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思所成地---3.思擇諸法---3.3.建立體義伽他-頌21-30


3.3.7.(21-22)
21)云何擅名譽?云何具珍財?云何獲美稱?云何攝親友?
22)持戒擅名譽,布施具珍財,諦實獲美稱,惠捨攝親友。
[所依經文]雜阿含經12821326;別譯雜阿含經280325;經集蛇品10
1.雜阿含經1282
云何得名稱?云何得大財?云何德流聞?云何得善友?
持戒得名稱,布施得大財,真實德流聞,恩惠得善友。
2.別譯雜阿含經280
云何得名稱?云何得財業?云何得稱譽?云何得親友?
持戒得名稱,布施得財寶,實語得稱譽,普施眾皆親。
3.Enomoto 1994
kathaṃ yaśasvī bhavati kathaṃ bhavati bhogavān |
kathaṃ kīrtim avāpnoti kathaṃ mitrāṇi vindati ||
śīlād yaśasvī bhavati dānād bhavati bhogavān |
satyena kīrtim āpnoti dadan mitrāṇi vindati ||
4.經集1.10~185-187
185. kathaṃ su labhate paññaṃ, kathaṃ su vindate dhanaṃ;
kathaṃ su kittiṃ pappoti, kathaṃ mittāni ganthati.
asmā lokā paraṃ lokaṃ, kathaṃ pecca na socati”.
怎樣獲得智慧?怎樣獲得財富?怎樣獲得聲譽?怎樣獲得朋友?從這世到那世。怎樣臨終不悲傷?
186. saddahāno arahataṃ, dhammaṃ nibbānapattiyā;
sussūsaṃ labhate paññaṃ, appamatto vicakkhaṇo.
樂於聆聽和信仰達到涅槃的阿羅漢法,勤勉努力,有見識,這樣的人能獲得智慧。
187. patirūpakārī dhuravā, uṭṭhātā vindate dhanaṃ;
saccena kittiṃ pappoti, dadaṃ mittāni ganthati.
行爲正當,有耐心,有活力的人獲得財富,憑真理獲得聲譽,憑施捨獲得朋友。

22-a)云何持戒能擅名譽?謂如有一,或男或女,具足尸羅及賢善法,乃至命終斷除殺罪,遠離殺生,如經廣說。乃至十方所有沙門、婆羅門等常所稱歎。由是因緣,為諸國王、群臣、長者,乃至城邑聚落人民,恭敬供養。
[]如何持戒就能夠得到名譽呢?譬如有一個人,不管是男人、是女人,能夠具足持戒清淨的話,有賢善法。乃至命終斷除殺罪,遠離殺生,具足十善法,像經裏面說。那這個人乃至到十方,所居住的國土,所有的沙門、婆羅門,都稱讚這個善男子、善女人有大功德。由是因緣,為諸國王、群臣、長者,乃至城邑、聚落、人民,恭敬供養,這就叫做持戒能擅名譽。
《披尋記》六四六頁:
具足尸羅至如經廣說者:謂生高族淨信出家,或生富族淨信出家,顏容姝妙,喜見端嚴,具足多聞,語具圓滿,或隨獲得少智、少見、少安樂住。由是因緣,不自高舉,不陵懱他,能知唯有法隨法行是其諦實。既了知已,精進修行法隨法行,是名成就賢善士法。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五卷二十二頁)此賢善法,義應準知。遠離殺生乃至遠離邪見諸惡業道,是名如經廣說應知。
[]具足尸羅至如經廣說者:他受生的地方是高貴的種姓,有道德的人家,還能夠對於三寶有清淨的信心,出家修學聖道。或生於富貴的人家,能淨信出家。顏容殊妙,非常的美好,具足人所喜見的端嚴的相貌。還是有學問的人,善於說話。或是隨獲得少少的觀察的智慧、少見地、少安樂住。有這麼多殊勝的條件,還是不高慢,不輕視別人。能知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沒有我可得,唯獨是因緣生法。唯有法隨法行,以八正道修行得涅槃,唯有這件事是重要,是真實有意義的事情。既了知已,精進修行法隨法行,是名成就賢善士法。如〈聲聞地〉說。這裏所說賢善法,應該準照〈聲聞地〉那兒說的賢善法。遠離殺生乃至遠離邪見諸惡業道,是名如經廣說應知。

22-b)云何布施能具珍財?謂如有一,昔餘生中,作及增長施福業事。由此因緣,今生巨富大財寶家,乃至眾多府庫盈積。
[]如何布施能具珍財?謂如有一個人,過去多生中,造作施福的業事,而且繼續地作這種功德。由此因緣,所以今生能夠受生到大富、大財寶的家裏面,乃至有很多的財富、有很多的倉庫、很多的財寶盈積。

