善趣、等持,能夠持戒清淨、安住淨戒的時候,將來能夠成就人天的善趣,就是安樂的果報。若能持戒清淨,也能夠為修學禪定的基礎。
c)什麼叫做忍?能滅盡忿怒怨讎,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遇見不如意的事情,心就忿怒;修忍波羅蜜的時候,心裏面不忿怒,心裏面不動,就是滅除忿怒,也就是滅除怨仇。因為忿怒的時候,會沒有理性,就會有惡行發出來,就會結怨於人;現在心裏面不忿怒,是有理智,就不會犯錯誤,就沒有怨仇。能善住自他安隱,因為心裏面不憤怒,身口意是和平的,自己心裏面安忍自在,對方也沒有恐怖,也安忍自在。
d)什麼叫做精進?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
這位菩薩能夠遠離所有懈怠,不放縱身口意,不做各種有罪過、不善的事情。能出生無量善法,因為精進就能創造出來很多對於自己、對於他人都是有利益、有功德的事情,使令功德不斷的增長。
e)什麼叫做靜慮?能消除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故名靜慮。就是消除內心的散動,使令它心裏面不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就是要由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成就色、無色界的四禪八定,就能內心安住,叫做靜慮。
f)什麼叫做慧?能除遣一切見趣諸邪惡慧,及能真實品別知法,故名為慧。就是能破除種種的邪知邪見。趣,有眾多的,不是一種,很多的邪知邪見。散亂心的人,因為有愚痴故,會有邪知邪見;若進一步得到禪定的人,也會建立很多的邪知邪見。得四禪八定之後,因為有禪定,內心裏面的智慧比一般人高,但是沒有佛法的智慧,會發出來很多的邪知邪見,也叫做見趣,都叫做諸邪惡慧,是不合乎道理的、有罪過的那種智慧。從佛菩薩這裏面學習的智慧,能破除這些邪惡的智慧。還有一種功德,就是能夠真實品別知法,品別就是一類一類,你能認識、你能鑑別這是善,這是惡。這是世間法;這是出世間法。這是有漏的;這是無漏的。這是究竟的;這是不究竟的。能真實的鑑別,知道這一切法的相貌,這叫做慧。
g)什麼叫做波羅蜜多?又此六種於諸世間聲聞獨覺施等善根最為殊勝,能到彼岸,是故通稱波羅蜜多。又此六種波羅蜜多,於諸世間上的善法,就是沒有發無上菩提心,也沒有聲聞緣覺的菩提心;世間的人有好心腸,也會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也會做這種事情。佛弟子的聲聞、緣覺也會做施等諸善根;但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也會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功德。這麼多的人都會做這種功德,而菩薩做的這六波羅蜜是最為殊勝。其他的人做的六波羅蜜不能和菩薩做的六波羅蜜相比的,都不如菩薩殊勝。他能夠到無上菩提的彼岸,就是能夠究竟圓滿的境界,為其他的人所不能及的,所以說布施也是波羅蜜多,乃至般若也是波羅蜜多。聲聞、緣覺的佛教徒,修學六波羅蜜能達到涅槃的彼岸,不能到無上菩提的彼岸。世間人修的六波羅蜜也是有功德,但是連涅槃的彼岸都不能到,何況無上菩提!但是也是有功德的。
h)什麼叫做資糧?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還是凡位的菩薩。雖然是凡位,但是他能夠有無上菩提願,修六波羅蜜多,能為無上菩提的真實的資糧,就是它的因,就是他有能力逐漸地引導你成就無上菩提。無上菩提的資糧有兩種,一個福德,一個智慧。智慧是指內心上的事情,就是身口意是以心為主。心究竟是怎麼回事情呢?主要是智慧。由智慧做領導者,領導自己做這件事、做那件事。那麼這個事情做的怎麼樣?就看你的智慧。福呢?是智慧所做的這些事情以後的成就,所有遇見的一切一切都感覺到滿意,就叫做福。
i)什麼叫做福德資糧?施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忍波羅蜜多這三種波羅蜜多都是屬於福的一類。施波羅蜜多能得大財富,將來的果報得大財富。戒波羅蜜多,使令你能得到尊貴的身體,不會得到三惡道眾生的身體。人天的身體,這也是一種福。忍波羅蜜多就是能使令這個身體端正,就是超過一般人,而且不會做惡事,所以沒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
j)什麼叫做智慧資糧?在六波羅蜜多裏面,只有一種是屬於智,就是最後的般若波羅蜜多。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應知道通於二分,就是福分和智分;精進也屬於福,也屬於慧,靜慮也有福,也是有慧的。
k)於一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學,是故說彼最初發心,為諸菩薩行加行持。最初發無上菩提願的時候,對於一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學。因為這個願,想要得無上菩提,要不斷的修菩提分才可以,所以能勤修學。就是這個願,有力量能推動你不懈怠、精進地修菩提分。是故說彼最初發心,為諸菩薩行加行持,就是有這個能力叫你不斷地努力。加行,就是不斷的努力修行。這個發心叫做加行持,就是令你努力的修行。

以諸菩薩一切所行菩提分法為所依止,為建立故,圓滿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一切所行菩提分法,為所圓滿大菩提持。
[]3)以諸菩薩一切所行菩提分法,一切時、一切處,所修行的六波羅蜜或者三十七道品,能這樣用功修行,它就是所依止處,它就是能建立。為誰的依止處呢?為圓滿無上菩提,就是無上菩提以一切菩提分法為依止處,這個所行的菩提分法是能建立無上菩提,能圓滿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一切所行菩提分法,是所圓滿大菩提持,叫做覺分持,所以能修菩提分法,就有能力使令你圓滿無上菩提。

住無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故,雖有發心及行加行為所依止,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由此道理,雖未發心、未修菩薩所行加行,若有種姓,當知望彼而得名持。
[]1)前面是說有種性,就是有佛性的菩薩是這樣;若是安住無種性,沒有佛性的補特伽羅呢?無種性故,他的內心裡面不具足這樣的佛性,不具足無漏的、有為的佛性。雖然有的時候,也可能遇見佛菩薩、遇見善知識的教授教誡,也可能發心,努力的修六波羅蜜,有這兩種持為所依止,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沒有種性持,但是有發心持和菩提分持,但是還是不能夠得無上菩提。
2)由於這個道理,雖然那位菩薩,還沒有發無上菩提心,也沒有修菩薩所行的加行,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就不可能努力的修六波羅蜜。但是他內心裡面有佛性,當知對比沒有佛性的那個人,就可以名之為持,就是他有這個能力。有佛性的人,雖然沒有發無上菩提心,沒有修六波羅蜜,但是他有這個能力;若是沒有佛性的人,說是他也發心修六波羅蜜,但是不能得無上菩提。這兩個人對比,有佛性的人,就可以名之為種性持,就是有持。

又住種姓補特伽羅,若不發心、不修菩薩所行加行,雖有堪任而不速證無上菩提;與此相違,當知速證。
[]又有一種情形,安住種性的人,若不發無上菩提心,也不修菩薩所行的加行,也不努力的修六波羅蜜、修菩提分法。雖然內心裡面有佛性,有這種功能,但是不能速證無上菩提。與這個不同的話,他有佛性,又能發菩提心,又能修六波羅蜜,就會很快得無上菩提。

又此種姓,已說名持;亦名為助、亦名為因、亦名為依、亦名階級、亦名前導 、亦名舍宅。如說種姓,最初發心、所行加行應知亦爾。
[]1)菩薩內心裡面有佛性,佛性是什麼?也叫做持,就是有這種功能。
2)有一個名字叫做助,就是你有佛性,這個佛性能幫助你得無上菩提,所以叫做助。
3)這個佛性,也叫做因,就是依此為因,得無上菩提。
4)亦名為依,因就是依,就是以此為依而得無上菩提。
5)亦名階級,階級就是像台階一階一階,人的身分也有級別的不同;這個佛性,也有這個意思。還沒有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只有佛性而已;發無上菩提心,佛性又晉一級;發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蜜,佛性又晉一級,就是也叫做階級。
6)亦名前導,就是你有佛性,它就能夠在前面引導,逐漸的得到無上菩提。
7)亦名舍宅,這個佛性也叫舍宅,將來得到很多的功德,都在那裡藏著,所以叫舍宅。
8)種性又名為持,又名為助,又名為因,又名為依,又名為階級,又名為前導,又名為舍宅。這時候發無上菩提心也可以給這些名字。能夠修行六波羅蜜,努力的修行,加行的加這個字,就是努力的意思。願和行這兩個也可以說名持,說名為助,名為因,名為依、階級、前導、舍宅,所以叫做應知也是這樣。
punar etad gotram ādhāra ity ucyate/ upastambho hetur niśraya upaniṣat pūrvaṅ-gamo nilaya ity ucyate/ yathā gotram evaṃ prathamaś cittotpādaḥ (sarvā ca bodhisattva-caryā)

1.種姓品
1.1.安住種類別
云何種姓?謂略有二種,一、本性住種姓,二、習所成種姓。本性住種姓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姓。習所成種姓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姓。此中義意,二種皆取。
[]怎麼叫做種性?謂略有二種的種性,一、本性住種性,性者心也,沒有經過戒定慧的修行,原來的心意識裡面,也有無漏的佛性的種子,就是安住。住者有也,你的本性裡面有無漏的佛性。二、習所成種性,由學習,由熏習,由努力修行成就的佛性。
1)什麼是本性住種性?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六處就是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這六處,這六處裡邊有殊勝的成佛的功能。有如是相,就是有這樣的佛性的相貌、體相。從無始以來,輾轉傳來,有的時候在做人,有的時候做天,有的時候到地獄,輾轉地傳到現在。法爾所得,就是自然地就有這樣的佛性,這就叫做本性住種性。不是你創造有的,本來就有這種佛性的。什麼是六處殊勝?本性住種性,這個佛性是附在你所依,就是色、受、想、行、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裡邊有佛性,它就是屬於眼、耳、鼻、舌、身、意六處。從無始世,輾轉地傳到現在,自然地就得到這件事。這個佛性,不是和六處對比起來,另外有一個佛性。這個佛性和色、受、想、行、識,和眼、耳、鼻、舌、身、意沒有別異相,不能分開說,這是佛性,這是眼、耳、鼻、舌、身、意,不能這麼分別。
2)什麼是習所成種性?就是過去世的時候,連續不斷地學習叫做串習。學習什麼呢?學習佛法,學習戒定慧、發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蜜這些事情所栽培的善根,這樣得到的,所成就的佛性,是名習所成種性。就是由自己在佛法裡邊的努力所成就的佛性。發無上菩提心,這就是佛性;由無上菩提心領導你修六波羅蜜,這也是佛性,都是成佛的因。
3)這裡邊所說的佛性,在二種佛性裡邊,是那一個佛性呢?本性住種性,習所成種性,都是包括在內。
tatra gotraṃ katamat/ samāsato gotraṃ (dvi-vidham) prakṛtisthaṃ samudānītaṃ ca/
tatra prakṛtisthaṃ gotraṃ yad bodhisattvānāṃ ṣaḍ-āyatana-viśeṣaḥ/ sa tadṛśaḥ param-parāgato 'nādikāliko dharmatāpratilabdhaḥ/ tatra samudānītaṃ gotraṃ yat pūrvakuśa-lamūlābhyāsāt pratilabdhaṃ/

