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聲聞地-第4瑜伽處-2.往世間道-1.七種作意

2.往世間道
2.1.七種作意
為離欲界欲,勤修觀行諸瑜伽師,由七作意方能獲得離欲界欲。何等名為七種作意?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
[解]得到未到地定的人,心裡面還是有欲界的欲,為了遠離欲界的煩惱,還要精進地修禪。修什麼禪呢?要修七種作意,才能夠得到離欲界的欲煩惱。怎麼叫做七種作意呢?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
tatra kāmavairāgyāya prayukto yogī saptabhir manaskāraiḥ / kāmavairāgyam anuprāpnoti / katame punas te sapta manaskārāḥ / āha / lakṣaṇapratisaṃvedī ādhimokṣikaḥ prāvivekyo ratisaṃgrāhakaḥ / mīmānsā (māṃsā) manaskāraḥ / prayoganiṣṭhaḥ prayo-gamiṣṭhāphalaś ca /

2.1.1.依六事辨
2.1.1.1.初禪離欲界欲
2.1.1.1.1.了相作意
2.1.1.1.1.1.覺了欲界麁相
云何名為了相作意?謂若作意,能正覺了欲界麁相,初靜慮靜相。云何正覺了欲界麁相?謂正尋思欲界六事。何等為六?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云何尋思諸欲麁義?謂正尋思如是諸欲,有多過患、有多損惱、有多疫癘、有多災害。於諸欲中,多過患義,廣說乃至多災害義,是名麁義。云何尋思諸欲麁事?謂正尋思於諸欲中有內貪欲,於諸欲中有外貪欲。
[解]什麼是了相作意?就是這個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觀察,觀察的結果就能正確地覺知了解欲界的這些麤鄙的形相,色界初靜慮對比欲界欲,初靜慮是特別美好的地方。怎麼樣才能覺了欲界的麤相呢?就是在內心裡面尋思。尋思什麼呢?欲界的六種事情。何等為六?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
1)怎麼樣思惟觀察,欲界的欲是特別麤鄙的道理呢?這位禪師在未到地定裡面尋思、思惟:色聲香味觸的諸欲有很多的過患。有多損惱,有多疫癘,有多災害。於諸欲中多過患義,廣說乃至多災害義,是名麤義。什麼是有多過患?習近諸欲有五種過患。什麼是有多損惱?愁歎憂苦種種熱惱所依處故。什麼是有多疫癘?無量疾病所依處
故。什麼是有多災害?老病死苦所依處故。
2)怎麼樣思惟觀察諸欲麤鄙的事情?這位禪師在未到地定裡面尋思、思惟:於諸欲中有對自己身心的貪欲,於諸欲中有身心之外的貪欲。
tatra lakṣaṇapratisaṃvedī manaskāraḥ katamaḥ / āha / yena manaskāreṇa kāmānām audārikalakṣaṇaṃ pratisaṃvedayate / prathame ca dhyāne śāntalakṣaṇaṃ / kathaṃ ca punar audārikalakṣaṇaṃ pratisaṃvedayati / āha / kāmānāṃ ṣaḍvastūni paryeṣamāṇaḥ arthanye svūlakṣaṇaṃ (arthaṃ svalakṣaṇaṃ sāmānyalakṣaṇaṃ) /pakṣaṃ kālaṃ yaktiñca / tatraudārikārthaṃ tāvat paryeṣate / itīme kāmāḥ sādīnavā bahūpadravā bahvītikā bahūpasargā iti / yā eṣu kāmeṣu bahvādīnavatā / yāvad vahūpasargatā / ayam audārikārthaḥ / tatra vastu paryeṣate / asty adhyātmaṃ kāmeṣu kāmacchanda iti /

云何尋思諸欲自相?謂正尋思此為煩惱欲、此為事欲。此復三種,謂順樂受處、順苦受處、順不苦不樂受處。順樂受處,是貪欲依處,是想、心倒依處;順苦受處,是瞋恚依處,是忿恨依處;順不苦不樂受處,是愚癡依處,是覆、惱、誑、諂、無慚、無愧依處,是見倒依處。即正尋思如是諸欲,極惡諸受之所隨逐,極惡煩惱之所隨逐。是名尋思諸欲自相。
[解]1)什麼是尋思諸欲自相?這位修行人已經成就未到地定,心裡邊還有欲,障礙他不能成就色界初禪,怎麼辦呢?就是在未到地定的奢摩他裡面,要認真地觀察:這是煩惱欲,這是事欲。煩惱欲,只限於你內心有這個欲的煩惱,思惟這欲的事情。事欲,是做那件事,做那件欲的事當然也是有煩惱的。
2)這個事欲分三種,就是順樂受處,順苦受處,順不苦不樂受處。順樂受處,處就是境界,前五識所接觸的境界,也包括內心的妄想境界。這個境界能隨順引發出來樂的感覺,這是一種境界。順苦受處,這個境界能夠隨順引發出來苦痛的感覺。順不苦不樂受處,這是第三種的差別。
3)順樂受處,是貪欲依處,是想、心倒依處。樂受,是心接觸到境界的時候,有樂的感覺,樂的感覺出現以後會有什麼事情呢?內心就有貪欲,就是愛著這個樂受,貪欲是以樂受為依止而生起。就是想倒依處、心倒依處。想是取相,心裡面取著那個境界,那個境界的相貌顯現在你心裡面,就是想。這個想是顛倒,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心倒,心是指煩惱,接觸到樂受的時候,就在這裡生貪心,就叫做心倒。在還沒有生貪欲之前取著那個境界,而不知道那個境界是有過患,是有災難,是虛妄不真實,不知道;認為是真實,叫想倒。心倒就在想倒為依止而生起貪心,所以是心倒依處。
4)順苦受處是瞋恚依處,如果欲的境界令你生苦惱,這個時候是瞋恚心的依止處,就是這個苦惱令你生瞋心。是忿恨依處,忿恨和瞋恚是一回事,但是在時間上有差別;當時叫做瞋恚,這件事過去以後心裡面還是瞋恚,就叫做忿恨,忿恨不捨。
5)順不苦不樂受處是愚癡依處,如果欲的境界,這個時候也沒有令你生苦惱,也沒有令你感覺到快樂,也不苦也不樂的這個境界的時候,是愚癡的依處。因為這個時候,沒生貪心,也沒生瞋心,心裡面也不知道這也是虛妄,這是畢竟空,這是一個有大災難的地方,不知道就叫作愚癡依處。是覆、惱、誑、諂、無慚、無愧依處,覆就是隱覆、隱藏,我有不對的地方我隱藏,我好像很清淨,隱藏叫做覆。惱是觸惱,我去觸惱這個人叫他苦惱,這是惱。誑,就是欺誑前面那個人。諂媚、無慚、無愧的依止處。自己做錯誤的事情,自己還沒有羞恥心,叫做無慚。我做錯誤的事情沒有羞恥心,我看見有道德的人,看見佛菩薩的時候,心裡也沒有羞恥心,這叫做無愧。是見倒依處,見,有智慧的意思。有智慧的人才能說見倒,沒有智慧的人,只是有想倒、有心倒,還沒有見倒。
6)什麼叫諸欲自相?就是正尋思,不是馬馬虎虎地;是很鄭重地在奢摩他裡面觀察。觀察色聲香味觸各式各樣的欲,這些欲裡面有極惡的,極大罪過的諸受之所隨逐,就是前面說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隨逐你。極惡煩惱之所隨逐,有這麼多的受,由受而又起很多的煩惱,貪煩惱、瞋煩惱、覆、惱、誑、諂、無慚無愧這些煩惱,這些煩惱也隨著都來。是名尋思諸欲自相。
tatra svalakṣaṇaṃ paryeṣate / amī kleśakāmāḥ / amī vastukāmāḥ / te punaḥ sukhasthānīyā duḥkha-sthānīyā aduḥkhasukhasthānīyāś ca / sukhasthānīyāḥ kāmarāgādhiṣṭhānāḥ / saṃjñācittaviparyāsādhiṣṭhānāḥ / duḥkhasthānīyā[ḥ] punar dveṣādhiṣṭhānāḥ krodhopanāhādhiṣṭhānāḥ / aduḥkhāsukhasthānīyāḥ mrakṣapradāśamāyāśāṭhya[ā] hrīkyama(kyā)napatrāpyādhiṣṭhānā dṛṣṭi-viparyāsādhiṣṭhānāś ca / evam anī kāmāḥ praduṣṭavedanānugatāś ca pratyastakleśānugatāś caivaṃ kāmānāṃ svalakṣaṇaṃ paryeṣate /

云何尋思諸欲共相?謂正尋思此一切欲,生苦、老苦廣說,乃至求不得苦等所隨逐,等所隨縛。諸受欲者,於圓滿欲驅迫而轉,亦未解脫生等法故,雖彼諸欲,勝妙圓滿而暫時有,是名尋思諸欲共相。
[解]這樣思惟諸欲自相,有強大的力量,能夠調伏使令欲煩惱不動,有這個力量但不能斷。要斷這個欲的煩惱,就要思惟共相才可以,共相是有力量。不過目前這個人他是修世間法,世間禪、不是出世間禪。云何尋思諸欲的共相呢?就是一切的欲共有這樣的相貌,這叫做共相。
1)在奢摩他裡面如是觀,這一切的色聲香味觸的欲,有生苦,所有的眾生受生都是有欲,不然他不受生;就是到地獄的眾生,得果報的時候,也是有欲,歡喜那地方,才能去,不然不會受生,不會墮落地獄。所以都有生的苦惱,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僧恚苦,乃至到求不得苦,這麼多的苦等所隨逐,就隨逐這個欲,若有欲就有這麼多的苦隨逐。等所隨縛,隨逐你、綁住你,你歡喜欲,苦就和它在一起。要做如是觀:若有欲就有這麼多的苦。
2)這一切享受欲的人,於圓滿欲驅迫而轉,就是感覺這個欲還不圓滿,還要再好一點,再圓滿一點,你受這樣的欲的逼迫,這樣圓滿欲這個希望心,它驅使、逼迫你活動,想辦法更好一點。希望這個欲更好一點,總感覺不滿足,當然這個人也沒有解脫生老病死這些苦惱的境界。雖然有的人福報大一點,他的欲就比一般人好一點,那個欲就勝妙圓滿;但是圓滿是圓滿,也是暫時的,不會永久的,隨時忽然間就被破壞、敗壞,變成冤家,變成苦惱。這是思惟無常,思惟苦;這是一切欲的共相,都有這種相貌。
tatra kathaṃ sāmānyalakṣaṇaṃ paryeṣate / sarva ete kāmā jātiduḥkhatayā jarāduḥkhatayā yāvad icchāvighātaduḥkhatayā samasamam anubaddhāś cānuśaktāś ca / ye 'pi kāmopabhogino mahatyāṃ kāmasampadi varta[n]te /te 'pi jātyādidharmatayā avinirmuktās tāvat kālikī sā teṣāṃ sampat / evaṃ sāmānyalakṣaṇaṃ paryeṣate /

