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聲聞地-初瑜伽處-1.種姓地-1.4.安住種姓補特伽羅

1.4.安住種姓補特伽羅
云 何安住種姓補特伽羅?謂住種性補特伽羅。或有唯住種性,而未趣入、亦未出離。或有安住種性,亦已趣入、而未出離。或有安住種性,亦已趣入、及已出離。或有 軟根、或有中根、或有利根。或有貪行、或有瞋行、或有癡行。或生無暇、或生有暇。或有縱逸、或無縱逸。或有邪行、或無邪行。或有障礙、或無障礙。或遠、或 近,或未成熟、或已成熟。或未清淨、或已清淨。
[]什麼是安住種性補特伽羅的相貌呢?有種性的補特伽羅是怎麼的情形呢?
1)或有唯住種性,而未趣入、亦未出離。未趣入,就是對佛法還沒有信心。未出離,有信心,修行但是還沒得解脫。這個人唯獨是有種性而已,還沒能趣入、也沒能出離。
2)或有安住種性,亦已趣入、而未出離。
3)或有安住種性,亦已趣入,及已出離。
4)或有軟根、或有中根、或有利根。來到佛法裡面,有信心,但是他的善根屬於軟根、中根、或利根的不同。
5)或有貪行、或有瞋行、或有癡行。前面軟根、中根、利根這是善根有上中下的差別;這裡是斷的煩惱也有差別,或者這個人的貪行、瞋行、愚痴行,這樣的有差別。
6)或生無暇、或生有暇。或有縱逸、或無縱逸。或有邪行、或無邪行。或有障礙、或無障礙。或遠、或近,或未成熟、或已成熟。或未清淨、或已清淨。
tatra katame gotrasthāḥ pudgalāḥ / āha / asti gotrasthaḥ pudgalaḥ / gotra eva sthito nāvatīrṇo na niṣkrāntaḥ ...gotrastho 'vatīrṇo na niṣkrāntaḥ gotrastho 'vatīrṇo niṣkrāntaḥ...) mṛdvindriyaḥ madhyendriyaḥ tīkṣṇendriyaḥ rāgacaritaḥ dveṣacaritaḥ mohacaritaḥ akṣaṇyopapannaḥ kṣaṇyopapannaḥ pramattaḥ apramattaḥ mithyāprati- pannaḥ amithyāpratipannaḥ āvṛtaḥ anāvṛtaḥ dūre antike paripakvaś cāparipakvaś ca viśuddhaś cāviśuddhaś ...ca //

1.4.1.唯住種姓而未趣入亦未出離
云何名為安住種姓補特伽羅,唯住種姓而未趣入,亦未出離?謂如有一補特伽羅,成就出世聖法種子,而未獲得親近善士聽聞正法。未於如來正覺正說法毘奈耶獲得正信,未受持淨戒,未攝受多聞,未增長惠捨,未調柔諸見。如是名為唯住種姓而未趣入亦未出離補特伽羅。
[]什麼是名為安住種性補特伽羅,唯住種性,而未趣入,亦未出離呢?這個相貌是什麼樣子呢?就是這一個人,從無始劫來,就成就出離世間的聖法的種子,就有無漏
的 戒定慧的種子。但是久遠以來,他還沒能夠親近佛、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這四眾弟子佛教徒,還沒有遇見善知識,也就沒能聽聞正法。沒能在佛法裡面得 到正確的信仰,還沒能夠受持清淨的戒法。沒能夠領受佛的正法,沒能多聞,就是沒能通達第一義諦。沒能夠有同情心幫助困難的人。聽聞佛法,沒能用佛法來調柔 自己的我見、我所見、有見、無見、常見、斷見這些邪知邪見。就是信、戒、聞、捨、慧,一共是五樣。前面這一段文,這就叫做唯住種性,只是有法爾所得的無漏 善根而已,還沒能夠來到佛法裡邊,還沒能出離生死。
tatra katamo gotrasthaḥ pudgalo gotra eva sthito nāvatīrṇo na niṣkrāntaḥ / yathāpīhaikatyaḥ...) pudgalo lokottaradharmabījaiḥ samanvāgato bhavati / na ca punar adyāpi labhate satpuruṣasaṃsevāṃ vāgamya saddharmaśravaṇaṃ vā tathāgata- pravedite dharmavinaye śraddhām na śīlaṃ samādadāti na śrutam udgṛhṇāti na tyāgaṃ bṛṃhayati na dṛṣṭim ...ṛjūkaroti / ayaṃ gotra eva sthito nāvatīrṇo na niṣkrāntaḥ //

