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聲聞地-初瑜伽處-3.出離地-3.3.二道資糧-3.3.6.善友性


3.3.6.善友性
3.3.6.1.廣辨
3.3.6.1.1.八因緣
云何名善友性?謂八因緣故,應知一切種圓滿善友性。何等為八?謂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聞、能有所證、性多哀愍、心無厭倦、善能堪忍、無有怖畏、語具圓滿。
[]什麼叫做善友性?有八個條件。若具足八個條件的關係,就應該知道,就是具足一切種圓滿的善友性,善友的性相都完備。何等為八?謂如這一個人,能夠安住禁戒,又具足多聞、能有所證、性多哀愍、心無厭倦、善能堪忍,無有怖畏、語具圓滿。這八個條件都具足,是名為善友。

3.3.6.1.1.1.安住禁戒
云何名為安住禁戒?謂安住具戒,善能守護別解律儀,如前廣說。樂沙門性、樂婆羅門性,為自調伏、為自寂靜、為自涅槃,修行正行。如是名為安住禁戒。
[]云何名為安住禁戒?
1)這個善知識、這個好朋友,他的身口意能安住在他所受的戒法上面。受這個戒以後,又能夠善巧方便地守護他所秉受的別解脫律儀,不違犯,像前邊戒律儀裡面說過。
2)這個善友持戒清淨,而內心是樂沙門性,就是歡喜學習八正道。樂婆羅門性,歡喜從一切虛妄分別裡邊解脫出來。樂沙門性,就是修學聖道,簡要地說是智慧的境界是智德。樂婆羅門性,就是斷除一切生死的根本,希望有智慧能斷一切煩惱,是斷德,這是兩個願。
3)為自調伏,為了自己調伏虛妄分別,用八正道和戒定慧來調伏身口意,使令他清淨,不要有這些污染。為自寂靜,使令心裡面沒有煩惱的浮動,心裡面很靜,貪瞋痴一動起來,心就不寂靜,貪瞋痴調伏就不活動,心裡面很平安叫寂靜。為自涅槃,就是把煩惱的種子也消滅,就得到清淨的根本無分別智,就見到諸法寂滅相,就是涅槃。修行正行,為了得涅槃,歡喜沙門性,歡喜婆羅門性,有這樣的願以後,他就開始行動。開始行動的目的是為自調伏、為自寂靜、為自涅槃,而修行八聖道行。前面都是願,修行正行這是行,有願有行。安住禁戒是基礎,在禁戒的基礎上修八正道。如是名為安住禁戒。

3.3.6.1.1.2.具足多聞
云何名為具足多聞?謂若有法宣說開示,初、 中、後善,文義巧妙,獨一圓滿,清白梵行。於如是類,眾多妙法、能善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如是名為具足多聞。
[]怎麼叫做具足多聞呢?
1)就是若是有一個法門,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證悟的真理,佛的大悲心把它宣說出來,把自己所證悟的法門,用語言文字把它表達出來。宣說是有人請問,佛才宣說。開示,聽聞佛法以後,有各式各樣的疑問,佛也能夠給你解釋。宣說、開示這個法門是初、中、後善。初善,佛說這個法門的時候,初開始令你生歡喜心。中間就是開始修行,開始修行的時候也很自在,不是那麼堅難困苦,就是中道行,也不苦也不樂,修學聖道,這個叫中善。後善,能夠究竟地解脫一切煩惱。
2)文義巧妙,佛宣說這個法門的文句也是很妙,是善巧說法,能夠以很好的文句來表達,所以文巧妙。而所表達的義也非常微妙,這個義是初中後善,能令你得到利益安樂,所以義也是巧妙。
3)獨一圓滿,佛所說的這個妙法不共於一切外道,也不共於一切世間法,這是特別地殊勝,所以叫獨一。圓滿,這裡面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所以是最圓滿、最尊勝的事情。
4)清白梵行,清就是佛說這個妙法裡邊本身是清淨,而沒有不正確的地方,沒有煩惱,沒有污染,所以說清淨。白,就是永久的清淨,佛說那個法永久是清淨。梵行,這是能令你得聖道,就是八正道。這一段先說明所聞的佛法,就是佛所說的修多羅,十二分教。
5)這個好朋友,對於像這樣的這一類,佛所說的修多羅眾多的妙法,能夠很有智慧地受持這樣的妙法。怎麼叫受持呢?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這是受持的相貌。就是他對於初善、中善佛所說的這個妙法,這個文句他能夠通利,沒有滯礙,就是純熟,能讀能誦叫通利。意善尋思,那個妙法裡面的意義,他也能夠思惟觀察。見善通達,你那好朋友的智慧,能如實通達,如實地覺了初中後善這個法門的妙意。這樣就是聞、思、修,言善通利是聞,意思尋思是思,見善通達是屬於修慧。如是名為具足多聞。就是佛所說的法,學習佛的經論,這叫做多聞。
(evaṃrūpā anena bahavo dharmā udgṛhītā bhavanti dhṛtā (...vacasā parijitā...) manasā cānvīkṣitā dṛṣṭyā supratividdhāḥ / evaṃ bahuśruto bhavati //)

