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分中修所成地第十二
1.四處為七支所攝
已說思所成地。云何修所成地?謂略由四處,當知普攝修所成地。何等四處?一者、修處所;二者、修因緣;三者、修瑜伽;四者、修果。如是四處,七支所攝。何等為七?一、生圓滿;二、聞正法圓滿;三、涅槃為上首;四、能熟解脫慧之成熟;五、修習對治;六、世間一切種清淨;七、出世間一切種清淨。如此四處七支所攝普聖教義,廣說應知,依善說法毘奈耶中,一切學處皆得圓滿。
[解]以禪定為依止,修毗缽舍那,成就出世間聖道的智慧,就得聖道,能成就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功德,所以叫作修所成地。已說思所成地。什麼是修所成地?簡單的說,由四種境界,當知普遍地含攝修所成地的內容。哪四處?一、修處所,修所成慧的處所、境界。二、修所成慧的因緣。三、修瑜伽,正式修學止觀。四、修果,修慧所成就的果利。這樣四處,又含攝在七支裡邊。哪七種?一、生圓滿,就是前面說的修處所。二、聞正法圓滿。三、涅槃為上首。四、能熟解脫慧之成熟。這三個,就是修因緣。五、修習對治,就是第三個修瑜伽。六、世間一切種清淨。七、出世間一切種清淨,就是第四個修果。如此四處,如此七支,所含攝的一切聖教義,都含攝在裡邊。若廣說,應知道,以佛所說的法、所說的律,一切的學處、戒定慧,乃至到佛的境界,皆得圓滿。
2.生圓滿
云何生圓滿?當知略有十種,謂依內有五,依外有五,總依內外合有十種。
[解]什麼是生圓滿?當知略有十種不同。依內有五,依外有五。依內,就是這個修行人本身來說有五件事。依外,依據外邊的助緣有五件事。總依內外合有十種,就是生圓滿有十件事。
2.1.依內有五
1)云何生圓滿中依內有五?謂眾同分圓滿、處所圓滿、依止圓滿、無業障圓滿、無信解障圓滿。眾同分圓滿者,謂如有一,生在人中,得丈夫身,男根成就。
[解]什麼是生圓滿中依內有五呢?就是眾同分圓滿、處所圓滿、依止圓滿、無業障圓滿、無信解障圓滿。什麼是眾同分圓滿?譬如有一類人,生在人中,得丈夫身,男根成就。
《披尋記》七○九頁:
眾同分圓滿等者:聲聞地說:善得人身,謂如有一生人同分,得丈夫身,男根成就,或得女身。(陵本二十一卷四頁)即此所說眾同分圓滿義。然此唯說男根成就,不言或得女身者,約勝為論,略未具說故。
2)處所圓滿者,謂如有一,生在人中,又處中國,不生邊地。謂於是處有四眾行,謂苾芻、苾芻尼、近事男、近事女。不生達須、蔑戾車中,謂於是處無四眾行,亦無賢聖、正至、正行、諸善丈夫。
[解]什麼是處所圓滿?譬如有一類人,生在人中,又處中國,不生邊地。什麼叫作中國?就是在這個地方,有四眾弟子在這裡弘揚佛法,哪四眾弟子呢?就是苾芻、苾芻尼,近事男、近事女。什麼是不生邊地?這個地區的人都是下賤類,都是垢穢的人,不生在這個地方。就是在這個地方,沒有四眾弟子在這裡弘揚佛法。也沒有賢聖、正至、正行,諸善丈夫。賢聖,就是四眾弟子學習佛法有成就的人的名稱,由初果開始,乃至到阿羅漢果。正至,就是見到真理,得到清淨無漏的根本智,能觸證法性。正行,就是能斷除種種的顛倒煩惱,身口意行都是不顛倒。正至,是見到真理、證真理。正行,是斷惑。斷惑證真,名為正至、正行。這樣的諸善丈夫,這樣的好的人。
3)依止圓滿者,謂如有一,生處中國,不缺眼耳隨一支分,性不頑囂,亦不瘖瘂,堪能解了善說、惡說所有法義。
[解]什麼是依止圓滿?譬如有一類人,生在有佛法流行的地方,他的生命體是不缺眼、不缺耳,隨一支分都是具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足。他的心性不愚癡、不糊塗,有智慧,容易受教化。也不瘖啞,也不是不能夠說話。有能力,能解了這是善說、這是惡說,能辨別,能認識,能鑑別善惡的差別。
4)無業障圓滿者,謂如有一,依止圓滿,於五無間隨一業障,不自造作,不教他作。
若有作此,於現身中,必非證得賢聖法器。
[解]什麼是無業障圓滿?譬如有一類人,依止圓滿,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很好。作這五種事,就會墮落到無間地獄,這就是業障。哪五種?就是害父、害母、害阿羅漢、破和合僧、惡心出佛身血。為何稱為無間?五種罪業是墮落到無間地獄,所以叫作無間。或是順次生受報,所以叫作無間。隨一業障,這五種無間業,隨那一個,若造作這種業,就是有障礙,不能得聖道。不自造作,也不教他人作,這樣就沒有這個業障。假設有人作此五種罪的時候,這個色受想行識就不是載道之器。於現身中,決定不能證得聖道,所以叫作業障。
5)無信解障圓滿者,謂如有一,必不成就五無間業,不於惡處而生信解,不於惡處發清淨心。謂於種種邪天處所,及於種種外道處所。由彼前生,於佛聖教善說法處,修習淨信,長時相續。由此因緣,於今生中,唯於聖處發生信解,起清淨心。
[解]什麼是無信解障圓滿?譬如有一類人,決定不造作這五種罪,對於那個惡處沒有信解心,不認為它是清淨。什麼是惡處呢?就是種種的邪天的地方,對於那個處所不生信解、不發清淨心。佛法以外,不符合真理的宗教,對於這些地方,也不發信解、不發清淨心。為什麼對於惡處沒有信解心呢?由於那一個人,前一生、前多生,於佛的聖教這個善說法處,久遠以來修習過清淨的信心,熏習過,拜佛、學習經論、靜坐這些事情。很長時間相續地學習佛法,有清淨的信心。由此因緣,於今生中,唯於聖處發生信解,起清淨心。
2.2.依外有五
6)云何生圓滿中依外有五?謂大師圓滿、世俗正法施設圓滿、勝義正法隨轉圓滿、正行不滅圓滿、隨順資緣圓滿。大師圓滿者,謂即彼補特伽羅,具內五種生圓滿已,復得值遇大師出世。所謂如來、應、正等覺、一切知者、一切見者,於一切境得無障礙。
[解]什麼是生圓滿中依外有五?就是大師圓滿、世俗正法施設圓滿、勝義正法隨轉圓滿、正行不滅圓滿、隨順資緣圓滿。什麼是大師圓滿?就是那個人現在具足內五種生圓滿已,又能夠遇見大師出現世間。大師是誰呢?所謂如來、應、正等覺、一切知者、一切見者,於一切境得無障礙的人。
7)世俗正法施設圓滿者,謂即彼補特伽羅,值佛出世,又廣開示善不善法、有罪無罪,廣說乃至諸緣生法,及廣分別。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緣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及與論議。
[解]什麼是世俗正法施設圓滿?謂即彼補特伽羅,遇見佛出現世間,很詳細地、很分明地開示什麼叫做善法?什麼叫做不善法?什麼是有罪?什麼是無罪?不善,就是有罪,善就是無罪。廣說乃至諸緣生法,及廣分別,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緣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及與論議,這十二分教。
8)勝義正法隨轉圓滿者,謂即大師善為開示俗正法已,諸弟子眾依此正法,復得他人為說,隨順教誡教授,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得沙門果。於沙門果證得圓滿,又能證得展轉勝上,增長廣大所有功德。
[解]什麼是勝義正法隨轉圓滿?即是佛陀的慈悲,能善巧地為我們開示世俗的正法,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諸弟子眾依此正法為依據,努力地學習。又能得到其他的佛弟子,為他分別解釋。這個學習佛法的人能隨順佛所說,能隨順他人所說的佛法。佛法分兩類:一個是教誡,不可以做惡事,要好好地持戒清淨。一個是教授,就是定慧的佛法。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見到第一義諦,就是得沙門果。從初果就可以說是得沙門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是於沙門果證得圓滿。又能證得展轉勝上增長廣大所有功德。若是慧解脫阿羅漢,還沒有得到定,也沒有得到滅受想定,要繼續地努力修行。還沒有四無礙辯才,沒有廣大的神通,要繼續地修行展轉地殊勝,又得到四無礙辯、得到大神通、得到無諍三昧,得到很多很多的功德。
9)正行不滅圓滿者,謂佛世尊雖般涅槃,而俗正法,猶住未滅。勝義正法,未隱未斷。
[解]什麼是正行不滅圓滿?就是佛雖然入涅槃,但是世俗的語言文字的佛法,這也是正法,還是留傳在世間,沒有滅亡。語言文字的佛法所表達的勝義諦,還有人修學四念處得聖道,勝義正法也沒有潛藏起來,繼續有人修學四念處,就叫做未斷。
10)隨順資緣圓滿者,謂即四種受用正法因緣現前,受用正法,諸有正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知彼受用正法而轉,恐乏資緣退失如是所受正法,是故殷勤奉施種種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
[解]什麼是隨順資緣圓滿?就是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一切生活所需的這四種,是受用正法的因緣。於如來的正法,能夠聞思修這樣地學習,叫做受用正法。但是需要有衣服、飲食來做因緣,否則沒有時間學習正法,所以要有人布施、供養、支持這件事現前。就可以有時間、有精神,專心地由聞思修得涅槃。對於佛法有淨信心的長者和居士、婆羅門等。知道那麼多的人出家,學習正法,正在那個地方學習佛法,恐怕這些出家人缺少資養生命的這些條件,就不能學習正法。所以這些人殷勤地、很恭敬地、很尊重地布施種種的衣服、種種的飲食、種種的坐臥具,還有病緣的醫藥、供身的什物。
如是十種,名依內外生圓滿。即此十種生圓滿,名修瑜伽處所。由此所依、所建立處、為依止故,證得如來諸弟子眾所有聖法。如是聖法,略有二種:一、有學法;二、無學法。今此義中,意取無學所有聖法,謂無學正見,廣說乃至無學正智。何以故?由諸有學雖有聖法,而相續中非聖煩惱之所隨逐現可得故。如是初支生圓滿,廣聖教義有此十種,除此更無餘生圓滿,若過、若增。
[解]如是十種,名依內、依外,叫做生圓滿。聖道現前名之為生,需要有這麼多的因緣,這件事才圓滿,叫做生圓滿。即此十種生圓滿,名修瑜伽的處所,才能夠修止觀。由此十種生圓滿,是你所依止,是所建立。種種的因緣,才能出現這十種事,就是建立處。如來諸弟子眾就能證得這所有的聖法。因緣具足,就可以成就。如是聖法,略有二種不同,一是有學法,二是無學法。現在這個地方所說的聖法,是意取無學的所有聖法。什麼是無學的聖法呢?謂無學正見、正思惟,就是八正道,再加上盡智、無生智,一共是十法。為什麼?由諸有學這些聖人,雖然有聖法,但是色受想行識裡面,凡夫的煩惱隨逐色受想行識,有的時候就會有活動,就不清淨,所以,不取有學的聖法。如是初支的生圓滿,在聖教義裡邊廣博詳細地說生圓滿,有此十種不同。除此更無餘生圓滿,沒有再超過、再增加,就是這麼多。
《披尋記》七一三頁:
謂無學正見等者:此說十無學法:謂無學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有學相續雖有八支聖道,然未無餘永斷諸結,是故說言非聖煩惱之所隨逐。
3.聞正法圓滿
云何聞正法圓滿?謂若正說法、若正聞法,二種總名聞正法圓滿。又正說法,略有二種,所謂隨順及無染污。廣說當知有二十種,如〈菩薩地〉當說。
[解]什麼是聞正法圓滿?就是若是一個人能正說法,一個人能正聞法,這兩種合起來,總名為聞正法圓滿。又正說法,略有兩種義,就是隨順,及無染污。隨順,若是佛弟子說法,一定要隨順佛意,符合佛說的法義,叫做隨順。無染污,沒有染污心,說法的動機要清淨,為涅槃,或者無所執著,不受一切法,用清淨的智慧說法,叫做無染污。若是詳細說,就有二十條,就在〈菩薩地〉裡面說。
《披尋記》七一四頁:
又正說法略有二種等者:〈菩薩地〉說:菩薩為他說正法時,依二種相,應為他說:一者、依隨順說應為他說,二者、依清淨說應為他說。隨順說中有十五相:所謂以時,乃至順眾。清淨說中有五種相:所謂慈心,乃至不依利養恭敬讚頌。如是廣說有二十種。(陵本三十八卷十六頁)
又正聞法,略有四種:一、遠離憍傲;二、遠離輕懱;三、遠離怯弱;四、遠離散亂。
遠離如是四種過失而聽法者,名正聞法。當知廣說有十六種,亦如〈菩薩地〉中當說。
[解]又正聞法,略有四種不同。哪四種?一、遠離憍傲,這聞法的人,心裡面要沒有憍傲心。二、遠離輕懱,沒有輕視說法的人。三、遠離怯弱,沒有怯弱的心情。四、遠離散亂,聽法的時候,心不要有散亂。遠離如是四種過失而聽法者,名正聞法。當知正聞法,若是詳細說的話,有十六種不同,亦如〈菩薩地〉中有解釋。
《披尋記》七一四頁:
又正聞法略有四種等者:〈菩薩地〉說:菩薩無雜染心聽聞正法。謂聽法時,其心遠離貢高雜染,其心遠離輕慢雜染,其心遠離怯弱雜染。又說:無散亂心聽聞正法,是即此中略有四種應知。無雜染心聽聞正法中,由六種相其心遠離貢高雜染,由四種相其心遠離輕慢雜染,由一種相其心遠離怯弱雜染。無散亂心聽聞正法中,復由五相,如是廣說有十六種。一一相別,如彼列釋應知。
4.涅槃為上首
云何涅槃為上首?謂如來弟子依生圓滿轉時,如先所說相,而聽聞正法,唯以涅槃而為上首。唯求涅槃、唯緣涅槃而聽聞法,不為引他令信於己,不為利養恭敬稱譽。
[解]什麼是涅槃為上首?就是佛陀的弟子、三寶弟子,依生圓滿轉時,如同前文所說明的聽聞正法的相貌,而聽聞正法。唯以涅槃為最高的目標。唯希望得涅槃而學習佛法,唯緣涅槃而聽聞法。唯求涅槃是果,唯緣涅槃是修因,修學得涅槃的因,就是修四念處、修三十七道品。不是為了引導他人,使令他相信我而學習佛法。不是希求財富,不是希望別人恭敬,不是為了稱譽。
4.1.十法轉
又緣涅槃而聽法者,有十法轉,涅槃為首。謂依止有餘依涅槃界,及無餘依涅槃界。
當知依止有餘依涅槃界,有九法轉,涅槃為首。依止無餘依涅槃界,有一法轉,涅槃為首。謂以聞所成慧為因,於道、道果涅槃,起三種信解。一、信實有性;二、信有功德;三、信己有能得樂方便。
[解]又一切佛教徒,緣念涅槃而聽聞佛法的詳細情形,有十個條件,能夠次第的現前,就具足唯以涅槃為上首。涅槃是什麼呢?依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這兩種。當知依止有餘依涅槃界,有九法現前,涅槃為上首。依止無餘依涅槃界,有一法現前,也還是涅槃為上首。轉,就是現前、成就的意思。這十法轉,第一個,依有餘依涅槃,就是佛教徒一開始聽聞佛法的時候,所成就智慧。以聽聞佛法為因,於道、道果涅槃,起三種信解。道,就是道諦。道果,修道所得果,就是涅槃,就是滅諦。對於道諦和滅諦,這兩種殊勝的功德,建立三種信解,因聞所成慧而有信心,叫做信解。一、信實有性。相信道、道果是真實有這件事。二、信有功德。相信道和道果是有功德。三、信己有能得樂方便。相信自己有堪能性,有能力得涅槃。相信有能力能修學聖道,叫做方便。得樂,是得涅槃。得樂方便,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能修學聖道。
《披尋記》七一五頁:
於道道果涅槃起三種信解等者:道,謂道諦。道果涅槃,是即滅諦。若起信解,道真是道,滅真是滅,是名信實有性。若於道諦,道、如、行、出,及於滅諦,滅、靜、妙、離起信勝解,是名信有功德。信己有能得涅槃樂及道方便,是名信己有能得樂方便。
[解]於道道果涅槃起三種信解等者:道,謂道諦。道果就是涅槃,即是滅諦。若起信解,道真是道,滅真實是滅,有這樣的信心,是名信實有性。若於道諦,道、如、行、出,相信這四個字,這個道就是真實道。道,就是戒、定、慧,修學戒、定、慧的時候,能破除一切惑、業、苦的障礙,叫做道。如,能契合不生不滅的諸法實相的道理,叫做如。道,就是斷煩惱,修學道諦,修學戒、定、慧能令你斷除一切煩惱,所以稱之為道。如,就是證真。斷惑名為道,證真名為如。行,這樣修行,能斷惑證真,繼續這樣修行,能前進到涅槃那裡,叫做行。出,就是能棄捨一切有為法,永久地超出,超越,永久地得解脫。道諦有這樣的作用,道真實是道。滅諦也有四種作用,滅、靜、妙、離。滅,就是道諦修行成功以後,出現的境界就是煩惱滅,叫滅。靜,就是一切的苦惱都停下來。所有的苦惱都停下來,心就寂靜。妙,就是滅除生死之因,滅除生死之果以後這個境界,是非常殊勝,是非常微妙的地方,所以叫做妙。離,就是永不退轉,成功以後,不會再退回來地,叫做離。對於道諦的四個相貌、滅諦的四個相貌,能夠發起深刻的信心,強有力的認識,有這樣的信心,是名信有功德。信己有能得涅槃樂及道方便,是名信己有能得樂方便。
如是信解生已,為欲成辦思所成智,身心遠離憒鬧而住,遠離障、蓋、諸惡尋思。依止此故,便能趣入善決定義思所成智。
[解]如是因為聞慧建立這三種信解之後,為了想要成辦聖道,一定要有思所成慧。要成辦思所成慧,要遠離憒鬧的境界,到寂靜處住,這是身遠離。心裡面要遠離障、蓋、諸惡尋思,就是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各式各樣的惡尋思,就是染污的尋思。這些染污的尋思,能障礙修學聖道。以身遠離、心遠離為依止,便能趣入善決定義思所成智,就是在寂靜的地方,專精思惟佛法的真義,這個時候,就能趣入善決定義思所成智。對於佛法的真義,很肯定地、沒有猶豫地、很分明地解了,就叫做善決定義。這時候這樣的智慧,叫做思所成慧。
依止此故,又能趣入無間、殷重二修方便。由此次第,乃至證得修所成智。依止此故,見生死過失,發起勝解,見涅槃功德,發起勝解。
[解]成就思所成慧以後,還需要向前進,以兩個方法向前進,無間是一種方便,殷重是一種方便。無間,就是精進,不間斷、不懈怠。殷重,就是很深刻地、很周遍地、很詳細地、很微細地修止觀。無間地修止觀,殷重地修止觀,用這兩個方法修止觀,這是向前進的兩個方法。由無間、殷重的次第,繼續不斷地這樣用功修行,能證得修所成慧。依止無間、殷重的二方便,能長時期這樣用功,自己就見到生死的過失,生起深刻的、有力量的認識。由於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有無間殷重的方便,對於涅槃的功德,發起深刻有力的信解。
《披尋記》七一五頁:
無間殷重二修方便者:當知此說二種精進:一、無間精進,謂一切時修加行故。二、殷重精進,謂能周備修加行故。如〈菩薩地〉說(陵本四十二卷十八頁)。
[解]無間殷重二修方便者:當知此說二種精進,一個是無間斷的精進,謂一切時修加行故,不懈怠。二、殷重精進,謂能周備修加行故,不是粗劣地修止、修觀。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要周備,要圓滿地修。如菩薩地說。
由串習故,入諦現觀,先得見道有學解脫。已得見跡,於上修道由數習故,更復證得無學解脫。由證此故,解脫圓滿,即此解脫圓滿,名有餘依涅槃界。即此涅槃以為上首,令前九法次第修習而得圓滿。當知即此解脫圓滿,以無餘依涅槃界,而為上首。
[解]由於連續地這樣修習,能入諦現觀,對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這四諦,在止觀裡面現前,斷除很多的煩惱,而得到清淨的智慧,與真理相應,叫入諦現觀。這個時候,先得見道的境界,諦現觀也叫做見諦,見諦也叫做見道,是屬於有學的境界,還要繼續地學習,叫有學解脫。已得見道,上面還有修道的境界沒有成就,所以還要繼續地精進,繼續地無間殷重地修習。更復證得無學解脫,就是由見道、修道、無學道,成就圓滿的解脫。由體證無學的緣故,就是解脫圓滿,即此解脫圓滿,就叫做有餘依涅槃界。即此涅槃以為上首,令前面的九個法,次第地修習而得圓滿。得到有餘依涅槃,還不是最後,所以即此有餘依解脫的圓滿,還是以無餘依涅槃而為最殊勝,還要再前進到無餘依涅槃。
《披尋記》七一五頁:
先得見道有學解脫等者:〈攝事分〉中說:有真實究竟解脫。謂畢竟解脫,及一切解脫,即是見道果,及此後所得世出世修道果。此中見道果,由畢竟故得名真實而非究竟,於一切解脫猶有所應作故。(陵本八十五卷四頁)當知此中解脫若真實非究竟,是名見道有學解脫。若真實亦究竟,是名無學解脫。由究竟故,亦名解脫圓滿。
