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有尋有伺等三地-5.雜染施設-5.2.業雜染-5.2.2.業分別-5.2.2.1.補特伽羅相差別建立

5.2.2.業分別
業分別云何?謂由二種相應知:一、由補特伽羅相差別故。二、由法相差別故。此復二種,即善、不善十種業道:所謂殺生、離殺生,不與取、離不與取,欲邪行、離欲邪行,妄語、離妄語,離間語、離離間語,麁惡語、離麁惡語,綺語、離綺語,貪欲、離貪欲,瞋恚、離瞋恚,邪見、離邪見。
[解]什麼是業分別?各式各樣的業,是怎麼樣的情形呢?業的差別從兩種相可以明了,哪兩種呢?一、由補特伽羅相差別故,就是由造業的人,來看業的差別。補特伽羅,翻數取趣,就是造業的人。造業的人不同,造的業也就不同。二、由法相差別故,從業法的相貌上有差別。不管是從人、從法上都有兩種差別,就是善的十種業道,和不善的十種業道。人有善不善的不同,業法上也有善不善的不同。所謂殺生、離殺生,殺生就是不善,離殺生就是善。不與取、離不與取,欲邪行、離欲邪行,妄語、離妄語,離間語、離離間語,粗惡語、離粗惡語,綺語、離綺語,貪欲、離貪欲,瞋恚、離瞋恚,邪見、離邪見。
karma-prabhedaḥ katamaḥ / pudgala-lakṣaṇa-prabhedataḥ / dvābhyām ākārābhyāṃ draṣṭavyaḥ / dharmalakṣaṇaprabhedataś ca / te punar akuśalāḥ kuśalāś ca daśa karma-pathāḥ / prāṇāti pātaḥ prāṇa atipāta-viratiś ca / adatta ādānam adatta ādānaviratiś ca / kāma-mithyā ācāraḥ kāma-mithyāacāra-viratiś ca / mṛṣā-vādo mṛṣā-vāda-viratiś ca / paiśunyaṃ paiśunya-viratiś ca / pāruṣyaṃ pāruṣya-viratiś ca / saṃbhinna-pralāpaḥ saṃbhinna-pralāpa-viratiś ca / abhidhyā abhidhyā-viratiś ca / vyāpādo vyāpādaviratiś ca / mithyā-dṛṣṭir mithyā dṛṣṭiviratiś ca //

5.2.2.1.補特伽羅相差別建立
5.2.2.1.1.殺生
補特伽羅相差別建立者,謂如經言諸殺生者,乃至廣說。殺生者者此是總句。最極暴惡者謂殺害心正現前故。血塗其手者謂為成殺,身相變故。害、極害、執者謂斷彼命故、解支節故、計活命故。無有羞恥者謂自罪生故。無有哀愍者,謂引彼非愛故。因論生論破外道所執有出家外道名曰無繫,彼作是說:百踰繕那內所有眾生,於彼律儀、若不律儀。為治彼故,說如是言:一切有情所。即彼外道復作是說樹等外物亦有生命。為治彼故,說如是言真實眾生所。此即顯示真實福德遠離對治,及顯示不實福德遠離對治。如是所說諸句,顯示加行殺害。乃至極下捃多蟻等諸眾生所者,此句顯示無擇殺害。於殺生事若未遠離者此顯遇緣容可出離,謂乃至未遠離來,名殺生者。
[解]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相貌。就是佛說諸殺生者,乃至廣說。
1)殺生者,這一句話是總說。
2)最極暴惡者,謂殺害心正現前故。這是殺生的一個相貌,就是暴惡達到極點,什麼意思?就是那個補特伽羅他殺害眾生的惡心,正在顯現出來。
3)血塗其手者,謂為成殺,身相變故。就是那個補特伽羅心裏面為了成就殺害生命的這件事,當時他的相貌就轉變成這樣子,就是殺害的時候有血流在手上。
4)害極害執者,謂斷彼命故,解支節故,計活命故。把那個眾生的命終斷,不能夠相續的活下去,叫做害。斷命之後,還要一支一支,一節一節的把它斷開,叫做極害。他的心裏面歡喜、願意用殺生為職業,來養活他的生命,叫做執。
5)無有羞恥者,謂自罪生故。就是他自己願意造這種罪,這種罪已經造出來,有罪的時候是個醜陋的事情,但是他不以為恥,叫做沒有羞恥。
6)無有哀愍者,謂引彼非愛故。就是從無哀愍心裏面,引發出來一個怨家,創造出來一個不可愛的事情。把那個眾生殺害,就是制造出一個不可愛的果報。
7)有出家外道,叫做無繫,就是尼犍子外道。 a)外道這樣說:在一百由旬這麼廣大的地區之內,所有的有情眾生,能夠受持清淨的不殺生戒,就是成就律儀。若是不這樣做,在這麼大的範圍內殺害眾生,就沒有律儀的功德。一百由旬內的眾生不要殺,這個話說的不圓滿,應該說無限量的一切眾生所,都不要殺,這樣才圓滿。
b)即彼尼犍子外道,又有一個邪說,就是山河大地上面一切的花草樹木,這些外物也有生命。佛說守護律儀是在真實的有情眾生。草木,這不是真實的眾生,真實的眾生是有情。對有情來說律儀、不律儀,應該是這麼說。在佛法上說,殺害有情的眾生,就是性罪;破壞草木,這是遮罪,這不同性質。
c)在一切眾生所發慈悲心不要殺害,就表示出來,若這樣做的話,會有真實的福德,遠離殺害眾生的罪過,就是對治,遠離就是對治。就是用慈悲心,對治殺害的罪過,這是真實福德的成就,遠離殺生的過失,有這樣對治的功德。
d)以及顯示對於草木,對它們愛護,雖然也是好,但是那不是真實福德的遠離對治。因為它們沒有心識,沒有知覺,沒有苦樂。如是所說諸句,表示這個沒有慈悲心的眾生,由惡心發動出來殺害眾生的行動,很努力做種種殺害眾生的事情。
8)人、天、鬼、神乃至或者一個大牛,或者一條蛇,乃至捃多蟻等諸眾生所。捃多蟻,就是螞蟻的腳壞了,或是蟻的卵。等,或者乃至到其他的蚊蟲,或者一些很小、蠕動的眾生。極下,就是極微小的動物。這個暴惡的有情,看見蛇、猛虎、人,就殺掉他。乃至極下捃多蟻等諸眾生也是殺害。表示那個眾生沒有簡別這個眾生不要殺,而是無所不殺,這叫無擇殺害。
9)這個眾生對於殺害眾生生命的事情,沒有遠離殺害眾生的事。什麼叫做遠離呢?就是不做殺生的事,感覺殺害生命是一個罪過的事情,不願意做罪過的事情。於殺生事若未遠離者,若遇見三寶的因緣,就有可能從殺生的罪業裏面跳出來。但是沒有遇見因緣呢?就不行。所以,乃至尚未遠離殺生以來,都稱為殺生者。
tatra pudgalalakṣaṇa-vyavasthānaṃ yathā uktaṃ yathā prāṇa atipātikaḥ khalu bhavati vistareṇa yathā-sūtraṃ [tatra] prāṇa atipātikaḥ khalu bhavati ity uddeśa-padam idaṃ / raudro vadha-hiṃsā-citta-pratyupasthānāt / rudhira-pāṇis tadvadha-sampādanāt kāya-vikāra āpatteḥ / hataprahata(niviṣṭo jīvitād vyavaropya angaśo vibhajya ājīvakalpanāt / alajja ātmano avadya utpādanāt/akṛpa āpannaḥ pareṣām aniṣṭa upasaṃhāram upādāya santi nirgranthā nāma pravrajitāḥ / ta evam āhuḥ / yojana-śatasya arvāg ye prāṇinas tebhyaḥ saṃvṛtā vā bhavanty asaṃvṛtā vā iti / tat-pratipakṣeṇa sarva-sattveṣv ity āhuḥ ta eva punar evam āhur yathā vṛkṣa ādayo bāhyabhāvāḥ prāṇibhūtā iti / tatpratipa-kṣeṇa āhuḥ prāṇibhūteṣv iti iti satpuṇyaviratipratipakṣaś ca khyāpito bhavati asat- puṇyavirati-pratipakṣaś ca khyāpito bhavati // ebhir yathā-nirdiṣṭaiḥ padair abhisaṃskāra-vadhaḥ paridīpito antataḥ pippilakam api prāṇinam upādāya / tena padena aparihāra-vadhaḥ paridīpito bhavati // prāṇa atipātād aprativirato bhavati iti / sati pratyaye vyutthāna avakāśaḥ paridīpito yāvad aviratas tāvat prāṇa atipātika iti samāsa arthaḥ //

又,此諸句略義者:謂為顯示殺生相貌、殺生作用、殺生因緣、及與殺生事用差別。又,略義者:謂為顯示殺生如實、殺生差別、殺所殺生、名殺生者。又,此諸句顯能殺生補特伽羅相,非顯殺生法相。
[解]1)又把要義再重說。就是為顯示殺害眾生的相貌,就是最極暴惡、血塗其手。殺生的作用,就是害,把眾生命殺掉,然後結解支節。殺生因緣,就是無有羞恥,無有哀愍心,或者最極暴惡也是殺生的因緣,就是由此而殺生。及與殺生事用差別,就是一切有情所、真實眾生所、無擇殺害、遇緣容可出離。事差別,一切有情所、真實眾生所,這是殺生的差別。用差別,就是無擇殺害、遇緣容可出離。
2)又略義者,就是為顯示殺生的真實情形,就是一切有情所,一切有情都是所殺害的對象,都是有罪過,這是殺生如實。殺生的差別,就是真實眾生所,草木是無情物,那是有差別不同。殺所殺生,就是無擇殺害。名殺生者,就是遇緣容可出離。
3)又此諸句,顯示能殺害眾生生命的人的相貌,這人怎麼殺生。不是說殺生那個相貌,這裏是講殺生的人,能殺者的相貌。
punaḥ sarvair ebhiḥ padaiḥ prāṇa atipātikaṃ liṅgaṃ prāṇa atipāti-kriyā prāṇa atipāta-nidānaṃ prāṇa atipāta-vastu-kriyā-prabhedaś ca paridīpito bhavati // aparaḥ samāsa arthaḥ / prāṇa atipātaṃ kurvan yathābhūto bhavati / yathā ca prāṇinaṃ ghātayati / yac ca prāṇinaṃ ghātayataḥ prāṇa atipātikatvam asya bhavati tad etat paridīpitam iti / prāṇa atipātika-pudgala-lakṣaṇaṃ ca etat paridīpitaṃ na prāṇa atipāta-lakṣaṇaṃ //

