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聲聞地-第4瑜伽處-2.往世間道-6.離欲者相

2.6.離欲者相
復次此中,云何應知離欲者相?謂離欲者,身業安住、諸根無動,威儀進止無有躁擾,於一威儀,能經時久,不多驚懼,終不數數易脫威儀。言詞柔軟,言詞寂靜,不樂諠雜,不樂眾集,言語安詳。眼見色已,唯覺了色,不因覺了而起色貪。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唯覺了聲乃至其觸,不因覺了而起聲貪乃至觸貪。能無所畏,覺慧幽深,輕安廣大,身心隱密,無有貪婪,無有憤發,能有堪忍,不為種種欲尋思等諸惡尋思擾亂其心。如是等類,當知名為離欲者相。
[解]復次,成就色界定,成就無色界定,都是離欲的人。離欲的人有什麼相貌呢?怎麼樣才知道這個人是離欲呢?他有什麼相貌表現出來呢?
1)這個離欲的人,他的身體是安住的;怎麼叫做安住?諸根無動,他的眼耳鼻舌身不那麼動亂,表現出來的行住坐臥的威儀,或者是向前進,或者是停下來,不那麼動亂。他對於這一個威儀能經過很長的時間;譬如若坐,能經過很長的時間,若立在那裡也能經過很長的時間,這個行住坐臥經過很長的時間。就是心靜,身也靜。成就色界定、無色界定的人,在人間的時候,沒有很多的恐怖。終不數數易脫威儀,易脫就是變動。
a)什麼是於一威儀能經時久?此顯結跏趺坐能經久時,不會很快地就疲倦,故不數數的易脫威儀。
b)什麼是不多驚懼?閑居的時候,或於塵霧或昏夜分,見大雲氣,聽震動打雷的音聲,或逢雹雨的時候,或逢見獅子虎豹,或遭遇兇惡擾亂的境界,或是強盜來偷東西這些事情。或遇非人來擾亂你、逼迫你,便生驚怖,身體的寒毛都豎起來。為什麼見到這些事情心裡面會有驚怖呢?應該知道就是沒有斷妄分別貪的關係,就是對這個欲有貪著,就有這些恐怖。若已經離欲,得到色界定、無色界定的人,就沒有這些恐怖的事情;也是有恐怖,但是輕微,是故說言不多驚懼。什麼時候才能夠完全無怖?一定斷除我,無我的時候,能入於第一義諦,這一切都無恐怖。
2)他說出來的話就是柔軟,說出來的話有寂靜的氣氛,不歡喜大聲吵、喧鬧,不歡喜到大眾集會的地方,說話的時候非常自在。
3)他眼見色已,唯看見這個色是青黃赤白,不會因為看見這個人很美,生愛著心。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唯覺了聲乃至其觸;不因覺了而起聲貪乃至觸貪,不會生貪心。
4)能夠無所畏懼,他的智慧比沒得定的人深奧,他有廣大的輕安樂。他的身、他的心有你看不到的境界;表面上是一回事,內心的境界,這個身體本身的境界,你不完全能看明白。沒有貪婪,婪也是貪,貪食也叫做婪。沒有說心裡面恨誰。能有堪忍,就是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情,如意的事情,心裡面都不動。這個修行人不會有種種的欲尋思等諸惡尋思;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不會為這些尋思擾亂其心。如是等類,當知名為離欲者相,離欲的人是這樣的相貌。
a)什麼是能無所畏?菩薩地說有五怖畏,就是初地菩薩,沒有這五種怖畏。不活畏,不能活下去,沒有這個恐怖。惡名畏,別人破壞他的名譽,他沒有惡名畏,你怎麼樣說他壞話,他不在乎。死畏,也沒有死的怖畏。惡趣畏,也沒有說死以後,要到三惡道。處眾怯畏,在大眾的威德畏,初地菩薩也沒有這個恐怖。現在說得色界定、得無色界定,這兩種人能夠離欲,他無所畏也應該和這個相似。這些人還是凡夫,並不是究竟的斷除這些怖畏。因為,他們修行的禪定是世間道修行。
b)三摩呬多地說,得到第四靜慮的人,做什麼事情都是很認真,事情做得很圓滿,心裡面不會跑到五欲裡放逸。這種人有高深的禪定,心非常細緻,他對於世間上一切義,若想學習很容易都知道,他的心非常的利,表現出來的很緩慢,但內心很利。
c)又說八經九經以為喻,就是八條紗織成的布,或者是九條紗織成的布,用這個布做成衣服,來譬喻。八經九經表示什麼呢?表示那個織成的布,它堅固細緻而厚。那個布是厚,蚊虻不能咬,不能侵損。用這個布把你的頭,把你的腳都能包住,不能露出來。如果穿的衣服這個布特別薄,或者是露出來,那一部份身體露出來,有可能蚊虻來侵犯你,衣薄、有露處,有這兩種過失。八經九經,顯示兩種過失都沒有。若是成就色界天第四靜慮的話,也是這樣;他的心清淨鮮白,鮮白其性是善不是惡,特別良好,心裡清淨良好。心的清淨鮮白遍一切時、一切處,心都是清淨鮮白的,一切的散動所不能侵犯你;外邊都是散動的境界,但是不可以污染他,不能影響他。堪忍寒暑,成就第二靜慮的時候就沒有這種苦受,超越這個苦受。現在是得到第四靜慮,或者是有寒,或者是熱,他能忍得住,不感覺苦。乃至到人與人之間這些事情,被人呵斥他,以及內身裡面,或者四大不調這些事情心裡都能忍受,成就第四靜慮的人是這樣。前面這一段文解釋什麼叫做身心隱密呢?什麼叫做覺慧幽深呢?
tatra katamāni vitarāgasya liṅgāni / āha / sthirakāyakarmānto bhavaty acalendriyaḥ [/] na cāsyeryāpatha āśu paryādīyate / ekenāpīryāpathena ciraṃ kālam atināmayatyapari-tasyamānaḥ / na tāśu(su)īryāntaraṃ spṛhayati / mandabhāṇī ca bhavati praśāntabhāṇī ca na saṃgaṇikārāmo na saṃsargārāmo dhīrā cāsya vāg(k)pravartate/cakṣuṣā rūpāṇi dṛṣṭvā rūpaprati-samvedī bhavati / na rūparāgapratisamvedī / evaṃ śabdagandharasa-spraṣṭavyapratisaṃvedī bhavati / no tu yāvat spraṣṭavyarāgapratisaṃvedī / viśāradaś ca bhavati / gambhīrabuddhir vipulapraśrabdhicittakāyopaguḍhaḥ // anabhidhyālura-vikṣobhyaḥ / kṣamāvānna cāsya kāmavitarkādayaḥ pāpakāś cattaṃ kṣobhayanti ity evaṃ bhāgīyāni vītarāgaliṃgāni veditavyānīty ayaṃ tāvat laukikamārgagamanasya vibhāga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