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1-2
I. 解說世尊為何要觀無常、苦、空、無我?
[論說]有四種所化有情,先數習邪解脫見所集成界。何等為四?謂於先有、先世、先身、先所得自體中,聽聞常見增上不正法,不如理作意增上力故,於今由彼為因,由彼為緣,數習邪解脫見所集成界。如說由常見,如是由斷見,由現法涅槃見,由薩迦耶見,廣說亦爾。此中,世尊由種種勝解智力(T30,569c),種種界智力(T30,571b)增上力故,尋求彼先勝解及彼後界。如其所應,為調伏彼邪勝解、界故,多分為轉四種法教。或為餘智未成熟者,令彼智成熟故;智已成熟者,令彼解脫諸煩惱故。為初邪界有情,說因滅故行滅,由行盡門說無常性,為調伏彼邪勝解、界故。為隨第二邪界有情,說因集故行集,由行起門說無常性,為調伏彼邪勝解、界故。為隨第三邪界有情,由諸行苦門轉正法教,為調伏彼邪勝解、界故。為隨第四邪界有情,若離諸行起薩迦耶見行者,由諸行空門轉正法教;若即諸行起薩迦耶見行者,由無我門轉正法教,為調伏彼邪勝解、界故。T30,773a
[解]1)有四種所教化的有情,因為過去世一次又一次的學習錯誤的勝解、知見,而聚集成為不同的種姓。這裡的界?就是由於錯誤的勝解、見而薰習成為種姓。哪四種?第一、在過去生的存在、過去世、過去生的身、過去生所得的自己的生命體中,因為聽聞為常見所強化的不正確的道理,以及因為不合道理的作意思惟的強大力量。一次又一次的學習這樣的思想,薰習成為種姓。因此,在現在這一生,由彼聽聞、不合道理的作意思惟為因、為緣。所以稱為一次又一次的學習錯誤的勝解、知見,而聚集成為不同的種姓。如同上面所說,由於常見,同樣的第二、由於斷見。第三、由現法涅槃見。第四、由薩迦耶見,詳細的說明也是如此。
2)在這裡,世尊經由他的智慧的力量,如實了知眾生欲樂、勝解種種差別,如實了知眾生的本性、素質、行為等種種差別。尋求彼所要教化的有情,過去的勝解及彼後來的種姓。如其所相對應的四種思想,為了調伏彼錯誤的勝解、界的緣故,大部分會為這些有情宣說無常、苦、空、無我這四種法教。或是為其餘智慧尚未成熟的有情,令彼智慧成熟的緣故。智慧已經成熟的有情,令彼解脫種種煩惱的緣故。
3)a)為了第一種常見的有情,宣說因滅的緣故,五蘊諸行滅。由諸行滅盡作為入門,宣說無常的性質,為了調伏彼常見的錯誤勝解、界的緣故。b)為了隨順第二種斷見的有情,宣說因集起的緣故,五蘊諸行集起。由諸行集起作為入門,宣說無常的性質,為了調伏彼斷見的錯誤勝解、界的緣故。c)為了隨順第三種現法涅槃見的有情,由諸行是苦作為入門,宣說正法的教導,為了調伏彼現法涅槃見的錯誤勝解、界的緣故。d)為了隨順第四種薩迦耶見的有情,若是離開諸行,生起有一個我的思想的修行者,由諸行是空作為入門,宣說正法的教導。若是就是諸行,生起有一個我的思想的修行者,由無我作為入門,宣說正法的教導,為了調伏彼薩迦耶見的錯誤勝解、界的緣故。
II.解說什麼是解脫?
[論說]復次、善說法律,略由三種不共支故,不共外道,墮善說數。一者、宣說真實究竟解脫故,二者、宣說即彼方便故,三者、宣說即彼自內所證故。云何真實究竟解脫?謂畢竟解脫及一切解脫,即是見道果及此後所得世出世修道果。此中見道果,由畢竟故得名真實而非究竟,於一切解脫,猶有所應作故。又解脫有三種:一、世間解脫,二、有學解脫,三、無學解脫。世間解脫,非是真實,有退轉故。有學解脫,雖是真實而非究竟,猶有所作故。當知所餘,具足二種。T30,773b
[解]復次,世尊善說的法律,大略地說,由於三種獨特的部分,所以,跟外道有所不同,墮入善說的數目。哪三種?一者、宣說真實究竟解脫故,二者、宣說即彼方便故,三者、宣說即彼自內所證故。什麼是真實究竟解脫?就是畢竟解脫及一切解脫,就是見道的果,及從此見道果之後所得世、出世修道的果。在這裡,見道的果,由於畢竟的緣故,得名為真實,而不是究竟,因為對於一切煩惱的解脫,猶有所應該作的事的緣故。又,解脫有三種。哪三種?一、世間解脫,二、有學解脫,三、無學解脫。什麼是世間解脫?不是真實,因為還有退轉的關係。什麼是有學解脫?雖然是真實,而不是究竟,猶有所應該作的事的緣故。應當知道所剩餘的無學解脫,具足二種,就是真實且究竟。
III.解說如何得解脫
[經文]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論說]云何方便?謂於諸行中,依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修無常想,依無常修苦想,依苦修空、無我想,因此得入諦現觀時,由正觀察所知境故,獲得正見。由此正見為依止故,修道位中,遍於諸行住厭逆想。彼於住時,雖由彼相應受憶念思惟,不現前境明了現前而不生喜。由不生喜增上力故,彼於行時,即於彼受所緣境界不生染著。彼於一切所求境界得處中故,尚不希求,何況耽著!彼由如是若住、若行,於喜、貪纏速能滅盡,心清淨住。又即於彼,如所得道極多修習為因緣故,永拔彼品麤重隨眠,獲得真實究竟解脫,當知即是心善解脫。T30,773b
[解]1)什麼是真實解脫的方便?就是在諸行中,依據無常等如所有性,及五蘊性類各各不同的盡所有性,修習無常的想法。依據無常的概念,修習苦的想法。依據苦的概念,修空、無我的想法。因此無常、苦、空、無我,證得、悟入四諦現觀的時候,由於能正確地觀察所應該知道的五蘊境界的緣故,獲得正確的見解。
2)什麼是究竟解脫的方便?a)由於這個正確的見解為依止的緣故,在修道的階段中,心周遍地對於諸行,安住厭逆的想法。b)那位修行者在住於禪修的時候,雖然由於彼相應的受憶念、思惟,能令不是出現在眼前的境界,顯明清楚的出現在眼前,但是,心理不會對於這個境界生起歡喜。c)由於不會生起歡喜的強大力量的緣故,彼修行者在乞食等行動的時候,就是對於他領受所緣的境界,不會生起染著。他對於一切所追求的境界,能得處於平等、不偏不移的緣故,尚且不會希望尋求,更何況會耽著!他由於這樣或是住於禪修時,或是行動時,對於心的歡喜與貪著的現前活動,很快的能夠消滅、窮盡,因為沒有喜與貪的現行,所以,心清淨而住。d)又,就是對於彼如所得道的四念處,極多修習為因緣的緣故,能永遠拔除彼愛品的麤重隨眠,獲得真實究竟解脫,應當知道就是心得完善的解脫。
IV.解說已解脫者能自知
[經文]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論說]云何自內所證?當知有四種相。若於有學解脫轉時,由二種相內慧觸證。謂我已盡諸惡趣中所生諸行,又我已盡除其七生、二生、一生所餘後有所生諸行。又我已住能究竟盡無退轉道。若於無學解脫轉時,即由如是二種相故,內慧觸證。謂我已作為斷其餘一切煩惱所應學事。我今尚無餘一生在,況二、況七!又隨所樂,亦能為他如實記別。如是名為自內所證。T30,773c
[解]什麼是自己內心所體證?應當知道有四種相貌。
1)若是在有學解脫轉起的時候,由於二種相貌,知道內心的無我智慧觸證滅諦,就是現前見到滅諦。哪二種?
第一、我生已盡。我已經滅盡種種惡趣中所生起的五蘊諸行,就是我不會再投生到三惡趣中。又,我已經滅盡,扣除掉七生、二生、一生所剩餘的後有所生起的五蘊諸行。就是說,初果最多七生,第八有已滅盡。二果最多二生,第三生已滅盡。三果,只有一生,已滅盡第二生。
第二、梵行已立。我已經安住在能夠究竟滅盡煩惱,且不會退轉的八聖道。
2)若是在無學解脫轉起的時候,就是由這樣二種相貌的緣故,知道內心的無我智慧觸證滅諦。哪二種?
第一、所作已辦。就是我已經作完,為了斷除剩餘的一切煩惱,所應該學習的事情。因為一切結永遠滅盡沒有剩餘,一切道與果已經以無我智慧體證,得到涅槃。
第二、不受後有。我現今尚且沒有剩餘一生存在,更何況二生、七生。又,隨其所歡喜,也能夠為他人如其真實記別。這樣稱為自內所證。
cs3-6
I.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
[經文] 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
[解說] rūpañca bhikkhave, abhijānaṃ parijānaṃ virājayaṃ pajahaṃ bhabbo dukkhakkhayāya. s22.24 諸比丘!於色知、明、離欲、斷,則能導致苦盡。
[論說]復次、為欲證得所未得解脫故,應觀察八事,謂於諸行中,愛味、過患、出離觀察,及聞、思、思擇力、見道、修道觀察。於諸行中觀察愛味時,能善通達諸行愛味所有自相。即於諸行觀察過患時,能善了知三受分位過患共相,謂於是中甚少愛味、多諸過患。如是了知愛味染著、多諸過患共相應已,於所愛味一切行中,隨所生起欲貪煩惱,即能除遣、制伏、斷捨。於此欲貪不現行故,說名為斷,非永離欲故名為斷。又於彼事心未解脫,若於隨眠究竟超越,乃永離欲,心得解脫。是名一門觀察差別。又修行者,於彼諸行正觀察時,先以聞所成慧,如阿笈摩,了知諸行體是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空及無我。彼隨聖教如是勝解,如是通達,既通達已,復以推度相應思惟所成微細作意,即於彼境如實了知。即由如是通達了知增上力故,於彼相應煩惱現行現法、當來所有過患,如實觀察,由思擇力為依止故,設復生起而不實著,即能捨離。彼由如是通達了知及思擇力多修習故;能入正性離生。既入正性離生已,由修道力漸離諸欲。彼由思擇、見道二種力故,隨其所應,斷諸煩惱,謂不現行斷故,及一分斷故,由修道力,究竟離欲。如是由前二種漸離欲貪,由修道力心得解脫。
[解]復次,為了想要證得尚未得到的解脫的緣故,應該觀察八件事情。哪八件?就是在五蘊諸行當中,愛味、過患、出離觀察,及聞、思、思擇力、見道、修道觀察。
1)什麼是愛味的觀察?在五蘊諸行中,當觀察愛味的時候,能夠善巧的通達五蘊諸行的愛味所有的各自的相貌。
2)什麼是過患的觀察?就是在五蘊諸行中,當觀察過患的時候,能夠善巧的了知苦受、樂受、不苦不樂這三種受的時分與地位,他們的過患共相是苦,因為苦受本身就是苦。樂受,變壞的時候是苦。不苦不樂受,無有恆常,苦、樂受隨時都會生起,所以也是苦。在這樣三種受中,令人生起愛著的滋味很少,但是卻有許多苦的過患。
3)什麼是出離的觀察?這樣了知愛味染著很少,卻有許多種種的過患與愛味一起活動之後,對於所愛味染著的五蘊一切行中,隨順根對境時,所生起的欲貪煩惱,就能除遣欲貪,制伏欲貪,斷捨欲貪。
a)什麼是斷捨?在這裡,因為欲貪不會現前活動的緣故,說為斷,不是永遠捨離欲的緣故,而稱為斷。
b)什麼是離欲?對於彼五欲的事情,內心尚未解脫欲貪。若是對於隨眠,能究竟超越,才算是永遠捨離欲貪,內心得以解脫欲貪。這樣這三種觀察,稱為第一種入門觀察的不同。
4)什麼是由聞慧來觀察?又,這位修行者,對於彼五蘊諸行正在觀察的時候,首先,以聽聞佛法所成就的智慧,如聽聞阿笈摩聖典,而了知五蘊諸行本體是無有恆常,因為無有恆常的緣故,所以是苦。因為苦的緣故,所以離開五蘊沒有我是空及五蘊不是我。
5)什麼是由思慧來觀察?那位修行人,隨順聖典的教法,對於五蘊諸行是無常、苦、空、無我有深刻的體認,對於這無常、苦、空、無我,能通達無礙。既然通達無礙之後,還能用與推度相應的思惟所成就的微細作意,就是說對於彼五蘊境,能如實了知是無常、苦、空、無我。
6)什麼是由思擇力來觀察?就是因為這樣通達無常、苦、空、無我,沒有障礙。且對於彼五蘊境,能如實了知是無常、苦、空、無我。因為這二種強大力量的緣故,對於與他相順的煩惱現前活動,煩惱活動的現在、未來所有的過患,能夠如其真實的觀察,由於思惟決擇的力量為依止的緣故,假設還是生起,但是不會真實的染著,就能夠捨離。
7)什麼是由見道來觀察?那位修行人,經由這樣聞慧通達無常等沒有障礙,經由思慧了知五蘊境是無常等。以及經由思擇力能不染著於欲貪。因為一次又一次,反覆地實踐的緣故,所以,能夠進入正性離生。
8)什麼是由修道來觀察?既然能進入正性離生之後,由於修道的力量,逐漸的捨離三界的欲。那位修行人,由於思擇與見道這二種力量的緣故,隨著與他相順的欲貪等,能斷種種欲貪等煩惱,就是因為欲貪等不現行稱為斷的緣故,這是思擇的力量。以及一部分見煩惱斷除的緣故,這是見道的力量。經由修道的力量,能究竟捨離三界的欲。這樣經由前面思擇與見道這二種力量,逐漸捨離欲貪。經由修道的力量,心得解脫三界的欲。
復次,有兩種煩惱斷果及苦滅果。一者、見所斷果,由證彼故,能自了知我已永盡捺落迦、傍生、餓鬼,我今證得預流無退墮法,乃至廣說。二者、修所斷果,由證彼故,能自了知我最後身暫時支持,第二有等永不復轉。復有兩種苦滅。一者、現在為因,未來苦滅;二者、過去為因,現在苦滅。復有兩種苦滅。一者、心苦滅;二者、身苦滅。復有兩種苦滅。一者、壞苦、苦苦苦滅;二者、行苦苦滅。復有兩種苦滅。一者、非愛業果苦滅;二者、可愛業果苦滅。
[解]復次,還有兩種煩惱斷除所得的成果,以及兩種苦惱滅盡所得的成果。
1)哪二種煩惱斷除所得的成果?
