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

雜阿含-747


九四七(七四七)無常想俱修覺分;s.46.71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無常想俱修覺分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修無常想,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無常想,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口)與無常想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得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3.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六七;九四八──九六七(  );s.46.57-76
如無常想,如是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盡想,斷想,無欲想,滅想,患想,(死想),不淨想,青瘀想,膿潰想,膨脹想,壞想,食不盡想,血想,分離想,骨想,空想,一一經如上說。

I.-T30865a
1.復次、二十一種想俱行修諸覺支者,當知略由二因緣故:一、據相應俱行義,二、據無間俱行義。無常等想俱行修,乃至死想俱行修者,據相應義。不淨等想俱行修,乃至觀空想俱行修者,據無間義。悲等俱行修,應知亦爾。
2.又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行中,諸行愛染,若嬾墮、懈怠,若薩迦耶見,雖已斷滅,習氣隨縛,我慢現行。若貪味愛,若於世間種種妙事欲樂貪愛,若有所餘煩惱隨眠,若希求利養,若希求活命,若諸欲愛,若諸有愛,若隨虛妄分別所起四種欲貪:一、美色貪,二、形貌貪,三、細觸貪,四、承事貪。如是能令生起所有非理過患,及令其心越路而轉。對治彼故,隨其所應,有二十一想俱行修覺支差別。
1)謂為對治四種障故,修無願行想,從無常想乃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2)為欲對治一種障故,修空行想,苦、無我想。
3)為欲斷滅所餘煩惱隨眠障故,修於三界無相行想。
4)為欲對治希求利養及欲愛故,於諸欲中修過患想。
5)為欲對治希求活命及有愛故,修習死想。
6)為欲對治隨逐虛妄分別所起四欲貪故修不淨想為初,乃至觀空想為後。
3.又此一切,從青瘀想乃至觀空想,當知皆是不淨想攝。
4.又於此中,青瘀想為初,膨脹想為後,對治美色貪;食噉想,分赤想,分散想,對治形貌貪;骸骨想,骨鎖想,對治細觸貪;觀無心識、空有尸想,對治承事貪。
5.又於此中,修慈最極至遍淨等,如三摩呬多地應知其相 (T30,338a)

II.隨順學法-T30436c
1.云何隨順學法?謂有十種違逆學法,對治彼故,應知十種隨順學法。
2.云何十種違逆學法?
一者所有母邑,少年盛壯,可愛形色,是正修學善男子等上品障礙。
二者於薩迦耶所攝諸行生起愛著。
三者嬾墮懈怠。
四者薩迦耶見。
五者依於段食,貪著美味。
六者於諸世聞種種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發欲貪愛。
七者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
此復云何?謂十一種:
一於諸諦、寶、蘊、業、果中,猶預疑惑。
二樂修斷者,身諸麁重。
三有慢緩者,於修止觀過患作意惛沈睡眠,映蔽其心,令心極略。
四太猛精進者,身疲心惱。
五太劣精進者,不得勝進,善品衰退。
六於少利養名譽稱讚,隨一樂中,深生欣喜。
七掉舉、不靜、踊躍、躁擾。
八於薩迦耶永滅涅槃而生驚恐。
九於諸言說非量加行言論太過,雖說法論,而好折伏,起諍方便。
十於先所見、所聞、所受,非一眾多別別品類諸境界中,心馳、心散。
十一不應思處而強沈思,應知是名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
八者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
九者樂欲證入無相定者,於諸行中隨順流散。
十者觸身苦受乃至奪命苦受時,貪愛壽命希望存活,隨此希望,傷歎迷悶,是名十種違逆學法。
3.云何對治如是十種違逆學法隨順學法?謂有十種:
一不淨想。二無常想。三無常、苦想。四苦、無我想。五厭逆食想。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光明想。八離欲想。九滅想。十死想。如是十想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十種障礙學法,違逆學法。當知此中有四光明:一法光明。二義光明。三奢摩他光明。四毘鉢舍那光明。依此四種光明,增上立光明想。今此義中意,取能斷思惟諸法瑜伽作意障礙法者。

III.十想
0.經論的出處
雜阿含
1)雜阿含747, T2,198a
如無常想、如是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盡想、斷想、無欲想、滅想、患想、不淨想、青瘀想、膿潰想、脹想、壞想、食不盡想、血想、分離想、骨想、空想。
2)雜阿含經,卷37T2270a
佛告童子:汝當依四不壞淨,於上修習六明分想。何等為六?謂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增一阿含
T2,780a
a.修行十想者,便盡有漏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其有修行十想者,便盡有漏,獲通作證,漸至涅槃。
b.云何為十?
所謂白骨想、青瘀想、涼脹想、食不消想、血想、噉想、有常無常想、貪食想、死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是謂,比丘!修此十想者,得盡有漏,得至涅槃界。
c.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最為第一
又是,比丘!十想之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最為第一。所以然者?其有修行不可樂想,持信,奉法。此二人必越次取證。
d.當作是學
是故,比丘!若在樹下靜處露坐,當思惟此十想。是故,比丘!當作是學。
T2,0780a-b
a.不堪任行
爾時,有一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比丘白世尊言:如來今日與諸比丘說十想之法,其能修者,斷諸有漏,成無漏行。如我,世尊!不堪任行此想。所以然者?欲心多故,身意熾盛,不得寧息。
b.當捨淨、常、我、樂想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汝今當捨淨想,思惟不淨想。捨有常想,思惟無常想。捨有我想,思惟無我想。捨可樂想,思惟不可樂想。
c.訶欲
所以然者?若比丘思惟淨想,欲心便熾盛。若思惟不淨想,便無欲心。比丘當知:欲為不淨,如彼屎聚。欲如鸜鵒,饒諸音響。欲無返復,如彼毒蛇。欲如幻化,如日消雪。當念捨欲,如棄塜間。欲還自害,如蛇懷毒。欲無厭患,如飲鹹水。欲難可滿,如海吞流。欲多可畏,如羅剎村。欲猶怨家,恒當遠離。欲猶少味,如蜜塗刀。欲不可愛,如路白骨。欲現外形,如廁生華。欲為不真,如彼畫瓶,內盛醜物,外見殊特。欲無牢固,亦如聚沫。是故,比丘!當念遠離貪欲之想,思惟不淨之想。
d.當重思惟十想
汝今,比丘!當憶昔迦葉佛所奉行十想,今當重思惟十想,有漏心便解脫。
e.比丘悔過
爾時,彼比丘悲泣墮淚不能自止,即時頭面禮佛,白世尊言:唯!世尊!愚惑積久,如來躬自說十想,方欲遠離,今自懺悔,後更不犯,唯願如來受其重過,原恕不及。佛告比丘:聽汝改過!勿復更犯。
T2,0789a-b
爾時,比丘姓號皆名慈氏弟子,如我今日諸聲聞皆稱釋迦弟子。爾時,彌勒與諸弟子說法:汝等比丘!當思惟無常之想、樂有苦想、計我無我想、實有空想、色變之想、青瘀之想、腹脹之想、食不消想、血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所以然者?比丘!當知:此十想者,皆是過去釋迦文佛與汝等說,令得盡有漏,心得解脫。
長阿含經
1)長阿含經,卷2T111c
佛告比丘:復有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何謂為七法?一者觀身不淨。二者觀食不淨。三者不樂世間。四者常念死想。五者起無常想。六者無常苦想。七者苦無我想。如是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2)長阿含經,卷8T0151b
復有五法,謂五趣解脫。一者身不淨想。二者食不淨想。三者一切行無常想。四者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五者死想。
3)長阿含經,卷8T0152b
復有七法,謂七想:不淨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無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4)長阿含經,卷9T0154c
云何七生法?謂七想:不淨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5)長阿含經,卷9T0156c
云何九生法?謂九想:不淨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盡想、無欲想。
6)大集法門經,卷2T01232c
復次,七解脫行想,是佛所說,謂不淨想、死想、飲食不貪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邊想。
中阿含經
1)中阿含經,卷21T01563c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熟解脫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淨惡露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阿難!此五熟解脫想,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熟解脫想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2)中阿含經,卷28T01602c
若比丘得習出家學道心者,得習無常想,得習無常苦想,得習苦無我想,得習不淨想,得習惡食想,得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得習死想,知世間好惡,得習如是想心。知世間習有,得習如是想心,知世間習、滅、味、患、出要如真,得習如是想心者,是謂比丘斷愛除結。正知正觀諸法已,便得苦邊。
3)廣義法門經,卷1T01920a
若聖弟子自如此依於道理,而起正勤,有十種相應法修行。何等為十?一不淨想。二無常想。三於無常觀於苦想。四於苦法中觀無我想。五厭惡食想。六於一切世間無安樂想。七生光明想。八觀離欲想。九觀滅離想。十觀死想。
3.1)長老!有十四法,能違能障此不淨想。何等十四?一共女人一處住。二失念心觀視女人。三恒起放逸。四生重欲心。五數習淨想。六不數習不淨想。七恒共作務人聚集而住。八隨彼所行。九不樂聽正法。十不問正法。十一不能守護六種根門。十二食不節量。十三獨住空處不得安心。十四不能如實觀察。
3.2)二無常想者,謂愛著行法為障。
3.3)三於無常苦想者,有六法為障。何等為六?懈怠。二懶惰。三恒樂住息。四放逸。五不能隨行。六不能如實觀察。
3.4)四於苦無我想者,我見為障。
3.5)五厭惡食想者,貪味為障。
3.6)六於一切世間無安樂想者,於世間希愛欲為障。
3.7)七生光明想者,有十一法為障。何等十一?一疑惑。二不能思量。三身麁重。四睡弱。五正精勤大過。六正精勤下劣。七心濁。八心驚。九生種種想。十多言說。十一於色起最極瞻視。
3.8)八觀離欲想者,有欲為障。
3.9)九觀滅離想者,隨法執相為障。
3.10)十觀死想者,愛壽為障。
如此等障未曾伏滅,為滅此障,有三種法最多恩德。何等為三?一樂修。二滅離。三多住前二。
3.11)長老!有十四法,於不淨觀,最多恩德。一不共女人一處住。二不失念心觀視女人。三恒不放逸。四不生重欲心。五數習不淨想。六不數習淨想。七不共作務人住。八不隨其所行。九樂聽正法。十樂聞正法。十一守護六根門。十二節量食。十三獨處心得安住。十四能如實觀察。
3.12)長老!一不淨想者,若事修習,則能滅除欲塵愛欲。
二無常想者,若事修習,能滅一切行法愛著。
三於無常觀苦想者,若事修習,能除懈怠及懶墮心。
四於苦法中,觀無我想者,若事修習,能除我見。
五厭惡食想者,若事修習,能滅貪味。
六於一切世間無安樂想者,若事修習,能滅世間希有愛欲。
七生光明想者,若事修習,則能生長智慧及見。
八觀離欲想者,若事修習,能除有欲。
九觀滅離想者,若事修習,能滅一切有為法攝。
十觀死想者,若事修習,能除壽命貪愛。

