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0.貪(31-34)
31)貪恚何因緣?由何故欣慼,毛豎意尋思,如孩依乳母?
[所依經文]
雜阿含經1314、1324;別譯雜阿含經313、323;相應部一,有偈篇第十夜叉相應3。
1.雜阿含經1314
貪恚何所因?不樂身毛豎,恐怖從何起?覺想由何生?猶如鳩摩羅,依倚於乳母。
2.雜阿含經1324
一切貪恚心,以何為其因?不樂身毛豎,恐怖從何起?
意念諸覺想,為從何所起?猶如新生兒,依倚於乳母。
3.別譯雜阿含經313
貪欲及瞋恚,以何為根本?樂不樂恐怖,為是而誰耶?孾孩捉母乳,意覺從何生?
4.別譯雜阿含經323
貪欲瞋恚,以何為本?樂及不樂,怖畏毛豎,為是何耶?
彼意覺者,住在何處?孾孩小兒,云何生便,知捉於乳?
5.PTS:
SN, I, 207. Sūcilomasuttaṃ
Rāgo
ca doso ca kutonidānā, aratī ratī lomahaṃso kutojā;
kuto
samuṭṭhāya manovitakkā, kumārakā dhaṅkamivossajantī”ti.
6.
Enomoto 1994
rāgadveṣau
bhagavan kiṃnidānāv aratiratī romaharṣaḥ kuto 'yam |
kutaḥ
samutthāś ca mano vitarkāḥ kumārakā dhātrīm ivāśrayante ||
31-1)今此頌中,云何貪恚?謂如有一,處在居家,於可意境,可意有情,共相會遇而生貪著。於不可意境及有情,共相會遇而生瞋恚。
[解]今此頌中,什麼是貪恚?如有一類人,處在居家,對於可意、滿意的境界,或是滿意的人,互相會遇,貪著可意的境界,貪著滿意的人。對於不可意的境界,不可意的人,會遇,心裏面常常的苦惱。
31-2)云何欣慼?謂如有一,於佛所證法毘奈耶,率爾得生須臾正信,不善觀察前後得失,忽然自勵便棄家法,往趣非家。既出家已,與凡道俗共相雜住,遂於去來貨財親友,追念思慕憂慼纏心。或復有一,非由正信,亦非自勵,往趣非家,然或為王之所驅迫,乃至或為不活邪畏之所恐怖,捨離居家。既出家已,於其正信諸婆羅門居士等邊,時時多獲利養恭敬,深生愛味,竊作念言:吾此一方,善哉奇要。無勞稼穡,不事商賈,少致艱辛,足堪活命。彼緣如是利養恭敬,便自欣悅安然而住。
[解]什麼是欣慼?譬如有一類人,對於佛的智慧所證悟的苦集滅道與律,忽然間感覺到好,生須臾、少頃的信心。沒能觀察前邊後邊,出家的得,在家的失。只是生一個須臾的信。生信心以後,忽然間的自己勉勵自己,就棄捨煩惱家,到寺院這個沒有煩惱的地方。出家以後,和平凡的道俗一起住、一起生活。對於過去財貨、過去的親友追念,追念的時候,心裏面不快樂,憂慼纏心。對於未來的財貨、未來的親友思慕,思慕的時候,就是憂慼纏心。或復有一類人,對於佛所證悟的苦集滅道和律,並沒有生起信心,也不能勉勵自己去出家。然而,或者是為政府所驅逐,或者是生活困難,或者是有鬼神擾亂,生恐怖心,因此捨離居家,出家。既然出家之後,從那些正信諸婆羅門、居士等這邊,時時的獲得很多的利養恭敬,心裏面很歡喜。心裏面偷偷的念:國王驅逐我,在家時候生活困難,有種種的問題,現在這個方法很對,出家這樣的生活,是最好的生活方法,也不需要種田,又不需要做生意,小小的辛苦一點,就可以活命。彼緣如是利養恭敬,便自欣悅安然而住。
《披尋記》六五三頁:
不善觀察前後得失者:謂若觀察在家煩擾,若居塵宇;出家閑曠,猶處虛空,名善觀察前後得失。與此相違,當知不善。
[解]不善觀察前後得失者:什麼是不善觀察前後得失呢?如果是善觀察,就是能觀察在家的生活是煩擾,除煩擾還是煩擾。就好像居在塵垢的房子裏邊,跳不出去,困在那裏。若出家以後,從塵宇出來,沒有塵垢、煩忙的事情逼迫,是曠大的境界,像虛空似的無障無礙。若這樣觀察,叫做善觀察。善觀察前後的得失,就是出家是得,在家是失。沒能這麼觀察,就是不善觀察。
《披尋記》六五三頁:
遂於去來貨財親友追念思慕者;此中追念,謂於過去事。思慕,謂於未來事。或於貨財處起,或於親友處起,由此為緣,發生憂慼。下說過去、未來事欲,此可準知。
31-3)云何毛竪及意尋思?
謂如有一,非由自勵,不為活命,捨離居家。然由正信,捐棄家法,往趣非家。既出家已,不與道俗共相雜住,便臻遠離,寂靜閑居。彼閑居時,或於塵霧,或昏夜分,見大雲氣,聞震雷音,或逢雹雨、師子、虎豹,或遭凶猾,竊劫抄虜。或遇非人來相嬈逼,便生驚怖,身毛為竪。或至晝分,於彼去來妙欲親友,發依耽嗜所有尋思,謂欲尋思,如經廣說,乃至家世相應尋思。如是已說貪恚等事。
[解]什麼是毛豎及意尋思?譬如有一類人,不是自己勉勵自己出家,也不是為活命才出家。但是,對於佛法有正信,捐棄家法,往趣非家。既出家已,不與道俗共相雜住,能夠遠離喧鬧的境界,到寂靜處那地方閑居。彼閑居的時候,或是有很多塵、有很多霧。或者是昏夜的時候,見大雲氣,聽見雷的音聲很大。或者逢遇下冰雹的雨,或者是逢見獅子,或者逢見虎豹,或者遇見兇惡的人來搗亂,狡猾的人、欺詐的人來欺騙。或者是遇見竊劫,來偷盜他的東西,或是公開來搶奪他的東西。或者遇見的這個不是人,是鬼來同他搗亂、嬈亂、逼迫他。這個正信出家的人遇見這些境界,心裏恐怖,周身的汗毛都是立起來。什麼是意尋思呢?或者白天的時候,同他來往,來來去去的人中,有人的相貌特別。這個正信出家的人,從心裡面發出來執著、染著,有欲尋思。如經裡邊廣說,有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不死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乃至家世相應尋思,有這麼多的妄想,實在都是魔障。如是已說貪恚等事。
《披尋記》六五四頁:
於彼去來奇妙親友等者:此中去來,是往來義。住閑居時,或見沙門、婆羅門像,人、非人像,欻爾而來,不如正理,勸捨白品,勸取黑品,當知此即是為魔事。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九卷二十三頁)今此去來奇妙親友,準彼應釋。
32)潤所生自生,如諾瞿陀樹,別縛於諸欲,猶摩迦處林。
[所依經文]
雜阿含經1314、1324;別譯雜阿含經313、323;相應部一,有偈篇第十夜叉相應3。
1.雜阿含經1314
愛生自身長,如尼拘律樹,處處隨所著,如榛綿叢林。
2.雜阿含經1324
愛生自身長,如尼拘律樹,展轉相拘引,如籐綿叢林。
3.別譯雜阿含經313
從愛至我心,如尼拘陀樹,根鬚從土生,然後入于地。
各各於異處,愛著生於欲,亦如摩樓多,纏縛覆林樹。
4.別譯雜阿含經323
愛從以我生,如尼拘陀樹,欲愛隨所著,亦如摩樓多。
5.PTS:
SN, I, 207. Sūcilomasuttaṃ
“Snehajā
attasambhūtā, nigrodhasseva khandhajā;
puthū
visattā kāmesu, māluvāva vitatā [var] vane.
