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

聲聞地-第2瑜伽處-12.瑜伽修-2.菩提分修-3.四神足

12.2.3.四神足
12.2.3.1.四三摩地
從此復修四三摩地,謂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當知由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由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勤三摩地。由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心三摩地。由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觀三摩地。
[梵漢對讀]
從此復修四三摩地,謂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
tatra catvāraḥ samādhayaḥ tadyathā chandasamādhiḥ /vīrya-samādhiḥ citta-samādhiḥ mīmāṃsā-samādhiś ca /
當知由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
tatra chanda(samādhim adhipatiṃ kṛtvā yaḥ pratilamyate samādhir ayaṃ chanda-samādhiḥ /
由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勤三摩地。由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心三摩地。由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觀三摩地。
vīryaṃ cittaṃ mīmāṃ-sāmadhipatiṃ kṛtvā pratilabhyate (pratilabhyate) samādhirayaṃ[......] mīmānsā(māṃsā) samādhiḥ /
[解]從四正斷這裏以後,還要再修四種三摩地。哪四種呢?第一種欲三摩地、第二是勤三摩地、第三是心三摩地、第四是觀三摩地。
1)當知由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就是你要有強烈的願望,這個願望力量強,就會成功。因為想要成就,願望強,就不會懈怠,因此得到三摩地,名欲三摩地。
2)由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勤三摩地。勤,就是精進、不懈怠,精進的內容是什麼?就是止觀這兩個法。下面兩個會提到。
3)由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心三摩地。心,就是止。努力地制心一處,就成就禪定。
4)由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觀三摩地。觀,就是增上慧,特別強的話,能得三摩地。四神足本身是禪定,現在說欲、勤、心、觀是得定的因,定是所得果;現在是說因,取它的因做名字,所以叫做四神足。

12.2.3.1.1.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若於是時純生樂欲,生樂欲已,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住一境念。於諸善法自性、因緣、功德、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修習故,觸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是名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梵漢對讀]
若於是時純生樂欲。
yadā tāvad ayaṃ chandam eva kevalaṃ janayati /
生樂欲已,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住一境念。
chandajātaś ca tān pāpakān akuśalān dharmān svabhāvato nidānata ādīnavataḥ pratipakṣataś ca / samyag eva upanidadhyāti / ekāgrāṃ smṛtiṃ pravarttayati /
於諸善法自性、因緣、功德、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
evaṃ kuśalā[n]-dharmāssva(dharman sva)-bhāvato nidānataś ca / akuśalato niḥsaraṇataḥ samyag eva upanidadhayā(dhā)ti / ekāgrāṃ smṛtim avasthāpa yati /
即由如是多修習故,觸一境性。
tad-bahulākārām ekāgratāṃ spṛśati /
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是名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samavasthāna-samudācāra-dūrīkaraṇa-yogena / na tv asyāpy anuśayam utpādayati / pāpakānām akuśalānāṃ dharmāṇām ayam apy ucyate / chandādhipateyaḥ /
[解]1)假設這位修行人這個時候,純生樂欲,其他的事情都放下,就歡喜靜坐。這種歡喜心生起來以後,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的自性,所有惡不善法的因緣,所有惡不善法的過患,和對治惡不善法這些事情。能夠很認真地思惟觀察,觀察惡不善法的自性,觀察惡不善法的因緣、過患,對治的方法。這樣,能住一境性。
