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聲聞地-第2瑜伽處-5.學

5.
5.1.略別辨
云何為學?謂三勝學。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三、增上慧學。云何增上戒學?謂安住具戒等,如前廣說。是名增上戒學。云何增上心學?謂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安住,乃至能入第四靜慮具足安住,是名增上心學。又諸無色,及餘所有等持、等至,亦皆名為增上心學。然依靜慮,能最初入聖諦現觀,正性離生,非全遠離一切靜慮能成此事,是故靜慮最為殊勝,故偏說為增上心學。云何增上慧學?謂於四聖諦等,所有如實智見。是名增上慧學。
[]怎麼叫做學呢?就是三種殊勝的學習。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三、增上慧學。這三學是得聖道的方便,唯獨佛法裡面有這三種學,外道沒有,所以叫作勝,也是增上。增上就是勝,勝也就是增上。
1)怎麼叫做增上戒學呢?學習佛法,修學聖道的人,要安住在具戒裡邊,身口意要在戒裡邊不能越軌。這件事像前邊修學聖道的資糧那一段說過,叫做增上戒學。
2)怎麼叫做增上心學?
a)就是禪定,就是遠離欲界的一切煩惱,惡不善法就是欲界的這種欲煩惱是很惡的,能令這個人墮落三惡道。有很多的過患,就是殺盜淫妄這十種惡法。有尋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就是這位修行人,由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裡面修尋伺觀,就是修不淨觀,遠離欲界的欲,所以叫離生。破壞欲以後,就生出喜樂,生出輕安樂,生大歡喜,這個時候就成就色界初禪。初開始超越未到地定,到初禪的時候還沒能具足安住,還要繼續地修才可以具足安住。得初禪以後,要修二禪,就是無尋無伺。經過三禪乃至到第四禪具足安住,是名增上心學。
b)又,超過色界定到無色界的四空定,除四靜慮、四無色定之外,還有所有的等持,就是空、無願、無相三三昧,還有等至就是八解脫,就是很多的禪定都屬於增上心學。
c)前面這麼多的增上心學,可是依色界的四靜慮,它有能力最初開始入於四聖諦,就是入於第一義諦,成就無分別智的聖人的無我觀,觀諸法實相的智慧成就。正性離生,正性,就是你有這樣清淨的智慧,契入法性以後,就遠離生死。學習色界的四靜慮,就能得聖道。想要得聖道,不可以完全遠離靜慮,完全沒有靜慮,就不能得聖道。所以,學習增上心學是得成聖道最殊勝的助緣,因此,偏說色界四靜慮是增上心學。
3)怎麼叫做增上慧學呢?就是在奢摩他的四靜慮裡面,觀察苦集滅道的四聖諦,成就如實的智見。如實,不是虛妄的,是真實的成就聖人的無漏的智慧,見到第一義諦。這樣的智慧是名增上慧學。這個增上慧學是指無漏的智慧。前面的增上心還是通於有漏,因為初開始成就增上心學,還沒得聖道,所以是屬於有漏。但是成就增上心學之後,在修學毗缽舍那觀,得聖道的智慧的時候,這個定就變成無漏定。所以增上心是通於有漏、通於無漏。而這裡說的增上學慧,純是無漏的智慧。但是前面初開始學習佛法有聞思的智慧,所以聞思是屬於有漏的智慧。修慧是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
tatra śikṣā katamā / āha / tisraḥ śikṣāḥ /adhiślaṃ śikṣā adhicittam adhiprajñaṃ śiksā /tatrādhiśīlaṃ śikṣā katamā / yathāpi tac "chīlavān viharatī"ti vistareṇa pūrvavat / (… tatrādhicittaṃ śikṣā...) viviktaṃ kāmair viviktaṃ pāpakair akuśalair dharmaiḥ savitar-kam savicāram vivekajam prītisukham prathamaṃ dhyānaṃ yāvac caturthaṃ dhyā-nam upasaṃpadya viharati / iyam adhicittaṃ śikṣā / api khalu sarva ārūpyās tadanyāś ca samādhisamāpattayo 'dhicittaṃ śikṣety ucyate / api tu dhyānāni niśritya tatpratha-mataḥ satyābhisamayo nyāmāvakrāntir bhavati / na tu sarveṇa sarvaṃ vinā dhyānaiḥ / tasmāt pradhānāni dhyānāni kṛtvādhicittaṃ śikṣety uktāni /(...tatrādhiprajñaṃ śikṣā...) yac caturṣv āryasatyeṣu yathābhūtaṃ jñānaṃ /

5.2.廣分辨
5.2.1.三學差別
5.2.1.1.
