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思所成地---3.思擇諸法---3.2.意趣義伽他-頌01-17


3.2.1.梵王請(1)
1)於學到究竟,善斷諸疑網,今請學所學,修學為我說者,於此頌中,大梵天王先讚世尊,後興請問。讚世尊者,謂於一切學中已得第一究竟,此依自利行圓滿不共德說。又能善斷展轉所生一切疑網,此依利他行圓滿不共德說。興請問者,何等為學?學有幾種?云何於彼當修學耶?
[]頌:於學到究竟,善斷諸疑網,今請學所學,修學為我說。
在這個頌裏面,大梵天王先讚歎世尊,後來才發起來請法的問。如何稱讚世尊?就是在一切所應學習的佛法裏面,佛達到最圓滿的地方,無人能及。這一句話是依據佛自己在法上得到的功德圓滿來說,是不共於一切人的功德圓滿這方面說,所以叫做於學到究竟。又佛能夠善巧的斷滅一切眾生展轉所生一切疑網。這一句話是依據佛利益一切眾生的德行,佛也是圓滿,不共於一切眾生的功德這方面說。如何興請問?怎麼叫做學,學的體性是什麼?學一共有多少種?怎麼樣於彼所學的法修行呢?

3.2.2.世尊答─依學體與學數(2)
2)是故世尊意為策勵怖多所作懈怠眾生,總攝一切,略說三學,故次告曰:大仙應善聽,學略有三種:增上戒、心、慧,於彼當修學。此中顯示依戒、心、慧,若散亂者,令不散亂,方便為說增上戒學。心未定者,為令得定,方便為說增上心學。心已得定、未解脫者,為令解脫,方便為說增上慧學。由此因緣,諸修行者,一切所作皆得究竟。此顯世尊密意宣說一切諸學無不攝在此三學中。
[]頌:大仙應善聽,學略有三種:增上戒、心、慧,於彼當修學。
所以佛說這句話的用意,是為了鞭策、勉勵那些害怕多所學懈怠眾生。為這種人,把所有應該學習,集聚在一起,分成三種,就能完全學圓滿。所以接著說這一頌:大仙應善聽!學略有三種:增上戒、心、慧,於彼當修學。此頌中顯示,依戒、依心、依慧。佛依戒、心、慧為眾生說法,如何說呢?若是眾生的心在殺、盜、淫、妄上散亂放逸,但是想要修學聖道的話。佛就令他不要在惡業上散亂、放逸。佛的智慧善巧的為他宣說增上戒,來停止他的放逸,不作一切惡事,所以叫作戒。雖然能夠持戒清淨,但是內心沒能寂靜住,佛為了令沒得定的人能得定,說禪定的法門。雖然能夠持戒清淨,又能夠獲得四禪八定,但是流轉生死的種子還在,還沒能解脫生死。為令解脫生死,方便為說增上慧學,這樣子才能夠轉凡成聖。由戒、定、慧為因緣,諸修行的人,一切所應該作的事情才能夠究竟圓滿。這一頌表示佛沒有明顯說出來的意思,就是非常的廣博、深奧佛法,無不包攝在此三學中。
《披尋記》六○一頁:
諸修行者一切所作皆得究竟者:所作有八:一滅依止,二轉依止,三遍知所緣,四喜樂所緣,五得果,六離欲,七轉根,八引發神通。如〈聞所成地〉中說(陵本十三卷二十頁),是名諸修行者一切所作應知。
[]諸修行者一切所作皆得究竟者:八種所作,在聞所成地上解釋過。遍知所緣,修止觀的所緣境,就是五蘊、十八界、十二處。對於所緣境,能夠完全通達,就叫遍知所緣。喜樂所緣,就是修學止觀有多少成就,聖道的願力也強起來,就是歡喜修止、修觀,叫做喜樂所緣。五得果,得果就是得初果,或者得二果。六離欲,初果、二果還沒離欲,到三果、四果才離欲。七轉根,若是鈍根,現在努力,能轉變成利根。八引發神通,得禪定,修神通,能引出來神通。從凡夫開始有這八種所作。