5.2.2.1.2.不與取
復次,不與取者者,此是總句。於他所有者,謂他所攝財穀等事。若在聚落者,謂即彼事於聚落中,若積集、若移轉。若閑靜處者,謂即彼事,於閑靜處若生、若集、或復移轉。即此名為可盜物數者,謂所不與、不捨、不棄物。若自執受者,謂執為己有。不與而取者,謂彼或時資具闕少執為己有。不與而樂者,謂樂受行偷盜事業。於所不與、不捨、不棄而生希望者,謂劫盜他,欲為己有。若彼物主,非先所與,如酬債法,是名不與。若彼物主,於彼取者 而不捨與,是名不捨。若彼物主,於諸眾生不隨所欲受用而棄,是名不棄。自為而取者,謂不與而取故,及不與而樂故。饕餮而取者,謂所不與、不捨、不棄而希望故。不清而取者,謂於所競物為他所勝不清雪故。不淨而取者,謂雖勝他而為過失,垢所染故。有罪而取者,謂能攝受現法、後法非愛果故。於不與取若未遠離者,如前殺生相說,應知。所餘業道亦爾。
[解]復次,不與取者,這句話是總句,就是所有的大意,都屬於這一句。
1)什麼是於他所有?什麼是他人的所有權的東西?就是屬於他所有的財穀等事。財,就是金銀寶物,各式各樣珍寶,或者衣服,或者房地產,各式各樣的東西。穀物,就是五穀,這些可以飲,可以食的這些東西,大麥、小麥、稻穀、粟穀、糜黍、胡麻、大豆、小豆等,甘蔗、蒲桃、乳酪等果汁,種種的漿飲。等,牛馬豬羊,乃至國城,妻子,奴婢這一些的事情都包括在內。
2)什麼是若在聚落?這是指財穀的處所,就是彼財或者穀這些東西,於聚落中,很多人居住的地方,或者是村落,或者是城邑、城市。財或者穀這些東西,把他積集在一起,就是積集。有情物,如把馬偷來,離開原來的地方,叫做移轉。
3)什麼是若閑靜處?就是所想要盜取的東西,就在閑靜處那裏。或者是人所種的五穀在那裏生,你能偷它,叫做生。若積集,或者移轉。
4)什麼是即此名為可盜物數?就是前面這麼多的東西,或者聚落中,或者閑靜處,或者是財、或者是穀,或者是牛馬這些東西。物的主人他沒有說給你,也沒有布施的心情,也沒有棄捨,你就沒有所有權。不與,我沒有給你。不捨,是沒有放棄所有權。不棄,我沒有丟掉。
5)什麼是若自執受?自己把它拿過來,或者下命令,叫別人拿。拿了以後,心裏面認為這是我的,這個罪過就成立。
6)什麼是不與而取?或者偷盜那個人,他的生活所須缺少這個東西,他為了滿足自己所須,就把別人東西偷過來,認為這是我的。
7)什麼是不與而樂?人家不給我,也拿過來,歡喜做這件事。就是他歡喜接受這種職業,以偷盜為職業的這種人。
8)什麼是於所不與、不捨、不棄,而生希望?就是物主不與、不捨、不棄,而我要,就生出來希望心,他不與、不捨、不棄是他的事,我還是可以把它拿過來,有這種要求。什麼是生希望?就是劫盜他,你不知道的時候偷過來,或是明明地搶過來。別的東西就是想搶過來屬於我的。什麼是不與?若是那個物的主人,以前沒有答應這個東西給你。如酬債法,就是解釋非先所與的意思,我欠你的錢,現在答應還給你,你來拿,我就給你,這叫做酬債法。現在說,我以前沒答應給你,你就是把它搶過來,是名不與。什麼是不捨?那個取者把東西搶走,那個物主沒有布施的心情,你還是犯罪。若是他同意,你搶走,好,我送給你,那他不犯罪。什麼是不棄?若是那個物的主人,有很多的財富,他同意說,你們隨便拿,隨便受用,你拿去就不犯盜。現在那個物主,沒有這個意思,不隨所欲受用而棄,你若拿去,就犯罪,是名不棄。棄,就是對大眾說,我這些東西你們誰願意,隨意地拿去受用。
9)什麼是自為而取?為了我自己的生活,或者什麼原因,人家沒有給你,就拿去。不給,而你歡喜取。
10)什麼是饕餮而取?饕,是貪財,就像財物這些東西。餮,是貪食,就像食品或是樂飲、樂食這一類的東西。這裡是說那個貪求心特別強的人,對於人家不與、不捨、不棄的東西,而生起偷盜的心,這個時候拿到人家的東西,叫做饕餮而取。
11)什麼是不清而取?就是你拿到的這個東西不是那麼順利,彼此間大家有諍論。兢,就是諍,大家諍這個東西,大家在辯論的時候,我說是我的,你說是你的,他說是他的,大家在辯論。你沒有辯論過,但是你的力量大,東西你還是拿走。不清雪的意思,還是你有道理,這個物是應該屬於你的,只是你的辯才不夠,輸給人家。表面上就是沒有道理,你現在要拿的時候,還是有過失。沒有智慧,把這個過失取消,你把這個東西拿走,還是有過失,叫做不清而取。這個東西是你應該拿去,這是對的,但是大家有諍的時候,你說不過人家,也是拿走,這叫做不清而取。不清,還是有點過失。
12)什麼是不淨而取?這個東西大家爭論,口頭上的辯論,你勝利,把東西拿走。雖然拿走,你用辯才把別人辯倒,還是有過失,這個東西還是有點不清淨。
13)什麼是有罪而取?就是拿這個東西,會令你成就現法罪、後法罪,得到苦惱的果報。表面上不能說是盜,但是你拿到這個物以後,現在會造罪,或者是造後法罪,將來會得惡報,這叫做有罪而取。
14)什麼是於不與取若未遠離?像前面殺生相的最後那一段容可出離,應知。就是這個人隨順他自己的環境、背景,就是順手牽羊,做這種事。但是這個人的本心,如果遇見好因緣,就會不做這個事。還沒有遇見這種好因緣,所以他沒能遠離這種罪過。其他的淫欲的事情,乃至說謊話的事情,就是一些罪惡的事情,也有這種情形。
adatta ādayikaḥ khalu bhavati ity uddeśapadaṃ / apareṣām iti paraparigṛhītaṃ dhana-dhānya-ādi vastu / tad eva yad grāme sthāpitaṃ sañcāritaṃ vāraṇya-gataṃ vā iti / yad araṇye jātaṃ vā saṃkṣiptaṃ vā sañcāritaṃ vā tad eva steya-saṃkhyātam iti / yad adattam atyaktam amuktam ādadāni iti svīkaroti / adatta ādāyī kadācid upakaraṇa-vaikalyena svīkaraṇataḥ / adattarata iti tac ca uryakarma samādāya vartanataḥ / adatta atyakta amukta-pratikānkṣīti para āhṛta-svī-karaṇa abhilāṣataḥ / tatra yad dāyakena svāminā na pūrvaṃ dattaṃ dāna-yogena tad adattam aty ucyate / yat svāminā pratigrāhakaṃ praty aparityaktaṃ tad atyaktam ity ucyate / yat svāminā eva sarva-janatāṃ prati yathākāma upādānaparibhogāya anisṛṣṭaṃ tad amuktamity ucyate / stena-ātmānaṃ pariharati adatta ādāyitayā adatta-ratatayā ca / lolupaṃ pariharati adatta atyakta amukta-pratikānkṣaṇatayā aśuddhaṃ pariharati adhikaraṇa-parājaya aśuddhatayā / aśuciṃ pariharati aparājitasya api tad-doṣa-malinatayā / sa avadyaṃ pariharati dṛṣṭa-dharma-sāmparāyika aniṣṭa-phala-hetu-parigrahatayā / adatta ādānāt prativirato bhavati iti prāṇa atipāta-vadasya api vibhāgo draṣṭavyaḥ / tad-anyeṣu ca karma-patheṣu samāsa arthaḥ //

此中略義者,謂由盜此故成不與取。若於是處,如其差別,如實劫盜,由劫盜故,得此過失,是名總義。又,此中亦顯不與取者相,非不與取法相。當知餘亦爾。
[解]此中略義者,這一共是十四句。
1)由盜此故,成不與取。就是於所有這一句。
2-3)若於是處,如其差別。就是若在聚落,若閑靜處,這是兩個地方。如其差別,一個聚落和閑靜處有差別。
4-10)如實劫盜。就是即此名為可盜物處以下到饕餮而取。
11-14)由劫盜故,得此過失。就是不清而取、不淨而取、有罪而取、於不與取若未遠離這四句。這幾句話就是前面一大段文的要義。這裏面也是顯示不與取的人的相貌,非不與取法的相貌,偷盜的那個法的相貌,在後面再說。當知其他的業道也是這樣子。
[punar yataḥ] adatta ādāyī bhavati yatra-sthaṃ yathābhūta upāyo apaharan tataś ca apahārād yaṃ doṣam avāpnoty ayaṃ piṇḍa arthaḥ //idam apy adatta ādāyikalakṣaṇaṃ na adatta ādāna-lakṣaṇaṃ veditavyaṃ / tathā pariśiṣṭeṣv api //