1.2.名字分位別
又此種姓亦名種子、亦名為界、亦名為性。又此種姓未習成果,說名為細,未有果故;已習成果,說名為麤,與果俱故。
[]1)又此種性亦名種子,亦名為界,亦名為性。
2)又內心裡面具足的這個佛性,沒有遇見佛法的時候,就是沒有熏習發出功能,這個時候,就是很微細,因為沒有熏習成果。若發無上菩提心,就知道有佛性,所以發無上菩提心,就很明顯地知道你是有佛性。現在沒有遇見這樣因緣,沒發無上菩提心,就沒有表現出來它的果,所以叫作細。若是遇見佛,遇見佛法,你熏習過,又發無上菩提心,又能修六波羅蜜,那個時候就是很明顯,因為這個種子和果是同時存在,這個時候,果是表現於外,所以就叫作麤顯。不同的階段,就有不同的相貌,所以有麤細之別。
tad asminn arthe dvividham apy abhipretaṃ tat punar gotraṃ (bījam ity apy) ucyate dhātuḥ prakṛtir ity api tat punar asamudāgata-phalaṃ sūkṣmaṃ vinā phalena/ samudāgata-phalam audārikaṃ saha phalena/

1.3.自他勝劣別
若諸菩薩成就種姓,尚過一切聲聞、獨覺,何況其餘一切有情,當知種姓無上最勝。何以故?略有二種淨:一、煩惱障淨。二、所知障淨。一切聲聞、獨覺種姓,唯能當證煩惱障淨,不能當證所知障淨;菩薩種姓,亦能當證煩惱障淨,亦能當證所知障淨。是故說言望彼一切無上最勝。
[]1)若諸菩薩成就種性,他的內心裡面,不經過努力、栽培,本來就有佛的種性,就有佛性。這樣的人,尚且能超過聲聞獨覺,何況其餘的一切有情。當知有佛性的人,是最高尚的、最殊勝的。
2)什麼原因呢?大概地說分二種清淨。佛教徒在佛法裡面用功,有兩種清淨的事情:第一個就是煩惱障清淨,就是愛見的煩惱,這是污染的;但是經過戒定慧的學習,就把污染排遣,心就清淨。二、所知障淨,就是能障礙你的所知。已經成就阿羅漢,愛見的煩惱清淨,但是還有很多無所知的事情。無量無邊的佛法還是不明白,怎麼樣度化眾生的這些事情,都還是不明白。這就是能障礙你所知,也就是無知,也就是無明,也就叫做所知障。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就算是得無生法忍,也還要親近佛,也還要在眾生世界裡學習,才能滅除無量無邊的無知,心得清淨。
3)有種性的人、有佛性的人超過聲聞緣覺,什麼原因呢?一切聲聞、一切獨覺這樣種性的人,只能夠成就煩惱障清淨的功德,不能當證所知障淨,第二種清淨,不能成就。有佛性的菩薩,能夠成就煩惱障淨,也能成就所知障淨。所以說有佛性的菩薩,對那無佛性的人來說,有佛性的人是無上,是最殊勝。
tena khalu gotreṇa samanvāgatā bodhisattvānāṃ) sarva-śrāvaka-pratyekabuddhān atikrāmyanti) prāg evānyān sarva-sattvān/ (niruttara-viśeṣaṃ veditavyaṃ) tat kasya hetoḥ/ dvividhe ime samāsato viśuddhī kleśāvaraṇa-viśuddhir jñeyāvaraṇa-viśuddhiś ca/ tatra sarva-śrāvaka-pratyekabuddhānāṃ tad gotraṃ kleśāvaraṇa-viśuddhyā viśu-dhyati na taj jñeyāvaraṇa-viśuddhyā/ bodhisattva-gotraṃ punar api kleśāvaraṇa-viśu-ddhyāpi jñeyāvaraṇa-viśuddhyā viśudhyati/ tasmāt sarvataḥ pariśiṣṭaṃ niruttaram ity ucyate/

復由四事,當知菩薩勝於一切聲聞、獨覺。何等為四?一者、根勝,二者、行勝,三者、善巧勝,四者、果勝。言根勝者,謂諸菩薩本性利根、獨覺中根、聲聞軟根,是名根勝。言行勝者,謂諸菩薩亦能自利,亦能利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勝義利益安樂;聲聞、獨覺唯行自利,是名行勝。善巧勝者,聲聞、獨覺於蘊、界、處、緣起、處非處中能修善巧;菩薩於此及於其餘一切明處,能修善巧,是名善巧勝。言果勝者,聲聞能證聲聞菩提;獨覺能證獨覺菩提;菩薩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果勝。
[]前邊這一段文是由種性勝過聲聞緣覺,還有四種事情,當知道菩薩成就這四種事,也超勝過一切聲聞緣覺。何等為四?一者、根勝。二者、行勝。三者、善巧勝。四者、果勝,這四種勝。
1)什麼是根勝?這個人的根性特別的殊勝怎麼講呢?就是諸菩薩,他的本性就是他的本心,是利根,他的智慧大,他的信進念定慧是超過其他的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果報也是超過其他的人。獨覺中根,獨覺這種根性的人,栽培的功德,不如菩薩,但是超過聲聞人,所以,他的信進念定慧,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是屬於中等。聲聞軟根,聲聞種性的人,他的信進念定慧,或是信戒聞捨慧,是屬於軟根,就是軟弱一點,不如獨覺,那麼就是下品。因為,他的願大,心量大,所以栽培的善根就廣大。
2)什麼是行勝?
a)謂諸菩薩能夠修自利行,他自己修學世出世間的功德,所以使令他得的果報殊勝。亦能利他,他有大悲心利益一切眾生,所以他的行、他的行為、他的德行、他的道德也特別殊勝。
b)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利益無量眾生,安樂無量眾生。什麼是安樂?是指修善的所得的果報,令眾生得安樂。利益是什麼呢?他能教導眾生修諸善法,就是安樂的因,就叫作利益。善因名利益,善果名安樂。或者說,現生菩薩勸導眾生,現在修學善法,將來能得到安樂,叫作利益。現在能得到的安樂叫作安樂。或者說,教導眾生得出世間的功德,叫作利益;教導眾生得世間的功德,叫作安樂。
c)哀愍世間,菩薩是有慈悲心,用慈悲心來利益眾生的,叫哀愍世間。使令諸天、使令人獲得殊勝的義利,什麼呢?就是利益、安樂。聲聞獨覺的大悲心不是那麼殊勝,所以只做自己利益的事情,缺少利益眾生的功德,所以菩薩的道德是殊勝,是名行勝。
3)什麼是善巧勝?聲聞和獨覺這兩種,於蘊、界、處、緣起、處非處中,能修蘊善巧,觀察色受想行識,都是無常無我。觀察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十二處也是無常無我。觀察十八界,也是無常無我,就是叫作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觀察十二緣起,也是無常、無我。觀察處非處中,做善得善報,做惡得惡報,就叫做處。做善得惡報,做惡得善報,就是非處。能修善巧,聲聞獨覺能這樣修學這種智慧,善巧就是慧。菩薩於此蘊、界、處、緣起、處非處能修善巧,及於其餘的一切明處,醫方明、工巧明、聲明、內明這些地方。明處,一切有智慧的境界,他也能修善巧,是名善巧勝,這是菩薩的智慧殊勝,超過聲聞緣覺。
4)什麼是果勝?聲聞人修學戒定慧,能證聲聞的菩提,就是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得到這樣的智慧。獨覺能證獨覺菩提,出無佛世,也能夠覺悟無常、無我的道理,得辟支佛道。菩薩能證無上菩薩,就是成就一切種智,高過聲聞獨覺的,是名果勝。
api ca caturbhir ākārair bodhisattvasya śrāvaka-partyekabuddhebhyo viśeṣo vedita-vyaḥ/ katamaiś caturbhiḥ/ indriya-kṛtaḥ pratipatti-kṛtaḥ kauśalya-kṛtaḥ phala-kṛtaś ca/
tatrāyam indriyakṛto viśeṣaḥ/ prakṛtyaiva bodhisattvas tīkṣṇendriyo bhavati pratyeka-buddho) madhyendriyaḥ śrāvako mṛdvindriyaḥ/ tatrāyaṃ pratipattikṛto viśeṣaḥ/śrāva-kaḥ pratyekabuddhaś cātamhitāya pratipanno bhavati/ bodhisattvo 'py ātama-hitāyāpi para-hitāya bahu-jana-hitāya bahu-jana-sukhāya lokānukaṃpāyai arthāya hitāya suk-bāya deva-manuṣyāṇāṃ/ tatrāyaṃ kauśalya-kṛto viśeṣaḥ/ śrāvakaḥ pratyekabuddhaś ca skandha-dhātv-āyatana-pratītyasamutpāda-sthānā-sthāna-satya)-kauśalyaṃ karoti/ bodhisattvas tatra cānyeṣu ca sarvavidyā-sthāneṣu/ tatrāyaṃ phala-kṛto viśeṣaḥ śrāva-kaḥ śrāvaka-bodhi-phalam adhigacchati pratyekabuddhaḥ (pratyeka-bodhim) adhiga-cchati bodhisattvo 'nuttaraṃ samyak-saṃbodhi-phalam adhigacchati/