論典
1)十想T25229a
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不淨想、斷想、離欲想、盡想。
2)十種違逆學法隨順學法,T30437a
謂有十種:一不淨想、二無常想、三無常苦想、四苦無我想、五厭逆食想、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光明想、八離欲想、九滅想、十死想。
3)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3T26423c
五成熟解脫想者,云何為五?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想。四厭逆食想。五死想。
3.1)無常想云何?
答:一切行皆無常,於無常行由無常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無常想。
3.2)無常苦想云何?
答:一切行皆無常,由無常故有是苦者,於諸苦行由苦相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無常苦想。
3.3)苦無我想云何?
答:一切行皆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於無我行由無我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苦無我想。
3.4)厭逆食想云何?
答:諸苾芻等應於段食,發起厭逆俱行作意,及起毀呰俱行作意,以不淨想思惟段食。其事云何?答:於諸糜飯,應起膖脹死屍勝解。於粥羹臛,應起人之稀糞勝解。於生酥乳酪,應起人之髓腦勝解。於熟酥油沙糖及蜜,應起人之肪膏勝解。於麨,應起骨屑勝解。於餅,應起人皮勝解。於鹽,應起碎齒勝解。於蓮根莖生菜枝葉,應起連髮髑髏勝解。於諸漿飲,應起人之膿血勝解。彼於段食發起如是厭逆、毀呰俱行作意,以不淨相思惟段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厭逆食想。
3.5)死想云何?
答:於自身命極善作意,思惟無常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死想。如是五種名成熟解脫想。
問:何緣此五名成熟解脫想耶?
答:解脫有三種:一心解脫、二慧解脫、三無為解脫。由此五想有為解脫,未生令生,生已增長、堅固、廣大,由斯速證無為解脫,由此因緣名成熟解脫想。
4)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6T26432c
六順明分想者,云何為六?答: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想。四厭食想。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死想。此中五想如成熟解脫想說。
云何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答:世間謂五取蘊,即色取蘊乃至識取蘊。
有諸苾芻於五取蘊,以有思慮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有恐懼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不可樂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不可喜俱行作意、審諦、思惟。彼於五取蘊如是思惟時,諸想、等想,現前等想,已想、當想,是名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問;何故名為順明分想?
答:明有三種:一無學宿住智證明、二無學死生智證明、三無學漏盡智證明。由前六想,令此三明未生者生,已生者增長、廣大故,名順明分想。
5)阿毘曇甘露味論,卷2T28975b
憶念諸行無常,是謂無常想。
憶念生等苦滿世間,是謂苦想。
憶念內外無常苦不自在空,是謂苦、無我想。
憶念多勤苦得食噉時不淨,是謂觀食想。
憶念生老病死等怖畏、種種煩惱滿世界,是謂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自身內實觀,是謂不淨想。
憶念一切生必得死,是謂死想。
憶念滅一切煩惱、善止,是謂斷想。
憶念非常離欲,是謂無欲想。
憶念五受陰更不生、盡、止、妙、離、涅槃,是謂盡想。是十想常憶念得盡苦際。
6)瑜伽師地論,卷97T30856b
云何名為修集九想?一者修集出家想。二者修集無常想。三者修集無常苦想。四者修集苦無我想。五者修集厭逆食想。六者修集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者修集死想。八者修集世間平等、不平等想。九者修集有無、出沒、過患、出離想。
應知此中所有如法平等行,攝能往善趣善身語意業,說名平等。所有非法不平等行,攝能往惡趣不善身語意業,名不平等。又住於此,若生、若長,能生後際所有眾苦,說名為有。從其前際於現法中有死滅苦,說名為無。餘出沒等,應知如前已廣分別。


III.大智度論
0.念、想、智的差別(T25,229a
問曰:是一切行法,何以故或時名為智?或時名為念?或時名為想?
答曰:初習善法,為不失故,但名念;能轉相、轉心故名為想;決定知無所疑故,名為智。

1、釋無常-T25229a
1.1.為何是無常?
與智慧相應相
觀一切有為法無常,智慧相應相,是名無常想。
新新生滅故
a.一切有為法無常者,新新生滅故,屬因緣故,不增積故。
b.無常亦有二種:一者、念念滅,一切有為法不過一念住;二者、相續法壞,故名為無常。(T25372b)
來無所從,滅無所去
生時無來處,滅亦無去處,是故名無常。
二種(眾生‧世間)無常
二種世間無常故說無常:一者、眾生無常;二者、世界無常。如說:
大地草木皆磨滅,須彌巨海亦崩竭,諸天住處皆燒盡,爾時世界何物常?
十力世尊身光具,智慧明照亦無量,度脫一切諸眾生,名聞普遍滿十方,
今日廓然悉安在?何有智者不感傷!
眾生無常
如是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等諸聖人,轉輪聖王諸國王,常樂天王及諸天,聖德尊貴皆亦盡,大火焰明忽然滅。
世界無常
世間轉壞,如風中燈,如險岸樹,如漏器盛水,不久空竭。
如是一切眾生及眾生住處,皆無常故,名為無常。