6.
Enomoto 1994
snehajā
ātmasaṃbhūtā nyagrodhaskandhakā yathā |
pṛthagviṣaktāḥ
kāmeṣu mālutā vā latā vane ||
32-1)云何潤生及與自生,猶如世間諾瞿陀樹?潤名愛水,由此為緣能生諸取。彼貪恚等,一切皆用此為共緣。自者,即是貪恚為先,尋思為後,各各差別種子界性。
[解]什麼是潤生及與自生,猶如世間諾瞿陀樹?樹需要有水,才能生起來,譬喻凡夫心裏面有愛,就叫做水,能潤生。由於內心裏邊有愛為助緣,能生起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生很多的執著。眾生心裏面有貪、有恚等所有的煩惱,共同的依愛為緣而能生起。就像水,所有的植物乃至到人,都需要有水才能生存,水是一切生物的共緣。什麼是自生呢?就是貪恚的分別心先現起,以後又尋思,作種種的分別。不管是貪,或是恚,或是尋思,每一個心所法,都有它本身的種子,這種子為因,叫做自生。自家的種子生起此法的現行,但是要有其他的緣才可以。
32-2)云何貪恚乃至尋思別縛諸欲,猶如世間摩魯迦條纏繞林樹?謂略說有六種別欲。
或有身手力所引致,現在事欲。謂居家者,所有諸欲。於此境界,用此為緣,發生貪恚。或有從他所得種種現在事欲,謂為活命而出家者,所有諸欲。於此境界,用此為緣,發生欣悅。或有過去未來事欲,謂忽自勵而出家者所有諸欲。於此境界,用此為緣,發生憂慼。或有所餘諸煩惱欲。略有二種:謂於欲界自體,及資身命。或有未斷妄分別貪。謂由正信而出家者,寂靜閑居於塵夜分所遭眾事。於此境界,用此為緣,便生驚怖,身毛為竪。或有未斷妄分別貪。所謂即此補特伽羅至晝日分,於外色聲香味觸境,用此為緣,發生意地所有尋思。
[解]前邊愛是通於一切煩惱,現在這個地方是別別的。什麼是貪恚乃至尋思別縛諸欲,猶如世間摩魯迦條纏繞林樹?摩魯迦,就是藤。這些藤一條一條,纏繞樹林裏面的樹。貪恚乃至尋思別縛諸欲,就像葛藤纏繞那個樹似。簡略的說有六種欲。第一,或者有一個人,身手有力量,能夠引來他所欲的事情,就是在社會上做事,做種種的業,得到種種的欲,就是在家人所有的諸欲。於這個欲的境界,依此欲的境界為緣,內心裏面發出來貪心,發出恚心,這是居家的欲。第二,或者有人,從別人那裏得到種種現在的事欲:衣服、飲食、臥具、衣藥這些事情。這些人並不是為聖道而出家,但是為活命而出家,所得的諸欲。於此境界,用此為緣,發生欣悅,感覺自己不用辛苦就能得到欲,心裡欣悅。第三,或有過去的事欲、或是未來的事欲。就是這個人自勵而出家,所有的諸欲。於此境界,用此為緣,發生憂慼。第四,或有所餘諸煩惱欲,略有二種不同。就是欲界的色受想行識自體,及身外的欲的境界,來資養身命的這些東西。第五,或有未斷虛妄分別的貪。就是,由正信而出家者,寂靜閑居於塵夜分所遭的眾事,於此境界,用此為緣,便生驚怖,身毛為豎。第六,或有未斷妄分別貪,所謂即此補特伽羅至晝日分,於外色聲香味觸境,用此為緣,發生意地所有尋思。
33)是貪恚因緣,由斯故欣慼,毛豎意尋思,如孩依乳母。
[所依經文]PTS:
SN, I, 207. Sūcilomasuttaṃ
Rāgo
ca doso ca itonidānā, aratī ratī lomahaṃso itojā;
ito
samuṭṭhāya manovitakkā, kumārakā dhaṅkamivossajanti.
34)知彼彼因緣,生已尋除滅;超昔未超海,暴流無後有。
[所依經文]雜阿含經1314、1324;別譯雜阿含經313、323;相應部一,有偈篇第十夜叉相應3。
1.雜阿含經1314
若知彼因者,發悟令開覺,度生死海流,不復更受有。
2.雜阿含經1324
若知彼所因,當令鬼覺悟,度生死海流,不復重增有。
3.別譯雜阿含經313
若知其根本,夜叉當捨離,能渡生死海,度更不受有。
4.別譯雜阿含經323
纏縛尼拘樹,夜叉應當知,若知其根本,必能捨棄離。
如彼根本者,能度生死海,度於有駛流,更不受後有。
5.PTS:
SN, I, 207. Sūcilomasuttaṃ
“Ye
naṃ pajānanti yatonidānaṃ, te naṃ vinodenti suṇohi yakkha;
te
duttaraṃ oghamimaṃ taranti, atiṇṇapubbaṃ apunabbhavāyā”ti.
6.
