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0(六九)有身集;S. 22. 44. Paṭipadā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有身集趣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身集趣道,及有身集滅道。云何有身集趣道?愚癡無聞凡夫,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樂色,歎色,著色,住色;樂色,歎色,著色,住色故愛樂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生。如是受、想、行、識,(亦如是)廣說,是名有身集趣道。比丘!有身集趣道,當知即是苦集趣道。
3.有身集滅道
云何有身集滅道?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故,於色不樂,不歎,不著,不住;不樂,不歎,不著,不住故,彼色愛樂滅,愛樂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滅。如色,受、想、行、識亦如是,是名有身滅道跡。有身滅道跡,則是苦滅道跡,是故說有身滅道跡。
4.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一──一一二()
如當說,有及當知,亦如是說。
I.如當說,有及當知
[論說]由三因緣,如來所說教無與等:一、宣說不共法故,二者、宣說無倒法故,三者、宣說自覺法故。
1.當說
此中宣說,若趣薩迦耶集行,即是趣苦集行;若趣薩迦耶滅行,即是趣苦滅行,是名宣說不共法教。
2.有
若復說言:「此真實有」,是名宣說無倒法教。
3.當知
若復說言:「我如實知」,是名宣說自覺法教。
復有三種諸行流轉差別:一者、薩迦耶,是諸有情染著安足處所義故。二者、世間,是染著處,敗壞義故。三者、有,是染著者,更生義故。T30,789c
[解]由於三種因緣,如來所說的教法,沒有其他教法與他是相等。哪三種?第一、宣說不共通、獨特的教法的緣故。第二、宣說沒有顛倒、真實的教法的緣故。第三、宣說自己覺悟的教法的緣故。
1)在這裡,宣說若是趣向薩迦耶生起的內心活動,就是趣向苦生起的活動。若是趣向薩迦耶滅盡的內心活動,就是趣向苦滅盡的內心活動。這二種方向的說明,就稱為宣說不共法教。
2)若還宣說這樣的言語:這真實是有。就稱為宣說無倒法教。
3)若還宣說這樣的言語:我如其真實知道。就稱為宣說自覺法教。
還有三種諸行生死流轉的差別,哪三種?
第一、薩迦耶,有身就是五取蘊,因為是眾多有情染著、安住、滿足的地方的緣故。
第二、世間,是眾多有情染著的地方。為什麼稱為世間呢?因為敗壞道理的關係。如雜阿含231經:危脆敗壞,是名世間。有二種世間,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器世間,會被火災等所壞滅。有情世間,剎那剎那,各各內身任運壞滅(T30,812a)。如雜阿含233經:我今當說世間集,世間滅,世間滅道跡。
第三、有,是染著的生命體,因為會再次生起新的生命體的道理。同樣的如雜阿含344經:a)於食如實知,食集、食滅、食滅道跡如實知。b)於漏如實知,漏集如實知,漏滅如實知,漏滅道跡如實知。c)於苦如實知,苦集如實知,苦滅如實知,苦滅道跡如實知。d)老死如實知,老死集如實知,老死滅如實知,老死滅道跡如實知。e)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於行如實知,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薩迦耶見?謂於五取蘊,隨執為我或為我所,染慧為性。△薩,謂敗壞義。迦耶,謂和合、積聚義。即於此中見一、見常,異蘊有我、蘊為我所等。何故復如是說?謂薩者破常想,迦耶破一想,無常、積集,是中無我及我所故。染慧者,謂煩惱俱。一切見品所依為業。(大乘廣五蘊論講記)
