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思所成地---3.思擇諸法---3.3.建立體義伽他-頌47-55


3.3.14.論議(47-91)
47)諸行無常,有生滅法由生滅故,彼寂為樂。
[所依經文]
1.雜阿含經576
一切行無常,是則生滅法,生者既復滅,俱寂滅為樂。
2.雜阿含經956
一切行無常,悉皆生滅法,有生無不盡,唯寂滅為樂。
3.雜阿含經1197
一切行無常,斯皆生滅法,雖生尋以滅,斯寂滅為樂。
4.別譯雜阿含經110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乃名涅盤。
5.別譯雜阿含經161
諸行斯無常,是生滅之法,其生滅滅已,寂滅乃為樂。
6.別譯雜阿含經350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7.增壹阿含經T02.0125.0672b
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滅最為樂 。
8.長阿含遊行經T01.0001.0021a
陰行無有常,但為興衰法,生者無不死,佛滅之為樂。
9. PTS: SN, I, 005. Dutiyasaraṇānisakkasuttaṃ
aniccā sabbasaṅkhārā, uppādavayadhammino;
uppajjitvā nirujjhanti, tesaṃ vūpasamo sukho”ti.
10.PTS: SN, II, 190. Vepullapabbatasuttaṃ
Aniccā vata saṅkhārā, uppādavayadhammino;
uppajjitvā nirujjhanti, tesaṃ vūpasamo sukho”ti.
11.Enomoto 1994
anityā bata saṃskārā utpādavyayadharmiṇaḥ |
utpadya hi nirudhyante tesāṃ vyupaśamaḥ sukham ||

47-1)今此頌中,蘊及取蘊,皆名諸行。此中義者,意在取蘊。是五取蘊,略有三種,謂去、來、今。諸行無常者,謂彼諸行,本無而生,生已尋滅。若過去生,過去所得諸自體中所有諸蘊,皆過去故,已謝滅故,生已沒故,體是無常。
[]今此頌中,蘊及取蘊,皆名諸行,就是一切有為法。蘊,就是色受想行識。取蘊,就是有漏的色受想行識。只是說蘊,通於有漏、無漏。若加取,只是有漏。在這裡,意思是有漏的色受想行識。五取蘊有三種不同,有過去的五蘊、有未來的五蘊、有現在的五蘊,分這三種不同。什麼是諸行無常?彼諸行本無而生,生已尋滅。原來這件事沒有,後來有因緣,五蘊現前。現前以後,隨著又消滅,就叫做無常。若是屬於過去生命中的五蘊,過去生中所得的色受想行識的自體裏邊。所有的色受想行識諸蘊,已經過去,已經消滅,出現過又沒,體性不是常住。

47-2)若未來生,未來所得諸自體中所有諸蘊,皆未生故,非已起故,未滅沒故,可生起故,是有生法。若現在生,現在所得諸自體中,所有暫住支持存活有情諸蘊,皆死法故,可為殞滅之所滅故,是有滅法。
[]若是將來的生命體,將來所得的生命體裏邊,所有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都沒有現前,不是已經現起來,沒有滅、沒有失掉,雖然沒有現起、沒有滅,可是有因緣的時候它會現起來,所以說是有生法。若現在生,現在所得的諸自體裏面所有的色受想行識,暫時的存在,眾多的因緣來支持,才能夠生存、才能夠生活,這樣的有情諸蘊,都是要死掉,都是要敗壞,不可能夠永久存在。現在雖然還在,它現在是在,可以消殞滅亡、是所滅的法,所以是有滅的法,有息滅、有滅壞的這種事情。

47-3)若彼諸蘊,在於未來所得自體是有生法,於中都無所得自體,是常是恒,乃至即當如是正住。唯除纔生,生已尋滅。
[]若彼未來的諸蘊,是未來所得自體,是有因緣的時候它會生起。在未來所得的色受想行識的自體裏邊,色也好,乃至識也好,都不是常、也不是恒,乃至學習佛法的人,應該按照這個道理安住的思惟,就是思惟未來的色受想行識,沒有常、沒有恒,應該這樣安住其心,如理作意。一剎那現起,一剎那就滅,就是這個生命體,除了這個,另外沒有生命體,沒有五蘊可得。
《披尋記》六六二頁:
於中都無所得自體是常是恒等者:所得自體剎那剎那壞故,是名無常。繫屬命根,有限住故,是名無恒。壽量未滿容被緣壞,非時而死,故不可保,乃至爾所時住,於其中間不定安樂,故變壞法。如〈攝事分〉說。(陵本八十六卷一頁)由此當知,所得自體無常無恒等差別相,故於文中置乃至言。唯除纔生,生已尋滅,於其中間相似暫住,說名為住。即當如是正思惟住,除此實無住可得故。
[]於中都無所得自體是常、是恒等者:所得自體,一剎那間滅掉、一剎那間現起、一剎那間壞了,這叫做無常。生命體的存在是繫屬於命根,命根若在的時候,就存在;命根若不在,生命體就結束,屬於命根來決定它。命根,是有限度的存在,不是永久無限度存在下去,是名無恒。剎那的生滅叫無常,一期的生滅叫做無恒。命根就是壽量,壽量還沒有滿,有可能會被其他的因緣破壞,壽命沒有到就死掉,叫做不可保,靠不住。乃至你那麼多存在的時候,於其中間,不是決定完全滿意,可能很苦惱,所以叫做變壞法。如〈攝事分〉說。由此當知,所得自體無常、無恒等差別相,所以在文裏面放乃至,其實裏面還有這麼多的文沒說。唯除纔生,生已尋滅,由生至死中間,前一剎那、後一剎那彼此相似,對於相似的暫住,就叫做住。這個修行人應該安住在這個思惟觀察、安住在這個正憶念裏邊,除了這個無常、無恒、不可保是變壞法之外,另外沒有一個生命,沒有一個色受想行識是安住。

47-4)若諸有情於現法中,永盡未來諸蘊因者,一切未來自體諸蘊皆不生故,說名彼寂。又復此寂,由二因緣說之為樂。一者,一切苦因滅故,一切麤重永止息故,於現法中安樂住故,說之為樂。二者,當來生、老、病等所有眾苦,永解脫故,說之為樂。
[]什麼是彼寂?若是這個補特伽羅,於現在的生命體,能夠修四念住,永久的滅除未來的色受想行識的因緣,滅除愛煩惱、見煩惱,一切未來自體諸蘊就不生起,這叫做寂滅。又復此寂,能夠修四念住,滅除愛、見煩惱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叫做寂,有兩個因緣說這個寂是快樂。第一個理由,一切苦惱的因消滅,就是現在的一念虛妄分別心、這一念的執著心,若滅的時候,所有的苦惱不能令你苦惱。因為安住在第一義諦,所以一切苦因、一切苦惱的境界,不能令你苦惱。由於修四念處,能深見第一義諦,愛見煩惱種子永久息滅,雖然現在有生命體的存在,但是會很安樂的生活,所以說他為樂。第二個理由,若是貪愛的煩惱沒有滅除,將來繼續有生老病死。因為現在一切麤重永止息的緣故,將來的生命沒有因緣,所以眾苦也都解脫,叫做樂。
《披尋記》六六二頁:
一切苦因滅故等者:貪愛永滅,證心解脫,名一切苦因滅。見修煩惱,永斷無餘,是名一切麤重止息。由是因緣,於現法中住安樂住,故說為樂。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說正見依處,及正見果。復有差別,謂略顯示遍知依處,及彼斷滅。又略顯示,所遍知法及與遍知。又略顯示,三世諸行所有雜染,及彼寂故所有清淨。又略顯示,諸緣起法及緣起滅。又略顯示,苦諦、滅諦。又略顯示,空與無願二解脫門所依處所,及顯無相一解脫門所依處所。又略顯示,聖諦現觀相違二法斷所依處。言二法者,一、隨順戲論。二、怖無戲論。又略顯示,不共外道二對治法。何等為二?一者,所知無顛倒性。二者,所證無顛倒性。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a)佛陀在此中簡略說,諸行無常,有生滅法,由生滅故,這是正見的依處。彼寂為樂,這是正見所得到的果。b)彼復有差別,謂略顯示,諸行無常,有生滅法,這是遍知的依處。由生滅故,彼寂為樂,就是及彼斷滅。c)又略顯示,諸行及彼寂這四句話,是所遍知的法。諸行無常,有生滅法,由生滅故,這是緣起法,是世俗諦。彼寂為樂,這是第一義諦。二諦,是所偏知。了知無常等,是能遍知故,這是能遍知。若能夠知道彼寂,這是根本無分別智,了知諸行無常,有生滅法,由生滅故,這是後得智。或者說前邊是聞思修的三種智慧,也通於有漏、無漏,這是一種如量智。彼寂為樂,是如理智,無分別智。d)又略顯示,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由生滅故,是通於三世。及彼寂故,就是彼三世的有為法現在完全寂滅,都清淨。彼三世的有為法指有漏的諸行,有漏的諸行完全息滅,就是無漏、無為的清淨法。e)又略顯示,前三句都是諸緣起法,第四句就是緣起滅。f)又略顯示,前三句都是苦諦,彼寂為樂是滅諦。g)又略顯示空解脫門和無願解脫門所依的處所。諸行無常等三句,有無我的意思,所以表示空解脫門。無常就是苦,屬於無願解脫門的所依處。及顯無相一解脫門所依處,就是彼寂為樂,涅槃名為無相解脫門。h)又略顯示與聖諦現觀相違反的有二種法,這二種法斷滅的依止處。相違二法是什麼呢?言二法者:一、隨順戲論,二、怖無戲論。諸行無常這四句話,是略顯示聖諦現觀,就是無我觀。依止這四句,斷掉這二法。這二法與聖諦現觀是相違。i)這四句話又簡要地顯示出來不通於外道二種對治的法。哪二種呢?一者、所知無顛倒性,二者、所證無顛倒性。所知無顛倒性,就是前三句。所證無顛倒性,就是第四句。
《披尋記》六六三頁:
一隨順戲論等者:若謂我有,而生願樂,是名隨順戲論。若謂我無,而生怖畏,是名怖無戲論。
[]一隨順戲論等者:如果執著色受想行識裏邊有一個我,而對於這個我非常的歡喜,這叫做隨順戲論。根本沒有我,認為有個我,這就叫做戲論。愛著這個我,就隨順戲論。若說沒有我,就生恐怖,這叫做怖無戲論。無戲論的境界,就是沒有我,第一義諦無為的境界。

48)無逸不死跡,放逸為死跡無逸者不死,縱逸者常死。
[]不放逸是不死的道路,也是因的意思。不死是什麼?就是涅槃。不放逸,就是修學戒定慧,就是涅槃的因。若是不修學戒定慧,隨順愛見的煩惱活動、放逸,就是流轉生死的一個因緣,所以放逸為死跡。若修學戒定慧,就得到涅槃。若不修學戒定慧,常放逸,就常在生死裏流轉。無逸是不死的跡。無逸,就是道諦。不死,就是涅槃。道諦是涅槃的道路,所以,是讚歎道諦。放逸為死跡,訶斥集諦,集諦是流轉生死的原因,是苦諦的一個因。無逸者不死,道諦修成功,就得到涅槃,這個是指滅諦。縱逸者常死,指苦諦。
[所依經文]
1.法句經1: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T04,562b)
2.出曜經5: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T04,636c)
3.法集要頌經: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不貪則不死,失道乃自喪(T04, 779a)
4. 增壹4:無憍甘露跡,放逸是死徑,無慢則不死,慢者即是死(T02, 563c)
5. 增壹27: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T02, 699b)
6. 佛說大般泥洹經5:若無放逸,是處不死,若其放逸,是為死徑。無放逸者,得不死處,若放逸者,常處生死(T12, 889c)
7. 大般涅槃經8:謹慎無放逸,是處名甘露,放逸不謹慎,是名為死句。若不放逸者,則得不死處,如其放逸者,常趣於死路(T12, 415c)
8.大般涅槃經8:謹慎無放逸,是處名甘露,放逸不謹慎,是名為死句。若不放逸者,則得不死處,如其放逸者,常趣於死路(T12, 656b)
9.正法念處經25:不放逸不死,放逸是死處,不放逸不死,放逸常生死。不放逸不死,放逸是死句,我以不放逸,今得天中勝(T17,146b)
10.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15:若不放逸者,能得不死處,若作放逸人,終歸於死路(T24, 274b)
11. uv.4.1
apramādo hy amṛtapadaṃ pramādo mṛtyunaḥ padaṃ
apramattā na mriyante ye pramattāḥ sadā mṛtāḥ.
12. dhp021
appamādo amatapadaṃ pamādo maccuno padaṃ
appamattā na mīyanti ye pamattā yathā matā.