第一、由於見道而斷除見煩惱,而體證彼成果的緣故,a)能自了知我已經永遠斷盡地獄、傍生、餓鬼這三惡趣中所生起的五蘊諸行,就是我不會再投生到三惡趣。b)我現今證得預流果,我已經安住在能夠究竟滅盡煩惱,且不會退轉的八聖道。c)乃至廣說,就是我已經滅盡,扣除掉七生、二生、一生所剩餘的後有所生起的五蘊諸行。
第二、由於修道而斷除愛煩惱等,而體證彼成果的緣故,a)能自了知我最後身,暫時支持。b)第二有的生老病死等苦法,永遠不會再生起,就是有餘涅槃。
2)哪二種苦滅除所得的成果?這裡是說明無餘涅槃。
a)第一、現在見愛煩惱斷盡為原因,未來五蘊諸行的苦滅盡。第二、過去惑業為原因,感得現在的異熟苦滅盡。
b)還有兩種苦滅。第一、意識相應的苦滅。第二、五識相應的苦滅。
c)還有兩種苦滅。第一、變壞而生的苦、苦惱本身的苦,這二種苦滅。第二、行苦苦滅。
d)還有兩種苦滅。第一、非愛業所感得的惡趣果的苦滅。第二、可愛業所感得的善趣果的苦滅。
[論說]復有少分已見諦跡諸聖弟子,雖已超過諸惡道苦所有怖畏,由未永盡一切結故,其心猶有於當來世共諸異生老死怖。為斷彼故,而能發起猛利樂欲,乃至正念,及無放逸,勤修觀行。
[解]還有少部分已經見到四聖諦的路跡的諸聖弟子,雖然已經超過諸惡道苦的所有怖畏,由於尚未永遠斷盡一切結的緣故,在未來世裏面,還會與諸異生一樣有生老死等,他的心還有這種恐怖。為了斷除那種恐怖的緣故,而對於涅槃,能發起猛利樂欲,乃至正念於涅槃,以及於斷其餘煩惱沒有放逸,精勤修習對於五蘊觀察無常等行相。
此四經的差別,不知道為何cs.3沒有心解脫?
cs.3.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cs.4.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cs.5.於色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斷苦。
cs.6.於色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五(二)正思惟,cf. s22.52 dutiya nandikkhaya suttaṃ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於五蘊當正思惟---如實知---欲貪斷---心解脫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當正思惟,觀色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比丘於色正思惟,觀色無常如實知者,於色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如是受……。想……行……。識,當正思惟,觀識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於識正思惟,觀識無常者,則於識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3.自證
如是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是正思惟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4.結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解脫的前行
[論說]復次,即彼解脫有二種前行法:一者、見前行法,二者、道果前行法。見前行法者,謂由解脫及彼方便,自內所證增上力故,從他言音,起聞、思、修所成妙善如理作意,未入正性離生能入正性離生,得如實見,出世正見。道果前行法者,謂得如是正見已,復起所餘正思惟等,或同時生,或後時生道前行法,為斷所餘諸煩惱故。T30,773c
[解]復次,就是彼真實究竟的解脫有二種前行法。哪二種?一者、見前行法,二者、道果前行法。1)什麼是見前行法?就是見道的方法,或是見道之前的活動有哪些?就是因為善說法律的緣故,因為佛法具足不共外道的三支,就是解脫及彼方便、自內所證的強大力量的緣故。從善知識他的言語法音,生起聞、思、修所成的微妙善巧的如理作意,尚未進入正性離生,能夠進入正性離生,得到如其真實的無我見,出世的正確見解。2)什麼是道果前行法?就是已得到這樣正見,之後生起修道斷惑的其餘正思惟等七聖道。正思惟等或是與正見同時生,因為正見生起的時候,八聖道是同時具足的。或是見道後的時候,生起修道之前行法,就是正思惟等,為了斷除所剩餘的種種煩惱的緣故。
II.正思惟
[經文]於色當正思惟,觀色無常如實知。
[解說]此中若依瑜伽論的解說,應有二種前行:如理作意、正思惟。如理作意可引生正見,之後引起正思惟;此正思惟推動修道的運作。所以,若依巴利為:如理作意,應指生起正見之前行。若依漢譯:正思惟,則為正見之後的正思惟。 然而在瑜伽師地論的解說好像二者又有關係,如卷11(T30, 330c):若不如理而強作意,其如理者而不作意。總說此二,名不正思惟。若於是中應合道理,應知是處名為如理,謂於闇中作光明想,由此方便,如理作意,非不如理。
rūpaṃ bhikkhave, yoniso manasikarotha, rūpāniccatañca yathābhūtaṃ samanupassatha, rūpaṃ bhikkhave, bhikkhu yoniso manasikaronto rūpāniccatañca yathābhūtaṃ samanupassanto rūpasmiṃ nibbindati. s22.52
諸比丘!你們應該如理作意色,及如實觀色的無常性。諸比丘!當比丘如理作意於色時,及如實觀色無常性時,厭離於色。
III. 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經文] 比丘於色正思惟,觀色無常如實知者,於色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解說]漢譯的欲、貪,在巴利文為喜、貪,且說明二者的關係。
nandikkhayā rāgakkhayo, rāgakkhayā nandikkhayo, nandirāgakkhayā cittaṃ vimuttaṃ suvimuttanti vuccati. s22.52 因喜盡故,貪盡;因貪盡故,喜盡;因喜、貪盡故心解脫,稱為善解脫。
cs7
I. 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經文] 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解說] yo bhikkhave, rūpaṃ abhinandati, dukkhaṃ so abhinandati, yo dukkhaṃ abhinandati aparimutto so dukkhasmāti vadāmi. s22.29.
諸比丘!若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若於苦愛喜者,我說:彼於苦不得解脫。
[論說] 復次、有二種愚夫之相。何等為二?一者、於所應求不如實知;二者、非所應求而反生起。何等名為是所應求?所謂涅槃諸行永滅。而諸愚夫,於當來世諸行不生都無樂欲,於諸行生唯有欣樂。由是因緣,於所應求,及諸行生所有眾苦不如實知。何等名為非所應求而反生起?非所求者,謂老、病、死,非愛合會,所愛別離,所欲匱乏,愁、歎、憂、苦,種種熱惱。彼於如是諸行生起,反生欣樂;於生為本一切行中,深起樂著;於生為本所有諸業,造作積集。由是因緣,於有生苦,及生為本老、病、死等眾苦差別,不得解脫。如是名為非所應求而反生起。
[解]復次,有二種愚夫的相貌。哪二種?一者、對於所應該追求的事情,不能如其真實的了知。二者、對於不是所應該追求的事情,反而生起追求。
1)什麼事情才可以稱為這件事是所應該追求,不能如其真實的了知?就是涅槃,五蘊諸行永遠滅盡,這件事是所應該追求。而眾多的愚癡凡夫,對於當來世的五蘊諸行不再生起,都沒有歡喜、希求。對於當來五蘊諸行的生起,唯獨有歡欣、喜樂。由於這樣的因緣,對於所應該追求的涅槃,及諸行的生起所有眾多苦,不如實知。
2)什麼事情才可以稱為這件事不是所應該追求的事情,反而生起追求?不是所應該追求的事情,就是老、病、死,非愛合會,所愛別離,所欲匱乏,愁、歎、憂、苦,種種熱惱。彼愚夫對於這樣的眾多苦的諸行生起,反而生起歡欣、喜樂。對於以生為根本的一切五蘊諸行中,深刻地生起歡喜、染著。對於以生為根本的所有種種業,造作、積集。由是惑與業的因緣,對於有生的苦,及以生為根本的老、病、死等眾苦不同,不能得到解脫。這樣稱為不是所應該追求的事情,反而生起追求。
cs8
I.總說四決定:無常、苦、空、無我
[論說]復次,於諸行中,有四決定:一、無常決定,二、苦決定,三、空決定,四、無我決定。
II.解說無常
[經文] 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色,不欣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
[解說] rūpaṃ bhikkhave, aniccaṃ atītānāgataṃ, ko pana vādo paccuppannassa. s22.9 諸比丘!過去、未來色無常,更何況說現在色!
evaṃ passaṃ bhikkhave, sutavā ariyasāvako atītasmiṃ rūpasmiṃ anapekkho hoti, anāgataṃ rūpaṃ nābhinandati, paccuppannassa rūpassa nibbidāya virāgāya nirodhāya paṭipanno hoti. s22.9 諸比丘!多聞聖弟子如是見時,不顧戀過去色,不欣求未來色,對於現在色,行向厭、離欲、滅盡。
[論說]1.云何諸行無常決定?由三種相,當知過去、未來諸行尚定無常,何況現在!何等為三?謂先無而有故,先有而無故,起盡相應故。若未來行,先所未有定非有者,是即應非先無而有,如是應非無常決定。由彼先時施設非有,非有為先,後時方有,是故未來諸行無常決定。若現在行從緣生已決定有者,是即應非先有而無,未來諸行便應非是無常決定,現在諸行亦應不與起盡相應。由現在行從緣生已,非決定有,以有為先施設非有,是故過去諸行無常決定。如是現在諸行,因未來行先無而有,因過去行先有而無,由此施設起盡相應。是故說言:當知去、來諸行無常性尚決定,何況現在!是名諸行無常決定。云何諸行苦性決定?謂去、來諸行尚是生等苦法,何況現在!所以者何?過去諸行是已度苦,未來諸行是未至苦,現在諸行是現前苦,是名諸行苦性決定。云何諸行空性決定?謂去、來諸行尚定空性,何況現在!所以者何?未來諸行其性未有,由此故空;過去諸行其性已滅,由此故空;現在諸行雖有未滅,諦義、勝義性所遠離,由此故空,是名諸行空性決定。云何諸行無我決定?謂去、來諸行尚定無我,何況現在!所以者何?未來諸行非我之相,未現前故;過去諸行非我之相,已越度故;現在諸行非我之相,正現前故,是名諸行無我決定。
[解]1)什麼是諸行無常決定?經由三種相貌,應當知道過去、未來的五蘊諸行尚且決定是無常,更何況是現在!哪三種?就是先前沒有而後來有的緣故,先前有而後來沒有的緣故,生起與滅盡相合的緣故。
第一、若是未來五蘊諸行,先前所沒有,將來決定沒有的話,這就應該不是先前沒有而將來有,這樣應該不是無常決定。為什麼?由於彼先前的時候,施設、安立沒有,沒有為先,後來的時候才有,因此,未來五蘊諸行無常是決定。
第二、若是現在五蘊諸行,從因緣生起之後,決定存有的話,這就應該不是先前有而後來無,未來諸行就應該不是無常決定,現在諸行也應該不與生起、滅盡相應。為什麼?由於現在諸行從因緣生起之後,不是決定存有,以存有為先,施設後來沒有,因此,過去五蘊諸行無常是決定。
第三、這樣現在的諸行,因為未來諸行先前沒有而後來存有,因為過去諸行先前存有而後來沒有,由此未來、過去施設生起與滅盡相應。因此,說應當知道過去、未來諸行無常的體性尚且決定,更何況現在!是名諸行無常決定。
2)什麼是五蘊諸行苦性決定?就是過去、未來諸行,尚且是生等苦法,更何況是現在。為什麼?過去五蘊諸行是已經度過的苦,未來五蘊諸行是尚未來臨的苦,現在五蘊諸行是現在眼前的苦,是名諸行苦性決定。
3)什麼是五蘊諸行空性決定?就是過去、未來諸行,尚且決定是空性,更何況是現在。為什麼?未來諸行他的體性尚未存有,由於這個緣故是空。過去諸行他的體性已經滅盡,由於這個緣故是空。現在諸行雖然存有,尚未滅盡,諦義、勝義性所遠離,由於這個緣故是空,是名諸行空性決定。
4)什麼是五蘊諸行無我決定?就是過去、未來諸行,尚且決定是無我,更何況是現在。為什麼?未來諸行非我的相貌,尚未現在眼前的緣故。過去諸行非我的相貌,已經超越、度過的緣故。現在諸行,雖然有種種行相,但不是我,只有種種行相正現在眼前的緣故,是名諸行無我決定。
2.又由二相,當知諸行決定無常。一、由過去世已滅壞故,二、由未來、現在世是應滅壞法故。又由二相,當知諸行決定是苦:一、是生等苦法故,二、是三苦性故。此諸苦相,如前應知。又由二相,當知諸行決定是空:一、畢竟離性空故,二、後方離性空故。畢竟離性空者,謂諸行中我我所性畢竟空故。後方離性空者,謂於已斷一切煩惱心解脫中,一切煩惱皆悉空故。又由二相,當知諸行決定無我:一、諸行種種外性故,二、諸行從眾緣生不自在故。
[解]1)又,由於二種相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決定無常。哪二種?第一、由於過去世的五蘊諸行已經滅壞的緣故。第二、由於未來、現在世五蘊諸行是將會滅壞法故。
2)又,由於二種相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決定是苦。哪二種?第一、是生等苦法的緣故。第二、是三種苦性的緣故。這個眾多苦的相貌,如前面應知。
3)又,由於二種相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決定是空。哪二種?第一、畢竟離性空故,二、後方離性空故。什麼是畢竟離性空?就是在五蘊諸行中,我、我所的體性畢竟是空的緣故。什麼是後方離性空?就是在已經斷除一切煩惱心得解脫中,一切煩惱都空的緣故。
4)又,由於二種相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決定無我。哪二種?第一、五蘊諸行種種外性故,離開五蘊諸行沒有我。第二、五蘊諸行,從眾多條件生起,不自在的緣故,所以五蘊本身不是我。
3.復由十相,當知諸行四相決定。謂由敗壞、變易、別離、相應、法性相故,非可樂、不安穩、相應、遠離、異相相故。如是等相,如前聲聞地已廣分別。
[解]還有可由十種相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四種相是決定。哪十種?敗壞,就是滅壞無常。變易,就是變異無常。別離,就是別離無常。相應,就是合會無常。法性,就是法性無常。非可樂,就是不可愛苦。不安穩,就是不安穩苦。相應,就是結縛苦。遠離,就是無所得空。異相,就是不自在無我。這些等等的相貌,如同前面聲聞地已經詳細分別。
III.解說厭、離欲、滅盡
[經文] 厭、離欲、滅盡
