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生流轉
云何生流轉?謂自身所有緣起,當知此即說為流轉。云何緣起?嗢柁南曰:體門義差別,次第難釋詞,緣性分別緣,攝諸經為後。
[解]什麼是生流轉?先約自己的生命體來說他的緣起,就叫做生流轉。生命體有因緣故,現出生命又結束。什麼是生命的緣起?嗢柁南曰:體、門、義、差別,次第、難、釋詞,緣性、分別緣,攝諸經為後。
tatra janmanaḥ pravṛttiḥ katamā / yathā ātma-bhāvānāṃ pratītya-samutpādo bhavati sā eṣāṃ pravṛttir ity ucyate / pratītya-samutpādaḥ katamaḥ / uddānaṃ / śarīramukham arthaś ca vibhaṅga-kramam aca udanā / niruktiḥ pratyayatvaṃ ca pratyayatva-prabhedataḥ / sūtra-anta-saṃgrahaś ca iti vicitraḥ paścimo bhavet //
5.3.4.1.緣起體
云何緣起體?若略說,由三種相建立緣起。謂從前際中際生,從中際後際生,中際生已若趣流轉,若趣清淨究竟。
[解]什麼是緣起的體性?若是簡略的解釋緣起的體性,由三種相建立緣起的道理。第一、從前際,中際生。第二、從中際,後際生。第三、中際生已,若趣流轉,若趣清淨究竟。從前際中際生,從中際後際生,這兩種相是生死的流轉相。中際生已,若趣流轉,若趣清淨究竟,這是還滅。
1)什麼是從前際中際生?從前際,就是從過去的時代。中際,就是現在的生命體,從過去際來。
2)什麼是從中際後際生?後際,就是未來的生命,是從現在的生命體創造而來。過去、現在、未來,這個生命體分三個階段展轉的生起。從前際生,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這是前際。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這是現在際。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就是後際。
3)中際這個生命現起來以後,有二種情形:一個是趣流轉,一個是趣清淨究竟。什麼是趣流轉?就是對於生死的情況,雖然是流很多的血,流很多的淚,又是很痛,還是感覺滿意,就繼續的流轉生死,很難停下來。什麼是趣清淨究竟?如果對於生死的苦,流很多的血,流很多的淚,感覺到沒有意味,生厭離心,就轉到涅槃。趣清淨,就是向清淨的涅槃,就是究竟的解脫惑業苦,成就聖道。
śarīraṃ katamat // samāsatas tribhir ākāraiḥ pratītya-samutpādasya vyavasthānaṃ bhavati / yathā pūrva-antān madhya-ante sambhavati / yathā ca madhya-antād apara-ante sambhavati / yathā ca madhya-ante sambhūto vartate vyavadānāya ca paraiti //
5.3.4.1.1.從前際中際生,中際生已復趣流轉
云何從前際中際生,中際生已復趣流轉?謂如有一,不了前際,無明所攝,無明為緣,於福、非福及與不動,身語意業,若作,若增長。由此隨業識,乃至命終流轉不絕,能為後有相續識因。此識將生果時,由內外貪愛正現在前,以為助伴,從彼前際既捨命已,於現在世自體得生。在母腹中,以因識為緣,相續果識前後次第而生,乃至羯羅藍等位差別而轉。於母胎中,相續果識與名色俱,乃至衰老漸漸增長。爾時,感生受業,名已與異熟果。
[解]什麼是從前際中際生,中際生已復趣流轉?
1)就是說有一個人,在過去的時候,不明白這個生命體是幻化、無我、無我所,執著這個生命體,就叫做無明。在長時間的生死裏流轉,很多的事情不明白,都是屬於無明這範圍。哪些?第一、不知道有善惡果報,就是異熟果愚。第二、真實義愚。真實義是什麼?就是涅槃第一義諦。知道做善有善報,還不明白真實義,所以在這社會上會做善事。第三、修禪定,身心自在安樂,沒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的這些事情,還是不能逃離生死之苦。
2)若說無明為緣,於福、非福及與不動業,就是還不明白第一義諦,不能修四念處的聖道,這也是無明。以這樣的無明為緣,所以有造福業,有造非福業,有造不動業。這三種業都是由身語意來創造,若是做這個業,懺悔的話,這個業就不增長。若沒有懺悔,業就逐漸的增長,一次一次再做,業就增長。就叫做無明緣行。
3)什麼是行緣識?自己糊塗造業,有福行、非福行、不動業,這樣造業的時候,業就熏習在阿賴耶識裏面,熏阿賴耶識的時候,煩惱也在熏習它,業也在熏習它,熏習完之後,所熏習的種子就隨著阿賴耶識相續下來。什麼是隨業識?兩個解釋:第一,所熏習的種子,隨逐識相續下來。第二,業熏習識,識就隨著業向前進。總之,不相捨離,一直到命終相續不斷絕。由此隨業識,乃至命終流轉不絕,這是說明現在這個生命存在的時候是這樣。這個生命結束以後,又有一個生命。這新的生命怎麼來呢?現在這個隨業識,能為將來生命的相續識的因,就是將來的生命是從現在隨業識來。什麼是相續識?就是現在生命體,老病死的時候,一剎那就滅,滅以後,多數有中有。中有壽命就是七天,七天到最後的時候,一剎那就滅,如果沒得果報,第二個剎那又是中有,還是七天。或者七天之內,得果報的因緣出現,還是中有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阿賴耶識出現,那一剎那的阿賴耶識出現,叫做相續識,就是沒有中斷。所以,現在生命體結束,有中有的五蘊相續下來,中有一剎那滅,正式得果報,果報開始的第一剎那,叫做相續識,就是阿賴耶識。現在的隨業識,這一生的所熏習的種子,能為後來生命相續識的因。
4)什麼是識緣名色?隨業識為相續識因,相續識就是果,就是阿賴耶識,隨業識還是阿賴耶識。這個前際生命體的隨業識,是後一生命的阿賴耶識的因。這個隨業識,接近要感得果報的時候,就是要感得相續識的時候,怎麼才能生起呢?要由於內外的貪愛,一個內貪愛,一個外貪愛,這兩種貪愛心現前的時候,它有力量幫助這個隨業識得果報。什麼是內貪愛?就是我愛,愛著自己。人在生存的時候,我愛還是很強烈,時時的有我愛。臨命終的時候,知道我要死,等到真實是死以後,因為我愛,所以,就出來中有。中有的時候,還是有我愛,愛著自己,我愛就是內。什麼是外貪愛?生存的時候,愛著自己所有的一切,也愛別人所有的一切,總是有境界愛。臨命終的時候,還是有境界愛。內愛就是我愛,外貪愛就是我所愛。中有的時候,就是愛著,他要找一個可愛的境界,就看見父母的顛倒,就是那虛妄的境界,不知道是虛妄,貪煩惱就出來,瞋煩惱就出來,這個就叫外貪愛。譬如說,這個眾生臨死的時候,要到八熱地獄,這時候感覺冷的很厲害,就希望有熱的地方,於是乎熱的地方就出現,心裏很歡喜就去,到那去是地獄,就受果報。所以,看見那猛火熱就歡喜,就是外貪愛。由愛著自體的內愛,由愛著外面的境界愛。這兩種愛正現前的時候,前面隨業識裏面業的種子,以前造的業力,得到這兩種愛的幫助,一下子得果報。從過去一剎那,或者是死有的境界,或者是中陰身在死有的境界,一剎那間就滅,就是捨命,果報結束。現在世他的生命體出現,一剎那間出現,就是在母體裏面新的生命開始。這是生起位,識緣名色,色就是父親、母親的遺體。名,就是受想行識,識就是第六識、阿賴耶識。
5)什麼是名色緣六處等?
