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聲聞地-第4瑜伽處-3.往出世間道-4.究竟

3.4.究竟
3.4.1.明道果
3.4.1.1.阿羅漢道
彼即於此攝樂作意,親近修習多修習故;有能無餘永斷修道所斷煩惱,最後學位,喻如金剛三摩地生。由此生故,便能永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
[解]1)彼那個禪師,對這個攝樂作意,親近、修習、多修習故,時時地與它在一起叫做親近,時常的修止又修觀,修觀又修止。四諦有十六種觀行,十六種觀行主要是前二種,四諦都是要修,但是主要是前二種,苦諦和集諦,最重要的還是苦諦,觀察它是無常、苦、空、無我乃至不淨,就是四念處。多修習,就是不斷地重覆,在奢摩他裏作如是觀。
2)因為這個時候其已經得初果,也可能得二果,也可能得三果,這是因人而異。到攝樂作意這個時候,一方面自己有多少成就,心裏也是歡喜,還繼續努力地這麼修行。這個時候,就使令自己又進一大步,成就什麼功德呢?就是有這樣殊勝的功能。什麼呢?無餘永斷,就是斷煩惱,不是斷一部份,沒有剩餘、完全斷,而且是永久的滅除煩惱,叫無餘永斷。斷什麼煩惱呢?因為他已經見道,所以在見道的時候斷的煩惱已經斷,現在就是修道所斷的煩惱。這個初果已後繼續修四念處的時候所斷的煩惱,就是修道所斷的煩惱。這個時候有欲界的愛煩惱還沒斷,或者是沒有斷清淨,還有上二界的煩惱沒有斷清淨。
3)最後學位,就是你有這種功能,有這種堪能性,能斷除所有的煩惱,有這種能力,這時候達到什麼程度呢?達到最後學位。從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向都叫做學位,都還是努力地要修學止觀。但是這個時候達到學位的最後,還是有學的。
4)喻如金剛三摩地生,這時候這個定地是叫做金剛三摩地,就是像金剛那麼堅固,不可破壞的三摩地出現。
5)由於這個金剛三摩地現前,所以就能夠永斷修道所斷的一切煩惱,就是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乃至最後非非想天的煩惱完全消滅,有這種功能。這個三摩地的殊勝就像金剛那樣寶貴、那樣殊勝。此能無餘永斷修道所斷煩惱,這個金剛三摩地有這種功能,能斷所有的煩惱。在最後邊的有學位現出,就從金剛喻定這裏開始,中間沒有其他的事情的間隔,相續的清淨,就究竟的解脫一切煩惱。煩惱解脫之後,清淨的智慧現前。這個清淨智慧就是由毘缽舍那成就,所以修奢摩他是得定,還要修毘缽舍那的慧,修毘缽舍那的慧,還要修奢摩他的定,這樣才是圓滿的。成阿羅漢名無學故,到這個時候就是無學位,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
tasyāsya ratisaṃgrāhakasya manaskārasyāsevanānvayād bhāvanānvayād bahulīkārānvayān niravaśeṣabhāvanāprahātavya([āḥ] kleśaprahāṇāya sarvapaścimah śaikṣo vajropamaḥ samādhir utpadyate/tasyotpādāt sarve bhāvanāprahātavyāḥ kleśāḥ prahīyante /

問:何因緣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答:譬如金剛,望餘一切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等諸珍寶,最為堅固;能穿、能壞所餘寶物,非餘寶物所能穿壞。如是此三摩地於諸有學三摩地中,最上最勝,最為堅固;能壞一切所有煩惱,非上煩惱所能蔽伏 ,是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
[解]問:何因緣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阿羅漢道,道在這裡是在因位,與阿羅漢果相對,這因能通到果那裡,所以叫做道。什麼理由此三摩地叫做金剛喻?
1)答:譬如金剛,望餘一切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等諸珍寶,金剛比這些寶,都是最堅固。怎麼叫做堅固?能穿洞,能破壞其他的寶物。其餘的寶物想要破金剛是不可以的,所以叫金剛。
2)在有學這個範圍內的修行人的三摩地裡面,這個禪定是最高尚,最殊勝,最為堅固能能破除一切煩惱。非上煩惱所能蔽伏,就是最難斷、最微細的煩惱都不能夠遮蔽金剛喻定,它能降伏你,你不能降伏它。是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什麼是上煩惱?就是色、無色界的煩惱,是最微細的煩惱。
kena kāraṇena vajropama ity ucyate / tad yathā vajra[ṃ] sarveṣāṃ tadanyeṣāṃ maṇi-muktāvaiḍuryaśaṃkhaśilāpravāḍā(lā)dīnāṃ maṇīnāṃ sarvasāraṃ sarvadṛḍham tadan-yānvilikhati / na tv anyair maṇibhir vilikhyate evam evāyaṃ samādhiḥ sarvaśaikṣasamādhīnām agryaḥ śreṣṭhaḥ sarvasāraḥ sarvakleśān abhibhavati / na ca punar utpattikleśair abhibhūyate / tasmād vajropama ity ucyate /