1.4.2.安住種姓亦已趣入而未出離
云何名為安住種姓亦已趣入而未出離補特伽羅?謂前所說所有黑品相違白品,當知即名安住種姓亦已趣入補特伽羅。而差別者,謂猶未得所有聖道及聖道果煩惱離繫。
[]云 何名為安住種性,亦已趣入、而未出離的補特伽羅?就是與前面所說的所有黑品相違的白品,當知即名安住種性、亦已趣入補特伽羅。現在說明它的差別,就是說這 個人,有信、戒、聞、捨、慧,能調柔諸見,但是還沒得聖道,就是沒能得到清淨無分別的無我的智慧。聖道果煩惱離繫,聖道的果就是無我慧,但是得到無我慧的 時候,見煩惱不繫縛你,就是斷見煩惱,就是出離。現在這個人雖然成就信戒聞捨慧但是還沒能夠出離,沒得聖道還沒斷煩惱。這就是和前面的差別,只是趣入而沒 出離。
《披尋記》七七七頁:
謂前所說所有黑品相違白品等者:前說未獲正信,乃至未調柔諸見,是名黑品;由不信等、乃至惡慧未被對治故。今已趣入得初正信,乃至調柔諸見,是名相違白品。此趣入相、如下自釋應知。
[]謂 前所說所有的黑品相違的白品等者:沒有得信戒聞捨慧這些功德,就是黑品。由不信等,乃至惡慧未被對治故,諸見就是惡慧。沒有學習佛法,用佛法來對治這些黑 品,就沒有成就這個善法。現在他聽聞正法以後,有信心。能夠修學佛法的時候,我見、我所見、常見、斷見、有見、無見能夠逐漸的融化。就是有與黑品相違的白 品,有信戒聞捨慧的功德。
katamo gotrastho 'vatirṇo na niṣkrāntaḥ /...) viparyayeṇa śuklapakṣeṇa gotrasthaś cāvatīrṇaś ca veditavyaḥ / ayaṃ tu viśeṣo no tu lābhī bhavaty āryamārgasya tatphalasya ca kleśavisaṃyogasya //

1.4.3.安住種姓亦已趣入及已出離
云何名為安住種姓亦已趣入及已出離補特伽羅?謂如前說。而差別者,已得聖道及聖道果煩惱離繫。
[]什麼叫做安住種姓亦已趣入及已出離補特伽羅?就像前面文說,而有不同的地方,就是這個人已得到聖道,成就八正道、無漏的戒定慧,得到無我的智慧,也斷煩惱。
katamo gotrasthaś cāvatīrṇaś ca niṣkrāntaś ca / etad evoktvāyaṃ viśeṣo lābhī bhavaty āryamārgasya tatphalasya ca ...kleśavisaṃyogasya //

