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雜阿含-485


七五五(四八五)多受;s.36.19;中部59,多受經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三受與二受
爾時、瓶沙王詣尊者優陀夷所,稽首作禮,退坐一面。時瓶沙王白尊者優陀夷言:云何世尊所說諸受?優陀夷言:大王!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瓶沙王白尊者優陀夷:莫作是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正應有二受──樂受,苦受。若不苦不樂受,是則寂滅。如是三說。優陀夷不能為王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受。俱共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3.幾受
時尊者優陀夷,以先所說,廣白世尊:我亦不能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受。今故共來,具問世尊,如是之義,定有幾受?佛告優陀夷:我有時說一受,或時說二受,或說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時說無量受。
3.1.一受
云何我說一受?如說所有受皆悉是苦,是名我說一受。
3.2.二受
云何說二受?說身受,心受,是名二受。
3.3.三受
云何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3.4.四受
云何四受?謂欲界繫受,色界繫受,無色界繫受,及不繫受。
3.5.五受
云何說五受?謂樂根,喜根,苦根,憂根,捨根,是名說五受。
3.6.六受
云何說六受?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
3.7.十八受
云何說十八受?謂隨六喜行,隨六憂行,隨六捨行受,是名說十八受。
3.8.三十六受
云何三十六受?依六貪著喜,依六離貪著喜,依六貪著憂,依六離貪著憂,依六貪著捨,依六離貪著捨,是名說三十六受。
3.9.百八受
云何說百八受?謂三十六受,過去三十六,未來三十六,現在三十六,是名說百八受。
3.10.無量受
云何說無量受?如說此受、彼受等比,如是無量名說,是名說無量受。

4.以法律止令休息
優陀夷!我如是種種說受如實義,世間不解故而共諍論,共相違反,終竟不得我法律中真實之義,以自止息。優陀夷!若於我此所說種種受義如實解知者,不起諍論,共相違反,起未起諍,能以法律止令休息。

5.二受
然優陀夷!有二受:欲受,離欲受。
5.1.欲受
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緣生受,是名欲受。
5.2.離欲受
云何離欲受?謂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名離欲受。

6.勝樂
若有說言:眾生依此初禪,唯是為樂非餘者,此則不然。所以者何?更有勝樂過於此故。何者是?謂比丘離有覺、有觀,內淨,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勝樂。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入處,轉轉勝說,若有說言唯有此處,乃至非想非非想極樂非餘,亦復不然。所以者何?更有勝樂過於此故。何者是?謂比丘度一切非想非非想入處,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是名勝樂過於彼者。若有異學出家,作是說言:沙門釋種子,唯說想受滅名為至樂,此所不應。所以者何?應當語言:此非世尊所說受樂數。

7.四種樂
世尊說受樂數者,如說:優陀夷!有四種樂。何等為四?謂離欲樂,遠離樂,寂滅樂,菩提樂。

8.
佛說此經已,尊者優陀夷及瓶沙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二受
[經文] 瓶沙王白尊者優陀夷:莫作是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正應有二受──樂受,苦受。若不苦不樂受,是則寂滅。
[論說] 由十種相,當知諸受所有差別:一、勝義差別,二、流轉所依差別,三、自相差別,四、盡所有性差別,五、自相品類差別,六、流轉門差別,七、雜染門差別,八、所治能治差別,九、時差別,十、剎那展轉生起差別。此中或有無開覺者,作如是言:受唯有二:一、苦,二、樂。雖復說有不苦不樂,然唯苦樂無性所顯,是故世尊即依如是苦樂寂靜,假設為有。T30,852b