1.4.白法相應別
又諸菩薩有六波羅蜜多種姓相,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薩。謂施波羅蜜多種姓相;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種姓相。
[]又,這個菩薩有六波羅蜜多的這個種性的相貌,六波羅蜜多的因的相貌,他有布施波羅蜜多的相貌,乃至般若波羅蜜多的相貌。由於他有這樣的相貌,就使令別的人知道,他真實是菩薩。這六種相貌是什麼呢?謂施波羅蜜多種性的相貌、戒波羅蜜多、忍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靜慮波羅蜜多、慧波羅蜜多種性的相貌。
ṣaḍ imāni bodhisattvasya pāramitānāṃ gotra-liṅgānāṃ sampadyante/ yair evaṃ pare saṃjānate bodhisattvo 'yam iti/ dānapāramitāyā gotra-liṅgāṃ śīla-kṣānti-vīryadhyāna-prajñā-pāramitāyā gotra-liṅgam/

1.4.1.施種姓相
云何菩薩施波羅蜜多種姓相?謂諸菩薩本性樂施,於諸現有堪所施物,恒常無間,性能於他,平等分布,心喜施與,意無追悔。施物雖少而能均布,惠施廣大而非狹小,無所惠施,深懷慚恥。常好為他讚施勸施,見能施者,心懷喜悅,於諸尊重耆宿福田應供養者,從座而起,恭敬奉施。於其彼彼此世他世有情無罪利益事中,若請不請,如理為說。若諸有情怖於王賊及水、火等施以無畏,能於種種常極怖中,隨力濟拔。受他寄物,未嘗差違;若負他債,終不抵誑。於共財所,亦無欺罔。於其種種末尼、真珠、琉璃、螺貝、壁玉、珊瑚、金、銀等寶資生具中,心迷倒者能正開悟;尚不令他欺罔於彼,況當自為!其性好樂廣大財位,於彼一切廣大資財,心好受用,樂大事業非狹小門。於諸世間酒、色、博戲歌舞、倡伎種種變現耽著事中,速疾厭捨,深生慚愧。大財寶,尚不貪著,何況小利!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施波羅蜜多種姓相。
[]云何菩薩施波羅蜜多性的相貌?
1)菩薩的本心歡喜布施,對於他現在所有的,能夠布施的這些物品,他是恒常、不間斷的常這樣做。他的心能與他人平等的分布他所有的物,能布施。他心裏歡喜做這件事,想要做的時候,心裏歡喜;正做的時候心也清淨也是歡喜;做完的時候,心裏面也不會後悔。什麼是性能於他平等分布?諸菩薩行布施的時候,對於一切有情,心裏面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下的分別,都是我的良福田,是這樣想。不分別這個人和我有怨仇,這個人和我有親厚的關係,那個人也不怨、也不親、是中庸的。這個人是有道德的,那個人是有過失的。這個人是劣而不是等品、勝品,不這樣分別。這個人是有苦惱,這個人是有快樂,他不分別這件事,他平等的布施。
2)若是布施東西很少,也能夠平均的布施。他做這件事是很廣大,因為他的心很廣大,平等是廣大,若是有怨親想就狹小。
3)如果發菩提心的菩薩是個窮人,沒有什麼物品可以惠施,心裏面感覺到很慚愧、很羞恥。為別人讚歎這個布施好,勸人行布施。見能施者,心懷喜悅。
4)對於尊重者,就是有道德的人,或是得聖道的人。耆宿,就是年紀很大有道德的人,這都是良福田,這是所應供養,從座而起恭敬的奉施供養他。
5)對於所供養的那個一位、一位的,在時間上說是現在世或者是未來世,對於有情要為他們開導,沒有過失,而對人有利益的事情,就是所謂的善法。若他來請我,或者他不請我,我都是如理的為他開示。什麼是如理的為他開示?
a)對於歡喜做惡事的人,為了使令他斷諸惡行,使用與道理相應的這種文句。還有其他的語言,伴隨著這個與理相應的文句。隨順那個人的心情,但是要與理相應。說出來的話很清楚、很分明的。說出來的話有實際的效用,還能做的到的事情。若是有這樣的情形,這位菩薩就能夠隨順常委分資糧而為宣說,常是不間斷,委是詳細,說的很細緻。資糧,就是在資糧的這個階級,而為宣說。不是宣說到加行道,乃至到聖人的境界,那個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若是這樣說法,能相契合,能契理而又契機。
b)這個眾生對於佛法有憎恨心,為欲令彼對於佛法有清淨的信心,使令他成就清淨的智慧,使令他超越三惡道,滅除一切煩惱,能超越一切三惡道的苦。應該知道為這個人說法也是這樣。由前面舉出來這件事,可以知道諸所說的事情,隨其所應,能夠契機,能夠契理。能令有情此世他世都是安樂,此世不做惡事也是安樂,此世不做惡事,將來不得惡報,所以他世也是安樂,是名彼彼此世他世有情無罪利益之事。
6)前面是說法施,這是說無畏布施。若諸有情,有王怖、有賊怖,及水火的恐怖、地震的恐怖。這個菩薩能布施他不恐怖。能於種各式各樣常有的恐怖中,隨他的力量能救護眾生。
7)這個菩薩接受他人的委託,什麼財物寄託在這裏。還的時候,不會差一點的,這表示是有信用。若是菩薩欠人家債,也絕不抵賴,照樣不欺誑,表示菩薩有信用。就是這個財富大家共有,也不會從中有欺騙的行為。於其種種末尼珍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金銀等,這些財物、財寶都是屬於資生具。那個人有這麼多的財寶,但是他內心迷惑顛倒,不能管理的時候,能正開悟。他不能管理,可能要把他的財富委託另一個人管理。但是他本身迷惑顛倒,容易受人家的欺騙。所以這個菩薩,就去開悟他,令他心裏面明瞭。這個菩薩不叫那個人欺騙那個人,何況自己做欺騙人的事情呢?
8)這個菩薩的心性歡喜有廣大的財富,於彼一切廣大的財富,他歡喜擁有,能夠行菩薩道。他也歡喜有廣大的財富事業,不是一個小小的境界。這位菩薩對於世間上的一般人所歡喜的酒、歡喜的色、賭博,歌和舞、倡妓的事情,還有種種的變現的活動,這些事情都是很容易令人生愛著心。這位菩薩也有愛著心,但是很快的厭惡這件事,就棄捨,不執著。他曾經愛著這些事情,反省自己就有慚愧心。自己生慚愧心的想法,獲得很廣大的財寶,心裏面都不愛著,何況這個賭博、倡妓這些小利!如是等類,當知菩薩有施波羅蜜的相貌,種性就是因,施波羅蜜多是成佛的因,所以叫做施波羅蜜多種性。
tatredaṃ bodhisattvaya dāna-pāramitāyā gotra-liṅgam/ iha bodhisattvaḥ prakṛtyaiva dāna-rucir bhavati satsu ca saṃvidyamāneṣu deya-dharmeṣu satata-samitaṃ pareṣāṃ saṃvibhāga-śīlo bhavati pramudita-cittaś ca dadāti na vimanasko 'lpād api ca saṃvi-bhāgasya kartā bhavati/ viśadaṃ ca dānam anuprayacchati (na hīnam) adānena ca jihreti/ pareṣāṃ ca dānasya varṇaṃ vadati) dāne cainān samādāpayati) dātāraṃ ca dṛṣṭvā ātta-manā bhavati sumanaskaḥ/ gurubhyo vṛddhatarakebhyo dakṣiṇīyebhyaḥ sat-kārārhebhya utthāy' āsanam anuprayacchati/ pṛṣṭo 'pṛṣṭo vā teṣu teṣu sattvakṛtyeṣu napāyami) loke para-loka nyāyopadeśam anuprayacchati/ rājacaurāmitrāgny-udakādi-bhayabhītānāṃ ca sattvānām abhayam anuprayacchati/ yathāśaktyā cainān paritrāyate tasmād vicitrāt pratatād ugrād bhayāt/nikṣiptaṃ cāsya haste para-dhanaṃ (nābhidruhṛ ...... yati nābhidruhṛti) svaṃ dāyādaṃ na vañcayate na vipralambhayati/ maṇi-muktā-vaiḍūrya-śaṃkha-śilā-pravāḍa-jātarūpa-rajatāśmagarbha-musāragalva-lohitikā-dakṣi-ṇāvarta-prabhūtiṣūpakaraṇa-jāteṣu (mūḍhaṃ viparīta-cittaṃ) samyak prabodhayati/ (ya......ḥ punaḥ svayam enaṃ vipralambhayiṣyati) prakṛtyā codāra)-bhogādhimukto bhavati/ udāreṣv asya sarvabhoga-paribhogeṣu cittaṃ krāmati/ udāreṣu ca karmānteṣv adhimukto bhavati/ na parīttāyadvāreṣu/ (nivemani) loke vyasanāni tad-yathā strī-vyasanaṃ (madyavyasnā.......saka) lāsakādisaṃdarśanavyasanam ity evaṃrūpebhyo vyasanebhyo laghu laghv eva vairagyāṃ pratilabhate/ hrī-vyapatrāpyaṃ prāviṣkaroti/
vipule 'pi bhogapratilambhe nādhimātralolupo bhavati/prāg evālpe/ itīmāny evaṃbhā-gīyāni bodhisattvasya dāna-pāramitāyā gotra-liṅgāni veditavyāni/

1.4.2.戒種姓相
云何菩薩戒波羅蜜多種姓相?謂諸菩薩本性成就軟品不善身、語、意業,不極暴惡;於諸有情,不極損惱。雖作惡業,速疾能悔,常行恥愧,不生歡喜,不以刀杖手塊等事惱害有情,於諸眾生性常慈愛。
[]怎麼樣可以知道菩薩有戒波羅蜜的相貌呢?
1)攝律儀戒
a)謂諸菩薩的本性,就是原來的這個心性,成就軟品的不善的身語意業。什麼叫做軟品不善的身業、不善的語業、意業呢?以軟品貪瞋癡為因緣故所生起的身語意業,所以,他也有暴惡,但是不是那麼嚴重。怎麼叫做不極暴惡?就是有情對他有所傷害的時候,他不損惱有情,不報復,不是那樣的厲害,雖然也會損惱有情,但是不會有殺害的心情。什麼是軟品?就是有輕微的不善身語意業。輕微是什麼意思?就是容易制伏。不善的貪瞋癡的煩惱生起的時候,用正念就能夠把他調轉過來,就叫做軟品。如果正念生起,煩惱不能制伏,煩惱反倒能制伏自己的正念,就不是軟品,就是暴惡的境界。什麼是不極損惱?成就不害,不好以惡身語損惱於他。
b)雖然有損惱有情的罪過,但是很快的會懺悔,內心裏面常能反省自己,有羞恥心、有慚愧心,他不會因為做惡事生歡喜心,這都是軟品不善身語意業的相貌。若是造惡事的時候,他有喜樂顛倒。什麼叫做喜樂的顛倒呢?就是這個眾生做惡事的時候,就像人在遊玩的時候,心裏面感覺到喜樂,這就叫做業顛倒,與這個顛倒相違反,就叫做不生歡喜心。
c)這位菩薩雖然沒入聖位,但是他不用刀,也不用杖,也不用手,也不用塊,這些等等的事,惱害有情。對於一切眾生,好的眾生,或者是有罪過的眾生,都有慈愛之心。
這是攝律儀戒,就是能夠禁止十不善業,修學十善,就叫做攝律儀戒。
tatremāni bodhisattvasya śīla-pāramitāyā gotra-liṅgāni/ iha bodhisattvaḥ prakṛtyā mṛdunā kāyāvāṅ-manas-karmaṇā samanvāgato bhavaty akuśalena nātyarthe raudreṇa nātyartha-sattvopaghātakena/ kṛtvā 'pi ca pāpakaṃ karma laghu laghv eva vipratisā-raṃ pratilabhate (….rati) na nandī-jātaḥ/ pāṇi-loṣṭa-daṇḍa-śastrādibhiś ca sattvānām aviheṭhana-jātīyo bhavati/ prakṛti-vatsalaś ca bhavati sattva-priyaḥ/