云何尋思諸欲麁品?謂正尋思如是諸欲皆墮黑品。猶如骨鎖 ,如凝血肉,如草炬火,如一分炭火,如大毒蛇,如夢所見,如假借得諸莊嚴具,如樹端果。追求諸欲諸有情類,於諸欲中,受追求所作苦,受防護所作苦,受親愛失壞所作苦,受無厭足所作苦,受不自在所作苦,受惡行所作苦,如是一切如前應知。
[解]怎麼樣來尋思觀察諸欲的麤品?就是在奢摩陀裡面,鄭重地觀察這麼多的欲都是有過患的,都是污穢的,這樣思惟它皆墮黑品。
1)怎麼叫做墮黑品?這裡用譬喻,來顯示諸欲的八種的過患。
a)猶如枯骨,就像枯骨,骨頭上沒有肉,只是骨頭。這個欲就像枯骨似,沒有肉,但是有點味道;有點味道,就一直啃這個骨頭,還不能飽滿,因為沒有肉不能飽滿,但是還是感覺到有味道,不能放棄,所以猶如枯骨。
b)如凝血肉,這個欲就譬喻像凝聚很多血在裡邊的肉。凝血肉有什麼過失呢?就是各式各樣的欲,就引起很多人會來競爭。
c)如草炬火,就是草把它堆在一起,點起火;這個欲就像火似,親近它就是被火燒,令你苦惱。
d)如一分炭火,如大火坑,這個欲是非法的因緣,是罪過的因緣,就像大火坑似的,親近這個欲,到火坑裡出不來,親近欲的時候,會生起渴愛,怎麼叫生渴愛?使令貪愛越來越厲害。
e)如大毒蛇,這個欲就像大毒蛇似,親近它就為蟒毒所害,佛法中的賢人、聖人都遠離這個蟒毒,遠離於欲。
f)如夢所見,像夢裡面看見的事情很滿意,醒夢就沒有;一切的欲也像夢中所見的事一樣,很快的就變,不是真實的,都是虛妄。
g)如假借得諸莊嚴具,這個美好的境界是借來,還要還人家,也是無常。
h)如樹端果,就像樹最高的地方有一個果熟,想要取那個果,可能從樹上掉下來摔死;若親近欲,有喪失生命的危險,是令你放逸的一個所依之地。
2)追求諸欲的這些人,
a)受追求所作苦,追求的時候要做種種的方便,才可能會拿到,很辛苦。
b)受防護所作苦,若拿到欲以後,又怕失掉,要保護它也很辛苦。
c)受親愛失壞所作苦,如果沒有知識保護,或者有知識也沒有保護住,把所親愛的這些欲都失掉,心裡面特別苦。
d)受無厭足所作苦,沒有失掉,這個所有權一直是屬於你,還是不滿足,還要繼續的活動,也還是辛苦。
e)受不自在所作苦,有欲的時候,繼續發展這個欲,還是不自在,很多的人來打主意
,有很多很多的問題。
f)受惡行所作苦,若對我不利的時候,就是要採取種種非法手段來傷害對方。如是一切苦,如前於食知量中說有追求種類過患。
kathaṃ pakṣaṃ paryeṣate / kṛṣṇapakṣapatitā ete kāmāḥ / asthikaṃkālopamā mānsapeśyupamās tṛṇolkopamāḥ /aṃgārakarṣūpamāḥ / āśīviṣopamāḥ / svapnopamāḥ / yācikālaṃkāropamāḥ / tṛṇaphalopamāś ca / paryeṣamāṇā api satvāḥ(ttvāḥ) kāmān paryeṣaṇākṛtaṃ (/) duḥkhaṃ pratisaṃvedayanti / ārakṣākṛtaṃ snehaparibhraṃśakṛtama(ā)tṛ-ptikṛtamasvātantryakṛtaṃ duścaritakṛtaṃ ca duḥkhaṃ pratisaṃvedayanti / pūrvavad eva tāvat sarvaṃ veditavyaṃ/

如世尊說習近諸欲,有五過患。謂彼諸欲,極少滋味,多諸苦惱、多諸過患。又彼諸欲,於習近時,能令無厭、能令無足、能令無滿。又彼諸欲,常為諸佛及佛弟子,賢善正行、正至善士,以無量門呵責毀呰。又彼諸欲,於習近時,能令諸結,積集增長。又彼諸欲,於習近時,我說無有惡不善業而不作者。
[解]如世尊說:習近諸欲,習近就是親近,就是同這個欲接觸,親近它,有五種過患。
1)你所追求的諸欲,就是你追求到,那個樂的滋味不多,令你滿意的地方不多;而多諸苦惱,其他還有很多苦惱的事情令你苦惱。多諸過患,有苦惱的境界現前,心裡面就苦惱,這就是過患,很多的過患。
2)又彼那麼多的欲,在親近它的時候,雖然欲有很多苦惱境界,但是能叫你不厭煩,你感覺到好;感覺到好,還感覺不滿足,還要再好。能令無滿,沒有限期地永久的追逐下去,滿是限期。無滿,就是沒有限期,沒有說到這個時候就不要欲,今生有欲,來生還是有欲,一直的延續下去。
3)又彼那麼多的欲,凡夫所歡喜的欲,常是為諸佛,及佛陀的弟子;佛陀的弟子是什麼樣人呢?是賢善者,就是非常的誠實,沒有過失、沒有過患,修學聖道的人。正行,不做一切顛倒的事情。正至,他的內心得到清淨的智慧,到第一義諦那裡,心裡面寂靜,破除一切煩惱的流動,就是得聖道的人,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得無生法忍的大菩薩都是這樣。這些人都是善士,沒有貪瞋癡,有諸功德的人叫善士。這些人都是大智慧,用種種的方式呵責受欲的人現在有很多的罪過,毀訾受欲的事情將來有很多的苦惱。
4)又彼那麼多的欲,在親近他的時候,能令很多的煩惱都栽培出來、增長,貪心就特別大,瞋心也特別大。原來沒有這麼多的貪心,也沒這麼多的瞋心;但是一親近欲的時候,貪心就會大起來,瞋心就越來越大起來,疑惑心還是更大,這也是一種過患。
5)又彼諸欲,在習近的時候,佛說沒有惡不善業,這種不善業不作的;什麼有罪過的事情都會做,然後來滿足自己的所欲。
tathā kāmān pratiṣevataḥ / paṃcādīnavā uktāḥ bhagavatā alpāsvādāḥ kāmāḥ bahu-su(duḥ)khā bahvādīnavāḥ [/] kāmān khalu pratiṣevamāṇasya nāsty alaṃ tāvat tṛptitā ca paryāptitā vā anena paryāyeṇa kāmā vigarhitā buddhaiḥ buddhaśrāvakaiś ca sadbhiḥ samyag gataiḥ satpurusaiḥ [/] kāmān khalu pratiṣevamāṇasya saṃyojanāny upacayaṃ gacchanti / nāsti cāsya kiṃcit pāpakam akuśalaṃ karmākaraṇīyaṃ vadāmi /

如是諸欲,令無厭足,多所共有,是非法行、惡行之因,增長欲愛,智者所離,速趣消滅,依託眾緣,是諸放逸危亡之地。無常虛偽妄失之法,猶如幻化,誑惑愚夫。
[解]1)如是諸欲令無厭足,這麼多的欲,若親近它的時候,令你不滿足。
2)多所共有,很多人都有權力要和你爭。這個欲是共有的,但是受用正法不是。如說這個地方是我的,有這麼多的房地產是我的,轉眼間就是別人的,是共有。所以,不要特別執著這件事:這是我的,這是自己找苦惱吃。
3)是非法行惡行之因,是不合道理的行動,有罪過的事情的一個因緣,你要享受欲,就會做非法行,做惡行。什麼是非法行?非善故名非法行。什麼是惡行?它能使令你墮入三惡道。
4)增長欲愛,這個欲愛一直地增長。煩惱為什麼這麼容易現前呢?從無始以來就老是做這件事,所以很容易生起。
5)智者所離,若相信佛法的智慧的人,要遠離這種事情。
6)速趣消滅,就算你得到欲,也很快的就失掉。
7)依託眾緣,因為它本身它不堅固,它要仗託各式各樣的因緣才能有這個欲,所以它很容易就敗壞。
8)是諸放逸危亡之地,若親近欲就令你放逸,令你危險,生命都丟掉。
9)世間上這些欲都是無常的、是變化的、是虛偽的。無常就好像是常住的,我們認為是常,就被無常所欺騙。本來那些欲都是虛偽的,我們認為是真實的,就被虛偽欺騙。這都是妄失之法,就像幻術所變化的事情好像真的一樣,實在是假的。而這些事情就是愚癡人被它欺騙;就是常、樂、我、淨。無常、苦、無我、不淨,偏要執著它是常、樂、我、淨,這是顛倒。
itīme kāmā atṛptika[ā]rakā[ḥ] sādhāraṇā adharmaviṣamacaryāhetavaḥ / kāmatṛṣṇā-vivardhakāḥ satāṃ vivarjanīyāḥ kṣipram viṣayagāminaḥ pratyayādhipā pramāda-bhūmayo riktā anityāstucchā mṛṣāmoṣadharmāṇo māyopamāḥ bālalāpanāḥ/