3.3.6.1.1.3.能有所證
云何名為能有所證?謂能證得勝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厭逆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過患想,斷想、離想,滅想、死想,不淨想、青瘀想,膿爛想、破壞想,膨脹想、噉食想,血塗想、離散想,骨鎖想、觀察空想。
[]怎麼叫做能有所證呢?就是他成就二十種想。這位善知識具足多聞,也按照他所學習的佛法能用功修行,成就什麼樣的功德呢?
1)勝無常想,他證得、成就很有力量的無常想,修這無常想能夠轉變一切的執著,就是有力量。若是只是從文字上學習,但是沒能夠轉變你的執著,常見、斷見這些虛妄分別沒能轉變,就不叫做勝無常想,沒有力量。想,就是心裡面思想思惟,現在還在,但是一定要壞,所以叫做無常想。若這樣子想的時候,能轉變愛著心,能轉變貪心,轉變所有的瞋心,這一切的煩惱都能轉變,這叫做勝無常想。
2)無常苦想,無常就是苦,無常就是原來沒有,現在有,由無而有,這是無常義,由有而無,就叫做無常。這樣的無常就會有苦。這樣思惟,在奢摩他裡面做如是觀,就有力量能轉變自己的虛妄分別,轉變常見、斷見、顛倒妄想。
3)苦無我想,若是苦的時候,就明白無我的道理。我是什麼意思呢?是自在的意思,我要怎麼的就怎麼,你不可以威脅我。但是若有苦惱的時候,有自在義嗎?如果有自在義,說不要苦,它就不苦,就表示你有我的意思,事實上是不能。所以,苦就表示是無我,能做如是觀就能滅除一切顛倒想。
4)厭逆食想,因為人都是貪著飲食的味,好東西生貪心,不好就生瞋心,為了飲食還會追求,守護、或者守護沒成功會引起很多的問題。所以做如是觀的時候,就不要起這麼多的分別心,不愛著它,使令減少自己的這些問題。
5)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修成功,最少是須陀洹果,是見道的境界。見道以後就是修道,修道的時候有厭逆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過患想、不淨想、死想這些事情。因為得初果須陀洹,還有貪瞋痴,所以要繼續修不淨觀,這樣破除這個欲心。
6)有過患想,想要生到色界天,就要思惟欲界都是有過患,欲界的一切一切都是令人不滿意的,令你苦惱的境界。
7-9)斷想、離想、滅想,斷想、離想是在因上說,滅想是在果上說。斷就是斷除貪瞋痴,斷除墮落三惡道的這些因緣,斷除貪瞋痴就不會到三惡道。離想就是斷除人天的一切虛妄分別,無明相應觸執著一切受,從這裡面有很多問題出來,你就不能從人天的世界得解脫。若能夠離想,能夠不受一切法,就從人天裡面得解脫。斷想是解脫三惡道的因緣,離想是解脫人天的這些虛妄分別的因緣,就是把這兩種煩惱都解脫。滅想就把生死的果報都停下來,就得涅槃。
10)死想,就是生命最後結束。
11)不淨想,對自身有愛著,對自己的生命體有愛著,修不淨想。對他人的境界有愛著,就修青瘀想、膿爛想、破壞想、膨脹想、噉食想、血塗想、離散想、骨鎖想、觀察空想這九想。對自己的身體有愛著修不淨想,是種子不淨、住處不淨、性不淨、相不淨、究竟不淨,有五種不淨,就是這朽穢的境界。
12-20)青瘀想,血不流通積聚在那裡,表現於外的就是青瘀的樣子,這也是一個苦惱的境界。膿爛想,裡邊腐爛,流膿、腐爛,這樣觀想。破壞想,五臟六腑裡邊都破壞,完全不正常。膨脹想,就是裡邊水大多起來,膨脹起來像鼓似。噉食想,為狐狸或者狼或者是餓狗所噉食,或者為飛鳥所噉食。血塗想,血流出來,流到各處來。離散想,就是手的骨頭一個地方,足的骨頭一個地方,頭的骨頭一個地方,都離散。骨鎖想,就是沒有皮肉,皮肉被禽獸所吃掉,或者風吹日晒久,皮肉都沒有剩下骨頭,但是這骨與骨頭連在一起,一節一個骨頭連在一起。觀察空想,原來認為這些是非常美妙,生愛著心,現在觀察一切都是無常,所愛的境界都沒有。或者都是變成微塵,那麼也就都沒有、都散壞。這樣的觀察,能破壞自己的欲心、愛著心,欲沒有,心裡就安靜。這九想觀不能斷煩惱,但是能夠鎮伏煩惱使令煩惱不動,力量還是很大,然後修止觀就能斷煩惱。
katham adhigantā bhavati / lābhī bhavaty anityasaṃjñāyā anitye duḥkhasaṃjñāyā duḥkhe 'nātmasaṃjñāyā āhāre pratikūlasaṃjñāyāḥ (...sarvaloke 'nabhiratisaṃjñāyā ādīnavasaṃjñāyāḥ prahāṇasaṃjāyā virāgasaṃjñāyā nirodhasaṃjñāyā maraṇasaṃ- jñāyā aśubhasaṃjñāyā vinīlakasaṃjñāyā vipūyaka-saṃjñāyā vipaḍumakasaṃjñāyā vyādhmātakasaṃjñāyā vikhāditakasaṃjñāyā...) vilohitakasaṃjñāyā vikṣiptakasaṃ- jñāyā asthisaṃjñāyāḥ śūnyatāpratyave-kṣaṇasaṃjñāyāḥ /

復能證得最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最後非想非非想處。又能證得慈、悲、喜、捨,或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神境通、或宿住通、或天耳通、或死生通、或心差別通、或阿羅漢。
[]1)還有一種他能夠證得,色界的四禪裏面第一個禪,還有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又能得到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最後的非想非非想處。這是八等至,等至就是禪定,等就是定的意思,就是身心平和,也不昏沈,也不掉舉。這是由定的力量能達到這個程度,所以叫做等至。
2)在禪定裏邊,已經成就色界四禪,或者又成就無色界的四空定,在這樣的禪定裏邊,修慈悲喜捨四種三昧。
3)或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
4)有禪定的三果聖人,在禪定裏邊修神通,就會具足神通。神境通,一般說就是神足通。或宿住通,就是能知道過去生命的情況。或天耳通,能聽到很遠處的聲音。或死生通,就是天眼通,能知道未來的事情,就是死掉以後,投生到什麼地方,天眼通能看見。或心差別通,就是他心通,心裏面有各式各樣的不同的心裏活動,他心通的人能知道。三果聖人,有可能是得到四禪八定,在禪定裏面有可能發出神通,所以在這個地方講神通。但是還沒有成就漏盡通,成就漏盡通的就是阿羅漢,或者這位善知識,得到阿羅漢果。
lābhī bhavati prathamasya dhyānasya dvitīyasya tṛtīyasya caturthasyākāśānantyāya- tanavijñānānantyāyatanākiṃcanyāyatananaivasaṃjñā-nāsaṃjñāyatanasya maitryāḥ karuṇāyā (...muditāyā upekṣāyāḥ...) srotaāpatti-phalasya sakṛdāgāmiphalasyānāgāmi- phalasya carddhiviṣayasya pūrvanivāsasya divyasya śrotrasya cyutyupapādasya cetaḥparyāyasyārhattvasya /

