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覺分持
如是菩薩既發心已,云何修行諸菩薩行?略說菩薩,一、若所學處,二、若如是學,三、若能修學。如是一切總攝為一,名菩薩行。是諸菩薩於何處學?謂七處學。云何七處?嗢柁南曰:自、他利、實義、威力、熟有情、成熟自佛法、第七菩提處。一、自利處,二、利他處,三、真實義處,四、威力處,五、成熟有情處,六、成熟自佛法處,七、無上正等菩提處。
[解]1)如是菩薩既已經發無上菩提心,就是要修菩薩道。但是菩薩道怎麼修呢?若是說綱要的話,分三大段。什麼是所學處?所應該學的這些廣大的境界。什麼是如是學?就是這樣學習。什麼是能修學?精進勇猛的修學。前面這三句話,總合起來變成一大段,就是菩薩的德行。
2)這些菩薩在什麼地方學呢?就是在七個地方應該學習。云何七處?嗢柁南曰:自他利實義,威力熟有情,成熟自佛法,第七菩提處。
3)一、是自利處,菩薩自利,菩薩不可以完全是利益眾生,應該自己要修學聖道,所以叫自利處。第二是利他處。三、真實義處。四、威力處,五、成熟有情處,六、成熟自佛法處,七、無上正等菩提處。這是七個處,就是七種境界是菩薩所應學處。
evam
utpādita-cittānāṃbodhisattvānāṃ bodhisattva-caryā katamā.
samāsato bodhisa-ttvā yatra ca śikṣante yathā ca śikṣante ye
ca śikṣante. tat sarvam aikadhyam abhi-saṃkṣipya
bodhisattva-caryety ucyate. bodhisattvāḥ śikṣante. saptasu
sthāneṣu śikṣ-ante. sapta-sthānāni katamāni. uddānaṃ
sva-parārthaś ca tattvārthaḥ prabhāvaḥ pari-pācane
sattva-sva-buddha-dharmāṇāṃ parā bodhiś ca saptamī. kutra
punar svārthaḥ parārthaḥ tattvārthaḥ prabhāvaḥ
sattva-paripākaḥ ātmano buddha-dharma-paripākaḥ anuttarā ca
samyak-saṃbodhiḥ saptamaṃ sathānaṃ.
3.1.所學處
3.1.1.自利利他品
云何自利利他處?謂自利利他,略有十種:一、純自利利他,二、共自利利他,三、利益種類自利利他,四、安樂種類自利利他,五、因攝自利利他,六、果攝自利利他,七、此世自利利他,八、他世自利利他,九、畢竟自利利他,十、不畢竟自利利他。
[解]怎麼叫做菩薩自利、菩薩利他的境界?謂自利利他,略有十種不同,
一、純是自利,純是利他,這件事只能對自己有利;這件事只是對他人有利。
二、共自利利他,自利但是也能利他;說是利他,也能自利;自利也是共,利他也是共。和前面純自利,是相反的。
三、利益種類自利利他,自利也有利益,利他也有利益。而自利、利他的利益是有種類的,有各式各樣的不同。
四、安樂種類自利利他,安樂也是有自利、利他的不同。
五、因攝自利利他,自利也好、利他也好,不是果,是屬於因。
六、果攝自利利他,這樣自利利他的六波羅蜜結果。
七、此世自利利他,這個自利利他,限於現在世。
八、他世自利利他。
九、畢竟自利利他,是究竟的。
十、不畢竟自利利他。
sva-parārthaḥ
katamaḥ. samāsato daśa-vidhaḥ sva-parārtho veditavyaḥ.
kevalaḥ para-saṃbaddhaḥ hitānvayaḥ sukhānvayaḥ
hetu-saṃgṛhītaḥ phala-saṃgṛhītaḥ aihikaḥ āmutrikaḥ
ātyantikaḥ anātyantikaś ca.
3.1.1.1.純共自利利他
云何菩薩純共自利利他?謂諸菩薩於純自利利他應知應斷,違越不順菩薩儀故;於其所餘應勤修學,不越隨順菩薩儀故。
[解]云何菩薩純共自利利他?這個菩薩對於做這件事,純是自利;做這件事純是利他,要認識純自利、純利他是有過失,應該要斷,不要做這種事。為什麼要應知應斷呢?它違越菩薩的威儀,不隨順菩薩的威儀,所以應該斷。剩下來的就是順菩薩儀,應勤修學,這是有功德的,沒有過失。因為,不違越菩薩的威儀,而能隨順菩薩的威儀,所以應勤修學。
a)什麼是菩薩儀?菩薩所受三種淨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一切名菩薩儀。障礙不行,是名違越。顛倒而取,是名不順。菩薩所受的戒,有三種清淨戒,律儀戒是一種,就是一切不律儀的事情都禁止,就是不合法、有罪過的事情要停下來,叫律儀戒。攝善法戒,有功德的事情,要努力的做,要成就它。饒益有情戒,前面兩種是菩薩自利,菩薩自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饒益有情戒,就是菩薩大悲心要利益眾生,使令眾生也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加起來就是三種戒。這三種戒,是符合菩薩的威儀。如果你自己有煩惱,障礙自己不修行這三種戒,就叫做違越菩薩律儀。菩薩戒上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是他錯誤的認識這句話,不符合佛的正義,就叫做顛倒而取,所以,不順菩薩儀。
tatra
yaḥ kevalaḥ svārthaḥ parārthaś ca. sa bodhisattvena
parijñāya prahātavyaḥ bodhisattva-vidhi-samatikrāntatvād
ananurūpatvāc ca. pariśiṣṭe ca śikṣitavyaṃ.
3.1.1.1.1.純自利
此中菩薩於純自利應知應斷者,謂為己樂求財受用,或為吝法,於佛菩薩所說教法,追訪受持。或為生天受天快樂,受持禁戒,發勤精進修習定慧;或求世間有染果報,為世財食,恭敬供養諸佛制多;或貪利養,為利養故,自說種種無有義利不實功德,誑惑於他,招集利養;或欲貪他作己僮僕為驅使故,非法攝眾,不如正法。矯設方便拔濟有情,令於他所免為僮僕;還自攝受為己僮僕;拔濟有情令脫繫縛,還自拘執成己事業,拔濟有情令於他所解脫種種治罰怖畏,還自攝伏令懼於己。若諸菩薩耽著諸定現法樂住,棄捨思惟利眾生事。當知此等名純自利。菩薩於是純自利行,應知應斷。
[解]1)貪慳財法
在前面裡邊,有一種事情是菩薩純自利的事情,這個事情是不對的、是錯誤的,你要認識這件事是有罪過的,所以應該不要做。究竟是什麼呢?我的目的就是希望我自己快樂,所以求財,求到以後,我就受用,我來受樂。對於佛法,吝法,我不布施出去,我保住我自己有,純為私有,我不共與大眾。於佛菩薩所說的教法,到處不怕辛苦追求、請問;請問得到,能受持而不忘失,但他不布施給其他的眾生,這是純是為自利。就是一個財,一個法,都是慳吝而不肯給別人享受。
2)希求染有
這個菩薩感覺到人間很苦,生活很苦。想要到天上享受五欲之樂,於是乎受持禁戒,持守清淨。受持禁戒,能夠保護你解脫地獄、惡鬼、畜生,跑到人間,或者到欲界天。受戒清淨,持戒清淨,若願意生天,這件事是能做到,戒有這個力量。或者這個菩薩,想要生到色界天、生到無色界天,不願意在欲界。那怎麼辦呢?要精進的修習色界定、無色界定。或者修習慧,出離世間,得阿羅漢道。慧能出離三界;定能出離欲界;戒能出離三惡道。純是為自利。或者這位菩薩希求世間上有染污的果報,是什麼呢?為求世間的財富和飲食,恭敬供養諸佛制多,制多就是塔,佛的塔,佛的這些有尊像的塔,或者有舍利的塔。對塔恭敬禮拜,或者是香花供養,他的目的就想要得到財、得到食,這是純為自利。
3)貪得利養
貪著人家的財利的供養,心裡面是貪心,怎麼辦法呢?他為求利養的緣故,就有這個行動,對人說:我有什麼義利、有什麼功德。他沒有功德,但是他就向人說有功德,這不真實的功德。來欺騙人家、迷惑人家。招集利養,用語言來欺騙人家,供養他。
4)貪他供事
a)或者他的心情希望,貪求他人給他自己作僮僕,驅遣他,用他做種種事,目的是這樣。非法攝眾,不如正法,就是他是不合法的引這個人來,不符合正法。總而言之,要有般若和慈悲,這些事就容易如法;如果不用般若,也不用慈悲,貪求供養,多數是不合法。
b)前面是他的目的,現在是採取行動。怎麼辦法才能夠把那個人引過來呢?矯設方便,矯者詐也,就是用一些虛妄的、欺騙的方法,就是經過矯設。設,也是經過內心的設計,想出一個方法來。拔濟有情,就是原來這個人是在給別人做僮僕,現在想辦法,把他拔出來,把他引導出來,令於他所,不做僮僕,再把他引導過來給自己做僮僕。
c)拔濟有情,令脫繫縛,就是有被別人控制住,做種種的事。這個菩薩,就把那個人把他奪取過來,使令他解脫那個人的繫縛。把他解脫出來,成為自己的人以後,也是要控制他,為我做事。
d)那個人在受到別的人的治罰,那麼他就拔濟,把那個人把他引導出來,使令那個人解脫種種的治罰,不受他的治罰,不受他的恐怖。這個人解脫出來以後呢?到自己的地方,還是用自己的威力鎮伏住他,叫他對我有恐怖心。
5)貪著定樂
若諸菩薩,特別地愛著,修學禪定,專心地努力修禪定,得禪定,是現法樂住,現法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成就色界四禪。色界四禪是令你特別快樂的地方,住在定裡面特別有快樂。這個菩薩成就定力以後,特別地愛著定的樂,就把思惟利眾生的事都棄捨。這件事是純是唯求自利,而不利益眾生。
a)什麼是耽著諸定現法樂住等?謂不攝受下地白法,由悲願力還生欲界故。這個解釋又深一層,不攝受下地白法,他不成就下地的清淨功德的事情。就是有大悲心的菩薩,成就色界四禪的時候,臨命終的時候,不到色界天。他還方便地動一點欲心,就不生色界天,還來在欲界裡。在欲界的時候,色界四禪還會現前,就做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情,就叫作白法,是下地白法。就是在欲界這個地方,做種種功德的事情。由悲願力還生欲界,就是有大悲心的關係。而這位菩薩,耽著諸定現法樂住,棄捨思惟利眾生事,我不在欲界,我到色界天上,這叫純是為自利,貪著定樂,不度眾生。應該知道,前面說出來這五個,就是菩薩純是為自己的利益。這件事在菩薩道來說,是不合法。所以發大悲心的菩薩,於是純自利行,前面說這五樣,應該知道是有過失的,應該要斷掉它;要發大悲心,普渡眾生。
tatrāyaṃ
kevalaḥ svārtho bodhisattvasya yo 'nena parijñāya prahātavyo
bhavati.
ātmanaḥ
sukha-kāmasya bhogānāṃ paryeṣaṇā upabhogaś ca.
dharma-matsariṇo vā punaḥ sataḥ dharmāṇāṃ
buddha-bodhisattva-bhāṣitānāṃ paryeṣaṇā dhāraṇā ca.
svarga-kāmasya svargārthaṃ (śīla-viryārambha-dhyāna)-prajñāṃ
samādāya vartanā. lokāmiṣa-phalābhilāṣiṇo vā punaḥ
lokāmiṣa-nimittaṃ tathāgata-caityapūjā. lābha-kāmasya vā
lābha-nimittaṃ lābha-nirvartakaṃ mamā rthaṃ pareṣām
utplāvakaṃ vicitrābhūta-guṇākhyānaṃ. ātmanaḥ
paricaryā-svīkaraṇa-kāmasya paricaryā-svīka-raṇārtham
adharmeṇa gaṇa-saṃgraho na dharmeṇa. parato dāsa-bhūtāṃ
sattvān dāsa-bhāvād vimokṣayati yāvad evātmano dāsa-bhāvāya.
bandhana-baddhāṃ sattvāṃ ban-dhanād vimokṣya svayam eva
badhnāti yāvad evātmanaḥ kṛtya-niṣpattaye.
daṇḍādi-bhaya-bhītāṃś ca sattvāṃ parato daṇḍādi-bhayād
vimokṣayati yāvad eva svayam eva bhaya-grabaṇārthaṃ.
dṛṣṭa-dharma-sukha-vihāraś ca bodhisattvasya sattvārtha-
nidhyāna-virahitaḥ. kevalaḥ svārtho veditavyaḥ.
3.1.1.1.2.自利共他
若諸菩薩或悲為首,或為迴向無上菩提及為生天,於一切時修施忍等,當知是名自利共他。又除如前所說諸相,其餘一切與彼相違所有自利諸菩薩行,當知皆名自利共他。菩薩於此應勤修學。
[解]假設這位菩薩,是以大悲心為重要的,以大悲心為導首,以大悲心為領導者,就是不忘眾生苦,這件事是最重要的,這裡面就包含著度眾生的意思,不全是為自利。或為迴向無上菩提,以悲為首,指內心裡面的事情,他就會做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情,也可能利益自己的事情,但是目的是迴向無上菩提,這裡面就有利益眾生的成份在內。或者這位菩薩,也願意生到天上,但是生到天上是為利益眾生,所以還是有利益事、有慈悲心在內。在迴向無上菩提及為生天,這還是屬於偏於內心的動機、願樂,表現出來行動是什麼?於一切時修施忍等,是修六波羅蜜。這個菩薩發菩提心這樣做的時候,就在自利之中同時也能利益眾生。又這個菩薩,除掉前面純為自利所說的那五種相貌,其餘的一切與彼相違,都是與前面純自利是相違反,你做出自利的菩薩行。雖是自利而同時也能利他。所以當知皆名自利共他。這個發菩提心的菩薩,於悲為首所做的這些事情,你應該努力地做。
ity
evaṃbhāgīyo bodhisattvasya kevalaḥ svārtho veditavyo yo
bodhisattvena pari-jñāya prahātavyaḥ. dānaṃ punaḥ
bodhisattvasya kṣāntiś ca kāruṇya-pūrvakaṃ vā
bodhi-pariṇataṃ vā svarga-nimittaṃ vā nitya- kālaṃ
para-saṃbaddha eva svārtho veditavyaḥ. ity etān
yathā-nirdiṣṭān ākārān sthāpayitvā tad-anya
etad-viparyayāt svārtho bodhisattvānāṃ sarva eva
parātha-saṃbaddho veditavyaḥ.
3.1.1.1.3.自利共他
此中菩薩於純利他應知應斷者,謂以邪見修行施等。以無因見及無果見,毀犯尸羅,遠離正行,為他說法。若諸菩薩於諸靜慮善巧迴轉,已超下地而更攝受下地白法,謂彼已能安住靜慮,由悲願力捨諸靜慮,隨其所樂還生欲界。又諸菩薩已得自在,於十方界種種變化,作諸眾生種種義利。又諸牟尼自事已辦,依止如來力、無畏等所有一切不共佛法,遍於十方無量眾生,能作無量大利益事。當知此等名純利他。如是所說純利他行,菩薩於前所說二種應知應斷;於餘所說純利他行,多應修學。
[解]1)邪見行施
這裡面還有一種情形,這個菩薩所做的事情,純是利益眾生的,這件事有過失,應該斷,什麼呢?就是他用邪見的這種思想,修行布施等的功德。
a)什麼是以邪見修行布施等?於施戒修諸福業事執為最勝,心為邪見之所覆蔽,此不自利,唯說施等名純利他。什麼叫作邪見?就是對於布施,多數是財布施;對於戒,受三皈五戒,或者是十戒,或者是什麼戒。對於修,就是禪定;修施、修戒、修定,都是福業的事情,認為這是一切功德中最殊勝的功德,他有這個思想。這樣就是邪見,他的思想就為這個邪見所蒙蔽。此不自利,他自己也不布施,也不修戒、修定,所以不自利。唯說施等名純利他,唯對別人說這種事,勸別人施戒修,所以純是利他。
2)壞戒說法
這位菩薩呢,沒有因見,沒有果見,就是不相信有善惡果報。見者,思想也。他有這樣的思想,就是世間上的事是沒有因,沒有果;做善沒有善報,做惡也沒有惡報。他這樣的思想,當然就不持戒,毀犯尸羅。遠離正行,他有這樣的思想是邪見,他有這種行為,就做種種罪過的事情。他對別人做什麼呢?為他說法,為人說佛法的事情,你要持戒,你不要做惡事怎麼,這樣說法,也是純為利他,是壞戒說法。這個說到二件事:一個是破戒,一個是破見。就是我自己不受戒,當然也不守戒,就把這個戒都破,這叫破戒。第二是破見,就是不相信有善惡果報,這就有邪知邪見。他這二個都破,但他為別人說法,佛法這個地方還是有因果、有正見的。
a)什麼是純利他?謂若毀犯尸羅,遠離正行,此不自利,為他說法,名純利他。聞所成地說:自不住律儀,而能為他宣說正法,即此類似。毀犯淨戒,遠離正行,持戒清淨,名為正行;現在是破戒,就是沒有正行。這是沒有自己的利益,這也是有害的。為他說法,純是為利益他人。聞所成地說:自己不安住淨戒,而能為他宣說正法,就是這一段文說的話。
3)捨色生欲
菩薩能夠經過長時期的努力,已經成就色界天的四靜慮,就是現法樂住成就。臨命終的時候,善巧迴轉,因為若不迴轉,他就乘著靜慮的功德,生到色界天。現在迴轉一下,就是方便地生起一點欲心,故意的生起一點欲心,就把四靜慮的境界隱覆住。這是說這個菩薩,他的程度超過欲界,但是因為慈悲的關係,他還是願意成就在欲界裏做種種功德,所以叫做善巧迴轉。菩薩已經能夠安住在色界四禪裏,由於他對於眾生苦,有慈悲心,所以由這樣慈悲的願的力量,在臨命終的時候,把色界天的四靜慮棄捨。隨他所歡喜的,又回到欲界來,這是菩薩的慈悲心。
4)現變化事
又這個菩薩對於第一義諦得大自在,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達到自在的力量。對於這個世界上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他大自在,他在這個第一義諦裏面安住不動。在定也可以,出定也可以,心裏面都是清淨自在。得自在會有什麼現象呢?在十方世界種種的變化,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就像觀世音菩薩那種境界,在十方世界同時的能創造利益眾生,各式各樣的功德利益,這不是平常的菩薩,這是到八地菩薩境界。這是現變化事,這菩薩純是為利益眾生,這真是為利他。
5)作諸佛事
又諸牟尼,牟尼是寂靜的意思,就是一切煩惱已得寂靜,就是滅除一切煩惱,心到極清淨的境界,就是成佛。自事已辦,自己的功德事已經完全圓滿成功。佛的十力、四無所畏,所有一切不共於其他眾生的佛法功德,他都成就。以此功德為依止處,遍於十方無量眾生,能作無量大利益事,這就是佛的境界。前面第四個現變化事是大菩薩,第五作諸佛事是佛的境界。前面這幾樣一共是五段,純是利益眾生。如是所說純利他的菩薩行,菩薩於前所說兩種事,第一種是邪見行施,第二種是壞戒說法,這兩種事,你應該認識那是有過失的,也不要做這種兩種事。後面這三種,所說的純是利益眾生的菩薩行,你應該多數的應該修學,你若是大菩薩,已經得大自在的人的修學;還有你還沒到那個程度,那麼也應該修學。當然你也要行自利行,不純是利他。
tatrāyaṃ
bodhisattvasya kevalaḥ parārtho yo bodhisattvena parijñāya
prahātavyaḥ. viparīta-dṛṣṭer dānam. anāgama-dṛṣṭer
aphala-darśinaḥ bhraṣṭa-śīlasya pratipatti- virahitasya
pareṣāṃ dharma-deśanā.
adhobhūmi-samatikrāntasyādho-bhūmika-śukla-dharmopasaṃhāro
dhyāna-vyāvartana-kuśalaya bodhisattvasya. tathā hi sa dhyānair
vihṛtya dhyānaṃ vyāvartya praṇidhāya yatra kāmaṃ tatra
kāma-dhātāv upapadyate.
vaśitā-prāptasya
ca bodhisattvasya daśasu dikṣu vicitrair nirmāṇair vicitrāṇāṃ
satt-vānām artha-kriyā. sva-kṛtārthasya ca munes tathāgatasya
bala-vaiśāradyādi-sarvāve-ṇika-buddha-dharma-saṃniśrayeṇā-pramāṇeṣu
sattveṣv apramāṇārthakriyā. so 'pi parārthaḥ kevalo
veditavyaḥ. tatra pūrvako dvi-vidhaḥ parārthaḥ kevalo
yathānirdiṣṭo bodhisattvena parijñāya prahātavyaḥ.
tad-anyatra ca kevale parārthe bhūyasyā mātrayā śikṣitavyaṃ.