a)什麼是惡不善法自性?欲界的煩惱,主要就是欲,其他的煩惱都是因欲而成就。欲纏染污你的身、染污你的語、染污你的意,染污你的三業。及能起彼三業的所有煩惱,都叫做欲纏,惡不善法的體相就是十不善業。
b)什麼是惡不善法因緣?若因緣和合就會現前,如果因緣沒有和合就不現起。就是這些惑業苦的種子在心裏面,加上外邊的不如理作意的增上緣,就現起。
c)什麼是惡不善法過患?惡不善法能害你自己、能害他人、自他都受到傷害。若造作這種惡不善業,有些罪過現在會被法律制裁,有些將來要到三惡道,有些現在就受到法律的制裁,將來還要到三惡道。會遭遇到彼惡不善法所生起的身憂苦、心憂苦。又若煩惱現前的時候,先惱亂你自己,使令你自己心裏不安。接著,就是對於所緣的境界迷惑;所緣的境界都是虛妄、不是真實的,因為執著真實,就是叫做顛倒。煩惱一現起一活動,使令煩惱種子有力量、增強。令等流行相續而轉,煩惱種子是貪煩惱,貪煩惱種子就生起貪煩惱,是等流;瞋煩惱的種子,生起瞋煩惱。相續地現起,而不會間斷,這是惡不善法的過患。
d)什麼是惡不善法對治?若彼對治,若蓋對治,若結對治。若蓋對治、若結對治,都是止觀;若彼對治,就是戒。修律儀的時候,滅除一部分的惡不善法,然後要修止觀對治蓋、對治結。對治蓋就是達到未到地定,對治結就是在四禪裏面修四念住,破除一切煩惱,就得解脫,叫做對治。
e)什麼是住一境念?於此一境界事繫念思惟,不令流散,才能得到禪定。
2)於諸善法自性、因緣、功德、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諸善法,就是對治惡法的戒、定、慧的善法。善法的自性,就是戒、定、慧。善法生起的因緣,就是要有三寶在世間流行,加上自己肯努力,這就是善法的因緣。善法有它的功德,就是滅除前面能自害、能他害、能俱害,滅除那些過失的功德。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
a)什麼是諸善法自性?謂若貪毘奈耶、瞋毘奈耶、癡毘奈耶,及餘白品淨品諸所有法,是名善法自性。
b)什麼是諸善法因緣?未生已生名彼因緣。
c)什麼是諸善法功德?能治過失是名功德。
d)什麼是諸善法出離?能令離欲是名出離,從欲裏面出來,叫做出離。
3)對於前面說滅除惡法、修行善法,能多修習故,觸心一境性,就是成就定。
4)於諸所有的惡不善法,像前面說的惡不善法的現行的諸纏煩惱,能令遠離。修學戒定慧,能夠使令惡不善法遠離你的身口意,從你的身口意上遠離一切惡不善法。但是這個力量並沒能夠把煩惱隨眠也消除,是名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12.2.3.1.2.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若於過去、未來、現在所緣境界,能順所有惡不善法,能順所有下中上品煩惱纏中,其未生者為令不生,其已生者為令斷滅,自策自勵,發勤精進。行於彼所緣,於彼境界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是名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梵漢對讀]
若於過去、未來、現在所緣境界,能順所有惡不善法,能順所有下中上品煩惱纏中,其未生者為令不生,其已生者為令斷滅,自策自勵,發勤精進。
sa(sā) atītā(te) vā anāgata-pratyutpanne vā punar ālambane pāpakākuśalādharmāsthānīye ladharmasthānīye) mṛdu-madhyādhimātra-kleśa-samavasthānīye anutpannasya vā anutpādāya utpannasya vā prahāṇāya vyāyacchamāno vīryamāramamāṇaḥ /
行於彼所緣,於彼境界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
tatrālambane vicaraty antasya vālambanasya svabhāvato nidānataḥ pratipakṣataś ca / samyag upanidhyāyataḥ / ekāgrāṃ smṛtim upasthāpayato yattad-bahula-vihāriṇaś cittaikāgratā utpadyate /
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是名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samavasthāna-dūrīkaraṇa-yogena tv asyāpy anuśayam udghātayati / pāpa-kānām akuśalānāṃ dharmāṇām ayaṃ vīryādhipateyaḥ /
[解]1)若於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所緣的境界,這個所緣裏面的境界都是什麼境界呢?過去、現在、未來所緣境裏邊,能隨順惡不善法的生起,能隨順所有的下品煩惱、中品煩惱、上品煩惱的這些惡不善法裏面,其未生者為令不生,其已生者為令斷滅,能夠自己警策自己、自己勉勵自己,能夠發出行動來,發勤精進地修行。於彼所緣、於彼境界,境界就是所緣,所緣的也就是境界。但是分兩句說,就是分開說,過去的事情、未來的事情是所緣;境界指現在。現在是境界顯現在前;過去的、未來的不顯現在前,沒有境界,內心裏可以分別。對於於過去、未來所緣境界,叫自策自勵;於現在的所緣境界,這些惡法的滅除,需要發勤精進。能這樣正審思察住一境念,由於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禪定就現前。
2)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的諸纏,由於戒定慧的修行,能令它遠離,而煩惱隨眠還是沒有斷掉,這是說對治。是名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12.2.3.1.3.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若復策發諸下劣心,或復制持諸掉舉心,又時時間修增上捨;由是因緣,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若能隨順惡不善法及諸善法,若能隨順所有善法自性、因緣、過患、功德、對治、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廣說乃至是名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梵漢對讀]