若現法欲、後法欲,若天上欲、人中欲,一切皆是魔之所行,魔之所住。於是處所,能生無量依意所起惡不善法。所謂貪、瞋及憤諍等,於聖弟子正修學時,能為障礙。由如是等差別因緣,如是諸欲,多分墮在黑品所攝 ,是名尋思諸欲麁品。
[解]若現法欲,就是這個人現在的生活裡邊的境界有欲。若後法欲,就後來的、將來的生命體也有一些令你滿意的這些欲。現法欲、後法欲,在時間上說。若天上欲、若人中欲,這是約處所說。不管是怎麼樣情形,一切都是魔王活動的境界,是魔所居住的地方,就是不離開這個地方。在這麼多欲的地方,能生出來很多的,依止你的內心生起惡不善法,這就是你不能解脫魔的境界;主要是內心的煩惱魔。所謂貪、瞋及憤諍等。什麼是魔?就是內心裡面的貪心就是魔,你內心裡面的瞋就是魔,你內心裡面的憤恨、鬥諍這些事情都是煩惱魔,就是魔。如果你歡喜到三寶裡邊來為聖人做弟子,修學聖道的時候,這些貪、瞋、憤諍這些煩惱魔能障礙你不能修聖道。這麼多各式各樣的因緣,多分墮在黑品所攝,是名尋思諸欲麤品。
ye ca dṛṣṭadhārmikāḥ kāmāḥ ye ca sāṃparāyikāḥ ye ca divabcyāḥ ye ca mānuṣyakāḥ / mā[ra]mārabhyaiṣa gocaro mārasyaiṣa nivāpo yatreme 'nekavidhāḥ pāpakā akuśalā dharmā mānasāḥ saṃbhavanti yadutābhidhyā vyāpāda(ā)[ḥ] saṃrambho vā ye vā punar āntarāyikā bhavanty āryaśrāvakasyāśikṣamāṇasya anekaparyāyeṇa kṛṣṇapakṣa-patitā ete kāmā yad bhūyasā [/] evam pakṣaṃ paryeṣate /

云何尋思諸欲麁時?謂正尋思如是諸欲,去來今世,於常常時、於恒恒時,多諸過患、多諸損惱、多諸疫癘、多諸災害。是名尋思諸欲麁時。
[解]怎麼叫做尋思諸欲麤時?就是認真的在奢摩他裡面觀察,這麼多的欲在時間上說是過去的、未來的和現在的。就是過去、未來,如果你不轉變,不修四念處不能離欲的話,過去、未來是常常時在欲裡邊,恆恆時在欲裡邊的。像前面說過諸過患,前面說的多諸損惱,多諸疫癘,多諸災害,是名尋思諸欲麤時。
atītānāgatapratyutpanneṣv adhvasu anityaṃ mityakālaṃ-(ma) dhruvaṃ dhruvakālame te kāmāḥ / evaṃ bahūpadravāḥ bahūpasargā bahvādīnavā ity evaṃ kālam paryeṣate /

云何尋思諸欲麁理?謂正尋思如是諸欲,由大資糧、由大追求、由大劬勞,及由種種無量差別工巧業處,方能招集生起增長。又彼諸欲,雖善生起,雖善增長,一切多為外攝受事;謂父母、妻子、奴婢、作使、親友眷屬。
[解]什麼是尋思諸欲麤理?在奢摩他裡,觀察這麼多的欲什麼原因、什麼緣由才能出現呢?由大資糧,有大的福德資糧。前生做過很多有漏的善法,在社會上有很大的貢獻,對多人有幸福的貢獻,對於父母親屬的人都有好心腸的照顧,對於社會上貧苦的大眾也有照顧,要這樣的資糧,才能出現諸欲,令你滿意。由大追求,你做這個功德,有這個資糧,等到今生你還是要去求,那個欲不會自然來。由大劬勞,你要費多少辛苦。及由種種無量差別工巧業處,各式各樣的智慧你才能成就。方能招集生起增長,這欲才能現起,欲才能增長。又那麼多的欲,雖然是善生起,善者能也,你有這麼大的資糧,有這麼大的追求,那麼多的無量差別工巧業處,你是現起諸欲,又能有智慧,使令那個欲得到擴展。一切多為外攝受事,這些欲都是屬於外邊的境界,而是你的所有權,攝受就是由你來控制,但是都是外面的事情。就是父母、妻子、奴婢、作使、親友、眷屬這些人,你去利益這些人,叫這些人都有滿意的欲。這是觀待道理,要有這麼多的因緣才有這樣的欲。
kathaṃ yuktiṃ paryeṣate / mahatā saṃrambheṇa mahatyā paryeṣṭyā mahatā pariśrameṇa vividhair vicitraiḥ śilpakarma-sthānaiḥ kāmāḥ saṃhriyante / nirvvartyante upacīyante [/] te punaḥ sūpacitā api sunirvartitā ‘pi / yāvad eṣa bahirdhā parigrahavastunaḥ mātā(tṛ)-pitṛputradāradāsīdāsakarmakarapauruṣeyamitrāmātyajñātisālohitānāṃ /

或為對治自內有色麁重四大,糜飯長養,常須覆蔽,沐浴、按摩,壞斷、離散、消滅法身,隨所生起種種苦惱。食能對治諸飢渴苦,衣能對治諸寒熱苦,及能覆蔽可慚羞處,臥具能治諸勞睡苦,及能對治經行住苦,病緣醫藥,能治病苦。是故諸欲,唯能對治隨所生起種種苦惱,不應染著而受用之。唯應正念,譬如重病所逼切人,為除病故服雜穢藥。
[解]1)這個欲有什麼作用呢?或為對治自內有色麤重的四大,我們在欲界的內裡面的有色的這種身體,而這是個麤重,粗劣、鄙劣的四大,地水火風。糜飯長養,糜是粥飯,各式各樣的菜來長養你的身體。常須覆蔽,常須要保護這個身體。還要沐浴,還要按摩他。壞斷、離散、銷滅法身,隨所生起種種苦惱,雖然保護,他也還是一樣會壞,身體會壞斷、會離散、會銷滅,這些種種的事情會傷害你的身體。隨著各式各樣的因緣就會現起種種的苦惱,就是壞苦。
a)什麼是為對治自內有色麤重?自內所依,由三個相貌就會完全知道。一、由自性,二、由因緣,三、由過患。
b)由自性是什麼意思呢?謂由有色,顯示其餘一切身之共相,及由麤重顯其各別身之自相 。現在身體很健康,病痛就隱藏在那裡這叫做麤重;現在沒有煩惱,煩惱就隱藏在那個無煩惱那個地方,這些種種苦惱的事情都在那裡叫做麤重。
c)由因緣是什麼意思呢?謂由四大,顯示一切身共相因緣,及由糜飯長養,顯示身既生已令住的因緣,沒有飲食長養,身體就不能存在下去。
d)由過患是什麼意思呢?復有二種,謂無常性及與苦性,這是過患。若於寒時為治寒苦,常須覆蔽,要有房子、要有衣服這些事情。若於熱時為治熱苦,常須沐浴。涉路作業有劬勞者,為治勞苦常須按摩,當知此類名為苦性。
e)或者是用手,或者是用土塊、或者石頭塊,或者是木杖等來觸對你的身體,就是破壞法故,能把你的身體的健康破壞。刀若碰到,就把身體弄斷,是斷壞法故。若死掉以後就是埋在地裡面,或火燒,或為種種傍生諸蟲所食噉故,或沒有埋,暴露在曠野裡邊,風日慢慢地也就破壞,皆是散壞磨滅法性,當知此類是無常性。以前大家在一起住,現在分開幾千萬里,叫離散。分散以後又變壞,完全沒有,名為磨滅。
2)食能對治諸飢渴苦,飲食能對治身體裡面飢渴之苦,有這個作用。衣能對治諸寒熱苦,及能覆蔽可慚羞處。臥具能治諸勞睡苦,及能對治經行住苦,病緣醫藥能治病苦。
3)由前面佛陀的開示,對於諸欲應該抱持什麼態度呢?唯能對治隨所生起種種苦惱,應該學習佛法用佛法來對治這些事情,這些煩惱、苦惱的事情。不應染著而受用之,還是可以受用,但是不要執著。
4)修行人就要端正自己的心念,受這些欲的時候,內心保持清淨。譬如那個人得到很重大的病,逼迫他像刀切他似的,這個人為了破除這個病苦,就服用雜穢、污穢,很苦、很澀、很不好的那個藥。
asya vā punaḥ kāyasyādhyātmikasye rūpiṇa audārikasya ca[ā]tur-mahā-bhūtikasyau-danakalmāṣopacitasya nityotsadanasnapanapārimardanabhedana(c)-cchedana-vikira-ṇavidhvaṃnsa (dhvaṃsa) na dharmeṇa utpannotpannaduḥkhamātrapratīkārāya samvartante / kṣudduḥkha-pratīkārāya bhojanaṃ / śītoṣṇaduḥkhapratīghātāya / hrīkopana-praticchādanāya (/) ca vastraṃ [/] nidrākla-maduḥkhapratīghātāya ca śayanāsanaṃ / caṃkramasthānaduḥkha-pratighātāya ca / vyādhiduḥkhapratighātāya ca (/) glānabhaiṣajyam iti duḥkhapratīkārabhūtā ete kāmā iti /naite raktena paribhoktavyāḥ/na saktena nānyatra vyādhigrastenaivātureṇa vyādhimātropaśamāya bhaiṣajyam

