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聲聞地-第4瑜伽處-3.往出世間道-1.觀察於諸諦-2.勝解作意

3.1.2.勝解作意
若觀行者,於諸諦中,如是數數正觀察故,由十六行,於四聖諦證成道理,已得決定。復於諸諦盡所有性、如所有性 ,超過聞思間雜作意,一向發起修行勝解,此則名為勝解作意。如是作意,唯緣諦境一向在定。
[解]1)假設這個了相作意裏邊,於四諦作十六種觀行,欲界有四諦十六種觀行,上二界也是四諦,上二界色界、無色界合為一個四諦,也是十六種,加欲界十六種,就是三十二種觀行。了相作意的這位修行人,經過聞思的學習,在內心裏面修這種觀行,就是三十二種觀行。我們還沒得未到地定,就先學習怎麼樣修學聖道。這文上是說已經得到未到地定的人,然後學習佛法,猶有聞思間雜。若觀行者,於苦集滅道四諦裏面,修止,而又能數數的修毘缽舍那觀,十六種觀行,就是在欲界修苦集滅道的十六種觀行,對於苦集滅道四聖諦證成道理已得決定。四聖諦是佛陀的經驗之談,是他已經證悟,已經成就,佛是由自己成就的向我們宣說,所以這是證成道理,已得決定。但是我們在未到地定裏面,數數的作如是觀,也會決定無疑,不會有猶豫不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道真是滅道,就會有這樣的智慧。
2)在了相作意有這樣的成就,還要進一步,對於諸諦的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超過聞思間雜作意,現在不須要聞思,沒有這個散亂心。一向發起修行勝解,就是完全是在定裏邊,還是在未到地定裏邊,由出離願來發動你的內心,修十六行的四聖諦的觀察。這個時候沒有聞思的間雜,未到地定的奢摩他,也就容易有進步,這就是勝解作意。
a)什麼是諸諦盡所有性?謂若一切事邊際性,是名諸諦盡所有性,謂事及相為所尋思故。事邊際性,就是到此就是邊際。色以變礙為性,受以感覺、領納為性,想以取相為性,行以造作為性,識以了別為性,他的自相就是這麼多,超過就不是。所以,說明一切法的自性相,叫做盡所有性。事是什麼呢?因緣所生的都叫做事,色受想行識都是因緣所生。相有自相,有共相,都叫做相。就是一切法的事,一切法的相,是你所尋思的所緣境,所觀察的境界。
b)什麼是諸諦如所有性?一切事真實性,是名諸諦如所有性,謂彼共相品時及理為所尋思故。若說是無常的、無我的、空的,這是真實性,就是彼一切諸諦的如,就是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這一切法,蘊、處、界的共有的相貌,色有這樣的相貌,受也有這樣的相貌,乃至識也有這樣的相貌。品也是,有黑品、有白品,有善、有惡。時有過去的,有現在的,有未來的。理,就是四種道理。叫做如所有性。觀察諸諦的盡所有性,觀察諸諦的如所有性,而是超過聞思間雜作意,這時候叫勝解作意。
3)這樣的勝解作意,在修止觀的時候,就是觀察四諦的境界,苦集滅道的境界。一向在定,一個方向,那個方向?就是在定裏面修觀,這樣一向在定。這樣就不同於了相作意,還為聞思所間雜。
yadā teṣu satyeṣv ayaṃ yogī evaṃ samyak(g)-vyavacāraṇānvayādibhiḥ ṣoḍaśabhir ākāraiś caturṣv āryasatyeṣu niścayaḥ[-yaṃ]pratitalabdho bhavati / yadutopapattisādhanayuktyā yad uta yāvadbhāvikatāṃ vā tadā śrutacintāmayaṃ manaskāraṃ samatikramya vyavatīrṇṇavarttinam ekāntena bhavanākāreṇādhimucyate / so ‘sya bhavaty ādhimokṣiko manaskāraḥ / satyālambanaś caikāntasāmahitaś ca [/]

3.1.2.1.盡所有性
3.1.2.1.1.於苦集諦
於此修、習、多修習故,於苦、集二諦境中,得無邊際智。由此智故,了知無常,發起無常無邊際勝解;如是了知苦等,發起苦無邊際勝解、空無我無邊際勝解、惡行無邊際勝解、往惡趣無邊際勝解、興衰無邊際勝解,及老病死愁悲憂苦一切擾惱無邊際勝解。此中,無邊際者,謂生死流轉。
[解]1)在奢摩他裏面,修苦集滅道四諦十六種觀行,要一次又一次的在靜坐中修習。因為又有奢摩他,又有毘缽舍那,若多修習的時候,於苦諦、集諦這二種境界裏面,得無邊際智。苦也是無邊際的,集也是無邊際的,你能通達這個境界,成就這個智慧。
2)由此智故,由此苦集二諦境中得無邊智故,了知無常,發起無常無邊際勝解。通達無常的道理,在內心裏面發起,無常也是無邊際的,就有這樣的智慧,這個勝解也等於是智慧。看一個草,一棵樹,這是無常;聽見一個鳥聲,是無常;一色一香,無非都是無常的境界。這種觀的智慧,時時現前,叫做了知無常。
3)如是了知苦等,發起苦無邊際勝解,苦也是無邊際,你這樣殊勝的觀想,勝解是智慧,也就是觀想,在奢摩他裏面的觀想。
4)空、無我無邊際勝解,觀一切法是空,觀一切法是無我,也是無邊際的勝解。
5)惡行無邊際勝解,煩惱是無邊際的,隨時有煩惱,煩惱一動就是行,所以惡行,有過失的行,也是無邊際的,你會有這樣的智慧出來。
6)往惡趣無邊際勝解,你有惡行,就會到三惡道,也是無邊際,沒有證初果都是一樣,都會到三惡道。
7)興衰無邊際勝解,就像一個草,也是有興也有衰。一個人作什麼事,也是有興、有衰,普遍一切處都是這樣。
8)及老病死愁悲憂苦一切擾惱無邊際勝解,人有老、有病、有死、有愁、有悲、有憂、有苦,這一切的擾惱,擾亂你,叫你心裏面不安,這也是無邊際的勝解。
9)什麼叫做無邊際?謂生死流轉,就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沒有邊際,除非遇見三寶,遇見佛法以後,肯發出離心,肯發菩提心,能接受佛法,這個時候,生死有邊際,到此為止。不然的話生死一直的相續下去。
