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聲聞地-第2瑜伽處-3.所緣-3.4.淨惑所緣

3.4.淨惑所緣
3.4.1.世間道淨惑所緣
云何淨惑所緣?謂觀下地麁性、上地靜性。如欲界對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云何麁性?謂麁性有二:一、體麁性;二、數麁性。體麁性者,謂欲界望初靜慮,雖皆具五蘊,而欲界中過患深重、苦住增上,最為鄙劣甚可厭惡。是故說彼為體麁性。初靜慮中則不如是,極靜極妙,是故說彼為體靜性。數麁性者,謂欲界色蘊有多品類,應知應斷,如是乃至識蘊亦爾,是故說彼為數麁性。如是上地展轉相望,若體麁性、若數麁性,隨其所應,當知亦爾。如是麁性,於諸上地展轉相望,乃至極於無所有處,一切下地苦惱增多、壽量減少,一切上地苦惱減少、壽量增多。非想非非想處唯靜唯妙,更無上地勝過此故。
[]怎麼叫做淨惑所緣?作如是觀的時候,能把煩惱排遣出去,令心清淨。就是能夠觀察下地的粗性,和上地的寂靜性,就叫做淨惑所緣。無明緣行這個行有福業、罪業、不動業。淨惑所緣是屬於不動業。欲界在色界天之下,色界天在欲界之上,所以稱之為上地,欲界就是下地。欲界對初靜慮來說,欲界就是下地,初靜慮就是上地。乃至無所有處和非想想非想處相對的時候,非想非非想處是上地是靜性;無所有處是下地就是粗性。麤性是什麼意思呢?謂麤性有二種不同,第一個是體的麤性,那件事本身的粗劣的情況。二、數目上面的麤劣的情況。
1)什麼是體麤性?謂欲界的境界,對望色界初禪的境界來說,欲界也是有色受想行識,色界初禪也有色受想行識,都是具足五蘊。但是欲界裡邊的色受想行識有過失、有災患、有災難,那個過患也特別的深,特別的重,令你苦惱的境界特別的強。如欲界的人有老病死,欲界天上沒有老病而有死,但是還不如色界天上初禪的境界;色界初禪要比欲界天還要殊勝,沒有這麼多苦。因為欲界諸天有五衰現象,色界天沒有這回事,但是也有死亡。欲界裡邊的人天的過患,老病死種種不如意的事情很厲害,是最為醜陋的事,使令人不歡喜。所以,欲界和色界初禪對比,欲界的體性是粗劣。初靜慮中則不如是,就是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就不像欲界這樣,極靜、極妙。極靜,欲界過患深重、苦住增上、最為鄙劣,這就是動亂的境界,這個苦惱來,人的心就不安,動亂;色界天上沒有這個苦,所以心裡面寂靜。極妙,欲界的境界最為鄙劣、甚可厭惡;色界天初靜慮是極妙、極好,令他特別的滿意,不是可厭惡的事情。所以稱彼為體靜性。
2)欲界裡邊的眾生,他的色受想行識蘊,有多品類。欲界的人,每一個人的身體和別人都不一樣,有大、有小、有的具足、有的不具足,就是具足也有各式各樣的情形。那麼多的品類,應該認識它,令你不滿意,應該把它消除。受蘊也是有各式各樣的,有的人有很大的福德,有的人很苦惱。想蘊,就是有的人很有學問,有的人學問不是那麼多;行蘊,他的行為各式各樣情形也不同。乃至識蘊也都是彼此都是不一樣,是故說彼為數麤性。
3)上地就是色界天,展轉相望,就是初靜慮比欲界是靜,但是初靜慮和第二靜慮對比,初靜慮又是麤,第二靜慮又是靜。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乃至到非非想天。若體麤性、若數麤性,隨其所應當知也像前邊欲界和初禪對比的情形。如是麤性,於諸上地展轉相望,乃至極於無所有處,一切下地苦惱增多壽量減少;一切上地苦惱減少壽量增多。無所有處對非非想處來說,無所有處就是下地;乃至空無處對識無邊處來說,空無邊處也是下地。一切下地對上地來說,它的苦惱就是多過上地,壽量也是不多。無色界天最高的非非想處天,在這些有漏的境界裡面,是最殊勝,是唯靜、唯妙,在有漏的世界裡邊再沒有比他更高勝,沒有能超過他。
tatra kleśaviśodhanam ālambanaṃ katamat / āha / adhobhūmīnām audārikatvam upa-ribhūmināṃ śāntatvaṃ ca / tadyathā kāmadhātau prathamadhyānasya evaṃ yāvan naivasaṃjñānāsaṃjñāyatanasya / tatra katamā audārikatā / audārikatā dvividhā / sva-bhāvaudārikatā saṃkhyaudārikatā ca /tatra svabhāvaudārikatā kāmadhātāv api pañca-skandhāḥ saṃvidyante prathame tu dhyāne / ye kāmāvacarās te sādīnavatarāś ca duḥkhavihāratarāś ca alpakāvasthāyitarāś ca hīnatarāḥ pratikruṣṭatarāś ca / iyam eṣāṃ svabhāvaudārikatā / prathame tu dhyāne tathā (...tena te śāntatarāḥ praṇītatarā ity ucyante...) /tatra saṃkhyaudārikatā katamā / kāmāvacaro rūpaskandhaḥ prabhūtataraḥ parijñeyaḥ prahātavya evaṃ yāvad vijñānaskandhaḥ / iyam ucyate skandhaudārikatā / evam uparimāsu bhūmiṣu svabhāvaudārikatā saṃkhyaudārikatā ca yathāyogaṃ veditavyāḥ / (...iyaṃ tūparimāsu bhūmiṣu yāvad āikṃcanyāyatanāt tadaudārikatā veditavyāḥ sarvā adharimā bhūmayao duḥkhavihāratarāś ca alpāyuṣkatarāś ca...)