《披尋記》七一六頁:
令前九法次第修習而得圓滿者:此中九法:謂如前說信解為三,思所成智為一,無間殷重方便為二,修所成智為一,見道修道為二。如是次第說九法轉應知。
4.2.五種勝利
如是涅槃為首聽聞正法,當知獲得五種勝利。何等為五?謂聽聞法時,饒益自他。修正行時,饒益自他。及能證得眾苦邊際。
[解]這樣以涅槃為目的而聽聞正法,要知道能得到五種好處。哪五種?就是聽聞正法的時候,得兩種利益,自己得到好處,他人也得到好處。修正行的時候,修學四念處的時候,得到兩種好處。能證得眾苦邊際,就是完全解脫,這是第五種功德。
若說法師,為此義故,宣說正法。其聽法者,即以此意,而聽正法,是故此時,名饒益他。又以善心聽聞正法,便能領受所說法義甚深上味,因此證得廣大歡喜,又能引發出離善根,是故此時能自饒益。
[解]若宣說正法的這個人,希望聽法的人獲得利益安樂,有這樣的目的,宣說正法。聽法的人也是這樣,為得到利益安樂而聽正法。聽法的心情,符合說法人的目的,叫作饒益他。又聽聞正法的人,能以此義的善心來聽聞佛法,就能接受所說的法和義,領受法義的時候,能領受到甚深、最殊勝的法味。因為體證法味的時候,能得到很大的歡喜心,繼續修行,就能引發出離生死的善根,就是信、進、念、定、慧這五種善根。是故此時,能自己得大利益。
《披尋記》七一六頁:
為此義故宣說正法等者:說正法時,應安處他,令現能證利益安樂,名為此義。其聽法者,即以能證利益安樂而聽正法,名以此義。由是令說法者不徒廢己業、不虛設功勞,名饒益他。
[解]為此義故宣說正法等者,說正法的時候,目的應該是安處聽法的人,使令他現在能夠成就利益、成就安樂,叫做此義。說法的人,希望聽法的人能得到利益安樂,把聽法的人安置在這個境界,叫做此義。其聽法者,即以能證利益安樂而聽正法,也以此意為他的目的。由是令說法者不徒廢己業、不虛設功勞,名饒益他。
《披尋記》七一六頁:
因此證得廣大歡喜等者:由彼聽聞以無量門稱讚涅槃眾多功德,是故證得廣大歡喜。又彼聽聞以無量門訶毀生死眾多過失,故能引發出離善根。言善根者,謂信等五善根應知。
[解]因此證得廣大歡喜等者:由彼人聽聞說法者,以無量門,很多的方面,很多的立場,稱揚讚歎涅槃的眾多功德,所以得到廣大的歡喜。因為聽法的人感覺到生死苦,現在聽到有涅槃可以超越眾苦,所以心裡歡喜。又彼聽聞以無量門訶毀生死眾多過失,感覺到生死是苦,所以才有出離生死的意願,而修學戒定慧,有信、進、念、定、慧,
五根。
若有正修法隨法行大師,為欲建立正法,方便示現成正等覺,云何令彼正修行轉?故彼修習正法行時,即是法爾供養大師,是故說此名饒益他。因此正行,堪能證得寂靜清涼,唯有餘依涅槃之界,是故說此能自饒益。
[解]若是有能圓滿修法隨法行、修八正道成功的佛,有大悲心,為了想要在沒有正法的地方建立正法,佛以大智慧方便,出現在世間成等正覺。什麼是方便示現?成佛的境界太高,眾生不能見聞覺知,為了度化眾生,在眾生世界建立正法的關係,又來到人間,有父親、有母親、又出家,然後或者六年苦行,這些善巧方便,而後在菩提樹下觀緣起而得聖道、無上菩提,叫做方便示現成正等覺。這位修法隨法行,修成功的人,來到人間示現成正等覺之後,為眾生宣揚佛法,建立正法的時候,心裡面在觀察、在思惟:怎麼樣才能使令聽法的眾生,能夠法隨法行呢?能夠修學聖道呢?佛有這樣的願望。所以彼三寶弟子,能修學四念處、八正道,修習正法行的時候,就是任運供養佛,對於佛有供養,滿佛的願望,是故說此名饒益他,所以若能修學正法,就是供養佛,就是法供養。因為能這樣修學四念處,堪能證得寂靜清涼。寂靜,是生死苦息滅。清涼,是一切煩惱消除。只有剩下殘餘的色受想行識,只有這麼一個境界。所以,若修學聖道,能得涅槃,這是自饒益。
《披尋記》七一七頁:
即是法爾供養大師者:〈菩薩地〉中說:有正行供養。謂於一切蠢動有情修習慈悲喜捨俱心,於一切行修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於其涅槃修勝利想,於佛法僧波羅蜜多修習隨念,乃至廣說,是名菩薩於如來所正行供養。(陵本四十四卷五頁)此應準知。
[解]即是法爾供養大師者:〈菩薩地〉中說:有正行供養,就是對於一切蠢動的有情,修習慈悲心、修習喜捨心,慈悲喜捨是心所法,與心王在一起活動,叫做俱心。對於一切行修無常想。無常苦想,因為無常就是苦,一變動,令心不如意。苦無我想,因為苦,就是不自在。對於涅槃的境界,這是最殊勝的利益,作如是觀。對於佛法僧波羅蜜多修習隨念。乃至廣說,是名菩薩於如來所正行供養,此應準知。
《披尋記》七一七頁:
堪能證得寂靜清涼等者:〈決擇分〉說:諸無漏識隨其次第有學解脫,名為寂靜。無學解脫,名為清涼(陵本五十四卷三頁)如是二義差別應知。
若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時,名為證得眾苦邊際。是名涅槃以為上首,聽聞正法,所得勝利。如是名為涅槃為首,所有廣義。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解]若無餘依涅槃界中,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名為證得眾苦邊際,眾苦到此沒有,這是苦的邊際。是名涅槃以為上首聽聞正法,所得勝利。這樣,涅槃為首,所有的廣義是這樣。除以上的說明之外,更沒有超過,或者是再增加。
5.能熟解脫慧之成熟
云何能熟解脫慧之成熟?謂毘鉢舍那支成熟故,亦名慧成熟。奢摩他支成熟故,亦名慧成熟。所以者何?定心中慧,於所知境清淨轉故。
[解]什麼是能熟解脫慧的成熟呢?這個修行人,在毘缽舍那這一部分已成熟、成就,也叫做智慧的成熟,智慧成就。奢摩他這一部分成熟,也叫做慧成熟。為什麼?在奢摩他的定裡邊,修毘缽舍那的時候,能見諸法實相。若不在定心裡邊,毘缽舍那不清淨,力量不夠。智慧在定裡邊,得到定的幫助,沒有虛妄分別的染污,所以能見到諸法真實相,能得聖道。因為,定能幫助慧,見諸法真實相,所以定也名為慧。
《披尋記》七一七頁:
云何能熟解脫慧之成熟者:此中慧言,通說毘缽舍那支及奢摩他支。由此能令信等諸根成熟,趣證現觀,乃至得般涅槃,是名能熟解脫慧。又復此慧是所成熟,十法漸次為其因緣是能成熟,是名慧之成熟。
[解]云何能熟解脫慧之成熟者:此中慧言,通說毘缽舍那支及奢摩他支,這兩支都叫做慧。由此毘缽舍那、由此奢摩他,不斷地修奢摩他、毘缽舍那,能使令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成熟,能向前進到諦現觀、到見道位,就叫做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成熟,就是能得聖道。由修止觀而令善根成熟,善根成熟,證現觀的時候,就是見道,由見道而修道,由修道而無學道,就是入涅槃,是名能熟解脫慧。慧,就是奢摩他、毘缽舍那,能令你得解脫。所以,慧是能成熟,解脫是所成熟。又復此慧是所成熟,十法漸次為其因緣是能成熟,是名慧之成熟。止觀的慧是所成熟,不斷地精進修止、修觀,止觀就成熟。
又毘鉢舍那支,最初必用善友為依。奢摩他支,尸羅圓滿之所攝受。又依善友之所攝受,於所知境真實性中,有覺了欲。依尸羅圓滿之所攝受,於增上尸羅毀犯淨戒現行非法壞軌範中,若諸有智同梵行者,由見聞疑或舉其罪,或令憶念,或令隨學,於爾所時,堪忍譏論。又依所知真實覺了欲故,愛樂聽聞。依樂聞故,便發請問。依請問故,聞昔未聞甚深法義。
[解]1)又毘缽舍那這部份,最初一開始的時候,需要有善知識幫助。
2)修止要靠什麼來幫助才能成就呢?為持戒清淨之所攝受。受戒而後持戒,持戒能清淨,清淨能幫助奢摩他。
3)又憑藉善友的幫助、護念,對於所學習的諸法實相的道理,有覺了諸法實相的意願。
4)受戒,然後能夠持戒清淨。對於殊勝的戒法有毀犯的時候,有錯誤的行為出現的時候,對於戒的軌範中,有破壞的地方。若諸有智慧的同梵行的人,由於看見、聽人說、疑惑你有犯戒的地方,把你的罪舉發出來。或者說是當時不承認有犯罪,但是令你回想:是不是犯戒?或是對於戒法有所無知的地方,要學習。從開始受戒,學習佛法,一直到還沒成功的時候,這麼長的時間內,要堪忍人家見、聞、疑,舉罪,令憶念,學習,要忍受得住。
5)又這位修行人因為有真實覺了的願望,想要通達第一義諦的願望為依據,所以愛樂聽聞正法。因為歡喜聽聞正法,心常在這上思惟、觀察,就會發覺問題,提出來請問。依請問故,就會聽聞到以前沒有聽聞過的甚深的法義。
《披尋記》七一八頁:
由見聞疑或舉其罪等者:開悟現前所犯眾罪,名舉其罪。開悟過去失念所犯,名令憶念。開悟一切所應學處,名令隨學。彼於爾時於他譏嫌及所論議信順曉悟,是名堪忍譏論。
[解]由見聞疑或舉其罪等者:指示現在做這件事,做錯,名舉其罪。指示過去以前,失掉正念所犯的罪,名令憶念。指示一切所應該學的就是戒法,很多的戒、定、慧都應該學,名令隨學。那個人在那麼長的時間內,對於別人舉你的罪、令憶念、令隨學這些事情,及所論議,能夠信順,明白這一切,叫做堪忍譏論。
數數聽聞無間斷故,於彼法義,轉得明淨。又能除遣先所生疑。如是覺慧轉明淨故,於諸世間所有盛事,能見過患,深心厭離。如是厭心善作意故,於彼一切世間盛事,不生願樂。彼由如是於諸世間增上生道無願心故,為欲斷除諸惡趣法,心生正願。又為修集能對治彼所有善法,修習一切煩惱對治所有善法,為欲證得彼對治果,亦為自心得清淨故,心生正願。
[解]6)一次又一次地聽聞正法,沒有間斷地聽聞正法,所以對這個甚深法義,展轉地得明淨。明,就是智慧,數數地聽聞正法,智慧得增長,所以叫明。智慧增長,就沒有誤解的染污,所以叫做明淨。又因為智慧得明淨,所以能夠破除,排遣以前所有的疑問。
7)這樣覺悟正法的智慧,展轉地增長明淨的關係,於諸世間所有的興盛的事情,他能夠看見過患,深刻地厭離世間的生死。
8)因為厭離心常常深入地觀察,這樣作意的關係,於彼一切世間的盛事,不生願樂,不生歡喜心,出離的願力就強起來。
9)那位修行人,由於能這樣地深見過患,有厭離心,所以對於世間上的殊勝的事情,心裡面不歡喜,不希望這些事情。恐怕自己的思想行為有錯誤,將來到三惡道,心裡面建立很正大的一個願望。對於世間上的人天增上生道不歡喜,但是又特別地注意不要到三惡道。
10)又,彼修行人,為了修習能對治彼到三惡道的這件事,心裡面有惡心、做惡事,這是三惡道的因緣。為了對治這件事,就修習彼所有善法,就是四念處,這是為了能夠見道,得初果。見道以後,繼續地修習四念處來對治一切愛煩惱,和俱生的一切分別煩惱。所有善法,也還是四念處。修學四念處,能對治三惡道,得初果須陀洹,決定不到三惡道,所以為欲證得彼對治果,就是得初果須陀洹果。修道能斷除愛煩惱,能斷治一切的俱生的我執,得阿羅漢果的時候,心得清淨,所以,亦為自心得清淨故。這個修行人,對於世間上的盛事沒有興趣,有恐怖,怕墮落三惡道,所以,對於出世間的聖道心生正願,有出離的願望。
《披尋記》七一八頁:
於諸世間所有盛事者:謂若族姓、色力、壽量、財富、安樂、名稱、辯才等增上,是名世間所有盛事。
[解]於諸世間所有盛事者,世間什麼事情是興盛的事情?貴族,富貴的人家,這是世間上的盛事。色力,人的氣色好,人的身體健康。壽量,壽命長,不歡喜壽量短。還有世間上的財富,也是世間上的盛事。名稱,就是有很好的名譽,很多人讚歎,還有很好的辯才等。增上,就是族姓增上、色力增上,壽量、財富、安樂、名稱、辯才等,這些事情都是特別殊勝,是名世間所有的盛事。
如是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如先所說,漸次能令解脫圓滿。
[解]由前面這十種次第,次第地學習,能使令解脫慧成熟,圓滿,就得到涅槃。
《披尋記》七一九頁:
如是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者:謂毘缽舍那支善友為依,是為第一。奢摩他支尸羅攝受,是為第二。於真實性有覺了欲,是為第三。於舉罪等堪忍譏論,是為第四。愛樂聽聞及與請問,聞昔未聞甚深法義,是為第五。法義明淨及除遣疑,是為第六。厭離世間所有盛事,是為第七。於彼盛事不生願樂,是為第八。為斷惡趣心生正願,是為第九。為修善法及證彼果,是為第十。如是名為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
又隨次第已說三支。謂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之成熟。如是三支,廣聖教義,謂十種。除此更無若過、若增。又此三支當知即是修瑜伽因緣,何以故?由依此次第、此因、此緣,修習瑜伽方得成滿。謂依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成熟故。
[解]又,隨著標列的次第,已說三支。哪三支呢?就是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之成熟。這三支,能廣攝一切聖教的道理。就是能熟解脫慧之成熟,有十種次第,這十種也包括前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在內。除此更無若過,若增。又,這三支,當知即是修瑜伽的因緣。何以故?由於這位修行人,肯隨順這樣的次第,不違背這個次第,用這個為因,用此為緣,瑜伽的止觀,才能修習得成滿,成功。就是毘缽舍那是因,其餘的戒、定都是緣,修習瑜伽方得成滿。就是先依聞正法圓滿,然後有涅槃的這樣的意願,就能熟解脫慧成熟。
6.修習對治
6.1.三位
云何修習對治?當知略說於三位中,有十種修習瑜伽所對治法。云何三位?一、在家位,二、出家位,三、遠離閒居修瑜伽位。
[解]什麼是修習對治?就是止觀,因為修習奢摩他和毘缽舍那,有能力消除一切煩惱,證悟真理,但是怎麼樣修習止觀呢?當知略說在三個階段裡面,合起來有十種修習瑜伽所對治法。哪三位?一、在家的階段。第二、出家的階段。第三、遠離憒鬧,閒居靜處,修學止觀。
6.2.十種修習瑜伽所對治法
6.2.1.初二種所治與對治
云何十種修習瑜伽所對治法?謂在家位中,於諸妻室,有婬欲相應貪。於餘親屬及諸財寶,有受用相應愛。如是名為處在家位所對治法。由此障礙,於一切種不能出離。設得出家,由此尋思之所擾動,為障礙故,不生喜樂。如是二種所對治法,隨其次第修不淨想,修無常想,當知是彼修習對治。
[解]什麼是十種修習瑜伽所對治法?
1)就是在家的時候,對於諸妻室,有婬欲相應貪。對於其餘的父母、兄弟、姊妹這些親愛的人,及諸財寶,有受用相應愛。這兩種,是處在在家的時候,所應該對治的事情。為什麼要對治呢?由於這兩種愛能障礙,不能從很多的苦惱裡面跳出來。有這個愛,就綁在苦惱裡面受苦,所以想要得聖道,一定要對治。
2)假設能夠從愛裡面出來,出家以後,由於內心裡面還有不清淨的尋思,擾亂他的心,使令心老是掉動不安。這樣掉動的尋思,障礙他修學聖道,對於修學聖道的事情不生喜樂。前面這兩種所對治法,主要就是愛,隨前文說的次第,修不淨觀,能破除愛。修無常想,能破除受用相應愛,能破除親屬尋思,國土的尋思等,當知是彼修習對治。
《披尋記》七二○頁:
由此尋思之所擾動等者:此中尋思,謂親屬尋思、國土尋思。謂因親屬及因國土或盛或衰,或離或合發欣慼行,心生籌慮等,是名親屬及與國土尋思。由是因緣,生憂戀心惡作追悔,此於出家障生喜樂。
[解]由此尋思之所擾動等者:此中尋思,就是親屬的尋思,或國土的尋思,其實也包括前面那兩種愛的尋思。就是親屬一些如意的事情,就是盛,不如意的事情來,就是衰。國土的尋思,那個地區經濟繁榮,就是盛,經濟衰退,就是衰。這些親友相愛的人,有因緣不能在一起,分離,或者在一起,心隨境轉,所以就發出歡喜心,發出憂愁心。心歡喜的時候、憂愁的時候,心裡面就有種種的分別,籌慮等,是名叫做親屬尋思及與國土尋思。由是因緣,生出憂愁愛戀的心。不高興自己做這種事情,就是後悔。此於出家障生喜樂。
《披尋記》七二○頁:
如是二種所對治法等者:如前所說淫欲相應貪及與受用相應愛,是名二種所對治法。由修不淨想故,能正對治淫欲相應貪。由修無常想故,能正對治受用相應愛。當知是名二種能對治法。
6.2.2.次四種所作、所治、能治
又出家者於出家位中,時時略有四種所作。一、常方便修善法所作。謂我於諸法常方便修為依止故,當能制伏隨愛味樂一切心識,又能如實覺了苦性。
[解]又,出家的人,在出家這個階段中,時時中,略有四種事情要做。
一、常方便修善法所作。要長時期的善巧方便,修善法,做這件事,就是修禪定。就是我對於修禪定的方法,修習奢摩他的方法,常常是善巧方便地用智慧,修奢摩他。有這樣的奢摩他作為憑仗,當能制伏隨愛味樂一切心識,我們的一切心識,隨順五欲,追求樂,常常修奢摩他,就有力量,能夠制伏追逐樂的這種愛著心。又能真實地、深刻地覺了色受想行識是苦。
《披尋記》七二○頁:
常方便修善法所作等者:此中善法,謂定心品。無間修習加行故,名常方便修。於此修中,觀一切行皆是無常,了知自心於長夜中由妙五欲積集長養,故於諸欲隨生愛樂。觀見此已,心生厭惡,不隨彼轉,是名制伏隨愛味樂一切心識。又觀無常故苦,修習苦想,故能如實覺了苦性。
[解]常方便修善法所作等者:此中善法,就是奢摩他這一類的心所法。不間斷地修習。在奢摩他裡面,修毘缽舍那觀,觀一切所愛樂的色聲香味觸,色受想行識這些境界皆是無常變異。從無始劫來,愛著妙五欲,心一動,就熏習一個愛的種子,從無始劫來一直這樣長養愛的種子,所以愛著心是很有力量。因此,任運地對於諸欲隨生愛樂。修奢摩他、毘缽舍那,就能覺悟到這裡,心裡面生厭惡心,厭惡阿賴耶識裡面有無量劫來熏習的愛種子,不隨愛欲心去活動,是名制伏隨愛味樂一切心識。又觀察無常故苦,修習苦想。因此,能如實覺了苦性,壞苦、苦苦、行苦。
二、於無戲論涅槃信解愛樂所作。謂我當於無戲論涅槃,心無退轉,不生憂慮。謂我我今者,何所在耶?
[解]對無戲論的涅槃,能夠有信解心,有愛樂心,就願意趣向涅槃。就是,無戲論的涅槃是一個大安樂處,心裡面向前進,就生歡喜心,不會向後退,不會有憂慮。生什麼憂慮?就是涅槃是離一切相,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都無,我在什麼地方呢?還有沒有我呢?就有這個顧慮。因為有信樂心、歡喜心,沒有這個顧慮。
《披尋記》七二一頁:
於無戲論涅槃等者: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若異不異,死後當有,或當無等一切戲論,不能說故,名無戲論涅槃。於此愛樂,是故心無退轉。於此信解,是故不生憂慮。由依世俗,建立差別:說聖者我,及異生我。若依勝義,決定無有二真實性。勝義伽他作如是說:我我定非有,由顛倒妄計。(陵本十六卷七頁)若於無戲論涅槃生信勝解,便無如是顛倒妄計,是故不生憂慮,謂何所在?
[解]於無戲論涅槃等者:於無餘依涅槃界中,清淨的色受想行識也滅掉,這個時候是離一切相的境界,與有為法是差別?是無差別?就是離開有為的色受想行識另外有一個無餘依的涅槃,這是若異。色受想行識就是無餘依涅槃,就叫做不異。死後當有或當無等?臭皮囊死掉、火化,以後有個無餘依涅槃?有個什麼?若是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有一個無餘依涅槃就是當有。若是色受想行識是無餘依涅槃,死後,色受想行識火化,將來就什麼也沒有,無餘涅槃也沒有。這樣思惟分別,這都是戲論。無餘依涅槃的境界,不能用這些名言來表示,名為無戲論涅槃。對於這個涅槃境界,不向後退,能向前進,是因為有愛樂心,涅槃是大安樂處,心裡歡喜。對於無餘依涅槃的境界,離一切相,勝義諦的境界,有信解心,因此,不會憂慮、不會恐怖。由依世俗諦,就是名言,由名言去言說、去分別,在這個立場,安立有差別相。什麼差別呢?聖人有色受想行識,可以名之為我,這是世俗諦假名為我。沒得聖道的凡夫也有色受想行識,也說是我,這也是假名我。在世俗諦上,在名言上假名為我,有這兩個我。如果從聖人的無分別慧的境界來看,決定沒有這兩個我的真實性。聖人也沒有我的真實性,凡夫也沒有我的真實性。勝義伽他裡面有兩句話:我我定非有,由顛倒妄計。聖人也是無我,凡夫也是無我,為什麼執著有我呢?虛妄執著,認為有我。如果能學習經論的時候,加上長時期的奢摩他、毘缽舍那的學習,信心就深刻。就沒有顛倒妄想的執著,不會執著有我。因此,不會再想、再顧慮:那時候我在什麼地方呢?
