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有尋有伺等三地-5.雜染施設-5.3.生雜染-5.3.4.生流轉-5.3.4.8.緣起分別緣

5.3.4.8.緣起分別緣
5.3.4.8.1.十二支次第分別
5.3.4.8.1.1.辨為緣
5.3.4.8.1.1.1.無明緣行
問:若說無明以不如理作意為因,何因緣故,於緣起教中,不先說耶?答:彼唯是不斷因故,非雜染因故。所以者何?非不愚者起此作意,依雜染因說緣起教。無明自性是染污,不如理作意自性,非染污故,彼不能染污無明,然由無明力所染污。又生雜染,業、煩惱力之所熏發,業之初因謂初緣起。是故,不說不如理作意。
[解]問:若說無明以不如理作意為因,不合道理的分別心,就會引起無明的活動。若是這樣的話,為什麼在很多的經裏面說到緣起的時候,沒有先說不如理作意呢?
1)答:彼不如理作意,只是不能使令無明中斷的一個因由,不是無明雜染的原因。為什麼這樣講呢?不是那個沒有無明的人,就是有無明的人才會生起不如理作意,無明以不如理作意為因,不如理作意還以無明為因,互相為因緣而生起。
2)依雜染因說緣起教,說十二緣起的聖教,裏面有原則的,要是染污的,才把它列在十二緣起裏面。無明它的體性是染污的,所以把它列在緣起裏面。不如理作意自性不是染污性,就不符合緣起的規則。非如理作意,雖然能夠為無明作因,但是它不能染污無明。但是由無明的力量把不如理作意染污。
3)又生雜染,業、煩惱力之所熏發,業之初因,謂初緣起。生雜染,就是在五道裏面現出來色受想行識,都是染污。這個染污是怎麼來的呢?
a)業力之所熏發,是業所熏發,是你造福業、或者是非福業、或者不動業,得到果報,才有生雜染的現起。業的開始的那個因緣,就是最初的緣起,就是無明。
b)煩惱力之所熏發,不但是業,還有煩惱的力量來熏發它,才能夠成為果報。所以,生所以是雜染的關係,就是業的雜染的力量,煩惱雜染的力量,這裏面沒有不如理作意的事情。所以,不提不如理作意。因為,不如理作意非染污,不應該排在十二緣起裏面;第二它雖為無明作因緣,但是無明也為不如理作意為因緣。所以,它不是最開始的一個,不能夠把它排在十二緣起裏面。
yadā yoniśo manaskāra-hetukā vidyā-uktā kena kāraṇena sa pratītyasamutpāda- nirdeśa-ādito na nirdiṣṭaḥ / aprahāṇahetutvāt saṃkleśahetutvāt / tathā hi na amūḍhasya sa manaskāra utpadyate / saṃkleśa-hetuś ca pratītya-samutpādaḥ / avidyā ca sva-bhāva-saṃkliṣṭā ayoniśo manas-kāraś ca sva-bhāva-saṃkliṣṭaḥ / mano vidyāṃ saṃkleśayati / api tv avidyāvaśena saṃkliśyate / karma-kleśa-prabhāvitaṃ ca janma / tatra karmaṇo heturādir avidyā pratītyasamutpādasya / tasmād asya yoniśo manaskāro nauktaḥ //

問:何故不說自體為自體緣耶?答:由彼自體若不得餘緣,於自體雜染不能增長,亦不損減,是故不說。問:何因緣故,福行、不動行由正簡擇功力而起,仍說用無明為緣耶?答:由不了達世俗苦因為緣,起非福行;由不了達勝義苦因為緣,生福及不動行。是故,亦說彼以無明為緣。問:如《經》中說:諸業以貪、瞋、癡為緣。何故此中,唯說癡為緣耶?答:此中,通說福、非福、不動業緣,貪瞋癡緣唯生非福業故。問:身業語業,思所發起,是則行亦緣行,何故但說無明緣行?答:依發起一切行緣而說故,及依生善染污思緣而說故。
[解]1)問:什麼原因不說無明的自體,為自體作因緣呢?過去的無明為現在的無明作因緣,為什麼不這樣說?要說不如理作意為無明之因呢?答:由彼無明的自體,就是這一剎那心就是無明,無明的自體若不得其他的因緣來影響它的話,無明自體的雜染不能增長,也不損減。若得到其他的因緣,得到如理作意的因緣,得到其他種種戒定慧的因緣,無明逐漸的就損減,不是它本身能夠有這個作用。所以,沒有說無明自體為自體因緣,因為,本身沒有這個力量,所以不說。
2)問:什麼原因福行、不動行也是以無明為緣起呢?因為,福行、不動行,由正揀擇功力而起,為何還以無明為緣起呢?正揀擇,由於那個有正確智慧的人,觀察應該做好事,不要做壞事,所以,因為正揀擇的力量,生起福行、不動行。福行、不動行還是由智慧發動。作三惡道的事情,由無明發動,是煩惱發動。福行、不動行是由正確的智慧所發起,應該說是由如理作意發動,為什麼仍說用無明為緣,發動出來福行、不動行呢?這個是不合道理。
答:a)由於有無明的關係,不明白世俗的苦因為緣,起非福行。世俗的苦因為緣是什麼呢?就是世俗的人,也知道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等是苦。但是,若是有無明,就不了達世俗苦因緣故,就造作很多罪過的事情,而這些罪過的事情就使令你到地獄、畜生、餓鬼道受苦,或者在人間受苦。你不知道做這種事情,將來是要受苦,這個不知道就是無明,所以,仍說用無明為緣。
b)由於那個人不明白,從勝義諦上來看,天上的人還是苦。人間的富貴榮華也好,天上的富貴榮華,乃至到色界天、無色界天最殊勝的禪定,在勝義上來說,也都是苦惱的境界,並不是樂,這還是無明。所以,就會創造福德,就是在廣大的地區,對人民有貢獻,或者是在佛法僧裏面有大的功德。這種人做功德有執著心,還是無明。勝義苦什麼意思呢?這種苦要通達勝義的人才能知道,就是聖人才能知道世間富貴榮華是苦,天上的禪定境界也是苦;凡夫不知道,所以叫做勝義苦。不了達勝義苦因為緣,就能夠創造五戒十善的功德,就生福;努力的修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成就不動行。因此,說福行、不動行是正揀擇功力而起,也是說以無明為緣,也不知道這是苦、空、無常、無我。
3)問:如經中說作福業、不動業、罪業,是以貪、瞋、癡為緣。現在為什麼只說愚癡的無明為緣,而沒有說貪、瞋為緣呢?答:這裏面不是個別的說福業、非福業、不動業,而是統一起來說,共通的以無明為緣,造福業、非福業、不動業。若說是貪、瞋、癡為因緣,只是造非福業說。若無明為緣,涵義就廣大,能造福業,能造不動業,也能造非福業。如果經中說以貪瞋癡為因緣,只是說創造一些不可愛的果報。
4)問:身業的活動、語言的活動,是由思心所發動。為什麼不說思所發起,為什麼只說無明緣行呢?
答:a)依發起一切行緣而說故,就是無明能夠普遍的發動一切的行,為一切行做因緣。福行、非福行、不動行,無明都能發動出來,所以就說無明緣行。若是思心所也能發動出來行,它只能發出身業、語業的行,就不廣,不是普遍,所以就不說。
b)及依生善染污思緣而說故。思心所能推動出來的是身業、語業,但是有的時候它的力量不是很強;若是由無明來發動,就是特別有力量。比如說是由思心所能發動出來善的活動,或者是發動出來染污的活動。但是有的時候思心所發動出來是無記,並不是善、也不是惡。若由無明發動,就比思心所來的力量大,所以依無明來發動生善、染污作緣,所以就說無明,而不說思心所。而思心所發動出來的因緣,也是由無明發動,無明是最根本,所以,說無明緣行,而不說思心所。
kena kāraṇena sva-bhāvaḥ sva-bhāvasya pratyayatvena na uktaḥ / na hi sva-bhāvaḥ pratyaya-antaram alabhamānaḥ sva-bhāvasya saṃkleśataḥ poṣako vā bhāvako vā bhavati / tasmān na uktaḥ // kena kāraṇena puṇya-āneñjyāḥ saṃskārā pratisaṃkhyāya manu(?) kṛtā avidyā-pratyayā ity ucyante / sānketika-duḥkha-hetum ajānānasya tat-pratyayā apuṇyāḥ/ pāramārthikaṃ duḥkha-hetum ajānānasya tat-pratyayāḥ puṇya- āneñjyāḥ / tasmāt te apy avidyā-pratyayā ucyante // yadā lobha-dveṣa-moha-nidānaṃ karma uktaṃ tat kena kāraṇena mohanidānam eva ucyate /puṇya apuṇya āneñjya- karma-nidāna-adhikārataḥ / apuṇyam eva tu karma-lobha-moha-nidānaṃ // yadā cetanā-samutthāpi-tatvāt kāya-vāk-karmaṇaḥ saṃskāra-pratyayā abhisaṃskārā kena kāraṇena avidyā-pratyayā eva ucyante / sakala-saṃskāra-samutthāna-pratyaya- adhikārāt kliṣṭa-kuśala-cetanā-utpatti-pratyayatva-adhikārāc ca //

5.3.4.8.1.1.2.行緣識
問:識亦以名色為緣,何故此中但說行為緣耶?答:行為識雜染緣,能引、能生後有果故,非如名色但為所依、所緣,生起緣故。
[解]問:要有名色,這個識才能活動,所以,名色是識活動的因緣。為什麼十二緣起裏面只說行為識的緣,而不說名色為識的緣呢?
答:a)由無明發動出來的種種福行、罪行、不動行,能夠為識作雜染的因緣,因為有無明的關係,行都是雜染,能令識雜染,能令識不清淨。這樣創造以後,能引發識、名色、六處種子的果。能生後有生老死的果,能有這樣的作用,所以就說行為緣識,而不說以名色為緣。
b)非如名色這一支,但能為識作依止處,為識作所緣境,能令識生起而已,它沒有無明的那個力量,能令行為識雜染緣,能引、能生後有果的力量。名色沒有這個力量,所以說行緣識,而不說名色為識緣。什麼是所依?名色這個色為識的所依,就是前五根。若是第六識,也有第六意根,就是名,這是所依。什麼是所緣?識生起,又能夠緣受想行識。名色是識能生起活動的因緣,但是造種種業還是行的力量,所以說行為緣識,不說名色緣識。
c)作善業、作福業,要有一些智慧,要有一些善心所,才能發動福業、不動業。可是,福業和不動業的最後的結果,也還是在生死裏面,不是解脫的涅槃,所以也還有無明的成份來發動這件事。若是造罪過的事情,沒有發動福業的智慧,就是說造罪業的時候,也還是無明為因緣生起。作福業的時候,造不動業的時候,直接發動的這個力量,是一種良善的心理活動。或者是相信因果的這種信心,智慧發動。但是遠的方面來說,也有無明的力量在裏面。若是造罪業的時候,不管是近、遠都是無明。
yadā vijñānaṃ nāma-rūpa-pratyayam api kena kāraṇena asminn arthe saṃskāra- pratyayam eva ucyate / saṃskārā vijñānasya saṃkleśakāḥ punar-bhava-ākṣepakā abhinirvartakāś ca //na tu nāmarūpam āśraya ālambanata utpatti-pratyaya-mātratvāt //

5.3.4.8.1.1.3.識緣名色
問:名色亦由大種所造,及由觸生,何故但說識為緣耶? 答:識能為彼新生因故, 彼既生已,或正生時,大種及觸,唯能與彼為建立因。問:如《經》中說:六界為緣得入母胎。何故此中唯說識界?答:若有識界,決定於母胎中,精血大種,腹穴無闕故。又識界勝故。又依一切生、一切有生時而說故。
[解]1)問:名色裏面這個色當然是大種所造,就是父母的遺體。名色裏面這個名,就是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和色和合,就有觸,生出來受想行識這一切的事情。這樣說,就不但是識作緣,生起名色。什麼理由在十二緣起裏面只說識是名色的緣?
答:a)名色的現起,是要以識為它生起的一個增上緣。因為一切眾生得果報的時候,是由識作前導,才得果報。識先入母胎,這個時候才有名色現起,所以,識能為彼名色作開始生起的一個重要的條件。識若不來入母胎的話,名色是不能夠出現。
b)彼名色既然現起來以後,或者是正生的時候,這個時候才談到大種或觸的事情。大種和觸出現,能與彼名色作建立的一個因。識的力量是最初開始,識是最先的,名色才能建立,所以就說識緣名色。
2)問:如經中說:六界為緣,得入母胎。六界,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其實就是中陰身,它是六界具足,就是色受想行識都具足。得入母胎,識入母胎的時候,不但是識,一定是有色法,就是所謂中有。為什麼識單獨不能夠入母胎?因為要有色,識寄托在色上,才能由此至彼,所以一定要有中有,能傳識故。這樣在入母胎的時候,一定是中有入母胎,一入的時候,中有就悶絕。為什麼但說一個識,而沒有說其他?
答:a)假設入母胎的時候,有識為主要因緣的話,決定於母胎中,也會具足父母的遺體,就是四大種,也有腹穴,這些事情都是具足,所以就只說識入母胎。入母胎的那一剎那,中陰身先滅,識一剎那入母胎,就說阿賴耶識。同時就是有精血和大種,有腹穴,就是地、水、火、風、空、識都具足。
b)在地、水、火、風、空、識這六界裏面,以識界為最殊勝,力量是最強大的,所以就說識,其他的就不說。不說,並不是沒有,還是有,但是以識為主,就說識。
c)又依據、根據一切的胎、卵、濕、化的眾生,一切三有的眾生受生的時候,都是要有識,識是遍一切處,所以就說識。
yadā nāma-rūpaṃ mahā-bhūtāny upādāya sparśam api kena kāraṇena vijñāna- pratyayam eva ucyate / vijñānasya tad-abhinava-utpatti-hetutvān mahā-bhūtāni sparśaś ca kevalam utpannasya pratiṣṭhā-hetur bhavaty utpatti-kāle ca yadā ṣaḍ dhātūn pratītya mātuḥ kukṣau garbhasya-avakrāntir uktā kena kāraṇena vijñāna- dhātur eva uktaḥ / sati hi vijñāna-dhātau niyataṃ mātuḥ kukṣau śukra-śoṇita-mahā- bhūta-kukṣi cchidrā vaikalyat pradhāno vijñāna-dhātur iti kṛtvā sarva-yoni-bhava- utpatty-adhikārāc ca //

5.3.4.8.1.1.4.名色緣六處
問:六處亦以飲食為緣,何故此中但說名色為緣耶?答:此中,說名色是彼生因故,彼既生已,亦以飲食為任持因。
[解]問: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這六根的成就,也是要有飲食作因緣,作增上緣,才能夠成立。為什麼十二緣起裏面,只說名色為六處的因緣呢?答:六處也是以飲食為緣,但是以名色為緣,是特別重要,是彼六處生起的一個重要的條件。如果沒有名色的話,六處是不能生起,就是無明緣行的時候有引因,愛緣取、取緣有的時候,名色就變成生因,是生起六處重要的條件,所以說名色緣六處。六處以名色為因,生起以後,還是需要飲食。在母腹裏面,需要母親的滋養,出胎以後也需要飲食來任持、攝持,使令他安住不壞,繼續增長廣大。
yadā ṣaḍ-āyatanam āhāra-pratyayam api kena kāraṇena nāma-rūpa-pratyayam eva iha uktaṃ / tad-utpatti-kāraṇatvān nāma-rūpasya / utpannasya ca sthity-upastambha- mātra-kāraṇam āhāraḥ /

