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種姓安立
1.2.1.麤細
云何種姓安立?謂應問言:今此種姓,為當言細?為當言麤?應答言:細。何以故? 由此種子未能與果、未習成果,故名為細。 若已與果、已習成果,爾時種姓,若種、若果,俱說名麤。
[解]什麼是種性的安立呢?就是用語言文字再詳細地介紹種子的自性。假設有人這樣提出問題說:無漏的種子,應該說它是微細的東西呢?還是一個粗顯的東西?容易覺知到的叫粗。應該回答說:這個有種性的人的無漏種子是很微細。
a)什麼原因他是細呢?由於這個種子,沒有遇見佛法僧的因緣,不發生作用,就是沒有結果。若遇見佛、法、僧,聽佛說法的時候,發道心,無漏清淨的戒定慧出來,很明顯地就知道。現在也沒有發心,也沒有修學聖道,還沒有得聖道果,這事我們不知道、不明顯,所以叫做細。種子沒有發生作用的時候,相貌是很微細,不容易發覺。
b)若是它已經給與果,遇見殊勝因緣發道心,就是得到無漏的戒定慧,就是給你一個果報。已習成果,雖然是本有的無漏種子,還要熏習,還要修行,而後才能得到無漏的戒定慧,得涅槃。爾時種性,說種也好,說果也好,就是很明顯地知道這個人有無漏種子,這個人有聖道,所以叫做麤。
《披尋記》七六○頁:
由此種子未能與等者:菩薩地說:種性有二: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今約最初,名未能與果。約彼第二,名未習成果。即於此位,由未有果,此種子相,難可現見,故名為細。與此相違。由與果俱,是故種果,俱說名麤。
[解]由此種子未能與果等者,菩薩地說:種性有二:一、本性住種性,沒有修行以前,你的本性上就有這種種性。二、習所成種性,由於熏習才有這種種性。今約最初,名未能與果,就是約本性住種性來說是未能與果。約彼第二,名未習成果,就是約習所
成種性說是未習成果。或是說,你原來有一個本性住的無漏種子,遇見佛法的時候,就是這個本性住的種性發動聞思修,得到聖道,這就叫習所成種性。沒有遇見因緣,它沒有發生作用的時候,沒有果,說這個種子的相貌你不容易現見,故名為細。與此相違,由與果俱,是故種果俱說名麤。
1.2.2.一多相續
問:如是種姓,當言墮一相續?墮多相續?答:當言墮一相續。所以者何?若法異相,俱有而轉,見彼各別種種相續、種種流轉。如是種子,非於六處有別異相,即於如是種類、分位、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有如是想及以言說:謂為種姓、種子、界、性,是故當言墮一相續。
[解]1)問:如是種姓,當言墮一相續?墮多相續?相續有四,剎那剎那地相續下去這件事有四種不同。
一、自身相續,你自己的生命體,剎那剎那地相續下來,不中斷,叫自身相續。
二、他身相續,另外別的眾生的身體也和你一樣,也是剎那生、剎那滅地相續不斷。
三、諸根相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也是剎那剎那地相續下來。
四、境界相續,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也是相續。前面這四種相續是在攝事分講。現在這裡說墮一相續,墮多相續,唯約諸根相續說,約眼根、耳根、鼻根、
舌根、身根、意根為論。為什麼提到這件事呢?因為前面說到種性自相的時候,說到無漏的種子就是六處所攝,就是屬於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所以,這裡面就提出這個問題:如是種性,墮一?墮多?是一相續?是多相續?
2)答:應當說屬於一個相續,不是多相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處中屬於意處。意根的相續,是屬於意根。人間的人、欲界天的人,六個識都有。但是色界天到二禪天以上,就沒有前五識,二禪天前五根還是有,但前五識沒有,只有第六意識。若到無想定、滅盡定,沒有第六意識。阿賴耶識就是屬於第六意根,所以,墮一相續就指阿賴耶識。
3)為什麼說墮一相續呢?若是這件事各有各的相,但是不同的相,同時在一起活動,就會很明顯地看出來,各別的相種種的相續;雖然是相不同,都是相續不斷,種種的活動,就看出來這些境界,這就是多相續的境界。
a)什麼是若法異相?譬如說人的眼識、耳識乃至意識,這六個識,這是識的自性差別;眼識的自性不同於耳識,眼識只能見色,耳識就能聞聲;耳識不能見色,眼識不能聞聲,是有差別。乃至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是各別的。又說眼等六觸、六受、六想、六思,是名觸、受、想、思,自性差別。如說眼等六根、色等六境、眼等六識,根境識和合名之為觸,但是彼此不同,根是根、境是境、識是識,但是大家和合起來叫做觸,就是六觸。觸的時候,這個識就有感覺,或者苦、樂、不苦不樂這感覺。觸的時候,不但有受同時還有想,就取著所觸的相貌,取著色、取著聲香味觸法,色裡面有青黃赤白,聲裡面有音階的高低音韻有各式各樣的不同,香、味、觸各式各樣的都不一樣,所以想也不同。思,就是要採取行動的時候,還有思的不同。根、境、識一和合又有這麼多不同的事情的差別。像這樣的觸、受、想、思這麼多的差別之類,雖依眼等六處而生,並不是一個,受是受、想是想、思是思;有眼根生的觸、受、想、思,耳根的觸、受、想、思,乃至意根的觸、受、想、思都不同,不是一,異相就是這樣意思,所以稱為法異相。
b)什麼是俱有而轉?能依所依,同生住滅,能依就是識,所依就是根和境,乃至觸、受、想、思都是能依。能依、所依都是有生、住、異、滅的不同,他們同在一起活動。
c)什麼是見彼各別種種相續種種流轉?由這裡看出彼六處各別為依,眼識依眼根、耳識依耳根,觸、受、想、思的心所,依於眼識、依於耳識、依於乃至意識,各別的不同,各別為依。及彼諸法差別的生起,也是不一樣。
d)若是這樣,彼六處攝的心心所法,如眼識的觸、受、想、思,有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所攝的心心所法,應可說言墮多相續,因為各有各的相續,是不一樣。
e)現在說這一類眾生有無漏種子,和前面說的不一樣,不是說這種子,有眼識的相、耳識的相、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的相,又有觸、受、想、思。非彼六處俱有而轉,也不是和他們在一起活動。不見各別種種相續為依,及彼差別種種流轉,因為無漏種子,在流轉生死的時候看不出來有這些事情,故不應言墮多相續。
4)這個無漏的種子,不是在眼、耳、鼻、舌、身、意有各別的形相。所以,不是多相續。不管是天,或是其餘五道的眾生,只要有這個無漏的種子,就叫種類。分位,就是安住在有這樣種性的身份的人。六處殊勝,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有這殊勝的功能。佛的大智慧有這樣的想,有這樣的智慧,想就是智慧。及以言說,開導我們說:眾生裡面有的人,有這樣的種性、有這樣的種子、有這樣的界、有這樣的性。是故當言墮一相續。
a)有涅槃法補特伽羅,是名種類。就是在你的六處裡邊,有涅槃法,就叫做種類。安住種性位中,叫做分位。彼所有相與一切無涅槃法補特伽羅諸相不同,是名六處殊勝。依六處殊勝的這個義,假想,就是方便的這樣觀察,安立出來種種不同的名字,謂為種性、或者種子、或者是界、或者是性。不是把眼、耳、鼻、舌、身、意分析,裡面有一個特別的東西叫做種子。也不是離開眼、耳、鼻、舌、身、意,另外有一個地方,有個東西叫做無漏種子。
b)究竟什麼是無漏種子呢?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有這樣的種性,有這種功能。這麼多的眾生造種種業,會得到三界六趣的果報出現,因為心造種種業,心一動就在阿賴耶識裡面安布種子。不管作善業、惡業、不善不惡的業、禪定的業力、出世間無漏的業力,都是心在動,就在阿賴耶識裡面熏成種子,叫做安布,名為種子。就是這樣熏習的種子,就附在阿賴耶識裡面,並不是離開眼、耳、鼻、舌、身、意。遇見殊勝的因緣的時候,就從眼、耳、鼻、舌、身、意裡面發出這種殊勝功能。如看見佛的道德行為,心裡面無漏種子發動。或者聽佛說法,發心修行得聖道。
1.2.3.不般涅槃四因緣
問:若住種姓補特伽羅有涅槃法,此住種姓有涅槃法補特伽羅,何因緣故有涅槃法,而前際來,長時流轉不般涅槃?答:四因緣故,不般涅槃。何等為四? 一、生無暇故;二、放逸過故;三、邪解行故;四、有障過故。
[解]問:若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阿賴耶識裡邊,安住這無漏種性的這種人,他的內心裡邊有涅槃法,有無漏的種子。這位安住無漏種性、內心裡邊有涅槃法的人,什麼理由既然有涅槃法,而卻是過去從無始以來到現在,長時期的流轉生死受諸苦惱,而不入於涅槃呢?答:有四個原因,他不能入涅槃。哪四?一、生無暇故。二、放逸過故。三、邪解行故。四、有障過故。
1.2.3.1.生無暇
云何生無暇?謂如有一,生於邊國及以達須、蔑戾車中,四眾賢良、正至善士不往遊涉。是名生無暇。
[解]什麼是生無暇?就是譬如有這麼一個人,生存在落後的地方,沒有文化的地方,也就是沒有佛法的地方。生在邊國,而且是生在不是高尚的人家,就是樂垢穢的族性裡邊這種下賤的事業的人,在那裡面生活。邊地和樂垢穢這個地方有什麼不好嗎?佛教裡邊弘揚佛法的就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四眾,都是特別良善、賢善的人,就是沒得聖道的也是良善,他有出離心學習佛法向於聖道,所以是賢良。正至,就是修學戒定慧已經達到涅槃的境界,就是聖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聖人,這都決定是善士。弘揚佛法的四眾弟子不到邊地那個地方,不到樂垢穢那個地方,所以,他沒有機會學習佛法,他沒有時間學習佛法。是名生無暇。
1.2.3.2.放逸過
云何放逸過?謂如有一,雖生中國,或非達須、非蔑戾車,四眾、賢良、正至善士皆往遊涉,而生貴家財寶具足,於諸妙欲耽著受用,不見過患,不知出離。是名放逸過。
[解]什麼是放逸的過失呢?就是例如有一種人,生存在有文化的地方,是一個國家的中心的地方,這個地方不是邊地、也不是樂垢穢。他也不是在邊地、也不是在那下賤種族性裡面生活這種人,在這個地區有四眾弘揚佛法,想要聽聞佛法不難。而這個人生在富貴的人家,有很多的財富,有很多的珍寶。富貴的人家有很多五欲,令人迷惑的色聲香味觸這五欲,就愛著五欲來享受。看不見享受五欲有很多的過患,這裡邊有愛別離苦,也有怨憎會苦,還有求不得苦,很多的苦惱都在這裡邊,而且還會造很多的罪過,但是他不感覺到有什麼不對,不知道要從這裡面跳出來。是名放逸過。
1.2.3.3.邪解行
云何邪解行?謂如有一,雖生中國,乃至廣說而有外道種種惡見。謂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無有施與,廣說乃至我自了知無諸後有。復由如是外道見故,不值諸佛出現世間,無諸善友說正法者。是名邪解行。
[解]1)什麼是邪解行?就是例如有一種人,雖然生存的這個地方是中國,不是邊地,有佛法在這個地方,也不是樂垢穢,但是有外道的種種惡見。他遇見外道,對於外道有興趣,所以內心裡面有各式各樣有罪惡的思想。他內心裡面有這樣的思想叫做見,發出來這種言論。什麼言論?什麼惡見呢?無有施與,沒有善惡果報,對貧苦的人布施,不會得好果報,若做惡事也不會得惡果報,做善事也不會得好果報,沒有善惡果報。乃至我自了知,無諸後有,他自己知道人死以後,就斷滅,將來再沒有生命的相續,所以,做善將來不得善報,做惡將來也不得惡報。他有這種思想,就不能接受佛法的教誨,所以不能學習佛法,得涅槃。又因為他有這樣外道的惡見的關係,不能遇見佛出現世間,有佛出現世間等於沒有佛出現世間,他不會遇見。在他接觸的人裡邊,沒有一個善友能為他宣揚佛法的真理,所以,他的邪解邪行不能改變,這樣也不能得涅槃。是名邪解行。
1.2.3.4.有障過
云何有障過?謂如有一,雖生中國,廣說如前,亦值諸佛出現於世,遇諸善友說正法者,而性愚鈍、頑騃、無知。又復瘖啞,以手代言,無力能了善說、惡說所有法義。或復造作諸無間業,或復長時起諸煩惱,是名有障過。
[解]什麼是有障過?