1.4.4.軟根補特伽羅
云何軟根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所有諸根,極遲運轉、微劣運轉。或聞所成、或思所成、或修所成作意相應。謂或信根、或精進根、或復念根、或復定根、或復慧根,無有堪能、無有勢力通達法義,速證真實。是名軟根補特伽羅。
[]什麼是軟根補特伽羅呢?軟,就是沒有力量。他有信、進、念、定、慧的善根,但是沒有力量,所以叫做軟根。
1)就是有這種人,對於所知道的事,對於智慧的所緣境界,你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它在那活動的力量特別緩慢,活動的力量太小。
2)這個軟根的人,繼續不斷的努力修行,就是由聞所成慧,進步到思所成慧,由思所成慧到修所成慧的作意相應的信進念定慧,這裡面都是力量差,沒有力量。
3)或 信根,這個人對於佛法的信心的力量。或者是精進根,就是採取行動,實際上修學聖道的力量;修學聖道不是那麼順利,有很多的障礙,你能排除障礙,向前進,最 後成功,就是精進。或復念根,就是明記不忘。或復定根,由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四禪。或復慧根,通達緣起的智慧。軟根的這個人的信進念定慧這五種善根, 他沒有力量通達佛法的真義,沒有力量很迅速地得聖道;他也能得聖道,就是非常緩慢。這就是下品的善根的人的相貌。
《披尋記》七七七頁:
於所知事所緣境界者:謂或不淨,或慈愍,或緣性緣起,或界差別,或阿那波那念,或蘊善巧,或界善巧,或緣起善巧,或處非處善巧,或下地麤性上地靜性,或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是名所知事。如下自說(陵本二十六卷十四頁)
[]於所知事所緣境界者:所知道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修行的事情,就是修不淨觀,就是你的所知事、所緣境。或是修慈觀,或是修緣性緣起,或是界差別,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差別,就是修無我觀的意思。或阿那波那念,出息、入息。或蘊善巧,
或者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我。或界善巧,或者觀察十八界,有各種因緣,也是無我。或者觀察十二處的智慧,也是無我,善巧就是智慧。或緣起善巧,善得善報,惡得惡報這些事情的智慧。或處非處善巧,善得惡報、惡得善報這就是非處。或下地麤性,
下地是粗劣是苦惱的境界。上地靜性,初禪的微妙這是禪的靜性,初禪和二禪來說,初禪又是粗也不是好,二禪就是微妙的了,輾轉的這樣。或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是名所知事,下邊的二十六卷那裡有解釋這些事情。
《披尋記》七七七頁:
或 聞所成等者:《解深密經》作如是說:聞所成慧,依止於文但如其說,未善意趣未現在前,隨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思所成慧,亦依於文,不惟如說,能善意 趣,未現在前,轉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說,亦不如說,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極順解脫,已 能領受成解脫義。(解深密經三卷十一頁)由是當知聞思修三作意差別。