48-1)今此頌中,云何無放逸是不死耶?謂如有一,依四所依,立四種護。謂命護、身護、心雜染護、正方便護,是名不放逸。此不放逸為依、為持,涅槃資糧未圓滿者,令速圓滿。已圓滿者,令於現法得般涅槃。
[]今此頌中,什麼是無放逸是不死跡呢?譬如有一類人,依四種依止處,立出四種保護。哪四種?命護、力護、心雜染護、正方便護。是名不放逸。此不放逸為依為持,依不放逸為基礎用功修行,叫為依。以不放逸為主導者,叫作持。涅槃的資糧就是戒定慧,若沒有圓滿,使令戒定慧圓滿。已圓滿,令於現法得到不生不滅的第一義諦的境界。
《披尋記》六六三頁:
依四所依立四種護等者:〈菩薩地〉說:依止處苦,有四所依。由依此故,於善說法毗奈耶中,出家受具,成苾芻分。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陵本四十二卷九頁)依此四依,立四種護: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護。為當存養,如法受用,是名力護。起惡尋思,應速除遣,是名心雜染護。能忍眾苦,精進無懈,是名正方便護。
[]依四所依、立四種護等者:〈菩薩地〉說:依止處苦,有四所依。在佛的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成就苾芻的身分。四依,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什麼是依止處苦?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要向人家乞求,是個苦惱事情。雖然有這麼多的苦惱,而自己的道心不退,還是努力地修行得聖道。依此四依,立四種護。什麼是命護?如法地追求這個四依: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要實實在在,不要有欺騙的動機和行為。這叫做正命,就是你的命清淨,所以叫做命護。什麼是力護?有身體,才能修學聖道,所以應當要保存身體、要時時地長養,才有精神、有力量修學聖道。要如法地受用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些事情,不應該非法的受用、不合道理的受用,叫作力護。如法的受用四依,使令身體有力量修學聖道,這叫力護。什麼是心雜染護?內心若有雜染,趕快驅逐出去,保護內心的清淨。什麼是正方便護?因修行而來的這些很苦,乞求生命所需的四依的時候,也是很苦,都能夠忍受,能夠精進地修學聖道而不懈怠。

48-2)云何放逸為死跡耶?謂如有一居家白衣,於諸欲境耽著受用,造不善業。或有出家現四無護。謂命無護,乃至正方便無護。如是放逸,通於二品。謂在家品,及出家品。即此放逸為依、為持,樂生本行,造生本業,因此故生,生已壽終,生已夭沒。
[]什麼是放逸為死跡耶?譬如有一類人,是在家、是個白衣,對於諸欲境耽著受用,造不善業。或有出家的人,不能命護,也不能力護,也不能心雜染護,也不能正方便護,也不能修學聖道,這樣的出家人,就叫做放逸。這樣放逸,通於二類,就是在家及出家這兩類。什麼叫作死跡呢?就是內心以此放逸為依止,而造作種種的過失。內心以放逸為主持。愛樂生為根本諸有漏行,造作生為根本諸有漏業。因為有這樣的願樂,又有這樣的行,造作出種種的事情,因此就有生命體。得到生命體以後,壽命到就結束。或者得到生命體以後,壽命沒有到就死掉。所以,若放逸的話,造作種種的罪過,就在生死裏流轉,流轉的時候,有時候壽命長,有的時候壽命短。
《披尋記》六六三頁:
樂生本行,造生本業者:愛樂生為根本諸有漏行,是名樂生本行。造作生為根本諸有漏業,是名造生本業。
[]樂生本行,造生本業者:愛樂這個生命,或者說愛樂自我,是根本。不只愛樂生命體,還繼續向前動,造作種種的業力,這些屬於有煩惱的活動,是名樂生本行。以生為根本的諸有漏業,這些有漏業令你得果報,所以,生為根本。什麼是生為根本?就是得生命體,造的業力裏面,最重要的就是業力令你得一個生命。造作這樣的業力,是名造生本業,生為根本的一切的有漏業。

48-3)云何無縱逸者不死,縱逸者常死耶?謂死有五種:一者、調善死。二者、不調善死。三者、過去死。四者、現在死。五者、未來死。若善修習,此無縱逸補特伽羅,於現在世由調善死,而正死時,由過去死已死,於過去世亦由不調善死,於現在世,不由不調善死而死,於未來世不由調善死,不由不調善死而死,故名不死。
[]什麼是無縱逸者不死,縱逸者常死耶?有五種的死。一者、調善之死,就是修學戒定慧,煩惱被調伏的時候。初果聖人有我愛的現行,但是能調伏。若是三果聖人,我愛不現行,叫做調善的死亡。若是阿羅漢,也是調善。二者、不調善死,就是一般的凡夫,或者造善業、或者造惡業,死亡的時候心裏面苦惱。三者、過去的死亡。四者、現在的死亡。五者、未來的死亡。若善修習此無縱逸的補特伽羅,現在戒定慧修得很成功,所以死亡的時候,心裏面很調善。而正死亡的時侯,由於這個補特伽羅過去生中生命已經死掉,過去世聖道沒有修成功,死亡的時候不調善死。現在世因為修學聖道,心裏面調善,所以不由不調善而死。於未來世不由調善死、不由不調善死而死,故名不死。阿羅漢現在的色受想行識生命死掉,未來世不由調善死,不由不調善死而死,有漏的五蘊再不現前,所以叫做不死。
《披尋記》六六四頁:
死有五種等者:清淨解脫死者,名調善死。不清淨不解脫死者,名不調善死。如〈意地〉說。(陵本一卷十五頁)過去死者,謂過去諸行沒,乃至命根滅故死。現在死者,謂現在諸行沒,乃至命根滅故死。如〈攝事分〉說。(陵本八十五卷十六頁)未來死者,準前應說未來諸行沒,乃至命根沒故死。
[]死有五種等者:清淨解脫死者,名調善死。心裏面沒有煩惱的染污,就叫做清淨死。心裏面沒有煩惱的繫縛,就叫做解脫死。心裏面有很多的煩惱、很多苦惱,不清淨、也不解脫,這樣的死,名不調善死。如〈意地〉說。過去的色受想行識死沒,乃至命根滅故,叫做死。現在死者,現在諸行滅,乃至命根滅故,叫做死。沒,是指諸行。滅,是指命根。如〈攝事分〉說。未來死者,準前應說:未來諸行沒,乃至命根滅故死。

48-4)若有縱逸補特伽羅,於現在世由不調善死而正死時,於過去世亦由不調善死已死,於現在世即由不調善死而死,於未來世亦由不調善死當死,故名常死。
[]若有放縱自己的眾生,不修學戒定慧,過去世沒修學聖道,現在世也不修學戒定慧,所以,於現在世即由不調善死而死亡。於未來世亦由不調善死當死,故名常死,所以,常流轉生死。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無縱逸者,道諦、滅諦。有縱逸者,集諦、苦諦。又略顯示處非處性、自業作性。前半顯示處非處性,後半顯示自業作性。
又前半顯示師於弟子作所應作,後半顯示諸弟子等自所作義。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無逸不死跡,這是道諦。無逸者不死,這是滅諦。放逸為死跡,是集諦。縱逸者常死,這是苦諦。又略顯示處非處智力性,自業智力是自業作性。無逸不死跡,放逸為死跡,這是處非處智力。修學聖道,是涅槃的因。若不修學聖道,放逸自己,那是流轉生死的因緣,這就是處;如果相反,就不是處。合乎道理就叫作處,不合乎道理叫作非處。無逸是不死跡,放逸為死跡,這是合道理,所以是處。無逸者不死,縱逸者常死,就是顯示,你的遭遇是你自己業力所創造,所以叫自業作性,這叫業智力。佛知道一切眾生所有的果報都是他自己的業力所成就。無逸不死跡,放逸為死跡,這顯示師長對於弟子作所應作的事情,就是開導這個道理:若修聖道是涅槃的因;若是放縱自己,是流轉生死的因。無逸者不死,縱逸者常死,後半顯示諸弟子自己努力的結果。

49)眾生尋思所鑽搖,猛利貪欲隨觀妙倍增染愛而流轉,便能自為堅固縛。
[所依經文]
1.雜阿含經1235
非繩鏁杻械,名曰堅固縛,染污心顧念,錢財寶妻子。是縛長且固,雖緩難可脫。
慧者不顧念,世間五欲樂,是則斷諸縛,安隱永超世。
2.別譯雜阿含經 62
王者繫縛人,以鐵木及繩,賢聖觀斯事,深知非牢縛。
若戀於妻子,錢財及珍寶,如是繫縛人,堅牢過於彼。
妻子及財寶,愚人生繫著,其實如瀑流,漂沒諸凡夫。
是以宜速逝,趣向於解脫。
3.PTS: SN, I, 076. Bandhanasuttaṃ
Na taṃ daḷhaṃ bandhanamāhu dhīrā, yadāyasaṃ dārujaṃ pabbajañca;
sārattarattā maṇikuṇḍalesu, puttesu dāresu ca yā apekkhā.
Etaṃ daḷhaṃ bandhanamāhu dhīrā, ohārinaṃ sithilaṃ duppamuñcaṃ;
etampi chetvāna paribbajanti, anapekkhino kāmasukhaṃ pahāyā”ti.
4.Enomoto 1994
na tad dṛḍhaṃ bandhanam āhur āryā yad āyasaṃ dāravaṃ balbajaṃ vā |
saṃraktacittasya hi man(da)buddheḥ putreṣu dāreṣu ca yā avekṣā ||
etad dṛḍhaṃ bandhanam āhur āryāḥ samantataḥ susthiraṃ duṣpramokṣam |
etad api cchitvā tu pari(vra)janti hy anapekṣiṇaḥ kāmasukhaṃ prahāya ||
5. dhp349
vitakkapamathitassa jantuno tibbarāgassa subhānupassino
bhiyyo taṇhā pavaḍḍhati esa kho daḷhaṃ karoti bandhanaṃ.
惡想所亂者,求樂欲熾然,彼欲倍增長,自作堅牢縛。
6.法句經:心念放逸者,見婬以為淨,恩愛意盛增,從是造獄牢。T4,571a
7.法句譬喻經:心念放逸者,見婬以為淨,恩愛意盛增,從是造獄牢。T4,602b
8.出曜經:夫人無止觀,多欲觀清淨,倍增生愛著,縛結遂固深。T4,632b
9.法集要頌經:極貪善顯現,有情懷疑慮,若復增貪意,自作堅固縛。T4,778b
10.集異門足論:惡尋伏眾生,令於穢見淨,倍增長貪愛,自為堅固縛。T26,377b
11.uv.3.1
vitarkapramathitassa jantunas tīvrarāgasya śubhānudarśinaḥ
bhūyas tṛṣṇā pravardhate gāḍhaṃ hy eṣa karoti bandhanaṃ.

