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1日 星期五

有尋有伺等三地-5.雜染施設-5.3.生雜染-5.3.4.生流轉-5.3.4.9.緣起諸經

5.3.4.9.緣起諸經
5.3.4.9.1.釋說道理
復次,於彼彼《經》中,由幾種言說道理說緣起耶?謂略說由六種言說道理:一、由順次第說(無明緣行…生緣老死),二、由逆次第說(生有故老死有…無明有故行有),三、由一分支說(有受用世俗境界緣起及一切生身差別緣起,當知此唯識支行支所攝),四、由具分支說(有一切生身相續緣起),五、由黑品說(前緣後隨),六、由白品說(前斷後滅)。
[解]復次,彼那一部經裏面,有多少種不同的說十二緣起的道理?什麼道理說不同的緣起呢?有十二支緣起,又說是十支,有的說九支,還有說五支,或是各式各樣不同的說法。有什麼道理呢?有六個道理才有這樣的說法。哪六種呢?
一、由順次第說,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順著次第說明十二緣起的道理。
二、由逆次第說,從後面說,生緣老死,為什麼有老死呢?是因為有生。為什麼有生呢?因為有有。為什麼有有呢?因為有取。為什麼有取呢?因為有愛。為什麼有愛呢?因為有受。為什麼有受呢?有觸。乃至到為什麼有行?因為有無明的關係,無明則有行。有漏的十二緣起是這樣子。若是佛教徒修學聖道的時候,也有順次第說,也有逆次第說。順次第說: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是順著次第說。逆次第說:就是生滅則老死滅、有滅則生滅、取滅則有滅、愛滅則取滅、受滅則愛滅,乃至無明滅則行滅。所以,流轉門有順次第的說法,也有逆次第的說法;還滅門也有兩種。
三、由一分支說,沒有說十二個緣起,只說一分。如說受用世俗境界緣起,受用緣起。或者說一切生身差別緣起,就是生。或者約因說,就是行。
四、由具分支說,一切生身相續緣起,一切眾生的果報,由此至終,相續不斷的生死流轉,就是具足十二緣起十二個分。
五、由黑品說,就是染污的有漏法,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等。
六、由白品說,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是無漏的修行人的境界。經上有六種不同的情形來說這十二緣起。
katibhir nirdeśaiḥ pratītya-samutpādo nirdiśyate teṣu teṣu sūtra-anteṣu / samāsataḥ ṣaḍbhiḥ / anulomanirdeśena pratilomanirdeśena ekadeśa-aṅganirdeśena sakala-aṅga- nirdeśena kṛṣṇa-pakṣa-nirdeśena śukla-pakṣa-nirdeśena //

