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業雜染
云何業雜染?嗢柁南曰:自性、若分別,因、位、及與門,增上品、顛倒,差別、諸過患。當知業雜染,由自性故,分別故,因故,位故,門故,上品故,顛倒故,差別故,過患故,解釋應知。
[解]什麼是業雜染?嗢柁南曰:自性若分別,因位及與門,增上品顛倒,差別諸過患。
這是頌,底下長行分成九類來解釋業雜染。業的自性是什麼?業的分別是什麼?業的因,業的位,業的門,業的上品,業的顛倒,業的差別,業的過患。
karma-saṃkleśaḥ katamaḥ / uddānaṃ / svabhāvaś ca prabhedaś ca hetv-avasthā-mukhair api / gurutathā viparyāsaḥ paryāyo doṣa eva ca // karmaṇāṃ svabhāvo api veditavyaḥ prabhedo api hetur apy avasthā api mukham apy adhimātratā api viparyāso api paryāyo apy ādīnavo api veditavyaḥ //
5.2.1.業自性
業自性云何?謂若法生時,造作相起,及由彼生故,身行、語行於彼後時造作而轉,是名業自性。
[解]什麼是業自性?業的體性是什麼?
1)假設這一件事生起的時候,生起造作的相貌,就是要有所作為。就是第六意識全面觀察以後,有所決定,要採取行動,這叫做思業。就是這件事出現的時候,內心裏面要有所作為,我要採取行動,達到目的,有這樣的相貌生起,這叫做業。如果是沒有目的,隨便這樣、那樣,都不能算是業。你沒有決定的目的,不希求什麼,心情就是軟弱,沒有力量。若心情是勢在必得,一定要把這一件事做成,要達到。這時候,採取行動的時候是有力量,這時候才叫做業。也就是思心所,先要有所觀察,觀察是好、是壞,對我有損害,是對別人有損害?全面觀察以後,我本身有所求、有一個希望,要滿足我的欲望,我要這樣做,開始決定,有這麼一個過程,不是突然間就會有業。就是審慮思、決定思、動發思這三個思。審慮,審慮的思惟。決定思,審慮的時候還沒決定,審慮思以後心裏面決定,我要這樣做。動發思,內心裏面決定之後,通過身業、語業完成這件事。
2)及由彼生故,心裏面若是決定有所造作,這叫做思業。因為審慮思、決定思這兩個思心所,發起以後,身行、語行,於彼後時造作而轉。身行,就是呼吸,能夠呼吸,身體才能行動,叫做身行。語行,就是心裏面有尋伺,也還是觀察思惟,叫語行。由於審慮思、決定思,發動出來動發思的時候,也就是身行、語行。身行、語行,是於彼審慮思、決定思以後,才能夠造作,才能有所行動。先是思業,而後是思已業。什麼叫做業的自性?就是若法生時,造作相起,這是第一個定義。第二個定義,由彼生故,身行、語行,於彼造作相起以後,造作而轉,就是實際上有行動,這叫做業自性。
karma-svabhāvaḥ katamaḥ / yo dharma utpadyamāno abhisaṃskāra-lakṣaṇaś ca utpadyate tasya ca utpādāt kāya abhisaṃskāro vāg-abhisaṃskāras tad-uttara-kālaṃ pravartate / ayam ucyate karma-svabhāva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