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雜阿含-668-669


八六五(六六八)最勝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最勝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
1)若最勝施者,謂法施。
2)最勝愛語者,謂善男子樂聞應時說法。
3)行利最勝者,謂不信者,能令入信,建立於信;立戒者以淨戒,慳者以施,惡智者以正智令入建立。
4)同利最勝者,謂阿羅漢以阿羅漢,阿那含以阿那含,斯陀含以斯陀含,須陀洹以須陀洹,淨戒者以淨戒而授於彼。

3.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六六(六六九)四攝事;a.4.32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四攝事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若所有法是眾之所取,一切皆是四攝事。或有一取施者,或一取愛語者,或一取行利者,或一取同利者。過去世時,過去世眾已有所取者,亦是四攝事。未來世眾當有所取者,亦是四攝事,或一取施者,或一取愛語(者),或一取行利者,或一取同利(者)。

3.說偈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布施及愛語,或有行利者,同利諸行生,各隨其所應,
以此攝世間,猶車因釭運。世無四攝事,母恩子養忘,
亦無父等尊,謙下之奉事。以有四攝事,隨順之法故,
是故有大士,德被於世間。
4.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佛說七處三觀經,T02877a
佛便告比丘:四施為人同心。何等為四?一為布施,二為相愛,三為利,四為同利。第一說布施為何等?無極布施不過於法。第二相愛,不過於數,聞經亦開意。第三利不過不信令信,教人上,不持戒者令持戒,不學者令學,慳者令布施,愚者令黠,牽出入正道。第四同利,極同利無有過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亦爾,持戒者同利。

II.四攝事-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9T26402c
四攝事者,一布施攝事、二愛語攝事、三利行攝事、四同事攝事。
1.云何布施攝事?
1)答:此中布施者,謂諸施主布施沙門及婆羅門、貧窮、苦行道、行乞者,飲食、湯藥、衣服、花鬘、塗散等香,房舍、臥具、燈燭等物,是名布施。
2)復次,如世尊為手長者說:長者!當知諸布施中法施最勝,是名布施。
3)攝事者,謂由此布施於他,等攝、近攝、近持,令相親附。如是布施於他有情,能等攝、能近攝、能近持、能令親附,是故名為布施攝事。
2.云何愛語攝事?
1)答:此中愛語者,謂可喜語、可味語、舒顏平視語、遠離顰蹙語、含笑前行語、先言慶慰語、可愛語、善來語,謂作是言:善來!具壽!汝於世事可忍?可度?安樂住不?汝於飲食、衣服、臥具及餘資緣勿有乏少。諸如是等種種安慰,問訊語言,名善來語。此及前說,總名愛語。
2)復次,如世尊為手長者說:長者!當知諸愛語中最為勝者,謂善勸導諸善男子、善女人等,屬耳聽法,時時說法,時時教誨,時時決擇,是名愛語。
3)攝事者,謂由此愛語於他,等攝、近攝、近持、令相親附。如是愛語於他有情,能等攝、能近攝、能近持、能令親附,是故名為愛語攝事。
3.云何利行攝事?
1)答:此中利行者,謂諸有情或遭重病、或遭厄難,困苦無救,便到其所,起慈愍心,以身語業方便供侍,方便救濟,是名利行。
2)復次,如世尊為手長者說:長者!當知諸利行中最為勝者,謂不信者方便勸導,調伏安立,令信圓滿。若破戒者方便勸導,調伏安立,令戒圓滿。若慳貪者方便勸導,調伏安立,令施圓滿。若惡慧者方便勸導,調伏安立,令慧圓滿,諸如是等說名利行。
3)攝事者,謂由此利行於他,等攝、近攝、近持、令相親附。如是利行於他有情,能等攝、能近攝、能近持、能令親附,是故名為利行攝事。
4.云何同事攝事?