22-c)云何諦實能獲美稱?謂如有一,不以假偽斗稱函等,諂誑、陵蔑、妄言等事而致財寶,但以如法作業伎能,依法不暴而致財寶。彼既如是,眾咸唱言:賢哉儒士!乃能如法作業伎能,引致財寶。
[]如何諦實能獲美稱?譬如有一類人,不會以假偽的量斗、假偽的磅稱、假偽的書函等方式,諂誑、陵蔑、妄言等事而獲得財寶。表面上很令人歡喜,實在心裏面另有所圖、有欺騙性,叫作諂,就是誑。陵蔑,就是輕視愚弄一切人。妄言,就是說謊話等事。不用這些欺騙人的手段而發財,都是真實地作工商業,用真實的技能為社會服務,依法作這一切事情,而不是用暴惡的手段。那個善男子、善女人,既然他能這樣做事情。大家都為他宣傳:這個人太好了!真是有道德的人,有智慧的人。憑他的本事得到的財富,能令很多人都得到安樂。

22-d)云何惠捨能攝親友?謂如有一,現前多有種種家產,遠離慳垢,不悋資具,以正安樂而自歡娛,乃至友朋 、親戚、耆長。彼諸人等便相佐助,引致財寶,守護滋息。
[]如何惠捨能攝親友?譬如有一個人,現在家裏有很多的財富,內心裏面遠離慳垢,不吝嗇生存所需的資具。自己的生活是合法,不是放逸的境界,而自歡娛,而且照顧一切友朋 、親戚、耆長。沒有親屬關係,有感情,稱為友朋;有親屬關係,稱為親戚;耆長,就是年紀大的人。這些人他都能佐助他們做事情,而得到財寶。得到財寶,不失掉,叫作守護。滋息,財富還繼續增長。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略顯示恭敬、利養二種因緣。持戒擅名譽者,顯恭敬因緣;所餘諸句,顯利養因緣。謂因力故,士用力故,助伴力故。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略表示兩件事,一個是恭敬的因緣,一個是利養的因緣。持戒擅名譽,顯示恭敬的因緣,有道德是別人生恭敬心的因緣。剩下的其他那三句就是:布施具珍財,諦實獲美稱,惠捨攝親友。這是顯示利養的因緣。財富的因緣是什麼呢?因為前生布施,所以今生得到財富。好名譽的因緣是什麼呢?肯誠實這樣做,就會得到好名譽。結交親友的因緣是什麼呢?能夠用身力、心力、或者財富的力量,幫助別人作事情,這叫助伴力。因為助伴力,朋友一定是很多,很多人都是朋友而沒有怨家。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3.3.8.(23-25)
23)齊何泉止息?於何逕不通?世間諸苦樂,何處無餘滅?
24)若於是處所,眼耳及與鼻,舌身意名色,永滅盡無餘。
25)齊此泉止息,於斯逕不通,世間諸苦樂,是處無餘滅。
[所依經文] 雜阿含經6011329;別譯雜阿含經176328;經集蛇品9
1.雜阿含經601
薩羅小流注,當於何反流?生死之徑路,於何而不轉?世間諸苦樂,何由滅無餘?
眼耳鼻舌身,及彼意入處,名色滅無餘,薩羅小還流,生死道不轉,苦樂滅無餘。
2.別譯雜阿含經176
池水云何竭?有何流還返?世間之苦樂,何處都消盡?
眼耳與鼻舌,并及於身意,名色都消盡,如是池枯竭。
盡於諸結業,世間之苦樂,於斯盡無餘,亦無有還返。
3.雜阿含經1329
泉從何轉還?惡道何不轉?世間諸苦樂,於何而滅盡?
眼耳鼻舌身,及以意入處,於彼名及色,永滅盡無餘。
於彼泉轉還,於彼道不轉,於彼苦及樂,得無餘滅盡。
4.別譯雜阿含經328
云何池流迴?何處無安立?苦樂於何處,滅盡無有餘?
眼耳鼻舌身,意根為第六,此處池流迴,此無安立處。名色不起轉,此處得盡滅。
5.雜阿含經595
眼、耳、鼻、舌、身,第六意入處,若彼名及色,得無餘滅盡。
能知此諸法,解脫七比丘,貪有悉已盡,永超世恩愛。
6.PTS: SN, I, 015.Sarasuttaṃ
Kuto sarā nivattanti, kattha vaṭṭaṃ na vattati;
kattha nāmañca rūpañca, asesaṃ uparujjhatī”ti.
Yattha āpo ca pathavī, tejo vāyo na gādhati;
ato sarā nivattanti, ettha vaṭṭaṃ na vattati;
ettha nāmañca rūpañca, asesaṃ uparujjhatī”ti.
7. Sn.1. 9. Hemavata-sutta 雪山〔夜叉〕經
泉從何轉還?惡道何不轉?世間諸苦樂,於何而滅盡?
Kuto sarā nivattanti, kattha vaṭṭaṃ na vattati;
kattha nāmañca rūpañca, asesaṃ uparujjhatī”ti.
眼耳鼻舌身,及以意入處,於彼名及色,永滅盡無餘;
於彼泉轉還,於彼道不轉,於彼苦及樂,得無餘滅盡!
Yattha āpo ca pathavī, tejo vāyo na gādhati;
ato sarā nivattanti, ettha vaṭṭaṃ na vattati;
ettha nāmañca rūpañca, asesaṃ uparujjhatī”ti
8.Enomoto 1994,
kutaḥ sarā nivartante kutra vartma na vartate |
kutra duḥkhasukhaṃ loke niḥśeṣam uparudhyate ||
cakṣuḥ śrotraṃ tathā ghrāṇaṃ jihvā kāyo manas tathā |
yatra nāma ca rūpaṃ ca niḥśeṣam uparudhyate ||
tataḥ sarā nivartante tatra vartma na vartate |
tatra duḥkhasukhaṃ loke niḥśeṣam uparudhyate ||