sa tasyānvayā[d] dve satye adhikṛtya duḥkhasatyañ ca samudayasatyañ ca aparyantaṃ jñānaṃ pratilabhate / yenānityam anityam ity anityāparyantam adhimucyate // evaṃ duḥkhā 'paryantatāṃ śūnyākāyā[rā]paryantatāṃ saṃkleśāparyantām apāyagamanāparyantatāṃ sampatti(ttya) [paryanta]nāṃ(tāṃ) vipati[ttya]paryantatāṃ sa vyā-dhimaraṇaśokaparidevaduḥkhadaurmanasyopāyāsāparyantatāṃ [/] tatrā 'paryanteti nāsti saṃsāraṃ(raḥ) sansa(saṃsa)rata

3.1.2.1.2.於滅諦
如是諸法無邊無際,乃至生死流轉不絕,常有如是所說諸法,唯有生死無餘息滅,此可息滅,更無有餘息滅方便。
[解]1)前面說的這麼多無量無邊,諸法的無量無邊,乃至到生死流轉的不絕,不斷,相續的無量無邊。常有前面所說的這麼多的法,常有這些老病死愁悲憂苦,常有興衰,往惡趣的事情,常有惡行的這些事,這些苦也無邊,煩惱也無邊。經過奢摩他,毗缽舍那,修十六種觀行,智慧增長才發覺無量無邊的這些苦惱的事情,這個時候才會進一步有一個智慧才知道,唯有生死無餘息滅,不剩餘的,完全不生不死,把這件事停下來,這樣才能解脫。無量無邊的苦能夠息滅嗎?能,佛法有這種功能,能把無量無邊的苦都息滅。除了佛法以外,其他都不可能滅苦。
eṣāṃ dharmāṇām anto nāsti paryantaḥ / yāvat sansā(saṃsā)rabhāvina ete dharmāḥ sansā(saṃsā)-vasya vāśeṣoparamād eṣām uparamo nāsti anyathoparama ity

即於如是諸有、諸趣死生法中,以無願行、無所依行、深厭逆行,發起勝解,精勤修習勝解作意。
[解]2)就是這位觀行的修行人,在觀察的時候,就觀察諸有,欲有、色有、無色有這三有。諸趣,就是三惡道、人、天、阿修羅諸趣。死生法中,諸有也好,諸趣也好,都是有生有死的,都是在這個範圍裏面流轉。
a)什麼辦法能夠解脫呢?以無願行,無願行就是我不歡喜,我不希望在這裏生存,包括厭離的意思。這裏面都是苦,都是煩惱,都是令你苦惱的老病死憂悲苦惱的境界,我不歡喜這個境界,我厭惡這個境界。在奢摩他裏面發動你的內心,有無常苦這樣觀行,就無願,我再不願在生死裏流轉。修苦觀,修無常觀,修不淨觀,這叫做無願行。
b)無所依行,無所依的對面就是有所依,有我論者說宇宙間的一切事都是以我為所依止處,我是一切法的依止處。現在觀察無我,一切法沒有依止處,一切法都是由因緣有,沒有我可依,也不需要依賴這個我。無所依行,就要觀察無我。
c)深厭逆行,解釋無願行,無所依行,深深地厭惡世間上一切的有漏法。逆就是不順煩惱而行,就是逆行,就是在止觀裏面他的智慧起來,知道什麼是煩惱,內心裏面觀察自己的內心,現在有煩惱,馬上用止觀把它消滅。深深地厭惡這一切有為法是苦惱境界,這苦惱境界是由煩惱來,我若順著煩惱行,沒有辦法得解脫,要逆煩惱行。發起勝解,這樣的觀察,要發動自己勝解的作意。精勤修習勝解作意,要特別精進不要懈怠,一次又一次地多修行,就是修苦、集、滅、道,四諦十六種觀行,勝解作意。這個靜勝解就是以無願行,無所依行,深厭逆行,發起勝解才能夠靜。滅勝解是滅除一切煩惱。靜,是滅除一切的生死的果報,就是沒有一切生死苦,就是寂靜住。在這裏說修無願行,無所依行就能達到寂靜的境界,所以叫做靜勝解。
evaṃ sarvabhavagaticyutyupapādebhyaḥ apraṇihā(hitā)kāreṇāsanniśrayākāreṇa prāti-kūlyāthī(dhi)kāreṇāsanniśrayāka[ā]reṇa [/] prātikūlyādhikāreṇādhimucyamāna ādhi-mokṣikamanaskāraṃ bhāvayati /

復於如是諸有諸生增上意樂,深心厭怖,及於涅槃隨起一行,深心願樂。彼於長夜,其心愛樂世間色、聲、香、味、觸等;為諸色、聲、香、味、觸等,滋長積集。由是因緣,雖於涅槃深心願樂,而復於彼,不能趣入、不能證淨、不能安住、不能勝解,其心退轉。於寂靜界,未能深心生希仰故,有疑慮故,其心數數厭離驚怖。
[解]3)在奢摩他裏面,修滅勝解,修靜勝解,然後還要修妙勝解。
a)又對於這樣諸有和諸生,諸有就是欲有、色有、無色有。諸生,就是胎卵濕化四生,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對欲有、色有、無色有,有增上的意樂,有強烈、強而有力量的執著心、愛著心。這位禪師,於如是諸有諸生的增上意樂,特別地感受恐怖心,愛樂生死的境界,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眾生對於生死苦惱的境界有愛著心,這位修行人對於這件事有恐怖,他對什麼事情有歡喜心?佛菩薩都在不生不滅的那個地方寂靜住,對這裏生歡喜心。隨起一行,只是愛樂涅槃沒有用,要生起行動,涅槃有四行,滅靜妙離,能發起一行,深深地歡喜,這是妙勝解。起一行都歡喜,何況起四行。
b)彼這個禪師,現在要發心修行,他過去的時候,在長夜裏邊,夜就是黑暗,就是無明;長就是從無始以來,就是在無明裏邊生活。那個人久遠以來,他的心就是愛樂世間色聲相味觸等,歡喜色聲香味觸。為諸色聲香味觸等,滋長積集。滋長,滋者益也,增益。滋長也就是增長,增長你熏習的那種染著的煩惱的種子,加上還造種種罪業,也都增長。增長以後,阿賴耶識給你積集,積聚起來,積集在那個地方,沒有失掉。這個身體死掉,但是積集的那些煩惱種子在那裏沒有失掉,還在那裏儲藏著,積集在那裏頭。無量劫來,積集很多在自己心裏面。