若復策發諸下劣心,或復制持諸掉舉心,又時時間修增上捨。
samādhi[ḥ]līnam vā punaś cittaṃ pragṛhṇataḥ / pragṛhītaṃ cittaṃ samādadhataḥ kālena ca kālam adhyupekṣitaḥ /
由是因緣,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若能隨順惡不善法。及諸善法,若能隨順所有善法,自性、因緣、過患、功德、對治、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
yat pāpakānām akuśalānān dharmāṇāṃ pāpakākuśalā(la)-dharma-sthānīyanvayat kuśala[ta]ḥ / kuśalān dharmān kuśalākuśalasthānīyāṃś ca dharmān svabhāvato nidānata ādīnavataḥ anuśaṃsataḥ pratipakṣato niḥsaraṇataḥ samyag upani(da)dhyāyataḥ / ekāgratāṃ smṛtim upasthāpayataḥ /
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廣說乃至是名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tad bahula-vihāriṇo yā utpadyante cittasyaikāgratāḥ vistareṇa yāvad ayaṃ / cittādhipateyaḥ samādhiḥ/
[解]1)若精進地用功,就會疲勞,或者不是疲勞,但是也有些不守根門的這些事情,不修根律儀這些事情,不正知而住,就會惛沈睡眠,就會有下劣心,惛沈睡眠。策發諸下劣心,就是發動下劣心,教它不下劣。策發諸下劣心過頭,就變成掉舉。變成掉舉的時候,要制伏它、要控制它。又時時間修增上捨。或復制持諸掉舉心是止,若復策發諸下劣心是舉,又時時間修增上捨,這是止、舉、捨這三個方法。捨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止、舉兩個方法用得很適當,心裏面明而不沈沒,寂靜而不動亂,這個時候明靜平衡,就任運地叫它保持明靜,這時候叫做捨。
2)由於前面止舉捨的因緣,於諸所有惡不善法,過去、現在、未來的這些境界,有的境界它是能隨順惡不善法,有的境界能隨順諸善法。若能隨順所有善法的自性、因緣,若是隨順惡法的自性、因緣的過患,隨順所有善法的自性、因緣的功德,隨順惡法的應該加以對治,就能出離惡法,正審思察住一境念。能這樣子常常地這樣安住,你的禪定就現起,乃至像前面廣說。如前說,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不永害煩惱隨眠,是名廣說應知。用止舉捨的方法來調心,叫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12.2.3.1.4.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若於能順惡不善法,作意思惟為不如理;復於能順所有善法,作意思惟以為如理。如是遠離彼諸纏故,及能生起諸纏對治,定為上首諸善法故,能令所有惡不善法皆不現行。便自思惟:我今為有現有惡不善法不覺知耶?為無現無惡不善法不覺知耶?我今應當遍審觀察。彼由觀察作意增上力故,自正觀察斷與未斷,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觸證心一境性。由是因緣離增上慢,如實自知我唯於纏心得解脫,未於一切一切隨眠心得解脫。我唯獲得及已修習諸纏對治、定為上首所有善法,而未獲得及未修習隨眠對治。是名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梵漢對讀]
若於能順惡不善法,作意思惟為不如理。
tatra ye pāpakākuśalā(la)-dharma-sthānīyā dharmā bhavanti / ayoniśo manasikurvataḥ /
復於能順所有善法,作意思惟以為如理。
ta eva kuśala-dharma-sthānīyā bhavanti / yoniśo manasikurvataḥ /
如是遠離彼諸纏故,及能生起諸纏對治,定為上首諸善法故,能令所有惡不善法皆不現行。
tasya evaṃ samavasthāmeṣu dūrīkṛteṣu / samavasthāna-pratipakṣe ca / samadhipramukheṣu dharmeṣv anutpanneṣu te pāpakā akuśalā dharmā dharmam udāharanti/
便自思惟:我今為有現有惡不善法不覺知耶?為無現無惡不善法不覺知耶?
tasya evaṃ bhavati / kiṃ sataḥ samvidyamānān pāpakān akuśalān dharmān na pratisaṃvedayāmy āhosvid asataḥ / asaṃvidyamānān
我今應當遍審觀察。
yanva(nnva)haṃ parimīmanse(māṃsaye)yaṃ/
彼由觀察作意增上力故,自正觀察斷與未斷,正審思察,住一境念。
sa mīmānsā (māṃsā ) manaskāram adhipatiṃ kṛtvā prahīṇāprahīṇatāṃ mīmānsa(māṃsa)-te / samyag eva upanidhyāpayati /
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觸證心一境性。由是因緣離增上慢,如實自知我唯於纏心得解脫,未於一切一切隨眠心得解脫。
tad-bahula vihārī ca spṛśati cittasyaikāgratāṃ yena ca nirabhimāno bhavati /paryavasthāna-mātrakāc ya (c ca) cittaṃ vimuktaṃ na tu sarveṇa sarvam anuśayebhyaḥ /