具八解脫靜慮等定,有大堪能、具大勢力,能善為他現三神變教授教誡。三神變者,一神力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導神變 。如是名為能有所證。
[]若成就色界四禪,成就無色界的四空定,而又得到滅盡定,這時候才能夠修八解脫,八解脫最後一個解脫,就是滅盡定解脫,三果聖人以上才能成就這個定。三果聖人修八解脫,進一步就是得阿羅漢果,進一步能得到十遍處,得八勝處、得十遍處,能得到四無礙辯、無諍三昧。具八解脫靜慮等定,這個聖人的能力非常的強,有很大的勢力。沒有發出來的時候叫堪能,發出來叫勢力。有這樣功德的這位善友,能善巧方便的為他的弟子現出來三種神通變化,能夠教授教誡他的弟子。
三神變是什麼呢?一、神力神變,就是神足通,但是只是得到四禪八定修神通,而得神通的神通,和修八解脫進一步有八勝處、十遍處的神足通,是不一樣,這個是特別高,神通特別廣大。由神境神變能現出來種種神通的時候,有什麼用?因為看見的人生極尊重心,由彼於已生尊重故,於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二、記說神變,就是他心通,也是神通變化。記說神變有什麼作用呢?能尋求對方的心,心裏活動的差別。三、教導神通,就是為你說法、教導你。記說神變有什麼作用呢?如他的根性,如他的心行,隨他的堪能性能悟入的程度,為他宣揚正法。對於他所應該修行的法門,能夠很恰當的來教誡他。前面二十種想,一直到這裏,這是這位善友能有所證,可見這個善友不是一般的凡夫境界,而且是大阿羅漢、大菩薩境界。
aṣṭavimokṣadhyāyitvasyaśakto bhavati pratibalaś ca pareṣāṃ tribhiḥ prātihāryair avavaditum ṛddhiprātihāryeṇa ādeśanāprātihāryeṇa anuśāsanāprātihāryeṇa / evam adhigantā bhavati //

3.3.6.1.1.4.為性哀愍
云何名為為性哀愍?謂於他所常起悲憐,樂與其義,樂與其利,樂與其樂,樂與猗觸,樂與安隱。如是名為為性哀愍。
[]怎麼叫做為性哀愍?就是他的心很哀愍,很同情你。就是這位善知識對於所教化的眾生,起悲憐心。怎麼叫做悲憐呢?
1)樂與其義,想要幫助他,能令他遠離種種的苦惱,就是給他所需要的,他現在需要離苦,他就能做到這件事。
2)樂與其利,他歡喜給他利益,給他所缺少的。缺少戒定慧,教他修學這樣的善法,就是你的功德要自己創造才可以。這二項是屬於這位善知識的悲三昧的力量。
3)樂與其樂,還歡喜給他一些安樂的事情,不要有損惱的事情。這是慈三昧的力量。
4)樂與猗觸,就是令他心裏面歡喜。這是喜三昧的力量。
5)樂與安隱,使令他心裏面沒有一些煩惱,沒有一些恐怖,心情自在。這是捨三昧的力量。如是名為為性哀愍。
katham anukampako bhavati / pareṣām antike kāruṇiko bhavati dayāpannaḥ / artha- kāmo bhavati hitakāmaḥ sukhakāmaḥ sparśakāmo yogakṣemakāmaḥ / evam anukam- pako bhavati //

3.3.6.1.1.5.心無倦厭
云何名為心無倦厭?謂善能示現、善能教導,善能讚勵、善能慶慰,處於四眾,宣說正法不辭勞倦,翹勤無墮、起發圓滿,為性好樂、發勤精進。如是名為心無厭倦。[]怎麼叫心無厭倦呢?
1)善能示現,就是這位善知識,能善巧方便的開示佛法的真理。
2)善能教導,就是能令你安住在佛所制定的戒律儀裏面。
3)善能讚勵,讚勵就是讚歎、勉勵你。就是這位學生,他的出離心向下退,這個善友就是讚歎、鼓勵他,使令他不要退。
4)善能慶慰,就是這個弟子有成就,他來祝賀。
5)處於四眾之中宣說正法的時候,怎麼疲勞疲倦,菩薩他不推辭這件事,不怕辛苦。翹勤無惰,還特別的精進不懈怠。起發圓滿,只要這件事對於他的學生、弟子有利
益,他就能發動、能圓滿這個計劃。為性好樂發勤精進,這個善友的心性,就是精進。如是名為心無厭倦。
katham aparikhinnamānaso (...bhavati / saṃdarśako...) bhavati samādāpakaḥ samutte- jakaḥ saṃpraharṣakaḥ / ayāsī catasṛnāṃ parṣadāṃ dharmadeśanāyai dakṣo bhavaty analasa utthānasaṃpanna (..ārabdhavīryajātīyaḥ.)/evam aparikhinnamānaso bhavati //