Enomoto 1994
ye
tān prajānanti yatonidānāṃs te tāñ janā yakṣa vinodayanti
|
te
tv arṇavaṃ saṃpratarantīhaugham atīrṇapūrvam apunarbhavāya
||
又有沙門、若婆羅門,如實了知如前所說貪與恚等,及彼因緣。又能了知眾緣生法無常性已,隨其所生不起貪著,即便棄捨、變吐、斷滅。離色、無色二界貪故,度有暴流,離欲貪故度欲暴流。如是暴流,昔所未度,今既度已,終無有退。
[解]又有沙門、若婆羅門,若能真實的明了像前面說的貪與恚,欣慼、意尋思和毛豎這些發起的因緣的話。先要知道煩惱和虛妄分別生起的因緣,其次能了知眾因緣所生的事情都是不永久,都是有變化。若能這樣明白以後,隨種種因緣所生的虛妄分別,所生的種種煩惱、種種境界,內心不生起貪著,不執著、不染著那些事情。若能這樣修學無常觀,修行四念處,即能夠棄捨,指煩惱的現行。變吐,指煩惱的種子。斷滅,煩惱的種子、煩惱的現行都消滅以後,煩惱的果報也息滅,就是入涅槃。如果這位修行人能遠離色界的貪著,遠離無色界的貪著,就能夠解脫有暴流。能夠解脫欲界的染著心,就解脫欲界的暴流。這兩種暴流,有流、欲流。在以前沒有修四念處的時候,是沒解脫。現在修學四念處,既然是解脫,永久得解脫,而不會再退回來。
《披尋記》六五五頁:
即便棄捨變吐斷滅者:此中棄捨,謂於諸纏。變吐,謂於隨眠。斷滅,謂無餘滅應知。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頌中,略顯三位:一、在家位;二、出家位;三、遠離位。又略顯示共與不共因緣所生,若愛若恚,於諸欲中二種別縛,及斷方便,并斷勝利。當知是名此中略義。又於此中若貪、若欣、若依耽嗜所有尋思,當知愛品;若恚、若慼、及與驚怖,當知恚品。
[解]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頌中,簡要地顯示三個位次。一、在家的生活情況,貪和恚,愛、恨。二、出家以後,沒得聖道的時候,有時候是歡喜、有時候是憂愁;有的時候毛豎,有恐怖;有的時候意尋思,各式各樣的妄想。三、解脫一切的惑業苦。簡略地表示共與不共因緣所生。共,一切煩惱都是以愛為因緣,貪也是以愛為因緣生起,瞋恨也是以愛為因緣生起,這是共有的因緣。不共,就是每一法有自己的種子,種子是各別,所以叫做不共的因緣。這兩種因緣所生,或者是貪愛煩惱、或者是恨煩惱、或者其他種種煩惱。在所有的愛恨、所有的煩惱裏面,有兩種不同的繫縛,有縛和欲縛這兩種。欲界的是欲縛,色界、無色界叫有縛。斷方便,斷滅一切煩惱的方法、修行,就是修無常觀、修無我觀。斷勝利,就是斷煩惱以後,得到的殊勝利益,永不退轉,得到涅槃。當知是名此中略義。又於此中若貪煩惱、若欣煩惱、若依耽嗜所有的妄想尋思。所有的妄想,就是在五欲上生出來種種的這些分別心,叫做眈嗜。當知屬於愛煩惱這一類。若恚、若慼及與驚怖這三種,當知屬於恚這一類。
3.3.11.作(35-39)
35)應作婆羅門,謂斷無縱逸,求棄捨諸欲,不希望此有。
[所依經文]
雜阿含經1311;別譯雜阿含經310;相應部一,有偈篇第二天子相應5。
1.雜阿含經1311
為婆羅門事,學斷莫疲惓,斷除諸愛欲,不求受後身。
2.別譯雜阿含經310
婆羅門今者,斷三有欲結,不願求諸有,竟何為所作。
3.
PTS: SN, I, 047. Dāmalisuttaṃ
Karaṇīyam
etaṃ brāhmaṇena, padhānaṃ akilāsunā;
kāmānaṃ
vippahānena, na tenāsīsate bhavan”ti.
4.Enomoto
1994
kāryam
etad brāhmaṇena prahāṇam akilāsinā |
kāmānāṃ
viprahāṇārthaṃ na hi kāṃkṣaty asau bhavam ||
今此頌中,顯示彼天,依於世俗諸婆羅門,為世尊說。謂有種姓諸婆羅門,自號我為真實梵志。計梵世間為最究竟,希求梵世,安住於色,常勤精進,心無懈倦。恒樂遠離寂靜閑居,減省睡眠,修習靜定,為斷事欲及煩惱欲。由彼種姓諸婆羅門,計梵世間以為究竟,希望梵世不求欲有。
[解]今此頌中,顯示那個天人,依於世俗諸婆羅門,就是這些婆羅門想要修梵行、要生天。雖然願意棄捨欲界的欲,求生梵天,但是還在虛妄分別的境界裡面繫縛,而不得解脫,所以叫做世俗。依於世俗諸婆羅門的思想行為,為世尊宣說這個偈。就是四種姓裏邊這個婆羅門種姓,自號我為真實梵志,不是假名的梵志,有清淨的意願、有高尚的意願。這是解釋第一句:應作婆羅門。為什麼?因為他認為梵天的世間是最究竟、最圓滿、最安樂的地方,欲界是苦惱的地方。所以,希望能夠求得梵世間,能安住在色界天。有這樣的願望之後,就採取行動,常是不懈怠、精進修梵行。這是解釋第二句:謂斷無縱逸。他歡喜遠離塵世間,在寂靜處裏面居住,減少睡覺,讓身口意寂靜下來,讓心寂靜。為了斷滅事欲及內心的煩惱欲。這解釋第三句:求棄捨諸欲。由彼種姓婆羅門,執著梵世間是最究竟圓滿的,所以希望能生到梵世天上去生活,不希求欲界的境界。這解釋第四句:不希望此有。
36)若更有所作,非真婆羅門,當知婆羅門,於所作已辦。
37)諸身分劬勞,未極底未度,已得度住陸,無勤到彼岸。
[所依經文]雜阿含經1311;別譯雜阿含經310;相應部一,有偈篇第二天子相應5。
1.雜阿含經1311
婆羅門無事,所作事已作,乃至不得岸,晝夜常勤跪。已到彼岸住,於岸復何跪。
2.別譯雜阿含經310
婆羅門無作,念作已終訖,涉水足盡底,以至于彼岸。
若足不盡底,不能到彼岸,手足必運動,是名有所作。
3.
PTS: SN, I, 047. Dāmalisuttaṃ
“Natthi
kiccaṃ brāhmaṇassa (dāmalīti bhagavā), katakicco hi brāhmaṇo.
“Yāva
na gādhaṃ labhati nadīsu, āyūhati sabbagattebhi jantu;
gādhañca
laddhāna thale ṭhito yo, nāyūhatī pāragato hi sova.