1)答:此中同事者,謂於斷生命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斷生命。若於不與取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不與取。若於欲邪行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欲邪行。若於虛誑語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虛誑語。若於飲諸酒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飲諸酒。諸如是等說名同事。
2)復次,如世尊為手長者說:長者!當知諸同事中最為勝者,謂阿羅漢、不還、一來、預流果等。與阿羅漢、不還、一來、預流果等而為同事,是名同事。
3)攝事者,謂由此同事於他,等攝、近攝、近持、令相親附。如是同事於他有情,能等攝、能近攝、能近持、能令親附,是故名為同事攝事。
5.如世尊說:
布施及愛語  利行與同事 如應處處說  普攝諸世間
如是四攝事  在世間若無 子於其父母  亦不欲孝養
以有攝事故  有法者隨轉 故得大體者  觀益而施設

III.成實論,卷第二,T32250a
若習此論得上攝法,如經中說:有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利。
布施者,衣食等物。以此財施攝取眾生,還可敗壞。愛語者,隨意語言,是亦有咎,取彼意故。利行者,為他求利,若有因緣助他成事,是亦可壞。同利者,如共一船,憂喜是同,是或可壞。若人以法,布施、愛語、利行、同利,攝取眾生,則不可壞。以法攝者謂習此論。

IV.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卷下,T17899a
以四攝法普攝眾生,何等為四?所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1.此中何名布施?
所謂於財施中若少若多,隨其自力,起廣大心,以此所施,攝彼慳貪,如是名為修大乘者布施所攝。
2.何名愛語?
所謂於一切處見諸眾生,應當面目熙怡,語言柔順,以諸方便安慰善來,以此愛語攝彼麤惡,如是名為修大乘者愛語所攝。
3.何名利行?
所謂見諸善法,晝夜勤作,於諸眾生起慈愍心。以生淨信攝諸無信,以持淨戒攝諸毀禁,於一切處常樂利益,如是名為修大乘者利行所攝。
4.何名同事?
所謂於一切處先同其事,復以方便,教令精進,堅固菩提。諸有智者,於如是法,當如是行,如是行者是為菩薩所修正行,若如是勇猛,乃名最勝。得到彼岸悉能通達最上法門,如是名為修大乘者同事所攝。

V.菩薩地,攝事品第十五,T30529c
云何菩薩四種攝事?嗢拖南曰:
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如是九種相,名略說攝事。
謂九種相攝事,名為菩薩四種攝事。一者自性攝事,二者一切攝事,三者難行攝事,四者一切門攝事,五者善士攝事,六者一切種攝事,七者遂求攝事,八者此世他世樂攝事,九者清淨攝事。 
1.愛語
1)云何菩薩自性愛語?
謂諸菩薩於諸有情,常樂宣說悅可意語、諦語、法語、引攝義語,當知是名略說菩薩愛語自性。
2)云何菩薩一切愛語?
謂此愛語略有三種:
一者、菩薩設慰喻語,由此語故,菩薩恒時對諸有情遠離顰蹙,先發善言,舒顏平視,含笑為先,或問安隱吉祥,或問諸界調適,或問晝夜怡樂,或命前進善來。以是等相慰問有情,隨世儀轉,順睹人性。
二者、菩薩設慶悅語,由此語故,菩薩若見有情妻子、眷屬、財穀,其所昌盛而不自知,如應覺悟以申慶悅,或知信、戒、聞、捨、慧增,亦復慶悅。
三者、菩薩設勝益語,由此語故,菩薩宣說一切種德圓滿法教相應之語,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恒常現前以勝益語而為饒益,是名菩薩一切愛語差別應知。云何略說如是菩薩一切愛語?當知此語略為二種:一隨世儀軌語,二順正法教語。若慰喻語、若慶悅語,當知是名隨世儀軌語。若勝益語,當知是名順正法教語。
3)云何菩薩難行愛語?
當知此語略有三種:
3.1)若諸菩薩於能殺害怨家惡友,以善淨心、無穢濁心,思擇為說,若慰喻語、若慶悅語、若勝益語,當知是名菩薩第一難行愛語。
3.2)若諸菩薩於其上品愚癡鈍根諸有情所,心無疑慮,思擇為說種種法教,誓受疲勞,如理、如法,如善攝取,當知是名菩薩第二難行愛語。
3.3)若諸菩薩於其諂詐、欺誑親教、軌範、尊長、真實福田,行邪惡行諸有情所,無嫌恨心、無恚惱心,思擇為說,若慰喻語、若慶悅語、若勝益語,當知是名菩薩第三難行愛語。
4)云何菩薩一切門愛語?