3.1.1.1.4利他共自
又除如前所說諸相,其餘一切與彼相違所有利他諸菩薩行,當知皆名利他共自。菩薩於此應勤修學。
[解]又一類,把前面說的五種純利他相,把它除掉,剩下來其餘的一切,與前面那五種相違,也是所有的利他的諸菩薩行,當知皆名利他共自。除了前面說,但是也是有功德而無過失;利他而又能自利,這種菩薩行,你也應該修學。
ity
etān ākārāṃ sthāpayitvā etad-viparyāc ca bodhisattvānāṃ
sarvaḥ parārthaḥ svārthasaṃbaddhaḥ. tatrāpi bodhisattvena
śikṣitavyaṃ.
3.1.1.2.利益種類自利利他
云何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略說應知有五種相,一、無罪相,二、攝受相,三、此世相,四、他世相,五、寂滅相。
[解]怎麼叫做菩薩利益種類,又是自利又是利他呢?略說應知有五個相貌是屬於這一類的。哪五種呢?一、無罪相,二、攝受相,三、此世相,四、他世相,五、寂滅相。
hitānvayaḥ
sva-parārtho bodhisattvasya katamaḥ. samāsataḥ paṃcākāro
veditavyaḥ. anavadya-lakṣaṇaḥ anugrāhaka-lakṣaṇaḥ
aihikaḥ āmutrikaḥ aupaśamikaś ca.
若諸菩薩所有自能若少若多攝受善法,增長善法;或復令他若少若多攝受善法,增長善法,勸勉調伏,安置建立,
是名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無有罪相。
[解]1)無罪相
若很多發菩提心的菩薩,所有自己能做到的若少若多,或者屬於你自己利益的,或者是很少的利益的事情,或者很多的利益的事情,都是有利益,但是有少有多的不同。攝受善法,或者少的攝受善法,或者多的攝受善法,攝者取也,取到心裏面來,叫做受。作善的機會來,你主動要採取行動,叫做攝。這個是善法,有功德有利益的事情,而且還不只一次的攝受,還要多次,一次又一次的增長善法,使令善法增長,這是自己。或者用你的慈悲心,能夠勸導他人,若少若多攝受善法,增長善法。因為,這個菩薩學習經論,對於佛法有信心就知道,做善法的功德是這樣,不做善法的境界是這樣。於是乎他積極的要做善,就是努力的爭取機會,做種種的善業。這是什麼呢?感善法恩。或者菩薩自己很苦,但是學習佛法有智慧的時候,知道我前生沒有栽培,我今生要積極的努力。要是自己已經有成就,感善法恩:我前生做過很多善事,今生得到這樣優越的境界,這樣繼續多多的做善。所以要多做,以後還要增長,或者要勸別人也這樣做。又能勸勉,又能調伏,又能安置、建立,這就是菩薩利益種類,有自利還有他人,這是種類不同,但是都是有功德而沒有過失的。
a)什麼是勸勉調伏安置建立?攝事品說:謂諸菩薩不信有情於信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犯戒有情,於戒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惡慧有情,於慧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慳吝有情,於捨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其義應知。勸導讚勵,是名勸勉。訶責治罰,是名調伏。令出不善,安置善處,是名安置。令種善根,是名建立。
a1)攝事品說,菩薩自己觀察世間上的眾生,有的眾生不信,對於佛法沒有信心,菩薩就殷勤的勸導這個眾生,能具足圓滿清淨的信心,他就做這件事,特別精勤,勸誡他,教導他,勸你不要做惡事,乃至到建立善法。
a2)菩薩看見這個社會上有的眾生犯戒,持戒不清淨,菩薩也到他那兒勸他持戒圓滿,而做這件事不能一次就成功,要殷勤的勸導,所以菩薩學習佛法特別的感覺到殷切,就是增長智慧,你勸導眾生沒有智慧能行嗎?是特別的願意學習佛法,乃至建立。
a3)他這個人也有智慧,但是惡,就是邪知邪見。於慧圓滿殷勤勸導,就是殷勤的勸導叫它改邪歸正,有具足圓滿的智慧,菩薩也是勸導他,乃至建立。
a4)看見那個眾生很慳吝,一毛不拔,這位菩薩也是殷勤的勸導,讓他圓滿的具足布施的功德,乃至他最後成就。這裏說的勸勉調伏安置建立,和前面這段文意思是一樣。
a5)什麼叫做勸勉呢?就是勸導讚勵,先是用種種的智慧來勸他,然後就教導他,他接受以後肯做這種功德,就讚歎他;但是有時候也可能會懈怠,再勉勵他、再鼓勵他,是名叫做勸勉。
a6)調伏怎麼講呢?就是訶責治罰,就是他有信心以後,做種種事情,因為有時候又會做錯事,菩薩會呵斥他、處罰他。
a7)安置怎麼講?令出不善,安置善處,就是勸導他從不善的罪過的事情出來,安住在有功德的境界裏面。
a8)建立怎麼講呢?就是他自己主動地開智慧,知道要多栽培善根。
tatra
yatkiṃcid bodhisattvaḥ ātmanā vā parīttaṃ prabhūtaṃ vā
kuśala-parigrahaṃ kuśalopacayaṃ karoti paraṃ vā parītte vā
prabhūte vā kuśala-parigrahe kuśalopacaye samādāpayati vinayati
niveśayati pratiṣṭhāpayati. ayam anavadya-lakṣaṇo
bodhisa-ttvasya hitānvayaḥ sva-parārtho veditavyaḥ.
若諸菩薩能引所有若自若他無染污樂、或眾具樂、或住定樂,是名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能攝受相。
[解]2)攝受相
無罪相大意是約因說的,在因地的時候,菩薩自己若少若多的栽培善根;或復令眾生若少若多栽培善根,就是斷惡修善,是在因上說。現在攝受相,大意是在果上說的;由因而得果,因有能力去得果報,就叫做攝受相。若是很多發菩提心的菩薩,自己栽培很多的善根,或者勸導眾生栽培善根,此善根能引所有若自若他無染污樂。就是過去栽培善根,什麼是栽培善根?就是第一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而不敢做惡事;然後由清淨心做種種善法、修學種種善法,或者是布施,或者是持戒,或者是修禪定這些善法,由這些善法就獲得無染污樂。什麼是染污樂?就是罪過,就是有過失的樂。現在是說這位菩薩前一生栽培善根,他今生獲得沒有罪過的樂,這種樂是清淨的樂,沒有罪過的。或者是很多資具的快樂、安樂。譬如說是住好的房子,在房子裏面住,感覺到安樂;或者是因為布施過,所以你今生衣食住都感覺到滿意,這就是資具樂。或住定樂,你前一生修過禪定,今生很容易就得到禪定,就安住在禪定裏面有輕安樂。前一個無染污樂和眾具樂,是散亂心的境界,在散亂心裏面所感覺的境界,感覺到滿意。住定樂就是超過散亂的心,有禪定的安樂。這是善根所得果,是名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能攝受相。這是菩薩利益的種類,有無染污的、也有眾具樂、住定樂,這是種類不同的相貌。這種樂有自利的,也有利他的。你以前有這個善根,所以今生能攝受這種樂,能成就這種樂,能招感這種樂的相貌。
yatkiṃcid
bodhisattvaḥ ātmano vā parasya vā kliṣṭa-varjitaṃ sukham
upasaṃharati upakaraṇa-sukhaṃ vā dhyāna-vihāra-sukhaṃ vā.
ayaṃ bodhisattvasyānugrāhaka-lakṣaṇo hitānvayaḥ
sva-parārtho veditavyaḥ.
若諸菩薩自利利他,或有此世能為利益,非於他世;或有他世能為利益,非於此世;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為利益;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非利益,如是四種自利利他於四法受,隨其次第,如應當知。云何名為四種法受?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樂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樂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此四廣辨,如經應知,是名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此他世相。
[解]3)此他世相
此世他世的相貌,也還是前面的無罪相或者攝受相,是在時間上說此世、他世有這樣的樂,有這種功能。若諸菩薩自利利他,這個菩薩自己知道善法的恩,我沒有做惡事,沒有去三惡道受苦,我前生做好事,今生得到人的果報,人的果報比三惡道好得多,這是我前生做的善根的恩德,這叫感念善法恩。所以也願意勸導眾生做善法,他做這種自利的善根,利他的善根,這種善根在時間上說有點差別。
a)或有此世能為利益,非於他世,你這個功德在現在能令你得到滿意的感覺,不是在將來。其實我們所謂得善惡果報這件事,就是這一念心的分別;我感覺到快樂,這就是善的果報;感覺到苦惱,就是惡果報,就是心的分別。什麼叫做果報?就是內心的分別。若是修學佛法,修行聖道的時候,內心轉變,在苦惱的境界上,心裏面不苦惱。
什麼是此世能為利益,非於他世?譬如說修布施的功德,我是苦惱人,你對我有很多的照顧,解決我衣食住的困難的問題,但是我得到這種事情只是現在。現在結束以後,將來不能得到什麼好處。但是你修布施的功德,你將來能得到功德,這是有差別。你修布施,將來能夠得到功德,你的布施我是對象,我只能現在得到好處,我將來不行,就是此世能為利益,非於他世,不是將來能得到好處。這是一種解釋。或者說,這個富貴的人,做很多惡事,因為他富貴,雖然做惡事,現在的生活還是很美滿的,地位也很高尚,所以此世能為利益;但是他不做好事,所以將來不能得到好的果報。
b)或有他世能為利益,非於此世,或者這一類的人所做的功德,將來能得到很多的好處。譬如這個人是個貧苦的人,持戒,相信善惡果報,不做非法的事情,循規蹈矩,雖然循規蹈矩,生活還是很苦。因為現在他持戒,來生能得到或是在人間有富貴,或者是生到天上,能為利益,不是現在世。這個貧苦的人現在還是持戒,生活還是很貧苦的,所以現在不能有利益。
c)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為利益。譬如說富貴的人不放逸,能持戒,富貴很好,但他又能持戒,今世和他世都是很美滿。但是如果是貧苦的人,前一生般若栽培的殊勝,今生雖然是貧苦,他有大智慧,能在佛法裏面栽培殊勝的善根,可能得現報。就是現在也能得利益,將來還得利益。
d)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非利益。譬如說貧苦的人,做種種惡事,貧苦就是很辛苦,他又做種種惡事,將來也還是很苦,現在和將來都是苦惱的事情。
e)就是這四句,此世他世利,或者是利益,或者是不利益相,這四種自利利他。自利也是有這四句,利他也有這四句。於下文的四法受,他們是一樣,第一句,那裡也是第一句;這裏第二句,那裏也是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它的意義是一致的,你應該這麼認識,隨其次第如應當知。但是第四句,此世他世俱非利益,這個在菩薩道上來說,是沒有這第四句。菩薩道是一定要做善事,沒有做惡事,所以沒有第四句。或者說菩薩知道做惡事現在也不好,將來也不好,告訴你這件事。菩薩自己有這樣認識,也勸導眾生,那麼也可以有這一句。
f)云何名為四種法受?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苦異熟,這是前面第一句。有這件事,在你內心裡面的覺受,現在是受樂,於當來世是受苦果報,異熟就是果報。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樂異熟,就是前面的第二句。有這種事情,你的覺受是這樣,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樂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樂異熟,就是前生做善業,今生是富貴;今生又繼續栽培善根,將來又是美滿。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苦異熟,現在世、未來世都是苦,這是前面第四句。這個四句法受,經上說的很多,讀經就知道。前面這兩大段是名菩薩的利益的種類的差別,也自利也有利他,就是此他世的相貌。
asti
bodhisattvasya sva-parārthaḥ iha-hito nāmutra. asty amutra neha.
asty amutra caiha ca. asti naivāmutra-neha-hitaḥ. sa punar eṣa
catur-vidhaḥ sva-parārthaḥ caturṣu dharma-samādāneṣv
anupūrvaṃ yathāyogaṃ draṣṭavyaḥ. catvāri
dharmasamā-dānāni katamāni. asti dharma-samādānaṃ
pratyutpanna-sukham āyatyāṃ duḥkha-vipākam. asti
pratyutpanna-duḥkham āyatyāṃ sukha-vipākam. asti
pratyutpanna-sukham āyatyāṃ sukha-vipākam. asti
pratyutpanna-duḥkham āyatyāṃ duḥkha-vipākaṃ. vibhaṅga
eṣāṃ yathā-sūtram eva veditavyaḥ.
若諸菩薩所有涅槃,及得涅槃世出世間涅槃分法,是名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寂滅略相。當知此相望餘一切,無上最勝。
[解]4)寂滅相
前面是屬於一般的善法,或者是布施、持戒、修禪定這些善法,現在這個地方就是出世間。菩薩所得的諸法寂滅相,不生不滅的離一切相的涅槃。及得涅槃世出世間涅槃分法,這句話就是涅槃的因。成就涅槃的因有兩種,一個是世間,一個是出世間。就是資糧位和加行位這兩部份都是屬於世間;見道以後,菩薩得無生法忍以後,小乘佛教學者得初果須陀洹以後,有無漏的諸法空的智慧,用這個智慧修學一切善法,都是出世間。在資糧位、加行位,雖然是屬於世間,但是他有力量向於出世,所以是涅槃分,分者因也,就是涅槃果的因。所有涅槃是果,及得涅槃世出世間涅槃分法是因,這是菩薩所成就的利益、所成就的功德。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寂滅叫略相,這個涅槃也是菩薩自利又利他,但是都是屬於寂滅的寂滅相。略相,就是簡略的介紹一下,沒有詳細說。當知道這個寂滅相,這個善法相望於一切,就是看,你看其它的無罪相、攝受相、此他世相,此涅槃善根、涅槃的寂滅相,是最殊勝的、是最高尚,沒有更高過它的,它是勝過一切的,所以叫做無上最勝。
tatra-nirvāṇaṃ
nirvāṇa- saṃprāpakāś ca nirvāṇa-pakṣyā
laukika-lokottarā dharmā ity eṣa samāsato bodhisattvasya
hitānvayaḥ aupaśamikaḥ sva-parārthaḥ sarva-prativiśiṣṭo
niruttaro veditavyaḥ.
3.1.1.3.安樂種類自利利他
3.1.1.3.1.出五體性
云何菩薩安樂種類自利利他?略說應知五樂所攝。何等五樂?一者、因樂,二者、受樂,三者、苦對治樂,四者、受斷樂,五者、無惱害樂。
[解]云何菩薩安樂種類自利利他?菩薩安樂種類的不同,也有自利、也有利他,是怎麼回事情呢?簡略的說,應該知道有五種安樂,所有的樂都屬於這五種樂。這五種樂是該攝一切的樂。那種五樂呢?一者、因樂,二者、受樂,三者、苦對治樂,四者、受斷樂,五者、無惱害樂。世出世間一切眾生,乃至佛菩薩都包括在內,所有的樂,就有這麼五種,這五種包括一切的樂。
sukhānvayo
bodhisattvasya svaparārthaḥ katamaḥ. samāsataḥ paṃcavidhena
sukhena saṃgṛhīto veditavyaḥ. tatredaṃ paṃca-vidhaṃ
sukbaṃ. hetu-sukhaṃ vedita-sukahṃ duḥkha-prātipakṣikaṃ
sukhaṃ veditopaccheda-sukhaṃ avyābādhyaṃ ca paṃcamaṃ
sukhaṃ.
言因樂者,謂二樂品,諸根、境界,若此為因順樂受觸,若諸所有現法,當來可愛果業,如是一切總攝為一,名為因樂。
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解]1)因樂
什麼是因樂?就是二種樂的品,品者類也,就是有二類,這個樂有兩類:或者是人間的樂,或者是天上的樂,這是兩類;或者是有漏的是一類,無漏的是一類,就是有這麼兩種類。這兩種樂,怎麼樣會有樂呢?諸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所緣的境界,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若此為因順樂受觸,若是六根六境為因緣,它們和合的時候,內心裏面就有快樂的感覺。順樂受,它就能隨順生起快樂的感覺,就是眼與色相觸,耳同音聲相觸,乃至意根與法相觸,相觸的時候就生出來樂的感覺。這樣,就可以知道這個因,就是六根和六境相觸,這是樂受的因。如果心不緣一切境界,那有什麼樂呢?沒有什麼樂可說。若諸所有現法當來可愛果業,現在第二種,就是所有現法的可愛果業、當來可愛果業。就是現在你的生命就有可愛的果報,或者是將來你還有可愛的果報。現在的果、將來的果都是由業來,你做善業,將來得到可愛的果報,現在也得可愛的果報。如是一切總攝為一,就是前面的根和境的相觸,和現法當來可愛果的業,總合起來,名為因樂。除了這樣的因之外,更沒有可以名之為因的,超過這個範圍之外,還有什麼因?沒有!也不能再增加什麼,就這麼多。
a)什麼是二樂品?人天二趣諸根境界樂異熟攝,名二樂品。二樂品,就是人和天兩趣。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聲香味觸法,這是果報,屬於果報。
b)什麼是此為因?順樂受觸,依二樂品諸根境界而生,名此為因。隨順快樂的感覺,要依止這兩個品,人天的諸根境界,你才能夠現起這種快樂,所以這個就是樂的因。
c)什麼是現法當來可愛果業?又若有業能感現法當來可愛異熟,是名現法當來可愛果業。現在的果報、將來的果報都是由業成就,是名現法當來可愛果業。
tatra
sukha-pakṣaṃ dvayam indriyaṃ viṣayaś ca. tad-dhetukaś ca
yaḥ sparśaḥ sukha-vedanīyaḥ yac ca kiṃcid iṣṭaphalaṃ
karma dṛṣṭe dharme abhisaṃparāye vā. tat sarvam aikadhyam
abhisaṃkṣipya hetu-sukham ity ucyate. nāsty ata uttari nāsty
ato bhūyaḥ.