問:何緣唯有三學,非少、非多?答:建立定義故,智所依義故,辨所作義故。建立定義者,謂增上戒學。所以者何?由戒建立心一境性,能令其心觸三摩地。智所依義者,謂增上心學。所以者何?由正定心念一境性,於所知事,有如實智、如實見轉。辨所作義者,謂增上慧學。所以者何?由善清淨若智、若見,能證究竟諸煩惱斷,以煩惱斷,是自義利、是勝所作,過此更無勝所作故。由是因緣,唯有三學。
[]問:什麼因緣,什麼原因只有三種學,非少也不多呢?答:建立定義故,智所依義故,辨所作義故這三個理由,所以只有三而不少不多。
1)什麼是建立定義?建立定這一個道理,就指增上戒學,有建立定的功能。為什麼它能夠建立定呢?由於能夠持戒的關係,就能夠建立、創造,就是能夠成就心一境性。持戒清淨,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心一境性。心安住在所緣境,這是定的體性,就叫做定。持戒清淨的時候,再修學禪定,這個戒就能幫助心接觸三摩地的境界,使令你心裡面明靜而住,不散亂也不昏沈。
2)什麼是智所依義?智所依這一個道理,就指增上心學。所以者何?由於成就心一境性的時候,你的心是正定,不是外道的邪定,不是味禪,應該是屬於淨禪。在正定心的時候,心專念一所緣境的時候,對於所知事,就是毗缽舍那的所緣境,有如實智、如實見轉,就是無常、無我、畢竟空的智慧現起來,轉就是現起。奢摩他成就,毗缽舍那成就,就有如實智、如實見現起,就叫做智所依。依,就是住處,清淨無漏的智慧要以禪定為住處才可以,禪定要以持戒清淨為住處。若沒有以戒為住處,定建立不起來;沒有定,智慧也不能建立。
3)什麼是辨所作義?辨所作這一個道理,就指增上慧學。所以者何?由於成就特別清淨的智慧和見,能夠證悟第一義諦,能究竟的斷除一切煩惱,不見第一義諦不能斷煩惱。見第一義諦,就是要有無我的畢竟空的智慧。所以只是得禪定,沒能成就諸法無我的智慧的時候,不能見第一義諦。不見第一義諦就不能斷煩惱,不能斷煩惱還是生死凡夫。你斷煩惱,這是在你自己這一方面的大功德,是一個最清淨莊嚴的利益。你原來想要離苦得樂的這件事現在辦成功,是辦所作義,把這件事辦好了,這是最殊勝的事情,離開這件事,再沒有其他最殊勝的事情。由前面建立定義、智所依義、辨所作義這三個因緣,所以只有三學不少不多。
kena kāraṇena tisra eva śikṣā (...na tata ūrdhvam...) / āha /samādhipratiṣṭhārthena jñānasanniśrayārthena kṛtyakaraṇārṭhena ca / tatra samādhipratiṣṭhārthenādhiśīlaṃ śikṣā / tathā hi śīlaṃ pratiṣṭhāya cittaikāgratāṃ spṛśati cittasamādhim / tatra jñānasan-niśrayārthenādhicittaṃ śikṣā / tathā hi samāhita-cittasyaikāgratāsmṛtyā jñeye vastuni yathābhūtaṃ jñānadarśanaṃ pravartate / tatra kṛtyakaraṇārthenādhiprajñaṃ śikṣā / tathā hi suviśuddhena jñānadarśanena kleśaprahāṇaṃ sākṣātkaroti / eṣa hi svārtha etat paramaṃ kṛtyaṃ yaduta kleśaprahāṇaṃ tata uttarikarṇīyaṃ punar nāsti / tenaitās tisra eva śikṣāḥ /

5.2.1.2.次第
問:何緣三學如是次第?答:先於尸羅善清淨故便無憂悔;無憂悔故歡喜安樂;由有樂故心得正定;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如實知見故能起厭;厭故離染;由離染故便得解脫;得解脫故證無所作究竟涅槃。如是最初修習淨戒,漸次進趣,後證無作究竟涅槃。是故三學如是次第。
[]問:什麼因緣、什麼理由戒定慧三學這樣的次第?