當知此語略有四種:
一欲斷諸蓋向善趣者,為說先時所應作法。
二遠離諸蓋心調善者,為說增進四聖諦等相應正法。
三在家出家多放逸者,無倒諫誨,方便令其出離放逸行,住不放逸行。
四於諸法中多疑惑者,為令當來離疑惑故,為說正法論義決擇。
5)云何菩薩善士愛語?
當知此語略有五種:謂諸菩薩為所化生,能說如來及諸菩薩有因緣法,有出離法,有所依法,有勇決法,有神變法。
5.1)若所說法,得處有因,制立學處,是故此法,名有因緣。
5.2)若所說法,於所受學有毀犯者,施設還淨,是故此法,名有出離。
5.3)若所說法,四依所攝,施設無倒法律正行,是故此法,名有所依。
5.4)若所說法,能正顯示出一切苦不退還行,是故此法,名有勇決。
5.5)若所說法,作三神變,一切所說終不唐捐,是故此法,名有神變。 
6)云何菩薩一切種愛語?
當知此語六種、七種,總十三種。
6.1)言六種者:一於應聽法開聽愛語,二於應制法遮制愛語,三開示諸法法門愛語,四開示無倒法相愛語,五開示無倒訓釋諸法言詞愛語,六開示無倒法句品類差別愛語。
6.2)言七種者:一慰喻愛語,二慶悅愛語,三於他有情一切資具少希欲中一切所作及以正至少希欲中廣恣愛語,四安慰種種驚怖愛語,五如理宣說所攝愛語,六為欲令他出不善處安住善處正見聞疑舉呵愛語,七請他有力饒益愛語。如是菩薩十三種語,當知名為一切種愛語。
7)云何菩薩遂求愛語?
當知此語略有八種:謂諸菩薩依四淨語起八聖語,是名菩薩遂求愛語。
四淨語者,謂離妄語及以離間、麤惡、綺語。
八聖語者,謂見言見、聞言聞、覺言覺、知言知。不見言不見、不聞言不聞、不覺言不覺、不知言不知。
8)云何菩薩此世他世樂愛語?
當知此語略有九種:
一說正法斷親屬難愁憂愛語。
二說正法斷財位難愁憂愛語。
三說正法斷無病難愁憂愛語。
四說正法斷淨戒難眾苦愛語。
五說正法斷正見難眾苦愛語。
六說正法讚美淨戒圓滿愛語。
七說正法讚美正見圓滿愛語。
八說正法讚美軌則圓滿愛語。
九說正法讚美正命圓滿愛語。 
9)云何菩薩清淨愛語?
當知此語有二十種,謂二十相宣說正法,應知如前力種性品。
2.利行
云何菩薩利行?謂此利行,廣如愛語,應知其相。於利行中餘差別義,我今當說,謂諸菩薩由一切品差別愛語,隨說彼彼趣義利行,饒益有情故名利行。
1)云何菩薩自性利行?
謂諸菩薩由彼愛語,為諸有情示現正理,隨其所應於諸所學,隨義利行法隨法行,如是行中,安住悲心、無愛染心,勸導、調伏、安處、建立,是名略說利行自性。
2)云何菩薩一切利行?
當知此行略有二種: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利行。
即此利行復由三門:一於現法利勸導利行。二於後法利勸導利行。三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
2.1)於現法利勸導利行者,謂正勸導以法,業德招集、守護、增長財位,當知是名於現法利勸導利行。由此能令從他獲得廣大名稱及現法樂,由資具樂攝受安住。
2.2)於後法利勸導利行者,謂正勸導棄捨財位,清淨出家,受乞求行,以自存活,當知是名於後法利勸導利行。由此能令決定獲得後法安樂,不必獲得現法安樂。
2.3)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者,謂正勸導令在家者或出家者,漸次修行,趣向離欲,當知是名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由此能令於現法中得身輕安,得心輕安,安樂而住。於後法中或生淨天,或無餘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
3)云何菩薩難行利行?