c)由於無始劫來愛著色聲香味觸,積集很多的惑業的種子,這個種子就障礙你。現在雖然由理智上的觀察,世間上是苦,涅槃是樂,我歡喜到涅槃那裏,特別地歡喜。但是無量劫來積集的色聲香味觸,這個欲的煩惱種子障礙你。歡喜涅槃,但是你於涅槃,不能進入到涅槃那裏,以前栽培的煩惱的種子在那裏障礙你。不能證淨,它障礙你,使你不能夠證悟佛證淨、法證淨、僧證淨、戒證淨這四種證淨。不能安住,無量劫來所積集的色聲香味觸的這些惑業的種子,使令你這個心就是浮動,不能安住在一境界上不動,不能安住在心一境性。不能勝解,不能夠有深入諸法實相的智慧,觀察涅槃的寂靜是殊勝。其心退轉,他心裏也是願意想要趣入涅槃,也想要得四證淨,也想要安住在心一境性上,但是不行,心就退下來,不能向前進。
c1)什麼是不能趣入?於涅槃界不能行履正道,要修八正道才能趣入涅槃。但是你的三業不能行八正道,不能夠實踐這八正道,是名不能趣入。
c2)什麼是不能證淨?不能證澄清性,澄清性就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境界。
c3)什麼是不能安住?由於餘生,不能畢竟無轉故,不能心住一緣。餘生就是現在這一生,現在這一剎那是這樣,下一剎那就叫做餘生。你的心不能夠究竟的不動,不能心住一緣。
c4)什麼是不能勝解?不能見寂靜德。我們不知道寂靜的功德,不能覺悟寂靜的功德,因為心裏面老是浮動,所以不知道寂靜的功德的殊勝。這個寂靜是第一義諦。
d)於寂靜界,就是涅槃的境界,就是那個地方沒有生滅。對於寂靜的世界,我們不能夠有深心的希望仰慕,想要到那裏。為什麼不能夠身心生起仰慕呢?因為心裏面還有疑惑,還有顧慮,心裏面感覺到數數的厭離,不高興寂滅的境界,對那個境界有驚怖的心情,有點害怕,這就叫做有疑慮。雖然歡喜涅槃,但是又有點厭離,不高興那個涅槃,數數的厭離。為什麼厭離呢?就是對涅槃那個地方還有疑,還有慮,是故數數驚怖。怎麼叫做疑慮?怎麼叫做驚怖呢?就是在那個時候,心裏面有這樣的想法:觀一切法空都是寂滅相,那個時候我在什麼地方?就叫做驚怖。無我是一個驚怖的地方。
sa evaṃ sarvabha(ā)vopapattibhyaḥ / cittam udvejayitvā(-mudvejya) / uttrāsya / u(t)trāsayitvā(sya) [a]dhyāśayena nirvāṇe 'py anyatamānyatam enākāreṇa praṇidadhāti /tasya dīrgharātraṃ tac cittaṃ rūpaśabdagandharasaspraṣṭavyaratamā citam upacitaṃ rūpaśabdagandharasaspraṣṭavyaiḥ / yenādhyāśayenāpi nirvāṇaṃ pradadhate / na praskandati na prasīdati / na saṃtiṣṭhate / na vimucyate na pratyudāvarttate (/) mānasaṃ śāntadhātvanabhilakṣitatayā / paritamanām upādāya sa punaḥ punas taccittam udvejayaty u[t]trāsayati /

雖於一切苦集二諦,數數深心厭離驚怖,及於涅槃,數數發起深心願樂,然猶未能深心趣入。何以故?以彼猶有能障現觀麁品我慢,隨入作意,間、無間轉。作是思惟,我於生死,曾久流轉;我於生死當復流轉,我於涅槃當能趣入,我為涅槃修諸善法,我能觀苦真實是苦,我能觀集真實是集,我能觀滅真實是滅,我能觀道真實是道,我能觀空真實是空,我觀無願真是無願,我觀無相真是無相,如是諸法是我所有。由是因緣,雖於涅槃深心願樂,然心於彼不能趣入。
[解]4)這個修行人雖然是對於世間上的苦,對於世間上的集,這兩種聖諦,他一次又一次,也很深刻的厭離這個苦、厭離這個集,對於這個苦集都有驚怖。因為對苦集有驚怖,涅槃那個地方沒有苦集,所以對於涅槃數數的發起深心願樂,那邊沒有苦集的驚怖,是可愛樂的地方。但是就是不能夠開始行動修八正道,到涅槃那裏。什麼理由?
a)究竟是什麼障礙這個人呢?因為那個修行人心裏面還有一個障礙,這個障礙能障礙他。障礙他什麼呢?能障無分別智的觀察的成就。究竟什麼是能障現觀的呢?就是粗品的我慢,就是執著有我,還有高慢; 執我就會有高慢。這個高慢心是很粗的,不是微細的境界。他的我慢的這個心,就是隨你在修止觀的時候,這個我慢落入到你的止觀的作意裏面。間、無間轉,間就是一下子把你的止觀有點間隔。無間,是說我慢心相續地活動。間,是對修止觀來說有間隔。無間,是對我慢本身來說,相續地有我慢的活動。或者說,就是有的時候間隔你的止觀,有的時候也不間隔。有的時候我慢不活動,止觀就不間斷,我慢起來,止觀就被間隔,就被間雜。
a1)什麼是粗品我慢?於趣入涅槃作意中,或有間、或無間我相隨轉。我相隨著轉,隨轉的時間,或者是長,或者是短。在修學聖道的作意,有時被間隔,有時候沒有被間隔。這是一個很粗品的我慢,很粗的、很明顯的是我慢。
a2)在這麼多的修行裏邊,都是沒有我的,我不可得,但是就執著我,我流轉生死。用聖道的智慧觀察,流轉生死的眾生裏面,都是沒有我。凡夫也是無我,聖人也是無我,你還說:我曾流轉生死,我將來流轉生死,這就是錯誤。觀苦、集、滅、道,都是無我的境界,偏說我能觀苦,我能觀滅。非我執我,長時間、不間斷地習慣,老是這樣的思想,就生出來這個我慢的心情。
a3)這位修行人在未到地定裏邊修聖道,是向於聖人的無分別智那裏,向那裏的時候,這個我慢不自覺的就出來,我慢現出來,他自己還不知道,不知道這是個錯誤,所以這個我慢就障礙你,不能成就現觀,不能夠趣入涅槃,不能證淨,也不能夠安住一境。所以你有這個我慢,所以就不能趣入涅槃。
b)在奢摩他裏面,他這樣思惟,
b1)我於過去生無始劫來,在生死裏面很久很久在這兒流轉。未來,還是在生死裏面繼續流轉,還是這樣流轉生死。
b2)我對生死苦有厭離心,有驚怖心,所以我願意到涅槃那裏,我將來是能達到涅槃那裏。因為要得涅槃,就栽培很多的善根。
b3)我能觀苦,真實是苦,觀察色、受、想、行、識真實是苦。
b4)我能觀集,真實是集,我觀愛是積聚生死的一個因,真實是生死是由愛來。
b5)我能觀滅,真實是滅,煩惱和煩惱的果報滅掉以後,這時候最清淨安樂。
b6)我能觀道,真實是道,我能夠觀察戒定慧的聖道,真實能到涅槃那裏。
b7)我能觀空,真實是空,觀我不可得,這是空,真實是沒有我。
b8)我觀無願,真實是無願,我觀無相,真實是無相的。就是每一樣都是在修學聖道,都加上一個我。這麼多聖道的功德是我能成就。