言受樂者,謂待苦息,由前所說因樂所攝三因緣故,有能攝益身心受生,名為受樂。
略說此樂,復有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無漏樂者,學、無學樂。有漏樂者,欲、色、無色三界繫樂。又此一切三界繫樂,隨其所應六處別故,有其六種,謂眼觸所生,乃至意觸所生。如是六種復攝為二,一者、身樂,二者、心樂。五識相應,名為身樂;意識相應,名為心樂。
[解]2)受樂
a)受樂實在就是果樂,就是你心裏面感覺快樂叫受樂。什麼是受樂?人間的眾生內心的感覺,有時候是樂,也有時候是苦。不全是苦,也不全是樂。若說樂受的時候,就是苦受停下來。那麼這個時候,由前所說的因樂所攝三因緣故,根和境是兩種,加上所有現法當來可愛果業,這個業也是一種,加起來就是三種。由這三種因樂的原因,有能攝益身心受生,就是那三種因緣有力量能攝益你的身心,能饒益你的身體,能饒益你的心理。饒益什麼呢?就生出一種樂的感覺,這就是受樂。
b)略說此樂還有兩種不同,那兩種呢?一者、有漏,就是凡夫境界,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都是凡夫。二者、無漏,就是沒有煩惱的人,他也有樂。
c)什麼是無漏樂?學無學樂,從初果開始,二果、三果、四果向,這些人功德沒有圓滿,要繼續修學聖道,所以稱之為學。初果有兩種,一個是向初果,一個是成就初果。向初果實在也是聖人,他內心裏面也得到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一共是十六剎那,第一剎那無我無我所的智慧出現,十六剎那圓滿,這時候叫初果。前十五心的時候叫初果向,就是向初果。成就初果以後,二果、三果、四果向,都是學,到四果的時候,叫無學,就是功德圓滿。這兩種人都有樂,這個樂叫無漏樂。因為無學聖者的心清淨,入定不入定心都是清淨,一切境界不能染污他的心,他都不執著,堅固不動。
d)什麼是有漏?漏就是煩惱。漏是譬喻,譬喻身體長瘡,瘡外流膿、流血叫做漏。有漏,就是身體有瘡,有流膿流血的漏。譬喻人有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根就是瘡,六個瘡裏邊就往外流貪心、流瞋心、流愚癡心,各式各樣的煩惱。眼見色的時候,貪瞋癡出來;耳聞聲的時候,貪瞋癡出來;第六意根思惟什麼事情?不是貪就是瞋,在不然就是愚癡。貪瞋癡是毒,往外流這樣的有毒的膿血,所以叫做有漏。什麼是有漏樂?欲界的眾生,色界的眾生、無色界的眾生,這三個世界的眾生都是為煩惱所繫縛。他有樂,但是不能離開煩惱的,就叫做有漏樂。
e)這有個不同的說法,所以叫做又。三界繫縛的眾生的快樂,隨其所應有六種差別,因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處的差別,所以享受的樂,也就有這六種。就是眼接觸到色的時候也會生出來樂。乃至,意接觸一切法的時候,也有的時候會有樂。
f)六種樂再把它收縮起來,就是合而為二。那兩種呢?一是身樂,二者心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識。五識相應的樂,前五識和樂和合,就叫做身樂。如果這個樂和第六意識和合,就叫心樂。樂的自性和苦不同,自性只有它才有這件事,所以叫做自性,有總說的意思。差別,就是在自性上再分出來不同的樂。差別就是更詳細的說明,自性就是概略的說明。
duḥkha-praśamān-apekṣaḥ
ebhir eva hetu-sukha-saṃgṛhītais tribhiḥ kāraṇaiḥ
saṃ-bhūtaḥ kāya-cittānugraha-karo 'nubhavo vedita-sukham ity
ucyate. tat punaḥ samā-sato dvi-vidhaṃ. sāsravam anāsravaṃ
ca. tatra yad anāsravaṃ tac chaikṣam aśaikṣaṃ ca. sāsravaṃ
punas traidhātukaṃ kāma-rūpārūpya-pratisaṃyuktaṃ. tat
punaḥ sarvaṃ traidhātukaṃ yathāyogaṃ ṣaḍvidhaṃ
āyatana-bhedena. cakṣuḥ-saṃsparśa-jaṃ yāvan
manaḥ-saṃsparśa-jaṃ. tat punaḥ ṣaḍ-vidhaṃ
(dvi-vidhaṃ.) kāyikaṃ caitasikaṃ ca. tatra
paṃca-vijñāna-kāya-saṃprayuktaṃ kāyikaṃ
mano-vijñāna-saṃprayuktaṃ caitasikaṃ.
苦對治樂者,謂因寒熱飢渴等事,生起非一眾多品類種種苦受,由能對治息除寒熱飢渴等苦,即於如是苦息滅時,生起樂覺,是則名為苦對治樂。
[解]3)苦對治樂
苦對治樂怎麼講?因為寒,天氣太冷,心裏面生起苦惱的覺受,心裏面不舒服;或者因為熱生起苦惱的覺受;或者是飢;或者是渴,也生出來種種的苦受,就是各式各樣地不如意的因緣,使令自己心裏面苦惱。所以,就想辦法對治這件事,息除寒熱。冷,想辦法叫他不冷,把寒驅逐出去;熱,令我不歡喜,把熱驅逐;飢和渴這些事,我把它驅逐。把寒冷飢渴的苦痛驅逐出去,在苦都停下來的時候,就生起安樂的感覺,是則名為苦對治樂。對治就是消除的意思。
a)什麼是由能對治息除寒熱飢渴等苦?若有飲食,吃飯、飲水,就能對治排遣出去飢渴的苦。穿衣服能對治寒熱的苦。躺在那裏就能對治勞倦的苦惱,臥還能對治經行住苦,若老在那走路,心裏感覺不舒服,臥下來就不苦;或是老是立在那裏,久了也是不行,所以這也都是苦。有病的時候,醫藥就把病苦對治。
śītoṣṇakṣutpipāsādikānām
aneka-vidhānāṃ duḥkhānāṃ bahu-nānā-prakārāṇām
utpa-nnotpannānāṃ śītoṣṇa-kṣut-pipāsādi-duḥkha-pratikāreṇa
praśamāt tasminn eva duḥ-kho-paśama-mātrake yā sukha-buddhir
utpadyate. idam ucyate duḥkha-prātipakṣikaṃ sukhaṃ.
滅想受定名受斷樂。
[解]4)受斷樂
滅想受定,想就是這個了知性的心去取著一切法的相貌,這是內心裡面認識一切法的相貌,這是一類的心所。受,一切法和心裡面接觸的時候,心就有感覺。想心所、受心所若動的時候,第六意識就動;若不想、不受,第六意識也不動。有心所就有心王,有心王就有心所。從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到無色界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進一步是滅受想定,這個時候,名受斷樂,沒有受。欲界的人,苦、樂、憂、喜、捨五種受,欲界的人都有。到色界天的時候,初禪有喜樂,二禪也有喜樂,三禪有樂,四禪樂沒有,喜也沒有,這時候就是捨受,到四禪是捨受。到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都是捨受。就是心情沒有苦,也沒有樂,苦、樂、憂、喜都沒有,只是心情是捨。到滅盡定的時候,就是滅想受定的時候,連捨受也沒有,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都沒有,就是不受,所以叫做受斷樂。這種樂,唯有聖人才可以,凡夫不能到達這裡。
saṃjñā-vedita-nirodha-samāpattir
veditopaccheda-sukham ity ucyate.
無惱害樂,應知略說復有四種,一、出離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三菩提樂。正信捨家,趣於非家,解脫樊籠,居家迫迮,種種大苦,名出離樂。斷除諸欲惡不善法,證初靜慮離生喜樂,名遠離樂。第二靜慮已上諸定,尋伺止息,名寂靜樂。一切煩惱畢竟離繫,於所知事,如實等覺,此樂名為三菩提樂。
[解]5)無惱害樂
無惱害樂,就是沒有煩惱來傷害,這也是一種樂。應知略說復有四種,加上前面四種就是八種。那四種呢?一、出離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三菩提樂。
a)什麼是出離樂?正信捨家,趣於非家,就是這位佛教徒,遇見佛法僧的時候,對於佛法的緣起的道理,有信心。佛法緣起的道理,苦惱一切唯心造,願意造苦就受苦;願意造樂就受樂。不願意受苦,願意受樂,願意得涅槃樂。怎麼辦呢?捨家,就是棄捨這個煩惱的家。什麼叫做家?煩惱就是家。趣於非家,棄捨煩惱的家,就來到沒有煩惱的地方,寺廟是沒有煩惱的地方,叫做非家。解脫樊籠,樊籠就是一個籠子,或者是用木頭做個籠子,或者用竹子做個籠子,樊就是籠。就像鳥從籠子裡飛出來,到虛空裡面自在。像出家人,就是解脫家的樊籠。為什麼把家說是籠呢?居家迫迮,在家的時候迫迮,那個活動的空間很小,控制你很不自由,有很多的苦來苦惱你。現在說出家,就叫出離樂。
a1)什麼是種種苦?謂若居家,攝受妻子眷屬財穀珍寶,名種種苦。假設你還在家的時候,要攝受妻子,照顧妻照顧子女,這都是你親愛的人,所以叫做眷屬。生存還有所需的,就是要財穀、還有珍寶,你來攝受這些事情,就是種種苦。
a2)什麼是大苦?由是不能勤修正行,出離生死,名為大苦。因為精神、時間,放在這些事情,你就不能勤修聖道,戒、定、慧的正行。不能做這些事情就不能出離生死,就叫做大苦。這是兩種苦,一個種種苦,一個大苦,兩種苦。現在出家,就是出離種種苦、大苦,叫做出離樂,出離就是樂。
b)什麼是遠離樂?出家以後,受戒,學戒,然後學習四念處,學習五停心觀,對於色、聲、香、味、觸,世間的事情,這個欲要消滅。諸欲在那裡?在心裡邊,所以要從心裡面,滅除這一切的欲。惡不善法,就是十不善道。證初靜慮,把這些都清除以後,就是由欲界定,經過未到地定,到初禪的時候,遠離諸欲惡不善法,內心裡面就有喜樂,這就叫做遠離樂。遠離樂,離欲就是樂。
c)什麼是寂靜樂?由初靜慮再進一步到第二靜慮以上,第三靜慮、第四靜慮以上,這些諸定的時候。尋伺止息,內心裡面就不修不淨觀,尋伺的心所法停下來,心就寂靜住。這樣,寂靜樂的範圍很廣,從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非想定,都叫做寂靜樂。
d)什麼是三菩提樂?一切煩惱畢竟離繫,於所知事,如實等覺,此樂名為第三菩提樂。
出家就是持戒,這是一種樂;第二種的遠離樂和寂靜樂都是定樂。三菩提樂就是智慧,一切煩惱畢竟離繫,就是修無我觀、修無常觀、修諸法畢竟空觀,煩惱就完全清除。因為在畢竟空這個地方沒有煩惱。心在色、聲、香、味、觸上活動,乃至非非想定,心裡面還是有所緣境,在這上面活動,這個地方有煩惱,所以就不能得涅槃。現在這個佛教徒有戒、有定的基礎,修無我觀,觀一切法空的時候,煩惱就不現起。所以,一切煩惱究竟的解脫,煩惱不繫縛你,這就是得空無我畢竟空的智慧,就是阿羅漢。
於所知事,如實等覺,這是另一種樂,就是能夠通達一切佛法,也通達一切世間法,也通達一切眾生的根性,能夠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你得到這樣的一切事種智,就是於所知事有一切種智的成就,這個時候叫做如實等覺,就是真實的、不顛倒的、平等的覺悟一切法,這個時候,此樂名為三菩提樂。將聲聞、獨覺及大菩提,總合起來叫做三菩提樂。
avyābādhyasukhaṃ
punaḥ samāsataś caturākāraṃ veditavyaṃ. naiṣkramya-sukhaṃ
praviveka-sukhaṃ upaśama-sukhaṃ saṃbodhi-sukhaṃ ca. samyag
eva śraddhayā agārād anāgārikāṃ pravrajitasya
āgārika-vicitra-vyāsaṅga-duḥkha-nirmokṣān
naiṣ-kramya-sukham ity ucyate.
kāma-pāpakā-kuśala-dharma-prahāṇa-vivekāt prathame dhyāne
viveka-jaṃ prīti-sukhaṃ praviveka-sukham ity ucyate.
dvitīyādiṣu dhyāneṣu vitarka-vicāropaśamād upaśama-sukham
ity ucyate. sarva-kleśātyanta-visaṃyogāj
jñeya-vastu-yathābhūtābhisaṃbodhāc ca yat sukham. idam ucyate
saṃbodhi-sukhaṃ.
3.1.1.3.2.釋得樂名
此中因樂,是樂因故,說名為樂,非自性故。此中受樂,樂自性故,說名為樂,非樂因故。苦對治樂,息眾苦故,遣眾苦故,說名為樂,非樂因故、非自性故。其受斷樂,非樂因故、非自性故,亦非息遣種種苦故,說名為樂。然依勝義,諸所有受皆悉是苦,住滅定時,此勝義苦暫時寂靜,故名為樂。無惱害樂所攝最後三菩提樂,由當來世,此勝義苦永寂滅故,於現法中,附在所依諸煩惱品一切麤重永寂滅故,說名為樂。諸餘所有無惱害樂,於最後樂能隨順故,是彼分故,能引彼故,當知亦名無惱害樂。
[解]1)此中因樂,六根、所緣境界,乃至到得現法將來的可愛果業。這個因樂是樂的因,為什麼會有樂呢?由這個因而有,所以因也算是樂,說名為樂。不是樂的自性,樂的自性是你內心裡面的感覺。
2)第二種樂就是受樂,它是樂的特別的體性,就是內心的感覺,所以叫作樂。不是指樂的因說,是指樂的果,由因而得的果,就是內心裡面的樂。因是你作因的時候,心裡面沒有樂的感覺,但是它有能力令你得到樂。等到樂出現的時候,心裡面感覺樂,這才是受樂,這是樂的自性。
3)第三種苦對治樂,就是你所有的寒熱飢渴這些苦停止,把它排遣出去,你感覺樂,說名為樂。不是指樂因說,也不是指樂的自性說。
4)第四種受斷樂,受斷也是樂,不是指樂因說,也不是指樂的自性說,不是排遣各種苦,說名為樂。對勝義來說,就是阿羅漢以上大菩薩佛的境界,無分別智的時候,能見諸法的勝義,站在那個立場來說,諸所有受,皆悉是苦。只要是心與一切法接觸,你有感覺,都是苦惱。住滅定時,三果聖人超越非非想定,安住在滅想受定的時候,此勝義苦,暫時寂靜。勝義苦,就是證悟勝義的人,才知道這是苦,才知道欲界的人都是苦,得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的時候也是苦。沒證勝義的人不知道,所以這個苦叫作勝義苦。他入滅受想定的時候,這個勝義苦暫時地停下來,寂靜,所以名為樂。滅盡定是暫時的。
5)第五種無惱害樂,無惱害樂裡面也有四種樂,現在是無惱害樂所攝的最後三菩提樂,就是大阿羅漢、辟支佛到佛的境界。
a)得三菩提樂的這個人,當來世此勝義苦永寂滅故,不是現在,現在因為他還有生命的存在,說將來的時候,這個身體他棄捨的時候,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這時候這個勝義苦永久地寂滅而不現起,是無餘涅槃。
b)現在這個生命還存在,在這個色受想行識裡面,所依就是色受想行識。誰是能依止?就是諸煩惱品一切麤重,附在你的色受想行識裡面。這一切的煩惱種子永寂滅故,因為修四念處成功的時候,色受想行識裡面的煩惱種子完全寂滅,而不是暫時地,是永久地寂滅,但是色受想行識還在,只是裡面清淨,沒有污染的煩惱種子。這個時候,就是有餘涅槃。所以,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都叫作三菩提樂,說名為樂。
c)無惱害樂裏邊有四種樂,最後一種是三菩提樂解釋完。這四種樂剩餘的無惱害樂就是出離樂、遠離樂和寂靜樂,這三種也是無惱害樂。
c1)對於出離樂,出煩惱家,修學聖道,還沒達到三菩提樂的境界。但是能隨順故,出家能隨順三菩提樂,不違背三菩提樂,有這種能力。
c2)是彼分故,遠離樂就是得初禪,也是能隨順三菩提樂,是三菩提樂的因緣,是因,分者因也。
c3)能引彼故,寂靜樂,得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非想定,這個寂靜樂有能力引出來三菩提樂,所以也叫做無惱害樂。這樣,三菩提樂名為無惱害樂,其他的出離樂、遠離樂、寂靜樂,只是有一點幫助你得菩提樂,所以也名為無惱害樂。
tatra
hetu-sukhaṃ sukha-hetutvāt sukhaṃ na svabhāvataḥ.
vedita-sukhaṃ na hetu-bhāvād api tu svabhāvata eva.
duḥkha-prātipakṣikaṃ sukhaṃ na ca hetu-bhāvān nāpi
svabhāvataḥ api tu duḥkhopaśama-mātrād duḥkhāpakarṣaṇāt
sukhaṃ. veditopa-cche-da-sukhaṃ na hetu-bhāvān na svābhāvyān
na duḥkhāpakarṣaṇād api tu yatkiṃcid veditam. idam atra
duḥkhasyeti kṛtvā pāramārthikasya duḥkhasya
tāvatkālika-vihāra-vyupaśamāt sukhaṃ.
avyābādhya-sukha-saṃgṛhītaṃ paścimaṃ saṃbodhi-sukham
āyatyāṃ ca tasyaiva pāramārthikasya duḥkhasyātyanta-vypaśamād
dṛṣṭe ca dharme sarvakleśapakṣasya
dauṣṭhulyasyāśraya-gatasyātyantoparamāt sukhaṃ.
tad-avaśiṣṭam avyābādhya-sukhaṃ tasyiva paścimasyānukūlatvāt
tat-pakṣyatvāt tad-āvāhakatvāt a-vyābādhyasukhaṃ
veditavyaṃ.
3.1.1.3.3.思則所應
3.1.1.3.3.1.汎明道理
此中菩薩念與眾生有利益品所有安樂,終不念與無利益品所有安樂。菩薩於此無利益品所有安樂,以無倒慧如實了知。勸諸眾生令悉捨離,隨力所能,方便削奪。
[解]此中,菩薩的慈悲心,心裏面在憶念,施與眾生有利益品所有的安樂。就是這些安樂的事情布施給眾生,對於眾生有利益才可以。永久也不會憶念給眾生無利益的安樂;是安樂,但是對你沒有利益,就不給你。菩薩對於眾生沒有利益的這種安樂,憑什麼知道這個安樂是無利益的呢?以無倒慧,就是沒有顛倒的智慧,這個智慧觀察的非常正確,沒有錯誤。用這個智慧知道這個安樂對於眾生沒有利益。菩薩勸導眾生,捨離沒有利益品的安樂。勸諸眾生令悉捨離,但是眾生不捨離,那怎麼辦?隨他自己的智慧所能,想出來種種的方法,把對你無利益的事情棄捨。
a)什麼是隨力所能方便削奪?戒品中說:又如菩薩見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惡,於諸有情,無有慈愍,事行逼惱,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若廢若黜,增上等位。又如菩薩見劫盜賊,奪他財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執為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起悲愍心。於彼有情,發生利益安樂意樂,菩薩隨力所能,逼而奪取,勿令受用如是財故,當受長夜無義無利。如是等類,其義應知。
a1)戒品中說:又菩薩的智慧看見這個人有大勢力,有高尚的地位,是一個國家有權力的人、領導人。這個官是暴惡的特別的厲害,什麼暴惡呢?對於老百姓,一點慈愍心沒有,專做逼惱老百姓,苦惱老百姓,從中得利益。菩薩看見有權利的這個人做這種事情,就起憐愍他的心,因為這個人,將來受苦,菩薩就慈悲他。菩薩生起憐愍心,什麼叫憐愍心?就是對苦惱老百姓這個人,菩薩對他發生利益安樂的意願。意樂者,意願也,就是要利益他、要安樂他。菩薩隨他的力量所能辦到,就是罷免他,或者是貶斥他。
a2)又如菩薩看見劫盜眾生的財產的這個賊,奪取眾生的財物,或者大眾僧的東西,或者塔裏邊的財富,奪取很多財物以後,放縱自己的貪瞋痴,受用這些財物。有大悲心的菩薩,看見這個人起憐愍心。因為他這樣做,是沒有利益,沒有安樂,將來受苦。菩薩就發生利益他、安樂他的意願。菩薩隨他所能辦到,把財物奪回來。不能叫他受用這個財物以後,將來就要受長夜,就是很久的在黑暗裏面受苦。沒有義也沒有利,就是沒有安樂。
tatra
bodhisattvo yad eva hita-pakṣyaṃ sukhaṃ tad eva sattvānām
upasaṃharet. na tv ahitapakṣyaṃ. ahita-pakṣyaṃ punaḥ
sukhaṃ yathābhūtaṃ samyak-prajñayā parijñāya tasmāt
sattvāṃ vicchandayec chaktitaś ca tasya apakarṣa-apahārāya
vyāyaccheta.