5.3.4.9.2.釋甚深義
5.3.4.9.2.1.所知義
問:如世尊說緣起甚深。此甚深義,云何應知?答:由十種相,應知緣起甚深義。謂依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說。依無常義者,謂非自作從自種子生,亦待他緣。又從他緣生,亦待自種子。又從自種子又從他緣生,而種及緣於此生事,無作無用,亦無運轉。又復此二因性功能,非不是有。又諸有支,雖無始來其相成就,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轉。又緣起支雖剎那速滅,然似停住運動相現。依苦義者,謂緣起支,一味苦相而似三種相現。依空義者,謂緣起支,雖離有情作者受者,然似不離,顯現而說。依無我義者,謂緣起支,雖不自在,實無有我相,然似我相顯現。依勝義諦,諸法自性雖不可說,而言諸法自性可說。
[解]問:經裏面佛說緣起的道理,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這個道理是很深妙。這個甚深義,我們怎麼能知道?要怎麼樣才能明白呢?
答:從十種相貌,就可以知道緣起的深義。哪十種呢?就是依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有四義。依無常義,有六義,加起來就是十義。
1)依無常的道理,顯示緣起的深義。什麼是無常呢?由無而有,由有而無。
a)從自種子生,亦待他緣。十二緣起本來是沒有,怎麼有呢?自種子生,是你創造的種子,或者是福業的種子,或者是罪業的種子,或者是不動業的種子。所以,十二緣起就開始。亦待他緣,自種子能生十二緣起,但是自己還不夠力量,還要藉重其他的因緣。種子是因緣,還要借重其他的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這個時候十二因緣才能開始。這就是由無而有,這是無常的相貌。
b)又從他緣生,亦待自種子。緣起法,也要有其他重要力量的幫助,這件事才能現起。但是沒有自種子還是不行,就是自己要努力,還要其他因緣的協助才可以。
c)又從自種子及從他緣生,又一定要從自己的種子,還要從他的因緣和合起來,才可以生起。單獨是自己的種子也不能生,單獨是助緣也是不能生起,一定是因緣和合才可以生起。而種及緣於此生事,無作無用亦無運轉,而自家創造的種子和另外的助緣,於此因緣所發生的所生法,這個種子它也沒有這種作用,緣也沒這個作用,所以不能夠創造出來所生法的運轉。為什麼?因緣所生法,因和緣本身是剎那生滅變化,不是一個牢固不可破壞的東西,也是因緣所生法,所以它是無常敗壞法,沒有作用能引起所生法。或是說,一切法本身畢竟空寂,是因緣所生,所生法自性是空無所有。
d)又復此二因性功能,非不是有。因緣和合的功能,對於所生法還不是沒有,還是能生出所生法來。所以,因緣還是有生法的功能,但是又說無作無用亦無運轉。如何說?因不能生一切法,只有種子,不能生一切法。只有緣也不能生一切法。因若不能生,緣也不能生,和合起來還是不能生。沒有因緣也不生。但是,一切法還是因緣所生。
e)又十二緣起,就是眾生流轉生死的相貌,從無始以來這種因果流轉的相貌,本來就是那樣,就是成就。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轉,剎那剎那的變動,新新就是變動的意思。後一剎那不是前一剎那,所以都是新的,就是剎那剎那的變動,它的相貌是轉變有變化,所以,剎那剎那新新相轉。
f)又緣起支,雖剎那速滅,然而好像沒有變動似,還停在那裏,運動的相貌還是顯現在那裏,又不感覺到頓生頓滅,感覺到繼續停在那裏,但是肉眼遲鈍看不到。再加上頓生頓滅的迅速,更不容易看出。
2)依苦的道理,顯示緣起的深義。十二緣起是一味苦相,一味苦相就是行苦。行苦是一味,只是這麼一個味,而不是另外有其他的味,所以叫一味的苦相。但是有相似,彼此相似就是不真實,就有壞苦、苦苦、行苦這三種的相貌現出來,也就是在行苦之中,我們感覺到壞苦出現,感覺到苦苦出現,而這個壞苦和苦苦裏面也就有這個行苦。沒有壞苦,沒有苦苦,這個行苦就現出。
3)依空的道理,顯示緣起的深義。這十二緣起支,雖然是說沒有這個有情,什麼是有情?就是在這色受想行識裏面,執著有常恒住不變異的我,叫做有情。一切法的存在,這十二支的緣起,都是因緣有,不是由我創造。所以,也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若是有我,都是我創造一件事,成功之後,我來享受,所以,我也是作者,也是受者。然而事實上,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就是彼此間這個因果關係一點也不混亂。又好像沒有離開我,好像還是有我,顯現出來這種因果關係不混亂的境界,還是很明顯。
4)依無我的道理,顯示緣起的深義。空與無我的差別,若是說色受想行識是我,這個我是沒有,叫做無我義。若是離色受想行識另外有個我,沒有這個我,叫做空義。
a)謂緣起支,雖不自在,實無有我相,然似我相顯現。每一個緣起支都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所以,老死是不自在,生也不自在,要有有才有生,所以生本身的自性不可得。這樣觀察的時候,每一緣起支都是不自在,實在是沒有常恒住不變異的這個我可得。可是,又好像有我的相貌顯現出來,還是很清楚地顯現出來一個行,顯現出來一個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個系統還是很清楚的顯現出來,不會同其他的眾生混亂。這約補特伽羅無我說。
b)依勝義諦,諸法自性雖不可說,而言諸法自性可說。勝義諦,就是圓成實性,就是最殊勝的境界,就是佛的無分別智所證悟的境界,叫做勝義。諦,不顛倒沒有錯誤。佛所覺悟的道理是什麼呢?勝義諦是什麼呢?諸法自性,就是一切法本來的境界,本來的那個事情。佛所覺悟的勝義諦是離一切名言相,不能有能所這樣分別。所以,諸法自性不可以用語言文字表達。雖然是不可說,而佛菩薩還是說一切法是無常,是苦,是畢竟空寂,怎麼修行四念處,怎麼得道,這也是一個甚深義。
gambhīraḥ pratītya-samutpāda ukto bhagavatā / kathaṃ gambhīro veditavyaḥ /
daśabhir ākāraiḥ pratīta-samutpādasya gambhīra-artho draṣṭavyaḥ / / yad uta anitya- arthaṃ duḥkha-arthaṃ śūnya-arthaṃ nairātmya-arthaṃ ca ārabhya tatra anityaartham ārabhya svabījāc ca jāyante / para-pratyayaṃ ca apekṣya parapratyayataś ca jāyante/ svabījaṃ ca apekṣya svabījāt parapratyayataś ca jāyante/na ca bījapratyayayos taj jananaṃ prati kācid īhā vā ceṣṭā vā vyāpāro vā vidyate / na ca bīja-pratyayayor īhā vā ceṣṭā vā vyāpāro vā vidyate /na ca punas tayor hetutvasāmarthyaṃ na vidyate / anādi- pratiṣiddhalakṣaṇāni ca aṅgāni pratikṣaṇaṃ ca navanavalakṣaṇāni pravartante/ kṣaṇa- bhaṅguraś ca pratītya-samutpādaḥ / avasthita-prakāratayā ca khyāti / tatra duḥkha-artham ārabhya duḥkha-eka-rasa-lakṣaṇāni cāngāni tri-prakāratayā ca khyānti / tatra śūnya-artham ārabhya sattva-kāraka-duḥkha-virohitāni ca aṅgāni tadavirahitāni iva ca khyānti nirdiśyante ca//tatra nairātmyam ārabhya asva-tantra-nairātmya- lakṣaṇāni ca aṅgāni ātma-lakṣaṇataś ca khyānti / nirabhilapya-svabhāvataś ca parama-arthataḥ /abhilāpataś ca svabhāvo asya nirdiśyate //

5.3.4.9.2.2.能知智
問:應以幾智知緣起耶?答:二。謂以法住智,及真實智。云何以法住智?謂如佛施設開示,無倒而知。云何以真實智?謂如學見迹,觀甚深義。
[解]問:應該具足幾種智慧,才能通達緣起的道理呢?答:二,謂以法住智及真實智。用這兩種智慧才可以明白。
1)什麼叫做法住智呢?就是說如佛所安立的文句開示緣起的道理,能夠虛心的在這上面學習,就是聞思修,能夠不顛倒沒有錯誤的如實而知,就叫做法住智。看這文的意思,還沒有得聖道,也要經過聞思修的學習,才能夠成就法住智,通達緣起甚深義。
2)什麼叫做真實的智慧?謂如學見跡,觀甚深義。學,是初果以上的人;見跡,就是見道。初果以上的人,見到勝義諦,就是苦真是苦等四諦,真實知,不是聽聞,不是思惟推度,叫做見跡。跡,是行跡,或者足跡,順著足跡,就可以知道走到什麼地方。佛菩薩大智慧安立種種的名言文句,能詮顯佛菩薩所見的真理。我們順著佛菩薩安立的名句,就見到佛所見的真理。這樣,能詮一切真理的語言文句叫做跡,也可以說叫做句、法句、義句,能詮的是法,所詮的是義。什麼叫做真實智?就是得到學的程度的聖人,見到諸法真義的人,成就無漏無分別的智慧,能觀察諸法緣起的甚深義,對於無常、無我的甚深義,知道、明白,那個智慧就叫做真實智。法住智就是在凡位的時候,以聞思修學習佛法所成就的智慧;真實智,就是入聖道以後無漏的智慧。
katibhir jñānaiḥ pratītya-samutpādo jñātavyaḥ / dvābhyāṃ dharma-sthiti-jñānena tattva-jñānena ca / kathaṃ dharma-sthiti-jñānena / yathā bhagavatā prajñaptaḥ prakāśitas tathā jñātavyaḥ / kathaṃ tattva-jñānena / yathā śaikṣā dṛṣṭa-padāḥ(?) paśyanti gambhīra-arthena /

