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菩薩地-初持瑜伽處-2.發心品

南宋-梁楷-釋迦出山圖-纸本设色-东京国立博物馆
2.發心品
2.1.辨相
復次,菩薩最初發心,於諸菩薩所有正願是初正願,普能攝受其餘正願,是故發心以初正願為其自性。
[]發心,就是已經發無上菩提心,應該說是在十信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佛這麼多的位次,由凡而聖,一直到得無上菩提,中間有這麼多的位次。初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就是在十信位。
1)前面說完種性持,但是道理是無窮無盡的還有,所以叫做復次。菩薩最初開始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於諸菩薩所有正願是初正願,諸菩薩發很多願,現在最初發心,也就是發願,是很多的願裡面最初的這個願,是指這個願說。這個最初的正願,它能夠攝受,就是逐漸的會成就其他的那些正願,也都是因此而成就。所以發菩提心,諸菩薩很多的願裡邊,最初的正願,是這裡邊說發菩提心的體性。
a)什麼是發心?有兩種發心,一、世俗發心,世俗就是你雖然思想有點不同,但是很多還都是原來的樣,就是世間上一般的俗氣的境界,沒有改變;但是心裡邊有一個不同的地方,就是有願。這是一種發心,就是凡夫境界。二、證法性發心,這是修行開始成功的聖人,證悟諸法的真理,見到諸法的真理,這個人也發無上菩提心。這就是聖人的發心,前邊是凡夫的發心。這個地方說發菩提心,不是證法性的發心,是世俗的發心,就是一般的凡夫境界。
b)這個世俗發心,怎麼發法呢?隨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故。隨順、隨逐一個有智慧的人的前面,對這個有智慧的人,你心裡面安住在恭敬這裡。能發動一個很勇猛的心,就是這個意願非常的強烈,叫作增上意。恭敬而住,起增上意幹什麼呢?發誓願故,就是發菩提願的關係。誓願,誓是決定的意思。若有願,但是還不決定,那不能說是誓願,只是可以說願;若是決定不可動搖,任何人不可以改變他的意願的,那叫做誓願。
c)世俗發心這件事,在顯揚論二卷那裡有說。就是在一個善知識前面,先頂禮,然後,自己念這個文:長老憶念,我某某比丘,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以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和合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長老憶念或者是大德一心念,說自己的名字,從今天開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什麼要發無上菩提心呢?就是要利益一切眾生,對一切眾生都發慈悲心。從今天以去,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就是六波羅蜜,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修布施,為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也是為證無上菩提;證無上菩提,為饒益一切諸有情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這個比丘是菩薩比丘,不是在家菩薩。願尊證知我是菩薩,願大德你證明我是菩薩。說三遍,然後頂禮,舉行這麼一個儀式。
d)什麼是於諸菩薩所有正願,是初正願?菩薩發的這無上菩提的願,一共有五種,依順次數,這五種有次第,現在發的世俗發心是屬於第一個。何等為五?謂發心願、受生願、所行願、正願、大願,是名菩薩所有正願,如菩提分品中說。凡夫的佛教徒,能夠認真的學習佛法,受到感動,能發菩提心,雖然他的行為未必像他發願那麼圓滿,但是也是了不起。你就是動一個念頭,不必行為上對於眾生有什麼利益,但是心裡面想:我要利益你。就是了不起,應該知道這件事。
iha bodhisattvasya prathamaś cittotpādaḥ sarva-bodhisattva-samyak-praṇidhānānām ādyaṃ tadanyasamyakpraṇidhānasaṃgrāhakaṃ/ tasmāt sa āditaḥ samyak-praṇidhāna-svabhāvaḥ/

又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時,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如是發心,定自希求無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是故發心以定希求為其行相。
[]2)前面只是說是發正願,但怎麼發心呢?是這個行相,行者心也,世間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心在動,心若不動沒有這件事。發菩提心也是心在動,就是發菩提心的相貌。又這個菩薩發起正願,正是讚嘆的意思,讚嘆發菩提願是非常合乎道理、非常偉大、非常的良好。求菩提時,發正願心,就是求菩提,就是希求成就佛的大智慧,就是希求得無上菩提。發如是心,就發動你的心是這樣。說如是言,要向一個善知識,這樣說: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因為從經論上,看見無上菩提的功德無量,非常地偉大,所以自己:希望我決定在將來能夠成就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就是大智慧,成就這個智慧。
a)什麼是無上正等菩提?無上菩提有三種:
a1)斷除兩種煩惱,就是一個是煩惱障,一個所知障,斷除這兩種煩惱。成就二種智慧,一個是一切煩惱不隨縛智,一切所知無障礙智。先是把染污的事情,見煩惱、愛煩惱把它清除,使令心清淨。一切所知無障礙智,世間上很多的事情,都能通達無礙。斷除所知障,就成就一切所知無障礙智。斷除煩惱障,就是一切煩惱不隨縛智,就是到阿羅漢的境界。所知障也清除,就是得無上菩提。成就二種智慧,斷除二種障,就是無上菩提。
a2)清淨的智慧,還有個一切智,還有個無滯智。這三種智慧。佛的智慧是怎麼相貌?第一是清淨智,就是斷除煩惱障,斷除所知障;佛的心是清淨光明的境界,這是清淨智。第二是一切智,就是通達一切法無障無礙。第三是無滯智,就是無滯礙,不是很遲鈍,非常地迅速,很快地就知道一切的事情。這是具足清淨智、一切智、無滯智,這就是無上菩提。
a3)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四無礙智、六種神通,一共有一百四十種功德,就是無上菩提。
2.1)得無上菩提有什麼用呢?就是得無分別智,無分別智,也能夠分別,也能無分別。他能夠造作一切有情的福業,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能做這些事情。能作一切有情義利,就是合於道義的利益、合乎真理的利益。
a)什麼是能作有情一切義利?謂諸如來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義利,利益安樂正行最勝故。此中有情唯說天人,彼有勢力能了其義修正行故。就是很多的佛,能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義利,義利是總說,利益、安樂是別說。而這件事,不是口說,是真實能做這件事,所以這是最殊勝。此中有情唯說天人,為什麼只說天人呢?天和人有這個力量,能夠明白佛說的道理,他也能這樣學習。所以就說天人。
2.2)前面說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這是願;能作有情一切義利是行;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是果。願、行、果。能作一切有情義利,什麼義利?是究竟的讓一切眾生,都安置在究竟涅槃那裡,安置在如來的廣大智中,作這種利益。
a)什麼是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慧?謂斷菩提及智菩提。斷就是斷煩惱障,斷所知障,這也是無上菩提。智菩提,就是成就清淨智、一切智、無滯智,一切煩惱不隨縛智、一切所知無障礙智,這也是菩提。究竟涅槃、如來廣大智,這兩件事合起來名為無上菩提。
2.3)這樣的發願,心者願也,在自己這個凡夫的虛妄分別心上,建立這樣的廣大的願力。定自希求,是決定不會退轉的,發心的時候是這樣肯定。我自己主動地希求無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一個是願得無上菩提,一個是願作一切有情義利,這是二個願。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就包括在能作有情義利裡面,也可以包括在願我決定當證無上菩提裡面。發心,就是自己決定:我希望我能成佛,我能得無上菩提,就是這個意願非常地堅強,非常地廣大,這是發菩提願的一個行相。
sa khalu bodhisattvo bodhāya cittaṃ praṇidadhad evaṃ cittam abhisaṃskaroti vācaṃ ca bhāṣate/ aho batāham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eyaṃ sarva-sattvānāṃ cārthakaraḥ syām atyantaniṣṭhe nirvāṇe pratiṣṭhāpayeyaṃ tathāgata-jñāne ca/ sa evam ātmanaś ca bodhiṃ sattvārthaṃ ca prārthayamānaś cittam utpādayati/ tasmāt sa cittotpādaḥ prārthanākāraḥ/

又諸菩薩緣大菩提及緣有情一切義利,發心希求,非無所緣,是故發心以大菩提及諸有情一切義利為所緣境。
[]3)又諸菩薩攀緣佛的大菩提,及攀緣一切眾生有情的義利。一切有情的義利也是無上菩提;或者說是隨其所依,有的眾生可以得聲聞菩提,有的眾生得辟支佛菩提,有的眾生得無上菩提。緣大菩提,是菩薩自己的意願:我要成就無上菩提。一切有情義利,當然也包括人天的福報,以及三乘的菩提。發心希求,發這樣的心,希求成就這件事。非無所緣,並不是無所緣而能發無上菩提。是故發心,以大菩提,及諸有情一切義利,為所緣境,就是你長時期地學習佛法,心裡面感覺到無上菩提的尊貴,希望成就,因此而發無上菩提心。長時期地緣念一切眾生的苦,就發大悲心,這樣才發無上菩提心。沒有作如是觀,不可能發無上菩提心。這一段文等於是發動無上菩提心的一個因緣。
tāṃ khalu bodhiṃ sattvārthaṃ cālambya sa cittotpādaḥ prārthayate nānālambya/ tasmāt sa cittotpādo bodhyālambanaḥ sattvārthālambanaś ca/

又諸菩薩最初發心,能攝一切菩提分法殊勝善根為上首故,是善、極善;是賢、極賢,是妙、極妙,能違一切有情處所三業惡行,功德相應。
[]4)發心有什麼功德呢?有什麼好處呢?又諸菩薩在凡夫的時候,一開始能發無上菩提願,這個時候只是內心裡面有這樣的高尚的意願而已,以後會有什麼成就呢?會有什麼好處呢?能攝一切菩提分法,攝者取也,就是用手拿的意思,他逐漸的就會成就一切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也是菩提分法,六波羅蜜也是菩提分法,就是逐漸的會成就一切的菩提分;菩提是果,分是因。殊勝善根這句話是讚歎菩提分法,菩提分是最殊勝的、最有力量的、最有功德的事情。為上首故,就是最先要做的事情,發無上菩提心之後,應該做什麼事情?要做這個事情。是善極善,是賢極賢,是妙極妙,這三句也是讚歎發無上菩提心。能違一切有情處所三業惡行功德相應,常常能栽培一切菩提分法,就能衝擊有情、也是衝擊自己、也是衝擊一切眾生的三業惡行,身口意的這些有罪過的事情,逐漸的都把它消除。消除之後,在清淨的身口意上,有殊勝的善根功德相應。
a)什麼是善根?增上義是根義,能除雜染及證清淨,是名善根。增上,就是有大力量,力量強大的意思。根就是有強大的力量,譬如樹的根,根若沒力量,樹就倒。一切菩提分法也是有大力量的意思,什麼叫有大力量?就是能破除身口意上的污染,貪瞋癡等煩惱,就表示是有善根。能夠成就清淨的身口意業,這就是力量,這就叫善根。
b)什麼是殊勝?此復有五,謂信、勤、念、定、慧,超餘一切聲聞獨覺,名為殊勝。善根有五種,謂信、勤、念、定、慧。超過其餘的聲聞、緣覺,他們也有信勤念定慧。但是菩薩的信勤念定慧超過一切聲聞、緣覺的信勤念定慧,所以叫做殊勝。殊,是不同的意思,勝是超過他。
c)什麼是善?性多攝受善法朋侶身心澄淨,是名為善。這位發菩提心的菩薩,他的心就是歡喜多攝受善法朋侶,就是歡喜連絡有善法的朋友與他為伴侶;那個有功德的人,我願意和他作朋友,攝受就是同他聯繫。什麼叫做善法朋侶呢?就是他的身口意清淨沒有污染,這就是具足善法的朋侶。
d)什麼是賢?遠離顰蹙,舒顏平視,含笑先言,常為愛語,是名為賢。顰蹙,就是皺眉頭心裏面有苦惱,憂愁的樣子。遠離顰蹙,他沒有這種苦惱的境界。舒顏,他的顏面就是很開朗的樣子。平視,和你見面的時候平視,不向上看,或者向下看,表示同你親近、接近的意思。含笑先言,常為愛語。
e)什麼是妙?成就尸羅,是名為妙。這個發菩提心的菩薩,成就尸羅,安住淨戒。
f)什麼是極善、極賢、極妙?如是後後展轉增勝,證得究竟,是名極善、極賢、極妙。
最初的時候是善、是賢、是妙,後來不斷地栽培自己,後來又後來,展轉的就殊勝,善又善,最後到極善;賢而又賢,到極賢;妙而又妙,到極妙。
h)什麼是功德相應?這就是顯示能違一切有情的處所,就是身口意。身口意三業的惡行被損減、被消滅,然後有功德圓滿。菩薩能發無上菩提心,就會有善極善,賢極賢,妙極妙,有此功德,即能違逆三業惡行這些污染,使令這些污染不活動。
sa cittotpādaḥ sarva-bodhi-pakṣa-kuśala-mūla-saṃgrahāya pūrvaṃgamatvāt kuśalaḥ (parama-kauśalya-guṇa-yuktaḥ) bhadraḥ parama-bhadraḥ kalyāṇaḥ parama-kalyāṇaḥ sarva-sattvādhiṣṭhāna-kāya-vāṅ-mano-duś-carita-vairodhikaḥ/

又諸菩薩最初發心所起正願,於餘一切希求世間、出世間義妙善正願,最為第一、最為無上。如是應知最初發心,有五種相:一者、自性,二者、行相,三者、所緣,四者、功德,五者、最勝。
[]5)又諸菩薩最初發心所起的正願,就是剛才說的發菩提願,對比其餘不是菩薩的那些一切人,希求世間義的妙善正願,世間上非佛教徒乃至其他的宗教徒,或是非宗教徒,也有一些有道德的人。菩薩也會做這種功德,但是菩薩最第一,菩薩正願最圓滿。在佛教裏邊,還有希求出世間的妙善正願,就是聲聞緣覺也有超越世間的功德殊勝,但是和菩薩比,比不上菩薩,菩薩還是超過他們。所以菩薩的妙善正願最為無上,是最殊勝。前面這一段文所說的應該知道,最初發心有五個相貌。第一個是自性。第二個是行相。第三個所緣。第四功德。第五者是最殊勝,讚歎他最殊勝。
a)什麼是最第一?共諸世間善圓滿故,名最第一。菩薩共於世間人做的一切功德,但是菩薩來做這件事情,做的是最為圓滿的,所以也是最第一。
b)什麼是最無上?於所知障得清淨故,名最無上。就是阿羅漢、辟支佛他們能斷除煩惱障得清淨,還沒有所知障得清淨,所以菩薩能夠所知障得清淨,所以是最無上的。
yāin ca kānicid anyāni laukika-lokottareṣv artheṣu kuśalāni samyak-praṇidhānāni/ teṣāṃ sarveṣāṃ agram etat samyak-praṇidhānaṃ niruttaraṃ yad uta bodhisattvasya prathamaś cittotpādaḥ/ evam ayaṃ prathamaś cittotpādaḥ svabhāvato 'pi veditavyaḥ ākārato 'py ālambanato 'pi guṇato 'pi utkarṣato 'pi paṃca-lakṣaṇo veditavyaḥ/

2.2.明業
又諸菩薩初發心已,即名趣入無上菩提。預在大乘諸菩薩數,此據世俗言說道理,是故發心趣入所攝。
[]1)又諸菩薩初開始發無上菩提心以後,這個時候這個人的身份,進入到無上菩提的這個範圍內。預在大乘諸菩薩數,預就是參與,就是參加這個大乘佛法的這些很多的菩薩裡面的一位,就是他是菩薩摩訶薩。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從這裏開始計數,第一個阿僧祇劫開始。
a)攝大乘論有一個頌:清淨增上力,堅固心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
a1)清淨力,就是信、戒、聞、捨、慧;或者是信、進、念、定、慧有力量,能調伏內心的貪瞋癡,這時候叫做清淨力。
a2)增上力是什麼呢?就是善知識。這位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親近善知識,善知識對他有增上力,就是無形中能使令他善根增長、調伏煩惱,有這種威力,叫做增上力。
a3)堅固力是什麼意思?就是他若遇到惡知識的時候,惡知識不能破壞他的善根。
a4)昇進力是什麼意思?就是有善知識的增上力,惡知識不可以破壞的關係,他的善根一直的進步、有所增長,就叫做昇進力。如果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具足這四種條件的時候,就是菩薩三大阿僧祇劫,第一個阿僧祇劫開始。
b)這樣說他已經開始無上菩提道,參加到菩薩裏面的一員。這句話是根據世俗菩薩說的,世俗的言說道理說的;就是他沒有得無生法忍,他還是有煩惱的菩薩。從這裏來講他是趣入無上菩提,預在大乘諸菩薩數。不是說他得無生法忍、不退轉那個大菩薩境界。所以說發無上菩提心,就是他已經入於無上菩提,預在大乘諸菩薩數,這叫做趣入,所攝就是攝於這樣的範圍內。
b1)什麼是趣入?謂出發心,即名趣入、墮在大乘名數,然非真實諸菩薩攝。發心時,起增上意,發誓願言: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我是菩薩。第二第三亦復如是。由是宣說此據世俗言說道理。
b2)你能這樣發無上菩提心,就是入於無上菩提大乘諸菩薩數,墮在大乘名數裏面,墮者入也,入於菩薩數。然不是得無生法忍,見到第一義諦,不是屬於那樣的菩薩。這裏舉出一個事實,初開始發菩提心的時候,起增上意,就是發動特別誠懇的心,發誓願說: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我是菩薩,願尊證知我是菩薩,說第一遍,再說第二遍,再說第三遍也是這樣。由是宣說此據世俗言說道理,就是指世俗發心的這個道理說,這叫做趣入。
tasya ca bodhi-cittasya sahotpādād evāvatīrṇo bhavati bodhisattvo 'nuttara-bodhi-mahāyāne/ bodhisattva iti ca saṃkhyāṃ gacchati yad uta saṃketa-vyavahāra-nayena/ tasmāt sa cittotpādaḥ avatāra-saṃgṛhītaḥ/