a)在母腹中,是以因識為緣,因識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裏面有一切種子,這一切種子為名色緣六處的因緣。就是名色緣六處要以一切種子為因緣,這一切種子就叫做因識,它是果報的因。在因的時候它有引發將來果的力量,所以叫做因識。以因識為緣,相續的現起果,就是現出來六處,在母腹中就現出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前後次第而生,先是識→名色→六處→觸→受,前後次第的現起。在種子的時候,大家都是同時存在,可是種子發生現行的時候,就是得果的時候,還是有前後次第。從識緣名色開始,就有羯羅藍、遏部曇、閉屍、鍵南、缽羅賒佉、發毛爪齒、根、形,一共有八個位次。就是一個期、一個期不同的形相顯現出來,叫做差別而轉。
b)於母胎中,相續果識與名色俱,乃至衰老漸漸增長。什麼是相續果識?一剎那間投胎,就是阿賴耶識。因為,這個果識和前面的中有是相續,中有之前和死有,死有之前就是本有,都是相續。所以,這個生命是相續下去,這是阿賴耶識的力量,所以名為相續果識。與名色俱,與受、想、行、識,還有一些地、水、火、風,在一起和合,叫名色俱。在母胎中是處胎位,然後就出胎,出胎以後有嬰孩、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所以,說乃至衰退老。漸漸增長,名色,也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都逐漸的新陳代謝的增長。
c)爾時,感生受業,名已與異熟果。什麼是感生受業?受業,有現受業、有生受業、有後受業。生受業,就是招感第二生果報的那個業力,令你得到,受就是得到。造的業力,不令你白造,給你一個果報,就是與異熟果。
kathaṃ pūrvāntān madhya-ante sambhavati sambhūtaś ca madhya-ante vartate / yatha api iha ekatyena pūrvam aviduṣā avidyā-gatena avidyā-pratyayaṃ puṇya apuṇya āniñjyaṃ kāya-vān-manaḥ-karma kṛtaṃ bhavaty upacitaṃ / tat karma upabhogaṃ ca asya vijñānam āmaraṇasamayād anuvṛttaṃ bhavati pratisandhi-vijñāna-hetu-bhūtaṃ / adhyātma-bahirdhā tṛṣṇā ca asya vijñānasya phala abhinirvṛttikāle sahāya-bhāvena pratyupasthitā bhavati / sa kālaṃ kṛtvā pūrva antād vartamāne adhvany ātma-bhāvam abhinirvartayaty anupūrveṇa mātuḥ-kukṣau hetu-vijñānaṃ pratisandhi-phalavijñānaṃ yāvad eva kalalatva-ādibhir avasthā-viśeṣair uttara uttarais tasya garbha-gatasya nāmarūpasya yāvaj-jīrṇatvāya/ sa[mananta]ra-pratisandhi-bandhāc ca tasya vijñānasya yat tad utpatti-saṃvartanīyaṃ karma tad datta-phalaṃ bhavati vipākataḥ /
又此異熟識,即依名色而轉,由必依託六依轉故,是故經言名色緣識。俱有依根,曰色。等無間滅依根,曰名。隨其所應為六識所依,依止彼故,乃至命終,諸識流轉。又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種,若根處所,若彼能生大種,曰色,所餘曰名。由識執受,諸根墮相續法,方得流轉,故此二種依止於識,相續不斷。由此道理,於現在世,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猶如束蘆,乃至命終相依而轉。如是名為:從前際中際諸行緣起生,中際生已流轉不絕。
[解]1)什麼是名色緣識?
a)又此異熟識,也就是這色、受、想、行、識的果報,主體就是阿賴耶識。這果識怎麼能夠存在呢?依止名,依止色,它才能活動。由於這個識,決定要依托六依才能活動。六依,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這六根,六根是六識所依托,眼識要依眼根,乃至意識要依意根。所以,這異熟識,就包括六識在裏面,不單獨指阿賴耶識,所以要依托六依轉故。什麼是六依轉?前五根是色法,第六意根是心法,所以,即依名色而轉,也就是等於說依六根而轉。所以經上說,名色為識作緣。有兩個意思:為識作所觀察的境界也叫做名色緣識,為識作依托的境界,也叫緣。就是要依賴它,才能生起活動;活動起來以後,還要緣慮它,所以叫做名色緣識。
b)什麼是名?什麼是色?什麼是俱有依根?根是識之所依,識以根為所依。眼識以眼根為所依,耳識以耳根為所依,乃至身根,身識以身根為所依。能依的識,和所依的根,是同時有,所以叫俱有。彼此同時存在,但是此依於彼,彼為此所依,叫做俱有依根,這就是色法,指前五根。什麼是等無間滅意根?不是同時,是前後,指心法。俱有依根是指色法,所以叫俱有依根曰色。等無間滅意根,指前一剎那識滅,為後一剎那識生起的緣,叫做等無間滅意,這也是根,就是第六意根,叫作名。
c)俱有依根、等無間滅意根,隨其所應為六個識的依止處。前五識所依止的根就是俱有依根,第六識就依等無間滅依根。因為識以名色為依,所以,這一期生命一直到最後結束,這一切識才能相續的活動。
2)什麼是識緣名色?