c)上面是這個我慢的形相,這一段文就是形容我慢在用功修行的時候,有我慢在裏邊共同的行動,就是這樣。雖然是深心願樂,好樂涅槃。現在這個修行的境界,他不能夠契入到涅槃。因為他執著有我,就有我慢。
duḥkhasatyāt samudayasatyād udvejyo[j]trāsya punaḥ punar adhyāśayato nirvāre pra-ṇidadhāti /tathāpyasya na praskandati / tatkasya hetos tathā hy asau[au]dāriko ‘smi ma[ā]-nobhisamayāya vibandhakaraḥ/ sa manaskārānupraviṣṭaḥ sāntaravyantaro var-tate / aham asmi saṃskṛ(sṛ)tavān aham asmi saṃsariṣyāmi / aham asmi parinirvāsyami aham asmi parinirvāṇāya kuśalāndharmān bhāvayāmi / aham asmi duḥkhaṃ duḥkhataḥ paśyāmi smudayaṃ samudayto nirodhaṃ nirodhataḥ / aham asmi mārgaṃ mārgataḥ paśyāmi / aham asmi śūnyaṃ śūnyato 'praṇihitam apraṇihitataḥ / ānimittam ānimittataḥ paśyāmi mamaite dharmās taddhetos tatpratyayasya tac cittaṃ na praskandatyā-(tya)dhyāśayam vādhyāśayato ‘pi nirvāṇama

3.1.2.1.3.於道諦
彼既了知如是我慢是障礙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棄捨任運隨轉作意,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隨作意行,專精無間,觀察聖諦;隨所生起,心謝滅時,無間生心,作意觀察,方便流注,無有間斷。彼既如是以心緣心,專精無替;便能令彼隨入作意障礙現觀麁品我慢,無容得生。
[解]1)那位禪師在滅諦的時候,認為他很有修行,他就自己反省原來有點問題,甚麼問題呢?他就明白我這樣的想法也就是我慢,我認為我有修行,自己就高起來。這樣的煩惱是聖道的障礙,不能夠得聖道。這樣了知、明白以後,他就能很迅速的以無我的智慧,通達我慢是無所有,是畢竟空寂,就是消滅我慢的煩惱,這就叫做道勝解。修無我觀,能夠消除我慢的煩惱,這是道勝解。
2)如的勝解是什麼意思?
a)棄捨任運隨轉作意,任運隨轉作意就是這個我慢。本來是修學聖道,修習苦、空、無常、無我的這種觀法,但是這個我慢任運隨轉,就是很自然的隨順這個聖道的修行就參加在裏面,同你的聖道的觀行共同的活動,所以叫做隨轉。現在通達我慢是不對,就棄捨。棄捨任運隨轉作意的我慢,不感覺自己有可值得高慢的地方。
a1)什麼是棄捨任運隨轉作意?粗品我慢能生作意不復現行。我慢是很粗顯的一種煩惱,你有煩惱的種子,能生起我慢的作意。現在不再有我慢的活動。能生作意,就是我們沒有修行的人,若有什麼優點,就生起我慢心。現在這位禪師,用功修行的時候,因為修行生起我慢,這叫能生作意。現在因為有智慧,反省自己是錯誤,這個我慢的煩惱被制伏,所以不復現行。
b)什麼是制伏一切外所知境?離開了知性的心,這個所緣境是不可得的。但是所緣境還是現前,不執著所緣境是真實有的叫做制伏。若是不作如是觀的時候,認為真實有一個所緣境,這就是迷惑,這是錯誤、這是煩惱。現在這位修行人明白這是錯誤,所以要制伏,離開我的分別心,外邊的所緣境是沒有。制伏自己的虛妄分別,認為在我的分別心以外,有一切法。棄捨任運隨轉作意,是能觀察的智慧是清淨的。制伏一切外所知境,這所觀察的境界也是清淨的,就是如理的,都是契合真理的。你能作如是觀,就是趣入作意,就是能進步到涅槃那裏,能向涅槃那裏前進。如的勝解,就是能觀察的智慧不可得,所觀察的境界也不可得,是名為如。
b1)以心緣心生總厭離,通達三摩地所行影相唯是其識。不由境界心作意生,是名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以心緣心,我慢是一種心法,是心理上的一種煩惱。現在用這個心來觀察我們的心,自己觀察自己的心,能觀察的是智慧,所觀察的心就是煩惱。生總厭離,就生起來厭離,就是感覺錯誤,我認為我很有修行,這是一個錯誤,就是生厭離心。總,就是包括所有的煩惱,不但是我慢,還有其他的煩惱也包括在內,心裏面都不歡喜有煩惱。為什麼棄捨任運隨轉作意呢?就是感覺自己有錯誤,馬上地就把它改正過來,原因就是因為厭離,才做改正的這種觀法。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識,這位禪師最低限度有未到地定,在定裏邊,內心裏面所行的影像,就是所緣境,就是於所知事同分影像,譬如修不淨觀,外邊有一個不淨的骨鎖,然後在心裏面現出來,是骨鎖的影像,它不就是骨鎖,所以是影像。內心裏面修無我觀,就根據佛陀的法語,如是如是,是無我義,我們根據佛陀的法語,在心裏面現出來無我的相,那也是影像,所以叫做所行影像。這個影像唯是其識,它只是內心的分別,離開你的分別心,這個影像是不可得,它沒有自性的,它沒有獨立的體性,是依靠你內心的分別才能顯現的。所以你要這樣通達,內心這個所緣境,是你內心的分別,要這樣通達。不由境界心作意生,不是由於心外面的境界引發你內心的分別,是你自己變現出來的境界,你的心又依靠它生起分別。若這樣通達,就是能夠制伏,是名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這樣,所緣境就沒有獨立的體性,你的分別心也就不存在,就入於無能、無所、無分別的境界,就向那裏趣入,這叫做趣入作意。
3)行勝解,向前進叫做行,而這是說修行的事情。