我唯獲得及已修習諸纏對治,定為上首所有善法,而未獲得及未修習隨眠對治。是名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tat-pratipakṣāś ca me samādhi-pramukhāḥ kuśalā dharmā[ś] ca pratilabdhā bhāvitā na tv anuśaya-prātipākṣikā iti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 ayam asya ucyate mīmānsā(māṃsā) samādhiḥ /
[解]1)對於所緣的境界,若內心失掉正念,就能隨順惡不善法,正念要現起,作意思惟為不如理。警覺自己的心,思惟這件事,能順惡不善法是不合道理。復於能順所有善法,作意思惟以為如理,隨順戒定慧修學是合理的。若能這樣作意思惟,就能遠離一切的煩惱。能生起善法來對治惡不善法,這麼多的善法裏邊,定是最重要,定為上首的這一切善法故,若心裏面有定的時候,這個善法是有力量的,能令所有的惡不善法都不現起,都不活動。這是由作意。
2)就這樣思惟。我現在的身口意上現有惡不善法,我不知道嗎?這樣反問自己、反省自己。我的身口意上沒有現行的這一切惡不善法,但是我還不知道嗎?內心裏面這樣思惟,我應該普遍地、深刻地來反省我的身口意、觀察自己。由於這個思惟,就是觀察,作意也是觀察。由這樣的強大的力量故,自正觀察斷與未斷,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展轉地這樣觀察,觀察的力量就會強大起來,由強大的觀察力觀察自己,有的煩惱是斷、有的煩惱沒有斷,這樣觀察。這樣子安住於所緣境。念,就是明靜而住的境界顯現在前。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觸證心一境性。
3)由於前面正審觀察的力量,離增上慢。就是我現在還有什麼過失、有什麼樣功德,要真實地反省自己,這樣就能遠離增上慢。這樣反省的結果,就能真實地、不是虛妄地,自己知道自己唯獨對於纏,現行的煩惱,得解脫而已。沒有對於這一切煩惱、一切業障的種子得解脫。我現在成就的功德,只是得到、只是已經修習諸纏的對治,就是止觀、四念住這個對治。有多少定的功夫所有的善法而已。而未獲得及未修習隨眠對治,隨眠的對治,一定要修無我觀,沒得到無我智慧,就不能對治煩惱的種子。因為由無常觀、苦觀,到無我觀的時候,心能離一切相,能夠接觸到諸法實相,就是能接觸到諸法寂滅相,這個時候能斷煩惱的種子。為什麼說二次一切?當知約彼煩惱品類說初一切,約彼煩惱自性說後一切。煩惱的自性包括惑、業,煩惱的品類有下、中、上。是名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12.2.3.2.八斷行
彼由如是四三摩地增上力故,已遠諸纏。復為永害一切一切惡不善法諸隨眠故,及為修集能對治彼諸善法故,便更生起樂欲、策勵,廣說如前修四正斷加行道理。彼於如是正修習時,有八斷行,為欲永害諸隨眠故,為三摩地得圓滿故,差別而轉。
[梵漢對讀]
彼由如是四三摩地增上力故,已遠諸纏。
sa taṃ caturvividhaṃ samādhim adhipatiṃ kṛtvā paryavasthāneṣu dūvīkṛteṣu /
復為永害一切一切惡不善法諸隨眠故,及為修集能對治彼諸善法故,便更生起樂欲、策勵,廣說如前修四正斷加行道理。
sarvaṇa sarvam anuśaya-samudgha(ā)tāya pāpakānām akuśalānāṃ dharmānāṃ tat-pratipākṣikāṇāñ ca kuśalānāṃ dharmāṇāṃ samudāgamāya[c] chandaṃ janayati / vyāyacchata iti vistareṇa catubhiḥ samyak prahāṇaiḥ prayujyate /
彼於如是正修習時,有八斷行,為欲永害諸隨眠故,為三摩地得圓滿故,差別而轉。
tathā prayujyamānasya tatha bhūtasyāṣṭau prahāṇasaṃskārā bhavanti / ye[a]sya anuśaya-samudghātāya ca pravarttante / samādhiparipūraye ca
[解]1)那位修行人,因為這樣精進地修四念住,精進地修行四種定,這四種定修行有成就,所以叫做增上力,得到強大的力量,已經能夠遠離一切現行的煩惱,就是在一切境界上,心能夠保持清淨,沒有煩惱的擾亂、纏擾。
2)雖然能令煩惱不動,但是煩惱的種子還沒有斷,所以,要繼續努力地用功,為了永久的消滅一切煩惱的種子,以及一切惡不善法這些業的種子。怎麼樣才能夠永害一切的隨眠呢?要修習能對治彼的諸善法故,還是戒定慧。前面四神足是為了調伏、息滅煩惱的現行,要有樂欲策勵等事,現在為了滅除煩惱的種子也還要、更要生起樂欲和策勵。如前修四正斷中說有發勤精進、策心、持心,即此所指廣說加行。依彼建立種種差別,就是八斷行,即此所指廣說道理。前面沒有說八斷行,這裏才說。
3)彼於如是正修習的時候,修習三摩地的時候,有八種斷煩惱種子的清淨的修行。修八斷行的目的,就是想要永害一切煩惱的種子,以及為三摩地得圓滿的緣故。這是兩回事,一個是要永害煩惱的種子、一個是為三摩地得圓滿。因為得初禪、得二禪乃至第四禪,不是一剎那間就圓滿。所以成就了多少,要繼續努力,使令它的功德得圓滿。差別而轉,為了這件事,修行的時候有各式各樣的條件,就是八斷行。轉,就是現起。

何等名為八種斷行?一者、欲,謂起如是希望樂欲我於何時修三摩地,當得圓滿?我於何時當能斷滅惡不善法所有隨眠?二者、策勵,謂乃至修所有對治,不捨加行。三者、信,謂不捨加行正安住故,於上所證,深生信解。四者、安,謂清淨信而為上首,心生歡喜;心歡喜故,漸次息除諸惡不善法品麁重。五者、念,謂九種相。 於九種相安住其心,奢摩他品能攝持故。六者、正知,謂毘缽舍那品慧。七者、思,謂心造作,於斷、未斷正觀察時,造作其心,發起能順止觀二品身業、語業。八者、捨,謂行過去、未來、現在隨順諸惡不善法中,心無染污、心平等性。由二因緣,於隨眠斷,分別了知,謂由境界不現見思,及由境界現見捨故。
[梵漢對讀]
何等名為八種斷行?一者、欲,謂起如是希望、樂欲:我於何時修三摩地,當得圓滿?我於何時當能斷滅惡不善法所有隨眠?
