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有尋有伺等三地-4.不如理作意施設建立-4.2.從緣顯了論


4.2.從緣顯了論
從緣顯了論者,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一切諸法,性本是有,從眾緣顯,不從緣生。謂即因中有果論者及聲相論者,作如是計。
[]從緣顯了論者,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一切諸法,體性本來是有,為什麼還要努力呢?要眾多的因緣,本有的事情才顯示出來,所以叫從眾緣顯,不是從緣生出來。就是本來就有,但是要有眾多因緣這件事才顯示出來。從緣顯了這個思想,也就是前面因中有果論者,聲相論者是這樣主張。聲相論者,認為聲音都是本有,也是從緣顯了,這個聲音就出來。他們內心虛妄分別這樣的思想。
abhivyakti-vādaḥ katamaḥ / yathāpīhaikatyaḥ śramaṇo vā vrāhmaṇo vā evaṃ-dṛṣṭir bhavaty evaṃ-vādī / vidyamānā eva bhāvā abhivyajyante na utpadyante / tad yathā sa eva hetu-phala-sad-vādī śabda-lakṣaṇa-vādī ca //

問:何因緣故,因中有果論者,見諸因中先有果性,從緣顯耶?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說。理者,謂如有一,為性尋思,為性觀察,廣說如前。彼如是思:果先是有,復從因生,不應道理。然非不用功為成於果 ,彼復何緣而作功用?豈非唯為顯了果耶?彼作如是妄分別已,立顯了論。
[]問:什麼原因,因中有果論者,見諸因中先有果的體性呢?然後從緣顯了呢?答:由教及理有這樣的思想。由教,像前面說。什麼是理?就是有一為性尋思,為性觀察,也像前面說的一樣。彼這樣的思惟:果原來是有,而說從因生,是不合道理。怎麼樣有的呢?不是不用功,要用功,果才能成就。果既然有了,為什麼還要加上人功呢?那不就是為了把果顯了出來嗎?果是有,不是由緣生,而是由緣顯了。所以因中是有果,但是要用緣來顯了,不是重新創造出來的東西,是本來都有。他們這樣虛妄分別以後,就建立從緣顯了論。
kena kāraṇena hetu-phala-sad-vādī hetau vidyamānasya phalasyābhivyaktiṃ paśyati / āgamato yuktitaś ca / āgamaḥ pūrvavad draṣṭavyaḥ // yuktiḥ katamā / yathāpīhaikatyaḥ svayam eva tārkiko bhavati mīmāṃsaka iti / pūrvavad-vistaraḥ / tasyaivaṃ bhavati / na hi hetau phalasya vidyamānasya utpattir yujyate / na ca na kriyate prayathaḥ phala-niṣpattaye / tac ca kiṃ nimittaṃ kriyata iti / yāvad evābhivyakty-artha iti / sa evaṃ parikalpā bhivyakti-vādī bhavati //