5.2.2.1.3.欲邪行
復次,欲邪行者者,此是總句。於諸父母等所守護者,猶如父母於己處女,為適事他故勤加守護,時時觀察,不令與餘共為鄙穢。若彼沒已,復為至親兄弟姊妹之所守護。此若無者,復為餘親之所守護。此若無者,恐損家族,便自守護。或彼舅姑,為自兒故勤加守護。有治罰者,謂諸國王、若執理者,以治罰法而守護故。有障礙者,謂守門者所守護故。此中,略顯未適他者三種守護,一、尊重至親、眷屬、自己之所守護。二、王、執理家之所守護。三、諸守門者之所守護。他妻妾者,謂已適他。他所攝者,謂即未適他,為三守護之所守護。若由凶詐者,謂矯亂已而行邪行。若由強力者,謂對父母等公然強逼。若由隱伏者,謂不對彼,竊相欣欲。而行欲行者,謂兩兩交會。即於此事非理欲心而行邪行者,謂於非道、非處、非時,自妻妾所,而為罪失。此中略義者,謂略顯示若彼所行、若行差別、若欲邪行,應知。
[解]復次,欲邪行者,這一句話是總句,總括大義的法句。
1)什麼是於諸父母等所守護?
a)就像父親和母親對於他自己沒有出嫁的女兒,為了出嫁侍奉別的人的緣故,父母特別注意的要守護這個女兒。時時的要觀察她,不令與其餘人共為鄙穢。
b)若彼父親、母親死沒以後,這個女兒誰來守護呢?特別有感情的人,就是親兄弟姐妹來保護他這個親愛的人。
c)至親的同一個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守護,這些人也沒有呢?還有他父親的哥哥、弟弟、兄弟姐妹,這些人還是會守護。
d)若是這個也沒有?如果自己不謹慎,有些不名譽,家族都受到損害,所以自己要守護自己。
e)或者她母親的哥哥、弟弟、姐妹這些人,也等於就是他自己的兒女,所以勤加守護。
2)什麼是有治罰?就是國家的政府,或是執行法律的律師、法官這些人。以一條條成文的法律,來守護這個人,違犯這個法律是不容許。
3)什麼是有障礙?就是這個地區,這個門有人守護,要從這通過,要經過他同意,這也是有守護的力量,非法的人不可以通過。這一段文簡要的大義是表示未適他者,就是沒有出嫁的女孩子,有這三種的守護,於諸父母等所守護,再來就是法律的守護,再就是有障礙的守護。這三種守護,第一、尊重、至親、眷屬、自己之所守護,就是父母是所尊重,和至親的兄弟姐妹、眷屬、自己的守護。第二、王執理家之所守護,國王的執法官,就是法律上的守護。第三、諸守門者之所守護。
4)什麼是他妻妾?就是已經嫁給別的人。
5)什麼是他所攝?就是前面那一段,沒有嫁人的女人,為三種守護所守護。
6)什麼是若由凶詐?凶,就是惡,就是那個人不懷好意,用詐術來欺騙。用怎麼辦法?謂矯亂己而行邪行,矯就是欺詐,內心裏面是要欺騙他,表面上就好像是愛護似的這種行為來惑亂他。如果你相信是真的,就中計。然後就與之行邪行,就是受欺騙。
7)什麼是由強力?就是那個人不講道理,野蠻的一種態度,對他的父親、母親,公然的強逼做這件事。
8)什麼是由隱伏?就是不對他父母有這種強力的行為,但是他們兩方面私下,互相歡喜,同意。所以,隱伏,就是偷偷,不是公開。
9)什麼是行欲行?就是兩兩交會。
10)什麼是即於此事,非理欲心而行邪行?就是男、女兩方面,不合道理的欲心而行邪行,這是什麼意思呢?他們是夫妻,但是,不是道、也不是處、也不是時。雖然是合法的夫妻,合法的妾侍,但是非道、非處、非時也還是有過失,屬於欲邪行之類。現在明大略的要義,就是簡略地顯示這個大義,若彼所行,父母守護乃至到舅姑守護 ,他妻妾、他所攝,就是前五句。若行差別,就是由凶詐、由強力、由隱伏這三句。若欲邪行,就是行欲行,即於此事非理欲心而行邪行,這二句。略義就是分這麼三類。
kāma-mithyācārikaḥ khalu bhavati ity uddeśa-padaṃ yās tā mātā-pitrādi-rakṣitā iti / yathā api tan-mātā-pitarau svāṃ duhitaraṃ patipariṇayana-nimittaṃ tad-anyena saha maithunato gopayati rakṣati kālena kālam avalokayati / uparate vā punas tasmin sambandhena bhrātrā vā bhaginyā vā rakṣitā bhavati / tasmin vāsati jñāti-rakṣitā bhavati / tasminn asati svayam eva kule apratirūpam etad iti viditvā svayam ātmānaṃ rakṣati / śvaśrū-śvaśurābhyāṃ vā rakṣitā bhavati svaputra-nimittaṃ /sadaṇḍā / rāja-yuktakula-daṇḍāni iti rakṣitatvāt / sa āvaraṇā dvāra-pāla-rakṣitatvāt / sā khalv eṣā pariṇītāyās trividhā ārakṣā paridīpitā bhavati samāsataḥ / guru-snigdha-jana avalokana ārakṣā rāja-yukta-kula ārakṣā dvāra-pāla ārakṣā ca // parabhāryā bhavati / sā eva pariṇītā paraparigṛhītā / sā eva apariṇītā apy arakṣitā / tribhir arakṣā etadvapāsu / sahasā iti / bhrāntaṃ janayitvā / balena iti paśyatāṃ sarveṣāṃ mātāpitra ādīnāṃ prasahya anicchantīmanuskandyeti/ [ākramaṇena iti] anicchantīmapaśyatāṃ ca urayanti//] kāmeṣu cāritram āpadyata iti dvaydvayasamāpattir iha kāmo abhipretaḥ /mithyācā āritram āpadyata iti anaṅgā-deśā-kaleṣu(?) ye svasyām api bhāryāyāṃ sa avadyā bhavanti [iti] samāsa arthaḥ // punar yāṃ gacchato yathā-gacchataḥ kāma-mithyā ācāro bhavati tad etat paridīpitaṃ //

5.2.2.1.4.妄語
復次,諸妄語者者,此是總句。若王者,謂王家。若彼使者,謂執理家。若別者,謂長者、居士。若眾者,謂彼聚集。若大集中者,謂四方人眾聚集處。若已知者,謂隨前三,所經語言。若已見者,謂隨曾見所經語言。若由自因者,謂或因怖畏或因味著。如由自因,他因亦爾。因怖畏者,謂由怖畏殺、縛、治罰、黜責等故。因味著者,謂為財穀珍寶等故。知而說妄語者,謂覆想、欲、見而說語言。此中略義者,謂依處故,異說故,因緣故,壞想故而說妄語,應知。
[解]復次,諸妄語者者,此是總句。
1)什麼是若王?就是國王,也包那個族類的人。
2)什麼是若彼使?執法官是王所委派,所以是王的使者,執理審判合法或違法。
3)什麼是若別?另外,就是長者,有道德的人。居士,就是有財富、有地位的人。
4)什麼是若眾?就是王,也有執理家,也有長者、居士,這些人聚集在一處。
5)什麼是若大集中?就是四面八方的人聚集在一處,很多的人。
6)什麼是若已知?六根,合起來是見、聞、覺、知,分成四個。見是眼,聞是耳,覺就是鼻、舌、身,意識是知。若已知者,就是聞、覺、知,這三個。隨前三所經語言,就是前面王家和執理家,這算一。長者居士這是一類。若眾者,謂彼聚集,若大集中者,謂四方人眾聚集處。在這麼多的人眾裏面,聞、覺、知。在前面這麼多的人眾之中,你所知道的語言,他們怎麼說,你知道。
7)什麼是若已見?就是隨你自己在前面這麼多的地方,王家、執理家、長者居士、大眾聚集、四方人眾聚集處,所見、所經過的這些語言。
8)什麼是若由自因?就是見、聞、覺、知,所知道的一切的語言,要向外講說的時候,你本身有什麼原因要這樣說話呢?就是心裏面恐怖,有人有力量命令你,一定要這樣講,不可講別的說法。因為你怕他,說出來的話就不真實,和真實性有違反,這叫怖畏。或者是因為自己愛著,自己有所求,不是別人威脅我,為了完成目的,所以,不能照實說。自己的因是這樣子,他人也是這樣子。什麼是因怖畏?就是由於怖畏,有恐怖。什麼恐怖呢?若不聽命令,就會殺掉你,繫縛你,治罰你,撤職、責罰你。所以,怕受到傷害,不能說老實話。什麼是因味著?就是為財富,或者是穀,或者珍寶等故,貪求種種財物,不能照實說,就說謊話。自己是這樣子,他人也是這樣子。他人就是那個人,為了財富,叫你說謊話。
9)什麼是知而說妄語?就是覆想欲見而說語言。想,就是心與事實接觸的時候,事實是這樣。欲,嘴裏願意像我心裏想的這樣講。見,就是對心所想、所欲的境界,有深一層的看法,認為這件的事情的真實的情形是怎麼樣。想、欲、見,都是對所要說的話的情況,有真實性的認識。現在覆,就是把真實性隱蔽、隱藏起來,說出來與事實不相合的另一種語言,和所想、所欲、見的不同。或者由自己貪心說這種話,或者是由怖畏說這種話,或是各式各樣的原因。這麼多的說法,簡要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於王家、於執理家、於長者居士、於彼聚集、於四方人眾聚集處,這五句是依處。已知、已見這兩句,是異說。自因、他因這兩句,這是因緣。知而說妄語,就是壞想。說出來的話,和心裏面想的是一致,就是真實語。有欺騙人的意思,說的和想的不一樣,明明白白的知道怎麼樣,就是妄語。
mṛṣā-vādikaḥ khalu bhavati ity uddeśa-padaṃ apṛthaccheṇyaḥ paripad(?) tāsāṃ samavāyaś cātur-diśasya jana-kāyasya tribhir vyavahārair anubhūtaṃ yat-taj-jñānaṃ / dṛṣṭena anubhūtaṃ dṛṣṭam eva / ātmahetor iti bhaya-hetor vā āmiṣa-kiñcitka-hetor vā/ yathā ātmahetor evaṃ paraheto[ḥ] ubhayahetoḥ / [bhayahetor iti] / vadha-bandhana- jyānigarhaṇa-ādibhayāt / āmiṣa-kiñcitka-hetor iti dhana-dhānya-hiraṇya-ādinimittaṃ mṛṣāvācaṃ bhāṣata iti vinidhāya ruciṃ dṛṣṭiṃ bhāṣaṇāt / samāsa arthaḥ punar adhika- raṇato anyathā bhāṣaṇato nidānataḥ saṃjñā-vivādataś ca mṛṣā-vādo veditavyaḥ //

