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二(六八五)隨時教授;a.5.7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譬如嬰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嬰兒,父母生已,付其乳母,隨時摩拭,隨時沐浴,隨時乳哺,隨時消息。若乳母不謹慎者,兒或以草、以土諸不淨物,著其口中,乳母當即教令除去。能時除卻者善,兒不能自卻者,乳母當以左手持其頭,右手探其哽;嬰兒當時雖苦,乳母要當苦探其哽,為欲令其子長夜安樂故。佛告諸比丘:若嬰兒長大有所識別,復持草土諸不淨物著口中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嬰兒長大,有所別知,尚不以腳觸諸不淨物,況著口中!佛告比丘:嬰兒小時,乳母隨時料理消息,及其長大智慧成就,乳母放捨,不勤消息,以其長大不自放逸故。
3.始學,智慧未足,如來以法隨時教授而消息之
如是比丘!若諸聲聞始學,智慧未足,如來以法隨時教授而消息之。若久學智慧深固,如來放捨,不復隨時殷勤教授,以其智慧成就不放逸故。是故聲聞五種學力,如來成就十種智力,如上廣說。
4.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聲聞五種學力,如來成就十種智力
[論說]
復次,諸佛如來依自利行及利他行,為欲顯己與諸弟子有差別故,說如是言:諸有學者成就五力,唯有如來成就十力。
1)若有成就有學五力,行自利行,諸聖弟子獲得最上阿羅漢果,從此無間一切自義皆得究竟。
2)如來獲得阿羅漢已,成就十力,行利他行,即用利他以為自義。設於是時,一切所化其事究竟,入無餘依般涅槃界,當知爾時,於所作事方得圓滿。若所修行阿羅漢行,若為利他,即自義行,此二因緣,於諸弟子皆為殊勝。如來十力,如菩薩地已廣分別(T30,569a)。T30,86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