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

雜阿含-743


九四0(七四三)四無量;s.46.54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釋氏黃枕邑。

2.外道四無量
時眾多比丘,晨朝著衣持缽,入黃枕邑乞食。時眾多比丘作是念:今日太早,乞食時未至,我等可過外道精舍。爾時、眾多比丘即入外道精舍,與諸外道出家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諸外道出家言:沙門瞿曇為諸弟子說如是法:不斷五蓋,惱心,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善攝其心,住四念處,心與慈俱,無怨、無嫉、亦無瞋恚,廣大無量,善修充滿;四方、四維、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嫉、亦無瞋恚,廣大無量善修習充滿。如是修習悲,喜,捨心俱,亦如是說。我等亦復為諸弟子作如是說,我等與彼沙門瞿曇,有何等異,所謂俱能說法!

3.為何所勝?
時眾多比丘聞諸外道出家所說,心不喜悅,默然不呵,從座起去。入黃枕邑乞食已,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以彼外道出家所說,廣白世尊。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彼外道出家所說,汝等應問:修習慈心,為何所勝?修習悲、喜、捨心,為何所勝?如是問時,彼諸外道出家,心則駭散,或說外異事,或瞋慢、毀呰,違背不忍,或默然萎熟低頭,失辯思惟而住。所以者何?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聞我所說隨順樂者,唯除如來及聲聞眾者。比丘!心與慈俱,多修習,於淨最勝;悲心修習、多修習,空入處最勝;喜心修習、多修習,識入處最勝;捨心修習、多修習,無所有入處最勝。

4.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心與慈俱
[經文] 心與慈俱,無怨、無嫉、亦無瞋恚,廣大無量,善修充滿;四方、四維、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嫉、亦無瞋恚,廣大無量善修習充滿。如是修習悲,喜,捨心俱,亦如是說。
[參考] 1.vism.308-309 (釋慈定的聖典文句)
慈俱——即具有慈。心——以心。廣——因(慈心)遍滿故為廣。依地(色界)故比(慈定)為大。以精練及以無量有情為所緣故為無量。捨了憎的敵故為無怨。捨了憂及無苦故說無憎。
2.T30,338b
經言:以慈俱心乃至廣說。現前饒益故名慈俱。饒益相故名慈善友。其饒益相略有二種:一欲利益,二欲安樂。此二種相一切無量之所顯示。
無怨者,離惡意樂故。無敵者,離現乖諍故。無惱害者,離不饒益事故。廣者,所緣廣大故。大者,利益安樂思惟最勝故。無量者,果無量故,如四大河眾流雜處。善修習者,極純熟故。設有問言:慈俱等心有何等相?故次答言:勝解遍滿具足而住。勝解遍滿者,增上意樂勝解周普義。具足者,圓滿清白故。住者,所修觀行日夜專注時專注故。
3.T30,429c
慈俱心者,此即顯示於親怨中三品所緣利益意樂。若復說言:「無怨、無敵、無損害」者,此則顯示利益意樂有三種相。由無怨故,名為增上利益意樂。此無怨性二句所顯。謂無敵對故,無損惱故。不欲相違諍義,是無敵對。不欲不饒益義是無損害。
若復說言:「廣、大、無量」。此則顯示能引下中上品快樂。欲界快樂名廣。初二靜慮地快樂名大。第三靜慮地快樂名無量。
若復說言:「勝解遍滿具足住」者,此則顯示能引快樂定地勝解。又此勝解,即是能引快樂利益,增上意樂所攝勝解作意俱行。
4.大智度論,卷第二十,T25208c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捨」名捨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故;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故;修喜心,為除不悅樂故;修捨心,為除眾生中愛憎故。 
1)問曰:四禪中已有四無量心乃至十一切處,今何以故別說?
答曰:雖四禪中皆有是法,若不別說名字,則不知其功德,譬如囊中寶物,不開出則人不知。若欲得大福德者,為說「四無量心」;患厭色如在牢獄,為說「四無色定」;於緣中不能得自在、隨意觀所緣,為說「八勝處」;若有遮道,不得通達,為說「八背捨」;心不調柔,不能從禪起次第入禪,為說「九次第定」;不能得一切緣遍照、隨意得解,為說「十一切處」。
2)若念十方眾生令得樂時,心數法中生法,名為慈;是慈相應受、想、行、識眾,是法;起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是法和合,皆名為慈。名為慈故是法生,以慈為主,是故慈得名。譬如一切心心數法,雖皆是後世業因緣,而但思得名,於作業中,思最有力故。悲、喜、捨亦如是。
3)是慈在色界。或有漏,或無漏。或可斷,或不可斷。亦在根本禪中,亦禪中間。三根相應,除苦根、憂根。如是等,《阿毘曇》分別說。取眾生相故有漏,取相已入諸法實相故無漏。以是故,《無盡意菩薩問》中,說慈有三種:一者、眾生緣,二者、法緣,三者、無緣。
4)問曰:是四無量心云何行?