4.Enomoto
1994
na
kāryaṃ brāhmaṇasyāsti kṛtārtho brāhmaṇaḥ smṛtaḥ ||
yāvan
na gādhaṃ labhate na tīram āyūhate sarvagātraiḥ sa tāvat |
tīraṃ
tu labdhveha saṃtiṣṭhati sthale nāyūhate pāragato nirucyate
||
36)又顯如來,依第一義諸婆羅門,而報彼天。若婆羅門作所作已,數復應作,更有勝上所應作事,當知此非真婆羅門。若婆羅門證婆羅門所應作事,超登一切薩迦耶岸,安住陸地,當知此是真婆羅門。由此顯示學與無學,皆婆羅門。
[解]又這頌顯示佛,依最殊勝的道理修行的婆羅門,而回答彼天的問題。若是婆羅門做這一件事,做完以後,還繼續地、一次又一次,繼續地要做事情,因為有更殊勝的所應作的事情。當知這個人不是真實的婆羅門。什麼叫做真婆羅門呢?若婆羅門證悟婆羅門所應該作的事情,超越我、我所見,能夠登無我的彼岸。不在苦海裏流轉生死,安住於涅槃的地,當知這是真實婆羅門。由這樣顯示,初開始修行是有學的婆羅門,到最後成功,無學是真婆羅門。
37-1)學有二種,謂於欲界或未離欲,或已離欲。未離欲者,未得源底,未到彼岸;於二種法,猶未具足。未得內心勝奢摩他,雖已得增上慧法毘鉢舍那,未善清淨。
[解]學有二種不同,就是在欲界,修學聖道的時候,或者還沒離欲,就是沒得色界定。或已離欲,就是成就色界定,沒有欲界的欲。修學四念處,若是離欲,就得三果。若是修學四念處,得初果、二果,還沒離欲。沒得到禪定,未得源底,這個源底,是指禪定。沒到彼岸,就是無我慧沒有圓滿,沒能到涅槃的彼岸。未極底,就是未得源底。未度,就是未到彼岸。這個修行人還沒具足兩種功德。哪二種?一、未得內心勝奢摩他,內心還沒成就殊勝的定力,就是沒得到初禪以上的定力。二、雖然已經得到增上慧法毗缽舍那,未善清淨。什麼是增上慧法?就是佛陀的法語所開示的增上慧,通達苦集滅道的智慧,這叫增上慧。什麼是毗缽舍那?就是依據增上慧的教法,修觀,這叫毗缽舍那。未善清淨,通達無我義的智慧還沒清淨,還執著有我,就是沒得到智慧。一個定、一個慧,這兩個功德沒具足。
37-2)由闕內心奢摩他故,乘如所得聖道浮囊,為證內心奢摩他故,運動如足勇猛精進。又復為令增上慧法毘鉢舍那善清淨故,運動如手勇猛精進。彼於如是勤精進時,離欲界欲,如得源底,證阿羅漢,如到彼岸。
[解]由於這個修行人,內心還缺少奢摩他,奢摩他還沒成功。乘坐所得的聖道的浮囊,就是別解脫戒,別解脫戒是得聖道的方便。為成就內心的奢摩他,運動身口意,不懈怠地減少睡眠、減少飲食。就是像人走路,這個足在動。用如足的勇猛精進,就表示在修奢摩他的精進。又為令增上慧法的毗缽舍那能夠清淨,還要努力地、精進地修行,就像手的工作,譬喻修智慧、修毗缽舍那的精進。修定、慧,就叫作身分的劬勞,身體、內心的辛苦。彼修行人在如足的勇猛精進,如手的勇猛精進,這樣子精進時,解脫欲界的欲,得色界定,就像得到水的源底。證阿羅漢,就像從苦海裏面解脫,到彼岸的涅槃。
37-3)已離欲者,證得內心勝奢摩他,亦得善淨毘鉢舍那。唯為進斷上分諸結,發勤精進,非諸身分。若已越度成阿羅漢,所作已辦,離勤功用,名住陸地,已到彼岸。
[解]已離欲的人,已經得到色界定的人,證得內心的殊勝的止,也得到善淨的毗缽舍那的智慧。五下分結完全地消除,還有五上分結沒有斷。只是為求進一步斷滅色界、無色界的煩惱,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繼續地精進用功修行,這時候的修行,不需要如手、如足地那樣精進,因為定慧成就,所以叫非諸身分。若是經過努力地用功,已經超越苦海,從苦海裏面解脫出來,成就阿羅漢的境界。所修的聖道已經成功,不需要像以前那麼努力,所以,從苦海出來,住在陸地,就是住在第一義諦裏邊,已到彼岸的不生不滅的境界。
38)天汝今當知,此喻真梵志,謂永盡諸漏,得常委靜慮。
39)彼永斷一切,愁憂及熾燃,恒住於正念,亦常心解脫。
[所依經文]雜阿含經1311;別譯雜阿含經310;相應部一,有偈篇第二天子相應5。
1.雜阿含經1311
此是婆羅門,專精漏盡禪。一切諸憂惱,熾然永已斷,是則到彼岸,涅槃無所求。
2.別譯雜阿含經310
以此為方喻,以明無作義,曇摩汝當知,已盡於諸漏。
住於最後身,諸有愛欲過,一切悉斷除,超渡生死海。
3.
PTS: SN, I, 047. Dāmalisuttaṃ
“Esūpamā
dāmali brāhmaṇassa, khīṇāsavassa nipakassa jhāyino;
pappuyya
jātimaraṇassa antaṃ, nāyūhatī pāragato hi so”ti .
4.Enomoto
1994
eṣopamā
dāmane brāhmaṇasya kṣīṇāsravo yo nipako dhyānalābhī |
arve
'sya śokajvarathāḥ prahīṇāḥ samyaksmṛto yasya cittaṃ
vimuktam ||
38)此則顯示諸婆羅門,依第一義略有三種,二是有學,一是無學。若已究竟到於彼岸諸婆羅門,名永盡漏。若未離欲,一切身分勤精進者,名得常委
。若已離欲,得源底者,名得靜慮。
[解]此頌則顯示諸婆羅門,是依佛教說的無我勝義修學聖道,有三種不一樣,有兩個是屬於有學,即是未離欲、已離欲,這兩個都是有學。一個是無學,最後到阿羅漢果是無學,這三種不同,這是真梵志。若已究竟到於彼岸的諸婆羅門,名永盡漏。若是還沒離欲界欲,就是沒得色界定,就要如足精進、如手精進,那樣勤精進的人,叫得常委。勇猛無間,能常修習,這是常。無懈無憚,心裏面不懈怠,也沒有恐怖,很尊重這件事,就叫做委。若已離欲得源底者,名得靜慮,就是得到色界四禪。
39)得靜慮者,永斷一切下分結故,已斷貪欲及瞋恚品,所有一切愁憂熾燃。永盡漏者,永斷修斷諸煩惱故;已善修習四種念住,恒住正念及心解脫。彼非作已,數數更作,亦無增勝所應作事,是故說彼名第一義真婆羅門。
[解]得靜慮的人,就是得到色界定無漏的智慧,永斷欲界的五下分結故。對於欲的貪欲、和瞋恚這兩類的煩惱,所有一切的愁憂,就是瞋恚。熾然,就是貪欲,這兩種煩惱完全斷滅。永盡漏者,永久的消滅修道所斷的諸煩惱,已善修習四種念住,恒住正念及心解脫,就是無漏的定、慧,達到圓滿的境界的時候。成功以後,不是做完以後,數數的更去做,沒有比此更殊勝的事情所應該作,是故說彼名第一義真婆羅門。
3.3.12.劬勞(40-44)
40)苾芻!苾芻!已度暴流耶?當言:如是,天!