3.3.6.1.1.6.善能堪忍
云何名為善能堪忍?謂罵不報罵,瞋不報瞋,打不報打、弄不報弄。堪耐椎杵,於諸逼迫、縛錄、禁閉、捶打、毀辱、迫愶、斫截眾苦事中,自推己過,以業異熟,為所依趣。終不於他,發生憤恚,亦不懷恨,隨眠不捨。如是雖遭輕陵毀辱,而其本性都無變改,唯常於彼思為義利。又能堪忍寒熱、飢渴、蚊虻,風日、蛇蠍惡觸。他所干犯、磣毒語言,身內所生猛利堅勁,辛楚、切心、奪命苦受,為性堪忍,能有容納。如是名為善能堪忍。
[]云何名為善能堪忍呢?
1)罵不報罵,若有人罵辱他,他不回答,他不報復他。瞋不報瞋,別人對他憤怒,他也不報之以瞋。打不報打,別人打他,他不打你。弄不報弄,弄就是戲弄,不尊重他。你戲弄他,他不報之以弄。堪耐椎杵,你用椎杵這樣的武器來攻擊他,他也能忍耐。對於各式各樣的逼迫,苦惱的事情來逼迫他,或者繫縛他,或者是把他關在牢獄裏頭。或是捶打他、毀辱他,各種恐怖的事情來威愶他。或者是用刀來斫截他。各式各樣的苦惱的事情裏面,這件事他不怨恨對方,把這件事推給自己,這是我自己有罪過的關係。這是我過去生中造什麼罪,所以現在要受到這樣的果報,他這樣子來說明這件事。對方怎麼樣令他苦惱,他都不會憤怒,也不會心裏面恨,一直地恨他不棄捨。像前面所說,這位善知識雖然遇見這麼多的輕陵,就是輕慢他、瞧不起他、毀辱他。而他原來那種和平的心性,還是不變動,你怎麼樣毀辱他,他心裏還是清淨。他不但不恨對方,還時常的想一想,怎麼辦法用佛法利益他。義利,就是清淨的功德,現在和未來都令你得到佛法的安樂,他常這樣的思惟,這還是慈悲心。
2)又,這位善友還能夠忍耐、忍受大寒、大熱,飢渴的事情。蚊虻,虻是類似蚊子,會飛的咬人的一種蟲子。或者大風,或者大太陽這些事情。蛇蠍這些東西,傷害他的時候。或者這個人來觸犯他,用特別毒辣的語言。在他的身體裏面生出來猛利、堅勁、特別苦惱,用刀來割其心這樣的苦惱,或奪其命的這樣的苦惱,他都能忍受。因為有無我觀,有人無我、法無我,心能離相,所以他能忍受。如是名為善能堪忍。
kathaṃ kṣamāvān bhavati / ākruṣṭo na pratyākrośati / roṣito na pratiroṣayati / tāḍito na pratitāḍayati / (...bhaṇḍito na pratibhaṇḍayati...) / (...ākoṭānapratyākoṭānakṣamo...) bhavati / pragāḍheṣv api bandhaneṣu rodhaneṣu tāḍaneṣu kutsaneṣu tarjaneṣu cheda- neṣv ātmāparādhī bhavati / karma vipākaṃ ca pratisarati / na pareṣām antike kupyati / (...nāpy anuśayaṃ vahati.../iti vimānito 'pi vivarṇito 'pi vijugupsito 'pi na vikṛtim āpa- dyate / (...nānyatrārthāyaiva cetayate...) / kṣamaś ca bhavati śītasyoṣṇasya jighatsāyāḥ pipāsāyā daṃśamaśakavātātapasarīsṛpasaṃsparśānām / parato duruktānāṃ (...durāga- tānāṃ vacanapathānām utpannānāṃ...) śārīrikāṇāṃ vedanānāṃ duḥkhānāṃ tīvrāṇāṃ kharāṇāṃ kaṭukānām amanaāpānāṃ prāṇahāriṇīnāṃ kṣamo bhavaty adhivāsanajā- tīyaḥ / evaṃ kṣamāvān bhavati //

3.3.6.1.1.7.無有怖畏
云何名為無有怖畏?謂處大眾說正法時,心無怯劣、聲無戰掉、辯無誤失。終不由彼怯懼因緣,為諸怖畏之所逼切,腋不流汗、身毛不豎。如是名為無有怖畏。
[]云何名為無有怖畏?這個善友在大眾說正法的時候,心裏面沒有恐怖,發出來的聲音很正常,不會有不正常的掉動,他的辯才不會有誤失,都能保持正常。始終不會由於彼怯懼的關係,為諸怖畏之所逼迫。腋下不會流汗,身毛也不會豎,就是不恐怖。如是名為無有怖畏。
kathaṃ viśārado bhavati / asaṃlīnacittaḥ parṣadi dharmaṃ deśayaty agadga-dasvaro 'saṃpramuṣitasmṛti( pratibhānaḥ / na cāsya śāradyahetoḥ śāradya-nidānaṃ bhayaṃ (...vākrāmati samāviśati...) / nāpi kakṣābhyāṃ svedo mucyate romakūpebhyo vā / evaṃ viśārado bhavati //

3.3.6.1.1.8.語具圓滿
云何名為語具圓滿?謂彼成就,最上首語、極美妙語,甚顯了語、易悟解語,樂欲聞語、無違逆語,無所依語、無邊際語。如是名為語具圓滿,言詞巧妙。
[]怎麼叫做語具圓滿呢?語言文字,是表達、表示真理的一個工具、一個媒介,所以稱之為具。這位善知識成就最殊勝的語言,極美妙的語言,甚顯了的語言,易悟解的語言,樂欲聞的語言,無違逆的語言,無所依語,無邊際語。如是名為語具圓滿,言詞巧妙。
1)最上首語,他說的語言裏面,就是勸你到涅槃那裏,這樣的語言就是最上首語。
2)極美妙語,這位善知識發出來的聲音,清淨美好,如伽陵頻伽鳥的音聲美妙。
3)甚顯了語,用的那個字句也是非常好。
4)易悟解語,他善巧辯說,所以容易明白。
5)樂欲聞語,他說出這個語言能引出來你種種的功德,所以人家歡喜聽。
6)不違逆語,就是如其量說法,就是不多不少,雖然說的好,說的太多人家也厭煩。
7)無所依語,他為人說法,並不希望你因為聽我的話,對我有信心。
8)無邊際語,有廣大善巧的智慧,所以語言無有邊際。
kathaṃ vākkaraṇenopeto bhavati/pauryā vācā samanvāgato bhavati valgvā vispaṣṭayā vijñeyayā śravaṇīyayā apratikūlayā aniśritayā aparyantayā / evaṃ vākkaraṇenopeto bhavati kalyāṇavākyaḥ //