1)答:修行人最初能夠持戒清淨,心裡面就不會有憂、不會有悔,心就會很安靜、很平安。因為平安的緣故,歡喜安樂,就是有這樣的作用。由於心裡面有喜樂,他的心就會能夠成就禪定。內心成就禪定以後,心力廣大,對於諸法實相能如實的覺知,能如實的觀見,就是成就智慧。因為真實地知道一切法性,對於世間法,對於色受想行識,就會生起厭離心,不會愛著。因為有厭,就不會有污染,不會有錯誤的事情。由離染故便得解脫,就是得聖道,由慧得解脫。這個時候,把三界的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消除,就沒有這些煩惱的繫縛,成就無我的清淨的智慧。證無所作,就是證悟無為的境界。究竟涅槃,就是到達不生不滅的境界。如果沒有得到定,如實知、如實見就很難現起,所以先應該有定,而後有慧,有慧才能得解脫。因此戒定慧是這樣的次第。
2)像前面這一段文所表達的意義,就是最初發心修學聖道的人,先要修習淨戒,由學習淨戒而不違犯,逐漸的次第的學習定,後來修學智慧,就是見到無為法,達到涅槃的圓滿境界。是故三學這樣的次第。總而言之,戒和定都是幫助智慧,由智慧能成辨所應作的事情,就是得涅槃。
3)或是這樣解說,
a)什麼是歡呢?就是從最初發心出家受戒以來,沒有犯戒,持戒清淨。又修根律儀,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要保護它的清淨。於食知量,就是日常的飲食要知道量,不能夠吃太多,也不可以吃太少,要知道量。覺寤瑜伽,就是睡眠的這件事,不能睡太多、睡太少也不行。正知而住,就是一切時、一切處要保護內心的清淨。這是初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準備修學聖道的階段,所修的五種清淨的德行。這五種資糧以持戒清淨為先,持戒清淨就不後悔,心裡面很平和,心裡面很心安,內心有欣踊性,欣就是歡喜,踊是跳動。心裡面歡喜,到這個程度,心裡面跳動。
b)什麼是喜呢?前面五種資糧準備好,就正式開始修習定的前方便,什麼方便呢?就是破除五蓋,這個是修定的前方便。在努力地破除五蓋,心裡面非常歡喜,對這件事深深的慶悅心裡歡喜,心欣踊性。
c)什麼是安呢?就是把五蓋的麤重破成功,麤重是不自在、不調柔。心裡面有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這些蓋的時候,就叫做麤重,心裡面不自在、不調柔。現在遠離蓋以後,身心就感覺到調順適悅。
d)什麼是樂呢?就是由於修不淨觀、修慈悲觀、修緣起觀、修界差別觀、修入出息觀,修這五停心觀,破除五蓋的粗重的時候,心裡面調順。這個時候,身心就沒有五蓋的傷害,就是沒有欲的傷害,心裡面感覺到快樂。把欲界的煩惱完全消除,心情自在。
e)歡喜安樂,就是得定的意思。得定以後,在禪定裡邊就是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裡邊修毗缽舍那觀。修善巧的觀察。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乃至緣起善巧,就能夠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能起厭,厭故離染,由離染故便得解脫,這是得聖道。
f)什麼是證無所作、究竟涅槃?所應該作的事情已經成辦,過了這個階段以後,沒有更殊勝所應該作的事情,叫做無所作,就是阿羅漢無學的境界,因此,稱為究竟涅槃。
kāḥ punar āsāṃ śikṣāṇām (...ānupūrvī / suviśuddhaśīlasya...) avipratisāraḥ/ avipratisā-riṇaḥ prāmodyam prītiḥ praśrabdhiḥ sukham sukhitasya cittasamādhiḥ samāhitacitto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yathābhūtaṃ paśyati yathābhūtaṃ jānan paśyan nirvidyate nir-viṇṇo viravyate / virakto vimucyate / vimukto 'nupādāya parinirvāti / evam imāni śīlāni bhāvitāny agratāyām upanayanti / yadutānupādāya parinirvaṇam / iyam āsāṃ śīkṣāṇām ānupūrvī /