naivasaṃjñānā-saṃjñāyatanaṃ punaḥ śāntam eva upari śreṣṭhatayā bhūmer abhāvāt /

以要言之,有過患義,是麁性義。若彼彼地中過患增多,即由如是過患增多性故,名為麁性。若彼彼地中過患減少,即由如是過患減少性故,名為靜性。此是世間由世俗道淨惑所緣。何以故?彼觀下地多諸過患,如病、如癰、猶如毒箭,不安隱性以為麁性;觀於上地與彼相違以為靜性。斷除下地所有煩惱,始從欲界乃至上極無所有處,此是暫斷、非究竟斷,以於後時更相續故。
[]以要言之,就是有過失、有災患、有災難令你苦惱,就是粗性義。若彼欲界、初禪、二禪、三禪乃至到無所有處。過患的增多,即由如是的過患增多性故,叫做麤性,它本身有很多的過患。譬如初禪有尋伺,以尋伺修不淨觀,才能夠離欲界的欲,也就是遠離欲界的災難。但是初禪和二禪來對比,尋伺又有過失,使令心不寂靜。二禪有喜有樂,到三禪的境界又不高興這個喜,到四禪的時候又不高興三禪的樂。總而言之感覺到有過失,逐漸地減少過失,一直到非非想地。若彼彼地中過患減少,即由如是過患逐漸減少,就叫做靜。前面這一段解釋麤和靜這個所緣境的差別,不是由佛法,雖修成功,還是個生死凡夫,所以叫做世俗道。用麤、靜的方法來清除你的煩惱,這樣在所緣境上觀察,就會有淨惑的作用。什麼原因能夠淨除你的煩惱呢?那個修行人觀察下地多諸過患,過患是什麼樣子呢?就像人有病,長癰,或者中了有毒的箭,都是不安隱性,這就叫做麤。觀察上地和下地對比的時候,上地和下地是相違反的,就叫做靜性。很多的苦惱逼迫,像用刀來切似,用病和癰做比喻。苦惱隨著你不捨,就像毒箭射來隨逐在後面。苦惱來,心就不安,苦惱增多更是不安穩。用這樣的方法,觀察下地多諸過患、如病如癰猶如毒箭、不安穩性,觀察上地與彼相違以為靜性,用這樣的方法修止觀的時候,就把在下地所有的愛著,都消除。觀察初禪是靜、觀察欲界是麤,就把欲界的煩惱斷掉。觀察二禪是靜、初禪又是麤,這樣展轉到無色界天的無所有處都是麤性。這樣觀察就把下地的煩惱消滅,但是這個滅煩惱是暫時,不是究竟永久的斷滅煩惱。因為以後禪定失掉的時候,下地的煩惱又相續的現起,所以那個煩惱是暫時的斷,不是永久斷除。所以這是屬於世俗道淨惑所緣,不是出世間的聖道。
tatra samāsata ādīnavārtha audārikatārthaḥ / yasyāṃ yasyāṃ bhūmau prabhūtataram ādīnavaṃ bhavati sā ādīnavata audārikety ucyate / (...yasyāṃ tu yasyāṃ bhūmāv...) alpataram ādīvavaṃ bhavati / sā ādīnavataḥ śāntety ucyate / idaṃ laukikānāṃ lauki-kena mārgeṇa kleśaviśodhanam ālambanam (...tathāpi tasyādharimāṃ bhūmim ādīna-vataḥ paśyataḥ / rogataḥ ayogakṣemataḥ uparimāṃ ca bhūmiṃ śāntataḥ...) / ya adho-bhūmikāḥ kleśā yāvad ākiṃcanyāyatanabhūmikāḥ kāmadhātum upādāya te prahī-yante / na tv atyantataḥ prahīyante / te punar eva te pratisandhikā bhavanti /

3.4.2.出世間道淨惑所緣
3.4.2.1.辨別相
出世間道淨惑所緣,復有四種。 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云何苦聖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說一切五取蘊苦,名苦聖諦。
[]出世間的聖道它的功能也能夠清淨一切的迷惑,這樣的所緣境復有四種不同,哪四種呢?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
1)什麼是苦聖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說一切五取蘊苦,名苦聖諦。廣說是七種苦,略說七種苦就是一種苦,叫做五取蘊苦,五取蘊苦包括一切苦在內。前七苦是別說,五取蘊苦是總說,總別合起來,就是八苦。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取就是煩惱,色、受、想、行、識五蘊因煩惱而有,有五蘊以後又會引出來煩惱,所以叫做取蘊。五取蘊苦,就是一切苦惱都在這裡邊,所以叫做一切五取蘊苦。總、別合說就是八苦,就叫做苦聖諦。
a)生苦,就是從投胎開始,這一剎那結胎,開始就有色受想行識,從那以後都叫做生。生苦有五種相貌,哪五種呢?
一、眾苦所隨故,就是有很多的苦隨逐它。只要沒得聖道,有這個生命體的時候,三惡道就隨著你,隨時有可能跑到地獄、到餓鬼裡、到畜生的世界,這時候是苦。不只這三惡道的苦,還有很多苦都隨著你。來到這個世間很多的苦都隨著你,就叫做眾苦所隨。就是後邊所有的苦,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都隨著你。
二、麤重所隨故,粗重就是煩惱的種子,煩惱出現的時候令你不自在、剛強、不調柔。
三、眾苦所依故,色受想行識是眾苦的住處,老苦也在這裡、病苦也在這裡、很多的苦都是在這裡住。
四、煩惱所依故,前面粗重所隨是煩惱沒有出現,現在說煩惱所依,但是將來煩惱出現也在這個地方住。
五、不隨所欲離別法故,心裡面所歡喜,他不能夠滿足你,不能隨順你所欲。指什麼說的呢?人都歡喜長命,活一千歲,還嫌少,總是要長壽。現在身體不能隨你所欲,想要不死,沒有這回事。因為這個身體終究有一天要死掉,就離別。
b)老苦,有五個你滿意的地方都失掉,就有苦。哪五個的地方呢?
一、盛色衰退故,盛色就是壯年的形相,到老的時候,壯年的形相失掉,這是一種苦。二、氣力衰退故,壯年的氣力很強,到老的時候,氣力也失掉,身體就是沒有力量不能做什麼事情,很多的病痛。
三、諸根衰退故,眼、耳、鼻、舌、身是有形相的前五根,意根是無形相的心法。前面的眼、耳、鼻、舌、身也衰退,眼睛看東西不是那麼好了,耳朵聽聲音也不是那麼好了,鼻、舌、身都是差勁,這是前五根的衰退。這意根,記憶力也衰退,智慧也不是那麼好,念慧衰退,就是所有的善法都做不來。
四、受用境界衰退故,六根都衰退,想要受用色聲香味觸就不行。
五、壽量衰退故,老到來以後,就是來日不多,就是要死。
c)病苦,也有五種相貌,哪五種呢?