5.2.2.1.5.離間語
復次,離間語者者,此是總句。若為破壞者,謂由破壞意樂故。聞彼語已向此宣說,聞此語已向彼宣說者,謂隨所聞順乖離語。破壞和合者,謂能生起喜別離故。隨印別離者,謂能乖違喜更生故。憙壞和合者,謂於已生喜別離中心染污故。樂印別離者,謂於乖違喜更生中心染污故。說能離間語者,謂或不聞或他方便故。此中略義者,謂略顯示,離間意樂、離間未壞方便、離間已壞方便、離間染污心、及他方便,應知。
[解]復次,離間語者,此是總句。
1)什麼是若為破壞?就是心裏面有這樣的意願,有這樣的動機要破壞對方的和合。
2)什麼是聞彼語已向此宣說,聞此語已向彼宣說?聞某甲的說話之後,向某乙宣說。聞某乙的說話,向某甲說。隨他自己在某甲那裏所聽聞的話,在某乙那裏所聽聞的話,這個話能隨順乖離,能夠破壞他們的感情。有這個作用的話,他就向某甲說,向某乙說。若為破壞,是動機,這第二句就是有行動。
3)什麼是破壞和合?某甲和某乙聽見那個人說出來這個話以後,心裏面歡喜同那個人分開,同他不做好朋友,生出這種心情。
4)什麼是隨印別離?前面是聽見這種話,心裏面就想要離開,同他分離,還只是內心。隨印別離,事實上同他乖違,同他不合,心裏歡喜,所以說又生一番歡喜。印,信也,就是相信那個破壞者的話,採取行動,某甲和某乙分裂,分裂以後,心情快樂。
5)什麼是喜壞和合?就是這個破壞者,把離間語說給某甲、某乙以後,某甲、某乙心情就是要分裂。這個時候,這個破壞者生歡喜心,這叫做染污心,就是罪過的心。
6)什麼是樂印別離?謂就是某甲、某乙相信他的話,他們分裂,就是已經乖違。某甲、某乙心裏面很歡喜,破壞者心也歡喜,就是染污,就是罪過。
7)什麼是說能離間語?這個人破壞某甲、某乙的團結,另外又有某丙、某丁知道這件事,來勸合,不要分裂,不要聽那個人破壞的話。或者是另外有一個情形,有什麼方便呢?就是把這個道理說開,就不分裂。說離間語那個人沒有成功,還是有離間語的罪過。想要對方破裂,滿願,罪過大;沒有滿願,罪過是輕。若為破壞者,謂由破壞意樂故,這一句,就是略顯示離間意樂。離間未壞方便,說離間語,但是還沒有破壞,但是已經採取行動叫方便。這是聞彼語已向此宣說,聞此語已向彼宣說者,謂隨所聞,順乖離語,這是第二句。離間語已壞方便,這是第三句和第四句。離間語說完以後,已經發生作用。離間染污心,這是破壞者本身滿願,心裏生歡喜,這是第五句和第六句。及他方便,使令離間者原來的目的沒成功,是第七句。
paiśunikaḥ khalu bhavati ity uddeśa-padaṃ bheda abhiprāyatvād vibhedakaḥ / eṣāṃ śrutvā teṣām ārocayati /teṣāṃ vā śrutvā eṣām ārocayati iti /yathāśrutabheda anukūlaṃ vacanaṃ / samagrāṇāṃ bhettā bhavati viprīti-saṃjananatayā / bhinnānāṃ ca anupra- dānāt prītiḥ sambhavati /gopanatayā vyagra ārāmo bhavati viprītisaṃjanane kliṣṭa- cittatayā /vyagrarataḥ prītisambhavavilopane(?) kliṣṭa-cittatayā vyagrakaraṇīṃ vācaṃ bhāṣate aśrutvā vā paraprayojanatayā vā / samāsa arthaḥ punar bheda abhiprāyatā abhinna-bheda-prayogatā bhinna-bheda-prayogatā bheda-kliṣṭa-cittatā paraprayojanatā ca paridīpitā bhavati //

5.2.2.1.6.麁惡語
復次,麁惡語者者,此是總句。此中,尸羅支所攝故,名語無擾動。文句美滑故,名悅耳。增上欲解所發起故,非假偽故,非諂媚故,名為稱心。不增益故,應順時機引義利故,名為可愛。趣涅槃宮故,名先首。文句可味故,名美妙。善釋文句故,名分明。顯然有趣故,名易可解了。攝受正法故,名可施功勞。離愛味心之所發起故,名無所依止。不過度量故,名非可厭逆。相續廣大故,名無邊無盡。
[解]復次,粗惡語者者,此是總句。
1)什麼是語無擾動?因為能守護佛的戒法,心裏面與法相應,說出來的話就沒有擾動、浮動、動蕩的這種氣氛,所以叫做語無擾動。由於持戒的人恐怕犯戒,所以說話很謹慎,避免有過失,所以說出的話不擾動。什麼是擾動呢?就是說出來的話叫你心裏面不平,會生出來各式各樣的煩惱。
2)什麼是悅耳?這個佛教徒說出的言句都沒有鄙陋,都是很高尚,所以美。而說出來的道理非常的流暢,不是很勉強,所以叫做滑。這樣說話使人聽起來歡喜,叫做悅耳。
3)什麼是稱心?增上欲解所發起故,什麼是增上欲解?按照增上生道說出來的語言,就是勸人學習人天的善法。或者對於所說的話的這個道理,曾經努力學習過,有深刻的認識,叫做增上欲解,就是有特別的歡喜心。用這樣的增上欲解,發出來的語言,就有真實的內涵,不是虛偽。也不是有諂誑,特別要取悅於人。這樣說出來的道理,真實有研究,說出來是令人心服,令人聽起來也歡喜,所以叫做稱心,稱合他的心意。
4)什麼是可愛?就是如量而說,就說那麼多,不增加。能夠順於那個時間,那個時間也合適。機,就是聽眾的根機,聽眾的程度,而說這個話。而這種語言能引出來義利,能令人得大利益,能開發你的智慧、知識,對你的思想行為有所利益。這樣理智的語言,是人所歡喜,所以叫做可愛。
5)什麼是先首?趣涅槃宮,就是決定勝道,就是三乘聖道,得聖道以後永久是不會再失敗。學習佛法的時候要明明了了,這是人天善法,這是出世間的聖道。為人講的時候,先要決定,是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呢?是勸人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呢?先要確定。趣涅槃宮,就是近趣到涅槃那裏。涅槃,比喻宮殿,是一個安樂的地方。要勸導眾生厭離生死苦,要發心進趣佛的涅槃,以此為先首,以此為中心,以此為最重要,就叫做先首。
6)什麼是美妙?就是為人說法的時候,言句很高尚、很文雅、有意味,叫做美妙。
7)什麼是分明?就是這一段的法語,有總句、有別句。總句,就把這一段的大意列出來,然後用別句加以解釋。所以,能夠很善巧、很恰當,用很多的文句,解釋總句的意義,令你非常的明了,故名分明。
8)什麼是易可解了?文句裏面有所詮顯的道理,講者須要把裏面隱藏的道理,分明的顯示出來,能引發聽的人的歡喜,就是容易明白。
9)什麼是可施功勞?攝受正法,離一切言說相的第一義諦,叫做正法。凡夫想要證悟正法,要採取行動,叫做攝受正法。可施功勞,就是為他講說這樣的佛法,學習的人就憑借你說的佛法,就可以修止觀,可以攝受正法。
10)什麼是無所依止?說法者為人說法的目的,為求名聞利養,就是愛味心之所發起。心裏面有所著,為人說法,就是有所依止,有所執著。離愛味心之所發起,是不可以有所執著的心,應該用無所得的慈悲心,就是無所依止,這樣為人說法才是清淨。
11)什麼是非可厭逆?度量,那個時候、那個地方,那個聽眾、那個學法者,就是這麼多就好,你不可以過量,不可以生厭煩心。
12)什麼是無邊無盡?為人說法的時候,能夠不間斷的演說佛法,所以說無盡。意味是廣大的,不可限量的,所以叫做無邊。
pāruṣikaḥ khalu bhavati ity uddeśa-padaṃ tatra śīla aṅga-parigṛhītatvād vān nelety ucyate madhura-ślakṣṇa-pada-vyañjanatvāt karṇa-sukhā / adhyāśaya-prayojitatvād akṛtrimatvād aśāṭhya upahatatvād hṛdayaṅ-gamā ity ucyate /asamāropitatvāt kāla- mātra artha upasaṃhitatvāc ca premaṇī / nirvāṇa-pura adhikṛtatva apaurī / madhura-pada-vyañjanatvād valguḥ / sunirukta-pada-vyañjanatvād vispaṣṭā / gamakatvād vijñeyā / / dharmyatvāc chravaṇīyā / nirāmiṣa-cittatvād aniśritā / parimitatvād apratikūlā / prabuddhatvād viśadatvāc ca aparyādattā /