5.2.1.3.增上
問:何緣三學名為增上戒、心、慧耶?答:所趣義故、最勝義故,名為增上。云何所趣義?謂為趣增上心而修淨戒,名增上戒學;為趣增上慧而修定心,名增上心學;為趣煩惱斷而修智見,名增上慧學。如是名為所趣義故名為增上。云何最勝義?謂若增上戒學、若增上心學、若增上慧學,唯於聖教獨有此三,不共外道。如是名為最勝義故名為增上。
[]問: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這三學都名為增上,是什麼道理呢?答:所趣義故,你要從這裡到另一個地方,叫做所趣義,這就是增上。增上還有一個義,就是最殊勝,其餘的一切都不如它。這兩個道理就叫做增上。
1)怎麼叫做所趣義?就是這個修行人的心裡面為求進趣禪定,進趣色界四禪,而學習清淨的戒律儀,所以叫做增上戒學。為什麼要持戒呢?目的是要得禪定,想要到禪定那裡,戒能為禪定做前方便。為什麼要修禪定呢?就是為求進趣殊勝的智慧,出世間的聖道的智慧,而修定心,心就是定,所以名為增上心學。得到色界四禪,或者也得到無色界四空定。成就定以後,為什麼又要修學智慧呢?為求進趣斷除一切煩惱,而修智慧。所以,要學習佛所說的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要學習通達苦集滅道的智慧。學習這個智慧的目的,就是為求斷煩惱,所以這個慧,叫作增上慧學。所以,為了斷煩惱,就是要有智慧,有智慧能見第一義諦,見第一義諦才斷煩惱。前面這一段所說的道理,就叫做所趣義故,名為增上。繼續地進步,叫做增上。增就是逐漸增多,上是殊勝的境界。
2)什麼叫做最勝義?若增上戒學,若增上心學,若增上慧學這三種學,唯於佛教單獨有這三種法門,外道沒有這種殊勝的法門,所以叫最勝。如是名為最勝義故名為增上。
tatra kena kāraṇenādhiśīlaṃ śikṣā adhiśīlam ity ucyate evam adhicittam adhiprajñam/ adhikārārthenādhikārthena ca / tatra katham adhikārārthena / adhicittam adhikṛtya yac chīlaṃ sādhiśīlaṃ śikṣā /adhiprajñam adhikṛtya yaś cittasamādhiḥ sādhicittaṃ śikṣā /
kleśaprahāṇam adhikṛtya yaj (... jñānaṃ darśanaṃ...) sādhiprajñaṃ śikṣā / (...evam adhikārārthena / katham adhikārthena / yā cādhiśīlaṃ śikṣā...) yā cādhicittaṃ yā cādhiprajñaṃ śikṣā etāḥ śikṣāḥ asminn eva śāsane asādhāraṇā ito bāhyaiḥ / evam adhikārthena /

5.2.1.4.引發差別
又或有增上心學能引發增上慧學;或有增上慧學能引發增上心學。謂聖弟子未得根本靜慮,先學見迹,後為進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正勤加行修念覺支,乃至修捨覺支,是名增上慧學引發增上心學。增上心學引發增上慧學者,如前已說。
[]這三種增上學在佛教徒裡的學習也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情況。又或有這樣的修行人,先成就增上心這樣的殊勝的功德,再引發增上慧,就得聖道。或者有的佛教徒先成就增上慧,再進一步引發增上心學,得禪定。增上戒是所有佛教徒都是共同的,一定是先要學戒。但是增上心、增上慧有差別,誰引發誰?