當知此行略有三種:
3.1)若諸菩薩於先未行勝善根因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一難行利行。何以故?彼諸有情難勸導故。
3.2)若諸菩薩於有善因現前,執著廣大財位,眾具圓滿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二難行利行。何以故?彼於廣大極放逸跡、極放逸處,耽著轉故。
3.3)若諸菩薩於諸外道,著本異道,邪見、邪行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三難行利行。何以故?彼於自宗愚癡執故,於正法律憎背執故。
4)云何菩薩一切門利行?
當知此行略有四種:
謂諸菩薩不信有情,於信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
犯戒有情,於戒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
惡慧有情,於慧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
慳吝有情,於捨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 
5)云何菩薩善士利行?
當知此行略有五種:謂諸菩薩於真實義,勸導有情。於應時宜,勸導有情。於能引攝勝妙義利,勸導有情。於諸有情,柔軟勸導。於諸有情,慈心勸導。
6)云何菩薩一切種利行?
當知此行六種、七種,總十三種。
6.1)云何六種?
謂諸菩薩若諸有情應攝受者,正攝受之。
若諸有情應調伏者,正調伏之。
若諸有情憎背聖教,除其恚惱。
若諸有情處中住者,令入聖教。
若諸有情已入聖教,正於三乘令其成熟。
若諸有情已成熟者,令得解脫。
6.2)云何七種?
謂諸菩薩安處一分所化有情,於善資糧,守護、長養。所謂或依下乘出離,或復依於大乘出離,如令所化於善資糧,守護、長養。如是或於遠離,或於心一境性,或於清淨諸障,或於修習作意,正安處之。
若有聲聞獨覺種性,即於聲聞獨覺乘中,而正安處。
若有如來種姓有情,即於無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處。
7)云何菩薩遂求利行?
當知此行略有八種:謂諸菩薩見諸有情,於應慚處為無慚纏之所纏繞,方便開解,令離彼纏。如無慚,纏如是。見有於應愧處為無愧纏之所纏繞。若惛沈纏、若睡眠纏、若掉舉纏、若惡作纏、嫉纏、慳纏之所纏繞,方便開解,令離彼纏。
8)云何菩薩此世他世樂利行?
當知此行略有九種:謂諸菩薩於他有情,
依淨身業,勸令遠離一切殺生,勸令遠離諸不與取,勸令遠離諸欲邪行,勸令遠離一切窣羅若、迷隸耶及以末陀放逸處酒。
依淨語業,勸令遠離一切妄語,勸令遠離諸離間語,勸令遠離諸麤惡語,勸令遠離一切綺語。
依淨意業,勸令遠離一切貪欲、瞋恚、邪見。
9)云何菩薩清淨利行?
當知此行略有十種:謂諸菩薩於諸有情,依外清淨有五利行,依內清淨有五利行。
9.1)云何菩薩於諸有情依外清淨有五利行?
一無罪利行。二不轉利行。三漸次利行。四遍行利行。五如應利行。
a.謂諸菩薩於諸有情雜惡行者、先惡行者、有罪行者、雜染行者,於諸善中能正安處,是名菩薩於諸有情無罪利行。
b.又諸菩薩於諸有情,不於非解脫、非定清淨處,求為真解脫,求為定清淨者,即於其中能正勸導,是名菩薩於諸有情不轉利行。
c.又諸菩薩於諸有情先審觀察,知劣慧者為說淺法,隨轉麤近,教授教誡。知中慧者,為說中法,隨轉處中,教授教誡。知廣慧者為說深法,隨轉幽微,教授教誡。令其漸次修集善品,是名菩薩於諸有情漸次利行。
d.又諸菩薩於諸四姓乃至天人一切有情,隨力隨能,行義利行,求利樂者,即於其中隨類勸導,是名菩薩於諸有情遍行利行。
e.又諸菩薩於諸有情,若於自義諸善法品,隨下中上功能差別,可勸導者,及由方便功能差別。可勸導者,隨其所應,於彼如彼方便勸導,是名菩薩於諸有情如應利行,是名菩薩於諸有情依外清淨五種利行。
9.2)云何菩薩於諸有情依內清淨五種利行?