23-1)云何為泉?謂六觸處。何以故?譬如泉池能生諸水,水所繫屬,堪任觸用。又能存養男女大小,下及禽獸,乃至一切未盡枯竭。六內觸處,亦復如是。一切愚夫,六境界觸之所觸用,又能存養,乃至是中諸貪愛水,未盡枯竭。
[]什麼是泉?這是譬喻生命體上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處的事情。為什麼以泉譬喻六觸處?譬如泉池能湧出來很多的水,屬於泉池的水堪任碰觸、受用。泉池湧出來的水,又能夠使令衆生能生存、能長養,能存養男、女,或者大人,或者是小孩,下及到禽獸,乃至一棵樹、一朵花,都需要有水的長養,乃至到一切的生物,只要本身沒有枯竭,就需要水的長養。六內觸處也是這樣子。一切愚夫都願意這樣觸,希望從色聲香味觸法上得到喜樂,內心裏面有這種好樂,所以就這樣散亂。從色聲香味觸法上得到喜樂的時候,能使令生命體能繼續存在下去。就是悅意觸能使令身體諸根得到長養。日常生活一切事情,都是不能離開六觸處。六觸處是泉,發出來貪愛煩惱,就是泉裏面流出水,水譬喻貪愛的煩惱。不遇見三寶、佛法的時候,水是沒有辦法枯竭,一直是存在,就像泉裏面湧出水似。
《披尋記》六四七頁:
水所繫屬堪任觸用等者:水所攝故,名所繫屬。身根所取,堪任受用,是名觸用。或飲食已,壽命得存,是名存養。
[]水所繫屬堪任觸用等者:泉是水所攝,一切生物都是水所攝。而且能為身體所領受而發生作用,叫做觸用。或者說觸用,和存養的意思相同。飲食水以後,壽命得存,是名存養。
《披尋記》六四七頁:
六內觸處亦復如是等者:六內觸處,譬如泉池;能生貪愛,譬能生水。一切愚夫,六境界觸,譬如水所繫屬。云何名為六境界觸?謂色乃至法為緣,所生諸有漏觸。一切愚夫貪愛為緣,即於此觸喜樂受用,名所觸用。由喜樂故,便能長養諸根大種,名能存養。

23-2)云何為逕?逕有二種,一煩惱逕,二者業逕。此中逕者,意明因義。
[]什麼是徑?徑是人行道,徑有二種,一個是煩惱徑,二是業徑。這二種道,從這條道路能到果報。六觸處是個果報,由煩惱和業招感來,所以說徑有二種。這裡的徑,就是六觸處的因。為什麼會有六觸處?由這兩種因得來。得來六觸處之後,又會發出來這兩種徑,將來再得果報。

23-3)云何苦樂?謂或於現法六種觸處為緣所生,或安受受所攝,或不安受受所攝。或於後法煩惱攝持妙行惡行為緣所生,或安受受所攝,或不安受受所攝。
[]什麼是苦樂?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上面有六種觸處,就是有眼耳鼻舌身意。內六觸和外六觸處相接觸的時候,就生出來苦、或者樂。安受,就是平安,令人滿意的覺受,這就是喜受。若在第六識來說,就是喜受。受所攝,就是前五識,前五識也是屬安受,就是樂受。或者說,前五識滿意的受叫作樂受,第六識滿意的受叫喜受。這個樂受和喜受是相似、是同類,所以叫作受所攝。或者說身心是受所攝,喜受、樂受是心所法,但是也有心、有身體,還有其他的諸相關的事情,就叫做受所繫屬。或是不安受受所攝,不安就是苦惱的境界,在第六識叫做憂受,前五識受叫做苦受,這是不安的受受所攝。或是將來的色受想行識,屬於煩惱,不是無漏。以福行、不動行的妙行,惡行為緣所生,或者是安受受所攝,或者不安受受所攝。

