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有尋有伺等三地-3.如理作意施設建立


3.如理作意施設建立
云何如理作意施設建立?嗢柁南曰:
依處及與事,求受用正行,二菩提資糧,到彼岸方便。
應知建立略由八相,謂由依處故,事故,求故,受用故,正行故,聲聞乘資糧方便故,獨覺乘資糧方便故,波羅蜜多引發方便故。
[]復次,什麼是如理作意施設建立?眾生多諸苦惱,是由不如理作意引發出來。想要離苦,就要排除不如理作意,要建立如理的作意,怎麼樣建立呢?怎麼樣安排呢?嗢柁南曰:依處及與事,求受用正行,二菩提資糧,到彼岸方便。
應知建立如理作意,有八種方式:第一,由依處故。第二,事故。第三,求故。第四,受用故。第五,正行故。第六,聲聞乘資糧方便故。第七,獨覺乘資方便故。第八,波羅蜜多引發方便故。
tatra yoniśo manaskāra-prajñapti-vyavasthānaṃ katamat / tad aṣṭā kāraṃ veditavyaṃ / adhiṣṭhānato api / vastuto api / paryeṣanato api / paribhogato api /samyakpratipattito api / śrāvakayānasaṃbhāraprayogato api / pratyeka- buddhayāna-saṃbhāra-prayogato api / pāramitānirhāra-prayogato api // tatrauddānaṃ / adhiṣṭhānaṃ ca vastu ca eṣaṇā paribhogatā / pratipattiś ca bodhī dve tathā pāremitena(?) ca //

3.1.依處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依處者,謂有六種依處:一、決定時。二、止息時。三、作業時。四、世間離欲時。五、出世離欲時。六、攝益有情時。
[]什麼是如理作意相應尋伺依處?就是隨順道理的作意思惟,與道理相應的思惟。依止什麼去尋伺,才算是如理作意呢?有六種依處,就是十一個善心所。
第一、決定時,就是決定做善法的時候,內心裏面有如理的作意。決定是什麼呢?就是信,相信有善、惡果報,修習出世間的善法,能解脫一切苦,修習世間的善法,也能解脫三惡道的苦,得到人天的安樂,不猶豫。決定時,是有信相應。
第二、止息時,就是止息一切惡法,不敢做惡事的時候,是有慚愧心的關繫。什麼是慚愧心?就是自尊心,希求向賢人、聖人看齊,不應該有錯誤的事情,是慚。如果做錯誤的事情,賢聖善人會呵斥我,諸天善神都會知道,這樣太羞恥,是愧。有這樣心情的時候,把一切惡法停下,不敢做惡。為什麼能止息一切惡法?有慚愧心的關繫。
第三、作業時,就是開始做種種功德的事情。怎麼叫做功德呢?就是沒有貪、瞋、癡的煩惱,去做種種罪過的事情,這時候是善法。善法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對自己有利益,對他人也有利益。內心裏面不貪、不瞋、不邪知邪見的時候,發出來的行動,一定是有利益。以無貪、無瞋、無癡為原則,就可以做這個善法。作業的時候,如理作意而做出來的事情,一定是沒有貪、瞋、癡。若能這樣做,就是有一種精進的力量。所以,有四個無貪、無瞋、無癡、勤。
第四、世間離欲時,修學禪定,得世間的禪定,遠離欲界欲的煩惱,身體就有輕安樂。
第五、出世離欲時,超越世間的戒、定、慧的時候,有不放逸和捨。什麼是不放逸呢?沒有貪、瞋、癡,就是不放逸。無執著的境界叫做捨。心平等、心正直、心無功用住,叫做捨。平等,就是心裏面不散亂、不惛沈,明靜而住的境界。平等的境界成功以後的時候,自然就明靜而住,相續不斷的下去,叫做正直。無功用住,它不需要努力,自然是能這樣的境界。所以,出世離欲的時候,心裏面沒有貪、瞋、癡,而有捨。
第六、攝益有情時,就是前邊五個是自己成功,然後利益眾生。攝在這裏,就是引導,引導一切眾生,來修學佛法得大利益。這個時候,就是十一個善心所裏面不害,不傷害眾生,不傷害就是悲心,對眾生有所利益。有這麼多的善心所與它相應,這個時候才能名之為如理作意的尋伺。
yoniśo manaskāra-prayuktānāṃ vitarka-vicārāṇām adhiṣṭhānaṃ katamat / ṣaḍ-adhiṣṭhānāni / tad yathā / niścaya-kālaḥ / nivṛtti-kālaḥ / karma-kālaḥ / laukika-vairāgya-kālaḥ lokottara-vairogya-kālaḥ / sattvānugraha-kālaś ca //

