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雜阿含-266

四九(二六六)長夜輪迴;s22.99 gaddulabaddha 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長夜輪迴
爾時、佛告諸比丘:(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

3.百穀、草木,皆悉枯乾
有時長久不雨,地之所生,百穀、草木,皆悉枯乾。諸比丘!若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眾生生死輪迴,愛結不斷,不盡苦邊。

4.大海水悉皆枯竭
諸比丘!有時長夜不雨,大海水悉皆枯竭。諸比丘!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眾生生死輪迴,愛結不斷,不盡苦邊。

5.須彌山王皆悉崩落
諸比丘!有時長夜,須彌山王皆悉崩落。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眾生長夜生死輪迴,愛結不斷,不盡苦邊。

6.此大地悉皆敗壞
諸比丘!有時長夜,此大地悉皆敗壞,而眾生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眾生長夜生死輪迴,愛結不斷,不盡苦邊。

7.長夜繞柱輪迴而轉
比丘!譬如狗子繫柱,彼繫不斷,長夜繞柱輪迴而轉。如是比丘!愚夫眾生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長夜輪迴,順色而轉。如是不如實知受…。想…。行…。(不如實知)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長夜輪迴,順識而轉。

8.隨色轉故,不脫於色
諸比丘!隨色轉,隨受轉,隨想轉,隨行轉,隨識轉。隨色轉故,不脫於色;隨受、想、行、識轉故,不脫於(受、想、行、)識。以不脫故,不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9.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
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故,不隨色轉)。如實知受…。想…。行…。(如實知)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故,不隨識轉。不隨轉故,脫於色,脫於受、想、行、識,我說脫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10.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生死,T30,781c
[論說]有二世間,攝一切行: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有情世間名種類生死,器世間名器生死。種類生死,不同其餘生死法故,望器生死,當知略有五不同分:
1.謂器生死,共因所生;種類生死,但由不共,是名第一因不同分。
2.又器生死,於無始終前後際斷;種類生死,於無始終相續流轉常無斷絕,是名第二時不同分。
3.又器生死,或火、水、風之所斷壞;種類生死,則不如是,是名第三治不同分。
4.又器生死,因無永斷;種類生死,則不如是,是名第四斷不同分。
5.又器生死,斷而復續;種類生死,斷已無續,是名第五續不同分。

[]有二種世間,統攝一切活動的現象:一個是有情世間,第二是器世間。有情世間名為種種類別的生死。能容納眾生居住如器,所以稱為器世間,又名為器生死。種類生死,因為不同於其餘的生死現象的緣故,望向器世間的生死,當知略說有五種不同的部分:
1.器生死是由有情增上為因所生成。種類生死,但是由各自不同的業所生,這就是第一種原因不相同的部分。
2.又器生死,在無始無終的時間中,後際的壞劫到前際的成劫的過程,有空劫的間斷。種類生死,在無始無終的時間中,相續的流轉,常無斷絕,這就是第二種,時間不相同的部分。
3.又器生死,或是火災令欲界、色界初禪天悉成灰燼;水災令第二禪天悉被浸沒;風災令第三禪天悉被飄散。種類生死,則不是這樣,這就是第三種,治不相同的部分。
4.又器生死,因無法永遠斷除。種類生死,則不是這樣,這就是第四種,斷壞不相同的部分。
5.又器生死,斷壞之後,會再相續。種類生死,斷除之後,不會再相續,這就是第五種,相續不相同的部分。