於所應敬,時起奉迎,合掌問訊,現前禮拜,修和敬業,所作機捷、非為愚鈍,善順他心,常先含笑,舒顏平視,遠離顰蹙,先言問訊。
[]2)攝善法戒
a)於所應敬,應該恭敬的就是師長,能夠立起來歡迎,合掌問訊,現前禮拜師長。
b)做這樣和敬業的時候,非常的敏捷,並不那麼樣的遲鈍,應該做的事情很快去做,能善巧的隨順他人的想法,而不違背別人的想法。這位菩薩成就六種和敬業:就是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成就這六種令人歡喜、令人愛敬、令人尊重的事情,與人都和合,而沒有衝突,沒有糾紛。與諸有智同梵行者,共住一處,彼此都是歡喜的,是名善順他心。
c)這位菩薩,若與人見面的時候,先主動的表示歡迎。舒顏平視,他的面貌會很開朗的,很和平的與你見面。遠離顰蹙,不會愁眉苦臉。先言問訊,他先同你說話,問候你好。隨人情這樣的活動,慰問有情,或問安隱吉祥,或問諸界調適。
satkārārheṣu ca kālena kālam abhivādana-vandana-pratyutthānāñjali-sāmīcī-karmaṇā pratyupasthito bhavati/ dakṣiṇaś ca bhavati/ (nāgara...ta-pūrvaṃgamaś ca bhavaty) uttāna-mukha-varṇo vigata-bhṛkuṭiḥ pūrvābhibhāpī/

於恩有情,知恩知報,於來求者,常行質直,不以諂誑而推謝之。如法求財,不以非法,不以卒暴。性常喜樂修諸福業;於他修福尚能獎助,況不自為!若見若聞他所受苦,所謂殺縛、割截、捶打、訶毀、迫脅,於是等苦過於自受,重於法受及重後世;於少罪中尚深見怖,何況多罪!於他種種所應作事,所謂商、農、放牧、事王、書、印、算數、善和諍訟、追求財寶、守護儲積、方便出息、及以捨施、婚姻、集會,於是一切如法事中悉與同事。於他種種鬥訟諍競,或餘所有互相惱害,能令自他無義無益,受諸苦惱,如是一切非法事中不與同事。善能制止所不應作,謂十種惡不善業道,不違他命,善順於他,同忍同戒。於他事業隨彼所欲,廢己所作而為成辦。
[]3)攝饒益戒
a)對於有恩的人,知恩知報,他知道這位有情對我有恩,我應該要酬報他。對於遠來對我有求的人,內心很誠實的面對這件事,不說妄語來欺騙拒絕那個人的希求。諸菩薩於己有恩諸有情所,善知恩故,若等、若增現前酬報。若等,他以前對我有多少恩,我平等的酬報,或者再增加一些,現前酬報這個有恩者。隨自己的能、隨自己的力量,隨自己的能力能做得到,如法的令他的希望能夠得到滿足,而不拒絕。假設這位菩薩這個時候,沒有能力,體力叫做力,財力叫做能;或者倒轉來說也可以。彼若求請的時候,他要求我做這樣事、這樣事,我要表現出來殷重,就是特別誠懇,很重視這件事,就是很勤力的給他做這件事,決定不會一下子拒絕他所希求。若是我沒有力量,還要表示誠懇願意幫助他,心裏面想怎樣使令他知道我沒有力量?我沒有力量幫助他,並不是我不願意幫助。
b)菩薩攝受眾生、利益眾生的時候,在六波羅蜜裏面,第一個波羅蜜就是施,就是用財來利益眾生。但是菩薩也可能這個時候沒有財富,沒有財富就要求財富。求財富的時候,如法,不違犯國家的法律,也不違犯佛法中的戒律,這樣求財富。決定不用非法的手段求財富。不以卒暴,就是非理的行動求財富。什麼是如法求財?就是合乎法理的這種作意,去求財富,要這樣才相應。合乎因果的道理,不用殺盜淫妄酒去做事情為職業,不是用暴惡的手段追求財物。
c)這個菩薩的心性常是喜樂造作一切對他人有利益的事情。什麼是福業呢?施、戒、修三福業,施就是布施,前面說到有三種布施。戒,就是自己能夠持戒,不作非法的事情。修,是修定。這三種事情叫做福業。施、戒都是在散亂中的功德,修是在禪定裏面。有散善、有定善,定善的力量是非常強大。這個發菩提心的菩薩,對於別人修施戒修的時候,還能讚歎幫助他成就福業,何況自己不做!
d)若看見別人受苦,若聽說別人受苦,就是那個人為人所殺,為人所繫縛,為人所割截、搥打、訶毀、迫脅,就是威脅他。別的人受這個苦,他若是見聞的時候,內心的感覺,是超過他自己受苦的情形 ,這是他的悲憫心很大、很重。
d1)重於法受,重就是尊重,尊重這個法受。法,可以做兩種解釋:第一個這法是善法,若是惡法,就成為非法,這是一種解釋;第二種解釋,就是佛法。第一種解釋,就是因為做善法、做善事而引起很多的苦惱,這件事還是有意義,所以叫做重於法受,是值得尊重的。若是做惡事,而會受很多的苦,那當然也是可同情的,但是不是值得尊重,所以這個地方有這樣的不同。若是說是佛法,就是為了學習佛法而引起而很多的苦受,有很多不如意事,這也是值得尊重。因為學習佛法會建立很多的功德,並不是無義苦行,所以是重於法受,是值得尊重的法受。這就是這位有佛性的人,他有這個智慧有這樣見地。
d2)及重後世,就是要重視將來的結果。我現在樣做,將來是有後患,那就不值得尊重;這樣做,將來會有大的利益,對於自己對於他人都有大利益,就是應該尊重。因為做善事而引起很多的苦惱,但是將來會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利益,就是現在所做的事情有意義的關係,所以重後世。小小的過失,尚且深深的感覺到恐怖,何況很多的罪過呢?
e)對於其他的菩薩、其他的眾生,各式各樣所應該做的事情,是什麼事情呢?所謂商,做生意的;農,耕田的;或者是放牧,牧牛、牧羊這些事情;事王,就是在政府做事情;或者是書印,或者是讀書、或者是刻印;或者是算數這一行業的事情。善和諍訟,就是人與人有諍訟,能調解這件事。追求財寶、守護儲積,就是商、農、放牧各式各樣的事情,目的是追求財寶,得到財寶要加以守護,要儲積、要積蓄。方便出息,使令財富還要有利息。及以捨施,得到財富以後,還能夠布施這些窮困的人。婚姻集會,或者是有婚姻的事情大家集會,這些事情都是合法的事情。於是一切如法事中,都是和他相同的做這些事情,以求財富。同事有二個意思,一個是自己也做這件事;一個是幫助別人做這件事。若是對其他的人有各式各樣的鬥訟、諍競,有衝突,互相諍論,或者是有很多糾紛的事情,或餘所有的互相惱害的事情。這些諍競、糾紛衝突,能使令自己和他人都得不到好處,是沒有利益。反倒是增加很多的苦惱,這個菩薩不做這種事,也不幫助他人做這種事。這個菩薩能夠善巧地,也就是有智慧,能夠制止所不應該做的事情。什麼事情呢?就是身三、口四、意三這十種惡事是不善業道。不違他命,別的人有所求於他,希望他幫助做什麼事,他不違背。善順於他,善者,能也,或者是當智慧講,他有智慧能順於他人的心意做事情。是什麼事情呢?是同忍同戒。忍者,許也,忍許的事情,就是有智慧的觀察,同意做這件事,他就能善隨於他。大家能學習戒法的事情,他也能善順於他。對於他人的事情,是在合法的範圍內,他就願意,隨彼所欲去做這件事。當時自己也有事情要做,但把自己的事情停下來,去成辦他人的如法的事情。
upakāriṣu ca sattveṣu kṛtajño bhavati kṛta-vedī/ arthikeṣu ca sattveṣu ṛjukaṃ pratipa-dyate/na māyāśāṭhyenainān vilobhayati/ dharmeṇāsahasena ca bhogān samudānayati nādharmeṇa/ parkṛtyaiva ca (pra...kriyām vapi vyāpārān gacchati) prāg evātmanaḥ/
parabādhayā cātyarthaṃ bādhyate yad uta pareṣāṃ vadhabandhana-cchedana-tāḍana-kutsanatarjanādikayā dṛṣṭvā vā śrutvā vā/ dharmasamādānagurukaś ca bhavati saṃpa-rāyagurukaḥ/ aṇumātre 'py avadye bhaya-darśī prāg eva prabhūte/ para-kṛtyeṣu para-karaṇīyeṣu sahāyībhāvaṃ gacchati yad uta kṛṣi-vaṇijyā-gaurakṣya-rāja-pauruṣya-lipi-gaṇana-nyasana-saṃkhyā-mudrāyāṃ bhartṛ-prasādane kula-prasādane mitrā-mirta-rāja-prasādane bhogānām arjane rakṣaṇe saṃnidhau prayoge visarge āvāha-vivāhā-bhakṣaṇa-saṃbhakṣaṇeṣv evaṃbhāgīyeṣu sahāyībhāvaṃ gacchati/ na kalahabhaṇḍa-navigrahavivādeṣv anyeṣu vā paraviheṭhana-karaṇīyeṣu ye ātmanaḥ pareṣāṃ cānar-thāya duḥkhāyā-hitāya saṃvartante/ akṛtyāc caitāṃ nivārayati yad uta daśabhyaḥ pāpakebhyo1) 'kuśalebhyaḥ karma-pathebhyaḥ/ para-vaśyaś ca bhavati paravidheyaḥ/ samāna-kṣāntiśīlatayā/ 'pahāya sva-kāryaṃ parair ātma-kārye yathākāmaṃ niyojyate/