1)就是譬如有一人,雖生中國,廣說如前,雖然遇見很多的佛出現世間,認識很多好朋友為他宣揚佛法。但這個人的心性特別愚痴,頑固不可教化,一點都無法知道。不但是愚鈍、頑騃、無知,而且是不會說話,要和人家連絡事情,都要用手來比劃,代替他說話。這種人沒有智慧的力量能明白什麼是善說?什麼是惡說?不能明白佛法中的真理,他的智慧就是聽不懂。
2)或是他造作五無間業,下無間地獄的這種罪業,也不能學習佛法。
3)或是這個人長時的生煩惱,不是貪心就是瞋心、疑惑心、高慢心,這個煩惱不間斷地常常有,一有煩惱,也排斥佛法。這就是有異熟障、業障、煩惱障,有這種過失他也不能學習佛法。
a)什麼是異熟障?在這個地方受生,聖道依彼不能生長;生,就是初開始善根發動,發出離心叫生,長就是繼續地進步。現在,因為不生,所以也就不長。在這個地方,他的果報出現。或有生處,聖道依彼雖得生長,但是他的果報上面有問題,就是聾騃愚鈍、盲瞽瘖啞,以手代言,無有力能解了善說、惡說法義,是名異熟障。
b)什麼是業障?就是五無間業,及五無間業之外,凡是自己主動地計劃要造這個罪過的事情,明明白白、歡喜做這種惡事,而這惡事是很重的業,這也是有障。五無間業的果報,以及故思造的罪業的異熟果若成熟的時候,能障礙你證道,想要學習戒定慧,令不生起,叫做業障。
c)什麼是煩惱障?就是貪瞋痴特別猛,力量很強大,這個煩惱也是障道。第二種是長時煩惱,一直常常有煩惱,也是障道。若有猛利的煩惱,又有長時的煩惱,就在現在的生命體裡面,以佛法中種種清淨的德行熏習,緣念佛說的五停心觀,不能使令強烈的煩惱、長時的煩惱清淨,是名煩惱障。
如是名為四種因緣。由此因緣故,雖有般涅槃法而不般涅槃。彼若值遇諸佛出世,聽聞正法,獲得隨順教授、教誡,無彼因緣,爾時方能善根成熟,漸次乃至得般涅槃。 無涅槃法補特伽羅,住決定聚。彼若遇緣、若不遇緣,遍一切種,畢竟不能得般涅槃。
[解]1)如是名為四種因緣,由這四種因緣故。雖然他的阿賴耶識裡面有涅槃的無漏種子,不能入涅槃。
2)那個有涅槃善根的人,若是遇見諸佛出世的時候,能聽聞佛說的正法,獲得隨順聖道的教授,隨順聖道的教誡。沒有前面四種惡因緣,那個時候,這個有涅槃法的人,他的善根就成熟,逐漸的修行,就入涅槃。
3)無涅槃法的這個人,就安住在三界裡邊,決定生死流轉,生死沒有辦法停下來,是決定,屬於這一類的人裡邊。縱使,他遇見佛說法,或是不遇緣,普遍在天上也好,在人間也好,在一切的三界的五趣中,是永久不能得涅槃。
1.2.4.涅槃法緣
1.2.4.1.勝緣
1.2.4.2.劣緣
問:何等名為涅槃法緣,而言闕故、無故、不會遇故不般涅槃?答:有二種緣。何等為二?一勝,二劣。云何勝緣?謂正法增上他音,及內如理作意。云何劣緣?謂此劣緣乃有多種。 謂若自圓滿、若他圓滿、若善法欲、若正出家、若戒律儀、若根律儀、若於食知量、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樂遠離、若清淨諸蓋、若依三摩地。
[解]問:什麼是涅槃法緣呢?什麼是能令你得涅槃的增上緣?或者是不具足,或者是完全沒有,或者是有善根,但是不遇見佛法僧,故不般涅槃。答:有二種緣,能夠令你得涅槃。哪二種?一個是殊勝,一個是劣弱。
1)什麼是殊勝有強大力量的因緣?就是聽聞能表達正法的人的法音,這個正法是有殊勝的力量。或者是遇見佛,或者是遇見大阿羅漢,或者是遇見菩薩,為你宣說佛法,這是一個殊勝的因緣。聽聞這樣的法音以後,在內心裡面有如理的思惟觀察。
2)什麼是劣緣?這個劣弱的助緣也有力量幫助你得涅槃,這個因緣有很多種。
2.1)自圓滿,就是本身應該具足得入聖道的因緣,這些因緣能圓滿地具足。
2.2)他圓滿,就是他人對於你修學聖道有幫助的因緣,也有很多。
2.3)若善法欲,就是內心裡面有這樣的願望:我願意做善法,不要做惡事。
2.4)若正出家,後來能放下世間的五欲,能過出家人淡泊的生活,心裡面歡喜。
2.5)若戒律儀,出家以後要受戒,能夠持戒清淨。
2.6)若根律儀,受戒以後,眼耳鼻舌身意能保護它叫它不要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放逸。
2.7)若於食知量,對於飲食要知道量,不要吃得太少,吃的太多也不可以。
2.8)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在初夜和後夜這兩段時間,要常勤的修習覺寤的瑜伽,心裡面不要沈沈的睡覺,要覺寤起來,心裡面要明明了了,要修習止觀。
2.9)若正知而住,不管是什麼時候,自己知道心在做什麼,叫它不要有錯誤的想法,心裡面若有染污,立刻地把它消除,保持內心的清淨。
2.10)若樂遠離,要遠離喧鬧、憒鬧的地方,到寂靜處。
2.11)若清淨諸蓋,要把內心的貪欲、瞋恚、昏沈、睡眠、掉舉、後悔、疑惑諸蓋清淨。
2.12)若依三摩地,要得禪定,未到地定,或者色界四禪、或者無色界的四空定、或者慈悲喜捨的三昧,這些三摩地都是得聖道的因緣。這叫做劣緣,表示它對於得聖道有幫助,但是沒有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的力量大。
(...ātmasampat arasampat kuśalo dharmacchandaḥ pravrajyā śīla-saṃvaraḥ indriyasaṃvaraḥ bhojane mātrajñatā pūrvarātrāpararātraṃ jāgarikānuyogaḥ saṃprajānadvihāritā prāvivekyam nivaraṇaviśuddhiḥ samādhisaṃniśrayaś ca...) //
1.2.4.2.1.自圓滿
云何自圓滿?謂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缺,勝處淨信,離諸業障。云何名為善得人身?謂如有一,生人同分,得丈夫身男根成就,或得女身。如是名為善得人身。云何名為生於聖處?謂如有一,生於中國廣說如前,乃至善士皆往遊涉。如是名為生於聖處。云何名為諸根無缺?謂如有一,性不愚鈍亦不頑騃,又不瘖啞乃至廣說支節無減。彼由如是支節無缺、耳無缺等,能於善品精勤修集。如是名為諸根無缺。云何名為勝處淨信?謂如有一,於諸如來正覺所說法、毘奈耶得淨信心,如是名為勝處淨信。言勝處者,謂諸如來正覺所說法毘奈耶,能生一切世出世間白淨法故。此中,所起前行增上諸清淨信,名勝處淨信,能除一切所有煩惱、垢、穢、濁故。云何名為離諸業障?謂能遠離五無間業。所謂於彼害母、害父、害阿羅漢、破和合僧、於如來所惡心出血。隨一所有無間業障,於現法中不作不行,如是名為離諸業障。若有於此五無間業造作增長,於現法中,竟不能轉,得般涅槃,生起聖道。故約彼說離諸業障。唯由如是五種支分自體圓滿,是故說此名自圓滿。
[解]什麼叫做自圓滿呢?就是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闕,勝處淨信,離諸業障。
1)什麼名為善得人身?就是譬如有一人,生存在人的同分裡面,就是生在人類裡面;得丈夫身,男根成就叫做丈夫身。或者得女身,女根成就。這樣名為善得人身。
2)什麼名為生於聖處?就是譬如有一人,生於中國,廣如前面所說,不是生邊地、也不是樂垢穢的地方,是四眾弟子,乃至善士皆往遊涉的地方,那個地方有佛法,就是中國。這樣名為生於聖處。
3)什麼名為諸根無缺?就是譬如有一人,心性就是第六意根、第六意識,不那麼愚痴。也不頑固,不是那麼難可教化。會說話,不是不會說話。乃至廣說他的頭、手、足每一支節都不缺少,六根具足。彼由如是支節無缺,眼根無缺,自己能閱讀經論。亦不頑騃,是意根無缺。又不瘖啞,有問題可以表達。能於戒定慧的善品,精進的修學,積聚善根。這樣名為諸根無缺。
4)什麼名為勝處淨信?就是譬如有一人,於諸如來正覺所說的法和律,有清淨的信心不疑惑,相信這是真實語,這叫做勝處淨信,就是對於法、律有信心。什麼是勝處?就是諸如來正覺所說法與毘奈耶,這是最殊勝的地方,最重要的地方。有什麼重要呢?就是對於佛說的法律,若有信心的時候,在身口意裡面,能生出來一切世間的白淨法,就是世間的五戒十善;一切出世間的白淨法,就是出世間的戒定慧。在佛說的法、毘奈耶裡面,所生起的淨信,是前行。為什麼淨信是前行?就是在一切善行的前面,先建立信心,然後才能發動種種善行,所以是前行。清淨的信心能增上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善法,而且信心是非常清淨,沒有污染,它能向於清淨,它本身也是清淨沒有疑惑,這叫做勝處淨信。有信心的時候,會表現出什麼相貌呢?從信心裡面,有很多的智慧出來,就能夠破除所有貪瞋痴慢疑,各式各樣的愛煩惱、見煩惱都能破除。而煩惱本身是垢染、本身是臭穢。它本身不容易動搖,煩惱來了非常的強,非常的頑固,所以叫做穢。能染污善法,能令善法不容易成就,所以叫做濁。若對於佛法僧,對於佛說的法律有信心,戒定慧就會出來。
5)什麼叫做遠離一切業障呢?就是說這個人不會做五種無間的罪過,這種事情能遠離。什麼叫做五無間業呢?就是於彼害母、害父、害阿羅漢、破和合僧、於如來所惡心出血,這五種罪過。隨著五條中那一條的五無間業障,在現在的生活中,身口意不作、不行。沒有造這個罪,這是離障;若作這件事,對學習佛法有障礙;現在沒有作,就是不障礙。什麼叫做障?假設這個人對於五種無間地獄的罪業,造作之後,不後悔,認為是對,叫做增長,會令這個業力繼續增長。在現在這個生命存在的時候,沒有辦法轉變這個罪業。因為不能轉變這五無間業,就不能夠生起聖道,得般涅槃,所以,就約這五無間業來說,要離諸業障,這個業不可以做,若做的話,對你有障礙。唯獨由這五種支分,自己這一方面功德圓滿,是故說此名自圓滿。
