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

有尋有伺等三地-5.雜染施設-5.3.生雜染-5.3.4.生流轉-5.3.4.5.緣起次第難

5.3.4.5.緣起次第難
5.3.4.5.1.順次第-第一差別
問:何因緣故,無明等諸有支,作如是次第說?答:諸愚癡者,要先愚於所應知事,次即於彼發起邪行。由邪行故,令心顛倒。心顛倒故,結生相續。生相續故,諸根圓滿。根圓滿故,二受用境。受用境故,若耽著、若希求。由希求故,於方覓時,煩惱滋長。煩惱滋長故,發起後有愛非愛業。由所起業滋長力故,於五趣生死中苦果生。苦果生已,有老死等苦。謂內身變異所引老死苦,及境界變異所引憂歎苦,熱惱之苦。是故世尊,如是次第說十二支。
[解]問:什麼理由無明等諸有支,作這樣的次第宣說出來?先說無明而後說行,而後說識乃至最後說生、老死,這個次第為什麼這樣排列呢?
答:1)為什麼要先說無明緣行呢?很多愚癡的人,一定要先不明白所應該明白的事情,就是無明。什麼是所應知事?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主要是自己的生命體,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情呢?自己不明白這個道理。不明白道理,心裏面不認為不明白,會作種種的妄想,作種種的分別,於是乎就會發動種種不合道理的行動。哪些?就是福行、非福行、不動行,這三件事。為什麼稱為邪行?發出來這麼多的活動裏面,沒有一件事是對自己真實有利益,都是苦惱的事情,不是一個解脫的事情。
2)為什麼次說行緣識呢?因為,做福行、或者做非福行、或者是不動行。做這樣有漏業的事情以後,在阿賴耶識裏面成為種子,並沒有現行得果報。但是得果報的時候,種子就發生作用,使令你心裏糊塗。心顛倒,就是中有投胎時的一剎那心,心裏面糊塗,沒有正念,也就是有愛煩惱或者瞋煩惱。
3)為什麼次說識緣名色呢?心顛倒故,結生相續。這裏是說現行,造的業種子,現在發生作用,叫你得果報的時候,心裏面糊塗、顛倒。心裏面不是愛煩惱,就是瞋煩惱,有這樣顛倒的煩惱的緣故,就結生相續。結,就是和合,這一念明了性的識,和父母的遺體相和合,生命體就出來,叫做生,由結而生。這時候,就是前一個生命滅,後一個生命相續下來,沒有斷。雖然有生滅,但是沒有斷,又相續下去。這個時候,色受想行識都具足。識緣名色,識是阿賴耶識的種子,也就是阿賴耶識為名色作因緣。在識名色這個時候,六根還沒有成就,成就的是意根和身根,眼、耳、鼻、舌還沒有。投胎的這個人,自己不知道,還認為是有正常的身體的樣子,在一個地方住在那裏。他心裏面也照常的有種種的妄想,所以也是有色、受、想、行、識都具足。受想行識叫做名;父母的遺體就是色;再加上阿賴耶識,就是這些和合起來,叫做結生相續。
4)為什麼次說名色緣六處呢?生命體成就、相續下去,沒有中斷。識、名色成就以後,加上母親的滋養,加上自己的業力,就逐漸的增長,所以叫做相續。相續到一個階段,叫諸根圓滿,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都圓滿,六根都成就。
5)為什麼次說六處緣觸、觸緣受呢?根圓滿故,二受用境。根圓滿,約胎生來說,就是出胎。出胎以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圓滿,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就會有識。根和識這二個,受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就有觸,也就是有受。
