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聲聞地-第4瑜伽處-2.往世間道-3.二無心定

2.3.二無心定
復次,依靜慮等,當知能入二無心定。 一者、無想定,二者、滅盡定。無想定者,唯諸異生,由棄背想作意方便能入。滅盡定者,唯諸聖者,由止息想受作意方便能入。
[解]1)依據色界的四靜慮等,等,就是無色界的四空定,就是成就四禪八定的人。應該知道成就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才能入於二無心定,不然是不能入。二無心定是什麼呢?就是無想定和滅盡定,都是沒有第六意識,就叫做無心定。
2)無想定者是怎麼回事情呢?無想定這個人,唯獨是凡夫,異生就是不同的見有不同的煩惱、不同的業力,得到不同的果報,就叫異生。但是現在是要成就色界第四禪的人,由棄背想作意,就是棄捨、厭離想的作意,不高興這個想,由於這個厭離心的方便,能入於無想定。就是在第四禪裡面,厭惡這個想,慢慢地這個想就沒有,就入於無想定。
3)滅盡定者是怎麼回事情呢?這唯獨是佛教徒得聖道的人;或者已經得阿羅漢,或者是大菩薩,最低限度要成就三果的聖人。由止息想受作意方便能入,就是在禪定裡面要把想、受這兩個心所法停下來,心裡面不要有受、不要有想,要停止它的作意,心裡面作意不願意有想、也不願意有受,以此為方便就能入於滅盡定。
tatra dve ācittike samāpattī asaṃjñā-(jñi)samāpattir nirodhasamāpattiś ca / tatrāsaṃjñāsamāpatti[ṃ] saṃjñāvimukhena manaskāreṇa pṛthagjana eva samāpadyate niro-dhasamāpattiṃ punar ārya eva/

如是二定,由二作意方便能入。謂無想定,由棄背想作意以為上首,勤修加行,漸次能入。若滅盡定,由從非想非非想處,欲求上進,暫時止息所緣作意以為上首,勤修加行,漸次能入。
[解]1)如是二定,由二作意方便能入。就是一個棄背想作意,一個是止息想受作意,這兩個作意才能入於這兩個定。
2)修行無想定這個人,由棄背想作意為上首,這裡面也是有止有觀;厭煩呵斥想的過失,這是毘婆奢那,然後心裡面又修奢摩他;奢摩他修完又修毘婆奢那再觀察想的過失、呵責這個想;這樣止而又觀、觀而又止,以為上首,努力的用功,漸次地就能入於無想定。
3)前面無想定,是由色界四禪才可以修無想定;若是滅盡定呢?這是已經得三果以上的聖人,從非想非非想這個地方,欲求上進,就是超越非非想定,向前再進一步。內心裡面是什麼樣的動機呢?暫時止息所緣作意,不是永久的止息所緣作意,不以非想非非想這種作意以為上首,勤修加行漸次能入。
tatra dvābhyāṃ manaskārābhyām anayoḥ samāpattyoḥ samāpattipraveśo bhavati / tad yathā saṃjñāvimukhena manaskāreṇāsaṃjñā(jñi)sa-māpatteḥ naivasaṃjñānāsaṃjño-ccalitenālambanasanniruddhena ca manaskāreṇa nirodhasamāpatteḥ [/]