1.2.菩薩何以故行是無常想T25,229a-b
問曰:菩薩何以故行是無常想?
答曰:以眾生著常顛倒,受眾苦,不得免生死。行者得是無常想,教化眾生言:「諸法皆無常,汝莫著常顛倒,失行道時!諸佛上妙法,所謂四真諦,四諦中苦諦為初,苦四行中無常行為初。」以是故,菩薩行無常想。

1.3.二種無常想T25,229b
具足、不具足(禽獸亦知)
不具足-見少分者
問曰:有人見無常事至,轉更堅著。如國王夫人寶女從地中生,為十頭羅剎將度大海,王大憂愁!智臣諫言:王智力具足,夫人還在不久,何以懷憂?答言:我所以憂者,不慮我婦叵得,但恐壯時易過;亦如人好華好果,見時欲過便大生著。如是知無常,乃更生諸結使,云何言無常能令心厭,破諸結使?
答曰:如是見無常,是知無常少分,為不具足,與禽獸見無常無異。以是故,佛告舍利弗:「當具足修無常想」。
具足-空中無常亦無
問曰:何等是具足無常想?
答曰:觀有為法念念生、滅,如風吹塵,如山上水流,如火焰隨滅。一切有為法,無牢無強,不可取,不可著,為如幻、化,誑惑凡夫。因是無常得入空門,是空中一切法不可得故,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一念中生、住、滅相不可得:生時不得有住、滅,住時不得有生、滅,滅時不得有生、住。生、住、滅相,性相違故無,是無故無常亦無。

1.4.佛於苦諦中說無常的理由T25,229b
問曰:若無無常,佛何以苦諦中說無常?
答曰:
破常說無常,非有實無常
凡夫人生邪見故,謂世間是常。為滅除是常見故,說無常,不為無常是實故說。
為除諸煩惱根本故
復次,佛未出世,凡夫人但用世俗道,遮諸煩惱,今欲拔諸煩惱根本故,說是無常。
為解脫故
諸外道法,但以形離五欲,謂是解脫;佛說邪相因緣故縛,觀無常正相故解脫。
有餘、無餘
復有二種觀無常相:一者、有餘;二者、無餘。
如佛說一切人物滅盡,唯有名在,是名有餘;若人物滅盡,名亦滅,是名無餘。
分住、念
復有二種觀無常相:一者、身死盡滅;二者、新新生滅。
觀諸法無常為真涅槃道T25,229c
有言持戒為重,所以者何?依戒因緣故,次第得漏盡。
有言多聞為重,所以者何?依智慧故,能有所得。
有言禪定為重,如佛所說,定能得道。
有言以十二頭陀為重,所以者何?能淨戒行故。
如是各各以所行為貴,更不復懃求涅槃。佛言:「是諸功德,皆是趣涅槃分;若觀諸法無常,是為真涅槃道。」如是等種種因緣故,諸法雖空而說是無常想。
無常想是聖道別名
復次,無常想,即是聖道別名。
佛種種異名說道:或言四念處,或言四諦,或言無常想。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盡,能除三界結使。」以是故,即名為道。1.5.無常想品,T32346c
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厭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不淨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
無常想者,謂無常法中定知無常。
問曰:何故一切無常?
答曰:是一切法皆從緣生,因緣壞故皆歸無常。
問曰:不然!有法雖從緣生而非無常。如外經說:為三祠者,得生常處。又梵世身常。
1)答曰:汝法中亦說:釋提桓因能作百祠,亦復退墮。
2)又偈中說:多諸帝釋等造過百千祠。皆悉無常盡。百千祠者猶不在,故知三祠非常。
3)又釋提桓因及天王等身分亦盡,是故從緣生法無有常者。
4)又汝法中以韋陀為貴,韋陀中說:由智慧故,得不死法。如說見日色大人過於世性,先隨順此人意,能得不死道,更無餘道。小人神小,大人神大,常在身中。若人不知此神相者,雖復讀誦韋陀等經無所益也。
5)又梵世身皆是無常,何以知之?汝法中說:梵王亦常祀祠持戒,為諸功德。若知身常,何故為福?
6)又聞汝經中說:諸梵王有惡婬欲,若有婬欲必有瞋等一切煩惱。若有煩惱,必有罪業,如是罪人云何當能得常解脫?
7)又非一切神仙皆為天祠,亦不一切行梵天道。若此是常,則盡應為之。
8)又一切萬物皆悉無常,所以者何?若地水火風大劫盡時,更無有餘。
9)又時轉如輪,故知無常。
10)又成就戒定慧等無量功德,諸大聖人定光佛等及辟支佛、摩訶三摩等劫初諸王,皆悉無常,當有何物常耶?
11)又佛自說:一切生法皆無常定相,如牛糞經中說:佛以少牛糞示諸比丘,無爾所色常定不變。是經中廣說釋梵轉輪諸王果報亦盡,故知一切無常。
12)又三界一切皆有壽量,阿鼻地獄極壽一劫,僧伽陀地獄壽命半劫,餘則或多或少。龍等極多亦壽一劫,餓鬼極多壽七萬歲,弗于逮壽二百五十歲,拘耶尼壽五百歲,欝單越定壽千歲,閻浮提壽或無量劫或十歲,四天王天壽五百歲,乃至有頂壽八萬劫,故知三界一切無常。
13)又以三種信,信知無常。現見中無有法常,聖人所說中亦無法常。比知中亦無有常,要先現見,後比知故。
14)又若有處常,何有智者滅一切法而求解脫?誰不欲與所愛常共同止,受諸樂者?而實智者皆求解脫,故知生法無得常者。
15)又復當說一切生法皆念念滅,尚無暫住,況有常耶?
問曰:修無常想能辦何事?
1)答曰:能破煩惱,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能壞一切欲染、色染及無色染、掉、慢、無明。
問曰:不然!此無常想亦增貪欲,如人覺知盛年不久,則深著婬欲,知華不久鮮,則速用為樂。知他妙色非已常有,則駛增婬欲。如是隨知無常則生貪著,故無常想不壞貪欲,亦有人知無常故而為殺等。又乃至畜生皆知無常,而亦不能破諸煩惱,是故修無常想無所利益。
2)答曰;以無常故生別離苦,失盛年、安樂、壽命、富貴。智者以此,則不生喜心。無喜心故,不生貪心。因受故愛,受滅則愛滅。故無常想能斷貪欲。
3)又若法無常,即為無我。行者能觀無常、無我,則不生我心。無我心故,無我所心。我、我所無,故何所貪欲。
4)又能修習無常想者,於自他身,見念念死,云何生貪?
5)又行者隨所求事,皆無常壞敗,則為所誑。以虛誑故,不生貪著,如小兒尚知空捲誑,故不生貪著。
6)又眾生不喜不牢固事,如人不憙朽故器物,亦如女人聞某男子命不過七日,雖復盛年、端正、尊貴、勢力,誰當喜者?是人正以無常想,故不生貪著。
7)又智者常習別離想,故不樂和合。所以者何?智者憶念退墮等苦,乃至天欲尚不生貪,但求解脫。汝言:無常增貪欲者,是事不然。若人未斷我慢,見外物無常,故生憂悲。失所愛惜,故生貪求。是凡夫人除捨欲樂,更不知離苦,猶如嬰兒為母所打,還來趣母。智者知苦因猶在,苦不可滅,即捨苦因,所謂五陰。
8)又此行者壞裂內陰,得無我心。雖失外物,不生憂惱,得無我者,更何所求?無常想者,亦無所求。
9)又此無常想,若未能生苦、無我想,則不名具足能破煩惱,故經中說:應一心正觀五陰無常,若不壞內陰,見外物無常,以有我心,故生憂悲,此則不名正觀。
10)又人雖見無常,亦不生厭離,如屠獵等。是人雖知無常,不名善習。
11)又人雖能正觀,而不能常勤修習,則貪心間錯,故說一心。
12)又人少修無常而多煩惱,則不能壞,如藥少病多,此事亦爾。故說一心正觀無常能破煩惱。
13)又知法無常,是名真智慧。真智慧中,無有貪等煩惱。所以者何?以無明因緣故有貪等,當知無常非增貪欲。
14)又無常想能滅一切煩惱,行者若知此物無常,則無有貪。
15)又知此人必自當死,何為生瞋?何有智人瞋將死者?
16)又若法無常,云何以此而生高心?
17)又知諸法無常性故,則不生癡。以無癡故、亦無疑等故,知無常相違諸煩惱。