5.3.4.8.1.1.5.六處緣觸
問:觸以三和為緣,何故此中但說六處為緣?答:若有六處,定有餘二無闕故。又六處勝故,由六處攝二種故。
[解]問:觸就是根、境、識,這三法和合起來叫做觸,為什麼在十二緣起裏面只說是六處為觸的因緣?答:若只有六處的時候,決定有其餘的六識、六境這兩種不會缺少。又六處在根、境、識這三法之中,六根是太重要,所以從這一方面說。由這六處能把那兩種該攝在內。因為六根的時候,才有六識。假設說沒有眼根,眼識就沒有,沒有六根就沒有六識,所以根還是很重要。
yadā trika-samavāya-pratyayaḥ sparśaḥ kena kāraṇena ṣaḍ-āyatana-pratyaya eva uktaḥ / sati ṣaḍ-āyatane tadanya-dvaya avaikalyāt ṣaḍ-āyatana-pradhānaṃ pradhānam iti kṛtvā dvaya-saṃgrahāc ca ṣaḍ-āyatanasya //

5.3.4.8.1.1.6.觸緣受
問:若自所逼迫,若他所逼迫,若時候變異,若先業所引,皆得生受。何故此中但顯觸為彼緣?答:觸是彼近因故,由觸所引故,餘緣所生受,亦從觸生故,必不離觸,是故偏說。
[解]問:若是這個人自己逼迫自己,或者別人逼迫你,或是時節氣候,春、夏、秋、冬,寒熱的天氣有變化。或者過去有什麼特別的業力所引,或者功德的業力,或者罪過的業力,都會生起一種特別的感受。或者是樂受、或者是苦受、或者不苦不樂受。受既然是有這麼多不同的原因,為什麼這十二緣起裏面但說觸緣受呢?答:觸是那個受最親近的一個條件。自所逼迫、他所逼迫、時候變異、先業所引,都是要經過觸才能夠有受,所以說觸緣受。由於觸的作導引它也有受,其他的因緣所生受,也要通過觸才能夠生起。雖然生起受的原因很多,總而言之,決定不可以離開觸而有受,所以偏說觸緣受。
yadā ātma-upakramikāḥ para-upakramikā ṛtu-vipariṇāmikā pūrva-karma-āhṛtāś ca vedanā upalabhyante kena kāraṇena iha sparśapratyayā eva paridīpitāḥ / samāsanna- kāraṇatvāt sparśasya / sparśa-āhārakatvāc ca tadanyeṣāṃ pratyayānāṃ tā api vedanāḥ / sparśa-sambhavā na-antareṇa sparśam iti kṛtvā /

5.3.4.8.1.1.7.受緣愛
問:《經》中亦說:無明為緣生愛,順愛境界,亦得為緣。何故此中,但說受為緣耶?答:以受力故,於相似境 ,或求和合,或求乖離。由愚癡力,但於諸受起盡等相,不如實知,由此不能制御其心。
[解]問:經中也有這樣的說法,由於這個人糊塗沒有智慧,各式各樣的無明的因緣,引起這個人的愛欲心,愛是由無明生起。隨順愛的這種境界,可愛的境界出現的時候,一接觸它,就會有愛出現,所以叫順愛境界,也可以為緣而生愛。何故此中但說受為緣而生起愛呢?
答:a)貪愛心的生起,是以受的力量的緣故。就是心與境界接觸以後,有順樂受、順苦受、順不苦不樂受,有受的力量才會生起愛。於相似境,就是所受的境界和所愛的境界是相似的,但是在心裏上是前後的差別。前一剎那是受,後一剎那是愛,在時間上有剎那、剎那的不同,但是是相似。受的境界、受的力量與相似的境界,對於滿意的境界就希望占有它,求和合。但是不滿意的境界,就求遠離。若可意事、不可意事為所緣的時候,是名順愛境界。由可意事順和合愛,不可意的事,不願意同它在一起,就願意乖離,裏面也有愛,就愛它乖離。所以,受是愛生起的最近的一個條件,不是疏遠。
b)由無明的力量,只是在諸受的境界,各式各樣的受,或者苦受、或者樂受、不苦不樂受;或者是生起受的因緣;或者受息滅的因緣;或者苦、集、滅、道,從這地方分別苦、集、滅、道的事情;或者是觀察受的過失;或者對於受生起愛著的滋味;或者於受觀察過失、過患;觀察受的出離。起盡,起就是生起的時候,盡就是滅的時候。各式各樣的受生起的時候、滅盡的時候,或者是其他的行相。在這樣的法相上,不能夠真實的了知,這些都是畢竟空寂,無常、無我、無所有。不知道,就認為是有,而在這裏生種種執著。由於不了知,執著它是真實有,就不能夠制伏、駕禦,就是不能降伏自己的心,心就生愛心。無明,是普遍的為一切煩惱作生起的因緣;受是為愛煩惱作最親近生起的因緣,有通別的不同。無明為愛因緣這句話是對,但是無明是普遍為一切煩惱做生起的因緣;受單獨只為愛作因緣。
yadā tṛṣṇā avidyā-pratya yā apy uktā tat-sthānīya-viṣaya-pratyayā ca kena kāraṇena iha vedanā-pratyayā eva uktā / yasmād vedanā-vaśād viṣaya-saṃyoga-prārthanā pravartate tad-upame viṣaye moha-vaśāt tu kevalaṃ tāsāṃ vedanānāṃ samudaya- astaṅga-ādīn yathā-bhūtam a-prajānanta(?)s tataś cittaṃ na nivārayanti(?) //

5.3.4.8.1.1.8.愛緣取
問:由隨眠未斷,順彼諸法,取皆得生,何故此中但說愛為取緣?答:由希望生故,於追求時,能發隨眠,及能引彼隨順法故。
[解]問:由隨眠未斷,隨眠就是種子,四個取的隨眠沒有斷。沒有修學聖道,種子是不能斷。煩惱的種子沒有斷,就隨順彼法的因緣出現的時候,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就會現出來。色、聲、香、味、觸,有欲的隨眠未斷,接觸色聲香味觸的時候,欲就出來。見取、戒禁取、我語取也是這樣,這四種取都有欲貪,皆得生。隨眠未斷就會生取,什麼原因十二緣起裏面單說愛為取做因緣,而生起取的煩惱呢?
答:由於愛煩惱生起的時候,對於所愛的境界生起希望,總感覺到不足,要希望得更多的時候,就要追求。這時候,內心裏面有強烈的愛,同時還有行動的時候,就能發動、能增長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的種子。愛煩惱有強烈的希望,在追求的時候,不但是能夠增長取的隨眠力量,還能夠引出來,制造出來彼取的隨順法,就是隨順於欲取、隨順於見取、戒禁取、我語取的事情。有愛的追求,就是創造取的生起的條件,所以,愛對於取的生起力量太大,不只是隨眠的力量,所以就說愛緣取。
yadā anuśayād aprahīṅa-anta-sthānīyebhyaś ca dharmasya upādānasya prabhavo bhavati kena kāraṇena iha tṛṣṇā-pratyayam eva upādānam ucyate / yasmāt prārthanā- jātaḥ paryeṣṭi-m āpadyamāno anuśayaṃ ca prabodhayati tat-sthānīyāṃś ca dharmān ākarṣayati /

5.3.4.8.1.1.9.取緣有
問:前已說無明為緣,發起業有,何故今者說取緣有?答:由取力故,即令彼業於彼彼生處,能引識、名色等果。
[解]問:在取緣有之前,已經說過無明為增上緣,會發出來業,就是發出來行,行就是有。現在什麼理由又說取緣有呢?前面已經說業就是有,業能有果,業是因,由因而有果,所以業就是有。答:因為,愛的力量增長,廣大的追求所愛的事情,由這個力量的關係。即令彼無明發出來的業,力量增長,就不同於無明緣行的那個時候的行。因為,受到取熏習的關係,於天的生處、人間的生處、或者三惡道的生處,就有力量能引發出來生死的果報,就是識、名色等果就生出來,所以就說取緣有。
yadā apūrvam eva avidyā-pratyayaḥ karma-bhava uktaḥ kena kāraṇena upādāna- pratyayo bhava ucyate / upādāna-balena yasmāt tad eva karma tasmiṃs tasminn upapatty-āyatane vijñāna-nāma-rūpa ādy-ākarṣaṇasamarthaṃ bhavati /

5.3.4.8.1.1.10.有緣生
問:生亦以精血等為緣,何故此中,唯說有緣生耶?答:由有有故,定有餘緣無闕。又有勝故,唯說彼為緣。
[解]問:生緣老死的生,實在就是識緣名色,所以也是以父母的遺體為緣,何故此中只是說業力令生命生起呢?答:由於那個有情具足有的業力,這業力若是具足的話,也就決定有其他的那些緣,就是精血、父母的遺體的因緣,也一定是有,乃至中有這些事也都具足,不會缺少,所以說有緣生。雖然有這麼多的緣,可是有的力量是最強大,所以就說彼有為緣。
yadā śukra-śoṇita-ādi-pratyayā api jātiḥ kena kāraṇena bhava-pratyayaivauktā /
bhave sati niyataṃ tad-anya-pratyayā eva ukalya-sad-bhāvāt sa eva pradhānaḥ pratyaya iti kṛtvā /

5.3.4.8.1.1.11.生緣老死
問:亦由遠行,不避不平等,他所逼迫為緣,老死可得,何故此中,但說生緣老死耶?答:雖由彼諸緣,必以生為根本故。縱闕彼緣,但生為緣,定有老死故。
[解]問:人的生命衰老、死亡這件事,也是由於走遠路,旅途的勞頓,使令老死。或者是不避不平等,已經吃飽還吃,或者都是沒消化又再吃,還有其他的很多事情。你不能夠躲避這些不平等的事情,也會老死。還有他所逼迫等這些事情為緣,老死可得,何故此中但說生緣老死呢?答:一個人老死,有很多的因緣會造成這件事,但是其中一定是生是最根本。一定是識、名色、六處以後,才有老死。就算闕遠行、不避不平等、他所逼迫等,但生為緣,也決定是要有老死。
yadā adhva-viṣama a-parihāra-parā-kramaṇa ādibhir api pratyayair jarā-maraṇam upalabhyate / kena kāraṇena iha jāti-pratyayam eva ucyate / jāti-mūlatvāt teṣām api pratyayānāṃ tat-pratyaya-vaikalye api ca jāti-jarā-maraṇasya jāti-kṛtatvāt //

5.3.4.8.1.2.明彼攝
5.3.4.8.1.2.1.約煩惱等道辨
問:此十二支,幾是煩惱道?幾是業道?幾是苦道?答:三(無明、愛、取為煩惱雜染攝)是煩惱道,二(行、有為業雜染攝)是業道,餘(識、名色、六處、觸、受、生、老死)是苦道。
[解]問:此十二支,幾是煩惱道?幾是業道?幾是苦道?道,就是從這裏通到另一個地方,不是停留在這裏。由煩惱通到業,由業又到果報,由果報又通到煩惱,就這樣流轉生死,所以叫做道。無明緣行等十二個部份,若按照三種道來說,幾個是煩惱道?幾個是業道?幾個是苦道呢?
答:a)三是煩惱道,就是無明、愛、取。無明,能發動出來種種的業。有愛取的因緣,又能增長已經發動的業力的力量,使令它的力量強大起來,能夠招感果報。但是愛取的時候,也是有無明;無明的時候,也是有愛取。只是在已經造成的業力上,再增加它的力量的時候,叫做愛、取。
b)二是業道,行、有這二個是屬於業道。無明,通過身口意行動的時候,有所造作,這個時候就有業的出現。
c)餘是苦道,識、名色、六入、觸、受,再加生、老死,這七個是我們苦惱的境界。其實識、名色、六入、觸、受,就是這個生。生就有老死,這是一個苦惱的境界。不但是三惡道,人天也一樣都是苦。
eṣāṃ dvādaśānām aṅgānāṃ katy aṅgāni kleśa-vartma / kati karma-vartma / kati duḥkha-vartma / trīṇi kleśa-vartma / dve karma-vartma avaśiṣṭāni duḥkha-vartma //

5.3.4.8.1.2.2.約因果等辨
問:幾唯是因?幾唯是果?幾通因果?答:初一(無明)唯因,後一(老死)唯果,餘通因果。又即於此問,更作餘答:三(無明、愛、取為發業潤生)唯是因,二(生、老死業異熟所生)唯是果,當知所餘亦因亦果。
[解]問:十二支裏面,那幾個只是因?那幾個只是果?又那幾個通於因、也通於果呢?
1)答:a)初一唯因,第一個無明,它只是因,能夠創造出來生死的業力,得果報,它有這個力量。它能夠有力量染污其他的法,這是生死的根本。
b)後一唯果,最後一個就是老死、憂悲苦惱,只是果。它是受染污,不能染污別人。
c)餘通因果,其餘的十個也是因、也是果。行若對無明來說,行就是果;但是行若是對識,行又是因,展轉的也都通於因,也都通於果。生是老死的因,但對於有來說,生就變成果。所以,第一個是因;最後一個是果;其餘的都是又通於因、又通於果。
2)又即於前面這個問題,幾是因?幾是果?幾通因果?更作其他的不同於前面的回答。三唯是因,就是無明、愛、取這三個是因,發業潤生此為根本,發業就是無明,潤生就是愛、取。以此為根本,才有這這麼多的苦惱,所以說唯是因。後面的生、老死是果,樂著戲論及業異熟之所生故,樂著戲論就是煩惱。及業異熟之所生故,就是有生老死。其餘的也是因、也是果。
kati hetu-bhūtāny eva / ādyam ekaṃ / kati phala-bhūtāny eva / paścimam ekaṃ / kati hetu-phala-bhūtāni / avaśiṣṭāni // punar asya ca praśnasya anyo visarjana-paryāyaḥ / trīṇi hetu-phala-bhūtāny eva / dve phala-bhūte eva / avaśiṣṭāni hetu-phala-bhūtāni draṣṭavyāni //