[論說] 復次、依出世道作意修中,有五離繫品界:一者、斷界,二者、無欲界,三者、滅界,四者、有餘依涅槃界,五者、無餘依涅槃界。謂見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斷界。修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無欲界。即此唯有餘依故,名有餘依涅槃界。此依滅故,名為滅界,亦名無餘依涅槃界。即此五界,由一切行永寂靜故,名諸行止。由我、我所、我慢、執著及與隨眠皆遠離故,說名為空。由一切相皆遠離故,名無所得。於斷界中,一切隨順有漏法上所有貪愛皆遠離故,名為愛盡。於無欲界,所有欲貪皆遠離故,名為無欲。於滅界中,及於有餘依、無餘依涅槃界中,如其所應皆永滅故,皆寂靜故,隨其次第,說名為滅,亦名涅槃。又於斷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厭。
於無欲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離欲。於滅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滅。
[解]復次,依照出世間道作意修中,有五種離繫品界。什麼是離繫品類的五種界?一者、斷界,二者、無欲界,三者、滅界,四者、有餘依涅槃界,五者、無餘依涅槃界。
1)什麼是斷界?因為見道所斷諸行斷的關係,名為斷界。
2)什麼是無欲界?因為修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無欲界。
4)什麼是有餘依涅槃界?就是見修二道已斷煩惱,這個修行人尚有剩餘的所依身的關係,名為有餘依涅槃界。
3、5)什麼是無餘依涅槃界?這個所依的身心滅盡的緣故,名為滅界,也稱為無餘依涅槃界。
6)什麼是諸行止息?就這五種界,由於五蘊諸行永遠寂靜的緣故,名為諸行止息。
7)什麼是空?由我、我所、我慢,執著就是纏,隨眠就是粗重,都遠離的緣故,說名為空。
8)什麼是無所得?由於一切有為相,都遠離的緣故,名為無所得。
9)什麼是愛盡?就是在見道所斷煩惱的斷界中,一切隨順有漏法上的所有貪愛都遠離不現行的關係,名為愛盡。就是不希望、不尋求未來的五蘊事的關係。
10)什麼是離欲?對於現前受用的五欲境界,沒有歡喜、快樂。或是在無欲界,所有色界與無色界的欲貪都遠離的關係,名為無欲。這愛盡與離欲這二項顯示說明是有餘依涅槃。
11)什麼是滅、涅槃?在滅界中,以及在有餘依、無餘依涅槃界中,如其所相應都永遠滅盡的關係,都寂靜的關係,隨其次第,說名為滅。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說為涅槃。
12)又,對於斷界,尚未得到,為了得到,精勤修習的緣故,稱為對於諸行修習厭。
13)對於無欲界,尚未得到,為了得到,精勤修習的緣故,稱為對於諸行修習離欲。
14)對於滅界,尚未得到,為了得到,精勤修習的緣故,稱為對於諸行修習滅。
cs09-10
I. 色無常...名真實正觀
[經文] 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解說] rūpaṃ bhikkhave, aniccaṃ, yadaniccaṃ taṃ dukkhaṃ, yaṃ dukkhaṃ tadanantā, yadanattā taṃ "netaṃ mama neso'ham asmi, na me so attā"ti evametaṃ yathābhūtaṃ sammappaññāya daṭṭhabbaṃ. s22.15
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即:彼不是我的,彼不是我,彼不是我的我。應以平等慧如實見彼如是。
[論說]復次,為心解脫勤修習者,有二種漸次:一、智漸次,二、智果漸次。云何智漸次?謂於諸行中,先起無常智,由思擇彼生滅道理故。次後於彼生相應行,觀為生法、老法,乃至憂、苦、熱、惱等法。由是因緣,一切皆苦,此即依先無常智生後苦智。又彼諸行,由是生法乃至是熱、惱法故,即是死生緣起,展轉流轉,不得自在行相道理,故無有我,此則依先苦智生後無我智。如是觀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是名智漸次。
[解]復次,為了令心得到解脫,而精勤修習的人,有二種逐漸的次第。哪二種?一、智漸次,二、智果漸次。什麼是智的漸次?
1)就是在諸行中,首先生起無常的智慧,如何生起呢?經由思惟決擇彼五蘊諸行生滅道理的緣故。
2)接著後面,對於彼五蘊諸行中,與生相順的活動,觀察為生的現象、衰老的現象,乃至憂愁、苦、熱、惱等法。由這些因緣,一切五蘊諸行都是苦,這就是依照先前的無常智,生起後面的苦智。
3)又,彼五蘊諸行,由於是生法,乃至是熱、惱法的緣故,就是死生緣起,展轉流轉,不得自在的活動相貌的道理,所以,沒有我,這就是依照先前的苦智,生起後面的無我智。這樣觀察無常的緣故是苦,苦的緣故是無我,是名智漸次。
II. 智果漸次
[經文] 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論說]云何智果漸次?謂厭,離欲,解脫,遍解脫。云何厭?謂有對治現前故,起厭逆想,令諸煩惱不復現行。云何離欲?謂由修習厭心故,雖於對治不作意思惟,然於一切染愛事境貪不現行,此由伏斷增上力故。云何解脫?謂即於此伏斷對治多修習故,永拔隨眠。如是名厭,離欲,解脫,第一差別。復有差別,謂於厭位,斷界極成滿故名厭。即依止厭,除非想非非想處,於餘下地得離欲時,施設離欲位,故名離欲。於非想非非想處得離欲時,施設解脫位,故名解脫。是名厭,離欲,解脫,第二差別。云何遍解脫?謂由如是煩惱雜染解脫故,生等諸苦雜染亦普解脫,是名遍解脫。如是由智增上力故,於諸行中起厭,由習厭故得離欲,由習離欲故得解脫及遍解脫,如是名為智果漸次。
[解]什麼是智果漸次?就是厭,離欲,解脫,遍解脫。
1)什麼是厭?就是對向治理現前煩惱的緣故,生起厭逆想,使令諸煩惱不復現行。
2)什麼是離欲?就是由於修治薰習厭逆心的緣故,雖然於對治的方法,不去作意思惟,但是對於一切雜染、可愛事的境界,貪著的心不會現前行動,這是由於伏斷的強大力量的緣故。什麼是伏?制伏所生起的煩惱,而使他暫時不會生起。什麼是斷?斷絕煩惱的種子,而使他畢竟不再生起。
3)什麼是解脫?就是對於這個制伏、斷絕對治多次的修治薰習的緣故,永遠拔除隨眠煩惱。這樣就是厭、離欲、解脫,第一種差別。還有不同的意思,就是在厭的階段中,見道所斷的煩惱斷的時候,能達到極至成就圓滿,因此稱為厭。就是依止這個厭,扣除非想非非想處,對於其餘下面的種種地,得到離欲的時候,施設為離欲的階段,因此稱為離欲。對於非想非非想處,得到離欲的時候,施設為解脫的階段,因此稱為解脫。這樣稱為厭、離欲、解脫的第二種差別。
4)什麼是普遍的解脫?就是由於這樣的煩惱雜染能得到解脫的緣故,生等種種的苦雜染,也能得到普遍的解脫,稱為遍解脫。這樣由於無常等智慧的強大力量的緣故,在五蘊諸行中,生起厭逆。由於薰習厭逆的緣故,能得離欲。由於薰習離欲的緣故,能得到解脫,以及遍解脫,這樣稱為智果漸次。
III. 四種邪執
[論說]此中復有四種邪執,何等為四?一、見邪執,二、慢邪執,三、自內邪執,四、他教邪執。見邪執者,謂於諸行中執我、我所。慢邪執者,謂於諸行中起我慢執。前見邪執,障諦現觀。後我慢邪執,障修所斷煩惱等斷。自內邪執者,謂獨處空閑,不正分別為依止故,執有實我,或見邪執,或慢邪執。他教邪執者,謂由他教起邪執者,謂此是我,此是我所,我慢行轉。又於內起不正分別,執我、我所名內邪執,亦名非他教邪執。如是一切邪執永斷,當知是名智果。
[解]在這裡,還有四種錯誤的執著,哪四種?一、見邪執,二、慢邪執,三、自內邪執,四、他教邪執。
1)什麼是見邪執?就是在五蘊諸行之中,執著為我、我所。
2)什麼是慢邪執?就是在五蘊諸行之中,生起我慢的執著。前面的我見邪執,能障礙對於四聖諦的現前觀察。後面的我慢邪執,能障礙修道所斷煩惱等的斷除。
3)什麼是自內邪執?就是一個人獨自在空閑的地方,不能合理分別為依止的緣故,執著五蘊中有真實的我,或是我見邪執,或是我慢邪執。
4)什麼是他教邪執?就是由於他人的教導,生起邪執,就是這個五蘊是我,這個五蘊是我所。由於我見,我慢的行相轉動。又,對於自己內身,生起不合理的分別,執著我、我所,名為內邪執,也名為非他教邪執。這樣一切錯誤的執著永遠斷除,應當知道稱為智果。
cs11-12
I.無常因
[論說]復次、由三種相,應知諸行非斷、非常。何等為三?一、以無住行為因故,二、生已無住因故,三、未來諸行因性滅故。此中諸行因無常故,生已住因不可得故,當知諸行非常。能生未來諸行,現在因性滅故,當知諸行非斷。
[解]復次、經由三種相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不是斷、不是常。哪三種?一、以無住行為因故,就是過去。二、生已無住因故,就是現在。三、未來諸行因性滅故。什麼是未來諸行?能生未來諸行的種子。現在諸行能薰習,所以是未來諸行的因。在這裡,生起諸行的因是無常的緣故。生起之後,常住的因不可能找得到的緣故,應當知道五蘊諸行不是常。現在諸行已滅的緣故,然而能生起未來諸行種子,令其相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不是斷。
II.無常緣
[論說]復有四緣,能令諸行展轉流轉。何等為四?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即此四緣,略有二種:一、因,二、緣。因唯因緣,餘三唯緣。
1)又因緣者,謂諸行種子。
2)等無間緣者,謂前六識等及相應法等無間滅,後六識等及相應法等無間生。
3)所緣緣者,謂五識身等以五別境為所緣,第六識身等以一切法為所緣。
4)增上緣者,謂五識等以眼等各別所依為增上緣,及以能生作意等為增上緣;意識身等以四大種身,及能生作意等為增上緣。又先所造業,望所生愛非愛果,當知亦是增上緣。如是資糧望道,道望得涅槃,當知亦是增上緣攝。
[解]還有四種緣,能令五蘊諸行展轉流轉。哪四種?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就是這四種緣,簡略的說可歸為二種,一個是因,一個是緣。因只有因緣,其餘三個只是緣。
1)什麼是因緣?就是五蘊諸行的種子。
2)什麼是等無間緣?就是前面六識等及相應法等無間滅,後六識等及相應法等無間生。什麼是相應法等無間滅?就是說前五識望後五識,為等無間緣。
3)什麼是所緣緣?就是五識身等是以五種各別的境為所緣。第六識身等是以一切法為所緣。
4)什麼是增上緣?就是五識等是以眼等各別所依根為增上緣,及以能生作意等為增上緣。意識身等是以四大種身,以及能生作意等為增上緣。又先前所造的業,望向所生起的可愛、不可愛果,應當知道也是增上緣。這樣資糧望向見道,修道望向得涅槃,應當知道也是屬於增上緣。
Cs13-14
I.如實知味、患、離
[經文] 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
1.復次,由三種事,二種相,應當觀察雜染、清淨。云何由三種事,觀察一切雜染、清淨?一者、於諸行中觀察雜染因緣,謂觀彼愛味為愛味故。二者、於諸行中觀察清淨因緣,謂觀彼過患為過患故。三者、於諸行中觀察清淨,謂觀彼出離為出離故。如是一切總略為一,名由三事觀察一切雜染、清淨。
[解]復次,經由三種事情,二種相貌,應當觀察雜染,以及清淨。什麼是經由三種事情,觀察一切雜染、清淨?第一、在五蘊諸行中,觀察雜染的因緣,就是觀察彼五蘊的愛味為愛味的緣故。第二、在五蘊諸行中,觀察清淨的因緣,就是觀察彼五蘊的過患為過患的緣故。第三、在五蘊諸行中,觀察清淨,就是觀察彼五蘊的出離為出離的緣故。這樣三種,一切總合略為一項,稱為由三事觀察一切雜染、清淨。
2.云何由二種相,觀察一切雜染、清淨?一者、由如所有性故;二者、由盡所有性故。如所有性者,謂於諸行中,若愛味、若過患、若出離。盡所有性者,謂於諸行中,盡所有愛味,盡所有過患,盡所有出離。此中觀察諸行為緣生樂、生喜,是名於彼愛味,又此愛味極為狹小;如是由二種相,觀察如所有性所謂愛味。又觀察諸行是無常、苦、變壞之法,是名於彼過患,又此過患極為廣大;如是由二種相,觀察如所有性所謂過患。又復觀察於諸行中欲貪滅、欲貪斷、欲貪出,是名於彼出離,又此出離寂靜無上,畢竟安隱;如是由二種相,觀察如所有性所謂出離。又即此愛味,即此過患,即此出離,於諸行中,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審諦觀察,當知是名於彼觀察盡所有性,所謂愛味、過患、出離。
[解]什麼是經由二種相貌,觀察一切雜染、清淨?一者、由如所有性故;二者、由盡所有性故。什麼是如所有性?就是在五蘊諸行中,如彼愛味、過患、出離的特性而觀察。什麼是盡所有性?就是在五蘊諸行中,盡其所有愛味、過患、出離,都觀察。
1)在這裡,以觀察五蘊諸行為條件,生起歡樂,生起喜悅,是名於彼愛味。又,這種愛味極為狹小。這樣,經由這二種相貌,觀察如所有性中所謂愛味。
2)又,觀察五蘊諸行是無常、苦、變壞的現象,是名於彼過患。又,這種過患極為廣大。經由這二種相貌,觀察如所有性所謂過患。
3)又,還觀察在諸行中,欲貪滅、欲貪斷、欲貪出,是名於彼出離。又,這種出離是寂靜,是無上,是畢竟安隱。經由這二種相貌,觀察如所有性所謂出離。
4)又,就是這個愛味,就是這個過患,就是這個出離,在五蘊諸行中,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仔細、真實的觀察,應當知道是名於彼觀察盡所有性,所謂愛味、過患、出離。
3.又為了知如是三事體性是有,應知三種有情眾別:一、於諸欲染著眾,二、於諸欲遠離眾,三、於諸欲離繫眾。於此三處,復有三種世間愚癡:謂若天世間,若沙門、婆羅門,若諸天、人。如是三種世間,由三因緣應知安立:一、由得欲自在及淨自在故,謂若魔、若梵世間;二、由勤修得彼因故,謂若沙門、婆羅門;三、趣種種業因果故,謂若諸天、人。
[解]1)又,為了能了知味、患、離這三種事的本體、本性是有,應該知道三種有情眾的差別。哪三種?一、對於諸欲染著的眾生,就是愛味。二、對於諸欲遠離的眾生,就是觀過患。三、對於諸欲離繫的眾生,就是出離。
2)在這三個地方,還有三種世間愚癡。哪三種?就是若天世間,若沙門、婆羅門,若諸天、人。這樣三種世間,經由三種因緣,應該知道是這樣安立。哪三種因緣?第一、由於得欲自在及淨自在的緣故,所以安立魔、梵的世間。為什麼?因為,魔王在欲界中,得自在的關係。梵王在離欲惡不善,得自在的關係。第二、由於外道沙門、婆羅門尋求、希望能生於魔、梵天,所以精勤修習生於彼魔梵天因的緣故,所以安立沙門、婆羅門。第三、趣種種業因是能趣,異熟果是所趣的緣故,就是扣除前面這二種之外,其他所有的天、人。
II.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
[經文]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又於此三處,隨其所應,能斷、作證。有二種道,離四倒心,謂已入見地,及於上修道多修習住。又此二種道,有四種相心解脫果:一、貪、瞋縛解脫相,二、欲貪滅、斷、出離相,三、九結離繫相,四、生等諸苦解脫相。此中前三相,顯示因處煩惱解脫;後一相,顯示果處諸苦解脫。
[解]1)又,在這三種地方,隨順於五蘊諸行的味、患、離,所相對應,能斷、作證。有見道、修道這二種道,可以遠離常樂我淨這四種顛倒心,就是已經進入見道的階段,以及對於見道之上的修道,能多次修習而住。