II. 欲受,離欲受
[經文] 有二受:欲受,離欲受。
[論說] 世尊為欲開曉彼故,說如是言:樂有二種,所謂欲樂及遠離樂T30,852b
III.遠離樂
[經文] 若有說言:眾生依此初禪,唯是為樂非餘者,此則不然。所以者何?更有勝樂過於此故。何者是?謂比丘離有覺、有觀,內淨,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勝樂。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入處,轉轉勝說,若有說言唯有此處,乃至非想非非想極樂非餘,亦復不然。所以者何?更有勝樂過於此故。何者是?謂比丘度一切非想非非想入處,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是名勝樂過於彼者。若有異學出家,作是說言:沙門釋種子,唯說想受滅名為至樂,此所不應。所以者何?應當語言:此非世尊所說受樂數。
[論說] 此遠離樂,復有三種:一者、劣樂,二者、中樂,三者、勝樂。劣樂者,謂無所有處已下;中樂者,謂第一有;勝樂者,謂想受滅。既有是理,樂受亦得說為寂靜:謂在初、二、三靜慮中;非苦樂受亦名寂靜,謂在第四靜慮已上,乃至有頂;一切受無,亦名寂靜,謂在滅定。T30,852b

IV.寂靜樂
[經文] 世尊說受樂數者,如說:優陀夷!有四種樂。何等為四?謂離欲樂,遠離樂,寂滅樂,菩提樂。
[論說] 然佛世尊約第一義,說有三種最寂靜樂,謂諸苾芻心於其貪離染解脫;如於其貪,於瞋,於癡,當知亦爾。如是一切,總為三樂:一者、應遠離樂;二者、應修習有上住樂;三者、最極究竟解脫無上住樂。
1)應遠離樂者,謂諸欲樂。
2)應修習樂者,謂初靜慮乃至有頂諸所有樂;有上住樂者,謂滅盡定,此亦名為應修習樂。
3)最極究竟解脫無上住樂者,謂如前說三最勝樂。非據受樂,說滅盡定以為有樂,然斷受樂說名為樂。又勝住樂,與樂相似。又即依此有樂可得,說名為樂,謂如有一從此定起,有所領受,作如是言:我已多住如是如是色類最勝寂靜樂住,由依此故說名為樂。T30,852b