3.2.3.學方便(3)
3)又為顯示於諸學中,由此方便成辦所學,故次說言:應圓滿六支,四樂住成就,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今此頌中,如其次第,顯示成辦三學方便。應圓滿六支者,應依增上戒學方便修學。何等六支?一、安住淨尸羅;二、守護別解脫律儀;三、軌則圓滿;四、所行圓滿;五、於諸小罪見大怖畏;六、受學學處。如是六支顯示四種尸羅清淨。安住淨尸羅者,是所依根本。守護別解脫律儀者,顯示出離尸羅清淨,為求解脫而出離故。軌則、所行俱圓滿者,此二顯示無所譏毀尸羅清淨。於諸小罪見大怖畏者,顯無穿缺尸羅清淨。受學學處者,顯無顛倒尸羅清淨。如是六支極圓滿故,增上戒學與餘方便作所依止。四樂住成就者,顯示增上心學方便。四種靜慮名四心住。現法樂住故名為樂。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者,依增上慧學說。謂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中,一一皆有四行,即無常等。增上慧學由此淨智之所顯故。
[]頌:應圓滿六支,四樂住成就,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
a)佛又為我們顯示於諸多的戒定慧裏邊,由此戒定慧為方便,能成辨所學的聖道,所以接著說:應圓滿六支,四樂住成就,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這一個頌裏邊,如其所說的前後次第,顯示出來成辦三學聖道的一個方法。什麼是應圓滿六支?方便就是智慧,要用智慧來修學增上戒。六支是什麼呢?一、安住淨尸羅,白四羯摩,受戒的時候,就安住在戒上面。二、守護別解脫律儀,三、軌則圓滿,四、所行圓滿,五、於諸小罪見大怖畏,六、受學學處。如是六支,表示四種戒法的清淨。
第一,什麼是安住淨尸羅者?是所依根本。受淨戒,開始學戒,持戒清淨,逐漸地向前進,修戒、修定、修慧,最後證得無作究竟的涅槃。無作就是無為,究竟的涅槃。因此,淨戒,是所有後來的聖道的根本,以戒為根本,向前進趣到涅槃。
第二,什麼是守護別解脫律儀?表示出離的尸羅清淨,出離惑業苦的苦惱,想要得聖道的解脫,這個出離是目的。受戒、持戒清淨,目的是要出離生死的苦惱,要得聖道,所以叫做出離。出離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動機,一個是持戒清淨有出離的作用,能滿所願。
第三,什麼是軌則圓滿?威儀路、所作事、於諸善品加行圓滿這三種圓滿,叫作軌則圓滿。威儀路,就是行住坐臥,都是合乎軌則,隨順世間,隨順毗奈耶。所作事,就是衣服事、洗缽,乃至吃飯,所作事都是為賢聖善人所讚歎,而不會呵責。於諸善品加行處所,於諸善品就是受持、讀誦經典,照顧病人,或承事師長,都是有軌則,都是圓滿。
第四,什麼是所行圓滿呢?五個地方不可以去,就是以殺生為職業的地方,酤酒家、淫女家、國王家、旃陀羅家,這些地方不要去。此二軌則、所行圓滿,顯示這個修行人,別人不會譏嫌、毀謗,尸羅是清淨。
第五,什麼是於諸小罪見大怖畏?犯這個過失,小小的用一點功力就清淨,對首懺悔,罪過就沒有,這叫小罪。犯這種過失,心裏面顧慮,人家會譏嫌我、議論我,令聖道有障礙,這叫見大怖畏。表示戒是很完整、很圓滿。
第六,什麼是受學學處?受戒以後,接受師長的教導去學習。在二百五十條戒之外,還有很多的戒,也要接受學習,受持清淨,叫受學學處。顯無顛倒尸羅清淨。前面這六支配合四種尸羅清淨,對於戒來說,已經很圓滿。這六種戒,是極圓滿的增上戒學,能為其它增上心和增上慧,作基礎,有資格、有能力學習增上心,學習增上慧。
b)什麼是四樂住成就?表示對於增上心學的方便,要努力的學習這個定。四種靜慮名四心住,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色界的四禪,叫四種心住。心住,就是心安靜的不散亂、不動亂。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邊就有快樂,有勇猛的輕安樂,這叫做現法樂住。
c)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這兩句是根據增上慧學來說。於四諦裏邊,每一諦裏邊有四種行法,這是屬於智慧,能清淨內心,使令能斷惑證真。由此十六種清淨的智慧,顯示這個增上慧學。
《披尋記》六○二頁:
顯無顛倒尸羅清淨者:由於學處求受善巧欲曉悟故,隨所教誨無增無減而能受學。又於所說學處,若文若義能無倒受,由是於戒能令無犯,名無顛倒尸羅清淨。
[]顯無顛倒尸羅清淨者:在學處,就是在戒,能夠自己希求,能夠接受,在戒上得到善巧的智慧:知道這樣是持、這樣是犯,怎麼樣叫清淨,怎麼樣叫不清淨。都通達,叫做善巧。若受戒,因為想要知道這個戒,就要隨順師長的教誨,不要把佛的意思、師長的意思增減,而能夠這樣接受教導去學習。又於所說學處,若文若義能不顛倒的接受,由是於戒能令無犯,名無顛倒尸羅清淨。
《披尋記》六○二頁:
謂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中一一皆有四行等者:〈聲聞地〉說,由四種行了苦諦相:謂無常行、苦行、空行、無我行。由四種行了集諦相:謂因行、集行、起行、緣行。由四種行了滅諦相:謂滅行、靜行、妙行、離行。由四種行了道諦相:謂道行、如行、行行、出行。(陵本三十四卷一頁)
[]謂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中一一皆有四行等者:〈聲聞地〉說,由四種行法就能明白苦諦的相貌。哪四行?無常行、苦行、空行、無我行。
一、無常行。待緣而有,有生滅故,名為無常。色受想行識是因緣而有,在有的時候,有生住異滅的變化,叫作無常。若修止觀的時候,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常,叫無常行。
二、苦行。這個色受想行識是苦,逼迫性是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更是苦。內心裏分別執著才是苦。若修止觀的時候,先修八苦、三苦,然後分別是內心裡執著才是苦。
三、空行。因為色受想行識裏面沒有我,所以叫作空。色受想行識都是無常變化,沒有常恒住不變異的我。色受想行識本身都是剎那剎那的變化,它不是我,它裏邊也不是另外還有一個我,所以叫空。
四、無我行。我,是自在。沒有自由自在的東西,所以叫無我行。或者執著我有兩種:一個是五蘊之外有一個我,這個我沒有,就叫做空。五蘊都是剎那剎那因緣變化,所以五蘊不是我,不自在。另外也沒有我,叫空。 另外也沒有我有兩個意思:另外這個我也在五蘊裏邊住,他和五蘊有別體。第二個意思,這個我住在五蘊之外。總而言之,五蘊裏邊另外沒有我,五蘊也不是我,所以叫無我行。
由四種行,明瞭、觀察集諦的相貌。哪四行?因行、集行、起行、緣行。
五、因行。無明是眾苦之因,就是內心裏面執著,所以才有苦。若不執著,也沒有苦。執著是眾苦之因,也就是無明。
六、集行。無明不會一直停留,它要動,就是造出來種種的業力,或者造福業,或者造罪業,造不動業,這就是集。為何麼稱為集?造業,有集成眾苦的力量,能積聚苦。
七、起行。無明一動,造福業、罪業、不動業的時候,就在阿賴耶識裏面熏成業的種子,業力的種子就叫做起行。在十二緣起上說,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就是這些種子,將來得苦報的種子叫做起行。
八、緣行。就是愛取有,由愛取有來滋潤這些業種子,得生老死的果報,就叫緣行。
由四種行,觀察滅諦的相貌。哪四種行呢?滅行、靜行、妙行、離行。
九、滅行。就是集諦滅,也就是煩惱滅。要煩惱滅,這個行才能滅。煩惱滅故,叫做滅行。
十、靜行。就是苦諦滅。苦若來的時候,心裏面不寂靜。現在苦滅的時候,苦集二
諦都滅,心裏面寂靜
十一、妙行。苦集二諦都滅的時候,是大寂靜安樂的境界,所以叫做妙行。
十二、離行。就是永久不退轉,遠離一切退轉的事情,就是永久的解脫,叫做離行。
由四種行了道諦相,哪四行?道行、如行、行行、出行。
十三、道行。一切聖人修學戒定慧,是證悟諸法實相的道路。就是戒定慧,是得涅槃的一條道路,就叫道行。
十四、如行。道行是證真,如行是斷惑。如,是如理,一切煩惱都不合道理。現在能斷除煩惱,就是如理,叫如理行。
十五、行行。修學戒定慧,令心不顛倒,這叫做行行。
十六、出行。道諦修成功,能永遠的出離三有,叫出行。