a)又五色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這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種,物質成就的這個根,也就是所依的堅、濕、暖、動的四大種。五色根是前五識所依,由物質成就的五根。根所依大種,也還是這五根,說明這五根是四大種成就。若根處所,根所在的地方,當然是大種所造,應該是扶根塵,保護淨色根。若彼能生大種,就是它能生出來造色的大種,大種是能造,地、水、火、風是所造。若論色法本身,就是一個四大種,一個四大種所造。若為眼所依止,就是一個淨五色根,一個五根處所,就是淨色根、扶根塵。這二種合起來叫做色。所剩餘,就是受、想、行、識,名為名。
b)另外還有一個識,不是受、想、行、識的那個識,這是另外的阿賴耶識。前面名和色,要由阿賴耶識來執持它、來領取。由阿賴耶識的執受五淨色根,乃至所依大種,若根處所,都是要由阿賴耶識執受。若阿賴耶識執受的時候,就屬於因果相續不斷的事情。或者相續,就是色、受、想、行、識生命體,由阿賴耶識執受它,才能夠屬於生命體的這一法。生命體受到阿賴耶識的執受,方得流轉。所以名與色這兩種要依識作為依止處,才能夠相續不斷下去。
3)由前面說的阿賴耶識執受的道理,於現在世的時候,生命體裏面,識為名色作緣,名色也為識作緣,互相為因緣,互相支持。就像蘆草把它綁成一大捆,可以立在那裏。阿賴耶識和名色也是這樣子,阿賴耶識以名色為緣,名色以阿賴耶識為緣,就成立一個活潑的生命體。從開始受生乃至到生命的結束,都是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互相依賴才能相續的活動下去。前面這段文就是說眾生在生死裏,從無明緣行、行緣識是前際。然後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是中際才生起。中際生已,繼續的流轉生死而不斷絕。
tad vipāka-vijñānaṃ tad eva nāma-rūpaṃ pratiṣṭhāya vartate / tac ca ṣaṭṣv āśrayeṣu pratiṣṭhitaṃ vartate / yena ucyate nāma-rūpa-pratyayaṃ vijñānam iti / saha-bhūtaṃ ca indriya-rūpaṃ samanantara-viruddhaṃ ca nāma ṣaṇṇāṃ vijñānānāṃ yathā-yogam āśrayo yadāśritya yāvaj-jīvaṃ vijñānasya pravṛttir bhavati / pañcānāṃ rūpiṇām indri- yāṇāṃ indriya-mahābhūtāni /indriya adhiṣṭhānaṃ ca mahābhūta-janitaṃ rūpaṃ / yac ca nāma yena upādattāni indriyāṇi santāna-patitaṃ pravāheṇa pravartate /tadubhayam abhisamasya āśrayo bhavaty anupravṛttaye / evaṃ hi vijñāna-pratyayaṃ nāma-rūpaṃ nāma-rūpa-pratyayaṃ ca vijñānaṃ / vartamāne adhvani yoge(?) vartate yāvad āyuḥ / evaṃ hi pūrva antān madhya-ante saṃskārāṇāṃ pratītya-samutpādasambhavo bhavati / sambhūtānāṃ ca madhya-ante pravṛttiḥ //
當知此中,依胎生者,說流轉次第。若卵生、濕生者,除處母胎,餘如前說。若於有色有情聚中,謂欲、色界受化生者,諸根決定圓滿而生,與前差別。若於無色界,以名為依,及色種子為依,識得生起;以識為依,名及色種子轉;從此種子色雖斷絕,後更得生,與前差別。又由福業生欲界人天,由非福業生諸惡趣,由不動業生色、無色界。云何不生?由不生故,趣清淨究竟。
[解]1)當知前面這一大段文,是依處胎而生的眾生,說出來流轉相續不斷的次第。若是因卵而生、因濕而生的這二類眾生,就是除掉在母胎的這個情形下,其餘的情形如前面說,同樣是以一切種子識為因,相續果識才生起,胎卵濕化四生都是有的。
2)假設在有色世界的很多的眾生裏面,就是欲界、色界中得化生果報的人。這一類眾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決定是很圓滿沒有缺少的就現前。所以,欲界、色界這二個世界裏面化生的眾生,和卵生、濕生是有差別。
3)若這個有情投生到無色界天的話,情形是怎麼樣呢?阿賴耶識以名為依,就是以受想行識為依。以及色種子為依,色種子是什麼呢?欲界的眾生,色界天的眾生,身體的果報是有現行的色法,有現行的地、水、火、風組織的這個五根。無色界裏沒有現行的色法,所以,不能夠用色法現行作為阿賴耶識的依止處,因為,沒有現行的色法。但是阿賴耶識裏面有色法的種子,以色法的種子作為依止處,阿賴耶識可以現起。所以,以名為依,以色種子為依,阿賴耶識能現起來。反過來說,受、想、行、識的名及色種子,這二種法以阿賴耶識為依,才能夠繼續地存在。生到無色界天以後是沒有色,色斷。以後,怎麼又能再生起來呢?因為阿賴耶識裏有種子,還可以從種子裏生出色法。前面阿賴耶識是以現行的色法為依,這裏以色種子為依,後更得生,但是與前面不一樣。
4)又由福業,生在欲的世界,或者是人、或者是天上。非福業,這種業不是可愛,能害人的一種罪業,若是有這個業,這個人就生到地獄、餓鬼、畜生的惡世界。不動業,這是色界、無色界天的不動業,由這個業發生作用的時候,生色、無色界。若是由異熟果愚發動,就是不相信有因果的道理,就造惡事,所以就是非福業生諸惡趣。若是真實義愚,不明白真實義,就會發動福業和不動業,得人天的果報和得不動業的果報。
5)怎麼樣才能不生呢?造非福業,生到三惡道,這是很苦惱。由福業、不動業,生到欲界人天,生到色界、無色界天,享禪定三昧之樂,那個樂也還是生死境界,不是真實的樂。怎麼樣才不生呢?如果能修四念處,觀一切法無我,於一切法不取相,一切法就究竟清淨,到達究竟的清淨涅槃。
tatra jarāyu-jāyāṃ yaunāv ayaṃ pravṛtti-kramaḥ / aṇḍa-ja-saṃsveda-jāyāṃ mātuḥ kukṣi-varjitam anyad veditavyaṃ / rūpiṣu sattveṣu kāma avacareṣu rūpa avacareṣu aupa-pādukāyāṃ yonau pūrṇa indriyaḥ prādur-bhavati ity ayaṃ viśeṣaḥ / ārūpyeṣu punar nāma āśritaṃ rūpaṃ jīva āśritaṃ ca vijñānaṃ vijñāna āśritaṃ nāma-rūpabījaṃ ca pravartate / yataḥ punar bījāt samucchinnasya api rūpasya āyatyāṃ prādurbhāvo bhavaty ayam atra api viśeṣaḥ / puṇyena ca karmaṇā kāma avacareṣu deva-manuṣyeṣu utpadyate / apuṇyena apāyeṣu / āniñjyena rūpa ārūpyeṣu //
5.3.4.1.2.從中際,後際諸行緣起生
云何從中際,後際諸行緣起生?謂中際已生補特伽羅,受二種先業果,謂受內異熟果,及境界所生受增上果。此補特伽羅或聞非正法故,或先串習故,於二果愚。由愚內異熟果故,於後有生苦不如實知。由迷後有,後際無明增上力故,如前於諸行若作、若增長。
[解]什麼是從中際,後際諸行緣起生?中際就是現在,後際就是未來。由現在或者是異熟果愚,或者真實義愚,發動福業、非福業、不動業,將來的色、受、想、行、識,就有因緣現起。這件事情是怎麼回事情呢?