V.
1.cs640:離諸出要、寂靜、出家、三菩提樂。
2.達摩多羅禪經,卷2T15319c
修三種慈:廣大慈、極遠慈、無量慈。捨除瞋礙,住仁愛心,隨其所應功德善根一切佛法皆悉與之,謂與種種法樂,修種種慈。先與出家樂,次與禪定正受樂,次與菩提樂,次與寂滅樂。彼修行者本曾所更及所未更種種樂具,自得、他得清淨善根,乃至無上寂滅究竟無為。
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6T27137a
無學者,由此住四種樂故,名得現法樂住。四種樂者:一出家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三菩提樂。
4.阿毘曇毘婆沙論,卷14T28107b
現法樂有四種:一出家樂、二閑靜樂、三寂滅樂、四三菩提樂。
5.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77T29761a
契經言:樂有三種:一者斷樂、二者離樂、三者滅樂。又契經言:樂有五種:一出家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菩提樂、五涅槃樂。
6.瑜伽師地論,卷70T30687b
復次,有四種歡喜:一儉素歡喜、二積習梵行歡喜、三無悔歡喜、四樂斷樂修歡喜。第一歡喜,能引少欲樂。第二歡喜,能引遠離樂。第三歡喜,能引三摩地樂。第四歡喜,能引三菩提樂。
7.瑜伽師地論,卷35T30483b
1.云何菩薩安樂種類自利利他?略說應知五樂所攝。何等五樂?一者因樂。二者受樂。三者苦對治樂。四者受斷樂。五者無惱害樂。
1)言因樂者,謂二樂品諸根境界。若此為因,順樂受觸。若諸所有現法當來可愛果業。如是一切總攝為一名為因樂。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2)言受樂者,謂待苦息。由前所說因樂所攝三因緣故,有能攝益身心受生名為受樂。略說此樂復有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無漏樂者,學、無學樂。有漏樂者,欲、色、無色三界繫樂。又此一切三界繫樂,隨其所應六處別故有其六種,謂眼觸所生,乃至意觸所生。如是六種復攝為二:一者身樂。二者心樂。五識相應名為身樂,意識相應名為心樂。
3)若對治樂者,謂因寒熱飢渴等事生起非一眾多品類種種苦受。由能對治、息除寒熱飢渴等苦,即於如是苦息滅時,生起樂覺,是則名為苦對治樂。
4)滅想受定,名受斷樂。
5)無惱害樂,應知略說復有四種:一出離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三菩提樂。
5.1)正信捨家,趣於非家,解脫煩籠居家迫迮種種大苦,名出離樂
5.2)斷除諸欲惡不善法,證初靜慮離生喜樂,名遠離樂
5.3)第二靜慮已上諸定尋伺止息,名寂靜樂
5.4)一切煩惱畢竟離繫,於所知事如實等覺,此樂名為三菩提樂
2.分別
1)此中因樂,是樂因故,說名為樂,非自性故。
2)此中受樂,樂自性故,說名為樂,非樂因故。
3)苦對治樂,息眾苦故,遣眾苦故,說名為樂,非樂因故,非自性故。
4)其受斷樂,非樂因故,非自性故,亦非息遣種種苦故,說名為樂。然依勝義,諸所有受皆悉是苦。住滅定時,此勝義苦暫時寂靜,故名為樂。
5)無惱害樂所攝最後三菩提樂,由當來世此勝義苦永寂滅故,於現法中附在所依諸煩惱品一切麁重永寂滅故,說名為樂。諸餘所有無惱害樂,於最後樂能隨順故,是彼分故,能引彼故,當知亦名無惱害樂。
3.與安樂
此中菩薩念與眾生有利益品所有安樂,終不念與無利益品所有安樂。菩薩於此無利益品所有安樂,以無倒慧如實了知,勸諸眾生令悉捨離,隨力所能方便削奪。
1)若苦所隨有利益事,眾生於此雖無樂欲,菩薩依止善權方便,設兼憂苦應授與之。
2)若樂所隨無利益事,眾生於此雖有樂欲,菩薩依止善權方便,設兼喜樂應削奪之。何以故?當知如是善權方便,與兼憂苦有利益事,奪兼喜樂無利益事,令彼眾生決定於後得安樂故。
3)是故菩薩於諸眾生若樂利益,當知義意即樂安樂。於諸眾生若與利益,當知義意即與安樂。所以者何?利益如因,安樂如果。是故,當知於諸眾生若與利益,必與安樂。