5.3.4.8.1.2.3.約獨雜相辨
問:幾是獨相?幾是雜相?答:三(無明、愛、取)是獨相,行等是雜相。問:何故行、有是雜相?答:由二種說故,謂能引愛非愛果故,及能生趣差別故。問:何故識與名色、六處一分有雜相?答:由三種說故,謂依雜染時故,依潤時故,依轉時故。問:何故識乃至受與老死有雜相?答:由二種說故,謂別顯苦相故,及顯引生差別故。
[解]1)問:十二支裏面,幾個有自己獨立的相貌,各別的相貌?幾個是混雜、混合的相貌?答:三個是獨相,就是無明、愛、取。它和其他的支是不相混雜,所以叫做獨相。其他的行等就是雜相,就是與其他的支有混合的形相。
2)問:何故行有等是雜相?答:行與有還是有差別。行,就是這一種業力創造以後,這個時候叫做行。有,是經過後來愛取煩惱的滋潤,又加強它的力量,這時候,行改個名字叫做有,就是可以有果報。行、有都是業力,但是它們是互相混合,有什麼不同呢?從兩方面來解釋它是雜相,就是有兩個理由。
a)能引愛非愛果故,行這個時期、這個階段,它有能力引發出來可愛的果報和不可愛的果報,這個時候有這個力量。只是有這個力量能引,事實上還沒有出現事實。
b)以及能生五趣的差別,到有的時候,就是由愛取煩惱的滋潤,就能發生出來五趣果報的差別。行和有是混合,所以是雜。有引愛非愛果,生趣差別果報的不同,所以叫做雜相。就是它們的關係有混雜的這種事情。
3)問:什麼原因識與名色、六處一分它有混合的相貌呢?識緣名色,這裏不是指阿賴耶識說,而是指六識。識,是名色裏面的一分,因為,名就是受想行識,識就是名裏面的一分。六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裏面有個意處,識就是意處。識在五蘊裏面是一分;到名色裏面又是一分;在六處裏面又是一分。所以,識支到名色裏面也有它,六處裏面還有它,所以它和那麼多的支合起來,所以它有雜相。為什麼識有雜相呢?答:分三個時期來說它是雜相。
a)依雜染時,就是由邪行令心顛倒,所以它有雜。識這個時候,也就由邪行故令心顛倒。邪行,是一種錯誤、罪過的活動,其實裏面主要還是無明,無明就令心顛倒。無明和行令心顛倒,邪行裏面包括無明。本來識是無記,但是現在是惡,就是因為無明和行。無明就是它有所希圖,要採取行動的時候,識就糊塗,不明白道理,所以這是個雜。它不能保持它本來的相貌,因為加上別的力量在裏面,它糊塗,所以是雜。
b)依彼潤時,就是建立名色支,邪行造業就變成種子,而這時候,愛、取煩惱,同時有業,所以使令原來無明、行所栽培的種子就有力量能夠招感未來的果報。這個時候,都有識在裏面,所以依潤時,也是雜。
c)依轉時,就是六處。六處它裏面有六識,而主要是第六識。第六識依據六處活動,攀緣色聲香味觸法。所以,就是依據六處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這時候就是識。這樣,在雜染的時候有識;依潤生的時候也有識;到六處的時候還有識,所以,識這一支,能到名色支,又到六處裏面,所以它是雜。
4)問:什麼緣故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五支和生老死有混合的相貌?答:從兩方面可以看出來這個雜相,就是別顯苦相故,及顯引生差別故。
a)別顯苦相,有兩種,一個是苦的因相,一個是苦的果相。最初無明緣行、行緣識。行緣識的時候,就栽培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這個是特別的顯示出來苦惱的因相。生老死出現的時候,生就是種子生現行,約人來說就是得果報,從投胎的時候就開始,這是顯示苦惱的果相。從苦惱的因相、苦惱的果相就看出來,識名色乃至受與生老死是雜,它們是在一起,由因而有果。
b)顯引生差別故,由前面這個業力,到五趣裏面得果報,或者天,或者是人,或者三惡道的差別。生老死這個生是什麼?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叫做生。老死是什麼?老死還是這個,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
kati pratyeka-lakṣaṇāni /kati saṃsṛṣṭa-lakṣaṇāni / trīṇi pratyeka-lakṣaṇāni / saṃskāra- ādīny aṅgāni saṃsṛṣṭalakṣaṇāni // kena kāraṇena saṃskārā bhavaś ca saṃsṛṣṭa- lakṣaṇaṃ / dvidhā-nirdiṣṭaṃ / iṣṭa-aniṣṭa-phala-dānato gati-nirvartana-sāmarthya- bhedāc ca // kena kāraṇena vijñāna-nāma-rūpa-ṣaḍ-āyatana ekadeśasaṃsṛṣṭalakṣaṇaṃ tri-dhā nirdiṣṭaṃ / saṃkleśa-kāla adhikārāt / niṣeka-kāla adhikārāt / pravṛtti-kāla adhikārataś ca // kena kāraṇena vijñāna-ādīni vedanā-avasānāni jāti-jarā-maraṇāni ca dvidhā ākhyātāni / pṛthagduḥkhavastulakṣaṇavikhyāpana-artham ākṣepa-abhinirvṛtti- prabheda-pradīpana-arthaṃ ca //

5.3.4.8.2.緣義分別
復次,於緣起中,云何數往義?謂生已不住義。云何和合義?謂諸緣聚集義。云何起義?謂諸緣和合之所引攝新新生義。云何緣起?云何緣生?謂諸行生起法性,是名緣起;即彼生已說名緣生。
[解]1)復次,在十二緣起中,緣起的道理怎麼講呢?前面解釋緣起的時候,曾經說由煩惱繫縛數往諸趣中。數往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它在某一道裏面得到果報,得到果報以後,並不是永久在那裏存在,結束之後,又到另一個地方,又重新再開始;開始又結束,又重新開始。就是數數的去,就是生已不住的意思。在那裏出現果報,叫做生。生以後,又不是在那裏常住,又結束又生,生又不住,不住又生,就叫做數往。
2)前面說依托眾緣速謝滅已,續和合生,叫做緣起。什麼叫做和合呢?就是各式各樣的應該具足的條件,都聚集在一起,就叫做和合。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這四緣具足,就叫做和合。四個緣叫緣性,十二支叫緣起。
3)什麼是起義?就是眾多的因緣和合以後,引發出來,就是得到,攝就是拿到,也就是成就一個果報,叫做起。而這個起是新新生義,所得的果報是剎那、剎那,新新就是剎那、剎那的意思。一剎那就過去,又一剎那又生起,所以是新新生義。這一切法剎那剎那的生起,也就是果報,而果報就是剎那剎那在變動,叫做起。
4)什麼是緣起?什麼是緣生?緣起是在因上說,緣生是在果上說。
a)什麼是緣起?就是這一切的有為法,是已經生起的有為法,是生起法性。能生起有為法的那個因緣,叫做緣起。就是諸行的生起法,諸行就是果,這一切有為法就是果法,是由因緣生起。能生起有為法的因,就是每一法有每一法的因緣,那個因緣法,叫做生起法性。它的性質是能為果法作因,叫做生起法性。因能引起果,叫做緣起。
b)什麼是緣生?就是彼緣起法生出來果法以後,叫做緣生。就是每一法都有很多的別相,每一個別相給它立個名字。
pratītya-samutpāde katamaḥ pratigama-arthaḥ / yad utpannānām anavasthāna-arthaḥ / prati-vigama-arthaḥ / katamaḥ saṅgama-arthaḥ / yaḥ sāmagrī-samavadhāna-arthaḥ / pratyayānāṃ katama utpāda-arthaḥ / yaḥ pratyaya-sāmagrī-parigṛhītānāṃ nava-nava- prabhava-arthaḥ / katamaḥ pratītya-samutpādaḥ / katamā pratītya-samutpannatāyā utpatti-dharmatā / saṃskārāṇām ayaṃ pratītya-samutpādaḥ / yā punar utpannatā eva sā pratītya-samutpannatā ity ucyate /

問:幾支苦諦攝及現法為苦?答:二,謂生及老死。問:幾支苦諦攝,當來為苦?答:識乃至受種子性。問:幾支集諦攝?答:所餘支。
[解]1)問:十二緣起裏面,那一支是屬於苦諦?苦諦應該是一種果報。及現法為苦,苦有因、有果的不同,就是現在它就是苦。答:就是生和老死這二支是苦諦,而且這兩個,就是現在的五蘊就是苦。
2)問:幾支苦諦攝,現在不是苦,它將來才是苦?答:識乃至受這五支的種子性,就是生的種子性,它還在種子的時候。由無明緣行創造這樣的種子,沒有得果報,沒有成為現行,這個時候就是當來為苦,將來那個種子若是生現行的時候就苦,現在還不苦,就是潛藏在那裏。
3)問:幾支集諦攝?答:所餘那五支就是集諦。集諦就是煩惱,無明、愛、取,行、有。無明、愛、取三煩惱,行、有二屬業道,加起來就是集諦,屬於能集成種種痛苦。
katy aṅgāni duḥkha-pratyaya-saṃgṛhītāni dṛṣṭa-dhārmika-duḥkhāya ca / dve jātir jarā-maraṇaṃ ca / kati duḥkha-satya-saṃgṛhītāny eva āyatyām eva ca duḥkhāya vijñāna-ādīni vedanā-avasānāni bījabhūtāni / kati samudaya-satya-saṃgṛhītāni / avaśiṣṭāni //

5.3.4.8.3.十二支前後相望分別
5.3.4.8.3.1.辨為緣
5.3.4.8.3.1.1.無明望行
問:無明與行為作俱有緣?為作無間滅緣?為作久遠滅緣?答:當知具作三緣。謂由無知,於隨順諸行法中,為俱有覆障緣,為彼彼事發起諸行。又由惡見、放逸、俱行無知,為無間滅生起緣,發起諸行。又由無知,為久遠滅引發緣故,建立順彼當生相續。
[解]問:十二緣起裏面第一支是無明,第二支就是行,無明和行的關係是什麼樣呢?為作俱有緣,為作無間滅緣,為作久遠滅緣?它是屬於那一種呢?答:當知具作三緣,無明與行有這三種的關係。
1)什麼是俱有緣?俱有,是同時的活動,無明與行同時活動,同時存在合作做事情。
a)謂由無知,就是無明。
b)於隨順諸行法中,就是愛、非愛的境界出現的時候,如果境界能順於自己的貪心,可能不做什麼惡事,也可能會做點善事,就會做福業。如果不能滿願,就是要用非法的手段來完成,就可能造罪。境界出現的時候,有的時候是順於做善、福業;有的時候是順於造罪業。若是同樣的情況,出現在有色界定和無色界定的人面前,他不造福業、非福業,也可以名之為順。所以,從兩方面說,從心裏面的順,從境界上的順。
c)為俱有覆障緣,由於無知,不知道三界以內沒有安樂的事情,都是苦惱的事情。就把諸法的真實相遮蓋住,障礙你去知道它的真實相,無知有這種作用。
d)為彼彼事發起諸行,就是為了彼彼的事情,哪些?想要得人天的福報,生到天上享天福;或人間的富貴;或者想要得禪定。為彼彼你所希望的事情,發出來種種的行動。
2)什麼是無間滅緣?無間,就是有前後,前後是不同。
a)又由惡見放逸俱行無知,惡見,就是身見、邊見、見取、戒禁取、邪見這五見。總而言之,是指過去、現在、未來,這一切的有為法,一切因緣所生法,不明白諸法真實相,不能夠如理的分別,叫做惡見。因為惡見,當然不知道如理作意,不知道這是有過患,就這樣做,放逸自己。和惡見、放逸,同時活動的無明。
b)為無間滅生起緣,無間滅,就是前一剎那、後一剎那中間沒有間隔。就是無明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行就出現。
c)發起諸行,發起來各式各樣的活動。
3)什麼是久遠滅緣?
a)又由無知,為久遠滅引發緣故。又由於沒能夠遇見佛法僧,沒能修學聖道,就是無明緣行,愛取有,所以造很多的業,識、名色、六處、觸、受就有。識、名色、六處、觸、受有以後,沒有立刻得果報,要經過很久,或者第二生,或者第三生、第四生,或者百千萬年以後,就是很久遠以後,這件事才停下來。就是由於無明造業,業久遠以後能引發果報出現,到那個時候果報經過多久,才結束,叫做久遠滅。
b)建立順彼當生相續,因為這樣的關係,就是建立、成就隨順彼當來生命的相續的果報出現,當來的生命的果報又相續下去,所以,這是久遠滅的引發緣。若是從因緣的展轉來看,只要發動、建立一種關係,它很難結束,一定一直的相續下去,展轉不間斷的引發下去。所以,在佛法裏面栽培善根,也是一樣沒有完。這一生栽培,第二生遇見因緣,善根又發動就增長,第三生、第四生繼續的增長。
avidyā saṃskārāṇāṃ kiṃ saha-bhāvena pratyayaḥ atha anantara-niruddhaḥ pratyayaḥ / atha ciraniruddhaḥ pratyayaḥ/ tridhā pratyayo draṣṭavyaḥ / sahabhāvena saṃskāra- sthānīyeṣu dharmeṣv āvaraṇa-pratyayaḥ / yad arthaṃ saṃskārān utthāpayati tad ajñānataḥ / saṃjanana-pratyayo anantara-niruddhaḥ kudṛṣṭi-pramāda-sahagatena ajñānena / āyatyāṃ tad-utpatty-anukūlaṃ santaty-avasthāpanāc cira-niruddho apy ākṣepa-pratyayo draṣṭavyaḥ /

5.3.4.8.3.1.2.行望識等
問:云何應知諸行望識為三種緣?答:由能熏發彼種子故,為俱有緣。次後由彼勢力轉故,為無間滅生起緣。由彼當來果得生故,為久遠滅引發緣。如行望識,如是識望名色,名色望六處,六處望觸,觸望受亦爾。
[解]問:怎麼樣才能知道這諸行望識的三種緣?答:
a)由能熏發彼種子故,為俱有緣。由於行在創造的時候,就在阿賴耶識裏面造成種子,造成一種力量。行來熏種子的時候,是同時;種子生現行也是同時,所以叫做俱有緣。
b)次後由彼勢力轉故,為無間滅生起緣。在熏成種子以後,由那個種子的力量,繼續的相續下去,那個種子還是在剎那剎那生滅。種子是行創造的,行就為種子的無間滅生起的因緣。
c)由彼當來果得生故,為久遠滅引發緣。由於那個種子,將來受到愛取的熏習的時候,果就生出來,就是久遠滅的引發緣。如行望識如是,識望名色,名色望六處,六處望觸,觸望受,也同樣有這三種緣。這是約種子說,種子是同時熏習成就,所以識望名色,名色望六處,六處望觸,觸望受,沒有前後的次第,都是同時。所以就是有俱有緣;它也一樣也是為無間滅生起緣;它將來會得果報,所以為久遠滅引發緣。若是得果報以後,識、名色就有先後次第,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就有先後次第。
saṃskārā vijñānasya kathaṃ triprakāra-pratyayatayā draṣṭavyāḥ / bīja-bhāva- paribhāvanayā saha-bhāva-pratyayaḥ / tad-ūrdhvaṃ tad-vaśa-vartanatayā saṃjanana- pratyayo anantara-niruddhaḥ āyatyāṃ phala-abhinirvartita-ākṣepatayā ākṣepa- pratyayaḥ // yathā saṃskārā vijñānasya [pratyayaḥ] / evaṃ vijñānaṃ nāma-rūpasya / nāma-rūpaṃ ṣaḍ-āyatanasya / ṣaḍ-āyatanaṃ sparśasya sparśo vedanānām /

5.3.4.8.3.1.3.受望愛
問:云何應知受望愛為三種緣?答:當知由彼起樂著故,為俱有緣。從此無間由彼勢力,起追求等作用轉故,為無間滅生起緣。建立當來,難可解脫彼相續故,為久遠滅引發緣。
[解]問:怎麼樣才知道受對望愛也有這三種關係?答:
a)當知由彼起樂著故,為俱有緣。有受的時候,就會有愛。愛,就是樂著樂受,受和愛就是同時,所以叫做俱有緣。
b)從此無間,由彼勢力起追求等,作用轉故,為無間滅生起緣。從愛樂著樂受,樂著樂受就不能停下來。由這個愛的力量就會發動廣大的追求,有這種作用的活動。這樣活動呢?這就是剎那剎那的延續下去,叫無間滅生起緣。
c)建立當來難可解脫彼相續故,為久遠滅引發緣。追求的時候,使令這愛的種子更牢固,更有力量。這樣,愛的種子與所愛建立這樣的關係,是很難解脫,一直的相續下去。不但種子是相續,現行也要相續下去,就叫做為久遠滅引發緣。
vedanā tṛṣṇāyāḥ / kathaṃ tri-prakāra-pratyayatayā draṣṭavyāḥ / saha-bhāvato adhyavasāna-pratyayatayā draṣṭavyāḥ / tad-anantaraṃ tad-vaśena paryeṣṭy-ādi kriyā-anupravartanatayā saṃjanana-pratyayaḥ / āyatyāṃ tad-durvimocya santaty- avasthānāc cira-niruddho apy āvedya-pratyayaḥ //