三、於時時中遊行聚落乞食所作。謂我乞食受用為因,身得久住有力調適,常能方便修諸善法。
[解]於時時中,要到聚落,乞食,作這件事。我到聚落裡面,乞食,受用飲食為因,使令我這個身體可以繼續活下去,有力量,健康,四大調適,常能方便修諸善法,能長期地修學聖道。
《披尋記》七二一頁:
身得久住有力調適者:〈聲聞地〉說:謂飲食已,壽命得存,是名存養。若除飢贏,是名為力。若斷故受,新受不生,是名為樂。(陵本二十三卷十六頁)此中久住有力調適,如次應知。
[解]身得久住有力調適者:聲聞地說:要吃飯,壽命才能存在,是名存養,能夠長養身體,這個身體才能存在。受用飲食以後,就不會飢贏,所以叫做力,有力量。修習四念處,修習無我觀,心裡面能離一切相,就是沒有受,不受一切法,就是涅槃的境界。次一剎那再沒有覺受,因為沒有境界可受。此中久住有力調適,如次應知,就如〈聲聞地〉說,若斷故受,新受不生,解釋調適。
四、於遠離處安住所作。謂若愛樂與諸在家及出家眾雜居住者,便有種種世間相應見聞受用諸散亂事,勿我於彼正審觀察心一境位,當作障礙。
[解]在遠離處安住,作你所作的事情。就是出家以後,還是歡喜和在家人在一起住,或者和出家人在一起住,便有種種世間相應見聞受用諸散亂事。世間相應是什麼?不是愛,就是恨。見、聞、受用,不是愛就是恨,心在愛和恨裡面散亂。另外還有一件事應該注意:一起住的時候,某個修行人,能正審觀察諸法實相,還能夠心一境位,離一切分別相安住。我不要對人家生嫉妒心,障礙他修學止觀。
於此四種所作事中,當知有四所對治法。於初所作,有嬾惰懈怠。於第二所作,有薩迦耶見。於第三所作,有愛味貪。第四所作,有世間種種樂欲貪愛。如是四種所對治法,如其次第,亦有四種修習對治。一、於無常修習苦想。二、於眾苦修無我想。三、於飲食修厭逆想。四、於一切世間修不可樂想。
[解]然於此四種所作事中,當知有四種過失被消除。第一,常修善法,就能夠對治懶惰懈怠的過失。第二,信樂涅槃,就能對治我見,因為是無我的境界。第三,遊行乞食,對治愛味飲食的貪著心。第四,心安住遠離,對治世間種種的樂欲的貪愛。如是四種所對治法,如其次第,亦有四種修習能對治。哪四法?一、於無常修習苦想。對於無常能修習苦,無常故苦。二、於眾多的苦,修無我想,苦故無我。三、於飲食修厭逆想。四、於一切世間修不可樂想。
6.2.3.後四種所治、能治
又於遠離閒居方便作意位中,當知略有四種所治,何等為四?一、於奢摩他、毘鉢舍那品,有暗昧心。二、於諸定,有隨愛味。三、於生,有隨動相心。四、推後後日,顧待餘時,隨不死尋,不能熾然勤修方便。如是四種所對治法,當知亦有四種修習對治。一、修光明想。二、修離欲想。三、修滅想。四、修死想。
[解]又於遠離憒鬧,閒居靜處,在這個地方修止觀的時候,當知略有四種所對治法。哪四種?一、於奢摩他毘缽舍那品,有暗昧心。二、於諸定有隨愛味。三、於生有隨動相心。就是對於五取蘊生,就是生有。若人來說,一剎那間投胎,那一剎那間叫生有,以後就是本有,本有以後,就是死有,死有以後就是中有,中有以後就是生有。在中有的時候,對於生有,不能思惟無常及苦,因此,對於後有心生希願,希望得果報。由是隨著所見的相,心動,就隨著去。四、應該靜坐、念佛,栽培善根,把這一切推延,等到以後以後再作。內心顧戀心愛的事情要作,修行的事情,等到以後再說。因為,那個人有不死的感覺,心想後天我還不死,到後天再去修行。這個人不能勇猛精進地勤修聖道,勤修聖道是得聖道的方便。這四種所對治法,當知亦有四種修習,來對治前面那四種。第一種,於奢摩他、毘缽舍那品有暗昧心,就修習法光明來對治這個暗昧心。第二種,於諸定有隨愛味,就修離欲想。這裡的欲,不是欲界的欲,是色界、無色界禪定裡邊的欲。在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中,
觀見出世間的無漏禪定是最勝的寂靜功德。這樣就能對治禪定裡邊的欲。第三種,於生有隨動相心,就修滅想,就是觀察它是畢竟空寂,令心無所住。第四種,推後後日,顧待餘時,隨不死尋,不能熾然勤修方便,就修習死想。先世的業力引來的果報,色受想行識,雖然現在還在生存,但是決定要死掉,所以不應該向後推,一口氣不來,那有餘時呢?應該積極的修行。
《披尋記》七二二頁:
於奢摩他毘缽舍那品有暗昧心者:〈三摩呬多地〉說:由不如實知諸法故,於去來今多生疑惑,於佛法等亦復如是。此中無明及疑,俱名黑暗。(陵本十一卷七頁)此說有暗味心,義準應知。由下自釋為法光明之所治故。
[解]於奢摩他毘缽舍那品有暗昧心者:〈三摩呬多地〉說:因為不能夠真實知道一切緣起法故,對於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生疑惑。死以後還會有生命嗎?這件事有因果的道理,真的嗎?疑惑。對於佛說的滅道,修學戒定慧的聖道能得涅槃,得聲聞、緣覺,佛的三乘聖道,這話是真的嗎?也有疑惑。於世間法有疑惑就是苦集二諦,出世間法就是滅道二諦,有這種疑惑心。對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為法,於佛法有所不了知叫無明。佛菩薩這樣開示,心裡有疑惑。無明和疑,俱名黑暗。這個道理要準那一段文就可以知道。下面有解釋。
《披尋記》七二二頁:
於諸定有隨愛味者:〈三摩呬多地〉說:愛味相應靜慮等定,由唯得聞初靜慮等所有功德,於上出離不了知故,便生愛味,戀著堅住。(陵本十二卷三頁)此應準知。
[解]〈三摩呬多地〉說:愛味相應靜慮等,愛味、見、慢相應的靜慮,就是煩惱相應的定,世間的定。由於那個人,只是聽到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第四靜慮等,所有的功德。對於出離世間禪的境界,那殊勝的境界沒有學習過,所以,對於世間的禪生愛著心。愛著禪定,成功以後,很堅固地執著住在禪裡面,這叫於諸定有隨愛味。
6.3.廣三種想
6.3.1.不淨想
6.3.1.1.思擇力攝
又不淨想,略有二種:一、思擇力攝。二、修習力攝。思擇力攝不淨想中,當知五法為所對治,何等為五?一、親近母邑。二、處顯失念。三、居隱放逸。四、通處隱顯由串習力。五、雖勤方便修習不淨,而作意錯亂。謂不觀不淨,隨淨相轉,如是名為作意錯亂。
[解]又不淨想,略有兩種不同。第一、思擇力所攝的不淨想,第二、修習力所攝的不淨想。思擇力所攝的不淨想,當知有五種境界是所對治。哪五種?一、親近母邑。這個人歡喜和女人親近。二、處顯失念。處在顯露的境界,就是在大眾之中,失掉正念。三、居隱放逸。在隱密的地方,內心不能夠安住正念正知,這是放逸。閑居的時候,在自己的住處,於淨妙相不正思惟,不勤對治,是名居隱放逸。四、通處隱顯由串習力。處於顯、或者處於隱,內心不能安住正念正知,是由串習的力量。若是處在隱居的時候,於淨妙相多所思惟。及處顯時,於淨妙相欣樂觀視。應該知道,這是無始劫來虛妄的分別,連續不斷地這樣熏習,成習慣。不是暫時地失掉正念的事情,也不是暫時放逸的事情。此串習力,隱也是這樣子,顯也是這樣子,所以同前邊不同。串習力,可以說是俱生,生來就是這樣,成了習慣。前邊的兩個是由作意力,自己特別地虛妄分別,所以不一樣。五、雖然努力地守護自己的根門,精勤地善巧方便修習不淨觀。雖然這樣努力,而作意錯亂。本來想要作意密護根門,但是這個心就是不聽招呼,不修不淨觀,偏要修淨妙相的觀。內心裡面就是這樣顛倒迷惑,如是名為作意錯亂。
《披尋記》七二三頁:
思擇力攝、修習力攝者:〈攝事分〉說:略於一切現法、後法諸惡行中深見過已,能正思擇,息諸惡行,修諸善行,名思擇力。乃至廣說由此為依,能正修習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當知此修名修習力。(陵本九十八卷十頁)此二差別,義應準知。
[解]思擇力攝修習力攝者:攝事分說,要略地、簡要地,對於一切現在的生命體,將來的生命體,所發出來的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這些罪過的業力裡邊,深深地看見惡業果報的過患。深見過患之後,就能依據佛法的智慧觀察,停下來一切罪過的事情。修學一切善法,就是持戒,用戒來停止一切惡行,戒本身就是善,對治惡行就是善行,能這樣做叫做思擇力。乃至廣說。由這個滅除一切惡,修一切善為基礎,就是在戒和定裡邊修四念住的毘缽舍那,修三十七道品。當知這就是修習力。思擇力,是在聞、思的時候的不淨觀。修習力,就是在思、修的這個階段的不淨觀。這裡說的思擇力攝、修習力攝,這兩個差別的名字,裡邊的含義應該準照九十八卷十頁的解釋就可以明白。
《披尋記》七二三頁:
處顯失念者:謂往村邑、聚落、亭邏巡行乞食,於彼母邑殊勝幼少,盛年美妙形色,能壞梵行,能隨梵行,能令種種諸惡不善尋思現行,應住正念及與正知,密護根門,不應觀視。與此相違,隨觀淨妙,是名處顯失念。
[解]處顯失念者:出家人離開寺廟,到村或者是邑,或者是聚落,或者是亭,到那兒去注意。邏,就是在那裡走路而注意,就是向外攀緣。巡行乞食。對於那個在女人中特別殊勝,而又幼少,又是盛年,又是特別美妙的形色,這樣的境界能破壞、障礙修梵行。能令種種諸惡不善的尋思活動出來。這個比丘應該安住在正念,不要胡思亂想,要知道不對,趕快地把它調過來,叫正知。密護根門,就是嚴密地保護自己的六根,不要叫它有污染,保護它清淨。不應該觀視這個美妙形色能壞梵行的境界。不能夠安住正念正知,不能密護根門,就是放縱自己的心去觀,是名處顯失念。
6.3.1.2.修習力攝
修習力攝不淨想中,當知七法為所對治,何等為七?謂本所作事,心散亂性。本所作事,趣作用性。方便作意不善巧性,由不恭敬勤請問故。又由不能守根門故,雖處空閒,猶有種種染污尋思,擾亂其心。又於飲食不知量故,身不調適。又為尋思所擾亂故,不樂遠離、內心寂靜、奢摩他定。又由彼身不調適故,不能善修毘鉢舍那,不能如實觀察諸法。如是一切所對治法,當知總說一門十二、一門十四。又即如是所對治法,能治白法還有爾所,於修二種不淨想中,當知多有所作。
[解]修習力攝不淨想中,當知七法為所對治,為所消除。哪七種?
1)本所作事,心散亂性。原來是修止觀,但是修止觀的時候,過去的心散亂性就出現,就是淨妙相顯現在心裡面,心裡面就散亂。或是,以前造過顛倒迷惑的事情,在修止觀的時候,顛倒的事情現出來,心就散亂。原來是修止觀,但是,止觀還不能調順,心裡面有的時候清淨,有的時候顛倒,不能順智慧的指揮。色等十種相貌顯現出來,令心在十種相上流動、散亂,是名心散亂性。色等十相,就是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還有男,女相。
2)本所作事,趣作用性。原來是修止觀,由於這令心散亂的十種相,在心裡面現出來,不但令心裡面散亂,還能令心裡面產生作用。什麼作用?就是急促、不安祥、不自在,浮動得很厲害,叫做趣作用性,令心趣向不寂靜、急促。
3)修不淨觀的善巧方便的作意,修的不恰當,不合適,什麼原因會這樣子呢?由於不恭敬老師,不能勤勤地請問那件事,所以,得不到善巧方便、適合的不淨觀的方法。
4)又由於這一位修行人,到村邑聚落去的時候,不能守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門,雖然回到自己的空閒處,在這裡住下來的時候,猶有種種的染污的尋思,擾亂他的心。
5)又這位修行人,對於飲食這件事,不知道自己飲食是多是少,這個量不能把握,所以身體不能調適,四大不調和。身體不調和,對於修止觀也有影響。
6)又,這位修行人不能夠守護根門的關係,內心裡面有很多的染污的尋思,擾亂他的心的原因,不歡喜遠離憒鬧,不歡喜內心的寂靜,不歡喜奢摩他定。
7)又,由於彼身體的不調適,所以不能善修毘缽舍那。吃得太多,打瞌睡多,不能修止、也不能修觀。吃得太少,又沒有精神,也是不能修止觀。當然,也不能夠真實地觀察諸法的不淨,諸法的無常、無我。如是一切所對治法,當知總說不淨這一門裡面有十二條。思擇力是五條,修習力是七條,加起來是十二條。思擇力和修習力是總,五和七是別,總別加起來,那麼就是十四條。又如是十二種、或者說十四種所對治的過失。能對治的是白法,是清淨的法,清淨的止觀,也是有那麼多,也是有十二種。於思擇力修不淨觀,於修習力修不淨觀,能這樣修行,就有很多的作用,能對治那種過失。
6.3.2.無常所修苦想
又於無常所修苦想,略有六種所對治法,何等為六?
一、於未生善法最初應生,而有懶惰。
[解]又,用無常想來對治自己的懈怠,在這裡所修的苦想,略有六種所對治法。哪六種?一、對於沒有生起的善法,最初發心用功的時候,應該把善法建立出來。因為這需要有強大的願力,很努力地發動這件事。但是他有懶惰,就是提不起勁,不願意做。
《披尋記》七二五頁:
未生善法等者:若惡對治,若蓋若結,若結對治,是名善法。若未和合,未現在前,說名未生。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九卷一頁)於此未生應生善法,無猛利欲不具起發,名有懶惰。
[解]未生善法等者,什麼是善法呢?能對治身、語、意的惡行,就叫做善法,就是十善。若蓋,就是五蓋:貪欲、瞋恚、昏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若結的對治,結有九結: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取結、疑結、嫉結和慳結,這些煩惱的對治。能對治這些過失,就叫做善法。若因緣沒有和合的時候,這些善法不能現前,叫做未生。如〈聲聞地〉說。這些沒有生起的善法應該生起,怎麼樣才能生起呢?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有猛利的願望,要有聖道的願望,若沒有猛利、有力量的的願望,就不具足,這個因緣不具足,就不能生起來,叫做有懶惰。
二、於已生善法,應住不忘,修習圓滿,倍令增廣,所有懈怠。
[解]對於已經生起的善法,應該繼續地這樣努力,不要忘掉,繼續地修習,令他圓滿,使令加倍地增長廣大,應該這樣做。但是,就不想這樣做,忘了修行,這叫做懈怠。懈怠,是對已生善法。懶惰,對於未生善法。
《披尋記》七二五頁:
於已生善法等者:善法如前說。若已和合,已現在前,說名已生。謂此善法已得不失,已得不退,是名應住。於此善法明了現前,無暗鈍性,名應不忘。於此善法已得現前,數數修習,成滿究竟,名應修習圓滿。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九卷三頁)由不策勵,不發精進,不能於已生善倍令增廣,是名倍令增廣所有懈怠。
[解]於已生善法等者:善法如前說。若是有猛利的願望,各種條件都具足,這個善法就現前,叫已生。已經得到,不失掉,叫做應住。於此善法明了現前,沒有不明了、遲鈍,叫做應不忘。於此善法已得現前,一次又一次地修習,成滿究竟,叫做應修習圓滿。義如聲聞地說。由於自己不能用無常來警策自己,不能勉勵自己,就不能發出精進的力量。不能於已生善倍令增廣,是名倍令增廣所有懈怠。
三、於恭敬師長往請問中,不恒相續。
四、於恒修善法常隨師轉,遠離淨信。
五、由遠離淨信,不能常修。
六、於內放逸,由放逸故,於常修習諸善法中,不恒隨轉。
如是六種所對治法,還有六法能為對治,多有所作。與此相違,應知其相。
[解]三、於恭敬師長往請問中,不恆相續。有的時候恭敬,有的時候又不恭敬,有的時候往請問,有時候不請問。
四、對於常常修習的善法,常是隨順師教而行,沒有清淨的信心,這也是過失。
五、由於在法上沒有生起清淨的信心,就不能常常、不斷地、精進地修行,也有過失。
六、心裡面放逸,不能發動精進的力量。由放逸故,於常修習的諸善法中,不能夠長期地隨法而轉。雖有淨信,如果放逸,也還是不能修。如是六種所對治的法,還有六法能為對治,若能夠對治這六種過失,會有佷多很多的功德建立出來。與所對治的相違,就是能對治的相貌。
《披尋記》七二五頁:
於恆修善法常隨師轉等者:〈攝異門分〉說:於一切事現正隨從,故名信順。若即於彼補特伽羅處所而起,故名為信。聞彼功德及與威力殊勝慧已,即於彼法處所而起,隨順理門,故名淨信。(陵本八十三卷二頁)此中常隨師轉,即彼名信,唯於補特伽羅處所起故,非於彼法處所而起,故名遠離淨信。
[解]於恆修善法常隨師轉等者:〈攝異門分〉說:對於一切修行的事情,現在正在隨順師教而作,這叫作信順。若是這個人對於那個師長,而生起的信心,叫做信。聽聞彼師長所開示的法門有種種的功德,法門這樣修有種種功德,有種種的威力,有殊勝的智慧,對於法生起信心。隨順理門,在法上沒有顛倒,叫做淨信。於恆修善法常隨師轉,即彼名信,即彼八十三卷說。只是在補特伽羅上生起信心,不是在所說的法門上生起信心,所以不名淨信,是遠離淨信。
《披尋記》七二六頁:
由遠離淨信等者:〈攝異門分〉說:言常恆者,謂即於此正加行中,能常修作,能不捨軛。又說:不放逸者,謂得信已,於樂出離障礙法中,防護其心恆常發起善法修習。(陵本八十三卷三頁)翻彼,當知此所說相。
[解]由遠離淨信等者:〈攝異門分〉說:言常恆者,在正加行中修不淨觀、修四念處的時候,能夠精進不間斷地修,叫做常恆,也叫做不捨軛,不捨掉善法。又說:不放逸者,得到信心以後,對於聖道的願望,願意解脫一切的障礙法中,保護內心的清淨,不要叫它染污,恆常發起善法的修習,叫做常恆隨轉。翻彼,當知此所說相。
6.3.3.光明想
又光明想,緣多光明以為境界,如〈三摩呬多地〉中已說。今此義中,意辯緣法光明以為境界,修光明想。謂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名法光明。與彼俱行彼相應想,應知名光明想,何以故?真實能令心闇昧者,謂方便修止觀品時,於諸法中所有忘念。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光明。
[解]又光明想,在奢摩他中,觀察很多的光明,觀察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的光明以為境界,如三摩呬多地中己經說過。現在這個文的義,是緣法的光明以為所緣境界的修光明想。如所聽聞的佛法,聽聞之後,能夠成就究竟不忘念法,要思、修,才能成就不忘念,叫做法光明。在心裡面憶念佛說的法語的時候,能使智慧增長,消除一切顛倒妄想,法在心裡面分明地顯現出來,就有這種威力,所以叫做法光明。心與法在一起俱生俱滅,由念的力量把法顯現出來,叫做俱行。法裡邊有義,能觀想、觀察、思惟裡邊的義,叫做相應想。不但是念,還有智慧的觀察,這個時候,應知名光明想。為什麼?真實能令內心裡面暗昧的,就是依據佛的法語善巧方便修止修觀的時候,止應該怎麼止,應該怎麼觀,這些法全部忘念,什麼也不知道,就叫做暗昧。與這個闇昧相違反的,當知即是光明。心裡面明了,修止的時候能夠明靜而住,修觀的時候能如法地觀諸法實相,就是有光明。
《披尋記》七二六頁:
謂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等者:多聞思修,所集成念,名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由此念故,隨其所受、所思、所觸觀察諸法,或復修習隨念佛等,名法光明。想與彼念,同生住滅,名彼俱行,名彼俱行。同一所作,展轉相攝,名彼相應。即由是義,名光明想。
[解]謂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等者:能多聞佛法,而能夠專精思惟,還能修奢摩他、毘缽舍那,這樣子所成就的念力,名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由這樣的念,隨你所領受的佛的法語,或所思惟的法語,以此念所現前的法門,去觀察諸法實相。或者修習念佛,念佛的名號,念佛的相好光明,念佛的功德。或者念法、念僧等,都叫做法光明。想與彼念,同生住滅,名彼俱行。念心所、和想心所、和心王共同地做一件事。我的所緣境也是你的所緣境,你的所緣境也是我的所緣境,展轉相攝,名彼相應。即由是義,名光明想。
6.3.3.1.思所成慧俱光明想
又第一義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十一法為所對治。云何十一?謂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四法。修成慧俱光明想,有七法。如是所治,合有十一。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四法者:一、不善觀察故,不善決定故,於所思惟有疑隨逐。二、住於夜分懶惰懈怠故,多習睡眠故,虛度時分。三、住於晝分,習近邪惡食故,身不調柔,不能隨順諦觀諸法。四、與在家出家共相雜住,於隨所聞所究竟法,不能如理作意思惟。如是疑隨逐故,障礙能遣疑因緣故。此四種法,是思所成慧俱光明想之所對治,令思所成若智、若見,不得清淨。
[解]又,由專精思惟所成就的智慧,及在禪定裡邊修觀所成就的智慧,這都是光明想。這裡有十一法為所對治。哪十一種?就是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四法。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有七法。如是所治,合起來有十一法。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四法者,哪四法?一、這位修行人在思慧的時候,於所思惟有疑惑隨逐,有疑惑就不能決定,有疑惑就不能觀察。
二、住在夜間的時候,懶惰懈怠,老想要睡覺,就把光陰都空過。
三、住於晝分,常常歡喜吃邪惡的飲食。什麼是邪惡的飲食?吃這種飲食,容易生欲心,容易動瞋心,容易昏沈睡眠,這一類的都是邪惡的飲食。不知道簡別,這樣身體就不調柔,不能隨順修止,不能隨順諦觀諸法。
四、和在家人在一起住,和出家人在一起住,於隨所聞的佛法,所究竟觀察思惟的佛法,不能如理作意思惟。這樣疑惑心隨逐,使令不善觀察、不善決定,而且障礙能排遣疑惑的因緣。思所成慧的光明想,能對治這四種過失。這些不清淨的過失,使令思所成的智也不清淨,見也不清淨。於現在的事情能夠通達的智慧,叫做見。過去的事情、未來的事情不現見的,能通達,那叫做智。
《披尋記》七二六頁:
不善觀察故等者:謂於三世諸行疑我為有為無,是名不善觀察。於苦等諦生惑生疑,是名不善決定。
[解]不善觀察故等者:對於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一切的有為法,疑惑:我究竟是有呢?是沒有?是有我呢?是無我?這樣,是名不善觀察。對於苦集滅道四諦生出疑惑,是名不善決定。一個是無明,一個是疑,這是所對治。
6.3.3.2.修所成慧俱光明想
何等名為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所治七法?
一、依舉相修,極勇精進所對治法。
二、依止相修,極劣精進所對治法。
三、依捨相修,貪著定味,與愛俱行,所有喜悅。
四、於般涅槃心懷恐怖,與瞋恚俱其心怯弱,二所治法。
[解]什麼是修所成慧俱光明想?用修所成慧,作種種的觀想。這樣光明想能對治七種過失。哪七法?