一、身性變壞故,就是地水火風互相衝突,就是完全不健康,常常這裡痛、那裡痛。
二、憂苦增長多住故,身性變壞是指地水火風說,憂苦指意根說。病苦來了的時候,
多數住在憂苦裡邊,心情不快樂。
三、於可意境不喜受用故,滿意的境界應該是歡喜受用,現在病來的時候,不能坐那兒受用這些可意的事情。
四、於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強受用故,不是自己歡喜的非要受用不可,像到醫院那些苦惱的境界你不受?不受也得受。
五、能令命根速離壞故,病來的時候,能令壽命很快地失掉,接近死亡。
d)死苦,也有五種相貌,哪五種呢?
一、離別所愛的盛財寶故,死亡的時候,有很多的財富,與你相離別,這是一種苦惱。
二、離別所愛盛朋友故,很多的好朋友也要離別。
三、離別所愛盛眷屬故,親愛的人也要離別,也是苦惱。
四、離別所愛盛自身故,最後離別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身體是自己所最愛,也要離別。
五、於命終時備受種種極重的憂苦,前面四種可愛的事情都離別,內心裡面有很多、很極重的憂苦。
e)怨憎會苦,自己所憎恨的人,同他要聚會在一起也有五種苦,哪五種呢?
一、與彼會生憂苦故,與彼會面,心裡面就不歡喜,心裡面就苦惱。
二、治罰畏所依止故,因為大家是有仇恨,見面就想要傷害對方,所以心裡面也是很苦惱,恐怕對方治罰我,心裡面很苦惱。
三、惡名畏所依止故,大家有怨恨就是互相說壞話,使令他不名譽,這也是苦惱。
四、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怨憎會苦逼迫他,使令他有命終的怖畏。
五、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因為大家都恨,就容易做惡事,互相傷害對方就是超越正法,就是犯戒。這樣造罪的時候,罪業使令這個人會到三惡道,還有這種怖畏。
f)愛別離苦,也有五種相貌,哪五種呢?
一、不與彼會生愁惱故,不與所愛的人聚會在一起心裡面就是苦惱,這是一種苦。
二、由此因緣生怨歎故,前面只是說內心的愁苦,把內心的愁苦表現在言語上,就叫生怨歎故。
三、由此因緣身擾惱故,由不與彼會,這個身體是苦惱。
四、念彼眾德思戀因緣意熱惱故,念彼眾德,心裡面憶念所愛的人有種種的好、種種的功德,思戀他就想要同他聚會,但是又不能聚會心裡面熱惱,也就是苦惱。
五、應受用等有所闕故,如果聚會在一起有種種受用,現在不能聚會,所以應受用的事情有所不足,不足就不能受用,這是苦惱。
g)愛別離苦有這五種不同,求不得苦也是這樣,也是求不得生愁惱、由此因緣生怨歎故、由此因緣身擾惱故、念彼眾德思戀因緣意熱惱故、應受用等有所闕故。
h)五取蘊苦,也有五種相貌,哪五種呢?
一、生苦器故,有所承受叫做器。色受想行識五取蘊,是能生出來種種苦的器;現在苦還沒出現,但是這個器是能生出來種種苦。
二、依生苦器故,生出來種種苦以後,苦在那裡?也還在色受想行識上。
三、苦苦器故,苦苦也是在這裡。
四、壞苦器故,也能生出來壞苦,壞苦也是住在這裡。
五、行苦性故,色受想行識,是屬於行苦的這一部份。

云何集聖諦?謂若愛,若後有愛,若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喜樂愛等,名集聖諦。云何滅聖諦?謂即此愛等無餘斷滅,名滅聖諦。云何道聖諦?謂八支等聖道,名道聖諦。
[]2)云何集聖諦?集聖諦,就是能聚集眾苦,他有力量能把苦集聚出來。通常說愛煩惱和見煩惱都是叫做集諦,但是這上面說出四種愛,以愛為集聖諦。
a)若愛,就是愛著自身,愛著自己現在這個生命,包括執著有我。
b)若後有愛,後就是現在的生命以後還有生命,對於那個生命也是有愛。我對現在的生命不滿意,我希望將來的生命好過現在,那就是後有愛。
c)若喜貪俱行愛,愛和後有愛都是我愛,愛著自己。下邊這兩個愛是我所愛。喜貪俱行愛,就是歡喜這個境界,對於色聲香味觸有愛著。俱行愛,就是所喜貪的境界和你內心的喜貪同時出現。
d)若彼彼喜樂愛,就是沒有出現。你所愛的色聲香味觸是屬於你的,隨時可以享受,叫做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喜樂愛,就是不屬於你,但是你也是愛,也是有喜有樂。或者說喜貪俱行愛是現在,若彼彼喜樂愛是過去的和未來的。因為有愛才有苦,如果沒有愛就沒有苦。
e)或是說,什麼叫做愛呢?於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色受想行識,這是你最親近的事情,就是保護他,不要凍著、不要餓著、也不要辛苦這些事,保護他。後有愛云何?就是希望將來的身體要怎麼好,我希望他怎麼好,這也是對於自己身體的愛,但是和前面自體愛,有現在、有未來的不同。喜貪俱行愛云何?就是你所愛的境界顯現在你的前面,或者是你已經得到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起貪著愛。彼彼希望愛云何?謂於所愛的色等起希求愛,這就是沒有現前,或者不是你已經得到,對於這種境界你滿意的你起希求愛。
3)什麼叫做滅聖諦?就是前面說四種愛,全部沒有剩餘、全部的滅掉,就是沒有我愛也沒有我所愛,這個時候就是滅聖諦。愛是苦之因,苦的因滅掉,苦的果也沒有。苦的果沒有是什麼呢?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這是一個不生不滅的境界,就叫做滅聖諦。
4)云何道聖諦?謂八支等聖道,名道聖諦。八支就是八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精進。等就是四念處,三十七道品一開始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就叫做聖道諦。修八正道、四念處,就能夠滅除我愛、我所愛,證悟滅聖諦,就是聖人。
lokottareṇa vā punar mārgeṇa kleśaviśodhanam ālambanaṃ caturvidhaṃ tadyathā duḥkhasatyaṃ samudayasatyaṃ nirodhasatyaṃ māragasatyañ ca /tatra duḥkhasatyaṃ katamat / tadyathā jātir duḥkhaṃ jarā duḥkhaṃ vyādhir maraṇam apriyasaṃprayogaḥ priyavinābhāva icchāvighātaś ca / saṃkṣepataḥ pañcopādānaskandhā duḥkham / (.. tatra samudaya āryasatyaṃ tṛṣṇā paunarbhavikī nandīrāgasahagatā tatratatrābhinandi-nī / (...tatra nirodha āryasatvaṃ...) yad asyā eva tṛṣṇāyā aśeṣaprahāṇam /(...mārgasa-tyam ...) āryāṣṭāṅgo mārgaḥ /

