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

雜阿含-708


九0五(七0八)五種大樹;s.46.39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退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族姓子,捨諸世務 ,出家學道,剃除鬚髮,著袈裟,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如是出家,而於其中,有愚癡士夫,依止聚落、城邑,晨朝著衣持缽,入村乞食,不善護身,不守根門,不攝其念,觀察女人少壯好色而生染著。不正思惟,心馳取相,趣色欲想,為欲心熾盛,燒心、燒身,返俗還戒而自退沒。厭離俗務,出家學道而反染著,增諸罪業而自破壞,沉翳沒溺。

3.五種大樹
有五種大樹,其種至微,而漸生長巨大,而能映障眾雜小樹,蔭翳萎悴,不得生長。何等五?謂揵遮耶樹,迦捭多羅樹,阿濕波他樹,優曇缽羅樹,尼拘留他樹。如是五種心樹,種子至微,而漸漸長大,蔭覆諸節,能令諸節蔭覆墮臥。何等為五?謂貪欲蓋漸漸增長,(瞋恚、)睡眠、掉悔、疑蓋漸漸增長,以增長故,令善心蔭覆墮臥。

4.七覺支
若修習七覺支,多修習已,轉成不退。何等為七?謂念覺支,擇法、精進、猗 、喜、定、捨覺支。如是七覺支,修習、多修習已,轉成不退轉。

5.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 說,歡喜奉行。

I.資糧
[經文]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族姓子,捨諸世務 ,出家學道,剃除鬚髮,著袈裟,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如是出家,而於其中,有愚癡士夫,依止聚落、城邑,晨朝著衣持缽,入村乞食,不善護身,不守根門,不攝其念,觀察女人少壯好色而生染著。不正思惟,心馳取相,趣色欲想,為欲心熾盛,燒心、燒身,返俗還戒而自退沒。厭離俗務,出家學道而反染著,增諸罪業而自破壞,沉翳沒溺。
[參考] 1.cs636
若比丘!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
天人師、佛世尊出興于世,演說正法,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顯示。若族姓子、族姓女從佛聞法,得淨信心。如是修學,見在家和合欲樂之過,煩惱結縛,樂居空閑,出家學道,不樂在家,處於非家,欲一向清淨,盡其形壽,純一滿淨,鮮白梵行:我當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作是思惟已,即便放捨錢財親屬,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正其身行,護口四過,正命清淨,習賢聖戒,守諸根門,護心正念。眼見色時,不取形相,若於眼根住不律儀,世間貪憂、惡不善法常漏於心,而今於眼起正律儀;耳、鼻、舌、身、意起正律儀,亦復如是。彼以賢聖戒律成就,善攝根門,來往周旋,顧視屈伸,坐臥眠覺語默,住智正智。彼成就如此聖戒,守護根門,正智正念,寂靜遠離,空處、樹下、閑房獨坐,正身正念,繫心安住。斷世貪憂,離貪欲,淨除貪欲;斷世瞋恚、睡眠、掉悔、疑蓋,離瞋恚、睡眠、掉悔、疑蓋,淨除瞋恚、睡眠、掉悔、疑蓋。斷除五蓋惱心,慧力羸、諸障閡分、不趣涅槃者,是故,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如是說。是名比丘修四念處。
2.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九,T26406c