a.謂諸菩薩於諸有情,起廣大悲,意樂現前,而行利行。
b.又諸菩薩於諸有情所作義利,雖受一切大苦劬勞,而心無倦,深生歡喜,為諸有情而行利行。
c.又諸菩薩雖現安處最勝第一圓滿財位,而自謙下,如奴、如僕,亦如孝子、旃荼羅子,其心卑屈,離憍離慢及離我執,於諸有情而行利行。
d.又諸菩薩於諸有情,心無愛染,無有虛偽,真實哀憐,而行利行。
e.又諸菩薩於諸有情,生起畢竟無復退轉慈愍之心,而行利行。是名菩薩於諸有情依內清淨五種利行。如是依於內外清淨各五利行,總有十種。是名菩薩清淨利行。
4.同事
云何菩薩同事?
1)謂諸菩薩若於是義、於是善根,勸他受學。即於此義、於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現受學,如是菩薩與他事同,故名同事。
2)所化有情知此菩薩所修同事,便於自己受學善根,堅固決定,無有退轉。何以故?彼作是思:菩薩勸我所受學者,定能為我利益安樂。由此菩薩所授我者,即於其中自現行故。無有知無利益安樂,自現行者。
3)非諸菩薩如是同事勸導有情,他得詰言:汝自於善不能受學,云何以善殷勤勸導,數數教授教誡於他,汝應從他殷勤諮受,教授教誡。
4)有諸菩薩是他同事,而不自顯與他同事。
有諸菩薩非他同事,而自顯現與他同事。
有諸菩薩是他同事,亦自顯現與他同事。
有諸菩薩非他同事,亦不自顯與他同事。
第一句者,謂有菩薩與諸菩薩功德威力皆悉平等,於菩薩道自謂為師,功德威力與等。菩薩隱自善故,而不顯己功德威力。
第二句者,謂諸菩薩見有下劣信解有情,於甚深處,心生怖畏,便正思擇為欲方便化導彼故,自現己身與其同法,所謂下於旃茶羅類乃至狗類,欲作饒益,欲除災患,欲調欲化,故思於彼旃茶羅狗同分中生。
第三句者,謂諸菩薩見所化者所受善根猶可搖動,為令堅住,現與同事或等或增。
第四句者,謂諸菩薩自行放逸,棄捨他事。

VI.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八,T31633c
1.偈曰:布施將愛語,利行并同利,施平及彼說,建立亦自行。
釋曰:四攝者:一布施攝。二愛語攝。三利行攝。四同利攝。
施平者,即布施攝。彼說者,謂愛語攝,說彼波羅蜜義故。建立者,謂利行攝,建立眾生於波羅蜜中故。自行者,謂同利攝,建立他已,自亦如是行故。
2.問:何故說此四攝體?答:此說攝他諸方便。
偈曰:攝他四方便,即是四攝性,隨攝亦攝取,正轉及隨轉。
釋曰:布施者,是隨攝方便,由財施,隨他身起攝故。
愛語者,是攝取方便,由無知疑惑者令受義故。
利行者,是正轉方便,由此行諸善轉故。
同利者,是隨轉方便,菩薩自如說行,眾生知已,先未行善亦隨行故。
3.問:四攝業云何?偈曰:
令器及令信,令行亦令解,如是作四事,次第四攝業。
釋曰:布施者,能令於法成器,由隨順於財,則堪受法故。
愛語者,能令於法起信,由教法義彼疑斷故。
利行者,能令於法起行,由如法依行故。
同利者,能令彼得解脫,由行淨長時得饒益故。是為四攝業。
4.問:世尊亦說二攝,此云何?偈曰:
四體說二攝,財攝及法攝,財一法有三,次第攝四攝。
釋曰:此四攝體,世尊餘處說為二攝,謂財攝、法攝,即以二攝,攝於四攝。財攝攝初一攝,法攝攝後三攝。
5.問:云何攝後三?答:法有三種:一所緣法。二所行法。三所淨法。如其次第攝後三攝,應知。偈曰:
下中上差別,如是四攝種,倍無及倍有,亦純合三益。
釋曰:四攝種差別有三,謂下中上,由諸菩薩攝三乘人差別故。
由此三種差別次第,復有三益,一倍無益。二倍有益。三純有益。