41)無攀無住,已度暴流耶?告言:如是,天!
42)苾芻汝今猶如何等,無攀無住,已度暴流?
43)如如我劬勞,如是如是劣;如如我劣已,如是如是住;如如我住已,如是如是漂。
44)天!我如如捨劬勞,如是如是無減劣;如是廣說鮮白品,此中祇焰頌應知。
[解]天向佛說,稱佛為苾芻。說:苾芻!苾芻!你已經解脫欲流、有流這些暴流?佛就回答他說:是的!我已經度暴流。第二個問答。解脫三界的暴流以後,內心裏面是無攀無住的相貌嗎?佛回答:是的,天!第三個問答。你這無攀無住是什麼樣呢?如是如是我受苦行,如是如是的苦行是下劣。如是如是我修那種苦行、那種卑劣的境界,如是如是住在那個境界裏面。如是如是我安住在那個境界裏,也還是在生死裏面漂流。到菩提樹下的時候,我就是這樣棄捨修苦行,這樣我的善法逐漸的增長。如是廣說鮮白品,此中祇燄頌應知。
[所依經文]雜阿含經1267;別譯雜阿含經180;相應部一,有偈篇一諸天相應1
。
1.雜阿含經1267
比丘,比丘度駛流耶?如是,天子!
無所攀緣,亦無所住,度駛流耶?如是,天子!
無所攀緣,亦無所住而度駛流,其義云何?
天子!我如是、如是抱,如是、如是直進,則不為水之所漂。如是、如是不抱,如是、如是不直進,則為水所漂。如是,天子!名為無所攀緣,亦無所住而度駛流。
2.別譯雜阿含經180
瞿曇!汝為能度瀑駛流耶?實爾。
瞿曇!如此駛流深廣無際,傍無攀緣,中無安足,而能得度。甚為奇特!實爾。
瞿曇!汝今云何於此駛流無可攀挽,無安足處,而能得度?
若我懈怠,必為沈沒;若為沈沒,必為所漂。若我精進,必不沈沒;若不沈沒,不為所漂。我於如是大洪流中無可攀挽,無安足處,而能得度此大駛流。
3.PTS:
SN, I, 001. Oghataraṇasuttaṃ
kathaṃ
nu tvaṃ, mārisa, oghamatarī’ti?
Appatiṭṭhaṃ
khvāhaṃ, āvuso, anāyūhaṃ oghamatarin’ti.
‘Yathā
kathaṃ pana tvaṃ, mārisa, appatiṭṭhaṃ anāyūhaṃ
oghamatarī’ti? ‘Yadākhvāhaṃ, āvuso, santiṭṭhāmi
tadāssu saṃsīdāmi yadākhvāhaṃ, āvuso, āyūhāmi tadāssu
nibbuyhāmi . Evaṃ khvāhaṃ, āvuso, appatiṭṭhaṃ anāyūhaṃ
oghamatari”n’ti.
4.Enomoto
1994
bhikṣo
bhikṣo ogham atārṣīḥ | āma devate |
anālambe
'pratiṣṭhe ogham atārṣīḥ | āma devate |
yathā
kathaṃ tvaṃ bhikṣo anālambe apratiṣṭhe ogham atārṣīḥ
|
yathā
yathāhaṃ devate āyūhāmi tathā tathā saṃsīdāmi |
yathā
yathā saṃsīdāmi tathā tathā saṃtiṣṭhe |
yathā
yathā saṃtiṣṭhe tathā tathā uhye |
yathā
yathāhaṃ devate nāyūhāmi tathā tathā na saṃsīdāmīti
vistareṇa śuklapakṣo veditavyaḥ |
今此頌中,無攀無住者,謂涅槃、滅定,如前已說。世尊依昔示現修習菩薩行時,所有最極難行苦行,非方便攝勇猛精進,又依示現坐菩提座,非方便攝勇猛精進,斷遍知故,說如是言:天!汝當知,我昔如如虛說劬勞,如是如是我便減劣;如如減劣,如是如是我便止住;如如止住,如是如是又被漂溺。與此相違,應知白品。
[解]今此頌裏,說到的無攀無住,指涅槃和滅盡定,如前邊已經解釋過。世尊根據以前,顯現出來,修習菩薩行的時候。日食一麻一麥的這些事情,這是最極難行的苦行。這樣的苦行,不是得無上菩提的方便,不是得無上菩提的行動,這種行動是無益的苦行,不是聖道的方便。這樣的勇猛精進是無益苦行,所以非方便攝的勇猛精進。又依據示現坐在菩提樹下,非方便攝的勇猛精進棄捨、斷除。佛知道那個不是聖道,所以棄捨。佛說如是說:天!你應該知道。我以前如此如此的修種種苦行,那是虛妄、是錯誤,那是白辛苦。如是如是修苦行,我的善法就是劣弱。如如減劣,如是如是我便止住在這裏。如如止住,如是如是還是被生死的煩惱所漂溺,而不能解脫。與此相違,應知道這是屬於白品的善法,就是修學聖道。
《披尋記》六五八頁:
又依示現坐菩提座等者:謂坐菩提座時,棄捨一切難行苦行非方便攝勇猛精進,是名為斷。於彼一切非方便道得妙智見,了知不能盡苦及證苦邊,是名遍知。
43)此中顯示修苦行時,非方便攝勇猛精進,名曰劬勞。行邪方便,善法退失,名為減劣。既知退失諸善法已,息邪方便,說名止住。捨諸苦行更求餘師,遂於嗢達洛迦,阿邏茶等邪所執處,隨順觀察,故名漂溺。
[解]此中顯示苦行的時候,非方便攝的勇猛精進,不是聖道的方便,這叫做劬勞。修行不合道理的苦行,沒修學善法,善法不成就,叫做減劣。既然知道修苦行能退失善法以後,就把邪方便停下來,叫做止住。棄捨苦行以後,更到其他的外道的大老師那裏去請教。遂於嗢達洛迦、阿邏茶等邪所執處,他們都是有邪知邪見的地方。隨順他們所說的道理去觀察,也不是正知正見,還是在生死裏面漂溺,沒得解脫,故名叫做漂溺。
44-1)復於後時坐菩提座,棄捨一切非方便攝勇猛精進,所有善法,遂得增長。如如善法既增長已,如是如是於諸善法不生知足,不遑止住,於所修斷,展轉尋求勝上微妙。既由如是不知足故,遂不更求餘外道師。無師自然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名大覺者。此中四義,捨劬勞等四句經文,如其次第配釋應知。