又諸菩薩要發心已,方能漸次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非未發心,是故發心能為無上菩提根本。
[]2)又這些諸佛菩薩決定發菩提心,發心有願,一切功德都是從菩提願開始。開始,是漸次的開始,是漸次的速證無上正等菩提。不是說沒有發心就成佛,更是不合道理。所以,初開始發無上菩提心還是凡夫,但是能作無上菩提的根本,就是最初開始就是根本,發菩提心是無上菩提的根本。
utpādya ca bodhisattvas tac-cittaṃ krameṇā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te nānutpāday/

又諸菩薩悲愍一切有苦眾生,為欲濟拔發菩提心,是故發心是悲等流。
[]3)又諸菩薩,悲愍一切有苦眾生,有痛苦的眾生,菩薩對他發悲愍心。發悲愍心做什麼呢?就是為了濟拔、救護苦惱的眾生,他發無上菩提心。所以,發無上菩提心是這個悲愍的等流,也就是由悲愍心流出來的菩提心。前面是菩提根本,是他自己要求無上菩提,所以發無上菩提心,悲等流就是為了救護眾生而發菩提心。所以,一個是求無上菩提而發菩提心,一個是救護眾生而發菩提心,是兩個意思。
tasmād anuttarāyāḥ samyak-sambodheḥ sa cittotpādo mūlaṃ/ duḥkhiteṣu ca sattveṣu sa) kāruṇiko bodhisattvaḥ paritrāṇābhiprāyaḥ tac cittam utpādayati/ tasmāt sa cittotpādaḥ karuṇā-niṣyandaḥ/

又諸菩薩以初發心,為所依止、為建立故, 普於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義利。菩薩學中皆能修學,是故發心是諸菩薩學所依止。如是應知最初發心是趣入攝、菩提根本、大悲等流、學所依止。
[]4)又一切的菩薩都是以初發無上菩提心作依止處、作個基礎。這個菩提心為依止,為建立,就是一切的功德都是以菩提心為依止處,而菩提心能建立一切功德。雖是以菩提心為依止,它能建立什麼呢?就是修學三十七道品,修學六波羅蜜,這一切的菩提分法,都是由菩提心建立,菩提心是一切菩提分法的依止處。有這樣的願,才能夠修三十七道品、修學四念處,才能夠修六波羅蜜。有菩提心的時候,才能發心創造,作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救護一切眾生的事情,是由菩提心建立,是以菩提心為依止,這二件事都是以菩提心為依止處。一切菩提分法、一切有情義利,是菩薩要修學的事情,這兩件菩薩所應作的事情皆能修學。有無上菩提心的時候,就能修學菩提分法、能修學一切有情義利。所以,發無上菩提心這件事,是一切菩薩學處的依上處,它是建立者。由前面這四段所說,應該明白,最初發心是趣入菩薩數,是菩提的根本,是大悲等流,是學所依止。
a)什麼是為所依止,為建立?如說大種於所造色為五種因,謂生、依、立、持、養。
如說大種,四大種就是地水火風,堅溼煖動四大種。於所造色為五種因,所造作出來的地水火風的世界,四大種是一切色法的種,種者因也。這個因,有幾種呢?有五種因。這四大種是所造色的五種因,那五種呢?謂生、依、立、持、養。
a1)什麼是生因?這個世界上我們所看見的、所觸到的地水火風,都是由四大種生出來;如母生子,類似這樣情形,所以叫做生。
a2)什麼是依因?謂由造色生已,不離大種處而轉故。就是四大種創造出來一切色法以後,這些創造的這些色法,還是不能夠離開四大種的地方單獨活動;它還要以四大種為依止處的,他不可以離開四大種,所以叫做依。
a3)什麼是立因?謂由大種損益,彼同安危故。就是這個大種,或者受到傷害,叫做損,或者是增加力量,叫益。彼那個四大種所造的一切色法,也是同樣的安,或者危。這四大種受到傷害,四大種所造的一切色法也受到傷害;四大種得到增益的力量,一切色法也就茂盛起來。
a4)今初發心,望菩薩學為所依止及為建立,義亦如是。現在菩薩初發無上菩提願的時候,望菩薩學,菩薩所應該學的一切菩提分法,及做一切有情義利,這兩件事,也是為所依止,菩提心為這兩件事做依止。為建立,就是有菩提願,就能建立修學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義利。這個道理也和四大種所造的色法意思是相似。
a5)謂菩薩學不離發心而修學故,名所依止。及由發心捨與不捨,菩薩學損減增上,名為建立。怎麼相似呢?菩薩要學習這一切菩提分法,做有情一切義利這件事,也是不能離開菩提心。如果離開菩提願的話,就不修菩提分、不修四念處,也不會度眾生,名所依止。由於發菩提心,又棄捨菩提心,沒有菩提心;或者是沒有棄捨菩提心。因為菩提心有捨與不捨的不同,所以菩薩學處也有損減、增上的不同,所以叫做建立。菩薩學處完全依靠菩提心來決定,無上菩提心是菩薩學處的依止處。
taṃ ca cittotpādaṃ niśritya pratiṣṭhāya bodhisattvo bodhi-pakṣeṣu dharmeṣu sattvār-thakriyāyāṃ ca bodhisattva-śikṣāyāṃ prayujyate/ tasmāt sa cittotpādo bodhisattva-śikṣāyāḥ saṃniśrayaḥ/ evam asau prathamaś cittotpādaḥ saṃgrahato 'pi mūlato 'pi niṣyandato 'pi saṃniśrayato 'pi veditayaḥ/

2.3.辨類
2.3.1.具明二種
2.3.1.1.出其差別
又諸菩薩最初發心,略有二種,一者、永出,二、不永出。言永出者,謂發心已畢竟隨轉,無復退還。不永出者,謂發心已不極隨轉,而復退還。
[]又諸菩薩最初發菩提心的時候,略有二種不同,一者是永出,二者是不永出,有這二種不同。什麼是永出不永出?這個發無上菩提心,不屬於世間的有漏流轉生死的境界,發無上菩提心,也是希求出離世間生死大苦,故名為出。從開始發無上菩提心以後,永遠也不會再棄捨菩提心,叫永出。我發心三天就不發心,發心發二十三年就不發心,就不是永出。
1)什麼是永出?發無上菩提心以後,究竟、無盡期地隨順的現起菩提心,菩提心一直地出現,不退轉。這件事,你本身要不斷栽培,如何栽培?就是要用清淨的戒定慧調伏內心的煩惱,你本身要有這個條件,加上還要親近善知識。誰是善知識?佛菩薩是善知識,經律論是善知識,第一義諦是善知識。如果不親近善知識,菩提心不退轉,不可能的。
2)什麼是不永出呢?發無上菩提心以後,不是特別的誠懇,隨順菩提心的活動。只是感情上一時的歡喜,到時候又不歡喜,就是退。如果是有智慧深入的學習佛法,不是感情上的事情,就不同。現在是不極隨轉,不是那麼特別地合格,心情不對了,就是這樣退還。
a)什麼是轉?謂所發心最初剎那,名之為轉,轉者起也,現起。
b)什麼是隨轉?相續剎那無變異故,名為隨轉。剎那剎那相續下去,這個菩提心不變化,就叫做隨轉。這樣,你的心隨著無上菩提願在活動,叫做隨轉;或者隨就當做相續,相續的現起。
c)什麼是退還?若發心已,還復棄捨,名為退還,退墮法故。所以就是屬於退墮法。
sa ca bodhisattvasya prathamaś cittotpādaḥ samāsena dvi-vidhaḥ nairyāṇikaś cānair-yāṇikaś ca/ tatra nairyāṇiko ya utpanno 'tyantam anuvartate na punar vyāvartate/ anairyāṇikaḥ punar ya utpanno nātyantam anuvartate punar eva vyāvartate/

此發心退,復有二種,一者、究竟,二、不究竟。究竟退者,謂一退已,不能復發求菩提心。不究竟者,謂退已後,數數更發求菩提心。
[]此發心退,復有二種,一者、究竟,二、不究竟。有這麼兩種不同。
1)什麼叫做究竟退?一退失菩提心以後,永久不會再能夠發無上菩提心,叫做究竟退。
a)什麼是退已不能復發求菩提心?謂有聲聞獨覺決定種性者,雖復發心求大菩提,然定不能當證大果,終當棄捨大菩提心,還於自乘而般涅槃。就是這個人的六處裏邊,眼耳鼻舌身意六處裏邊,有聲聞的種性、有獨覺的種性。他有這樣的種性呢?是屬於決定。還有一種是不定的,就是他的六處裏邊,有聲聞種性,還有獨覺種性,還有佛的種性,這樣他就不決定。有的時候發聲聞菩提心,又發獨覺菩提心、又發無上菩提心;菩提心可能又退,又發聲聞的菩提心,有點不定。現在這裏說是決定的不變異,他只是具足聲聞種性,那他就不變,或者獨覺種性都是決定,因為沒有佛性,所以他發心求大菩提,也不能證無上菩提。終究有一天,大菩提心棄捨,又還在他自己具足的這個種性那裏而般涅槃。
2)什麼是不究竟?退失菩提心以後,一次又一次的又發無上菩提心。就是大乘種性補特伽羅,由種性力,若遇勝緣,雖發心退,還是能發心,就是因為有種性的關係。
tasya ca cittotpādasay vyāvṛttir api dvividhā/ ātyantikī cānātyantikī ca/ tatrātyantikī yat sakṛd-vyāvṛttaṃ cittaṃ na punar utpadyate bodhāya/anātyantikī punaḥ yad vyāvṛ-ttaṃ cittaṃ punaḥ-punar utpadyate bodhāya/

2.3.1.2.顯緣因力
當知菩薩最初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
[]當知菩薩最初開始發無上菩提心,怎麼會發心呢?由四種緣和四種因、四種力而發無上菩提心。什麼是緣、因、力?建立義是緣義,順益義是因義。即於如是諸因緣中,若令發心堅固不動,有勝堪能不可屈伏,即此因緣,轉名為力。建立義是緣義,就是外面有一個大力量,幫助你成就這件事,叫做建立義。順益義,就是你內心裏面有力量,順著無上菩提栽培善根,你本身有力量,叫做順益義。

2.3.1.2.1.四緣
2.3.1.2.1.1.由見神變
云何四緣?謂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見諸佛及諸菩薩,有不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或從可信聞如是事既見聞已,便作是念:無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見、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由此見聞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發心緣。
[]怎麼叫做四緣呢?
1)善男子,或善女人,他能夠看見佛,或者看見觀世音菩薩,看見彌勒菩薩,看見佛菩薩有不可思議、特別奇妙的、很少有的神變威力,不可思議變化的威德力,你看見這件事,能不發菩提心嗎?
a)什麼是神變?神變有三種,謂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神變,神通變化,神是不可思議的意思,就是變化是不可思議。有三種不同,謂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
a1)什麼是神境神變?就是不可思議境界的神通變化。譬如說佛、菩薩,有一身能分化成無量的身形,這是不可思議。大地都是是土木泥巴,變成黃金的世界,這個事不可思議。一剎那間就是幾千萬里就過去,這事不可思議。就是各式各樣的這些變化不可思議,這叫做神境神變。
a2)什麼是記說神變?記就是說。就是佛菩薩有他心通,知道你久遠以前的思想是怎麼樣?知道你最近的思想是怎麼情形?知道你現在的思想是怎麼樣?都知道。他知道你的根性,你過去的薰習,怎麼情形?與什麼樣的佛法能相應、能契機,就為你宣說佛法,所以記說神變。
a3)什麼是教誡神變?記說神變只是注重他心通,能知道眾生的思想。這個時候,隨其所依,為你宣說佛法,教誡你要修學戒定慧,要斷煩惱,就這個事情。所以是教誡神變,這也是不可思議的變化。記說神變,他心通也是不可思議的神通,教誡神變也是不可思議的。
b)什麼是不思議?如是神變由成所作,名不思議。佛菩薩有這樣的神變,由成所作,就叫做不可思議。
b1)什麼是由成所作?決擇分說:謂如是如是如來同界同智,勢力勇猛,住無漏界,依此轉依,能作一切有情義利,如是不可思議。決擇分上說:謂如是如是如來,這樣的事情、這樣的事情,是怎麼回事情呢?是佛。同界,也就是此佛、彼佛十方三世一切佛,他們同是法性的境界。同智,同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無有高下,都是證悟這個同界,就是法性。勢力勇猛,佛的神通道力,不管是智慧、是禪定,都是非常勇猛的,力量非常廣大的。住無漏界,他的無分別智,都安住在極清淨的法界上面,沒有煩惱最清淨法界那裏。所有的佛,都是這樣安住在離一切相的真如。依此轉依,這個清淨的無漏界,就是無量劫修行的轉依的境界,就是棄捨一切有為有漏的一些雜染法,而成就無漏無為的清淨功德,這叫轉依,也就是住無漏界,是轉依所成就。能作一切有情義利,由無量劫來的轉依,成就的同界、同智,勢力勇猛的住無漏界的無分別的智慧,他有大悲心能夠造作一切有情的福利。如是不可思議,這件事不可思議。
c)什麼是甚奇希有?得定自在,隨其所欲,一切事成,勝於其餘,勝諸世間,同意所許,故名甚奇希有。依定自在,這是要依靠他有高深的禪定,這個禪定是自在的,願意入、住、出都是隨意。隨其所欲,隨順佛在禪定裏邊的大慈悲願。一切事成,一切事情,想要做什麼事情都成功。勝於其餘,他這個力量能超過其餘的事情。如果沒有定,什麼事情就不要談,這些事情都做不到,所以勝於其餘沒有定。超過世間上也有人有高深的禪定,也能現出種種神通,但是不能和佛比。佛能超過這世間的同意所許,不是聽人說,我親眼看見那個人有神通,你這樣讚許這件事。實在那個不能和佛比的,所以故名甚奇希有。
2)或從可信聞如是事,自己沒看見,從可以信賴的人那裡聽說這件事,就和我看見一樣。既見聞已,或者是自己親自見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甚希奇有的神變威力;或者是聽可信的人說這件事。便作是念,心裡面就這樣憶念這件事,無上菩提有這樣的威德力,使令安住者,就是安住於無上菩提的人,就是佛。令修行者,就是菩薩。他能成就前面說的所見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能成就這個力量。什麼是安住者?此說諸佛得定自在,心調柔故,名安住者。什麼是修行者?善修心故。
3)由此見聞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發心緣。
由此見聞,由前面說,初一段是見,後一段是聞。增上力故,見和聞,有強大的力量,所以就對佛所覺悟的大菩提,深深的建立信心和信解,明白這件事。因此他就發無上菩提心。看見佛菩薩的不可思議神變,他就發無上菩提心,是名第一發心的因緣。
sa khalu cittasyotpādaḥ caturbhiḥ pratyayiś caturbhir hetubhiḥ caturbhir balaiḥ vedi-tavyaḥ/ catvāraḥ pratyayāḥ katame/ iha kula-putro vā kula-duhitā vā tathāgatasya vā bodhisattvasya vā 'cintyam adbutaṃ prātihāryaṃ prabhāvaṃ paśyati saṃpratyayita-sya vā 'ntikāc chṛṇoti/ tasya dṛṣṭvā vā (śrutvā vaivaṃ) bhavati/mahānubhāvā bateyaṃ bodhir yasyāṃ sthitasya vā pratipannasya vā 'yam evaṃrūpaḥ prabhāvaḥ idam evaṃ-rūpaṃ prātihāryaṃ dṛśyate ca śrūyate ca/ sa tad eva prabhāvasya darśanaṃ śravaṇaṃ vā 'dhipatiṃ kṛtvā mahā-bodhy-adhimukto mahābodhau cittam utpādayati/ ayaṃ prathamaḥ pratyayaś cittasyotpattaye/