3.2.4.學次第生起(4)
4)初善住根本,次樂心寂靜,後聖見、惡見,相應、不相應者,此頌顯示增上三學次第生起。根本者,謂增上戒。由後二種是此初學所流類故。既具尸羅,由無悔等,次第修習,能得第二心樂靜定。心得定者,見如實故,能得第三成就聖見,遠離惡見。
[]頌:初善住根本,次樂心寂靜,後聖見、惡見,相應、不相應。
這個頌顯戒定慧的三學,是有一定的次第生起。什麼是根本?就是所學的戒法。為什麼叫做根本呢?因為後邊的增上心、增上慧這兩種,是由初開始所學的戒流出來的功德。增上心是從增上戒流出來,增上慧也是從增上戒流出來,兩個是同一類,所以戒就是根本。既然具足增上戒,由於能夠持戒清淨,所以內心有不會悔恨等其餘的功德。按照次第修習,能得第二增上心的寂靜,內心歡喜這個寂靜,所以也能夠努力地學習奢摩他。什麼是心得定?由於持戒,修定就容易成就,得定的時候,能夠證悟諸法實相的真理。由定的殊勝堪能性,能使令修行人成就第三個增上慧,此慧是聖人的智慧境界,能遠離凡夫錯誤的思想。
《披尋記》六○三頁:
成就聖見遠離惡見者:如實知見,是名聖見。與此相違,是名惡見。由成就聖見,釋頌聖見,名相應義。由遠離惡見,釋頌惡見,不相應義。