又,從無擾動語,乃至無邊無盡語,應知略攝為三種語:一、尸羅律儀所攝語,謂一種。二、等歡喜語,謂三種。三、說法語,謂其所餘。即此最後又有三種應知:一、所趣圓滿語,謂初一。二、文詞圓滿語,謂次二。三、方便圓滿語,謂其所餘。又,於未來世可愛樂故,名可愛語;於過去世可愛樂故,名可樂語;於現在世事及領受可愛樂故,名可欣語及可意語。應知,即等歡喜語,名無量眾生可愛、可樂、可欣、可意語;即說法語,名三摩呬多語;即尸羅支所攝語,名由無悔等,漸次能引三摩地語。此中毒螫語者,謂毀摩他言,縱瞋毒故。麁獷語者,謂惱亂他言,發苦觸故。所餘麁惡語,翻前白品應知。
[解]1)又從無擾動語,乃至到最後一句無邊無盡語,一共是十二句。若用要義收攝,可以歸成三種語,就是分三類。
第一、尸羅律儀所攝語,就是說法這個人,為人講說佛法的時候,有尸羅律儀的功德。
第二、等歡喜語,大家都一樣的聽聞這樣的佛法,發歡喜心,就是悅耳、稱心、可愛。
第三、說法語,就是所講說的佛法,就是從第五句先首以下,一直到第十二無邊無盡。
2)後面說法語這一句,又能分出來三種語,應該知道。哪三種呢?
第一、所趣圓滿,就是趣涅槃宮故名先首這一句法語。所趣圓滿語,就是一切佛教徒學習佛法的時候,內心的意趣、內心的意願,就是到涅槃。
第二、文詞圓滿語,就是美妙和分明這二句。文句可味,文圓滿。善釋文句,詞圓滿。
第三、方便圓滿語,就是易可解了以下共五句。方便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善巧方便的智慧,這個智慧很圓滿。顯然有趣故名易可解了,攝受正法故名可施功勞,離愛味心之所發舉起故名無所依止,不過度量故名非可厭逆,相續廣大故名無邊無盡。
3)等歡喜語,有三種。
第一、於未來世可愛樂故,名可愛語。在未來世的時候這樣講說,還是可愛樂。現在聽聞這種語言感覺到可愛,到未來世的時候,還是感覺到可愛。
第二、於過去世可愛樂故,名可樂語。這樣的語言,佛在過去世這樣講的時候,也是令你發歡喜心的。
第三、於現在世所有的事情,在事實上來體驗這句話的意義的時候,還是感覺到可愛樂,故名可欣語,及可意語。可欣,就是令你可以歡喜。可意,就是令你滿意。這三種語應該就可以知道,就叫做等歡喜語。這個語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平等的歡喜,名無量眾生可愛語,可樂語,可欣、可意語。
4)即說法語,就是趣涅槃宮故名先首底下這幾句話,這是法語,名為三摩呬多語。三摩呬多,就是等引。由這樣的法語,能引導一切眾生趣證涅槃,能到達涅槃的安樂處,有這樣的作用。
5)即尸羅支所攝語,能夠隨順這樣的戒律修行,會得到什麼功德呢?能得到心裏面不會後悔。若犯戒就後悔,不犯戒心裏面不悔恨,心裏面就會喜悅。悅意故心喜。心歡喜故,四大調適,這是身安。身體的調適,繼續的增長,就快樂。安和樂都指身說,悅和喜都指心。因為第六識一直的喜,身就安、樂。這是由於戒律的作用。因為悅、喜、安、樂的關繫,心就能得三摩地的定,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進一步到色界四禪。
6)什麼是毒螫語?就是這個人說出來的話是毀辱別人,為什麼要毀辱人家呢?就是放縱他的瞋心,這個瞋心在語言上動出來,就是毀辱別人。瞋就是毒。所以,瞋心發動出來的語言,就叫做粗惡語。
7)什麼叫做粗獷語?就是說他內心裏面有瞋,說出野蠻的語言,來惱亂別人。那個人心裏本來是平靜的,聽見這種粗獷語,就發出來苦的感覺。苦觸,感覺到苦惱。剩餘的粗惡語是什麼呢?就把前面白品的法語翻過來,就是粗惡語。前面說是語無擾動,掉過來,就是擾動語,不悅耳語,不稱心語,不可愛語,不以涅槃為首的語,不美妙,不分明,不易可解了,不能夠施功勞,有所依止,可厭逆,有邊有盡,這就是粗惡語。
sā khalv eṣā nelām upādāya yāvad aparyādatta antā trividhā veditavyā / śīlasaṃvara- saṃgṛhītā ekena ākāreṇa saṃmodikā / paścimā punar adhikāra-sampannā prathama ākāreṇa / dvābhyāṃ vyañjana-sampannā / pariśiṣṭaiḥ prayoga-sampannā veditavyā / anāgatam adhvānam upādāya abhipretatvāt kāntā [atītam adhvānam upādāyābhipre- tatvāt priyā / vartamānam adhvānam upādāya vastuto anubhavataś ca abhipretatvāt priyā manāpā ca veditavyā / yā sammodikā sā bahujana sya iṣṭā kāntā priyā manāpā ca / yā dharmadeśikā sā samāhitā / yā śīla aṅga-parigṛhītā sā vipratisādhyā anupūrvyā samādhi-saṃvartanī // tatra ādaśā-dīptā yā para abhidrohiṇī dveṣa-viṣa-mokṣaṇāt / karkaśā yā paraṃ [prati] kaṭukā duḥkha-saṃsparśāt / śiṣṭaṃ śukla-pakṣa-viparyayeṇa veditavyā //

5.2.2.1.7.綺語
復次,諸綺語者者,此是總句。於邪舉罪時,有五種邪舉罪者,言不應時故,名非時語者。言不實故,名非實語者。言引無義故,名非義語者。言麁獷故,名非法語者。言挾瞋恚故,名非靜語者。又,於邪說法時,不正思審而宣說故,名不思量語。為勝聽者而宣說故,名不靜語。非時而說前後義趣不相屬故,名雜亂語。不中理因而宣說故,名非有教語。引不相應為譬況故,名非有喻語。顯穢染故,名非有法語。又,於歌、笑、嬉戲等時,及觀舞、樂、戲笑、俳說等時,有引無義語。此中略義者,謂顯如前說三時綺語。
[解]復次,諸綺語者者,此是總句。
1)於邪舉罪時,有五種邪舉罪者。什麼是邪舉罪?就是另外一個同梵行的人,違犯戒法,這個同梵行的人,要把他的罪舉發出來,揭發出來,懺悔令罪清淨。在舉罪的時候,不合道理,就有五種過失。哪五種?
第一、言不應時故,名非時語者。舉罪的說話時間不對,這個時候不應該舉罪。要找一個適當的時間,舉他的罪,而不是一切時都可以舉人家的罪,這叫做非時語。
第二、言不實故,名非實語者。就是舉罪,舉的不真實,他沒有犯這個過,你說他犯這個過,你誣賴他,這叫做非實語者。
第三、言引無義故,名非義語者。本來舉發那個同梵行者的罪,是能引出來義利,他能夠承認、能夠懺悔,罪就清淨,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情。但是這樣舉罪的時候,說出來的語言,反倒引出來很多過失,名為非義語者。
第四、言粗獷故,名非法語者。就是你舉罪的時候,說出來的這個語言是粗獷,就是很野蠻的這種語言,名為非法語者。不符合法語的第一義諦,也很難有效。
第五、言挾瞋恚故,名非靜語者。你舉罪的時候,不是用慈悲心舉,而是用瞋恚心。語言裏面有瞋恚的力量在那裏,而舉人家的罪,就叫做非靜語者。不是寂靜的語言,不能靜息他人的煩惱,而能引發別人的煩惱。所以,舉發同梵行者的過失的時候,要應時語,要真實語,引義語,要是法語,要是靜語,才可以。
2)又於邪說法時,就是為人說法是對的,但是這個人有過失,所以叫做有過失的為人說法。什麼過失呢?
第一、不正思審而宣說故,名不思量語。為人說法之前,心裏面要靜下來,要正確的思惟、審核自己為人說法的內容,然後再為人宣說。你沒有正審、思察,就為人說法,名為不思量語,就變成綺語,不是說法。
第二、為勝聽者而宣說故,名不靜語。就是在聽法的人裏面有些特別有身份、有道德的人,你在說法的時候,心裏面不寂靜、浮動,名為不靜語。
第三、非時而說,前後義趣不相屬故,名雜亂語。說法的時候,有初、中、後的分別。初應該說什麼,中間應該說什麼,最後應該說什麼,有一個次第。但是你說的不對,初時說的不應該初時說,中時說的沒有在中時說,後時說的沒有在後時說。前面的義趣、後面的義趣,不連貫、不相契合,互相有點矛盾,名為雜亂語。
第四、不中理因而宣說故,名非有教語。不中理因,不符合道理的因。說這一段話,有一個中心的道理,然後再用眾多的理由,來解釋這個道理,來支持這個道理的成立。能建立的就是因,中心思想就是理,理和因,要相符合。不中理因,就是這個因和理不符合,這樣為人說法,名為非有教語。譬如說聲音是無常,這是理,也就是宗旨。用什麼理由來說明它,用因緣生故,來支持聲音是無常,當然是對。但說是非因緣生故,就不合道理。非因緣生,怎麼說是無常呢?就是不對。
第五、引不相應為譬況故,名非有喻語。理和因說過以後,還要說譬喻,用譬喻表達這個理因的正確。但是這個譬喻,要和它相合、要相應。若不相應,就不足以教化人。如聲音是無常的,是什麼原因,是因緣生的,如瓶子。瓶子是無常的,瓶子是因緣生的,所以它也是無常,容易壞。聲音是因緣生的,所以也是無常。這樣譬喻,和這個理和因是相合、是相應,就是有譬喻的語。如果不相合,非有喻語。
第六、顯穢染故,名非有法語。說法的時候,若是說一些污穢的事情,說染污的事情,名為非有法語。哪些呢?說王論,政府的事情是王論。說賊論,土匪怎麼強劫的事情。男論、女論、飲食論、衣服論,這是不對。
3)又在唱歌、笑,又歌,又笑,又嬉戲,有其他種的這些事情。這個時候,還有舞可觀,還有種種的音樂,名式各樣的遊戲,嬉戲、嬉笑的事情。還有俳說,就是演戲的人,說種種的笑話,逗人樂這些事情。說這種語言,會引起來很多的過失,能引發人的放逸,這也是綺語。這裏面分這麼幾大段,若是用略義來說,像前面一共有三個時間,這三個時間內的語,都是綺語。第一、於邪舉罪時,第二、邪說法的時候,第三、於歌笑嬉戲等事。
saṃbhinna-pralāpikaḥ khalu bhavati ity uddeśa-padaṃ / pañcavidhā ca udanā / adhi- kṛtya mithyā ca udanā kāle akāle vāditayā akālavādī / abhūtavāditayā abhūtavādī / anartha upasaṃhita-vāditayā anartha-vādī / paruṣa-vāditayā adharma-vādī / dveṣa antara-vāditayā niśamya-vādī / mithyā-dharma-deśanā-kāle acintayitvā samyag- upanidhyāya deśanayā niśamya vācaṃ bhāṣitā bhavati // paribhūya śṛṇvate deśanā parakāle na pūrveṇa aparasambaddha arthatayā prakīrṇā / ayukti-patitahetv-apadeśatayā na sa apadeśā /ananuśliṣṭadṛṣṭa anta upasaṃhāratayā na sa avadānā / hāsya-gīta-ādi-krīḍā-kāle naṭa-nartaka-hāsa-kalāsaka ādi-prekṣā-kāle anartha-saṃhitā // samasa arthaḥ punar yathā nirdiṣṭa-kāla-traye saṃbhinna-pralāpa eva paridīpitaḥ //