[解]什麼是薩迦耶?薩迦耶見,叫做有身見,或者翻做破壞身見。眾生對於五取蘊隨便執著當中的一種蘊,這個是我,其他的就是我所。薩迦耶見,是顛倒、錯誤、不清淨的智慧,所以叫做染慧。什麼是薩?薩迦耶的薩,就是敗壞、變壞的意思。什麼是迦耶?是和合積聚的意思。這個身體是五蘊和合,種種因素積聚起來的,都是無常變化的東西,一切都在變化中,所以叫做薩迦耶。什麼是薩迦耶見呢?就在這五蘊中,有人覺得前身、後身之間,有一個前前後後是一樣的、沒有變化的東西。或是有人覺得我就是這個身體,死了就完了,這叫做即蘊是我,五蘊就是我,這在佛法裡叫做斷見。或是有人認為,在五蘊之外還有一個我,叫異蘊有我,蘊就屬於我的。為何佛法稱這個身體叫做薩迦耶?因為,薩是敗壞的意思,既然是敗壞,就不是常住,不是永久不變,就不會是常,所以佛法說無常。迦耶是和合、積聚,既是和合、積聚,那就不是一個東西,是和合起來像一個,所以迦耶可以破一。既然薩迦耶,又是無常,又是積聚,又是色、受、想、行、識的一個和合,所以,這裡面沒有我及我所。執著我及我所,就是薩迦耶見。什麼是染慧?薩迦耶見一定和其他的種種煩惱同一時候活動,或者有貪、或者有瞋、或者有癡,有其他各式各樣煩惱俱。因為和其他的煩惱混合起來同時而有,這種智慧是不清淨的智慧、錯誤的智慧,所以叫做染慧。什麼是薩迦耶見的作用?就是一切各式各樣的見,都是依薩迦耶見為根本。依薩迦耶見所引起的,還有四種見。所以,要無我,首先要破這個薩迦耶見。
一一三(七0)有身邊;S. 22. 103. Anta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有身邊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身邊,有身集邊,有身滅邊。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云何有身邊?謂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有身邊。
3.有身集邊
云何有身集邊?謂受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是名有身集邊。
4.有身滅邊
云何有身滅邊?即此受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無餘斷,吐、盡、離欲、滅、寂、沒,是名有身滅邊。是故當說有身邊,有身集邊,有身滅邊。
5.結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四──一一五()
如當說,有及當知,亦如是說。
一一六(七一)有身;cs.123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有身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有身?謂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有身。
3.有身集
云何有身集?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是名有身集。
4.有身滅
云何有身滅?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無餘斷,吐、盡、離欲、滅,是名有身滅。
5.有身滅道跡
云何有身滅道跡?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滅道跡。
6.結
是名當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七──一一八()
如當說,有及當知,亦如是說。
[論說] 彼有情眾,略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一向安住可愛業果,即於此果耽著受用,謂生天處,專行放逸。二者、一向因轉,謂希求彼,所有沙門、若婆羅門。三者、樂般涅槃諸有情眾。四者、諸雜種類,謂住於此,或住於果,耽著受用;或樂攝受當來愛果;或時時修涅槃資糧,離諸放逸。於前三種有情眾中,隨其所應,當知世間、彼集、滅邊,及薩迦耶、彼集、滅邊(cs.69, 70)。於後第四有情眾中,當知薩迦耶、彼集、彼滅、趣道差別(cs.71)。T30,789c
[解]那個有情眾,大略地說有四種。哪四種?