2)又,見道、修道這二種道,有四種相貌可以顯示心得解脫的成果。哪四種?一、貪、瞋的束縛能解脫的相貌。二、欲貪滅、斷、出離的相貌。三、九種結捨離繫縛的相貌,什麼是九結?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慳結。四、生等種種苦,能解脫的相貌。這裡的前面三種相貌,明顯表示是因處的煩惱,能得到解脫,就是有餘涅槃。最後一種相貌,明顯表示是果處的種種苦,能得到解脫。就是無餘涅槃。
2.於此義中,譬如有人處在囹圄,為種種縛之所繫縛:所謂或木、或索、或鐵;又置餘人令其防守;或設有彼從幽縶處逃至遠所,還執將來;或有尚不令彼轉動,況得逃避;或有安置廣大微妙種種可愛所繫妙欲在幽縶處,令彼自然心生樂著,無欲逃避。
[解]在這個道理當中,譬如有一個人處在監獄,1)被種種縛所繫縛,就是所謂或是用木頭,或是用繩索,或是用鐵鍊所綁住,這是第一個譬喻,三毒所繫縛。2)又安置其他人,使令他防備守衛。這是第二個譬喻,為三毒隨眠及不正作意之所防守。
3)或假設有這種情況,那個人從幽暗縶縛的地方,逃跑到遙遠的地方,還是能拘捕,將他帶回來。這是第三個譬喻,雖然能以世俗的禪定來伏除貪等,但是那些貪等的隨眠,還是能拘捕,將他帶回來。4)或假設有這種情況,尚且能令那個人轉換姿勢,活動手腳都不可能,更何況得以逃避。這是第四個譬喻,說明不正思惟的力量,不能使令那個人捨棄貪縛等。5)或假設有這種情況,在幽暗縶縛的地方,安置廣大、微妙種種可愛所繫屬的妙五欲,使令那個人自然內心生起歡樂、染著,不會想要逃避。這是第五個譬喻,心生樂著九結所繫。
3.如是彼人為一切種縛之所縛,為善方便守之所守,為最堅牢繫之所繫。復為怨家隨欲加害,所謂打拍,或復解割,或加杖捶,或總斷命。若有能脫是四縛者,乃得名為從一切縛而得解脫。
[解]這樣那個人,1)被一切種種的繫縛所縛,2)以善巧的方法守備所守衛,3)是最堅固牢靠繫縛之所繫。4)還要為怨家隨時想要的方法,加以傷害,就是打拍,或還要分解、割開,或是以杖來捶打,或是總歸斷其性命。若是有人能夠脫離這四種繫縛的話,才能稱為從一切繫縛得到解脫。為縛之所縛者,總結譬喻三毒。為善方便以下,總結前面的令其防守。為最堅牢繫之所繫,總結譬喻九結。復為怨家以下,總結譬喻生等諸苦。打拍者,譬喻蘊魔;或復解割者,譬喻死魔;或加杖捶者,譬喻天魔;或總斷命者,喻煩惱魔。
4.如是於彼三處世間愚癡有情,為種種縛所繫縛者,當知即譬貪、瞋、癡縛。其守禁者,譬不正尋思,及未永拔煩惱隨眠;不正尋思故,尚不令動,況得離欲而遠逃避!煩惱隨眠未永拔故。雖世間道方便逃避,遠至有頂,復執將還。可愛妙欲,譬之九結,由彼結故,令於生死自然樂著,於自繫縛不欲解脫。彼既如是為種種縛極所密縛,善方便縛之所密縛,最堅牢縛之所密縛;復四魔怨,隨其所欲,以生等苦而加害之。若能從彼四種繫縛善解脫者,乃可名為從一切縛而得解脫。
[解]這樣在彼三處,世間愚癡有情,1)為種種縛所繫縛者,應當知道就是譬喻貪、瞋、癡縛。2)其守禁者,譬喻不合理的尋思,以及尚未永遠拔除的煩惱隨眠;不合理的尋思故,尚且不能令其活動,更何況得以離欲而遠逃避!煩惱隨眠尚未永遠拔除的緣故。雖然以世間道的方法、行動,逃避,最遠到有頂天,還是被拘捕,將其帶還。3)可愛的微妙五欲,譬喻為九結,由於彼九結的緣故,令其對於生死,自然樂著,對於自己的繫縛,不想要解脫。他既然這樣被種種縛,極大程度的被嚴密繫縛,善方便縛之所密縛,最堅牢縛之所密縛。還有四種魔怨,隨其所想要,以生等苦而加以傷害他。若是能從彼四種繫縛,完善的解脫的人,才可以稱為從一切繫縛而得以解脫。
cs15-16
I. 略說法要
[經文] 今當為我略說法要。
[論說]由三因緣,有諸聲聞往大師所,請略教授。何等為三?謂唯多聞為究竟者,於諸 餘行而厭背者,生如是解;但略聞法,足得自義,何藉多聞以為究竟!要修正行為貞實故。又棄 捨多聞究竟欲故;又有怖畏於所入門多所作者,為善方便而得入故。或有即彼已於多法善聽、善 思,彼作是念:我於多法已善聽、思,若我今者盡已聽、思所得諸法以為依止,於住心境及解脫 境欲繫心者,將不令我作意散亂!若爾,住心尚不能得,何況解脫!又於如是所聞、所思一切法 中,不得決定,當依何者速證通慧?當依何者速得出離?當緣何境而得住心?當緣何境而得解脫 ?彼既如是自不決定,若於大師,或眾所識如來弟子現前見已,便即往詣請略教授。
[解]由於三種因緣,有些聲聞弟子會前往大師所在的地方,請求簡略的教授。哪三種?第一、先前唯獨多聞就認為是究竟,對於種種其餘的法隨法行反而生起厭背。現在生起這樣的勝解:但是簡略的聽聞教法,足夠得到自己的目標,何需假藉多聞以為究竟!因為重要的是修習正行,才能成就真實解脫的緣故。又,因為棄捨多聞是究竟的欲求的緣故。
第二、又有些聲聞弟子,對於所趣入的法門,有眾多的不同項目要修行,所以內心恐怖、害怕,為了得到適合自己趣入的法門,請求簡略教授,因為世尊善巧的方法,而令此弟子得以趣入法門的緣故。或是有些聲聞弟子,就是他已經對於眾多的教法,善聽、善思。他生起這樣的心念:我對於眾多的教法,已經善聽、善思,若是我現今將已經聽到、思惟所得到的諸法,全部作為修行的依止,對於令心安住的所緣境及令心解脫煩惱的所緣境,想要以這些來繫住我的心,豈不是會令我的作意散亂,注意力無法集中嗎?若是這樣的話,令心安住尚且不可能得到,更何況解脫呢!
第三、又對於這樣所聽聞、所思惟的一切法當中,不能得到決定,應當依照什麼法才能迅速地體證通慧?應當依照什麼法才能迅速地得到出離?應當緣慮什麼所緣境,而得以住心?應當緣慮什麼所緣境,而得以解脫?彼聲聞弟子既然這樣自己不能決定,若是在大師,或是眾所識的如來弟子出現在眼前,看見之後,就馬上前往他所在的地方,請求簡略的教授。
II. 思惟所以
[經文] 善哉世尊!今當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修不放逸,修不放逸已,當復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學道),為究竟無上梵行,現法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論說]復次、當知正教授有四種自義果得,謂為此出家,及如此出家,即形相具足,事 業具足,意樂具足,處捨取具足。依此故得無上得,現法得,自然得,內證得。
[解]復次、應當知道正確、合理的教授,有四種自己目標的成果可以得到。就是為此目標而出家,以及如此方式出家。什麼意思?a)就是形相具足,誓受下劣形相,剃除鬚髮,身著法服。b)事業具足,於所作事成就軌則,或是三學,就是經文的信家非家,出家學道。c)意樂具足,唯為涅槃而出家,就是經文的為究竟無上梵行。d)處捨取具足,捨不善法,修集善法。為此出家,就是意樂具足。其餘都是解說如此出家。依賴這四個具足的緣故,能得到四種得,哪四種?第一、無上得,得到無餘涅槃。第二、現法得,就在這一生,能得無餘涅槃。第三、自然得,依照菩提道品,自然能體證解脫。第四、內證得,解脫的時候,自己能知道已解脫。
III. 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
[經文] 比丘!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若隨(使)死者,為取所縛。比丘若不隨使使,則不隨使死;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論說]復次、有六種死:謂過去死,現在死,不調伏死,調伏死,同分死,不同分死。過去死者,謂過去諸行沒,乃至命根滅故死。現在死者,謂現在諸行沒,乃至命根滅故死。不調伏死者,謂於過去世不調、不伏,有隨眠行展轉隨眠。世俗說言:士夫隨眠而命終已,於現在世結生相續,有隨眠行所攝自體而得生起。於現在世乃至壽盡,亦復如是不調、不伏,廣說乃至而命終已,未來自體復得生起。又能攝取有隨眠行。由攝取彼以為因故,便為生等眾苦所縛,亦為貪等大縛所縛。調伏死者,謂於現在世已調、已伏,無有隨眠而命終已,未來自體不復生起,亦不攝取有隨眠行。不攝取彼以為因故,解脫生等眾苦差別,亦復解脫貪等大縛。同分死者,謂如過去不調、不伏,曾捨身命,於現在世亦復如是而捨身命,當知如此名同分死,名相似死,名隨順死。若於過去不調、不伏,捨身命已,於現在世已調、已伏而捨身命,當知此名不同分死,不相 似死,不隨順死。若於現在有隨眠行展轉隨眠而命終時,如過去死,名同分死及隨順死;不如過去而命終時,不能攝取當所結生未來相續同分諸行。又此六種死,當知有二種相:謂諸行流轉過患相,及諸行還滅勝利相。若於過去及於現在,不調、不伏,同分而死,復於未來取生等苦,及為貪等煩惱縛者,名諸行流轉過患相。若於現在已調、已伏,不同分死,又於未來不取眾苦,解 脫一切煩惱縛者,名諸行還滅勝利相。
[解]1.有六種死。哪六種?就是過去死、現在死、不調伏死、調伏死、同分死、不同分死。
1)什麼是過去死?就是過去五蘊諸行沒盡,一直到命根滅盡的緣故死。
2)什麼是現在死?就是現在五蘊諸行沒盡,一直到命根滅盡的緣故死。
3)什麼是不調伏死?就是在過去世不清淨,不解脫死,所以是不調、不伏。由於這樣不調不伏為因緣,五蘊諸行相續流轉,為煩惱種子所隨逐,所以,稱為有隨眠行,從無始以來,展轉隨逐。世俗說言士夫隨眠,就是我執種子,在過去世命終之後,在現在世結生相續,有隨眠行所攝的自體而得生起。在現在世,一直到壽命滅盡,也還是這樣不調、不伏,廣說一直到而命終之後,未來五蘊自體還是得以生起。又,能夠攝取有隨眠行。由於攝取彼五蘊諸行以為原因的關係,就為生等眾苦所繫縛,也為貪等大的繫縛所縛。
4)什麼是調伏死?就是在現在世已調、已伏,沒有隨眠而壽命終沒之後,未來五蘊自體不再生起,也不攝取有隨眠行。因為不攝取彼五蘊諸行以為原因的關係,就能解脫生等眾苦差別,也能解脫貪等大縛。
5)什麼是同分死?就像過去世不調、不伏,曾經捨棄身命,在現在世也還是這樣捨棄身命,應當知道這樣的情況,名為同分死,也可名為相似死,也可名為隨順死。
6))什麼是不同分死?若是在過去世不調、不伏,捨棄身命之後,在現在世已調、已伏,而捨棄身命,應當知道這樣的情況,名為不同分死,也可名為不相似死,也可名為不隨順死。所以,若是在現在世,有隨眠行展轉隨眠而命終的時候,如同過去世死的情況,名為同分死及隨順死。不像過去世的情況,而命終的時候,這時候,不能攝取當所結生未來相續同分諸行,名為不同分死及不隨順死。
2.又,這六種死,應當知道有二種相貌。哪二種?就是五蘊諸行流轉的過患相貌,以及五蘊諸行還滅的勝利相貌。
1)什麼是五蘊諸行流轉的過患相貌?若是在過去,以及在現在,不調、不伏,這二世相同,都是有不調、不伏這部分,而死亡,還是會在未來世攝取生等苦,以及會為貪等煩惱繫縛的情況,名為諸行流轉過患相。
2)什麼是五蘊諸行還滅的勝利相貌?若是在現在世已調、已伏,與過去世不相同,因為有已調、已伏這部分,而死亡,所以,在未來世不會攝取生等眾苦,且能解脫一切煩惱繫縛的情況,名為諸行還滅勝利相。
IV. 增諸數
[論說]復次、由八種相,得入於彼諸行生起,世俗言說士夫數中。謂如是名,如是種類,如是族姓,如是飲食,如是領受若苦、若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所有壽量邊際。如是諸相,於菩薩地宿住念中(T30,493c),當知如前已廣分別。
[解]復次,由於八種相貌,得以趣入於彼五蘊諸行生起,世俗言說的士夫數中。哪八種?就是這樣的名稱,這樣的種類,這樣的父母,這樣的飲食,這樣領受苦惱或歡樂,這樣長的壽命,這樣久的時間的安住,這樣的所擁有壽量的邊際。這樣種種相貌,在菩薩地宿住念中,應當知道如同前面已經詳細分別。
二三( 一七)非汝所應之法, cf. s22.69 anattaniya suttaṃ;cs.269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略說法要
有異比丘從坐起,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學道,為究竟無上梵行,現法身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3.世尊稱讚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作是說: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於略說法中廣解其義,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汝如是說耶?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4.非汝所應之法,宜速斷除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非汝所應之法,宜速斷除。斷彼法者,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時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5.比丘所解
佛告比丘: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非我所應,宜速斷除。受、想、行、識,非我所應,宜速斷除,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是故世尊!我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6.佛再讚
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汝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色者非汝所應,宜速斷除。如是受、想、行、識,非汝所應,宜速斷除。斷除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7.結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精勤修習,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時彼比丘成阿羅漢,心得解脫。
二四(一八)非餘人所應,cf.s22.68 anatta suttaṃ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略說法要
爾時、有異比丘從坐起,偏袒右肩,為佛作禮,卻住一面。而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3.佛讚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作如是說: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耶?時彼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4.非汝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此法宜速除斷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若非汝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此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時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5.比丘廣解其義
