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流(11-13)
11)云何苾芻多所住,越五暴流當度六?云何定者能度廣欲愛而未得腰舟?
[解]出家人內心多數是安住在哪裏呢?如何越過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個暴流,當度第六個暴流?由眼根發眼識,流出來貪瞋癡,這就是暴流。出家人怎麼樣超越五個暴流?怎麼樣能夠渡過第六個暴流?什麼是已經得到定以後,能夠超越廣大的欲愛,但是沒有得腰舟?
[所依經文]雜阿含經1092;別譯雜阿含經31;相應部一,有偈篇第四惡魔相應25。
1.雜阿含經1092
多修何妙禪,而度五欲流?復以何方便,度於第六海?
云何修妙禪,於諸深廣欲,得度於彼岸,不為愛所持?
2.別譯雜阿含經31
比丘住何處,能度五駛流?六駛流亦過?入何禪定中,得度大欲岸,永離有攝縛?
3.
PTS: SN, I, 124. Māradhītusuttaṃ
Kathaṃ
vihārībahulodha bhikkhu, pañcoghatiṇṇo atarīdha chaṭṭhaṃ;
kathaṃ
jhāyiṃ bahulaṃ kāmasaññā, paribāhirā honti aladdha yo
tan”ti.
4.Enomoto
1994, no.1092
kathaṃ
vihārabahulo bhikṣuḥ pañcaughatīrṇas taratīha ṣaṣṭham
|
kathaṃ
dhyāyī vipulāṃ kāmatṛṣṇāṃ tīrṇo bhavaty
apratilabdhayoktraḥ ||
5.
Mahāvastu Avadāna-From Radhogovinda Basak: Mahāvastu Avadāna, 3
vols. Calcutta: Sanskrit College, 1968 (Calcutta Sanskrit College
research series LXIII), pgs. 371-378. (=Mvu, III, 281).
kathaṃ
vihārī bahulīha bhikṣu paṃcoghatīrṇo taratīha ṣaṣṭaṃ
|
kathaṃ
dhyāyī bahulī kāmasaṃjñā paribāhito bhavati alabdhagāḍhā
||
此因天女所問伽他。暴流有六,謂眼暴流能見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諸法。
[解]這是因為天女提出那麼多的問題,所以佛回答,暴流有六,哪六個呢?謂眼暴流能見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諸法。這是六根,從六根裏面流出六識,從六識流出來種種的煩惱,就像暴流,不容易過去。
12)身輕安心善解脫,無作繫念不傾動,了法修習無尋定,憤愛惛沈過解脫。
13)如是苾芻多所住,越五暴流當度六,如是定者能度廣,欲愛而未得腰舟。
[解]身輕安心善解脫,這是一個方法。無作繫念不傾動,這是一個方法。了法修習無尋定,這是個方法。憤恨、愛、惛沈,過去,就解脫。
[所依經文]雜阿含經1092;別譯雜阿含經31;相應部一,有偈篇第四惡魔相應25。
1.雜阿含經1092
身得止息樂,心得善解脫,無為無所作,正念不傾動。
了知一切法,不起諸亂覺,愛恚睡眠覆,斯等皆已離。
如是多修習,得度於五欲,亦於第六海,悉得度彼岸。
如是修習禪,於諸深廣欲,悉得度彼岸,不為彼所持。
2.別譯雜阿含經31
身獲柔軟樂,心得善解脫,心離於諸業,意不復退轉。
得斷覺觀法,得離瞋愛掉,得住此處住,能度五駛流。
并度第六者,作如是坐禪,能度大欲結,并離有攝流。
3.
PTS: SN, I, 124. Māradhītusuttaṃ
Passaddhakāyo
suvimuttacitto, asaṅkharāno satimā anoko;
aññāya
dhammaṃ avitakkajhāyī, na kuppati na sarati na thino [var] .
Evaṃvihārībahulodha
bhikkhu, pañcoghatiṇṇo atarīdha chaṭṭhaṃ;
evaṃ
jhāyiṃ bahulaṃ kāmasaññā, paribāhirā honti aladdha yo
tan”ti.
4.Enomoto
1994, no.1092
praśrabdhakāyaḥ
suvimuktacitto hy asaṃskurvan smṛtimān akopyaḥ |
ājñāya
dharmam avitarkadhyāyī kopaspṛhāstyānadoṣaiḥ viyuktaḥ ||
evaṃvihārabahulo
bhikṣuḥ pañcaughatīrṇas taratīha ṣaṣṭham |
evaṃdhyāyī
vipulāṃ kāmatṛṣṇāṃ tīrṇo bhavaty apratilabdhayoktraḥ
||
5.
Mahāvastu Avadāna-From Radhogovinda Basak: Mahāvastu Avadāna, 3
vols. Calcutta: Sanskrit College, 1968 (Calcutta Sanskrit College
research series LXIII), pgs. 371-378. (=Mvu, III, 281).
aññāya
dharmaṃ avitarkadhyāyī no rajyate no saratīha thīnaṃ |
evaṃvihārī
bahulīha bhikṣu paṃcoghatīrṇo taratīha ṣaṣṭaṃ ||
praśrabdhakāyo
suvimuktacitto smṛtimānakopyo apanītaṃāno |
evaṃdhyāyī
bahulī kāmasaṃjñā paribāhito bhavati alabdhagāḍhā ||
12-a1)佛聖弟子、有學見跡,於隨順喜眼所識色,不住於愛。於隨順憂眼所識色,不住於恚。於隨順捨眼所識色,數數思擇,安住於捨。彼設已生或欲貪纏,或瞋恚纏,或愚癡纏,三身為緣所謂喜身、憂身、捨身,而不堅著,乃至變吐。由是因緣,於屬三身諸煩惱纏,得不現行,輕安而住,如是名為得身輕安。而未能得心善解脫,由彼隨眠未永斷故。
[解]佛聖弟子,在有學裏面,若是見跡、見道,就是初果聖人如何安住正念?眼所了別的色,能令人生歡喜心,叫做隨順喜眼所識色。這個修行人不生於愛,因為觀察色是苦、空、無常、無我,不值得生愛,所以不住於愛,叫做正念。眼所識色,隨順你的憂,令內心憂愁。這個修行人心裏面不恚,因為觀察色是苦、空、無常、無我,使令心安住在第一義諦,安住在聖道,不在塵勞的境界上虛妄分別。這樣住於正念,不生恚心。眼所識色,心也不生喜愛,也不生憂恚。這個修行人不隨順原來的執著心,數數思擇安住於捨,這個捨是清淨,與聖道相應的捨,就是不執著。假設他已經生起煩惱,或者是欲界的貪纏,或者是瞋恚纏,或者是愚癡纏,不知道色是緣起,是苦、空、無常、無我,沒有這樣的正念,就是愚癡。貪瞋癡的煩惱,以三身為它生起的緣。哪三身?由於喜身生貪纏,憂身生瞋纏,捨身生愚癡纏。對於憂、喜、捨的境界,不堅著,就是不起欲貪纏、瞋恚纏、愚癡纏。若生起,也不堅著,能夠把它調伏。乃至到變吐。什麼是變吐?由變而吐。就是修四念處觀,把煩惱的種子消滅,就名為吐。因為隨順煩惱的活動,所以一直地增長煩惱種子的力量。現在轉變,修四念處,就是損減、消滅煩惱和種子的力量,所以叫做吐。由於住正念、修律儀這些因緣,對於繫屬於喜、憂、捨這三身的種種煩惱纏,得以不活動,內心輕安而住,但是沒得心善解脫。為什麼沒得到心善解脫?由於彼煩惱隨眠未能永遠斷除,所以還沒得心善解脫。