indriyair avikalatā āyatanagataḥ prasādaḥ aparivṛttakarmāntatā // tatra manuṣyatvaṃ katamat / yathāpīhaikatyo manuṣyāṇāṃ sabhāgatāyāṃ pratyājāto bhavati / puruṣaś ca puru ...ṣendriyeṇa samanvāgataḥ strīś ca / idam ucyate manuṣyatvam // āryāyatane pratyājātiḥ katamā / yathāpīhaikatyo madhyeṣu janapadeṣu pratyā... jāto bhavati pūrvavad yāvad yatra gatiḥ satpuruṣāṇām / iyam ucyate āryāyatane pratyājātiḥ // indriyair avikalatā katamā / yathāpīhaikatyo 'jaḍo bhavaty aneḍaka iti vistaraḥ / aṅgapratyaṅgāvikalo vā yadrūpeṇāṅgapraty aṅgāvaikalyena śrotrāvaikalyādikena bhavyaḥ kuśalapakṣasamudāgamāya / idam ucyate indriyāvaikalyam // āyatanagataḥ prasādaḥ katamaḥ / yathāpīhaikatyena tathāgatapravedite dharmavinaye śraddhā pratilabdhā bhavati cetasaḥ prasādaḥ / ayam ucyate āyatanagataḥ prasādaḥ / tatrāyatanaṃ tathāgatapravedito dharmavinayaḥ sarveṣāṃ laukikalokottarāṇāṃ śukladharmāṇām utpattaye / yā punar atra śraddhā tena pūrvaṅgamenādhipatyena sa āyatanagataḥ prasādaḥ / sarvakleśamalakāluṣyāpanayanāt // aparivṛttakarmāntatā katamā / yena pañcānām ānantaryāṇāṃ karmaṇāṃ tadyathā mātṛvadhāt pitṛvadhād arhadvadhāt saṃghabhedāt tathāgatasyāntike duṣṭacittarudhirotpādād anyatamānya- tamād ānantaryaṃ karma dṛṣṭa eva dharme na kṛtaṃ bhavati nādhyācaritam iyam ucyate 'parivṛttakarmāntateti / imāni pañcānantaryāṇi karmāṇi kṛtopacitāni dṛṣṭa eva dharme parivartyābhavyo bhavati parinirvāṇāyāryamārgasyotpattaye / tasmād etāni parivṛttakarmāntatety ucyate // svayam evānena sa ātmabhāva ebhiḥ pañcabhir aṅgaiḥ sampādito bhavati / tasmād ātmasampad i'ty ucyate //
1.2.4.2.2.他圓滿
云何他圓滿?謂諸佛出世,說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隨轉,他所哀愍。
[解]什麼是他圓滿?就是佛出現世間,而能夠演說正法來教誨我們,法教還久住,還法住隨轉,他所哀愍有這幾樣,這就是他圓滿。
parasampat katamā / tadyathā buddhānām utpādaḥ saddharmadeśanā deśitānāṃ dharmāṇām avasthānam avasthitānāṃ ca dharmāṇām anupra-vartanam parataś ca pratyanukampā //
云何名為諸佛出世?謂如有一,普於一切諸有情類,起善利益增上意樂,修習多千難行苦行,經三大劫阿僧企耶,積集廣大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獲得最後上妙之身,安坐無上勝菩提座,斷除五蓋,於四念住善住其心,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現證無上正等菩提,如是名為諸佛出世。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由如是名為出世。
[解]什麼名為諸佛出世?就是譬如有一人,發無上菩提心,不管是同我有良好關係的人、同我是怨敵的人、同我關係沒有什麼好不好的人,一切眾生沒有分別,都願意用好的事情來利益他。增上意樂,就是強大力量的意願。有這樣強大的願望,要利益一切眾生,沒有怨親的分別,這是發無上菩提心。他能修習多千、很多很多不容易做的事情,很苦惱的事情,只要是利益眾生他都能做。經過三大阿僧企耶,阿僧企耶就是無數。在這麼長久時間內,積集廣大的福德資糧、智慧資糧,這是成佛的需要條件。到三大阿僧祇劫圓滿的時候,得到最後、最殊勝、有道德的身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安坐在菩提樹下那個座位上,那是無上勝菩提座。把五種蓋都消除,就是得四禪八定,在色界四禪裡面修四念住,善住其心。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四念住、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三十七道菩提分法。現證無上正等菩提,得到無上菩提,得到一切種智。這樣稱為諸佛出世。過去的佛、未來的佛、十方現在的諸佛都是這樣得無上菩提,都是由發無上菩提心,行菩薩道,得無上菩提,所以叫做出世。
tatra buddhānām utpādaḥ katamaḥ / yathāpīhaikatyaḥ sarvasattveṣu kalyāṇahitādhyā- śayam utpādya prabhūtair duṣkarasahasrair mahatā ca puṇyajñānasambhāreṇa …… ātmabhāvapratilambhe bodhimaṇḍe niṣadya pañca nivaraṇāni prahāya caturṣu smṛty- upasthāneṣu sūpasthitacittaḥ saptatriṃśadbodhipakṣyān dharmān bhāvayitvā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te /ayam ucyate buddhānām utpādaḥ / atītānāgata- pratyutpanneṣv adhvasu evam eva……
云何名為說正法教?謂即如是諸佛世尊出現於世,哀愍一切諸聲聞故,依四聖諦宣說真實苦、集、滅、道無量法教。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如是名為說正法教。諸佛世尊及聖弟子,一切正士,皆乘此法而得出離,然後為他宣說稱讚,是故說此名為正法。宣說此故,名正法教。
[解]什麼名為說正法教?就像前面說的諸佛世尊出現在世間,對於這些聲聞根性的人發哀愍心,依苦集滅道四聖諦,宣說真實是苦,真實是集、是滅、是道,這裡邊有無量無邊的法教,宣說苦諦也是無量無邊,集、滅、道都是無量無邊。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這樣稱為說正法教。已經成佛的諸佛世尊、佛的弟子、一切的正士,一切佛教徒,都是學習此十二分教而得出離生死,得涅槃。已經學習佛法有成就,然後再為眾生宣說這樣的佛法,稱讚這樣的佛法,因此,說此十二分教名為正法,宣說此十二分教,所以,名為正法教。
《顯揚聖教論》卷六第七頁:
論曰:聞十二分教者,謂聞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聖教。契經者:謂諸經中,佛薄伽梵,於種種時處,依種種所化有情,調伏行差別,或說蘊所攝法、界所攝法、處所攝法,或說緣起所攝法,或說食所攝法、諦所攝法,或說聲聞獨覺如來所攝法,或說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所攝法,或說不淨息念覺證淨等所攝法,如來說是語已,諸結集者歡喜敬受,為令聖教得久住故,以諸美妙名句文身,如其所應,次第結集,次第安置,以能綴緝,引諸義利,引諸梵行,種種善義,故名契經。應頌者:謂諸經中,或於中間,或於最後,以頌重顯,及諸經中不了義說,是為應頌。記別者:謂諸經中,記諸弟子命終之後,生處差別,及諸經中顯了義說,是為記別。諷頌者:謂諸經中,非是長行直說,然以句結成,或二句說,或三四五六句等說,是為諷頌。自說者:謂諸經中,不列請者姓名,為令正法久住故,及為聖教久住故,自然宣說,是為自說。因緣者:謂諸經中,列請者姓名已而為宣說,及諸所有毗柰耶,攝有因緣教別解脫戒經等,是為因緣。譬喻者:謂諸經中,有譬喻說,由譬喻故,本義明白,是為譬喻。本事者:謂宣說前世諸相應事,是為本事。本生者:謂諸經中,宣說如來我過去世處種種生死行、菩薩行,是為本生。方廣者:謂諸經中宣說能證無上菩提諸菩薩道,令彼證得十力無障智等,是為方廣。希法者:謂諸經中,宣說諸佛及諸弟子,苾芻、苾芻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勤策男、勤策女、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等,共不共功德,及餘最勝殊勝特、驚異甚深之法,是為希法。論議者:謂一切摩怛履迦、阿毗達磨,研究解釋,諸經中義,是為論議。如是十二分教中,具有素怛纜等三藏,此中所說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是為素怛纜藏。此中所說因緣,是為毗柰耶藏。此中所說論議是為阿毗達磨藏。三最勝歸依者,謂佛法僧三種歸趣。三學者:謂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三菩提者:謂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正等菩提。為有情淨說者,為令有情得清淨故,次第宣說是三種法,謂能持方便果。能持者:謂聞及歸依。方便者:謂三學。果者:謂三菩提。