6)為什麼次說受緣愛?受用境故,若耽著,若希求。受用境故,因為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和六識,要受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的關係。受用境界的時候,有滿意、有不滿意。若是滿意的境界,就耽著、愛著滿意的境界,貪心就來,捨不得和這種愛著的境界分離。若希求,就希求繼續有滿意的境界,為我享受,指未來的所愛的境界。
7)為什麼次說愛緣取?由希求故,於方覓時煩惱滋長。因為貪心愈來愈大,所希求的也是愈來愈多,老是不感覺到滿足,有匱乏苦,不斷的要追求。周遍一切處,追求的時候,原來的愛煩惱,也包括瞋煩惱,一切的煩惱都在內,繼續的增長廣大,就是取。在內心裏面愛煩惱增長,叫做取,而實在這裏面是有行動,但是只在煩惱這一方面說就叫做愛緣取。
8)為什麼次說取緣有?煩惱滋長故,發起後有愛非愛業。煩惱愈來愈厲害,滋長就是生長,同時也就是有行動,就會發動出來,招感後來果報的業,或者是可愛的業,或者是非可愛的業;也可說是福業、非福業。由現在愛、取煩惱的滋長,使令以前造的業的力量變大,大到可以招感後來的果報,後來的果報不是愛,就是非愛。
9)為什麼次說有緣生?由所起業滋長力故,於五趣生死中苦果生。由自己的身口意,主要是內心所發動出來的這個業。由煩惱的滋長的力量,這個業的力量也大起來,所以在五趣生死裏邊,苦惱的果報就現出來。而那個生是什麼呢?也還是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
10)為什麼次說生緣老死?苦果生已,有老死等苦。這個苦果已現前,就是識名色已現前,繼續的增長,就有老死這麼多的苦惱。什麼是老死等苦?就是內裏面的這個身體,地水火風組成的身體,變化的時候,就會有老死的痛苦。境界變異,就是所緣的境界,有外邊的境界,也有內身的境界。自己老病的時候,心裏面也不痛快。若外邊所愛的一切的境界也變化,內心裏面就會引起憂歎苦、熱惱之苦。憂,憂愁。歎,就是發出來語言,非常地傷心。熱惱之苦,就是內心裏面煩擾不安。所以世尊把這十二因緣,是這樣的次第宣說出來。
《披尋記》三○七頁:
境界變異所引憂歎苦熱惱者:此所引苦,餘處說名愁歎苦憂惱。由可愛事無常轉變,悲傷心戚故名愁。由彼發言恣嗟欷歔故名歎。因此拊膺故名苦。內懷冤結故名為憂。因茲迷亂故名為惱。複有餘釋,如下〈攝事分〉說,(陵本八十八卷三頁)今此所說,次第少異,然義無別,故應准釋。
[解]境界變異所引憂歎苦熱惱者:此所引苦,餘處說名愁(悲)歎苦憂惱。愁(悲)歎苦憂惱和這裏說憂歎苦熱惱,應該是沒有很多的差別。由於可愛的事情無常,轉變,悲傷心戚,就叫做愁。由彼發言恣嗟欷歔故名為歎,發出來語言。恣嗟就是悲痛,發出來聲音,叫做恣嗟。欷歔就是哭泣,故名為歎。因此拊膺故名為苦,拊膺就是拍自己胸、打自己的身體,就叫做苦。內懷冤結故名為憂,心裏面恨,故名憂。因茲迷亂故名為惱,迷惑擾亂,叫做惱。還有不同的解釋。如下〈攝事分〉裏面說。
kena kāraṇena a-vidyā ādīnāṃ bhava-angānām evaṃ-rūpaṃ krama-nirdeśaḥ kṛtaḥ / pūrvaṃ tāvaj jñeye vastuni sammohaḥ /sammūḍhasya tatra eva mithyābhisaṃskāraḥ / mithyā-abhisaṃskārāc citte viparyāsaḥ / citta-viparyāsāt pratisandhi-bandhaḥ / pratisandhibandhād indriyaparipūriḥ / indriya-paripūrer dvābhyāṃ viṣaya-paribhogaḥ / viṣaya-paribhogād adhyava sānaṃ tat-prārthanā ca / prārthanayā