5.3.4.9.3.釋說緣起
問:如世尊言:是諸緣起,非我所作亦非餘作,所以者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安住法性、法住、法界。云何法性?云何法住?云何法界?答:是諸緣起,無始時來理成就性,是名法性。如成就性,以無顛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由此法住,以彼法性為因,是故說彼名為法界。
[解]1)問:如世尊這麼說,一切法的緣起,非是佛所創作,也不是其他的人所作,就是本來就是這樣子。為什麼這麼說?緣起的道理,若是佛出現世間,或者佛沒有出現世間,緣起的道理還是那樣,名為安住法性、法住、法界,就叫做緣起。
2)什麼是法性?什麼是法住?什麼是法界呢?
a)答:什麼是法性?這麼多緣起的道理,從無始時以來,這個道理本來就是那樣成就,自然就是那樣,就叫做法性,法的本性就是這樣子,可見是常住不變,永久是這樣。
b)什麼是法住?如前邊無始時來成就的法性,佛菩薩的大智慧,以沒有錯誤、非常正確、恰到好處的文句來安立,表達那個法性的道理,這叫做法住。那麼法性,以無倒的語言文句把它表達出來,這叫做法住。住,有安定不變的意思,還是原樣並沒有變化。或者說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以後,凡夫若是肯學習,就能有法性的相貌顯現在心裏面,就叫做住。
c)什麼是法界?由於這個法住,以無始時來理成就性的法性做因。就是,法住是以彼法性為因,才有語言文字的安立;有語言文字的安立,這個法性理才能表達出來,所以說彼法性叫做法界。界,就是因。因為法性的因,才有法住的這種語言文字的表達。因此,法住以法性為因,所以法性也名為法界。沒有語言文字的時候,叫做法性。有語言文字時候,就叫做法住。從法住這方面說,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叫法住,從根本上說是以法性為因,所以法性又名為法界。
yad uktaṃ / na ha eva mayā pratītya-samutpādaḥ kṛto na apy anyair api ty utpādād vā tathā-gatānām anutpādād vā sthitā eva iyaṃ dharmatā dharma-sthiti-dharma-dhātur iti / katamā dharmatā [katamā dharma-sthitiḥ] katamo dharma-dhātuḥ / yā anādi-kāla- prasiddhatā sā dharmatā / yathā prasiddhasya yukteḥ pada-vyañjanair vyavasthāpanā dharma-sthitiḥ / tasyāḥ sthiteḥ sā dharmatā hetuḥ / tasmād dhetur ity ucyate //

5.3.4.9.4.釋別別說
5.3.4.9.4.1.釋妨難
5.3.4.9.4.1.1.自性為緣難
問:如《經》言:生若無者,無處無位,生可是有?若一切種生非有者,生緣老死,應不可得。何故此中說彼自性緣自性耶?答:依自種子,果生說故,謂識乃至受支,是生種子故,義說為生。由此有故,後時即此果支,名有緣生。如是餘支,如《經》所說,隨其所應,盡當知。
[解]1)問:a)像經上說,生若是沒有的話,無處、無位,生可是有?當然沒有。處,就是處所,應該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就是處所;或者是五趣六道,都可以說是處。位,就是每一類的眾生,這個生命體生老死,從無明開始,乃至到老、死,一個階級一個階級的,就叫做位。若是無處、無位,生就不可能是有。
b)若一切種生非有者,生緣老死應不可得。若一切種生非有者,就是一切處、一切位叫做種,這些都是沒有生的話,由生為緣而有老死這件事,應該是沒有。就是由生而有老死,這是增上緣,現在說若是沒有生的話,也就沒有老死,若一切種生沒有的話,生緣老死這句話是不可得,不可能有老死。
c)何故此中說彼自性緣自性耶?經上什麼理由在這一個緣起上面,說彼自性為緣,自性得生起?這是因緣的意思,不是增上緣。經上是說沒有生就沒有老死,可見生和老死不是因緣,而這上面說此中說彼自性緣自性,這靠因緣說,因緣和增上緣是兩回事情。究竟怎麼說才對呢?
2)答:a)依自種子果生說故。生老死是果,它的生起是要依靠它自家的種子,果才能現起;就像種子能生芽,種子是芽的因緣,水土是增上緣。
b)識、名色、六處、觸、受是生緣老死的這個生的種子。而識乃至受,這是無明緣行的這個行所造的種子,按這個種子義來說,這個種子就叫做生。譬如說,在母胎的時候,就有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五種,這個時候就已經現行,果報開始。說種子是在還沒投胎以前,投胎就受果報。在行緣識的時候,創造這五種種子,由這五種子才能夠得果報,才能有識、名色、六處、觸、受的投胎,這就是由種子,叫做自性為自性的緣。按道理來說,這時候五個種子現行,就叫做生,就是果報開始現出來。
c)由此有故,後時即此果支,名有緣生。由有識、名色、六處種子的現行,所以後時也就有生老死的果出現。什麼是有緣生?有是在生以前,有的時候,還在種子的階段,還沒有投胎。由此識、名色、六處種子的有,後時即有生老死的果出現,所以,叫做有緣生。若只說是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這是增上緣。現在說由此有故,由種子有故,把因緣算上去,才有這生老死的果,所以這時候叫有緣生。
d)如是餘支,如經所說,隨其所應盡當知。
《披尋記》三三九頁:
問如經言生若無者等者:依下答釋,當知識乃至受五法種子亦名為生,生因義故。此若無者,於一切處於一切位生應非有。此中生言即是生支,自體果故。若因及果一切種無,餘定無能與老死果;由是說言,生緣老死應不可得。
[解]識乃至受這五法的種子也叫做生,因為,生它是果的因的意思。沒有這個因,就沒那個果。此中生的這句話,就指生老死那個生支,生支是自體果故,這個生支這個時候就是果,就是前面識、名色、六處、觸、受那個種子的自體果故。因,種子是因緣,由因緣生現行,現行是以因緣為自體,因為它們是同一類。譬如無漏的種子生無漏的現行,若是有漏的種子生無漏的現行,不是因緣,那是增上緣。若因及果一切種無,生也沒有,果也沒有。餘定無能與老死果,除了這個以外,還有誰有這個力量給你一個老死的果呢?這果從那來呢?由是說言,生緣老死不可得。
《披尋記》三三九頁:
如是餘支至盡當知者:(攝事分)說:由三種相於其老死如理觀察:一者、觀察細因緣故,二者、觀察粗因緣故,三者、觀察非不定故。感生因緣,亦名為生;即生自體,亦名為生。前生是細,後生為粗。此中觀前細生有故,而有老死;亦觀由後粗生緣故,得有老死。當來老死,細生為因;現法老死,粗生為因。乃至廣說如觀老死,生有取愛各由二種如理觀察,當知亦爾。(陵本九十三卷六頁)今說餘支隨其所應,意謂生有取愛應知。
[解]由三種相於其老死如理觀察:一者、觀察細因緣故,二者、觀察粗因緣故,三者、觀察非不定故。感生因緣,亦名為生;即生自體,亦名為生。前生是細,後生為粗。1)感生因緣,亦名為生。這是識、名色、六處、觸、受在種子的時候,是感生的因緣,這也叫做因緣,在種子的時候也叫做生。
2)即生自體亦名為生。即生自體是什麼呢?就是已經投胎,這時候有識、名色、六處、觸、受,也叫做生。這兩個生可是不一樣,但都名為生。
3)前生是細,在種子的時候是微細。後生為粗,已經投胎,已經現行,識、名色、六處、觸、受,這時候就是粗的生。
4)此中觀前細生有故,而有老死。現在這裏面說是自性,何故此中說彼自性緣自性耶?此中觀前細生有故,就是微細的種子有故,而有老死,就是自性為自性的因緣。亦觀由後粗生緣故,得有老死。後生就是已經投胎,那時現行的識、名色,由那個因是粗的,是生緣故得有老死。
5)當來老死,細生為因;現法老死,粗生為因。當來老死,就是最初無明緣行,創造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的時候,這時候老死還沒有出現,叫做當來老死,是細生為因,以種子為因。現法老死,以粗生為因,就是老死已經出現,這個時候以粗生為因,就是種子生現行成為識、名色、六處、觸、受,這個時候就是粗生為因。生緣老死的生指什麼說?就指識、名色、六處、觸、受說,在過去的時候叫做識、名色、六處、觸、受,現在的時候叫做生。現在說這生老死的生,就是已經開始投胎,已經識、名色、六處、觸、受有了,這時候就叫做生。
yad uktaṃ jātiś cen na syād api nu kasyacit kasmiṃścid eva jātiḥ syāt / sarvaśo vā jātyām a-satyāṃ jāti-pratyayaṃ jarā-maraṇaṃ prajñāyeta iti / kena kāraṇena iha sva-bhāva-pratyayaḥ sva-bhāva uktaḥ / sva-bīja-phala-jāty-adhikārād vijñāna-ādīni vedanā-avasānāny aṅgāni tad apy arthato jātiḥ / yasmiṃś ca sati paścāt tāny eva phala-bhūtāni bhava-pratyayā jātir ity ucyate // evaṃ śiṣṭāny aṅgāni yathā-nirdiṣṭāni yathā-yogaṃ draṣṭavyāni //