應審問彼:汝何所欲?為無障緣而有障礙?為有障緣耶?若無障緣者,無障礙緣而有障礙,不應道理。若有障緣者,屬果之因何故不障?同是有故,不應道理。譬如黑闇障盆中水,亦能障盆。若言障緣亦障因者,亦應顯因俱被障故;而言但顯因中先有果性,不顯因者,不應道理。
[]應該提出來難問他,你心裏面歡喜什麼?因中有果,一切法性本來都有,怎麼看不見呢?是沒有障礙就把果障礙,是這樣嗎?是有障礙的關繫而不見呢?
1)若說是因中的果是我們看不見,但是並沒有障礙。沒有障礙而有障礙,因為看不見還是有障礙,不合道理。沒有障礙就應該看得見,可見說沒有障礙是不對。
2)若說是因中是有果,現在不能拿出來受用,是因為有障礙。有障礙就是把果障住,有果的因也應該被障礙。果也是有,因也是有,為什麼一個障,一個不障呢?這不合道理。譬如黑暗能夠障礙甕中的水,也同時能夠障礙甕。所以甕是個因,水譬喻是果,果被障礙,因也是被障礙。
3)如果說障礙的因緣,不但障礙果,也障礙有果的因。你說從緣顯了論是顯了果,應該也是顯因。為什麼?因也被障,果也被障,要顯的時候兩個都顯,所以也應該是顯因又顯果。可是只是說顯因中先有果性,只是顯果,而不顯因,就是不合道理。
tatra hetu-phalābhivyakti-vādīdaṃ syād vacanīyaḥ / kaccid icchasy asatyāvaraṇa-kāraṇa āvaraṇaṃ sati vā / saced asati / asatyāvaraṇa-kāraṇa āvṛtam iti na yujyate / sacet sati / phalasambaddhaṃ hetuṃ [rki] nāvṛṇoti / tasya sattve api na yujyate / yathāndha-kāraṃ kuṇḍe pānīyam āvṛṇvat kuṇḍam apy āvṛṇoti / sacet punar hetur apy āvṛta āvaraṇa-kāraṇena / tena hetau phalaṃ vidyamānam abhi vyajyate / [na hetur iti na yujyate //]

復應問彼:為有性是障緣,為果性耶?若有性是障緣者,是即有性,常不顯了,不應道理,因亦是有,何不為障?若言果性是障緣者,是則一法亦因亦果,如芽是種子果,是莖等因,是即一法,亦顯、不顯,不應道理。
[]還應該難問那個從緣顯了論的人,為有性是障緣?為果性耶?有性,也就是因中有果性。分二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因,第二個階段是果。是因的時候,就已經有果。但是沒有果的行相,有果的生起的可能性,沒有相可得,這叫做有性。果性,就是果的相貌出來,果的體相出現,叫做果性。從緣顯了論,也就是因中有果論。因中有果論說,在因的時候就有果,為什麼看不見?要有其他助緣的幫助,果的體相才顯現。
為有性是障緣?在因的時候就有果性,這是沒有相貌的,它是障緣所障礙?或者是為果性耶?果的相貌在因地的時候,就有果的性相、果的相貌,但是為障緣所障呢?
1)若有性,就是在因中是有果的性而沒有果的相,但是為障緣所障。a)若是這樣講的話,就是在因中的時候這個性,因為它沒有相,永久也不會顯現明了,就是沒有障緣障礙它也是不顯了,因為它沒有相,沒有相就是常不顯了。有障礙,它不顯了,沒有障礙時也不能顯了,因為它沒有相。若常不顯了,不合道理,怎麼知道因中有果呢?b)因亦是有,何不為障?因中有果,果是有;而因中有果,因也是有。因中有果,果為緣所障,所以不顯了;因也是有,為什麼不為緣所障呢?
2)若是說,因中有果,果本來就有體性也有體相,為什麼看不見?為障緣所障。若是這樣說,還是有困難,什麼困難呢?這樣一件事可以說它是因,也可以說它是果。比如說是芽是種子的果,種子是因,芽是果;由種而有芽,所以芽是種子的果。而芽是莖等因,因為由芽而生莖,所以說莖就是果,芽又變成因。所以,芽同時它是種子的果,同時它又是莖的因。若說它是因的時候,只是有性;若說是果的時候,它就是有相;若是破出障緣的時候,它就顯,有相就能顯出來。但是,它又是無相的因,所以又不能顯。說因就不顯,說果就是顯。或者說果的時候,被障的時候不顯,破除障的時候就顯。所以,若是因的時候就是不顯,若是果的時候就是顯,但是一法又是因又是果、又顯又不顯,是那樣子嗎?所以,因中有果,還是不合道理。
sa idaṃ syād vacanīyaḥ / kiṃ vidyamānatā āvaraṇa-kāraṇam āhosvit phalatā /saced vidyamānatāvaraṇa-kāraṇaṃ tena [na] nityakālam abhivyaktir vidya- mānasya iti na yujyate hetur api vidyate / sacet phalatā // tena sa eva hetur bhavaty ekasya sa eva phalaṃ / tad yathāṅkaro bījasya phalaṃ daṇḍādīnāṃ hetuḥ/tena sa evābhivyaktaḥ sa evānabhivyakta iti na yujyate//