3.3.6.1.2.能作五事
3.3.6.1.2.1.善能諫舉
成就如是八種因緣,善能諫舉、善作憶念,善能教授、善能教誡,善說正法。云何名為善能諫舉?謂若有餘於增上戒毀犯尸羅、於增上軌毀犯軌則。由見、聞、疑能正諫舉真實不以虛妄,應時不以非時,饒益不以衰損,柔軟不以麤獷,善友不以憎嫉。如是名為善能諫舉。
[]這位善知識具足這樣八種的功德,有什麼好處呢?善能諫舉,善作憶念,善能教授,善能教誡,善說正法,有這種五種功德。怎麼叫做善能諫舉呢?諫,就是你就要發動做惡事,他能勸你停下來不要做惡。舉,就是你已經做錯誤的事情,他要舉發這件事,勸你懺悔。就是另外有這麼一個人,對於增上戒破壞,也毀犯增上的軌則。戒有殊勝的力量幫助你得禪定,所以叫做增上戒。而這位善友,由於見、聞、疑,就是看見你犯戒,或者聽別人說你犯戒、犯軌則,或者是你現出來一種形相,他疑惑你犯戒、犯軌則。這位善知識能夠很正確的諫舉你。怎麼樣諫舉法呢?你真實是不對,他不會冤枉你,虛妄就是冤枉你,他不會冤枉你。找一個適當的時候來諫舉你,而不會在不適當的時候。諫舉你的內心的目的是想要利益你,不是來傷害你,這個動機是饒益的。說出來的語言非常的柔軟、柔和,而不是粗暴的語言。他來諫舉的時候,態度非常的良好,而沒有憎恨的態度。如是名為善能諫舉。
sa ebhir aṣṭābhiḥ kāraṇaiḥ samanvāgataś codako bhavati smārakaḥ avavādakaḥ anu- śāsakaḥ dharmadeśakaḥ//kathaṃ cokado bhavati/yad utādhiśīle ca śīlavipattyā adhyā- cara ācāravipattyā dṛṣṭena śrutena pariśaṅkayā codayati bhūtena nābhūtena kālena nākālenārthopasaṃhitena (...nānarthopasaṃhitena (...ślakṣṇena na paruṣeṇa...) mitra- vattayā na dveṣāntareṇa / evaṃ codako bhavati //

3.3.6.1.2.2.善作憶念
云何名為善作憶念?謂令憶念先所犯罪,或法、或義。云何名為令其憶念先所犯罪?謂若有餘,先起毀犯而不能憶,善作方便,令彼憶念,告言長老!曾於某處、某事、某時,毀犯如是如是色類。如是名為令其憶念先所犯罪。云何名為令憶念法?謂若有餘,於先所聞、所受正法獨處思念,所謂契經、應頌、記別,廣說如前。彼若不憶令其憶念,或復稱述授與令憶,或興請問詰難令憶。如是名為令憶念法。云何名為令憶念義?謂若有餘於先所聞、所受正義,有所忘失,為作憶念,宣說開示,令新令顯。又若有善能引義利、能引梵行,久時所作、久時所說,彼若忘失,亦令憶念。如是名為善作憶念。
[]云何名為善作憶念?就是這件事忘了,他能夠善巧叫你憶念,回想起來。憶念什麼事情呢?就是過去犯的罪,犯的戒,或者是屬於法、義忘掉,他能夠令你憶念。
1)他怎麼樣幫助他憶念起來以前犯的罪呢?有這麼一個人,以前有所毀犯,但是事情過去多久,現在不能回想,想不起來。這位善知識,能善巧的憑藉一件事令你憶念,用這個因緣幫助你憶念。怎麼叫做善作方便令彼憶念呢?告言:長老!你曾經在什麼地點,什麼事情,什麼時間,毀犯如是如是色類。如是名為令其憶念先所犯罪。
2)怎麼叫做令憶念法呢?另外有這麼一個人,於過去的時候,聽聞、秉受某一位善知識講解經論。所聞是在大眾之中聞,所受是一比一秉受他的教授開示。所聞正法、所受正法之後,單獨一個人在寂靜處,思惟憶念,思惟觀察,專精思惟。正法究竟是什麼呢?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詳細的說明如同前面,就是十二分教。以前聽過也受持過,也思惟憶念過,但是現在是不憶念,這位善知識能幫助他,令他憶念起來。怎麼幫助法呢?或者這位善知識就把那一段經文念出來,叫做稱述,念出來授與他,這個時候他也就會回想起來,我以前是學習過。或者提出那段文的義請問他,可能這件事也就容易想起來。或者是難問,這也是令你憶念的一個方便。如是名為令憶念法。
3)怎麼叫做令憶念義?法是能詮顯的文句,義是所詮顯的道理。另外有這麼一個人,在過去的時候,所聞正義、所受正義之後,忘掉。文還是記住,但是文裏面的義不知道怎麼解釋,這位善知識也幫助他憶念,就把那段文的意思宣說出來開示你。令那一段的文義更為明淨,更深刻,更分明的顯示出來。
4)又這位弟子以前曾經,或者修止觀,或者是修什麼法門,那裏面有一種善,在此後的歲月裏面能夠進一步的得到功德,但是現在已經忘掉。能引八正道、戒定慧更殊勝的境界,有這種功德。但是過去很久的時候所作的事情,過去很久也曾經說過,彼現在忘掉,這位善知識知道這件事,令他憶念,令他現在能夠再重新的學習,再重新的修行,就有成就。如是名為善作憶念。
*kathaṃ smarako bhavati / āpattiṃ vā smārayati dharmaṃ vārthaṃ vā /* katham āpa- ttiṃ smārayati /yathāpi tadāpattim adhyāpadyamāno na smarati tam enaṃ smārayati " āyuṣmann amuṣmin deśe amuṣmin vastuni amuṣmin kāle (..evaṃrūpaṃ caivaṃrūpām āpattim āpanna...)" iti / evam āpattiṃ smārayati / kathaṃ dharmaṃ smārayati /yathāpi tacchrutānugṛhītān dharmān ekākī (...na smarati smartum icchati...) / tadyathā sūtraṃ geyaṃ vyākaraṇaṃ iti vistareṇa pūrvavan na smarati tam enaṃ smārayati/ utsmāraṇi- kāṃ vāsyānuprayacchati āpṛcchanaparipṛcchanikāṃ vā / evaṃ dharmaṃ smārayati / katham arthaṃ smārayati / yathāpi tadarthaṃ vismarati tam enaṃ smārayati / punar api pratinavīkaroti uttānīkaroti deśayati saṃprakāśayati yac cāpi kuśalam arthopa- saṃhitaṃ brahmacaryopasaṃhitaṃ cirakṛtaṃ cirabhāṣitam apy anusmārayitā bhava- ti / evaṃ smārako bhavati //