又彼諸欲,有至教量證有麁相。又彼諸欲,如是如是所有麁相,我亦於內現智見轉。又彼諸欲,有比度量,知有麁相。又彼諸欲從無始來本性麁穢,成就法性、難思法性、不應思議、不應分別。是名尋思諸欲麁理。如是名為由六種事,覺了欲界諸欲麁相。
[解]1)又這麼多的欲,有佛陀的法語為量,佛陀的法語我們以它為準,可以真實的知道這些欲都是苦,證有麤相。
2)又彼諸欲如是如是所有麤相,像前面講的這些苦惱境界,我自己在心內思惟,我用從佛法聞思修得來智慧觀察,的確是苦,這叫做現證量。
3)又彼那麼多的欲,若是這個欲和那個欲對比的時候,就會知道這都是苦惱境界,這
就是比度量。
4)又彼諸欲從無始劫以來,欲的本性就是麤劣、污穢。成就法性,從來就是這樣子。難思法性,這件事是不可思議。不應該思議,也不要分別。是名尋思諸欲麤理。前邊這一大段文就是由六種事,義、事、相、品、時、理,可以覺了欲界的諸欲的苦惱相。
āptāgamo ‘py eṣaḥ /tathaite kāmāḥ evaṃ caivaṃ caudārikāḥ / pratyātmam api me jñā-nadarśanaṃ pravarteta / ānumāniko 'py eṣa vidhiḥ /prakṛtiś caiṣā kāmānāṃ anādikālikā prasiddhadharmatā acintyadharmatā / sā na cintayitavyā(ḥ) / na vikalpayitavyety evaṃ yuktim paryeṣate / sa evaṃ kāmānām audārikalakṣaṇaṃ pratisaṃvejya yad uta saḍbhirvastubhiḥ

2.1.1.1.1.2.覺了初靜慮靜相
復能覺了初靜慮中所有靜相,謂欲界中一切麁性,於初靜慮皆無所有,由離欲界諸麁性故,初靜慮中說有靜性,是名覺了初靜慮中所有靜相。即由如是定地作意,於欲界中了為麁相,於初靜慮了為靜相,是故名為了相作意,即此作意當言猶為聞思間雜。
[解]這位禪師在未到地定裡邊,還應該觀察什麼?初靜慮中所有靜相,色界初禪裡面,超過欲界的苦惱相,那裡寂靜微妙的相貌,也應該知道。
1)就是欲界中一切的麤性,這些苦惱境界,初靜慮都沒有。色界初禪為什麼沒有?因為遠離欲界的這些苦惱境界,色界初禪沒有欲,所以就沒有欲的這些苦惱境界。沒有欲界的苦惱相,就說初靜慮裡有很多寂靜、微妙的境界。是名覺了初靜慮中所有靜相。
2)即由如是定地作意,就是在未到地定裡邊這樣觀察。在欲界裡邊,知道欲界的苦惱相,不是散亂心的境界。在未到地定裡邊觀察初禪,它那裡是特別的理想,是我們欲界所不能及的。是故名為了相作意。
3)就這個了相作意,也就是未到地定裡的作意,應該說雖然達到未到地定的程度,內心裡面還是不能夠遠離聞思,不能放棄這件事,聞思還需要有。什麼意思?就是這位得未到地定的人,若想要修初禪,還要親近善知識。要依靠善知識的教授、教誡,教授,這件事情應該這麼做;教誡,是這件事不可以做,要聽他的教導。或者不是他人的教誡教授,是他依據佛陀的修多羅為你講,聽聞佛陀說的正法為所依止,以佛陀的正法為所依止。令初禪的作意現前,覺了欲界麤相,及初靜慮辨相故。因為,他還須要向善知識學習,向經論學習,所以猶為聞思間雜。
prathame dhyāne śāntalakṣaṇaṃ pratisaṃvedayati nāstye tat sarvaśa audārikatvaṃ (/) prathame dhyāne yad etat kāmadhātāv ity anenaudārikalakṣaṇaṃ pratisaṃvedayate / prathame ca dhyāne śāntalakṣaṇam ayam ucyate lakṣaṇapratisaṃvedī manaskāraḥ /sa khalv eṣa manaskāraḥ / śrutacintāvyavakīṇṇo[r] veditavyaḥ/

2.1.1.1.2.勝解作意
彼既如是如理尋思,了知諸欲是其麁相,知初靜慮是其靜相。從此已後,超過聞、思,唯用修行,於所緣相發起勝解,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既修習已,如所尋思,麁相、靜相,數起勝解,如是名為勝解作意。
[解]1)那個禪師已經這樣成就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裡面這樣如理的尋思,了知諸欲是麤相,知道初靜慮是其靜相。從此已後,超過聞思,前邊有一段時間需要學習,學習終究有一天畢業,畢業以後,就再也不去學習。唯用修行,就唯獨單獨自己用功修行。在未到地定裡邊,對所緣相,發起勝解,勝解就是毘缽舍那,在所緣境上修觀。就是修止,也修觀,這就叫做勝解作意。
a)什麼是所緣相?就是你從那個善知識那裡學習來的,或者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所知事。如所知事顯現的相貌領受他,然後在心裡面作觀。彼所知事相似影像顯現,名所緣相。彼所知事就是相似影像顯現,與所知事相似的影像;就是善知識、或者修多羅裡面,告訴你那個修止觀的所緣境,所緣境就是所知事的相似的影像。譬如說到埋死人的地方,看死人的不淨,就是所知事。靜坐的時候你心裡面現出來,就叫做相似的影像。相似的影像這是親所緣緣,所知事是疏所緣緣,這就叫做所緣相。
b)什麼是超過聞、思,唯用修行?
b1)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說,亦不如說。亦依於文,依就是根據,根據修多羅經律論裡面的話去學習。亦不依文,有的時候也不根據那些文去學習。就是佛說的這一切法裡面有的是了義、有的是不了義;了義的可以隨順學習,不了義的不能隨順學習。亦如其說,亦不如說,他要為人說法的時候,有的時候也是根據經論上去說法,有時候也不根據經論;但是說出來的話與經論是合的,不會違背經論。
b2)能善意趣,有修慧的這個人的智慧很高,他能夠通達佛教的意趣,佛法的意趣,能知道文裡邊的義,而又知道文義的意趣。
b3)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極順解脫,已能領受成解脫義。所知事同分,與所知事相似的那一部分。三摩地所行影像,那個同分的影像,是得到禪定的人在三摩地裡邊,清淨心所活動的境界,就是所緣境。這個境界現前,就是已經得禪定的人,在禪定裡邊修觀的時候,極能順於得聖道的解脫,這力量非常強大。這個人不會很久就能夠見第一義諦,諸法寂滅相他可以現前,就可以得聖道。
2)這位修行人向善知識學習以後,就把這事停下來,唯用修行。他就如所尋思的麤相和靜相,數數的這樣觀察;觀察一次就停下來修奢摩他,然後再修毘缽舍。如是名為勝解作意。
sa evaṃ kāmān parijñāya prathamaṃ dhyānaṃ yathāvatparyeṣṭau(ṣyau)dārikaśānta-lakṣaṇena śrutaṃ ca cintāṃ ca vyatitkrāmyaikāntena bhāvanākāreṇaivādhimucyate / tannimi-ttālambanām eva śamathavipaśyanāṃ bhāvayati / bhāvayaṃś ca yathā yathā tām audārikaśāntatāṃ punaḥ punar adhimucyataḥ / ity a[u]papadyate /[ā]dhimokṣīko manaskāraḥ

2.1.1.1.3.遠離作意
即此勝解,善修善習、善多修習為因緣故,最初生起斷煩惱道。即所生起斷煩惱道俱行作意,此中說名遠離作意。由能最初斷於欲界先所應斷諸煩惱故,及能除遣彼煩惱品麁重性故。
[解]1)這個勝解,就是對欲界的麤劣的行相和初靜慮的微妙的行相,經過了相作意的修行,有強大力量的認識;因為有這樣的認識,常作如是觀,叫做勝解。有的時候修奢摩他,有的時候修毘缽舍那,都是在奢摩他裡邊修毘缽舍那,這叫做勝解作意。勝解作意要能夠修,又能夠習,能夠多次的來修習勝解作意。多次的修習勝解作意,這是成就遠離作意的因緣。有這樣努力,最後就有進步;什麼進步呢?最先生起的一個現象,也就是你進步的現象,什麼呢?能斷欲界的煩惱,這樣的道力成就。這個斷煩惱道是什麼?就是勝解作意,因為不斷的修,它的力量強大,能斷煩惱。即所生起的斷煩惱的道力俱行作意,它和你的內心同時活動叫作俱,就是這個作意,也就是這個強力的勝解作意。這個時候能遠離煩惱,再不會現起這樣的煩惱,所以叫做遠離作意。
2)由於這位禪師的道力,到這個時候有這種堪能性,這個堪能性是最初生起,以前從來沒有過。斷於欲界先所應斷,就是消滅欲界的煩惱,但是這個時候斷除出去的欲界煩惱是先所應斷的煩惱。什麼是先所應斷的煩惱?就是欲煩惱裡邊最強力的煩惱,微細的煩惱是在後邊才斷,先把這個強大的斷掉。及能除遣彼煩惱品麤重性故,把這個強大的欲界的煩惱斷掉,以及能除遣彼強力煩惱類的麤重性也同時的消滅,所以叫做遠離作意。
3)什麼是先所應斷的煩惱?就是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這些尋伺。什麼是煩惱品麤重?欲煩惱的麤重指什麼說呢?是憂根現行,因為有欲的人心裡面有憂愁。憂根的現行是染污相應的,就是與欲相應的這個染污心,就是欲煩惱品的麤重。若是把欲煩惱消滅,因欲而有的麤重這個憂就沒有。
4)這樣,遠離作意所消滅的煩惱有這麼兩類。欲界的煩惱,在初果、二果、三果聖人是斷除欲界的煩惱。欲界煩惱一共分九品,初品潤二生,二三四各一,五六共潤六,第七斷三品。初果聖人得初果以後,開始修八正道的時候,斷除欲界的前六品煩惱,這時候叫作二果。把那三品也斷就得三果。九品煩惱,能使令初果聖人受七番生死。所以初品潤二生,第一品煩惱它的力量大,能使令你受兩番生死。第二品、第三品、第四品,這三品各一,每一品令你受一番生死。前面受二番生死,這是二、三、四各一這是三,加起來就是五。第五品煩惱、第六品煩惱,這二品欲煩惱使令你受一番生死。七、八、九三品,令你受一番生死。加起來,九品煩惱令你受七番生死。所以,斷於欲界先所應斷諸煩惱故,這時候應該說就是斷上品煩惱。
ta(ya)syāsevanānvayād bhāvanānvayād bahulīkārānvayāt tat prathamataḥ kleśa-prahāṇāya mārga utpadyate / kleśaprahāṇāya ca mārge samutpanne yas tadbhagavato manaskāraḥ / ayam ucyate prāvivekyaḥ / sa tat prathamataḥ kāmāvacarakleśādipraheyaprahāṇāt tatpakṣye dauṣṭhulyāpagamāc ca /