tadyathā chandaḥ kadācit samādhiṃ paripūrayiṣyāmi / anuśayāś ca prahāsyāmi/ pāpakānām akuśalānāṃ dharmāṇāṃ
二者、策勵,謂乃至修所有對治,不捨加行。
vyāyamo yāvat pratipakṣa-bhāvanāyām avinyasta-prayogayā
三者、信,謂不捨加行正安住故,於上所證,深生信解。
śraddhāyām avinyasta-yogasya viharataḥ / uttare[a]dhigame śraddhānatā/ abhisaṃpratyayaḥ /
四者、安,謂清淨信而為上首,心生歡喜;心歡喜故,漸次息除諸惡不善法品麁重。
tatra praśrabdhiḥ / yac chaddhāpramāda-pūrvaṃgamaṃ prāmodyaṃ prītiḥ prītamanasaś cānupūrvā pāpakākuśala(ā)-dharma-pakṣasya dauṣṭhulyasya pratipraśrabdhiḥ
五者、念,謂九種相。 於九種相安住其心,奢摩他品能攝持故。
tatra smṛtir yā navākārā navākārāyāś citta-sthiteḥ śamatha-pakṣyāyāḥ saṃgrahikā /
六者、正知,謂毘缽舍那品慧。
chaṃdasaṃprajanye / yā vipaśyanā-pakṣyā prajñā /
七者、思,謂心造作,於斷、未斷正觀察時,造作其心,發起能順止觀二品身業、語業。
tatra cetanāyāś cittābhisaṃskāraḥ / prahīṇāprahīṇato mīmānsa (māṃsa)mānasya yaś cittābhisaṃskāraḥ śamatha-vipaśyanānukūlaḥ kāyakarma vākkarma samutthāpayati /
八者、捨,謂行過去、未來、現在隨順諸惡不善法中,心無染污、心平等性。由二因緣,於隨眠斷,分別了知,謂由境界不現見思,及由境界現見捨故。
tatra upekṣayā atītānāgata-pratyutpanneṣu pāpakākuśa-la(ā)-dharma(ā)-sthānīyeṣu carataḥ cittābhisaṃkleśaś cittaṃgamatā / ābhyāṃ dvābhyāṃ kāraṇābhyāṃ prahīṇatām anuśayānāṃ paricchintti jānāti / yad uta viṣaya-viparokṣayā cetanayā viṣaya-viparokṣayā cā(co)pekṣayā / ime[a]ṣṭau prahāṇa-saṃskārā bhavanti /
[解]何等名為八種斷行?
1)一者、欲。就是這個修行人心裏面生起來這樣的樂欲,生出這樣的好樂心,生出來這樣的希望心。我什麼時候我修的奢摩他的止能夠圓滿呢?能夠得到四禪八定呢?我什麼時候能夠滅除惡不善法所有的種子呢?
