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安立世界
6.3.3.1.三千大千世界
如是百拘胝四大洲、百拘胝蘇迷盧、百拘胝六欲天、百拘胝梵世間,三千大千世界,俱成俱壞。即此世界有其三種:一、小千界,謂千日、月乃至梵世,總攝為一;二、中千界,謂千小千;三、大千界,謂千中千;合此名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四方上下,無邊無際,三千世界,正壞、正成。猶如天雨,注如車軸,無間無斷,其水連注,墮諸方分。如是世界,遍諸方分,無邊無際,正壞正成。即此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佛土,如來於中,現成正覺,於無邊世界,施作佛事。
[解]如是百拘胝四大洲。拘胝,是百億,窺基大師說:這裏是百萬為億。就是一百個百萬,那麼多的四大洲,百拘胝蘇迷盧,百拘胝六欲天,百拘胝梵世間。三千大千世界裏面有這麼多的四大洲、須彌山、六欲天。同時成就,同時破壞。俱成俱壞的三千大千世界有三種,哪三種呢?一、小千世界,有一千個日月,乃至到有一千個梵世間,就是初禪天,把它劃歸在一起,名之為小千世界。二、中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三、大千界,一千個中千世界。一個小千、一個中千、一個大千,所以叫做三千大千世界,實在就是一個大千世界。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的四方、上、下,還有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太多,這個大千世界在壞,而那個大千世界在那裏成;那個三千大千世界在壞,這個大千世界在成。譬喻像天空裏面下雨,雨的流注,像車軸似。無間無斷,一直地這樣下雨。其水的連注,落到很多的地方。譬喻是什麼意思呢?這樣的三千大千世界,普遍到十方都是有。所以三千大千世界是沒有邊際,虛空是無邊、世界也是無際。這個世界正壞,那個世界正成;那個世界壞,這個世界成,是成、住、壞、空,一直地、連續地不間斷。即此三千大千世界,統一名之為一個佛世界。佛的大慈悲,應以佛身得度者,佛就在這裏現佛身,得無上菩提。佛在這個三千大千世界裏面度化眾生,有因緣的時候也會到別的世界做佛事。什麼是施作佛事?施設很多教導眾生成佛的事情。佛可以普遍到無量無邊的三千大千世界,但是要示現成佛,就是一個世界只有一位佛。
evaṃ
kṛtvā koṭi-śataṃ cātur-dvīpikānāṃ koṭi-śataṃ
sumerūṇāṃ koṭi-śataṃ ṣaṇṇāṃ kāmāvacarāṇāṃ
deva-nikāyānāṃ koṭi-śataṃ brahma-lokānāṃ tri-sāhasreṣu
yuga-pad vivartate saṃvartate ca / te ca ete bhavanti trayo
loka-dhātavaḥ / sāhasrikaś cūḍikas tad yathā sahasraṃ
candrāṇāṃ sahasraṃ sūryāṇāṃ sahasraṃ yāvad
brahma-lokānām aikadhyam abhisaṃkṣipya / yat khalu cūḍikānāṃ
sahasraṃ sa dvi-sāhasro madhyaḥ / yat khalu madhyānāṃ
sahasraṃ [sa] tri-sāhasro mahā-sāhasro loka-dhātuḥ // evaṃ
pūrvasyāṃ diśi dakṣiṇasyāṃ paścimāyām ūrdhvam adho /
na asty anto na asti paryanto loka-dhātūnāṃ saṃvartamānānāṃ
vivartamānānāṃ ca / tad yathā varṣā- dhāre deve varṣati
na asti vīcirva antarikā vā vāridhārāṇāṃ prapatantīnāṃ
sarvāsu dikṣu evam eva sarvāsu dikṣu / na asty anto na asti ca
paryanto loka-dhātūnāṃ saṃvarta-mānānāṃ ca vivartamānānāṃ
ca // yaś ca tri- sāhasro mahā-sāhasro loka-khātur etāvad
buddha-kṣetram ity ucyate / yatra tathā-gatā utpadya
buddha-karmāṇi kurvanty aparimāṇeṣu loka-dhātuṣu //
6.3.3.2.有情事
如是安立世界成已。於中五趣可得,謂那洛迦、傍生、餓鬼、人、天。及四生可得,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復有六種依持。復有十種時分,謂時、年、月、半月、日、夜、剎那、怛剎那、臘縛、目呼剌多。復有七攝受事。復有十種身資具。復有十種受欲者,此如中阿笈摩說。復有八數隨行。復有八世法,謂得、不得、若譽、若毀、稱、譏、苦、樂。復有三品,謂怨、親、中。復有三種世事。復有三種語言。復有二十二種發憤。復有六十二種有情之類。又有八位。復有四種入胎。復有四種威儀。復有六種活命。復有六種守護。復有七種苦。復有七種慢。復有七種憍。復有四種言說。復有眾多言說句。
[解]像前邊,由於眾生的業力所安立的世界成就以後,
1)在這裏邊有五類眾生可得。哪五趣呢?就是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這五趣。a)那落迦,翻作苦器,翻作惡者,就是造罪的人,到那個地方受苦,叫那落迦。
b)傍生,因為身形是傍,所以走路也是傍,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傍生遍於五趣眾生,普遍到五趣都有,所以叫做傍,這個傍,是流布、周遍的意思。第三個解釋,立這個名字,是隨人所想的建立。傍生,另外意思,就是特別愚癡的意思。在五趣裏面,畜生趣是最沒有智慧、最愚癡,所以叫傍生。
c)餓鬼趣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飲食有障礙,不能吃東西。第一、餓鬼沒有飯吃、也沒有水喝,看見大江河裏面有水,想到那兒,大力的鬼神把他趕跑,不准他來飲,這是個障礙。第二、看見是水,結果去飲,變成猛火,就是有障礙,這是由外面的障礙使令他饑餓。另一種現象,身體有障礙。他的嘴像一根針似,很細不能吃東西,就是內裏邊有障礙。第三個,沒有障礙,若吃什麼東西,身體變成火,從嘴噴出猛火來。或者食人間的糞穢這些不淨的東西,有的時候也是有障礙,還是吃不下,所以叫做餓鬼。
d)人是怎麼意思呢?在五趣眾生裏邊說,人是最能夠長於思惟觀察,做什麼事情之先,先籌劃、先思惟、稱量、觀察,準備好再開始行動,所以稱之為人。另外一個意思:在五趣眾生裏面,最高慢的就是人,所以叫做人。第三個原因:人能夠寂靜其心,能把心的妄想都停下來、能改造自己。三事勝諸天,第一個就是勇猛,未見果,而能修因,這是勇猛。第二個是憶念,過去久遠所做、久遠所說,能夠很分明地記得住。過去的經驗能知道,就會思惟觀察,就增長智慧。第三個、能修梵行,能相信佛法、修學聖道,能栽培無漏的戒、定、慧的善根。
e)天,是光明的意思。諸天是身體有光明,所以名之為天。
2)四生可得,還有四種不同的生命可得,就是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3)復有六種依持。
4)復有十種時分,時間有十種不同。就是時、年、月、半月、日、夜、剎那、怛剎那、臘縛、目呼剌多,一共是十種。在時間上最少、最短促,名之為剎那。怛剎那,就是一百二十個剎那。臘縛,就是六十個怛剎那。三十個臘縛叫做目呼剌多。三十個目呼刺多,就是一晝夜。三十天是一個月,十五天就是半個月,十二個月就是一年。時,是總說,這都叫做時。
5)復有七攝受事。6)有十種身資具。