第一、一向安住於可愛業的果報,就是對於這個果報樂著、受用,就是生於天的地方,捨棄其餘善法而專行放逸。
第二、一向因轉,就是希望、追求彼可愛業果的所有沙門、婆羅門。
第三、樂於般涅槃的許多有情眾。
第四、許多夾雜各種類別的有情眾,就是住於此,或住於可愛業果,耽著、受用;或樂於攝受當來愛的果報;或是時時刻刻修習涅槃的資糧,遠離種種的放逸。對於前三種有情眾中,隨順其所對應,第一與第二有情眾,應當知道是世間彼集、滅邊。第三有情眾,及薩迦耶彼集、滅邊。在最後第四有情眾中,住於此或住於可愛業果,耽著、受用,或樂於攝受當來愛的果報,應當知道是薩迦耶彼集趣道。或是時時刻刻修習涅槃的資糧,遠離種種的放逸,應當知道是彼滅趣道。
一一九()
餘如是說,差別者:「當知有身,當知、斷有身集,當知、證有身滅,當知、修斷有身道跡」。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論說] 依二種道,當知施設四種行相。云何依二種道?謂依見道,及依修道。云何施設四種行相。一、應遍知行相,二、應永斷行相,三、應作證行相,四、應修習行相。如是四種,三依見道,一依修道。入見道時,諦現觀俱,能遍知苦,斷一分集,證一分滅。於彼一分能斷證者,於修道中,為求無餘斷及證故,如所得道,應勤修習。因修如是諸思擇道及修道故,永斷餘集,證得餘滅。T30,789c
[解]依照二種道,應當知道施設、建立四種內心活動的相貌。什麼是依二種道?就是依照見道,以及依照修道。什麼是施設四種行相?第一、應遍知行相。第二、應永斷行相。第三、應作證行相。第四、應修習行相。如是四種,前三諦是依照見道,最後一諦是依照修道。為什麼?a)進入見道的時候,與聖諦現觀同時活動,能夠周遍知道苦,能斷除一部分的集,能證一部分的滅,所以,見道包括三諦。b)對於彼一部分能斷除、親證的人,在修道中,為了追求沒有剩餘的斷除及親證的緣故,如同先前所得道,就是四念處,應該精勤修習。因為修習這樣種種的思擇道及修道的緣故,永遠斷除其餘的集,親身證得其餘煩惱的滅。
一二0()
又復差別者:比丘知有身,斷有身集,證有身滅,修斷有身道,是名比丘斷愛欲、縛、諸結等法,修無間等,究竟苦邊。
[論說]證得如是極究竟者,由五種相,應知究竟。何等為五?謂已證得苦及苦因無餘盡故;堪作他義,一切自義皆圓滿故;證得畢竟斷及智故;能入究竟涅槃城故;即得入已,於其聖住能安住故。
於第一相,有割愛等四種差別[120],如前應知(T30,778a)。
於第二相,有阿羅漢盡諸漏等,所有差別[122],如前應知。
於第三相,有畢竟究竟,一切行事皆悉斷故;有畢竟無垢,一切煩惱畢竟斷故;有畢竟梵行以為後邊,謂已獲得彼對治故[121]。
於第四相,譬如世間具五種相名入宮城,隨闕一種不名為入[123]。
如是要具與彼相似五種相故,當知名入涅槃宮城。T30,790a
[解]證悟無我道理,能得如是最高程度的究竟者。藉由五種相貌,應當知道他已經到達究竟。哪五種?
第一、已經以正智如實證悟真理,能令苦及苦因的惑業,沒有剩餘的滅盡的緣故。
第二、堪能造作利他的目標,因為自己解脫苦與苦因的目標,全部都圓滿的緣故。
第三、以正智如實證悟真理,畢竟斷惑與業,以及得盡智、無生智的緣故。
第四、能夠進入究竟的涅槃城的緣故。
第五、即得進入涅槃城之後,對於其聖住,能夠安心而住的緣故。什麼是聖住?空住、無願住、無相住、滅盡定住。或是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對於第一種相貌,有割愛等四種差別,如前應知(會編頁34)。
一二一()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究竟邊際,究竟離垢,究竟梵行純淨上士。