a)隨作意行,就是隨順如理的作意,隨順這個作意修行,這個作意是這樣,你要這樣隨順他,這樣不斷地修行,就是不斷地作如是觀。專精無間,專一精純,就是沒有染污。若有染污的分別,加雜在裏邊,就不叫專精。無間,就是不間斷,就是一直地相續地這樣作如是觀。觀察聖諦,隨作意行,就是觀察聖諦,就是觀察不生不滅,我不可得,我所不可得,能緣的不可得,所緣的不可得,就是觀察聖諦,這是第一義觀。
a1)隨勝解作意行,專精無間觀察聖諦。當知此即順決擇分加行位攝。這一位修行人,隨順佛陀所開示的勝解作意,隨順佛所開示的這個修行方法,這樣學習。隨勝解作意行,隨順這樣修行,就是這樣修止觀。專精無間觀察聖諦,能這樣用功不懈怠。當知此即順抉擇分加行位攝。抉擇分,就是入於見道的時候,叫做抉擇分。順抉擇分,就是見道之前用功的時候,是順於抉擇分,就是隨順,也就是趣向,趣向見道的這個位次。這個位次呢?叫做加行位,就是努力修行的這個階段,屬於這個階段。在加行位之前叫做資糧位,資糧位就是準備的階段,準備用功修行的時候。現在準備好了,開始修行的時候是努力修行,是不懈怠的,所以叫做加行位,而加行位,就是順抉擇分。
a2)顯揚聖教論上說,聲聞乘的禪師,從了相作意的時候,就學習四諦,每一諦裏邊有四行,共十六種觀行都是智慧。作十六種觀行的用功,又繼續地這樣修習。先觀察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就是不清淨,所以,全面的厭惡惑業苦,對它不歡喜,而這也就是智慧,就現起。加行位有四個位次,煖、頂、忍、世第一,這裏就是初開始煖這個位次,乃至到下邊有說頂,說忍,說世第一。
b)隨所生起,心謝滅時,無間生心,作意觀察,這是世俗觀。隨所生起,隨著因緣心就會生起,染污的因緣,染污心生起來;清淨的因緣,清淨的心就生起來;隨著染淨的因緣,生起染淨的心。這心一剎那間生起,一剎那間又滅,因為他沒有能力自然地相續住下去。謝滅以後,沒有其他的間隔,一剎那間又生起,剎那滅、剎那生;剎那生又剎那滅,觀察這個心,不是常恒住,它是剎那生滅。作意觀察,你本身要振作起來,主動地,要作如是觀,觀察這個心是無常的,是有生有滅的。前面的觀察聖諦,是不生不滅,所以,有兩種觀察。
c)方便流注,無有間斷。方便是智慧,以智慧為方便,就像水在流似的,相續地一滴一滴地在流注,你作如是觀,也要這樣相續,不要間斷。這就是行的勝解,就是不間斷地前進叫做行。
4)那位禪師能這樣用心來觀察自己的心。專精無替,專精就是沒有污染,這樣觀察而不停止。無替,替者廢也,就是不停止的意思。便能令彼隨入作意,便能令彼我慢隨入作意障礙你的現觀,障礙你見道時的無分別智的這個我慢。這個我慢就是很粗動。現在這位修行人,知道這個粗品的我慢,不容許它再出現,能消滅這個我慢。從煩惱裏邊解脫出來,這叫做出。
a)什麼是以心緣心?以後後能取觀前前能取法。以後後,後一剎那、後一剎那心,去取,取就是觀,觀察前面一剎那,前一剎那的那個能取法,就是能觀察的那個智慧。無間滅的心,就是一剎那間滅,一剎那間又生,前一剎那,後一剎那之間沒有其他法來加在裏邊,這叫作無間。無間滅的一心,就是前一剎那心,後一剎那是新起的作意,就是以無常等行,如實思惟,思惟現前明了性的心是剎那剎那滅,這樣作如實觀,修無常觀。修無常觀就能滅除我慢。若執著有我,我是常恒住、不變異,現在觀察這一念心是剎那生、剎那滅,就沒有我可得,也就沒有我慢可得,就把我慢消滅。
tasmimānaṃ nirba(viba)ndhakā(ka)raṃ vibandhakāra iti laghu laghveva prajñayā pratividhya svarasānupravṛttau manaskāram utsṛjya bahirdhā jñeyālambanād vyāvar-tya manaskārapraviṣṭāṃ manaskārānugatām, satyavyavacārā-(ra)ṇam ārabhate / sa utpannotpannaṃ cittaṃ nirudhyamānam anantarotpannena cittena bhajyamānaṃ paśyati / pravāhānuprabandhayogena / sa tathā cittena cittamālambanīkaroty avaṣṭabhate / yathāsya yo ‘sau manaskārānupraviṣṭo ‘smimāno vipakṣa(bandha)karaḥ sa tasyāvakāśaḥ / punar bhavavyutpattaye //

3.1.2.2.如所有性
3.1.2.2.1.悟入四聖諦
如是勤修瑜伽行者,觀心相續,展轉別異,新新而生或增或減,暫時而有,率爾現前,前後變易是無常性。觀心相續,入取蘊攝是為苦性。觀心相續,離第二法是為空性。觀心相續,從眾緣生不得自在是無我性。如是名為悟入苦諦。
[解]1)像前面這一段,精進修止觀的這位禪師,
a)在三摩地裏面,觀察自己這一念心,剎那剎那的相續不斷。這一念心是剎那相續,就是前一剎那,後一剎那,後一剎那不是相同的,都是各別而不相同。前一剎那是新,後一剎那也是新的。並不是前一剎那它不滅,延續下來。或者是清淨心增長,染污心、執著心減少,或者沒有修行的人,染污心老是增長,清淨心有一點,又沒有,就是心裏上的變化。這個心是剎那間現前,暫時有的,忽然間出現。前和後是有變化的,所以是無常性,不是常恒住的體性,不是常恒住的心,是有變易的。這是以無常觀苦諦。這一念心是果報的主人,這個色受想行識這個身體,這是個果報,這個果報是苦諦,這個苦諦裏邊,主要的就是心。心是果報的主要的一個部分,而它就是苦諦。現在用無常來觀苦諦,這個苦諦是剎那剎那變異的,不真實的。
b)觀察這一念心,雖然剎那剎那的變異,但是它是相續不斷的,而這個相續不斷的明了性,是什麼東西呢?它就是取蘊,由煩惱而生起的果報,它是果報主,叫做取蘊。取是煩惱,蘊就是果報,果報是由取而生,所以叫做取蘊。能夠觀察這一念心剎那的生滅,就是契入到苦蘊的境界,屬於這個境界,是為苦性。剎那生滅的了別性,就是苦的體性。苦是一種感覺,感覺到苦,感覺到樂,感覺到樂也是苦,感覺到苦也是苦,這就叫苦性。
c)觀察這一念心剎那生滅相續,另外沒有別的東西可得,沒有常恒住,不生不滅的我可得,所以離第二法,這就叫做空性。這個了別性的心裏面沒有我,所以叫做空。