paryeṣamāṇasya kleśa-upacayaḥ / kleśa upacayāt paunar-bhavikam iṣṭa aniṣṭa-karma-samutthānaṃ / karma-upacaya-samutthānāt pañcagatike saṃsāre abhinirvṛtti-duḥkhaṃ / abhinirvṛtti-duḥkha-kṛtaṃ ca jarā-maraṇa-ādi-duḥkham ātma-bhāva-pariṇāmanaimittikaṃ jarā- maraṇaduḥkhaṃ /viṣaya-pariṇāma-naimittikaṃ śoka-parideva-duḥkha-daurmanasya-āyāsa-duḥkhaṃ / tasmād anukramaśa etāni dvādaśa aṅgāni nirdiṣṭāni bhagavatā //

5.3.4.5.2.順次第-第二差別
復有次第差別,謂依二種緣,建立緣起次第。一、內身緣,二、受用境界緣。內身緣,前六支所攝(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用境界緣,後六支所攝(受、愛、取、有、生、老死)。先於內身起我執等愚,由此不了諸業所引苦果異熟故,發起諸業,既發起已,即隨彼業,多起尋思。由業與識為助伴故,能感當來三種苦果。謂根初起所攝苦果,根圓滿所攝苦果,受用境界所攝苦果。即名色為先,觸為最後。又於現法中,依觸緣受,發起於愛。由受用境界緣,廣起追求,或由事業門,或由利養門,或由戒禁門,或由解脫門,發起欲求、內身求、邪解脫求;如是求時,令先所起煩惱及業所引五趣生死果生。既得生已,老死隨逐。
[解]1)還有不同的次第差別,佛說十二緣起,是依二種因緣,建立十二緣起的次第。哪二個?一、內身緣,就是這個生命體的因緣,從這裏來建立緣起的次第。二、受用境界緣,由貪瞋的分別心,受用外面境界,從這個立場來安立次第。
2)內身緣,從內身這一方面的情況安立緣起,就是十二緣起的前六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這六個。這六個是按照內身的情況,安立次第。受用境界緣,後六支所攝,由內心享受外境、愛著外境的這一方面來安立,其餘的後邊六個支的次第,從受開始一直到生老死。
3)為什麼約內身緣安立前六支的次第?
a)眾生最開始的一個大毛病,先對內身起我執等愚,身體裏面沒有我,而偏要執著有我,不應該有我執,而執著有我,這就是糊塗。起我執以後,而自己就要有所求,來保護這個我。
b)由於沒有智慧,不但不明白無我的道理,同時也不明白諸業所引苦果異熟故。不明白若是發動出這樣的業,或者福業、非福業、不動業,將來的後果是苦惱,到三惡道是苦,來到人間也是苦,到諸天得禪定也還是苦。不是壞苦就是苦苦,再不然就是行苦。所以,毫無疑問發動這件事情,就創造這個業力,這就是無明緣行。
c)在造業的時候,在阿賴耶識裏面熏成業的種子。造業以後,隨業又生種種的尋思,隨順無明煩惱的尋思,就是愛取,又是潤業,業就會強起來。
d)無明緣行的時候,造福業,或者是非福業,或者是不動業,這個業力與阿賴耶識作助伴,就是陪伴它、同它合作,就能招感將來三種苦惱的果報。哪三種?
第一、根初起所攝的苦果。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有這六根,在初起的時候,只有身根、意根;其他的眼、耳、鼻、舌是後起。所以,根初起所攝的苦果,就是名色。
第二、根圓滿所攝苦果。根圓滿就是六處,這個時候六根都有,在這個範圍內的苦果。
第三、受用境界所攝苦果。受用境界,就是與境界相接觸,接觸的時候也是苦果。這三種苦果在十二緣起裏面就是名色為先;然後就是六處;最後就是觸。
4)為什麼約受用境界緣安立後六支的次第?