2)二者、策勵。策勵,已經有了行動。前面是願,現在策勵就是有了行動,就是開始修行。修行的時候,內心常常地鞭策自己、常常地鼓勵自己,應該策心、持心,應該發勤精進,應該是止、舉、捨,就是這樣來鞭策自己。乃至修所有的對治不捨加行,就是不棄捨努力的用功,不要因為一點事就會停下來。
3)三者、信。就這個修行人不棄捨他的功課,精進地用功。他依據聖教、依據和尚、阿闍黎、或者是佛的修多羅裏邊所開導,這樣安住不動。修行的方法是安住在佛的法語中,這樣用功修行。因為不捨加行的關係,於上所證深生信解,上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佛、菩薩、阿羅漢這些聖人所證悟的涅槃、無漏的法身境界,深深地生起相信這件事。由於自己努力地修行,建立這樣的信心。讀經,因語言文字的學習而有信心,現在是由修行而建立信心,這個信心是深刻、堅定。
4)四者、安。這位修行人有清淨的信心,欲前面一定是有信,最開始的時候,就是有信,所以為上首,是最初。他有清淨信,又經過一個時期的修行,感覺我有希望、我會得聖道;發願得聖道,而又相信能得聖道,心裏面歡喜,他用功修行的時候心裏歡喜。內心歡喜的緣故,真實地晝夜六時這樣用功,漸次地功夫進步,就息除諸惡不善法的麤重,麤重就是沒有堪能性,有身麤重、心麤重。現在由於有信、有願、有行,頭一個是願,第二個策勵就是行,加上信,有信願行的關係,這時候有成就,就是得輕安樂,身麤重、心麤重都調伏,就轉變為身輕安、心輕安。
5)五者、念。念有九個相貌,就是用這九種相貌的念,成就九心住。所以,九種念相也好,九心住也好,都是屬於奢摩他這一類。若是修這個念,就能攝持你的心不亂,能令你的心明靜而住,可以由散亂心達到寂靜住而不亂、不動。能攝持,就是能拿過來,就是由這個念的方法,就能成就九心住、能成就禪定。什麼是九種相?念、等念、隨念、別念、不忘念、心明記、無失、無忘、無失法,就是由九種心住的差別建立這九種念。由於九種念也是屬於止,就能夠攝持心不亂,就是由九種念得九種住。譬如說第一個是念,第二個是等念。九心住,第一個是內住,為什麼心不向外面攀緣,安住在所緣境呢?所緣境就是內,安住在所緣境就叫內住。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念所緣境,心就住在所緣境這裏;心念什麼、心就在什麼地方住。若想要不妄想,要數數地憶念所緣境,心就住下來,就安住在所緣境,所以叫做念。第二個相貌是等念,就是等住;等就是平等,前一念安住在所緣境上、第二念也安住在所緣境,前後念是一樣的,叫等住。為什麼能夠等住呢?因為等念的關係,因為前一念是念所緣境,後一念也念所緣境,它就會等住。這樣隨念、別念,都按照九心住的意思解釋,就是這樣有九種相貌。念是修定的一個方法。
6)六者、正知。前邊的念就是修止,是奢摩他品,能攝持心不亂。現在這個正知是屬於什麼呢?是屬於觀,能觀察的智慧。前邊四神足能夠調伏煩惱的現行叫它不動,現在是為斷隨眠。這樣這個正知是毘缽舍那慧,一定包括無我觀在內,才能斷煩惱的種子。所以,什麼叫做正知?就是毘缽舍那品無我的智慧,包括這個智慧在內的。
7)七者、思。思也是一個修行的方法。
a)什麼是思?就是心在動的時候,要有一個指揮者、要有一個能決定者,叫做思。身口意三業,都是思在指揮。什麼叫做業?就是心裏面的思。
b)這位修行人常常地反省自己:我這個煩惱是斷了,我這個煩惱沒有斷,我昨天是斷了,今天又有煩惱,各式各樣情形,有斷、有沒斷,斷了又沒斷,沒到阿羅漢,總是這樣。所以,常常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那麼就推動自己,命令自己這樣做、這樣做,叫造作其心。
c)發起身業、語業,而且是隨順止觀二品。止觀是意業,但是與身業語業也有關係,那麼就是三業。發動三業的清淨,以種種方便令自己的三業清淨者,就是那個發起者叫做思。譬如發覺自己惛沈,就要修舉這個方法;現在我掉舉,我要指揮這個心叫它修止,來破除掉舉,就是那個發動者叫做思。
c1)什麼是發起能順止觀二品身業語業?就是得到定共戒,得到禪定的人,他的身口意自然是清淨、合乎律儀的;能滅除一切不威儀的事情,使令三業清淨。就是這個修行人,有奢摩他的力量,也有毘缽舍那的力量,這兩種強大的力量,就是能夠損減調伏一切犯戒的煩惱的種子,因貪心而犯戒、因為瞋心而犯戒、因為愚癡而犯戒、因為高慢而犯戒、因為邪知邪見而犯戒,這些煩惱都是有種子。由於修止修觀,使令這些煩惱種子得調伏,能損伏、折損種子的力量。煩惱種子枯萎,不現行,表現於外的身業、語業就清淨,就沒有污染,得善清淨。這樣,你就會知道,現行煩惱是不動;現行煩惱不動,就知道種子沒有力量;種子沒有力量,就是你的止觀的力量強,所以就如是當知煩惱已斷。
c2)修止觀的這位禪師,觀察煩惱斷未斷的時候,根據、依據佛的法語來觀察自己的時候,願證如是清淨身業、清淨的語業,這個清淨的身語業,就順於意業的止觀。如果身不清淨、語不清淨,就影響意業的止觀,使令止觀有困難;現在身業語業清淨,意業的止觀也就受到支持的力量,也就容易清淨,容易成就止觀。意業會影響身業、語業,身業、語業也影響意業。現在因為止觀的力量強大,損伏煩惱的種子,所以身業、語業清淨;身業、語業清淨,意業止觀也得到清淨。
8)八者、捨。什麼是捨呢?