3.3.6.1.2.3.善能教授
云何名為善能教授?謂於遠離、寂靜瑜伽作意止觀,時時隨順教授而轉,時時宣說與彼相應無倒言論。所謂能趣心離障蓋,甚可愛樂尸羅言論、等持言論,聖慧言論、解脫言論,解脫智見言論;少欲言論,喜足言論;永斷言論,離欲言論、寂滅言論,損減言論、無雜言論,隨順緣性緣起言論。如是名為善能教授。
[]怎麼叫做善能教授呢?
1)就是對於遠離寂靜瑜伽作意止觀,遠離這些塵勞的事情,心裏面寂靜,這個是什麼呢?就是瑜伽作意止觀,瑜伽就是禪,在禪定裏面作意止、作意觀,發動你的內心修止觀,止觀有遠離、寂靜的作用;遠離、寂靜是讚歎瑜伽作意止觀。這個好朋友,時時地隨順佛所開示,也隨順你本身的程度教授你,這樣發動你學習遠離寂靜瑜伽作意止觀。時時的宣說與彼止觀相應,沒有錯誤的言論。
2)修行沒成功的人,心就在煩惱障、業障、報障,被這個障所困擾,在貪欲、瞋恚這五蓋裏面活動。這位菩薩若教導你的時候,能使令你向前進,就是你的心能離開障,能離開蓋,能從障蓋裏面解脫出來,就是進步。什麼言論呢?就怎麼樣能夠持戒清淨的尸羅言論,修禪定的言論。聖慧言論,就是苦集滅道四諦的智慧言論。解脫言論,因為修學戒定慧而後能得解脫,解脫愛煩惱、見煩惱的言論。解脫智見言論,解脫煩惱以後,你知道你得解脫。這就是五分法身。少欲言論,還有喜足的言論,這也是能趣心離障蓋甚可愛樂的言論。永斷的言論,和離欲的言論,和寂滅的言論,損減的言論,無雜的言論,隨順緣性緣起的言論。這都是能趣心離障蓋,甚可愛樂的言論。如是名為善能教授。
3)這裏列出這麼多的言論,現在加以分類,分成三種。第一個是聖正言教,第二種是厭離的言教,第三種是令心離蓋趣愛言教。謂尸羅言論,乃至解脫智見言論,這五種言論是屬於聖正言教。怎麼叫做聖正言教呢?這個聖人就是學習這樣的言論,修學這樣的戒定慧而後得聖道。少欲知足就使令心裏厭離,若是受著,就不能少欲知足,所以是厭離言論。永斷言論,乃至隨順緣性緣起的言論,是即令心離五種蓋,離趣愛就是這些一切的煩惱,這個言論,這樣的言教。有三部分。一者,一切煩惱蓋離蓋趣愛言教,即此所說的永斷的言論、離欲的言論。永斷的言論,是修四念處,主要是修無我觀,才能夠永斷一切煩惱,這樣的言論。離欲的言論,或者是修不淨觀是離欲的言論。寂滅的言論,也還就是四念處,四念處能寂滅一切煩惱。這些永斷言論、離欲言論、寂滅言論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依證得斷、離、滅界而宣說永斷言論、離欲言論、寂滅言論。斷就是斷除我見,遠離三惡道的因緣。離,就是能進一步不受一切法,能夠解脫人天的生死的因緣。滅界,就是無餘涅槃。二者,五蓋離蓋趣愛言教,是即損減言論,是無雜言論。三者,無明蓋離蓋趣愛言教,是即隨順緣性緣起言論,通達十二緣起的話,就有這樣的作用。
katham avavādako bhavati / prāvivekye pratisaṃlayane yoge manasikāre śamathavi- paśyanāyāṃ kālena kālam ānulomikam avavādaṃ pravartayati / kālena ca kālaṃ (...tatpratisaṃyuktāṃ kathāṃ...) karoti / tadyathā (...cetovinivaraṇasāṃpreyagāmi- nīṃ...) śīlakathāṃ vā (...samādhikathāṃ vā...) prajñā-kathāṃ vā vimuktikathāṃ vā (...vimuktijñānadarśanakathāṃ vālpecchākathāṃ vā...) saṃtuṣṭikathāṃ vā prahāṇa- kathāṃ virāgakathāṃ nirodhakathām apacayakathām asaṃsargakathām idaṃpratya- yatāpratītyasamutpādānulomāṃ kathaṃ karoti /evam avavādako bhavati //

3.3.6.1.2.4.善能教誡
云何名為善能教誡?謂於大師所說聖教,能以正法、以毘奈耶,平等教誨。或軌範師、或親教師、或同法者,或餘尊重、等尊重者,如實知彼隨於一處違越毀犯,便於時時如法呵責,治罰驅擯,令其調伏。既調伏已,如法平等受諸利養,和同曉悟、收斂攝受。於所應作及不應作,為令現行、不現行故,於其積習及不積習,教導教誨。如是名為善能教誡。
[]怎麼叫做善能教誡呢?
1)就是這位善友對於佛所宣說的聖教,就是法與律,他有能力以正法和律,平等地教誨你。這個好朋友是誰呢?或者是軌範師,或者是和尚就是親教師。或同法者,和阿闍黎、和和尚同學一個法門的人。或餘尊重、等尊重者,或者其餘的和軌範師或親教師同學的人,這些人也是你應該尊重,也是你的好朋友。等尊重者,另外的人,不是同學,但是那個人和你應該尊重的人是一樣。一共是五種人都是你的好朋友。這五種人能夠如實地就是真實地,知道那一個人,隨種種因緣在一個地方,違越軌則,毀犯禁戒,就會對你時時地,合法地,不違背佛所說的法與律,遵循佛的法與律來訶責你;如果你的過失是輕微地,祇是訶責你,若稍重一點就是治罰你,最嚴重地就是驅擯你,把你驅逐出去。就是以訶責、治罰、驅擯這三個方法來調伏你的煩惱。
2)如果你能接受他的教誡,他的訶責、治罰、驅擯,你的煩惱得調伏,恢復正常。你的和尚、阿闍黎乃至等尊重者這些人,還是依據佛的法與律,同你是平等地受諸利養,就是在大眾僧裏面,身份是平等地,接受所有的利養。和同曉悟,大家和在一起,共同來做這件事,是無差別。曉悟,也就明白什麼叫做犯,什麼叫做不犯。收斂,若是有些不如理作意地,又有什麼錯誤,你趕快地收斂回來。攝受,有什麼有意義的事情,你要努力地成就,大家就是共同地在這裏繼續修學聖道。
3)對於所應該做的事情,要努力地把這件事做好,為令現行。不應該做的事情,有過失地,有罪過的事情,不可以做,就是令不現行,這就是善能教誡的意思。
4)於其積習,對於這一個人,積集很多的習性,做錯誤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做。及不積習,對於有功德、有意義事情,不能努力地積習、做。那麼這位善知識,能教導你。不積習的事情,他來教導你積習;這個錯誤地積習,他教誨你,你不要積習。如是名為善能教誡。
katham anuśāsako bhavati / dharmeṇa vinayena (...śāstuḥ śāsane samanuśāsako bhavati / ācāryo vopādhyāyo vā...) (...sahadhārmiko vā (...gurur...) vā gurusthānīyo...) vānyatamānyatamasminn adhikaraṇe 'trisṛtaṃ vyatikrāntaṃ viditvā kālena kālam avasādayati daṇḍakarmānuprayacchati pravāsayati cainaṃ / punar api ca dharmeṇa samaye (...pratisaṃstarasāmīcī-saṃjñapitiṃ pratigṛhṇāti...) saṃgrāhakaś ca bhavati / karaṇīye cākaraṇīye vādhyācārānadhyācārād (...adhyācīrṇe 'nadhyācīrṇe...) ca śāsty anuśāsti / evam anuśāsako bhavati //