7)復有十種受欲者,在中阿含行欲經說:給孤獨居士白佛言:世尊!世中為有幾人行欲?世尊告曰:居士!世中凡有十人行欲。乃至廣說。今約其義,以列十種。一、非法求財已。不自受用,不供養他,亦不施與作福業。二、非法求財已,唯自受用,不供養他,亦不施與作福業事。三、非法求財已,能自受用,能供養他,亦能施與作福業事。四、法非法求財已,不自受用,不供養他,亦不施與作福業事。五、法非法求財已,能自受用,不供養他,亦不施與作福業事。六、法非法求財已,能自受用,能供養他,亦能施與作福業事。七、如法求財已,不自受用,不供養他,亦不施與作福業事。八、如法求財已,能自受用,不供養他,亦不施與作福業事。九、如法求財已,能自受用,能供養他亦能施與作福業事;然不了知出離而為受用。十、如法求財已,能自受用,能供養他,亦能施與作福業事及能了知出離而為受用。是名十種受欲差別。
8)復有八種隨行。
9)復有八世法,就是得、不得、若譽、若毀、稱、譏、苦、樂這八種法。得,就是得到財富。不得,就是沒有得到財富。若譽、若毀,在背後讚歎你,叫做譽;在背後誹毀你,叫做毀。稱、譏,就是當面讚歎你,叫做稱;當面指責你,叫做譏。苦、樂,內心裏面感覺到痛,感覺到愉快。八風不動,這就是八風。
10)復有三品,謂怨、親、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繫,或者是怨恨的,或者是親愛的,或者也不恨、也不愛的,是中間性的。11)復有三種世事。12)復有三種語言。13)有二十二種發憤。14)復有六十二種有情之類。15)又有八位。16)復有四種入胎。17)復有四種威儀,就是行、住、坐、臥,就是很尊貴的、很尊重的儀表,所以叫做威儀。18)復有六種活命。19)復有六種守護。20)復有七種苦。21)復有七種慢。22)復有七種憍。23)復有四種言說。24)復有眾多言說句。
evaṃ
ca punar vivṛtte loka-sanniveśe pañca gatayaḥ prajñāyante
na[ā]rakās tiryañcaḥ pretā devā manuṣyāś ca / catasro
yonayo 'ṇḍajā jarāyujāḥ saṃsvedajā aupapādukāś ca /
ṣaḍ-ādhārāḥ / daśa-vidhaḥ kālaḥ / ṛtuḥ saṃvatsaro
māso-ardha-māso divaso rātriḥ kṣaṇas tat-kṣaṇo lavo
muhūrtaś ca / sapta parigraha-vastūni / daśa kāya-pariṣkārāḥ
/ daśa kāmopabhogāḥ / te punar yathā madhyame / aṣṭāv
abhīkṣṇānuvicaritāni / aṣṭau lokadharmāḥ / lābho-'lābho
yaśo 'yaśo sukhaṃ duḥkhaṃ nindā praśaṃsā [ca]/ trayaḥ
pakṣāḥ / mitra-pakṣo 'mitra-pakṣa udāsīna-pakṣaś ca/
tri-vidhā loka-yātrā / trividhā kathā / dvāviṃśati-vidhaḥ
saṃrambhaḥ /catuḥṣaṣṭhiḥ sattvanikāyāḥ / aṣṭāv
avasthāḥ/ catasro garbhāvakrāntayaḥ /cattvāra īryāpathāḥ/
ṣaḍvidhā jīvikāḥ / ṣaḍvidhā ārakṣā saptavidhaṃ
duḥkham/ saptavidho mānaḥ / sapta- vidho madaḥ / catvāro
vyavahārāḥ / saṃbahulāni ca vyavahāra-padāni //
6.3.3.2.1.五趣
云何那落迦趣?謂種果所攝那洛迦諸蘊,及順那洛迦受業。如那洛迦趣,如是傍生、餓鬼、人、天,如其所應盡當知。
[解]什麼是那落迦趣?就是種果所攝那落迦諸蘊。種,就是因,能招感果報的功能,就是種子。在種子的時候,不容易認識,等到種子發生作用,就是得果報,那個時候才明白是怎麼回事。現在說地獄的因果,屬於因、屬於果,屬於地獄因果的諸蘊。以及隨順招感那落迦果報的業力。這個業和前面種,應該是一回事,但有點不同。業,就是有支種子;種,就是名言種子。內心裏面造極惡的罪業的時候,內心的思惟分別,就是名言種子。做這件事表現出來的行動,就是它的罪業。當然包括我、我所的種子。造罪業,受地獄的果報,就叫做那落迦趣。如那落迦趣是這樣,傍生、餓鬼、人、天,如其所應,也完全可以明白,也由它的名言種子和有支種子所得的果報。
naraka-gatiḥ
katamā / bīja-phala-saṃgṛhītā nārakāḥ skandhā yac ca
karma naraka-vedanīyaṃ / yathā naraka-gatis tiryag-gatiḥ
preta-gatir deva-gatir manuṣya-gatiś ca yathā yogaṃ draṣṭavyāḥ
/
6.3.3.2.2.四生
云何卵生?謂諸有情破殼而出。彼復云何?如鵝、雁、孔雀、鸚鵡、舍利鳥等。云何胎生?謂諸有情胎所纏裹,剖胎而出。彼復云何?如象、馬、牛、驢等。云何濕生?謂諸有情隨因一種濕氣而生。彼復云何?如蟲、蝎、飛蛾等。云何化生?謂諸有情業增上故,具足六處而生,或復不具。彼復云何?如天、那洛迦全,及人鬼傍生一分。
[解]1)什麼是卵生?這一類的眾生是有卵,然後從殼裏面破開,生命就成就。彼又是那一類眾生是這樣呢?如鵝、雁、孔雀、鸚鵡、舍利鳥這些都是屬於卵生。2)什麼是胎生呢?就諸有情在胎裏面纏裹著,解開這個胎衣而出。彼復云何?如象、馬、牛、驢等。3)什麼是濕生?就是諸有情隨因一種濕氣而生出來。彼復云何?如蟲、蠍、飛蛾等。4)什麼是化生?就是這些有情得果報的業的力量非常大,不需要那麼多的助緣,就能夠具足六處而生,眼、耳、鼻、舌、身、意六處,完全具足的無而忽有。或者是不具足六處。欲界天、色界天,化生都是六處具足。無色界天的人,沒有眼、耳、鼻、舌、身,只有受、想、行、識,所以不具足。彼復云何?像天上的人,欲界天、色界天和無色界天也都是化生。地獄也全部都是化生。人間的眾生,鬼、傍生世間的眾生,一部份是化生,不是全部。若約人來說,劫初的時候人都是化生,以後就變成胎生。
aṇḍa-jā
yoniḥ katamā / ye sattvā aṇḍa-kośam abhipradālya
nirgacchanti / te punaḥ katame / tadyathā
haṃsa-krauñca-mayūra-śuka-śārikā-prabhṛtayaḥ // jarayujā
yoniḥ katamā / ye sattvā jarāyu pariveṣṭitā jarāyuṃ
bhittvā nirgacchanti / te punaḥ katame/
hasty-aśva-go-gardabha-prabhṛtayaḥ // saṃsveda-jā yoniḥ
katamā / ye sattvā anyatamānyatamaṃ svedam āgamya utpadyante /
te punaḥ katame / kṛmi-kīṭa-pataṅga-tila-mārakādayaḥ //
aupapādukā yoniḥ katamā / ye sattvāḥ karmādhipatyāt
paripūrṇa-ṣaḍ- āyatanā jāyante 'nyatara-ṣaḍ-āyatanā
vā / te punaḥ katame / tad yathā / nārakā devā ekatyāś ca
tiryak-preta-manuṣyāḥ //
6.3.3.2.3.六種依持
云何六種依持?一、建立依持,謂最下風輪及水輪、地輪,令諸有情不墜下故起,是名依持。二、藏覆依持,謂屋宇等,為諸有情離流漏等所損故起,是名依持。彼屋宇等略有三種:或由造作,或不由造作,或宮殿化起。三、豐稔依持,為諸有情段食故起,是名依持。四、安隱依持,為諸有情離刀仗等所害故起,是名依持。五、日月依持,為諸有情見色故起,是名依持。六、食依持,謂四食:一、段食;二、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為諸有情任持身故起,是名依持。
[解]什麼是六種依持呢?