[解]菩薩於後來的時候,坐在菩提樹下,棄捨一切非聖道所攝的勇猛精進。所有的善法遂得增長,開始修學善法。如如修十二緣起觀,繼續修的時候,如是如是的善法就得到增長。增長以後,如是如是於諸善法不得少為足,來不及在那裏停下來。對於所修學的善法,斷除黑品的惡法,修學善法,展轉地這樣修行,展轉地尋求勝上的、微妙的聖道。既由於修學善法不得少為足。遂不更求餘外道師,無師自然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名大覺者。此中,劬勞、減劣、止住、漂溺四義,是名黑品的四義。把黑品翻過來,就是四種白品。棄捨非方便攝勇猛精進,名捨劬勞。善法增長,名無減劣。於諸善法不生知足,不遑止住,名無止住。不求餘師,成大覺者,名無漂溺。如是次第配釋應知。
44-2)云何復依涅槃無攀無住以顯差別?謂不能度諸煩惱纏、隨眠暴流,略由四因,何等為四?謂最初有依耽嗜尋。依耽嗜尋為依止故,便有懈怠。又由懈怠為依止故,住異生分。住異生分為依止故,順生死流貪愛勢力,令於五趣生死河中,順流漂溺。與此相違四種因故,能度暴流,如應當知。
[解]什麼是又依涅槃的無攀無住來顯示流轉和還滅的差別?就是凡夫不能夠超越煩惱的纏、煩惱的隨眠的暴流,纏和隨眠都是暴流。不能超越煩惱的暴流,略由四種原因。何等為四?第一,凡夫流轉生死的開始,由有依耽嗜尋開始。耽嗜,就是愛著、愛染。愛染以什麼為依呢?愛以受為所依。有依,就是受,受為愛著的所依,所以叫做有依耽嗜。尋,就虛妄分別,愛著的分別。不能超越煩惱的纏,不能超越煩惱的隨眠,第一個原因,心裏面常有愛著的分別。第二,因為有愛著的虛妄分別作為依止,因此便有懈怠,不能修學聖道。愛著色聲香味觸,放不下,就是懈怠,提不起來力量修學聖道。第三,又常常懈怠,不能修學聖道,一直在愛裏面生活,就是安住在凡夫的範圍內,不能超越凡夫的境界。第四,因為常在凡夫境界裏邊生活,當然是隨順生死的流轉,就是貪愛的力量。貪愛的力量就隨順生死流轉,令於五趣裏生又死,死又生,生又死,像在大河裏順流漂溺,隨順在生死流裏邊或者漂上來、或者沈下去,就是五趣流轉。若是凡夫能發憤努力的修學聖道,與前面說的這四種因相違反,就能解脫暴流。如其所應這四種,應該知道。
《披尋記》六五八頁:
略由四因等者:依耽嗜尋是名初因,懈怠是第二因,住異生分是第三因,順生死流貪愛勢力是第四因。由依耽嗜尋故,虛受劬勞。由懈怠故,善法減劣。由住異生分故,止住少善,不修梵行。由順生死流貪愛勢力故,於生死河順流漂溺,由是不能越度暴流。
[解]略由四因等者:依耽嗜尋是名初因,懈怠是第二因,住異生分是第三因,順生死流貪愛勢力是第四因。由依耽嗜尋,一直的生愛著,受很多的辛苦,不能在苦裏邊得到智慧,就白辛苦、白受苦。因為常常的愛著,就提不起精進的力量修學善法,善法就減少。止住在少分的境界,善法也修得很少,而不能修夠學梵行,不能夠離欲,不能修學聖道。由順生死流貪愛勢力故,於生死河順流漂溺。由是不能越度暴流。由這四種原因,不能夠從暴流裏面解脫出來。
《披尋記》六五九頁:
與此相違四種因故等者:依出離尋是名初因,精進是第二因,不住異生分是第三因,逆生死流八支聖道是第四因。由此四因,與前相違,是名能度一切暴流。
[解]與此相違四種因緣故等者:出離愛,從愛的境界解脫出來,就是修不淨觀可以解脫愛,是名初因。修不淨觀,要精進才可以。不住異生分是第三因,逆生死流八支聖道是第四因。由此四因,與前相違,是名能度一切暴流,能得涅槃。
44-3)云何復依想受滅定以顯差別?謂如有一,先已證得想受滅定,復住放逸,多住想受,而不多住諸想受滅。由此因緣,退失滅定。由退失故,還復止住下地生因。住彼因故,心便定趣彼所得果。與此相違,應知白品四句差別。
[解]什麼是又依想受滅定以顯白品、黑品的差別呢?譬如有一類人,先前已證得想受滅定,後來,又不精進、放逸。怎麼叫做放逸呢?就是多數安住在想受的定裏面,比如說入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入空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這都是有想、有受。不多數安住在滅受想定裏面,這叫做劬勞、叫做放逸。和凡夫得劬勞不同。由於不多住滅受想定,滅受想定就退失,這是減劣。由於滅受想定退,就只能夠住在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或者入在下地色界四禪,還復止住在色界四禪的這個生因裏。生因,指色界四禪,有這個因,能夠生到色界天,那就是果。常常的安住在四靜慮裏邊,這樣的心將來決定往生到色界的四靜慮天,色界四禪天是彼四靜慮所得的果報。與此相違,應知白品四句差別。
《披尋記》六五九頁:
復依想受滅定以顯差別等者:此中差別,謂劬勞、捨劬勞,減劣、無減劣,止住、不止住,漂溺、不漂溺。如其所應,配釋黑品、白品,隨文可知。
[解]復依想受滅定以顯差別等者:劬勞,就是多住想受定,而不住滅受想定。捨劬勞就是住滅受想定。減劣、無減劣,就是退失、不退失。止住、不止住,漂溺、不漂溺,若常入滅盡定就是不漂溺。退失滅盡定,生到色界的四禪,就叫做漂溺。如其所應,配釋黑品、白品,隨文可知。
3.3.13.得義(45-46)
45)獨臻阿練若,靜慮棄珍財,為別有方求,為窺窬封邑,何不與人交,而絕無徒侶?
46)得義心寂靜,摧妙色魔軍,我獨處思惟,受最勝安樂,故不與人交,而絕無徒侶。
[解]天女問佛:你單獨一個人也沒有伴侶,到阿練若處。靜慮坐禪,棄捨世間上的財富,那是另有歡喜的事情是你所求?或是在這裏等待國王給你一塊地?為什麼都不和人來往?一個徒弟也沒有,也沒有伴侶,究竟你想做什麼呢?佛回答:得義心寂靜,摧妙色魔軍,我獨處思惟,受最勝安樂,故不與人交,而絕無徒侶。
[所依經文]雜阿含經1092;別譯雜阿含經31;相應部一,有偈篇第四惡魔相應25。
1.雜阿含經1092
a.獨入一空處,禪思靜思惟,已捨國財寶,於此復何求?