3.2.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事者,謂八種事 :一、施所成福作用事。二、戒所成福作用事。三、修所成福作用事。四、聞所成事。五、思所成事。六、餘修所成事。七、揀擇所成事。八,攝益有情所成事。
[]什麼是如理作意相應尋伺事?就是如理作意相應尋伺,都做什麼事情呢?有八種事要做。
第一、施所成福作用事,布施能成就福的作用事,能得一個可愛的果報,施有這種作用。如理作意的尋伺,所要做的事情,第一件事就是施,用同情心解除別人的困難。
第二、戒所成福作用事,受戒,不能夠殺、盜、淫、妄的事情。
第三、修所成福作用事,就是修禪定。在禪定裏邊,修學四無量心三昧,慈、悲、喜、捨的三昧,這時候有大福德,能得梵天的福德,能得無上菩提的福德。
第四、聞所成事。第五、思所成事。第六、餘修所成事。對於佛法第一義諦,能聽聞學習,這是聞所成事。還要專精思惟。還要般若彼羅蜜相應的修所成事。
第七、揀擇所成事,就是智慧。
第八、攝益有情所成事,是大悲。前邊是自己努力的修行成功,然後有般若、有大悲心,饒益眾生,得無上菩提。餘修所成事,就是在禪定裏邊修四念處。揀擇所成事,就是已經斷煩惱,得成聖道。攝益有情所成事,就是大悲。
yoniśo manaskāra-samprayuktānāṃ [vastu] katamat / aṣṭau vastūni / dāna- mayaṃ puṇya-kriyā-vastu / śīlamayaṃ / bhāvanāmayaṃ / śrutamayaṃ / cintāmayaṃ / tad anyad bhāvanā-mayaṃ / pratisaṃkhyānamayaṃ / sattvānugrahamayaṃ ca //

3.3.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求者,謂如有一不以非法及不兇險追求財物 。
[]什麼是如理作意相應尋伺求?求,是指追求財物。就是有一位佛教徒,是以合法的手段,求財,而不會有罪過。凶險,就是有罪過,有罪的時候就凶,就不吉祥。非法,就是違背國家的法律,也違背佛法。
yoniśo manaskāra-prayuktānāṃ vitarka-vicārāṇām eṣaṇā katamā / yathāpīhaikatyo dharmeṇāsāhasena bhogān paryeṣate nādharmeṇa sāhasena //

3.4.受用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受用者,謂如即彼追求財已,不染、不住、不耽、不縛、不悶、不著亦不堅執,深見過患,了知出離而受用之。
[]什麼是如理作意相應尋伺受用?就是如那個人所追求的財富成功。享受的時候,不太執著,不是很染污。得到以後,他肯捨,叫做不住。不眈著,眈是比前面染更厲害的愛著。不縛,不引起煩惱的繫縛。不悶,觀察因果的得失。怎麼叫做得?怎麼叫做失?這個時候就不悶,不觀得失糊糊塗塗的受用,就是悶。不著,就是不染著,比前面更微細一點。不堅執,不是很堅固的執著。因為不知道什麼叫做罪過?什麼叫做功德?糊糊塗塗的享受,就是堅執。這些事情,都是貪著,用各式各樣的字,來形容這件事。深深的感覺到世間的財富是有過患,因為財而令人放逸,是過患。或者也有引起其他的問題。若是能知道,就出離這一切的過患,這樣受用財富。
paribhogaḥ katamaḥ / yathāpi sa eva tathā bhogān paryeṣyā raktaḥ paribhuṅkte asakto agṛddho agrathito amūrcchito anadhyavasito anadhyavasāyam āpanna ādīn avadarśī niḥsaraṇa-prajña iva bhuṅkte //