3.4.2.2.辨總相
當知此中,依黑品白品果因建立,故建立四聖諦。謂苦諦是黑品果;集諦是黑品因;滅諦是白品果;道諦是白品因,能得能證故。又苦諦如病初應遍知;集諦如病因緣次應遠離;滅諦如無病次應觸證,道諦如良藥復應修習及多修習。又苦諦苦義,乃至道諦道義,是如是實非不如實,是無顛倒非是顛倒,故名為諦。又彼自相無有虛誑,及見彼故無倒覺轉,是故名諦。
[]1)要注意這裡面四聖諦是依黑品和白品,和果和因來安立,所以,建立四聖諦。苦諦是黑品果,苦諦是令人苦惱、令人不如意的事情,所以用黑表示。品者,類也。黑這一類的果,令人苦惱的果。集諦是黑品果的因,有因就有果,果是由因來。滅諦是白品果,滅諦是清淨令人安樂自在的這一類,就是修學聖道所成就的果。道諦是白品因,就是得滅諦果的一個因緣。道諦為什麼是白品因呢?因為道諦就是戒定慧、三十七道品,能得到種種功德,能證悟滅諦的真理,有這個能力,所以它是道諦的因。
道諦為何能得能證?因為,有四種行相,就是道、如、行、出。道,是通行,從這裡到另一個地方中間通行無阻,就是這一念心接觸一切境界的時候,沒有煩惱的阻礙。若是遇見境界的時候,心裡有煩惱,就不是道。如,這一念心通達無常、無我的道理,才能夠於一切法沒有阻礙,才沒有煩惱現前。行,就是向涅槃,現在的行為有能力向涅槃那裡。若是貪心起來、瞋心起來,就不能向涅槃,就在生死裡流轉,有流轉的力量,這不是涅槃行。能向於涅槃,是苦、空、無常、無我,像四念處、四正勤乃至八正道,才有這個力量。出,能捨棄一切生死,能永遠的離開三界。道諦就是修四念處,就是修八正道,能夠多多地修習八正道,也就是四種行相。能夠成就滅諦,就是到達聖人的境界。
2)又,苦諦,就像人有病,應該明瞭、通達它是苦。病苦、老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容易知道這是苦;但是生苦,多數人不知道生是苦。五取蘊苦,色界初禪乃至到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在佛法上來說都是五取蘊苦,這些苦是聖者才能知道,一般人不知道。所以,苦諦是四諦之初,應該要知道;不但知道老病死是苦,五取蘊也是苦。集諦像病的因緣。為什麼有病?這個原由就是集諦。應該遠離病的因緣,才能沒有病,不願意有病,但是不遠離病的因緣,還是不能遠離病。初是苦諦,次是集諦;集諦是應該遠離,遠離我愛、遠離我所愛才可以。滅諦譬喻是這人病好了,沒有病。在集諦以後,應該成就的事情,就是觸證,接觸這件事,成就這件事。道諦如良藥,要沒有病,就要服藥、看醫生。就是四念住乃至到八正道,這是應該修習,而且還要多修習才可以。在這四聖諦中,唯獨苦諦說遍知,其他的集諦、滅諦、道諦都沒有說遍知,有何道理呢?顯示苦諦有二種相貌都要知道,所以叫作遍知。就是自相、共相。譬如觀無常、無我就是共相,因為通於集諦也通於道諦。觀察生苦、老苦、病苦、死苦這些,是它本身的相貌,就是自相。所以它有自相、有共相。集諦、滅諦、道諦不具足二種相,集諦就是說本身的事情,就屬於自相,四種愛就是自相;滅諦、道諦都是說自相,沒有說到共相,是故不說遍知。集應遠離這句話,唯獨說集諦,為什麼呢?義顯集諦是黑品的因,因若能夠棄捨,因所得到的苦果也就沒有。
3)又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為什麼叫做諦?苦諦是苦的意思,有苦的道理;乃至道諦有道的道理。苦、集、滅、道這四種道理是如是實、非不如實,是無顛倒、非是顛倒,所以叫做諦。什麼是如?苦義乃至道諦的道義是如,它的那個真理本來就成就,所以叫做如,就是有道理,所以叫做如。或是說,佛說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佛這樣講說和苦集滅道本身的道理是一致,就是佛說話是真實,就叫做如。什麼是實?那個道理沒有錯誤,不是虛妄,是真實的;就是有道理而是真實不虛。什麼是無顛倒?就是如其所應,安立苦、集、滅、道的次第的名字,叫做不顛倒。
4)又彼苦、集、滅、道這四諦本身的情況,佛這樣的為我們開示,是沒有虛誑的,沒有欺騙我們,是真實的。聽法的人能這樣修行,最後成功,得初果以上,見到苦諦、集諦、滅道、道諦。這樣的人有什麼相貌呢?得到一種智慧,遇見一切法的時候不會顛倒,不會有煩惱現起,不會有錯誤的思想行為現起,沒有顛倒的分別,就是有智慧現前,所以也叫做諦。或是說,什麼是彼自相無有虛誑?就是世間上的愚癡的人,於苦、集、滅、道的諸法,聽佛這樣講:這是苦、這是集、這是滅、這是道。這樣宣說的時候,感覺到承認這是對的,不乖違、沒有諍論。什麼是見彼故無倒覺轉?就是已經修成聖道以後的人,已經得到無常、無我的智慧,見到苦集滅道四諦。苦集滅道的法性,在他聖智上的觀察也是沒有乖諍,與佛所說是一致的,是相契合的。依世俗來說,聽聞佛法然後感覺到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這也叫做諦。修學聖道成功的人,用聖智來觀察的時候,也是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是故名諦。
tatra kṛṣṇapakṣaṃ śuklapakṣaṃ copādāya hetuphalavyavasthānena catuḥsatyavyava-sthānam / (...tatra duḥkhasatyaṃ phalam / samudayasatyaṃ hetuḥ / nirodhasatyaṃ phalam / mārgasatyaṃ hetuḥ prāptaye sparśanāyai..) / tatra duḥkhasatyaṃ vyādhi-sthānīyaṃ tat prathamataḥ parijñeyam / samudayasatyaṃ vyādhinidānasthānīyaṃ (...tac cāntaraṃ...) parivarjayitavyam / nirodhasatyam ārogyasthānīyaṃ tac ca sparśa-yitavyaṃ sākṣātkartavyam / mārgasatyaṃ bhaiṣajya-sthānīyam / tac cāsevitavyaṃ bhāvayitavyam bahulīkartavyam / bhūtaṃ caitat tathāvitathāviparītam aviparyastaṃ duḥkhaṃ duḥkhārthena yāvan mārgo mārgārthena tasmāt satyam ity ucyate / svala-kṣaṇaṃ ca na visamvadati / taddarśanāc cāviparītā buddhayaḥ pravartante tena satyam ity ucyate /

問:何故諸諦唯名聖諦?答:唯諸聖者於是諸諦同謂為諦,如實了知、如實觀見;一切愚夫不如實知、不如實見。是故諸諦唯名聖諦。又於愚夫唯由法爾說名為諦,不由覺悟;於諸聖者俱由二種。
[]問:什麼原因這苦、集、滅、道諸諦唯獨叫做聖諦?