《披尋記》六三三頁:
於隨順喜眼所識色等者:此中意說依耽嗜喜,依耽嗜憂,依耽嗜捨,名喜憂捨。云何依耽嗜喜?謂於眼所識色,可喜、可樂、可意、可愛,能引起欲染可染著,或由得現所得,或由隨念先時所得,而生於喜,如是相喜,名依耽嗜喜。云何依耽嗜憂?謂於眼所識色,可喜可樂,乃至可染,或由不得現所得,或由隨念先時所得,若已過去,若盡若滅,若離若變,而生於憂,如是相憂,名依耽嗜憂。云何依耽嗜捨?謂愚癡無智無聞異生,於眼所識色,顧戀於捨,執著諸業,趣向於色,依止於色,不捨於色,不超過色,於此中捨,是名依耽嗜捨。此如《顯揚論》說。(顯揚論五卷十頁)佛聖弟子,於此依耽嗜喜心生厭離,是故說言不住於愛。於此依耽嗜憂心生憂離,是故說言不住於恚。於此依耽嗜捨心生厭離,是故說言數數思擇安住於捨。此安住捨,謂出離捨應知。
[解]於隨順喜眼所識色等者:此中意說依耽嗜喜,依耽嗜憂,依耽嗜捨,名喜憂捨。不修學聖道的人,內心裡面的境界,就是這三個差別,就是喜憂捨,就是貪瞋癡活動。怎麼叫作依耽嗜喜?依,就是隨順。凡夫隨順由愛而生喜,由喜而生愛這境界。就是對於眼所了別的色,若是可喜、可樂、可意、可愛,能隨順你的意,能令你生愛著心。若這樣隨順,能引起內心的欲染,欲染是所染著,能令心可以生起染著。或者由於得現前所得,或者隨回憶過去時候,所得到的這些色,也會生歡喜。如是相貌的喜,名依耽嗜喜。什麼是依耽嗜憂?對於眼所識色,可喜、可樂,乃至可染,或者由不得現前所得,或由隨回憶過去時候,所得到的這些色,已經過去。先時所得,逐漸地在盡,或者完全沒有,就是滅。若是和你分離,或是沒有分離,但是有變化,而生於憂。如是相貌的憂,名依耽嗜憂。什麼是依耽嗜捨?愚癡無智慧,沒有聽聞佛法的異生凡夫,對於眼所識色,顧戀於不是喜愛和不是憂的捨,內心有執著。用執著心,有很多的行動,還是傾向於色,依止留戀色,不能棄捨色,不能超過色,這樣的捨叫作耽嗜捨,就是境界雖然屬於中庸性,但是心還是執著,這叫依耽嗜捨。如《顯揚論》說。得聖道的弟子,對於此依耽嗜喜,內心厭離那個境界,是故說言不住於愛。對於此依耽嗜憂,厭離自己生瞋心,是故說言不住於恚。對於此依耽嗜捨,心生厭離,不執著,是故說言數數思擇安住於捨。此中安住的捨,是出離捨,不是那個執著的捨。
《披尋記》六三四頁:
彼設已生或欲貪纏等者:謂由依耽嗜喜、或憂、或捨,三身為緣,現在已生貪瞋癡纏,佛聖弟子不堅執著,或永棄捨,令諸纏斷,或永變吐,令隨眠斷。由是說言:而不堅著,乃至變吐。
[解]彼設已生或欲貪纏等者:依耽嗜喜、耽嗜憂、耽嗜捨,因為有喜憂捨這三身的緣,現在已經生起貪瞋癡的煩惱。佛聖弟子不會很堅固地執著,執著這色聲香味觸是可喜、是可恨、是捨,不執著這個事情。或永遠棄捨貪瞋癡的纏,就是令諸纏斷而不相續。或是永遠變吐,就是令種子斷。修四念處,修無我觀,達到寂滅境界的時候,就有斷種子的力量。由是說言:而不堅著,乃至變吐。
12-a2)彼於後時,又能永斷屬彼隨眠,即於屬彼諸煩惱中,遠離隨縛,如是乃名即於三身貪、瞋、癡所,心善解脫。如於眼所識色,乃至於身所識觸,當知亦爾。如是已斷五下分結
,越五暴流,謂越眼暴流能見諸色,乃至越身暴流能覺諸觸。
[解]他在後來繼續努力地修行,能永斷繫屬於煩惱的隨眠,就是繫屬於彼貪瞋癡煩惱中的種子,那個種子長時期地隨逐、繫縛你,現在遠離,種子息滅。這樣才稱為在三身喜憂捨所生起的貪瞋癡這個地方,心能解脫。內心解脫貪瞋癡的現行,以及貪瞋癡的種子,這時候就是心善解脫。如前面說的眼所識色是這樣,耳所識聲,乃至身所識觸,當知也是這樣,也有喜憂捨,也有貪瞋癡纏,也要安住正念,也有修律儀,也有心善解脫。像前面說的行者,已斷除五下分結,就是身見、戒禁取見、疑、欲界貪、瞋這五種煩惱,能夠令眾生在欲界裡生存,所以叫作五下分結。現在斷五下分結以後,不向外攀緣,所以在眼耳鼻舌身這五個暴流超越。超越眼暴流,能見諸色是苦、空、無常、無我。乃至越身暴流,能覺諸觸是苦、空、無常、無我,心裏面就不攀緣它。
12-b1)如是越度五暴流已,餘有第六意暴流在。為當越度,復修無作、無動、繫念。云何無作?謂於涅槃心生願樂,不為我慢之所傾動,無所思惟,亦無造作。又不為彼計我、我所當來是有,乃至我當非想非非想等之所傾動,無所思惟,亦無造作。
[解]這樣越度五暴流之後,其餘還有第六意暴流存在,為了將來能越度,又修無作、無動、繫念,這三個方法。如何修無作?就是對於阿羅漢所得的涅槃,內心生歡喜心、生希望心、生欣慕心,有這樣的願望的時候,就不為我慢所傾動。什麼是不為我慢心所傾動?無所思惟,亦無所作,這叫不為我慢之所傾動。無所思惟,到這個地方是離心緣相,心不動,所以叫亦無造作。修無作,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有涅槃的願望,就是生歡喜心,願意得涅槃,這是願。不為我慢之所傾動,這個是行,就是觀。這是由無我慢,名為無作。又這位修行人不在色受想行識上,執著有我、我所。若是執著有我,說我是常住不變,將來還是有我的存在。現在不執著有我,也不就不會說當來還有我。乃至,也不會想我將來會得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定等虛妄分別。無所思惟,所以也不會有我的思惟,也不會有我的創造。那麼這是由無我執,修無我觀,名為無作。這樣,由無我慢、由無我執,名為無作。
《披尋記》六三四頁:
復修無作無動繫念者:此中無作,謂無餘依滅,於此位中,不作現在諸業煩惱所依處故。如《集論》說,(集論五卷十五頁)。言無動者,謂一切相皆遠離故。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三卷二十一頁)餘如下解釋。
[解]復修無作無動繫念者:此中無作,就是無餘依滅。餘依滅,就是得阿羅漢,還剩餘色受想行識,還沒有滅,現在也滅。在不生不滅的境界,離一切相境界,沒有煩惱和業的活動。這一念心不再作為業、煩惱的所依處,這叫做無作。這是《集論》的解釋。言無動者,就是一切相皆遠離故。動,就是一切相,就是色受想行識中,有憂喜捨這些相,現在沒有這些相,所以叫無動。
12-b2)云何無動?謂不為彼上分諸結纏繞其心,無動、無變,亦無改轉。又於隨一寂靜諸定,不生愛味、戀慕、堅著。
[解]什麼是無動?那位越度五暴流的行者,已息滅五下分結。現在,不為彼五上分諸結纏繞其心,色界、無色界是上分,也是有五種煩惱,就是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這五種。成就色界、無色界定的人,出定以後,若回想這個定怎麼可愛,這就是愛,這就是掉舉。高慢,我得這麼高的禪定,你們都沒得,你們都不如我。無明,不知道根本無我,一切法都是苦、空、無常、無我,還沒有這種智慧,所以叫無明。無動,就是這個修行人,觀察苦、空、無常、無我,把五上分結調伏,所以沒有上分諸結纏繞其心,所以心就不動,不被五上分所動,就是無動。什麼是無變?就是不愛著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對於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識無邊乃至非非想定,種種境界,心不會隨轉而變動。什麼是無改轉?就是永遠捨離六趣不同的轉生。因為見煩惱、愛煩惱完全解脫以後,不會忽然間從天上又跑到人間,人間又跑到三惡道,從三惡道又回到人間,不會有這樣變動。又這個修行人用四念處來調伏的時候,不管色界四禪乃至無色界的四空定中的任何一個定,不愛著那個滋味,不戀慕、堅著。
《披尋記》六三五頁:
不生愛味戀慕堅著者:〈三摩呬多地〉說:唯聞初靜慮等所有功德,於上出離不了知故,入彼定已便生愛味、戀著、堅住,是名愛味相應靜慮等定。(陵本十二卷三頁)翻彼應知說名無動,不為愛味煩惱所動亂故。
[解]不生愛味戀慕堅著者:〈三摩呬多地〉說:這修行人最初只是聽說初靜慮、二靜慮乃至非非想定的功德。沒有聽說四禪八定還有過失,應該從這過失裏面解脫出來,這件事不知道。所以,若入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非想定的時候,心裏愛著、戀著、堅住這個境界,就稱為愛味相應靜慮等定。對於四靜慮、四空定,內心生愛味。不為愛味煩惱所動亂,就叫作無動。
12-b3)云何繫念?謂為斷彼上分諸結,於其內身住循身觀,如是乃至廣說念住。彼由如是修無作故,斷諸生愛。修無動故,斷諸定愛。此離現行,說名為斷。修繫念故,為令一切上分諸結無餘永斷,修習對治。如是修習無作、繫念、不傾動故,能令一切上分諸結無餘永斷,是名越度第六暴流,謂意暴流能了諸法。
[解]什麼是繫念?若是為了要斷滅彼五上分諸結,於其內身住循身觀,如是乃至廣說念住,就是修四念處觀。在定裏面修四念處觀,這叫做繫念。那個修行人由於修無作的觀,對於內心所生起的種種境界的愛,能斷除,也就是斷俱生我執。由於修無動的觀,對於所得定的愛著,能斷除。這是說愛著心沒有現行的時候,叫作斷。由於修習四念處觀,能斷種子,為令一切上分諸結,無餘永斷,用四念處來對治,煩惱是所對治。這樣修習無作、繫念,不傾動的關係,能令一切上分諸結,無餘永斷,是名越度第六暴流,謂意暴流能了諸法。
12-b4)復有差別,云何無動?言無動者,是慈善根,無瞋性故。由此因緣,諸聖弟子於薩迦耶斷除邪願,修奢摩他、毘鉢舍那。由彼慈故,修奢摩他。由念住故,修毘鉢舍那。如是正修行者,於能隨順斷上分結三心修習,速得圓滿。謂於上身無耽染心,於下有情無憤恚心,不放逸者於上下境無染污心。餘如前說。如是名為越五暴流當度第六。
[解]還有不同的道理來解釋。什麼是無動?無動就是慈善根,慈是一切善法的根本。為何慈善根叫無動?因為內心沒有瞋心,動是瞋心,沒有瞋心,所以叫無動,修慈心,把瞋心調伏。由於修慈三昧的關係,所說的慈善根,就是我和一切人同為一體,沒有彼此的差別,沒有彼此的對立。若有彼此的對立,叫做邪願。現在斷除我見的時候,沒有彼此的對立,所以慈悲心能達到這種程度。諸聖弟子,於薩迦耶斷除邪願。在這個基礎上,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修慈三昧叫做奢摩他。修四念處觀,叫作修毗缽舍那。如是正修行者,隨順四念住,斷除五上分結,有三心修習的情形,很快地圓滿。哪三心?第一,就是對於色界天、無色界天的身,沒有染著心,不去執著有我我所。第二,對於欲界有情的放逸,聖弟子在色界禪、無色界定,看一切在欲裏生活的這些有情,沒有憤恚心。第三,不放逸者,對於上下境,無染污心。其他的無動、無變、無作、無動、繫念這些事,像前面解釋。這樣名為越五暴流,當度第六。
《披尋記》六三五頁:
於薩迦耶斷除邪願者:謂修慈定,依法緣慈,不見實有自他差別,故於自他無有希願,是名於薩迦耶斷除邪願。
[解]於薩迦耶斷除邪願者:因為沒有我,慈悲向誰慈悲呢?只是一切法而已,只是色受想行識,眾多因緣所生法,此中沒有我可得。修慈定,依法緣慈,不見實有自他差別,故於自他無有希願,不是說心裏想:要利益我,要利益眾生。是名於薩迦耶斷除邪願。
12-c1)云何了法?謂於苦法,能了、能觀。於集、滅、道法,能了、能觀。
[解]怎麼樣能超越欲愛的苦惱?想要超越欲愛,需要通達、了解法。什麼是了法?就是對於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的苦惱境界,要能夠深刻的認識它真是苦。能了,就是淺
顯的明了。能觀,是深入的觀察。不如意的感受,知道這是苦。快樂的事情,認為它是苦,這就是深一點。不感覺到苦,也不感覺到樂,這時候的色受想行識也是苦。這樣的色受行識是苦,能明白,能深入的觀察,這叫做了法。有煩惱的活動,就把苦集聚來,就積成苦。煩惱的分別心,和煩惱的動作就是業力,有集成眾苦的力量,所以叫做集。若深刻的認識,這一念的分別心一起,苦惱就來,就是對於集能了、能觀。這麼多的苦,這麼多的集,都消滅,是個大安樂境界,就是對於這樣的滅能了、能觀。苦和集,怎麼能夠滅?要修學戒定慧,修學奢摩他、毗婆舍那,修四念處,修三十七道品,修無我觀。對於集法、滅法、道法,能夠明了,而且能夠深入的觀察,叫做了法。若能這樣了法,廣大的欲愛就能超越過去,也就能夠解脫苦。了法,就是聞慧和思慧。
12-c2)云何修習於無尋定?謂能了知如是法已,又復安住居家諸欲依持斷滅及棄出中,或於阿練若處,或於樹下空閑,於隨順喜眼所識色所有喜身、於隨順憂眼所識色所有憂身、於隨順捨眼所識色所有捨身,於此所緣無欲尋纏,心多安住,乃至亦無所生家世相應尋纏,心多安住。
[解]什麼是修習於無尋定?尋,就是煩惱,所以,滅除煩惱的定,就是無尋定,從欲界定到未到地定之間。就是能了知如是四聖諦法之後,又復安住在居家諸欲依持的斷滅及捨棄、出離之中。居家的種種欲,要依於色聲香味觸,才會生起,生欲以後,保持而不失。斷滅,就是棄捨,不愛著色聲香味觸。安住在居家諸欲依持的斷滅,就是不接觸色聲香味觸,安住在這個境界裏面,就是離欲。棄出,就是棄捨色聲香味觸,從色聲香味觸裏面出來,就是出家,安住在這個境界裡面。明白什麼是苦、集、滅、道以後,要出家。出家以後,或者是到寂靜處,或者是在樹林的下面,都是空閑的地方。對於眼所識的色,隨順內心的歡喜,看見色心裏歡喜、愛著。身,就是心,歡喜的心,叫作喜身。對於眼接觸到色,隨順生出憂愁的心。對於眼所識色,隨順生出沒有生喜,也沒生憂的心。對於眼所識的色,生起喜、生憂、生捨,對於這所緣的色,心裏面不生欲心。憂是欲,喜也是欲,捨是潛藏的欲。這位修行人接觸所緣的時候,沒有欲的分別,愛染心的生起,纏繞自己的心。沒有欲尋的纏繞,心多數是安住在無欲的煩惱境界裏面。乃至也沒有所生家世相應尋纏,心多安住。無尋定,內心沒有這麼多的虛妄分別,心裏面寂靜住,這等於是修止。
《披尋記》六三六頁:
安住居家諸欲依持斷滅及棄出中者:謂居家者略有七攝受事: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僕使事,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屬事,五、田宅邸肆事,六、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七、庫藏事。如〈意地〉說。(陵本二卷十七頁)既出家已,不顧如是諸欲依持,是名安住斷滅及棄出中。
[解]安住居家諸欲依持斷滅及棄出中者:謂居家者略有七種事,常要積集、愛著這七種事。一、自父母事,自己父親、母親的事。第二、妻子事。第三、奴婢僕使事。第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屬事。五、田地、屋宅、旅社、店鋪事。六、在社會上公益的事情,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七、積蓄的這些事情。如〈意地〉有說到這七種攝受事。既然出家已,不留戀,不愛著諸欲的依持,是名安住斷滅及棄出中。
《披尋記》六三六頁:
於中所緣無欲尋纏等者:〈攝事分〉說八種尋思:謂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輕蔑相應尋思、家勢相應尋思。(陵本八十九卷九頁)今彼一切皆不現行,故於文中說乃至言。