5.2.2.1.8.貪欲
復次,諸貪欲者者,此是總句。由猛利貪者,謂於他所有,由貪增上,欲為己有,起決定執故。於財者,謂世俗財類。具者,謂所受用資具。即此二種總名為物。凡彼所有定當屬我者,此顯貪欲生起行相。此中略義者,當知顯示:貪欲自性、貪欲所緣、貪欲行相。
[解]復次,諸貪欲者者,此是總句。
1)什麼是由猛利貪?就是對於別人所擁有的財物,自己心裏面起貪心,而且特別強烈,這貪特別強、特別有力量,想把它歸屬於我,而且內心想:我決定把他的財物拿過來,屬於我。心裏要達到這個程度的話,名為猛利貪。
2)什麼是於財?就是社會上所施設的流動貨幣,像鈔票一類。什麼是於具?就是日常生活上受用的衣、食、住等。這個財和具兩種合起來,就叫做物。
3)什麼是凡彼所有定當屬我?凡是那個人所有的財富,決定要屬於我。這是顯示貪欲生起的行相。什麼是行相?行,就是內心,心在活動的相貌,就叫行相。內心動的什麼行相呢?就是凡彼所有財具,定當屬我,就是這麼一個分別心,就是貪欲的行相。此中簡略的要義是,前面猛利貪者謂於他所有,由貪增上,欲為己有,起決定執故。這是貪欲的自性,貪欲的性質是這樣。中間一句的財、具,就是貪欲的所緣,貪心就是想這些事情。第三句凡彼所有定當屬我,這是貪欲的行相。
abhidhyāluḥ khalu bhavati ity uddeśa-padaṃ parasve rāgam adhipatiṃ kṛtvā svīkaraṇa-niścaya utpatty-adhivāsanatayā tīvra-saṃrāgaḥ / vittaṃ yad vyāvahāri dhanajātaṃ / upakaraṇaṃ yat pārabhogikaṃ / tad ubhayam abhisamastaṃ draṣṭavyaṃ / yat pareṣāṃ tan mama syād ity abhidhyāyāḥ pravṛtty-ākāra eṣa paridīpitaḥ samāsato abhidhyā-svabhāvata ālambanata ākārataś ca veditavyaḥ //

5.2.2.1.9.瞋恚心
復次,瞋恚心者,此是總句。惡意分別者,謂於他有情所,由瞋恚增上力,欲為損害,起決定執故。當殺者,謂欲傷害其身。當害者,謂欲損惱其身。當為衰損者,謂欲令彼財物損耗。彼當自獲種種憂惱者,謂欲令彼自失財物。此中略義,如前應知。
[解]復次,瞋恚心者者,此是總句。
1)什麼是惡意分別?就是內心裏面有惡心。什麼叫做惡心呢?就是對於別的有情的地方,由於內心裏面有強大的瞋恨心,瞋恨心很勇猛,想要傷害那個人。傷害的心情達到什麼程度呢?我決定要損害他,沒有猶豫不決,達到這樣程度的時候,就叫做瞋恚。
2)什麼是當殺?心裏面想要傷害那個人的生命,或者是要殺害他。
3)什麼是當害?內心想要損惱他一下。這樣害是輕一點,殺是重一點。
4)什麼是當為衰損?就是心裏面在想辦法,如何令那個人的財物損減、耗費、損失。這是惡的咒願,或者計劃想一個方便,叫他損失財物。
5)什麼是彼當自獲種種憂惱?就是說想辦法,讓他自動的失掉財物。像前面的貪心一樣,惡意分別,謂於他有情所,由瞋恚增上力,欲為損害,起決定執故,這是瞋的自性。當殺者謂欲傷害其身,當害者謂欲損惱其身,當為衰損者謂欲令自財物損耗,彼當自獲種種憂惱者謂欲令彼自失財物。這都是瞋心的所緣,瞋心發動時候,就是緣這個事情。達到決定要損害他的程度,就是瞋心的行相。
vyāpanta-cittaḥ khalu bhavati ity uddeśa-padaṃ para-sattveṣu vyāpādam adhipatiṃ kṛtvā upaghātaniścaya utpattyadhivāsanatayā praduṣṭa-manaḥ-saṅkalpaḥ / hanyantām ity āśraya-bandha-vipatti-kāmatā / vadhyantām ity āśraya-vadha-kāmatā / jīyantām iti parabhogavipattikāmatā / anayena vyasanam āpadyatām iti svayam eva bhogavipatti-kāmatā / samāsa arthaḥ pūrva-vad draṣṭavyaḥ //