5.3.4.8.3.1.4.愛望取
問:云何愛望取為三種緣?答:由欲貪俱行,於隨順取法中,欲樂安立故,為俱有緣。
由無間滅,勢力轉故,為生起緣。建立當來,難可解脫彼相續故,為久遠滅引發緣。
[解]問:云何愛望取為三種緣?答:
a)由欲貪俱行,於隨順取法中,欲樂安立故,為俱有緣。取裏面第一個取,就是欲取,第二個是見取,第三個是戒禁取,第四個是我語取,而四個取裏面都有欲貪。第一個取,就是貪著色聲香味觸,愛著欲樂的事情。色聲香味觸是所欲,心裏面的欲貪就是能欲。欲貪俱行,能欲的取與所欲的境界,同時活動叫俱行。在一起活動的時候,於隨順取法中,歡喜五種欲,可意的五種欲就隨順你的欲貪,所以叫隨順。見取、戒禁取、我語取也是這樣。欲樂安立故,所歡喜的事情就是願意那樣安排,願意那樣創造出來,叫做安立。我願意有如意的色聲香味觸,就追求這樣的色、這樣的聲、香、味、觸,就安立出來、出現。見取,是思想上的事情。他歡喜斷見、常見,或者是邪見,各式各樣的思想。感覺這樣的理論心裏很滿意,他就這樣安立、追求。這樣,所取和能取的心情是同時存在,有所支持,就叫做俱有緣。
b)由無間滅勢力轉故,為生起緣。做善業或者做惡業,就把種子造成,那個種子的力量,繼續的存在下去,為將來得果報的一個因緣。
c)建立當來難可解脫的彼相續故,為久遠滅的引發緣。現在所造成的染污、罪過,或者是清淨、安樂的業力,在你的心裏面剎那剎那的相續下去,將來能創造出來、能出現。那個事情若出現的時候,是不容易解脫。久遠滅引發緣,指來生不是現生,所以叫做久遠。那件事出現的時候,也不是永久,也是要無常,所以叫做滅。就是現在創造的力量能引發將來久遠的時候的果報,有這樣的緣。
tṛṣṇā upādānasya kathaṃ triprakārapratyayatayā pratyayaḥ/chanda-rāga-sahagatatvāt tad-upādānīyeṣu dharmeṣu ruci-niveśana-pratyayatvāt sahabhāva-pratyayaḥ /
tad-anantaraṃ tad-vaśa-vartanāt saṃjanana-pratyayaḥ / tad-durvimocya-santaty- avasthāpanāc cira-niruddho apy ā vadha(?)-pratyayaḥ //

5.3.4.8.3.1.5.取望有
問:云何取望有為三種緣?答:由與彼俱,令業能招諸趣果故,為俱有緣。又由彼力,於此生處能引識等故,為無間滅生起緣。又能引發彼界功能故,為久遠滅引發緣。
[解]問:云何取望有為三種緣?取是屬於煩惱,有是屬於業力。取煩惱和業力,它們相對起來有什麼樣的關係呢?怎麼樣也能成為三種緣呢?答:
a)由與彼俱,令業能招諸趣果故,為俱有緣。由與彼俱,就是有與彼取在一起,煩惱在活動的時候,就把那個有造成,就是業力。以前,在無明緣行的時候造成這個業力,現在愛、取的煩惱出現的時候,就是把以前的那個業力變成有,將來能有果報。而這時候果報還沒有出現的時候,這個業力和取是同時。取和業在一起,使令那個業加強力量,能取得諸趣的果報,或是人趣、或是天趣、或是三惡道的果報,這叫做俱有緣。
b)又由彼力,於此生處能引識等故,為無間滅生起緣。又,由彼取的力量,於此生處,或者人、或者天、或者三惡道受生之處。能引發出來識、名色、六入、觸、受的果報。能把這個果報生出來,取對有來說能有這種力量,把原先的業力造成有以後,這個有就能夠生起將來的果報。現在還沒生,它現在這個時候剎那生、剎那滅,剎那滅、剎那生,這樣相續下去,將來能生起果報,就是無間滅生起緣。
c)又能引發彼界功能故,為久遠滅引發緣。取對有來說,能夠引發那個世間的功能,或者地獄的世界、或者餓鬼的世界、或者人的世界、或者天的世界,能引發那個世界的果報的功能故。為久遠滅引發緣,隔一生所以叫做久遠,能引發出來那個力量。這裏面說三種緣,第一種緣俱有緣:是在創造的時候。無間滅生起緣:創造以後這個業力還沒有得果報,還繼續存在的情況。久遠滅引發緣:到一個時候,他得果報。
upādānaṃ bhavasya kathaṃ tri-prakāra-pratyayatayā pratyayaḥ / saha-bhāvatas tasya karmaṇas tad-gaty-āvarjanatayā saha-bhāva-pratyayaḥ / tad-balena tasminn upapatty- āyatane tadvijñāna-ādyākarṣaṇa-pratyayatayā anantaraniruddhaḥ saṃjananapratyayaḥ / dhātu-nirvartana-sāmarthya-pratyayatayā āvedha-pratyayaś cira-niruddho api //

5.3.4.8.3.1.6.有望生等
問:云何有望生為三種緣?答:熏發彼種子故,為俱有緣。由彼勢力無間隨轉故,為生起緣。雖久遠滅,而果轉故,為引發緣。如有望生,當知生望老死,為緣亦爾。
[解]問:云何有望生為三種緣?有就是業力,能令你有果報,或者欲有、色有、或者是無色有。生,就是果報的出現。有是出現果報的一個力量,這個力量對果報來說,也是有三種緣,怎麼情形呢?答:
a)熏發彼種子故,為俱有緣。種子,功能的意思,就是創造一種功能,這是無明緣行的時候,創造這種功能。在有這個時候,又由煩惱的發動,加強以前的種子的功能。所以,有和生是在一起,就是現在的有,就是未來的生。
b)由彼勢力無間隨轉故,為生起緣。由於那個有的力量無間斷,隨順你的識不斷的活動下去、相續下去,作為那個生的出現的力量,這是生起緣。
c)雖久遠滅而果轉故,為引發緣。久遠滅,就是第二生,不是現在生,時間可能是很久。到第二生的時候,那個果現出來,就叫做引發緣。有望生有這三種緣,生望老死也有這三種緣,有俱有緣。生,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就是我們的生命體。也就在眼耳鼻舌身意上面,也就是在色受想行識上說老病死。所以生和老死是俱有、是同時。由生的相續不斷,就是無間滅,由它久遠滅的引發緣,就是老死的出現也是有生的關係。
bhavo jāteḥ kathaṃ tri-prakāra-pratyayatayā pratyayaḥ / saha-bhāva-pratyayo bīja-bhāva-paribhāvanatayā / an-antaraṃ tad-vaśa-anuvartanatayā saṃjanana- pratyayaś cira-niruddho api tat-phala-nirvṛtty-āvedha-pratyayaḥ / yathā bhavo jāter evaṃ jātir jarā-maraṇasya pratyayatvena draṣṭavyā /

5.3.4.8.3.1.7兼釋有支建立
復次,建立有支,有二種:一、就勝分建立,謂取所攝受業,如前已說。二、全分建立,謂業及識,乃至受所有種子,取所攝受,建立為有應知。
[解]復次,建立有支,有二種有支:
一、就勝分建立,就是按特別殊勝、特別有力量的這一方面來說這個有支。就是因為愛的煩惱特別強的時候,叫做取。這個時候所攝受的業力,就是所支持的業力,就是給與力量的業力。取的煩惱加強業的力量,叫攝受業。如前面十二緣起上說過。
二、全分建立,就是約全部份來說,就是無明造業的時候,這個業就在識裏面,有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這些種子又經過取煩惱的力量,使令它的力量加強,所以叫取所攝受。這時候,這個業力叫做有,以前的時候叫做種子,叫做名色、六入、觸、受種子,現在力量強可以有果報,所以叫做建立為有,應知道全分建立是這樣。全分建立和勝分建立有什麼不同呢?勝分建立是約取煩惱說;全分建立是約取煩惱所加強的業力說,就是種子,這個種子是全面。
bhavasya dvidhā vyavasthānaṃ / pradhāna aṅgatas tathā upādāna-parigṛhītasya karmaṇo yathā-pūrva-nirdiṣṭaṃ sakala-aṅgataḥ karmaṇo vijñāna-ādīnāṃ ca vedanā- avasānānāṃ bīja-bhūtānām upādāna-parigṛhītānāṃ bhavato vyavasthānaṃ draṣṭavyaṃ /

5.3.4.8.3.1.8.業用
問:是諸有支,唯有次第與行為緣,乃至老死更有餘業用耶?答:即此業用及於各別所行境中,如其所應,所有業用當知,是名第二業用。問:無明唯與行為緣,亦與餘支為緣耶?答:無明乃至亦與老死為緣。前言唯與行為緣者,但說近緣義。如是所餘盡應當知。
[解]1)問:無明支、行、識、名色乃至生緣老死這麼多的支,都是屬於有支,能令我們有生死苦。無明為行作緣,行為識作緣,識為名色作緣,名色為六處作緣,六處為觸作緣,觸緣受,受緣愛乃至生緣老死。唯有這樣的緣,還有其他的作用呢?答:
a)即此業用,就是前面說的無明,它的作用能發動行,行的作用能發動出來名色,名色能發動出來六處,就是這樣的業用。
b)及於各別所行境中,如其所應。無明所行境、行所行境,識、名色、六入、觸各別的境界裏面。隨它各別的情形所適合,也有它們的作用。
c)由無明的種子生出來無明的現行,行也有種子生現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每一法都有它自己本身的種子,由種子生現行都是這樣,這都是因緣。
d)無明緣行,無明對行來說是增上緣,因為發動出來福行、罪行、或者是不動行,是由無明的力量發動出來。如其所應所有的業用,就是各別各別的情形,無明緣行,這就是增上緣。行緣識也是可以增上緣,但是裏面也有可能是因緣,行緣識有身行、語行,還有個意行。意行和識來對比來說有可能是因緣,也有的是次第緣、也有的是無間滅緣,各式各樣的。如其所應,所有的作用就是不同。當知是名第二業用,就是增上緣。第一個業用是因緣,每一法都由它自己的種子現出來的,那就是因緣。所以就是有因緣、有增上緣、還有無間滅緣、還有一個所緣緣。
2)問:無明的煩惱,能為行作增上緣。因為有無明,所以就會發動種種的福行、或者是罪行、或者不動行,所以無明為行作緣。或與其它的支,識、名色、六入、生老死,無明也為它們有助力嗎?答:無明為行作緣,那是特別親切有力量。但是,它又能為識、名色、六入、觸、受乃至愛、取、有、生老死,也是能做因緣。就是無明是普遍的為一切染污法作因緣,都有力量。前面說無明唯與行為緣,是說無明與行,它們是很親切的關係,所以有那樣的緣。如是除行以外,剩餘的就是識、名色以下,完全都有無明的力量,所以應該知道。
kim eṣāṃ bhava-aṅgāanām etad eva karma yad uta saṃskāra-ādīnāṃ jarā-maraṇa- avasānānām anupūrva-pratyayatvam atha-anyad api kiñcit / etac ca sve sve gocare ca sarveṣāṃ yathā-yogaṃ vṛttir dvitīyaṃ karma draṣṭavyaṃ / kim avidyā kevalānāṃ saṃskārāṇāṃ pratyayo yathā anyeṣām apy aṅgānāṃ / avidyā yāvaj jarā-maraṇasya api pratyayaḥ samāsanna-pratyaya arthena punaḥ saṃskārāṇām eva nirdiṣṭā //evam avaśiṣṭa-aṅgāni yathāyogaṃ draṣṭavyāni //

5.3.4.8.3.1.9.後支非前支緣
復次,後支非前支緣。何以故?如為斷後支故,勤作功用斷於前支,由前斷故後亦隨斷,非為斷前故勤作功用斷於後支。是故當知,唯此為彼緣。
[解]復次,十二緣起後面的支不能為前支作因緣。什麼理由呢?譬如說這個修行人,為斷滅、消除後面的老死,就精進的修四念處,修一切法無我、無我所,把前面的生斷,生斷,老死自然就沒有。由前面那一支斷,後面也就隨著斷。譬如沒有生,老死也就沒有。這個修行人不是為了斷滅生支,勤加功用斷於後支。所以,可以知道唯前支為後支的緣,要想斷後支就要斷前支。
na tu punar adhāraṇām aṅgānām uparimeṣu pratyayatvaṃ / kena kāraṇena / yathā uparima-prahāṇāya uparima-prahāṇe yatnaḥ kriyate tat-prahāṇe adharima-prahāṇam iti kṛtvā na evam uparima-prahāṇāya-adharima-prahāṇe / tasmāt tāvanty eva tat-pratyayāni draṣṭavyāni /

5.3.4.8.3.2.釋義別
問:云何說言此有故彼有?答:由未斷緣,餘得生義故。問:云何此生故彼生?答:由無常緣,餘得生義故。
[解]1)問:為什麼說此有故彼有?這樣事情有,就會有那一件事。答:由於若沒有斷除這個緣,那麼其餘的就會生起。沒有斷無明,就有行;沒有斷行,識、名色就不能斷。無明有故行有,行有故識有,識有故名色有,就是此有故彼有。由未斷緣,餘得生義故,表示修行人還沒能斷除煩惱的種子,種子若沒有斷,現行的果報就會生起。
2)問:云何此生故彼生?答:由無常緣,就是沒有常住,總是有生滅變化,一切法都是由生滅變化的因緣造成,其餘的法就出現。譬如有緣生老死,生老死是所生,有就是能生。有是無常,生老死也是無常。
katham asmin sati-idaṃ bhavati ity ucyate / aprahīṇāt pratyayāt tad-anya utpāda- arthena / katham asya utpādād idam utpadyata ity ucyate / anityāt pratyayāt tad-anya- utpāda-arthena /

問:何故說言有生故有老死,要由生緣而有老死,如是乃至無明望行?答:由此言教道理,顯從無實作用緣餘得生義故。問:何故說言有生故有老死,非離生緣而有老死,如是乃至無明望行?答:由此言教道理,顯從自相續緣,即自相續餘得生義故。
[解]1)問:為什麼有生所以有老死呢?一定要有生的因緣才能夠有老死。生緣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種法果報現前,然後才能夠有老死,所以要由生緣而有老死。怎麼樣會有老死生呢?有生故有老死生。怎麼樣會有生呢?由有故有生。怎麼會有有呢?有愛取故有有。為什麼會有愛取呢?就是觸緣受,有受故有愛取。為什麼會有受呢?就是有觸。為什麼有觸呢?有六處。為什麼有六處?有名色。為什麼有名色?有識,就是有業力。這樣向前推,推到最初就是由無明而有行。答:由於佛在阿含經裏面說這樣的道理,顯示從無實作用緣,餘得生義故。無實作用緣,就是所生法不是自然有,要有因緣才有所生法,因緣是沒有真實的作用,譬如種子不能單獨得果報,要假藉其他的因緣,所以都有一個不生義,因有不生義,緣也有不生義。所有的因緣也都沒有真實作用,但是一切法由因緣出現。所以,餘得生義故。
2)問:經上有什麼理由這樣說有生才有老死?離開生緣,有老死嗎?沒有,如是乃至無明望行。答:由前面這句話:有生故有老死,這句話的道理顯示出來什麼呢?從自相續緣,從你自己流轉生死相續的因緣,看你的生死輪迴不斷。什麼是從自相續緣呢?即自相續,餘得生義故,就是自己得到一個色受想行識,而這個色受想行識又會創造生死的因,又得果報。自己的生命體由自家的力量創造,也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識創造,剩餘的也就出現。
kena kāraṇena jātyāṃ satyāṃ jarā-maraṇaṃ bhavati / jāti-pratyayaṃ ca jarā-maraṇam ity ucyate / yāvad a-vidyā-saṃskārāś ca anena eva vyapadeśena nirīhāt pratyayāt tad-anya utpāda arthena // kena kāraṇena jātyāṃ satyāṃ jarā-maraṇaṃ na anyatra jāti-pratyayaṃ jarā-maraṇam ucyate / evaṃ yāvad avidyā saṃskārāś ca / anena eva vyapadeśena sva-sāntānikāt pratyayāt sva-santāna eva tad-anya utpāda arthena ///