3.2.5.學次第清淨差別(5)
5)先淨、樂靜慮,及於諦善巧,即於諸諦中,應生、遠、增長者。此頌顯示三學次第清淨差別。先淨者,是初學。樂靜慮者,是第二學。於諦善巧者,是第三學。又於如是諦善巧中,應生者,謂道諦,應生起故。應遠者,謂苦、集諦,應遠離故。應增長者,謂滅諦,軟、中、上品煩惱次第數數漸斷,增長滅故。
[]頌:先淨、樂靜慮,及於諦善巧,即於諸諦中,應生、遠、增長。
此頌顯示三學次第清淨差別。什麼是先淨?是初學的增上戒。因為持戒,身口得清淨。
什麼是樂靜慮?是第二學。因為持戒以後,歡喜修學定,就得定的輕安樂。什麼是於諦善巧?是第三學。又於如是諦善巧中應生者,就是道諦,應該生起,就是戒、定、慧。前面已經有戒、定,現在說道諦應生起,就是毘缽舍那的智慧應生起。什麼是應遠?就是苦、集諦應遠離。色受想行識,就是苦諦、集諦,應該要棄捨。什麼是應增長?就是滅諦。煩惱,有軟品、中品、上品,修學聖道的時候,先斷上品煩惱,然後是中品,然後是軟品。數數的修學毗缽舍那,毗缽舍那的力量漸漸地增長,煩惱也逐漸地消滅。所以,滅指煩惱的消滅。最初滅小小的煩惱,最後逐漸地增長,滅的更多,最後究竟清淨,這叫做清淨的漸次。

3.2.6.學所得果(6)
6)於諸學處中,有四趣、三所,遠離於二趣,於二趣證得者。此頌顯示於增上戒、心、慧學處,由所修學有成敗故,隨其所應,所得果報四趣差別,謂於欲界人天所攝所有善趣,是增上戒成所得果。即於欲界餘趣所攝所有惡趣,是增上戒敗所得果。色、無色界天趣所攝所有上趣,是增上心果。三界所不攝涅槃趣,是增上慧果。於如是諸趣中,遠離前二善趣、惡趣已,應證後二上趣及涅槃趣。此言顯示世、出世間二道所得。
[]頌:於諸學處中,有四趣、三所,遠離於二趣,於二趣證得。
此頌顯示佛教徒對於戒、心、慧的所應學處,由於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所以有成敗的不同,隨其所應,所得的果報有四趣的差別。在欲界裡面的人、天,屬於這個範圍內的所有善趣。欲界的人天是善業所趣之處,所往之處,能持戒清淨,就會得到人天的果報。在欲界裏邊,另外還有一個趣所攝,就是所有惡趣。三惡道是增上戒敗壞所得果,若做惡事,就得三惡道的果報。色界定、色界天,無色界定、無色界天,都是天趣所攝的所有上趣,在欲界之上,所以稱為上趣。若是成就色界定、無色界定,就會得這樣的果報。欲界、色界、無色界所不攝,不屬於三界,就是涅槃趣。若成就無漏的聖道,就到涅槃那裡。在這些四種趣中,遠離前二個趣,善趣、惡趣。應該成就後邊二個趣,上趣和涅槃趣。這句話:遠離前二善趣、惡趣已,應證後二上趣及涅槃趣。是說:世間的增上心和出世間的聖道,這二道是應該成就。
《披尋記》六○三頁:
於諸學處中有四趣三所等者:欲界善趣及與惡趣,是二趣應遠離。色無色界上趣及涅槃趣,是二趣應證得。如是四趣略攝為三,名為三所:謂欲界善趣惡趣為一,色無色界上趣為一,及涅槃趣為一應知,餘文易了。