[論說]於第三相,有畢竟究竟,一切行事皆悉斷故;有畢竟無垢,一切煩惱畢竟斷故;有畢竟梵行以為後邊,謂已獲得彼對治故。T30,790a
[解]對於第三相,1)有畢竟究竟,因為未來一切五蘊諸行的眾多苦惱事,全部斷盡的緣故,就是苦盡。2)有畢竟無垢,一切見愛煩惱畢竟斷盡的緣故。這二項是畢竟斷。3)有畢竟梵行以為後邊,就是以修道,已經獲得彼煩惱與業的對治的緣故。就是畢竟智。
一二二()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阿羅漢盡諸有漏,所作已作,已捨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解脫。
[論說]於第二相,有阿羅漢盡諸漏等,所有差別,如前應知。T30,790a
[解]對於第二相,有阿羅漢盡諸漏等,所有差別,如前(會編頁98)所說。又,若是證悟真理,得阿羅漢果,首先必須在學地的時候,對於五蘊諸行中的任一,已經不會執取領受為我,以及我所。之後,對於種種漏,全部都能得解脫。又因為與四種道理相順和合的緣故,應當知道是名阿羅漢的相貌。哪四種?一者、自己的煩惱已斷,達到究竟,應該作利益他人的事這個道理的關係。二者、當來能獲得自己的目標,無餘涅槃,因為對於一切煩惱已周遍圓滿的斷盡這個道理的意義。三者、未來的五蘊諸行的煩惱因,已經永遠斷滅,當來能證現法樂住的道理的緣故。四者、超越有學的階段,進入無學階段,是相順和合的道理的緣故。
一二三()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斷關,度塹,超越境界,脫諸防邏,建聖法幢。
[論說]於第四相,譬如世間具五種相名入宮城,隨闕一種不名為入。如是要具與彼相似五種相故,當知名入涅槃宮城。何等名具世間五相?一者、闢宮城門;二者、超踰隍塹而不墮落;三者、深起果決而越度之;四者、越隍塹已,逼臨宮闕;五者、非自非餘之所希望,勝幢既仆,徐入中宮。如是入宮,無諸罣礙。T30,790a-b
[解]對於第四種相貌,譬如世間具足五種相貌,就稱為進入宮城,隨著這五種相貌,缺少一種,就不能名為入。這樣,需要具足與彼世間相似的五種相貌的緣故,應當知道,名為進入涅槃宮城。什麼是具足世間五種相貌?第一、開啟宮城的大門。第二、超踰城壕而不墮落,隍,城下壕坑,城下有水曰池,無水曰隍。壍,壕坑。第三者、對於涅槃宮深深地生起喜樂,所以果敢堅決而越度隍塹。第四、越度隍塹之後,逼臨宮門。第五、若是自己勝過他人,心生高舉,就是勝幢。現在,戰勝煩惱,不會拿自己與其餘人比較,慢心已斷的關係,稱為勝幢已經倒下,慢慢地進入中宮。這樣進入宮中,沒有種種的罣礙。
一二四()
又復差別者:「云何斷關?謂斷五下分結。云何度塹?謂度無明深塹。云何超越境界?謂究竟無始生死。云何脫諸防邏?謂有愛盡。云何建聖法幢?謂我慢盡」。
[論說]入涅槃宮亦復如是:先斷能順五下分結,如彼闢門。次於涅槃起深坑想,無明怖畏斷無餘故,如超隍塹而不墮落。能到薩迦耶彼岸故,能持最後身故,如彼果決而越度之。將入無餘依涅槃界,如逼宮闕,已斷有愛,於諸境界無復愛生。遍於一切憍慢不起而入涅槃,如非自他之所希望,勝幢既仆,徐入中宮。如前所說五種因緣,入涅槃宮當知亦爾。T30,790b
[解]進入涅槃宮也是這樣五種相貌。第一、首先,斷除能夠隨順下分界的五種結,就是欲貪、瞋恚、有身見、戒禁取見、疑。如同彼世間宮殿開啟門戶。第二、接著對於涅槃生起深坑的想法,這種無明的怖畏,斷盡沒有剩餘的緣故,如同超越隍塹而不墮落。第三、能到有身的彼岸的緣故,能夠維持最後身的緣故,如同彼果敢決斷而越度之。第四、將要進入無餘依涅槃界,如同逼進宮闕,已經斷除色、無色界的愛,對於三界的種種境界不會再令愛著心生起。第五、普遍地對於一切憍慢不起,而能進入涅槃,如非自他之所希望,我慢勝幢既仆,徐入中宮。如同前面所說五種因緣,進入涅槃宮當知也是如此。