5.3.4.8.4.十二支為緣抉擇分別
5.3.4.8.4.1.依四句答
5.3.4.8.4.1.1.無明與行
問:若法無明為緣,彼法是行耶?設是行者,彼無明為緣耶?答:應作四句。或有行非無明為緣,謂無漏及無覆無記身語意行。或無明為緣而非是行,謂除行所攝有支,所餘有支。或有亦無明為緣亦是行,謂福、非福、不動身語意行。除如是相是第四句。
[解]問:假設一件事情是由無明的力量生起,由於自己沒有知識、沒有智慧,有特別錯誤的見解,因此而發動出來一種活動,那麼這個活動就是以無明為緣而生起。那件事是不是十二緣起裏面的行呢?假設說那一件事是行,那麼這種行是以無明的力量發動出來的嗎?什麼是行呢?或者是發動出來的行為對自己、對於他人都是有利益。或是對自己有傷害,對於別人也有傷害。或是修色界定,或者是無色界定。就是福行、罪行、不動行這三行。
答:應該分成四句來說明這個道理。
1)或有行,非無明為緣。有一種行動,但不是無明的力量發動,就是無漏,及無覆無記,身語意行。
a)什麼是無漏身語意行?就是修四念處,斷煩惱,無漏就是沒有煩惱,這種行動是能滅除煩惱,不滋長煩惱,所以,也是行,但不是無明的力量發動。
b)什麼是無覆無記?無記,就是不能說它是善、也不能說它是惡。無記有兩種:一種有覆,覆是隱藏,表面上看不出來什麼事情,但是裏面有貪瞋癡的煩惱,但表面上沒有痕跡,就是有覆。表面上是無記,但裏面是有煩惱,叫做有覆。譬如得到色界定、無色界定的人,他也是各式各樣的煩惱。但是因為有高深的禪定就把煩惱折伏,就不明顯,這種情形就叫有覆無記。第二種情形沒有煩惱,是無覆,沒有煩惱隱伏在這裏,但是也不能說它是善,也不能說它是惡。
c)什麼是無覆無記身語意行?或者是身體發出來的行動,說出來的話,內心裏面的思想,是屬於無覆無記。屬於這樣的情形,也不是無明為緣,無明是染污,由它推動出來的身行、語行、意行,也是染污。
2)或無明為緣而非是行,謂除行所攝有支,所餘有支。是無明發動,但不是屬於行,就是,把屬於行的這一部份除掉,其餘的十個支,也是無明為緣。
3)或有亦無明為緣亦是行,或者有的情形是無明為緣發動出來的行,就是福行、非福行、不動行。福行、非福行、不動行,一定是要通過身語意才能造作出來。
4)把前面這三句除掉,剩餘的就是第四句。
ye dharma avidyā-pratyayena saṃskārā api te/ ye vā saṃskārā avidyā-pratyayā api te syuḥ / saṃskārā na avidyā-pratyayā anāsravā anivṛta avyākṛtāś ca kāya-vān-manaḥ- saṃskārāḥ syur avidyā-pratyayā na saṃskārāḥ / saṃskāra-saṃgṛhītaṃ bhava-angaṃ sthāpayitvā yāni tad-anyāni bhava-aṅgāni / avidyā-pratyayāś ca [bhavanti] puṇya apuṇya ānejyāḥ kāya-vān-manaḥ-saṃskārāḥ etān ākārān sthāpayitvā ca caturthī koṭiḥ / iti iyaṃ catuṣ-koṭikā /

5.3.4.8.4.1.2.行與識等
問:若行為緣,彼亦識耶?設是識者,行為緣耶?答:應作四句。或行為緣非識,謂除識所餘有支。或識非行為緣,謂無漏識及無覆無記識,除異熟生。或亦識亦行為緣,謂後有種子識及果識。除如是相,是第四句。由此道理,乃至觸緣受,隨其所應,四句應知。
[解]問:若行為緣,彼亦識耶?設是識者,行為緣耶?造作出來的行為、造作出來的業力,能使令這個人的心變成這樣。譬如這個人生存的時候是男人,但死以後第二生變成女人,就是中陰身投胎的時候,中陰身是個女人的思想。為什麼會變呢?這個業力使令他變成這樣,所以行為緣。業力發動出來的情形,一定是識嗎?假設是識,就是思想上的活動,一定是行做發動的因緣嗎?
答:應該列出來四句來解答這個問題。
1)或行為緣非識,謂除識所餘有支。這個人的業力發動出來事情,但是那不是識。就是扣除識之外,其餘的有支,名色、六處、觸、受也與無明有關係,也與行有關係。但不是識。
2)或識非行為緣,謂無漏識及無覆無記識,除異熟生。或者是識,思想上的事情,但不是以行為緣。
a)什麼是無漏識?這個人經過長時期的修行,成功,是聖人。聖人的時候,正念一提起來,這個識是無漏,就是沒有煩惱,光明的智慧和這個識在一起活動,叫無漏識。而這個識的活動就不是行為緣,不是世間上的有漏的業力作因緣,是無漏業的力量。
b)什麼是無覆無記識,除異熟生?無覆無記識,就指阿賴耶識。異熟生,異熟就是阿賴耶識,由阿賴耶識生出來的識,就是前六識。所以除異熟生,就是前六識不在內,只是阿賴耶識的無覆無記識,阿賴耶識無覆無記識是它自己的種子現起來,就不是行為緣。
c)這個地方還可以再分別,阿賴耶識若約增上緣來說,行也是有力量,這個業力使令你得到一個阿賴耶識,就是在因中的時候,有善、有惡,到果上的時候是無記。這樣說是約增上緣來,就是行為緣。若按因緣來說,就不是行為緣。它本身的種子現出來無覆無記識,就不是行為緣。
3)或亦識亦行為緣,這是第三句。也是識,也是行為緣,就是行緣識。就是後有種子識及果識。
a)什麼是後有的種子識?後有是對現有說,現在的有就是現在的生命體,後有是這個身體以後的生命體,叫後有。後來有的生命體,是由阿賴耶的種子變現出來。所以,後有是從種子識來。而種子識是由行來。創造的業力,就在阿賴耶識這裏熏成種子,那個種子將來得一個後有的果報。
b)什麼是果識?種子識是在因上說,若在果的時候,就是種子變現出來果報。
4)除如是相,就是第四句。其他的就是第四句。由前面行與識,這個情況也是四句。經過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也和前面行緣識是一樣。因為這幾句也都是由行的業力,在阿賴耶識裏面熏成的種子,這些種子有識、有名色、有六處、有觸、有受,都是行熏成的種子,就和識一樣。
yat saṃskāra-pratyayaṃ vijñānam api tat / yad vā vijñānaṃ saṃskāra-pratyayam api tat syāt / saṃskāra-pratyayaṃ na vijñānaṃ / vijñānaṃ sthāpayitvā tad-anyāni bhava- aṅgāni / vijñānaṃ na saṃskāra-pratyayaṃ yad an-āsravam anivṛtta avyākṛtaṃ ca / vipāka-jaṃ sthāpayitvā / vijñānaṃ ca saṃskāra-pratyayaṃ ca yat paunar-bhavikaṃ bīja-bhūtaṃ phala-bhūtaṃ vā / etān ākārān sthāpayitvā caturthī koṭiḥ // anena anusāreṇa yathā-yogaṃ yāvat sparśa-pratyayād veditāc catuṣ-koṭikā draṣṭavyā //

5.3.4.8.4.1.3.受與愛
問:若受為緣,皆是愛耶?設是愛者,皆受為緣耶?答:應作四句。或有是愛非受為緣,謂希求勝解脫,及依善愛而捨餘愛。或受為緣而非是愛,謂除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所餘有支法生。或有受為緣亦是愛,謂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染污愛生。除如是相是第四句。
[解]問:心和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一接觸的時候,就有感覺。因受而得到滿意的、可愛的境界享受。若是不受的時候,這個愛是沒有。所受一定是可愛的嗎?感覺到可愛的事情,一定是受作因緣的嗎?答:應該作四句來回答這個問題。
1)或有是愛非受為緣。或者所追求是我所歡喜的,我所愛的事情,但不是以受為緣,就是從來沒有經驗過。什麼呢?謂希求勝解脫,及依善愛而捨餘愛。
a)什麼是希求勝解脫?就是佛教徒因為學習佛法,對於世間上的欲、這些愛的事情不滿意,希求一個更高尚的境界,就是勝解脫,有強大的力量能解脫一切苦。因為世間上的受緣愛,都是令人苦惱的事情,令人苦惱。如何說?追求這個愛,就是苦惱的事情;追求到還是苦惱,害怕有一天會失掉;失掉以後,還是苦惱。因為看到這一點,不再追求這件事,追求更殊勝的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聖人的境界。這件事也是你自己所愛,歡喜這件事,才肯採取行動,所以,也可以說是愛。
b)什麼是依善愛而捨餘愛?就是修學色界定、無色界定,色界定、無色界定是好過欲,所以稱之為善愛。剩餘的,就是世界上的榮華富貴、世間上的五欲,我不要這個愛。依善愛而捨餘愛,也不是以受為緣。因為,想要得禪定的人,現在沒有經驗過禪定,不是以前經驗作因緣,是另一種智慧加上清淨的信心,這也是愛,但不是受為緣。
2)或受為緣而非是愛。或是受為緣,但不是愛,就是除無明觸所生受為緣。
a)什麼是無明觸所生受?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沒有明,沒有四念處的光明,沒有四念處的氣氛、沒有般若的氣氛,就是原來貪瞋癡的習慣,這時候,所生的受,就是一般凡夫的境界。
b)什麼是除無明觸所生受?就是修行人的六根、六識和六種境界接觸的時候,有明觸所生受,就是有般若的智慧。見到滿意的境界,心裏面不是那麼愛著;見到不滿意的境界也不執著;見到非滿意、非不滿意的境界也不執著。用般若的智慧,超越這些境界,因為這都是如幻如化,如夢中境、如鏡中相,都是畢竟空寂。這樣心無住,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所以不是愛。
c)什麼是所餘有支生?雖然,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但是不是愛,受為緣而不是愛。所餘有支生,就是另外屬於聖道的無漏行,無漏的功德境界,不是一般的有漏境界。所以,所餘有支法生,就是意生身、法性生身。就是愛煩惱、見煩惱斷盡以後,入無餘涅槃以後,得到法性生身的那種因緣。
3)或有受為緣亦是愛,這是第三句,也是受為緣也是愛。就是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染污愛生。不修行的境界就是無明觸,就是糊塗的執著心,與受的境界一接觸的時候,染污的愛就生起。就是要找可愛的境界,不可愛的境界希望它遠離,就在愛、憎裏面生活。修行人的境界就是明相應觸的時候,超越愛、憎的境界,是無住生心的境界。
4)除如是相,是第四句。
yā vedanā-pratyayā sarvā sā tṛṣṇā / yā tṛṣṇā sarvā [sā] vedanā-pratyayā / atra api cātuṣ-koṭikaḥ syāt / tṛṣṇā na vedanā-pratyayā / uttare vimokṣe yā prārthanā yāṃ ca tṛṣṇāṃ kuśalaṃ niśritya tṛṣṇāṃ prajahāti vedanā-pratyayā vedanā-pratyayā na tṛṣṇā / vidyā-saṃsparśa-jāṃ vedanāṃ pratītya ye tad-anye dharmā utpadyante / yāni ca tad-anyāni bhava-angāni / vedanā-pratyayā ca tṛṣṇā ca kliṣṭā tṛṣṇā avidyā-saṃsparśa- ja-vedita-pratyayā // etān ākārān sthāpayitvā caturthī koṭiḥ //

5.3.4.8.4.2.依順後句答
5.3.4.8.4.2.1.愛與取
問:若愛為緣皆是取耶?設是取者皆愛為緣耶?答:當知此中,是順後句。謂所有取皆愛為緣,或愛為緣而非是取,謂除取所餘有支,及緣善愛勤精進等諸善法生。
[解]問:若愛為緣,皆是取耶?平常的凡夫習慣,愛著一個境界的時候,繼續要追求這個愛,愛才能增長,就叫作取。設是取者,皆愛為緣耶?煩惱增長,都是以愛為因緣的嗎?答:當知此中是順後句。若愛為緣,皆是取耶?這是前句。設是取者,皆愛為緣耶?這是後一句。當知此中是順後句,就是從第二句,應該從後面那一句來解答問題,就把前一句也包括在內。
1)謂所有取,皆愛為緣。取,就是愛心非常重,就是你不斷的愛,這個愛就會嚴重,所以,所有取皆愛為緣。
2)或愛為緣而非是取。但是以愛為緣不是取,愛沒增長。
3)謂除取所餘有支。就是愛為緣不是取,是其他的有支。譬如生老死,自己的生命體你也會愛它,生不斷的增長就變成老死,自己還是愛。這就不是愛緣取。
4)緣善愛勤精進等諸善法生。愛為緣而不是取,就是緣善愛,另外殊勝善法的愛,或者是精進勇猛的修學戒定慧。諸善法生,得到四禪八定,或者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得無生法忍,這個人情形就轉變。就是愛為緣,而不是取。
yat tṛṣṇāpratyayaṃ tatsarvaṃ tad upādānaṃ /yad vā upādānaṃ sarvatṛṣṇā- pratyayaṃ / atra paścāt padakaṃ draṣṭavyaṃ yat tāvad upādānaṃ sarvaṃ tat tṛṣṇā-pratyayaṃ syāt tu tṛṣṇāpratyayaṃ na upādānaṃ /upādānaṃ sthāpayitvā tadanyāni bhava-angāni / ye ca kuśalāṃ tṛṣṇāṃ pratītya ārabhya-vīrya-ādayaḥ kuśalā dharmā utpadyante //

5.3.4.8.4.2.2.取與有
問:若取為緣皆是有耶?設是有者皆取為緣耶?答:亦應作順後句。謂所有有皆取為緣。或取為緣而非是有,謂除有所餘有支。
[解]問:若取作助緣而生起來的,一定是有嗎?有,就是有強大的力量能招感果報。假設有強大的力量能有果報,都是用取作助緣的嗎?答:這個問題也應該從後面這一句來回答,就是設是有者,皆取為緣耶?這句話。
1)所有的有,只要它的力量強大能達到有果報的程度,這樣的業力一定是取作助緣。
2)或者是取是為它作緣,但是它不是有。就是除掉有,剩下十二緣起裏面別的支。
ya upādāna-pratyayaḥ sarvaḥ sa bhavaḥ/ yo vā bhavaḥ sarvaḥ sa upādāna-pratyayaḥ /
yas tāvad bhavaḥ sarvo asāv upādāna-pratyayaḥ syāt tu upādāna-pratyayo na bhavaḥ / bhavaṃ sthāpayitvā tad-anyāni bhava-angāni //

5.3.4.8.4.2.3.有與生
問:若有為緣皆是生耶?設是生者皆有為緣耶?答:諸所有生皆有為緣。或有為緣而非是生,謂除生所餘老死最後有支。
[解]問:若強大的業力為助緣,使令它的果報現起,有為緣皆是生嗎?設是生者,皆有為緣耶?
1)答:諸所有眾生的生命現起的時候,都是有作緣才能現起。
2)或有為緣而不是生。就是把生不算,就是剩下的老死,老死在十二緣起裏面它是最後的一個支。
yā yā bhava-pratyayā sarvā sā jātiḥ / yā vā jātiḥ sarvā sā bhava-pratyayā / yā tāvaj jātiḥ sarvā sā bhava-pratyayā / syāt tu bhava-pratyayā na jātiḥ / jātiṃ sthāpayitvā yaj jarā-maraṇaṃ paścimaṃ bhava-aṅgaṃ /