若求聚落利,何不習近人?既不習近人,終竟何所得?
已得大財利,志足安寂滅,摧伏諸魔軍,不著於色欲。
獨一而禪思
,服食禪妙樂,是故不與人,周旋相習近。
b.獨一禪寂默,捨俗錢財寶,既捨於世利,今復何所求?
若求聚落利,何不習近人?竟不習近人,終竟何所得?
已得大財利,志足安寂滅,摧伏諸魔軍,不著於色欲。是故不與人,周旋相習近。
2.別譯雜阿含經31
a.汝獨處閑靜,閉默常寂然,光顏顯神體,諸根悉悅豫。
譬如失財者,後還獲於財,汝今翫禪寂,歡喜亦如是。
既能遺國榮,亦不悕名利,何不與諸人,而共為親友?
我久獲禪定,其心常寂然,破壞汝欲軍,得於無上財。
我根恒恬豫,心中得寂滅,以壞汝欲軍,修道情歡喜。獨一離憒閙,安用親友為。
b.端拱樹下坐,閑靜獨思惟,為失於財寶?為欲求大財?
城邑聚落中,都無愛著心,何不與眾人,而共作親友?
我以得大財,心中得寂滅,我壞愛欲軍,妙色都不著。
獨處而坐禪,最受第一樂,以是因緣故,都不求親友。
3.
PTS: SN, I, 122. Sattavassānubandhasuttaṃ
“Sokāvatiṇṇo
nu vanamhi jhāyasi, vittaṃ nu jīno uda patthayāno;
āguṃ
nu gāmasmimakāsi kiñci, kasmā janena na karosi sakkhiṃ;
sakkhī
na sampajjati kenaci te”ti.
“Sokassa
mūlaṃ palikhāya sabbaṃ, anāgu jhāyāmi asocamāno;
chetvāna
sabbaṃ bhavalobhajappaṃ, anāsavo jhāyāmi pamattabandhū”ti.
“Yaṃ
vadanti mama yidanti, ye vadanti mamanti ca; ettha ce te mano atthi,
na me samaṇa mokkhasī”ti.
“Yaṃ
vadanti na taṃ mayhaṃ, ye vadanti na te ahaṃ; evaṃ pāpima
jānāhi, na me maggampi dakkhasī”ti.
“Sace
maggaṃ anubuddhaṃ, khemaṃ amatagāminaṃ; apehi gaccha
tvameveko, kimaññamanusāsasī”ti.
“Amaccudheyyaṃ
pucchanti, ye janā pāragāmino; tesāhaṃ puṭṭho akkhāmi, yaṃ
saccaṃ taṃ nirūpadhin”ti.
4.
PTS: SN, I, 124.Māradhītusuttaṃ
“Sokāvatiṇṇo
nu vanamhi jhāyasi, vittaṃ nu jīno uda patthayāno;
āguṃ
nu gāmasmimakāsi kiñci, kasmā janena na karosi sakkhiṃ;
sakkhī
na sampajjati kenaci te”ti.
“Atthassa
pattiṃ hadayassa santiṃ, jetvāna senaṃ piyasātarūpaṃ;
ekohaṃ
jhāyaṃ sukhamanubodhiṃ, tasmā janena na karomi sakkhiṃ;
sakkhī
na sampajjati kenaci me”ti.
5.
Enomoto 1994,
eko
'raṇye prasṛto dhyāyase tvaṃ vittād vihīna uta vā
prārthayānaḥ |
grāmasya
vā kiṃcanāgo nv akārṣīḥ kasmāj janena na karoṣi sakhyaṃ
sakhyaṃ
na saṃvidyate kena cit tava ||
arthaprāptyā
hṛdayasyeha śāntir jitveha senāṃ priyaśātarūpām |
eko
dhyāyī sukham asmy anvabhotsaṃ tasmād janena na karomi sakhyaṃ
sakhyaṃ
na saṃvidyate kena cid mama ||
6.
Mahāvastu Avadāna
From
Radhogovinda Basak: Mahāvastu Avadāna, 3 vols. Calcutta: Sanskrit
College, 1968 (Calcutta Sanskrit College research series LXIII), pgs.
371-378. (=Mvu, III, 281).
sokābhitunno
va vanasmiṃ dhyāyasi citāya jīvaṃ abhiprārthayanto |
āsādya
grāmyā na karoṣi sākhyaṃ kasmājjane na karoṣi sākhyaṃ ||
atha
khalu bhagavāṃ aratīṃ māradhītāraṃ gāthāye adhyabhāṣe
|
śokasya
mūlaṃ parikhanya sarvaṃ sarvaṃ prahāya bhavalobhamāpsye |
arthasya
prāptiṃ hṛdayasya śāntiṃ dhyānānuyukto sukhasārabuddhiḥ
|
tasmājjane
na karomi sākhyaṃ sākhyaṃ na saṃvidyate tena asme ||
46-1)此因天女所問伽他。言得義者,略有二種,一者證得沙門果義,二者證得聖神通義。由初得義,超越一切生死大苦。第二得義,證八解脫,寂靜思惟,現法樂住。
[解]這個頌是因為天女所問而有的伽他。什麼是得義?略有二種得義。一者、證得沙門果義,就是成就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二者、證得聖神通義,成就聖人的神通。由第一證得沙門果,超越一切生死大苦,就是得到無我、我所的智慧,超越生死的大苦,不再流轉生死。得到無我、無我所的智慧的時候,就有這樣的利益,得到這樣的義。第二證得聖神通義,成就八解脫,寂靜裏面有智慧的思惟,這是一個大安隱處、大安樂處,所以叫現法樂住。