答曰:如佛處處經中說:「有比丘以慈相應心,無恚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慈心得解遍滿東方世界眾生,慈心得解遍滿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世界眾生。以悲、喜、捨相應心,亦如是。」 
4.1)慈相應心者,慈名心數法,能除心中憒濁,所謂瞋恨慳貪等煩惱。譬如淨水珠著濁水中,水即清。
4.2)無恚恨者,於眾生中,若有因緣、若無因緣而瞋,若欲惡口罵詈,殺害劫奪,是名瞋;待時節,得處所,有勢力,當加害,是名恨。以慈除此二事故,名無瞋恨。無怨無惱,恨即是怨,初嫌為恨,恨久成怨,身口業加害,是名惱。復次,初生瞋結名為瞋;瞋增長籌量,持著心中未決了,是名恨,亦名怨;若心已定,無所畏忌,是名惱。以慈心力除、捨、離此三事,是名無瞋無恨、無怨無惱。此無瞋無恨、無怨無惱,佛以是讚歎慈心。一切眾生皆畏於苦,貪著於樂;瞋為苦因緣,慈是樂因緣。眾生聞是慈三昧,能除苦、能與樂故,一心懃精進,行是三昧。以是故,無瞋無恨、無怨無惱。
4.3)a.「廣」、「大」、「無量」者,一大心分別有三名:「廣」名一方,「大」名高遠,「無量」名下方及九方。
b.復次,下名「廣」,中名「大」,上名「無量」。
c.復次,緣四方眾生心是名「廣」,緣四維眾生心是名「大」,緣上下方眾生心是名「無量」。
d.復次,破瞋恨心是名「廣」,破怨心是名「大」,破惱心是名「無量」。
e.復次,一切煩惱心,小人所行,生小事故名為小;復小於此,故名瞋、恨、怨、惱。破是小中之小,是名「廣」、「大」、「無量」。所以者何?大因緣常能破小事故。「廣心」者,畏罪畏墮地獄故,除心中惡法;「大心」者,信樂福德果報故,除惡心;「無量心」者,為欲得涅槃故,除惡心。
f.復次,行者持戒清淨故,是「心廣」;禪定具足故,是「心大」;智慧成就故,是「心無量」。以是慈心,念得道聖人,是名「無量心」,用無量法分別聖人故;念諸天及人尊貴處,故名為「大心」;念諸餘下賤眾生及三惡道,是名「廣心」。 於所愛眾生中,以慈念廣於念已故,名為「廣心」;以慈念中人,是名「大心」;以慈念怨憎,其功德多故,名「無量心」。
g.復次,為狹緣心,故名為「廣」;為小緣心,故名為「大」;為有量心,故名為「無量」。如是等,分別義。 
4.4)「善修」者,是慈心牢固。初得慈心,不名為修。非但愛念眾生中,非但好眾生中,非但益己眾生中,非但一方眾生中,名為「善修」。久行得深愛樂,愛、憎及中三種眾生,正等無異。十方五道眾生中,以一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姪、知識,常求好事,欲令得利益安隱。如是心遍滿十方眾生中,如是慈心,名「眾生緣」;多在凡夫人行處,或有學人未漏盡者行。
5)「法緣」者,諸漏盡阿羅漢、辟支佛、諸佛。是諸聖人破吾我相,滅一異相故,但觀從因緣相續生諸欲。以慈念眾生時,從和合因緣相續生,但空五眾即是眾生,念是五眾。以慈念眾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樂。聖人愍之,令隨意得樂;為世俗法故,名為「法緣」。
6)「無緣」者,是慈但諸佛有。何以故?諸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依止過去世,未來、現在世,知諸緣不實,顛倒虛誑故,心無所緣。佛以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捨;以是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名「無緣」。譬如給賜貧人,或與財物,或與金銀寶物,或與如意真珠;眾生緣、法緣、無緣,亦復如是。是為略說慈心義。
7)悲心義亦如是:以憐愍心,遍觀十方眾生苦,作是念:「眾生可愍,莫令受是種種苦,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心,乃至十方亦如是。」 
8)問曰:有三種眾生:有受樂,如諸天及人少分;有受苦,如三惡道及人中少分;有受不苦不樂,五道中少分。云何行慈者,觀一切眾生皆受樂?行悲者,觀一切眾生皆受苦?
答曰:行者欲學是慈無量心時,先作願:「願諸眾生受種種樂。」取受樂人相,攝心入禪,是相漸漸增廣,即見眾生皆受樂。譬如鑽火,先以軟草、乾牛屎,火勢轉大,能燒大濕木。慈三昧亦如是,初生慈願時,唯及諸親族、知識;慈心轉廣,怨親同等,皆見得樂,是慈禪定增長成就故。悲、喜、捨心亦如是。 
9)問曰:悲心中取受苦人相,喜心中取受喜人相,捨心中取何等相?