一、建立依持,這個世界的最下邊就是風輪,風輪之上還有水輪,水上面有大地。為什麼名為建立依持呢?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居住的眾生,可以不墜落到下面,就是被風輪、水輪、地輪攝持住,所以不墜下,因此而有風輪、水輪、地輪的建立。是這個世界的眾生的依止處,它有力量能攝持住,使令你不墜下,是名依止。
二、藏覆依持,謂屋宇等。為什麼要有房子這一類的東西呢?為了有情眾生可以在裏面居住,遠離各處流動的過失。有房子,在那裏安居下來,就沒有流動的過失。若有財物可以藏在裏邊,不會失掉,所以叫做遠離漏失的損害。能夠藏在裏面,能夠覆蓋、保護你的安全,所以就有屋宇的依持,是名依持。這個屋宇有三種的不同,或者自己設計造作,或不是造作,原來就有。或者是憑福業,自然的現出來,不需要自己造。
三、豐稔依持,就是豐富的糧食,也是人所必需的一種生命存在的條件。因為欲界的眾生還是有飲食,所以有豐稔的依持。
四、安隱依持,就是保護安全。因為諸有情要遠離刀杖的傷害,所以,要想辦法保護自己的安全,就叫安穩依持。
五、日月依持,太陽和月亮,這也是眾生生存的依持。因為沒有光明,就不能見色;為了見色,所以要有日月的依持。
六、食依持,飲食的依持。四種飲食能夠滋養生命體。第一、段食,就是香、味、觸,經過消化,就能夠滋養身體。第二、觸食,就是六識依止六根接觸六境,接觸的時候能攝取到喜樂,內心能感覺到歡喜、快樂,這也是一種營養,叫做觸食。第三、意思食,就是內心有希望,自己感覺到有希望,就能繼續不斷的走這條路。第四、識食,這是阿賴耶識。前邊有段食、有觸食、有意思食,還要有阿賴耶識的支持。沒有它,還是不能生存。因為,一切的有情要能攝持他的生命安樂的生存,一定要具足四種食。
ṣaḍ-ādhārāḥ
katame / pratiṣṭhādhārāh / tad yathā adhastād vāyu-maṇḍalaṃ
[jala] maṇḍalaṃ pṛthivī-maṇḍalaṃ ca / ādhastāt
sattvānām apatanasya eṣaṃ yonis tasmād ādhāra ity ucyate /
nilayādharo dvitīyaḥ / sa punar gṛha- maṇḍa-pādiḥ /
parisravebhyo 'nupadhātasya eṣa yoniḥ / tasmād ādhāra ity
ucyate / te punar gṛha-maṇḍapādayo 'bhisaṃskārikā
anabhisaṃskārikā vaimānikā nairmāṇikāś ca samāsataḥ /
su-bhikṣādhāras tṛtīyaḥ / kavaḍaṅ- kārasyāhārasyaiṣa
yonis tasmād ādhāra ity ucyate / kṣemādhāraś caturthaḥ /
sattvānāṃ śastrādibhir avilaya-gamanāya eṣa yonis tasmād
ādhāra ity ucyate / sūryā-candramasau pañcama ādhārah/ rūpāṇāṃ
darśanāya eṣa yonis tasmād ādhāra ity ucyate / āhārādhāraḥ
ṣaṣṭhah / te punaś catvāra āhārāḥ / kavaḍaṅ-kāra
āhārah sparśo manaḥ-sañcetanā vijñānaṃ ca / kāyasya
sthitaya upastambhāya eṣa yonis tasmād ādhāra ity ucyate //
6.3.3.2.4.七種攝受事
云何七種攝受事?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僕使事。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屬事。五、田宅邸肆事。六、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七、庫藏事。
[解]什麼是七種攝受事?
第一、自家的父母。自家的父母能攝受你,你也攝受父母。攝受,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愛的意思,父母愛兒女就叫做攝受;兒女愛父母也是攝受。第二個有積聚的意思,如天天用功修行,使令戒、定、慧增長叫做攝受,就是積聚的意思。逐漸地增長,逐漸經過你如法的努力,逐漸的使令它成就,叫做攝受。第三個有維持的意思,已經成就,繼續的維持,也有攝受的意思。現在自父母事,最明顯就是愛。
第二、妻子事,也是愛的意思。由愛,會有種種互相照顧的事情。
第三、奴婢僕使事,就是幫助你做種種事情的人,這和愛有關繫,和積聚也有關繫,和維持也有關繫。
第四、朋友、官僚、兄弟、姊妹,這都是屬於眷屬的事情。
第五、田宅邸肆事,這就是財富。要有個地方住,就是要有田地。宅,是住的地方。邸,也是房子、住的地方;或者是有房子而又能出租,叫做邸。肆,做生意的地方。
第六、福業事,為大眾謀福利,做一些利益大眾的事情,就是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或者是求財富,也要有一些前方便的事情;或者福業事,也要有些前方便的事情。
第七、庫藏事,就是若求得財富,多的時候,財富貯藏還是一件事。
sapta
parigraha-vastūni / katamāni / ātmā mātā-pitarau putra-dāraṃ
dāsī-dāsaṃ karma-kara-pauruṣeyaṃ mitrāmātya jñāti
sālohitaṃ kṣetra vastu gṛha vastu āpaṇa-vastu
puṇya-kriyā-vastu karmānta-prayoga-vastūni kośa-sannidhiś ca
saptamaṃ vastu //
6.3.3.2.5.十種身資具
云何十種身資具?一、食。二、飲。三、乘。四、衣。五、莊嚴具。六、歌笑舞樂。七、香鬘塗末。八、什物之具。九、照明。十、男女受行。
[解]什麼是十種身資具?身體生存的條件就是資具。
第一、食。第二、飲。第三、乘,就是車。第四、衣。第五、莊嚴具。第六、歌笑舞樂。第七、香鬘塗末,各式各樣的香,各式各樣的花把它結成鬘,可以塗的一種香,或是粉末。第八、什物之具,前邊七種之外,其他很多種資具,生存所需,很多雜的東西。什,就是各式各樣。第九、照明,也是生命所需的資具。第十、男女受行。
daśa
ca pariṣkārāḥ / katame / bhojanaṃ pānaṃ yānaṃ vastram
alaṅkāro hāsya-gīta-nṛtya-vāditaṃ gandha-mālya-vilepanaṃ
bhāṇḍopaskara ālokaḥ strī-puruṣa-paricaryā ca //
6.3.3.2.6.八數隨行
云何八數隨行?謂諸世間數數隨所行事。一、蔽覆事,二、瑩飾身事,三、威儀易奪事,四、飲食事,五、睡眠事,六、交會事,七、屬彼勤劬事,八、屬彼言說事。
[解]什麼是八數隨行?有八種事情,是數數隨所行事,要數數的這樣做,常常的要隨你、隨時需要,就要做這種事,所以叫做八數隨行。
第一、蔽覆事,就是衣服,能遮蔽身體。
第二、瑩飾身事,瑩是沐浴的意思,常常要沐浴,也要各式各樣的裝飾。
第三、威儀易奪事,就是行、住、坐、臥,要知道變易、變化。
第四、飲食的事情。
第五、睡眠的事情。欲界天和人、阿修羅,乃至鬼、畜生都有睡覺;地獄裏面受苦太厲害,沒有時間睡覺。有神通的阿羅漢,在生理上還是要睡覺。
第六、交會事,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來往、集會的事情。
第七、或者屬於人與人之間的來往,要用身體做一些辛苦的事情。
第八、或者屬於人與人之間的來往,要有語言,發表議論,協商什麼事情。
aṣṭāv-abhīkṣṇānuvicaritāni
/ katamāni / yāni loke 'bhīkṣṇam anuvicaranti / tad yathā
kaupīna-pracchādanaṃ kāya-paricaryā īryā-pathāntara-kalpa
āhāraḥ svapno maithunaṃ tat-pratisaṃyukto vyāyāmas
tat-pratisaṃyuktā ca kathā //
6.3.3.2.7.三種世事
云何三種世事?一、語言談論,更相慶慰事。二、嫁娶賓主,更相飲噉事。三、於起作種種事中,更相營助事。
[解]什麼是三種世間的事?
一、語言談論,更相慶慰的事情。那個人有什麼吉祥的事情,去祝賀他。
二、嫁娶賓主,更相飲噉的事情。嫁娶的時候,有賓也有主,互相的邀請吃飯。
三、於起作種種事中,更相營助事。對於彼此間做種種事的時候,要互相幫助。
trividhā
loka-yātrā katamā / tad yathā ālapana-saṃlapana-pratisaṃmodanā
āvāha-vivāhāmantraṇa-nimantraṇābhakṣaṇa-saṃbhakṣaṇāni
/ utpannotpannoṣu ca adhikaraṇeṣv anyonya-sahāya-kriyā //
6.3.3.2.8.三種語言
云何三種語言?謂有法語言、無法語言及餘語言。有法語言者,謂宣說厭捨,離諸纏蓋,趣可愛樂等,廣說如經。無法語言者,謂染污心說飲食等。餘語言者,謂無記心所起言說。
[解]什麼是三種語言?就是有法語言、無法語言及餘語言。
1)什麼是有法語言呢?法,在這裏指真理,就是這種語言裏面是有道理。a)宣說,就是表達出來這件事的真義的語言,說出這種語言。厭捨,就是世間上都是苦的事情,令人苦惱的事情,應該要厭離、要棄捨。久遠以來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樣惑業苦流轉。而這種苦惱的事情,我們自己不知道,需要有人講。所以要宣說:這是苦啊!要棄捨!這叫做法的語言。b)什麼是離諸纏蓋?纏,就是煩惱,各式各樣的煩惱。要離諸纏,要棄捨一切煩惱。蓋,就是貪欲蓋、瞋恚蓋、掉悔蓋、疑蓋、睡眠還是蓋,一共有五蓋,要遠離這些蓋。怎麼樣才能遠離呢?要知道它是有過患,就會有厭離心。若知道遠離蓋以後是有功德,就歡喜離蓋。有人宣說離諸纏蓋的功德,不離纏蓋的過患,就叫做法語言。c)什麼是趣可愛樂等?就是向可愛樂的涅槃前進。從世間上的情況說:欲是苦,離欲到色界天是樂,就是得禪定是樂。但是禪定還沒能斷除我、我所,還是有無明煩惱。能解脫一切我、我所,得到涅槃,那才是樂。佛菩薩說這樣的話,就叫做法語言。這經裏面說很多。
2)什麼是無法語言?沒有真理的語言,是什麼語言呢?用染污心,就是用增長貪、瞋、癡的一種心情,說飲食是有營養這些話。
3)什麼是餘語言?除掉前兩種,剩餘的語言,這樣的語言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也不是善、也不是惡,這樣的心情所說出來的語言,就叫做無記心。
trividhā
kathā katamā / dharmyādharmyā tad-anyā ca / dharmyā kathā
katamā / yā iyaṃ kathā āryābhisaṃlekhikī
ceto-vinivaraṇāpākaraṇī(?) / vistareṇa yathā-sūtram eva /
adharmyā [katamā] / yā kliṣṭa-cetasaḥ [piṇda-pātādi-]
kathā / avyākṛta-cetasaḥ punas tad-anyā kathā //
6.3.3.2.9.二十二種發憤
云何二十二種發憤?一、偽斗。二、偽稱。三、偽函。四、邪業方便。五、拒鬥。六、輕調。七、違反。八、諍訟。九、罵詈。十、忿怒。十一、訶責。十二、迫脅。十三、捶打。十四、殺害。十五、繫縛。十六、禁閉。十七、割截。十八、驅擯。十九、諂曲。二十、矯誑。二十一、陷逗。二十二、妄語。
[解]憤,有憤恨的意思,就是心裏面不高興。二十二種因緣使令一個人心裏面憤怒,這二十二種心是什麼呢?