若苦所隨有利益事,眾生於此雖無樂欲,菩薩依止善權方便,設兼憂苦,應授與之。若樂所隨無利益事,眾生於此雖有樂欲,菩薩依止善權方便,設兼喜樂,應削奪之。何以故?當知如是善權方便與兼憂苦有利益事,奪兼喜樂無利益事,令彼眾生決定於後得安樂故。是故菩薩於諸眾生若樂利益,當知義意,即樂安樂;於諸眾生若與利益,當知義意,即與安樂。所以者何?利益如因,安樂如果。是故當知,於諸眾生若與利益,必與安樂。
[解]1)菩薩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利益眾生的時候,為眾生所做的事情,勸眾生修行的事情,有各式各樣的不同,假設這件事是有利益,對於眾生有很重大的功德,但是,他也會令你很辛苦,經過一番辛苦,你才能成就這樣的利益。凡夫對於這樣的事情不歡喜,雖然這件事是有功德。雖然不歡喜,菩薩依止善權方便,依止就是依靠,依靠菩薩的方便權巧的智慧。權,就是不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也是好事,所以叫做善權。用這樣的方法來教導這個眾生。假設這件事是兼有憂愁痛苦,雖然是有功德,但是使令這個眾生的心情不快樂,菩薩應該教授他。
2)若是你做這件的事情的時候,快樂也隨著來。但這件事沒有功德,使令你可能會有罪過。這樣的事情,菩薩不應該教授眾生。眾生雖然是歡喜,菩薩就靠他自己的智慧方便,應該把他奪取過來,不同意眾生學習這件事。菩薩的心情和眾生的心情不一樣。眾生感覺到快樂,就做這種事情;感覺到苦惱,不做這件事。菩薩的心情,有利益才做這件事,有罪過不可以做。
a)什麼是設兼憂苦應授與之?戒品中說: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以種種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義利。護其憂惱而不現行,是名有犯,乃至廣說。
a1)戒品中說,若是這位菩薩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安住在清淨的菩薩戒裏面。他的智慧看見這麼多的眾生,應該是學習一樣一樣的,很辛苦的這種法門修行,這個修行方法不是悠閒自在的,是要勇猛的才可以修那個法門,經過辛楚,經過猛利才能成就這個功德。這件事雖然是有功德,但是眾生學習的時候會很辛苦,心裏面就憂愁苦惱,菩薩為了保護他不受到憂惱的侵犯,而不會表現出來這種行動,教導他修學這個法門,這就是犯菩薩戒。
3)若是辛苦而有利益,就是教導你要修行;你自己很歡喜,但是有罪過,菩薩就不容許你做這件事。為什麼這樣子呢?為什麼不隨順眾生的心情呢?所以你應該知道菩薩的智慧境界,菩薩的慈悲心、智慧心裏面是教導你:雖然感覺到憂苦,但這件事有功德,所以菩薩就教導你做這件事。你做這件事的同時也兼有喜樂,心情快樂,但是對於你有罪過而沒有利益的事情,菩薩不准許你做這件事。這種態度是什麼意思呢?菩薩的意思是使令那位眾生決定於將來的時候得到安樂,而不得到苦惱。若是隨順自己的心情,我歡喜做就做,將來你會很苦惱。我不歡喜做就不做,你將來不能得安樂,所以菩薩就不隨順你的心情,菩薩願意你將來決定得到安樂,所以不隨順你的心情。
4)所以菩薩對於一切眾生,若歡喜將來有功德的話,你就應該認識到那裏面隱藏的義意,就是你將來會得到安樂。菩薩於諸眾生,菩薩給你功德,你就應該知道菩薩的那個慈悲意就是給你安樂。所以者何?菩薩叫你現在雖然是很辛苦,但是這件事有功德,這是因;將來的結果呢?會得到安樂。利益是因,安樂是果。是故當知,於諸眾生若與利益,就會令你將來得安樂。
duḥkhānugatam
api yad dhitaṃ syāt. tad bodhisattvena sahaiva duḥkhena sahaiva
daurmanasyenākāmakānāṃ sattvānāṃ upasaṃhartavyam
upāyakauśalasaṃniśrayeṇa.
sukhānugataṃ
cāpi yad ahitaṃ syāt. tad api sahaiva sukhena saha saumanasyena
kāmakānāṃ sattvānām apahartavyam apakraṣṭavyam
upāya-kauśala-saṃniśrayeṇa. tat kasya hetoḥ. sukhāyaiva sa
āyatyāṃ sattvānāṃ niyato veditavyaḥ. yo 'sau duḥkhe-na
saha hitopasaṃhāraḥ sukhena ca sahāhitāpakarṣaḥ. ata eva
ca bodhisattvaḥ sattv-eṣu yo hita-kāmaḥ arthataḥ sukha-kāmo
'pi. sa jñeyaḥ. yo hita-pradaḥ sukha-prado 'pi. sa jñeyaḥ.
tathā hi hitaṃ hetu-sthānīyaṃ sukhaṃ phalasthānīyaṃ.
tasmāt sukhānugata eva sa sattveṣu veditavyaḥ.
3.1.1.3.3.2.思擇五樂
當知所有現法當來可愛果業所攝因樂、苦對治樂及受斷樂、無惱害樂,菩薩於此不應思量,於諸眾生一向授與,以能饒益及無罪故。於彼受樂及根塵觸所攝因樂,若能生染、若性是染、有罪無益、非所宜者,於諸眾生不應授與;若不生染、若性非染、無罪有益、是所宜者,於諸眾生即應授與。菩薩於此隨自力能,亦應如是修行受學。
當知是名菩薩利益安樂種類自利利他,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解]1)一向授與
應該知道所有的現法可愛果業,當來可愛果業。現法,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有一種業力,這業力將來能得到可愛的果報,這是現法可愛果業。當來可愛果業,就是在我們的生命體裏面有一種力量,將來能得到可愛的果報的業力。這個業力,有現在得可愛果,有的業力是將來能獲得可愛果。這個現法可愛果業,它是屬於因樂;這個樂是由善法成就,這個善法就是樂之因。當來可愛果業也是因樂,就是樂的因。苦對治樂,我們有苦惱,有方法能把苦惱消滅,就感覺快樂。受斷樂,就是沒有受想,就是沒有第六意識。這個時候,有樂,就是一切法不受,就是滅受想定的樂。無惱害樂,有出離樂、遠離樂、寂靜樂,還有三菩提樂。菩薩對於這種樂的事情,不必再觀察思惟,對於一切眾生來說,就是布施給眾生因樂、苦對治樂,及受斷樂、無惱害樂。如果你思惟可以給他?是不可以給他?就是兩向,就是不決定的意思。現在這四種樂對於眾生來說,不用考慮,就是給他。什麼原因這樣呢?因為這四種樂對於眾生來說是有利益,而沒有罪過,所以菩薩不必考慮,就是教導眾生學習這種樂,這是一向授與。
2)不應授與
於彼受樂,受樂就是心裏面感覺到快樂。菩薩要把這種樂送給你,須要考慮考慮。根塵觸所攝因樂,根塵和合感覺到觸,感覺到樂,根塵相觸能得到樂,它屬於因樂。它不是樂,但是能夠引發出來樂,叫做因樂。這種樂?假設能令你生出來污染,令你心不清淨,生出貪、生瞋、生愚痴心,生出來種種的煩惱。譬如說鈔票可以做善事,也可以做惡事,鈔票本身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但是你拿到它以後,能作善能作惡,就是能生染。若性是染,若是那件事本身就是污染,本身就是垢穢的事情,就有問題。染和罪怎麼講?染就是在內心裏面有煩惱,叫做染。罪呢?心裏面有煩惱以後,會造種種罪過,做種種惡事,叫做罪過。這樣對你沒有功德,對你是不相應,菩薩不會給你。所以,菩薩對於眾生,勸導眾生做事的時候,有的是不須要考慮,有的是須要考慮。
3)應授與
若是你這樣勸導眾生做這件事,這件事不會令他有貪瞋癡的煩惱,若是那件事的本身,不是污染的事情,而也不會令你有罪過,而是有利益的,會令你有功德的,這就是對你是相應。菩薩教化眾生的時候,就應該教授眾生做這件事。
4)發菩提心,受菩薩戒的這位菩薩,勸導眾生作種種功德是因樂、受樂、苦對治樂,各式各樣的樂,勸導眾生修學善法。菩薩隨自己的力量所能做到的,也應該一樣修學種種善法,接受善知識的教導,學習六波羅蜜,學習四念處、三十七道品,自己也這樣做,不是只是教別人修學善法。前面這一大段應該知道,這就是發菩提心的菩薩,利益一切眾生、安樂一切眾生的種類,有這麼多的差別。菩薩也在自利,也這樣修學,也利益眾生,勸眾生這樣。安樂種類自利利他這樣的菩薩行就是這麼多,除了這麼多以外,不能再超過,也不能再增加。
yaḥ
kaścid dhitānugataḥ. tatra yac ceṣṭa-phalaṃ karma dṛṣṭe
dharme abhisaṃparāye ca hetusukhasaṃgṛhītaṃ yac ca
duḥkhaprātipakṣikaṃ yac ca veditopaccheda-sukhaṃ yac
cāvyābādhya-sukham. etad ekāntena nirvimarśo bodhisatvaḥ
sattveṣūpasaṃharet. etad dhy anugrāhakaṃ cānavadyaṃ ca.
vedita-sukhaṃ indriya-viṣaya-sparśa-saṃgṛ-hītaṃ ca
hetu-sukhaṃ yat saṃkleśāya vā kliṣṭaṃ vā sāvadyam
ahitam apathyaṃ. tan nopasaṃharet. yat punar
asaṃkleśāyā-saṃkliṣṭaṃ vānavadyaṃ hitaṃ pathyaṃ
ca.tad bodhisattvaḥ sattveṣūpasaṃhared yathāśakti
yathābalam. api cātmanā tathaiva samā-carec chikṣeta
pratyanubhavet. ity ayaṃ bodhisattvānāṃ hita-sukhānvayaḥ
sva-parā-rtho veditavyaḥ. nā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3.1.1.4.因攝果攝自利利他
云何菩薩因攝果攝自利利他?略說應知三因三果。何等為三?一者、異熟因、異熟果,二者、福因、福果,三者、智因、智果。
[解]怎麼叫做菩薩是屬於因的、是屬於果的,自利利他的功德呢?如果要略的說,就應知道因也有三種,果也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異熟因、異熟果,這個就是因果。這個因,是異熟的因。異熟,就是果報,果由因來。異熟果,因圓滿就得果。第二種是,安樂的因得安樂的果。三者、智因、智果,這是大智慧是因、大智慧的果。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a hetu-phala-saṃgṛhītaḥ sva-parārthaḥ.
samāsatas tri-vidho hetus trividham eva ca phalaṃ veditavyaṃ.
vipākahetuḥ vipāka-phalaṃ puṇya-hetuḥ puṇya-phalaṃ
jñāna-hetur jñāna-phalaṃ.
3.1.1.4.1.異熟因果
3.1.1.4.1.1.異熟體
云何異熟?謂略有八,一者、壽量具足,二者、形色具足,三者、族姓具足,四者、自在具足,五者、信言具足,六者、大勢具足,七者、人性具足,八者、大力具足。若諸菩薩長壽久住,是名菩薩壽量具足。形色端嚴眾所樂見,顏容殊妙,是名菩薩形色具足。生豪貴家,是名菩薩族姓具足。得大財位、有大朋翼、具大僚屬,是名菩薩自在具足。眾所信奉斷訟取則,不行諂誑偽斗秤等,所受寄物終不差違;於諸有情言無虛妄,以是緣故,凡有所說,無不信受,是名菩薩信言具足。有大名稱,流聞世間。所謂具足勇健精進,剛毅敏捷,審悉善戒,種種伎藝工巧業處,展轉妙解出過餘人,由此因緣世所珍敬,為諸大眾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是名菩薩大勢具足。具丈夫分成就男根,是名菩薩人性具足。為性少疾或全無病,有大堪能,是名菩薩大力具足。
[解]怎麼叫做異熟呢?異熟的體性是什麼呢?謂略有八種不同。一者、壽量具足。二者、形色具足。三者、族姓具足。四者、自在具足。五者、信言具足。六者、大勢具足。七者、人性具足。八者、大力具足。這個異熟、這個果報,果報的體相,菩薩在人世間,也可能在欲界天,就在這裡,作種種功德利益眾生。所以他也就是做這種因,就得這種果,這個果是什麼樣的呢?在人世間的境界就是得這八樣。
1)壽量具足
若諸菩薩,或者在天上,或者在人間,多數還是在人間,他的壽命長,很長久的時間在這裡生存,比一般眾生的壽命長,這就叫壽量具足。
2)形色具足
菩薩得到的形色,他的身形和他的顏色,端正莊嚴,叫做形色端嚴。眾所樂見,很多的眾生都歡喜看見菩薩這個相好光明。顏容殊妙,他的面顏、容貌特別的好,眾生所不能及,是名菩薩形色具足。
3)族姓具足
菩薩來到這個世間上投胎的時候,生在豪貴家,就是豪郡富貴之家,就是父母都不是平常的人,是名菩薩族姓具足。
4)自在具足
生到富貴的人家以後,本身有廣大的財富,還有很高明的朋友,他的朋友不是平常人。翼是幫助,就是有高明的朋友互相幫助。具大僚屬,僚者官也,在政府裡身分很高的,有廣大權力的官,也是他的朋友。屬,就是隨員,這個官裡面還有隨員,就是他自己也是有這種人,這就是菩薩的大自在力;他想要怎麼地就怎麼地,有這種自在力。
5)信言具足
很多人對他都有信心、恭敬心。斷訟取則,若有糾紛,要來憑斷的時候,憑斷這個爭訟糾紛的事情,取這位菩薩的話做準則。不行諂誑,菩薩心裡面很坦白、很真誠,不諂誑。偽斗稱等,也不行偽斗。斗,量米的東西,這裡面有虛偽的事情,菩薩不做這個事。稱,稱輕重。菩薩非常的公平。等,還有其他的這些誠實的事情。所受寄物終不差違,你有貴重的東西寄託在菩薩這裡的時候,過了多少個月,過了多少年,再來取的時候,決定不會有差錯,你寄存多少,還給你多少。於諸有情言無虛妄,他和任何人說話的時候,說出來的話都不虛妄,決定是真實。以是緣故,凡有所說無不信受,因為他時常這樣真實,因此因緣,所以他所有說的話人家都相信,是名菩薩信言具足,就是誠實,不說謊話。
a)什麼是不行諂誑偽斗稱等?諂,謂諂曲。誑,謂矯誑。偽斗偽稱及與偽函,是名偽斗稱等。如是一切惡不善語,皆不現起,是名不行。諂,謂諂曲,就是嘴裡說的話和心裡說的話不一樣。誑,謂矯誑,就是虛偽、欺騙。就是這些有罪過而沒有功德的語言,菩薩都不現,不說這種語言,叫做不行諂誑偽斗稱等者。
6)大勢具足
菩薩有大名稱,因為菩薩有慈悲心又有智慧,常常做利益眾生的事情,很多人就知道他,所以他的名聲遠聞。流聞世間,他的名稱流布到很廣大的地方,很遠的地方,很多的地方的人都知道,都聽聞到:某某地方有個菩薩,怎麼怎麼地。菩薩本身的情形怎麼樣呢?具足勇健,他非常的勇猛、剛健。精進,不懈怠,做事情的時候有始有終,決定做完做好。剛毅,就是不退轉,就是有什麼事情破壞他,這一件事情一定做成功。勇健,就是沒有怖畏。剛毅就是不退轉,你破壞他,他不受你的愚弄。敏捷,就是他的智慧很靈,而不遲鈍。審悉,做事情的時候很沈著,不是那麼樣的浮動。審,就是事情做得牢靠、做得穩重。悉就是明了,做事情的時候明明白白的把它做好,不是迷迷糊糊。善戒,就是菩薩有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善戒就是攝善法戒。或者說善戒,就是有所不為,就是攝律儀戒。或者說有所為,就是善戒。種種伎益,社會上各式各樣的技能,社會上很多的這些工業知識。益,藝術。工巧,各式各樣的,譬如說做醫生,都是智慧。業處,各式各樣對於眾生有利益的事情,這些即處,菩薩都通達。展轉妙解,各式各樣的,這樣事情與那樣事情有關係,那樣事情與那樣事情,菩薩都能通達無礙。超過其他的人。由於菩薩有這麼多的功德,所以世界上的人都尊敬這位菩薩,因為菩薩是人中之寶,世所珍敬。他這樣有智慧、有知識,又有慈悲心利益人的話,所以社會大眾對他都感恩,供養他、恭敬他、尊重他、稱讚他,是名菩薩大勢具足。
a)什麼是勇健精進等?此中善戒,謂即菩薩攝善法戒。於此善戒,勇決樂為,不生懈怠,是名勇健精進。堅固無動,是名剛毅。修和敬業,所作機捷,非為愚鈍,是名敏捷。於一切義能審思擇,是名審悉。如是諸相,皆善戒攝應知。
a1)此中善戒,即菩薩攝善法戒,就是做種種善法,這是一種戒。於此善戒,勇猛決定歡喜做這種事情。不生懈怠,不會說今天我休息,不做,是名勇健精進。剛毅是什麼意思呢?是堅固無動。若是決定要做這件事,就是決定做,而不會說不做,所以叫做剛毅。修和敬業,所作機捷,菩薩同任何都和,所以叫和敬業,就是六種和。同人和,而恭敬一切眾生。所作的事情,都是機捷,就是特別敏捷而不遲鈍。不是愚鈍的人,叫做敏捷。對於一切義,就是一切世間上的道理,他能夠認真的、能深刻的思惟觀察這件事,叫做審思。如是諸相,都是攝善法戒所攝,應知。
7)人性具足
菩薩具足丈夫分,分,當志願講,有大丈夫的志願,成就男根,是名菩薩人性具足。
8)大力具足
菩薩的心性,心性也包括身,心理也包括生理,就是病痛少,或者是完全沒有病。他有大的才幹,能做大事利益眾生,是名菩薩大力具足。
vipākaḥ
katamaḥ.samāsato 'ṣṭavidho vipākaḥ. āyuḥ-sampat
varṇa-sampat kula-saṃpat aiśvarya-saṃpat ādeya-vākyatā
maheśākhyatā manusyatvaṃ balam evāṣṭamaṃ. dīr-ghāyuṣkaṃ
cirasthitikatā bodhisattvasyāyuḥ-saṃpat. abhirūpatā
darśanīyatā prāsādi-katvaṃ varṇa-sampat. ucceṣu kuleṣu
pratyājātiḥ kula-saṃpat. mahā-bhogatā mahā-pakṣatā
mahā-parivāratā ca aiśvaryasaṃpat. yat punaḥ śraddheyo
bhavati pratyayitaḥ sattvānām utpannotpanneṣv adhikaraṇeṣu
prāmāṇikatvena stheyaḥ kāṃsa-kūṭa-tulā-kūṭādibhiḥ
nirmāyāśāṭhyena. nikṣiptasya ca draviṇasyānabhidrohī
bhavaty avisaṃ-vādakaḥ. tan-nidānaṃ ca sattvānāṃ
gṛhītavākyo bhavati. iyam ucyate ādeyavacanatā. mahad yaśaḥ
khyātiś cāsya loke prathitā bhavati yad uta śauryaṃ vā
vīryaṃ vā dhair-yaṃ vā vaicakṣaṇyaṃ vā naipuṇyaṃ vā
sauśīlyaṃ vā vicitra-śilpakarma-sthānātireka-taratama-kauśalaṃ
vā ārabhya. tan-nidānaṃ ca gurur bhavati mahā-jana-kāyasya
sat-karaṇīyo guru-karaṇīyaḥ mānanīyaḥ pūjanīyaḥ. iyam
ucyate maheśākhyatā. puruṣa-bhāvaḥ puruṣendriyeṇa
samanvāgamo manuṣyatvaṃ alpābādhatā aroga-jātīyatā
mahotsāhatā ca prakṛtyā bala-sampat.
3.1.1.4.1.2.異熟因
云何異熟因?謂諸菩薩於諸眾生不加傷害,遠離一切傷害意樂,是名菩薩壽量具足因。惠施光明鮮淨衣物,是名菩薩形色具足因。於諸眾生捨離憍慢,是名菩薩族姓具足因。於資生具有所匱乏遊行乞丐諸眾生所,隨欲惠施,是名菩薩自在具足因。所言誠諦,亦不好習乖離麤獷不相應語,是名菩薩信言具足因。攝持當來種種功德,於自身中,發弘誓願、供養三寶及諸尊長,是名菩薩大勢具足因。樂丈夫體,厭婦女身深見過患。由二因緣施他人性:一者、女人樂女身者,勸令厭離解脫女身;二者、丈夫將失男根,方便護攝令不失壞,及說正法令得男身,是名菩薩人性具足因。於諸眾生以身供事,隨其所作如法事業皆往營助,如己力能,以其正法,不以卒暴,用能增長身心勢力餅、飯、糜等種種飲食,施諸眾生,是名菩薩大力具足因。當知前說八種異熟,以此所說八種為因。
[解]怎麼叫做異熟因呢?要修什麼因才能得這個果?