3.4.1.2.阿羅漢果
3.4.1.2.1.證極究竟
從此金剛喻三摩地,無間永害一切煩惱品麁重種子;其心於彼究竟解脫,證得畢竟種姓清淨。
[解]從這一剎那,成就金剛喻定,沒有間斷,永害一切煩惱品的粗重,這是煩惱的種子叫做粗重。那位禪師的那一念心,於彼煩惱究竟得解脫,不受煩惱的繫縛,證得畢竟種性清淨,就是成就究竟的、心性的清淨。他的心究竟清淨,沒有煩惱的污染。什麼是證得畢竟種性清淨?謂證轉依圓滿解脫自性清淨故。依是什麼呢?就是現在這一念心。轉依就是把心轉變一下,原來的心是染污的,現在把它轉變為清淨,就叫做轉依。就是棄捨煩惱的染污,獲得清淨的聖道,叫做轉依。轉依這件事,從初果就開始,但是還不圓滿,要經過二果、三果到四果,到阿羅漢道的時候,得阿羅漢的時候,轉依是圓滿。解脫自性清淨故,解脫一切的煩惱,成就清淨的道力。這個時候,你的自性就是清淨。自性是什麼?就是心,就是你的心清淨,得阿羅漢的時候心清淨。
tasya vajropamasya samādheḥ samanantaraṃ sarvakleśapakṣyaṃ dauṣṭhulyabījasamuddhātād atyantatāyai cittam adhimucyate / gotrapariśuddliṃ cānuprāpnoti/

於諸煩惱究竟盡中,發起盡智。由因盡故,當來苦果,畢竟不生;即於此中起無生智。
[解]1)這位阿羅漢於諸煩惱究竟的滅除以後,這個時候,毘缽舍那的智慧叫做盡智就發起,就出現,出現這種智慧叫做盡智。煩惱是因,生死是果,由於煩惱的因滅除,將來的苦果,就是這個生命以後的那個有漏的色、受、想、行、識,究竟是不現前。即於此中,起無生智,將來的苦果不現前叫做無生智。盡智,是說生死的因盡。無生智,生死的果盡。這個時候有能力為別人作功德,因為他本身清淨,有智德,有斷德,假設他有慈悲心的話,就有能力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他有這種能力,這是堪作他義。
sarva-dauṣṭhulya kleśondhakṣayāya jñānam utpadyate hetukṣayāc cāyatyāṃ duḥkhasya sarveṇa sarvam aprādurbhāvāyānutpādajñānam utpadyate /

彼於爾時成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辦,無復所作,證得自義,盡諸有結;已正奉行如來聖教,心善解脫;已具成就十無學法,謂無學正見、正思惟,乃至無學正解脫、正智。
[解]2)那位禪師在這個時候,成就阿羅漢道,成就阿羅漢果,就是諸漏已盡,一切煩惱都消除。所作已辦,所應該做的事情都作好,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聖道,戒定慧的聖道已經成辦,已經圓滿、成功。無復所作,再沒有事情好作,在他自己這一方面的事情,沒有事情要做。證得自義,就是成就自己的這一方面義利。盡諸有結,就是滅除一切的生死苦。結,與苦惱和合。有,欲有、色有、無色有,這些生死的果報就是苦,不和阿羅漢和合,不同他的心在一起,所有的苦都結束。已正奉行如來聖教,阿羅漢來到佛法裏邊,聽聞佛法,遵照佛陀的教導而修行這件事,他已經這樣做了。心善解脫,他的內心是很好的,清淨莊嚴,解脫一切污染,就是他自己的功德圓滿,是自義圓滿。什麼是證得自義?謂於自身證苦邊際,是名證得自義,是他本身修學聖道,達到苦的邊際,就是到這裏為止,超過這時候再沒有苦,這是證苦邊際,是名證得自義。什麼是盡諸有結?上下分結皆已永斷,上五分結,下五分結,阿羅漢完全把它消除。什麼是已正奉行如來聖教心善解脫?於世尊所梵行已立究竟涅槃。這個阿羅漢已經具足、成就十種無學法的十種智慧,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還有正解脫,還有一個正智,這十種智慧,他完全圓滿具足。
sa tasmin samaye 'rhan bhavati / kṣīṇāsravaḥ kṛtakṛtyaḥ kṛtakaraṇīyo 'nuprāptasvakā-ryaḥ samyagājñāsuvimuktacittaḥ parikṣīṇabhavasaṃyojanaḥ /daśabhir aśaikṣair dhar-maiḥ samanvāgataḥ / aśaikṣayā samyag dṛṣṭyā samyak saṃkalpena yāvadaśaikṣayā samyag vimuktyā samyag jñānena [/]