1)答:唯獨是一切佛法裡邊修學聖道成功的聖人,於是苦、集、滅、道諸諦,他們認為這都是諦。為什麼呢?他能真實的認識苦、集、滅、道,真實的觀見苦、集、滅、道。如實了知是指識說,如實觀見是指智慧說。識是心王,智慧是心所;心王和心所在一起,在心王來說就是在識來說,叫做知;在智慧來說叫觀見。不修學聖道的這些愚夫,他的心意識不能如實知苦、集、滅、道,他的智慧也不能如實見到苦、集、滅、道,所以,諸諦唯獨叫作聖諦。
2)又這些沒有得聖道,不修學聖道的人。唯由法爾,佛說的話自然是真實不虛,所以,叫做諦。不是因為他本身覺悟苦、集、滅、道才名為諦,因為他沒有覺悟,所以不能名為諦。但是對於佛教徒裡面的聖人來說,也是由法爾,也是由覺悟這二種都是俱足。
kasmāt punar etāny āryāṇām eva satyāni bhavanti / āryā etāni paśyanty eva samānāni satyataḥ. jānanti paśyanti yathābhūtam / bālās tu na jānanti na paśyanti yathābhuūtam / tasmād āryasatyānīty ucyante/bālānām etad dharmatayā satyaṃ nāvabodhena / āryā-ṇāṃ tūbhayathā /

3.4.2.3.顯苦差別
又生苦者,謂於生時發生種種身心苦受,非生自體即是其苦,為苦因緣,故名為苦。廣說乃至求不得苦,謂由所求不得因緣,發生種種身心苦受,非求不得體即是苦,為苦因緣,故名為苦。如是當知略說一切五取蘊苦。謂由生等異門,唯顯了苦苦;由此五取蘊苦,亦顯了所餘壞苦、行苦。所以者何?如五取蘊具攝三受,如是能與如前所說苦苦為器;當知此中,亦即具有前所未說壞苦、行苦。
[]1)又,生苦這個苦,就是於生的時候,得到色受想行識以後,就會在色受想行識上發生出來各式各樣的身的苦受、心的苦受,不是色受想行識本身就是苦。生苦是說將來它會生出來種種身心苦受,所以叫做生苦,不是這生本身就是苦。什麼理由說生是苦呢?它為苦做因緣,能生出來苦,所以叫做苦。
2)老苦、病苦乃至求不得苦,就是由所求不得的因緣,就會生出來種種的身苦受、心苦受;不是求不得本身就是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都是它能做苦的因緣,所以叫做苦。
3)前面生苦、老苦等是這樣,當知最後一個五取蘊苦,是什麼理由說它是苦呢?前面七種苦是為苦因緣,說它是苦;那麼略說五取蘊苦,什麼理由說它是苦呢?生是一個立場,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各式各樣的立場,這七種因緣唯是表示苦苦。五取蘊苦也表示苦苦,但是也顯了所餘壞苦、行苦。壞苦、行苦在七種苦裡面沒有表示;這樣在五取蘊苦裡面表現出來。這樣八苦,前七苦是苦苦;五取蘊苦包括苦苦,又包括壞苦和行苦這二種。為什麼這麼解釋呢?如五取蘊裡面包括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三種受都包攝。既然包括三受,所以能與如前面所說的七種苦,就是苦苦,作為承載七種苦的器。應該知道這五取蘊裡邊,也就具足前七種苦所沒有說的壞苦、行苦,就在五取蘊苦裡面包括壞苦和行苦。
tatra jātiduḥkham iti jāyamānasya duḥkhā vedanotpadyate kāyika-caitasikī na tu jātir eva duḥkhaṃ duḥkhanidānaṃ sā evaṃ yāvad icchāvighāto duḥkham iti icchāvighāta-nidānaṃ duḥkham utpadate kāyikacaitasikam na tv icchāvighāta eva duḥkhaṃ duḥ-khanidānaṃ punaḥ sa iti peyālam / samkṣepataḥ pañcopādānaskandhā duḥkham ity ebhir jātyādibhiḥ paryāyair duḥkhaduḥkhataiva paridīpitā/tatra vipariṇāma-duḥkhatā saṃskāraduḥkhatā cāvaśiṣṭā sā punaḥ pañcopādānaskandhaduḥkhatayā paridīpitā bhavati / tathā hi pañcopādānaskandhās trivedanāparigatās te tathoktāyā duḥkhaduḥ-khatāyā bhājanabhūtāḥ / yā ca noktā vipariṇāmaduḥkhatā saṃskāraduḥkhatā ca sāpy eṣv eva draṣṭavyā /

問:何故世尊苦苦一種,以自聲說;壞苦、行苦,以異門說?答:於苦苦中若凡若聖一切等有苦覺慧轉。又苦苦性極可厭患。又從先來未習慧者,纔為說時則便易入。又於諸諦令所調伏可化有情易得入故。
[]問:什麼原因世尊苦苦一種以自聲說?以它本身的語言來表示它的苦,它本身就是苦,就說是苦,這叫自聲說。壞苦、行苦以異門說,壞苦是樂受,樂受本身是個快樂的境界,若從它本身的語言來說,它是樂,它並不是苦。現在說它是壞苦,就是從另一個立埸來說樂受是壞苦,所以這是異門。行苦,行也不苦也不樂,但是也說它是苦,這是從另一個立場來說它是苦,這是異門。
1)答:在苦苦這一種苦受裡邊,這個苦苦的道理,不管是凡夫是聖人,所有的人,平等的有苦的感覺,都感覺它是苦,感覺是苦就是智慧。轉就是現起,現起這樣的感覺,現起這樣的智慧。凡夫也能感覺到苦,聖人也感覺到苦,有這種智慧現起,這是平等的,所以就這樣講。
2)又,苦苦性是苦而又苦,那是極可令人生厭惡的事情,人就容易發道心,容易修學聖道,所以就這樣講。