佛告比丘: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是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是故我於如來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6.佛再讚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比丘!色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是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是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7.結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精勤修習,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時彼比丘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I. 非汝所應之法
[經文] 比丘!若非汝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此法宜速除斷。
[論說] 由三種相,於諸行中應知無我遍智及斷。何等為三?T30,777ab
一、於內遍智,二、於外遍智,三、於內外遍智。斷亦如是,隨其所應。所謂諸行都無有我,無有我所,亦無有餘互相繫屬,當知如是於內、外、俱遍智及斷。此中由法住智,得決定遍智,數習此故,捨彼相應所有隨眠,得畢竟斷。當知此中,為於諸行未得遍智者,令得遍智故,如來大師說正法要。若於諸行已得遍智而未永斷者,為令唯於如先所得遍智數習得永斷故,復加勸導。
[解]1)復次,經由三種相貌,在五蘊諸行中,應該知道是無我完全盡知及分別生的我見隨眠斷。哪三種?一、於內遍智,二、於外遍智,三、於內外遍智。斷也如此,隨其所對應。
第一、於內遍智,對於自己的五蘊諸行都沒有我,完全盡知。
第二、於外遍智,對於五蘊諸行以外的有情或非有情物,不是我所,完全盡知。
第三、於內外遍智,對於己身中眼等五處相應根所依住所有色等外處,或是對於他身中所有內色處,也都沒有其餘互相的繫屬,當知如是於內、外、俱遍智及斷。
2)在這裡,由於法住智,能得決定遍智,一次又一次修習此遍智的緣故,捨離與彼我見相應的所有隨眠,得以畢竟斷。
3)應當知道在這裡,為了對於五蘊諸行尚未得到無我完全盡知的人,使令他能得到遍智的緣故,如來這位大老師宣說正確、合理的法要。若是對於五蘊諸行已經得到無我遍智,但是尚未永遠斷除煩惱的人,為了使令他唯獨對於如同先前所得到的遍智,一次又一次修習此遍智的緣故,捨離與彼我見相應的所有隨眠,得以畢竟斷。還要加以勸導。
[參考資料]
1.遍智(cf.佛光大辭典)
又作遍知,完全盡知,原意指周遍了知四諦道理的無漏智。之後稱如是周遍了知之智為智遍知。另外又立一斷遍知,以智遍知為因而斷除煩惱,此乃遍知之果,係藉其因為名,故稱為遍知。亦即以周遍了知之智來斷除煩惱之過程,稱之為遍知,通常特稱為「遍知所緣斷」,意謂執著於所緣之境,原本是人之常情,然若能徹底解脫此種執著,即是遍知之真義,故阿含經亦說遍知即貪、瞋、癡之滅。
2.斷遍知(cf.佛光大辭典)
周遍了知四諦之境,由此而斷除見、修二惑。即於果(斷)附以因之名,稱為斷遍知。斷遍知以擇滅為體,共有九種,稱為九遍知。
一、欲見苦集斷結盡遍知,繫屬於欲界之法之苦集二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二、欲見滅斷結盡遍知,指欲界繫之滅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三、欲見道斷結盡遍知,指欲界繫之道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四、上二界見苦集斷結盡遍知,指色界、無色界之苦集二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五、上二界見滅斷結盡遍知,指色界、無色界之滅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六、上二界見道斷結盡遍知,指色界,無色界之道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七、五順下分結盡遍知,指欲界繫之修道所斷之煩惱等之斷。
八、色愛結盡遍知,繫屬於色界之法之修道所斷之煩惱等之斷。
九、一切結盡遍知,繫屬於無色界之法之修道所斷之煩惱等之斷。
3. 法住智(cf.會編頁96)
法住智者,謂能了知諸行自相種類差別,及能了知諸行共相過患差別,謂於隨順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三位諸行,方便了知三苦等性。
[解]什麼是法住智?就是能了知五蘊諸行的各自相貌種類的差別,以及諸行共同相貌過患的差別。什麼是過患差別?就是隨順苦的感覺、快樂歡喜的感覺、不苦不樂的感覺,這三種情況的諸行,以這些活動了知三種苦的性質。如何了知?a)樂的感覺是樂,為什麼說它是苦呢?因為不會常樂,破壞的時候,心裏面痛苦,所以也叫做苦。b)苦受為什麼是苦呢?苦本來就是令人苦惱。c)不是苦受,也不是樂受,怎麼叫做苦呢?行苦故苦。行,就是遷流變化,不停止的在變化,不停止的在流動。行,它就是苦,為什麼?就是裏面有很多的煩惱種子,隨時會出現壞苦,隨時也會出現苦苦,所以行也是苦。樂受,令人生貪心、生愛心。苦受,令人生出瞋心、憤怒、不平。不苦不樂受,令人愚癡。在樂受的時候也有行苦,在苦受的時候也是有行苦。但是樂受的時候,有貪心;苦受的時候,會有瞋心。貪心、瞋心所擾亂,不覺知有行苦的相貌;若沒有樂受也沒有苦受的時候,行苦的相貌才現出來。為什麼稱為法住智?觀察諸法因果緣起的智慧,因為生緣老死,乃至無明緣行,有佛無佛,這樣的因果是恆常而住,所以此語詞是法就是住,知道此法的智,稱為法住智。或是說對於此緣起法,有深刻的了解,所以內心安住,不會動搖。
二五(一九)結所繫法 ,cf. s22.70 rajanīya suttaṃ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略說法要
爾時、有異比丘從坐起,為佛作禮,而白佛言: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3.世尊稱讚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今作是說: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耶?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4.結所繫法,宜速除斷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結所繫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時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5.比丘廣解其義
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比丘白佛言:世尊!色是結所繫法,是結所繫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是)結所繫法;是結所繫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是故我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6.佛讚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色是結所繫法,此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是結所繫法,此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7.結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I. 結所繫法
[經文] 比丘!結所繫法,宜速除斷。
[解說] yaṃ kho bhikkhu, rajanīyasaṇṭhitaṃ, tatra te chando pahātabbo (s22.70)
比丘!若結所繫法,應於彼中斷除欲。
二六(二0)
染經亦如是說。
二七(二一)動搖,cf. s22.63 upādiyamānasuttaṃ; s22.64 maññamānasuttaṃ; s22.65 abhinandamānasuttaṃ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略說法要
爾時、有異比丘從坐起,為佛作禮,而白佛言: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3.世尊稱讚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今作是說: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耶?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4.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5.比丘廣解其義
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比丘白佛言:世尊!色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如是受、想、行、識,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是故我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6.佛讚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若色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如是受、想、行、識,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
7.結
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I. 縛
復次,於生死中而流轉者,有三種縛,由此縛故心難解脫。當知此唯善說法律能令解脫,非由惡說。何等為三?一者、除其愛結,餘結所繫諸有漏事;二者、愛結所染諸有漏事;三者、能生當來後有諸行。於此三縛,由三因緣,心難解脫。謂初、由種種故,第二、由堅牢故,可愛樂故;第三、由微細故。復由五相,為後有縛所繫縛者,當知有五我慢現行。謂由所依故,所緣故,助伴故,自性故,因果故。當知此中,薩迦耶見以為依止。計我未來,或當是有、或當非有,以有非有為所緣境。此中非有為所緣境,唯有一種;有為所緣,乃有五種,謂我當有色,我當無色,我當有想,我當無想,我當非有想非無想。如是一切總收為一,合有六種所緣境界。言助伴者,謂動亂心。言自性者,恃舉行相為其自相,戲論自性為其共相,一切煩惱戲論性故。因果性者,謂能感生為因性故,造作業行愛隨逐故。
[解]1.復次,在生死中而流轉的人,有三種束縛,由於這三種束縛的緣故,心很難解脫。應當知道這三種束縛,唯獨善說法律的佛法,能令心解脫,不是由惡說的外道。哪三種?一者、扣除愛結,屬於其餘八結的種種有漏事。哪八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取結 、疑結、嫉結、慳結。二者、愛結所染污的種種諸有漏事。三者、能生起當來的後有五蘊諸行。
2.對於這三種束縛,由於三種因緣,心難以解脫。哪三種?最初,由於八結種,所以是種種。第二、由於愛著,能令束縛堅牢的緣故,因為對於可愛的境界樂著的緣故;第三、由於五慢微細的緣故。
3.還有由於五種相貌,為後有束縛所繫縛的人,應當知道有五種我慢的現前行動。哪五種相貌?就是由所依故、所緣故、助伴故、自性故、因果故。
1-2)應當知道在這裡,以有身見為依止處,虛妄計度,若是五蘊中有我,在未來,這個我將來是有,或是將來沒有,這是以有與沒有作為所緣的境界。
a)在這裡,以這個我在未來是沒有,作為所緣的境界,唯獨有一種情況。b)以這個我在未來是有,作為所緣,可以有五種情況,就是這個我將來有色,這個我將來無色,這個我將來有想,這個我將來沒有想,這個我將來非有想非無想。這五種情況,整個收為一類。所以,以有、無有為所緣境,總合起來,有六種所緣境界。
3)什麼是助伴?以有身見為依止處,虛妄計度我的時候,伴隨這樣的情況,內心是動蕩擾亂。
4)什麼是各自的體性?依靠這樣的我見,內心高舉為其活動的相貌,就是我慢自己的相貌,以戲論的自性為我慢的共通相貌,因為一切煩惱都是以戲論為自性的緣故。什麼是戲論?就是一切因緣生法,都是空無所有,虛妄不真實,但是執著它是真實,這就是戲論。在執著的一切法相上,安立種種的名句文。依名句文而有種種的語言分別,從語言分別上,又引起種種的執著煩惱,不斷的這樣虛妄分別,都叫做戲論,都是不真實。不斷的這樣樂著戲論,就在阿賴耶識裏面,熏習名言種子。名言種子,是親生一切法的力量,就叫作因。戲論是一切法生起的原因。
5)什麼是因果性?就是煩惱能夠招感五蘊諸行的生起,就是諸行的生起,是以煩惱為因性的緣故。造作善惡種種業活動的時候,愛著心會跟隨追逐的緣故。
II.五種我慢:T30,842c:
1.何等名為五種我慢?謂於我見未永斷故,得有如是我慢現行,於其六處計我起慢,1)乃至未為衰老所損,諸行相似相續而轉,作是思惟:是我如昔;2)彼若復為衰老所損。3)或於一時成就好色,或於一時成就惡色,或於一時成就大力、安樂、辯才,或於一時乃至無辯。彼若成就好色、大力、安樂、辯時,作是思惟:我今美妙。4)若違於此,作是思惟:我非美妙。5)若為衰老所損敗時,作是思惟:我今變異。
2.云何名為自性差別?謂此五種我慢為依,發起有愛及無有愛。又彼有愛,軟、中、上品差別而轉;於其無有,由審思擇方能起愛,非由意樂任運而住,是故於中無有三品差別建立。1)當知此中軟有愛者,謂於當來願我當有,即於六處願我當有,即如是類願我當有,於同類生有希求故。異如是類願我當有,於異類生有希求故。若先自體是可愛者,願彼相應,故造善業,作是思惟:願我當有如是種類,如今所有;若先自體不可愛者,願彼離隔,故造善業,作是思惟:願我當有如是種類,異今所有。2)中有愛者,謂於無有不生希欲,為治彼故,願我得有,即於六處願我得有,如前所說,即如是類願我得有,異如是類願我得有,如是一切,應知皆名中品有愛。3)上有愛者謂即如是行相差別,作是念言:願我定有猛利思求四種相愛,應知說名上品有愛。
[解]1.什麼是五種我慢?就是因為對於我見尚未永遠斷盡的緣故,就有這樣五種我慢現前行動,對於其內外六處,妄計是我,而生起我慢。哪五種?