於諸住中及作意中,能隨己心自在而轉。隨所樂住或聖、或天、或梵住中,即能安住,隨樂思惟所有正法,能引世間或出世間諸善義利,即能思惟。言聖住者,謂空住、無願住、無相住、滅盡定住。言天住者,謂諸靜慮、諸無色住。言梵住者,謂慈住、悲住、喜住、捨住。
[解]3)於諸住中,及作意中,這兩種法,能隨自己的心想要怎麼地就怎麼地,沒有一件事情能障礙他。
a)隨自己心裏的歡喜,我要安住在這裏,或者聖住,聖人的心安住在這裏,在空、無願、無相、滅盡定在這裏住。或天住,天上的人的心在那裏住呢?就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這是無色界的四種住。色界天呢?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也是四種,加起來就是八種,是天住。或梵住中,梵住就是慈悲喜捨,是最極清淨的境界。阿羅漢對於聖住、天住、梵住中,隨他心所歡喜的,即能安住,我願意住在那裏,就住在那裏,無障礙。
b)隨他心裏面歡喜思惟,思惟什麼呢?所有正法,就是佛陀所宣揚的這些聖道、聖教。思惟佛說的聖教,就是能引世間義利的,因為若是能夠受持五戒十善,不會到三惡道,可以在欲界人天中住。若修學禪定就可以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這是世間的義利。或出世間諸善義利,出世間的苦集滅道,超越世間的這一切聖道。諸善義利,佛說的正法有兩個作用:一個世間的義利,一個出世間的義利。這樣的正法,阿羅漢他想要思惟,即能思惟。
c)什麼是聖住?謂空住、無願住、無相住、滅盡定住。
c1)空住,就是在色受想行識裡邊,沒有我可得,思惟色受想行識是因緣所生,都是無常的,剎那生滅,這裡邊沒有常恆住的,常恆不變的我可得,然後就在這裡安住,離一切分別相。
c2)無願住,思惟世間上的苦集,都是可憎惡的、都是無常的、是老病死的,是可憎惡的,然後無分別住。
c3)無相住,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在寂滅中離一切相,心裡面在這裡無分別住。這是已經得聖道的這些人,心裡面沒有依止處,心裡面無分別住。
c4)滅盡定住,滅盡定住就是超越非非想定,心裡面沒有受,也沒有想,就是第六意識也不動,這個時候是無分別境界。
d)什麼是天住?謂諸靜慮、諸無色住。色界四禪和無色界的四空定,這就是要俱解脫阿羅漢才能到這個境界。
e)什麼是梵住?謂慈住、悲住、喜住、捨住。在禪定裡邊,思惟慈悲喜捨,然後安住那兒不動,就是奢摩他。
svacittavaśavartī ca bhavati / ca vihāre manasikāre ca /samayena yena kāṃkṣate / vihāreṇāryeṇa vā divabcyena vā brahmeṇa vā tena tena vihavati / yaṃ yam evākāṃkṣate dharmaṃ manasi karttum kuśala-marthopasaṃhitaṃ / laukikaṃ vā lokottaram vā taṃ tam eva manasi karoti / tatrāryo vihāraḥ śūnya[ta]āvihāro (ra[ā])-nimittavihāro['praṇihita vihāro] nirodhasamāpattivihāraś ca / divabcyo vihāro dhyānārūpyavihāraḥ / brāhmo vihāro maitrīkaruṇāmuditopekṣāvihāraḥ /

又於爾時,至極究竟畢竟無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
[解]4)又於得阿羅漢道的時候,得阿羅漢果的時候,清淨的程度,達到究竟的程度。什麼叫做究竟呢?是畢竟無垢,心裏面是決定沒有污染。入定的時候,沒有污染,心裡面清淨。到塵勞的世界,心裡還是清淨,也不會受到影響。他為什麼能斷煩惱呢?因為裡邊有戒定慧,戒定慧的梵行到了邊際,就是究竟。
a)什麼是至極究竟?一切行事皆悉斷故,是名至極究竟。行,就是一切有漏法,一切有漏法都是在動,就是一念分別心在動,一動就有事情,就是有色受想行識這個事情。現在一切行事皆悉斷故,就是將來的色受想行識、生死果報不會現起,現在的生命,阿羅漢沒有入無餘涅槃,身體還存在,還有心識,這是無漏、沒有煩惱,所以這個色受想行識,只是蘊,而不是取蘊。但是,這個生命以後的生命,再沒有。
b)什麼是畢竟無垢?一切煩惱畢竟斷故。為什麼這個生命結束以後,再沒有臭皮囊的苦惱的果報呢?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裡邊沒有煩惱,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已清淨。
c)什麼是畢竟證得梵行邊際?今已獲得彼對治故。為什麼煩惱會沒有呢?煩惱那麼樣的堅固,怎麼會沒有呢?阿羅漢現在已經成就彼煩惱的對治,就是成就聖道,能把煩惱消除。