答曰:取受不苦不樂人相,行者以是心漸漸增廣,盡見一切受不苦不樂。 
10)問曰:是三種心中,應有福德,是捨心於眾生不苦不樂,有何等饒益?
答曰:行者作是念:「一切眾生離樂時得苦,苦時即是苦,得不苦不樂則安隱」,以是饒益。行者行慈、喜心,或時貪著心生;行悲心,或時憂愁心生;以是貪憂故心亂,入是捨心,除此貪憂,貪憂除故名為捨心。
11)問曰:悲心、捨心,可知有別;慈心令眾生樂,喜心令眾生喜,樂與喜有何等異?
答曰:身樂名樂,心樂名喜;五識相應樂名樂,意識相應樂名喜;五塵中生樂名樂,法塵中生樂名喜;先求樂,願令眾生得,從樂因令眾生得喜。如人憐愍貧人,先施寶物是名樂;後教令賣買得受五欲樂,是名喜。復次,欲界樂願令眾生得,是名樂;色界樂願令眾生得,是名喜。復次,欲界中五識相應樂,初禪中三識相應樂,三禪中一切樂,是名樂;欲界及初禪意識相應樂,二禪中一切樂,是名喜;麤樂名樂,細樂名喜;因時名樂,果時名喜;初得樂時是名樂,歡心內發,樂相外現,歌舞踊躍,是名喜。譬如初服藥時,是名樂;藥發遍身時,是名喜。
12)問曰:若爾者,何以不和合二心作一無量,而分別為二法?
答曰:行者初心未攝,未能深愛眾生故,但與樂;攝心深愛眾生,故與喜。以是故,先樂而後喜。 
13)問曰:若爾者,何以不慈、喜次第?
答曰:行慈心時,愛眾生如兒子,願與樂。出慈三昧故,見眾生受種種苦,發深愛心憐愍眾生,令得深樂。譬如父母雖常愛子,若得病急,是時愛心轉重;菩薩亦如是,入悲心觀眾生苦,憐愍心生,便與深樂,以是故悲心在中。 
14)問曰:若如是深愛眾生,復何以行捨心?
答曰:行者如是觀,常不捨眾生,但念捨是三種心。何以故?妨廢餘法故。亦以是慈心欲令眾生樂,而不能令得樂;悲心欲令眾生離苦,亦不能令得離苦;行喜心時,亦不能令眾生得大喜。此但憶想,未有實事;欲令眾生得實事,當發心作佛,行六波羅蜜,具足佛法,令眾生得是實樂。以是故,捨是三心,入是捨心。復次,如慈、悲、喜心愛深故捨眾生難,入是捨心故易得出離。 

II.最勝
[經文] 比丘!心與慈俱,多修習,於淨最勝;悲心修習、多修習,空入處最勝;喜心修習、多修習,識入處最勝;捨心修習、多修習,無所有入處最勝。
[參考] 1.成實論,卷第十二,T32337a
1)問曰:云何於無色界有四無量心,以色相故分別眾生,彼中壞裂色相,云何當有?答曰:無色眾生亦可分別。如經中說:當作有色及無色等。又經中說:修慈極遠得遍淨報,修悲極遠得空處報,修喜極遠得識處報,修捨極遠得無所有處報,故知無色中亦有無量。
2)問曰:一一地中有一無量心,非想非非想處無耶?
答曰:一切處有一切,但修上慈故,生遍淨處,以諸業生相似果報故,謂求樂眾生者還得樂報。悲亦如是,由有身故多集諸苦,虛空中無色故。識處心於緣中深樂住故。捨極無所有處者,行者為想所疲惓故,入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亦無量,但以細微不了,故不說。又一切處,有一切,隨多故說。遍淨中,慈最上故如是等。又諸禪定中,四無量心受果報勝,以眾生緣故。
3)問曰:有論師言:是四無量但緣欲界眾生,是事云何?
答曰:何故不緣餘眾生耶?應說因緣。佛於無量經中說:行者慈心普覆四方、上、下一切眾生,色、無色界眾生亦有無常,敗壞、墮諸惡趣,何故不緣?
4)問曰:有論師言:但生欲界行者能現入無量,是事云何?
答曰:一切處生皆能現入。
5)問曰:若彼中生亦能現入,則福不應盡,常生彼中?
答曰:如彼中亦現入禪等,諸餘善法而亦有退沒,慈等亦爾。
6)問曰:若有此理,何不速退?
答曰:有如是業,雖有退因緣而不速退,如欲天等,雖有善業亦生惡道,是事亦爾。
7)問曰:行慈三昧者,何故兵刃水火不能害耶?