其心溫潤、其心純淨,恚心害心不久相續,隨生隨捨,起賢善心。尊重實語,不誑惑他,不離他親,亦不好樂。不輕爾說無義無利不相應語,言常柔軟,無有麤獷;於己僮僕尚無苦言況於他所!敬愛有德,如實讚彼。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戒波羅蜜多種姓相。
[]1)這個菩薩的內心是很溫和的、很溫暖的,總是願意利益他人叫做潤。他心裡面也是清淨的,他不是聖人也有煩惱,所以有的時候,有忿怒的事情,也有害心,要傷害別人的心情。但是這種不清淨心,不是很久的相續,一生起來恨,很快的就制止。隨各種因緣生起恚心、害心的時候,隨時有智慧、有正念現前的時候,就棄捨恚心害心,就是生起發動慈悲喜捨的心情。
2)他尊重說真實話的人,他本身不會用妄語來欺騙他人。他人有親愛的人,不會離間他們,就是不是說離間語。他不歡喜這些非法的語言,不輕易說出對於將來也沒有義利,對於現在也沒有義利的不合道理的語言。他說出來的話,總是很柔和,不是很粗氣、很強硬。對於為自己做事的這個童僕,身份低一點的人,他尚且不會說一些粗暴令他苦惱的話,何況身份高的人的地方。對於有道德的人非常的有恭敬心、有愛護心,真實的來讚歎他,不是虛偽的讚歎。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戒波羅蜜多種性相。
ārdracittaś ca bhavati peśala-citto na ca ciram āghāta-cittatāṃ pratigha-cittatām udva-hati/ nānyatra tat-kṣaṇa evāsya/ tac-cittaṃ bhadratāyāṃ parivartate/ satya-gurukaś ca bhavati nābhūtavacanena paraṃ visaṃvādayati/ na cā pareṣāṃ mitra-bhedaṃ rocayati na karoti/ na cāsaṃbaddham apār thaṃ nirarthaṃ sahasā pralapati/ priyaṃ-vadaś ca bhavaty aparakaṭukaḥ api svakasya dāsādiparijanasya/ prāg eva pareṣāṃ/ guṇa-priyaś ca bhavati pareṣāṃ bhūtasya varṇasyāhartā/ itīmāny evāṃbhāgīyāni bodhisattvasya śīla-pāramitāyā gotra-liṅgāni veditavyāni/

1.4.3.忍種姓相
云何菩薩忍波羅蜜多種姓相?謂諸菩薩性於他所遭不饒益,無恚害心亦不反報;若他諫謝,速能納受,終不結恨,不久懷怨。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忍波羅蜜多種姓相。
[]菩薩也具足忍波羅蜜多的相貌,怎麼知道呢?菩薩他的性格,於別人的地方,他遇到不饒益的事情,就是對他有傷害的事情,心裏面不恚,也不害,也不報這個仇恨。若是那個人對此菩薩有不饒益的事情,後悔來諫謝,向他來道歉,這個菩薩很快地也能接受他的道歉。他不會內心裏面結成一個恨,很久地也不忘這件事,就是有怨,也不是很久。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忍波羅蜜多種性相。
tatremāni bodhisattvasya kṣānti-pāramitāyā gotra-liṅgāni/ iha bodhisattvaḥ prakṛtyā pareṣām antikād apakāraṃ labdhvā nāghāta-cittatāṃ prāviṣkaroti nāpy apakārāya pratipadyate/ saṃjñapyamānaś cāśu saṃjñaptiṃ pratigṛhṇāti/ na ca khilaṃ dhārayati na cirakālikaṃ vairāśayāṃ vahati/ itīmāny evaṃbhāgīyāni bodhisattvasya kṣānti-pāramitāyā gotra-liṅgāni veditavyāni/

1.4.4.精進種姓相
云何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姓相?謂諸菩薩性自翹勤、夙興晚寐,不深耽樂睡眠倚樂。於所作事勇決樂為,不生懈怠,思擇方便,要令究竟。凡所施為一切事業堅固決定;若未皆作、未皆究竟,終不中間懈廢退屈。於諸廣大第一義中,心無怯弱,不自輕蔑,發勇猛心,我今有力能證於彼。或入大眾,或與他人共相擊論,或餘種種難行事業,皆無畏憚。能引義利大事務中,尚無深倦,何況小事!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姓相。
[]精進波羅蜜多的相貌是什麼樣子呢?
1)就是諸菩薩的心性,能自動的發動自己精進起來。很早地就起來,很晚地才睡覺。他不是很歡喜睡覺的這種睡眠樂,倚靠在那裏的樂,不太耽愛著這些事情。這是被甲精進。被甲精進是一個譬喻,比如說作戰之前,先要披上盔甲,然後再作戰,這是作戰之前的準備;現在這個菩薩,做很多的功德,也能夠發動自己的精進。
2)於所作的事情,勇猛決定,歡喜做這些事情,不生懈怠。做事情不是那麼容易,要用智慧思惟、觀察,用什麼方法來做這件事,決定使令這件事情圓滿成功。這是第二個方便精進,就是實際上採取行動。什麼是所作事?就是成熟自己的聖道,到究竟圓滿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佛法。為了成就這件事要精進,及為成熟他有情的聖道,諸有所作,名所作事。這位菩薩凡所施為,凡是總的意思,就是一切所施為的事業,計劃要做這件事,就是決定做這件事,而不會不做。計劃做這件事,沒有完全做,或者做了還沒有做圓滿,決定不會在中間就停下來不做。
3)於諸廣大第一義中,就是第一義怎麼樣學習,就是學習般若波羅蜜,才能証悟第一義。而這位菩薩對學習第一義諦這件事,心裏面不怯弱。怎麼叫做怯弱呢?就是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而這個菩薩,不自己輕視自己,他能建立勇猛無畏的心情。我現在有能力能證悟第一義諦,他自己有這個信心,叫做不下精進。
4)或者這時候有因緣參加一個大眾的集會。在大眾集會,或者是與他人共相擊論,互相討論一件事,可能是有很嚴重的問題,互相攻擊這件事;或餘種種難行的事情,就是難行施、戒,乃至難行利行,他都沒有恐怖心。這是無動精進,就是不恐怖。
5)做這件事,能夠引發出來有義利的事情,這是很大的事情。尚且都沒有很多的疲倦,何況小小的事情呢?就是沒有喜足的精進。什麼是能引義利大事務中?此說能作有情一切義利諸菩薩行,名大事務。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性相。
tatremāni bodhisattvasya vīrya-pāramitāyā gotra-liṅgāni/ iha bodhisattvaḥ prakṛtyā utthānavān bhavati kālyotthāyī sāyaṃ nipātī na nidrāsukhaṃ śayana-sukhaṃ pārśva- sukham atyarthaṃ svīkaroti/pratyupasthite ca kṛtye abhi bhūyākartukāmatām ālasyaṃ pratisaṃkhyāya prayujyate tasya kṛtyasyābhiniṣpattaye/sarva-kṛtya-samāraṃbheśu ca dṛḍhaniścayo bhavatinā-kṛtvānā-pariprāpya sarveṇa sarvaṃ vīryaṃ sraṃsayati antarā vā viṣādam āpadyate/udāreśu ca parameṣv artheṣu na cetasā saṃkocam āpadyate / nāpy ātmānaṃ paribhavati/ śakto 'haṃ pratibalam eṣām adhigamāyeti utsāhajātaḥ/ vīraś ca bhavati mahāsabhāpraveśe vā paraiḥ sahābhiyogapratyabhiyoge vā tadanya-tra vā duṣkara-karmaṇi mahāvyavasāyeṣv api cārthopasaṃhiteṣu nātyarthaṃ khedam āpadyate. prāg eva parītteṣu/ itīmāny evaṃbhāgīyāni bodhisattvasya vīrya-pāramitāyā gotra-liṅgāni veditavyāni/