3.5.正行
如理作意相應尋伺正行者,謂如有一了知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長等,恭敬、供養、利益、承事。於今世、後世所作罪中,見大怖畏,行施作福,受齋持戒。
[]什麼是如理作意相應尋伺正行?就是譬如有一個人,知道父母是有恩德。沙門、婆羅門及家長等,對他們要恭敬,供養他們,利益他們。稟受他們的意旨,為他做事,叫做承事。對於今天作的罪,這個過失在以後會有果報,這件事有怖畏心。心裏面感覺到不安,很恐怖,不敢造罪,就是造也會趕快懺悔,所以這也是正行之一。所以,如法追求來的財富,能夠布施。作福,就是行施。福,表示施將來能夠得到可愛的果報。受齋,受八關齋戒,修學戒、定、慧。受齋,是修學戒、定、慧。在家居士,修學出家人的功德,叫做受齋。持戒,或者是受五戒,或者是受出家的戒。持戒,是長時期。受齋,齋裏面也是有戒,但是短時期。
samyak-pratipattiḥ katamā / yathāpīhaikatyo mātṛ-jñaḥ pitṛjñaḥ śrāmaṇyo brāhmaṇyaḥ kula-jyeṣṭhā pacāyako artha-karaḥ kṛtya-kara iha-loke para-loke avadya-darśī dānāni dadāti / puṇyāni karoti / upavāsam upavasati / śīlaṃ samādāya vartate //

3.6-8.方便
聲聞乘資糧方便者,聲聞地 中我當廣說。獨覺乘資糧方便者,獨覺地中我當廣說。波羅蜜多引發方便者,菩薩地 中我當廣說。
[]聲聞乘的資量方便者,聲聞地中,我當廣說。獨覺乘資量方便者,獨覺地中,我當廣說。波羅蜜多引發方便者,菩薩地中,我當廣說。
śrāvaka-saṃbhāra-prayogaṃ śrāvaka-bhūmau vistareṇa vakṣyāmi / pratyeka- buddha-saṃbhāra-prayogaṃ pratyeka-buddha-bhūmau vistareṇa vakṣyāmi / pāramitā-nirhāra-prayogaṃ bodhi-sattva-bhūmau vistareṇa vakṣyāmi //

3.9.雜論
3.9.1.
復次,施主有四種相 :一、有欲樂,二、無偏黨 ,三、除匱乏,四、具正智。具尸羅者亦有四相:一、有欲樂,二、結橋梁,三、不現行,四、具正智。成就修者亦有四相:一、欲解清淨,二、引攝清淨,三、勝解定清淨,四、智清淨。
[]施、戒、修這三樣事,就是由如理作意發出來的一種善法。
1)復次,發心布施的人,有四個相貌。第一、有欲樂,就是有歡喜心,做這樣的功德,這是指動機。第二、無偏黨,對於所布施的對象,能布施者他的心是平等,不偏於某一個人。第三、除匱乏,布施的結果,發生這樣的作用,就是除掉對方缺乏的困難。欲樂和無偏黨是施主的內心,除匱乏是對方得到利益。第四、具正智,就是施主要有中正的智慧,沒有邪智慧。深的方面來說,應該是無我相、無法相,能夠不執著,不執著這件事。淺一點說,是相信有因果,有善惡果報。
2)具尸羅者,也有四個相貌。第一、有欲樂,就是歡喜持戒,歡喜受戒,歡喜清淨,遠離這一切的有罪過的事情。第二、結橋梁,持戒能得尊貴身,不得三惡道果報,能有這種作用,所以叫做結橋梁。第三、不現行,就是不犯戒,受戒以後不會由煩惱發動出來犯戒的行動。第四、具正智,持戒者不可得,離一切相。
3)成就修者,就是修禪定,也有四種相貌。第一、欲解清淨,歡喜離欲。欲解的欲是歡喜的意思,歡喜遠離欲的污穢,得到禪定的清淨。第二、引攝清淨,開始修禪定,逐漸的努力修行,能夠引發出來,取得禪定的清淨。第三、勝解定清淨。第四、智清淨。勝解,就是觀;定,就是止,就是修止觀。勝解定清淨,由勝解而修定,得到定的清淨。智清淨,由勝解而修觀,得到智的清淨。清淨,把欲破除出去,就得到定的清淨。勝解,就是有力量的一種智慧,知道欲的過患,就叫做勝解。由勝解知道欲的過患,而修止,把欲停下來,初禪成功,就是勝解定清淨。由初禪而二禪,還是勝解定清淨,就是觀察尋伺的過患,把他破除,得到二禪的功德。修三禪的時候,觀察喜的過失,把喜停下來,得到三禪。修四禪的時候,勝解樂的過患,把樂破除,得到四禪清淨。破除過失,叫做定;觀察過失,叫做智,就是觀。定就是止,智就是觀。由於觀察的力量,破除欲、尋伺、喜、樂的過失,就是勝解,就是觀。破除成功,就是止,得到四禪。智清淨、定清淨,是止清淨、觀清淨。這是成就世間禪的相貌。
api khalu catvāri dānapater lakṣaṇāni /icchā /apakṣapātaḥ / vighātāpanayaḥ / samyag-jñānaṃ ca // catvāri śīla-val-lakṣaṇāni / icchā / setu-bandhaḥ(?) asamudācāraḥ / samyagjñānaṃ ca // catvāri bhāvaka-lakṣaṇāni / āśaya- viśuddhiḥ / upasaṃhāra-viśuddhiḥ adhimukti-samāpatti-viśuddhiḥ / jñāna-viśuddhiś ca //