2.1.1.1.4.攝樂作意
從是已後,愛樂於斷、愛樂遠離,於諸斷中見勝功德,觸證少分遠離喜樂,於時時間,欣樂作意而深慶悅;於時時間,厭離作意而深厭患,為欲除遣惛沈、睡眠、掉舉等故。如是名為攝樂作意。
[解]1)從這個遠離作意以後,這個人歡喜斷煩惱,就是他得到斷煩惱的味道,斷煩惱的時候心情快樂;這時候才知道有煩惱的苦惱,斷煩惱才知道有煩惱是苦惱的事情。所以,這時候愛樂於斷。
2)愛樂遠離,歡喜遠離煩惱,遠離煩惱的因緣,不高興有煩惱。
3)為什麼愛樂於斷、愛樂遠離呢?因為在勝解作意、遠離作意裡邊,斷煩惱的這些方法裡邊,見到殊勝的功德,斷煩惱以後心情自在安樂。
4)觸證少分遠離喜樂,觸就是接觸,證就是知;就是他接觸,他真實的知道少分遠離喜樂,因為欲界的煩惱只是斷除一少分,所以他接觸一少分的遠離煩惱的喜樂。
5)於時時間欣樂作意而深慶悅,時時地,在靜坐中或不靜坐的時候,就自己歡喜、欣樂,這個心就有歡喜的作意出來,深深地慶幸自己:我今天才斷煩惱;從無始劫來都沒斷煩惱,現在斷煩惱心裡面非常喜悅。
6)於時時間厭離作意而深厭患,也時時間厭離煩惱的存在,心裡面有這樣的作意,對於煩惱的厭患是特別的深刻。
7)為什麼這位修行人時時地有欣樂作意而深慶悅?於時時間有厭離作意而深厭患呢?為欲除遣惛沈、睡眠、掉舉等故。得到未到地定的時候,無功用任運地不昏沈也不散亂,那是相應的時候;不相應的時候也會昏沈也會睡眠也會掉舉。現在因為用欣樂作意、厭離作意能破除昏沈、睡眠、掉舉這些事情。前面這一段文說的道理,就是攝樂作意。攝,當做取講,引取的意思,自己主動地引發出來這個欣樂作意、厭離作意,就是在定裡面這樣思惟觀察。由欣樂作意除遣惛沈睡眠,由厭離作意除遣掉舉和惡作。
tadūrdhvaṃ prahāṇārāmo bhavati / vivekārāmaḥ / tasmiṃś ca prahāṇānuśaṃsada-śī[r]parīttapravivekaprītisukhasaṃspṛṣṭaḥ kālena kālaṃ prasadanīyena manaskāreṇa / saṃpraharṣayati / saṃvejanīyena manaskāreṇa saṃvejayati / yāvad eva styānami-ddhauddhatyāpagamāya (/) ayam ucyate / rati-saṃgrāhako manaskāraḥ /

2.1.1.1.5.觀察作意
彼由如是樂斷、樂修,正修加行,善品任持,欲界所繫諸煩惱纏,若行、若住,不復現行,便作是念我今為有於諸欲中貪欲煩惱不覺知耶?為無有耶?為審觀察如是事故,隨於一種可愛淨相作意思惟。猶未永斷諸隨眠故,思惟如是淨妙相時,便復發起隨習近心、趣習近心、臨習近心,不能住捨,不能厭毀、制伏、違逆。彼作是念我於諸欲猶未解脫,其心猶未正得解脫,我心仍為諸行制伏,如水被持,未為法性之所制伏,我今復應為欲永斷餘隨眠故,正勤安住樂斷、樂修。如是名為觀察作意。
[解]1)那個禪師由於攝樂作意,樂斷,歡喜斷煩惱。樂修,歡喜遠離煩惱的因緣。正修加行,有這個歡喜心,就是努力的修不淨觀,就是了相作意和勝解作意,努力的修行。善品任持,這個有意義的止觀的功德,能夠任持而不失掉。因為,功夫有成就,精進的力量也進步,所以欲界所有的煩惱纏,或者不靜坐,或者靜坐,煩惱不動,欲煩惱完全沒有。
2)因為內心裡面寂靜住,欲界的煩惱完全不活動,在心裡面就這樣檢查自己:我今天內心裡面還是有這麼多的煩惱,但是我不知道嗎?這樣檢查自己。為是沒有欲的煩惱呢?自己問自己,這麼反觀自己。為了認真的深刻的來觀察自己,就是反省自己這件事:我的欲煩惱究竟是有沒有?這件事。就要考驗自己一下;怎麼考驗呢?隨一種可愛的淨相,令人引發欲煩惱的這些淨相,故意的思惟欲的這些淨相。
3)由於這位禪師的勝解作意的修行,雖然有進步但是有限度,並沒能夠永久的消滅欲煩惱的種子。故思惟如是淨妙相的時候,就又發動隨順親近欲的這種心情就生起來。生起隨順,而後向那件事,入於這種欲的煩惱裡邊。觀察淨妙相的時候,心裡面不能夠棄捨一切的欲,不能住於清淨的境界裡面。不能夠厭毀這個欲,所以就發起隨習近心,不能制伏,所以趣習近心,不能違逆,所以臨習近心,就是隨著欲去。
4)前邊觀察,就是檢查自己,現在是自己知道。那位禪師在定裡面就這樣想:我沒有解脫這個欲的纏縛。我有的時候還修止、有的時候還修觀,實際上還沒能夠得解脫。我這個心還為這些欲的境界所制伏。如水水被堤、或者什麼障礙物把它障礙住。我的心還是為欲所制伏,未能為不淨的法性所制伏。我現在應該繼續努力永斷欲的隨眠故,還要繼續精進的安住在勝解的樂斷、樂修,還是修這個不淨觀才可以,這叫做正知。前面這兩大段:一個是觀察,一個是正知,這兩大段這就叫做觀察作意。
tasya tathā prahāṇārāmasya bhāvanārāmasya samyak prayuktasya sataḥ kuśalapakṣa-prayogopastambhakāmapratisaṃyuktaṃ kleśakarmaparyavasthānaṃ carato vā viharato vā na samudācarati /tasyaivaṃ bhavati /kiṃ santam evāhaṃ kāmeṣu kāmacchandaṃ pratisamvedayāmṃy āhosvidasantam parimīmānsayitukāmaḥ / anyatamānyata-maṃ prasadanīyaṃ śubhanimittaṃ manasi karoti / tasyāprahīṇatvāt sarveṇa sarvam anuśayasya tannimittaṃ manasikurvataḥ sevanānimnaṃ cittaṃ bhavati / sevanāpravaṇaṃ / sevanāprabho(bhā)raṃ nāpekṣāpattiyutena nirvijugupsā-(prati)vā niḥpratikū-latā / tasyaivaṃ bhavati/na me samyagvairaktaṃ vimuktaṃ cittaṃ yuduta kāmebhyaḥ saṃskārābhinigṛhītaṃ mecittaṃ vārivad ḍhṛtaṃ /dharmatābhinigṛhītaṃ (/) ya[n]nv ahaṃ bhūyasyā mātrayā tasyānuśayasyāśeṣaprahāṇāya bhūyasyā mātrayā prahāṇārāmo vihareyaṃ / bhāvanārāmaḥ / ayam ucyate mīmānsāmanaskāraḥ /

2.1.1.1.6.加行究竟作意
從此倍更樂斷、樂修,修奢摩他、毘缽舍那,鄭重觀察,修習對治,時時觀察先所已斷,由是因緣,從欲界繫一切煩惱,心得離繫。此由暫時伏斷方便,非是畢竟永害種子。當於爾時,初靜慮地前加行道已得究竟,一切煩惱對治作意已得生起,是名加行究竟作意。
[解]1)從這個觀察作意的結果,是加倍的更歡喜斷煩惱,更歡喜修不淨觀,也還是和以前一樣修奢摩他、又修毘缽舍那,修毘缽舍那就是修不淨觀。鄭重觀察,鄭重就是頻繁的意思,一次又一次的這樣修止又修觀、修觀又修止。修習對治,修習不淨觀來對治內心的欲煩惱。時時地觀察,我以前用功的時候已經斷這個煩惱;自己成就的境界也觀察,沒成就的境界也觀察。由於能夠學習前面的六種作意,結果你的心從屬於欲界的一切的欲煩惱,遠離它的繫縛。現在解脫欲的煩惱,這不是得聖道;這是暫時的,因為不淨觀的伏斷的方便的力量,把這欲煩惱停下來,是暫時性的調伏住、息滅這個欲煩惱。什麼是伏斷的方便?就是不淨觀,但是這個伏斷是暫時性。不是永久的消滅欲的種子;不淨觀達到這個程度也只是使令欲煩惱不再活動,不能究竟的斷除欲的種子。斷除欲的種子是要修無我觀、修畢竟空觀才可以。
2)正當那個時候,這位禪師在初靜慮地前加行道,就是得初靜慮以前,加行道就是努力修行不淨觀的這件事已得究竟,已經到此圓滿。欲界一切煩惱的對治法門的作意。修不淨觀的這個勝解作意已經圓滿的現起來,是名加行究竟作意。
sa bhūyasyā mātrayā prahāṇārāmo viharati / bhāvanārāmaḥ / śamathavipaśyanāyuktaḥ / paunaḥpunyena ca mīmānsate / tasya pratipakṣaṃ ca bhāvayataḥ kālena kālaṃ prahīṇā 'prahīṇatāṃ mīmānsamānasya sarvebhyaḥ kāmāvacarebhyaḥ kleśebhyaś cittaṃ visaṃyujyate / tāvat kālikayogena (/) na tv atyantād bījasamuddhāto bhavati / tasminś ca samaye prayogadhyānaprayogamārgaparyavasānagataḥ / sarvakleśaprāti-pakṣiko manaskāraḥ / saṃutpanno bavaty ayam ucyate prayoganiṣṭho manaskāraḥ