一、依靠、運用舉相,或念佛、或思惟光明,把自己的精神提起來不要太沉下。舉相應該適可而止,才是合適,現在極勇精進,用的力量過頭,變成掉舉,就變成過失。
二、依靠、運用止相,令散亂掉舉的心寂靜,單一方面修止,又過頭,就極劣精進,心沒有力量,昏沉,就變成過失。
三、用捨的相貌來調心。用舉、用止來調心,調得合適,心也不昏沉、也不掉舉,這時候是平等,不需要用止,也不需要用舉,自任運地相續下去明靜而住,這就叫做捨。就是成就定,或者是欲界定成就,或者是未到地定成就,或者是初禪以上的成就。但是,愛著定的境界,所以與愛俱行。捨,本來是很好,但是愛著心一出來,捨就不清淨。與這個染污的愛在一起活動,所有的喜悅,歡喜這個境界,就變成過失。為什麼?因為,歡喜定的滋味,就無法向前進。或是對於彼定,不知裡邊有過患,所以不求出離,認為這個境界最滿意,我歡喜,安住在這裡,這是過失。
四、對入於涅槃那種畢竟空,無我、無我所,不生不滅的境界,心裡面有恐怖心、害怕,害怕我沒有。恐怖心生起以後,就有瞋恚心,不願意入於涅槃,心向後退。怯弱通於恐懼,也通於瞋恚,恐怖心和瞋恚心這兩個是所對治的過失。
《披尋記》七二七頁:
於般涅槃心懷恐怖等者:謂於涅槃不了知故,怖我斷滅,是名心懷恐怖。及於涅槃心生厭背不愛樂故,不發精進,是名與瞋恚俱其心怯弱。
[解]於般涅槃心懷恐怖等者:不明白諸法的本來真實相就是這樣子,害怕入涅槃的時候我沒有,心懷恐怖,害怕我斷滅。有恐怖之後,對涅槃,內心生出厭惡心,不歡喜涅槃,就不精進修涅槃道,修道諦,是名與瞋恚俱其心怯弱。
五、即依如是方便作意,於法精勤論議決擇,於立破門多生言論,相續不捨。此於寂靜正思惟時,能為障礙。
[解]五、這位修行人隨順這樣的善巧方便的作意,就是思惟觀察。什麼方便作意呢?對於所修學的法門,世俗諦或者是勝義諦、戒、定、慧這些法,努力地同人討論,深入觀察這件事。把自己的見地建立出來,叫做立。對方不同於你,與你的見地有違反的地方,就是要破他。這兩方面的事情,會引起很多的言論,相續地這樣延續下去而不棄捨,不能停下來。這樣的情形,對於寂靜,修止;正思惟時,通於止觀,就是能作障礙。
《披尋記》七二八頁:
即依如是方便作意等者:〈三摩呬多地〉說:或多言論,或久尋思,令身疲勞,心不得定。如是多言,與定為難。(陵本十二卷十四頁)此應準知。謂依論議抉擇立破言論方便作意,相續不捨,能障寂靜故。
[解]即依如是方便作意等者:〈三摩呬多地〉說:或多言論,或久尋思,消耗體力,消耗精神,所以身體會疲勞,心也不能修止,也不能入定。如是多言,是定的一個障礙。這裡說的,應該準照那一段文就可以明白。
六、於色聲香味觸中,不如正理執取相好,不正尋思,令心散亂。
七、於不應思處,強攝其心,思擇諸法。
如是七種,是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所對治法,極能障礙修所成慧俱光明想,令修所成若知、若見,不清淨轉。此所治法,還有十一與此相違能對治法,能斷於彼,當知亦令思修所成,若知、若見,清淨而轉。
[解]六、不入定的時候,前五根面對色聲香味觸的時候,不如正理地執取它的相好。正理,觀察這都是無常、無我、不淨。沒能這樣正理,用愛著心執著相好,內心就不正尋思,使令內心散亂,影響止觀。
七、於不應該思惟的地方,偏要勉強自己把心收回來,思惟觀察不應該思擇的事情,這對於修止觀有妨礙。前面所列出來的七種所對治法,是與修所成慧在一起的光明想所對治的過失。這個過失能障礙修所成慧的光明想。若是有這七種過失,令修所成若智若見,不能夠清淨、無過失地活動。思所成慧俱的光明想有四個,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有七個,一共十一法是所對治的過失。此所對治法一共是十一個,還有十一種法,與此所對治法是相違反的,此能對治法有十一法,能對治,能消滅前面十一種過失。這十一種能對治法就是法光明,思所成慧的光明想、修所成慧的光明想,能令思慧、修所成慧的智慧和見,都能清淨而轉,使令進步,得聖道。
《披尋記》七二八頁:
於不應思處強攝其心等者:《顯揚論》說:有九種事不可思議:一、我,二、有情,三、世間,四、業報,五、靜慮者境界,六、諸佛境界,七、十四不可記事,八、非正法,九、一切煩惱之所引攝。(《顯揚論》十七卷七頁)如是九事,應知名為不應思處。若強攝心方便思擇,障入現觀故。
[解]於不應思處強攝其心等者:《顯揚聖教論》上說:有九種事,不可以思惟觀察。哪九種?第一、我。第二、有情。這兩個其實都是我,不應該思惟。為什麼不應該思惟呢?因為我和有情沒有自己的相貌。若執著有一個我、有情的體性,這是不符合法。應該觀察是無我,就沒有我的思惟。第三、世間,就是宇宙的情況。因為它是現成,不需要思惟。第四、業報,造業會得果報,也不可思議。為什麼不可思議?就是甚深故不可思議。第五、得到四禪八定的人,心裡面的境界也是不可思議,也是甚深不可思議。第六、諸佛的境界,也是不可思議。第七、十四不可記事,也是不可思議。十四個不可記事,就是這個世間是常、是無常、是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這四個是約過去世說。約現在世說,世間是有邊、是無邊、是亦有邊亦無邊、是非有邊非無邊,這四個。另外有四個,就是如來死後是有、是無、是亦有亦無、是非有非無。另外還有兩句,我和五蘊是一,是異,這兩句加起來就是十四句。第八、非正法,就是外道的邪知邪見的法。若思惟這些事,能引無義,不值得思惟。第九、一切煩惱之所引攝,思惟煩惱的境界也是能引無義,能令有過失,所以也不應該思惟。如是九事,應知名為不應思處。若勉強地思惟,能障礙得聖道,所以是有過失,不應該思惟。
又正方便修諸想者,有能斷滅所治法欲。又於所治現行法中,心不染著,速令斷滅。又能多住能對治法,斷滅一切所對治法。如是三法隨逐一切對治修故,名多所作。如是名為修習對治,此修對治,當知即是修習瑜伽。此第五支修習對治廣聖教義,當知唯有如是十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解]又,這位修行人能夠依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修不淨想,修無常苦想,修光明想的話。第一,本身若能這樣作,就表示有能斷滅所治法的欲,有這樣的修學聖道的願望。第二,若能這樣作的話,就表示對於所治現行法的過失中,不執著那件事。雖然有過失,但是不執著,所以能夠修對治,很快地就使令這些過失都消滅,有這樣的作用。第三,若這樣作的話,多時地修習,多住在這樣的止觀裡邊,就把所對治的過失都消滅,使令它不活動,有這種作用。上面說,有修能對治法門的欲,又能夠不染著,又能夠常常地住在能對治的止觀裡面。這樣三法,隨逐一切的能對治的法門在一起,這樣的修習,叫做多所作,能作很多的事情,能有很多的功德。像前面這麼一大段裡面,叫做修習對治,也就是修習止觀。前面生圓滿、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之成熟,現在修習對治就是第五支。這第五支修習對治,廣攝一切聖教的教義在內,當知唯有如是十相,除了這個以外,沒有再超過這個,再增加。
7.世間一切種清淨
云何世間一切種清淨?當知略有三種,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圓滿。三、三摩地自在。
[解]什麼是世間全面地都清淨呢?一切的苦惱、一切的染污都得到清淨呢?當知略有三種,都叫做世間一切種清淨。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圓滿。三、三摩地自在。
7.1.得三摩地
此中最初有二十種得三摩地所對治法,能令不得勝三摩地,何等二十?
一、有不樂斷同梵行者為伴過失。
二、伴雖有德,然能宣說修定方便師有過失,謂顛倒說修定方便。
三、師雖有德,然於所說修定方便,其能聽者欲樂羸劣,心散亂故,不能領受過失。
四、其能聽者,雖有樂欲,屬耳而聽。然暗鈍故,覺慧劣故,不能領受過失。
五、雖有智德,然是愛行,多求利養恭敬過失。
[解]此中最初,有二十種這麼多得三摩地所對治的法,它是障礙得三摩地,所以也是修止觀來消滅。若有二十種所對治法,能夠障礙得三摩地。哪二十?
一、和你在一起修梵行,但是他的心裡面不歡喜斷除欲,與你作伴,對於修得三摩地有障礙。世間上一切所欲衰損的時候,人就苦惱。雖然成就所欲的事情,若無常的時候,也令人苦惱。因此,這個欲令人苦惱,應該厭離,應該歡喜斷除這些欲才是對。所以,和你作伴的人裡邊有不樂斷欲,對於得三摩地有障礙。
二、同在一起修學修行的伴,雖然是有品德很高尚的人,也是樂斷。然為你講解修三摩地的方法那個人,有過失。什麼過失呢?修定的方法,講錯,對於你得三摩地有障礙。什麼是正確?想要得三摩地,要取厭離相,就會厭離欲。就是不淨觀,不淨在心裡面能現前,取厭離相。對於離欲的境界,譬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以上的境界,是微妙、清淨、莊嚴、安樂的境界,是你歡喜的相,要掌握到。若這樣講解,一開始能令最初發心的人不白辛苦,能令人得定,斷除一切欲,斷除欲以後,心裡面有喜、樂、心一境性,修定的方法主要就是這樣。
三、這位善知識品德很高尚,能宣說得定的方便,然於所說修定的方法,其能聽的人,想得定的意願沒有力量,歡喜得定的心情很微小,心裡不注意聽,心裡面亂,想別的事情,不能領受所說的修定的方便,這樣也不能得定。
四、能學習定的人,雖然有興趣學習修定的法門,也能注意地屬耳而聽。但是內心暗鈍,覺悟的智慧沒有力量,不能領受,還是聽不懂。有這個過失,也是不能得定。
五、這個人不是暗鈍,智慧很高,有這個能力。然而愛欲心很多。什麼愛欲心呢?心裡面向外攀緣,希望得到很多的利養、財富,希望別人恭敬,心裡面向外攀緣,對於修定還是有障礙,這也是過失。
六、多分憂愁,難養難滿,不知喜足過失。
七、即由如是增上力故,多諸事務過失。
八、雖無此失,然有懈怠、嬾惰故,棄捨加行過失。
九、雖無此失,然有為他種種障礙生起過失。
十、雖無此失,然有於寒熱等苦,不能堪忍過失。
[解]六、心情不快樂,多數是在憂愁裡面,總感覺到沒有滿意。這個人活生不容易養,要有很多人來照顧,叫做難養。生命的所需的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些東西要很多而且還要特別好,很難滿足,叫做難滿。不知道滿足,老是不滿足,老是憂愁。這樣也是不能得定。
七、即由前邊,雖然智慧很夠,但是攀緣財富,希望人家恭敬,老是注意自己的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些事情,由於這樣的力量太大、太多,忙於很多事,也不能得定。
八、這個人不是愛行人,不是多求利養恭敬,也不是憂愁、難養難滿、不知喜足,沒有這些事情。然而,懈怠,不能夠發動來修行。懶惰,修行一會兒腿疼,就不坐。棄捨實際上修行的這件事,不能採取行動。
九、雖然沒有前面懈怠懶惰的過失,然有為別的事情,很多很多的障礙生起,也沒有辦法修三摩地。哪些障礙?常疹疾困苦重病,風熱痰廕數數發動,或有宿食住在身中,或被蛇蝎百足蚰蜒之所蛆螫,或為人非人之所逼惱,又不能得衣食臥具病緣醫藥及餘什具,如是等類,應知一切名加行障。
十、雖然沒有常常有病這些問題,然有於寒熱等苦,天氣冷不能堪忍,天氣熱也不能堪忍,也不能夠用功。
十一、雖無此失,然有慢恚過故,不能領受教誨過失。
十二、雖無此失,然有於教,顛倒思惟過失。
十三、雖無此失,然於所受教,有忘念過失。
十四、雖無此失,然有在家、出家雜住過失。
十五、雖無此失,然有受用五失相應臥具過失。五失相應臥具,應知如聲聞地當說。
[解]十一、雖然沒有這些過失,然而有高慢心,脾氣很大,有這種過失,也就不能領受師長的教誨,禪定也很難修。
十二、雖然沒有前面慢和恚的過失。然而於師長的教誨、修禪定的方法,把方法都扭曲,都搞錯,也不能夠修禪定。
十三、雖然沒有顛倒思惟的過失,但是對於所受的禪定的法門,有忘念的過失。
十四、雖然沒有忘念的過失,但是有與在家、出家雜住過失,散心雜話,對於修禪定也有障礙。
十五、雖然沒有這些過失,然而有受用五種過失的相應臥具的過失,就是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些地方有五種過失。五失相應臥具,應知如聲聞地當說。
十六、雖無此失,然於遠離處,不守護諸根故,有不正尋思過失。
十七、雖無此失,然由食不平等故,有身沈重,無所堪能過失。
十八、雖無此失,然性多睡眠,有多睡眠隨煩惱現行過失。
十九、雖無此失,然不先修行奢摩他品故,於內心寂止遠離中,有不欣樂過失。
二十、雖無此失,然先不修行毘鉢舍那品故,於增上慧法毘鉢舍那如實觀中,有不欣樂過失。如是二十種法,是奢摩他、毘鉢舍那品,證得心一境性之所對治。
[解]十六、雖然沒有前面說的過失,然而在遠離喧鬧的寂靜處的時候,不守護諸根的緣故,所以有不正尋思的過失,在那裡打妄想,也是不能修行。
十七、雖然沒有前面說的過失,然而由於吃東西不平等,不合適,有身沉重,無所堪能,吃太多,不能靜坐,有這種過失。
十八、雖然沒有前面說的過失,然而本性好多睡眠,睡眠是隨煩惱,多睡眠現行,也不能夠靜坐。多睡眠,因此會生出很多煩惱,能夠破壞修禪定,心迷迷糊糊地不能分別所緣境,是睡眠的體性。為睡眠所纏擾,身體就麤重,身體麤重又發出來心麤重,心也就不調柔,名多睡眠隨煩惱現行過失。
十九、雖然是沒有睡眠的過失,然而因為以前沒有修行奢摩他的經驗,於內心寂靜住,遠離掉舉惛沉的事情,不歡喜修奢摩他。
二十、雖然沒有前面不歡喜修奢摩他的過失,然而因為以前沒有修行毘缽舍那的經驗,增上慧就是毘缽舍那,毘缽舍那就是如實觀,譬如說修不淨觀、修無我觀、修無常觀,都是如其真實觀察,他只歡喜寂靜住就不歡喜修無我觀、修無常觀、修不淨觀。前面列出來這二十種法,修奢摩他、修毘缽舍那就能成就心一境性,得三摩地。若想要成就這個功德,要滅除這二十種障礙。
又此二十種所對治法,略由四相,於所生起三摩地中,堪能為障,何等為四?一、於三摩地方便不善巧故。二、於一切修定方便全無加行故。三、顛倒加行故。四、加行縵緩故。此三摩地所對治法,有二十種白法對治。與此相違,應知其相。由此能斷所對治法,多所作故,疾疾能得正住其心,證三摩地。
[解]又,這前面有二十種障,所對治法,略有四個相貌,對於所生起三摩地,能作障礙。哪四種?一、對於三摩地的方法,不善巧,就是沒有智慧通達它。不明了三摩地修行的方法,就不能修行三摩地。二、有善巧智慧通達修三摩地的方法,但是,實際上一點行動沒有,也不能得三摩地。三、錯誤的加行。採取行動,但是錯誤。應該修止的時候,修觀。修觀的時候,修止。錯誤地行動,就不能夠得三摩地。四、實際上修三摩地的時候很慢緩,一天坐半小時,怎麼能得三摩地呢?所以這是一個障礙。前面這二十種是障礙得三摩地。現在有二十種能清淨、滅除那二十種障礙的方法。就是與前面那二十種障礙是相違,就是能滅除障礙的相貌。按照相違的情形,就可以知道滅除的方法。由於這二十種白法,能斷所對治法,能修滅除障礙的方法,多而又多地努力修滅除障礙的方法,就會很快很快地能令正住其心,證三摩地,成就三摩地。
又得此三摩地,當知即是得初靜慮近分定,未至位所攝。又此得三摩地相違法,及得三摩地隨順法,廣聖教義,當知唯有此二十種。除此,更無若過、若增。由此因緣,依初世間一切種清淨,於此正法補特伽羅得三摩地,已善宣說,已善開示。
[解]又,得安住其心,得三摩地,是在什麼程度的定呢?要知道就是得到初靜慮的近分定,沒有到色界定,可是超過欲界定,是屬於這一類的定,就是未到地定。又這裡,得三摩地的相違法,就是障礙得三摩地的相違法,這二十種障。及得三摩地隨順法,修這種法是隨順得三摩地,也是二十種。在廣大的佛教裡邊所說的三摩地的障法,和隨順得三摩地的法裡邊,當知唯有這二十種,就這麼多,除了上面說的,就沒有再超過,或者是減少,或者是再增多。由於前面說的障礙與對治,是依於最初一種,世間的一切種清淨。對於佛法中的這個人,想要得三摩地,已經很好地宣說,也很善巧地開示完了。宣說,是因為請問怎麼能得三摩地?他回答你,這叫做宣說。開示,就是宣說之後,還有疑問,他能解釋你的疑問,疑問又生疑問,也能令你出疑,叫做開示。
7.2.三摩地圓滿
復次,如是已得三摩地者,於此少小殊勝定中,不生喜足,於勝三摩地圓滿,更起求願。又即於彼見勝功德。又由求願、見勝功德,為求彼故,勇猛精進,策勵而住。又彼於色相應愛味俱行煩惱,非能一切皆永斷故,名非得勝。又非於彼諸善法中皆勤修故,名他所勝。
[解]1)復次,如是已經成就未到地定,對於所得的很少、很小,但也是很殊勝的定,對這個少小定,不生歡喜心,不滿足。對於色界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那個三摩地的定是最殊勝的,是未到地定所不能及,才是圓滿的定。又發起希求的願力。
2)為什麼希望成就色界的禪定呢?這位修行人,對於彼色界四禪,感覺到它們有殊勝、有更強大的功德,不是未到地定所能及。有什麼殊勝的功德呢?因為那個定力非常強大,因定力而得到的喜樂遍滿身體,也可以得到神通。因為有這樣的功德,所以建立這樣希求的願望。
3)又由於這位修行人,有希求的願,又能見勝功德的關係,所以為了求得彼色界禪定的緣故,勇猛精進地開始修行,能鞭策自己努力地、勉勵地做這件事,安住在精進中而不懈怠。
4)又得未到地定的那個人,若不入定的時候,前五根對五塵,若有滿意,還有愛著心,還有愛欲心,愛煩惱和心同時活動。因為心裡面有這樣的煩惱,自己反省自己:雖然是得到未到地定,但是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還不能一切時、一切處都能斷除欲心,欲心還是有,叫做非得勝,就是沒有得到殊勝的禪定。未到地定雖然也很好,但是還不殊勝,還是有欲心。沒有得到根本靜慮,所以沒能究竟遠離欲界的欲,也沒能遠離一切的惡不善法。貪欲、瞋恚這五蓋就是不善法,惡不善法。五蓋沒能完全除掉,但是輕微,不像欲界定的人那麼重,所以,不是得殊勝禪定。
5)又,得到未到地定的人,對於許多的善法中,不是完全都修習好,這個時候心裡邊還有煩惱,名他所勝。他,就是煩惱,煩惱勝過自己的心,就是他所勝。
《披尋記》七三三頁:
又非於彼諸善法中等者:〈聲聞地〉說:一切煩惱對治作意已得生起,是名加行究竟果作意。從此無間,由是因緣證入根本初靜慮定。(陵本三十三卷七頁)由是當知加行究竟作意若未轉時,名於善法非皆勤修,猶未能捨所有下品煩惱,是故名他所勝。
[解]又非於彼諸善法中等者:七作意,得到未到地定之後,若想要得色界初禪,要修七種作意。
第一個是了相作意。明了欲界是特別的苦惱。欲界,就是欲界的眾生,不管是天、是人、是鬼、是畜牲都是有欲。欲有很多的過患,很多的苦惱、有很多的病痛、很多的災害。他能認識欲的苦惱,也能認識色界是特別安樂自在、寂靜。因為明白欲的苦惱,和沒有欲的安樂,就發心要離欲,希望能得禪定,叫了相作意。
第二個勝解作意。對於欲的苦惱,色界的安樂,有強大力量的認識,常常修止觀。了相作意,是聞慧和思慧之間的事情。勝解作意,是修止觀,常常修不淨觀,欲心漸漸就停下來。
第三個是遠離作意。常修不淨觀,就遠離欲。這個地方分三種:一個上品欲的煩惱、一個中品、下品。常修不淨觀的時候,滅掉上品的欲煩惱,這是遠離作意,這時還繼續修不淨觀。
第四個是攝樂作意。常常地修不淨觀,斷滅上品的欲煩惱的時候,心裡面感覺快樂,身體感覺快樂。因為感覺到快樂,所以歡喜斷煩惱,歡喜修行,努力地修行,叫做攝樂作意。這個時候就是斷除中品的欲煩惱。日常生活中,若行、若住、若往、若來,看見男人、看見女人的時候,自然地心就不動。