2.3.1.2.1.2.由聞說法
或有一類,雖不見聞如前所說神變威力,而聞宣說依於無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薩藏教,聞已深信;由聞正法,及與深信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二初發心緣。
[]1)或有一類的眾生,雖然沒有見聞如前所說的神變威力,但是他聽見佛菩薩宣說依於無上菩提的微妙正法菩薩藏教,聽見大乘法藏、大乘佛法。依於無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無上菩提是佛的果位,就是微妙的正法,這個正法就是佛法,不是聲聞乘的法,也不是緣覺乘,現在是無上菩提的微妙正法。這是菩薩法藏的這些教法,聽聞這樣的教法。藏者,藏也。一文一句都藏無量義,一義中也藏無量的文句,這種緣由不可思議的境界,叫做藏教。
a)什麼是微妙正法菩薩藏教?謂於十二分教中方廣一分唯菩薩藏。即於是中宣說一切諸菩薩道為令修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力、無畏、無障智等一切功德,是名無上菩提微妙正法。十二分教裡邊有個方廣,方廣就是大乘,它是屬於菩薩的,其餘的就不是菩薩藏。就是在這個方廣的教法裡邊,宣說一切諸菩薩的所行的佛道。這上面詳細說出來一切諸菩薩道,為令修證無上菩提,成就十種智慧力量,還有四無所畏,還有無障礙智等一切功德,是名無上菩提微妙正法。就是大乘的經論,是以無上菩提為志願的,宣揚這樣的正法教,佛菩薩藏教,他聽到。
2)他聽聞以後,深深的相信這件事。什麼是聞已深信?謂諸菩薩具多勝解,於真實義,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為先,決定喜樂。這個菩薩有很多的智慧,很深刻的理解佛法的智慧,叫做勝解。於真實義,第一義諦是真實義。勝解依處,就是能通達佛法的智慧,第一義是他的依止處。真實義是所解,勝解是能解,勝解以所解為依止處,沒有所解也就沒有能解。具足成就淨信為先,這個菩薩具足清淨的信心,對於真實義,他有清淨的信心。先是有信心,而後決定就有喜樂,對於如來的正法有喜樂。
3)由於這個菩薩聽聞佛陀的大乘正法,後來還有深信的殊勝的力量、勇猛的力量故,所以他對於佛陀得無上菩提這樣的殊勝的智慧,深深的建立信解的智慧,他相信這件事是真實不虛。為得如來微妙智故,他也發心要成就佛的智慧,所以就發無上菩提心,求無上菩提,是名第二初發心緣。
sa na haiva prabhāvaṃ paśyati vā śṛṇoti vā api tv a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ārabhya sad-dharmaṃ śṛṇoti bodhisattva-piṭakaṃ deśyamānaṃ/ śrutvā ca punar abhiprasīdati/ abhiprasannaś ca sad-dharma-śravaṇam adhipatiṃ kṛtvā tathāgata-jñānādhimuktaḥ tathāgata-jñānā-pratilṃbhāya cittam utpādayati/ ayaṃ dvitīyaḥ pratyayaḥ cittasyotpattaye/

2.3.1.2.1.3.由住持法
或有一類,雖不聽聞如上正法,而見一切菩薩藏法將欲滅沒,見是事已,便作是念:菩薩藏法久住於世能滅無量眾生大苦,我應住持菩薩藏法,發菩提心,為滅無量眾生大苦。由為護持菩薩藏法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三初發心緣。
[]1)或有一類菩薩,不但沒有見到佛菩薩,也沒有聽聞如來的無上正法,但是看見大乘佛法,就是這個文字的佛法,將要沒有,將要滅亡。
a)什麼是一切菩薩藏法?謂十二分教方廣一分,及所餘分菩薩藏攝者,是名一切菩薩藏法。就是大乘的經論要滅亡,要沒有,其餘的律,還有中國歷代大德的著作,這又是一分,也是大乘佛法。
b)什麼是正法將欲滅沒?若諸有情世間,由見濁故,有情多分造立眾多像似正法,虛妄推求邪法邪義,故說正法將欲滅沒。這個時代的佛教徒,他的思想受到污染,心不清淨。怎麼叫做見濁呢?這時候的佛教徒,造作很多相似的正法,不是正法,但是與正法相似。虛妄地、錯誤的推求邪法,不符合佛的一實相印、三法印。邪法邪義,法就是能詮的教法,義是所詮的義,有能詮,有所詮的義;能詮的教法是邪,當然所詮的義也就不是正。因為發明很多相似的正法,真實的正法就隱覆,就是誰也不學習。因為你有大福德,大威力,人家都跟你學,而真實的正法,就沒有人學。要是一直這樣,正法就滅亡。
2)這位菩薩看見這件事以後,心裡面在憶念這件事。佛菩薩的慧眼所說的這個正法,久住在世間,能滅除無量無邊的眾生的生死大苦。我應該自己要發心,我應該住持真實的菩薩藏法,為這件事要發無上菩提心,我弘揚正法,使令眾生滅除大苦,我要做這件事。
a)什麼是能滅無量眾生大苦?謂如能斷金剛般若經:說若胎生,若卵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如是一切,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此說菩薩要依菩薩藏法,得微妙智,方能成辦如是不思議事,是故說言能滅無量眾生大苦。金剛經這一段文,什麼意思呢?就是菩薩要以菩薩藏法得微妙的智慧,你能夠學習佛的正法,由聞思修得無生法忍,得這些智慧。才能成辦一切眾生皆令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你才能做這件事,是故說言能滅無量眾生大苦。
3)由於這位菩薩要護持菩薩藏法,要護持佛的藏法,他有一種很大的威德力,對佛陀的智慧深深地信解。現在想要得到佛智慧,而發菩提心,是名第三初發心緣。
sa na haiva dharmaṃ śṛṇotiapi tu bodhisattva-sad-dharmāntardhānim āmukhām upa-gatāṃ paśyati/ dṛṣṭvā ca punar asyaivaṃ bhavati/ apramāṇānāṃ bata sattvānāṃ duḥ-khāpagamāya bodhisattva-sad-dharma-sthitiḥ saṃvartate/ yan nv ahaṃ bodhi-sattva-sad-dharma-cira-sthitaye cittam utpādayeyaṃ yad uta eṣām eva sattvānāṃ duḥkhāpa-karṣāya/ sa saddharma-dhāraṇām evādhipatiṃ kṛtvā tathāgata-jñānādhi-muktas tathā-gata-jñāna-pratilaṃbhāya cittam utpādayati/ ayaṃ tṛtīyaḥ pratyayaś cittasyotpattaye/

2.3.1.2.1.4.由見難得
或有一類,雖不觀見正法欲滅,而於末劫末世末時,見諸濁惡眾生身心,十隨煩惱之所惱亂,謂多愚癡、多無慚愧、多諸慳嫉、多諸憂苦、多諸麤重、多諸煩惱、多諸惡行、多諸放逸、多諸懈怠、多諸不信。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大濁惡世,於今正起諸隨煩惱所惱亂時,能發下劣聲聞、獨覺菩提心者,尚難可得,況於無上正等菩提能發心者!我當應發大菩提心,令此惡世無量有情,隨學於我起菩提願。由見末劫難得發心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緣。
[]1)或有一類的菩薩,雖然沒有看見佛的正法要滅亡,就是經論的正法欲滅,在這個時候,見諸濁惡眾生的身心,都是污濁。
a)什麼是末時?謂於爾時正法欲隱,是名沒時。這個正法漸漸地都不能流傳,在藏經樓上,放在那裡,也沒有人看。
b)什麼是末世?於是時中,為顯諸行生滅,三世差別,是名末世。在這個時候,正法就隱藏不流通。這個時候,為顯諸行都是生滅,一切有為法都是生滅。有現在、有過去、有未來的差別,叫末世。
c)什麼是末劫?若復為顯彼時久遠,假設譬喻計算數量差別,是名末劫。復為顯示那個時代的久遠,有多久遠,是多少數呢?假設一個譬喻,來計算那個時間的數目,那個數量的多少,是名末劫。末劫是一句話,末世是一句話,末時是一句話,一共是三句話。三句話,末時是總說。過去是個位,現在是個位,未來是個位。劫是這個位的數目。
d)什麼是諸濁?一者壽濁,二者、有情濁,三者、煩惱濁,四者、見濁,五者、劫濁。
一者、壽濁,壽命濁,就是壽命短促,叫濁。第二是有情濁,舊的翻譯就是眾生濁,就是這個時候的眾生,不知道誰是他父親?誰是他母親?不知道誰是有道德的人;誰是無道德的人?就是沒有這種觀念,不尊重道德。不知道這是現法罪、後法罪?對於這個罪過的事情沒有恐怖心!也不修布施,也不修福業,也不受戒,也不受八關齋戒,這叫作眾生濁。第三是煩惱濁,煩惱濁就是眾生多數有不平等的貪心、不公平的貪心。還有拿著刀杖,拿著武器,常好有糾紛,常好有鬥諍。隨便地說謊話、欺騙人,這就是煩惱濁。第四是見濁,這個時候的佛教徒或者非佛教徒,就是發明很多的相似的佛法,虛妄分別推求,個別的一件事,說這是佛法。第五是劫濁,就是這個時代,人都是生活困難,很多的地方有飢饉,糧食不夠用。這個時代的人,有很多種病,醫生都不能治,不能治療,這是有疫病、疾病。這個時代,常常有戰爭,特別地常好殺害的事情出現。這是飢饉、疾病、刀兵、戰爭,這是叫作劫濁。
e)什麼是諸惡?於爾所時,一切有情多造惡業,多受惡果,故名為惡。在那麼多的時間裡面,就是那個時代裡面,一切有情,多造惡業,多受惡果,故名為惡。
2)十隨煩惱之所惱亂,謂多愚痴,多無慚愧,多諸慳嫉,多諸憂苦,多諸麤重,多諸煩惱,多諸惡行,多諸放逸,多諸懈怠,多諸不信。這是十種隨煩惱,惱亂一切眾生。
a)什麼是隨煩惱之所惱亂?諸眾生身心為隨煩惱之所惱亂,有其十種相貌,因為煩惱裏邊有根本煩惱,還有十種隨煩惱。現在這裡說的十隨煩惱不是那個十隨煩惱。
a1)什麼是隨煩惱?又復隨煩惱名,通說一切本隨煩惱。集論中說:謂所有諸煩惱,皆是隨煩惱。又煩惱差別有其多種,倒染心故名隨煩惱。這裡說十隨煩惱,是通說一切的根本煩惱、一切的隨煩惱總合起來,名之為十隨煩惱。集論中說:謂所有諸煩惱,皆是隨煩惱。又煩惱差別有其多種,倒染心故名隨煩惱,就是顛倒迷惑的事情染污你的心。經論上把煩惱各別的列出來名義,有善心所、有染污心所,都各別的列出來名字;那麼剩下來是心,心就是無記,也不屬於善,也不屬於惡。所以不善不惡的心,與惡心所、染污的心所和合,就是被煩惱所惱亂。迷惑顛倒的煩惱染污你的心,名隨煩惱。就是我們的心不能自主,隨順煩惱的力量活動,就是被煩惱所污染。
b)什麼是十隨煩惱?
b1)什麼是愚痴?痴不善根,愚所知事,故名愚痴。痴不善根,眾生無始劫來就有這個愚痴,它是不善法的根本,一切不善法都由愚痴發出來,所以叫痴不善根。對於所應該明白的事情不明白、糊塗,叫做愚所知事,不明白叫做愚痴,就是不明白道理。
b2)什麼是無慚愧?於所作罪,望己不羞,望他不恥,名無慚愧。對於所作罪過事情,對自己來說,自己來反省自己的時候,不知道羞。我造罪的時候,我看別人,人家都不造罪,我都不感覺到恥。
b3)什麼是慳?於資生具深懷鄙吝,故名為慳。對於資養生命所需的這些資具,就是非常吝嗇,就叫做慳。
b4)什麼是嫉?心懷染污,不喜他榮,故名為嫉。心裏面有染污,這些好榮耀的事情都要屬於我,這是染污;如果屬於別人,就不歡喜,不歡喜別人有榮耀的事情。
b5)什麼是憂苦?由可愛事,若變壞時,內懷冤結,故名為憂。因此拊贗,故名為苦。自己有可愛的事情,但是可愛事情忽然間變化,心裏面就有冤結,很苦惱。因為可愛的事情轉變,心裏面拊贗。拊者,拍也、擊也,就是打自己的胸,打自己的身體。
b6)什麼是麤重?身心剛強,不安隱性,無堪能性,故名麤重。自己的身也比較剛強,心也是剛強,不安隱性,不自在,沒有修學善法的能力。剛強就是煩惱的相貌,貪心來了,不能不貪。而煩惱來了,心裏面不安靜,就是不安隱性。煩惱來的時候,也不能修學善法,是無堪能性,叫做麤重。
b7)什麼是煩惱?能令身心不寂靜轉,故名煩惱。貪、瞋、痴、慢、疑,各式各樣煩惱來了,心裏就不寂靜;煩惱不來的時候,心裏面是也平靜、安靜。
b8)什麼是惡行?由非法行,不平等行,現在前故,故名惡行。非法行,就是不合道理的事情。不平等行,就是做出這種事情,令人心裏不服,心裏不同意。現在前故,叫做惡行。
b9)什麼是放逸?不修諸善,不護諸惡,故名放逸。不肯做種種善事,不保護心的清淨,作種種惡事,不修善而修惡,名為放逸。
b10)什麼是懈怠?耽著睡眠,偃臥為樂,晝夜唐捐,捨眾善品,故名懈怠。耽著睡眠就是歡喜睡覺,偃臥為樂就是躺在那裡感覺到快樂。晝夜唐捐,晝和夜這個時間很寶貴,就這樣都空過。捨眾善品,就是很多的善品須要用功修行,結果都沒有修行,不修善品,叫做懈怠。
b11)什麼是不信?於佛法僧心不清淨,於四聖諦生不順解,故名不信。於佛、於法、於僧,心裏面沒有清淨,就是沒有恭敬心。對於佛說的苦集滅道四聖諦,不是沒有解,但就是解得不合道理,這叫不信。
3)這個菩薩看見眾生有這麼多的十隨煩惱之所惱亂的時候,便作是念:特別廣大的污濁的世界,現在正在現起。眾生的心是清淨、無記性的,但是為煩惱所惱亂的時候。這樣的大環境,勸一個人發下劣的聲聞菩提心,發下劣的獨覺菩提心,都不容易,勸他發出離心很不容易,何況能發無上菩提心的人,這是更難。勸一切眾生勸不來,我應該要發無上菩提心。我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好好地修學佛法,使令這個大濁惡世無量的有情,為諸隨煩惱所惱亂的這些有情,讓他隨順我,和我做同學,一同的發起菩提願。這位菩薩看見末劫的這個時代,不容易發無上菩提心,這樣看見這情況,他就發特別地力量,誠懇地發出來慈悲心,對於佛的無上菩提,深深地有信解力,就不容易退轉。因為這個,他發無上菩提心,是名第四個初發無上菩提心的因緣。
sa na haiva sad-dharmāntardhāniṃ pratyupasthitāṃ paśyaty api tv antayuge 'ntakāle pratyavarān antayugikān sattvāśrayāṃ paśyati yad uta daśabhir upakleśair upakliṣṭāṃ tadyathā moha-bahulān āhrīkyānapatrāpya-bahulān īrṣyā-mātsarya-bahulāṃ duḥkha- bahulāṃ dauṣṭhulya-bahulāṃ kleśa-bahulāṃ duś-carita-bahulāṃ pramāda-bahulaṃ kausīday-bahulāṃn āśraddhyabahulāṃś ca/ dṛṣṭvā ca punar asyaivaṃ bhavati/mahāṃ batāyaṃ kaṣāyakālaḥ pratyupasthitaḥ/ asminn evam upakliṣṭe kāle na sulabho nihīna-śrāvakapratyekabodhāv api tāvac cittopādaḥ/prāg evā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yan nv aham api tāvac cittam utpādayeyuṃ apy eva nāma mamānuśikṣamāṇā anye 'py utpādayeyur iti/ so 'nta-kāle (cittotpāda-du...kṛtvā) mahābodhāv adhimukto mahā-bodhau cittam utpādayati/ ayaṃ caturthaḥ pratyayaḥ cttasyotpattaye/

2.3.1.2.2.四因
云何四因?謂諸菩薩種姓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又諸菩薩賴佛菩薩善友攝受,是名第二初發心因。又諸菩薩於諸眾生多起悲心,是名第三初發心因。又諸菩薩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無有怯畏,是名第四初發心因。
[]云何四因?
1)這個菩薩的六處裏面有殊勝的佛性,無漏的佛性,他具足這個,這是第一個最重要的發菩提心的因緣。
2)又很多的菩薩,要依賴佛菩薩為他的善友攝受,佛菩薩的幫助,或者是佛菩薩的威力的加持,他發無上菩提心,是名第二初發心因。菩薩種性具足是自己的力量;第二,就是佛菩薩的力量,他力。
3)又諸菩薩於諸眾生多數都發起大悲心,就是對於良善的眾生,固然是發歡喜心,幫助他修學佛法;對於特別地惡,眾多地惡行的眾生,也是發慈悲心。而這個菩薩於諸眾生發慈悲心,是名第三初發心因。這是他自己看見眾生苦,發慈悲心。
4)又諸菩薩於極長的時間,種種猛利地不間斷、也不缺少生死大苦,難行的苦行,他不害怕,他不感覺這件事。長時間猛利的難行苦行,他不恐怖,他認為他有自信,我能做得來,是名第四初發心因緣。
catvāro hetavaḥ katame. gotra-saṃpad bodhisattvasya prathamo hetuḥ cittasyotpttaye.
buddha-bodhisattva-kalyāṇa-mitra-parigrahaḥ dvitīyo hetuś cittasyotpattaye. sattveṣu kāruṇyaṃ bodhisattvasya tṛtīyo hetuś cittasyotpattaye. saṃsāra-duḥkhād duṣ-kara-caryād duḥkhād api dīrghakālikād vicitrāt tīvrān nir-antarād abhīrutā caturtho hetuś cittasyotpattaye.