2.1.1.1.7.加行究竟果作意
從此無間,由是因緣證入根本初靜慮定,即此根本初靜慮定俱行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
[解]從這個第六加行究竟作意,不間斷,繼續努力地這樣修止修觀。由是因緣就證入到根本初靜慮定。色界四禪都稱之為根本,在佛法裡邊無量無邊的三昧都是依此為根本。成就色界四禪,在色界四禪裡邊修四念處可以得阿羅漢、可以得辟支佛道、可以得無上菩提,無量無邊的神通、無量無邊宏揚佛法度化眾生的事情,都是從禪裡邊現出來,所以稱之為根本。即此根本初靜慮定俱行作意,和定同時的作意,叫做加行究竟果作意。這樣,前六個作意: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都是未到地定;到第七作意才是色界初禪。
tasya ca samanaskārapratyayaṃ taddhetukaṃ prathamaṃ dhyānaṃ samāpadyate / maulaprathamadhyānasahagato yo manaskāraḥ / ayam ucyate prayoganiṣṭhāphalo manaskāraḥ /

又於遠離、攝樂作意現在轉時,能適悅身離生喜樂,於時時間,微薄現前。加行究竟作意轉時,即彼喜樂轉復增廣,於時時間,深重現前。加行究竟果作意轉時,離生喜樂,遍諸身分,無不充滿,無有間隙。彼於爾時,遠離諸欲,遠離一切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於初靜慮圓滿五支,具足安住。名住欲界對治修果,名隨證得離欲界欲。
[解]1)又在七種作意裡邊,這位修行人在學習到遠離作意的時候,又進一步到攝樂作意的時候,這二種作意現前的時候,離生喜樂能適悅你的身體,令你身體有喜悅。你成就欲界定的時候,得到第九心住等持,雖然心裡面很寂靜,但是沒有輕安樂,沒有喜悅這件事。得到未到地定以後,有輕安樂,但是還不是色界初禪的喜樂。現在成就遠離作意、成就攝樂作意的時候;現在轉,轉就是現起、出現的時候,相續現起叫做轉。能適悅身,能夠喜悅你的身體;誰喜樂你的身體呢?就是離生的喜樂。於時時間微薄現前,就是在靜坐的時候,時時的小小的現出來,有一種喜樂現出來在你的身體裡邊。這是微薄位,就是小小的。
2)到加行究竟作意現前的時候,即彼前面的微薄的喜樂,展轉的增長廣大。時時的入定,時時的修不淨觀、修奢摩他、修毘缽舍那的時候,這個喜樂很深重的出現,和以前不一樣。
3)加行究竟果作意轉的時候,離生喜樂普遍到你全身,沒有一個空隙的地方是沒有喜
樂。那個禪師到這個時候,第七個作意的時候,遠離欲界的一切的欲煩惱,遠離一切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成就。於初靜慮圓滿,五支都具足,安住在心一境性裡,名住欲界對治修果,這個人是在欲界裡,可能是在人間、也可能是欲界天。對治修果,修不淨觀、修七種作意成就。名隨證得離欲界欲,就是隨順他努力的修行,現在成功。
4)解說術語。
a)怎麼叫做離欲呢?就是這位佛教徒或者是緣離欲界欲的增上教法,離欲界欲是增上教法的作用,你想要離欲界欲,要學習增上教法,就是佛陀說的教法,這個教法有增上的作用,能令你離欲界欲。緣就是學習,學習這個增上教法可以離欲界欲。或者不是我自己閱讀佛陀說的教法,隨順一個善知識跟他學習,他開示我:怎麼叫做不淨?怎麼修不淨觀?怎麼修止?怎麼修觀?這些事情他開示我。從這二條道路都可以,最後結果,把欲界污染的欲煩惱消滅,這就叫做離欲。
b)怎麼叫做離惡不善法?就是能夠消滅欲界的業雜染法,欲界有三雜染:一個煩惱雜染、一個是業雜染、還一個是生雜染。業雜染,就是十不善道,就是殺盜婬妄這些事情。什麼是惡?若做殺盜婬妄、貪瞋癡、說謊話這些事情,就能使令你墮落到三惡道。什麼是不善?做惡法的時候,就能障礙你做善法,善法就不歡喜做。
c)怎麼叫做尋?就是這位修行人身口意裡面,有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的修行,就能消滅煩惱雜染和業雜染。怎麼會消滅呢?就是因為學習、修行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的關係。出離尋是什麼?就是修學不淨觀,從種種欲裡面出來,不會沈溺在欲裡邊,從欲裡邊解脫出來,所以叫做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就是修慈悲觀,這是從這些染污的尋裡邊解脫出來。現在說這個尋,是指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為什麼修行人要學習這三種尋呢?因為能對治二種雜染,煩惱雜染、業雜染。
d)怎麼叫做伺?就是能對治二種雜染,出離伺、無恚伺、無害伺。還是一樣,但是比前面微細,他的作用也是對治前面的煩惱雜染和業雜染。
e)怎麼叫做離?由修習出離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的關係,就是對治,就是消滅這二種雜染。斷所治障,就是所治的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是障礙你的出離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現在這樣修行就把這些障礙斷掉。斷掉以後,所得轉依,色受想行識是依,因為做惡事靠色受想行識,做善事也靠色受想行識,修學聖道也要靠這個色受想行識,所有的作為完全要靠色受想行識,所以是依。但是以前那個依裡邊有很多的欲煩惱、有惡不善法,現在滅掉這二種雜染,就是清淨的色受想行識,就是所得轉依,這個清淨的色受想行識就叫做離。
f)怎麼叫做生?就是從這個色受想行識裡邊生出來。
g)怎麼叫做喜?謂已轉依者依於轉識,心悅、心勇、心適、心調、安適受受所攝。譬如說是我想要得初禪,一直的沒有成功心裡面都不快樂,這一天成功心裡歡喜,這叫作喜。這個禪師修對治法,已經把色受想行識裡面欲的污染、惡不善業的污染、業雜染、煩惱雜染已經消滅,所以是已得轉依。依於轉識,色受想行識裡邊這個識是轉識,前六識叫做轉識。如果沒得初禪,當然通於前五識;現在得到初禪的時候,前五識不動,轉識就指第六識。心悅,第六識心裡面喜悅、心裡面歡喜。心勇,喜悅裡面有勇猛的力量,因為有定的時候,定裡面有勇猛的力量。心適,心裡面很適和、很和平。心調,調者順也,就是沒有衝突;心裡面有欲、有業雜染的時候很多的衝突矛盾,現在心裡面和、心裡面調。安適,心裡這個時候因為有悅、有勇、有適、有調的關係,這個時候的身口意,也就是第六識很安樂、很平安、很和平。受,這樣的感覺,就是喜的感覺。受所攝,喜的感覺不是孤獨,還有其他的心心所法在一起。
h)怎麼叫做樂?謂已轉依者依阿賴耶識,能攝所依,令身怡悅安適受受所攝。就是這位修行人已經得轉依,這個時候是依阿賴耶識,不是轉識,這是根本識。這個阿賴耶識在你不知不覺之中,它來統治這個色受想行識。令身怡悅,阿賴耶識因為這時候有定的關係,它令你的眼耳鼻舌身這個四大、這個生理的組織怡悅,怡也就是悅,有喜悅有快樂。安適、受受所攝,也還是這樣,但是這個是屬於樂。樂是無分別的境界,因為這是阿賴耶識的境界;前面那個喜是第六識,是分別。
i)怎麼叫做初靜慮?初是什麼意思呢?九次第定,按照前後次第來說,這個初禪在數目上來數這個數目的時候,它最先,它是第一,所以叫作初。什麼是靜慮?謂已斷欲界離染之法,尋伺喜樂所依,依於轉依心住一境性。這個修行人已經斷滅欲界的煩惱雜染、欲界的業雜染,生雜染還不能斷。尋伺喜樂所依,這個時候你的色受想行識裡面也有尋、也有伺、也有喜、也有樂。所依,還就是依止你的色受想行識。依於轉依心住一境性,這個時候,尋伺喜樂以什麼為依止呢?就是依於轉依的色受想行識,而心住一境性,叫作靜慮。雖然說是有喜、有樂、有尋、有伺,但是心裡還是寂靜住,和定相應的。沒得定的人,內心裡也可以有時候有歡喜、有種種分別,但是前五識隨時和外面境界接觸心裡面會亂;但是現在得初禪的人,前五識不動,和外面的境界隔絕,只是內心裡面這樣境界,所以還是在定裡面他不亂。尋、伺是得初禪的因,喜、樂是得到初禪的利益功德,心一境性是依止;這些因、這些功德,以心一境性為依止處,心一境性就叫作靜慮。
i)怎麼叫做具足圓滿住?具足,是表示修習初禪功德圓滿的人。住,就是定,這個定圓滿,就是這個修行人修成的初禪,入初禪,住在初禪裡面,或者是從初禪裡面出來,都是隨意自在。入、住、出都是自在,我願意入就入、願意住就住、願意出就出,就表示初禪的功德都具足,所以稱為具足。
j)怎麼叫做五支?於初靜慮具足五支,五個部分:一個是尋,第二是伺,第三是喜,第四是樂,第五是心一境性(十一卷)。
tatra pravivekye manaskāre vartamāno,ratisaṃgrāhake ca vivekajena prītisukhena kāyaṃ pratiprīṇayati / kadācit kenacit pratanukasaṃmukhībhāvayogena pra(ā)yoga-niṣṭhāmanaskārakālasyārati[ḥ] /kadācit kadācit dhyāna-vipulatarasaṃmukhībhāvena prayoganiṣṭhāphale punar manaskāre vartamānasya nāsti kiñcid asyā(sya) bhavati / smāraṇīyaṃ sarvataḥ kāyādyuta(dyaduta) vivekajena prītisukhena sa tasmiṃ(smin) samaye viviktaiḥ kāmaiḥ viviktaṃ pāpakair akuśalair dharmaiḥ savitarka-savicāraṃ vivekajaṃ prītisukhaṃ prathamaṃ dhyānaṃ paṃcāṅgam upasampadya viharati / kāmāvacarapratipakṣabhāvanāphale sthitaḥ kāmavairāgya[tā]m anuprāpta ity ucyate /