5.3.4.8.4.2.4.生與老死
問:若生為緣皆老死耶?設是老死皆生為緣耶?答:所有老死皆生為緣。或生為緣而非老死。所謂疾病,怨憎合會,親愛別離,所求不遂,及彼所起愁歎憂苦,種種熱惱。
[解]問:若是生為緣,就一定是老死嗎?設是老死,皆生為緣耶?
1)答:只要生命體衰老,死亡,一定是有一個生命現起做緣。
2)或生為緣而非老死。生命體是現前,不是給老死作緣。就是生命體現前,不是老、不是死,而是有病,也是生為緣。或者不是病,和憎惡的人、憎恨的人在一起,不可以分離,這也是生為緣。和親愛的人願意在一起,但非要分開不可,這也是生為緣。還有其他種種的希求,有障礙不能成就,也是生為緣。及彼所起愁歎憂苦,種種熱惱,因為有病而愁歎憂苦種種熱惱,或者是怨憎合會,而引起的愁歎憂苦種種熱惱。還有親愛別離,所求不逐這一切引起的愁歎憂苦種種熱惱,也是以生為緣。
yaj jāti-pratyayaṃ sarvaṃ taj jarā-maraṇaṃ / yad vā jarā-maraṇaṃ sarvaṃ taj jāti-pratyayaṃ / yat tāvaj jāti-maraṇaṃ sarvaṃ taj jarā-pratyayaṃ / syāt tu jāti-pratyayaṃ na jarā-maraṇaṃ / vyādhir apriya-saṃyogaḥ priya-vinā-bhāva icchā-vighātas tat samutthitāś ca śoka-parideva-duḥkha-daur-manasya-upāyāsāḥ //

5.3.4.8.5.所障能障分別
問:是諸有支,幾與道支所攝正見為勝障礙?答:無明及彼所起意行,若有一分能為勝障。如於正見,如是於正思惟,及正精進亦爾。若正語、正業、正命,以身行、語行,及有一分,為勝障礙。若正念 、正定,以餘有支,為勝障礙應知。
[解]問:這麼多的部分,一共是十二有支,那一個支與道支裏面所攝正見為最強大的障礙?正見是什麼呢?就是得初果以後的聖人,觀色受想行識是無我、無我所的無分別智慧。因為,與諸法實相相應、與第一義諦相應,所以叫做正見。什麼是勝障礙?想要得正見,有障礙,就是特別有力量、特別的能障礙你。十二緣起是生死流轉的惑業苦的境界,對於正見都有障礙。現在說勝障礙,就是它有最大的力量障礙。
1)答:無明及彼所起意行,若有一分,能為勝障。
a)無明,就是執著有個我。得聖道就是要無我,有我正好障礙無我的智慧。
b)及彼所起意行,無明為行做因緣,使令行生起。行,就是身、語、意行這三行,最重要的是意行,它的力量大,能障礙正見的生起。
c)若有一分,就是即有一分。有支,就是自己造業,造罪業或者造福業,達到有感果報的程度。有支現前的時候,也是能障礙你。若到三惡道,有若到三惡道,很明顯的是不能修行。在人天的世界也是,大福德的境界一來,想修行也不行,就把你障礙住。所以,對於正見有大障礙,就是無明和行,三行裏面是意行,再加上有支的一分,因為有支也是有身、語、意這三分,意的這一分能為大力量的障礙。
2)像前面說的正見,是無明和意行,和有的一分能障礙它。對於八正道裏面的正思惟和正精進,也是有勝障。正思惟和正精進是聖人有分別的智慧,也是無明和所起意行及有一分能做障礙。這個障礙當然是在沒成就的時候,沒得聖道之前才有這個作用。已經得聖道的人,無漏的正見、正思惟、正精進已經出現,無明是不能障礙。
3)若正語、正業、正命,以身行、語行,及有一分,為勝障礙。正語、正業、正命是屬於戒。就是無明緣行的行裏面,一個身行和語行,也應該有無明的力量。無明發動出來的身行和語行,以及屬於身、屬於語那一分,對於正語、正業、正命有障礙。
4)若正念、正定,以餘有支為勝障礙應知。正念、正定就是屬於定。以餘有支,十二有支裏面,除去前面說的這幾支以外,剩餘的支是最有力量的障礙,使令正念、正定不能成就,最厲害就是愛取。愛取在活動的時候,想要得禪定,是不可能的事情。
eṣāṃ bhava-aṅgānāṃ kati samyag-dṛṣṭi-saṃgṛhītasya mārgasya-aṅgāni prādhānyena vibandha-bhūtāni / avidyā tat-samutthitāś ca manaḥ-saṃskārā bhava-eka-deśaś ca vibandha-bhūtaḥ // yathā samyag-dṛṣṭer evaṃ samyak-saṃkalpasya samyag-vyāyāmasya samyag-vyāyāmasya samyag-vāk-karma-anta ājīvānāṃ kāya-vāk- saṃskārā bhavaika-deśaś ca vibandha-bhūtaḥ / samyak-smṛteḥ samyak-samādheś ca avaśiṣṭāni vibandha-bhūtāni draṣṭavyāni //

5.3.4.8.6.不有及滅分別
問:是諸有支,幾唯雜染品?幾通雜染、清淨品?答:四唯雜染品,餘通雜染、清淨品。問:云何生支通二品耶?答:若生惡趣及有難處,唯是雜染品。若生人天諸無難處,此通染、淨品。當知餘支,隨其所應,皆通二品。
[解]1)問:是諸有支,那幾支唯獨是雜染?唯獨是不清淨?那幾支又是雜染、又不是雜染而是清淨的呢?答:十二有支裏面,四個品是雜染。披尋記說四,應該做三,謂無明、愛、取這三個是雜染。窺基的解釋,說四唯雜染品,無明、愛、取、老死。因為,人到老的時候,不能用戒定慧調自己,就是雜染。或是說,另外一個是識,識也是雜染,是指中有投胎的時候最後一剎那是染污心,所以也是染污。這樣,無明、愛、取加識,或者是加老,就是雜染品。剩下就是八個支,通於雜染,也通於清淨。
2)問:生支怎麼能說它是通於兩方面,又是清淨又是不清淨呢?
a)答:眾生若是生到三惡道,生到地獄、餓鬼、畜生世界,這都是苦惱的境界,這是雜染。以及生到有難的地方,譬如說八難,學習佛法有困難。或是八無暇,無暇,就是沒有時間。三惡道就是八難中的三個,另外,生到長壽天、色界天、無色界天。生在人間,有盲、聾、喑、啞,也不能學習佛法,就只好貪瞋癡活動。佛前、佛後,世界上沒有佛法。還有世智辯聰、邪知邪見,毀謗佛法不肯學習佛法。到北俱盧洲的時候,也不肯學習佛法。所以,生就是雜染品。
b)若生在人間,或者生在天上,也沒有難,沒有這麼多的困難,有時間來學習佛法,感覺學習佛法沒有困難,所以,這就是清淨。這個生也通於染、也通於淨,在乎自己決定。其餘的支,就是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隨其所應皆通染、淨兩品。
eṣāṃ bhavāngānāṃ katy aṅgāny eka-antena saṃkleśa-pakṣyāṇi kati saṃkleśa- vyavadāna-pakṣyāṇi / catvāry eka-antena saṃkleśa-pakṣyāṇi / tad-anyāni saṃkleśa-vyavadāna-pakṣyāṇi / jātir yā apāyeṣv akṣaṇeṣu vā tadanyeṣu vā sā saṃkleśa-pakṣyā / yā punar deva-manuṣyeṣv akṣaṇa-vivarjiteṣu jātiḥ sa saṃkleśa-vyavadāna-pakṣyā draṣṭavyā / śeṣāṇi tv aṅgāni yathāyogaṃ tad-ubhaya-pakṣyāṇi draṣṭavyāni //

5.3.4.8.6.1.無明與行
問:何等無明不有故行不有?何等無明滅故行滅耶?答:有三種:發起、纏、隨眠無明,由此無明滅故,彼無明滅,由彼滅故,行亦隨滅。
[解]問:那一種無明沒有,行也就不有?那一類的無明滅掉,行就沒有呢?答:無明有三種。哪三種呢?第一發起無明、第二纏無明、第三隨眠的無明。
1)發起無明,就是這無明能發起種種的業,就是發業無明,最初發動要造這個業力,或者福業、罪業、不動業。
2)纏無明,纏,就是無明活動出來的時候,心意識不能自主,就是無明來作主,就是被它纏住,不能自主,叫纏。
3)隨眠無明,就是無明沒有活動出來,就在阿賴耶識裏面沒有動,這是無明的種子。無明種子發動出來叫纏,纏的無明造種種業,叫發起無明。或者這樣分別,發起無明,就是無明緣行這個無明;纏,就是愛取有的愛取,叫作纏,就是潤生無明;隨眠無明,就是無明沒有活動出來。
4)由此無明滅故,彼無明滅。隨眠無明滅,纏無明也就沒有,纏無明沒有,發業無明也沒有。隨眠無明怎麼滅呢?要深入諸法實相,就是毗缽舍那,才能斷除煩惱的種子。
5)由彼滅故,行亦隨滅。由無明滅,行就滅,不發動行,就沒有。但是,有般若波羅密,行六度萬行廣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這是聖人的境界。
katamasyām a-vidyāyām a-satyāṃ saṃskārā na bhavanti / katamasyā avidyāyā nirodhāt saṃskāra-nirodhaḥ / tri-prakāra-paryavasthāna-samutthāna-anuśaya-sthāyinyā [avidyāyā nirodha] iti / avidyā-nirodhād avidyā-nirodhe tan-nirodhāc ca tan-nirodhe sati tataḥ saṃskāra-nirodhaḥ //

5.3.4.8.6.2.行與識
問:何等行不有故識不有?何等行滅故識滅耶?答:諸行於自相續中,已作已滅,及未起對治。又由意行有故,起身語行,由此有故彼有。彼無故,彼緣識亦無,此若全滅,當知識亦隨滅。
[解]問:何等行不有故,識不有?何等行滅故,識滅耶?
1)答:諸行於自相續中,已作已滅,及未起對治。
a)諸行於自相續中,就是無明緣行的時候,身行、語行一動作,就是在你的生命體相續不斷。生命出現又老死,死又出現,總是相續、不會斷。
b)已作、已滅,就是已經做的這個行,得果報,又滅。然後,這一段的業力結束,但是繼續造,還是有無量無邊的業力。
c)及未起對治,就是沒有遇見三寶,不能夠修四念處來對治你的業力。沒對治它,所以,有這個行就有這個識,若是沒這個行就沒這個識。
2)又有意行有故,起身語行。無明緣行這個行,主要是意行,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要造福行、罪行、不動行,因此,意行就存有,就發出來語言、發出來動作,就是身、語行。所以,由此有故彼有,就是意行有故,身、語行就是要有。
3)彼無故,彼緣識亦無。若是能對治,那個行就沒有,就沒作用。如何對治?就是行若發動的時候,得果報要有愛取的滋潤、支持,業力才能得果報。但是,若是修四念處把愛取消滅,以前造的業力得不到愛取的資助,行就不能發生作用,就等於是沒有。所以,行不能發生作用,彼為緣而識生起,這件事也沒有。
4)此若全滅,當知識亦隨滅。彼若全滅,意行所造的滅,身行、語行也都滅。若是修行只得初果,三惡道的這一部分是滅。在人、天,還要流轉七番生死,就不是全滅。假使得阿羅漢果以上,就是完全滅。當知識亦隨滅,中有就不顛倒,識也就滅。
katameṣu saṃskāreṣv a-satsu vijñānaṃ na bhavati / katama-saṃskāra-nirodhād vijñāna-nirodhaḥ / ye saṃskārāḥ sva-santāne kṛta-nirodhā anutpā-dita-pratipakṣāś ca / api ca manaḥ-saṃskāreṣu satsu kāya-vāk-saṃskārāḥ / tatas tasmin sati tad-bhāve tat-pratyayaṃ vijñānaṃ / tasminn asati tad-a-bhāve tat-sākalya-nirodhād vijñāna-nirodho draṣṭavyaḥ //

5.3.4.8.6.3.識與名色等
問:何等識不有故名色不有?何等識滅故名色滅耶?答:種子識不有故,果識不有,此俱滅故,俱名色滅。如識望名色道理,如是餘支乃至受,隨其所應,當知亦爾。如無明緣行道理,如是愛緣取,取緣有道理,當知亦爾。如行緣識道理,如是有緣生,當知亦爾。如識緣名色道理,生緣老死,當知亦爾。
[解]問:何等識不有故,名色不有?何等識滅故,名色滅耶?
1)答:種子識不有故,果識不有。此俱滅故,俱名色滅。
a)種子識,就是阿賴耶識,在阿賴耶識的時候,就是人在生存的時候,前六識遇見境界,無明、愛、取就活動,就在識裏面熏成種子,這時候就叫種子識。如果沒有熏成種子識,因為修四念處力量強大,雖然眼耳鼻舌身意與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心裏不著,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不熏成種子。種子識已經沒有,將來也不會再得果。若有種子識,將來因緣成熟的時候,種子就要得果報,就叫做果識。
b)此俱滅故,俱名色滅。沒有因識,也就沒有果識,因果識這兩個識都沒有,和識在一起現出來名色的果報也沒有,自然是滅。怎麼樣種子識才能滅呢?就是不要有愛取。六根接觸六境的時候,有般若智慧,就沒有愛取的熏習,是種子識不有。種子識不有,果識也不有;果識也不有,名色也不有,就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
2)如識望名色的道理是這樣子,餘支就是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這幾支,隨他們所適當、所合適,也和識望名色一樣,就是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也是這樣子。但是這是約種子說。
3)如無明緣行,無明是煩惱,行是業力,無明的煩惱為業力生起的因緣,業力要煩惱來發動,這個道理是要這樣。但是愛緣取,愛和取都是煩惱,愛煩惱若得到因緣的時候,愛的煩惱會增長,就變成取。愛煩惱動的時候和取煩惱的不同在那裏呢?取就是追求所愛而有行動,取是有行動的愛煩惱,所以,比愛來得強。取緣有和無明緣行道理是一樣,就是由煩惱而增長業的力量,所以彼此是相似。
4)如行緣識道理如是,有緣生當知亦爾。由業力發動以後,造成果報。但是果報生起分成二個階段,先造成種子,這是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再由煩惱資助種子,才得果報。有緣生的道理,和前面行緣識,其實道理是一樣。但事實上有點差別,就是行緣識那個行,是由無明發動出來的業,這個有緣生的有,是經過愛取又加強力量的業力,所以有和行也有這樣的差別。這個生老死的生是有現行,就是得果報的開始。
5)前面這個識能為名色作因緣,名色才能現起。而生緣老死當知也是這樣子。老死指什麼說的呢?就指那個生說,和識緣名色的道理是一致。
katamasmin vijñāne asati nāma-rūpaṃ na bhavati / katama-vijñāna-nirodhāc ca punaḥ nāma-rūpa-nirodhaḥ / bīja-bhūte vijñāne asati phala-bhūtaṃ vijñānaṃ na bhavati / tad-ubhaya-nirodhāt punas tad-ubhaya-nāma-rūpa-nirodhaḥ /// yathā vijñāna-nāma- rūpayor nayas tathā yathāyogam avaśiṣṭānām aṅgānāṃ draṣṭavyo yāvad vedanā- avasānāt / yathā avidyā-pratyayānāṃ saṃskārāṇām evaṃ tṛṣṇā-pratyayasya upādānasya upādāna-pratyayasya ca bhavasya draṣṭavyaḥ // yathā saṃskāra- pratyayasya vijñānasya evaṃ bhava-pratyayāyā jāter draṣṭavyaḥ / yathā vijñāna- pratyayānāṃ nāma-rūpa ādīnāṃ tathā jāti-pratyayasya jarā-maraṇasya //