1.4.5.精進種姓相
云何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種姓相?謂諸菩薩性於法義能審思惟,無多散亂。若見若聞阿練若處,山巖、林藪、邊際臥具,人不狎習,離惡眾生,隨順宴默,便生是念:是處安樂出離遠離,常於出離及遠離所,深生愛慕。性薄煩惱,諸蓋輕微,麤重羸弱,至遠離處,思量自義,心不極為諸惡尋思之所纏擾。於其怨品,尚能速疾,安住慈心,況於親品及中庸品!若見若聞有苦眾生,為種種苦之所逼惱,起大悲心,於彼眾生隨能隨力,方便拔濟,令離眾苦。於諸眾生性自樂施,利益安樂。親屬衰亡、喪失財寶、殺縛禁閉及驅擯等,諸苦難中悉能安忍。其性聰敏,於法能受、能持、能思;成就念力,於久所作所說事中,能自記憶;亦令他憶。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種姓相。
[]云何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種性相?
1)謂諸菩薩的心性,於法義,能詮的文句叫法,文句所詮顯的是義,對文義,他能夠認真地,很深刻地思惟,沒有多的散亂。能審思惟就是觀,無多散亂就是止,就是修止觀。禪波羅蜜,就是止觀;止觀就是禪波羅蜜。禪波羅蜜裏邊的觀就是智慧。在沒得聖道之前,他是屬於禪波羅蜜,等到得聖道以後,就是有無漏的智慧的時候,名之為般若波羅蜜。有的地方有這樣的解釋。
2)這位菩薩或者自己看見這個地方,或者是聽人說。說什麼?阿練若處是寂靜處,那個地方有山,有高巖,還有林藪,就是有樹林。邊際臥具,在那個地方生活,生活所需的條件,是太差,是最不好的境界。人都不歡喜到那個地方,那個寂靜處,沒有惡眾生,而這位菩薩,就是歡喜在這個地方靜坐,在這個地方修止觀。若見聞人不狎習,離惡眾生,這是個遠離的地方。阿練若、山巖、林藪,邊際臥具,這個地方遠離憒鬧,隨順修遠離行,修學聖道,是名隨順宴默。宴坐就是靜坐,默謂於彼心一境性,修瑜伽行,就是修止觀。這個寂靜處,是隨順宴默,在那裡修學聖道是合適。這位菩薩心裡就作如是念:這個地方真是太好,太安樂,在這裡可以出離,也可以遠離,常於出離及遠離所,深深的歡喜、仰慕這件事。
a)什麼是出離?他對於佛法有正信心,有善法愛,棄捨煩惱的家,來到沒有煩惱的地方。出家,就解脫那個樊籠,就像是用木頭、或者是用鐵作的籠子,人在那裡困著,現在出家,等於是從籠子裡邊解脫出來。居家像樊籠似的,因為居家迫迮,在煩惱裡面生活,活動的空間很小,很多的苦惱來困擾。出這個家,就是快樂,叫做出離樂。
b)出離樂,就是出家,就感覺快樂;出家以後要修學禪定的時候,成功,就斷除諸欲惡不善法,斷除欲界的這個欲,就是十不善業完全都停下來。成就色界第一禪,離開欲界的五欲,內心裡面成就禪的喜樂,叫做遠離的喜樂。
3)這位菩薩的心性,本來就是煩惱是很少,各式各樣障道的因緣是很輕微:貪欲、瞋恚這五蓋很輕微。煩惱的粗重不強,很容易調伏。來到寂靜處的時候,在那裡靜坐,自己思惟自己的聖道之義。開始用功修行,還是有諸惡尋思,但是不是那麼樣的嚴重,不極為諸惡尋思之所纏擾。
a)什麼是思量自義?三摩地所行境界,說名自義,是自內心所起相故。得未到地定,也可以說是三摩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是三摩地,這個境界就叫做自義,這是我應該成就的功德。是自己內心現出來這樣的思想,現出這樣的目的,叫思量自義。
4)他在社會上生活,也難免結怨於人,也有些人怨恨,他還能夠很迅速的對那個怨恨的人發起慈悲心。況且於自己有親厚關係的人,以及也無怨也無親的人,不能生慈心呢?若見若聞有苦惱的眾生,為種種的苦惱所苦惱的時候,他能發起很大的悲痛的心情。於彼眾生隨能隨力,方便拔濟來救護這個苦惱的人,令離眾苦。對於眾生,他的心性就自己主動的歡喜布施他的利益安樂,有這樣的慈悲心。
5)這位菩薩有親屬衰亡,或者自己喪失財寶,或者是為怨家,或者是為什麼樣的力量所殺害、所繫縛、所禁閉,及驅擯等諸苦難中,這位菩薩在這樣苦惱的境界當中,心裡面安忍不動,不生憤怒。
6)這位菩薩的內心,就是有智慧,很敏捷。對於佛的正法,能夠信受,領納在心,他不拒絕。能受,能接受佛法的熏習,有兩個相貌:一個是能持,還有能思。持是能夠受持文,能思,是能思惟文所詮義,也就是法和義,就叫做受。他也能成就憶念的力量,就是不忘。怎麼叫做念力呢?很久做的事情,很久以前所說的話,這些事情裡邊,自己能記住:我以前做過什麼事,說過什麼話,都能記住。也能幫助別人成就憶念力。
a)什麼是於法能受、能持、能思等?此顯於法聞思所集成念,能正修習瑜伽作意,是故說言成就念力。你能夠聞法,又能專精思惟,能幫助你的念力成就。你能聽聞佛法,思惟法中之義,逐漸地就能達到修習止觀的這個程度,就知道怎麼樣修習止觀的作意,是故說言成就念力。這樣這個念力,就是不只是記憶力好,而是修止觀。如是種類,當知名為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種性相。
tatremāni bodhisattvasya dhyāna-pāramitāyā gotra-liṅgāni/ iha bodhisattvaḥ prakṛtyā dharmārthopanidhyāne avikṣepa-bahulo bhavati/ araṇya-vana-prasthānāni ca prāntāni śayanāsanāni manuṣya-rahas-sevitāni vigata-janapāpakāni pratisaṃlayanasārūpyakāṇi dṛṣṭvā vā śrutvā vā sukhaṃ bata naiṣkramyaṃ prāvivekyam iti naiṣkramyaprāvivekye tīvram autsukyam utpādayati/prakṛtyā ca mandakleśo bhavati mandanivaraṇo manda-dauṣṭhulyaḥ/ praviveka-gatasya cāsya svārthaṃ paritulayataḥ pāpakaḥ asad-vitarkā nātyarthaṃ cittaṃ kṣobhayanti na paryādāya tiṣṭhanti/ amitra-pakṣepi tvaritaṃ tvari-taṃ maitra-cittatām upasthāpayati prāg eva mitrodāsīna-pakṣe/ vicitraiś ca duḥkhair duḥkhitānāṃ sattvānāṃ duḥkhaṃ śrutvā vā dṛṣṭvā vā mahat kāruṇyacittam utpāda-yati/duḥkhāpanayāya ca teṣāṃ sattvānāṃ yathāśaktyā yathābalaṃ vyāpāraṃ gacchati/ prakṛtyā ca sattveṣu hitakāmo bhavati sukhakāmaḥ/ dhṛtimāṃś ca bhavaty āpatsu jñāti-vyasane vā bhoga-vyasane vā vadhe vā bandhane vā pravāsane vā/ ity evaṃbhā-gīyāsv āpatsu/ medhāvīca dharmāṇāṃ grahaṇadhāraṇohana-samarthaḥ. smṛti-balena ca samanvāgato bhavati/ sa cira-kṛta-cira-bhāṣitam apy anusmartā bhavati/ pareṣāṃ cānusmārayitā/ itīmāny evaṃbhāgīyāni bodhisattvasya dhyāna-pāramitāyā gotra-liṅgāni veditavyāni/

1.4.6.慧種姓相
云何菩薩慧波羅蜜多種姓相?謂諸菩薩成俱生慧,能入一切明處境界;性不頑鈍、性不微昧、性不愚癡,遍於彼彼離放逸處有力思擇。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慧波羅蜜多種姓相。
[]云何菩薩慧波羅蜜多種性相?
1)謂諸菩薩成俱生慧,這種智慧與生俱來,生來就有這種智慧,還沒有學習佛法,原來就有這種智慧。有這個智慧又怎麼樣呢?能悟入一切明處,一切智慧的境界裡面。他有俱生慧,能成就修得慧。俱生慧是生得慧;能入一切明處境界,是修得慧。
a)什麼是俱生慧?宿習資糧所集成慧。就是前一生自己努力地學習種種智慧的事情,集成的智慧,帶到今生來,就叫作俱生慧。這個生得慧,它能悟入很多的知識裡面,普遍地觀察一切五明處,在那裡能有所作為。五明是什麼呢?一個是內明處,就是佛法是它的中心思想,這是佛法中的智慧,他也能夠學習、能悟入。第二是因明處,就是建立自己的思想破壞他人的相似的、邪知邪見的這種軌則,宗、因、喻的這些事情。三、醫方明處,就是做醫生這件事,知道病的相貌、病的緣起,這樣滅除一切病;病已經好以後,不會再發作,有這些智慧,這叫作醫方明處。四、聲明處,聲明處實在就是名與文,就是有文學的智慧。五、工業明處,這個工,就是特別地巧妙的地方。種田也是工業明處,造房子也是工業明處,很多的工業明處。菩薩有這麼多的智慧,這些都是方便的智慧,內明是佛法中的智慧,慧的體性。
2)菩薩的心不那麼愚鈍,他的心性沒有小小的迷昧,他的心不糊塗。
a)什麼是性不頑鈍?他的心性是利根,就是智慧高,就是他的信進念定慧是特別強的。
b)什麼是性不微昧?他能夠成就,現在沒成就,但是他有力能成就所知障的清淨。所知障是不清淨,他能夠消除所知障,心就清淨。
c)什麼是性不愚癡?能夠通達一切法是無我的,通達我空、法空的道理。能通達諸法無我,就是煩惱障淨。能證所知障淨,所知障都清淨。
3)放逸處能繫縛人,但是這位菩薩於彼彼放逸,都能解脫,他遠離一切放逸的地方。他就是有大智慧力,能觀察這件事,所以,能夠遠離一切放逸處。如果不用正念智慧般若來思惟觀察的話,他和一般人一樣,都是顛倒迷惑的。
a)什麼是放逸處?謂生貴家,財寶具足,於諸妙欲耽著受用,名放逸處。這個菩薩宿世的栽培,修很多福慧的資糧,所以今生就生到富貴家,財寶是具足。富貴家有很多的妙欲,就是愛著、放逸,來受用眾多的妙欲,這叫作放逸處。
b)什麼是有力思擇?思求出離,能見過患,是名有力思擇。菩薩能思惟,尋求出離這麼多的妙欲。為什麼要從欲裡面出來?因為他看見欲的過患,是名有力思擇。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慧波羅蜜多種性相。
tatremāni bodhisattvasya prajñā-pāramitāyā gotraliṅgāni/ iha bodhisattvaḥ sarva-vidyā-sthāna-jñeya-praveśāya saha-jayā prajñayā samanvāgato bhavati/ adhandhaś ca bhavaty amandaḥ amomuhajātīyaḥ/ tāsu tāsu ca pramāda- sthāna-viratiṣu pratisaṃ-khyāna-baliko bhavati/ itīmāny evaṃbhāgīyāni bodhisattvasya prajñā-pāramitāyā gotraliṅgāni veditavyāni/