[解]於中所緣無欲尋纏等者:〈攝事分〉說八種尋思,煩惱若現出來,一共有八種。第一,思惟欲的事情。第二,思惟不高興的事情,想要殺害對方。第三,尋思傷害對方的事情。第四,想自己的父親、母親等這些事情。第五,思惟自己過去所在的那個地方。第六,感覺自己現在還不會死。第七,感覺自己很有成就,生高慢心,瞧不起別人,相應尋思。第八,家勢相應尋思,指施主,思惟我認識某居士如何富貴,你認識的居士家勢如何等。現在這個修行人在寂靜處,居住的時候,這一切的分別心都不活動。故於文中說乃至言。
12-c3)設起欲尋乃至家世相應尋等,即能如實了知、出離,不為欲尋之所障礙,乃至不為家世相應尋所障礙,而能靜慮、審慮、諦慮。
[解]如果說這個修行人,有的時候還會起欲尋乃至家世相應尋這些分別心。能夠真實的知道,立刻覺悟,從分別心解脫出來,不為這些分別心所障礙。能把這一切虛妄分別停下來,寂靜而住,修奢摩他,修毗婆舍那,叫做靜慮。修觀的時候,初開始修觀叫做靜慮,進一步深刻的觀察,叫做審慮。諦慮,決定的觀察。初開始觀察叫靜慮,進一步的觀察叫審慮,最後的觀察叫諦慮。所以安住是修止,了知是修觀。
《披尋記》六三六:
而能靜慮審慮諦慮者:此三差別,義當解了、等解了、近解了。〈攝異門分〉說:言解了者,於所知事,作意發悟。等解了者,既發悟已,方便尋求。近解了者,求已決定。(陵本八十三卷十頁)
[解]而能靜慮審慮諦慮者:這三句話的差別,意義就和解了、等解了、近解了相當。攝異門分說:解了,對於所認識的事情,心要動作起來,認識、覺悟它。等解了,既發悟已,繼續的觀察、思惟,這件事是怎麼回事情。等,有相續、普遍的意思。一開始認識這件事,總是粗略的知道,但是繼續的認識它,詳細的觀察它,叫做等。近解了,就是方便尋求以後,到最後這件事是這樣子,認識清楚。近,就是和那件事情的真相接近。現在,靜慮、審慮、諦慮,也就是這樣意思。
12-d)由此方便、由此道修,能斷喜身染愛過失,能斷憂身憤恚過失,能斷捨身惛沈過失。諸纏斷故,身得輕安。隨眠斷故,於欲界繫三身染污心善解脫。彼於爾時名已越度廣大欲愛,謂於諸色乃至諸觸遍流行愛、若和合愛、若增長愛、若不離愛、若不合愛、若退減愛、若別離愛,或於欲界復受生愛。
[解]由這個前面止觀的方法,由這個止觀之道,這樣修行。由此道修是行動,方便是方法。由於努力的修止觀的方便,斷滅喜身,染愛的過失。能斷憂身,憤恚的過失。能斷捨身,惛沈的過失。因為欲愛斷的關係,身體就感覺到輕鬆安樂,不那麼麤重、苦惱,從欲界定到未到第定,就得輕安。屬於欲界的喜憂捨這三種身,都是染污的東西,心能解脫這三種煩惱。那個修行人在那一個時候,已越度廣大的欲愛。什麼是廣大的欲愛?就是一切眾生對於色聲香味觸,普遍地都有愛著心,一直是相續不斷的在活動,在愛著。這是總說。分別說,有六種,若和合愛、若增長愛、若不離愛、若不合愛、若退減愛、若別離愛。什麼是和合愛?就是所愛的境界,還沒得到,希望能得到,叫做和合愛。什麼是增長愛?已經得到所愛的境界以後,希望繼續增長,希望再多,叫增長愛。什麼是不離愛?和所愛的境界不要再分離,不要再失掉。什麼是不合愛?不要和苦惱的事情合,不要遇到苦惱的事情。什麼是退減愛?已經遭到苦惱的事情,趕快退,減少。什麼是別離愛?希望苦惱事,同我分開。這六種就叫做廣大的欲愛。什麼是於欲界復受生愛?這是表示,從受生起愛。快樂的感覺為緣,生起希望得到這個快樂,若增長愛,若不離愛。痛苦的感覺,就生起不合的愛,希望不要遇到這種苦惱。若退減愛、別離愛。前面說色聲香味觸的事境,是愛依處,因為依止此處而生愛。這裏面說受是愛的因緣,心裏面有樂受、有苦受,而生愛。前面是因事所緣境,境界生愛,這地方是因受生愛,有一點不同。
復有差別,云何修習於無尋定?謂已得無尋無伺靜慮。餘如前說。
[解]還有一個不同的解釋。無尋定怎麼修習呢?前面修無尋定的時候,頂多是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在這裏這樣修行。所以無尋定,就是在初禪和未到地定和欲界定之間。
現在說這個無尋定,就是色界第二禪,沒有尋、沒有伺。已經得到這個靜慮,還要繼續修四念處。其餘和前面說的一樣。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彼天女略問世尊三種要義:一者、下分結斷;二者、上分結斷方便;三者、即彼下分結斷方便及如彼善斷。如是問已,爾時世尊隨應而答。謂由身輕安、心善解脫,答彼所問下分結斷,非斷方便。由無作、繫念、不傾動,答彼所問上分結斷方便,非斷;而於彼斷,天女類前亦即領解。唯餘下分結斷方便及如彼善斷。爾時世尊先以修無尋定廣說差別,答斷方便。謂若能斷、如斷、所斷。此中了法說名能斷。修無尋定說名如斷。所斷憤過,謂瞋恚品;所斷愛過,謂貪欲品;所斷惛沈過,謂愚癡品。如是名為能如所斷。如是廣答斷方便已,唯有所餘如善斷在。復由第二修無尋定差別因緣,答其善斷。言善斷者,謂畢竟斷、遠分斷、一切雜染斷。由了知法故,釋畢竟斷;由修無尋定故,釋遠分斷,由貪、瞋、癡纏及隨眠一切斷故,釋一切雜染斷。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解]復次,現在將要簡略的說上面所說的道理。彼天女以頌簡略地問世尊,有三種要義。一者、下分結斷,就是斷滅欲界的煩惱,有五,身見、戒禁取、疑、貪欲、瞋恚這五下分結。二者、上分結斷方便,就是斷除屬於色界、無色界這五種煩惱的方便。三者、即彼下分結斷方便,就是下分結斷的方法。及如彼善斷,就是在禪定裏面斷這些煩惱。這樣問過之後,爾時世尊隨其所問,來回答。以身輕安心善解脫,回答他所問的下分結斷,不是斷的方法,只是說五下分結斷。由無作繫念不傾動,回答他所問的上分結斷的方便,不是說斷掉五上分結。只是說斷方便,沒有說斷。對於斷,天女類比前面下分結斷,就是身輕安心善解脫,也就明白。還剩下分結斷方便,及如彼善斷,還沒解釋。爾時,世尊先以修無尋定,廣說不同,回答斷的方法。就是若能斷、如斷、所斷。什麼是能斷?此中就是了法,明白苦集滅道,叫做能斷。什麼是如斷?修無尋定,叫做如斷。就是修止觀的方法,如止觀的方法,能斷掉愛。什麼是所斷?憤怒的過失,就是瞋恚這一類的煩惱。愛煩惱的過失,就是貪欲品的煩惱。惛沈的過失,謂愚癡這一類的煩惱。這樣名為能如所斷而斷。如是廣答斷方便已,只剩下什麼是如善斷這個問題還存在。又,由第二種解說修無尋定不同的因緣,就是已得無尋無伺靜慮,名無尋定。回答如善斷。什麼是善斷?能畢竟斷、能遠分斷、能一切雜染斷,這叫做善斷。什麼是畢竟斷?了知苦集滅道四諦,生死是苦,出世間的涅槃是樂,要有出離的願望,然後修學止觀,這才能畢竟斷。什麼是遠分斷?修無尋定,使令煩惱遠而又遠,遠而又遠,就是斷掉煩惱。什麼是一切雜染斷?由貪瞋癡纏及隨眠一切斷。應當知道前面那一段文的略義是這樣。
又彼天女依諸有學未得勝意,已離欲貪,未離上貪,而興請問。意名腰舟,如經說慚軸意腰舟。於此腰舟猶未得者,說彼名為未得腰舟。此中何等名為腰舟?謂於諸結善解脫心。
[解]又這個天女依據諸有學,還沒得到無學的境界,已經遠離欲界的貪欲心,還沒能遠離色界、無色界定的貪心,而請問。什麼是腰舟?用葫蘆或者其他的浮囊繫在腰上,可以過海,就叫作腰舟。就是以葫蘆、以浮囊為腰舟。這個譬喻指什麼說?指心說的。腰譬喻心,心裏面有戒定慧,就叫做船,叫做腰舟。如經上說:慚愧譬喻為車的軸。車軸繫著兩個輪,就能夠駕車,度一切苦厄。意就是腰舟。這位修行人還沒得到腰舟,就是內心的戒定慧,還沒修成功,沒有解脫五上分結,就是未得腰舟,沒得阿羅漢。在這裡,何等名為腰舟?就是心從諸結能善巧解脫。
雜阿含98經:
信心為種子,苦行為時雨,智慧為犁軛,
慚愧心為轅,正念自守護,是則善御者。
別譯雜阿含264經:
吾以信為種,諸善為良田,精進為調牛,
智慧為轅轢,慚愧為犁具,念為御耕者。
相應部7相應11經:SN.7.11. Kasibhāradvājasuttaṃ
Saddhā bījaṃ tapo vuṭṭhi, paññā me yuganaṅgalaṃ;
Hirī īsā mano yottaṃ, sati me phālapācanaṃ.