3)又從以前他沒有聽聞過佛法,沒有學習過佛法的智慧的人。剛一為他說:這是苦苦。他很容易就明白,入就是信,容易信受,也可以包括壞苦、行苦在內。樂受壞了就苦,這也容易信受;現在雖然不苦不樂,向前進的時候終究遇見苦,不是壞苦就是苦苦,這也是容易信受,就容易發道心。
4)又於苦、集、滅、道四諦,能這樣講,這是苦苦、這是壞苦、是行苦。令所調伏的煩惱,可教化的有情;或者說調伏的眾生,可化的眾生,教化的眾生。調伏指惡說,能調伏這個惡;化指生善。他容易從佛法上生信心,容易發道心,容易修學聖道;所以說這是壞苦、這是行苦、這是苦苦,所以從異門說。
kena punaḥ kāraṇena bhagavatā duḥkhaduḥkhataiva parikīrtitā svaśabdena vipariṇā-maduḥkhatā saṃskāraduḥkhatā punaḥ paryāyeṇa / tathā hi duḥkhaduḥkhatāyām āryā-ṇāṃ bālānāñ ca tulyā duḥkhatābuddhiḥ pravartate / saṃvejikātyarthaṃ duḥkhaduḥ-khatā pūrvam akṛtaprajñānām evaṃ ca deśyamāne sukham avatāro bhavati satyeṣu vineyānām /

云何建立三種苦性?謂先所說生苦,乃至求不得苦,即顯苦受及所依處為苦苦性,如是名為建立苦苦性。
[]佛陀為什麼建立三種苦性?這個理由何在呢?一開始所說的生苦乃至到求不得苦這七種苦,就是顯示出來眾生有這七種苦的時候,都是苦的感覺。及所依處為苦苦性,所依處,苦受就是你的心有苦的感覺,心以什麼為所依止處呢?就是六根為心的依止處,六根也要面對色聲香味觸的六境為所緣,六根、六境是心有苦受的依止處,所以,所依處就指六根和六境說。生起苦的感覺,這是一種苦;能為苦受做依止處也是苦,所以叫做苦苦性。建立苦苦就是這樣的原因建立。苦的因緣令你有苦的感覺,所以是二個苦,苦而又苦。
tatra trividhāyā duḥkhatāyāḥ kathaṃ vyavasthānaṃ bhavati yat tāvad duḥkhaṃ jātir duḥkhaṃ yāvad icchāvighāto duḥkham ity anena sādhiṣṭhānā duḥkhā vedanā ākhyātā sā ca duḥkhaduḥkhatā / idaṃ duḥkhaduḥkhatāyā vyavasthānam /

諸有是彼所對治法,謂少是老所治,無病是病所治,命是死所治,親愛合會是怨憎會所治,非愛別離是愛別離所治,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復有苦受及所依處所起煩惱;復有無病等順樂受處等,及彼所生受所起煩惱,如是總說為壞苦性。此中,樂受及所依處,由無常故,若變若異,受彼增上所生眾苦。若諸煩惱於一切處正生起時,纏縛其心,令心變壞,即生眾苦,故名壞苦。如世尊言入變壞心執母邑手,乃至廣說。又如說言住貪欲纏,領受貪欲纏緣所生身心憂苦;如是住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纏,領受彼纏緣所生身心憂苦。由此至教、第一至教,諸煩惱中苦義可得,壞義可得,故說煩惱為壞苦性。如是名為建立壞苦性。
[]1)眾生有這個色受想行識身體,就有彼所對治法所破壞,就是為眾苦所隨逐。什麼?年輕的時候,是老所治,老來了就把這個少破壞。這樣年少和老年對比,年少是快樂的,老是使你不高興;你不高興的老把你所高興的少破壞,就是壞苦。無病是病所治,身體健康沒有病,但是忽然間有病,病就把不病破壞,就是病所治,這也是壞苦。命是死所治,身體健康、壽命很自在,但忽然間死,就把命破壞。親愛合會是怨憎會所治,親愛的人在一起是人所喜樂的,但是忽然間變成怨家,就把親愛合會破壞。不可愛的怨憎,我不歡喜,但忽然間離開,我心情快樂。愛別離所治,但是這個愛還是愛別離所對治,終究又變成怨家,又沒有這個愛。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所希求的一切事情令你滿意、成功,很歡喜,但是也有求不得的時候,破壞所求稱遂。
2)這個苦的感覺,以及所依的六根和六境。受苦的時候,還會引起很多的煩惱,還可能造種種罪的這些事。還有無病、年少、乃至親愛合會等,這些順樂受的地方。以及這個樂受的因緣所生的受,這個受生起來以後,又會生起煩惱,或是生起貪煩惱,或生起瞋煩惱。如是總說這是壞苦性,這是壞苦性的建立。
3)引起樂受及樂受所依止的地方,也還是六根六境。生出來的樂受不是永久,它又變化,前後有不同,前面是樂受後來變成苦受。就要領受那個六根六境的強大力量,令你引起很多的苦惱。生起苦以後,苦受現前以後,心裡面就會有煩惱,多數有瞋的煩惱。你的六根接觸六境的一切處的時候,正生起苦受及諸煩惱的時候,這個苦受和煩惱纏繞你的心,令你心原來的樂受變壞、沒有了,即生眾苦,故名壞苦。
4)如同佛所說,入變壞心執母邑手,入變壞心就由不變壞心入到變壞心,就是煩惱沒有動的時候叫作不變壞,煩惱動了叫變壞心。所以,入變壞心就等於是說他起煩惱,起煩惱的時候執母邑手,執女人的手,母邑就是女人,對女人的尊稱叫做邑。乃至到廣說。
5)又如佛說,這個人的心在貪煩惱裡邊活動,心本身是無記性,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但是現在生起貪欲的煩惱,這個心就安住在貪欲的煩惱裡邊,貪欲的煩惱就像一條毒蛇似的纏住他的心。貪煩惱生起以後,在自己的身體上引起苦惱,在心理上也引起苦惱。身是指前五識,心就指第六識。苦惱現起的時候,第六識就受這苦惱的逼迫,所以叫做領受。這是煩惱使令你受到壞苦、覺受壞的苦惱。瞋恚的煩惱,或者是惛沈睡眠的煩惱。惛沈就是睡眠,但是睡眠的動機是想要睡眠,惛沈的動機是想要修止觀,但是昏沈來。掉舉是心裡面的掉動,就是回憶以前可愛的事情,這些妄想叫做掉舉。惡作就是後悔,在靜坐時打很多的妄想,把光陰都空過就後悔,做錯事情後悔叫做惡作,也是心裡的妄想。疑,就是對於佛法僧,或者修行的法門有所疑惑。領受彼纏緣所生身心憂苦,這就是壞苦,原來煩惱沒有現起的時候心裡是很平靜、很自在;煩惱來了使令你有憂苦,所以這就叫做壞苦。