應知是名能比菩薩種姓麤相。決定實義,唯佛世尊究竟現見;由諸菩薩所有種姓,性與如是功德相應,成就賢善諸白淨法,是故能與難得最勝不可思議無動無上如來果位為證得因,應正道理,餘不應理。
[]1)前面這一段文,閱讀它、思惟它,應該知道,這就是能比知菩薩有六波羅蜜種性的麤相,很明顯的相貌。決定能夠覺悟菩薩六波羅蜜的實義的相貌,唯有佛世尊才能究竟圓滿地現前實見。由諸菩薩所有種姓,由諸菩薩的內心裡面有佛性,所有的種性,那是心裡面所隱藏的事情。性與如是功德相應,他內心裡面與這麼多的功德相應,這個是表現於外的現行。成就賢善諸白淨法,他的六根裡面在外邊的活動,是成就這樣賢善的諸白淨法。賢善是讚嘆這個白淨法,白淨法是賢善的。
a)什麼是性與如是功德相應?謂菩薩種與六波羅蜜多功德相應,本性應爾,自性應爾,法性應爾,此即顯示決定實義。謂菩薩的種性,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是與六波羅蜜多的功德相應。本性應爾,菩薩的本性應該是這樣,應該有六波羅蜜多的相貌。自性應爾,本是說以前,過去的時候,應該是這樣。自性應爾,就是現在的這個心性,和其他的人來對比,菩薩的心性應該是這樣。本性是以前他自己,過去與現在來對比,過去就應該是這樣。自性應爾,是和其他的眾生來對比。法性應爾,這就是把前兩個合起來。有種性的菩薩,自然應該是這樣。這一大段文就顯示出來,有種性的菩薩決定的實義相貌是這樣。決定,就是不可以動搖。菩薩的相貌決定是這樣子,和眾生的相貌是不同。
b)什麼是成就賢善諸白淨法?成就身心澄淨、諸賢善行及與施等諸白淨法,此即顯示種性麤相。這個菩薩的種性,表現在身口意,表現在眼耳鼻舌身意上面,身清淨,心清淨,諸多的賢善行,及與施等諸白淨法,有六波羅蜜的相貌,此即顯示種性的麤顯的相貌,是這樣。
3)他現在有這樣六波羅蜜的相貌,所以他能給,極難得的、最殊勝的、不可思議的、不可動搖的、無上的,如來的果位,這幾句話都是贊嘆如來的果位。如來的果位是難得、是最勝、是不可思議、是無動、是無上。為證得因,他現在有六波羅蜜多的相貌,是為如來果位做證得因。你有如是相貌,就能證得如來的果位;如來果位是果,你現在的相貌是因,這樣是合道理。餘不應理,阿羅漢的功德的相貌、辟支佛功德的相貌,要為無上菩提做證得因,那是不合道理。
a)什麼是難得?如來果位,要經三無量劫長時積集資糧方能證得,是名難得。如來果位,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果位,要經過三個無量劫,三個阿僧祇劫,那麼長的時間積集福慧的資糧才能夠成就,所以佛的果位叫做難得。
b)什麼是最勝?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是名最勝。佛的果位聲聞獨覺所不能及,所以叫作最勝。
c)什麼是不可思議?由五種相及二因緣說明這不可思議。
c1)五種相是什麼呢?
一、由自性故,由自性故不可思議。佛的自性,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色受想行識即是佛的自性?是離色受想行識,是佛的自性?這是不可思議。修學聖道的人,觀察法性的時候,不可以離一切有為法觀察法性,那是不能得到法性。要觀察有為法是因緣生,從這裏可以悟入法性,所以不能離開一切法。但是真如性顯現的時候,一切法就不現。所以也不即一切法,也不離一切法,這件事是不可思議。
二、由處故,佛的境界是在欲界?是離開了欲界?是在色界、無色界?是離開色界、無色界?這件事也是不可思議。
三、由住故,住有天住、有梵住,還有聖住。天住就是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是天住。梵住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三摩地是梵住。聖住就是空、無相、無願三三昧是聖住。佛是天住?是梵住?是聖住?這是不可思議的。
四、由一性異性故,就是一切佛都是住在真如,一切佛是一?是異?這是不可思議。但是從最初發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蜜來說是無量無邊;若到果上,安住在真如這個地方,是無分別。所以在因地上說無量無邊,在果上說是無差別相。所以很難說是一,也不能說是異的,這也不可思議。
五、由成所作故,就是一切佛安住在不思議的法性,能發出來不可思議的作用,利益一切眾生,這件事也不可思議。
c2)由二因緣,謂離言說義故,及過語言道故,不可思議。離言說義故,佛陀所住的勝義諦真如的境界是遠離一切名言相,有這個名句才能有言說,那個地方沒有名句,所以也不能有言說,沒有言說就不可思議。及過語言道故,它是超過語言道,語言以什麼為道呢?就是以名句文為道,為它的道路。沒有名句文,所以是超過言語道,故不可思議。又出世間故,無有世間能為譬喻,是故不可思議。佛的真如的境界,是出離世間,世間上的事情不能做譬喻,所以也是不可思議。
d)什麼是無動?摧伏一切外道異論,不為外道異論之所摧伏,是名無動。佛的大智慧能摧伏一切外道的異論,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的言論。外道的智慧不能摧伏佛的智慧是名無動。
e)什麼是無上?於所知障得清淨故,是名無上。八地菩薩滅除三界的伏,能調伏三界一切的愛煩惱、見煩惱,但是從初地就開始,也就是斷所知障,一直到第十地金剛後心,究竟清淨。斷煩惱障是與聲聞緣覺共同,斷所知障是聲聞緣覺所不能及,所以叫做無上。
f)什麼是證得因?此唯菩薩種性堪能證得,是故說彼為證得因。所餘聲聞獨覺種性無此堪能,為證得因不應道理。所知障淨唯獨菩薩的種性的人,才有能力能夠成就,所以說菩薩種性有六波羅蜜白法相應,它是得無上菩提的因。所餘聲聞獨覺種性沒有這個能力。說聲聞緣覺的功德能得無上菩提,這是不合道理的。
tānīmāni bodhisattvasyaudārikāṇy ānumānikāni gotra-liṅgāni veditavyāni/ bhūtārtha-niścaye tu buddhā eva bhagavanttaḥ pratyakṣa-darśinaḥ/ yasmāc ca tad gotraṃ bodhi-sattvānāṃ prakṛtyaivaṃ guṇayuktaṃ bhadraṃ kalyāṇaṃ śukladharmasamanvāgataṃ/ tasmāt tāvad durabhisaṃbhavasya śreṣṭhasyā-cintyasyācalasyānuttarasya tāthāgata-sya padasyāvāptaye hetu-bhāvena yujyate nānyathā yujyeta/

1.5.有染無染別
種姓菩薩乃至未為白法相違四隨煩惱若具不具之所染污,性與如是白法相應;若被染污,如是白法皆不顯現。或於一時生諸惡趣,菩薩雖生諸惡趣中,由種姓力,應知與餘生惡趣者,有大差別。謂彼菩薩久處生死,或時時間生諸惡趣,雖暫生彼,速能解脫;雖在惡趣而不受於猛利苦受,如餘有情生惡趣者。雖觸微苦而能發生增上厭離;於生惡趣受苦有情,深起悲心。如是等事皆由種姓佛大悲因之所熏發。是故當知種姓菩薩雖生惡趣,然與其餘生惡趣者有大差別。
[]1)種性菩薩,就是他的心意識裏面、六處裏面有佛性,乃至到他還沒有為白法相違的四種煩惱之所染污,這個四隨煩惱和白法是相違,前面六波羅蜜是白法。就是未為四隨煩惱若具不具之所染污,四隨煩惱是具足的染污,或者是斷除一部分就不具足之所染污。這個菩薩未為四隨煩惱之所染污的時候,就是修行成功。他的心性就像前面說的六波羅蜜這種功德所莊嚴、相應,這是無染的這個階段是這樣。
2)這個有種性的菩薩,他的六處被四種煩惱之所染污,如是白法皆不顯現,六波羅蜜都不顯現,因為它們是不能同時存在的,有此就沒有彼。或者一個時候,這個有種性的菩薩,由於惑業煩惱的活動,生到三惡道。這個菩薩雖然生到三惡道裏面,由於內心裏面有佛性的力量,與其他沒有種性的人生到惡趣裏面,有很大的差別的。
a)就是那位菩薩是有佛性的人,沒發菩提心以前,從久遠以來一直在生死裏面流轉。或時時間生諸惡趣,前幾萬年前到三惡道,過了以後幾萬年又跑到人天的世界,人天世間走了多久以後,又跑到三惡道。就是這樣六道輪迴這種境界,說時時間生諸惡趣。b)雖然生到三惡道受苦,很快的就從三惡道解脫,不同於無佛性的人。
c)雖在惡趣裏面受苦,不是受猛利的苦受,很嚴、很厲害的苦受。像沒有佛性的有情,若生到惡趣,苦惱是很厲害;這位有佛性的人,到惡趣裏面,苦惱不是很厲害。
d)這位菩薩到三惡道受苦,雖然不是那麼重,可是他能夠發生增上厭離,生很有力量的厭離心。這位有佛性的菩薩生到惡趣,生厭離心,對於其他無佛性的眾生,生到惡趣受苦的那些人,深深的生起悲愍的心情,很同情這件事。這是說有佛性、有種性的人,到惡道受苦,與無種性的人的差別。
3)前面這一大段裏說的事情,就是有佛性的人,他到三惡道受苦和別人不同。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這個眾生的心裏面有佛的種性,就是他有大悲心,就是慈悲心很強。雖然在種性的時候,還沒有正式學習佛法,但是他的大悲心比其他人強,他看見苦惱的人、看見愚痴的人,悲心就起來。這個悲心就發生作用,就叫做熏,這個悲心一熏的時候,就是做惡也輕微。因為他也是凡夫,還是有煩惱,煩惱受大悲心的熏,就發生變化,所以作惡的時候,不是那麼猛利。所以罪業不是嚴重,生到三惡道受苦,很快就從三惡道出來。在三惡道裡面受苦的時候,苦不重,不重的原因就是罪不是那麼重。他有慈悲心,他做惡事的時候,不是那麼狠。造的罪就輕,所以不受猛利苦受,如餘有情生惡趣者不同。是故當知種性菩薩,雖生惡趣,然與其餘無種性的人,生惡趣者,有大差別。
tāvac ca bodhisattavḥ ebhiḥ śuklair dharmaiḥ prakṛtyaiva yukto bhavati yāvan na śukla-dharmavairodhikaiś caturbhir upakleśaiḥ sakala-vikalair upakliṣṭo bhavati/ yataś ca upakliṣṭo bhavati/ sa tadā eṣu ca śukleṣu dharmeṣu na saṃdṛśyate/ apāyeṣu caikadā upapadyate/ apāyopapattāv api bodhisattvasya tad-anyebhyaḥ apāyopapanne-bhyaḥ sattvebhyo gotra-kṛto mahān viśeṣo veditavyaḥ/ iha bodhisattvaḥ dīrgheṇa kālena kadācit karhicit apāyeṣūpapadyate. upapannaś cāśu parimucyate apāyebhyaḥ/ na ca tathā tīvām āpāyikīṃ duḥkhāṃ vedanāṃ vedayate tad-yathā anye apāyopapa-nnāḥ sattvāḥ/ tayā 'pi ca pratanvyā duḥkhayā vedanayā spṛṣṭaḥ adhimātraṃ saṃve-gam utpādayati/ teṣu ca sattveṣu tatropapanneṣu duḥkhiteṣu kāruṇya-cittaṃ pratila-bhate yad uta tenaiva gotreṇa buddha-mahā-karuṇā-hetunā codyamānaḥ/ ity evaṃ-bhāgīyaḥ apāyopapattau bodhisattvasya tad-anyebhyo 'pāyopapannebhyaḥ sattvebhyo viśeṣo veditavyaḥ/