2.3.1.2.2.1.種姓具足
若諸菩薩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當知是名種姓具足。
[]若諸菩薩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處有殊勝的佛種性,從無始世界展轉傳到現在來,那個法性本來就是這樣,不是因為造作而得,不是因緣所生,就是本來就有這種功德,當知是名種性具足。
tatra gotra-saṃpad bodhisattvasya dharmatā-pratilabdhaiva veditavyā.

2.3.1.2.2.2.善友具足
由四種相,當知菩薩善友具足。謂諸菩薩所遇善友,性不愚鈍,聰明黠慧,不墮惡見,是名第一善友具足。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教人行於放逸;亦不授與諸放逸具,是名第二善友具足。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教人行於惡行;亦不授與諸惡行具,是名第三善友具足。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勸捨增上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而復勸修下劣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所謂終不勸捨大乘,勸修二乘;勸捨修慧,勸修思慧;勸捨思慧,勸修聞慧;勸捨聞慧,勸修福業;勸捨尸羅,勸修慧施;終不勸捨如是等類增上功德,而復勸修如是等類下劣功德,是名第四善友具足。
[]由四種功德,應當知道那樣的菩薩就是你的善友。
1)謂諸菩薩所遇的好朋友,心不愚癡、不遲鈍,聰明黠慧,就是耳聰目明,第六意識非常的靈敏、有智慧。不墮惡見,他的思想不會入於惡見之中,是名第一善友具足。
a)什麼是性不愚鈍?不愚諸法,性是利根,名不愚鈍。對諸法的平等性、諸法的差別性,他不糊塗,他通達諸法第一義性,通達諸法的緣起,這就是利根人。
b)什麼是聰明?由與俱生引發二慧相應,名為聰明。俱生,就是生來的時候就有智慧,是生得慧。由生得慧引發出來聞思,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就是生得慧和聞思慧相應,名為聰明。
c)什麼是黠慧?了知諸法自相及分別體,是名黠慧。就是他明白一切法的自相,每一法各別的相,但是每一法的自相深入地明白,就是第一義諦。分別體,就是自己的心。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法界性,界是因也,法界就是一切法的因;就是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染污法、清淨法、生死緣起、涅槃緣起,都是因緣所生的。染污法也是心造的;清淨法也是心造的。就是你要明白你的心,要明白一切法。了知諸法自相,就是通達一切法是緣起。還要明白你的心,一切法以心為體,以分別心為體相,離開自己內心的分別,沒有一切法可得,是名黠慧。
d)什麼是性不愚鈍?於實無事不如一類起增益執,於實有事不如一類起損減執,是名不墮惡見。這個菩薩對於實在沒有這件事,菩薩就通達它是沒有這件事。不同於一類的眾生愚癡,沒有,他說有,一切法是無我,沒有補特伽羅我,沒有薩迦耶見的我,但眾生認為有我,就是增加。這一切法是因緣有的,你不能說沒有,一切法空而不妨礙因緣有的,不承認有因果,就是損減執。
2)又諸菩薩所遭遇到的好朋友,什麼叫做好朋友呢?不會教人做放逸的事情,也不會給你一個放逸的因緣,放逸的資具,這是第二個善友的相貌。
a)什麼是行於放逸?謂如諸受欲者,樂受諸欲而無喜足,名行放逸。就像眾多享受五欲的人,歡喜享受這一切的欲,沒有滿足的時候,這叫做放逸。
b)什麼是放逸具?精妙的飲食及餘資身眾具,名放逸具。精妙的飲食及餘資身眾具,這是放逸的工具,這位菩薩不勸你行放逸,也不給你諸放逸具,是名第二善友具足。
3)又諸菩薩所遇的好朋友,什麼叫做好朋友呢?永久的不會叫你做惡事,也不送給你做惡事的這些資具,不會給你刀、毒藥,叫你害人,不會做這種事,是名第三善友具足。你若有這樣的人做朋友,那就是有了好朋友。
a)什麼是惡行?墮惡趣行,名為惡行。墮落三惡道的業力、行為,你做這種惡事,就會叫你墮落到畜生的世界、惡鬼的世界,到地獄去受苦,這就是有罪過的行為。
b)什麼是惡行具?毒、火、刀、酒等物名惡行具。就有毒的藥,能燃燒的火,或者是刀、或者是酒,這一類的東西就是做惡事的器具。
4)又諸菩薩所遇到的好朋友,是怎麼樣的情形呢?
a)永久也不會勸導你棄捨增上信欲,就是對於佛法,增上就是強烈,很大的力量,你對於佛法的信心非常的強大,他不會勸你不要信佛。信,這裏邊主要是說涅槃。什麼是欲?相信佛法,有很多的法,聽聞學習的佛法、思惟修行的佛法,乃至到最後在佛法裏面有廣大的成就,就是涅槃、無上菩提這些佛法。對於這些佛法你有信心的時候,就會生歡喜心,就會想要成就這樣的功德,就叫做欲。欲者願也,欲者求也。
b)受學精進,對於涅槃,你有信心,有願,想要得涅槃,於是乎就採取行動,就是受,就是接受這樣的教導。你的好朋友叫你怎麼樣的學習,你就開始行動。精進,就是行動的時候一點不懈怠,是努力的在學習修行。受學怎麼講呢?就是在佛法裏面所應該學習的一切的境界,就是戒定慧、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這都是應該學習的地方。
c)方便功德,修行的時候,還要有種種的方便。就是要持戒清淨,要常常的觀照自己的心,叫它常常的保持清淨。要不放逸,有錯誤的事情不敢做,修學這些戒定慧的功德,慢慢就得涅槃,這叫做方便功德。此中信、欲、精進、方便,即四瑜伽。
d)而復勸修下劣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也不會做這種事,若是勸你棄捨增上的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再勸你修下劣的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這不是好朋友。現在你遇見這個朋友不是這樣,他勸你不要棄捨增上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他不勸你修學下劣的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這樣人就是你的好朋友。
e)所謂終不勸捨大乘,勸修二乘。現在是在大乘佛法裏面學習,這個好朋友,不會勸你棄捨大乘,不要學習大乘佛法;勸你學習小乘佛教,學習聲聞緣覺的佛法。若這樣做,勸你棄捨大乘,勸你修學二乘的法,這樣,那不算是一個很好的朋友。
f)勸捨修慧,勸修思慧,這個也不是好朋友。修慧,就是在禪定裏邊修四念處觀,叫做修慧。這樣的修行,就是接近得聖道的階段,若這樣不斷的努力,不會很久就可以轉凡成聖,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修行的階段。勸你棄捨修慧,勸你修思慧。你現在正在修慧的階段,他勸你棄捨,不要修止觀,只是在一個地方,思惟佛法的道理就好。思慧也是很重要,但是還不如修慧的微妙圓滿,這個朋友勸你棄捨殊勝的功德修學下劣的功德。
g)勸捨思慧,勸修聞慧,等到你聽從他的話,不修修慧,修思慧的時候。他又勸你棄捨思慧,勸修聞慧;就是讀讀經就好,不必再思惟。
h)勸捨聞慧,勸修福業,等你聽信他的話,不修思慧而修聞慧,他又勸你棄捨聞慧,勸修福業,勸你造安老院,修醫院,社會上救濟貧窮,這是屬於福業,令人得到安樂果報。但是這個果報,不如聞慧、不如思慧、修慧的功德殊勝。因為聞思修這三種智慧,能令你得聖道,轉凡成聖,永久也不會在生死裏流轉。修福業,不保證你不到三惡道,福報盡,又到三惡道受苦,或者沒在人間也不是那麼安樂自在,福業是不究竟。
i)勸捨尸羅,勸修惠施,不管是在家佛教徒、出家佛教徒,都有戒;要三歸五戒、八關齋戒、十善戒乃至比丘、比丘尼戒,沙彌、沙彌尼戒,還有式叉摩那戒、菩薩戒。但是這個人勸你不要持戒,持戒很不自由,你在世間上做一點布施的功德就好,這樣做,實在就是我們的惡知識,不是好朋友。
j)你這個好朋友,永久也不勸你棄捨前面所說的增上的、殊勝的功德,而復勸修如是等類下劣的功德。對於聞慧來說,思慧就是殊勝;若對照修慧來說,思慧就下劣。展轉的彼此相對就有殊勝、有不殊勝的差別。現在這個好朋友,不勸你棄捨殊勝的功德,而勸你修下劣的功德。但是他最初勸你修布施、勸你持戒,然後你要修學聞慧,修聞慧,修思慧,然後修慧,然後得聖道,是名第四善友具足,若是你遇見這樣的人,就是你有好朋友。
caturbhir ākārair bodhisattvasya mitrasampad veditavyā. iha bodhisattvasya mitram ādita evājaḍaṃ bhavaty adhandhajatīyaṃ paṃḍitaṃ vicakṣaṇaṃ na ca kudṛṣṭipatitam. iyaṃ prathamā mitra-saṃpat. na cainaṃ pramāde viniyojayati na pramādasthānam asyopasaṃharati. iyaṃ dvitīyā mitra-saṃpat. na cainaṃ duścarite viniyojayati na duś-caritasthānam asyopasaṃharati. iyaṃ tṛtīyā mitra-saṃpat. na cainam utkṛṣṭatarebhyaḥ śraddhā-cchanda-samādāna-vīryopāya-guṇebhyo vicchandya nihīnatarakeṣu śraddhā-cchanda-samādānavīryopāya-guṇeṣu samādāpayati. tad-yathā mahāyānād vicchandya śrāvakayāne vā pratyekabuddhayāne vā bhāvanāmayād vicchandya cintāmaye cintā-mayād vicchandya śrutamaye śrutamayād vicchandya vaiyāpṛtya-karmaṇi śīlamayād vicchandya dānamaye. ity evaṃ bhāgīyebhya utkṛṣṭatarakebhyo guṇebhyo na viccha-ndya evaṃbhāgīyeṣu nihīnatarakeṣu guṇeṣu samādāpayati. iyaṃ caturthī mitra-saṃpat.

2.3.1.2.2.3.多起悲心
由四因緣,當知菩薩於諸眾生多起悲心。謂諸菩薩雖有十方無量無邊無苦世界,而生有苦諸世界中。於中恒有眾苦可得,非無眾苦。或時見他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時見自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見自他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見二種俱遭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大苦觸對逼切。然此菩薩依自種姓,性自仁賢;依四境處,雖不串習,而能發起下、中、上悲,無有斷絕。
[]有四個因緣,四個原因,你應該知道就是菩薩於諸眾生多起悲心,就是發慈悲心。怎麼發悲心呢?是有原因的。
1)就是發菩提心的菩薩,聽聞佛法,或者他自己有神通道力;或者沒有神通道力。但他知道虛空是無盡的,沒有窮盡的時候。虛空裏面的世界也是沒有窮盡,一個世界一個世界,無量無邊。所以,東西南北四維上下這個十方裏面,有無量無邊的無苦世界,有很多的沒有苦惱的地方,那些人都是大福德、有道德的人,所以那個世界沒有苦。但是這位菩薩,若是為自己的幸福,到無苦的世界;但這菩薩不是,偏要投生到有苦痛的世界裏面,這就是有悲心的關係。菩薩對有苦的眾生,多分是能生起拔苦增上意樂,就是要消除他的痛苦。而這種心情,非常有力量,叫做增上意樂。意樂就是願的意思,有強烈的這種願望。會有這個願望:我要消除他的痛苦。什麼叫做有苦的世界呢?在那個世界上時時的有很多的苦惱,可以看得見、可以知道,不是沒有眾苦的,是有苦的。
a)什麼是眾苦?有八苦,叫做眾苦。什麼八苦呢?一、生苦:這個身體一出現,很多的苦就跟著來,所以就叫做生苦。二、老苦:人要是老了的時候,眼耳鼻舌身意的機能衰退,這有很多的苦。三、病苦:有病的時候,也很苦。四、或者死亡的時候也很苦。五、怨憎會苦:這個怨家,彼此相憎恨,偏要在一起不可,這是很苦的事情。六、愛別離苦:彼此相愛,不能在一起非要分開不可,這也是苦。七、求不得苦:我希望成就,但是就是不能成就,這是求不得苦。八、五取蘊苦: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樣,這五樣組合起來是我們的身體,取就是煩惱。五取蘊裏面主要就是心,心遇見什麼樣的境界都執著,執著就是苦。
2)或者有時候看見那個眾生,遇見什麼因緣,就有苦惱。觸對逼切,苦惱的事情來觸動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他感覺到逼迫、感覺到苦惱,像刀切似的,這是一種苦。什麼是隨遭一苦?就是八苦裏面去掉三個苦:一個生苦、死苦、和五取蘊苦,這三個不在內,遇到其他的苦。因為生苦這個時候已經過去;這個死苦,就結束;五取蘊苦時時有,這不算在內。其他的苦,有時有、有時沒有。或者有時候看見自己,遇見什麼因緣,你還是有苦。或者看見自己,也看見他人,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者是見到我自己,也看見他人,同時都遇到長時間很多的猛利的、不間斷的大苦,觸對逼切。
a)什麼是見二種?就是看見自己和他人。
b)什麼是大苦?
b1)於八苦中生死二苦,名為大苦。生苦,可以名之為大苦,因為眾苦都是因為生苦而後才有很多的苦,若不生這苦就沒有,所以生苦是大苦。死苦也是大苦,因為死的時候,和很多親愛的境界都要分別,這時候痛苦得厲害,名為大苦。
b2)五取蘊苦,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觸對境界,時時執著,這個執著就是苦,是眾苦之本,所以亦名大苦。五取蘊為什麼叫做大苦呢?因為眾多的苦,都從這裏來,它是眾苦之器;在這個器裏面裝著很多的苦。五取蘊苦是行苦性,就是在我們的感覺上,是行苦性,不是壞苦,也不是苦苦。不如意的事情出現,我們很明白這苦惱來了,這個事你容易感覺。快樂的事情來了,多數不感覺到苦,快樂的事情壞了,才知道苦。現在五取蘊苦是什麼苦呢?五取蘊苦也不是壞苦,也不是苦苦;但是壞苦的時候也有他,苦苦的時候也有他,你不容易感覺到他是苦。行苦,行就是心在活動的時候,分別心在活動的時候,就是苦。聖人這個心也是活動,但是不取著,他遇見什麼境界的時候,不執著。我們執著是真的,遇見什麼事情都是真的,所以就在這裏心隨境轉。聖人遇見什麼境界,都是如幻如化,不是真的。他知道都是假的,心就不執著,不執著就沒有苦。不執著的時候,心就到第一義諦。凡夫遇見什麼都執著,如意的也執著,不如意的也執著;所以如意的事情也是苦,不如意的也是苦,所以叫做行苦。
c)什麼是長時?如是大苦,無始流轉,故名長時。前面說生苦、死苦、無取蘊苦是大苦。這個大苦,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到現在,一直的有這些苦的,故名叫長時。
d)什麼是種種?遍五趣有,故名種種。天上、人間、三惡道都有這種苦,所以叫做種種,就是特別多。人間,有壞苦、有苦苦;三惡道是苦苦特別多,壞苦很少;欲界天,也是有很多苦。地居天,也有苦苦,也有壞苦,也有行苦,但是苦苦不是那麼多;到色界天以上,只是行苦。如果他臨命終的時候,也可能有壞苦。
e)什麼是猛利?馳趣無礙,故名猛利。有苦的時候,心就動,身體跑到這裏、跑到那裏,都沒有用,還是有苦。不能障礙這苦不來,故名猛利。這個苦在你的色受想行識上活動,是無障礙的,沒有力量能障住它,所以叫做猛利。
f)什麼是無間?流轉相續,故名無間。這個苦一直的相續的活動,所以叫做無間,沒有間斷的時候。
3)然而這個菩薩,有菩薩的種性,所以他的心性和一般人不一樣。自然就是仁而又賢。什麼是仁?眾生惱亂他的時候,他不會用刀、用杖、用手、用塊這些事來觸惱你,來傷害你,這菩薩心是這樣。他對於眾生,他的心非常的有慈愛心,就是有好心腸。你對他好,他也是對你好;你對他不好,他還是要對你好,他的心就是慈愛。性常慈愛,就叫做仁。什麼是賢?就是不會有愁眉苦臉的時候,叫做賢。這樣,仁是內心;賢是表現於外的相貌,他時常是很自在的、很和平的、很和樂的相貌。
4)菩薩的心遇見這四種境界的時候,四種境界的處所,雖然不能說這個仁慈之心連續不斷的,但是還是能夠發起來下品、中品、上品這種慈悲心。因為他就是這種性格,久遠以來,在佛法裏的學習養成這種性格。什麼是依四境處者?如前說見他、見自、或見自他、或見二種所遭苦事,就是這四種境界。什麼是境處?能為所緣生起悲心,遇見這種境界的時候,他能生起悲心,叫做境處。
caturbhiḥ kāraṇair bodhisattvaḥ karuṇā-bahulo bhavati sattveṣu. santi te loke-dhāta-vaḥ. yeṣu duḥkhaṃ nopalabhyate daśasu dikṣv anantā-paryanteṣu loka-dhātuṣu. sa ca bodhisattvaḥ saduḥkhe dhātau pratyājāto bhavati. yatra duḥkham upalabhyate. nāduḥ-khe. paraṃ cānyatamena duḥkhena spṛṣṭam upadrutam abhibhūtaṃ paśyati. ātmanā cānyatamena duḥkhena spṛṣṭo bhavaty upadruto 'bhibhūtaḥ. punaś ca param ātmānaṃ vā tad-ubhayaṃ vā dīrghakālikena vicitreṇa tīvreṇa nirantareṇa duḥkhena spṛṣṭam upadrutam abhibhūtaṃ paśyati. iti tasya bodhisattvasya sva-gotra-saṃniśrayeṇa prakṛti-bhadratayā ebhiś caturbhir ālaṃbanair adhiṣṭhānaiḥ karuṇā mṛdu-madh-yādhimātrā pravartate anyatrābhyāsataḥ.