3.2.7.學漸次因緣、別總修習(7)
7)二安住二種,一能趣涅槃,漸次為因緣,純、雜而修習者。於此頌中,顯示最初增上戒學、增上心學,漸次能為增上心學、增上慧學安住因緣。顯示中間增上慧、靜慮律儀所攝增上戒學,能為二種安住因緣。顯示最上一種能為涅槃安住因緣。當知此中顯示修習若別、若總,隨其所應。
[]頌:二安住二種,一能趣涅槃,漸次為因緣,純雜而修習。
在這個頌中,顯示最初先學習增上戒學,然後學習增上心學。最初學習增上戒,能為增上心學安住因緣。成就增上心學,就能為增上慧學安住因緣。最初,指資糧位,是個別的學習。中間位,就是加行位,是煖、頂、忍、世第一這個時候。這個時候的增上慧,有靜慮的律儀所攝增上戒學。得到色界四禪的時候,就有定共戒,因為得禪定的人,心裏面沒有欲界的欲,沒有色聲香味觸的欲,所以戒自然是清淨,叫定共戒。在禪定裏,又修學增上慧,就是學毗缽舍那的智慧。若成就這樣的功德,能為無漏的定、無漏的智慧作安住因緣。最後位,就是已經得初果以上,有無漏的智慧,無漏的智慧是最上一種,這是最殊勝的功德。無漏的智慧,若繼續地修行,就能斷除所有的見煩惱、愛煩惱,能得涅槃。所以,無漏的智慧能為涅槃安住因緣。應當知道,此中顯示修習戒定慧有別修、有總修的不同。最初位、中間位乃至到後位,隨其所應,有別修、有總修的不同。
《披尋記》六○四頁:
二安住二種一能趣涅等者:謂安住定及安住慧,是名安住二種。此中二別:謂最初位修習增上戒學,能為增上心學安住因緣;修習增上心學,能為增上慧學安住因緣,是名第一安住二種差別。於中間位,修習增上慧及靜慮律儀所攝增上戒學,能為無漏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二種安住因緣,是名第二安住二種差別。由是頌言:二安住二種。證無漏已,於中慧學,名為最上。依此慧學修習一切,能為涅槃安住因緣。由是頌言:一能趣涅槃。當知此中於最初位修習唯別,於中間位總別修習,於最上位修習唯總,依是義說隨其所應。由是頌言:漸次為因緣,純雜而修習。別修三學名純,總修三學名雜應知。
[]二安住二種一能趣涅槃等者:就是安住定及安住慧,是名安住二種。這裏有二個差別。最初的時候,修習增上戒,學戒、持戒,心裏面還是散亂。但是能持戒,就能為增上心學作安住因緣。持戒清淨,然後再修學定,能為慧作安住因緣,幫助慧成就。這是最初的時候,安住二種差別,就是增上心、增上慧二種安住因緣。在中間位的時候,就是奢摩他成功,這個時候有定共戒,也有毗缽舍那的慧。能為無漏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二種安住因緣,是名第二安住二種差別。譬如說,欲界定就是未到地定的安住因緣。未到地定修成功,又是色界的四靜慮的安住因緣。律儀戒,而後得到定共戒,定共戒,再進一步就是道共戒。最初沒得定的時候,是散亂分別慧。得定的時候,慧就是不散亂,但是有漏的智慧。得聖道以後,是無漏的智慧。由是頌言二安住二種。得初果以上,得無生法忍以後,於中慧學,最為殊勝。依此慧學修習一切法門,修學戒,戒也是無漏,是道共戒。修學定,定也是無漏。修學一切的功德都是無漏,能為涅槃安住因緣,就能得涅槃。由是頌言一能趣涅槃。當知此中於最初位,是一樣一樣的修習,修學戒,只是學戒,定慧都沒有。修學定的時候,定裏還沒有慧,但是學定的時候,一定是有戒。在中間位的時候,有的時候還是一樣一樣修習。若不入定的時候,持戒清淨,就是屬於戒,而沒有定。若入定的時候,沒修毗缽舍那,沒有慧,但是有戒、有定。若是修毗缽舍那的時候,得禪定以後,在禪定裏邊修無漏的觀慧的時候,此中有戒、有定、有慧。所以在中間位的時候,修戒定慧,有總、有別的不同。在最上位,就是得聖道以後,一念心裏邊也有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都具足。依是義說,隨其所應。由是頌言漸次為因緣,純雜而修習。純修習戒,純修習定,純修習慧,就是別修;雜,就是合在一起,就是總修。別修三學名純,總修三學名雜應知。聖人的無漏的證慧出現的時候,有戒、有定,一定是總修。