23-4)於何處所,如是六處及名色等,無餘滅盡?謂無餘依涅槃界中。若諸異生,泉逕苦樂,一切無缺,亦未有捨。若諸有學,缺而未捨。若諸無學,逕及當來所有苦樂,亦缺亦捨,不復現行。泉及現法所有苦樂,亦缺亦捨,有餘依故,猶復現行。是故無餘涅槃界中,說彼一切無餘盡滅。
[]到什麼境界,如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處,及名色等有漏的果報,能夠沒有殘餘的、全部的滅盡呢?就是苦諦,什麼時候能夠滅盡呢?就是最後得無餘涅槃的時候,有漏的色身就全部滅盡。假設這個人是凡夫,泉是具足,徑也是具足。六觸處是具足,煩惱徑和業徑也是具足。或者受苦、或者受樂,也是具足,都沒有缺少,也不能捨。因為沒有修學聖道,樂不能捨,苦惱也不能捨。若是諸有學泉、徑、苦樂,有所缺、不具足,但是也沒有完全棄捨。若是已經得到四果阿羅漢的無學的聖人,六觸處發出來的煩惱徑和業徑沒有,不再有煩惱,也不再造生死業。因為他遇見一切境界,內心不虛妄分別,所以沒有徑,當來的所有的苦樂也完全沒有,也不再有這種活動。阿羅漢還是有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也是有苦、有樂。若入定的時候,這些由觸而來的苦樂沒有,所以亦缺亦捨。但是,出定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也還是有苦樂,所以叫做猶復現行。因為阿羅漢沒有入無餘涅槃,現在的生命體還在,雖然是沒有煩惱、業,但是果報還存在,叫做有餘依。依,指生命體,還是存在。是故無餘涅槃界中,說彼一切有漏的惑業苦完全都息滅,只是真如的境界。
《披尋記》六四八頁:
若諸異生至亦未有捨者:謂諸異生煩惱具縛,是名無缺。諸纏現行,名未有捨。
若諸有學缺而未捨者:謂彼六種有學聖者,從預流果乃至第六阿羅漢向,由不具縛,故名為缺。修所斷縛,猶復現行,是名未捨。
[]由不具縛,故名為缺。因為見煩惱斷除,愛煩惱也斷除多少,不具足,故名為缺。修道所斷的煩惱還存在,就是初果還有欲界的愛煩惱沒斷,乃至到色界、無色界的這些愛煩惱也沒有斷,猶復現行,是名未捨。
《披尋記》六四八頁:
若諸無學至猶復現行者:此說有餘依位無學阿羅漢果煩惱及業,苦因永盡,永不現行,是名亦缺亦捨。又於煩惱所攝當來苦果亦不更生,是名不復現行。內六觸處,及彼隨緣所生苦樂,於現法中,由心解脫及慧解脫,貪愛無明皆永斷滅,說名亦缺亦捨。然六觸處及與苦樂未任運滅,是故說言猶復現行。
[]若諸無學至猶復現行者:此說有餘依位無學阿羅漢果,煩惱和業是苦因,苦因永久沒有,永不現行,是名亦缺、亦捨。又於煩惱所攝當來苦果也沒有。永不現行,是指現在不現行。將來也不更生,是名不復現行。現在阿羅漢還有六觸處,及由內外六觸為因緣所生苦樂。由於戒定慧的力量,慧解脫、心解脫,貪愛無明皆永斷滅,說名亦缺亦捨。但事實上,眼耳鼻舌身意還在,若不入定的時候,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也還是有苦樂,所以叫做猶復現行。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略顯示於現法中因及苦樂,於後法中因及苦樂,於無餘依涅槃界中皆悉永滅。當知是名此略義。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略顯示於現法中因及苦樂,於後法中因及苦樂,這二種苦樂於無餘依涅槃界中皆悉永滅,當知是名此中略義。略義其中一個就是聖道,雖然沒入無餘涅槃,但是在心解脫、慧解脫的境界裏面,也等於是入涅槃,一切的苦樂都不現前。

3.3.9.(26-30)
26)誰能越暴流?誰能超大海?誰能捨眾苦?誰能得清淨?
27)正信越暴流,無逸超大海精進捨眾苦,智慧得清淨。
[所依經文]雜阿含經60313261329;別譯雜阿含經325;經集蛇品10
1.雜阿含經603
云何度諸流?云何度大海?云何能捨苦?云何得清淨?
信能度諸流,不放逸度海,精進能除苦,智慧得清淨。
2.雜阿含經1326
以何法度流?以何度大海?以何捨離苦?以何得清淨?
以信度河流,不放逸度海?精進能除苦,以慧得清淨。
3.雜阿含經1329
何法度諸流?以何度大海?云何捨離苦?云何得清淨?
正信度河流,不放逸度海,精進能斷苦,智慧得清淨。
4.別譯雜阿含經325
誰渡於駛流?誰渡於大海?誰能捨離苦?誰得於清淨?
信能渡駛流,不放逸渡海,精進能離苦,智慧能清淨。
5.PTS: Sn, 032. Āḷavakasuttaṃ
Kathaṃ su tarati oghaṃ, kathaṃ su tarati aṇṇavaṃ;
kathaṃ su dukkham acceti, kathaṃ su parisujjhati”.
Saddhā tarati oghaṃ, appamādena aṇṇavaṃ;
vīriyena dukkham acceti, paññāya parisujjhati”.