[]或聞所成等者:《解深密經》上作如是說,解釋這三種智慧。
1)聞 所成慧它的相貌是什麼樣子呢?就是依賴語言文字了解它的道理,因為文字是能詮,文字裡邊有所詮的義,就是依靠這個文字明白道理。他只能如文所說這樣學習。 這一大段文、這一部經的意趣,他還不能善巧通達。他也會靜坐,但是禪定還沒現前,三摩地不現前,還沒成就。但是聞所成慧也隨順解脫,所以還是要從這裡開 始。他沒能覺悟第一義諦,還沒能夠觸證第一義諦,還沒能得聖道。聞所成慧的優點,就是能依於文明白多少義,隨順解脫。缺點就是未善意趣、未現在前,雖然隨 順解脫,但是還沒得解脫。
2)思 所成慧是什麼相貌呢?他也依靠文句,也能不依於文,說出一些道理,就是能夠聞一知十這類的事情,從少少的文字知道很多事,智慧就是增長。他為人宣說佛法的 時候,不完全按照文字來講話,他能通達深義,所以,不惟如說。能善意趣,他能知道這一段文的意趣在那裡,還知道深義。未現在前,但他也沒得禪定,禪定也沒 現前,三摩地沒有現前。轉順解脫,聞慧是隨順解脫,他能進一步的隨順解脫,因為智慧增長,轉在這裡就是進一步能隨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雖然他的力量 強過聞所成慧,但是也沒能夠證悟第一義諦,得大解脫。
3)修 所成慧是什麼相貌呢?他學習佛法也是依賴佛的語言文字明白佛法,但是也不依文,他有這個能力。亦如其說,亦不如說,也如那個文上表面上那麼樣講解佛法,但 是也不是,他還另外有深義。能善意趣,就是思慧能善意趣,他當然智慧更高,他能知道那一大段的意趣。所知事,就是所緣境。同分,就是沒有入定的時候,以散 亂心,也能夠緣這個所緣境,修這緣起觀也好,修無我觀也好,都有個所緣境,散亂心也可以分別觀察這個所緣境。在禪定裡邊,也是這樣觀察所緣境,這所緣境是 相同的,叫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在禪定裡邊所觀察的那個影像,就是在禪定裡面心現出那個影像,是所知事的影像。譬如說觀察不淨,心現出不淨的影像,並不 是真實看見不淨,所以叫做影像。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就是得到禪定以後的境界,就是得到三摩地。極順解脫,修所成慧它有極大的力量,使令你得入聖道。 已能領受成解脫義,他有能力可以觸證第一義諦,令你得大解脫。有禪定,沒見第一義諦,還是不能解脫,而見第一義諦非要智慧不可,光是禪定不可以。由是當知 聞思修三作意差別,就是軟根的人的信進念定慧,從聞所成慧,進步到思所成慧,進步到修所成慧,都是屬於軟根的人,就是他的信進念定慧不夠力量。
tatra mṛdvindriyaḥ pudgalaḥ katamaḥ / yasya pudgalasya jñeye vastuny ālambane... 'tyarthaṃ dhandhavāhīnīndriyāṇi bhavanti mandavāhīni vā śrutamayena vā cintāma- yena vā bhāvanāmayena vā manasikāreṇa saṃprayuktāni yaduta śraddhā vīryaṃ smṛtiḥ samādhiḥ prajñā vā na samarthāni na pratibalāni dharmasya vā prativedhāyā- rthasya vāśu ...ca prativedhāya tattvasya / ayam ucyate mṛdvindriyaḥ pudgalaḥ //

