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4.緣起差別
5.3.4.4.1.無明
5.3.4.4.1.1.十九種無知
緣起差別云何?謂於前際無知等,如經廣說。於前際無知云何?謂於過去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曾何體性?曾何種類?所有無知。於後際無知云何?謂於未來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未來為當有耶?為當無耶?當何體性?當何種類?所有無知。於前後際無知云何?謂於內起不如理猶豫,謂何等是我?我為何等?今此有情從何所來?於此沒已當往何所?所有無知。
[解]什麼是十二緣起的差別?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乃至到生緣老死。無明是什麼意思?就是前際、中際、後際無知,像經中很廣博、很詳細的解說過。
1)於前際無知云何?前際就是過去。無知,就是無明,沒有智慧,對於所了知境界不明白。謂於過去諸行,就是從無量劫來已經過去很多的事情,主要就是色受想行識諸行,都是有為法,所以叫做行。起不如理分別,在內心生起不合道理的分別。什麼是生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曾何體性,曾何種類,所有無知。
a)謂我於過去為曾有耶?就是計我論者,內心這樣想:色受想行識裏面有一個我,這是常恒住不變異。這個我,在過去世的時候是曾經有過嗎?以前就是有的嗎?如果是有,從無始劫來一直到現在這個我就是常住。
b)為曾無耶?過去世沒有一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現在忽然間就有?如果這樣的話,這個我不是常住,它遲早會斷。以前沒有,將來也可能沒有,這是斷見。
c)曾何體性?若是過去世就有這個我的體性的話,那麼我的體性是什麼樣子?是善、是惡、是不善不惡?或者是清淨、是染污?
d)曾何種類?我的過去是有,就有我的體性。那麼這個我,它是那一類呢?是天、是鬼、是胎卵濕化?是什麼種類?
e)所有無知,過去是有,不決定,也不知道;過去是無,也不知道。曾何體性,曾何種類也不知道,不決定,這叫做無明。執著有我是常,這是無明;執著有我是斷,也是無明;說它是那種種類,也是無明。執著有我,就是無明。因為,沒有我可得。
2)什麼是於後際無知?謂於將來的色受想行識,也會生起不合道理的虛妄分別。怎麼樣的分別?色受想行識這個我,或者是即蘊是我,或者離蘊是我。這個我在將來的時候是有呢?為是應該沒有呢?若是當有,過去是有,現在、未來有,能夠常恒住不變異;若是未來沒有,就是斷見,自己這麼猶豫不決。當何體性?我將來若是有,我的體性是什麼樣子?是清淨,是染污?當何種類?在胎卵濕化裏是那一類?在五趣裏面是那一趣?對於這些事情所有的無知,就叫做無明。
3)什麼是於前後際無知?於前後際,就是指現在說。現在若是對未來說就是前際,若對過去說就是後際。謂於內起不如理猶豫,就是指內身,這個身體。起不如理的猶豫,不決定,這樣子?那樣子?不決定。怎麼樣不決定法呢?
a)謂何等是我?這個我,從過去際來到現在,這我是什麼樣子?就是在五蘊裏面,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乃至是識是我。
b)我為何等?這個我,在現在死掉以後,又到未來,這個我又是什麼,什麼是我?我是什麼?不明白,這叫無知。在五蘊裏面,我是色、我是受、我是想、我是行、我是識,這裏猶豫不決、不知道。
c)今此有情從何所來?這個有情過去世,從什麼地方來?從天上來?從人間來?從三惡道來?
d)於此沒已當往何所?現在死掉,到什麼地方,到天上?到地獄?所有無知。於過去際、於未來際、於現在際不明白,不明白究竟這個我是怎麼回事?執著有我,而對這個我,又不太明白,還是猶豫不決,這叫做無明。
vibhāgaḥ katamaḥ / yat pūrva-ante ajñānam iti vistareṇa sūtraṃ / tatra pūrva-ante ajñānaṃ katamat / atītān asaṃskārān ayoniśaḥ kalpayataḥ kiṃkanv aham abhūvam atīte adhvany āhosvin na aham abhūvam atīte adhvani / ko nv aham abhūvaṃ / kathaṃ vā abhūvam iti yad-ajñānaṃ / apara-ante ajñānaṃ katamat / anāgatān saṃskārān ayoniśaḥ kalpayataḥ kiṃ nv ahaṃ bhaviṣyāmy anāgate adhvany āhosvin na ahaṃ bhaviṣyāmy anāgate adhvani / kiṃ bhaviṣyāmi kathaṃ bhaviṣyāmi ity ajñānaṃ/pūrva-anta apara-ante ajñānaṃ katamat /adhyātmam ayoniśaḥ kathaṃ-kathī-bhavataḥ ke santaḥ ke bhaviṣyāmaḥ / ayaṃ sattvaḥ kuta āgataḥ / itaś cyutaḥ kutra gāmī bhaviṣyati iti yad ajñānaṃ /
於內無知云何?謂於各別諸行,起不如理作意,謂之為我,所有無知。於外無知云何?謂於外非有情數諸行,起不如理作意,謂為我所,所有無知。於內外無知云何?謂於他相續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怨親中,所有無知。
[解]4)什麼是於內無知?於內無知,就是指這個身體裏面的事情不明白,就叫做無明。
a)謂於各別諸行,就是一樣一樣的有為法。譬如說眼、耳、鼻、舌、身,這是五淨色根,緣五種境生五識,這是一種行。另外五淨色根的依止處,就是扶根塵。又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的這些事情,這也是諸行。
b)起不如作意謂之為我,在各別的這些有為法,有生滅變化的五淨色根、扶根塵、心識,這些諸行上發起不如理的想法,說色是我、或者說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識是我;或者眼是我、耳是我、乃至鼻舌身意是我,就是執著這些事情是我,這實在是無知,這都是不是我,那有我可得?而妄想顛倒執著為我,就是無知,就是無明。
5)什麼是於外無知?就是身外之物,自己還是不知道,那也是無明。
a)謂於外非有情數諸行,不是有情之類,色、聲、香、味、觸,這一切的大地、山河、鳥語、花香這一切事情,外邊不是有情的範圍內所有的有為法。
b)起不如作意謂之為我所,發起不如理的這種作意想法,執著這是我所有,這塊土地是我的,這車子是我的,這房子是我的,種種的這些我所法。我尚不可得,那有我所可得呢?所以是無知,這就是無明。所以,在有情的色、受、想、行、識,執著我、我所;在無情物上,執著是我所有。真實在一切有為法上,沒有常恒住不變異的我。沒有我,也就沒有我所;而執著有我、我所那是無明,所以叫做無知。
6)什麼是於內外無知?謂於他相續諸行,另外一個有情的生命體上,所有的色受想行識就是諸行。他有情也是屬於有情,所以也可以說是內;但是他不是我的生命,所以又說是外。起不如理作意分別,就是這個人是我的怨家,這個人是我親愛的人,這個人也不親、也不怨,是個中等、中間性的人,這也是無知。
adhyātmam ajñānaṃ katamat / pratyātmikān saṃskārān ayoniśa ātmanā manasi kurvato yad ajñānaṃ / bahirdhā ajñānaṃ katamat / bāhyān sattva-saṃkhyātān saṃskārān ātmīyato ayoniśo manasi kurvato yad ajñānaṃ / adhyātma-bahirdhā ajñānaṃ katamat / pārasāntānikān saṃskārān mitra amitra udāsīnato ayoniśaḥ kalpayato yad ajñānaṃ /
於業無知云何?謂於諸業,起不如理分別,謂有作者,所有無知。於異熟無知云何?謂於異熟果所攝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有受者,所有無知。於業異熟無知云何?謂於業及果,起不如理分別,所有無知。
[解]7)什麼是於業無知?謂於諸業,就是各式各樣的業,或者是福業、或者是非福業、或者是不動業、或者是十善業、十惡業,五逆十惡的業。起不如理分別謂有作者,因為業不會自己就會有業,而是要有個作者去創造,才會出來業。因業而執著有我,這個作者就是我,實在就是無知,就是無明,那有我可得呢?所以叫做所有無知。
8)什麼是於異熟無知?對於果報這一方面的一切有為法,生起不合道理的分別,就是這樣的有為法現起的時候,有一個我去接受它,這我為受者,而實在我是不可得,可是不知道,所有無知,所有的無明。
9)什麼是於業異熟無知?就是對於業因,及業因所得果,生起不合道理的分別心,所有的無知,就叫做於業異熟無知。或是說不承認有業,也不承認有果,業與果都是沒有,不承認有因果。這樣的不如理分別所有的無知,就叫做無明。
karmaṇy ajñānaṃ katamat / karma-kartāram ayoniśaḥ kalpayato yad ajñānaṃ / vipāke ajñānaṃ katamat / vipāka-phala-saṃgṛhītān saṃskārān vedakato ayoniśaḥ kalpayato yad ajñānaṃ / karma-vipāke ajñānaṃ katamat / vitathaṃ karma tat-phalaṃ ca ayoniśaḥ kalpayato yad ajñānaṃ /
於佛無知云何?謂於佛菩提,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於法無知云何?謂於正法善說性,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於僧無知云何?謂於僧正行,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
[解]10)什麼是於佛無知?就是對於佛所覺悟的菩提無知。菩提,就是如理智、如量智,能覺悟諸法實相的智慧,叫做如理智;通達一切緣起法,就是如量智。佛的菩提就是斷除煩惱障,斷除所知障。
a)對於佛的無上菩提的境界,他不能思惟、觀察,因為不明白,也就沒有辨法思惟。
b)或邪思惟,他會思惟佛菩提,但是他有邪知邪見的關係,思惟的不對。