1)就是中際已生補特伽羅。中際,就是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這是中際已經現起生命的這個人。會感受到二種果報,這二種果報是過去造的業所引的果報。哪二種?
第一、受內異熟果,就是這個生命體、這個阿賴耶識,是你得到、成就的果報,這是內裏面,就是內異熟果。
第二、境界所生受增上果。境界,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所覺受的境界。在這個境界上,心裏面有感覺、有覺受。境界所生受,叫做增上果。什麼是增上果呢?增上,是強大的力量,這是什麼呢?就是你過去的業力力量很大,在得到內異熟果的同時,又得到一個境界的果報,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果報,就是要依賴色、聲、香、味、觸,所有的這些生活的環境,就是果報,這個果報叫做增上果。
2)這兩種果從那來的呢?這個人或者是現在聽聞到不符合佛法的道理,聽聞這樣非正法之後,按著這樣做事,就是無明緣行。或者是過去時常這樣做這種事。所以,二個原因,或聞非正法故,於二果愚;或先串習故,於二果愚,就是對內異熟果、外增上果不明白是苦、空、無常、無我,不明白這是因緣所生,不明白這二果是業力所造。
3)對於現在的異熟果,不知道這是苦惱境界,將來後有的異熟果,還是不明白它也是苦惱境界。由於不明白將來的生命,對於後際的生命體怎麼回事情也是不明白,因為不明白具有強大的力量,就像過去世的事,對於諸行不明白,所以又造種種的業,而這個業沒有懺悔過,沒有修學對治,所以這個業力是增長。總之,不明白現在的內異熟果,對將來的生命還是不明白。和前面說的過去際,對於或者褔行、或者非福行、或者不動行,創造、增長。現在也是一樣不明白道理,還是要於諸行若作、若增長。
kathaṃ madhya antād apara-ante saṃskārāṇāṃ pratītya-samutpāda-sambhavo bhavati kathaṃ ca asambhavaḥ/asambhavāc ca vyavadānaṃ/sa tathā madhya-ante sambhūtaḥ pudgalo dvividhaṃ pūrvakarmaphalaṃ pratyanubhavati / ādhyātmikaṃ ca vipāka- phalaṃ viṣamanirjātaṃ ca veditam adhipatiphalaṃ / so asaddharmaśravaṇaṃ vā āgamya pūrva abhyāsaṃ vā dvi-vidhe api phale saṃmūḍho bhavati /so adhyātmaṃ vipāka-phale saṃmūḍhaḥ punar-bhāva-abhinirvṛttiṃ duḥkhato yathābhūtaṃ na jānāti / sa pūrva antikīṃ ca apara-antikīṃ ca avidyām adhipatiṃ kṛtvā pūrvavat saṃskārām karoty upacinoti /
由此新所作業故,說此識名隨業識。即於現法中,說無明為緣故行生,行為緣故識生。
此識於現法中名為因識,能攝受後生果識故。又總依一切識,說名六識身。又即此識,是後有名色種子之所隨逐,此名色種子,是後有六處種子之所隨逐,此六處種子是後有觸種子之所隨逐,此種子觸是後有受種子之所隨逐。如是總名於中際中,後有引因應知,由此能引識乃至受一期身故。
[解]1)什麼是行緣識?由於內心裏面有無明,不知道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所以內心有衝動,現在開始造很多的生死業,這個業就熏習在阿賴耶識裏面,所以說此阿賴耶識名為隨業識,叫做行緣識。以行為緣,而造成阿賴耶識裏面的種子,而這個種子就是業。識就隨順造什麼業,就熏成什麼業種子,它是如實,所以叫做隨業識。或是說識隨這個業而去,如果造的是惡業,跑到三惡道受苦,這個識也就隨著去,所以叫做隨業識。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說無明為緣故行生,行為緣故識生。
2)這個隨業識就是在現在的五蘊身裏面,現在還沒得果,但是已經造成得果的因,所以叫做因識。就是現在的身、口、意三業的行動,在識裏面造成種子,這個種子將來能得果,所以這個時候叫做因識。為什麼叫做因識?因為能攝受後生果識。攝受,就是引發。造福業、或者是非福業、或者不動業,這個業有能力引發後來的生命體,它有這個力量,所以叫做因識。後生果識故,就是將來的生命。現在生命是過去的因識引來。現在造業,又引未來的生命體叫做果,現在的業叫做因,而那個果,主要就是以阿賴耶識為主,所以叫做果識。
3)因識能攝受後生的果識,因識只是單獨的指一切種子識,事實上的活動的時候,不只是阿賴耶識的一切種子識。所以,又全面的來看,應該是一切識都包括在內。因為活動的時候,實在是前六識活動,不是單獨有阿賴耶識。活動的時候,是指六識身。把活動的成果儲藏起來,能夠攝受、保持不壞,是阿賴耶識的力量,所以就叫做因識。
4)什麼是所引?前面是指能引,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現在解釋什麼叫做所引?
a)什麼是識緣名色?又,就是這個因識,是後有名色種子所隨逐的地方。後有,現在這個身體是現有,現有結束以後還有新的生命,就名為後有。後有的生命是由誰來成就的呢?由名色、六入、觸、受所成就。所以,屬於後有的名色種子之隨逐,名的種子、色的種子是隨逐這個因識。因識與果識,其實只是一個識,對望來說,立出不同的名字。將來能攝受後生果識,就名為因識。若是已經現行,就叫做果識。什麼是名色種子?就是六根、六境、六識這十八界活動的時候,造成的業力,熏習在阿賴耶識裏面,這裏面也有名的種子、也有色的種子。因為,熏的時候,在受、想、行、識那一方面就叫做名,其餘的就是色。
b)什麼是名色緣六處?此名色種子是後來、將來生命的六根種子的隨逐處。因為有名色,它能為將來的六處作緣。如何說?六處中的眼、耳、鼻、舌、身,是由精微的物質組成,就是名色裏面的色,逐漸的增長,就變成前五根。意處,就是第六意根,就是在名裏面。所以名色種子是六處種子的隨逐處。
c)什麼是六處緣觸?這六處的種子為依,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處,六處不是現行,是六處的種子。這個種子它又是後有生命體觸種子的隨逐處。因為沒有眼、耳、鼻、舌、身、意,不能與色、聲、香、味、能、法相接觸。所以,一定要有六處,才能夠有觸,而觸也是有種子。
d)什麼是觸緣受?這個種子觸,不是現行的觸,又是後有生命體裏面受種子的隨逐處。那個受由這個觸做依止才能夠出現。有好的觸就有好的受,有壞的觸就有壞的受。這樣加起來,就是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一共五法,是所引。就是前面無明緣行、行緣識是能引,這五法是所引。無明緣行、行緣識是能造者,識、名色、六處、觸、受是所創造的種子,熏習在阿賴耶識裏面。前面這一段,總起來就是,在中際的時候,造成後有引因,應該知道。無明緣行、行緣識,是前際。識、名色、六入、觸、受,是中際。就在中際裏面,將來的生命以這五法種子為引因,因為能引發出來後有的果報。為什麼這五法種子是後有引因呢?因為由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能引將來的生命體,那一期生命身體的果報。受,取著、成就的意思。
tasya tad-vijñānam abhinavaṃ karma kurvatas tat-karma upagaṃ bhavati dṛṣṭa eva dharme / evam avidyā-pratyayā utpadyante saṃskāra-pratyayaṃ ca vijñānaṃ / tac ca vijñānaṃ dṛṣṭe dharme hetu-bhūtam āyatyām abhinirvṛtti-vijñāna-phala-parigrahāt / sarvaṃ ca vijñānam adhikṛtya ṣaḍ-vijñānakāyā ity ucyante / tac ca vijñānam āyatyāṃ paunarbhavikanāmarūpabīja upagataṃ /tad api nāmarūpabījam āyati-paunar-bhavika- ṣaḍāyatana-bīja upagataṃ / tac ca ṣaḍ-āyatana-bījam āyati-paunar-bhavika-sparśabīja upagataṃ / tac ca sparśa-bījam āyati-paunar-bhavika-vedita-bīja upagataṃ /
由先異熟果愚,引後有已,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由此愛故,或發欲求,或發有求,或執欲取,或執見、戒及我語取。由此愛取和合資潤,令前引因,轉名為有。即是後有生因所攝。從此無間命既終已,隨先引因所引識等,受最為後,此諸行生或漸或頓。
[解]1)什麼是受緣愛?