1.4.5.中根補特伽羅
云何中根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所有諸根,少遲運轉,一切如前,應當廣說。 是名中根補特伽羅。
[]什 麼是中等根性的人呢?有這樣的人,於所知道的蘊界處這些事。所緣境界,所知事範圍很廣,所緣境界就狹少一點。但是修止觀的所緣境,在這上面的信進念定慧的 善根小小有一點遲鈍,力量不是很大,但是也不是很小。這裡面的情形,如前面的軟根裡面說,應當廣說。是名中根補特伽羅。
tatra madhyendriyaḥ... katamaḥ / yasya nātyarthaṃ jñeye vastuny ālambane dhanda- vāhīnīndriyāṇīti sarvaṃ pūrvavad vistareṇa vaktavyam / ayam ucyate madhyendriyaḥ pudgalaḥ //

1.4.6.利根補特伽羅
云何利根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所有諸根,不遲運轉與不微劣運轉,或聞所成、或思所成、或修所成作意相應。謂或信根、或精進根、或復念根、或復定根、或復慧根,有所堪能、有大勢力通達法義,速證真實。 是名利根補特伽羅。
[]什 麼是利根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所有的善根不是那麼遲鈍,不是沒有力量,它是有力量而且還是很迅速。他的善根,或者是由聞所成 慧、或者是思所成慧、或者是修所成慧,由這樣智慧的作意所相應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謂或信根、或精進根、或復念根、或復定根、或復慧根,有所堪能,有大勢 力。體性具足這種能力,但是沒有發動的時候,叫堪能;發動出來,就叫大勢力。他能通
達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很迅速地能夠見到第一義諦,見到真諦的道理,見到苦諦、集諦、滅諦的道理,就是得聖道。是名利根補特伽羅。
tīkṣnendriyaḥ pudgalaḥ katamaḥ / yasya pudgalasya jñeye vastuny ālambane 'dhandhavāhīnīndriyāṇi bhavanty amandavāhīni śrutamayena (...vā cintāmayena vā bhāvanāmayena vā manasikāreṇa saṃprayuktāni yaduta śraddhā vīryaṃ smṛtiḥ...) samādhiḥ prajñā vā śaktāni bhavanti dharmasya prativedhāyārthasya vāśu ca prativedhāya tattvasya / ayam ucyate tīkṣṇendriyaḥ pudgalaḥ //
1.4.7.貪行補特伽羅
云何貪行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可愛事、可染著事所緣境界,有猛利貪、有長時貪。是名貪行補特伽羅。
[]什 麼是貪行補特伽羅?行,就是心在活動。貪欲的活動是怎麼情形呢?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可愛著的事情,可染著的事情。可愛和可染著有什麼不同呢?可染著,對 外境說、對色聲香味觸的外境說;可愛,是對內身的色受想行識說。或者可愛,是但在心裡面說;可染著,在受用上說。可愛的事、可染著的事都是所緣境界,在所 緣慮的境界上,有猛利的貪欲心,貪欲心現前的時候,長時地在那裡不消失。猛利也能障礙修道,長時也是障礙修道,使令正念不能現起;就是現起,猛利的貪心一 來,正念就沒有力量。是名貪行補特伽羅。
rāgacaritaḥ pudgalaḥ katamaḥ / yo raṃjanīya ālambane tīvrarāgaś ca bhavaty āyatarāgaś ca / ayam ...ucyate rāgacaritaḥ pudgalaḥ //

1.4.8.瞋行補特伽羅
云何瞋行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可憎事、可瞋恚事所緣境界,有猛利瞋、有長時瞋。是名瞋行補特伽羅。
[]什麼是瞋行補特伽羅?怎麼叫做瞋心強的人呢?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可憎惡的事情、不歡喜的事情,可瞋恚的事情。瞋恚,就是有心要傷害對方,叫做瞋恚。可憎,只是不高興而已,還沒有傷害的意思。所緣境界,有猛利的瞋,有長時的瞋,是名瞋行補特伽羅。
dveṣacaritaḥ pudgalaḥ katamaḥ / yaḥ dūṣaṇīye pratighasthānīya... ālambane tīvradveṣaś ca bhavaty āyatadveṣaś ca / ayam ucyate dveṣacaritaḥ pudgalaḥ //

1.4.9.癡行補特伽羅
云何癡行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有猛利癡、有長時癡。是名癡行補特伽羅。
[]什麼是癡行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有猛利的愚癡,有長時的愚癡,就是不明白緣起的道理,就叫做愚癡。是名癡行補特伽羅。
mohacaritaḥ pudgalaḥ katamaḥ / yo jñeye vastuni tīvramohaś ca bhavaty āyatamohaś ca / ayam ucyate mohacaritaḥ pudgalaḥ //

1.4.10.生無暇等
若生無暇、若有縱逸、若有邪行、若有障礙補特伽羅,如是一切,如前應知。與此相違,應知即是生於有暇,無有縱逸,無有邪行,無有障礙補特伽羅。
[]1)若生無暇,若是投生在沒有時間學習佛法的地方,到邊地、樂垢穢的這些家族裡面,這個地方沒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來往,就是沒有佛法的地方。
2)若有縱逸,這個人生存的地方不是邊地,不是落後的地方,是有文化的地方,有佛法的地方,但是在富貴家中裡面得果報,貪著五欲,他就放逸自己。
3)若有邪行,或者這個人不是富貴家的人,但是有邪知邪見,有外道的思想。
4)若有障礙,就是做嚴重的五逆十惡,障礙他修學聖道。如是一切,在前面四種不般涅槃因緣中已經講過,應該知道。與生無暇等相違反,應知即是生於有暇,有時間學習佛法。為什麼呢?因為他不放逸,沒有邪知邪見,沒有做五逆十惡的嚴重的罪過,所以,他能學習佛法。
akṣaṇyopapannapramattamithyāpratipannāvṛtāḥ pūrvavad veditavyāḥ/ tadviparyayeṇa kṣaṇyopapannāpramattāmithyāpratipannānāvṛtā veditavyāḥ //