[解]聞十二分教者,謂聞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聖教。聖教有這麼十二種差別。
1)怎麼叫做契經呢?謂諸經中,佛、薄伽梵,於種種時、種種處,依種種所化的有情,所化的眾生各式各樣的根性不同。調伏行差別,調伏他的心,行就是心,因為心老是在動叫做行。凡夫的心行就是貪瞋痴不清淨,所以要調伏它,令他清淨,這是有各式各樣的差別。什麼樣的差別呢?或說蘊所攝法,就是從色受想行識上來表示佛法。界所攝法,就是十八界所攝法。處所攝法,就是十二處。或說緣起所攝法,就是十二緣起。或說食所攝法,有斷食、觸食、意思食、識食,食所攝法。諦所攝法,就是苦、集、滅、道四諦所攝法。或說聲聞、獨覺、如來所攝法,說這是聲聞乘的法、這是獨覺乘的法、這是屬於成佛的法。或說是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支所攝法。或說不淨息念,或說不淨觀、持息念。學證淨等所攝法,三學、四證淨,就是佛、法、僧、戒證淨。如來說是語已,諸結集者,歡喜敬受,為令聖教得久住故,以諸美妙的名句文身,如其所應次第結集、次第安置,以能綴緝引諸義利、引諸梵行,種種善義,叫作契經。
2)什麼是應頌呢?或是經的中間,或於經的最後。以頌重顯,就把前面文,用頌的形式再重新的說一遍,叫重頌。及諸經中,不了義說,用頌說法,說得還不明白,叫不了義,是為應頌。
3)什麼是記別呢?謂諸經中,記諸弟子命終之後,生處差別。就是這位弟子死以後,到什麼地方,佛就說到那兒去。及諸經中顯了義說,頌裡邊說的不明白,在記別這地方,把它說明白,叫做記別。
4)什麼是諷頌?謂諸經中非長行直說,現在這裡以句結成,或二句說,或三句、四句、五句、六句等說,這叫做諷頌,這就是孤起頌。
5)什麼是自說呢?謂諸經中,沒有說出來請法的人的姓名。為令正法久住故,及為
聖教久住故,佛自己就宣說,不需要人請,叫做自說。
6)什麼是因緣者,謂諸經中列請者姓名已,而為宣說,這叫做因緣。及諸所有毘奈耶攝有因緣教別解脫戒經等因緣,就是戒法。
7)什麼是譬喻?謂諸經中有譬喻的說法。因為有譬喻之後,本義就容易明白。
8)什麼是本事?謂宣說前世諸相應事,過去世的事情是為本事。
9)什麼是本生?謂諸經中,宣說佛陀過去世處種種的生死,行菩薩行,是為本生。
10)什麼是方廣?謂諸經中宣說能證無上菩提諸菩薩道,令彼證得十力無障智等,是為方廣。
11)什麼是希法?謂諸經中宣說諸佛及諸弟子、苾芻、苾芻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等,共不共功德。佛的功德太殊勝,是不共,其餘的功德,都是共有。及餘最殊勝特驚異甚深之法,就叫做希法。
12)什麼是論議?謂一切摩怛履迦、阿毗達磨,研究、解釋諸經中義,是為論議。如是十二分教中具有經律論三藏。此中所說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就是經藏。此中所說因緣是為毗奈耶藏。此中所說的論議就是論藏。什麼是三最勝歸依?就是佛法僧三種歸趣。什麼是三學?就是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什麼是三菩提?就是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正等菩提。什麼是為有情淨說?為令有情得清淨故,次第宣說是三種法,謂能持、方便、果。能持者,謂聞及歸依。方便者,謂戒定慧三學。果者,謂三菩提,如是名為說正法教。
saddharmadeśanā katamā / ta evaṃ buddhā bhagavanto loka utpadya tasyaiva ca śrāvakā lokānukampām upādāya catvāry āryasatyāny ārabhya (...duḥkhasamudaya- nirodhamārgān dharmadeśanāṃ vartayanti) (yad uta sūtrageyavyākaraṇagāthodāna- nidānāvadānetivṛttakajātakavaipulyādbhutadharmopadeśān / iyam ucyate saddharma- sya deśanā... / sadbhir ayaṃ dharmo niryāto deśitaḥ praśasto buddhaiś ca buddha- śrāvakaiś ca /
云何名為法教久住?謂說正法已轉法輪已,乃至世尊壽量久住,及涅槃後,經爾所時,正行未減、正法未隱,如是名為正法久住。如是久住,當知說彼勝義正法作證道理。
[解]什麼名為法教久住?佛的正法在世間永久的安住,叫做法教久住。
1)怎麼叫久住呢?就是佛為眾生宣揚這十二分教之後,轉法輪已,轉法輪就是說正法,但是比說正法又進一步地詳細地解釋。轉,就是從這裡到那裡,就是佛把所覺悟的正法轉入到聽法者的心裡面,所以叫做轉。或者,佛這樣說,而聽法者心不散亂,把佛的法聽到心裡面,叫做轉。法,就是苦集滅道、十二分教。輪,轉動、摧滅的意思,佛的法輪能滅除見煩惱、愛煩惱,就是聽聞佛正法的人,佛的正法在他心裡面起作用,滅除內心的煩惱,這叫做轉法輪。所以,聽聞正法以後,修止觀,就是佛的正法在你心裡面活動,叫做轉法輪。圓滿的時候,就是滅除煩惱得聖道,叫做轉法輪。
2)乃至世尊壽量久住,佛最初為眾生轉法輪之後,繼續地為一切眾生到各地方說法。乃至到佛的壽量久住那個時間,就是釋迦牟尼佛住壽八十歲,就入涅槃。釋迦牟尼佛涅槃以後,經過那麼多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內,正行未滅,就是修四念處,調伏內心的煩惱,能這樣用功的人,這件事還繼續地存在,叫做正行未滅。正法未隱,就是十二部分教還在世間上流傳,這就是教法。正行未滅是行法,教法也沒有滅,就叫做正法久住。此中正行,謂即行法,修行的法門。正法謂即教法,就是十二分教。攝事分裡面說,略有二種像似正法,不是正法但是與正法像似,是什麼?一個似教正法,說出來的佛法,和佛說的法像似,但是不是佛法。第二種是似行正法,和佛的行正法像似,但是不是行正法。若是那個時候,沒有像似的行正法、像似的教正法這兩種,叫做正行未滅、正法未隱。
3)像這樣正法久住在世間,應當知道,是說彼佛的勝義正法在世間。是什麼呢?就不是教正法,是作證道理,就是能夠證悟佛的勝義正法。就是得無生法忍以上的聖人,得初果以上的聖人,這個時候,勝義正法他能作證,經過一個時期的努力修學四念處,證悟正法,如實覺知,真實地明白。
《披尋記》七六七頁:
當知說彼勝義正法作證道理者:決擇分說:諸佛聖教,若欲略釋由六種理門應隨決了:一、真義理門,二、證得理門,三、教導理門,四、遠離二邊理門,五、不可思議理門,六、意趣理門。(陵本六十四卷四頁)彼說證得理門,即此作證道理。於證得中復有四種:一、諸有情業果證得,二、聲聞乘證得,三、獨覺乘證得,四、大乘證得。當知最初唯是世間,為簡彼故,唯取後三,是故說言勝義正法作證道理。言道理者謂如實性、離顛倒性。若此勝義正法作證道理未滅未隱,即此正法名為久住。
[解]1)當知說彼勝義正法作證道理者:決擇分說:一切佛的聖教,若想要簡要地解釋的話,就由六種理門應隨決了,就可以明白了。
一、真義理門,就是佛的語言文字的佛法,表達苦集滅道第一義諦的道理。
二、證得理門,就是由於聽聞佛的真義的佛法,而後信解行證,得聖道。
三、教導理門,就是自己得道以後,教導一切眾生,令其也能得聖道。
四、遠離二邊理門,就是解釋真義理門,什麼叫做真義理門?就是遠離有邊、遠離無邊。邊,是偏邪、錯誤的意思。要遠離這個錯誤,對於一切有為法,執著是真實,就是遍計執,這是不對。沒有這一切法,也是不對,沒有因果,也有問題。
五、不可思議理門,就是證得理門,聖人證得我空真如、法空真如以後,是離名言相,不可以語言文字,分別、言說,不可以內心覺觀分別。
六、意趣理門,就解釋教導理門,佛在為一切眾生說法的時候,一段有一段的意趣。譬如說,a)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個意趣教你這樣修行。b)佛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定法可說。這也是還是說無我的道理,但是引證。c)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否?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還是說無我的道理,是引四果的聲聞人來作證。d)須菩提汝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否?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還是說無我、無我所,但是引菩薩。就是引佛為證,引四果聲聞為證,引菩薩為證。同樣是說無我、無我所,但是意趣不同,要明白那個義。
2)決擇分六個理門中第二個證得理門,就是現在這裡說彼勝義正法,作證道理,和這意思是相同。於證得中復有四種不同:
一、諸有情業果證得,作善業,將來得安樂的果報,作惡業,將來得苦惱的果報,就叫做證,就是由因而感果叫做證。
二、聲聞乘證得,初果須陀洹,乃至四果阿羅漢得聖道,這是證得。
三、獨覺乘證得,他是久種三多,福德多、聞法多、善根多,所以,出在無佛世,無師自悟,也是得聖道。
四、大乘證得,十地菩薩得無生法忍,乃至最後得無上菩提。
3)當知最初唯是世間,四種證得裡面,頭一個有情業果證得,這是世間的有漏法,這個不算,唯獨採取後三個證得。是故說言勝義正法作證道理,就是聲聞的證得、辟支佛的證得、佛的證得,這都是證得。