3.2.8.聰叡者次第為後果因(8-10)
8)最先離惡作,最後樂成滿,諸學是為初,於此學聰叡者。此頌顯示由增上戒學,以無悔等漸次修習,為後轉因。
[]頌:最先離惡作,最後樂成滿,諸學是為初,於此學聰叡。
這個頌是表示由於受持清淨戒法,以無悔等的功德,漸次地修習,為後來的功德展轉生起的因緣。
《披尋記》六○四頁:
最先離惡作最後樂成滿等者:此中最初由無悔故,名離惡作。無悔故生悅,生悅故心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樂,即此受樂為最後邊,名樂成滿。此於三學為初方便,於此修學生引發慧,故名聰叡。
[]最先離惡作最後樂成滿等者:如果犯戒,心裏就會後悔,不高興所作的事情。厭惡自己作惡事,所以叫做惡作。若持戒,就不悔恨,名離惡作,遠離惡作這件事。沒有悔恨,心裏面就喜悅。檢查自己的身口意都是清淨,沒有染污,沒有過失,心裏面就喜悅。心裏面有喜悅,就有喜樂,喜樂自己的戒清淨可以作為聖道的基礎,將來能生善,所以心裏面有喜。心裡面有喜樂的時候,四大調和,身體安和。身體安和,就受快樂。這些是為禪定作因緣,為輕安樂作因緣。能夠持戒清淨,最後能得到樂,名樂成滿。在三學裏面,這是最初方便,就是戒。對戒這樣努力的學習,能引發出來智慧,所以叫做聰叡。持戒清淨這是智慧的行為。

9)由此智修淨,淨生樂成滿,諸學是為中,於此學聰壑者。此頌顯示由增上心學、修所成慧,最勝善根,漸次生故,為最上學因。
[]頌:由此智修淨,淨生樂成滿,諸學是為中,於此學聰壑。
這個頌是顯示,前面的增上戒學,最後樂成滿之後,繼續努力地向前進修,成就增上心,得定。得定的時候,在禪定裏邊,修毗缽舍那成就,叫修所成慧。前面戒成滿的時候,最後樂成滿。樂成滿,增上心學、修所成慧也成滿,後來無漏的智慧成就,所以是漸次地引發殊勝的善根。增上心是最殊勝無漏智慧的因緣。
《披尋記》六○五頁:
由此智修淨,淨生樂成滿等者:謂由心得正定,能如實知,能如實見;如實知見,故能起厭;厭故離染;由離染故,便得解脫;得解脫故,證無所作究竟涅槃。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八卷二頁)此中道理應准彼釋,復次當知如實知見,即以修所成慧為其體性,此於五善根中,最為殊勝,是故名為最勝善根。
[]由此智修淨,淨生樂成滿等者:心得正定之後,在定裏面修毗缽舍那,能如實知、如實見。真實有智慧,就會厭離世間的惑業苦。厭離的緣故,離欲界的欲,也能離色界、無色界禪定裡面的欲,解脫三界的見煩惱、三界的愛煩惱。得解脫的緣故,成就無為的涅槃境界。如〈聲聞地〉說。如實知、如實見,就是修所成慧為如實知見的體性。在信進念定慧這五善根中,最為殊勝,是故名為最勝善根。

10)從此心解脫,永滅諸戲論,諸學是為尊,於此學聰叡者。此頌顯示由增上慧學,能為最勝涅槃果因。
[]頌:從此心解脫,永滅諸戲論,諸學是為尊,於此學聰叡。
此頌顯示由增上慧學,能為最勝涅槃果因。
《披尋記》六○五頁:
從此心解脫永滅諸戲論等者:於有餘依涅槃位中,諸種子滅,諸煩惱盡,名心解脫。若入無餘般涅槃界,若異不異,死後當有或當無等,一切戲論不能說故,是名永滅戲論。