6)前邊這都是佛說的,在經上講,所以說由此至教,至極之教、至理之教,就是最圓滿的真理,說明圓滿真理的言教,就是佛的法語。第一至教,第一是讚歎的意思,讚歎佛的至教最殊勝。在佛的法語裡邊,說到諸煩惱中,苦義可得,因為身心領受到憂苦。壞義可得,就是破壞煩惱不現起的時候那個平靜、平和的境界。故說煩惱為壞苦性,就是因煩惱引起的苦惱叫做壞苦。這就叫做建立壞苦性,建立就是安立,也就是佛說明這件事給它一個名字,叫做壞苦性。
(...ye ye...) vā punar etad vipakṣā dharmās tathā yauvanaṃ jarāyā vyādher ārogyam jīvitaṃ maraṇasya priyasaṃprayogo 'priyasaṃprayogasya apriyavinābhāvaḥ priya-vinābhāvasya icchāsampattir icchāvighātasya / ye ca duḥkhāyāṃ vedanāyāṃ pravṛ-ttāḥ kleśāḥ sādhiṣṭhānāḥ ye cārogyādiṣu sukhasthānīyeṣu dharmeṣu tannirjātāyāṃ ca vedanāyāṃ ye pravṛttāḥ kleśāḥ / iyam ucyate vipariṇāmaduḥkhatā / tatra sukhā veda-nā sādhiṣṭhānā anityatayā pariṇamantī anyathībhāvādhipateyaṃ duḥkhaṃ vidadhāti / kleśāḥ punaḥ sarvatra pravṛttāḥ paryavasthānata eva duḥkhā bhavanti / vipariṇāmaś ca sa cetasas tasmād vipariṇāmaduḥkhatety ucyate / yathoktaṃ bhagavatā "avadīr-ṇṇavipariṇatena cittena mātṛgrāmasya hastagrahaṇaṃ ce "ti vistaraḥ / yathā coktaṃ "kāma-cchandaparyavasthitaḥ kāmacchanda-paryavasthānapratyayaṃ tajjaṃ caita-sikaṃ duḥkhadaurmanasyaṃ pratisaṃvedayate " / vyāpādastyānamiddhauddhatya-kaukṛtyavicikitsāparyavasthitas evaṃ tad anenāgamenāptena paramāptena kleśeṣu duḥkhārtho 'pi labhyate vipariṇāmārtho 'pi / (..tenocyate kleśavipariṇāma duḥkhateti idaṃ vipariṇāma duḥkhatāyā vyavasthānam...) /

若行苦性,遍行一切五取蘊中。以要言之,除苦苦性,除煩惱攝變壞苦性,除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性,諸餘不苦不樂受俱行,若彼所生、若生彼緣、若生住器所有諸蘊,名行苦性。由彼諸蘊其性無常,生滅相應,有一切取,三受麁重之所隨逐,不安隱攝,不脫苦苦及以壞苦,不自在轉,由行苦故說名為苦。如是名為建立行苦性。
[]1)什麼叫做行苦性呢?行苦,就是也不苦、也不樂,你的心情屬於無記性這樣的境界的時候,就叫做行苦性。這個行苦性,是普遍地活動在一切的五取蘊中,就是樂受的時候也有行苦性,苦受的時候也有行苦性,不苦不樂的時候也是行苦性。這三種受中都有行苦性,所以叫作遍行一切五取蘊中。
2)以要言之,舉出它的綱要來說明行苦性。除苦苦性,就是五取蘊裡面的苦苦性不在內,苦苦性這是很明顯。除煩惱攝變壞苦性,變壞苦性就是樂受,屬於煩惱的變壞苦性也不在內。除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性。所以壞苦分兩種。屬於煩惱的變壞苦性,屬於樂受及所依處變壞苦性。樂受不會是單獨有樂受,一定依於六根和六境而引起樂受,所以六根六境是所依處,這樣的變壞苦性也不在內。前面的苦苦性和二種的變壞苦性都不在內,剩下的不苦不樂受俱行,你的內心和這個境界同時地活動,就有這種不苦不樂的感覺。若彼所生,就是彼煩惱所生的諸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的生命體是由煩惱現起,現在就是指這個五蘊叫若彼所生。若生彼緣,就是五蘊為所依,能生煩惱,這個蘊又能生煩惱,蘊是生煩惱的緣,生彼煩惱的緣。這樣就是蘊由煩惱所生,生以後蘊又生煩惱。若生住器,就是色受想行識蘊是自己所受用,不管是做善是做惡,出家修學聖道,都要靠色受想行識,在這裡邊你有所覺受,你要發生一些作用都是要靠這個五蘊,所以它是生住的器,它能生、能住。五蘊出現的時候,叫生。發生以後繼續地存在下去,叫做住。而這個生和住就是五蘊。這個生住的器,由這個器你有所覺受,還會有種種的作用。不管是生也好、住也好、不管是做善也好、做惡也好、有快樂的時候也好、有苦惱的時候也好,所有的諸蘊都叫做行苦性。但是樂受的時候、或者苦受的時候,行苦的相貌不明顯,若是不樂不苦的時候,這行苦的相貌才顯現出來。
3)為什麼叫行苦?行本身不感覺到苦也不感覺到樂,為什麼立一個苦的名字叫做行苦?