4)言道理者,作證道理這個話怎麼講呢?謂如實性、離顛倒性,就是真實地、沒有錯誤地、沒有顛倒性,叫作真實,叫做道理。無顛倒性就是理,依此無顛倒性的理為門,學習,就遠離一切顛倒,就是證入到,門就是入,也就是契合真義的道理,就是作證。若此勝義正法作證道理未滅未隱,即此正法,就叫久住。
deśitānāṃ dharmāṇām avasthānaṃ katamat /deśite saddharme pravartite dharmacakre yāvac ca buddho bhagavān jīvati tiṣṭhati ca parinirvṛte ca buddhe bhagavati yāvatā kālena pratipattir na hīyate saddharmaś ca nāntardhīyate / idam ucyate saddharmasyāvasthānaṃ /
云何名為法住隨轉?謂即如是證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證如是正法眾生,即如所證,隨轉隨順教授教誡。如是名為法住隨轉。
[解]什麼名為法住隨轉?就是說,這個人證悟佛說的第一義諦的正法,就是聖人。他教化眾生的時候,知道這個人有智慧力、有善根力,這個眾生能證悟如是正法,這個聖者知道這件事。知道以後,就能夠如自己所證悟的正法,隨順那個人的根性,把正法轉入到他心裡面。那個人因為有善根,隨順聖者的教授,隨順聖者的教誡,修善斷惡,得正法,證悟,這叫做法住隨轉。轉,從此至彼,或是現起的意思,聖道在那個眾生心裡面現出來。就是佛的正法由這一位聖者轉入到那個眾生心裡面叫轉,那個眾生隨順教授教誡之後聖道現起,所以叫做轉。如是名為法住隨轉。
avasthitānāṃ dharmāṇām anupravartanaṃ katamat / yat ta evādhigantāraḥ saddharmasya saddharmasākṣātkriyāyai bhavyāṃ pratibalatāṃ janānāṃ viditvā yathādhigatām evānulomikīm avavādānuśāsanīm anupravartayanti / idam ucyate 'vasthitānāṃ dharmāṇām anupravartanam //
云何名為他所哀愍?他謂施主,彼於行者起哀愍心,惠施隨順淨命資具,所謂如法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如是名為他所哀愍。
[解]什麼名為他所哀愍?他所哀愍的他指誰?就是施主。這施主是誰呢?那個在家居士,對於出家修行人起哀愍心,布施隨順清淨的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的資具。什麼呢?就是如法的衣服,出家人要穿合乎出家人的身份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的醫藥,如是名為他所哀愍。所以,在家居士護持出家人修行,目的是說幫助你得聖道。
parataḥ pratyanukampā katamā / para ucyante dāyakadānapatayaḥ te yāni tasyānulomikāni jīvitopakaraṇāni taiḥ pratyanukampante yaduta cīvarapiṇḍapāta- śayanāsanaglānapratyayabhaiṣajyapariṣkārair iyam ucyate parataḥ pratyanukampā //
1.2.4.2.3.善法欲
云何善法欲?謂如有一,或從佛所或弟子所,聞正法已,獲得淨信。得淨信已,應如是學。在家煩擾若居塵宇,出家閑曠猶處虛空,是故我今應捨一切妻子、眷屬、財穀、珍寶,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正捨家法,趣於非家。既出家已,勤修正行,令得圓滿。於善法中,生如是欲,名善法欲。
[解]什麼是善法欲?
1)就是譬如有一人,或是從佛那裡聽法,或者是從佛弟子那裡聽法,聽聞苦集滅道的生死的緣起、涅槃的緣起的正法以後,得到清淨的信心。善法欲從什麼地方來?是從淨信來。如果沒有在佛法裡面得淨信,善法欲不會生起。
2)對於佛說的生死的緣起、涅槃的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這是生死的緣起。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是涅槃緣起。他相信以後,自己心裡想:我應該這樣學習。發這個心的時候,有什麼反應呢?我現在是在家裡面,很多的煩惱擾亂我,就像居住在塵垢的房子裡。若是從塵垢的家裡面出來,就感覺到非常地閑,沒有煩惱的擾亂,心裡面就感覺到閑,而且特別廣大,像虛空廣大沒有障礙的境界。所以,我現在應該棄捨一切世間上這些塵垢的事情。什麼事情呢?妻子,還有眷屬,其他親愛的人,還有財穀珍寶,這都是塵垢污染的東西,都不要。如何說?於諸妻室有淫欲相應貪,這是一個污染。對於其餘的親屬及諸財寶有受用相應愛,看見兒心裡歡喜,看見自己的女也歡喜,看見所有的人都心裡都歡喜,其實這都是愛;看見自己的財富也歡喜,看見自己的權利也是歡喜,看見都是歡喜,而這些歡喜都是染污。有善法欲這個人,就把這些妻子的淫欲相應貪也棄捨,其他的這些親屬、財貨,這些染污都棄捨。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就是在佛法裡面,正式地棄捨這些煩惱的家,污染的家。前進到沒有污染的地方。
3)既然是從煩惱污染的地方解脫出來以後,就精進地修戒定慧這些勝行,使令他能夠得解脫,圓滿解脫的境界。這就是在佛的法毘奈耶中,有這樣的願望,叫善法欲。
kuśalo dharmacchandaḥ katamaḥ / yathāpīhaikatyas tathāgatasya vā tathāgata- śrāvakasya vāntikād dharmaṃ śrutvā śraddhāṃ pratilabhate / sa tāṃ pratilabhya idaṃ pratisaṃśikṣate / "saṃbādho gṛhāvāso rajasām āvāsaḥ / abhyavakāśaṃ pravrajya yan nv ahaṃ sarvaṃ kaḍatravargaṃ dhanadhānyahiraṇyaṃ cotsṛjya svākhyāte dharmavinaye samyag evāgārād anagārikāṃ pravrajeyaṃ pravrajitvā ca pratipattyā sampādayeyam" iti / ya eva samutpannaś chandaḥ kuśaleṣu dharmeṣu ayam ucyate kuśalo dharma-cchandaḥ //
1.2.4.2.4.正出家
云何正出家?謂即由此勝善法欲增上力故,白四羯磨受具足戒,或受勞策所學尸羅 。是名正出家。
[解]什麼是正出家?就是因為這一個人他有這樣殊勝善法的願望,想要得涅槃,想要得解脫,得聖道,有強大的力量的願望,他就出家,拜師父,受沙彌戒,然後白四羯磨受比丘戒。或者先受沙彌戒,勞策就是不怕辛苦勉勵自己,修學聖道,求取涅槃,得受沙彌十戒,這叫做出家。
pravrajyā katamā / yā tam eva kuśalaṃ dharmacchandam adhipatiṃ kṛtvā jñapti- caturthena vā kannaṇopasampac chrāmaṇeraśīlasamādānaṃ vā / iyam ucyate pravrajyā //
1.2.4.2.5.戒律儀
云何戒律儀?謂彼如是正出家已,安住具戒,堅牢防護別解律儀,軌則、所行皆得圓滿,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一切所有學處。是名戒律儀。
[解]什麼是戒律儀?就是那個人現在正式出家、受戒以後,就安住在所受的戒法上面,堅固地防護所受的別解脫律儀。別解律儀,就是一樣一樣的解脫,如不殺生,就把殺生的苦惱事情解脫。不偷盜,從偷盜的罪過事情解脫出來。軌則所行皆得圓滿,另外還有很多的事情,比如供佛有軌則,侍奉師長也有軌則,學習經律論也有軌則,乃至理髮、沐浴、洗衣服,都是有軌則。這些事情都能圓滿、清淨,隨順而不違犯。總而言之,受戒以後,對於小小的罪過就生大恐怖。這樣罪過能障礙我的聖道,令我不能解脫生死苦,就有這種恐怖心,何況犯大罪。受學一切所有學處,師長的教導我能接受,我學習一切所有的這些戒律、戒法。學處,就是一切的戒法,一切的軌則都在內。是名戒律儀。
śīlasaṃvaraḥ katamaḥ / sa tathā pravrajitaḥ śīlavān viharati prātimokṣasaṃvara- saṃvṛtaḥ ācāragocarasampannaḥ aṇumātreṣv avadyeṣu bhayadarśī samādāya śikṣate śikṣāpadeṣu / ayam ucyate śīlasaṃvaraḥ //
1.2.4.2.6.根律儀
云何根律儀?謂即依此尸羅律儀,守護正念,修常委念,以念防心,行平等位。眼見色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恐依是處,由不修習眼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故即於彼修律儀行,防護眼根,依於眼根修律儀行。如是行者,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恐依是處,由不修習意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故即於彼修律儀行,防護意根,依於意根修律儀行。是名根律儀。
[解]什麼是根律儀?