a)由先異熟果愚,什麼是異熟果愚?這異熟果是苦、空、無常、無我,是一個令人苦惱的事情,但是我不知道,我認為很好,就是無明,就是異熟果愚。由這異熟果愚,發出來的活動就是行,有行就有隨業識,能引後有。識、名色、六處、觸、受是後有。無明緣行,行緣識是能引後有,為什麼能引?就是異熟果愚,就是無明,不知道苦、空、無常、無我,所以創造一些活動,把苦惱的境界引發出來。
b)引發出來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五法的種子之後。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境界就是增上果,就是前一個生命所創造的業力,所得的增上果。得到增上果以後,內心裏面又緣這個境界,生貪、瞋、癡、慢各式各樣的煩惱,主要是愛煩惱。所以,心有因緣、次第緣、增上緣,緣所緣境的時候,心裏面有受,有受就有愛。為什麼?對於內異熟果,是苦、空、無常、無我,不知道。對於境界,也都是苦、空、無常、無我,不知道,所以叫作愚。境界所生受,就是果,是苦、空、無常,無我,不知道。所以,對境界滿意、歡喜。在境界上有受,或者是樂受、或者苦受、不苦不樂受,有受就有愛,或是欲愛、色愛、無色愛,各式各樣不同的愛。這一段是辨別生因,就是由先異熟果愚,加上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這兩個愚合起來在活動,就能引後有。
2)什麼是愛緣取?
a)起愛的時候,也有欲愛、色愛、無色愛。由欲愛,就發出欲求,就是欲界人天富貴的果報。由色愛、無色愛就發出來有求。欲求、有求,都是屬於染污。有求為什麼是染污?想要得色界定、無色界四空,這個希望心也是染污,並不是清淨。因為,有所得、有所執著,所以是染污。
b)或執欲取,或執見、戒及我語取。愛增長,這時候叫做取。有愛,但是不一定有活動;愛增長以後,有活動的時候,那個愛就叫作取。什麼是欲取?知道色、聲、味、觸是最好,就是無限量的追求,由欲求而欲取。或執見取,外道執著他的邪知邪見是最高明,不包括我語取在內。執戒,戒就是外道宗教的儀軌,受持的戒法,以為這個戒法是非常美滿。我語取,我語取就是執著我。為什麼稱為我語?我僅僅是言語上而已,實在是沒有我。
3)什麼是取緣有?由此愛和取和合起來,資助、潤澤,使令前面能引、所引的這個引因,轉變成後有的生因,轉名為有。什麼意思?因為繼續這樣的愛、取,就增長、擴大以前所造的引因的力量,力量一大,就不叫引因,轉名為有,就是他有力量可以得到果報。得到果報的那個業力要達到一個程度才可以,現在轉名為有,就是有力量。所以由這個力量會有一個新的生命。也就是將來生命生起的一個條件,屬於這一類。
4)什麼是有緣生?從中際和後際,中間沒有其他事情的間隔。這個中際的生命結束之後,隨著以前造的引因,所引發的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在五支種子裏面受是最後一個,所以說受最為後。這些識、名色、六處、觸、受叫諸行,若是這個種子現起的話,就是得到一個新的生命,有的是逐漸的成長,有的是一下子身體每一部分都具足,就是頓。在胎、卵、濕、化這四生中,濕生和化生這兩類眾生是頓,頓然間這個生命體就出現。人的生命體的成就是漸,就是逐漸次第的一部份、一部份慢慢的大起來。諸天的果報是頓,一下子就長大。所以或漸或頓,有這樣的不同。
ayaṃ tāvat punar-bhavasya madhya-ante ākṣepako hetur veditavyo yena vijñānād yo veditaparyavasānaḥ kṛtsna eva ātmabhāva ākṣipto bhavati//sa pūrvakeṇa vipākaphala-sammohena eva punarbhavam ākṣipya dvitīyena viṣaya-nirjāta-phala-sammohena viṣaya-vedanā ālambanāṃ tṛṣṇām utpādayati yathā tṛṣṇayā kāma-paryeṣaṇāṃ vā āpadyamāno bhava-paryeṣaṇāṃ vā kāma upādānaṃ vā upādadāti dṛṣṭi-śīla-vrato pādānaṃ vā / ca upādāne tṛṣṇā upādāna-sahita-saṅgataḥ pūrvaka ākṣepako hetur bhava ity ucyate / upapattya bhinrvṛtti-hetu-saṃgṛhītasya ca bhavasya anantaraṃ kālaṃ kṛtavato yathā ākṣiptena ākṣepa-hetunā vijñāna ādīnāṃ saṃskārāṇāṃ vedita-paryantānāṃ prādur-bhāvo bhavaty anukramaśo vā sakṛd vā /
如是於現法中,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故愛,愛為緣故取,取為緣故有,有為緣故生,生為緣故老病死等諸苦差別,或於生處次第現前,或復種子隨逐應知。如是於中際中,無明緣行等,受緣愛等,為因緣故,後際諸行生。
[解]1)如是於現法中,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故愛。無明觸,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沒有清淨的智慧與它在一起活動,所以叫做無明觸。不知道所觸的一切境界都是假、都是空、都是無常、無我,所以叫做無明觸所生受,心裏愛煩惱也出來。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沒有智慧在裏面觀察,所以貪、瞋、癡就在活動。有愛,就要取,取為己有。取為緣,能有將來的生命的力量。將來後有生命能現起的原因,是因為無明,愛、取、有的關係。由於愛、取的幫助,熏習原來的那個業力,達到有的程度,就是力量很大的時候,將來後有的生命現出來。若用現在的生命來說,初開始投胎的時候,就是生命體出現,包括識、名色、六處、觸、受。生命體出現的時候,或者是老、或者有病、或者死,隨各式各樣的苦,都不一樣。
2)生老病死,依諸苦差別現前的時候,是什麼情形呢?或者這個修行人,在他受生的地方,或者是在天上、或者是在人間,很多的老病死的苦惱都現前,或者心理上的苦惱都現前。為什麼?因為有生,所以就為眾多苦惱做因緣。或者在得果報的地方,識、名色、六處、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生,生老病死,次第的這些境界都出來。或者有的眾生沒有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老死的這些事情。但是有種子隨逐他的阿賴耶識,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在他的識裏面不相分離。只要將來生命又生起來,就是要老、要病、要死、眾多的苦惱的差別都出現。