信為種子,苦行為雨,慧為我軛犁,
慚為轅桿,意為繫繩,念為我的鋤和刺棒。
3.3.5.怖(14-17b)
14)常有怖世間,眾生恒所厭,於未生眾苦,或復已生中。
15-ab)若有少無怖,今請為我說。
[解]世間的眾生常有很多的恐怖,眾生對於恐怖的事情,心裏面很不歡喜。什麼事情是恐怖的呢?有兩種恐怖:於未生眾苦,有恐怖。或復已生眾苦,有恐怖。若有少的不恐怖,今請佛慈悲為我宣說。
[所依經文]雜阿含經596;別譯雜阿含經181;相應部一,有偈篇第二天子相應17。
1.雜阿含經596
此世多恐怖,眾生常惱亂,已起者亦苦,未起亦當苦,頗有離恐處,唯願慧眼說。
2.
別譯雜阿含經181
世間常驚懼,眾生恒憂惱,未得財封利,及已得之者。
於得不得中,能無喜懼心,如斯之等事,唯願為我說。
3.
PTS: SN, I, 053.Subrahmasuttaṃ
“Niccaṃ
utrastamidaṃ cittaṃ, niccaṃ ubbiggamidaṃ [var] mano;
anuppannesu
kicchesu [var] , atho uppatitesu ca;
sace
atthi anutrastaṃ, taṃ me akkhāhi pucchito”ti.
4.Enomoto
1994, no.0596
nityotrasto
hy ayaṃ loko nityodvignā iyaṃ prajā |
anutpanneṣu
duḥkheṣu samutpanneṣu vā punaḥ |
yadi
kiṃcid anutrastaṃ pṛṣṭa ācakṣva tan mama ||
14-1)今此頌中,始從欲界乃至有頂諸薩迦耶,皆名世間。此中義者,意在欲界有樂、有苦有情世間。若諸有情,十資身具之所攝養,無所匱乏,身康無病,年未衰老,名為有樂有情世間。與此相違,當知有苦有情世間。
[解]現今這頌中,始從欲界乃至色界、無色界,執著有我我所的眾生,都叫做世間。這一段頌文裏面的意義。意在欲界中,單獨指有樂的有情、有苦的有情世間。什麼是有樂有情世間?有情世間,十種資身具具足,無所匱乏。哪十種?食、飲、車、衣服、莊嚴具,歌笑舞樂、香鬘塗末、燈明、男女受用等。身體健康還沒有病痛,年還沒有衰老,這叫做有樂有情世間。什麼是有苦有情世間?與前面有樂有情世間相違,當知有苦有情世間。就是資身具不具足,有所匱乏,身體也不健康,或常常有病,或者年紀衰老,這是有苦有情世間。
14-2)世間眾生,少分有樂,多分有苦。諸有有樂有情世間,常懷恐怖:勿我財寶,王所侵奪,廣說乃至,勿由此緣,遭諸苦難,勿或風熱,於內發動,乃至或人或非人等,侵損我耶?如是懼慮未來財寶變壞之苦,及身壞苦,心常怖畏。
[解]世間眾生,有樂的眾生總是少數,多數都是苦惱人。有樂的有情,表面上很快樂,但是內心裏面常有恐怖。什麼恐怖呢?我的財寶,不要叫政府假借什麼名義,把財物沒收,他害怕。廣說乃至勿由此緣,遇見很多的苦惱、苦難。現在身體很健康,但是常害怕,或者風有病,或者是火大有病,在身體發動,破壞健康。乃至到還有其他的事情,地大有病,水大有病,或者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好,使令我痛苦,或者是非人鬼神來侵犯,使令我苦惱,喪失健康。這樣恐怖將來財富失掉,恐怕將來身體不健康,心常怖畏。
《披尋記》六三九頁:
廣說乃至勿由此緣遭諸苦難者:謂我財寶,勿火焚燒,勿水漂蕩,勿宿惡作當令滅壞,勿現非理作業方便當令散失。如是等,是名此中廣說應知。由此諸緣遭諸苦難,是故於此常懷恐怖。
[解]廣說乃至勿由此緣遭諸苦難者:謂我財寶,不要被大火焚燒,不要大水漂蕩,不要因為過去做什麼錯誤的事情,使令財富受到損失破壞。不要現在做什麼不合道理的事情,使令財富失掉。心裏面老是顧慮這些事情,心裏有恐怖。這是怖未生苦。
14-3)諸有有苦有情世間,現為眾苦逼切身心,有苦、有憂、有愁、有箭、有諸擾惱,恒不安住。如是故言:常有怖世間,眾生恒所厭,於未生眾苦,或復已生中。
[解]諸有有苦有情世間,財富現在失掉,健康也失掉,現為眾多的苦惱,逼迫身心。逼迫身,所以有苦。逼迫心,所以有憂。有這麼多的痛苦,心裏面悲痛,就是有愁。有箭,苦惱一直地追逐,不能解脫。這麼多的苦擾亂他,煩惱他,心裏面老是不能安住,這是厭已生苦。如是故言:常有怖世間,眾生恒所厭,於未生眾苦,或復已生中。
15-ab)由是因緣,彼天現見諸有有樂有情世間樂非決定,請問如來:有決定樂、無怖畏處。
[解]由是因緣,彼天女現見世間,雖然身體健康無病,很多的財富,但是這種快樂,不是決定、靠不住。以此因緣,所以天女就請問佛,有沒有決定的樂?不可破壞的樂?樂不可破壞,靠得住,內心不恐怖,有沒有這種事情呢?請佛慈悲為我說。
15cd-16ab)天我觀解脫,不離智精進,不離攝諸根,不離一切捨。
[解]天女!我觀解脫一切苦,沒有恐怖,需要成就智慧,精進修行。如果沒有成就智慧,怎麼精進。還要修學根律義,保護眼耳鼻舌身意,不要被貪瞋癡來擾亂。一切都要捨,不能取著。
[所依經文]
雜阿含經596;別譯雜阿含經181;相應部一,有偈篇第二天子相應17。
1.雜阿含經596
無有異苦行,無異伏諸根,無異一切捨,而得見解脫。
2.
別譯雜阿含經181
若有智慧者,苦行攝諸根,棄捨一切務,除如此等人。
更無出生死,若不捨諸務,常處於生死,驚畏而怖迮。
憂愁等諸患,苦惱所纏逼,若捨於一切,能除上諸患,則離於生死,憂怖等諸惡。
3.
PTS: SN, I, 053.Subrahmasuttaṃ
“Nāññatra
bojjhā tapasā , nāññatrindriyasaṃvarā;
nāññatra
sabbanissaggā, sotthiṃ passāmi pāṇinan”ti.
4.Enomoto
1994, no.0596
nānyatra
jñānatapaso nānyatrendriyanigrahāt |
nānyatra
sarvasaṃtyāgān mokṣaṃ paśyāmi devate ||
爾時世尊即為彼天方便示現,惟聖教中有如是處,非諸外道。謂如有一住正法外所有沙門或婆羅門,於現法中及當來世諸欲過患,不如實知。由不知故,悕求未來諸欲差別,捨現法欲,求後法欲,精勤受學所有禁戒。雖復安住如是禁戒,然無智慧,不護根門,不守正念,無常委念,
乃至廣說。彼不調攝諸根門故,於他所惠,少小利養及與恭敬,尚生愛味,隨起戀著,何況廣大!如是精勤受禁戒者,遠離智慧、密護根門,於現法欲尚不能斷,況後法欲!