1)偽斗,稱米的斗裏面有虛偽。若向外出售,斗小一點,若往裏面入,會大一點,使令對方吃虧,有著欺騙的意思。你被人欺騙,當然心裏面不平。
2)偽稱,稱量、測量物體的輕重的工具。稱裏面有虛偽,總是想占對方的便宜,這也會令人心裏不平。
3)偽函,信裏面也有些心機來欺騙人。受他的欺騙,心裏面也是不平。
4)邪業方便,邪的身、語、意的方便,就是惡的身、語、意業的方便。方便,有兩義,採取行動,正式做這件事,叫做方便。第二個意思,正式的行動之前,先要準備一下,叫做方便。邪業的行動、不合道理的事情、做罪過的事情,應該包括這兩個意思。
5)拒鬥,抗拒,就是防禦對方的侵略,叫做拒。鬥,就是彼此鬥爭或是諍論。
6)輕調,就是他不尊重你、輕視你、戲弄你,這也是令人不歡喜的事情。
7)違反,就是他就是和你作對,不管你合不合道理,他總是反對你。
8)諍訟,就是大家有利害的沖突,到法庭上辯論。
9)罵詈,罵就是詈,用種種的言詞毀辱這個人。
10)忿怒,前邊偽斗、偽稱、偽函這些事情是引起你內心忿怒的外緣。底下說忿怒,這是說內心的事情,內心裏面忿怒、忿恨、惱怒。
11)訶責,他或者是有道理、或者是無道理,訶斥你、指責你的不對。
12)迫愶,就是恐嚇你。
13)捶打。14)殺害。15)繫縛,綁起來。16)禁閉,關閉在一個地方,失掉自由。17)割截,割截身體的一部份。18)驅擯,不准在這裏,驅逐出去,不理睬你。19)諂曲,就是很卑鄙,有非份的要求,這種諂媚的行為,不直爽。20)矯誑,矯者詐也,就是欺誑。或者是語言,或者什麼事情,弄一個虛偽的相貌,當作真實的情況,就受欺騙。21)陷逗,就是先將你引來,陷到裏邊;然後再用不同的態度來對付。先把你的利益拿到,拿到以後,就是另一個面目。22)妄語,就是說謊話騙人。這是二十二種令人心裏面憤怒的事情。
dvāviṃśāti-vidhaḥ
saṃrabhaḥ / katamaḥ / tad yathā kaṃsa-kūṭatulā-kūṭa-
māna-kūṭa-mithyā-karmānta-prayogo kalaho bhaṇḍanaṃ
vigraho vivāda ākrośanaṃ roṣaṇaṃ paribhāṣaṇaṃ
tarjanaṃ tāḍanaṃ vadho bandhanaṃ roghanaṃ chedanaṃ
pravāsanaṃ śāṭhyaṃ vañcanaṃ nikṛtir mṛsāvādaś ca
//
6.3.3.2.10.六十二種有情之類
云何六十二種有情之類?一、那洛迦。二、傍生。三、鬼。四、天。五、人。六、剎帝利。七、婆羅門。八、吠舍。九、戍陀羅。十、女。十一、男。十二、非男非女。十三、劣。十四、中。十五、妙。十六、在家。十七、出家。十八、苦行。十九、非苦行。二十、律儀。二十一、不律儀。二十二、非律儀非不律儀。二十三、離欲。二十四、未離欲。二十五、邪性聚定。二十六、正性聚定。二十七、不定聚定。二十八、苾芻。二十九、苾芻尼。三十、正學。三十一、勤策男。三十二、勤策女。三十三、近事男。三十四、近事女。三十五、習斷者。三十六、習誦者。三十七、淨施人。三十八、宿長。三十九、中年。四十、少年。四十一、軌範師。四十二、親教師。四十三、共住弟子及近住弟子。四十四、賓客。四十五、營僧事者。四十六、貪利養恭敬者。四十七、厭捨者。四十八、多聞者。四十九、大福智者。五十、法隨法行者。五十一、持經者。五十二、持律者。五十三、持論者。五十四、異生。五十五、見諦。五十六、有學。五十七、無學。五十八、聲聞。五十九、獨覺。六十、菩薩。六十一、如來。六十二、轉輪王。此轉輪王復有四種,或王一洲,或二、三、四。王一洲者,有鐵輪應。王二洲者,有銅輪應。王三洲者,有銀輪應。王四洲者,有金輪應。
[解]什麼是六十二種有情,六十二種眾生、六十二種人。
1-5)那落迦、傍生、鬼、人、天。這五都是人,做惡事就變成地獄、傍生、餓鬼;做善事就變成天、變成人。
6-9)剎帝利、婆羅門、吠舍、戌陀羅。
10-12)女人、男人、非男非女的人。
13-15)劣、中、妙,或者是論福德,或者是論智慧有劣、中、妙的不同。
16-17)在家、出家,佛教裏面有在家、出家,其他宗教也有這個分別。
18-19)苦行、是非苦行,這是說人的行為。有的人能吃苦,有的人不願做苦惱的事情。
20-22)律儀、不律儀、非律儀非不律儀。
23-24)離欲、未離欲。離欲應該分兩種:修學世間的禪定,能遠離欲界的欲,成功可以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第二種佛法裏面所讚歎的離欲,就是修學八正道,能夠究竟的解脫生死苦。外道所說的離欲是暫時,因為色界定、無色界定破壞以後,又回到欲界來,還是有欲,所以那個離欲不是真實的。不離欲,為欲所迷而不能覺悟。
25-27)邪性聚定、正性聚定、不定聚定。得初果以上才是正性定聚,因為決定不退轉,所以初果死掉以後,到第二生,聖道也不失掉、也不會退轉。四善根位的暖、頂兩個位次,還沒能決定,遇見惡因緣可能會退。若到忍位以上是決定不退。所以忍位也可以說是正性定聚。邪性聚定,就是三惡道的眾生。若是造無間業,決定要到無間地獄,所以叫做定;做惡事名之為邪;他是這一類的人,所以叫做聚,屬於這一類的人。不定聚定,就是除掉邪性定聚、正性定聚之外的人,都是屬於不定聚。聚,就是類的意思。因為這一種人遇見壞因緣,就會轉變成邪性聚定;遇見佛法好的因緣就會轉變成正性聚定,本身不決定,所以叫做不定聚定。這個性格決定是這樣,所以也名之為定。
28-29)苾芻、苾芻尼。出家、受比丘戒,就名之為苾芻。a)或者是能夠破惡,破身、口、意裏面的四種惡法,能夠殺煩惱賊,就名之為苾芻。b)乞士,自己不生產,向在家的信徒乞求生活所需,所以叫乞士。c)能夠持清淨戒。d)怖魔,能令魔王恐怖,能解脫他的勢力範圍,不能再控制你,叫做怖魔。比丘尼,就是出家女眾,受比丘尼戒。
30)正學,就是在比丘尼和沙彌尼之間的一種人。年輕的女人出家,在十八歲到二十歲這兩年之內,受正學、學六法。過二十歲以後再受比丘尼戒,試驗是有孕、沒有孕。
31-32)勤策男、勤策女,就是沙彌、沙彌尼。勤策,就是沙彌或者沙彌尼為大僧所勤加策勵,警策,叫他好好學習佛法、修行,受十戒的沙彌、沙彌尼叫勤策男、勤策女。
33-34)近事男、近事女,這是在家佛教徒。受三皈、五戒,就名之為近事男、近事女。近事,就是親近三寶,為三寶做事情,所以叫做近事。若是受八關齋戒的人,叫做近住男、近住女。學習八關齋戒,就是與阿羅漢漸漸的相近,將來可以得阿羅漢。或者受的戒不是盡形壽,是近時而住,過了時間以後就失效,是近時而住。
35-36)習斷者、習誦者。習斷者,一次又一次的修學佛法,修學止觀,斷煩惱的人。習誦者,一次又一次的誦經、誦律,或者是某一部論。