a)又在現在的生命體中,隨順六根接觸六種境界,這個時候內心裏面有覺受。因為受有順樂受,有順苦受,有順不苦不樂受的情況。所以,順樂受的時候,貪愛心就生起來,這個時候是受緣愛。
b)受用可愛的境界的時候,貪心就增長,廣大的追求所愛的境界,就是取,愛緣取。或由事業門,或由利養門,或由戒禁門,或由解脫門,發起欲求、內身求、邪解脫求。或由事業門,或者這個人創造很多的事業,或者在政府裏做事。或由利養門,自己做農工商這些事情,得到財富。或由戒禁門,就是外道持種種戒,由這一方面滿足他所希求的事情。或由解脫門,指外道,就是邪梵行求,要解脫六道輪迴的苦惱,希望得到涅槃。發起欲求,發起對世間的塵勞,色、聲、香、味、觸的希求。內身求,就是由戒禁門,希望將來得到一個快樂的生命,生到天上享天福。邪解脫求,就是由解脫門希望得到色界的四禪,或者無色界的四空,認為就是得涅槃,解脫生死苦。
c)這樣求的時候,在愛緣取的說明,這是偏重於內心的煩惱那一方面說。實在的情形是,在煩惱活動的時候,也會造業。令先所起煩惱及業,就是在內身緣的時候,無明所起的煩惱,及無明所造的行的業力,就在阿賴耶識裏面引出來,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這是業所成就的種子,由現在愛取的煩惱,加強那五支的力量,所以就引出來五趣生死果生。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這三支是能生支。
d)五趣生死果生,就是所生支。既得生已,老病死、憂悲苦惱也隨著來。
aparo anukrama-paryāyo dvividha-pratyayaṃ pratītya-samutpādam ārabhya ātma-bhāva-pratyayaṃ viṣaya upabhoga-pratyayaṃ ca / ātma-bhāva-pratyayaḥ ṣaḍbhir aṅgaiḥ saṃgṛhītaḥ / viṣaya-upabhoga-pratyayo api ṣaḍbhir eva / pūrvam ātmabhāve ātmagrāha ādibhiḥ saṃmūḍhaḥ / tataḥ karmaṇāṃ duḥkha-phala-vipākam ajānānaḥ karma karoti / kṛtvā ca tad evam anuvitarkayati karmaṇā tad-vijñāna-sahāyena trividham āyatyāṃ duḥkham abhinirvartayati indriya-nirvṛtti-saṃgṛhītaṃ tat-paripūrisaṃgṛhītaṃ viṣaya-paribhoga-saṃgṛhītaṃ ca / sparśa-āvasānaṃ nāma-rūpaṃ ca dṛṣṭa eva dharme sparśa-pratyayāyāṃ vedanāyāṃ tṛṣṇām utpādya viṣaya-pratyayāṃ paryeṣaṇām āpadyate / vyavasāyam āpadyate / vyavasāya-mukhena lābha-saṃskāra- mukhena śīlavratamukhena mokṣamukhena kāma-paryeṣaṇām ātmabhāvaparyeṣaṇāṃ mokṣa-paryeṣaṇāṃ [viṣaya-paribhoga-pratyaya-paryeṣaṇāṃ mithyā-paryeṣaṇām āpadyamānaḥ kleśāṃś ca tat-pūrvakāṇi karmāṇi kṛtvā pañca-gatike saṃsāre jāyate jīryati mriyate ca //

5.3.4.5.3.順次第-第三差別
復有次第差別,謂由三種有情聚:一、樂出世清淨;二、樂世間清淨;三、樂著境界。
由初聚故,滅諸緣起,增白淨品。由第二有情聚故,不如實知諸諦道理。若住正念,或作福業,或作有漏修所引不動業。若不住正念,便發非福業,或起追悔所引,或不追悔,歡喜所引心相續住。彼又如前,於下中上生處次第,能感當來三種苦果,謂名色為先,觸為最後。由第三有情聚故,依現受用境所生受,於現法中如前次第,起後六支,謂受為先,老死為後。
[解]1)還有不同的理由,說明十二緣起次第的不同。就是無量無邊的眾生裏面,可以分成三類,哪三類呢?