5.3.4.8.6.4.受與愛
問:何等受不有故愛不有,何等受滅故愛滅耶?答:如行緣識道理,當知亦爾。
[解]問:何等受不有故愛不有?何等受滅故愛滅耶?答:如行緣識道理,當知亦爾。愛、取、有是能生支,生、老死是所生。無明、行是能引,識、名色、六入、觸、受是所引。能生與所生,能引與所引,這個道理是一樣,所以說如行緣識的道理,當知亦爾。何等受不有故愛不有?何等受滅故愛滅?就和行緣識的道理一樣,行滅故識滅,行不有故識不有,道理是一樣。在十二緣起來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六處、觸、受,是過去的事情;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是現在。都是屬於因,生老死是果,是將來所得到的果。
a)何等受不有故愛不有?無明相應受不有,就是明相應受出來,明相應受若出來,染污的愛就沒有。
b)何等受滅故愛滅?無明相應受,為明所滅,所以染污的愛不出現。
c)如行緣識道理,當知也是這樣子。行滅則識滅,行不有故識就不有。這樣是說過去的行緣識。若是現在能夠受不有故愛不有,受滅故愛滅,將來不會有行的業力,不會有中陰身的顛倒投胎,生死就解脫。
katamasyāṃ vedanāyām asatyāṃ tṛṣṇā na bhavati / katama-vedanā-nirodhāc ca punas tṛṣṇā-nirodhaḥ / yathā saṃskāra-pratyayasya vijñānasya tathā asya api nayo draṣṭavyaḥ //

5.3.4.8.7.依緣起門分別
問:如前所說八緣起門, 幾門是十二支緣起所顯,幾門非耶?答:三門是彼所顯,謂二一分所顯,一全分所顯,餘門非。何等為二一分所顯?謂內識生門,自業所作門。何等為一全分所顯?謂有情世間轉門。
[解]問:如前所說八緣起門,幾門是十二支緣起所顯?幾門非耶?依緣起門才有流轉生死。第一、內識生門,第二、外緣成熟門,第三、有情世間死生門,第四、器世間成壞門,第五、食任持門,第六、自所作業增上勢力受用隨業所得愛非愛果門,第七、威勢門,第八、清淨門。八個門裏面,有幾個門是這裏說的十二緣起所顯示的道理呢?有幾門說的道理和十二緣起是不一致的,不屬於十二緣起?
1)答:這八個門裏面有三個門是彼十二門所顯示的道理,三個門和十二緣起的道理說的是一致。哪三個呢?謂二一分所顯,其中有兩個門是十二緣起裏面的一分,顯示十二緣起裏面一分的道理。一全分所顯,一個門是顯示十二緣起全部的道理。除這三門之外,還有五個和十二緣起都沒有關係。
2)何等為二一分所顯?就是八門裏面,第一個門就是內識生門,就是行緣識這個識,是十二支裏面的一支,也就是十二分裏面的一分。所以,內識生門,就是說識支,指十二支裏面的一分。自業所作門,是八門裏面的第六門,就是無明緣行的行,或者說是有也是一門。
3)何等為一全分所顯?謂有情世間轉門。一全分所顯,就有一個門可以全部的顯示十二緣起的道理。就是有情世間轉門,就是八門裏面的第三門。有情在世間上怎麼流轉呢?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
yo asāv aṣṭa-mukhaḥ pratītya-samutpāda uktas teṣāṃ kati mukhāni dvādaśa-aṅga- pratītya-samutpāda-prabhāvitāni / kati na / trīṇi mukhāni tat-prabhāvitāni / dve eka-deśa-prabhāvite / ekaṃ sakala-aṅga-prabhāvitaṃ / avaśāṣṭāni na [prabhāvitāni] / vijñāna-utpattimukhaṃ karmasvakatāmukhaṃ ca ekadeśa-prabhāvite / sattva-loka-pravṛtti-mukhaṃ punaḥ sakala-anga-prabhāvitaṃ //

5.3.4.8.8.緣起勝利過患分別
問:不如實知緣起道理者,有幾種過患耶?答:有五。謂起我見,及能發起前際俱行見。如前際俱行見,如是後際俱行見、前後際俱行見,亦爾。又於彼見猛利堅執,有取有怖,於現法中不般涅槃,是名第五過患。問:如實知者有幾種勝利耶?答:翻前五過,應知勝利亦有五種。
[解]1)問:若是我們不能夠真實的知道緣起的道理,無明緣行、行緣識的道理,會有幾種過患呢?答:有五種的過患。
第一過患,不知道緣起的道理,就會生起我見。在色受想行識上面,發起錯誤的認識,就是有我,這是生死的根本。
第二過患,及能發起前際俱行見,前際,就是久遠以來過去時候。因為有我見,會發起我在過去也是曾有耶?我於過去世沒有嗎?我是什麼樣子?什麼體性的?就會執著,或者是常見,者是斷見,這是前際俱行見。俱行見,就是和五蘊是一起,和這一切有為法在一起,叫俱行。
第三、四過患,前際俱行見是那樣子,後際俱行見,前後際俱行見也是那樣。這個生命死了,以後還有我嗎?就變成常見。沒有我?就變成斷見。前後際就是現在,現在是在後際之前,是在前際之後。執著有個我,這個我是常、是不常,也是這樣子。
第五過患,又於彼見,猛利堅執,有取有怖,就是戒取見。我見是薩迦耶見,前際、中際、後際,就是邊見。
a)又於彼見猛利堅執,對於他自己那個見解、思想,特別有大力量的堅固的執著,執著有個我。
b)有取,若是有取,多數是執常見的人,這麼執著,有取著。
c)有怖,如果說是沒有我,可能會很恐怖。
d)於現法中不般涅槃,對於自己的見地執著的很厲害,有恐有怖這樣的人,在現在生命體,就算遇見佛法,也不能夠接受,所以,不可能入涅槃。因為,對於涅槃是害怕,要無我,才可入涅槃,有我,對涅槃有怖,所以不能入涅槃。是名第五過患。過患的根本就是我,有我見,觀察色受想行識裏面有我,或者是即色受想行識是我,或者是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有個我,總而言之是執著有我。這個我是大患之本,一切的貪瞋癡都是從這裏來的,所以它是過患。
2)問:如實知者有幾種勝利耶?假設一個眾生有善根,遇見佛說十二緣起的道理的時候,能信受、能如實的知道:一切眾生都是這樣惑業苦的流轉,只是惑業苦的流轉,不是我在流轉。什麼是如實知?表示能信受奉行,能修四念處,能破除自己的顛倒妄想執著,破除我見,破除這五種的邪知見。會得到多少種殊勝的利益?殊勝利益,就是出世間聖人的空、無相、無願的三三昧、三解脫,乃至得涅槃的勝利。答:就是把前面那五種過失翻過來,就可以知道五種勝利。不起我見,是一個大利,就是大功德的力量;於前發起前際俱行見也沒有;後際俱行見也沒有;前後際俱行見也沒有;又於彼見,猛利堅執,有取有怖,於現法中不般涅槃這種過失也沒有。就是於現法中能般涅槃。若常常修四念處,觀察無我、無我所,就知道自己能得聖道。
pratītya-samutpādam a-jānānasya katy ādīnavā draṣṭavyāḥ / pañca / ātma-dṛṣṭir bhavati / pūrva-anta-saha-gatāni dṛṣṭi-gatāny utpādayati / pūrva-anta-saha-gatāny evam apara-anta-sahagatāni pūrva-anta apara-anta-saha-gatāni yathā sthāmaśaḥ parāmarśa-sthāyī sa-upādānaḥ saparitāpanaḥ / na dṛṣṭe dharme parinirvāty ayaṃ pañcama ādīnavaḥ // jānānasya katy anuśaṃsā draṣṭavyāḥ / etad-viparyayeṇa pañca eva anuśaṃsā draṣṭavyāḥ /

5.3.4.8.9.諸門分別
5.3.4.8.9.1.實非實有攝
復次,是十二支緣起,幾支是實有?謂九。幾支非實有?謂餘。
[解]復次,是十二支緣起,幾支是真實有?九支是真實有。幾支非真實有呢?就是剩餘的三支,就是有、生、老死這三支。這麼道理是什麼?
a)有,就是前面無明緣行的那個行,經過愛、取的滋潤、支持,給與力量,就名為有。因為,離開那個行,另外沒有這個有可得,所以,這個有是假。
b)生和老死,生是什麼呢?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無明發動行,造成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愛、取滋潤它,它的力量夠了,這個生命就出現,就是生、老死。所以,生、老死本身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離開這五個,另外沒有生,沒有老死可得。因此,生、老死,沒有自己的體性,只是假名有而已。其餘的九個,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都是本身有體性。
eṣāṃ dvādaśānām aṅgānāṃ katy aṅgāni dravyam asti / āha nava / kati na dravyam asti / yāny avaśiṣṭāni /

5.3.4.8.9.2.一事非一事攝
幾一事為自性?謂五(無明、識、觸、受、愛)。幾非一事為自性?謂餘。
[解]十二緣起裏面,那幾個支是一事為自體性?五個。哪五個?無明、識、觸、受、愛,它本身就是一個。其餘的七個都不是一。行,有身行、語行、意行是三個,它不是一。有,也是身行、語行、意行,就不是一。生,裏面有識、名色、六處、觸、受,這都叫做生,所以不是一。老死,裏面有屬於心法,也屬於色法,所以也不是一。
katy ekadravya-svabhāvāni / pañca / [kati nānā-dravya-svabhāvāni / avaśiṣṭāni/

5.3.4.8.9.3.所知障因攝
幾是所知障因?謂一(無明)。
[解]十二緣起裏面,那幾個緣起支是屬於所知障的因呢?就是無明第一支,包括不染污的煩惱在內,就是所知障。障,就是障礙,一種是煩惱障,一種是所知障。煩惱障,是凡夫的煩惱;所知障,能障礙所知的真理,阿羅漢斷煩惱障,還是有所知障。這個煩惱是最微細,不能夠造生死業,不能令得生死果報。但是對於度化眾生有妨害,智慧就有所不足。
kati jñeya-āvaraṇāni / ekaṃ /

5.3.4.8.9.4.苦因果攝
幾能生苦?謂五(無明、行、愛、取、有)。幾苦胎藏?謂五(識、名色、六處、觸、受)。幾唯是苦?謂二(生、老死)。
[解]在十二支裏面,那幾支是能生出來苦惱?有五個支是屬於這一類,就是無明、行、愛、取、有,無明和愛、取是屬於煩惱,行、有是屬於業,這五支能制造痛苦給自己。幾個支是屬於在胎藏裏受苦?有五個,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五法。眾生在母胎的時候,由這五法受胎藏的苦。這五法是生、老死的因,由它而有生、老死,所以它也算是在因裏,是因苦。那幾個唯獨是苦的體性?就是生、老死這兩個唯獨是苦。
kati duḥkha-nirvartakāni / pañca / kati duḥkha-garbhāṇi / pañca eva / kati duḥkhāny eva / dve /

5.3.4.8.9.5.因果分等攝
幾說為因分?謂前六,無明乃至觸,及愛、取、有三說為因分。幾說為果分?謂後二說為果分。幾說為雜因果分?謂所餘支說為雜分。所以者何?有二種受,名為雜分:一、謂後法以觸為緣因受,二、謂現法與愛為緣果受。此二雜說為觸緣受。
[解]1)十二支裏面,那幾支是屬於因的一部分?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這六個,是屬於因,能招感果的因。及愛、取、有這三個,制造痛苦的因。
2)那幾支說它是果分?就是生、老死這兩支是果。
3)幾支說它是雜因果分?又是因又是果呢?剩下受一支就是。什麼原因說受是屬於因又屬於果呢?事實上,有兩種受,就說它又屬於因又屬於果,因果相雜說為雜分。
一、謂後法,以觸為緣因受。謂後法,果是在因以後,因是在果之前,現在這個受它是後法的因。怎麼作因法呢?依觸為緣因受,這個受是依觸作因緣,才能生起受。現在是在種子的時期,還沒有現行,所以這個受是因受,它不是果,將來果是以此為因。
二、謂現法與愛為緣果受。就是由因有現行,顯現出來色受想行識的形體,顯現出來眼耳鼻舌身意。這個時候的這個受,能夠給愛欲做生起的因緣,要有受而後才能生起愛,所以受是愛的生起之緣,這個就是果,是由因現出來的果。經過色受想行識,經過眼耳鼻舌身意,內心裏面有感受,就是果報。內心裏面感覺到如意那就是果,感覺到不如意也是果。所以,受是雜分,就是因果相雜。
kati hetu-bhāva-nirdeśyāni / kati phala-bhāva-nirdeśyāni / kati hetu-phala-vyāmiśra- bhāvanirdeśyāni / ṣaṭ prathamāni avidyām upādāya yāvat sparśāt / tṛṣṇā-upādāna- bhavāś ca hetubhāvanirdeśyāḥ/ paścime dve phalabhāvanirdeśye / vedanāvyāmiśra- nirdeśyā sāmparāyikī ca sparśa-pratyayā hetu-bhūtā dṛṣṭa-dhārmikī ca / tṛṣṇāyāḥ pratyayā[t] phala-bhūtā / te cobhe sparśa-pratyaye kṛtvā vyāmiśre nirdiśyete //

5.3.4.8.9.6.能生二果攝
復次,幾支能生愛非愛境界果?幾支能生自體果?謂前六支能生前果,後三支能生後果,一支俱生二果。
[解]復次,十二支裏面幾個部分能生出來愛非愛境界果?順心的境界就是愛,違背心的境界就不是可愛,這兩種也都是果。幾支能生自體果?自體就是生命體,這個五蘊身,眼耳鼻舌身意這個果。所以,兩種果,生命體是一種果,愛非愛又是一種果。
a)謂前六支能生前果,前面無明乃至觸這六支,是能生前面的愛非愛境界果。因為有觸才生出受,於是乎就有愛非愛的境界果出現。
b)後三支能生後果,就是愛、取、有這三支能生出自體果,這個生命體是由愛、取、有生出。前一生的愛取有生現在的生命體,這叫能生自體果。能生愛非愛境界果是現在,是當時的感覺。
c)一支俱生二果,就是受,是通於愛非愛境界果也是受,生自體是果也是受。
katy aṅgāni iṣṭa aniṣṭa-phala-nirvartakāni / katy aṅgāny ātmabhāva-phala-nirvartakāni / pūrvakāṇi ṣaṭpūrva-phalanirvartakāni / paścimakāni trīṇi paścima-phala-nirvartakāni ekaṃ tad-ubhaya-phala-nirvartakaṃ //

5.3.4.8.9.7.受俱不俱攝
復次,幾支樂受俱行?謂除二(受、老死),所餘支。幾支苦受俱行?謂即彼及所除中一(老死)。幾支不苦不樂受俱行?謂如樂受道理應知。幾支不與受俱行?謂所除中一(受)。
[解]1)復次,幾支樂受俱行?俱就是在一起,不俱就是不在一起。如意的感覺和你在一起活動。謂除二所餘支,就是把受支、老死這兩支除掉,所剩餘的這十支,就是樂受俱行。因為老死這一支多數是苦惱的境界,不是樂受,所以把它除掉。受這一支也除掉,原因就是它本身就是受,不能說它還與受支相應。
2)十二支裏面那幾支是與苦受在一起活動呢?就是彼前面那十支,以及所除掉的老死。
3)幾支不苦不樂受俱行?不苦不樂受就和樂受一樣,所以一共是十支。
4)幾支不與受俱行?就是所除掉的受支。
kati sukha-vedanā-sahagatāni / dve aṅge sthāpayitvā tad-anyāni / kati duḥkha-vedanā- sahagatāni / tāny eva / sthāpitaṃ ca ekam aṅgaṃ / katy aduḥkha-sukha-vedanā-sahagatāni / sukhavad atra api nayo draṣṭavyaḥ // katy avedanā-sahagatāni / ekam aṅgaṃ yat sthāpitaṃ