37)淨施人。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就是出家的人,受不捉持金銀寶戒;但是,沒有金銀寶又不可以,要請一個淨施人,同他說:別人同我結緣的財,都是你的,暫時放在我這裏用。若這樣講就清淨。這是正業的方便,使令你學習無我,不執著這個財富是我的。第二個解釋,就是布施的時候,能夠無我、無我所的觀察,施者、受者、財物,都能觀察是無我、無我所,都是畢竟空,不執著我、我所,叫做淨施,清淨的布施的人。這樣布施,所得到的功德能夠幫助得聖道。
38-40)宿長、中年、少年。宿長,就是年紀大的人,或者是有道德的人、有學問的人。
41)軌範師,就是阿闍黎。阿闍黎是軌範師,能為我們做軌範的人,能教授佛法、教授威儀、教我們怎麼樣學習戒、定、慧的人。羯磨阿闍黎、教授阿闍黎,都叫軌範師。
42)親教師,就是和尚。教導我們學習佛法,要同他親近、接受他的教導,依止他學習出世間的聖道。
43)共住弟子及近住弟子。弟子分成兩類:一類是共住弟子,和你在一起住。第二種不在一起住,隨時來親近、請教,所以叫做近住弟子。
44)賓客,就是離開原來居住的地方,旅遊到外邊去作客。
45)營僧事者,就是管理大眾僧事情的人。
46)貪利養恭敬者,就是愛著利養恭敬的人,對於人家的利養、恭敬,很注意這件事。
47)厭捨者,就是厭離利養恭敬,或者是厭離色、受、想、行、識,厭離塵勞,一直的注意修學戒、定、慧的人。
48)多聞者,博學多聞,對於佛法能博學多聞,對於第一義諦有所覺悟的人。
49)大福智者,在佛法裏邊的人,福德很大、智慧很高這種人。
50)法隨法行者。法,就是涅槃。隨法,就是八正道,或者六波羅蜜,這些修行的法門是隨順於涅槃。按照這個法門修行,就到涅槃,所以稱為隨法。所以,法隨法行者,就是涅槃的隨法,能夠依教奉行的人、能夠修學聖道的人、向於涅槃的人,叫做法隨法行者。法隨法行者,已經修學禪定,在禪定裏面修學四念處的人。
51-53)持經者、持律者、持論者。持經者,能夠受持修多羅,就是能夠讀誦。持律者,能夠把律背下來,能誦戒本,乃至能誦廣律,能持戒清淨,這是一種修行人。持論者,對某一種論,能夠受持、讀誦。
54)異生,佛法裏面說的聖人,都叫做同生。一切的生死凡夫是不同於同生,所以叫做異生。一切的聖人,由初果乃至到佛,是同見真理,同入第一義諦,是無差別的。異生就是和聖人不同,他有各式各樣的不同的見:有我見、我所見,有常見、斷見、有見、無見,各式各樣的見,六十二見;有各式各樣不同的煩惱;也會造作各式各樣不同的業力,得各式各樣不同的果報,所以稱之為異生。
55)見諦,初果聖人以上都叫做見諦,經過長時期的修學戒、定、慧,見到苦、集、滅、道四諦,主要是見到滅諦。由修學聖道而得滅諦,得到色、受、想、行、識的寂滅性,離一切言說相、離一切分別相,叫做見諦,得到無我、無我所、畢竟空的智慧。
56)有學,就是三果和四向: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初果、二果、三果,加起來是七個人。對於戒、定、慧,歡喜學,還沒能滿足,都是聖人。
57)無學,對於戒、定、慧已經學到究竟圓滿。
58)聲聞,就是發出離心聽佛說法,能夠殷勤精進,欲速出三界,希望能夠得涅槃,這樣的根性的人就叫做聲聞。
59)獨覺,聽佛說法,栽培善根,有出離心,感覺到生死是苦,希望涅槃,樂獨善寂。他要栽培更殊勝的善根,超過聲聞,利根的要四生,鈍根的要百劫,出在無佛法的世間,無師自悟,得到聖道。
60)菩薩,發無上菩提心,從佛聞法,栽培善根,有大悲心要宏揚佛法,安樂眾生。
61)如來,言無虛妄,名為如來。從成道那一天,一直到最後入涅槃,在中間這四十幾年為眾生說法,每一句都是真實不虛。
62)轉輪王,有四種,或者統治一個洲,或者是二個洲,或者三個洲,或者四個洲。若是能夠統治、教化一個洲的轉輪王,就是南贍部洲。有鐵制的輪,自然的出現,就稱他為鐵輪王。若王二洲者,就是東勝身洲和南贍部洲,有銅體質的輪出現,就表示他是銅輪王。王三洲者,有一個銀輪出現,加上一個西牛貨洲。王四洲者,有黃金性質的輪自然的出現,所以叫做金輪王。
catuḥṣaṣṭhiḥ
sattva-nikāyāḥ / katame / tad yathā nārakās tiryañcaḥ pretā
[devā] manuṣyā kṣatriyā brāhmṇāḥ vaiśyāḥ śūdrāḥ
striyaḥ puruṣāḥ paṇḍakā hīnā madhyāḥ praṇītā
gṛhiṇaḥ pravraśitāḥ kaṣṭa-tapaso ['kaṣṭa-tapasaḥ]
sāṃvasikā asāṃvasikā naiva-sāṃvarikā-nāsāṃvarikā
vīta-rāgā avīta-rāgā mithyātva-rāśi-niyatāḥ
samyaktva-rāśi-niyatā a-niyata-rāśi niyatā bhikṣavo
bhikṣuṇyaḥ śikṣamāṇāḥ śrāmaṇerāḥ śrāmaṇerya
upāsakāḥ upāsikāḥ prahāṇikāḥ svādhyā-yakārakā
vaiyāvṛtya-karāḥ sthavirā madhyā navakā ācāryā upādhyāyāḥ
sārdhaṃ-vihāriṇo 'nte-vāsikā āgantukāḥ saṅgh-avyava-
hārakā lābha-kāmāḥ sat-kāra-kāmāḥ saṃlikhitā
bahu-śrutā jñāta-mahā-puṇyā dharmānudharma-pratipannāḥ
sūtra-dharā vinaya-dharā mātṛkā-gharāḥ pṛthag-janāḥ
dṛṣṭa-satyāḥ śaikṣā aśaikṣāḥ śrāvakāḥ
pratyeka-buddhā bodhi- sattvās tathā-gatāś cakra-vartinaś ca //
te punaś cakra-vartina eka-dvīpikā dvi-dvīpikās tri-dvīpikāś
catur-dvīpikāś ca / tatra eka-dvīpikasya ayasaṃ cakraṃ
prādur-bhavati / dvi-dvīpikasya tāmra- mayaṃ tri-dvīpi kasya
rūpya-mayaṃ catur-dvīpikasya suvarṇa-mayaṃ //
6.3.3.2.11.八位
云何八位?謂處胎位,出生位,嬰孩位,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熟位。處胎位者,謂羯羅藍等。出生位者,謂從此後乃至耄熟。嬰孩位者,謂乃至未能遊行嬉戲。童子位者,謂能為彼事。少年位者,謂能受用欲塵,乃至三十。中年位者,謂從此位乃至五十。老年位者,謂從此位乃至七十。從此以上名耄熟位。
[解]什麼是八位呢?