1)什麼是增上慧學引發增上心學?謂聖弟子,就是佛或者是阿羅漢的弟子,在佛法裡邊修學,還沒能夠成就色界的四靜慮,根本是讚歎靜慮,靜慮為根本,能建立世間、出世間的功德。
a)先學見跡,沒得到色界四禪,怎麼樣用功修行呢?也是靜坐,一定要得到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裡面,修四念處成就,得到初果。見跡,就是初果。跡,就是走過去的道路,有走過的痕跡。這一切聖道的這些法門,都是佛、阿羅漢、菩薩已經修行過的這些法門,都是經驗之談,所以叫做跡,表示已經有人這樣學習成功,所以叫做跡。見跡,就是由走過的痕跡,繼續尋覓,就能找到那個人。或者說語言文字都是聖人成功的經驗之談,從這語言文字上繼續不斷的努力,就可以得聖道。
b)後為進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正勤加行。得初果的時候,只是滅除分別我執,得到無我的智慧,但是無我智慧也沒圓滿。所以不管是定、慧都沒圓滿,要繼續努力地修行。然後為了進一步斷除修道所斷的一切煩惱,依據佛陀的正法,精進的努力修行。怎麼修行呢?就修念覺支,乃至修捨覺支,就是七覺支。
c)念覺支,就是用功的時候,把所學習的法門,很分明的顯現在心裡面,就叫作念,就是明記不忘,不忘這個修的法門。
d)擇法覺支,擇法覺支就是觀察的智慧。因為在未到地定是止,在止裡面修四念處的觀,就是智慧在觀察,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可得,這就是擇。
e)進覺支,就是精進的修止觀。擇、進都是屬於毗缽舍那。
f)喜覺支,心情歡喜,就是修成功,心裡面有歡喜心。
g)輕安、定、捨覺支,色界四禪成就,所以有定,還有輕安,所以也有喜、捨。捨,就是內心得定以後,心裡面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平等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也不惛忱、也不散亂,不惛沈就是明,不散亂就是寂靜,明靜而住,就叫做平等。正直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平等的境界,明靜而住的境界相續下去,叫做正直。無功用住,就是明靜而住的境界,不需要特別的注意,就能明靜而住,就是任運而住。這是說定是這樣子,但是現在是四念住的擇法,智慧的觀察,也有聖道的智慧在裡面,捨就有不執著的意思。所以,就是先在末到地定裡面修四念處,得初果,以後修七覺支,得到色界四禪,就是增上心。初果的無我的智慧修七覺支,得到色界四禪,所以叫做增上慧引發增上心,就是由慧引發定。
2)什麼是增上心學引發增上慧學?就像前面說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是即增上心學引發增上慧學應知。若是先成就增上心,就是先得色界定,還是凡夫,在色界定裡面修四念處,就得三果。
asti punar adhicattaṃ śikṣā yādhiprajñaṃ śikṣāyā āvāhikā asty adhiprajñaṃ śikṣā yādhicittaṃ śikṣāyā āvāhikā/tadyathā/āryaśrāvako 'lābhī (...maulānāṃ dhyānānām ...) (..śaikṣo dṛṣṭapadaḥ...) tataḥ paścād bhāvanāprahātavyānāṃ kle-śānāṃ prahāṇāya prayujyamānaḥ smṛtisaṃbodhyaṅgaṃ bhāvayati yāvad upekṣāsaṃbodhyaṅgam / iyam adhiprajñaṃ śikṣādhicittaṃ śikṣāyā āvāhikā /adhicittaṃ punaḥ śikṣā adhipra-jñāyā āvāhikā pūrvam evoktā /

5.2.1.5.具不具學
又或有增上戒學,無增上心、無增上慧。或有增上戒學,亦有增上心,唯無增上慧。非有增上慧學而無增上戒及無增上心,是故若有增上慧學,當知必定具足三學。於此建立三種學中,諸瑜伽師當勤修學。