離諸關鍵,已出深坑,已度深塹,已能摧伏彼伊師迦 ,是為真聖,摧滅高幢。
[解]5)離諸關鍵,關鍵就是門關起來,不可以出去,就是把你障礙住,阿羅漢是解脫一切的障礙,所以,離諸關鍵。已出深坑,也從深坑裡面解脫出來。已度深塹,塹就是溝,坑是一個圓的大坑,溝是很長的,長條。已能摧伏彼伊師迦,伊師迦是山,在王舍城的郊外一個大的高山。這譬喻我慢的高大、堅固,像伊師迦似的,現在阿羅漢把我慢完全消除。是為真聖,這是真實的聖人。摧滅高幢,他是滅掉高慢心,就是最後的煩惱,他滅掉高慢心。
a)什麼是離關鍵?先斷能順五下分結,如離關鍵。離關鍵是什麼意思?在得阿羅漢道之前,就是得三果的時候,就把能順五下分結的煩惱斷掉。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瞋是五下分結。三果聖人就把五下分結完全斷。初果只是斷身見、戒取、疑,到二果、三果就把欲界的貪、瞋斷,所以合起來就是把五下分結斷。這個門開了,沒有上鎖,解脫欲界的欲叫,如離關鍵。
b)什麼是已出深坑已度深塹?次於涅槃起深坑想,無明怖畏斷無餘故,如出深坑。涅
槃,是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一切都是無,就是畢竟空境界,是一個大安樂處。什麼叫涅槃?就是這一切有漏法都是不可得,離一切相的境界,此中無我、無我所。外道觀察色受想行識都沒有,這個我存在,這個我是真常、是獨立的;這個我解脫一切苦惱,唯獨這個我是最後安住不動,湛然不動,就認為是得涅槃。所以聽佛法說涅槃是一切法都是空,我也是空,害怕那個境界,所以認為那是個深坑,就害怕。誰害怕呢?就是無明,不明白道理那個無明,糊塗,害怕涅槃是個深坑,害怕。現在得阿羅漢的這個人,成就涅槃的境界,把無明煩惱斷。涅槃不是深坑,是大安樂處,所以叫做已除深坑,就是斷除無明煩惱。
c)什麼是摧滅高幢?已斷有愛,於諸境界無復愛生,便於一切憍慢不起。已斷有愛,欲有、色有、無色有。欲界的人對欲界的色聲香味觸,是向外攀緣,感覺色聲香味觸很好,愛著這個欲;色界、無色界天的人,不向外攀緣,是內心裡面有禪定,愛著這個禪定,也是欲。現在阿羅漢把欲有的愛,色有、無色有的愛都消滅。於諸境界無復愛生,對一切境界沒有愛著心,觀察這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皆是無常敗壞法,生厭離心,所以不愛著。便於一切憍慢不起,對外面的境界沒有我所愛,對於內裡邊的自體愛也捨棄,因為內裡面觀察這一念心也是無常、無我,是因緣所生,是畢竟空寂的,沒有我可得,沒有慢可生,也不生高慢心。
d)什麼是摧伏彼伊師迦?摧伏薩迦耶見及彼常見。
d1)薩迦耶見,就是我見,在色受想行識裡面,有一個我。初果聖人,就是把分別我執破壞,不執著有我可得。觀察色受想行都是老病死,都是破壞法,觀察一念分別心也是剎那生滅變化的。而在唯識裡邊說的更清楚,這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身識、意識,都是由種子生現行而有的,它是因緣有的。若是種子不動的時候,識也是不可得。而種子從什麼地方來?由分別來的。心裡面一分別,就薰成種子,都是因緣有的,都是無常變化的。現在阿羅漢摧伏薩迦耶見,把俱生的我執也破掉。分別我執,因分別而有我執,要經過分別才執著有我。俱生我執,不須要分別,任運的就有我,無始劫來的熏習,就是執著有我。現在,修四念處、修無我觀,得初果以後,繼續的修無我觀,才能把俱生我執破掉。
d2)常見,在前邊有尋有伺地那裏,說到得禪定的人,由神通的力量,觀察一切法是常住的,有這樣的邪知邪見。一定要有佛法的毘婆舍那,才能破除一切的邪知邪見。這些人執著薩迦耶見及彼常見,就像伊師迦高山那麼高聳,不可動搖。
atyantanirmala[o] bhavaty atyantavimalo tyantabrahmacaryaparya vasāṇaḥ / nirgata ivāsi utkṣipta pari ..... ..........

3.4.1.2.2.諸餘功德
已斷五支 ,成就六支 ,一向守護四所依止。
[解]1)已斷五支,成就六支,一向守護四所依止,就是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一切生活所須的,這是四所依。依四所依而立出四種所護,什麼護?命護、力護、心雜染護、正方便護,在十八卷講過。
ity api paṃcāṃgaprahīṇaṣaḍaṃgasamanvāgataḥ (e)kārakta .............. //...... // [/]śe(śro) ttu(tra)(kṣetra?) dharmāśrayaḥ / praṇunnaḥ pratye ....