第五個是觀察作意。心不動的時候,就自己觀察:我的欲完全沒有了嗎?自己問自己,就考驗自己,思惟美妙的境界,能令人動欲心的境界,才知道欲還沒有完全斷掉,因為還有下品的欲煩惱沒斷。這個時候,就叫觀察作意。由於觀察作意,不會有增上慢。
第六個是加行究竟作意。觀察自己還有欲心,於是努力地還繼續修不淨觀,把下品的欲煩惱斷掉,叫加行究竟作意,欲界的煩惱完全是息滅。
第七個是加行究竟果作意。因為把上品煩惱、中品煩惱、下品煩惱都息滅,叫做一切煩惱對治作意已得生起,叫加行究竟果作意。從此無間,由是因緣證入根本初靜慮定。從這個次第,可以明白,這位修行人,若加行究竟作意沒有現前的時候,名於善法非皆勤修。對於欲的煩惱,猶未能夠棄捨所有的下品煩惱,還有小小欲煩惱,還沒能棄捨,是故名他所勝。
又於廣大淨天生處,無有沈沒。又彼無能陵懱於己,下劣信解增上力故。又彼如是心無沈沒,於定所緣境界法中,即先所得止舉捨相,無間殷重方便修故,隨順而轉。又彼如是隨法相轉,數入、數出,為欲證得速疾通慧,依定圓滿,樂聞正法故,於時時中,殷勤請問。又依如是三摩地圓滿故,於正方便根本定攝內心奢摩他,證得遠離愛樂。又證得法毘鉢舍那,如是觀察,熾然明淨所有愛樂。當知齊此,已能證入根本靜慮,如是名為三摩地圓滿。又此三摩地圓滿廣聖教義,當知唯有如是十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解]6)又,對於有廣大功德的淨天,就是梵天所生之處。得到色界定的人,若死掉,就往生到彼處。那種功德非常地殊勝,壽命也特別長,禪定也特別高深,喜樂是欲界的眾生所不知道。但是這個修行人,對於這種境界不執著,不會迷惑為它所沉沒。又色界的禪定怎麼好,對他還是不能威脅,因為這位修行人,對於色界的禪定認為是下劣,不是特別殊勝,因為還是生死境界。對於色界、無色界的禪定,有這樣的信解,非常有力量的認識,有這樣的智慧,所以不被威脅,不被迷惑。
7)又那個修行人有這樣的思想,心無沉沒,不受色界禪定的迷惑。對於色界定中所緣境界中,所緣境要改變。修不淨觀,破除欲,得初禪。若想要得二禪,以初禪裡邊的尋伺為所緣境,觀察初禪的尋伺是不對,擾亂修行人的心,令心不寂靜,以它為所緣境,觀察它的過失,就是觀。再安住於止,心裡面寂然不動。寂然不動,然後還是觀尋伺的過失。這樣止而後觀、觀而後止,把尋伺破掉,就得二禪。若想要得三禪,以二禪的喜作所緣境,觀察喜的過失,也是有止有觀,就得到三禪。若要得四禪,以三禪的樂為所緣境,觀察樂是有過失,也是有止有觀,觀而後止、止而後觀,破除以後,就是得到四禪,所以於定所緣境界法中,有這麼多境界法中。就先前所得的定中,有止、舉、捨相。止,就是心裡面停下來。觀,就是觀察過失。舉,就是特別地要精進、不懈怠。捨,止和觀都修成功,心裡面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叫做捨。修止、觀,到恰到好處的時候,任運地、聽其自然地這樣向前進,叫做捨。不間斷長時期地努力,殷重懇切,這樣修止舉捨。隨順止舉捨的相,這樣修。
8)又那個修行人,這樣隨止舉捨相,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若成功,還要時時地練習,數數地入初禪、入二禪、入三禪、四禪,然後又從禪裡面出來。為什麼要這樣呢?希望能夠成就很迅速地發出神通的智慧,就是漏盡通。依定圓滿,樂聞正法故;於時時中,殷勤請問。
9)成就色界四禪,叫做三摩地圓滿。得到這樣圓滿的三摩地之後,正方便是屬於根本定,色界四禪名為根本定。這個正方便是什麼呢?就是內心奢摩他,心裡面寂靜、寂然不動。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是奢摩他,內心的奢摩他。成就內心奢摩他,初禪遠離欲界的欲,二禪遠離初禪的覺觀,三禪遠離二禪的喜,四禪遠離三禪的樂。對於遠離的止境界,愛樂這個止。
10)又,成就根本禪定,也成就法毘缽舍那,如其真實的形相觀察。熾然,就是顯著。這樣觀察很顯著,觀察的很有力量的時候,心裡面就光明而清淨,就是滅除煩惱。初禪的時候,沒有欲的煩惱,二禪沒有覺觀的煩惱,三禪沒有喜的煩惱,四禪沒有樂的煩惱,都是明淨。這樣毘缽舍那越來越輾轉殊勝,就是所有愛樂。這個毘缽舍那,是按照一切世間清淨說,觀察欲的過失,觀察覺觀的過失,觀察喜的過失,觀察樂的過失,叫做如實觀察熾然明淨,成功就得到愛樂,就是法毘缽舍那。應該知道到此為止,這位修行人已經能證入到色界四禪根本靜慮,這叫做三摩地圓滿。得三摩地指未到地定說,三摩地圓滿就是色界四禪完全成功。又此三摩地的圓滿,在廣大的聖教義裡邊所說的,當知唯有這樣十個相貌,除掉這十相之外,再沒有若過、若增的事。
《披尋記》七三四頁:
又彼如是隨法相轉等者:隨定所緣境界諸法修止舉捨應時加行,是名隨法相轉。隨其所欲入出自在,是名數入、數出。無有滯礙漏盡智通,是名速疾通慧。為證此故,依定圓滿及聞正法,殷勤請問,由得正定,方能如實知見,乃至證無所作究竟涅槃故。
[解]又彼如是隨法相轉等者:隨定所緣境界諸法修止舉捨,這個時候應該修止,努力地修行止。應該修觀,應該修舉,都是應時加行,是名隨法相轉。為了速疾通慧,訓練自己所以要數入、數出。無有滯礙的漏盡智通,就是聖道,出世間的境界,是名速疾通慧。為了成就漏盡智通、速疾通慧,以圓滿的定為依止,及聞苦集滅道這個正法,殷勤地請問,得到正定以後,就是得到色界四禪,然後又能夠聽聞正法,這個時候才能如實知見諸法實相,才能得到涅槃,就是無漏的漏盡通。
7.3.三摩地自在
7.3.1.善觀察四處
復次,雖已證得根本三摩地故,名三摩地圓滿。其心猶為三摩地生愛味、慢、見、疑、無明等,諸隨煩惱之所染污,未名圓滿清淨鮮白。為令如是諸隨煩惱不現行故,為練心故,為調心故,彼作是思:我應當證心自在性、定自在性。於四處所,以二十二相應善觀察。
[解]復次,雖然已經證得根本的色界四禪的三摩地,名字叫作三摩地圓滿,但是還有一些缺點,成就三摩地圓滿的人,內心裡邊愛著三摩地,感覺這個味道好,生愛著心。生高慢心:我能得到色界四禪,你們不如我。就瞧不起別人,是慢。見,就是有我、我所見。疑,還有不明白、疑惑,究竟是常?是無常?有邊?無邊?不能決定。無明,還有很多不懂的事情。所以得到色界四禪的人,心裡面有愛煩惱,有高慢心,有種種邪知邪見,有疑惑不決定的事情,有很多不懂的事情,有很多諂曲的心。禪定的清淨心,還被這些煩惱所染污,還不能說是圓滿,還不能說清淨,還不能說鮮白。這個修行人他想:為令心裡面愛煩惱、慢、見、疑、無明的煩惱、諸隨煩惱,不要表現出來活動,所以要努力再修行。就是常常地訓練,修止觀來練習,來對治它。煩惱出現的時候,馬上要覺悟,用止觀來調。練心,就是煩惱沒現前,修止觀來陶練它。調心,煩惱現前,能知道,能覺悟,馬上要調。那個修行人,心裡面這樣思惟:我應該證得心自在性、定自在性,要斷煩惱,心才自在,定才自在。怎麼樣修行呢?就是在四種境界裡面,用二十二種相貌善巧地觀察,就是修學止觀。
《披尋記》七三四頁:
其心猶為三摩地生愛味等者:〈三摩呬多地〉說:愛上靜慮、見上靜慮、慢上靜慮、疑上靜慮,是名三摩地生愛慢見疑之所染污。如彼別釋應知。(陵本十二卷二頁)又於彼定諸煩惱斷,猶未證得,故為無明等諸隨煩惱之所染污。爾時其心於入住出未能隨意自在,未名圓滿。未得自性解脫,未名清淨。未得相續解脫,未名鮮白。
[解]其心猶為三摩地生愛味等者:〈三摩呬多地〉說,愛上靜慮,愛煩惱現前的靜慮,雖然得到靜慮,愛煩惱還現前,對禪定有愛著的心。見上靜慮,有種種的見還現前。慢上靜慮、疑上靜慮,是名三摩地生愛慢見疑之所染污。前面〈三摩呬多地〉有解釋。又得到色界四禪,但是得禪定的人有許多煩惱還沒斷,煩惱斷掉之後清淨無漏的境界還沒成就。斷有兩種:一個伏斷,一個種子斷。煩惱不現前,叫做斷,種子斷也叫斷。猶未證得,故為無明等諸隨煩惱之所染污。雖得到三摩地圓滿,但是對於入定、住定、出定還沒能隨意自在,所以不能叫做圓滿。內心裡面還沒能解脫煩惱,所以不能算是清淨。沒能長時期地解脫煩惱,所以不名鮮白。
謂自誓受下劣形相、威儀、眾具。又自誓受禁制尸羅。又自誓受精勤無間修習善法。若有為斷一切苦惱,受此三處,應正觀察眾苦隨逐。
[解]哪四處所?第一,自己決定領受下劣的形相、下劣的威儀、下劣的眾具來修行。為了得到殊勝的境界,把自己的生活,降到最低的形相,不怕人家瞧不起。第二,決定秉受禁制尸羅,就是受戒。這件事決定不做,叫做禁制。第三,又自己決定要秉受精勤無間地修習善法,就是二十二相應善觀察這麼多的善法。第四,若想要除斷一切的苦惱,要領受這三種境界,應正觀察還有很多的苦惱隨逐你。
7.3.1.1.初處觀察五相
由剃除鬚髮故,捨俗形好故,著壞色衣故,應自觀察形色異人,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形相。於行、住、坐、臥、語、默等中,不隨欲行,制伏憍慢,往趣他家,審正觀察,遊行乞食,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威儀。又正觀察從他獲得,無所畜積,諸供身具,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眾具。由此五相,當知是名初處觀察。
[解]想要成就三摩地自在的這個人,應該怎麼樣學習呢?第一,要剃除鬚與髮。第二,世間人所認為的形相的美好,也要棄捨。第三,穿的衣服顏色是很壞、很不好。這位修行人想要得三摩地自在,應該自己觀察自己的形,觀察自己的色,不同於世俗上的人,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形相,想要得三摩地自在,先要作好這三件事。第四,在行、住、坐、臥、同人說話、或者是默然不說話的時候,在這麼多的威儀,內心不能夠隨著欲心活動。要能夠制伏自己的憍慢心,到別人的地方。要注意地觀察,遊行乞食,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威儀。又這位修禪定的人,要注意觀察,要思惟。東西是從施主那裡得到,自己是沒有積畜,哪些東西呢?就是供給身體所需的這些資具,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眾具。由此五相,當知是名初處觀察,這是第一個地方的觀察。
《披尋記》七三五頁:
於行住坐臥語默等中不隨欲行者:〈聲聞地〉說: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正知而住,於彼諸業正念所攝,不放逸攝,是名不隨欲行。應隨月喻,往施主家,具足慚愧,遠離憍慢,盪滌身心,是名制伏憍慢往趣他家。遊行乞食,或有應往、或不應往,及於往時觀見眾色,或有應觀、或不應觀,是名審正觀察遊行乞食。如是諸義,〈聲聞地〉中廣辯其相。(陵本二十四卷十二頁)
[解]於行住坐臥語默等中不隨欲行者:〈聲聞地〉說: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正知而住。就是觀察自己的心不要有染污心,若有的時候,立刻地恢復清淨,這叫作正知而住。若自己向外攀緣,有染污還不知道,或者知道有染污心,而不加調伏,都叫作不正知而住。或者是行、或者是住、坐、臥、語、默這麼多的活動中,一直保持清淨心,不要有染污心的思惟,這樣是名不隨欲行。應隨月喻經上所說前往施主家乞食的時候,具足慚愧心,內心裡面的貪瞋癡還沒有減少,要生慚愧心。遠離憍慢,煩惱還沒有減少,戒定慧還沒有廣大起來,沒有建立起來,怎麼可以瞧不起別人呢?遠離憍傲。要用佛法,要用禪定來沐浴,來滌除身心的污垢,叫制伏憍慢,往趣他家。或者去施主家,有的時候是這家應該去,有的時候不應該去,或者他們正在匆忙的時候不要去,或者他們有污穢的事情也不要去。及於往時,看見種種情況,有的事應該看,有的事不要看,是名審正觀察遊行乞食。如是諸義,聲聞地中廣辯其相。
7.3.1.2.第二處觀察五相
又善說法毘奈耶中諸出家者,所受尸羅,略捨二事之所顯現。一者,棄捨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屬,財穀珍寶等所顯。二者,棄捨歌舞倡伎、笑戲歡娛、遊從掉逸、親愛聚會,種種世事之所顯現。又彼安住尸羅律儀,不由犯戒私自懇責,亦不為彼同梵行者,以法訶擯。有犯尸羅,而不輕舉。若於尸羅,有所缺犯,由此因緣,便自懇責,若同梵行以法訶擯,即便如法而自悔除。於能舉罪同梵行者,心無恚恨,無損無惱,而自修治。由此五相,是名於第二處觀察。
[解]1)又善說法毘奈耶中諸出家者,就是在佛法裡面出家,所受的戒,簡略地說就是棄捨兩件事,就能顯現出佛法的戒。哪兩件事呢?第一,棄捨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屬、財穀、珍寶等,表示是佛教的戒律。第二,棄捨唱歌、跳舞、唱戲、笑戲,唱戲裡面編排一些令人笑,這些遊戲的事情。歡娛,人與人之間,男女之間的歡娛。遊從,到各地方有風景的地方去看看。掉逸,就是掉動或者是放逸的事情。親愛聚會,種種的世間的事,都棄捨,這就表示是佛教的戒律。這兩件事都棄捨,就可以修行,可以修禪定。這是第一個相。
2)又那個人出家之後,能夠安住在戒律上,表現出來的律儀。第一,若犯戒自己知道,誠懇地訶責自己,發露懺悔,叫私自懇責。若犯戒,自己就要這樣做。現在沒有犯戒,就不需要私自懇責。沒有犯戒,所以與我同住的修聖道的人,也就不會如法地來訶擯我。輕微的,是訶斥我。嚴重地,是擯,就是驅逐。這表示自己持戒沒有違犯。
3)和我同住的人,若有人犯戒,不輕易地舉發他。為什麼呢?怕舉錯,冤枉他。
4)若自己犯戒,由於犯戒,馬上地要發露懺悔,要誠懇地訶責自己再不可以犯。
5)若同梵行,舉發我的罪的時候,用慈悲心,用柔軟語,在私下裡邊同我說,叫作合法的訶擯。自己立刻地依法,馬上地要懺悔,除滅自己犯戒的罪過,恢復清淨。對於舉出我的罪那個同梵行的人,心無恚恨,當時不憤怒叫做無恚,以後也不憤怒叫做無恨。無損無惱,你舉我的罪,將來就找你麻煩要傷害你,叫損。或者我觸惱你。而自己修治自己的不清淨心,令心清淨,不要有憤恨的事情。由此五相,是名於第二處的觀察。這五相主要就是持戒清淨,犯戒馬上能還淨。
7.3.1.3.第三處觀察五相
如是尸羅善圓滿已,應以五相精勤方便修諸善品。謂時時間諮受、讀誦、論量、決擇,勤修善品,如是乃應受他信施。又樂遠離,以正方便修諸作意。又復晝夜,於退分、勝分二法,知斷修習。又於生死見大過失。又於涅槃見勝功德。由此五相,是名第三處觀察。
[解]這位修行人能受戒,不犯戒,犯戒而能夠懺悔清淨,這是圓滿。應以五個相貌,精勤地不懈怠,善巧方便地修種種善法。哪五種?
1)要時時地,向人請問,人家教授要接受,或者是照文讀,而後又能背誦。對於文的義,若不懂要請問,自己要思惟。以後還要繼續地觀察思惟,叫作抉擇。勤修善品,就是定資糧,持戒清淨、守護根律儀、於食知量、初夜後夜修寐寤瑜伽、要正知而住。能這樣作,這時候有資格接受別人的信施。
2)又歡喜遠離憒鬧的地方,到寂靜處。前面勤修善品,是修定的前方便。現在正方便,就是正式採取行動,修七種作意,就是修止觀。
3)又復,白天、夜間,要精進地用功修行。精進修行有兩種情形:一個是退,一個是勝。修止觀,修三天以後不修,就是退。勝,就是不退,繼續精進地、勇猛地向前進不怕困難。若是退,把退的事情停下來。若是勝,要繼續修習,令心不退轉。
4)又於生死見大過失。這個修行人受下劣的形相、下劣的威儀、下劣的資具,修行。為什麼?在生死裡,有大過失,很苦惱,若是到三惡道流轉,很苦是有大過失。若是到天上、人間,也靠不住,都是無常,有這過失。
5)又於涅槃見勝功德。解脫生死,得到不生不滅的離一切相的境界,是永久的安樂而再沒有苦惱,有大神通道力,還能廣度眾生,所以有殊勝的功德。又於生死見大過失,又於涅槃見勝功德,這是發菩提心,要精進地修行,要不忘菩提心。由此五相,是名第三處觀察。
7.3.1.4.第四處觀察五相
如是精勤修善品者,略為四苦之所隨逐。謂於四沙門果,未能隨有所證故,猶為惡趣苦所隨逐。體是生老病死法故,為內壞苦之所隨逐。一切所愛離別法故,為愛壞苦之所隨逐。自業所作故,一切苦因之所隨逐。彼為如是四苦隨逐,應以七相審正觀察,由此七相,是名第四處觀察。
[解]這個人過清淡的生活,修學聖道,簡簞地說還有四種苦惱隨逐。哪四種?
1)雖然得到未到地定,又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但是,還沒得到聖道,沒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沙門果其中那一果都沒成就的話,還為三惡道的苦所隨逐。因為沒得聖道,愛煩惱沒有調伏,見煩惱也沒有調伏,有見煩惱、有愛煩惱,隨時就會到三惡道。
2)所有眾生所得到的色受想行識生命體,是無常法,是要變化。有生苦、有老苦、有病苦、有死苦,把身體破壞,這些苦隨著,也是苦惱。這裡有四苦,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加上前面三惡道苦,就是五個苦。
3)雖然有很多可愛如意的事情,終究有一天同你分離,不會永久地為你所掌握,為愛壞苦之所隨逐,還有這種苦。
4)這個色受想行識,是前生有漏的業力所得到的果報。老病死苦的因、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很多的苦的因都在色受想行識裡面隨逐,就是五取蘊苦。辨四苦,其實裡面有七苦。那個得禪定的人,還沒得聖道,為如是四苦所隨逐,應該以七種苦相觀察,還有七種苦。由此七種苦相的情形,這是第四處的觀察。
《披尋記》七三七頁:
謂於四沙門果等者:謂若證諦現觀,便不顛墮惡趣,及不復造諸惡趣業感彼異熟,由是不為惡趣苦所隨逐。又證現觀補特伽羅有多種差別:若於欲界未離欲者,初證現觀得預流果,若於欲界倍離欲者,初證現觀得一來果,若已離欲界欲者,初證現觀得不還果。翻此,應知於沙門果未能隨有所證,故為惡趣苦所隨逐,是為第一所觀察相。
[解]謂於四沙門果等者:若是成就聖道的時候,就不會從人天的世界墮落到三惡道受苦。因為得聖道,把愛煩惱、見煩惱滅掉,所以不會到三惡道。得聖道以後,不會再造嚴重的罪過的事情,所以不會造罪過等,招感彼三惡道的果報,得聖道以後惡趣苦不隨逐。得聖道,但是欲界的欲還沒能離,是得初果。若是得聖道,遠離欲界的很多的欲,超過初果。欲界的煩惱分九品,二果聖人斷除六品,所以是斷除很多的欲,得一來果,要再來欲界一次。初果的人,還沒離欲,但是見煩惱沒有,雖然有愛煩惱,不會牽引到三惡道。若是有愛煩惱,又有見煩惱,就到三惡道。二果不但是見煩惱沒有,愛煩惱也去掉很多,所以也沒有惡趣苦的隨逐。若是把欲界的欲完全棄捨,得三果,三惡道苦更不隨逐。與前面相反的話,對於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沒得到,也有愛煩惱、見煩惱,三惡道的苦就隨著。
7.3.2.如理作意
彼於如是四處,以二十二相正觀察時,便生如是如理作意:謂我為求如是事故,誓受下劣形相、威儀及資身具,誓受禁戒,誓受精勤,常修善法。而我今者,於四種苦,為脫何等?
[解]前三處每一處有五相,第四處有七相,加起來是二十二相。那個修行人在這四個地方用二十二種情況來觀察的時候,就會引發出來這樣合理的觀察思惟:我為求得到三摩地自在的事情,決定承受下劣的形相、下劣的威儀、下劣的資身具,這是第一處。誓受禁戒,是第二處。誓受精勤,常修善法,是第三處。而我受這三處,努力地修行得色界四禪,雖然得到這麼高的境界,我現在對這四種的苦惱,解脫哪一種苦?