2.釋苦想T25,230a
2.1.無常故苦
苦想者,行者作是念:一切有為法無常故苦!

2.2.有為無漏,無常而非愛著,故非苦
問曰:若有為法無常故苦者,諸賢聖人有為無漏法,亦應當苦!
答曰:諸法雖無常,愛著者生苦,無所著者無苦!
凡、聖苦的差異
問曰:有諸聖人雖無所著,亦皆有苦,如舍利弗風熱病苦,畢陵伽婆蹉眼痛苦,羅婆那跋提(音聲第一也)痔病苦,云何言無苦?
答曰:
聖人有身苦無心苦
有二種苦:一者、身苦;二者、心苦。(230a
是諸聖人以智慧力故,無復憂愁、嫉妬、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業因緣四大造身,有老病、飢渴,寒、熱等身苦。於身苦中亦復薄少,如人了了知負他債,償之不以為苦;若人不憶負債,債主強奪,瞋惱生苦。
凡夫受身心苦如二箭雙射
問曰:苦受是心心數法,身如草木,離心則無所覺,云何言聖人但受身苦?
答曰:凡夫人受苦時,心生愁惱,為瞋使所使,心但向五欲。如佛所說:凡夫人除五欲不知更有出苦法,於樂受中,貪欲使所使;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使所使;凡夫人受苦時,內受三毒苦,外受寒熱、鞭杖等。如人內熱盛,外熱亦盛。如經說:「凡夫人失所愛物,身、心俱受苦,如二箭雙射;諸賢聖人無憂愁苦,但有身苦,更無餘苦。」
身心二苦
復次,五識相應苦,及外因緣杖楚、寒熱等苦,是名身苦:餘殘名心苦。
有為無漏非苦
復次,我言有為無漏法,不著故非苦;聖人身是有漏,有漏法則苦,有何咎?是末後身所受苦,亦微少。

2.3.道無常,與空無我合故非苦-T25,230a-b
問曰:若無常即是苦者,道亦是苦,云何以苦離苦?
答曰:
能滅苦,不生諸著
無常即是苦,為五受眾故說;道雖作法故無常,不名為苦。所以者何?是能滅苦,不生諸著,與空、無我等諸智和合故,但是無常而非苦。如諸阿羅漢得道時,說偈言:我等不貪生,亦復不樂死;一心及智慧,待時至而去!
非苦因緣故
佛取涅槃時,阿難等諸未離欲人,未善修八聖道故,皆涕泣憂愁;諸離欲阿那含,皆驚愕;諸漏盡阿羅漢,其心不變,但言世間眼滅疾!以得道力故,雖從佛得大利益,知重佛無量功德而不生苦。以是故,知道雖無常,非苦因緣故,不名為苦;
五受眾是苦,愛著故,敗壞故
但五受眾是苦。何以故?愛著故,無常敗壞故。

2.4.有身即苦,癡故不知T25,230b
復次,苦者,有身常是苦,癡覆故不覺。如說:
騎乘疲極故,求索住立處;住立疲極故,求索坐息處;
坐久疲極故,求索安臥處;眾極由作生,初樂後則苦。
視眴息出入,屈伸坐臥起,行立及去來,此事無不苦!

2.5.佛說苦諦實苦的理由T25,230b-c
問曰:是五受眾為一切皆苦?為苦想觀故苦?若一切皆苦,佛云何說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若以苦想故苦,云何說苦諦為實苦?
答曰:
樂受不實
五受眾一切皆苦,凡夫人四顛倒因緣,為欲所逼,以五欲為樂。
大苦息故
如人塗瘡,大痛息故以為樂,瘡非樂也。佛說三種受,為世間故,於實法中非是樂!
滅受乃樂故
若五受眾中實有樂,何以故佛說滅五受眾名為樂?
隨眾而樂故
復次,隨其所嗜,樂心則生樂,無定也;樂若實定,不待心著,如火實熱,不待著而熱也;以樂無定,故名為苦。
能生今後世無量苦故
復次世間顛倒樂,能得今世、後世無量苦果報,故名為苦。譬如大河水中著少毒,不能令水異,世間顛倒毒藥,於一切大苦水中則不現。如說:
從天下生地獄時,憶本天上歡樂事,宮觀婇女滿目前,園苑浴池以娛志。
又見獄火來燒身,似如大火焚竹林,是時雖見天上樂,徒自感結無所益!

2.6.苦想品,T32348a
苦三種
若法侵惱,是名為苦。是苦三種:苦苦、壞苦、行苦。
1)現在實苦,謂刀杖等,是名苦苦。
2)若愛別離時所有苦生,謂妻子等,是名壞苦。
3)若得空、無我心,知有為法皆能侵惱,是名行苦。
隨此苦心名為苦想。
得何等利
問曰:若修苦想,得何等利?
1)答曰:是苦想有厭離果,所以者何?修苦想者,無依貪憙。無此喜故,則無有愛。
2)又行者若能知法是苦,則不受諸行。若法雖無常、無我,不能生苦,則終不捨。以苦故捨,以捨苦故,於苦得脫。
3)又一切眾生最所怖畏,所謂是苦。若少、壯、老年、賢愚、貴賤知此苦相,皆生厭離。一切行人於泥洹中,能生安隱寂滅心者,皆於生死生苦想故。何以知之?若眾生為欲界繫苦所惱,則於初禪生寂滅想。如是展轉乃至有頂苦之所惱,則於泥洹生寂滅想。
4)又生死中所有過咎,謂苦是也。如經中說:色中過者,謂色無常、壞敗、苦相。
5)又以無明故,貪著此苦。何以知之?眾生於真苦中生樂想故。深生苦想,則得厭離。是故佛言:我為能覺苦者,說苦諦。此中佛因世諦示如是義,隨一切天人世間生樂想處,我諸弟子於中生苦想。生苦想已,則能厭離。
6)又極愚癡處,謂於苦中而生樂想。以此想故,一切眾生往來生死,心識惱亂。若得苦想,則得解脫。
7)又以四食能致後身,以此苦想能斷諸食。如子肉食、如無皮牛食、如火聚食、如百矟刺食,如是說四食中皆是苦義,以此苦想能斷諸食。
8)又修苦想者,意不樂住四識處中,皆見苦故,如癡蛾投火以樂想故。智者知火能燒,則能遠離。凡夫亦爾,無明癡故投後身火,智者以苦想故,能得解脫。
9)又一切三界,皆是苦、苦因緣,於中苦受是苦,能生苦受。是苦因緣,雖不即苦久必能生,是故當觀世間一切皆苦,生厭離心,不受諸法,則得解脫。

3.釋無我想
3.1.苦則無我T25,230c
無我想者,苦則是無我。所以者何?
情塵生識,三和觸生,從觸受念業生
五受眾中盡皆是苦,苦相無有自在,若無自在是則無我;若有我自在者,不應令身有苦。如所說:
諸有無智人,身心計是我,漸近堅著故,不知無常法。
是身無作者,亦無有受者,是身為無生,而作種種事。
六情塵因緣,六種識得生,從三事和合,因緣觸法生;
從觸法因緣,受念業法生。如珠日草薪,和合故火生,
情塵識和合,所作事業成;相續相似有,如種有牙莖!