2.3.1.2.2.4.無有怯畏
由四因緣,當知菩薩於諸眾生先起悲心,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尚無怯畏,何況小苦!謂諸菩薩性自勇健、堪忍有力,當知是名第一因緣。又諸菩薩性自聰敏,能正思惟,具思擇力,當知是名第二因緣。又諸菩薩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淨信解,當知是名第三因緣。又諸菩薩於諸眾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當知是名第四因緣。
[]由於四種原因,當知道菩薩對於一切眾生先起悲心,同情你的痛苦,就是要消除你的痛苦,使令你沒有苦,他就有這樣的心情。於極長時的時間,不是短時間,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的生死大苦,他心裏面不恐怖,不怕這個苦。難行苦行,教化眾生有的時候,有些很苦惱的事情,是不容易做到,但是那個大菩薩,對這件事不在意,他也不恐怖,難行的事情他能做,他不恐怖,何況小小的苦惱的事情,菩薩更不在乎,所以菩薩能救護一切眾生。
a)什麼是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此中無缺,謂諸菩薩依受生願往生,隨順饒益有情諸善趣中,下從欲界人中,上至色究竟天遍受生故。什麼叫做沒有缺少呢?這個菩薩要救度眾生,有這樣的願,也就是有這樣的計劃,就是到一切眾生的世界救護眾生,他有這樣的願,叫做受生願。受就是得到,得到一個生命,因為他要度化眾生,他一定本身要有一個生命。如果得到法性身的菩薩,他的生命體我們看不見,他不能用那樣的身分,同我們連繫,一定是在人間得到一個父母所生的身體,就是彼此間能連繫的這樣的生命。他願意得到這樣的生命,所以叫受生願。往生,就是到眾生的世界來。隨順饒益有情諸善趣中,他要得到人的生命,在人間宏揚佛法、救度眾生,就隨順,就相合,就是能利益我們。諸善趣中,可能是在人間或者天上這樣。下從欲界人中,上至色究竟天這樣的身體,就能夠適合教化眾生。他現天上人的身體,就適合教化天的眾生,若現人間的眾生的身體,就是適合教化人間的人。遍受生故,八地菩薩能同時現出來各式各樣眾生的身體,來教化眾生,所以叫做無缺。這件事就是法身菩薩。
b)什麼是難行?謂諸菩薩波羅蜜多及四攝事,各有三種難行之相,是名難行。菩薩修行六波羅蜜多,及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攝的事。波羅蜜多有三種難行之相、四攝也有難行之相,是名為難行。
c)什麼是苦行?又諸菩薩為求菩提,心能忍受一切事苦,此有八別:一、依止處苦,二、世法處苦,三、威儀處苦,四、攝法處苦,五、乞行處苦,六、勤劬處苦,七、利他處苦,八、所作處苦。如忍品釋。
1)菩薩心性特別的勇猛剛健,就是不怖畏、不恐怖。堪忍有力,就是一切的事情,都能夠能忍受,而有力量,這是第一個因緣。因為長時期的修止觀,修六波羅蜜,栽培來的,你就會有勇健、堪忍的事情。
a)什麼是勇健?於難行事勇決樂為,不生懈怠,是名勇健。對於不容易做到的事,很難做的事情,這個菩薩勇猛決斷,很歡喜做這件事,他不感覺難。心裡面不懈怠,是名叫做勇健。
b)什麼是堪忍?眾苦現前,思擇忍受,是名堪忍。很多的苦惱的事情現前的時候,他用智慧觀察的時候,就能受得了,不介意這件事。用智慧觀察來忍受,叫做堪忍。
c)什麼是有力?心無怯弱,亦無畏憚,故名有力。無畏憚,是不恐怖的意思。無怯弱也是不恐怖的意思,叫做有力。
2)又諸菩薩的心非常的聰明敏捷,能夠依佛法的法性的道理思惟,他能具足這樣的思擇的力量,當知是名第二因緣。
a)什麼是性自聰敏?成俱生慧,名性聰敏。他的心性自然是這樣聰敏,在佛法的道理說,就是與生俱來的智慧,叫做性聰敏。與生俱來的智慧,就是前生栽培的智慧,帶到今生來。所以今生還沒有學習,就有這種智慧。
b)什麼是能正思惟?能入一切明處境界,是名能正思惟。他有俱生慧,就能夠契入一切智慧境界裡邊,就是內明、因明、醫方明、工巧明、聲明,叫做能正思惟。
c)什麼是具思擇力?遍於彼彼離放逸處有力思擇,是名具思擇力。這位菩薩能夠普遍對於各式各樣的放逸的境界,他都能離放逸。為什麼能呢?他有智慧力量觀察,這件事不應該做,所以他就不放逸。是用思惟的力量,使令自己不放逸,是名具思擇力。能入一切明處叫做正思惟,能遠離一切放逸叫做思擇力。
3)又菩薩對於佛的境界,能成就最殊勝的清淨的信心,當知是名第三因緣。
a)什麼是淨信?謂於無上正等菩提所應得義,成就淨信。無上菩提是菩薩所應成就的大義。無上菩提,是菩薩初開始發菩提心的時候,我要成就無上菩提,這個信心是非常清淨的,就是純淨的願得無上菩提。
b)什麼是信解?具多勝解,謂我堪任,定當能得故。這位菩薩有清淨的信解,他是具足很多有力量的這個智慧,通達這個無上正等菩提。這個具多勝解,成就淨信,究竟說什麼事情呢?就是他自己觀察自己,我有這個能力,決定能成就無上菩提,所以叫做成就上品清淨信解。
4)又諸菩薩對於苦惱的眾生,在生死裡迷惑顛倒的眾生,成就特別殊勝的,很深的悲愍心,當知是名第四因緣。如果菩薩看見眾生受很多的苦,為苦所逼惱的時候,在他的心裡能生起大的悲心。於彼眾生,隨他的修行的道力,隨他發出來的力量,善巧方便地,救護眾生的苦,令他離苦。救護眾生的時候,雖然特別難,他不退下來。眾生對菩薩反倒會毀辱菩薩,菩薩心不退,都可以名之為大悲。
caturbhiḥ kāraṇair bodhisattvaḥ sattveṣu karuṇāṃ saṃpuraskṛtya saṃsāra-duḥkhād dīrghakālikād vicitrāt tīvrān nir-antarād api na bibheti nottrasyati. prāg eva nihīnāt.
prakṛtyā sāttviko bhavati dhṛtimāṃ balavān. idaṃ prathamaṃ kāraṇaṃ. paṇḍito bhavati samyag-upanidhyāna-śīlaḥ pratisaṃkhyāna-balikaḥ. idaṃ dvitīyaṃ kāraṇaṃ.
a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āv adhimātrayā adhimuktyā samanvāgato bhavati. idaṃ tṛtīyaṃ kāraṇaṃ. sattveṣu cādhimātrayā karuṇayā samanvāgato bhavati. idaṃ caturthaṃ kāraṇaṃ.

2.3.1.2.3.四力
云何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加行力。謂諸菩薩由自功力,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一初發心力。又諸菩薩由他功力,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二初發心力。又諸菩薩宿習大乘相應善法,今暫得見諸佛菩薩,或暫得聞,稱揚讚美,即能速疾發菩提心,況睹神力,聞其正法,是名第三初發心力。又諸菩薩於現法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長時修習種種善法,由此加行發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力。
[]四種力是什麼呢?第一個是自己的力量,第二個是他人的力量,第三個是因的力量,第四個是加行的力量。
a)什麼是自力、他力?前面有四緣,四因。四緣裡面,第一緣和第二緣,除掉,不算數。及四因中,第二不算數。所餘的緣,所餘的因,都屬於自己的力量。所挑出去的那個,那是屬於他力。
b)什麼是因力?夙習相應,是名因力。是你以前在佛法裡面努力學習所成就。
c)什麼是加行力?現法修習,是加行力。今天在佛法裡面努力修學所成就。現法,現就是現在,現在在佛法裡面你努力地栽培自己,所成就的功德。努力修行成就的,叫作加行力。
1)諸菩薩由自己用功的力量,對於無上正等菩提生歡喜心,生得很深刻,就是你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這樣觀察,逐漸地對無上菩提,仰慕的心情、愛樂的心情就生出來,這是自力,是名第一初發心力。
2)又這個菩薩來到佛法裡面來,由佛菩薩的功力,看見佛的大威德境界,看見佛的大神通境界,看見佛說法的大智慧境界,你的菩提心就生起來,就生歡喜心,是名第二初發心的力量。
3)又諸菩薩宿,過去世在大乘佛法裡面修習,修習戒定慧所栽培的善根,都是屬於大乘,與大乘佛法相應的善法。前生有這樣的栽培,所以今生暫時遇見佛菩薩的時候,或暫時聽、得聞,佛菩薩稱揚讚美的佛法的境界,很快地就能夠發無上菩提心,何況你能看見佛菩薩的神通力,聽聞他說佛法,你的菩提心就建立起來,是名第三初發心力。第三,就是把前二個合起來,發菩提心。第一個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自己用功修學戒定慧,發無上菩提心。第二個,是由佛菩薩的偉大的功德,發菩提心,過去世沒有栽培善根的菩薩,現在遇見佛菩薩大威德境界發菩提心。第三個,是指過去有修行發菩提心,今生又遇見佛菩薩,發無上菩提心。
4)這個菩薩於現法中,就是現在他能夠在佛法裡面有信心,接受佛法的教導,常常接近善知識,聽他宣說正法;之後,深刻的、很認真的思惟。他長時期的修習種種善法,不斷學習佛法,不斷的專精思惟,不斷的入定、學習定,思惟第一義諦,種種善法。
由於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修種種善法,由這樣努力的用功的關係,他發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力。
a)什麼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善士即善友的不同名字,善士就是善友。怎麼叫作善友?怎麼叫作親近善友呢?在供養親近無量品,有解釋。怎麼叫作聽聞正法?怎麼叫作諦思惟等?在力種性品,有解釋。諦思惟等這個等,指什麼說呢?就是修慧,聽聞正法屬於聞慧;諦思惟屬於思慧。
b)什麼是長時修習種種善法?由身語意積集諸善,有多差別,故名種種。身就是你的身體,靜坐、拜佛、經行都要身體。語就是語言,因為學習佛法一定要經過討論,所以語也在內。意,主要是第六意識。身、語、意三方面和合起來積集各式各樣的善法,就是聞思修這些善法,有各式各樣不同,叫做種種,在戒品有解釋。
catvāri balāni katamāni. adhyātma-balaṃ para-balaṃ hetu-balaṃ prayoga-balaṃ ca. tatra sva-śakti-patitā yā rucir a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āu. idam ucyate (bodhisa-ttvasyādhyātma-balaṃ) cittasyotpattaye. para-śakti-samutpāditā tu rucir a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bodhisattvasya parabalam ity ucyate cittasyotpattaye. pūrvako bodhisattvasya mahāyāna-pratisaṃyukta-kuśala-dhrmābhyāsa etarhi buddha-bodhisa-ttva (-saṃdarśana-mātrakeṇa) tad-varṇa-śravaṇa-mātrakeṇa vā āśu cittasyotpattaye.) prāg eva prabhāva-darśanena vā sad-dharma śravaṇena vā. hetu-balam ity ucyate cittasyotpattaye. dṛṣṭadhārmiko bodhisattvasya sat-puruṣa-saṃsevā-sad-dharma-śravaṇa-cintādiko dīrghakālikaḥ kuśala-dharmābhyāsaḥ prayoga-balam ity ucyate cittasyotpattaye.

若諸菩薩依上總別四緣、四因,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堅固無動。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不堅不固,亦非無動 。
[]1)若是在佛法裏面發菩提心的菩薩,根據上面說的有總說的、有別說的,四種緣發菩提心、四因發菩提心。總而言之,或由自力發菩提心、或由因力,就是過去世有栽培而發菩提心。或者是由自力、又由因力發菩提心。當知這樣,你內心裏面成就的這個菩提心是堅固、是不動、是不退轉。自己內心裏面不斷的栽培、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這是有力量的。
a)什麼是總?謂發心時,四緣、四因總略宣說,唯有爾所,是名為總。四緣、四因、四力都有總標,然後別釋,所以有總有別,這是總略宣說。唯有爾所,是名為總,就是這麼多的因緣發菩提心。
b)什麼是別?差別宣說隨一所顯,是名為別。隨你是四緣或者四因或四力所顯的,就是別說的。有總有別:總說就是別說的大意;別說就是大意的各別的詳細的解釋。
c)什麼是堅?堅謂堅牢,不可摧伏故。
d)什麼是固?固謂深固,不可傾拔故。
e)什麼是無動?無動者,定趣大菩提故。你發菩提心,惡知識、惡因緣不能破壞你,決定趣向無上菩提。
2)或由他力,或者是發菩提心,不是本心要發菩提心,就是遇見殊勝的境界,一時的心感動,就是他力發菩提心。或加行力,或者暫時你現在受到感動,心裏面用用功,這是臨時的栽培,這樣不行。或總二力,或者是又有他力、又有加行力而發菩提心的,當知這樣的菩提心不堅固,也不能不動。
evaṃ dṛḍhaṃ ca sāraṃ ca niścalaṃ cotpadyate. para-bala-prayoga-balābhyāṃ tu tac cittam adṛḍhodayaṃ veditavyaṃ.