5.2.2.1.10.邪見
復次,諸邪見者者,此是總句。起如是見者,此顯自心忍可欲樂當所說義。立如是論者,此顯授他當所說義。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者,謂由三種意樂非撥施故:一、財物意樂。二、清淨意樂。三、祀天意樂,供養火天名為祠祀。又,顯非撥戒、修所生善能治、所治故,及顯非撥施所生善能治、所治故,說如是言:無有妙行、無有惡行。又,顯非撥此三種善能治、所治所得果故,說如是言:無有妙行、惡行二業果及異熟。又,顯非撥流轉依處緣故,說如是言:無有此世、無有他世。又,顯非撥彼所託緣故,及非撥彼種子緣故,說如是言:無母、無父。又,顯非撥流轉士夫故,說如是言:無有化生有情。又,顯非撥流轉對治還滅故,說如是言:世間無有真阿羅漢,乃至廣說。
[解]復次,諸邪見者者,此是總句。
1)什麼是起如是見?這表示那個人自己的心裏面忍可、欲樂。對這個邪見,他忍可、同意。什麼是忍可?就是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思惟、分別,他同意這樣的邪知見,能接受,他心裏認為這樣的思想是對的,這是忍可。什麼是欲樂?就是特別歡喜這樣的思想。他忍可當所說義、欲樂當所說義,當為演說這個道理。還沒有說,但是心裏同意,叫起如是見。
2)什麼是立如是論?這是顯示他要把內心裏面的執著,教授給他人。
3)什麼是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這個有邪見的人,他有禪定,有天眼通,看見一個人在一生中常常的布施。對於自己有親愛關繫的人,有恩德的人,他也能夠布施,也能夠供養。對於死去的人,對於他是他所尊重,或者是親愛、有恩德的人,他也常能夠追念,也能夠供養。但是他死掉以後,生到貧窮家。於是乎這個人就執著,布施是沒有果報,愛養也沒有得到應得的果報,祠祀也沒有得到應得的果報,這叫做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就是因為有三種內心裏面的看法,意樂就是內心有這樣忍可的一種看法,不同意施與是有果報。哪三種意樂呢?第一、財物意樂,由天眼通看不見布施得大富貴的果報,所以不願布施。另一種,對於財物,他特別的愛著、慳吝,所以也不肯布施。第二、清淨意樂,就是斷見或者各式各樣的邪見的意樂,認為這樣的思想是最清淨,所以也不肯布施。人死就完了,布施什麼呢?他認為這是清淨。第三、祀天意樂,供奉天,祭祀天,認為得不到什麼好的果報,也不願意布施。所以駁斥布施有果報的道理。什麼是祠祀?就是供養火天,火是天的口,供養天的食品或衣物,用火來燒,天就得到受用。
4)經上又顯示那個邪見論者,非撥戒所生善、修所生善。
a)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各式各樣的戒,能夠持戒,就能得尊貴身。現在這個有邪見的人,不同意持戒會有功德。什麼是能治、所治?能治就是戒,所治就是犯戒。這個人認為,作種種殺、盜、淫、妄的罪過的事情,不會得果報。那麼能治的戒,也是不存在。所以能治的戒,和所治的破戒,都是不承認。
b)戒是人天善法,修是超過欲界,是色界、無色界天的人修的禪定,是超過散亂的善法。修所生的善法,有能治,也有所治。能治,就是色界定、無色界定;所治,就是欲界的欲被對治,散亂的境界被消除。這個有邪見的人,認為沒有這回事。所以,戒、修,這二種善法所生的善就是能治,能夠消除所對治的這些不如意的罪過的因果。這些他都否定。
c)及顯非撥施所生善,能治所治故。他不同意布施有功德,布施是能治,所治的慳吝、貧窮,都是布施所治。施、戒、修,這三種善法他都不承認。所以他說:無有妙行,無有惡行。沒有妙行,就是沒有施、戒、修。沒有惡行,就是施、戒、修所對治的這些惡行都沒有,不承認這件事。沒有妙行、沒有惡行,這是謗毀因。
5)又顯非撥此三種善能治所治所得果故,這是謗果。因不承認,當然果也不承認,所以就謗毀果報的不成立。所以,他說:無有妙行、惡行二業果及異熟。妙行所得果、惡行所得果,這叫做果。異熟,是造作妙行、惡行,在內心裏面熏成種子,後來又有愛煩惱、取煩惱滋潤妙行、惡行的種子,使令它變異而熟得到果報,叫做異熟。所以,沒有愛、取煩惱來滋潤業力得果之前,叫做果;滋潤以後,叫異熟。就是說一個大概,叫做果;說詳細,就叫異熟。
6)又顯示非撥流轉的依止處的因緣故,說如是言:沒有此世,沒有他世。不是說現在這一世是剎帝利,來生又做剎帝利,不是的。今生剎帝利,來生可能做個婆羅門,也可能做個乞丐,也可能到餓鬼道。今生是個乞丐,來生可能做皇帝,做剎帝利。剎帝利不是決定為剎帝利作緣,婆羅門也不是決定就是婆羅門的緣,都是變化性很大。此世不管是人、是天、是貧、是富、是貴、是賤,都是不決定;來生也是不決定。過去世不決定,現在世不決定,未來世也是不決定,所以叫做無有此世,無有他世。
7)又顯示那個邪見者,謗毀沒有彼所托緣。眾生流轉生死的時候,或者在人間,或者到三惡道,或者是天人,都有寄托的地方,若約人來說,是要有個母親。及非撥彼種子緣故,就是不同意有父親,父親是種子緣。所以,他說如是言:無母、無父。她不是決定是母親,因為第二生可能做她的女兒。不同意他決定是父親,第二生可能做兒子,就是互相的變化,沒有決定性,所以說無母、無父。不是不同意有母親、父親,是有父親、有母親,但是不決定。
8)又顯非撥流轉士夫故,說如是言:無有化生有情。流轉士夫,就是欲界和色界,這兩個世界的眾生死亡以後,是有中有,由中有到另一個地方得果報,叫流轉士夫。就是中有是個流轉士夫,這是一個情形。第二個情形,流轉士夫,就是下一生的果報,初起的那個形相。下一個果報初開始有,就叫生有。一剎那間是生有,第二剎那以後,就叫做本有;等最後死亡的時候,叫死有;死有以後,就是中有。這四個有。流轉士夫也包括生有在內。比如說人間得色界第四禪的無想定的人,死以後,到無想天受生。這裏面有二個事情,一個是中有、一個生有。而這位有神通的外道邪見者,沒看見中有,也沒看見生有,所以就非撥流轉士夫。在人間得無色界四空定的人,死以後,沒有中有,也沒有生有,所以他沒有辦法看見。若是入無餘涅槃的聖人,當然死以後,也沒有中有,也沒有生有,他也看不見這些事情。所以,又顯非撥流轉士夫故,說如是言:無有化生有情。無而忽有的有情是沒有,就等於說是斷滅論,說生死的流轉這件事是不成立。
9)又顯示那個邪見者不同意流轉對治還滅故,若能夠修學無漏的戒定慧,就能夠對治流轉生死的貪瞋癡,成功就還歸於不生不滅的涅槃的境界,這件事他不承認,就說:世間沒有真實的阿羅漢。阿羅漢是對治生死的流轉,成功就還滅到諸法寂滅相。他說沒有真阿羅漢,就等於說是非撥流轉對治還滅。乃至廣說,佛教徒得色界四禪的時候,認為是初果;二禪是二果、三禪是三果;得到第四禪的時候,認為是阿羅漢果。但是他不聽佛說法,所以他一直有這種過失而不能夠改變。臨命終的時候,有中有。所以他認為佛是欺騙他,就有謗佛的這種瞋恨心出來,於是又有地獄的中有出來。
mithyādṛṣṭikaḥ khalu bhavati ity uddeśapadaṃ evaṃdṛṣṭir ity ātmano vivakṣita artha- kṣānti-ruci-paridīpanam etat / evaṃ-vādii iti pareṣāṃ vivakṣita artha-grahaṇa-paridīpanam etat / tri-vidhā abhiprāyasya dānasya apavādād bhoga abhiprāyasya śuddhy-abhiprāyasya devatā-pūjā abhiprāyasya nāsti dattaṃ nāstīṣṭaṃ nāsti hetum ity āha / hutam agnidevatāpūjā abhiprāyasya draṣṭavyaṃ/savipakṣa-pratipakṣasya śīlamayasya bhāvanā-mayasya kuśalasya apavādād dāna-maya-vipakṣasya ca / nāsti sucaritaṃ nāsti duścaritam ity āha / tasya trividhasya savipakṣa-pratipakṣasya kuśalasya apavādān nāsti sukṛta-duṣkṛta-karmaṇāṃ phala-vipāka ity āha / pravṛtty-adhiṣṭhāna-pratyaya apavādān nāsty ayaṃ loko na asti paraloka ity āha / tat-phala-pratyaya apavādāt tad-bīja-pratyaya apavādāc ca nāsti mātā na asti pitā ity āha / pravṛtti-puruṣa apavādān nāsti sattva upapāduka ity āha / pravṛtti-pratipakṣika- nivṛtty-apavādān na santi loke arhanta iti vistareṇ āha / tatra pratyātmaṃ saṃkleśa samapagamāt samyag- gatāḥ / sattveṣu mithyā-pratipatti-vivarjita-pratipatteḥ samyak-pratipannāḥ /

已趣各別煩惱寂靜,故名正至。於諸有情遠離邪行,行無倒行,故名正行。因時,名此世間。果時,名彼世間。自士夫力之所作故,名為自然。通慧者,謂第六。已證者,謂由見道。具足者,謂由修道。顯示者,自所知故,為他說故。我生已盡等,當知如餘處分別。
[解]怎麼知道有真實阿羅漢呢?
1)什麼是正至?已趣各別煩惱寂靜故。若是能隨順佛教,修四念處成功,就是已經到達聖人的境界,因為見煩惱滅,愛煩惱也滅,另外一個人修行,也能夠把見、愛煩惱滅。比如初果聖人,把見煩惱中的分別我執滅;二果聖人能夠盡斷六品愛煩惱;三果聖人又盡斷剩餘的三品煩惱。阿羅漢果,就把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也都寂靜。所以,煩惱消除,就能達到涅槃的境界,叫做正至。
2)什麼是正行?對於所有的一切眾生,若能遠離一切愛、見煩惱的邪行,修行四念處,這是沒有常、樂、我、淨顛倒的行。
3)什麼是此世間?就是因時,修行對治道的時候,修學四念處的時候,修學戒定慧的時候,叫做因,就在此世間。
4)什麼是彼世間?就是果時,這時候得到寂滅涅槃,就是彼世間。因的時候,修對治道,還沒有滅煩惱,所以是此世間,就是繫縛的世界。聖道成就,名彼世間。
5)什麼是自然?能夠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阿羅漢,為什麼能夠成就這樣的聖道呢?他自己肯努力。自士夫力之所作故,他自己肯努力、肯創造,所以他就有成就,叫做自然。自然,憑借自家努力而有這樣的成就,叫做自然。或是出無佛世,他就能修三十七道品,得辟支佛,是自士夫力之所作故。乃至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出無佛世,自然的能夠修三十七道品得無上菩提。
6)什麼是通慧?就是第六通,漏盡通。就是以無常、苦、空、無我智慧,滅除見煩惱、愛煩惱,成就這個通達無礙的智慧,就是阿羅漢的境界。
7)什麼是已證?見道,就是初開始成就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他證實這件事,就是初果須陀洹。
8)什麼是具足?見道以後,聖道還沒有圓滿,為了圓滿無漏功德,繼續修學四念處,就是修道,最後圓滿,就是阿羅漢的功德具足。
9)什麼是顯示?自所知故,為他說故。自所知故,就是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他自己知道得悟聖道。為他說故,能夠為他人開示他所覺悟的真理。
10)什麼是我生已盡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所作已辨,一共有四句。當知如別的地方所講。什麼是我生已盡?是指須陀洹果。生,指生死,還有七番生死,但是第八番生死已盡,所以叫我生已盡。什麼是梵行已立?是得聖道,成就以後不退轉,不會再失掉。什麼是所作已辦?就是一切的煩惱都沒有,一切道果都成就,應該作的事情都已經作好。什麼是佛教徒應該作的事情呢?斷煩惱是應該作的事情。什麼是不受後有?就是阿羅漢果。另外一個解釋,我生已盡,就是心裏面有煩惱就叫做生。初果、二果聖人還是有煩惱,但是煩惱不重、輕微,也就名之為我生已盡,就是指初果和二果。梵行已立,就是指三果聖人,對於非梵行的欲沒有,就是欲界的欲沒有。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指阿羅漢果。
hetu- [iti] imaṃ kālaṃ / phala-kāla iti para-kālaṃ / [svasya iti] sva-puruṣa-kāratvāt svayam abhijñāya [iti] / ṣaṣṭhyā sākṣāt kṛtya [iti] / darśanamārgeṇa / bhāvanāmargeṇa upasampādya [iti] svayaṃ ca jñānāt pareṣāṃ ca āropaṇāt svasya adhigamasya prave- dayante [iti] kṣīṇā me jātir ity evam-ādi pūrvavad vibhāgo veditavyaḥ / tatra ayaṃ samāsa arthaḥ / hetv-apavādaḥ phala apavādaḥ kriyā apavādaḥ sad-vastv-apavādaś ca paridīpitaḥ // tatra kriyā bīja upanikṣepaṇa-kriyā dhāraṇākriyā āgamana-gamana-kriyā upapatti-saṃvartanīya-karma-kriyā //