II. 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
[經文] 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
[解說] anamataggoyaṃ bhikkhave saṃsāro. pubbākoṭi na paññāyati avijjānīvaraṇānaṃ sattānaṃ taṇhāsaṃyojanānaṃ sandhāvataṃ saṃsarataṃ. s.22.99諸比丘!輪迴生死的起始難知。為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的眾生,正奔走,流轉時,不知輪迴的起始。
[論說] 1.又於生死,由五種相,一切愚夫流轉不息:T30,781c-782a
一、由愛因故,二、由愛果故,三,由愛自性故,四、由因展轉故,五、即因展轉依止前際無窮盡故。此中無明,是名愛因。能往善趣、惡趣諸業,是名愛果。由往善趣業故,愛結所繫,愚夫自然樂往;由往惡趣業故,愛鎖所縶,愚夫雖不欲往,強逼令去。愛自性者,略有三種:一、後有愛,二、憙貪俱行愛,三、彼彼喜樂愛。如是三愛,略攝為二:一者、有愛,二者、境愛。後有愛者,是名有愛。憙貪俱行愛者,謂於將得現前境界,及於已得未受用境,並於現前正受用境所有貪愛。彼彼喜樂愛者,謂於未來所希求境所有貪愛。當知此中由憙貪俱行愛故,名愛結繫;由後有愛及彼彼喜樂愛故,名愛鎖繫。若於彼事愛結所繫,名為馳走;若於彼事愛鎖所繫,名為流轉。又於長世因展轉來諸行相續,前際難知,後無窮盡,由是五相流轉。
[]又在生死輪迴中,由於五種相貌的原因,一切的愚夫流轉生死,無法停息:一、由於愛因故,二、由於愛果故,三,由於愛自性故,四、由於因展轉故,五、就是因展轉依止前際無窮盡故。
第一,由於愛因的緣故。什麼是愛的因呢?就是無明。
第二,由於愛果的緣故。什麼是愛的果呢?就是能往生到善趣或惡趣的種種業。
第三,由於愛自性的緣故。什麼是愛的自性呢?因為往生善趣的業,又被愛結所繫縛,愚夫自然樂於前往。因為往生惡趣的業,又被愛鎖所縶取,愚夫雖然不想前往,強逼令其前去。愛的自性簡略地說有三種:一、後有愛,二、憙貪俱行愛,三、彼彼喜樂愛。這三種愛,簡略地可歸納為二種:一者、有愛,二者、境愛。什麼是有愛呢?就是對於後有的貪愛。什麼是憙貪俱行愛愛呢?就是對於將要得到的出現在眼前的境界的貪礙。以及對於已經得到,但尚未享用的境界,以及對於現在正享受境界的所有貪愛。什麼是彼彼喜樂愛呢?就是對於未來所希求境的所有貪愛。應當知道,在這裡,由於與憙貪同時的愛,名為愛結所繫。由於後有愛及彼彼喜樂愛,名為愛所鎖繫。若是對於彼事,愛結所繫,名為馳走;若是對於彼事,愛鎖所繫,名為流轉。
第四,由於因展轉故。什麼是因展轉?由種子起現行,現行又形成新的種子,如此種子為因展轉相續。
第五,因展轉依止前際無窮盡故。什麼是因展轉依止前際無窮盡?又長時間以來,種子為因,展轉傳來,令身心依止的諸行相續不斷,這樣的相續的前際難以了知,後際無有窮盡。由是五相眾生流轉不息。

III.譬如狗子繫柱
[經文] 比丘!譬如狗子繫柱,彼繫不斷,長夜繞柱輪迴而轉。
[解說] seyyathāpi bhikkhave sā gaddulabaddho daḷhe khīle vā thambhe vā upanibaddho tameva khīlaṃ vā thambhaṃ vā anuparidhāvati,anuparivattati. s.22.99諸比丘!譬如狗子被綁在堅牢的柱或椿,他僅能繞柱或椿跑、轉。
[論說] 愚夫當知復由五相所縛:一、於彼處縛,二、由彼而縛,三、正是能縛,四、依彼故縛,五、有所領受。
1.於彼處縛者,謂由能往善趣業故,於善趣柱而繫縛之;或由能往惡趣業故,於惡趣撅而繫縛之。又由喜貪俱行愛故,於自事柱而繫縛之。由彼彼喜樂愛及後有愛故,於自事撅而繫縛之。
2.由彼而縛者,調愚夫異生為無明縛。
3.正是能縛者,謂自同類於苦無厭相似法故。
4.依彼故縛者,謂依後蘊而被縛故。
5.有所領受者,謂領受彼生等眾苦。T30,782a
[]愚夫應當知道復由五種相貌所繫縛:一、於彼處縛,二、由彼而縛,三、正是能縛,四、依彼故縛,五、有所領受。
1.什麼是於彼處縛呢?因為能往生善趣的業,所以將其繫縛在善趣柱;或是因為能往生惡趣的業,所以將其繫縛在惡趣撅。又因為喜貪俱行愛,將其繫縛在各自的生命體柱。因為彼彼喜樂愛及後有愛,將其繫縛在各自的生命體撅。
2.什麼是由彼而縛呢?愚夫異生由彼無明而縛。
3.什麼是正是能縛呢?就是對於已得的自體,因六觸處所生受,染著的緣故,希求如此同類的受,因此對於行苦無有厭離,因為行苦前後相似現象的緣故。
4.什麼是依彼故縛呢?就是依彼後有蘊而被縛,因為由業所生。
5.什麼是有所領受呢?就是領受彼生等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