49-1)今此頌中,云何尋思之所鑽搖?謂如有一,於先所得,先所受用,諸欲境界,不正作意,發生不善依於耽嗜諸惡尋思。
[]今此頌中,什麼是眾生的心為尋思所動搖?尋思,就是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很多的分別心。譬如有一類人,對於以前所得到的欲,以前享受的很多色聲香味觸所歡喜的境界。所得,是屬於他,但是還沒有享受。享受的時候,叫做受用。不知道這是因緣生法,是無常、無我,是有過患,這是不正作意。因為不正作意,所以就發出無利益、無饒益,以愛著為基礎的種種惡尋思。對於自己、對於他人有傷害的分別心,就叫做尋思之所鑽搖,就是欲的尋思。

49-2a)云何猛利貪欲?謂如有一,於昔餘生修習貪欲,亦多修習。由是因緣令此生中,於先所得,先所受用諸欲境界,不正作意,而被貪欲散壞其心。
[]什麼是猛利貪欲?譬如有一類人,在過去多生中,曾經修習過貪欲,熏習過貪著五欲的事情,修習很多。由於過去熏習過很多的貪欲的事情,所以使令現在生中在先所得到的諸欲、先所受用的諸欲境界,和過去一樣,還是不能如理作意,被貪欲的煩惱,散亂、破壞清淨心,心老是為欲所繫縛,而不得清淨。

49-2b)云何隨觀淨妙?謂如有一,不善護身,不攝諸根,不住正念,遊行聚落,見甚 少年可愛美色諸母邑已,便不如理取淨妙相,由此因緣,身心燒惱。
[]什麼是隨觀淨妙?譬如有一類人,不能保護身體,不能夠收攝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不安住在如理作意,所以內心向外攀緣,諸根也向外攀緣,在各地方遊行。看見很年輕、可愛、美妙色很多的女人之後,就不能如理作意,心裏面隨順自己的愛著心取著清淨、美妙的相貌。由於不能如理作意,身、心為愛煩惱所燃燒、苦惱,就像猛火在燃燒似。
《披尋記》六六五頁:
不善護身等者:謂遊行時,不避惡象馬等而與俱行,乃至廣說履諸糞穢,是名不善護身。於不應觀所有眾色,不護根門,起惡尋思,是名不攝諸根。於所應觀所有眾色,不策觀察,起善尋思,是名不住正念。
[]不善護身等者:謂遊行的時候,不避惡象、惡馬、惡狗乃至土匪,同他同時在那裏在一起走。乃至廣說履諸糞穢,是名不善護身。對於不應該看的所有眾色,保護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令內心能夠如理作意,不起煩惱,積集善根。現在不能保護、放逸自己,起惡的尋思,是名不攝諸根。對於應觀察的所有眾色,不能夠鞭策自己觀察,應該觀察一切色法都是因緣所生,都是苦、空、無常、無我,但是他不能這樣觀察。若不能發動苦、空、無常、無我的善尋思,叫做不住正念,就是不如理作意。

49-3)云何倍增染愛?謂由五種相貌,當知染愛增長,何等為五?謂如有一,雖於下劣諸欲境界,尚生猛利諸貪欲纏,耽著不捨,何況上妙。又以非法多分凶暴積集珍財,不以正法,亦常攝受增上眾具。又於輕賤無所用物,尚不欲捨,何況貴重;雖為追求少劣財物,尚行眾多身、語、意惡,何況多勝。又於受持少小妙行,其心尚無趣向愛樂,何況廣大。又於涅槃尚不樂聞,何況欲得。
[]什麼是加倍的使令染愛心殊勝起來?由五種相貌,當知道染愛的增長。哪五種?一、譬如有一類人,雖於下劣諸欲境界,尚且能生起猛利諸貪欲纏,愛著下劣的諸欲境界而不肯棄捨,何況上妙的諸欲境界呢?二、又能夠以不合法的手段,多分是兇惡強暴的手段積集珍財。不能夠以合乎十善道、合乎因果的道理,常攝受品質特別好的一些器具。三、又於輕賤無所用的東西,尚且不願意布施給人,何況貴重的東西,更不願意布施給人。雖為追求少劣財物,尚行眾多身語意的惡行,何況又多、又殊勝的財物呢?四、又對於受持很少、很小的善行,他的內心裏面尚且沒有愛樂,不向於愛樂,何況廣大的妙行呢?更是沒有這種歡喜心。五、又對於佛教裏面,三乘聖人所得涅槃的境界,尚且都不歡喜聽聞,何況欲得?

49-4)云何堅固縛?謂由三種相,知堅固縛。一、堅牢故;二、苦所觸故;三、長時隨逐故。於現法中,由惡行根貪、瞋、癡故,知縛堅牢。於當來世,由生那落迦 、傍生、鬼趣;知苦所觸,及長時隨逐。
[]什麼是堅固縛?由三種相,知堅固縛。哪三種?一、堅牢故,二、苦所觸故,三、長時隨逐故。什麼是堅牢?在現在的身口意中,由貪瞋癡發出來種種的惡行,貪瞋癡是惡行的根本,所以知道煩惱的繫縛是很難破壞,很堅固。什麼是苦所觸?在當來世,會到地獄、傍生、餓鬼的世界,生到三惡道。知道在這個苦惱的境界裏面生存,為苦所觸惱。現在還沒有到三惡道,但是現在造很多的罪業,就知道將來要到三惡道,所以叫知苦所觸。什麼是長時隨逐?業未得果報的時候,長時隨逐,終究有一天發生作用、令你苦惱。
《披尋記》六六五頁:
由惡行根貪瞋癡故等著:貪瞋癡三,名不善根。此為因緣,起諸惡行,名惡行根。難可破壞,故名堅牢。當知此約煩惱名縛。
[]由惡行根貪瞋癡故等著:貪瞋癡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此為因緣,起諸惡行,名惡行根。難可破壞,故叫做堅牢。當知這個堅固縛指煩惱的繫縛,叫做堅固縛。
《披尋記》六六五頁:
知苦所觸及長時隨逐者:當知此約業縛,名堅固縛。乃至先世所造一切惡不善業,未盡、未出故。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略顯示依二失壞因,有二種失壞,何等名為二失壞因?謂不正思惟力,及因力。云何名為二種失壞?謂方求失壞,及受用失壞。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簡略地、簡要地,顯示眾生依二失壞是有因,有二種失壞。什麼是二失壞因?就是不正思惟力及因力。什麼是二種失壞?就是方求失壞及受用失壞。

云何不正思惟力?謂隨念先所受用境界,因緣所生不正思惟。或邪分別現前境界,因緣所生不正思惟。或邪取相不正思惟。或即於彼若住、若行不正思惟。云何因力?謂於可愛境界宿習欲貪。
[]什麼是不正思惟力的力量,令人失壞呢?一、就是隨順過去受用的境界,內心憶念,在第六意識現出這個影像。現出來以後,就在這個境界上有種種的不正思惟。二、或是錯誤地分別現前境界,因緣所生不正思惟。前五根面對這些欲的境界,心裏面有不正思惟。三、或是錯誤地取相,不正思惟。四、或是即於彼所觀的淨妙境界,若停留在那裏,若經行的時候,內心憶念這些境界,而不正思惟。什麼是因力?就是對於可愛的境界,前多少生也是熏習過這種煩惱,叫做因力。假設前一生是在色界天、無色界天,今生來到欲界,欲煩惱輕。若是前生是在欲界,今生還是在欲界,煩惱就重。
《披尋記》六六六頁:
云何不正思惟力等者:此中四種不正思惟,如次配前依耽嗜思,隨觀淨妙,倍增染愛應知。隨觀淨妙有二差別:謂不善護身等,及取淨妙相。由是成四不正思惟。言即於彼若住若行不正思惟者,謂於住時、行時諸所作業,不守正念,不住正知故。
[]云何不正思惟力等者:此中四種不正思惟,如次配前依耽嗜思,配對謂隨念先所受用境界,因緣所生不正思惟。隨觀淨妙,配對或邪分別現前境界,因緣所生不正思惟。倍增染愛,配對或邪取相不正思惟。或即於彼若住、若行不正思惟,配對隨觀淨妙。這一部分有二種差別,謂不善護身等,及取淨妙相這二種。不善護身就是行,取淨妙相就是住,是若住、若行不正思惟這二種,加起來就是成四種不正思惟。言即於彼若住、若行不正思惟者,謂於住時、行時諸所作業,不守正念,不住正知故。

云何方求失壞?謂如有一,成就二種失壞因故,以非正法,或以凶暴,追求積集所有邪財。云何受用失壞?謂如有一,於先所得順樂、順苦、順非苦樂諸境界中,或有於一生染生著,廣說乃至不知出離,而受用之。或有於一發生憎恚,憎恚所蔽。或有於一發生愚癡,愚癡所蔽。彼由如是貪染所蔽,乃至愚癡之所蔽故,行身、語、意種種惡行。為貪、瞋、癡三堅固縛之所纏縛,亦為那落迦、傍生、鬼等諸縛所縛。
[]什麼是方求失壞?譬如有一類人,成就二種失壞因,有不正思惟、因力,破壞自己的清淨心、失掉正念。因為這二種失壞因都成就的關係,以不合乎國家的法律、不合乎佛法因果的道理。或是以兇暴的方式追求、積集所有邪財,因為追求財的手段太惡劣,所以叫做邪財。得到財以後,還會造種種惡,所以叫做邪財。什麼是受用失壞?譬如有一類人,對於以前所得到的境界,隨順引發快樂的感覺、安樂的感覺。或是隨順引起苦惱的感覺。或是隨順生起非苦樂的感覺。對於這些順樂受的境界、順苦受、順非苦樂受的諸境界裏面。或者有人,於順生樂受的境界裏,生愛染心,生執著心而不肯棄捨。不知道樂受有過患,若愛著它,會有廣大的災難。乃至不知道從這個境界裏面解脫出來,就是不知道修戒定慧,而受用順生的樂受。或有一個眾生於所遭遇到的境界裏邊,生起很多的苦惱,發出憎恚的煩惱,這個心為憎恚所蒙蔽、所障礙。或有一個眾生順生非苦樂受的時候,不明白非苦樂受不是個好境界,不明白這個道理。這個愚癡心蒙蔽他,使令他不得解脫。彼眾生由於這樣的貪染所蔽、瞋染所蔽,乃至愚癡之所蔽,發出來身語意的種種惡行,這個眾生為煩惱所縛,為惡業所縛。亦為那落迦、傍生、鬼等諸縛所縛,這是果報的繫縛。
《披尋記》六六六頁:
云何受用失壞等者:此中略有三種差別:生染生著等,謂於順樂諸境界中;發生憎恚等,謂於順苦諸境界中;發生愚癡等,謂於順非苦樂諸境界中。