5.3.4.9.4.1.2.更互為緣難
問:已說一切支非更互為緣,何故建立名色與識互為緣耶?答:識於現法中,用名色為緣故;名色復於後法中,用識為緣故。所以者何?以於母腹中有相續時,說互為緣故。由識為緣,於母腹中諸精血色名所攝受,和合共成羯羅藍性。即此名色為緣,復令彼識於此得住。
[解]問:十二緣起前面都是說不是互相為因緣。什麼是互相為因緣呢?若是無明為行做因緣,只是單方面的;若是說行為無明也做因緣,就是更互為緣。前面,只是說無明為行做因緣,行為識做因緣,識為名色做因緣,乃至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沒有說更互為緣。為什麼建立名色與識互為緣呢?
1)答:識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的情形。用名色為緣故,識要用名色做它的因緣,這個識才能夠存在,才能現起。就是名色是識的依托的地方,叫做名色為緣,名色是識依止的因緣,依止處。阿賴耶識要有個依止處,以名色為它的依止處,名色也是阿賴耶識在這裏出現的一個緣。
2)名色復於後法中,用識為緣故。什麼是後法呢?如果是前一個生命、後一個生命,後一個生命叫後法;或者後一剎那,在前一剎那的時候,識依名色為緣,後一剎那的時候,名色也用識為緣,沒有識這名色也沒辦法存在。
3)為什麼這樣子呢?胎生的眾生在母腹中,有相續的時候,就是中有死了就是生有,生有一剎那以後就是本有,生命就相續下來。相續的時候,說識也為名色做緣,名色也依識為緣,就是互為緣故。
4)有情在母腹中,精血的地水火風的這四大,它為阿賴耶識執受,又為心、心所法的依托處。這樣心法與父母的精血和合,這時候名為羯羅藍性。如果沒有阿賴耶識的執受,也就沒有心、心所的依托,就不叫羯羅藍性。所以,名色是以識為緣,才能成立。
5)就是前面這個名色,精血和受想行識,它又是為阿賴耶識做緣。做什麼緣呢?彼阿賴耶識在這裏寄托,如果沒有名色,阿賴耶識也是不能住,所以就是互相為緣。
yathā sarveṣām aṅgānāṃ na anyonya-pratyayatvam uktaṃ kena kāraṇena nāma-rūpa- vijñānayor anyonyapratyayatvaṃ vyavasthāpyate/vijñānasya dṛṣṭe dharme nāmarūpa- pratyayatvāt / nāma-rūpasya punaḥ samparāye vijñānapratyayatvāt / tathā hi / mātṛ- kukṣau pratisandhikāle anyonya-pratyayatvād vijñānapratyayair mātuḥ kukṣau śukra- śoṇita-rūpaṃ nāma parigṛhītaṃ kalalatvāya sammūrchate / tan nāma-pratyayañ ca punas tad vijñānaṃ tatra pratiṣṭhāṃ labhate //