何等名為種姓菩薩白法相違四隨煩惱?謂放逸者,由先串習諸煩惱故,性成猛利,長時煩惱,是名第一隨煩惱姓。又愚癡者,不善巧者依附惡友,是名第二隨煩惱性。又為尊長夫主王賊及怨敵等所拘逼者,不得自在,其心迷亂,是名第三隨煩惱性。又資生具有匱乏者,顧戀身命,是名第四隨煩惱性。
[]何等名為種性菩薩白法相違四隨煩惱?
1)不能約束自己,放縱自己的貪瞋痴煩惱的這種人,從無始劫來,不斷的生煩惱,煩惱力量就會大起來,所以在他心裏面成就猛利的煩惱、長時的煩惱,煩惱來了很長的時間才能退下來。自己常常起煩惱,煩惱就是剛強,這是第一種隨煩惱。煩惱裏邊有根本煩惱,有隨煩惱,這裏不是那個意思,就是所有的煩惱都算是隨煩惱。就是煩惱隨逐你的心而不捨離,就叫隨;隨一切時,隨一切處,煩惱隨時會活動,叫做隨。
2)又這個糊塗的人,沒有智慧的人,和惡知識常在一起,就表示這個人是愚痴,這個人是沒有智慧。惡知識就常常影響他,做種種惡事,煩惱也會越來越大,這是第二隨煩惱性。這裏的煩惱,就是惡見,就是一種有罪過的見解。由諸外道,就是佛法以外,也會講出來各式各樣的道理。那些外道,在他心裏面生起這樣的見解,發表這樣的言論。發表什麼的言論呢?認為世間上沒有善惡果報,布施也並沒有功德;不布施也沒有罪過。殺人也沒有罪過;不殺人也沒有功德。就是這種邪見的言論。有邪知邪見的人說:我自己知道,我這個生命死掉,不是繼續有生命的。這個愚痴、不善巧者,就隨著這惡知識的思想、行為,也生起這樣的邪解。這是由外緣影響他有這樣的隨煩惱。
3)又為尊長,這個人為他所尊重的師長所拘逼,又為夫主所拘逼,又為王賊及怨敵等所拘逼,他們的威力能控制住他、逼迫他,他不能自主,他的內心也是沒有智慧,就是顛倒迷惑,是名第三隨煩惱性。此中煩惱,謂即散亂。意地中說:由散亂所作意根損壞故。太亂,影響自己的意根。
4)又生活所需的衣、食、住這些事情,有匱乏,就是有缺少,生活困難,就愛著自己的生命。生命越困難,越愛著自己的生命。這是第四種隨煩惱。此中煩惱,謂即拘礙,五拘礙中,說有顧戀其身故,由此能障證出世法,故名拘礙。
tatra katame te bodhisattvasya catvāraḥ śukla-dharma-vairodhikā upakleśāḥ/ pūrvaṃ pramattasya kleśābhyāsāt tīvra-kleśatā āyata-kleśatā cāyaṃ prathama upakleśaḥ/
mūḍhasyā-kuśalasya pāpa-mitra-saṃśrayo 'yaṃ dvitīya upakleśaḥ/ guru-bhartṛ-rāja-corapratyarthikādy-abhibhūtasyāsvātantryaṃ citta-vibhramaś cāyaṃ tṛtīya upakleśaḥ/ upakaraṇa-vikalasya jīvikāpekṣā 'yaṃ caturtha upakleśaḥ/

1.6.有障無障別
又諸菩薩雖具種姓,由四因緣不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四?謂諸菩薩,先未值遇諸佛菩薩、真善知識,為說菩提無顛倒道,如是名為第一因緣。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而顛倒執;於諸菩薩正所學中顛倒修學,如是名為第二因緣。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於諸菩薩正所學中無倒修學,而於加行方便慢緩、懈怠嬾惰、不成勇猛熾然精進,如是名為第三因緣。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於諸菩薩正所學中,無倒修學,亦於加行勇猛精進;然諸善根猶未成熟,菩提資糧未得圓滿,未於長時積習所有菩提分法,如是名為第四因緣。如是菩薩雖有種姓,因緣闕故,不能速證無上菩提,若具因緣,便能速證。若無種姓補特伽羅,雖有一切 ,一切一切種,當知決定不證菩提。
[]又這個菩薩,雖然內心裏面有佛的種性。由四種原因,不能很快的得無上菩提。何等為四?
1)他以前的時候,沒有遇到佛、沒有遇見菩薩、沒有遇見真實的善知識,他沒有遇見這些人。佛菩薩是一切眾生的真善知識,但是他沒有遇見。為說菩提無顛倒道,菩提是果,無顛倒道是因,就是無上菩提的因,為他講說。這個因是沒有顛倒的道,就是能破除迷惑顛倒的佛法,為你這樣講解,你就發菩提心,就可以修學菩薩行,就可以成佛。但是你沒有遇見,如是名為第一因緣。沒有遇見,你雖然有佛性,但是你不會自己主動的就能修學菩薩道,就能發菩提心。
2)又雖然這個人有佛種性,也能遇見善友;遇見佛、遇見菩薩、遇見阿羅漢,遇見這些真善知識,為他宣說佛法、合乎緣起的道理的道,能夠向於涅槃,能得無上菩提的正道。但是他聽了以後,沒有能得到佛菩薩的正義,錯誤的執著。於諸菩薩正行所學中,合乎一實相印,這樣的六波羅蜜,就叫做正行所學。顛倒修學,他也學但是他也是搞錯,不符合佛說的真理,這是第二因緣,也沒有辦法得無上菩提。
3)雖然遇見佛菩薩這樣的善友為說正道,於諸菩薩正所學中,無倒修學,修學也是很正確,但是在前邊聽佛說法,這是資糧道,正式開始修行,是加行道,在加行道的時候,就是採取的行動非常的緩慢。怎麼叫做緩慢呢?就是懈怠懶惰,不能精進,懶惰就是歡喜睡眠。因為懈怠,就沒有勇猛,懶惰也就不能夠精進。如是名為第三因緣,因為懈怠,也不能夠得無上菩提。
4)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於諸菩薩正所學中無倒修學,亦於加行勇猛精進,然諸善根猶未成熟,什麼叫做善根成熟?就是你這一生可以得聖道,就是善根成熟。菩提資糧未得圓滿,這個菩提就是得無生法忍初地菩薩那個菩提,不是說三大阿僧祇劫無上菩提,不是說佛究竟妙覺的佛的菩提。這個菩提的因未得圓滿,雖然也是栽培,但是還沒圓滿,他沒能夠在長時期,積聚來學習所有菩提分法,不斷的學習把所學習的成績積聚起來。所有菩提分法,菩提就是果,分就是因,菩提因,你沒能積集所有菩提分法的因,就不能得無生法忍,如是名為第四因緣。
5)這個菩薩雖然有佛性,但是這四種因緣有所缺少,所以不能速證無上菩提。若具足這四種因緣,就會很快地得無上菩提。若是這個眾生,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處裏邊,沒有佛性。雖然有一切一切一切種,他是不能夠得無上菩提,沒有種性就是不行。
a)什麼是一切一切一切種?此中初一切言,謂即前說四種因緣,前面說是遇見善知識,能學習佛法,有無倒修學,乃至精進勇猛的成就,善根成熟這些事情。第一個一切,有這四種因緣具足。第二個一切,就是沒有佛性的這些眾生,沒有佛性包括兩種人,不但是沒有佛性,連聲聞緣覺的種性也沒有,就是這一種眾生。第二種,就是有阿羅漢的種性,有辟支佛的種性,但是沒有佛性,有這兩種不同。第三個一切,就是沒有種性的這個有情,生於欲界、色界、無色界,或者是地獄、惡鬼、畜生、人天、阿修羅,這樣有三界六趣,有多種類的差別可得,名一切種。由是假說無種性補特伽羅,縱具一切因緣,前邊那些好的因緣都有,然彼一切有情,於彼彼一切種類,當知決定不能夠得無上菩提。什麼是彼一切有情,於彼彼一切種類?這一個人,在人的世界,人的世界有很多種,有黃色有白色有各式各樣的種人,乃至畜生也是無量無邊,惡鬼也無量無邊,天也是無量無邊。總而言之,具足很多的好因緣,但是他沒有種性,也不能得無上菩提。
caturbhiḥ kāraṇaiḥ evaṃ gotrasampanno 'pi bodhisattvaḥ na śaknoty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oddhuṃ/ katamaiś caturbhiḥ/ iha bodhisattvaḥ ādita eva kalyāṇa-mitraṃ na labhate aviparīta-bodhi-mārga-daiśikaṃ buddhaṃ vā bodhisatt-vaṃ vā/ idaṃ prathamaṃ kāraṇaṃ/ punar aparaṃ bodhisattvaḥ labdhvā 'pi kalyāṇa- mitraṃ viparīta-grāhī viparītaṃ śikṣate bodhisattva-śikṣāsu/ idaṃ dvitīyaṃ kāraṇaṃ/
punar aparaṃ bodhisattvaḥ labdhvā 'pi kalyāṇa-mitraṃ aviparītaṃ śikṣamāṇo bodhi-sattva-śikṣāsu tasmiṃ prayoge śithila-prayogo bhavati kusīdo nodagra-pratata-vīrya-samanvāgataḥ/ idaṃ tṛtīyaṃ kāraṇaṃ/ punar aparaṃ bodhisattvaḥ labdvā 'pi kalyāṇa-mitram aviparītaṃ śikṣamāṇo bodhisattva-śikṣāsu tasmiṃ prayoge ārabdha-vīryaḥ a-paripakvendriyo bhavaty aparipūrṇa-saṃbhāraḥ dīrghakālāparijayād bodhi-pakṣāṇāṃ dharmāṇāṃ/ idaṃ caturthaṃ kāraṇaṃ/ gotre saty etat-kāraṇa-vaikalyād bodher aprāptiḥ/ sāṃnidhyāt tu prāptir bhavati/ bodhisattva-samyak-praṇidhānānām ādyaṃ tad-anya-samyak-praṇidhāna-saṃgrāhakaṃ. tasmāt sa āditaḥ samyak-praṇidhāna-svabhāva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