又有差別,謂愛結所繫補特伽羅,略有七種雜染,當知皆是貪愛所作。謂隨念雜染、不自在雜染、境界雜染、熱惱雜染、善趣相應雜染、惡趣相應雜染、諸見雜染。
[]又有不同的解釋,謂愛結所繫的補特伽羅,略有七種的雜染不同。當知七種雜染實在都是貪愛心所造作的。哪七種?就是隨念雜染、不自在雜染、境界離染、熱惱雜染、善趣相應雜染、惡趣相應雜染、諸見雜染。

云何隨念雜染?謂如有一不正隨念,先所受用可愛境界,希望追求,令心散壞。
[]什麼是隨念雜染?譬如有一類人,以前受用過的境界,由於憶念顯現在心裏面的時候,不能如理作意。憶念過去受用的可愛境界,現在希望、追求,有這樣的妄念,使令內心散亂,失掉正念。

云何不自在雜染?謂如有一,宿世串習貪欲法故,今世貪欲為性猛利。雖復如理,於可愛境隨念作意,而有希望追求貪欲,散壞其心。彼由貪欲極猛利故,心不自在。
[]什麼是不自在雜染?譬如有一類人,過去生中不間斷的熏習貪欲法的關係,今世貪欲心就特別的猛利,特別的重。雖然知道應該如理作意,也這樣作,對於可愛的境界還是隨念作意,而有希望追求貪欲。因為內心的力量薄弱,回轉不過來,還是繼續的希望追求貪欲,散壞他的清淨心,這叫做不自在。表示這個人有一點正念,但正念力量小,所以作不得主。這個人由於貪欲心特別厲害,那一點的如理作意力量小,所以不能夠決定。

云何境界雜染?謂如有一,遊城邑等,現前會遇容色端嚴可愛境界。由彼境界極端嚴故,隨美妙相心識纏綿,因此發生悕望追求種種貪愛。
[]什麼是境界雜染?譬如有一類人,遊於各城邑等,現前會遇、遭遇到容色端嚴可愛的境界。由彼境界極端嚴的緣故,美妙相現在內心,貪欲心現前,繫縛他的心,沒辨法解脫。美妙相並不繫縛人,是愛著美妙相的煩惱繫縛他。所以,內心有二個相貌:一個是美妙相,是由意念現出來。第二個就是愛煩惱繫縛其心。因此發生希望追求種種的貪愛心。這裡是境界特別殊勝,心裏面不能自在。

云何熱惱雜染?謂如有一,由是三種能長貪愛諸雜染故,令己貪愛展轉增盛,追戀過去已受用境,希求未來當受用境,耽著現在正受用境,乃令身心周遍熱惱。
[]什麼是熱惱雜染?譬如有一類人,由這三種,隨念雜染、不自在雜染、境界雜染,能增長這個人的貪愛心,由貪愛心現出來很多的污染,使令自己的貪愛心展轉的增長、熾盛起來。回頭愛戀過去已受用的境界,希求未來當受用的境界,耽著現在正受用的境界,乃令身心周遍熱惱。

云何善趣相應雜染?謂即由彼貪愛集諦增上力故,行身、語、意種種妙行,得生善趣,或天、或人。彼於樂受,耽著不捨,醉悶而住,專行放逸。
[]什麼是善趣相應雜染?就是由這個補特伽羅的貪愛心,貪愛就是集諦,貪愛心的強大的力量故,能夠創造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生到好的地方,或者生到天上、或者是人間。得到果報之後,人間的富貴、天上的境界都是樂受,他愛著這些境界而不肯棄捨。愛煩惱和愛著的境界,令他迷迷糊糊在那裏生活,只能行放逸的事情。

云何惡趣相應雜染?謂即由彼貪愛集諦增上力故,行身、語、意種種惡行,身壞命終,墮諸惡趣,生那落迦等。於彼生已,便為種種極重憂苦,惡心、憤心之所擾惱。
[]什麼是惡趣相應雜染?就是由這個補特伽羅的貪愛心,貪愛就是集諦,貪愛心的強大的力量故,能夠創造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現在的果報壞了,壽命結束以後,所作的業力使令他墮落到三惡道受苦,生於地獄、餓鬼、畜生。生到三惡道以後,就有種種極重大的憂苦,有苦的時候,內心受不了就生惡心、生憤恨,擾亂他的身口意,使令他苦惱。

云何諸見雜染?謂即由彼貪愛集諦增上力故,會遇惡友,說顛倒法,為令雜染得解脫故。彼雖希求雜染解脫,由遇如是倒說法故,不證解脫。於六十二諸見趣中,隨令一種邪見增長,於諸緣起法,愚癡增上故。彼由如是見結所繫,於五趣等生死大海,不得解脫。
[]什麼是諸見雜染?就是由這個補特伽羅的貪愛心,貪愛就是集諦,貪愛心的強大的力量故,容易遇到惡知識,為他說不合乎因果的道理,說這些顛倒法,內心認為這些是能夠於雜染得解脫。這是在製造雜染,製造苦惱,不能得解脫,但是他說這個能得解脫。那個人雖然也希求從雜染、苦惱裏解脫出來。由於遇到惡知識,顛倒說法的緣故,他說出的事情是不能證解脫,反而令苦繼續。一切外道的邪知邪見,總計起來有六十二種,隨你有一種邪知邪見,認為這是一個妙法,使令邪知邪見的力量繼續的增長。若有外道的邪知邪見,對於緣起的道理,沒有辨法明白。所以,他邪知邪見的力量更強大起來。那個人由於這樣的六十二種邪知邪見,就在生死的流轉,不能解脫。

50)住法具尸羅,有慚言諦實能保愛自身,亦令他所愛。
[]能夠發心出家,持戒清淨,有慚愧心,說話真實不虛,這時候能保護你的安全,能得到安樂,也會令別的賢善的人對你有所尊重。
[所依經文]
1.法句經:貪法戒成,至誠知慚,行身近道,為眾所愛。T4,567c
2.法句譬喻經:貪法戒成,至誠知慚,行身近道,為眾所愛。T4,595c
3.出曜經:樂法戒成就,誠信樂而習,能自勅身者,為人所愛敬。T4,654a
4.法集要頌經:樂法戒成就,成信樂而習,能誡自身者,為人所愛敬。T4,780b
5. uv.5.24
dharmasthaṃ śīlasaṃpannaṃ hrīmantaṃ satyavādinaṃ
ātmanaḥ kārakaṃ santaṃ taṃ janaḥ kurute priyaṃ.
6. dhp217
sīladassanasampannaṃ dhammaṭṭhaṃ saccavedinaṃ
attano kamma kubbānaṃ taṃ jano kurute piyaṃ.

50-1)今此頌中,云何住法?謂於如來所證善說正法毘奈耶中,淨信出家,樂修梵行。
[]今此頌中,什麼是住法?就是在佛陀所證悟的勝義諦,又能夠善巧方便地宣說所證悟的正法和毗奈耶中。對於佛所說的正法和毗奈耶有淨清的信心,能夠發心出家,能歡喜地修學聖道,安住在佛法裏面,由凡而聖用功修行,就叫作住法。

50-2)云何具尸羅?謂如是出家,如是愛樂故,於戒無缺,乃至無雜,相續而作,相續而轉,於諸學處能受、能學。
[]什麼是具尸羅?就是這樣出煩惱的家,能夠在佛法裏面生歡喜心,因此之故,對於所受的戒法沒有缺少,持戒清淨就是無缺。善能守護別解脫律儀,軌則圓滿,所行圓滿,於微小罪見大怖畏,乃至無雜,相續而作,相續而轉。於諸學處能夠秉受,而且能夠不斷地學習。
《披尋記》六六八頁:
於戒無缺等者:戒無虧損,是名無缺。離見執取,是名無雜。無穿無穴,名相續作。若穿穴已,如法還淨,名相續轉。
[]於戒無缺等者:戒無虧損,叫作無缺。離見執取,是名無雜。離見執取,能持戒清淨而還沒有執著,我持戒清淨,輕視其他的人,沒有這種執著心,叫作無雜。無穿無穴,名相續作,就是不間斷地警覺自己持戒清淨。無穿無穴,不破戒、持戒清淨。因穿破而有穴,破戒的時候就不清淨、就有漏洞。如果破輕微的戒,依據佛所制定的律法,能懺悔恢復清淨,叫作相續轉。

50-3)云何有慚?謂慚於可慚,慚於能生惡不善法。謂能順惡戒、冗戒因緣 ,即不正相、不正尋思,若諸煩惱及隨順惱。
[]什麼是有慚?就是發慚愧心,自己沒能斷煩惱,時時地有煩惱的活動,或者是破戒,有慚愧心。對於所慚愧,能發慚愧心。什麼是所慚?自己的身口意能發生有罪過、無利益的事情,這是可慚愧的地方。就是說在身口意上能順生惡戒的因緣。惡戒,身口意有惡的行動,戒就不清淨,就叫惡戒。什麼是惡戒?冗戒,就是不守戒,不守戒就是破戒,戒不清淨。能順生惡戒、冗戒的因緣,就是內心的煩惱,這是可慚愧的地方。哪些?內心不合道理的觀察,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就是內心的貪瞋癡的煩惱及隨煩惱,譬如說昏沈、掉舉、散亂、不正知,這些都是破戒的因緣,是可慚愧的地方。

50-4)云何言諦實?謂發露諸惡,不藏諸惡。若有所犯,即於智者同梵行邊,如實自舉,如法對治。
[]什麼是語言是真實的?若是身口意上有過失的時候,能坦白把這些過失發露出來,不隱藏在心裏面。若是犯戒的話,就在有大智慧的人、或者是同修聖道的人的旁邊,如真實的情況把它發露出來,隨其所宜懺悔、對治消除他的過失。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頌中,略顯四因所攝尸羅清淨。謂能正受故;受已不冗故,遠離冗因故,雖由無知放逸冗已,即便如法而對治故。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頌中,略顯四個原因,尸羅就會清淨。哪四種?一、能正受故。最初出家,能夠很如法的受戒。二、受已不冗故。受戒以後,再不犯戒,戒清淨。三、遠離冗因故。知道什麼是犯戒的因緣,能夠遠離,戒律會清淨。四、有些事情自己無知、不明白,由於無知,內心放逸,犯戒。雖然是這樣子,立刻依法懺悔,對治過失。當知是名此中的要義、略義。
《披尋記》六六九頁:
略顯四因所攝尸羅清淨等者:此中四因,如次配釋初二句頌所說四義應知。言由無知放逸冗已等者,謂由無知犯所犯罪,或由放逸犯所犯罪,意顯此所犯罪是不染污,尚能即便如法對治,何況染犯?義如〈攝事分〉說。(陵本九十九卷六頁)
[]略顯四因所攝尸羅清淨等者:初二句頌就是住法,就是受戒。具尸羅,就是持戒。有慚愧、言諦實,這四個義,就是這四個因緣持戒清淨。言由無知放逸冗已等者,謂由無知犯所犯罪之後,或由放逸犯所犯罪,意顯此所犯罪是不染污,就是不是由自己的染污心,或者高慢,或者瞋恨而犯戒。現在由無知、懶惰懈怠而犯,就叫做不染污心犯戒,還能夠立刻地懺悔對治,何況染污心犯戒呢?。義如〈攝事分〉說。

51)若見他惡業,能審諦思惟,自身終不為,由彼業能縛。
[所依經文]
1.出曜經:但見外人隙,恒懷危害心,遠觀不見近。T4,736b
2.uv.27.2
paravadyānudarśino nityāvadhyānasaṃjñinaḥ
vāmā dharmāḥ pravardhante sa hy ārād dharmadarśanāt.
3.dph253
paravajjānupassissa niccaṃ ujjhānasaññino
āsavā tassa vaḍḍhanti ārā so āsavakkhayā.