1)就是這個人就根據所受的戒律儀,常常的守護這一念心,心裡面用智慧保護這一念心,注意這一念心叫它不要貪、不要瞋、不要痴,不要有種種的過失,要保護這一念心,時時的這樣注意這一念心,叫守謢正念。
2)修常委念,以念防心。就是常念和委念這二種念,這個正念要永久的不間斷,要保持住不要失掉,叫做常念。委念,就是特別的尊重、殷重,就是特別的處處都這樣注意,周遍的注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心裡面都要注意,就是特別周遍詳細,叫做委念。用常念和委念,來保護這一念心,保護它的安全,不要叫貪瞋痴賊來傷害它。
3)行平等位,眼見色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以念防心以後,心的現象是什麼樣呢?它是平等的。什麼是平等位呢?就是眼見色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就叫做行平等位。眼看見一切的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看見一切的形象以後,心裡面不執著那個人的相,不取那個人的好。相是大的部位,好是莊嚴相的周圍小的部位。因為看這個相,如果是特別美好,貪心就來;如果是特別醜陋,憎惡心就來,不是貪,就是瞋,所以心就不平等。現在,心平等位不取著,心裡面是平靜、清淨的,叫做平等位。
4)恐依是處,由不修習眼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為什麼要這樣呢?持戒清淨就好,為什麼還要根律儀呢?受戒持戒清淨是好了,但是眼耳鼻舌身意遇見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還是要注意,恐怕你在這個地方,若是不修習眼根律儀的時候,也就是不保護眼根的時候,眼見色以後,心就動,就流出來貪愛心,流出來憂愁心,這個染污心流出來,就會有罪過的不善法發生。所以,出家受戒,持戒清淨,還要修學眼根的律儀,防護眼根,眼根在活動的時候,要保護它清淨,不要因此而有過失。
5)修眼根律儀那個人,還要修其他的耳鼻舌身意根。耳聞聲以後、鼻嗅香以後、舌嘗味以後、身覺觸以後、意了法以後,第六意識明了一切境界的時候,也是一樣不取著所了的這一切境界。恐怕在這個地方,因為不修習耳根律儀、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的律儀,不防護其心而住的話,其心就漏泄所有的貪憂惡不善法出來。故即於彼修律儀行,防護意根,依於意根修律儀行,是名根律儀。
indriyasaṃvaraḥ katamaḥ / sa tam eva śīlasaṃvaraṃ niśrityārakṣitasmṛtir bhavati nipakasmṛtiḥ smṛtyārakṣitamānasaḥ samāvasthāvacārakaḥ sa cakṣuṣā rūpāṇi dṛṣṭvā na nimittagrāhī bhavati nānuvyaṃjanagrāhī yato 'dhikaraṇam asya pāpakā akuśalā dharmāś cittam anusraveyuḥ teṣāṃ saṃvarāya pratipadyate (...rakṣati cakṣurindriyam cakṣurindriyeṇa saṃvaram āpadyate...) / sa śrotreṇa śabdān ghrāṇena gandhān jihvayā rasān kāyena spraṣṭavyāni manasā dharmān vijñāya na nimittagrāhī bhavati nānuvyaṃjanagrāhī yato 'dhikaraṇam asya pāpakā akuśalā dharmāś cittam anusrave- yuḥ teṣāṃ saṃvarāya pratipadyate rakṣati mana-indriyaṃ mana-indriyeṇa saṃvaram āpadyate / ayam ucyate indriyasaṃvaraḥ //
1.2.4.2.7.於食知量
云何於食知量?謂彼如是守諸根已,以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食於所食。然食所食,為身安住、為暫支持,為除飢渴、為攝梵行、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更生,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如是名為於食知量。
[解]什麼是於食知量?就是飲食的時候,要知道量,不可以放縱自己的貪心,也不可以放縱自己的瞋心。吃飯的時候,用貪心、用瞋心來吃飯就是不對。
1)就是那個修行人出家、受戒以後,守護諸根律儀以後,還有一件事要注意,什麼呢?就是不要有貪心,不要有瞋心,要用智慧思惟觀察食於所食。
2)如果用貪心吃飯,就是倡蕩、憍逸、飾好、端嚴。倡,就是唱戲、演電影的這些人;蕩就是心裡面亂,心裡面動淫欲的心。不是為淫欲的事情吃飯。也不是為憍慢放逸吃飯。不是使令自己好一點這件事吃飯。不為端嚴而吃飯。
3)然而還是要吃飯,吃飯的時候目的是什麼呢?為了這身體四大調和安樂而住。為暫時讓這個身體能支持下去,能活下去。為除掉這個飢渴。為了吃了飯以後,有精神能修學聖道。為了斷滅過去貪相應受、瞋相應受,眼耳鼻舌身意與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不是貪就是瞋受,現在要斷滅它。為令以後剎那剎那生的時候,不要像以前那樣老習慣。為了這個生命的存在,要保養他使令它有力量,使令心情安樂,但是沒有罪過,不是與貪瞋癡相應,心裡面安隱而住,四大調和心情就安隱,這樣才能修學聖道,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如是名為於食知量。
bhojane mātrajñatā katamā / sa tathā saṃvṛtendriyaḥ (...pratisaṃkhyāyāhāram āharati na darpārthaṃ na madārthaṃ na maṇḍanārthaṃ na vibhūṣaṇārthaṃ...) yāvad evāsya kāyasya sthitaye yāpanāyai jighatsopa-rataye brahmacaryānugrahāya[︶]iti / "(… paurānāṃ ca vedanāṃ prahāsyāmi navāṃ ca notpādayiṣyāmi / yātrā ca me bhaviṣyati balaṃ ca sukhaṃ cānavadyatā ca sparśavihāratā ca...)" / iyam ucyate bhojane mātrajñatā //
1.2.4.2.8.覺寤瑜伽
云何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謂彼如是食知量已,於晝日分,經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於初夜分,經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淨修其心。過此分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右脅而臥,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於夜後分,速疾覺寤,經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如是名為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
[解]什麼是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
1)就是這位修行者食能知量以後,白天的時候,在一處寂靜坐,或者是經行,就是這二種威儀。從順障法淨修其心,經行也好、宴坐也好,內心裡面就是做這件事,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我心裡面原來就順於貪欲障、瞋恚障、昏沈、睡眠、掉舉惡作這些染污的事情,這些都是障道的因緣。從順於障礙的事情上面來淨修其心,用四念處來清淨自己的心,使令心裡面沒有煩惱,而有清淨的戒定慧出現,就是做這件事。
2)初夜的時候,也還是經行的威儀、宴坐的威儀,也還是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3)過初夜以後,就是到中夜,從住處的地方出來,到外面,把腳洗一洗,然後就是右脅而臥,把二個足重疊起來。這時候要睡覺,心裡面要想光明,住光明想。還是要保護自己的心不要有貪瞋痴,對於無貪、無瞋、無痴的這個境界,要正念不忘。若是有貪瞋痴,趕快把它驅除出,保護這個心,叫它不貪瞋痴,這叫正念、正知。還要心裡面想:我到什麼時候,就得起來,不要繼續的臥在這兒睡覺。
4)到夜後分的時候,要趕快的醒過來,還是經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淨修其心,還是這樣修四念處。如是名為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
pūrvarātrāpararātraṃ jāgarikānuyogaḥ katamaḥ sa tathā bhojane mātrajño divā caṅkramaniṣadyābhyām āvaraṇīyebhyo dharmebhyaś cittaṃ pariśodhayati / sa rātryāḥ prathame yāme caṅkramaniṣadyābbyām āvaraṇīyebhyo dharmebhyaś cittaṃ pariśodhya tato vihārān nirgamya bahir vihārasya pādau prakṣālya dakṣiṇena pārśvena siṃhaśayyāṃ kalpayaty (...pāde pādam ādhāya...) ālokasaṃjñī smṛtaḥ saṃprajānann utthānasaṃjñām eva manasikurvan sa rātryāḥ paścime yāme laghu laghv eva prativibudhya caṅkramaniṣadyābhyām āvaraṇīyebhyo dharmebhyaś cittaṃ pariśodhayati/ iyam ucyate pūrvarātrāpararātraṃ jāgarikānuyuktatā //
1.2.4.2.9.正知而住
云何正知而住?謂彼如是常勤修習覺寤瑜伽已,若往、若來,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正知而住。於覺寤時,正知而住。若語、若默,正知而住。於解勞睡時,正知而住。如是名為正知而住。
[解]什麼是正知而住?正念,就是心裡面常常地保持清淨,不貪、不瞋、不癡。可是失掉正念的時候,顛倒妄想就出現。這個時候,就需要正知,知道內心不清淨,趕快地棄捨不清淨的心裡活動,把它調轉過來,安住在正念裡邊,這個作用叫做正知而住。由智慧的覺悟,把正念恢復過來,安住在正念,這叫做正知而住。
1)就是那一個修行人,這樣長期地、精勤地用功修行覺寤的瑜伽之後,就是不要睡很多的覺,但是也不要睡太少。或者是到禪堂,或者是到講堂,或者是到聚落,要保持內心的清淨,正知而住。
2)若睹、若瞻,正知而住。睹就是遠遠的看;瞻是近觀,就是在附近看這附近的地方。或者是向上看,或者是向下看,心裡面也要正知而住。
3)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或者這身體彎屈,或者伸展,心裡面也要正知而住。