又今問汝,隨汝意答,本法與顯為異?不異?若不異者,法應常顯,顯已復顯,不應道理。若言異者,彼顯為無因耶?為有因耶?若言無因,無因而顯,不應道理。若有因者,果性可顯,非是因性,以不顯因,能顯於果,不應道理。如是無障緣故、有障緣故、有相故、果相故、顯不異故、顯異故,不應道理。是故汝言:若法性無,是即無相;若法性有,是即有相;性若是無,不可顯了;性若是有,方可顯了者不應道理。
[]又今問汝,隨汝意回答我,本有的果法,是因中有果。因中有果,果是本有的。但是後來破除障緣,果才顯現出來。過去時候的果和後來顯現出來的果,是有差別?是無差別呢?
1)若是本法和顯是沒有差別相,顯現出來的果和原來的本法,應該常是顯現。本來的果法,那個時候就應該是顯現。又說後來還要加上一些緣,把果法顯現出來。就有二個顯,這是不合道理。因為無差別,就應該本來就是顯現,應該是常是顯現。常是顯現就不須要再顯現,為什麼還說從緣顯了呢?所以,自相矛盾,不合道理。
2)如果說因中本來的果法和顯現的果法是有差別。問:那個顯現的果,果在顯現的時候是無因而顯現呢?還是有因有顯現呢?a)若言無因,就是不須要有什麼條件,果就顯現出來,無因而顯這個是不合道理。不須要有什麼因緣就顯,本來就是應該顯現,何必是從緣顯了呢?b)若是有因,要有一個條件,果性的相貌才可以顯現出來,若是條件不夠,它就是不顯。這樣說的話,是有條件果性可顯,而不是因性可顯。因為因是無相,無相沒辦法顯。現在顯的時候要有條件,也應該顯因而後顯果,因為都是被障礙。現在說只是顯果而不顯因,這是不合道理。
3)前面說的這些無障緣故、有障緣故,都不合道理,這是二門;是有相故、果相故,又是二門;顯不異故、顯異故,又是二門,這是三個二門。
4)因此,你說:若法性是沒有,就是沒有相。若法性有,就是有相。從緣顯了論者說:性若是沒有,就是不可以顯了。性若是有,才可能夠顯了。若法性無,就是無相;性若是無,不可顯了。這種說法是不合道理。這和佛法是不合,因為佛法中,性和相是不一樣,它現在無相,但是有一種生起的功能性,將來還是能生起,還是可以有相,所以性和相不同。而外道的意思,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有性就是有相,無性就是無相。這和佛法不同的,佛法不承認他這種說法。所以,不合道理。
tasmād evaṃ vacanīyaḥ / kaccid icchasi tasmād dharmād abhivyaktim ananyā-[m anyāṃ] (vā / saced ananyāṃ / nityābhivyakto dharmo abhivyajyata iti na yujyate / saced anyāṃ tena sā sahetukā nirhetukā vā /
sacen nirhetukā / tena nirhetukā abhivyaktir na yujyate / sa cet sahetukā / tena phala-bhūtayā-bhivyaktyān-abhivyaktayābhivyaktir na yujyata iti //
tasmād āvaraṇa-kāraṇā-sad-bhāvato api / āvaraṇa-kāraṇa-sad-bhāvato api / vidya-māna-lakṣaṇato api / phala-lakṣaṇato api / abhivyaktyananyato api abhivyakty-anyato api na yujyate // tasmād yo bhāvo nāsti sa nāsty eva tal-lakṣaṇaḥ / yo bhāvo asti so asty eva tal-lakṣaṇaḥ / asato nāstitvam evān-abhivyaktaḥ / sato astitvam eva abhivyaktaḥ //