云何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補特伽羅?
1)答:謂諸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出現世間。
2)宣說正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
3)諸善男子或善女人聞是法已,深生淨信。生淨信已,作是思惟:在家迫迮,多諸塵穢,猶如牢獄。出家寬曠,離諸諠雜,猶若虛空。染室家者不能相續盡其形壽精勤修習,純一圓滿,清白梵行。是故,我今應以正信,剃除鬚髮,被服袈裟。棄捨家法,出趣非家。
4)既思惟已,財位、親屬,若少若多悉皆棄捨。既棄捨已,以正信心,剃除鬚髮,被服袈裟,遠離家法,出趣非家。
5)既出家已,受持淨戒,精勤守護別解律儀,軌則、所行無不圓滿,於微小罪深見怖畏,於諸學處能具受學。
6)離害生命,棄諸刀杖,有慚有愧,具慈具悲,於諸有情下至蟻卵,亦深憐愍,終不損害,畢竟遠離害生命法。
7)離不與取,能施樂施,若淨施物,知量而受,於諸所有不生染著,攝受清淨無罪自體,畢竟遠離不與取法。
8)離非梵行,常修梵行、遠行、妙行,其心清潔,遠離生臭婬欲穢法,畢竟遠離非梵行法。
9)離虛誑語,常樂實語、諦語、信語、可承受語、世無諍語,畢竟遠離虛誑語法。
10)離離間語,不破壞他,不聞彼語為破壞故向此而說,不聞此語為破壞故向彼而說,常樂和合已破壞者,諸和好者讚令堅固,常樂宣說和合他語、不破壞語,畢竟遠離離間語法。
11)離麤惡語,所發語言不麤不礦,亦不苦楚,令他嫌恨,亦令多人不愛、不樂、不欣、不喜,障礙修習等引、等持,於如是等諸麤惡語,皆能斷滅。所發語言和軟、順耳、悅意、可樂、圓滿、清美,明顯易了,令他樂聞,無依無盡,令多有情可愛、可樂、可欣、可喜,能令修習等引、等持,於如是等諸美妙語,常樂發起,畢竟遠離麤惡語法。
12)離雜穢語,凡所發言應時、應處,稱法、稱義,有實、有真,能寂、能靜,有次序、有所為,應理合儀,無雜無穢,能引義利,畢竟遠離雜穢語法。
13)遠離買賣,偽秤、偽斗、偽斛、函等,終不攝養象、馬、牛、驢、雞、豬、狗等諸傍生類。亦不攝養奴、婢、作、使、男、女、大、小、朋友、親屬。終不受畜穀麥豆等,亦不受畜金銀等寶。
14)不非時食,或唯一食。非時、非處,終不遊行。若語若默,不生譏論。於衣喜足,粗得蔽身。於食喜足,纔除飢渴。凡所遊住衣缽自隨,如鳥飛止,不捨嗉翼。
15)彼由此故,成就戒蘊。密護根門,安住正念,由正念力防守其心,眼見諸色,耳聞諸聲,鼻嗅諸香,舌嘗諸味,身覺諸觸,意了諸法。不取其相,不執隨好,於此諸處,住根律儀,防護貪憂惡不善法,畢竟不令隨心生長。
16)彼由戒蘊、密護根門,觀顧往來、屈申、俯仰,著衣持缽皆住正知。
17)彼既成就清淨戒蘊、密護根門、正念正知,隨所依止城邑聚落,於日初分執持衣缽,守護諸根,安住正念。威儀庠序,修行乞食。既得食已,還至本處。
18)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持坐具,往阿練若、曠野、山林,遠惡有情,捨諸臥具,其處唯有非人所居,或住空閑,或在樹下,結加趺坐,端直其身。
19)捨異攀緣,住對面念,心恒專注,遠離貪、瞋、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惑猶豫,諸隨煩惱能礙善品,令慧力羸,不證涅槃,住生死者,由斯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得住第四靜慮。
20)彼由如是殊勝定心,清白無穢,離隨煩惱,柔軟堪能,得住無動,其心趣向,能證漏盡,智、見、明、覺,能如實知見: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此是滅聖諦,此是道聖諦。由如是知,如是見故,心解脫欲漏、有漏、無明漏。既解脫已,如實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補特伽羅。