d)觀察相續不斷的這一念心,它是怎麼有的呢?它是從眾多因緣合和而現起。眾多因緣生,就是最初的時候,由父母的幫助,加上自己的業力,就是因緣合和就現起。現起以後,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內有所依的六根,外有所依的六境,加上作意的心所,加上眾多的因緣,這一念心就生起。一直的有因緣,心就一直的現起。它本身不能離開所依的六根,所緣的六境,單獨存在。譬如眼
根壞,眼識就不能存在,意根若是不對,意識也有問題,所以眼識乃至意識,都不能夠獨自存在,所以它本身不是我。前面離第二法是為空性,另外有一個我,識不是我,另外有一個我在識這裏住。識是第一法,我是第二法,識裏頭沒有我,這叫做空。現在這裏邊說無我,心就是我。現在從眾緣生,心是不自在,所以這個心是無我。你能作如是觀,就悟入苦集滅道的苦諦的真理。
tathā prayutko 'yaṃ yogī yattasyāś cittasantateḥ anyo 'nyatāṃ navanavatāmāpāyikatāṃ tāvat kālikatāmitvarapratyupasthāyitāñ ca paurvāparyeṇa pasyatīdam asyā-[a]nityatāyā yattasyāś cittasantateḥ upādānaskandhānupraviṣṭatāṃ paśyatīdam asya duḥkhatāyās tatra yaccittaṃ dharmaṃ nopalabhate /idam atra śūnyatāyās tatra yasyā eva cittasantateḥ pratītyasamutpannatām asvatantrām paśyatīdam asyānātmatāyā [ḥ /] evaṃ tāvad duḥkhasatyam avatīrṇo bhavati /

次復觀察此心相續,以愛為因、以愛為集、以愛為起、以愛為緣。如是名為悟入集諦。次復觀察此心相續所有擇滅,是永滅性、是永靜性、是永妙性、是永離性。如是名為悟入滅諦。次復觀察此心相續,究竟對治趣滅之道,是真道性、是真如性、是真行性、是真出性。如是名為悟入道諦。
[解]2)集諦怎麼樣觀法呢?這位禪師在三摩地裏面,作如實觀察:這一念心的相續,為什麼它能相續呢?
a)以愛為因,因為愛,心才能相續下去,若沒有愛,心就不能相續。這個愛是很微細的一種愛,就是我愛、我見、我癡、我慢中的我愛,我癡就是無明,我見就是執著有我,我愛就是愛著這個我,還一個我慢,一共是四個。而這四個煩惱非常的微細,而這裏面說此心相續以愛為因,就是很微細的那個愛。
b)以愛為集,這個愛著自己的愛,它逐漸地廣大,它的力量廣大,比那個微細的愛更粗顯,力量增長,這叫做集。
c)以愛為起,力量增長以後,繼續增長的時候,它能使令這個生命體現出來,這個時候叫做起。
d)以愛為緣,在十二因緣裏面就是生,就是生以後就有老病死,老病死也是以愛為助緣的,而後才有老病死,這是以愛為緣。這樣觀察,就覺悟什麼叫作集諦。
3)這一念心的相續,是由愛的力量,才相續下去。前一生命心的相續,剎那間滅,後一剎那第二個生命又現起,又相續。修學聖道的時候,修擇滅的觀慧,擇就是揀擇,就是觀察。觀察眾法是因緣生的,是無我、無我所,你的貪瞋癡就滅。貪瞋癡滅,煩惱滅則業滅,業滅則苦滅,色受想行識就不生,所以叫做擇滅。
a)是永滅性,這個滅是永久、是寂滅的而不是暫時的,因為把種子消滅,所以它就是永滅,苦諦永久也不會再現前,所以是永滅性。
b)是永靜性,前面這個滅,是滅除煩惱。這個靜是滅除苦諦。就是先滅集諦,而後滅除苦諦。苦諦的存在,使令生命老是亂動,老是苦惱,所以叫做不寂靜,現在因為煩惱滅,苦不能再現起,苦也滅,苦滅以後就不動亂,所以叫做寂靜,永久的寂靜。
c)是永妙性,集諦的滅,苦諦的寂靜,苦集滅靜以後,這個境界是非常好的,是永妙。妙者,好也,這是非常良好的事情,是大安樂的境界。
d)是永離性,而這是永久的解脫苦集的境界,所以叫作永離性。如是名為悟入滅諦。
4)前面觀察滅諦是滅靜妙離,作如是觀,但事實上,還沒到無餘涅槃那裏,所以還要繼續的觀察道諦。怎麼觀呢?觀察這個心的相續,就是苦的相續。苦的相續,怎麼樣才能夠把它消滅呢?究竟對治趣滅之道,就是四念處,這是究竟圓滿能對治苦諦,趣向於無為之道,就是修四念處。
a)是真道性,是真實的聖道的體性,修四念處,修八正道,它是真實能通到涅槃那裏。
b)是真如性,作如是觀的時候,它是真實地,像前邊能夠棄捨任運隨轉的我見,能達到制伏一切所緣境的境界,能契入無能、無所的這無分別境界,這叫做真如性。
c)是真行性,長時期作如是觀,就能令你轉凡成聖,向於涅槃,這是真行性。
d)是真出性,真實是從煩惱裏面解脫出來,從這生死苦裏面解脫出來,是真出性。如是名為悟入道諦。
tasyaivaṃ bhavatīyam api me cittasantatiḥ / tṛṣṇāhaitukī tṛṣṇāsamudayā tṛṇāpra-bhavā tṛṣṇāpratyayā [/] asyā api cittasanteter yo nirodhaḥ so pi śāntaḥ / asyā api yo nirodhagāmī mārgaḥ / sa nairyāṇika ity evam aparīkṣitamanaskāraparīkṣāyogena sūkṣmayā prajñayā na tāny āryasatyāny avatīrṇṇo bhavati /

如是先來未善觀察,今善作意方便觀察 ,以微妙慧,於四聖諦能正悟入。即於此慧,親近修習、多修習故,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正智得生。由此生故,能斷障礙愛樂涅槃,所有麤品現行我慢。又於涅槃深心願樂,速能趣入,心無退轉,離諸怖畏,攝受增上意樂適悅。
[解]1)前面別辨悟入四聖諦,從無始劫以來,我都沒有能這樣作如是觀,我沒有能觀察四諦。今天來到佛、法、僧這裏來,我能夠學習佛法,能夠作如是觀。以佛陀開示的十六種智慧,佛陀這樣開示我,我就這樣學習,用這樣的智慧觀察這個四聖諦,我才能悟入四聖諦。