最極遠離,獨一諦實,棄捨希求,無濁思惟,身行猗息。
[解]2)最極遠離,獨一諦實,棄捨希求,無濁思惟,身行猗息。
a)思所成地有個頌上說:住戲論皆無,踰墻塹離愛,牟尼遊世間,天人不能識。
a1)住戲論皆無,住無,戲論無。住是什麼呢?叫作四識住,色、受、想、行這四個法,是識所住的地方。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識就在色、受、想、行這裡活動,不能離開這個範圍。現在阿羅漢,心裡面能離色、受、想、行,能不受一切法,能達到這個境界,所以這個住是無。戲論無,就是一般的凡夫,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虛妄分別,就叫做戲論。嚴重的造種種的罪業到三惡道;輕微,修五戒十善跑到欲界天,在欲界人天裡邊住。若是再輕微,就是修四禪八定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分成這三種戲論。這些事情阿羅漢都沒有。所以住是無,戲論也沒有。
a2)踰墻塹離愛,就是阿羅漢能遠離一切愛,就像踰墻和踰塹。墻就指欲界的愛;色界、無色界的愛比喻是塹。阿羅漢把欲愛、有愛、無明愛統統消除,叫做踰墻塹離愛。
a3)牟尼遊世間,天人不能識。牟尼,就是寂靜,一切聖人都是寂靜住。因為有煩惱,心裡面就動亂。沒有煩惱,一切時都是寂靜。這個寂靜的聖人,就是阿羅漢以上的聖人都名之為牟尼。他沒有入無餘涅槃的時候,還是在世間,行、住、坐、臥,我們肉眼也可以看見這一個人,但是他心裡面的境界你不認識,不但是人間的人不認識,超過人間的天世間的人也是不認識,就是有禪定那些人,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有禪定的人,對於阿羅漢也不認識。若是入無餘涅槃,更是不認識。
b)什麼是最極遠離?阿羅漢苾芻,於惡魔怨一切愚夫所繫屬主解脫自在。阿羅漢這個苾芻,對於惡魔怨,他化自在天有惡魔,是佛法的怨,它是破壞佛教。魔,有蘊魔、煩惱魔、死魔、天魔,一共有四種魔,最厲害的是內心裡面的煩惱魔。一切沒有得聖道的愚夫都繫屬於魔,魔是你的主人,你自己不能作主,是你的煩惱在作主。阿羅漢對各式各樣的魔,完全解脫,魔王不可以指使他,不聽魔的招呼,所以這是最極遠離。
b1)什麼是獨一諦實?如是真阿羅漢,一切天人皆不能識。這樣真實得聖道的阿羅漢,一切天、一切人都不能認識他,是名獨一諦實。諦實,就是真實。我們的身、口、意,不全是真實,就是虛妄分別,裡面沒有戒、定、慧,都是虛妄分別,所以都是不真實。阿羅漢把一切虛妄分別都解脫,就是清淨的戒、定、慧的境界。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都是很寶貴,很清淨光明的境界。
b2)什麼是棄捨希求?棄捨自屬養命珍財,及與生天方便。如果阿羅漢在家的時候,他有很多的財富,都把它丟掉不要。然後,生命還要存在,就是向人乞食。及與生天方便,在家人就是愛著欲,人間的欲還不如天上好,不歡喜世間的珍財,也可以上天上去享受欲樂。阿羅漢,把生天的方便也棄捨不要。若是我們沒有出離的願,沒有得聖道的意願的話,你所作的持戒、修定統統都是生天方便。只是解脫三惡道而已,就是在人間或天上,這是有漏的方便。若有出離的願,持戒、修定,這是聖道的方便,得涅槃的方便。
b3)什麼是無濁思惟?無諸惡見及愛無明種種過失。沒有惡見、我見、我所見、有見、無見、常見、斷見,這都是見。沒有這些見,是要經過修四念處,長時期的修行成功,才沒有這些惡見,及愛和無明種種的過失。不然的話,雖有出離願,這些你還不能解脫,要經過修行才可以。無濁思惟,就是心裏面沒有這種染污的思惟。
b4)什麼是身行猗息?究竟自在,遊行空閑聚落。阿羅漢,這個時候是究竟的自在,一點障礙也沒有,世間上一切的名聞利養不能夠影響他。遊行空閑聚落,聚落就是社會上的人聚居的地方,或者是一個小的鄉村、一個鎮、一個城市、或者大城市都叫做聚落。空閑聚落,就是阿羅漢不管到什麼地方,都是心裡面與空相應,明白點說,空聚落就是第一義諦。他的身口意是與第一義諦相應,是名身行猗息。他不動,身的動實在就是心動,身那裏能會動呢?是你的心動,身才動,所以一切一切的事情,動的境界在阿羅漢已經息。猗在這裡講,是個語助詞,本身沒有意思。就是身的動完全沒有,其實就是心不動。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獨一無侶,正行已立,名已親近無上丈夫。
[解]3)
a)什麼是心善解脫?煩惱有兩種,一個是愛煩惱,一個是見煩惱。我們的煩惱不只是愛,還有其他很多的煩惱,裏邊最有力量的是愛煩惱。所以若把愛煩惱斷,一切煩惱都斷。愛煩惱它有什麼作用呢?愛能夠蒙蔽你的心,叫你的心不自在。斷除愛煩惱,心就解脫。斷除愛煩惱,一定是要有禪定;離欲界的愛,要得色界定,無色界定。若得出世間的三三昧,欲愛,有愛、無明愛,統統都斷除,這裏面包括究竟的解脫,就是心善解脫。
b)什麼是慧善解脫?得到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修四念處,就是斷除三界的煩惱,得到無漏的智慧,解脫我我所,我見的煩惱,叫慧解脫。而這個人的禪定不具足,或者是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沒有修八解脫,定力不具足,不圓滿,就叫做慧善解脫。現在這裡面說阿羅漢,兩種解脫都具足。
c)什麼是獨一無侶?阿羅漢的心是沒有伴侶,心能離一切相,叫無侶。我們的心總是要有一個所緣境,這個所緣境是你的伴侶。阿羅漢,可以沒有所緣境,所以獨一無侶。
d)什麼是正行已立?正行就是聖行,已經完全建立起來。
e)什麼是已親近無上丈夫?他真實是親近佛陀。佛陀究竟圓滿的境界,獨一無侶的境界,正行已立的境界。阿羅漢也這樣學習,達到這個境界,他真實是親近佛的人,可以名之為親近佛的人。
praviyu(mu)kta cittaḥ suvimuktaprajñaḥ kevalo ukṣi .....cci ....li puruṣa ity ucyate /