第一、處胎位,就就是處在母胎裏面那個時候的境界。
第二、出生位,就是從母胎裏面出來以後,乃至到耄熟。耄,就是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以上,就是老的意思。熟,甚也,就是老得很厲害,叫做耄熟。
第三、嬰孩位,就是出胎以後,逐漸的生長,但還沒有能夠自己去遊戲。
第四、童子位,就是他能夠自己出去跑、出去玩。
第五、少年位,就是他知道享受色、聲、香、味、觸,乃至到三十歲。
第六、中年位,從三十歲到五十歲。
第七、老年位,從五十歲到七十。
aṣṭāv
avasthāḥ / katamāḥ / tad yathā garbhāvasthā jātāvasthā
dahrāvasthā kumāra-kāvasthā yuvāvasthā madhyāvasthā
vṛddhāvasthā jīrṇāvasthā ca / tatra garbhāvasthā
kalalādayaḥ / jātāvasthā punas tata ūrdhvaṃ / jīrṇāva-
sthāyā-[ṃ] dahrāvasthāyā[ṃ] ca na
parisarpaṇa-krīḍana-samartho bhavati / kumārāvasthā
tat-samarthasya / yuvāvasthā kāmopabhoga- samarthasya
ātriṃśatkasya / madhyāvasthā pañcāśatkasya / vṛddhāvasthā
saptativarṣasya / tata ūrdhvaṃ jīrṇāvasthā //
6.3.3.2.12.四種入胎
云何四種入胎?一、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二、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三、俱能正知,四俱不正知。初謂輪王,二謂獨覺,三謂菩薩,四謂所餘有情。
[解]什麼是四種入胎?第一、正知而入,知道這個是父親、這個是母親,入胎。入胎的時候知道,但是,住在母胎裏面的時候,從母胎出來的時候,這兩段時間內不知道。第二、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就是知道入胎,也知道是住胎,但是出胎的時候心裏面就顛倒迷惑。第三、入胎、住胎、出胎,都是明明了了。第四、入、住、出都不知道,迷迷糊糊,顛倒迷惑、種種的妄想。第一種是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輪王有這種能力。第二正知入住,不正知出,這一生將得獨覺,但是在中有的時候還是凡夫,能夠入、住是正知,出是不正知。第三個,菩薩在入、住、出這三個時候,都是明明了了。第四種入、住、出都不能正知,就是其餘的眾生。為什麼能正知?為什麼不能正知呢?兩個原因,一個是福德特別大;第二個,就是念、慧的力量特別強。
catasro
garbhāvakrāntayaḥ / katamāḥ tad yathā / samprajānan
praviśaty a samprajānaṃs tiṣṭhati niṣkrāmati / samprajānan
praviśati tiṣṭhaty asampra- jānan niṣkrāmati / samprajānan
praviśāti tiṣṭhati niṣkrāmati / asamprajānan praviśati
tiṣṭhati ṇiṣkrāmati / tatra prathamā cakra-vartinaḥ /
dvitīyā pratyeka-buddhasya / tṛtīyā bodhi-sattvasya / caturthī
tad anyeṣāṃ sattvānāṃ //
6.3.3.2.13.六種活命
云何六種活命?一、營農。二、商賈。三、牧牛。四、事王。五、習學書、算計、數及印。六、習學所餘工巧業處。
[解]什麼是六種活命?在這世間上生存有六種形式。第一、營農,就是種田維持生活。第二、商賈,行商作賈,作生意。第三、牧牛。第四、事王,在政府裏做事情,公務員。第五、習學書算計數及印,就是學習各種學問。六、習學所餘工巧業處,可以學習其餘的工巧的事業,也可以維持生命。
ṣaḍ-vidhā
jīvikā katamā / tad yathā kṛṣir vaṇijyā go-rakṣyaṃ
rāja pauruṣyaṃ lipi-gaṇanābhya-sanasaṃkhyā-mudrā[ḥ] /
tad-anyāni śilpa-sthānāni //
6.3.3.2.14.六種守護
云何六種守護?謂象軍、馬軍、車軍、步軍、藏力、友力。
[解]什麼是六種守護?前四種:象軍、馬軍、車軍、步軍。第五藏力。執著有我、有我所,保護我所有的,保護自己。第六友力,就是自己有親厚關繫的人,也能保護你。
ṣaḍ-vidhā
rakṣā katamā / tad yathā hasti-kāyo 'śva-kāyo ratha-kāyaḥ
patti-kāyaḥ sannidhi-balaṃ mitra-balaṃ ca //
6.3.3.2.15.七種苦
云何七種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
[解]什麼是七種苦?第一、生苦。第二、老苦。第三、病苦。第四、死苦。第五、怨憎會苦。第六、愛別離苦。第七、求不得苦。
sapta-vidhaṃ
duḥkhaṃ / katamat / jātir jarā vyādhir maraṇam
a-priya-saṃyogaḥ priya-vinā-bhāva icchā-vighātaś ca //
6.3.3.2.16.七種慢
云何七種慢?謂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解]什麼是七種慢?內心自動的會高起來,感覺到自己很強,這是個通相。
第一、於劣計己勝,於似計己似,叫做慢。對於不如我的人,我超過他,就執著我比他強。或是彼此的程度是相等,我也認為是相等,我不是不如你,這裏面還是有高舉的味道,所以叫做慢。
第二、於似計己勝,於勝計己似,叫做過慢。對於彼此的程度是相等,但是認為自己超過他。或是事實上那個人的程度是高過我,但是感覺我和他是平等,叫做過慢。
第三、於勝計己勝,叫做慢過慢。事實那個人的程度是超過我,但是我認為我超過他。
第四、於五取蘊觀我我所,是名我慢。在色、受、想、行、識的五蘊裏面,經過觀察,感覺到五蘊裏面有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心自然的會高起來,這叫做我慢。
第五、未得計得,名增上慢。我沒有成就這樣的功德,我沒得初果,我認為我得初果。我沒有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我認為我得到,這叫做增上慢。
第六、於多分勝計己少劣,是名卑慢。就是那個人超過我很多很多,而我認為,我只是小小的不如他而已,這叫做卑慢。
第七、於實無德計己有德,是名邪慢。自己實在是一點功德沒有、一點優點也沒有;但是自己感覺自己有功德,叫做邪慢。這一共是七種慢,總而言之,就是心裏面高。
sapta-vidho
mānaḥ / katamaḥ / māno 'timāno mānātimāno 'smi-māno
'bhimāna ūna-māno mithyā-mānaś ca //
6.3.3.2.17.七種憍
云何七種憍?謂無病憍、少年憍、長壽憍、族性憍、色力憍、富貴憍、多聞憍。
[解]什麼是七種憍?憍,就是對於自己所有的如意的事情、自己所有的榮耀的事情,深深的愛著而憍傲,叫做憍。慢,是在我上的執著;憍,是在我所上的執著。
第一、無病憍,我沒有病、我身體健康,這個憍傲心也會生起來。
第二、少年憍,他年輕,看別人都老,也會生起憍慢心。
第三、長壽憍,壽命長,年高,也會生起憍慢心。
第四、族姓憍,族姓比別的族姓高貴,也生起憍慢心。
第五、色力憍,色就是這個身體,或者是相貌莊嚴,或者是身體健康,或者各式各樣的色。力就是體力,或者是智慧力,或者某一方面有特別的優點的時候也會憍。
第六、富貴憍,本身富貴,也會生起憍慢心。
第七、多聞憍,博學多聞,也會憍慢。
sapta-vidho
madaḥ [katamaḥ]/ ārogya-mado yauvana-mado jīvita-madaḥ
kula-mado rūpa-mada aiśvarya-madaḥ śruta-madaś ca //
6.3.3.2.18.四種言說
云何四種言說?謂依見、聞、覺、知,所有言說。依見言說者,謂依眼故,現見外色,由此因緣,為他宣說,是名依見言說。依聞言說者,謂從他聞,由此因緣,為他宣說,是名依聞言說。依覺言說者,謂不見不聞,但自思惟稱量觀察,由此因緣,為他宣說,是名依覺言說。依知言說者,謂各別於內,所受、所證、所觸、所得,由此因緣,為他宣說,是名依知言說。
[解]什麼是四種言說?就是依見、聞、覺、知,所有言說。a)什麼是依見言說?根據自己所見到的事情而發為語言?就是根據自己的眼,現在看見外邊的一切的青、黃、赤、白,長、短、方、圓,各式各種境界。由於現見外色的因緣,所以為別人宣說所見的事情,是名依見言說。b)什麼是依聞言說?就是從別的人聽到一些消息,由此因緣為他宣說,是名依聞言說。c)什麼是依覺言說?就是不是憑借見、聞得到的消息,他內心思惟,稱量、觀察,由此因緣,為他宣說,是名依覺言說。d)什麼是依知言說?就是一樣一樣,在內心,所受、所證、所觸、所得。所受,指鼻識說;所證,指舌識說;所觸,指身識所說;所得,指五俱意識,前五識和外境接觸的時候,同時有第六識和它在一起得到外面的消息,這一剎那前五識停下來,而第六意識就會說話。與前五識同時活動的第六意識,叫做所得。由此因緣,為他宣說,是名依知言說。
catvāro
vyavahārāḥ katame / dṛṣṭo vyavahāraḥ śruto mato vijñāto
vyavahāraḥ / dṛṣṭo vyavahāraḥ katamaḥ / yad anena
bahirdhā pratyakṣī- kṛtaṃ bhavati cakṣuṣā tad upādāya
yat pareṣāṃ vyavaharaty ayam ucyate dṛṣṭo vyavahāraḥ //
śruto vyavahāraḥ katamaḥ / yat parataḥ śrutaṃ bhavati tad
upādāya yat pareṣāṃ vyavaharati // mato vyavahāraḥ katamaḥ
/ yad anena na dṛṣṭaṃ bhavati na śrutam api tu svaya meva
cintitaṃ tulitam upaparīkṣitaṃ tad upādāya yat pareṣaṃ
vyavaharati // vijñāto vyavahāraḥ katamaḥ / yad anena
adhyātmaṃ prativeditaṃ bhavaty adhigataṃ sparśitaṃ
sākṣāt-kṛtaṃ ca bhavati tad upādāya yat pareṣāṃ
vyavaharaty ayam ucyate vijñāto vyavahāraḥ //
6.3.3.2.19.眾多言說句
云何眾多言說句?謂即此亦名釋詞句,亦名戲論句,亦名攝義句。如是等類,眾多差別。又諸字母能攝諸義,當知亦名眾多言說句。
[解]什麼是眾多言說句?很多很多的語言,究竟是怎麼回事情呢?言說,就是我們說這個語言叫言說。句,是文句。一個字一個字連接起來就有句,就會表達內心思想,這叫言說句,有眾多的種類。第一、釋詞句,就是解釋一切法的言句。第二、戲論句,就是唱歌、各式各樣的歌曲,這一切的言詞都沒有真實義,所以叫做戲論。第三、攝義句,就是內心裏面有什麼樣的思想,把它表達出來。這樣眾多的言說句分這麼三類:釋詞句,這是讀書的事情;戲論句是唱歌的事情;攝義句,就是其餘的一切的言論。又諸字母能夠含攝、引發很多的道理。字母有這樣的作用,所以也名為眾多言說句。
saṃbahulāni
vyavahāra-padāni katamāni / tāny eva nirukti-padāny apy ucyante
/ prapañca-padāny artha-saṃgraha-padāni ca iti paryāyāḥ /
mātṛkā ivākṣarāṇām etāni sarvārtha-saṃgrahāya
veditavyāni /
彼復云何?所謂地、根、境、法、補特伽羅、自性、差別、作用、自他、有無、問答、取與,正性邪性句。
[解]彼眾多的言說句究竟是什麼呢?