c)或由放逸,或者這個人貪著世間的五欲,對佛菩提的事情敬而遠之。
d)或由疑惑,或者這個人願意學習,但是沒有甚深的理解,不能建立清淨的信心,所以心裏面疑惑。人能夠得到那樣高的智慧嗎?人能夠沒有煩惱嗎?人能夠大慈大悲的廣度眾生嗎?就是對於佛的功德心裏面有疑惑。
e)或由毀謗,或者是心裏面有成見,有意毀謗佛的功德智慧,也是無明。總之,或不思惟的無知,或邪思惟的無知,或由放逸的無知,或由疑惑的無知,或由毀謗的無知,都叫做無明。
11)什麼是於法無知?對於佛的大智慧所證悟的勝義諦,不明白,也叫做無明。謂於正法,正法是什麼呢?就是佛所覺悟的大涅槃的境界,這是正法。通常說教、行、理。教就是無量無邊的法門,法門裏面說到行,說到理,說到佛的果德,統起來都名為正法。善說性,佛有大智慧善巧的宣說這個正法,來開導迷惑顛倒的眾生,初中後所說的妙法,都是非常有益,能令眾生得大利益。或不思惟,眾生的智慧不夠,沒有辦法思惟、觀察如來的正法,這是無明。或邪思惟,有成見的人作種種的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這就叫做無明。
12)什麼是於僧無知?僧,就是隨佛出家修學聖道有成就的人。謂於僧正行,就是隨佛出家這些人,減少睡眠、雜事,專精的修學四念住,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一種行為。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這也叫做無明。
buddhe ajñānaṃ katamat / buddhānāṃ bodhim amanasi kurvato vā mithyā vā manasi kurvataḥ pramādyato vā kānkṣato va apavadato vā yad ajñānaṃ / dharme ajñānaṃ katamat / dharmasya svākhyātatām amanasi kurvato vā mithyā vā manasi kurvataḥ pramādyato vā kānkṣato vā apavadato vā yad ajñānaṃ saṅghe ajñānaṃ katamat / saṅghasya supratipattim amanasi kurvato vā mithyā vā manasi kurvataḥ pramādyato vā kānkṣato vā apavadato vā yad ajñānaṃ /
於苦無知云何?謂於苦是苦性,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如於苦,當知於集、滅、道無知亦爾。
[解]13)於苦無知云何?在學習佛法之後,能夠進入到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的時候,會覺知到苦真是苦,和一般的凡夫不同。因為,凡夫不是真實能夠知道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眾生也知道。但是五取蘊苦,眾生是不知道。像壞苦、苦苦,眾生也能知道;但是行苦就不明白。謂於苦是苦性,苦就是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是苦性,或者是壞苦,或者是苦苦,或者是行苦。在色受想行識裏面,也會有如意的事情,但是如意的事情忽然間失掉,這就是壞苦。苦苦,很多令他不如意的事情,不能排遣,只有受。或者是沒有苦也沒有樂,也是苦。因為,不可能永久停留在不苦不樂的境界,在時間上剎那剎那的向前進,一定遇見壞苦,或是遇見苦苦,行苦也是苦。所以,凡夫是很難覺悟是苦,唯有聖人對於色受想行識是苦,認識得非常清楚。或不思惟,凡夫不明白,所以不能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這就是無明。
14-16)於苦無知,於集、滅、道也是不懂。苦諦是由集諦來,集是因,苦是果,滅是滅除苦。怎麼樣才能滅?要修戒、定、慧的聖道,才能滅除惑業苦。
duḥkhe ajñānaṃ katamat / duḥkhaṃ duḥkhato amanasi kurvato vā mithyā vā manasi kurvataḥ pramādyato vā kānkṣato vā apavadato vā yad ajñānāṃ yathā duḥkhe evaṃ samudaye nirodhe mārge ajñānāni draṣṭavyāni //
於因無知云何?謂起不如理分別,或計無因,或計自在、世性、士夫、中間等不平等因,所有無知。如於因無知,於從因所生諸行亦爾。
[解]17)什麼是於因無知?因,就是生命體的緣起,也就是一切法的緣起,不明白,這也是無明。就是生起不合道理的觀察、想法,怎麼樣?
a)或者起不如理分別的時候,認為世間上一切眾生的生命體,沒有因緣就有。
b)或計自在,認為世間上的生命,眾生的生命體也好,所居住的世界的情況也好,是有因緣而有。什麼因呢?這些世界上的事情是自在天創造,生命是大自在天創造給我,高山大海是大自在天創造。
c)或計世性,承認有一個真實體性的東西,是宇宙萬物的根本。就是世間一切法是依他為根源而有,就名之為世性,也叫做冥性。冥性是什麼呢?就是外道入定能觀過去八萬劫的事情,在八萬劫以前就看不明白,心裏想,八萬劫之前我看不明白的地方就叫做冥。那個地方有不可思議的體性,生出來世間一切法,這叫做冥性,也叫做自性。這個自性沒有創造萬法的時候,叫做自性。創造萬法的時候,叫做世性。不管是創造、不創造,我看不懂那回事情,我看不明白就叫冥性。自性,是約有意識的神;冥性,是約一種理性。
d)士夫,士夫就是我,就是執著色受想行識裏面有一個我,我創造世間一切,就是神我。有我論者認為我是萬能,能創造世間的一切萬事萬物。
e)中間,就是梵天王。在初禪和二禪之間,叫中間禪,也就是無尋唯伺三昧。梵天王成就這個三昧,有能力創造世間的萬物。所以,認為世間上的萬事萬物是梵天王創造。
f)等不平等因,等,就是這以上。這以上這麼多的看法是不平等因。什麼是不平等?譬如:大自在天創造宇宙間的萬事萬物,萬事萬物是有因,是以大自在天為因。大自在天是誰創造?沒有人創造他,他是自然而有。那麼萬事萬物是有因,而自在天是無因,這是不平等。很多都是有因,只有一個是無因,所以彼此不平等。
g)所有無知,計無因也是無知。計自在天、計世性、計士夫、計中間禪等不平等因,都是無知,都是無明。就像前面說,對於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的因,不知道怎麼回事?這是無明。
18)從那個因所生出來的萬事萬物,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也不明白。因不明白,果也是不明白,所以也是無明。
又彼無罪故名善,有罪故名不善;有利益故名應修習,無利益故名不應修習;黑故名有罪,白故名無罪;雜故名有分。
[解]因果,有善的、有福業的因果;有非福,罪業的因果,就是染淨。清淨的屬善,染污的屬惡。
a)無罪故名善,存好心,不傷害別人,那件事就是善。
b)有罪故名不善,不存好心,傷害別人也就傷害自己,就是有罪過,那件事不善。
c)所做的事情是有利益,對於自己有利益,對於他人也有利益,那麼這樣的事情,就應該去做。
d)若是從符合因果的道理,能夠不做惡事而做善法,就會有真實的利益,應該去做,無利益的事情是不應該做。
e)什麼是有罪?做那件事沒有光明令你苦惱,就是有罪。
f)什麼是無罪?做那件事令你心清淨,得的果報也特別的滿意,所以是無罪。
g)什麼是有分?有的時候做那件事又不純是有罪,也不純是福,有福也有罪。所以得果報的時候,也有福的一面,也有受苦的一面,就是混雜。所以,有分就是有黑白分,就是有苦、也有樂。
hetāv ajñānaṃ katamat / ahetukaṃ vā kalpayato viṣama-hetuṃ vā īśvara-prakṛti-puruṣa antara ādikaṃ vā ayoniśaḥ kalpayato yad ajñānaṃ / yathā hetāv evaṃ hetu-samutpanneṣu saṃskāreṣu // te punaḥ kuśalā anavadyatvāt / akuśalāḥ sa-avadyatvāt / sevitavyā hitatvāt / asevitavyā ahitatvāt / sa-avadyāḥ kṛṣṇatvāt / anavadyāḥ śuklatvāt / sapratibhāgā vyāmiśratvāt //
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云何?謂增上慢者,於所證中顛倒思惟,所有無知。如是略說十九種無知。
[解]19)什麼是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為什麼要說六觸處?就是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乃至內心來分別,就在這個地方,開始用功修行。如何說?就是六根與六境,與色聲香味觸接觸的時候,運用智慧,調伏內心的動作,觀察、思惟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無常、無我;觀察、思惟眼耳鼻舌身意也是無常、無我,觀察、思惟一切法空,令心無所住。什麼是如實通達?就是如諸法真實相去通達,去明了、去觀察。這樣才算修行,才能改造自己,不會再墮落在輪迴裏面。在這裡,於六觸處如實通達,而實在沒有如實通達,就認為自己是如實通達,這是無知,這是無明。怎麼叫無明呢?就是這位增上慢的人,把自己看得太高,對於他自己所成就的境界,搞錯,所以顛倒思惟。只是得一點禪定而已,並不是得聖道,但是認為是得聖道,就是無知、無明。這樣,略說十九種無知,就是十九種無明。
ṣaṭsu sparśa-āyataneṣu yathā-bhūta-saṃprativedhe ajñānaṃ katamat / adhigame viparyasta-cetasa ābhimānikasya yad ajñānaṃ / tad etad abhisamasya viṃśaty-ākāram ajñānaṃ bhavati /
5.3.4.4.1.2.七種無知
復有七種無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轉愚;四、最勝愚;五、真實愚;六、染淨愚;七、增上慢愚。前十九無知,今七無知,相攝云何?謂初三無知攝初一,次三無知攝第二,次三無知攝第三,次三無知攝第四,次四無知攝第五,次二無知攝第六,後一無知攝第七。
[解]1)除了十九種無知,又有七種的無知,就是七種的無明。哪七種呢?