具足成就六恒住法,謂眼見色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
[解]4)他成就六種恒住法,六種恒住是什麼呢?看見可愛的境界,心裡面不愛,不感覺到歡喜。看見醜陋的境界,心裡面也不憂,沒有這種分別。這就是平等位,就在這裡清淨住。安住上捨,他心裡面住在無執著的境界,最高尚無著的境界,這個捨就是不著的境界。正念正知,心裏明明了了地、有清淨的正念,也知道什麼是好、是壞。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嚐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也是這樣。不入定的時候,前五識也和前五塵接觸,心裏還是清淨的,安住上捨。阿羅漢有這種六恒住的功德。
paścitu ... samanvāgato bhavati / pālaṃ dṛṣṭvā caivaṃ sumanāḥ bhavati suṣṭhumamāh upekṣako bhavati smṛtaḥ samprajā[nā]naḥ / evaṃ śrotreṇa śabdān ghrāṇena gandhān jīhvayā rasān kāyena spraṣṭavyān manasā dharmān vijñāya / me va ... tad urdhva / upekṣako viharati smṛtaḥ saṃprajā[nā]naḥ /

彼於爾時,領受貪欲無餘永盡,領受瞋恚無餘永盡,領受愚癡無餘永盡。彼貪瞋癡皆永盡故,不造諸惡,習近諸善,其心猶如虛空淨水,如妙香檀。普為一切天帝天王恭敬供養。
[解]5)成就阿羅漢的時候,
a)領受貪欲無餘永盡,貪欲是心所法而不是心王,它是另外有種子現行。凡夫就是種子現行生貪欲心,心就與它和合在一起,就接受這件事。阿羅漢不是,領受貪欲這件事,無餘永盡,再不接受這件事,不會心裏再有貪欲。我們心裡面遇見不如意的事情,心裡面瞋恨,心就和瞋恨在一起活動,心就是接受。阿羅漢不是,不接受這件事,心裏沒有這件事。凡夫不明白因果的道理,不明白世間因果,也不明白出世間的因果,用自己的愚癡,當作真理。阿羅漢沒這個事情。
b)那個阿羅漢的貪心、瞋心、愚癡心,都永久地消除,不會造作惡事。因為有貪瞋癡才做錯誤的事情,他沒有這種心,所以惡事不造。習近諸善,他親近一切善法,做善事。其心猶如虛空淨水,阿羅漢的心就像虛空似的沒有分別,猶如清淨的水似的沒有染污。如妙香檀,那麼樣地美妙令人歡喜、恭敬。普為一切天帝天王恭敬供養。
sa tasmin samaye apariśeṣarāgakṣayaṃ pratisaṃvedayati / sa kṣayād rāgadveṣamohānāṃ yattyāgaṃ (yastyāgaḥ) tanna karoti ....samacittaś ca bhavati vāsī candankalpaḥ sendro pitryāṇāṃ devānāṃ mānyaś ca pūjyaś ca