1)一直到這個五蘊尚未為衰老所損害,五蘊諸行前後相似,相續不斷而活動,所以,會這樣思惟:這個我如同過去一樣,沒有任何變化。
2)那個五蘊如果還是為衰老所損害,五蘊諸行前後不相似,相續不斷而活動,所以,會這樣思惟:這個我與過去不一樣,現在有變化、不同。
3)或是在某一個時候,成就妙好的色身。或是在某一個時候,成就醜惡的色身。或是在某一個時候,成就大力、安樂、辯才。或是在某一個時候,乃至無辯。他若是成就好色、大力、安樂、辯才的時候,生起這樣的想法:我現今美妙。
4)若是與這個相違背,生起這樣的想法:我現今不美、不妙。
5)若是被衰老所損害、敗壞的時候,生起這樣的想法:我現在有變化、不同。
2.什麼是自性差別?就是以這五種我慢為依止,發動生起有愛及無有愛。又,彼有愛,有軟、中、上品的不同而活動。對於其自體的無有,經由詳細思擇,方能生起貪愛,不是經由意樂,自然任運而住,所以,在這無有中,沒有三品不同的建立。
1)應當知道在這裡,什麼是軟有愛?a)就是在當來世,願求我將有,就是願求我的存在。b)就是在內六處,願求我將有,就是願求我所,希望自己有這些六處。c)就是這樣類別,願求我將有,因為對於同類的內六處,生起有的希求故。現在,得到美好的色身種類,還希望將來再得到這樣的色身。d)不同這樣類別,願求我將有,因為對於不同類別,生起有的希求故。現在,得到不好的色身種類,希望將來不要再得到這樣的色身。若是先前的生命體是可愛的話,願求與彼相合,因此,造作善業,生起這樣的想法:願求我將來的有,是這樣種類,如現在的生命體所有。若是先前的生命體是不可愛的話,願求與彼遠離隔開,因此,造作善業,生起這樣的想法:願求我將來的有,是這樣的種類,不同與現在的生命體所有。
2)什麼是中有愛?a)就是對於無有,不生起希望、欲求,為了對治彼無有的緣故,願求我得到有。b)就是對於內六處,願我得有,這是我所。如同前面軟有愛所說,c)即如是類願我得有,d)異如是類願我得有。這樣一切類別,應知皆名中品有愛。
3)什麼是上有愛?就是這樣四種行相不同,生起這樣的想法:願我決定有,猛利思求四種相的愛,應知說名上品有愛。
[參考]1.九結(cf.佛光大辭典等)
九種結縛,一切眾生因此妄惑,造作諸業,而為眾苦繫縛,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故云結也。
一、愛結,謂諸眾生為貪愛故,廣行不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愛結。廣行不善者,謂廣作殺盜婬妄等惡業也。
二、恚結,謂諸眾生為瞋恚故,廣行不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恚結。
三、慢結,謂諸眾生為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下劣慢、邪慢故,廣行不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慢結。慢者,同類相傲也。過慢者,相似法中,執己為勝也。慢過慢者,他本勝己,強謂勝他也。我慢者,恃己凌他也。增上慢者,未得之法,自謂已得也。下劣慢者,己本無能,反自矜誇也。邪慢者,執著邪見,凌慢他人也。
四、無明結,謂諸眾生為無明所覆,於苦法、集法,不能解了,廣行不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無明結。苦法者,三界生死眾苦之法也。集法者,積集三界有為之法,即惑業也。
五、見結,謂諸眾生於身見、邊見、邪見,妄興執著,廣行不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見結。身見者,謂於五陰身中,強作主宰,計著有我也。邊見者,謂於身見中,計斷計常,各執一邊也。邪見者,謂執有執無,及撥無因果也。
六、取結,取即取著。謂諸眾生於見取、戒取,妄計執著,廣行不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取結。見取者,即身見、邊見、邪見也;外道取著此等邪見,以為正見也。戒取者,謂外道妄計自身前世從牛狗中來,即便食草噉穢,取以進行,以為戒也。
七、疑結,謂諸眾生於佛法僧寶,妄生疑惑,不修正行,廣行不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疑結。
八、嫉結,謂諸眾生,耽著利養,見他榮富,起心嫉妒,廣行不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嫉結。
九、慳結,謂諸眾生耽著利養,於資生具,其心吝惜,不能捨施,廣行不善,由此能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慳結。
cs22
I.心善解脫
[論說] 復次、由三種相,當知心善解脫;a.謂於諸行遍了知故;b.於彼相應諸煩惱斷得作證故;c.煩惱斷已,於一切處離愛住故。又於此中,由四種行,於諸行中能遍了知如所有性,謂無常等。由十一行,於諸行中能遍了知盡所有性,謂過去、未來等,如前廣說。T30,777b
[解]復次、經由三種相貌,應當知道心得完善的解脫。哪三種?第一、因為對於五蘊諸行周遍了知的緣故。第二、對於與彼五蘊諸行相合的種種煩惱斷盡,能得到親身體驗的緣故。第三、見愛煩惱斷盡以後,對於一切處所,捨離貪愛而住的緣故。又,在此周遍了知中,因為四種行相,在五蘊諸行中,能周遍了知如所有性,就是無常、苦、空、無我。因為十一種行相,在五蘊諸行中,能周遍了知盡所有性,就是過去、未來等,如前廣說。
cs23
I.我、我所、我慢、執著、隨眠
[經文] 能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論說]復次、有二種、五種雜染,并五種因相。如是二種,諸有學者應知、應斷,諸無學者已知、已斷。何等為二?謂見雜染,及慢雜染。此二當知五種差別,謂由行故,纏故,隨眠故。何等為五?一者、計我,二者、計我所,三者、我慢,四者、執著,五者、隨眠。當知此中,計我、我所、我慢三種為所依止,於所緣事固執取著,唯此諦實,餘皆愚妄。當知此中由纏道理,說名執著;即彼種子隨縛相續,說名隨眠。又有識身及外事等,當知是彼五種因相,謂計我因相,乃至隨眠因相。即此因相,復有二種:一者、所緣因相,二者、因緣因相。計我、我慢,以有識身為所緣因相;計我所,通以二種為所緣因相。彼執著,以聞不正法,不如理作意,及彼隨眠為因緣因相;彼隨眠,以不如實了知諸行,煩惱諸纏數數串習為因緣因相。
[解]復次,有二種雜染,或是五種雜染,以及五種因的相。
1)這樣二種雜染,眾多的有學聖者應該知道,應該斷除。眾多的無學聖者已經知道,已經斷除。哪二種?就是見雜染,以及慢雜染。
2)這二種雜染,因為行、纏、隨眠的緣故,應當知道可以有五種不同。哪五種?一者、計我,二者、計我所,三者、我慢,四者、執著,五者、隨眠。如何說?應當知道在這裡,計我、我所、我慢三種為所依止,對於所緣的五蘊事,固執自己的看法,取著不離,唯獨這個是諦實,其餘都愚癡、虛妄,這三個就是行,內心的活動。應當知道在這裡,由於我、我所、我慢現前活動的道理,說名執著。就是彼我、我所、我慢的種子隨時繫縛身心相續,說名隨眠。
3)又,自己這個生命體,就是有識身,以及外境的無情物、有情等,應當知道是彼五種的因相,就是計我的因相,乃至隨眠的因相。
4)就是這五種因相,還有二種不同,哪二種?一者、所緣因相,二者、因緣因相。
a)計我、我慢,是緣慮自己五蘊識身為所緣因相,以有識身為因緣相。
b)計我所,通計識身及外山河等為我所所緣因相,以有識身為因緣相。為什麼?因為有識身中,持有我、我所、我慢的種子的緣故。
c)彼執著,以聽聞不合道理的教法,不合道理的作意、思惟,這是所緣因相。彼隨眠種子為因緣因相。
d)彼隨眠,以不能如實了知五蘊諸行是無我,所以見慢煩惱一次又一次的生起,薰習為種子,所以煩惱的現行為因緣因相。不能緣慮外境的緣故,沒有所緣因相。
II.觀十一相
[經文] 當觀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觀。
[論說]復次、有四種有情眾,當知於中安立雜染。何等為四?一者、外道有情眾,二者、此法異生 有情眾,三者、有學有情眾,四者、無學有情眾。外道有情眾中,具有一切。此法異生有情眾中 ,四種可得及彼因相,并執著因相一分,然執著不可得。有學有情眾中,計我、我所二種及我因相,執著、隨眠皆不可得;及我慢、執著并彼因相,然有我慢、隨眠可得。無學有情眾中,一切皆不可得。又外道有情眾,凡所有行,不為斷彼。此法異生有情眾,所修諸行,正為斷彼而未能斷,未見如實故。有學有情眾,已斷一分,為斷餘分復修正行;雖見如實,而不自稱我已能見,猶未獲得盡、無生智故。無學有情眾,一切已斷,於諸行中而自稱言我如實見。
[解]1.復次,有四種有情眾,應當知道可以安立我、我所、我慢、纏與隨眠這五種雜染。哪四種?一者、外道有情眾,二者、此法異生有情眾,三者、有學有情眾,四者、無學有情眾。
1)外道有情眾中,具足有一切,就是五種通通有。
2)這個內法異生有情眾中,除去執著之外,其餘我、我所、我慢、隨眠這四種可得,以及彼四種所緣因相、因緣因相,還有執著、隨眠的因緣因相。因為沒有聽聞不合道理的教法,不合道理的作意、思惟,所以說一分。
3)有學有情眾中,計我、我所二種及我、我所的所緣因相,我、我所的現行,我、我所的隨眠,這些都不可得,因為已經斷見道所斷的分別我、我所見。以及我慢現行,以及彼我慢所緣因相,也不可得。然而還有我慢的隨眠可得。
4)無學有情眾中,一切皆不可得。
2.又,1)外道有情眾,凡是所有的行動,不是為了斷彼見慢雜染。
2)此內法異生有情眾,所有修習的種種行動,正就是為了斷彼見慢雜染,而尚未能夠斷除,因為對於五蘊諸行,不能見到如其真實的情況。
3)有學有情眾,雖然已經斷除分別我見這一部分,為了斷除其餘的部分,再修習正確、合理的行動。雖然,對於五蘊諸行,能見到如其真實的情況,而不會自己稱說:我已經能夠見。因為,還尚未獲得煩惱隨眠的滅盡,尚未獲得無生智的緣故。
4)無學有情眾,一切見慢煩惱已斷,對於諸行當中的種種真實情況,而能自己稱說:對於五蘊諸行,我能如其真實的情況見到。
cs24
I. 清淨說句
[經文] 超越疑心,遠離諸相,寂靜,解脫
[論說]復次、有八種清淨說句,何等為八?謂由超過見、慢故,名二種超過意清淨說句;由斷彼因相故,名除相清淨說句;由斷彼執著故,名寂靜清淨說句;由斷彼隨眠故,名善解脫清淨說句。復次、有學有二清淨說句:謂於後有一切行中,由不現行道理,名已割貪愛,及轉三結。無學有二清淨說句:謂止慢現觀故;及一切苦本貪愛隨眠永拔除故,名已作苦邊。如是一切總收為一,合有八種清淨說句。
[解]復次,有八種清淨說句,哪八種?
1)就是由於超過我、我所見、慢煩惱的緣故,稱為二種超過。因為超過這些煩惱的緣故,稱為意清淨。所以,稱為二種超過意清淨說句。
2)由於斷除彼見慢雜染的所緣因相的緣故,名為除相清淨說句。
3)由於斷除彼見慢雜染的執著的緣故,名為寂靜清淨說句。
4)由於斷除彼見慢雜染的隨眠的緣故,名為善解脫清淨說句。
5-6)還有,有學有二種清淨說句。哪二種?
第一、就是對於一切處後有的愛,不在現前行動的關係,名為已割貪愛。
第二、轉三結,就是斷三結。
7-8)無學有二清淨說句。哪二種?
第一、止慢現觀故。無學在現觀中,斷彼慢的隨眠的關係,慢永遠寂靜,所以稱為止。也可以稱為正慢現觀,為什麼?因為無學聖者會說:我生已盡等。還是有我的言語,所以稱為慢。但不是邪慢,所以稱為正慢。或是,彼行者在後來的時候,一次又一次,薰修生滅隨觀,所以能永遠斷盡慢等隨眠沒有剩餘,因此說,能夠正確、合理的修習生滅隨觀,永遠斷除諸慢。
第二、一切生老苦等的根本,就是貪愛隨眠永遠拔除的緣故,名為已作苦邊。為什麼稱為已作苦邊?因為真實現觀的緣故,彼愛隨眠一切永遠斷除。由此隨眠斷盡的因緣,未來的種種苦,種種後有的五蘊諸法,不可能再得到,所以稱為能究竟作苦邊際。為什麼稱為苦邊際?因為到這一生為止,之後再也沒有苦,後面的苦不會相續,所以稱為苦邊際。或是苦邊際,就是涅槃。這樣一切總收為一,就是將這八種,總稱為清淨說句。
II.遠離四具
[論說]復次、由四支故,具足遠離,名善具足。何等為四?一者、無第二而住,二 者、處邊際臥具,三者、其身遠離,四者、其心遠離。謂於居家境界所生諸相,尋思、貪欲,瞋恚悉皆遠離,依不放逸防守其心。又由五相發勤精進,速證通慧:謂有勢力者,由被甲精進故;有精進者,由加行精進故;有勇捍者,由於廣大法中無怯劣精進故;有堅猛者,由寒熱蚊虻等所不能動精進故;有不捨善軛者,由於下劣無喜足精進故。又為斷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如其次第奢摩他、毗舍那品隨煩惱故,願正止觀無有失壞。
[解]1)復次,由於四種條件的緣故,具備滿足遠離,名為善具足。哪四種?