又了相作意,於所應斷能正了知,於所應得能正了知,為斷應斷、為得應得,心生希願。勝解作意,為斷、為得正發加行。遠離作意,能捨所有上品煩惱。攝樂作意,能捨所有中品煩惱。觀察作意,能於所得離增上慢,安住其心。加行究竟作意,能捨所有下品煩惱。加行究竟果作意,能正領受彼諸作意善修習果
[解]1)又了相作意有什麼業用呢?對於自己所應該斷的欲界粗鄙的苦惱,應該知道,要能正了知。對於所應得的初禪微妙的境界,應該知道。這位禪師得未到地定以後,想要得初禪,為斷應斷的欲界的欲,為得應得的色界初禪,心裡面建立一個願望:我要斷欲界的欲,我要得色界初禪。這個願從那裡來呢?從了相作意來。
2)勝解作意,有什麼業用呢?為了斷,為了得,正式的開始行動。前面是願,而勝解作意就是行。
3)遠離作意,有什麼業用呢?修勝解作意,達到某個程度的時候,能棄捨欲煩惱裡面的上品煩惱,欲煩惱能使令你受二翻生死,應該就是上品。
4)攝樂作意,有什麼業用呢?能捨所有中品煩惱。
5)觀察作意,有什麼業用呢?這修行人能對於自己修止觀的成就,認識它是在那一個階段,不會有增上慢這件事,安住其心。
6)加行究竟作意,有什麼業用呢?能捨所有下品煩惱,就是微弱的欲煩惱。
7)加行究竟果作意,有什麼業用呢?就是斷這麼多的煩惱以後,能得到初禪,這個果就叫作加行究竟果作意。
tatra lakṣaṇapratisaṃvedinā manaskāreṇa / yat prahātavyaṃ tat samyak prajānāti / prahātavyasya ca prahāṇāya praptavyasya ca prāptaye cittaṃ praṇidhatte / ādhimoksikeṇa ca manaskāreṇa prahāṇāya prāptaye ca samyak prayogam ārabhate / prāvivekyamanaskāreṇādhimātrajñaśāṃ-(tāṃ) jahāti / ratisaṃgrāhakeṇa sa kleśaprakāraṃ jahāti / mīmānsāmanaskāreṇa prāptinirabhimānatāyāṃ cittam avasthāpayati / prayo-ganiṣṭhena mṛduṃ kleśaprakāraṃ jahāti /prayoganiṣṭhāphalenaiṣāṃ kleśaprakārāṇāṃ bhāvitānāṃ subhāvitānāṃ bhāvanāphalaṃ pratyanubhavati /

又若了相作意、若勝解作意,總名隨順作意,厭壞對治俱行。若遠離作意、若加行究竟作意,總名對治作意,斷對治俱行。若攝樂作意,名對治作意及順清淨作意。若觀察作意,名順觀察作意。如是其餘四種作意,當知攝入六作意中,謂隨順作意、對治作意、順清淨作意、順觀察作意。
[解]1)又若了相作意、若勝解作意,這兩種作意,總名字叫做隨順作意,是厭壞對治俱行。什麼叫做隨順作意呢?就是厭壞。修不淨觀,就是色受想行識是不淨,這是一個敗壞法,膿爛、青瘀、膨脹,這是個敗壞法。生厭惡、生厭離心,厭惡這個身體。作如病、如癱、如箭,能這樣修不淨觀的時候,就叫做隨順作意。隨順什麼意思呢?能這樣修不淨觀的時候,就隨順於斷煩惱,與斷煩惱相隨順;如果不修不淨觀,而修淨觀,那就是隨順煩惱,隨順煩惱的增長廣大,而不能隨順斷煩惱,所以叫做隨順作意。表示還沒有斷煩惱,但是它能隨順斷煩惱。這樣的作意與你的心同時的活動,所以叫俱行。了相作意和勝解作意,是順於斷煩惱。
2)若遠離作意、若加行究竟作意,這兩種作意合起來是對治作意,它有能力能夠斷煩惱,能把煩惱消滅。什麼叫做對治作意呢?斷對治俱行,就是斷煩惱,把煩惱消滅,這樣的作意和你的心同時存在的,同時活動。
3)若攝樂作意,名對治作意及順清淨作意。攝樂作意是什麼意思呢?它也名為對治作意,因為能斷除中品煩惱,它有這種作用。順清淨作意,就是修六種隨念,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修這六念,能順於清淨作意。有的時候修不淨觀,修的時候心裡面也是厭煩,那時候可以轉變一下修念佛、念法、念僧的時候,心裡就生歡喜心。這樣子能隨順清淨,也是能斷煩惱。
4)若觀察作意,名順觀察作意。觀察作意是順觀察作意;隨順作意、對治作意、順清淨作意,都是四十作意裡面的一種。現在說是七種作意裡面的觀察作意,是四十作意裡面的順觀察作意。我現在這個煩惱斷沒斷啊?我現在遇見什麼境界心裡面都清淨,我是斷煩惱嗎?是還沒斷呢?自己這樣觀察自己,這叫作順觀察作意,所以和七種作意是相合。
5)前面這一段說到這七種作意,和其餘的四種作意,這四種作意是屬於四十種作意裡面的,不是七種作意。所以是七種作意之餘,也就是七種作意之外的這四種作意,要知道,可以把四十種作意裡面的四種作意,攝入到七種作意裡面的六作意裡面。因為它們都是隨順斷煩惱,所以是相合。這四種作意是什麼呢?是隨順作意、對治作意、順清淨作意、順觀察作意。
api ca yaś ca lakṣaṇapratisaṃvedī manaskāraḥ /yaś cādhimokṣikaḥ /ayam ucyate ānulomiko manaskāro 'pi dūṣaṇāpratipakṣasahagataḥ / yaś ca prārivekyo manaskāraḥ yaś ca prayoganiṣṭo 'yaṃ prātipakṣiko manaskāraḥ / prahāṇapratipakṣagavataḥ(-kṣagataḥ) [/] tatra yo ratisaṃgrāhako manaskāraḥ (/) ayaṃ prātipakṣikaś ca prasadanīyaś ca [/] tatra yo mīmānsāmanaskāraḥ ayaṃ pratyavekṣaṇāmanaskāraḥ / ity ucyate / evaṃ sati ṣaṭṣu manaskāreṣu catvāro manaskārāḥ pravidhnā veditavyāḥ /tad yathā ānulomikaḥ / prātipakṣikaḥ / prasadanīyaḥ / pratyavekṣaṇīyaś ceti /

2.1.1.2.例上諸定離下地欲
如初靜慮定有七種作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定,及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
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定,當知各有七種作意。
[解]如未到地定的人修初靜慮定,有這七種作意的經過,經過七種作意才成就。初靜慮是這樣子,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定也是這樣子。及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定,當知各有七種作意。
yathā prathamadhyānasamāpattiḥ saptabhir manskārair evaṃ dvitīyatṛtīyacaturtha-dhyānasamāpattiḥ / ākāśavijñānākiṃcanyāyatananaivasaṃjñānāsaṃjñāyatanasamāpa-ttiḥ saptabhir eva manaskāraiḥ /

若於有尋有伺初靜慮地覺了麁相,於無尋無伺第二靜慮地覺了靜相,為欲證入第二靜慮,應知是名了相作意。謂已證入初靜慮定,已得初靜慮者,於諸尋伺,觀為麁性。
[解]1)這位禪師成就初禪以後,還想要成就第二禪的時候,內心怎麼回事情呢?這位禪師對於有尋有伺的初靜慮地,發覺初禪有令人不滿意的地方。於無尋無伺第二靜慮地,有高過初靜慮的功德,是更好的境界。他發覺初靜慮的麤相,第二靜慮的靜相,就想要證入第二靜慮地,不歡喜初禪的麤相,應知是名了相作意。
2)這位禪師已經達到初靜慮定,得初禪的這個人還是在初禪裡面,觀察初禪裡面尋伺是令人不滿意。初禪的人心裡面尋伺欲界是麤,尋伺初禪是靜,尋伺本身就是一個麤,就是令人不滿意,因為心裡面老是分別,就不歡喜。
tatra yena vitarkeṣv audārikalakṣaṇaṃ pratisamvedayate / avitarkaś ca dvitīyadhyāne śāntalakṣaṇaṃ sa lakṣaṇapratisaṃvedī manaskāraḥ / dvitīyadhyāna-samāpattaye [/] tatra dhyānasamāpannaḥ / prathamadhyāna-lābhī vitarkeṣv audārikatām paśyati /

能正了知若在定地,於緣最初率爾而起,怱務行境,麁意言性,是名為尋。即於彼緣,隨彼而起,隨彼而行,徐歷行境,細意言性,是名為伺。
[解]1)尋伺是麤,怎麼是麤呢?
a)他在初禪裡面能夠很深刻的認識到,在初禪裡面,在觀察欲界的不淨所緣境,忽然間就現起來,怱務,就是很忙,不是那麼自然。行境,心在境上活動,內心在境上活動是一個怱務的行相,很忙。麤意言性,在境界上活動不是慢慢的,而是很匆忙的。意言,言就是名字,一切的名句。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有名句,沒有名句就不能說話,所以用名句詮顯一切法;名言是能詮顯,裡面有義是所詮。意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也能分別一切法義;言能詮顯一切法義,我們的心能分別一切法義;能分別一切法義和能詮顯一切法義是相似,所以叫做意言。或者是,你用名言說話,用語言詮顯一切法義,而現在內心裡面在思惟一切法義,所以叫做意言,它們是相似的。而這個意言性是麤,麤的就是那個尋;這是說尋的麤相。
b)就是於彼尋的所緣境,也是隨那個緣生起這個伺,也隨順在那個所緣境而這樣行動。但是他在所緣境上活動的時候,是慢慢地、深入地、細微地觀察,這是微細的意言性,是名為伺。這一段文,就是尋思六事,義、事、相、品、時、理,現在是尋思義。
yaḥ samāhitabhūmiko 'py ugrālambanabhārī tat prathamopanipātitayā cālambane audāriko manojalpaḥ / ayam vitarkas tadanubandhānucārī vyagracāryevālambane sūkṣmataro manojalpaḥ vihāraḥ /