有四因緣能令菩薩退菩提心。何等為四?一、種姓不具。二、惡友所攝。三、於諸眾生悲心微薄。四、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其心極生怯畏驚怖。如是四種心退因緣,與上發心四因相違,廣辨其相,如前應知。
[]有四種原因能使令這個發菩提心的菩薩,退失菩提心;就是原來發過菩提心,遇見這樣的因緣,菩提心退失。那四種呢?
第一個原因,種性不具,這位菩薩沒有佛性,雖然發菩提心,他的菩提心不牢固,還會失掉。
第二個原因,他有種性,但是交結惡知識,他們感情非常好,這位惡知識對他的影響力非常大,所以他失掉菩提心。
第三個原因,這位菩薩對眾生的苦難,發出來的悲愍心特別的微小,特別的薄少,這個悲心不大。這樣,他也會退失菩提心。
第四個原因,發無上菩提心之後,他要修六波羅蜜、菩提分法,時間也非常的長;他要度化眾生、救護眾生的苦難,時間也非常的長。種種猛利,而不是一些小事情,就是很重大。無間無缺,行菩薩道的事情是不間斷,也是不缺少。生死大苦難行苦行,菩薩發菩提心度化眾生,是和眾生在一起地受生死苦。要度化眾生的時候,有很多不容易做的事情,很多苦惱的事情。其心極生怯畏驚怖,這位菩薩的內心裏面,生起極大的恐怖,所以也就退失菩提心。什麼是退失菩提心?一個是退大取小,他原來是廣度一切眾生而得聖道,但是退菩提心的時候,有可能他歡喜學習小乘佛教,也可以得阿羅漢道,或得辟支佛道。由大菩薩退回二乘人,這是退菩提心。另一種,就退失到人天的世界,或者退到三惡道。同樣是退失菩提心,但是還是有這麼多的不同。前面這樣四種,令菩提心退失的因緣,和前邊四因、四緣、四力是相違反。廣辯其差別相,向前面對照一下就會知道。
catvāri bodhisattvasya citta-vyāvṛtti-kāraṇāni. katamāni catvāri. na gotra-sampanno bhavati. pāpa-mitra-parigṛhīto bhavati. sattveṣu manda-karuṇo bhavati. saṃsāra-duḥkhāc ca dīrghakālikād vicitrāt tīvrān nirantarād bhīrur bhavati atyarthaṃ bibhety uttrasyati saṃtrāsam āpadyate. caturṇāṃ cittotpattihetūnāṃ viparyayeṇa catvāry etāni citta-vyāvṛtti- kāraṇāni vistareṇa pūrvavad veditavyāni.

2.3.2.廣不退相
2.3.2.1.由不共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略有二種不共世間甚希奇法。何等為二?一者、攝諸眾生皆為眷屬。二者、攝眷屬過所不能染。攝眷屬過,有其二種,謂於眷屬饒益損減、染污違順。如是二事,菩薩皆無。
[]1)最初開始發菩提心的時候,這個人因緣殊勝,自己也特別努力,所以他的菩提心特別堅固而不退轉。簡略的來說,有兩種不共世間,和世間沒有發菩提心的人對比,這位發菩提心的菩薩,有兩種和未發菩提心不共有的奇妙的事情,就是唯獨菩薩有,其他的人沒有,所以是不共。如果菩薩有,眾生也是有,叫共有。現在說不共世間人的兩種稀奇的事情,希少奇妙的事情。那兩種呢?
第一種稀奇的事情,攝諸眾生皆為眷屬,攝當看講,他看世間上無量無邊六道眾生,都是他的好朋友。這是說菩薩一下子,不是說逐漸的和人做朋友,而是一開始就普遍的同一切人做朋友。就是這位菩薩一開始的時候,發菩提心,所有在生死流轉的眾生,我都要轉變他們成為聖人。這一段希奇的事情,在攝受品裏面有解釋。
第二種稀奇的事情,同這個人做朋友這件事,也會有一些過失的事情。但是這位菩薩,沒有這些過失。若有這些過失,他的菩提心就被過失所污染。同這個人作朋友,過失有多少種?有兩種。菩薩同這人做朋友的時候,有的時候會利益這個朋友;有的時候不利益、傷害他,叫損減,這是一種個過失。第二個,染污違順,就是這個人,同我找麻煩、同我搗亂,叫做違。這種人,我對他要想辦法來搞他,叫做染污。這個人他隨順我,我就用愛染心同他好,那也是染污。大概的分成兩類:大家在一起共事的時候,有的時候順,有的時候違;同他做朋友,順的時候也是染污,不順的時候也是染污,這也是做朋友的過失。這位菩薩對於這兩種攝眷屬的過失都沒有,你同我搗亂,你同我要好,我完全清淨心地來利益。
a)什麼是眷屬饒益損減?由諸菩薩得清淨忍,於諸眾生恒常現前欲作饒益,先後無異,非一益已損而不益,他則不爾,雖於眷屬或時饒益,或復損減,是名第一攝眷屬過。a1)菩薩沒有攝眷屬過,什麼原因呢?由諸菩薩得清淨忍,由於這位菩薩有廣大的智慧、廣大的慈悲心,是超過眾生。所以他對於一切的事情,都是清淨忍。就是因為慈悲和智慧,把所有的境界都化解,他心裏面還是清淨,不因為你對我好,我的愛心就來;不因為你對我不好,我的瞋心就來。菩薩的心不管是什麼境界,都是清淨心、都是慈悲的愛護,這就是沒有眷屬過的原因在這裏。
a2)菩薩有慈悲心,有智慧,對於一切眾生恒常現前欲作饒益,欲作饒益,就是他內心裏面想要利益你,這只是心裏面的事情。現在恒現在前,就把內心裏面饒益的心意,把它表現出來,就成為事實,所以叫做恒常現前,常常的做利益眾生的事情。
a3)先後無異,他最初同你做朋友,和以後很長時期的事情都是一樣的,不會說是最初和你好,後來又和你不好。
a4)非一益已損而不益,不是說就是利益你一次,第一次對你有點好,對你也是怎樣的利益;以後又不利益,就搞你,來剝削你。
a5)他則不爾,雖於眷屬或時饒益,或復損減。沒有發菩提心的這個人,不像菩薩那樣。別的沒有發菩提心的人,當然也是會有朋友,有的時候也會對著朋友作種種利益的事。但是,有的時候又不利益;又要佔你便宜。這是第一種做朋友有這種過失。
b)什麼是染污違順?又若菩薩如法御眾,方便饒益,以無染心先與依止,以憐愍心現作饒益,不於徒眾或順或違起染污心,或益不益。他則不爾,非於一切眷屬起利益俱平等之心,故於一切違順非不令有染污,是名第二攝眷屬過。
b1)又若菩薩如法御眾,方便饒益。又菩薩合法的領導大眾,總是有種種的智慧,方便就是智慧,來利益他的朋友,就是利益眾生。
b2)以無染心先與依止,以憐愍心現作饒益。以無染心,就是不用貪瞋癡的心和人家拉關係。先與依止,最後的時候給你作依止處,你不要作種種惡事,要作種種善事,要修學聖道,給你這些事情作依止處。以憐愍心現作饒益,菩薩的這種高尚的境界來看一切眾生的時候,眾生的智慧不夠,眾生的憐愍心慈悲心也是很少。所以菩薩觀眾生的時候就發憐愍心。憐,是愛的意思,愛護的意思。愍,就感覺到有很多的罪過,就是發同情心。現作饒益,就用這樣的心,把內心的這個饒益的心表現出來,採取行動來利益這個人。
b3)不於徒眾或順或違起染污心,或益不益。菩薩發慈悲心、發智慧心度化眾生;而眾生對菩薩,又一回事。有的時候,對菩薩有恭敬心、也有愛護心;有的時候對菩薩,沒有恭敬心、沒有愛護心,而且可能會傷害菩薩。通常,你順我就愛你;你不順我、你搞我,我就憤怒。菩薩沒這個意思。你順我,我就利益你,你一搞我,我就傷害你,菩薩不作這種事情。
b4)他則不爾,非於一切眷屬起利益俱平等之心,故於一切違順非不令有染污。沒有發菩提心的人,不能和菩薩一樣。他不與一切的朋友眷屬,眷屬,眷者愛也,屬是隨順的意思,彼此相愛,就是彼此互相隨順,這叫作眷屬。他對於他的眷屬,他不能發起平等的利益,不能發起利益心而且是平等。平等,就是不管你是愛我也好,你恨我也好,我平等的愛護,平等的利益之心。他對於朋友的違順,是有染污。你對我違、對我順,這個心都是有染污,這個是第二種過失。如果把這兩句話合在一起,就是你違我就損惱你;你順我就利益你,這都是用染污心來做這件事,這就是攝眷屬過。但是菩薩沒有這件事。菩薩有大悲心同時還有智慧,他的心能超越順和違的境界,所以有平等愛護的心情。
dvāv imau dṛḍha-prathama-cittotpādikasya bodhisattvasya lokā-sādhāraṇāv āścaryā-dhutau dharmau. katamau dvau. sarva-sattvāṃs ca kaḍatra-bhāvena parigṛhṇāti. na ca punaḥ kaḍatra-parigraha-doṣeṇa lipyate. tatrāyaṃ kaḍatra-parigraha-doṣaḥ. kaḍatra-syānugrahopaghātābhyāṃ kliṣṭānurodha-virodhau. tau ca bodhisattvasya na vidyete.

2.3.2.2.由意樂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於諸眾生發起二種善勝意樂,一者、利益意樂。二者、安樂意樂。
利益意樂者,謂欲從彼諸不善處,拔濟眾生,安置善處。安樂意樂者,謂於貧匱無依無怙諸眾生所,離染污心,欲與種種饒益樂具。
[]2)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於諸眾生發起二種善勝意樂。善而又是勝,那二種呢?一者是利益意樂,第二是安樂意樂。意樂,就是他內心裡面有這樣的願力。什麼是善意樂?有七種相貌,憐愍眾生的,這七相叫作善意樂。什麼是勝意樂?就是這個善意樂,很強大的力量的,有十五種不同,叫作勝意樂。在增上意樂品說。在這裡不說那十五種,只說這二種。就是簡略地該攝那十五種相貌。
a)什麼是利益意樂?就是菩薩的心,想要救護眾生的時候,眾生是在種種罪過的事情裡面活動,在不善處,就是不是善法,就是在惡法裡面,在惡的境界裡面活動。現在菩薩想要救護眾生,從惡的境界裡面拔濟出來,把他救出來安置善處,安置在良好、沒有罪過的境界裡面,來修學十善法。從十惡法裡面救出來,學習十善法,這是思想上的問題。就是菩薩有這樣的思想:我看你是在罪過裡面一直這樣造作很多的罪過的事情,你將來要到三惡道裡受苦;這事情太苦。菩薩心裡面有這樣的願力。
a1)利益安樂,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在自他利品有解釋。這裡面說到拔濟眾生、安置善處,這是利益種類。利益種類裏面,還有多少差別,但是這屬於無有罪過的地方,就是把罪過改善,成為善法。
b)什麼是安樂意樂?對於貧匱,就是貧窮的人,生活所需太少,無依無怙這樣的眾生的地方。離染污心,菩薩對於貧苦的眾生,發慈悲心,不是說我救護你,我有條件,你要對我有什麼好處。菩薩無條件的來救護眾生。怎麼救護法呢?欲與種種饒益樂具。我會布施給你各式各樣的,利益你,使令你生活快樂。如有病,我找醫生給你看病;你沒有飯吃,我給你找個工作,使令你生活沒有問題;使令你健康也沒有問題。醫生給你治病,恢復你的健康;有工作,生活也沒問題,這一類的事情,叫作安樂意樂。
b1)言貧匱者,謂無資具,就是生活所需的衣食住這些事情,他沒有,所以叫作貧匱。言無依者,謂無眷屬,這個人是孤獨的人,他沒有親愛的人,叫作無依。言無怙者,謂無救護,就是另外也沒有人發心來救護他。菩薩於此有苦諸眾生所,能正施與資生眾具而作饒益,令息眾苦。能夠正施與,就是沒有染污心,純是慈悲心,所以叫作正。施與資生的眾具,生活所需的這些東西,而作饒益就是利益他,令息眾苦,使令他停止一切眾多的痛苦,叫作樂具。
dvāv imau dṛḍha-prathama-cittotpādikasya bodhisatttvasya sattveṣu kalyāṇādhyāśa-yau pravartete. hitādhyāśayaś ca sukhādhyāśayaś ca. tatra hitādhyāśayaḥ yā akuśalāt sthānād vyutthāpya kuśale sthāne pratiṣṭhāpanakāmatā. sukhādhyāśayo yā vighāṭinām anāthānām apratisaraṇānāṃ sattvānāṃ kliṣṭa-varjitānugrāhakavastūpasaṃharaṇakā-matā.

2.3.2.3.由加行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有二加行,一、意樂加行,二、正行加行。意樂加行者,謂即利益、安樂意樂日夜增長。正行加行者,謂於日夜能自成熟佛法加行,及於眾生隨能隨力,依前所說意樂加行起與利益、安樂加行。
[]3)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有二種應該努力的事情要做,一、意樂加行,二、正行加行,就這二種事情,是重要的事情。
a)什麼是意樂加行?意樂,意就是第六意識,你心裏面有這樣的願樂,有這樣的好樂,就是有這樣的願力,也就是有這樣的計劃。是什麼呢?就是一個是利益意樂,一個是安樂意樂,你心裏面有這個意願。日夜增長,這個利益意樂、安樂意樂,白天也增長、夜間也是增長,夜間不是完全睡覺,所以也是增長。這個增長,是從智慧來。若常常學習經論,智慧就增長,就知道:我的心應該有這樣的好心腸,應該有利益意樂、有安樂意樂。智慧強了,意樂就強。
b)什麼是正行加行?就是這位菩薩白天、夜間,能夠自成熟,就是成就自己,自己成就自己佛法的加行。就是六波羅蜜,這些佛法的加行,或者是三十七道品。所以,於日夜能自成熟佛法的加行,就是努力的修行。及於眾生,隨能隨力,能或者是身體的能力;力是心力。隨順你身心的能力,根據前面所說的意樂加行,起與利益安樂加行。這個就是度化眾生,對於眾生有利益、有安樂的這二類事情要做。加行就是用這知識來要用,在自己的身心上要用。要使令自己的心清淨,用智慧來清淨這個心,要做這件事。意樂也是加行,正行也是加行,就是實際上要做這件事,它才有實際的作用。
b1)什麼是能自成熟佛法加行?謂於六波羅蜜多,於福德智慧資糧,於一切菩提分法,精勤修學,是名加行。六種波羅蜜就是,一個是福德資糧;一個是智慧資糧。或者是,前五波羅蜜都是福德的資糧,最後般若波羅蜜是智慧資糧。或者是布施、持戒、忍辱是福德資糧;般若波羅蜜是智慧資糧;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是通於福德智慧。成熟佛法,就是福德、智慧資糧,你要努力的學習叫他成熟。於一切菩提分法,就是三十七道品。精勤修學,要精進,不要懶惰修學。一方面學,還要一方面要修;一方面修,還要一方面學。學也是很長時期的,修也是長時期。就是修六波羅蜜和菩提分法。
b2)什麼是成熟?此加行滿,無間能證煩惱障斷、所知障斷,是名成熟。此有三喻,如成熟品說。六波羅蜜在自己修行的時候,布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一貫,不是分開的。不間斷的,長時這樣精進的修行,能證悟第一義諦;就把愛煩惱、見煩惱都斷掉,就是聖人。你能不斷的這樣修行,能證所知障斷。所知障,能障礙你所知。所以,無知就障礙你的智慧,叫所知障。通達無量無邊的佛法,才能夠廣度眾生;但是你現在不知道,那也就是所知障,這個無知對於通達佛法有障礙。對於眾生什麼根性?這個人有沒有業障?他什麼時候能得無生法忍?要遇見什麼因緣他才能得無生法忍?他遇見什麼因緣會退失菩提心?你要知道,若不知道就是所知障。要通達無量無邊的佛法,來教化無量無邊的眾生;若不知道,這就是所知障。這些所知障,在這裏說是聖人的事情,不是指凡夫說的;就是阿羅漢以上,把煩惱障斷,已經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他雖然是聖人,但這件事他知道的還是很少,還有無量無邊的所知障,也是須要修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親近十方無量諸佛,還不斷的學習,才能斷除所知障。斷除所知障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叫做成熟。有三種譬喻,就是這個人得癰瘡,這時候可以用刀來割,就叫成熟。或者燒瓦器,可以使用也叫做成熟。或者是水果,可以食用,就叫成熟。修學佛法也是要這樣,要成熟。
dvāv imau dṛḍha-prathama-cittotpādikasya bodhisattvasya prayogau. adhyāśaya-pra-yogaḥ pratipatti-prayogaś ca. tatrādhyāśaya-prayogo yā tasyaiva hita-sukhādhyāśaya-sya pratidivasam anubṛṃhaṇā. pratipatti-prayogaḥ pratidivasam ātmanaś ca buddha-dharma-paripāka-prayogaḥ sattvānāṃ ca yathāśakti yathābalaṃ adhyāśaya-prayoyam eva niśritya hita-sukhopasaṃhāra-prayogaḥ.