第一、世愚,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前際、後際、現在際,在這三世上不明白是無我、無我所,所以叫做世愚。
第二、事愚,是約內外說。
第三、移轉愚,就是由未來移轉到現在,由現在移轉到過去。指前面業無知、異熟無知、業異熟無知,業能感果報,就是移轉。
第四、最勝愚,就指前面於佛無知、於法無知、於僧無知,三寶是最殊勝。
第五、真實愚,真實愚是苦、集、滅、道,對於出世間的因果不明白。
第六、染淨愚,就是前面於因無知,即因所生法無知,就是因果。因果有善、惡,所以稱為染淨。
第七、增上慢愚,就是於六處觸如實通達無知,就是對沙門果有所不知。
2)前面說的十九種無明,這裏又說七種,彼此的關連,是怎麼樣呢?
a)初三無知攝初一,十九種無知中,初開始三個無知,可以攝持第一個愚,就是世愚。
b)次三無知攝第二,十九種無知中的內無知、外無知、內外無知,可以攝持第二個事愚。指色受想行識的事,都是無我、無我所,但是不知道,認為有我、有我所。
c)次三無知攝第三,業無知、異熟無知、業異熟無知,攝第三移轉愚。
d)次三無知攝第四,就是三寶,攝最勝愚。
e)次四無知攝第五,苦、集、滅、道無知,攝第五個真實愚。
f)次二無知攝第六,就是於因無知、即因所生法無知,攝第六個染淨愚。
g)後一無知攝第七,就是於六觸如實通達無知,就是沙門果證的不明白,攝增上慢愚。
punar anyat sapta-vidham ajñānaṃ / adhva-saṃmoho vastu-saṃmohaḥ saṅkrānti-saṃmohaḥ agrasaṃmohas tattvasaṃmohaḥ saṃkleśavyavadāna-saṃmoho abhimāna- saṃmohaś ca // yac ca viṃśati-vidham ajñānaṃ yac ca sapta-vidham ajñānaṃ tatra kena kasya saṃgraho draṣṭavyaḥ / tribhiḥ prathamair ajñānaiḥ prathamasya ekasya saṃgrahaḥ / punas tribhir anudvitīyasya / punas tribhir anu caturthasya / punaś caturbhir anu pañcamasya / punaḥ ṣaḍbhir anu ṣaṣṭhasya / paścimena ekena saptamasya //
5.3.4.4.1.3.五種愚
復有五種愚:一、義愚;二、見愚;三、放逸愚;四、真實義愚;五、增上慢愚。前十九愚,今五種愚,相攝云何?謂見愚,攝前六及於因所生法無知;放逸愚,攝於業異熟俱無知;真實義愚,攝於佛等乃至道諦無知;增上慢愚,攝最後無知。當知義愚通攝一切。
[解]1)還有五種的無知。
一、義愚,就是不明白道理,對於一切所應該通達的事情,都是不明白。
二、見愚,有智慧,能有所見,在這廣大、複雜的情況中,他能夠看出來一些道理,叫做見。但是這種見,是愚癡的境界,有無明,搞錯,所以叫做愚。
三、放逸愚,想要生到天上,但是又不想要做善事,就叫做放逸愚。
四、真實義愚,對真實義不明白,苦集滅道是真實義,不明白就是愚。
五、增上慢愚,這和前面一樣。
2)前十九種愚,今五種愚,相攝云何?
a)見愚,攝前六及於因所生法無知,見愚可以收攝前十九個愚裏面的前六個愚。以及於因無知,從因所生法無知,這兩個。所以,見愚可以該攝八個無明。
b)放逸愚,攝於業異熟俱無知,就是業無知、異熟無知,業異熟俱無知,可以放在放逸愚裏面,生死業都是屬於放逸的事情。
c)真實義愚,可以攝佛、法、僧無知,苦、集、滅、道這七個無知。
d)增上慢愚,攝最後無知。
e)義愚,當知義愚通攝一切,十九個無明都可以包括在內。
punar anyat pañca ākāram ajñānaṃ / arthasaṃmoho dṛṣṭisaṃmohaḥ pramāda-saṃmohas tattva-artha-saṃmoho abhimānasaṃmohaś ca / yac ca eka-anta-viṃśati-vidham ajñānaṃ yac ca pañca-vidhaṃ katamena kasya saṃgraho draṣṭavyaḥ / dṛṣṭi- sammohena pūrvakāṇāṃ ṣaṇṇāṃ / hetu-samutpanneṣu ca dharmeṣv ajñānasya saṃgraho draṣṭavyaḥ / pramāda-saṃmohena karmaṇi vipāke tad-ubhaye ca ajñānasya saṃgrahaḥ / tattva-artha-saṃmohena buddha-ādiṣu mārga-satya-paryavasāneṣu ajñānasya saṃgrahaḥ / abhimāna-saṃmohena paścimasya [saṃgrahaḥ] / artha- saṃmohena punaḥ sarveṣāṃ saṃgraho draṣṭavyaḥ //
5.3.4.4.1.4.六種無明差別
復次,無知、無見、無有現觀、黑闇、愚癡及無明闇,如是六種無明差別,隨前所說七無知事,次第應知。於後二無知事,總合為一,起此最後無明黑闇。復有差別,謂聞、思、修所成三慧所治差別,如其次第說前三種;即此所治軟、中、上品差別,說後三種。如是所治差別故、自性差別故,建立六種差別應知。
[解]1)復次,現在約能知的智慧,來說無明。無知、無見、無有現觀等有六種無明。不現見的事情,不明白叫做無知;現見的事情,當前就可以見聞覺知的事情,不明白叫做無見。無有現觀,無分別智與真如理相應的時候,叫做現觀。現在說無有現觀,就是凡夫境界。黑闇也是無知,愚癡也是無知,以及無明闇還是無知。這樣一共有六種差別。這六種不同的無明,就是隨順前面所說的七無知事的次第。
第一、無知,就是世愚。
第二、無見,就是事愚。
第三、無有現觀,就是移轉愚,因為沒有聖道的智慧,就是要流轉生死;若有聖道的智慧,生死就停下來。
第四、黑闇,就是最勝愚。
第五、愚癡,就是真實義愚,對於苦集滅道的次第的道理不明白。
第六、無明闇,就是染淨愚和增上慢愚,總合為一,就是這裡最後的無明黑闇。
2)還有不同的含義,就是學習佛法的人,初開始是聞所成慧,再進一步思所成慧,再進一步是修所成慧,這三種智慧。由這三種方法所成就的三種智慧,有什麼作用呢?能消除內心的無明。聞所成慧所對治的無明,就是無知;思所成慧所消除出去的無明,就是無見;修所成慧所對治的無明,就是無有現觀,如其次第說前三種無知。
3)聞思修三慧所對治的無明,是有三種不同。依照無明煩惱力量分軟、中、強,分三品。由聞思修三種智慧,所消除的無明的差別,說為前三種無明。在無明本身的體性上看,也是有軟、中、上品的不同,就是後三種無明。所以,建立六種差別應知。
ajñānam adarśanam anabhisamayas tamaḥ-saṃmoho avidyā iti ime ṣaḍavidyā-paryāyāḥ sapta-vidhe saṃmoha-vastuni yathā-kramaṃ draṣṭavyāḥ / paścime tattva-saṃmoha-vastuni / evaṃ vastu kṛtvā api paścimo avidyā-andha-kāra- paryāyas tatra draṣṭavyaḥ//aparaḥ paryāyaḥ /śrutamayyāś cintāmayyā bhāvanāmayyāś ca prajñāyā vipekṣaṇa trayaḥ paryāyā yathā-kramaṃ [yojyante] /tasyā eva vipakṣa-bhūtāyā mṛdu-madhya adhimātratvād apare punas trayaḥ paryāyā iti vipakṣa-prabhedataś ca svabhāva-prabhedataś ca ṣaṭ paryāyāḥ //
5.3.4.4.2.行
身行云何?謂身業。若欲界、若色界,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動。語行云何?謂語業,餘如前應知。意行云何?謂意業。若在欲界名福、非福,在上二界唯名不動。
[解]1)什麼是身行?就是身體的活動所造的業力。通常說出入息是身行,為什麼?因為有入出息、有這口氣,身體才能動。或者,就是身體發出來種種的活動,也叫做身行。這裏,主要是身體發出來的活動。或者是欲界的活動,或者是色界天身的活動。若在欲界來說,就是一個福業,一個非福業。若是在欲界以上的色界天,就是不動業,就是定。這樣福行、非福行、不動行,就是是無明緣行的行。
2)什麼是語行?就是說話所造的業力。內心裏面要有所尋伺,才能夠會說話,所以尋伺叫做語行。或者,說誠實的語言,或者說虛妄的語言這些事情,就叫做語業。其餘像前面身行所說,就是若欲界、若色界,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動。