1)壽量具足因
為什麼這位菩薩壽命長呢?諸菩薩,對於一切有情的眾生都不傷害,愛護一切眾生,而不傷害,有慈悲心。不加傷害就是沒有這種行動,遠離一切傷害意樂,就是內心裡也沒有傷害的意思。因為沒有傷害的心,所以也就沒有傷害的行動。因此菩薩的壽量具足,壽命長遠。慈悲心是壽命長遠的原因。
2)形色具足因
為什麼菩薩的形、菩薩的色是特別的端嚴呢?菩薩用光明來布施給眾生,布施給你的衣物不是陳舊的,都是新鮮、清淨的衣物送給你。做這樣的功德的果報,所以菩薩就得到形色具足,就是有這個因。
3)族姓具足因
菩薩為什麼會投生到富貴的人家裡面呢?對於一切眾生,苦惱的眾生,菩薩不生高慢心,不是瞧不起人,就會生到富貴的人家。你尊重別人,你自己也會受到人家尊重。
4)自在具足因
對於資助生存所需的這些資具,就是衣、食、住這些東西。有所匱乏,我衣服不夠,飲食有問題,居住的地方有問題,生活困難。遊行乞丐,如果自己沒有,菩薩去各地方給他乞求。諸眾生所,到各眾生那裡乞求。乞求來以後,就布施給有所匱乏的眾生,是名菩薩自在具足因。
5)信言具足因
他說的話都誠實,合乎道理,不歡喜習學乖離,說一些不合道理的話。乖離,就是破壞人家的感情的話。麤獷,就是歡喜罵人。不相應語,與道理不相應,這種話不講,是名菩薩信言具足因。前一生學習不妄語,所以今生也就還是能信言具足。
6)大勢具足因
菩薩常常的積聚,將來會有種種的功德出現。現在修因,將來得種種的功德果報,做很多的功德。對於自己在色、受、想、行、識裡邊,誠懇地發廣大的誓願,利益一切眾生的誓願,就是四弘誓願。還供養三寶,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還有尊長,我們也要供養,是名菩薩大勢具足因。由於現法發弘誓願,供養三寶及諸尊長,能生最勝福故,名於自身中攝持當來種種功德。
7)人性具足因
歡喜男人大丈夫的身體,厭離女人的身體,深刻的認識到女身有很多的過患。有兩種因緣,你布施是他人的人性具足,就是得大丈夫身,什麼呢?第一種,那個女人還歡喜將來還得女身的話,你要說法語勸那個人,叫她厭離女人的身體、解脫女人的身體,將來得大丈夫的身體,你這就是布施她大丈夫身體。第二種,這個大丈夫,就是男人,不知道什麼原因,或者有病,或者有其他的業力,將失男根。你要善巧方便的愛護他,勸他改變思想,叫這個男根不失壞。或者是請醫生幫助他,或者再為他宣說佛教的正法,叫他得男身。若這女人到佛法裡面修四念處,得初果,將來決定就是男人。第二生就把女身棄捨,得男身。所以勸人修學聖道,他就會得男身,而不會得女身,是名菩薩人性具足因。
8)大力具足因
菩薩於諸眾生以身供事,菩薩親自幫助你做什麼事,但是你做的事情都是合乎佛法,有功德的事情。菩薩,就親自到你那裡來幫助你做這件事。菩薩隨順自己的力量所能辦到的,以合乎佛的正法,這樣幫助你做事。不以卒暴,不是以一種非法、暴虐、橫蠻、不合道理的方式做事情。用什麼來做這件事情呢?能增長身心的勢力,增長身的勢力,心的力量就增長,什麼能夠增長身心勢力?是餅、飯、糜,糜就是粥,等種種的飲食,布施給眾生。作這件事,將來你的身體就有大力量。前面說有八種異熟體,是以此所說的八種為因緣,而後才能得到八種異熟果報。
vipāka-hetuḥ
katamaḥ. ahiṃsā sattveṣv ahiṃsāśayaś cāyuḥ-sampado
hetuḥ. āloka-śuci-vastra-dānaṃ varṇa-saṃpado hetuḥ.
nihata-mānatā sattveṣu kula-saṃpado hetuḥ. dānam arthiṣu
copakaraṇa-vikaleṣu caiśvarya-saṃpado hetuḥ. satya-vacano
'piśunā-paruṣā-saṃbhinna- pralāpādhyāsaḥ ādeya-vacanatāyā
hetuḥ. āyatyām ātmani vicitra-guṇādhānapraṇidhānavato
ratnatrayapūjā gurupūjā maheśākhyatāyā hetuḥ.
manuṣya-bhāveṣv abhiratiḥ strī-bhāva-vidveṣaś ca.
tatrādīnava-darśinaḥ. pareṣāṃ ca manuṣya-tvopasaṃhārād
dvābhyāṃ kāraṇābhyāṃ. vicchandanatayā ca striyaḥ
strībhāvābhira-tānāṃ ca strībhāvāt. vinirmokṣaṇatayā
ca dharmeṇa puruṣendriya-vipralopāyopāttā-nām upanītānāṃ
manuṣyāṇāṃ manuṣyatvasya hetuḥ. kāyena sattvānāṃ
vaiyāpṛtya-kriyā sahāyakriyā utpannotpanneṣu kṛtyeṣu
yathāśaki yathābalaṃ dharmeṇāsāhasena
bhakta-tarpaṇa-yavāgū-pānānām ca vṛṣyāṇām
utsāha-karāṇām annapānānāṃ sattve-ṣūpasaṃhāro
bala-saṃpado hetuḥ. ity aṣṭa-vidhasya vipākasyāyam
aṣṭa-vidho hetur veditavyaḥ.
又此諸因略由三緣而得增長,能感圓滿增上,廣大異熟令起。何等三緣?一、心清淨,二、加行清淨,三、田清淨。
[解]又前面說這八種因,略有三種的因緣使令這八種因緣得增長。增長有什麼好處呢?使令你能召感到圓滿、增上、又廣大的果報。這八種果報,更殊勝的果報,都會現起。
a)什麼是圓滿?此中圓滿,謂大勢生。如諸菩薩稟性生時,所感壽量形色族性自在富等諸異熟果,於一切世間最為殊勝故。前面八種裡面有個大勢生,菩薩召感這八種果報,在一切世間的眾生世界裡面,菩薩的果報最殊勝,眾生所不能及。
b)什麼是增上?謂增上生。如諸菩薩始從第一極歡喜住,乃至第十最上成滿諸菩薩住,差別受生故。增上怎麼講呢?就是增上生,增上是殊勝的意思。第二生要比今生好,不管是壽命、智慧、福報,各種因緣都殊勝,不同,或者生到天上,好過人間,這些事情,這叫增上生。如發菩提心的菩薩,行菩薩道的這個人,就是從十地菩薩第一地就是叫作極歡喜住。從這裡開始,乃至到第十是法雲地,法雲地名之為最上成滿諸菩薩住,就是菩薩道到這個時候圓滿,就是十地菩薩。初地菩薩多數是轉輪聖王,叫作增上生,是大福德的境界,要心裡有大智慧。乃至到第十地菩薩,是更高的境界。
c)什麼是廣大?增上生中,第十最上成滿諸菩薩住,作大自在。過色究竟,一切生處,最為殊勝,故彼異熟,得廣大名。第十法雲地菩薩,他的增上生的境界是做大自在。我們說色究竟天,就是大自在天,現在菩薩做大自在天,超過色究竟天,而那個是一種無漏、無量功德莊嚴的世界,第十地菩薩就在那個地方,一切生處最為殊勝。所以第十地菩薩得的增上生的果報,得到廣大的名字。哪三種因緣呢?第一個是心清淨。心清淨是什麼?就是有清淨的信心。我現在沒智慧,可以開智慧;現在沒有福報,也可以有福報,就是由因而得果,你有這個信心,就是有這個歡喜心。第二是加行清淨,你有信心的時候,也就是有願,我願意得種種殊勝的果報。加行清淨就是採取行動,我學習忍辱,由忍辱而得三十二相。我壽命要長,發慈悲心壽命就會長。要採取行動,這叫作加行清淨,加者就是努力,努力地實踐這些功德。第三是田清淨,你有願,又有行,於是乎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你就為眾生作良福田,能令眾生也得福報。
sa
punar ayaṃ hetuḥ samāsatas tribhiḥ kāraṇaiḥ puṣṭo
bhavati paripūrṇasya puṣṭasyo-dārasya
vipākasyābhinirvṛttaye. trīṇi kāraṇāni katamāni.
cittaviśuddhiḥ prayoga-viśu-ddhiḥ kṣetraviśuddhiś ca.
若於無上正等菩提清淨意樂,用彼善根決定迴向猛利意樂,純厚廣大淨信修行,見同法者深生歡喜,日夜剎那於多隨法隨尋隨伺,名心清淨。
[解]1)什麼是心清淨?若是對於佛成就的功德有清淨的意願,就是我願得無上菩提。有這樣的願以後,就要栽培,修布施,端一杯水供佛,或者用一晚飯供佛,這就是善根。用那個善根,迴向無上菩提,願得無上菩提,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及慧,皆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就是迴向。猛利意樂,發願的時候,迴向的時候,心裡面要猛利,要用心。純厚,心裡面很純厚,就是一點雜念沒有,非常的尊重。廣大,這個信心非常廣大。不斷的學習佛法,然後這個淨信不斷的廣大,修行就是不斷的栽培善根。見同法者深生歡喜,看見有人修四念處,我也修四念處,他也修四念處,心裡面非常的歡喜。日夜剎那,白天是日,夜間是夜,剎那剎那的愛惜光陰。於多隨法,就是隨順四念處,時間一剎那剎那,多數是心裡面不離開四念處,多數令心清淨。心裡面不執著一切法,心在這裡用功夫,叫隨法。隨尋、隨伺,尋伺就是止觀,就是心要隨順智慧觀察,觀察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常常做如是觀,這就叫作心清淨。
a)什麼是彼善根?清淨意樂所有善根,名彼善根。彼善根是什麼?就是清淨的意願。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樣作念,這就是清淨。看見老虎來了,看見毒蛇來了,老虎不可得;老虎如夢,如鏡中像,如夢中鏡,如水中月,如幻如化。看見一朵花也是如夢中鏡,如水中月,如幻如化;心裡面作念這樣思維、觀察,這叫做尋思。這樣也叫做清淨意樂,發願也是清淨意樂;作如是觀也是清淨意樂。這樣清淨意樂就是栽培善根。
b)什麼是決定?若諸菩薩,已得清淨意樂,已善通達菩提自性,已善通達菩提方便,於趣菩提,不由他緣,能善決定故。我們心裡面作念: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若遇見什麼境界的時候作如是觀,才可以勉強的清淨。如果不作如是觀,心裡面就散亂,就是沒得清淨意樂。得清淨意樂是什麼?就是得初歡喜地,得無生法忍的人。所以若諸菩薩已得清淨意樂,作如是觀、不作如是觀,他心裡都是清淨的。已善通達菩提自性,就是通達一切法不可得,通達一切法不生不滅。已善通達菩提方便,就是通達得無上菩提的因,方便是因,菩提是果。他通達什麼是得無上菩提的因。心不隨境轉,不隨貪瞋癡轉動,常常能與戒定慧相應,常常的修止觀相應,這就是菩提的方便。於趣菩提,向前進到無上菩提,這叫做趣菩提。不由他緣,到無上菩提那裡,不是由佛說法,不是由你來告訴我。聞慧是由佛說法,才能聽聞,是要依賴外邊的力量,依賴外邊的因緣,我才能夠有這樣功德。思慧、修慧,不是由佛說,要你自己努力。思慧,要依經論為因緣,心裡面才能思惟觀察,也還是依賴外緣。修慧,還有所緣境,也可以說是外緣;但是若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的時候,一切法不生不滅的時候,就沒有外緣。這一方面是你要自己努力,安住在第一義諦而不動,這是不藉外緣。
c)什麼是迴向?以一切善根,悉皆迴向無上菩提。聞慧栽培的善根,思慧、修慧所栽培的善根,悉皆迴向無上菩提,願以此功德得無上菩提。
d)什麼是純厚廣大淨信修行?如是善根,信為上首,能於聖教覺受淳淨上妙法味,能於有情發起廣大憐愍,常勤修習諸菩薩行,是名純厚廣大淨信修行。善根很多,信、戒、聞、捨、慧,信、進、念、定、慧,都是善根。現在以信為最殊勝,從信開始。你有信,由信來進步的時候,就能對於聖教,就是佛的教導。覺受,就能感覺到佛的慈悲、佛的法味。這裡面沒有煩惱,所以是淳淨。上妙,最殊勝的法味,就是第一義諦。能於有情發起廣大憐愍,常勤修習諸菩薩行,就是要利益眾生。
tatra
yā ca śuddhāśayatā a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teṣāṃ
kuśala-mūlānāṃ pariṇamanād yā ca tīvrāśayatā
ghana-rasenodāreṇa prasādenādhyācaraṇād yā ca
sahadhārmikasya darśanenābhipramodanā yā ca pratidivasaṃ
pratikṣaṇaṃ tad-anudharmasyaiva bahulam anuvitarkaṇā
anuvicāraṇā. iyam ucyate citta-viśuddhiḥ.
即於其中長時數習無間所作、常委所作,他於此善若未受行讚美令受;若已受行讚美令喜。即於如是所有善根,安處建立,名加行清淨。
[解]2)什麼是加行清淨?心清淨,是說這位佛教徒對於佛法有信心,信裡面包含著願在內,有信就有願,由信願就會發起修行的事情。加行,加有不退轉,不減少,也有努力的意思,不懈怠。就是不懈怠的用功修行。這個指什麼說呢?
a)即於其中長時數習,就是有願以後,自己用功的修行,初開始修行就是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者是念經、修止觀這些事情,是長時期,一次又一次,不斷的重複。無間所作,不間斷,就是今天也做、明天也做、後天也做。常委所作,常就是無間,就是不間斷。委,就是特別的認真,很詳細的這樣修行。
b)自己這樣用功修行,也勸導他人用功修行。他於此善,別的人對於你所修行的這些善法。若未受行,若他還沒能夠信受,沒有能夠修行的話。讚美令受,這位菩薩就對那個人讚歎這個法門的功德無量,使令他信受,信受也就用功修行。若已受行,讚美令喜,若是那個人已經信受、接受,這樣用功修行,這位菩薩就對他讚歎:你能這樣用功修行,你的功德殊勝。讚美他,令他心情歡喜。
c)即於如是所有善根,這位發菩提心的菩薩在這樣的願和行裡面,不管是念經、念佛、拜佛、修止觀,所有的善根。安處建利,安就是心裡面安定,心裡面很確定,在你的清淨心這裡面,很安定的在清淨心這個地方來建立善根;或者說安處就是你的信願,就在清淨的信願那個地方來建立善根;或者說在止觀這裡建立善根,就叫做加行清淨。
tatra
yo dīrgha-kālābhyāso nirantatra-kāritā ca nipuṇa-kāritā ca
pareṣāṃ cāsamātte tasmiṃ kuśale samādāpanāya
varṇa-vāditā samātte vā punaḥ saṃpraharṣaṇāya
varṇavāditā. teṣām eva ca tasmiṃ kuśala-mūle saṃniveśanā
pratiṣṭhāpanā. iyam ucyate prayoga-viśuddhiḥ.
當知略說能正發起如是加行,及正安住此加行果,名田清淨。
[解]3)什麼是田清淨?這位菩薩,能夠有清淨的信願,又有清淨的加行,你就為人做良福田,別人就在你這裡修福,你能令別人得福,就叫做田。當知簡要的說,這位菩薩能夠有信願的清淨,能發起如是清淨的加行,不斷地努力,得到加行的果。得到加行果的時候,就可以名之為田清淨。如果對於佛法的信願也不具足,也沒有加行用功修行,你的身口意不是貪就是瞋,就是愚痴,這不叫田清淨,你不能為人做良福田。
a)什麼是加行果?謂從菩薩極歡喜住,展轉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此即加行清淨之果。一一住中,諸行能入,說名為行。若正入時,說名為得。入已果利成辦圓滿,說名等流。如住品說。此說安住,即彼入已果利成辦圓證應知。
a1)初開始應該是一少段的時間是在資糧位,很快的就到加行位,從加行位過來就得無生法忍,就是初歡喜地,就叫做極歡喜地,從這裡開始。到最高上、最圓滿的那個地方,在菩薩的境界最圓滿就是第十法雲地。就是由初歡喜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第十地,此即加行清淨之果,就是你努力用功修行,就能有這樣的成果。
a2)一一住中,由初歡喜住,乃至到法雲住,在這裡,一一住中。諸行能入,需要很多的清淨加行才能夠證入,就是要修止觀,做種種功德,就是六波羅蜜,這就叫行,發起如是加行這個行。正是由這樣的行而悟入初歡喜住,乃至二住、三住,乃至第十住,這時候就叫做得。
a3)成就這樣的果利以後,悟入到初歡喜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十地,果的功德利就成就,圓滿的成就,說名等流。成就以後而不失掉,就是相續下去,一直地是有這樣圓滿的功德,所以叫做等流。等,就是平等,前一念是這樣,後一念也是這樣子。前一念、後一念,相續下去叫做流。如住品說。
a4)這裡說的安住,就是當知略說能正發起如是加行及正安住,這個安住這句話,即彼住品裡面說的,入於果利成辦圓證,意思是相同的。所以,第一個心清淨就是信願,加行清淨那就是加行位,煖、頂、忍、世第一;到田清淨就是得無生法忍,從初歡喜地乃至到第十地,這是田清淨。這是分這麼三個階段。八種因相也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也就是通於加行位乃至到見道位、修道位。現在這一段文心清淨、加行清淨、田清淨,就是從資糧位、加行位,乃至到十地菩薩境界都包括。
tatra
samāsataḥ prayogasya samyak-saṃpādanāt tasyaiva ca
samyak-prayogasya phale 'vasthānāt kṣetra-viśuddhir veditavyā.
3.1.1.4.1.3.異熟果
云何異熟果?謂諸菩薩壽量具足故,能於長時修習善品,依自他利積集增長無量善根,是名菩薩壽量具足果。若諸菩薩形色具足故,大眾愛樂;眾愛樂故,咸共歸仰;如是形色可愛樂故,一切大眾咸歸仰故,凡所發言無不聽用,是名菩薩形色具足果。若諸菩薩族姓具足故,大眾尊敬供養稱讚;眾所尊敬供養稱讚故,於彼彼事勸諸眾生精勤修學,無不敬用速疾修行,無違無犯,是名菩薩族姓具足果。若諸菩薩自在具足故,能以布施攝諸眾生,速令成熟,是名菩薩自在具足果。
[解]怎麼叫作異熟果呢?看這個文上說,你已經得到這樣的異熟果報;在異熟果報上又發起清淨功德莊嚴,叫做異熟果,有這樣的意味。
1)壽量具足果
這位菩薩發慈悲心,愛護一切眾生,所以他的壽命具足。因為有很長的壽命的緣故,所以在這麼長遠的時間修學善品。所修學的善品是什麼呢?不是自利就是他利,不是他利就是自利,就是六波羅蜜。所以他長時的精進,不斷地積集功德,增長無量的善法的功德,是名菩薩壽量具足果。是在異熟果上,再繼續努力修學功德,叫做異熟果。
2)形色具足果
菩薩的相好光明的這種功德具足故,很多的人民都愛樂此菩薩。很多的人民愛樂此菩薩故,大家多到這歸敬、仰慕此菩薩,菩薩的相好光明令人生歡喜心故,大家都向他恭敬、仰慕他。他所說的話,大家都聽他的話,以他的話是最可靠的,就去做,是名菩薩形色具足果。
3)族姓具足果
若諸菩薩他的父母,都不是平常人,所以種姓具足故,大眾也就尊敬,說這個人他的父親、母親,是國王、國王大臣。大眾就是尊敬、還供養他,也稱讚他,所以這位菩薩於各式各樣的功德的事情,勸導諸眾生精勤的修學,沒有不恭敬用他的話。很迅速的就照他的話做,不違背他的教導、不違犯他的教導,是名菩薩種姓具足果。
4)自在具足果
若諸菩薩形色具足、種姓具足,有這個大自在的境界,具足故。這個人是大福德人,所以他有很多的財富,就能以布施攝諸眾生,就是引導眾生相信佛法,來到佛法裡面來,繼續的教導他,在佛法裡面栽培,使令他的善根能夠成熟。成熟,就是得解脫的意思,這是菩薩自在具足果。
a)什麼是能以布施攝諸眾生?謂諸菩薩略由四種攝事方便,於諸有情普能攝受調伏成熟。四攝事者:謂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今於此中,且說布施。力種性品說:若諸菩薩先行布施,當知是名隨攝方便。何以故?先以種種財物布施饒益有情,為欲令彼聽受所說,奉教行故。
a1)諸菩薩略由四種攝事方便,菩薩有無量的方便引導眾生,現在簡略的說四種。攝事方便,就是這種事情他有能力引導眾生,用這個方法能引導眾生相信佛教。對於一切顛倒迷惑的眾生,普遍的都能引導他們相信佛教。調伏成熟,相信佛教以後,他就能繼續不斷地學習佛法,來調伏自己的身口意,叫他不貪、不瞋、不癡,有戒定慧的莊嚴,就得聖道,所以叫成熟。
a2)四種攝事,是引導眾生信佛的事情,哪四種呢?布施,指財布施,用財物布施給眾生,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眾生對菩薩的印象好,就容易聽信菩薩的教導,所以叫做攝,引導他。愛語,就是法布施,就是用佛法來開導你,使令你破除無量無邊的愚癡,開大智慧,使令你真實的得到利益,這真實是愛護眾生。利行,為你宣說佛法,令你開智慧,你就用佛法來修行,很勇猛的用功修行,叫做利行,就是實踐。這樣,布施是信,愛語就是解,利行就是行。同事,菩薩勸導你學習佛法,修學聖道,菩薩和你一樣,也是學習佛法、修學聖道,所以叫做同事。現在這裡,只說第一種的布施。
a3)力種性品說,若諸菩薩和眾生初開始見面的時候,就用布施同他結緣,這個布施引導眾生是什麼呢?就是隨順眾生的根性,引導他來到佛法裡面的一個方法,最初就是用這樣的方法。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菩薩先用種種的財物布施給眾生,來利益他,給他很多的利益,使令他心情快樂。給他種種的財物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想要令他,聽受菩薩所說的佛法,他就依教奉行。
tatra
vipāka-phalaṃ katamat. āyuḥ-saṃpanno bodhisattvaḥ
dīrghakālaṃ kuśala-pakṣe prayujyate prabhūtaṃ ca
kuśalamūlopacayaṃ karoti svārthaṃ parāthaṃ cārabhya. idam
āyuḥ-saṃpadaḥ phalaṃ.varṇa-saṃpanno bodhisattvaḥ priyo
bhavati mahā-jana-kāyasya. priyatvāc cābhigamanīyo bhavati. tayā
ca mano-jña-rūpatayā saṃmukhībhā-vopagamanāc cāsya
mahā-jana-kāyo vacanaṃ śrotavyaṃ kartavyaṃ manyate. idaṃ
varṇa-saṃpadaḥ phalaṃ bodhisattvasya veditavyaṃ.
kula-sampanno bodhisattvaḥ sammato bhavati mahājanakāyasya pūjyaś
ca praśasyaś ca. sammatatvāc ca pūjyatvāt praśasyatvād yatra
yatra vastuni sattvān samādāpayati. te tejograstās tatra tatrāśu
pra-tipadyante na vivahanti na viceṣṭante akriyāyai. idaṃ
kula-saṃpadaḥ phalaṃ bodhi-sattvasya veditavyaṃ.
aiśvarya-sampanno bodhisattvo dānena sattvān saṃgṛhṇāti
paripācayati. idam aiśvarya-saṃpado bodhisattvasya phalaṃ
veditavyaṃ.