a)行,就是我們的心。行於過去世的隨順諸惡不善法中,行於未來世的隨順諸惡不善法中,行於現在世的隨順諸惡不善法中。諸惡不善法,就是遇見一些可愛的境界的時候,令我生貪心;遇見一些可憎惡的事情,令我心裏面生瞋心;乃至生種種的煩惱心,都叫做諸惡不善法。
b)什麼是心無染污?我們的心在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惡不善法中活動的時候,這個修止觀有成就的這個人,心無染污,心裏面清淨。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心裏面清淨,應該生貪心不生貪心,應該生瞋心他不生瞋心,所有的煩惱都不動。
c)什麼是平等性?雖然所緣的境界是污染的,但是他心裏面是平等。等,還是明靜而住,與止觀相應,這就叫做捨。捨棄一切的污染的煩惱,心裏面沒有煩惱,就叫做捨。對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境界,由於前邊修念的奢摩他,修正知的毘缽舍那;正知的毘缽舍那和念的奢摩他,是由這個思指揮的,由它的運作,現在達到捨的程度,煩惱不動。這是行於色聲香味觸法裏邊而不動,表示你的煩惱種子受到止觀的影響,受到止觀的力量的傷害,煩惱種子沒有力量,心清淨,這叫做捨。
9)對於隨眠是斷了,怎麼知道呢?由於兩件事的觀察就會知道,由不現見這個境界的思,這是一個因緣;第二個是由境界現見的捨而知道。
a)什麼是境界不現見思?觀察煩惱斷未斷的時候,思惟發起能順止觀二品身業語業,這樣思惟的時候,心裏面前五識和第六識都是向外邊色聲香味觸活動的時候,不靜坐的時候;前五識和第六識緣現在的色聲香味觸就是現見境。第六識不同前五識去緣色聲香味觸法,就是不現見外面的境界,這個時候內心的思惟觀察,叫做不現見思。
b)什麼是境界現見捨?前五識和第六識接觸外面的境界,雖然是不入定,但是惡不善法不現行,心還沒有染污,行於明靜而住,沒有一切煩惱,這個時候是名境界現見捨。這裡,不現見叫做思,現見叫做捨。事實上,現見、不現見都有捨,現見、不現見也都有思。思通於現見、不現見,捨也應該通於現見、不現見。所以,不管是入定、不入定,心裏面是清淨,從這裏面可以知道是斷煩惱。
c)或是另外一個解釋,按照在奢摩他裏邊的毘缽舍那來解釋。由境界不現見思,就是觀都是無常的境界,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樣,心就入於無生滅的境界,叫不現見思,這是作如是觀。及由境界現見思,就是觀一切的緣起法,一切都是因緣生起的,都是如幻如化,都是剎那剎那生滅,這時候心也是清淨,叫做由境界現見捨。

如是名為八種斷行,亦名勝行。如是八種斷行、勝行,即是為害隨眠瑜伽。此中,欲者,即是彼欲。此中,策勵,即彼精進。此中,信者,即是彼信。此中,安、念、正知、思、捨,即彼方便。如是此中,若先欲等四三摩地、若今所說八種斷行,於為永斷所有隨眠、圓滿成辨三摩地時,一切總名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梵漢對讀]
如是名為八種斷行,亦名勝行。如是八種斷行、勝行,即是為害隨眠瑜伽。
te caiteṣṭau (sa caiṣo'ṣṭa) prahāṇa-saṃskāra-yogo bhavaty anuśaya-samudgahātāya /
此中,欲者,即是彼欲。此中,策勵,即彼精進。此中,信者,即是彼信。此中,安、念、正知、思、捨,即彼方便。
tatra chanda(cchanda)ś ca eta(ṣa) eva yo vyāyāmaḥ idaṃ vīryaṃ yā śraddhā sā śuddhā yā ca praśrabdhir yā ca smṛtir yac ca saṃprajanyaṃ / yā ca cetanā yā copekṣā / aya(idaṃ?)m upādāya /
如是此中,若先欲等四三摩地、若今所說八種斷行,於為永斷所有隨眠、圓滿成辨三摩地時,一切總名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tad idaṃ sarvam abhisamasya ye ca pūrvakāś chandasamādhayaḥ / ye ca ime prahāṇasaṃskārāḥ prahīṇeṣv anuśayeṣu parikṣipte samādhau chanda-samādhi-prahāṇa-saṃskāra-samanvāgata-ṛddhipāda ity ucyante(te) / vīrya-citta-mīmānsā(māmsā) samādhi-prahāṇasaṃskāra samanvāgata ṛddhipāda ity ucyate /
[解]前邊這一段文就是八種斷行,也叫做勝行,就是它有強大的功能,有這個力量能排除煩惱,能調伏煩惱的種子。前邊這一段文的八種斷行即是勝行,也就是能夠害隨眠的四種瑜伽。
1)八斷行裏面的欲,就是四種瑜伽裏邊的欲。
2)八斷行裏面的策勵,就是四瑜伽裏面的精進。
3)八斷行裏面的信,就是四瑜伽裏邊的信。
4)八斷行裏面的輕安和念和正知和思和捨,就是四瑜伽裏面的方便。
5)如是此中若先前的欲、勤、心、觀四種定,若今所說的八種斷行,於為永斷所有隨眠,圓滿地成辦三摩地的時候,總合起來就是屬於叫做欲三摩斷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12.2.3.3.神足
問:何因緣故說名神足?答: 如有足者,能往能還,騰躍勇健,能得、能證世間所有殊勝之法。世殊勝法說名為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如是若有如是諸法,有三摩地圓滿成辨,彼心如是清淨鮮白,無諸瑕穢,離隨煩惱,安住正直,有所堪能,獲得不動,能往能還,騰躍勇健,能得、能證出世間法。由出世法最勝自在,是最勝神,彼能證此,故名神足。
[梵漢對讀]
問:何因緣故說名神足?