1.4.11.遠補特伽羅
云何名遠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由時遠故,去涅槃遠;或有復由加行遠故,說名為遠。云何名為由時遠故 去涅槃遠?謂有如是補特伽羅,經多百生、或多千生、多百千生,然後方能值遇勝緣,得般涅槃。云何名為加行遠故說名為遠?謂有如是補特伽羅,唯住種姓而未趣 入,不能速疾值遇勝緣得般涅槃,彼於涅槃未能發起勝加行故。由加行遠說名為遠,不由時遠。如是二種總略為一,說名為遠補特伽羅。
[]什麼是遠補特伽羅?有這樣的人,這個時間很長遠,什麼叫做時間長遠呢?距離得涅槃有很長的時間,叫做遠。或有還由於距離修學四念處,真實修學聖道,時間還是很遠。加行是約因說,涅槃是約果說,這是二種遠。
1)云何名為由時遠故去涅槃遠?就是有這樣的人,要經過多百生,一百、二百、三百、五百、六百、七百、八百、多百,很多的百生。或多千生,一千、二千、三千、五千、九千、多千,很多千。經過這麼長遠的時間,才能遇見殊勝的因緣,得涅槃,就是很長的時間才能得涅槃。
2)云何名為加行遠故說名為遠?這個人只是有無漏的涅槃的善根而已,還沒有能趣入到佛法裡面,就是對於佛法沒有信、戒、聞、捨、慧的善根,不可能很快的遇見佛法因緣得般涅槃。他對涅槃,還沒能發動殊勝的四念處努力地修行,沒有得到煖、頂、
忍、世第一。加行,就是煖、頂、忍、世第一。這表示他可能是在外凡位,有信心,沒有什麼力量,戒、聞、捨、慧都是初初的這樣,所以不能夠發起奢摩他、毗缽奢那。
3)這個人還要一段時間才能發心坐禪,所以就叫做遠。不是說他很長的時間,才能得涅槃叫遠。前面的一個時遠、一個加行遠這二種合而為一,就叫做遠補特伽羅。
dūre pudgalaḥ katamaḥ / asti pudgalaḥ kāladūratayā nirvāṇasya dūre asti prayoga- dūratayā / tatra katamaḥ kāladūratayā dūre / anekair jātiśatair anekair jātisahasrair anekair jātiśatasahasrais tataḥ paścād bhavyo … katamaḥ prayogadūratayā dūre / pudgalo... gotra eva kevale sthito bhavati nāvatīrṇaḥ sa bhavyo bhavaty āśu pratyaya- lābhāya parinirvāṇāya / sa nirvāṇāyānārabdhaprayogatvāt prayogadūratayā dūre na kāladūratayā / ayam ucyate dūre pudgalaḥ //

1.4.12.近補特伽羅
云 何名近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由時近故去涅槃近,或有復由加行近故說名為近。云何名為由時近故去涅槃近?謂有如是補特伽羅,住最後生、住最後有、住 最後身,即由此身當得涅槃。或即由此剎那無間,於煩惱斷當得作證。如是名為由時近故去涅槃近。云何名為由加行近說名為近?謂有如是補特伽羅,安住種姓,亦 已趣入。如是二種總略為一,說名為近補特伽羅。
[]云何名近補特伽羅?這個補特伽羅不是遠而是近,什麼叫做近呢?就是距離得涅槃近。或有復由加行近故,也叫做近。
1)云何名為由時近故去涅槃近?
a)這個人安住在最後生。什麼是最後生?譬如說得初果的人,還有七生就得阿羅漢果,第七生就是最後生。或者說,得初果的人的這個身體,就是凡夫的最後生,只要一得初果就是聖人,所以就叫做最後一生。住最後生,就得涅槃,叫做去涅槃近。
b)住最後有,有或者是欲有、色有、無色這三有,都是有生死的境界。現在這個人這個有,是最後有,以後就沒有生死的境界,所以是最後有,有裡面的最後叫最後有。
c)住最後身,久遠劫來一個身體一個身體相續,生又死,死又生,相續到現在。現在這個身體是最後的身體,以後再沒有這個身體,所以住最後身。
d)即由此生、即由此有、即由此身,就是現在這一生就得涅槃,叫做去涅槃近。
e)或說這個修行人這一剎那還不是涅槃,這一剎那向前,這一剎那不間斷,沒有其他的間雜,對於煩惱斷作證,斷煩惱,證悟真理,就是得涅槃,叫做去涅槃近。如是名為由時近故,去涅槃近。
2)云 何名為由加行近說名為近?這個人有無漏涅槃的善根,法爾所得的善根在阿賴耶識裡面安住,遇見佛法以後,能夠栽培信戒聞捨慧的善根,能得正知正見,這叫做趣 入,入到佛法裡面來,叫做加行近,就是從此以後,就可以加行。前面這二種,一個時近、一個加行近,總略把它合而為一,叫做近補特伽羅。
āsanne pudgalaḥ katamaḥ /