5.3.4.9.4.1.3.齊識轉還難
問:何故菩薩觀黑品時,唯至識支,其意轉還,非至餘支耶?答:由此二支更互為緣故,如識緣名色,如是名色亦緣識,是故觀心至識轉還。於餘支中,無有如是轉還道理,於此一處,顯示更互為緣道理,故名轉還。於還滅品中,名色非是後有識還滅因,由此因緣復過觀察。
[解]問:什麼原因菩薩觀黑品時,就是觀生死的緣起,觀苦集二諦,苦集二諦是黑品,滅諦、道諦是白品,就是無漏還滅的緣起。菩薩修緣起觀的時候,就是修生死的緣起,也觀察涅槃的緣起。在觀察生死的緣起的時候,只到識支就停下來。從老死開始觀,為什麼有老死?因為有生。為什麼有生?因為有有。為什麼有有?因為有取。為什麼有取?因為有愛。為什麼有愛?因為有受。就這麼向上推,到為什麼有名色?因為有識。到這來,不超過識支,不觀行和無明。又回來,識又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乃至生緣老死,又回到老死。從老死開始觀,觀到識,然後識又回到名色、六處,又回到老死。不到剩餘的行和無明呢?怎麼不向前觀,什麼理由要這樣觀察呢?
1)答:識緣名色,互相為因緣的關係,所以,就不過去,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識緣名色,如是名色亦緣識,互相為因緣。所以,菩薩修緣起觀的時候,修雜染品的流轉生死緣起的時候,就到識這裏就回來,不過去。
2)剩餘的那麼多的支裏面沒有轉還的道理,所以在其餘的地方不這麼觀,唯獨在這裏顯示更互為緣的道理,所以有轉還的意思。
3)於還滅品來說,就是觀白品的十二緣起,就是還滅道理的時候,名色雖然也是給識作緣,但是它不是識還滅的原因,名色滅,識還是不滅,所以它不是後有識還滅因。什麼是後有識?後有是以識為開頭,才開始有。若沒有識,後有是不能成立。因為,它不是還滅的因緣,所以觀察還滅緣起的時候,還要越度這個識。識如何才能滅呢?行滅則識滅,不是名色滅則識滅,而是行滅則識滅。行為什麼能滅呢?無明滅則行滅,無明和行若滅,就完全都滅。所以,觀還滅緣起的時候,越度這個識觀行,觀無明。若不是還滅的緣起,就是流轉緣起的時候,就是不觀,觀到識這裏就停下來。為什麼能停下來呢?原因就是識和名色是互為緣。
《披尋記》三四○頁:
唯至識支其意轉還者:逆觀緣起,從初老死乃至識支,意便轉還,不越度轉。此復云何?謂即以識為其邊際,齊此作意不更向前觀行無明,是名不越度轉。便復順次重觀一一所已觀處,是名退還,如緣起聖道經說。今約識與名色更互為緣為問,說意轉還,略有差別;謂觀識支不越度轉,還觀名色,是名轉還。菩薩觀緣起時,若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名觀察黑品,由增益義是黑品故,如下自釋。
[解]唯至識支其意轉還者:逆觀緣起,從初老死乃至識支,是逆觀緣起。菩薩觀察的智慧到那裏就回來,沒有超過這個識,這又有什麼意思呢?作意到這裏停下來,不再向前觀察行和無明的事情,是名不越度轉。又重複觀以前已經觀的,又重新觀一遍,又觀到老死,是名退還,如緣起聖道經說。現在約識與名色更互為緣為問,說意轉還,略有差別,和聖道經有一點不同。又回來觀名色,是名轉還。菩薩觀緣起時,若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名觀察黑品,由增益是黑品故。《大毗婆沙論》上有個解釋,說菩薩這個時候用愛著心觀緣起的時候就到此為止,若是不愛著,歡喜寂滅法性的時候就過去。識緣名色,誰是識的因緣?是行;行是誰的因緣,以誰為緣?無明緣行。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這樣觀一切法寂滅,當時的心情不同,所以這樣觀。
kena kāraṇena bodhisattvasya kṛṣṇa-pakṣaṃ vyavalokayato vijñānāt pratyu-dāvartate mānasaṃ na tv anyebhyo aṅgebhyaḥ / yasmād etad dvayam anyo-nya-pratyayaṃ / tasya yathā vijñāna-pratyayaṃ nāmarūpapratyayaṃ vijñānaṃ vyavalokayato vijñānāt pratyudāvṛttaṃ / tad-anyeṣu tv aṅgeṣu na tathā pratyudāvṛttaṃ / tatra ekatra anyonya- pratyayatva-saṃdarśanatayā tat-pratyudāvṛttam ity ucyate / nivṛttipakṣe tu nāmarūpe na paunar-bhavikasya vijñānasya nivṛtti-hetur yena paraḥ pratyavekṣitavān //

5.3.4.9.4.2.釋差別
5.3.4.9.4.2.1.緣起道理別
問:何因緣故說緣起支非自作、非他作、非俱作、亦非無因生耶?答:生者非有故,緣無作用故,緣力所生故。
[解]問:什麼原因說緣起支,不是自作,也不是他作,也不是俱作,也不是無因而有?為什麼這樣說呢?
答:生者非有故,前面說自作、他作都是生者,這個生者是沒有;緣無作用故,就是非俱作;亦非無因生,就是緣力所生故。這三句,解釋前面那四句。
1)生者非有故,自作和他作是沒有,或者說是沒有這個力量能生起。自作,前面的解釋是因緣,就是種子;他作,就是其餘的一切增上緣等,都沒有生起的力量。為什麼沒有?從兩方面說:第一方面,就是自作的種子因緣,他作的增上緣或者是所緣緣、次第緣,這一切法都是剎那間滅,剎那間生起,剎那間滅,沒有生的力量。第二,一切的緣起法,就是依他起法,依他起法非自然有。遍計執是本性空,是無有少法可得。什麼是非自然有?就是本性空,在畢竟空上看當然非有故,不可能有所生法。
2)緣無作用故,非俱作,就是自單獨的不能生,他也不能單獨的生,那麼和合起來也是不能有作用,就是緣無作用故。
3)緣力所生故,就是解釋第四句,亦非無因生。有因緣不能生,無因緣就生嗎?無因緣也不能生,還是要因緣生。因緣是畢竟空故不能生,剎那頓生頓滅,是一種虛妄的境界,也是不能生。緣力所生故,還是自、他因緣所生,這就叫做緣起甚深義。
kena kāraṇena svayaṃkṛtāni na parakṛtāni na ubhayakṛtāni na apy ahetusamutpa- nnāny etāny aṅgāny ucyante / utpattyuttara-sattvāt /pratyayasya ca nirīhatvāt / pratyaya-sāmarthya-sad-bhāvāc ca //