3.4.1.2.3.住二涅槃
住有餘依般涅槃界,度生死海、已到彼岸,亦名任持最後有身。先業煩惱所引諸蘊,自然滅故。餘取無故,不相續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此中都無般涅槃者,如於生死無流轉者。唯有眾苦,永滅、寂靜、清涼、滅沒。唯有此處,最為寂靜。所謂棄捨一切所依,愛盡、離欲、永滅、涅槃。當知此中有如是相。
[解]1)涅槃分兩種,第一個是有餘依,就是心究竟清淨,但是這個身體是前一生的有漏業所感,雖成就阿羅漢的功德,但是壽命還沒盡,果報還要繼續存在。有剩餘的依,
依就是色受想行識。要靠這個身體修學聖道,也是靠這個身體做惡、做善,都是靠這個身體,沒有這個身體,什麼也不行,所以稱為依。阿羅漢是所有的煩惱通通都消除,還剩下這個身體,但是心裏面是清淨自在的,所以叫做住有餘依般涅槃界。度生死海,生死的大海,無量劫來一直地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廣大無邊,很難解脫。阿羅漢超過這個境界。已到彼岸,已到生死彼岸那邊,到涅槃那兒。亦名住持最後有身,就是他現在這個身體還存在,但是這個身體是最後的身體。
2)第二個是無餘依,先業煩惱所引諸蘊,這個身體從那裏來呢?是過去世的業力加上煩惱,這兩種力量來成就這個身體,成就色受想行識諸蘊。自然滅故,現在因為以前那個煩惱沒有,身體到時候自然是要滅。餘取無故,他心裡面沒有愛緣取,沒有煩惱,所以這個生命體就不能相續,就結束。對無餘依的涅槃的世界,而般涅槃,般是入的意思,就是入到不生不滅的境界,就是真如的境界。
a)此中都無般涅槃者,無般涅槃者,就是沒有我可得。如於生死,無流轉者,譬如說在生死裏流轉也是沒有我的,生死流轉只是色受想行識的變化,相續的變化就是生死流轉,但是不是有個我在生死裏流轉,只是執著有我而已,並不是真實有我。
b)唯有眾苦,永滅寂靜。得涅槃,就是所有的惑業苦,無量無邊的生死苦,永久的息滅。再沒有苦惱的擾亂,動亂的境界,所以他是入於寂靜的境界。
c)清涼、滅沒,在生死裏流轉的時候,你有貪、瞋、癡,貪、瞋、癡是火,是熱惱,令你苦惱的境界。現在貪、瞋、癡沒有,就清涼。滅沒,就把苦惱的境界,令你熱惱的境界,滅了。老病死都是火,無常也是火,造一切業也都是火,我們都在火裡面,為火所燃燒。現在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把惑業苦的火通通息滅。
d)唯有此處,最為寂靜。沒有老病死,沒有惑業苦那個地方,無餘涅槃那個真如的境界,是最寂靜。所謂棄捨一切所依,人間的人,身體是你的所依。三惡道,身體是你的所依。又變成毒蛇,那樣的色受想行識是你的所依。無量無邊的所依,作老虎、作毒蛇,作鳥,或者到地獄,作餓鬼,這麼多的所依,到人間也是無量無邊的所依,到天上也是無量無邊的所依。現在得阿羅漢,棄捨一切所依。所依是果報,為什麼能棄捨呢?就是因為愛盡、離欲。欲界的愛盡,色界、無色界的欲也離。永滅涅槃,惑業苦永久地滅,這就是涅槃。無餘涅槃裡面有如是相。
mārgakāśeṣadhātu-pratiṣṭhite ca bhavati tīrṇṇaḥ pāragato ntima(ā) dehadhārīty ucyate pūrvakarmakleśāviddhānāṃ pañca skandhānāṃ svarasaṃ ... nānu pādānāt va nirupa-dhiśeṣanirvāṇa-dhātau (praviṣṭaḥ / praviśati)) (... parinirvavṛte[a] bhavati / yathā na saṃsṛto(tau) nānyatra yad duḥkhaṃ tanniruddhaṃ tavyupaśāntaṃ tac chītībhūtaṃ bhava iṃ gataṃ / śāntaṃ śāntamidaṃ padaṃ / yad uta sarvopadhipratiniḥ sarvasaṃ-jñākṣayo virāgo nirodho nirvāṇaṃ tasyemāni liṃgāny evaṃ bhāgīyāti veditavyāni /