1.4.13.未成熟、已成熟補特伽羅
云何未成熟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未能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能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未成熟補特伽羅。云何已成熟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已能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能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已成熟補特伽羅。
[]1)云 何未成熟補特伽羅?就是有這樣的補特伽羅,也有信戒聞捨慧的善根,也努力的用功修行,但是沒能獲得最後有身,叫做未成熟。怎麼叫做最後有身呢?住在這個身 體裡面,就能入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就是得初果,得初果見到苦集滅道諦,見到滅諦就是正性。見到滅諦以後,就遠離三惡道的果報,不會再墮落三惡道,所 以叫離生。約煩惱說,就是斷除見煩惱;約果報說,叫做離生。這個人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還沒有成熟,就是沒成就最後有身,沒能趣入正性離生,叫做未成熟。
2)什麼叫做他的善根已經成熟呢?就是有這樣的補特伽羅,他的善根已成熟,就在這個身體的時候,可以入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就是能得初果,也叫做成熟。
aparipakvaḥ pudgalaḥ katamaḥ /… ayam ucyate 'paripakvaḥ pudgalaḥ// paripakvaḥ pudgalaḥ katamaḥ/ ayam ucyate paripakvaḥ pudgalaḥ//

1.4.14.未清淨、已清淨補特伽羅
云何未清淨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未生聖道,於聖道果煩惱離繫未能作證。是名未清淨補特伽羅。云何已清淨補特伽羅?謂與上相違,應知其相。
[]1)云 何未清淨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還沒有得到初果,苦、空、無常、無我的無漏智慧沒現前。對於那個得聖道果的人,煩惱不能繫縛他,這種事情他沒有成 就。沒有斷煩惱,沒有見到真理,所以,叫做不清淨。這個人雖然很用功的修行,但是,還沒得聖道,不能算是清淨,叫未清淨補特伽羅。
2)云何已清淨補特伽羅?與前面未清淨不同、相違反,就是他已經得聖道,就是無漏智慧現前,於聖道果煩惱離繫已作證,叫做清淨補特伽羅。就是得初果以後,到四果的阿羅漢,就叫做清淨補特伽羅。

如是名為安住種姓補特伽羅所有差別。為度彼故諸佛世尊出現於世。謂若未趣入令其趣入,若未成熟令其成熟,若未清淨令其清淨,轉正法輪,制立學處。
[]前 面一共是十六科,叫做安住種性的補特伽羅所有的不同相貌。佛為度化這個有種性的人,出現世間,說法、教化他們。就是這個眾生有種性,但是還沒趣入佛法,佛 就為他說法,令其趣入,就是建立他的信戒聞捨慧的善根。若未成熟,令他成熟。若未清淨,令其清淨就是得聖道。佛就是為這些人,說四諦法輪。制立這個學處, 制立戒法,令他開始修行。
aviśuddhaḥ pudgalaḥ katamaḥ / ayam ucyate 'viśuddhaḥ pudgala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