3)這樣在中際的時候,還是有無明,無明作因緣就會有行動,有行動這個業力,將來會得果報。受攀緣這個愛,也就是受緣愛,以此為因緣故後際諸行生,就是將來的生命體出現。現在的生命體,是依賴過去生中的業力出現;將來的生命,就是以現在的業力出現。所以,如是於中際中,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這種種的因緣故,將來的生命又出現。每一階段的生命,都是由前一個生命創造的業力成就,或者更前一個生命創造。
evaṃ dṛṣṭe dharme avidyā-saṃsparśa-jā vedita-pratyayā tṛṣṇā / tṛṣṇā-pratyayam upādānaṃ / upādāna-pratyayo bhavaḥ / bhava-pratyayā jātiḥ / jāti-pratyayāc ca jarā-vyādhi-maraṇa-ādayo duḥkha-viśeṣāḥ saṃmukhī-bhavanti / kvacid upapatty-āyatane kvacid bīja anuṣaṅgato veditavyaḥ / evaṃ madhya-ante avidyā-pratyayān saṃskārān vedanā-pratyayāṃ ca tṛṣṇāṃ pratītya apara-ante saṃskārāṇāṃ samudayo bhavati /
5.3.4.1.3.趣清淨究竟
復有先集資糧,於現法中從他聞音,及於二果諸行,若於彼因、彼滅、彼趣滅行如理作意,由此如理作意為緣,正見得生,從此次第得學、無學清淨智見。由此智見,無明及愛永斷無餘。由此斷故,於彼所緣不如實知無明觸所生受,亦復永斷。由此斷故,永離無明,於現法中證慧解脫。若於無明觸所生受相應心中所有貪愛,即於此心得離繫故,貪愛永滅,於現法中證心解脫。
[解]1)還有一類眾生,先積集聖道的資糧,在現在的生命體中,從別人聽聞苦、集、滅、道的法音,以及二個果報的事情,就是內異熟果和增上果,這二果都是行,都是有為法。假設這個人能觀察彼異熟果的因,異熟果的滅,什麼原因能滅異熟果,什麼原因能令異熟果繼續存在呢?如何趣向寂滅的方法?這樣四諦就具足,二果是苦諦。若於彼因,就是集諦;彼滅是滅諦;彼趣滅行就是道諦,就是趣向一切法寂滅相的修行。聽聞佛法中的苦、集、滅、道,聽聞以後,他能夠作意,能夠思惟、觀察。由此如理作意為緣,正見得生,得到什麼樣的正見呢?就是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在他內心裏面決定無疑。這時的正見,是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對一切法的思惟觀察,要強過聞思慧。
2)從此次第得學無學清淨智見。由暖、頂、忍、世第一,繼續努力就得初果,由初果得二果,由二果得三果,由三果得四果,就是這樣的次第向前進,得學和無學的清淨智。學,就是初果、二果、三果,這是學清淨智見。無學,就是四果,這是無學的清淨智見。什麼是清淨智、清淨見?就是滅除見煩惱和愛煩惱,得到無漏的清淨的智慧,所以叫清淨智、見。智,是決斷,這件事決定是這樣子,沒有疑問。見,是推度,就是要觀察是不是這麼回事,再深入地觀察一下。
3)由於從他聞音、如理作意,得到正見,就是修習現觀。得初果,滅除我、我所見。由此無我智見繼續向前進,到阿羅漢果,無明也斷,愛也斷,沒有剩餘。無明是什麼呢?就是執著是我、我所、我慢、我愛,這些都在內。我愛,就是愛這個我,愛著自己的我的體性,叫做我愛。境界愛,是在我愛之外,所攀緣的色、聲、香、味、觸,這上有愛,叫境界愛。這裏的無明,包括自體愛在內。文中的愛,是境界愛。無明是智慧上面的煩惱,愛是感情上面的煩惱。
4)由於這個無明及愛,永斷無餘故。因為已得聖道,觀察自己過去的時候,對於所緣的境界不知道是苦、空、無常、無我。什麼是是無明?沒有無漏的智慧明,就執著它是真實。簡要的說就是二諦,不知道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不知道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這樣的心裏,當眼、耳、鼻、舌、身、意與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就有覺受,或者是感覺到苦惱,或者是感覺到快樂,或者是不苦不樂,或者是憂愁等。現在,因為斷除無明及愛的關係,於彼以前對於所緣不如實知無明觸所生受,亦復永斷。就是沒有無明觸,無明觸所生受也沒有。
5)由於長時期的修四念處,得阿羅漢,把無明的煩惱永久的消滅。就是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成就清淨光明的般若智慧,解脫無明的繫縛。慧解脫,是從初果開始到阿羅漢果才圓滿,是一切聖者所共有的聖德。
6)沒有成就聖道的人,內心和一切境界接觸的時候都是無明觸,就有無明觸所生的受。所有與受相應的心裏面,是有貪煩惱、也會有瞋煩惱,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是有。因為現在得聖道,內心有光明的智慧與他同時活動,雖然也見色聞聲,但是心裏面沒有貪煩惱的繫縛,也沒有瞋煩惱的繫縛。所以,先得慧解脫以後,面對一切色、聲、香、味、觸的時候沒有貪愛心。這時候,內心貪愛的煩惱永久的滅除,就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些因緣生法如幻如化的境界裏面,心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為愛所繫縛,心裏解脫。
設彼無明不永斷者,依於識等受最為後,所有諸行後際應生;由無明滅故,更不復起,得無生法。是故說言:無明滅故行滅,次第乃至異熟生觸滅故,異熟生受滅。於現法中,無明滅故無明觸滅,無明觸滅故無明觸所生受滅,無明觸所生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如前得無生法,由此故說取等惱最為後,諸行永滅。
[解]1)假設那個佛教徒,他的無明並不是永久的斷,心裏面還是有執著,這樣的話有什麼問題呢?依於識等受最為後,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法,受是最後,識是最初。這識等五法都是有為法。什麼意思?就是在無明緣行的時候,識裏面熏習許多的種子,這些種子就叫做諸行,都是生滅變化的有為法。因為,內心裏面有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無明沒有斷的話呢?就會繼續滋長識、名色、六處這些種子,就是名言種子,也包括業種子。因為繼續滋潤它,繼續增長它的力量,所以到後際的時候,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現在現行,就是這樣得果報,就是生。