27-a)今此頌中,云何正信能越暴流?謂如有一,為欲了知諸欲過患,聽佛所說若弟子說所有正法,聞是法已,獲得正信,便生欲樂。為斷事欲及煩惱欲,遂能棄捨居家事欲,正信出家,往趣非家。既出家已,為欲斷除煩惱諸欲遠離而住,彼由熾然勤精進故,乃至修習正思惟故,斷煩惱諸欲,得離欲定地。如是正信為依為導,便能越度諸欲暴流。
[]今此頌中,什麼是正信能越暴流?譬如有一個人,為了想要明白欲的過患,色聲香味觸的過患,所以,來到三寶的地方聽佛說法,或者聽佛的弟子講說所有的正法,就是苦集滅道。聞是法已,得到一個對於佛法的正信,就從佛法裏邊生希望心,生歡喜心。因為知道欲是有過患,就想遠離過患,所以為求斷滅事欲的過患,及煩惱欲的過患,就能夠棄捨在家的這些欲的事情。因為對苦集滅道有信心,所以遠離煩惱家,來到沒有煩惱的地方,就是寺廟。既然出家以後,把家的這些欲棄捨,事欲是斷滅。但是煩惱欲還在,所以遠離一切修道的障礙,在修道無障礙的境界裏面居住。他努力精進地修學佛法,乃至到內心正思惟,修習四念處,由於正思惟的原因,對於色聲香味觸愛著的煩惱諸欲就能斷,成就離欲定地,就是遠離欲的煩惱。什麼叫作離欲定地?就是四禪。因為欲界定沒能離欲,未到地定也沒能離欲,還是有欲。若離欲,那就是超越未到地定,達到色界四禪。得到色界定,就是超越欲界的欲,就把欲界的欲暴流超越,從欲裏面跳出來,解脫欲。如是像前面說的,這個人從佛、或者是佛弟子那裡,聽聞正法,得到正信以後,以正信為依止、為導,便能越度諸欲暴流。
《披尋記》六四九頁:
為斷事欲及煩惱欲等者:七攝受事名為事欲,為斷此故,正捨家法,趣於非家。欲貪分別名煩惱欲,為斷此故,居遠離處,修習對治。由二種欲皆遠離故,名能越度諸欲暴流。

27-b)云何無逸能超大海?謂於彼定終不愛味,乃至亦無堅著安住,唯除為證諸漏盡智,專注其心。由此定心清淨鮮白,正直調柔,於四聖諦能入現觀,乃至證得諸漏永盡。如是由不放逸為依為導,能斷色、無色繫二有暴流,及斷一切無明與見二種暴流,是故名為超渡大海。
[]什麼是無逸能超大海?得離欲定的那個修行人,對於所得的定,一開始可能有愛味,到最後,終究是不愛味、不執著定的境界。雖然入定,但是不堅固地執著。為什麼?因為,用四念處,觀察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還是苦、空、無常、無我,所以就不愛味、不堅著安住。但是有例外,除了為求證得諸漏盡的智慧,就是證悟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這個時候要專注其心,需要入定、堅著安住,才能夠成就。已經得到四禪的人,對於禪不愛味,叫做不放逸。由於在四禪的時候,內心是清淨、鮮白、正直調柔。因為修四念處觀,對於禪不執著,所以入定的時候,心是清淨、鮮白、正直、調柔。在四禪裏面,對於苦集滅道四諦,內心分明,決定無疑,就是諦現觀。在四禪裏面修諦現觀,能得聖道,初果、二果、三果,乃至證得所有的見煩惱、愛煩惱完全地消滅,諸漏永盡。由於這位修行人,不愛著禪定的輕安樂。所以,不放逸,繼續地修學聖道,以不放逸為依止處,以願力為導,能斷色界、無色界所屬的一切煩惱,就是色有、無色有裏邊,煩惱的暴流。由於修諦現觀,這兩種流也超越。斷一切無明和見,這兩種暴流。欲流和有流,已超越,現在,斷無明流、斷見流。見,就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是見暴流。無明流,就是根本的執著我、我所。是故名為超渡大海。
《披尋記》六四九頁:
謂於彼定終不愛味等者:謂若定心,猶為愛、慢、見、疑、無明等諸煩惱之所染汙,未名圓滿清淨鮮白。如〈修所成地〉說。(陵本二十卷十三頁)今由無逸思惟彼彼煩惱過患,故不愛味乃至亦無堅著安住。由此定心離下地染,故名清淨。離自地染,故名鮮白。安在上捨,故名正直。隨意自在,故名調柔。
[]謂於彼定終不愛味等者:雖然得到色界四禪,但是,有愛著心、有高慢心、有邪知邪見、有疑,還有無明等諸煩惱之所染污,是未名圓滿清淨鮮白。如〈修所成地〉說。得到初禪的時候,就沒有欲界的染污心。得到二禪,就沒有初禪的染污心,這樣叫離下地染,故名清淨。離自地染,故名鮮白。安住上捨,故名正直。隨意自在,故名調柔。