一二五()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斷五枝,成六枝,守護一,依四種,棄捨諸諦,離諸求,淨諸覺,身行息,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純一立梵行無上士」。
[論說]又既入已,由二種相安住聖住:一、由行故,二、由住故。行由三相,應正了知:一、不共故,二、無染故,三、正依止所依止故。永斷順五下分結故,於諸欲中畢竟離欲,即於是處而遊行故,說名不共。於六恆住常攝受故,名為無染。於一分法思擇遠離,謂惡象馬等,於一分法思擇習近,謂衣服、飲食等,是名為正依止所依。如是於行善清淨已,復由五相應了知住:謂若由此而住,若此為依,若由此離繫,若此為依,若由此相應。當知此中,由不動心解脫而住。於一分法思擇除遣,謂遊行散亂,劬勞因緣,身心疲怠;於一分法思擇忍受,謂寒、熱等,是名為依。由於三種雜染離繫,謂見雜染及愛雜染,尋思雜染。由見雜染得離繫故,於後有中心無動搖。由愛雜染得離繫故,於諸境界不被漂淪。尋思雜染得離繫故,尋思唯善,無有不善。如是名為由此離繫。此依四種靜慮無動三摩地,安住第一現法樂住,是名為依。由與無學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而共相應。又離愛者,於第二身不復生故,於涅槃舍無退轉故,剋證無上圓滿德故。由此五相,應知圓滿住第一住。T30,790b
[解]又,既然進入涅槃宮之後,由二種相貌,心安住於聖住。哪二種?一、由行故,二、由住故。什麼是聖住?就是空住、無願住、無相住、滅盡定住。
1)行由三種相貌,應該正確了知。哪三種?一、不共故,二、無染故,三、正依止所依止故。
第一、什麼是不共?永遠斷除順益下分欲界的五種結的緣故,對於欲界的種種欲中,畢竟捨離欲界的欲,心就在於這個離欲的地方,遊歷諸方的關係,說為不共。
第二、什麼是無染?心於六恆住中,時常攝受的緣故,名為無染。
第三、什麼是正依止所依止?對於一部分法,思惟決擇,應當遠離,就是不與暴惡的象、馬等共同行走。對於一部分法,思惟決擇,應當使用,就是衣服、飲食等四資具,是名為正依止所依。
2)這樣在行為上已得到完善的清淨之後,還可由五種相,應當了知住。哪五種?就是若由此而住,若此為依,若由此離繫,若此為依,若由此相應。
第一、什麼是由此而住?應當知道這些之中,由於四種靜慮不動,心得解脫而住。
第二、什麼是此為依?對於一部分法,思惟決擇,應當除遣,就是遊行散亂,劬勞因緣,身心疲怠。對於一部分法,思惟決擇,應當忍受,就是寒冷、暑熱等,是名為依。
第三、什麼是由此離繫?由於三種雜染離繫,就是見雜染及愛雜染,尋思雜染。由於見雜染得離繫的緣故,對於後有中,心沒有動搖。由於愛雜染得離繫的緣故,對於種種境界,心不會被漂流、沉沒。尋思雜染得離繫的緣故,尋思唯獨是善,沒有不是善。這樣名為由此離繫。
第四、什麼是由此為依?此依四種靜慮無動三摩地,安住第一現法樂住,是名為依。
第五、什麼是由此相應?由與無學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而共相應。又,什麼是離愛?第一、對於第二身,不會再生起的緣故。對於涅槃舍,不會退轉的緣故。第三、必能證得無上圓滿的功德的緣故。由這五種相貌,應知是圓滿住、第一住。
經文 | T30,790b | 舍利弗阿毘曇論,T28, 588b |