2.3.2.4.由善法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有二增長大善法門,一者、自利加行,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二者、利他加行,能脫一切有情眾苦。如二增長大善法門,如是二種大善法聚、二種無量大善法藏,當知亦爾。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由初發心求菩提故,所攝善法比餘一切所攝善法,有二種勝,一者、因勝,二者、果勝。謂諸菩薩所攝善法,皆是無上正等菩提能證因故;所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此果故。比餘一切聲聞、獨覺所攝善法尚為殊勝,何況比餘一切有情所攝善法,是故菩薩所攝善法,比餘一切所攝善法因果俱勝。
[]4)最初發心的時候,他的菩提心就是很堅固的這樣的菩薩,
a)有兩種增長大善的法門,一者、自利加行,發無上菩提心之後,對於你自己得聖道的利益,叫自利。對於成就聖道的利益這件事,你要努力的修行,叫加行。將來的結果,就能成佛的無上菩提。加行,是由資糧道到加行道,然後到見道、修道、無學道,經過這麼多不同的階段,得無上菩提。二者、利他加行,利益眾生這件事也是要努力的做。有什麼好處呢?能解脫一切有情的苦。一切有情接受你的教導,他也學習無量無邊的波羅蜜,也是學習一切菩提分法,所以也就解脫生死之苦。
a1)什麼是大善法?謂於無上菩提所攝一切善法,名大善法。屬於無上菩提這一部分的,就是六波羅蜜和三十七道品這些事情,這些善法叫做大善法。大善法,因為你修六波羅密,修、戒、定慧,你的目的是到無上菩提那裡,所以叫大善法;如果說只是在人天裡面享受榮華富貴,不能說是大善法。
a2)什麼是門?由自他利二種加行,能令善法增長廣大,故名為門。由令趣入,是門義故。由於發菩提心菩薩,又能自利,又能利他,這兩方面他都能努力的學習,就能使令善法逐漸的增長廣大。前邊的修學佛法,為後邊的佛法做門,就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就叫作門。就是一個次第、一個次第地向前進步,就叫做門。
b)像前邊有自利加行的增長大善法門、有利他的加行增長大善法門。二種大善法聚,二種無量大善法藏,當知也是這樣。二種大善法聚,也就是自利的二種大善法聚,利他的二種無量大善法聚,這兩種都有自利、都有利他,自利利他的兩種大善法聚,自利利他的二種無量大善法藏。
b1)什麼是大善法聚?積聚資糧義,是此聚義。積聚資糧義,就是你今天做布施,明天也做布施,布施就積聚。你今天也持戒,明天也持戒,持戒的功德資糧,也就積聚。忍辱也是積聚資糧,乃至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也是資糧。就是每一樣的功德,今天也做、明天也做,常常做,這功德就積聚起來,這是能為無上菩提作因緣,所以叫做資糧。這就叫做是聚義,就是大善法聚,自利的大善法聚,利他的大善法聚。
b2)什麼是大善法藏?攝受所學義,是此藏義。攝受,也是積聚。積聚所學義,就是初一年學習這麼多的佛法,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乃至一千年、一萬年,不斷的學習佛法,也就是積聚所學義。積聚所學義,叫大善法藏,就是屬於智慧方面。大善法聚,就是用智慧實行這件事。或者說,智慧就是解方面,大善法聚就是行方面。
c)發無上菩提心非常堅固的菩薩,這樣的菩薩由初發心的時候,就是有這個菩提願,是希求無上菩提,他心裡面的意願就是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叫做求菩提故。所攝善法,因為他的願是以菩提為願,他由這樣的願,積集一切善法。比餘一切,這樣的善法和其他的相對比的時候,其他的人所積集的善法,有兩種殊勝。那個人沒有發無上菩提心,他的目的不是希求無上菩提,菩薩是希求無上菩提。其他的人不求無上菩,但是也在修學善法,這兩種善法對比起來,菩薩的善法有兩種殊勝,一者、因勝,二者、果勝,因和果兩種都是殊勝。
d)菩薩所積集的善法,不管做布施也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一切是功德善法,皆是無上正等菩提能證因故。因為他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願得無上菩提的,所以做這麼多的善法,都是得無上菩提的因。所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此果故,他的願望是這樣,將來功德圓滿的時候,就得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就是現在做種種善法的果。和其餘的人,聲聞、獨覺兩種聖人,他們所做的善法,還是不如菩薩,菩薩要比他們殊勝。因為他們做種種功德,就是願意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得涅槃,得獨覺菩提,目的是這樣。他沒有得無上菩提,他不是願意利益一切眾生,所以他就不如菩薩。何況其餘的世間上的人,沒有出離心,沒有菩提心的人,沒有發聲聞菩提、緣覺菩提心的人,只是世間上的名聞利養的這種思想的人,能和菩薩菩提心修諸善法相比嗎?更不能和菩薩比。是故菩薩所攝善法,比餘一切所攝善法,因果俱勝,因也是殊勝的,果也是殊勝的。為什麼他能殊勝?他的動機殊勝,他是發無上菩提心所攝,然後不斷的修六波羅蜜、修菩提分法,來清淨自己的身口意。他用清淨的身口意,有大悲心的莊嚴、有般若的莊嚴,所以他做功德,凡夫不能比,其他人不能比。
dve ime dṛḍhaprathamacittotpādikasya bodhisattvasya mahatī kuśaladharm āyadvāre. svārtha-prayogaś cānuttarāyāḥ samyaksaṃbodheḥ samudāgamāya. parārtha-prayogaś ca sarvasattvānāṃ sarvaduḥkha-nirmokṣāya. yathā dve āyadāre. evaṃ dvau mahāntau kuśala-dharma-saṃnicayau dvāv aprameyau kuśala-dharma-skandhau peyālaṃ. dve ime prathamacittopādikasya bodhisattvasya prathamaṃ cittotpādam upādāya bodhāya kuśala-parigraha-vaiśeṣye tad-anyaṃ kuśala-parigraham upanidhāya. hetu-vaiśeṣyaṃ phala-vaiśeṣyaṃ ca. sa khalu bodhisattvasya kuśala-parigraho 'nuttarāyāḥ samyak-saṃbodher hetuḥ sā ca tasya phalaṃ. na tad-anyaḥ sarva-śrāvaka-pratyekabuddha-kuśala-parigrahaḥ. prāg eva tad-anyeṣāṃ sattvānāṃ. tasmād bodhisattvānāṃ kuśala-parigrahaḥ tad-anyasmāt sarva-kuśala-parigrahād dhetu-bhāvataḥ ca phalataś prativiśiṣṭaḥ.

2.3.2.5.由勝利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略有二種發心勝利,一者、初發菩提心已,即是眾生尊重福田,一切眾生皆應供養;亦作一切眾生父母。二者、初發菩提心已,即能攝受無惱害福。
[]5)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略有二種發心勝利,
a)一者、這個發心堅固的菩薩,最初發菩提心的時候,在善知識前,或佛菩薩前發無上菩提心,就是那個時候,初發菩提心的時候,是眾生的尊重福田,一切眾生都應該供養這個菩薩。這個初發心的菩薩,就有能力作眾生的父母。一切眾生的聖道,是由菩薩的教導而生起,所以等於是父母,這是個譬喻,這個身體是由父母所生。現在說來到佛法裏面來,能夠知道好歹,能夠有自愛,常常的栽培善根,都是由菩薩的教導而建立。所以一切功德,由菩薩教導而發生,所以菩薩就是父母。
a1)什麼是即是眾生尊重福田?謂諸眾生於此菩薩宜應尊重,生最勝福故。對於發菩提心的這個菩薩,你應該對他尊重,為什麼呢?能令你建立殊勝的福德。因為這個人,長時期的修學佛法,通達佛法,從自己的心裏面很誠懇的發無上菩提心。
a2)什麼是亦作一切眾生父母?由彼菩薩於諸有情深心發起一子愛俱平等之心,依此義說,亦作一切眾生父母。由彼菩薩於諸有情,很深刻的發出這一念心。發出什麼心?只有一個兒子,對這個兒子的愛心會非常的強烈。這個菩薩發無上菩提心,他看一切眾生,就像那個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樣的愛,他是大慈悲心,有這樣平等的心。根據這個意思說,是眾生的父母。
b)二者、他發菩提心後,就成就無惱害的福。對於一切眾生,就像父母對一個兒子那樣的愛,他會傷害一切眾生嗎?他沒有這種心。他這一念慈悲心,就有無量無邊的福德。你有這樣的慈悲心,持戒也清淨;他有這個一子愛的慈悲心的時候,自然也就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用慈悲心就會持戒清淨。
dvāv imau dṛḍha-prathama-cittotpādikasya bodhisattvasya cittotpādānuśaṃsau. saha cittotpādāc ca sarva-sattvānāṃ dakṣiṇīya-bhūto bhavati guru-bhūtaḥ puṇya-kṣetraṃ pitṛ-kalpaḥ prajānāṃ avyābādhyasya ca puṇyasya parigrahaṃ karoti.

2.3.2.5.1.守護無害
由此菩薩成就如是無惱害福,得倍輪王護所守護;由得如是護所護故,若寢、若寤、若迷、悶等,一切魍魎、藥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嬈害。
[]因為菩薩初發心的時候,就有無惱害福,就是對於一切眾生都發出深刻的慈悲心,他就有福。這個福有多大呢?得倍輪王護所守護,比輪王那個福,要加一倍,就是他的福報,等於兩個輪王的福報。護所守護,就是你的福業,來保護你。現在這個成就無惱害福的菩薩,他得到的福德就是比轉輪聖王還要多。由於你成就,得就是成就。這樣的護所守護故,若寢若寤,寢就是睡覺,寤就是睡醒。若迷悶等,或者有的時候並不是睡覺,但是身體有點兒迷悶。不管睡覺不睡覺,迷悶不迷悶,一切魍魎這些鬼神,藥叉也是鬼神一類。宅神,這房子也有神,或者世界上一切的人,非人就是不是人,就是鬼神一類的。不能嬈亂這位菩薩,就是你的福來保護你。
a)什麼是輪王護?由於輪王生於人中福德最勝,由如是福所攝持故,得輪王護之所守護。如是守護唯輪王有,名輪王護。在人裏面來說,轉輪聖王是最殊勝的,他的福報最大。這個輪王由他以前的福報的保護,攝持就是保護。得輪王護之所守護,成就輪王的那種保護的境界,那是大福德的境界。這樣大福德的守護,唯獨轉輪聖王才有,名輪王護。
b)什麼是倍輪王護?菩薩發心世所珍敬,為諸天人尊重讚歎,故能成熟無惱害福,倍勝輪王所得守護,是故說言倍輪王護。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得無惱害福。他的發心世所珍敬,在世間上是最寶貴,輪王所不能及。輪王只是十善業修得多,菩薩是無上菩提心,是出世間的聖道的開始,轉輪聖王怎麼能比呢!所以是菩薩發心世所珍敬,天上的人、人間的人,尊重、讚歎這位菩薩。所以這位發菩提心的菩薩成就無惱害福。就是加倍的勝過輪王所得的守護,是故說言倍輪王護。
tatredam avyābādhyaṃ puṇyaṃ yena samanvāgato bodhisattvaḥ cakravarti-dvi-guṇen(ārakṣeṇārakṣito) bhavati. yasminn asyārakṣe sadā pratyupasthite na śaknuvanti supta-matta-pramattasyāpi vyāḍā vā yakṣā vā (manuṣyā vā) amanuṣyā vā naivāsikā vā viheṭhāṃ kartuṃ.

2.3.2.5.2.不感病苦
又此菩薩轉受餘生,由如是福所攝持故,少病、無病,不為長時重病所觸。
[]又此菩薩,現在他發無上菩提心,這一生不算,這一生結束以後,受到餘生的時候,這個人是什麼境界呢?由於他前一生發無上菩提心得無惱害福所攝持的關係。少病,他那個身體,病痛會很少,或者是沒有病,不會長時期有病的苦惱來觸動、觸惱他,有這種福。此說發心菩薩,自然是這樣,就是前生的福德,今生自然是這樣,感得他的身體特別有力量,能作大事情,有這個能力。
parivṛtta-janmā punar ayaṃ bodhisattvaḥ tena puṇya-parigraheṇālpādādho bhavaty a-roga-jātīyaḥ. na ca dīrgheṇa khareṇa vā ābādhena-spṛśyate.

2.3.2.5.3.無不堪任
於諸眾生所作義利,能以身語勇猛而作,常為眾生宣說正法,身無極倦,念無忘失,心無勞損。
[]發菩提心的菩薩,對於一切眾生所作的義利,就是合乎勝義的這些利益,他對於眾生作一些利益的事情,而這個利益的事情是合乎勝義的,叫義利。他內心裏面有這樣的慈悲心,發動出來的身、語,特別的勇猛、沒有恐懼,很自在的來做這些事情。
這位菩薩常為眾生宣說正法,宣揚佛法的事。他的身體不會極大的疲倦,沒有那麼多的疲倦。這個記憶力也不忘,記住永遠不忘。心無勞損,心是心王,念是心所,他的堪能性非常的強,不會受到勞損。
sattvārtheṣu ca sattva-karaṇīyeṣu asya vyāyacchamānasya kāyena vācā dharmaṃ ca deśayataḥ nātyarthaṃ kāyaḥ klāmyati na smṛtiḥ pramuṣyate na cittam upahanyate.

2.3.2.5.4.麤重輕微
菩薩本性住種姓時,一切麤重性自微薄,既發心已,所有麤重轉復輕微,謂身麤重及心麤重。
[]4)這個菩薩的本心就有佛性,在本性住種性的時候,沒有發菩提心,但是因為內心裏有佛性,所以他的麤重性自微薄。麤重就是煩惱,性自微薄,他並沒有修學聖道,但是他的煩惱極微薄、微少、很薄,不像無種性的人,煩惱特別重。遇見佛菩薩的時候,他發無上菩提心,他的煩惱就又輕微、又減少;因為發菩提心,修學聖道,聖道佛法的力量,使令他原來的煩惱更輕微。麤重有兩種,一個是身麤重,就是他的身體有點事情,和心麤重的事情。
a)什麼是麤重?謂無堪能不調柔相,是麤重相。麤重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無堪能,就是不能修學聖道,就是修學聖道的事情做不來。不調柔相,就是不容易隨順聖道。不能修學聖道,就是煩惱特別強,就叫做麤重相。
b)此復有五,一、沈重相,二、剛強相,三、障礙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轉,無堪能相。麤重詳細說有五個相貌,
一、沈重相,沈重是什麼?就是向下,向下面落下去、沈下去。就是有煩惱的人,容易做惡事,這叫做沈重。
二、剛強相,就是貪煩惱來了,不要貪,這是不可以;瞋煩惱來,不要瞋,不行!它一定要瞋,一定要貪。煩惱之強,不容易制伏它。
三、障礙相,想要修學聖道,它做障礙。
四、怯劣相,就是勇猛不夠,這是一種煩惱;做一些有功德的事情反倒不敢做。
五、不自在轉,就是做事情的時候,外面有一點境界就影響他,不能自在的做這件事,就是自己的信心不夠。外面什麼境界不能動搖他的心,他願意這樣做,還是這樣做,就是自在轉。無堪能相,就是沒有能力做這種大的善事。
c)此中麤重,謂彼種子身無堪任,不調柔性,名身麤重;心無堪任,不調柔性,名心麤重。這裏邊說的麤重,是約彼種子說,但是分兩類:一個是身無堪任,不調柔性,名身麤重。這個身體是前生的果報,前生作功德的時候,還有貪瞋痴的煩惱在裏邊作用;由不是純清淨的功德所得的這個身體,就是有麤重,有無堪任、不調柔性。麤重,就是煩惱的種子,就是內心裏面有這種功能;此功能一動作,就是煩惱出來,出來的時候叫做現行;沒有發動的時候叫種子。身無堪任,不調柔性叫身麤重。還有另一個解釋,就是我們心裏面有煩惱,心裏的煩惱在身體裏面存在,寄託在身體裏面,我們這個心以身為依止處;身也以心為依止處,身心是互相依賴的。因為這個身裏邊有煩惱在這裏活動,身也就有這種力量,就是無堪能、不調柔性叫身麤重。心無堪任,不調柔性,名心麤重,因為這個明了性的心裏邊,有各式各樣的種子在裏面活動,所以使令這個心沒有堪任性,就叫做心麤重。
prakṛtyaiva tāvad gotrastho bodhisattvo manda-dauṣṭhulyo bhavati. utpādita-bodhi-cittas tu bhūyasyā mātrayā manda-dauṣṭhulyo bhavati yad uta kāya-dauṣṭhulyena (vāg-dauṣṭhulyena) citta-dauṣṭhulyena ca.