[]1)又或有這樣的佛教徒,很精進地學習戒,能持戒清淨,具足增上戒學。但不努力地修止,也沒有增上心;不努力的修四念處,就沒有增上慧。
2)或有持戒清淨而努力的修禪定,得到色界四禪,就到此為止,不修四念處,就沒有增上慧,增上慧不具足。
3)有沒有只具足增上慧,沒有增上戒、沒有增上心?沒有這種人。若有增上慧一定是有增上戒、也有增上心。因為沒有增上戒、沒有增上心,不能得增上慧。所以有增上慧,就表示有增上心,也有增上戒。所以具足增上慧,三學都具足。
4)佛陀在修多羅裡邊為諸比丘說法的時候,安立三種學,一切修止觀的人,應當精進的修這三種學,才能得到聖道,圓滿聖道。
tatrāsty adhiśīlaṃ śikṣā nādhicittam nādhiprajñam / asty adhiśīlam adhicittam nādhi-prajñam na tv asty adhiprajñaṃ śikṣā yā vinādhiśīlenādhicittena ca / ato yatrādhipra-jñaṃ śikṣā tatra tisraḥ śikṣā veditavyāḥ / idaṃ tāvac chikṣāvyavasthānaṃ tatra yoginā yonaprayuktena śikṣitavyam

5.2.1.6.入諦現觀
復有三種補特伽羅,依此三學入諦現觀。何等為三?一、未離欲;二、倍離欲;三、已離欲。當知此中,於一切欲全未離者,勤修加行入諦現觀;既於諸諦得現觀已,證預流果。倍離欲者,當於爾時,證一來果。已離欲者,當於爾時,證不還果。
[]復有三種人,依此三種增上學入諦現觀,就是入於聖道。哪三種?一、未離欲。二、倍離欲。三、已離欲。
1)未離欲。應當知道這三種人裡邊,於無色界天的欲、色界天的欲,欲界的欲,完全都沒能遠離的人,就是欲界的人。他精進的學習資糧道,進一步到加行道,在這個階段努力的修行,就是戒定慧。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又在未到地定裡面修四念住,證入到無漏的智慧,成就無漏的智慧。已經於苦集滅道四諦成就無漏的智慧,就是成就須陀洹果,在一切聖人裡面最先入聖道的這個人,就是預流果。預,有先的意思,也有參與的意思。參與到聖流,無漏的法流裡面。得預流果,還沒有離欲。
2)倍離欲。倍,就是增加。前面是未離欲,現在進一步又增加離欲的功德。他繼續的修四念處,就把欲界的九品煩惱斷去六品煩惱,就是一來果。欲界的煩惱還有三品沒有斷,這三品煩惱有能力叫他再一往來人間、天上受生死苦,所以叫一來果。
3)已離欲者。二果繼續地修四念處,就把剩餘的三品欲界的煩惱消除,就沒有欲。沒有欲,就是離欲界欲,欲界的煩惱全部的消除,成就不還果,不還來欲界,因為沒有煩惱使令他再來欲界,所以叫作不還果,就是三果聖人。
tatra trayaḥ pudgalāḥ satyāny abhisamāgacchanti/katame trayaḥ/ tadyathā / avitarāgo yadbhūyo vītarāgaḥ vītarāgaś ca / tatra sarveṇa sarvam avītarāgaḥ satyāny abhīsamā-gacchan saha satyābhisamayāt srota-āpanno bhavati / yadbhūyo vītarāgaḥ punaḥ satyāny abhisamāgacchan saha satyābhisamayāt sakṛdāgāmī bhavati / vītarāgaḥ satyāny abhisamāgacchan saha satyābhisamayād anāgāmī bhavati /

5.2.2.最勝差別
5.2.2.1.三根
復有三根:一、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云何建立如是三根?謂於諸諦未現觀者,加行勤修諸諦現觀,依此建立未知欲知根。若於諸諦已得現觀而居有學,依此建立已知根。若阿羅漢所作已辦,住無學位,依此建立具知根。