[解]爾時世尊,即為彼天女善巧方便地開示,決定、不可破壞的快樂,心情沒有怖畏,唯有佛教中有這種境界,不是佛教以外的外道能有這種事情。譬如有一類人,安住在佛法以外的所有出家、在家的外道。對於現在諸欲的過患不如實知,當來世的諸欲過患也不知道,不知道所歡喜的裏面有過患。由於沙門、婆羅門不知道諸欲有過患,所以內心渴求將來各式各樣的欲。所以,棄捨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如意的事情,用這樣的行動,來求將來的生命特別的理想。就是精勤地接受所有禁戒,然後不斷地學習,不違犯。雖然沙門、婆羅門安住這樣的禁戒,而不違犯,然而沒有佛法的智慧,不能保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內心不能保持清淨,不能不間斷地守護正念,不能殷重地守護自己的心念,令心清淨。在《聲聞地》說得很詳細。彼外道沙門或婆羅門,不能夠以聞思修的智慧,調攝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對於他人所惠施的小小利養,及小小恭敬,尚且會生起愛著,隨順愛著,生起愛戀執著,何況廣大的利養,廣大的恭敬。這些外道的沙門、婆羅門,很精進不懈怠的受學禁戒,不能以佛法的智慧,來密護根門,對於現有的色聲香味觸的欲,內心尚且不能斷,因為沒有止觀的功夫,沒有四念處,沒有辦法斷。何況是將來的色聲香味觸的欲,更是不能斷。
《披尋記》六四○頁:
然無智慧等者:謂於善說正法毗奈耶中,無聞思修三所成慧,名無智慧。〈聲聞地〉說:密護根門,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念防護意,行平等位。(陵本二十三卷一頁)翻彼應知,不護根門,不守正念,無常委念,乃至廣說。
[解]然 無智慧等者:就是對於佛說的法律,沒有聞慧,也沒有思慧,也沒有修慧,這三種慧都不具足。或者有一點聞慧,而思慧不具足;或者聞慧、思慧有,而沒有修慧,修慧不具足,都叫做無智慧。〈聲聞地〉說:密護根門,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念防護意,行平等位。行平等位,就是捨。捨有兩種:心不著一切法,叫作捨。內心不苦也不樂,這也叫做捨。這兩種捨,都叫做平等位。與它相反的應知,就是不護根門,不守正念,無常委念,乃至廣說。
又即於彼,有一沙門、若婆羅門,於欲過患粗了知故,能越現法、後法諸欲,而復欣求上離欲地,於非解脫起解脫想,斷棄諸欲,便臻遠離。彼由精勤數多修習正思惟故,離欲欲界乃至離欲無所有處。
[解]又即於彼外道,有一類的沙門或者是婆羅門,對於欲界的欲是有過患,大概小小地知道,所以,不歡喜現在的五欲,也不歡喜將來的生命所得到的五欲。而又歡喜尋求色界天以上,離開欲界的欲,得到三昧樂的這種境界。對於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三昧樂,並沒有真實解脫生死苦,但是這個外道的沙門、婆羅門,認為得到色界天的禪定,得到無色界天的禪定,就是涅槃。所以,能斷、棄捨欲界的欲,就能達到遠離諸欲的境界。彼外道的沙門、婆羅門,能夠精進地,數數地、很多地,修習思惟欲的過患,遠離欲界的欲,乃至遠離色界天的欲,乃至能夠棄捨無所有處定的欲,空無邊處定的欲,識無邊處定的欲,能離無所有處的欲,但是非非想定的欲不能離。
《披尋記》六四○頁:
於欲過患麤了知故等者:依世間道於欲界欲修過患想,了知彼欲有多過患,有多損惱,有多疫癘,有多災害,是名於欲過患麤了知義。而於上地起解脫想,發意欣求。由是因緣,於欲界欲能令斷滅及能棄捨,便處遠離邊際臥具,修習對治,名臻遠離。
《披尋記》六四○頁:
離欲欲界等者:謂於欲界生處不生希願,乃至無所有處生處不生希願故。
由此因緣,捨下自體,愛上自體。由愛彼故,於當來世尚不解脫下地自體,何況上地!如是棄捨財寶、自體迷失道者,雖復安住勇猛精勤,而不能得一向快樂無怖畏處。何以故?彼外道師尚於是處不見、不識,況能為彼諸弟子等當廣開示!如是外道師及弟子所制論中,決定無有眾苦邊際。
[解]由於這個外道厭離下地為因緣,所以,能棄捨下地生命體。由於欣求上地為因緣,所以,愛著上一層生命體。棄捨欲界,愛著色界的自體;棄捨色界,愛著無色界,最後愛著非非想定,因為愛著彼的緣故,在未來,連下地欲界的苦惱境界,都不能解脫,何況能解脫上地。這樣棄捨財寶,棄捨欲界的自體,色界乃至到無色界,愛著非非想定,迷失正道的這些人,雖然是安住不退,而能勇猛精勤的修行,而不能得到完全快樂、無怖畏的涅槃境界。為什麼呢?彼外道的老師,尚且於五蘊無我論,不見、不識。何況能為彼諸弟子等當廣開示。如是外道師及弟子所做的那些言論,決定不能達到苦惱的邊際。
《披尋記》六四○頁:
由愛彼故等者:謂由愛彼上地自體,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雖往彼生,終當退還,以彼薩迦耶欲未永離故。〈意地〉中說:若於一處有染欲,即說一切處有染欲。若於一處得離欲,即說於一切處得離欲。(陵本二卷二頁)由此道理,說彼於當來世尚不解脫下地自體,何況上地。
[解]由愛彼故等者:謂由愛彼上地自體,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雖然能往彼最高的地方,非非想定去受生,最後,還會退下來。因為,我我所的這種執著,沒能夠永久的棄捨。外道有兩種我執:一種分別我執,一種是俱生我執。〈意地〉中說,若是在三界九地,不管在什麼地方,有我我所的執著,遍一切處,都是有執著。若是在任何地方,能夠沒有我我所的執著,就一切處都沒有執著,完全都解脫。由此道理,說彼於當來世尚不解脫下地自體,何況上地?
與此相違,善說正法、毘柰耶中,當知具足一切義利,乃至定有眾苦邊際。依此密意,佛為彼天說如是言:天我觀解脫,不離智精進,不離攝諸根,不離一切捨。
[解]與外道相違不同,就是在佛善說正法、毗奈耶中,當知具足一切的義利,乃至決定達到苦的邊際。佛陀依據此甚深的意義,為彼天說如是言:天!我觀解脫,不離智精進,不離攝諸根,不離一切捨。
《披尋記》六四一頁:
不離智精進等者:由聞思修正勤修習瑜伽作用,名智精進。此簡外道唯受禁戒,而無智慧。密護根門,修根律義,名攝諸根;此簡外道不護諸根,乃至廣說。離三界欲,不受後有,名一切捨。此簡外道捨下自體,愛上自體。
[解]不離智精進等者:在佛法上聞思修正勤修習,叫做智精進。此簡別外道只能受禁戒,而沒有聞思修的智慧。密護根門,修根律義,名攝諸根。此簡外道不護諸根,乃至廣說。離三界欲,不受後有,名一切捨。此簡外道捨下自體,愛上自體。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為顯示惡說邪法、毘柰耶中,師及弟子皆有衰損;善說正法、毘柰耶中,皆具吉祥,於一切苦能證邊際。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解]復次,今當略辯上面頌的道理。為了表示這外道是惡說,是邪法、邪律,師及弟
子都有衰損,白辛苦。但是,在善說的正法、毗奈耶中,皆具吉祥,不會白辛苦,於一切苦能證到無苦惱。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16cd-17ab)我觀極久遠,梵志般涅槃,已過諸怨怖,超世間貪著。
[所依經文]雜阿含經596;別譯雜阿含經181;相應部一,有偈篇第二天子相應17。
1.雜阿含經596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2.
別譯雜阿含經181
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嫌怖久棄捨,能度世間愛。
3.Enomoto
1994, no.0596
cirasya
bata paśyāmi brāhmaṇaṃ parinirvṛtaṃ |
sarvavairabhayātītaṃ
tīrṇaṃ loke viṣaktikām ||
爾時,彼天聞佛世尊答所請問,歡喜踊躍,即以四種無上功德讚歎如來。謂佛世尊難出現故,出已能成利他行故,亦能建立自利德故,於自他利離染心故。我觀極久遠,梵志般涅槃者,此讚世尊難出現德。已過諸怨者,此讚世尊利他行德。已過諸怖者,此讚世尊建自利德。超世間貪欲者,此讚世尊於自他利離染心德。如是四種功德差別。
[解]爾時,彼天聽聞佛世尊回答他所請問的問題,內心歡喜踴躍,即以四種無上功德讚歎如來。佛出現世間不容易,佛出現世間之後,能宣說成就利益眾生的無量無邊的法門,眾生依據法門修行,能成就解脫利益,自利的功德也能建立,自己得到佛法功德,也令一切眾生得到佛法的功德,在這些功德上,沒有染污心,沒有執著心。什麼是我觀極久遠梵志般涅槃?這兩句稱讚世尊難出現的功德。我觀極久遠才有一位梵志般涅槃,就是證悟第一義諦的涅槃的境界,久遠劫中才有一位。什麼是已過諸怨?讚歎佛利益眾生的功德。什麼是已過諸怖?此讚世尊建自利德,世尊出現世間,自己修行,成就無上菩提,超越諸怖。什麼是超世間貪欲?讚歎世尊,不管是利益眾生,是自己修行,心都是無所得,無所執著。這個天女讚歎這四種佛的功德,有這樣的不同。
當知復有三種差別。謂難出現故,難可見故,建立自利利他行故。見者,則能成就大義。成大義者,離染心故,遍一切生亦無眾罪。如是眾德,諸佛世尊最為殊勝,故以此相讚歎如來。
[解]當知復有三種的不同,就是難出現故,難可見故,建立自利利他行故。什麼是見呢?見,就是證悟,就是能成就大義。什麼是成大義?能夠遠離執著心,這個人到天上,在人間,乃至到地獄,遍一切處受生的時候,心裏面都是清淨莊嚴,而沒有染,沒有罪過,所以叫做成就大義。如是眾德,諸佛世尊最為殊勝,故以此相讚歎如來。
《披尋記》六四二頁:
當知復有三種差別等者:此中難出現故,釋頌我觀極久遠梵志般涅槃。難可見故,釋頌已過諸怨怖。建立自利利他行故,釋頌超世間貪欲。應知。
3.3.6.類(18-20)
18)誰獎勝類生?及開出離道?於何住何學,不懼後世死?