2)如果常修四念處,常修止觀,漸漸地無我、無我所的智慧就強,沒有我的執著,不管接觸到什麼境界,常能與第一義相應,叫做無明滅。不再生起這種執著心,不再生起無明的煩惱。依於識等受最為後所有諸行,更不復起。為什麼?現在心裏面能夠在一切境上不取相,不取色、聲、香、味、觸、法,不取眼、耳、鼻、舌、身、意,也不取色、受、想、行、識。於一切法都不取相的時候,將來在後際,識、名色、六入、觸、受,就不生起,不生也就不滅,叫做更不復起,得無生法。
3)因此,佛陀在經上說:執著心滅的時候,由執著心發動出來的業也就沒有,不再造作生死業。行滅再識滅,識滅再名色滅,名色滅再六處滅,六處滅再觸滅,觸滅再受滅。滅,就是不熏,不在阿賴耶識裏面熏習這種種子。所以,行滅則識滅,就不會有隨業識。識滅則名色滅,也不熏習名色的種子。名色滅則六處滅,也不熏習六處的種子。六處滅則觸滅,乃至異熟生觸滅。
a)什麼是異熟生觸?這裡的異熟生,就是從異熟生出來。異熟,就是阿賴耶識,叫果報識,從果報識生出來轉識。阿賴耶識有相識、見識,阿賴耶識先現出根身器界,這是相識;然後現出轉識就是見識。見識和相識相接觸,阿賴耶識現出來根身器界我們不知道,因為它是非常微細;轉識與相識接觸時候我們知道,因為這是粗顯的境界。這個見識與相一接觸,叫做異熟生觸。這異熟生觸,在無明沒有滅的人,叫無明觸,就是執著心,看見什麼都執著是真實的,不與道相應,叫異熟生觸。現在,因為無明滅則行滅的關系,所以異熟生觸也滅,就是無明觸沒有,不再執著是真實。異熟生觸滅,包括後際,也通於現法。
b)什麼是異熟生觸滅故,異熟生受滅?由異熟的種子生出來的識,或生出來受,就是識接觸境界就會有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生樂受的時候,貪煩惱就來;生苦受,瞋煩惱就來;不苦不樂受的時候,並不是聖人,還是個愚癡的境界。如果無明滅,有智慧的時候,異熟生受不起,以貪、瞋、癡做因緣的受不起,就是明相應觸的境界。
4)於現在的日常生活的境界裏面,因為無明滅,執著心沒有,所以,無明觸滅,執著心的觸,也就息滅。無明觸滅故,無明觸所生受也就滅,這裏的無明觸但說現在。無明觸所生受滅故,愛滅。若是有無明觸,遇到如意受就會生出貪愛的心。現在有明觸,對於如意的境界,知道是水中月、是鏡中像,是如幻如化的,是畢竟空,由假入空,令心無所住而生其心,愛也就不起。愛滅故,如前得無生法,這時候是現在不是將來。般若光明出現的時候,因為與諸法實相相應,所以,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滅而不生,所以叫做無生法。現在成就無生法,將來才能夠識、名色、六處、觸、受也就不生,所以,就像前文所說的得無生法。前面是指後際,現在是指現在際。
5)由於這個原因,所以經上佛就說:取等惱最為後,諸行永滅。愛滅,所以是取滅。愛的力量增長廣大,就叫做取。這麼大的煩惱,不會只停留在煩惱的境界,已經是有行動,煩惱力量大,造的業力也是大。所以,在阿賴耶識裏面熏成的業力,就達到有的程度,可以有果報。因此,取若是滅,有也就滅;有若滅當然生也滅;生滅則老死滅;老死滅則憂悲苦惱滅。這一切有漏的行為,有漏的色、受、想、行、識,有漏的生、老、死都結束。這是在現在說。
sacet punaḥ parato ghoṣaṃ pūrva-saṃskāraṃ vā dṛṣṭe dharme āgamya yoniśo [dvi]-vidhān phala-bhūtān saṃskārān manasi karoti teṣāṃ ca hetuṃ teṣāṃ ca nirodhaṃ teṣāṃ ca nirodha-gāminīṃ pratipadaṃ / yoniśo manaskāra anvayāc ca samyag-dṛṣṭim utpādayati / viśuddhaṃ ca satyeṣu krameṇa śaikṣa aśaikṣaṃ jñānadarśanaṃ pratilabhate /sa tena jñānadarśanena aśeṣāṃ tāṃ ca avidyāṃ prajahāti tāṃ ca tṛṣṇāṃ / tasyāś ca prahāṇād yat tad ālambanaṃ yathābhūtam aprajānato avidyāsaṃsparśaṃ veditavyaṃ / tat prahīṇaṃ bhavati / tasya prahāṇād avidyā-virāgāt prajñā-vimuktiḥ sa-akṣāt kṛtā bhavati dṛṣṭa eva dharme / yā ca avidyā-saṃsparśajā vedita-samprayukte citte samprayuktā tṛṣṇā rāgaś ca tasya tasmāc cittād visaṃyogād rāga-virahāc ceto- vimuktiḥ sa-akṣāt kṛtā bhavati / tasya avidyā-nirodhād ye te tasyam aprahīṇāyām avidyāyāṃ saṃskāra-vijñāna-ādayo vedanā-paryantā aparantam ārabhya te na utpadyante / anutpattidharmāṇaś ca bhavanti / tasmād avidyā-nirodhāt saṃskāra-nirodho anupūrveṇa yāvad vipāka-sparśa-nirodhād vipākaja vedanā-nirodho bhavati ity ucyate / dṛṣṭe dharme avidyā-nirodhād avidyā-saṃsparśa-nirodhaḥ / avidyā- saṃsparśa-nirodhād avidyā-saṃsparśa-ja vedita-nirodhāt tṛṣṇā-nirodhaḥ / tṛṣṇā-nirodhāt pūrvavad anutpatti-dharmatayā-upādāna-ādaya upāyāsa-paryavasānāḥ saṃskārā niruddhā ity ucyante
如是於現法中,諸行不轉。由不轉故於現法中,於有餘依界證得現法涅槃。彼於爾時,唯餘清淨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乃至有識身在,恒受離繫受,非有繫受。此有識身乃至先業所引壽量,恒相續住。若壽量盡,便捨識所持身,此命根後所有命根無餘永滅,更不重熟。又復此識與一切受任運滅故,所餘因緣先已滅故,不復相續永滅無餘,是名無餘依涅槃界,究竟寂靜處。亦名趣求涅槃者,於世尊所,梵行已立,究竟涅槃。如是已說由三種相建立緣起,謂從前際中際生;從中際後際生;又於中際若流轉、若清淨,是名緣起體性。
[解]1)像前面說的這樣,在現在色、受、想、行、識的境界裏面,無明、觸、受、愛、取這些境界都不動,因為光明的般若慧出現的時候,這些無明、愛、取、有都不動。由於無明、觸、受、愛、取等不活動的關係,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就在有餘依的境界裏面,證得現法涅槃,現在就入於不生不滅的世界。雖然還是有漏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在這裏活動,但是他的內心是與涅槃相應。成就涅槃,有四種寂靜。哪四種?