3.2.我無相故無T25,230c
復次,我相不可得故無我。一切法有相故則知有:如見煙覺熱,故知有火;於五塵中各各別異,故知有情;種種思惟籌量諸法故,知有心心數法。此我無相故,知無我。

3.3.出入氣、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懃等皆非我相T25,230c-231a
問曰:
有出入氣,則是我相;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懃等是我相。若無我,誰有是出入息,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懃等?當知有我,在內動發故。
壽命心亦是我法,若無我,如牛無御,有我故能制心入法,不為放逸!若無我者,誰制御心?
受苦樂者是我,若無我者,為如樹木,則不應別苦樂!愛憎、精懃亦如是。我雖微細,不可以五情知,因是相故,可知為有。
答曰:
視眴等皆為識相
是諸相皆是識相。有識,則有入出息,視眴、壽命等;若識離身則無。汝等我常遍故,死人亦應有視眴,入出息、壽命等!
出入息等是色法
復次,出入息等是色法,隨心風力故動發,此是識相非我相。
壽命是心不相應行
壽命是心不相應行,亦是識相。
無心定無識
問曰:若入無心定中,或眠無夢時,息亦出入,有壽命,何以故言皆是識相?
答曰:
無心定等,識雖暫無,不久必還生,識不捨身故;有識時多,無識時少,是故名識相。如人出行,不得言其家無主。
苦樂、憎愛、精懃等是心相應
苦樂、憎愛、精懃等,是心相應,共緣,隨心行;心有故便有,心無故便無。以是故,是識相非我相。

3.4.常無常俱無罪福解脫T25,231a
復次,若有我者,我有二種,若常,若無常,如說:
若我是常,則無後身;常不生故,亦無解脫!
亦無妄無作,以是故當知:無作罪福者,亦無有受者;
捨我及我所,然後得涅槃。若實有我者,不應捨我心!
若我無常者,則應隨身滅;如大岸墮水,亦無有罪福。
一切法中無我
如是,我及知者、不知者,作者、不作者,如<檀波羅蜜>中說。不得是我相故,知一切法中無我;若知一切法中無我,則不應生我心。
無我則無我所,我我所離則縛脫涅槃
若無我,亦無我所心,我、我所離故,則無有縛,若無縛則是涅槃。是故行者應行無我想!

3.5.無常、苦、無我之別T25,231a-b
問曰:是無常、苦、無我,為一事?為三事?若是一事,不應說三;若是三事,佛何以故說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
答曰:
一事三分別
是一事,所謂受有漏法。
觀門分別故,有三種異:
無常行相應,是無常想;苦行相應,是苦想;無我行相應,是無我想。
無常不令入三界,苦令知三界罪過,無我則捨世間。
無常生厭心,苦生畏怖,無我出拔令解脫。
無常者,佛說五受眾是無常;苦者,佛說無常則是苦;無我者,佛說苦即是無我。
無常者,佛示五受眾盡滅相;苦者,佛示如箭入心;無我者,佛示捨離相。
無常者示斷愛;苦者示斷我習慢;無我者示斷邪見。
無常者遮常見;苦者遮今世涅槃樂見;無我者遮著處。
無常者,世間所可著常法是;苦者,世間計樂處是;無我者,世間所可計我牢固者是。

3.6.無我想品,T32348b
行者見一切法皆破壞相,若著色為我,是色敗壞,知是敗壞相故,則離我心,受等亦爾。如人為山水所漂,有所攬捉,皆斷脫失。行者亦爾,所計為我,見此物壞,則知無我。是故,於無我中修無我想。
問曰:修無我想得何等利?
1)答曰:修無我想者,能具苦想。凡夫以我想故,於實苦中不能見苦,以無我想故,於少苦中尚覺其惱。
2)又於無我想,故能行捨心。所以者何?以我想故,畏我永失。若能實知,但失於苦,無我可失,則能行捨。
3)又以無我想,能得常樂。所以者何?一切無常,是中若生我、我所心,則謂我當無,我所亦無,則常有苦。若作是念:無我、我所,諸法壞時,則不生苦。
4)又行者以無我想故,心得清淨。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從我見生,以此事益我故生貪欲,此事損我故生瞋恚。以此是我,即生憍慢。我命終後,當作不作,即生見疑,如是皆以我故,起諸煩惱。以無我想故,諸煩惱斷。煩惱斷故,心得清淨。心清淨故,能等金、石、栴檀、刀斧、稱讚、毀罵,心離憎愛,安隱寂滅,故知無我想者,心得清淨。
5)又除無我想更無餘道,能得解脫。所以者何?說有我者,若知無我、無我所有,能生如是決定心時,即得解脫。
問曰:不然!或以無我想更生貪心,如貪女色皆以非我親故,隨以非我能集罪福。所以者何?自損益身,則無罪福。
1)答曰:有我心者能生貪欲,於自身中生男子相,於他身中生女人相,然後貪著。
2)又貪著之起,皆由假名,彼相即是假名,故非無我而生貪心。
3)又無我心者,不集諸業。如阿羅漢斷我想故,諸業不集。此無我想能斷一切煩惱及業,故應修習。

4.食不淨想T25,231b-c
4.1.食不淨想之內容
觀食從不淨因緣生
食厭想者,觀是食從不淨因緣生。
消化生理作用經過
如肉從精血水道生。是為膿虫住處;如酥乳酪,血變所成,與爛膿無異;廚人污垢,種種不淨。
若著口中,腦有爛涎,二道流下,與唾和合,然後成味,其狀如吐,從腹門入;地持、水爛,風動、火煮,如釜熟糜!滓濁下沈;清者在上。譬如釀酒,滓濁為屎,清者為尿。
腰有三孔,風吹膩汁,散入百脈,與先血和合,凝變為肉。
五根生五識;五識次第生意識
從新肉生脂、骨、髓,從是中生身根;從新舊肉合生五情根,從五根生五識;五識次第生意識,分別取相,籌量好醜;然後生我、我所心等諸煩惱,及諸罪業。
觀食如是本末因緣,種種不淨。知內四大與外四大無異,但以我見故,強為我有。
因食厭想而斷五欲乃至五下分結
A.因食厭想故,五欲皆厭T25,231c
思惟此食,墾植耘除,收穫蹂治,舂磨洮汰,炊煮乃成,用功甚重;計一鉢之飯,作夫流汗集合,量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入口食之,即成不淨,無所一直,宿昔之間變為屎尿;本是美味,人之所嗜,變成不淨,惡不欲見。
行者自思:如此弊食,我若貪著,當墮地獄噉燒鐵丸;從地獄出,當作畜生:牛、羊、駱駝,償其宿債;或作猪狗,常噉糞除。如是觀食,則生厭想;因食厭故,於五欲中皆厭。
B.斷五欲亦斷五下分結
行者亦如是,著是飲食,歡喜樂噉,見其好色細滑,香美可口,不觀不淨;後受苦報,悔將何及!若能觀食本末如是,生惡厭心,因離食欲,四欲皆捨,於欲界中樂悉皆捨離;斷此五欲,於五下分結亦斷。
如是等種種因緣惡罪,不復樂著,是名食厭想。