3.9.2.受施者有六種
又受施者有六種:一、受學受施,二、活命受施,三、貧匱受施,四、棄捨受施,五、羈遊受施,六、耽著受施。
[]又,接受布施的人,是有六種相貌。
一、受學受施,就是歡喜的學習戒、定、慧,學習佛法,而接受佛法的布施。
二、活命受施,為了活命,能繼續的生存,而接受財的布施。
三、貧匱受施,因為貧窮有所不足,生活困難,接受布施。
四、棄捨受施,施主能隨順受者的歡喜而布施,叫做棄捨。而受布施的人,以棄捨的心情而歡喜接受,叫棄捨受施。
五、羈遊受施,離開原來的住處,到別的地方,有困難,這時候接受人家的布施。
六、耽著布施,因為貪心而接受布施。
ṣaḍ-vidhaṃ paiṇḍilyaṃ / samādāna -paiṇḍilyaṃ / ājīvika-paiṇḍilyaṃ / patita-paiṇḍilyaṃ / nisarga-paiṇḍilyaṃ / viṣaya-vaikalya-stha-paiṇḍilyaṃ / parigardha-paiṇḍilyaṃ ca //

3.9.3.損惱
復有八種損惱:一、飢損惱,二、渴損惱,三、麤食損惱,四、疲倦損惱,五、寒損惱,六、熱損惱,七、無覆障損惱,八、有覆障損惱。復有六種損惱:一、俱生,二、所欲匱乏,三、逼切,四、時節變異,五、流漏,六、事業休廢。
[]還有所利益的有情是有八種損惱。一、饑損惱,饑餓。二、渴損惱。三、粗食損惱,這個飲食不是那麼好。四、疲倦的損惱,做事情做的太辛苦。五、寒損惱。六、熱損惱。七、無覆障損惱,或者是沒有房子住。八、有覆障損惱,有覆障,就是有障礙,有兩種解釋;一種說是有房子住,但是苦惱,是在牢獄裏邊。或是說失掉光明,就是眼睛有問題,黑暗是他的覆障。復有六種損惱。一、俱生的損惱,就是饑、渴,與生俱來的就有這種苦惱。二、所欲匱乏,這是指粗食的損惱。三、逼切,就是疲倦損惱。四、時節的變異,就是寒、熱。五、流漏,就是無覆障損惱。六、事業休廢,不能做事情,或者到牢獄,或者說是失掉光明。六種苦惱和八種苦惱,沒有什麼分別。
aṣṭavidha upaghātaḥ / jighatsopaghātaḥ / pipāsopaghātaḥ / kadanopaghātaḥ / pariśramopaghātaḥ / śītopaghātaḥ / uṣṇopaghātaḥ / anāvaraṇopaghātaḥ / āvaraṇopaghātaś ca //punaḥ ṣaḍvidha upaghātaḥ/sahajaḥ / icchāvighātakaḥ / aupakramikaḥ / ṛtupariṇāmikaḥ / pārisravikaḥ / vyavahāra-samucchedikaś ca //