a)什麼是微妙慧?由勝解作意,起四加行觀察聖諦,就是起煖、頂、忍、世第一加行,觀察聖諦,是即加行無漏智攝。加行位還是凡位,還沒有得聖道,但是它能得聖道,所以也給名字叫做無漏智,名微妙慧。這個意思,是正在用功的時候的智慧叫微妙慧。如果前面的微妙慧是佛陀開示的十六種智慧叫做微妙慧。這二種不同的解說。
2)即於此十六種智慧,親近、修習、又能多修習。能緣也是無分別境,所緣的也是無分別境界,所以能緣和所緣是無差別的。能緣同於所緣是平等,所緣同於能緣也是平等,平等究竟是什麼?就是平等的智慧現前。作如是觀,能令你成就這樣的智慧。
3)由正智得生的關係,應該是到初果的時候,無我的智慧出現。在沒有得初果之前,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它逐漸的增長強大起來,就能斷障礙愛樂涅槃所有麤品現行我慢。能斷的是那個正智,斷什麼呢?是斷除障礙你得涅槃的現行我慢。我慢是能障礙你所愛樂的涅槃。麤品現行是形容我慢,它是很粗顯的事情,自己感覺到自己有修行,這不是很麤顯的一種煩惱嗎?這個正智能斷除我慢,就是無我觀的智慧要現前才可以,能緣所緣平等平等的正智,就是無我的智慧。我是一切煩惱的根本,我愛是貪煩惱的根本,我慢是瞋煩惱的根本,由於有我的執著,就會引起很多的煩惱,把我、我所,我慢能夠斷滅,煩惱也就不起。
4)對於佛菩薩,大阿羅漢所居住的涅槃這個地方,這是離一切相,不生不滅的境界,是深刻的喜歡,願意到涅槃那裏。這就是出離的願,從世俗諦出來到第一義諦,有這樣的願望叫做出離心。因為有這個願,有深刻的、很誠懇的力量,很大的這樣的願,就能領導你自己向前進,很迅速的就到涅槃。這個時候,出離的願心不會退下來的。在加行位的時候,在煖位、頂位的時候,還不能夠不退轉,若到忍位以上,就是不退轉。無論什麼境界,向道的出離心,不會退下來。願不退,行也就不退,繼續的向前進,繼續的修止觀,修四念處。終究有一天到涅槃那裏,這個時候,遠離一切怖畏。所以,有恐怖就是因為有我;現在無我,就沒有恐怖。這個時候,雖然還沒有得涅槃,但是他能夠攝受,逐漸的增長他的增上的意樂,強大的意願,就是增上意樂,強大的歡喜心叫適悅,對涅槃有強大的意願,有強大的歡喜心,他就能不退轉,能離諸怖畏。
tasyaivam āsevanānvayād bhāvanānvayāt tasyāḥ samasamālambyālambaka-(ā)jñānam utpadyate / yenāsyaudārikatvāsmimāno nirvāṇābhirataye vibandhakaraḥ samudācarataḥ prahīyate / nirvāṇe cādhyāyataś cittaṃ pradadhataḥ praskandati / napratyudāvartate (yati) mānasaṃ paritamanām upādāya / adhyāśayataś cābhiratiṃ gṛhṇāti /

3.1.2.2.2.起四善根
如是行者於諸聖諦,下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是名為煖。中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是名為頂。上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名諦順忍。
[解]1)這位修行人由了相作意到勝解作意,這樣用功修行的時候,對四聖諦修十六種智慧,這樣觀察。這個時候,他的道力,可以名之為下忍所攝,是什麼呢?就是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就是能緣也是無分別的,所緣也是無分別的,所以能緣和所緣彼此都是平等,這樣的智慧現前,這叫做煖。這個忍就是安忍,你心安住在這裏不動就叫做忍。這個時候,加行位的煖,修了相作意和勝解作意,修十六種觀察的智慧,他也能安住在這裏不動,這個不動的程度,叫做下忍。
2)中等的安住不動所含攝的,能緣所緣的智慧,平等平等的智生,這叫做頂位。就是這善根還沒有到不退轉,在退轉的善根裏面,它是最殊勝的,所以叫做頂。雖然是很殊勝,但是還沒有能夠不退轉。頂,如登山頂,向四方觀察都是很分明,就是這位修行人用十六種智慧,觀察四聖諦,觀察的非常的分明,而不是模糊,所以叫做頂。
3)這時候到忍的本位,這時候這個忍叫做諦順忍,是上品、是最殊勝,超過前面的下忍、中忍,屬於這一類。它的能緣所緣也稱之為平等平等智生,而這時候是諦順忍,就是苦集滅道四諦,它能順於四諦,能調伏煩惱。
tathābhūtasyāsya mṛdukṣāntisahagataṃ samasamālambyālambakajñānaṃ tadūṣmagatam ity ucyate / yan madhyakṣāntiparigṛhītaṃ tan muḍham ity ucyate / yad adhimātrakṣāntisaṃgṛhītaṃ tan madhyānulomā kṣāntir ity ucyate // sa evam vibandhakaram asmimānaṃ prahāya nirvāṇe cādhyāśayaratiṃ parigṛhyayo 'sāvuttarottaraś cittaparikṣayābhisaṃskāraḥ / tam abhisaṃskāraṃ samutsṛjya anabhisaṃskāratāyāṃ nirvikal-pacittam upanikṣipati /

彼既如是斷能障礙麤品我慢,及於涅槃攝受增上意樂適悅,便能捨離後後觀心所有加行,住無加行無分別心。彼於爾時,其心似滅而非實滅,似無所緣而非無緣。又於爾時,其心寂靜;雖似遠離而非遠離。又於爾時,非美睡眠之所覆蓋;唯有分明,無高無下奢摩他行。復有一類闇昧愚癡,於美睡眠之所覆蓋,其心似滅非實滅中,起增上慢,謂為現觀,此不如是。既得如是趣現觀心,不久當入正性離生。即於如是寂靜心位最後一念無分別心,從此無間,於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此即名為世第一法。從此已後,出世心生,非世間心,此是世間諸行最後界畔邊際,是故名為世第一法。
[解]4)那位禪師既然能這樣斷除能障礙的粗品我慢,粗品我慢是能障礙,能斷掉它。修十六種觀行的時候,對於涅槃能夠逐漸的增長,叫攝受,增長增上的意樂和適悅。