4.2.云何無常等三想;後次第說食厭等四想T25,232a
問曰:無常、苦、無我想,與無漏智慧相應;食厭等四想,與有漏智慧相應,次第法應在前;今何以後說?
答曰:
二道(見道、修道)
佛法有二種道:見道,修道。
見道中用是三想,破諸邪見等,得聖果,猶未離欲;為離欲故,三想次第說是食厭等四想,得離婬欲等諸煩惱。
十想配三道
初三想示見諦道,中四想為示學修道,後三想示無學道。
為初、二果度欲故
初習身念處中,雖有食厭想,功用少故佛不說。今為須陀洹,斯陀含度欲故,無我想次第說食厭等四想。

4.3.食厭想品,T32348c
一切苦生皆由貪食
1)一切苦生皆由貪食,亦以食故,助發婬欲。於欲界中所有諸苦,皆因飲食、婬欲故生。斷食貪故,應修厭想。
2)又如劫初眾生,從天上來化生此間,身有光明飛行自在,始食地味。食之多者,即失威光,如是漸漸有老病死,至今百歲多諸苦惱,皆由貪著食故,失此等利。是故,應正觀食。
3)又貪著飲食故生婬欲,從婬欲故,生餘煩惱。從餘煩惱,造不善業。從不善業,增三惡趣,損天人眾。是故,一切衰惱皆由貪食。
4)又老病死相皆由飲食。
5)又食是深貪著處,婬欲雖重,不能惱人。如為食者,若少壯、老年、在家、出家,無不為食之所惱也。
6)又應食此食而心不著,未離欲者是最為難。如受刀法,如服毒藥,如養毒蛇。是故,佛說:當修習心,以此而食,不為貪食苦之所惱。有諸外道行斷食法,是故佛言:此食不以斷故得離,當思而食。若但斷食,煩惱不盡,則唐死無益。是故,佛說:於此食中應生厭離想,則無上過。
問曰:云何於食應生厭想?
1)答曰:此食體性不淨,極上味食,果皆不淨,是故應厭。
2)又如淨潔香美飲食,不即淨時能利益身,以齒咀嚼,涎唾浸漬,狀如嘔吐,墮生藏中能利益身,故知不淨。
3)又此飲食不知故樂,若人雖得美食,還吐出已,更不能食。當知以不知力故,以之為美。
4)又以飲食因緣,受田作、役使、積聚、守護如是等苦。由此因緣起無量罪。
5)又所有不淨皆因飲食,若無飲食,何由而有皮、骨、血、肉及糞穢等諸不淨物。
6)又所有惡道諸廁虫等,皆以貪著香味故生其中。如業品中說:渴死眾生,生為水虫。憒閙處死,則生鳥中。貪婬欲死,生胞胎中,如是等。
7)又若離此食得大樂,如生色界及泥洹中。
8)又隨以食故有稼穡等苦。
如是觀食不淨苦,故應修厭想。

5.釋一切世間不可樂想T25,232a
5.1.念世間二種惡事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者,若念世間色欲滋味,車乘、服飾,盧觀、園宅,種種樂事,則生樂想;若念世間眾惡罪事,則心生厭想。何等惡事?惡事有二種:一者、眾生;二者、土地。
眾生之弊惡
八苦、煩惱苦、業苦、彼此難合苦
A.八苦
眾生有八苦之患:生、老、病、死,恩愛別離,怨憎同處,所求不得,略而言之,五受眾苦。
B.煩惱苦
眾生之罪,婬欲多故,不別好醜,不隨父母師長教誨,無有慚愧,與禽獸無異。
瞋恚多故,不別輕重,瞋毒狂發,乃至不受佛語,不欲聞法,不畏惡道;杖楚橫加,不知他苦;入大闇中,都無所見。
愚癡多故,所求不以道,不識事緣,如搆角求乳;無明覆故,雖蒙日照,永無所見。慳貪多故,其舍如塚,人不向之。
憍慢多故,不敬賢聖,不孝父母,憍逸自壞,永無所直。
邪見多故,不信今世、後世,不信罪福,不可共處。如是等諸煩惱多故,弊敗為無所直。
C.業苦
惡業多故,造無間罪:或殺父母,或傷害賢聖;或要時榮貴,讒賊忠貞,殘害親戚。
D.彼此難合苦T25,232a-b
復次,世間眾生,善好者少,弊惡者多。或時雖有善行,貧賤鄙陋;
或雖富貴端政,而所行不善;
或雖好布施,而貧乏無財;
或雖富有財寶,而慳惜貪著,不肯布施;
或見人有所思,默無所說,便謂憍高自畜,不下接物;
或見好下接物,恩惠普潤,便謂欺誑諂飾;
或見能語善論,便謂恃是小智以為憍慢;
或見質直好人,便共欺誑調捉,引挽陵易;
或見善心柔濡,便共輕陵踏蹴,不以理遇;
若見持戒清淨者,便謂所行矯異,輕賤不數。
如是等眾生弊惡,無一可樂。
土地之弊惡T25,232b
土地惡者,一切土地,多衰無吉,寒熱飢渴;疾病惡疫,毒氣侵害,老病死畏,無處不有。身所去處,眾苦隨之,無處得免!雖有好國豐樂安隱,多為諸煩惱所惱,則不名樂土。一切皆有二種苦:身苦,心苦,無國不有。如說:
有國土多寒,或有國多熱,有國無救護,或有國多惡,
有國常飢餓,或有國多病,有國不修福,如是無樂處。
眾生、土地有如是惡,思惟世間無一可樂。

5.2.色界、無色界退時,其苦甚於下界T25,232b
欲界惡事如是,上二界死時,退時,大生懊惱,甚於下界。譬如極高處墮,摧碎爛壞!

5.3.不可樂想與無常、苦、無我之別
問曰: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何等異而別說?
答曰:
總、別觀
有二種觀:總觀,別觀。前為總觀,此中別觀。
法、眾生觀
復有二種觀:法觀、眾生觀。前為呵一切法觀,此中觀眾生罪惡不同。
有漏、無漏道
復次,前者無漏道,此中有漏道。
見諦、思惟道
前見諦道,今思惟道。

5.4.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品,T32349a
行者見諸世間一切皆苦,心無所樂。
1)又此行者修離喜定,如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厭想、死想等,則心不樂一切世間。
2)又此人見所愛者,則增貪欲。見所惡者,則增瞋恚,故俱不樂。
3)又見富貴人,有守護等苦。見貧窮人,有短乏苦。
3)又見好處者,將墮惡處。見惡處者,現受諸苦。
4)又現在富貴知必將墮,亦是貪等煩惱住處。現在貧窮知無因緣可以得出,故不貪樂一切世間。
5)又少有眾生得生好處,多墜惡道。如經中說:少生好處,多生惡處。見此過已,但求泥洹。
6)又此人見貪等過煩惱常隨眾生,如怨伺人,得便便殺。此怨賊中,云何可樂?
7)又見從煩惱生不善業,常追隨逐不善業果終不可脫。如經中說:若汝作惡業,今作、已作、當作,乃至飛空中,終不能得解脫,是故不樂。
8)又生等八苦尚隨福人,況無福者,如是云何當樂世間?
9)又如毒蛇篋、五拔刀賊、空聚落、賊,此岸諸苦常隨眾生,云何可樂?
10)又如醎辛愛河所漂,五欲毒刺,無明黑闇火坑中,苦常隨眾生,云何當樂?
11)又行者知安隱樂少,衰惱苦多。所以者何?見諸世間吉日嘉會,華林敷榮,果實繁茂,國土安樂,無得久者,歡樂者少,受苦者多。是故,不樂一切世間。
問曰:修習此想得何等利?
1)答曰;能於世間種種相中,心不貪著。
2)又修此想故,速得解脫,於生死中不復久住。
3)又此行者得利智慧,常習一切過患相故。
4)又此人心不生煩惱,若生速滅,如一渧水墮熱鐵上。行者以不樂世間,故能深樂寂滅。若不厭世間,則於寂滅不能深樂。是故,應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5.5.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八,T12589b
善男子!智者具足如是四想,能修世間不可樂想,作是念言:
1)一切世間無處不有生老病死,而我此身無處不生。若世間中無有一處當得離於生老病死,我當云何樂於世間?一切世間無有進得而不退失,是故世間定是無常。
2)若是無常,云何智人而樂於世?一一眾生周遍經歷一切世間,具受苦樂。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雖為四王,乃至他化自在天身,命終生於畜生道中,或為師子、虎、豹、豺、狼、象、馬、牛、驢。次觀轉輪聖王之身,統四天下豪貴自在,福盡貧困衣食不供。智者深觀如是事已,生於世間不可樂想。
3)智者復觀世間有法,所謂舍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香花、瓔珞、種種伎樂、財物寶貨,如是等事皆為離苦,而是等物體即是苦。云何以苦欲離於苦?
4)善男子!智者如是觀已,於世間物不生愛樂而作樂想。善男子!譬如有人身嬰重病。雖有種種音樂、倡伎、香花、瓔珞,終不於中生貪愛樂。智者觀已,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深觀一切世間非歸依處、非解脫處、非寂靜處、非可愛處、非彼岸處、非是常樂我淨之法。若我貪樂如是世間,我當云何得離是法?如人不樂處闇,而求光明,還復歸闇。闇即世間,明即出世。若我樂世,增長黑闇,遠離光明。闇即無明,光即智明。是智明因,即是世間不可樂想。一切貪結雖是繫縛,然我今者貪於智明,不貪世間。智者深觀如是法已,具足世間不可樂想。