若諸菩薩信言具足故,能以愛語、利行、同事攝諸眾生,速令成熟,是名菩薩信言具足果。
[解]5)信言具足果
若諸菩薩信言具足的緣故,菩薩久遠以來,不說謊話,所以這一生,眾生對他有信心,菩薩就能用愛語、用利行、用同事來引導眾生,栽培善根。很快的使令他在聖道上就會成熟,就可以得聖道,是名菩薩信言具足果。
a)力種性品說:若諸菩薩次行愛語,於彼彼處有愚癡者,為欲除彼所有愚癡令無餘故,令其攝受瞻察正理,如是愛語,當知名為能攝方便。若諸菩薩知彼有情攝受瞻察正道理已,次行利行拔彼有情出不善處,於其善處勸導調伏安處建立,如是利行,當知名為令入方便。若諸菩薩如是方便令諸有情得趣入已,最後與其於正事業同共修行令彼隨轉,乃至當知是名隨轉方便。
a1)若是諸菩薩先開始是布施種種財物,以後就是行愛語,給你說一些好聽的話。什麼是好聽的話?什麼叫做愛語?就是佛法,就是眾生這個地方、這個地方,眼、耳、鼻、舌、身、意,遇見色是一處,聲是一處,香、味、觸、法,就是社會上各式各樣令人顛倒迷惑的這些地方,都是有愚痴。眼所見的,耳所聞的,都不明白,這都是虛妄不實的,都是畢竟空的;但是他有種種顛倒妄想的分別,都是有愚痴。菩薩為了想要破除眾生在各地方、各地方所有的愚痴,使令所有的愚痴都能破除,所以就是說愛語。怎麼辦法能破除愚痴呢?就是使令他攝受,攝受在這裡,就是學習,令他學習佛法;或者是語言文字,他肯注意聽,叫做攝受;或者用書本,他肯閱讀、思惟其義,也叫做攝受。瞻察正理,唯獨指第六意識,他從菩薩的語言,或者是經本上佛法的文字上,由第六意識開智慧,用智慧來觀察真理,能觀察真理的時候,就栽培善根。菩薩為他宣揚佛法的這種愛語,你要知道就叫做能攝方便,就是他自己能認真的學習佛法。布施是菩薩來引導他,現在菩薩用愛語的時候,他就聽聞佛法開智慧,自己學習佛法,自己肯努力聞思修,所以叫做能攝方便。
a2)若是菩薩這個時候經過慈悲的觀察,知道那個眾生把佛法的道理吸收到心裡面,叫攝受,還能夠拿出時間觀察思惟。其次,菩薩就會教導他,要修止觀,這樣修止觀是非常有銳利的作用。你若修止觀的時候,就從有罪過的地方解脫出來。拔彼有情,就是引導那個眾生解脫,叫做拔。從什麼地方解脫呢?從罪過的地方得解脫,就要用止觀的力量才可以。於其善處勸導調伏,對於第一義諦,那是最殊勝、最圓滿的地方,勸導他,心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裡面觀察這個真理。勸導,勸他、也教導他。調伏,他聽信菩薩的話,就用止觀來調伏自己的貪瞋痴煩惱。安處建立,在止觀這個地方建立善根。如是利行,當知名為令入方便。學習佛法以後,栽培善根有兩個相貌:一個是散亂的境界,不靜坐,念佛名號,拜佛,念經文,也是栽培善根,這都是屬於最初的方便,這是一個相貌。第二個相貌就是靜坐修禪,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令心裡面有奢摩他的止,又有毗缽舍那的觀。修蘊善巧、處善巧、界善巧、緣起善巧、十二因緣善巧,作如實觀,在奢摩他的止上然後作如實觀。在止觀上修四念處的時候,就能直接悟入第一義諦,這也叫做栽培善根。什麼叫作利行?如果你在奢摩他裡面修毗缽舍那觀,這樣修,是非常有利害的、非常有大力量的,能轉凡成聖,使令你這個虛妄分別的凡夫,變成佛的根本智,變成無分別智,這叫利行,這個利是很厲害的,有大力量的、很銳利的。當知名為令入方便,這就是令他直接悟入第一義諦,這樣的方便。
a3)菩薩最初是用種種的財物布施的方便,然後有愛語的方便,然後令入的方便,令諸有情得趣入,由虛妄分別進入到無分別境界;由有漏的境界進入到無漏的境界;由凡夫的境界進入到聖人的境界,叫趣入。最後與其於正事業,就是修止觀、修六波羅蜜的這件事。菩薩勸你這樣修行,菩薩自己也這樣修行,令那個眾生隨順菩薩共同的修行,叫做轉。乃至當知是名隨轉方便。
ādeya-vacano
bodhisattvaḥ priya-vāditayā artha-caryayā samānārthatayā ca
sattvāṃ saṃgṛhṇāti paripācayai. idam ādeya-vacanatāyā
bodhisattvasya phalaṃ veditavyaṃ.
若諸菩薩大勢具足故,於諸眾生種種事業皆能營助,施布恩德;由此恩德感眾生心,彼知恩故咸來歸仰;所出言教速疾隨轉恭敬信用,是名菩薩大勢具足果。
[解]6)大勢具足果
前邊這麼多的功德都具足,就是大勢具足。若諸菩薩大勢具足故,對於所教化的眾生,他們有各式各樣的事情,很多的事情,菩薩都能幫助他們。施布恩德,菩薩幫助眾生做種種事情的時候,就施布恩德。就是廣大的眾生的世界,都成就恩德,建立恩德。什麼叫做恩?恩者愛也,就是眾生多數都是初發心,福德、智慧都不是那麼圓滿,菩薩是大福德境界、大智慧境界,能同他們合作,他們感覺到非常的歡喜,就建立恩德。因為你能夠無條件,幫助眾生做種種事業,感動眾生的心。那個人知道你對他有恩,都到菩薩這裡來歸依、敬仰,歸敬、仰慕。所以菩薩說出來的法語,教導眾生的法語,眾生聽見,很快地就是依教奉行。對菩薩說的話都非常的恭敬,相信這句話,就是用這句話,是名菩薩大勢具足。
maheśākhyo
bodhisattvaḥ sattvānāṃ vicitraiḥ kṛtya-karaṇīyaiḥ
sahāyībhāvaṃ gacchaṃ upakārī bhavati.
yenopakāreṇāvabaddha-cittāḥ sattvā asya gauravāt
kṛta-jñatayā ca laghu-laghv evājñām anuvartante
satkṛtyādareṇa. idaṃ maheśākhyatāyāḥ bodhisattvasya
phalaṃ veditavyaṃ.
若諸菩薩人性具足故,成就男根,堪為一切勝功德器;能於一切所作事業,思擇一切所知境界,都無所畏無礙而行。一切有情於一切時皆來臻赴同共集會,屏處露處言論同止,受用飲食皆無嫌礙,是名菩薩人性具足果。
[解]7)人性具足果
a)若諸菩薩人性具足故,成就男根,是一個大丈夫相,他的色受想行識,能為一切殊勝功德的器,能承載無量功德。他的色受想行識裡面,這一念清淨心裡面,能承載無量無邊的功德。
a1)成就男根堪為一切勝功德器者:菩提品說:又非女身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一切菩薩,於過第一無數劫時,已捨女身,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成不為女。一切母邑,性多煩惱,性多惡慧。非諸稟性多煩惱身,多惡慧身,能證無上正等菩提。由是當知此所說義,謂得大丈夫身,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故。菩提品說,不是女人身能得無上菩提,就是女身不是一切功德器,不能承載無上菩提;無上菩提不能安住在女身。什麼原因,無上菩提不安住在女人身上面呢?眾生想要得無上菩提,一定要有三十二相,然後無上菩提才在你身上出現。一切菩薩要過第一阿僧祇劫之後,就是到第二阿僧祇劫的時候,菩薩就不會再有女身。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從此不會再有女身。為什麼?一切的女性心裡面煩惱多,心裡面有惡智慧。不是說他稟性煩惱多,還有多惡慧,這樣的身體能證無上菩提,這樣身體不能得無上菩提。由這一段文應該知道,得大丈夫身,才可以得無上菩提。
b)能於一切所作事業,就是像六波羅蜜廣度眾生這種事情。思擇一切所知境界,所認識的一切境界,有盡所有性、如所有性這些所知的境界。或者第一義諦的境界、世俗諦的境界。這個堪為一切勝功德器這個人,能思擇一切所知境界,都沒有恐怖,無障礙的能做一切功德,普度眾生。
b1)能於一切所作事業等者:作諸有情一切義利,是名一切所作事業。種種難行,皆無畏憚,名無所畏。思擇諸法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是名思擇一切所知境界。四無礙解,相應而轉,故名無礙。什麼是一切所作事業?他做對於一切眾生一切義利的事業。義利怎麼講呢?義是涅槃的因,修八正道、修四念處,這是得涅槃的因。成功了,得涅槃,叫作利。義是因,利是果;涅槃的因,涅槃的果。菩薩為眾生作義利,作什麼義利?就是為眾生宣揚佛法,令他修學聖道,能得無上菩提,叫作義利,菩薩就是為眾生做這個事情。什麼是無所畏?為眾生做這個事情,也就是六波羅蜜,很多事情不容易做,菩薩大智慧、大福德境界,不恐怖。什麼是思擇一切所知境界?思惟什麼叫做色受想行識?什麼叫做色受想行識無我?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要思惟;思惟十二緣起的善巧,無明緣行,行緣識;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什麼是無礙?就是四無礙解,就是這個文通達無礙,叫做無礙。能解的就是智慧,智慧對於這件事的明瞭是無障礙。現在說的有四種:一、法無礙解,法是什麼呢?就是佛為眾生所宣說的一切佛法,宣說佛法就是有文,一切的文句,能為眾生講解,所以叫法無礙解。就是能詮的法,這些文句,無障礙。二、義無礙解,就是那個法所詮的道理,也是無障礙。三、詞無礙解,眾生的世界有無量無邊的語言文句,到九地菩薩詞無礙解成就,就是能用無量無邊的文句、語言宣揚佛法。四、辯無礙解,辯才無礙。
c)一切有情於一切時,一切有情就是一切眾生,在一切時,都到菩薩這來聚會。屏處,這是一個隱藏的地方,周圍有障,他在那地方大家集會,這就是屏處。顯露的地方,我們能看見。同止,同在這裡,受用飲食。皆無嫌礙,眾生來到菩薩這兒來,菩薩沒有嫌礙的這個心情。是名菩薩人性具足果。
c1)一切有情於一切時等者:此說菩薩依定自在,以神通力身放光明,往諸天界,令大威德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呼洛伽等,住自宮中蒙光覺悟,皆來集會。如威力品說。即此有情,說名一切。晝夜六時,名一切時。當知菩薩具勝功德,為饒益他,故有此事。
c2)菩薩依定自在,成就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都是很自在,就是要入定就入定,要出定就出定,若是安住在定裡面也就能住在定裡面,都能夠隨心所欲。得禪定就有神通,他可以讓這個身體放大光明,往諸天界,令大威德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呼洛伽等,天龍八部在他自己的宮殿裡面,菩薩放大光明警覺他,他們一看菩薩放出光明,就來到菩薩這裡。如威力品說。天龍八部這些有情,說名一切有情。一切時,就是晝三時、夜三時,這一切的時間,一切的有情能到菩薩這裡來,聽菩薩說法。菩薩具足殊勝的功德,為利益眾生故,有這樣的事情,這就是人性具足果。
manuṣya-bhūto
bodhisattvaḥ puruṣendriyeṇa samanvāgato bhavati
sarva-guṇānāṃ sarva-vyavasāyānāṃ
sarva-jñeya-pravicayānāṃ. viśāradaś ca bhavati
anāvṛta-gatiḥ
sarva-sattva-sarva-kālopasaṃkramaṇa-saṃbhāṣaṇa-saṃvāsa-saṃbhoga-rahoraho-vihārāṇām.
idaṃ puruṣatva-phalaṃ bodhisattvasya veditavyaṃ.
若諸菩薩大力具足故,於能引攝善法加行,及能饒益有情加行,皆無厭倦,勇猛精進,堅固精進,速證通慧,是名菩薩大力具足果。
[解]8)大力具足果
若是諸菩薩大力具足,就像前面說的這七樣,就是具足大的功德力。於能引攝,就是他要入什麼三昧,若是修止、修觀、修六波羅蜜這些善法的行動,及能饒益一切有情的行動,菩薩沒有厭倦的時候。勇猛精進,菩薩勇猛、無畏的那種精進力。堅固精進,就是一切眾生不能干擾菩薩那種堅固不可動搖,也是精進。速證通慧,想要得什麼神通、得什麼智慧,很快就成就。是名菩薩大力具足果。
bala-saṃpanno
bodhisattvo 'khinno bhavati kuśala-dharmārjana-prayogeṇa
sattvānu-graha-prayogeṇa ca. ārabdha-vīryaś ca bhavati
dṛḍha-vīryaḥ kṣiprābhijñaś ca bhavati. idaṃ
bala-saṃpado bodhisattvasya phalaṃ veditavyaṃ.
若諸菩薩成就如是八種異熟,具八種果,能善饒益一切有情,隨順生起一切佛法;菩薩安住異熟果中,於諸有情種種眾多利益事業,自有力能及善安處於所化有情,彼於自事隨順而作,如是乃名隨其所欲所作成辦。若諸菩薩自有力能,不善安處所化有情,彼於自事不隨順作;如是於他所作利益不名熾盛、不名隨順,由是因緣,不名能作他利益事。若諸菩薩自無力能,而善安處所化有情,彼於自事隨順而作;如是於他所作利益不名熾盛、不名隨順,由是因緣,不名能作他利益事。是故菩薩要具二事,方於有情所作利益,名為熾盛、名為隨順,由是因緣,乃名能作他利益事。如是菩薩住異熟果,自能成熟一切佛法,亦能令他於三乘道,隨其所應速得成熟;又能令自速證無上正等菩提;亦能令他已成熟者速得解脫。由諸菩薩安住八種異熟果中,能使有情利益安樂,是故一切有情所處空無義利,無始生死,菩薩處之能令不空,有大義利。
[解]1)若諸菩薩成就這樣八種的果報,具足八種果報,這個菩薩有這種能力,能善巧方便地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隨順眾生不同的根性,都能夠現起無量無邊的佛法,就是六波羅蜜。菩薩成就這樣殊勝的異熟果,就安住在這個果報裡面,於諸有情種種眾多利益事業,他自己有這八種果報的力量,及善安處所化有情。能善巧地安處,就是用四攝事教化眾生,叫作安處。或者說,菩薩在禪定裡面就能夠教化所教化的眾生。彼於自事,菩薩以度化眾生為菩薩的自事,教化眾生是菩薩的自事。隨順而作,菩薩能夠隨順因緣,隨順他自己的大悲心,隨順他所成就的功德,隨順眾生的根性,就能做出來這樣的功德的事情。若能夠這樣,才可以名之為隨心所欲,所作的事情都可以做成功。
a)種種眾多利益事業等者:戒品中說:由十一相,名住一切種饒益有情戒。於一一相中,成就一切種,是名種種眾多利益事業。菩薩成就八種異熟,具八種果,堪能成辦如是種種眾多利益事業,是名自有力能。及以四種攝事方便,於諸有情能正攝受,調伏成熟,名善安處所化有情。此中所化有情,謂住種性補特伽羅應知。
a1)戒品中說:由十一相,名住一切種饒益有情戒,於一一相中,成就一切種的功德,來饒益眾生,是名種種眾多利益事業。
a2)菩薩成就八種異熟,具八種果,堪能成辦如是種種眾多利益事業,是名自有力能。
a3)及以四種攝事方便,能夠很正確地、沒有錯誤地來攝化眾生,能調伏眾生,能令眾生的聖道得成熟,名善安處所化有情。所化的有情,就是住種性的眾生。如果沒有種性,菩薩不能教化他。
2)不善安處
若諸菩薩自有力能,自己具足這八種功德,雖然有這八種功德,但是他不善安處所化有情,他不能善巧地教化眾生,就是不能用這四攝法教化眾生。教化眾生的事情,他不能夠自在的作,就是不自在的作教化眾生的事。這樣的菩薩對於教化眾生所作的利益事,不能說是很殊勝,就是這個人有所不足。也不能說是隨順的,不能自在的作。因為他這樣,有所不足,不能說他能夠教化眾生。
a)若諸菩薩自有力能等者:謂若菩薩具異熟果,是名自有力能。不具攝事方便,是名不善安處所化有情。如是於他所作利益,未能速令成熟及得解脫,是故不名熾盛,不名隨順。
3)自無力能
這位菩薩沒有八種功德的成就,但是他也有多少的方便能教化有情。他能善安處所化有情,就是教化眾生的事情,他也能隨順的做多少。這位菩薩自己沒有成就八種功德,他作教化眾生的事情也不是殊勝,也不是很自在。由是因緣,不能說他能作利益眾生的事情。
4)是故菩薩要具足二種事情,方於有情所作利益,名為熾盛,就是殊勝。他所作的利益眾生的事業是特別殊勝的,這就叫做隨順。他具足這兩種事,才可以名為能作他利益的事情。
4.1)成熟解脫
前面的這位菩薩住異熟果,安住在八種殊勝的果報裡面。他有八種異熟果,所以他自己能成熟一切的佛法,就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一切種智,成熟一切佛法,這是一種事。他也有無量的善巧方便,能教化眾生對於三乘道,聲聞乘、辟支佛乘、還有佛乘,隨眾生的根性所相應,很快地就可以成熟,解脫。你教化眾生就有無量無邊功德,所以利益眾生,同時也能利益自己,使令自己很迅速地得無上菩提。也能夠令眾生,善根成熟的人,也能很快地得解脫,就是得聖道。這就是具足兩事:一個是自利的事,一個是利他的事,都有圓滿的功德。
4.2)不空生死
由諸菩薩安住八種異熟果中,他有這種果報,安住在他的果報裡邊。他能弘揚佛法,使令眾生得到利益、得到安樂。利益是因,安樂是果。所以一切顛倒愚癡的眾生,他居住在三界裡邊,他沒能得到什麼好處,一點成就都沒有。從無始劫來就是在生死流轉,眾生在這個生死的境界一無成就;若菩薩安住在生死的世界裡面,能令你有所成就,而不會徒勞一無成就,能勸導眾生得三乘聖道。有情無始時來處生死中,沒能夠為自家得聖道,也沒能勸導眾生得聖道,是名空無義利。菩薩不是這樣,處生死中能為自己修學聖道、得無上菩提,也能教導眾生得聖道、得解脫,是名不空,有大義利。
itīdaṃ
bodhisattvānām aṣṭavidhasya vipākasyāṣṭavidhaṃ phalaṃ
yad bhavati sattvā-nāṃ copakārāya buddha-dharmāṇāṃ
codayāyānukūlam anuguṇaṃ. asmiṃ khalu bo-dhisattvo
vipāka-phale vyavasthitaḥ svayaṃ ca śakto bhavati pratibalaḥ
sattvānāṃ vicitra-prabhūtārtha-karaṇe. te 'pi cāsya vineyā
niyojyā bhavanti yathākāma- karaṇī-yāya yad uta svārtha-kriyām
ārabhya. svayaṃ ced ayaṃ bodhisattvaḥ pratibalaḥ syād
vineyāś cāsya na niyojyā bhaveyuḥ. evam asya na pracurā syān
na pradakṣiṇā parār-thakriyā yenāyaṃ na śaknuyāt
parārthaṃ kartuṃ. svayaṃ ced ayaṃ bodhisattvaḥ aśaktaḥ
syād apratibalo vineyāś cāsya niyojyāḥ syuḥ svārtha-kriyām
ārabhyaivam api bodhisattvasya parāthakriyā na pracurā na
pradakṣiṇā syād yenāyaṃ na śaknuyāt parārthaṃ kartuṃ.