3)什麼是意行?就是意的造作、意的活動。就是第六意識要活動,一定要有受、想的心所,不然第六意識也不能活動。所以,受、想心所叫做意行。或者,就是思心所,由思為導首,所有的思想活動,都叫做意業。若是欲界有情,意業活動,或者是福業、或者是非福業。若在上二界,唯名不動業,因為他是修禪定。
kāyasaṃskārāḥ katame /kāya-karma kāma-avacaraṃ rūpa-avavacaraṃ puṇya apuṇya- saṃkhyātamadha ūrdhvaṃ punar āniñjyasaṃkhyātaṃ / vāksaṃskārāḥ katame / vākkarma / śepaṃ pūrvavad draṣṭavyaṃ / manaḥ-saṃskārāḥ katame / manaskarma / tat kāma-dhātau puṇya apuṇyaṃ na āneñjyaṃ dvayor upari-mayor dhātvor āneñjyam eva ca //
5.3.4.4.3.識
眼識云何?謂於當來依止眼根,了別色境識,所有福、非福、不動行所熏發種子識,及彼種子所生果識。如眼識如是,乃至意識應知亦爾。由所依及境界所起了別、差別應知。此於欲界具足六種,色界唯四,無色界唯一。
[解]1)什麼是眼識?
a)這個眼識不是指現在的眼識,是這個生命體結束,又出現一個生命體而說。所以,就是在當來,以眼根為依止處,發出來眼識,能明了各式各樣的色境,青黃赤白,地水火風,就指這個眼識說。
b)這個眼識,是由名言種子才能現起,但是名言種子現起同時也要有有支種子,就是業力的種子。所以,在這裏說所有造的福業,或者造的非福業,造的不動業。由這些業,熏習、引發眼識的種子,叫做種子識。種子即是識,名為種子識。
c)及彼種子所生果識,種子識不能永久停留在種子的狀態,若有因緣得果報的時候,眼識就現行,就是果識。前面是因,這裏是果;因也好,果也好都是識。
2)眼識之外,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同眼識是一樣。也是在當來,依止餘根了別境識,所有福、非福、不動行所熏發種子識,及彼種子所生果識。
3)由所依,由於這個識一定要有一個所依根,就是眼識依眼根,耳識依耳根,乃至意識依意根。及境界,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要有一個所緣境,沒那個所緣境,這個識是不活動,不能生起。所依之根、所緣之境不同,所起的了別也就不同。就是依眼根、色境發出來眼識;依耳根及所緣的聲音,發出來的耳識,乃至意識。所以,由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的差別應知。
4)這個識,若在欲界的眾生,是具足六種識,眼識、耳識乃至意識。但是色界天的眾生,六識不具足,鼻識、舌識沒有。因為,他們常入定,不需要吃欲界的飲食,所以沒有鼻識、舌識,色界唯四種識。無色界呢?唯有一種,就是第六意識,前五識都沒有。這樣,這個識指六識說,不像前面別的文指阿賴耶識。
cakṣur-vijñānaṃ katamat / āyatyāṃ cakṣur-indriya-āśrayā yā rūpa prati-vijñaptir yat puṇya apuṇya āneñjyaṃ paribhāvitabījabhūtaṃ vijñānaṃ yac ca tadbījasamudbhūtaṃ / yathā cakṣur-vijñānam evaṃ śrotra-ghrāṇa-jihvā-kāya-mano-vijñānāni draṣṭavyāni / āśraya-viṣaya-kṛtaś ca eṣa prativijñapti-viśeṣo draṣṭavyaḥ / tat punaḥ kāma-avacaraṃ ṣaḍ-vidhaṃ /rūpa avacaraṃ catur-vidhaṃ / ārūpyāvacaram eka-vidham eva //
5.3.4.4.4.名色
受蘊云何?謂一切領納種類。想蘊云何?謂一切了像種類。行蘊云何?謂一切心所造作意業種類。識蘊云何?謂一切了別種類。如是諸蘊,皆通三界。四大種云何?謂地、水、火、風界,此皆通二界。四大種所造色云何?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欲界具十及法處所攝假色,色界有八及法處所攝色,然非一切。此亦二種,謂識種子所攝受種子名色,及於彼所生果名色。
[解]1)名色中的名。
a)什麼是受蘊?就是眾生在當前的境界上,領受不同種類的事情,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各式各樣的情況。這麼多的種類積聚起來,名為受蘊。蘊,積聚的意思。什麼是種類?唯有苦受、唯有樂受、唯有不苦不樂受;有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意觸所生受,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境界。
b)什麼是想蘊?就是眾生生命體存在的時候,會了別、會認識很多不同的事情。想蘊的範圍很寬,能夠分析一切法,能夠建立很多的名言,用很多的名言表達一切法。所以,能詮、所詮,都是想蘊的作用,這麼多的事情總合起來,就叫做蘊。
c)什麼是行蘊?就是一切心所造作意業種類。一切心,有時候是有道德,有的時候是無道德,有的時候貪心,有的時候瞋心,各式各樣的心。各式各樣的心在創造的時候,在阿賴耶識裏面熏成業種子。或者是善、或者是惡、或者是無記、或者屬於人、或者屬於天,這是種類不同。
d)什麼是識蘊?就是一切了別種類。了別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這個了別的範圍也非常的大,色受想行都能了別。前面的受、想、行、識,都是通於欲界、色界、無色界。
2)名色中的色。
a)什麼是四大種?前面受想行識,是名色支裏面的名。什麼是色?色是四大種,就是地、水、火、風界。地水火風通於欲界,也通於色界。
b)什麼是四大種所造色?就是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十色處,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加上色、聲、香、味、觸這五種境界。法處所攝色,法處,就是第六意根所面對的境界。色、聲、香、味、觸,都是法,也包括在法處之內。另外,就是律儀色、非律儀色、三摩地所行境色,都是法處所攝色。
3)欲界的眾生具足十種色: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及法處所攝的假色也具足。假色,就是律儀色和非律儀色。三摩地所行境色,就是實色。假色是怎麼講呢?就是受律儀戒的時候,戒師作白四羯摩,或者是念戒相的時候,都能夠誠懇、沒有雜念、很分明,在心裏面接受。這樣,在內心造成一種假色,也就是造成一種力量,就是戒體。當受戒的時候,虔誠的祈求戒法,希望能夠得到戒,有這樣的心,就得戒。就是因為內心的祈求、思惟,而成立這樣的色,才顯現出來這種色,所以這個叫做假色,就是因此假立名為色。
4)色界天有八種,及法處所攝色裏面的三種色,但不是三種色全部都有。因為色界天的人,不會有非律儀,所以色界天的人只有三摩地所行境色、律儀色這兩種。
5)名色還可分兩種,一個種子,一個現行這兩種。
第一、識種子所攝受種子名色。什麼是識種子?就是名色的種子熏習在阿賴耶識裏面叫識種子。所攝受種子名色,就是阿賴耶識能夠受熏,能夠儲藏在那裏,它能接受,所以叫攝受種子,這稱為名色,不是現行的境界。
第二、及於彼所生的果,稱為名色。就是種子的名色,成為現行的名色。
vedanā-skandhaḥ katamaḥ / anubhava-jātiḥ sarvā / sa ca trai-dhātuka-avacaraḥ / saṃjñā-skandhaḥ katamaḥ / saṃjānanā-jātiḥ sarvā / saṃskāra-skandhaḥ katamaḥ / citta abhisaṃskāra-manas-karma-jātiḥ / vijñāna-skandhaḥ katamaḥ / vijānanā-jātiḥ sarvā /ete api skandhās traidhātuka avacarā draṣṭavyāḥ // catvāri mahā-bhūtāni katamāni / pṛthivī-dhātur ab-dhātus tejo-dhātur vāyu-dhātuḥ / te api dhātu-dvaye / catvāri mahā-bhūtāny upādāya / rūpaṃ katamat / daśa-rūpīṇy āyatanāni / dharma āyatana-paryāpannaṃ ca rūpaṃ daśa kāma-avacarāṇi prajñapti-patitaṃ ca dharma āyatana-rūpaṃ aṣṭau rūpa-avacarāṇi dharma-āyatana-paryāpannaṃ ca / sarvaṃ tad api dvividhaṃ / vijñānabījaparigṛhītabījabhūtaṃ ca tadanirvarttita-phala-bhūtaṃ ca //