6.釋死想T25,228a-b
6.1.二種死
念死者,有二種死:一者、自死;二者、他因緣死。是二種死,行者常念:是身若他不殺,必當自死;如是有為法中,不應彈指頃生信不死心。

6.2.修死想有何利益T32,350a-b
行者以死想於壽命中心不決定,故應修習。
又此人常深樂善法,除斷不善。所以者何?眾生多以忘死故,起不善業。若憶念死,則能除斷。
又常念死故,於父母、兄弟、姊妹、親里、知識等中,貪愛則薄。
又修習死想,則為自利,謂能一心集諸善法,世間眾生多樂他利,自捨己利。
又此人能速得解脫,所以者何?隨往來世間,常有此死,是人厭死,故求解脫。

6.3.問曰:應云何修死想?T32,350b
答曰:
以無牢故
先總說一切無常,今但觀身無常,陰相續斷,名曰死想。此身無常,甚於外物。猶如坏瓶無堅牢相。行者觀身又過於此,所以者何?此坏瓶,若加防護或可久住,此身極久不過百歲,以無牢故,當念死想。
一切眾生、非眾生物,皆是違害身法
a.又此身多違害法,謂刀杖、鋒刃、怨賊、坑岸、飲食不消、冷熱風病,取要觀之:一切眾生、非眾生物,皆是違害身法,是故應修死想。
念念中常是壞相
又行者見身於念念中常是壞相,無一念可保,故修死想。
無有能却死者
又行者現見少壯、老年、有病、無病,無有能却死者,自念己身亦當如是,故修死想。
死不定
又行者見有不定報業,非一切業盡受百歲,業不定故死亦不定,故應念死。
非時死業
又無始生死中有無量業,有業能妨餘業,我亦應有非時死業。云何當信此命耶?
無逃避處
又行者見死有大力勢,不可以軟言、誘誑、財物、追逐、鬪訟得脫。如大石山,從四方來無逃避處。
身無依、無救
是故行者見身無依、無救,住死道中,故念死想。
無牢固性
又行者常見此身為老病所惱,無牢固性,以念念生滅相續識繫,故修死想。
死是定
又此行者見死是定,命則不定,定勝不定,故修死想。
1)四大各各相害T25,228a
身中四大各各相害,如人持毒蛇篋,云何智人以為安隱?若出氣保當還入,入息保出,睡眠復得還覺,是皆難必!何以故?是身內外多怨故。如說:
或有胎中死,或有生時死,或年壯時死,或老至時死;
亦如果熟時,種種因緣墮。當求免離此:死惡之怨賊,
是賊難可信,捨時則安隱。假使大智人,威德力無上,
無前亦無後,於今無脫者。亦無巧辭謝,無請求得脫,
亦無捍挌處,可以得免者;亦非持淨戒,精進可以脫;
死賊無憐愍,來時無避處!
是故行者不應於無常危脆命中而信望活。
2)一切時中皆有死T25,228a
是身一切時中皆有死,不待老,不應恃是種種憂惱、凶衰身;生心望安隱不死,是心癡人所生。

6.4.如佛為比丘說死想義T25,228b
有一比丘偏袒白佛:我能修是死想!佛言:汝云何修?比丘言:我不望過七歲活!佛言:汝為放逸修死想!有比丘言:我不望過七月活!有比丘言:七日。有言六、五、四、三、二、一日活。佛言:汝等皆是放逸修死想!有言:從旦至食時。有言:一食頃。佛言:汝等亦是放逸修死想!一比丘偏袒白佛:我於出氣不望入,於入氣不望出!佛言:真是修死想,為不放逸比丘!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住時甚少;其猶如幻,欺誑無智。行者如是等種種因緣念死想。

6.5.問曰:若人能令閻王歡喜,則得脫死。T32,350b
答曰:是愚癡語。閻王無自在力能為生、殺,但能考檢行善惡事,若受報盡,反得害身因緣故死。

6.6.問曰:何故不說老、病等想,而但說死想?T32,350b-c
答曰:
死奪盡
老病奪人不能令盡,病奪強健,老奪少壯,親里、財物餘身猶在,死則奪盡。
老病等是死因緣
又老病等是死因緣,故不別說。
最怖處
又經中說:死名大黑闇,無有光明,無救護者,亦無伴黨,無所恃怙,是最怖處,故應念死。
怖畏後世
又眾生以死因緣,怖畏後世。
一切有死
又三界中一切有死,老病不爾。

6.7.問曰:若不離眾生有死相者,眾生即是假名,行者何故修習此想?T32,350c
答曰:不壞眾生相者,怖畏於死。若修死想則不生怖畏,故應修習。又無常想等名為近道,不淨、食厭及死想等是名遠道。未得道者,以此等想故能制伏心。


6.8.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八,T12589c
1)善男子!有智之人已修世間不可樂想,次修死想觀。是壽命常為無量怨儲所遶,念念損減,無有增長,猶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勢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牽牛羊詣於屠所。
2)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智者觀念念滅?善男子!譬如四人皆善射術,聚在一處。各射一方,俱作是念:我等四箭俱發,俱墮。復有一人作是念言:如是四箭及其未墮,我能一時以手接取。善男子!如是之人可說疾不?迦葉菩薩言:如是!世尊!佛言:善男子!地行鬼疾復速是人,有飛行鬼復速地行,四天王疾復速飛行,日月神天復速四王,行堅疾天復速日月,眾生壽命復速堅疾。善男子!一息一眴眾生壽命四百生滅,智者若能觀命如是,是名能觀念念滅也。
3)善男子!智者觀命繫屬死王,我若能離如是死王,則得永斷無常壽命。
4)復次,智者觀是壽命,猶如河岸臨峻大樹,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無憐惜者。如師子王大飢困時,亦如毒蛇吸大風時。猶如渴馬護惜水時,如大惡鬼瞋恚發時,眾生死王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觀,是則名為修習死想。
5)善男子!智者復觀:我今出家設得壽命七日七夜,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修於死想。
6)復以七日七夜為多,若得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時,乃至出息入息之頃,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善修死想。