5.3.4.9.4.2.2.緣起譬喻別
問:於緣起中,何等是苦芽?誰守養苦芽?何等為苦樹?答:無明、行緣所引識乃至受是苦芽。受緣所引愛,乃至有是守養苦芽。生與老死,當知是苦樹。問:幾緣起支當知如炷?答:識乃至受。問:幾支如膏?答:無 明行,愛取有。問:幾支如焰?答:生、老死應知。
[解]1)問:於緣起中,何等是苦芽?芽是從種子剛剛生出來,就是苦的開始。那幾支是保護這個苦的芽,叫它不要枯萎,繼續滋養它,叫這苦惱強大起來呢?那幾支是這個苦完全壯大起來?
答:a)無明、行作緣,引發出來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支是所引,無明、行是能引。識乃至受,就是所引出來的種子,就是苦芽,是由無明、行引發出來。
b)由受為緣,所引發出來的愛、取、有這三個,這是守養苦芽,是我們自己保護這個苦芽,保護這個種子漸漸叫它有力量。因為,這個受是無明相應受,所以能保護有漏的種子不枯萎,而且漸漸的強大。
c)生與老死,當知是苦樹。生,就是果報開始,識、名色、六處、觸、受出來,然後有老死,這是苦的樹,苦的軀幹,就是具體的顯現出來。這樣,無明、行創造出來苦的種子,然後由受緣愛、愛緣取,把種子又強大起來,然後生出這個生老死的苦。
2)問:幾個緣起支當知在譬喻像那個燈炷、燈心似?答:識乃至受,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這個是燈的炷,也就是生命體的重要部份。
3)問:幾支如膏油呢?答:無明、行、愛、取、有,這是油。用無明、行、愛、取、有這五樣,就是煩惱和業力來滋養識、名色、六入、觸、受。
4)問:幾支如焰?答:生、老死應知。
kiṃ pratītya-samutpāde duḥkha aṅkuraa-sthānīyaṃ kiṃ duḥkha aṅkura-paripālana- sthānīyaṃ / kiṃ duḥkha-vṛkṣa-sthānīyaṃ / avidyā-saṃskāra-pratyayā vijñāna-ādayo vedanā avasānā aṅkura-sthānīyāḥ / tṛṣṇā-ādayo vedanā-pratyayā bhava-avasānāḥ paripālana-sthānīyā draṣṭavyāḥ / jātir jarā-maraṇaṃ ca duḥkha-vṛkṣa-sthānīyaṃ draṣṭavyaṃ / katy aṅgāni vartisthānīyāni draṣṭavyāni / vijñāna-ādīni vedanā-avasānāni / katy aṅgāni sneha-sthānīyāni /avidyā saṃskārāḥ tṛṣṇā upādānaṃ bhavaś ca / katy aṅgāni jvālā-sthānīyāni draṣṭavyāni / jātir jarā maraṇaṃ ca /

5.3.4.9.4.2.3.緣起增減別
問:何因緣故,於緣起黑品教中說名增益?答:一切有支,純大苦聚為後果故。又諸有支前前為緣,後後所隨故。問:何因緣故,於白品教中說名損減?答:由一切支前前永斷後後減故。又是純大苦聚損減因故。
[解]1)問:什麼理由在十二緣起的黑品教中說名增益?黑品就是苦、集,這是有雜染分別的地方,令我們在無明長夜裏面受苦,所以是黑品。佛開導我們流轉生死的境界裏面,總是增長這件事,或說增加。本來沒有三惡道,也沒有人天這種苦惱的境界,由於作惡事,自己創造、增加。
a)答:一切有支,純大苦聚為後果故。一切有支,十二個支裏面都是有支,都是無中生有,由虛妄分別把它創造出來。從無明、行一直向後看,生老死這是一個大苦惱的積聚,積聚很多很多的苦,三惡道的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為緣起支後面的一個結果,這個果是由自己的無明、行,後面愛、取、有創造。
b)又諸有支,前前為緣,後後所隨故。從老死向前看,前面一個支為後一個支的生起因緣,一直到無明,無明是行生起的因緣,行是識生起的因緣。總是前前的那一支生起,後後那一支隨著就生起來,所以這也是增。就是前面那個力量大,把後面那個帶起來,前面那個緣是因,後面就是果。很明顯的前面十支都是因,後邊生、老死是大苦聚,很明白的把因果分開,所以,由前面的積聚引出後邊的大苦惱。前前為緣,後後所隨故,都是前前為緣,除無明和生、老死,無明是因,老死是果,中間的十支都是又是因又是果。前面若不作緣,後面這一支就沒有。
2)問:何因緣故於白品教中說名損減?於白品教中,就是滅諦和道諦,是清淨的不是污染的,所以叫做白品。是什麼理由名之為損減呢?
a)答:就是十二個支,每一個支看,前前那一支若是永斷,後後的那一支就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乃至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所以,把苦惱的境界息滅,就是損減。
b)又是純大苦聚損減因故。學習聖道的時候,就是把生老死的純大苦聚消滅,把前面的因就是無明、行消滅,就沒有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有明相應觸、明相應受的時候,也沒有愛取,就沒有有,這樣生老死就沒有。所以,生老死的純大苦聚也就損減,把因先滅,果也就沒有。
kena kāraṇena kṛṣṇa-pakṣa-nirdeśataḥ pratītya-samutpāda ācaya ity ucyate / kevalaṃ duḥkha-[skandha-a]vasāna-phalatvāt sarveṣām aṅgānāṃ pratyayaṃ ca tac ca(?) tad-anya-aṅga-anugamanāt tad-anyeṣām aṅgānāṃ // kena kāraṇena śukla-pakṣa-nirdeśataḥ / [pratītyasamutpādo] apacaya ity ucyate / uttara-uttaraprahāṇa-parihāṇataḥ / kevalaṃ duḥkha-skandha-apacaya-hetutvāc ca sarveṣāṃ //

5.3.4.9.4.2.4.有因法苦別
問:幾緣起支名有因法?答:謂前七(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問:幾緣起支名有因苦?答:餘五(愛、取、有、生、老死)。
[解]1)問:幾緣起支叫做有因法?就是這個法是有因。答:就是前七支,就是無明、行這是二支,識、名色、六處、觸、受這是五支,這五支是苦的芽,這就是法,它是有因的,就是由無明、行為它的因,才有識五支,才有苦芽。若消滅苦因,這個苦、這個法,這個識五支也就沒有。所以,這七支總合起來叫做有因法,就是後邊的識、名色、六處、觸、受,以無明、行為因。
2)問:幾緣起支叫做有因苦呢?答:餘五就是愛、取、有這三個,生、老死二個,加起來就五個。生、老死是苦,愛、取、有是這苦的因,這五個叫做有因苦。
katy aṅgāni sahetukā dharmā ity ucyante /prathamāni sapta / katy aṅgāni sa-hetukaṃ duḥkham ity ucyante / tad-anyāni pañca /