3.2.9.明學成敗共與不共(11-13)
11)若行趣不淨,亦趣於善趣,是行說為初,當知此非共者。此頌顯示增上戒學,若有敗毀,為惡趣因。若能成立,為善趣因。此是不共,離後二學亦能成立故。
[]頌:若行趣不淨,亦趣於善趣,是行說為初,當知此非共。
此頌顯示增上戒學,若是破戒的時候,將來到惡趣的世界受苦,這是惡趣的因緣。若行趣不淨,就是持戒不清淨。破戒到三惡道,為惡趣因。若是能成立清淨的戒法,能生到人天的善趣。戒可以說是不共。為什麼呢?不修學增上心,也不修學增上慧,只是持戒,戒也可以成立。就是不和增上心、增上慧合作,單獨只是持戒。

12)若行趣清淨,非諸趣究竟,是行說為中,當知亦非共者。此頌顯示中間學行離欲界欲,得清淨故,名趣清淨。未能盡離上界欲故,亦未永拔欲隨眠故,不得名為於諸趣中究竟清淨。此離最上,亦能成辦,故名不共,非離最初。
[]頌:若行趣清淨,非諸趣究竟,是行說為中,當知亦非共。
此頌顯示中間學,就是增上心,是在增上戒、增上慧的中間。學習修行禪定,成功的話,離欲界的色聲香味觸的欲,心裏面很清淨,叫做趣清淨,趣向於清淨,就是得禪定。得到禪定之後,離開、棄捨欲界欲的染污,可以名為清淨。但是還沒有能夠全部的棄捨色界、無色界的欲,還有染污。色界、無色界是上界,對於禪定還有欲,這是一個過失,欲界欲的種子還在心裏面隱藏著,沒能夠永久的滅除欲界欲的種子。因此,雖然成就增上心,但是在諸趣中不是最究竟、最清淨。增上心能夠離開欲界的欲,但是沒有具足最殊勝的毗缽舍那的無漏智慧。沒有無漏智慧,禪定還是能成功,所以叫不共。但是不能離開最初的增上戒。

13)若行趣清淨,於諸趣究竟,是行說為尊,當知此必共者。此頌顯示最上學行,三界諸欲皆遠離故,亦能永拔諸隨眠故,於諸趣中最為究竟。不離前二能為獨成辦,故名必共。
[]頌:若行趣清淨,於諸趣究竟,是行說為尊,當知此必共。
此一頌是表示最殊勝的增上慧學,修行這法門的時候,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諸欲完全的棄捨,也能夠永拔欲界欲、色界、無色界欲的種子。在善趣、惡趣、上趣,這一趣是最殊勝、最圓滿。這個增上慧學,不可以單獨的成辨,不可以離開前面增上戒、增上心單獨成功。一定要有增上戒、增上心,才能夠成就增上慧,故名必共。

3.2.10.明正、邪學(14)
14)若有學、無學,當知並聰叡者。此初半頌,顯示於三學中聰叡者相,有正學故、無邪學故。若有學、無學,當知並愚夫者。此後半頌,顯示於三學中愚夫之相,有邪學故、無正學故。
[]頌:若有學、無學,當知並聰叡。若有學、無學,當知並愚夫。
若有學習戒、定、慧,乃至到學習圓滿。當知這些都是有智慧的人。此初半頌,顯示於三學中,聰叡者的相貌。什麼叫做聰叡?學習佛所說的戒、定、慧,就是正學,沒有邪學。內心裏面有見煩惱、有愛煩惱,就叫做邪學。能破除見煩惱、愛煩惱,叫做正學。此後半頌,顯示於三學中,愚夫的相貌,就是內心裏面的思想,都在增長邪知邪見,增長愛煩惱,增長欲煩惱,增長執著,都是愚夫之相。