tasmād ubhaya-sāṃnidhya ubhaya-saṃpadisatyāṃ bodhisattvasya
sattvārtha-kriyā pracurā bhavati pradakṣiṇā yena śaknoti
parāthaṃ kartuṃ. tathābhū-taś cāsau bodhisattvaḥ ātmanaś
ca buddha-dharmāṃ sattvāṃś ca triṣu yāneṣu kṣipram eva
paripācayati. ātmanā cānuttarāṃ samyaksambodhim
abhisaṃbudhyate. paripa-kvāṃś ca sattvān vimocayati. tad anena
paryāyeṇa bodhisattvānāṃ yasmād aṣṭa-vidhaṃ
vipāka-phalaṃ hita-sukhāya sattvānāṃ vartate. tasmād yaḥ
sarva-sattvānāṃ vaṃdhyo nirarthakaḥ saṃsāraḥ. sa teṣāṃ
avandhyaś ca mahārthaś ca bhavati.
3.1.1.4.2.福智因果
3.1.1.4.2.1.福智體
云何為福?云何為智?謂略說福,即是三種波羅蜜多:一、施波羅蜜多,二、戒波羅蜜多,三、忍波羅蜜多。智唯一種波羅蜜多,謂慧波羅蜜多。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應知通二分:一者、福分,二者、智分。
[解]怎麼叫做福?怎麼叫做智呢?
1)福,是有因也有果;就是有這樣的福的因,將來能夠獲得可愛的果報,就叫做福。究竟什麼是福呢?簡要的說,就是六波羅蜜多裡面的前三波羅蜜多就是福。一、就是施波羅蜜多,第二是戒,第三是忍,這三波羅蜜多是屬於福;你能夠修學這三波羅蜜多,就有福。
2)什麼是智呢?智慧是決斷的意思,就是對於這件事不猶豫,就是決定是這樣。你有這樣的決定,就是智慧。智慧只是一種波羅蜜多,就是最後一個。
3)六波羅蜜多裡面的精進和靜慮,這兩個波羅蜜多,應該知道是通於福、也通於慧的,通於這兩分。
tatra
katamat puṇyaṃ. katamaj jñānaṃ. puṇyam ucyate samāsatas
tisraḥ pāramitāḥ dāna-pāramitā śīla-pāramitā
kṣānti-pāramitā ca. jñānaṃ punar ekā pāramitā yad uta
prajñā-pāramitā. vīrya-pāramitā dhyāna-pāramitā ca
puṇya-pakṣyā jñāna-pakṣyā ca veditavyā
若依精進,修行布施,受護淨戒,及修慈等四種無量,如是等類所有精進,名為福分。若依精進,習聞、思、修所成三慧,修蘊善巧、修界善巧、修處善巧、修緣起善巧、修處非處善巧、修能觀察苦為真苦、集為真集、滅為真滅、道為真道,及於一切善、不善法,有罪、無罪,若劣若勝,若黑若白,并廣分別緣生法中,皆能如實思擇觀察,如是等類所有精進,名為智分。
[解]精進是通於兩分,怎麼知道呢?
1)若是這位菩薩,能夠隨順精進波羅蜜修行布施波羅蜜多,他修布施波羅蜜多的時候不懈怠。精進,就是遇見很多的困難,都能夠不退轉,繼續的把這件事完成,若這樣,這就是屬於福。受護淨戒,若精進的受護淨戒,也是福。受,就是有信心,領受這樣的清淨的戒法,或者是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薩戒,各式各樣的戒,叫受戒。受戒以後,能保護這個戒,令它清淨,而不違犯。所以有受淨戒、有護淨戒,也須要有精進波羅蜜多,才能成就。修慈等四種無量,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或者是在色界四禪,或者是無色界的四空定,在定裡邊修慈悲喜捨四種三昧,也須要有精進才能夠成就,所以這也是屬於福。無量,就是慈悲喜捨它的所緣境是非常廣大的,所以叫做無量。說到布施、持戒,和慈悲喜捨的四種三昧,忍波羅蜜應該在內,就是由精進的力量修忍波羅蜜。如是等類所有精進,是屬於福的這一部分的功德。
2)若是依據精進波羅蜜學習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的話,這個精進波羅蜜就是屬於智慧。聞、思、修不是慧,但是它能令你成就智慧,叫聞所成,因聞而成就智慧;因思、因修而成就智慧,要學習這樣的智慧。
a)修蘊善巧,聞、思以後,就是修所成慧。修所成慧裡面,修什麼?就是要修奢摩他,在奢摩他裡面來修蘊善巧,在奢摩他裡面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無我。
b)修界善巧,修十八界,也是無常、無我。
c)修處善巧,修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也是無常、無我。
d)修緣起善巧,在奢摩他裡面修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在禪定裡面觀察緣起的道理。緣起有流轉門,也有還滅門。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樣觀察緣起的善巧的智慧,就是毗缽舍那。
e)修處非處善巧,處非處善巧也是緣起,但是它和緣起多少有一點不同。處,就是善得善報、惡得惡報,叫做處。如果善得惡報、惡得善報,就非處,就是不合道理。它著重於這一方面,所以叫做處非處善巧。
f)在奢摩他裡邊,能夠思惟觀察苦真是苦,有苦苦、有壞苦、有行苦,這真實是苦。什麼叫做苦?就是心裡面分別就是苦。若是聖人,觀察眼耳鼻舌身意所面對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無有法可分別,這個時候就不苦。集為真集,苦從什麼地方來呢?就是由集來的,就是由你的煩惱。本來沒有苦,因為你有煩惱,就把苦積聚來,也就是你的虛妄分別心。滅為真滅,把集和苦兩件事都消滅,這是真實是消滅,永久也不會有苦,真實是把生死的問題解決。道為真道,就是能滅除苦集的道,就是戒定慧。戒定慧真實是道,能通往涅槃那裡,能夠把你從凡夫的地方引導到聖人的地方,從生死的地方到無生死的涅槃那裡,它真實有這種力量。你能夠在奢摩陀裡邊作如是觀,這是智慧。
g)對於一切屬於善法,屬於不善法的。什麼叫做善法呢?就是無罪過的。什麼叫做不善法呢?就是有罪過的。若劣若勝,修這個善法能得欲界的人天果報,修這個善法能得到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果報,這有劣、勝的不同。欲界就是下劣;色界、無色界就是勝。若黑、若白,黑白就是善惡。并廣分別緣生法中,並且你在禪定裡邊能夠廣大的觀察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你都能夠很正確的思惟觀察。如是等類所有精進,這是屬於智慧這一部分。
g1)因緣生法裡邊,有的屬於雜染的,有的是屬於清淨的,有很多不同的名稱。什麼叫做善?就是沒有罪過。你作這種事情,對自己也不利益,對他人也有害,將來還要受苦,這就是有罪。你作這種事情,對別人有利益,對自己有利益,將來能得到安樂,那就是沒有罪,而是善。黑故名有罪,白故名無罪,這是用顏色來形容有罪、無罪。欲界名劣,色無色界叫做勝。黑黑異熟名黑,白白異熟名白,就是黑是惡法,惡法有因果,因是黑的,果也是黑的;因是白的,果也是白的。善得善報,惡得惡報。
yad
vīryaṃ niśritya dānaṃ dadāti śīlaṃ vā samādatte
rakṣati maitry-ādīni cāpramāṇā-ni bhāvayati. idam
evaṃbhāgīyaṃ puṇya-pakṣyaṃ vīryaṃ. yat punar vīryaṃ.
niśritya śrutacintābhāvanāmayyāṃ prajñāyāṃ yogaṃ
karoti skandhakauśalaṃ vā karoti dhā-tukauśalyam
āyatana-kauśalyaṃ pratītyasamutpāda-kauśalyaṃ
sthānā-sthāna-kauśa-lyaṃ duḥkhaṃ vā duḥkhataḥ
samudayaṃ samudayato nirodhaṃ nirodhato mārgaṃ mārgataḥ
pratyavekṣate. kuśalā-kuśalāṃ dharmāṃ sāvadyānavadyāṃ
sevitavyān asevitavyāṃ hīna-praṇītāṃ
kṛṣṇa-śukla-sapravibhāga-pratītyasamutpannān dharmān
yathābhūtaṃ pravicinoti pratyavekṣate. idam ucyate
jñāna-pakṣyaṃ vīryaṃ
若依靜慮,修習慈等四種無量,如是等類所有靜慮,名為福分。若依靜慮,能修如前精進中說蘊善巧等,如是等類所有靜慮,名為智分。如是福、智略有六種;一一分別,應知無量。
[解]1)假設這位菩薩,住在靜慮裡邊修習慈悲喜捨四種無量三昧。如是等類所有靜慮,名為福分,就是得到廣大的福德。
2)若是住在靜慮裡邊,能修前面精進波羅蜜多裡面說的: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等。如是等類所有靜慮,就是智慧分,屬於智慧。前面這個說法,什麼叫做福?什麼叫做智?就根據六波羅蜜來加以解釋。所以如是福智,略有六種,就是六波羅蜜。若是每一種、每一種分別,那就是很多。
yad
dhyānaṃ niśritya dānaṃ vā dadāti śīlāṃ vā samādatte
rakṣati maitry-ādīni cāpra-māṇāni bhāvayati. idam
evaṃbhāgīyaṃ puṇyapakṣyaṃ dhyānaṃ. yat punar dhyānaṃ
niśritya śruta-cintā-bhāvanā-mayyāṃ prajñāyāṃ yogaṃ
karoti skandha-kauśalyaṃ vā pūrvavad vaktavyaṃ tadyathā
vīrye. idam ucyate jñāna-pakṣyaṃ dhyānaṃ. tac caitad
puṇya-jñānaṃ samāsataḥ ṣaḍ-vidhaṃ bhavati. apramāṇaṃ
tv etad ekaika prabhedato veditavyaṃ.
3.1.1.4.2.2.福智因
云何福因?云何智因?略說應知福因、智因,總有三種:一者、於福於智,能得、能住、能增長欲;二者、於福於智,善能隨順無違背緣;三者、於福於智,先已串習。此中隨順無違背緣者,謂顛倒緣不現在前不會遇性,不顛倒緣正現在前正會遇性。若遇惡友倒說福智,或倒作意顛倒而取,名顛倒緣現前會遇;與此相違所有白品,當知名為不顛倒緣現前會遇。若於福智能得、能住、及能增長,勤修習障遠離不起,當知是名無違背緣。若諸菩薩於此三種福智因中,隨有所闕,當知不能生福、生智。
[解]云何福因?云何智因?福也是有因緣的,智也是有因緣的,什麼是它們的因緣呢?
簡要的說,應該知道福的因和智的因,總起來說就是有三種不同。
1)一者、對於福、對於智,你這樣做,將來能得到福,這樣做,將來能得到智慧,這個就是福智的因。能住,得到福、得到智慧的時候,使令它不失掉,也是因。能增長,也是因。欲,就是能得福智的欲,能住福智的欲,能增長福智的欲,這是指這個願。你要有一個希望:我希望得到福、得到智。這個希望就是因,就是願。你還沒有成就福智,但是現在有能成就福智的願望,這就是福智的因。若得到福智,還有能住持福智的願,能增長福智的願。你沒有福、沒有智,所以在心裡面發生出來希慕,希望有福、有智,仰慕這件事。發生出歡喜心,我歡喜有福、有智。對於福的因、智的因就想要採取行動,想要做這件事,布施波羅蜜多能令我有福,我就想要修布施波羅蜜多;聞思修能令我有智慧,我就想要這樣做。
2)前面這是一個願,這是福智的因,還有第二個,於福於智善能隨順,就是有這種隨順的因緣,做這種事情,就是採取行動修福,採取行動修智。在佛法裡面學過才知道,什麼叫做福,什麼叫做智慧。你就採取行動,由因而得果,叫做順。無違背緣,沒有相違的因緣,就是沒有障礙的因緣,這也是因。
3)第三個因緣,就是我過去生的時候,對於福、對於智慧已經這樣學習過,已經這樣努力地栽培過,這也是福智的因。前面說的現在你在創造,第三是過去的創造。
4)此中隨順無違背緣,就是顛倒的因緣,錯誤的因緣沒有顯現出來,沒有顯現在你的前面。不會遇性,你沒有遇見這個顛倒錯誤的因緣。這個不錯誤的因緣顯現在你的前面,這個不顛倒的緣現前,你能和這個因緣會遇,正好、正合適,修福、也修慧。
4.1)若是遇見惡知識、壞朋友,把什麼叫做福、什麼叫做智?就是說錯,把福德、智慧這件事說錯。這是外面有惡知識對你有影響。或倒作意,是你自己虛妄分別,自己顛倒的思惟,倒作意就是顛倒的思惟。顛倒而取,本來那個是清淨的,你就偏要認為這個人不清淨。這就是顛倒的因緣現前會遇。這二句話也可以合在一起,你相信惡知識的話,也就顛倒的作意。
4.2)若是和前面相違,遇見善知識,他說的是很正確的,而你也沒有虛妄分別,也隨著善知識的開示,沒有顛倒而取,就是白品、清淨,當知名為不顛倒緣現前會遇。
4.3)若是這位菩薩,對於福德智慧,能得、能住,及能增長,勤修習障遠離不起。能得福智的障遠離不起,能住福智的這些勤修習障遠離不起,能增長福智的這些勤修習障遠離不起。這些障礙,沒有現起,遠離不起,當知是名無違背緣。什麼是勤修習障遠離不起?若有一件事,有這麼一個法,能障礙你勤修習,當知是名勤修習障。沒有那件事出現在前,就叫做遠離不起。
5)若諸菩薩於此三種福智的因中,隨種種情況有所缺少,就不能生福生智。就是第一個是願修福智的願,第二個是能隨順無違背緣,第三個於福於智先已串習。
puṇya-jñānahetuḥ
katamaḥ. samāsatas trayaḥ puṇya-jñāna-hetavo veditavyāḥ.
puṇya-jñānapratilambha-sthānopacayāya yaś chandaḥ anukūlo
'vidhuraḥ pratyayaḥ pūrvakaś ca puṇya-jñānābhyāsaḥ.
tatrāyam avidhuraḥ pratyayaḥ yā viparītasya ca
pratyayasyā-pratyupasthānam asaṃnihitatā. aviparītasya ca
pratyayasya pratyupasthānaṃ saṃni-hitatā. tatra yā pāpamitraṃ
āgamya viparītā puṇya-jñāna-deśanā viparītena vā
manas-kāreṇa viparīta-grāhitā. idam ucyate
viparīta-pratyaya-sāṃnidhyam. etad-viparyayeṇa
śuklapakṣeṇāviparītapratyayasāṃnidhyaṃ veditavyaṃ. ye
ca puṇyajñānapratilambha-sthityupacayāya prayuktasyāntarāyāḥ.
teṣāṃ vivarjanam anutpādaḥ pratyayo 'vidhura ity ucyate
bodhisattvasya puṇya-jñānayoḥ. eṣāṃ trayāṇāṃ
hetūnāṃ anyatama-vaika-lyān nāpi puṇyasya nāpi jñānasya
prasūtir veditavyā.
3.1.1.4.2.3.福智果
云何福果?云何智果?謂諸菩薩依止福故,雖復長時流轉生死,不為極苦之所損惱;又隨所欲能攝眾生為作義利。依止智故,所攝受福是正非邪;又能起作種種無量善巧事業,乃至究竟當證無上正等菩提。如是略說福果、智果,如其所應當知四種;品類差別,復有無量。
[解]怎麼叫做福果?怎麼叫做智果呢?
1)就是很多的菩薩依止福故,因為你有福因,已經得到福的果報。你是有廣大福德的人,雖然長時間幾千萬年,或者無量劫,總是在三界裡面流轉生死。因為你有福的關係,不會為極大的苦惱所損害,就是這個福德保護你,不會受很大的苦。同時他又能夠隨所欲的,心裡想怎麼做就能做。做什麼呢?能引導眾生發心修福、修學聖道。因為他的福德大,說話就有影響力,大家容易相信他,所以就能修福。這是說福果,已經得到福,才有這種作用。
a)不為極苦之所損惱者:此如前說:最初發心菩薩,或於一時生極惡趣那落迦中,多分於此那落迦趣速得解脫,受小苦受,生大厭離。前面的文有說,或者一時,這個菩薩,有犯一點錯誤,做惡事,生到極惡趣那洛迦中,生到地獄裡面。很快就從地獄出來,受很小的一點苦惱,就結束。但他厭離心很強,再不敢作惡。
b)又隨所欲能攝眾生等者:謂如前說:菩薩安住異熟果中,於諸有情,種種眾多利益事業,自有力能。乃至廣說,隨其所欲,所作成辦,其義應知。
2)因為他有智慧的關係,生前修過智慧,今生就帶來智慧。所攝受福,他所積聚的福,由智慧積聚福。是正非邪,這件事是非常合道理的,而不會有錯誤的事情。他還能發動種種無量、很多的善巧的事業,乃至究竟當證無上正等菩提,最後能得無上菩提。如是略說福果、智果。如其所應當知有這四種不同,品類差別,如果詳細說就更多。
a)什麼是所攝受福是正非邪?譬如說是兩個敵對的團體,我用槍砲去打他,這是一個辦法;另外一個辦法,用金銀財寶,送給你兩千萬黃金,那個人就投降,這就是惡慧而行布施。還有一個意思,譬如說這個人販賣毒品,賺很多的財富,這就是沒有智慧,所以所得到的福都是邪;有智慧的人,非法的事情不做,對人有傷害的事情不做,不違犯國家的法律,還不違犯佛法的戒律,在這樣的情形下能得到福,這個福才是清淨。如果用非法的手段取得福,就是邪。
b)什麼是如其所應當知四種?福果、智果,各有二種不同,就是有正、有邪的不同;或者說福也有因果,智也有因果。這就四種不同。
puṇya-jñāna-phalaṃ
katamat. puṇyam āśritya bodhisattvo 'kṣataḥ saṃsāre
saṃsarati. nātyarthaṃ duḥkhair bādhyamānaḥ. yathepsitaṃ
ca sattvārthaṃ sattvānugrahaṃ śaknoti kartuṃ. jñānam
āśritya bodhisattvaḥ samyak puṇya-parigrahaṃ karoti na
mithyā. vicitrā-prameya-kauśalya-kriyayā ca yāvad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te. itīdaṃ samāsena
puṇya-jñāna-phalaṃ yathāyogaṃ caturvidhaṃ veditavyaṃ.
apramāṇaṃ tv etatprakāra-prabhedataḥ.