5.3.4.8.9.8.三苦俱行攝
復次,幾支壞苦攝?謂樂受俱行支及非受俱行支一分。幾支苦苦攝?謂苦受俱行支及非受俱行支一分。幾支行苦攝?謂所有壞苦、苦苦支,亦是行苦支;或有行苦所攝,非餘二苦。謂不苦不樂受俱行支及非受俱行支一分。
[解]1)復次,幾支是屬於壞苦?壞苦,就是樂的感覺被破壞以後就苦。謂樂受俱行支,就是前面的樂受被破壞,就是壞苦攝。及非受俱行支一分,就是受支。一分,譬如說無明,無明也有樂受,也有苦受,也有不苦不樂受,所以壞苦受是無明支裏面的一分。這樣樂受是一分,苦受也是一分,不苦不樂受也是一分。非受俱行支也是一分,非受俱行支就是受支,受支裏面有樂受、有苦受、有不苦不樂受,現在說壞苦也就是樂受,也是受支的一分。
2)幾支苦苦攝?苦受叫做苦苦。什麼是苦苦?就是一切有為法有生、住、滅三相。苦一生起就是苦。苦存在的時候,繼續是苦,所以苦叫做苦苦。生時苦,住時苦,滅時就不苦。壞苦,樂的境界出現的時候是樂,繼續存在的時候也是樂,破壞才是苦,所以叫做壞苦。樂受是壞苦,苦受是苦苦。謂苦受俱行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愛、取、有、生、老死,是凡有苦受的俱行支都有苦苦,也是其中的一分。及非受俱行支的一分也是苦。
3)幾支行苦攝?一切有為法,都是在生住異滅的變化,在時間上說都是剎那剎那的向前進,就叫做行苦。行苦,包括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都在內,這個範圍是很廣。這種行苦能感覺到它是苦,聖人才能知道,凡夫還是不感覺。
a)謂所有壞苦和苦苦這兩部分,也是屬於行苦在內。因為壞苦和苦苦,特別的顯著,引起我們內心的注意,就把行苦的相貌覆住,心裏面不感覺,實在也是有行苦,所以壞苦、苦苦,也是行苦所攝。
b)或者行苦所攝這一部分的苦,不是壞苦、行苦這兩個苦,單獨的有行苦。就是苦苦也沒有顯現,壞苦也沒有顯現的時候,這個時候才叫做行苦。什麼情形?謂不苦不樂受俱行支,就是在十二緣起裏面,沒有苦沒有樂,這樣的覺受和無明、行、識、名色,在一起活動的時候,就叫做行苦。及非受俱行支一分,就是受支,這時候俱行支一分,因為那裏面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單指不苦不樂受,所以是那一支的一分。
katy aṅgāni vipariṇāma-duḥkhatayā saṃgṛhītāni / sukha-vedanā-saha-gatāni yac ca avedanā-sahagatam aṅgaṃ tasya ca pradeśaḥ // kati duḥkha-duḥkhatayā saṃgṛhītāni / yāni duḥkha-sahagatāni yac ca avedanā-sahagatam aṅgaṃ tasya ca pradeśaḥ // kati saṃskāra-duḥkhatayā saṃgṛhītāni / yāni tāvad vipariṇāma-duḥkha-duḥkhatayā saṃgṛhītāni saṃskāra-duḥkhatayā api tāni / syāt tu saṃskāra-duḥkhatayā saṃgṛhītāni na tad-anyābhyāṃ duḥkhatābhyāṃ / yāny aduḥkha asukha-sahagatāni yac cāvedanā-sahagatam aṅgaṃ tasya ca pradeśaḥ //

5.3.4.8.9.9.定生可得不可得攝
問:於一切生處及三摩缽底中,皆有一切支現行可得耶?答:不可得。謂無想天中,及滅盡定、無想定中有色支可得,非無色支。若生無色界無色支可得,非有色支。
[解]問:於一切生處及三摩缽底中,皆有一切支現行可得耶?一切生處,就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受生的地點。三摩缽底,翻為等至,等就是定,平等就是定,心裏面也不昏沉也不散亂,叫做平等。色界、無色界天的眾生,都是得定的人,是不是皆有一切支現行?答:不是一切都有。謂無想天中,及滅盡定、無想定中,有色支可得,非無色支。
a)無想天,是在色界天的第四禪裏面,有一層天叫做無想天,他們的十二支和人間的人不一樣。
b)滅盡定,是超過非非想定以上的佛教徒,把一切的受想心所、第六意識,乃至第七識都清淨,入於無分別的境界。
c)無想定,是在人間修學四禪,得到無想定,還沒生到無想天。
d)有色支可得,無想天,滅盡定的人,無想定的人。這三種人有色支可得,就是有眼耳鼻舌身,四大地水火風,這個生理的組織,這樣的色支是有的。
e)非無色支,無色支沒有,他們沒有愛取的煩惱。無想天,在入無想定的時候,心裏面沒有愛取;滅盡定的人,也沒有愛、取支;入無想定的人,也是沒有。十二支都不具足。這是按照方便的說法,指六識說;若是把阿賴耶識在內,還是有無色支。
f)若生到無色界天的人,有受想行識的心法,這心支是有。果報上面的眼、耳、鼻、舌、身是沒有,他沒有色支。
kiṃ sarva upapatti-samāpattiṣu sarvāṇy aṅgāny upalabhyante samudācārataḥ / āha na upalabhyante / asaṃjñikaṃ nirodha-samāpatty-asaṃjñi-samāpattyoś ca rūpīṇy upalabhyante na arūpīṇi ārūpyeṣu upapannasya punar arūpīṇy upa labhyante na rūpīṇi //

5.3.4.8.9.10.上下地攝
問:頗有依支得離支耶?答:有。謂依上地支,離下地支。此但一分非全,唯暫時非究竟。
[解]問:頗有依支得離支耶?可能有這樣的人依此支的成就,可以遠離另一種支嗎?答:有這種情形。譬如說得初禪的人,或者得二禪的人,觀想二禪的境界是有大功德,初禪是有過患。若這樣觀想,就把初禪的境界取消,得到二禪。成就二禪,又觀察二禪的過患,觀察三禪的功德,就除掉二禪的境界。這樣講法,在十二支裏面,只是其中的一支,就是行支。不是全部的十二緣起。唯暫時,非究竟,這是暫時的,不是究竟,就是入定的時候這樣,出定的時候又不是這樣。所以,是暫時,而不是究竟。
syād aṅgāni niśritya-aṅgavivekaṃ pratilabheta / āha / syād ekadeśa-tat-kāla-vivekaṃ na sakala-aṅga-pratyaṅga-vivekaḥ / ūrdhva-bhūmikāny aṅgāni niśritya adho-bhūmikānāṃ //

5.3.4.8.9.11.染污不染污攝
問:幾支染污?幾支不染污?答:三染,餘通二種。若不染污,善及無覆無記別故,分為二種應知。
[解]問:十二緣起裏面,那幾支是染污、不清淨?幾支是沒有染污、清淨呢?答:無明、愛、取這三支是染污,因為它是煩惱,所以是染污。其他的九支是通於染、通於淨。惡心所活動的時候,是染污。惡心所不活動的時候,有兩種情況,一個是善心所活動,一個是無覆無記心所活動,所以有這兩種差別。若是說第七識,第七識因為有我癡、我愛、我見、我慢,也是染污、不清淨。但是第七識是緣第八識,而不是緣色聲香味觸法,所以在面對一切外境來說,就不提第七識。所以,若是提第七識就是有覆無記,現在不提第七識,只是提第八識,就是無覆無記,沒有煩惱,所以無覆,沒有善也沒有惡,所以也是無記。不染污分這麼兩種,應該知道。
kati kliṣṭāny aṅgāni katy akliṣṭāni / trīṇi kliṣṭāni avaśiṣṭāni dvividhāni / akliṣṭānāṃ tu kuśala anivṛta avyākṛta-bhedena dvidhā-bhedo draṣṭavyaḥ //

5.3.4.8.9.12.三界繫攝
問:幾支欲界繫?答:一切支,和合等起故。問:幾支色界繫?答:一切一分。問:云何應知彼有老耶?答:彼諸行有朽壞腐敗性故。如色界繫,當知無色界繫亦爾。
[解]1)問:十二支裏面,那幾支是屬於欲界煩惱所繫縛?答:十二支都是,欲界眾生都有十二支。因緣具足,就全面都現起,一個也不會少,所以稱為等起。
2)問:十二支裏面那幾支是屬於色界煩惱所繫縛?答:十二支裏面都是一部分,屬於色界,每一支裏面只有一分。什麼是一分?
a)色界天的無明、愛、取唯是有覆無記。雖然也有愛、見、慢的煩惱,但是被禪定鎮伏住,煩惱的相貌不明顯,所以,只是有覆無記這個煩惱。欲界眾生貪瞋癡太多,就是不善,但是色界天裏面不是。
b)若是第二行支,唯獨是善法,而沒有惡法,因為沒有欲界這麼多的煩惱。
c)若是第十有支,唯獨是善及無覆無記。
d)無明、愛、取是三個,加上行是四個,加上有是五個,十二支去掉五還有七個,都是善而不是染。這樣說色界天的十二支,是和欲界完全不同,是清淨。
3)問:這樣說生、老死,色界天的人也具足,怎麼知道彼有老呢?答:彼色界天的人,壽命特別長,到最後也是一樣也要死,所以有朽壞、有腐敗的這種情形。像色界繫是這樣子,無色界繫也是這樣子。
kati kāmapratisaṃyuktāni /sarvāṇi samagrāṇi samuditāni / kati rūpa-pratisaṃyuktāni / sarveṣām eka-deśaḥ / kathaṃ tatra jarā draṣṭavyā / yaḥ saṃskārāṇāṃ śaikṣāṇi na aśaikṣāṇi / saṃvāṇi / purāṇī-bhāvo jarjarī-bhāvaḥ // yathā rūpa-pratisaṃyuktāny evam ārūpya-pratisaṃyuktāni /

5.3.4.8.9.13.學等攝
問:幾支是學?答:無。問:幾支是無學?答:亦無。問:幾支是非學非無學?答:一切。問:所有善有漏支,彼何故非學耶?答:墮流轉故。若學所有善有漏法,彼與流轉相違故,及用明為緣故,非支。
[解]1)問:十二支裏面,那幾個支是學人所有?學人,就是從初果以上。為什麼稱為學呢?因為,入聖道以後,這個人不會退,不但今生繼續學習佛法,來生也能學習佛法,所以才名之為學。答:得初果以後,就沒有十二支。為什麼?就是無我,修四念處破除這個我,正念現前的時候,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心無所住。所以,沒有無明、行,也就沒有識、名色等。
2)問:幾支是無學?答:阿羅漢也是沒有這十二支。初果聖人等,還是有色受想行識,但是色受想行識是清淨,與無漏的智慧在一起活動,就不是染污。
3)問:幾支是也不是學、也不是無學?答:凡夫,也不是阿羅漢果,也不是四果向,也不是三果、二果,初果也不是。凡夫,從無明乃至生老死,一切通通都有。
4)問:所有善有漏支,彼何故非學耶?凡夫修學四念處,所以是善,但煩惱未斷,是有漏,怎麼不是說他是學呢?答:雖然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修無我觀,我見還在。沒有斷除我見,有我執的時候,或者做善、做惡,就使令你從清淨無為的境界掉下來,在有為的世界生死流轉。所以,不給學的名字,也不給非學的名字,因為墮流轉。
5)若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的聖人,煩惱還沒有清淨,他的善法還是有漏法。因為入聖道的人,他的無漏的無我、無我所的智慧,和流轉生死是衝突,雖有煩惱不能牽引他到生死來流轉。所以,還有學的名字。及用明為緣故,心一動的時候,明與他相應活動,不執著常樂我淨,不執著有我我所,般若的智慧使令煩惱不活動,而且繼續的用明的話,能消滅一切的煩惱。所以凡夫的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六處、觸、受乃至生老死,在這位聖人來說是沒有。
kati śaikṣāṇi /na kānicit // katy aśaikṣāṇi /na kānicit //kati na eva śaikṣāṇi na aśaikṣāṇi / sarvāṇi // yāny aṅgāni kuśala-sāsravāṇi tāni kiṃ na śaikṣāṇi / pravṛtti-patitatvāt na yujyate / śaikṣasya tu kuśala-sāsravā dharmāḥ pravṛti-vairodhikā vidyāpratyayāś ca /

5.3.4.8.9.14.分斷全斷攝
問:預流果當言幾支已斷耶?答:一切一分無全斷者,如預流果。如是一來果亦爾。問:不還果當言幾支已斷耶?答:欲界一切,色、無色界不定。問:阿羅漢當言幾支已斷耶?答:三界一切。
[解]1)問:預流果當言幾支已斷耶?預流果,預有兩個意思,預是先,就是所有的聖人,他是最先證悟聖道,所以叫做預,叫做先。還有個解釋是參與,原來是凡夫,他現在是證悟聖道,所以叫做預。流,就是聖人的境界,他能夠悟入聖人的境界,成就聖人的功德,就是見到諸法實相。當言幾支已斷耶?應該說十二支裏面,那幾支他斷了呢?答:十二支每一支,他只消滅一部分,沒有完全把十二支都斷掉。因為預流果還有煩惱,斷我見以後,在身語意發出來的行動,就不是無明緣行。無明支不只是我見,他把我見斷,只是斷一部分。行、識、名色、六處、觸、受,也都是一部分,不是全部。愛、取的煩惱,是修道的時候才斷,見道的時候還沒能斷掉愛取,所以不是完全斷,還有很多沒有斷。但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也是能夠把愛取消除一分。初果聖人是這樣子,一來果也是和初果一樣,還有欲界的煩惱沒有斷,只是每支裏面斷除一部分。什麼是一來呢?就是他欲界的煩惱沒有完全的消除,還有一部分,這一部分的欲界煩惱的力量,能使令這個聖人還在欲界一來一往。或者從人間到天上,從天上回到人間;或者是從天上來到人間,由人間又回到天上。
2)問:不還果當言幾支已斷耶?答:欲界一切,色無色界不定。不還果,就是三果聖人,把欲界的煩惱全部的消除,就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不再回到欲界。當言幾支已斷耶?十二緣起裏面,那幾個支已經斷了呢?答:欲界的煩惱完全沒有,欲界的十二緣起通通沒有。色、無色界是不決定,因為三果聖人就是欲界的煩惱斷,還有很長一大段才能到阿羅漢果。在欲界裏面有三個果,初果、二果、三果,色界天、無色界天這二個世界合成一個阿羅漢果。在欲界這個地方定的果特別多,因為欲界的煩惱難斷,若是沒有禪定的人斷欲界的煩惱很難。若是色界天、無色界天有定的聖人,斷煩惱容易。有什麼煩惱?得到那個禪定之後,對於那個禪定就有愛見慢,初禪是這樣子,二禪、三禪乃至非非想天都是這樣子。得三果的聖人,有可能是由初禪生到二禪,由二禪到三禪,由三禪到四禪,由四禪到空無邊處定、識無邊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這樣可能,他斷初禪的煩惱,二禪還沒有,斷二禪,三禪還沒有,所以,色無色界的這些十二因緣是不決定。斷色界四禪的十二因緣,無色界的還在,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的十二因緣斷,無所有處定還沒有,這很長遠的這一大段路,不能決定說。但是有一樣事可以說決定,就是總是有一部分沒有斷,所以還是三果。
3)問:阿羅漢果應該說幾支已斷耶?答: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十二因緣通通消滅,三界內的一切煩惱都不能繫縛。若十二因緣用樹做譬喻,無明與行是樹根;識、名色、六處、觸、受是幹;愛、取、有譬喻是花;生、老死譬喻樹開的果。若是阿羅漢就是根、幹、花、果通通沒有;若是初果聖人,都還有一部分沒有完全斷,或者說是有愛、取、有,有生老死的一部分;凡夫是根、幹、花、果都是有;阿羅漢是完全沒有。
kati srota-āpannasya prahīṇāni vaktavyāni / sarveṣām ekadeśo natu sākalyena kiñcit // yathā srota-āpannasya evaṃ sakṛd-āgāminaḥ / katy aṅgāny anāgāminaḥ prahīṇāni vaktavyāni / sarvāṇi kāma-avacarāṇi / rūpa-ārūpya-avacarāṇāṃ tv aniyamaḥ katy aṅgāny arhataḥ prahīṇāni vaktavyāni / sarvāṇi traidhātuka-avacarāṇ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