46-2)又初得義,降伏可愛妙色魔軍。第二得義,獨處思惟,受勝安樂。此中意辯聖神通義。所以者何?謂如有一,為欲成辦聖神通義,為令解脫清淨圓滿,依十遍處方便修行。由此因緣,令遍處定清淨圓滿,亦令解脫轉得清淨、圓滿、鮮白,亦能成辦聖神通義。
[解]又初證得沙門果義,降伏可愛的、妙色的魔軍,內心的愛著就是魔軍。得到無我、無我所的智慧,能將愛破除、調伏,所以叫降伏可愛妙色魔軍。第二得義,一個人在寂靜處思惟受勝安樂,就是在八解脫裏面,受勝妙的、安樂的境界,這就叫做證得聖神通義。現在這個文裏面說得義,就是聖神通義。為什麼?譬如有一類人,為了想要成辦聖神通義,這位修行人已經成就八解脫,但是還不清淨圓滿,為了使令所成就的八解脫更清淨圓滿的關係。依十遍處的方法修行,就是青、黃、赤、白、地、水、火、風,再加上空無邊處、識無邊處。這樣用功修行,使令遍處定裏邊清淨而圓滿。清淨,就是自在,入、住、出都得自在,就叫清淨。或是說超越下地的災患,就叫清淨。十遍處定常常的修行清淨圓滿,同時也使令八解脫展轉地、更進一步地得到清淨的圓滿、鮮白的圓滿。鮮白,對於這個功德沒有愛著心,叫做鮮白。成就八解脫,進一步修八勝處,再進一步修十遍處,成辦聖人的神通,就是俱解脫阿羅漢。
《披尋記》六六○頁:
為令解脫清淨圓滿等者:此中解脫,謂八解脫。如〈三摩呬多地〉已釋。(陵本十二卷五頁)依十遍處於勝解事生遍勝解,是名方便修行。若於遍處如其所欲而作勝解,名遍處定清淨圓滿。〈三摩呬多地〉說:八色遍處善清淨故,能引賢聖勝解神通及於諸事轉變神通。由識遍處善清淨故,便能引發無諍願智、無礙解等諸勝功德。由空遍處善清淨故,隨其所欲,皆轉成空。(陵本十二卷八頁)如是名能成辦聖神通義。又遍處定清淨圓滿,於諸解脫最為後邊,由此名令解脫轉得清淨圓滿鮮白。
[解]為令解脫清淨圓滿等者:此中解脫,指八解脫。如〈三摩呬多地〉已經解釋過。依十遍處於勝解事生遍勝解,十遍處是所應該勝解的一個所緣境,常常在定裏邊思惟觀察,就能夠發生出來遍的勝解,青黃赤白地水火風這個境界廣大周普,所以叫做遍勝解,是名方便修行。若是在十遍處定裏邊修行,最後能夠成就,隨順你想要那樣子就那樣顯現,就叫做遍處定清淨圓滿。〈三摩呬多地〉說:八色遍處善清淨故,能引賢聖勝解神通。青黃赤白地水火風這個八色的遍處,修得很清淨、很圓滿,能引發賢、或者聖的勝解的神通。及於諸事轉變神通,能隨意轉變。由識遍處善清淨故,便能引發無諍三昧、願智、無礙解等。由空遍處善清淨故,隨其所欲,皆轉成空。如是名能成辦聖神通義。又遍處定清淨圓滿,對於八解脫來說,就是到最後圓滿的境界。由此名令解脫轉得清淨圓滿鮮白。
46-3)彼既了知此成辦已,便自通達我義已辦,沙門果義亦得成就,是真沙門。於求財者,深修厭毀;於諸城邑交遊等處,了知其初、了知過患、了知出離,亦能了知趣出離行。生彼因緣說名為初。無常眾苦變壞法性,是名過患。欲貪調伏、斷除、超越,名為出離。聖八支道,名趣出離行。
[解]這位修行人既然了知這個聖神通已經成辦,自己明白,我的目標已經圓滿成就。沙門果義也成就。若聖神通義成就,沙門果義也成就,就是俱解脫的境界,這個是有真實義的沙門。對於內心想要世間欲,深深的修、思惟這件事是可厭、是可呵責的。對於城邑交遊,各地方跑,同人做朋友,了知這件事的初,了知道那件事是有過患,知道出離,也知道進到無過患的地方的方法,就是八正道。城邑交遊是生彼諸欲的因緣,說名為初。什麼是過患呢?所遇的這些事情都是因緣生法,要變化,就有很多的苦,是屬於變壞法性,現在還沒有變,但是它的體性是變壞。若有欲才苦,若變化就苦。若沒有欲的時候,心裏不苦,變以後,心裏也不苦。什麼是出離?調伏欲貪、斷除欲貪、超越欲貪。什麼是趣出離行?能得聖果,就是八正道。修八正道的時候,從凡夫地向前進,進向聖人的境界。
《披尋記》六六○頁:
生彼因緣說名為初者:此中彼言,所謂諸欲。城邑交遊,能生諸欲,故名因緣。此說依處為因緣故。
[解]生彼因緣說名為初者:此中彼言,所謂諸欲。生彼因緣,就是生彼諸欲的因緣。生彼諸欲的因緣是什麼?就是城邑交遊,能生諸欲。各地方去同人家聯絡,就能引生各式各樣的欲。城邑的交遊是生諸欲的一個因緣。欲生起的依處,就是欲生起的因緣。叫做了知其初。
《披尋記》六六○頁:
無常眾苦變壞法性者:此謂諸欲是無常性、是眾苦性、及是變壞法性;由過去世已變壞故,未來、現在是應變壞法故。
《披尋記》六六○頁:
欲貪調伏、斷除、超越者:〈攝異門分〉說:毗奈耶,由了相、勝解作意;斷,由遠離等作意;超越,由方便究竟果作意。(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頁)如是次第三相差別應知。
[解]欲貪調伏、斷除、超越者,〈攝異門分〉說:調伏,由了相、勝解作意。怎麼樣能調伏呢?要明了欲是苦惱相,是無常相、是苦惱相。然後修止觀得勝解作意,這叫做調伏。若是斷欲貪,就要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方便究竟作意。超越,由方便究竟果作意,才能夠超越。如是次第,三相差別應知。
46-4)若有於彼不見其初,乃至不見趣出離行,由是因緣,於具珍財有情等處,不能厭毀,城邑交遊,周旋不絕,而謂彼為心得寂靜,於出居家證八解脫、靜慮定者,內心寂靜,反生誹謗。由是彼於內心寂靜,則不堪能善見、善知、善鑒、善達。若第一義內心寂靜與此相違,則能善見乃至善達。
[解]若是有一位修行人,對於城邑、交遊這些事情,不見其初,乃至不見趣出離行。由是因緣,對於具珍財有情等處,不會厭離,不知道呵斥自己。從這裏到那裏、從那裏到這裏,各處跑而不能停下來。而對於不這樣做的人,出家而得八解脫靜慮定的人、內心寂靜的人,反生誹謗。由這樣,他對於內心的寂靜境界,不知道內心寂靜的樂,不能善見心寂靜的樂。不能善知、不能善鑒、不能善達心寂靜的功德勝利。或者是不知道、不能善見其苦,不善知集,不能善鑒滅,不能善達八正道。若是能夠得沙門果,內心裏面寂靜。與前面這個事是不同,能善見乃至善達,就能夠得心寂靜。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略示諸受欲者、樂雜住者,非第一義內心寂靜。若有證得八解脫定,離諸愛味,名第一義內心寂靜。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解]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略示諸受欲的人,歡喜雜住的人,不是第一義內心寂靜。若有證得八解脫定的人,離諸愛味,名第一義內心寂靜。當知是名此中略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