3.2.11.辨三學離障成滿(15)
15)若棄捨攝受,亦斷除麤重,及現見所知,是受持三學者。此頌顯示若能棄捨家親屬等所攝受故。若能斷除三摩地障諸麤重故,若能現見四聖諦相所知理故,如其次第,三學成滿。
[]頌:若棄捨攝受,亦斷除麤重,及現見所知,是受持三學。
此頌顯示,若能棄捨這個家,棄捨親屬,就是棄捨愛。攝受,就是愛,棄捨愛,叫做棄捨攝受。棄捨愛,出家,還沒得禪定,有三摩地的障。哪些障?出家以後,持戒不清淨,是三摩地障。飲食不知節量,也是三摩地障。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不守護心,也是三摩地障。行住坐臥,一切時中作一切事的時候,自己不能正知而住,也是三摩地障,因為麤重的緣故。若能現見四聖諦十六相,知道苦,知道集,知道是滅,知道聖道等四聖諦的理。如這個次第,戒、定、慧三學就成功、圓滿。

3.2.12.明學差別(16)
16)若有緣、無緣,亦細、麤顯現者。此初半頌,顯後二學及最初學,如其次第,有緣、無緣,細、麤差別。由受持、遠離、言發悟所引者。此後半頌,顯初、中、後,如其次第,引發因緣。謂誓期所引故,身心遠離所引故,由他言音、內正思惟所引故。
[]頌:若有緣、無緣,亦細、麤顯現,由受持、遠離、言發悟所引。
這前半頌,顯示後邊增上心學、增上慧學,及最初增上戒,如其次第有緣、無緣,細麤差別。這後半頌顯示初、中、後,初就是戒,中就是定,後就是慧。戒定慧如其先後的次第,引發的因緣。戒什麼因緣發出來?定和慧,什麼因緣成立?戒是誓期所引,就是由誠懇的願,引發出來受持戒。因為相信有因有果,不敢做惡事,願意受持如來所制定的戒法。由於這個願心,才有戒的成立。定什麼因緣成立?禪定是由身遠離、心遠離引發出來。慧什麼因緣成立?由於佛菩薩的法語、法音,內心正思惟法語的道理,引發出來增上慧。發悟,就是由佛菩薩的言音,加上內心的正思惟,引發出來增上慧。
《披尋記》六○六頁:
若有緣無緣亦細麤顯現等者:定慧二學是心所法,說彼有緣。戒攝身語,說彼無緣,是名三學有緣無緣差別。定慧二學是無色法,難可現見,說彼名細。戒攝身語,易可現見,說彼名麤,是名三學細麤差別。
[]若有緣無緣亦細麤顯現等者:定和慧這二種增上學是屬於心所有法,有緣慮的作用,就是有分別心。增上戒是屬於身和語這一方面的功德,不是心所有法,所以沒有分別。定、慧是有緣慮,戒是無緣慮,有這樣的差別。定、慧二學是無色法,不是地水火風,不容易看見,是微細的一種境界。佛制定的戒,能軌範身、語這二個部份,容易看出來。身體表現出來的行動,語言表現出來的內容,容易明白,就是形相很顯著。有緣無緣和細麤的顯現,戒定慧三學有這樣的差別。
《披尋記》六○六頁:
身心遠離所引故者: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獨一無侶,是名身遠離。遠離一切染污無記所有作意,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引義利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名心遠離。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卷八頁)
[]身心遠離所引故者: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獨一無侶,是名身遠離。心遠離是什麼?就是遠離一切染污的作意,遠離一切無記的作意。染污的作意,貪瞋癡煩惱的作意。無記,不是善、也不是惡的這些作意。修習一切的體性是好的。怎麼叫做好?這樣的作意,現在能引發出來功德,將來還能引發出來功德,叫做義利。定地作意,屬於禪定的作意,就是奢摩他的止,譬如數息觀、不淨觀這一類。定資糧,就是定的前方便,是要努力做的事情。一共有五種:第一,持戒清淨。第二,守護根門,就是根律儀。第三,是節飲食,飲食知節量。第四,寐寤瑜伽。第五,正知而住,一切時,行住坐臥,心裡面明明白白。具足這五法,然後修奢摩他,就能得禪定,是名心遠離。

3.2.13.明學純雜可得(17)
17)初學唯有一,第二學二種,第三學具三,慧者皆超越者。此頌顯示初一不共,中不離初,上不離二。超彼一切,當知無學是阿羅漢。
[]頌:初學唯有一,第二學二種,第三學具三,慧者皆超越。
這個頌表示,初開始的增上戒學,不共於第二種、第三種,增上心、增上慧可以沒有,單獨增上戒也可以成立,所以是不共。中間的增上心學不能離開增上戒,一定要有增上戒,才能學習增上心。最殊勝的增上慧學,不能離開增上戒、增上心,一定具足三個。無學就是阿羅漢,能超彼一切有學,就是初果、二果、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