2.3.2.5.5.咒句有驗
若餘眾生為欲息滅疾疫災橫,所用無驗咒句明句,菩薩用之,尚令有驗,何況驗者!
[]5)若是其他的眾生,不是發菩提心的眾生,他現在身體有病,醫生治不好,有其他的什麼災難,或者是地震,或者有風災、火災、水災,或者有其他的災難。有這些苦惱的事情的時候,就會念咒,用這種東西來消滅疾疫、災橫。所用的這個沒有靈驗的咒句、章句,念這個咒,念這個明沒有靈驗。但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若用的時候,就還能令它有驗,還會有靈驗。何況其他的眾生有靈驗的咒呢?菩薩若用就更是有靈驗,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是有這種功德。
a)什麼是餘眾生?謂餘眾生所用除災章句,有此二別。簡非菩薩,名餘眾生。章句,這個咒,也就是一章、一段,寫一句一句的就是章句。餘眾生所用的除滅災疫災橫的這些章句。有這兩種差別,就是一個咒句,一個明句,這兩種差別。說若餘眾生這句話,簡別他不是菩薩,所以叫餘眾生。
b)什麼是咒句?持誦諸咒,是咒句攝。就是世間上的這些咒,這屬於咒句這一類的。
c)什麼是明句?持吠陀論,是明句攝。念頌這個章句,就叫作明句。明,也就是光明,光明就是智慧的意思,這不是說佛法的。
d)發心菩薩用此章句,悉令神驗,無不驗者。菩提分品中說,謂諸菩薩獲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災害諸咒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驗,乃至廣說。由此應知諸咒章句,唯是世間工巧名攝。是故此中說餘眾生。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用這個餘眾生所用的章句,完全能夠有不可思議的靈驗,沒有不靈驗的。在菩提分品中說,發菩提心的菩薩獲得這樣的等持自在,等持就是禪定,三摩地叫等持。他得到禪定的力量,禪定是自在的。得到禪定的人,由此等持的自在加被這個咒,能除有情的災患,就有這種的力量。誰有能力說這些咒的章句呢?最低限度要得禪定。就是外道得禪定,也可以說出咒來,也可能有靈驗,也可能沒有靈驗。若是佛教徒,你有禪定,又能得聖道,也能說出咒來,就比外道靈驗得多;但是若是更高的大菩薩境界;或者是佛說出章句來,是更靈驗。但是也是有條件,若說完全無條件,這個時候也可能有靈驗,也可能無靈驗。因為眾生的業障,它也有力量,佛菩薩說的咒也有力量,但是這兩個力量就看怎麼變化。就是有的靈驗;有的也不靈驗。由此應知諸咒章句,這是世間的,不是佛法裏面的,世間的工巧明攝。得禪定就是有特別智慧,所以叫工巧明攝。
asiddhāny api ca tad-anya-sattva-hasta-gatāni sattvānām īty-(upadravopasarga-saṃśa-makāni) mantra-padāni vidyā-padāni tad-dhasta-gatāni sidhyanti. kaḥ punar vādaḥ siddhāni.

2.3.2.5.6.伏遣隨惑
成就增上柔和忍辱,能忍他惱,不惱於他,見他相惱,深生悲惱;忿、嫉、諂等諸隨煩惱,皆能摧伏,令勢微薄,或暫現行,速能除遣。
[]6)這位發菩提心的菩薩,
a)成就殊勝的柔和、忍辱的功德。柔和,表示他內心裏面很寂靜,所以表現出來的活動、表現出來的行為不粗獷,所以叫做柔和。忍辱,就是外邊有境界觸惱他,別人惱亂他、毀辱他,他能容忍。容忍,就是心裏面不動,安忍不動。不惱於他,眾生惱亂菩薩,菩薩安忍不動,他不報復。凡夫你觸惱他,他心裏面就憤怒,然後加以報復,就是惱亂他。菩薩沒有這兩件事,心裏面不憤怒,所以能忍於惱;又不惱亂別的人。見他相惱,深生悲憫,看見眾生來觸惱菩薩、毀辱菩薩、惱亂菩薩,菩薩生慈悲心,這不是在種性的階段,是由種性進一步發菩提心的菩薩,這位菩薩是通達無量無邊的佛法。所以,用般若的智慧觀諸法實相的時候,就感覺到眾生虛妄分別,很可悲憫,就是不明白諸法實相,就是虛妄分別,所以菩薩深生悲憫。
a1)什麼是柔和?成就六種可愛樂法,易可共住,性不惱他,常令歡喜,是名柔和。菩薩成就六種可愛樂法,就是六和敬,心常在道上去契會的話,就是見和同解,心觸對一切境界的時候,都會歸第一義諦,所以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就是有利益的時候,沒有人有特權,大家平等的享受。人容易有爭的地方,就是戒、見、利這地方,所以這三部份沒有問題,身語意這三個部份也沒有問題,大家可以同住。意和同悅,心裏面大家都感覺到快樂,所以成就六種可愛樂法,就是這位發菩提心的菩薩具足這六種功德。易可共住,大家容易共住。性不惱他,性就是心,他這一念心老是和平,不惱亂人。常令歡喜,和大家同住的時候,常時令別人心情快樂,是名柔和。
a2)什麼是忍辱?遍於怨親等諸有情所,堪忍怨害,是名忍辱。普遍對於有怨恨的有情、親愛的有情,一切有情所都是柔和的。堪忍怨害,是名忍辱,有人有怨,於是乎要傷害菩薩,菩薩也能忍受,叫做忍辱。所以,希望成就柔和忍辱,一定要通達佛法、通達諸法實相,這件事能辦到,常常的思惟觀察,就容易辦到忍辱柔和這件事。
b)忿嫉諂等諸隨煩惱,忿怒,對於感覺到自己吃虧,這就忿怒。嫉妒,別人有榮耀的事情,心裏面不歡喜。諂曲等還有等其他的煩惱。諸隨煩惱,很多的隨煩惱。這裡的隨煩惱和前面說的隨煩惱不一樣,嚴重的煩惱叫根本煩惱;不嚴重的煩惱叫隨煩惱。隨順不同的因緣,又生起各式各樣的煩惱,它也還是貪瞋癡,貪瞋癡是根本煩惱,這些煩惱也是貪瞋癡,但是因緣不同,它比較輕一點,這叫作隨煩惱。皆能摧伏,令勢微薄,這位菩薩也有忿、也有嫉、也有諂等,但是有佛法的智慧,把忿、嫉、諂誑等煩惱破壞、調伏,使令這個煩惱的力量由大而小,由厚而薄,就是這樣,他不放縱自己。這位發菩提心的人,自然會修止觀,心裏面一動,知道有煩惱。立刻用止觀來調伏,令勢微薄,就是調伏、降伏。或暫現行,他常常用功修行,究竟還沒得聖道,有的時候也有煩惱暫時的會出來活動,但是這位菩薩就很快的把煩惱消滅,不叫它活動。
b1)什麼是忿嫉諂等諸隨煩惱?此約煩惱品類,名隨煩惱。忿、嫉,是瞋品類。諂是邪見品類。等者等取覆、惱、憍、害,隨其所應品類應知。這些是約煩惱品類,就是輕重的品類,名隨煩惱,就是不是根本煩惱。忿怒和嫉妒,在根本煩惱來說,就是瞋煩惱那一類。忿也是恨,嫉妒也是恨,是瞋這一類,類就是流類。諂,是邪見品類。有邪見的人,自己知道他的見地和別人不一樣,不是正見;或者是他認為他是正見,認為別人是邪見。但是他多少有一點自己知道有點問題,所以要諂曲,要隱藏自己的見,表現出來令你滿意。他心裏面是不同意你的見地,但是表現出來的是令你滿意,所以叫作諂。諂者曲也,是愚癡一類的煩惱。等者,等取覆、惱、憍、害,隨其所應品類應知。覆是什麼呢?就是造很多罪過,但是隱藏起來。表面上好像是好人,實在裏面都是污濁的,這叫作覆。惱是什麼意思呢?惱是我犯戒,你指責我,我就忿怒,我就不接受,他就吵起來,叫作惱,是瞋煩惱一類的。憍就是憍慢,他得到名聞利養,或者是他會講經說法,就憍起來,是愚癡一類。害,就是要傷害別人,是瞋煩惱一類。
b2)什麼是摧伏、除遣?約彼種子,說能摧伏;約彼現行,說能除遣。由諸菩薩成就柔和,性不惱他,能正對治忿、嫉、覆、惱等隨煩惱。又由成就忍辱,能忍他惱,依思擇力,能正對治諂隨煩惱。由生悲愍,能正對治害隨煩惱,依此故說能伏能遣。
b2-1)摧伏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約忿、嫉、諂、誑、憍這些煩惱的種子,叫做摧伏。就是叫這個種子不要動,就叫作摧伏。在靜坐修止觀,觀察一切法是無常無我的,是畢竟空的,使令這種子不動,煩惱就不動。若是這時候心裏面有煩惱,已經動了,立刻要用止觀的力量,把煩惱的活動破除。由於諸菩薩成就柔和這種品德,他不惱亂人。為什麼有這種事情呢?就是他常常靜坐修止觀,所以能夠對治,就是除滅忿煩惱、嫉煩惱、覆煩惱、惱煩惱等,這些都是隨煩惱,能除滅這些煩惱。
b2-2)又由成就忍辱,能忍他惱,依思擇力,就是思惟觀察的力量,能滅除諂誑的隨煩惱。因為菩薩能夠生起慈悲心,所以能正對治害煩惱,不會傷害別人;還要救護人、利益人,怎麼會傷害人?所以依此故說能伏能遣。能遣是約現行說,能伏是約種子說。
b3)什麼是摧伏、除遣?攝事分說:若瞋恚纏,能令面貌慘裂憤發,說名為忿。心不正直,不明不顯,解行邪曲,故名為諂。隱藏眾惡,故名為覆。心懷染污,不喜他榮,故名為嫉。逼惱有情,無悲無愍無哀無憐無惻,是名為害。
b3-1)攝事分說,若瞋恚纏,能令面貌慘裂憤發,就是我們的忿怒,這個瞋恚的煩惱。纏就是指煩惱現行的時候就叫作纏,就像大毒蛇纏著你似。瞋煩惱來纏繞我們的時候,這個相貌是什麼樣呢?能令面貌的相貌慘裂,就是非常的憤怒。慘,就是毒。裂,就指眼睛現出一個忿怒的相貌叫裂。就是內心的憤恨發之於外,叫作慘裂,說名為忿。
b3-2)心不正直,他的心不正直,就是裏面有黑暗這些事情。不明不顯,但是你從表面上你看不出來,他心裏面污濁的那個彎曲的事情看不出來。為什麼呢?不顯,他內心裏面的事情沒有現出來。解行邪曲,他內心的解,和作出的事情,都是不合乎道理的邪曲,故名為諂。
b3-3)隱藏眾惡,故名為覆,很多的罪過都藏在裡面,所以叫做覆。
b3-4)心懷染污,不喜他榮,故名為嫉。心裏面染污,就是所有的好事都是要屬於我才可以,不喜歡別人有榮耀,叫作嫉。
b3-5)逼惱有情,就是逼迫、惱害有情。無悲無愍,沒有悲、也沒有愍。悲,是想要消除別人的痛苦,叫作悲。愍,就是別人有苦惱的時候,他心裏面感覺痛。無哀,別人本來沒有痛苦,他逼惱叫人有苦惱,說這個人沒有哀傷之心。無憐,憐者愛也,沒有愛心。無惻,就是沒有惻隱之心,就是別人叫別人痛苦的時候,他無動於心。是名為害,用這麼多的字來解釋這個字。
adhikena ca kṣānti-sauratyena samanvāgato bhavati. parata-upatāpa-sahaḥ aparopa-tāpī ca. pareṇāpi ca param upatāpyamānam upalabhyātyarthaṃ bādhyate. krodherṣyā-śāṭhya-mrakṣādayaś cāsyopakleśā hata-vegā mandāyamānāḥ kadācit samudācaranti āśu ca vigacchaṃti.

2.3.2.5.7.現住安樂
隨所居止國土城邑,於中所有恐怖、鬥諍、饑饉過失,非人所作疾疫、災橫,未起不起,設起尋滅。
[]7)這個菩薩隨順各種因緣,居住這個國土、居住這個城市裏,或者是居住一個小鎮裏面。那個地區原來有恐怖,或者是有鬥爭,或者是有饑饉的過失,還有種種的這些苦難的事情。或者這個地方,有傳染病,或者有其它什麼災難的事情,而這個是非人所作,就是鬼神做這些惡事來惱亂人。可是這個菩薩現在在這裏住,未起不起,這些恐怖鬥爭、饑饉過失、非人所作疾疫災橫,就不起,鬼神不敢到這裏來放毒。設起尋滅,或者是有生起,有這些事情來,但是很快的就滅除。
a)什麼是恐怖鬥諍饑饉及諸疾疫災橫未起不起?此說菩薩與他增上果。有尋有伺地說:猶如如來所住國邑,必無疾疫災橫等起,佛神力故,無量眾生,無疾無疫,無有災橫,得安樂住。此中道理,當知亦爾。這是菩薩的大福德、大功德力,給眾生的增上果,就是由他的威力,我們就沒有這些災難,這叫增上果。就是此法影響彼法,若是大罪過的人,使令這地方有災難,本來沒有災難,因為他來了,使得大家鬥爭,就是很多很多的苦難都來,這就是增上果。有尋有伺地說,像佛所居住的地方,必無疾疫災橫等起,也就是增上果。佛神力故,無量眾生,無疾無疫,無有災橫,得安樂住。前面是說佛給眾生的增上果,這裏是菩薩也有相同的情形。
yatra ca grāma-kṣetre prativasati. tasmiṃ bhaya-bhairava-dur-bhikṣa-doṣāḥ amanu-ṣyākṛtāś copadravāḥ anutpannāś ca notpadyante utpannāś ca vyupaśāmyanti.

2.3.2.5.8.厭苦生悲
又此最初發心菩薩,或於一時生極惡趣那落迦中,多分於此那落迦趣,速得解脫;受小苦受,生大厭離,於彼受苦諸眾生等,起大悲心。如是一切皆因攝受無惱害福。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由能攝受無惱害福,便得領受如是等類眾多勝利。
[]8)又此最初發心的菩薩,煩惱可能會動,也可能會做惡事。所以,或於一時生極惡趣,跑到三惡道。那落迦,就是地獄。菩薩造罪的時候,多數在地獄裏受苦,很快的就解脫,從地獄裡出來。受到很小的苦惱的苦受,雖然苦惱不是那麼嚴重,但是厭離心很大。對於其他的眾生在那裏受苦,菩薩生起大悲心。因為厭離心強,所以他也不敢作惡。前面就是說發無上菩提心的人,攝受就是成就,成就無惱害的福,就是大悲心不惱害眾生。因這一念的慈悲心,就有無量的福報。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由能攝受無惱害福,便能領受如是等類眾多勝利,像前面所說,菩薩有這麼多的殊勝的功德。
sacet punaḥ prathama-cittotpādiko bodhisattvaḥ ekadā narakeṣv apāya-bhūmāv upa-padyate. sa bhūyasyā mātrayāśutaraṃ ca mucyate narakebhyaḥ. tanutarāṃ ca duḥ-khāṃ vedanāṃ vedayate bhṛśataraṃ ca saṃvegam utpādayati teṣāṃ ca sattvānām antike karuṇā-cittatāṃ avyābādhya-puṇya-parigraha-hetoḥ. ity evaṃbhāgīyāṃ bahūn anuśaṃsān avyābādhya-puṇya-parigrahāt prathama-cittotpādiko bodhisattvaḥ pratya-nubhavati. bodhisattva-bhūmāv ādhāre yoga-sthāne dvitīyaṃ cittotpāda-paṭalaṃ samāpt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