5.3.4.4.5.六處
眼處云何?謂眼識所依淨色,由此於色已見、現見、當見。如眼處如是乃至意處,隨其所應盡當知。於一切處,應說三時業用差別。此亦二種,謂名色種子所攝受種子六處,及彼所生果六處。五在欲、色界,第六通三界。
[解]1)什麼是眼處?就是眼根,眼根也叫做眼處。處,生長門,就是由於六根、六境合和的時候,能生出識,所以,是識的生長門。眼處、眼根,究竟指什麼說?就是眼識所依止的淨色,這精微的物質。因為有眼根的關系,眼識就能發生作用。所以,對一切的色法,已能夠見到一切色法,也是現在能見,或者當來能見。
2)如眼處是這樣子,乃至意處,隨其所應也是這樣子,應該知道。就是耳處所依淨色,就是淨色根,由此淨色根的耳根,所以於聲塵已見、現見、當見。
3)於一切處,應說三時業用差別。於一切處,就是六個處。應說三時業用差別,就是前面說的已見、現見、當見。在一切的境界上看,應該說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有三時的作用差別。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或者說已見、現見、當見;已聞、現聞、當聞等。
4)處也分兩種不同,就是名色種子所攝受種子六處,就是六處的種子隨逐名色種子,這是在種子的階段,還沒能夠現出來六處的境界。及彼所生果六處,這就是現行。
5)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前五處是在欲界、在色界;第六是通三界,就是意處是通於三界。
cakṣur-āyatanaṃ katamat / cakṣur-vijñāna-saṃniśrayo rūpa-prasādo yena rūpāṇi paśyat paśyati drakṣyati vā / yathā cakṣur-āyatanam evaṃ śrotra-ghrāṇa-jihvā-kāya-mana-āyatanāni yathā-yogaṃ draṣṭavyāni / sarveṣāṃ ca kāla-traya-nirdeśena karma nirdeṣṭavyaṃ /tad api dvividhaṃ nāmarūpa-parigṛhīta-bīja-bhūtaṃ tad-abhinirvartita-phala-bhūtaṃ ca kāma-avacaraṃ / rūpa-avacarāṇi pañca / ṣaṣṭhaṃ trai-dhātuka vacaraṃ //
5.3.4.4.6.觸
眼觸云何?謂三和所生,能取境界淨妙等義。如是餘觸各隨別境說相應知。此復二種,謂六處種子所攝受種子觸,及彼所生果觸。欲界具六,色界四,無色界一。
[解]1)什麼是眼觸?就是根、境、識這三種法能和合起來,才名之為觸。觸,能夠攝取一切境界的特別清淨、微妙的境界;也能攝取不清淨,不微妙的境界;也可能攝取不到淨妙等。
2)像這樣,其餘的觸,各各隨順自己所常用的境界,說出來這三和觸的相貌,應知就是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3)這個觸也是分成兩種,謂六處種子所攝受種子觸,這就是種子觸。及彼所生果觸,就是現行。
4)欲界具六,色界是四;無色界只有一,就是意觸,不具有前五觸。
cakṣuḥ-saṃsparśaḥ katamaḥ / trika-samavāya-jā viṣaya-śubhaṃ prativiṣaya lakṣaṇa-nirdeśo avagantavyaḥ / te punar dvividhāḥ / ṣaḍ-āyatana-bīja-parigṛhīta-bīja-bhūtāś ca tadabhinirvarttita-phala-bhūtāś ca / kāma-avacarāḥ sarve / rūpa-avacarāś catvāraḥ / ārūpya-avacara ekaḥ //
5.3.4.4.7.受
樂受云何?謂順樂諸根境界為緣,所生適悅受,受所攝。 苦受云何?謂順苦二為緣,所生非適悅受,受所攝。不苦不樂受云何?謂順不苦不樂二為緣,所生非適悅非不適悅受,受所攝。欲界三,色界二;第四靜慮以上,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唯有第三不苦不樂。此亦二種,謂觸種子所攝受種子受,及彼所生果受。
[解]1)什麼是樂受?順樂諸根境界為緣,就是隨順樂受的諸根境界為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境。這根境為緣,能隨順你的心意,發出樂受的感覺,生出令你喜悅的感覺。受所攝,就是與樂受同時活動的心、心所法。
2)什麼是苦受?謂順苦二為緣,就是六根、六境,根和境這兩個,作為隨順苦受生起的因緣,所以就生出令你不歡喜的感覺。受所攝,就是與苦受同時的其他心、心所法。
3)什麼是不苦不樂受?就是以根、境這兩個,作為隨順不苦不樂受生起的因緣,所發生出非適悅受、非不適悅受,還有種種受的所攝。
4)欲界,這三種受都有;色界只有兩種,沒有苦受。初禪、二禪、三禪,這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有。到四禪以上,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定,是沒有苦受、也沒有樂受,只有不苦不樂的無記受,所以色界是二。
5)受也有兩種,就是觸種子所攝受種子,以及彼所生果受。
sukhā vedanā katamā / yat sukha-sthānīyam indriya-viṣayaṃ pratītya utpadyate sātaṃ vedayitaṃ vedanā-gataṃ / duḥkhā vedanā katamā / yad duḥkha-sthānīyaṃ [dvayaṃ] pratītya utpadyate asātaṃ vedayitaṃ / aduḥkha asukhā vedanā katamā / yad aduḥkha asukha-sthānīyaṃ dvayaṃ pratītya utpadyate na eva sātaṃ na asātaṃ vedayitaṃ vedanā-gataṃ / tisraḥ kāma-caryāḥ / dve rūpa-avacarye tṛtīyād yāvad dhyānāt / aduḥkha asukhā caturthād dhyānād ūrdhvaṃ yāvan na eva-saṃjñā na asaṃjñā āyatanāt tā api vedanā dvividhāḥ sparśa-bīja-parigṛhīta-bīja-bhūtās tad-abhinirvartita-phala-bhūtāś ca //
5.3.4.4.8.愛
欲愛云何?謂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欲界苦果。色愛云何?謂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色界苦果。無色愛云何?謂無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無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無色界苦果。
[解]1)什麼是欲界的愛?欲界的愛是怎麼生起的呢?
a)就是欲界的一切有為法,欲界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有為、有漏的境界為因緣所生出來。愛,就是內心攀緣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心裏面有愛現起,叫做諸行為緣所生。愛通常說,是隨順心所欲,就會生起愛的這種活動;但是不隨順心所欲,就是苦惱的境界,或者是不苦不樂的境界,心裏面也會有愛,就是不歡喜的境界,希望它遠離。
b)於欲界行染污希求,這樣生出的愛,不是清淨的愛,是一種繫縛的境界,所以叫做染污。這種染污繫縛的愛生起以後,不會滿足,還會希求更多。一方面是染著繫縛,一方面不知足,這都是有愛的相貌。
c)由此能生欲界苦果,這樣的心情生起以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就是能生欲界的苦果。染污的希求應該有二種,用合理的或者是合法的手段、合法的行為,就是五戒十善這一種,就會生出人天的果。另一種,用非法的手段,做種種惡事,就會生出三惡道的果。三惡道是苦果,人天也是苦果。
2)什麼是色界天的愛?