答曰:是善福深厚,諸惡不加,亦為諸天所守護故。
8)問曰:經說:與慈俱修覺意,有漏、無漏云何俱修?
答曰:是慈與覺意相順。
如經中說:若人一心聽法,則能斷五蓋,修七覺意。不可聽法,亦修覺意。
又經中說:汝等比丘修習慈心,我保汝得阿那含果,慈心雖不斷結,先以慈心集諸福德智慧利故,得聖道慧,能斷諸結,故說修慈得阿那含,與慈修覺亦復如是。 
2..vism.324 (四梵住所達的最高處)
諸比丘!(1)我說慈心解脫以清淨(解脫)為最上…
諸比丘!(2)我說悲心解脫以空無邊處為最上……
諸比丘!(3)我說喜心解脫以識無邊處為最上……
諸比丘!(4)我說捨心解脫以無所有處為最大」。
為什麼此等(四梵住)要這樣說呢?因為是它們的近依(強因)之故。即:
(1)慈住者是不厭惡有情的。當他(對有情)熟練不厭惡,而專注其心於不厭惡的青等的遍淨之色時則他的心進入那(遍淨色)中而無困難了。如是則慈為清淨解脫的近依(強因),更無過上,所以說()以清淨解脫為最上。
(2)悲住者,是對於為杖所擊等的色相而觀有情之苦生起悲愍的,故能善知色的危險。當他熟悉了色的危險,離去任何地遍等,而專注其心於出離了色的虛空之時,則他的心進入那(虛空)而無困難了。如是則悲為空無邊處的近依,更無過上,所以說()以空無邊處為最上。
(3)喜住者,固為隨觀由於各種可喜的原因而生喜悅的有情的識而生起喜,所以他的心是非常的理解於識的。當他次第的超越空無邊處而專注其心於虛空境相的識的時候,則他的心很容易的進入那識了。如是喜為識無邊處的近依,更無過上,所以說()以識無邊處為最上。
(4)捨住者,因為沒有思慮「願有情樂,或願其解脫痛苦,或願其不脫離所得的幸福及因為於勝義中解脫昔與樂等的執取、所以他的心(於勝義中)是不存在著執取之苦的。當他的心熟練了自勝義中解脫(苦樂等的)執取及自勝義中不存在著執取之苦而次第的超越識無邊處專注其心於勝義中的無有識的自性存在之時,則他,的心不難進入於無識了。如是則捨為無所有處的近依,更無過上,所以說()以無所有處為最上。
2.T30,338b
問:如經言:善修習慈極於遍淨,乃至廣說。此何密意?
1)答:第三靜慮,於諸樂中其樂最勝,憶念此樂。修習慈心,慈最第一故。說修慈極於遍淨。
2)憶念空處,修習悲心,亦最第一。以修悲者,樂欲拔苦。無色界中,遠離眾苦,斷壞等苦,彼都無故,是故憶念無邊空處,修悲等至。作如是念:當令一切有苦有情,到無眾苦及所依處。
3)修喜定者,亦常憶念無邊識處。慶諸有情所得安樂,作如是念:當令一切有情之類受無量樂,猶如識處,識無限量,是故憶念識無邊處,修習喜定,為最第一。
4)修捨定者,亦常憶念無所有處。作如是念:無所有處無漏心地最為後邊,捨最第一。如阿羅漢苾芻一切苦、樂、不苦不樂現行位中皆無染污,當令一切有情之類得如是捨,是故憶念無所有處,修習捨定為最第一。如是一切皆是聖行,唯聖能修,故經宣說覺分俱行。
3.T25,211b-c
1)問曰:佛說四無量功德,慈心好修,善修,福極遍淨天。悲心好修,善修,福極虛空處。喜心好修,善修,福極識處。捨心好修,善修,福極無所有處。云何言:慈果報應生梵天上?
答曰:諸佛法不可思議,隨眾生應度者如是說。從慈定起,迴向第三禪易。從悲定起,向虛空處。從喜定起,入識處。從捨定起,入無所有處易故。
2)
a.慈心願令眾生得樂,此果報自應受樂。三界中,遍淨最為樂故。言福極遍淨。
b.悲心觀眾生老病殘害苦行者,憐愍心生。云何令得離苦?若為除內苦,外苦復來。若為除外苦,內苦復來。行者思惟有身必有苦,唯有無身乃得無苦,虛空能破色。是故福極虛空處。
c.喜心欲與眾生心識樂,心識樂者,心得離身如鳥出籠,虛空處心雖得出身,猶繫心虛空識處無量,於一切法中皆有心識,識得自在無邊,以是故喜福極在識處。
d.捨心者,捨眾生中苦樂,苦樂捨故得真捨法,所謂無所有處,以是故捨心福,極無所有處。如是四無量,但聖人所得非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