27-c)云何精進能捨眾苦?謂如有一,有學見迹作是思惟:我應當證三界離欲,諸結永盡。便臻遠離,於彼勇猛精勤而住,不多安止貪欲纏心。又能如實了知現在諸欲貪纏所有出離,於貪欲蓋淨修其心,遂能斷滅諸貪欲纏,及貪欲纏為緣所生心諸憂苦。如貪欲蓋,乃至疑蓋,當知亦爾。如是精進為依為導,能捨眾苦。
]什麼是精進能捨衆苦?譬如有一類人,已經得到初果以上的聖人,見迹就是見道,見到苦集滅道四諦,內心這樣思惟:我應該證悟欲界、色界、無色界的離欲的境界,不但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所有的煩惱都應該滅除。這樣思惟以後,採取行動,達到遠離的境界。在遠離境界中,勇猛精勤地修學聖道而住。因為沒有斷煩惱,貪欲現起的時候,能覺悟,不多安止。這位有學見迹的聖人,又能如實的了知如何從現在的貪欲煩惱中,解脫出來。對貪欲的煩惱,用四念處清淨自己的心,遂能斷滅諸貪欲纏,及貪欲纏為緣所生的內心種種的憂苦。如貪欲蓋,乃至對佛法僧三寶有所疑,對於苦集滅道有所疑的障礙,當知也是可以出離。如是精進為依、為導,能棄捨一切的苦惱。
《披尋記》六五○頁:
又能如實了知現在諸欲貪纏所有出離等者:如〈抉擇分〉說:心清淨行苾芻,由三種相遍知其心:一、雜染愛樂相,二、雜染過患相,三、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陵本五十一卷十二頁)由此三相,能如實知雜染出離。今說貪等五蓋所有出離,能如實知,當知亦爾。
[]又能如實了知現在諸欲貪纏所有出離等者:如〈抉擇分〉說:心清淨行苾芻,由三個相貌可以全部地知道染污心。第一、雜染愛樂相。開始用功修行的人,內心憶念五欲的事情,覺知不對,修不淨觀,沒成功,心很快地又回到雜染,所有的貪心、瞋心都是這樣。第二、雜染過患相。這位修行人思惟雜染的過患,常常起貪欲心、瞋恨心、昏沈、睡眠、疑惑這一切煩惱,對自己也沒有利益,對他人也沒有利益,能自害、能害他、能俱害,能有現法罪、能有後法罪、現法後法罪。這樣思惟諸欲的過患相,厭離心就生起來。第三、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繼續修四念處,心就得調伏。由此三相,能如實知雜染出離。今說貪等五蓋所有出離,能如實知,當知亦爾。

27-d)云何智慧能得清淨?謂彼除滅能染污心,乃至能障究竟涅槃五種蓋已,即依未至,安住未至。如先所得苦、集、滅、道諸無漏智,於諸苦中思惟真苦,乃至於道思惟真道,便得無餘三界離欲,諸漏永盡。如是由先所得智慧為依為導,能證清淨。
[]什麼是智慧能得清淨?五蓋能染污自己的心,令心不清淨,能障礙得究竟涅槃。這位修行人,消除這五蓋之後,就表示得到未到地定。進一步,他依未到地定,安住在未到地定。得初果的時候,已經成就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現在在未到地定,由這樣的四聖諦智慧,繼續思惟色受想行識是苦,思惟真實是苦,愛是集,苦集滅這是真滅,乃至聖道是真實的聖道,能解脫一切苦。這樣思惟的時候,就能夠沒有剩餘,三界所有的欲都能夠遠離。所有的見煩惱、愛煩惱,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完全的消滅。這樣子修行的人,由在先時初果的時候,所得到的智慧為依,就是苦集滅道的智慧為依、為導,繼續努力地修四念處觀,能得四果阿羅漢,諸漏永盡,得到心解脫、慧解脫的清淨。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頌中,略顯異生先已離欲,後於聖諦現觀清淨;及顯有學於諸聖諦現觀為先,離欲清淨。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於此頌中,略顯異生先已離欲,後於聖諦現觀清淨。就是正信越暴流,先已離欲。於聖諦現觀清淨,就是無逸超大海。及顯有學於諸聖諦現觀為先,離欲清淨。就是精進捨衆苦,智慧得清淨。及顯有學,已經得到見道。於諸聖諦現觀為先,最後得到離欲清淨。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28)誰超越暴流,晝夜無惛昧於無攀無住,甚深無減劣?
29)圓滿眾尸羅,具慧善安定內思惟繫念,能度極難度。
30)諸欲想離染,亦超色界結彼無攀無住,甚深無減劣。
[所依經文] 雜阿含經1269131613261329;別譯雜阿含經178315328;相應部一,有偈篇第二天子相應15,第十夜叉相應12
1.雜阿含經1269
誰度於諸流,晝夜勤精進,不攀亦不住,何染而不著?
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內思惟繫念,度難度諸流。
不樂於欲想,超越於色結,不繫亦不住,於染亦不著。
2.雜阿含經1316
誰度於諸流,晝夜勤不懈,不攀無住處,云何不沒溺?
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內思惟正念,能度難度流。
不染此欲想,超度彼色愛,貪喜悉已盡,不入於難測。
3.雜阿含經1326
誰能度諸流?晝夜勤方便,無攀無住處,孰能不沈沒?
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正念內思惟,能度難度流。
不樂於五欲,亦超度色愛,無攀無住處,是能不沒溺。
4.雜阿含經1329
云何度諸流?日夜勤方便,無攀無住處,而不溺深淵?
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如思惟繫念,是能度深淵。
不樂諸欲想,亦超色諸結,無攀無住處,不溺於深淵。
5.別譯雜阿含經178
都無所緣攀,又無安足處,甚深洪流中,誰能不沈沒?誰有勤精進,能度瀑駛流?
淨持於禁戒,修智及禪定,觀察內身念,難度而得度。
得離於欲結,出過色有使,盡於歡喜有,如是能履深,而不為沒溺,能度瀑駛流。
6.別譯雜阿含經315
云何度駛流?晝夜恒精進,如此駛流中,濤波甚暴急。
無有攀挽處,亦無安足地,誰能處深流,而不為漂沒?
一切戒完具,定慧充其心,思惟內心念,此能度難度。
除去於欲想,度有結使流,盡於喜愛有,處深不沈沒。
7.別譯雜阿含經328
云何修善法,晝夜不懈怠?云何度駛流,無有安足處,亦無所攀緣,處深不沈沒?
一切戒無犯,智慧具禪定,思惟眾過患,具足於念力。
此能度難度,遠離欲和合,捨諸有結使,盡於歡喜有,如是人名為,處深不沈沒。
8.PTS: SN, I, 053. Candanasuttaṃ
Kathaṃ su tarati oghaṃ, rattindivamatandito;
appatiṭṭhe anālambe, ko gambhīre na sīdatī”ti.
Sabbadā sīlasampanno, paññavā susamāhito;
āraddhavīriyo pahitatto, oghaṃ tarati duttaraṃ.
Virato kāmasaññāya, rūpasaṃyojanātigo;
nandīrāgaparikkhīṇo, so gambhīre na sīdatī”ti.
9.Enomoto 1994
ka etam oghaṃ tarati rātriṃdivam atandritaḥ |
anālambe 'pratiṣṭhe ca ko gambhīre na sīdati ||
sarvataḥ śīlasaṃpannaḥ prajñāvān susamāhitaḥ |
adhyātmacintī smṛtimāṃs taratīmaṃ sudustaram ||
viraktaḥ kāmasaṃjñābhyo rūpasaṃyojanātigaḥ |
anālambe 'pratiṣṭhe ca sa gambhīre na sīdati ||