a)就是色界天的諸行,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色受想行識,主要就是禪悅的境界,禪定裏面的輕安樂,或者是不苦不樂,這些因緣生出的愛著心。經過長時期的修行,成就色界禪,或者死掉以後生到色界天,都叫做色愛。
b)於色界行,染污希求。有如意的禪悅,因為愛著禪悅的境界,為禪悅的境界所繫縛,所以也是染污。有順心的境界,還是繼續地希求,又發起一種染著的願望。
c)由此能生色界苦果。因為有這樣的情形,就會引出色界的苦果。
3)什麼是無色界天的愛?無色界諸行,沒有色,只是受想行識,空無邊處定乃至到非想非非想處定,這些有為的諸法為緣生出染著心,也還是愛、見、慢。對於無色界行染污的希求,由此能生無色界的苦果。
kāma tṛṣṇā katamā / kāma avacarān saṃskārān pratītya kāma avacareṣu kliṣṭā prārthanā yayā kāma-dhātau duḥkham abhinirvartayati / rūpa-tṛṣṇā katamā / yā rūpa-acarān saṃskārān pratītya rūpa-avacareṣu saṃskāreṣu kliṣṭā prārthanā yayā rūpa-dhātau duḥkham abhinirvartayati / ārūpya-avacarā tṛṣṇā katamā / yā ārūpya a-vacarān saṃskārān pratītya-ārūpya-avacareṣu saṃskāreṣu kliṣṭā prārthanā yayā rūpa-dhātau duḥkham abhinirvartayati //
5.3.4.4.9.取
欲取云何?謂於諸欲所有欲貪。見取云何?謂除薩迦耶見,於所餘見所有欲貪。戒禁取云何?謂於邪願所起戒禁所有欲貪。我語取云何?謂於薩迦耶見所有欲貪。初唯能生欲界苦果,餘三通生三界苦果。
[解]1)什麼是欲取?就是對於欲界的色聲香味觸這個五欲,有所貪求、有所貪著、有所貪戀,就叫做欲取。取,就是愛增長,愛欲心比以前強烈。或者說愛只是內心裏面有強烈的愛;取的時候,就是一定要把那件事拿到。還是指內心說,可是比以前力量是更大,所以叫做欲取。
2)什麼是見取?欲取是一般的凡夫境界;見取是聰明的凡夫,就是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徒,心裏面有一大套的思想,對於那樣的思想,感覺到非常滿意。什麼是見?就是除薩迦耶見其餘的見。薩迦耶見就是我見、我所見;我見、我所見除外,其餘的斷見、邊見、邪見,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有那樣的見的時候,對於那樣的看法,非常歡喜、愛著,就叫做見取。
3)什麼是戒禁取?邪願,就是錯誤的願望、不正當的希望。譬如說持牛狗戒,希望生天,這是不合道理,就叫做邪願。修種種的苦行,能得解脫,都叫做邪願。邪願是他的希望,要有所行動,才能夠滿足他的願,行動叫做戒禁。要持牛狗戒,守牛戒、守狗戒,或者是為太陽曬,周圍點上火,五熱炙身,用這種行動,能夠生天,能得解脫,叫做戒禁。他對戒禁,非常的滿意、歡喜。
4)什麼是我語取?就是對於所執著的我,非常歡喜、愛著。認為在色受想行識裏面,有一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色受想行識有老病死,這個我是沒有老病死,所以愛著這個我。對於所執著的我,有愛著心,叫做我語取。為什麼稱為我語?這個我只有這麼一句話,說是我、有我,實在是沒有我,我的體性是沒有。
5)欲取,欲界一般的人都有這種欲取。見取、戒禁取,外道才有這種思想,有這種愛著。我語取,是通於一切眾生,所有的凡夫都有我語取。欲取,只是欲界。見取、戒禁取、我語取,是通於三界。欲取,只能夠使令我們引生欲界的苦惱,或者人天的苦惱,或是到三惡道的苦惱。其餘三個取,使令你得到三界的苦惱。
kāma-upādānaṃ katamat / yaḥ kāmeṣu cchanda-rāgaḥ / dṛṣṭy-upādānaṃ katamat / satkāya-dṛṣṭiṃ sthāpayitvā tad-anyāsu dṛṣṭiṣu cchanda-rāgaḥ / śīla-vrata-upādānaṃ katamat / śīla-vrata-mithyā-praṇihite yaś chanda-rāgaḥ / ātma-upādānaṃ katamat / satkāya-dṛṣṭau yaś chanda-rāgaḥ / prathamena kāma-dhātāv eva duḥkham abhinirvartayati / avaśiṣṭaiḥ punas trai-dhātuke //
5.3.4.4.10.有
欲有云何?謂欲界本有、業有、死有、中有、生有,及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有,總說名欲有。此復由先所作諸行煩惱攝受之所熏發。色有云何?謂除那落迦、傍生、餓鬼、人有,所餘是色有應知。無色有云何?謂復除中有,所餘是無色有,應知。問:依何義故建立七有,所謂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有,業有,中有?答:依三種所作故。一、能引有謂一。二、趣有有謂一。三、受用果有謂五。
[解]1)什麼是欲有?
a)欲界本有,本有就是原來有,就在死有之前,就是有色受想行識的果報,也叫做前死有,在死有以前所有的色受想行識,這叫做本有。
b)業有,業有就是業力,前生所造的業,能使令我們再得果報,叫做業有。本有也就是業有,由業而有。本有是果有,業就是因有。因能有果,在因上說,就是叫做業有。
c)死有,就是本有最後一剎那。
d)中有,中有就是死有和生有中間的這個有。在階段上、在時間上說,叫做中有,實在是生有的開始。
e)生有,就是正式果報開始的一剎那,叫做生有。
f)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有,就是地獄、傍生、餓鬼、人、天,這是五個有。這十個有,總說名為欲有。在十二緣起的有,主要是指業有,其餘的有主要是由業有而有,而業有是由先前所作的諸行煩惱攝受之所熏發。諸行,就是各式各樣的有為法、有漏法,有漏法裏主要指貪瞋癡的煩惱。造業以後,還要有貪瞋癡煩惱攝受,攝受就是給它力量。常常的貪、瞋、愚癡,就給那個業加強力量。熏發,也是攝受的意思。用煩惱熏業,使令它的力量強大,於是乎就出來果報、出來有。所以,雖然有業力,但是若修四念處,斷除煩惱,業的力量就不夠,不能得果報。
2)什麼是色有?就是除掉那落迦、傍生、餓鬼、人有,剩餘的就是色界天的有,應該知道色有包括本有、業有、死有、中有、生有、天有,總名為色有。
3)什麼是無色有?就是還要除掉中有,因為中有是色法,無色界天沒有色。剩餘的是無色有,應該知道包括本有、業有、死有、生有、天有。
4)根據什麼樣的道理安立七個有?哪七有?就是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業有、中有。就是根據三種力量所作的事情,安立這七種有。哪三種所作呢?