5.3.4.9.4.2.5.滅盡所顯別
問:幾支滅是漏盡所顯?答:三(無明、愛、取)。問:幾支滅是緣盡所顯?答:即此三是餘支緣故(無明、愛、取能為雜緣,此滅故餘滅)。問:幾支滅是受盡所顯?答:一(受),謂由煩惱已斷故,所依滅時,此一切受皆永息滅故。
[解]1)問:十二支裏面那幾個支滅掉是漏盡所顯?那幾支是表示煩惱盡了?答:其中的三支,就是無明和愛、取,這是煩惱。無明、愛、取若是盡,斷掉種子,就是永久的滅除,就叫做漏盡。所以,漏盡所顯,就是把無明、愛、取消滅。
2)問:幾支滅是緣盡所顯?答:就是無明、愛、取這三個,它是其餘的一切支生起的因緣,其餘的一切支自己是不能生起的,要依賴無明、愛、取的力量才能生起,所以無明、愛、取是其餘支生起的緣。
3)問:幾支滅掉是受盡所顯?心與一切法接觸的時候,心裏面有感覺,感覺到苦,感覺到樂,感覺到不苦不樂。這個支滅掉,就沒有受。那幾個支有這種作用呢?
a)答:就是受支,或是說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或者苦、樂、憂、喜、捨這五受。但是,站在佛法的立場來說,只有兩種受:一個是無明觸所生受,一個是明觸所生受。
b)謂由煩惱已斷故,就是無明、愛、取斷掉以後,就是無明觸所生受消滅,就是明相應觸生起的時候,眼耳鼻舌身意與一切法相觸的時候,就是用明的智慧與一切法接觸。
c)所依滅時,此一切受皆永息滅故。所依,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這個生命體。若是一切煩惱永斷,生命體這個時候,只有明相應受還在。若是入於不生不滅的時候,就是所依滅,這時候色受想行識沒有,明相應受也沒有,一切受都沒有,完全都滅。
katīnām aṅgānāṃ nirodha āsrava-kṣaya-prabhāvitaḥ / trayāṇāṃ / katīnām aṅgānāṃ nirodhaḥ pratyaya-kṣaya-prabhāvitaḥ / teṣām eva trayāṇāṃ tad-anya-aṃga-pratyaya- bhūtatvāt / katīnām aṃgānāṃ nirodhaḥ vedanā-kṣaya-prabhāvitaḥ prahīṇeṣu kleśeṣu skandha-nirodha-kāla iha eva sarva-vedita-uparamād ekasya ///

5.3.4.9.4.3.釋建立
5.3.4.9.4.3.1.七十七智
問:何因緣故,依止緣起建立七十七智耶?答:為顯有因雜染智故。又復為顯於自相續自己所作雜染智故。又復為顯前際諸支無始時故。又復為顯後際諸支容有雜染還滅義故。又復為顯支所不攝諸有漏慧遍知義故。於一一支皆作七智,當知總有七十七智。
[解]問:何因緣故依止緣起建立七十七智耶?怎麼樣能建立七十七個智慧呢?
1)答:為顯有因雜染智故,就是顯示在三界裏面流轉生死,受生死大苦是有因,不是無因。在人世間三界裏面受苦,苦是從那裏來?佛開示十二緣起,告訴我們這些雜染的苦惱境界是有原因,開導你建立這樣的智慧,這叫做有因雜染智。你聽佛說的緣起論,從聞思修的學習上可以決定,是有因而不是無因,這是一種智慧。雜染智,就是在雜染法裏面,生起一個有因的智慧;或者說生出一個正知正見,一切法是有因果,但是你還是凡夫,所以還是雜染。
2)又復為顯於自相續自己所作雜染智故。學習佛所說的緣起論,顯示出來你自己的生命,受苦也好,受樂也好,是你自己創造,自作自受,顯示生出來這樣的智慧。這兩種智慧破除無因論和邪因論。
3)又復為顯前際諸支無始時故。說十二緣起,又顯示出來一種智慧,什麼智慧呢? 前際,就是無始以來就有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為什麼有老死?由生來;為什麼有生?由有來;為什麼有有?由愛取,就是最初是無明緣行從這來,無始以來就是這樣。若說無始,這就平等,都是由因緣有。
4)又復為顯後際諸支容有雜染、還滅義故。將來的時候,還是一樣,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老死,還是這樣。後際的時候,若是遇見惡知識,就是無明緣行,就是愛取有;若遇見善知識,就是無明滅則行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就會還滅,也會有這樣智慧。但說前際和後際,當然還有中際,由前際而中際生,由中際而後際生,所以一定是有中際,就是現在際。所以,前際的十二緣起,後際的十二緣起,和現在際的十二緣起,這是三種智慧,都是緣起。加上前面兩種智慧,就是五種智慧。
5)又復為顯支所不攝諸有漏慧遍知義故。又佛為我們開示十二緣起的時候,也就顯示出來這十二支所不攝的諸有漏智慧。什麼智慧呢?就是我們從緣起上聞思修學習的時候,建立清淨的信心,修四念處,觀色受想行識,因為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緣老死,苦惱就出來。又觀察,生滅則老死滅,取滅則有滅,愛滅則取滅,無明滅則行滅。大苦聚是由因緣生,因緣若滅,苦聚就滅。這又是兩種智慧,觀世間集是一個智慧,觀世間滅又是一種智慧。
a)什麼是支所不攝?這樣修止觀,奢摩他、毗缽舍那的進步,成就聞思修的智慧,乃至得無生法忍,這是十二緣起所不攝,十二緣起是苦集二諦,現在是滅道二諦,滅道二諦是清淨,不是苦集二諦所攝。
b)諸有漏慧,沒得無生法忍以前這是有漏慧,還是煩惱的慧,還不是清淨無漏。
c)遍知義,知道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這些道理。所以,兩種智慧,加上前面的五種,合起來就是七種智慧。
6)於這十二支裏面,一一支都作這七種智慧,都安立這七種智慧,當知總有七十七個智慧。如何算?無明不立七種智慧,後面這十一支,每一支都有七種智慧,就是七十七個智慧。但是,無明,就是執著有我。通達無我、無我所,就是滅無明,所以,若是修無我觀,就是滅除緣起的根本。如何觀?如老死,觀老死、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的趣滅行寂。每一支裏面都是苦集滅道,這樣觀,都有這七種智慧。
kena kāraṇena saptasaptatir vijñānāni pratītya-samutpādam adhiṣṭhāya vyavasthāpyante /sahetuka-saṃkleśa-jñāna-udbhāvana-arthaṃ ca svasantatau svayaṃ-kṛta-kleśa-udbhāvana-arthaṃ ca pūrva-antād aṅgānām anādi-kālatva- udbhāvana-arthaṃ ca apara-antād aṅgānāṃ saṃkleśa-nivṛtty-avakāśa-udbhāvana- arthaṃ ca / aṅga asaṃgṛhīta-sa-āsrava-prajñā-parijñā-udbhāva na arthaṃ ca / eka ekasminn aṅge sapta-etāni kāraṇāny adhikṛtya saptasaptatir vijñā-nāni draṣṭavyāni //