28)今此頌中,云何暴流?所謂四流: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云何無攀無住?所謂諸愛永盡、離欲、寂滅、涅槃及滅盡定。所以者何?所言攀者,諸煩惱纏;所言住者,煩惱隨眠。於彼處所,二種俱無;是故說言無攀無住,此謂涅槃無攀無住。又想名攀,受名為住。若於是處二種俱無,即說彼處無攀無住;如是顯示,滅受想定無攀無住。今此義中,意取滅定。
[]今此頌中,什麼是暴流?就是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這四種流。欲流,就是欲界的愛染。有流,就是色界、無色界有禪定的人對禪定的愛染。見流,就是五種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五種見叫見流。無明流,就是欲流、有流、見流的原因,因為有無明才有這麼多的煩惱。超越暴流,就是超越這四種流,只有得阿羅漢果。什麼是無攀無住?所謂諸愛永盡、離欲、寂滅涅槃及滅盡定。不希望、不尋求在未來有什麼如意的事情,叫做愛盡。對於現在所受用的喜樂的欲,沒有,叫作離欲。諸愛永盡、離欲,都是指愛,其餘的煩惱就是見煩惱,我見、我慢這些煩惱息滅,就叫作寂滅。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消除,是阿羅漢果,但是生命體還存在,叫做依,若是身體也寂滅,有漏的惑業苦完全息滅,就叫做涅槃。為什麼?所說的攀,是指煩惱的活動,煩惱活動的時候,纏繞心,令心不自在、不清淨。所說的住,是指煩惱的種子,在微細的心識裏面睡眠,潛藏在那裏不活動。在那個地方,煩惱的種子、煩惱的現行這二種都沒有,是故說言無攀無住。這是說阿羅漢得到涅槃,才有這無攀無住的境界。又這個修行人,內心取著一切相,叫做想,這樣的想,也叫做攀。心在境界上住的時候,就有感覺,就叫做受,就是住。想、受就是攀、住。若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內心不取一切相,不住在一切法上,就叫做無攀無住。這樣表示,這位修行人進入滅受想定的時候,就是無攀無住。現在這個頌文上的意思,是指滅盡定。滅盡定,是通於三果聖人和四果聖人,都能成就滅盡定。涅槃要到阿羅漢以後才能入涅槃,三果還不能。無攀無住,叫無減劣。劣是沒有力量,道力不成就,不能達到無攀無住。減,滅盡定三果聖人能夠成就,但是四果更圓滿,無減就是圓滿。