一、能引有,就是業力,業力能引出來這一切有。業是能引,它能引出來果報,果報叫做有,在七個有裏面只有一個,就是業有。
二、趣有有,就是趣有之有,趣者,向也,能向有那邊。它本身是有,能向於有那邊,在七有裏面,就是中有。中有本身有色受想行識,能向於生有那邊。
三、受用果有,受用果,得到果的時候,可以給你一點享受。就是其餘的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這五種有,這五種果報,是給你享受。
kāma-bhavaḥ katamaḥ / kāma-avacara-pūrva-kāla-bhavaḥ karmabhavo maraṇa-bhavo antarā-bhava upādhi-bhavo naraka-tiryak-preta-deva-manuṣya-bhavāś ca kāmabhava ity ucyate / sa punaḥ pūrva-kṛta-saṃskāra-kleśa-parigraha-prabhāvitaḥ // rūpa-bhavaḥ katamaḥ / naraka-tiryak-preta-manuṣya-bhavān sthāpayitvā tad-anyo rūpa-bhavo draṣṭavyaḥ // ārūpya-bhavaḥ katamaḥ / antarā-bhavaṃ sthāpayitvā tad-anya-bhava-saṃgṛhīta ārūpya-bhavo draṣṭavyaḥ // kim adhikṛtya sapta bhavā vyavasthāpitā naraka-tiryak-preta-deva-manuṣya-karma-antarā-bhavāḥ / trīṇi kṛtyāny adhikṛtya / ākṣepako bhava ekaḥ / bhava-saṃprāpako bhava ekaḥ / phala-upabhojakā bhavāḥ pañca //
5.3.4.4.11.生
生云何?謂於胎、卵二生,初託生時。等生云何?謂即於彼身分圓滿,仍未出時。趣云何?謂從彼出。起云何?謂出已增長。出現云何?謂於濕、化二生,身分頓起。蘊得云何?謂即於彼諸生位中,五取蘊轉。界得云何?謂即彼諸蘊,因緣所攝性。處得云何?謂即彼諸蘊,餘緣所攝性。諸蘊生起云何?謂即彼諸蘊,日日飲食之所資長。命根出現云何?謂即彼諸蘊,餘壽力故,得相續住。此生支略義者,謂若生自性(生、出現),若生處位(生、趣、起),若所生(蘊得),若因緣所攝(界得、處得),若任持所引(諸蘊生起),若俱生依持(命根出現),是名略義。
[解]1)什麼是生?就是在胎生與卵生這兩種生,他的果報開始寄托在母腹裏面受生的時候,就叫做生。
2)什麼是等生?就是在母腹的胎藏裏面,他的身體各部分圓滿,頭、手足等各部分圓滿,但是還沒有出胎,這個時候叫做等生。等,有圓滿的意思,由不圓滿到圓滿。
3)什麼是趣?從胎裏面出來,這時候叫做趣。
4)什麼是起?從胎裏面出來以後,他的身分逐漸地增長,長大、成熟。
5)什麼是出現?在濕、化生這兩種眾生,他的身體,頭、身、手、足,忽然間就現前。
6)什麼是蘊得?就是在生、等生、趣、起、出現這五個裏面,都是有色受想行識五蘊現起。得,就是成就的意思。這個五蘊,由業力種子,現在果報現前,叫做蘊得。前一個五蘊生老病死結束,中間的中有五蘊也死掉,現在生、等生、趣、起、出現,又得五蘊,所以叫五蘊得。五取蘊,就是五取蘊是由取而有,有五蘊以後,又有取的煩惱。取,可以包括一切煩惱在內。轉是現前、出現的意思。
7)什麼是界得?就是十八界也是現前。就是前面的色受想行識五取蘊的因緣所攝性。因緣是什麼?是種子。十八界這個界,就是種子。眼界、色界、眼識界,每一界都是由種子現起的,所以叫做界。都是有它的因而現行,由種子而有。所以,在種子這個範圍內的力量,就是屬於因緣的功能性,而現起十八界。
8)什麼是處得?處,就是十二處,內六處和外六處。得,成就十二處。就是彼色受想行識五蘊,屬於其餘的緣,就是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比如六根對六識來說,就是增上緣;六境就是所緣緣;前一剎那的六識,為後一剎那的六識的等無間緣。所以,屬於其餘的緣而現起,就是十二處。
9)什麼是蘊生起?由種子才能現起諸蘊,而現行之後,還要每一天用飲食來滋長,它才能夠繼續存在。就是具足四種食,段食、悅意觸食、意思食、識食。
10)什麼是命根出現?就是彼色受想行識諸蘊,能相續的存在,另外要有一個壽命的力量來支持,這個五蘊才能相續的存在。所以,不只是要有飲食,另外還要有命根。什麼是命根?就是另外一個業力,將生理的組織和心理的組織,和合在一起、不分離的力量,使令他相續的存在,叫做壽。
11)現在把這生的十種相貌再把它略說出來。
a)若是生自性,就是包括生和出現。
b)若是生處位,就是生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處。在這個地方、在這個時候,是這樣子;另一個時候,一個地方,又一樣,這叫做生處位。包括等生、趣、起。
c)若是所生,就包括蘊得,就是五蘊是所生,就是種子所生。
d)若是因緣所攝,就是包括界得、處得。
e)若是任持所引,就是諸蘊的生起。諸蘊所引而說是任持所引,當然是由業力的任持,它能夠存在,由業力攝持的力量,就是引。蘊的出現,由業力的牽引而出來。任持,就是業力抓住它,往外拉,果報才能見到,叫任持所引。
f)若俱生依持,就是命根出現。俱生,同時存在,沒有先後。依持,五蘊以命根為所依,而命根能攝持它使令它不壞。這是前面十種生的要義。
jātiḥ katamā / yā jarāyu-jāyām aṇḍa-jāyāṃ ca yonau tat-prathama-abhi-nirvṛttiḥ / saṃjāti katamā / yā tatra eva ātam-bhāva-paripūrir aniḥsṛtasya(?) / bhavakrāntiḥ katamā / yā tasmān niḥsṛtiḥ / abhiniḥsṛtiḥ katamā / yā niḥsṛtasya vṛddhiḥ / prādurbhāvaḥ katamaḥ / saṃsveda-ja-aupapādukāyāṃ yaunau sakṛd eva sambhavaḥ / skandha-pratilābhaḥ katamaḥ / ya āsv eva yoniṣv avasthāsu ca pañcānām upādāna- skandhānāṃ [sambhavaḥ] // dhātu-pratilambhaḥ katamaḥ / yā teṣām eva skandhānāṃ hetupratyaya-parigṛhītatā / āyatana-pratilambhaḥ katamaḥ / yā teṣām eva skandhānāṃ tadanya pratyaya-parigṛhītatā/ skandha-abhinirvṛttiḥ katamā /yā teṣām eva skandhānām āhāra-kṛtā puṣṭir upacayaḥ / prati-dina-jīvita-indriya-prādur-bhāvaḥ katamaḥ / yat teṣām eva skandhānām āyuḥ-śeṣa-vaśād avasthānaṃ // asyāḥ punar jāteḥ samāsa-arthaḥ katamaḥ / yaś ca jāteḥ svabhāvaḥ yatra ca jāyate yauś ca hetu-pratyayaiḥ parigṛhītaḥ yena ca upastambhena āhṛtena sahajena ca dhriyata ity ayaṃ samāsa-arthaḥ /
5.3.4.4.12.老
衰云何?謂依止劣故,令彼掉動。老云何?謂髮色衰變。攝 云何?謂皮膚緩皺。熟云何?謂火力衰減,無復勢力受用欲塵。氣力損壞云何?謂性多疾病故,無有勢力能作事業。黑黶間身云何?謂黯黑出現,損其容色。身脊傴曲、喘息奔急云何?謂行步威儀,身形所顯,由此發起極重喘嗽。形貌僂前云何?謂坐威儀位,身首低曲。憑據杖策云何?謂住威儀位,依杖力而住。昏昧云何?謂臥威儀位,數重睡眠。羸劣云何?謂即於此位無力速覺。損減云何?謂念慧衰退。衰退云何?謂念慧劣故,至於善法不能現行。諸根耄熟云何?謂身體尪羸。功用破壞云何?謂彼於境不復明利。諸行朽故云何?謂彼於後將欲終時。其形腐敗云何?謂壽量將盡,身形臨壞,於諸事業,無復功能。此老略義者,謂依止變壞(衰),鬚髮變壞(老),充悅變壞(攝),火力變壞(熟),無病變壞(氣力損壞),色相變壞(黑黶間身),威儀變壞(身脊傴曲喘息奔急、形貌僂前、憑據杖策、昏昧、羸劣),無色諸根變壞(損減、衰退),有色諸根變壞(諸根耄熟、功用破壞),時分已過(諸行朽故),壽量將盡(其形腐敗),略義應知。
[解]1)什麼是衰?就是這個身體沒有力量、劣弱,使令這個色受想行識不安穩,掉動、不安定。什麼是依止,就是色受想行識,因為一切的活動以色受想行識為依止處,沒有色受想行識,什麼事也沒有。
2)什麼是老?就是頭髮的顏色也有變化、衰老。
3)什麼是攝?就是皮膚鬆弛,有皺紋。
4)什麼是熟?就是四大裏面的火大的力量減少,吃東西吃不多,吃多就不消化,身體也怕冷,沒有力量享受色聲香味觸。
5)什麼是氣力損壞?就是色受想行識裏面,容易有病,沒有力量能作事情。
6)什麼是黑黶間身?就是這個身體裏面有痣,有黑點出來,損害他的容貌顏色。
7)什麼是身脊傴曲喘息奔急?身脊,後面的脊梁。傴曲,就是彎腰駝背。喘息奔急,有的時候氣、呼吸不那麼穩定,就是氣急,喘起來。就是行步的威儀,若一動起來,就喘息奔急。身形所顯,身的形相顯示出來,就是身脊傴曲,彎腰駝背是身形所顯。由此發起極重喘嗽,身體一動就喘、就咳嗽,就是喘息奔急。
8)什麼是形貌僂前?形貌,身形的相貌。僂,也是駝背,但是頭向前,身體不是那麼端正。坐威儀位,坐在那裏,就駝背、頭就向前,這是一種相貌。身首低曲,頭抬不起來。