a)由於那麼多的色受想行識的諸蘊,它的體性都是變化,不是永遠常住,色受想行識與生相應與滅相應,總是有變化,生滅變化是無常的意思。
b)有一切取,就是有一切的煩惱,取是煩惱的相貌,貪也是有所取著,瞋也有所取著,因取而有種種的煩惱。在無常的體性上,它又有很多的煩惱。
c)三受麤重之所隨逐,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三受的種子,在無常的變易法裡邊有一切煩惱的種子,有三受的種子隨逐它,在生滅中有這麼多的污染隨逐它。
d)煩惱也好、三受粗重也好都是屬於不安穩、不自在。沒有煩惱的時候,心情自在、心情安穩;煩惱來的時候,心裡不安穩。
d)不脫苦苦及以壞苦,行苦是不苦也不樂,但是不表示它解脫苦苦和壞苦,隨時有可能會現出來苦苦、會現出來壞苦。所以,行苦本身不是自在轉,不是它自己決定不苦不樂,沒有這個能力;隨時就會苦,隨時也會樂。由行苦故,說名為苦,因為他在無常的相貌裡邊、無常的體性裡邊,有煩惱的種子、有三受的種子的隨逐,這種種子是不安穩性,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他也沒有解脫苦、也沒有解脫樂,他也是不自在轉的,所以這也就是苦。行裡邊有苦,所以叫做行苦。因為上述的原因,所以建立一個名字叫做行苦性。
4)或是這樣說,一切取,就是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一般的凡夫諸有所作,就是為了享受色聲香味觸的欲,叫欲取。見取,就是這些外道另外有特別的思想,或者是想要生梵天,或者也想要得涅槃,得色界定、無色界定,有六十二見,有各式各樣的煩惱。戒禁取,他們也是持戒,有些持牛戒、雞戒、狗戒,也有一般的十善戒,為了得禪定,他也要持戒;所以戒禁取包括外道修學禪定在內。我語取,不管是欲取也好、見取、戒禁取也好都是有我語取,都是有我見,執著有我。但這個我這種思想只是一句空話,實在是沒有我可得,所以叫做我語取。
saṃskāraduḥkhatā punaḥ sarvatragā-upādānaskandheṣu / (...saṃkṣepatas tu yā...) ca duḥkhaduḥkhatā yā ca kleśasaṃgṛhītā vipariṇāmaduḥkhatā yā ca sādhiṣṭhānasukha-vedanāsaṃgṛhītā tāṃ sthāpayitvā ye tadanye (...skandhā aduḥkhāsukhasahagatās...) tannirjātās tadutpattipratyayās tasya cotpannasya sthitibhājanāḥ /iyam ucyate saṃskā-raduḥkhatā / ye skandhā anityā udayavyayayuktāḥ sopādānās trivedanābhir anuṣaktā dauṣṭhulyopagatā ayogakṣmapatitā avinirmuktā duḥkhaduḥkhatāyā vipariṇāmaduḥ-khatāyā asvavaśavartinaś ca / iyam ucyate saṃskāraduḥkhatayā duḥkhatā / idaṃ saṃskāraduḥkhatāyā vyavasthānam /

3.4.2.4.顯愛差別
又即彼愛亦名希求,亦名欣欲,亦名喜樂。即此希求由三門轉。謂希求後有,及希求境界。若希求後有名後有愛。希求境界復有二種,謂於已得境界,有喜著俱行愛。若於未得境界,有希求和合俱行愛。當知此中,於已得境界,喜著俱行愛,名喜貪俱行愛;於未得境界希求和合俱行愛,名彼彼喜樂愛。
[]1)又即彼四諦裡邊的集諦,主要是愛煩惱,愛煩惱亦名為希求,因為對於所愛著的就是要求得,所以愛也是希求的意思。又名為欣欲,就是歡喜所欲的,也就是希求的意思。又名為喜樂,也就是樂著歡喜這件事。
2)即此希求,就是彼愛,從三個部份上顯現出來它的活動,轉就是活動。希求後有,就是希求將來的生命能更好,壽命更長一點,能力更大一點。希求境界,希求我所有的境界更滿意。若希求後有就是後有愛,就是對將來的生命有愛。希求境界還有兩種不同。已經有所有權,這個是屬於你的,有喜著俱行愛,這個愛和所執著的這個境界同時,叫俱行。若沒有得到這種境界,還沒有所有權,不是屬於你的,有希求和合俱行愛,但是希望能夠求得它屬於我的;和合就是俱行的意思,就是同我能夠和合。
3)當知此中於已得境界喜著俱行愛,名喜貪俱行愛;於未得境界希求和合俱行愛,名彼彼喜樂愛。
tatra tṛṣṇā prārthanābhilāṣo 'bhinandaneti paryāyāḥ / sā punaḥ prārthanā tribhir mu-khaiḥ pravṛttā tadyathā punarbhava-prārthanā viṣayaprārthanā ca / tatra yā punarbha-vaprārthanā sā paunarbhavikī tṛṣṇā / viṣayaprārthanā (...punar dvividhā...) / prāpteṣu viṣayeṣu saumanasyādhyavasānasahagatā aprāpteṣu ca viṣayeṣu saṃyogābhilāṣasaha-gatā / tatra yā prāpteṣu viṣayeṣu saumanasyādhyavasānasahagatā nandīrāgasahagatety ucyate / yā punar aprāpteṣu viṣayeṣu saṃyogābhilāṣasahagatā tatratatrābhinandinīty / ucyate /

3.4.2.5.顯滅、道差別
滅有二種。一、煩惱滅,二、所依滅。道有二種。一、有學道,二、無學道。如是當知名出世道淨惑所緣。如是已說四種所緣:一、遍滿所緣;二、淨行所緣;三、善巧所緣;四、淨惑所緣。
[]1)滅有二種。一、煩惱滅,二、所依滅。什麼是煩惱滅?就是這四種愛沒有。修學四念處、修學八正道,把愛煩惱都熄滅,這時候的色受想行識還在,但生命體是清淨的,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不管是遇見什麼境界,心裡面是清淨無染。什麼是所依滅?就是色受想行識滅,就是入無餘涅槃,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就是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這個時候就是所依滅。這樣煩惱滅是有餘涅槃,所依滅就是無餘涅槃。
2)道有二種。一、有學道,二、無學道。
什麼是有學道?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他們的道還沒有究竟圓滿,還要繼續努力地修學,所以叫做有學道。什麼是無學道?就是到四果阿羅漢,他的聖道圓滿,不需要再修學,所以叫做無學道。這個道諦就是戒定慧。如是當知名出世道淨惑所緣。如是已說四種所緣。一遍滿所緣,二淨行所緣,三善巧所緣,四淨惑所緣。
nirodho 'pi dvividhaḥ / kleśanirodhaḥ upakleśanirodhaś ca / mārgo 'pi dvividhaḥ / sai-kṣaḥ 'śaikṣaś ca / idam ālambanaṃ kleśaviśodhanaṃ lokottareṇa mārgeṇa veditavyam / tenāha caturvidham ālambanam / vyāpyālambanaṃ caritaviśodhanaṃ kauśalyālam-banaṃ kleśaviśodhanaṃ ce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