4)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僧伽胝,就是大衣。衣缽,或者是五衣,或者是七衣,加上吃飯的時候所用的缽器,心裡面也要正知而住。
5)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食,所有的飲食總名為食。飲,是飲水或者飲湯。噉,就是吞噉。嘗,嘗嘗它的味道。內心也要正知而住。
6)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正知而住。這是身體的威儀,內心也還是要正知而住。
7)於覺寤時,正知而住。覺寤的時候,心裡面要正知而住。
8)若語、若默,正知而住。和人談話的時候,或者不談話的時候,內心也要正知而住。
9)於解勞睡時,正知而住。解勞,是睡的作用,解除疲勞,是其他的時候,或者是由於修禪定,或者是什麼事情特別疲勞,這時候可以打一個盹,可以休息一下,這時候也要正知而住。如是名為正知而住。
(...saṃprajānadvihāritā katamā /) sa tathā jāgarikānuyukto 'bhikrama-pratikrame saṃprajānadvihārī bhavati ālokitavyavalokite sammiñjita-prasārite sāṃghāṭīcīvara- pātradhāraṇe 'śitapītakhāditasvādite gate sthite niṣaṇṇe śayite jāgṛte bhāṣite tūṣṇīṃbhāve nidrāklama-vinodane samprajānad-vihārī bhavati / iyam ucyate samprajānadvihāritā...)//
1.2.4.2.10.樂遠離
云何樂遠離?謂由如是所修善法,無倒修治初業地已,遠離一切臥具貪著,住阿練若,樹下空室,山谷峰穴,草藉迥露,塚間林藪,虛曠平野,邊際臥具。是名樂遠離。
[解]什麼是樂遠離?就是像前面這樣子所修的這些善法,有自圓滿、他圓滿、善法欲、正出家這一類善法,沒有錯誤地來修治你的身口意,而這一部分的修行叫做初業地。就是在佛法裡邊發出離心、發無上菩提心,開始修行的情況,初開始修行要這樣用功叫做初業地。先要這樣用功修行之後。遠離一切臥具貪著,對於不好的臥具,不高興這是執著,或者臥具很好,愛著它,也是執著。現在,好不好都不執著,叫做遠離。住在寂靜處,或者是住在樹下,或者是空室裡邊,寂靜處的空房子裡面。或者是山谷裡邊,或者峰穴,高峰那個地方有一個穴,在那兒住。或者是草藉,就是茅蓬,茅草做成的房子。或者是迥露,在很遠的地方在那裡住,沒有房子連草房也沒有,就是在露地,沒有覆蓋的地方住。或者在塚間,墳墓的地方。或者是林藪,就是樹林子裡邊。或者是虛曠的地方,在平野,不是高山也不是低下的地方,很平曠的地方。邊際臥具,這個臥具是很不好,達到最邊際,是最不好的臥具,都能夠不在意。這叫做樂遠離。
prāvivekyaṃ katamat / sa ebhir dharmaiḥ parikarmabhūmiṃ śodhayitvā viviktāni śayanāsanāny adhyāvasaty araṇyāni vṛkṣamūlāni śūnyāgārāṇi parvatakandaragiri- guhāpalālapuṃjābhyavakāśaśmaśānavanaprasthāni prāntāni śayanāsanāni /idam ucyate prāvivekyam //
1.2.4.2.11.清淨諸蓋
云何清淨諸蓋?謂彼如是住阿練若或復樹下或空室等,於五種蓋淨修其心,所謂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及以疑蓋。從彼諸蓋淨修心已,心離諸蓋,安住賢善勝三摩地。如是名為清淨諸蓋。
[解]什麼是清淨諸蓋?就是那位修行人這樣子安住在寂靜處,或者是在樹下,或者是在空室裡邊住,要把你內心裡面修學聖道的障礙,用戒定慧這個清淨的法門,修治你的染污心,使令心清淨。哪些障礙?就是貪欲蓋,瞋恚也是一種障礙,惛沈睡眠也是一種障礙。還有掉舉惡作,心裡面有些雜亂的妄想,對於可意的事情心裡面一直的在那裡憶念叫做掉舉;惡作就是做錯誤的事情,後悔不高興自己這樣做。及以疑蓋,就是疑惑,對於佛、法、僧、自己,都沒有信心。這五種都是障,修學聖道的障礙,要用佛法裡面的法門來清除這些障礙。用佛法清除諸蓋之後,就會安住在賢善的殊勝的禪定裡邊,如是名為清淨諸蓋。什麼是安住賢善勝三摩地?為欲對治欲貪等故,安住在三摩地,最低限度是欲界定,好一點是未到定地,或者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若心裡面有貪欲,應該思惟青瘀、膿爛、散壞這些不淨的法門,破除內心的貪欲蓋,乃至後邊的疑蓋,因為這個蓋是不賢善,破蓋的法門就是賢善。在〈三摩呬多地〉為什麼說這個相貌叫做賢善呢?很多的煩惱裡邊,貪煩惱是最有力量;貪裡面也有很多的貪,但是欲界裡面的人這個欲貪,是最有力量,最能障礙你的修行,令你生出很多的苦惱。不淨觀這個相貌,就是對治那個貪心的所緣境,使令那個不賢善的境界消滅,使令內心清淨,所以這個三摩地叫賢善三摩地。
nivaraṇaviśuddhiḥ katamā / so 'raṇyagato vā vṛkṣamūlagato vā śūnyāgāragato vā pañcabhyo nivaraṇebhyaś cittaṃ viśodhayati kāmacchandād vyāpādāt styāna- middhād auddhatyakaukṛtyād vicikitsāyāḥ / sa ebhyo nivaraṇebhyaś cittaṃ viśodbya vinivaraṇaṃ samādhikalyatāyām avasthāpayati / iyam ucyate nivaraṇaviśuddhiḥ //
1.2.4.2.12.依三摩地
云何依三摩地?謂彼如是斷五蓋已,便能遠離心隨煩惱。遠離諸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安住。尋伺寂靜,於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安住。遠離喜貪,安住捨、念,及以正知,身領受樂,聖所宣說,捨、念具足安樂而住,第三靜慮具足安住。究竟斷樂,先斷於苦,喜憂俱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第四靜慮具足安住。如是名為依三摩地。
[解]什麼是依三摩地?就是修觀要以三摩地為依止處、住處,修觀的時候,要安住在三摩地裡邊。就是那個修行人,修不淨觀、修慈悲觀、修緣起觀這些事,把五蓋停下來,就遠離心隨煩惱,心就不隨著煩惱活動。貪心來了心就隨著貪心活動,瞋心來了心就隨著瞋心活動,疑惑心來了、高慢心來了,心就隨著活動。
1)遠離諸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安住。
a)遠離諸欲惡不善法,因為心裡面有不淨觀的力量,欲界的欲停下來。
b)惡不善法,心裡面沒有欲以後,表現在行動、語言上也清淨,不會再有殺、盜、淫,不會隨便說謊話騙人。離欲是內心的清淨,遠離惡不善法是身清淨、口清淨,所以,三業是清淨。
c)有尋、有伺,尋伺,在這裡是屬於清淨的尋伺,就是清淨的如理作意,也就是不淨觀。不清淨的尋伺,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親里尋伺、不死尋伺、國土尋伺。這個人修不淨觀的出離尋伺、不恚尋伺、不害尋伺,這個尋伺有力量,就是有尋有伺。
d)離生喜樂,遠離五蓋,遠離諸欲惡不善法,這時候,就生出喜樂,就有輕安樂、心裡面有歡喜心。
e)入初靜慮,這時候,禪定的程度超過欲界定,進到初靜慮。為什麼名為靜慮?靜,心裡面沒有欲的擾亂,心裡面寂靜住。慮,能觀察欲界的不清淨。
f)具足安住,若成就一少分就是還不具足。就是所有的功德都具足,安住在寂靜住的心一境性裡邊。哪些功德?具足五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具足五支,就是初禪的功德圓滿。
2)尋伺寂靜,於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安住。
a)尋伺寂靜,由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的時候,需要修不清淨觀的尋伺。現在已經遠離欲界欲,成就初禪。這時候,觀察不淨的這種尋伺,令心裡面不寂靜,被這個尋伺擾亂,令心裡不寂靜,所以,現在把尋伺去掉,不尋伺,心就寂靜。
b)於內等淨,內就是心,在心裡面。等,就是慈悲喜捨的捨,就是把尋伺寂靜,但內心是捨住,就是不執著。用尋伺的不淨觀,破內心的欲煩惱,欲煩惱去掉之後,就不執著這個欲,但是破欲的這個不淨觀還在,現在把這個不淨觀的尋伺也去掉,所以叫做捨,就安住於捨。這時候,其心清淨。為什麼?不淨觀所對治的欲是不清淨,用不淨觀對治欲之後,尚有不淨觀存在,這個修行者認為這個不淨觀也不清淨,所以現在把不淨觀也停下來,心這時候就清淨,叫內等淨。
c)心一趣性,這時候,就安住在一個境界上。欲界的人,心是在眼耳鼻舌身意這六門轉。到初禪的時候,鼻根、舌根不動,只有四門轉。二禪以上,只有第六意識這一門轉。在禪定裡面,心寂靜住,叫做心一趣性,和欲界不同,和初禪也不同。
d)無尋無伺,定生喜樂,這時候,心裡面也不尋也不伺,不淨觀也停下來。這時候,生出更殊勝的喜樂。
e)第二靜慮具足安住。初禪是離生喜樂,就是離開欲界的欲之後,心裡面有喜樂。第二禪,就是棄捨初禪的尋伺,得到定而後生出來的喜樂,所以叫定生喜樂,這是第二靜慮具足安住。
3)遠離喜貪,安住捨念及以正知,身領受樂。聖所宣說,捨念具足,安樂而住。第三靜慮具足安住。
a)遠離喜貪,因為成就二禪的時候,常常的入定,入定久了,感覺到禪定裡面的歡喜心使令心裡面不寂靜,使令心裡動亂。但是,初開始的時候,是愛著這個喜,所以叫貪,喜的貪。現在,不高興這個喜,就對喜的貪著,呵斥它,久了這個喜就沒有。
b)安住捨,這時候,有三個捨,棄捨欲界的欲,棄捨初禪的尋伺,棄捨二禪的喜。在欲界定、末到地定、初禪、二禪的時候也有捨,就是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什麼是這時候稱為捨?因為,內心裡面有尋伺的時候,使令捨的相貌不明顯;內心裡面有喜,也使令捨的相貌不明顯。所以,初禪、二禪都不說有捨。第三禪的時候,捨的相貌明顯出來,所以叫做捨。
c)念及以正知,念,就是明明了了地顯現出來捨的境界而沒有喜。正知,就是有時候喜還會出來,趕快地用智慧把喜排遣出去,恢復捨的境界,叫做正知。
d)身領受樂,這時候,前五識不動,所以沒有身識的問題。就是第六意識領受超過初禪、二禪的那種樂的境界。
e)聖所宣說,捨念具足,安樂而住。這是佛和佛的弟子,開示第三禪,捨也具足,念也具足。初禪、二禪是捨不具足,但是有喜、樂。四禪以上,但有捨而沒有樂。唯獨是三禪有捨、有樂,所以,捨念具足安樂而住。這樣,第三靜慮具足安住。
4)究竟斷樂,先斷於苦、喜憂俱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第四靜慮具足安住。
a)究竟斷樂,那個修行人修久的時候,感覺樂使令心裡面動亂,不高興這個樂,就呵斥這個樂,久了,樂就不出來,是究竟斷樂。
b)先斷於苦、喜憂俱沒,在第二禪的時候,把苦受滅了;三禪把二禪的喜也滅了。在初禪的時候,滅掉憂。有欲的人都有憂,但是初禪是沒有欲,所以,把憂滅掉。四禪的時候,把樂滅掉了。就是這些樂、苦、憂、喜,完全都隱沒不出現。
c)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這時候,內心也不苦、也不樂,捨、念清淨。捨掉欲、捨掉尋伺、捨掉喜、捨掉樂,這是不苦不樂。這時候,心念沒有這麼多的動亂來染污他,出入息也沒有,連火災、水災、風災也沒有,這是第四靜慮具足安住。如是名為依三摩地。能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是三摩地圓滿。雖然,也可以成就無色界的四空定,也是三摩地。但是,色界四禪的三摩地是最殊勝,它是修學聖道最殊勝的增上緣。修四念處以色界四禪為依止處,它是一個殊勝的助緣,所以叫做依三摩地。