3.3.6.1.2.5.善說正法
云何名為善說正法?謂於時時,能善宣說初時所作,無倒言論。所謂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於諸欲中,能廣開示過患、出離、清淨品法。又於時時宣說,超勝四種聖諦相應言論,所謂苦論、集論、滅論、道論。為諸有情得成熟故、為諸有情得清淨故、為令正法得久住故,宣說相應、助伴、隨順、清亮 、有用、相稱,應順名、句、文身所有言論。
[]云何名為善說正法?
1)就是這個好朋友,時時地教導你,能夠善巧方便地為你宣說,初開始來到佛法裏面應該做的事情,宣說這個事情的時候,說的非常地正確,沒有錯誤地言論。初時所作的正法是什麼呢?所謂施論,就是要對別人有同情心,有力量的話要對他有點布施,這樣的無倒言論。戒論,不可以做錯誤的事情,惡法不可以做。施論就是善法應該學習,有錯誤的事情不要做就是戒論。生天之論,有施,有戒,有這樣的思想行為,就不會到三惡道,生天之論,是進一步要生到天上,就是到梵天,就是要修禪定。施戒這樣的善法為基礎,進一步修禪定,修禪定是生到梵天上的一種法,加起來就是施戒修,這是初來到佛法裏面來應該這樣學習。什麼叫做生天之論呢?想要生到色界天上,對於欲界裏面的欲,各式各樣的欲,色聲香味觸這五欲,這個好朋友能夠詳細地開示,這個欲是有過患的,追求很苦,保護很苦,失掉也是很苦惱,有很多的災患,有很多的病痛。然後不愛著這個欲,從欲裏面出來,就是要修禪定。有施戒的基礎,然後多靜坐,成功就叫做清淨品法。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得無色界的四空定,這是離欲、清淨這一類的法。在學習佛法之前,先應該有這樣世間善法的基礎。
2)這個好朋友,到一個時候,又能宣說超過世間善法,比世間善法更殊勝的善法,就是四種聖諦相應的言論,所謂苦論、集論、滅論、道論。這四種言論是聖人才能夠認識,所以稱為聖諦,為你講解四聖諦的言論。
3)你的好朋友為你宣說這樣的正法,動機是什麼呢?
a)為諸有情得成熟故,就是為了學習佛法的人,他的善根能夠成熟,就是在外凡和內凡的這個階段。
b)為諸有情得清淨故,由外凡進步到內凡,由內凡進步到見道,就是聖人,就是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心得清淨。因為能調伏煩惱,煩惱得調伏,心得清淨。
c)為令正法得久住故,這個好朋友心裏面還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佛的正法,世間的善法和出世間的善法都是正法,能在世間久久地住持而不失壞,常住在世間饒益一切眾生。
d)宣說相應,前面這三項是說他的動機,下面是表現於外的行動,就是為你宣說與四聖諦相應的言論。
e)助伴,世間的善法為出世間善法的助伴,要有世間的善法作助伴,出世間的善法才容易生起來。又佛說的與四聖諦相應的這個教法,能幫助你修行,時時要讀經典,用語言文字的這個聖教為你作助伴,能夠資養你的止觀。
f)隨順,言教的修多羅有一種作用,就是能隨順涅槃,能向涅槃那邊,有這個作用。
g)清亮,修行的時候,還是要讀語言文字的修多羅,有什麼好處?能幫助你得清亮,就是能得到無漏的智慧。清,清淨就是無漏。亮,就是光明,光明就是智慧。
h)有用,這個言教的佛法,它能夠幫助你得涅槃,有這個作用。
i)相稱,它與你的身口意用功修行是相合地,相契合地。
j)應順,這樣的言論能幫助你引發出來這麼多的義利,所以你應該隨順這個修多羅。所以,就是宣說相應的名句文身、助伴的名句文身,隨順、清亮、有用、相稱、應順的名句文身,所有的言論,就是在為你宣說這樣的正法,而這個是屬於語句的圓滿。
kathaṃ ca dharmadeśako bhavati / kālena kālaṃ pūrvakālakaraṇīyāṃ kathāṃ karoti tadyathā dānakathāṃ śīlakathāṃ svargakathām / kāmeṣv ādīnavaniḥsaraṇān vyavadā- napakṣān dharmān vistareṇa saṃprakāśayati / kālena kālaṃ sāmutkarṣikīṃ caturārya- satyapratisaṃyuktāṃ kathāṃ kathayati / duḥkhaṃ vārabhya samudayaṃ vā nirodhaṃ vā mārgaṃ vā / sattvaparipākāya vā sattvavyavadānāya vā saddharmasya vā cirasthi- taye / (...yuktaiḥ padavyañjanaiḥ sahitair ānulomikair ānucchavikair aupāyikaiḥ prati- rūpaiḥ pradakṣiṇair nipakasyāṅgasaṃbhāraiḥ...) /