[]復有三根。哪三根?一、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佛是怎麼來安立三種根呢?根,是增上義,就是有強大的力量,對於得聖道有強大的助力,若成就這樣的根,能得聖道。
1)在資糧位的這些佛教徒,散散亂亂的栽培善根,沒能夠修止觀,沒有修現前觀察苦集滅道四諦。在資糧位的時候,努力的修學佛法把聖道的資糧都準備好,就開始修行,這時候努力的修行諸諦現觀,精進的修學諸諦現觀,觀察苦、空、無常、無我。在加行位這個時候,也叫順決擇分這個階段,就叫做建立未知欲知根,沒有見到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但想要見到四諦。這個時候一共有十種根:第一是意根。修止觀是在意地,發意識修止觀,叫做意根。其次,就是信、進、念、定、慧這五種根。還有四個根,就是憂、喜、樂、捨這四種。憂,就是努力的修止觀想要得聖道,心裡還沒得的時候,心裡面有憂慼的相貌。喜、樂,有的時候有點成就,心裡面有喜、有樂,有的時候也有捨。這十個根都是屬於未知欲知根。
2)若是加行位的這位修行人,努力的修止觀,見到聖諦,見到寂滅相,斷除我執。已得現觀,成就無漏的無我智慧。這個時候,只是初果、二果、三果在這個境界的時候,功德還沒圓滿,還要繼續努力地修學,叫做有學。這個時候,真實知道是苦、是集、是滅、是道,見到寂滅相,所以叫已知根,就是已經見到真諦。
3)由初果、二果、三果,得到四果阿羅漢的時候,所作已辦,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消除,無我的智慧圓滿成就,安住在無為的真理上面,再也沒有可學習的,具足的通達真諦的道理,涅槃的寂靜,叫做具知根。到阿羅漢的時候有九個根,意根、信、進、念、定、慧,樂、喜、捨,一共是九個,憂沒有。因為聖道成就,再也沒有什麼顧慮。
trīṇīndriyāṇi / anājñātam ājñāsyāmīndriyam ājñendriyam ājñātavata indriyam / eṣām indriyāṇāṃ kathaṃ vyavasthānaṃ bhavati /anabhisamitānāṃ satyānam abhisamayāya prayuktasyānājñātam ājñāsyāmīndriyavyavasthānam / abhisamitavataḥ śaikṣasyājñe-ndriyavyavasthānam / kṛtakṛtyasyāśaikṣasyārhata ājñātāvīndriyavyavasthānam /

5.2.2.2.三解脫門
復有三解脫門:一、空解脫門;二、無願解脫門;三、無相解脫門。云何建立三解脫門?謂所知境略有二種,有及非有。有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於有為中,且說三界所繫五蘊,於無為中,且說涅槃。如是二種有為、無為,合說名有。若說於我,或說有情、命者、生者等,是名非有。於有為中見過失故,見過患故無所祈願,無祈願故依此建立無願解脫門。於有為中無祈願故,便於涅槃深生祈願,見極寂靜、見甚微妙、見永出離,由於中見永出離故,依此建立無相解脫門。於其非有無所有中,非有祈願、非無祈願,如其非有,還則如是知為非有,見為非有,依此建立空解脫門。是名建立三解脫門。
[]復有三解脫門:一、空解脫門;二、無願解脫門;三、無相解脫門。
1)三解脫門是怎麼建立呢?解脫就是涅槃,他為涅槃做門,所以叫做三解脫門,從這裡能夠入涅槃。這個修學聖道的人,於所知境作觀察時候,所觀察的境界簡略的來說有二種不同,一個是有,一個是非有。這個所知境的有,有二種不同,一個是有為,第二個是無為。一切因緣生法都是有為,一切因緣生法息滅,不生、不住、不滅那個境界是無為的境界。
2)有為法有二種,就是有漏的有為,一個是無漏的有為。佛所說的一切戒定慧、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是出世間的無漏的有為法,這部分不在內,姑且先說繫屬於三界的五蘊色受想行識,欲界的五蘊,乃至色界的五蘊,無色界的四蘊,叫做有為。無為也有多少種,現在只說涅槃這個無為。有為是有,無為也是有,合在一起名之為有。