應知此中若異熟體、若異熟因、若異熟果,如是一切皆依於福,從福所生;福復依智,從智所起。是故二種於證無上正等菩提;雖俱是勝,而於其中福為最勝,智為無上。若諸菩薩於福、於智隨闕一種,決定不能證於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因攝果攝自利利他。
[解]1)應知此中若異熟體,其實就是異熟果,若異熟的因,若異熟果,就是成就異熟果以後,發出來的作用,叫異熟果。前面這麼多的功德,都是以福作依止處,有福以後,才能夠有作用。福德的事情的成就,還是要依靠智慧,福是從智慧發起的,所以智慧更重要。要有所作為,要依於福,福又要依於智。
2)是故福德和智慧兩種,對於證悟無上菩提這件事,都是特別殊勝的,都是很重要。雖然福德、智慧都是殊勝,但是在福德和智慧這兩種在一起來說,福是很有力量,但是還不如智慧。所以福還有上,智慧是無上,智慧是最高上、最殊勝,還是高過福。
3)若是這麼多的菩薩,對於福德、對於智慧,隨種種因緣缺少一種,或者缺少福,或者缺少慧。決定不能證於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因攝果攝自利利他。
tatra
yaś ca vipāko yaś ca vipākahetur yac ca vipāka-phalaṃ sarvam
etat puṇyāśritaṃ puṇya-prabhavaṃ. puṇyaṃ punar
jñānāśritaṃ jñānaprabhavaṃ. tasmād ubhayam etat pradhānaṃ
anuttarāyai samyak-saṃbodhaye. puṇyaṃ pradhānaṃ jñānaṃ
punar nir-uttaraṃ. puṇya-jñāna-tad-anyatara-vaikalyād ayaṃ
bodhisattvo '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ṃ nādhigacchet. ity
ayaṃ bodhisattvasya hetuphalasaṃgṛhītaḥ svaparārtho
veditavyaḥ.
3.1.1.5.現法後法自利利他
3.1.1.5.1.現法自利利他
云何菩薩現法後法自利利他?謂諸菩薩以如正理工巧業處,士夫作用積集財物,即於如是所集財物知量受用。又先所造可愛果業、異熟果熟,於現法中受用彼果。又諸菩薩於諸靜慮善迴轉者,為欲獲得現法樂住,於現法中依此靜慮,不為成立利他事故依此靜慮。又諸如來現法涅槃,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能得現法涅槃諸有為法,是名菩薩現法自利。如諸菩薩現法自利,如是菩薩所化有情,由此獲得現法利益,當知即是現法利他。
[解]怎麼叫做菩薩現法後法自利利他的功德呢?現法就是現在的生命體,後法就是將來的生命體,所做的功德有自利、也有利他。
1)現法自利
1.1)如理求財及正受用
就是很多的菩薩,以如正理,就是合乎正理,我現在做善得善報,就合乎正理;如果是做惡,將來會得善報,就不合正理。或者說:也不違犯國家的法律,也不違犯佛教的戒律,叫如正理。工巧業處,就是特別有智慧的事業的境界,做醫生,這也是工巧業處;或者是耕田、種田,也是工巧業處;辦學校,也是工巧業處。就是屬於智慧的這種事情,各式各樣的事情,對人民有利益的事情,是正理的工巧業處。士夫作用,這些工巧業處一定要有一個人,在這裡面發生作用。積集財物,由工巧業處,由士夫的作用而積集來的財物,而是如正理,這時候得到很多的財富。得到財富以後,對於所積集的財物,要知道量,不能夠太過,這樣享受財富,叫受用。
a)以如正理工巧業處等者:謂以工巧智為先,隨彼勤劬,為建立工巧業處眾具,為和合故,成辦種種工巧業處。由是因緣,積集財物;既積集已,不染不住,不耽不縛,不悶不著,亦不堅持深見過患,了知出離而受用之,是名知量受用。
a1)以工巧智,工就是巧,就是用善巧的智慧,就是有專業知識。為先,先要有這種專業知識。隨彼勤勞,再加上你不懈怠,很精進,不怕苦。為建立工巧業處眾具,你不怕苦,就會建立工巧業處,眾多的資具。為和合故,成辦種種工巧業處,就是大家團結起來,才能成辦種種的工巧業處。因為你自己有專業知識,又能夠團結很多人,由是因緣積集財物,既然把財富積聚來以後?知量受用。怎麼叫做知量受用呢?不染,得到財富以後,對於財不會引起很多非法的煩惱,就是不會引起很染污的事情。不住,住就是念念不忘,心裡老是想自己的財富。不耽,就是不是特別的愛著這些財富。不縛,他不會被這些財富把他困住。不悶,悶者憂也,不會有財富以後,心裡面就憂愁。不著,心裡面對這件事不是看得很重。不堅執,對財富雖然是積聚很多,不是執著這件事。深見過患,深深的看出來財富還是有過患,能令人墮落,能令人造很多的罪。了知出離,他知道這個財富也是有過患,所以他心裡面出離這一切過患,出離這一切的煩惱,心裡很自在的受用,這樣是名知量受用。
1.2)得可愛果
又先所造可愛果業,先,過去生所創造的功德的事情,能得到可愛的果報。果是所得,業是能得果,而這個業是前世創造。異熟果熟,這個可愛的果是現在,業是前生造的。前生造的業,現在這個異熟果成熟,就是得到可愛的果報。異熟果,多數是指色、受、想、行、識這個果報。於現法中受用彼果,現在就是享受這個身體。你不殺生,所以這個身體健康、長壽,不殺生得的果報是健康、長壽。若殺生,壽命短而容易多病;你前生做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做很多的功德,所以今生得的果報很好,你就享受這個果報。
1.3)得禪定樂
又諸菩薩於諸靜慮,靜慮就是色界四禪。善迴轉者,善迴轉是什麼意思呢?靜坐的時候,要善巧的迴轉。現在應該修止,但是我心裡面妄想很多,要把這個妄想迴轉,使令它不要動,就是止。現在應該修觀,就是把寂然不動的明靜而住的心情迴轉過來,叫它觀察,思惟觀察,叫做迴轉。或者昏沈,要迴轉修特別殊勝的功德,觀想思惟來破除昏沈。或者是掉舉,也要善巧迴轉,使令他不掉舉。這樣,你能夠善巧的迴轉,就得到禪定,得到色界四靜慮。為什麼要善巧迴轉呢?就是想要獲得色界的四禪,就是現在的生命體就有這種輕安樂。你成就現法樂住的色界四禪,就住在靜慮裡邊享受禪定的樂。我這是為自己,不是為利益他人,住在靜慮裡邊。
1.4)得涅槃道
又諸如來宣說正法,菩薩就依據佛的正法修學涅槃,而且現在就得涅槃,叫現法涅槃。現法涅槃是果,果由因來,什麼是因呢?所有世間的善法及出世間一切能夠獲得現法涅槃的這一切有為法。就是由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修道,到無學道,這些都是有為法。由有為法的成功,在心裡面就出現無為的涅槃的境界。這是指得涅槃道,涅槃道就是涅槃因。是名菩薩現法自利,就是前面現法得到的功德力,如理求財及正受用,這是得到財富。第二,得到很好的一個生命體。第三科,得到禪定樂。第四,是得涅槃道。順著次第,它是現法自利的這麼多的功德力。
2)現法利他
菩薩得到很多的財富,又得到好的異熟果,又得到色界的四靜慮,又得到涅槃道這個事情,這些現法自利。菩薩有這樣的功德力以後,就是用這些功德教化眾生,因為這樣,使令很多的眾生也得到很多的功德,當知即是現法利他。
a)如諸菩薩現法自利等者:前說菩薩積集財物知量受用,現法自利。即於此義,於此善根,勸他受學,是即菩薩現法利他。攝事品說:於現法利勸導行者:謂正勸導,以法業德,招集守護,增長財位,當知是名以現法利勸導利行。由此能令從他獲得廣大名稱,及現法樂。由資具樂攝受安住。
a1)前說菩薩積集財物知量受用,這是現法自利。即於此義,於此善根,也勸別人這樣如法地行利,得到財富,是即菩薩現法利他。攝事品說:於現法利勸導行者,也勸別人這樣做。也勸導別人以法業德,就是依據佛法作種種功德。招集守護,就是這樣得到功德的時候,也能守護不失。增長財位,增長很多的財富。當知是名以現法利勸導利行。菩薩自己如法地求財,得到種種功德。菩薩也如法地勸導眾生如法求財,所以菩薩也得到廣大的名稱。現法樂,指禪定。由資具樂,沒有得聖道的人所得的樂一定要靠資具。譬如身體冷的時候,穿衣服感覺暖,這叫資具樂,因資具而有樂。得聖道之後,不靠這一切法,能離一切相而心裡面有法樂。初開始要由資具樂。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a dṛṣṭadhārmikaḥ sva-parārthaḥ.
katamaḥ sāmparāyikaḥ. yuktena śilpa-sthāna-karma-sthānena
puruṣa-kāreṇa yā bhogānām ārjanā. teṣāṃ eva
copārjitānāṃ bhogānāṃ mātrayopabhogaḥ. pūrvakasya
ceṣṭa-phalasya karmaṇo vipa-kvavipākasya yo dṛṣṭe dharme
phalopabhogaḥ. dhyānavyāvartanakuśalasya ca bodhi-sattvasya
dṛṣṭadharmasukhavihārārthaṃ dṛṣṭa eva dharme
tat-saṃniśrayo na parārtha-prasādhanārthaṃ
dhyānasaṃniśrayaḥ.yac ca dṛṣṭadharmanirvāṇaṃ
tathāgatabhūtasya. ye ca laukika-lokottara
dṛṣṭa-dharma-nirvāṇa-saṃprāpakāḥ saṃskṛtā
dharmāḥ. ayam ucyate bodhisattvasya dṛṣṭadhārmika eva
svārthaḥ. yathā bodhisattvasayaivaṃ pareṣām api parārtho
veditavyaḥ ye sattvā bodhisattva-vinītāḥ.
3.1.1.5.2.後法自利利他
若於欲界能獲他世財寶具足、自體具足,及能當生靜慮、無色。若生靜慮及無色中,能獲他世財寶具足、自體具足。若現法中與憂苦俱,數數思擇修習善因,是名菩薩修習後法自利利他。
[解]1)若是菩薩這個時候是在欲界,有工巧的智慧,做種種利益人的功德,所以第二生,就是來世能得到財寶具足。自體具足,因為你做不殺生、不偷盜這些功德,將來那個生命體也是很圓滿。能當生靜慮無色,他能夠多靜坐,將來就能夠生到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
2)若是已經往生到色界的第四靜慮,及無色界的四空定,當他從色界天、無色界天命終的時候,到欲界來,也能獲得財寶具足、自體具足。就是他在修禪定的時候,或者在成就禪定之後,或者成就禪定之前,他做種種功德,所以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以後,命終到欲界,就獲得財寶具足、自體具足。但是這是在前一生辦,所以也是後世。
3)若現在的生命體的生活中,生活困難,使令心情感覺憂苦。怎麼辦呢?我貧苦就是前生沒做功德,現在要想辦法修習善因。數數思擇,一次又一次地思惟觀察這個道理,他明白,這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應該修習善因,是名菩薩修習後法自利利他。
tatra
yā ca kāma-dhātau bhoga-sampat paratra. yā cātma-bhāva-saṃpat
paratra. yā ca paratra dhyānārūpyopapattiḥ. tasyāś ca
paratrabhogātmabhāvasampado dhyānārūpyo-patteś ca yā dṛṣte
dharme sahaiva duḥkhena sahaiva daurmanasyena pratisaṃkhyāya
pratisaṃkhyāya hetvāsevanā.ayaṃ sāmparāyika eva
bodhisattvasya svaparārtho vedi-tavyaḥ.
3.1.1.5.3.現法後法自利利他
若諸菩薩於現法中,與喜樂俱修習當來財寶具足、自體具足所有善因,及非退分靜慮、無色一切等至,是名菩薩現法後法自利利他。
[解]若諸菩薩於現法中與喜樂俱,就是很富貴,財富很多,生活很快樂,叫作與喜樂俱,有喜有樂。喜是第六意識,樂是前五識。修習當來財寶具足,現在就是有很多財富,心情喜樂,但是還在繼續作種種功德,所以當來的財寶也會具足,自體也會具足。所有善因,當來的財寶具足、自體具足,是因為你現在修善因的關係。及非退分靜慮無色一切等至,他一方面修習散亂的功德,同時也修定善。常靜坐,而靜坐成功的時候,他不退,不是退分定,不退分的靜慮無色。一切等至,就是一切的禪定,色界四靜慮、無色界四空定,名為等至。等至就是至等,等就是定,達到定的境界。等,就是心裡面不散亂、不昏沈,不散亂就是寂靜,不昏沈就是明了,這是要到色界定、無色界定。你用功修行能達到這個境界,所以叫作等至,成就這個定。是名菩薩現法後法自利利他,現法也自利利他,後法也自利利他。什麼是非退分?若現法財寶具足、自體具足,或復證喜俱行或樂俱行三摩地,是名與喜樂俱靜慮無色一切等至。喜俱行就是初禪和二禪,樂俱行就是三禪。若是第四禪,就是捨受,沒有喜、沒有樂;無色界的四空定也是捨受。既證入已,不從彼退,名非退分。
yā
punar dṛṣṭe dharme sahaiva sukhena sahaiva saumanasyena
bhogātma-bhāva-saṃpado hetv-āsevanā. yā cehāhānabhāgīyā
dhyānārūpya-samāpattiḥ. ayaṃ dṛṣṭa-dharma-sāmparāyikaḥ
sva-parārtho veditavyaḥ.
3.1.1.6.畢竟及不畢竟自利利他
云何畢竟及不畢竟自利利他?謂於欲界財寶具足、自體具足,若因若果,及諸異生世間清淨,若因若果,是不畢竟自利利他。若諸煩惱一切永斷,若諸所有八支聖道,若此為依獲得一切世間善法,是名畢竟自利利他。
[解]怎麼叫作畢竟的自利利他?不畢竟的自利利他呢?
1)這位菩薩在欲界的時候,做很多的功德,所以他享受可愛的果報,就是有財寶具足、自體也具足,就是有圓滿的果報身體,同時還有很多的財富。若因、若果,自體具足也有因果、財寶具足也有因果。及諸異生世間清淨,同時及諸異生,不但是自己,也普遍地利益到很多的世界上的人民。是什麼事情得到利益呢?世間清淨,若因、若果,就是色界定、無色界定,名為清淨。欲界雖然有財寶具足、自體具足,因為有欲的關係,就不名為清淨。色界定、無色界定,也有因、也有果。這樣,在欲界有財寶具足、自體具足的因果,同時又成就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禪定的因果。這樣的功德利益,不是究竟的自利利他。為什麼?因為是無常,欲界的財寶具足也是無常的、自體具足也是無常的,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禪定也是無常。什麼是世間清淨若因若果?靜慮無色諸有漏定,名為世間清淨。你若在人間,修習色界定、無色界定,成功,就可以入定,這叫作因。死掉以後,從人間生到色界天,生到無色界天,就叫作果。
2)若是這位菩薩能學習般若波羅蜜、修四念處,所有的愛煩惱、見煩惱完全都消滅,煩惱一切永斷。煩惱怎麼能斷呢?就是要所有的八支聖道,就是八正道分,要修這種功德。修八正道成功,滅除一切的煩惱,最低限度是八地菩薩。若此為依,達到這樣的境界以後。獲得一切世間善法,就是在社會上廣度眾生,勸導一切眾生做種種功德,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廣度眾生,這樣,又得到世間的善法。這樣的世間善法,和煩惱永斷的這個境界,是名畢竟自利利他,究竟的自利利他,你所成就的功德,永久也不失壞。所以,破除一切煩惱,然後做種種功德,是永久也不可以破壞。因為內心裡有八正道,做種種善法,那個善法是殊勝。由此能感當來轉增轉勝可愛樂諸異熟果,就是得法身。得法身,做種種功德,都是無漏的功德。
ātyantikaḥ
svaparārthaḥ katamaḥ. katamaś cānātyantikaḥ. kāma-dhātau
bhogātma-bhāva-saṃpattiḥ sahetu-phalā laukikī ca
pṛthag-janānāṃ śuddhiḥ sa-hetu-phalā an- ātyantikaḥ
sva-parārthaḥ. sarvātyanta-kleśa-praḥāṇam āryāṣṭāṅgaś
ca mārgaḥ tad-āśrayeṇa ca ye laukikāḥ kuśalā dharmāḥ
pratilabdhāḥ. ayam ucyate ātyantikaḥ sva-parārthaḥ.
由三因緣,應知畢竟及不畢竟:一、由自性故;二、由退不退故;三、由受用果有盡無盡故。由自性故者:究竟涅槃,名為畢竟;一切有為,名不畢竟。由退不退及受用果有盡無盡故者:八支聖道無有退故,及受用果無有盡故,名為畢竟;其餘一切善有漏法,由有退故,及受用果有終盡故,名不畢竟。如是菩薩十種自利利他若略若廣,菩薩隨力隨能當勤修學。除此,無有若過若增,過去未來,所有一切已學當學自利利他,亦皆唯有如此十種自利利他。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解]由三因緣,應知畢竟、及不畢竟。一、由自性故。二、由退不退故。三、由受用果有盡無盡故。
1)由自性故,那件事本身上所具足的相貌,就叫做自性。究竟涅槃,就是你滅除一切煩惱以後,能夠證悟不生不滅的真如理,這個時候叫做究竟涅槃,這件事就是永久也不退轉。一切有為法,就是無常的這一切因緣生法,因緣生法是有變化,有時有;有時沒有,有無常的問題。諸法實相,諸法寂滅相,是永久也不變,所以叫做畢竟。有為法,是隨因緣轉變,所以不究竟。前說若諸煩惱一切永斷,此名究竟涅槃。前說八支聖道,及與一切世間善法,此名一切有為,因為這是因緣生法。
2)由退不退及受用果有盡無盡故者,這是什麼意思?修學八聖道法,成功,就不會退。以八支聖道為依,獲得一切世間善法,他所受用的大福德境界是沒有窮盡的。所以你能夠修學金剛般若,然後做種種功德,這個功德是無量無邊的,是不可窮盡的。若是你沒有金剛般若,也做功德,那功德是無常的。
3)剩餘的是善而有漏,沒有斷煩惱。由有退故,沒有斷煩惱,你的功德到時候就結束,退下來,由色界天、無色界天退到欲界。受用果有終盡故,你所受用的財富、功德,也有時間性,到時候就結束,名不畢竟。
4)如是菩薩十種自利利他,純共自利利他,利益種類自利利他,安樂種類自利利他,因攝果攝自利利他,現法後法自利利他,畢竟不畢竟自利利他。自利是一,利他是一,一共六個,就是十二種。而這上面說十,純共自利利他那個地方有過失,可能那個不算數,就是十。若略說,就是十種,若廣說,是無量無邊。菩薩隨力隨能,隨自己的福報的力量,隨自己智慧的能力,應該努力的做這種功德。這十種功德就是這麼多,除了這個不會再加上去。這十種是現在。若說過去世,說未來世,所有一切的已經學習的善法,過去是已學;未來就是當學。過去、未來自利利他的這些功德事情,亦皆唯有如此十種自利利他。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tatra
tribhiḥ kāraṇair ātyantikatā anātyantikatā ca veditavyā.
svabhāvataḥ parihāṇitaḥ phalopabhoga-parikṣayataḥ. tatra
svabhāvato nirvāṇam ātyantikaṃ. saṃskṛtaṃ sar-vam
evānātyantikaṃ. āryāṣṭaṅgo mārgaḥ aparihāṇīyatvād
aphalopabhoga-parikṣayād ātyantikaḥ. tad-anye kuśala-sāsravā
dharmāḥ parihāṇitaḥ phalopabhoga-parikṣayataś
cānātyantikāḥ. ity ayaṃ bodhisattvānāṃ daśa-vidhaḥ
sva-parārthaḥ samāsavistarataḥ. yatra bodhisattvair
yathāśakti-yathābalaṃ śikṣitavyaṃ. nā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atīte 'dhvany anāgate 'pi ye svaparārthe
śikṣitavantaḥ śikṣiṣyante. sarve te asminn eva daśa-vidhe
sva-parārthe. na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