斷五枝 | 永斷順五下分結故,於諸欲中畢竟離欲,即於是處而遊行故,說名不共。 | 1)若人五蓋斷,欲愛蓋、瞋恚、睡眠、掉悔、疑蓋,是名斷五支人。 2)若人五下分煩惱斷,身見、疑、戒盜、欲愛、瞋恚,是名斷五支人。 |
成六枝 | 於六恆住常攝受故,名為無染。 | 若人六捨成就,彼眼見色,無憂、無喜、捨行、念知。耳聞聲,鼻嗅香,舌甞味,身覺觸,意知法,無憂、無喜、捨行、念知,是名六支成就人。 |
守護一 | 當知此中,由不動心解脫而住。 | 若人以念護心成就,是名一護人。 |
依四種 | 1)於一分法思擇遠離,謂惡象馬等。 2)於一分法思擇習近,謂衣服、飲食等,是名為正依止所依。如是於行善清淨已,復由五相應了知住:謂若由此而住,若此為依,若由此離繫,若此為依,若由此相應。當知此中,由不動心解脫而住。 3)於一分法思擇除遣,謂遊行散亂,劬勞因緣,身心疲怠。 4)於一分法思擇忍受,謂寒、熱等,是名為依。 | 若人知堪忍,知親近,知離,知捨,是名四依人。 |
棄捨諸諦 | 由於三種雜染離繫,謂見雜染及愛雜染,尋思雜染。 由見雜染得離繫故,於後有中心無動搖。 | 若人於此外,或有沙門、婆羅門異緣見,我世常,此見實餘虛妄。我世非常,此實餘虛妄。我世常、非常,此實餘虛妄。我世非常、非非常,此實餘虛妄。我世有邊,此實餘虛妄。我世無邊,此實餘虛妄。我世有邊、無邊,此實餘虛妄。我世非有邊、非無邊,此實餘虛妄。身是命,此實餘虛妄。命是身,此實餘虛妄。身異命異,此實餘虛妄。無命無身,此實餘虛妄。有如去涅槃,此實餘虛妄。無如去涅槃,此實餘虛妄。有如去、不如去涅槃,此實餘虛妄。有如去、非不如去涅槃,此實餘虛妄。於彼一切滅、害、捨、解、吐、出、離、盡已,是名滅異緣實人。 |
離諸求 | 由愛雜染得離繫故,於諸境界不被漂淪。 | 若人欲求斷、有求斷,求梵淨行所作已竟。1)何謂欲求?欲界未覺、未知,欲界未斷法。若欲界陰界入,若色、聲、香、味、觸。若眾生、若法。若求彼悕望聚集盡求愛求已,悕望已聚集盡求已,是名欲求。 2)云何有求?色界、無色界未覺、未知。色界、無色界未斷。若色界、無色界陰界入。若禪、若解脫、若定、若三摩跋提。若求此悕望聚集盡求愛求已,悕望已聚集盡求已,是名有求。 3)云何求梵淨行?謂八聖。若求彼悕望聚集盡求愛求已,悕望已聚集盡求已,是名求梵淨行人。若人欲求斷、有求斷,求梵淨行所作已竟,是名求最勝人。 |
淨諸覺 | 尋思雜染得離繫故,尋思唯善,無有不善。如是名為由此離繫。 | 濁想,謂欲想、瞋想、害想。不濁想,謂出想、不瞋恚想、非害想。若人捨欲想,憶念出想。捨瞋恚想,憶念非瞋恚想。捨害想,憶念非害想,是名不濁想人。 |
身行息 | 此依四種靜慮無動三摩地,安住第一現法樂住,是名為依。 | 1)身謂出息、入息。彼若入於寂靜滅除,是名除身行人。 2)復次,除身行人,若此比丘斷苦、斷樂,先滅憂喜想,不苦不樂,捨念清淨,成就於四禪行,是名除身行人。 |
心善解脫 | 由與無學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而共相應。 | 1)若人於欲心解脫,瞋恚、愚癡心解脫,是名心善解脫人。 2)若人心解脫欲,無欲得觸證已,是名心善解脫人。 3)若人盡智生,非無生智,是名心善解脫人。 |
慧善解脫 | 1)若人自知法,我欲斷必不生,瞋恚、愚癡斷必不生,是名慧善解脫人。 2)若人離無明,慧解脫得觸證已,是名慧善解脫人。 3)若人盡智生及無生智,是名慧善解脫人。 | |
純一立梵行 | 又,什麼是離愛?第一、對於第二身,不會再生起的緣故。對於涅槃舍,不會退轉的緣故。 | |
無上士 | 第三、必能證得無上圓滿的功德的緣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