我今當說:雖復是有,不可取相。謂或有遠故,雖有而不可取。又由四種障因障故,而不可取。復由極微細故,而不可取。或由心散亂故,而不可取。或由根損壞故,而不可取。或由未得彼相應智故,而不可取。
[]我現在應該告訴你,一切法在沒生起的時候,它是有因相、有因性、有功能性,但是這個時候,不可以去取它的相貌,不可以看見它的相貌,因為它沒有出現,還沒有生起。
1)或是有這件事,這件事太遙遠。是有,但是你不能看見它的相,因為太遠。因為眼耳鼻舌身意的功能不夠,太遠就是取不到它的相貌。不應該說,取不到相就說沒有,這是不合道理。
2)又,這件事是有體相,但是有四種障礙的原因障礙住,所以你不能夠取到它的相貌。四種障,第一是覆蔽障。譬如說黑暗、無明暗、不澄清色,不澄清的色,它的色是不澄清,那麼你就看不清楚,這是覆蔽障。第二種是隱障。隱藏,能有隱藏的力量。譬如說藥草的力量,有隱藏的力量;或者咒術、念咒也能夠隱藏,雖然有但是不現出來;或者是用神通的力量,雖然是有但是不見,這就是隱藏。第三個是映障。映奪的力量。譬如少小的東西被很多的東西所障礙,你也是看不清楚。所以,像有些藥放在飲食裏面,不知道有藥。或者就像太陽的光明,把月光或者是星晨的光,都映奪掉。第四個是幻惑障。幻惑障是幻化所作的事情。所以,不應該取不到相就不承認它是有。
3)還有由於特別的微細,你也是取不到它的相。譬如極微是特別微細的,或者風的顏色,或者是中有,肉眼也是不得見。
4)或是由心散亂故,而不可取。要有定,才能取到定的相貌,但散亂就不能取到相貌。
5)或者是青、黃、赤、白的顏色是有,但是眼睛盲也就不能取。
6)或由未得彼相應智故,而不可取。譬如第一義諦,要無分別智現前,才可相應。沒有得到無分別相應智,第一義諦不能見。
satas tu yathāgrahaṇaṃ bhavati vakṣyāmi / viprakarṣād api sato agrahaṇaṃ bhavati /caturbhir āvaraṇakāraṇair āvṛtatvād api /sūkṣmād api cittavikṣepād api/indriya uparamaramopaghātād api /tatpratisaṃyuktajñānāpratilambhād api //

如因果顯了論,不應道理,當知聲相論者,亦不應理。此中差別者:外聲論師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聲相常住,無生無滅;然由宣吐,方得顯了。是故此論,如顯了論,非應理說。
[]如因果顯了論,這種說法是不能成立,因為不合道理。當知聲相論者的說法,也是一樣,不合道理。這之中還是和前面有一點差別的地方是什麼呢?外道的聲論師,在心裏生起這種想法,發表出來言論。認為聲的相貌、聲的體相是永久存在的,也不須要生,當然也沒有滅。為什麼聽不見呢?但是要宣吐的時候,聲音才顯了。是故此論,和從緣顯了論、因中有果論是一樣,都是不合道理的說法。
yathā hetu-phalābhivyakti-vāda evaṃ śabdābhivyakti-vādo apy ayujyamāno draṣṭavyaḥ / tatrāyaṃ viśeṣaḥ / śabda-vādī vyavasthita-śabda-lakṣaṇaṃ paśyati yathā eva prajñaptaṃ /tasya vyavasthitasya punaḥ punar abhidhāna- yogena ucāraṇād abhivyaktir iti paśyati / yenāsyaivaṃ bhavati nityaḥ śabda iti tasmād abhivyakti-vādo apy ayoga-vihita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