[所依經文]雜阿含經597;別譯雜阿含經182;相應部一,有偈篇第二天子相應14
。
1.雜阿含經597
云何諸眾生,受身得妙色?云何修方便,而得乘出道?
眾生住何法?為何所修習?為何等眾生,諸天所供養?
2.別譯雜阿含經182
誰得色最勝?誰乘和合逝?當於其處住,習學何事業?是何等種類,而能供養天?
3.Enomoto
1994
kenābhivarṇā
janatā praṇītā mārgaś ca nairyāṇikataḥ prayuktaḥ |
kutra
sthitaḥ kutra ca śikṣamāṇo nāyaṃ martyaḥ paralokād
bibheti ||
4.雜阿含經1315
聞瞿曇大智,無障礙知見,何所住何學,不遭他世惡?
攝持身口意,不造三惡法,處在於居家,廣集於群賓。
信惠財法施,以法立一切,住彼學彼法,則無他世畏。
5.別譯雜阿含經314
我今問瞿曇,種別大利智,除去諸障蔽,知見悉明了。
止住於何處?為習何法教?於後世不畏,得善之果報。
除棄口意惡,身不行非善,若處於居家,布施如流水。
信心數受戒,攝念分財與,天當住此處,習學如上事,
若能勤心行,後世都無畏。
6.
PTS: SN, I, 042.Bhītāsuttaṃ
“Kiṃsūdha
bhītā janatā anekā, maggo canekāyatanappavutto;
pucchāmi
taṃ gotama bhūripañña, kismiṃ ṭhito paralokaṃ na bhāye”ti.
“Vācaṃ
manañca paṇidhāya sammā, kāyena pāpāni akubbamāno;
bavhannapānaṃ
gharamāvasanto, saddho mudū saṃvibhāgī vadaññū;
etesu
dhammesu ṭhito catūsu, dhamme ṭhito paralokaṃ na bhāye”ti.
7.
Enomoto 1994
kutra
sthitaḥ kutra ca śikṣamāṇo nāyaṃ martyaḥ paralokād
bibheti ||
atra
sthitaḥ atra ca śikṣamāṇo nāyaṃ martyaḥ paralokād
bibheti ||
18-1)今此頌中言勝類者,即是四種勝上姓類。一、婆羅門,二、剎帝利,三、吠舍,四、戍達羅。
[解]今此頌中所說的勝類,什麼是勝類?就是特別殊勝種姓的人有四種。哪四種呢?一、婆羅門,二、剎帝利,三、吠舍,四、戍達羅。這四種都是屬於人類,比其餘三惡道,是殊勝的。有何殊勝呢?他有堪能性、有力量、有因緣能夠通達佛法的義,修正行,所以叫做勝類。
18-2)以法、以正、以制、以導,教勝類生,故名為獎。此中顯示唯佛世尊能以法、以正、以制、以導,教勝類生。由此因緣,世尊自顯唯我獨為真獎導者。故為彼天作如是說:具戒、具慧以自熏修。
[解]什麼是能獎?以法、以正、以制、以導,教勝類生,稱為獎。開示苦集滅道的道理,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的道理,叫做法。傳授你歸依三寶,叫做正。佛安立的戒法,叫做制。以定、慧來教導眾生,叫做導。這裏的含意,是表示唯獨佛世尊能夠有這種能力以法、以正、以制、以導,來教化這四種勝類的眾生。由於佛這樣開示眾生的緣故,唯佛自能夠獨為真獎導者。故為彼天作如是說:具戒、具慧,以自熏修。
《披尋記》六四三頁:
唯我獨為真獎導者者:〈攝異門分〉說:驅擯造作不應作故,名能獎者。慶慰造作應作事故,名勝獎者。於前二事能開示故,名至獎者。隨所生起一切疑惑皆能遣故,名能導者。惡作憂悔皆能遣故,名勝導者。一切煩惱及隨煩惱皆能遣故,名至導者。(陵本八十三卷一頁)由此差別,應知具戒名真獎者;具慧名真導者。
18-3)又唯世尊能為四種勝上類生,宣說出離一切眾苦聖八支道。此中世尊亦自顯示是真說者。
[解]又唯獨世尊能為四種勝上類的眾生,宣說出離一切眾苦的聖八支道。若能修學八正道,就能出離一切眾苦,唯獨佛能宣說聖八支道。此中,佛也自己表示自己是真實能宣揚真理的人。
《披尋記》六四四頁:
亦自顯示是真說者者:此釋頌說能開出離道。〈攝異門分〉說:有能說、傳說、隨說,三種差別。此顯能說,名真說者。唯佛世尊獨得此名。
[解]亦自顯示是真說者者:這解釋頌裏能開示出離道,就是八正道、戒定慧。〈攝異門分〉說:有能說、傳說、隨說,三種差別,此顯示能說,名真說者。能說聖道的就是佛。傳揚聖道,就是像舍利弗這種大弟子。隨說,其餘這些修行人,能隨順聖道修行的人。此顯能說,名真說者。唯佛世尊獨得此名,是真說者。
19)戒慧自薰修,具定念正直,斷諸愁熾燃,正念心解脫。
[所依經文]雜阿含經597;別譯雜阿含經182;相應部一,有偈篇第二天子相應14
。
1.雜阿含經597
持戒明智慧,自修習正受,正直心繫念,熾然憂悉滅。
得平等智慧,其心善解脫。
2.別譯雜阿含經182
持戒有智慧,善能修己者,念禪不放逸,除去四熱惱。
正法意解脫。
應形彼處住,習學於善法,若有如是人,名知供養天。
3.Enomoto
1994
yaḥ
śīlavān jñānavān bhāvitātmā samāhitaḥ smṛtimān
ṛjugataś ca |
sarve
'sya śokajvarathāḥ prahīṇāḥ samyaksmṛto yasya cittaṃ
vimuktam ||
19-a)云何具戒?謂佛世尊昔菩薩時,棄上妙欲,捨離居家,受持身語所有律儀。云何具慧?謂即於彼受持身語律儀住者,起如是相,內正思惟,深心籌量,審諦觀察:今此世間多遭艱苦,所謂若生、若老,如經廣說。云何自熏修?謂於往昔無量餘生,經三大劫阿僧企耶,於六波羅蜜多,修習善修習。由彼因緣,今無師自然心趣出離,又於眾緣所生諸行,以微妙智能隨悟入。
[解]什麼是具足戒法?就是佛世尊過去是菩薩的時候,棄捨上妙、最殊勝的欲,捨離居家,能受持身律儀、語律儀,身清淨、語清淨。什麼是具足智慧?就是在他受持身語律儀,而安住於定的時候,現出以色受想行識為所緣境,數數的憶念,叫內正思惟。在寂靜住的奢摩他裏,籌量、觀察第一義諦,叫做深心籌量。觀察緣起,就是審諦觀察。現在這個色受想行識,多數的人都遭遇到艱苦。哪些苦呢?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如經廣說。什麼是自熏修?就是在過去無量劫來那麼多的生死之中,經三大劫阿僧企耶。於六波羅蜜多,修習、善修習,在凡位叫做修習,在聖位叫做善修習。由彼以前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善根殊勝的因緣,最後這一生沒有老師的教導,善根任運的出來,自然地心趣出離,向於無上道。又於眾因緣所生的一切有為法,能用妙智慧,能悟入第一義諦。
《披尋記》六四四頁:
謂即於彼受持身語律儀住者等者:此律儀住,當知說彼靜慮律儀。〈決擇分〉說:若即於此所受律儀能無缺犯以為依止,修無悔等乃至具足入初靜慮。由奢摩他能損伏力,損伏一切犯戒種子,是名靜慮律儀。如初靜慮,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當知亦爾。(陵本五十三卷五頁)以此為依,於一所緣繫念寂靜,是故說言:內正思惟。即於所緣,正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故說言:深心籌量,審諦觀察。