1)地,依止的意思。譬如說,要說這一大段文的時候,第一句是總句,以下的句是別句。總句是別句的所依,依總而說出來別;依別解釋總句的意義,所以叫做依止。總句是所依止,叫做地,這是言說的方法、言說的次第,這是一類。
2)根,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3)境,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境界,
4)法,色、受、想、行、識都是法,也是包括一切法。
5)補特伽羅是人,地、根、境、法是法。人做種種的活動,發出種種的言說。
6)自性,每一法都有他本身的體性,這也就是言說。
7)差別,自性上還是有差別。譬如色法以變礙為性,但是有青、黃、赤、白,長、短、方、圓,地、水、火、風各式各樣的色法。心法是了別為性,但是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乃至阿賴耶識,乃至常、無常的各式各樣的差別。
8)作用,每一法都有它的作用。
9)自他,自,另外還有相對的他,彼此也是不同。
10)有、無,就是一切事情是因緣生法,有的時候有,有的時候沒有。
11)問、答,在語言上的時候,有的時候有問,有時候有答。
12)取、與,取之為己所有,與是贈送給他人。
13)這一切法裏面有正性的、也有邪性的不同,這都是語言的言句。
tāni
punas tad yathā bhūmīndriya-viṣaya-dharma-pudgala-svabhāva-viśeṣāḥ
kriyātma-parabhāvābhāva-pṛcchā-visarjanadānādāna-samyaktva-mithyātvāni
又有聽制、功德、過失、得、不得、毀、譽、苦、樂、稱、譏、堅妙智退、沈量、助伴、示現、教導、讚勵、慶慰句。
[解]1)聽制,制就是戒律,佛告訴我們這個事情不可以做,不可以殺生,不可以偷盜,這些事情。聽,就是受戒,要順從,隨順所受的戒。
2)功德、過失,受戒,隨順戒法,就有功德;犯戒就有過失。
3)得、不得,毀、譽、苦、樂、稱、譏。
4)堅妙智退,如果能夠精進地修學,就有堅強的妙智慧。如果放逸懈怠,妙智慧就會退下來,也是一種語言。
5)沈量,坐在那裏想要用功就打瞌,就是沈。量,就是心裏面分別思惟,掉舉、散亂。
6)助伴,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同時有心所法幫助他活動。
7)示現,就是苦、空、無常、無我、第一義諦、真如無為道理,在凡夫的境界來看,都隱藏在裏邊,由佛菩薩的開導把它現出來,把道理顯現出來,叫做示現,就是說法。
8)教導,法說完,佛就叫你不可以做惡事,要修學善法,要坐禪等,就叫教導。
9)讚勵,你肯這樣做,肯坐禪,能夠滅惡生善,佛菩薩就讚歎、鼓勵、勉勵你。
10)慶慰,這樣用功修行有成就,佛菩薩也來慶賀、來讚歎你,這也是一種言句。
ānujñā-pratiṣedha-guṇa-doṣa-lābhā-lābha-yaśo
'yaśaḥ-sukha-duḥkha-nindā- praśaṃ
sā-sāra-varajñāna-[pra?]mādālasya mātrā-sahāya-sandarśana-
samādāpana-samuttejana-saṃpraharṣaṇāni //
又有七言論句,此即七例句,謂補盧沙、補盧衫、補盧崽拏、補盧沙耶、補盧沙多*頁、補盧殺娑、補盧鎩,如是等。
[解]又有七種言論的言句,也叫做七例。七例句是什麼意思呢1)補盧沙,就是體的意思。2)補盧衫,是業,就是作用的意思。3)補盧崽拏,是具。4)補盧沙耶,是為。5)補盧沙多*頁,是從。6)補盧沙娑,是屬。7)補盧鎩,是依。文法上有這麼多的變化。
sapta
vyapadeśa-padāni / tāni punaḥ sapta vibhaktayaḥ / puruṣaḥ
puruṣaṃ puruṣeṇa ity ādayaḥ //
復有施設、教敕、標相、靜息、表了、軌則、安立、積集、決定、配屬、驚駭、初、中、後句。族姓等、立宗、言說、成辦、受用、尋求、守護、羞恥、憐愍、堪忍、怖畏、簡擇句。
[解]約出家人受戒、修學佛法的次第來說。
1)施設,就是受戒的時候,要安排一個壇場,就叫做施設。
2)教敕,就是和尚、阿闍黎來教導、開導受戒的人,這叫教敕。
3)標相,就是結界,有大界、小界。大界,就是出家人所居住的地方;小界,就是受戒的地方。
4)靜息,靜,就是止靜;息,就是不要說話。
5)表了,做羯磨的時候,向大眾報告,叫白眾。
6)軌則,就是所做的事情,都是有一定的規則,就是按照規則來做這件事。
7)安立,羯磨的時候,出來受戒的人要把他安排在另一個地方,眼見、耳不聞的地方。
8)積集,就是結界以後,就是三師七證,這些人要在戒場那裏集會。
9)決定,就是問遮難,先要問有沒有做什麼嚴重的錯誤。
10)配屬,就是你回答。
11)驚駭,問遮難的時候,令你心裏生恐怖。三師七證開導的時候,令你發上品心、發誠懇心來受戒,這都屬於驚駭之類。
12)初、中、後句,就是三白羯磨。
13)族姓想,就是指受戒的人,他是那一個族姓,叫什麼名字。想,就指名字說。
14)立宗,受完戒以後,就是要建立重要的事情,就是修四念處。
15)言說,同時也去教導他人、宣揚佛法。
16)成辦,受戒以後,精進不懈怠的學習四念處有成就,或者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得初果、二果、三果、阿羅漢,都叫做成辦。
17)受用,受戒,天天用功修行,在大眾僧裏面可以受用財、法二施。
18)尋求,雖某功德圓滿,還有功德沒有成就,應該尋求、學習。
19)守護,已經成就的功德,要守護,不要失掉。
20)羞恥,就是受戒,那一條戒我犯了,要知道羞恥,要懺悔還淨,叫羞恥。
21)憐愍,那個人受戒、犯戒,你要對這個人發憐愍心,叫他發露懺悔。
22)堪忍,在大眾僧裏用功修行,還要堪忍大眾僧有些事情、勤苦的事情,要能受得了,為大眾僧做事。
23)怖畏,若是犯錯誤的時候,有因果的關繫,要生恐怖心,小小的過失要生恐怖心。24)揀擇句,前面每一句都有這個句。揀擇,棄捨一切惡法,建立一切善法。
prajñapty-aprajñapti-saṃjñapti-nidhyapti-vijñapti-sthiti-vyavasthācaya-[sañcaya]-niścaya-viniyoga-vismayādi-madhya-paryavasānāni
kuśala-saṃjñā-
[pratijñā]-vyavahārānuṣṭāna-paribhoga-paryeṣaṇa-rakṣaṇa-lajjānukampā-
kṣānti-bhaya-pratisaṃkhyānāni /
又有父母、妻子等,一切所攝資具,應當廣說,及生、老等乃至所求不得、愁、歎、少年、無病、長壽、愛會、怨離、所欲隨應、若不隨應,往來顧視、若屈、若申,行、住、坐、臥、警、悟、語、默、解睡、解勞句。
[解]約世間上事情的差別。又每個人都有父母、有妻子等,在這個世界生存所需要的資具這些事情,應當廣說各式各樣的需要。以及這個人生存在這個地方,一定是要生、老、病、死的,這些怨憎會、愛別離這些苦惱的事情,乃至到所求不得,這些事情。求不得就憂愁,憂愁是在心上說。歎,是發之於口,自己在悲歎、在訴苦。或者這個人是在少年的時候,或者是這時候健康、沒有病,或者長壽。或者與相愛的人在一起;怨家的人能夠遠離。自己所歡喜的事情,都能夠成就,叫隨應。若是不隨應,有病,或者壽不長,愛別離,怨憎會,沒能滿自己意,這是屬於不隨應。心就不安,就是各處走動,各處去看消息,看看有沒有什麼機會。或者這時候身體上有屈、伸;或者說意志上不得伸展叫做屈、或者是得意叫伸。或者行住坐臥的威儀。自己有經驗,或者失意的經驗、或者是得意的經驗,自己能夠覺悟,叫做警悟。或者說話、或者是默然。睡醒,不要睡太多,叫解睡。解勞,就是休息,就是睡覺。這是世界上的一般的事情。