51-1)今此頌中,云何見他惡業,審諦思惟?謂如有一,或善男子、或善女人為性聰慧,成就如理諦觀法忍。見他現行惡行因故,便遭種種挫辱楚撻,又為王人執至王所,廣說如經,乃至斷命。見已便作如是思惟:觀觀是人,於現法中造作如是惡不善業;即於現法,還受如是辛楚果報。乃至止止如是惡不善業,終不應為、終不應作、終不應行、終不應犯。
[]今此頌中,什麼是見他惡業,審諦思惟?見到別人做很多罪過的事情,見到以後,自己能夠深刻地、很認真地思惟觀察這件事?就是譬如有一類人,或者是善男子、或者是善女人,心性特別地有智慧,成就如苦集滅道四諦理觀察,得到忍,決定無疑。諸行是無常、是無我、是空,這樣的智慧決定,叫做如理諦觀法忍,還沒得聖道。見到其他的人,表現出來的行動是惡,做很多罪過的事情。以此為因的緣故,就會遭遇到很多的挫辱,受到人家的毀辱,受到很苦痛的責罰。又為政府的人逮捕,到政府的地方受種種的處罰。廣說如經,乃至斷命。看見這個境界之後,內心裏面就這樣思惟,反覆地觀察又觀察,觀察這個人在現在的身口意裏面,造作這樣的惡事、不善業,還是在現在的生命中,遭受到這樣辛苦的果報,受到法律的制裁。這裏面有這麼多的過患,乃至到自己若是做這種事情能障聖道,不可以有種種的煩惱的活動,要停下來這一切有罪過的事情。從開始乃至到最後都不應該做這種事情。終不應作,也勸他人不要做這些惡事。終不應行,不受戒,也不要做惡事。終不應犯,受戒,就不要犯戒、不要做惡事。
《披尋記》六六九頁:
成就如理諦觀法忍者:觀察苦、集諦法所得勝解,是名諦觀法忍。六現觀中,此說思現觀應知。

51-2)即彼又見屠羊、雞、猪,廣說一切不律儀眾。不由如是作業伎能活命方術,而乘象馬車乘輦輿,又不因此能致廣大財寶庫藏,令不散失。然為世間之所訶毀,凡在傭俗,尚不以身暫相觸受,而遠避之,況餘賢哲。見已便作如是思惟,餘如前說。
[]即彼成就如理諦觀法忍的人,又見眾生屠羊、殺雞、殺豬,以殺生為職業,這就是邪命。廣說所有這些以殺生、偷盜、淫欲這些事情為職業的人,都叫不律儀眾,就是不合乎法律的這些人。做這種邪命的人,不會由於做這種職業、技能活命的方法,而能夠乘象、乘馬、乘車,或者乘國王的車。又不會因此邪命的生活,而能得到廣大的財寶庫藏,令不散失。過這種生活的人,為世間人所輕視、或訶責,所有平常的人,都不會用他的身體暫時有這種行為,反而遠避這種事情。況且其餘的賢善有智慧的人,決定不會以殺生為職業,不會有邪命的生活。見已便作如是思惟,像前面說的:不會因此活命而能乘象、乘馬,不會因此活命而能夠集聚廣大的財富,而會為世間所呵斥,有這樣的過失。接下去,就是觀觀是人,於現法中造作如是惡不善業,即於現法還受如是辛楚果報。乃至止止如是惡不善業,如前所說。

51-3)即彼又見他人巨富,饒大財寶,然由嬾惰多住縱逸,經過日夜,淹積歲月,所有珍財僮僕基業,及諸善法,漸漸衰退。見已便作如是思惟,餘如前說。
[]即彼成就諦觀法忍的人,又見他人有很大的財富,很多財寶。然而這個人懶惰,多數安住在放縱的境界裏面。從日到夜,從夜到日,經過很多的年月。所有的珍財和僮僕,基業,就是原來的財產。及樂善好施這些事情,逐漸地因為懈怠放逸的關係,逐漸地衰退。財寶喪失,內心的善法也失掉。見已便作如是思惟,餘如前說。

51-4)即彼又見種種有情身相差別。或有生盲、生聾、生瘂、或瞎、或跛、或癬、或癩、或復短壽、或惡形色、或多疾病、或貧賤家、或少支屬、或弊惡慧、或扇宅迦、或半宅迦、或醜形類。餘即不爾。見已便作如是思惟:觀觀是人,先作種種惡不善業,今受如是苦惡果報;乃至止止如是惡不善業。餘如前說。
[]又見種種的眾生身相有差別。什麼樣的差別?或有生來兩個眼睛就盲,生來就聾、生來就啞,或者一個眼睛盲是瞎,或者是足不良於行,或癬、或癩,或復短壽,或惡形色,或多疾病,或者是貧賤家,或者身體的各部份有所缺少,或執著善得惡報、作惡得善報這些惡慧,或扇宅迦,或半宅迦,就是男根被損壞。或者醜陋形貌的這一類人。其他的人就不是這樣子。見已便作如是思惟,觀觀是人:這個人前一生、前多生做種種的罪過的事情,所以現在受到這樣苦惱的果報、惡果報,所以我不可以做這種事情。餘如前說。

51-5)即彼又見他人黠慧,無有懶惰,具足翹勇。所謂能作營農、商賈、行船等業;及能正作言論事業。彼雖具足如是翹勇,所作事業數漸衰損,終無成辦。見已便作如是思惟。餘如前說。
[]即彼成就諦觀法忍的人,又見他人智慧很高,很勤力地做事情,不懶惰,精進勇猛地做事情。所謂能作營農的事情;或者營商的事情;或者是行船的事業。及能正作言論事業。這個人雖然很肯勤力地做事情。他的事業逐漸逐漸地做不來,都失敗、沒有成就,一無所成。見已便作如是思惟,餘如前說。

51-6)即彼又見二人出家,趣於非家,同修梵行。一於衣服飲食等利有所匱乏,一則不爾。見已便作如是思惟。餘如前說。
[]即彼修行人,又看見兩個人都出家,來到寺院,修學戒定慧的聖道。但是一個人衣服、飲食等利養有所匱乏,不夠用。另外一個人就不是那樣子,衣服、飲食都還是夠用。見已便作如是思惟,餘如前說。

51-7)即彼又見或有國王、或是王等,大地封疆,咸皆克伏,堅著不捨。但為一身一具骸骨,唯為現在少小安樂,身、語、意門現行無量廣大惡行,損壞多生多身安樂,當受多生多身大苦。見已便作如是思惟:觀觀是王、或是王等,甚為愚弊。唯知保愛一生一身,不知保愛多生多身。唯愛現在少時小樂,不愛當來多時大樂,亦非不愛多生重苦;乃至止止如是惡不善業,終不應為、終不應作、終不應行、終不應犯。
[]即彼又見或者有國家政府的領導人,或者是同一類的這些有地位的人。廣大的這個土地,封疆這些界限,完全都克伏,歸他統治,愛著這件事情而不肯棄捨。做事情的目的,就是為他一身的利益。這一身是什麼?就是一具的骸骨。只為現在少少的時間內的安樂,小小的安樂。身語意門,造很多罪過。損壞將來很多的生命、很多的身體的安樂,都被破壞。當受多生、多身的大苦。見已便作如是思惟,觀而又觀地,觀察這個王的事情,或者是王的同一類的這些政府的領導人。這些人真是太愚癡,唯知保愛一生一身,不知道保護很多的生命、很多的身體,或者是不能夠對老百姓有愛心;或者說自己將來很多很多的生命,不知道保護。唯愛現在少時小樂,不愛當來多時大樂,造很多罪,不是不受多生的重苦,不可能。乃至止止如是惡不善業,終不應為、終不應作、終不應行、終不應犯。

51-8)復有或善男子或善女人,為性聰慧,獲得天眼。用此天眼見諸有情死時生時,如經廣說,乃至生在大那落迦中。見已便作如是思惟:觀觀是人,於現法中,造作如是惡不善業,令受後法辛楚果報,乃至止止如是惡不善業。餘如前說。
[]復有或善男子、或善女人,心性是聰慧,得到禪定,獲得天眼通。用此天眼見諸有情死的時候、投生的時候的相貌,如經廣說。乃至生在大那落迦中,做善生到善處人天中受福樂,乃至做惡生在大地獄裏面。見已便作如是思惟:觀觀是人,於現法中造作如是惡不善業,令受後法辛楚果報,乃至止止如是惡不善業,餘如前面說。

51-9)如是或善男子、或善女人,見他所作諸惡業已,由四種行,諦善思惟,諦善觀察。何等為四?一者,觀察或因違越,或邪活命,或放逸懈怠,於現法中造作種種惡不善業,即現法受非愛果報。二者,觀察或有有情依身差別,或有所作而不果遂,或有所求而不果遂,皆由先造惡不善業故,現法中各受如是非愛果報。三者,觀察或有國王或與王等,因現法中行諸惡業,比知當來定受種種非愛果報。四者,觀察諸有情類死時、生時,因現法中造作種種惡不善業,後法中受非愛果報。彼由如是如實知故,終不自作。
[]如是或善男子、或善女人,見他所作諸惡業已,由四種心裏面的活動,深刻地、善巧地思惟、觀察,思惟是粗略,觀察是深細。哪四種?一者、觀察或因違越,或邪活命,或放逸懈怠,在現在中作錯誤的事情,現在受不可愛的果報。前說現行的惡行,叫做違越。由此惡行,世間不容許做惡事,也違犯佛法的戒律。邪活命配屬前說的不律儀眾。放逸懈怠者,配屬前說多住縱逸。二者、觀察或有有情依身相的差別,或有人很精進,沒有犯什麼錯誤,就是不成功。或是內心有所求而不果遂。皆由先世造惡不善業的關係,故於現法中各受如是非愛果報。有情依身差別,配屬前說種種有情身相差別。所作不遂,配屬前說具足翹勇事無成辦。所求不遂,配屬前說趣於非家,有所匱乏。三者、 觀察或有國王,或與王等這一類的人,造很多的惡事,虐待老百姓的事情,所以,比量可以知道,將來定受種種不可愛的果報。四者、觀察諸有情類死的時候,或者受生的時候。因現法中造作種種惡不善業,後法中受非愛的果報。彼由如是如實知故,終究自己不敢作惡事。