3.4.1.2.4.釋漏盡
阿羅漢苾芻諸漏永盡,不能習近五種處所。一者、不能故思殺害諸眾生命。 二者、不能不與而取。 三者、不能行非梵行習婬欲法。四者、不能知而妄語。五者、不能貯畜受用諸欲資具。如是不能妄計苦樂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無因而生。又亦不能怖畏一切不應記事。又亦不能於雲、雷電、霹靂、災雹,及見種種怖畏事已,深生驚怖。
[解]1)阿羅漢苾芻一切的煩惱永久的消除,不能夠親近五種處所。那五種處所?一者、不能故思殺害諸眾生命,他不能故意、動念頭要殺這個眾生,他這個心發不起來。二者、不能不與而取,他自己沒有財富,但是他也不能不與而取。三者、不能行非梵行習淫欲法,阿羅漢不作這件事。四者、不能知而妄語,明知道是不對,但是就說謊話,阿羅漢不說謊話。五者、不能貯蓄受用諸欲資具,阿羅漢不積蓄這些諸欲的資具,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一切事,他不積蓄它。
2)他能永斷這一切煩惱的因,為甚麼他能這樣子?阿羅漢有這麼多的功德的原因,就是他不妄計苦樂是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無因而生,不執著這些事。他認為一切法是因緣有的,這裡面有的是有罪過的,有的是有福的;有的是染污的,有的是清淨的,所以阿羅漢隨順佛教,修學聖道,棄捨一切染污,達到真如的境界。所以這些錯誤的事情都不作。苦樂是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無因而生,都不是。怎麼生呢?是因緣生。因為通達緣起的智慧,所以就能夠遠離一切過失,成就一切功德。
3)又亦不能怖畏一切不應記事,這些聖者、阿羅漢不能這樣恐怖眾生,不應該說的事情他不說。因為說出來會令人恐怖,阿羅漢不說這些事情。又亦不能於雲雷電霹靂災雹,及見種種怖畏事已深生驚怖,阿羅漢看這些事,沒有深生驚怖的事情。
pañca sthānānyu ... bhikṣuḥ kṣīṇāsravaḥ prati / vi vine / kta manyamasaṃ tathā / prāpayituṃ mandadā tra ma brahmacaryaṃ maithunaṃ dharmaṃ pratiṣevituṃ / saṃprajāna[āno] mṛṣāpabhāṣitum abhavyaḥ mandavikāreṇa kāmānparibhoktuṃ /
tathā bhavyaḥ svayaṃ kṛtaṃ sukhaṃ duḥkhaṃ pratyetuṃ / pūrvavad yāvat svayaṃ kāyakāro-hetusamutpannam ugraduḥkhaṃ praṇītamam avyāyakṛtastubhiḥ-(tiḥ) / satrāsaṃ māṃsaṃ bhakṣya(vya) ...... anyatāmānyatam vā bhayabhairavaṃ ... saṃtrāsamāpattur

3.4.2.辨作意
當知此中金剛喻定所攝作意,名加行究竟作意。最上阿羅漢果所攝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由如是等多種作意,依出世道證得究竟。
[解]1)當知前面所說的金剛喻定所攝作意,就是加行究竟作意。
2)最上阿羅漢果所攝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最後功德圓滿。由如是等多種作意,依出世道證得究竟,依出世道到最後圓滿。
ayam asau vajropamaḥ samādhir ayaṃ prayoganiṣṭho manaskāraḥ yaḥ punar agra-phalārhattvasaṃgṛhītamanaskāro 'yaṃ prayogatiṣṭhā phalo manaskāraḥ / ebhiḥ saptabhir manaskārair lokottareṇa mārgeṇātyantaniṣṭhātā / prāpātaḥ

如是一切名聲聞地。此是一切正等覺者所說一切聲聞相應教法根本,猶如一切名句文身,是所制造文章咒術異論根本。
[解]如是前面這一大段文,叫做聲聞地。前面聲聞地這麼多的說法,這是正等覺者,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聲聞相應的教法。學習這樣的教法,就能得聲聞道、聲聞果,與這件事相應,屬於這法的根本的教義。如果廣說,以此為根本。猶如一切名句文身,是所製造文章咒術異論根本,譬如寫文章,一定是名句文,文就是字。依靠字立出來種種的名,立出來種種的句,這樣才能寫出文章。咒術也是靠這名句文才成就。各式各樣不同的異論,也是靠文句而來的。現在前面這一大段文,這是聲聞相應教法的根本。是廣論聲聞佛法的,以此為根本。
ity ayam ucyate sā / ... sarveṣāṃ samyaksaṃbuddhānāṃ saśrāvakasaṃyuktānāṃ nirdeśasthānīyānāṃ sākṣātkā[ra] sthānīyānāṃ tad yathā sarvanāmakāyapadakāya-vyaṃjanakāyakāvyam anuśāstrāṇi // mātṛkā // //uddānam // lajñaṇapratisaṃvedī syāttathaivādhimojñikaḥ / prāvivekyaratigrāhī tadvyāmīmānsa(māsa)kaḥ //punaḥ prayoganiṣṭhā kṛtyuttaratatphalaḥ paścimo bhavet / manaskāraś ca dhyānānāṃ ārūpyānā(ṇāṃ) vibhāgatā // samāpattī(ttira)abhijñāś ca upapattiś ca liṅgatā / satyānāṃ vyavacāraś ca prativedhas tatha eva ca // bhāvanāyā vibhaṅgaś ca niṣṭhā bhavati paścimā // // śrāvakabhūmau caturthaṃ yogasthānam // samāptā śrāvakabhūmi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