一、樂出世清淨,歡喜佛法,希望解脫生死苦,得到涅槃,超越世間的涅槃是最清淨。
二、樂世間清淨,他歡喜人天的境界,這是最清淨。表示不願意做惡事,歡喜做善法。但是這個人還是靠不住,煩惱來,也會做惡事。
三、樂著境界,將來的事情不管,歡喜眼前的色聲香味觸,這是他所追求。
2)樂出世清淨的這個佛教徒,學習四念處,滅除無明,無明滅故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逐漸的增長無漏的智慧,就得涅槃。
3)樂世間清淨的這一類,是創造生死,
a)不能真實的通達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世間是苦,三惡道是苦,人天也是苦,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苦諦;不知道苦諦是由集諦來;又不知道出世間的滅諦、道諦。
b)若是他的心安住在正念,不損害任何人。有可能做一些利益自己、利益他人的好事情。若進一步,能夠修學梵行,放捨世間的欲,修學禪定,得色界定、無色界定,但是是有漏。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修四念處,只是降伏表面上的煩惱,煩惱的種子還在,所以是有漏。雖然是有漏,但是是屬於禪定,所以叫做修。由這樣努力的修行,能引出不動業,達到色界定、無色界定這個高深的禪定的境界,成就這樣的業。
c)若是心不安住在正念,就不管是道德、不道德,只要對我有利就行,於是乎就會創造很多不可愛、很多苦惱、有罪過的事情,就要到三惡道。
d)或起追悔所引,就是發非福業的時候,就創造一種追悔,就是以前造罪業,現在有點後悔。這有兩個時候,一個在生存的時候,心不安就會後悔;一個在死亡的時候中陰身出現,惡果報出現,後悔。心相續住,就是造這種業,熏習在他的阿賴那識裏面。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或不追悔歡喜所引,住正念,做福業的時候,心裏歡喜,等到死亡的時候,中陰身現前的時候也快樂,因為有可愛的境界出現。若是造不動業,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也不追悔、不後悔,也是心情快樂。這種境界也還是無明緣行、行緣識。心相續住,就是行緣識的境界,造這個業就在阿賴那識裏面相續的存在下去,造業這個業就不失壞,就相續的安住在阿賴耶識裏面。
e)這個第二類眾生和前面一樣,於下中上生處,下就是三惡道;中就是人天;上就是色、無色界的地方。隨其次第,能夠招感當來的三種苦果,就是名色為先,觸為最後,中間是六處。
4)第三有情這一類的人,依據、隨順愛著的心情活動。在現在所受用的境界上生出來順樂受、順苦受、順不苦不樂受。於現法中,如前次第,起後六支,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六支就出來,所以有這樣的次第。
aparo anukrama-paryāyaḥ / trayaḥ sattva-rāśayaḥ / loka-uttarā viśuddhi-kāmā viṣaya-paramāś ca tatra prathamāḥ pratītya-samutpādaṃ nirodhayanti śukla-pakṣeṇa na vardhayanti/dvitīyāḥ sattvāḥ satyāni yathābhūtam ajānānā upasthitasmṛtayaḥ puṇyam āneñjyaṃ ca sāsravaṃ bhāvanāmayaṃ karma kṛtvā abhinirvartayanti / anupasthitayā vā punaḥ smṛtyā puṇyaṃ vipratisāraparibhāvitena vā apratisāraprāmodyaparibhāvitena vā cetasā bahulaṃ viharanti /te pūrvavad dhīna-madhya-viśiṣṭā upapatty-āyatane anupūrveṇa triprakāram āyatyāṃ duḥkham tṛtīyānāṃ sattvānāṃ pratyutpanna-viṣaya-paribhogaje vedite vartamānānāṃ pūrvavad aparāṇi ṣaḍ-aṅgāni kramaśo draṣṭavyāni tṛṣṇād yāni jarā-maraṇa-avasānāni //

5.3.4.5.4.逆次第
問:何因緣故,逆次第中,老死為先,說諸緣起?答:依止宣說諦道理故,以生及老死能顯苦諦。如世尊言:新名色滅為上首法。問:何故不言諸無明滅為上首耶?答:依心解脫者而施設故。由彼於現法中,種子苦及當來苦果,不生而滅,故說名色為先,受為最後,得究竟滅。又於現法中,受諸受時,愛及隨眠永拔不起,說名為滅;由彼滅故,以彼為先,餘支亦滅。如是等類,宣說緣起次第應知。
[解]問:什麼理由?不按照順的次第,逆著次第說,先說老死,然後說生,一直說到無明。為什麼要先從老死這地方說十二緣起呢?