倍無益者,謂解行地菩薩攝。倍有益者,謂入大地菩薩攝。純有益者,謂八地已上菩薩攝,由彼決定能令眾生成就故。
6.偈曰:菩薩欲攝眾,依此四方便,大利及易成,得讚三益故。
釋曰:若諸菩薩欲攝徒眾者,一切皆須依此四攝以為方便。何以故?由一切大利得成就故,由是樂易方便故,由得諸佛稱揚故。
7.偈曰:四攝於三世,恒時攝眾生,成就眾生道,非餘唯四攝
釋曰:此四攝於三世中,已攝、當攝、現攝一切眾生,是故此四攝是成熟眾生道,非餘諸道,餘道無體故。

VII.大乘義章,卷第十一,T44694b
四攝義五門分別(釋名一、辨體二、約對六度共相收攝三、就位分別四、次第五)
1.第一釋名:
言四攝者,化他行也,化行不同,一門說四。四名是何?一布施攝。二愛語攝。三利行攝。四同利攝。
1)言布施者,以己財事,分布與他,名之為布。輟己惠人,目之為施。因其布施,緣物從道,名布施攝。
問曰:此與檀度何別?釋言:體一隨心分異。異相如何?直爾與財,說為檀度。因施授道,名布施攝。此地持中,名隨攝方便。彼說愛語以為正攝,布施順彼,故名隨攝。
2)愛語攝者,美辭可翫,令他愛樂,名為愛語。因其愛言,緣物從道,名愛語攝。此地持中,名攝方便。以此愛語,正授善法,名攝方便。
3)利行攝者,經中亦名利益攝也。勸物起修,名為利行。以道潤彼,故云利益。因利緣物名利行攝。此地持中,名度方便。勸修可行,度離生死,故名為度。
4)同利攝者,名字不定,或名同事,或云同行,或稱同利。通釋是一。於中別分同事最下,菩薩為化先同眾生苦樂等事名為同事。同行為次,菩薩為化亦與眾生同修諸善,名為同行。同利最上,化物成德,來同菩薩,名為同利。因同緣物,名同利攝。此地持中,名隨順方便。巧隨眾生聞修所行,故名隨順。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2.次辨體相
此四窮本,莫不皆用巧慧為體,隨別論之,非無差參相。如何?
1)布施攝中差別有四:一者財施。二者法施。三無畏施。四報恩施。
菩薩思願與無貪俱起身口業,捨所施物,濟慧貧乏,名為財施。以法授與,名為法施。濟拔厄難,名無畏施。菩薩先曾受他恩慧,今還以其財、法、無畏,酬報彼恩,名報恩施。用此四種為布施攝。
2)愛語攝中,論其語體,離口四過。與眾生語是愛語體,故地持云:可喜語、真實語、如法語、義饒益語,與眾生語是愛語性。言可喜者,不惡口也。言真實者,不妄語也。言如法者,不倚語也。義饒益者,不兩舌也。以此對人說法授益,名與眾生語。若就所說要唯二種,如地持說:一隨世間語,所謂慰問、咒願、讚嘆。二正說法語,謂說一切德相應法。以此二種為愛語體。
問曰:愛語所說之法與布施中法施何別?
釋言:相同隨心分異,為令眾生受法從道,說為法施。為使眾生樂其法言,而受化者判為愛語。
3)利行攝中就行有二:一離惡攝。二集善攝。隨人有四。如地持說:一無德善人方便隨順。二有德善人稱揚讚嘆。三易調惡人呵責折伏令其改悔。四難調惡人神力降伏令其捨惡。此四人中對前二人集善攝取,對後二人離惡攝取。用此諸行為利行體。
問曰:愛語說法,授人利行亦爾,有何差別?
釋言:直爾說法授與是愛語攝,依所說法勸之起修,名利行攝。
4)同利攝中,道義別分。
同事有二:一苦事同。二樂事同。此二具廣如地持論。
同行有二:一集善行同。二離惡行同。
同利有二:一自分德同。二勝進行同。故地持言:此義、此善,若等、若勝,授與眾生,悉與己同,是名同利。用此諸行為同利體。
問曰:利行勸人起行,同行之中亦勸起行,有何差別?