3.9.4.六種攝益
復有六種攝益:一、任持攝益,二、勇健無損攝益,三、覆護攝益,四、塗香攝益,五、衣服攝益,六、共住攝益。
[]復有六種攝益,攝取利益,就是得到利益。一、任持攝益,就是饑渴的眾生,得到飲食,就得到安樂住,沒有饑、渴的苦惱,生命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二、勇健無損攝益,就是粗食損惱的有情,得到美好的飲食,使令身體勇猛健康,沒有粗食的損惱。三、覆護攝益,就是無覆障的損惱,沒有房子住,有房子住,使令生命得到安全的保護。四、塗香攝益,離熱,解除熱的苦惱。五、衣服攝益,有衣服穿,能夠保暖,沒有寒的苦惱。六、共住攝益,就是解除有覆障的損惱。若是說法的光明,譬如說有很好的憲法,或是佛法的智慧,大家可以和樂而住。我也得到你的照顧,你的光明;你也得到我的光明,同明相照,所以叫共住攝益。
ṣaḍvidho anugrahaḥ /upastambhānugrahaḥ/ upakramānupaghātānugrahaḥ / gopanā anugrahaḥ /gandha-[mālya] lepanānugrahaḥ saṃvāsānugrahaśca //

3.9.5.四種非善友相等
復有四種非善友相:一、不捨怨心,二、引彼不愛,三、遮彼所愛,四、引非所宜。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四善友相。復有三種引攝:一、引攝資生具;二、引攝有喜樂;三、引攝離喜樂。復有四種隨轉供事:一、隨轉供事非知舊者;二、隨轉供事諸親友者;三、隨轉供事所尊重者,四、隨轉供事具福慧者。由此四種隨轉供事,依止四處,獲得五果應知。何等四處?一、無攝受處;二、無侵惱處;三、應供養處;四、同分隨轉處。依此四處,能感五果:一、感大財富;二、名稱普聞;三、離諸煩惱;四、證得涅槃;五、或往善趣。又聰慧者有三種聰慧相:一、於善受行,二、於善決定,三、於善堅固。復有三相:一、受學增上戒,二、受學增上心,三、受學增上慧。
[]1)復有四種不是好朋友的相貌。一、不捨怨心,把怨恨心棄捨,就是好朋友的相貌。繼續的恨,就不是好朋友相。二、引彼不愛,制造一些對方不歡喜的事情,叫你不高興。三、遮彼所愛,制造一些事情障礙對方的歡喜,他歡喜的事情障礙他。四、引非所宜,就是除掉前面三個以外,還制造一些不相應的事,不合適的事。與此相違,當知即是四善友相,能棄捨怨心,原諒好朋友。做一些令對方歡喜的事情,不要障礙他歡喜的事情,促成他歡喜的事。做一些適合他的事情,就是要幫助自己和朋友共同的能夠進步,共同的在品德方面、在智慧方面,不斷的進步,就叫做所宜。
2)復有三種引攝,引發出來沒有的事,想辦法創造出來,叫做引。創造成功,叫做攝。第一、引攝資生具。沒有禪定的人,想要得到安樂的事情,就是靠資生具,就是靠衣、食、住。第二、引攝有喜樂。有資生具以後心安,心安以後就容易可以修禪定。有喜樂,初禪和二禪,都是有喜的樂。第三、引攝離喜樂,就是三禪,是遠離喜的樂。或者說引攝有喜樂,初禪、二禪、三禪,都是有喜、有樂,三禪是有樂。初禪、二禪,又有喜,又有樂,這叫有喜樂。四禪以上,離喜、也離樂,就是捨受。
3)復有四種隨轉供事,隨轉是隨對方的心意,隨對方的需要,而採取活動。供事,就是供給他的所需,為他做這件事。第一、隨轉供事非知舊者,我和他不是舊相識,沒有什麼親愛的關繫。對這樣的人,肯為他服務。第二、隨轉供事諸親友者,就是有親愛關繫的人,父母、兄弟、朋友都為他們服務。第三、隨轉供事所尊重者,為所尊重的人服務。第四、隨轉供事具福慧者,就是有特別大福德、大智慧的人,也為他做事。