mātā-pitṛ-putra-dārādayaḥ
sarva-parigraha-pariṣkārā vaktavyāḥ / jātir jarā yāvad
icchā-vighātaḥ śokaḥ paridevo yauvanam ārogyaṃ jīvitaṃ
priya- samprayogo 'priya-vinābhāva icchāsampattir vipattir
abhikramaḥ pratikrama
ālokita-vyavalokita-samiñjita-prasārita-gata-sthita-niṣaṇṇa-śayita-jāgṛta-
bhāṣita-tuṣṇīm-bhāva-nidrā-klama-prativinodanāni/
又有飲、噉、咀味、串習、不串習、放逸、不放逸、廣、略、增、減、尋、伺、煩惱、隨煩惱、戲論、離戲論、力劣、所成、能成、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時、方、數、和合、不和合、相似、不相似句。
[解]約飲食不當,放逸的事情或者不放逸。
1)又有飲,或者啖,或者咀味,很有滋味,多嚼幾口。
2)串習、不串習,或者指善法說,常常的做善法,叫做串習。不串習,偶然做善事。3)放逸、不放逸,放逸,就是做惡事。
4)廣略,或者是讀書讀得很多、或者讀得很少,或者做事情很多、或者做得很少的。5)增減,或者是做善惡法,不斷的做善法,是增;不願做,就少做,就是減。
6)尋伺,內心的分別,粗動的分別,叫做尋。微細的分別心,叫做伺。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這是屬於惡、煩惱的尋伺。出離的尋伺、無恚、無害的尋伺,就是善法的尋伺。用善的尋伺來破除惡的尋伺。
7)煩惱、隨煩惱。煩惱,主要是貪、瞋、癡、慢、疑,我見、身見、薩迦耶見,各式各樣的煩惱。隨煩惱,就是煩惱的等流性。
8)
戲論、離戲論,戲論就是語言。或者是離戲論,這個人不多說話。
9)力劣,力量薄弱,不強。
10)所成、能成,所成就或者成就四禪八定,或者成就富貴榮華。能成,有大智慧、勇猛精進,能成就如意的事情;或者是糊塗、智慧不夠,造作很多的惡事,也是能成。
11)流轉,就是因果相續的叫做流轉。流,是相續的意思,因果相續不斷的流。但是,相續中有轉變。雖然是相續,但是有轉變,叫做流轉。
12)定異,決定是不一樣。做微妙功德的因,就會得到可愛的果報;若做惡事情,就得到三惡道的果報。善惡是不一樣,所以是定異。雖然是相續不斷,其中有定異。13)相應,就是善因得善果是相應,惡因就得惡果也是相應。所以相應,就是因果相稱。有異熟的因果、有等流的因果。等流的因果,發慈悲心救護一切眾生,就得長壽的果報,因和果是相稱。布施得大富,是等流果。異熟因果,因有善、惡之別,得到的果報就是無記,也是相稱的。因為,善惡的業力幫助名言種子得果報,它有這個力量,也是相稱,所以叫做相應。
14)勢速,就是因果的力量很大,但是很迅速的就結束。表示因果是相續、是無常。
15)次第,結束之後,沒有中斷,還是繼續,就是又重新開始。
16)時,就是一切因緣果報這一切有為法裏面有生滅的變化,因此而安立時間。已經生起而滅掉,就是過去;已經生起而沒有滅,就是現在;還沒有生滅的時候,就是未來。所以,在因緣生法的生滅相上安立時間;若是離開這一切法,這時間是沒有自性。所以,時間也是假的,不是真實。
17)方,就是東、西、南、北,上、下、四維,就是十方。十方,也是按照因緣生法而安立。在這裏就可以安立東、西、南、北,但是隨任何的地方都可以安立東、西、南、北。方也是假安立;離開因緣生法,方也是不可得。
18)數,在因緣生法上,一一法各有不同的性格,也就安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數目。這數目也不是真實,離開因緣生法,數目也是不可得。
19)和合、不和合,和合,就是一切因緣生法,它所具足的因緣都具足,就是和合。如果有所缺,那就是不合,不合就是沒有因緣,所生法就不可得。
20)相似,彼此相等、相同,叫做相似。等流的的因果就是相似;異熟的因果就是不相似。或者人與人有相同的地方,叫相似;人與畜生就不相似。句,這都是言說。
aśita-pīta-khāditā
svāditābhyāsāna-bhyāsa-pramādā-pramādāḥ / samāsa-
vyāsahāni-vṛddhivitarkavicāra-kleśopakleśa-prapañca-niṣprapañcā
abala-
durbalasādhya-sādhana-pravṛtti-niyamayoga-java-krama-kāla-deśa-saṃkhyā-
sāmagrya-sāma-grī-sādṛśyā-sādṛśyāni /
又有雜糅、共有、現見、不現見、隱顯句。
[解]1)又有雜糅,就是糅合在一起,燈的光和那個燈的光和合在一起,叫做雜糅。或者人與人合作,也叫做雜糅。2)共有,共同擁有的事情。3)現見、不現見,現見,是現在的事情大家現見;過去的事情、未來的事情是不現見。4)隱顯句,就是現見的事情裏面邊,也有隱顯的不同,有很顯著的容易知道、還有很隱微的不容易明白。
Saṃsṛṣṭa-sādhāraṇa-pratyakṣa-parokṣa-cchanna-prakāśāḥ
/
又有能作、所作、法律、世事、資產、真、妄、利益、非利益、骨體、疑慮、驚怪句。
[解]約眾事不同。1)能作、所作,能作就是因緣,所作就是果報;或者是人是能作,一切事是所作。2)法律,共同規定出來、共同遵守的一種規律。3)世事,世界上所有的這些私人的事、大眾的事,各式各樣的事情。4)資產,財富。5)真、妄,誠懇、真實的;也有虛偽的、虛妄的。6)利益、非利益,事情有對人有利益的;也有對人不利益的、有傷害的事情。7)骨體,眾生身體裏面的骨,以骨為體。8)疑慮,對於這些事情心裏面不決定。9)驚怪,特別的事情,內心感覺到驚、感覺到奇怪,這也是言說句。
kārya-kāraṇa-vinaya-loka-yātropakaraṇa-satya-mṛṣā-hitā-hita...āśaṅkā-kautukāni
/
又有怯弱、無畏、顯了、不顯了、殺害、繫縛、禁閉、割截、驅擯句。又有罵詈、忿怒、捶打、迫脅、訶責、燒爛、燥暑、摧伏、渾濁、聖教隨逐比度句。
[解]1)怯弱,就是恐怖。2)無畏,是不恐怖。3)顯了、不顯了,顯了,說得很明白,或者沒有說明白,或者那個道理不容易明白,叫不顯了。4)殺害、繫縛、禁閉、割截、驅擯這些事情。5)罵詈,人與人之間的這些互相罵辱的事情。6)忿怒。7)捶打。8)迫愶。9)訶責。10)燒爛。11)燥暑,也就是熱。12)摧伏,把它降伏,破壞。13)渾濁,不清淨,污濁。14)聖教,聖人所說的妙法,來教化眾生的這些事情。15)隨逐比度句,聖教是要我們隨順的實行,所以叫做隨逐。初開始是比度,由內心的去推度、思惟、觀察,慢慢的才能夠明白。以上是說眾多的言說句,由這些言說來表達眾生的思想。
śāradya-vaiśāradya-vyaktā-vyakta-badha-vandhan-āvarodhana-cchedana-pravāsanāni/
ākrośana-roṣaṇa-tāḍana-tarjana-paribhāpaṇa-dahana-kledana-
śoṣaṇa-pavana-mardana-kālupyāptāgamānumānā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