釋言:直爾勸他起修,名利行攝。自作勸他,名為同行。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3.次對六度共相收攝,經論不同
1)地持論中,就初檀度說布施攝,就中四種說同利攝,以己所行勸他修故。
2)般若之中,具足四攝,以慧方便起諸行故。
3)依阿差未經,布施攝中具一切諸度無極。以布施中,具有財、法、無畏施故。財施攝檀,無畏施中攝戒、攝忍,以此不害、不惱他故。法施攝餘精進、禪、慧。布施攝中具此三義,故攝諸度。
愛語攝中,攝戒、攝忍,良以愛語離口四過,戒分所收,故攝戒度。以愛語故,不毀、不罵,故攝忍度。
利行攝中,攝精進度,以彼利行懃化眾生,故攝精進。
同利攝中,攝禪、攝慧。所成定慧與人同故。
4)又更別分布施攝檀,如地持說。餘三,如向阿差末經說(此三門竟)。 
4.次就位論
理實四攝,遍通諸位,隨義且分,非無差異。異相如何?經經說不同。
1)如地經中,菩薩初地布施、愛語二攝增上。第二地中,愛語增上。第三地中,利行增上。第四地中,同利增上。五地已上,四攝齊等。
何故初地布施愛語二攝增上?釋言:初地檀行利他,彼能財施,故施增上。彼修法施,故愛語增上。
何故二地愛語增上?彼地持戒,離口四過,是愛語攝故。二地中愛語增上。
何故三地利行增上?彼於眾生修習十種救度之行,故三地中利行增上。
何故四地同利增上?彼四地中不捨眾生,修行道品,故四地中同利增上。
2)依阿差末經,布施在放初地之中。愛語在於二地已上。利行在於八地已去。同利在於第十地中。故彼經言:布施攝者,名初發心。愛語攝者名已修行。利行攝者名不退轉。同利攝者名一生補處。
初地之中,菩提心起名初發心,彼地檀勝故,布施攝在彼地中。
二地已上所起修道名已修行。初修持戒,離口四過,說為愛語,故愛語攝在彼地中。
八地已上法流水中,趣佛無間名不退轉。第八地中,淨土化生。
第九地中,辨才益物說為利行,故利行攝在彼地中。
第十地中,去財不遙,名一生補處。彼地所得,上同如來名為同利。又十地中與一切生同善根藏,亦名同利。故同利攝在彼地中。位別如是(此四門竟)
5.次明因起次第之義
德實同時,隨人別化亦無次第。今且約就修入、起用、化益一人,以論次第。
於中略以三門分別:
1)一修入次第
施除外慳,其行易為,故先行施。愛語攝者,離口四過,戒分所攝行故。次難作故,布施後明修愛語。利行攝者,是集善行,離惡易成,集善難就。故愛語後明修利行。因前利行成就功德與他上地諸菩薩同,故利行後明其同利。故地持云:有菩薩同利,如是同利不示他,己所成德與他上地諸菩薩同,名有同利。不須顯示己德化彼名不示他。
2)二起用次第
先明同事,菩薩尊高,眾生卑下。彼我殊淳,無由攝化。菩薩為化[-+]德,從彼現與彼同,名為同事,故先明之。故地持言:有菩薩不同利示同利,菩薩實德不與彼同,名不同利。現化同彼,名示同利。於此門中,先後不定。何故如是?所化之人有貧有惡,若對貧人先行布施濟其貧苦,次行愛語授之以法,後明利行勸物起修。若對惡人先行愛語,化令捨惡。次行布施隨順資養,後以利行勸令起修。地持論中多從後義,以論次第。
3)三攝益次第
此就一人以論攝受益。其中次第與初門同,先以布施攝取其身,次以愛語攝取其心令生信解,次以利行化之起行,因其利行化彼成德與菩薩同,故次第四明其同利。故地持言:有菩薩同利示同利。菩薩為他先與彼人同修所行名有同利。彼所化者同修成德示同菩薩名示同利。四攝之義辨之麤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