9)什麼是憑據杖策?住的時候,威儀的相貌。依杖力而住,要拄著杖、憑據這個杖。策,也是杖,要憑據杖的力量才能夠立在那裏,才能住在那裏。若沒有杖就站不穩。
10)什麼是昏昧?謂臥威儀位,就是昏昧的時候,只能臥下來。數重睡眠,就是數數的要睡覺,睡得很重。
11)什麼是羸劣?羸瘦沒有力量。就是在睡眠的時候,無力速覺,沒有力量,都遲鈍,不是快醒覺。
12)什麼是損減?念慧衰退,這是指心理上說。念是記憶力,記憶力不好。智慧也退,以前是有很大、很多的智慧,現在這個智慧不夠,觀察力不夠。
13)什麼是衰退?由於念的力量和智慧的力量劣弱,以前有很多的功德的善法,現在不行,作不來。由念慧劣,是故名衰。由信等善法不能現行於前,是故名退。
14)什麼是諸根耄熟?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都老了。耄,是高年的時候,稱之為耄;或者是八十歲、九十歲稱之為耄。熟,是老。身體尪羸,身體多病,而特別的羸弱。
15)什麼是功用破壞?就是六根的作用,眼根的作用乃至意根的作用破壞。謂於彼境,謂彼六根在六種境界上,不像以前那樣的明,眼睛也不明,耳根也不明,乃至意根也不夠明,沒有那麼好用。
16)什麼是諸行朽故?就是色受想行識、眼耳口鼻舌身意這些諸行,都是朽故,不是那麼強壯。故,就是陳舊。謂彼於後將欲終時,那個老年人在後來的時間,將要結束,命將要終了。
17)什麼是其形腐敗?謂壽量將盡,壽量沒有多少。身體臨近到破壞的時候,所以對於任何事情,都沒有能力做。
18)現在再把它歸納成要義。依止變壞是第一句。鬚髮變壞是第二句。充悅變壞,是第三句。充悅,應該說是身體健康,心情快樂。火力變壞是第四句,無病變壞,是第五句。色相變壞是第六句。威儀變壞是第七句。無色諸根變壞是第八句,就是意根,意根裏面很多的功德,像念、慧這一類的事情。有色諸根變壞是第九句,就是前五根。時分已過壽量將盡,就是第十句。
skhālityaṃ katamat / yad āśraya-daurbalyāt tat kampatā / pālityaṃ katamat / yat keśa-vaivarṇyaṃ / valī-pracuratā katamā / yat svak-saṅkocaḥ / jīrṇatā katamā / yā kāma-bhoga apratibalatā tejo-vihāniś ca / magnatā katamā / yā vyavasāya-karaṇa apratibalatā prakṛty-an-ārogyatām upādāya / tilaka ācita-gātratā katamā / yat kāla- piṇḍa-utsadattvaṃ a-virūpya-vipratibandhena tatra kubja-gopānasī-vaṅkatā / khuru- khuru-praśvāsa-kāyatā katamā / yā gamana-īiryā-patha-prabhāvitā kāya-saṃsthānatā tadudbhavo ca gāḍhaśvasanakāmanatā(?) /purataḥ prāgbhārakāyatā katamā / niṣadya-īiryā-patha-avasthitasya yāvanata-kāya-pratibalatā / daṇḍa-viṣkambhanatā katamā / sthāna-īiryā-patha-avasthitasya yā daṇḍabala-adhāna-viharaṇatā / dhanutvaṃ(?) katamat svapna-īiryā-patha-avasthitasya yā gāḍha abhīkṣṇa-svapnatā /mandatvaṃ katamat / yā tatrauva supratiboddhum apratibalatā / hāniḥ katamā / yā smṛtibuddhyoḥ / parihāṇiḥ katamā / yā smṛti-buddhyor māndyāt kuśala-dharma- samudānayanā pratibalatā / indriyāṇāṃ pariṇāmaḥ katamaḥ / yā prakṛti-mandatā / paribhedaḥ katamaḥ / yā teṣām eva viṣaya apracuratā saṃskārāṇāṃ purāṇī-bhāvaḥ katamaḥ / yā eṣām eva paścimā daśa-āsanna-maraṇatām upādāya / jarjarī-bhāvaḥ katamaḥ / yā āyuḥ-parisamāpter āśrayasya bhaṅga-abhi-mukhatā kṛty-aviniyoga asamarthatām upādāya / jarāyāḥ punaḥ samāsārthaḥ katamaḥ / āśraya-vipariṇāmaḥ keśavipariṇāmaḥ puṣṭi-vipariṇāmas tejo-bala-vipariṇāma ārogya-vipariṇāmo varṇa-vipariṇāma īryāpatha-vipariṇāmo arūpī-indriya-vipariṇāmo rūpī-indriya-vipariṇāmo daśa-ativṛttir āyuḥ-saṃkṣepa-samāsa-artho draṣṭavyaḥ //
5.3.4.4.13.死
彼彼有情云何?謂那落迦等有情。種類云何?謂即彼一切。終云何?謂諸有情離解支節而死。盡云何?謂諸有情由解支節而死。壞云何?謂識離身。沒云何?謂諸色根滅。捨壽云何?謂氣將盡位。捨煖云何?謂不動位。棄捨諸蘊,命根謝滅云何?謂時死。死云何?謂遇橫緣非時而死。時運盡云何?謂初死未久位;又死魔業名時運盡。此死略義者,謂若死(終、盡),若死法(壞、沒),若死差別(捨壽~時運盡),若死後位(死魔業),是名略義。如是名為:緣起差別,應知。
[解]1)什麼是彼彼有情?那一個、那一個眾生呢?就是那落迦等有情,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這一切眾生。
2)什麼是種類?就是那一類有情裏面還有很多的差別,但是這些眾生都要死。
3)什麼是終?謂諸有情,離解支節而死。什麼是解支節?支節,就是身體裏面有某一部份,若碰到它是痛得厲害,這個人就會死亡。人死亡的時候,地水火風不平衡,破壞支節,就死掉。什麼是離解支節而死?就是沒有解支節而死這件事,這就是化生的有情,它是一下子就死掉,頓然間就死亡。
4)什麼是盡?謂諸有情,由解支節而死。這不是化生的有情,死亡時是逐漸的死,所以,就有破壞支節的時候的痛,這樣痛苦而死。
5)什麼是壞?謂識離身。就是明了性的眼識,乃至阿賴耶識,離開地水火風組織的這個生命體,同它相分離。
6)什麼是沒?謂諸色根滅。前五根都是物質所成,所以稱為色根。
7)什麼是捨壽?謂氣將盡位,就是出入息將要盡的這個時候、這個階段。
8)什麼是捨暖?謂不動位,這個人身體不能動。
9)什麼是棄捨諸蘊、命根謝滅?謂時死,就是壽命滿,就死掉。命根就是壽,生理的組織和心理連在一起不分離,叫做命,繼續的存在叫做壽。命根謝滅的時候,就是時死,壽命盡了。棄捨諸蘊,生存的時候是蘊,若是死掉的時候,不名之為蘊。
10)什麼是死?謂遇橫緣非時而死,遇見一些意外的事情,或者是發生車禍;或者從懸崖上掉下來,摔死;或者其他的水火刀兵這些事情。壽命還沒有盡就死掉,這個時候叫做死。
11)什麼是時運盡云何?初死還沒有多久的時候,叫做時運盡。又死魔業,名時運盡。什麼是死魔業?就是時運盡,把生命破壞,叫做死魔業。
12)什麼是這個死的要義?若死就是初二句。若死法就是第三到第四句。若死差別就是第五到第十句。若死後位就是第十一句,是名略義。如是名為緣起差別應知。
te te sattvāḥ katame / nārakādayaḥ / sattva-nikāyā katame / sarve ta eva / cyutiḥ katamā / yeṣāṃ sattvānāṃ marma-cchedam antareṇa maraṇaṃ / cyavanatā katamā / yeṣāṃ sattvānāṃ saha marma-cchedena maraṇaṃ / bhedaḥ katamaḥ /yā vijñānasya-āśrayād apakrāntiḥ / antardhāniḥ katamā / yo rūpiṇām indriyāṇāṃ nirodhaḥ / āyuṣo hāniḥ katamā / yā hikka-āśvāsa-avasthā / ūṣmaṇo hāniḥ katamā / yā niśceṣṭa-avasthā / skandhānāṃ nikṣepo jīvita indriyasya nirodhaḥ [katamaḥ] / yat kāla-maraṇaṃ / maraṇaṃ katamat / yā kāla-cyutis tat pratyayaiḥ /kāla-kriyā katamā / yā āsannā ciramṛta-avasthā / aparaḥ paryāyo maraṇaṃ mārakarma kāla-kriyā ity ucyate / māraṇasya punaḥ samāsa-arthaḥ katamaḥ / yā ca cyutiḥ / yasya ca dharmasya cyutiḥ / yathā ca cyutiḥ cyutasya ca tad-ūrdhvaṃ yaḥ kālaḥ / ity ayaṃ samāsa-arthaḥ / ity ayaṃ pratītya-samutpāda-vibhaṅgasya vibhaṅgo draṣṭavya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