4)這四種供事,做的話,就是依止四處,可得到五種果利應知。那四個地方?第一、無攝受處,就指非知舊者,彼此沒有感情的人,叫做無攝受。第二、無侵惱處,就是有攝受者,大家有感情的人,不會我侵犯你,惱亂你。第三、應供養處,指是所尊重者,應該對他尊重,要供養他。第四、同分隨轉處,就是具福、慧的人,如果隨轉供事的話,就等於向他學習,就會有福、有慧,就是和他是同,和他是一樣。依止惡四處,可得到五種果利。第一、感大財富,將來會得到很大的財富。第二、名稱普聞,你能這樣做,好名聲能夠普遍的大家都會知道,有很多人會讚歎。第三、離諸煩惱,這樣做,心裏面會很快樂,而沒有苦惱。同時自己做功德,也增長智慧,就離諸煩惱。第四、證得涅槃,能夠得到涅槃。第五、或往善趣,沒得涅槃的話,能到善趣。
5)又聰慧者有三種聰慧的相。第一、於善受行,因為自己做種種功德,接近很多的人,會聽到很多的道理,就是聞所成慧。知道自己應該走那一條路,就是於善受行。對於有功德,對於他人有利益的事情,對自己也有利益的事情,能夠信受奉行。第二、於善決定,就是聽聞正法而能夠思惟,就能夠沒有疑問。第三、於善堅固,是修慧。若是得禪定的功德,會堅定的做善。或者是得不退轉的出世間的善法,那就決定不退轉。
6)復有三種相貌,是最良好的。第一、受學增上戒,戒,就是不作惡事。但是什麼是惡?什麼是善?要學才可以知道。受學,受就是能接受,學是經過學習而得到的智慧。第二、受學增上心,就是禪定。第三、受學增上的智慧,在世間的智慧基礎上,又增長出世間的智慧,主要是出世間的智慧。增上有兩個解釋:所趣義、殊勝義。所趣義,就是從這裏再進一步。持戒的目的,不在戒這裏,是在禪定那裏。因為想要得禪定,所以要持戒,就是戒有所趣之義,向前進一步。修學禪定目的是要得智慧,所以叫做增上心。增上慧,學習智慧,想要斷煩惱,所以叫增上。就是依此為開始,不斷的向前進步,叫做增上。第二個意思是殊勝。這佛法中的戒、定、慧,超過一切外道,是特別殊勝的,超過一切外道,所以叫做增上。
catvāry amitra-lakṣaṇāni / kopāśayānutsargaḥ / iṣṭa-vipratibandhāva sthānaṃ / aniṣṭopasaṃhāraḥ / apathyopasaṃhāraś ca // etad-viparyayeṇa catvāry eva mitra-lakṣaṇāni veditavyāni // trividha upasaṃhāraḥ / upaka- raṇopasaṃhāraḥ/saprītika-sukhopasaṃhāraḥ/ niṣprītikasukhopasaṃhāraḥ // api khalu catvāra ime anuvṛtty-anugamāḥ / tad yathā / atithi-janānuvṛtty- upagamaḥ / parijanānuvṛtty-upagamaḥ / guru-janānuvṛtty-upagamaḥ sabhya-janānuvṛtty-upagamaś ca // eṣa khalu caturṣv anuvṛtty-upagameṣu catvāri sthānāni niścitya pañca-vidhaṃ phalaṃ veditavyaṃ / [tad yathā] anugrahaṃ / aviheṭhanāṃ / pūjanāṃ / [sama-]sabhāgānuvartanaṃ ca / imāni niścitya mahābhogatā / digvidikṣu yaśaḥ / aparikleśaḥ / nirvāṇa- prāptiḥ / sugatigamanaṃ ca / punar idaṃ pañca-vidhaṃ phalaṃ nirvartate / trīṇīmāni paṇḍitasya paṇḍita-lakṣaṇāni / kuśala-samādānatā / dānatā / kuśalaikāntikatā / kuśala-dṛḍhatā ca // punas trīṇi / adhiśīla-samādānatā / adhicitta-samādānatā / adhiprajñā-samādānatā 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