II.五種大樹
[經文] 有五種大樹,其種至微,而漸生長巨大,而能映障眾雜小樹,蔭翳萎悴,不得生長。何等五?謂揵遮耶樹,迦捭多羅樹,阿濕波他樹,優曇缽羅樹,尼拘留他樹。如是五種心樹,種子至微,而漸漸長大,蔭覆諸節,能令諸節蔭覆墮臥。何等為五?謂貪欲蓋漸漸增長,(瞋恚、)睡眠、掉悔、疑蓋漸漸增長,以增長故,令善心蔭覆墮臥。
[論說]
1.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六,T28194c
1)蓋有何相?尊者和須蜜說曰:體即是相,相即是體,諸法不可離體別說於相。
復次,專求欲,是欲愛相。於眾生生恚害,是恚相。令身心覆沒,是睡相。不動,是眠相。不休息是掉相。剋心悔,是悔相。心於所行不決定,是疑相。
2)已說蓋體相所以,今當說何故名蓋?蓋是何義?答曰:障義是蓋義,破義是蓋義,壞義是蓋義,墮義是蓋義,臥義是蓋義。
障義是蓋義者,障於聖道及聖道方便善根,如經說:比丘!當知此五種樹,名為大樹,種子雖小,而枝體大,覆餘小樹,令餘小樹破壞墮臥。云何為五?一名千闍那。二名迦毘多羅。三名阿濕婆多。四名優曇跋羅。五名尼拘陀。諸小樹為此諸大樹所覆,不能生於花果。如是眾生欲界心樹,為蓋所覆,不能生覺意花及沙門果。是故,障義是蓋義,破義、壞義、墮義、臥義是蓋義。
3)問曰:若障聖道及聖道方便善根是蓋義者,蓋所不攝餘煩惱亦障聖道及聖道方便善根,亦應是蓋。此諸煩惱有何異義,世尊獨立蓋耶?
答曰:或有說者:此是世尊有餘之說,乃至為受化者故。
尊者波奢說曰:佛決定知法相,亦知勢用,餘人所不知,乃至廣說。
尊者瞿沙說曰:佛知此五蓋乃至障眾生聖道及聖道方便善根,非餘煩惱。
4)復次,此蓋亦障因時,亦障果時。
因時障者,五蓋一一蓋現在前時,則不得生有漏善心及不隱沒無記心,何況聖道及聖道方便善根。
果時障者,以五蓋果故,生惡趣中,則障一切諸善功德。
5)復次,此五蓋欲界眾生數行,數行時微細。欲界所有眾生行慢者甚少,如生地獄中,能起是慢:我受苦勝他耶?畜生中,如蝦蟆等以愚癡故不能起諸見。是故,尊者瞿沙作如是說:一切煩惱盡障聖道,與聖道相違。但五蓋數行,數行時微細,世尊立蓋。
6)復次,此蓋為定及為定果而作留難。
7)復次,此蓋障三界離欲法,障九斷知無漏果,障四沙門果。
8)復次,欲愛蓋遠離欲愛寂滅法,恚蓋遠離恚寂滅法,睡眠蓋遠離慧法,掉悔蓋遠離定法。遠離欲愛恚寂滅、定、慧故,令疑箭在心中生:為有善惡業報?為無耶?
9)復次,愛、恚壞於戒身,睡眠壞於慧身,掉悔壞於定身。壞三種身故,疑心猶豫:為有善惡業報不耶?如壞三戒,害三戒亦如是。如三戒、三修、三淨亦如是。
10)復次,此現門、現略、現始入,此諸煩惱或一種斷,或四種斷,或五種斷。
若說悔,當知已說一種斷者。若說疑,當知已說四種斷者。若說餘者,當知已說五種斷者。
11)復次,此諸煩惱或見道斷,或修道斷,或見道、修道斷。
若說疑,當知已說見道斷者。若說悔,當知已說修道斷者。若說餘,當知已說見道、修道斷者。
12)問曰:蓋名有五,體有幾耶?
答曰:名有五,體有七。欲愛蓋,名有一,體有一。恚蓋、疑蓋亦如是。睡眠蓋,名有一,體有二。掉、悔亦爾。是為五蓋名有五,體有七。如名體數體,名異體異,名異相體異相,分別名分別體,知名知體,當知亦如是。
13)問曰:何故欲愛蓋、恚蓋、疑蓋,一體立蓋。睡眠、掉悔,二體立蓋。
尊者波奢說曰:佛決定知法相,亦知勢用,餘人所不知,乃至廣說。
復次,若是使性,亦是纏性者,一體立蓋。若是纏性,非是使性,二體立蓋。
復次,有滿足煩惱,不滿足煩惱。滿足煩惱者,謂結、縛、使、垢、纏。與此相違,名不滿足。諸滿足者,一體立蓋。不滿足者,二體立蓋。
14)復次,以三事故立蓋:一食、一對治、一等重擔。
欲蓋以何為食?答曰:食於淨想。
以何為對治?答曰:不淨。以一食、一對治故,一體立蓋。
恚蓋以何為食?答曰:以害相為食。
以何為對治?答曰:以慈。以一食、一對治故,一體立蓋。
疑以何為食?答曰:以於世相猶豫為食。
以何為對治?答曰:以觀緣起法。以一食、一對治故,一體立蓋。
睡眠以何為食?答曰:以五法為食:一瞪瞢。二愁憒。三欠呿。四食不消化。五心悶。
以何為對治?答曰:以慧。以五食、一對治故,二體立蓋。
掉悔以何為食?答曰:以四法為食。一念親屬。二念國土。三念不欲死。四念曾所更喜笑遊戲種種樂事。
以何為對治?答曰:以定。以四食、一對治故,二體立蓋。
等重擔者,欲愛蓋、恚蓋、疑蓋,一體能負蓋義重擔。睡眠、掉悔蓋,二體能負義蓋重擔。猶如村中事務,一人能辦,則立一人。一人不能辦者,則立多人。亦如以椽蓋屋強者用一,弱者用二。彼亦如是,是故,一食、一對治、一等重擔者,立一蓋。
15)問曰:何故世尊先說欲愛蓋,次說恚蓋,後說疑蓋?
答曰:如是說者,則文隨順。
復次,若作是說,師授則易,弟子受亦易。
復次,隨順生時故,蓋生時,先生欲愛,後生恚、疑。是故,世尊後說恚、疑。
尊者和須蜜說曰:愛著妙境界故,生欲愛蓋。失妙境界故,生恚蓋。失妙境界,心沒故,故生睡蓋。睡覆心,故生眠蓋。從眠起生掉蓋,掉心生悔,隨順疑蓋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