3)什麼叫做非有?若是外道這一切凡夫補特伽羅,執著在色受想行識裡面有個我,是常恒住不變異有主宰作用的這個我。或是說這個我是屬於有情,眼耳鼻舌身意是有情,我的體性是有情。命者,色受想行識這個生命體,我是命的主體。生者等,我能生出來一切事,或者是上天或者下地獄,一切善惡事都是由我來創造。總而言之,這些不同的名字意義都是指我說。在色受想行識裡沒有我可得,我是沒有,所以叫做非有。
4)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觀察色受想行識的有為法,欲界的、色界的、無色界的,能看見五蘊中有過失,就是有貪瞋痴各式各樣煩惱,這是過失。因為,見到有過失有過患的因果,對於有過患有過失的色受想行識心裡面不歡喜,不希望有這種有苦惱的色受想行識的蘊。因為心裡不祈求這些東西,所以依此建立無願解脫門。這就修無常觀、修不淨觀、修苦觀,都是屬於無願解脫門。
5)對於這個苦惱的色受想行識,不希望有這種東西,對於無為法,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這種涅槃的境界,深深的生起願樂的心情,希望得涅槃,有出離的願。看見涅槃的境界沒有生死的流動,沒有生滅變化的這種苦惱境界,是極寂靜。看見寂靜的境界是特別微妙,特別好的境界,沒有苦惱的事情,滅除一切苦惱。在奢摩他裡深入的觀察這無色受想行識,一切法的寂滅相這個地方,是永久地能解脫生死的流轉。因為這永久解脫一切苦惱的境界,建立無相解脫門。因為這裡面沒有貪瞋痴相,也沒有眼耳鼻舌身相、色受想行識一切法都不可得,就是涅槃。
6)於那個我是沒有,觀察我不可得,我是無所有的。心裡面對於這個我的無所有,沒有祈願,也沒有無祈願,沒有這些分別。如所執著的我是沒有的,也就還他本來面目。也就是這樣知道他是無,我不可得。在禪定裡面做如是觀,看見我是不可得。依此建立空解脫門。是名建立三解脫門。
āha / dvayam trīṇi vimokṣamukhāni / tadyathā śūnyatāpraṇihitam ānimittam / eṣāṃ trayāṇaṃ vimokṣamukhānāṃ kathaṃ vyavasthānaṃ bhavati / idaṃ saṃskṛtam asaṃ-skṛtañ ca / tatra saṃskṛtaṃ traidhātukapratisaṃyuktāḥ pañca skandhāḥ asaṃskṛtaṃ punaḥ nirvāṇam / idam ubhayaṃ yac ca saṃskṛtam yac cāsaṃskṛtam sad ity ucyate / yat punar idam ucyate ātmā vā sattvvo vā jīvo vā jantur vā idam asat / tatra saṃskṛte doṣadraśanād ādīnavadarśanād apraṇidhānaṃ bhavati / apraṇidhānāc cāpraṇihitaṃ vimokṣamukhaṃ vyavasthāpyate /nirvāṇe punaḥ tatra praṇidhānavataḥ praṇīdhānaṃ bhavati / śāntadarsanaṃ / praṇītadarśanaṃ niḥsaraṇadarśanaṃ ca / niḥ-saraṇaarśanāc ca punar ānimittaṃ vimokṣamukhaṃ vyavasthāpyate /tatrāsaty asamvidyamāne naiva praṇidhānaṃ nāpraṇidhānaṃ bhavati / tad yathaivāsat tathaivāsad iti jānataḥ paśyataḥ / śūnyatāvimokṣamukhaṃ vyavasthāpyate / evaṃ trayāṇāṃ vimokṣamukhānāṃ vyavasthānaṃ bhava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