29)云何圓滿眾尸羅?謂善安住身語律儀,修治淨命。云何具慧?謂於苦聖諦如實了知,乃至於道聖諦,亦復如是。云何善安定?謂遠離諸欲,乃至具足安住第四靜慮;或第一有三摩鉢底。云何內思惟?謂於二十二處,數數觀察;言我今者,容飾改常,去俗形好,廣說如經。云何繫念?謂於二十二處數觀察時,依沙門想恒作恒轉,而現在前。由此因緣,為斷餘結,修四念住。云何能度極難度?謂一切結無餘斷故,能度最極難度有頂;彼非一切愚夫異生,可能度故。
[]什麼是圓滿眾尸羅?就是這個修行人,能善巧的安住在身律儀的清淨,安住於語律儀的清淨。賴以生存的這些眾多的因緣,都是合法,就叫做淨命。如果生存所需的這一些物品來的不如法,就叫做不淨命。什麼是具慧?對於苦集滅道四諦,能夠真實的了知。凡夫對於苦集滅道不是那麼明白,所以叫做聖諦,聖人才能明白、才能通達,初果聖人以上才有這種智慧。什麼是善安定?就是得到定,遠離欲界的欲,得到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或者具足第一有的三摩缽底,就是非非想定。什麼是內思惟?就是修觀。有二十二種境界,數數的觀察。怎麼觀察呢?就是我現在剃除鬚髮,棄捨在家人的形好,著糞掃衣,現出來出家相,所以叫容飾改常,去俗形好。廣說如經。什麼是繫念?在二十二處數數觀察的時候,限於沙門這個範圍這樣思惟,常警覺自己的心,這樣的想常常現前,在心裏面轉動。由這樣的因緣,為斷剩餘的煩惱,所以修四念住。什麼是能度極難度?欲界的煩惱斷滅,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也無餘,完全息滅,這樣能度極難度的有頂,能超過非非想定。這境界不是一切的凡夫能夠成就。
《披尋記》六五二頁:
謂於二十二處數數觀察等者:〈修所成地〉說:於四處所,以二十二相應審觀察。(陵本二十卷十三頁)繁不具引,即此二十二處應知。
[]謂於二十二處數數觀察等者:〈修所成地〉說:於四處所,以二十二相應審觀察。四個處所是什麼呢?第一處所,誓受下劣形相、威儀、眾具。決定接受出家人的形相、出家人的威儀、出家人的眾具,這叫做下劣的形相、下劣的威儀、下劣的眾具。形相,就是剃除鬚髮、著壞色衣,這個形相叫做下劣。威儀,就是棄捨驕慢心,拿著缽到聚落去乞食,這是下劣的威儀。出家人所需的眾具,從施主邊得來,這叫做下劣的眾具。第二處,就是要受禁戒,受出家人的戒條。第三處,決定精勤的修學善法,就是修學聖道。第四處,觀察自己沒得聖道的時候,有眾苦的隨逐。若沒得聖道,為三惡趣苦所隨逐。若在人間,有生老病死苦隨逐,愛別離苦隨逐,五取蘊苦就是苦。用二十二相來觀察這四處。
《披尋記》六五二頁:
依沙門想恒作恒轉而現在前等者:〈修所成地〉說,彼於如是四處,以二十二相正觀察時,便生如是如理作意:謂我為求如是事故,誓受下劣形相、威儀及資身具,誓受禁戒,誓受精勤常修善法,而我今者於四種苦,為脫何等?若我如是自策自勵,誓受三處,猶為四苦常所隨逐,未得解脫;我今不應為苦隨逐,未於勝定獲得自在,中路止息,或復退屈。如是精勤如理作意,乃得名為出家之想,及沙門想,乃至廣說。又愛、慢、見、無明、疑惑種種定中,諸隨煩惱不復現行,善守念住。(陵本二十卷十五頁)此中依沙門想,及斷餘結,修四念處,隨義應知。
[]依沙門想恒作恒轉而現在前等者:〈修所成地〉說,彼於如是四處,以二十二相正觀察的時候,自然的心裏面有這樣的正憶念。我為希求得聖道,決定出家,出家乞食,受下劣的資身具,受出家的戒,修三十七道品,這樣修行,對四種苦惱,我解脫那一個苦惱?若我這樣策勵自己、勉勵自己、鞭策自己不要懈怠。決定接受出家、受戒、精勤的修學聖道這三種事情。但是,沒有得聖道,四種苦還隨逐我,未能解脫這些苦。我今日不應為這四種苦隨逐,還沒有能得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不可以在中間停下來,或者是遇見困難的時候,退下來。像這樣精進,鞭策自己精進用功、如理的作意,這是出家人應該具足的思想,及沙門所具足的思想。乃至廣說。得定以後,還有愛煩惱、慢煩惱、見煩惱、無明煩惱、疑惑的煩惱。若能精進的修行,得到禪定以後,能夠修四念住,這些煩惱都不活動。能守護清淨心而不退失。此中依沙門想,及斷餘結,修四念住,隨義就會明白。

30)云何於諸欲想而得離染?謂於下分諸結,已斷、已知。云何超於色界諸結?謂於色繫上分諸結,已斷、已知。云何於無攀無住甚深中無有減劣?謂於無色界或已離欲或未離欲,已得非想非非想處,堪能有力入滅盡定。學與無學俱容有此,故不定言超無色結。
[]什麼是於諸欲想而得離染?就是對於五下分諸結,已斷、已知。什麼是超於色界諸結?就是屬於色界的上五分諸結,已斷、已知。斷惑證真就是已斷、已知。什麼是於無攀無住甚深中無有減劣?就是這個修行人對於無色界天、無色界定,或者是全部都離欲染。或者是沒有離欲,已經成就非非想定,但是有力量能夠入滅盡定。三果聖人就是滅除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的欲,就有能力、有力量能入滅盡定。有學的三果聖人可成就滅盡定,無學的阿羅漢果也可成就滅盡定。所以這段文只是說超色界結,沒能肯定、沒能明顯的說出來,這位修行人已經超過無色界天的煩惱,解脫無色界的煩惱,就是阿羅漢以上的境界。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頌中,略顯能得最究竟道,及顯能證第一住道。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頌中,簡要的顯示,這位修行人能得到究竟道,能得到阿羅漢道以上。及顯能證第一住道,就是滅盡定。當知是名此中略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