一者、無第二而住,就是沒有伴,獨自一個人而住。
二者、處邊際臥具,住於空閑處、樹下等,使用那些不好、品質很差的臥具。
三者、其身遠離,不和在家人同住,也不和其他的出家人在一起住,是名為身遠離。
四者、其心遠離,就是在家人的生活境界中,所生起的種種現相。以及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各式各樣的惡尋思,貪欲、瞋恚全部都遠離,恆修善法,捨離惡法,依照這樣的不放逸,防守其心。
2)又,由於五種相貌的發勤精進,迅速能體證無漏通的智慧。哪五種?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不下精進,四、無動精進,五 、無喜足精進。
第一、什麼是有勢力?由於被甲精進的緣故。就是最初的時候,自己鼓勵:我應當作這樣的事。發動生起猛利的喜樂、欲求。
第二、什麼是有精進?由於加行精進的緣故。接著,隨著自己所欲求、所想要,發動生起堅固、勇悍的方便,就是以堅固與勇悍作為方法。
第三、什麼是有勇捍?由於在廣大法中,沒有膽怯、低劣精進的緣故。接著為了體證、得到從師長那裡所接受的止觀等種種法 ,不會看輕、蔑視自己,也沒有膽怯懼怕。
第四、什麼是有堅猛?由於寒冷、暑熱、蚊虻等都不能搖動他的精進故。接著,縱使在惡劣的環境下,也能堪忍寒熱等苦惱的事情。
第五、什麼是有不捨善軛?由於得到下劣的成就,但是不會歡喜、滿足,而是欣喜、欲求後面愈來愈殊勝,愈來愈微妙的種種諸功德,而繼續他的精進的緣故。什麼是軛? 牛馬拉車的時候,駕在脖子上的橫木。用這個譬喻來說明,精勤修行善法,不捨善法,如同牛馬駕重物,長途努力,繼續前進。
3)又,為了斷除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如其次第是奢摩他、毗舍那品隨煩惱的緣故。如何說?惛沈、睡眠能障礙奢摩他,所以稱為奢摩他品隨煩惱。掉舉、惡作能障礙毗舍那,所以稱為毗舍那品隨煩惱。願求正確合法的止觀,不會有過失、敗壞。
Cs25-29
I.三圓滿
[論說]復次、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有三圓滿。何等為三?一、行圓滿,二、果圓滿,三、師圓滿。一、行圓滿者(cs25聽聞、cs26說法師、cs27法次法向),謂為觸證斷、無欲、滅界故,聽聞正法,為他演說,自正修行,法隨法行,是名行圓滿。二、果圓滿者(cs28得見法涅槃),謂即由此法隨(法)行增上力故,心善解脫;又能證得現法涅槃,是名果圓滿。三、師圓滿者(cs29),謂能引發一切梵行之法,皆用世尊為根本故,皆由世尊轉法眼故,皆以世尊為所依故。由如來出世,有彼教可知故,說世尊為彼根本。佛出世已,觀待彼彼所化有情,說正法眼,師及弟子展轉傳來,故說世尊轉正法眼。轉法眼已,若有於中生諸疑惑,唯依世尊乃能決了,故說世尊為所依止。
[解]復次,在善說的法與毘奈耶中,有三種圓滿。哪三種?一、行圓滿,二、果圓滿, 三、師圓滿。
第一、什麼是行圓滿?就是為了觸證斷界、無欲界、滅界的緣故,聽聞正法,為他人演說正法,自己合理的修行,為了涅槃法,修行隨順涅槃的八正道等法,這稱為行圓滿。
第二、什麼是果圓滿?就是由於這個法隨法行的強大力量的緣故,心得完善的解脫。又在現在的生命體中,能證得有餘依涅槃,是名果圓滿。
第三、什麼是師圓滿?就是能引發一切梵行的正法,就是三十七道品,都是以世尊作為根本的緣故,都是由於世尊轉法眼的緣故,都是以世尊作為所依的緣故。
a)為什麼是以世尊作為根本?由於如來出現在世間,有彼的教導,才可以知道八正道的緣故,所以,說世尊為彼教法的根本。
b)為什麼是由於世尊轉法眼?佛出現在世間之後,觀待各別不同的所要教化的有情,為他宣說正確的教法,令他能如實現證唯有法,沒有我的智慧,老師教導弟子,弟子又再教導他的學生,這樣展轉傳來,所以,說世尊轉正法眼。
c)為什麼是以世尊作為所依?世尊令弟子現證諸法無我的智慧之後,若有弟子對於其中的道理,生起種種的疑惑,唯獨依靠世尊才能決定、明了,所以,說世尊為所依止。又宣說正法的教導者,簡略的說有二種。哪二種?一者、由教,二者、由證。什麼是由教?這是由於從他人聽聞正法之後,而宣說正法的緣故。什麼是由證?依照體證到有學道、無學道之後,而宣說正法的緣故。
cs30
I. 無常,變易,不安隱
[經文] 無常,變易,不安隱
[論說]於諸行中,修無常想行有五種:謂由無常性、無恆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變壞法性。此中,剎那剎那壞故無常。自體繫屬有限住壽故無恆。外事劫後決定無住故非久住。壽量未滿,容被緣壞非時而死故不可保。乃至爾所時住,於其中間不定安樂故變壞法。
[解]在五蘊諸行中,修習無常想的內心活動有五種不同。哪五種?就是由無常性、無恆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變壞法性。在這裡,第一、因為剎那剎那敗壞的緣故,所以是無常。第二、因為屬於生命本體的壽命的時間是有限的緣故,所以是無恆。第三、外在的器世間,在壞劫之後,決定沒有有情存在的緣故,所以是非久住。第四、壽命的時間尚未滿,可能會被種種因緣敗壞,非時而死,所以是不可保。一直到他生命所能活的時間,在這中間,不會一定是安樂的緣故,所以是變壞法。
II. 我勝、我等、我劣
[經文] 若諸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變易,不安穩色,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
[論說] 復次,愚夫略有三種愚夫之相。何等為三?謂諸愚夫,於一切行,如上所說五無常性,不能思惟;於非真實勝、劣性中,分別勝、劣,稱量自他,謂己為勝,是名第一愚夫之相。如謂己勝,謂等,謂劣,廣說亦爾。與此相違,當知智者亦有三種智者之相。
[解]復次,愚癡無聞凡夫,簡略地說有三種愚夫的相貌。哪三種?就是眾多的愚癡凡夫,對於一切五蘊諸行,如同上面所說的五種無常的性質,不能夠思惟。對於非真實的勝、劣性中,五蘊諸行的勝劣是互相對比而說,實際上,沒有,所以是非真實的勝劣。但是,內心卻分別勝、劣,來稱量自己與他人,認為自己是勝過他人,是名第一愚夫之相。這樣認為自己比他人殊勝,認為自己與他人是相等,認為自己比他人低劣,詳細的說明也是如此。與此愚夫相違,應當知道智者也有三種智者的相貌。
III.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經文]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論說] 復次,由二種相,當知聖者慧眼清淨,謂由遠塵及離垢故。由見所斷諸煩惱纏得離繫故,名為遠塵。由彼隨眠得離繫故,說名離垢。又現觀時,有麤我慢隨入作意間無間轉,若遍了知所取能取所緣平等,彼即斷滅,彼斷滅故,說名遠塵。一切見道所斷煩惱隨眠斷故,說名離垢。
[解]復次,由於二種相貌,應當知道聖者的慧眼清淨。什麼是慧眼?智慧有識別、洞察事物的功用,猶如眼能辨色一樣,因此稱智慧為眼,就是能觀照諸法空無我的智慧。哪二種?就是由遠塵及離垢的緣故。什麼是遠塵?由於見道所斷的分別我見的現行煩惱,得以離繫的緣故,名為遠塵。什麼是離垢?由於彼分別我見的隨眠,得以離繫的緣故,說名離垢。又,現觀四聖諦的時候,會有麤而明顯的我慢,隨順止觀,而進入止觀的作意,有間斷或是無間斷的活動。這時候,應該如何遣除?若是能周遍了知所取的五蘊,能取的心,這二種能所都當作所緣來觀察,都是無常、苦、無我,所以能所是平等。若是生起這樣的智慧,彼麤而明顯的我慢就會斷滅,因為彼我慢斷滅的緣故,說名遠塵。一切見道所斷煩惱隨眠斷故,說名離垢。
[參考] 1.遠塵離垢 T30,763c
遠塵離垢者,塵,謂已生未究竟智,能障現觀,有間、無間我慢現轉。垢,謂彼品及見斷品所有麁重,令永無故名遠塵離垢。又復塵者,所謂我慢及見所斷一切煩惱。垢,謂二品所有麁重。
[解]什麼是遠塵離垢?塵,就是已生未究竟智,就是加行位中諸無漏智。就在煖頂位中,能障現觀,有間斷或無有間斷的粗我慢會現前活動,就是塵。垢,就是彼粗我慢品類,以及見道所斷的分別我見品類的所有麁重隨眠。現今入於現觀,令這二品永遠沒有的緣故,名為遠塵離垢。又,還有其他解說,塵,就是我慢,以及見所斷一切煩惱。垢,就是這二品的所有麁重隨眠。
2.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66,T27, 343c
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者,說前三果。謂諸具縛及離欲界五品染已,入正性離生,生淨法眼,得預流果。若離欲界六、七品染已,入正性離生,生淨法眼,得一來果。若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已,入正性離生,生淨法眼,得不還果,令盡諸漏及得無漏。
[解]什麼是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這是說前三果。如何說?就是這些完全為五欲所繫縛,以及能捨離欲界五品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預流果。若是捨離欲界六、七品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一來果。若是捨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不還果,使令盡斷種種漏以及得無漏智。
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82,T27, 913b
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此中遠塵者,謂遠隨眠。離垢者,謂離纏垢。於諸法中者,謂於四聖諦中。生淨法眼者,謂見四聖諦淨法眼生。
[解]什麼是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這裡的遠塵者,就是遠離隨眠。離垢者,就是捨離纏垢。於諸法中者,就是在四聖諦中。生淨法眼,就是見四聖諦的時候,清淨法眼生起。
4.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5,T31, 683a
如契經言:遠塵離垢於諸法中正法眼生者,此依見道說。諸法忍能遠塵,諸法智能離垢。遍知故,永斷故,道得清淨。
[解]如經上說:遠塵離垢於諸法中正法眼生者,這是依照見道來說。就是對於四聖諦法忍可的時候,能遠塵。對於四聖諦法智慧生起的時候,能離垢。為什麼?因為對於四聖諦法,周遍了知的緣故,因為永遠斷除見道所斷的煩惱的緣故,所以因為見道的緣故,聖道成為清淨。
IV. 見法、得法、極通達法、究竟堅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
[經文] 見法,得法,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得無所畏
[論說] 復次,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時,當知即得十種勝利。何等為十?
一者、於四聖諦已善見故,說名見法。
二者、隨獲一種沙門果故,說名得法。
三者、於己所證,能自了知,我今已盡所有那落迦、傍生、餓鬼,我證預流,乃至廣說,由如是故說名知法。
四者、得四證淨,於佛、法、僧如實知故,名遍堅法。
五者、於自所證無惑。
六者、於他所證無疑。
七者、宣說聖諦相應教時,不藉他緣。
八者、不觀他面,不看他口,於此正法、毘奈耶中,一切他論所不能轉。
九者、記別一切所證解脫,都無所畏。
十者、由二因緣,隨入聖教,謂正世俗及第一義故。
[解]復次,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的時候,應當知道就能得到十種勝利。哪十種?