又此言論,應時而發,殷重、漸次、相續、俱有。令其欣慶,令其愛樂,令其歡喜,令其勇悍,無所訶擯。相應、助伴、無亂、如法、稱順眾會。有慈憐心,有利益心,有哀愍心,不依利養恭敬讚頌,不自高舉,不陵蔑他。如是名為善說正法。由彼成就如是八支,於時時間,善能諫舉、善作憶念、善能教授、善能教誡、善說正法,是故說彼名為善友。
[]1)又,前面這樣多的言論,也就是佛的正法,主要是苦集滅道四諦。這樣的言論,你的好朋友,隨時地要教授你。殷重,就是要很尊重這件事,繼續學習這樣的言論。漸次,學習的時候要有次第,大方向的次第:先學習世間善法,有施、戒、修,然後再學習出世間的聖道。或者是先學習戒,而後學習定,而後學習慧。相續,不要間斷地學習。俱有,而法裏面,有文有義,有義也有文,文義都是俱足。令其欣慶,這個好朋友為你教授的時候,能令你心裏面歡喜。令其愛樂,這樣的佛法能改變你的行為,不做惡事,將來就不到惡道,不流轉生死,心裏也歡喜。令其歡喜,能斷掉你的煩惱,這樣學習佛法,心裏頭歡喜。令其勇悍,心裏面學習這種佛法,會發出來勇猛的力量修學聖道。無所訶擯,這個法裏面完全沒有過失,沒有地方可以訶責,而你學習的話,也是無所訶擯。相應,你的身口意也與理相應。助伴,這裏面戒定慧互為助伴,戒能幫助定,其實戒也能幫助慧;定也能幫助戒;而慧也能幫助定,也能幫助戒,它是互為助伴。無亂,你這樣學習,身口意三業沒有顛倒的錯亂,就如法,就隨順佛的法與律,契合佛的法與律。稱順眾會,你的好朋友宣說這個佛法,不但是和你一個人是相應,和所有學習的人都是相應。
2)你的善友有慈憐心,就是希望你能夠得到功德,就是有怨恨的人,而這個善友對這個有怨恨的人有慈憐心,他不怨恨你。有利益心,隨時令你得到利益,對於有罪過、做惡事的人,而這個善友不憎惡人,反倒有利益他的心。有哀愍心,你有一些苦惱的事情,他也有哀愍心,令你解除苦惱。不依利養恭敬讚頌,這個好朋友並不希求利養,也不希求你的恭敬,你的讚歎,沒有這種染污心。不自高舉,也不輕視任何人,沒有嫉妒心。如是名為善說正法。由那位好朋友,能成就這樣八種功德。於一切的時間,善能夠諫舉,善能作憶念,善能教授,善能教誡,善說正法,是故說彼名為善友。
tāṃ ca punaḥ kathāṃ kālena karoti (...satkṛtyānupūrvam anusaṃdhim anusahitaṃ...) harṣayan rocayan toṣayann utsāhayann anavasādayaṃś ca yuktāṃ sahitām avyava- kīrṇāṃ dhārmikīṃ yathāparṣan maitracitto hitacitto 'nukampācitto 'niśrito lābhasat- kāra (...śloke na cātmānam...) utkarṣayatina parān paṃsayati / evaṃ dharmadeśako bhavati // yaś caibhir aṣṭābhir aṅgaiḥ samanvāgato bhavati evaṃ ca kālena kālaṃ codako bhavati smārako (...'vavādako 'nuśāsako...) dharmadeśakaḥ tasmāt sa kalyāṇamitra ity ucyate /

3.3.6.2.略義
如是廣辯善友性已。復云何知此中略義?謂若善友心善稠密、為性哀愍,最初於彼樂為利益、樂為安樂。又即於此利益安樂,如實了知,無有顛倒、離顛倒見。又即於此利益安樂,有大勢力、方便善巧,能令積集、能令引發。又即於此利益安樂,翹勤無墮、起發圓滿,為性好樂、發勤精進。當知由此四因緣故,攝一切種,總、略圓滿善知識性,如是名為:此善友性所有略義。若前所說廣分別義。若此所說所有略義,一切總說為善友性。
[]如是廣辯善友性已,復云何知此中略義?
1)這個好朋友的心性是善稠密,就是寂靜,還有慈悲心,有哀憐心。一開始你跟他學習的時候,他就有這種哀憐心,使令你現在得到佛法的利益,將來也得到佛法的利益。
2)這位善知識真實地了知這個利益安樂裡面,沒有錯誤的思想。有的善法也是令你會得到安樂,但是可能令你顛倒迷惑,會造種種的罪業,就叫做有顛倒、有顛倒見。
3)又這樣的利益安樂有很大,有廣大的力量,有廣大的智慧,能令你積集善根,能令你引發聖道。
4)又對於你有利益安樂這件事,你的好朋友為你做利益安樂的事情不懈怠。他能發動這件事,一定最後圓滿這件事,而不會中途而廢。這個好朋友的心性就是很精進,只要做這件事一定要成功,所以叫精進。當知道這位善友,由此四種因緣故,所有一切種的善知識性在這裡都具足,或是總說、或者略說,都圓滿的具足。如是名為此善友性所有的略義。若前所說廣分別義、若此所說所有略義,一切總說為善友性。
ayaṃ tāvat kalyāṇamitratāyā vistaravibhāgaḥ // samāsārthaḥ punaḥ katamaḥ / saced ayaṃ mitrasuhṛd anukampaka ādita eva hitakāmo bhavati sukhakāmaś ca / tac ca punar hitasukhaṃ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aviparyasto bhavaty aviparītadṛṣṭiḥ / prati- balaś ca bhavaty upāyakuśalaḥ yad utāsyaiva hitasukhasya samudāgamāyopasaṃhā- rāya / dakṣaś ca bhavaty analasa utthānasaṃpanna ārabdhavīryajātīyaḥ yad uta tam eva hitasu-khopasaṃhāram ārabhya / ebhiś caturbhiḥ kāraṇaiḥ sarvākāraparipūrṇaḥ / samāsataḥ kalyāṇamitro veditavyaḥ /ayaṃ ca punaḥ kalyāṇamitratāyāḥ samāsārthaḥ / yaś ca pūrvako vistaravibhāgo yaś cāyaṃ samāsārtha iyam ucyate kalyāṇamitrat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