第一、苦寂靜,就是將來的生、老、死沒有。
第二、煩惱寂靜,就是現在,念念與諸法實相相應,所以貪沒有,瞋也沒有,愚癡也沒有,念念是清淨,煩惱不活動,是煩惱寂靜。
第三、不損惱有情寂靜,若眾生有種種的毀辱、傷害乃至殺害,他不生瞋心、不報復、不傷害任何人。為什麼?因為,他念念趣向第一義諦、念念與聖義諦相應,不取著色、聲、香、味、觸、法,心不取相。這樣修行,沒有生煩惱的機會。
第四、捨寂靜,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遇見好的境界、壞的境界的時候,內心不憂、不喜,住最上捨,住在最殊勝無著的境界。
2)那位聖人在那個時候,他的內心世界,就是剩下清淨的識緣名色,清淨的名色緣識,沒有煩惱在裏面。有名色,就有六處,就是有六根。有六根就有六識,有六識的六根,就是有識之身還在。這個時候,他長時期受離繫的受,就是沒有執著的受,也可以說是不受。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心裏遇見一切境界,他不執著,也叫做明相應受,長時期的成就無著的受,遠離貪瞋癡繫縛的受。因為,無明相應受已經滅,所以沒有這個有繫受。
3)這位聖人這個有識之身,是過去世的有漏的福業所招感來的壽命。壽命,就是物質組成的生理組織,和他的心思和合在一起不分離。壽的量還在的時候,這有識身一直還是存在。若是壽量盡,就捨掉這個識所攝持的身體,識也捨掉,就入無餘涅槃。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就是現在這個命根以後的命根,就是後來的那個生命也沒有,完全的棄捨,不再得這種果報。熟,就是成熟的異熟果報。不更重熟,既然成熟已,不會再重熟。生命結束,以後就不會再有這個生命,因為沒有無明、愛、取的因緣,所以就不再得生命。這時候,也就是得這樣無生法,也就是無餘依涅槃。
4)又,入於無餘依涅槃的時候,這個有識身的清淨識,和很多的覺受,或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六受。或是所依粗重受,彼果境界受這兩種受。這一切受自然任運滅的關係。所餘因緣先已滅故,就是命根,就是後際的識、名色、六入、觸、受,在有餘依涅槃的時候就已經滅。所以,這個生命體滅以後,就不會再相續,這個時候永久是寂滅,一點剩餘的東西也沒有,這叫無餘依涅槃界,這是究竟寂靜的地方,這個地方沒有動亂相。
a)什麼是所依粗重受?就是身體很粗重,有所覺受,有四種受。
a1)有色所依受,色就是地、水、火、風,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是地水火風組成,這是有色。有色的前五根,發出五識與境界相接觸有受,這是有色所依受。
a2)無色所依受,就是第六意根是無色,與一切法相連繫,也是有受。
a3)果已成滿粗重受,就是前一生所造的業種子,招感現在的果報。這個果報已經給我們,已經成就,已經圓滿,在果上有所受,這是現在受。
a4)果未成滿粗重受,就是現在造業,但是還沒給果報,是將來的受。
b)彼果境界受,就是約外器世間,心與外器接觸的時候會有受,這個受分成四種。b1)依持受,大水是依風輪為依止,大水上面有地輪,有情在上面居住,叫做依持受。
b2)資具受,房子是我們的資具,吃飯這些都是資具受。
b3)受用受,或者受苦、或者受樂這些受。
b4)顧戀受,顧戀是貪相應受。有貪心,總想要貪求可愛,要有所享受。
5)證得無餘依涅槃的人,也可以說是趣求涅槃者,一心一意希求涅槃,這是說他的志願。於釋迦牟尼的佛法裏面,八正道的梵行已經成就,就是梵行已立。究竟涅槃,就是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就是究竟到達不生不滅的地方,再也沒有生滅流轉的生死苦。
6)前面這一大段已經講說,用三種相貌,解釋緣起的體性。哪三種呢?從前際中際生,這是第一個相。從中際後際生,這是第二相。又於中際若流轉、若清淨,這是第三相。一共用這樣的三相,來解釋十二緣起的體相,是名緣起體性。
evam eṣāṃ dṛṣṭa-dharme saṃskārāṇām apravṛttir bhavati / apravṛtteś ca dṛṣṭe dharme sa-upadhi-śeṣe nirvāṇa-dhātau nirvāṇa-prāptir bhavati /tasya tasmin samaye vijñāna- pratyayaṃ ca nāma-rūpaṃ nāma-rūpa-pratyayaṃ ca vijñānaṃ pariśiṣṭaṃ bhavati pariśuddhaṃ paryavadānaṃ / tasya yāvat savijñānakaḥ kāyo avatiṣṭhate tāvad visaṃ- yukto vedanāṃ vedayati na saṃyuktaḥ / sa ca asya [sa]-vijñānakaḥ kāyo yāvat pūrva- karma ākṣiptam āyus tāvad avatiṣṭhate/yadā ca asya āyuṣaḥ kṣayād vijñānam upāttaṃ kāyaṃ vijahāti tasya jīvita indriyaṃ ca ūrdhvam asmāj jīvita indriyād aśeṣaṃ paryādīyante na uttaratra vipacyate / tac ca vijñānaṃ saha sarvaveditair iha ca svasva- nirodhād anyatra ca pūrvam eva hetu-nirodhād apratisandhito apariśeṣaṃ niruddhaṃ bhavati / ayaṃ ca nirupadhi-śeṣo nirvāṇa-dhātur atyanta-śāntaṃ padaṃ yasya arthe nirvāṇa upagaṃ nirvāṇa-paryavasānaṃ bhagavato antike uśānti brahma-caryaṃ // tad idaṃ tribhir ākāraiḥ pratītyasamutpādasya vyavasthānaṃ vistareṇa pratyuktaṃ bhavati / pūrva antān madhya-ante pravṛttito madhya antād apara-ante pravṛttito madhya-ante ca pravṛtti-viśuddhitaḥ / iti idaṃ pratītya-samutpādasya śarīra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