又正了知如是尋、伺,是心法性;心生時生,共有相應,同一緣轉。又正了知如是尋、伺,依內而生,外處所攝。
[解]2)又這位得初禪的人,在初禪裡邊這樣觀察,
a)知道初禪這個尋伺是心法性,是屬於心法。心生時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若一現起的時候,尋伺才現起;因為心是王,尋伺是心所,若王現起,心所法也就現起。共有,它和心是同時存在,有是存在,共就是同,同時存在。相應,就是和的意思,心王和尋伺的心所,他們和合在一起工作。同一緣轉,同一個所緣境上活動;心王在這個所緣境上活動,尋伺也在這個所緣境上活動;尋在這個所緣境上活動,伺也在同一個所緣境上活動。
b)他在初禪裡面,還做如是觀,知道這個尋伺,依內而生。依內裡邊的根而生起,就是意識由意根而生,這個尋伺也是因意根而生。外處所攝,它是法塵;眼耳鼻舌身意是內處,色聲香味觸法是外處,就是法處所攝。這個尋伺的心所法是在法塵,法處所攝。這是尋思事。
ete punar vitarkavihācārāś caitasikāś cetasy utpadyamānā utpadyante / sahabhuvaḥ saṃprayuktā [ḥ] / ekālambanavṛttayaḥ / evam ete adhyātmam utpadyante / bāhyāya-tanasaṃgṛhītāś ca /

又正了知如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所攝。從因而生,從緣而生,或增或減、不久安住,暫時而有,率爾現前,令心躁擾,令心散動,不靜行轉。求上地時,苦住隨逐,是故皆是黑品所攝。隨逐諸欲,離生喜樂、少分勝利。隨所在地,自性能令有如是相,於常常時、於恒恒時,有尋有伺心行所緣,躁擾而轉,不得寂靜。以如是等種種行相,於諸尋伺,覺了麁相。
[解]3)又正了知一切的尋伺,有過去的尋伺、有未來的、有現在的所攝,有時間上的不同。這是尋思時。
4)從因而生,每一個法都有自己的種子。從緣而生,就是有增上緣、有所緣緣、還有等無間緣,心法有這四緣生。或增或減,有的時候尋伺的範圍很大,有的時候很少、境界不多。不久安住,暫時而有,它不是永久的在那裡活動的,是暫時而有。率爾現前,就是忽然間尋伺就來。令心躁擾,使令心在種種的分別、活動,就是躁動擾亂你的心。令心散動,不靜行轉,心裡面不寂靜;心和心所法在所緣境上活動,叫作行;轉,就是相續的活動叫轉。這是尋思相。
5)原來這個人是在欲界,想要得初禪,所以,用尋伺的方法修止觀,就得初禪,這個時候用這個尋伺,努力的修行,在沒有成就的時候,心裡面是苦住所攝,不是快樂的,所以尋伺不是個理想的事情。沒有成功的時候,想要棄捨欲界的苦惱,得色界初禪的樂,這就是欲。成就初禪以後,在禪定裡面這些喜樂的境界也有尋伺,這部份是白品。
6)隨這個修行人所在的地方,或者是在欲界,你的尋伺是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這是染污的尋伺。現在想要到初禪,這時候有出離欲的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還是尋伺,但比較清淨一點。不管是欲界的尋伺,或是到初禪的這個尋伺,尋思的自性能叫你有這樣的相貌。什麼的相貌呢?於常常時,於恆恆時,有尋有伺心行所緣,躁擾而轉,就是一動起來令你心情不寂靜。得初禪的人想得二禪,在初禪裡邊由奢摩他而毘缽舍那,就是由六種行相觀察尋伺的過失,覺了尋伺的麤敝的行相。
sarva tva cātītā anāgatapratyutpannā hetusamutpannāḥ pratītyasamutpannāḥ ākāyikās tāvat kalikāḥ / itvarapratyupasthāyinaś cittasaṃkṣobhakarā ijakā apraśāntākāreṇa var-tante uparimāṃ bhūmim ārabhya duḥkhavihārānugatatvāt kṛṣṇapakṣyā kāmaviveka-prītisukham evānuśaṃsānugatā bhūmiś caiṣā tādṛśī prakṛtyā yatra sthitasya nityaṃ nityakālaṃ dhruvaṃ dhruvakālaṃ savitarkaḥ sa-vicāraḥ cittapracāraḥ pravartate / na śāntapraśāntaity evam ādi bhirākārair vitarkeṣv audārikalakṣaṇaṃ pratisaṃvedayate /

又正了知第二靜慮無尋無伺,如是一切所說麁相皆無所有,是故宣說第二靜慮有其靜相,彼諸麁相皆遠離故。為欲證入第二靜慮,隨其所應,其餘作意,如前應知。如是乃至為欲證入非想非非想處定,於地地中隨其所應,當知皆有七種作意。
[解]1)又這位修行人在初禪裡邊,還要觀察了知第二靜慮沒有尋、也沒有伺。如是一切所說的尋伺的麤相皆無所有,因為不需要修不淨觀,所以不須要有出離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成就初禪的人沒有欲界的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但是他有出離尋伺,就是不淨觀的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常常這樣的尋伺他就厭煩,所以二禪沒有這件事。如是一切所說麤相皆無所有,是故宣說第二靜慮,它是有靜妙、寂靜安樂的行相。彼初禪的尋伺的麤相,完全都棄捨,二禪是最微妙的,所以歡喜得二禪。
2)這位禪師想要證入第二靜慮,隨其所應其餘的作意,就是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像前面說的就應該明白。
3)如是乃至為欲證入非想非非想處定,於地地中隨其所應,當知皆有七種作意。就像初禪、二禪有七種作意,三禪、四禪、乃至非非想定也都有七種作意。
sarvaśo nāsty etad audārikalakṣaṇam avitarke dvitīye dhyāne ity ataḥ śāntaṃ dvitī-yaṃ dhyānam asyaudārikatvasyāpagamāt / śeṣo(ṣe) manaskārā dvitīyadhyāna-samā-pattaye yathāyogaṃ pūrvavad veditavyaṃ / evaṃ bhūmau bhūmau yāvan naivasaṃjñānāsaṃjñāyatanasamāpattaye yathā-yogaṃ saptamanaskārā veditavyāh /

2.1.2.依二相辨
又彼麁相遍在一切下地皆有,下從欲界展轉上至無所有處。當知麁相略有二種,謂諸下地苦住增上,望上所住不寂靜故;及諸壽量時分短促,望上壽量轉減少故。此二麁相,由前六事,如其所應,當正尋思。隨彼彼地樂離欲時,如其所應,於次上地,尋思靜相。漸次乃至證得加行究竟果作意。
[解]1)又彼四禪八定裡面,由欲界對初禪,有粗相、有靜相;乃至非非想定對無所有處定,也有粗、也有靜。這樣,彼那個粗相普遍在一切下地都是有。欲界五趣雜居地是初靜慮地的下地,乃至到無所有處地是非非想地的下地;上地就是靜,下地就是粗。下從欲界有粗相,展轉上至無所有處,由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到這個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都是有粗相。
2)應該知道粗相也是很多的差別,簡略的說有二種,
a)只要它是下地,它有一個特徵,就是有苦惱的境界,眾生就是住在苦裡面,這苦是很強大的,他不能出離這個苦。為什麼說下地有苦呢?因為對望上面的那一個地方,譬如說欲界對色界初禪來說,欲界是不寂靜故,欲界很多的苦惱給你受;受苦的時候心裡面動亂,不寂靜。初禪對二禪來說,初禪也有苦。二禪對三禪、三禪對四禪、乃至無所有處對非非想地,也是有苦,都是令他心裡面不寂靜,這就是苦住增上。
b)第二個相貌,就是在下地的人,他的壽量就不如上地那麼長。欲界的人,由地面上的人乃至到欲界頂天,欲界頂天的壽命最高就是一萬六千歲,人間一千六百年他是一晝夜;但是不可以和初禪相比,初禪也不可以和二禪相比,乃至到非非想天八萬大劫。所以,對望上面的境界,壽命就是減少。無所有處定對識無邊處定說,識無邊處定壽命還不如無所有處定。空無邊處定又不如識無邊處定。色界的第四禪還不如空無邊處定,這個壽命展轉的減少。若到人間,現在頂多活一百歲。粗相有這二類的相貌,就是一個苦住增上,一個壽命短促。
3)這二種粗劣的相貌,由前面的六種事,如其所應當正尋思。就是用六個種類形容這二個相貌的差別。
4)色界四禪是四地,無色界的四空定也是四地,加起來就是八地,若加上欲界五趣雜居地就是九地。隨你在那一個地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的智慧增長,歡喜離開這個地的欲。都是因為有欲才在這個地方住的;來人間也是有欲,到天上去也是有欲,到色界天上去也是因為你喜歡才去,不喜歡是不能去,所以那一個地都是有欲。所以,樂離欲時,喜歡離開這個欲。隨你在那一個地,隨其所應,和你相連的那一個地;二禪於初禪是次上地,三禪於二禪是次上地,乃至非非想地是無所有處的次上地。對於自己現在居住的這個地區是粗,臨次的上地是靜、是微妙的、是最好的。漸次乃至證得加行究竟果作意,先思惟粗相、靜相,這是了相作意;然後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所以每一地向上進步的時候,都有這七種作意。
audārikalakṣaṇaṃ punaḥ sarvāsvadharimāsu bhūmiṣu yāvad ākiṃcanyāyatanāt samāsena dvividhaṃ veditavyaṃ/duḥkhataraṃ vihāvito(ritā) cādharmū(dhobhū)mīnām apraśāntavihāritā ca /alpāyuṣkatarā ca /ity etad dvividham audārikalakṣaṇaṃ / ṣaḍbhir vastubhir yathāyogaṃ paryeṣate /yasyā yasyā bhūmer vairāgyaṃ karttukāmo bhavaty upariṣṭāc ca yathāyogaṃ śāntalakṣaṇaṃ /yāvat prayoganiṣṭhāphalān manaskārā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