5.3.4.9.4.3.2.四十四智
問:何因緣故,於緣起中,建立四十四智耶?答:為顯於一一支,依四聖諦觀察道理,是故總有四十四智。
[解]問:何因緣故於緣起中建立四十四智耶?
答:在每一支都觀察四聖諦的道理。譬如生,用四諦道觀察這個生,就是苦諦。苦是怎麼來?生怎麼來?就是生的集。生的滅?沒有生的時候,無識、名色、六處、觸、受,就是無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境界就是滅。生如何滅?要修學聖道,趣滅行寂,那才能夠滅除這個生。這樣有、愛、取,一直到前面都是一樣;但是到無明那個地方,就沒有這麼多。這是四十四個智慧。
kena kāraṇena catuścatvāriṃśaj jñānāni vyavasthāpyante / eka ekasminn aṅge catur-ārya-satya-parīkṣām adhikṛtya catuścatvāriṃśad bhavanti //

5.3.4.10.約緣境辨
復次,若生欲界,依欲界身引發上地若眼、若耳,由此見聞下地、自地所有色聲。又依此身,起三界意及不繫意,而現在前。若生色、無色界,除其下地,一切現前,如在欲界。
[解]1)復次,若是生到欲界的人天,修學四禪八定成就,雖然成就四禪,還不是四禪天上的人,還是欲界的人。依靠欲界的生命體引發出來;上地,就是四禪八定,你得到上面的禪定,就在禪定裏面引發出來色界天的眼睛、耳朵,就是天眼通、天耳通。由此見聞下地自地所有色聲,得到四禪的天眼、天耳,由天眼、天耳可以見聞下地,就是欲界地乃至三惡道都可以看得見。下地自地,就是欲界所有的色、所有的聲都可以看見,不是用欲界的眼耳,是用色界天的眼耳看見。
2)又,還是依欲界這個身體,在禪定裏面起三界的意,也可以起欲界的意,能起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意,這是禪定意。及不繫意,一切愛見慢煩惱所不繫縛的清淨心,這是聖人清淨的智慧。而現在前,顯現在前,聖人的境界出現。
3)前面是欲界的人得到色界定、無色界定,還是依欲界身。現在說是在欲界死掉,生到色界、無色界天,在色界定、無色界定裏面。這時候他們不願意看下欲界的事情,本身的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境界,一切都是現前明明了了,就像你在欲界的時候,看欲界的世界,也是那樣子。
tatra kāma-dhātau jāto bhūtaḥ kāma-avacareṇa-āśrayeṇa ūrdhva-bhūmikaṃ cakṣuḥ śrotraṃ ca abhinirharati / tena ca adho-bhūmikāni ca rūpāṇi paśyati / ṣabdāṃś ca śṛṇoti / trai-dhātuka-avacaraṃ punar manas tena eva āśrayeṇa saṃmukhī-karoty aparyāpannaṃ ca rūpa-ārūpya-dhātau jāto adho-bhūmika-varjyaṃ sarvaṃ saṃmukhī- karoti yathā eva kāma-dhātau //

5.3.5.明對治
復次,此三種雜染,謂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為欲斷故,修六種現觀,應知。何等為六?謂思現觀、信現觀、戒現觀、現觀智諦現觀、現觀邊智諦現觀、究竟現觀。
[解]復次,此三種雜染,就是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就是十二緣起。為了要斷除這三種雜染,要學習六種現觀,才能夠斷除三雜染,應該知道。哪六種現觀呢?
1)思現觀,就是經過聞所成慧的學習,然後思惟緣起的道理,思惟到什麼程度呢?決定無疑,決定是這樣子,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無明滅則行滅,生滅則老死滅,思惟到決定的時候,叫做思現觀。
2)信現觀,就是相信佛寶、法寶、僧寶。對三寶的信心特別的牢固而不可破壞。
3)戒現觀,就是得到對於惡事決定不做的律儀,決定不做惡事。信、戒現觀,就是對於佛、法、僧、戒,得到不可破壞的信心。要到初果的時候,才有這種功德。所以,思現觀是在凡位的時候,思現觀進一步就是修慧,這時候應該包括修慧在內。信現觀以後,就是得初果以後;戒現觀,就是得聖道的時候,戒是清淨了,決定不會再做惡事,所以也決定不會墮落三惡道。
4)現觀智諦現觀,就是得初果,清淨無漏的智慧出現,見到諸法的真諦。
5)現觀邊智諦現觀,就是後得智。現觀智諦現觀是根本智,現觀邊智諦現觀是後得智。
6)究竟現觀,雖得聖道,但是慧還沒有圓滿,一直到功德究竟圓滿。這個時候,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也究竟清淨,得大自在。
asya khalu trividhasya saṃkleśasya kleśa-saṃkleśasya [karma-saṃkleśasya] janma- saṃkleśasya ca prahāṇāya ṣaḍ-vidho abhisamayo veditavyaḥ /tad yathā / cintā abhisamayaḥ śraddhābhisamayaḥ śīla-abhisamayo abhisamaya-jñāna-satya- abhisamayo-abhisamāntika-jñāna-satya-abhisamayo niṣṭhā-abhisamayaś ca // yoga-ācāra-bhūmau savitarkā savicārā avitarkā [vicāra-mātrā] avitarka avicārā bhūmiḥ samāpt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