7.釋不淨想T25,198c
7.1.五種不淨相
行者依淨戒住,一心行精進,觀身五種不淨相。何等五?一者、生處不淨;二者、種子不淨;三者、自性不淨;四者、自相不淨;五者、究竟不淨。
云何名生處不淨?
頭、足、腹、脊、脅、肋諸不淨物和合,名為女身。內有生藏、熟藏,屎尿不淨,外有煩惱業因緣風,吹識種令入二藏中間。若八月,若九月,如在屎坑中。如偈說:
是身為臭穢,不從華開生,亦不從瞻蔔,又不出寶山。
是名生處不淨。
種子不淨T25,199a
父母以妄想邪憶念風,吹淫欲火故,肉髓膏流,熱變為精。宿業行因緣,識種子在亦白精中住,是名身種。如偈說:
是身種不淨,非餘妙寶物,不由淨白生,但從尿道出!
是名種子不淨。
自性不淨T25,199a
從足至頂,四邊薄皮,其中所有不淨充滿;飾以衣服,澡浴華香,食以上饌,眾味餚膳,經宿之間,皆為不淨。假令衣以天衣,食以天食,以身性故亦為不淨,何況人衣食?如偈說:
地、水、火、風質,能變除不淨,傾海淨此身,不能令香潔!
是名自性不淨。
自相不淨T25,199a
是身九孔常流不淨,眼流眵淚,耳出結聹,鼻中洟流,口出涎吐,廁道、水道常出屎、尿,及諸毛孔汗流不淨。如偈說:
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
是名自相不淨。
究竟不淨T25,199a
是身若投火則為灰,若蟲食則為屎,在地則腐壞為土,在水則脹爛壞,或為水蟲所食。一切死屍中,人身最不淨法,不淨法,九想中當廣說。如偈說:
審諦觀此身,終必歸死處。難御無反復,背恩如小人。
是名究竟不淨。

7.2.常有不淨T25,199a-b
所近身物
復次,是身生時、死時,所近身物,所安身處,皆為不淨;如香美淨水,隨百川流,既入大海,變成鹹苦。
身所食噉T25,199b
身所食噉種種美味,好色好香,細滑相饌,入腹海中,變成不淨。是身如是從生至終,常有不淨,甚可患厭!

7.3.云何修不淨想?T32349c
問曰:云何修不淨想?
1)答曰:行者見身種子不淨,謂從父母不淨道生赤白和合。
2)又此身為不淨所成,謂爛壞飲食,汁流潤漬。
3)又生處不淨,謂母胎中不淨充滿。
4)又糞穢等諸不淨物合而為身,於九孔中常流不淨。
5)又身所置處,是處即為不吉不淨。
6)又飲食、衣服來著人身,皆為不淨,為他所惡。
7)又為此身物皆是不淨,如澡浴水,若澡槃等。
8)又從身所出爪髮垢膩及涕唾等,皆是不淨。
9)又見死屍以為不淨,此身死時更有何異?當知本來常是不淨,生時但以我心覆故。謂之為淨。
10)又觸死人者名為不淨,而髮爪等常是死物,無量死虫亦常觸身,故知此身本來不淨。
11)又不淨虱及蠅蚋等諸不淨虫常來觸身,故知不淨。
12)又此身如廁不淨常滿,因是廁中生千種虫,此身亦爾。
13)又此身如塚,所以者何?以死屍處故名為塚,此身亦多死虫在其中住。
14)又此身能造不淨,若淨處好華衣服瓔珞等,由此身故皆為不淨。
15)又諸婆羅門於死家產家不從受食,以不淨故。而此身中,千萬種虫常生常死,則無可從受飲食者,故知不淨。
16)又世間中獄為不淨,此身即是千種虫獄,故名不淨。
17)又此身常須澡浴,若是淨者,何須澡浴耶?
18)又以妙好華香瓔珞莊嚴此身,當知此身體性不淨,假外淨物以為莊嚴。
19)又此人身最為不淨,以餘眾生皮毛爪齒筋骨肌肉,或有任用於人身中,無一可取,以最不淨故。
20)又如憂鉢羅、鉢頭摩諸蓮花等,從不淨中生,故名不淨。是身不爾,不以餘物故令不淨,性是不淨。
21)又此身若淨,則不應以衣裳覆蔽。如人以衣覆屎尿聚欺誑他人,女人如是以服飾覆身誑惑男子,男子亦爾,當知不淨。
22)又周遍此身,常出不淨,謂九孔不淨門及諸毛孔無一淨者,故知不淨。
問曰:修不淨想為得何利?
1)答曰:以取男女淨想,故起貪欲。從此貪欲開諸罪門,修不淨想則能制伏貪欲。所以者何?此身皆是臭穢不淨,但薄皮覆故不可知。似如以衣覆不淨聚,好淨潔者則應遠離。
2)又此行者以青瘀等想壞一切身,以壞身故不生貪欲。又亦現見青瘀等色。
3)問曰:若實未青,何故見青?
答曰:行者以信解力取此青相,見一切色皆為青瘀。
4)問曰:此觀云何非是顛倒?
答曰;此身有青瘀分,如經中說:木中有淨性。
又常修習青瘀相,故能勝餘色,如青珠光能映白色。如是久習青瘀等相,則不淨具足。不淨具足,則不起婬欲。不起婬欲,則諸罪門閉,隨順泥洹。修不淨想,獲如是利。

8-10.釋斷想、離想、盡想T25,232c
三想同緣涅槃相
斷想、離想、盡想者,緣涅槃相。
別釋
斷想
1)斷諸結使故,名斷想;
2)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勤、精進。此諸惡不善法是地獄等苦惱因緣,亦是諸惡名聞及心悔等眾苦之本,是故應斷。T32,350c
2.1)問曰:當云何斷?T32,350c
答曰:得不作法,爾時則斷。又邪憶念是貪欲等諸煩惱因,斷此念故是法則斷。
2.2)問曰:修此斷想,得何等利?T32,350c
答曰:修此想者,常不隨惡法為所應作。又此離八難,人身利者,謂斷煩惱。又樂斷煩惱,是法服毀形,出家人利。若不爾者,唐自辱身。又若行者樂修斷相,則為以法供養於佛。
離想
1)離結使故,名離想;
2)若欲盡不生,是名離欲。念此離欲,故名離想。T32,350c
盡諸結使故,名盡想。
三想之別
問曰:若爾者,一想便足,何以說三?
答曰:
如前一法三種說: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此亦如是,一切世間罪惡深重故三種呵。如伐大樹,不可以一下斷。涅槃微妙法,昔所未得,是故種種讚,名為斷想、離想、盡想。
復次,斷三毒故名為斷;離愛故名為離;滅一切苦,更不生故名為盡。
復次,行者於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正智慧觀,遠諸煩惱,是名離想;得無漏道,斷諸結使,是名斷想;入涅槃時,滅五受眾不復相續,是名盡想。
斷想,有餘涅槃;盡想,無餘涅槃;離想,二涅槃方便門。
如經中說:離欲者得解脫,得解脫即名為斷。若入無餘是名為滅。T32,351a
又經中說:有三性:斷性、離欲性、滅性。若說斷性、離欲性即是阿羅漢,斷一切煩惱,離三界欲,住有餘泥洹。若說滅性即是命終捨壽,斷陰相續,入無餘泥洹。T32,351a
又有二種解脫:慧解脫、心解脫。若說斷,即是離無明,故慧得解脫。若說離欲,即是離愛,心得解脫。二解脫果是名為滅。T32,351a
又若說斷想,即說斷無明漏。若說離欲想,即說斷欲漏、有漏。若說滅想,是此二果。T32,351a
又如經說:斷一切諸行故名斷,離一切諸行故名離,滅一切諸行故名滅。然則此三義一而名異。若修無常想乃至滅想,則一切事訖。滅諸煩惱,斷陰結相續,入無餘泥洹。T32,35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