若我如是自策、自勵,誓受三處,猶為四苦常所隨逐,未得解脫。我今不應為苦隨逐,未於勝定獲得自在,中路止息,或復退屈。如是精勤如理作意,乃得名為出家之想及沙門想。
[解]這樣作意以後,再想:若我這樣自己鞭策自己,自己勉勵自己精進地用功,誓受三處,還是有四種苦惱隨逐我,還沒得解脫。我現在不應該為這四種苦隨逐,還沒有於勝定獲得自在,不可中路就止息、停下來,或從禪定退出來,不應該這樣。若這樣地精勤用功修行,還能這樣地如理作意地觀察,這個人才算是個出家人,算是有出家人的思想,及沙門的名,沙門的想,可以稱之為沙門。
7.3.3.修方便
彼於圓滿修多方便以為依止,由世間道,證得三摩地圓滿故,於煩惱斷,猶未證得,復依樂斷,常勤修習。又彼已得善世間道,數數為得三摩地自在故,依止樂修、無間而轉。又於正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獲得種種利養恭敬,而不依此利養恭敬,而生貪著。亦不於他利養恭敬,及餘不信婆羅門等,對面、背面諸不可意身業、語業,現行事中,心生憤恚,又復於彼無損害心。又愛、慢、見、無明、疑惑,種種定中諸隨煩惱,不復現行,善守念住。又非證得勝奢摩他,即以如是奢摩他故,謂己一切所作已辦,亦不向他說己所證。
[解]1)那個修行人,對於三摩地圓滿,修很多的方便,得到未到地定,以未到地定為依止,繼續向前修行,用世間道,欲界是苦,色界定是微妙、安靜、安樂,證得三摩地圓滿,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但是對於愛煩惱、見煩惱的斷除,猶未證得,所以為了成就三摩地的自在,想要斷除煩惱,還精進修行。
2)又彼已得到色界四禪,這是世間上很好的一條道,為了成就三摩地自在,所以數數地還要繼續修行。得到色界四禪,還沒能夠自在,所以為得自在故,繼續努力修行。依止於想要修成功三摩地自在,所以就是不懈怠地繼續努力修行。
3)又對於佛法有正信的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從這些人身上,獲得很多種的供養與恭敬。雖然這些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很恭敬與供養,但是,不貪著、不執著。若是他們供養、恭敬另外一個修行人,對於這件事,不會心生憤恚。其他對於佛法沒有正信的婆羅門、長者、居士,或者當面訶斥你,或者是背後破壞你,這些事情都不是令人滿意。或者採取什麼行動來破壞你,或者是說什麼語言來破壞你,心裡面不生憤恚。又對於彼,沒有傷害心。
4)又,愛著禪定,還有憍慢心,還有見、種種邪見,我、我所見,還有無明、疑惑。在種種定中諸隨煩惱,不復現行,因為在禪定裡面修四念住,所以這些愛、慢、見、無明、疑惑等不復活動。隨煩惱有兩個解釋:根本煩惱也就是隨煩惱,或者是由根本煩惱流出來其他輕微的煩惱,也叫隨煩惱。
5)又因為三摩地沒得自在,還不是殊勝的定力,所以,不認為得到色界四禪,我就什麼事情都辦好,也不向別人說:我得色界四禪。
彼由如是樂斷、樂修,心無貪恚,正念現前,離增上慢。於諸衣服,隨宜獲得,便生喜足。如於衣服,於餘飲食、臥具等喜足,當知亦爾。又正了知而為受用。謂如是等諸資生具,但為治身令不敗壞,暫止饑渴,攝受梵行。廣說乃至,於食知量。
[解]那位修行人,由於這樣樂斷、樂修、心無貪恚、正念現前、離增上慢。
1)對於自己生活所需的衣服,隨長者、居士、婆羅門的意思,願意給我什麼樣,我得到,就生喜足,好的當然是歡喜,不好的也歡喜也知足。如於衣服,是這樣能生喜足,對於餘飲食臥具等也是喜足,就像衣服一樣。
2)又受用衣服、飲食、臥具的時候,心裡面還要有正知。怎麼叫做有正知呢?就是得到衣服、飲食、臥具等這些幫助我生命存在的資具,只是用來調理這身體,使令不要壞,維持生命的正常存在。要有衣服穿,要有飲食,暫時地能停下飢與渴,就可以有精神修學聖道,攝受、成就聖道。廣說乃至於食知量。
《披尋記》七三九頁:
但為治身令不敗壞等者:〈聲聞地〉說:為身安住,食於所食,為除飢渴,受諸飲食,為攝梵行,受諸飲食。此中三相,應準彼知。復說:由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是名廣說乃至於食知量。
[解]但為治身令不敗壞等者:〈聲聞地〉說:為身體能正常地存在,要食所應該吃的東西。為除飢渴,受諸飲食,為攝梵行,受諸飲食。此中三相,就是令身不敗壞一相、暫止飢渴一相、攝受梵行一相,三相。應準彼〈聲聞地〉所說。復說:由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不是為淫欲而受這些事情。不為憍逸,不為我吃的東西比你吃的好,就憍慢起來。不為飾好,不為裝飾,我穿的衣服比你好。不為端嚴,而受飲食、衣服、臥具。是名廣說乃至於食知量。
7.3.4.獲得自在
彼由如是正修行故,於三摩地獲得自在。依止彼故,其心清白,無有瑕穢,離隨煩惱。
廣說乃至獲得不動,能引一切勝神通慧,是名三摩地自在。此三摩地自在廣義,當知唯有如所說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又先所說得三摩地,若中所說三摩地圓滿及今所說三摩地自在,總名無上世間一切種清淨。當知此清淨,唯在正法,非諸外道。
[解]彼由這樣合理、正確地修四念住,為道而努力,對於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得大自在。依止彼自在的三摩地,這時候你的內心是清白,沒有瑕穢,沒有愛、慢、見、無明、疑等這些瑕穢。沒有瑕穢,就是沒有煩惱。廣說乃至獲得不動,就是得到四禪,得到不動的四禪以後,能引一切勝神通慧,叫三摩地自在。此三摩地自在的廣義,在很多的經論裡面說的三摩地,很多很多,當知也像前面所說的這樣。除了前面所說的之外,另外沒有能超過,或是增加。又,最先所說是得三摩地,就是得未到地定。若中間一大段說的就是三摩地圓滿,就是由未到地定開始,得色界四禪。及現在所說三摩地自在。得到色界四禪之後,進一步的用功修行,使令色界四禪入住出得大自在,有神通。這三大段總名無上世間一切種清淨,是世間一切清淨之一切法中,此是最殊勝的,所以叫無上。當知這三種清淨,唯獨是在佛法裡邊這樣的圓滿地開示,不是外道所能夠講解、所能明白。
8.出世間一切種清淨
云何出世間一切種清淨?當知略有五種,何等為五?一、入聖諦現觀。二、入聖諦現觀已,離諸障礙。三、入聖諦現觀已,為欲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四、修習如所得道。五、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
[解]什麼是出世間一切種清淨?簡要的說,就是有五種。哪五種?一、入聖諦現觀。二、入聖諦現觀已,離諸障礙。三、入聖諦現觀已,為欲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四、修習如所得道。五、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
8.1.入聖諦現觀
8.1.1.心厭患相有二十種
云何入聖諦現觀?謂由如來諸弟子眾,已善修習世間清淨,知長夜中,由妙五欲,積集其心。食所持故,長養其心,於彼諸欲生愛樂故。而於諸欲,深見過患,於上勝境,見寂靜德。
[解]入聖諦現觀是什麼意思呢?聖諦,聖人才知道是苦、是集、是滅、是道,這都是聖人的境界,所以稱之為聖諦。現觀,要得到清淨無漏的無分別的智慧現前,就和聖諦的真理和合,叫作現觀。就是由於佛陀的弟子眾,能夠安心地修學禪定,已善修習世間的清淨,成就未到地定、色界四禪。這樣佛教徒明白、知道,凡夫從無始劫以來,在無明的煩惱裡面,不知道色聲香味觸這五欲是苦惱的境界,認為這是非常好,常愛著五欲,由妙五欲,生貪、瞋、癡來熏習這一念心,在心裡面積集很多的貪瞋癡。身體要有力量就是要有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具足這些食,就能夠長養這身體,由於身體的長養,就能長養心。身體強,心也就強,是長養其心。在這個五欲裡邊生出種種的愛樂,貪瞋癡就活動起來,做出種種罪過的事情,於是乎得種種的果報。因為佛弟子眾已善修習世間清淨的人,對於世間上的五欲知道是有過患。對於超過欲界,色界、無色界以上的殊勝的聖人的世界,感覺到那個世界是有殊勝的功德。寂靜,對浮動說,有煩惱,心就不安。色界定、無色界定裡邊也有煩惱,煩惱動起來,也是不安,所以這些都是有過患。沒有煩惱以後,心裡面寂靜,就是涅槃境界,是最殊勝、最安樂、最自在。想要入聖諦現觀,先要具足正知條件,就是人間的五欲,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禪定都是苦惱的事情。還要認識到出世間的聖道、涅槃是最殊勝、最微妙。這樣,才有可能入聖諦現觀。
彼於戲論界,易可安住,謂於世間一切種清淨。於無戲論界,難可安住,謂於出世間一切種清淨。是故於彼厭惡而住,非不厭惡。
[解]這個佛教徒知道,凡夫對於虛妄分別的世界,心在那裡可以安住。就是已經得到未到地定,得到色界定、無色界定的人,這些人還是在虛妄分別的世界安住。已經成就世間一切種清淨的人,對於沒有戲論的涅槃的世界,不能安住其心。為什麼?沒有得到清淨無分別智慧,對於出世間一切種清淨,不能安住。因此,佛教徒若成就三摩地、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並不歡喜,還是厭惡它、不歡喜它。雖然禪定裡面有種種殊勝的境界,還是厭惡、不滿足。想要入聖諦現觀,要有厭離心才能入。
又此住正法者,於無戲論涅槃界中,心樂安住,樂欲證得。由闕沙門果證增上力故,於己雜染相應,心生厭患。於己清淨不相應,心生厭患。於己雜染相應過患,心生厭患。於己清淨不相應過患,心生厭患。於己清淨見難成辦,心生厭患。
[解]又發出離心,安住在佛法中的這個佛教徒,對於三乘聖人所得的涅槃,心裡面歡喜安住在那裡,心裡面歡喜能夠成就,能夠契合,有這樣的願望。
1)若是得到阿羅漢果的時候,有清淨無分別的無我智慧,這個智慧有大力量,所以稱為增上力。現在這位佛教徒,雖然得到很高的禪定,但是缺少聖人的無我、無我所的無分別智慧,缺少這個力量的時候,當不清淨的事情,出現在心裡面,與它相順,叫於己雜染相應。這個佛教徒,心裡感覺到不歡喜。就是,對於雜染的事情心裡面歡喜,對於這樣的狀況,自己不歡喜,這是個大患、大災難。
2)經律論的佛法,是清淨的一個增上緣,在這些事情不相應,不願意做,叫清淨不相應。這些清淨的事情,我不契合,我不歡喜。如果有這樣的事情,這個佛教徒,心裡感覺這樣是不對,不歡喜這樣子。因為沒有沙門果證的增上力,所以心裡面與清淨法相遠,心裡面不歡喜。
3)自己這些污穢的貪瞋癡、殺盜淫妄、隨便說謊話這些事情,和我相應,我再思惟:現在似乎是沒有什麼事情,但是將來有大患。心裡面不歡喜。
4)清淨的事情,清淨的戒定慧,清淨的經律論戒定慧,修止觀這些事情,我不歡喜,就是清淨不相應。這個佛教徒這樣思惟:我現在不歡喜戒定慧,不歡喜經律論,不歡喜這些事情。又思惟:將來還有生死大患不能滅除,可怎麼辦?所以,心生厭患。
5)感覺到自己很不容易成就清淨的戒定慧,無漏的戒定慧不容易成就。當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心裡也不歡喜。
此中略有三種雜染相應。一、未調未順而死,雜染相應。二、死已當墮煩惱大坑,雜染相應。三、由彼煩惱自在力故,現行種種惡不善業,往有怖處,雜染相應。彼觀己身闕沙門果證,由彼闕故,與三種雜染相應。如是觀已,心生厭患。
[解]什麼叫做雜染相應呢?這裡略說有三種。哪三種?
一、未調未順而死,雜染相應。用戒定慧來調身口意,使令貪瞋癡完全地消滅,這個時候,清淨的無分別的智慧,與第一義諦就相契合,叫做順。未調、未順,沒有修學戒定慧,當然沒得聖道,沒有得到無分別慧,不能契合第一義諦,沒得涅槃。生死凡夫,生存的時候不調、也不順,死的時候,也就不調不順就死掉,叫做雜染相應。
二、死已當墮煩惱大坑,雜染相應。死了以後,當要墮入煩惱的大坑裡面,就是貪瞋癡,主要就是無明,叫做雜染相應。煩惱大坑,主要是無明,就是不明白生死的緣起,不明白涅槃的緣起,不明白善惡果報,不明白清淨的因緣。一切雜染事情都以無明為因緣而生起,它是一切雜染事情的根本的依處,根本的住處,此說煩惱雜染相應當知。
三、由彼煩惱自在力故,現行種種惡不善業,往有怖處,雜染相應。由於生存的時候,煩惱力量很大很自在,正念控制不住,貪心、瞋心、愚癡心,就顯現出來種種活動,做種種的惡,有罪過的這些事情,於人有傷害,於自己也有傷害,做很多的罪過。造這個罪業,將來就到地獄那恐怖的地方。這三個,依次是生雜染,第二是煩惱雜染,第三是業雜染,這是三雜染。得禪定的佛教徒,觀察自己本身,沒有無漏的戒定慧的道力,由於闕少這個功德,這三種雜染都有,這樣思惟以後,心裡面不歡喜。
當知清淨不相應亦有三種。一、諸煩惱斷究竟涅槃,名無怖處。二、能證此,謂依增上心學善心三摩地。三、能證此,於增上慧學正見所攝微妙聖道。彼觀己身,與此三種清淨不相應故,心生厭患。
[解]當知清淨不相應也有三種,哪三種呢?
一、愛煩惱、見煩惱究竟地息滅,這個時候,就是涅槃的境界,是大安樂境界,是沒有可恐怖,所以叫無怖處。
二、能證悟、能契合這個涅槃,就是禪定。增上心,就是四禪八定。增上,有趣向的意思。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戒能趣向於定,定能趣向於慧,慧能趣向於涅槃。若對外道來說,就是有特別殊勝的意思,外道沒有戒定慧,有佛法的戒定慧是特別殊勝。增上心學就是善心三摩地,因為沒有愛、見、慢、無明、疑,這樣的禪定就是善心。這樣的善心三摩地,能證諸煩惱斷究竟涅槃,它有這個力量。
三、能證此涅槃,就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這都是增上慧。由聞思修的學習,能得到正見,知道什麼是佛法,什麼不是佛法。由這正見所攝,屬於正見範圍內的微妙聖道。就是清淨的無分別智慧,才能證悟這涅槃的境界,但是也要有增上心的力量的支持,所以它們兩個都是能證。與你不相應的清淨法就這三種:涅槃、增上心善心三摩地、增上慧學正見所攝的微妙聖道。那個修行人,雖然得禪定,他再反省自己:我有這三種功德嗎?與此三種清淨法都不相應,都沒有,心裡面不歡喜。
當知雜染相應過患,亦有三種。一、老病死苦根本之生。二、自性苦生無暇處。三、一切處生無常性。彼觀己身有此三種雜染相應過患,心生厭患。
[解]當知雜染相應的過患,也有三種。哪三種?
一、老苦、病苦、死苦,以生為根本。有生而後才有老死,若不生就沒有老病死,所以生是老病死的根本,這是一個過患,這是雜染相應的過患。
二、自性苦能令你生到無暇之處。什麼是自性苦?就是有為法的種子所隨逐。就是往生到邊國、達須、蔑戾車那裡,受果報的業力種子。達須,就是下賤類、貧賤,不懂得禮貌,不懂得仁義道德,叫做下賤類。蔑戾車,歡喜做這些污穢的事情。就是色受想行識裡面,有粗重的種子,就是業種子,叫做自性苦,能令你生到沒有文化的地方、樂垢穢、下賤種類的那個地方。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不到那邊。四眾都是修學聖道,就是賢良。正至,是得聖道的人。不管是賢、是聖都是善士,這樣的善人不到那個地方,是名無暇處。就是沒有時間學習佛法。
三、不管是三惡道、人間、天上,不管在哪個地方,生都是不常的,都是有變動,都是有生死的苦惱,就是在五趣流轉的變異,叫做一切處生無常性。那個修行人,觀察自己無始劫來,什麼壞事沒作過,現在雖然是在人間或者是在天上感覺到很好,但是阿賴耶識裡面什麼苦惱的種子都是有,所以這三種雜染都是和你相應,都有這個過患。這樣思惟觀察的時候,心裡面不歡喜。
當知清淨不相應過患有五種。一、於邊地生,未能止息。二、於惡道生,未能止息。三、於在家眾,諸無間業未能堰塞。四、於出家眾,無量見趣,未不相應。五、雖由世間道,乃至有頂若定若生,而於無初後際生死流轉,未作邊際。彼觀自身此五種清淨不相應過患,心生厭患。
[解]當知清淨不相應過患有五個不同。哪五種?
一、在沒有文化、落後的地方得果報,不能生一次以後不生,還有可能生到那個地方。
二、阿賴耶識裡有三惡道的種子,將來還有機會往生到三惡道。
三、沒有斷愛煩惱、見煩惱都是在家,沒有得聖道都還是在家,都在煩惱之中。這五無間業,沒能夠決定我不做,還有可能做嚴重的罪過。
四、外道的出家眾裡面,有無量無邊的邪知邪見,沒有把握說我永久沒有邪知邪見,你沒能夠不相應,還有可能有邪知邪見。
五、雖然這個人,由世間的欣厭的方法,修學禪定,能夠成就,由欲界定得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乃至修色界四禪,乃至到無色界的四空,乃至到有頂,能成功。若定、若生,兩種不同,在人間修行四禪八定成功,叫做定。死掉以後,往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叫作生。雖然由世間道,能放下五欲,修學禪定成功,而對於無初後際生死流轉,未作邊際。一切眾生在生死裡流轉,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生死?向前推,推不到頭,找不到第一,就是沒有初際。如果不遇見三寶,一直地流轉生死,沒有邊際,後來也沒有邊際。雖然,得到色界定,得到無色界定,成就非非想定,但是流轉生死,還沒有邊際,還是永久地流轉下去。彼觀自身此五種清淨不相應過患,心裡面不歡喜。
於己清淨見難成辦,當知亦有五種。一、若捨不為,不能自作故。二、於所餘事,非請他為能成辦故。三、決定應作故,由於自心未令清淨,必於眾苦不得解脫,成吉祥性。四、非於惡業現在不作,即說彼為已作清淨,即名已得於現見法永離熾然。無對治道,先所造作惡不善業,必不壞故。五、由彼清淨學無學道證得所顯故。彼觀清淨,由此五相難可成辦,心生厭患。
[解]於己清淨見難成辦,當知也有五種的不同。哪五種?
一、若學習佛法,有成就聖道的法門,棄捨戒定慧,不修行,聖道不會自己就成就。
二、除了聖道之外其他的事情,自己不做,請朋友代做,有可能還可以。但是聖道,不是請別人,就能成辦。
三、聖道要自己決定,不需要猶豫,自己要努力才可以。由於自己的心,沒有修學聖道,沒有戒定慧,心就不清淨,這是可以肯定。心不清淨,想要解脫眾苦是不可能的,老病死苦、三惡道苦,這一切無常的苦惱,不能解脫。解脫以後才能得聖道,吉祥,就是聖道。因此,聖道必須要自己做,但是心若不清淨,聖道就不能成就。
四、不是說惡業現在沒有做,就說現在已經得到清淨的聖道。現在雖然沒有作惡事,但是聖道還要重新開始努力才行。不是說現在不做壞事,於現見的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五取蘊,乃至三惡道苦,就永久地熄滅這些苦惱,不能這麼說。什麼理由呢?不修學戒定慧,不修學無漏的聖道,先所造作的惡、不善業,不能破壞,還是繼續地發生作用,還是要受苦,非要自己修行不可。
五、由彼清淨涅槃的境界,要經過學道、無學道證得,才能顯示涅槃。這個佛教徒觀察清淨涅槃,由這五個相貌,感覺到不容易成就,不容易做到這件事。心裡面不歡喜。
又復發起堅固精進,為欲證得。彼由觀見雜染、清淨,相應、不相應故,心生厭患。又由觀見雜染清淨,相應不相應過患故,心生怖畏。又於清淨證得,及雜染斷滅中,有嬾惰懈怠故,心便遮止。又由作意思惟彼相故,心生厭患,即於此相多所作故,心極厭患。如厭患、極厭患,怖畏、極怖畏,遮止、極遮止,當知亦爾。如是彼以由厭俱行想,於五處所,以二十種相作意思惟故,名善修治。
[解]又復發起不可以破壞的精進,就是想要得涅槃。什麼是堅固精進?就是殷重加行。那個修行人,由於自己心靜下來,思惟觀察,感覺到自己與雜染相應,與清淨不相應,所以心生厭患。又由於觀見雜染相應的過患,清淨不相應的過患,心裡面生恐怖。又思惟,對於清淨的涅槃,應該成就。對於雜染的貪、瞋、癡,在心裡面時時地活動,要用戒定慧斷滅。若是斷惡和修善,我心裡面有懶惰懈怠,要遮止懶惰懈怠,一定要精進,提起精神努力修學聖道。又對於雜染的事情,我心裡面歡喜,清淨的事情我不歡喜,心生厭患。常常這麼樣的思惟,多多的這樣思惟觀察的時候,厭患又進一步,加強這厭患。這樣思惟又思惟的時候,厭患的力量加強,就是極厭患。對於雜染相應的過患,清淨不相應的過患,思惟又思惟的時候,於此相多所作故,心有恐怖心,極恐怖,極怖畏。遮止懶惰懈怠,特別的努力。也和厭患、極厭患相同。像前面說,彼由厭和想同時地活動,於五處所,以二十種相的作意思惟故,能這樣的思惟觀察,叫做善修治。想,就是思惟雜染相應、清淨不相應,這是兩句。雜染相應的過患、清淨不相應的過患,又兩句,就是四句。最後清淨見極難成辦,這一共是五句,五個處所。修行的開始,要這樣生厭離心、生恐怖心,厭離心強,恐怖心也強,然後自己才能向前進,才能修學聖道。
8.1.2.心善安住相五因二十種
復有五因,二十種相之所攝受,令於愛盡寂滅涅槃,速疾多住,心無退轉,亦無憂慮。
謂我我今者,為何所在。
[解]這位發出離心的修行人,經過善修治的用功以後,還有善安住的努力。在善安住這裡邊有五種因,有二十種相的攝受,就是熏習、觀察,能令對於一切法的愛能滅盡。因為觀一切法無常、苦、無我就沒有愛,就不受一切法,一切法都是寂滅相,涅槃的境界就出現。能夠學習五因、二十種相,就會很迅速地、很多的時間能安住在涅槃。初開始出現這種境界,就是諦現觀,得初果的時候,從此以後,清淨的心永久也不會再失掉,也不會再有所憂慮、有所憂愁。入於諦現觀之後,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離一切相無分別境界,不會再有所顧慮,說是:在凡夫的時候這個我,得聖道時候這個我,現在這個我在什麼地方?
何等五因?一、由通達作意故。謂由如是通達作意無間,必能趣入正性離生,入諦現觀,證聖智見。二、由所依故。謂由依此所依無間,必能趣入正性離生,餘如前說。三、由入境界門故。謂由緣此入境界門,必能趣入正性離生,餘如前說。四、由攝受資糧故。謂由此攝受資糧,必能趣入正性離生,餘如前說。五、由攝受方便故。謂由攝受如是方便,必能趣入正性離生,乃至廣說。如是五因,當知依諦現觀逆次因說,非順次因。依最勝因,如先說事,逆次說故。
[解]什麼是五因呢?