[解]謂即於彼受持身語律儀住者等者:此律儀住,當知說彼靜慮律儀。得到色界四禪以後,所持的戒律就是定共戒。〈決擇分〉說:若即於此所受律儀能無缺犯,以戒律為依止處。若不犯戒就不後悔,不後悔心情就快樂,乃至得奢摩他,入初靜慮。由定的力量,能損伏現行的散亂境界,能損伏一切犯戒的種子,是名靜慮律儀。如初靜慮是這樣子,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當知也是這樣子。以此為依,於一所緣境,繫念所緣境,令心寂靜不散亂,是故說言,內正思惟。即於所緣,思擇第一義諦,就是正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就是思惟一切緣起法。是故說言:深心籌量,審諦觀察。
《披尋記》六四四頁:
又於眾緣所生諸行等者:於緣生行,了知無常、苦、空、無我,名微妙智。由此隨順悟入諸行甚深道理,名隨悟入。
19-b)云何具定?謂能乃至離無所有處欲,證得非想非非想處。云何具念?謂依如是所得勝定,為斷見斷諸煩惱故,修四念住。即以如是所修念住為其導首,乃至修習三十七種菩提分法。云何正直?謂彼生起逆流正直聖八支道,能斷見斷所有煩惱,於逆流道得預隨流。
[解]什麼是具定?就是這位菩薩能夠離欲界欲,又能離色界初禪的欲,乃至離無所有處定的欲,證得非想非非想處,得到無色界四空定,這就叫做具定。具定就是得到四禪八定。什麼是具念?就是依如是所得的勝定為依止處,為了要斷滅見道所斷的諸煩惱,所以修四念住。就是以這樣所修念住為其導首,最先就是修這四念住,乃至到修習三十七種菩提分法。什麼是正直?直,就是不彎曲,沒有多分別,實實在在。就是那個修行人,內心生起逆流、正直的聖八支道,能斷見斷所有煩惱,於逆流道得預隨流。什麼是逆流?與生死流是違背、相逆。什麼是生死流?就是虛妄分別心。現前的一念心,遇見一切境界的時候,總是虛妄分別,貪瞋癡的分別,就叫做流。現在逆生死流,不虛妄分別。若不入定,觀察它是無常、無我、畢竟空,是如幻如化,不真實,心不去隨境轉,叫做逆流。若是與第一義諦相應,離一切分別,就叫做正直,就是聖八支道。這個時候,能斷見斷所有煩惱。於逆流道,得預隨流。逆流道,就是無分別道,與無我的道理相應的道。預隨流,參預到無分別的聖道,隨順聖流,而逆生死流。
《披尋記》六四五頁:
於逆流道得預隨流者:逆生死流,是名逆流。能昇、能入,能正行履,漸次趣向至極究竟,是名為道。即由此道永斷三結,立預流果,是名得預隨流,預入有學聖流類故。
[解]於逆流道得預隨流者:逆生死流,是名逆流,不隨順自己的虛妄分別。能昇,超越凡夫的境界,由凡夫入聖,叫做昇。能入,能入第一義諦。能正行履,能這樣子修行,能這樣修止觀,漸次趣向達到第一義諦,是名為道,道是向前進,到第一義諦。即由此道永斷三結,身見、戒禁取見和疑。立預流果,是名得預隨流,預入有學,就屬於聖流這一類。
19-c)云何永斷一切愁憂熾燃?謂從諦現觀俱得成不還者,又能永斷五下分結,瞋恚似順愁憂,貪欲似順熾燃,於如是等皆已永斷。
[解]什麼是永斷一切愁憂熾然呢?得到初果的時候,成就苦集滅道四諦現前觀察。見到滅諦的聖人,知道這是苦諦、這是集諦、這是道諦,只有聖人才知道,所以叫做聖諦。成就諦現觀的時候,他的心和聖道相應,稱為俱。繼續修行,由初果到二果、到三果,得成不還果的人,就是永斷一切愁憂熾然。為什麼?又,因為能永斷五下分結就是身見、戒禁取見、疑、貪、瞋。初果斷三結,不還果斷愁憂和熾然。瞋恚似順愁憂,愁憂和瞋恚,是相似、是相順,所以說斷除愁憂,就表示斷除瞋恚。貪欲似順熾然,貪欲心就像火燃燒,所以貪欲和熾燃,是相似、是相順,所以說斷除熾燃,就表示斷除貪欲。對於這樣五下分結完全斷掉。
《披尋記》六四五頁:
瞋恚似順愁憂等者:下分結中彼瞋恚結,此名愁憂,相相似故,隨順生故。又貪欲結,此名熾然,相相似故,隨順增故,由已永斷瞋貪二結,故說永斷一切愁憂熾然。
[解]瞋恚似順愁憂等者:下分結中彼瞋恚結,此叫做愁憂,愁憂的相貌和瞋恚的相貌是相似,所以就用愁憂來表示瞋恚。斷除愁憂,就表示斷除瞋恚。若愁憂,就是有瞋恚。又五下分結的貪欲結,此叫做熾然。相貌是相似。若有貪欲心,貪欲就是越來越厲害,像猛火燃燒似。由已永斷瞋貪二結,故說永斷一切愁憂熾然。
19-d)云何正念?謂為永斷上分諸結,復更修習四種念住,乃至修習三十七種菩提分法。云何心解脫?謂已永斷上分結故,於二種障心善解脫,謂煩惱障及所知障。其心如是善解脫故,得成如來、應、正、等覺。廣說如經。由此故能獎勝類生,開出離道。
[解]什麼是正念?就是為永斷五上分諸結,還是修四念住,乃至到八聖道。繼續用無常觀、或者無我觀、畢竟空觀這樣修行,能斷其餘煩惱。什麼是心解脫?就是三果聖人修三十七道品成功,把五上分結: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五上分結都斷掉。煩惱障及所知障這兩種障令心不解脫,現在把兩種障斷掉,心就解脫。見煩惱、愛煩惱,這是煩惱障。所知障,是聖人的煩惱,就是無量無邊的佛法,還很多不知道,還是修三十七道品才能斷。其心如是善解脫故,得成如來、應、正等覺。詳細說如同經文。由於具足這麼多的功德,最後得心解脫,解脫煩惱障、又解脫所知障,就能夠教化一切眾生。能夠開顯、能夠開示出離生死的解脫道,就是三十七道品、無量無邊的佛法。
20)能獎勝類生,及開出離道,住此於此學,不懼後世死。
[所依經文]雜阿含經597;別譯雜阿含經182;相應部一,有偈篇第二天子相應14
。
1.雜阿含經597
斯等因緣故,受身得妙色。成就乘出道,心住於中學,如是德備者,為諸天供養。
2.別譯雜阿含經182
如此得上色,美妙獲最勝,和合斯乘道。應形彼處住,習學於善法,若有如是人,名知供養天。
3.Enomoto
1994
tenābhivarṇā
janatā praṇītā mārgaś ca nairyāṇikataḥ prayuktaḥ |
atra
sthitaḥ atra ca śikṣamāṇo nāyaṃ martyaḥ paralokād
bibheti ||
20-1)諸有四種勝類,隨一於此聖教,愛樂正行,為欲證得聖八支道,於三學中勤修學者;彼定能證聖八支道及涅槃果。由證彼故,不懼當來生、老、病、死。
[解]諸有四種眾生,隨那一類的眾生,安住於此聖教,很歡喜的修學戒定慧,為了想要證得聖八支道的關係。於三學中勤修學者,彼定能證聖八支道,能得到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乃至涅槃果都能得到。由於成就聖道的關係,就不恐懼當來的生老病死苦。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略顯示唯佛世尊,能令四類速得清淨,彼若於此能正修行,不唐捐故。又復示現如來聖教,善說正法及毘柰耶。又復示現佛是天人無上大師。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解]復次,今當略辨上面所說的義。謂略顯示唯佛世尊,能令四類眾生速得清淨。彼若能發心修學四念住、修學三十七道品,不會白辛苦、不會徒勞,一定會有成就。又復開示佛的聖教。如來的聖教是善說正法及毗奈耶,有法、有律,開導眾生。又復示現佛是天人無上大師。當知是名此中略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