1)答:根據佛陀宣說苦集滅道四諦道理的次第,所以,先說老死。以生及老死能顯苦諦,這個生命體一開始,苦惱就來,最後就老死,這樣的講解,能顯示人生是苦,使令我們生厭離心,發道心。
2)像佛在《阿含經》裏面說:新名色滅為上首法。新名色,就是現在生起的名色,在十二緣起裏面,就是生支,就是識緣名色,生命體就從這裏開始。為什麼是新?前面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的這個名色,是指種子,是以前的、是舊的;現在這個生老死的生,是指現行。種子生現行,這個生命體開始,這個時候叫新名色。這個名色滅,不生,為最重要的部分。
3)問:為什麼不講很多的無明滅為最上首、為最重要?怎麼說是新的名色滅為上首、為最重要的呢?答:這句話是根據心解脫者而說。心解脫者是誰?是阿羅漢,無明滅得慧解脫,愛滅得心解脫。前面說新名色滅,這句話是根據得心解脫的阿羅漢而施設。施設,就是這樣安排。
4)由於那個阿羅漢,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就是現在的日常生活的境界裏面。種子苦,就是阿賴那識裏面的識、名色、六入、觸、受。阿羅漢的異熟識裏面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也有這種種子,但是沒有力量,所以當來苦果不生。當來苦果是什麼?就是生老死的生。那個生不能生起,所以將來的生老死的生就是滅。因為這樣的關係,名色滅故,說名色為先,受為最後,得究竟滅。阿羅漢不會再投胎,所以沒有生。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是最後滅。
5)又阿羅漢於現法中,接觸色聲香味觸法,也會有受。因為阿羅漢有聖道的力量,有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愛煩惱不動。遇見可愛的境界不愛,遇見不可愛的境界不恨,也不憂、也不喜,住最上捨,就是聖道的力量把愛和隨眠永久的消滅,永久也不會再生起。就是愛、取不再滋潤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不加強它的力量,所以,新名色滅,新名色沒辦法生起。由彼那個生,就是新名色滅,生滅故,老死滅,老死滅故,憂悲苦惱滅,剩餘的支也都滅。前面有順的次第的解釋,有逆次第的解釋,所以宣說十二緣起的次第是這樣,應該知道。
kena kāraṇena pratiloma anupūrvyā jarā-maraṇam idaṃ kṛtvā pratītya-samutpādo deśyate satyanayadeśanām adhikṛtya/ tathā hi/ jātijarāmaraṇaṃ duḥkhasatyapravibhaktaṃ / yad uktaṃ bhagavatā na ca nāma-rūpa-nirodha-pūrvaṅgamā dharmā iti / kena kāraṇena avidyā-nirodha-pūrvaṅgamā na uktāḥ vimukti-cetasāṃ tat-prajñapteḥ /... tvāt / teṣāṃ hi dṛṣṭe dharme bīja-bhūtaṃ vedanā-avasānaṃ niruddhaṃ bhavati / dṛṣṭe ca dharme vedanāṃ vedayamānasya tṛṣṇā-anuśaya-samuddhātād apravṛtter niruddhā bhavati / tan-nirodhāt tat-pūrvaṅgamāni niruddhāni bhavanti / ity evaṃ-bhāgīyaḥ pratītya-samutpādasya krama-hetur draṣṭavya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