一、要入諦現觀,愛盡寂滅涅槃,要通達作意。什麼是通達作意呢?由於一切法是無常、變異,其中我不可得,這樣通達無我的作意。作意無間,沒有我我所見的煩惱間雜在裡邊,純是清淨的無我觀,決定能夠進入到正性,正性就是涅槃,沒有煩惱就離生,入諦現觀,契入到真理的境界,就是清淨無分別的智慧,與法性相應,證悟、成就聖人的智慧,和聖人的見。能斷煩惱的智慧,叫做見。斷煩惱就得解脫,證悟解脫的智慧,叫做智。或者通達不現見的一切法的智慧,叫作智,就是通達過去和未來的一切法的智慧,叫作智。通達現在一切法的智慧,叫作見。
二、什麼是所依呢?就是三摩地,或者三摩地圓滿或者三摩地自在。由於成就所依,通達作意以此所依作為依止處,無有煩惱間雜,必能趣入正性離生。其餘像前面說過。
三、什麼是入境界門?悟入諦現觀,要有一個入涅槃境界的門,就是所緣境,以色受想行識等為所緣境,五蘊等就是門。要有通達作意,加上禪定的所依,還需要所緣境才可以。由於以此入境界門為所緣,必能趣入正性離生,決定得到諦現觀。餘如前說。
四、什麼是攝受資糧呢?資糧就是因,就是前方便。凡夫要達到聖境,中間有一段距離,要有資糧才可以,譬如修四聖種、修四念處、六隨念。還要有這些做前方便。所由此攝受資糧,必能趣入正性離生,餘如前說。
五、什麼是攝受方便呢?由攝受方便故。譬如剃髮出家、受戒,拜師父跟他學習佛法,這些都是得道的前方便,由這些方便,若是做得合適,也可以得聖道。像前面說這五種因,當知依諦現觀逆次因說,不是順次第說。從凡夫開始修行,先要有攝受方便,然後攝受資糧,然後入境界門,然後由所依,然後通達作意,入諦現觀。現在,先由最殊勝的地方說,不是順著淺而深的次第。現在,由深而淺,叫逆次因說,非順次因。依得聖道的因緣裡面,最殊勝的地方開始說,通達作意是最殊勝,像前面說的這個事,逆次第,由深而淺這麼說。若順著次第,應該先說淺而漸漸地說深。
8.1.2.1.初因五相
謂於空、無願、無相加行中,於隨入作意微細現行,有間、無間隨轉我慢俱行心相,能障現觀作意,正通達故。既通達已,於作意俱行心任運轉中,能善棄捨,令無間滅。依無間滅心,由新所起作意,以無常等行如實思惟。由此作意,修習多修習故,所緣能緣平等平等智生。彼於爾時能障現觀我慢亂心,便永斷滅,證得心一境性。便自思惟:我已證得心一境性,如實了知。當知是名由通達作意故,入諦現觀。
[解]1)就是在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修空三昧、修無願三昧、修無相三昧。在奢摩他裡面修無我觀,這是空三昧。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常、是苦、是不淨,對於這個有漏的果報不歡喜,這是無願三昧。在奢摩他裡邊觀色受想行識不可得、一切相都不可得,不思惟一切相,思惟無相,叫做無相三昧。加行中,就是努力地修三三昧,這叫做通達作意。在隨順趣入修三三昧的作意裡面,有我的執著,就在這三三昧裡面微細現行,很微細地不容易覺了。在修三三昧的時候,我慢現行,但是有間斷,一下子就不現。或是無間,就是剎那剎那相續的我慢就在那裡活動。我慢隨著三三昧的通達作意,同時地活動。無我觀裡面還有我的執著,這樣的情況能障礙你,不得現觀作意,不得聖道。但是,現在自己知道,修無我觀的時候,在這裡面還執著有我。
《披尋記》七四五頁:
謂於空無願無相加行中等者:謂於諸有為趣生死法中,修習空行、無願行、無相行,為欲入諦現觀證聖智見,名空、無願、無相加行。然於彼行隨順趣入作意生時,有能障礙現觀我慢隨轉,或不相續,或復相續,是名有間無間。任運而生,難可覺了,是名微細現行。心與隨轉,動亂於心,是名心俱行相。謂於爾時作是思惟:我於生死曾久流轉,我於生死當復流轉,我於涅槃當能趣入,我為涅槃修諸善法,我能觀苦真實是苦,我能觀集真實是集,我能觀滅真實是滅,我能觀道真實是道,我能觀空真實是空,我觀無願真實無願,我觀無相真實無相。如是諸法,是我所有,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四卷十八頁)是即我慢心俱行相,由是因緣,能障現觀,令不得入。若能了知如是我慢隨轉作意是障礙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名正通達。
既通達已,於作意俱行心任運轉中,能善棄捨,令無間滅。依無間滅心,由新所起作意,以無常等行如實思惟。由此作意,修習多修習故,所緣能緣平等平等智生。彼於爾時能障現觀我慢亂心,便永斷滅,證得心一境性。便自思惟:我已證得心一境性,如實了知。當知是名由通達作意故,入諦現觀。
[解]2)既然明白:修無我觀的時候,我、我所的執著出來,就是高慢心出來。在三三昧的作意,我、我所的執著同時活動,任運地活動的時候,能夠很善巧地把我、我所的執著去掉,不執著有我,不執著我慢。令無我的智慧相續無間,我慢的心叫它滅掉。棄捨我、我所的麤重的煩惱。
3)依三三昧,不間斷地滅除我、我所心。開始這樣修行的時候,不純熟,逐漸地純熟,逐漸地有力量,所以後後生起的都是新所起的作意。內容是什麼呢?以無常等行如實思惟,就是十六心觀,如法的真實相,思惟觀察。
4)由於在奢摩他裡邊作如是觀,修習,作了很多的修習,所緣的境界是無常、是無我,能緣的智慧也是無常、無我,也是寂滅相,所以是平等平等的智慧,就是無漏的無分別的清淨智慧。
5)那個修行人在那個時候,能障現觀的我慢,那是一個亂心,永久地息滅,再不會出現,再不能搗亂,證得心一境性。在禪定裡面,這人的智慧出現。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自己思惟:我現在已經證得無漏的心一境性,得到諦現觀,如實了知自己得聖道。當知道是名由通達作意故,契入法性的真理,成就無漏的無分別的現觀智慧。
《披尋記》七四六頁:
證得心一境性者:此中心一境性,謂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識。或通達此已,復思惟如性。如《解深密經》說應知(三卷三頁)。
[解]證得心一境性者:此中心一境性,謂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也就是所緣的影像,它是識所變現的影像,離開識,所緣境是不可得。或通達此已,復思惟能通達的也不可得。
8.1.2.2.第二因六相
又若先以世間道,得三摩地,亦得圓滿,亦得自在。彼或於入三摩地相,謂由此故,入三摩地。或於住三摩地相,謂由此故,住三摩地。或於出三摩地相,謂由此故,出三摩地。於此諸相作意思惟,安住其心,入諦現觀。若得三摩地,而未圓滿,亦未自在。彼或思惟止相,或思惟舉相,或思惟捨相,安住其心,入諦現觀。如是當知由所依故,其心安住。
[解]又,這個人在得諦現觀之前,以世間道,修行得到未到地定。或者進一步,也得到色界的四禪。又進一步,四禪的清淨鮮白而得到神通。那個人或者是在入三摩地的所緣相,謂由此所緣相故,入未到地定。由初禪至四禪,也都是這樣。或者這個人安住在三摩地的所緣相,謂由此所緣相故,繼續地安住在三摩地裡邊。或者從禪定裡面出來,也是要有所緣相,謂由此所緣相故,從三摩地裡面出來。其他的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也都是這樣。於這麼多的相,能夠作意思惟觀察,安住其心,入諦現觀。這是入住出三相。若是成就未到地定,而未圓滿色界四禪,亦未自在。若圓滿色界四禪,但是沒能夠得大自在。怎麼修呢?止、舉、捨的三相。彼或思惟止相,就是修定,安住所緣境心無分別。若是從未到地定進一步修初禪,就修七種作意。或者思惟舉相,心裡面沉沒或者是恐怕沉沒,就思惟舉相,選擇淨妙的所緣境,思惟觀察,或者是以佛、法、僧為所緣境,就能夠發動精神,能夠精進地修行。或者思惟捨相,止觀相應的境界,任運而住,不需要特別努力,叫做捨相,這樣安住其心。或思惟止相安住其心,或思惟舉相安住其心,或思惟捨相安住其心,還是要修三三昧。這是止、舉、捨三相。像前面說的這六相這樣,因為修三三昧,要有一個所依處,就是三摩地、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作所依止處。安住這裡,修三三昧,才能夠入諦現觀。
8.1.2.3.第三因二相
又有二法,於修現觀極為障礙,何等為二?一、不正尋思所作擾亂,心不安靜。二、於所知事,其心顛倒。為欲對治如是障礙,當知有二種於所緣境安住其心。謂為對治第一障故,修阿那波那念。為對治第二障故,修諸念住。如是當知由入境界門故,其心安住。
[解]又有兩件事,對於想要修無漏的現觀成就,會障礙使令不成就。何等為二呢?
一、在靜坐的時候,有不合道理的分別,就是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的尋思、國土的尋思、不死尋思,所作擾亂,心裡面就不寂靜。這也是障礙諦現觀。
二、對於所認識的身受心法的事情,無常的事情認為是常,苦惱的事情認為是樂,無我認為有我,不清淨的苦惱的境界認為是清淨的是美妙的,心裡顛倒,這樣也障礙諦現觀的成就。知道自己有錯誤,想消除這種障礙,怎麼辦法呢?當知有二種於所緣境安住其心,就可以滅除障礙。為對治第一種障礙,就是不正尋思所作擾亂心不安靜,修數息觀,把雜亂的心停下來,為對治第二種障礙,就是顛倒,常、樂、我、淨顛倒,要修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樣觀察,就把顛倒心息滅。像這樣就知道,由數息觀這是個境界門,四念處這是個境界門,這樣其心就安住下來,障礙滅除,其心就安住,不顛倒,也不亂。
8.1.2.4.第四因四相
又於妙五欲樂習近者,於聖法毘奈耶,非所行處。若於隨宜所得衣服、飲食、諸坐臥具,便生喜足。隨所獲得利養恭敬,制伏其心。謂依妙五欲,不由所得利養恭敬,心便堅住,由此因緣,遠離一切非所行處。既遠離已,依諸念住樂斷、樂修。於晝夜分,時時觀察自他所有衰盛等事,心生厭患。又復修習佛隨念等,令心清淨。又復安住諸聖種中。如是當知由資糧故,其心安住。此依最勝資糧道說。
[解]1)又,凡夫認為五欲是非常好的東西,數數地去親近五欲,在聖法律中,修學聖道的人,不應該常到五欲那裡活動。雖然不親近五欲樂,但是也不能完全遠離五欲,因為還要穿衣服、吃飯。怎麼辦呢?若是這位修行人,隨其所宜,得到的衣服、得到的飲食、得到的諸坐臥具,心裡面歡喜、滿足。隨所得到的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的利養和恭敬,不要愛著,要用四念處來調伏心。就是所得到的五欲,所得到的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心就要執著,不要這樣執著。由於這種觀察,遠離一切不合道理的事情,就不執著。
2)既然遠離五欲,常常地制伏自己的心,清淨自己的心,以後還做什麼事情呢?依四念住,內心歡喜斷煩惱,歡喜修學聖道。於白天、夜間的時候,時時地觀察自己所有的或者別人所有的衰盛等事。衰敗的事情,就是原來很好,忽然間衰敗的這種境界。盛事,就是衰敗以後,又興盛起來。由盛轉為衰敗的時候,人非常地苦惱。由衰敗轉為興盛的時候,人就開始快樂,但是快樂中也有很多的苦惱。對於興盛的事、衰敗的事,不高興,不愛著。
3)又這個修行人可以修習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施隨念、天隨念這六念,這樣憶念以後,在心裡面這樣熏習,清淨的力量就增長,心就清淨。
a)修習佛隨念,就是在經行,或者是靜坐的時候,思惟佛的功德,按照如來、應供、正偏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等十名號,思惟佛的功德,叫做佛隨念。
b)什麼是法隨念?就是佛所說的正法,用七個行相來憶念、觀察。
第一,善說。就是說得非常好,佛說苦,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這叫做善說。
第二,現見。就是現在就可以看見。由佛說的法,觀察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若真實這樣觀察的話,於現在生命體之中,就能見到苦、集、滅、道。現在修苦集滅道現觀,現在就能見到苦集滅道,能得聖道,能斷除見煩惱、愛煩惱,得阿羅漢,現在就可以。
第三,無熱。指八正道說。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是清淨的善法,裡邊沒有煩惱,所以叫作無熱。
第四,應時。就是八正道。現在能夠修八正道,現在就可以見苦、見集、見滅、見道,就可以得聖道,叫做應時。
第五,引導。修八正道,能引導,得以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有這種力量,所以叫作引導。
第六,近觀。修八正道,就能如實地知見苦集滅道的道理。
第七,智者內證。就是佛和佛的弟子都是有智慧的人,作如是的修行,現觀苦集滅道的道理。
c)什麼是僧隨念?就是在佛法裡面修行的人有成就: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一共四雙八輩,都是聖人,這叫作僧。得到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無漏清淨的法身功德,是良福田。
d)什麼是戒隨念?就是受的五戒、八戒、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這些戒法。因為修行成功的聖人,沒有貪、瞋、愚癡心,所以,身、口、意清淨,戒非常地清淨。
e)什麼是施隨念?就是要有慈悲心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將來能得大富貴,能得大財富。
f)什麼是天隨念?指欲界天說。對於佛法,有信、戒、聞、捨、慧。對於佛法有信心,而且受持著戒,能夠聽聞佛法,多少能夠把自己的財富布施出去,用慈悲心解決他人的困難,也通達無常無我的道理。將來死掉以後,就可以生到天上。
4)又復安住諸聖種中。聖種,就是衣、食、住、樂斷樂修這四種。為什稱為聖種?能生眾聖,眾多的聖人,由此建立。因為對於所得的衣服、飲食、臥具,都能歡喜滿足。樂斷煩惱,樂修聖道,是第四聖種。前面說這一共是四種,都是資糧。其心安住在資糧這裡。這個資糧道,是按照資糧裡面最殊勝的資糧說。就是遠離非處、樂斷樂修、修習隨念、安住聖種,這是從最殊勝說,還有其他的一些資糧。
8.1.2.5.第五因三相
又彼如是資糧住已,為修相應作意加行,故有二種加行方便,何等為二?一、自於契經阿毘達磨,讀誦受持,修正作意,於蘊等事,令極善巧。二、依他師教,所謂大師,鄔波柁耶,阿遮利耶,於時時間,教授、教誡,攝受、依止。又正加行作意思惟,當知是名第三方便。此正加行作意思惟,名正加行。
[解]又那個修行人,這麼多的資糧都學習好之後,為了修習相應作意的加行,因此,修相應作意加行有兩種方便。哪二種?
第一,自己對於經、論,要讀誦、受持。從經論裡面得到的法義,修正內心的思想。怎麼叫修正作意呢?對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這些事情,使令有大智慧,若觀察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可以通達無我的道理。這是修道的前方便。
二、依止另外的人,老師的教導。誰是老師呢?大師就是佛,其次是鄔波柁耶,就是小師,剃度的親教師。阿遮利耶,剃度同時,還有一個阿闍黎,軌範師。這些老師時時間,教授佛法,教誡不可以做錯事。攝受依止,就是用慈悲心來引導,作為聖道成就的依止處。你的聖道,要靠老師的教導、教授、教誡才能成就,所以鄔波柁耶和阿遮利耶是你的依止師。第一個是學習經論通達無我義。第二個是依止善知識,一個是鄔波柁耶,一個是阿遮利耶。一個是依止人,一個是依止法,這是兩種加行方便,是入聖諦的兩種方便。現在這是正加行,是最重要的加行,還是內心的作意思惟,這是第三個方便加行的相貌。從初發心開始,一直到最後成功得聖道,都需要有這樣的加行,都需要有這樣的作意思惟,所以通於一切,通於凡聖。
此中義者,謂尸羅淨所有作意,名正加行作意思惟。彼自思惟尸羅清淨,故無悔惱,無悔惱故,便生歡喜,廣說乃至心入正定。是故宣說此正加行作意思惟,名心住方便。由如是方便故,心速安住。彼於爾時,由此五因二十種相攝持其心,於愛盡寂滅涅槃界中,令善安住,無復退轉,心無驚怖,謂我我今者,何所在耶?當於如是心安住時,應知已名入諦現觀。如是名入聖諦現觀。又此聖諦現觀義,廣說應知。謂心厭患相,有二十種。心安住相,亦二十種。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解]這裡邊說的正加行,就是要持戒清淨。初發心來到佛法,就要受戒,乃至到最後得到阿羅漢果,還是要持戒清淨。內心有清淨的作意,就能持戒清淨,名正加行作意思惟。所以,出家拜鄔波柁耶、阿闍黎,然後依止這兩位師父學習經論,學習經論的無我義,同時要受戒,持戒清淨。合起來有三相。那個初發心的人,他思惟,若犯戒,就會後悔,心裡面就苦惱。若持戒清淨,心裡面不後悔,沒有苦惱,而且有歡喜心。心若生歡喜以後,修習靜坐的時候,容易得輕安樂,容易得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到色界四禪。所以,佛開示這個持戒清淨,就是正加行作意思惟,是心住的方便,是得定的一個前方便。由前面有這麼多的方便,心裡面容易安住下來。那個發心的人,那個時候,由此五個因裡面,有二十種相貌,約束自己的內心。對於愛著心盡,就是證入寂滅涅槃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愛盡,寂滅涅槃的境界就出現,所以心裡面很快樂地安住在那裡面,不會再退下來,內心也不會再有恐怖:我現在在什麼地方?恐怕我沒有。應該知道這樣心安住的時候,就已經入諦現觀,得初果的境界,初果現前的時候是分證涅槃的境界。這樣稱為入聖諦現觀。又此聖諦現觀裡面的道理這麼多。心厭患相有二十種,是善修治。心安住相亦二十種,就是善安住。除此更無若過、若增,就是這麼多。
8.2.入聖諦現觀已,離諸障礙
8.2.1.障略有二種
8.2.1.1.行處障
云何入聖諦現觀已,離諸障礙?當知此障略有二種:一、行處障;二、住處障。行處障者,謂如聖弟子,或與眾同居,隨其生起僧所作事,棄捨善品,數與眾會。或復安住常乞食法,而愛重飲食。或兼二處,好樂營為衣鉢等事。或為讀誦經典,而好樂談話。或居夜分,而樂著睡眠。或居晝分,樂王賊等雜染言論。或於是處,有親戚交遊談謔等住,而於是處不樂遠離。謂長夜數習與彼共居增上力故,或復樂與第二共住。諸如是等,名行處障。
[解]什麼是入聖諦現觀已,離諸障礙?初得須陀洹果以後,還有佷多問題要解決,什麼障礙呢?當知此障略有二種。一個是行處障,第二個就是住處有障礙,這兩種障礙。什麼是行處障?
1)已經得初果的聖人,和大眾同住,大眾僧就有事情要做。大眾僧作事,常常地要做羯磨,一做羯磨的時候,在這裡住不可以不參加,若不參加,就得與欲。若參加,棄捨善品,不能修止觀,一次又一次地常常開會。就修行的立場來說,這個地方就是有問題。但不是說剛開始發心,而是說已經得初果的人,這樣數與眾會還是有問題。
2)或是已入聖諦現觀的這個人,常常地乞食,但是自己本身對於飲食很特別地注意。若乞食那怎麼辦呢?人家給什麼就吃什麼,所以這裡面就會發生問題。
3)這個人歡喜做衣服、歡喜缽,或者歡喜給別人做缽、衣服這些事情,這也是障道的因緣。兼二處,就是住處和行處,這件事屬於這兩處。
4)或者是這位修行人,歡喜讀誦經典,歡喜和人講話,這也是障道的因緣。
5)或者在夜間的時候,中夜可以睡眠,其它的時間還是要用功,但是歡喜睡覺。
6)或者在白天的時候,歡喜雜染的言論,就是談政治的情況,賊盜這些雜染的言論,不清淨的言論。談到政治,貪瞋癡就會出來,所以叫雜染的言論。
7)或者在這個地方住的時候,有自己的親戚,常常來住,談起話來就是歡喜說笑話,就在這個範圍內裡面住。在這樣交遊談謔等的境界裡邊住,而不樂遠離。時間久,習慣和親友在一起談話,就變成習慣,習慣上有一種力量,忽然間改變,就不舒服,有這種壓力。或者這個人,不能單獨住,一定要有第二個以上的人和他同住,這樣也是問題。前面這麼一共是七種障,這叫做行處障。
8.2.1.2.住處障
住處障者,謂處空閑修奢摩他、毘鉢舍那,總名為住。依奢摩他、毘鉢舍那,當知復有四種障礙。一、毘鉢舍那支不隨順性。二、奢摩他支不隨順性。三、彼俱品念不隨順性。四、處所不隨順性。若謂己聰明,而生高舉,不從他聞,順觀正法,是名毘鉢舍那支不隨順性。若不安靜身語意行,躁動輕舉,數犯尸羅,生憂悔等,乃至不得心善安住,當知是名奢摩他支不隨順性。若有忘念增上力故,於沈掉等諸隨煩惱,心不遮護,當知是名彼俱品念不隨順性。若有習近五失相應諸坐臥具,當知是名處所不隨順性。或於晝分多諸諠逸,於夜分中多蚊虻等眾苦所觸。又多怖畏、多諸災癘。眾具匱乏,不可愛樂。惡友攝持,無諸善友。諸如是等,名住處障。
[解]什麼是住處障?在一個空閑的地方,修奢摩他、修毘缽舍那,就叫做住。依奢摩他、毘缽舍那,應該知道有四種障礙。哪四種?一、毘缽舍那這一部份,不隨順修毘缽舍那,這是一種障礙。二、奢摩他這一部份,也不隨順,修止有障礙。三、修毘缽舍那,修奢摩他,都要有念心所,但是現在這兩品的念不隨順,這是個障礙。四、居住的地方,也不隨順修奢摩他、毘缽舍那,這是個障礙。
第一,什麼是毘鉢舍那支不隨順性?若是這個修行人,感覺自己很聰明,就高慢起來,別人講毘缽舍那的這些事情,不去聽,是名毘缽舍那支不隨順性。
第二,什麼是奢摩他支不隨順性?若這個人,身也歡喜動,語也是歡喜說話,心裡面也在動。容易同人諍論,輕率不慎重,數數地犯戒,犯戒以後,還生憂悔,心就不容易寂靜,當知是名奢摩他支的不隨順性,這是奢摩他支有障礙。
第三,什麼是彼具品念不隨順性?若有忘念,靜坐的時候應該怎麼修奢摩他,忘了,應該怎麼修毘缽舍那,忘了。因為忘念的增上力,靜坐的時候,昏沉、掉舉,都是屬於隨煩惱。記憶力若好的時候,奢摩他有力量能對付掉舉,毘缽舍那有力量能對付昏沉,但是那時候忘了,昏沉就昏沉,掉舉就掉舉,不能消除昏沉和掉舉,不能保護奢摩他、毘缽舍那,當知是名彼俱品念不隨順性。
第四,什麼是處所不隨順性?處所不隨順修止觀,這是一個障礙。假設常常地接近有五種過失相應的諸坐臥具,這個處所就不隨順修止觀。哪五種?