51-10)云何業縛?謂樂諸業故,由業重故,於業果報不自在故。樂諸業者,謂如有一,串習惡故,愛樂諸惡。由此因緣,於諸善法心不能入,是初業縛。由業重者,謂如有一,於無間業,或有具造,或不具造。由此因緣,雖有欣樂於佛所證善說正法毘柰耶中,暫時出家尚不能得,況當能獲沙門果證,如是名為第二業縛。於業果報不自在者:謂如有一,由身、語、意惡行因緣,生諸惡趣。生彼處已,不得自在,不能自任長夜受苦,或生邊地,於彼絕無四賢善眾,所謂苾芻,廣說乃至鄔波斯迦,如是名為第三業縛。
[]什麼是業縛?就是樂諸業故,由於業重故,於業果報不自在故。什麼是樂諸業?譬如有一類人,連續、不間斷的作很多惡事,歡喜惡事。對於佛教裏面說的戒定慧的善法,心裏面就不能契入,這叫做繫縛,也就是障礙。這是初業的繫縛,就是樂諸業這個繫縳。什麼是由業重?譬如有一類人,對於墮落無間地獄的罪業,就是五逆罪,具足造五逆罪,或者不具足。由此因緣,雖有欣樂於佛所證善說正法毗奈耶中,想要暫時出家都辦不來,更不可能得聖道,如是名為第二業縛。什麼是於業果報不自在?譬如有一類人,由於身語意三業造很多惡行的因緣,死掉以後,生到三惡道。生到三惡道受苦時候,不能隨心所欲,所以不得自在。不能夠、受不了那種苦,沒有間斷的受苦。或者造很多的罪過,沒有到三惡道,生到邊地沒有文化的地方,在那個地區沒有四種賢善的人,所謂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這四種,沒有,就不能聽聞佛法,如是名為第三業縛。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略示,依諸有情業業果報,如理思惟,及顯如理思惟為先,法隨法行。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就是薄伽梵,於此頌中簡要地開示,依諸有情的惡業的果報,要如理思惟,思惟眾生作惡事,受惡報這件事。及顯示先要如理思惟,而後法隨法行,就是修八正道。第一個法是涅槃,第二個隨法是八正道,修八正道能得涅槃,所以叫法隨法行。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52)賢聖常說最善語,愛非不愛語第二諦非不諦語第三,法非非法語第四。
[所依經文]
1.雜阿含經1218
賢聖善說法,是則為最上,愛說非不愛,是則為第二。
諦說非虛妄,是則第三說,法說不異言,是則為第四。
2.別譯雜阿含經253
善說最為上,仙聖之所說,愛語非麁語,是名為第二。
實語非妄語,是名為第三,說法不非法,是名為第四。
3.法句經:美說正為上,法說為第二,愛說可彼三,誠說不欺四。T04,574c
4.法集要頌經:善說賢聖教,法說如法二,念說如念三,諦說如諦四。T04,781b
5.出曜經卷:善說賢聖教,法說如法二,念說如念三,諦說如諦四。T04,667a
6.PTS: SN, I, 188. Subhāsitasuttaṃ
Subhāsitaṃ uttamam āhu santo,
dhammaṃ bhaṇe nādhammaṃ taṃ dutiyaṃ;
piyaṃ bhaṇe nāppiyaṃ taṃ tatiyaṃ,
saccaṃ bhaṇe nālikaṃ taṃ catutthan”ti.
7.PTS: Sn, 079. Subhāsitasuttaṃ
Subhāsitaṃ uttamam āhu santo,
dhammaṃ bhaṇe nādhammaṃ taṃ dutiyaṃ;
piyaṃ bhaṇe nāppiyaṃ taṃ tatiyaṃ,
saccaṃ bhaṇe nālikaṃ taṃ catutthan”ti.
8.Enomoto 1994
subhāṣitaṃ hy uttamam āhur āryāḥ priyaṃ vaden nāpriyaṃ tad dvitīyam |
satyaṃ vaden nānṛtaṃ tat tṛtīyaṃ dharmaṃ vaden nādharmaṃ tac caturtham ||

52-1)今此頌中,言善語者,所謂善說、善言、善論。當知善說有三種相,所謂悅意、無染、唯善。由第一語,令他慶悅。由第二語,令自尸羅終無穿缺。由第三語,能令他人出不善處,安住善處。因此引攝利益安樂。
[]今此頌中,說到賢人、聖人,常說最好的語言,就是善說、善言、善論。這三句話都是善語不同的名稱,意義一樣,也有多少差別。什麼是善說?沒有錯誤的說話,分別事情,就叫做善說。語具圓滿,就是詞句圓滿,表達意義的語言,詞句很美,就叫做善言。能夠除斷除對方的疑惑,就叫做善論。三個合起來就叫做善語,一個是沒有說錯,一個是語具圓滿,一個是能夠令對方除疑,叫做善語。當知善說語言有三個相貌,所謂悅意、無染、唯善。什麼是愛語?由第一個悅意,能使令對方心情喜悅,叫做悅意。什麼是諦語?由第二個無染,就是使令自己的品德,自己的戒律,由始至終都沒有缺失。若是有穿,就是有洞,有缺欠的地方,就不美好。沒有這些過失,叫做無染,自身沒有過失。什麼是法語?由第三個唯善,能令聽你語言的人,從十惡業的地方出來,安住在十善法的地方。這三語,令人聽見歡喜,而沒有過失,有功德,因此悅意、無染、唯善三個相貌,能使令人引趣,漸漸的積聚,現在的安樂,叫做利益。將來的利益,叫做安樂。
《披尋記》六七三頁:
由第一語令他慶悅等者:此釋前說悅意、無染、唯善三差別相。當知悅意,即愛語相;無染,即諦語相;唯善,即法語相。由此道理,下辯義中說此三相,名為釋句。
[]由第一語令他慶悅等者:此釋前說悅意、無染、唯善,這三個差別相。當知悅意,即是愛語的相貌。無染,即諦語的相貌。唯善,即是法語的相貌。由此道理,下辯義中說此三相,名為釋句。善語,這句話是總說,愛語、諦語、法語是別說。

52-2)或有愛語,非諦、非法,謂如有一,以美妙言,稱讚他人非真實德。或有諦語,非愛、非法,謂如有一,以染污心,發麤惡言,訶責他人真實過惡。或有法語,非愛、非諦,謂如有一,善知稱讚及與訶責,知可稱讚、可訶責已,然不稱讚亦不訶責。唯善方便,為說正法,能令彼人出不善處,安住善處。
[]或者有人說的是愛語,不是諦、也不是法,譬如有一個人,用很美好的語言,稱讚另外一個人的功德,但不是真實的功德。稱讚人的功德,令人歡喜叫愛語,但是實在是說謊話,稱讚他人非真實功德,就不是諦語,也不是法語。或者有人說的是諦語,不是愛語、也不是法語。譬如有一個人,那個人有錯誤,訶斥他錯誤,這是真實話。但是用染污心,就是瞋恨心。瞋恨心發出來粗惡粗暴的語言,訶責那個人真實過失。這是真實話,所以稱之為諦語。但是不令人歡喜,也不會出不善處安住善處,也可能製造出來很多煩惱,所以這種話是真實語,但不是愛語,也不是法語。或者有人說的是法語,有道理、合法,但不是愛語,也不是諦語。譬如有一個人,能知道這個人有功德,可以稱讚他;也善知這個人有錯誤,可以訶斥他。知道可以稱讚,可以訶責之後;但是不訶斥,也不稱讚。不稱讚,就不是愛語。不訶責,不是諦語。所以不是愛語,也不是諦語。只是善巧方便,為這個人宣說正法,八正道的道理,能夠使令那個人從不善的地方跳出來,安住在好的地方,這是法語。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所有善語,若標、若釋。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謂薄伽梵在這個頌裏面,簡要的開示所有善語的道理,若標、若釋,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53)信慚戒施法,善人所稱讚,是名趣天道,能往天世間。
[所依經文]
1.法句經信慚戒意財,是法雅士譽,斯道明智說,如是昇天世。T4560b
2.法集要頌經信慚戒布施,上士譽此法,斯道明智說,得生於天界。T4782a
3.出曜經信慚戒意財,是法雅士譽,斯道明智說,如是昇天世。T4672a
4.uv.10.1.
śraddhātha hrī śīlam athāpi dānaṃ dharmā ime sat puruṣapraśastāḥ |
etaṃ hi mārgaṃ divyaṃ vadanti etenāsau gacchati devalokam ||

53-1)此頌所明,謂如有一,於佛所證法毘奈耶,獲得正信。恥在居家。受持淨戒,趣得衣服、飲食、臥具,便生喜足,減除器物,儉約資緣。凡所獲得如法利養,終無私隱,必與智人同梵行者而共受用。所有正法,初、中、後善,稱揚梵行,所謂契經乃至論議,皆能受持、研尋、究達,傳授他人,廣為開闡。
[]此頌所明,譬如有一個人,對於佛所證悟的法和律,獲得正信。學習佛所說的法、律,得到很深刻的信心,由智慧生出來的信心,叫做正信。相信有生死輪迴的事情,人天的事情也是苦,生死流轉是苦,知道涅槃是安樂,有這樣的信心,有脫生死得涅槃的願望,這叫做信。若是有這樣的信心,若是過在家欲的生活,覺得羞恥,慚愧。所以出家,從污染的煩惱家出來,到非家的地方,到佛法僧這裏邊,受持清淨戒法,追求衣服、飲食,獲得所求的衣服、飲食、臥具,心裏歡喜、滿足。減少使用的器物,減少生活所需的財物,資財、錢財是生活所需重要的一個條件叫做資緣。所獲得一切的東西,所得到合法的利養,誠實的向人祈求,知量而受,知量而取,就是如法。始終是不隱藏起來,決定和有智慧的人,和共同修聖道的人,共同受用所得的利養。所有正法,經律論都是正法。分三段,初善、中善、後善,正法裏面,讚歎修學聖道。正法是什麼?所謂契經乃至論議,就是十二分教,皆能受持,而能研尋,而能究達,又能夠傳授給他人,就是廣為開闡,用慈悲心,很詳細,很廣博,為他人開解闡揚正法的道理,使令所有的人都能修學聖道。
《披尋記》六七四頁:
所有正法初中後善等者:〈攝異門分〉說:初善者,謂聽聞時歡喜故;中善者,謂修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依中道行故;後善者,謂極究竟離諸垢故,及一切究竟離欲為後邊故。又梵行者,謂八聖支道。(陵本八十三卷十二頁)契經乃至論議,如〈聲聞地〉別釋應知。(陵本二十五卷六頁)由具聞慧,名能受持;由具思慧,名能研尋;由具修慧,名能究達。悲愍他故,傳授於彼,隨其所受,能正開示,名廣開闡。
[]所有正法初中後善等者:〈攝異門分〉說,初開始聽聞佛法的時候,心裏面生歡喜心,叫做初善。聽聞以後,開始修行的時候,沒有艱難困苦,不感覺到苦,心裏面也是很歡喜。遠離苦邊,遠離樂邊,依中道而修學四念住,修學聖道故,這是中善。修行很久,極究竟的時候,能遠離貪瞋癡的污垢污染,所成就的信、進、念、定、慧這些功德,能夠離欲界的欲,離色、無色界禪定的欲,乃至離一切法的欲,心裏無所著,就叫做最後邊,叫做後善。初善,是聞思慧;中善,是修行;後善,遠離一切煩惱。又,什麼是梵行?就是三十七道品最後的八聖道。契經乃至論議,如〈聲聞地〉的解釋,一樣一樣解釋應知。由於具足聞慧,名能受持。由具思慧,研究探討裏面的深義,思惟觀察,名能研尋。由具修慧,在禪定裏面思惟法義,這時候智慧高,心力大,所以能夠究竟的通達,名能究達。悲愍他故,傳授於彼,隨其所受,能正開示,叫做廣開闡。