一者、什麼是見法?因為,對於四聖諦已經見的很完整的緣故。
二者、什麼是得法?因為,隨順修行者是不是離欲,獲得三果中其中一種沙門果的緣故。若是完全為五欲所繫縛,以及能捨離欲界五品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預流果。若是捨離欲界六、七品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一來果。若是捨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不還果。
三者、什麼是知法?因為對於自己所體證,能自己了知:我現今已經斷盡前往所有那落迦、傍生、餓鬼的原因,因為我已經體證預流,不會退墮到三惡趣,乃至詳細說明。由於這些緣故,說名知法。
四者、什麼是遍堅法?因為,得四證淨,對於佛、法、僧、戒能如實知道的緣故。
五者、什麼是無惑?對於自己所體證的四聖諦沒有惑。
六者、什麼是無疑?對於他人所體證的四聖諦沒有疑。
七者、什麼是不藉他緣?宣說與聖諦相順、相合的教法的時候,不需要藉由聽聞其他的說法為因緣,才能宣說。
八者、什麼是一切他論所不能轉?因為自己親身體證無我智,所以不觀他面,不看他口,對於這個正法、毘奈耶中,一切外道的論說,都不能轉變他的見解。
九者、什麼是無所畏?對於自己所親自體證的法,若是他人來詰問,沒有恐怖、懼怕的緣故,能夠肯定明確地說明一切所體證的解脫,都沒有任何怖畏。
十者、由於二種因緣,隨順而進入聖教。哪二種?就是正確的世俗道理,以及第一諦的道理。能詮說的教法,就是稱為正俗,所詮說的道理,就是名為第一義。
[參考] 1.於諸法中生淨法眼,T30,763c
於諸法中者,謂於自相、共相所住法中。
言法眼者,謂如實現證,唯有法慧。
言見法者,謂於苦等如實見者。
言得法者,謂隨證得沙門果故。
言知法者,謂證得已,於其所得能自了知:我是預流,我已證得無退墮法故。
至誠法者,謂諦現觀增上力故,獲得證淨。於佛、法、僧及自所得聖所愛戒,以正信行,如實至誠故。
越渡惑者,謂於自所證。
越渡疑者,謂於他所證。
非緣於他者,謂於此法內自所證,非但隨他聽聞等故。
非餘所引者,謂於大師所有聖教,不為一切外道異論所引奪故。
於諸法中得無所畏者,謂於自所證,若他詰問無悚懼故。
言逆流者,謂已登聖道故。
言趣向者,謂記神通究竟往趣,無退還故。
復有差別,當知建立世俗、勝義二種法故。
[解]1)什麼是於諸法中?就是在自相、共相所安住的五蘊法中。
2)什麼是法眼?就是如其真實能現前體證,唯有五蘊諸法,其中沒有我的智慧。
3)什麼是見法?就是對於苦集滅道十六行相等,能如其真實的見到。
4)什麼是得法?就是隨順十六行相的觀察,能證得沙門果的關係。
5)什麼是知法?就是證得沙門果之後,對於他所得到的果位,能夠自己了知:我是預流果,我已經證得無我智,不會退墮到三惡道的緣故。
6)什麼是至誠法?就是因為對於四聖諦能現前觀察的強大力量的緣故,獲得證淨。就是對於佛、法、僧及自所得聖所愛戒,能以正確合理的信心而活動,如其真實至誠的緣故。
7)什麼是越渡惑?就是對於自己所證的無我智,沒有惑。
8)什麼是越渡疑?就是對於他人所證的無我智,沒有疑。
9)什麼是非緣於他?就是對於此四聖諦法,自己內心所親自體證,不是僅隨順他人聽聞而了知的緣故。
10)什麼是非餘所引?就是對於大師所有的聖教,不為一切外道異論所引奪的緣故。
11)什麼是於諸法中得無所畏?就是對於自己所親自體證的法,若是他人來詰問,沒有恐怖、懼怕的緣故。
12)什麼是逆流?就是已經登上八聖道的緣故。
13)什麼是趣向?就是記神通究竟往趣,無退還故。這裡的神通,就是漏盡智通,因為得到漏盡智,所以能正確記別所有能得漏盡的方法,以此漏盡智為依,能趣證圓滿的解脫,不再退還。
14)還有差別不同,應當知道建立世俗、勝義二種法,也稱為趣向,因為對於能得漏盡的方法,如實覺了的緣故。
2.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5,T31,683a; 735c
如契經言:見法、得法、極通達法、究竟堅法、越度一切悕望疑惑、不假他緣、於大師教餘不能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此亦依見道說。
見法者,謂諸法忍。
得法者,謂諸法智。
極通達法者,謂諸類忍。
究竟堅法者,謂諸類智。
越度一切悕望者,由諸忍智於自所證無有悕慮。
越度一切疑惑者,於此位中於他所證無有猶豫。
不假他緣者,於所修道中無他引道自然善巧。
於大師教餘不能引者,於佛聖教不為邪道所化引故。
於諸法中得無所畏者,於依所證問記法中,諸怯劣心永無有故。
[解]1)如同契經說:見法、得法、極通達法、究竟堅法、越度一切悕望疑惑、不假他緣、於大師教餘不能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這一段經文,也是依照見道來說。
2)什麼是見法?就是對於四聖諦諸法的忍可。
3)什麼是得法?就是對於四聖諦諸法的智慧。
4)什麼是極通達法?就是對於四聖諦類似的忍可,就是色界、無色界。
5)什麼是究竟堅法?就是對於四聖諦類似的智慧,就是色界、無色界。
6)什麼是越度一切悕望?就是由於種種的法忍、法智,類認、類智,對於自己所證悟的無我,無有悕求、顧慮。
7)什麼是越度一切疑惑?在這個階段中,對於他人所證悟的無我智,無有猶豫。
8)什麼是不假他緣?對於所修道中,不需要他人的引導,對於修道,自然能善巧。
9)什麼是於大師教餘不能引?對於佛的聖教,不為錯誤的外道所改變,所引導。
10)什麼是於諸法中得無所畏?對於依照自己所體證的法中,若有人來質問,能確實說明所證悟的法,內心不會有種種膽怯、低劣。
Cs31-32
I.如實知苦集滅、味、患、離
[經文] 於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
[論說] 復次、有九種智,能於諸行遍知超越;謂諸行流轉智,諸行還滅智,雜染因緣智,清淨因緣智,清淨智,及苦智,集智,滅智,道智。此中諸行流轉智者,略有三種因緣集故,一切行集所有正智:謂憙集故,觸集故,名色集故,隨其所應,若色集,若受等集,若識集。即此三種因緣滅故,三種行滅,是名諸行還滅智。雜染因緣智,清淨因緣智,及清淨智者,謂於愛味、過患、出離,如前應知。四聖諦中苦等四智,如前分別聖諦道理,應知其相。於異生位修前五智,能速證後四聖諦智,由證彼故,能於諸行如實了知。又若於前諸智有闕,必定不能以諦道理遍知諸行,要當證得,方能遍知。若於諦理遍知行智有所闕者,必定不能於上修道,以對治力斷諸煩惱,超一切行。與此相違,乃能超越,是故說言有九種智,能於諸行遍知超越。
[解]復次、有九種智慧,能夠對於五蘊諸行周遍了知、超越。哪九種?就是諸行流轉智、諸行還滅智,雜染因緣智、清淨因緣智、清淨智,及苦智、集智、滅智、道智。
1)什麼是諸行流轉智?簡略地說,由於三種因緣集起的緣故,所以五蘊等一切行集起,對於此有故彼有的正確的智慧。哪三種因緣?憙集起的緣故,色集起;觸集起的緣故受等集;名色集起的緣故,識集起。
2)什麼是諸行還滅智?這三種因緣滅盡的緣故,三種有為滅盡。
3-5)什麼是雜染因緣智,清淨因緣智,及清淨智?就是對於愛味、過患、出離,如前應知(會編頁18)。
6-9)什麼是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就是在四聖諦中,苦等四智,如前分別聖諦道理,應知其相。(聲聞地卷34)
10)什麼是遍知?a)在異生的階段,修習前面的五種智慧,能夠速證後面四種聖諦的智慧,由於體證彼四聖諦的緣故,能夠對於五蘊諸行如其真實了知。b)又,若是對於前面五種智慧有所闕少,必定不能以四聖諦的道理,周遍了知五蘊諸行,一定要當先體證得道前五種智,才能周遍了知五蘊諸行。
11)什麼是超越?若是以四聖諦的道理,周遍了知五蘊諸行的智慧有所闕少的話,必定不能在向上的修道中,以對治力斷除種種煩惱,超越五蘊一切行。與這種情況相違背,才能夠超越,因此,說有九種智慧,能夠對於五蘊諸行周遍了知、超越。
[參考]
1.一切行因,略有二種:一、共,二、不共。共因者,謂喜為先因,由此喜故,於彼彼生處障於厭離,滋潤自體。為欲將生所生之處,雖有一切煩惱為因,而於生處生喜者生,非於彼起厭逆想者。又即此喜,唯依色說,宿因生已,不待餘因,究竟轉故。不共因者,謂順苦、樂、非苦樂觸,望於受等所有心法。無間滅意及俱生名,十種色等,望六種識。由彼雖從先因所生,剎那剎那,別待餘因方得生起。(會編頁89)
[解]五蘊等一切行的因,簡略地說有二種,共同的因與不共同的因。什麼是共同的因?因為喜樂五蘊,熏成種子,以此喜種子為五蘊生起之前的原因。由於喜樂各式各樣的出生地方,所以對於五蘊的厭離,形成障礙,滋潤各自生命的本體。受生的時候也有其他煩惱為因,為何只說喜耶?因為將要出生在所想要出生的地方的時候,雖然也有其他眾多煩惱為因,但是對出生的地方生起歡喜,才能出生在那裡,若是對於彼將出生的地方,生起厭逆想的人,就不能生於彼處。前面說喜是色集,觸為受集,名色為識集,為何這裡說喜為因生起五蘊?喜為合理因,能普遍地生起將來五蘊。什麼是喜為色集?又,因為色只要有過去生的喜為因,就能生起,而且生起之後,不需要觀待其他的原因,流轉不息。其他則不同,受想行蘊,更需要藉著觸,才能生起;識蘊,要藉著名色,方得生起故。什麼是不共因?就是隨順苦、樂、非苦樂觸,對望於受想行等所有一切心所法。識生起的因緣,是名色。名,就是無間滅意及同時生起的三蘊,共有四蘊,此為六識生起的等無間緣。色,就是五根、五塵等十種色,五根為增上緣,五境為所緣緣。因此以名色對望於六種識。受想行蘊與識蘊都是從過去因而生起,為何又復要說觸及名色為因?因為彼四蘊,雖然從過去因所生起,各別觀待其他等無間緣、增上緣、所緣緣,方得生起,而且這些緣是剎那剎那轉變不同。
2.問:諸蘊集為是一為有異耶?設爾何失?若是一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憙集故,有色集;觸集故,有三蘊集;名色集故,有識集。若有異者,施設論說復云何通?如說此愛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皆是苦因、苦根本、苦道路、苦由緒、苦能作、苦生、苦緣、苦有、苦集,及苦等起。
1)答:應作是說:有別緣故,諸蘊集是一;有別緣故,諸蘊集有異。謂依遠因故,諸蘊集是一。依近因故,諸蘊集有異。如依遠、近,在彼、在此,不現前、現前,餘身眾同分、此身眾同分,應知亦爾。
2)復次,契經中說三種集異:一煩惱集、二苦集、三業集。謂憙集故,有色集者,說煩惱集。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苦集。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業集。此經中說業名色故。如說煩惱苦業集煩惱。苦業有煩惱。苦業生煩惱。苦業路應知亦爾。
3)復次,契經中說三時有異:一積集時、二受用時、三守護時。謂憙集故有色集者說,積集時。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受用時。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守護時。
4)復次,此中別說三時有異:一將和合時、二正和合時、三不別離時。謂憙集故有色集者,說將和合時。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正和合時。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不別離時。
5)復次,此契經中說三有異:一中有、二本有、三生有。謂憙集故有色集者,說中有。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本有。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生有。
6)復次,喜集故有色集者,說名緣色。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名緣名。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名色緣名。
7)復次,以愛希求未來諸有身分自體故,世尊說憙集故有色集。觸能長養心心所法,任持、牽引令現在前,故世尊說觸集故有三蘊集。識依名色增長廣大故,世尊說名色集故有識集。
[解]問:五蘊集起是同一?還是有不同?假設這樣一異有何過失?若是相同一個的話,契經所說的經文,應當如何解說?譬如說:憙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色集起;觸集起的緣故,就會有三蘊集;名色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識集。若是有不同的話,施設論說的內容,又如何說的通?譬如說:這愛,若是過去、若是未來、若是現在,都是苦的因、苦的根本、苦的道路、苦的來由、能創造苦、苦的生、苦的緣、苦的有、苦的集,及苦等起。
1)答:應該這樣說:因為有各別的緣,五蘊的集起是同一。因為有別的緣,五蘊的集起有不同。如何說?因為依照久遠的因,五蘊的集起是同一。因為依照最近的因,蘊的集起有不同。這樣依照遠、近,在彼、在此,不現前、現前,餘身眾同分、此身眾同分,應知亦爾。
2)復次,契經中說:三種集的不同。哪三種?一煩惱集、二苦集、三業集。什麼是煩惱集?因為憙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色集。什麼是苦集?因為觸集起的緣故,就會有三蘊集。什麼是業集?因為名色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識集。這經中說業就是名色的緣故。如是說:煩惱、苦、業集,煩惱、苦、業有,煩惱、苦、業生,煩惱、苦、業路,應當知道也是如此。
3)復次,契經中說:三時有不同。哪三種?一積集時、二受用時、三守護時。什麼是積集時?因為憙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色集。什麼是受用時?因為觸集起的緣故,就會有三蘊集。什麼是守護時?因為名色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識集。
4)復次,這裡各別說:三時有不同。哪三時?一將和合時、二正和合時、三不別離時。什麼是將和合時?因為憙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色集。什麼是正和合時?因為觸集起的緣故,就會有三蘊集。什麼是不別離時?因為名色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識集。
5)復次,此契經中說:三有的不同。哪三種?一中有、二本有、三生有。什麼是中有?因為憙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色集。什麼是本有?因為觸集起的緣故,就會有三蘊集。什麼是生有?因為名色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識集。
6)復次,因為憙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色集,說名緣色。因為觸集起的緣故,就會有三蘊集,說名緣名。因為名色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識集,說名色緣名。
7)復次,因為貪愛、希求未來種種有的身分自體,所以世尊說因為憙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色集。因為觸能長養心心所法,任持、牽引令現在前,所以世尊說為觸集起的緣故,就會有三蘊集。因為識依照名色,增長、廣大,所以世尊說因為名色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識集。
3.復次,由三種事,二種相,應當觀察雜染、清淨。云何由三種事,觀察一切雜染、清淨?一者、於諸行中觀察雜染因緣,謂觀彼愛味為愛味故。二者、於諸行中觀察清淨因緣,謂觀彼過患為過患故。三者、於諸行中觀察清淨,謂觀彼出離為出離故。如是一切總略為一,名由三事觀察一切雜染、清淨。云何由二種相,觀察一切雜染、清淨?一者、由如所有性故;二者、由盡所有性故。如所有性者,謂於諸行中,若愛味、若過患、若出離。盡所有性者,謂於諸行中,盡所有愛味,盡所有過患,盡所有出離。此中觀察諸行為緣生樂、生喜,是名於彼愛味,又此愛味極為狹小;如是由二種相,觀察如所有性所謂愛味。又觀察諸行是無常、苦、變壞之法,是名於彼過患,又此過患極為廣大;如是由二種相,觀察如所有性所謂過患。又復觀察於諸行中欲貪滅、欲貪斷、欲貪出,是名於彼出離,又此出離寂靜無上,畢竟安隱;如是由二種相,觀察如所有性所謂出離。又即此愛味,即此過患,即此出離,於諸行中,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審諦觀察,當知是名於彼觀察盡所有性,所謂愛味、過患、出離。(會編頁18)
[解]復次,經由三種事情,二種相貌,應當觀察雜染,以及清淨。
1)什麼是經由三種事情,觀察一切雜染、清淨?第一、在五蘊諸行中,觀察雜染的因緣,就是觀察彼五蘊的愛味為愛味的緣故。第二、在五蘊諸行中,觀察清淨的因緣,就是觀察彼五蘊的過患為過患的緣故。第三、在五蘊諸行中,觀察清淨,就是觀察彼五蘊的出離為出離的緣故。這樣三種,一切總合略為一項,稱為由三事觀察一切雜染、清淨。
2)什麼是經由二種相貌,觀察一切雜染、清淨?一者、由如所有性故;二者、由盡所有性故。什麼是如所有性?就是在五蘊諸行中,如彼愛味、過患、出離的特性而觀察。什麼是盡所有性?就是在五蘊諸行中,盡其所有愛味、過患、出離,都觀察。
2.1)在這裡,以觀察五蘊諸行為條件,生起歡樂,生起喜悅,是名於彼愛味。又,這種愛味極為狹小。這樣,經由這二種相貌,觀察如所有性中所謂愛味。
2.2)又,觀察五蘊諸行是無常、苦、變壞的現象,是名於彼過患。又,這種過患極為廣大。經由這二種相貌,觀察如所有性所謂過患。
2.3)又,還觀察在諸行中,欲貪滅、欲貪斷、欲貪出,是名於彼出離。又,這種出離是寂靜,是無上,是畢竟安隱。經由這二種相貌,觀察如所有性所謂出離。
2.4)又,就是這個愛味,就是這個過患,就是這個出離,在五蘊諸行中,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仔細、真實的觀察,應當知道是名於彼觀察盡所有性,所謂愛味、過患、出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