4)當知所有現法當來可愛果業所攝:因樂、苦對治樂及受斷樂、無惱害樂。菩薩於此不應思量,於諸眾生一向授與,以能饒益及無罪故。
5)於彼受樂及根塵觸所攝因樂,若能生染,若性是染,有罪無益非所宜者,於諸眾生不應授與。若不生染,若性非染,無罪有益是所宜者,於諸眾生即應授與。
6)菩薩於此隨自力能,亦應如是修行受學,當知是名菩薩利益安樂種類自利利他,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8.瑜伽師地論,卷44T30536a
此中菩薩於有情界,觀見一百一十種苦,於諸有情修悲無量。何等名為百一十苦?
1)謂有一苦,依無差別流轉之苦,一切有情無不皆墮流轉苦故。
2)復有二苦:
一欲為根本苦,謂可愛事若變若壞所生之苦。
二癡異熟生苦,謂若猛利體受所觸,即於自體執我我所,愚癡迷悶生極怨嗟,由是因緣受二箭受,謂身箭受及心箭受。
3)復有三苦:
一苦苦。二行苦。三壞苦。
4)復有四苦:
一別離苦,謂愛別離所生之苦。
二斷壞苦,謂由棄捨眾同分死所生之苦。
三相續苦,謂從此後,數數死生,展轉相續所生之苦。
四畢竟苦,謂定無有般涅槃法諸有情類五取蘊苦。
5)復有五苦:
一貪欲纏緣苦。二瞋恚纏緣苦。三惛沈睡眠纏緣苦。四掉舉惡作纏緣苦。五疑纏緣苦。
6)復有六苦:
一因苦,習惡趣因故。二果苦,生諸惡趣故。三求財位苦。四勤守護苦。五無厭足苦。六變壞苦。如是六種總說為苦。
7)復有七苦:
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怨憎會苦。六愛別離苦。七雖復希求而不得苦。
8)復有八苦:
一寒苦。二熱苦。三飢苦。四渴苦。五不自在苦。六自逼惱苦,謂無繫等諸外道類。七他逼惱苦,謂遭遇他手塊等觸蚊虻等觸。八一類威儀多時住苦。
9)復有九苦:
一自衰損苦。二他衰損苦。三親屬衰損苦。四財位衰損苦。五無病衰損苦。六戒衰損苦。七見衰損苦。八現法苦。九後法苦。
10)復有十苦:
一諸食資具匱乏苦。二諸飲資具匱乏苦。三騎乘資具匱乏苦。四衣服資具匱乏苦。五莊嚴資具匱乏苦。六器物資具匱乏苦。七香鬘塗飾資具匱乏苦。八歌舞伎樂資具匱乏苦。九照明資具匱乏苦。十男女給侍資具匱乏苦。
11)當知復有餘九種苦:
一一切苦。二廣大苦。三一切門苦。四邪行苦。五流轉苦。六不隨欲苦。七違害苦。八隨逐苦。九一切種苦。
11.1)一切苦中復有二苦:一宿因所生苦。二現緣所生苦。
11.2)廣大苦中復有四苦:一長時苦。二猛利苦。三雜類苦。四無間苦。
11.3)一切門苦中亦有四苦:一那落迦苦。二傍生苦。三鬼世界苦。四善趣所攝苦。
11.4)邪行苦中復有五苦:一於現法中犯觸於他他不饒益所發起苦。二受用種種不平等食界不平等所發起苦。三即由現法苦所逼切自然造作所發起苦。四由多安住非理作意所受煩惱隨煩惱纏所起諸苦。五由多發起諸身語意種種惡行所受當來諸惡趣苦。
11.5)流轉苦中復有六種輪轉生死不定生苦:一自身不定。二父母不定。三妻子不定。四奴婢僕使不定。五朋友宰官親屬不定。六財位不定。
自身不定者,謂先為王後為僕隷。
父母等不定者,謂先為父母乃至親屬,後時輪轉反作怨害及惡知識。
財位不定者,謂先大富貴後極貧賤。
11.6)不隨欲苦中復有七苦:一欲求長壽不隨所欲生短壽苦。二欲求端正不隨所欲生醜陋苦。三欲生上族不隨所欲生下族苦。四欲求大富不隨所欲生貧窮苦。五欲求大力不隨所欲生羸劣苦。六欲求了知所知境界。不隨所欲愚癡無智現行生苦。七欲求勝他不隨所欲反為他勝而生大苦。
11.7)違害苦中復有八苦:一諸在家者妻子等事損減生苦。二諸出家者貪等煩惱增益生苦。三饑儉逼惱之所生苦。四怨敵逼惱之所生苦。五曠野嶮難迫迮逼惱之所生苦。六繫屬於他之所生苦。七支節不具損惱生苦。八殺縛斫截捶打驅擯逼惱生苦。
11.8)隨逐苦中復有九苦:依世八法有八種苦。一壞法壞時苦。二盡法盡時苦。三老法老時苦。四病法病時苦。五死法死時苦。六無利苦。七無譽苦。八有譏苦。是名八苦。九希求苦。如是總說名隨逐苦。