若諸異生作如是念諸想如病、諸想如癰、諸想如箭,唯有無想寂靜微妙。攝受如是背想作意,於所生起一切想中,精勤修習不念作意,由此修習為因緣故,加行道中是有心位,入定無間,心不復轉。如是出離想作意為先,已離遍淨貪,未離廣果貪,諸心心法滅,是名無想定,由是方便證得此定。
[解]1)若是這個凡夫;就是邪知邪見的人,認為沒有想的時候這就是得涅槃。所以這個異生作如是念,諸想如病,心裡面種種分別就像人有病似。諸想如癰,像那嚴重的 病。諸想如箭,像箭射到你的身體裡頭。唯有無想寂靜微妙。攝受如是背想作意,攝是取來,拿過來以後放在心裡面不失掉,叫作攝受;就是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有成就。就是用這個呵斥想的過失,如病、如癰、如箭,唯有無想寂靜微妙,就是一個麤、一個淨。在禪定裡面也有其他的想,現在不高興這一切想,不念這一切想,把這一切想都停下來。由此修習為因緣故,加行道中是有心位,在前方便努力修行的時候,雖然是修無想定,而實在還是有想,有心。入定無間,若到根本位的時候,入於無想定的時候,加行道和無間道中間是沒有第三法間隔,所以叫無間。心不復轉,這時候內心就是第六識不動,就是無想定。
2)前面外道、邪知邪見這個人,出離想作意,不高興這個想,這樣作意為先,以此為主要的一個觀想。他已離遍淨貪,遍淨天是第三禪,對於第三禪的愛著心解脫。未離廣果貪,無想天是第四禪,第四禪就是廣果天。在廣果天的時候,對於廣果天的境界,愛著心還沒棄捨。成就無想定的時候,這一切心心所法都滅,是名無想定。由前面這樣的方法,就是成就無想定。
tatra saṃjñārogaḥ saṃjñāgaṇḍaḥ saṃjñaśalyaḥ(maṃ) etac chāntam etat praṇītaṃ yadutāsaṃjñikam iti / saṃjñāvimukhaṃ manaskāraṃ parigṛhyotpannotpannāma-saṃjñāsmṛtyamanasikārānu-(ramanu)careti(rati) tasya bhāvanānvayāt prayogamārge sacittikāvasthā bhavati / samanaskāra samāpannasya ca punaś cittaṃ na pravartata iti / sa evaṃ niḥsaraṇasaṃjñā-pūrvakeṇa manaskāreṇa śubhakṛtyavītarāgasya bṛhat-phalebhyo vītarāgasya cittacaitasikānāṃ dharmāṇāṃ nirodha iyam ucyate [a]saṃjña-(jñi) samāpattiḥ / evaṃ ca punar asyāḥ prāptir bhavati //

若諸聖者已得非想非非想處,復欲暫時住寂靜住,從非有想非無想處心求上進,心上進時,求上所緣竟無所得,無所得故,滅而不轉。如是有學已離無所有處貪,或阿羅漢求暫住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是名滅盡定,由是方便證得此定。
[解]1)怎麼樣能夠成就滅盡定呢?已得聖道的三果聖人以上,已得非想非非想處,不但是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完全都成就。成就以後,他還想寂靜住,心裡面遠離一切分別。從非有想非無想處這個定,想要再進一步。心上進的時候,向上求一個所緣境的時候,沒有一個所緣境。前面以空為所緣境、識為所緣境、無所有為所緣境、非想非非想為所緣境;現在再求一個所緣境,竟無所得。沒有所緣境,能緣的心也就不動,滅而不轉。
2)這個有學的聖人,要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學習入滅盡定呢?要到無色界的第三個無所有處定的貪沒有,但是還沒有離非想非非常處定的貪,所以不是阿羅漢,還是有學。或者已經離非想非非想處定,得阿羅漢果。求暫住想作意為先,心裡面想要暫時地把這個想停下來,這樣的作意為先,一切的心所法滅,叫作滅盡定。用這個方法就可以入滅盡定。這個是佛教徒,前面無想定是外道。都是把想滅,這是佛教徒?那個是外道?有什麼分別呢?就是:佛教徒有無我觀的智慧;無想定的人沒有這個智慧。
3)什麼是復欲暫時住寂靜住?依非想非非想為所緣相,而入於非非想定的這個人。這個佛教徒在非非想定這個時候,於這兩種心深生厭捨。二心可以有三種說法;一個是非想是一個心、非非想是一個心,對它厭捨,這是第一個說法。第二個說法,對無所有處想和非想非非想這個想,這兩個心都不高興,也厭捨,這是第二個說法。第三個說法就是受、想。厭捨非想非非想處,向前進,要找一個所緣境,沒有法可做所緣境,都滅盡,他的心就寂靜,就入滅盡定。此中二心是什麼呢?謂受及想這二心。由欲暫時住解脫樂,故於此二深生厭捨,住解脫樂就是涅槃樂;入滅盡定和涅槃相似。此二滅故,名滅盡定,亦名想受滅定。
tatra na eva saṃjñānāsaṃjñāyatanalābhī āryaḥ pareṇa śāntena vihāreṇa viharttukāmaḥ na eva samjñānāsaṃjñāyatanāc cittam uccālayati / tac cittam uccalitam ālambanaṃ na labhate / alabhamānaṃ nirudhyate / na pravarttata iti / ya evam ākiñcanyā-yatanavītarāgasya śaikṣasyārhato vā vihārasaṃjñāpūrvakeṇa manaskāreṇa cittacaita-sikānāṃ dharmāṇāṃ nirodha iyam ucyate nirodhasamāpattir evaṃ ca punar asyāḥ prāptir bhava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