53-2)彼既成就是諸善法,當知必獲三種勝利。一者、諸佛諸佛弟子真實善人之所稱讚。二者、若彼尸羅財施之所攝引福德資糧,法施攝引智慧資糧,善圓滿者,便得趣入證解脫處,清淨諸天眾同分中。三者、若彼二種資糧猶未圓滿,便能令彼速得圓滿。
身壞已後定生善趣,多往天上樂世界中。
[]那位出家人,既然成就這麼多的善法,一共是五種,信、慚、戒、施、法,當知必獲三種勝利。哪三種?一者、諸佛諸佛弟子真實善人所稱揚、讚歎,讚歎這個人成就信、慚、戒、施、法功德。得聖道的人,叫做真實的善人,沒有惡心,有慈悲心,不是凡夫。二者、若是那位修行人,由持戒和財施所攝集,所成就的福德資糧。資糧是得聖道的一個助因。對於十二分教努力的受持、研尋、究達、傳授他人、廣為開闡,引發積集智慧資糧,智慧也是得聖道的因緣,所以也叫做資糧。這兩種資糧,能夠圓滿的成就,就能夠見到真理,證悟真理,能斷煩惱,達到解脫處。清淨就是無漏,得到無漏的智慧,見到真理,斷煩惱,叫做清淨。色、無色界的諸天,叫做清淨諸天。得到和他們相同的生命體,就是會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見到聖道的人。三者、若是這個修行人,兩種資糧還沒圓滿的具足,能使令這個人很快的獲得圓滿。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修行人有上進的願望,引導他向前進,非圓滿不可。福德資糧也很好,智慧資糧也很好,現在的生命體死後,一定生到善趣,多往天上樂世界中。
《披尋記》六七五頁:
便得趣入證解脫處清淨諸天眾同分中者:此釋頌中趣天道句。《顯揚論》說:或有處清淨身清淨,謂色無色界已見諦者。(《顯揚論》十八卷十七頁)即此所說證解脫處,清淨諸天眾同分中。由已見諦,名證解脫;色無色界,名清淨處故。
[]便得趣入證解脫處清淨諸天眾同分中者:此釋頌中趣天道這一句話。《顯揚論》說:或有處清淨身清淨,謂色無色界已見諦者。處清淨,就是指色界、無色界是處清淨。生到那裏,已經見到聖諦,叫做身清淨,叫做證入解脫處,清淨諸天眾同分中。即此所說證解脫處,清淨諸天眾同分中。由已見諦,名證解脫;色無色界,名清淨處,就是能斷煩惱。

53-3)復有差別,謂如有一,於佛所證法毘奈耶,獲得正信,信惡尸羅當墮惡趣,信慳貪者得貧窮報。如是信已,於現法中,惡戒慳貪,深生羞恥。以羞恥故,棄惡尸羅受清淨戒。棄捨慳貪,以無垢心安處居家,廣說乃至善行布施。由此因緣,於現法中聖賢所讚,身壞已後,乃至當生善趣天上樂世界中。
[]復有差別,譬如有一類人,對於佛所證的法和律,獲得正信。信什麼?相信,若是殺、盜、淫、妄,做這些惡事,將來到三惡道。相信慳貪,將來得貧窮。這樣相信之後,於現在的生活裏邊,若自己是惡戒,是慳貪,感覺到羞恥。因為有羞恥心,有慚愧心,能向前進,棄捨罪過的事情,不做殺、盜、淫、妄。稟受三歸、五戒、十善等。棄捨慳貪,持戒清淨,有布施心,所以沒有染污心,安處在居家裏邊。廣說乃至善行布施。由於這信慚戒施法的因緣,所以,於現法中,為聖賢所讚歎。身壞已後,乃至當生善趣天上樂世界中。
《披尋記》六七五頁:
復有差別等者:此中顯示在家正行,及正行果所有勝利。是故於此行中,略無有法,正行果中,略無趣天道勝利。
[]復有差別等者:此中顯示在家正行,及正行果。正行的果,就是生到天上。正行,就是信、慚、戒、施、法。所有的勝利,生天上是勝利。是故於正行中,略無有法,沒有說初善、中善、後善這個事情。正行果中,略無趣天道的勝利,並沒有建立得聖道的解脫。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在家、出家二種正行,及正行果所有勝利。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在家和出家兩種正行,都是信、慚、戒、施、法。及正行果,一個生天,一個得聖道,所有的勝利。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54)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惡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
[所依經文]
1.法句經聞為知法律,解疑亦見正,從聞捨非法,行到不死處。T4,560a
2.法句譬喻經聞為知法律,解疑亦見正,從聞捨非法,行到不死處。T4,578c
3.法集要頌經聞為知法律,解疑亦見正,從聞捨非法,行到不死處。T4,788b
4.未曾有因緣經聞為知律法,解疑亦見正,從聞捨非法,行到不死處。T17,587a
5.大毘婆沙論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離罪,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T27,941b
6.俱舍論實義疏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離罪,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T29,327b

54-1)此頌所明,謂如有一,於依先時正所應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無倒教法,恭敬聽聞,聞已遂能了知其義。謂現法中種種惡行,及當惡趣苦無義因,諸惡行所,應速遠離,及往善趣,捨生惡趣苦無義因。
[]此頌所明,譬如有一類人,於以前,主要所應該做的事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這樣的教法是沒有錯誤,沒有顛倒,能夠恭敬聽聞,聞已,遂能了知裏邊的道理。什麼道理?凡夫在現實的境界裏邊,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有種種的惡行。現在做惡行,當來到三惡道受苦。無義是因,無義,包括外道的苦行,也包括煩惱,種種的惡行是由煩惱發動出來,所以煩惱是惡行的因,是以無義為因。煩惱為諸惡行的依止的處所。學習佛的正法的時候,就會明白這件事,應該趕快遠離煩惱,遠離惡行,遠離無義的苦行。修學善法,往生到善趣,捨生惡趣苦的無義因。
《披尋記》六七六頁:
於依先時正所應作施論等者:謂於諸欲能廣開示過患,出離清淨品法,是名正所應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此為善說正法者,初時所作無倒言論。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五卷五頁)是故此說先時正所應作無倒教法。
[]於依先時正所應作施論等者:就是在色聲香味觸上這些欲,能開示過患。出離欲才是清淨,在欲裏邊是污染,能這樣開示清淨品法,呵斥欲的過患,讚揚出離欲的清淨,這是施論、戒論、生天之論的要義。此為善說正法者,戒論、生天之論,非要離欲不可。義如〈聲聞地〉說。是故此說先時正所應作無倒教法。

54-2)彼由了知如是法義,法隨法行,能遠苦因,能引樂因,由此因緣,得樂捨苦。
[]彼由了知如是法義,法隨法行,遠離煩惱,也不做罪過的事情,能引發得涅槃的因緣。由此因緣,得到涅槃樂,棄捨生死苦。
《披尋記》六七六頁:
彼由了知如是法義等者:無倒聞思,及善身語意業,是名法隨法行。由此不墮惡趣,當往善趣,是名能遠苦因,能引樂因。

54-3)若於增上四聖諦等相應教法,恭敬聽聞,聞已遂能了知其義。謂一切有生死大苦,寂靜涅槃。
[]若是對於殊勝的四聖諦相關的教法,能夠恭敬聽聞這樣的佛法,聞已遂能了知其中的道理。什麼道理?就是這生死大苦寂靜,就是涅槃,能明白這個道理。
《披尋記》六七六頁:
謂一切有生死大苦寂靜涅槃者:於三界中諸生死苦皆永寂靜,是即涅槃。了知此者,名了知義,謂勝義諦之所攝故。
[]謂一切有生死大苦寂靜涅槃者:於三界中諸生死苦皆永寂靜,是即涅槃。因為有無我、無我所的智慧,大苦就寂靜,這是有餘涅槃。無餘涅槃,就是惑業苦都停下來,身體也除掉,得到法性身,寂靜涅槃。了知此者,名了知義,勝義諦不生不滅的境界,就叫做生死大苦皆永寂靜,是即涅槃。

54-4)彼由了知如是法義,若根已熟、資糧已滿,便能獲得如是義識,心清淨故。纔聞法已,於諸聖諦未現觀者,能入現觀。已現觀者,便得漏盡。
[]彼由了知這樣四聖諦相應法教涅槃的道理。若是根性已經成熟,福德、智慧的資糧也圓滿,就能夠成就這樣的義識。什麼是義識?就是心清淨的緣故。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心裏面達到最極清淨的境界,就是義識。已聽聞苦、集、滅、道的聖教之後,能夠修止觀,修四念住,一修就能達到現觀的境界。就是思現觀,對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能夠很分明的決定無疑,雖然還沒得聖道,但是信心不可動搖,就叫做於諸聖諦未現觀者,能入現觀。對於苦、集、滅、道四聖諦已經能現觀的人,就得到阿羅漢果。
《披尋記》六七六頁:
若根已熟資糧已滿等者:〈聲聞地〉說:謂有如是補特伽羅,已能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能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雜生,是名已成熟補特伽羅。(陵本二十一卷十五頁)此說能入現觀及得漏盡,如義應知。
[]若根已熟資糧已滿者:〈聲聞地〉說,謂有如是補特伽羅,已能獲得最後有身。現在是流轉生死最後的身體,若是結束以後,不流轉生死,叫做最後有身。住於此,能入涅槃的境界,得四果阿羅漢。或是還不能得涅槃,但是能入離生的聖道,是名已成熟的補特伽羅。已成熟補特伽羅,就是能趣入正性離生。正性,就是無我。離生,就是遠離我我所、愛煩惱、見煩惱。此說能入現觀及得漏盡,如義應知。

若根未熟、資糧未滿,即由如是遠離諸惡,依增上戒起增上心,依增上心發增上慧,
由此能捨一切苦本煩惱無義,證得涅槃。
[]若是這個人的善根還沒能夠成熟,資糧還沒能夠圓滿,因為聽聞四聖諦的教法,能遠離諸惡,就是受持淨戒,能遠離諸惡。依增上戒起增上心,持戒清淨以後,而能夠修四禪八定,得到四禪八定,叫增上心。依增上心發增上慧,在四靜慮裏,修四念住,能發出聖道的智慧。若能這樣,依增上戒起增上心,依增上心發增上慧,能棄捨一切苦惱的根本,就是煩惱,能棄捨無義的苦行,成就涅槃。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先聞正法,如理思惟。先如理思,法隨法行。法隨法行,為先因故,得勝利果。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就是薄伽梵此中略示,先是聽聞正法的時候,能如理思惟,而後就是法隨法行,就是在禪定裏面修四念住。法隨法行為先因故,得勝利果,就是得涅槃。當知是名此中的略義。

55)智者如空無染污,不動猶如天帝幢如泛清涼盈滿池,不樂淤泥生死海。
[所依經文]
1.法句經1:不怒如地,不動如山,真人無垢,生死世絕T04, 564b
2.法句經2:受辱心如地,行忍如門閾,淨如水無垢,生盡無彼受T04, 573c
3.出曜經18:忍心如地,不動如安,澄如清泉,智者無亂T04, 708b
4.法集要頌經2:忍心如大地,不動如虛空,聞法喻金剛,獲味免輪迴T4,785c
5. dhp95
paṭhavīsamo no virujjhati indakhīlūpamo tādi subbato
rahado 'va apetakaddamo saṃsārā na bhavanti tādino.
彼已無憤恨,猶如於大地,彼虔誠堅固,如因陀揭羅,如無污泥池,是人無輪迴。
6. uv.17.12
pṛthivīsadṛśo na lipyate tāyī kīlavad aprakampayaḥ
hrada iva vinītakardamo niṣkaluṣā hi bhavanti paṇḍitāḥ.