11.9)一切種苦中復有十苦,謂如前說。五樂所治有五種苦:一因苦。二受苦。三唯無樂苦。四受不斷苦。五出離遠離寂靜菩提樂所對治家欲界結尋異生苦,是名五苦。復有五苦:一逼迫苦。二眾具匱乏苦。三界不平等苦。四所愛變壞苦。五三界煩惱品麁重苦。是名五苦。前五、此五總十種苦,當知是名一切種苦。
9.菩薩善戒經,卷1T30966a
1.云何名快樂義?快樂義者有五種。何等為五?一者因樂。二者受樂。三者斷受樂。四者遠離樂。五者菩提樂。
1)云何因樂?因內外觸,因觸因緣故有受樂,是名因樂。因行善法得他世樂,是名因樂。
2)云何受樂?從因因緣,身得增長,心得安隱,是名受樂。受樂者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有漏。二者無漏。無漏有二種:一者學地。二者無學。有漏有三:欲界、色界、無色界三有。有內外入,故有六觸。六觸有二:一者身樂。二者心樂。五識共行名為身樂,意識共行名為心樂。
3)修集聖道,斷諸受故,道德增長,無有諸受,名斷受樂。
4)永離煩惱身心無患,名遠離樂。
5)受常樂故,名菩提樂。
或有說言:無想定者名為斷樂,是義不然。何以故?不斷受故。
2.遠離樂
遠離樂者有四種:一者出家樂。二者寂靜樂。三者斷樂。四者菩提樂。
1)世間之人多有憂苦,永斷是苦名出家樂。
2)斷欲界貪名寂靜樂。
3)永斷煩惱名為斷樂。
4)受常樂故名菩提樂。菩薩常能施眾生樂,名菩提樂。菩薩摩訶薩自受常樂,轉施眾生,名菩提樂。
3.分別
1)何故名因樂?是樂因故,名為因樂,不名受樂。
2)受樂者,不名因樂,名為性樂。
3)斷樂者,不名因樂,不名受樂。以斷多樂故,名為斷樂。
4)遠離樂者,不名因樂,不名受樂,不名斷樂。以觀生死眾過患故,名智慧樂。
5)菩提樂者,不名因樂,不名受樂,不名斷樂,不名離樂。無邊常故,名菩提樂,名無勝樂,名無邊樂,名無上樂,亦名常樂,名寂靜樂。菩薩摩訶薩能以如是五種之樂施於眾生,是名因義。
10.大乘寶要義論,卷6T3264c
時有如來名曰帝幢,經于殑伽沙數等世界佛剎。是諸佛剎中諸有情類,皆悉得其五種樂事:或有有情得其欲樂,或得出離樂,或得禪定樂,或得三摩地樂,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樂。而彼有情雖受諸樂然無繫著,譬如飛鳥騰翔空中而得自在。
11.父子合集經,卷4T11929b
彼佛剎中有五種樂:一者欲樂、二出離樂、三者定樂、四者等持樂、五菩提樂。彼諸眾生而常受用如是快樂,雖受彼樂而不耽著,如蜂採花但延其命,如禽飛空無所罣礙。
12.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五,T12513b
善男子!涅槃之體亦復如是無有住處,直是諸佛斷煩惱處故名涅槃,涅槃即是常樂我淨,涅槃雖樂非是受樂,乃是上妙寂滅之樂。諸佛如來有二種樂:一寂滅樂。二覺知樂。實相之體有三種樂:一者受樂、二寂滅樂、三覺知樂。佛性一樂以當見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名菩提樂。
13.大乘義章,卷11T44683c
四種味者,如涅槃說,成實論中亦具分別,地持說為四無罪樂。神耳道法名之為味,以善適心名無罪樂,樂味名別,其義不殊。名字是何?一出家味、二離欲味、三寂滅味、四者道味,成實論中名正智味。
1)信家非家,出家學道,解脫種種在家之難,受離欲戒,得戒愛味,名出家味。地持說此為出家樂。
2)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行,名離欲味。地持說此為遠離樂。
3)二禪已上,乃至滅定,覺觀、喜樂、色想等滅,名寂滅味。地持說此為寂滅樂。
4)無漏聖道永斷煩惱,名為道味。道是正智,故成實中名正智味,地持說此為菩提樂。四中初一是其戒學,中二定學,後一慧學。四味如是。
14.大乘義章,卷14T44754a
住四種樂名為寂靜。言四樂者:一出寂樂,謂持戒樂。二寂靜樂,地持論中名遠離樂,所謂初禪離欲惡不善故名寂靜。三永滅樂,地持論中名寂靜滅樂,二禪已上覺觀止息故云永滅。四畢竟樂,地持論中名菩提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