此中略義者,謂顯示謗因、謗果、誹謗功用、謗真實事。功用者,謂殖種功用、任持功用、來往功用、感生業 功用。又有略義差別,謂顯示誹謗若因、若果、若流轉緣、若流轉士夫、及顯誹謗彼對治還滅。又誹謗流轉者,應知謗因,不謗自相。謗還滅者,應知謗彼功德,不謗補特伽羅。
[解]1)這裏面略說它的要義。沒有施與、沒有愛養、沒有祠祀、沒有妙行、沒有惡行,就是謗因。沒有妙行、惡行的果,是謗果。沒有從此世到彼世的功用,這是誹功用,沒有化生有情,也是誹功用。誹謗沒有真實的阿羅漢,謗真實事。什麼是功用?就是植種功用、任持功用、來往功用、感生業功用,分成四種功用。
第一、植種功用,就是父親,有種子的這種作用。第二、任持功用,就是母親,有長養身體的這種功用。第三、來往功用,就是從此世到彼世。第四、感生業功用,就是中有,成就後一生的生命體,是由於業力的關係。而這個業出現的作用,就是中有,中有去得那個果報。所以,有這樣的功用,就是中有。
2)又有略義的差別,表示有邪見的這個人,又謗毀因,又謗毀果。斷滅論者僅僅是謗毀果,認為死掉以後,我斷滅,所以也沒有人受果報,果報也沒有。而現在這個邪見論者,又謗因、又謗果。若流轉緣,就是從此世往彼世,五道裏都有流轉的緣。若流轉士夫,就是沒有化生有情。及顯誹謗彼對治還滅,就是謗沒有真實的阿羅漢。
3)又誹謗流轉者,應知謗沒有善、惡行,從此世往彼世,這流轉因。不誹謗有父母的這一方面,還是承認有父母,不是有決定的父母。
4)謗還滅者,應知謗毀彼成就的功德,他沒有非撥那個修行人。
aparaḥ piṇḍa arthaparyāyaḥ / sahetu phalāyāḥ sapratyaya-pravṛtti-puruṣāyāḥ pravṛtter apavādaḥ / tatpratipakṣikāyāś ca nivṛtter apavādaḥ paridīpitaḥ / tatra pravṛtty-apavāde hetv-apavādo draṣṭavyo na svalakṣaṇa apavādaḥ / nivṛttyapavāde punar guṇa apavādo draṣṭavyo na pudgalavāda iti //

復次,白品一切,翻前應知。所有差別我今當說,謂翻欲邪行中,諸梵行者,此是總句。當知此由三種清淨而得清淨,一、時分清淨。二、他信清淨。三、正行清淨。盡壽行故、久遠行故者,此顯時分清淨。諍處雪故名清,無違越故名淨,此二總顯他信清淨。此中或有清而非淨,應作四句,初句者,謂實毀犯於諍得勝。第二句者,謂實不犯於諍墮負。第三句者,謂實不犯於諍得勝。第四句者,謂實毀犯於諍墮負。不以愛染身觸母邑故,名遠離生臭。不行兩兩交會鄙事故,名遠離婬欲。不以餘手觸等方便而出不淨故,名非鄙愛。願受持梵行故,名遠離猥法。如是名為正行清淨具足。當知略義即在此中。
[解]復次,白品的一切善法,和前面的黑品相反,就是白品。白品本身有各式各樣的行相,還是要再說一說。就是和前面的欲邪行相反。一切淨行者的功德,這是總句。
1)當知這個梵行,有三種梵行才算是梵行,才是成就清淨的功德,哪三種呢?一、時分清淨。二、他信清淨。三、正行清淨。
第一、什麼是時分清淨?經文中的盡壽行故,久遠行故,就是在顯示時分清淨。盡他的壽命存在一天,都是修梵行,叫做盡壽行。時間很久,一直的修梵行,叫做久遠行。
第二、什麼是他信清淨?諍處雪故名清,無違越故名淨,此二總顯他信清淨。什麼是諍處雪故名清?諍,就是彼此有諍論,諍的時候我能夠有力量,把你加上我的罪名消除,恢復我的清淨,這叫做清。雪,就是消滅、清洗的意思。什麼是無違越故名淨?真實沒有犯戒,叫無違越,所以是淨。這樣顯示別人對你的信心也清淨。你說持戒清淨,但是大家都說你犯戒,很多人不相信你是清淨,這樣也是不圓滿。
2)此中或是清但是不淨,所以應該由四句話來說,才是圓滿。
第一句,他真實是犯戒,但是大家在諍論的時候,犯戒者有辯才,所以犯戒者勝利,這是不合道理的事情。
第二句,他真實沒犯戒,很清淨,但是大家作羯磨,判他罪的時候,他持戒清淨,但是辯才不夠,不能反駁,所以大家羯磨就是:你犯罪。這事也不圓滿。
第三句,他真實沒有犯戒,大家在諍論的時候,他也勝利。
第四句,他實在是犯戒,大家諍論的時候,他輸,只好承認他犯戒。
3)正行清淨也可有四句。
第一句,不以愛染的身體,就是不以愛染心,接觸女人,名遠離生臭。身體就叫生臭。
第二句,不行兩兩交會的鄙事,所以名為遠離淫欲。
第三句,不以餘手觸等方便而出不淨故,名非鄙愛。
第四句,願受持梵行故,名遠離猥法。如是名為正行清淨具足。這三種清淨這一大段文的要義,就在這三句之中,時分清淨,他信清淨,正行清淨。
tatra śukla-pakṣa etad viparyayeṇa sarvo veditavyaḥ / yat tu viśeṣaṇaṃ tad vakṣyāmi / kāma-mithyā ācāram upādāya brahma-cārī ity uddeśa-padaṃ / tad etat tisṛbhiḥ pariśuddhibhiḥ śuddhaṃ veditavyaṃ / kālaśuddhyā para-sambhāvanā-śuddhyā pratipatti-śuddhyā ca /yāvaj-jīvaṃ caraṇād ārāc cārī bhavati / eṣā ca kālaśuddhiḥ / adhikaraṇa-śuddhitaḥ śuddhaḥ / avyatikramaṇataḥ śuciḥ / iyaṃ ca para-sambhāvanā-śuddhiḥ // tatra syāc chuddho na śucir iti catuṣ-koṭikaḥ / tatra prathamā koṭir adhyā-pannasya adhikaraṇe jayaḥ / dvitīyā koṭir anadhyāpannasya adhikaraṇe parājayaḥ / tṛtīyā koṭir anadhyāpannasya adhikaraṇe jayaḥ / caturthī koṭir adhyāpannasya adhikaraṇe parāja- yaḥ // tatra mātṛgrāmasya kāyasaṃsarga asvīkaraṇān nirāmagandhaḥ / dvaya-dvaya-samāpadanād virato maithunāt / tad-anyena hasta-saṃsarga-ādikena upāyena śukra-śoṇitavi mokṣaṇād apraṇidhāya ca brahma-caryā abhyupagamād virato grāmadharmāt / iyaṃ ca pratipattisampad ity ucyate // samāsa artho atra eva antarbhūto draṣṭavyaḥ //

又,翻妄語中,可信者,謂可委故。可委者,謂可寄託故。應可建立者,謂於彼彼違諍事中,應可建立為正證故。無有虛誑者,於委寄中不虛誑故、不欺誷故。此中略義者,謂顯三種攝受:一、欲解攝受。二、保任攝受。三、作用攝受。
[解]又與妄語相反的就是不妄語,就是誠實語。
第一句,可信,就是可以信賴,可以信任。
第二句,可委,就是你有重要的事情可以托他辦理。
第三句,應可建立,就是說在各式各樣糾紛的事情裏面,可以舉這個人做中間人。因為他不虛偽,不會袒護那一邊,能說真實語,可以算是一個中正不偏袒的證人。
第四句,無有虛誑,就是你委托他辦什麼事情,他到時候不會說虛誑,不欺瞞你。這一段文的略義,有三種攝受的力量,就是一種可以信賴的力量。第一、欲解攝受,就是可信、可委。第二、保任攝受,就是可建立。第三、作用攝受,就是不虛誑。
mṛṣā-vādm ārabhya śraddheyo bhavati pratyayitatvāt / pratyayito viśvāsyatayā /
tatra tatra adhikaraṇe prāmāṇikatvena sthāpyate tathā ca viśvāsam āpanneṣv avisaṃvādanād anabhidrohaṇād avisaṃvādakaḥ // samāsatas tri-vidha upagrahaḥ paridīpito bhavati / āśaya upagraho viniyoga upagrahaḥ kriyā upagrahaś 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