a)這個時候用功修行,煩惱不動,我慢也不動,也能捨棄後後觀心所有的加行,不須要特別的努力,他能安住在不須要特別努力,心裏面不分別,這個時候就是奢摩他有力量。
b)那位修行人在那個時候,內心就像滅了似的,什麼叫做滅呢?就是無分別的智慧,非常的微細,叫做滅,好像沒有心似的。但是現在這位禪師的內心還沒到無分別智的境界,不是真實的無分別智。這個無分別智,心裏面沒有影像,所以沒有所緣境,現在世第一的時候這個住心,也類似無分別智的無所緣,但而非無緣,不是無緣,心裏面還有多少影像。
c)又在世第一的時候,他的心是很寂靜。無分別智遠離一切相,遠離一切煩惱,而世第一的時候這個心的寂靜,也類似無分別智的遠離,但是又不是遠離,因為他不是無分別智。遠離有兩個意思,遠離一切相,遠離一切煩惱,這是無分別智境界。現在世第一,類似那樣,但是又不是那樣。
d)又在世第一的時候,非美睡眠覆蓋,美睡眠,用美好的睡眠來形容這件事,就是心裏面無分別境界。睡覺不做夢的時候,沒有妄想,沒有明了性。但是修止觀的人,心裏面也沒有一切相,沒有一切的分別,雜亂妄想統統沒有,沒有一切分別,但是有明了性。這個時候心裏面不修毘婆奢那觀,心裏面還是有明了性的分明,可是又沒有分別,這樣的奢摩他行。
d1)什麼是無高無下?此顯無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如其所應名無高下。這個是用無相心三摩地來顯示世第一的境界。修無相心三摩地的人,心裏面不思惟一切相,但是內心於彼諸相不厭不壞,厭壞就是分別,不厭不壞,所以不分別,就是不分別一切相。他不努力地警覺其心,思惟一切法苦、空、無常、無我,故名不低。雖然思惟無相,但是不堅執著這個無相,叫做不昂。
d2)什麼是分明?世第一那個人,於彼所緣境,其相明淨,一點兒不昏昧,究竟顯現。
e)復有一類人,沒有智慧的光明,心裏面沒有一切雜念,但是還有明了性。這個時候,其心好像是滅除一切分別,但是還不是真實滅除一切分別,就是他不是真實是無分別智,就認為他是得聖道,成就無分別智。美睡眠覆蓋其心的相貌,就是心裏面不分別一切法,而有明了性;有明了性而又不分別一切法;這個時候,就認為是成就無分別智慧。那個人糊塗,他這樣子認為,實在不是無分別智,不是現觀。
f)那位禪師修止觀,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得就是成就,成就這樣的趣現觀心,就是向前進,再進一步就是無分別智,他達到這個程度。不久當入正性離生,不會很久,就是一剎那,就會入到正性,就是法性,法性是離一切生住滅相的,就是無為的境界,就是契入無為的境界。他現在似滅而非實滅的這個境界,就是他的寂靜心位,最後一念的無分別心。就是在凡位,最後一念的無分別心。從這個無分別心,不間隔,於前所觀諸聖諦理,就是四聖諦,十六種觀慧。現在起內作意,不生起那麼多的觀慧,就是只一個無我觀、或者一個空觀,叫內作意。這時候的止觀,叫做世第一法。
f1)什麼是從此無間等?謂此最後一念無分別心,與出世無漏聖法為等無間緣。最後一念無分別心,就是給一剎那後,初果的須陀洹的出世間無漏聖法,作等無間緣。這一念心一剎那間滅,後一剎那就是初果,這是等無間緣。
f2)什麼是起內作意?由無漏法,各別內證,非從他緣。無漏法,就是沒有煩惱的那個清淨、無為的境界。各別內證,每一人他自己到世第一那個時候,內裏邊證悟的境界。非從他緣,不是從別人開示你而成就的,是你自己現起無分別智慧,才能證悟。是故說言起內作意。若是起內心裏邊的無分別的智慧,就是能緣所緣平等正智生起。非從他緣,這句話是形容修禪的這個人,到證道的時候,那一念清淨的智慧是你要用功,長時期修止觀成就。我們初開始用功修行,要依賴經律論的文句,依賴佛菩薩的法語,才能成就,這是要依賴他緣。但是最後得悟聖道的那個清淨智慧,是自己努力的。努力的就是由佛菩薩的法語,你能夠作意,法隨法行,如理作意,這樣才成就。
g)從這一念心以後,一剎那間,出世心生,就是超越世間的那個清淨的智慧心現起。這一念心,不是世間的有漏的境界。這個世第一這一念心,是世間一切有為法最後的邊際,就是到此為止,是故名為世第一法。
tasya tac cittaṃ tasmin samaye khyāti niruddham iva / na ca taṃ(tan) niruddhaṃ khyāti bhavaty anālambanam iva / na ca tadālambanaṃ bhavati / tasya tac cittaṃ praśāntaṃ vigatam iva khyāti / na ca tadvigataṃ bhavati / na ca punas tasmiṃ(smin) samaye madhukaramiddhāvaṣṭabdham api tac cittaṃ niruddham iva khyāti / na ca tanniruddhaṃ bhavati /yat tad ekatyānāṃ [mandānāṃ] momūhānām abhisamayā[yā]-bhimānāya bhavatīdaṃ punaś cittam abhisamayāyaiva na cirasye dānīṃ samyaktvaṃ(ttva) nyāmāvakrāntir bhaviṣyatīti / yadi yamīdṛśī cittasyāvasthā bhavati / tasya tatsarvapaścimanirvikalpaṃ cittaṃ yasyānantaraṃ pūrvavicāriteṣu satveṣv adhyāt-mam ābhogaṃ karoti / te laukikā agradharmāḥ / tasmāt pareṇāsya lokottaram eva cittam utpadyate / na laukikaṃ [/] sīmā eṣā laukikānāṃ saṃskārāṇāṃ paryanta eṣas tenocyante laukikā agradharmā i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