1)在白天的時候,這個地方憒鬧,很多的聲音,很多人來來去去,這個地方聲音太多,修止觀有困難。
2)在夜間的時候,有很多蚊子、小蟲子咬,使令苦惱,不能修止觀。
3)又這個地方有很多恐怖的事情,有老虎、有獅子、有狼,在這地方不能修止觀。或是這地方有災害、有災難,使令多病痛,這樣的地方也不可以住。
4)這個地方很難求到生活所需的飲食、衣服、臥具等,也不可愛樂,不可以在這兒住。
5)在這地方住,有惡友,有惡知識威脅、搗亂,怎麼能修行呢?沒有善知識教授,教授怎麼修止?怎麼修觀這?這個地方修行也是困難。這是住處有障礙,不隨順修止觀。
8.2.2.遠離
8.2.2.1.多諸定樂
又此二障,當知總有二種因緣,能為遠離。一、多諸定樂。二、多諸思擇。多諸定樂,應知略有六種。謂若有已得三摩地,而未圓滿,未得自在,彼應修習止、舉、捨三種善巧,由此發生多諸定樂。若有於三摩地,已得圓滿,亦得自在,彼應修習入、住、出定三種善巧,由此發生多諸定樂。
[解]又,這兩種障礙,有兩種因緣可以遠離這兩種障礙。哪兩種因緣呢?一、多諸定樂的時候,就沒有這些障礙。二、多諸思擇,就是多諸智慧,也沒有這些障礙。什麼是多諸定樂?應知略有六種不同。
1-3)假設這個人得到三摩地,就是得到未到地定,但是還沒能夠圓滿色界四禪,或者已經得到色界四禪,但是還不自在。這樣的情形,他就應該修止、舉、捨三種善巧。這時候應該修止、這時候應該修舉、這時候應該修捨,有修這三種善巧的方便。這樣修以後,就會發生很多的禪定的快樂,就是由未到地定得到四禪,得到三摩地自在,這樣子的定樂。修止舉捨的三個方法,令禪定進步,就會有很多的快樂。
4-6)若已經得色界四禪,亦得三摩地自在,還是應該常常入定、住定、出定,這三種善巧方便。如果不常這樣作,禪定會退,定樂也沒有。已經得三摩地自在,還能常常修習入、住、出的話,就會多諸定樂。
8.2.2.2.多諸思擇
云何名為多諸思擇?謂勝善慧,名為思擇。由此慧故,於晝夜分自己所有善法增長,如實了知。不善法增長,如實了知。善法衰退,如實了知。不善法衰退,如實了知。又彼如於晝夜,若行、若住,習近衣服、飲食命緣。由習近故,不善法增長,善法衰退,或善法增長,不善法衰退,皆如實了知。即此思擇為依止故,於所生起諸不善法,由不堅著方便道理,驅擯遠離。於諸善法,能勤修習。
[解]什麼是多諸思擇?就是有殊勝、妙好的智慧,叫做思擇,就是思惟觀察。有事情的時候,心靜下來,思惟事情應該怎麼做?對我有利、對他有損?是對他有利、對我有損?是對大家都有損害?是對大家都有利益?各方面都想一想,智慧就出來,知道怎麼處理,這就叫做有智慧。
1)由於常靜坐,反省自己的身口意,在白天或者是在夜間,自己所有的善法增長,因為善於思擇,就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什麼是有罪過?什麼是有功德?有罪過事情不要做,有功德事情再做,這樣善法就增長。善法是什麼?就是慚愧心、恭敬心、對三寶的信心,正思惟、正念、正知,保護六根,持戒清淨,沒有後悔生歡喜。會很真實的知道是什麼情形。不善法增長,煩惱多,沒有慚愧心,貪瞋癡生起,也如實了知。善法衰退,如實了知。不善法衰退,如實了知。
2)又,若是這個人,或者是白天,或者是夜間,或者是經行,或者是坐下來,住在那裡,心裡面常常注意衣服、飲食、生命生存的助緣,沒有注意修止觀的事情。因為心裡面老注意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些事情,貪瞋癡就會增長起來,戒定慧逐漸地就減退。或善法增長,不善法衰退,皆如實了知。就是這個智慧,常常思惟常常觀察,因此,對於所生起貪瞋癡,由於常常思惟,執著心就輕的方便的道理,就把內心的貪瞋癡驅除,遠離貪瞋癡的境界。對於戒定慧的事情,修止修觀的事情,就能精進地做。
如是二處十種善巧,於二處所十一種障,能令斷滅。隨所生起,即便遠離。如是名為遠離障礙。又此遠離障礙義,廣說應知,如所說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解]這樣兩個地方,一個是於善不善處,一個是於習近命緣。加起來一共有十種善巧。前面一個行處、一個住處,有十一種障。這十種善巧,能滅除前面那十一種障,十一種障。隨時若生起一些不善法的事情,馬上就把它遠離。如是名為遠離障礙。又此遠離障礙義,廣說應知,像前面說的這麼多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就是這麼多。
《披尋記》七五一頁:
如是二處十種善巧等者:謂止、舉、捨三種善巧,入、住、出定三種善巧,此六善巧,住處所攝。如實了知善法增長衰退,不善法增長衰退二種善巧,及如實知由習近緣不善法增長善法衰退,或善法增長不善法衰退二種善巧,此四善巧,行處所攝,是名二處十種善巧。於行處中障有七種:一、數與眾會,二、愛重飲食,三、好樂營為,四、好樂談話,五、樂著睡眠,六、樂雜染論,七、不樂遠離。於住處中障有四種,如前所說,文易可知。是名於二處所十一種障。
8.3.思惟諸歡喜事
云何入聖諦現觀已,為欲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謂聖弟子,已見聖諦,已得證淨。即以證淨為依止故,於佛法僧勝功德田,作意思惟發生歡喜。又依自增上生事,及決定勝事,謂己身財寶所證盛事,作意思惟,發生歡喜。又依無嫉,如於自身,於他亦爾。又依知恩,謂有恩者,念大師恩,作意思惟,發生歡喜。由依彼故,遠離眾苦及與苦因,引發眾樂,及與樂因。如是思惟隨順修道歡喜事故,便能證得速疾通慧。又此思惟隨順修道歡喜事義,廣說應知,如所說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解]什麼是入聖諦現觀已,為欲證得速疾漏盡通,作意思惟諸歡喜的事情?什麼是速疾通慧?速疾是形容通慧,神通的智慧是非常的快、迅速,要現神通的時候,立刻地入定,從定又發出神通來,這個時間是很短,叫做速疾通慧,不是速疾地得到通慧。
1)這位聖弟子,已經見到苦集滅道四諦的真理,就是初果聖人,已得到四證淨的功德。什麼是證淨?如實了知四聖諦,叫作證。如實了知四聖諦之後,對於佛、法、僧、戒有清淨的信心,遠離不信的垢、遠離破戒的垢,叫作淨。就以證淨為依止的緣故,對於佛勝功德田,對於法勝功德田,對於僧勝功德田,這都是殊勝的功德田。若對三寶供養恭敬,能得到功德,就像田,能生出很多的功德。見到聖諦以後,靜坐的時候,思惟佛、思惟法、思惟僧的時候,心裡面發歡喜心。
2)又觀察欲界天,都有信、戒、聞、捨、慧的功德,所以生到天上。觀察自己,也有信、戒、聞、捨、慧的功德,所以我也能夠生天,心裡面也歡喜。什麼是決定勝事?修學戒、定、慧,現在見到聖諦以後,決定得聖道而不再流轉生死,也生歡喜心。什麼是己身財寶所證盛事?財寶有世間財、出世間財。世間的財寶就是生天,或者在人間榮華富貴。出世間的聖財,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在靜坐以後,這樣思惟:我也可以得到世間的財富,我已經得到出世間的財富。心裡面歡喜。
3)又不嫉妒,別人能夠得到增上生的殊勝的事情,得到決定勝的事情,就像自己得到一樣,也生歡喜。我自身得到增上生的事、決定勝的事,我歡喜。別的人得到增上生的功德、得到決定勝的功德,我也是歡喜。
4)又有依知恩來生歡喜心,對於我有恩的人。誰對我有慈悲又愛我的人呢?佛真是對我慈悲,生起這個心就是思惟,心裡歡喜。為什麼想起佛的時候,會生歡喜心呢?由於依靠佛的慈悲開示,遠離生老病死苦、遠離愛別離苦、怨憎會苦、遠離五取蘊苦。若不遠離苦因,是不能遠離苦果。苦因是什麼?就是貪瞋癡。引發眾多的快樂,禪定的三昧樂,涅槃的寂滅樂,永久也不再流轉生死苦。樂因,就是修學戒定慧。這些事情都是靠佛得到,所以心裡面歡喜、感恩。這樣思惟隨順修道而生歡喜心的時候,道心就強起來,繼續修止觀,斷煩惱,得漏盡通。又此思惟隨順修道歡喜事義,廣說應知,如所說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8.4.修習如所得道
8.4.1.四法攝受修道
云何修習如所得道?謂彼如是所生廣大無罪歡喜,溉灌其心,為趣究竟,於現法中,心極思慕。彼由如是心生思慕,出離樂欲,數數現行。謂我何當能具足住如是聖處,如阿羅漢所具足住。如是欲樂生已,發勤精進,無間常委,於三十七菩提分法,方便勤修。又彼如是勤精進故,不與在家出家眾相雜住,習近邊際諸坐臥具,心樂遠離。又彼如是發生欲樂,發勤精進,樂遠離已,不生喜足。謂於少分殊勝所證,心無喜足。於諸善法,轉上、轉勝、轉微妙處,希求而住。
[解]什麼是修習如所得道呢?如,就是所得。入諦現觀之後,得到我空的真如,觀色受想行識裡邊無我、無我所,得到如,但是還沒有圓滿,還要繼續修習。
1)那位入諦現觀的聖者,這樣依前邊作意思惟諸歡喜事,所以生起廣大的歡喜心,而這個歡喜心是無罪,不是貪瞋癡的境界,為什麼?因為有無所得的智慧,及最低限度有未到地定,這樣無罪、清淨的歡喜心,滋潤這一念心。知道現在只是開始,所得到所證悟的如,還不圓滿,為了進趣究竟圓滿的境界,所以於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裡邊,內心裡面有極大的思願、仰慕聖德。思慕,也就是想要成就聖道。彼由於如是心生思慕,初入聖諦現觀,還沒能夠解脫生死苦,所以出離生死苦的樂欲,這種強烈的願望,數數地現行,時時地這樣希望:我什麼時候才能夠具足地安住在聖處,究竟圓滿的聖人的境界呢?就像阿羅漢圓滿的清淨境界,我什麼時候才能成就呢?有這樣的希望心。
2)這樣廣大、堅強的欲樂心生起來以後,採取行動,發動精進,不間斷、精細地修習三十七道品,以此為方便勤修。這就是修習如所得道。
3)又他這樣修如所得道的時候,因為勤精進地,不與在家眾、不與出家眾,在一塊住。習慣於親近最低的品質的諸坐臥具,心裡面歡喜遠離很美好的坐臥具。
4)又這個聖者,這樣發生欲樂,發勤精進,心樂遠離之後,現在還要不生喜足。什麼是不生喜足?對於少分的殊勝所證,譬如說由初果得到二果,那是少分所證,心裡面不滿足,還要繼續努力學成功。這位聖者,對於這些無漏的善法,展轉地向上,展轉地殊勝,展轉地微妙,希望向上進、向前進,展轉微妙地,到圓滿以後才停下來。
8.4.2.五法圓滿
由此四法攝受修道,極善攝受。即此四種修道為依,如先所說諸歡喜事,所生歡喜,彼於爾時,修得圓滿。最極損減方便道理,煩惱斷故,獲得殊勝所證法故,亦令喜悅修得圓滿。又修所斷惑品麤重,已遠離故,獲得輕安,輕安生故,身心清涼,極所攝受,如是二種修得圓滿。又此有學金剛喻定到究竟故,修得圓滿,是名修習如所得道。又此修習如所得道義,廣說應知。謂四種法為依止故,能令五法修習圓滿。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解]1)由於這位聖者有這四法的所依止處,成就由見道而後修道的功德。攝受,就是攝取成就,因為成就無我的智慧,但不圓滿,繼續地修,使令智慧增長廣大,就叫做攝受修道。極善圓滿,要達到極圓滿,極微妙。這四種法是修道所依止處,就是如先所說諸歡喜事,四證淨的歡喜事、增上生、決定勝的歡喜事,乃至不嫉妒的歡喜事、知恩的歡喜事,所生的歡喜事。在修道的時候,這個歡喜修得圓滿。
2)初果斷除我見、身見、戒、取、疑,斷除這麼多的煩惱,繼續向前斷,斷到最極損減,是到阿羅漢果,把所有的愛、見煩惱都斷。損減方便的道理,若有智慧光明,黑暗就不存在,道理就是這樣,所以煩惱斷掉、息滅,定慧就增長。定慧增長,煩惱斷除,所以獲得更殊勝,所證悟的戒定慧。由於斷煩惱,而滅除一切障礙,而得到的喜悅也到極圓滿的境界。戒定慧的殊勝的功德到極圓滿的時候,歡喜心也到圓滿的地方。
3-4)又入諦現觀,見道所斷惑已經斷,進一步地修行如所得道的時候,就是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已經完全遠離煩惱的種子。煩惱在的時候,身體沒有輕安樂,煩惱麤重斷的時候,獲得輕快的安樂,和得禪定的安樂不同,這是聖道。輕安樂現前的時候,身、心清涼。煩惱火去掉,內心就感覺清涼。對麤重來說是安樂,對煩惱火來說就是清涼,所以安樂和清涼,可以說是一體的兩面。到阿羅漢這個時候,是極圓滿的成就。以輕安為前提,而後得到身心清涼。如是輕安圓滿、清涼圓滿二種都修得圓滿。這三項都是在受上說,有歡喜的圓滿,有喜悅的圓滿,有輕安清涼的兩種圓滿。
5)又這位有學聖者,成就金剛喻定,不為愛煩惱、見煩惱所動搖,把愛煩惱、見煩惱都斷掉,已經到究竟圓滿的時候,修得圓滿,就是四果阿羅漢,學位圓滿,叫做修習如所得道。又此修習如所得道的義,在聖教裡面說得很多,要知道。謂四種法為依止故,能令五法修習圓滿,就是這麼多。除此更無若過、若增,就是這麼多。
8.5.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
云何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謂於三位:樂位、苦位、不苦不樂位。為諸煩惱之所隨眠,有二種補特伽羅,多分所顯。一者異生。二者有學。
[解]什麼是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證得的道、果功德都是清淨,怎麼是清淨呢?因為把不清淨的煩惱斷除,才清淨。哪些煩惱?就是所有的人在三個階段,在樂的階段、和苦的階段、和不苦不樂的階段,這時候是三受,為諸煩惱之所隨眠。在樂的時候,滿意的境界出現的時候,心情快樂,就會生出貪煩惱,貪煩惱一現起,就熏習貪的種子,貪的種子就增長,說是為諸貪煩惱熏習成的隨眠的境界。若苦惱的境界出現的時候,心情憤怒,瞋心出來,就熏習瞋煩惱的種子,瞋煩惱的種子就加強,這是苦位。不苦不樂位,不感覺到滿意,也不感覺到不滿意,就是愚癡的煩惱在活動,因為不知道苦、空、無常的道理,還是迷惑,所以愚癡的煩惱在活動,也熏習愚癡煩惱的種子,所以這三位為貪瞋癡煩惱所熏習的貪瞋癡的隨眠。這樣在三位上熏習貪瞋癡煩惱的種子是誰會這樣子?有兩種人都是這樣子。哪二種?一個是異生,就是一般的凡夫完全是這樣。另一個是有學聖者,超越凡夫的境界,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的這些聖人,煩惱沒有斷盡,還有一點活動。聖道現前的時候,於樂位、苦位、不苦不樂位,沒有煩惱的熏習。還有一少分煩惱的活動,有所不同,初果聖人煩惱的活動要多過二果,二果要多過三果,三果多過四果向,就是這個地方有一點差別,所以說多分所顯。
8.5.1.證得極淨道果
又有二種能發起雜染品,一者、取雜染品。二者、行雜染品。即為斷此二雜染品,入善說法毘奈耶時,能為障礙所有煩惱。此諸煩惱,能為隨眠,深遠入心,又能發生種種諸苦。若能於此無餘永斷,名為證得極淨道果。
[解]又有兩種能發起雜染品的事情,哪二種呢?
一者、取雜染品。取,在十二因緣裡面是愛緣取。對於一切境界有愛著心的時候,就是愛。愛煩惱一重,就叫作取。總說就是愛,詳細說就是有四種不同。哪四種?
1)欲取,就是一般的凡夫愛著五欲。
2)見取,就是外道有種種的邪知邪見,也有種種的取,各式各樣的不如理作意。
3)戒禁取,就是外道的儀軌。
4)我語取,就是執著有我。這都是雜染,不清淨的事情,以愛為緣而有取雜染的現行。
二者、行雜染品。行,就是無明緣行。愛取是屬於煩惱,行是屬於業。行的雜染,是由無明那裡來,有福行、罪行、不動行,都是染污。前邊樂位、苦位、不苦不樂位,從受,分別煩惱的差別。現在,從惑、業,分別雜染的不同。有這樣的雜染有什麼過患呢?這些修行人,就是為了除滅這兩種染污事情,才來到善說法毗奈耶,來到佛法裡邊。而能障礙你修學聖道的所有煩惱,不是取雜染品,就是業雜染品,這兩種雜染。這個取雜染品、行雜染品,在內心一動的時候,就在心裡面熏成隨眠,深遠入心。又能發生種種諸苦。所以取雜染品、行雜染品,一個是障礙修學聖道,一個是能發生種種的苦惱。若是來到佛法,修學四念處、戒定慧、八正道,煩惱沒有剩餘的完全息滅,名為證得極淨道果,就是得到聖道果,或者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
《披尋記》七五五頁:
又有二種能發起雜染品等者:緣起所攝無明及愛,此能發起二雜染品:謂愛為緣,發起取雜染品,無明為緣,發起行雜染品。又無明愛能障入善說法毘奈耶最初正見令不得生,是名入善說法毘奈耶時能為障礙所有煩惱,以此煩惱能為隨眠深遠入心不得離繫故,又此煩惱能生種種諸苦不證寂滅故。
[解]又有二種能發起雜染品等者:就是十二緣起裡的無明與愛,能發起兩種污染的事情。謂愛為緣,發起取雜染品,無明為緣,發起行雜染品。又無明愛能障入善說法毘奈耶,使令不能生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是名入善說法毘奈耶時能為障礙所有煩惱。這個煩惱它還能製造隨眠,煩惱一動就熏成種子,深入到心的裡邊,使令你不能離開煩惱,不能得解脫。又此煩惱使令你在生死的境界裡面受苦,不能得涅槃。
8.5.2.極清淨道
又十無學支所攝五無學蘊,所謂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知見蘊名極清淨道。
[解]十無學支,就是有十種是無學阿羅漢果所成就的功德,屬於這一類的就是極清淨道。十無學支裡面所攝的五種無學蘊,是無學阿羅漢所積聚的功德。阿羅漢以戒蘊、定蘊、無我無我所的慧蘊、解脫一切愛見煩惱的解脫蘊、知道解脫煩惱的解脫知見蘊作為他的生命體。五無學蘊就包括十無學支。
《披尋記》七五五頁:
又十無學支所攝五無學蘊等者:謂無學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是名十無學支。此中正語、正業、正命,戒蘊所攝。正念、正定,定蘊所攝。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慧蘊所攝。正解脫,解脫蘊所攝。正智,解脫知見蘊所攝應知。
8.5.3.
離十過失,住聖所住
又由證得此極淨道,離十過失,住聖所住。云何名為十種過失?所謂依外諸欲所有愁、歎、憂、苦、種種惱亂,苦苦相應過失。又有依內不護諸根過失,由不護諸根故,生愁歎等。又有愛味樂住過失。又有行住放逸過失。又有外道不共,即彼各別邪見所起語言、尋思、追求,三種過失。又有依靜慮邊際過失。又有緣起所攝,發起取雜染品過失。又有發起行雜染品過失。
[解]又由無學的阿羅漢成就此極清淨道,就是遠離十種過失,安住在聖人的境界裡邊,所以叫做住聖所住。什麼名為十種過失?
1)就是依外邊的色、聲、香、味、觸的五欲,生起愁苦、悲歎,生出憂、苦,種種的惱亂,苦而又苦的相應的過失。得不到五欲很苦,得到五欲,五欲令人憂愁、苦惱。
2)又有依內,若不保護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心裡面就愁。
3)又有愛味樂住過失。阿羅漢沒有這種過失。因為,阿羅漢的正定,對於禪定裡面的樂受,不愛著,所以遠離愛著過失。
4)又有行的放逸的過失、有住的放逸的過失。阿羅漢沒有這種過失。因為,無學正精進而得遠離,於行於住,常無放逸故。
5-7)又單獨外道才有,他們各別的邪見所起的語言的過失、尋思的過失、追求的過失。阿羅漢沒有這種過失。無學正語、正思惟、正業、正命而得遠離。
8)又有依靜慮邊際過失。阿羅漢沒有這種過失。因為,無學正解脫,遠離靜慮邊際的過失。在靜慮的邊際,妄計是涅槃,是最清淨的境界,阿羅漢沒有這回事,阿羅漢知道靜慮也是生死的境界。第四靜慮,名叫靜慮邊際、最高的邊際。
9-10)又有緣起所攝發起取雜染品的過失,又有發起行雜染品的過失。阿羅漢沒有這二過失,因為無學正智而得遠離,如實了知雜染因故。
若於如是十種過失,永不相應,唯有最後身所任持,第二餘身畢竟不起,於最寂靜涅槃界中,究竟安住。一切有情,乃至上生第一有者,於彼一切所有有情,得為最勝,是故說名住聖所住。以能遠離十種過失,又能安住聖所住處,故名功德。又若彼果、若極淨道、若彼功德。如是一切,總略說名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又此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義,廣說應知。如所說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解]若於如是十種過失,永久的沒有這種過失。阿羅漢沒有入無餘涅槃的時候,這一身就是最後身,再沒有第二個身現起,所以叫做最後身所任持。這個時候,還有業力任持身體的存在,第二餘身決定不再生起,因為沒有愛取的煩惱。不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心裡面於最寂靜涅槃界中,究竟安住。非非想天,在一切凡夫的眾生是最殊勝。所有的欲界的眾生,乃至色界的眾生、無色界天,乃至非非想天,這麼多的一切的有情裡邊,阿羅漢是最為殊勝、最第一,第一有情也不如阿羅漢,是故說名,住最聖住。以能遠離十種過失,又能安住聖所住處,故叫做功德。又若彼果、若極淨道、若彼功德。如是一切,總略說名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又此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義,在聖教裡邊,說很多的事情應知。如所說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可以總攝一切聖教義。
《披尋記》七五七頁:
唯有最後身所任持等者:住有餘依涅槃界中,是名最後身所任持。住無餘依涅槃界中,是名第二餘身畢竟不起,於最寂靜涅槃界中究竟安住。此於一切有情乃至上生第一有者得為最勝,名住聖住。
若得如是最上無學諸聖法者,如是聖法相應之心,於妙五欲極為厭背,無異熟故,後更不續。若世間心,雖復已斷,猶得現行。彼於後時,任運而滅。又煩惱道、後有業道,於現法中已永斷絕,由彼絕故,當來苦道更不復轉。由此因果又滅盡故,即名苦邊。更無所餘,無上、無勝。
[解]若是這位聖人成就這樣最殊勝的無學的諸聖法者,如是聖法相應的心,對於世界上的不管是欲界的妙五欲,乃至色界、無色界禪定裡邊的欲,都是厭惡而不隨順。阿羅漢因為無明、愛取的煩惱都沒有,再不會得世間的欲界果報、色界、無色界天的果報,後更不繼續。阿羅漢的世間心,就是無記明了性的識,雖然明了性的識,那個因已經斷,但是果還現行。就是名言種子是他的因,因為沒有愛取,這個世間心由壽命的力量,還繼續出現。若是壽命盡了的時候,世間的識任運而滅,就不存在。就是不苦不樂、明了性的識,是果報主。其它的貪、瞋、癡,愛、取一切的煩惱都清淨,這時候叫做有餘依。現在說無餘依所攝。煩惱道,就是現在對境生起種種愛煩惱、見煩惱。後有業道,就是能感將來果報的業。所以一個煩惱,一個業。阿羅漢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裡邊,把煩惱斷除,把後有的業也斷除。譬如說愛緣取、取緣有,愛、取沒有,有也就沒有,所以後有的業力也沒有。後有的業力沒有,身體結束,再不會有果報。由彼後有的色、受、想、行、識斷絕,將來的果報不會再現前。由於這個煩惱道、後有業道,已永斷絕,這是因滅。由彼絕故當來苦道更不復轉,是果滅。由此因果永滅盡故,就是苦的最後邊,並沒有殘餘的事情,到這個時候,是最殊勝,再沒有一法能勝過它。這是真如的境界,無餘涅槃就是真如的境界。
此中若入聖諦現觀。若離障礙。若為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若修習如所得道。若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如是名為出世間一切種清淨。又此出世間一切種清淨義,廣說應知,如所說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解]這裡面,第一段是入聖諦現觀,第二段入聖諦現觀離諸障礙,第三段是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第四段是若修習如所得道,第五段若證得極清淨果及果功德。如是名為出世間一切種清淨。又此出世間一切種清淨義,在聖教裡邊說得很多,要注意。現在所說的相,也就是完全收攝在這裡面,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如是若先所說世間一切種清淨,若此所說出世間一切種清淨,總略為一,說名修果。
如是如先所說,若修處所、若修因緣、若修瑜伽、若修果,一切總說為修所成地。
[解]如是,在出世間一切種清淨前面所說的世間一切種清淨,就是得三摩地、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那三段。若這一段所說的出世間一切種清淨。這兩段合起來,就叫做修習瑜伽所得的果。如是七段文之前說四科。第一,修處所,就是生圓滿,有內外的分別。第二,若修因緣,就是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之成熟。第三,修習對治,就是修瑜伽。第四,修果,就是世間一切種清淨、出世間一切種清淨。和合起來,就叫做修所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