kena kāraṇena ṛddhipāda ity ucyate / āha /
答: 如有足者,能往能還,騰躍勇健,能得、能證世間所有殊勝之法。世殊勝法說名為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
tad yathā / yasya pādaḥ saṃvidyate so[a] bhikrama-pratikrama (ma)parākrama-samarthā bhavati /
如是若有如是諸法,有三摩地圓滿成辨,彼心如是清淨鮮白,無諸瑕穢,離隨煩惱,安住正直,有所堪能,獲得不動,能往能還,騰躍勇健,能得、能證出世間法。
evam eva yasya ete dharmaḥ saṃvidyante / eṣa ca samādhiḥ saṃvidyate /paripūrṇṇaḥ-[/] sa evaṃ pariśuddhe citte paryavadāte anaṃgaṇe vigata-upakleśe rjubhūte karmaṇyasthite āniṃjyaprāpte abhikrama-pratikrama-samarthā bhavati / lokottarāṇāṃ dharmānāṃ prāptaye sparśanāyai /
由出世法最勝自在,是最勝神,彼能證此,故名神足。
eṣā hi parā ṛddhiḥ parā samṛddhiḥ /yad uta lokottarā dharmās tena ucyante (te?)-ṛddhipāda iti //
[解]問:何因緣故,說名為神足呢?什麼理由叫神足呢?
1)答:像一個人有足,就是能往還,到哪裏去,還能夠回來。騰躍勇健,就是特別有力量,能跳起來、能跳高。現在若有四神足,能得能證世間所有殊勝之法,能得是因,能證是指果;能得因、能證果。證什麼果?世間所有殊勝的事情,世間法裏面最殊勝的就是禪定。世間人得了禪定也有神通,這都叫做神。禪定不可思議,所以叫做神。欲勤心觀這四種法,能到禪定這裏,所以叫做神足。世間所有殊勝之法是果,這是約果說;彼欲勤心觀能令你到果這裏來,就是因,因能至果。所以合起來名之為神足。若成就四三摩地、八種斷行,就是有能力使令你向上進步,到最殊勝的境界,那就是世間上的禪定。此約世間說名神足應知,這不是約出世間說。
2)這一段是約出世間的禪定功德說,也可以包括出世間的神通。前面說的四神足,若有人能夠學習這樣的四神足的法門,最後成就三摩地,而三摩地是圓滿地成就。
a)那個修行人的心裏面就是這樣的清淨鮮白,心裏面沒有污穢。就是沒有愛、見、慢的這些煩惱;有人雖然成就禪定,他有愛、見、慢。
b)無諸瑕穢,沒有愛見慢的瑕穢。
c)離隨煩惱,遠離惛沈睡眠這些煩惱。
d)安住正直,有所堪能,就是安住正定,就有所堪能;或者安住正見,也有所堪能。得到禪定裏邊還有正見的這個人的能力是很強的。
e)獲得不動,他能夠有所堪能,就是有這個能力,得到那個不動的聖境,聖人的境界。
f)能往能還,這是有神通,可以到十方世界,還能從十方世界回來。
g)騰躍勇健,有神足通,能在虛空裏來來去去,他有那種勇猛的力量。
h)能得能證出世間法,他有能力修出世間的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能成就出世間的因果,有這種堪能性。
i)由出世法最勝自在,出世間的聖道,是最殊勝、最自在,因為沒有煩惱就自在。
j)是最勝神,出世間的聖道,有無漏的戒定慧,是最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個四神足,欲勤心觀和八斷行,能證此出世間的神,故名神足。什麼是三摩地圓滿成辦?已證根本三摩地故,名三摩地圓滿成辦。彼心不為三摩地生愛味、慢、見、疑、無明等諸隨煩惱之所染污,是名清淨鮮白,無諸瑕穢,離隨煩惱。住正直見,正直當正見講,安住於正見,他能善巧地思惟佛法的義,能夠通達無惑、能夠正信無疑,他能努力地修行,就能從惑業苦裏面跳出來、解脫,他有這個能力。他有清淨的信心,與這樣的功德相應,這個信心你不可以移轉的。是名安住正直,有所堪能,獲得不動。若有如是諸法,堪能證得出世勝法。此約出世說名神足應知。