samādhisaṃniśrayaḥ katamaḥ / sa (...pañca nivaraṇāni prahāya cetasa upakleśakarāṇi saṃkleśakarāṇi...) / (...viviktaṃ kāmair viviktaṃ pāpakair akuśalair dharmaiḥ savi- tarkaṃ savicāraṃ vivekajaṃ prītisukhaṃ prathamaṃ dhyānam upasaṃpadya viharati ...) / (...sa vitarkavicārānāṃ vyupaśamād adhyātmasaṃprasādāc cetasa ekotībhāvād avitarkam avicāraṃ samādhijaṃ prītisukhaṃ dvitīyaṃ dhyānam upasaṃpadya viharati...) / (...sa prīter virāgād upekṣako viharati smṛtaḥ saṃprajānan sukhaṃ ca kāyena pratisaṃvedayate yat tad āryā ācakṣate "upekṣakaḥ smṛtimān sukhavihārī"ti tṛtīyaṃ dhyānam upasampadya viharati...) / (...sa sukhasya ca prahāṇād (...duḥkhasya ca prahāṇāt...) pūrvam eva ca saumanasyadaurmanasyayor astaṃgamād aduḥkhāsu- kham upekṣāsmṛtipariśuddhaṃ caturthaṃ dhyānam upasaṃpadya viharati ...) ayam ucyate samādhisaṃniśrayaḥ //
1.2.4.3.漸次修行
彼由如是漸次修行,後後轉勝、轉增、轉上,修集諸緣,初自圓滿依三摩地以為最後,得如是心清淨鮮白,無諸瑕穢,離隨煩惱,質直、堪能、安住無動。
[解]1)那個修行人像前面說的漸次地修行,就是按照次第,最初自圓滿、他圓滿、善法欲這樣次第地修行。
a)後後轉勝、轉增、轉上。越向後來,助道因緣就越來越殊勝、越來越增長、越來越高尚。最初正知而住、破除五蓋已經很好,但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越來越殊勝,所以叫轉增、轉上。
b)修集諸緣,初自圓滿依三摩地以為最後。這樣修集很多的助道的因緣,哪些呢?開始是自圓滿,一直到依三摩地,這是最後的這一個助緣。
c)得如是心,清淨鮮白,無諸瑕穢,離隨煩惱。到最後的時候,內心是很清淨,沒有這麼多的污染,很鮮白也就是很清淨,沒有那些污穢的事情。遠離很多的隨煩惱,昏沈、掉舉這些事情都沒有。什麼是心清淨鮮白?第四靜慮,有那麼多的捨,他的心念是清淨,沒有出入息,那個地方也沒有火災、也沒有水災、也沒有風災,一切的災患都沒有。什麼是無諸瑕穢?若是非佛教徒得到禪定的時候,愛著禪定的滋味,感覺到很快樂,有高慢心,還有種種的邪知邪見,還有疑惑,還有無明等諸煩惱之所染污。現在都沒有這些問題。
d)質直、堪能、安住無動。質直,他的心特別地直,沒有那些彎曲虛妄的事情。堪能,就是有能力修學聖道。安住無動,安住在寂靜不動的境界,就是得到四禪。初禪、二禪、三禪都還是有動,有尋伺、有喜、有樂都是有動,到四禪的時候,是無動的境界。
若復獲得依四聖諦為令遍知、永斷、作證、修習他音教授教誡,便有如是堪能勢力,發生如理所引作意,及彼為先所有正見。
[解]1)已經成就這樣無動的境界,若再能夠得到依據四聖諦而發出來的教授教誡,就是佛法,這時候,就有能力修學聖道。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唯獨聖人才知道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所以叫聖諦。佛的慈悲,為令凡夫周遍知道是苦,不但三惡道是苦,人間也是苦,天上也是苦,遍知都是苦。苦從什麼地方來?從煩惱來,煩惱有力量集聚很多的苦給你受。永斷,就是永久地消滅這些煩惱。你能夠成就涅槃的境界,叫作證。修習,修習戒定慧而證涅槃,就永斷煩惱、一切苦。這是四聖諦。
2)他音教授教誡,他就指佛,佛依四聖諦,發出法語來教授我們,修學戒定慧,而得滅諦。教誡我們這是苦、這是煩惱,叫做教誡。
3)便有如是堪能勢力,發生如理所引作意。聽聞佛說四諦法門的時候,這時候,就有力量在心裡面,生出如理所引的作意,就是合乎佛法真理的觀察智慧。由佛說的苦集滅道的法音,聽聞這樣四諦教授教誡以後,就有能力發出如苦集滅道的道理,所引出來的作意,作意就是觀察,觀察就是四念處,就是修行。
4)及彼為先所有正見。及彼如理作意為先,而後才能生出正知正見。所以,先要聽聞四諦,然後如理作意,然後才有正見的建立,才知道什麼是佛法。
《披尋記》七七一頁:
發生如理所引作意等者:謂不增益非真實有,亦不損減諸真實有,是名如理所引作意。如意地說應知。(陵本一卷十一頁)由是能生世間正見,如是正見,加行位起,非無分別,故是世間。
[解]發生如理所引作意等者:我、我所這種執著是不真實,是虛妄分別,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是自己加上去,根本沒有我可得,所以,不增益非真實有。因果的道理雖然是如幻如化,但是有這件事,就是亦不損減諸真實有。是名如理所引作意,如意地說應知。由是能生世間正見,如是正見,加行位起,就是聽聞四諦的法門而能夠如理作意,就是加行,這時候得到的正見。不是得到聖道以後,無分別的智慧出現,那是出世間的正見。現在這裡說的正見還是有分別,就是在加行位生起的正見。
由此便能於四聖諦入真現觀,圓滿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解]1)由前面能夠成就如理作意,就是加行位的修行,繼續向前努力繼續這樣的修行就能夠於四聖諦入真現觀,就是得聖道,入聖位。真現觀,真實的觀察這是苦、這是集、是滅、是道。沒有入聖道之前,學習作如是觀的時候,也是說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還不是太真實,就是相似的現觀。就是得入初果以後,得無生法忍以後那是真實的現觀,才能觀到諸法的真實相。
2)圓滿解脫,得到真實現觀以後,得到無漏的智慧的時候,才能圓滿地斷除煩惱,見到真理而得解脫。
3)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得阿羅漢果,心裡面清淨,但是還有剩餘的色受想行識是有漏的,但是也是入涅槃,稱為有餘依涅槃。現在說無餘依,有漏的色受想行識也沒有剩餘,完全消滅,這時候純是清淨的境界而入涅槃。
《披尋記》七七二頁:
於四聖諦入真現觀等者:謂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現前觀察,名真現觀;此即見道有學解脫於上修道由數習故,更復證得無學解脫,是名圓滿解脫;此即有餘依涅槃界。從是以後,身任運滅,住無餘依,是名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解]於四聖諦入真現觀等者:能認識真理的智慧,以及智慧所認識的真理,能知道的智和所知道的境界,和合起來沒有乖違。現在把所有虛妄分別的煩惱都已經消除,所以能知的智慧和所知道的真理和合沒有乖違。現前觀察,智慧也現前,真理也現前,這樣智慧觀察真理。這就是初開始見到聖道的初果聖人,初得無生法忍的人,這是有學的解脫,還要繼續的學習,還要繼續努力地修學戒定慧,還要繼續數數地精進地學習。更復證得無學解脫,這個時候叫圓滿解脫,解脫才圓滿。這時候是阿羅漢,這是有餘依的涅槃界。從是以後,壽命到了的時候,身自然地就滅。住無餘依,是名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當知此中,始從正見圓滿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是名種姓真實修集。從自圓滿乃至最後依三摩地,當知是名修集劣緣。若依四諦法教增上所有教授教誡他音,若如正理所引作意,當知是名修集勝緣。如是名為種姓安立。
[解]1)當知此中,始從正見、圓滿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這一大段文是名種性真實修集。有涅槃種性的人,在佛法裡面,真實地修集聖道的境界是這樣。
2)從自圓滿乃至最後依三摩地,當知是名修集劣緣。就是對於得聖道這件事,他的緣助的力量還是劣弱。
3)若是根據佛說的四諦法這個佛的教導,佛這個教導是增上,就是特別殊勝;佛的殊勝的教授教誡,這是他音,是佛的法音。你根據這個法音,若是如理所引的作意,就是正式的在禪定裡面修四念處的時候,引出來四念處的作意,當知是名修集勝緣。就是你在積集得聖道的殊勝的助緣,這是智慧,智慧能得聖道,所以他的力量大,叫勝緣。禪定是幫助智慧得聖道,叫劣緣。雖然是劣,還要具足不可。如是名為種性安立。
《披尋記》七七二頁:
是名種性真實修集者:修集無漏智慧資糧,是名種性真實修集。無漏慧有三種:謂加行無漏慧,根本無漏慧,後得無漏慧。加行無漏慧即世正見。由是此說始從正見,亦名種性真實修集。
[解]是名種性真實修集者:修集無漏的智慧的資糧,是名種性真實修集。無漏智慧的資糧就是因,無漏智慧這是果,果從因來,你要準備他的因叫做資糧,是名種性真實的修集。無漏的慧有三種不同:一個是加行的無漏慧,第二個是根本的無漏慧,第三個是後得無漏慧。什麼是加行無漏慧?事實上,加行是有漏,因為努力地修行能得到無漏慧,所以也叫無漏慧。就是由如理作意而成就的正見,就叫加行無漏慧。由是此說始從正見,亦名種性真實修集。
so 'nayānupūrvyā[︶]uttarottarān viśiṣṭān viśiṣṭatarān viśiṣṭatamān pratyayān ātma- sampatpūrvān samādhisaṃniśrayaparyavasānān samudānayati / evaṃ pariśuddhe citte paryavadāte anaṃgaṇe vigatopakleśe ṛjubhūte karmaṇye sthite āniṃjyaprāpte sacet catvāry āryasatyāny ārabhya teṣāṃ parijñāyai prahāṇāya sākṣātkriyāyai bhāva- nāyai parato ghoṣam avavādānuśāsanīṃ labhate evam asau bhavyo bhavati pratibalaś ca yogavihitasya manaskārasyotpādanāya tatpūrvikāyāś ca samyagdṛṣṭeḥ yayā catvāry āryasatyāny abhisamāgacchati vimuktiñ ca paripūrayati nirupadhiśeṣe ca nirvāṇadhātau parinirvāti / (*tatra yā samyagdarśanam upādāya vimuktiparipūriḥ nirupadhiśeṣaparinirvāṇaṃ cāyaṃ gotrasamudāgamo veditavyaḥ / tatrātmasaṃpadam upādāya yāvat samādhisaṃniśrayo 'yaṃ hīnaḥ samudāgamapratyayo veditavyaḥ* / tatra yaś catuḥsatyadeśanāvavādādhipateyaḥ parato ghoṣo yaś ca yoniśo manaskāraḥ ayaṃ pradhānaḥ samudāgamapratyayo veditavyaḥ* / idam ucyate gotravyavasthān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