55-1)今此頌中,辯阿羅漢苾芻,心善解脫,超諸戲論,猶如虛空。何以故?譬如虛空,離諸戲論,淨與不淨,皆不能染。諸阿羅漢亦復如是,一切世法若順、若違皆不能染,所謂利、衰乃至苦樂。
[]今此頌中,辯別阿羅漢苾芻的心善解脫的境界。智者如空無染污,智者就是阿羅
漢,這位聖者比丘的心裏面,已經成就很好的解脫。解脫什麼呢?超越很多的戲論,無意義的戲論,就像虛空那樣。為什麼?譬如虛空,超越一切戲論。在虛空裏邊,或者是善人,或者是惡人,或者有道德,或者是沒有道德的人,都不能染污虛空。虛空對於這兩類人,都沒有分別。若有分別,就是染污。諸阿羅漢也是這樣,一切世法若順若違皆不能染。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就是世間法。這些世間法,有隨順我的心情,有不違背我的心情這些差別的境界。對阿羅漢來說,是無分別,不取著這種事情,不因為順,就愛著,不因為違背,就憎惡。所以叫做超諸戲論,叫做心善解脫。一切世法是什麼?所謂利衰乃至苦樂。利,就是得到如意的色聲香味觸,如意的五欲,就叫做利。衰,就是不如意的色聲香味觸,違背他,使令他心裏面不歡喜,就是衰。接觸種種的境界,內心的反應,從這方面說有利有衰。毀、譽、稱、譏,就是表現在身口上的境界。毀、譽,就是背面,不當面,說這個人的過失,叫做毀,如說你這個人沒有信、進、念、定、慧,就叫做毀。譽,就是讚歎你有信、進、念、定、慧的功德。稱、譏,是當面讚歎、呵斥。苦、樂,就是接觸到境界的時候,心裏面有苦有樂。
《披尋記》六七七頁:
超諸戲論者:此中戲論,謂八世法。如下自釋:所謂利、衰乃至苦、樂。如是一切,皆不能染,是故名超八世法者。如〈聞所成地〉釋。(陵本十五卷二頁)
[]超諸戲論者:戲論,就是八種世間法。下文有解釋,所謂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八種法。就是這一切的戲論,都不能夠染污阿羅漢的心,是故叫做超諸戲論。八世法者。如〈聞所成地〉解釋。

55-2)又諸有學,已離欲貪向阿羅漢,於四念住善住其心,修無相心三摩地時,如天帝幢。於其一切動發憍舉,戲論營為,生願俱行所有貪愛,不能傾動。
[]又諸有學三果聖人,已經遠離欲界的貪愛心,繼續努力的修行,希望得到阿羅漢果。怎麼樣能得到阿羅漢果呢?將心安住在四念處中,用功修行,不離開四念住。四念住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法無我的時候,就是無相心三摩地,心不取一切相。修無相心三摩地的時候,遠離一切相,就是無分別的境界。就像天帝釋提桓因的幢。為什麼?於其一切動發憍舉,愛著自己這個我,就是我慢。戲論營為,世間的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些事情。對一切法都有愛著,都有執著心。生願俱行所有貪愛,就是生命體死掉,中有出現以後,願意再得一個果報,內心有這樣的願的時候,所有的貪愛,就是後有愛。所以,所有的貪愛,包括一切的動發憍舉,一切的戲論營為,一切的生願俱行所有的貪愛,都不能夠動搖他的無相心三摩地。就像天帝幢,不傾不動。三果聖人於四念住善住其心的時候,修無相心三摩地,沒有我慢的分別心,沒有一切的分別心,也沒有生願俱行的貪愛,就叫做如天帝幢。
《披尋記》六七八頁:
於其一切動發憍舉等者:此中略顯三種不能傾動:一、謂不為計我我慢之所傾動,即此中說動發憍舉。二、謂不為一切相之所傾動,即此中說戲論營為。三、謂不為後有愛之所傾動,即此中說生願俱行所有貪愛。
[解於其一切動發憍舉等者:此中略顯三有三種事情不能傾動。一、謂不為計我我慢之所傾動。三果聖人修四念住的時候,內心修無我觀,所以沒有我我慢的這種分別。即此中說動發憍舉,這句話就是不為計我我慢之所傾動。二、謂不為一切相之所傾動,即此中說戲論營為。三、謂不為後有愛之所傾動。即此中說生願俱行所有貪愛。因為無相心三摩地,就是三三昧: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先修空三昧,修無我觀。又修無願三昧,就是利、衰一切八法,就是世間的這些八法,都停下來,沒有這些分別。最後是無相。所以沒有我、我所、我慢的分別心,沒有一切法的戲論,也沒有後有愛,後有愛還是我見,還是我、我所的愛的關係。修無相心三摩地裏,包括無我觀空三昧,包括無願三昧,離一切戲論。生願俱行,也還是在無願三昧裏邊。

55-3)又諸有學,已離欲貪,得不還果,於上解脫心生欲樂。譬如遊泛清冷泉池,於愛味定,上分諸結,熱淤泥中,終不欣樂。由於此中不欣樂故,亦不欣樂生死大海。
[]又很多的有學聖人,已離欲貪,得到不還果之後,對於色界、無色界的解脫,內心希望、願樂解脫上二界。有這樣的願望,怎麼樣才能夠達成?還是修四念處。修四念處的時候,就像在很清涼的泉池邊游泳。對於色界定、無色界定生起愛味,成就這個定以後,對於這個定生愛著心,就叫做愛味定。對於色界定、無色界定,有愛著心,有愛、見、慢、無明,這些煩惱,就是上分諸結。這些煩惱,就像熱的淤泥似的。現在修四念住的時候,就像游泳在清冷的泉池裏邊,對治熱惱,解脫上二界的愛味這些煩惱。所以,雖然色界定、無色界定是可愛,但是不歡喜,不愛著。由於三果聖人,對於色界、無色界定不生愛樂,欲界的欲更不歡喜。所以,三界的生死大海,完全都不歡喜,都不執著、不愛樂。

55-4)復有差別,謂阿羅漢所有飲食、言說、遊行,處無相住,有餘依苦之所隨逐。如其次第,三處應知。
[]還有不同的意思。就是阿羅漢,為自己生命的存在,要有飲食、言說、遊行的事情。飲食、遊行的時候,內心裏面沒有染污,猶如虛空。阿羅漢度化眾生,也有言說,也是要遊行,能夠不動猶如天帝幢。阿羅漢修四念處,處無相住的時候,如泛清涼盈滿池。雖然是無學,還有剩餘的依苦。依,就是色受想行識,這有漏的身體是個苦惱的境界,還隨逐阿羅漢,就是不樂淤泥生死海。如其次第,三處應知。
《披尋記》六七八頁:
如其次第三處應知者:頌中四句有三相別:一、謂無染,二、謂不動,三、謂不樂生死。阿羅漢果具足證得,於其飲食、言說、遊行等,若行若住三處,如次應知。
[]如其次第三處應知者:頌中有四句,有三種相的差別,一、是無染,智者如空無染污。二、不動,不動猶如天帝幢。三、不樂生死,如泛清涼盈滿池,不樂淤泥生死海。阿羅漢果具足證得,飲食也好,言說也好,遊行也好,處無相住,都是無染污,不動,如泛清涼盈滿池的境界,不過還有有餘依苦的隨逐,並不愛著這個色、受、想、行、識,所以不樂淤泥生死海。

55-5)復有差別,謂慧解脫諸阿羅漢、有學身證、及俱解脫諸阿羅漢。如其次第三處應知。
[]還有不同的解釋。慧解脫阿羅漢,沒得滅盡定,也可能沒得四禪、四空,只是在近分定裏得阿羅漢果,只是煩惱障是解脫,禪定的障礙沒解脫,就是智者如空無染污。三果有學聖人,身證滅盡定,因為心不活動,只是有身體的存在,所以叫身證滅盡定。滅盡定,就是不動猶如天帝幢。俱解脫阿羅漢,定的障也解脫,慧的障也解脫。這位阿羅漢的境界,如泛清涼盈滿池,不樂淤泥生死海。如其次第,三處應知。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離三界欲,於佛聖旨猶有餘依,離欲界貪勝進道攝,及不還果。復有差別,謂略顯示,解脫勝利、等持勝利、智慧勝利。復有差別,謂略顯示,增上心、慧學所得果,及顯增上心、慧二學。
[]復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a)從離欲的角度來說,謂世尊在此中略示,離三界欲,就是欲界乃至無色界的欲,完全都消除,就是阿羅漢。對於佛的聖旨來說,阿羅漢還有所不足,猶有餘依的身體存在。這是,智者如空無染污。初果、二果為離欲界貪,要修學四念處,發起殊勝的加行向前進,對以前修學的聖道來說,叫做勝進道,就是修方便道,修四念處。就是,不動猶如天帝幢,無我觀滅除分別我執以後,正念現前的時候,無我的境界,可以說是不動。若是已離欲界欲,勝進道攝,就是三果阿那含,就是如泛清涼盈滿池,不樂淤泥生死海。b)復有差別,從得到殊勝的利益來解釋。就是略顯示,解脫勝利,就是智者如空無染污,就是修八解脫,沒有得到阿羅漢道,在八解脫繼續修四念處,滅去其中的垢染,有所執著的垢染。等持勝利,三三昧,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是等持。在三三昧裏面觀察,我不可得,我所不可得,內心能離一切相,就是不動猶如天帝幢,得到這樣的勝利。智慧勝利,就是如泛清涼盈滿池,不樂淤泥生死海,阿羅漢斷除一切的愛煩惱,一切的見煩惱,得到圓滿阿羅漢的果利。c)復有差別,依學、果辨。略顯示增上心學所得果,是不動猶如天帝幢。增上慧學所得果,就是如泛清涼盈滿池,不樂淤泥生死海。智者如空無染污,又是心又是慧。或者說是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所得到的果,就是無染污、不動、不樂生死。增上心學、增上慧學這兩種學,就是智者如空無染污。不動猶如天帝幢,是增上心學。如泛清涼盈滿池以下兩句就是增上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